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0

轉型社會學:中國與蘇東經驗

Sociology of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s of China,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授課年度:96 學年第 2 學期
授課班級:社會系三、四年級
學分數:3 學分
授課時段:週一 15:30─18:20
授課教師:宋國誠
授課地點:D0308
E-mail:gcsong@nccu.edu.tw

授課大綱
一,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提供社會學系學生研習「後冷戰」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社會轉型的過程、
策略、議題與評價,以及轉型後的社會症候、社會價值、文化演繹等等,以提
供學生在西方社會學之外探討「社會主義社會學」此一領域的知識、觀點與見
解。準此,本課程將達成以下三項目標:第一,建立一種或多項「社會主義轉
型」的分析模式,以之和資本主義國家社會變遷進行比較;第二,進行「社會
主義轉型」的內參式─鄰似性的比較,即中國、蘇聯∕俄羅斯、中東歐三者的
區域比較和模型比較;第三,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轉型的評價參照,以評估社會
主義社會未來趨勢與發展。
社會轉型是一個具也特定含義的社會學術語,一般是指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具體而言,社會轉型是指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傳統社會向工業的;城市
的、開放的現代社會轉變。在本課程中,「社會主義轉型」是指社會主義國家
向市場化、民主化、私有化、福利化、消費化的轉變。
具體而言,本課程分為三個比較面向: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結構的轉化、政
府治理的轉變。通過轉型典範、目標模式、路徑選擇、文化變遷、社會分層、
精英流動、制度選擇、地方分權、運行績效、共同難題與未來走勢等方面,進
行了比較研究。

二,授課方式
1, 製作投影式授課講義,並上網供學生下載備習。
2, 授課方式以課堂講述為主,並參酌學習狀況採期中小組討論和期末綜合討

1
論方式進行教學。
3,研習作業以 weekly assignment 為進度。

三,評分標準
1, 依學校規定舉行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
2, 視學習狀況每名學生擇授課大綱或指定參考書一專題,撰寫小型研習
作業。
3, 依期中、期末考試、平時出席與研習作業四項標準評分。
4, 學生必須依規定應考試,正常出席和按時繳交研習作業,並達到對上
述課程有充分之認識始得及格。
5, 評分比重:平時出席 30%,期中考試 30%,期末考試 40%.

四,授課進度(依行事曆週次排定)
第一單元(第 1─2 週)
(一),「後社會主義」之定義
1,地域性含義
2,時間性含義
3,社會結構變化的體制性含義
4,社會發展的方向性含義
(二),「社會轉型」的涵意
1,路徑選擇
2,策略思考
3,現實考量
4,改革範圍
5,議題爭論

第二單元(第 3─6 週)
(一),中國:「漸進─平滑式」轉型論
(二),俄羅斯:「激進─休克式」轉型論
(三),東歐:「指導式─市場嵌入」轉型論
(四),轉型模式的比較分析

第三單元(第 7─10 週)
(一)中國,「摸石過河」:實踐主義的社會學闡釋
(二)蘇聯-俄羅斯,「市場放浪漫主義」:社會神話的傳統與邏輯
(三)波蘭,「大清理」與「資本化」
(四)「民主市場主義」:資本主義模仿論
(五)民主化、市場化、私有化的社會效應

第四單元(第 11─14 週)
(一)社會轉型的效度
1,規模效度
2,結構效度

2
3,利益效度
(二)社會轉型的失誤與陣痛
1,階層分化與利益差距
2,城鄉分化與非均衡流動
3,社會抗拒與震盪
4,尋租與腐敗
5,兩極分化:社會斷裂論
6,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7,制度創新與障礙
8,寡頭悖論
9,社會價值的失落與重建
10,來自民族基本教義的挑戰
第五單元(第 15-18 週)
(一)社會轉型與新發展觀
(二)政府職能與治理變遷
(三)地方主義與博弈競爭
(四)市民社會與新興集團
(五)轉型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
(六)綠色 GDP 與可持續發展
(七)「後華盛頓共識」
(八)社會資本與文化創新
(八)社會轉型與全球化

結論:「社會主義比較社會學」的可能性

四,參考書目
指定參考書:
Bermard, Chava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st System,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4

(一)英文圖書
1,David A. Dyker, Catching Up and Falling Behind: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3
2,Gabriel Kolko, After Socialism: Reconstructing Critical Social Thought, Routledge, 2006
3,Simon Tormey and Jules Townshend, Key Thinkers from Critical Theory to Post-Marxism,
Sage, 2006
4,Xudong Zhang(張旭東), 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Cultural Fever,
Avant-Garde Fiction, and the New Chinese Cinem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Richard Rose, et, al; Democracy and Its Alternatives: Understanding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6,Ellen Frankel Paul, et, al (eds.) After Soci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7,Ian G Cook, China's Third Revolution: Tensions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Post-Communist China, Routledge Curzon, 2001

8,Roy Medvedev, trans. byGeorge Shriver, Post-Soviet Russ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9,Burno Dallago et, al; Privatiz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Macmillam, 1992
10,Gil Eyal, Ivan Szelenyi and Eleanor Townsley, Making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s: Class Formation and Elite Struggles in Post-Communist Central
Erupoe, Verso, 1998

4
11,János Kovás and Márton Tardos,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in Eastern Europe
Soviet-type Economics on the Thread of Change,Routledge, 1992
12,Ladislav Holy, The Little Czech and the Great Czech Na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Post-
Communist Social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3,Lionel M. Jensen and Timothy B. Weston(eds.) China's Transformations: The Stories
Beyond the Headlines,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7

14,Yang Zhong and Shiping Hua (ed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06
15,Peter Ho, Developmental Dilemmas: Land Reform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Routledge Curzon, 2005
16,Ross Garnaut, et, al; China's Ownership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utcomes, Prospects,
World Bank, 2005
17,──,China's Thir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Rise of the Private Economy, Routledge
Curzon, 2003
18,Aimin Chen,et al;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ory, Evidence and Policy, Ashgate,
2004
19,Stanley Rosen, 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 Century China: Crisis, Contention and
Legitimation, Routledge Curzon, 2004
20,Tim Oakes, Louisa Schein (eds.) Translocal China: Linkages, Identities and the
Reimagining of Space, World Bank, 2006

5
21,Christine Zhen-Wei Qiang, China's Information Revolution: Manag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World Bank, 2006
22,Laurence J. Brahm, Zhu Rongji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John Wiley &
Sons, 2002

23,Y.M. Yeung, Shanghai: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 China's Open Policy,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4,Qiusha M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Routledge


Contemporary China, Routledge, 2005
25,Jakob Klein, Kevin Latham andStuart E. Thompson (eds.) Consuming China: Approaches
to Cultur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Routledge, 2006
26,Roger Manser, Failed Transitions: The Easter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ince the Fall
of Communism, The New Press, 1993
27,Marie Iavigne, 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t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second Etition),Palgrave, 1999
28,Victor Nee, David Stark (eds.)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9,Jerzy J. Wiatr, Political Sociology and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in Poland,

6
Scholar Publishing House,1996
30,Steven Saxonberg, The Fal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d of Communism in
Czechoslovakia, East Germany, Hungary and Poland, Routledge, 2004
31,Elizabeth C. Dunn, Privatizing Poland: Baby Food, Big Business, and the
Remaking of Labo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二)中文圖書
1,Minton F. Goldman, 楊淑娟譯,《中東歐的革命與變遷: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挑戰》,
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2,劉主熙(主編),《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北京:東方,1995
3,童星,《發展社會學與中國現代化》,北京:社科文獻,2005
4,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科文獻,2002
5,弗裏曼(Edward Friedman)、華克偉(Paul G. Pickowicz)、賽爾登(Marks Selden),
陶鶴山譯,《中國鄉村,社會主義國家》(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北京:社

文獻,2002
6,胡鞍鋼,《中國:新發展觀》,杭州:浙江人民,2004
7,──,《中國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學,2007
8,胡家勇(主編),《轉型、發展與政府》,北京:社科文獻,2003
9,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桂林:廣西師大,2005
10,孫立平,《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2004
11,──,《斷裂: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社科文獻,2003
12,──,《守衛底線:轉型社會生活的基礎秩序》,北京:社科文獻,2007
13,李春玲,《斷裂與碎片: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分化實證研究》,桂林:廣
西師大,2005
14,塗永式,《制度結構創新論綱》,上海:三聯,2006
15,周冰等,《過渡性制度安排與平滑轉型》,北京:社科文獻,2007
16,董海軍,《轉軌與國家制度能力─一種博弈論的分析》,上海:上海人
民,2007

7
17,王兆萍,《轉型經濟發展中的文化斷裂與貧困研究》,北京:中國社科,
2007
18,Vincent Ostrom, David Feeny, Hartmut Picht (ed.) 王誠等譯,《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
問題與抉擇》,北京:商務,2001
19,尼格爾.多德(Nigel Dodd),陶傳進譯,《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北京:社科文獻,
2002
20,孫寬平(主編),《轉軌,規制與制度選擇》,北京:社科文獻,2004

課堂講義
第一單元(第 1─2 週)
一,「後社會主義」之定義
(一)地域性含義
(二)時間性含義
(三)社會結構變化的體制性含義
(四)社會發展的方向性含義

二,「社會轉型」的涵意
(一)路徑選擇
(二)策略思考
(三)現實考量
(四)改革範圍
(五)議題爭論

課程導引─概念的辯析
一,何謂「後社會主義」(Post Socialism)
定義
「後社會主義」亦稱「後共產主義」(Post Communism)。這一概念的出現於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法國學者切文斯(Bernard Chavance)和瑪格妮(Eric
Magniń),在考察劇變後中歐的社會經濟狀況時,撰寫了「後社會主義中歐:各
種從屬道路的混合經濟的出現」一文。文中指出:

在經濟改革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1980 年代的波、匈,其混合協調模式
已遊離於傳統制度並朝著「後社會主義經濟狀況方向演變」。

8
Prof. Bernard Chavance(法國第 7 大學「工業化模式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995 年,俄國學者李森科(B.ЛbIcehko)在研究和描述前蘇聯瓦解後國內社會
組織、政黨的狀況時,寫了「後共產主義諸組織的演變」一文。文中寫道:

在 1980 年代中期,蘇聯的極權制度已經無法通過漸進式改革,那時它已形成為
「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核心,在這種體系下生活的已有兩代人。因此不徹底
拆散這一體系,就既不可能在蘇聯境內實現經濟改革,也不可能保證這種專橫
的制度不在「後社會主義地區」復辟。因此就決定了要走從級權主義向民主過
渡的一切可能方案中最危險、最痛苦的道路。而且簡直已經沒有別的道路可走。

(一),地域性涵意
「後社會主義」概念的運用,是有一定的地緣的,地區性涵意的。主要用
於說明蘇聯、東歐等劇變後的原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人們使用「後社會主
義」這一概念,並不是把它當作一種純的理論或意識形態問題,而是用來描述
中、東歐和前蘇聯地區的社會狀況。換言之,「後社會主義」是指這些國家和
地區現實的國家與社會制度,在空間的地域性上具有相對的界定性。
從西方國家使用「後社會主義」這一以地理區域為意涵的概念時,通常並
不包括中國、越南、北韓、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但也有少數例外);通常,中
國和越南被稱為「改革的社會主義國家」,北韓和古巴則被稱為「傳統社會主
義國家」。

9
後社會主義國家(地區)

波蘭

捷克共和國

10
(含)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亞

(二),時間性涵意

11
「後社會主義」概念是指劇變後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在社會發展處於
這樣一種階段上:一是發生了對原社會主義制度的解構,標誌了過去時代的結
束;二是這些地區雖然已經發生了對傳統體制否定性的解構,但它仍在變化不
定之中,社會目標(制度)處於建構過程的動態狀況。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後社會主義」的提出,是指 20 世紀以來,資本主義
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進行鬥爭和決戰的一種結局,把它描述為是資本主義制度
勝利的一個事實和象徵。這不僅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對抗時期的結束,而且
被認為是社會主義時代的結束。所謂「社會主義時代結束」,是指劇變後的社
會主義國家與地區,走向了經濟上的私有化和市場化,以及政治上的民主政體。

(三),社會結構變化的體制性含義
「後社會主義」的提出,是針對這些國家變化後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
特徵與指標,以及處於演化時代中的結構狀態。認為其已破壞 (解構)了原有的
計劃經濟體制,發生了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現實性,但又在其經濟模式上並
未徹底消除計劃經濟因素的影響,而沒有完全向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轉化。
實際的現像是,舊的體制因素仍然遺存,而新的模式又仍未完全確立,其經濟
體制處於新、舊因素的演進之中。但總的來說,經濟體制對舊模式的解構已是
既成事實,而新的沒有確立卻已有了各種新的內容,儘管它們尚處不穩定的狀
態之中。

(四),社會發展的方向性含義
「後社會主義」的提出是指一種發展方向的轉變,即「社會轉向」。這種
轉向既不完全朝向了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漸變,也並不是保持原有的社會制度,
而是出現一種「混雜並存」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仍然處於變動的不確定性之
中。其社會制度構建的方向上,呈現了資本主義模式和社會主義模式的綜合軌
跡。

二,何謂「轉型社會學」(Sociology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名詞辯正

轉型、轉軌、過渡
在中文語境中,一般使用「轉型」、「轉軌」、「過渡」三個相關的名詞。
三個概念其實並沒有實質的區別,但各有側重點。「過渡」通常是指一種變化
的、不穩定的過程;「轉軌」則是指經濟體制從「計劃軌」向「市場軌」的轉
變。而「轉型」強調這一變動過程的性質是屬於制度結構與體制形態的改變,

12
是從一種體制模式到另一種體制模式的轉變。顯然,轉型最能準確表達這一研
究領域和問題對象的術語,因此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1。

比較經濟制度、轉型經濟學
比較經濟制度著眼於不同經濟制度之間的比較;
轉型經濟學研究的不是經濟體著在形態學或分類學上的區別,而是著眼於經濟
體制自身的生理和解剖機能,目的在探討其內在的矛盾和外部環境的關係,以
揭示體制發生轉型的根本原因、動力機制、轉型方式、推進機制、轉型的風險
控制與績效評價問題。

轉型經濟、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是對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的研究。
轉型經濟學是指對東歐、俄羅斯以及中國、越南等轉型國家經濟問題的研究。

定義
「轉型社會學」(Sociology of Transformation)是一門研究「社會主義國家」
(Socialist Countries)由原先的公有化「國家集體─計劃體制」轉向私有化「個體
自主─市場體制」之變遷過程的學科。這種變遷過程,在有些國家採取了激進
的革命形式(俄羅斯,所謂「休克療法」),在有些國家採取了漸進的改革模式
(中國、中東歐─鄧小平的一句名言「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很好的一種比喻)。

「 轉 型 社 會 學 」 涉 及 的 是 「 社 會 轉 型 」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transition)。它不是指某種社會現象─例如某種流行時尚、大學入學方式、談話
性 節 目 的 泛 濫 … … . 等 等 的 改 變 , 而 是 社 會 結 構 與 基 本 體 制 (fundamental
institution) 的改變。因此,「社會轉型」不同於一般所理解的「社會變遷」
(social change),社會變遷是在不觸動既有結構與體制的前提下,某些社會價值、
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局部性變化。社會轉型也不同於「社會革命」,社會革命是
在打破一切現有體制,其不可避免的涉及暴力與破壞,並且「先破再立」;社
會轉型是一種「過渡性轉化」,是在某種程度上保留舊有體制的因素但同時引
進「變異性」的體制觀念、規範與運行原則,並且往往是「先立再破」。

「 社 會 轉 型 」 (social transformation) 是 社 會 學 家 借 自 生 物 學 對
“transformation”概念的運用。在生物學中,「轉型」是指物種間的變異,即微
生物細胞之間以裸露的去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轉移遺傳物質的過程。西方社會學
家借用此概念來描述社會結構具有進化意義的轉換和質變,藉以說明傳統社會
向現代化範型(modernization paradigm)社會結構的轉換(李培林,1992;范燕寧,

