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 卷 第!期 材!料!工!

程 6(
-7!" :(7
!
! ! ! !
#$#$ 年 ! 月 第 %%V&%## 页 '
()*
+,-(
./,
01*
2,-
34+5
2+1
1*2
+5 89
*7#$#$ 997
%%V&%##

CJ?J 铝合金第二相溶解行为
D233(
-)0
2(+U1H,S
2(*(.3
1A(+>9H,
3132
+
C$\$,-)?2
+)?, -
-(B

李 ! 亚% !邓运来%!# !张 ! 劲X!! !田爱琴%!\ !张 ! 勇%


"
%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X#
# 中南大学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长沙 !%$$"X#
X 中南大学 轻合金研究院!长沙 !%$$"X#
! 中南大学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X#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VV%%%$
! ! !
NOe, !
%
D4:E e)+=-
,2% # !
IJ8:E' 2+X ! !
LO8: 82
=g2+% \ !
IJ8:E e(+5%
"
%PAH((
-(./,01*2
,-3PA 21+A1,+>4+52+1 1*
2+5!
G1+0
*,-P() 0HR+
2S1
*32
0B!
GH,+53H,!%$$"X!GH+,#
2 #PA2
1+A
1,+>L1 AH+(-(5B(+ J25HP0
*1+50H
P0*)A0)*
,-/, 0
1*2
,-3N,U(*
,0(
* !
B G1+
0*,
-P() 0
HR+ 2
S1*
320 !
B GH,+53H,
!%$$"X!GH
2+,#XN 25H
08- -
(B_131,
*AHO+3
020
)01!
G1+0
*,-P()0
H
R+2S1
*32
0 ! !
B GH,+53H,!%$$"X GH
2 #
+, !P
0,01b1BN,U(*,
0(*
B( .
J2
5H;1 *
.(*?,+A1G(?9 -1T /,+)
. ,
A0)*+5!
2 G1+
0*,
-P() 0H
R+
2S1*3
20B!GH,+53H,!%$$"X!GH2+,#
\G__G h2+5>,(
P
2. !
,+5G(7N0
>7!
h2+5>,(#VV%%%!
PH,+>(+5!
GH+,$
2

摘要!研究热轧态 C$\$ 铝合金在固溶过程中的平衡态 0"/5I+# $相'


L"8-
# /5XI+X $相'
P"8-
#G)/5$相及含铁 8-
CG)#F1
难溶相的溶解行为&采用原位扫描的组织检测方法获得上述平衡相的溶解动力学实测数据&在体扩散控 制 的 溶 解 动 力
学模型基础上!引入曲率和界面反应对原子迁移速率的作用!建立 0!
L 和 P 相溶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 C$\$ 铝合
!C$ a $条件下!
金常规固溶温度" 0 和 L 相在 #?2
+ 内即可完 全 溶 解!
P 相 保 温 较 长 的 时 间 才 能 完 全 溶 解!含 F1 相 不 发
生溶解#曲率对溶解行为影响较小!界面反应会大幅度降低溶解速率#本 工 作 建 立 的 0!
L 和 P等第二相溶解动力学模型
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能够为优化 8-
=I+ =G) 合金固溶工艺提供指导作用&
=/5
关键词!C$\$ 铝合金#固溶#原子扩散#动力学模型
'(%$7
%& %%"V")
W72
33+7
%$$%
=!X"%7
#$%Y7
$$$C!#
中图分类号!LE%\%7
%# %!! 文献标识码!8!! 文章编号!%$$%
LE%\V7 =!X"%"
#$#$$
$!=
$%%V
=$C

()
*+,
-.+(
LH1>
233(
-)0
2(+U1H,S
2(*(
.1g)
2-2
U*)? 0"/5I+# $!L"
2 8-#/5XI+X $!P"8-#G)/5$,+>F1
=
A(+
0,2
+2+5 8-CG)#F12
+3(
-)U
-1 9H,
313(
. H(
0*(
--1> C$\$ ,
-)?2
+)? ,
--(B >)*
2+5 3(
-2> 3(
-)0
2(+
0
*1,
0?1+
0<,
330
)>2
1>7LH1>
233(
-)0
2(+M
2+1
02A
3>,
0,(
.0H11g)
2-2
U*2
)?9H,
313<1
*1(U
0,2
+1>UB?1
,+3
..
( #:
/.013
A,++2+5 1
-1A0*
(+ ?2A*(3
A(91023
3)1 >101
A02
(+ ?1
0 H(>7K+ 0H1 U,32
3( . U)
-M> 2
..)32(+
A
(+0
*(--
1>>2
33(
-) 0
2(+ M
2+102
A3 ?(>1-3!0
H11 .
.1A0
3( .A)*
S,0)*1,+>2+0
1 *
.,A2
,-* 1
,A0
2(+ (+ ,
0 (?2A
?2
5*,
02(+*
,01 <1
*12
+0* 1>!,+>0
(>)A H1 >
233(
-)0
2(+ M
2+1
02A
3 ?(>1
- . 0!L ,+> P 9H,
3( 313 <1
*1
13
0,U-2
3H1>7LH1*13)-
033H(<0 00,+>L9H,
H, 313(.C$\$,
-)?2+)?,-
-(BA,+U1A(?9
-10
1-B>23
3(-S1>
<20H
2+#?2 +,00H1)3),-3(
-)0
2(+01?91
*,0
)* " $#
1 !C$ a 200,M1
3,-(+502?1.
(*P9H,310(A(?9-1
01-B
>
233(
-S1!<H2
-10H1F1=A(+
0,2+2
+59H,
3 1H,
*>-
B> 23
3(- 3#0
S1 H1A)*S,0
)*1H, 3-2
00-
11 ..
1A0(+0 H19H,31
>
233(
-)0
2(+!U)00H1>
233(-)0
2(+*,
01A,+U15*1,
0-B *
1>)A1>UB 0H12+01
*.,
A2,-*1,A0
2(+7L H19 *
1>2
A01>
*
13)
-03(.0 H13
1A(+>
=9H,
31>233(
-)02
(+ M
2+1
02A3 ?(>1
-3, *12+ 5((>,5*
11?1+0 <2
0H0H1 ?1
,3)*1>
*
13)
-03!3)AH,30!L ,+> P 9H,31!<H2
AHA ,+ 9*
(S2>1 5)
2>,+A1.(*(90
2?2
[2+50H13(-
2>3(-)
02(+
9*
(A1
33(.8-=I+
=/5=G),
--(B7
/#01&,
%*(
C$\$,-)?2
+)?, -
-(B#
3(-
2>3(
-)0
2(+#
,0(?2
A>2
..)3
2(+#
M2+1
02A?(>1
-
第 !" 卷 ! 第 ! 期 C$\$ 铝合金第二相溶解行为 %%C

