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一:说明文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別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
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
只管高据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
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砍,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
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风,真是可恶而又可怜!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
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著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
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
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
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
(丰子恺《杨柳》节录)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杨柳的特点?
A 枝叶悬垂 B 柳条纤柔
C 只向下生长 D 生长速度甚快

2 作者认为杨柳的美,在哪呢?
A 枝叶悬垂 B 向上发展
C 欣欣向荣 D 很会攀附

3 “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 。
“蒸蒸日上”的意思是?
A 每况愈下 B 欣欣向荣
C 一落千丈 D 急转直下

4 作者为什么说其他花木“可恶而又可怜”(第一段最后一句)?
A 要脱离主干,试图独立发展。
B 试图摆脱根部,攀附墙壁生长。
C 花叶与果实为求茂密生长,互相争夺养份。
D 不理会根部的供养,只顾向上发展,耗尽养份。

5 本文主要借杨柳的特性来表达甚么道理?
A 劝勉人要安于本份
B 带出做人不要忘本的道理
C 说明踏实的人自然得到赏识
D 讽刺那些不务实而向上爬的人

理解二:记叙文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放
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
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
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甚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
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
一切,层层的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元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1
天上的星辰,聚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
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
要我能寻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
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6 记叙文表达的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五种。本文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抒情中的?
A 直接抒情 B 借事抒情
C 间接抒情 D 借物抒情

7 第一段中的“不迟疑”与第二段中的哪句话相呼应?
A 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 B 不为什么
C 屏除一切,拂拭一切 D 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8 第二段“屏除”一词的意思是?
A 丢掉 B 盖住
C 保护 D 除去

9 第二段中,为什么作者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
A 因为母亲爱为女儿缝衣服。
B 因为母亲累了,只是说说而已。
C 因为她是“冰心”,所以母亲爱她。
D 因为母亲的爱是不负任何条件,唯一的理由是因为她是她的女儿。

10 第四段划线部分说明母爱有何特点?
A 温馨 B 包容
C 博大 D 深沉

理解三:应用文

修齐家具有限公司
190,Jalan Cheres 273,
Tmn Cheras ,56000 Kuala Lumpu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 年 4 月 20 日

征聘门市销售助理

2
本公司是一家组织健全的家具公司,1990 年创业至今,已拥有 15 家分行遍布全马。如今配合扩展计
划,欲聘请合格者加入我们的阵容。

2. 应征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两年销售经验
(b)拥有相关文凭或更高资历
(c)人品端正,自动自发及积极进取
(d)能操流利华、英及马来语
(e)愿意于星期六、日以及公共假期工作
(f)华裔为佳

3. 本公司为员工提供优厚福利(薪金+佣金),外地者将获提供住宿。有意者请于本年 5 月 20 日
之前来函,并附上详细履历表及半身近照一张。

修齐家具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
李志和 启

11 修齐家具有限公司要聘请什么人员?
A 销售经理 B 销售助理
C 人事经理 D 人事助理

12 以下是修齐家具有限公司发启事的目的,除了:
A 扩展市场 B 配合扩展计划
C 组织健全公司 D 征聘员工

13 以下哪项不是应征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只限华裔 B 拥有相关文凭
C 能操流利三语 D 愿意牺牲星期假日

14 除了薪金之外,以下哪项是该有限公司为员工提供优厚福利?
A 医药保险 B 膳食供应
C 交通补助 D 佣金住宿

15 以下有关履历表的解释,哪一项最正确?
A 记载个人经历及相关资料的表格。
B 记载个人最高学历和文凭的表格。
C 记载个人家世及家庭状况的表格。
D 记载个人工作和经济基础的表格。

理解四:图标

3
16 请问以上图片显示的是由什么单位发出的资讯?
A 学校 B 家教协会
C 补习中心 D 教育部门

17 晓娟星期一至星期四下午都有羽球训练,请问她只可以报名参加什么课程?
A 音乐课程 B 绘画课程
C 体育课程 D 电脑课程

18 明强报名了绘画课程,请问他的整个课程共多少小时?
A 5 小时 B 6 小时
C 10 小时 D 12 小时

19 慧敏参加了音乐课程,请问半年的学费一共是多少?
A RM400 B RM480
C RM600 D RM720

20 林太太有一部平板电脑,想为孩子寻找一位理想的钢琴老师。请问她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浏览
课程的内容?
A 拨电至 012-4392699
B 拨电至 088-251122
C 发送邮件至 citylearning@hotmail.com
D 点击 www.citylearning.edu.my 网站