1
周冰,《過渡性制度安排與平滑轉型》,北京:社科文獻,2007,頁 2

13
1997:18;王雅林,2000)。準此而論,「轉型」含有變異與進化的雙重涵意,具
有汰舊換新、去劣澤優、由簡到繁的涵意。
生物學上的轉型,往往來自環境的變異性,但與「生物轉型」不同的「社
會轉型」,並不是一種漫無目標的變異,而是一種集體意識下、自覺性選擇和
價值性追求的過程。在理想狀態下,,它是期待走向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綜合
多元的整體性價值,但既是人為的、自覺的轉型,當然也可能發生失敗的、偏
差的轉型,對此我們通常稱之為「轉型失敗」。

如前所述,「社會轉型」(social transformation)是指一種社會的整體性變遷與
發展,在有關「社會主義社會」(Socialist Sociology)的研究領域中,它較早是從
1992 年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時提出來的,但「社會轉
型」這一名詞並不是中國學者所發明的,早在 1988 年,社會學家 David H.
Harrison 在“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一書中,就已提出
social transformation 的概念。
在社會學的意義上,它既是是一種特殊的結構性變動,也是一種數量關係
的分析框架。社會轉型主要是指社會結構的整體性、根本性變遷;它不是指社
會某項制度的變化,其具體內容至少應包括結構轉換、機制轉軌、利益調整、
觀念轉變。這種轉型的實現不是通過暴力的強制手段或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而
主要是通過確立新的經濟秩序與社會制度來完成的。

之所以不稱為我們所熟知的「社會變遷」,是因為「社會轉型」在社會主
義國家的研究中,涉及了轉型目標、價值取向、轉型道路、路徑選擇、轉型方
法以及轉型期間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等方面,各自有不同國家自己的特
殊性,於是這就進一步涉及了「比較轉型社會學」的新課題。時至今日,「社
會轉型」已成為描述和解釋中國改革以及俄羅斯、中東歐國家社會結構變遷的
重要理論範式,同時也成為其他學科經常使用的分析框架。我們甚至可以說,
不瞭解社會轉型,我們就無法瞭解中國、俄羅斯、中東歐等幾近世界 1/2 人口國
家近 20 年來的發展趨勢。

在本課堂中,我使用的「社會轉型」是指社會主義國家基於經濟體制的市
場化改革所帶來的社會、政治、文化等領域的變化。但,社會轉型不是指「經
濟改革」本身,而是經濟改革的社會學闡釋和社會效應。

․社會轉型的面向
當前關於轉型的理論探討主要有以下主題:
1, 社會轉型的本質:包括對社會種型的涵義、科學規定的研究,用以區

14
社會文明、社會形態、社會制度和社會體制的轉型,並揭示了它們之

的內在關繫。
2,社會轉型的結構:把握由社會基本矛盾所決定的深層結構轉型,以及由
其他社會要素制約的表層結構轉型,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用以揭示外
部環境要素對社會轉型的影響。
3,社會轉型的動力機制:分析轉型的發生、發展和實現的一般過程,揭示
諸如轉型中斷、逆轉、轉型加速、躍遷等等的原因。
4,社會轉型的類型:研究各種轉型社會的不同特徵,尤其是對「外植型」
和「內生型」的轉型道路的異同做出比較分析。
5,社會轉型的控制引導:認識社會主體在轉型進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尋
求推動轉型之發展、抑制和消除轉型負效應的有效手段。
6,社會轉型的綜合評價:對轉型的進程、代價、後果進行系統分析,制定
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
7,社會轉型的歷史:追溯人類社會歷史轉型的各個階段,研究不同民族國
家社會轉型的典型案例,揭示轉型中存在的各種矛盾, 預測其發展趨勢。

(二)路徑選擇

在本課程中的,我採用的是「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觀點,將社會轉型的
「路徑選擇」分為三種類型:

1,制度移植(由外而內)
這裏所謂「制度移植」是指一組包括從組織學習、制度引介、制度嵌入到
制度輸入的過程。但是,對一般「後發現代化」國家來說,其制度改革的路徑
選擇往往傾向於基於一種「速成意識」去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與管理,卻懶得
去模仿發達國家的制度。雖然這樣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但卻會
強化制度模仿的惰性,陷入一種「惰性依賴」的情境,特別是一種對資本主義
社會的「路徑鎖定」-模仿不成再模仿-這會給長期增長留下許多隱患,甚至
長期發展成為不可能。

2,制度內生(內部原創)
制度內生是一種充分運用「後發體制」本身的潛力與優勢,充分運用先天
的稟賦和結構,通過自主地戰略設計(誘發性制度創新)和政府指導(強制性制度
變遷),而找到一種相容性最高(不一定是最佳)的轉型路徑。但是以制度內生為
戰略的社會轉型往往是漸進的、緩慢的,有時甚至是低速的,但內生性的制度
創新具有可持續性和可延展性,它反而能夠克服短期的陣痛,創造長期的發展。

15
除了以上的兩種路徑選擇方式之外,我在這裏提出所謂「路徑模擬-制度
搖擺」的概念,希望能夠更精準地分析中東歐國家社會轉型的特徵:

3,「路徑模擬-制度搖擺」
我在這裏想運用社會學的「鑲嵌」(embeddedness)概念來說明。鑲嵌意指人
的行為(主要是經濟行為)總是內植於一定的社會網絡中並深染著社會的倫理和
文化色彩。鑲嵌概念旨在消解古典經濟學中關於「人是理性-自私-效用最大
化」的假設,重新建立「人與社會關係∕行為與制度」之間的鑲著性與嵌合性。
實際上,在制度的跨國移植-休克療法在中東歐的運用中-,也存在「制度鑲
嵌」的作用。但是,「鑲嵌」在質疑古典理論的「理性人」概念時,也並不一
定保證「制度鑲嵌」本身可以帶來理性的結果;特別是,以中東歐為例,制度
鑲嵌有可能帶來最糟糕的結果-那就是在制度移植過程中阻卻了制度內生的誘
因和動力,以為只要照搬西方、效法優先、學習先進,就可以解決轉型的難題,
不料,制度移植變成只是對一種外來制度的「形式化模擬」,既無法外部嵌入 ,
也無法內生,於是形成一種「不對稱的鑲嵌」下的異構性和雜陳性,也就是說
表面上是「制度學習」或「路徑選擇」,但實際上產生一種「鎖定」,但不是
對路徑本身的依賴,而是對依賴本身的鎖定,導致我所說的「制度搖擺」,搖
擺於計劃經濟既已失效但市場機制卻還處於雛形幼稚的空洞式社會轉型之中。

路徑模擬下的制度搖擺,在中東歐社會特別具有誘發性-不是誘發制度創
新的潛力,而是誘發制度創新的惰性。傳統上,中東歐被視為「西方」的一部
分,只是二戰後在冷戰體制下被劃入蘇聯統治的範圍,施行了近 35 年的計劃體
制,人們往往忽視計劃體制在中東歐國家的「嵌入性」,在蘇聯解體之後,西
方國家和西方經濟學家很自然又把中東歐「回看成」西方的一部分,以為採取
或回復到西方市場經濟體制,就可以解決轉型問題,但實際上,適得其反。

(二)策略思考

既然社會轉型是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社會效應,那麼的改革的前提就必
然涉及改革策略的思考與選擇。一般來說,社會轉型的改革策略粗略可以區分
以下兩種方式(但不是截然對立的二元分類):

1,增量─漸進式
「增量─漸進式」改革的基本特徵,是在舊體制因阻力較大還「改不動」
的時候,先在其旁邊或周圍發展起新體制或新的經濟成份,隨著這部分經濟成
份的發展與壯大,經濟結構的不斷變遷變化和體制環境的不斷改善,再回頭逐
步改革舊的體制。(中國模式的特徵)

16
2,存量─激進式
「存量─激進式」改革是指在新體制的因素尚未成熟或成形之前,首先就
對舊體制進行開刀,並依據開刀手術的成果,來設計新體制。(蘇、東模式的特
徵)

(三)現實考量

對於社會轉型,一般有兩種基於現實因素的考量,一是對「內在原生性因
素」的側重,一是對「外部國際因素」的借重。

第一種觀點以中國學者林毅夫(他剛剛被任命為世界銀行的副行長),他主
張一種「制度變遷的內生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轉型最好是依類一種自
發性的制度演進過程。因為,英美的憲政共和體制既不是經濟發展的充分條件,
甚至也不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後發工業化國家」能否充分利用「後發優
勢」,關鍵在於如何制定「發展戰略」,即政府政策能否誘導企業在發展的每
一個階段,發揮它們由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

第二種觀點認為,如果社會轉型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自發演進過程,那麼就
必須注意外部因素對轉型的影響,全面考量各種因素對制度變遷今後發展方向
的制約。隨著轉型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逐漸由小到大,其影響也逐漸由
弱到強,這促使轉型國家逐漸與世界經濟走向融合,在這種情況下,對外經濟
的聯動效應將日益主導著經濟轉型,因而不同國家不同體制之間的競爭就日益
突出,這樣制度變遷就不僅僅是一個自發的演進過程,而是會日益受到全球經
濟環境的制約以及相關國家的影響。

(四)改革範圍

Kornai 科爾奈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轉軌(trajectory)不是賽馬,成功的主
要標誌不是誰先衝過終點線」。這就是說,在社會轉型方面,涉及了「淺改
革」與「深改革」的區別。

1,淺改革
「淺改革」應稱為平滑模式,意指在不觸動基本的政治體制─憲法與政體
─的情況下,進行經濟與社會體制的改革。中國採取的是這種模式。

2,深改革

17
「深改革」是指社會轉型觸動了原先憲政體制的更迭,甚至導致社會的動
亂。例如,蘇聯和東歐國家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出現了憲法秩序的中斷, 原有
秩序的崩潰和社會秩序的混亂。在 1989 年到 1991 年間,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全都
出現了政權更替、共產黨普遍退出了執政地位,南斯拉夫、蘇聯和捷克斯洛伐
克等國家先後解體,這些國家都出現了劇烈的社會動盪和動亂,巴爾幹和高加
索地區的一些國家甚至還爆發了戰爭。

1991 年 8 月 19 日,葉爾欽在莫斯科向民眾呼籲舉行全國總罷工和大規模示威

18
前「南斯拉夫」的全名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由六個「共和國」:一、塞爾維亞(Serbia);二、克羅埃西亞(Croatia);三、斯洛文
尼亞(Slovenia);四、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nia);五、黑山國(Montenegro);
六、馬其頓(Macedonia)和兩個「自治省」,一、伏伊伏迪那(Vojvodina);二、科索夫(Kosovo,
2008 年宣佈獨立)共同組成。

被稱為「巴爾幹屠夫」的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在南斯拉夫分裂後發動種族戰爭

(五)議題爭論
(移至第三單元討論)

19
第一單元參考書目:
Bernard Chavance and Eric Magniń,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Post-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Is There a Convergence towards Western Capitalisms?
http://www.colbud.hu/honesty-trust/chavance/pub01.PDF
李培林,「另一隻看不見的手:社會結構轉型」,《中國社會科學》,1992 年第 5 期
范燕寧,「當前中國社會轉型問題研究綜述」,《哲學動態》,1997 年第 1 期
王雅林,「社會轉型理論的再構與創新發展」,《江蘇社會科學》,2000 年第 2 期
劉宗碧,「『後社會主義』概念及其思想初論」,《社會主義研究》,1997年第4期
Marc Granovetter, 羅家德譯,《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Embeddedness:
Social
Network and Economic Action),北京:社科文獻,2007
吳敬璉等,《漸進與激進─中國改革道路的選擇》,北京:經濟科學,1996

-----------------------------------------------------------------------------------

第二單元(第 3─6 週)
(一),中國:「漸進─平滑式」轉型論
(二),俄羅斯:「激進─休克式」轉型論
(三),東歐:「指導式─市場嵌入」轉型論
(四),轉型模式的比較分析

再論「轉型範式」(transformation paradigm) : 轉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János Kornai 認為,不能把「社會轉型」簡單地看成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
濟的轉軌,他指出:

轉型並不僅僅只包括經濟的轉型,還包括了生活方式、文化的轉型,
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轉型等多個方面。這些轉型有可能是同步推進
的,有可能是有前因後果的2。

2
János Kornai, Great Transformation, 載《比較》(Comparative Studies),第 17 輯,北京:中信,
2005,頁 2

20
János Kornai 同時指出:「制度範式一個最明顯的特徵的方法就是比較,亦
即通過比較一個制度與另一個制度對應的屬性,分析它們之間的異同,就可以
解釋一個制度的某項屬性」3。

János Kornai 所說的制度範型,主要有以下含義:


1,制度範式不屬於傳統的任何分科(如經濟學、社會學或政治學),而是一
種綜合性和一般性的社會科學流派,其重點是研究具有不同社會功能的各個領
域之間的互動關係。
2,相對於短期的經濟、政治或文化問題,以制度範式為指導的研究重視的
是長久的制度,因為所有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現象都是在特定的制度框架那發
生的,而且制度對它們的發展歷程具有重大影響。這裏必須區別兩種制度,一
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傳統制度」,一是「提供給官僚進行決策的制度環境」。
兩者的互動與影響,會影響制度的運作與效率。
3,在制度範式中,制度的概念非常廣泛。例如法律秩序、道德規範、產權
制度、權力地位分配、激勵機制、資訊結構等等。
4,一個在制度範式指導下開展的研究者,必須從歷史的角度來探求一種解
釋性理論,尋找社會科學中各個學科的歷史。
5,制度範式是反對「預先決定論」的。它所關注的是社會條件與個人偏好
是如形成的?是什麼塑造了處於特定位置的人或集體的行為模式和相關動機。
6,制度範式關心的是動態變遷,也就是制度的「蛻變過程」,究竟是什麼
因素使一種體制產生動搖,乃至於走向終結而讓位於另一種制度。
7,制度範式關注制度本身的效率與功能上的正負效應。傳統上,制度範式
的缺點表現往往表現在忽視人的因素,而強調負面效應的制度根源。因此,制
度範式重視制度本身的弊害,但有些弊害深植於制度本身,並且具有自我複製
的傾向。
8,制度範式一個最明顯的特徵的方法就是比較,亦即通過比較一個制度與
另一個制度對應的屬性,分析它們之間的異同,就可以解釋一個制度的某項屬
性。

3
János Kornai , System Paradigm(制度範式),載《比較》,第一輯,,2002,頁 15-32

21
匈牙利經濟學家科爾奈(János Kornai),
是「後社會主義轉型」理論的主要代表

然而,對於後社會主義國家而言,並不是已經存在了轉型範式,才開始按
表操課地進行體制改革,正好相反,轉型範式總是在「轉型中」─通過制度創
新與重建慢慢「成型」的。Karla Hoff and Joseph Stiglitz 就指出,「沒有任何理
論可以解釋這一制度演變(社會轉型)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他指出,「實際
上,在俄羅斯和許多其他轉軌國家,這一演變並未真正發生」4。對於這一觀點,
一個核心的原因是,缺乏對「法治的政治需求」。這裏所謂缺乏法治的政治需
求是指缺乏在政治上建立一種法制建設的誘因,以及缺乏對基於「抵制轉型」
而進行的政治墮怠惰和積極破壞的有效懲治。

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

以 Douglass North 為代表的「新制度主義」學派,把制度分為「正式的」和


「非正式」的兩種制度安排。正式制度安排中規則的變動或修改,需要得到其
行為受這一制度安排管約的一群(個)人的准許,即一個自發的、正式的制度安
排變遷需要當事人的一致性同意。「非正式制度」安排中規則的變動和修改純
粹是個人的行為,用不著也不可能由群體行動完成,故它與正式制度安排的創
新過程在特徵上有很大的不同。由於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執行取決於社會的相互
作用,所以,創新者的消費主要來自他周圍的社會壓力。當獲利機會不是在社
區成員中平等分配時,這種創新將會被視為違反了現行規則,而受到傳統的既
得利益者的阻止或排斥。因此,一般來說,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比正式的制度安排
更加難以變遷。即使有政府的行動,像價值觀、倫理規範、道德、習慣、意識
形態等也是不易改變的。因此,「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間發生變化,而非
正式的制度改變卻是長期的。
4
Karla Hoff and Joseph Stiglitz, “After the Big Bang ? Obstacles to the Emergence of Rule of Law in
Post-Communist Society”, 中譯文載《比較》(第 17 卷),北京:中信,2005,頁 117-118

22
別的國家的「正式制度」能否被移植,不僅取決於所移植國家的技術變遷
狀況,而且,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後者的文化遺產對移植物件的相容程度。「新
制度主義」認為,正式制度只有在社會認可,即與非正式制度約束相容的情況
下,才能有效發揮作用。社會主義國家在從計畫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軌過程中,
改變了的正式制度可能與持續的非正式制度並不相容,因此,兩者之間就會產
生一種緊張關係,而這種緊張程度取決於改變了的非正式制度與持續的非正式
制度的偏離程度。

Prof. Douglass North


http://www.cenet.org.cn/newsimage/16779-1.jpg

(一),中國:「漸進─平滑式」轉型論

1,中國為什麼要轉型?

