You are on page 1of 15

第 10 章

一、 是非題:
1. 我們說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良好方式,那就表示在某些情況下, 放
任市場自由運作並無法使社會總效益最大。
答: O

2. 當個人行為影響到相干第三者的福祉,且交易雙方都不用為此付出代價或因
此而得到報酬時,就會產生外部性
答: ´

3. 因為交易雙方在決定供給與需求的數量時都忽略了他們的決策所帶來的外部
性,所以在有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均衡無法使社會效益最大。
答: O

4. 取得專利權的發明者可以享有永久的專賣權。
答: ´

5. 在任何既定數量,需求曲線的高度代表邊際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
答: O

6. 在任何既定數量,供給曲線的高度代表所有賣者的平均成本。
答: ´

7. 社會成本曲線位於供給曲線的上方,這是因為社會成本除了廠商的私人成本
外,還包括生產者加諸社會的內部成本。
答: ´

8. 在負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商品的均衡數量大於最適數量。
答: O

9. 在正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商品的均衡數量大於最適數量。
答: ´

10. 在負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最適數量是社會成本曲線與供給曲線交點所對應
的數量。
答: ´
11. 在負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政府可以藉由課稅將內部性外部化。
答: ´

12. 教育具正外部性,因為國民的教育水準愈高,技術的進步和散播速度會愈
快,而提升生產力與薪資的成長速度。
答: O

13. 在正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社會價值高於私人價值。
答: O

14. 在正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最適數量是私人價值曲線與供給曲線交點所對應
的數量。
答: ´

15. 在正外部性存在的情況下,如果要讓市場均衡更接近最適均衡,政府須對產
生正外部性的行為進行課稅。
答: ´

16. 負外部性導致市場生產過多的數量,正外部性則導致市場生產過少的數量。
答: O

17. 技術內化是一個廠商的研發成果有助於其他廠商技術進步的現象。
答: ´

18. 專利權藉由使廠商擁有自己的發明的財產權,將外部性內部化。
答: O

19. 當外部性使市場自由運作下的資源配置結果無效率時,政府可能的反應方式
包括用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來直接管制行為。
答: ´

20. 由於污染對健康有害,所以政府應設法完全根絕污染。
答: ´

21. 一個理想的矯正稅應等於外部成本,且一個理想的矯正補貼應等於外部效
益。
答: O
22. 經濟學家在面對污染問題時通常會比較偏好管制,而比較不偏好矯正稅,因
為這樣子社會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來降低污染。
答: ´

23. 就相同的污染減量而言,課稅比管制來得有效率,亦即課稅下的污染減量總
成本會低於管制下的。
答: O

24. 矯正稅就像是為污染權訂一個價格,矯正稅將污染分配給那些污染減量成本
最高的廠商。
答: O

25. 與矯正稅相較,命令與控管政策讓廠商有更高的誘因去發展更好的污染減量
技術。
答: ´

26. 污染排放權其最終的分配是否有效率,決定於排放權的最初分配為何。
答: ´

27. 當政府課徵矯正稅時,污染量決定於污染供給曲線。
答: ´

28. 在可交易的污染排放權制度下,污染量決定於污染需求曲線。
答: ´

29. 根據寇斯定理,如果沒有交易成本,且私人之間可以協商資源的分配,則私
人可以自行解決外部性問題,且可以使資源有效率地分配。
答: O

30. 根據寇斯定理,最初權利如何分配與市場能否達成有效率的結果無關。
答: O
二、 單選題:
1. 因為交易雙方在決定供給與需求的數量時都忽略了他們的決策所帶來的外部
性,所以在有外部性的情況下,
a. 市場均衡是無效率的。
b. 市場均衡還是有效率的。
c. 市場均衡數量不等於社會最適數量。
d. 以上 (a) 與 (c) 均正確。
答:D

2. 在有外部成本的情況下,
a. 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
b. 社會效益高於私人效益。
c. 市場均衡數量小於社會最適數量。
d. 以上 (a) 與 (c) 均正確。
答:A

3. 在有外部效益的情況下,
a. 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
b. 社會效益高於私人效益。
c. 市場均衡數量小於社會最適數量。
d. 以上 (b) 與 (c) 均正確。
答:D

4. 下列何者不具外部性
a. 汽車排放廢氣。
b. 維護古蹟舊觀。
c. 大戶賣股票造成你的財富縮水。
d. 新技術的發明。
答:C

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在任何既定數量,需求曲線的高度顯示該單位商品對於邊際買者的價值。
b. 在任何既定數量,需求曲線的高度顯示該單位商品對於社會的價值。
c. 在任何既定數量,供給曲線的高度代表邊際賣者的成本。
d. 以上 (a) 與 (c) 均正確。
答:D
6. 下列何者正確?
a. 社會成本 = 私人成本 + 外部成本。
b. 社會成本 = 私人成本 - 外部成本。
c. 社會成本 = 私人成本 + 外部成本 + 內部成本。
d. 以上皆非。
答:A