理解五:诗歌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4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1 本首诗歌共分四节,四节诗是以什么来作为隔离与变化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
A 时空 B 人物
C 景象 D 情感

22 作者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
A 电报 B 电话
C 写信 D 梦里

23 长大后,作者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那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还有谁也是他所惦念
的?
A 父亲 B 手足
C 亲友 D 妻子

24 只有遥遥相隔,无法逾越且蕴藏着作者无法言喻的渴望与深深遗憾的是诗中那一段文字?
A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B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C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D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5 《乡愁》诗意到了最后一节,作者的感情升华为:
A 家愁 B 情愁
C 国愁 D 思愁

理解六:文言文

黃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余以纸画字,书不数字,安常已解吾意。余戏之曰; “余以手为口,君以
眼为耳,皆异人也。”
疾愈,余与安常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
西流,余因作《浣溪沙》。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相田:视察田地 洗笔泉:泉水名)

26 作者为什么去找庞安常?
A 看病 B 喝茶
C 聊天 D 探病

27 作者以什么方式让庞安常明白他的意思?
A 使用手语 B 请人传语
C 在纸上画图 D 在纸上写字

28 根据本文所述,洗笔泉有什么特色?
5
A 泉水甘甜 B 泉水清香
C 泉水像墨 D 泉水可活病

29 “而颖悟绝人”一句中的“绝”,是什么意思?
A 杰出 B 超越
C 绝对 D 特别

30 “遂往求疗”的正确翻译是:
A 随即恳求治疗。 B 终干前往要求医治。
C 于是前往,请求医治。 D 竟然到处请人为他医治。

修辞

31 “他凌空一投,评判哨子声跟著响起,此刻大家气都不敢喘一口,目光紧随着球……”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反复
C 夸张 D 引用

32 “语文,是民族的根;语文,是民族的灵魂;语文,是民族的尊严。”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反复
C 排比 D 引用

33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可见阅读对我们有莫大的好处。”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反复
C 排比 D 引用

34 “班上的高子总爱用拳头来解决问题。”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借代 B 反复
C 夸张 D 引用

35 “你是象棋高手,我这初出茅庐的低手怎能跟你比呢!”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偶 B 对比
C 仿拟 D 夸张

36 “天上的乌云密布,看来这场雨是势在必下了。”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偶 B 对比
C 仿拟 D 夸张

37 以下句子都采用了“引用”修辞的手法,除了:
A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流汗撒种的人,必能欢呼收割。
B 遭遇挫折时,千万不可灰心、气馁,別忘了 “失败为成功之母”。
C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祇有荊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D 有风度的运动家,要有服输的精神。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运动家正是这种君
子。

38
I 我在地毯的那一端等你。
II 阿康的哭声,大的几乎可以把屋顶掀开了。
6
III 蝴蝶和蜜蜂带着花朵的蜜糖回家了,羊队和牛群告別了田野回家了,火红的太阳也滚
著火轮子回家了。

以下哪项修辞是根据上面的句字排列的?
A 比拟、排比、引用 B 借代、夸张、排比
C 排比、比拟、引用 D 比喻、排比、夸张

39
I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II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III 阿康今天为什么会迟到呢?他是个从不迟到的人呀!

