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本課程假設讀者已具天文入門知識,例如已完成香港太空館網頁的《宇宙的本質》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Education/c_index.htm ,這一篇是重溫。 第 1 篇
---------------------------------------------------------------------------------------------------

重溫一些基本知識

距離慨念
上網用 Google Earth 的 “工具” 量度香港地圖,
維港寬度 (尖沙咀至中環海邊) 1.2 km
香港島東西兩端 15 km

地球赤道直徑 12756 km
月地平均距離 384 400 km ≈ 30 個地球直徑
太陽直徑 1392 000 km ≈ 109 個地球直徑
日地平均距離 = 1 AU (天文單位)
8
= 1.496 x 10 km ≈ 108 個太陽直徑

光線從太陽表面到地球要 8.3 分鐘
12
1 光年 = 光線在一年內走過的距離 = 63240 AU = 9.46 x 10 km
最近我們的比鄰星在半人馬座,距離 4.22 光年
銀河系直徑 10 ~ 12 萬光年
仙女座 M31 星系的距離 2.5 百萬光年 地球 星的距離 (parsec) = 1 / θ”
武仙座星系團的距離約 5 億光年
1 AU 視差 θ” (
1 秒差距 (parsec) = 206 265 AU = 3.26 光年 星
星的距離 = 1 / 視差 ( 距離以 parsec 計,視差以角秒計 ) 背景

時間慨念
1 秒 = 銫 Cesium 133 原子振盪 (躍遷)
9192 631 770 個週期的持續時間
1 天 = 24 hr = 86400 s
1 年 = 365.25 天 = 31 557 600 s

地球公轉週期 (sidereal year) = 365.25636 天


地球自轉週期 (sidereal day) = 23 hr 56 m 4 s

UT (Universal Time) = 英國格林威治時間


= 香港時間 – 8 hr

閏秒 (leap second): 與十分準確的銫原子鐘比較,地球自轉速度並不均勻 (長遠傾向越來越慢),


當積累的時間誤差接近一秒時,天文台便要求我們把時鐘加或減一秒 (閏秒),這樣我們的時鐘才
會與原子鐘同步。從 1972 至 2012 年,我們已加插了 25 次閏秒。

地球和月球同時在 45 ~ 46 億年前形成,當時地球自轉一次只需 6 ~ 8 小時,月球距離地球不及


現在的十份之一。地球形成後數億年,海洋出現,但巨大的海浪潮汐與陸地摩擦使地球自轉逐漸減
慢,至今一天已慢至 24 小時,目前地球自轉週期比一百年前慢了 0.0017 秒,月地距離平均每年
增加 3.8 cm,估計 6 億年之後地球不會出現日全食。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 of 24


角距
伸直手臂持鉛筆,筆身的視角約 0.50 或 1 個月球視直徑。
在香港,北極星高度 = 22.50。
人眼的最佳分辨能力約 1 角分,所以見不到角秒級的行星圓面。

天球
天球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假想球狀天空,太陽在天球移動的途徑稱為 “黃道”,月球的途徑稱為 “白
道”,星光則投射在天球面成為視覺上的 “星座”,目前全天分為 88 個星座。每顆星的位置以赤道
座標系統的赤經 (right ascension / RA) 和赤緯 (declination / Dec) 標明,原理與地球儀的經緯度相
似。某時刻的天體位置亦可用地平座標系統的高度 (altitude)、方位角 (azimuth) 表示。

全天星座表 (拉丁名、簡號、中文名)
Andromeda (And) 仙女座 Cygnus (Cyg) 天鵝座 Pavo (Pav) 孔雀座
Antlia (Ant) 唧筒座 Delphinus (Del) 海豚座 Pegasus (Peg) 飛馬座
Apus (Aps) 天燕座 Dorado (Dor) 劍魚座 Perseus (Per) 英仙座
Aquarius (Aqr) 寶瓶座 Draco (Dra) 天龍座 Phoenix (Phe) 鳳凰座
Aquila (Aql) 天鷹座 Equuleus (Equ) 小馬座 Pictor (Pic) 繪架座
Ara (Ara) 天壇座 Eridanus (Eri) 波江座 Pisces (Psc) 雙魚座
Aries (Ari) 白羊座 Fornax (For) 天爐座 Piscis Austrinus (PsA) 南魚座
Auriga (Aur) 御夫座 Gemini (Gem) 雙子座 Puppis (Pup) 船尾座
Bootes (Boo) 牧夫座 Grus (Gru) 天鶴座 Pyxis (Pyx) 羅盤座
Caelum (Cae) 雕具座 Hercules (Her) 武仙座 Reticulum (Ret) 網罟座
Camelopardalis (Cam) 鹿豹座 Horologium (Hor) 時鐘座 Sagitta (Sge) 天箭座
Cancer (Cnc) 巨蟹座 Hydra (Hya) 長蛇座 Sagittarius (Sgr) 人馬座
Canes Venatici (CVn) 獵犬座 Hydrus (Hyi) 水蛇座 Scorpius (Sco) 天蠍座
Canis Major (CMa) 大犬座 Indus (Ind) 印第安座 Sculptor (Scl) 玉夫座
Canis Minor (CMi) 小犬座 Lacerta (Lac) 蝎虎座 Scutum (Sct) 盾牌座
Capricornus (Cap) 摩羯座 Leo (Leo) 獅子座 Serpens (Ser) 巨蛇座
Carina (Car) 船底座 Leo Minor (LMi) 小獅座 Sextans (Sex) 六分儀座
Cassiopeia (Cas) 仙后座 Lepus (Lep) 天兔座 Taurus (Tau) 金牛座
Centaurus (Cen) 半人馬座 Libra (Lib) 天秤座 Telescopium (Tel) 望遠鏡座
Cepheus (Cep) 仙王座 Lupus (Lup) 豺狼座 Triangulum (Tri) 三角座
Cetus (Cet) 鯨魚座 Lynx (Lyn) 天貓座 Triangulum Austale (TrA) 南三角座
Chamaeleon (Cha) 蝘蜓座 Lyra (Lyr) 天琴座 Tucana (Tuc) 杜鵑座
Circinus (Cir) 圓規座 Mensa (Men) 山案座 Ursa Major (UMa) 大熊座
Columba (Col) 天鴿座 Microscopium (Mic) 顯微鏡座 Ursa Minor (UMi) 小熊座
Coma Berenices (Com) 后髮座 Monoceros (Mon) 麒麟座 Vela (Vel) 船帆座
Corona Australis (CrA) 南冕座 Musca (Mus) 蒼蠅座 Virgo (Vir) 室女座
Corona Borealis (CrB) 北冕座 Norma (Nor) 矩尺座 Volans (Vol) 飛魚座
Corvus (Crv) 烏鴉座 Octans (Oct) 南極座 Vulpecula (Vul) 狐狸座
Crater (Crt) 巨爵座 Ophiuchus (Oph) 蛇夫座
Crux (Cru) 南十字座 Orion (Ori) 獵戶座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2 of 24


