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四年级 华文理解
12 月份评审 2021
时间:1 小时 15 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班级:4 年级 家长签名: ____________

1. 本试卷分为甲组和乙组。
2. 全部题目必须作答。
3. 甲组每题附有 A,B,C 和 D 四个答案选项,选出一个最适当的。
4. 乙组各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试卷里指定的空位上。

NO. SOALAN Makah Penuh Markah Diperoleh


1-20 20
21 (a) 2
(b) 2
(c) 3
(d) 3
22 (a) 2
(b) 3
23 (a) 4
(b) 2
24 4
25 5
JUMLAH 50

甲组

第 1 至第 2 题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 题。
0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刘老师不仅学识 _____ ,为人还风趣幽默,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1. 哪项适合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A. 富足
B. 渊博
C. 广大
D. 高明

2. 哪个字构成的词都是正确的?

字 构词
A 宁 宁静 安宁
B 毕 毕生 毕语
C 劫 劫难 运动
D 措 措施 措误

3. 哪个句子没有别字?
A. 文华跃入游泳池里,浅起了一朵大水花。
B. 晓丽解不开那道数学题,为此感到非常苦脑。
C. 他连接到网落后,便点击观看所喜爱的视频。
D. 警方设下天罗地网,最终将那群匪徒统统逮捕归案。

“马路如虎口”,公路使用者应时时小心,以免造成意外。

4. 哪个句子修辞手法与上面句子相同?
A. “胜不骄,败不馁”,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输赢。
B. 听到胡老师那如洪钟般响亮的声音,同学们都不敢说话了。
C. 看到妹妹满脸面粉滑稽的样子,我们笑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D. 看着满江红的成绩单,我的心情就像从山崖掉到谷底般难过。

第 5 至第 12 题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这碟鸡肉原来是有故事的。

昨晚,母亲给我留了一碟鸡肉,但少了鸡腿。我猜:会不会是家里来了特别
的客人呢?

1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于是,我问母亲:“妈, 我的鸡腿呢?”

母亲说:“这只鸡原本就不是 弄给你吃的,是给隔壁家的老婆婆!”

原来,隔壁家的老婆婆摔倒受伤,在医院住了好几天。母亲说老人家不一定
喜欢吃医院的食物,所以便用冰箱里的最后一只自养鸡弄了白斩鸡,撕下左右两边
的鸡腿,托老婆婆的女儿带到医院给老婆婆吃。这剩下的就留给我们自己吃。

我好奇,说:“她女儿自己不会煮吗?”

母亲说:“她女儿要上班,哪里有空? 反正我在家有空,弄个白斩鸡有什么
难? 三两下就做好啦!

母亲还嘱咐老婆婆的女儿说: “这个说是你自己弄的就好,千万别讲是我做
的,免得你妈客气,不好意思吃。”

母亲很照顾老人家。每次有新搬来的邻居老人,母亲一定会招呼对方到家里
来坐坐,并拿出家里所有好吃的来招待老人家。如果刚好种在后院的蔬果熟了,母
亲一定不会忘记摘一些送给老人家,让他们带回家享用。

我万万没有料到母亲的热情还更上一层楼,热情境界去到了老人家住院,她
还特地煮食物托人送到医院。她还怕老人家不好意思麻烦到人,所以嘱咐对方的女
儿说是自已煮的就好。

其实,母亲自身已经是个不良于行的老人。不过,每当见到比自己年纪大的
老人,地感是十分关爱他们。母案说:“老人家经常有苦自己知,肚子饿不敢讲、
身体不舒服也不敢讲,怕麻烦孩子和身边的人。”

母亲说的,可能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所没联想到的啊!

老人家确实有很多想法是我们难以理解的,只能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体会。

(曾毓林 《一碟鸡肉的故事》,有改动)

5. 作者母亲为什么要弄白斩鸡?
A. 隔壁家的老婆婆的女儿想吃 B. 隔壁家的老婆婆请母亲弄给她吃
C. 招待到作者家中做客的老人家 D. 为摔倒受伤住院的老婆婆而弄

于是,我问母亲:“妈, 我的鸡腿呢?”

