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43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i
ii
莊凱証

摘要

澎湖人的生活模式,隨時代演變而有所傳承,或隨世代發展而斷層。生活環境

中的漁場、住宅及場所,已是島嶼變與不變的生活空間。
「海」是澎湖重要的生活命

脈,更是居民賴以維生的生活場所;然而,海,不再只是自然生態,隨時空移轉,

其具有地方生活與人、物之間的多重關係,包括在地資源的運用、生活環境的認識

等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不論是海域或家戶的生活環境,人的生活記憶影響

了時空背景的形成。人與環境,透過人對海的生活感知,以親身感受一年四季氣候,

孕育獨自的生活觀點。人與家的相處,劃開了空間領域的生活詮釋,每一段成長記

憶,深切地建構家族的生活智慧。倫理尊卑、生活童玩、行為模式等,皆是人與家

相互依存下的結果。本文主要透過三個面向,描述澎湖人與生活場域的種種層次關

係。一是海域生活環境,澎湖人與海為生,海域觀點因應日常生活的需要,形成具

意義化、象徵性及認知性的生活場域。一是家戶的生活環境,莊氏祖厝在人去樓空

之後,遺留的是一刻又一刻的生活觸動,生活的移動性與住屋的配置性將會是這群

人心中的記憶空間以及重要的實質回憶;最後則是人的記憶,成長階段塑成一段段

寶貴的生活經驗與代代相傳的生活文本。

關鍵詞:澎湖、生活場域、漁場、記憶空間、地方知識

i
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委員的悉心指正與建議。
ii
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
44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Memory

and Life Field of the Penghu People


Chuang, Kai-Cheng
Abstract
The Penghu people’s mode of life evolved or branched over generations. The

fisheries and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e already the changing yet

integral living spaces of the island. The sea is an important lifeline of Penghu, especially

for the residents relying on sustainable living. However, the sea not only is a natural

ecosystem, but also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There i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life and the people and animals and includes the local knowledge of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Whether it is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sea or household, people’s living memory influences the formation of the space-time

background. Through the life knowledge of the sea, the people experienced all four

seasons and created the view of living alone in the environment. People’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homes have opened up interpretations of living spaces. Each memory of

growing up construct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fe wisdom of families. Hierarchical

ethics, child toys, and behavior models are all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homes. This paper describes Penghu people’s various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ife field from three orientations. One orientation is the sea life

environment. The people of Penghu take the sea as the source of life.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daily life, the sea perspective has formed a life field that is meaningful, symbolic

and cognitive. Another orientation is the household living environment. After the village’s

ancestral house was deserted, touches of life were left behind moment by moment. The

mobility of life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housing are thus the memory space and an

important memory of essence in the heart of these people. The final orientation is the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45

people’s memory. The growth stage is molded into sections of valuable life experiences

and life text that is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Key Words: Penghu, life field, fishing grounds, spatial memory, local knowledge
46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一、前言

一群人,一個家族,經歷多少世代;一塊石,一棟老屋,承載多少記憶。祖厝,

一直以來,是時間的傳承,也是空間的跡痕。變的是子子孫孫的生活展現;不變的

是曾經常駐的生活印記。史前人類的記載,述說自然環境與島嶼人的相處關係,澎

湖群島最南的七美嶼,曾發現魚骨遺留及貝塚堆積等現象的考古遺址,更加是海洋

資源與人類之間的使用模式以及聚落形成的重要證據。1 一段考古發掘記錄,證實人

與環境的史前生活,貝塚層、文化層、石器層等堆疊,刻劃一座島嶼時間的縱向切

面;就地取材的遺構,玄武岩 2 與珊瑚礁3 石材,亦顯現早期石料的運用方式。 4 考古

遺址的發現,無疑是拼湊歷史文獻所缺漏的那一塊,近日「澎湖原人」5(Penghu 1)

的發掘報導,即是一例,消息一發布,果然造成地方上的一陣騷動。而澎湖人如何

看待澎湖原人,似乎落入了「澎湖」二字及現代人類祖先之刻板聯想。6

生活空間,在人的擾動下一一浮現,有意義的區位(a meaningful location)即

是一種空間之創造。走動是開創日常場域的一種途徑,經由人群聚集或不斷地停駐,

以生活事實為主的空間結構,受領域意義化的引入,形成了「地方」7 。即使是相同

1
臧振華,《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發掘計畫報告書》(澎湖:澎湖縣政府,2006),頁
2-4。
2
玄武岩,乃自地底裂隙流出地表冷卻而成,是澎湖群島主要的地質成份,目前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
力點之一。許自由,《澎湖地質地形秘笈》(澎湖:澎湖縣野鳥學會,2004),頁 10。
3
珊瑚礁乃指珊瑚群體及石灰藻持續生長,加強了珊瑚群體縫隙的結合,黏固珊瑚骨骼砂礫之後,形
成多層次、多向度空間的結構,則稱之為珊瑚礁。呂逸林等,《繽紛綺麗的澎湖海洋世界》(基隆
市:農委會水試所,2013),頁 37。
4
臧振華,《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發掘計畫報告書》,頁 36。
5
澎湖原人是在台灣澎湖水道海域發現,發現的原始人類下顎骨化石,具直立人特徵,其年代距今約
45 萬至 19 萬年,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
(來源:維基百科網站,http://bit.ly/1c5NHw5,2015.02.20
瀏覽)。
6
2015 年 1 月 27 日自由時報生活版報導此事件,其新聞標題「考古史重大發現!澎湖原人為現代人
類祖先」。(來源:自由時報網站,http://bit.ly/1c5XjqC,2015.02.20 瀏覽)。2015 年 1 月 29 日 ETtoday
以「澎湖原人,只能算是遠祖直立人而非智人」為題,解釋現代人類祖先的說法。(來源:ETtoday
網站,http://bit.ly/1IO2Uig,2015.02.20 瀏覽)。
7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2006),頁
19。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47

的街道,卻因依附其中的人不同而產生相異的感知,
「地方感」便隨生長過程日益加

深。
「海」是澎湖重要的生活命脈,更是居民賴以維生的生活場所;然而,海,不再

只是自然生態,隨時空移轉,其具有地方生活與人、物之間的多重關係,包括在地

資源的運用、生活環境的認識等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 8 。而對海的親近,僅

是一層表面的認識呢?還是自小成長的生活體認呢?海,對澎湖人而言,有種可進

可退的距離,給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要,卻也多少留存某些恐懼。漁民出海捕魚、

王船信仰祭祀、潮間帶作業採集、海邊戲水玩耍……,因為人與海的日常互動,進

而產生對環境的記憶、意義與情緒。9

對於一處兒時的生活空間而言,百年前的傳統合院住宅與 1971 年的水泥瓦房,

當第三代孩兒抽離第二代父親與第一代爺爺那一輩的生活背景之後,住屋將又是何

種家族事的表露?清領時期至 60 年代,時光回溯,老祖厝的生活場景隨長輩一語一

言而重現。一張老照片,牽動三代同堂的懷舊心情,於此,發現祖先們的生活路徑,

歷歷在目的生活故事皆在「莊氏祖厝」10 一一拼湊。

曾幾何時,如此熱鬧的大家庭已是人事已非、人去樓空。筆者是莊氏家族成員

之一,亦是祖厝的後代子孫,曾居住於此的父母親、爺爺、奶奶等長輩,其層層記

憶,依舊附著在這棟老房子。遷移的路線、上學的小巷、撿材的山路,每一路徑,

是一群人共同建立的生活元素;如今,時空轉換、人去樓空,曾經有過的生活空間

逐漸消逝。本研究試將時空拉回至 60 年代至百年前,探析長輩們口中的童年足跡;

生活標的物不再僅是經緯座標,更具追尋祖厝生活點滴、尋覓各世代生活意義的象

徵。一間歷經三代以上的老祖厝,其居住環境會是何種生活象徵?皆來自於代代子

8
詮釋人類學家 Clifford Geertz 對於地方知識的主張,表現於人與人、人與物之間互動所產生的象徵
意義,並以在地人的行為活動的複雜性,強調其內在的知識系統。參見藍姆路‧卡造,〈地方知識
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 malati’ay 為例〉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 6 期(2009.12.01),
頁 194-195。
9
藍姆路‧卡造,〈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 malati’ay 為例〉,《台灣原住民
研究論叢》第 6 期,頁 195。
10
莊氏祖厝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東衛里,至少有百年以上歷史,是澎湖典型一落四櫸頭住屋,後代子
孫各立門戶,已不住於此,故閒置中。
48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孫身上的主觀情感依附(attachment)11 ,影響生活空間印象成形的因素。

焦點是人,簡單的二劃,複雜的變化。當人成為島嶼的寫實代表時,日常生活

中所製成的動作,皆在生活實踐中產生與物的關連性。 12 萬種生活面貌得形於大小

環境,人與物質環境的關係,回歸身體力行系統。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生活起居、

社會地位等,不論是那一種形式,其塑造而成的生命基因必然與島嶼生活節奏有著

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是島嶼人,卻有迥然不同的性情,島嶼的千變萬化,牽繫在

多樣生活面貌;海島的獨特氣息,孕育一群樂天知命的「海」孩子。幾千萬年前的

自然運動,擘劃了那些時代遺留;文化與文明接序而來,地形與地質共創生活樣貌。

人與日常生活的場域作用及生產是一種不間斷地發展過程,菜宅的勞動表現、婦人

的家事參與,原則上均屬實踐下的生活本質。 13 近日,網路流傳一則關於「澎湖人

的 15 個特徵」14 ,內容是:

1. 不用懷疑,澎湖人在澎湖就只知道三條路,中正路、中華路跟他家前面

那條路。

2. 你如果有澎湖朋友結婚,他會送炸棗給你。

3. 會講讓你聽不太懂的台語。

4. 會說你們台灣人很奇怪。

5. 澎湖人不一定會游泳。

6. 澎湖人真的不知道哪家民宿便宜,那裡租機車便宜。

7. 澎湖人是不吃淡水魚的。

8. 老一輩的澎湖人,你送他一箱水果,他有可能會送一箱海產給你。

9. 澎湖人很喜歡網購。

11
藍姆路‧卡造,〈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 malati’ay 為例〉,《台灣原住民
研究論叢》第 6 期,頁 195。
12
陳其澎,《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對話》(新北市:暢通文化,2011),頁
125。
13
陳其澎,《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對話》,頁 125。
14
「澎湖人的 15 項特徵」。引自台電阿凱,〈澎湖人的 15 項特徵〉(來源:台電阿凱網站,
http://on.fb.me/1c5YVke,2015.02.21 瀏覽)。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49

10. 老一輩的澎湖人三餐一定要有魚。

11. 澎湖人只要騎車超過五分鐘,就會覺得超遠的。

12. 澎湖人不喝自來水,只喝投幣式 RO 水。

13. 澎湖人坐快艇,是死也不會坐在前面。

14. 澎湖有 90 個島嶼,澎湖人除了本島以外,其他可能都沒去過。

15. 澎湖人在上飛機前會打電話問,你有沒有需要買菸?