由於地球自轉,天球也好像有自轉,天球的自轉軸與地球
自轉軸吻合並且指向小熊座的北極星附近,星座會圍繞北
天極或南天極東升西落。星圖及星表標明的 J 2000 即是天
體的赤經赤緯以 2000.01.01 12:00 UT 為準。請留意星圖
的東西取向與地理圖相反,因為我們假設觀天者舉起星圖
向北看,星圖的 N 應指向前,S 向後,E 向右,W 向左;
若舉星圖向南看,圖示便與現場方位一致。

黃道與天球赤道的升交點稱春分點 (vernal equinox),赤經由此起計並且沿太陽運行方向遽增,目


前的春分點在雙魚座,但在三千年前,它卻在白羊座。每年的 3 月 21 日左右,太陽都回歸到春
分點,北半球的春季正式開始,在這一天,日出必在正東,日落必在正西,兩極地帶以外的晝夜長
度大約均等。與春分點對立的是秋分點 (autumnal equinox),太陽在每年 9 月 23 日左右過秋分
點。在春分、秋分兩點中間的黃道上還有夏至點 (summer solstice) 和冬至點 (winter solstice),太
陽在每年 6 月 21 日左右過夏至點,在 12 月 22 日左右過冬至點。

赤經 - 赤緯位置
春分點 0 hr 00
夏至點 6 hr +23.440
秋分點 12 hr 00
冬至點 18 hr –23.440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3 of 24


習慣上,星座裡最亮的星以首個希臘字母 α 稱呼,次亮稱 β、γ、δ … 餘此類推,不過偶有例外,
像獵戶座的星,最亮是 β Orionis (專名 Rigel 參宿七),其次是 α Orionis (Betelgeuse 參宿四)。

大犬座 Canis Major 及天狼星 (α CMa / Sirius) 2010.12.31 AC 攝

黃道帶

黃道帶 (zodiac) 指黄道兩側的天空。在古巴比


倫及古希臘時代,黃道帶包括十二個天區,稱
“黃道十二宮”,太陽大約每月走過一宮。現代天
文學沒有 “宮” 這回事,根據 1930 年國際天文
聯合會 (IAU) 的星座規劃,黃道經過了 13 個
星座,由赤經 0 時起計包括:

雙魚座 Pisces 天秤座 Libra


白羊座 Aries 天蠍座 Scorpius
金牛座 Taurus 蛇夫座 Ophiuchus
雙子座 Gemini 人馬座 Sagittarius
巨蟹座 Cancer 摩羯座 Capricornus
獅子座 Leo 寶瓶座 Aquarius
室女座 Virgo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4 of 24


藍天晚霞、暮光

日落後有三重暮光 (twilight) 時段:


民用暮光 ----- 太陽在水平下 00 - 60
航海暮光 ----- 太陽在水平下 60 - 120
天文暮光 ----- 太陽在水平下 120 - 180
在香港,由日落至天文暮光結束需時約 75 分鐘
(冬季) 至 85 分鐘 (夏季),過了這段時間,天空
才算黑盡出現暗星,星光測量才有準確性。

不過,在無大氣層的環境下,沒有氣體分子和懸浮
微粒把陽光散射,天空是黑的。

月球的正、背面

月球只有地球直徑的 27 %,它永遠
以相同的正面向着地球。正面 1 / 3
面積是黑色的月海 (冷卻後的溶岩
平原),其餘是高地;背面地勢崎
嶇,月海很少,環形山比正面更多。

月正面主要特徵
1. 危海 7. 雨海
2. 豐富海 8. 雲海
3. 酒海 9. 濕海
4. 靜海 10. 冷海
5. 澄海 11. 風暴洋
6. 汽海 12. 第谷 (環形山)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5 of 24


月相

月升月落
月球總比前一天遲升和遲落,延遲的時間不一,例如下圖,每兩星期內約在 32 ~ 68 分鐘之間變
化,最短的延遲在秋分時份的滿月 (9 月 23 日前後),這時候,白道與地平的夾角最小,每晚月
出的時間比前一晚遲不了很多,在香港約遲出 32 分鐘,在北緯 40 度只遲出 20 分鐘。最近秋分
的的滿月又叫 “穫月”,因為日落後不久就有月光方便收割農作物。在南半球,這種現象則在 3 月
間發生。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6 of 24