!! 高强铝 合 金 8-
=I+
=/5 =G) 中 第 二 相 的 形 态 与 分 溶过程中其半径随 时 间 的 变 化 规 律!并 通 过 模 型 来 计
布对其力学 性 能 和 耐 蚀 性 能 有 重 要 影 响& 均 匀 化 过 算第二相 完 全 溶 解 或 溶 解 到 一 定 尺 寸 下 所 需 要 的 时
程 遗 留 的 粗 大 相 一 般 通 过 轧 制 使 其 破 裂 !然 后 通 过 间!最后通过实验对溶解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期望对
固溶处理使相内的原子扩散进入基体中形成过饱和 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固 溶 体 !最 后 经 时 效 阶 段 析 出 均 匀 分 布 且 尺 寸 合 适
的 第 二 相 !获 得 力 学 性 能 和 耐 蚀 性 能 优 异 的 产 品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溶 解 是 材 料 固 溶 处 理 工 艺 中 最 主 要 的 相 变 过 程 !其
程 度 越 高 !强 化 元 素 的 过 饱 和 度 就 越 高 !时 效 阶 段 相 实验材料 为 中 南 大 学 轻 合 金 基 地 差 温 轧 制 后 的
的 析 出 驱 动 力 就 越 大 !可 析 出 的 数 量 就 越 多 !时 效 铝 C$\$ 铝合金板材!其厚度为 "$??&实验样品从板 材
合金的强度和韧性等与时效析出行为相关的性能就 表面切取!样品尺寸 约 为 \ ??o\ ??o\??!其 化
越 好 *%+&8-
=I+ =G) 合 金 中 的 P 相 '含 F1 相 为 合
=/5 学成分如表 % 所 示& 试 样 第 二 相 的 溶 解 温 度 在 #$%$
金 中 的 粗 大 相 !在 时 效 铝 合 金 中 !这 些 粗 大 相 会 作 为 !4DPG 设备中 检 测!加 热 速 率 为%$b)?2
6!7 +&试 样
变 形 过 程 中 裂 纹 的 萌 生 点 !并 且 在 经 历 腐 蚀 后 会 脱 的固溶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固溶温度为 !C$ a !固溶
落 留 下 腐 蚀 坑 !从 而 显 著 降 低 铝 合 金 的 力 学 性 能 和 时间为 $!
\!%$6V$ ?2
+& 固 溶 不 同 时 间 后 试 样 微 观
耐 蚀 性 能 & 为 了 获 得 更 高 的 过 饱 和 度 !在 固 溶 过 程 组织在 /8%$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中 原 位 拍 摄& 第 二 相
中 应 尽 可 能 地 使 0相 '
L 相 和 P相 溶 解 到 基 体 中 去! 的半径"取 半 长 轴 半 径 和 短 长 轴 半 径 的 平 均 值$使 用
同 时 考 虑 到 再 结 晶 程 度 和 工 程 中 的 成 本 问 题 !一 般 O?,51'软件测量!其结 果 取 X 次 测 量 数 值 的 平 均 值&
不 会 使 粗 大 相 完 全 溶 解 & 因 此 !为 了 使 性 能 和 成 本 溶解 动 力 学 模 型 的 求 解 使 用 /8LN8Z 软 件 (>1
%%X
最 优 化 !量 化 和 模 型 化 研 究 第 二 相 在 固 溶 阶 段 的 溶 解法&第二相 半 径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趋 势 使 用 K*
25+软
2
解行为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件绘制&
溶解 的 本 质 是 原 子 扩 散 运 动& 近 年 来!大 量 学
* \+
者 #=
采用铝合金相变过程中原子热运动速率的定量 表 2!CJ?J 铝合金化学成分'质量分数%K (
化'模型化来研究 原 子 的 运 动 机 制& 以 菲 克 扩 散 定 律 L,U
-1%!GH1?2
A,-A
(?9(
320
2(+3(
.C$\$,
-)?2
+)?
为扩散型 相 变 的 基 础 理 论
!`H1-
* V+ *
C+
,+ 提 出 了 第 二
!= ,
--(B "
?,3
3.*
,A0
2(+)c $