(1)人民太窮
1978 年 9 月 16 日,當時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在他的「北方談話」中指
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
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
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
歸根結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說:
「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
國家慢,還談什麼優越性?」(外國人議論中國人究竟能夠忍耐多久,我們要注
意這個話)。
9 月 17 日,鄧小平在瀋陽又尖銳地指出:「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
說對不起人民。我們現在必須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9 月 18 日鄧
小平在唐山指出:「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哪能像現在這樣,搞了二

23
十多年還這麼窮,那要社會主義幹什麼」?這就是中國在「文化大革命」結束
後為什麼會醞釀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根本原因。
對於當時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連肥皂、火柴、
燈油都要憑票限量供應,所謂「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不是醜化和恫嚇,
而是一種無日無之的生存體驗和沉重壓力。

(2)計劃經濟的弊病
所謂「計劃經濟」,是只生產由統一安排、產品由統一分配的經濟方式。

計劃經濟下,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由社會的某個部門根據社會和人民的需求來
統一安排,或由企業的某個部門根據市場需求來統一安排,生產完畢,產品的
分配也是統一分配的。
一個國家實行計劃經濟後,雖然內部沒有商品交換了,但是不能表示這個
國家對外就沒有商品交換了,所以這個國家也可能生產一些商品去和外國交換。
所以計劃經濟國家不一定就不生產商品,關鍵是看和誰交換,是和國內交換,
還是和國外交換。
計劃經濟國家裏雖然沒有商品交換,但是不一定就沒有貨幣,貨幣不一定就
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所以計劃經濟國家裏可以存在貨幣,不能認為有貨幣就不
是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國家裏,貨幣是產品分配的媒介,不是商品交換的媒
介。
計劃經濟必然帶來「高度的中央集權」,這是一種秩序高於活力、公平優
於效率的制度。但這種秩序也是以犧牲個人、經濟和政治自由的為特徵的。

鄧小平在改革方法和策略方面的論述以及中國整體改革的實踐,可以歸納、
概括為四種方法和策略:
(1),「摸著石頭過河」論─即改革要經過「試驗」,或試探著進行的方法
論。鄧小平認為,改革開放是全新的事業,沒有本本可依,因此,一切都需要
在實踐中探索,走一步,看一步。
(2),「逐步改革論」或「稱漸進改革論」─即改革要分步驟、分階段、漸
次推進、逐步擴展。這是鄧小平推進改革的具體方法。鄧小平強出:「我們要
根據社會主義國家自己的實踐、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改革的內容和步驟」(《鄧小
平文選》,第三卷,241 頁)。
(3),「敢闖論」─即看準准的應大膽地闖。這是鄧小平加快改革步伐的基本
方法。改革開放作為一項嶄新的開創性事業,鄧小平強調的是實踐。「什麼事
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因此,「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
於試驗,
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鄧小平文選》,
367、372 頁)

24
(4),「有序改革論」─即改革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社會主義改革是億萬
群眾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但是,它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無政府運動,也不是任
何形式的群眾政治運動。它必須是有秩序地進行,否則就會導致政治失控、經
濟無序、社會動盪,反過來打斷改革的進程。所以,改革必須分輕重緩急,抓
住重點,分步到位,上下認識一致,有秩序地推進。

上述的觀點,基本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轉型採取的是「漸進式改革」,而
從制度上來看,它又是─種「平滑式」(而非「突發式」)的轉型。所謂「平滑
式」是指「過渡性制度安排的相繼替代」5。據此,我們可以把中國「漸進─平
滑」式改革的特點,歸結為五個方面:

(1)從舊體制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尋找改革的突破口─
中國的社會轉型首先是從改變農村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著手的。之所以選
擇農村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原因是:(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為集體經濟,
實上是變相的國營經濟。所不同的是,國家對農村集體經濟「管而不包」,農
民不能同城市職工一樣享受國家規定的各種福利和津貼;(b)在改革以前,大多
數農民是處在非常貧困的狀況,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難,農民從舊體制中獲益最
少,因而要求變革的願望最為強烈;(c)中國經濟是典型的城鄉二元結構,農村
人均耕地只有 1. 4 畝,存在著大量過剩勞動力。城鄉壁壘、嚴格的戶籍管理制
度把農民排除在享受工業化成果之外,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難以釋放出去,被迫
在農業中沉澱下來,農業中的邊際生產率幾乎等於零。除此之外,在農業集體
經營方式下,勞動監督成本過高,以致於難以實施有效的監督,加之激勵機制
不足,導致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連年下降。據統計,從 1957─1978 年,農業生產
年均降幅為 1.53 %,相對於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農村經濟長期停滯,不改革
便毫無出路;(d)與城市國營經濟、集體經濟相比,舊體制對農村的約束力量較
為薄弱,農村經濟結構、經濟關係相對簡單,成員之間同質性較強,農民有著
長期從事家庭經營的習慣,對體制轉換有著較強的適應性;(e)自農業集體化以
來,農民就自發地要求承包制改革,有的「偷改」,所以改制從農村開始,有
群眾基礎,比較容易取得成功。

什麼叫「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是一種農村集體生產的制度和組織。
人民公社以「生產隊」(自然村)為單位, 集體吃飯,打鐘上工,一起下工。
一年四季,何時下種,種什麼,何時收割,怎樣收,一切聽從公社指揮,實行
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同時實行政社合一,分級管理。

5
參見周冰,《過渡性制度安排與平滑轉型》,北京:社科文獻,2007,頁 2

25
工社成立後,把一切生產資料包括社員的自留地、家畜家禽等財產都收歸
公社,國家按計劃進行生產、配置資源,統購統銷,向農民抽取剩餘充作工業
積累, 農民失去了對財產的處置權。
農民加入人民公社以後,自己的生產資料變為集體所有,生活在人民公社
這一相對封閉的組織內,公民都是社員,沒有退社自由,沒有遷徙自由。換言
之,沒有謀生自由,沒有改變身份的自由。也就是說,在人民公社制度下,農
民依附集體、依附國家,人身自由受到了嚴重束縛。

什麼叫「城鄉二元結構」
參見孫立平:「城鄉之間的『新二元結構』與農民工流動」一文 http://
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14920.pdf

1、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1951 年,公安部公佈了《城市戶口管理暫行條例》,這是新中國第
一部有關戶籍管理的法律法規。1957 年實行了控制戶口遷移的政策。1958 年 1 月,全國人大常
委會第 91 次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該條例第 10 條第 2 款對農村人
口進入城市做出了帶約束性的規定:「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
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
辦理遷出手續」。這一規定標誌著中國以嚴格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為核心的戶口遷移制度
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該條例使用了「公民」的概念,但公民的最基本的流動和遷徙自由卻
在這個使用「公民」概念的《條例》中被剝奪了。在改革以後,開始允許農民進入城市經商或
打工,但農村居民仍然沒有在城市定居的權利,而是實行暫住證制度。暫住證制度既可以看作
是這種城鄉壁壘存
在的標誌,也可以看作是弱化這種壁壘的一種措施。
2、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國社會中的資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場來進
行配置的。在實行這種再分配的時候,在城鄉之間實行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教育
和公共設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礎設施,幾乎完全是由國家財政投入的。而農村中的教
育和基礎設施,國家的投入則相當有限,有相當一部分要由農民自己來負擔。在改革前,農村
中小學的相當一部分開支要由人民公社或生產大隊來負擔。民辦教師的報酬,也要由農民來承
擔。改革以來,這種情況不僅沒有好轉,而且進一步地惡化了。目前,國家每年幾百億元的教
育經費幾乎全部用在城市,城市學校的一切開支經費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的。1985 年以前,國家
財政每年還有對農村每個中學生 31.5 元、小學生 22.5 元的教育撥款。1985 年國家取消了這筆財
政撥款,改由農民自籌經費辦教育,鄉村兩級教育經費由農民上交教育附加費提供,農村學校
改擴建也是由農民集資進行的。僅農民每年負擔的教育經費就達 300-500 億元。公共設施就更
是如此。國家每年上千億元的財政開支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而農村享受到的極少,農村的
基礎設施建設、公益設施建設不得不從農村企業、農民頭上攤派、集資、收費、甚至罰款來解
決。

26
3、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城鄉壁壘,事實上是將城鄉兩部分居民分成了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這
兩種社會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別,從城鄉之間存在的事實上的不通婚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而這兩
種不同的社會地位不是虛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支撐的。比如,在物資供應方面,1953
年以後,隨著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中國開始實行糧油計畫供應制度。這一制度原則上規
定國家只負責城市非農業戶口的糧油供應,不負責農業戶口的糧油供應。這項制度基本上排除
了農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糧的可能性。在就業制度方面,國家只負責城市非農業人口在城市的
就業安置,不允許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尋找職業。甚至規定城市「各單位一律不得私自從農村中
招工和私自錄用盲目流入城市的農民。農業社和農村中的機關、團體也不得私自介紹農民到城
市和工礦區找工作」。甚至規定「招用臨時工必須儘量在當地城市中招用,不足的時候,才可
以從農村中招用」。在社會福利制度方面,早在 1951 年 2 月,政務院就發佈了《勞動保險條
例》,1953 年又進行了修改。該條例詳細規定了城市國營企業職工所享有的各項勞保待遇,主
要包括職工病傷後的公費醫療待遇、公費修養與療養待遇,職工退休(職)後的養老金待遇,女
職工的產假及獨子保健待遇,職工傷殘後的救濟金待遇以及職工死後的喪葬、撫恤待遇等。條
例甚至規定了職工供養的直系親屬享受半費醫療及死亡時的喪葬補助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
工作人員的勞保待遇,國家是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單項規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來的。
至於城市集體企業,大都參照國營企業的辦法實行勞保。除上述在業人員享有勞保待遇外, 50
年代形成的城市社會福利制度還保證了城市人口可享有名目繁多的補貼,在業人口可享有單位
近乎無償提供的住房等。即使是在改革已經進行了 20 多年的今天,基本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
目前國家每年為城鎮居民提供上千億元的各類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失業、救濟、補助等) ,
而農民生老病死傷殘幾乎沒有任何保障。據統計,1999 年全國社會保障支出 1103 億元,其中城
市社會保障支出 977 億元占 88.6%,農村社會保障支出 126 億元占 11.46%,城市人均 413 元,農
村人均 14 元,相差 29.5 倍。農民沒有社會保障,土地就成了農民唯一可作生存保障的資源,於
是國家又出臺了一個農村土地延長 30 年不變的土地政策。然而,這一政策與農業規模經營和農
村現代化是背道而馳的,不可避免地阻礙中國農村的現代化進程。

(2)先試驗、後推廣,由點到面逐步展開─
先試驗、後推廣,這種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的特色:(a)避免大的失誤,減少
改革風險。以局部的、試驗性的方式進行改革,可以避免由於不可能事前掌握
改革過程的全部資訊,就去制定詳細藍圖的致命缺陷,增強改革過程的可逆性
和可調性;(b)成功的局部改革會形成一種改革的攀比機制,引發「改革饑渴
症」,為了獲得特許改革所帶來的壟斷收益─「經濟租」,下級向上級、地方
政府向中央政府爭要政策,由強制性地「推著改」變成「爭著改」,改革獲得
了一種自我加強、自我擴散的特徵;(c)成功的經驗可供潛在的改革者「搭便
車」,降低改革中的學習、適應成本。

(3)階段性改革目標和過渡性制度安排相統一─

27
中國在改革之初並沒有確立一個一成不變的目標模式,改革目標是隨著改
革實踐的深入和認識的深化而不斷修正、調整的。1980 年代初,中國提出的改
革目標是建立「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體制。1984 年 10 月十二
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認了社會主義經
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改革的目標隨之轉變為「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體制」。1987 年「十三大」報告又進一步提出要建立「計畫與市場內在統一」
的體制,即「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直到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
話」後,「十四大」才最終摒棄了計劃經濟體制,確認經濟體制改革的自標是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
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4)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相結合─
中國的改革始終是在中共黨和政府的策動和領導下進行的,政府的制度供
給能力和意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制度變遷的方向、路徑、深度和廣度,非政府
主體的制度創新需求一般需要得到政府的認同或批准才可能全部或部分滿足。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改革首先是一種政府主導型改革,是一種「自上而
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但是,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自詡為是唯一的「制度供給
者」,在由上而下推進改革的同時,也為「誘致性改革」營造寬鬆環境,有意
識地允許、特許或默許局部的「犯規」或「越軌」行為,對來自基層的成功經
驗及時加以總結,形成指導改革的政策,並在更大範圍或全國得到推廣。這些
默許的、自發的、誘致性的改革,就轉化成了合法的、有組織的、「強制性」
的改革。

一般來說,以「初級行為團體」自發行動為特徵的制度變遷稱為「誘致性
制度變遷」,而以國家的自覺行動和強制性推進為特徵的制度變遷稱為強制性
制度變遷」。前者主要以經濟上的成本收益比較為其制度選擇和制度變革的出
發點,並以超過制度變遷成本的最大收益為目標函數,而後者既考慮經濟收益
(即產出最大化) ,又考慮非經濟收益(統治者的最大穩定和政黨利益的最大化等,
新制度主義將此稱為「政府的租金最大化」),在這種由國家作為制度選擇和制
度變革主體而進行的強制性制度變遷中,只有當產出最大化與租金最大化的綜
合收益大於成本的時候,制度變遷才會發生。
由上述觀點可以看出,制度變遷涉及到「交易成本」概念,也就是制度在
「變」與「不變」比較下的成本效益函數。中國學者樊綱從「成本發生原因」
和特點的角度,將制度變遷成本區分為「實施成本」與「摩擦成本」

「實施成本」是指制度變遷過程開始後,一切由資訊不完備、知識不完全
和制度預期不穩定所造成的經濟效率損失,是完成傳統體制下各種經濟組織的

28
結構、功能以及規範組織之間關係的各種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規則、習慣等向
新制度過渡所必須付出的設計、創新與磨合成本,即實施新制度的交易成本。
「摩擦成本」則被理解為由於制度變遷的「非帕累托改進性質」,造成的
利益重新分配而帶來的社會中某些社會利益集團的抵觸和反對所引起的經濟損
失,是非經濟領域的混亂、摩擦和動蕩影響到生產領域引起的損失。

許多學者認為,這種自發性與自覺性、誘致性制度變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
的有機的巧妙的結合,是中國改革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從理論上說,誘
致性制度變遷是改革主體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制度變革,它內含著
經濟原則和一致同意原則,因而能夠充分調動改革主體的積極性,使它們能夠
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中國改革充分利用了自發性改革的積極
作用和基礎單位的創造精神,避免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一刀切和改革的變
形走樣問題,從而降低了改革成本,提高了改革收益。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
整個市場化改革中始終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借助強制性制度變遷,以最短的
時間和最快的速度推進體制改革,加快新體制的形成。