上述 15 點,以在地生活角度,刻劃澎湖人的生活特質與習性。已然成為社群網

站熱烈討論、轉貼及分享的熱門話題。自每一描述可知,顯然是一種較印象刻板的

描繪,卻也突顯地方文化、日常生活、生活行為等面向。人文風俗方面,第 2、3、

7 點的形容正是地方生活的寫照,「炸棗」,是澎湖人特殊的習俗食品,一般常見於

結婚、新船下水、新居落成、新廟啟用等, 15 其外觀圓形狀,內包花生或紅豆等餡

料,具喜慶之意。
「澎湖腔」的台語,受特殊的地理環境影響,各島嶼之間的台語語

調及發音亦有所差異,大致可略分泉州腔與漳州腔;曾有學者研究指出,澎湖腔是

台灣閩南話中較為獨特的一種。 16 不食用淡水魚的地方觀點,似乎點出澎湖人的飲

食文化,老一輩的「食魚配飯」生活習性,亦勾勒出魚在居民心中的重要性,不論

是鮮魚或曬乾的魚乾,一餐中少不了魚產。 17 以現代價值觀,主觀地敘述澎湖人的

生活屬性,這篇網路文章雖不是正式的學術發表,卻如實地拋出獨一無二的生活現

象。

至於古籍部分,諸如《台灣縣志》、《澎湖紀略》、《澎湖廳志》等,不乏關於澎

湖生活的記載,與詳實地闡述澎湖人的生活習性,且形容在地居民的社會角色。

澎湖之人無田可耕、無山可樵,以海為田、以漁為利,以舟楫網罟為生活。

15
姜佩君,《澎湖民俗概論》(台中市:白象文化,2009),頁 40-41。
16
有關澎湖腔的相關研究可參閱張屏生,〈澎湖縣離島地區閩南話次方言的音韻現象〉,《澎湖研
究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3),頁 134-155。呂昭明,〈澎湖群
島閩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17
陳玉箴,〈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澎湖研究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4),頁 99。另有關澎湖飲食文化研究請詳參張詠捷,《食物戀》
(台北:野人,2005)。
50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居屋牆垣,皆用海石砌築;布帛菽栗,無非取資於台,種地瓜以佐粒食,鋤

細草以當薪,晒牛糞以炊爨。出作入息,婦女共之,其民多朴。18

上述短文提及「澎湖之人」
,可謂是澎湖人出現於古文獻的證實之一。這段文字,

清楚地說明澎湖早期生活情形,其一是捕魚生活;其二是住屋生活;其三是農作生

活,在在述說澎湖生存環境之侷限以及女性在勞動社會中的扮演。

澎民男耕而女無織,凡一切種植,俱係男女並力。然女更勞於男,蓋男人僅

犁耙反土,其餘栽種耘耨,俱女人任之,諺云:「澎湖女人台灣牛」,蓋言其

苦過甚也。澎湖地皆斥鹵,可耕者甚少,俱以海為田。男子日則乘潮掀網,

夜則駕舟往海捕釣;女人亦終日隨潮長落,赴海拾取蝦蟹蛤之屬,名曰「討

海」。19

一段描述在地男、女人之生活寫照,更是將清領時期的澎湖女人,形容地如此

貼切,亦反映出昔日的生活樣貌及社會地位。生活環境促使居住於此的人們,必須

適應種種氣候條件,並漸漸懂得運用既有資源,作為糧食來源。澎湖女人,勞力的

付出更甚於澎湖男人,農業分工,種植一事皆由女人一手包辦,故流傳「澎湖女人

台灣牛」 20 俗諺。歷史文獻的記載,能否繼續窺探現代社會環境與家庭分工的關係

呢?當行為表現、規範自成一套反應、象徵、觀念與表達系統時,視之為居民集體

知識的參與以及集體記憶的凝聚將是塑造人與環境之間生活關係的關鍵。 21 澎湖男

人與女人,各自謀求物資文化、生活態度等價值體系。

生活,與每個時空創造場所感,規律性、規範性植入時空界域中,讓生活變得

更加有意義。22 空間裡的時序,往往依循傳統文化而行,歲時祭儀,即是一例。

元宵,各家先於十三夜起,門首掛燈,廳中張燈結彩;至十五日夜,各家俱

18
陳文達,〈雜俗〉《台灣縣志》卷 1(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57。
19
胡建偉纂輯;台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澎湖紀略》(台北市:文建會,2004),頁 184-185。
20
此句是澎湖地方俗諺,主要形容早期澎湖女人的辛勞生活,就如牛一樣,任勞任怨。高芷琳,《澎
湖諺語》(台中市:晨星出版公司,2004),頁 137。
21
王嵩山,《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台北:稻鄉出版,1999),頁 11。
22
陳其澎,《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對話》,頁 132。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51

備牲醴、碗菜,供奉三界,闔家燕飲,鳴鑼擊鼓,極為熱鬧。23

過上元,是澎湖重要的歲時風俗,農曆正月十三起,年節時分一經啟動,一切

的儀禮與習俗分別由先民經驗而來。生活本身不僅是文化層次,反而在時空之間嵌

入一層又一層的生活思維;一項習以為常的日常行為,採取接續前人經驗的生活傳

承,形成在地生活特質。每一生活特質的維持,並非一成不變,與時俱進的文化現

象,終會與當下環境融合。
「時空」是變動的介面,每個人皆有其生活中的那一段記

憶時空。

有關澎湖地方居民與生活環境的探究領域,多半與語言學24、人類學25、歷史學、

地理學26 、民俗學、建築學27 等有關。各種學門的運用,已在澎湖累積一定的研究成

果。28 特別是詹瑞峰29 以一位離島望安婦人作為研究對象,記錄她的點滴生活,包括

自少女至阿媽階段,並以旁觀者與參與者的立場,深入田野調查基地,與當地居民

生活並隨時記錄。內文中的阿菊阿媽與研究者的生活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一位是土

生土長的澎湖人;一位是調查研究的外來者,然而如何在短時間內取得受訪者的信

任及語言方面的溝通,是文中所強調的一環。另一方面,以口述歷史及第一人稱方

式,完整呈現受訪者的生命歷程,全文以空間、時間及人為主軸,望安花宅的某一

23
林豪,《澎湖廳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頁 294。
24
顧百里,〈澎湖群島方言調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作者
以實地採錄方式,針對八十八個調查地點進行資料收集,並運用語言學,分析澎湖一市五鄉方言特
色。
25
尹建中,〈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所碩士論文,1969)。
作者以人類學背景探究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種種現象,該篇以澎湖人作為論文題名,是早期研究
澎湖之先驅。
26
張佩瑜,〈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作者以女性主義地理學論述澎湖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
建構的關聯性,試圖依性別、階級等因素,探究其在社會地位的角色與空間支配的權力
27
詹瑞峰,〈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中壢: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999)。作者以澎湖離島地區的望安作為研究基地,以六位阿媽的生活空
間,參與觀察記錄,實地探究空間意義、生活感知於情感互動與空間實踐的關係。
28
這些年以來,有關澎湖研究的成果數量已累積不少,多以文史研究、經營管理、統計分析等面向
探討,然而對於在地知識的發掘與探求,以及生活場域的參與等相關研究則不多,特別是探討海域
環境與在地居民的生活關係部分,似乎無較多的論述。
29
詹瑞峰,〈一個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故事〉,《硓𥑮石季刊》第 24 期(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1)。
52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家戶是空間;研究時態下的年齡、生活背景是時間;受訪者等在地居民則是人的部

分。這是一篇生命史的論述,作者實地參與生活,同為女性的她,每日跟隨阿媽生

活足跡,時而訪談,時而觀察,試圖抽離自身主觀的角色,融入地方生活思維。以

上是作者在 1996 年抵達望安花宅,短暫停留的生活紀錄,文中的最後,更以現象學

等觀點呼應所見所聞。作者也提出人與家的關係以及婦女在傳統社會的地位,比較

是一篇在地生活史的觀察記錄,對於與周遭環境等面向的探討則不多。

一處地方,自有其演變的生活地景,包括時間發展以及觀念、行為、技術等的

空間傳播。 30 記憶是重建生活環境的途徑之一,人的成長歷程皆具有一段生活感知

下的回憶,這些回憶與居民場所產生一連串的互動作用,經由人的生長,創造屬於

日常性的生活空間。然而,記憶可以被建構在出來的,透過場所的生產,如博物館、

古蹟保存、史蹟文化園區等,即是一種將記憶存放在地方的方式。 31 地方是一處承

載文化的記憶體,當人群不再於地方走動生活時,其既有的文化連結似乎僅變成紀

念性的憑弔。住屋,是屬於家的日常生活空間,不同的空間代表不同的使用功能,

其住宅形式與家具用品更具有經濟、社會及物資等文化象徵及多重編碼關係。 32 本

文以踏查33 澎湖各地,實地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與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澎湖人的生活環境。研究初衷乃以人、環境、物三者關係為研究主題,

試以探求(一)澎湖人與生活環境的運用關係是什麼?以及(二)澎湖人對於生活

物的詮釋觀點為何?自在地居民的生活思維,表述各自的生活觀點。本文主要透過

三個面向,描述澎湖人與生活環境的種種層次關係。一是海域生活環境,澎湖人與

30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出版,2003),
頁 18。
31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頁 138。
32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頁 52。
33
「踏查」二字之使用,主要參考伊能嘉矩所著《台灣踏查日記》書名及篇章〈澎湖踏查日記〉題
名。文中曾提及「踏查三原則」,詳細內容請詳參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台
北市:遠流出版公司,2012),頁 5。譯者更在序中提及:「……踏查日記,與發表過的著作最大不
同之點,是日記最能反映踏查者當時周遭的環境與本人的直接反應,是未加修飾的、活生生、有血
有肉的人,對人與事的身體反應與所處的心理狀態。」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
頁 50。筆者以此作為本文第一手資料採錄之前提,記錄生活當下所見所聞。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53

海為生,海域觀點因應日常生活的需要,形成具意義、象徵及情感的生活場域。一

是家戶的生活環境,莊氏祖厝在後代移出之後,遺留的是一刻又一刻的空間觸動,

生活的移動與住屋的配置會是這群人心中變與不變的記憶空間以及重要的實質回憶;

最後則是人的記憶,成長階段塑成一段段寶貴的生活經驗與代代相傳的生活文本。

二、生活環境下的自然觀:

在澎湖,島嶼自然生態包括地質地形、動植物等資源。玄武岩、潮間帶所孕育

的海洋生物、在地石材,為老祖先攜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海、山的在地

環境認知,是澎湖地方文化特徵之一。34 漁場(fishing ground),是魚貝類等海洋生

物豐富的水域,亦是適合捕撈水產生物之場所,屬生活場域之一環。 35 先民自落地

生根以來,經年累月的生活學習,對其周邊環境的每一土地,適應出善用資源的使

用模式。澎湖各地聚落,大半擁有鄰近的專屬海域,與海共居,拾螺、夜照、立竿

網、鱠仔厝、石滬等潮間帶作業, 36 是居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模式之一。另一層

面,無形空間的轉換,注入在心中,亦形成一神靈信仰力量;這股力量,依附在自

然萬物神祇與祖先鬼魅的庇祐與寄託,構成社會文化體系之產物。 37 王爺信仰,自

古以來,一直是澎湖居民不可分割的生活信仰,信仰中心完全顯現於聚落的宮廟體

系,任何疑難雜症託交神明一一解除,以祈求合境平安。本節以海域環境的生活觀

點,探討居民在螺貝採集、信仰關係、石滬修造、漁業政令方面的種種環境意義。

不論是區位、場所或地方感,38 皆會影響居民的自我見解。

34
張詠捷,〈島嶼的飲食文化〉,《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
化局,2013),頁 15-16。
35
元珍,《漁場學(漁海況學)》(新北市:弘揚圖書出版,2013),頁 1。
36
利用海水漲退潮時機,進行沿岸地區的漁獲採集工作。鱠仔厝是澎湖人運用硓𥑮石堆疊成尖狀的
一種捕魚設施,主要漁獲鱠仔(玳瑁石斑)。石滬是一種早期的捕魚設施,利用漲退潮原理,讓魚
困在石滬內,以便漁民捕撈。相關研究請詳參洪國雄,《走過潮間帶》(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1998)。
37
王嵩山,《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頁 81-83。
38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頁 14-15。
54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一)生活體認下的環境

一般對海域的認知,必受到成長經驗影響,每位居民對其產生的認定似乎有所

差異。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東衛里 39 的海灣,40 在地男人與女人的環境認知,各依其主