相溶解的体扩散动力 学 模 型!该 模 型 是 目 前 最 常 用 的 P
2 F1 I+ G) /5 G* L2 /+ 8-

基础模型&但第二相的初始半径及其周围浓度分布的 $7
$CV $7
$"\ V7
!% #7
#\ #7
$" $7
$%$ $7
$XY $7
$$# Z,
-

复杂性决定了表征其溶解速率的偏微分方程没有解析
解!而且溶解不是仅有扩散控制!第二相也不能单一独 3! 结果与分析
立地研究!应当在有 限 矩 阵 中 数 量 庞 大 的 第 二 相 彼 此
之间 的 作 用 基 础 上 来 研 究 第 二 相 的 溶 解 行 为 *"+& 2! 第二相分布
34
_1 *指出!球状相的溶解并不是从二维
,>1B,+>G((91 轧制态试 样 组 织 的 P4/ 图 如 图 % 所 示!可 以 看
的相界面开始!而是从第二相的中心点开始!但是体扩 出!热轧后板材中的第二相粒子沿轧向分布!其形貌和
散控制的模型并没有考虑原子从第二相内部脱离的过 尺寸多样&图 % 中 %!\ 相 点 能 谱 的 检 测 结 果 如 表 #
程 *
Y+
&张蓉等 *
%$+
通过研究界面反应对过共 晶 8-
=P2合 所示&其中尺寸细小'弥散分布且数量庞大的小相"如
金中初晶硅溶解速率 的 影 响!所 建 立 的 溶 解 动 力 学 模 位置 % 和 \ 所示$!其半径为 $7 \(?#圆形小 相
$%!$7
型能较好地预测初晶硅的溶解过程&由于初晶硅的半 "如位置 % 所 示$中 I+d /5)#d%"部 分 I+ 原 子 被
径很大!界面曲率较小!因 此 并 未 考 虑 曲 率 对 8-
=P2溶 /5 原子取代!原子比!下同$!即为 0"/5I+# $相#类 三
体溶解速率的影响!但 C$\$ 铝合金中可溶相的半径一 角形相"如图中位置\ 所示$中 8-dG)d/5)#dXdX!
般小于 \(?!所 以 曲 率 对 C$\$ 铝 合 金 可 溶 相 溶 解 的 即为 L"
8-#/5XI+X$相#还有粗大 棒 状相"如 位 置 X 和
影响不可忽略& ! 所示$!其半径为 X!\(?!8-dG)d/5)#d%d%!
因此!本工作研究 了 第 二 相 的 形 貌 与 分 布 情 况 及 即为 P"8-
#G)/5$相#还有内部组织呈沟壑状的长棒状
其在固溶过程中的 溶 解 行 为!并 结 合 体 扩 散'曲 率'界 相"如位置 # 所示$!其半径为 \!%$(?! 8-dG)dF1)
面反 应 建 立 了 0"/5I+# $相'L "8-#/5XI+X $相 和 Cd#d%!即为含 F1 相 8-CG)#F1& 结 合 图 % 和 表 # 还
P"
8-#G)/5$相溶解 动 力 学 模 型& 通 过 /8LN8Z 软 可以看出!细 小 弥 散 相 均 为 0 相 和 L 相!粗 大 相 为 P
件求解动力学模型的 数 值 解!进 而 得 出 了 第 二 相 在 固 相和含 F1相&
%%" 材料工程 #$#$ 年 ! 月

图 %! 轧制态试样 P4/ 图
F
257
%!P4/2?,51
3(.*
(--
1>3
,?9
-1

表 3! 第二相能谱分析结果'原子分数%K (
L,U
-1#!4DP,+,
-B3
23*
13)
-03(
.31
A(+>9H,
313"
,0(?.
*,A
02(+)c $
;H,
319(
2+0 /(
*9H(
-(5B 8- I+ /5 G) F1 ;H,
31
% G
2*A)
-,*>
2391
*32
S1 "Y7
V" !7
#X X7
C! #7
X\ & 0"/5I+#$
# O
+01
*2(
*A*
233
A*(
33 C%7
C" & & %Y7
!# "7
"$ 8-CG)#F1
X _()+>A
(,*
31+1
33 \\7
\" %7
"X #%7
#V #%7
XX & P"8-#G)/5$
! _(>A
(,*
31+1
33 \#7
%# X7
## ##7
"# #%7
"! & P"
8-#G)/5$
\ h),
32=
0*2
,+5
-1 #\7
%V X\7
\! XC7
\# %7
C" & L"8-
#/5XI+X$