以下哪项修辞是根据上面的句字排列的?
A 比拟、排比、引用 B 借代、夸张、排比
C 排比、比拟、引用 D 比喻、对偶、设问

40 以下句子都采用了“比喻”修辞的手法,除了:
A 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B 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 朦胧里,山峦静静地睡了!朦胧里,田野静静地睡了!
文字

41 以下哪个句子有错别字?
A 这个住宅区的房屋鳞次栉比。
B 沉迷于电子游戏是弊多于利的。
C 通晓古今的事情,就是一个搏古通今的人了。
D 这些植物,在我们的家乡比比皆是,一点也不稀奇。

42 以下哪个句子没有错别字?
A 不经过一番实饯,就增长不了才智。
B 这是我前天向你借的书,现在完壁归赵。
C 王老师在艺术方面的非凡成就,令许多人望尘漠及。
D 我一向敬佩奋发图强、坚忍不拔的人物,尤其敬佩他们之中的那些残障者。

43 以下哪一组书写正确无误?
A 天渊之别 招展 一发千钧
B 叹为观止 颓费 心花怒放
C 名副其是 呻吟 有条不紊
D 引杭高歌 揍合 异想天开

44 以下哪组字的部首是不相同的?
A 内 周 肜 B 以 亿 仑
C 在 奎 寺 D 外 梦 歹

45 以下哪组字的笔画数是相同的?
A 纱 绚 B 陴 隅
C 辍 轼 D 洗 洁

46 以下哪项搭配是不正确的?
A 众(象形字) B 闻(形声字)
C 中(指事字) D 友(会意字)

7
47 以下哪项汉字的造字法是相同的?
A 忠 休 B 泪 水
C 本 雨 D 车 弓

48 以下哪项搭配完全正确?
结构 汉 字
A 上下结构 想 早 立
B 内外结构 可 造 畸
C 独体结构 舟 目 足
D 品字结构 荔 聂 晶

49 经过多次的______,问题终于获得解决。
哪个词适合填在横线上?
A 交际 B 交涉
C 交待 D 交臂
50 那作奸犯科的罪犯被警方逮捕 ______。
哪个词适合填在横线上?
A 归案 B 正法
C 归罪 D 惩治

词语

51 以下哪组是不合逻辑的推理?
A 按部就班  循序渐进 B 手足无措  从容不迫
C 路不拾遗  夜不闭户 D 乐不思蜀  流连忘返

52 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 ,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着憧憬。
以下哪项是“憧憬”的同义词?
A 向往 B 答谢
C 啜泣 D 挫折

53 以下哪组反义词是不正确的?
A 和盘托出 X 守口如瓶 B 祸不单行 X 双喜临门
C 独木难支 X 众志成城 D 不劳而获 X 坐享其成

54 铁尔河是一条宽阔,迂缓浑浊的河。
以下哪项是“浑浊”的反义词?
A 清澈 B 稀疏
C 分散 D 热情

55 以下哪些短句的横线上适合填入“把”这个量词?
I 一( )葱 II 一( )刀
III 一( )伞 IV 一( )水

A I、II、III B I、II、IV
C I、III、IV D II、III、IV

56 经过长期艰苦砥砺,他终于闯出一片蓝天。
句子中“砥砺”的意思是?
A 练习 B 补偿
C 摩擦 D 磨练

57 以下哪个不是贬义成语?
A 自以为是 B 处心积虑
8
C 口是心非 D 才思敏捷

58 以下哪个句子的划线字应用得不正确?
A 哥哥做事一向非常谨慎。
B 因为工作繁重,所以爸爸常熬夜。
C 面试碰壁,明强拖着稳重的脚步回家。
D 她常在同学间散布谣言,搬弄是非。

59 以下哪个句子的划线字应用得正确?
A 他做事太暴躁了,这样很容易出事的。
B 出外旅行,行李带太多,真是累赘啊!
C 叔叔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制造了一份旅游计划书。
D 这首诗歌纾解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

60 以下哪些是外来语?
I 逻辑 II 派对 III 婀娜 IV 玻璃

A I、III B II、III
C I、II D II、IV

61 加点字字义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 方兴未艾(完尽) 犯法(抵触)
B 居高临下(面向) 躬行(弯腰)
C 咎由自取(灾祸) 焕发(更新)
D 三顾茅庐(拜访) 矫健(快速)

62 以下哪个是贬义成语?
A 冰清玉洁 B 明察秋毫
C 学贯中西 D 喧宾夺主

63 根据以下词语的感情色彩,哪项的搭配是正确的?
A 贬义:肆虐、卓越 B 中性:文化、矛盾
C 褒义:优雅、稳定 D 褒义:苍劲、恍惚

64 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
他______辞职不干,______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A 如果……就 B 宁可……也
C 因为……所以 D 除非……否则

