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9

悟道、入道、解脫成道(代序)

慧明
孔子將人分為八級──聖、賢、才、智、平、庸、愚、劣。
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老子將人分為三等──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 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佛陀將生命分十道──六凡輪迴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
四聖解脫道(聲聞、緣覺、菩薩、佛。)

永嘉大師證道歌云──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此時此刻,先覺察、評鑑自己的生命──是八級中的那一級?是三士之上士?中士?下士?

反問自己,是否已看透、看破這生滅無常,如夢如幻的煩惱世間,決心走出輪迴,轉凡成聖,走向
成佛的大道? 或要在六道中,不斷地輪迴受苦?
如果已有出離心,要修解脫道;卻不知善知識在何處?鄭重地向您推薦──真參實修的 慧門師父。

與 門師父相識、同事、參學已十多年;他在世間法──學業、事業的豐富經歷;及出世間法──
道業的──深入經藏與實修實證,都在其人格有能吃苦、耐操勞、毅力堅的特質中達成。他的智慧、
道心、慈心與悲願,都是讓我衷心折服、尊敬的。以偈讚之──
「這個師父不是人,割愛辭親離煩塵;
真參實修見了性,禪心自在釋慧門。」

俯仰現今,專以「祖師禪」開啟學人悟道、入道及至成道的禪師中, 門師父堪稱個中翹楚。每年
主持二十多次的「禪七」,沒真功夫,是難成其就的。

「借殼指月──飛躍看話禪」這套書,是 門師父歷年來,主持禪七的開示記錄。預計出版十集,
是一套適合現代人,易解、易懂的實修導引書。依此得以一窺,禪宗實修的過程及法門之珍貴。

禪宗不是標榜, 外別傳,不立文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嗎?歷代禪宗祖師大德,留下數量龐大


的開示語錄,傳心法要,難道這套書有勝過古德之處嗎?
古德著述,皆是實修悟語,文簡意豐,全是無與倫比的無價珍寶。
但對現代學人來說,卻因文學底子的不足,難窺堂奧;若根機不夠或因無法實修,只能將此解脫大
智慧、大圓滿法,當知識、學術來研究。結果就如人說食不能飽;或數人錢財,終非真富。或縱使
博學多聞,世智辯聰,卻生我慢;此說通心不通,反成口頭禪、所知障。尤以社會競爭之風熾盛,
人心之機愈趨複雜、貪婪,每天與煩惱共舞,都是業障。障礙多,看古德著述,難悟祖師西來意!
門師父慈悲,「借殼」萃取禪宗祖師們, 導學子參禪用功的精華開示;以其實修的經驗,將難解
之法要,一一為我們解密碼、除疑惑、破三關、超障礙;
「指」引學人,明心見性-「月」
。能見到、
得到這套禪書,並依之力行實修者,必是有大善根、大福報之人也。

書中詳述,何謂禪?什麼是看話頭?如何參?怎麼生起疑情,滾動疑團?何時爆破?小疑團小爆破
開小悟,大疑團大爆破開大悟。如何將五蘊(五重妄想)之垢衣,解脫掉,靠的是──離心意識的
真參實修。
~0~
永嘉大師云:「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解脫大自在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此套禪書
若未讀,此位禪師若不參,為佛弟子,將終生抱憾!
謹此作序,以共勉之。偈曰:
「此套禪書非凡書,祖師真言除病毒;
五蘊心結開解日,靈山佛祖再現時。」

慚愧僧 慧 明 序於鹿谷凍頂山 時 2004 年端午

~1~
慧門禪(代序)
慧海
道流,你道何者是慧門禪?慧門禪者,慧門禪師之禪也。釋慧門之禪,眼低手高,得未曾有。如何
是眼低?釋慧門自述其禪為〈借殼指月之──飛躍看話禪〉,洋洋五巨冊。學人等得以在舉世眾人
之前拜讀其已付梓之三巨冊,讀已,不覺廢書嘆曰:「噫!斯世也,而猶有書如斯乎?昔人以慧照
〈臨濟錄〉為『頂門具眼,腦後見腮』,不圖乃今日復見此人此書。」而禪師自許,祇為借殼指月,
投石問路之意躍然紙上;非有低眉之姿者,曷克臻此?又如何是手高?昔者莊生述庖丁解牛以為「道
也,進乎技矣!」足見技不自高,以道入其中而高;必待其技之高,而後可言引人入道。慧門禪師
參訪中外名山大川,出入古今禪師語錄;或自研修,或親灸 澤,融會貫通以鍊成其話頭,直如庖
丁之刃,達於無厚之境。蓋吾人妄念不斷,如牛之百骸,節節相連,雖是相連,一節自為一節。釋
慧門者,執其無厚之話頭以對念念間之空檔,覷個正著,高舉手,猛下刃,而彼妄念如牛之龐然蠢
物者,瞬間崩解為無形矣!此時疑情蜂起,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何以如是?則以作用力必生
相等之反作用力,是以疑悟之大小相若。及其既悟,藉以起疑之話頭及疑情隨悟以俱去,更何疑悟
之可言?
禪自大鑒啟一聞便悟之機,是根也;大鑒之下有慧照,一喝盡所言,是幹也;慧照之下有大慧,大
慧之禪曰看話禪,是果也;與默照禪分庭抗禮。夫禪,難行道也;其所以難,在革眾生累劫積習,
絲毫不許賴他力拔出六道,而必期恃自力超脫生死。深言之,看話禪之看話,非比默照之無事;苟
其無事,論難論易,枉數了他家寶了。看話禪之難,難在拿捏,如虎銜子,不張不弛;又如孟子養
氣之方曰「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忘勿助長也。」蓋以其既時時提撕正念,又復絕躁進,戒急功也。
或曰慧門禪微妙淵深如是,直叫人望而卻步;此言差矣!蓋慧門禪者,無你尋思處,正以其不容尋
思也,故當下即是。禪之常言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已是竿之盡頭,試問如何更進一
步?如是思量,百般猶疑,永劫不得更進。若慧門禪,則當下即是,祇管更進一步便了,如是直達
悟境。故曰當下即是,童稚优為之;思量卜度,皓首難著力。
由上所言,慧門禪之高標出塵可見矣。然而唯下學乃能上達;奇哉奇哉!我人於慧門禪所想及者,
乃世間至下至濫之語,此語謂何?則「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是也;世人之力爭上游,以禪為有事
者,捨慧門更何門之可入可有乎?嗚乎!大慧既往;大慧之下,種子綿延,有慧門。微斯人,吾誰
與歸?
紙短言長,或有未盡,其書具在。
馬來西亞法炬山 慧 海 序

~2~
百丈但待馬祖拶(代序)
鄭振煌
佛 生根於印度,開花結果於中國。
印度佛 以戒定慧三學,淨化煩惱心垢。隨著眾生無明之增厚,而有根本佛 、原始佛 、部派佛
、大乘佛 的發展施設,均重三無漏學的次第。其中,定慧二學攝歸禪那(梵文 Dhyana,巴利
文 Jhana,含止觀二義)

中國佛 經過傳譯、格義、融合而發展成小乘二宗、大乘八宗。此中,完全脫離印度佛 而獨立者,
唯禪一宗,故云中國佛 的特質在於禪。中國禪與印度禪,名同義異,蓋冶印度佛 與中國儒道二
家文化之精華於一爐,卓爾不群,傲岸睥睨於世界文化之巔。
禪既然包括定慧二學,則禪宗以外的中國佛 其他宗派亦不離禪。若依如來經論而修禪者稱為如來
禪,若不依如來經論而修禪者稱為祖師禪,中國禪即指後者。
在中國佛 的汪洋大海中,如來禪依 解理,攝心修禪,約可分為四種:安般禪(主要數息修禪)、
五門禪(或稱五停心觀,以對治貪、嗔、癡、散亂、我慢)、念佛禪(主修禪定而兼修淨土念佛)、
實相禪(以一心(空假中)三觀,證一境(真俗中)三諦之諸法實相)。
祖師禪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但菩提達摩卻是印度禪第二十八祖,故其源可溯自釋迦文佛。《大梵天
王問佛決疑經》載,一日佛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捧金色蓮花,請佛說法,佛祇拈花示眾,未說一
句,眾皆默然不解,唯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外別
傳,不立文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今付囑於汝。」故中國禪之宗旨在悟心成佛,完全與可思議
境無涉,把人心中的一切知見全然掀掉,直落落地呈顯眾生所本具的自性(或稱佛性、心性、本覺、
如來性、真如本性、一切智智等,中文大藏經共有七十二個名相)。
中國禪由悟心成佛論,開展出超佛祖師禪、越祖分燈禪。要言之,不斷超越佛及祖師之言 ,但問
當下此心是妄是真,是迷是悟,是他是自,不許纖毫在心頭。看話禪就是方便之一。
本書所述者直承此無上心法,凡所拈處皆中要害,參禪人無始以來的根本無明為之銷毀。值此資訊
爆發時代,分別無明益加熾然,葛籐纏縛令人窒息,身心不安百病叢生,嗟可浩嘆!慧門法師者明
眼人也,老婆心切,揮慧劍示門路,引導行者百尺竿頭更上一步。余生也魯鈍,卻蒙不棄,得以親
睹佛 力行學院、佛 解脫道研修所之刱辦。洎今百丈山宏開,馬祖關已立,行者何以飛躍看話禪
耶?唯藉本書之殼以指如來之月耳。

二00四年八月七日大圓滿禪修營解七日
拜識於力行禪寺印心寮

借殼指月(一)目 錄
關 於 本 書 ................................................................................................................ 錯誤! 尚未定義書籤。
作 者 簡 介 ................................................................................................................ 錯誤! 尚未定義書籤。
「借殼指月」─悟道、入道、解脫成道(代序) ............................................................................. 慧明 0
慧門禪(代序) ....................................................................................................................................... 慧海 2
百丈但待馬祖拶(代序) ................................................................................................................... 鄭振煌 3
借殼指月(一)目 錄 .................................................................................................................................... 3
導 言 ................................................................................................................................................................. 5
第一講、略說中國禪宗 .................................................................................................................................. 10
第二講、門庭施設 .......................................................................................................................................... 13
第三講、看破生死 .......................................................................................................................................... 16
第四講、如來禪與祖師禪 .............................................................................................................................. 18
第五講、分燈禪與五家宗風.......................................................................................................................... 22
第六講、以妄究妄 .......................................................................................................................................... 25
第七講、看話禪 .............................................................................................................................................. 30

~3~
第八講、參禪頓悟 .......................................................................................................................................... 33
第九講、跑香參禪 .......................................................................................................................................... 37
第十講、離心意識參 ...................................................................................................................................... 38
第十一講、又道飛去也 .................................................................................................................................. 40
第十二講、萬緣放下 一念不生 ................................................................................................................. 42
第十三講、小參解惑(一).......................................................................................................................... 44
第十四講、參禪不得作知解會 ..................................................................................................................... 48
第十五講、正煩惱時 窮其起處 ................................................................................................................. 50
第十六講、一法不立處參 .............................................................................................................................. 54
第十七講、如何離得心意識.......................................................................................................................... 58
第十八講、離塵精進 ...................................................................................................................................... 62
第十九講、何處起疑情 .................................................................................................................................. 67
第二十講、疑在「一」上 .............................................................................................................................. 72
第二十一講、參話頭十病 .............................................................................................................................. 81
第二十二講、更不問如何 若何下手 ......................................................................................................... 84
第二十三講、壁隙風動 心隙魔侵 ............................................................................................................. 86
第二十四講、切心做工夫 .............................................................................................................................. 91
第二十五講、日用不輟做工夫 ..................................................................................................................... 97
第二十六講、放身命處 ................................................................................................................................ 103
第二十七講、沒巴鼻處 沒撈摸處 沒滋味處 ...................................................................................... 108
第二十八講、剳定腳頭 咬定牙關 把定繩頭 ...................................................................................... 112
第二十九講、一覷覷定 看他畢竟是個什麼 .......................................................................................... 117
第三十講、起即看破 看破即消 ............................................................................................................... 120
第三十一講、不得貪求玄妙 不得將心待悟 .......................................................................................... 123
第三十二講、小參解惑(二) ................................................................................................................... 127
第三十三講、搬柴運水行腳處參 ............................................................................................................... 131
第三十四講、 「本來無一物」置在目前參 ................................................................................................. 136
第三十五講、守住一門做工夫 ................................................................................................................... 141
第三十六講、任轉何處 就在何處究竟工夫 .......................................................................................... 147
附 錄 一:百丈山力行禪寺「十期精進禪七行坐時間表」 ................................................................. 152
附 錄 二:百丈山力行禪寺「全年活動表」 .......................................................................................... 153
編 後 語 ......................................................................................................................................................... 154
參 考 書 目 ................................................................................................................................................... 155

~4~
導 言
〈臨濟語錄〉開卷近半,忽然來這麼一則:「道流,爾若道佛是究竟,緣什麼八十年後向拘尸羅城
雙林樹間側臥而死去?佛今何在?明知與我生死不別。」
依山僧見解,這是徹古徹今撼山震谷最有力的一喝,豈僅是先前馬祖(709-788)喝百丈「直得三
日耳聾」而已?不過若是連佛也不究竟,叫人如何是好?殊不知這正是臨濟(?-867)的用心,他
開卷便說「…祖宗門下…真是開口不得,無爾措足處。」
所以我們求救於〈圓覺經〉 ,本經卷上說:
修多羅 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
是。
雖然一切生佛的色身或軀殼不究竟,沒有這色身卻也就少了標月的手指,無從指向月亮,證得究竟。
這是本書取名的緣由,書的遣詞用語不究竟,卻是指月之指, 〈圓覺〉宗密(780-841)曾為之作〈疏
鈔〉,出現的年代應早於〈臨濟〉 。當然後來瞿汝稷於 1602 年刊行〈指月錄〉聶先於 1679 年作〈續
指月錄〉 ;本書指月之功豈敢妄擬先賢於萬一?
至於本書副題〈飛躍看話禪〉的「飛」 的來歷,山僧書中曾提到馬祖師徒的一段公案,現在引〈古
尊宿語錄〉開卷〈大鑑下三世〉的原文如下:
百丈懷海禪師…一日隨侍馬祖路行次,聞野鴨聲,馬祖云「什麼聲?」師云「野鴨聲。」良
久,馬祖云「適來聲向什麼處去?」師云「飛過去。」馬祖迴頭將師鼻便搊,師作痛聲。馬
祖云「又道飛過去。」師於言下有省。
這則公案表現的是百丈心隨境轉,以為野鴨聲飛過去了;待馬祖痛把他鼻頭一揪,他的心識頓斷,
野鴨聲形俱失,更那有什麼飛過去?
這則公案和六祖「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壇經‧行由〉)蔚為帝釋蛛網;這樣說來,
山僧的飛就是不飛,飛而不飛,不飛而飛,是名飛。
至於「躍」 ,禪門罕見;但是「躍進」連詞,躍就是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人人聽說,若要
追問這話的出處或義涵,卻得勤翻禪門語錄。信手拈一則〈明覺語錄〉3:師云「嶮‧百尺竿頭作
伎倆,不是好手。」因為他道出個「嶮」 ,使我們可以確定竿頭意指剎竿的頂端;不過他接著說
「不是好手」 ,就不好解釋,假設我們借用〈臨濟錄〉 「見神見鬼,指東話西,好晴好雨」的話來形
容「作伎倆」 ,就可以說世人因為不識「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此不是爾久停住處」 ,因而以苦為樂,
苦中作樂;不是好手,不在話下。這是就俗諦上說。往真諦上說,百尺竿頭誠然夠高了,但是若停
留在那裡,自得自滿,便也算不得好手。所以〈明覺語錄〉1 又載:
長沙和尚道「百尺竿頭作底人,雖然入得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現在的問題是,竿頭上還怎麼進步?從頓 的眼光看,問這問題便顯見得是思量作用(想蘊)在作
怪, 〈壇經‧行由〉弘忍令諸門人呈偈的話是:
火急速去,不得遲滯,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所以〈明覺語錄〉1 載南泉(748-834)的話說:
僧舉問南泉「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泉云「更進一步。」
〔(〈古尊宿語錄〉12 所收〈南泉語要〉中不見本則)〕
簡單說來, 「飛躍看話禪」的用意在令參禪人選定一則應機的話頭後,能以話頭截斷眾流,當下即
是,山僧這裡沒有許多般事也。
果然如此,豈不意味著山僧門下只傳頓 ?不然,看話禪上承臨濟,而臨濟說:
山僧此間作三種根器斷,如中〔等以〕下根器來,我便奪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等以〕上
根器來,我便境法人俱不奪;如有出格見解人來,山僧此間便全體作用不歷根器。
可見得臨濟宗風固然望出格見解人來,能於竿頭而進步;並沒有忘卻中下根器仍在地面,上望竿頭。
「禪七」原有七日剋期求證一說,而山僧書中卻一再以莫躁進,莫剋期戒勉學人,正以上中下根都
得兼容並蓄的緣故。
剛才說「躍」 禪門罕見;卻有極好的一則在〈臨濟錄〉:
道流,實情大難,佛法幽玄…爾若認他動者是,一切草木皆解動;應可是道也;所以動者是

~5~
風大,不動者是地大,動與不動俱無自性。爾若向動處捉他,他向不動處立;爾若向不動處
捉他,他向動處立。譬如潛泉魚鼓波而自躍。
潛泉魚不曾立意要動,也不曾立意不動;總在任運而然,鼓波以自躍。「躍」的精義在此。
另一個躍 見於〈楊歧語錄〉 :
師…乃陞座,時有僧出眾,師云「漁翁未擲釣,躍鱗衝浪來」。
山僧的躍 也取義於此,但結果怕只落得〈楊歧後錄〉所說
漁翁盡日空垂釣,收取經綸歸去來。
要是這樣子,也只能順其自然,學學船子和尚:
「金鱗不過空勞力,收取經綸空去來」了。
在禪學黃金時代的唐朝,韓愈曾說:
莫之為前,雖美而不彰;莫之為後,雖盛而不傳。
山僧的前人美不勝收,山僧的後人浪濤洶湧。日本的圓慈(1721-1792)寫〈宗門無盡燈〉,他的老
師白隱一見許為後世點眼藥。臨濟訓人說「瞎眼禿奴」,說「瞎漢」,說「瞎屢生」,(屢,愚也。)
此所以禪門以「腦後見腮,頂門具眼」為貴,山僧望先賢背項不及,也不敢有成一家言之想,不過
希望山僧拋出的這麼一塊磚頭,能引得十方大善知識珠玉紛投罷了。
可以指出的一點是:本書側重的是方法過程,而不是境界。我們如果拿〈圓覺〉等經和禪門典籍相
比較,可以感到諸經的境界就是禪的境界,或者說禪的境界其實無異於諸經的境界。試看〈圓覺〉
卷上:
世尊告普賢菩薩言「…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
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這裡的遠離,就是臨濟所引的禪門常言「說似一物則不中」 ;到了「得無所離」時,就已離無可離。
換句話說,是由「時時勤拂拭」達於纖塵不染,而終證得「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可以「漸修頓悟」
四 涵括;若是頓得悟境,而繼以時時提撕,保持悟境,則是「悟後起修」。
因此禪宗和〈圓覺〉所異,全在手段。禪宗的棒喝,肢體語言,無意義的語言,不立文 ,或不離
文 而濾去文 的意涵,才是禪宗稱「 外別傳」的基礎。簡單說來,宗下與 下殊途而同歸;殊
途就是指月之道多方,同歸就是一律意在見月。
〈古尊宿語錄〉12〈南泉語要〉:
菩提、涅槃皆是修行人境界,皆屬明句。若會本來非是物,即水不能洗水,何以故?本來無
物;故經云「我王庫中,無如是刀。」
這是先說個「明句」承認有境界,肯定菩提、涅槃;又以本來無物,否定境界,說國王武庫找不到
菩提、涅槃這柄刀。境界是談不得的,我們只合談到那境界的路徑,山僧自胸臆中吐露本書時,每
以掛懷的是本書曾否為指路標境稍盡棉薄?
朱夫子說「 學者如扶醉人,扶得東來西又倒」。讀本書的人不妨這樣認定:山僧在禪七中看到禪
和子向東倒,於是從東邊扶了他們一把;卻又深怕他們離了禪堂,又向西倒了,很該從反方向再推
他們一把,庶幾得入中道第一義諦。這一把要和先前的一把有相等的力道,也就是說起來要和全書
有同樣的長度;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點到即止,聊備一格:
第一、35 講說有位小朋友請山僧 他功夫,山僧所提 功夫的條件是:為山僧找一個沒有答案的
問題,結果把他難倒了。這則「公案」很容易使人以為有問題必有答案;遠離事實,莫此為甚。我
們所謂答案往往是師心自用的答案,也可以說是有問題的答案;更明白地說,就是不算答案的答案;
既然不算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因此真正的難處在答案而不在問題。小朋友以為有問題就有答案,
此其所以為小朋友;空海(774-835)寫〈十住心論〉
,把心分為十等,最下兩等是羝羊和愚童。若
是大人,應該體悟到問題重重而答案缺缺。大家看 35 講的開頭講的是「一再追問…都找不到答案」 ,
便知道個中消息了;這找不到答案,便是疑情生起的地方;若是見同兒童,誤認凡事都有答案,那
麼疑情不起,也難期有悟了。
如今的小朋友生不逢辰,在童蒙讀〈古文觀止〉的年代理,他們雖或還沒機會讀到屈原的〈天問〉,

~6~
至少也讀了屈大詩人的〈卜居〉,其中說到屈詩人去見太卜鄭先生,一口氣問了十七個問題,文章
看來只見一連串的問號;最後更加兩手殺手鐧「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那鄭先生洗耳恭聽之餘,
竟瞠目結舌,喉頭裡擠不出分毫答案,只得拋了吃飯的傢伙--龜角(龜)和蓍草(策),更兼丟
了臉面,戰戰慄慄上稟大詩人「…龜策誠不能知此事。」詩人原以為鄭先生有天眼通,不恥下問;
十七問之下,才問出竟是百分之百的瞎漢。可哀可嘆。小朋友看到了嗎?這世間充滿的是沒有答案
的問題哪!你怎能舉不出、提不起半條一則的,白便宜了山僧?
眾生一成不變的思考模式往往使他自陷牢籠;碰到問題定求答案,便是顯例。佛陀換個思考方式,
便打破了這牢籠:問而未必答。〈大毘婆沙論〉15 歸一切問題為四記問:
(1)應〔當〕一向記問,對問題作肯定的答覆,這答覆叫做一向記;
(2)應分別記問,分析問題而後作然、否的答覆,叫做分別記;
(3)應反詰記問,反問而後答,叫做反詰記;
(4)應捨置記問,對「如來涅槃後是有是無」一類的問題置而不答,叫做捨置記。
約山僧見處,禪家參話頭實是別立一種打破問題困境之道。如臨濟說學人「負死屍行」,學人由此
可以自問:
負死屍行是誰?
這一問梗在胸中,日消月化,終歸於無。問題既冰消瓦解,更求什麼答案?恰便如臨濟引:
古人云「演若達多失卻頭,求心歇處即無事。」
〔(〈首楞嚴經〉4 載:演若達多照鏡不見頭而狂走,不知頭固常在不失。)〕
第二、36 講提到一位居士以為醉中若死就不知苦的問題,山僧說「他〔醉中〕…還有呼吸,假定
呼吸也同樣停止,四大分解之苦就產生了;他以為進入中陰身時沒有痛苦,所以沒有必要修行。」
山僧又說「佛 為什麼不主張飲酒?因為酒有麻醉作用,就像…開刀,必須先把病人麻醉…其實,
麻醉過後醒來,一樣會痛。」這些話都從苦、痛著眼,如果這就是修行或學佛的根據,恐怕會使人
把圓融無礙的佛法看扁、看窄了。因為只消人家問兩問「入中陰身時不苦,或麻醉醒來不痛時如何?
佛 反對飲酒、醉酒,是否因此也要反對開刀時麻醉?」我們就沒話回覆了,這樣的佛法便無怪宋
儒程夫子要批評佛家只是怕死了,實際上醉(或麻醉)中死活完全不關苦不苦;真正吃緊的地方在
死活得不明不白,死了中陰身要撞入哪一道的皮袋裡也說不上,因此參禪學佛成了絕對的必要。若
問為什麼?因為參禪學佛的鵠的在求得念念分明,預知死期,乃至死生自如、超脫輪迴。這樣說來,
醉中死去活來即便不苦,佛子依然避之惟恐不及;那能成為一樁可歆羨的事?因為我們那天話題轉
移,不曾深究此事;想來居士智足以知此而有餘。山僧後來說的「昏沈會使意識失去作用…是輪迴
的狀態」等話才是重點所在,不過因為先在苦痛方面著墨太多,恐怕醉人越發扶不正,合當聲明如
上。
〈金剛經〉是六祖悟道的書,因此是宗門立宗的要典;山僧在禪七中也論及經中「如夢幻泡影」一
偈,而〈金剛經〉真正精彩的地方乃在隨說隨掃。
第 6 分:佛告須菩提「…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第 7 分: 「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 13 分: 「…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如來無所說。」
第 21 分: 「須菩提,…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我們可以看出如來否認說法,一分比一分來得認真,先叫人捨法,是因為有定法可說,所以可捨,
接著是沒有定法,所以無可說;再接著是根本無所說,最後嚴重警告「你道我說法,就是謗我。」
謗佛之罪,誰敢斗膽承當?
1260-64 年間,普濟寫〈五燈會元〉
,開卷記七佛,其中說到「世尊臨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
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 ;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耶?」以文殊那
樣的大智大賢竟然謗佛,普濟推己及人,描寫得十分貼切;怎麼說呢?他心版上實磨不掉「說法」
二 ;且看他塞入世尊口中的話,居然在「住世」上冠以「四十九年」,豈不是說溜了嘴?
文殊、普濟尚且如是,何況芸芸愚痴眾生?
你謂山僧說法了耶?思量便錯,速道速道;若道不得,大寮洗碗擦碟有日在!

~7~
催板!

~8~
附及 1.五蘊與妄想:
本書所論五蘊(五陰)與五妄想乃据般剌蜜帝於 705 年所譯〈楞嚴經〉中如來與阿難發明五陰本因
同是妄想而來,現引如來所說如下: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0: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
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
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
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
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
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
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
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細微精想。

附及 2.根機與根器:
山僧對臨濟依根器接人的方法無限心儀。但是山僧書中用的是根機一詞,根機在復仁和尚序〈來果
禪師禪七開示錄〉 :「根機猛利,向道志堅。」復仁和尚並不是創用人。
〈古尊宿語錄〉13〈趙州語錄〉 :「若 老僧隨伊根機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 接了也。」足見趙州
(778-897)早已創用「根機」一詞。

~9~
第一講、略說中國禪宗
2000.11.13
打禪七,當然必須先認識禪。但是,禪禪有別。這次禪七要用的參禪法門,屬於中國特有的禪宗修
行方式,所以,先來談談中國禪宗的形成。
北魏時期的天竺僧人菩提達摩,被尊為禪宗的初祖,中國禪宗因此直接淵源於菩提達摩。初祖達摩
傳法給二祖慧可時,是以四卷〈楞伽經〉為主要的依據經典。達摩祖師渡海到中國,從南方來到北
方時,各種大小乘的禪法正盛行;達摩祖師的「南天竺一乘宗」並沒有受到歡迎,甚至還遭到冷落、
排斥、諷刺。二祖傳三祖僧燦、三祖傳四祖道信,一直到五祖弘忍時,在現在湖北黃梅,以「一行
三昧」的修行方法廣開東山法門,才把達摩祖師的禪法推向任運自在、生動活潑的風格,改造了當
時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禪宗才在中國快速地發展而建立基礎。
達摩祖師的禪法漸漸融合當時中國文化及儒、道的內涵,到六祖惠能奠定南宗禪時,才真正創立中
國化的禪宗。也就是說,到惠能提倡頓悟的南宗禪法,才奠定中國的禪宗。中國禪宗在六祖惠能時,
已經是儒、道以外中國文化的一大主流。它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改變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及人生態
度,使一般人跳出框框,不再以慣用的習氣、習性和串習力來思考;使當時的文化及一般人對生命
的態度有創新的改變;也使當時士大夫的精神有了一番改革。因此,中國禪宗不但開創了修行的新
境界,也影響了中國文化的藝術。自從禪宗精神注入及影響,中國文化、藝術在意境上變得鮮明而
獨特,優美而富情趣,正如達摩祖師傳法給慧可時那樣活潑、生動。
接著來談中國禪宗的宗旨及特色。達摩祖師的禪法,來自印度的大乘佛 ,它並不源於中國,卻能
在中國歷久不衰,是因為融入了中國老莊的哲理,產生了新的方法和境界,甚至還超越老莊的精神
和思想。也因為如此,中國禪宗的內涵、精神及修持方式,具備獨特、自主、直接、簡明的特色。
它幾乎完全靠自力,不依他力,也不做偶像崇拜。
中國禪宗以惠能的南宗禪法最具代表性。從六祖惠能(638—713)後,禪法更加興盛流傳,影響及
整個中國文化。不但歷代賢哲認同,一般人也依自己的根機去領受六祖惠能的禪法心要―直指人
心、見性成佛。 「直指人心」是參悟的一種方法或手段。從前的高僧大德能夠藉此而見性成佛,現
在人為什麼卻直指不進、見不了性呢?關鍵就在根機的優劣、業障的深淺、及是否有善知識適時給
予引導方法等等。總之,「直指人心」是一種頓悟法門,是南宗禪頓悟心地的修行方法。
為什麼要頓悟心地?當然是為了見性成佛。見性成佛是中國禪宗的修行目標,歷代傳承下來,禪和
子都以習禪作為達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法。見性成佛就是超越自己的生命,使生命產生蛻變,
不受五蘊身的束縛及制約,終極解脫而證悟生命的真諦。所以,禪宗的宗旨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
佛。這當中包含了理、事的圓融。直指人心是方法、手段,是事;見性成佛是目標,是理。從直指
人心達到見性成佛,是以事來顯理。從禪宗的宗旨,就可以了解它是從事入理、悟理而後顯事。參
禪一定要了解這種理、事的關係,才能把握參悟禪法的根本宗旨。然而,由於時代變遷,很多禪和
子怠懶成性、沽名釣譽,慢慢地使禪宗的宗旨徒具虛名,造成中國禪宗的衰落。直到唐代法眼文益
禪師(885-958)看到當時的禪風衰 ,才呼籲:參禪悟道若離開頓悟心地的宗旨,對解脫生死有
害無益。所以,已經體驗到生老病死的苦,迫切想解脫生死束縛的人,就不能忘失參禪的根本宗旨
是頓悟心地。
心地到底指什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記載:「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
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
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為心,心名如地。」(註 1)其餘請參閱〈金剛三昧經˙
入實際品〉 (註 2)、〈楞伽經〉卷一(註 3) 、〈首楞嚴經〉卷二(註 4)、
〈梵網經〉卷上(註 5) 、〈像
法決疑經〉 (註 6)、〈六祖壇經〉 (註 7)、
〈楞伽師資記〉 (註 8)
、〈傳法寶記〉 (註 9)
、〈歷代法寶記〉
(註 10) 、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 (註 11)及〈圓覺經大疏抄〉(註 12)
、〈傳心法要〉 (註 13)、
〈臨濟錄〉 (註 14)、法眼文益禪師的〈十規論〉(註 15)等。
中國禪宗講「不立文 」。既然不立文 ,那麼,參禪要不要藉助於經 呢?從菩提達摩直到六祖
惠能,這段期間的禪法,十分重視心地的修證;禪法與經 的關係,可以藉菩提達摩傳授的主要禪
法-〈二入四行論〉 (註 16)來說明。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指「藉 悟宗」和「凝住壁觀」。

~10~
關於藉 悟宗,達摩祖師特別指出:參禪必須藉 悟宗,必須依靠經 ,才能領悟佛法真正的宗旨。
悟宗所依據的語言文 ,可以比喻為標月之指,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頭,手指並不是參禪的根本宗
旨。另一個理入是凝住壁觀。達摩祖師面壁九年,修的就是凝住壁觀。關於凝住壁觀,以及凝住壁
觀與參禪法門的關係,以後會詳細解說。四行,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中國禪宗的參禪法門非常特殊,到唐末五代時,已經發展成一種風氣,很多人都以參禪法門來修證
佛法,並以禪法修證的境界來表示修持佛法的成就。修行人聚集在一起,以禪宗的參禪法門作為修
持方法,慢慢就形成了一個宗派,所以中國禪宗也稱「宗門」。
達摩祖師對禪、 的看法是「藉 悟宗、凝住壁觀」 ,因此,禪與 是有密切的關係。在宗門之外,
其他宗派的修法,以及中國早期佛 的修證,多以經 為主,透過聞、思、修而證,重視經 的研
究,這些宗派就形成了 門。簡單的說,以參禪悟道為主要宗旨、修法的,就叫做宗門;重視經
研究的,就叫做 門。修禪,一定要懂得宗門、 門。由達摩祖師所提的藉 悟宗就可以看出,宗
門與 門是相輔相成;也就是說,參禪悟道必須透過經 的引導,以經 作為禪法的耳目,修證到
見性成佛。只作經 的研究,會停留在知識層面上,無法體驗見性成佛的境界;所以,必須透過參
禪法門的力行實踐,才能達到見性成佛的目標。換句話說,經 研究是參禪法門的依據,而參禪法
門則是研究經 的親身體證。
唐代中期,禪宗興盛,很多禪和子不喜歡讀經 ,不以經 作為修行的指引,造成很多弊端。因此,
圭峰宗密著〈禪源諸詮集都序〉(註 17),提出「禪 一致」等十條,標明參禪悟道、修證禪法與
經 的關係,並把禪門彙整為十室三宗(見表一)。另外,法眼文益也提出〈十規論〉(註 18),特
別強調參禪悟道必須通達經 典籍。禪宗的學人必須透過對經 的認知、熟悉與了解,才能明佛義、
契祖心,才能真正得到參禪悟道的訣竅和方法;也就是必須通達經 ,非常準確地是時、是地、是
法,掌握參禪悟道的訣竅,才能頓悟心地而見性成佛。假定不通達經 ,就會侷限在小小範圍裡,
死守著師門的宗風而已。死守宗風會造成很多問題,例如會斷章取義地引證經典。所以,參禪人不
能排斥經 ,不能認為只要參禪就好,經典不必看;但也不能在打禪七時,才天天偷看經典,不把
心擺在方法上用功。
參禪悟道必須親近善知識;在親近善知識時,也不能死守 條,否則會產生很多過失。禪宗的禪法,
是要開創獨立自主的嶄新局面,跳脫舊有的思維窠臼、陷阱,但也不能離開經 ;因此,禪、 的
關係是很密切的。
現在正在打禪七,山僧在這裡講這麼多。有用嗎?假定諸位聽了以後,還去取第二念,就沒有用;
假定諸位用空性來聽,對修行就有幫助。提起精神來,好好地參!透過實踐力行,頓悟自己的心地。
參!
―――――――――――――――
註 1.〈大正藏〉第 3 冊/p.327
註 2.〈大正藏〉 第 9 冊/p.370
註 3.〈大正藏〉 第 16 冊/p.432
註 4.〈大正藏〉 第 19 冊/p.111
註 5.〈大正藏〉 第 24 冊/p.997
註 6.〈大正藏〉 第 85 冊/p.1337
註 7. 〈禪宗全書〉 第 37 冊 藍吉富主編 文殊出版社 (以下省略主編者及出版社)
註 8. 〈禪宗全書〉 第 1 冊/p.1~20
註 9. 〈禪宗全書〉 第 1 冊/p.21
註 10.〈大正藏〉 第 51 冊/p.192
註 11.〈大正藏〉 第 48 冊/p.399
註 12.〈卍續藏〉 第 14 冊/p.276
註 13.〈大正藏〉 第 48 冊/p.381
註 14.〈大正藏〉 第 47 冊/p.498
註 15.〈禪宗全書〉 第 32 冊/p.4

~11~
註 16.〈禪宗全書〉 第 36 冊/p.27~40
註 17.〈大正藏〉 第 48 冊
註 18.〈禪宗全書〉 第 32 冊/p.1~8

~12~
第二講、門庭施設
2000.11.13
達摩祖師提出「藉 悟宗」 ,法眼文益禪師提出「禪 一致」 ,都是主張參禪悟道必須根據經典,以
經典作為開悟的原則及理論。由此可知,在參禪修行中走錯了路,誤入歧途,後果就不堪設想。根
據〈五燈會元〉 (註 1)裡的記載,古代的祖師、禪師、居士,在參禪悟道過程中,都曾深入經藏,
博覽群籍;全書中提到的祖師大德藉以悟道的經典,計有二十四種之多,如〈長阿含經〉 〈菩曜經〉
〈普集經〉 〈楞嚴經〉 〈楞伽經〉〈法華經〉〈涅槃經〉〈法句經〉〈契經〉〈華嚴經〉〈維摩經〉〈大般
若經〉 〈金剛經〉 〈大集經〉 〈淨名經〉〈圓覺經〉〈鼓音王經〉〈彌勒下生經〉〈孔雀經〉〈百法經〉〈遺
經〉〈大智度論〉等等。也就是說,按〈五燈會元〉的記載,祖師大德們參禪悟道,都是藉著一
些經典的引導而參禪,最後才達到開悟。由這一點來看,經典和禪師,可說是參禪悟道最重要的兩
大善知識。各位來參禪打坐,其間雖然禁止偷看經典,但在非密集參禪時,或修行上碰到困難、困
境無法突破時,仍然可以靠經典指引或善知識 導,作為突破瓶頸和困境的最高指導原則。
由於禪宗的參禪悟道法門非常生動活潑,禪師們又多能靈活運用、應機施 ;加上各個祖師引用的
經典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修行風格,也產生多種不同的宗風。自唐末五代以後,禪宗出現各種不
同流派,各流派所根據及重視的經典不同,加上歷代傳承的 學方式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接引
方法,就叫做「門庭施設」 。當然,門庭施設及傳法方式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宗風及 學特色。
古代的禪師非常重視宗風,宗風就代表一個流派 學的基本精神和特色。但是,在代代傳承中,很
多重要的宗風、禪風都漸漸流失,或只流於形式;又由於印刷術發達以後,禪和子很容易就可以得
知各流派的宗風,但都只停留在文 上的了解,不是以身心去體驗這些宗風。
宗風是一種修行精神和風格,也是中國禪宗非常特殊的表達方法。一位禪師的風格受到行者認同,
大家聚集起來,以這位禪師 導的方式參禪,就形成宗風。在不同宗派、宗風的 導下,同樣都能
出祖師、出明師,因此,宗風只是應機施 的不同而已。雖然門庭施設有所不同,但整個禪宗參禪
悟道的過程,都是施設善巧方便,依行者的根機來接引;也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讓行者在修行中
去除障礙,順利修持,達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目標。但禪宗的宗風流傳至今,已經變成徒具形
式。為什麼?因為忘失了禪宗的宗旨和目標是見性成佛;因為行者迷惑顛倒,不能領悟法流同味的
道理,只一再地強調各自的宗風,捨本逐末地忘失了最重要的宗旨及指導原則。例如中國大陸的寺
廟,除了天台宗以外,幾乎都稱某某禪寺。台灣也一樣,很多寺廟取名某某禪寺,並號稱是臨濟宗
第幾代,可是逢人問起,就宣稱: 「這裡是修念佛的道場。」難怪禪宗會衰微!因為宗風、禪風都
喪盡了。
禪師傳授禪法,一方面要把握禪宗宗旨,一方面要顧慮弟子的根機與業障,巧妙運用方便法門來
導,並透過對話來考驗弟子參禪的程度,因此,在問話當中就會充滿機鋒與禪機。種種不同的機鋒,
就成為不同宗派的建立基礎。例如曹洞宗慣用「敲唱為用」。敲唱,就是禪師與弟子間的問答,及
問話的理事關係。 「五位君臣」的理論,就是由弟子的答話,來判斷他的事有沒有達理?理有沒有
通事?理、事有沒有圓融?由此判斷行者參禪的程度。臨濟宗重視「互換為機」,把禪師與弟子間
的賓主地位互換,藉此考驗、測知弟子對實相、空性的體驗程度,尤其或棒、或喝,都隨弟子的根
機分別 導。雲門宗以「涵蓋截流」的方式 導弟子。涵蓋乾坤、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是有名的雲
門三句。 「涵蓋截流」的涵蓋,是指第一句的涵蓋乾坤,意思是宇宙萬有都在一個實相中顯現,並
沒有分別。截流是指第三句的截斷眾流,就是要引導行者,在當下一念中截斷自己情欲、觀念、思
維的流動,撥開念與念之間的空隙,由空隙契入而體證諸法實相。溈仰宗是以「方圓默契」 、「如鼓
應說」 、「師關合父」的方式引導弟子,就是以師徒的對話,考驗弟子有沒有契入禪師的心?弟子與
禪師所 、所傳、所悟、所體驗的法有沒有相契、協調?法眼宗是以「句裡藏鋒、言中有響」,箭
鋒直逼行者。
曹洞、臨濟、雲門、溈仰、法眼五個流派,雖然以不同的方法引導弟子修行、開悟,但根本上仍回
歸到中國禪宗的宗旨,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們只不過是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引導不同根機
的弟子,使他們以最快速度體證禪法的真正精神。這些流派的不同風格、 導方法、以及宗風也表
現在偈頌上。很多禪師、行者把自己修行開悟的過程、見地做成偈頌;也有些是弟子呈給禪師勘驗

~13~
的文句,因此宗門的偈頌數量非常多,形式也各自不同。有的是假聲色來顯用,因為證悟者見到的
實相、體性,無法以語言文 表達,只好假聲色以顯用。有的是託事以申機,假託事情來申張禪機,
有的是以順理談真,有的是以逆事來糾正錯誤。這些偈頌,就成為後來行者學習模仿的對象。
宗門的偈頌有理、有據可循,並不是隨便亂作的。作偈頌,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要通曉
聲律。中國人作詩、作詞、作賦,都有一定的規矩,假定不通曉聲律,偈頌念起來既難聽又不押韻,
難免就落入流俗。第二,要通達義理。假定不是體證空性而直接反映的比喻,一定無法通達第一義;
不能通達第一義,就會貽誤後學。因為偈頌若沒有通達第一義,會使後來模仿、學習的人走上錯誤
的路,變成以盲引盲。宗門禪師開悟後所作的偈頌,都是為了表達自己禪悟的境界及佛法義理;也
有很多禪師由偈頌來驗證行者是否真的見了第一義。
接著,來談參禪。中國禪宗參悟的禪法就叫做「參禪」 。修行人想要見第一義、見空性、體驗實相,
必須透過參禪的手段。參禪,有參話頭、參公案的意思。 「參」,廣泛地講,有參學、參與、參贊、
參議、參究等不同意涵。先來看「參學」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為了要學法,到處去參訪拜師。
禪宗很多有名的禪師,也都曾經到處參學。他們所參學的禪師,也都是無私、無我的,參學者要來
學基礎,就 基礎;參學者覺得修行得力了,要來印證功夫,就跟他印證功夫。所以,古時候的參
學,善知識和參學者相當的平等;主要原因,就是禪師已經體驗到實相、空性,能以無私、無我的
狀態,穿透參學者的功力和能力而應機施 ,幫助參學者縮短修行時程,快速地達到見性成佛的目
標。
古時候的禪師,尤其是領眾一時的大禪師,都是經過非常艱辛的參學,千里跋涉,一而再、再而三
地出參。當被參學的禪師認為參學者程度不夠,就會將他轉介到別的地方;或者自認能力不足以指
導行者時,也會轉介他去依靠更有能力的禪師。很多參學者透過這樣的參學方式而大開悟,成為大
禪師。這些大禪師,不止參學過程艱辛,而且能心甘情願地跟在善知識身邊,擔任侍者、茶頭、園
頭、淨頭等,做服侍或出坡的工作,短則三、五年,長則終生奉獻。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希
望善知識、禪師在自己遇到修行上的困難或瓶頸時,能指導訣竅,讓自己突破瓶頸而達到開悟。反
觀現在人的參學、求學過程及心態,比古時候的修行者,實在是差太遠,難怪成就低落。
臨濟義玄禪師的行傳(註 2)裡記載著:臨濟初次去參黃檗禪師時,臨濟三問,黃檗禪師打他三次。
雖然黃檗禪師的大弟子一再推薦臨濟是可造之才,黃檗禪師還是堅持原則,把他推薦到別處去學
習。後來,臨濟義玄參學回來,的確發揮了很大的長才,因為他是真正的大開悟,才能以獨特的方
法來引導行者。臨濟義玄禪師提出「三玄門」,每一玄門具有三要,使後學者耳目一新,經由這種
導法而契入佛心。
在參學的互動中,就具備有參與、參贊、參議的成分。「參」還有參究的意思,例如參話頭,就是
依靠話頭或公案來參究。 「究」是推究、推尋、探求窮極。 「參究」就有參驗、考究虛實的意思,因
為透過參話頭、參公案,可以探尋出生命的真相及虛實。
禪師通常要指導很多弟子、徒眾,因此就會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而且,還須配合不同的時間、場合、
地點來指導。禪宗的語錄裡經常出現一些名詞,譬如上堂、晚參、小參、垂示、示眾等等,就代表
了不同的指導方式。會有種種不同的活動,是為了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提撕行者。「提撕」是禪宗
常用的名詞,就是提醒行者,要有警覺性,把握住參禪的方法,不使話頭被打落失掉;或者當行者
參禪進入瓶頸、鑽入牛角尖時,就以提撕來敲醒迷惑、鑽牛角尖的心,使行者能即刻回轉頭來,離
開牛角尖,往外邊廣闊的天空看。在禪堂裡跑香時,西堂、後堂、禪堂堂主也經常以一言半句來提
醒禪和子,要禪和子把話頭保持住而更有力量轉進,這就是提撕。一位禪師對提撕的靈活應用,必
須達到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才能真正應機施 ,分分秒秒都能敲醒行者,使行者從瓶頸和迷惑中
跳脫。
各位來打禪七,先要了解:什麼是參禪?參禪做什麼?參禪是手段嗎?手段通常會有一個目的、目
標。參禪的目標,就是要見性成佛。但是,參禪最近、最現實的目標又是什麼呢?請各位提起精神
來。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 冊 第 8 冊 〈五燈會元〉上、下

~14~
註 2. 〈禪宗全書〉 第 2 冊 P.211 景德傳燈錄 卷十二〈鎮州臨濟義玄禪師〉 宋 釋道原編著

~15~
第三講、看破生死
2000.11.14
到目前為止,中國禪堂裡所用的香板,都是木頭做的,無論長短、厚度、寬度,都有一定的規矩、
尺寸。這兩天,山僧發現,監香沒有使用中國禪堂的香板,而用韓國式的竹篦。這種短竹篦,在韓
國禪堂裡是當作法器使用,不是拿來下香板;下香板是用長的「將軍竹篦」。如果監香覺得木製香
板打不過癮,可以改用這種,不要拿短的。短竹篦是當法器用,替代木魚、引磬、鐘板,打在手心
上,以這樣的方式來傳達禪堂裡的各種訊號;將軍竹篦才是下香板用的。不過,這麼長、這麼粗的
竹篦,要下香板前,禪和子必須把身體向前彎下去。所以,在禪堂裡擔任各種執事,要先學規矩、
弄清楚規矩;沒弄清楚以前,所有的法器都不要動用。有不知道的規矩,必須先問維那;維那不知
道的,就翻閱禪堂運作儀軌。我們這個禪堂用的儀軌,是按照來果禪師作的〈高旻寺禪堂規約〉,
以及〈金山江天寺禪堂規約〉 ,再配合這裡的運作時間訂出來的。雖然修正過多次,還是不夠周全,
所以暫時不發給各位;等多運作幾次,把問題修正後,再提供給需要的行者。
從起七到現在已經不少天了,第一個七是當作準備,讓各位能夠上路。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都
還沒有人已經上路,可能連話頭怎麼提、怎麼參,都還不清楚。所以,各位自己要繼續再去摸索。
在第一個七裡,還要講一些規矩和話頭的來源;有了順序去了解,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進禪堂、
為什麼要用參禪法門、為什麼要參話頭等等。
參禪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在禪堂裡參禪,就是要把幾千條散亂、混亂的心,收歸為多心,多心變為
少心,少心再歸為一心。但是,禪堂裡有一百個人,就還有一百個心,這樣還不行;不管有多少人
進禪堂,統統要收歸為一心,這樣才行。這一心,就是迫切要了生死的心。進了禪堂,一定要有急
切、迫切想要看破生死的心,這就是進禪堂參禪的目標。假定提不起要看破生死的心,進禪堂再久
也沒有用。
一提到要看破生死,很多人就沒精神了。「啊!既然大家都會死,算了、算了!不用修了。既然快
要死了,等死就好!」或者有的人會認為, 「我怎麼可能那麼差?我精神好得很,一點都不怕死。」
但是,最不怕死的人往往最怕死;因為最不怕死的人,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死,所以就最怕死,
等死到臨頭,他就知道害怕了。
從前禪宗的高僧大德以什麼態度來看待、面對生死?根據〈景德傳燈錄〉的記載(註 1),西天二
十四祖——師子比丘,被壞人冒充,蒙受不白之冤。國王認為自己遭到暗殺,是師子比丘策劃的,
因此親自提劍去審問師子比丘。問曰:「師得蘊空否。」國王問:禪師啊!你修行這麼久,你的五
蘊都空了嗎?尊者曰: 「已得蘊空。」師子比丘回答:我的五蘊已經空了。曰:「離生死否。」國王
再問:你遠離生死了嗎?了脫生死了嗎?尊者曰:「已離生死。」師子比丘答:已經離開生死了。
曰: 「既離生死。可施我頭。」國王就逼問:既然已經離開生死,那麼,可不可以把你的頭布施給
我?尊者曰:「身非我有。何吝於頭。」師子比丘說:連身體都不是我的,何況這個頭?我哪會吝
惜而不給你呢?「王即揮刃斷尊者首。」國王就拿劍往師子比丘頭上一砍,把頭砍下來, 「涌白乳
高數尺。」
師子比丘頭上為什麼湧出的不是紅血,而是白乳?可見他的修行功力有多高!當他和國王對話時,
就已經把四大五蘊空掉,已經沒有識神作用,完全離開了心意識,身心根本已經分離。各位在這裡
參禪、打坐,盤腿稍久一點,腳就痛得不得了,甚至痛到全身發抖。連身體、連痛都空不了,哪有
辦法看破生死?所以,修行不是憑嘴巴講「不怕死」而已;一定要到八苦交煎、死到臨頭時,還能
完完全全去除對死的怖畏、恐懼,還能從色身的痛和煎熬中跳脫,才是看破生死。
當各位腳痛、牙痛、偏頭痛時,有沒有辦法提起正念、抱著話頭,一直到慢慢不痛呢?很難。不要
以為自己修行很久了,就可以做到。山僧有一位信徒,大悲懺法會拜了一千場以上,甚至都可以當
維那領眾了。有一次她生了病,身體一天天虛弱下來,山僧去看她時,問她:「你大悲懺拜了千場
以上,現在生病難過,有沒有持大悲咒?」「剛開始有啦!唸幾遍唸不下去,也就沒有唸了。」大
悲咒持得那麼熟悉,等病痛來臨時,持個兩、三遍,就再也持不下去,整個心意識馬上回到痛受上。
所以,在順境中,身體勇勇、擱吃飽飽時,攏嘛不驚死(台語)。當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又有病痛
苦受時,就開始執著了,執著病,執著死。不要以為自己的修行有多高,當逆境來了就知道!順境