日食、月食

當太陽、月球 (新月)、地球排成直線時,日食便會發生,
日食又分為全食、環食、偏食三種,視乎月球的視直徑
和相對位置而定。日全食是十分壯觀的天象,不過只持
續數分鐘,而且只在少數地區能見。

當太陽、地球、滿月 排成直線時,月食便會發生。由於
地球影錐的橫切面比月球直徑大兩三倍,月全食 (月球
在地球影錐) 的持續時間頗長,約在 30 ~ 100 分鐘之
間,幾乎所有在夜空的人也有機會看見。月球完全進入
地影後,月面常呈暗紅或暗褐色,因為地球大氣層把入
射陽光的藍色部份散射再把餘光折射至月面。

日月食預報網頁 http://eclipse.gsfc.nasa.gov/eclipse.html

地球的運動

地球軌道並非正圓形,在北半球的冬季時,我們更接近太陽,照理氣候應比夏季更熱,但事實卻相
反,因此日地距離不是影響氣候的主因, “夏熱冬寒” 的關鍵是地球自轉軸傾斜 23 度半,夏天正
午時陽光直射,冬天正午時陽光斜射所致。在香港,每年的 6 月 5 日 和 7 月 8 日左右,正午
的太陽剛好在天頂;冬至日 (約 12 月 22 日) 正午的太陽高度最低,只有 440,日照時間最短,
只有 10.8 小時。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7 of 24


在天球上的春分點並不固定,它總是跟隨地軸的擺動,每年沿黄道向西位移 50.3 角秒,25800 年
之後春分點剛好沿黄道走了一圈,地軸也擺動了一周。春分點的位移與太陽在黃道的運行方向相
反,因此太陽回歸至春分點的週期 (即是回歸年) 一定短過地球公轉週期,兩者之差達 20.4 分鐘,
中國人稱之為 “歲差”,西方人則稱為 “春分點的進動” (precession of equinox)。

地球公轉週期
= 365.25636 天

太陽回歸至春分點的週期 (回歸年)
= 地球公轉週期 (3600 – 50.3”) / 3600
= 地球公轉週期 (1 – 50.3” / 3600)
= 365.24219 天

歲差
= 地球公轉週期 (50.3” / 3600)
= 0.01417 天
= 20.4 分鐘

地軸擺動又令北天極掃出一個半徑 23.440,週期 25800 年的 “歲差圈”,現時北天極貼近小熊座


alpha,此星遂叫北極星 Polaris,不過一萬二千年後,北天極將沿歲差圈走近天琴座的織女星,織
女便將成為 “當時得令” 的極星。

除了陀螺般的大幅擺動外,地軸還有許多偏離歲
差圈的小擺動,合稱 “章動”。最小的章動週期只
有幾天,最長 18.6 年 (中國古代稱十九年的週
期為 “章” ),前者由日月地之間的距離變化引
起,後者由月球引力對非正圓的地球拉扯作用引
起,因此白道也在黄道的兩側擺動,週期同樣是
18.6 年,如右圖。精密的天球座標都須要經過所
有章動修正。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8 of 24


曆法

公曆以太陽回歸年為同步標準,前身是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由公元前的凱撒大帝開始,每 4 年


在 2 月 28 日後加一閏日,一年平均有 365.25 天,比回歸年長 0.0078 天。到了 1582 年,儒略
曆的累積誤差與傳統節日和四季脫節超過十天,於是羅馬教皇頒令改曆,將春分日重新調整在 3 月
21 日,並且把該年度的 10 月 5 日至 14 日的整整十天刪去,即是 1582 年 10 月 4 日星期四
的翌日立即由 10 月 15 日星期五補上,變動後的曆法稱為 “格里曆” (Gregorian calendar),隨後各
國執行成為全球通行的公曆。格里曆也是每 4 年加一閏日,不過增設這個例外: 被 100 除盡的
年份不閏,但被 400 除盡時卻是閏年,結果格里曆的一平均年可以微調至 365.2425 天,與真正
的回歸年相差 0.0003 天,在三千三百年內的累積誤差只不過是一天。

中國古曆法繁多,現在流傳的農曆由明末大臣徐光啟與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 (J. A. Schall von Bell)


合編,由清帝順治 (1644 年) 應用至今,期間略有修定。它是中西合璧的陰陽曆,一年設十二個
月份 (閏月除外),大月有 30 天,小月有 29 天,大月和小月的日數合計 354 天,這就與四季的
週期相差 11 ~ 12 天,為了協調這些差異,農曆規定 "十九年七閏",即是每 19 年內加插額外 7 個
月份作為閏月。農曆與公曆的對照請參考 http://www.hko.gov.hk/gts/time/conversionc.htm

時區、中午時刻

時區制度大約由十九世紀末開始,基本上把全球劃分為 24 個時區,每區佔經度 150,在相同時區


之內的時鐘指示均一致,兩個隣區的時差為 1 小時。實際上,有些地區會把時差修改,例如把時
差改為加或減半小時,甚至全國採用同一時區。

在標準時區中線的地方,太陽約在當地時間 12:00 noon 過中天。香港在東經 114.20,位置偏離 +8


時區中線 (東經 1200) 之西 5.80,由於經度相差 10 相應 4 分鐘的時差,因此在香港,太陽過中
天要推遲至 12:00 + 5.8 x 4 分鐘 = HKT 12:23,不過這只是平均的中午時刻,實際上,地球繞太陽
公轉不是等速運行,真正的中午時刻將會偏離 HKT 12:23,如下圖所示: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9 of 24