65 ______赌海的人不但赔上自己的金钱和前途,还为家人带来痛苦。
A 涉及 B 留恋
C 沉沦 D 嗜好

66 不用泥土______的蔬莱会不会因为少了泥土,以致少了乡土______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呢?
这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水耕蔬菜在环保及食品健康上的______,却是无可质疑的。
选出最适合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A 栽插、情味、价格 B 栽植、情由、价位
C 栽培、情操、价差 D 栽种、情怀、价值

67 对下列加点“素”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素(原有的)不相识 B 艰苦朴素 (一向的)
C 装扮素(不艳丽)雅 D 三荤一素(白色的)

9
68 以下没有语病的句字是:
A 李老师讲的书有声有色。
B 我的志愿想做一个飞行员。
C 经过反复修改,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多了。
D 我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前进。

69 下面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既生动又恰切的一项是:
A 那高高的摩天楼像是钻天的椰树,直刺苍穹。
B 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顶着小小的黄花,雄纠纠地立在路旁。
C 面对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喝了香醇的美酒,心都醉了。
D 如果说群体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70 “澎湃的浪潮拍打着堤岸,发出阵阵声响。”
上述句子中的双音节语素是:
A 澎湃 B 浪潮
C 堤岸 D 声响

71 “他经过反复斟酌,终于决定了下一步计划。”
文中“斟酌”的意思是:
A 考虑 B 讨论
C 检讨 D 参考

72 “下了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像被洗刷过似的,格外清新。”
上面画线的词中,哪个是助词?
A 过后 B 格外
C 似的 D 像

73 “读者文摘的内容包罗万象,是一份十分值得大家阅读的月刊。”
句子中的“阅读”与括号内哪一个合成词是同一类型的?
A 国泰 B 谈论
C 画家 D 歌剧

74 “火车正停在一个终站,一批批疲惫的旅人陆续步向他们的旅程,而月台上的星光竟是如此
的冷。
上述句子中引用了哪一类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比喻
C 借代 D 衬托

75 “威名失足跌入河里,琼森奋不顾身跳下去救他,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值得表扬!”
上面划线的词语,哪一个属于中性词?
A 奋不顾身 B 舍己为人
C 行为 D 表扬

句子

76 以下哪个是祈使句?
A 沙巴是我的故乡。 B 明杰昨天沒有來上课。
C 记得拿食物喂貓。 D 妹妹有一双令人著迷的大眼睛。

10
77 “那时候邮电事业还不够发达,_____是本城的信件,____要好几天才能收到。
以下哪一项适合填写在画线的空格中?
A 因为……所以 B 假若……倘若
C 只要……就 D 即使……也

78 “那个叫人讨厌的少年弄坏了金色的瓶子”
上面的句子画线的部分,那个是主语?
A 那个 B 少年
C 金色 D 瓶子

79 下列的句子中,哪个不是承接复句?
A 他走出门口,然后就不见了踪影。
B 他吃饱饭后,又再吃水果,过后还吃了一些点心。
C 他的生日不是在三月,而是在五月。
D 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80 “孝顺父母是华族的传统。”
上面的句子属于什么句子类型?
A 疑问句 B 陈述句
C 感叹句 D 祈使句

81 “丽晶____舞跳得好,____歌也唱得很好。”
A 不仅……而且 B 不但……甚至
C 不只……还 D 不是……就是

82 下列那个句子没有语病?
A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作为的人。
B 通过老师的教导,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C 经过这次亲子讲座,对大家亲自教育有更深的了解。
D 通过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83 “____你已经答应了他,那你就要实现你的承诺。”
上面的句子中,应该填上?
A 除非 B 既然
C 何况 D 因为

84 “二十年前,我曾经读过这首诗。”
上述句子中的宾语是:
A 曾经 B 读
C 这 D 诗

85 下列句子中对谓语判断错误的是:
A 小妹诚恳地向我道歉。
B 大家热烈的欢迎新校长。
C 图书馆里的书经常被损坏。
D 圆圆手上拿着的玫瑰,是要送给那位老师的。