(5)體制外先行,雙軌過渡─
在解釋中國的改革方式問題上,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傾向於把中國的漸進
改革定義成「增量改革」或「體制外改革」,如吳敬漣、林毅夫、樊綱等。所
謂「增量改革」或「體制外改革」,一般解釋為,在原有計劃體制旁邊或周圍
發展起新體制或新的經濟成份,以此來支持整個經濟的發展和逐步改革整個經
濟體制。
舉例來說,中國在進行「所有制關係」變革的過程中,採取了與俄羅斯、
中東歐國家不同的做法。在不改變國有企業所有制的性質,並盡可能擴大國有
企業經營自主權、尋找新的實現形式的同時,支持和鼓勵個體經濟、私營經濟、
三資企業的發展,形成了國有制與非國有制、公有制與非公有制並存的所有制
雙軌結構。
理論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行為方式和經濟運行機制存在著巨大的差
異。非公有制經濟從誕生之日起,就要面向市場,獨立自主地開展生產經營活
動。於是,市場機制、市場因素是伴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成長而發育和擴張的。
公有制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則先沿用計畫為主的調節方式,只是在其增量
部分實行各種改革來培植市場化因素,如規定企業計畫外產品實行自由定價,
承包制中規定企業按合同規定上繳利潤以後,有權分得一部分利潤留成等。這
樣做法,既避免了生產能力迅速崩潰,又使國有企業逐步熟悉並適應市場經濟
運行機制,為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

29
第二單元參考書目:
盧新波,《論學習型體制轉換》,北京:社科文獻,2007
周冰,《過渡性制度安排與平滑轉型》,北京:社科文獻,2007
樊綱,《漸進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上海:遠東,1996
熱若爾.羅蘭(Gérard Roland),《轉型與經濟學》,張帆、潘佐紅譯,北京:北京大學,
2002
林毅夫,《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上海:人民,1994
-----------------------------------------------------------------------------------------------------------------

(二),俄羅斯:「激進─休克式」轉型論

地理位置:歐亞大陸北部
面積:17,075,200 平方公里
  人口:1 億 4,342 萬人(2005.7)
獨立日期:1991 年 8 月 24 日(脫離蘇聯)
國慶日:6 月 12 日(1990)
  首都:莫斯科(Moscow)

30
語言:俄語
  幣制:盧布,1.00USD=28.814RUR(2004)
宗教:東正教

蘇聯發生劇變以後,社會動盪,經濟混亂。在 1991年10月28日召開的俄羅
斯聯邦第五次人代會開幕式上,葉爾欽(BorisYeltsin)正式提出由蓋達爾政府與西
方經濟顧問共同制定的激進改革綱領,即「休克療法」,三天後獲大會通過。
於是,俄羅斯從1992年1月2日起正式實施「休克療法」。

1,什麼叫「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的創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 (J.
Sachs)。所謂「休克療法」,本來是醫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指用藥物或電流
誘使人休克,從而治療某些精神病的方法。後來經濟學家用來指採取一步到位
的激進方法實現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所以「休克療法」又稱「大爆
炸」(big ban)」的改革。其實質是通過迅速的一攬子改革方案,破壞計畫體制,
創造一個市場經濟。

蘇聯垮臺之後第一任俄羅斯民選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 1931─2007)

31
葉戈爾.蓋達爾(Yegor Gaidar, 右
圖),1992 年 6 月,年僅 36 歲,出任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的第一任代總
理,此後,他又被任命為經濟改革諮
詢鑒定委員會主席兼總統經濟顧問。
葉戈爾.蓋達爾在擔任代總理期間,
他竭力推行了著名的激進式—「休克
療法」。但是,成效甚微。蓋達爾遭
到社會各界的強烈批評,政府面臨嚴
重危機。

「休克療法」最初曾於 1985 年
在南美的玻利維亞試用。當時該國的
通貨膨脹率為 23000 %,達到當時的
世界之最。政府採用「休克療法」以
後,通過緊縮銀根,嚴格控制貨幣發
行量,凍結公共部門的職工工資,壓縮政府開支,放開物價,將低效率的國營
企業私有化,實行貿易自由等,得到了明顯的效果。到 1987 年,不僅通貨膨脹
率降到了 15 %,而且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由 1984 年的 1.2 %增加到 1987 年的 2.1
%。「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短期取得成功,使得發明人薩克斯名聲大振。

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J. Sachs),
提出著名的「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儘管他自己並不承認。

32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財政經濟情況已經嚴重惡化,主要靠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的支援。俄羅斯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議,也聘請薩克斯為政府的經
濟改革顧問,希望以短暫的「休克療法」來換取宏觀經濟的穩定,使得經濟體
制和經濟制度快速轉軌,直接進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而為其剛剛誕生的資
產階級政權奠定必要的經濟基礎。

 俄羅斯的「經濟自由化」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內容:
(1)價格自由化:
這是俄羅斯價格改革的目標,也是「休克療法」中最為激進的步驟。從
1992 年 1 月 2 日起,俄羅斯一次性放開了大約 90 %的消費品和 80 %的生產用品
的價格。暫時保留國家控制的價格僅限於極少量最主要的商品和勞務。1993 年
俄羅斯又相繼放開了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糧食等商品的價格。
(2)企業經營的自由化:
政府廢除了一切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畫,取消了一度實行的國家訂貨制
度。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物資供應、產品銷售、投資方向和數額等等,
都是由企業從獲取最大利潤出發、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自行作決策,政府不得
進行幹預。
(3)對外經濟活動自由化:
葉爾欽 1991 年 11 月 15 日就簽署了《關於俄羅斯境內對外經濟活動自由化
的命令》,規定任何企業不管其屬於何種所有制,都可自由地從事對外經濟貿
易活動;除對能源、武器和重要原材料等的出口,政府實行限額和許可證制度
外,其他的均實行稅收調節。
(4)外匯自由化:
其目標是實現盧布的自由兌換。從 1992 年初開始,各交易機構增加了外匯
拍賣次數,並簡化了企業和公民進入拍賣市場的手續。 1992 年 7 月 1 日起,俄
羅斯實行了盧布與美元的統一匯率。這一匯率可以自由浮動。

通過迅速私有化,進行基本制度的改造,對所有制進行大規模的私有化改
造,是俄羅斯「休克療法」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俄羅斯徹底改造社會主義經
濟制度的根本性措施。私有化的目的是形成廣泛的私有者階層,形成資本主義
市場經濟的基礎。對小型企業的私有化,主要通過拍賣和以招標方式出售等形
式進行。對大中型國有企業或市政所有企業的私有化,主要是通過先把企業改
造為股份公司、然後出售股票的方式進行。

2,什麼叫「私有化」?

Marie Lavigne 指出,「私有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前者是指「以合法程


序將產權從國所有轉讓成私人所有的過程」(a legal transfer of property rights from

33
the state to private agent)。這裏所謂「國家財產」,包括屬於國家財產與集體財產
(socialist cooperatives)。廣義的定義是指:「對所有經濟活動進行分權化的方
式」(all measures contributing the de-statis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在此定義下,
私有化可能包括大型的國營部門,而私有企業則依據市場法則經營並面對競爭6。
依據《俄羅斯聯邦所有制法》,私有化是指「把國家所有制或市政所有制
的企業、財產綜合體、房屋、設施和其他財產轉讓,變成公民和法人私有制」。
從官方檔的定義可以看出,俄羅斯的私有化既包括把國有企業的資產轉為私人
所有, 也包括把它轉為法人(股份公司、集體企業)所有。從實踐來看,私有化
的內容更為廣泛,既包括把國有資產轉為私人所有,也包括把它轉為非國有成
分法人所有;既包括國有企業全部資產或大部分資產的轉讓,也包括小部分資
產的轉讓;既包括國有資產的產權重組,也包括國有經濟實現形式的變化。
1991 年頒佈並於 1992 年修訂的《俄羅斯聯邦國有企業和市政企業私有化
法》對私有化的定義是:「國有企業和市政企業的私有化,是指公民和股份公
司(合夥公司) 購買屬於國家和地方蘇維埃所有的企業、車間、設備、廠房、設
施、其他資產以及股票, 變為私有」。

與私有化緊密相關的是「非國家化」一詞。國有企業非國家化的字面含義
是國有資產存量分解。按官方文件是指「把國有企業改組為建立在其他(不是國
家) 所有制形式基礎上的企業」。既包括通過租賃、贖買租賃財產、股份化等途
徑,把國家所有制轉變為租賃企業所有制、集體企業所有制、股份公司所有制,
也包括通過招標和拍賣把國有小企業改變為私人企業。如果把國有和國營分為
兩個層次的話,那麼非國家化既包括把國有轉為非國有,也包括把國有國營轉
為國有非國營。把私有化和非國家化相比較可以看出,兩者在實際內容上基本
相同。

1997 年 7 月 21 日,俄羅斯頒佈了第二部私有化法─《俄羅斯聯邦國有資產
私有化和市政資產私有化原則法》,該法對私有化的概念作了重新定義:「對
於本聯邦法律的目標來說,國有資產和市政資產的私有化,是指把屬於俄羅斯
聯邦、俄羅斯聯邦主體或市政機構所有的資產 (私有化物件)有償轉讓,變為自
然人和法人所有」。
2001 年 12 月 21 日俄羅斯又頒佈了第三部私有化法─《俄羅斯聯邦國有資
產和市政資產私有化法》,新法於 2002 年 3 月 21 日起生效。新私有化法保留了
1997 年私有化法對私有化概念的定義,指出:「國有資產和市政資產的私有化 ,
是指把屬於俄羅斯聯邦、俄聯邦主體、市政機構所有的資產有償地轉讓,變為
自然人和(或者) 法人所有」。

6
Marie Lavigne, 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t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2nd
edition, New York: Palgrave, 1999. pp. 162-163

34
把後兩部私有化法同第一部私有化法相比較可以看出,關於私有化定義的
共同點是,都指「把國有資產和市政資產有償轉讓給自然人和法人所有」;不
同點是第一部私有化法提「變為私有」,後兩部私有化法去掉了這一提法。這
一變化表明俄羅斯對於「私有化」在理論上有了新的認識,並在實踐上引起國
有企業改革政策的調整。第一,明確了私有化概念內涵的廣泛性, 它絕不是僅
指把國有資產變為私有,而是指所有制結構的多元化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樣化;
第二,強調國有資產和市政資產只能按有償的原則轉讓,否定了轉軌初期無償
分配國有資產的做法;第三,對股份制的性質重新界定,拋棄原《私有化法》
和《所有制法》把股份公司劃入私有制範疇的認識,明確股份制是一種混合所
有制;第四,所有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發生變化,將建立一個以非國有經濟為主
體、重視國有經濟重要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結構。

3,「轉軌大衰退」:經濟惡化,社會動盪

實行「休克療法」之後,俄羅斯經濟形勢普遍惡化。其主要表現為:
第一,,俄羅斯的經濟轉軌沒有促進生產力發展。1992─1998 年,國內生產
總值累計下降 40 %,工業生產下降 50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危機的綜合性,
即經濟危機、財政危機、金融危機和社會政治危機一起爆發。直至 1999 年由於
政策的調整和外部環境的有利變化,經濟才停止下降並出現增長。
第二,俄羅斯的經濟轉軌導致國力大幅下降。1990 年 GDP 的總額,按匯率
計算,俄羅斯為美國的 18. 8 %,為中國的近 50 %。1998 年金融危機以後,俄羅
斯的 GDP 按匯率計算的總額大大下降,為美國的 2.2 %,為中國的 18 %。按購
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的 GDP 為美國的 1/ 10,,為中國的 1/ 5。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日益貧困化。長期的經濟衰退和高通貨膨脹,
使居民的實際貨幣收入和職工的實際工資大幅度下降。經濟轉軌以來,居民實
際貨幣收入總計下降了 60 %。工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從 50 %降到 30
%,而且經常拖欠工資和退休金,形成龐大的工資債,不少人飽受拖欠工資和
退休金之苦。

35
 

SEARCHING FOR FOOD: Following the complete collapse of the Russian economy in
1998, 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below the official poverty line--in Russia, a measure of
truly desperate conditions--rose to nearly 40%. Seniors in urban areas--with no access to
jobs or land--were the hardest hit. Unlike those in rural areas, who could subsist on
homegrown food, they had nowhere to turn. As in Soviet times, Russians were waiting in
lines, hunting for scarce goods, and hoarding what they could find. The devastation of
Russian life was by all measurements worse than America's Crash of 1929. U.S.
unemployment at the end of 1929 reached 1.5 million, representing 1.2%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but more than 11.3 million Russians were jobless at the end of 1998--7.7% of
the nation's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1929 crash, stock prices fell 17% by year-end--and
90% by the depth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four years later. By contrast, the Russian stock
market lost 90% of its value in 1998 alone. Millions of ordinary men and women who had
deposited their money in Russian banks lost everything. Here, an elderly Russian woman
takes fruit from a trash bin in Moscow, August 28, 1998.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wmd/library/news/russia/2000/russia/part08.htm

36
DESPERATE FOR MEDICINE: A pharmacy clerk looks for insulin on a shelf, while a Russian
woman waits in Moscow, Dec. 11, 1998. Russia's 2.2 million diabetics rely on imported
insulin, but imports dried up when the government devalued the ruble.

CHILDREN OF RUSSIA: Two children receive free soup from the Salvation Army at a
Moscow railway terminal in 1998.

4,「休克療法」為何失敗?

(1)神化市場萬能
「休克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篤信市場機制的自發
作用,神化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放棄國家宏觀經濟調控,認為只要轉
向市場經濟就什麼都可以得到解決。因此,不管客觀條件如何,都硬性全面地
向市場經濟過渡。其結果是處於壟斷地位的生產者、中間商趁機漲價,推波助
瀾,使價格扶搖直上。從 1992 年起,俄羅斯兩年間消費物價上漲了 244 倍。

(2)過度依賴外援
把轉軌的成敗建立在大量外援的基礎上,而不是把改革的動力放在國內,
挖掘國內的積極性。尤其是投資方面的主動性。雖然西方國家在蘇聯解體的過
程中,許了不援助意願,但實際援助卻是口惠而實不至。原因是,其一蘇聯解
體是西方冷戰的勝利,兩霸爭奪變成一霸獨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希望
看到俄羅斯再強大起來;另外,俄羅斯激進派和自由派不爭氣,轉軌政策和反

37
危機政策的實施總是不能令西方滿意,因此,即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答應的貸
款,也往往因為俄羅斯沒有履行貸款附加條件或政局動盪而未能兌現。

Russia received its first loan from the IMF in April 1992, for $1 billion. In 1993, the Russian government took out

another loan, this time for $1.5 billion. A year later the IMF provided still another $1.5 billion. By December 31,

1995, the Russian central government had borrowed over $10 billion through the IMF. When on March 26, 1996,

the IMF and Russian central government reached final agreement on a new loan of $10.2 billion--the second-

largest loan ever made to any borrower by the IMF--many outside observers were dumbfounded.