紅色曲線稱為 The Equation of Time (時差程式),簡稱 ET,+ 數的 ET 表示太陽走快些,
真正中午提早到來;– 數的 ET 表示太陽走得慢些,真正中午延遲出現,這曲線全球適用,例:
● Nov 3,ET = +17 min,該天香港的真正中午將會在 HKT 12:23 – (+17 min) = HKT 12:05
● Feb 11,ET = –14 min,該天香港的真正中午將會在 HKT 12:23 – (–14 min) = HKT 12:37
全年只有 April 15、June 13、Sept 1、Dec 25 的中午符合 HKT 12:23 的平均時刻。

更多參考: 《日行跡 • 續》 http://forum.hkas.org.hk/viewthread.php?tid=4473&extra=page%3D6

視星等 Apparent magnitude


例: 視星等
視星等慨念始於古希臘的依巴谷 (Hipparchus, 190 BC ~ 太陽 (Sun) –26.7 等
120 BC),它是星亮度的目視指標,以現代標準計,每相 滿月 (Full Moon) –12.7 等
隔一個星等,亮度相差 2.512 倍,相隔兩個星等,亮度 上弦月 (First-quarter Moon) –10 等
2
相差 2.512 = 6.3 倍,因此 最亮時的金星 (Venus) –4.8 等
星等之差
最亮時的木星 (Jupiter) –2.9 等
亮度相差倍數 = 2.512 天狼星 (大犬 α / Sirius) –1.5 等
老人星 (船底 α / Canopus) –0.7 等
例: 織女星 (天琴 α / Vega) 0.0 等
5
․ 相隔 5 個星等,亮度剛好相差 2.512 = 100 倍 水委一 (波江 α / Achernar) 0.5 等
0.0 – (–1.5) 1.5 心宿二 (天蠍 α / Antares) 1.0 等
․ 織女星比天狼星暗 2.512 = 2.512 =4 倍
–12.7 –(–26.7) 14.0
北河二 (雙子 α / Castor) 1.6 等
․ 滿月比太陽暗 2.512 = 2.512 ≈ 40 萬倍 北極星 (小熊 α / Polaris) 2.0 等
輦道增七 (天鷹 β / Albireo) 約 3 等
全天亮過 6.0 等的星約有五千顆, 木衛三 (Jupiter III / Ganymede) 約 6 等
參考 http://spacemath.gsfc.nasa.gov/weekly/6Page103.pdf 人眼見星極限 約 6 等

平方反比律 Inverse square law

一些物理量會跟隨 “平方反比律” 而變化,例如

․ 萬有引力的強弱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2
․ 距離增加 3 倍,星的目視亮度便減弱 3 = 9 倍;
․ 在離太陽 10 AU 處,太陽亮度較 1 AU 處所見
2
暗 10 倍或下跌 5 個星等級。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0 of 24


絕對星等 Absolute magnitude
z 把天體置於假想距離為 10 parsecs (32.6 光年) 處算得的
星等,稱為絕對星等。

z 設天體的絕對星等為 M,地球所見的視星等為 m,天體的


實際距離為 d parsecs。依據平方反比律,三者的關係是
M、m 的亮度比例 = 距離比例的平方
(M– m) 2
2.512 = (10 / d )
(M – m) log (2.512) = 2 log (10) – 2 log (d )
M = m + 5 – 5 log (d )
當 d = 10 parsesc 時,M = m (即是絕對星等的定義)

例: 天狼星距離地球 2.64 parsecs (8.6 光年),視星等 –1.5,


它的絕對星等 M = –1.5 + 5 – 5 log (2.64) = 1.4

從天文研究,我們知道 I a 型超新星 (Type Ia Supernovae) 和一些變星都有固定的絕對星等,坊間


稱這些天體為 “標準燭光” (standard candles) 或 “量天尺” (cosmic distance indicators)。以 I a 型超新
星為例,它們爆發時釋放的能量總是一樣,大約相當於絕對星等 –19.6,只要我們能夠測定爆發時
最亮的視星等,這顆超新星和其母星系的距離便可以從上列公式算出來。

例: I a 型超新星爆發時的最亮視星等 = 5.2
–19.6 = 5.2 + 5 – 5 log (d ), 簡化後 d = 910,000 parsecs 或 3.0 百萬光年

表面亮度 Surface brightness

獵戶座 M42 星雲的亮度是 mag 4.0,仙女座的 M31 星系是 mag 3.4,依據 "星等" 的意義,M42
應該比 M31 暗,但在望遠鏡中,M42 卻明顯地較 M31 亮,為什麼列出的星等不代表它們的實
際目視亮度呢 ?

原來這些星等值都是以天體面積的綜合亮度來計算的 (integration of brightness over a defined


surface area),如果把 M31 的可見總面積 (180’ x 60’ 或 39 百萬 square arcsec) 細分為 39 百萬
份,每份佔 one square arcsec,它的單位面積亮度一定比原值的 3.4 等暗 39 百萬倍或 22.4 等,
2
即是說,M31 的平均 “表面亮度” 只有 mag 22.4 / arcsec 。

用同一方法計算,M42 的可見總面積是 65’ x 60’ 或 14 百萬 square arcsec,這相當於


2
mag 21.9 / arcsec ,比 M31 的表面亮度還要亮半個星等,因此視覺上 M42 都比 M31 亮。

2
當我們比較非星點狀的天體時,一定要留意 magnitude 和 magnitude / arcsec 的分別,視覺上,
一個 6 等星雲會比一個 6 等的星暗。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1 of 24