熟语

86 这位篮球国手在球坛效劳十年后,光荣引退。他非常感恩国家对他的提拔,因此留下来为球坛
栽培新血。
以下哪个名句可以配合上面的情况?
A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B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1
C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D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7 以下哪一句名句说明我们做人必须懂得礼尚往来的相处之道?
A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B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C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D 名不正,则言不顺。

88 以下哪句名句与“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含义相近 ?
A 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B 疾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D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9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八面玲珑 囫囵吞枣 B 轻而一举 呕心沥血
C 班门弄斧 平部青云 D 曾出不穷 安然无恙

90 “任何人只要心不死,任何事情都成功在望。”正所谓____________。”
哪个名句适合填在上面句子的横线上?
A 哀莫大于心死。
B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C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1 下面哪些名句与宣扬爱心社会有关?
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Ⅱ 劝君莫打枝头乌,子在巢中望母归。
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Ⅳ D Ⅲ、Ⅳ

92 “老虎借猪”这一歇后语的意思是:
A 兴风作浪 B 无处可逃
C 无中生有 D 有借无还

93 下面哪项错用了名句?
A 姐夫在婚礼上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不论未来的道路艰辛与否,将一生陪
伴姐姐走下去。
B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诚心诚意出钱办教育,大家却讽刺我沽名钓
誉,真让我心灰意冷。
C 我们应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虽然现在国家的经济仍然稳固,但
人民还居安思危,不可随意浪费资源。
D 大家都说我赚钱容易,但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我应该趁现在努力工作,以备
将来有安定的生活,大家又怎么能够了解我的打算呢?

94 以下哪几项的修辞法判断完全正确?
I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反问)
II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回文)
III 士别三曰,即更刮目相待。(夸张)
IV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借代)
A Ⅰ、Ⅱ、Ⅲ B Ⅱ、Ⅲ、Ⅳ
12
C Ⅰ、Ⅱ、IV D Ⅰ、Ⅱ、Ⅲ、Ⅳ

95 现今的年青人极力追求外在美,整形手术大行其道;反之个人涵养却弃之不顾,
孰知_______,刹那光辉的外貌又岂能与个人素养相抗衡!
A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B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 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
D 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能说?

标点符号

96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声说( )(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的


活( )( )
上述句子的横在线必须填上什么标点符号?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97 以下哪个句子的书名号使用错误?
A 你把那本《家务小常识》放到什么地方了?
B 紫云告诉我,《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C 李安的电影《少年 PI》讲述了印度少年的冒险精神。
D 泰铭的书架上放了不同的书籍,有《康熙字典》、《西游记》、《红楼梦》和其他
《古典小说》书籍。

98 下列的句子中,哪个标点符号是错误的?
A 这就是我写的文章——《读<马来纪年>有感》。
B 它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它不会很寂静,但也不会太喧嚣。
C 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都知道的就只是
这一点。
D “太阳那么毒,天气那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他在唠唠叨叨的抱怨
中死了。

99 下列句子中,哪一项的标点符号是不正确的?
A 那些所谓的(魔术师),使的只不过是过人的障眼法而已。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C 我国目前具大学资格的教职人员的起薪为 RM2100-RM2500 之间。
D 中国宋朝全能才子——苏轼(苏东坡),堪称古代一位集政治、古文、诗、词、书法
于一身的天才。

100 下列句子中,选出标点符号正确的句子。
A 能被别人妒忌的:肯定不是庸才。
B 能被别人妒忌的,肯定不是庸才。
C 能被别人,妒忌的肯定不是庸才?
D 能被别人妒忌的——肯定不是庸才。

语音

101 哪一组的读音是正确的?
A 瞻(shàn)仰 B 赡(zhān)养
C 抽搐(chù) D 抨(píng)击

13
102 以下哪一组加点的词是正确的读音?
A 差(chā)别 差(cā)劲 差(chái)事 参差(chā)
B 恐吓(hè) 吓(xià)人 曝(pù)光 曝(bào)晒
C 膝(qī)盖 畜(chù)牲 畜(xù)牧 恶(ě)心
D 奇(qí)怪 奇(jī)数 亲(qīn)人 亲(qìng)家