~16~
時,都說死還輪不到自己;誰知道,話才講完,往往很快就輪到自己會死啦!
來參禪,就是要看破生死。修行人假定已進入五蘊皆空,就可以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把生死撥開。
從前,有弟子問玄沙師備的入室弟子大章山契如庵主(註 2) :「生死到來如何?」這弟子是要考驗
師父的功夫。契如回答: 「符到奉行」 。古人認為,黑白無常會奉閻王的符來捉拿人;契如引用這典
故,說:「符到奉行」 ,時間到了,我就去,依 奉行,該死就死。弟子又說:「恁麼則被生死拘將
也。」契如就以「阿耶耶!」來答覆。所以,當一個人面對死亡時,不管是閻羅王的符,或是任何
狀況,統統要能坦然處之,不能說:「拜託一下!讓我再多活一分鐘。我還有一個心願沒完成。」
現在很多人臨死也是這樣: 「唉呀!我還有很多心願沒了,所以要寫遺囑,要做什麼什麼…」甚至
有修行人臨終還說:「不行啦!我這大殿快蓋好了,就只差屋頂還沒擺瓦片。你們這些徒弟要幫我
去化緣。人家的瓦片一個一萬塊,我們要訂做一片兩萬塊的,不然我死不瞑目。」修行人還如此計
較,怎麼能看破生死?
法眼宗的瑞鹿遇安禪師(註 3)對〈楞嚴經〉很有研究、很有修持,當時人給他一個別號叫「安楞
嚴」。 「安楞嚴至道元年春。將示寂。有嗣子蘊仁侍立。」在至道元年的春天,安楞嚴要圓寂前,自
己就先安排好了。一位名叫蘊仁的徒弟在旁侍候。「師乃說偈示之…付囑已。澡身易衣。」安楞嚴
把遺囑講完以後,自己洗好澡、換好衣服, 「安座。令舁棺至室。良久。」叫人把棺木抬到房間。「良
久」到底是多久?這不能以外在的時間來計算,要以心理時間或入了定的時間來算;這表示他入定
很久。
「自入棺。經三日。門人啟棺。」自己躺進棺木。經過三天以後,他的徒眾打開棺木。「睹師右脅
吉祥而臥。四眾哀慟。」看到師父吉祥臥,包括僧、俗四眾弟子及信眾都很悲傷,甚至還有哭泣的。
「師乃再起。陞堂說法。訶責垂誡。」呀!這時安楞嚴坐了起來;接著,陞堂說法,並責備這些弟
子。垂誡就是垂示告誡。 「此度更啟吾棺者。非吾之子。言訖。復入棺常往。」這次再來打開棺木
的,就不是我的弟子。意思就是沒有得到他的法,沒資格當他的法子。說完,又躺進棺材裡,往生
去了。「常往」就是指進入無餘涅槃。一個人臨死時,能把裝自己臭皮囊的棺木,當成比床舖還舒
服,才能右脅臥。所以,我們的每一間閉關房裡都應該放個棺木,最好是去亂葬崗找一些撿骨後丟
棄的棺木來放。閉關者每天就躺進棺木裡睡覺,棺木上哪個洞是蜈蚣鑽過的?哪個洞是老鼠咬過
的?都能很清楚;這樣,閉生死關才有意義。
古代還有表現「立脫」的禪師。從前,中國禪宗的傳承也發生過鬥爭。有一位師父要傳法給首座;
首座就是方丈最得力的弟子、最能代替方丈分座說法的人。當這師父快要圓寂時,宣布由首座接掌
位子,但是其他師兄弟不贊同,認為他不夠資格。最後,首座看大家有意見,二話不說,站出來就
「立脫」 ,馬上終止他的生命,進入涅槃,讓大家看他夠不夠資格接祖位。一旦立脫了,還能接什
麼位嗎?當然不能。他的心哪會在乎方丈、住持的位子?當已經看破生死、能了生死,還會在乎什
麼名利?
還有一個例子(註 4) 。臨濟宗的道祖首座,有一天帶著師兄弟一起論道。 「…道祖首座…一日為眾
入室,餘二十許人。師忽問曰。生死到來。如何回避。僧無對。師擲下拂子。奄然而逝。」突然,
道祖問大眾:生死到來,如何回避?沒有人回答。道祖就把手上的拂子(拂塵)丟掉,奄然而逝,
也就是立脫,進入涅槃。「眾皆愕眙,亟以聞悟。」大家措手不及,紛亂起來,就去找師父圓悟禪
師。 「悟至。召曰。祖首座。師張目視之。悟曰。抖擻精神透關去。師點頭。竟爾趨寂。」圓悟禪
師一到,就喊:道祖首座!道祖首座把眼睛張開,看看師父。圓悟禪師接著說:抖擻精神透關去!
道祖點點頭,就此進入無餘涅槃。所以,真真正正能夠看破生死、了脫生死的禪師,是這個樣子的。
同樣的,各位也要抖擻精神,破生死關去!抖擻精神透關去!
―――――――――――――――
註 1.〈禪宗全書〉 第 2 冊 P.37〈景德傳燈錄〉 卷二 「天竺第二十四祖師子比丘」 宋 釋道原編著
註 2.〈禪宗全書〉 第 7 冊 P.455〈五燈會元〉 卷八「大章契如庵主」 宋 普濟撰
註 3.〈禪宗全書〉 第 7 冊 P.616〈五燈會元〉 卷十 「瑞鹿遇安禪師」
註 4.〈禪宗全書〉 第 8 冊 p.1297〈五燈會元〉 卷十九「道祖首座」

~17~
第四講、如來禪與祖師禪
2000.11.15
前面談到,參禪的目標是看破生死、了生死。各位來打禪七,想要了生死的,請合掌。不想了生死
的,請合掌。都沒有?不管抱著什麼樣的心來參禪打七,都要了解生死大病。
一般人通常不覺得生死是病,只覺得生就生、死就死,哪有病?就是這樣糊裡糊塗,不知道有生死
大病,所以求道心不切。求道心不切,提正念、參話頭,當然剎那就不見了,連「三分鐘熱度」都
談不上。目標不正確,方法當然就不得力。所以,一定要先看清自己的生死大病,用起方法來才會
有力量。想要方法得力,就要抖擻精神,破生死關去。
參禪的「禪」,大慧宗杲曾解釋: 「禪乃般若之意」。照這麼說,參禪就是要修行般若波羅密多,透
過「行深般若波羅密多」來頓悟佛道;這就與〈心經〉的修行法門一致。假定再深究,般若禪和禪
宗的禪還是有差異的。真正中國禪宗的禪是什麼?必須進一步認識祖師們的不同修行法門、門庭施
設、傳法方法,以及祖師所證、所悟的境界,才能真正了解禪。
中國禪宗的禪,從六祖以後,由於歷代祖師的門庭施設及傳法不同,造成很多不同的宗風。由不同
的宗風,可以大略了解中國禪宗因方法、見地不同而禪禪有別。中國禪宗可分為如來禪、祖師禪及
分燈禪(也稱為兒孫禪)。再詳細分,還有牛頭禪、東山禪、洪州禪、臨濟禪等等。中國禪宗的禪
和般若禪、日本禪、韓國禪也都有別,和四禪八定更是不同。所以,中國禪宗所參的禪,決不是指
四禪八定的禪,而是指捨一切觀、滅一切語言、離諸心行、不生不滅,是本來具足、本來面目、本
來涅槃相,是般若波羅密多,是不一不異的。
為什麼中國禪宗有這些不同的禪?為什麼有祖師禪、如來禪?可以從公案來了解。「祖師禪」出自
〈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裡仰山慧寂和香嚴智閑的對話;在〈五燈會元〉卷九裡,也提到為什麼有祖
師禪和如來禪之說。先以〈五燈會元〉卷九(註 1)的公案來說明。
「鄧州香嚴智閑禪師。青州人也。厭俗辭親。觀方慕道。在百丈時。性識聰敏。參禪不得。」
鄧州有位香嚴智閑禪師,青州人,從小就厭離世俗,具備強烈的出離心。他告別親人,仰慕佛道,
到處去參學。他很聰明,心思非常敏捷,就是禪參不進去。像香嚴智閑那般強烈的出離心,在百丈
座下都還參不到訣竅。所以,出離心不夠強烈,參禪必定參不進去。
「洎丈遷化。遂參溈山。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
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百丈圓寂後,他去參溈山靈祐禪師。溈山問他:我聽說,你在百丈先師那裡,人家問一個問題,你
就答十個;問十個,就答百個。這是你聰明伶俐,對經典義理都從意去解、從識去想;對生死的根
本,也是意解識想。溈山顯然看透了香嚴還在識心上活動,所以特別又問他:父母還沒生你以前,
道一句來看看!在〈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裡(註 2),問答內容與前面有點不一樣,內容是:溈山
問香嚴智閑, 「吾不問汝平生學解及經卷冊子上記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本分事。試道一句
來。」其實, 〈傳燈錄〉和〈五燈會元〉記載的,雖然文 上表達不一樣,重點卻是一樣。
「師被一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底文 。從頭要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嘆曰畫餅不
可充饑。」
香嚴智閑被這麼一問,馬上變得茫茫然,不知所措。回寮房後,就拼命翻閱平常所看的經典義理,
想從文 裡找一句來酬對。因為溈山既然問了話,他就應該回個答案,所以才叫「酬對」。但他始
終找不到可以答覆「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的文句;能找到的,統統都是意解識想的。這時,
香嚴智閑就自嘆「畫餅不可充饑。」語言文 就像畫的餅一樣,雖然畫了很多,卻是不能充饑;就
好像中秋節到了,各位在空中畫個大餅,大家分著吃,吃得飽嗎?吃不飽的。
「屢乞溈山說破。山曰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去。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干汝事。」
因此,智閑就請溈山為他說破。溈山就說:假如跟你說破,你以後一定會罵我。要注意這點,參禪
是不能說破的;禪師的機鋒、對話,絕對不說破、不說全,只說一半;說破了,就不叫做參禪,而
叫做開示。所以,在對話之間留半句,給學人去參,這點很重要。溈山說:跟你說破了,以後你會
罵我;我說的,還是我的,不干你事。由這點可知,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得,各人生死
也各人了;各人修行參禪得道,也是各人得,都不干別人的事。

~18~
「師遂將平昔所看文 燒卻。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箇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
智閑聽溈山這麼說,就把平常所看的經典燒掉,說:唉!這一生不學佛法了,就做個粥飯僧,到處
行腳,每天吃飽就算了,免得勞役心神。才問我一句「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經典讀這麼多,
找也找不到答案,還學佛法做什麼?這時,香嚴智閑已經準備大死一番了。參禪,若沒有經過一番
刺激、激勵,是不會大死一番,也不會把有形文 放下來。
「乃泣辭溈山。直過南陽。睹忠國師遺跡。遂憩止焉。」
智閑這麼說過以後,非常傷心,哭泣著向溈山辭行,離開了溈山。路過南陽時,看到慧忠國師的遺
跡,就暫時停留下來。「憩止」就是暫住一個地方。不要小看這「憩止」。智閑一向慕道,本來就有
出離心,被溈山刺激後,失望、絕望之餘,才出來行腳;由於他對慧忠國師非常敬仰,才使他提起
精神,憩止在這裡;而且,並不是只有身體憩止,他的心也同時憩止在這裡。他開始把雜念妄想拋
掉,只想著「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本分事。試道一句來。」他一直在這句話上打轉、參究。這時,
他已經撿到話頭,把溈山問的話變成了話頭。他留在慧忠國師遺跡的墓旁拔草。不過,他的拔草,
不像一般人的拔草;一般人是一邊拔、一邊嘀咕,「唉!修行還要出坡!還要拔草!還要綁粽子!
還要…」他是一面拔草,一面又參、又審、又究、又推、又尋、又探、又求;因為他不明白未出娘
胎前他在哪裡?是什麼狀況?就在這不明白、不清楚、不曉得處,一直推敲下去。在參究當中,他
的識心活動幾乎都被話頭綁住,一切雜念妄想已經攻不進去。
「一日芟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
香嚴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已經成片成團、綿綿密密的梗在心頭,就像熱鐵丸塞在嘴裡,
吞也吞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的囫圇狀態,但又非常清晰、惺惺的知道有參究的疑團在;所以,當
時機成熟時,偶而撿起瓦片隨手一拋,丟到竹林裡發出聲音,在那個當下,他忽然省悟。這個「省」

就是因為參究、參審,從不清楚變成清楚而悟道。省悟就是頓悟,就是所有的識心活動、參究的心
都停止。因為參究的心仍然有識心在作用。
為什麼瓦片擊竹聲會讓他的識心停止作用?平常耳朵聽到聲音,耳識即刻與第六意識結合,然後起
分別判斷,產生一連串的流動,這都是識心、心意識的作用。這時,香嚴智閑的識心活動,只剩下
參究的疑團;當擊竹聲進入耳識,卻引爆了疑團,疑團一破,就把耳識傳到意識的路切斷,所以,
他突然從識心定進入根性定而有所省悟。由此可知,香嚴智閑的悟境是從耳根圓通進入的。
由於每個人的禪機、根機不一樣,悟道的因緣也就有異。智閑禪師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就忽然省
悟。下一次放香時,各位也到後山的走道去撿石頭,拋一百次、一千次,看會不會開悟?為什麼不
開悟?因為各位參究的心不強烈,疑團沒有凝聚起來。所以,智閑禪師偶拋瓦礫,擊竹作聲而省悟;
嚴格講起來,就是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加持和灌頂。很多人喜歡找上師灌頂,喜歡諸佛菩薩加持,
但是,假定沒有自己精勤努力的參禪,什麼形式的灌頂都沒用。
禪宗祖師們的開悟,幾乎都是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加持。但是,在加持力現前之前,要靠自力;沒
有前面的準備工作和功夫,天天求諸佛菩薩加持,也沒有用。所以,禪宗完全靠自力,就是這個道
理。
關於智閑禪師的開悟,再來看〈景德傳燈錄〉卷十一的記載:
「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礫擊竹作聲。俄失笑間。廓然醒悟。」
這一段比〈五燈會元〉裡的形容更加詳細。「以瓦礫擊竹作聲。俄失笑間。」意思就是聽到瓦礫擊
竹聲,就直接進入根性定而見到空性;就是有一點省悟、開豁的意思。過一會兒,他突然就笑出來。
很多祖師在開悟後,不是哭,就是笑。為什麼會笑?智閑禪師是豁然省悟而笑。
「遽歸沐浴。焚香。遙禮溈山。贊曰。和尚大悲。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卻。何有今日事耶。」
在他有所悟之後,立刻回去沐浴淨身,然後焚香遙禮溈山,說:「和尚大悲。恩逾父母。當時若為
我說卻。何有今日事耶。」當他豁然省悟後,才領悟到為什麼溈山在他屢次請求下,都不為他說破。
因為開悟、見空性是自己的事,勞不得、也麻煩不得別人;他這才知道溈山實在是大慈大悲,這種
育之恩,比父母的養育之恩更高、更深、更重、更廣。接著又說:假定當時為我完全說破,那有
今天豁然省悟的機會呢?
「仍述一偈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19~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於是他就作一首偈子:「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
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其中,「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
,就和〈楞嚴經〉講的「入
流亡所」是一樣意思。由這些話可知,參禪時師徒間的對話,只不過是一根柺扙、一個棋子、或一
塊敲門磚,用以打破無明的黑漆桶而已。
接下來繼續看〈五燈會元〉卷九的公案。
「溈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仰曰。此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待某甲親自勘過。仰後見師
曰。和尚讚嘆師弟發明大事。你試說看。」
後來,溈山聽到這首偈子,就跟仰山講:這個香嚴智閑徹悟了。仰山說:他作的這首偈子,是可以
憑著心機意識作出來的,等我親自去勘驗是真還是假。後來,仰山遇到智閑,就對智閑說:「和尚
讚嘆師弟發明大事。你試說看。」這裡講的和尚是指溈山。(溈山和仰山後來共同創立了溈仰宗)
和尚讚嘆你已經發明大事,已經明瞭生死、看破生死,已經見空性、見自性,你試說明看看!古時
候的行者,不像現在的禪和子,死抱著一個話頭不放;他們每修行到一個程度,要「說與師聽」,
講出來給禪師聽聽看,由禪師來考驗行者的功力,這就叫做「鬥機鋒」。禪師之間鋒利的對話,就
叫作機鋒。「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則是禪機。參禪時,最重要的禪機不發生,就永遠沒機會開悟。
「師舉前頌。仰曰。此是夙習記持而成。若有正悟。別更說看。」
智閑就把前面那首偈又舉出:「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動容揚古路…」仰山一聽,知道把柄還
很多,見縫插針就說:你這首偈還沒有徹悟,沒有真正大開悟;這是從前學習記憶來的,不是修持
來的;是讀經典累積起來產生串習力所作的。不過,香嚴智閑這種串習已經比一般人好太多了!一
般人串習的都是習氣、無明煩惱;智閑禪師夙習、串習的,都是經典義理。這時,仰山認為智閑的
無明是有一點破,但還沒有全破。從仰山和智閑的對答可知,只要用腦筋一想,就錯了;必須用空
性直接反映,才是真正自己的。如果還想來想去,這個牽那個、那個扯這個,這都是妄想加妄想;
就像下雨,本來是一滴一滴的,如果把它串起來,就變成一條線,習氣的牽引就是這樣。
「師又成頌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曰。如來
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
智閑接著又造一首偈:「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
他講了這首偈之後,仰山就說:你已經會了如來禪,這是從經典義理學來,經過慢慢修行而會的。
你領會了如來禪,但祖師禪還沒有見到,連夢都還沒夢到。在這首偈裡,顯示出了修証的不同層次
及漸次修証的成果。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乃報溈山曰。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
香嚴智閑說過前偈以後,仰山認為這不是祖師禪。智閑因此又造了一首偈: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
若人不會。別喚沙彌。」這其中就顯示了當下即是、不假修証、不落漸次及階級,本來現成,是頓
悟了本然之體。所以,仰山聽了這首偈,才向溈山報告:「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由整個過程
可知,香嚴智閑的開悟,是由小疑小悟到大疑大悟;經過多次的勘驗與證悟之後,才達到最後一次
的頓悟,也才會得什麼是「祖師禪」。由前面兩首偈子,就可以明顯看出祖師禪和如來禪的差別;
而祖師禪、如來禪的說法也就是從這個典故來。
如來禪所熏的功德是間接、漸次修證成;祖師禪則是頓悟本然。禪宗以參禪、起疑情為手段,以頓
悟心地為唯一法門,藉此直達見性成佛的終極目標。要頓悟本來的心地,一定要用祖師禪;但是,
根機低者,不經漸次修證,就不可能頓悟。連香嚴智閑這等根機,都必須先悟如來禪,經明師設機
勘驗,才悟入祖師禪,何況劣根劣智的末法眾生?
仰山為什麼要向溈山報告?因為有一個師弟大開悟而會得祖師禪,當然要大大地的宣揚。現在的人
就不是這樣,聽說別人開悟、有功力,馬上就加上一句「是這樣沒錯!不過…」底下不用講了,是
不好聽的話,一點都不會修隨喜功德!
祖師禪是不落漸次修證,是真正不落階次。由禪宗的歷史與公案可知,整個中國禪宗的參禪都是強
調頓悟法門,很少強調漸修、漸進的如來禪。頓悟法門主要傳承自六祖惠能,從六祖以後,南宗禪
都是頓悟法門,南能和北秀由此產生明顯的分別。神秀主張漸修,惠能主張頓悟。神秀北宗的特色

~20~
是方便藉 ,藉助經 來修悟宗,透過種種方便,間接、漸次地修證;惠能南宗的頓悟,則是 外
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指人心是不假修證的,「指」是手段,藉此達到豁然開悟、頓悟心
性,是藉過程達到見性成佛的目標。頓悟、頓見心性就是直指人心。禪宗裡一枝獨秀的頓悟法門,
從此成為中國禪宗的代表。各位有沒有辦法直指自心呢?假定還沒有辦法,就要抖擻精神透關去。
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 冊 P.536〈五燈會元〉 卷九「鄧州香嚴智閑禪師」 宋 普濟撰
註 2.〈禪宗全書〉 第 2 冊 P.195〈景德傳燈錄〉 卷十一 「鄧州香嚴智閑禪師」 宋 釋道原編著

~21~
第五講、分燈禪與五家宗風
2000.11.16
前面提過仰山與香嚴的對話,對話裡充滿了禪機,隱藏著強而有力的機鋒,一不小心,就會有人喪
身失命。喪身失命指的是喪失慧命。古時候高僧大德之間的對話,都是修行有了見地以後彼此互通
的訊息,凡夫俗子沒有達到那樣的層次,就無法了解。不過,也有些對話,是行者參學、求印證,
或禪師勘驗行者所作的問答。這些對話,已經勘驗出有成就、或足堪後人學習的,把它們彙整起來,
就稱為公案。在這些公案裡,也出現了祖師禪與如來禪的分水嶺。
所謂如來禪和祖師禪的最大差別在於:前者是有功勳階次的漸修,後者是直指人心的頓悟。祖師禪
發展開來以後,由於門庭施設與傳法不同,形成不同的宗風,產生各種宗派。從南宗禪分出來的宗
派,就稱為「分燈禪」,也稱做「兒孫禪」。
(見表二)
分燈禪主要是指五祖分燈以後的禪法,它最大的特點在於修行方式。它主張無修無證,這就與藏傳
「大手印」 、
「大圓滿」的無修無證,在同樣見地下產生,都是直截了當、單刀直入、純粹自然的修
行方式。在禪師的語錄或高僧傳裡,很難找到他們平常用功修行的方法;但是,有關修行訣竅的記
載還是很多。祖師們破本參、過重關、透牢關而得大徹大悟,幾乎都是在很自然的狀況下成就。這
些高僧大德開悟的禪機與機鋒,並不限於師徒間的對話;當然,藉著對話而激勵徒弟大徹大悟的,
也大有人在,但有很多是因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加持及灌頂,使行者在修行中,藉外在環境的突發
狀況,截斷心識之流,離開心意識活動而進入根性定,最後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
南宗禪發展後形成的五個主要宗派,稱為五家。每一家的宗風都不同,根據幾位祖師大德的看法,
可以分出它們不同的思想理論、接引方式及特色差異。
宋代天目山高峰原妙禪師評論五家宗風時指出(見表三):
臨濟宗是最「痛快」的,因為臨濟主張棒喝。什麼叫做「痛快」?各位有沒有嘗過痛快的滋味?假
定現在每支香都改成跨鶴坐或跏趺坐,而且都是三個鐘頭;大家坐得腳痛到極點,當聽到木魚聲開
靜時,就會知道什麼叫做「痛快」 。沒有經過那樣的「痛」,就不可能嘗到那樣的「快」。這只是一
個比喻而已。實際上,臨濟宗用激烈的棒喝手段,使得被疑團困惑而極端苦悶、苦痛的行者,突然
被逼離心意識的活動而開悟;這時的悟境,就如祖師常說的離四句、絕百非,才是真痛快。這種單
刀直入、直截了當的修行方法,就是臨濟宗的宗風。
各位在這十個七裡要不要「痛快」一番呢?民國八十三年,山僧到圓光佛學院的禪宗專修部主七時,
把作息改為從早到晚每支香都是九十分鐘,而且規定全部跏趺坐,不准換腿。一個禮拜下來,百分
之百的禪和子都因腳痛而去看醫生。現在,一支香都只是五、六十分鐘,可是,開靜時,很多人的
腳還是痛得不得了,甚至連放都放不下來;放不下來,就想摸魚慢慢放,大家都在行香了,他的腳
還沒放下來。
溈仰宗的禪法是「謹嚴」的。從溈山、仰山勘驗智閑的修持開悟過程,就可以知道他們不隨便放水。
現在有些人,雖然打了很多次禪七,但目的都只在求人印證;一旦被否定時,他包袱一拿就準備走
人, 「我參加過四十幾個禪七,每個和尚都讚歎我。來到這裡,主七和尚最不識相,每次要求他印
證,就『啪!』打我,否定我的修行境界,所以我要走了。」四年前,有一位在家居士來打禪七,
一直說自己功夫很好,已經到處打了五十多次禪七;等進了禪堂,被棒喝,第三天就哭著要回去了。
曹洞宗的禪法是「細密」的,非常微細、嚴密。很多人以為曹洞宗只有默照法,其實不是。曹洞宗
的禪法主要是默照,但是,當行者的根機成熟時,仍然會給與話頭、機鋒。這是有例可尋的。例如
日本道元禪師到中國天童寺,向如淨禪師學法;他學的是默照,但回日本後強調的修行方法是參「隻
手拍掌之聲」。各位用一隻手拍掌看看,有沒有聲音?拍拍看!唉!不是兩隻手,是用一隻手拍。
雲門宗的宗風是「高古」。所謂高古,就是有點艱深、深奧、古雅。
法眼宗的特色是「詳明」,詳細而明白。法眼文益禪師就非常老婆心切,把流傳到當時的四宗產生
的所有禪病,通通列出來告知後學,例如:用功要避免落入口頭禪。什麼是口頭禪?把高僧大德的
公案背得很熟,在密集修行時就拿來逞機鋒,逞口舌之能;把語錄、公案搬出來,用以彰顯自己修
得不錯。這就是口頭禪。因此,每次打禪七時,山僧都會跟大眾提出一個默契:不要問經典上找得

~22~
到答案的問題,要問佛法辭典上找不到答案的問題;要問沒有答案的問題,也就是不能用語言文
表達,而且又不能抄襲古人的問題。在禪宗的修行上,很重要的是,絕對不能抄襲古人對話的禪機
與機鋒;只要一抄襲,一定是背來的,不是從自性、空性自然反映的。
〈人天眼目〉(註 1)、楊岐五祖法演(註 2)、萬峰法藏著的〈五宗原〉(註 3)
、〈五家宗旨纂要〉
(註
4)
、〈五家參詳要路門〉 (註 5)
〈萬法歸心錄〉…等,也都為分燈禪做了解說(見表三、表四) ,例
如:
臨濟宗就像「五逆聞雷」,顯其驚絕。為什麼說五逆聞雷?在佛法裡,五逆罪是很重的。犯了五逆
罪,就會怕半夜打雷,甚至連白天也會怕。真正進入修行的人就知道,臨濟的棒喝是很厲害的,比
打雷還厲害;如果能從這棒喝裡獲得解脫,一定有很大的功力。所以,五祖法演才會形容臨濟宗是
「五逆聞雷」,顯其驚絕。在臨濟一喝之下,修行人的自性就非赤露露地顯現不可;所有覆蓋五蘊
身的障礙,會全然被劈開,一點都不含糊。
雲門宗如「紅旗閃爍」 ,顯其微露。為什麼說紅旗微露?古時候的戰爭,在兩軍對陣時,會把軍力
隱藏在預設的地方,只剩下戰旗微微顯露出來,讓對方看到;甚至,在兵力不足時,還會誇張聲勢,
到處插上微微顯露的戰旗,讓對方誤以為敵兵很多。
溈仰宗如「斷碑橫古路」,顯其深奧。就像古道上一截斷碑倒下來,把路橫擋著。為什麼這樣?就
像溈山問香嚴智閑:「汝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本分事。試道一句來。」這就是斷碑橫古路。拿一個
話頭、一個無法用識心作答的問題,往心中一橫,讓行者馬上起疑情。香嚴智閑因為聽到這句話,
疑來疑去、找來找去,到最後他說:此生不再學佛法,做個粥飯僧算了。但是,這截斷碑橫在他胸
中,還是放不下來。溈山已經看清智閑的迫切心,因此,依他的根機和迫切心,拿一塊大石橫槓下
去,讓他甩也甩不掉,要看清楚又看不清楚,要抬也抬不動,偏偏它還如影隨形,到那裏都放它不
下。參禪修行,就是要這樣修。從仰山一再勘驗香嚴智閑的過程,也可以看出祖師禪的深奧之處。
曹洞宗如「馳書不到家」,顯其回頭。古時候的書信往來,是用馬送到驛站,一站一站地送。馳書
不到家,就是不管寄什麼信,永遠送不到家。為什麼?因為曹洞宗用默照禪反觀自照,默照著紛飛
的心念而不理它、不睬它,只向著後念未起處默照,要把向外攀緣的心拉回,往自家裡去觀,所以
才說「顯其回頭」 。
法眼宗如「巡人犯夜」 ,顯其隱微。就像從前在夜裡巡邏的人,很謹慎、很小心。
分燈禪,是指五祖分燈以後的禪法,也叫做兒孫禪。分燈禪後來也發展出很多宗派,各宗派的修行
方法、宗風及根據的思想都不同。由於在打七時講太多,會造成干擾、障道,所以只講五大宗派的
宗風、手段及方法。簡單的說,溈仰宗的宗風是審細密切、上令下從。臨濟宗是機用峻烈、單刀直
入。曹洞宗是綿密回互,妙用親切。雲門宗是孤危險峻、簡潔明快。法眼宗是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為什麼要介紹宗風?為了要引申到打七時的參禪法上,同時也讓諸位了解祖師禪及分燈禪的手段。
祖師禪的修行,重在心;分燈禪強調自然,盛行參公案或參話頭。所謂話頭,是由禪師和弟子的對
話中,取出一句或一 ,例如「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取其中一個「無」 來參;又如「如何是祖
師西來意」、「什麼是佛法大意」等等。
進一步來看,祖師禪所說的「心」 ,是指有情眾生,當下現前的這個人心;分燈禪所說的「心」 ,是
指遍在一切處的真心,並不專指有情眾生,是遍一切萬物,包括有情與無情。也可以說,祖師禪是
以人心為佛性,分燈禪是以真心為佛性。祖師禪和分燈禪在見地上雖有如此些許差別,但就整體而
言,禪宗的見地是要見自性,參禪就是要修自性;修的果位,是圓滿自在的自性,也就是佛性;這
一點,從〈六祖壇經〉裡也可以得到印證。所以,若以禪宗的修法,撘配見、修、行、果來分別說
明,禪宗的「見」就是要見自性, 「修」就是要修自性,「行」就是要參禪悟道,「果」就是要證圓
滿自在的自性、佛性。
中國禪宗發展到有如來禪、祖師禪、分燈禪;分燈禪裡又有牛頭禪、洪州禪等等(見表二),究竟
哪個禪才能代表中國的禪宗?在考據上頗有困難。事實上,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只要能以直截了
當的手段,把一個話頭橫在心中不失,讓行者起強烈的疑情,對參禪者而言,這手段、方法就是最
好的。假定不能「斷碑橫古路」,一個話頭放下去,不痛不癢,那麼,這方法就不能夠契入行者的
心。

~23~
禪宗的各宗派,雖然同樣都以直指人心、頓悟心地為目標,在頓悟手段上卻有所不同;不過,在不
同中也有共通點。佛陀說眾生有生死大病,是指眾生糊裡糊塗,不知自己在生死輪迴裡。禪宗祖師
導的方法,都是因病施藥,為的是治療眾生的生死大病。然而,藥雖然可以治病,卻也能致病。
本來吃藥是為了治病,但起了副作用,變成另一種病時,怎麼辦?禪宗是先用禪機、機鋒來治行者
的病。假定禪師的機鋒還引導不了行者,分燈禪裡就有棒喝的方法;用棒喝或把話頭橫在行者心中,
使行者對生死大病起疑而參究。所以,祖師們的共通點,就是認為參話頭是治療「藥中病」的藥,
專門用來對治生死大病、對治藥中病;它沒有副作用,因為它是以毒攻毒、直截了當的讓行者跳脫
生死大病,勘破生死。所以,請各位提起精神來,吃這種對治藥中病的藥。提起話頭來,抖擻精神
透關去。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32 冊 p.269~342 〈人天眼目〉 南宋 智昭撰
註 2.〈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334〈五宗救〉卷六 寓安隱弘忍述
註 3.〈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211〈五宗原〉 萬峰法藏著
註 4.〈卍續藏〉 第 114 冊〈五家宗旨纂要〉清 三山來禪師撰
註 5.〈大正藏〉 第 81 冊 p.605 〈五家參詳要路門〉光格天皇天明八年 日僧東嶺圓慈撰

~24~
第六講、以妄究妄
2000.11.17.
平常人一起心動念,就會付諸言行;念頭遷流得越快,言行也就流動得越快。因此,起心動念和言
行就會像下雨、像瀑布一般;本來,水是一滴一滴地分開落下,但由於速度太快,就會使人產生錯
覺,以為雨是連成一線、瀑布是連成一片,唏哩嘩喇地「啪」下來。起心動念和言行都會造業,都
會使人輪迴;它們都是無明煩惱引起的,都是因為八識田中的種子起現行,或因為外在因緣刺激而
引起反應。修行,就是要使用方法來「截流」,把像瀑布般遷流不已、流動快速的心念和業截斷,
不再繼續流動。
要停止心念的流動並不容易。可以先從自己的語言、動作下手,切斷一句話與一句話、一個 與一
個 、一個動作與一個動作的連續;把動作放慢,確確實實用靜來分開動的連續。但是,動與動之
間被靜截斷以後,妄念通常很快就會來填補靜的部分;這時,就必須提起話頭來擋,也就是所謂的
「斷碑橫古路」 。古路是形容紛飛的心念、流動的宿習,也是形容不知不覺在造業的言行。把話頭
提出來擋住路,讓心念或言行截斷,不再繼續流轉、輪迴,就是「斷碑橫古路」。因此,在動中,
必須觀照自己是否有妄念;因為一般人在動中會變得不知不覺,不會覺察到妄念的 在。動的部分
看清楚以後,自然就會進入靜的部分。在靜中,一生起念頭就容易察覺到。所以,不管動或靜,只
要雜念妄想生起,就把話頭提起來,自然能切斷相續的妄念。
有時候,突發狀況會讓人楞住,感覺好像瞥見空性一樣,這種經驗是好的;但是,這種經驗與修行、
見心性無關,只能讓人深信佛性與空性是自己本具的,只因被雜念、妄想、客塵所覆蓋,才無法顯
現。例如有些人騎摩托車騎得很快,覺得很有自我感;但是,當他「砰!」一聲摔倒時, 「自我感」
哪裡去了?不見了。有些人的神識還會被逼離,覺得自己在半空中看到整個狀況,看到摩托車和一
個人體在打轉,這時他並沒有感覺「是我摔倒了!是我在那邊轉!」也不會感覺是自己在看、在知。
但這種瞬間的境界一剎那就消失了,即刻又回到身心的感受裡。很顯然,人就是因為被五蘊構成的
身、心所束縛,才會看不到念念相續之間的空性。因此,整個突發狀況只像作了一場夢而已,對修
行並沒有幫助。由突發狀況所逼出的空性,一般人無法把心安住在其中;而修行,就是要在有意識
之下,赤露露地顯現空性,並安住在空性裡,讓自己的「無位真人」自由自在地進出這臭皮囊,這
樣,才有把握可以了生死。
禪宗修行的目的,是直指人心、頓悟心性,也就是明心見性。所謂見性,就是見自性,自性就是佛
性。只有一瞥空性的經驗,對見性沒什麼幫助,因為這種剎那的感覺一下子就消失,很難把握住;
除非經常修行,修到能夠止觀雙運、圓融自在,能夠借力使力地持續這種突然覺到的空性。例如有
人在大寮切菜,一不小心切到手指頭時,也會剎那見到空性;如果見不到,是因為他立刻又回到意
識裡,執著自我: 「這身體是我的,現在我的身體這麼真實的受到傷害,感受到痛,我得趕快急救,
不然我會…」這樣,當然就無法見到空性。
在禪宗的公案裡,天龍俱胝禪師剪斷弟子的手指頭,弟子在斷指的過程中,經師父慈悲地再三問話
引導,終於開悟。又如虛雲老和尚,因熱水燙到手而使杯子落地,在這瞬間也開悟。因為他們都已
經修到疑情綿綿密密、針劄不入的地步,當突發狀況發生,也就是諸佛菩薩加持、灌頂時,就能借
力使力,撥開覆蓋真如心的障礙,打破無始無明的煩惱而見到真心。如果修行沒有到達相當功力,
即使碰到突發狀況,諸佛菩薩也無法給予加持力。因為一般人都根深柢固地執著色身,我執心非常
強,連諸佛菩薩圍繞在四周,都還要趕祂走: 「太囉嗦了!麻煩啦!」所以,不是諸佛菩薩不慈悲、
不加持,而是自己經常拒佛於千里之外,沒有敞開心胸接受;否則,以諸佛菩薩周遍十法界的慈悲,
怎麼可能不加持?諸佛菩薩無時無刻不流動,是遍法界、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的。通常,當突發狀
況發生時,一般人總是立刻回到意識流,所以無法見到剎那空性;即使有見到,要保持住這種忘我
的「空」 ,也經常保持不住,因為很快又不知不覺地想: 「為什麼不能如我的意?」腦筋一動,就已
經回到想蘊,回到我執心上了,當然做不到「空」的安住。
剛打七時, 各位向不清楚、不明白處看。有些人看到會覺得苦悶,有苦受;但為什麼後來那種苦
卻消失了?為什麼不清楚處沒再出現?這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又糊裡糊塗的迷惑在五蘊的感受
裡,掉入根本妄想、虛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隱妄想、顛倒妄想裡;變得像行屍走肉,只要吃得飽、

~25~
穿得暖,日子好過,偶而還可以找人聊聊天就好。這樣,不清楚、不明白處當然就不會再出現。所
以,真正要看到這不明白處,一定要「離言絕慮」,離開一切外緣的干擾,斷絕自己內心的思慮,
話頭一提起,就追究,一直追往話頭之前,無始無明才會出現。當無始無明出現,才會察覺、審究
到有不清楚、不明白處。
為什麼不清楚、不明白處會使人產生苦悶、痛苦的感受?這就像勉強去回憶已遺忘的事情,想來想
去,想不起來,就暫時丟開不去想;但是,雖然丟開不去想了,實際上內心還在運作,這時也會覺
得悶悶的。當參禪「感受」到苦悶、痛苦時,會起疑情的力量就已經轉為色身的感受而覺知痛苦了;
這時,起疑情的力量會減弱或消失。心擺在不明白處久了,感覺到苦悶、痛苦,這就是掉入虛明妄
想,掉入受蘊和色蘊的結合裡。也就是說,一般人參禪,當無始無明出現,使他察覺到有個不明白
處而要起疑情時,會被五蘊所產生的妄想制約而拉回到虛妄的身心裡,因而不敢再參究下去;於是,
這不明白處就不再出現。這時,行者通常會離開參禪,又回到「空間迷向」裡。講明白一點,就是
會變成「惜身命」(臺語),也就是又被五蘊身束縛住。所以說,修行是很難的。
有一次,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飛機走錯跑道,八十幾人罹難。報紙聲稱:駕駛員在駕駛艙的小小空間
裡久了,會產生「空間迷向」的問題。空間迷向,就是迷失了空間的方向,如同〈大乘起信論〉所
講的「因方故迷」——因為太有方向感,就會迷失。其實,佛陀也講得很清楚:今生今世會有這個
色殼子,是因為前生前世受這色殼子制約、束縛;色殼子的構成因素就是五蘊。〈心經〉裡講「觀
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就是指構成身體的物質面
和精神面,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面,受、想、行、識是精神面。
當一個人的一期生命彌留、結束,外分解、內分解、識大分解,紅白菩提在心輪結合進入黑暗時,
就轉為中陰身。轉為中陰身以後,由於沒有身體可依附,就會飄盪不定;這一團業力,就隨著當生
的造作、臨終最後的一念、或造作最重的業所牽引,而去依附一個色殼子。一般人在清醒時,總是
自認為有自主意識,「我要出去就出去,什麼事都可以自己決定。」但是,轉為中陰身以後,就沒
有這個有意識可做決定;它決定於所造業的力量。就像一個人經常往某個方向拋球,久而久之,在
他沒有意識時,球一丟出去,就朝著他平常丟的方向「咻!」過去,他無法掌控球的方向。接著,
受胎、入胎、住胎、出胎,當色殼子構成以後,又回到五蘊身的控制了。
在五蘊身的控制下,會產生什麼妄想而造業呢?
色蘊(色身)所生的妄想,稱為根本妄想或堅固妄想。例如被刀子割傷、或跑香滑倒了,會感覺痛,
這是身體(色蘊)先「動」了,色蘊產生後再進入感受。所以,一個人跌倒了,別人知道他跌倒,
但不會產生「痛」的感受。又如某人吃冰淇淋,很涼快,那種涼快、明白的感受,別人即使在旁邊
看了,也無法感受。有根本妄想、堅固妄想後,接著就產生受、想、行、識的妄想。
受蘊的妄想是虛明的,自己覺得很實在、很明白,事實上它是虛明、虛妄,是不實 的。一個人的
任何感受都是虛明妄想,但自己往往認為很真實、很實際;所以,要經常審查自己,有沒有隨時在
修行空掉五蘊?例如有些人出家久了,吃慣了雜糧飯,一看到白米飯,就想:「這哪有營養?不吃
了!」感受和想法被培養到如此照顧色身,竟然忘了修行是要破五蘊!可見感受產生的虛明妄想多
厲害。受蘊還會帶動想蘊。
想蘊產生的妄想,稱為融通妄想。當任何事情發生,都以「我」為考量中心,把過錯都推給別人,
以圓融自己的一切想法是對、是正確的,這就是融通妄想。在修行過程中,很難得有人願意指正我
們是否起了這種妄想、有沒有造業。出家越久、戒臘越資深時,越沒有人敢指正;這時,在修行上
就很危險,因為自己被五蘊控制了,經常在犯錯、造業卻不自知。
行蘊產生的妄想,稱為幽隱妄想。為什麼稱它「幽隱」?因為我執心、執取心造成的情緒流動,是
忽隱忽現,完全無法控制的。不要以為自己看得清我執心的行蘊,一般人經常是看不清楚的。譬如
參禪時出現不明白處,我執心就觸動受蘊去感覺痛苦,跟著,想蘊就動了:「往不明白處參,會覺
得痛苦!以後不能修這種法。」五蘊的機器馬上就發動,使人停不下來而被推到輪迴的邊緣,甚至
推往輪迴的路上去,無法解脫。
我執心、執取心的行蘊流動是幽隱的,當看到它、察覺到它,想要去抓它時,它就不見了;不抓它
時,它又出現了。相信各位都有過這種經驗:一早起來,無緣無故地,看任何人都覺得不順眼,覺

~26~
得別人都錯了,每個人都不如法,只有自己如法。為什麼只有自己如法、別人都不如法?因為別人
都沒有順「我」的意、沒有如「我」的法,所以別人都不如法;完全不是以佛法的如不如法來判斷。
相反的,有時候突然覺得什麼事都不在乎、都很好,別人說什麼都好,這也是行蘊流動、起伏而造
成的現象。
識蘊造成的妄想,稱為顛倒妄想。為什麼是顛倒妄想?因為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種子,都是過去
的業所熏成的。為什麼會造業?就是因為顛倒。顛倒造業所熏的,一定是顛倒的種子;顛倒的種子
起現行,一定是長顛倒的果。所以,識蘊長出來的,就是顛倒妄想。
飛機駕駛員藉著儀表來判斷艙外的空間與時間。五蘊,就像駕駛艙裡的儀表,但它所顯示的,卻是
堅固妄想、虛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隱妄想、顛倒妄想;如果執著這五種妄想為真,怎麼能破五蘊?
飛行員太依賴儀表,當突發狀況發生時,會因「空間迷向」而減低對外界空間的感受力和反應力。
一般人更是如此,不但這一生掉入空間迷向,甚至下一生都還想保有會導致空間迷向的這五種儀
表——色、受、想、行、識,被這五蘊生生世世牽引著去輪迴。當參禪往不明白處看時,這五種妄
念立刻生起。例如當根本無明一出現,「哇!霧煞煞,看攏沒啊!」 (臺語)這時,有些人就開始用
這五種儀表來看,「啊!我這身體,我這感受,我感受到身體的苦!這種不清楚、不明白處好像什
麼…心頭好鬱悶啊!」然後就想:「這種修行方法對嗎?這樣不行啊!」因為是靠這五種儀表作判
斷,所以就會覺得:「嗯!這師父 的方法有問題。我還是必須用這五種儀表來判斷。什麼不明白
處?不要看!什麼話頭?不要提!這樣就不會覺得鬱悶,不會再出現不明白處。多好啊!」跟著就
掉進虛明妄想裡,覺得自己很明白,其實都是虛妄的。一般人就會這樣被五種儀表(五蘊)產生的
表相迷惑,而掉入虛妄、顛倒裡。
參禪打坐通常有三種大病:昏沈、掉舉、無記。當昏沈打盹時,心力提不起來,連有意識都不知道,
哪有辦法提話頭?這時,會提得很困難,舉得很重,身體一直往下沈。掉舉就是雜念妄想紛飛。當
打過瞌睡醒來時,精神很好,就想東想西,想累了,受蘊就起來了: 「膝蓋好痛哦!痛得好難受。」
然後,馬上就進入融通妄想:「啊!對了,我十年前跌倒,膝蓋裡還有支鋼釘沒拿出來,所以我不
能盤腿坐那麼久,我應該去申請開緣不盤腿。」其實,鋼釘只會比骨頭堅固,不會比骨頭脆弱,這
只是融通妄想在作祟。接著,由於這一攪和,色受想行識全都運轉起來了;所有的運作都往輪迴的
路走,於是,在半催眠狀態下進入恍惚,想睡又不想睡,最後就迷迷糊糊的掉入無記,變成善惡不
分、是非不明,★〔門@具〕爾昏住。
如果產生這三種病,就沒力氣提起話頭來搗碎無始無明;話頭提不起來,參禪當然就不得力。昏沈、
無記時,是沒力量;心念紛飛、掉舉時,是「霧煞煞」;加上攀外緣,就更加「霧煞煞」 ,更沒有時
間提話頭。碰到這種狀況時,該怎麼修行?當昏沈時,就要抖擻精神,行香時透透徹徹地跑,止靜
時就不會昏沈了。同樣的,當心念紛飛、掉舉時,也可以利用跑香;在跑得很快時,會產生離心作
用,把妄念脫離掉。妄想的產生,是因為有漏的門——眼、耳、鼻、舌、身、意受到染污,才形成
色、受、想、行、識的五種妄想;受到妄想干擾,才會心念紛飛。心念紛飛就像衣服髒了。髒衣服
洗了之後,要利用脫水機的離心作用脫水;跑香也是這個道理,利用離心作用把妄想脫離掉。也就
是說,染污從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有漏的門進來;跑香時提緊話頭,透透徹徹地跑,就會
產生一種力量,把原來從六根進來的業與妄想,同樣地從六根拋出去,讓自己的心得到清淨。
提話頭,也是一種妄念,但它可以「以妄治妄」。為什麼有時跑香要跑得很快,然後「啪!」打站
板,或者「掛二板」,讓大家突然停下來?雖然跑香有如脫水,但是提著話頭跑香,就像脫水時還
有一個污染物——妄想,也就是話頭。「啪!」一停,可以使提得很緊的話頭立刻「啪!」跑掉,
使自己進入沒有妄想的空檔裡;也就是從動中截斷,進入靜。所以,禪宗的跑香是相當有道理的,
不是心不在焉隨便跑跑就可以。而且,跑香時,右手要用七分力前後甩,左手要用三分力往外擺動,
這是因為要拉動氣脈,使氣脈流暢。禪宗雖然不談氣脈,但光是跑香,就已經含有打通氣脈的作用。
在禪堂裡,雖然只是坐香、跑香、坐香、跑香,不過,都是搭配鉗錘來進行。臨濟宗的鉗錘是根據
「三玄三要」搭配起來,共有鐘板聲三百八十六響,每一響都有它的意義,不是隨便打、隨便敲的。
打坐時心念紛飛,怎麼辦?根據〈五燈會元〉卷八的記載(註 1)
:「天臺國清寺師靜上座。始遇玄
沙示眾曰。汝諸人但能一生如喪考妣。吾保汝究得徹去。」天臺山的國清寺有一位師靜上座,有

~27~
一次遇到玄沙師備禪師正為大眾開示說:「你們這一生當中,只要能以像父母往生時的悲切心去參
究,保證一定可以大徹大悟」。
「師躡前語。問曰。『祇如 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知見。
又作麼生。』沙曰:『汝道究得徹底。所知心還測度得及否。』師從此信入。後居天臺三十餘載不
下山。」師靜上座和玄沙禪師對話後,從此對參究法門深信不疑。後來就居住在天臺山,三十幾年
都沒有下山。「博綜三學。操行孤立。禪寂之餘。常閱龍藏。遐邇欽重。時謂大靜上座。」他的修
行非常好,又深入經藏,當時大家都尊稱他「大靜上座」。以下才是山僧要講的重點。
「嘗有人問。『弟子每當夜坐。心念紛飛。未明攝伏之方。願垂示誨。』」曾經有人問他:「弟子每
當夜晚打坐時,總是心念紛飛。」在天臺山國清寺,通常是農忙時出坡作務,農閒時才參禪打坐,
只有早、晚才有時間打坐修行,所以才會說「弟子每當夜坐」,就如同我們晚上的養息香打坐一樣。
心念紛飛,就是腦子裡喋喋不休,念頭比瀑布流得還快,甚至比颱風來襲時大水災的洪流還更快。
「未明攝伏之方」,不明白攝伏心念紛飛的方法,沒辦法讓心安定下來,所以請求大靜上座慈悲
誨。
「師曰。如或夜閑安坐。心念紛飛。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大靜上座就說:「在夜裡打
坐時,如果心念紛飛,就要反過來用這紛飛的心,去參究紛飛的地方。」當發現有心念紛飛,就用
這察覺到心念紛飛的,來探究紛飛的地方在哪裡?也就是說,要把紛飛的心念,攝伏在一個小範圍
內。就如山僧曾經說過的:提話頭時,要把話頭擺在胸臆範圍內,不超出這範圍。例如心念紛飛時,
是心念東奔西跑,一下想到美國,一下想到英國,現在要把它收回來,放在「方寸之間」;這樣,
才能把紛飛的心拿回來看紛飛之處。本來,發現心念紛飛時,並不曉得心念在哪裡,所以要把紛飛
的心轉回來,看會紛飛的地方在哪裡?也就是要反觀自照,看著這些心念,慢慢把心念收回來;就
如有一群賊亂跑、亂竄,必須一個個抓回來關在一處。
「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 。」以紛飛之心,參究紛飛之處,這樣參究下去,就沒有地方可以紛
飛了;這時,紛飛之念在哪裡呢?這裡用的「究」 ,包含很多意思。例如天臺宗講一心三觀、小
止觀、六妙門、或者摩訶止觀的修法,也一樣有參究,一樣可以「究紛飛之處」。
「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反過來再追究這追究的心,這能夠追究的心到底在哪裡?
「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當我們反究究心,去找那能究之心時,就會發現有力量來反
照的智慧,本來也是空的。既然是空的,紛飛之處的所緣境也就寂滅了。這時,就會進入「寂而非
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寂而非寂」就可以如〈金剛經〉的講法,講成「空即非空。是名空。」
「寂即非寂。是名寂。」這時,能、所都已經空,當然就沒有能寂的人。
「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能照和所照的境,也一樣能、所都超越了。也就是說,當「反
究究心。能究之心安在。」一直參下去,就可以達到寂寂又惺惺,惺惺又寂寂。
「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枝。內不住定。」也就是本空的智慧及所緣之境都進入寂滅、寂
靜狀態。紛飛的心,也都安住在自然、本具的空性智慧上。對外,不去攀外緣,不會節外生枝地生
起其他妄念;對內,內心也不會停留在寂滅裡,不會變成頑空或死寂,而是活活潑潑的。
「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能照、被照,能觀、所觀,能究、所究,這些能、
所的智和境統統都寂滅;紛飛的心也已安住在空性上,很安然、很清楚。也就是能所都消泯,向外,
不攀緣;向內,不住死寂頑空,自性自自然然、安然安逸地顯現出來。這就是回到根源之道。還源,
就是反究究心而達到見自性;見自性就是佛性、心性的顯露。就如六妙門裡的數息、相隨、止、觀、
還、淨,必須還和淨都達到了,才是還源的境界。
參禪人所用的話頭,雖然也算是一種妄念,但它可以用來治妄,以達到能所俱空,使本具的智慧顯
現。參話頭的道理,和這裡談的「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道理相符。就如同有人問:「把
話頭提起來時,不明白處就會出現,緊接著會覺得苦悶,以後就不敢再看這不明白處,它也就不再
出現。怎麼辦呢?」這就是說,他「以妄治妄、以妄究妄」的心,最後又回到妄上,並沒有堅定他
的究心。話頭雖然是妄,但它是帶修行人離開輪迴的藥方。這觀念要把握住。
前面曾經說過,心念紛飛時,可以藉跑香來拋掉它;也可以用拋念頭的方法拋掉它。
拋念頭的方法之一是:在山中行走,一面用曹洞宗的「照顧腳下」,一面配合著觀照呼吸走,讓身
心空掉。一有妄念生起,馬上把妄念的力量拉到丹田,大聲照著妄念的意思喊出來,或者大聲喊「南

~28~
〜無〜」這樣一次次的拋念頭,妄念就會減少,心就越來越清淨,這時,再接著打坐止靜,就可以
坐得非常好。這也是古人修行到某種程度就出外行腳的原因;一面行腳,一面修行,也具有拋念頭
的意義。在修行上,想要有小小的悟境、想要瞥見空性,只要堅定信心去修,是很容易;但是,要
除掉妄想、習氣,才真是困難。所謂「息妄難」,就是這個道理。
要拋念頭、息妄念,用「大圓滿禪定」無念法的射法也很好。把短「阿」 燃燒到心輪;或把五方
佛的光化入鼻,進入心輪,然後「哈〜哈〜 哈哈哈〜」二十一聲,漸高漸遠,從頭頂的「撒哈斯
拉」衝出去。這樣,也可以去除障礙,減低心念紛飛而進入寂靜狀態。
修密宗的「金剛薩埵法」 ,也可以拋念頭、息妄念;修到最後, 「呸〜」一聲,或「呸呸〜呸呸呸〜」
二十一聲,最後再「呸〜」把它拋出去。
修「九接佛風」也可以拋念頭、息妄念。它的第一步是清洗業障,就是清洗雜念妄想,把它化為烏
煙或烏氣,從鼻孔或從每一個細胞拋出去。
各宗各派都有對治、消融妄念及心念紛飛的方法,以上只簡單提一下。在學法時,能學到越多法,
就越能運用自如,甚至不必經過腦筋推敲:「我該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即刻就會生起一個方法,
把當前所執著而出現的妄念消融掉。這是修行的重點。修行之所以要博學多聞,也是這個道理。
一切眾生所造的業和妄想,並不是單純由一個因形成,而是由很多複雜的因和緣形成,而且各有特
殊的執著點卡著。例如前面提過的新加坡航空的駕駛員,他處在「空間迷向」裡,雖然也看到外面
的障礙物,但因為儀表對跑道不相應,所以他還是回到空間迷向裡,變成沒有應付能力,明明覺得
「不闖紅燈、不闖紅燈」 ,但就是繼續闖紅燈。修行上也一樣,例如持戒,必須修到「不持而持」,
才是真正在持戒。假定整天只拿著戒律壓自己:「我不可以這樣、我不可以那樣…」到最後會變成
精神病。戒、定、慧是要同時修,有定力,心就不容易妄動;心不妄動,言行範圍縮小,逾越戒律
的機會自然就少了。
參禪提話頭時,要把話頭縮小範圍到胸臆間,道理也是這樣。戒律只是一個規範,讓自己不去造惡
業,此外,還要以定和慧的力量,使自己自然不逾越這規範。定力越深,智慧就越強;因為心越穩
定,就越有智慧看清妄想。 〈六祖壇經〉中也講「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須修禪」 。心平,是指色受
想行識的妄心都平了;既然妄心都平息了,又何須持戒?既然行止都已經在中道上、在「直心」上
了,又哪須修什麼禪?不過,如果把「直心」解釋為「一條腸子通到底,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罵
就罵,想怎樣就怎樣!」那不是直心,是習氣。「直心」是空性的顯露,具中道、平等、廣大、包
容的心性,也就是「中直」的意思。所以,請各位提起精神來,把心平了,把行直了,把話頭提起
來。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 冊 P.456 〈五燈會元〉卷十 「國清師靜上座」