3! 第二相溶解温度
34 +后就可以全 部 溶 解&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0 相 的 溶 解
\?2
C$\$ 铝合金轧 制 态 样 品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法 检 测 的 温度为 !#\!!\$ a !所以 其在 !C$ a 固 溶时!原 子热
结果如图 # 所 示& 可 见!该 曲 线 有 ! 个 吸 热 峰 "
8!Z! 运动剧烈!扩散速率快!扩散时间较短& 固溶V$?2
+后
G!D$& 由 文 献 * %%
=%#+可 知!8 峰 温 度 为 !#\! P 相 部 分 溶 解!这 是 因 为 P 相 溶 解 温 度 为 !\$!
!\$ a !是 0和 L 相的溶解峰# Z 峰温度为! \$!!"$ a! !"$ a !随着 !C$ a 保温时 G) 和 /5 原子陆续溶入基
为 P 相溶解过程#
G 峰温度为 !"X!\$\ a !为过烧峰# 体!相半径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单调减小!体积较小的
D 峰温度为 \$$!\X$ a !为 含 F1 相 的 溶 解 峰& 从 图 P 相"如图 X 中位 置 8 所 示$在 固 溶 X$ ?2+后就完全
# 还可以看出! 0!L 相溶解温度最低# P 相温度稍高#低 溶解#体 积 稍 大 的 P 相 "如 图 X 中 位 置 Z 所 示 $在 固
熔点相在!"X a 开始过烧!因此在确定固溶制度时!温 溶 !\ ?2
+ 后 完 全 溶 解 #体 积 较 大 的 P 相"如 图 X 中 位
度 不能高于!"X a #含 F1相的溶解温度要高于过烧温 置 G 所 示$在 固 溶 V$ ?2
+后 还 没 有 完 全 溶 解 & 而 含
度!因此实际固溶过程中不考虑含 F1相的溶解& F1相"如 图 X 中 位 置 D 所 示$在 固 溶 过 程 中 不 发 生 溶
解 的 原 因 是 含 F1 相 8-
CG)#F1 的 溶 解 温 度 为 \$$!
\X$ a &
为了进一步得到在固溶过程中第二相的半径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则需 要 建 立 溶 解 动 力 学 模 型!通 过 求 解
模型的解获得第二相在任意时刻的溶解速率&目前最
常用的体扩散控制的溶解动力学模型如式" %$所示!相
的半径 E 和时间0 均 处 在 方 程 式 分 母 上!所 以 当 两 者
数值非常小时!其微分方程的结果会急剧增大!这个增
速溶解的过程在开始溶解和接近完全溶解时的阶段非
图 #!C$\$ 铝合金轧制态 DPG 曲线 常明显&之后通过引 入 新 的 变 量 3O" E$代 替 式 "#$中
F
257
#!DPGA)*
S1(
.,3
=*(
--1>C$\$,
-)?2
+)?,
--(B 的 3O 来 研 究 曲 率 对 溶 解 的 影 响!结 果 如 式 "
X$所
示 *%X+&代入式"
!$中数据可知!
.)%$ !即式"
&"
X$中 3O
7! 第二相溶解速率
34 "
E$的值略大于 3O"t $&表明析出相界面 从二维平 面
图 X 为试样在!C$ a 固溶不同时间后的 P4/ 图! 到曲率球面!界面的 原 子 浓 度 升 高!浓 度 梯 度 增 大!原
可以 看 出!板 材 中 细 小 弥 散 的 0 相 和 L 相 在 固 溶 子迁移速率加快!因此第二相的溶解速率得到提高!在
第 !" 卷 ! 第 ! 期 C$\$ 铝合金第二相溶解行为 %%Y

图 X! 固溶不同时间后试样的 P4/ 图
"
,$固溶前#"
U$ +#"
\?2 A$ +#"
%\?2 >$ +#"
X$?2 1$ +#"
!\?2 .$V$?2
+
F
257
X!P4/2?,51
3(.3
,?9
-1,
.01
*3(
-2>3
(-)
02(+.
(*>
2..
1*1+
002?1
"
,$U1
.(*
13(
-2>3
(-)
02(+#"
U$ +#"
\?2 A$ +#"
%\?2 >$ +#"
X$?2 1$ +#"
!\?2 .$V$?2
+

第二相的最后溶解阶段!曲率增大!溶解速率加快&但 式中(
3O"
E$为 曲 率 作 用 下 第 二 相 与 基 体 之 间 的 原 子
是由于. 值很小!因 此 曲 率 对 第 二 相 溶 解 速 率 的 影 响 浓度#
3O"t $为静 态 扩 散 下 第 二 相 与 基 体 之 间 界 面 上
也较小& %&;为第 二 相 与 基 体 间 的 界 面 能#
的原子浓度# I; 为 第
>E
>0
2= L" 槡*M0$
M
E
< "
%$
二相摩尔体积#
E5 为气体常数#
浓度的影响因子&
. 为曲率对界面处原子

式中(E 为第二 相 半 径#
0 为 溶 解时间#
L 为形 状 因 子#
M 为原子扩散系数&
3O 2 3O"t $
1T9 "E%%EI3 $=13
&;

5
;