夜空的亮度 Nightsky brightness
夜空的亮度可以用一種稱為 SQM (Sky Quality Meter) 的小儀器量度,
2
讀數單位 magnitude / arcsec ;天空越黑,讀數越大。

SQM 讀數 目視能見最暗的星等
2
mag 21 / arcsec 6.1 等星
2
mag 20 / arcsec 5.5 等星
2
mag 19 / arcsec 4.8 等星
2
mag 18 / arcsec 4.0 等星
2
mag 17 / arcsec 3.1 等星
mag 16 / arcsec2 2.2 等星
參考 http://unihedron.com/projects/darksky/NELM2BCalc.html

2
在香港市區,夜空質素多在 mag 16 / arcsec 的水平,國際天文雜誌 (Sky & Telescope / 2010 May)
評香港為 “光害之都”。

香港的光害情況

在香港夜空所見的獵戶座 (2005 年)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2 of 24


這是 2012 年全球的城市燈光分佈圖,相對其他城市,中國廣東省的珠三角 (箭咀位置) 是全球燈
光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視寧度

大氣擾動常令望遠鏡的放大影像變形,一般以 Seeing (視寧度)


衡量大氣擾動的情況,Seeing 分為 10 級 (或 5 級),10 / 10
代表大氣異常穩定,1 / 10 表示影像糢糊至無法辨認,這種分
級頗為主觀,因此只算是個人的印象。Seeing 隨氣候變化,
每晚也在變化,為此天文台都發展 “調適光學技術” (adaptive
optics),利用鐳射導星和電腦來即時糾正被大氣扭曲的望遠鏡
影像,得到清晣的效果。

Seeing 動畫 http://www.alanchuhk.com/Seeing_1_5.gif 調適光學技術的原理

天文觀測

天文學是注重觀測的科學,雖然香港光害多,市區仍可進行日月行
星的觀測,郊外仍有少數不太光的黑天,例如北潭涌的天文公園、
離島向南及向東的天空,學員應培養觀天興趣,練習觀天技巧,使
活動成為接觸宇宙的一部份,這些實際經驗是不能靠書本或上網得
到的,初學者可参加香港各大天文會社舉辦的觀星入門活動,由認
識星座,月球和行星的特徵開始。

香港各大天文會社合辦的 “路邊天文” 觀星活動 →

以下是香港 (114.20 E 22.40 N) 的四季星空圖,地平圈中心是


觀測者的天頂,紅色虛線是向正北南的子午線,帶狀是銀河。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3 of 24


春季星空 4 月中旬晚上 10 時 5 月中旬晚上 9 時 6 月中旬晚上 8 時

奧米加球狀星團

古人很早就留意北斗的斗柄指向隨四季變化,詩曰: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時的天下指華北地區,全年能見大熊座的北斗,但在低
緯度的香港,北斗不在秋季出現。最易看見北斗在春季天
黑之後,這時北斗懸掛在北方約 500 高的天空,斗柄指向
東,把斗口 β、α 星的距離延長五倍即可找到 2 等的北極
星 (小熊 α / Polaris),現時的北極星離北天極約 3/40 ;沿
斗柄的弧度向東南伸展,可找到橙黄色 0 等的大角星 (牧
夫 α / Arcturus) 和 藍 白 色 1 等 的 角 宿 一 ( 室 女 α /
Spica)。由北斗柄、大角、角宿一構成的假想弧線稱為 “春
季大弧線”。

大角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與另外五顆 3 等星組成牧夫座主
體,形狀好像一隻風箏。從大角向西望便見獅子座,獅子
頭好像反向的 ? 問號,最亮的大角、獅子尾的五帝座一
(獅子 β,2 等) 和獅子前脚的軒轅十四 (獅子 α /
Regulus,1.5 等) 幾乎排成直線,有些觀星者合稱大角、
角宿一、五帝座一為 “春季大三角”。如果南面低空少雲的
話,可用雙筒鏡找尋全天最亮的 “奧米加球狀星團”
(Omega Centauri,4 等)。
春季大弧線和春季大三角 →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4 of 24


如果想練習固定的天文攝影,小熊座和大熊座是不錯的對象,在少光害的黑天把廣角數碼相機連三
脚架固定向着北極星,曝光二十分鐘以上可現多條的同心弧線,它們都是視場內的星點在曝光時段
內因地球自轉而劃出的星流跡。

星流跡照片,近中心的亮點是北極星。Henry Cheng 攝於廣東省梅州市陰那山,2012.12.15


Canon S100 相機 + CHDK 軟件 24 mm f/2.0 ISO 800 固定腳架 曝光 60s x 111 frames。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5 of 24


夏季星空 7 月中旬晚上 10 時 8 月中旬晚上 9 時 9 月中旬晚上 8 時

對觀星者而言,夏季夜空最多彩多姿,最易辨認是 “夏季大三角”,
它由織女 (天琴 α / Vega,0 等)、牛郎 (天鷹 α / Altair,0.7 等) 和天
津四 (天鵝 α / Deneb,1.3 等) 的聯線構成,織女牛郎隔着銀河相
對,實際相距 15 光年。在天鵝頭的輦道增七 (天鵝 β / Albireo,3 等)
是全天最美麗的雙星,主星金黄色,伴星藍星,相隔 34 角秒,用雙
筒鏡可辨。以中型望遠鏡觀測,我們還可以找到天鵝尾側的 “北美洲 輦道增七
星雲” NGC 7000 (視面 30,亮 5 等),天鵝頭之東的啞鈴星雲 M27
(8’,8 等)、天琴座的戒指星雲 M57 (2’,9 等) 和
武仙座球狀星團 M13 (17’,6 等),通過放大攝影
更現其細節和顏色,見講義《雙星、變星、星團、
星雲》內的照片。