(3)窮緊縮
強調緊縮財政信貸而忽視增加生產。如果說「休克療法」在轉軌經濟理論
上迷信市場萬能、不顧一切代價迅速地搞市場經濟的話,那麼在反危機上,
「休克療法」的主要理論失誤就是片面緊縮財政,忽視增加生產。緊縮財政是
「休克療法」的核心措施,其目的是抑制通貨膨脹。俄羅斯本來就處於經濟衰
退、生產滑坡的困境,採取財政信貸的雙緊政策,只能越搞越缺,使生產進一
步下降,危機更嚴重,這就好像一個貧血的人,還叫他一直抽血。緊縮財政使
企業稅賦過重,而國家又竭力壓縮生產性投資,從而導致生產萎縮。同時,實
行緊縮信貸,又造成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出現支付危機 ,形成龐大的三角債。為
瞭解決這些問題,俄羅斯政府在 1992 年下半年又不得不放鬆銀根,增加信貸和
貨幣投資量。但這樣的結果,導致財政赤字猛增,通貨膨脹急升。

(3)政治動盪
解體後的俄羅斯採取三權分立的民主體制,開放黨禁,形成多黨體制。總
統與議會之間圍繞著「權力劃分」展開了殊死的爭奪,從而形成了「雙重政
權」的混亂局面。這場政治鬥爭起初是由於議會對「休克療法」不滿引起的。
但發展到後來,就變成了經濟危機與政治危機互為因果了。一方面,政治鬥爭
使政府難以集中精力改善經濟;另一方面,在政治壓力下政府又不得不調整政
策,修改計畫。此外,俄聯邦民族分立和地方自治運動也使經濟運轉處於無政
府狀態。種種不利因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休克療法」的失敗。

5,休克療法的理論假設

(1)轉型是一種涉及制度、體制和機制轉變的全面性改革,它們是相互關聯 、
相互制約的;局部的、零碎的改革是不起作用的,甚至會起反作用。
(2)轉型過程是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為了避免處於收縮部分的既得利益集
團的阻力,必須實行足夠迅速的並且是根本性的變革,以形成支持新體制的既
得利益集團,它比原來的既得利益集團要更強大。

38
(3)轉型的規則是再造,新的遊戲規則必須盡可能迅速、清晰、規範地建立
起來,填補因舊體制消失而產生的制度真空,以避免不確定性、不一致性和社
會經濟的混亂。
(4)市場力量必須規避官僚政治,局部改革使新舊體制並存,磨擦與衝突增
強,經濟租金範圍日益擴大,導致尋租活動盛行,乃至產生權錢交易、腐敗滋
生。

總的來說,「修克療法」天真地認為,只要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本身就
是取得成功的保障,而以最快的速度實現經濟自由化就是克服危機的「靈丹妙
藥」,並且是帶動經濟增長的足夠手段。

6,「華盛頓共識」

為了給東歐和拉丁美洲國家提供「治國良方」,也為了通過政策指導來改
善這些負債國家,「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 John Williamson 於
1989 年為位於華盛頓的國際組織-包括美國政府、IMF、World Bank 等等,提出
了總計 10 項旨在解決拉美經濟問題的建議,史稱「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這個「共識」的核心是解除貿易管制、私有化、市場開放、資本自
由流動和低稅率。
「華盛頓共識」形成於 20 世紀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它並不是一個具體
的書面檔和協議,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美國財政部和部分美國
著名經濟學家對一些拉美國家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克服財政危機和
經濟發展模式方面形成的共同觀點及設想。因為這些金融機構都設在華盛頓,
所以被稱為「華盛頓共識」。
「華盛頓共識」是對中東歐經濟轉軌的戰略設想。它主要包括:實現經濟
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穩定化和法制化。在這一進程中最為突出的是:選
擇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採用「休克療法」實現經濟自由化、穩定化、私有化和
市場化,強調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的速度。「華盛頓共識」的著名觀點有三:
一是在經濟轉軌和發展過程中不要國家干預,國家干預越少越好;二是在實行
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時,伴以全面的財政緊縮政策,可以達到財政穩定;三是
在經濟實現自由化、穩定化之後,市場機制本身將自行啟動並運轉, 經濟就能
活躍起來並因此而進入穩定增長。這就是著名的「新經濟增長三步曲」:自由
化+ 財政穩定化+ 私有化= 經濟增長。

7,對「休克療法」的評價

(1)經濟轉軌目標與實現手段的矛盾。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應該是提高經濟
績效,在現有的生產資源條件下生產出最多的物質產品來滿足社會的需要,這

39
對任何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國家來說都是一樣的。儘管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證明了它不能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但也不能由此認為市場本身就是經濟改革
的目標。此外,「休克療法」的實質是反危機,並非單純的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
濟轉軌措施,這是導致俄羅斯 1990 年代經濟災難的主要原因。
  
(2)價格自由化的矛盾。把價格從各種形式的計畫管制當中解放出來被認為
是建立市場經濟的奠基石,所以俄羅斯經濟改革的出發點就是全面的自由化。
「自由價格」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素,但這一要素是與另一要素─「競爭」必
須有機地緊密聯繫在一起。只有在完善的競爭制度下的自由價格才能不依賴於
市場交易主體的意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看不見的手」。而在俄羅斯普遍存
在壟斷,沒有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之時,,價格自由化實際上只是變成了生產者
對自己商品任意規定價格的自由,結果使俄羅斯人民飽嘗物價飛漲和生產崩潰
的惡果。
  
(3)反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的矛盾。實際上,「控制貨幣量」不能解決通膨
問題,流通中的貨幣量與價格水平之間的關係,非常的複雜。俄羅斯通貨膨脹
的根源應該是畸形的經濟結構,軍事工業惡性膨脹,原料部門和加工部門比例
失衡,消費品生產嚴重落後並且殘缺不全,商品極度短缺。在這樣的經濟結構
條件下,價格自由化只能導致價格螺旋上升,引發通貨膨脹,而控制貨幣量的
結果也只能是生產的崩潰。

(4)財政緊縮與經濟穩定的矛盾。「休克療法」本義是指以財政貨幣雙緊縮來
治理通貨膨脹,其目的在於糾正經濟失衡而非改變經濟體制,是一種穩定經濟
而非改造經濟的藥方。因此,財政緊縮從邏輯上說是可以糾正經濟失衡的,它
是以嚴厲的緊縮來糾正經濟中的破壞性失衡以求穩定經濟。從緊縮的實際效果
看,不少中東歐轉軌國家都產生了暫時的療效。但是,「休克療法」可以創造
平衡,卻不能維持平衡。要把平衡維持下去,就得有「看得見的手」(行政性的
計畫機制)或「看不見的手」(市場機制)。實行「休克療法」的中東歐各國在經
濟轉軌中出現「療效」逆轉現象,雖然各有其具體原因,但從根本上說,共同
原因就在於「休克療法」作為一種緊縮政策只能穩定經濟而不能改造經濟,因
此它本身不能維持經濟的真正平衡。

(5)在私有化問題上,俄羅斯變形的私有化在理論上沒有劃分清楚「所有權
的法律意義」及其「經濟實現」之間的界限,實質上忽視了所有者對使用所有
權的條件及其應負的責任問題。當人類社會走出小封建主的田園農莊,所有權
與使用權、支配權、管理權等相分離成為可能。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條件下,
人民作為一切生產資料的所有者,使用的則很少,民主管理更流於形式。如果
所有者不能選擇有效的使用者或管理者,不能為所有者帶來經濟利益,那麼其

40
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也就變成了一紙空文。而俄羅斯 1990 年代首先是從效益好
的經濟部門放棄所有權的,正是最有利的生產部門成了首先私有化的物件,這
與起初的假設相矛盾:國家應當退出它不能保障經濟績效的領域。同時,龐大
的國有財產被少數人廉價地得到支配權,他們對如何有效地使用以及保護生態
平衡和勞工的社會保障等問題不負任何責任。(參見表 1)

(6)私有化與社會責任的矛盾。私營經濟成為轉軌的主要得益者後,其承擔
的社會責任卻沒有與之相應地增加。轉軌國家的實際做法是,私營經濟成為經
濟的主體後,它在生產領域和金融領域卻對轉軌之中出現的經濟衰退沒有承擔
相應的責任。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荒唐的現象:得益者是私營經濟,承擔虧損責
任者卻是國營經濟。例如,當私營經濟占壓倒優勢後,國庫的稅收來源依然是
國營經濟。

表 1 俄羅斯聯邦 1991 -1998 年間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對上年%)

指標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國內生產總值 95 85. 5 91. 3 87. 4 95. 8 94 100 95
工業產值 91 85. 3 88 79 97 95 101 95
農業產值 95 91 96 88 92 93 100 87
固定資本投資 85 60 88 76 87 82 102 92
通貨膨脹 160 2509 839. 9 215. 1 131. 4 21. 8 11 84
失業人數(萬人) 140 360 420 550 600 600 600 800

儘管 1990 年代俄羅斯經濟轉軌是失敗的,但市場經濟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經
初步形成。自普京上台以後,經濟情況已明顯好轉,這主要表現在:

(1)消除了以國家所有制為主的單一的所有制結構,形成了多元的產權結構 。
非國有經濟在 GDP 中的比重達到了 70 %以上,形成了以私有制為主體,個體、
私營、集體、外資、股份制和國有經濟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
(2)市場體系開始形成,其中包括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市場等,已經
開始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市場主體按照市場價格和利潤來對自己的經濟行為自
主作出決斷。
(3)廢除了國家對經濟的指令性控制,實現經濟自由化的同時,構建適應市
場經濟要求的國家宏觀調控體制。國家財政轉變為公共財政,縮小財政範圍;
實行分稅制,建立聯邦、聯邦主體和地方三級稅收體制;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
率制度;建立以中央銀行為主導、商業銀行和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二級銀行體

41
制;社會分配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按生產要素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對外貿易基本實現自由化。政府對經濟的管理逐步從以直接行政方法為主轉向
以間接經濟方法為主的宏觀經濟調控,通過貨幣、信貸、稅收、匯率等經濟手
段在有限的範圍內對經濟主體發生影響,從而減少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
直接行政干預。
(4)適應市場經濟的包括醫療、養老、失業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制基本形成 ,
放棄國家包攬一切的做法,實行有選擇的社會政策,社會保障資金來源多元化。
(5)確立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加強法制建設,投資環境得到改善。
(6)世紀之交,俄羅斯經濟出現了迅速回升的趨勢,通貨膨脹進一步降低,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參見表 2)

表2  世紀之交俄羅斯聯邦社會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對上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1 -11 月


消費價格指數 136. 5 120. 2 118. 6 113. 3
國內生產總值 105. 4 109. 0 105. 0 104. 0
工業生產總值 111. 0 111. 9 104. 9 103. 7
農業生產總值 104. 1 107. 7 106. 8 100. 8
固定資本投資 105. 3 117. 4 108. 7 102. 5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93. 9 108. 8 110. 7 109. 1
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 86. 4 109. 5 105. 8 109. 0
出口總額 101. 0 139. 5 96. 2 103. 0
進口總額 68. 1 113. 5 119. 8 113. 0

(三),東歐:「指導式─市場嵌入」轉型論

在這一單元第三小節中,引人關注的問題意識在於:「休克療法」在這些
國家是否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療效?中東歐國家的私有化究竟是否取得成功?
加入歐盟後的中東歐國家面臨怎樣的發展前景?中東歐國家的經濟轉軌過程是
否已經完成?

關於「制度束縛」的概念

一般而言,社會轉型(市場轉軌)是一種雙重性的「自由化」過程,即一方
面擺脫舊制度的束縛而取得自由,另一方面也失去舊制度的保護而「遭受」自

42
由。前者往往是改革的機會,後者則是代價。對於束縛強大且保護功能弱小的
制度而言,擺脫舊制度意味著「收益」,並且不需支付太高的代價。而在束縛
功能與保護功能強大的制度中,擺脫束縛意味著失去保護和付出代價,並且顯
示出較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許多東歐國家的改革都表現了這一特徵。

於是,社會轉型不等於「改革」而已,而是制度的轉換與替代。前波蘭總
理兼財政部長科勒德科(Grzegorz W. Kolodko)指出,「社會轉型是一個從建立在
財產國家所有制和政府控制基礎之上的中央計畫經濟,向建立在放開市場管制
和財產私有制之上的、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轉變的長期歷史性過程」。這一轉
軌過程是由幾個不可或缺的子過程組成的。包括:

第一,自由化和穩定
第二,制度建設
第三,微觀重建

Grzegorz W. Kolodko
http://www.tiger.edu.pl/kolodko/kolodko3.jpg

科勒德科認為,只有這三個子過程同時進行,才能夠推進整個制度從一種
經濟制度向另一種經濟制度的轉型。如果這些子過程只有其中一些在進行,那
就只能是對舊制度的改革,而不是向新制度的轉型。

這一判斷提出了一個具有政治含義的有趣的理論問題:「向市場經濟制度
轉型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改革之間有什麼差別?」回答是,對社會主義中央
計劃經濟的改革的目標無論是維持舊的制度,使它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或
是按照社會上的說法,讓它「更人性化」,但它仍然是舊的制度。而轉型這一

43
辭彙的意義是拋棄以前的經濟制度,以前的經濟制度被新的經濟制度或以激進
或或漸進方式所代替。

因此,是否採用激進的方式,依賴於過程開始前,經濟和財政的不均衡的
程度。制度的不均衡越嚴重,採用激進的方式就越合理。然而,比自由化和穩
定更為重要的過程是制度建設。從本質上講,制度建設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長
期的過程。

關於「制度場域」的概念

由於中東歐國家在轉型之初,缺乏市場體制,在激進改革的催力之下,要
實行私有化,就必須迅速地「造一個市場」。,就是依據若干經濟學家制定的
方案,以「指導式」的方式,去「蓋」一個市場制度,去進行一種市場的制度
化 過 程 。 依 據 「 新 經 濟 社 會 學 」 的 觀 點 , 例 如 馬 克 . 格 蘭 諾 維 特 (Mark
Granovetter)所指出的,任何一種制度創新(institutional innovation)都不可能是香焦
換蘋果那樣的方式,而必然是一種「制度相容」的過程,也必然形成一種「制
度場域」,並遵尋組織的合法性邏輯。於是,市場機制是否成熟有效,舉決於
不同的制度是否向「主導性」制度趨同。Paul J. DiMaggio and Walter W. Powell 認
為,不同組織之間相互作用在經過制度化之後會形成「組織場域的結構化」,
這種制度化機制包括:場域中組織之間互動的增加、組織間形成明確的主從等
級結構、場域中的組織相互爭奪的資訊增加、一系列組織的參與者之間共識的
增長。一旦這種制度化了的場域形成,其本身就會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促使
其間的組織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相似性,這就是「新制度主義者」所強調的
「制度性趨同」
「制度性趨同」主要依循三種方式來達成:
(1)強制性趨同─它源於政治影響和合法性的要求。例如組織必須遵守政府
制定的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組織同盟所制定的行業規範等。
(2)模仿性趨同─源於對環境不確定性的反應。這種模仿行為不同於競爭壓
力下的模仿,而是一種制度化的模仿行為
(3)規範性趨同,與專業化程度的增強有關。即當進入某些專門領域時組織
需要滿足一些專門的條件,這些條件就是一種規範性的力量,當它們被
制度化之後,對這些規範的遵從就會導致組織間的趨同現象的產生7。

3,為什麼要「私有化」?