觀記憶解讀。場域本身在人的行動作用下,形成之間的相處模式,並隨年紀增長,

而有其差異化的結果。熟悉的生活空間,建立在每個人曾經走過的學習經驗,進而

創造深厚的生活觀感。以下四位居民分別就他們的生活經驗,表達對東衛海灣的認

知。

現在這裡被整理成東衛石雕公園,變乾淨了許多,不像我小時候,這裡有養

豬的、有垃圾場、養殖戶,路面上都有臭味,每次要到海裡,都要經過一段

小路,兩旁都是垃圾。(2014.10.10 田野筆記摘錄)

一位年約六十五歲的先生,描述了他小時候的環境印象,早期的東衛海灣,即

便如此地髒亂,卻不影響早期住民對這片海的使用。基於海的流動與生存條件,長

大後的海域,卻在建設便利之下,親近次數,變少了。環境雖然整潔,人與海的距

離卻愈來愈遙遠,硬體建築抹去了一份真實的生活感。許多世代相傳的回憶似乎已

沉大海,被破碎的遊憩景觀佔據,原有的生活風貌成了居民口中的時代故事。

這邊叫海尾,一直往南,可以通往石泉,後來這裡蓋水庫之後,整個生態都

不見了。以前都跟長輩來扒蛤仔41,一直走到中衛海域,相蛤仔目42,這片海,

有很多的厚殼仔,每次回家,都提著滿滿的籃子回去。後來,這裡也有許多

人在撿米螺仔,專門賣給燒酒螺製作業者。(2014.10.10 田野筆記摘錄)

39
東衛里位於馬公市近郊,人口約 2,100 人,聚落大小約 1.5050 平方公里,姓氏以呂、莊等居多。
東衛天后宮是居民主要的信仰中心,主祀媽祖,不定期供奉三府或五府千歲。居民多半從事軍公教、
泥水、營造、務農等工作。(來源:馬公市公所網站,http://bit.ly/1c5ZA5e,2015.02.23 瀏覽)。
40
在地居民俗稱「東衛海」。
41
在地居民將二枚貝統稱「蛤仔」。
42
係指一種尋找蛤仔的技能,眼力要好,才能找到蛤仔躲藏的位置。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55

圖1 東衛婦人正在扒蛤仔。43

一位年近六十的婦人(圖 1)
,說出她兒時的生活經驗及環境變遷。海對她而言,

似乎保有一份與家人的親情關係,以及對場域環境的認識。每個人來到海邊,一項

「扒蛤仔」技能,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隨長輩的腳步,透過經驗傳承與自身摸索之

後,慢慢熟悉這片海域所構成的生活知識。一旦了解生物習性及潮汐變化,
「共生共

處」原則,理當在人與環境下一一形塑。人工水庫建造之後,原有生態勢必受到波

及,生物與人的存在空間即隨之消失。滿滿的收穫,還能作為額外的小賣,賺取微

薄的零用。

我是隨便扒,不像旁邊的婦人,她們是屬於專業的,而我是非專業的扒蛤仔,

趁著今日的流勢,來這裡扒一些蛤仔,當作自己食用。這支扒子不好用,向

五金行買的,後來我自己在上面用鐵絲綁緊,以免壞掉。這片海的蛤仔愈來

愈少了,外社的人都來這裡,蛤仔也不像以前這麼大顆。(2014.10.10 田野筆

記摘錄)

43
筆者拍攝。
56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圖2 正在扒蛤仔的東衛里民。44

一名年約六十歲的東衛里民(圖 2)
,描述了其對這片海域的認識及技能的看法;

對他而言,生態資源似乎不如往昔如此豐富,而產量也因人類貪婪的心態,致使資

源愈來愈少,形體也愈來愈小。對他而言,手中的那一支工具,傳達了物件的來源

與使用後的良窳心得。因此,這片海域哪裡有蛤仔?哪裡有可食用的螺貝?顯然不

在他既有的生活空間領域,隨處亂扒,只要付出勞力,必有基本的收穫。
「外社」是

指非居住東衛里的民眾,在描述中特別強調資源的減少與非在地人前來作業有關,

反而是一種維護自家領域的影射。

我是案山人,出生 2 個月後被抱來這裡,長大之後便嫁給這裡的人。我年輕

的時候,常常跟一群同好來這裡扒蛤仔、拾螺仔,蛤仔、螺仔很多,而且又

大顆,就像在撿綠豆一樣。如今,愈扒(拾)愈少,連小顆都拾,當然就不

像以前這麼多了。以前都要來海裡,賣出去的錢可以貼補家用。早期這片海

很乾淨,沒有化學的污水,也沒有垃圾,以前人的糞便及吃剩下的魚骨,都

有用處。(2014.10.10 田野筆記摘錄)

44
筆者拍攝。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57

圖3 七十七歲的老婦人。45

七十七歲的婦人(圖 3)談起了她的海域體認,經驗累積下的生活空間,非一

成不變,但在這片海域裡,水涸 46 之後,婦人在所屬的作業範圍內,找到了自身下

的生活模式。時而感慨起昔日的生活條件,物資的運用得以物盡其用,如今,觀光

事業愈趨發展,民眾往往出自於資源獨享的心態,大小通吃的漁業資源似乎深受其

害。47 螺貝資源豐富是他以前的印象,量的採集自有節制,加上沒有外力干擾及環

境污染,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得以好好生存,進而影響早期家庭生計。

四位居民,分別闡述了他們對生活環境的認識與了解,其一是以兒時印象為出

發點,說出這片海灣的變化,語氣中略帶無奈或惋惜。其一提及環境變遷,難以回

復,一方面是生態浩劫的潛在危機;一方面則是採集經驗的知識傳承。為解決基本

的食物需求,物種、潮間帶、使用工具等,皆是塑成地方生活知識之前提。透過種

種描述,在地居民始終是這片海域的支配者,與朝夕相處的環境,連結出相關的技

能、工具、實踐等知識。48 成長背景與日常行為構成獨自的「地方感」,不論是居住

於此的居民,或是長年在這片海域進行採集作業者,其對此地方有了極主觀又自我

45
筆者拍攝。
46
指海水退潮的稱呼。
47
另一方面,沿近海漁業資源的銳減,亦受到漁撈技術提升之影響,數據統計,民國七十九年(1990)
沿近海漁獲量 36,619 公噸,民國八十八年(1999)漁獲量 17,991 公噸,足足減少將近 50%(張火木,
〈澎湖縣觀光小吃、水產加工食品與觀光產業發展關係之初探〉,《澎湖研究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
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9),頁 110-138。
48
陳玉箴,〈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頁 107。
58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情感上的依附。49 直接在該區位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場所與「生活事實」50 ,並

將經驗意義附加於使用空間上,進而產生基本的生活座標。

(二)海域中的信仰領域

西衛社區 51 是澎湖縣馬公市近郊的聚落之一,近年來,由於房地產炒作,地價

突然飆升,房價翻身好幾倍。即使樓房陸續向外擴伸,原傳統領域結構依舊不變,

仍以宮廟為信仰核心,五營 52 祭祀圈為庇佑,作為居民的心靈防護系統。主公(主

祀神)玄天上帝與三府千歲,共同庇佑這片家園土地。2013 年 11 月,聚落內外同

時並行許多大小事,社區多年來的大事──千歲返天繳旨;或是漁業景觀的整修──

石滬修復等,讓地方大小事遍及各地。對於千歲爺繳旨之事,居民不敢怠慢,一心

一意參與,家家戶戶張掛神明所賜予的平安祈福燈及八仙彩,二十六年以來的神人

情誼,即將劃下句點。某天,廟方公布欄張貼了一則訊息(圖 4),凡服侍王船之水

手者,是日舉行「祭江」,警告隨侍之舵工、啞班、海腳(船員)等,馬虎不得,務

必遵守千歲指示。

圖 4 祭江公告。53

49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頁 15。
50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頁 19。
51
人口數約 5,562 人,面積約 1.3150 平方公里,宸威殿是信仰中心,主祀真武大帝。(來源:馬公
市公所網站,http://bit.ly/1IO4IYB,2015.02.23 瀏覽)。
52
五營是澎湖聚落常見的信仰防禦系統,分別座落於聚落的五個方位,有東、南、西、北、中營。
相關研究請詳參曾光棣,《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
53
筆者拍攝。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59

告示內容為:

欽命代天府張、劉、周,示著轅門傳知正駕船中舵工、水手人等知悉。

照得

本千歲爺擇于十月十日祭江,是夜立即開駕放洋。該船人等,務須齊集,小

心伺候,如有一名玩延不到,重究不饒,無違。

2013 年 11 月 12 日,西衛宸威殿舉行升天繳旨54 儀式,配合潮汐及良辰吉時,

王船一早前往化吉地點就位,下午二時,吉時一到,西衛海域化作江水,水路開通,

起火燃燒,恭送神明返天送旨。過程中,除了配合時辰之外,期間的「祭江」科儀,

與水域關係密切。小法調來各路神明及兵馬,助長儀式順利;小法藉法力及符水,

除去污穢之物,讓千秋寶艦化吉場地形成一神聖場域,一方面祭拜江神、江水,以

祈求江域風平浪靜,一方面開航路徑,順風順水順人意。當天,東北季風強勁,原

本是澎湖人日以繼夜所依賴的潮間帶,變得寂靜許多。往外望去,王船座向固定,

船頭朝向東北方,與水流相向,添載 55 物圍繞船身,滿載信徒盼望,順水而去。中

桅倒下,表示王船正式起航回返天庭,王船以遊天河方式,取代了遊地河 56 ,化吉

象徵恭送,服侍二十幾年的神職人員,也一一褪下盡忠職守的任務。

一般在千歲爺駐驆社里或將有王船航行海域時,神明皆會有所指示,其內容大

多是:

各位民丁大家好,昨晚,主公降駕,指示咱的海域有許多王船,請大家不

要隨便到海邊,以免發生危險。

現在是七月時,不要隨便到海裡游泳。(2013.10.12 田野筆記摘錄)

不論是廟裡神明的諭示或是大人們的叮嚀。海,在居民生活階段裡,反而形構

了某種禁止場所,老一輩叮嚀孩童務必謹記神明的降諭,不可隨意來到海邊。此禁

54
升天繳旨是指澎湖千歲爺任期已滿,信徒將會擇日舉行送王等科儀,以恭送千歲爺返回天庭。
55
指獻給王船船員、千歲爺的柴、米、油、鹽等物。
56
指千秋寶艦不化吉,直接送至海面上行走。
60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忌習俗,無疑是一種人、神之間的相處模式。然而,如此神靈信仰,促使居民虔敬

遵守,也讓大自然得以休養,得到足夠的養息。澎湖王爺信仰是居民心靈上重要寄

託之一,臨海聚落供奉客王爺,為社區帶來不可預測的安定感,並與民間信眾之生

活有密切之關係。 57 農曆七月的鬼門開,讓無形的好兄弟們得以自由地放行凡間,

海域的孤魂野鬼,帶來了令人恐懼不安的現象。另外,謹守神明所指示的規定,海

域形成一處與神靈直接溝通之場所,請王前,海邊鋪設一條藍布,代表王爺上岸的

水路;送王時,神轎直衝海裡,為火化前的場域,除去不乾淨之物。種種信仰儀式,

刻劃出海域的象徵意義。

(三)石滬下的實體感

2013 年 11 月 10 日,東北季風依舊強勁,起風後的澎湖內海,據老一輩的說法,

潮水比較不易退去。這天,小潮;而氣象漁業資訊顯示,上午十時一分正是乾潮。

一群來自白沙鄉吉貝村的疊滬師傅, 58 受公部門委託,來到馬公市西衛里海灣整修

「手巾寮石滬」59 (圖 5)。對於這群師傅而言,西衛地名或許並不陌生,曾在島嶼

上互為相傳,但真正來到此者,又有多少人呢?同樣是海域,一樣是石滬,親臨現

場後的認知感又為何?在地婦人獲知這批人馬,戲稱這群人為「身穿水鬼衣的人」,

殊不知他們來此的主要目的,一度以為是觀光客。
「今天是第四天了。」其中一位師

傅說著,自岸上走到石滬旁,大約有近五百公尺的距離,一旦海水退了,礁岩及石

滬會慢慢浮現。可見他對陌生的海域漸漸有了熟悉感,對照之下,與其原來的生長

之地有著天南地北的差別感受。

這一群疊滬師傅,最年長者約七十幾歲,最年輕者也有四十好幾,較年輕的師

傅幫忙搬石塊,為資深有經驗的師傅提供疊滬石材。西衛與吉貝,前者屬陌生;後

者屬熟悉,兩者不同的海域,在一組修復石滬成員底下,又是如何觀視自己的生長

57
黃有興,《澎湖的民間信仰》(台北:台原出版,1997),頁 186-188。
58
西衛里海域亦有十幾座石滬,大多已廢棄,這次整修經費乃由地方政府補助,委請吉貝村具經驗
的疊滬師傅,修復手巾寮石滬。這批疊滬師傅曾至七美進行雙心石滬的修復。
59
屬雙滬房石滬,滬長約 574 公尺,由王姓人家持股,目前已無使用(洪國雄,《澎湖的石滬》(澎
湖:澎湖縣文化局,1999),頁 63-65)。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61