~29~
第七講、看話禪
2000.11.18.
參禪修行時,如果腦筋裡裝太多語言文 ,就會形成障礙,無法跳脫慣用的思考模式及舊有的串習
力。所以,在這次禪七裡,可能要少講一些參禪的原理和理論。
禪宗的參禪法,種類很多,總歸起來卻只有一種,就是頓悟法門。這法門,有如法眼宗的宗風,是
高古的。高古就是非常深奧,難以用邏輯思考去了解、難以用語言文 來表達。它是直指人心、見
性成佛的法門。由於高古,以至於形成曲高和寡。為什麼法眼宗後來很難發展下去?主要原因與它
的宗風也有關。 南
看話禪(或稱參話頭、看話頭)和默照禪都是禪宗參禪的方法。看話禪,是北宋大慧宗杲大力提倡
的;也是這次禪七要使用的法門。大慧宗杲圓寂時,皇帝諡號「普覺」,所以後人也稱他「大慧普
覺禪師」 。他大力提倡看話禪,強烈批判當時的默照禪。事實上,也有禪師將默照禪和看話禪並用,
但通常是先讓行者默照到相當程度,等勘驗認可後,才給他一個話頭或公案去參。
臨濟宗幾乎全用看話禪的修法。在大慧宗杲的時代稱為「看話禪」 ,後來才演變為「參話頭」或「看
話頭」 。看,不僅僅是看或觀;在古時候, 「看」就有看審、看參、甚至參究的意思。若以現代的用
法, 「看」很容易被認為只是「觀」而已,變成「觀話頭」 。最早,看話禪也稱為看話頭,後來也稱
為話頭禪。如同前面所說的,看話頭是「斷碑橫古路」;話頭就是斷碑。明朝的憨山大師和近代的
虛雲大師,都特別把「話頭」深入的解釋為:心裡生起一句話或一個語意,在還沒有生起之前的源
頭,叫做「話頭」 ;已經知道生起,這時的念頭或語言就是話尾了。照這樣說,現在各位提話頭,
豈不是提話尾?沒錯!都是在提話尾,都是用腦筋作意在提。不過,來果禪師就強調:沒關係!雖
然是用心意識作意的提話頭,但提來提去,從生疏提到熟悉,就會進入不提而提、不舉而舉。提話
頭產生疑情,也還是作意的疑來疑去;但是,把提、舉、疑熏到阿賴耶識,直到它自動起現行,達
到不提而提、不舉而舉、不疑而疑時,就是真正會「用功」了。
「話頭」是什麼意思?古時候,高僧大德之間為了互通境界上的訊息,或為了勘驗學者的功力,當
下有不少的對話;拿這些對話作為參究的主題,就稱為「話頭」 ,這種參究法就叫做「看話禪」。有
些人懷疑:把話頭提來提去、疑來疑去,真的能夠直指人心、使人開悟嗎?絕對沒問題!參禪人在
參禪之前,至少要具備這樣的信心,才能參得進去。
依據憨山大師及虛雲老和尚的解釋,念頭未生起之前就是話頭。假定能把話頭參到綿綿密密,而後
爆破疑情,看到念頭未起之前的源頭,參禪功夫就成熟了。能達到、見到或參到這話頭的「頭」,
就表示明了心、見了性。這時,所看到的話頭,一定是離語言、超思惟的;而能夠離語言、超思惟
時,一定就會顯出本具的般若智慧。因此,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然必須不立文 、 外別傳。
參禪能參到看見話頭,起了疑情,而後爆破疑情見了性,就可以稱為「開悟」。但悟境有大有小,
所以才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這「疑」,並不是平常所謂的懷疑。這部分,等以後講到疑情時再
詳細解說。這次的禪七,是以看話頭,就是以參話頭為主要的參禪法。但是,為什麼一直到現在,
都還沒給各位一個統一的話頭去參呢?恐怕各位都不清楚。禪宗由於揉合了儒、道思想和老莊境
界,因此比原始印度的禪更為活潑生動、靈活自在;禪師們也都能掌握行者的根機而應機施 。所
以,假定給各位一個統一的話頭,不一定就能適合每位的根機及習氣,也不一定能讓各位起疑情。
以近代的情況來說,日本的禪堂,大多採用中國禪宗一千七百餘則公案來參;但最常用的,是日本
道元禪師的「隻手拍掌之聲」 。在韓國禪堂,也幾乎都採用中國禪宗公案作為話頭來參。雖然日、
韓兩國都有自己的禪師發展出公案和話頭,但大體上也都離不開一千七百餘則公案的範圍。在中國
禪堂,以揚州高旻寺的來果禪師為例,則強調以「念佛是誰」作話頭。通常,一位祖師慣用某一個
方法、公案或話頭,是因為他自己就是用那個方法、公案或話頭而開悟的,所以就 導他人修同樣
的方法。
來果禪師大約十二歲時拜師學佛。他問師父: 「怎麼修?」師父說:「念佛啊!」他就開始念佛號。
念、念、念,念了幾年都沒有進展,又問師父:「您只 我念佛,我念到現在,也沒什麼啊!能不
能再 一個比較好、比較深的法?」師父回答:「等你睡夢中也能念佛時,再告訴你。」有一天,
師徒倆出門,在某個寺廟掛單。睡覺中,來果禪師念起了佛號,師父被吵醒了,問他:「三更半夜

~30~
不睡覺,在那邊念什麼佛號?」(欸!他已經念佛念到綿綿密密了。)他馬上答道:「您不是說,當
我睡夢中也能念佛號時,就要 我方法嗎?」師父說:「那麼,念佛的是誰?」他撿到了這個話頭,
就等於一個斷碑在心中橫著,再也放不下來了。來果禪師就拿著這個「念佛是誰」的話頭一直參、
一直疑,最後才大開悟。
來果禪師到金山寺打禪七時,第一天進禪堂,不懂規矩,監香圍過去就打,一天裡被打了三、四百
下。假定是現在的禪和子,一進禪堂,被打三、四百下,多半就到法院按鈴申告了。不過,現在是
第二個七,好像很多人已經領會到參禪的訣竅,吃飯不知吃飯,走路不知走路,穿了拖鞋到齋堂吃
飯也不自知;好像只剩下山僧的腦筋比較清楚,還看得見有人穿拖鞋進齋堂。是不是大家太用功,
用功到真的走路不知走路,吃飯不知吃飯,穿鞋子不知穿鞋子?各位要記得啊!參禪,要像來果禪
師講的,細行要做得好。細行做好,話頭才不容易打落失掉。假定有人聽到打板聲,要吃飯了,反
而走到慈靈塔去,根本忘了要吃飯;那麼,他的功夫是有一點得力了。當末後香開靜,要睡覺了,
也走到慈靈塔繞,徹夜的繞,都不知道要回寮房睡覺,這也是用功得力了。但是,錯穿拖鞋進齋堂
吃飯,好像不是真正得力吧!
話說回來,來果禪師有三位法子,一位是以前高旻寺的住持,已經往生;另一位是妙善長老,本來
是普陀山的總住持、總方丈,也已往生;還有一位,就是現在高旻寺的方丈德林老和尚。德林老和
尚沿用來果禪師的「念佛是誰」作話頭,所以,現在到高旻寺參禪,也是參究「念佛是誰」。至於
我們這裡,到目前這個七,都還沒給各位一個固定的話頭去參,可能有人就會嘀咕:「這是什麼禪
堂啊?連一個話頭都沒給我們。怎麼修、怎麼參啊?」雖然日、韓的禪堂用一千七百則公案來參,
高旻寺慣參「念佛是誰」,還有一些道場慣參「無」 公案;但根據山僧的經驗,如果一開始就規
定一個話頭讓每個人去參,很容易埋沒人才;而且,也無法體會古代禪宗參禪的禪風,以及自由自
在、活潑生動、又具有創新、創造的方式。所以,這次的禪七,儘量不抄襲,讓各位自行產生一個
契機、契理的話頭。這話頭,必須可以把自己逼到死角,使自己走投無路而產生不疑自疑的境界;
而且,必須自己爆發這話頭,不能用腦筋去想:「我喜歡用無 ,比較簡單,只有一個 。」「我覺
得自己妄念多,需要長一點的。念佛是誰還不夠,那就加長一點,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好了。」用腦
筋思惟出來的話頭不容易契機。以下,山僧就舉自己的例子讓各位參考。
民國七十年,山僧還沒出家,在臺北的家中閉關修行時,研讀各宗的經論,對於南傳、北傳、藏傳
的經典都不排斥;同時,也依照佛陀、祖師們講的方法去修,但從來不背誦或特意記持。有一次,
要出關前,心想:
「既然〈心經〉那麼短,意義也了解,就是不會背。把它背一背吧!」背完以後,
再坐最後一支香,就出關了。當時,整個心都保持在一個空的狀態中,不知不覺就走到外面。正好
路旁有一堆營火柴,擺在那邊差不多半年了,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已經腐朽不堪。經過時,不
經意的提起腳來踢它一下。結果,腐朽的外皮統統掉落,只看到中間一截硬硬的木頭心;在那當下,
全然融入眼前的景象和碎裂聲,進入一種無念的狀態裡,幾乎能、所皆空。等到有意識恢復以後,
只覺得自己的生命和這截木頭沒什麼兩樣:這麼早退休,又無所事事,不就跟這木頭一樣嗎?外表
看起來好好的,其實已經準備進棺材,只剩一個心還沒死而已。到底這個心在哪裡?木頭有一個有
形的心;人的心、人的真生命在哪裡呢?這時生起的疑情就更大、更強了,所以才決定出家專修。
還有一次,在野柳海邊的石頭上打坐,坐著坐著,海浪突然「啪!」打過來,幾乎把整個身體都打
濕了;在那當下,也產生類似愣住的狀態而進入無念,整個身體都空了,但心仍然保持在清晰、淨
空的惺惺裡良久。
又有一次,到高旻寺打禪七。從起七到第五天,幾乎都不感覺日子在過;不感覺有白天、晚上,或
吃飯、休息;不感覺有每天、每天的流動,就好像是同一天。就在一個晚上,因為是十五日起七,
到那一天月亮還很亮,十一點末後香開靜走出來,就到外面的洗臉槽去刷牙、漱口。由於習慣上都
要仰起頭來「呼嚕呼嚕」的漱口,當時一抬頭,正好就看到月亮。在那個剎那,雖然是眼睛先看到
月亮,心卻即刻被它吸住,月光很快地就充滿了整個心,然後慢慢穿透整個色身;最後,色身消失
了,變成一片月亮的光明而已。此外,還有很多次的經驗及體驗,讓山僧深深覺得,參話頭沒必要
勉強固定一個話頭,否則,一定會錯失禪機,也會埋沒人才。
在民國六十九年以前,山僧從不信任何宗 ,基督 、佛 、一貫道…一概不信,只相信自己。在

~31~
那一段期間,對學佛、參禪,都還可以接受,就只是有點排斥台灣的淨土法門——持名念佛;但開
始修行以後,慢慢對所有的法門都不排斥了。其實,法法是相通的。談這些,是想讓各位能自己激
發出一個話頭,藉著參話頭而產生禪機。
接著,進一步來談中國禪宗參禪的特色。禪宗當然有它的特色,才會吸引行者願意修持。禪宗的特
色是不立文 、 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什麼有這種特色?因為禪宗認為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有情、無情都有佛性。這當然是來自佛陀的 示,但更重要的是,很多祖師大德、禪師都有
當下頓悟的體驗。禪宗最強調的,就是直接體驗;沒有直接體驗,不能稱為中國禪宗。除了體驗,
對語言文 的葛藤還必須加以破斥;當必須使用語言文 時,則要透過它們的世俗諦來直指第一
義。例如六祖慧能以後的南宗頓悟禪法,幾乎就是要打破所有傳統的學佛方法,不管是真、假,空、
有,主、客,緣起、實相,生、滅等等對立,一概要超越、打落掉,才能體驗世界、佛、我三位一
體的真如。
只要把握禪宗參禪法的要點去修,就不難頓悟心地,明心見性,當下成佛,獲得自由自在的本具智
慧;而所有的方法,只要能使人體驗世界、佛、我融成一體的真如本性,就叫做禪機。禪機也稱為
「般若直觀」,是顯現第一義的方法,它是要逼行者去見第一義諦,確確實實的去體驗。在參禪過
程中,藉著禪機逼使自己打破一切對立,見到第一義諦,這也是禪宗的特色。所以,修持參禪法門,
一定要把握住這個特色——禪機;沒有禪機的發生,就不可能頓悟。
禪機什麼時候發生?這要看下多少功夫,以及功夫有沒有從生疏轉為熟悉,從熟悉轉為綿密,從綿
密轉為綿綿密密,從綿綿密密轉為針劄不入?假定沒有達到這種功夫,禪機再怎麼出現,也引爆不
了疑情而頓悟。既然參禪法門是要使人頓悟心地、明心見性,那麼,什麼是頓悟呢?要用什麼方法、
手段去頓悟呢?這就和參禪的方法、手段有關了。到底什麼是頓悟呢?各位,提起精神來!好好的
參自己要頓悟什麼?催板!

~32~
第八講、參禪頓悟
2000.11.19.
參禪頓悟,就是要頓悟心地。頓悟心地就是要頓悟菩提,明心見性,要見到自己的自性、本性。最
能代表「言下便悟」的祖師,首推六祖惠能。六祖惠能到底頓悟了什麼?現在就從這點來了解頓悟。
惠能在頓悟以後,向五祖報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
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由這幾句就非常清楚,參禪要頓悟的是:自性本自清淨、
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無動搖、自性能生萬法。
由六祖惠能對自性的形容,我們不難了解,參禪要頓悟心地,就是要悟自性。一切眾生的自性不受
時間遷流的影響,也不因空間的限制而縮小或擴大。六祖悟到的,就是這個不生不滅、本自具足的
狀況。本不生滅,是指時間的無限;本自具足,是指空間的無限。由六祖的話語,可以看出他參禪
悟道的功夫。
另外,由〈六祖壇經‧般若品〉中的另一段,也可以看出六祖悟道的層次。「菩提般若之智。世人
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這般若智慧是人人本自具有的,為什
麼卻不能自悟?「只緣心迷不能自悟。」既然不能自悟,就必須靠大善知識來示導、指引而見性,
所以才會有眾多祖師大德藉著參禪、看話頭等法門,來引導迷惑的眾生去見自性。
大善知識示導眾生見性,就是一種點破、點撥,這就有點類似「開光」,要使行者能見到自性。所
以,六祖這段話裡含了幾層的意義:
第一層,佛性不在外,是在人心之中。所以後面又說: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本性就是般若。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般若就是人心,就是眾生的本心。
第二層,佛性不能顯現,是因為受了外境的蒙蔽。 〈定慧品〉中提到: 「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
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這就表明了「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前面也提過,國清寺的大靜
上座談到「心念紛飛」時要「息妄」 ,讓妄念歇息下來。這是要靠自己來悟、來消除妄念,才能顯
現佛性。
第三層,破除邪見而頓見本性的關鍵,是要離境。因為「只緣心迷」 ,就是指緣於外境、內境。〈般
若品〉中有一句:「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所以〈定慧品〉才特別提出:「我此法
門從上以來。先立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無相、無住這三大法門,就是行者要頓悟的。
所有中國禪宗的方法,無非就是要頓悟這樣的境界。
從這三層的含意來看,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
才能夠見性。行者要達到頓悟,非有大善知識、同行善知識或同參道友不可;因為在共修當中,才
能激起諸佛菩薩的加持而示現禪機,點撥迷惑的心,使行者直指人心而見到自性。
什麼是頓悟?根據竺道生的說法,就是:「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悉稱。謂之頓悟。」這
段文 很清楚的表示,悟必須是「不二」的,必須「符不分之理。理智悉稱。」這「理」,就是指
佛性。這裡所強調的悟,就是頓悟,不是漸悟;要見佛全身、見自性、見全體,當下成佛。但要如
何頓悟呢?使用參話頭或看話頭,就是要先給行者一個話頭,讓他產生疑情,使所有隱藏在八識(阿
賴耶識)田中的無明種子統統生起,但又不讓它起現行,就在種子生起和起現行之間攔截住,把全
部無明趕到疑情裡,一次爆破,全部滅盡,而見佛性的全體、全體的佛性。所以,什麼是頓悟?為
什麼要頓悟?道理就在這裡。至於這些過程要怎麼做?等以後講話頭、講生疑情、講怎麼做功夫、
怎麼引爆疑情時,再更詳細解釋。
已經了解什麼是頓悟之後,接著,要了解到底要悟什麼?從〈六祖壇經〉的記載不難看出,悟就是
要悟真如本性。所謂真如本性,就是第一義,就是不可言說的。在〈五燈會元〉卷十裡(註 1),
有行者問清涼文益禪師「如何是第一義。」他答: 「我向你道是第二義。」所以,為什麼法眼宗被
判為「高古」?道理就在這裡。因為它的宗風強調要圓融,也就是理、智要符合,所以才有一句:
「智以離名。靜以閑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頓悟要悟什麼?怎麼頓悟?越說,會越糟糕;越
說,會越離開第一義。但是話又說回來,歷代祖師也必須藉用話頭、對話來互通訊息,表達修行境
界,以及勘驗行者。這些話頭或對話,本來也都是不可說的,一說,就離開第一義了。所以,如何
以世俗諦的比喻直接通達第一義?這就要看禪師勘驗的能力,及行者見性後自發性的智慧而定。

~33~
知道要悟什麼了,接下來,很重要的是,怎麼悟?所有參禪的方法都是悟的方法。那麼要怎麼悟呢?
這就必須再回到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
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由這些話可以了解,要悟入的時空,必須是心理時間停止流
動,時間的過、現、未三世遷流重疊在一起;有限的空間擴大到無邊、無際、無碧落。為什麼必須
這樣子呢?因為有時間的流動,就會感覺有「我」的 在;有空間的束縛、限制,就會感覺有「我」
的 在。這就是修行要突破、超越的。要悟到這樣的境界,〈六祖壇經‧般若品〉就提到:「此須心
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要怎麼悟?不能光靠嘴巴念;心行要一致,才有可能悟。那麼,到底要怎麼悟?這就有賴禪師與弟
子的默契。禪師的責任,就是在弟子透過相當修行、達到將悟未悟的時刻,就在最恰當的時間點上,
「啪!」給他一個禪機,點撥他,幫他打開向上的關棙子,使他即刻開悟。就像一棵樹開花結果,
果實長大到快成熟,就在快成熟卻又不落地時,風一吹,或地心引力一吸,它就落地。禪師要扮演
的角色,就是要讓果熟落地。果在將熟快落地時,禪師就扮演一陣風,吹一下;或扮演地心引力,
拉一下,果就落地,行者就頓悟心地了。
禪師點撥行者,必須具備獨到的慧眼,能看出行者的因緣是否已到;當因緣一到,就即刻敲醒他,
讓他見全身、見自性。禪師靠什麼點撥行者?就靠禪機。禪師使用什麼樣的禪機,他這一宗就具有
什麼樣的禪風。至於比較根鈍的行者,輕輕的點撥無法生效時,就要用棒喝。後來的分燈禪所以那
麼盛行,就是因為眾生的根機越來越低,才會有那麼多的門庭施設、權巧方便陸續出籠。
師徒之間的問答,就稱為「機鋒」。機鋒是歷代祖師爲弟子加把勁用的。談到機鋒,就要追溯到靈
山會上世尊的拈花微笑。諸佛妙理非關文 ,所以禪宗才會「不立文 」;因為第一義是不能用語
言文 表達的,越表達,就離它越遠,越描越黑。但是,還是有需要表達,於是就用「機鋒」,藉
著一些對話來直指第一義。把禪宗師徒間的對話記錄下來,就成為公案。
由古代的公案不難發現,當一個人見了自性、空性以後,他作的任何比喻或回答,一定是不經腦筋
思考,自然就從空性中流露出來。透過腦筋思考,或憑過去記憶的串習力說出的,都還在五蘊的束
縛裡。所以,很多人主張公案不能推測、不能描繪;一切的描繪或解釋,都離當時的狀況很遠、很
遠。就像香嚴智閑「偶拋瓦礫。擊竹作聲。」然後作頌「一擊忘所知。」把這「忘」解釋成泯掉了
人、法,是為了使行者了解古德開悟的來龍去脈及參禪方式。在不打七時,可以用 理解釋或推敲
任何一個公案;但是,公案背得越多,推敲得越多,開悟的機會就越少。因為當善知識逼拶、逼問
時,禪和子很容易就想起來,「這是永嘉禪師講的、這是憨山大師講的。」這樣一來,馬上就回到
腦筋的記憶上,當然不可能開悟。所以,現在要度眾很難,原因也在這裡;因為大家背多、看多了,
已經養成記持的習慣。也因為如此,仰山才會對香嚴說:不要用夙習記持而成的來應對。
剛開始,機鋒並沒有用得那麼激烈;由於後來修行人的根機實在越來越低,才出現了棒喝;棒喝還
不夠,俱胝禪師還剪斷徒弟的手指頭,使徒弟因此而開悟。禪師的作為,有時看起來很毒辣;但是,
不使用毒辣的手段,就顯不出禪師的大慈大悲。也就是說,溫和的機鋒,對劣根劣智的眾生已漸漸
起不了作用,才發展出毒辣棒喝的手段。就如臨濟義玄問黃檗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話還沒
講完,黃檗禪師劈頭就打;問了三次,打了三次。所以,古時候的禪師,都是在不同的機鋒與棒喝
之下被打成祖師的。而現在的人,例如各位,堪受這麼一擊、一打、一棒、一喝嗎?不堪的話,就
是沒有接招能力。沒有接招能力的行者,就沒辦法領會大善知識為了逼他見性而展現的示導手段。
這就是六祖所說的,要「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示導,就是指使用禪機、機鋒、棒喝等極端的手
段。
談到機鋒,在公案裡可以找到很多。一些有大大小小悟境的修行人,彼此之間互通消息,互相切磋、
印證的對話,也叫做機鋒。禪宗裡還有一個慣用詞「轉語」,意義就如唯識學中講的「轉識成智」。
禪師在彼此的對話中,很重視會不會轉。一般人都是用識心或用過去舊有的知識、常識及所學的邏
輯作思考、推敲。現在,禪師要勘驗行者有沒有見性,就會先逼他掉入陷阱,看他有沒有繼續用識
心活動、用舊有的習氣來表達、反應。一個真正見了性的人,絕不會掉入陷阱。
要怎樣才能不掉入陷阱?這就必須用「轉語」,把事實的陷阱轉到第一義上。如果確實是轉到空性
上,禪師即刻可以印證行者已見性;如果轉來轉去,還是在舊有的窠臼裡打轉,還是在心意識的活

~34~
動裡,那就得不到印證。所以,如果心行不一致,只是背了很多公案,利用公案來逞口舌之能,就
叫做口頭禪。現在印刷術發達, 育水準提高,要逞口頭禪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裡,要怎麼樣去
參、去修呢?那就必須更加心行一致了。
由於第一義不能說,不能用語言文 來表達、詮釋,所以必須把它轉到第二義的世俗諦上,也就是
用語言來酬答。但是,在酬答時,必須在轉語中顯露自己的本地風光;否則就會露出破綻,有隙可
尋。不過,不能因為這樣而想要背更多公案,以便在善知識逼問時可以轉一轉;這樣轉到最後,只
會讓自己變成一隻鸚鵡而已。
前面曾經提到,臨濟義玄問黃檗禪師「如何是佛法大義?」問聲未絕,黃檗禪師一拳就打過去;三
度問,三度被打。臨濟義玄當時還不了解黃檗禪師的意思;當他去參大愚禪師時,大愚對他明講:
「這黃檗啊!老婆心切,他是愛護你!」只這麼一提,臨濟義玄立刻言下大悟,當場就把黃檗禪師
給他的三拳,送給大愚禪師;然後回頭去見黃檗禪師,三言兩語之後,一掌又打過去,把原先的三
拳化作一掌還給他。古時候的棒喝是這樣激烈的。假定現在也這樣,一提問,就一拳打過去,大概
過不了幾天,就要上法院受審。
歷代祖師用了很多機鋒,這些機鋒流傳成公案,後來的禪師、行者借用這些公案作為參究的話頭;
參話頭、看話頭於是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成為頓悟心地最直截了當的手段、方法。參話頭的整個
過程,就是要使行者打破累劫累世、根深柢固對五蘊身的執著——執著五蘊身為實有、為「我」;
使行者在空性上展現一切,不再掉入過去所造、所熏的惡業裡,不再落入知識、常識及邏輯的推理
方式,真正跳脫想蘊的控制,也就是跳脫腦筋作用的控制,甚至同時跳脫行蘊、識蘊的控制。這是
以唯識學的觀點來解說的。
以禪宗的觀點而言,看話頭為的是要見自性;「見自性」就已經超越了唯識的說法。簡單地說,看
話頭就是要截斷舊有的習氣,不攀外緣,不讓種子起現行;讓它在無過、現、未的時間流動,以及
無空間限制的束縛裡跳脫五蘊的控制。要達到這種地步,當然就要透過參禪,使自己的心進入「竹
密豈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的境界。但是,假定話頭沒有提到綿綿密密,疑情沒有起到成片
成團、針劄不入的狀態,哪有辦法讓心性擴展到這種境界?
參話頭既然有這麼大的作用,是否每個人都必須用同一個話頭呢?這就不是禪宗的本意了。禪宗的
禪機、機鋒是非常生動活潑、任運自如的。禪師點撥行者時,所掌握的機鋒與禪機非常重要;必須
把握得相當準確,才能夠恰如其時、恰如其地、恰如其分、恰如其人。假定時、地、分、人不恰當,
顯現出來的禪機就會有缺失,就不能稱為「大機」。所以,藉禪宗的修行法得到大機的人並不多。
在禪宗史上,馬祖道一的門下出了八十四位大善知識,其中只有百丈得「大機」 ,黃檗得「大用」;
其他歷代祖師,能像他們一樣運用自如的,實在不多。不過,祖師本身也都是透過機鋒而開悟的。
「參」的意義,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話頭」又是什麼?根據〈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二(註
2)的記載,順治十六年時,皇帝請天童寺道忞禪師進萬善殿。皇帝及大臣都來學禪。有一位大學
士問道忞禪師:「做工夫還是看甚麼話頭。」這修行到底是做功夫呢,還是看什麼話頭?道忞禪師
劈頭就說:「話頭之說。無有定法。但是去不得處。便是話頭。」前面提過虛雲老和尚的解釋:話
頭,就是念頭未生之前的源頭。當形成了語言、文 ,就已經是話尾了。道忞禪師所說「去不得處」,
就是想蘊所不能及的地方,也就是「話頭」。事實上,禪宗裡所用的話頭,也等於是互通訊息、勘
測對方、印證對方層次的主題或話題,也可以稱為疑問。
從禪宗一千七百餘則的公案來看話頭的形成,大約可以歸納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有義語,就是話頭
裡含有某種意義,可以用道理解釋;另一類是無義語,無法用道理解釋。
參禪的行者要採用哪一種話頭?根本不必管它是有義語,還是無義語。無論有義語或無義語,只要
在修行中、在逼拶中,能夠像「斷碑橫古路」一樣,突然爆出一個話頭,橫在內心深處,激起最大
的疑情,產生迫切的心,定在那裡參來參去、疑來疑去,任何外緣內境都不能動搖;或外緣內境一
動,疑情就更強而有力。依這樣去參究就可以。假定還去推敲、推理,解釋有意義、無意義,就是
沒有把握住參禪的原則。必須打破一切真假、有無、空實等對立,才能打破疑情,達到止觀雙運的
最終極處。所以,當疑情爆破時,就會產生「隻手拍掌之聲」。「吽〜」爆破了!提起精神來,讓疑
團爆破看看!催板!

~35~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 冊 p.563〈五燈會元〉卷十「清涼文益禪師」
註 2.〈禪宗全書〉 第 64 冊 p.531〈天童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二

~36~
第九講、跑香參禪
2000.11.20
有些人還不清楚禪堂規矩,擔任監香時,也給維那下香板;這是不對的,一定要留意。山僧在禪堂
外面仔細聽了一下,東禪堂男眾的跑香還可以;西禪堂女眾的跑香,在山僧進堂後,才跑得好一點、
比較有規律。在這之前,從外面聽跑香的聲音,就知道大眾有點懶散;尤其是院內同參,已經很熟
悉禪堂的運作方式了,卻沒有好好地跑。以前一再講過,跑香時,不管內圈、外圈、速度快慢,只
要把腳步邁開,手自然就會甩開來。跑香時,視線要落在前一位跑香者肩膀到腰的範圍,這樣就會
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串連出跑香的圈子,產生共修的力量,產生同參道友互持的力量;有這種連
續的力量,才能夠產生離心力。離心力產生了,雜念妄想及障礙就會隨著跑香的流動而拋掉;心慢
慢地沈澱下來,自然就不會散亂。
所以,跑香時要自我檢查,有沒有每一支香都很精進地跑好?晚上開大靜躺上床後,能在三到五分
鐘內睡著的人,就表示在禪堂裡很精進,坐香精進,跑香也精進。假定躺上床一、二十分鐘了,還
翻來覆去睡不著,就表示沒有把全部心力提出來打七,還有太多的雜念妄想,還有一點懈怠以及得
過且過的苟且心理。各位,躺上床五分鐘內就睡著的,請合掌?好!請放掌。沒有的話,還要再加
把勁。假定晚上躺上床五分鐘後還睡不著,中午養息時就應該在外面行禪,不要進寮房休息、睡覺;
覺得很累時,找個僻靜的地方,頂多盤腿打盹兩、三分鐘,午休就夠了。這樣,起板到安板之間才
能保持清醒。
很多人問: 「要如何參禪?」以參「念佛是誰」為例,在念佛號時,就可以試著去看、去觀,看佛
號「阿」或「彌」 、「陀」
、「佛」的生起處,每一個 在聲音發出之前,到底是在哪裡?從哪裡開始
觸動而流動?
禪宗的看話頭、參話頭,對一般人來說,其實是很難的。
在臺北如來禪蓬打禪七時,曾經有一位老師來參加,那個七正好是 參話頭。禪七結束後一個星期,
她回父母家,她姊姊也把小孩帶回娘家。一群小孩就在沙發上跑來跑去。突然,一個小孩子問其他
小朋友: 「你是誰?」另一個小孩子回答: 「我是我。」接著,第一個小孩又問:「那我是誰?」
「我
不是我。」很多小孩子就嚷起來: 「那我是誰?」「我不是我。」「我不是誰?」一直在沙發上嚷來
嚷去、跳來跳去,一直追問到底自己是誰?後來,他們的外公聽得火大了,就罵這些孫子:「不要
再講這些無聊話。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這位老師一聽,心裡很納悶。再來參加禪七時告訴山僧,
她當時就覺得「這個老頭子不會參禪,小孩子卻會突然問出參禪的話,會參究、會逼問到底自己是
誰!」
由這偶發事件來看,人從出生以後,就不停的學習,對任何事情,都以所學、所知來判斷;結果,
學得越多,所知障就越重,就越不會參禪。相反的,有些人連什麼是佛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參
禪?什麼是修行?一概不懂,一頭栽進來,反而修什麼法都容易。在學院裡就有幾個這種例子。他
們剛來時就像一張白紙,帶著滿頭霧水,栽進這裡,不管 什麼法,都很容易就入門;但很快地,
由於怕失去「我」 ,怕找不到「我」,找不到「我」很痛苦,甚至會哭,只好又再回到自我上。於是,
原本敞開的心又被堵塞、被染污了。還好,心性本來就在,當然不會真的被染污;只是當妄心一起,
它就被覆蓋了。提起精神來!看看自己的心是否被妄念覆蓋了?催板!

~37~
第十講、離心意識參
2000.11.21
參究「我是誰?」或者參究「念佛的是誰?」時,通常都會自己提出答案。如同虛雲老和尚說的,
如果參究「念佛的是誰?」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在念;但到底是用口念?還是用心念?如果是用口念,
睡著時,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如果是用心念,為什麼捉摸不到念起處呢?由此可知,心越單純,
參究就會越有力量。假定心很複雜,所知障很多,被雜念妄想、無明煩惱所覆蓋、染污,參究就沒
有力量。例如現在的社會 育、學校 育都 導大家,碰到問題、困難,就要找出答案。什麼事都
要找出答案,這種根深柢固的思惟方式,對參禪就會有障礙。
參究時,如果還依著舊有的思惟窠臼尋找答案,就會離開參究,不是在參禪。不過,假定修行
者還很年輕,時間還很多,是可以不參究,而改用長期學來的給答案方式,一直給自己答案。就如
一般人碰到棘手的問題,感情、事業或修行上有挫折、失 時,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不管二六時
中、分分秒秒,一直動腦筋給自己提供答案。例如想來這裡打禪七,就一直問自己:打禪七做什麼?
要解脫。解脫做什麼?要了生死。了生死做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跟別人不一樣做什麼?可以成
佛做祖…一直追問、追問,一直給答案、給答案,任何答案都可以提出來。結果,第一天,有新的
答案;第二天,有新的答案;第三、四天,或許也還有;但是,慢慢地,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以後,
可能就沒有新的答案了。因為過去所學習、瞭解、記憶的,已經通通搬出來用掉了。到了都沒有新
答案時,就會把前兩個禮拜的答案又拿出來重覆、循環;到下禮拜,又再循環一次;或者一個月後
又循環一次。循環幾次以後,終於發現腦筋根本沒有用處,再怎麼想,能逼出來的,還是那幾個答
案而已,再也沒有新答案了。這時,腦筋的作用―「想蘊」就不會再出來制約,也就不會再起「想」
的作用。
從逼問、給答案,到沒有答案可以給,而使腦筋(想蘊)停止作用、停止慣用的方法時,就會真正
對逼問的問題進入「參」 。譬如提「念佛是誰」、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
或「祖師西來意」等等話頭,一再逼問自己。當所有的答案都給完,再也沒有新答案時,再提起「念
佛是誰」 、「祖師西來意」等等,腦筋已經不再給答案,就會真正轉為參究,進入「參」。所以,
「參」
的第一步是要逼問,問到腦筋不能給答案,不再受想蘊束縛時,才會進入參,也才會有下一個步
驟——生起疑情。
給答案,是不是起心動念?是不是語言文 ?是不是落入言詮?都是!所以,當不再給答案,才開
始進入參。參禪必須不落言詮,這一點很重要。所謂「大死一番」,就是要死掉識心;只要還用識
心或心意識來推敲、思考,都是融通妄想。一定要死掉識心,才能進入根性定。
一般人平常都以識心來作用,無法用根性定對待一切事相的變化,所以不能如實地反映。參禪,就
是要捨掉心意識的作用,要離心意識來參。離心意識參,就是要用根性定來修行;〈楞嚴經〉裡就
是講根性定的修法。修根性定是觀性而不是觀相。人的五根、五識都有見聞覺知的作用,不獨識心
才有。它們和第六意識很難分開,當外境、外緣一出現,根和識幾乎就立刻出現;前五識一出現,
第六意識也一起出現。參禪修根性定,要離心意識修,就是在對境時讓前五識和第六意識分開,不
要同時生起;參禪中突破初步的本參,就等於突破了想蘊。
參禪、參究話頭,是為了明心見性。這種修行方法,傳承自佛陀在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事實
上,上根利智者並不需要話頭,他是言下便悟,或在一舉手、一投足中便能夠悟。一般人由於有太
多的雜念妄想,以及根深柢固的染污,心不夠單純,所以必須施設話頭當做拐杖,作為依靠。參禪
經過漸漸演變、發展,產生很多不同手段的禪機、機鋒、棒喝,甚至採用高僧大德開悟的契機(也
就是公案)作為參究的根據。所以,公案或話頭,就是要參的主題、題目或疑問。透過這些主題、
題目或疑問,把行者逼到不明白、不清楚、不了解處;進入怎麼問都不清楚、不了解、不明白的狀
況,才有可能稍稍離開心意識的活動。
六根對境,就像鏡子映相,本來是無分別的;但六識緣境以後,就有了分別。有分別和無分別,
就成為識心和根性定的不同。只要是識心命令自己去提起話頭,就是念,不是參;只要還用腦筋提
醒自己提話頭、提公案,都還在念,不是參。所以,參禪很重要的是:不能開口、不能出聲、不能
動念,不能動「我要參念佛是誰」 、
「我要參無」 、
「我要參萬法歸一」的念。一動念,就屬於腦筋、

~38~
心意識的作用。腦筋一作用,自我意識就會生起。提話頭不能用腦筋命令自己去提,那要怎麼修?
這部分等談到做功夫時再詳細說明。
由前面所提可知,唯獨參禪這法門,是要自行參究,自行凝結,自行起疑情,自行使疑情成團,
自行推動疑情、讓疑情滾動,還要自行引爆疑情,最後才能看到真心。當然,在提話頭或引爆疑情
時,若能藉大善知識的指導,就可以事半功倍。
虛雲老和尚曾說:「參話頭就是觀心」。有些人因此認為參禪就是觀心,參就是觀。這種理解,有斷
章取義之嫌。其實,虛雲老和尚是說: 「看話頭是觀心」。看話頭的「看」,古時候有參及觀的意思。
現代人講「看」,則多指「觀」,並沒有「參」的意思,所以現在沿用的多是「參話頭」,比較少用
「看話頭」。這點要分清楚。按照虛雲老和尚對「話頭」的定義,是話未生起時的源頭;當追問「念
佛是誰」,就已經落在話尾了。看到念未生起時的源頭,已經達到看話頭的目的,就已經觀到真如
的心了;這時講「看話頭是觀心」 ,就沒有錯。否則,看話頭只是一種手段,藉此手段達到觀心的
目的。
修觀心地法門,也是手段,目的也是要見到真如的心。如果沒有把定義釐清,在引用時就會發生偏
差。所以,要參禪,一定要清楚什麼是「參」?什麼是「看」?古時候用「看話頭」 ,現在流行「參
話頭」;若詳細探究,一定有它歷史上的演變,或者是因為行者的了解程度不同,才會引起混淆。
參禪為什麼會受到修行者歡迎?主要因為參禪都靠自力。禪師和善知識的角色,是在行者疑情已滾
動而不能引爆時,協助行者爆破疑情。他們的做法,是先用問難、對話;若以機鋒、禪機還逼不破
疑情,就改用比較毒辣的手段——棒喝,甚至把行者的腿夾斷、把手指頭剪斷等等。除此之外,在
禪堂裡下香板,也是一種棒喝、禪機;有時,禪師和弟子對話之間打起來,也是一種禪機。
禪堂裡的運作,如鉗錘、鐘板聲,一天三百八十六響,也都是禪機。跑香跑得很快時,突然間「掛
二板」、打站板,也是禪機。跑香時有快有慢,話頭容易在快慢之間失落掉。所以,跑慢時,要怎
樣提話頭?跑快時,會不會進入不知不覺的狀態,就像死屍被拖著跑?這就要有訣竅。例如跑快時,
話頭要提得很迫切、很緊。不過,話頭提得很緊時,腦筋也可能被麻醉而產生慣性,話頭自然就掉
了。話頭掉了不容易提起來,所以,禪堂裡設計了掛二板或打站板,讓行者在急切提話頭時「啪!」
突然停下來,從快速的動態中突然靜止,腦筋原有的慣性及機械作用即刻爆破,從極端的機械作用
中跳脫,進入空和無念的狀態,在這種突發狀態下就可能瞥見空性。所以,不要以為禪堂裡的一舉
一動、或鉗錘運作沒什麼意義,它其實隱含著很多修行的訣竅。不好好把握這些訣竅,就永遠無法
嘗到眼開的狀態。眼開不是指肉眼開,是指慧眼開、法眼開。
跑香能不能跑得好?話頭能不能提得綿綿密密?都關係到行者有沒有機會開悟。假定不掌握這一
點,只覺得:「唉唷!跑香好累!我不要跑了!管他維那怎麼喊,他催他的香;反正主七和尚沒進
堂,我不跑,他也拿我沒辦法。」那就錯了!這只是喪失自己開悟的機會,別人沒有損失,損失的
是自己。為什麼有些禪和子身體不好?就是因為跑香沒跑好,飯後的「散大逍搖」不走;吃飽飯就
躺下來睡覺,吃進去的食物、氣體和胃酸正好倒流進食道,當然食道、胃腸會發炎。所以,不要小
看「散大逍搖」,它就是要讓胃酸停留在胃裡,好好的消化食物。
禪堂裡的很多施設,只要用心去揣摩、體驗,就可以抓到參禪的訣竅。譬如晚課香敲鐘:「大方廣
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薩薩…」也不是隨便敲的。如果參「念佛是誰」 ,可以用「念佛是誰」
來搭配著打;敲鐘、打板都一樣。如果參「萬法歸一」,就用「萬法歸一」來搭配;參「無」 ,
就用「無」 來搭配;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 ,就用「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來搭配著參。
鐘板的聲聲、響響,都是要敲醒迷惑的心,敲醒被雜念妄想覆蓋的真如心。所以,請各位務必提起
精神來,把每一個細節、過程好好地用心去修、去行。行到極處,就會進入不行而行、不修而修。
這時,對禪堂的任何響動都不會起心動念,才能真正做到「不聽響」 。
「不聽響」是很重要的一個參
禪要訣。提起精神來!參!

~39~
第十一講、又道飛去也
2000.11.22.
前面提過參禪時,師徒所扮演的角色,當禪師、師父的,要盡責的承擔起善知識的角色。怎樣盡責?
當行者參到疑情綿綿密密、針劄不入,有一股力量在滾動、卻還不能爆破時,必須協助他爆破疑情。
此時此刻所施展的種種手段,會因人而異;這些不一樣的手段,就形成各宗的宗風。有關各宗派的
門庭施設及手段,以後會再研討、分析。其實,研討各宗派的門庭施設及手段,就如「嚼別人的甘
蔗粕」 (臺語) ,沒什麼滋味。不過,雖然沒滋味,也還是要去瞭解,瞭解在什麼狀況下,可引導行
者開悟?
古代禪師勘驗行者,首推馬祖道一勘驗百丈懷海的情況最為生動。馬祖如何引導百丈頓悟?在〈五
燈會元〉卷三(註 1)裡有百丈野鴨的公案:
「師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什麼。師曰。野鴨子。祖曰。甚處去也。師曰。飛
過去也。」馬祖道一是當時名聞天下的大禪師,有很多行者隨侍在旁。每當馬祖外出行腳托缽或弘
法,這些行者都會跟去,並非只有百丈隨侍而已。馬祖看到野鴨子飛過,就問:是什麼?百丈回答:
是野鴨子。馬大師覺得不夠契機,再問:飛到哪裡去?這是馬大師第二次給百丈禪機,但百丈還沒
有轉過來;在這話頭上,百丈的轉語下得不好,還是在世俗諦上,並沒有轉入第一義。百丈回答:
飛過去了。野鴨子飛過去了。
從前面的對話來看, 「是什麼?」「野鴨子。」
「甚處去也?」 「飛過去也。」這是慣用的垂直思考,
全部落入想蘊的作用,並沒有突破想蘊的控制。
「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去也。師於言下有省。」
既然問不出結果,馬祖道一就來個比較強烈的手段,把百丈的鼻頭扭一下。這麼一扭,百丈就發出
被扭痛的聲音;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回答不合師意、不契祖心。馬大師說:你又說飛過去!百丈聽到
後,立刻有所省悟。他不止在「負痛失聲」時有所省悟;馬大師說「又道飛去也」這句話,正好打
中他的心,截斷一切言思,進入無念的境界,所以才言下有省。「言下」是聽到「又道飛去也」的
當下;他在這當下截斷眾流、入流亡所。這是禪師施設的禪機,只要對機,行者一定會有所悟。 「有
省」不是用腦筋反覆思維而有所領悟,是「言下」狂心頓歇時,當下所領悟的。
「卻歸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問曰。汝憶父母耶。師曰。無。被人罵耶。師曰。無。曰。哭作
甚麼。師曰。我鼻頭被大師扭得痛不徹。同事曰。有甚麼因緣不契。師曰。汝問取和尚去。同事
問大師曰。海侍者有何因緣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為某甲說。大師曰。是伊會也。汝自問取他。
同事歸寮曰。和尚道汝會也。 我自問汝。師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適來哭。如今為甚麼卻笑。
師曰。適來哭。如今笑。同事罔然。」
回到侍者寮房時,百丈就哀哀大哭。其他侍者問他: 「你想念父母啦?」百丈回答:「沒有!」同事
又問: 「被人罵了嗎?」百丈又回答: 「沒有!」「那麼為什麼哭呢?」百丈說:「我鼻頭被大師扭得
痛不徹。」同事又問: 「到底有什麼因緣,不契大師的意呢?」百丈故意說: 「你去問和尚。」這侍
者就跑去問馬大師:「百丈有什麼因緣不契大師意啊?為什麼在寮中哭?請和尚告訴我。」馬祖就
告訴這侍者: 「是他會的,他已經懂了!你去問他好了。」侍者回寮房問百丈: 「和尚說你會了啊!
叫我問你。」百丈呵呵大笑。這侍者就問: 「為甚麼剛才哭、現在笑?」百丈回答: 「剛才哭、現在
笑。」這侍者就更不懂了。由這典故,就能了解百丈是什麼因緣而開悟的。
「次日。馬祖陞堂。眾纔集。師出。卷卻席。祖便下座。師隨至方丈。祖曰。我適來未曾說話。
汝為甚麼便卷卻席。師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頭痛。祖曰。汝昨日向甚處留心。師曰。鼻頭今日
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師作禮而退。」
第二天,馬大師陞堂準備要開示。大眾才剛剛聚集,百丈就把草席捲起來離開。馬祖也下座。百丈
跟著馬祖到了方丈室。馬祖問: 「我剛才還沒開口講話,你為什麼就捲了坐蓆?」百丈說: 「昨天被
和尚扭得鼻頭痛。」馬祖問: 「你昨天在什麼處留心啊?」百丈答: 「鼻子今天又不痛了。」馬祖就
說: 「昨天的事,你已經懂了。」於是百丈作禮告退。
從馬祖與百丈第二天的印證,可以了解:當百丈做負痛聲時,已經有所悟;當馬大師講「又道飛去
也!」他更是大徹大悟。至於在這之前為什麼不契祖心?因為馬大師問「是什麼」,是設了一個陷

~40~
阱,要讓他掉入腦筋的作用;也就是設了一個「有」,要使他跳進去。結果,百丈真的跳進去了。
就像有一次我們出去行腳時,路的前面有一個糞坑,山僧問:是什麼?一位禪和子答:糞坑。山僧
再問:怎麼過去?他就跳過去,結果就掉在糞坑裡了。那個糞坑很大,怎麼跳都跳不過去。這位禪
和子想學百丈,心想:「這公案我看過啊!我這樣子跳,萬一掉到坑底下,也可以創造開悟的禪機
呀!」結果就掉到糞坑裡了。
馬祖設了「有」的陷阱,百丈就掉進「有」裡。其實,掉入「有」的陷阱,就應該轉到「空」上,
但是他還不會轉。馬祖給他一次、兩次禪機,他都沒開悟。第三次,馬大師老婆心切,給了百丈一
個激烈的手段,把他的鼻頭扭一下,讓他從「想」跳進強烈的「受」,看他還會不會亂想。這時,
百丈「負痛失聲」 ;在別的文獻上是記載「作忍痛聲。」意思是說,百丈並不是真正的痛,他是做
「忍痛聲」 ,故意做出一個忍著痛的聲音: 「既然你叫我不想,我就直接地反應。」其實,這樣還是
在「受」裡。從「想」跳到「受」 ,只要還在色受想行識裡跳動,就是在輪迴,就是沒有空掉五蘊
的制約。所以馬大師又說: 「又道飛去也。」也有其他記載是「何曾飛去?」這「飛去」 ,就是指時
間和空間。 「何曾」表示過去;有過去,就有現在、未來。 「飛去」是指空間。百丈還是在「有」的
陷阱裡。馬祖想把時間和空間都推到空上,所以才再給他下一個禪機「何曾飛去?」這時,海大師
就「言下有省」 。
從這個公案就可以知道,一個行者真正要開悟,禪師、善知識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同時,行者
能不能敞開心來接受棒喝,也關係到自己會不會開悟。再追根究柢來看,百丈因「何曾飛去」一句
話就能開悟;各位若把這句話唸個幾百遍,會開悟嗎?不會!因為還沒有把話頭參到綿綿密密、針
劄不入的狀況;因為都還在識心上作用。就如百丈先前也都還掉入陷阱,才會被馬祖扭鼻頭,問他
「何曾飛去?」所以,各位來參禪,也要把識心作用停下來,把心敞開,準備接受隨時給各位的禪
機。提起精神來!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 冊 P.131 〈五燈會元〉卷三〈百丈懷海禪師〉

~41~
第十二講、萬緣放下 一念不生
2000.11.22
有些人在禪堂裡被喝斥,就覺得很沒面子, 「我一點都沒錯,怎麼會被和尚喝斥呢?真是受不了!」
甚至還有居士來參禪、打坐時,怕被下香板,「我從小到大,直到拿博士,都沒被老師打過。來這
裡,居然要被打!」於是,打坐時忙著提心吊膽,什麼觀呼吸、大圓滿、參話頭,都沒空用功,只
是一直小心翼翼,生怕監香走過來下他一板。其實,他怕的是: 「我這個博士的臉要擺到哪裡去?」
這就是被「名」框住了。像這一類人,要怎樣打落他的自我呢?讓他跨鶴坐,坐個兩、三個鐘頭,
坐到痛得受不了時,要他把博士文憑拿出來,看看當下是不是腳就不痛了?假定還會痛,就要他先
把博士文憑丟掉,好好體驗名利對空掉五蘊,根本毫無幫助。這樣,才能讓他放下、死掉那個愛面
子的心。
有些人被喝斥後,一走出禪堂就開始批評: 「哎!這和尚真沒修行,有人坐得不好,他就生氣
罵人,還用香板打人!這裡大概沒什麼可以學的!」於是就另找道場去學參禪、打坐。如果參禪打
坐還可以這樣找人講話、聊天,胡思亂想,一定會失去禪機,永遠沒辦法開悟。
佛法三法印的修行之一是「諸法無我」,但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是修「諸法有我」。「我出家修
行,就是要有名氣,要有很多信徒,要讓大家認為我度眾無數。要收很多供養,表示我有福報、有
修行。要蓋大寺廟,蓋愈大,表示修行愈好。」其實,外在的東西越多,與「諸法無我」越是背道
而馳,因為那樣是在修「諸法有我」 。有些道場,為了發展成大道場,把評定徒弟成就的方式變為:
在信徒身上挖得越多供養,就是能力越好、修持越好,就可以升級做當家、住持或主任等等。至於
天天坐在禪堂裡修行的人,就被評成「焦芽 種」。這種說法或做法都是邪見。所以,並非名氣大
的人所說的話就是「正知見」 。
現在來看虛雲老和尚,對參禪先決條件的看法(註 1):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我們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
者。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毫無絡索。」
虛雲老和尚曾說: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又提到:上根利智的修行人,一個念
頭生起,就進入永遠歇息的狀態,身心頓歇,達到無生;也就是頓悟心地,證入菩提,沒有絲毫的
牽絆、罣礙。這句話講得很清楚,若還沒有達到「一念永歇。直至無生。頓證菩提」,做任何事情
都是絡索、是無意義的。但是,很多人就是承受不了自力參禪的寂寞和寂靜,非要找些無關的事來
做做、管管,才覺得有「自我」 在;否則,就會擔心「我」不知道到哪裡去啦!害怕自我不見了。
「其次則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來清淨。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與我自性
相干。」
中根中智的修行人,就以理來除掉事相;也就是由義理來了解自性本來就清淨。但這是從義理上了
解,並不是修來的;所以,當超過自我所能承受的事情發生時,馬上就隨外境而轉,甚至一再造業。
因此,由腦筋、由義理所了解的自性,所能承受的範圍很有限;不像頓悟到的自性,是無邊、無盡、
無界限的。
「事事物物。皆是夢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與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浮漚一樣。隨起隨
滅。無礙本體。」
事事物物,就是指外境。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名,都與自性不相干,一切外境的生滅,當然都如夢
幻泡影。在自性裡,由地水火風這四大構成的色身,以及山河大地,就如海中的浮漚、泡沫一樣,
雖然會生起、會消滅,但是不會妨礙到大海本體。
「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消落。
貪瞋癡愛泯滅。」
對外境的生住異滅,不應生起喜歡、討厭,或要取、要捨的心,應該一切都放下。只要跟死人一樣,
把外境、內緣統統放下,才能真正離開心意識。真正離開心意識,就是根、塵、識心都消落、消融
殆盡,貪瞋痴三毒全都消除掉。
「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飢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毀譽。得喪。安危。險夷。
一概置之度外。這樣纔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萬緣放下。」關於「萬緣放