在南天的銀河區有易辨的天蠍座,其中最亮的紅星
稱心宿二 (天蠍 α / Antares,1 等),古籍稱大火,
代表蒼龍的心臟,它是一顆超巨星,直徑比太陽大
八百倍。天蠍之東是人馬座,外形像茶壼,目視的
銀河中心就在茶壺嘴旁,天文學家已証實這裡藏着
一個比太陽質量大四百萬倍的 “特大質量黑洞”,
稱 Sagittarius A*。除此之外,在南天銀河還有不
少熱門的深空天體,包括球狀星團 M4 (6 等) 和
M22 (5 等)、疏散星團 M6 和 M7 (4 等)、礁湖星
雲 M8 (6 等)、奧米加星雲 M17 (又稱天鵝星雲,
6 等)、三葉星雲 M20 (又稱三裂星雲,9 等)。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6 of 24


在香港難見燦爛的銀河,在外地少光害的郊外就可以。上圖展示美國猶他州一小鎮 (400 N) 在夏季所
見的南天銀河,東面是茶壺形狀的人馬座 Sagittarius,西面是天蠍座 Scorpius,星座之間有不少較亮
的球狀星團 (M4、M22)、疏散星團 (M6、M7、M21、M23、M25) 和星雲 (M8、M16、M17、M20),
M24 是銀河旋臂的一塊小星區,+ 號是銀河中心。 照片攝於 2007 年 7 月,視場約寬 550,木星剛
好運行至天蠍座,亮度達 – 2.5 等。 http://www.fotopedia.com/items/flickr-814166741

M4 是最易找尋的球狀星團之一,距離心宿二 M17 奧米加 (天鵝) 星雲,亮度 6 等,視直徑 11 角分。


(天蠍 α) 只有 1.30,亮度 6 等,視直徑 0.50。 (Kodak Ektar 菲林 曝光 60 分鐘 Joseph Liu 攝)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7 of 24


秋季星空 10 月中旬晚上 10 時 11 月中旬晚上 9 時 12 月中旬晚上 8 時

在香港的秋夜看不到 “斗柄西指” 的景象,因為北斗在地平線以下,要找尋


北極星 (小熊 α),可利用 W 形狀的仙后座 (右圖): 把 W 兩側的線向下
延伸至相交點,把相交點和 W 中間的星聯線延長五倍,就能找到北極星。

秋天的亮星不多,只有南面的北落師門 (南魚 α / Fomalhaut,1 等) 和在低


空黃色的五車二 (御夫 α / Capella,0 等)。最易辨認的星座是在天頂附近的
飛馬座,主體像一個正方形,稱 “飛馬大四方” (秋季大四方),1995 年發現
的第一個太陽系外行星,其母星 (51 Peg,5.5 等) 正好貼近大四方的西邊。
仙女座的主星壁宿二 (仙女 α / Alpheratz,2 等) 就在大四方的東北角,壁
宿二與同等亮度的奎宿九 (仙女 β)、天大將軍 (仙女 γ) 聯成直線,這三顆
星和大四方合成像一個倒轉的斗,著名的 M31 星系就在斗柄側近奎宿九,用雙筒鏡可見其糢糊斑
點影像,用大鏡觀看更好。用雙筒鏡也可以找到在三角座的 M33 星系和在英仙座的 “雙星團”,
後者由兩個疏散星團並排在一起,相隔約 0.50,亮度 4 等,古希臘人憑肉眼已能分辨,但不知何
故,廣為人知的梅西爾目錄竟然把它漏掉了。在英仙座還有大陵五 (英仙 β / Algol),它是有名的
掩食雙星,光變 2.1 至 3.4 等之間,週期 69 小時,偶然一望不會察覺大陵五的光暗差異,但精
於觀測的人一定能夠察覺出來。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8 of 24


冬季星空 1 月中旬晚上 10 時 2 月中旬晚上 9 時 3 月中旬晚上 8 時

冬季的亮星最多,最注目的是高掛的獵戶座,主體由七星組成,兩顆在 “獵戶頭”,三顆在 “腰帶”,


兩顆在 “獵戶腳”,其中最亮是參宿七 (獵戶 β / Rigel,0 等),其次是參宿四 (獵戶 α / Betelgeuse,
0.5 等),兩者都是超巨星,尤其是參宿四,直徑足與木星公轉軌道相比,不過參宿四是紅色,表示
溫度不足四千度,藍白色的參宿七,溫度卻超過一萬度。在腰帶下有肉眼可見的 M42 星雲 (視直
徑約 10,亮 4 等),用小望遠鏡看,星雲似雙翼,中心有梯形的 “四合星” Trapezium,用大鏡看,
四合星內外還有幾顆暗星。沿獵戶腰帶向東南望即見全天最亮的白色天狼星 (大犬 α / Sirius,–1.5
等),天狼之北是南河三 (小犬 α / Procyon,0 等),它與天狼、參宿四劃成三角形狀,別名 “冬季
大三角”。天狼南面的低空有第二最亮的老人星 (船底 α / Canopus,–0.6 等),又稱南極老人。

在 M42 星雲內的四合星 M45 昴星團

沿獵戶腰帶向西北望可見金牛座的 “眼睛”,即是紅色的畢宿五 (金牛 α / Aldebaran,1 等),還有一


對 “牛角” (金牛 β 及 ζ ),稍遠是頗亮的昴星團 (M45 / Pleiades,1.6 等),外國稱七姊妹星團,由
六顆主星分佈成疏散形狀,範圍寬達 1.80,用 400 mm 焦距以下鏡頭可拍攝有藍氣的 M45 全景。