;
"
\$

3O =3/ " 式中(


13 为 界 面 反 应 对 第 二 相 和 基 体 间 的 界 面 处 原
L 2# #$
3; =3O 子浓度差值!数值为正值!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在第二相
式中(
3O 为第 二 相 与 基 体 之 间 的 界 面 处 的 原 子 浓 度# 溶解过程中原子 的 分 离 机 制& 为 了 便 于 计 算!本 实 验
3/ 为原子在基 体 中 的 浓 度#
3; 为 原 子 在 第 二 相 中 的 采用原子在第二相中均匀分离的机制&
浓度&
%&;I;
%&;I;
3O"t$1T9 " <
E5%E3; L$>
>E
$=3/
" 槡$
3O"
E$2 3O"t $
1T9 "
E5%E3; $ "
X$
>E
>0
2=#
&;I;
0 M
<
M

%&;I; "
3; =3O"t$1T9
%
" =
E5%E3; L$>
>E
0$E 0
*

. 2 E %E3; !$
5 "
V$
%#$ 材料工程 #$#$ 年 ! 月

式中(
L$ 为 原 子 在 第 二 相 中 均 匀 分 离 时 的 动 力 学
常数&
在第二相生长过程中!G,H+ 等研究了大量 的分 子
和原子结合与分离机制!引入了新的变量!即界面反应
使第二相和基体间的界面 处原子浓 度 偏 离 的 数 值 *%!+&
结果表明在界面发生的这种结合与生长过程会减缓原
子从第二相进入到基 体 中 的 速 度!并 使 界 面 处 的 实 际
原子浓度 3O 低于稳态扩散下的原子 浓 度 3O"
E$!因 此
减小了界面处原子浓 度 梯 度!延 缓 了 第 二 相 的 溶 解 速
图 !! 原子浓度一维分布图
率!且这个延缓过程非常明显!即界面反应大幅度降低
F
257
!!D2
,5*
,?(
.(+1
=>2?1+3
2(+,
->2
30*
2U)
02(+(
.
了第二相的溶解 速 率& 本 工 作 综 合 考 虑 体 扩 散'曲 率 ,
0(?2
AA(+A
1+0
*,0
2(+
和界面反应的影响得出第二相界面上实际原子浓度如
式"\$所示!其实际原子浓度低于静态扩散过程中稳定 中的扩散系数为 %7
%"o%$&%! ?#)3& 显 然!
I+ 原 子 扩
值 3O"t $& 实 际 原 子 浓 度 由 第 二 相 的 中 心 到 无 穷 远 散得慢一些!由于溶 解 速 率 受 扩 散 速 率 最 慢 的 原 子 运
处的分布如图 ! 所示&结合体扩散'曲率'界面反应共 动控制!且 /5 和 I+ 原子浓度相差不大!所以 采用 I+
同作用下求 出 第 二 相 的 溶 解 速 率!其 结 果 如 式 "
V$所 原子的扩散速率作为 0"/5I+# $相 的 溶 解 速 率& 通 过
示!该式表示溶解过 程 中 第 二 相 半 径 与 初 始 半 径 的 比 =I+ 二元相图可 得!基 体 中 0 相 界 面 周 围 I+ 原 子
/5
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温度影响的是原子扩散系 质量分 数 为( !X#
3O )$7 0 相 中 I+ 原 子 质 量 分 数 为(
数!将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代入式"V$即可得到不同 3;^$7"!#由 表 % 可 得 合 金 中 I+ 原 子 质 量 分 数 为(
温度下的溶解动力学模型&但式"V$没有解析解!可以 $V!&并且由于第二相的 溶解 时 间 与 其 初 始 半
3/ ^$7
通过 /8LN8Z 软 件 来 求 取 数 值 解& /8LN8Z 中 求 径有关!初始半径越 大!则 其 完 全 溶 解 的 时 间 越 长!因
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函数 有 C 个( (>1!\! #X!
(>1 %%X!
(>1 此本实验选取尺寸最大的 0 相"图 % 中位置 % 所示$来
%\3!
(>1 (>1#X3!(>1#X0!(>1#XU& 对 于 非 刚 性 微 分 方
0 计算合金中所有 0 相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程!有 (>1#X!(>1!\ 和 (>1%%X 等 X 种解 法& 由 于第 二 将上述数据代入式" V$即 可 得 到 0 相 溶 解 动 力 学
相半径 E 也是溶解动力学 模 型 中 的 自 变 量!所 以 需 要 模型&然后通过 /8LN8Z 软件多部迭代的方法 求得
将每一个时 间 点 计 算 出 来 的 E 值 作 为 下 一 个 时 间 点 其数值解!结 果 如 图 \"
,$中 黑 色 线 条 所 示& 可 以 看
的 E$ 来 计 算 新 的 E 值!因 此 本 实 验 不 采 用 _)+51 = 出!0"/5I+# $相 溶 解 过 程 中 相 半 径 随 时 间 变 化 成 正
b)0
0, 算法" (>1%# 和 (>1
!\$!而 采 用 多 部 迭 代 的 方 法 比!其完全溶解需要 %$"3左 右!即 0 相 不 到 # ?2 +就
" %%X$求取数值解&
(>1 可以完全溶解&同样 的 方 法 可 以 计 算 出 P4/ 结 果 中