~42~
下」的意思,虛雲老和尚做了如此詳盡的解釋。
「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體顯露。至是參
禪條件具備了。再用功真參實究。明心見性纔有分。」
萬緣放下了,妄想自然消除,分別心自然不會生起,執著也就會遠離。這時,一念不生,本具的心
光才可能顯露。做到這樣的放下,要參禪或提話頭的條件才算具備,才能真正地做功夫,真正地進
入真參實究,也才有可能明心見性。
前幾天在禪堂逼拶話頭,逼得很緊,有人產生很好的狀況。事後來小參時,他說:「站著被逼
拶,坐著也被逼拶,剛開始,會覺得有和尚在下香板逼拶。但是,越被逼拶,就越覺得要提話頭、
要往內心看話頭從哪裡生起。越往內看時,越發現雖然逼拶近在咫尺,但是和尚卻越離越遠,好像
漸漸跟自己無關。」這種現象就表示:當越往內走、越往自己的自性去時,外緣外境就會越遠離,
越不會來干擾。修到這樣,再下功夫,會有更好的境界;即使停留在這個階段,也很不錯,因為這
時已經慢慢能把自己的色身放下了。放下,並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而是要透過修行,反觀自照地往
內心走,往自己的自性走。
參禪提話頭,一直提,四大所束縳的身體,會自然一直慢慢消失,外境的干擾也會慢慢減弱或遠離。
當然,也可能會出現其他狀況。如果各位有任何問題,需要小參,可以寫 條交給維那,請維那安
排時間。若是可以公開讓大家聽的問題,山僧會利用開示的時間解答。
有位同參經常看到不明白、不清楚處;一看到,就覺得苦悶、痛苦。這是因為被根深柢固的五
蘊抓回去了。五蘊的感受使他知道苦悶、痛苦,使他修行的心力分散了,從此就漸漸不敢再去看那
不明白、不清楚處;也變得比較在乎外在因緣以及自己五蘊的變化。這樣,修行就會倒退,甚或停
止。所以,各位自己現在是處在怎樣的狀況?可以用前面講的一些方法勘驗一下,看看自己的功夫
有沒有用上?假定功夫都還沒用上,談別的就很難、很遙遠。修行,要先把五蘊放下;放下之前,
必須先敞開心胸。敞開心胸,才會產生「欣喜接受」的大用。有了欣喜接受的大用,本體才能夠真
正敞開,這樣才真正是「萬緣放下」 。
各位進了禪堂,有沒有敞開心胸?有沒有欣喜接受?養息時,自己稍微留意一下。第二個七都
快要過了,功夫有沒有得力?話頭有沒有著落?各位同參道友務必「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提起
精神來!把一切都放下,徹徹底底地放下。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9 冊 P.267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43~
第十三講、小參解惑(一)
2000.11.23
小參時,有些人提出雷同的問題,所以在這裡一併答覆,給大家參考。
第一個問題:可以先看話頭再參話頭嗎?
一般人講「看」 ,只有看和觀的意思。古時候講看話頭的「看」,有看、審的意思,又看,又審查、
審究、審理。「參」就是參究、參理。後來的行者,為了把參究和觀照更詳細明白的分開,另取一
個比較通俗的名稱―「參話頭」。
在參之前,一定是看。因為當話頭提不起來時,就必須用腦筋去提,一直提到看見話頭生起處;在
此之前,都還在看或觀的階段,並沒有進入參。 〈百丈清規證義記〉的<起禪七>(註 1)裡也說:
參,一定要起疑情;有疑情生起,才叫做「參」。疑情沒生起之前,幾乎都是在「看」、在「觀」、
在「提」 。所以,假定把看話頭的「看」當成觀心法門,當成純粹的一種觀照方式,就和古時候的
用法有差異。古時候也稱看話頭做「話頭禪」。
如何把「提話頭」時的「看話尾」轉為「參話頭」?這部分等講如何做功夫、起疑情時,再仔
細說明。當然,在妄念紛飛時要參、要起疑情,都是很難的,也不可能進入參的狀態。所以,妄念
紛飛時,可以採用前幾次講的方法,以妄念之心來參究紛飛之妄念處;這樣,可以借力使力,把妄
念的心力,提出來作為參究用。在修行上,借力使力、隨順境緣去用功,是相當重要的。
第二個問題:看話頭時,想讓話頭從心輪出來;但是,過去常用的觀心法門就會同時用上。這樣可
以嗎?
套一句虛雲老和尚講的話:「參禪要有三心」,其中的第二種心是「長遠心」。長遠心,就是選定一
個法門後,從此生生世世不改變。這次的禪七,已經選定用「參話頭」。各位過去比較少用這個法
門,所以比較生疏。至於常用的觀心地法門,尤其是觀胸臆月輪或觀肉團心,各位比較熟悉;所以,
當話頭提在胸臆間或心輪時,當然很容易就轉用觀心地法門。不過,既然察覺到觀心地法門出現,
就應該即刻重新提起話頭,不讓自己的心跳到其他方法上,這才是有長遠心。
剛開始提話頭時,不知道話頭從哪裡生起;例如提「念佛是誰」或「無」 ,會發現這「無」 或
「念佛是誰」好像遠在天邊,一下子跑到對面,一下子跑到背後,一下子又跑到右邊…一位來小參
的同參發現,話頭變成在前後、左右跑來跑去。這邊「念佛是誰」 ,那邊也是「念佛是誰」,在身體
外跳來跳去;雖然是自己的心在提,話頭卻好像在身外,不在身內。這位同參於是慢慢把話頭拉到
心輪上,後來就轉變成過去修的觀心地法門。其實,這也是想蘊產生的融通妄想。融通妄想非常狡
滑,狡滑到使修行人無法察覺,不知自己的心已經從話頭上抽離,已經跳到觀心地法門上,還覺得
「嗯!不錯!我有用上方法。」甚至還覺得:觀胸臆月輪的觀心法比較契機。但是,在觀胸臆月輪
時,原先修過的數息觀卻又出現了。所以,既然選定一個法門,就要持續修下去;有任何其他方法
來拉扯,都應該把它當作障道的魔障。
有些人修某個法門修不來,就覺得應該改變修法。例如修數息時,只數數目 ,很容易中斷,於是
就改變方法:吐氣時念「南無阿彌陀佛」 ,吸氣時不念,再吐氣又念「阿彌陀佛」。但是,吐了兩、
三下,又胡思亂想了,就再改變:吐氣時念「阿彌陀佛」 ,吸氣時念「觀世音菩薩」。做了幾次,還
是覺得有妄念,乾脆再改:吐氣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吸氣時念「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
再不行,就又加「文殊師利菩薩」。其實,這都是掉到妄心的習性上。妄心的習性就是「心猿意馬」,
如猿猴「遊五欲樹」一樣,喜歡跳來跳去。現在,就是要把這種會跳、會造業的心,收歸為「一心」,
甚至收歸到「無心」。所以,選定了看話頭、參話頭的法門,就不應該再更改。

第三個問題:起七至今,有兩次空掉身體的體驗,只有念佛是誰生起。只是,想蘊難空,偶而會來
干擾,但也清楚念起。如何進一步把想、行、識都空掉?
要空掉想蘊,本來就是很難很難的。若以「三關」來說明參話頭的開悟,大致可以這樣說:破本參,
就是破初關,大約可以破想蘊。過重關,大約可以超越行蘊。透牢關,大約可以空掉阿賴耶識的種
子。雖然這種說法,還沒有受到禪宗的認定,也沒有受到唯識宗的認可,但以禪宗而言,疑情一旦
爆破,的確是可以同時空掉五蘊。當然,修行最難的,就是有色身和感受;初學參禪打坐,也幾乎

~44~
都是被色、受所障。色、受能空掉,想蘊才能夠空。但是,禪宗並沒有這種先後順序,只要疑情生
得起來,很容易就可以空掉色、受、想蘊。只要能爆破疑情,就有清淨想、行、識三蘊的機會,並
不只是空掉一個蘊而已。
能有空掉身體的體驗,當然很好。但既然空掉身體,只剩下「念佛是誰」,為什麼想蘊偶而還會來
干擾?就是因為生起的疑情不強。假定疑情有力量,想蘊絕對插不進來。也就是說,如果疑情能起
到綿綿密密,成片成團,像天空中綿綿密密的白雲,密不透風、針劄不入,那麼,任何念頭一定都
插不進去。因此,要破想蘊實在很難。尤其現代人慣用腦筋思考,而且都是垂直式地從一個點來思
考,這樣,想蘊來干擾的機會當然就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妄念紛飛也是必然。古時候的修行人
比較單純,不像現在人,受 育、社會價值觀影響,樣樣都朝功利主義看齊,腦筋變得不單純,妄
念的干擾自然也就比較多。譬如:古時候的參禪人,挑水、劈材都是修行;現在人,挑水、劈材都
不是修行,因為想蘊馬上會計較,「喔!某某人偷懶沒有出坡,事情都是我在做。」越做越生氣,
越做越起瞋恨心,當然就沒辦法參禪修行。
由中國 的「禪」來看,就很有意思。「禪」是一個「示」 加上單純的「單」;心顯示出單純的狀
態,就是禪。由於後來的參禪人不夠單純,禪堂裡才演變出鉗錘、靜香、跑香…等等施設。古時候
的禪和子,平時住禪堂,不打七時,每天下午都出坡。日本有幾個宗派到現在也還如此:早上起來
到十一點,參禪打坐;午齋後,出坡整個下午;晚上,再進禪堂打坐。這樣的安排,禪合子體力消
耗很多,心就單純下來。不像現在人,只要身體一靜下來,腦筋就動個不停;甚至身體還在動時,
腦筋也一樣在動,要空掉想蘊,實在很不容易。所以,打七時,只好在禪堂裡跑香,用這樣的方式,
來免除一直用腦筋提話頭的慣性。隨著跑香速度的加快,腦筋漸漸不動,使話頭能從心中生起,這
樣,想蘊就比較容易空掉;尤其快速跑香中的站板,更能空掉正提著的話頭或疑情,粉碎掉這最後
的一念。來果禪師說,跑香跑得透,坐香就坐得好。道理就在這裡。

第四個問題:如果坐得不錯,可以連香嗎?
當然可以連香,尤其早上的早課香、早四支香,都可以連香。不過,既然連香,就要坐到下一支香
開靜時才能下座;不能坐到一半,大家正在止靜,還沒有開靜,就要出禪堂去小圊。所以,必須有
把握能連到下一支香的開靜,才可以連香。現在這兩個七,早六支香和晚課香都改為慢步經行。本
來也可以讓各位一直坐香,因為多數同參的腿功還不是很好,所以這樣安排。通常,若能連續十二
個鐘頭跏趺坐,腿功才算可以,才可以一直連香;否則,長坐不跑香,肌肉會萎縮。除非一盤起腿
來,身心很快就可以空掉,很快就入定,久坐才無妨。因為若能入定,氣脈就能通暢。
從第三個七開始,兩支慢步經行的香,改由維那來調整速度。可以慢步經行,也可以快速跑香,快
慢、緩急,一概由維那斟酌調整,要調到讓每位禪和子都不起妄念。例如:當維那察覺到大眾有點
昏沈,走得有氣無力,或有點不知不覺,像機器人一樣時,就要加快速度,跑快一點;當快跑又變
得不知不覺時,就要慢下來。快、慢要依當時禪和子的狀況而定,例如:有沒有進入昏沉?有沒有
進入掉舉?有沒有進入無記?有沒有懈怠、提不起心力的情況?維那可以視這些狀況來調整。當
然,由目前的維那來調整,還不是很恰當;不過,可以練習看看。

第五個問題:有時候覺得心煩,不能夠控制,根本坐不下去。怎麼辦?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由於過去所造的業錯綜複雜,造成現在的起心動念及情
緒流動,也起伏不定。情緒的流動起伏不定,就是過去造作的因不一樣使然;當然,目前的外境也
會有影響。譬如現在被逼在禪堂裡打坐,不能攀外緣、又禁語,這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會產生
和合緣境。
所謂和合緣境,就是隨著行蘊的流動產生我執心、執取心,因而觸動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所起
的現行又和想蘊結合,產生種種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所以,這時的心會很煩。在心煩的情況下,跑
香就要跑快一點。因為在打七期間,無法開緣讓各位去拋念頭;否則,用以前 的拋念頭法,去拋
四個、八個鐘頭,再回來止靜,就會很好。用「大圓滿禪定」的「射法」拋念頭也可以。另外,還
可以用回 蘇菲 派的方法,以逆時鐘方向原地快速旋轉,一手低,一手高,眼睛看著高的手心,

~45~
以免頭暈;這樣一直轉,也可以很快地,把不平穩的情緒甩掉,就像快速的離心機、脫水機一樣,
這方法也相當好。
在中國禪堂裡,沒有那麼多花樣的作息,只有坐香、跑香。不過,在我們這裡,到第八、九、十個
七時,作息可能會改一些;早課香到早六支香、及養息香進禪堂,午板香到晚課香,可能讓各位到
外面行禪。其實,藉助大自然來修行,是最好的,最能調整自己不穩的情緒。因為每個人情緒的起
伏流動,發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如果要在禪堂裡一致的調整,難免有困難,難以將它攝伏。
有一次,山僧到海邊,看到一個小石塊,左右各一個大石塊,背後又有一個大石塊當靠山,於是就
盤起腿來打坐。剛開始,海浪一衝過來,「啪〜」身體被衝得往後退;當海浪退下去時,身體又被
往前拉。慢慢地,了解海浪的衝擊狀態後,山僧就把身體觀空,讓身體自然地隨著海浪起伏。海浪
來了,身體自然往前傾,海浪就從身體底下衝過去;海浪要走了,身體再一次自然往前傾,水又從
身體底下流出去。海浪一次又一次衝擊,禪坐也慢慢地進入狀況,不久就達到身心頓失。所以,歷
代祖師破重關、破牢關,大都是在禪堂外,而且是在強有力的禪機發生時,才大徹大悟。在禪堂裡
參禪修行,大致上可以破初關,也就是破本參。至於破重關、破牢關,幾乎要修到行住坐臥、動靜
時疑情都在,而且在大自然中還能繼續修,最後產生不可思議的加持力而出現禪機時,才能大徹大
悟。這類公案有很多。
參話頭或看話頭,是要看話頭的起處。用什麼話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生起疑情?生起
的疑情能不能持久、能不能滾動?能不能像大磁鐵一樣,不管好、壞念頭,只要一生起,在念頭還
沒有成形前,就把它的能量吸入疑團裡,使疑團更濃縮、更強而有力?因此,一個最契機、最能觸
動自己起疑情的話頭,就是最好的話頭,每個人要各自去發覺。發覺到最好的話頭以後,就要堅持
地使用這話頭。不過,有時也可以借力使力去參。譬如參「無」 公案時,正好佛號車經過;一聽
到播放的「阿彌陀佛」,
「無」 就沒有了,心中一直流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時,就可以
藉著這個力量,去追問:念佛是誰?究意是誰?到底是誰?是誰?誰?一直參究下去。藉著八識田
中生起的佛號,參究「念佛是誰」,這就是借力使力。
參究的話頭,不一定要一成不變,但必須一再地生起疑情,一再地疑情爆破,經歷、再經歷。就如
〈心經〉講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一而再、再而三的經歷,經歷到最後,才能
到彼岸。參禪也是這樣,必須一再地經歷、體驗疑情的爆破。有小疑小爆破,就有小悟;一再一再
地累積,才有大疑大爆破的大悟。參禪講究的就是親身體驗,因此,參禪法門也叫做「體驗禪」。
有學者批判,參禪的方法會導致神秘主義;甚至有人批判,大慧宗杲是把禪推到神秘主義上。這就
是因為批判者沒有經歷過一再地疑情滾動、及疑情爆破,才會認為禪是神秘的。
打坐時進入空,感覺上是滑進去的,此時,身心會非常柔軟。當五蘊,尤其是色、受兩蘊空掉時,
身心必定很柔軟。但是,進入空,不一定用滑的。以參禪來講,一定要用爆破,就如突然發出的站
板聲,「啪!」一下就掉進空裡,這就不是滑進去的。
關於參話頭,虛雲老和尚提過:當念「阿」、發現「阿」,要去看它從哪裡生起時,這「阿」已經是
話尾了。話尾有形、有相,是比較粗糙的,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才能參得進去。所以,抓起話尾,
從這粗的地方抓住、捏緊,順著這條線慢慢走下去,有一天就會滑到盡頭,就像進入大海撈針一樣。
漸修就是用這種方式修。但是,在疑團沒有爆破以前,參話頭其實也是在漸修;直到爆破的那一剎
那,才是真正的頓悟。

第六個問題:用七支坐法打坐,眼閉九分、開一分,不容易參話頭。可以全閉嗎?
七支坐法是眼閉七分、開三分。參禪是眼閉九分、開一分,這樣,可以保持不昏沉。而且,當眼睛
張開一條縫,不為什麼而看時,自然就會反照內心。假定把眼睛全閉往內看,剛開始感覺滿好,但
很快就會昏沉、恍惚,然後就懈怠,甚至掉入無記。所以,一般是在冥想時,才全閉眼睛。例如觀
本尊時,可以先睜開眼睛看清楚、再閉,必須修到不管張眼、閉眼,本尊都能出現;就如修「般舟
三昧」
,要一直觀想到立佛出現。但是,「大圓滿禪定」的修法就不一樣了,尤其修空明法時,眼睛
要張得大大的。所以,不同的修法,有不同的訣竅。

~46~
第七個問題:參話頭參到心痛時,怎麼辦?
當話頭提得很急時,心是會悶痛的。因為要看不明白處、又看不出來,心一急,就會連帶使肉團心
也緊張,所以心會悶痛。這時,應該把話頭下降到丹田,由丹田(臍輪)出現話頭;同時,也可以用
「金剛誦」的方法,把話頭念出聲,等放鬆了以後,再移回心輪的部位,心就不會悶痛了。
參話頭,通常是在止靜中,或在動作緩慢、身心放鬆時緩緩地提話頭。只要話頭和話頭間不插進雜
念妄想,從話頭和話頭間的空隙裡,去參究不明白處,這樣,疑情就會出現。這是很重要的關鍵點。
參禪要有訣竅,才能調整修行時,容易發生的三大病——昏沉、掉舉、無記。例如:提話頭提
到沒力量時,很多人會進入掉舉,這時,就應該把話頭往下降,降到臍輪。提到昏沉沒有力了,就
要把話頭往上提,提到心輪的上方,氣也往上拉,就比較不會昏沉。

第八個問題:參禪時,發現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力量奇大無比,甚至會想到幾十年前雜七雜八
的一大堆事。要如何空掉呢?
參禪是會產生這類情況的。通常,一般人的心都是往外攀緣,所關心的,也都與眼前的事有關。不
過,當妄念越來越少、心越來越純淨時,就越能往內看、往內參;這時,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會出現。
這就像拋念頭一樣,剛開始,生起來的念頭,都是新近發生的事。再過一個鐘頭,生起來的念頭,
可能是一個禮拜前的事。再過一個鐘頭,生起來的,可能是兩個月前的事。再過一個鐘頭,生起來
的,可能是一年前、三年前、十年前的事。這種情形,就像一杯放了很久的髒水,初次看,只能看
到浮在水面上的髒東西;剛開始拋念頭時,出現的就是漂浮在上面的髒東西。把這些東西清掉後,
會發現水中也有污垢。要如何清掉水中的污垢?用拋念頭或跑香。透過有漏的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造成的染污,唯有透過修行,才拋得掉;不像東西髒了,擦一擦就可以。
參禪,就是要攪動八識田中的種子。種子浮現後,會形成有意識的念頭;但如果可以看到念頭的流
動,就表示疑情不夠力量。種子一起現行,就會開花結果,又熏成種子。參話頭,就是要參到生起
疑情,當阿賴耶識的種子一動,還沒有起現行,它的能量就被疑情吸過去,變成疑情的力量,而使
疑情再動一下。這股動的力量,就等於把八識田中的賊統統抓來關在疑情裡,讓他們互相打鬥;打
到最後,一爆破,統統同歸於盡,行者就開悟了。
疑情就像個大磁鐵的牢房,只要阿賴耶識的種子一生起,就被它吸進去。爆破後的種子不會再熏回
去,這樣,才有機會達到小疑小悟而得到清淨。所以,這位同參有這種現象,表示用了功。通常,
心越往外攀緣,越不會發現那些不可思議、不可推測的妄念。惟有參得越深、越往內心深處看,才
越會發現雜七雜八,甚至這輩子沒有想過、碰過的事。這是精進修行的過程,有這樣的過程,是很
好的現象。所以,各位要提起精神來!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81 冊 p.490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節臘章 卷第八 起禪七

~47~
第十四講、參禪不得作知解會
2000.11.24
今天是雙解七,有較長的時間養息。早板香開靜以後,就讓各位休息,到晚上的養息香再進禪堂。
雙解七要做的工作是:剃頭、生病的人去看醫生;缺少日用品的人,可以找執事人員領取,或寫
條請人代購。養息時間仍然要禁語。
現在來談談大慧宗杲對參禪的一些看法(註 1):
「今時士大夫學道。多是半進半退。於世事上不如意。則火急要參禪。忽然世事遂意。則便罷參。
為無決定信故也。」
從大慧宗杲提出的這段文 ,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在大慧宗杲的時代,士大夫幾乎人人嚮往參禪,
稍有知識名望,就要去參禪打坐。當時去參禪的人,大部分都是半進半退。世事不如意時,就急著
要參禪;世事如意時,就停止參禪。台灣的政經界也是如此。在政壇上不如意時,就趕緊去參禪。
譬如有一次,新舊任總司令退休交接,卸任的總司令把手伸出來,來賓卻先去握新任總司令的手。
後來,卸任的總司令去打禪七,打得痛哭流涕;在心得分享時,還哽咽著說話。不久,那個道場的
雜誌就報導這位總司令參禪,說他有所得、有所悟。
台灣目前的佛 就是這樣誤導大眾。一個人一輩子也沒參過禪,只去打了一個七,就會有所悟?好
像社會地位越高、錢財越多的人,參禪就越容易開悟。有很多法師、禪師都這樣在誤導大眾,這是
邪知邪見。參禪能否悟道,和學問、金錢、地位全然無關;有時反而成反比。可能這位參禪者被稱
讚以後,就覺得自己真是參禪的材料,心裡覺得很安慰、覺得這位禪師很好;而這位禪師可能也覺
得,有這麼高職位的人來向自己磕頭,好像自己就是大悟道者一樣。雙方都得意忘形。其實,這位
禪師與參禪者,都是在修「諸法有我」,不是修「諸法無我。」
世事不如意,就急著參禪;等到世事如意、順利了,就停止參禪。同樣的,有些人出家久,信眾與
供養多了,也就停止修行。這也是目前台灣佛 界的狀況。不過,這種狀況也不是目前台灣才有;
在大慧宗杲的時代,就已經有這種情形了。會發生這種狀況,就是因為「無決定信故也。」決定信,
簡單說,就是堅定要成佛、要了生死的心,以及對參禪法門的信任。深一層來說,就是透過參禪,
生起疑情,體驗過疑情轉化妄念、消融無明種子的力量,自然就產生信任心。這就是堅定不移的「決
定信」。
「禪乃般若之異名。梵語般若。此云智慧。當人若無決定信。又無智慧。欲出生死。無有是
處。」一般人不是上根利智,沒有大智慧,如果又沒有決定信,兩樣都沒有,再怎麼修,也無法了
生死。所以,各位來參禪,能不能把話頭提得綿密?能不能提到不舉而舉?疑情能不能起到不疑而
自疑?都跟自己的決定信有關。而且,有沒有強烈的出離心要了生死?對參禪有沒有百分之百的信
任,縱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有的話,才參得進去。
有些人覺得疑惑,參禪一定要待在禪堂裡打坐嗎?當然不是。但是,對初學者而言,當基本的定都
沒有時,就必須從基礎去紮根、去做功夫,參禪才會得力。
接下來,大慧宗杲談到在靜處做功夫的問題(註 2):
「雲門尋常。不是不 人坐禪。向靜處做工夫。此是應病與藥。實無恁麼指示人處。」由這一段
文 可知,雲門禪師也 人坐禪, 人向靜處做功夫。但這是應病與藥。事實上,不在靜處修,也
是應病與藥。這些都要看行者的障礙所在,看哪一種業障比較強、參禪打坐的瓶頸在哪裡?然後才
應機施 。所有的權巧、施設,都是因病不同而給不同的藥。其實,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坐禪
或向靜處做功夫。
大慧宗杲會這麼說,和雲門禪師的開悟禪機也有關。雲門好幾次向他的師父睦州求印證。最後一次,
他剛踏進門,就被睦州抓住,要他道一句;他才稍一遲疑,動了一下腦筋,睦州就把他往外推,門
一關,把他的腳夾斷,他在哀叫之餘就開悟了。
「不見黃檗和尚云。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 人求知求解。只云學道。」黃檗禪師使用
棒喝、禪機、機鋒,非常任運自在。他提出:自有中國禪宗以來,從來沒有 人去求知、求解。所
以,像我們這樣打禪七,把公案拿來作剖析、解釋,其實都會障道,會不知不覺地掉入意識的分析、
推敲和思考。但因為大部分的禪和子都是初學者,才不得不用比較長的時間來講解;也為了要讓解

~48~
釋有連貫性,才沒有依照禪堂的慣例,在早板香、午板香、晚四支香各開示一次,而全部集中在早
板香作一次較長時間的開示。這樣,也可以讓大家,有較長的時間用功精進、參話頭。
求知、求解,會使妄心更加混亂而填滿、覆蓋空性。所以,禪宗「不曾 人求知求解,祇云學道。」
以禪宗來講,學道就是參禪、學佛道、體證佛道。
「早是接引之辭。然道亦不可學。情 學道。卻成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參禪學道,
只不過是一種接引的手法;其實,連道也不可學,方法有了,要靠自己去努力。假定心意識還 著
「我是來學道的」 ,反而會使學道變成迷道。就如參禪打坐時,還希求要學道、要了生死;連這種
希求都會障道、迷道。真正要參禪,連這個心、這個情、這個現量統統要消失。所以說,道沒有方
位、沒有空間,才真正是大。我們的心往往被譬喻成虛空;其實,心比虛空還廣大。「道無方所」
就是指心不只是大而已。一如〈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摩訶」,並非只有「大」的意思,它
還有「多」 、「殊勝」等等不可思議、無方位、無空間限制的意涵。參禪所得的道,超越世間禪——
四禪八定;因為無方所,才名為大乘心。
「此心不在內外中間。實無方所。」大乘心是無方所的,因此,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也就是無所不在、處處在。但是,既然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為什麼別人給一個臉色或罵
一下,自己內心就不舒服?既然不在中間,為什麼腳盤久了會痛?所以,要消除妄心、要見人法俱
空的真如心,就必須靠參禪,使構成色身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漸漸消失、空掉,才有可能進一步
體驗頓破五蘊、悟見「實無方所」的真義。
「第一不得作知解。」參禪,第一不得作知解會,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覺得:「沒有呀!和尚你
問的話,我想都沒有想,就答出來了。」其實他自己不知道,他的答案是過去熏習成的阿賴耶識種
子,在不知不覺中迅速起現行而冒出來的。所以,公案背得越多,開悟的機會就越少。譬如禪師棒
喝或問話,禪和子馬上就想到:「這是趙州禪師講的。」「這是黃檗禪師講的。」「這是溈山問香嚴
的。」等等。其實,這樣就已經回到知解上了。
「只是說汝而今情量處為道。情量若盡。心無方所。」來參禪打坐,就是要滅盡情量。情,
就是情識;量,有現量、比量、證量。參禪就是要把覺受化為證量。當情量都滅盡,心就會進入無
方所的真心,也就是真如心的顯現。
「此道天真。本無名 。只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恐你不了。權立道
名。不可守名而生解也。」天真,是指本來具足的真如心。真如心是不可思議、不能巧立名 的。
世人不了解這一點,而且沒有修到出世證量,就會掉到情量裡,把起心動念的假有執著為實有,因
而迷失在假有裡。所以諸佛菩薩要出來破解。由於怕世人不了解,諸佛菩薩就展現大慈悲,權巧施
設「道」這個名。 參禪人不可以掉入名相,而用常識、知識來了解它;這樣的了解,都是腦筋的
融通妄想,不是真正的了解。參禪,是要體證空性、見自性、見佛性;如果掉入五蘊中的任何一蘊,
就會使五蘊相續地流動。五蘊一流動,必然就是輪迴,就不可能出生死、了生死。
參禪打坐時發生的任何狀況,都是五蘊在干擾;但很多參禪者沒有察覺,反而執著五蘊生起的妄想
為真實。例如自己咳嗽了,就想: 「為什麼每次開靜時我就會咳嗽?為什麼別人也輪流咳嗽,就像
跳棋在跳?」這些想蘊的融通妄想,統統要拋掉,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參禪打坐時,即使
是諸佛菩薩來加持灌頂,也要捨掉;當一切魔障出現,也不必心生怖畏、恐懼。最重要的,就是回
到自己的本參上。提起精神來!好好地把話頭保持住。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377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九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19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五

~49~
第十五講、正煩惱時 窮其起處
2000.11.24
前面談到,大慧宗杲以雲門禪師的做法,說明向靜處做功夫只是應病與藥;同時也提出黃檗禪師的
看法——禪宗不曾 人求知求解。
關於參禪人向靜默處做功夫,大慧宗杲提出(註 1):
「大凡涉世有餘之士。久膠於塵勞中。忽然得人指令。向靜默處做工夫。乍得胸中無事。便認著
以為究竟安樂。」
由大慧宗杲的說法可知,當時的情況幾乎與現在一樣。在世間閱歷較深的人,多半久膠於塵勞
之中,天天忙忙碌碌,為了賺錢、為了名利、為了要別人看得起、甚至還為了要去看不起別人。就
像現在很多佛 界人士,經常批評別人不如法,卻沒有往內深究,是不是不如自己的意,就叫做「不
如法」?久膠於塵勞中的人,就會有這類觀念與邪知邪見。
這些久膠於塵勞的人,偶然得到善知識的指引、示導,學會了參禪的方法,可以暫時收攝向外攀緣
的心,使內心感到靜默。就如有些人進了禪堂,把外緣、坡務都拋下,便覺得很靜、很靜,好像胸
中都沒有煩惱,好像自己滿有功夫似的。如果認為這樣就是究竟安樂、就是已經到家,或以為自己
已經不再有煩惱、痛苦,那是很嚴重的錯誤。
「殊不知。似石壓草。雖暫覺絕消息。奈何根株猶在。寧有證徹寂滅之期。」
大慧宗杲認為,這樣就像拿石頭壓草,使自己暫時看不到草而已。雖然暫時感覺雜念妄想已經絕跡,
好像沒有任何妄念來干擾了;其實,煩惱、痛苦、生死輪迴的根本仍然 在,並沒有因為「向靜默
處做工夫。乍得胸中無事。」就已經究竟了。像這樣,以石壓草,根株猶在,怎麼可能大徹大悟而
進入寂滅呢?因此,現在的禪堂幾乎都還沿用坐香、跑香的方式;除非真入了定,或參禪參得疑情
已經很強、很大,才會連香。也有些人可能因為進入靜默中、自以為到了家而連香。
在一般情況下,必須動、靜搭配著修行。有動、有靜,靜中能提起話頭,能生起疑情;動中也一樣
能提起話頭,生起疑情,這樣才算動靜都能修行。因為靜中怕昏沉,動中怕攀緣,規律性的跑香又
怕進入無記,所以,動靜的搭配是很重要的。在臨濟宗的禪堂裡,有很多鉗錘鐘板聲及種種權巧施
設,用來適當地敲醒禪和子,就是怕禪和子在參禪中掉入昏沉、恍忽、睏盹、掉舉、妄念紛飛、甚
至無記的狀態。
「要得真正寂滅現前。必須於熾燃生滅之中。驀地一跳跳出。不動一絲毫。」
一般人沒辦法一下就跳脫出來,才必須從生疏地提話尾,從話尾慢慢滑到話頭,直到話頭能真正不
舉而舉,然後生起疑情,才可能從雜念紛飛的生滅中忽然跳離,解脫紛飛心念的束縛。而且,一旦
跳出來,還必須不斷地提,才會在這裡瞥見空性。譬如一個雜念妄想很多的人,一直提著話頭「念
佛是誰」 、「誰」…就在這不明白處,突然有一點疑情生起。又如正跑香跑得很急、很快,也一直提
著話頭,疑情隨著在動,突然間站板「啪!」一敲,驀然一跳,就跳出原來雜念紛飛的心,這時就
能瞥見剎那的空性。但這種剎那的瞥見,起不了大用。必須能保持住這種瞥見的空,而不動一絲毫,
才是進入如如不動的狀態。有些人在跑香中聽到站板聲,進入無念狀態,瞥見剎那空性,嘗到一點
點空性的滋味,但很快又想: 「哇!喘得要命!早知道,剛剛就跑慢一點,也不會喘成這樣。」這
就是被根深柢固的色身和呼吸拉回,馬上又掉入胡思亂想了。
「便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
如果能保住剎那的瞥見空性,不動一絲毫,就是功夫到了、頓悟了。這時,就算是長江、黃河的水,
也能把它攪成酥酪,大地也能變成黃金。就像佛陀說法時,經常作降魔觸地印,讓在場者了解十法
界的遍布莊嚴。
「臨機縱奪。殺活自由。利他自利。無施不可。先聖喚作。無盡藏陀羅尼門。無盡藏神通遊戲門。
無盡藏如意解脫門。豈非真大丈夫之能事也。」
徹悟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時,就可以「臨機縱奪。殺活自由。利他自利。無施不可。」這四句是修行
上很重要的訣竅。在參禪時,禪師一定要應機施 ,權設種種方便,對行者或縱或奪。就如臨濟禪
師講的四料簡——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不奪、人境俱奪。
禪師要縱、要奪,必須知道行者當時執著的心和修行的瓶頸。譬如:行者是處在提話頭而不能生起

~50~
疑情的狀況?或是疑情雖然滾動卻膠著著?或是又回到觀而不是在參?…等等。在這些狀況下,禪
師要適時地對行者,施以臨機縱奪,用適當的方式逼問,使行者從膠著或瓶頸裡跳出來。不過,禪
和子能不能接受臨機縱奪、殺活自由的手段,也要看他對禪師的信任度如何。假定沒有相當的信任
度,即使禪師搬出十八般武藝,也沒有用。尤其,如果禪和子把處處展現的禪機當成是干擾,就表
示他話頭沒有提得綿綿密密,沒有達到針劄不入;而是處處可入,處處有缺,隨時「啪!」一聲都
會受到干擾與影響。
大慧宗杲提到的「臨機縱奪,殺活自由」,必須要能「利他自利」。假定樣樣以自利來考量,
就得不到自利;必須先用利他的心來修行,才可能得到自利。「無施不可。」沒有什麼方法不可以
用,也就是得到大用。就如從前有些禪師裝瘋賣傻,照樣可以成就很多禪和子開悟。
祖師大德把「臨機縱奪。殺活自由。利他自利。無施不可。」以及「於熾燃生滅之中。驀地一跳跳
出。不動一絲毫。便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等這些法門稱為「無盡藏陀羅尼門、無盡藏
神通遊戲門、無盡藏如意解脫門」。這些,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能夠做到。
「然亦非使然。皆吾心之常分耳。願左右快著精采。決期於此。廓徹大悟。胸中皎然。如百千日
月。十方世界一念明了。無一絲毫頭異想。始得與究竟相應。」
然而,這些都是自心的本分,不是修了以後才另外得到的。參禪參到能和究竟涅槃相應時,自性的
光會穿透色身、物質的束縛與黏著,整個色蘊、受蘊會被分解、融解,只剩下如百千日月般的光明。
也就是說,心光像百千日月那樣光亮。所謂「百千日月」,表示如整個宇宙般的寬闊;表示自心大
到無邊無際,不只是一個太陽系涵蓋的空間,也不只是一個太陽系顯現的光明而已。從這一點可以
了解,當一個人大徹大悟以後,他的心就如百千日月一樣明亮,不為什麼而自自然然地照耀著,十
方世界在自心一念之間就明明了了。
十方世界在一念中明明了了,這一念不是妄想雜念,是開悟後的正念;是一念明了,沒有一點
點雜念妄想、夢想顛倒。異想,就是指不需要想,偏偏一直想。例如坐在禪堂裡,卻一直想著腳痛;
其實,腳痛和參禪是無關的。又如坐在這裡,心卻想著肚子餓;或者坐在這裡參禪,卻想著什麼時
候解七,可以放香休息。這些都會干擾心光的顯露,統統稱為「異想」。必須進入「無一絲毫頭異
想」的狀態,才能與究竟相應。
大慧宗杲提到雲門、黃檗、及他自己的修行經驗,認為在靜默處修行會掉入牛角尖。那麼,
到底要如何修行,才不會掉入牛角尖、才能頓悟?大慧宗杲在回覆一封信函時提到(註 2):
「五濁世中。種種虛幻。無一真實。請行住坐臥常作是觀。則日久月深。漸漸消磨矣。」
在這五濁世間的大染缸裡,種種都是虛幻不實的,包括看得到的山河大地及一切變化都是。譬如各
位在禪堂裡打七,一期七、兩期七下來,打七的人進進出出;禪堂裡的景象,從起七到十期解七,
一直在變化,不只禪和子變,整個時空也在變,整體運作也在變,每個人的思想也在變。但是,是
朝著清淨的方向變?還是變得使自己的心更混亂?這就要看修行的功力。修行前要先認清,種種相
都是虛幻不實,如夢幻泡影。就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如夢、如幻,
都有特殊的修法。在禪宗,不管是如夢幻泡影,或者如露亦如電,都以參個話頭來解決一切。若以
經 作依據,或以四大部派的修行方法來論,每個部派都有它的修行方法,都是根據各自的立論,
來破我執心和障礙。至於參禪,則完全以起疑情為重心點來修。
種種相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沒有一樣值得去執著。但是,一般人經常認為一切都是真實、都是自我
的一部分,所有的感受也都很真實。所以大慧宗杲才說「無一真實。請行住坐臥常作是觀。」在行、
住、坐、臥時,對種種變化都要作虛幻觀。藏傳佛 裡也有夢幻觀、夢幻瑜伽,就是在修「如夢幻
泡影」
。很多顯 的經典也提到夢幻觀的修法。但不管怎麼修,絕對不是用口頭認定,或用腦筋想;
而且,修到最後,連虛幻也要放下來,不去執著虛幻。這些都必須靠修行來體驗。
前面提過,不能只在靜默處做功夫;要在行住坐臥中常作是觀,觀種種虛幻,不去執著。這是參禪
之前,要做的預備工作。經過長久的觀照以後,所有的情識、習氣都會漸漸消磨掉;這時,對外在
的執著就會慢慢消失,減弱了我執心。但是,雖然漸漸消磨,並沒有達到真正的究竟,還要再進一
步參禪做功夫才行。
「然正煩惱時。子細揣摩。從甚麼處起。若窮起處不得。現今煩惱底。卻從甚麼處得來。」

~51~
修行還沒有達到究竟,一定還會起煩惱。當煩惱正起的當下,要反覆地、非常仔細地去揣摩。「揣
摩」,有觀、有參、有審、有究的意思。就是要去參究、參研、窮究到底,究竟這煩惱、這念頭從
哪裡生起來?也就是要從話尾追起,一直追到煩惱的起處——話頭。
如果這樣追究,還是無法追到煩惱或念頭的生起處;不但追不到,反而下一個念頭或煩惱立刻又接
踵生起,就表示功夫還不夠。觀心地法門中有「觀念滅處」法,禪宗也常使用。禪宗並不是只用參
話頭、看話頭而已。藏傳佛 也有觀心念變化的修行法,而且修法還更詳細,例如看心念有沒有顏
色?有沒有形狀?怎麼流動?是大還是小?是圓還是扁?用各種方式去窮究,就會發現結果是窮究
不得。
「正煩惱時。是有是無。是虛是實。」
煩惱生起來時,無法轉動它,反而被它抓去,陷進煩惱的流沙裡原地踏步,就叫做「鑽牛角尖」。
鑽牛角尖是必死無疑,也就是會喪失慧命。譬如:有些人受到煩惱的干擾,雖然事情過去了,心卻
還擺在受干擾的困境上原地踏步,踏到整個人都陷入流沙;這就是執著有,把煩惱當成實有。所以,
要窮究煩惱是有、還是無。如果是無,為什麼會當成有?明明是虛,為什麼當成實?就是因為已經
被五蘊黏縛,卻沒察覺出來,才會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淵、陷阱裡。
「窮來窮去。心無所之。」
窮,就是參究的究;究,就是窮追到底,追根究底。這邊看不出結果,鑽不出,就鑽那邊;每一邊
都鑽,鑽來鑽去,窮究到底。參禪時,疑情無法生起,是因為只在作意地提話頭,沒有去參究話頭
的來處,沒有讓無明生起來。無明沒有真正生起,疑情就不會出現。疑情要出現,就必須窮來窮去,
一直到心無處可去,只出現一片無明,這時,疑情才會生起。假定再追究下去,就不再是無明渾沌
的狀貌出現,它會變成種子流動起現行。當八識田中的種子還在醞釀,卻還沒起現行時,它的能量,
若被如大磁鐵或地心引力般的疑情吸過去,種子就不會開花結果而再熏成種子。參禪的可貴就在這
裡。
種子一旦起現行,就會開花結果;一旦開花結果,一個種子會長出十個、百個、千個種子,然後再
熏回八識田中成為新種子。所以,如果起了煩惱,又讓它開花結果,那麼,八識田中煩惱的種子,
就會增加好幾倍。但是,在參禪時,種子雖然在動,卻不會開花結果;因為只要種子一動,就被疑
情抓過去。當一個種子被抓到疑情裡,就只是一個種子,即使疑情沒有爆破,種子再退回去,也還
只是一個種子。假定疑情有爆破,就可以清淨八識田中的一個種子。所以,疑情就是要把八識田中
的無明種子都吸過來,做一次大爆破,一次消融掉八識田中的無明種子。
「要思量。但思量。要哭但哭。哭來哭去。思量來思量去。抖擻得藏識中許多恩愛習氣盡時。」
為什麼要用「但」 ?既然窮來窮去,心無所之,那麼,要思量,就只有思量。但是,一般人都不
是這樣,反而經常抓一大堆尾巴。譬如:山僧在這裡講一句話,有的人會製造十句、二十句話來解
釋它;這樣的思量就會出問題。所以,窮究話頭時,在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的狀況下,只能思量這
個話頭、思量這個無明處,不應該有其它的思量,這才叫做「要思量但思量」。「要哭但哭」,很多
禪師在開悟以後就哭笑自如;而一般人要哭、要笑都很難自在。各位若不信,可以自己試試看。一
般人都是要哭、哭不出來;要笑、也笑不出來。
窮來窮去,就等於用話頭去攪和,把阿賴耶識的種子都篩出來、抖出來、浮現出來;就像筷子攪動
杯底的污垢,讓久藏的塵垢浮起來,這樣,才容易把塵垢撥掉、清理掉。但是,阿賴耶識的種子並
沒有被撥掉,而是被撥到疑情裡,讓無明的力量凝聚、濃縮得更有力量,而使疑情變成疑團。疑情
若不凝聚成疑團,力量就不夠。攪動種子時,把藏識中的恩愛習氣都抖擻盡。抖擻,就是提起精神
來攪動。當藏識中的種子被趕到疑團裡爆破,就會有小疑小爆破的小悟;經過一次次的爆破,一再
再的經歷,直到阿賴耶識中的恩愛習氣種子,都爆破盡了。
「自然如水歸水。還我箇本來無煩惱無思量無憂無喜底去耳。入得世間出世無餘。世間法則佛法。
佛法則世間法也。」
習氣種子都爆破盡了,心就如水入水、如酥入酥,與一切隨化、與一切相容。因為這時心已經比虛
空還大,比虛空還大,還會有什麼不能夠包容的?對虛空裡出現的生生滅滅,有哪一樣不能平等對
待?這時,就已經還行者一個本來具足、無煩惱、無思量、無憂無喜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已經達到

~52~
世間、出世間的無餘寂滅境界。
大慧宗杲強調,必須先在行住坐臥中,每分、每秒作「種種虛幻。無一真實。」的現觀,然後
再參禪;當煩惱生起來,就去窮究、揣摩。在這裡,大慧宗杲雖然沒有明顯談到參禪的方法,但對
參禪、起疑情已經做了很多說明和引導。
由於很多修行人,經常掉在靜境裡做功夫,進入頑空,就以為自己已經到家了,因此,大慧宗杲才
特別提出「世間法則佛法。佛法則世間法。」其實,這也是〈六祖壇經˙疑問品〉裡講的「佛法在
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裡講的「世間」法,不是一般人說的: 「哎喲!
那我在家、出家修也一樣嘛!我一面工作,把錢賺多一點,另一方面也來修行,不是一樣嗎?」絕
對不是這個意思。這裡是指,必須在世間的煩惱中修,才能真正的證菩提。假定不在世間經歷行住
坐臥、人際關係的煩惱痛苦、障礙,就不可能證得菩提。從〈六祖壇經〉和大慧宗杲談到的問題,
就可以知道整個佛 、整個參禪的重心點,是擺在人間、擺在人道,是以人道為主的;也就是人人
都可以成佛,都可以透過參禪而見到本來面目。
由以上大慧宗杲的這兩段話和〈六祖壇經〉的引證可知,修行並不需要刻意拋棄或遠離煩惱處。
如果遠離煩惱處,煩惱仍然 在,正是所謂的「奈何根株猶在」 。一般人說「煩惱轉菩提」,都只是
在口頭上轉而已。其實,真正要煩惱轉菩提,必須透過法的修行,譬如修到「大圓滿禪定」的「中
等生起次第」。以禪宗來講,必須修到疑情能夠滾動。以修「安那般那沙底」來講,必須觀到禪相
出現,白雲般的禪相凝聚得很堅固,可以維持半個、一個鐘頭以上。修到這類程度時,自心生起的
煩惱或外境的干擾,就會即刻轉成菩提,這才真正是煩惱轉菩提。若不是這樣,都只是口頭上轉而
已。
參禪的「轉菩提」是這樣轉的:當疑團滾動時,八識田中的種子一生起,在還沒起現行前,疑情就
像大磁鐵或地心引力,立刻自動把種子吸過來,這才叫做「轉」。因為這時種子還只是一個種子,
並沒有開花、結果又熏回種子。要這樣,正在生起的煩惱才有可能轉成菩提。至於「煩惱即菩提」
又不一樣了。不管任何時刻,不管疑情在不在,任何煩惱一生起,立即變成菩提、變成利他,完全
沒有考量到自利,這才真正達到煩惱「即」菩提。所以,這個「即」,必須透過一步步的體驗、修
行,經歷再經歷,有了大徹大悟以後,才可能使任何煩惱一生起來,即轉成菩提;否則,都只是轉
化、轉念而已。
很多種修行方法,都只是在轉化、轉念。舉個例,假如規定學佛必須吃素,學佛者僅是為了遵守規
定而吃素,當他在外面看到葷食,心就動,煩惱就來了: 「想要吃個蛋、吃個葷,但是規定不能吃。
欸!還是不吃。」這就不是「煩惱轉菩提」的轉,而是腦筋作用,勉強去轉。就像拿石頭壓草,在
佛法上還不能稱為「轉」,只不過是作意的、暫時的壓抑或轉念而已,不是因為修持而達到自動轉
念、轉化。自動的轉念、轉化,必須修到有「中等生起次第」的功力,才會產生。
有一個問題必須加以說明:當提話頭提得很緊時,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往內鑽,整個身體繃得很緊、
很僵硬、很不舒服,甚至呼吸會變得很急促;這時,可以把話頭往下降,或者稍微出聲提話頭。本
來,參禪是往內參,不出聲音,會比較有參究的力量。但因為身體緊繃,表示氣血沒有通暢,因此
可以暫時用「金剛誦」的方式來提話頭。就是嘴巴稍微張開,有嘴形,但不出聲音。以這種方式提
話頭,緊繃的氣可以稍微由嘴中釋放。如果是獨自一個人參禪,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也可以出聲音
來提話頭。這樣調整一下,心就不會緊繃。否則,參得很緊,或者觀胸臆月輪、觀肉團心而繃得太
緊時,很有可能會吐血。參話頭是有可能發生這種病的。所以,要懂得如何調整,讓身心柔軟下來,
這是相當重要的。提起精神來!參!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25〈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六
註 2.〈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38〈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七

~53~
第十六講、一法不立處參
2000.11.25.
前面談到大慧宗杲所提,修行要在何處修、何處頓悟?結論就跟〈六祖壇經〉所說的一樣——「佛
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由此可知,參禪修行本來就是非常生動活潑
的。
現在來看憨山大師所提的「棄 參禪」。
在參禪時,如果識心很容易就起作用,很容易就用心意識去判斷、知解,就無法參進去。因為一旦
被狡猾的腦筋作用束縛,就沒辦法攪動阿賴耶識的種子,使它浮現出來。所以,憨山大師就特別談
到棄 參禪(註 1):
「今參禪人從 迴心者。不能忘知絕解。提話頭不能忘情絕跡。皆在所呵。何其毀 謂不足取耶。」
要參禪,必須先了解 理,建立正確的見地。不過,對 理的瞭解,一般人都是用腦筋、用想蘊的
作用來記持、判斷、演繹、歸納,然後作系統整理,才提綱挈領地瞭解 理。其實,這是心往外攀
緣。事實上, 理的瞭解和明心見性無關;瞭解並不等於明心見性。所以, 理背得再多,對明心
見性也是無濟於事。這道理,從溈山問香嚴的話,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溈山說:「我不問你平日的
學解,以及從經典卷冊上記得的;只問你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試道一句來。」因此,以
理作為修行的軌道和耳目之後,就必須「迴心」,也就是迴光返照自心;把透過有漏的六根去攀
外緣的心全部收回來,往內心深處看個究竟、參個究竟,以期明白什麼是自心、自性。這就是「從
迴心」的意思。
很多人都瞭解要從 迴心,理論上也都知道必須這麼做。但是,真正想要從 迴心、要觀照自心、
要參禪見性時,卻不能「忘知絕解」 ,不能忘掉以前所知、所學的義理知識。也就是不能斷絕知解、
斷絕透過腦筋記憶分析,所瞭解的經典義理。
不能忘知絕解、提話頭不能忘情絕跡,是參禪人必須避免的。提話頭時,如果仍然以情識來做校量,
不能把過去所學的全部斷絕,就不能生起疑情。譬如:在提話頭或與禪師對話時,不肯放棄背來的
公案;對於任何一個禪機,都起識心作用,拿公案來套用,禪師怎麼問,就有樣學樣的答。這樣,
就會錯失禪機。不能忘情絕跡,疑情就百分之百生不起來。提話頭、參話頭、看話頭貴在起疑情;
疑情不起,提再久、參再久、看再久,也沒有用。參禪時不能忘情絕跡,是應該被禪師喝斥的。 「何
其毀 謂不足取耶。」因為這和參禪背道而馳,甚至會演變成誹謗 理,這是不足取的。
「今棄 參禪者。果能先解本無凡聖。不屬迷悟。是為見地。依此參究。」要棄 參禪,必須先
確立見地,先相信、確定、瞭解凡聖本來無分別,也沒有迷悟的不同。要明心見性,是要見本具的
心光、心性、佛性、自性,它不會因凡、因聖而有所差別;它是本來具足、圓滿的。要以這種知見
作為見地,再依照這樣的見地來提話頭、參究話頭。
「當人一念。若 絲毫情見。及玄妙知解。總是未透。皆生死邊事。豈可便以為得耶。」
參禪人起了一個念頭,即使只 著一點點情見,或玄妙的知解,也都還是沒有透徹、沒有參透。情
見就是情識、我執、法執,也就是有情眾生的情識或心意識的概念、看法。參禪要參到「透」,就
要爆破無明形成的疑團,要爆破八識田中無明種子凝聚成的疑團。假定用玄妙知解去參,或者 有
絲毫情見,就一定參不透。 「皆生死邊事。」再多的知解,對解脫生死也沒有幫助,仍然會掉入生
死中。也就是說,沒有以實際的修行去了生死、解脫生死,只不過在生死邊緣耍嘴皮。這樣子講來
講去、轉來轉去,當八苦交煎、死到臨頭,照樣去輪迴;當面臨生死、進入中陰身時,一點辦法也
沒有。所以,一定要從 迴心,放下 理,一心參禪,把生死參透;不要以為從情見及玄妙知解,
就可以了生死、解脫生死。
「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 印心。終落邪魔外道。」
明眼知識是指過來人、明眼人、已經參透的人。如今沒有明眼知識來印證所參、所修的境界與心境,
如果又不以 理來印證,就會落入邪魔外道。
修行一定要有經 、明眼善知識及同參道友。假定沒有明眼善知識,也沒有同行善知識,就必
須以 理來印心、印證。雖然,前面說要棄 參禪、要從 迴心;但是,用 理來印證自己的修行
狀況與過程是否偏差、是否走錯路,這是非常重要的。 理就好比是航海圖。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時,