在金牛、獵戶靠北處還有雙子、御夫和英仙等星座,它們的 α、β 星都亮過 2 等,辨認不太難,


特別是黄色的五車二 (御夫 α / Capella,0 等),它是全天第 6 最亮的星,在秋冬兩季皆現。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19 of 24


歷史回顧

夏至太陽升起的視方

左: 位於英國南部的史前巨石陣 (Stonehenge),在公元前 3100 - 1600 年間分幾個階段建成,其後


巨石的位置曾被改動,形成今天所見的遺蹟。 右: 考古家筆下的復元圖,巨石陣有柱有樑,直徑
約 30 米,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確知它的用途。研究者認為它像祭壇,巨石陣還有幾個重要的位
置,似乎都是用來指示日月的升降點,例如圖示的太陽在夏至那天從東北升起的一刻。

上圖: 位於美國懷俄明州大角山頂的 “魔輪” (Big Horn


Medicine Wheel,又稱 sacred hoop),由許多大小的石塊
排列而成,魔輪的直徑約 25 米,內有 28 條放射狀的
石列。依據 John A. Eddy 等人的考察,魔輪是印第安人
的古蹟,最少有七百年歷史,從輪心到輪邊的石堆排列
代表夏至的日出日沒方向,以及畢宿五、參宿七、天狼
星等的升起點。在美國西北部至加拿大一帶都發現幾個
類似的輪狀石堆,美洲原居民以農耕及狩獵為生,因此
在高山設立石堆觀測四季的天體出沒必然是生活所需。

右圖: 在古籍 Shahinshah-nama (History of the King of Kings)


記載的伊斯坦堡天文台 (Istanbul observatory),由伊斯蘭天文
數學家塔奇阿丁 (Taqi al­Din) 創立,1577 年建成,但基於政
治原因在 1580 年被拆掉了。圖中展示伊斯蘭國家在中世紀
的天文成就: 包括台內人員的工作情況,採用的幾何工具、
測天的小型三角儀,象限儀和星盤,還有沙漏時鐘,機械時
鐘、地球儀等。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tanbul_observatory_of_Taqi_al-Din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20 of 24


動畫 : 本輪與行星逆行 http://www.alanchuhk.com/Epicycle.gif

托勒玫 (Ptolemy) 是公元二世紀的古希臘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生於埃及,著作有《天文學大成》



《地理學指南》等,他用本輪 (epicycle) 和均輪 (deferent) 的軌道組合解釋行星的視運動,主張地
球居宇宙中心靜止不動,日、月、行星和遙遠的星則環繞地球運行,這個 “地心說” (geocentric model)
符合占星和測定行星位置的要求,因此廣為接受直至望遠鏡發現木衛體系和金星滿盈才露出破綻。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 是波蘭天文學家,大學畢業後從事宗教事務,他在教堂建立


一座小天文台長期從事天文觀測和研究,創立 “日心說” (heliocentric model),但經歷多年才正式公開。
原本的哥白尼理論保留了本輪、正圓形行星軌道等觀點,所以犯駁仍多,其後開普勒建立行星定律,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以及星視差 (stellar parallax) 相繼發現,日心說遂得到全面的認同。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21 of 24


星盤: 人類的天文知識都是從目視觀天開始,
未有望遠鏡之前,歐洲和阿拉伯人已有小型的星
盤 (astrolabe) 幫助天文觀測和航海。典型的星盤
主體是一個有圓周刻度的黃銅盤,盤的正面刻有
地平座標的高度和方位圈線,也有一個可轉動的
網絡狀星圖,星圖只有黃道和最亮的星 (在尖角
的星標),圓盤背面安裝可繞中心旋轉的窺管,觀
測者手持垂懸的銅盤,把窺管對準星體或太陽便
可以從盤邊刻度得到星體的高度。

觀測到太陽的高度後,將當日太陽在黃道的位置
轉到觀測所得的高度圈上,二者相交於一點,再
把標桿撥去這一點便可從邊緣上時圈讀取現場
的時間。知道太陽當天的赤緯和中午時的高度,
又可以求出觀測地的緯度。這種儀器還可以根據
不同的需要,在盤面上增加其他功能,例如測影
的刻度、羅盤和占星用的符號等。

第谷時代: 到了十六世紀後期,丹麥天文學家
第谷 (Tycho Brahe) 更建造大型的私人天文台,
最觸目的儀器是一個半徑超過二米的黄銅象限
儀,弧邊長度只限於圓周的四份之一,故稱 “象
限” (quadrant),由於體型大,弧邊設在南北方向
的牆壁上,刻度可細讀至 1 / 3 角分左右。原物
已毀,左圖是從第谷著作中複印的加色雕刻版,
牆上象限儀建於 1580 年代,弧內有第谷和其屬
員的壁畫,第谷的手正指向牆頂的天窗,觀測時
需要三人,在弧邊的操作者可能是第谷本人或熟
練助手,他滑動瞄準器找尋天窗出現的目標,當
目標通過南北線時就喊出仰角的讀數,面對時鐘
者喊出時刻,坐椅的人則負責筆記,整座象限有
上下兩個瞄準器以方便操作。根據已知的第谷觀
察記錄,象限儀的實際精度約為 1 / 2 角分,比
較之下,中國古籍雖有許多天象記載,但欠缺客
觀的幾何量化,古中國又將周天分為 365 又 1 / 4
度,所以 1 古度都比西方天文學的 10 略少。

雖然第谷的目視儀器可達角分級,但精度仍不足
夠察覺星視差,因此第谷不認同哥白尼的日心說
而接受既有的地心說。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22 of 24