第一,完成社會轉型的基礎性轉變

7
Paul J. DiMaggio and Walter W.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PP. 63-82

44
東歐劇變使大部分國家打破了原有的政權體系,開始仿效西方政體,其多
黨議會制的建立,從體制上肯定了社會多元化利益主體的格局。與此相應地,經
濟上也開始打破傳統計畫體制,並且以國有企業的改造作為突破口,全面推行
私有化政策。在東歐國家,原有體制的打破也就是社會基本制度的轉型,其發
動者在私有化起步之始,就賦予它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它追求的初期目標不
是經濟目的而是政治目的,即摧毀「公有制基礎」,造成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
和私有者階層,保證社會轉變進程的「不可逆轉」。

第二,通過私有化而向市場化經濟過渡
拋棄僵化的計劃經濟模式、走向市場經濟新體制,在此時的東歐國家已有
相當廣泛的社會基礎,,不過這種市場經濟常被看成西方式的。所以,實行私有
化便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向市場經濟過渡的代名詞。這對於群眾來說 ,是易於接受
的。畢竟,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未能發揮出理論上所說的優越性,改革當然是
一種不得不為之的選擇。

第三,以此作為獲取西方經濟援助的條件。
東歐經濟的發展水平一直落在歐洲發達國家之後,這使東歐國家對西歐的
經濟東漸懷有幻想。實際上,西方「和平演變」勢力也是把這些國家走向市場
化經濟作為給予經濟支持的條件的,它們通常也將此作為轉向資本主義的標誌。
這對於急切希望向西方靠攏,以為這樣就可以得到西方的大筆援助,從而輕而
易舉地解決國內經濟困難的東歐新政權的領導者和幼稚的人們,還是極有吸引
力的。在一些人想來,就算人家不給鈔票,也可以儘快與歐洲諸強接軌,在經
濟交往中得到便宜。因此,私有化在一些人的眼裏,自然是不用多想的事。

4,「私有化」的形式

中東歐國家的私有化有多種模式:
(1)按私有化的對象,可分為小私有化與大私有化
(2)按私有化的進展,可分為大規模私有化和個案私有化
(3)按私有化的手段,可分為證券私有化和貨幣私有化
(4)按私有化的方式,可分為拍賣、招投標、股份化、租賃。
(5)按私有化的投資者,可分為內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多數股份模式。
(6)按私有化形成的企業類型,可分為業主制企業、封閉型股份公司和開放
型股份公司
(7)按私有化之後企業的所有制性質,可分為私有企業、混合企業、國家控
股企業、國有獨資企業。

在具體的作法上,東歐的市場轉型大致上採取以下幾種策略:

45
(1)大清理
所謂「大清理」就是對中、小型企業和虧損企業進行「清產核資」,然後
再對企業的全部資產或部分資產進行大拍賣或有償轉讓使用,即租賃。國家則
利用拍賣所得的資金進行再投資。企業職工或其他投資者都有權長期租用企業
資產。具體的操作程序是:首先由本企業職工成立自己的公司,然後再由職工
公司的名義租用企業資產。「大清理」的特色是速度快、手續簡便。

(2)直接售賣
「直接售賣」主要著重選擇有規模且前景較好的企業,由專業仲介服務公
司對其進行資產評估並將企業資產股份化,然後以拍賣、招標或直接聯絡投資
者的方式賣出股份, 此即所謂國有企業私有化的「英國模式」。
直接售賣不僅能給國庫帶來可觀的收入, 而且尚可基於引入跨國公司或外國工
業投資者等戰略性投資者而吸引外資與引進技術, 因此,直接售賣對於解決東
歐諸國當時的財政赤字與外債以及改善投資環境等都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但

東歐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進程中,前景不佳且虧損嚴重的企業常常難以覓到買家,
而欲急速私有化的東歐新政卻還常抱怨「英國模式」的速度緩慢與仲介服務費
用的昂貴。此外,東歐各國由於本地資金嚴重不足,直接售賣常以外資作為主
要目標,為此,東歐國有企業的大量賣出曾多次遭到本國政治意識敏感民眾的
不滿與敵對情緒。

(3)票據私有化
作為東歐私有化進程中的一種新的嘗試,票據私有化在不同國家的實踐方
法有所差異,但其基本涵義相同,即國有企業股份化之後,將股份以票據形式
平均分給所有成年的國民,當然,亦有國家例如波蘭,先成立「管理基金」來
管理國有企業的股份,然後將這些基金的股份分給國民,國民則可在股票市場
或通過投資公司買賣票據。
相較「英國模式」而言,票據私有化無需細緻與昂貴的資產評估,國有企
業股份的免費分派亦較受國民歡迎,但票據私有化這種免費分派模式卻不能引
入技術與外資,尤其不能帶來國庫收入的改善,外債嚴重的匈牙利便因此很早
就廢棄了票據私有化的分派模式。另外,票據私有化所導致的所有權分散尚可
能使企業缺乏改善管理的動力,東歐實踐的經驗顯示,票據私有化對企業效率
的改善收效甚微。
(4)職工持股制度
多數東歐國家均容許企業職工集資購買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並同意職
工自行組成董事會管理企業,其中,國家尚常以廉價出售或免費分派股份與提
供貸款等多種優惠形式激勵與協助職工購買企業。1992 年,匈牙利法律規定,

46
基於企業四成或四成以上職工的同意,便可以組織職工控股,並可以憑優惠價
格購買企業股份,且職工尚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債務則由國家銀行擔保,甚
至職工控股組織只需繳付低至企業價值 2%的本金便可購得企業的所有權,餘款
分 15 年返還即行。
相較直接售賣方式,職工持股制度因職工能從中分享到私有化的好處而更
受民眾的歡迎。相較票據私有化,職工持股制度既能為國庫帶來一定的收入,
亦對職工認真工作進而改善企業效率更具有激勵作用。但職工持股制度本身亦
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資本密集型企業便可能對此不適宜。此外,東歐的經
驗顯示,職工持股制度在中小企業中較宜採用,而且其企業效率的改善尚需基
於企業所有權的集中或相對集中。

(5)資本化
資本化主要針對大型企業。首先是對企業實行商品化,即把企業過渡為獨
立自主、自負盈虧的「國有獨資公司」,使原有的國營企業資產資本化。然後
是建立股份有限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向所有投資者開放,企業股票上市,實
現真正意義的私有化。
1990年,波蘭政府成立「所有制改造部」,開始了大規模私有化之路。實
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之一是國有企業私有化。有競爭力的國有企業在股份制改造
後,通過資本市場將這些股份出售給個人、機構投資者;缺乏競爭力的國有企
業則被出售、配給、轉讓、並購。

5,私有化與企業效益的關聯性

改善企業效率通常是私有化最具重要意義的理論預期,但東歐改革的經驗
顯示,私有化本身並不必然能夠帶來企業效率大幅度的改善,至少不同私有化
方式對企業管理的影響大不相同。
捷克的實踐顯示,多數基於票據方式私有化之後的企業都未有其他重大變
革,,企業沒有長遠的發展戰略與投資計畫。而且,在所有權極度分散的情況下,
企業私有化後的董事局往往仍由原來的經理主導,僅有 10%的企業曾在私有化
之後更換了企業管理層。
相較票據私有化而言,直接售賣方式往往更可能引入外國投資者及其技術
與管理經驗,匈牙利的實踐表明,外資往往對企業管理層有較緊密的監管,不
少企業都會更換原有的管理層,相反,基於本地資本私有化的企業則往往傾向
於保留原有的領導班子,其間,企業效率的差異十分明顯。但至今匈牙利乃至
整個東歐的外資成分並不多。
波蘭與匈牙利職工持股制度的實踐則表明,職工成為股東之後,其對企業
效率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職工控股模式往往不能為企業帶來豐厚的
資金,並使基於裁員的企業結構重整頗為困難,甚至有不少職工將購買企業股

47
份作為保障自己飯碗的途徑,因此,波蘭與匈牙利不少國有企業私有化之後效
率並未得到明顯的改善。

6,私有化與失業問題

傳統觀點認為,國有企業效率的低下在於其勞工過剩或冗員過多,旨在改
善國有企業效率的私有化必然導致失業問題。但東歐諸國私有化的經驗顯示,
政府可以在私有化的進程中嘗試用種種方法減少失業,只是這樣必然會以犧牲
改革的
其他政策目標為代價。

捷克在東歐諸國中是惟一保持失業率較低的國家,其成因在於捷克式的票
據私有化減緩了企業的結構重整。因票據私有化並未有引入真正的戰略性投資
者, 不少私有化之前的經理階層得以留任,他們常常通過個人關係與政治影響
力向銀
行借貸與要求政府補貼,與此同時, 很多大企業是銀行的主要債務人,銀行亦往
往因不希望企業倒閉而被迫繼續為其借貸,形成所謂的「慣性借貸現象」。而
且, 捷克政府亦常常動用大量支出拯救企業與銀行的呆賬,以期延長企業壽命。
當然, 慣性借貸與政府動用大量支出替企業進行債務重整並非捷克獨有的現象,
波蘭與匈牙利政府亦曾以類似的方式延長企業壽命,以減少失業與減緩改革帶
來的其他陣痛。

7,私有化與利益重分配

作為一場深層次的制度變革,國有企業私有化涉及經濟與社會利益的重新
分配,不少東歐政治社會學研究學者亦因此曾十分關注東歐改革或私有化的分
配效果,其中,改革能否打破既有經理階層與相關經濟官員對社會資源的壟斷
是他們關心的核心問題。而舊的經濟官員與既有的企業經理階層可能會在改革
中掠取大量的利益,並以新的形式落實其特權,這些問題都是東歐學者們所擔
憂的。今天, 基於對東歐國有企業私有化中的財富直接分配效果、企業控股權
及企業管理控制權等層面的審視,東歐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未能達到良好的經濟
與社會公平。

首先,在東歐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中,既有經理階層包括相關經濟官員
從中隱性尋租是極其常見的現象,而且方法各異。較為常見的手法便是通過企
業重組,將企業中有利可圖的生產線或部門組成新的公司,然後將部分股份私
有化給自己或自己的親友,而將債項或虧損的部門集中在母公司,最終通過將
債臺高築的母公司清盤以解決財政困難。例如,在波蘭的私有化中,企業可以

48
自行決定如何動用其資產,因此,既有經理階層往往將企業資產逐步賣給自己
或相熟人士,直至將企業慢慢變成一個空殼。

其次,在東歐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中,相對既有經理階層而言,一般工
人並沒有分享到多大的利益。就利益分配而言,票據私有化將股權與國有企業
的財富分派給所有國民,理論上是一種給予既有經理階層最少利益的私有化方
式,但在實踐中既有經理階層還是能夠以其職權選擇有利於自身的票據私有化
的具體形式。此外,基於職工持股制度,東歐國有企業既有經理階層往往能名
正言順地成為私有化之後企業的大股東,並以此延續其既有的權力與控制,而
一般工人的少量股份,及其對工商管理知識與經驗的相對欠缺,均使他們難以
挑戰既有經理階層對企業的控制權。而且,東歐的實踐表明,對多數工人而言,
職工持股制度並不一定能夠防止企業大幅度的裁員或保障一般工人的就業,職
工持股制度亦不代表他們對企業或整個經濟體系的影響力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他們只是在私有化中獲得少量的票據或股份作為某種現金的轉移而已。

因此,東歐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整體上並未動搖既有經理階層與相關經濟官
員對企業的控制,私有化很大程度上是給既有經理階層與相關經濟官員變成企
業的部分擁有人提供了一個機會,並使其在新制度之下以新的形式延續其對經
濟的影
響力。就此而言,國有企業的既有經理階層與相關經濟官員是東歐產權改革中
最大的受益者。

8,波蘭的市場轉型

波蘭國土面積 31.27 萬平方公里,人口(1996 年底)為 3864 萬人。在劇變之前,


波蘭經濟發展在前東歐地區屬於中上水平,人均 GDP 僅次於東德和捷克斯洛伐
克,與匈牙利不相上下,而高於包括蘇聯鎮營在內的其餘國家。2005 年底波蘭
人口 3815.7 萬,比 2004 年底下降 1.7 萬人,是連續第七年人口數字持續下降。
依據 2006 年統計,波蘭 GNP 為 2654.12 億美元(居世界第 24 位),但人均 GDP 只
有 6887 美元。依據波蘭國家銀行報告,波蘭 2007 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
達到 6.4%。

一般認為,所謂「後社會主義的轉型」是從1989年年開始的,並且首先發
軔於波蘭,然後在整個區域產生了連鎖效應。因此,要討論中東歐社會轉型,
必須先討論波蘭經驗,而波蘭則被公認為是中東歐國家中社會轉型比較成功的
國家。在2004年加入歐盟的8個中東歐國中,波蘭是新成員國中人口最多、面積
最大的國家,這些年來一直走在轉軌的前列。時至今日,波蘭已被歐盟認為是
「歐洲過渡經濟體的成功事例」。但和大多數新成員一樣,它還存在巨大的財

49
政赤字難題,正面臨痛苦的經濟緊縮。

在中東歐所有的轉型國家中,波蘭的轉型表現出「民主私有化」的特色,
轉型路徑表現出「工會統治下奔向資本主義」的類型。在私有化轉型上則表現
一種高度的工人民主化的「雇員股份制」。1995 年,波蘭建立了 15 家「國民投
資基金」,將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 10%的 512 家國營企業約 30 億美元資產的
60%,分配給這些基金。而後,從 1995 年 11 月起,波蘭每個成年公民可以象徵
性地以 20 茲羅提(Polish Zloty) (約合 8 美元)購買一份「私有化證」,每張證可以
換一家基金的一股。1996 年,270 萬有權購買私有化證的人中有 166 萬人購買了
私有化證,每張私有化證的市場價格約為 100 茲羅提。採用這種方式,旨在將
國有財產比較公平地分配給公民,在保證私有化順利進行的同時,防止極少數
人的暴富和腐敗。
但是正如波茲南斯基在《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東歐國家的民族資本被剝奪》
一書中指出的,據統計,截至 2003 年,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工業部門、
銀行部門資產的 70-80%都被外國人買走了。其次,波茲南斯基還認為,中東歐
國家的私有化改革的弊端將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長遠的消極影響。他列
舉事實說明國有資產被轉讓給外國人以後,工業部門投資未見增加,高附加值
就業崗位比以前減少,用於技術更新、科研等經費的支出下降,企業效益未見
好轉,相反失業卻在增加。因而,轉型後的中東歐國家實際走上了另一種意義
的「通往奴役之路」。在這些國家,過去是黨控制資本,如今外國所有者集團
對全社會進行了剝奪,也就是「對民族國家進行了剝奪」。外國主要是西歐通
過其所有權佔據了這些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 50%,中東歐不僅喪失了對本國資
源的控制權,還不得不交出相當大一部分政治權。

50
華沙美人魚(Warsaw Mermaid)
波蘭首都華沙城徽。為斯瓦河畔的一青銅雕像。高達 2.5 米。

51
波蘭華沙三角圍廣場,廣場中豎立著手拿大十字架的 Zygmumta 三世石像(Koloma
Zygmumta III Wazy),以紀念他由克拉科夫遷都至華沙的事蹟,石像建于 1644 年,於
1949 年重建,是華沙最古老的紀念像之一.

聖十字教堂(Sw.Krzyza),建於 1679-1696 年,二戰時曾在此舉行發納粹起義,教堂在戰


火中被毀,戰後重建。教堂中埋葬有波蘭鋼琴家蕭邦的心臟,獲諾貝爾獎的小說家萊
蒙特的心臟。

52
瓦津基公園(Park Lazienkowski)

當然,波蘭的社會轉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歷了四個起伏階段:

(1)轉型衰退期
在所有中東歐國家中,波蘭的轉型衰退期是最短的。這一時間只持續了 3
年(即從 1989 年中期到 1992 年中期),而烏克蘭的轉型衰退期至少持續了整整 10
年。依據 Kolodko 的觀點,這一差強人意的結果,並不完全是由於在波蘭轉型
開始時實行了正確的戰略,而是由於先前(1989 劇變前)的社會主義時期實行的
市場改革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但之所以說沒有採取正確的戰略,是因為極其愚
蠢的誤採了「休克療法」(Kolodko, 2005)。所幸,波蘭沒有被休克得太久。

在 1988-1989 年劇變期間,波蘭經濟就已出現動亂,商品極度匱乏,通貨
膨脹劇烈,外債高達 490 億美元(Kolodko, 2000: 494),國家幾乎完全失去支付能
力。1989 年 8 月團結工聯第一屆政府上台,隨即向西方尋求擺脫經濟危機的辦
法,以 7000 美元月薪聘請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作為波蘭政府的經濟顧問。1989
年 9 月,馬佐維耶茨基(Tadeusz Mazowiecki)政府採納薩克斯的建議,採取激進的、
一步到位的過渡方式,即「休克療法」,開始向市場經濟全面過渡。於是,波
蘭採取貨幣與財政雙緊縮政策,但因中東歐的轉型期通貨膨脹與常規市場經濟
下經濟過熱型通貨膨脹的生成機制不同,財政緊縮的結果導致了投資下降,企
業資金短缺,需求萎縮,形成所謂「短缺經濟」。1990-1991 年,波蘭的經濟
成長出現-11.6%和-11.7 的危機,私人消費分別下降 15.3%和 9%,固定資產投資
下降了 10.6%和 4.4%。在放開物價之後,1990 年物價猛烈上漲 585.8%,1991 年
回落至 70.3%,整個波蘭經濟處於休克狀態。

53
1990 年開始,波蘭開始實行由財政部長巴爾采羅維奇(Leszek Barcelowicz)草
擬的「穩定綱領」,似乎綱領一出台,休克的療效就開始產生。通貨膨脹逐月
大幅下降,從 1989 年的月平均 167%很快下降到 1990 年 8 月的不足 2%,有如乘
坐雲宵飛車一般。
有趣的是,波蘭的休克療法具有一種禍福相依、忽熱忽冷的戲劇性變化,
呈現一種出乎意料的樂觀與始料不及的悲觀交替出現的場面。換言之,「休
克」不久之後便出現短暫的「舒適」,但舒適不了多久,又進入相當長的「虛
脫」現象。短暫的舒適讓「反休克者」始料未及,而虛脫狀態則無異給「贊成
休克者」潑了一盆冷水。而且這種現象並非波蘭獨有的現象,幾乎就是中東歐
轉型國家的一種「通則」。