~54~
沒有航海圖,就無法到達目的地。 理又好比是航空航行圖。飛機在天空中飛,沒有航空航行圖,
也無法飛到目的地。因此,若不以 理來印心,最後就會落入邪魔外道。
「但不可把佛說的語言文 。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
不可以把佛說的語言文 ,以及祖師的語錄、對話、機鋒、玄妙語句等等,當成是自己領會的知見。
一定要自己明心見性、頓證空性以後,才是自己領悟的知見。一定要參究到相應處,知見才屬於自
己。佛說的語言文 ,可以用來作為引導,但不能當成自己已經到達同樣的見地。這必須分清楚。
所以,參禪最終還是要參究到相應處,必須迴心觀照,明心見性,才能達到與佛相應、與自性相應
的地步。
「如經云。一切煩惱。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如此便是頓悟的樣子。」
憨山大師引用經典上所說,頓悟後的樣子就是:「一切煩惱。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一般人當念頭
一生起,整個心意識、辨別心就出現,立刻變成念尾。這種想蘊的意識,會使色、受、行蘊輪迴不
斷地造作新業,這時,根本就沒有轉念、轉化的能力,也就是無法把煩惱轉成菩提。所謂「一切煩
惱。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是指煩惱尚未成形、還在醞釀時,就被化成無上知覺;也就是隨即被轉
為寂寂又惺惺、惺惺又寂寂的本具心性。這種轉煩惱成菩提的能力,並不是腦筋要它轉,它才轉;
而是當修行到有「中等生起次第」的功力,或有禪相,或疑情綿綿密密、成片成團時,就會產生一
股自動轉化煩惱、業障的能力。這樣所顯現的不轉自轉的轉化,才算有修行、有功夫。
疑情剛開始生起來時,像薄薄的一層雲霧;當它慢慢地濃縮、濃縮,就像一團團的棉花球,這表
示疑情在凝聚了。也就是說,八識田中阿賴耶識的種子,在要起現行而未成形時,它的能量就被吸
到疑情上;加上越來越清晰的參究,疑情就越滾動、越凝聚、越有力量。當阿賴耶識的種子一起,
煩惱還沒有成形,就因為這力量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煩惱的能量立刻被疑情吸過去,轉為疑情凝
聚、滾動的原動力。這樣,才有機會化成菩提。這時,參禪者就有可能使疑情越滾越大、越大越有
力量,最後爆破而見自性。必須修到這樣,才是頓悟的樣子。
各位來參禪已經幾個禮拜了,從疑情有沒有生起,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會參禪。會參,
疑情一定生得起來;疑情沒有生起來,表示還只是在參話尾而已。
「不得將煩惱習氣。夾雜知見。當作妙悟也。」
不能把煩惱習氣夾雜著知見,當作自己的妙悟。很多人認為:「啊!祖師怎麼講,我就怎麼說,那
就對了!」譬如:僧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洞山禪師答「麻三斤。」有人看了這公案,就想:
「對呀!祖師說不能用腦筋判斷,不能觸機鋒,不能直來、直往、直答,所以我就天花亂墜的胡扯
一番。」當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就隨便講:「臭屁!」這就是煩惱習氣夾雜過去的知見
在運轉。
「亦不是別有。只是消盡煩惱習氣。露出本來面目耳。」
參禪頓悟,不是另外有個東西可以去參、去見、去悟。它只不過是消盡煩惱習氣以後,赤露露地顯
出本來面目而已。當阿賴耶識種子的力量,全部被吸進疑團裡爆破時,就是把煩惱習氣消盡時。換
句話說,在疑情爆破的這一剎那,同時露出本來面目,這就是頓悟。
「故云。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
所以說,悟了和未悟是相同的,仍然是原來的那個人,以前的言行舉止也沒有改變。這一點要瞭解。
悟與未悟,其實是同一個人;當回到本來面目,一切都是自然現成的。
接著,憨山大師提到「棄 參禪的樣子」:
「豈不見夾山未見船子時。上堂。有僧問如何是法身。山云。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云。
法眼無瑕。是道吾在座。不覺失笑。既見船子後。道吾遣僧往問。如何是法身。山仍曰。法身無
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山仍曰。法眼無瑕。僧回舉似道吾。吾云。這漢此回方徹。此便是伶俐座
主。棄 參禪的樣子也。」
憨山大師舉夾山開悟的例子,說明棄 參禪的樣子。夾山善會還沒有遇到船子德誠之前,有一次上
堂,有僧問:「什麼是法身?」他說:
「法身無相。」又問:「什麼是法眼呢?」夾山答:
「法眼無瑕。」
這時,道吾宗智在座,聽了不覺笑出來。這就跟拈花微笑有同工異曲之妙。夾山遇見船子以後,道
吾派人去問夾山:「如何是法身?」他仍然回答:
「法身無相」 。又問:
「如何是法眼?」他也仍然答:

~55~
「法眼無瑕。」這僧回去報告道吾。道吾就說:這人這回才大徹大悟了。夾山大徹大悟以後,辯才
無礙,所答、所說、所舉,都能直探最根本的面目、自性,因此憨山讚嘆說:這才是個伶俐座主,
才像個棄 參禪的樣子。「座主」有兩個意思,一指禪宗叢林的住持;一指比丘開講大座,演說佛
法。
接著,來看憨山大師所提參禪的兩個重點(註 2):
「今參禪之法無別妙訣。直是打破夢想顛倒。若了知本無。的信自心清淨無物。則達妄想非有。
了妄不有。則知佛法破妄想者。亦本非有。佛法是藥。妄想是病。若藥病不立。則本體安然。如
此則知藥病皆病。今參究所提古人無 公案。乃攻藥病之藥也。是謂以毒去毒。若知本無物。則
參之一 。又下一毒也。豈可將此作玄妙會耶。若不信自心。縱參亦是誤服毒藥。禪人能信之乎。
當於一法不立處參。」
參禪要在「一法不立處」參,如果有所立法,也只不過是應病施藥。憨山大師提出:參禪的方法,
並沒有其它玄妙訣竅,只是要打破夢想顛倒而已。因為五蘊會產生種種妄想,因此,參禪就是要直
截了當地打破種種妄想。
假定瞭解本來無一物,而且真正相信自心是清淨無物,是本來具足、本就現成,所有的顛倒妄想本
來就不 在,就會明白妄想並非實有。了知一切妄想並非實 ,不執著它是實 、實有,就可以瞭
解整個佛法,包括參禪法門,只不過是要破妄想而已。 「亦本非有」,也並不是有,就是空的意思。
佛法是藥,妄想是病,佛法是治妄想病的藥。由這樣子看,假定藥和病兩樣都不立,本體就安然了。
本體就是指自性、佛性,它是本來具足的。由此可知,藥和病都是病。
憨山大師也 四眾參「無」 公案。他認為參究古人所提的「無」 公案,是治藥病的藥。其它的
修行方法,例如如來禪的修法,雖然是藥,但也是病;唯獨參禪、提話頭、生起疑情,是同時攻治
藥與病的藥。這種說法,就和永嘉禪師講的「一心識五念」、「知病識藥」、及「破一念五陰」等一
樣。以「無」 公案攻治藥和病,就是以毒攻毒的意思。
本來,心性是清淨無一物的,參一個「無」 ,等於又下了一個毒。不過,這是因為有些人認為參
禪很玄妙,從知解來會、來瞭解這「無」 ,才會變成病。假定不要使參「無」 又變成一毒,就
要讓話頭能夠生起疑情;這樣,參個「無」 才是攻藥病之藥。假定沒有生起疑情,只不過一直在
話尾上作文章,就是又下了一個毒而已。所以,參禪不能當作玄妙來領會。
假定不相信自心本來清淨具足,不相信自己也能成佛;這樣,即使去參禪,也是誤服毒藥。這就是
說,本來是要以毒攻毒,卻變成服用毒藥。這可就嚴重了!各位能建立這種堅定的信心、信念嗎? 參
禪,必須在一法不立的地方去參。所以,有立、有破,都不行;要在一法不立處參,才能生起疑情。
「凡學人先習 乘。迴心向上一路。雖是有志。無奈藏識中有新熏文 雜毒習氣。舊熏貪瞋痴愛
煩惱習氣。內外交攻。最難打疊。要放放不下。要斷斷不得。要止止不住。因此要提話頭。如水
上葫蘆。遏捺不下。只管與之打交滾。最是難下手。及下手不得。便打退鼓了也。如此乃是沒志
氣無力量人。說甚參禪。」(註 3)
學習佛法 理、義理的人,要迴心反觀自照,參禪見自性;不能只停留在腦筋的知解及記憶上。必
須透過實踐、力行,才能達到明心見性。所謂「迴心向上一路」 ,就是進入反觀自照,從向下沉淪,
轉成節節向上提昇。一面清除業障,一面邁向成佛之道,直到頓悟心地,明心見性。很多人剛開始
發願時,都很有自信,也很堅定: 「啊!我一定要打完這十期禪七,就算死在禪堂也沒關係!」可
是,當坐到腳痛,或生病了,就說:「哎喲!我要請假去看醫生。」「醫生警告我,再打坐,會死人。」
古時候的禪和子不是這樣,往往坐禪幾十年,連鄰單是誰都不認識;身邊死了人,什麼時候被拖出
去了,也不知道。古德是這樣子發願修行的。現在,像這樣志氣堅定的人,大概不多了。
既然有「迴心向上」的志氣,為什麼還是很難放下、很難斷絕呢?因為無可奈何的所知障。因為阿
賴耶識中有學習 理時所熏習的文 ,這些文 稱做「雜毒習氣」。各位以後如果聽到或看到「雜
毒海」或者「雜毒什麼」,要知道,它指的是所知障,就是學 理所熏成的文 障礙。就如剛剛學
佛的人,眼睛都很利,專門看別人的不如法;但是,自己的不如法卻看不到。尤其剛受完戒的人更
是如此,眼睛比紅衛兵還要厲害,專門看別人的過錯,自己的過錯卻一點也看不到,這也稱作「雜
毒習氣」。

~56~
除了新熏的雜毒習氣外,還有舊熏的、累劫累世的貪瞋痴愛煩惱習氣。新、舊習氣形成「內外交攻。」
從內到外,有新、有舊的習氣;這時最難把它理清楚。它們夾雜攻心,使人想放也放不下;因為非
常雜亂,根本就理不清!想要止住它、斷它、放下它,卻也止不住、斷不了、放不下,只能在頭上
安頭,越加越多而已。就像小孩子玩毛線球,玩得滿地都是;媽媽生氣了,要他清理好,他就把整
堆毛線揉成一團收起來。等到媽媽要織毛線時,一團毛線不是這裡打結,就是那裡打結。新、舊習
氣夾雜攻心,就像小孩子玩過的毛線球,非常雜亂,根本理不清;要斷、斷不得,要放、放不下,
要止、也止不住。
處在這麼困難的狀態中,還是要提話頭。這時,提起話頭,妄心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葫蘆,遏捺不下。
葫蘆漂在水面上時,一壓它、碰它,它就轉了。妄心與習氣的狡猾程度就像這樣,根本碰不得,只
能跟著它滾來滾去、轉來轉去,拿它沒辦法,所以說很難下手。雖然有志氣、有堅定心,還是玩不
過它。於是,有些人便打退堂鼓,不修了。「師父呀!這參話頭跟我不相應。我不曉得如何提話頭
啦!我不曉得如何起疑情啦!參話頭又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是不是應該回來念阿彌陀佛?最起
碼,還可以靠著阿彌陀佛來救我嘛!」不要做白日夢啦!任何事情,在沒有自力救濟以前,別想有
他力來幫助。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卻想要阿彌陀佛來救、來接引,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憨山大
師說,像這樣沒志氣、沒力量的人,還說「甚麼參禪」。根本稱不上是參禪人!
很多人很會融通自己的妄想,用各種圓融的方法和藉口,來堅定自己不修的想法是正確的;然後,
把一切過錯都推給別人,自己都沒錯,以為這樣就可以打退堂鼓了。這就是沒志氣、沒力量的人。
所以,提話頭時,雖然妄心像水上葫蘆,遏捺不下,還是必須「與之打交滾」 ,繼續跟它玩;玩久、
熟悉了,葫蘆雖然一觸就轉,慢慢還是可以掌控它。就如到海邊打坐,被海浪沖擊,在一沖、一浮、
一動中找出一個訣竅,讓身心順著波浪漂浮而不受影響。這時,就會知道要如何跟水上葫蘆玩,而
且能玩得很熟稔,不讓它跑出手掌心,這樣,就會參禪了。
從玩水上葫蘆,就可以瞭解修行參禪的訣竅。當遏捺不下時,也要遏捺。但是,「遏捺」有壓抑的
意思。參禪不能用有意識來壓抑,必須把話頭提到很熟練,能夠掌控自如,才能稱作參禪。
遏捺所能產生的力量很有限。譬如跨鶴坐,坐到腳很痠、很麻、很痛;可是,當把腳放下來時,也
要保持微笑,不能露出一付痛苦萬分的表情。否則,連色身感受的痛都克服不了,要如何提話頭跟
妄念玩呢?這就是遏捺不下時,也要遏捺。如果不遏捺,參禪時就會:念佛是誰?呀!左腳在痛。
念佛是誰?右腳痛。念佛是誰?腳底麻。念佛是誰?有螞蟻,身上很癢,摸它一下,就不會癢了。
這些都是參禪的毛病。所以,各位要提起精神來!像玩水上葫蘆一樣,玩玩看!提起話頭來!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83〈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六
註 2.〈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86〈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六
註 3.〈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89〈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七

~57~
第十七講、如何離得心意識
2000.11.26
有一位禪和子問:如何把外面的聲音放在心裡聽?
要把外面的聲音放在心裡聽,就要用〈楞嚴經〉中講的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的修法。當耳根對境
的那一剎那,就有好幾個階段。耳根對境,就是耳根接觸到外面的聲音;這時,耳根和耳識結合,
是一個階段。從耳識傳送到第六意識,有一段距離;心意識取得耳識以後,產生分別,又是一個階
段。所以,從聲音進入耳根,到起心動念,大約有七、八個階段。在這中間,要如何修耳根圓通?
要如何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呢?有一種特殊的修法。這種修法不包括在這次禪七的修法裡,所以
留待以後,有因緣時再詳細說明。
參話頭時,不管聽到什麼聲音,就是要提起話頭來,擋住對聲音的分別。譬如:聽到外面施工的聲
音「扣扣扣!嘟嘟嘟!…」假定能反聞聞自性,把心擺在話頭上,雖然很清楚有這些聲音 在,但
不去起分別心,就不會受它干擾。所謂分別心,就如: 「唉!這聲音很討厭。」
「唉!這聲音很難聽!」
「唉!這聲音好像催眠曲,聽久了會睡著。」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話頭要有力量,要從生疏
慢慢進入熟練;進入熟練以後,自然不會被外面的聲音干擾。
修耳根圓通法門,最好是在海浪澎湃衝擊的海邊、在唏哩嘩喇聲相續不斷的瀑布邊、或是在湍急的
水流聲邊修。因為宇宙、大自然和人類的生命,都有相同的韻律;只要修得進去,它們的韻律都是
一樣的,所以很容易可以修到耳根圓通。
各位現在幾乎都是初學參禪、提話頭,所以會覺得功夫用不上,在逼拶時也不知道怎麼參。「拶」
是古時候逼供犯人的工具及方法。逼供時,在犯人的手指間夾一排竹子,竹子兩頭綁著繩子。審問
時,把兩頭繩子一拉,犯人的手指頭被夾住,痛得受不了,就會說實話。這是一種逼供方法。
為什麼古人會用「逼拶」來形容參禪、參究呢?參禪時的逼拶,就是要使禪和子停止想蘊的作用,
不讓他為了維護自我,而產生融通妄想;也就是要逼禪和子不生起保護自己的融通妄想,而吐出真
實的話。因為大家要了生死的心不迫切、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無明、或是看到會害怕,所以才要逼大
家去看無明的生起處。必須真正能看到並穿透這無明,才能見性。現在,被逼拶時,大家都是茫然
以對;每當主七和尚開示完,要跨步走時,大家就開始害怕、緊張,不知道和尚的竹篦,要下在誰
的肩上?這時,話頭早就不知去向了。
為什麼被逼拶時話頭會中斷?這表示話頭還不夠熟悉。逼拶就像把人裝進水壺裡煮,讓人覺得有一
點點熱、有一點點不舒服,感覺有壓力。就如水要煮開,在沸騰之前,水壺裡會產生壓力。逼拶,
就是要讓禪和子去感覺這種壓力;它與外面的壓力不同,雖然性質一樣,功能卻不一樣。
一般人對事情不瞭解時,會生起疑惑。譬如:幾位同參道友聚在一旁講話,當有人走過去,他們就
不講了。結果,這走過去的人就懷疑:「這些人又在講我的壞話了。有夠氣人(台語)!老是喜歡
在背後講我壞話。」這種懷疑的心,和參禪產生的疑情絕對不一樣。
前面談過夾山未見船子時,上堂僧問的公案。船子是相當有成就的禪師,他在河邊渡船修行,看起
來就像個平常的船夫。而夾山本來就很伶俐,經常向人開示經典義理。當他在開示時,道吾宗智聽
他們一問一答, 「不覺失笑」
,就像拈花微笑的公案一樣。拈花微笑,是佛陀拈花、迦葉開悟而微笑。
這裡的「不覺失笑」只是類似,並不一樣。
道吾的道行比夾山高。他知道夾山講的是經典上的義理,是出自心意識,是夙日熏習的義理,可以
說只是文 般若而已,所以用「不覺失笑」來引導夾山,希望夾山有警覺心,能瞭解自己講的並非
真正修到、見到的真諦。果然,夾山開示完就來問道吾,道吾才推薦他去見船子。
根據〈五燈會元〉的記載(註 1):當夾山去見船子時,船子故意把他推下水。每當夾山要爬上船
時,就叫他道一句;眼看他正要開口,還沒講出來,就又打下去。夾山因此而豁然大悟。
夾山見過船子以後,開示時的境界就不一樣了。道吾想知道船子,有沒有使夾山開悟見性,特地派
人去問他同樣的問題;而夾山所答的,跟未見船子前所答的完全一樣。答案雖然一樣,卻已經是過
來人的狀態。道吾一聽報告,就知道夾山這回是真的徹悟,堪稱是「伶俐座主」了。
憨山大師舉夾山這個例子,省略了很多典故,只把重點放在:夾山因為有善知識引導,有禪機逼拶,
才得以開悟,他悟前悟後不一樣,真正是個棄 參禪的樣子。夾山本來就有很多徒眾、弟子,也常

~58~
常上堂開示,但他並未真正見性;幸好他還很謙虛,願意向善知識學習,才會被船子打落識心作用,
而明心見性。
前面談過,由於新、舊雜毒習氣的影響,提話頭就如水上葫蘆一樣,遏捺不下。遏捺,是中國
禪宗慣用的 眼,表面上有壓抑的意味,其實並不是壓抑,而是有阻止的意思。對提話頭而言,則
應該有消融的意思。遏捺不下,就是消融不下。水上葫蘆一碰即轉,壓它,它馬上又浮起來。就像
念頭一樣,壓這邊,就從那邊出來;叫它不要想這個,它就想另外一個。舉個簡單的例子:山僧以
前有位朋友,平常吃得太好,變得太胖了。他生病去看醫生時,醫生說:「你體重過重、膽固醇過
高、血壓過高、肝脂肪也過高,你必須改吃青菜、減肥。」他為了保命,就把貪吃的習氣改掉。但
是,原來習氣的能量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每年換一部新車。所以,人的習氣是變來變去的,貪
瞋痴也是一樣變來變去。
參禪修行,假定要針對每一種習氣一樣一樣去消除,那是不可能的。必須從無始無明下手,去消融
欲望所需的能量。這才是最重要的。參禪提話頭,就是不分種類地把習氣一網打盡,讓它的種子還
在醞釀、還未起現行時,就被疑情吸過去,而形成綿綿密密的疑團。疑情成片成團後,自然就更有
磁吸情識種子的力量。
再來看憨山大師所提:修行人應該具備的條件。(註 2)
「學道人第一要骨氣剛。次要識量大。次要生死心切。骨氣識量。乃夙習種性。茍為生死心現前。
立志三事具足。是為向道。」
參禪學道的人,要有骨氣。骨氣剛,就是堅定、立志廣大,一心向道、一心要了生死。也就是說,
既然下定決心參禪,就要參到底,不應該找藉口原諒自己,把一切過錯推給別人。骨氣剛,不是一
條腸子通到底,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是剛愎自用。骨氣和識量都是夙習種性,是過去生生世世累
積、串習熏成的種子習氣。當生死心現前,也就是了生死的心很迫切時,就要立志具備這三種條件,
才是具有向道的心。憨山大師認為,參禪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骨氣剛、識量大、生死心切。具
備這三個條件,是為了向上一路。
「至若用心參究。古人 人最初下手。便要離心意識參。」
至於如何真正用心參究或提話頭,祖師大德的 導是:開始下功夫時,就要離開心意識來參,不要
把所有的事都拖到心意識上面。例如有些禪和子被逼拶,到最後就認定:「只要我閉口不答,和尚
也拿我沒辦法;頂多香板多打兩、三下,和尚就會走了嘛!」其實,絕對不只這樣!和尚還有很多
意想不到的手段可用。所以,選擇不答,是心意識的作用;選擇要答,也是心意識在作用。難就難
在這裡。就像很多人開會時都說:「我沒有意見。」事實上,他的沒意見,是選擇不講意見,是壓
抑自己,不是真正沒意見;或者是糊裡糊塗,選擇沒有意見,能躲就盡量躲。
「出凡聖路學。此語學者皆知。及至用心。纔舉一念。便落意識窠臼。如何離得。」
離開凡夫境去學習賢聖之道,這句話修行人都知道。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參禪是為了要向佛陀
學習,是為了要成佛、成聖、成賢,是為了要脫離凡夫心。但是,到真正要用心時,才剛剛舉了話
頭,馬上就又掉入舊有的意識窠臼裡。很多人剛開始被逼拶時,不管逼問什麼,都會想:「我要離
心意識來參!」但是,當香板、竹篦一下,問他:「何處去?哪裡來?」他就立刻開始思考:「要不
要回答?不回答,會多挨打兩下子。要回答,也還是挨打。如果被問到無話可答時,又怎麼辦?」
這就是掉入意識的窠臼裡。答,是意識的窠臼;不答,也是意識的窠臼在選擇不答。像這樣,哪有
辦法離心意識來參?
「以多生習氣。一向在身心世界裏做活計。」
一般人由於多生、累劫累世的習氣,一向在自己的身心世界裡遍計、作活計,想來想去、東想西想,
把自己的色身照顧得好好的。早上起來,「啊!臉要洗乾淨一點。」到晚上,
「腳隨便沖沖就好了。」
很奇怪!臉和腳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分別心?是臉重要?還是腳重要?各位要不要試
試看,是哪一個重要?等一下下座行香時,大家都不要用腳,改用膝蓋行行看!或者盤腿跏趺坐著,
用手來移動!看行不行?為什麼對身體的不同部位,有這麼大的差別對待?由此可知,一切都是自
己的腦筋在作用,作遍計、分別而已。
「墮在五蘊區宇。被他籠罩。超脫不得。」

~59~
分別心一起,就一定墮入五蘊,跳脫不開五蘊作用的束縛。
前面提過飛行員在駕駛艙裡的「空間迷向」,這也是「纔舉一念。便落意識窠臼。如何離得。」一
般人都是依賴五蘊儀表的指示,而掉入舊有的窠臼去造作。只要一念生起,就掉進窠臼,就被五蘊
綁死、綁緊,脫不開它的束縛。一直這樣下去,想超脫生死?難啊!
「至做工夫。現出種種怪事。皆此過也。」
到真正要做功夫時,種種怪事就出現了。譬如:一打坐,身體就發癢、發麻、發痛、發痠,膝蓋腫、
腳拐到…什麼毛病都有,種種怪事真不少。不只這樣,在感受身體發癢時,還會想像有螞蟻爬、有
蜜蜂叮。其實,都是自己的功夫不好,話頭提得不綿密,腿才容易痛。種種問題都是這樣產生的。
「是須要識量廣大。見處超卓。先將身心世界撇過。舉起本參話頭。」
識量廣大,就是見地要清楚、正確,要超越,才有可能把身心的干擾或變化,一撇就撇開、撇過。
不管發生什麼狀況,只要提起本參話頭,什麼腳痠、腳麻、虎頭蜂在臉上爬、螞蟻在臉上鑽…都消
失了。
「如虛空中橛子相似。久久忽然虛空迸碎。便是大人眼界。」
本參話頭一提起,就像拿一截木頭橛子向虛空中釘、向虛空中刺。這樣子用功下去,久而久之,虛
空就會粉碎;也就是疑團會爆破。這樣,才能達到大人眼界。所謂「大人眼界」,是指大開悟者的
見地、境界。
「定不是尋常默照邪禪可比也。」
由這句話來看,憨山大師和大慧宗杲一樣,都不怎麼認同默照禪。
「此段力量。須是一塊剛骨。方纔立得腳跟穩當。若是軟暖柔懦粥飯氣習者。何敢傍其萬一。」
能夠舉起本參話頭,把身心世界的六根門頭一筆撇清,這必須是一塊剛骨才辦得到。也就是必須有
骨氣、決不退縮、也不打退堂鼓的人,才能辦到,才能站得穩;話頭才能提得很熟悉、很綿密,不
管東推西打,話頭都不會被打落掉。例如來果禪師到金山寺的第一天,因為初住禪堂,規矩不會,
從早四板到用點心時,被打了三百多下香板;到開大靜、放養息時,總共被打了四百多下。這當然
是事後想的大約數 ,並不是每支香,他都在數被打幾下;否則,就表示他根本沒有離開心意識,
還是用自我在修行。有很多修行人,只是為了討口僧飯、僧粥吃,並沒有骨氣為離生死而修行;像
這樣的人,連萬分之一都比不上來果禪師啊!
再來看憨山大師講的另一段話(註 3):
「諦觀從上古人。決不是這等。」
仔細觀察古來的祖師大德,他們親近善知識時,都不像現在「這等」人。這等,是指憨山大師在之
前提到的「以固守妄想為誓願。以養嬾惰為苦功。以長我慢為孤高。以弄唇舌為機鋒。以執愚痴為
向上。以背佛祖為自是。以恃黠慧為妙悟…身業不能入眾。口意不能和眾。縱情任意。三業不修。」
古來的祖師大德,都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善知識;當他們親近善知識時,往往一待就是二、三十年。
「但看百丈侍馬祖。每在田中作活。如插鍬子。野鴨子公案。便是真實勘驗工夫處。以此故有一
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誡。」
百丈懷海擔任馬祖道一的侍者時,常常在田中做活,所以才有插鍬子、野鴨子的公案。這些公案的
形成,其實必須師徒之間已經有相當默契,弟子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決心;而師父也是明眼
人,知道弟子再怎麼被勘驗,也願意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勘驗出修行
人的工夫。
「楊岐之事慈明。二十餘年。行門親操。執事百千辛苦。未嘗憚勞。故得光明碩大。照耀今古。」
譬如楊岐方會侍奉慈明禪師,也是二十幾年。他侍候師父,樣樣親自去做,執事非常辛苦,從來不
敢偷懶,所以才能修行有成,光明碩大,流傳古今。這裡主要是說,參禪必須立大志、心要堅定,
能夠長久修下去;不能三心兩意,混來混去,自己甘願墮落沉淪,虛消信施,把信眾的供養白白浪
費掉。而且,人有墮性,很容易沉淪,往往連自己也無法察覺。舉個例子:學院裡有一隻「自來貓」,
牠是自己跑來的,所以叫牠「自來貓」。剛來時,拿東西給牠吃,牠還會躲起來,蹲到遠遠的地方
看,人走到一邊了,牠還是不敢過來吃;一直等到人走很遠了,牠才敢出來吃,吃的時候還一邊提
防著,害怕有人會傷害牠。但是,慢慢地、吃習慣了,牠開始撤消了防衛心。等到很熟悉以後,居

~60~
然就隨處大小便,同學要綁牠,牠乖乖就綁;從此,要放、要綁,都乖乖地任人擺佈。
人也跟貓一樣。當環境如意、順遂時,骨氣就沒有了。就如在這裡打禪七,每天都吃得飽飽的,坐
著「胡思亂想」 ,日子好像也很好過;於是,就跟「自來貓」一樣沒了骨氣。所以,當生活習慣、
習氣一旦形成,覺得自己一切都很安然、很安逸,就會忘記要了生死。如果想要了生死,卻沒有警
覺心去提話頭,那是永遠修不入心的。在禪堂裡,之所以要天天逼拶,就是怕大家習慣了環境、熟
悉了所有運作以後,變成「行屍走肉」、變成「拖死屍」的活死人,那就糟糕了。
「佛說修行之路。方便多門。歸源無二。即參禪提話頭。與念佛持明(名)。皆無二法。第不善用
心者。不知借以磨煉習氣。破除妄想。返以執著之心。資助無明。故用力多而收功少耳。此事如
用瓦子敲門。只是要門開。不必計手中瓦子何如也。」(註 4)
佛陀 導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權巧施設的方便法,目的都是要歸到心性的源頭,這點是毫無兩樣
的。在這裡,憨山大師主要在談「禪淨一如」的修行。也就是說,若根機不具足,智慧不能開,參
禪參不進去時,只好持名念佛。譬如:以前有老菩薩來參加禪七,參禪參不下去,山僧就 他們「念
佛就好」 。但是,如果是年輕人,山僧會問他: 「如果你生病了,要吃特效藥、還是吃土沙粉(台語)
捏的仙丹呢?假定要吃土沙粉捏的仙丹,也不要緊,你就回去念佛。但是,如果要吃特效藥,要斷
煩惱、了生死,就要好好地學現在 的方法。」
各位要吃土沙粉捏的仙丹、還是要吃能了生死的特效藥?好好地做個選擇。所以,好好地提起了生
死的特效藥、提起本參話頭!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7 冊 p.275〈五燈會元〉 卷五〈船子德誠禪師〉宋 普濟撰
註 2.〈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96〈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七
註 3.〈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03〈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七
註 4.〈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09〈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八

~61~
第十八講、離塵精進
2000.11.27
對禪堂裡的施設、鐘板鉗錘、止靜開靜、逼拶問話或開示,假定能反觀自照,安住在自己的念滅處,
安住在自己的空性上,就更容易截斷心念的流動,遠離意識的尋伺、分別、辨別作用。越能離開心
意識的作用,就越能發現自己的思想、動作都只是單純如實的表達而已,絕不會生起第二念來詮釋。
在整個禪堂的運作中,假定能夠經常保持這樣的體驗,參禪的功夫就會慢慢進步。
在禪堂裡被逼拶時,會覺得:不答不行;答了,又好像被逼回心意識之流。其實,想要答或想不答,
都是心意識的作用。以各位現在的功夫,大概只能被逼得死抱著話頭不放,也就相當不錯了。目前
逼拶各位的對話,都還沒有達到勘驗的程度。在逼拶時,要即時的「反映」,就像鏡子如實的「反
映」 ;假定用「反應」,通常都會掉到心意識裡。事實上,重點在看自己的心有沒有停留在空性上。
假定心停留在空性上,即使做出了「反應」 ,也不是「反應」
;假定心沒有停留在空性上,即使只是
如鏡子般的反映,仍然是有連鎖反應的「反應」。
有禪和子提到,對於逼拶時的問話,他沒有「會不會」的困擾,也沒有「想不想說」的念頭;只像
是被冤枉的犯人,在被逼供時有口難言、無從表達。沒錯!逼拶,就是要把禪和子,逼到想盡辦法
也沒辦法用,要逼到徹徹底底放下推敲的習氣。所以,不管怎麼逼拶,各位都應該更用功地提起話
頭,往內參究。正提著話頭時被逼拶,話頭因此而被打落掉,就要趁這空檔生起疑情,對空檔的不
明白處、不清楚處加以參究。因為這時沒有雲霧的感覺,無明會更加清晰。譬如:現在看著禪堂裡
的空間,看起來沒有雲霧;其實,是因為距離近,肉眼還能穿透微小的水蒸氣。換句話說,如果離
我執心太近,即使被無明黏縛、覆蓋著,也無法察覺。所以,在參究時,必須先撥開表層的心意識,
不受心意識干擾,單單的的提起一個話頭。當話頭被逼拶掉時,心自然會抽離無明處,遠遠地看著
自己的無明,就好像遠遠地看著虛空中的朵朵白雲。當無明越凝聚起來,就看得越清晰;在這當下,
只要再加把勁,疑情就會生起來。這時,就可以體驗到疑情生起的狀況,就如明明沒犯罪,卻還被
逼拶時生起的那一分疑。
目前所施設的逼拶、對話,都還不到勘驗的階段。只是在逼各位抱緊話頭,或者當話頭被打落時,
逼各位生出一絲的疑情。各位即使疑情沒有生出來,在被逼拶當下,也可以體驗一下剎那無念的狀
態,使自己的心更加清晰。假定有這些情況,逼拶對各位就有幫助。
至於轉語,就不是這樣的語言表達。所謂轉語,是善知識對行者的一種勘驗。使用轉語,必須用第
二義的語言文 ,也就是用世俗諦的語言文 來表達,但又必須能直指第一義,這時轉語才有力量。
假定對答中提出的轉語,都落在世俗諦上,沒有直入第一義諦,只在邊緣事上,這轉語就是不得力。
對轉語的判斷、審查有很多方法。其中之一是判斷它有沒有跳開「空假中」施設的陷阱。譬如:行
者的答案是不是直來直往?若不是,是不是經過腦筋作用而故意繞圈子?有沒有觸到機鋒?…等
等。有很多根據,可以做為轉語的判斷。又如:一個參禪的行者,假定疑情已經生起,大概不會是
各位現在的這種樣子。當然,如果是薄薄的疑情,一下子就沒有了,就會像各位現在的樣子。但是,
假定疑情能連續、能成片,甚至成團,就絕不是這樣。那麼,會是什麼樣?以後還會談到。總之,
各位現在的樣子,都是還沒有到達功夫熟練的狀態。

問:見空性者是不是一定都擅用轉語?
要看他所見的空性,是在什麼角度見的。假定以四大部派的宗義來看空性,空的範圍和層次就有不
同。譬如:各位現在坐在禪堂裡,再怎麼看,所見的器世間的空,就只是這麼大而已。假定往窗外
看,外面器世間的虛空,就比禪堂內的空還大。假定到合歡山上,四處繞繞看看,又比從禪堂看窗
外的空間還大。假定坐在飛機上往窗外看,整個遼闊的天地,顯現的器世間的空,當然又更大。所
以,小疑小爆破就小悟,大疑大爆破就大悟,所見的自性、空性當然會有差別。雖然禪宗講究的是
最後一剎那的大爆破、大徹悟;但是,小疑小爆破、小爆破小悟的累積功德,也是相當重要。
各位都急著想知道怎麼做功夫、怎麼起疑情、以及不會做功夫的原因。關於這些,許多高僧大德的
體驗,都值得參考。例如元朝的智徹禪師述作〈禪宗決疑集〉(註 1)
,就談到他自己離塵精進的過
程,也就是如何離開外境塵緣的干擾而精進做功夫。

~62~
「緣智徹二十六歲。受戒持齋。專心念佛。至三十一歲。離火宅為僧。參禪請益。師雲峰和尚。
令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智徹禪師二十六歲時,受戒、持齋,專心念佛。三十一歲,因為覺得沒什麼大收穫,又非常迫切地
想離開熾盛的火窟,就想參禪;於是參拜雲峰禪師,請求指點。「火宅」也是指五蘊身;因為五蘊
身的煩惱很苦,像火燒得很熾盛。雲峰禪師 他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在此,順便請各位今天拿張 條,記下這兩個半七所提的話頭。因為參不同的話頭有不同的訣竅。
等大家寫好,山僧會大略的整合一下,在以後談如何做功夫、起疑情時,再把各位使用的話頭要怎
麼參,作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
「遂與光兄結伴。迤邐至於于夔府何堂主庵。所居幽隱就便作住。」
雲峰禪師給了「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話頭後,智徹怎麼參都參不進,因此發誓,非把它參究徹
底不可。於是,跟師兄弟結伴,到了于夔府何堂主庵。這地方非常幽隱,智徹就住了下來,繼續參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自於聖像之前然香設誓。立行三年死限。誓云。我若懶惰。欲求坐臥取安。身粘床凳。陷入無
間地獄。永無出期。」
他在佛前燃香立誓,發誓三年內,要參究出這個話頭;若參究不出,寧可死。各位現在打十個禮拜
的七,只不過起七時,在佛菩薩前告個生死假而已。智徹禪師卻發了誓言,在三年裡,若想要偷懶
坐下來,或躺在床上不起來,寧可陷入無間地獄,永無出期。
「自此晝夜徐行。週而復始。除二時粥飯方坐。其餘茶湯之類。亦不駐足。道友施主相訪。亦不
陪侍。言語省減。只舉箇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發了誓以後,從此不坐、不躺,日夜慢慢經行。只在用早、午齋二時粥飯時才坐下來;其他喝茶、
吃藥、喝湯時都不停止,一直慢慢地經行。為了減少言語,當同參道友或施主來拜訪,也一律不應
酬。日子過得非常單一、純一,沒有其他任何語言、文 或外緣的干擾,二六時中,只在提這個話
頭。
「只向這一 上切切用疑。」
這話頭的重心點不在「萬法歸一」,也不在「一歸何處」,而是在「一」 上。切切用疑,表示非常
迫切、確實,而且強而有力的精進;表示「疑」和「一」是綿綿密密的。關於這「切」 ,將來還
會特別解釋。以前講修念滅處時,也提到過「切」;在修這個法時,它有觀、有照的意思。這裡的
「切切」,重點則在「參」上,表示用力地參,參這個「一」,非要參到起疑情不可!
「有時得力。如青天白日。無一點雲翳相似。」
功夫越得力,疑情就越明白、越清楚,就像沒有一點雲翳的青天白日,顯現出整個清朗的虛空。這
點各位要注意。假定還沒有修到惺惺的狀態,也就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狀態,所起的疑情,會
像打混仗或混水摸魚一樣不清楚;這時的疑,就不是疑情的疑,而是鑽牛角尖,是懷疑的疑、疑惑
的疑,是十根本煩惱所生的疑。所以,疑情和一般的懷疑、疑惑絕對不一樣。不一樣處,就在疑情
生起之前,話頭必須提到得力,突然間,心不再被雜念妄想覆蓋,而出現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
寂又惺惺的狀態,這樣生起的疑情才會慢慢凝聚。
「但覺一 疑情於心中活潑潑地。如珠走盤。縱橫無礙。」
提話頭提到進入這種狀態時,內心會有本覺的自性。這本具的覺性,可以覺到「一」的疑情在心中
很活潑地,如珠走盤,縱橫無礙,這就是如如不動。就如在光滑的盤子上放一顆圓珠,看起來好像
在動又不動,但它可以縱橫無礙。也就是說,這「一」 的疑情非常活潑生動,非常有力量,任何
內外因緣一出現,馬上就被這疑團吸過去融化掉,疑團或話頭並不會受干擾而消失。即使八識田中
的種子還未起現行,只是醞釀著一股「無明」的力量,隱隱干擾著身心,這時,它的力量也會被疑
團吸過去。所以,不要小看「一」 疑情。當它在心中活潑潑、如珠走盤、縱橫無礙時,因緣自境、
和合緣境生起的妄想,都已經不會干擾自心了。它們的能量會徹底地從根部被吸過去,作為疑團本
身活動的力量。所以,疑情得力時,心是清清楚楚,不是混水摸魚,不是不清不楚的狀態。
「到此不知有身在地上行。亦不知有世間之事。」
修到這種地步時,無論在禪堂裡跑香,或在禪堂與齋堂之間走動,都一樣的,不知有身體在地上行

~63~
走;不知有世間的事物;不知外面發生什麼事,都不會受到影響或干擾。
有些人在止靜時,聽到外面的聲音、聽到有人打瞌睡的聲音、或聽到有人盤腿換腳的聲音,覺得受
干擾、想換位置,就告訴維那:「坐我旁邊的人功夫太差了,一支香換腳五、六遍,吵得我靜不下
來,無法打坐。」其實,假定自己有生起疑情,雖然很清楚旁邊人的吵聲,但不會受到干擾。所以,
山僧就告訴他:「幸好旁邊的人一直換腳,吵到你;否則,你的腳會比他還痛,心也跑得不知去向
了。」這些問題幾乎是修行人的通病。
「動靜寒溫。折旋俯仰。大小便利。都無計較分別之心。」
修到「不知有身在地上行。亦不知有世間之事」時,對日常的行住坐臥、大小便利等等,都不會有
計較分別的心。也就是說,大小便、走路、吃飯等等,對他而言,都是一樣的事情,並沒有分別。
例如有些人就會想:「啊!大小便不能修行!」「啊!要去齋堂吃飯了。很好!」
「哎!這茶是苦的。
這茶看起來顏色比較深,應該是普洱茶。好喝!」種種這類的分別心都不會有。
「只隨此疑信步而行。喫粥喫飯。信手拈匙放箸。又不知飯食中辛酸鹹淡之味。」
整個身心,只隨著「一」的疑團而自然行動。例如進齋堂吃粥、吃飯,隨手拿匙、拿筷,有什麼,
就拿什麼來吃,湯舀起來就喝;根本不知碗裡的飯到底好吃、不好吃?是酸、鹹、淡?這些對味道
的分別心,統統被吸進疑團裡,一切沒有分別。
「到此方知是淨念相繼。制之一處的工夫也。」
這時,淨念已經能夠相繼。淨念相繼,是指話頭或疑情能夠相續不斷。這也是「制之一處」的功夫。
制之一處,就和「制心一處」的意義相似,但更屬於〈百丈清規證義記〉「起禪七」(註 2)裡講的:
「夫人心之機不凝結。必不能開豁。」制之一處,等於凝結的功夫,也就是心的凝結功夫。如果心
不凝結,疑情就起不來。所以,在心凝結之前,都還只是念話尾;直到制之一處,能夠凝結、起了
疑情,才真正叫做「參」。
以上這段文 ,是智徹禪師參禪做功夫的態度。各位參禪做功夫時,是不是也這樣用功呢?如果盤
腿參禪打坐時,還知道腳痛、身體痛,都已經是第二念;甚至已經攪和了很久,已經被好幾個念綑
住了。假定心能夠凝結,功夫能夠制之一處,當話頭一提,痛的心消失,就不可能再生起第二念:
「唉!痛!換腳。」
接著,來看智徹禪師講功夫不得力時的樣子。
「此舉有時不得力。」智徹禪師有時提話頭也會不得力,無法生起疑情。有些人參「一」 時,為
什麼疑情無法生起?因為他認為:「一就是全體。一就是一。一好像很少…」但是,當腿盤到很痛
時,就會認為「一是很多」,一支香就夠多了!所以,參話頭不得力,就是因為又掉到心意識上了。
「這一 上疑情旋疑旋失。不落昏沉便歸散亂。」
參「一」 時,如果話頭提得不得力,疑情生不起來;或疑情一生起來,馬上就落失掉,就容易產
生昏沉、掉舉、無記等禪病。通常,疑情一落失掉,就會落入昏沉或散亂。例如:有些人話頭提不
起來,疑情也生不起來時,馬上就落入昏沉、恍惚,然後胡思亂想、掉舉;想到懶得想時,就什麼
都不想,變成一片空白,落入無記,睡一覺。最後,開靜了,「欸!不錯喔!剛才這支香坐得很好,
一下就過了!」其實是睡了一支香,自己卻不知道。
「若用力疑。轉不得力。退之又退。此退之一 。多者不知。」
假定話頭提不起,就自己用力去疑;但因為只是在話尾上轉,所以還是沒力量、還是不得力,功夫
就會一直退下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功夫在退。所以,各位可以自我檢查一下:坐了兩個半的七,
話頭有沒有忘了提?修行要進是很慢,要退卻很快。
「故舉小喻以明斯事。且如世有貧窮之人。聞萬里之外有珍寶所。往而求之。或行一千二千。乃
至五千。而生退還。不復前進。」
智徹禪師舉了一個例子。譬如世間一個很窮的人,聽說萬里之外有寶藏;只要到達那裡,就可以得
到一分。就像各位本來覺得很窮,聽說進禪堂可以得到摩尼寶珠、得到本具的智慧一樣。這窮人一
直走,一千里、兩千里…當他走了三千里、五千里,一算,「哇!還那麼遠。算了算了!不要走了!
財寶也不要了。」
「退之不已。驀然自歎曰。我若退還。枉費前工。永受飢寒貧窮困苦。翻思此寶。去者人人有分。

~64~
何故我自棄之。於此奮起堅志。又復前進。不憚疲勞。不避寒暑。直至寶所。得大富饒。安樂眷
屬。」
但是,又想到自己那麼窮苦;為了解決這個苦,只好一直走,反正一得到寶藏,就可以舒服了。同
樣的,人的五蘊身是火宅,火燒得那麼熾盛,那麼痛苦、那麼煩惱,只好想: 「既然進了禪堂。好!
就繼續坐吧!」一個七、兩個七,雖然生起退失的心,但還是繼續參禪。所以,在修行過程中進進
退退、猶豫不決時,必須有善知識來敲醒。至少,在自己猶豫不決時,他會提醒:「唉!假定這樣
就退失掉,前面的三千、五千里不是白走了嗎?」「這之前所修的參禪打坐,雙腿熬到現在,已經
可以勉強撐一撐。這樣就不坐、不修,不是太可惜了?趕快再提起精神,再精進!」
修行就要和世間人求寶一樣,必須提起大憤心、大志心、堅定心繼續前進,不怕疲勞、寒暑,一直
往寶藏處走。世間人要獲得財富,都必須要有堅定的心,何況是修行、做功夫!所以,做功夫不得
力時,就要提起精神來,將修行所得和所受的苦作個比較:自己修行這麼久了,痛苦、煩惱是不是
有減少?沒有減少的話,就要提起精神來勉勵自己。
當自己的道心退墮時,要怎樣自我策勵?修行都是進進退退,經常退比進多;所以,要策勵自己,
使自己進多退少。假定進三步退一步,還無所謂。假定進兩步,下一回進三步,再退一步,這樣也
還進了四步;總不能進一步退三步,越修越回去,那可就慘了!
「退者。退菩提心。退長遠心。退精進心。佛不欲禮。道不欲修。善知識不欲見。道友不欲親。
話頭不欲舉。只好散誕自在。」
菩提心,是要消融煩惱;長遠心,是要對法有百分之百的信任;精進心,是要一站就站穩、站長,
堅定不移地一路修下去。但是,當心在「退」時,佛也不想拜,道也不想修,善知識也不想見,道
友也不想親近,話頭更是不想提。一提起話頭,就像在嚼甘蔗粕(台語),沒滋味;就像嚼石頭,
硬梆梆的沒味道,心裡還想:為什麼要嚼這無滋味的話頭,使自己苦哈哈的?而且,聽說疑情就像
個熱鐵丸擺在嘴裡,吞也吞不進去,吐也吐不出來,有苦難言,何必修得那麼辛苦?所以,連話頭
也不想舉了。
各位參了兩個半的七,話頭有沒有經常抱住呢?有沒有不欲舉話頭?有沒有散誕自在,反而覺得自
己悠哉游哉?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是這樣:自己住精舍、住茅蓬、住山,聽到鳥叫聲,覺得很好;看
到花開,「啊!這朵花今天開得很漂亮。」「啊!這棵樹很茂盛。」「咦!這水果快成熟了,兩天後
可以吃了!」「哈!今天天氣很好。難得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今天天氣那麼好。把腿盤一下,坐坐
看吧!」然後,舉起話頭「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唉呀!怎麼螞蟻在身上爬?不能打。殺生欸!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舉個兩、三遍,又覺得坐的位置不好,就把腳放下來,出去走走。…就這
樣,變成一個隱士;話頭也都不提了。如果以為懶懶散散、自由自在,就叫做修行,那就完了。
「若有這般退念起時。或是用心過度。或是宿業障深。善根微弱。數數向諸佛菩薩像前。五體投
地。然指然香。發露前愆。求哀懺悔。」
如果有退念生起來,本來想要自己修,修到最後,卻變成這種情形。怎麼辦?要在諸佛菩薩像前五
體投地,把散誕自在、消磨時間的鴕鳥心態及隱士心態徹底求懺悔。不只燃香供佛,還要燃指供佛。
但是,燃指要有方法。不要像某位法師燃指,不知道怎麼燃,最後燃到爛掉,神經又被接錯;雖然
後來解決了,但神經一受到刺激時,就會全身亂動。古人燃指是有方法的。例如:先用繩子把要燃
的手指綁緊,綁到血液通不過手指頭、快要壞死時,再動手去燃;燃到綁繩子的部位,拿起鐵槌「啪!」
一敲,手指就斷了。這樣,神經末端被封住,就不會有錯接的問題。所以,燃指要有方法,不要聽
了智徹禪師講的話,自己就去燃手指頭。
「勇猛舉起話頭。此念如湯消冰。倏爾無餘。純一淨念。」
在佛前徹底求懺悔之後,就要勇猛地舉起話頭來。這時,提起話頭,就像熱湯融冰一樣。先前所犯
的過錯,就像心結了冰;會鑽牛角尖的雜念妄想,也是因為心結了冰,所以不能自由自在。現在,
求哀懺悔,發憤提起話頭,就像燒了一桶熱水,把內心像冰塊的障礙消融掉。這一招「如湯消冰」,
使凝固的結立刻消融掉。消融掉散誕自在、消融掉宿業障深、消融掉一切障礙。
「學者須知。余遇此退念起時。即便然香。發露懺悔。求佛哀祐。即舉話頭。此念應時隨滅。此
是已驗之事。故錄此以警後學者也。」

~65~
智徹禪師每當有退念生起時,便燃香、發露懺悔、求佛哀佑,然後舉起話頭。這時,所有的障礙、
所有不想舉話頭的念頭統統消失。這是他個人的經驗,他覺得相當有效,所以才提供給後學者,希
望後學者在退墮心生起時,也能夠策勵自己,抱緊話頭而不落失掉。
各位現在的話頭在哪裡呢?抖擻精神,提起本參話頭!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38 〈禪宗決疑集〉
註 1.〈禪宗全書〉 第 81 冊 p.490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節臘章 卷第八 起禪七

~66~
第十九講、何處起疑情
2000.11.28.
在打七之前,七支坐法的調身一定要先練好、調好。因為在打七中止靜時,身體如果有一點傾斜,
監香就會用香板校正;這樣,會妨礙修行,也會使話頭無法綿綿密密。如果平常沒練好打坐姿勢,
打坐時傾斜得太離譜,會使氣脈不通暢,造成生理、心理上的禪病。禪病當然也會使提話頭有所阻
礙。所以,各位要利用起香前或抽解時間,在禪堂外活動活動,把脊椎骨拉直。氣脈不通暢,想要
參得好,是很困難的,因為心很快就會被拉回到色身的障礙上。在禪七當中,監香無法一再地幫各
位調整;即使能一再幫各位調整,也不是很好。所以,打七之前,七支坐法的調身一定要先練好、
調好。
在參禪舉話頭的過程中,當感到懈怠時,如何策勵自己繼續精進?前面已經提過智徹禪師的方法。
當舉話頭不得力時,他是五體投地禮佛、燃香、燃指。所謂燃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點香,而是把
香在佛前點燃,然後像受菩薩戒一樣,拿香來觸手、觸腳。各位也可以把香燃好,放在蒲團面前,
當盤腿熬不住時,就拿香觸一下。腳痠、腳痛總比被香觸到還不痛吧!這樣,精神就可以提起來。
覺得昏沉時,也可以這樣做。所以,不要以為燃香只是點香。要精進,哪有這麼容易?當退失道心、
精進心、或長遠心時,就要這樣策勵自己。
大部分的同參都還生不起疑情。如果疑情生得起來,各位的動作、表情、或眼神,絕對不像現在這
樣「金扣扣」(台語),而會變得很內斂。從眼神內斂與否,就可以看出各位是不是已經生起疑情。
智徹禪師在〈禪宗決疑集〉的「懈怠勉勤門」(註 1)中提到:
「此舉不得力者。或是話頭上無疑。或是話頭舉不起。」
舉話頭不得力,就是疑情生不起來,或是話頭想要舉、卻舉不起來。譬如:舉「念佛是誰?誰誰誰
誰……」很快地,話頭就落失掉了。或者,「誰誰誰誰……」跟著就打盹了。話頭根本舉不起、提
不住,疑情更是生不起來。但是,假定提一個有意義的話頭,如「祖師西來意」,腦袋就會胡思亂
想: 「西來意,就是佛法大意。佛法就是要離苦得樂,就是要了生死,要免輪迴…」一連串、一大
堆。這樣用想的,疑情絕對起不來。假定提一個沒有意義的話頭,如「麻三斤」 ,有人就開始想:「麻
三斤有什麼意義?」又如提「乾屎橛」,有人就想:「乾屎橛是什麼東西?它和修行有什麼關係?」
坐在那裡鑽來鑽去、想來想去,最後覺得沒有意義,嚼咀不動,就不舉話頭,話頭當然不得力了。
「或浮或沉。或隨聲色。或逐攀緣。或喜眠睡。皆是懶惰懈怠。恣縱身心。於生死事上用心不切。
隨處樂著。故不得力。」
舉話頭時,有時舉得起來,有時很快就落失掉,就這樣或沉或浮地動盪著。有時,又去攀緣外面的
聲色, 「唉!外面的聲音這麼吵!」 「哇!打叫香了,可以吃飯去了!」有時,又喜歡打瞌睡、昏沉
或昏睡,心想: 「止靜以後,是昏沉打盹的好時節;正好都沒人吵,可以睡個飽。」所以,一止靜
就開始睡,睡到開靜才醒過來,渾身舒暢。有時候,前一晚沒睡飽,止靜後就一直睡。這些都是懶
惰、懈怠、恣縱身心。
了生死的心不迫切,出離心不夠強,菩提心不夠堅定,才會放縱身心,才會懶惰、懈怠。「恣縱身
心」絕對不是放鬆身心。止靜後必須放鬆,但放鬆不等於放縱,不等於懶惰,不等於因故不舉話頭。
這些都不是修行上真正的放鬆,而是由於自己「於生死事上用心不切」的結果。「切」就是迫切、
積極。不迫切,就是不認為它是首要工作。當禪和子被問到自己的生死時,經常都認為: 「還早咧!」
「唉呀!和尚!你大我們三、四十歲,你自己要先了生死。我們還早咧!哪有那麼快輪到我們?」
這就是「於生死事上用心不切」。
舉話頭不得力的原因,就是因為「於生死事上用心不切,隨處樂著」。如果穿得暖、吃得飽,又可
以打盹、睡覺,就覺得很滿意;那樣,舉話頭一定不得力。
「此二種病。余工夫未純熟時。數數而起。」
前面說過,舉話頭不得力,就是疑情生不起來,或者話頭想要舉、卻舉不起來。這兩種病,在功夫
未純熟前一定會發生。為什麼疑情生不起來?因為話頭提得不夠熟練。朝鮮的退隱禪師就曾經舉
出:提話頭有十種病(註 2) 。這部分等到講解話頭時再談。
「只向話頭上決起疑情。」