航海鐘的發明: 在風浪中要保持船上機械鐘的準確運作並不容易,這項挑戰到了 1735 年才有
突破,當時英國發明家哈里遜 (John Harrison) 研製了 H1 號航海鐘,寬 4 呎,重 74 磅 / 34 公
斤,它用發條代替擺錘計時,24 年後的 H4 號改進至 5 吋直徑,重 3 磅,在 60 天航海測試
中的累積誤差低至 5 秒,平均每天誤差約 0.1 秒,H4 的成功使哈里遜獲得政府的一萬英鎊獎
金。

經度測量: 古代航海家測量星的高度便知船隻
的緯度,但經度測量卻遲至航海鐘發明之後,那
時的導航員都用以下方法測定船隻的經度 -----
在某時刻 t 用六分儀測量 S 星至月球圓邊的
θ 角,計算 S 至月球中心的 “月距”,再比對航
海天文年曆的 "標準時間 - 月距" 表,從 t 與標
準時間的時差便可利用地球自轉週期 (3600 =
23h 56m 4s) 算出船隻在當時的經度,高度 a1
和 a2 是用 來修 正大 氣 折射 對測 量 結果 的影
響。當然,修正要越準越好,因為 1 秒誤差已
相當於赤道上 460 米的位置分別。上述方法一
直沿用到二十世紀初才由電報通訊取代。

1874 年的金星凌日 (金星在太陽面前經


過),各國都派團往不同地點觀測,附圖
是英國海軍在夏威夷的觀測隊。

金星凌日是罕見天象,目前只有 1639、
1761、1769、1874、1882、2004、2012 年
的觀測記載。凌日時金星距離地球最近
(~ 0.3 AU),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天文學家都
利用這些機會以視差原理測定天文單位
的實際長度。現代的行星雷達已取代昔日
的測距方法,不過機會難逢,金星凌日仍
然是天文愛好者追求的觀測目標。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23 of 24


Q&A
1. 光線由太陽至 40 AU 遠的冥王星要多久 ?
2. 從地球啟航的太空船,平均航速 100 km/s,到最近的比鄰星 (距離 4.22 光年) 要多少年?
如果速度只有 10 km/s,到比鄰星要多少年 ?
3. 地球比月球直徑大四倍,問在月球看地球的視角 ?
4. 織女星離地球 25.3 光年,牛郎星離地球 16.8 光年,兩星目視角距 34.20,求兩星的實際距離。
5. 織女星的赤緯 = 390 N,北京在北緯 390,在北京見到織女星過中天的高度 = ?
6. 為甚麼全中國都用一個時區 ?
7. 如果天狼星在 Monday 20:30 pm 過中天,問 Wednesday (兩天後) 天狼星過中天的大約時間 ?
8. 如果台南市 (1200 E) 的太陽在 12:00 正午過中天,問同一天香港 (1140 E) 的太陽在何時過中天?
韓國首爾 (1270 E) 的太陽又在何時過中天 ?
9. 織女星亮度是 0.0 等。如果金星亮達 –4.5 等,它比織女星亮多少倍 ?
10. 土星最亮時達 –0.3 等,請估計在木星見土星最亮時的視星等。
11. 太陽的視星等為 –26.74,請算出它的絕對星等。
12. 巴納德星 (Barnard’s star) 在蛇夫座,視星等 9.5,視差 545 milli-arcsec,求它的距離和絕對星等。

答案:

1. 陽光走 1 AU 需時 8.3 分鐘,到冥王星約要 40 x 8.3 分鐘 = 5.5 小時。


2. 光速是 300 000 km/s,太空船的 100 km/s 只及光速的 1 / 3000,到比鄰星要 4.22 x 3000 = 12700 年。
10 km/s 未達脫離地球引力束縛的速度,太空船無法到比鄰星。
織女星在北京的天頂
(飛離地球最少要 11.2 km/s) 北天極
北京
3. 在月球看地球的視角 = 地月直徑之比 x 在地球看月球的視角 ≈ 20。
2 2 2 390 地平線
4. 用三角算法 (c = a + b – 2 a b cos C) 得牛郎織女星相隔約 15 光年。
地球
5. 過中天時織女星在北京的天頂,見附圖。
赤道
6. 中國東部人口遠較西部密集,所以全國統一用北京所在的 +8 時區。
7. 地球自轉週期比一天的長度約快 4 min,兩天後天狼星將提早在 20:22 pm 過中天。
8. 經度相差 10 便有 4 min 時差,假如台南、香港、首爾三
地都在同一 +8 時區,香港的太陽將在 12:24 過中天,首
爾則在 11:32 過中天。但實際上首爾在 +9 時區,因此首
爾的太陽將在當地時間 12:32 過中天。
(0.0) – (– 4.5)
9. 金星比織女星亮 2.512 = 63 倍
10. 假設太陽、地球、木星、土星的距離排列如下:

日 地 木 土
1 AU 4.2 AU 4.3 AU

地球見土星最亮時達 –0.3 等
2 1.5
在木星見土星應比地球所見亮 [(4.2 + 4.3) / 4.3] = 3.91 = 2.512 倍,即是亮多 1.5 個星等級。
在木星見土星的最大亮度 = – 0.3 – 1.5 = – 1.8 等
11. 日地距離 = 1 AU = 1 / 206265 parsec,太陽的絕對星等 = –26.74 + 5 – 5 log (1 / 206265) = 4.83
12. 巴納德星的距離 = 1 / 0.545 = 1.83 parsec = 6.0 光年, 絕對星等 = 9.5 + 5 – 5 log (1.83) = 13.2

AC_BasicsReview Alan Chu 24 of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