環境與異地場域?七十幾歲的老師傅(圖 6),心中自有答案:

這裡的海流比較小,石頭也不大,硓古比較多。(2013.11.10 田野筆記摘

錄)

圖5 手巾寮石滬。60 圖6 吉貝疊滬師傅進行石滬修復。61

一個直覺性的環境意識,傳達了具指標性的意義,直接反應出對該區海域生態

的觀察。第一、地理環境之差異。澎湖島嶼地形,由北至南,分別是由淺而深的海

底地形,西衛海剛好位屬澎湖內海,其生態環境一直以來,都是居民賴以維生的一

部分。環境屬性的差異性,除了颱風以外,一般的風浪可能不致於破壞石滬。第二、

地勢平坦。其描述如列:

這裡的地勢比較平,不像吉貝這麼崎嶇不平,所以像我們那裡都順著地勢來

疊石滬。像我們在修的這一口,直接將石頭放上去就可以,基本上,不需要

太多的考量。(2013.11.10 田野筆記摘錄)

地勢等同於海面下的地表,退潮後,西衛海即露出一大片平坦的潮間帶,這群

師傅,先觀察地理環境、自然條件,其累積的經驗隨後派上用場。每一塊石頭長得

如何,其實在每位疊滬師傅的眼中,已決定了它的砌疊位置。大頭與小頭,順那一

個石勢,石與石之間填塞小石。 62 這座當地俗稱「手巾寮」的石滬,雙滬房形式,

60
筆者拍攝。
61
筆者拍攝。
62
俗稱傀仔,小顆的硓𥑮石或小石頭。
62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位於尖仔山腳下海岸,鄰近大央嶼及中嶼仔, 63 石滬本身已年久失修,乏人管理,

整體狀況僅剩滬堤基礎及構造輪廓。老師傅以吉貝疊滬經驗,進行滬房與伸腳之修

復。然而,受限於石材及地形,無法像吉貝石滬一樣具有規模。

站在岸邊觀看的西衛居民(年約六十幾歲)
,聽聞一群師傅來此修滬,便跑來關

心。從小到大,這片海是他記憶中的生活陪伴,哪個地區有什麼漁獲?哪個環境已

大大改變,他都瞭若指掌。

現在正在修滬的旁邊,有人站在那裡釣魚,那是一條港路,以前那裡水比較

深,後來泥沙一直堆積,慢慢地也將這裡的自然生態給破壞了。以前這裡有

硓古蔥(珊瑚淺坪)
,也有海沙,我記得以前的時候,都有人會來這裡載沙回

去,作堆肥。(2013.11.10 田野筆記摘錄)

至今,上述的環境認知已形成其獨自的「巡海經」
。退潮之後,一口口石滬已不

見昔日的模樣,唯有居住於此,長時間與這片海共同生活的居民,才有可能見證了

環境的變遷。西衛海,多半是外地人的慣稱,這裡的海域,已是外移人口習以為常

的走動空間,不論是戳蛤仔(大蛤)、拾螺仔(螺螄)等採集作業。一個空間場域,

經過時代變遷,老祖宗的生活智慧自然而然留下了許多線索。舉凡小地名、石滬名

稱、漁場、潮流等環境知識,一一承傳了好幾世代。於此,吉貝村民將西衛海視為

一種觀看、認識及理解, 64 他們依自己的技術經驗與海洋知識,重新認識異地的海

域環境,突破刻板的想像,找到既有的地方印象。這群修造石滬的師傅,大部分是

經驗老道的漁民,他們在權力授予下,得以在西衛海灣執行要務,以復原該口石滬

原有樣貌,只是如此作為,在地居民的參與又有多少呢?

(四)政策法令下的環境切割

為保育本縣海域丁香魚產卵及幼魚成長期,促使資源永續,公告每年五月一

日起至六月一日止為本縣丁香魚採捕禁漁期。為保育本縣特有種章魚資源之

永續利用,每年清明節前後 7 日為禁漁期,一律禁止採捕,但為試驗、科學

63
大央嶼俗稱南佩仔,是無人島。中嶼仔必須在退潮後才能顯露出來。
64
詹瑞峰,〈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頁 21-25。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63

調查研究用,並經本府核准,不在此限。65

政令下的宣導,讓原本與自然共處的這群居民,顯得有些不自在。當地方發展

與觀光業產生正比的成長,海鮮,必然是饕客們到此一遊,不可錯失的特產之一。

保育為先,生活為後,政策的出發點,與在地居民的生活技能產生了某種矛盾點。

海域的資源運用,原本是一套因應生活經驗而形成的地方知識系統,公部門的立場

往往站在量化或立竿見影的心態,在發展與保育中塑造一條拉扯線,消波塊除了破

壞自然景觀,也讓原有的沙灘生態自此消失。海域被視為操作的對象,公務體系似

乎利用如此生活資源,形塑假象的執行力。

其實早在過去,澎湖有些村落即有各自的生活公約,在伊能嘉矩澎湖踏查日記,

1901 年 1 月 7 日的記載,曾提及他停留白沙鄉中屯村時所發現的「禁約三條」,其

內容為:

1. 約海面魚蝦不許用藥。

2. 約山面五谷不許放豬牛竊食。

3. 廟中王爺各年三次壽誕演唱梨園(正月五日、八月十七日、十一月二十五

日)。66

上述禁約內容即是一種社區約法三章的方式,其中的第一點,說明在海上作業

時不可毒魚的禁令,一方面有保育觀念;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在保育政令尚

未出現之前,澎湖居民便以自發性的約束,共同維護海洋資源。

1930 年,澎湖正式實施漁業法下的漁業權,凡石滬者,必須為其申請定置漁業

身分,一方面便於地方政府管理;一方面劃設漁業捕魚區域。67 1980 年左右,漁獲

量與漁業產值大不如往昔,漁業權的登記少之又少,截至目前僅僅 11 份而已。68 由

65
澎湖縣農漁局,〈本縣漁業資源保育單行法規〉
(來源:澎湖縣農漁局網站,http:// bit.ly/1c608bp,
2015.02.23 瀏覽)。
66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頁 536-537。
67
林澤民、李尚謙,〈石滬漁業權漁業經營管理之探討〉,《澎湖研究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 105-106。
68
林澤民、李尚謙,〈石滬漁業權漁業經營管理之探討〉,《澎湖研究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 106-107。
64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澎湖縣政府所核發的漁業權執照,其一的「特許漁業石滬漁業」可得知相關訊息(圖

7),包括呈請人、漁場位置、漁場區域等資料,其詳細內容如列:

圖7 特許漁業石滬漁業--漁場圖。69

特許漁業石滬漁業

呈請人:楊○誥等二人

住 址: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八四號

漁場之位置

澎湖縣西嶼鄉竹篙灣土名小門嶼俗稱石壁山地先點之位置

基 點 竹篙灣土名小門嶼俗稱石壁山海岸

北島灯台貳拾玖度

鰮仔礁參佰參拾捌度貳拾分

甲 由基點向柒拾伍度佰肆拾參公尺之處

乙 由基點向陸拾柒度參拾分佰貳拾壹公尺之處

丙 由基點向肆拾壹度佰貳拾貳公尺柒之處

漁場之區域

由甲至乙之石堤與乙至丙之石堤與甲至丙之曲線圍繞水面區域70

69
筆者翻拍於澎湖生活博物館。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65

這份漁場圖,上有不同時間點的核准章印,記錄了申請者每隔幾年必須向政府

單位申請漁業權的階段歷程。石滬與漁業權的關係,包括漁場位置的舊地名、核可

字號、角度方位、指北方位、石滬形態、比例尺度等相關訊息,以及漁場劃定的基

本範圍。基點是位於竹篙灣附近的小門嶼的石壁山海岸,北島灯台是指目斗嶼燈塔;

石壁山位於小門嶼北邊山崖;鰮仔礁是指空殼嶼。在石壁山腳下定出基準點,再由

基準點拉出三條延伸線,以方位界定漁場範圍。此漁場雖記載了位置,竹篙灣(竹

灣村)與小門嶼(小門村)分別是不同的地區,實際向竹灣村居民 71 求證,這座石

滬稱「大潭滬」 72 ,屬竹灣村人所擁有,是目前保留較完整的石滬,漁獲產量曾風

光一時。一份政令下的漁場申請,是否劃限了海域的公有作業範圍?然而,在每一

筆資料的記載中,卻得以發掘昔日的地理環境資訊。

海,對於一座島嶼而言,代表何種意義呢?島嶼孕育而生的海,與島嶼上生存

的人類又有何關係?自史前人類出現以後,考古家所推測並模擬的生活樣貌,多少

與海洋有關。放大或縮小島嶼尺度,凝視箇中的生活意義,經由人群走動或劃設之

後,環境認知逐漸形成。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定義,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

在漲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73 島嶼數量的呈現,往往伴隨歷史脈

絡而有所改變,澎湖群島即是一例,自元代文獻記載的 36 座島嶼,清領時期文獻所

載的 55 座島嶼,日治期時期所調查的 64 個島嶼,迄今,地方政府重新調查的 90

座島嶼,每一時期所認定下的島嶼數量,絕對與調查技術與科技發展有密切關係,

數量增加,無疑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且突顯了時代儀器的出現,改變了計量的方

式。74

透過每座島嶼所形成的地方知識,以理解自然環境與島上居民的相處模式。島

70
澎湖生活博物館提供漁業權影像資料。
71
陳仁和先生,澎湖縣西嶼鄉竹灣村人,竹灣國小前校長。
72
單滬房類型,滬長 158 公尺,設有魚井。洪國雄,《澎湖的石滬》(澎湖:澎湖縣文化局,1999),
頁 174-175。
73
來源:維基百科網站,http://bit.ly/1IO5rZQ,2015.01.01 瀏覽。
74
蔡哲俊、李良輝,
〈澎湖群島島嶼數量清查〉
(來源:內政部國土資訊系統網站,http:// bit.ly/1IO5EMC,
2015.01.20 瀏覽)。
66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的形成,基本上,已構成了地理區域上的某種分割概念,除了行政劃分之外,海面