~67~
碰到舉話頭不得力的情形時,只有一心一意,堅定一個長遠心,決定要舉到起疑情。所以,請各位
務必一心一意,只在話頭上舉來舉去、疑來疑去,非讓疑情生起來不可!
「亦不用分別排遣是非。疑情一起。此念頓消。」
舉話頭時,不要去分別是非。〈信心銘〉(註 3)中也提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有是非的分
別及排遣,例如「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如法、那個不如法。」有了這些分別,疑情一定起不來。
當生起分別心及是非排遣時,只要提起話頭,生起疑情,妄念一定即刻消滅;就如同前面形容的「如
湯消冰」。一般人之所以會分別、排遣是非,都是因為心中結了冰塊,也就是心中打了結。但是,
把話頭提起,只要疑情一生,就像滾熱的湯,即刻把心結消融掉。山僧一再地講轉化、轉念,就是
這個道理。當八識田中的種子要起現行,在還沒起現行之前,念頭剛剛在動,就被疑情吸過來,成
為疑情的動力,這才真正叫做「轉」。
煩惱轉菩提,並不是動嘴巴轉。「哈!這事情跟我沒什麼關係,所以我沒什麼煩惱。」但是,當事
情惹上身時,就開始煩惱,一點轉化的能力都沒有了。例如:有位居士,專門幫人勸解夫妻吵架,
人要怎麼用佛法來面對。她講得頭頭是道。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先生有婚外情時,就想不
通、不想活了。問她:「咦!你以前不是都幫人排解的嗎?把那些方法拿出來用啊!」她回答: 「奇
怪! 別人用時,很好講、很好用;現在自己要用,就沒力了。想要用那些方法,卻越想越氣,越
不甘願。」所以,不要以為「煩惱轉菩提」很簡單,以為可以用世俗的學問、倫理道德、或諮商輔
導來轉。那些都只是暫時消解一點壓力而已,並沒有徹底地從根部轉化;而佛法,就是要從根部徹
底地轉化、轉念。
「…學人做工夫處。乾乾淨淨。洒洒落落。無一點異念上心。將從前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
記得佛說者。祖說者。諸子百家所說者。於此一筆勾下。」
轉念,要在念頭正醞釀、還沒有成形之前就讓它轉,才能夠沒有一點他念上心。這時,心中除了話
頭與疑情外,空無一物。如果疑情不動了,就要再提話頭;等疑情再動了,就會更有力量。在這當
下,就要停在參究疑情上;除了參究疑情,沒有任何其他念頭可以湧現出來。從前生而知之的,或
過去所學、所熏的情量知識,佛說的、祖師說的,諸子百家、孔孟、老莊說的,統統一筆勾下,都
不讓它們生起來。
「直得水泄不通。聖凡情盡。到此參箇話頭。或參無 話。或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肩領荷。
奮力趨前。更莫回顧。」
凡、聖、一切情量知識,統統一筆勾銷。到這時候,只參個話頭;或參無 ,或舉「萬法歸一,一
歸何處」,一肩把它挑起來,勇猛地向前參究下去。只顧往前參究,絕不回頭,鑽不進去也要鑽。
就如古代禪師說的:提話頭提得沒滋味時,就像蚊子叮鐵牛,叮來叮去,都沒有下嘴處;這時,不
必問如何才能到手,只要一直不停地叮下去。突然間,全體身心就能頓入。提話頭、起疑情,就是
要這樣,勇往直前,不能回顧。
「直至歸家穩坐。方是安樂底時節也。」
一直到歸家穩坐,才算是安樂境界。其實,「歸家穩坐」是連踏都不用踏、連頭都不用回,只要疑
情能爆破,當下即是。很多人把「當下」認為就是現在,其實差太遠了。所謂「當下」,一定要瞥
見空性,在那一剎那,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流停止,成為垂直線,沒有橫軸的流動;空間則擴
大到比虛空還大,無邊無界,才叫做當下。也就是說,必須已經見了空性,進入前一剎那的尋伺及
下一剎那的再決識之間;這空檔就是自性處,也就是當下。這時也就是「歸家穩坐」的時節。
參禪提話頭,最可貴是在起疑情;疑情生起以前,都還是摸索階段。假定還有執著、罣礙、或一切
障礙,要起疑情就很困難。所以,一定要下決心,非要參究到起疑情不可。不管話頭是有意義、無
意義,有滋味、沒滋味,都要綿綿密密地參究下去。
「此上兩則語皆出趙州和尚。叢林多舉。每見同道者。於無 上各出異見。或者執空執有。執斷
執常。執空者謂。趙州道無。萬法本無。本性無故。何疑之有。」
在宗門下,自從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答「無」以後,叢林裡參禪的行者,都在「無」
上討論,因而出現很多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有人執空,有人執有;有人執斷見,有人執常見。執
空的人認為:「趙州道無。萬法本無。本性無故。何疑之有。」所以他的疑情就起不來。執空,有

~68~
這種病,是因為把「無」解釋成空無的無。
「執有者謂。趙州道無。指有言無。無中即有。又何疑哉。執斷者謂。趙州道無。萬有皆空。無
一可取。何必疑耶。執常者謂。趙州道無。真性常 。寂然不動。何用著疑。」
執有的人認為:趙州是指這個「無」來說有的;無中就是有,哪裡還會有疑呢?哪還會有疑情可生
呢?執斷的人就說:「趙州道無。萬有皆空。無一可取。」所以何必疑呢?執常的人就說:「趙州道
無。真性常 。寂然不動。」所以何用著疑呢?
「噫。所見偏枯。故有此失。若如此主張。不須用疑得無上菩提者。除是天生彌勒自然釋迦始得。
譬如世間工巧藝術之人。各有所務。未有不疑而成事者也。」
參禪時,舉「無」 作為話頭,就會有這四種病:執無、執有、執斷、執常。這些執著之所以成為
參禪的障礙,都是因為見解上各有偏枯。假定有人不須用疑,就能得到無上菩提,智徹禪師認為,
除非是天賦、智慧像彌勒菩薩、像釋迦牟尼佛,才有可能。智徹禪師舉了一個例子:世間的工巧藝
術,如彫刻、美術、寫 等等專家,都各有所長;他們也必須有所疑,這一筆畫下去,有沒有力量?
這一筆添進去,是不是畫蛇添足?是不是如虎添翼?有這樣的懷疑,才能有所成就。
「此疑之一 。便是思想用謀之心。體同而名異耳。如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各有所疑。方有所
證。此事不必細註。眾所共知。」
工巧藝術的「疑」,是思想、謀慮的心。這種世間的疑,和參禪所起的疑情,不能相提並論,它們
是體同而名異。「體同」是指性相同、能量相同;「名異」是顯現出來的不同。世間的疑,可使自己
求進步,如科學家的疑,可以創新、發明事物;而參禪起疑情,是可以了生死。它們終極的目標不
一樣,但本性都是空的。雖然空性的本體一樣,但名相不同,帶給世間人的路也不一樣。一般的疑
惑、迷惑會使人輪迴,而參究話頭起疑情,卻會淨化八識田中所熏的惡性種子,使人離開輪迴,邁
向解脫之道。兩者的不同處在這裡。就如「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各有所疑。方有所證。」
「此舉參無 者。學人見前尊宿說。把這無 貼在眼睛上。眼睛便是無 。無 便是眼睛。只恁
麼看去。學人領下無 。向長連床上端身正坐。捏定拳頭。咬定牙關。瞠起兩眼看這無 。細則
細如微塵。大則大如天地。或顯或隱。認此為諦當得力底工夫也。」
智徹禪師提到當時行者參禪的情況,他舉一個參「無」 的例子來說明。當時的行者,見到高僧大
德所說:「把這無 貼在眼睛上。眼睛便是無 。無 便是眼睛。只恁麼看去。」也就是說,當手
上拿著麥克風,麥克風就變成「無」 ,變成話頭。當自己在講話,講出來的話,不管有意義、沒
意義,統統變成「無」 。當吃飯、拿碗、拿筷,統統變成「無」 。當時參禪的行者,提起「無」
這話頭,往禪凳上一坐,端身正坐,結好手印,咬定牙關,就瞪起兩眼看這「無」 。當然,這
裡的看,還沒有生起疑情,只是一種觀、看的力量,還沒有轉入參的境界。當行者看著「無」 ,
這「無」 會細到比微塵還細,也會大到比天地還大;這「無」 有時很明顯,有時會消失。很多
行者就認為這是功夫得力了。
「又聞學人謂師開發。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師即令他提這無 。學人信得及。
便即從此。行也無。坐也無。著衣喫飯也無。一切時中皆無。或緩或急。又自云。緩則一切時中
不念自念。念得這無 活轆轆地。又云。若急念時。念 一口氣盡方住。周而復始。亦如是念。
以此為純熟工夫也。」
另外,智徹禪師又舉一個例子:有行者以為某禪師已經開發心地,能引導修行人見本來面目,就去
跟這位禪師學習。這禪師 導行者提「無」 ,行者信任禪師的 導,就直參這「無」 ;從此,
行也無、坐也無、著衣喫飯也無、一切時中皆無;無論行住坐臥、吃喝拉撒,通通提個「無」 。
這行者自己又說:他是一切時中、分分秒秒都不念自念。為什麼能不念自念?如果話頭還需要用腦
筋去提,就是還要念;如果有不舉自舉的功力,話頭自己就會出現,才是進入不念自念。這時,他
念的「無」 ,是「活轆轆地」,像摩尼寶珠在圓盤上如如不動的樣子。又說,當他急念時,是念
到一口氣盡了,才停止不念。週而復始的這樣念、這樣提「無」 。他把這種情況當作功夫已經純
熟。
「余嘗聞學人作如是說。誠恐有誤後人故。設二小喻。識者詳之。」
智徹禪師聽說有學人是這樣子修的。為了怕這樣的說法有人效法,以致貽誤後學,所以,特別再提

~69~
出以上這兩個例子,請大家警惕。
「詳這緩念者。恰如冰凌上擲豆子相似。任其所往。無可羈絆。詳這急念者。渾似更鼓樓上發櫑
一般。一通聲絕又一通。何所益耶。如前看無 者。與念無 者。這兩種工夫。四眾用心者甚多。
如此說來。好似一場戲話。深可惜哉。」
緩緩地提這「無」 ,就像把豆子丟到冰地上一樣,一丟下,只能隨它去,無法控制它。急念的話,
就如在鼓樓上擂急鼓,咚咚……打鼓打得很急很急,一通接一通。這樣又有什麼幫助呢?這就像前
面講——看無 、念無 一樣。
這兩種功夫,「四眾用心者甚多」
,很多僧俗都這樣子修,好像在說一場戲話一樣,枉費精力,實在
很可惜。
「或有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者。詢其來源諦當起疑處。便即支離亂說。或謂何處上起疑者。或謂
一歸上起疑者。或兩句都念者。或單念下句者。學人各自主張一路而不改者。弗可曉也。」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應該整句念才能起疑?或只念一句就可以起疑?或者只念「一歸」就可
以起疑?…等等,有很多不同的主張。智徹禪師認為,這樣的討論與爭執,一點用處都沒有。
「…學人用疑處。須要仔細著意。若用疑時。先須發憤怒心。疑趙州因甚道無。」
另外,智徹禪師還提到,參禪要「徹底窮淵」,最主要是以「發憤怒心」來起疑情。假定沒有發起
一個憤怒心,也就是「大憤心」,就很難起疑情。他說:行者由提話頭而生疑情,必須先發憤怒的
心,也就是很堅定、很有力的心;就如被人說壞話,自己很憤怒地要提出方法來解釋、討論,但又
提不出來,那種悶在心中、有苦難言的狀態,才叫做「憤怒心」。一旦開口罵、動手打,就不是這
種憤怒心,不是悶在心裡發憤的樣子。發憤怒心後,要疑趙州為什麼道無?為什麼這「無」 會有
疑?為什麼參不透這「無」 ?這樣去疑,才有可能生起疑情。
「此憤怒心。或出聲不出聲。學人自取方便。此一箇疑 。單只疑趙州因甚道無。不是看趙州無。
不是念趙州無。今時學人。多是看這無 。念這無 。真可怜也。學人到此惺惺著。須看其僧當
時有疑。再問處云。」
這憤怒心,可以出聲,也可以不出聲。出聲時,是閉口發出鼻音,就像閉著嘴巴生氣「哼!……」
那樣虎虎的聲音;就如有一隻老虎在自己面前,為了要嚇唬牠而發出憤憤的那種聲音。必須這樣子
來參、來起疑情才對。好比有人受到侮辱,或有疑惑不能解決,因而產生一種憤怒的心情;但又不
能出聲,只要一出聲、一開口,就會挨棒、挨打;越覺得憤憤不平,就越挨打,於是更憤憤不平,
這時疑情才會生起來。所以,當各位話頭提不起,疑情生不起,絕對不要問:「唉!師父啊!要怎
麼樣生起疑情呢?」要像一隻蚊子叮到鐵牛、或走路踢到鐵板一樣,或出聲或不出聲,可以依當時
的狀況,「自取方便」。
「單只疑」,是要去疑趙州因什麼道無。就是單純的起疑,不能有雜念,不能給答案,或自己來解
釋。不過,現在的參禪者,幾乎都是看這「無」 ,或念這「無」 ,真是可憐!在元朝智徹禪師
時,已經是這種情形,何況現在的人,也一樣有這樣的病啊!
當行者還在念話頭、觀話頭,還沒有起疑情時,就不能算是參,不能算是真正參入;必須疑情有生
起,才真正叫做「參」。當疑情生起來以後,行者的內心會變成惺惺的。假定在生起疑情之前,心
已經凝結到妄念都不攻心,而且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惺惺的狀態;這時,有疑情生起了,才可
以再逼問、再參究下去。
「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狗子因甚無佛性。此一問疑徹骨髓。這僧求死不欲活。逼得老趙州。和心
膽吐出箇無 。欲收收不得。其僧求死死不得。從始至今疑而不決。所以前人疑的。即是今人疑
的。今人疑的。即是疑著趙州說的。」
「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狗子因甚無佛性。」這一問,疑情才能徹骨徹髓。所以,逼問是有層次的。
如果在參「無」時,疑情都還沒有生起,就逼問下一個下手處,這是沒有用的。必須疑情有了、在
滾動了,才推他一把,給他另外一股力量;這時,這麼一逼問,行者就會被逼得「求死不欲活。逼
得老趙州。和心膽吐出個無 。欲收收不得。其僧求死死不得。從始至今疑而不決。」所以,現在
人所疑的,和前人所疑的,統統一樣;前人所疑的,就是今人所疑的,都是「疑著趙州說的。」
「驀然疑團子上爆地一聲。徹見那邊消息去也。此說且止。言多去道遠矣。」

~70~
說太多了,會離道越來越遠,所以,說到這裡就好。疑,就是要提話頭才能疑;起了疑,才是真正
在參究。越參究,疑情越滾動;越滾動,越有力量;越有力量,所疑的越是趙州所疑的,越是趙州
所說的「無」。所以,現在所疑的,和前人所疑的,是一樣的。
疑團一再地滾動,就會突然間爆破而徹見那邊的消息。其實,也沒有「這邊」、「那邊」
,當下即是。
有關爆破的狀態,以後還會再提到。參禪打坐,很重要的是要有連續的修行。在話頭上怎麼下功夫?
功夫下了以後如何得力?得力以後要怎樣轉生為熟?轉熟以後,應該離開念話頭、看話頭、提話頭,
而生起疑情,疑情還要滾動。疑情有滾動才有力量,才會爆破;有爆破,才有開悟。疑團爆破那一
剎那的現象,就是頓悟。所以,各位一定要提起精神來,好好地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39〈禪宗決疑集〉
註 2.〈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448〈禪家龜鑑〉
註 3.〈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3〈信心銘〉

~71~
第二十講、疑在「一」上
2000.11.29.
這個七,已經有人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腳受傷的同參,跑香時可以自動到外面走道,慢慢經行,
才不會妨礙跑香的圈子和速度。
以下再來看智徹禪師的「指本還真門」(註 1):
「…初學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舉三五次。隨意放收。然後萬法歸一。少舉只在一 上起疑。疑
者疑此一歸何處。歸何處三 。是考究這一向何處安身立命。此三 無疑。疑在一上。」
智徹禪師提到「指本還真」 ,意思就是指向本來的面目,回到真如的心。參禪的行者,要向「萬法
歸一、一歸何處」的「一」 上起疑。先要緩緩舉起「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舉個三、五次以後,
把它放開,看能不能在「一」 上起疑。假定各位的心已經慢慢比較清楚、分明了,也可以舉「萬
法歸一」 ,然後把舉話頭的頻率減少。不要舉得太快、太急,讓它留下空檔,而在「一」 上起疑
情。
要在「一」 上起疑,要疑「一」到底是歸到何處?一歸何處的「處」 ,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到,
到也到不了,這時,才能從不明白、不清楚處來考究。因此,疑就是要考究這「一」到底要向何處
安身立命?「歸何處」三 ,是要返回來,參究「一」到底要安立在哪裡?並不是從「歸何處」起
疑,而是疑「一」在何處安身立命?所以,是在「一」 上起疑,不是在「歸何處」三 上起疑。
「恐一上疑情不起。再舉畢竟一歸何處。」
假定在「一」上還起不了疑情,可以再舉「畢竟一歸何處?」就如參「念佛是誰」,有時參「念佛
是誰」,接下來參「到底是誰」 ;再不起疑情,就參「畢竟是誰」,這樣一直參究下去。
「舉話頭時。或出聲不出聲皆可。」
舉話頭時,出聲或不出聲音都可以。但是,在共修時,出聲舉話頭會干擾到別人。假定話頭提得急,
心會疼時,就可以改用金剛念的方法來提,讓鬱悶在胸中的氣,隨著嘴形的張開而釋放出來。
「但不得太急。又不得太緩。如擊鐘磬一般。勻調擊之。聲則和順。」
舉話頭時,不得太急,也不得太緩。太急,會變成一直在念,只有念而已,胸部也容易鬱悶。太緩,
雜念妄想容易插進來,使整個心都被妄念抓走,話頭就丟在老遠的後面,連自己都不知道。所以,
緩急必須和敲鐘、擊磬一樣,要均勻調和,聽起來才順耳。
「只貴話頭上疑情。得力不得力處取用。切不可信人說。不要開口舉話頭。若信此語閉口禁聲。
後必有患也。」
參任何話頭,都是貴在話頭上起疑情。參禪假定生不起疑情,就根本沒有入參。所以,在話頭上起
疑情,得不得力是最重要的。各位要以起疑情的得不得力,來審查自己的精進狀況。智徹禪師特別
交代,絕對不要相信別人所說的「不要開口舉話頭」 。假定相信這說法,一概閉口舉話頭,「後必有
患」 。前面也講過這種後患,嚴重者會吐血;輕者會氣血不暢。所以,要看自己身體的鬆緊狀況,
調整出聲還是不出聲,要緩還是要急。必須自然運作來調整,而不是一直用腦筋想:「哎!現在胸
部呼吸比較急促,趕快放鬆一點!」或一直想著:「提太急了,會吐血。放鬆一點!」結果,話頭
就不舉了,只是一直胡思亂想,這樣也不可以。參禪第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把想蘊的干擾先
空掉;這點做不到,疑情必然生不起來。
參禪時會產生一些病,例如:參得太緊了,會掉舉、氣血不順,甚至會吐血;參得太鬆、太緩了,
會懈怠、昏沈、打盹。所以,智徹禪師說要「順息免患。」把氣息調順以後再舉話頭來參;這樣,
可以避免沒必要的禍患,也就是可以避免產生禪病。以下就來談智徹禪師的「順息免患門」:
「此舉學人請益處不明白。後得傷心損體之患。余親見兄弟家默默無言者。後來多得吐紅之疾。
詢問其由。他謂善知識不說開口舉話頭。」
智徹禪師為什麼要提這些?就是因為有學人向他請益:為什麼參禪會傷心損體?他舉了一個例子:
他的師兄弟中有人默默無言地參究,參得很緊,參到最後吐血。問起原因,原來是從善知識那裡學
到:舉話頭要閉口默提,不得開口舉話頭。所以才患這樣的病。
「…此患正是氣傷於心。心為血之主。心不能主。氣血妄行。須要調理氣息。血脈舒暢。四大安
和。道則隆矣。」

~72~
胸緊、胸悶、胸痛、吐血、呼吸急促,都是來自「氣傷於心」 。因為「心為血之主」
,心無法作主,
氣血就會妄行,所以必須從氣息的調理下手,讓「血脈舒暢,四大安和」,修行才能上道,才能使
得上力。禪宗通常不講氣息、氣脈、血脈、脈輪;但事實上,在禪堂裡的止靜、跑香,就已經可以
達到順暢氣息、通暢血脈的目的。
以道家來講,氣脈就是指精、氣、神;藏傳則講精、氣、脈。「精、氣、神」和「精、氣、脈」有
什麼不同?這裡是有很大的學問。簡單講,「精、氣、神」是要昇華自己的精神,達到天人合一的
境界;「精、氣、脈」,脈是指空性。兩者在修行上的境界有很大、很顯然的區別。
氣息調理得好,才能使血脈舒暢,四大也就能調和。在禪堂裡,調氣息最主要靠跑香。跑香時,如
果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甩手,氣脈就拉不動。例如:右手必須用七分力前後甩下來,左手則向外甩。
這樣,氣脈才能從腳底拉動,進而使全身通暢。長時間的打坐止靜,會使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退化,
因此,必須趁著跑香時好好地跑。若跑香跑不好,長期坐下去,身體就會不好;跑得好,身體一定
越來越健康。
用正確的甩手方法跑香,而且又跑得透徹時,偶而會發現自己的手肘或腳出現瘀青。明明沒有碰撞
到,卻有瘀青塊,而且會痛。這不用擔心,先用「藥洗」(台語,一種中藥)推一推,繼續再跑;
只要能跑,就跑,用力甩手。雖然第二天起床時,肩膀會又痠又痛,但跑個三、四禮拜,等舊傷好
了時,再怎麼跑也不會痛。瘀青塊可能還會出現,如果繼續認真地跑,瘀青塊的範圍會越來越小,
那就表示舊傷已慢慢消除,慢慢恢復健康了。所以,跑香跑得透不透,是很重要的問題。跑得透,
止靜時就坐得好,不會繃得很緊。如果覺得胸口緊緊的或是會痛,跑香時一定要好好甩手,要賣力
跑,不要偷懶。如果覺得沒精神,就要跑更快;如果精神很好,稍稍偷懶一下,也無所謂。假定覺
得有氣無力,就更要用力去跑。
「謾說小喻。如世有人失去貴重之寶。朝討暮尋。或默默思惟。或開口詢問。或自傷自歎。或逢
人指視。或顧盻而得。如是推窮事理。開口閉口。語默動靜。何疑疑哉。」
智徹禪師舉了一個例子:就像世間人失去一件貴重的寶物,比如幾十克拉的鑽石,就會「朝討暮尋」

早上一醒過來就找,白天、晚上一直找,或一直想:「我到底把它丟到哪裡去了?」到最後,想也
想不出,問人也問不到,就「自傷自歎」。遇到人,就比手劃腳;或「顧盻而得」,東看西看,一直
問:
「這東西到哪裡去了?」一直想著能不能把它推敲出來?到底寶物丟到哪裡去了?這時,他「開
口閉口。語默動靜。何疑疑哉。」問來問去,疑來疑去,這「疑」慢慢就會生起來。當然,世間的
疑惑和參禪生起的疑情是不一樣的。
「再與學人究此病之根源。或飽食重擔。或登山趣步。大略舉此四處。起病之初。此四處喘息上
壅。若不開口出聲舉話頭時。此氣鬱結胸中。傷心損體。自作障礙。妄言坐禪之病。豈不屈哉。」
再來探究這種病的根源是什麼?就像一個人擔重或登山,越登越喘,就會「喘息上壅」,氣堵在胸
中。這也就是為什麼挑重擔的人會「嘿喲!嘿喲!」的喊;就是要讓氣喊出來,不悶在胸中,這是
有道理的。所以,提話頭覺得胸悶時,必須用這種方式來提。也可以利用抽解的時間,去喊一喊所
舉的話頭:「哈!一歸何處?一歸何處?」假定不這樣讓氣宣洩出來,一直鬱悶在胸中,就會「傷
心損體」。這是自己障礙自己,卻隨便說是坐禪產生的病,這樣,豈不是冤屈了參禪頓悟的法門嗎?
現在來看不同根機者該怎麼修?智徹禪師舉了三種不同善知識來說明。
「此舉三種善知識。入門各異。見道不同。或從經 中有悟者。或宿有般若力故。不參禪而悟者。
或有參禪勇猛。工夫未久而悟者。」
因為每個人入門的因緣不一樣;入門不同,見道也就不同,所以禪宗才會有一千七百餘則公案。第
一種善知識,是從經典中一念、一聽,言下便悟;也就是從經 中聽到、看到一句,就有所悟。第
二種善知識,是在過去生中已修得般若力,有智慧力量;這時,不用參禪,一樣可以悟。第三種善
知識,是剛學參禪就很勇猛做功夫,用功沒多久就開悟。這三種善知識,各有不同的功夫。
「此三種善知識。必不能開發初機之人。微細作工夫處。若提向上宗乘。接上上根器則可。中下
之機。難以栖泊。」
各位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經典時,某一句或某一段根本看不懂,就算找別人解釋,也是越解釋
越糊塗。但是,經過慢慢地打坐、起疑情以後;甚至不必到起疑情,只是用任何方法修到心寧靜時,

~73~
腦筋裡就會閃出原本不懂的文句。雖然沒有看過別人的詮釋或解釋,突然間,就覺得它與自己的心
融成一體,不懂的文句都懂了。這就是有悟的現象,也是般若智慧力開發出來的現象。所以,實踐、
力行、實修是相當重要的。
這三種善知識,因為自己沒有經過實參、實修,就無法開發初機者做微細的功夫。也就是說,他沒
辦法指引、 導微細的功夫,但是,卻可以接引上上根器的人。因為這三種善知識都是大根器者,
他們在修行上並沒有遭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有遭遇過困難,也自然會爆發出訣竅來突破瓶頸,而這
些困難,都是修行上很微細的下功夫處。這三種善知識,只能接引上根利智者,無法引導初機或中
下根機者。
「故古德云。學道之人。不具法眼。須具參方眼。又仲尼云。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是以吾輩行腳。須具參方正眼耳。」
要參訪、參學,必須具有眼光,去找能指引自己的善知識。善知識一眼就能看出初機者具備的因緣,
也知道應該用什麼法讓他安下心來修行。
古時候的禪和子,經過一段時間密集修行後,會到處去行腳、參訪。以前的禪師和現在的不一樣。
假定行者的根器很好,禪師覺得自己還不夠資格引導他,就會推薦他去別的禪師處學習;假定行者
的程度實在還太差,講什麼都聽不懂,也會推薦他去比較初級的地方,先接受磨練,打好修行的基
礎。現在的法師、禪師就不是這樣,往往把弟子當作私人財產,不准他離開,甚至要他做牛做馬,
留在常住,為常住効力。這是很不好的心態。
接著,來看叢林裡鍛練參禪人做功夫,是從哪裡做起?
「先舉上床一種。威儀事在精誠。須要跏趺端坐。眼端鼻鼻觀臍。牙關緊咬。拳頭緊捏。」
參禪人當然是從坐禪的威儀開始下功夫。智徹禪師先舉一個例子:「先舉上床一種。威儀事在精誠。
須要跏趺端坐。眼端鼻鼻觀臍。」這是形容「毘廬遮那七支坐法」。為什麼講「上床」?因為古時
候的禪和子都住禪堂的廣單。禪堂是長方形的,從門口進來,先看到的是佛龕;佛龕再過去,是維
摩龕;兩邊的長方形就是廣單。所有的禪和子都住在這裡、坐在這裡、睡在這裡、吃飯也在這裡,
只有上架房才出去,其他時間都在裡面。只有執事人員、西堂、後堂、堂主和主七和尚另有寮房,
不住廣單。古時候的禪堂,窗戶開得少,空氣不怎麼流通,一走進去,都會聞到一股不很好聞的味
道。所以,禪堂的設計實在很重要。
上禪床要有威儀,有精誠。精誠就是有精進的力量,有誠懇、虔誠的心,把威儀引進內心深處;從
外表的精誠來匡救心猿意馬,使自己的心保持在威儀下,不跑出去攀緣,所以必須「跏趺端坐」,
也就是跏趺坐。然後,要「眼端鼻鼻觀臍。牙關緊咬。拳頭緊捏。」牙關緊咬,不是指坐到腳痛時,
上下牙齒咬得吱吱叫;而是不管怎麼痛,也不隨便把腳放下來,再怎麼苦也忍下去。
「待喘息已定。舉個話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不用動口動舌。默默參究。
以悟為期。此是叢林中坐禪儀式樣子。眾所共知。」
慢慢地調息,把氣調穩了。調息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做「九接佛風」。先盤好腿,以七支坐法坐
定以後,先做二十一次深呼吸,讓氣息調柔。氣息調定以後,再開始參。所以,各位也可以練習隨
著呼吸來提話頭,用比較深的呼吸,使心安定下來。止靜時可以先這樣做,然後再緩緩或急急地提
話頭。這是參禪方法的調整。就如日本現在的禪堂,一止靜,就先朗誦四弘誓願,表示自己坐禪修
行,是為了四弘誓願而修,不是為了自利。所以,每個地方禪堂的規矩都會有改變、演變。
做了二十一次深呼吸,氣息定了以後,再開始舉話頭、提話頭,默默參究,不必開口提。如果用金
剛念、金剛誦的方法提話頭,就是嘴形不動,只有舌頭在動。這是叢林裡坐禪的外在樣子。修行是
連外在的威儀都要修的。
接著來看「覺悟玄宗門」:
「…不在端坐無言處。不在刀耕火種處。不在持衣托缽處。且道畢竟在甚麼處。」
功夫做到會做時,自有方便,隨時可以借力使力去修。當外境出現時,不但不受干擾,而且可以借
著外境的力量,加強緊逼話頭而生起疑情。當八識田中的種子起現行,也不受干擾,一樣借著它的
力量而使疑情滾動。修行要會權巧方便地做功夫,才能夠運用自如。假定不會做功夫,只是呆呆板
板、死死地修,參禪就會不得力。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做功夫是「不在端坐無言處」;也就是提

~74~
話頭、起疑情,並不限於端坐無言時才能做。
會做功夫,不一定在端坐無言時,也不一定在砍柴、當伙頭、或耕種時,也不一定在持衣、搭衣、
托缽時。既然都不在這一些時,那麼,畢竟在什麼時、什麼處呢?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覺、才能悟呢?
「良久云。是甚麼。又是箇甚麼。學人於此理會不下。各將本參話頭依前所舉所疑。不必重述。
只要話頭上會活弄。不可滯在一處。」
是什麼?到底是在什麼處?什麼又是個什麼?這樣想來想去、疑來疑去,理會不得;這時,就必須
將本參話頭,按照前面講的方法,自如、緩急地調整,把它提出來、舉起來。話頭提起了,就要活
絡,像一顆珠子丟在圓盤上、像豆子撒在冰上,沒有阻礙,流轉自如。舉話頭就要舉到這種熟練狀
態,能夠自如地使話頭舉來舉去,不會因為外在環境、或內在干擾而打落失掉。要「活絡」,就是
要把話頭提到很活潑,不是死的。提出這一點,就是惟恐參禪人修到最後變成頑空狀態。
「不可滯在一處」,就是不可讓話頭只停留在一個地方;要讓它在一個小範圍內自如地運轉。這就
是為什麼要把話頭放在胸臆間的道理。這樣,胸部就不會苦、不會悶,也不會生病了。
「至於行住坐臥。著衣喫飯。搬柴運水。大小便利。語默動靜。折旋俯仰。迎賓待客。苦樂逆順。
道在其中。須要自有方便使得。」
古時候住叢林修行的人,都是在日常行住坐臥、著衣、吃飯、搬柴、挑水、大小便利、語默動靜、
迎賓照客、苦樂逆順境中修行。道就在其中,隨時可以提話頭,不會被工作打住。譬如:當照客時,
心不會因他人的臉色變化而受影響,完全安住在人與人之間的空檔中。假定能把心擺在虛空中,就
能反觀自照自己的內心;這時,看到所有的人,就像看布袋戲中的戲偶、人物而已,不會因他人的
臉色或態度,而起心動念、起煩惱。這個道理,就和觀心地法門的觀念滅處一樣。所以,在所有苦
樂、順逆當中,自己必須有方便修法,才能悟道。
「會做工夫底人。譬如慣蹴毬子者一般。著頭頭起。著肩肩起。著肘肘起。著手手起。著膝膝起。
著足足起。」
假定不能自有方便,不能借力使力地參究,就是不會做功夫。會不會做功夫,是這樣判斷的。智徹
禪師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善於踢毬的人,球落在頭上,就用頭去頂;球落在右肩,就把右肩聳一
下,讓它彈上去;球落在肘上、手上,就用肘、用手去撥;也可以用腳去踢等等,全身都可以運用
自如。所以,提話頭就要像踢球一樣,必須有訣竅才行。各位要找個時間去踢踢看哦!不管在那裡,
都要有辦法提話頭。話頭從哪裡掉出來,馬上就從哪裡把它接過來,不要讓它跑丟了。智徹禪師舉
的這個例子相當好,就像圓盤上的滾珠、撒在冰上的豆子、遏捺水上的葫蘆等,都是比喻參話頭、
提話頭的訣竅。
提話頭要提到熟能生巧。如果還提得很生疏,「什麼是一歸何處?一就是全體,一就是空性,一就
是…」這樣提,永遠也提不好,提到驢年也還不會參。必須像智徹禪師所舉的踢球例子,球落到膝
蓋,膝蓋也會踢;球碰到腳,腳也可以把球踢起來。話頭要提到這般的熟練、巧妙。
「蹩轉一腳踢過毬門。輥上三十三天十八梵天四空天。周而復始。無一處可收。無一處可著。何
故。」
轉身一腳踢過去,可以跳過球門,滾上三十三天、十八梵天、四空天,周而復始,無一處可收,無
一處可著。這句話很重要!提話頭,不管話頭到哪裡,身體就到哪裡;身體到哪裡,話頭也到哪裡。
也就是說,提話頭,要提到不想提都不行,不想提也停不下來。所以才說「無一處可收。無一處可
著。」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蓋皆因它活轆轆地。所以三界收他不得。無心拘他不得。有如是妙用。如是自在。如是安樂。
又何況三界拘收他不得。盡十方虛空微塵國土亦拘收它不得。任性往來。得無罣礙。學人且道。
那箇是毬子。那箇是蹴毬底人。會麼會麼。且住且住。若逢阿逸多親蒙得授記。設此一喻。」
如果提話頭能提到像踢球一樣,無一處可收、無一處可著時,這話頭就是活轆轆的,到哪裡都沒有
障礙,即使三界也收它不得。這就表示,提話頭可以提到跳離三界,不會落入三界的任何束縛。「無
心也拘它不得。」有心、無心都抓不到它,有如是的妙用,如是的自在,如是的安樂。當話頭提到
活轆轆,無一處可收、無一處可著時,就會達到這種狀況,何況三界拘收它不得,盡十方微塵國土,
也沒辦法拘收它。這時,話頭舉得好、疑情滾得好,就可以任性往來,毫無罣礙,要怎麼修都可以、

~75~
都自由方便,絕對不會因為輪到出坡或當行堂,話頭就沒有,就不能修行了。一樣都可以修。所以
說,哪個是毬?哪個是踢毬的人呢?能不能領會呢?在這種方便自在之下,功夫自然就會得力。
「學人悟得及否。夫信與不信皆出汝心。不信而信。如鏡照境。心境俱亡。何勞念靜。棄有著空。
執法成病。百法十玄。千經萬論。誘引學人。皆歸十信。誠信實信。成佛有分。行解相應。潭澄
月映。信性自心。信心自性。信本自心。本心自性。心性如如。自性自敬。」
這裡主要在強調必須信任方法。信、不信,都在自己的心。為什麼要信?必須不信而信,就會像鏡
子照鏡子。如果能修到心鏡俱亡、能照與所照都消失、能所都超越時,就能夠超越唯識能、所空的
境界。棄有著空,執法成病。所有的經典,都是要行者歸到十信。誠信實信,就是非常虔誠、確確
實實地信任參禪這一法門。這樣,成佛才有分。
人在鑽牛角尖時,會出現一些沒必要的境界,這些當然是虛幻的光影。提話頭或用任何方法修行,
修到制心一處時,也會產生一些境界來干擾。例如:有些人,白天好好的,一到黃昏時就發作;晚
上睡不著,一盤腿打坐,就在地上滾,說是觀世音菩薩要他這麼滾、這麼動等等。
前兩個禮拜,有一位居士從高雄來。他看到法界電視台播放山僧講「大圓滿禪定休息」的課,正好
講到氣、脈、輪。他就找啊找,找到電話而找來了。他說他尾椎的海底輪有個馬達一直在轉、在動,
氣會上升,但還有一個點不通;單是這一點,他就在電話中講了好幾次。山僧告訴他:現在正在打
禪七,很忙!他就說一定要來一趟,要把它弄清楚,把障礙清除。講了好久,請他雙解七時再來。
可是,他迫不及待,第二天,買了火車票就來了;兩點多到,山僧四點才辦事回來。他還是等不及,
跑去住旅館,第二天,就回高雄去了。回去以後又打電話來說:「師父啊!我學的,都是觀世音菩
薩 我的。很抱歉哪!沒等見到師父就回來了。因為我一到你們的大殿,看到那尊觀世音菩薩,正
好就是 我的那個觀世音菩薩。所以,我那個不通的點,一下子就通了。我就回來,不用找你了。」
這就是停留在境界上,不知道自己錯誤在哪裡。這樣修,是很危險的。
「…正眼傍觀。卻是平地起風波。把學人手腳打 七橫八豎。無安措處。到此不免與他整新安頓。
諦當處更 諦當去也。且道即今諦當事。作麼生分付學人。惺惺著諦當事直下來也。各各努力承
當記取。」
修行不要平地起風波,不要打得自己手忙腳亂,沒有安措處,不曉得要安頓在哪裡。修行要安頓在
「諦當處」。什麼是諦當?就是不要在境界上轉。為什麼要這樣「分付學人」呢?就是要提醒參禪
人「惺惺著諦當事」。參話頭,在起疑情之前,會經過凝結的階段;在凝結的前後,心會變成清清
楚楚、了了分明。這種很清晰、很清楚的覺醒狀態,就叫做「惺惺」。提起話頭,生起疑情以後,
就要停留在那種狀態;直到沒力量、進入昏沈、不再惺惺時,即刻再提起話頭,使疑情在話頭舉來
舉去時變得更有力量。所以,在生起疑情之前,如果心處在昏昧的狀態裡,就不是真正的疑情,而
是鑽牛角尖,是根本煩惱中的懷疑。「哎唷!坐這麼久,不曉得腳會不會斷掉?」
「唉!坐了這麼久,
觀世音菩薩都沒來找我!」有些人在打坐時,曾經看到觀世音菩薩帶一斤三萬元的比賽茶來跟他一
起喝,因此,一打坐就開始等著:「唉!什麼時候可以再跟觀世音菩薩喝茶?」像這樣,心都是在
迷惑當中。所以,要「各各努力承當記取」。
「記取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自此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上床下地。出門入戶。動靜閑忙。須要
話頭綿密。疑而無間。出聲或不出聲。隨意方便。」
記取什麼呢?智徹禪師是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各位不管用什麼話頭,就是要記取自己的話
頭;一旦心不清醒、疑情不起,或話頭失掉時,就即刻把話頭提起來。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周而
復始地提;睡覺、下床、離開禪凳、出門、進門,進進出出等,不管是在動、在靜、在悠閒、還是
在忙碌;不管是出坡務、還是進禪堂打坐,話頭都必須綿密、疑而無間。
怎樣才叫做綿綿密密、疑而無間?就是疑情不會消散。所謂「無間」,就是雜念妄想沒有機會攻進
去;話頭提得沒空隙、間隙可讓雜念妄想攻進疑情裡。這時,「出聲或不出聲。隨意方便。」這就
要按照修行的狀況而權巧施設,不是自己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例如:在禪堂共修,坐得受不了
時,就隨意「哼!哈〜」坐得不舒服了,腳就隨意搬來搬去,弄得窸窸窣窣。「隨意方便」不是這
樣;而是要隨著自己話頭、疑情和雜念妄想的拉鋸狀況,調整方法的使用,權巧地施設,自然能消
融紛飛的雜念妄想。這樣,才能坐得好。

~76~
「若至禮佛處。放下話頭。志誠發願懺悔。願終至波羅蜜處。隨舉話頭相接。」
隨意方便,是用什麼樣的方便?假定雜念妄想很多,可以利用小圊時間去禮佛,五體投地地求懺悔。
或者到沒人的地方去獅子吼,把所有的壓抑拋開、拋掉。或者利用養息、淨身沐浴的時間去禮佛求
懺悔。或者在單解七、雙解七時,到海邊去拋念頭。或者用「大圓滿禪定」的「射法」,「哈〜哈〜
哈哈哈……」二十一聲。或用「九接佛風」的方法,把內心的鬱卒、壓抑拋掉。然後再進禪堂。這
樣,才能坐得好,才能把話頭提得綿密,也才能生起疑情而不間斷。這點是很重要的。
拜佛時,可以先把話頭放下,發奮立誓,發大志願,虔誠地發願懺悔,一定要達到般若智慧的開發;
否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所謂發奮立誓,譬如:在止靜時,絕對不換腳,身體絕對不動;
即使坐到腳斷了,也要斷在蒲團上。下這樣的決心,才是發奮立誓。等發願懺悔完了,要即刻提起
話頭,繼續參下去。千萬不可在禮佛、懺悔後,就覺得:「唉!已經禱告過了。沒事了!」就像一
位天主 徒到神父那裡告解,講了很多自己的過錯缺失;告解完一回頭,看到鄰居正好站在後面。
他知道鄰居已經聽到他的告解,一急之下,就說:「跟你講哦!剛才我講的都是假話。你不能傳出
去!」像這樣的懺悔,哪有作用?所以,禮佛懺悔時,絕不能這樣。發露就要真正發露,不能一懺
悔完就散心雜話,使先前的懺悔都變成假的、變成沒效用。
「或於諷經處。卷終至波羅蜜處。如前一般。事務細繁。自宜檢點。」
古時候禪和子住禪堂,有打七時間,也有加香期。加香期就是打七之前加強練習打坐參禪;就和平
常住禪堂一樣,要做早、晚課及出坡,出坡都在禪堂的圍牆範圍內,並不離開選佛場。圍牆裡是選
佛場,禪堂通常就在最隱密的地方。所以,禪和子平常參禪,也是要出坡。在韓國禪堂,平常也要
砍柴、出坡、作務。日本也一樣,不打七時,整個下午出坡,練好體力;不然,跑香跑了幾圈,就
沒腳力,就這邊痛、那邊痛,就得看醫生。禪和子平常不管什麼狀況,事務是細、是繁,都要檢點、
小心;不管坡務、早晚課、或參禪等等;不管閒、忙,分分秒秒都要檢點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不加檢點,會產生很多干擾境界。
「…參禪中境界事非一種。筆舌難盡。略而言之。若論境緣起處。皆出心之所生。心若不生境。
境從何有。」
在修行過程中,每個人每次所起的境界都不會一樣。例如:一個人做了夢,講得言之鑿鑿;聽的人
卻覺得不實在,覺得他只是在說夢話而已。但是,當自己做夢時,也會覺得很真實。會這樣,當然
是因為沒有修「虛幻休息」的緣故。所以,境界是很難形容的。總而言之,假定要論境緣的起處,
「境」指外境,外境落謝的種子生起影境,就屬於境界。「緣」有很多種,比如「因緣自境」,是指
前五根對外境時,進入第六意識所產生的境界。若前五根沒有攝取外境,而是單獨從阿賴耶識的種
子起現行,和第六意識結合,胡思亂想而產生影境,就叫做「和合緣境」。所以,境緣包括因緣自
境、和合緣境兩種。這兩種都是從心生出來的。「心若不生境。境從何有。」也就是說,心不起,
怎麼會有境呢?
「故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心若不生境,境從何有?經典上說,一切業障都是妄想生成的。前面一直提到的心念紛飛,其實就
是妄想。〈金剛經〉裡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經上也說: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所以,參禪要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一切境界都不能執著為有,也不能去分析它會帶來什麼問題、是不是有
預兆等等;不能這樣去推敲,一推敲,就會陷入困境。
「多見學人聞說境界是有。心中歡悅。若說境界虛妄不實。便生煩惱。」
很多修行人修沒多久,就講境界,而且很執著境界,執著它為實有。當然,修行是需要修到相當功
力,才會有境界來考驗。所以,有境界,並不是不好,只看個人怎麼處理。有些人一有境界,內心
就起歡喜:「嗯!我比別人修得好哦!所以才有那麼多境界。我見到佛陀給我摩頂、灌頂。我跑香
跑不動,普賢菩薩就幫我加持,讓兩隻腳一直跑,跑個不停。」或者有些人到寺廟當義工,就說自
己是普賢菩薩再世,因為經常開車接送人。假定對這種人說:境界是虛妄不實的。他就會開始起煩
惱。又如,有些人來打禪七,一來,就講自己什麼時候、到什麼地方打坐過,有很好的境界。但是,
當山僧一棒打下去,不承認他的境界,他就開始起煩惱:「哪有這回事?我到泰國去,他們上座部
的比丘都曾印證我,說我這種境界是很好的修行才能達到。」很多人都落入境界裡做文章。像這樣

~77~
等等的執著,都會產生問題。
「此下重明境界二 皆從昏沈散亂而起。」
所以,現在要重新來釐定「境界」到底從哪裡來。如果心不昏沈、不散亂,就不會受任何境界干擾;
這時,生起境界的能量,就會成為舉話頭的力量、成為疑情凝聚的力量、成為疑情滾動爆破的力量。
這一點很重要。
「昏沈者因懶惰心有。」
為什麼會昏沈?因為懶惰心引起。有了懶惰心,就提不起力量,然後就昏沈:「啊!很累!稍微睡
一下下吧!一天坐這麼多支香,好累。稍微打盹一下吧!」「咦!監香在釣魚。我也參加釣一下子!」
這一來,監香釣魚,維那釣魚,當值釣魚,禪和子也釣魚,整個禪堂就都在釣魚了。這不是很離譜
嗎?這些都是由於懶惰心的結果。也就是因為提不起力量,因為沒有迫切要了生死的心,出離心不
夠強,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修。「我才廿幾歲!院長都六十幾了!我少他四十歲,
最起碼還有四十年可以混嘛!」那就錯了!這懶惰心一起,一定會昏沈,然後就進入恍惚了。
「散亂者因恣縱心生。」
恣縱,就是故意放縱自己的心去散亂。譬如:提話頭時,「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歸何
處?……很沒有滋味。一就是零點五加零點五就變一嘛!一加零也是一嘛!」就這樣胡思亂想。 「太
沒滋味了!什麼一?在禪堂內,我就是一嘛!坐了那麼多年,就由二、三、四……六、七、八、九、
十,一直數下去嘛!哪裡會有一?」這些都不叫做參禪;都是夙習腦筋的習氣在判斷分別、遣除是
非,就是恣縱自己的心。這種情形,就像有些夫妻吵架,太太到寺廟跟師父說:「我家先生怎樣、
怎樣……」打七時,一坐下來,先生的影像就出現。這樣,哪有辦法坐?哪有辦法修行?師父只好
說:
「不然,你念佛好了!」「哪有辦法?一句佛號還沒念完,我先生罵我的聲音就出現了。哪有法
度?」於是叫她到大寮幫忙典座,忙得不得了,沒時間胡思亂想。等到她要回家時,問她:有沒有
比較好?她說:「忙最好,忙到不會胡思亂想。這樣最好!」這就叫做「恣縱」 ,故意放縱自己的散
亂心去攀外緣,不反觀自照。過了幾天以後,她又來問:「師父啊!為啥每次來這裡做義工就很好;
一回到家,看到我先生,就起煩惱?」所以,這種恣縱的心,散亂地去攀外緣,對於治療妄想心,
毫無效果,只能暫時自我麻醉,不能徹底解決根本煩惱。這一點要弄清楚。
「懶惰心是昏沈之本。恣縱心是散亂之根。所以昏沈則境異。散亂則體殊。皆隨妄想之心頃刻百
變。」
心一散亂,就會跳來跳去,一下子這個、一下子那個,閃來閃去,心猿意馬,時時刻刻變來變去,
剎那剎那地變,沒有止盡。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將妄心作了廿六種比喻,例如:「心
如猿猴。遊五欲樹。」心猿意馬的妄心,像猿猴般一直跳來跳去;妄心就是喜歡跳,不喜歡定。但
是,參禪要定又要慧,如果讓妄心不斷地作用,就會被宿世的習氣拉離開正法、正念,而回到原來
的習氣上。「沒代誌就愣愣的啊!若有代誌,就胡亂想啦!」(臺語)這就是妄心的作用。
「心若不起。爭如之何。學人若有此二種心生。即從座起。抖擻精神。使身心舒暢。隨舉話頭。
大起疑情。此念應時消散。」
妄想心一起,所有的境就開始變化。假定有昏沈心、散亂心生起來時,怎麼辦?就要抖擻精神,下
座跑香。當然,在中國禪堂裡是不能這樣的。但有些南傳佛 的禪堂,止靜時,盤不盤腿都可以;
如果昏沈了,可以站起來立參,也可以起座經行。也就是說,在止靜中,可以有很多動作,可以換
腿,也可以站起來經行、走一走。南傳佛 的止靜比較沒限制。當然,平常一個人獨修時也可以這
樣,例如:昏沈、散亂心生起時,就下座,做個獅子吼,舒展一下身心,然後再舉話頭、起疑情;
這樣,昏沈、散亂之心自然就消散。
在我們的禪堂裡,每一支香起香後要跑香;跑完香,去小圊,再回來止靜。這就是怕大眾沒跑香,
會釣魚;沒去小圊,會「懶牛多屎尿」(臺語)
。牛懶得犁田時,就會一下子撒尿、一下子放便。所
以,如果小孩子不用功讀書、理由、藉口一大堆,跑來跑去,大人就會罵「懶牛多屎尿」。參禪也
一樣。怕大眾不精進,乾脆讓大家先去方便、解決一下,就沒有理由不精進了!
「或有不信此說。反引楞嚴經中五十種魔以為實有。豈不聞世尊為阿難言。此五十種魔。皆是色
受想行識五妄想成客塵所覆。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78~
前面的說法,有些人不相信,反而提出〈楞嚴經〉中講的五十種魔事來反駁。事實上,世尊也對阿
難說,這五十種魔事,都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妄想造成的煩惱覆蓋住真心,才會產生「主人
若迷。客得其便。」的情形。假定參「念佛是誰」的主人迷在煩惱客塵上,當然就會起魔事。
「…到這裡。坐斷凡聖路頭。與學人掃蹤滅跡去也。且道那箇是主。萬法歸一。一歸何處。那箇
是客。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至此心無二用。究竟非一。」
不管怎樣,在參禪、舉話頭時,只要生起疑情,就會坐斷凡聖路頭。用話頭來擋住煩惱及懈怠、昏
沈的心,再用疑情來掃蕩所有的客塵煩惱,一切心念紛飛就都能絕跡。所以,「主人若迷。客得其
便。」哪個是主呢?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哪一個是主?哪一個是客呢?是話頭、疑情先起
呢?還是塵勞先起呢?當發現任何雜念妄想生起時,就應該把話頭舉起來橫著,讓妄念流動不了、
遷流不了而消散。這樣,才能夠「心無二用。究竟非一。」也就是必須綿綿密密地舉話頭,使疑情
無間隙、沒空檔。
「或有參無 者。或有參本來面目者。或有參究念佛者。公案雖異。疑究是同。故經云。歸元性
無二。方便有多門。於此。學人各將本參話頭。自重自保。勇猛挨拶將去。」
雖然話頭有很多種,有人參「無」 公案,有人參「念佛是誰」 、
「本來面目」…等;但不管公案、
話頭是哪一個,都是同樣的道理,照這樣修就對了。所以說,要回歸見自性,是沒有兩樣,只是「方
便有多門」而已。因此,要依個人的根機和障礙,決定用哪一個話頭作為參究的手段;到真正入參
時,就要各將本參話頭舉起,自己重視、自己把握、自己護著,一直逼下去。要舉話頭、要參究到
起疑情,就要不斷地舉,絕對不能夠間斷;只要念頭一生起,就舉;念頭不來,就在空檔上參究;
若有念頭再起,就再舉,必須挨得過這些逼拶,挨得過這種苦。
「至拶不入處。驀地和身透過。直向那邊孤峰頂上。」
很多人承受不了疑情生起時產生的苦受,就會轉到「哭」上;一哭,就會把這種痛苦散發掉。或者
轉到笑,把苦散發掉;或者去想別的事,暫時停下來不參,然後轉到根本煩惱上鑽牛角尖。這就是
疑情的力量被轉移掉了。但是,這種轉移,並不是一般初學者能用腦筋控制的,往往自己掉到什麼
狀況都不知道;即使疑情轉為疑惑了,自己也不知道。修行也就難在這個地方。所以,必須挨拶下
去!一直拶到「拶不入處」。換句話說,就是要一直逼問自己:「念佛是誰?到底是誰?究竟是誰?
誰?誰……」一直追問,問到突然間沒有念頭,就停下來。只要念頭一起,就再提「誰」。如果提
「誰」可以擋住念頭,那麼,只提個「誰」就可以了。若提個「誰」還擋不住,就再逼問「究竟是
誰」。所以, 數的多少,就看念頭的強弱而定。例如:念頭一起,只提「一」,念頭就沒有了,那
就提「一」。假定不行,念頭還是起,就提「一歸何處」
。如果「一歸何處」還是不行,就重頭提「萬
法歸一,一歸何處。」必須能夠運用自如地逼拶。不經過這樣的逼拶,就很難修進去。
至拶不入處,就是要逼拶到再也拶不下去。也就是不管怎麼拶、怎麼砍,都不會使疑情產生破綻、
間隙。即使有,也可以用話頭把破洞補好。所以,疑情的生起,是用話頭來補它的空檔;就像輪子
若「破空」(臺語),就要補起來。疑情若破空(臺語),就用話頭來補,才會生起能量,不會消散
掉。這樣拶到拶不入處時,突然間,就能夠身心一起穿透過雜念妄想,使疑情爆破。所以,要穿透
幻化的表相,才能顯露本具的心光。要穿透,就必須爆破疑情。到這時,就可以一路到達山頂峰。
「盤結草庵。呵佛罵祖。若到這般田地裏。把佛境界做魔境界說亦得。把魔境界做佛境界說亦得。
所以道。逆行順化。鬼神莫能測其機。」
修行達到這種狀態,心就一直保持在空性上;不管外境多困難、艱鉅、別人認為多麼挫折,同樣可
以如逆水行舟地往上走,可以隨順不同的根機來度化眾生。這種大機大用,連鬼神也不能測知。例
如:有位居士打電話來,說他去參加某個修行以後,自己內心想什麼,別人馬上就知道,害得他不
曉得怎麼辦。正好,他打電話來時,山僧跟他講的話,也正是他內心所想的,因此,害得他更加惶
恐,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假定心保持在空性上,那是連鬼神也不可測、進不來。會有鬼神來左右,
會有魔事來干擾,必定是自己的心處在散亂或昏沈中。至於〈楞嚴經〉中講的五十種魔事,當修行
人空掉色蘊後,會有十種魔事;但在沒有空掉以前,所有發生的境界,還是很淺的魔事。沒有空掉
色身、感受、或者想蘊,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都只是自己的心散亂、胡思亂想造成的,是幻
化的;要不然,就是被其他眾生占據而產生的後遺症。打起精神來,提起話頭!參!