103 以下哪个句子中的变调是正确的?
A 我的天哪!(ya) B 我看见他呀!(na)
C 多美的玉石啊!(ra) D 姐妹俩张得真像啊!(na)

104 下列哪个词不是两个上声词构成的?
A 简短 B 广场
C 减少 D 椅子

105 哪些成语的声调是按照阴阳上去的顺序排列的?
I 千奇百怪 II 虚情假意
III 知人善任 IV 无奇不有

A I、II、IV B I、III、IV
C II、III、IV D I、II、III

106 以下哪个是正确“啊”的正确读音?
A 这玻璃瓶好精致啊(ra) B 这玻璃瓶好精致啊(ya)
C 这玻璃瓶好精致啊(na) D 这玻璃瓶好精致啊(wa)

107 以下加点的字,哪一个不用变调?
A 考第一 B 七色板
C 一望无际 D 不动声色

108 以下哪个是“香喷喷”的正确读音?
A xiāng pen pen B xiāng pēn pēn
C xiāng pén pén D xiāng pèn pèn

109 以下哪个是“林林总总”的正确读音?
A lín lin zŏng zŏng B líng ling zŏng zŏng
C lín lin zhŏng zhŏng D líng ling zhŏng zhŏng

110 他为人鲁莽,处事未经深思熟虑,常动辄得咎,惹来无穷烦恼。
以下哪个是“辄”的正确读音?
A guĭ B chí
C zhé D xuè

文学常识

11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以上这首诗的作者是?
14
A 李白 B 王维
C 苏东坡 D 王之涣

112 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 结果(中性词) B 虚心(中性词)
C 怂恿(贬义词) D 果断(褒义词)

113 诗仙李白与诗圣______齐名。
A 杜牧 B 杜甫
C 王维 D 王之涣

11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哪一位诗人的诗句?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115 在古代,公主的丈夫称为什么?
A 驸马 B 侍郎
C 郎中 D 官人

116 ______远嫁吐蕃,促进了汉藏人民的友谊。
A 文成公主 B 王昭君
C 花木兰 D 西施

117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以上这个名句的出处是来自哪一本著作?
A 《论语》 B 《楚辞》
C 《诗经》 D 《唐诗三百首》

118 以下哪位中国西藏女作家于 2013 年 3 月,获得美国国务院颁发的“国际妇女勇气奖”?


A 扎西多吉 B 茨仁维色
C 格桑旺堆 D 去丹贡布

119 以下哪一位“唐宋八大家”是唐朝人?
A 韩愈 B 王安石
C 苏轼 D 欧阳修

120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请问上面文句的作者是谁?
A 鲁迅 B 冰心
C 巴金 D 朱自清

综合试题

121 “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搞不定它,
它让我们威胁与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激发全部的生
命力,与之共存。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以上是哪位著名导演说的?
A 李安 B 成龙
C 张艺谋 D 冯小刚

12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以上这句话是谁说的?
A 孔子 B 庄子
C 孟子 D 老子
15
123 林连玉为了华文教育,始终保持______的情操,公民权被褫夺了,也不向困难低头。
下面哪个名句最适合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A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B 物极则反,器满则倾
C 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4 “事情发生后不久,这个长舌妇便无中生有,对事件肆意歪曲。”
下列哪个成语能够概括上述句子的含义?
A 蜚短流长 B 嫁祸于人
C 贼喊捉贼 D 横行无忌

125 以下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是:
A 感激、晶莹、幸福、结论 B 荒唐、沮丧、感受、和谐
C 灰心、折磨、懊恼、可怜 D 破坏、隆重、诅咒、介意

126 “大意失荆州”的故事主角是谁?
A 关羽 B 张飞
C 赵云 D 吕布

127 刘邦是哪一个朝代的皇帝?
A 秦朝 B 汉朝
C 三国 D 晋朝

128 以下诗句与作者的搭配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129 选出下列作品的作者、朝代搭配错误的一项:
A 《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
B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代
C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明代
D 《水浒传》 吴承恩 明代

13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