上的各島嶼,往往受限於經緯度座標,因而產生島嶼之間的航行距離。島嶼在人類

進駐之後,原有的生態樣貌似乎需經由考古方式一一推敲重現。自然生態的變化受

到人類的影響,土地與人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在島嶼上生活的人們,視環境資源

為孕育成長的重要來源。一片海域,在不同時代裡,人們所感受的生活體認亦有所

差異?小時候的記憶足以代表何種生活背景價值?老一輩口中的環境生態,會顯現

出老祖先的何種生活智慧?這些人與環境長時期累積的時空狀態,無疑來自對自身

環境的反思,依山傍海的生存條件,始終不變。

澎湖內海,提供聚落重要的生活資源,也造就了許多地方性的生計技術。位於

澎湖縣馬公市近郊的東衛里,其社會結構因地理位置關係,愈來愈多非本地居民的

移入,聚落的社群領域愈來愈往外擴展,樓房慢慢包覆在傳統聚落的邊緣。如此現

象,形成了地域認同與否的課題。依循在地居民的生長經驗與地方政府的施政理念,

了解環境變遷種種歷程。環境認知(圖 8),來自於每個人生活背景之影響。隨著老

祖先所承傳的老經驗,如何看潮汐、如何尋找生物;人的認知下,隨各世代的印象

與接觸,海環境,會是何種變遷模式?是自然循環(演替),還是接續不斷地人為擾

動,自地方居民與生活環境之變動中,重新發掘一段又一段的環境史事。

圖8 對海域環境的認知關係。75

75
筆者繪製。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67

三、家與人:以莊氏祖厝與豬寮灶為例

物本身對家的影響,來自於人在生活實踐的一舉一動,進而產生認同與意義。76

家的形成來自於人與物,一間傳統合院式住宅,實體物的形成,座落在空間範圍裡,

透過人的實地參與,構成某依戀的空間屬性。 77 澎湖的傳統合院式住宅,經過先民

世代的相承與因地制宜的發展,真實地顯現昔時的人為與自然環境。 78 家的形成,

是血緣關係,是地緣連結,或是混合地帶,前提是一脈相傳的共同祖先與生活信念。

祖厝是一家族傳宗接代的開端,傳遞生活記憶的核心介面,內部陳設、空間分配皆

依循長幼倫理。本節先描述莊氏祖厝的建築型式,再者,探析家族成員昔日的日常

生活,包括移居之後的豬寮灶。每一代的家族成員支配著上一代及下一代的生活文

化,兄弟姐妹分房之後,祖厝的存留以及移居的住所,仍延續家族的生命本質與時

代象徵。

(一)莊氏祖厝建築型式

按材料與建築型式以及口訪資料 79 ,推測該祖厝應於日治或更早之前所建。該

建築乃典型的一落四櫸頭80 (圖 9),由大厝身、間仔、深井、門樓、亭下等構成單

元。東西緊連的兩間住宅,格局頗為相似,應出自於同組師傅之手。然而,八卦樓、

如意頭、圓頭,分別設計於前、中、後的屋頂,呈現三種截然不同的屋脊樣式,符

合澎湖傳統合院式的配置規制。

壁面紋飾與裝飾並不多,樸實的樣式設計,顯得落落大方,沒有過多華麗的點

綴,突顯昔時困苦生活的寫照。建築材料皆為本地石材,以硓𥑮石以及烏石 81 為大

76
陳其澎,《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對話》,頁 122。
77
李謁政,〈室內美學的誕生〉,《中原學報》第 26 期第 2 卷(中壢:中原大學,1998),頁 53。
78
張宇彤,《澎湖地方傳統民宅之構成與營造技術》(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7),頁 11。
79
2014.12.20 訪問莊決、莊朝勇、莊朝將等人。
80
四櫸頭乃澎湖傳統合院的地方俗稱,其平面配置為ㄇ字型或口字型。張宇彤,〈澎湖傳統民宅形
式衍化及意涵〉,《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頁 196。
81
在地居民將玄武岩俗稱烏石;硓𥑮石是指珊瑚礁岩,乃地方俗稱,一般自海裡挖掘的硓𥑮石,必
須經過多年的日曬雨淋,除去鹽份後方能使用。
68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宗,特別是主結構--牆體部分。一家子的生活故事,從一口灶變成四口灶,同一

生活場域裡,似乎約略可以看見傳統家族居住模式的影子。如今,屋內雜草叢生,

空無一人;整體配置格局仍完整,部分構造受損。有關莊氏祖厝的生活空間與建築

配置,依現況一一描述如列:

圖9 莊氏祖厝現況--一落四櫸頭帶前亭。82

1. 門口埕:烏石鋪面,土砂路,現今以水泥鋪面。祖厝前面植種一棵欖仁樹,四周

以石圍砌。早期對面設有牛稠與豬稠,目前已拆,改為樓房。門口埕前乃一條通路,

係對外交通聯絡之路徑。

2. 門樓與前壁:大致完整,屬八卦樓形式。屋頂鋪泥塑壽字圖紋瑞珠、瑞簾,檐口

線置套錢紋、方勝紋泥塑。脊堵有花飾泥塑,紅磚線框,形成一堵又堵的堵面,牆

街頸花飾泥塑。前壁結構,主要是烏石與硓𥑮石,底層烏石,上砌疊硓𥑮石。兩側

開窗,水泥三爪窗。門樓入口,汕石砌築,交丁砌。

3. 間仔:斜屋頂,上覆紅瓦,硓𥑮石與烏石砌疊牆體,外覆白夕土等材料。內部設

灶間、寢房、儲藏室等。每間房皆設水泥三爪窗。(圖 10)

82
筆者拍攝。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69

圖 10 間仔前壁。83

4. 亭下(庭):大致完整,屋頂受損。莊氏祖厝之亭下乃如意頭形式。屋架屬中樑

式,結構為承重牆系統。屋頂鋪設水泥瓦,屋架乃木料,庭柱頂端烏石支撐,飾有

水泥刻紋,波浪線條、直線線條。屋瓦部分受損,脊堵紋飾風化嚴重。(圖 11)

圖 11 亭下。84

5. 大厝身:屋頂坍塌嚴重,僅剩幾支楹仔。圓頭形式,承重牆系統。正面壁水泥三

爪窗,半截堵水泥刻紋;窗頭堵、聯對堵水泥刻紋。

6. 其他:門口埕種植一欉大欖仁樹,至少有七十年以上歷史。民國五十年(1961)

83
筆者拍攝。
84
筆者拍攝。
70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左右,於大厝身後側增建居住空間,水泥房舍,內設樓梯,可通往屋頂。
(圖 12. 13)

圖 12 門口前的欖仁樹。85

85
筆者拍攝。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71

增建部分

大厝身

亭下

間仔 間仔
深井

門樓

欖仁樹

圖 13 莊氏祖厝平面配置示意。86

(二)日常生活的展現

日常生活時間的特質具重複性與穩定性,種種空間下的行為即是一種日常生活

時間的展現。87 莊氏祖厝的空間場域各有居住者曾經製造的事件,包括食、衣、住、

行、育、樂,且賦予實質的生活意義。

1. 大樹下的生活解碼(表 1)

莊氏祖厝前,屹立著一棵欖仁樹,隔壁阿婆 88 描述,早期是枝葉茂盛的大樹,

民宅不時召來小蟲侵擾,一度蟲害,幾乎枯萎,所幸,在藥劑治療下,又恢復生機。

這棵樹在她兒時即存在,記憶與故事不斷地湧現;大人、小孩齊聚一起,分大人國

與小孩國,生活寫照一一在她腦海中乍現。曾是聊天、乘涼,或是遊戲玩耍之場所,

86
筆者繪製。
87
謝立中,《日常生活的現象學社會學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頁 27。
88
2014.08.10 訪談東衛 84-1 號呂姓婦人。
72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紛紛述說著大家庭的生活樣貌,是農業家族日落而息的熱鬧氣息,是孩童放學後的

嬉鬧聲。

玩耍、遊戲、乘涼、討論、工作等,皆於此樹下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活圈。環繞

一顆樹木的生活情景,是多麼溫馨、多麼有趣,如今現場遺留的一塊石盤,依稀可

見紅磚劃線,令人回味起一群孩童的生活童玩。用石頭打下欖仁種子,取欖仁葉子

製作帽子、鞋子,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玩具。巷仔路與門口埕摔蘆黍以及左右鄰

居孩童群齊聚一起,蹲在巷弄裡吃飯的畫面,都是昔時的生活情景。依循父親這一

輩的兒時記憶,祖厝左右各有一間傳統合院式住宅,櫛比鱗次,形成一條主要通道,

門口前面,是一條牛車路,砂土鋪面,且於門口放置一台牛車。

表1 莊氏祖厝生活環境空間認知。89

項 目 照 片 說 明

欖仁樹,約二層樓高,日治

時期,樹冠蔓延,枝幹向四

周生長,除聊天、乘涼、曬

農作物之外;1966 年左右,

曾在枝幹上設籃球架以及吊

環,形成運動場所。另外,
欖仁樹
小時候都會取石頭射下欖仁

種子食用,經常爬上爬下。

小孩子吃完飯最喜歡在這裡

玩遊戲或聚集一起上學,如

今卻因妨礙附近住屋視線而

被修剪。

89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研究整理。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73

樹下的一塊不規則形狀的石

頭,平整地躺臥著,上面隱

隱約約可見線條,此乃孩童

們玩遊戲的地方。劃上一條

條直線,將俗稱扁仔的貝殼

當作骰子,用紅瓦片劃出行
走直
走路線,一 人取六顆 小石

子,依六個點放置,中間小

石子先走,走完一圈之後,

將他人的石子吃掉並佔領對

方的地盤即獲勝,屬於一種

「走直」的遊戲。

利用欖仁樹製作鞋子,是兒

時的生活消 遣。摘下 欖仁

葉,將葉柄往內摺,再弄線

香支條固定,即可作為簡便
樹葉鞋
的鞋子。另外,也可以作成

帽子。利用自然資源扮家家

酒也是許多小孩常於此聚集

之處。

2. 小空間的生活連結

這間祖厝,曾是莊氏家族相依為命的處所,大廳曾是孩子放學後,爭先恐後,

只為了能在八仙桌上寫作業。灶腳是孩子長大前的學習場所,使用高粱桿升火煮飯,

上學時的便當飯,搭配爺爺親自料理的炒高麗菜,不僅是一段回味,更是一種人情

味。入夜後,孩子們總是擠在一張床,三個人蓋一條被子,起床後,臉上盡是風砂,

若欲上廁所,房間內備有尿桶。回憶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每一位曾經經歷過那一
74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段困苦歲月的中年人,如今回想起來,格外充滿一份滄桑。家的空間,形塑了每一

位曾經在此居住過的子孫,其生活場景與記憶連結的歷史氛圍與地方情感,即便人

已離開,時空依舊存有具象徵性的生活意義。莊氏祖厝的日常生活故事,在長輩的

凋零下,家與人的記憶,終會失去既有的原貌。

3.豬寮灶90 的生活

傳統大灶的生活記憶,落實在 1971 年的水泥瓦房,莊氏家人為養家活口,除農

作之外,豬畜餵養亦是一項額外收入。一間豬寮,因應豬仔飼養而生,隨著時代演

變、環境衛生、物資水準等因素影響,只徒留儲藏間的使用思維。透過後代子孫的

描述,大灶的生命史得以被建構。

(1)大灶的生活空間

這口大灶主要用來煮飼養豬畜所食的雜煮粥,以前家家戶戶幾乎都會飼養

幾隻豬,東面側是灶,西面側是養豬的地方,兩者鄰近,蓋成一間寮房。

(2015.01.24 訪談莊決)

1971 年的這口大灶,正被解碼其生活意涵,一段線索,讓靜止不變的歷史畫面,

再次喚醒昔日現場氛圍。一牆之隔,豬槽與大小豬的空間設計,在在述說設計者的

巧思與使用者的需求。飼養的大、小豬雖已不在,各種小空間及構件依舊留存,大

鼎、煙囪、水泥瓦、玻璃窗等元素,一一拼出世代記憶的家族版圖。

主人家述說著:

這一片曾是結婚時,辦桌宴請的場所;這口大灶除了飼豬粥之煮食之外,還

有年節的灶粿;結婚時的搓湯圓等用途……(2015.01.24 訪談莊朝勇)