~79~
―――――――――――――――
註 1.〈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42〈禪宗決疑集〉

~80~
第二十一講、參話頭十病
2000.11.30
在講做功夫之前,必須先講一下參話頭常犯的十種病。了解這十種病,使自己不會掉入這些禪病裡,
參禪才會得力。在古時候,禪師和弟子之間彼此都很了解。當禪師的,不但要知道禪和子的相貌,
也要了解他的習氣和障礙,看他找到的話頭是不是契機;這樣,才能開導他,使他的功夫得力、落
堂。至於和尚、長老,在打七時,通常一天中有三支香——早板香、午板香、晚板香必須進禪堂開
示,但時間都很短,大約十到二十分鐘左右。
「話頭有十種病。曰意根下卜度。曰揚眉瞬目處挅根。曰語路上作活計。曰文 中引證。曰舉起
處承當。曰颺在無事甲裏。曰作有無會。曰作真無會。曰作道理會。曰將迷待悟也。離此十種病
者。但舉話時。略抖擻精神。只疑是箇甚麼。」(註 1)
參禪人舉話頭時、或善知識與禪和子對話時、或禪師勘驗禪和子的彼此對話中,會產生什麼樣的病?
朝鮮曹谿宗的退隱禪師歸納了舉話頭的十種病。哪十種呢?一、意根下卜度。二、揚眉瞬目處挅根。
三、語路上作活計。四、文 中引證。五、舉起處承當。六、颺在無事甲裏。七、作有無會。八、
做真無會。九、作道理會。十、將迷待悟。
參禪人舉話頭或被勘驗時,應該離開這十種病。萬一落入這十種病,就表示沒有安住在瞥見的空性
上,沒有在疑團爆破後安住在空性上。假定發現自己犯了這些病,就要趕快舉起話頭、抖擻精神,
只能剩下一個「甚麼」,只疑個「是甚麼」,繼續參下去。這十種病的意思是什麼呢?
一、意根下卜度。
意根,指第六意識。就是在想蘊的作用下,憑想像來揣摩、猜測。比如一個人根本沒到過倫敦,只
讀過倫敦的地理、歷史,就上臺去 倫敦的歷史、地理;講來講去,愈講愈心虛,因為都是憑空想
像的。參話頭也一樣,疑情沒有破,沒有實際見到空性,只對禪師所有的問話選擇「答」或「不答」;
這就是在意根下卜度。被禪師逼拶時,如果認為:「我不答,頂多被香板多打幾下!反正和尚最後
總會停止逼問,總不能把我逼死嘛!」這也是意根下卜度,表示疑情沒有力量、沒有爆破,沒有小
疑小悟。犯了這種病,所有的對話統統都錯,都沒有回到方法上用功,都還沒有生起疑情。
有些人參禪參不進去,為什麼?「念佛是誰?我沒有念。念佛是誰?是他在念!」想一想,左右看
看,是誰在念?噢!是他在念啊!就是這樣,這就是意根下卜度。「念佛是誰?不明白,很苦啊!
到底是誰?不知道!」於是就改變方向,變成「會苦的是誰?」苦到最後,又變成「會吃飯的是誰?」
「腳放下來就不苦,那這不苦的是誰?」就這樣轉來轉去,一下苦,一下不苦,變來變去。然後又
想: 「怎麼我這隻手會動?」就忘了去追究「念佛是誰」
。這些都是掉入想蘊的融通妄想,都是憑空
推測,不是參究。參究絕對不能離開參究的源頭,不能轉移問話的方式,不能轉移答案,也不能陸
續給答案;這些都是在意根下卜度。
二、揚眉瞬目處挅根。
舉話頭時、被逼拶或被勘驗時,被對方的表情或動作變化所吸引,或受影響、干擾,或停留在一個
點上忖度、猜測,那就不對了,就是「挅根」。例如:監香在候香時,抄手香板站在禪堂門口,眼
睛張得大大,一看有哪個人打瞌睡,就直直走過去,「啪!」香板一打就回去;這時,他不能停下
來或回頭看。因為被打的人一定「面色難看」 ,他若看到,會起煩惱:
「唉唷!我是在供養你耶!你
打瞌睡,我打你,是為你好。我用香板供養你,你竟然擺那麼難看的臉色給我看!」然後,被打的
人也起煩惱:「明明我沒睡著,你還下我香板!你下香板時,我正好抬起頭看到你的臉色;你一點
都沒有慈悲心,你是用生氣的心在打我!」
連下香板這種小事,也會被對方的臉色或動作所影響,何況是在參禪時!譬如前面講過的公案,馬
祖扭百丈的鼻子;假定百丈生氣了: 「哼!這師父真不慈悲,講個『野鴨子飛過去』而已,就把我
的鼻子扭得這麼痛!」這就是被善知識的動作影響了。假定心能夠立刻回到疑團或話頭上,就不會
被他人的言動影響;雖然色身上有很清楚的感受,但不會掉入受蘊上作文章,想蘊也不會被牽著鼻
子走。所以,舉話頭必須做到不陷入「揚眉瞬目處挅根」。
三、語路上作活計。
就是從公案、話頭的語意、意涵上求了解,讓自己可以耍嘴皮。例如「祖師西來意」,有些人就從

~81~
很多經典上去想、去附會,然後自認為「我會了,我懂了!」這就是在「語路上作活計」。又如有
些人參話頭,追問「念佛是誰」 ,參了一會兒,就想: 「我最討厭念佛!」這也是在語路上作活計。
或者有些人參「念佛是誰」,參了一會兒,就想: 「這跟念佛不是一樣嗎?為什麼要參『念佛是誰』?
參『念佛是誰』,又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我還是回來念阿彌陀佛。最起碼,在我往生時,阿彌陀
佛會現前來接引我。我念阿彌陀佛就好!為什麼要參『念佛是誰』呀!」這就是在語路上作活計,
都是憑空想像,想去了解它的道理。
又如:曾經有一回打禪七時,在庭院裡行香逼拶,從七點到十一點,邊念佛、邊走;一打站板,就
停下來,一個個逼問「念佛是誰」 。逼、逼、逼,最後,有一個剛當完兵回來的年輕人,被逼了幾
次,就很生氣地站出來,繞著山僧轉了三圈,說:「你不要問我這些無聊事!我不知道我是誰,還
會來參加禪七嗎?」就是要逼到這種程度。假定自以為知道自己是誰,也是在語路上作活計。
四、文 中引證。
引經據典來附會公案的意思、或善知識逼問的話,就叫做「文 中引證」。這也是很多人會犯的毛
病,尤其義理背得越多的人,就越會引用公案。例如: 「狗子還有佛性嗎?趙州說無,我也說無啊!
趙州說無就對,我說無,為什麼不對?」等等,想引用祖師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話是對的。或者: 「佛
法說修行要進入無心。現在,你逼我,我不開口,不就表示我是無心嗎?」這也是文 中引證。所
以,引經據典、附會話頭的含意,或者解釋話頭的意義,都不行!都是病。
五、舉起處承當。
就是對所使用的話頭或公案,認定可以從舉起話頭處思維它的意義。比如舉「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就從這舉起處作為思維的目標。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嗯!萬法歸一。
所有的法都會生滅。那會生滅的,當然都要歸到空、歸到一。那一要歸到哪裡去?」這樣用公案本
身的文 來推敲、思維;透過這樣的思維、推敲、了解,來理會它,就是在舉起處承當。又如被問:
「念佛是誰?」就答:「我叫×××!」「念佛是誰?」「我三十歲。」
「念佛是誰?」「我是男眾。」
「念
佛是誰?」「我是大比丘。」「念佛是誰?」 「你不要問無聊事!我今年三十九歲。」這都過不了關。
都是在舉起處承當,把它當作目標來解釋、來給答案。這些都是錯誤的。
六、颺在無事甲裏。
很多參禪人都以為:禪是一種寂靜不動的狀態,是純粹、不主動是很被動。好像活在一種什麼事都
沒有、一片空白裡。這就很糟糕!這是一種無記,是一種是非不明、闃爾昏住;以為天天有得吃、
有得坐、涼涼的,很不錯,坐著還可以打盹。「啊!日子滿好過的!大家都禁語,有什麼過錯,也
沒人來講我、批評我!啊!實在太棒了!」所以就颺在無事甲裡。這是最容易走火入魔的。當自己
覺得「攏沒代誌」(臺語)時,外界的眾生就會進來占據自己的心,使自己不能做主,;有時甚至
還讓自己顯一點神通:「欸!我知道你心裡想什麼?」 「喔!我預見等一下會發生車禍。今天不能出
門。」曾經有一個修行人,修到甚至每天早上起來都必須先照鏡子,看自己的臉色:「嗯!還可以
看!今天可以出門。」若看到自己臉色不好,就躲在寮房裡,不敢出門。所以,參禪若掉在無事甲
裡、颺在無事甲裡,那是沒發瘋也會抓狂,鐵定會走火入魔。
七、作有無會。
有和無是對立,是二分法。拿對立的二分法作為審判公案的標準,就是「作有無會」。例如:認為
「我這身體在打坐,是無、是空,是什麼都沒有!」這就是作有無會。事實上,當還有對立、對待,
還有二元之分,就是還有揀別。所以,三祖的「信心銘」裡就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揀擇
就是分別、遣除。若還有二元、還有對立,就是用「有無」來領會;用這種領會來判斷公案,是不
對的。或者以天臺宗的「空假中」觀來解釋、理解公案,也會落入「有無會」;這樣做,也會出問
題。
八、做真無會。
參「無」 時,以為「無」就是指絕對的空無;這樣,也會掉入瓶頸。若把「無」做為真無來了解,
以為公案舉出來的是空無,也會有問題。
九、做道理會。
就是用融通妄想的思惟方式,把公案歸納、演繹、推理,而以為自己知道:「啊!對!以後有善知

~82~
識問我什麼,我就這麼答!」這就是用腦筋去推敲。用腦筋推敲,一定會離開公案發生時的狀況。
每個公案有它的歷史、時代背景,有它的修行程度背景;有師徒之間的默契,有禪師對弟子求法心
切的了解,有弟子對禪師的信任程度等等。很多因素牽涉到公案的意涵、變化,因此,根本不可能
用一般道理來演繹、歸納、推演。有些人蒐集了很多公案,歸類整理成系統,再演繹、推論;最後,
只要禪師問什麼,他就答什麼,把它當成道理來了解、理會、知道。這也是參禪舉話頭常犯的一種
病。
十、將迷待悟。
參禪作功夫時,絕對不能有一個等待開悟的心, 「我什麼時候才會開悟?」有人問:「參念佛是誰會
開悟嗎?為什麼我坐了三個七還不開悟?」山僧回答他: 「可能要二、三十年呢!」
「要二、三十年?
如果還沒開悟,我這一生不就沒辦法了生死了?難道沒有一、兩天就可以開悟、了生死的法門嗎?」
假定能夠不修,一、兩天就開悟,各位就可以到處吃香喝辣,口袋裝得滿滿了!假定每個來打七的
人,被山僧用將軍竹篦一打,就開悟;那山僧坐在這裡,不到一個鐘頭,整個禪堂就塞滿紅包,連
要走出去的縫都沒有了!
曾經有一位法師,他在出家前是乩童,出家後也滿有修行。他經常幫人辦因果,一部又一部的遊覽
車去找他。有一天,山僧去參觀他的道場。只見一個圓桌,比我們的佛龕還大,大概是十六人份的
圓桌;只一下子功夫而已,紅包就堆得尖尖的,像一座山。後來聽他喊了一聲:「某某法師,你帶
這位去辦一下!」山僧跟著去看他要辦什麼,原來是這個人要捐一百萬!現在臺灣的佛 就有這種
現象。如果一位法師會幫人辦因果,很快就會紅!
參禪不能將迷待悟、守株待兔,想要瞎貓碰見死耗子,一直等:「我有瞥見過空性啊!我現在只等
著開悟而已!」這樣子將迷待悟,是不行的。
以上這十種參話頭常犯的病,一定要全部離開。假定能離開這十種病,在舉話頭時抖擻精神:當話
頭打落失掉,一察覺,立刻再舉起來;當話頭一提,妄念沒有了,就停下來,再參究這話頭的源頭
在哪裡?這主人是誰?這空性的主人是誰?當提得沒力量、昏沈了、點頭了,一察覺到,就抖擻精
神,再提起話頭「無」!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448〈禪家龜鑑〉

~83~
第二十二講、更不問如何 若何下手
2000.12.01
「此事如蚊子上鐵牛。更不問如何。若何下嘴。不得處。棄命一攢。和身透入。」(註 1)
參話頭,提起「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對這「何處」不明白,很多人就覺得:
「好苦哦!都不明白、
不清楚!」事實上,就是要在這地方去參;但很多參禪人到此就放棄了。講到參話頭常犯的十種病,
他就說: 「你已經把我所能做的及所學的,都用這十種病堵死了嘛!我根本不能呼吸、不能活了!
這十種病一舉出來,我的腦筋就完全不能動了,還參什麼話頭?這方法我怎麼能修?根本不能修
嘛!」所以就放棄。那就很可惜了!這裡就舉一個例子:「此事如蚊子上鐵牛。」參話頭,就像蚊
子叮鐵牛,叮得下去嗎?叮不下去的。
叮不下去是什麼意思?當舉起話頭,就像踢到鐵板,硬梆梆,腳趾頭還會痛。怎麼辦?「更不問如
何。若何下嘴。」都不須問、不能問如何下嘴。再叮,叮不下去,又問:「這隻鐵牛都沒有孔,要
怎麼叮?」這就是不會參。參禪不能開口問,越問,腦筋動得越多,就越嘗不到蚊子叮鐵牛的滋味。
參禪就是要去嘗這種蚊子叮鐵牛的滋味。所以,山僧打算準備一些鐵珠子,在逼拶時,若有人開口,
就塞一顆到他嘴裡,讓他吞也吞不進,吐也吐不出,他就會死了這條心,不再動腦筋問:「我應該
怎麼做?應該如何下嘴?」然後,他就能從這「不得處。棄命一攢。」棄命一攢就是要大死一番;
連命都不要了,不管話頭有滋味、沒滋味,就是拼命地啃進去。不管什麼熱鐵丸吞不進、吐不出,
就含著看!只要在這「不得處」放下愛惜生命的想法和執著,讓自己大死一番,再醒過來,這時的
「一攢」 ,就會「和身透入。」整個身心就會穿透過堅固如銀山鐵壁的束縛,穿過牢不可破的身心
障礙。
由參話頭常犯的十種病,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參公案、話頭,不能和一般打坐或修四禪八定混為
一談。四禪八定是世間的禪定法,不屬於出世間的禪法。參禪是一透就能透過世間、出世間的禪定,
由此而開大智慧。參禪並不是停留在靜態、寂靜,或枯木死灰、頑石一樣的斷滅境界。參禪只疑「是
個什麼?」當這疑團、疑情一爆破,一定可以意解心開、心花怒放;在禪宗,就用一個「★〔囗@
力〕 」 來形容。
「話頭不得舉起處承當。不得思量卜度。又不得將迷待悟。就不可思量處思量。心無所之。如老
鼠入牛角。便見倒斷也。又尋常計較安排底是識情。隨生死遷流底是識情。怕怖障惶底是識情。
今人不知是病。只管在裡許頭出頭沒」
這是很重要的。不可思量的地方,心無所之,就「如老鼠入牛角。」老鼠鑽入牛角尖以後,「便見
倒斷也。」剛開始,看牛角寬寬、有得鑽;鑽到裡面以後,沒得鑽了,還要不死心、繼續鑽,終得
「便見倒斷」。所以說,不可思量,不得卜度,就是這意思。再怎麼思量、卜度,都會進入一個盡
頭,會有個結局、結果。「又尋常計較安排底是識情。」平常計較、安排的,都是識情,也就是情
識;都是意識的作用,是過去所熏的習氣,是串習產生的認識、判斷而已。 「隨生死遷流底是識情。」
會「怕怖障惶底是識情。」這些都是病,但一般人都不瞭解。 「只管在裡許頭出頭沒。」頭出頭沒,
就是生死輪迴的意思;不知道這些都是病,就在這裡面輪迴不已。
有時候,疑情會有小爆破而瞥見空性,但都很短暫,「啪!」就又回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根
深柢固地被五蘊束縛著;不管我執心如何去除,都即刻再回到色身上。就有人問:「我打坐時,一
下子就空掉,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但一下子又回來,又想了。剛剛坐得很好,坐到沒有念頭時,好
像身心都空掉了。但一下子就這邊痛、那邊痛。怎麼辦?」這樣哪能空?接著就想:「說什麼五蘊
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空即是痛、痛還是痛!」想來想去:「啊!這參禪的方法一定
有問題!我這麼聰明,怎麼會參不出來呢?這些祖師一定有問題!」所以就不參了。
參話頭,當察覺到話頭沒有了,要把它找回來;找到了話頭,就停留在沒有念頭的空性上參究,一
直參到有疑情生起、疑情在了,甚至凝結的力量加強了,還是繼續參。假定疑情慢慢變得沒有力量、
不動了,就再提話頭,再凝聚疑情的力量。要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話頭上做功夫。但是,很多
人都沒有這種耐性。各位自己可以算算看,打了三個七,二十一天了,今天進入第二十二天;一天
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鐘六十秒,再乘二十一天。乘乘看!有那麼多秒,自己的話頭出
現幾次?話頭擺在心中幾次?這樣一算,就知道自己有沒有在做功夫了!

~84~
提話頭做功夫時,什麼時候要提得緊?什麼時候要提得緩?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覺得提話頭很沒
滋味,為了不去想它,就跟念佛一樣: 「念佛是誰、念佛是誰……」念到睏去了(台語)。哦!醒過
來了,再繼續: 「念佛是誰、念佛是誰……」念一下子,又沒力氣,又睏去了。不然就是: 「念佛是
誰、念佛是誰……嗯!念佛是誰?參這念佛是誰,到底要做什麼?要開悟嗎?來這裡三個禮拜了,
念佛是誰真能讓我開悟嗎?念佛是誰真能了生死嗎?」疑東疑西,很快就落入十病之一,甚至有時
還十病一起來。一般人一次只生一種病,醫生很容易醫治;參禪的病啊!通常不是一次一種,而是
複雜的、十全的病。一般講「十項全能」,參禪是十項全病,通身是病,身心內外都是病!
「工夫如調絃之法。緊緩得其中。勤則近執著。忘則落無明。惶惶歷歷。密密綿綿。清音普矣。
急則動血囊。忘則入鬼窟。」
做功夫要像調絃, 「緊緩得其中。」什麼時候要快?什麼時候要緩?什麼時候要逼得緊?什麼時候
要單提一個 ?都要進入中道;調和得很好,才能夠入參。 「勤則近執著。」太緊了,容易執著;
「忘
則落無明。」太鬆緩了,容易把話頭忘失或故意把它忘掉。因為提著沒滋味,就不參了,這時就會
落入無明。 「惶惶歷歷。密密綿綿。」要以謹慎之心達到清清楚楚、綿綿密密。所以,參禪就跟調
琴絃一樣,緩急要得中;緩急調得好,彈出來的音就很清脆,「清音普矣。」普,就是遍一切處,
會令人繞樑三日都不忘失。
做功夫也一樣, 「急則動血囊。」太急了,會使氣血、氣脈沸騰。有些人話題提得太急,會覺得胸
部痛,渾身繃得很緊。假定要檢查自己修行提話頭是鬆、還是緊,可以摸摸頸子和肩膀彎處的兩條
筋。如果這兩條筋摸起來軟軟、鬆鬆的,表示已經放鬆在修;假定摸起來硬梆梆,表示心繃得很緊。
通常,主七和尚或監香下香板時,也是打這兩條筋,就是要讓氣從這裡出來,使禪和子放輕鬆。有
些人一緊張,全身就繃得很緊,尤其在觀呼吸時,兩個肩胛骨就會往後聳,變成鎖骨式呼吸;這樣,
呼吸會不順暢,會急促,胸部就會痛,甚至會嘔血、吐血。所以,打坐要有方法,要放鬆。
話頭提得緊或緩,會影響身心的緊張和放鬆;身心的緊張或放鬆,也會影響提話頭的快慢、緩急,
所以兩者都要調整好。「忘則入鬼窟。」提話頭提到最後,覺得很無聊,就把它忘了;忘了以後,
就落入無明。意思是說,假定太精進,一直念「念佛是誰……」就容易落入執著。所以,提話頭,
不是念: 「無、無、無……狗子有佛性否…無…無…無。我不這樣無,就會胡思亂想。無、無、無……」
這樣不行。話題提得太勤,容易變成執著;但是,忘失了它,會變成無明,也不行。 「忘則入鬼窟。」
為什麼?當慢慢忘了提話題,會變成恍惚,恍惚就進入昏沈;若不進入昏沈,就進入什麼都沒有的
無記。昏沈、恍惚、無記是外魔侵入的最好時機。
有些人一打坐, 「念佛是誰?」看、看、看……看到最後,變成自己沒有了,耐不住那種空,就自
己想像: 「觀世音菩薩來了。啊!這裡有一條橋。不必打坐了,從橋上走過去,就到達彼岸了。」
哪有這麼「好康」 (台語)?所以,參禪就有這種緩急的問題:太急了,動血氣,身體會不好,會
變成一種執著,變成是念,不是參。例如:很執著地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夭壽囝仔哪!
你的碗沒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碗筷掉了整地也不撿。」有些老菩薩就是這樣念佛,一邊唸,
一邊罵孫子;要不然,坐著沒事就打瞌睡「呼〜呼〜」在鬼窟裡做活計。進入鬼窟以後會很麻煩,
會沒救;會很在乎境界,境界一消失就:「我到哪裡去了?我到哪裡去了?」
很多修行人喜歡談境界。但是,境界從哪裡來?他不知道。境界就是從昏沈、散亂、無記來。很多
魔障都從無記來,他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已經看到佛了。他不知道魔是很厲害的,知道他喜歡看
到佛,就變佛給他看;看佛看久、不喜歡了,怕鬼,就變鬼嚇唬他。對這些喜歡境界的人,要怎麼
對治?講難聽一點,他就是「欠揍」!為什麼禪堂裡的「將軍竹篦」這麼長、這樣粗?就是要用來
「揍」人的。欠揍就打,常打、常揍,參話頭常犯的十種病就沒有了。各位既然知道了參禪舉話頭
有這十種病,就要下定決心離開它,抖擻精神!「是什麼?」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448〈禪家龜鑑〉

~85~
第二十三講、壁隙風動 心隙魔侵
2000.12.02
機械式的鐘錶都用發條來發動,假定發條沒絞緊,鐘就走不動。修行也一樣,發條絞不緊,就會喜
歡攀緣、講話;一講話,心就散亂了。我們學院每學期打十個禪七。這當中,不管是參加幾個七,
一律要保持禁語。在禪堂裡,維那、監香要注意!有人開口講話,一定要嚴格執行跪香;除了溝通
事情及講公務以外,其他有開口講話的人,晚課香一定要跪香。「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
得。」各人生死也各人了,什麼人都代替不了;不要老是來請求開緣,總要學一點東西嘛!出坡時,
也不要嘻嘻哈哈,不是修福報就好。修「福」 ,不一定有「報」
。假定自己的業障這麼多,不去清除,
能有「報」嗎?福德沒那麼容易修的!不一定有修就有福報,還要看自己的心有沒有清淨。
昨天提到「又尋常計較安排底是識情。隨生死遷流底是識情。怕怖慞惶底是識情。今人不知是病。
只管在裡許頭出頭沒。」參禪時,掉入識情、情識裡,用想蘊去揣測,或在話頭舉起處思量,都屬
於一種禪病。很多修行人不知道這一點,以為照著自己過去的知識、常識去想,像尋常那樣安排、
計較就好。 「只管在裡許頭出頭沒。」頭出,就是指上一期生命結束以後,到這一期生命,又鑽入
一個軀體被束縛著,就是又出生了。頭沒,是指這一期生命結束了。「頭出頭沒」就表示生命一直
在生死中輪迴和流轉。例如:這一生我們是人的殼子,下一生,可能也還是人的殼子。假定修得好,
生為天道也不一定!修得好,成為聲聞、緣覺、菩薩或者成佛;修不好,可能就墮三惡道。所以,
「頭出頭沒」就表示還在輪迴。也就是說,參話頭修行,如果犯了這些病,就脫不了生死,還會繼
續輪迴。
昨天也講到做功夫如調絃,緊緩要適中,要能運用自如、自在。急有急的病,緩有緩的病。但是,
修行也要會借力使力,有時必須用急,來去除昏沉的病;有時要用緩,來放鬆身心。例如:什麼時
候用緩?當感覺自己身心繃緊了、呼吸急促了,就要緩一點。
「工夫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當此之時。八萬四千魔軍在六根門頭伺候。隨心生設。心若不起。
爭如之何。魔者。樂生死之鬼名也。八萬四千魔軍者。乃眾生八萬四千煩惱也。魔本無種。修行
失念者。遂派其源也。眾生順其境。故順之。道人逆其境。故逆之。故云道高魔盛也。……心若
不起。則種種伎倆翻為割水吹光也。古云壁隙風動。心隙魔侵。」(註 1)
接著要談的是, 「工夫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例如跑香時,話頭綿綿密密,疑情強而有力,雖
然身體在行,但不覺得自己在行、在跑香。所以,這三個禮拜、三期的七打下來,假定跑香還用腦
筋想:「哎唷!趕快跑!」 「哎!這麼累,慢慢走就好了嘛!」「哎唷!人家跑這麼快,我這麼慢,
不好意思!」還用腦筋叫自己的腳跑慢、跑快,或者還落入感受裡去判斷自己應該跑快、跑慢,那
就表示這三個七的跑香都沒有跑透,也沒有抓到跑香的訣竅。
跑香時,剛開始會勉力、勉強地用腦筋命令自己:「要跑香、要跑香。」會感覺有個身體在跑,覺
得跑時有色身的束縛,不自在、不自如。但是,繼續不斷地跑,假定圈子跟得好,能和大眾共同形
成一股串習力、共修力,把大家的力量串起來;這時,不必腦筋命令,整個身心自然就會跟著共修
的流動跑。跑到最後,會覺得上半身慢慢消失,只有下半身和腳在跑。再跑得好,連兩隻腳在跑的
感覺都會消失,根本不覺得有這個人在跑,只有一個共修的漩渦在轉而已。轉到最後,會體驗到整
個禪堂、宇宙、身心世界融成一體;這時,跑香才算抓到了訣竅,修行也才會有力量。
修行要修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 。
「坐不知坐」可能會比較困難,因為痛的感受力實在太強了;
而且,根深柢固對自己的愛護是強烈得不得了。曾經就有一位居士說,他打坐時,坐著坐著,就發
現自己只剩下一個頭還在,也還會想:「怎麼腳不見了?剛剛還會麻、麻、麻,麻到最後怎麼就不
見了?」他覺得很舒服,但馬上就嚇一跳:「我的腳怎麼不見了?」因此趕快睜開眼睛看一看,摸
摸看腳還在不在。 「師父啊!這樣怎麼辦?」很多人修行進入這種狀況,對色身一產生執著,就會
害怕自己不知道哪裡去了,會不會不見了?其實,根本不用害怕,保證下座以後腳還連在身上。
所以,要修到「坐不知坐」 ,必須色身和感受,色、受二蘊完全空掉。但不要以為:色、受二蘊空
掉,腦筋就不會想了。有時候,雖然感覺身心已經不在,腦筋卻還照想不誤,還是胡思亂想;尤其
當胡思亂想一大堆時,身心也會忘掉,也會有身體不在的感覺。所以,在修行上要克服的困難、障
礙,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86~
功夫做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當此之時。八萬四千魔軍在六根門頭伺候。隨心生設。心若不起。
爭如之何。」修行修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時,通常障礙才正要開始,八萬四千魔軍正在等著。「八
萬四千」是從前印度人用來形容無窮多的 眼,不是正好八萬四千個;因為沒有無限多的符號、名
相,就用八萬四千來形容數量之多。八萬四千魔軍就在六根門頭伺候著,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等在那邊伺候著;隨著修行人的心念一動,魔障即刻出現,來障礙他繼續修行。
「心若不起。爭如之何。」假定心都擺在話頭、疑情上,不生其他雜念,只停留在正念上,這些魔
能拿我們怎麼樣?「魔者。樂生死之鬼名也。八萬四千魔軍者。乃眾生八萬四千煩惱也。」為什麼
六根門頭會有八萬四千魔軍伺候著?嚴格講,八萬四千魔軍就是自己的八萬四千煩惱;也就是十根
本煩惱產生的不同種類、微細的煩惱。「魔本無種。」魔本身也是空的,只因自己執著、煩惱,魔
才會起來。例如有同參說:「我不修行時,就沒有這些障礙;一修行,就有魔障。所以我不修、不
參話頭了。」那就錯啦!當越用功、魔越多時,就越要去突破它。只要正念提得綿綿密密,魔自然
就會消失。或者也可以張大眼睛,再提起話頭,舉來舉去,魔也會消失。
「修行失念者。遂派其源也。」修行人一失去正念,稍微一剎那間沒有在正念上用功,魔軍即刻出
現,干擾就來了。「眾生順其境。故順之。道人逆其境。故逆之。故云道高魔盛也。」因為眾生總
是順著魔的境,魔也就會順著眾生的希求;修道人常常逆著魔的境去修,魔因此也就會逆著他。魔
就是會想盡辦法來干擾修行人,所以才說「道高魔盛」。不管道行有多高,魔力一定更高、更盛。
例如:當一個人用心、用力地往內觀照、參究,越進入寂靜處,魔障就會越多、愈強,甚至他前所
未有的障礙都會出現,連喝個茶都會噎到,吃個飯也會咬到舌頭,什麼情況都可能出現。「……心
若不起。則種種伎倆翻為割水吹光也。」修行人最主要就是心不能起念,一旦起念,外魔就會變現
種種伎倆來干擾他修行。只要心不動,魔的種種伎倆就「翻為割水吹光。」就像拿刀子割水,或用
口去吹光,一點作用也沒有。
「古云壁隙風動。心隙魔侵。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陰魔。起或不起。是煩惱魔。然我正法中。
本無如是事。」
「古云壁隙風動。心隙魔侵。」牆壁一有縫隙,風就灌進來了。修行人的心也一樣,一旦正念、話
頭不能綿綿密密,疑情不能像鐵壁銀山那樣堅固,魔就有侵入的機會。就如有些人晚上睡覺時,喜
歡把窗戶關得緊緊,只留一個小縫;結果,窗戶關得越緊,從縫隙吹進來的風越有力量,所以才叫
做「陰風」。被這種風吹到,身體很容易產生毛病。相反的,如果把窗戶整個打開,吹進來的風反
而無力,就不要緊。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不修行時,反正整個心都處在無明中、在煩惱裡翻滾,來
的都是魔子魔孫而已;但是,當要修行、在修行了,把心的空隙不斷地補、補、補,像破壁的縫補
得越來越小時,魔王就出現了。魔王一出現、一干擾,立刻應聲即倒。各位有沒有修行到這種地步?
修行經常會遇到考驗。例如在人際互動、以及出坡作務中,就能驗證自己修得好不好、悟境有沒有
保任功夫?
有些人覺得自己打坐坐得好,就瞧不起護七、出坡的人,那就錯了。有些人以為自己腿子盤得久,
就是修行好,也錯了!當人際關係一互動,他就應聲倒地,馬上被抬著出去,慧命也喪盡,一把火
就燒盡功德林。所以才講「壁隙風動。心隙魔侵。」
「起心是天魔。」起心動念是天魔;那不起心動念又是什麼魔?「不起心是陰魔。」陰魔就是蘊魔,
五蘊的魔。當攀緣心起、起心動念了,是天魔;雖然不起心動念,五蘊的蘊魔卻自己出現。「或起
或不起。是煩惱魔。然我正法中。本無如是事。」但是,在佛法中,根本就沒有所謂天魔、陰魔、
煩惱魔,通通沒有。修行,只不過是要回到自己本具的心性而已,並不會另外得到什麼東西。

問(書面):參禪真是一場體力、耐心、道心的煎熬戰,不可言喻,盡在不言中。雖然偶有色、受
空了的體驗,但那似乎只是好戲的開始。沒別的,只管參念佛是誰!有時候覺得真無聊,想放棄,
但又不甘心,前面的耕耘豈不白費了嗎?提起話頭參吧!
這是正確的。前三個七中曾經提到過,當想要放棄時,就像有一個人很窮,想到很遠的寶山去尋寶,
只要到了那地方,一定就有分。當他走了一、兩千公里,覺得非常累了,想要停下來,但心又不甘,
就繼續走。這是自我勉勵的一種方法。沒有錯!參禪打坐,色、受能空了,這種體驗是很好,但也

~87~
不能高興、歡喜;一旦起了歡喜,傲慢心就來了,然後障礙就更多。當然,碰到任何狀況,回到「念
佛是誰」、回到話頭上用功,那就對了!
四年前,我們學院剛創辦時,曾經連續打三個禪七。當時,山僧每支香都進禪堂,帶著大眾坐香、
跑香。三天後,幾乎每個人的腳都受傷,一個接一個請假去看醫生。所以,山僧現在不太敢每支香
都進禪堂,只是偶然東、西禪堂分別進來陪各位跑一下子;要不然,一些比較勇的(台語),三天
沒跛腳,一個禮拜也差不多了。
修行本來就需要體力、耐力和堅固的道心。為什麼剛開始會覺得是一場體力、耐力的煎熬戰?就是
因為提話頭、起疑情還沒有到省力處。當感覺體力和耐心的煎熬慢慢減緩了,覺得提話頭可以很省
力氣了,這時,功夫才剛剛開始得力而已。從前的高僧大德都一再強調這點,當感覺得力時,正好
就是省力時;當參禪修行、提話頭,感覺輕鬆省力時,正是剛開始要得力而已。
所以,假定還停留在體力、耐力的煎熬裡,那就表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還有一場拉鋸戰要打,
連「得力」都還沒到。不過,各位也不要擔心!十個七打下來,雖然會覺得很苦;但解了七,休息
一、兩個禮拜以後,再盤起腿,就會覺得很輕鬆;跑起香來,也會覺得腳上好像沒有掛著拖死屍的
這個軀體在。那時,就會領悟到連續打十個禪七的好處在哪裡,信心也就會大增。外來的同參,假
定腳受傷了,進禪堂可以掛腿坐。沒關係!要不然,也可以選擇參加佛七,或在禪堂外護七;把腳
養好了,再提起精神進禪堂修。

問(書面):如真能讓疑情滾動,將八識田中的無明種子全部吸過來一起爆破,還需要背負個人因
果嗎?或是就此一筆勾銷呢?
這問題問得相當不錯!一個人累劫累世所熏、所造作的業和種子,在八識田中,並不是八萬四千個
而已。那是比無限多還更多的無限多,是一連串的無限多乘無限多的無限多。所以,要一次全部爆
破,是不容易的。
從前的高僧大德也提過,修行、修心可以分很多層次,例如〈萬法歸心錄˙卷中‧頓悟修証〉(註
2)裡就談到:
「上根者頓修。中根者漸修。下根者勉修。」上根的人根機比較利,也因為宿世的熏
習,聽到一句話,就可以開悟,就是言下便悟。中根的人修行,要像磨鏡子,把鏡面上的塵垢都磨
完了,光自然顯現。至於下等根機,就要「勉修」,勉強修!還要連哄帶騙,才能讓他繼續不斷地
修。就像我們禪堂裡,假定把馬祖、黃檗、臨濟這三位祖師的棒喝拿出來用,恐怕要請各位勉強修
都很難。所以,這勉修還必須有很多權巧方便,連哄帶騙,威脅利誘;看禪和子受不了了,就給他
一點甜頭,開緣一下;心太散亂了,就大聲喝斥。所以,要一次把種子全部爆破,哪有那麼容易?
至於爆破了以後,是不是就不落因果?這其中的因果怎麼辦呢?
古時候就有修行人問:「圓頓修證。還落因果否。」那些圓頓修證者,例如六祖這樣言下便悟的,
是非常圓滿的成就者,他頓入心性、證悟心性,還會掉入因果嗎?〈萬法歸心錄〉的作者超溟,在
〈 乘差別〉(註 4)中就提到:
「上至諸佛。下至眾生。因果所收。豈可撥無。」上至所有的諸佛
菩薩,下至一切眾生,都離不開因果。「收」是收羅、含攝的意思。就是跳脫不出因果這個網,造
了什麼樣的因,一定有什麼樣的果。 「因果所收。豈可撥無。」怎麼可以說頓悟、大開悟了,就可
以一筆勾消?不能這樣講。那到底要怎麼解釋呢?
「只因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有些外道只求人天合一,增長自己的壽命,長
生不老,修成老妖怪。但是,看看中國歷史上,有哪個老妖怪如今還在啊?秦始皇花了那麼多精力
找長生不老藥,他有長生不老嗎?沒有。所以,「只因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
不達緣生,就是不瞭解、沒有體驗到因緣生、因緣滅;不瞭解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法的生滅
都是緣起,所以就「唯執自然」 。執著一切要自然,要回歸自然,與宇宙合一,這樣,才會落入「撥
無因果」。
關於撥無因果,從百丈禪師和野狐禪的公案就可以了解:即使只是講錯了一句話,說自己修行已達
「不落因果」,都要墮入野狐身五百世。「二乘眇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二乘是
指聲聞、緣覺; 「眇目」是指見地狹窄、不廣闊,沒有達到佛的境界,沒有「廣大此心境」,沒有那
樣的心胸及正知正見。所以就「但證偏空」 ,只執著在偏空裡,只求「滅智灰身」
,使自己不受後有,

~88~
遠離因果。
「凡夫業繫。貪愛五欲。火宅燒身。執著因果。盡成狂解。自昧圓常。」至於凡夫眾生,都是造
了很多業,被業力牽引、束縛、粘附著,脫離不了業力的牽引。為什麼脫離不了?因為貪愛世間的
五欲樂;五蘊熾盛,火宅燒身,自己還不知道,時時刻刻還想要有這個色身在、要有這樣的感受。
有好、不好,想找人聊一下話,才感覺有「我」在;如果很久沒講話,就擔心:「我」到哪裡去啦?
萬一變啞巴,怎麼辦?這樣胡思亂想,然後,情緒就起伏不定,識蘊的種子不斷起現行來攪和。五
蘊燒得那麼熾熱,自己都不知道!
「執著因果,竟成狂解。」執著在撥無因果上,就會造成狂妄的見解。所以,修行一定不能撥無因
果。這麼說來,到底開悟以後還有沒有因果?這是很重要的。
「但以實相為因。實相為果。莫作撥無之見。而墮邪道。」修行進入三昧定,有圓滿的覺性在,
所有的因,就都會以實相為因;所有的果,也以實相為果。但是,在還沒有爆破一切種子、還沒證
到空性,沒有見到、體驗到實相之前,最起碼,在修行時要有把握:不管任何好壞、順逆境的果報
現前,都不要再造作新惡業。重點就在這裡。例如:當話頭提得綿綿密密時,腳痠、腳痛了;或被
竹篦一打,會起心動念去計較嗎?假如一直在禪堂裡修行,即使有不好的果報現前,也不會認為它
是障礙;也不會在接受果報現前的當下,又造新的惡業。這時,就已經接近以實相為果,以空性來
接受一切果報。所以,真正圓頓修證以後的大修行人,在因果當中能「以實相為因。以實相為果。」
絕對不會作撥無之見而墮邪道,而能「頓成圓因。頓證妙果。」
頓成圓因,就是圓滿這個因了。頓成和頓證中,頓成是因,頓證是果。能得到圓滿的因,以頓成圓
因來達到頓證妙果;這時,在實相中,就能使過去所有的因因果果在空性中消融掉。例如:從前造
了一個惡緣,現在因為有修行,在修行當中,這惡緣的惡報要出現了,無緣無故跑來一個人臭罵自
己一頓;假定有瞥見空性,就能在頓證的空性中接受這被臭罵的果報。因此,對這果報的現前,也
是以空性實相消融它。
在空性實相中消融果報,就不會起瞋恨心、不會想要報復、不會再造作一個惡因,起了情緒的流動。
所以,一定要瞭解,修行絕對不能撥無因果,因果也不是這樣就一筆勾銷。以空性消融果報,就是:
雖然身體還在,但對一切的果報現前都如如不動,不會干擾自己,使自己起心動念去造惡業。是以
空性來接受一切果報。就如虛空,不管是總統走過、或殺人犯走過,它根本不起任何分別、對待;
一切只是空性中的生滅緣起;只是緣起的生滅法。不會因為被殺人犯走過,虛空就被污染;也不會
因為總統走過,虛空就變高貴,一切都如實反映出來而已。
問:有時妄念起來,即刻提起話頭,有特別的感覺。這是否就是「借力使力」?
也可以這麼說。當察覺妄念起來,就提起話頭,一次比一次有力量;而且,一次次的察覺比妄念的
流動還來得早。這就有一點得力了。有時候,妄念已經像火車的車廂,節節相連,甚至進入山洞了,
才發現自己在無明裡,才趕快提起話頭,「念佛是誰」
。或者已經穿過山洞,看到洞口了,才想到要
提起「念佛是誰」。當「念佛是誰」提完,哇!後面又有一輛火車開過來了。這樣不斷地提,不斷
地察覺。本來,是一個火車頭勾著好幾百節車廂;懂得提話頭後,變成只勾五十節車廂;再變成三
十個、二十個,最後只剩一個火車頭在跑。這就是有進步了。最後,火車頭才剛發動,念頭還沒動
時,就已經察覺、知道,而且,能把支撐它走動的能量轉過來,作為提話頭用,這就叫做「借力使
力」。若是火車已經發動,並且拖著好幾節車廂在跑了,這時的借力使力就比較沒有力道。
話頭的起處與滅處其實是同一處。它的起起滅滅,就如同心跳在儀表上顯出有高有低一樣。話頭的
提起,也像海浪。平靜的海上起了波浪,就是念頭;所以,話頭也是念頭。雖然提話頭也是妄念,
但這妄念能制止、消融其他的妄念。平常講妄念、念頭,其實已經是念尾。舉話頭,就是要根據話
尾來追蹤、來見到話頭的起處。當然,話頭的起處和滅處都是在空性上、實相上,和空性本來一體。
一個人的空性和另外一個人的空性是一體的;不是只有某個人有,也不是某個人的空性和別人的不
一樣;不是每個人各有一個不同的空性。

問:三個七下來,每天早板香聽開示,真是受益良多;對禪的瞭解更深入、對修行也更有方向感
了。真是不虛此行!也還好沒有偷跑,不然……

~89~
修行本來就很難。尤其剛開始打七時,發條上得太緊,的確會有壓力。修行就是要讓壓力紓解,才
會省力。如果還覺得提話頭很吃力、很困難,就會有壓力;壓力很容易使修行人就此放棄。
「算了!
修得那麼辛苦做什麼?回家享受,不是很好嗎?」

問:看話頭起處、不明白處。當念頭沒了,只管參。此時,還有心、有話頭嗎?
當疑情出現,而且有動力時,就不必提話頭。但是,當疑情凝聚起來,比較清晰的無明、不明白處
出現了,如果此時沒有提話頭,只在那邊參究、觀著,它就會慢慢失去力量。或者,當念頭生起來,
使疑情稍微消散,無明處變得不清晰時,就必須再提話頭來凝聚力量。這是很重要的修行訣竅。就
如變天時,一開始,看起來似有烏雲、似無烏雲,似有似無,就像疑情凝聚的初期。等烏雲越結越
成塊,像棉花球、或原子彈爆炸的原子雲那樣,濃濃厚厚地密布;那時,疑情就會有力量。所以,
疑情不是靜止的。假定疑情是靜止的,就會變成其他禪修法的禪相而已。停留在禪相上,疑情不會
爆破;疑情不爆破,就不會開悟、不會開智慧。
修四念處時,很多人以禪相的有無來判斷是不是有制心一處。例如觀呼吸,有些人守鼻孔部位的三
角形;當慢慢有雲霧凝聚,就是一種禪相。或者,呼吸變成像細絲、像一絲瀑布在流動,也是一種
禪相。禪相產生了,定在禪相上,也能轉為觀。這是由制心一處,先修定,再轉為觀。但是,這種
觀不會像疑情那樣滾動,也不會爆破,所以就不能在這當中即刻消除八識田中的種子,而得到開悟。
所以,參禪是貴在起疑情。
起疑情必須有一股動力,使它能因妄念的生起而滾動;在滾動當中,就像磁鐵一般,能把種子要起
現行的能量吸過來,凝聚在疑團裡。即使疑團沒有爆破,種子又退回八識田中,也只是一個種子退
回去。假定種子起了現行,開了花、結了果,可能由於這個種子起現行,卻結了一百、一千個種子
熏回去;這樣,八識田中的業種就會越來越多、沒完沒了。所以,參禪修行,不管有沒有開悟,都
沒有關係!只要有疑情生起,妄念不再紛飛,八識田中的種子就不會再增加。種子不增加,就不會
再造作新惡業。因為任何的造作都會熏成種子,不管造善因或惡因都一樣。善、惡因都是修行要消
除的。〈永嘉禪宗集註〉裡也提到:「入初心三不應有」。這是很重要的修行訣竅。

問:可不可以先不要跏趺坐,等心較清淨、氣脈較順暢、話頭提得比較熟練時,再腿盤坐?
當然可以啊!有很多老參,一盤起腿來,身體不痛時,就開始妄念紛飛;即使沒有妄念,也會很快
睡著。所以,幸好你盤起腿來會有一點痛,可以提醒你不要昏沈睡著,不要睡得太離譜,不要胡思
亂想太多。
在禪堂裡,並沒有強調一定要跏趺坐。但是,從一些修行要訣來看,跏趺坐是相當重要的。例如:
藏傳佛 研究跏趺坐和氣脈的關係,就主張跏趺坐是有必要的,因為有助於消化系統的穩定,能使
氣脈沈穩,妄念比較不會興風作浪。再就是:兩腳壓在大腿根部的部位,可以抑制賀爾蒙的製造,
使五欲心減弱。跏趺坐還有很多作用,在打七中不便講得太清楚。好!提起精神來。參!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448〈禪家龜鑑〉
註 2.〈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843〈萬法歸心錄〉
註 3.〈禪宗全書〉 第 33 冊 p.847〈萬法歸心錄〉

~90~
第二十四講、切心做工夫
2000.12.03.
散大逍搖時,男眾的速度可以稍微慢一點;女眾的速度要稍微快一點。最好是平常走路時的七成速
度,也就是比平常走路慢個三成。走得太慢,會使胃部的肌肉拉緊;走得太快,對胃也不好。同時,
手的擺動應該很自然,有點類似七爺、八爺走路的樣子。身體繃得太緊,會糾結成一團,哪有逍遙
呢?一點也不逍遙。
昨天答覆同參道友提的問題:開悟以後,一切因果是不是一筆勾銷了?昨天已經做了一些說明。也
就是說,即使開悟了,也不能撥無因果。在修行過程中,由一次次的小疑小悟,頓成一切因的圓滿;
把一切的因都圓滿、圓融以後,就會從頓成圓因當中,慢慢進入頓證妙果。所以,要達到頓成圓因、
頓証妙果,就必須以實相為因,以實相為果。在空性中,因與果的變化都是圓融自在的。任何的因
進入了實相,都成為圓融的因;所有的果,不管外人認為是順境、逆境,只要進入實相、空性,就
能把果轉為頓證的妙果。但是,若不能證入實相,會怎麼樣呢?這裡要特別提醒各位,只要做功夫
時能打成一片,即使今生透不過眼光落地,不能見到本來面目,最起碼,也不會為惡業所牽,不會
被惡業牽著鼻子走。
參禪修行,只要功夫能做到打成一片,就不必希求什麼時候開悟、什麼時候轉凡成聖、什麼時候化
迷為悟;這些都可以不管,因為即使不開悟,也絕對不會被惡業所牽引。「業」就是無明。一個人
過去生所造作的業,形成一種力量,就是業力。由這業力再起現行,就成了果報、業報。總而言之,
業是由無明來。而參禪修行,所謂「禪」,就是般若智慧。參禪和業,就像無明和般若的拉鋸戰,
也是自己的心光顯露光明或黑暗的拉鋸戰。但是,雖然是在拉鋸,明暗卻並不相敵;因為無明在空
性中構成不了作用。就如一般人認為的黑暗其實並不 在。又如房間的黑暗也並不實 ;是因為沒
有光,才有黑暗,不是另外有一個黑暗在。所以,千年暗室,有燈一照,即刻就明;不會因為已經
暗了一千年,即使燈光照進去,它還是不明亮。

「大抵參禪者。還知四恩深厚麼。還知四大醜身念念衰朽
麼。還知人命在呼吸麼。生來值遇佛祖麼。及聞無上法。
生希有心麼。不離僧堂守節麼。不與鄰單雜話麼。切忌鼓
扇是非麼。話頭十二時中明明不昧麼。對人接話時無間斷
麼。見聞覺知時打成一片麼。返觀自己。捉敗佛祖麼。決
定續佛慧命麼。起坐便宜時。還思地獄苦麼。此一報身定
脫輪迴麼。當八風境心不動麼。此是參禪人日用中檢點底
道理。古人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註 1)
參禪,就是要用話頭來點燃自己的心光,讓內心世界的一切無明陰影即刻消失。所以,〈禪家龜鑑〉
裡提到:參禪人必須很清醒、警醒,到底自己「還知四恩深厚麼。」四恩是父母恩、師長恩、施主
恩、君恩。這是古時候的講法。到底自己「還知四大醜身念念衰朽麼。」自己拖著的這具活死屍、
軀體,由四大構成;這四大會不斷遷流而逐漸腐朽、衰 。到底自己「還知人命在呼吸間麼。」很
多人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死」還輪不到自己!其實,死並不是老人的專利。任何人只要有生,
頭出了,就必有頭沒的一天,而生命就在呼吸之間而已。不相信的話,各位現在可以憋氣看看!兩

~91~
分鐘不呼吸,保證就變成植物人;三分鐘不呼吸,就腦死,整個器官、身體即刻就衰竭。一口氣吸
不上來,外分解即刻開始進行,接著就內分解、識大分解。
參禪人要清楚自己「知生來值遇佛祖麼。及聞無上法。生希有心麼。」為什麼佛陀在世時自己沒有
遇到佛法呢?為什麼流轉到現在才聽聞到佛法?既然能聽聞到佛法,也還不遲;那有沒有生起希有
的心呢?既產生了希有的心,有沒有「不離僧堂守節麼。」有沒有下定決心,不開悟絕對不離開禪
堂、大殿呢?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繼續修下去,非了生死不可!所有防範自己起心動念、攀緣的規
矩,自己是不是守好了?有沒有「不與鄰單雜話麼。」古時候的禪和子,在禪堂住了十年,連鄰單、
坐在旁邊的人長什麼樣,都不認得;進禪堂修了十年、二十年,都沒有與鄰單講過閒雜話。所以,
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好禁語?「禍從口出」,一開口,心就散亂,不但會干擾、影響、傷害別人;
在這當中反射回來,自己也一樣會被影響、干擾、傷害。
要審察自己有沒有「切忌鼓扇是非麼。」千萬不要鼓動、煽動、傳播是非。公案裡有一句很好的話:
「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來說是非的人,本身就是是非的人。這公案在禪宗裡相當有名。不
過,用這公案來提醒大眾「切忌鼓扇是非」,並不很妥當,因為這公案是另有含意的,以後再詳說。
「話頭十二時中明明不昧麼。」自己是不是二十四小時、分分秒秒,話頭都很清楚、都沒有打落失
掉?「對人接話時無間斷麼。」古時候的禪和子,有時也必須擔任照客、出坡;在這些待人接話當
中,話頭是不是無間斷?是不是還在?就像各位現在,假定話頭提得綿綿密密,或者疑情有生起來;
雖然只是坐著聽山僧講話,卻會有另一番覺受:會覺得自己漸漸消失,所展現的只是空性;所有聽
到的語言,只是一片聲音在飄盪而已。不過,依山僧看,各位要進入這樣的空性,讓所有的話語只
是飄盪,恐怕還很難;多半是:睡著了,還坐著一直點頭!
有「見聞覺知時打成一片麼。」見,是眼睛對著色塵,耳朵聽著聲塵。當然,這「見聞」是五根的
作用都包括在內。覺知,是指第六意識。在見聞覺知、念念遷流當中,自己的話頭是不是打成一片?
還能「返觀自己。捉 佛祖麼。」在反觀自照時,能見到自己的佛性嗎?今生是不是「決定續佛慧
命麼。」「起坐便宜時。還思地獄苦麼。」當盤起腿來,坐久了,哇!腳很痠、很痛!地獄應該比
這還苦吧!但是,當開了靜、下了坐,腳不痠、不痛了,還會想到地獄的苦嗎?「此一報身定脫輪
迴麼。」有沒有下堅定的決心要脫離生死輪迴?
「當八風境心不動麼。」當八風吹來,生起一切境界時,心仍然保持不動嗎?以上這些,「此是參
禪人日用中檢點底道理。」要隨時檢點自己。「古人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若不
好好把握難得、閒暇的人身,怎會有把握今生今世就了,不必待來生?所以,必須在日用中檢點自
己修行的功力,包括動、靜,以及任何處所,都要檢點自己的話頭在不在。在,就是功夫有打成一
片;不在,就是功夫沒有打成一片。只要這樣檢點自己,使功夫打成一片,即使不開悟,不見本來
面目,也絕對不會為惡業所牽引。這點是相當重要的。