0"/5I+#$相的溶解本质上是 /5 和 I+ 原子的扩 尺寸最大的 L 相 "如 图 % 中 位 置 \ 所 示 $的 溶 解 动 力


散&由文献* %!
=%V+可 知!
!C$ a 下 /5 原 子 在 铝 基 体 学模型!其数值 解 结 果 如 图 \"
,$中 红 色 线 条 所 示!结
中的扩散系数为C7
!!o%$ &%!
? )3!
#
I+ 原 子 在 铝 基 体 果表 明 !在 溶 解 过 程 中L相 的 半 径 和 时 间 成 正 比 !其

图 \! 第二相溶解动力学模型曲线
"
,$0 相和 L 相#"
U$P相
F
257
\!D2
33(
-)0
2(+M
2+1
02A
3?(>1
-A)*
S13(
.31
A(+>9H,
313
"
,$09H,
31,+>L9H,
31#"
U$P9H,
31
第 !" 卷 ! 第 ! 期 C$\$ 铝合金第二相溶解行为 %#%

完全溶解 只 需 要 %%\3 左 右!即 L 相 不 到 # ?2


+就可 !C$ a 下 固 溶 %C$ ?2
+ 后 完 全 溶 解& 可 以 通 过 下 述
以完全溶解& 选 取 P4/ 结 果 中 尺 寸 最 大 的 P 相 "如 实验来 验 证 其 正 确 性& 图 V 为 试 样 在 !C$ a 固 溶
图 % 中位置 V 所示$来计算其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C$?2+前 后 的 原 位 P4/ 图!可 以 看 出!轧 制 态 的 试
其数值解结果如图 \"
U$所示!可见 合金中所 有的 P 相 样在 固 溶 %C$ ?2
+ 后 P 相 完 全 溶 解!初 步 验 证 了
溶解需要 %C$?2
+ 左右&P 相的 溶 解 动 力 学 曲 线 中 间 图 \"
U$中 P 相 溶 解 动 力 学 模 型 的 准 确 性& 然 后 通 过
阶段是一条直线!即 在 固溶过程中 的 主 要 阶 段!
P相的 测量原位拍摄 P4/ 图中 不同 时间段 的相的半 径值与
半径和时间成正比&但开始溶解和最后的 溶 解阶 段曲 溶解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溶解动力
线倾斜程度增大!即相的溶解速率明 显加快!并且 最 终 学模型的准确度&因为 0 相 和 L 相 溶 解 速 率 较 快!而
溶解阶段要比开始溶解的速率大一些&这 是因 为 半径 含 F1相不溶!所 以 采 用 P 相 来 验 证 溶 解 动 力 学 模 型
E 和时间0在式"V$中均处在分母位置!当 E 和0的数值 的准确度&为了提高 实 验 的 准 确 度!选 取 最 接 近 球 形
非常小时!则 式 "
V$的 结 果 "第 二 相 溶 解 速 率$非 常 大& 的 P 相"图 % 中的位置 8$来进行溶解动力学模型的验
在开始阶段的加速是由式"V$分母中时间0非常小导致 证&将 P 相溶解 动 力 学 模 型 的 预 测 结 果 与 原 位 P4/
的!而最终溶解阶段的加速则是由于式" V$分母 中 第二 中 P 相 半 径 实 测 结 果 进 行 对 比!并 通 过 K*
25+ 绘 图!
2
相的半径 E 已经趋近无穷小&并且由于相半径非常小 结果如图 C 所示!其 中 黑 色 线 条 为 P 相 的 溶 解 动 力 学
时!曲率造成的加速溶解过程也非常 明显!二者 共 同作 模型曲线!红色点为 P 相在实际固溶过程中的实测值&
用下 P 相溶解的最后阶段速率明显加快&由图 \ 还 可 可见!测量值紧密 地 分 布 在 模 型 曲 线 附 近& 通 过 计 算
以看出!第二相在固溶溶解过程中相的半径与时间成正 P 相实 测 值 和 溶 解 动 力 学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指 标 可 得(
比!而时效析出过程中相的半径与时 间的开 方成正比! E:1< )$7 Y!因此可以认为结 合体扩散'界 面曲
Y%!"$7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固溶溶解是时效析出的逆过程& 率'界面反应共同作 用 下 的 P 相 溶 解 动 力 学 模 型 与 其
8! 溶解动力学模型验证
34 实际溶解过程相吻 合!能 够 用 来 预 测 实 际 固 溶 过 程 中
由图 \"
U$中 P 相 溶 解 动 力 学 曲 线 可 知!
P相在 第二相的溶解行为&

图 V!P 相在 !C$ a)%C$?2


+ 固溶前后 P4/ 图 ! "
,$固溶前#"
U$固溶 %C$?2
+后
F
257
V!P4/2?,51
3(.P9H,
31U1
.(1"
* ,$,+>,
.0*"
1 U$3
(-2
>3(
-)0
2 0!C$ a)%C$?2
(+, +