這棟建築物與周遭環境的背後深層意涵,唯有親身體驗、參與,才能感受那份

實在的地方情感。「大灶」,不僅是功能性的設施,更具有一絲絲的古意情懷。早期

社會的互助精神,親友之間的互動問候,藉由生活空間的一景一物,彰顯協力合作

的表徵。一場婚禮,左鄰右舍自發性的參與,各自分工,磨製湯圓的食料,或宰豬,

90
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東衛里 168 之 3 號,目前閒置中。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75

或搓圓仔等,回憶的場景常駐在歷史畫面。這口大灶,所賦予的是家的生活展現,

其所傳達的是居住空間的親情、友情以及感情。

(2)修灶師傅的技藝觀點

良辰吉時,好日與好年,對於秉持老手藝的師傅們而言,農民曆是施作過程中

不可或缺的命脈寶典。看好日,看好時,不論動土開工,或上梁、下基,種種禮俗

亦是這群墨守傳統的老師傅們,心中不變的篤信與理念。那份堅持來自傳承,早期

社會,一項工技在手,必受人尊敬幾分,況且一項貨真價實的技藝,口碑與名聲特

別珍貴。如今,多少師傅仍循老法則呢?「宜:入宅、嫁娶......」翻閱農民曆,以宜

忌來提醒三百六十五天的行事準則。尤其是人生大事,不乏廟宇、起厝、入厝、結

婚等,討喜的紅色符號,令人感到安心。中生代泥水師傅的修灶脈絡,開啟 60 年代

的技術連結,一間六十年代的豬寮灶,已悄悄展開修復之路。

2010 年 6 月 1 日,這天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東衛里 168 之 3 號的一口老灶正

進行修復工作。大工 91 與小工92 二人準備修灶材料,各司其職,多年來的合作已培養

良好默契;停用二十幾年的火候,隨時序變遷,已失去原有煮食功能。這口 60 年代

老灶的存在,足以證實昔時的建灶技術與大灶樣式;做灶師傅、使用材料、工法等

線索,串連人與物的時代詮釋,更為人與時空之間的智慧結晶。透過翻修實作,泥

水師傅的技術得以重現。修復這口大灶的是東衛里居民,人稱「宋師」 93 的泥水師

傅,亦是東衛社區首屈一指的人選,專門造屋建房,兼作灶等手路。這位中生代的

師傅,展現一手熟能生巧的吃飯傢伙,簡單的驅淨儀式,手持斧頭開邊角,向四周

灑鹽米 94 ,具有掃除不乾淨之物的象徵意義。多年以來,他仍是如此堅持這項傳統

習俗,在矮小空間場域裡,嚴肅謹慎的心情隨之而來,依著每一個甩出的動作,完

成修復前的洗淨儀式。這項儀式的進行,可顯現漢人社會與神靈信仰的密切關係。

宋師運用在地的土壤,調配水泥,作為塗抹灶壁表層的材料。其表示:

91
指可獨當一面的泥水師傅。
92
指協助泥水師傅工作的工人。
93
呂永宋,東衛里人,專職泥水工作。
94
灑生米。
76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東衛紅土本身具有黏性,與水泥混合,黏性更佳。這是我們社區獨特的天然

原料,可以好好善加運用。(2009.06.01 田野筆記摘錄)

經驗與技術完成寫在臉上,羞澀的微笑,似乎吐露出宋師傅長年以來,從事水

泥工作的心得與感想。 95 一項泥水技術的發掘,初步了解東衛社區的產業結構,社

區內的泥水師傅已然在澎湖地區建立良好口碑;因為一條線索的連結,方能勾勒地

方師傅的承傳軌跡。想當年的這份記憶,必須透過修灶的第一步驟才能獲知一二。

修灶技術下的生活觀點,不僅是泥水師傅本身的技能,型式與配置的樣貌必須符合

主人家的滿意,作為社會特定的表徵,一方面是經驗的傳達,一方面是訊息的溝通;

另一方面,修灶技能也可視為物資文化的內涵、符號(symbol)、形式(form)與展

演(performance)。96

透過自然環境下所產生建築內涵,並在居住者經年累月的使用經驗中,塑造出

每一家戶的社會文化環境。 97 莊氏祖厝的存在意義在於代代子孫的生活連結,每一

世代擁有各自的時代記憶,生活場域範圍便在老、中、青三代的生活行為中一一劃

設。不論是神明廳所賦予的神聖性與倫理性,或是磚坪、亭下、深井所孕育的庶務

空間,皆是「庇護」、「歸屬」、「擁有」的意義作用。 98 泥水師傅的角色,持續地影

響建築物的生成,其所面對的不光是功能取向的使用,還必須與使用者進行更多價

值觀的磨合,以建立彼此共同的合作理念。傳統合院式住宅與水泥瓦房的這一代,

一直至現代樓房的下一代,祖厝扮演了維繫家族生活信念的角色,更是後代子孫彼

此歸屬的生活中心。大灶修復與啟用,勾起一段又一段的技藝與使用經驗,重新賦

予的功能價值,繼續傳遞家的地方感及歸屬感。即便祖厝已人去樓空,其存在的意

義與價值始終是莊氏家族歷代以來的精神指標。

95
莊凱証,〈社區一家:生活一把灶執行成果〉未出版(台北:信義房屋,2009)。
96
王嵩山,《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頁 185。
97
徐明福,《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圖書出版,1993),頁 20。
98
同註 69,頁 23。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77

四、人與人:人的生活記憶

澎湖人如何界定,似乎無一定的準則,古文獻曾將在地居民稱之「土人」 99 。

而在《澎湖研究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曾提到澎湖人的範疇:

有關澎湖學的研究範疇,既屬人又屬地,也就是說,只要在這島上住過的

人,都可以算是澎湖人,都可以是我們的研究對象。100

只要在澎湖群島生活的人,都可以算是澎湖人,如此廣義的解釋,擴大了澎湖

人的定義範圍。因此,不論是過去、現今或未來,澎湖人可以是一種血源的認定;

可以是戶籍的居所;可以是歷史的連結;可以是身分證的英文字母;可以是土地的

歸屬。對於澎湖人的認定,時常可聽見在地居民的二句話,「看就知道是澎湖人了」

,聽與看的生活感知,立刻引起討論。101 一群大學生102 到
或「聽就知道是澎湖人了」

訪澎湖,亦留下了他們對澎湖人的印象:

居民都很親切、人民熱情、說著不一樣的閩南語、努力生活的居民、愜意的

生活作息、古樸、直率。(2012.07.19 田野筆記摘錄)

「熱情」
、「親切」
,為澎湖人劃上一致的印象符碼。走這是在走動中所獲得的親

身感受,來自於踏上島嶼之後,深深被在地居民所感動的那一刻。人情所表露的地

方特質,讓許多外來者難以忘懷。島嶼生活的短暫停留,構成了多數人烙印澎湖的

觀點,慢步調、悠閒節奏、舒適海風,是否透徹在地人的生活氛圍,似乎仍止於一

般的第一印象。

至於澎湖人的由來可見民間文學的研究,有一則關於澎湖人的神話是如此描

述:

99
林豪,《澎湖廳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頁 26。
100
張美惠總編輯,《澎湖研究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4),
頁 226。
101
澎博通訊特派觀察員,〈凝視,在每一天,每一人〉,《澎博通訊》第 19 期(澎湖:澎湖縣政
府文化局,2013),頁 13。
102
2012 年筆者針對澎湖科技大學暑期開設文化與博物館課程的參與學生,進行訪談,學生數約三十
人。
78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我是澎湖人,小時候聽我們澎湖的老人家說:天上掉下來兩條絲瓜,變成一

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在澎湖生了很多人,這就是澎湖人的由來。103

上述說明了澎湖人怎麼來的傳說。使用在地農作物澎湖菜瓜元素,以擬人化的

方式,轉化為男人與女人。如此神話般的故事,多少有上帝造人或女媧造人 104 的影

子。

19 世紀,一位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在他的田野筆記中,

描述了一段對澎湖人的看法:

隔天一早,我表明要收購貝殼和珊瑚。此時儘管風還很大,海浪也不小,但

漁夫們仍然潛入海中,替我捉來一大堆活生生的珊瑚。村民的房屋和牆壁,

大都是以珊瑚礁起造的。我想,在夏季時,這些村民一定都是海陸兩棲的動

物。105

漁夫即漁民,透露靠海生活的居民,潛水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海陸兩棲,如

蛙人般的寫實描繪,比擬陸域與海域的生物,海底的珊瑚礁是早期先民重要的建材。

史蒂瑞認為,海邊的自然資源被運用在居住環境,這群人勢必擁有一身絕技,才能

穿梭於海陸之間。對照此時此刻,與生俱來的技能依舊可見於島嶼居民,只是,珊

瑚礁岩的硓𥑮石已不再是主要建築材料,就地取材的生活情景,恐怕只留下凋零的

老房子、耕作設施等。他的形容十分貼切,上山下海是因應土地環境而形成的生活

模式,居民順應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克服不確定的生存侷限,在有限的陸上與海

底資源下,一種人的模型化即產生。

另外,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牧師,其在素描台灣記載裡,曾經提及

澎湖男人與女人的生活分工:

耕作是女性的主要職責,男性則負責捕魚,或是在福爾摩沙和澎湖群島間,

103
姜佩君,《澎湖民間故事研究》(台北市:里仁書局,2007),頁 55。
104
女媧是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曾使用黃土創造人類。
(來源:維基百科網站,http://bit.ly/1IO5XqS,
2015.02.23 瀏覽)。
105
Joseph Beal Steete 著,林弘宣譯,《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 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台北:前衛,2009),頁 172。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79

從事以物易物的貿易。106

澎湖男人與女人的生活職掌,與早期農業與漁業為主的生計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性。農事是澎湖女人的生活寫照;漁事與貿易則是澎湖男人的主要職責,如此一來,

男女之間的活動區域,形成海與陸之間的分界點。上述兩者外國人的印象,仍是對

地方居民的表面看法,短暫停留,無法與在地居民有更多的接觸及相處,加上語言

的隔閡,自然會阻礙地方文化的採集。

記憶是延續地方生活文化的關鍵,人是銜接世代價值傳承的核心,不論是移動

路徑或是勞動參與,基本上,已塑造出專屬的生活經驗。經驗能否推展或儲存,必

須依靠人與人之間的生活流動,完全地烙印在島嶼居民。一塊土地,曾經是維繫家

族生活的命脈,那種大家族的共同生活理念,持續在中老年人身上散播。年輕一代

感受的是長輩的辛酸歲月及老祖宗的家族血淚,即使價值觀有所轉化,記憶故事依

舊在時間的推進下繼續滾動。

(一)三代同堂的菜宅107 生活

一處三代共生共存的生活基地已成為各自的生活圈, 108 菜宅生活圈不僅是環境

再生,更是人與生態和諧共處的生活路徑。一處廢耕的菜宅,因為後代子孫的整理,

徹底改變菜宅環境之命運。「長寮仔」,是此區菜宅的別稱,位於馬公市東衛里,面

積約 1,000 栽109 左右,被重新賦予新的使用途徑,第二代子孫正重拾昔日的生活樣

貌,並與第一代使用者,建構既有的知識體系。

106
Rev. William Campbell 著,林弘宣、許雅琦、陳珮馨譯,《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台灣筆記》(台
北:前衛,2009),頁 160。
107
菜宅是一種因應澎湖氣候條件所形成的農作設施,主要功能是防風、培育蕃薯幼苗、菜苗等,大
多使用硓𥑮石、玄武岩等在地石材構築。其構成需必備可耕作土地、防風設施以及灌溉水源等要素。
張玉璜、徐明福、王麒富,〈澎湖菜宅的地理分布與組構形態探討〉,《澎湖研究第九屆學術研討
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0),頁 13-17。
108
一種圈域的概念,指各種生活行為所構成的空間範圍,空間範圍非固定,且具複合性、階層性,
有著同質文化的範圍以及居民的認同所及的空間,菜宅生活圈的概念即以此為參考。古宜靈,《文
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台北市:詹氏書局,2005),頁 6。
109
栽是澎湖地區菜宅耕地面積大小的計算單位,每一栽的水平間距約 3 尺,垂直間距約 1 尺,一坪
約有 12 栽。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澎湖縣文化景觀菜宅基礎調查研究計畫第二期期末報告書》
未出版(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8),頁 6。
80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1. 長寮仔菜宅的整理(圖 14)