7. 下列何者正確?
a. 社會效益 = 私人效益 + 外部效益。
b. 社會效益 = 私人效益 - 外部效益。
c. 社會效益 = 私人效益 + 外部效益 + 內部效益。
d. 以上皆非。
答:A

8. 最適數量
a. 是社會效益曲線與社會成本曲線交點所對應的數量。
b. 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交點所對應的數量。
c. 大於市場均衡數量。
d. 小於市場均衡數量。
答:A

9. 當產量小於最適數量時,
a. 社會效益大於社會成本。
b. 社會效益等於社會成本。
c. 社會效益小於社會成本。
d. 以上皆有可能。
答:A

10. 當產量大於最適數量時,
a. 社會效益大於社會成本。
b. 社會效益等於社會成本。
c. 社會效益小於社會成本。
d. 以上皆有可能。
答:C
11. 讓稅額等於廠商所製造的外部成本稱為
a. 內部性內部化。
b. 內部性外部化。
c. 外部性內部化。
d. 外部性外部化。
答:C

12. 政府課徵矯正稅是立基於哪一項經濟學十大原理?
a. 人們面臨取捨。
b. 人們的行為隨誘因起舞。
c.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d. 以上皆非。
答:B

13. 如果要讓市場均衡更接近最適均衡,則政府須對產生正外部性的行為進行
a. 課稅。
b. 補貼。
c. 管制。
d. 以上皆非。
答:B

數量 私人價值 私人成本 外部成本


1 14 10 2
2 13 11 2
3 12 12 2
4 11 13 2
5 10 14 2
6 9 15 2
7 8 16 2

14. 根據上表,市場的均衡數量為
a. 2 單位。
b. 3 單位。
c. 4 單位。
d. 5 單位。
答:B
15. 根據上表,社會的最適數量為
a. 2 單位。
b. 3 單位。
c. 4 單位。
d. 5 單位。
答:A

16. 如果政府課徵矯正稅,則根據上表,最適的單位稅額為
a. $1. b. $2. c. $3. d. $4.
答:B

Price
價格
26
24
22
20
18
16
Supply
S
14
12
10
8
6
4
2 D
Demand Social Value
社會價值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Quantity
數量

17. 根據上圖,市場的均衡價格為
a. $6. b. $8. c. $10. d. $12.
答:B

18. 根據上圖,社會的最適數量為
a. 8 單位。
b. 10 單位。
c. 12 單位。
d. 14 單位。
答:B
19. 如果政府進行補貼,則根據上圖,最適的單位補貼金額為
a. $4. b. $6. c. $8. d. $10.
答:A

數量 私人價值 私人成本 社會價值


1 27 6 34
2 24 10 31
3 21 14 28
4 18 18 25
5 15 22 22
6 12 26 19

20. 根據上表,市場的均衡數量為
a. 3 單位。
b. 4 單位。
c. 5 單位。
d. 6 單位。
答:B

21. 根據上表,社會的最適數量為
a. 3 單位。
b. 4 單位。
c. 5 單位。
d. 6 單位。
答:C

22. 如果政府進行補貼,則根據上表,最適的單位補貼金額為
a. $1. b. $3. c. $5. d. $7.
答:D
社會成本

私人成本

數量
23. 根據上圖,每單位產量所產生的外部成本為

a. P3 - P2 。

b. P3 - P1 。

c. P3 - P0 。

d. P2 - P1 。
答:B

24. 如果讓市場自由運作,則根據上圖,市場均衡數量下的總外部成本約為

a. ( P3 - P2 )Q1 。

b. ( P3 - P2 )Q0 。

c. ( P3 - P1 )Q1 。

d. ( P3 - P1 )Q0 。

答:D

25. 如果政府課徵矯正稅,則根據上圖,最適的單位稅額為

a. P3 - P2 。

b. P3 - P1 。
c. P3 - P0 。

d. P2 - P1 。
答:B

26. 如果政府課徵最適矯正稅,則根據上圖,此時的總外部成本為

a. ( P3 - P2 )Q1 。

b. ( P3 - P2 )Q0 。

c. ( P2 - P0 )Q1 。

d. ( P2 - P0 )Q0 。

答:C

Price
8.5 價格
8
7.5
7
6.5
Social Cost
6 社會成本
5.5
5
4.5
P rivate Cost
4 私人成本
3.5
3
2.5
2
1.5
Demand
1 D
0.5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Quantity
數量
27. 根據上圖,每單位產量所產生的外部成本為
a. $1. b. $2. c. $3. d. $4.
答:B

28. 如果讓市場自由運作,則根據上圖,均衡數量下的總外部成本為
a. $ 500。
b. $ 800。
c. $ 1300。
d. $ 2100。
答:C

29. 如果政府課徵矯正稅,則根據上圖,最適的單位稅額為
a. $1. b. $2. c. $3. d. $4.
答:B

30. 如果政府課徵最適矯正稅,則根據上圖,此時的總外部成本為
a. $ 0。
b. $ 500。
c. $ 1000。
d. $ 1500。
答:C

31. 解決外部性問題的命令與控管政策
a. 是一種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
b. 提供民間決策者自行解決問題的誘因。
c. 通常可以有效降低污染。
d. 以上皆非。
答:C