扩散到周围基体中!而 是 从 第 二 相 体 积 内 部 脱 离 并 迁
移到界面!然后穿过界面到基体中去!因此只考虑扩散
控制的原子迁移具有局限性&原子在第二相体积内部
点阵中从脱 离!之 后 迁 移 到 界 面!再 通 过 界 面 到 基 体
中!这是一个完整的第二相溶解过程!每一步都影响着
最终的溶解速率&因此!综合考虑体扩散'界面曲率和
界面反应的溶解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估第二相溶解
速率&
本实 验 方 法 也 可 应 用 于 均 匀 化'回 复'再 结 晶'时
图 C!P 相溶解动力学模型
效等热处理过程中!将 热 处 理 过 程 的 微 观 组 织 演 变 从
F
257
C!D2
33(
-)0
2(+M
2+1
02A
3?(>1
-(.P9H,
31
微观上进行量化分 析!对 制 定 热 处 理 制 度 具 有 重 要 的
!! 溶解过程中!原 子 并 不 是 简 单 地 从 第 二 相 的 界 面 指导意义&
%## 材料工程 #$#$ 年 ! 月

*
Y+!N8:E;!`K'GOb L!;K6KD4:=b8_8D4:OI4!
7! 结论 10,
-7LH1
*=
?(
=M2
+10
2A9
*1>
2A0
2(+(
.?1
0,3
0,U
-1,+>3
0,U
-19H,
319
*1A
292
0,0
2(+
2
+ 8-
=I+
=/53
1*2
13,
-)?2
+)? ,
--(B3>)*
2+5+(+
=23
(0H1
*?,
-DPG
"%$在 C$\$ 铝 合 金 常 规 固 溶 温 度 "
!C$ a $条 件 ,+,
-B3
23*
'+7
'()*
+,-(
. 8-
-(B3,+> G(?9()+>3!
#$%!!
V$Y(
%#Y
=
下!热轧态试样中 0 相和 L 相 在 # ?2 +内即可完全溶 %XV7
解!P 相保温较长的 时 间 "约 %C$ ?2
+$才 能 完 全 溶 解! *
%$+! 张蓉!曹秋芳!庞 述 先!等 78-
=P2过 共 晶 合 金 中 初 生 硅 的 溶 解 动

含 F1相不发生溶解& 力学*
'+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
%$(
"Y=
Y%7
!IJ8:E _!G8K hF!;8:EP@!
10,
-7D2
33(
-)0
2(+M
2+1
02A
3(.
#$在体扩散控制溶解动力学基础上!引入曲率和
"
*
92?,
* 2
B3-
2A(+.
(*HB91
*1)
01A
02A 8-
=P2,
--(B*
'+7LH1 GH
2+1
31
界面反应对原子迁移速率的 作用!建 立的 0!
L 和 P相 '
()*
+,-(
.:(+
.1*
*()3/1
0,3!
- #$$$!
%$"
%$(
"Y=
Y%7
的溶解动力学模型结 果 表 明!曲 率 对 溶 解 行 为 影 响 较 *
%%+! 杨金龙!邓运来!祁小 红!等 7过 饱 和 C$\$ 铝 合 金 固 溶 体 中 第 二
小!界面反应会大幅度降低溶解速率& '+7中 南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相粒子的析出动力学* #$%#!
!X
" "
C$(
X$C$\$ 铝合金固溶过程中第二 相 溶 解 的 动 力 学 #\#"
=#\XX7

模型预测结果与 实 测 结 果 较 吻 合!能 够 为 优 化 8- !e8:E'N!D4:E e N!hO@ J!


10,
-7;*
1A2
920
,02
(+M
2+1
02A
3(.
=I+
=
3
1A(+>
=9H,
319,
*02
A-1
32+3)91
*3,
0)*
,01>3
(-2
>3(
-)0
2(+(
.C$\$
=G) 合金的固溶工艺提供指导作用&
/5
,
-)?2
+)?,
--(B*
'+7
'()*
+,-(
.G1+
0*,
-P()
0HR+
2S1
*32
0B"
PA2
1+A
1