在「穩定綱領」出台之後,經濟平衡的其他指標迅速獲得改善。國家財政
從1989年高達政府支出1/5的巨額赤字,一變而為「休克」後半年內盈餘達到
GDP1/3!企業產量。在出口方面,在「休克」後的頭一年裏,驟增35%,外貿
收支居然從前一年的逆差轉變創記錄的40億美元。原先商品短缺、排隊購物和
配給票證,完全消失,出現了二戰以來首次出現的買方市場。但是這種「舒
適」卻稍縱即逝,通貨膨脹在1990年9月開始再度上升,1991年又出現了31萬億
的赤字,到1992年更上升到69.3萬億赤字,外貿也從1990年的順差40億美元惡
化為1991年的逆差13億美元。在短暫的「舒適」之後生產再度下降,失業大幅
攀升。直到1992年下半年才又出現好轉。

畢蘇茨基廣場(Plac Pilsudskiego)
波蘭的無名烈士墓,建於 1925 年,二戰期間遭到毀壞。大理石上鐫刻著波蘭軍隊曾經
戰鬥過的地點與日期,墓中存放著從波蘭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

54
(2)「波蘭戰略」時期
1994-1997 年實施的「波蘭戰略」,經濟體制大大鞏固(從而使波蘭於 1994
年與歐盟建立聯繫,1996 年加入經合組織。依據 Kolodko 的觀點,由於實行了
結構性改革與發展的正確政策,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在這 4 年中,人
均 GDP 平均每年增長 6.4%,累計幅度高達 28%,收入差距的拉大得到了抑制
(參見表 1)。

表3說明了從第一時期過渡到第二時期並準備進入第三時期的經濟變化。
表3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GDP -11.6 -7.0 2.6 3.8 5.2 7.0 6.0 6.8 4.8
工業產值 -24 -14.4 2 6 10.5 9.4 7.6 10.8 6
通膨率 249.3 60.4 44.3 37.6 29.5 21.6 18.5 13.2 9.7
失業率 6.1 12.3 13.6 16.4 16 14.9 13.6 10.9 9.6

Kolodko認為,從「波蘭戰略」階段總結出的一條經驗是,只有將制度改革
和旨在實現資本積累的、有效分配的發展政策適當地融為一體,才能為快速的
經濟發展提供機會。忽視任何一點都不可能產生好的結果。

聖約翰教堂(St. John's Cathedral)


波蘭首都華沙最古老的教堂。坐落在舊城的市場廣場。

55
(3)「金融殺傷力過度」時期
1998-2001 年進入經濟降溫階段。依據 Kolodko 的觀點,以「過度殺傷
力」一詞來描述照一時期,十分貼切,因為在實行「波蘭戰略」的後 4 個季度
中,實現增長率近 7%以後,而到 2001 年第 4 季度則降低到 0.2%(表 2 中 IMF 的
數據為 1%)。Kolodko 認為這是誤採了 IMF 以教條的方式實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所
產生的結果。當時在波蘭所有的官方文件中,都把金融政策視為抑制通貨膨脹
和降低經常專案赤字的手段。這種政策不僅不能產生預期的穩定作用,同時會
不可避免地在現實生活中造成破壞,影響發展並使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
(Kolodko, 2005: 30)。

1997 年耶日.布澤克(Jerzy Buzek)出任波蘭劇變後的第 8 任總理。布澤克被


認為是波蘭「激進改革派」的領導人,主張徹底改變波蘭經濟所有制,實行自
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化。他明確表示「要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放棄前政府對
經濟所採取的某些宏觀調控手段,撤銷過多的指令,消除壟斷, 消除經濟中的
官僚化,要建立一個為所有人提供「自由經濟」、「在勞動與資本之間進行自
由對話的國家」。他強調加快私有化的進程,進行資產所有權的移交,將人民
政權初期沒收的財產歸還給原來的主人或對之予以賠償,採取「資產普遍轉讓
的方式」對銀行、保險、能源、通訊等國家重要部門和國有大企業實行私有化,
儘快促成波蘭中產階級的形成。

關於二戰初期歐洲戰場的軼聞趣事中,英勇的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的殊死
衝鋒是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戰爭場景之一。通常的說法是,當時波軍某騎兵旅突圍時,
由於不瞭解坦克的性能,用他們手中的長矛向德軍的坦克展開了堂吉訶德式的進攻。

56
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在克拉科夫以西。二戰中納粹德國在此設有毒氣室、焚屍坑等,遇難者多達 400 多萬。


1947 年 7 月 2 日,波蘭議會通過法案,將其改為殉難者紀念館,並在其周圍劃定了一
個默哀區。1979 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台德山(Sudeten Mountains)
中歐旅遊勝地,位於波蘭、捷克和德國邊境

57
(4)「併入歐盟」時期
2002-2004 年再度回到快速發展的軌道並加入歐盟。體制轉型的實際操作
和改革特點、力度,都不同於前幾個階段。有兩個循序漸進的因素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一是在公共財政上實行有「固本」式的改革,加強社會保障,使體制
逐漸適應國家能力和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二是加入歐盟,推動「公共財政恢
復計畫」(PNFR,2003),通過歐盟實現全球化接軌。2002 年初,GDP 增長率為
0.5%,到了 2004 年上半年就迅速回升到 6.5%。但由於波蘭中央銀行(NBP)再度
實行限制性貨幣政策,加上大選年,2005 年再度出現下滑,2005 年上半年又下
降到 4%左右。

從波蘭四個時期的市場轉型來看,「休克療法」確實在穩定經濟方面產生
了立竿見影的「療效」,體現了經濟邏輯的力量。但是這些療效是不能持久的,
因為只有「休克」是不夠的。休克療法雖然可以消滅短缺經濟,特別是通貨膨
賬問題,但是休克療法的其他療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逆轉。「休克」
的最大特徵是抑制需求,但是以緊縮政策來壓迫需求的萎縮,會造成經濟的
「疲軟症」,到時候,為了治療疲軟,又成了一個頭痛的問題。

2005 年歐盟進行的第 5 次東擴,這是歐盟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擴大,然而也


是一次極不對稱的擴大。其不對稱主要表現為東擴對象中小國多、窮國多。歐
盟這次東擴的不對稱性,給中東歐國家帶來的是對入盟的更多困惑與迷茫。消
費者和小零售商感受到,還未加入歐盟,中東歐的市場就已經被歐盟的跨國企
業佔領,家樂福、萬客隆等超市在一座座大小城市拔地而起。農民也感受到危
機,還未加入歐盟,歐盟的農產品就如潮水般湧來,而且質優價也不高。傳統
行業的工人感受到失業的威脅,由於歐盟要求候選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一些
工人已經失去工作。

Kolodko 認為,波蘭的成功並非休克療法的結果,而是因為拋棄了休克療法。
因為在轉軌之初,只有「休克」而沒有「治療」。然後波蘭採行了成功的戰略,
即更關注制度建設以及政府經濟政策上的適度干預,最終才獲致轉型的成功。

參考書目:
1,卡齊米耶日.Z.波茲南斯基著,佟憲國譯,《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東歐國家
的民族資本被剝奪》,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58
2,Grzegorz W. Kolodko,《從休克到療法-後社會主義轉軌的政治經濟》,上
海:
遠東,2000

8,匈牙利的「私有化」歷程

匈牙利國徽

59
匈牙利國會大廈(布達佩斯[Budapest])

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逐步建立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經
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出現了巨大的社會進步。其表現是經濟發展,人民富裕,
文教發達。特別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教育的普及和文化事業的發達,使
匈牙利的知識份子在社會成員中的比例很高。1980 年代的一些統計表明,匈牙
利青年人中受大學教育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大約排在前五位以內。
又如醫生在人口中的比例匈牙利是世界上最高的。這種社會結構使匈牙利人的
理性思維十分發達,社會輿論力量強大。

(1)從「保守治療」到「休克急救」

匈牙利是以原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最早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國家。
1989 年東歐劇變之後,匈牙利手先提出「回歸歐洲」的願望,表明要追隨「德
國模式」,並迅速向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靠攏。
在東歐的轉軌國家中,匈牙利走的是一條曲折的道路。先是以「漸進改
革」為特徵,後又採取左派的激進的「休克補課」的策略。匈牙利依據自己的
國情,選擇了「國際融資」與「產權改革」二合一的方式。甚至面向外資,全
部賣光,顯示匈牙利積極而主動地接受國外資本為主導的國際分工,從而表現
出與中東歐國家不同的特色。
János Kornai 把後社會主義國家的轉軌戰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有機發展
戰略」,一是「加速私有化戰略」。有機發展戰略包括幾項選擇:創造條件,

60
使私有部門得以自下而上的成長起來;以出售為手段,使大多數國有企業轉為
民營;防止國有企業以任何形式無償分配;優先考慮能夠向產生「核心所有
者」的企業的出售方案;硬化對企業的預算約束,強化金融紀律,確保市場經
濟的有效運行8。顯然,匈牙利屬於這一類型。

在中東歐國家的私有化過程中,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以市場為基礎,
以出售國有資產為主要形式的私有化方式;另一種是所謂「無償分配」的,即
以向全體公民贈送用於購買國有資產的有價證券為主要形式的私有化方式。前
一種私有化方式以匈牙利為代表,後一種私有化方式以捷克和波蘭為代表。

1989 年劇變之後,匈牙利沒有採用當時在東歐頗為流行的休克療法,而選
擇了漸進式的全面私有化道路。其目的在於塑造新的自由企業制度,建立市場
經濟的主體,提高匈牙利工業的有效性和競爭性,穩定經濟,通過私有化收入
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改善基礎設施,償還外債,改善社會福利。鑒於各方面已
有的條件,匈牙利私有化行動以「有償轉讓國有資產,有償中含有優惠」為主
軸。這是匈牙利私有化區別於諸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國
家的一個顯著特徵。

在社會轉型的初始條件上,匈牙利的經濟體制改革一開始就表現很強的路
徑依賴性:
首先,由於受到 1968 年華沙公約軍隊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類似改革實行入侵
干預,從而徹底阻斷捷改革的教訓,匈牙利必須考慮到周邊東歐國家特別是前
蘇聯對改革的態度,不得不採取有限度的改革。但儘管如此,在 1968 年的匈牙
利自由化運動期間,匈牙利的經濟體制已經發生了變化,大企業已經實現了自
治,企業相對程度上實現了局部的市場化。1989 年蘇聯對匈牙利的控制減弱之
後,社會上多數人希望通過私有化建立起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的市場經濟,以提
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其次,匈牙利長期以來已經採取了對外國投資者的優惠政
策,希望通過私有化吸引更多的外資,同時將新的現代化的技術和現代管理方
式引入匈牙利企業部門,促進國內和國際資本的多邊合作關係;第三,在 1989
年期間,匈牙利預算資金嚴重缺乏,當年,匈牙利的負債總數高達 206 億美元,
屬 歐 洲 人 均 負 債 最 高 的 國 家 。 而 1990 年 , 匈 牙 利 的 內 債 約 12000 億 福 林
(Forint),相當於全國國有企業帳面價值的一半,因此,在轉向市場場之時,並
時與償還國家債務一起併舉;第四,匈牙利的自發私有化在制度改變前的兩年
就已經開始了,1988 年,中央部門所屬的企業就已經開始了「法人治理」結構 ,
企業重組已是不可避免的;第五,市場改革必須同時解決「隱型失業」問題,
希望通過私有化使企業得到發展, 增加勞動就業機會。

8
János Kornai, “Great Transformation”, 中譯文載《比較》(Comparative Studies),第 17 輯,北京:
中信,2005,頁 13

61
另一方面,在路徑選擇的另一項考慮,就是匈牙利之所以無法像波蘭、捷
克等國家,採行「無償分配國有資產」,而是採取「市場式銷售的方式」,主
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匈牙利改革的目標是集中而不是分散所有權。政府設想
通過集中所有權,培養企業家精神,實現對經濟資源的有效管理。如果分散所
有權的話,就會造成主導股份的缺乏,因而很難出現為追求利潤而努力奮鬥的
所有者類型,容易導致管理的低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匈牙利的市場改革,首
重建立「市場主體」,而不是產權分散化。第二,從中東歐各國改革措施的實
施效果比較來看,如果向所有公民無償發放投資券 (如捷克與斯洛伐克),通常
情況是公民拿到投資券之後就向市場出售,國有銀行又從公民手中購買投資券,
導致企業產權又重新回到政府手裏。第三,由於國內資金不足,有償分配的進
程相當緩慢,以西方的標準來衡量,匈牙利公民的收入並不高,可用於投資的
儲蓄基礎很低,如果將所有國有企業的淨資產的帳面價值(約 2 萬億福林)與公民
年均可用於購置資產的私人儲蓄流量(不超過 200 億福林)相比的話,以當時的存
款利率,匈牙利人民要購買國有企業需要花上 100 年的時間。

(2)私有化:賣產救國

1990 年,安托政府(Antall government, 1990-1993)提出了「國家改造計劃」


(Programme of National Revisal),長達數十萬字,宣示國有資產必須降至總資產
的 50%以下。私人企業則擁有 30-35%,合作企業和非營利事業則擁有 20-30%,
國有資產最好只保持在 35-35%的比例。
「國家改造計劃」提出以下三大原則:
(1)私有化意指產權向私營主的轉化,因為沒有私人企業就沒有自由社會,
沒有市場經濟。「泛所有制」(Cross-ownership)不被支持,政府的目標在建立真
實所有者(real owners)。
(2)政府遵行漸進主義(gradualism),具有西方市場特徵的市場經濟將在三到
五年內實現,而不是採取突襲攻堅(cavalry-attack)的手段。
(3)政府反對採取「棄守策略」(give-away schemes),而是運用私有化來彌補
內債9。
關於 Antall government 的經濟計劃,詳見 JPRS Report: JPRS-EER-91-079-S, 8
June, 1991, http://handle.dtic.mil/100.2/ADA344093    

9
István P. Székely and David M.G. Newbery (ed), Hungary: A Economy in Trans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90

62
前匈牙利總理安托(József Antall)

隨後,匈牙利的私有化採取了「有償私有化」(有償轉讓)。有償私有化分
為「內部私有化」與「外部私有化」兩種。內部私有化是指先對企業進股份制
改造,然後將其股票按一定比例以優惠價格出售給本企業的管理人員與職工;
外部私有化是指首先將企業公司化,然後再將這些公司的股票轉售給私人、非
國有法人和外國投資者。匈牙利經過股份制改造後的企業大約 20%的股份制由
國家資產局掌握,80%的股份在市場上自由出售,所得資金按 80 : 20 的比例在
國家和企業之間分配,三年後仍未出售的股票則自動轉為國家資產局所有。在
出售國有企業時,往往給予本國企業職工和本國公民優惠,可以達到 50%的優
惠價格。
通過有償轉讓,匈牙利獲得了相當多的收入,不僅沒有讓政府為私有化倒
貼分文,反而取得了 4200 億的收入,向財政繳了 1068 億福林,在國家明顯存在
資金緊張的困難情況下,緩解了國家的財政危機。

(3)先小後大

匈牙利的國有企業改造,採取了分門別類、先易後難、改制在先、出售在
後的四段式作法。在私有化初期,一切尚處探索階段,為積累經驗,保證私有
化順利進行,匈牙利就從簡便易行的改造小企業做起,稱之為「小私有化」
(‘Small-scale’ privatization)。這些小型服務業、娛樂業、零售業企業負債少,
管理穩定,效益較高,國家瞄準萬餘家這樣的企業,先後將其改造成為初具規