圖 14 整理前的長寮仔菜宅。110

長寮仔菜宅整理前,雜草叢生,銀合歡林立。面對這片腹地,借助怪手之力,

重新再現菜宅區域。老祖先遺留的家產,透過後代子孫的參與,彼此分工,一條全

新面貌的生活線即誕生。從擬訂計畫方向,至人員到齊,來參與的民眾皆有所共識,

一同打造新生活運動。原本只是呼口號的聲音,在眾人合力之下,整地工作立即見

效。在經歷翻土、鬆土的日子之後,發芽的小草,應驗了土壤的營養成份。生態環

境本有一種孕育的本能,只要細細照料,萬物得以生長。除草、整地、撿石,花了

將近一個月時間,集結社區有限人力,記憶漸漸浮出表層,所有參與者找回昔日場

景,述說先民所留下的這一塊土地故事。整地的過程,人員的參與,季節的變化,

皆在每一次的參與中,呈現與眾不同的生活面容。土地的生活性在居民重新加入後,

其原貌、整地的第一步,重現「長寮仔」菜宅的真面目,並給予新的詮釋價值。

2. 耆老的農作示範與經驗

長寮仔菜宅第一代主人─莊決,東衛人,1921 年生,本身務農,在這次菜宅生

活圈中扮演智慧傳承的角色。社區耆老親自示範,拿起大鋤頭平地,在菜宅的一角,

展現最寶貴的生活經驗。

地勢很重要,整地一定要平。(2010.07.01 田野筆記摘錄)

耆老的一句話,呼應了先民所承傳的知識脈絡,種植前的整地,平整與否,決

110
筆者拍攝。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81

定了日後農作物的生長情形111 。

這塊田地的園肉很好,以前這裡專門用來種蔥。(2010.07.01 田野筆記摘錄)

莊姓耆老邊示範(圖 15),邊提及他年少時,在這塊土地的點點滴滴,自劃設

菜股箱,112 到播下種籽、澆水,這些勞動行為皆屬於他的生活感知,也是在環境生

成之後,自身所凝聚的土地感受。自移民遷入,生活價值觀一代傳一代,背後種種

人際脈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無老經驗、老智慧,一切僅是表象的打理,缺

少在地生活精神。耆老所關心的是,重新參與的這一群人,能否好好地善待祖先所

遺留下來的祖產。昔日大量農作物的盛況雖已不在,唯有他內心的一段歷史記憶,

至今仍揮之不去。

圖 15 莊姓耆老親自示範。113

3. 第二代的生活記憶與參與

菜宅修復過程,原有的宅岸牆早已倒塌,為了復原菜宅應有的面貌,第二代的

中年人加入整修行列。憑藉他們小時候的印象與老一輩的指導,重新疊砌這面防風

牆。疊砌過程,可以看見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可以認識疊砌菜宅的

技術,例如單軌114 、交丁115 的作法,使牆面更加穩固。

111
莊凱証,〈社區一家:東衛菜宅生活圈執行成果〉未出版(台北:信義房屋,2010)。
112
指農作物栽種的範圍,專門用來培育幼苗。
113
筆者拍攝。
114
防風牆以單層石塊疊砌。
115
疊砌術語,指石塊與石塊之間的砌合。
82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我們小時候,只要放學後或放寒、暑假,都要來田裡幫忙。(2010.07.02 田野

筆記摘錄)

這區是他們兒時上學前、放學後的家庭作業。一位年約六十旬的中年人談起往

事,其生活認知來自於對這塊土地,曾經參與的一段回憶。這是屬於他的童年,更

映照出那一時代的生活情景。當他再次走進菜宅,自整地開始,到菜宅防風牆的整

建完成,無時無刻地投入,甚至利用下班或假日時間,全心全意地,只因這裡曾是

共同成長之地(圖 16)。

圖 16 整理後的長寮仔菜宅。(筆者拍攝)

4. 新一代的加入與體驗

年輕一輩的後代子孫,對於這塊土地的認識,只停留在眼前的這一刻。他們的

成長背景,從未參與此區的農業作息,難以體會中年一代及老一輩的描繪。如果這

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孩子們會接受;如果這是一份差事,孩子恐怕趨之若鶩。當

大小朋友齊聚長寮仔菜宅,新生命重新被點燃;世代的情感交織,已逐步地嵌入家

族每一成員。社區孩童前來共襄盛舉,自然生態與孩童玩成一片,此區成了最坐的

戶外自然教室。孩童們不時傳來辨識昆蟲的聲音,並藉由寫生,觀察農作物的一舉

一動,進一步地認識花生、番薯、硓𥑮石、蜥蝪、蚯蚓等菜宅生態。自然環境所扮

演的是一座知識學堂,菜宅景觀則扮演另一座學習橋樑,讓孩童可以親近土地、接

觸大自然。對於這群未來主人翁而言,這片土地既令人好奇又感到新鮮;久而久之,

便成為這群小孩童年時期的秘密基地。他們正悄悄地點燃菜宅的新使用機能,所有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83

人、生態、生物皆是這塊土地的新主人,為長寮仔菜宅建構出最幸福的生活圈。

三代的土地觀點對應出地方生活背景,每一世代各自找到與家族場域相處的模

式。其一是昔日艱苦生活的寫照;其一是現今休閒生活的回味;其一則是後代子孫

體驗的參與,透過菜宅的整地與種植,讓代代的農作記憶得以被保留,甚至是交由

下一代繼續繁衍。

(二)一位在地婦人的烹煮生活背景

食物與人有何關係?能否透過物的記錄,透析物的生活體系。一位六十二歲的

呂姓婦人,馬公市東衛里人,22 歲結婚,目前居住馬公市朝陽里。她的烹飪常識來

自於兒時在長輩身旁協助煮菜或辦桌工作的觀察,並無實際的作菜經驗。自結婚起

開始學習做菜,食譜、父母傳授、友人經驗談等是廚藝精進的方式之一。其父親116 曾

赴高雄銀座餐廳學習廚藝,爾後回到澎湖,與朋友合夥從事辦桌生意,是人人口中

的總鋪師。

這一天,這一家子如往常般地生活。一早出現在廚房的身影即是呂女士(圖 17),

回想二十年前,自東衛里遷移朝陽里現址,對於新空間的認知有了全然不同的習性。

經過二十年之後,路徑自然而然在移動中形成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組合。對於舊、

新居住環境,重新劃開一條生活之徑,包括市場之連結、學校之資源、人口之密度、

鄰里之居民。唯一不變的是,原有的生活祭祀圈,仍屬東衛天后宮的一份子。呂女

士以一道澎湖傳統飲食--「蕃薯炸」(圖 18),喚醒記憶中的生活體系。

116
父親蔡甫,澎湖縣湖西鄉人,入贅呂家,與呂晚結婚,育有四男三女。
84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圖 17 家庭主婦--呂女士示範蕃 圖 18 蕃薯炸。118

薯炸的製作。117

自呂姓婦人的行動路徑所創造的空間場域與生命過程,積累出其與家人的共同

記憶。其行動依過程記錄為:

06:30 家裡大門口騎乘 90cc 機車在農會附近停妥機車;06:35 抵達北辰市場

向農會前個人小販購買蕃薯;06:50 返回家中,將蕃薯放置廚房;19:30 與先

生兩人步行至陽明路上雜貨店(周明河診所旁,專賣米、麵粉等什貨品)購

買太白粉、中筋麵粉各 1 斤(1 斤 20 元)
;11:50 在家裡廚房準備食材;13:05

食材加工;13:15 食物製作;13:25 完成。(2013.06.08 田野筆記摘錄)

透過人的採買路徑以及烹煮過程,構成所有相關的人事時地物。製作材料來自

那裡,到那裡採買,必有既定的決定與方向。運用熟悉的在地資源,重新建立個人

的生活藍圖。行動往往基於先前的準備與想法,午飯後,料理者製作起這道食物──

蕃薯炸,並描述這道食餚的來龍去脈。

家裡以前是務農的,蕃薯都是自己種的,品種很多,有新種、憨種、金門種、

白種等。剩餘的蕃薯皮可當作豬的飼料,早期養豬時,剩餘的食料都可被用

來製作豬粥。(2013.06.08 田野筆記摘錄)

澎湖的蕃薯種類繁多,依地方屬性而有所不同,是務農家庭重要的食糧。蕃薯

外皮的剩餘價值,對於早期農業社會而言,在物資匱乏的條件下,卻養成物盡其用

的好習慣。

今天只用一粒蕃薯,如果三粒都用,量太多,吃不完就浪費了。剩下來的

兩粒蕃薯可以用來煮稀飯。蕃薯攃有粗孔及細孔兩種,以前好像都是用粗

孔來攃,粗孔的蕃薯絲比較適合炸食,也比較容易熟;細孔的反而比較無

法快熟,也不適合用來製作蕃薯炸。(2013.06.08 田野筆記摘錄)

117
筆者拍攝。
118
筆者拍攝。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85

買來的蕃薯不急著一次處理,在指定菜餚之下,讓晚餐多了一份選擇。熟練的

動作,由內往外推,反覆快速,是熟能生巧的最佳表現。

蕃薯炸這道菜是我媽媽最拿手的一道菜。(2013.06.08 田野筆記摘錄)

話匣子一開,呂女士心中的那一道回憶大門被推開。生活年代、生活色調,土

壤刻劃的萬物容貌。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色調是一面與土地貼近的容

顏;反觀現今,生活物資豐沛,與土地的距離似乎走遠了。蕃薯炸,使用簡易用具,

配上當令食材,麵粉、蕃薯籤,襯托出傳統婦女的時代手藝。呂女士與其母親的生

命旅程,夾雜著一股無法形容的親情,更能在這股親流中,感受她那一份傳承心力。

澎湖婦人如何善用「甘藷」
,對於農作物之生活觀點又如何詮釋?自婦人的主觀思維

「甘藷」是澎湖早期三大農作物之一,119 曾是島上賴以維
中,表述獨自的生活經驗。

生的經濟作物,然而隨著時空轉移,已不再是農業社會唯一的農產之物,慢慢地成

為時下小農的有機生活食品。

生活觀點來自於三代生活史,一塊田園上,承傳著一個家族的土地思維。在一

處生活空間裡,歷經三代的生活步調,讓老、中、青三者重新思考關於生活模式這

件事。他們分別以作用者(agent) 120 的身分,不停地擾動所依存的空間,支配屬於

獨自的影響能力。社區的舊地名來自於老一輩的生活養成,他們從小在熟悉的生活

場域活動、耕作、嬉戲、遊玩,環境變遷自然在參與生活中度過。時空交換,食材、

食物、食具、食客,每一道生活食餚,背後隱藏著數不盡的生活感知。交替的世代,

因應節令的出現,這道廚藝大門再次被推開,那是第一代的孩提回憶,亦是第二代

兒時的記憶。菜宅的運作,匯集技術與文化要素,每一代的參與,其實已植入了人

與人之間的記憶平台,只要地方不變,其使用空間將會隨著每一世代的生活記憶繼

續留存。婦人的勞動參與,顯現出在地居民與生活環境的密切組合,隨個人的日常

119
其他尚有花生、高粱農作物,民國 59 年(1970)統計,蕃薯種植面積約 46%,花生與高梁種植
面積合計約 40%。陳憲明等,《澎湖的農漁產業文化--西嶼鄉與白沙鄉離島篇》(澎湖:澎湖縣
文化局,2002),頁 54。
120
指具有影響力的個人行為者,能決定任何社會互動的顯著結果。張佩瑜,〈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
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頁 17。
86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行為與家庭角色,維持自己與上一代及下一代的記憶連結,其身分與地位亦隨著生