参考文献 ,+>L1
AH+(
-(5B$!
#$%#!
!X"
C$(
#\#"
=#\XX7
*
%#+!/ONb4_4OLZ!Z4Gb /!_4OGJ /!
10,
-7;*
1A2
920
,02
(+M
2+1
0=
*
%+! 张新明!吴泽政!刘胜胆!等 7固 溶 处 理 对 C8\\ 铝 合 金 局 部 腐 蚀 2
A3(
.,+,
-)?2
+)?,
--(B>)*
2+5:1<0
(+2
,+A
((-
2+53
2?)
-,0
1>2
+,
'+7材料工程!#$%!"
性能的影响* !$(#V
=XX7 >
2..
1*1+
02,
-3A
,++
2+5A
,-(
*2?1
01**
'+7
LH1
*?(
AH2?2
A,8A
0,!
#$%%!
IJ8:E @ /!`R II!NOR P D!1
0,-7O
+.-
)1+A
1(.3
(-)
02(+ \##"
%)#$(
"V=
Y\7
H1
,00
*1,
0?1+
0(+-
(A,
-2[
1>A
(**
(32
(+(
.C8\\,
-)?2
+)?,
--(B*
'+7 *
%X+!Z'u_:4bN4LLZO!
E_K:E8 u!/eJ_K_!
10,
-78>>
202
S2=
'
()*
+,-(
./,
01*
2,-
34+5
2+1
1*+5!#$%!"
2 !$(#V
=XX7 0
B,+>2
3(M
2+1
02AU1H,S
2()*2
+*1
-,0
2(+0
(9,
*02
A-1>
233
(-)
02(+*
'+7
*
#+!e8:E e!NOL _!'
O8 L!1
0,-7;*
1A2
920
,02
(+M
2+1
02A
3(.A
(?= 8A
0, /,
01*
2,-
2,!
%YY"!
!V"
%C$(
V#\C
=V#VV7
-
91T9
*1A
292
0,0
12+ ?)
-02
A(?9(+1+
03B3
01?3*
'+7'
()*
+,-(
.O*
(+ *
%!+!b8//4_4_GG!bRNb8_:O:P!`8_/8GbZ!
10,
-7O
+=
,+>P
011
-_1
31,
*AH!O
+01
*+,
02 -!#$%"!#\"
(+, %$$(
%$"V
=%$YX7 0
1*>
2..
)32
(+2
+01
*+,
*B ?,5+1
32)? 3
(-2
>3(
-)0
2(+3(
.,-
)?2
+)?
*
X+!@R FP!ERK @ Z!`R ; F!1
0,-7/(
*9H(
-(5B>1S1
-(9?1+
0 ,+>[
2+A*
'+7
'()*
+,-(
.;H,
314g)
2-2
U*2
,,+>D2
..)3
2(+!
#$%V!
XC
,+>M
2+1
02A
3(.9
-,0
1(**
(>3H,91>9
*1A
292
0,0
132
+,-
)?2
+)?,
--(B3 "
%$(
V\=
C!7
*
'+7_,
*1 /1
0,- /,
01*
2,-
3,+>4+5
2+1
1*+5!#$%C!
2 !V"
!$("CV
= *
%\+!JONNKF!Z_OG4'G7LH1A
(?9(
320
2(+(
.A*
B30
,-3(
.U2
3?)
0H
""%7 3
2-
2A(+(T
2>1*
'+7'
()*
+,-(
./,
01*
2,-
3PA
2 1!
1+A %YC!!
Y""$(
%#\#
=
*
!+!FONZ4LF!PJR G `7D2
3A(+
02+)()3E,
-1*M
2+?1
0H(>3.
(*,M
2= %#\!7
+1
02A?(>1
-(.3
1-.
=(*
5,+
2[1>>B+,?2
A3*
'+7/,
0H1?,
02A
,-/(>1
-3 *
%V+! 崔森林 7
8-合金扩散系 数 及 微 结 构 演 变 的 模 拟 *
D+7长 沙(中 南
,+> /1
0H(>32
+899
-21>PA
21+A
13!#$%"!#""
V$(
%%C%
=%%YC7 大学!
#$%#(
%#\7
*
\+!b8:EN!
GROe'!IJ8K E!
10,
-7;*
1A2
920
,02
(+M
2+1
02A
3,+,
-B3
23 !GROPN7
P2?)
-,0
2(+(
.>2
..)3
2(+A
(1.
.2A
21+
03,+> ?2
A*(
30*
)A0
)*1
(
.0H1A
((-
2+59
*(A
133.
(--
(<2
+50
H13
(-2
>3(
-)0
2(+0
*1,
0?1+
0(. 1S,
-),
02(+2
+8-,
--(B3*
D+7
GH,+53H,(
G1+
0*,
-P()
0HR+
2S1
*32
0B!
CZ\$,
-)?2
+)? ,
--(B*
'+7/,
01*
2,-
3PA
21+A
1 F(
*)?!
#$%C!
"Y"( #$%#(
%#\7
#%X
=###7
*
V+!bK:ELJ4;'!
'RO
'4_/ ;7b2
+10
2A3(
.9*
1A2
920
,02
(+H,
*>1+
2+5 基金项目!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 "
#$%VeFZ$X$$Y$%$#国 家 自 然 科 学
9H,
312
+,-
)?2
+2)?,
--(B88V%%$*
'+7/,
01*
2,-
3PA
21+A
1,+>L1
AH= 基金资助项目"
\%C$\\XY$#湖南省重点科技计划课题"
#$%VbE%$$!$
+(
-(5B!
#$%!!
X$"
%!$(
%"%\
=%"%Y7 收稿日期!
#$%Y
=$"
=$Y#修订日期!
#$%Y
=%%
=%X
*
C+!`J4N8: / '7K+0
H1M
2+1
02A
3(.9
*1A
292
0,0
1>2
33(
-)0
2(+*
'+7 通讯作者!张勇"
%Y"\& $!男!副 教 授!博 士!研 究 方 向 为 铝 合 金 材 料 与
/1
0,-PA
21+A
1'()*
+,-!%YVY!X"
%$(
Y\=
YC7 应用!联 系 地 址(湖 南 省 长 沙 市 岳 麓 区 中 南 大 学 校 本 部 化 学 楼 %%Y 室
*
"+!GJ8 Z!E8NZ_8OLJ P G!NOR J!1
0,-780
H1*?(>B+,?2
A "
!%$$"X$!
4=?,
2-(
B(+57
[H,+5)()
0-((M7
A(?
U,
-,+A
1?(>1
-.(
*-2
g)2
>.2
-?>
*B2
+5M
2+1
02A
3(.,0
,U-
10.
2-?A
(,0
=
2
+5,+>>
*B2
+59
*(A
133*
'+788;P;H,
*?PA AH!#$%Y!#$"
2L1 \$(
#$Y7 !本文责编"寇凤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