32. 政府課徵矯正稅
a. 可使資源的配置接近社會最適結果。
b. 可以增加稅收。
c. 可以提高經濟效率。
d. 以上皆是。
答:D

33. 汽油稅是一種
a. 矯正稅。
b. 命令與控管政策。
c. 皮古稅。
d. 以上 (a) 與 (c) 均正確。
答: D

34. 課徵汽油稅
a. 會造成無謂損失。
b. 可以降低交通擁擠程度。
c. 可以讓環境更乾淨。
d. 以上 (b) 與 (c) 均正確。
答:D

35. 在污染排放權制度下,污染排放權供給曲線是
a. 完全有彈性的。
b. 有彈性的。
c. 無彈性的。
d. 完全無彈性的。
答:D

36. 當政府課徵矯正稅時,污染供給曲線是
a. 完全有彈性的。
b. 有彈性的。
c. 無彈性的。
d. 完全無彈性的。
答:A

37. 當污染需求不變時,如果矯正稅與污染排放權兩種制度要有相同效果,則
a. 矯正稅稅額與污染排放權數量要成同向變動。
b. 矯正稅稅額與污染排放權數量要成同向且同比例變動。
c. 矯正稅稅額與污染排放權數量要成反向變動。
d. 以上皆非。
答:C

38. 當污染需求減少時,
a. 在既定矯正稅下,污染價格會下跌。
b. 在既定污染排放權數量下,污染價格會下跌。
c. 在既定污染排放權數量下,污染量會減少。
d. 以上皆是。
答:B

39. 當污染需求增加時,
a. 在既定矯正稅下,污染價格會上升。
b. 在既定矯正稅下,污染量會增加。
c. 在既定污染排放權數量下,污染量會增加。
d. 以上皆是。
答:B

廠商
污染減量 A B C D
1單位 54 57 54 62
2單位 67 68 66 73
3單位 82 86 82 91
4單位 107 108 107 111

40. 上表顯示若干廠商在不同的污染減量單位下的污染減量邊際成本。根據上
表,如果政府將污染稅定為每單位 $69,則這四個廠商合起來的污染總減量

a. 7 單位。
b. 8 單位。
c. 9 單位。
d. 10 單位。
答:A

41. 根據上表,如果政府將污染稅定為每單位 $84,則這四個廠商合起來的污染


總減量為
a. 7 單位。
b. 8 單位。
c. 9 單位。
d. 10 單位。
答:D

42. 根據上表,如果政府要讓這四個廠商合起來的污染總減量正好為 11 單位,


則政府將污染稅定為每單位多少時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a. $ 75。
b. $ 87。
c. $ 92。
d. $ 106。
答:B

廠商
污染減量 A B C D
1單位 46 45 42 49
2單位 103 100 98 108
3單位 180 173 169 183
4單位 282 268 264 280

43. 上表顯示若干廠商在不同的污染減量單位下的污染減量總成本。根據上表,
如果政府將污染稅定為每單位 $93,則這四個廠商合起來的污染總減量為
a. 5 單位。
b. 6 單位。
c. 12 單位。
d. 16 單位。
答:C

44. 根據上表,如果政府將污染稅定為每單位 $101,則這四個廠商合起來的污


染總減量為
a. 13 單位。
b. 14 單位。
c. 15 單位。
d. 16 單位。
答:C

45. 根據上表,如果政府要讓這四個廠商合起來的污染總減量正好為 7 單位,則


政府將污染稅定為每單位多少時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a. $ 58。
b. $ 82。
c. $ 96。
d. $ 102。
答:A

46. 下列何者為私人解決的外部性問題方法
a. 辦慈善事業。
b. 讓涉及外部問題的雙方簽訂契約。
c. 課矯正稅。
d. 以上 (a) 與 (b) 均正確。
答:D
47. 下列何者主張,涉及外部性問題的雙方永遠可以達成一個對雙方都有利,且
結果是有效率的協議?
a. 皮古定理。
b. 外部性定理。
c. 寇斯定理。
d. 以上皆非。
答:C

48. 請律師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其費用是一項
a. 套牢成本。
b. 內隱成本。
c. 交易成本。
d. 以上皆是。
答:以上皆非

49. 有時候涉及外部問題的參與者無法解決外部性問題是因為
a. 外部成本太高。
b. 外部效益太低。
c. 交易成本太高。
d. 以上皆是。
答:C

50.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根據寇斯定理,市場能否達成有效率的結果決定於最初權利如何分配。
b. 根據寇斯定理,最初權利如何分配與市場能否達成有效率的結果無關。
c. 市場能否達成有效率的結果跟參與者的人數多寡無關。
d. 以上 (b) 與 (c) 均正確。
答:B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