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二 中國歷史科

模擬試卷 參考答案
(2018 年 4 月)

一、選擇題 (10 分,每題 1 分)


1. B 2. B 3. D 4. C 5. D
6. C 7. B 8. A 9. D 10. D

二、地圖題 (15 分)
1.
運河 A:永濟渠 (1 分)
運河 B:廣通渠 (1 分)
運河 C:通濟渠 (1 分)
運河 D:山陽瀆 (邗溝) (1 分)
運河 E:江南河 (1 分)

2.
˙ 榆林至涿郡 (1 分)
˙ 太原至洛陽 (1 分)

3.
˙ 隋朝修築馳道,克服了中國北方交通的東、西阻隔,亦促進了貿易與國防事
業的發展。(3 分)
˙ 隋朝開鑿了五條運河,成功打破南、北橫斷的地形,使南、北物資的漕運暢
通無阻。運河的開鑿,對於當時乃至後世的貿易、交通及軍事運輸,實起着
重要的影響。(5 分)

三、辨別政府部門 (8 分)
A 樞密院 (2 分) B 御史台(2 分)
C 軍器監(2 分) D 制置三司條例司 (2 分)

四、改正錯誤 (7 分)
1. 四次三次 (1 分)
2. 1261 年1259 年 (1 分)
3. 阿里不哥蒙哥 (1 分)
4. 長安燕京 (1 分)

1
5. 元太祖元世祖 (1 分)
6. 洛陽臨安 (1 分)
7. 宋帝昰宋帝昺 (1 分)

五、問答題 (10 分)
1. 明太祖即位後,推行了哪些君主集權措施?(4 分)

明太祖分封藩王,以監視地方,屏藩皇室;(1 分)廢中書省,不設宰相,由
皇帝直統六部;(1 分)施行跪對、廷杖,以提高君威;(1 分)設特務機構「錦
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用以偵察臣民的言行;(1 分)地方上的民政、軍事
及刑法由「三司」分掌,直接向朝廷負責。(1 分)(任選 4 項,每項 1 分)

2. 明朝宦官弄權,對明朝的政局影響甚深。試舉兩例加以說明。(6 分)
英宗寵信宦官王振,並聽取其意見親征瓦剌,結果引發「土木之變」,英宗被俘
國家突然失去一國之君,政局不穩;(3 分)
英宗被俘後,朱祁鈺隨即被擁立為帝。其後瓦刺放回英宗,宦官曹吉祥發動「奪
門之變」助英宗復位,朝綱混亂不堪;(3 分)
熹宗時,魏忠賢專權,人稱「九千歲」,連同附和他的非東林黨人捕殺東林黨人
是為「東林黨爭」,自此朝中忠良盡去,政治更腐敗。(3 分)
(任選 2 項,每項 3 分)

六、資料題 (10 分)
1. 宦官當權導致政治敗壞,損害李唐政府的威信,加速唐朝的衰亡。唐朝的
中央政治危機、虐民暴政、軍事失利和藩鎮叛亂等都源自宦官當權,這些事
件危及唐朝的國祚。(4 分)

2. 安史之亂期間,宦官李輔國擁立肅宗有功,得以掌管禁軍,自此唐朝宦官
權勢漸重。就如資料所指,在他們的干政下,引發了許多損民暴政,甚至是
廢立皇帝等政治危機;又與朝臣和藩鎮勾結,朝政日非。
至唐中後期,牛李黨爭令情況更加惡劣。兩黨因出身、習尚、意見等的分歧
鬥爭不息達四十年之久。期間他們多次為意氣之爭而勾結宦官,打擊對方,
朝政更發混亂不堪。
由此可見,安史之亂後唐朝因出現了宦官亂政、牛李黨爭,政治日益敗壞。
(6 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