6. 为什么作者会这么问?
A. 以为母亲吃完了,没留给他。 B. 以为母亲故意把鸡腿收起来。
C. 以为母亲要把鸡腿留给客人吃。 D. 以为母亲把鸡腿送给了邻居享用。

2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7. 为什么母亲要特别嘱咐老婆婆的女儿说鸡腿是她自已煮的?
A. 母亲担心老婆婆不喜欢吃她弄的白斩鸡。
B. 母亲要教导老婆婆的女儿如何孝顺自己的母亲。
C. 母亲担心老婆婆会不好意思,因为给他人带来了麻烦。
D. 母亲知道老婆婆的女儿忙于工作,没空给自己的母亲做饭。

8. 哪项说明与文本内容无关?
A. 每当有邻家老人入院,母亲都会为他们的家人弄白斩鸡。
B. 母亲看到比自己年龄大的老人家,就一定十分地关爱他们。
C. 每当裁种在后院的蔬果有收获,母亲都会与邻家老人分享。
D. 每当有新邻居老人搬来,母亲一定请他们到家里来招待一番。

9. 哪项与作者母亲的特质无关?
句子 感情
A. 对身边的老人家十分关爱和照顾。 敬老
B. 把两个鸡腿留给邻家老婆婆,只给作者留下其余的部分。 自私
C. 担心老人家吃不惯医院的食物,特地为邻家老婆婆弄白斩 有同理心
鸡。
D. 担心老婆婆的女儿没空为自己的母亲做饭,特地为她弄点 为他人着想
吃的。

其实,母亲自身已经是个不良于行的老人。

10. 以上句子中画线词语的部分说明了什么?
A. 作者的母亲有不良行为。
B. 作者的母亲行动不太方便。
C. 母亲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D. 作者的母亲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爱的人。

母亲说的,可能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所没联想到的啊!
11. 哪项的“啊”与上面句子的“啊”的读音相同?
A. 新娘来了,快来看啊! B. 你不应该数负他人啊!
C. 门前的小树长高了啊! D. 个子小小的他,力气可不小啊!

她还怕老人家不好意思麻烦到人,所以嘱咐对方的女儿说是自己煮的就好。
3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12. 哪项用来取代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最合适?
I 吩咐 II 叮咛 III 警告 IV 交代

A. I、ll 和 III B. I、ll 和 IV


C. II、llI 和 IV D. I、ll、III 和 IV

第 13 至第 20 题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东汉末年,中原各地都在打仗,每股势力都想壮大自己,成为国家的唯一统
治者。其中,有位叫刘备的英雄,看到国家四分五裂,百姓被战争折磨,很想建立
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但是,刘备的势力很薄弱,身边只有两
个能征善战的好兄弟——关羽和张飞,但却少了有智谋的人帮助他。

后来,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才华过人、智谋深远,如果能得到他的
帮助,必能平定天下。刘备听了很高兴,赶紧派人打听诸葛亮的消息。那时,诸葛
亮住在隆中的一间茅草屋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为了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刘备
带着丰厚的礼物,在关羽和张飞的陪同下,一起去请诸葛亮。

他们到了诸葛亮的家门口,刘备亲自去敲门。不巧,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
好失望地回去,但他仍不放弃请诸葛亮的念头。

有一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家了,急忙带着关羽和张飞再次拜访。那时正是
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还下着大雪。刘备冒着风雪,走了很远的路,希望能
用自己的诚意打动诸葛亮。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又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
才离开诸葛亮的茅草屋。

过了一段日子,刘备淮备再次去请诸葛亮。这时,关羽和张飞都功他不要去
了,他们都觉得刘备没必要对诸葛亮这么恭敬。刘备却说: “对于有才能的人,
就要用尊敬的态度。”然后,他又和关羽、 张飞第三次去请诸葛亮。

这一次,他们来到诸葛亮家时已经是中午了,书童告知诸葛亮正在午睡。刘
备没有打扰他, 而是恭敬地站在门口等诸葛亮醒来,刘备在门外等了很久,太阳
晒得他满头大汗。关羽和张飞都心疼地劝刘备到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可刘备觉得,
那样不足以表示他对诸葛亮的敬意,于是他坚持守在门口。

诸葛亮醒来后,听说刘备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已经在门口站了几个小时,心
里非常感动,赶快出门去迎接刘备。诸葛亮邀请刘备到书房讨论国家大事,发现彼
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于是,诸葛亮决
定接受刘备的邀请,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三次拜见诸葛亮,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他,才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在此
后的几十年,诸葛亮用自己的才智帮助刘备使蜀汉政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三顾茅庐》, 有改动)