63
模的小私有企業。1991 年到 1994 年共賣掉小企業 10026 個,總價值 182.7 億福
林。
而對於大中型企業的私有化,國家則採取分門別類,由易到難、具體情況
具體處理的辦法。1990 年 9 月,「國家財產局」公佈的第一私有化方案將私有
化分為了三類:政府發起、企業發起、外部發起。除了在國家財產局控制下的
自發私有化和租賃以外,有三種主要方法適用於個別私有化。這三種方法可單
獨使用也可以聯合使用,它們是:公開募股並上市、公開投標和職工股所有權
方案。
首批私有化涉及 505 家企業,目標是在三年之內將這些企業的國家所有權
降至 40-50 %以下。政府向這些公司收集其經營效益、盈利能力、年銷售淨額、
負債金額及經營特點等方面的資訊,經過分析評價,將這 505 家企業作了如下
分類:
(1)從國家政策出發,國家保留至少 51%股份的公司
(2)國家所有權和本國公民所有權結合占企業 51 %股份的公司
(3)對股份所有權歸國家、本國國民還是外國持股人沒有限制的公司

在國營企業的改造中,「先改制後出售」是匈牙利向市場經濟轉軌中區別
於其他東歐國家的一個顯著特點。到 1994 年末,約有 650 家企業全部售完,250
家企業部分售出,還有 500 家完成了清產。

具體來說,匈牙利的私有化,主要採取如下的作法:

(a)公開拍賣,市場競價
公開拍賣的形式適用於各種規模和各種行業的企業。1992 年的 54 號法律規
定了競爭購買私有化企業的參與規則、競爭程式等。匈牙利的多數企業是通過
公開拍賣的方式實現私有化的,國有資產託管系統管理的財產的 42 %是通過競
價出售。大企業和銀行的主要競買者一般為外國投資者,小企業的購買者多為
國內居民。
(b)職工參股(MPR)
1992 年 7 月 14 日,國家財產局推出了職工參股計劃。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
中小型企業的「自主私有化」,即資產在 10 億福林以下,就業工人在 1000 人
以下的企業,以及生產企業、經濟公司、商店等企業符合規定的條件,都可實
行這種形式的私有化。申請採用 MPR 方式的企業,由 40 %以上的職工參加的
大會作出決定,依法確定法人,履行登記手續,建立自治的職工參股股份制體
制。
(c)經理買斷(MOB)
這種方式由企業經理本人,或管理層共同購買企業的產權。這種形式適用
於中小企業,且其經濟效益欠佳,競爭購買有困難,一般形式的改制不能保證

64
企業的生存和職工的就業。條件是要求企業領導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財力
和威信,與職工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並有可能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使企業贏利。
MOB 方式與競爭購買不同,可以分期付款,還可獲得優惠貸款,但對於企
業而言往往不能獲得足夠的現金、流動資金。這種方式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因
而應用範圍不廣。
(d)小投資者參股計畫( KRP)
這種形式是為了加快私有化的速度,並有利於國內投資者參與私有化。適
用範圍是企業的 51 %以上的股份已由職業投資者購買。

但是,產權從國家所有向私人所有的轉移,並不表示「私有化」的完成。
從產權界定的角度來說,問題不在於「轉移前」,而是「轉移後」的產權界定。
私有化的問題還在於「債權移轉」,以及經理人選拔、專業訓練等等,在企業
重建與治理尚未解決之前,人們很難說「標準的」市場經濟已經成立。
私有化還涉及「產權主體」的界定與歸屬,參見表一

表一,誰是私有者?

現有的經理與職 大眾 原所有者 外商與國內私人


工 企業
出售(By Sale) 職工與經理認購 發行股票券 合資、外資,如
(如羅馬尼亞、匈 匈牙利、東德
牙利)
無償轉讓(By Free 「自發性私有 「票券私有化」 返還
Distribution) 化」(Spontaneous (voucher (Restitution),如
Privatisation),職 privatisation),如 保加利亞、東德
工與經理領取資 捷克

資料來源:Jean-Paul Larç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entral Europe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Norwell, Massachuseets, 1998, p. 26

(4)制度創新:市場法制與對外開放

a,法制建設
匈牙利的私有化工作,在組織運作上,相當的深入、細緻。當時的右派政
府為進行私有化,建立了多種專門機構,並曾多次改組,先後吸收了大批經濟
學家、財政金融專家和法學家等參加。政府還根據需要,對私有化的速度和某
些規定及時調整,使國有企業的出售在國際上一直保持很大的吸引力。對私有
化中的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等腐敗現象,在媒體和議會的壓力下也能不斷打擊,

65
儘量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整個私有化過程是在有效的社會關注與監督下按計劃、
有步驟地進行的,也收到了效果。

為了使私有化納入法制軌道,匈牙利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僅 1990 年
一年就新制定了 89 項法律,修改了 89 項法律,頒佈了 200 多個法令,形成了社
會市場經濟的初步法律框架,其中包括《私有化法》、《破產法》、《企業改
造法》、《聯合公司法》、《職工參股法》、《競爭法》,《轉型法、《國有
財產機構法》以及《零售業、飲食娛樂業及服務業企業私有化法》和《資產政
策通則》為基礎,以《國有企業法》、《破產法》、《競爭法》、《股票交易
法》、《承包法》、《外商投資法》……等等。至於在組織構建方面,包括
1990 年 4 月成立的「國家財產局」(State Property Agency)與後來成立的「國家財
產管理有限公司」、私有化顧問團、私有化研究所等等專門機構。主要任務是
對所有國營企業進行考察,向政府建議哪些企業可以逐步實行私有化,有權批
准私有化企業並進行改革的指導。對於戰略性考慮並需要國家的控股的企業,
則由國家財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具體來說,1988 年的 6 號法律,即《公司法》,宣佈私人可以成立公司,並允
許外國人投資。1989 年的 8 號法律,規定了所有制改變的細則。1989 年的 24 號
法律明確了對外國投資者的保護:禁止對外國投資企業實行國有化、外匯自由
匯出、 利潤可以返回投資者所有國、可以由外國財務公司進行財務評估等等 。
1989 年通過憲法修正案,對法律上的所有權、國家的所有制結構、企業自主權
等方面都做了新的規定,特別是宣佈各種所有制結構在法律面前的平等。由此
可以看出,在 1989-1990 年之間,匈牙利就已基本上消除了私營經濟發展的法
律障礙,使其得到迅速的發展,使匈牙利在社會制度變革之前,就已不同於其
他中央集權制的政府,使匈牙利的私有化具有。

1994 年,社會黨和自由民主聯盟組成聯合政府,決定結束國有資產局和國
家財產託管公司並存的局面,成立國家私有化和財產託管公司,取代原有的兩
個機構。同年 12 月,國會決定總結經驗,加速實現私有化的進程,並掀起了私
有化法制化的新的高潮。1995 年的 39 號法律,即《私有化法》,明確了私有化
的目標,規定了私有制的財產組織形式,明確了國家私有化和財產託管公司與
負責賠償的國庫董事會之間的許可權劃分,規定了對現存國有資產出售的原則,
明確了哪些企業是可以私有化的,哪些企業是國家保留所有權的。 1997 年的
《公司
法》對各種形式公司的設立及其運作方式做了進一步的規定。至此形成了完整
私有化法律體系。

(b)外資購買

66
以私有化為中心的產權結構轉變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啟動槓桿和後續投入,
在國內可用資金來源不足的條件下,吸引外資便成為了匈牙利政府的首要任務。
1991 年,匈牙利對舊的外商投資作了一些修訂,取消成立合營企業所要求的特
別執照,取消可兌換貨幣的限制,允許外商將分得的股利作為對另一個企業的
投資基金。並簡化了申辦外商獨資企業的審批手續,還向外商提供一定的稅收
優惠。這些措施的確產生了預期的效果,1990 年前投入匈牙利的外資總計 18 億
美元,到 1995 年底,匈牙利獲外資共計 128 億美元,占投入東歐國家外資總額
的一半,為東歐國家總數的 43 % , 1996 年, 外資額增至 143 億美元,開始超過
東歐國家外資額的一半。(第一階段外資交易樁數,參見表二與表三)

表二:1991-1994 匈牙利私有化交易中外資購買情況
1991 1992 1993 1994
總交易數 28 94 54 240
外資購買數 22 41 30 12
外資購買占所有購買數的比例 78.6% 43.6% 11.8% 5%
資料來源:金雁,「從右派保守療法到左派的休克課」,《國際經濟評
論》(北京),2005 年第 5-6 期,頁 25

表三:1989-1996 年外資(FDI)流入中東國家的比較(單位:US $ milliom)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總合


捷克 511 983 517 1024 2770 1246 7120
匈牙利 1459 1471 2339 1097 4410 1986 13260
波蘭 117 284 580 542 1134 2741 5398
斯洛伐克 100 156 178 134 177 623
斯洛文尼亞 41 113 112 131 170 180 743

資料來源:EBRD(歐洲重建與開發銀行):轉軌報告(Transition Reports, 1995,1997)


轉 引 自 : Jens Bastian(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ldershot & Vermont, England and USA, 1998, p. 15
補 充 : 在 1997 年底 , 匈 牙 利 、波 蘭、 捷 克 的 FDI 分 別 是 16.2billion, 14.5billion,
7.6billion.(Jean-Paul Larçon, op; cit.)

(c)金融自由化
在 1980 年代,匈牙利單一銀行系統就已解體,成立了特別存款機構和商業
機構,而且也開始成立國內外經營本幣及外幣的境外銀行及股份制銀行。1987
年,舊的單一銀行法被雙軌制結構所取代,匈牙利國家銀行保留中央銀行職能,
將其商業活動分給 13 家商業銀行,國家銀行對這些商業銀行進行監督,並持有
其主要股份。1989 年,國家銀行放棄外幣交易的壟斷權,實現了進一步的分權 ,
商業銀行被允許開展通貨借貸業務,隨後又成立了有國際資本加入的股份制銀

67
行和金融機構。1990 年代,伴隨著經濟體制的全面轉型,金融體制改革又邁出
了新步伐,對銀行體制、預算體系、幣制進行改革,並開始逐步進行銀行的私
有化。這些措施使匈牙利的金融體制更接近於西方國家的普遍規範和國際金融
的發展趨向。

前述提到所謂「制度場域」的概念,這一概念認為,制度創新必然要通過
制度趨同的過程,才能產生制度創新的實際效果。然而,制度化趨同是一種理
想型態(ideal type),在中東歐轉型過程中,也出現所謂「制度掠奪」問題。制度
掠奪並不是指搶奪制度本身,而是利用制度變遷的邊緣性與過渡性以攫取私人
利益。
社會轉型會製造新的「產權主體」,但產權主體會產出兩種人,一種是在
轉型中獲利且因此支持制度創新(特別是法律制度),另一種是在轉型失利的人
因此抵制制度創新的人。Joseph Stiglitz 指出,私有化過程中的法制創新,是為
了保護產權而被建構的,而所謂「法治」(rule of law)就是意味著產權界定明晰
並得到實施,而所謂「產權」本身,還是廣泛可獲得的、可以用來解決產權糾
紛的規則得到統一執行而且是可預測的;而所謂「無法治」,則意味著這種情
況:政府不能保障投資者的回報使其免受剝奪,也不能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免受
竊取,契約權利得不到執行。這裏所謂的「制度掠奪」不是單純指破壞制度,
而是利用對制度的陽奉陰違-既利用產權重組中的不確定性,又利用產權明確
化為掩護,採取一種「捲款而逃」的方式,將「私有化」轉變為「私人化」。
制度掠奪是一種對「法治改革」的異化心理,一方面既期待法治對自己私
人產權進行保護,一方面又利用法治的空窗或過渡,將資產「捲走」,甚至移
轉海外,尋求另一種法治的保護。
對匈牙利而言,制度掠奪經常發生在「自發性私有化」之中。「自發性私
有化」實際上是一個沒有管理和監督的私有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在資產重組
的旗號下,國有資產價值被任意低估,甚至無償地轉化為企業的資產,具體的
數值, 已無從知曉,據估計,至少有 30 %的國有資產變成了公司所有的資產,
其中一部分又進一步轉化為某些人的囊中之物。
在產權重建中,人們往往重視「內部人控制」問題,但對匈牙利而言,問
題恰好在於「外部人控制」問題。由於採取「利用外資、賣光國有資產」的路
徑,今天,外資已經控制了匈牙利的許多重要部門。外國資本在匈牙利的採礦
業、加工工業等產業已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在建築業也居於主要地位。不
僅如此, 在銀行業私有化的過程中,外國資本控制了匈牙利信貸銀行、國家儲
蓄銀行、布達佩斯銀行、匈牙利外貿銀行、流通銀行等主要商業銀行。據統計,
到 1998 年底,在匈牙利銀行系統的資產構成中,國內資產 36. 9 %,包括國有
21. 7 %,社會團體和經濟組織和個人資產共 15. 2 %,外國資產,包括銀行和投
資基金,占了 60. 4 %!可以說,外國資本已控制了匈牙利的銀行業。

68
Joseph Stiglitz 在“私有化的若干理論面向”(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Privatization)一文中,指出了私有化的基本弔詭,就是一方面在私有化中努力降
低國家(政府)在產權變革中的作用,一方面也削弱了國家是唯一能夠保護最多
數之「少數弱者」之角色的作用 10 。Stiglitz 的這一觀點,並非強調「國家權
力」(state power)在私有化的指導與控制作用,而是強調國家在組織、規劃制度
創新與經濟政策以完善企業的經營環境上的重要性。因為私有化帶來效率和增
長的假設,只有在完備的制度安排下的產權變革、新的市場行為以及適當的公
司治理結構的條件下才能成立。私有化本身是不能自動帶來這些條件的。
Kornai 也認為,在東歐國家,私有化以後的經濟衰退並不是由於私有化進
程而導致的,轉軌後的經濟衰退更多地是來自制度創新的不足。他更加強調制
度轉型的重要性,認為東歐國家的制度轉型,其意義遠遠超過諸如經濟轉軌的
目標:例如反通貨膨脹、穩定價格、調整匯率政策之類的宏觀經濟政策等等。

轉軌之初的私有化之所以帶來經濟秩序混亂和衰退,正是由於這些國家法
律、制度、行為和市場的匱乏以及缺乏適當的經濟政策,使得新興的私營業主
或企業家難以競爭性地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例如,由於轉軌國家普遍缺乏有
效率的金融仲介機構,尤其是健康的銀行部門,有活力的資本市場更是少有,
使得資產經常以低於市場出清的價格出售(如俄羅斯的內部私有化),導致市場
行為嚴重扭曲,私有部門資金的配置效率較低,投資傾向並未自動增加。經過
一段痛苦的探索之後,許多經濟學家,包括早期迅速私有化政策的支持者認識
到,相對於產權制度的變革,競爭性政策、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具有同樣重要
的意義。

以俄羅斯為例,在俄羅斯,有組織的犯罪與私有化的結合,培養了一大批
暴富群體。在對資本流動放鬆管制和金融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國有資產非國有
化和流動性上升,伴隨著灰色經濟下的非法交易、腐敗和集團犯罪,發生了資
本的大規模外逃。據估計,俄羅斯僅在 1996 年的資本外流數就達到約 220 億美
元,10 倍於它所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

在轉型過程中,政府除了在提供公共產品、支援宏觀經濟穩定與增長、促
進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發揮市場經濟下國家政府的一般作用外,還應在以下領
域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建立並鞏固市場經濟所需的國家制度,例如反壟斷機構與法律、商
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社會安全保障體系、證券交易委員會以及對資本市場的強
化監管。

10
Joseph E. Stiglitz, “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Privatization: Applications to Eastern Europe”,
in Mario Baldassarri, Luigi Paganetto and Edmund S. Phelps (eds.) Privatization Process in Eastern
Europ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Results,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1993, pp. 179-
204

69
第二,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後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足夠的私人資本提供給教
育,政府必須承擔這項責任。
第三,轉軌本身只是一種發展戰略工具,經濟發展才是經濟轉軌的最終目
標。好的制度本身不能替代健全的發展政策,反之亦然,好的發展政策也不能
頂替不好的制度。轉軌經濟之間之所以存在差異極大的經濟績效,就在於它們
對於兩者關係的不同處理。對於轉軌國家來說,如何協調好制度轉軌與發展戰
略的關係是決定轉軌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7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