活脈絡調整,因而劃設了女性的生活方式。

五、結語

行為與空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121 本研究試圖以環境、家與人三元素,探討其

行為模式在生活場域中如何刻劃出具「意義化」、「象徵性」的詮釋觀點。三者環環

相扣,才能產生感知下的生活場域。所有場域形成的前提,必須依附在「移動性」

(mobility),因此生活中的路徑、行為模式、食物形成、環境體認、世代經驗等,

都受具意義的移動(movement)影響,構成一組生活命脈、社會時態。122 而在現象

學方法中的生活世界(Life-world),其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123 內涵必然影

響澎湖人所處的生活環境,經驗他人所作用的意向性,並從身體與經驗之間,獲得

實質的生活觀點。124

在《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的開幕致詞中有一段對於地方知識

的描述:

澎湖,自先民落腳於此,為因應澎湖獨特氣候及環境條件等等因素,因地制

宜發展出適合澎湖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中所展現一切內涵,皆廣泛稱為「地

方知識」。「地方知識」的價值,在於能夠具體呈現地方文化特性及獨特生活

方式,又於時間尺度顯示上不斷推進、演變,其存在之意義、詮釋、紀錄與

保存因而更顯重要。125

這段陳述足以印證澎湖生活文化的延續性與特殊性。本文之研究,深受「地方

121
張佩瑜,〈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頁 7。
122
Perter Adey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2013),頁 xviii。
123
「現象學者認為人在世界上群居,人與人之間有各種不同的關係,最根本的就在於知識,即一個
主體意識和另一個或多個主體意識之間的關係,雙方各有認識作用即互為主體性。」(來源:教育
大辭書,http://bit.ly/1c61bIh,2105.02.24 瀏覽)。
124
Robert Sokolowski 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
(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頁 213-226。
125
顏美麗總編輯,《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3),
頁 7。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87

知識」理念影響,略述澎湖人與環境、家、人彼此的生活互動;不論是海域或家戶

的生活環境,人的生活記憶影響了時空背景的形成。人與環境,透過人對海的生活

感知,用實際的身體感受一年四季氣候,孕育獨自的生活觀點。人與家的相處,劃

開了空間領域的生活詮釋,每一段成長記憶,深切地在家的空間裡建構出家的生活

智慧。倫理尊卑、生活童玩、行為模式等,皆是人與家相互依存下的結果。而生長

在這塊土地上的老年人,其生活習性、生活型態自然是一套人生價值系統,進而產

生生活意義。126 「澎湖人」的生活模式,能否隨時代演變而有所傳承?或隨世代發

展而斷層?生活環境中的漁場、住宅及生活場所,已成島嶼生活系統中,變與不變

的生活空間。

上一代,這一代,與下一代,三者之間如何重新揭露生活環境文本的中心思維,

報導人是第一作者,記錄者是第二作者,報導人口中的另一位報導人,則是第三作

者,記錄者本身亦存在著讀者的身分。
「思維」是構成文本媒介之一,內文中的每一

位報導人以身體實踐方式,親自示範文本的生活性、文化性及真實性,自世代承傳

之記憶裡,發掘內在精神的表現;那是一種自我意識狀態,更是一種內心自省模樣,

透過共通語言模式--「澎湖腔」
,交織三代詮釋之路。自女兒身分,兒時的生活場

景,勾勒澎湖人的臉譜;為人母的角色多少受長輩們影響,繼續傳遞後天養成的生

活符碼。孫子出生後,接下阿嬤一職,扮演記憶的庫存者。本次報導人,大半是土

生土長的澎湖人,歲數代表經驗值,年紀愈大,身上所流露的澎湖質量愈多。

倘若人消失了,記憶是否還能被完整地留存?經由一代又一代的轉譯,生活這

件事,不再是單純的生活行為,更進一步地,由其後代子孫繼續傳遞基本內涵。舊

一代的生活經驗,形成了這一代的新意,除了親情之外,跨越時空,手心上的溫潤

潤依舊存在。即使世代在變,場域在動,唯獨詮釋中的「表達」、「詮解」、「翻譯」

等過程,仍是共同文本。詮釋的活動一定是語言性的;語言是物資與精神之媒介,

不止於訊息傳送、溝通,每一種生活模式,即是一種語言載體。

126
崔延美,〈卯澳漁村老人日常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88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生活中有無詮釋可言,對於生活環境而言,任誰決定其歷史文化、社會價值、

經濟結構、民俗生活等本質。位於台灣海峽上的澎湖群島,長久以來,受到移民、

軍役、史前、信仰、貿易、產業、政治等發展,建構屬於己身之文化特性。經過多

年以後,島嶼的生活樣態,是否如實地改變,眼前之一景一物,是否決定了時代的

存在感?微觀島嶼上的居民,
「母語」刻劃了地方知識與在地觀點;物質社會強調基

本需求之溫飽,其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流動,必須經由更深一層的理解,才能得知箇

中的生活意涵。「澎湖腔」,屬於地方語言,即便是在澎湖本島,各地所發展的語言

結構亦有所差異。透過母語,吐露真實的生活文本;透過文本,反思想像的生活印

象。

每一事物的存在,總有一套生態原則,往回溯,環境變遷觀點各自表述,歷史

與生態、空間與背景皆屬動態系統,不停地擾動、混合、循環(圖 19)。當篤信所

有環境因子皆來自原始生態時,土地包容與土地信仰油然而生。生態擁有恢復養息

的功能,「平衡」,可謂是自然界自我調整的狀態之一,穩定與非穩定,恢復至某一

樣態。交疊、漸變、教化,生態無時無刻在變,人類參與其中,彼此制衡,塑造各

階段的環境情境。

圖 19 空間、人間、時間與生活之依存關係。127

127
筆者繪製。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89

徵引文獻

專書

元珍,《漁場學,漁海況學》,新北:弘揚圖書出版,2013。

王嵩山,《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台北:稻鄉出版,1999。

古宜靈,《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台北:詹氏書局,2005。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澎湖縣文化景觀菜宅基礎調查研究計畫第二期期末

報告書》未出版,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8。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

呂逸林等,《繽紛綺麗的澎湖海洋世界》,基隆:農委會水試所,2013。

林豪,《澎湖廳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林澤民、李尚謙,〈石滬漁業權漁業經營管理之探討〉,《澎湖研究第五屆學術研

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6,頁 105-107。

姜佩君,《澎湖民俗概論》,台中:白象文化,2009。

姜佩君,《澎湖民間故事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7。

洪國雄,《走過潮間帶》,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8。

洪國雄,《澎湖的石滬》,澎湖:澎湖縣文化局,1999。

胡建偉纂輯;台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澎湖紀略》,台北:文建會,2004。

徐明福,《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圖書出版,1993。

高芷琳,《澎湖諺語》,台中:晨星出版公司,2004。

張火木,〈澎湖縣觀光小吃、水產加工食品與觀光產業發展關係之初探〉,《澎湖

研究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9。

張玉璜、徐明福、王麒富,〈澎湖菜宅的地理分布與組構形態探討〉,《澎湖研究

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0。

張宇彤,〈澎湖傳統民宅形式衍化及意涵〉,《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

,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1。
90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張宇彤,《澎湖地方傳統民宅之構成與營造技術》,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7。

張屏生,〈澎湖縣離島地區閩南話次方言的音韻現象〉,《澎湖研究第二屆學術研

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3。

張美惠總編輯,《澎湖研究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

局,2014。

張詠捷,〈島嶼的飲食文化〉,《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

湖縣政府文化局,2013。

張詠捷,《食物戀》,台北:野人,2005。

莊凱証,〈社區一家:生活一把灶執行成果〉未出版,台北:信義房屋,2009。

莊凱証,
〈社區一家:東衛菜宅生活圈執行成果〉未出版,台北:信義房屋,2010。

許自由,《澎湖地質地形秘笈》,澎湖:澎湖縣野鳥學會,2004。

陳文達,〈雜俗〉,《台灣縣志》卷 1,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玉箴,〈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澎湖研究第十三屆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4。

陳其澎,《身體與空間:一個以身體經驗為取向的空間對話》,新北:暢通文化,

2011。

陳憲明等,《澎湖的農漁產業文化--西嶼鄉與白沙鄉離島篇》,澎湖:澎湖縣文化

局,2002。

曾光棣,《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

黃有興,《澎湖的民間信仰》,台北:台原出版,1997。

臧振華,《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考古發掘計畫報告書》,澎湖:澎湖縣政府,

2006。

謝立中,《日常生活的現象學社會學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

顏美麗總編輯,《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

局,2013。
澎湖人的時空記憶與生活場域之重建 91

Rev. William Campbell 著;林弘宣、許雅琦、陳珮馨譯,《素描福爾摩沙:甘為

霖台灣筆記》,台北:前衛,2009。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

群學,2006。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出版,

2003。

Perter Adey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2013。

Robert Sokolowski 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2004。

Joseph Beal Steete 著;林弘宣譯,《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 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

台灣調查筆記》,台北:前衛,2009。

論文

1. 期刊論文

李謁政,
〈室內美學的誕生〉
,《中原學報》第 26 期第 2 卷,中壢:中原大學,1998。

詹瑞峰,〈一個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故事〉,《硓𥑮石季刊》第 24 期,澎湖:澎湖

縣文化局,2001)。

澎博通訊特派觀察員,〈凝視,在每一天,每一人〉,《澎博通訊》第 19 期,澎湖: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13。

藍姆路‧卡造,〈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 malati’ay 為例〉,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 6 期,2009.12.01。

2. 學位論文

尹建中,《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所碩士

論文,1969。

呂昭明,《澎湖群島閩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博士論文,2007)。
92 文史台灣學報第九期 2015 年 6 月

崔延美,《卯澳漁村老人日常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

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張佩瑜,《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詹瑞峰,
《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
,中壢: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999。

顧百里,《澎湖群島方言調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

網路資料:

台電阿凱,〈澎湖人的 15 項特徵〉(來源:台電阿凱,http://on.fb.me/1c5YVke,

2015.02.21 瀏覽)。

〈考古史重大發現!澎湖原人為現代人類祖先〉
(來源:自由時報網站,

http://bit.ly/1c5NHw5,2015.02.20 瀏覽)。

〈澎湖原人,只能算是遠祖直立人而非智人〉
(來源:ETtoday 網站,

http://bit.ly/1IO2Uig,2015.02.20 瀏覽)。

馬公市公所網站,〈西衛里〉
(來源:http://bit.ly/1IO4IYB,2015.02.23 瀏覽)

馬公市公所網站,〈東衛里〉
(來源:http://bit.ly/1c5ZA5e,2015.02.23 瀏覽)。

維基百科,〈女媧造人〉
(來源:http://bit.ly/1IO5XqS,2015.02.23 瀏覽)。

維基百科,〈島嶼〉
(來源:http://bit.ly/1IO5rZQ,2015.01.01,2015.01.01 瀏覽)。

澎湖原人(來源:維基百科網站,http://bit.ly/1c5NHw5,2015.02.20 瀏覽)。

澎湖縣農漁局,〈本縣漁業資源保育單行法規〉
(來源:澎湖縣農漁局網站,http://

bit.ly/1c608bp,2015.02.23 瀏覽)。

蔡哲俊、李良輝,〈澎湖群島島嶼數量清查〉(來源:內政部國土資訊系統網站,

http:// bit.ly/1IO5EMC,2015.01.20 瀏覽)。

趙曉維,
〈互為主體性〉
(來源:教育大辭書,http://bit.ly/1c61bIh,2105.02.24 瀏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