4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13. 刘备希望为百姓和国家做什么?
A. 让诸葛亮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B. 让国家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

C. 让国家四分五裂,百姓受尽战争折。 D. 让关羽和张飞助自己成为统治者

14. 为什么刘备没有能力建立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
I. 他的势力薄弱。
II. 诸葛亮拒绝帮助他。
III. 他缺乏有智谋的人帮助。
IV. 他身边只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好兄弟,能力有限。

A. I、ll 和 III B. I、ll 和 IV


C. I、llI 和 IV D. I、ll、III 和 IV

15. 刘备、关羽和张飞第一次去见诸葛亮时情况如何?
A. 诸葛亮拒绝接见。 B.诸葛亮正在睡午觉。
C. 诸葛亮正巧不在家。 D.诸葛亮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这时,关羽和张飞都劝他不要去了,他们都觉得刘备没必要对诸葛亮这么
恭敬。

16. 为什么关羽和张飞会有这样的想法?
A. 他们认为诸葛亮不可一世的态度没有必要受到尊重。
B. 他们认为就算没有诸葛亮,刘备也可以靠自己建国。
C. 他们认为天下不止诸葛亮一人可以帮助刘备打天下。
D. 他们认为诸葛亮根本就不想见刘备,所以不必浪费时间。

17. 后来,刘备怎样感动到诸葛亮?
A.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连续三次去拜见诸葛亮。
B. 刘备冒着风雪,走了很远的路,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
C. 刘备为了不打扰诸葛亮睡午觉,顶着大太阳在门口站了几个小时。
D. 刘备为了不打扰诸葛亮休息,挨饥受冻,站在门口等了整个下午。

18. 最后,诸葛亮为什么会接受刘备的邀请,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A. 他被刘备三顾茅庐,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
B. 他被刘备为了见他坚持站在太阳底下数小时的举动而打动。
C. 他对刘备在他午睡时,守在门口几个小时而感到不好意思。
D. 他和刘备有着共同的目标:建立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

刘备在门外等了很久,太阳晒得他满头大汗。

5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19.哪个成语适合用来取代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A.汗流浃背 B.精神奕奕
C.晕头转向 D.头头是道

每股势力都想壮大自己,成为国家的唯一统治者。

20.哪项的“一”和上面句子中“一”的读音相同?
A.一封信 B.一个国家
C.一间茅草屋 D.势力之一

乙组
第 21 题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i: 暗,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ii: 绿, 紫)如蓝。

21.(a) 根据上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i. 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

爸爸正在( i:构思,幻想)如何把已经 ( ii:荒芜,荒置)多年的后院设


计成好看的样子。

(b) 选出正确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i. 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

(c) 将下面的句子依序排列,在括号内写上其序数 1,2,3 或 4。 (3 分)

( 今天,我和弟弟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 我把自己藏好后,内心激动地等待弟弟来找我。

( 弟弟找了很久,最终才在客厅的大窗帘后面找到我。

6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 当弟弟闭着眼睛开始数数时,我便动身寻找躲藏地点。

表弟吃了几口饭菜。
表弟就说吃饱了。

(d)用“只是……居然”把上面的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3 分)

第 22 至 25 题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
个则完好无缺。

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水桶总是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
家中,而有裂缝的水桶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
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水桶对自己能够运送整桶的水,感到很自
豪。破水桶却对自己的缺陷感到非常羞愧,他为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感到非常难
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水桶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
惭愧,我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

“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漏掉,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的家。我的
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水桶说。

挑水夫虽然替破水桶感到难过,却对破水桶说:“回去的路上,我要你留意
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水桶眼前一亮。他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
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他开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
他又难受了,因为水又在路上漏掉一半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

挑水夫温和地说:“ 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
那一边有花,另一边却没有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
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来,你就替
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
如果不是这样,主人的桌上也就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漏水的水桶》,
7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有改动)

22.(a) 挑水夫有两个水桶,但为什么每天只能挑回一桶半的水? (2
分)

(b) 为什么破水桶要向挑水夫道歉? (3 分)

回去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23. (a) 挑水夫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4 分)

(b) 说出挑水夫让破水桶起到的两个功用。 (2 分)

24. 文中的挑水夫有哪些优点? 举出一个例子说明。 (4 分)

8
SJKC BENTA BAHASA CINA - PEMAHAMAN TAHUN 4

25.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
分)

出题老师:黄雪瑜师 审题老师: 李高胜 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