「凡本參公案上。切心做工夫。如雞抱卵。如貓捕鼠。如
飢思食。如渴思水。如兒憶母。必有透徹之期。祖師公案
有一千七百則。如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
屎橛之流也。雞之抱卵。暖氣相續也。貓之捕鼠。心眼不
動也。至於飢思食。渴思水。兒憶母。皆出於真心。非做
作底心。故云切也。參禪無此切心。能透徹者無有是處。」
(註 2)
~92~
做功夫,要怎麼樣才能切心地做?當找到了契機、契理、容易生起疑情的話頭或本參公案後,就必
須開始切心做功夫。什麼是切心做功夫?朝鮮的退隱禪師在〈禪家龜鑑〉裡說,要「如雞抱卵」。
就像國王企鵝孵蛋一樣,已經孵過期了,小企鵝還沒孵出來,牠就繼續孵;動物園的人把蛋拿來檢
查,發現已經孵成形,但卻已胎死卵中。修行人抱著本參話頭,就要像雞孵卵一樣,絕對不放棄;
不管過程怎樣艱辛,還是繼續孵下去。這就是切心做功夫,「如雞抱卵。暖氣相續」。
做功夫還要「如貓捕鼠」。貓看到老鼠鑽進洞了,就一直守在洞口,不讓老鼠跑掉;也就是要抱著
話頭不放。老鼠就像雜念妄想。當雜念妄想生起來,就把話頭一提,把它捕住,橫入心中的疑團裡,
隨即看緊洞口,不讓如老鼠般的妄念再跑出來流竄,所以才叫做「如貓捕鼠。心眼不動。」
做功夫還要「如饑思食」。肚子很餓、很餓,餓了好幾天,想要吃東西,就是那種迫切的心。做功
夫還要「如渴思水」。例如以前打禪七時,山僧經常讓學員出去山水行禪,連續走四、五個鐘頭,
不准喝水。由於汗流得多,又口渴,學員的情緒就不容易平穩;後來 他們觀照的方法,行腳時一
面觀照、一面走,雖然體內水分仍然會流失,但口渴的程度卻減輕了。這樣子去嘗試,才知道什麼
叫做切心做功夫。
「如兒憶母」地做功夫,就像兩、三歲的小孩,在街上走失了,那種想念媽媽時迫切、單純的心,
沒有雜念,只想著要找到媽媽而已。參禪抱話頭,也要像這樣:急切地想回到佛陀的懷抱,要親睹
佛陀一面,但又見不到,那樣的迫切。明明只要把話頭的鑰匙一轉,門就開,就可以見到佛陀、回
到佛陀的懷抱;偏偏手上的鑰匙晃來晃去,不會用、不會開,還到處找鑰匙。鑰匙明明在身上了,
卻拿不出來用。假定能這樣迫切地做功夫,「必有透徹之期。」不必希求,也會有透徹、開悟的一
天。「祖師公案有一千七百則。如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屎橛之流也。」不論參哪
一則公案,都一樣。
「雞之抱卵。暖氣相續也。」雞在孵卵時,必須讓暖氣連續不間斷,才能孵出小生命。做功夫也一
樣,必須讓話頭綿綿密密,悶熱在胸中,使雜念妄想生不起來。「貓之捕鼠。心眼不動也。」貓抓
老鼠,看著老鼠洞,必須心眼都不動。當眼不動,心就會不動。各位可以試試看!雖然眼睛張著,
但只要保持眼球不動,就能進入一種看而不看的狀態;就能領悟到眼球不動時的心,而感受到一種
如如不動的狀態。也就是說,念頭好像要起來又不會起來。這種修行方法,就是「大手印」身、心、
眼三不動口訣。如貓之捕鼠,就是要訓練自己的心眼不動,眼不動則心不動;因為眼睛一動,就會
開始胡思亂想。但是,眼睛不動,卻無法保持很久;因此,有些人就閉著眼提話頭,卻很快就昏沈
睡著了。
「至於饑思食、渴思水、兒憶母。皆出於真心。非做作底心。」肚子餓了,想要吃東西;口渴了,
想要喝水;小孩子想要找母親,這些都是很單純、很自然發出來的心,不經過造作,不是假仙(臺
語)的。餓就餓,餓到想要吃,那是真心的餓、真心地想吃;口渴,渴到沒辦法,也不是造作,是
真的口渴。所以才是「切」。
「參禪無此切心。能透徹者。無有是處。」做功夫若沒有這樣的切心,絕對不可能透徹。也就是說,
若沒有這樣切心做功夫,那是「無有是處」,不可能有透徹的一天。由此可知:暖氣相續,就是要
讓話頭或疑情綿綿密密,無孔可入、無隙可侵。心眼不動,就是雜念妄想已經不會來干擾了。出於
真心,就是不做作的心。假定提話頭還需要靠意識來提醒:「話頭不在了。趕快!念佛是誰。趕快!
未出娘胎前本來面目……」那就不是真切的心,是屬於做作、造作,表示功夫還很粗,還不夠細膩。
功夫做到細膩處,才是真心的流露、不造作。一定要做到這樣的切心程度,才會感受到參話頭的好
處;也才能領悟、體驗到參禪的好處。
「日用應緣處。只舉狗子無佛性話。舉來舉去。疑來疑去。覺得沒理路。沒義路。沒滋味。心頭
熱悶時。便是當人放身命處。亦是成佛做祖底基本也。」(同註 2)
切心做功夫,做到暖氣相續,心眼不動,真心流露,沒有任何造作時,是什麼樣的情況呢?「日用
應緣處。只舉狗子無佛性話。」就是日用當中要隨順因緣來修行。例如:該做早課時,就做早課;
該進禪堂,就進禪堂;該待人接物,就待人接物。任何緣出現了,該做的,就去做。那麼,在這當
中怎麼修呢?就是參趙州的「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在日用應緣處,參個「無」 ,把這話頭
「舉來舉去。疑來疑去。」為什麼是「無」?參到不明白處,就會生起疑情。

~93~
參禪就必須這樣舉來舉去、疑來疑去。疑到什麼狀況呢?「覺得沒理路。」這個「沒」 ,唸成「莫」
的音會更好;就是推理及用腦筋想的道理,都被話頭或疑情淹沒掉了。「沒義路。」根據經典、義
理所作的推測、了解也都被話頭淹沒,沒有了;而且也「沒滋味。」一點滋味也沒有。很多人喜歡
修行有滋味。例如修四念處,一個念處、一個念處修下去,觀身、觀受、觀心、觀法,最有滋味;
觀身還可以從頭觀到腳,一直觀身體的變化。這種修法就是有階梯可走。但是,佛陀也講得很清楚:
妄心就像心猿意馬,跳來跳去。修行時,階梯、枴杖越多,最後要捨掉時,就越困難。參禪就很簡
單、很單純,話頭一提,疑情一起,就滾到底、爆破到底,沒什麼漸階。
提起話頭,覺得沒理路、沒義路、沒滋味時,功夫才正要起步而已。但很多人在這時就被五蘊生起
的魔轉走了。當覺得「心頭熱悶時」,就:「啊!我不想修了!怎麼修這個法會這樣子?」「啊!這
麼熱悶!很痛苦!」然後就轉為哭,轉為笑,或者找人講話。這就像煮開水,水還沒滾,小氣泡正
在水中冒、冒、冒,開始悶熱了,卻把蓋子打開,把火熄掉。其實,這是很關鍵的階段;假定放棄
了,轉到色、受、想、行、識的任何一蘊上去流轉,功夫就打落失掉了。所以,當覺得熱悶,覺得
熱得受不了,就抓個癢、動一動;這時,功夫就不見,定力也沒有了。
修行功夫純熟以後,心頭會經過一番「熱悶」 。熱悶就是很煩躁,像天氣很熱、很悶,汗流不出來,
在毛孔裡一直鑽,要出不出,那種悶熱的感覺。很多人修到這階段就放棄了。「這麼熱!擦一擦汗
吧!」這一擦,功夫就掉了。所以,在禪堂裡修行,很強調不能搔癢、不能彈指、不能擦汗,就是
這個道理。很多人進了禪堂都能遵守,但一離開禪堂,進了大殿, 「反正也沒規定進大殿不能搔癢、
不能擦汗。」所以就搔癢、就擦汗;不高興、悶熱了,就自己開電風扇,不管別人死活。這樣修行,
就會有問題。修行要在日用應緣處修,就是這個意思;要動靜一如,任環境怎麼變化,都不受干擾。
真正進入沒理路、沒義路、沒滋味,心頭熱悶時,「便是當人放身命處。」正是修行人要放下身命
的地方。在這裡就有可能開悟!因為在這裡放下身命,疑情就會滾動得很大、很強、很有力量。假
定這一關沒有透過去,疑情就不會有力量。這時,「亦是成佛做祖底基本也。」也是要讓修行人百
尺竿頭、更進一步、成佛做祖的最基本起步。但很多人到這狀況時會放棄,會開始胡思亂想:「為
什麼會悶熱?為什麼我要坐在這裡?為什麼我這隻手會動?為什麼我想要去吃飯?」等等,心就散
亂了。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此一 子。宗門之一關。亦是摧許多惡知惡覺底器仗。亦
是諸佛面目。亦是諸祖骨髓也。須透得此關。然後佛祖可期也。古人頌云。趙州露刃劍。寒霜光
燄燄。擬議問如何。分身作兩段。(註 3)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這是以「無」 做公案來參。 「此一 子。宗門之一關。」
宗門下參「無」 ,是透祖師關的一個重要關卡。「亦是摧許多惡知惡覺底器仗。」這「無」 ,
可以摧伏邪知邪見。修行中有任何見聞覺知、邪知邪見、惡知惡見,或任何好的、不好的覺受,把
「無」 一揮,就可以將它掃蕩、摧伏。「亦是諸佛面目。」它是摧伏惡知惡覺的利器,也是見諸
佛面目的利器。透過這「無」 一關,可以見本來面目、見佛性。「亦是諸祖骨髓也。」也是祖師
大德修行的精髓。例如:達摩祖師由弟子們的表現,就知道誰得到皮,誰得到肉,誰得到骨,誰得
到髓。參禪學法,是要學祖師的心髓,也就是最精要的部分;這樣,修行就不難了。
「須透得此關。然後佛祖可期也。」能參透「無」 這一關,成佛做祖就指日可待,沒有問題,一
定可以達到。「古人頌云。趙州露刃劍。寒霜光燄燄。擬議問如何。分身作兩段。」後來的人就作
頌說:趙州露出他的劍,劍一出鞘,只見寒霜般的光芒。這表示這把劍非常鋒利、光透,能讓一切
惡知惡覺見光就死;劍一出鞘,惡知惡覺一定被摧斷。也只有這樣,才能大死一番再復甦,並續佛
慧命。「擬議問如何。」正想要開口問,「分身作兩段。」就被鋒利的劍砍作兩段了。什麼是「分身
作兩段」?就是把主客截斷、分離。只要主、客分得開,主歸主,不被客塵所迷,最後甚至連主、
客都消失,就能真正大死一番再復甦。所以,「無」 這一關,是參禪很重要的關卡;只要透得過
趙州「無」 關,就能成佛做祖。
瞭解了功夫要怎麼做,以及做功夫當中身心的變化,就要自我審察;要能借力使力地把功夫做到極
致,就不會到了轉捩點反而退失道心。所以,各位要打起精神來!好好地把話頭抱緊。催板!
―――――――――――――――

~94~
註 1.〈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449〈禪家龜鑑〉
註 2.〈禪宗全書〉 第 100 冊 p.447〈禪家龜鑑〉
註 3.〈禪宗全書〉 第冊 p.447〈禪家龜鑑〉
註 4.〈禪宗全書〉 第冊 p.448〈禪家龜鑑〉

~95~
~96~
第二十五講、日用不輟做工夫
2000.12.04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撥整了一番又一番。若不把生死兩
貼在鼻尖兒上作對治。則直待臘月三十日到來。手忙腳亂。如落湯螃蟹時。方始知悔。則遲也。
若要直截。請從而今便截斷。學世間法。須要理會得分曉。學出世間法。卻全要理會不得。方有
趣向分。即理會不得。卻如何趣向。但任麼究取。」(註 1)
參禪要如何做功夫?為什麼要做功夫?大慧宗杲就特別提出,因為「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無常
的變化很快很快,一轉眼就過去。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好像沒變,各位可能也會認為:最起碼,從起
香到現在,自己都沒有變。真的沒變嗎?其實,在短短幾分鐘內,各位的起心動念不曉得就變了多
少,不曉得又輪迴了幾趟!只不過一般人的心都很粗糙,不夠細微,看不到自己內心世界的無常變
化,習以為常,以為是常。這「執常」,就是一種根深柢固的毛病、一種很嚴重的病,只是自己不
知道而已。
「生死事大。」為什麼生死的事叫做「大」?因為它關係到一個人會不會再去輪迴、能不能了生脫
死。必須有這樣的見解和見地。「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撥整了一番又一番。」對於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若不嚴肅地重視它,就會一直在無意義的芝麻小事上打滾、做文章,還自
以為很清楚在做什麼。
「若不把生死兩 貼在鼻尖兒上作對治。則直待臘月三十日到來。手忙腳亂。」若繼續把心擺在無
意義的事情上,不把生死兩 貼在鼻尖上;也就是不重視生死,不把了生死的事緊貼在自己心上,
而甘願做生死的奴隸,到臨終時,一定手忙腳亂。 「臘月三十」就是指臨命終時。
「如落湯螃蟹時。
方始知悔。則遲也。」像螃蟹被丟到滾湯裡,手腳再怎麼掙扎,還是一隻隻被燙得掉下來;到那時
才後悔,就太慢了。
「若要直截。請從而今便截斷。」要直截了當地了生死,從現在開始就要截斷它,不能再想:「反
正佛陀在世時,我也沒有了生死啊!沈淪到現在兩千五百多年,也沒感覺怎樣啊!哪在乎一定要今
生了生死!下一世再來,慢慢修、慢慢來!」假定沒有現在就要斷生死的心,做功夫一定無法得力。
參禪做功夫,跟學習世間法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學世間法。須要理會得分曉。」例如學開車,要
瞭解方向盤、儀表、剎車、加油等等;必須清楚道理以後,才能運用自如地駕駛一部車。學其他事
也一樣。例如學電腦,若不知輸入法,不知鍵盤怎麼按,什麼功能都不知道,哪有辦法學會?所以,
學世間法,必須把心往外拋,去瞭解它的理路、方式,才能學會。但是,要參禪、要了生脫死,是
「學出世間法。」出世間法跟世間法不一樣,它是反過來的。「卻全要理會不得。」假定想用腦筋
去思量、考量、歸納、演繹,循著義理去瞭解,反而得不到。腦筋用得越多,思考越多,就離開禪
越遠,離開真正的做功夫越遠,所以要「理會不得。方有趣向分。」這樣,才有一點點和開悟解脫、
向上一路相應。假定用理來瞭解、解釋,根本和向上一路相應的分都沒有。
「既理會不得。卻如何趣向。但恁麼究取。」既然不能用理去領會,又如何才能和向上一路相應呢?
就只這麼去參究。這裡講得很清楚,參究就是真正在做功夫。做功夫不能用理去領會、解釋;惟有
不用理去領會,才叫做參究;用推敲、推理,就是不會做功夫。
「禪不在靜處。不在鬧處。不在思量分別處。不在日用應緣處。然雖如是。第一不得捨卻靜處鬧
處。日用應緣處。思量分別處參。忽然眼開。都是自家屋裡事。」(同註 1)
做功夫時要瞭解: 「禪不在靜處。不在鬧處。不在思量分別處。不在日用應緣處。」禪不單單在寂
靜當中,不單單在人我混雜處,也不單單在思量分別處。所謂思量,就是用第六意識去考量、推敲、
分別、揀擇。禪也不單單在日用應緣處。所謂禪,也不是一味的工作。在日用應緣處,每天忙忙碌
碌、隨緣待人接物當中都有禪。有些人問:「難道不能在工作中修行嗎?」當然,假定在靜中修行
得力,能夠把功夫保任到動態中,那麼,在工作、出坡中也是可以修行。但是,假定在靜態中都沒
有功力,那麼,在動態的出坡、工作中就沒辦法修行。又有人問:「我一直很忙地漆油漆,難道不
算修行嗎?」山僧就問他: 「從古到今,油漆匠有幾位開悟?木工師傅有幾位開悟?」
「然雖如是。第一不得捨卻靜處鬧處。日用應緣處。思量分別處參。」話雖然這麼講,但最重要的,
第一,不能捨棄或放棄靜處、鬧處、日用應緣處、思量分別處來參;要從這些地方去勘驗,才知道

~97~
自己的功夫好不好。「忽然眼開。都是自家屋裡事。」只要不捨卻這幾種狀況來參,突然間,功夫
純熟,智慧眼開了,見到空性、實相以後,就會發現,原來靜處、鬧處、思量分別處、日用應緣處,
都是自家屋裡事,都是本來就具足、現成的。
「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中士聞道。如印印水。下士聞道。如印印泥。此印與空水泥無差別。因
上中下之士。故有差別耳。如今欲徑入此道。和印子擊碎。然後來與妙喜相見。」(註 2)
修行做功夫,和自己的根機有關係。「上士聞道。如印印空。」上根利智者聽聞佛道、修持佛法,
如印印空。印,當然有印證的意思在。即使拿有形的印來印在空中,它也是空的。所以,上士聞道,
對所修、所證,不會產生任何法執、我執。「中士聞道。如印印水。」中根中智者聞道,如印印在
水中。各位可以試試看!拿顆印章在空中印,和拿到水上印,有什麼不同?當然不同!最起碼,水
會被印印到。「下士聞道。如印印泥。」下等根機者聽聞佛道、修持佛法,就像在泥土上蓋印。雖
然有以上這些分別,其實「此印與空水泥無差別。」前面明明講有差別,為什麼現在又講印與空、
水、泥無差別?
「因上中下之士。故有差別耳。」是因為有上、中、下不同的根機,所以才有差別。其實,所證的
空、能印的心,本來是沒有差別的。「如今欲徑入此道。和印子擊碎。然後來與妙喜相見。」現在,
想要做功夫,要進入此道而證空性、見空性,就必須連這印子一起擊碎。這裡講的「印」就等於方
法、手段。參禪修行,有一個話頭可以舉,這就是印。但是,這個印不管是印在空中、水中、還是
泥上,到這裡,統統要擊碎;然後才可以和妙喜相見。妙喜是大慧宗杲的稱號。
「承日用不輟做工夫。工夫熟。則撞發關棙子。所謂工夫者。思量世間塵勞底心。回到乾屎橛上。
令情識不行。如土木偶人相似。覺得昏怛。沒巴鼻可捉時。便是有好消息也。莫怕落空。亦莫思
前算後幾時得悟。若 此心。便落邪道。」(註 3)
「若依此做工夫。雖未悟徹。亦能分別邪正。不為邪魔所障。亦種得般若種子深。縱今生不了。
來生出頭。現成受用。亦不費力。不被惡業奪將去。臨命終時。亦能轉業。況一念相應耶。逐日
千萬不要思量別事。但只思量乾屎橛。莫問幾時悟。至禱至禱。悟時亦無時節。亦不驚群動眾。
即時怗怗的。自然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得到不疑之地。便是佛地也。」(註 4)
修行必須「日用不輟做工夫。」輟就是中斷、停止。平日做功夫,不能中斷、停止。要像前面提過
的,「如雞抱卵。暖氣相續。」不能做做停停、停停做做;惟有日用不輟地做功夫,功夫才能轉生
為熟。「工夫熟。則撞發關棙子。」功夫成熟了,才有可能撞開關棙子。關棙子就是機器的樞紐、
開關。我們一向被五蘊身的銅牆鐵壁束縛著,必須撞開關棙子,爆破疑情而蛻變生命,才有開悟的
狀態。當然,如果功夫不純熟,就很難。
「所謂工夫者。」什麼叫做功夫呢?就是「思量世間塵勞底心。回到乾屎橛上。」塵勞是指客塵、
煩惱。要把思量客塵、煩惱的心,拉回到「乾屎橛」上,這就是指參話頭、公案。必須回到話頭上,
但不一定回到「乾屎橛」上。大慧宗杲講這話時,是 人參「乾屎橛」;但是,要回到「念佛是誰」、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隻手拍掌之聲」也可以;要回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也可以。
他所謂的做功夫,就是要把思量、分別塵勞的心抓回到話頭上。現在,心抓回來了,能不能就算做
功夫了呢?這只不過是初步、起步而已,還不算做功夫。什麼時候才是「做功夫」?要「令情識不
行。」必須讓識心的作用及一切有情識的動作停止,不再遷流;包括雜念妄想、心意識活動,統統
不再作用,才叫做「做功夫」 。
第四個七已經快結束了,各位有沒有在做功夫啊?有沒有回到「乾屎橛」上?有沒有回到「念佛是
誰」上,而且能令情識不行?這是很重要的。到這種狀況會像什麼呢?「如土木偶人相似。」就像
木頭人、木偶人一樣,看起來好像沒有表情。「覺得昏怛。沒巴鼻可捉時。」一切作為就像木頭人
一樣,沒什麼反應,只要跟情識有關的,都不會有反應;罵他、打他、踢他,都不會反應,好像昏
昏昧昧,什麼都不知道。這時,沒有巴鼻可抓,也不覺得有自己這個人,不覺得還有個鼻孔在呼吸;
即使馬祖再生,把自己的鼻孔一扭,也不覺得自己有鼻孔被扭、被抓。能到這種地步,做功夫「便
是有好消息也。」有好消息啦!假使自己的眼睛還亮晶晶,頭腦還很奸巧(台語),心還很會分別,
就是沒有在做功夫。假定還會擔心自己跑香會不會垮掉?腳會不會起泡?該不該用力去跑?有這些
想法,就表示沒有修到像死人、木偶一樣。

~98~
十個七已經打了四個,還有六個多,各位如果不好好保養身體,能夠打得完嗎?假定能修到「令情
識不行。如土木偶人相似。」嘿!這時就「莫怕落空。亦莫思前算後幾時得悟。若 此心。便落邪
道。」不必怕修行落空,不必擔心見到空性後回不來,不必擔心自己不知道吃飯、不知道走路,都
不必擔心。即使見到空性、大開悟了,還是舊時人,沒有兩樣;照樣會吃飯、睡覺。也不必思前算
後,考慮將來、回想從前,以前做過怎樣,將來會怎樣:「以前我很用功修行,將來一定會成佛。
我成佛以後,就可以往前面站、往中間站!」要知道,修行人若被人往中間、往前面推,那會越來
越悲哀;即使不會修或修錯了,也沒有人敢講、敢 。不必思考什麼時候會開悟。假定 有怕落空
的心、思前算後,幾時會開悟,就會落入邪道。
總之,做功夫,一起步就必須把思量、分別塵勞的心,轉回到話頭上,舉來舉去,疑來疑去,疑到
情識不行,這整個階段就是「做功夫」。而在此當中,決不能有一點點怕落空的心,不能思前算後,
不能想什麼時候會開悟,這些心統統不能有。能這樣子做功夫,即使沒有徹悟,沒有大徹大悟;前
面也提過,最起碼,也不會被業所牽。大慧宗杲在這裡則說:「若依此做工夫。雖未悟徹。亦能分
別邪正。」這樣做功夫,即使沒有開悟,沒有大徹大悟,最起碼,也能夠分別什麼是邪、什麼是正,
使自己能停留在正知見、正行上。「不為邪魔所障。」不會被邪魔外道障礙了修行。「亦種得般若種
子深。」不但如此,也能把般若種子種得很深很深。種般若種子做什麼?「縱今生不了。來生出頭。
現成受用。亦不費力。」來生出頭,就是再投胎出生;這時就現成受用。因為已經有般若種子了。
現成的種子起現行,在修行上就省力很多,會得到受用,再提起話頭,就不會那麼苦、那麼費力。
為什麼很多人舉起話頭來那麼費力,會覺得苦、覺得沒滋味,一直要抓狂(臺語)?就是過去種的
種子不深。所以,用這一期生命參禪、舉話頭,就是在耕耘、播種,播般若種子。即使今生不能了,
不能徹悟,撇開來生不講,今生也「不被惡業奪將去。」不會被惡緣、惡業的力量帶走,也不會被
惡緣奪走慧命。「臨命終時。亦能轉業。」到臨命終時,也能夠轉業。意思是說,臨命終時,只要
話頭一提,疑情一起,即使臨命終時沒開悟,進入中陰身後,有了七倍的力量,一樣可以爆破疑團
而開悟;可以把過去的業力全部一起爆破,不隨業力再去投生。在藏傳佛 中,有很多大開悟者,
生前沒開悟,在臨命終進入中陰身時,卻大徹大悟而了生死。
人在進入中陰身後,所有的能力都強了七倍。假定現在舉話頭覺得很費力,臨終進入中陰身時,提
話頭的用力可以省掉七倍;現在只有一分疑情,進入中陰身時,便有七分。所以,在臨命終時亦能
轉業,一點都不假。「況一念相應耶。逐日千萬不要思量別事。但只思量乾屎橛。」何況活著、還
一息尚 時,能有一念和法相應。也就是要以話頭來相應,千萬不要思量別的事,一天過一天。不
要思考、分別、卜度其他沒意義的事,或跟了生死無關的事。不要分心在一些和了生死、開悟無關
的事上;這樣,定能一念相應,提起話頭,疑情就起。「但只思量乾屎橛。」思,是有刻意、造作
地提話頭;量,有比較的意思。因為逐日地舉話頭,會熏成八識田中的種子;一旦有其他干擾出現,
話頭的種子就先起來擋著。「莫問幾時悟。至禱至禱。」不要問什麼時候會開悟。「至禱至禱」表示
很殷切的提醒與期望,必須這樣去做,不要忘失了。
「悟時亦無時節。」開悟不需要任何時節。「亦不驚群動眾。」也不必驚動大眾。有些人稍微有一
點點境界,就到處宣揚,生怕別人不曉得、不認得他,這就回到無意義的事情上了。「即時怗怗的。
自然不疑佛。不疑祖。不疑生。不疑死。得到不疑之地。便是佛地也。」「怗怗」表示很悠然、很
閒靜、很自如的樣子。修到有所悟時,為什麼無時節呢?因為開悟不一定在哪個處所、哪個時節;
不一定在禪堂修才會開悟,也不一定在外面修才會開悟。天天坐禪堂,想要在禪堂開悟,是不容易
的。必須要有轉機、禪機出現,才會開悟。同樣的,天天在大寮煮飯,也不見得能開悟,必須有轉
機才行。
參禪修行到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時,自己的內心自然會很堅定。「不疑佛。不疑祖。」不會懷疑佛
陀 導的一切法,不會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成佛,也不會懷疑祖師所講、所設的關卡。「不疑生。
不疑死。」不會疑什麼是生、什麼是死,生死本來就一如。「得到不疑之地。便是佛地。」對生死,
根本不會有對立、分別的看法。很多人都覺得生很好、死不好;其實,生死和涅槃是不一不異,輪
涅是一體兩面的。
「佛地上本無疑。無悟無迷。無生無死。無有無無。無涅槃。無般若。無佛。無眾生。亦無恁麼

~99~
說者。此語也不受。亦無不受者。亦無知不受者。亦無恁麼說不受者。如是信得及佛。亦只如是
祖。亦只如是悟。亦只如是迷。亦只如是疑。亦只如是生。亦只如是死。亦只如是日用塵勞中。
亦只如是死後斷滅不斷滅。」(同註 4)
「佛地上本無疑。」證到了佛的境界,本來就是具足在空性、實相上,哪裡會有疑呢?本來就無疑。
「無悟無迷。」迷、悟都是眾生設想出來的。在佛的境界、見地上,沒有迷,沒有悟。
「無生無死。」
也「無有無無。無涅槃。無般若。無佛。無眾生。」絕對沒有這些二元分化、對立的狀態。「亦無
恁麼說者。」也沒有這麼說的人。「此語也不受。」包括「亦無恁麼說者。」這句話也都不受。「亦
無不受者。」不受、亦無不受,這就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的意思一樣。
「亦無知不受者。」也沒有一個知道不受的。「亦無恁麼說不受者。如是信得及佛。亦只如是祖。
亦只如是悟。亦只如是迷。亦只如是疑。亦只如是生。亦只如是死。亦只如是日用塵勞中。亦只如
是死後斷滅不斷滅。」這些,都是超越了空、非空,有、非有,無、非無,統統超越,二元對立也
超越,連超越都超越。所以,做功夫,能修到悟,有悟的受用;即使沒有悟,也有不悟的好處,不
必擔心這樣修行好不好。

「舉話時。都不用作許多伎倆。但行住坐
臥處。勿令間斷。喜怒哀樂處。莫生分別。
舉來舉去。看來看去。覺得沒理路。沒滋
味。心頭熱悶時。便是當人放身命處也。

~100~
記取記取。莫見如此境界便退心。如此境
界。正是成佛作祖底消息也。重添炭。猛
加火。猛鼓風。日用四威儀中。涉差別境
界。覺得省力時。便是得力處也。得力處
極省力。若用一毫毛氣力支撐。定是邪法。
非佛法也。」
(註 5)
(大慧宗杲語錄節錄)
大慧宗杲又說:「舉話時。都不用作許多伎倆。」做功夫,舉起話頭時,不需要用甚麼伎
倆。很多人舉起話頭來,就是思考:「念佛是誰?師父問我時,要怎麼答?先做好準備,等一下才
有伎倆,才不會那麼糗、那麼窘。一問,不得開口,也不得不開口,那要怎麼開口?先想好來對付。」
這就是伎倆。先想好,準備好怎麼對付、耍嘴皮,怎麼現,這些都叫做伎倆。
伎倆就如魔術師把手巾打個結,在燈光下一照,就看到像兔子的影子。其實,兔子是假的、不 在
的;手巾拿下來,兔子沒有了;燈一關,也沒有了,這叫做「伎倆」。舉話頭做功夫,不需要這些
小聰明;小聰明越多,越修不進去。因為一旦有小聰明,就會思考很多,會掉入想蘊的作用;想蘊
一旦作用,就很難空。
舉話頭,產生疑情,就是要把想蘊空掉。如果反而一直用它,和它拉鋸戰,一方面要空掉想蘊,一
方面卻一直用腦筋;這樣,要修到驢年去呀?但是,不需要伎倆,那要怎麼做?「但行住坐臥處。
勿令間斷。」行住坐臥,當然是指一個人的動、靜,活動和靜止的時間,包括吃飯、睡覺、走路等
一切動作統統是。不要讓話頭間斷。參禪舉話頭通常在什麼時候間斷?如山僧剛才講這些話,有些
人就趕快「念佛是誰?」一面聽,一面「念佛是誰」;山僧又開口講,他的「念佛是誰」就不見了。
「這一次,你講什麼,我都不聽,就只看著念佛是誰!」等到山僧講完了,喊一聲「催板!」一動,
他馬上又把「念佛是誰」打落失掉。所以,從靜止轉為動,或者從動轉為靜,都很容易間斷。行住
坐臥的方式轉變,或肢體轉變一個姿式,話頭就打落失掉。不要以為在行住坐臥處不間斷很容易,
不容易的!「念佛是誰?」一動起來,就忘記了。「好舒服喔!幸好剛才睡了一下。」就這樣間斷、
間斷,不斷地在間斷。
不說間斷,各位能在「喜怒哀樂處。莫生分別。」嗎?假定突然改變禪堂的作息,例如:從現在開
始,每支香都改為九十分鐘或兩個鐘頭。很多人一定馬上:「哇——怎麼這樣?真無常!這什麼禪
堂?都沒事先通知,讓我們作心理準備,讓我們事先知道什麼時候改時間。突然就改了!」這就是
受外在境界牽動而影響自己的喜怒哀樂。因此,不能在喜怒哀樂中生分別;一生分別,話頭就間斷
了。只有「莫生分別」,才能不間斷地舉話頭。「舉來舉去。看來看去。覺得沒理路。沒滋味。心頭
熱悶時。便是當人放身命處也。」舉來舉去,疑來疑去,都沒有理路、沒有滋味;這時,心頭開始
熱悶,這就是修行人可以把身命放下來的地方。
為什麼放不下自己的身命?因為沒有地方安住。現在就以舉話頭和疑情的熱悶,作為放下身命、安

~101~
身立命的地方。一定要「記取記取。」要牢牢記得。「莫見如此境界便退心。」不要看到這種境界
便退道心。 「如此境界。正是成佛作祖底消息也。」修到這種境界,絕對不能退道心,因為這正是
要成佛作祖的好消息到來了,還要加把勁。「重添炭。猛加火。猛鼓風。」就像打鐵一樣,當火正
在燒,鐵要鎔了,就要一直添加炭,並且更用力地把風吹進去,讓火更猛、更烈,這時就會有好消
息了。
「日用四威儀中。涉差別境界。覺得省力時。便是得力處也。得力處極省力。」在日常生活中,會
經歷各種境界。假定修到覺得省力,覺得不必用力,也能任運自在、借力使力地把話頭舉來舉去,
疑情疑來疑去,滾動來滾動去,這樣覺得省力時,就是得力處。在得力處,會覺得很省力,不會覺
得苦,不會坐得苦哈哈,或跑香累得半死。
「若用一毫毛氣力支撐。定是邪法。非佛法也。」修到這種地步,如果還覺得有一個身體,還需要
提起一點力量,才能支撐話頭和疑情,這還是邪法,不是佛法。所以,修到「省力處便是得力處。
得力處極省力。」時,根本不需要費一毫毛的氣力,就能支撐話頭和疑情;這樣,參禪、舉話頭的
功夫才做得差不多了。提起精神來!好好地提起話頭!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376〈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十九
註 2.〈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377〈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
註 3.〈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41〈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八
註 4.〈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42〈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八
註 5.〈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45〈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八

~102~
第二十六講、放身命處
2000.12.05.(小參解惑)
問:為什麼參禪時要把能量提升到第三眼或心輪處?
參禪並不是要把能量提升到第三眼,而是把八識田裡種子要起現行、或已起現行中的能量吸過來,
作為起疑情或滾動疑情的力量;把話頭及疑情放在心輪的範圍內,才容易凝結能量。
參禪舉話頭時,最主要是不讓它到處飄盪;飄盪就會散亂,話頭舉起來就沒有力量。所以,把話頭
舉來舉去,而不離開心輪處;讓話頭就在胸臆月輪的範圍、在方寸之間生起,這樣,才不容易打落
失掉,能量才容易凝聚。

問:要如何保護自己,讓自己做功夫不受干擾?
當自己覺得不受干擾時,往往已經在干擾著別人。如果經常把過錯推給別人,找藉口來原諒自己;
這時,妄心忙得團團轉,哪有辦法參禪?一方面製造敵人,一方面拿自己這支慧劍——話頭跟它對
抗,就等於用自己的右手打左手,用左手打右手,當然很吃力,不能省力。各位現在試試看!讓左
右手打架,看能不能省力氣?是左、右手自己打架,不是拍掌!
雙手拍掌有聲。隻手拍掌的聲音又如何呢?拿出來看!把隻手拍掌之聲拿出來!怎麼拿不出來?兩
隻手再打架!看看會不會省力?由這道理就可知,當舉一個很生疏的話頭,要來對抗很熟練的雜念
妄想時,兩方面都聚集了力量來對抗,怎麼會省力?
參禪不是這樣子參法。參禪是藉著雜念妄想的力量來舉話頭,使疑情更有力量。所以,參禪是借力
使力,像摔柔道一樣,對方用力拉,就讓他拉;當他再用力拉,這裡一放手,他就跌倒了;當他打
過來,這裡閃一下,他自己就跌倒了。修行要像這樣懂得借力使力,運用自如,才會達到省力處,
否則會很困難。

問:不思量卜度時是省力處。是不是要進一步找個話頭來參究參究,才能做功夫?
不思量卜度當然是省力處。假定時時刻刻還揮舞著話頭,想和紛飛的雜念妄想抗戰,一定很吃力、
很費力。就像有千軍萬馬、千千萬萬支箭射過來,你就揮著劍,想要把一千支、一萬支箭砍落下來,
那是不容易的。劍就像話頭,千萬支射箭就是雜念妄想。
思量卜度是使雜念妄想更多的原因之一,而且,它是一種融通妄想。由想蘊生出來的念頭,都是融
通妄想;都是不知不覺隱藏著自我意識而生起念頭,甚至每個念頭的相續,都是以自我為考量中心。
假定提話頭已經很省力、不舉而舉了,何須再找個話頭來參究呢?除非妄念再生起來、除非話頭打
落失掉了,才必須再撿起原來的話頭,繼續做功夫,繼續參究。所以,修行不能頭上安頭,那是自
找麻煩。

問:舉、提話頭和念話頭有何差別?
講念話頭,其實沒有話頭可念。當念出「念佛是誰」、念出「阿彌陀佛」、提個「萬法歸一。一歸何
處。」就已經是話尾,這個念已經很粗糙了。以〈大乘起信論〉的說法,一個念頭就有「三細六粗」
的階段。各位現在提話頭、舉話頭,是話頭已經成形,變成話尾,整個話的意涵、內容都出來了;
而且自己已經被拴住鼻子走了千百里路,都還不知道。這樣,要念話頭、要舉話頭,哪有可能?所
以虛雲老和尚才會講:話頭話頭,就是話還沒有成形之前的源頭。
參話頭、看話頭,最主要是要見到空性、佛性。空性、佛性就是一切念生起之前的源頭,也是念頭
滅了以後的歸處。會生滅的,都是幻化的表相,都已經是話尾了。這部分以後會更詳細講。

問:話頭提得綿綿密密,和佛號念得綿綿密密,前者會起疑情,後者不會。此外,還有什麼差別
嗎?
這要等到你疑情有生起了,才能講。不過,現在也可以稍微提一下。
參禪提話頭,不但可以起疑情,還可以了生死、開智慧,明心見性。佛號念得綿綿密密,能達到「若
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就可以了生死,但不能開智慧,也不能明心見性。很多人

~103~
把佛號念得綿綿密密,其實大都只是在持名念佛而已,並沒進入觀照念佛、實相念佛;因此,無法
在一息尚 的當下,就讓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現前。單單持名念佛,是可以達到一心不亂;至於參
禪、提話頭、起疑情,前面也講過,當功夫綿密時,即使沒有開悟、沒有見性,至少也不會被業識
所牽引。不過,先不要管這麼多,讓自己的疑情能夠生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問:以前要把佛號念到不念而念,倒也困難;如今練習舉話頭「念佛是誰」,佛號卻自動夾雜跑出
來。最初只提「是誰」時,好像還沒有這種狀況。為什麼呢?
這就是腦筋設下的陷阱、詭計,叫做「作活計」,就是遍計的意思。當舉話頭時,生起「阿彌陀佛」,
慢慢地,腦筋自己就會被約制:「反正提念佛是誰和生起阿彌陀佛,都是在修行。」所以,要懂得
借力使力來修。當提「念佛是誰」,胸中卻湧出「阿彌陀佛」時,就必須加強再參究:「這會生起佛
號的是誰?」用一點力量去參究,不要讓它空過,也不要推敲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是功夫生、熟的
拉鋸戰。因為以前你念佛號時,會有其他雜念妄想;現在提「念佛是誰」,假定再有雜念妄想出來,
自己會覺得慚愧:那就給你「阿彌陀佛」吧!這都是腦筋的詭計,是一種干擾;但假如會借力使力
來參究,那倒是滿好的。
曾經也有一位居士問:「為什麼夢到被壞人追殺時,突然間跑出六 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她平常只念「阿彌陀佛」,只有一次,別人 她念六 大明咒,她弄不清楚,請人家寫給她看,回
去後又注音、又念,才練習一天而已,作惡夢被追殺時,竟然不是「阿彌陀佛」來救她,反而是「唵
嘛呢叭咪吽」跑出來?
一般人平常都認為「阿彌陀佛」很好念,一開口就會念,所以就漫不經心、毫不在意,邊念邊胡思
亂想:「阿彌陀佛,腳在痛。」
「阿彌陀佛,肚子餓了。」「阿彌陀佛,不知什麼時候雙解七。」這
就等於把「阿彌陀佛」的種子播在雜草叢生、沒開墾過的地上。種子若播在雜草上,能萌芽、生根
嗎?不可能!但當她在練習六 大明咒時,卻極為用心,先除草、犁地、翻土─也就是練習寫咒;
一個 一個 ,怎麼寫、怎麼注音、怎麼念,所有耕耘的工作都做得很好,因此「唵嘛呢叭咪吽」
的種子就播很深。在緊急情況時,播在淨地、又播得深的種子當然先冒出芽來。這是自然的道理。
參禪修行也一樣。當參「念佛是誰」時,有佛號生起來,就借力使力往深層去參究「是誰?」「不
念而念的是誰?」這樣去參究,往內心再看,看到不明白處,疑情就會生起來。當看不到「阿彌陀
佛」從哪裡生起來,烏雲就會開始密布,不清楚處就會凝聚,不明白處就更清晰。這就是促使疑情
生起的重要步驟和轉捩點。

問:有時候腦海一直縈繞著梵唄的聲音,本來是沒有的。然後,「念佛是誰」就跟著梵音起落,揮
之不去,很困擾。這是否腦筋不甘寂寞而玩的把戲?
這個問題,前面已經答過了。不管什麼韻律,只要配合著「念佛是誰」去參究,都沒關係!例如:
跑香時,聽到「砰!砰!砰!」的聲音,也可以配合著跑香,右腳一起步,就「念」,左腳「佛」,
再右腳「是」
,左腳「誰」,念佛是誰、念佛是誰……也可以這樣參究。跑得再快,就誰、誰、誰……
也沒關係!打叫香時也一樣,一聲接一聲,就是「念佛是誰、究竟是誰、誰、誰、誰……」用這樣
逼自己提話頭、舉話頭,不必用腦筋叫它提,自動就會提。能隨著韻律提起參究的心,是很好的,
可以繼續這樣參究下去。

「能行住坐臥。以老僧所示省要處時時提撕。休說一念相應。千了百當。便是此生打未徹。只恁
麼崖到臘月三十日。閻家老子也須倒退三千里始得。何以故。為念念在般若中。無異念。無間斷
故。只如道家流。以妄心 想。日久月深。尚能成功。不為地水火風所使。況全念住在般若中。
臘月三十日豈不能轉業耶。而今人多是將有所得心學道。此是無妄想中真妄想。但放散自在。然
不得太緊。不得太緩。只恁麼作工夫。省無限心力。左右生處已熟。熟處已生。十二時中。自然
不著。枯心忘懷。將心管帶。雖未透脫。諸魔外道已不能伺其便。亦自能與諸魔外道共一手。同
一眼。成就彼事而不墮其數矣。」(註 1)
大慧宗杲對參禪的指導:「能行住坐臥。以老僧所示省要處時時提撕。」提話頭,生起了疑情,在

~104~
日常動靜的行住坐臥裡,就要依照大慧宗杲 導的省力方法和要訣,時時提撕。「提撕」有提醒、
提示的意思。話頭掉了,即刻再提撕,驚醒、提醒、敲醒自己,不要把話頭打落失掉,就叫做「時
時提撕」。
「休說一念相應。千了百當。便是此生打未徹。只恁麼崖到臘月三十日。閻家老子也須倒退三千里
始得。」能在行住坐臥的省要處時時提撕,不只在一念相應時就千了百當,一切萬緣統統了、統統
解決了;即使今生還沒有徹底開悟,只要能這麼一直逼拶下去,分分秒秒,時時提撕。當「臘月三
十」,就是年末最後一天,指臨終時。閻羅王要來抓人,也都必須倒退三千里,根本沒辦法抓人,
也奈何不了。
只要一念相應,就千了百當,即使不開悟,也有很大的功德。「何以故。」為什麼呢?「為念念在
般若中。無異念。無間斷故。」因為念念都在般若中,就是在正念上,沒有其他任何雜念妄想來使
正念間斷。 「只如道家流。以妄心 想。日久月深。尚能成功。不為地水火風所使。」就如道家的
修行人,只是用妄心 想,日子久了,都能有成就,不被四大所驅使、束縛。 「況全念住在般若中。」
何況參禪是一心一意都安住在般若念裡,也就是安住在話頭及疑情上。
「臘月三十日豈不能轉業耶。」這樣精進參禪修行,到臘月三十日,就是最後一天、臨命終時,哪
有不轉業的道理?一定會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念念在般若中,無異念、無間斷。
「而今人多是將有所得心學道。」現在的人都是以有所求的心來學道。「此是無妄想中真妄想。」
這是沒有妄想裡的真妄想。 「我就是因為身體差,才要來打坐啦!」「我在輔導學生時,學生還沒生
氣,我就被氣死了!所以我要學打坐。」「人生太苦了!所以我要來打坐,看看能不能不苦。」結
果,中了愛國獎券時,就說: 「對不起!我現在沒有空修行。我先安排一下怎麼花錢再說。」有心
學道,假定有所求,就是無妄想中的真妄想。
「但放散自在。然不得太緊。不得太緩。只恁麼作工夫。省無限心力。」要先把所學的 理、義理
擺開,任運自在地修行,而且緊緩要適中。假定遇到逆境,「衝啊!非開悟不可!人生太苦了。」
就繃得很緊,一直衝。等逆境過去,順境來了,就說:「稍等一下!我現在很忙,信徒有夠多!每
個地方的信徒都需要我。我才休息一個禮拜沒去高雄,沒去臺北、臺中,信徒就一直打電話來。」
自己找理由,「所以,我要去看看他們。」這是懈怠的心。
在鬆緊當中,「只恁麼作工夫。」就只這麼做,僅僅這麼做功夫就好。單單的的、很單純地,就只
這樣子做功夫。放鬆下來,自在地做功夫,就可以「省無限心力」 ,可以省掉很多的心力。「左右生
處已熟。熟處已生。」一般人的雜念妄想、習氣都是很熟悉的,做功夫、舉話頭是很生疏的;要把
生疏的話頭舉來舉去,舉到很熟悉,就是由生疏轉為熟悉。這句話,是大慧宗杲讚嘆對方話頭已經
提得很熟。原來生疏的話頭已經轉熟,很快就能擺在方寸之間,不會離開。
「十二時中。自然不著。」分分秒秒,很自然而不執著。「枯心妄懷。」妄心、情識自然離開、消
失。懷,是指情識、懷抱、懷念等情識或意念。「將心管帶。」把心安住在一處,不會亂跑了。修
到這種狀況,「雖未透脫。」雖然還沒有徹底解脫生死,了脫煩惱習氣的束縛;但「諸魔外道已不
能伺其便。」諸魔外道已經找不到任何空隙和機會來干擾。 「亦自能與諸魔外道共一手。同一眼。」
也能和諸魔外道廝結共 ,把手共行。同一眼,表示前五識、第六識,都能和諸魔外道同道。「成
就彼事而不墮其數矣。」能跟諸魔外道共一手、同一眼,各成其事卻不淪為魔。這樣參禪,要了生
死就容易了。
「若是曾於理性上得滋味。經 中得滋味。祖師言句上得滋味。眼見耳聞處得滋味。舉足動步處
得滋味。心思意想處得滋味。都不濟事。若要直下休歇。應是從前得滋味處都莫管它。卻去沒撈
摸處。沒滋味處試著意看。若著意不得。撈摸不得。轉覺得沒欛柄可把捉。理路義路心意識都不
行。如土木瓦石相似時。莫怕落空。此是當人放身命處。」(註 2)
日用中參禪舉話頭,如何做功夫呢?假定「曾於理性上得滋味。經 中得滋味。」例如:讀到某一
部經典,內心很相應,很有感應,好像有所得。又如原本不會背〈心經〉,但努力把它背了,在日
常中能使自己的心胸更開闊。或者,原來看不懂某一部經典,慢慢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直
推敲義理,推到最極點,想不下去,就停下來,再參禪修行;過了一、兩個禮拜,突然間睡個覺醒
過來,就瞭解經典上的義理。這時,心和經典、義理融成一體,這就是從理性上、經 中得滋味。

~105~
「祖師言句上得滋味。」看到祖師的語錄,「欸!很相應!」例如:「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乾屎
橛」;一看,很有滋味,有認同感。 「眼見耳聞處得滋味。」例如:去山水行禪,走得很累很累,坐
下來,眼睛一閉,樹上的小鳥吱吱喳喳地唱著,聽起來就像極樂世界的鳥在宣演佛法,因此感到身
心頓失,整個人停留在美妙的極樂世界。
「舉足動步處得滋味。」例如:在大殿裡行香,或在禪堂裡「散大逍搖」時,走著走著,突然間話
頭沒有了,自己像個木頭人、機器人無緣無故地走著;突然間眼睛往地板一看,看到外面樹葉的倒
影,把本來迷迷惑惑的心「啪!」打開,清醒過來。這就是在舉足動步處靠著眼見耳聞得到滋味。
各位有沒有這種經驗?突然間覺得自己的心很清晰、清醒、寂靜、開闊。這就是撇開烏雲般的雜念
妄想而撥雲見日, 「啪!」一下,見到寂靜的空性。修行要靠很多禪機,就是這個道理。
「心思意想處得滋味。」有時候,想來想去,突然間想通了,得到滋味。以上所講這些滋味,以大
慧宗杲看來,「都不濟事。」都沒有多大幫助。為什麼?就像一個人騎摩托車摔倒了,把他的靈識
逼開,懸在半空中,看著一個軀體和摩托車在地上滾;這時,是突發狀況把他的心識和軀體分離,
讓他嘗到沒有軀體的滋味,暫時瞥見一下空性。然而,是誰在半空中看到軀體在轉呢?這還是隔了
一層。不過,這種經驗,雖然對修行沒有什麼幫助,卻可以使人瞭解瞥見空性的情況;要有幫助,
就必須把功夫繼續做下去。
「若要直下休歇。應是從前得滋味處都莫管它。」這很重要。假定要直截了當地使狂心頓歇,全部
妄心都休息下來,就要把以前得過的滋味處都拋開不管;一管它,就是原地踏步,就是撿破爛。 「卻
去沒撈摸處。沒滋味處試著意看。」必須去摸不到、撈不到、到不了、沒滋味的地方「試著意看」。
要稍微勉強,用腦筋命令自己去觀、去看、去參究。
為什麼道忞禪師說: 「到不了的地方就是話頭」?到不了、看不到、摸不到的地方就是話頭。其實,
摸不了、看不到、到不了的地方從來沒離開過自己。去沒撈摸處、沒滋味處著意看,就是要把話頭
舉來舉去,疑來疑去,看來看去,參究來參究去。 「若著意不得。撈摸不得。轉覺得沒欛柄可把捉。」
試著這樣去看、去參究,結果卻著不了意,撈摸不到,開始覺得沒把柄可抓,怎麼抓都有困難。就
像水上葫蘆,遏捺不下;要把它按下去,它卻一直浮上來。這就是無可把抓的意思。
不但覺得無把柄可抓,「理路義路心意識都不行。」用 理的理論、用思維的理路、用心意識的推
敲都行不通時,就有功夫了。就會「如土木瓦石相似時。」變成像土木瓦石之類的無情物一樣。這
時,「莫怕落空。」不要怕會變成石頭。即使變成頑石,道生也會讓它點頭。 「此是當人放身命處。」
這就是修行人要全然放下身命的地方。
「不可忽不可忽。聰明靈利人多被聰明所障。以故道眼不開。觸途成滯。眾生無始時來。為心意
識所使。流浪生死。不得自在。果欲出生死。做快活漢。須是一刀兩段。絕卻心意識路頭。方有
少分相應。」(同註 2)
「不可忽不可忽。」不要忽視這個道理、訣竅。這道理、訣竅講起來很簡單,要做到卻不容易。 「聰
明靈利人多被聰明所障。」耍心眼、小聰明的人,大都會被聰明所障礙。「以故道眼不開。」參禪
時經常耍小聰明,道眼就不會開;也就是不會開智慧、不會開悟。「觸途成滯。」不但道眼不開,
反而觸途成滯;遇到任何事物或境界,都變成阻礙,使他不能前進,功夫也無法繼續做下去。「眾
生無始時來。為心意識所使。」眾生無始以來被心意識左右,產生心意識之流,產生業力。「流浪
生死。不得自在。」就是輪迴生死。所以,越逞小聰明,越會輪迴生死,不得自在。
「果欲出生死。做快活漢。」假定真想出離生死、了生死,想做一個快活的大丈夫。就「須是一刀
兩段。」一刀兩斷什麼呢?「絕卻心意識路頭。」把心意識的路頭一刀砍斷,不使用它。「方有少
分相應。」真正的離開心意識去參禪、舉話頭、生疑情,才有一點點相應的分。少分,表示已經有
一點點的得力,但是不能以少為足。佛陀也曾經講過,他所講的法,就像他手上的一片樹葉;一切
法,就像森林中密布的眾多樹葉。所以,佛所說的法是多還是少?祖師講的開悟境界,只不過是做
功夫訣竅的一點點皮毛而已,連一毫毛都還不到!如果連這一毫毛功夫都做不到,哪能修行呢?所
以,要參禪做功夫,務必提起精神來,一刀兩斷!把心意識撥開、切斷!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46〈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八

~106~
註 2.〈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46〈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九

~107~
第二十七講、沒巴鼻處 沒撈摸處 沒滋味處
2000.12.06.

「故永嘉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
心意識。且向沒巴鼻處。沒撈摸處。沒滋
味處。試作功夫看。如僧問趙州。狗子還
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尋常聰明人纔聞舉
起。便以心意識領會。搏量印證。要說得
有分付處。殊不知不容引證。不容搏量。
不容以心意識領會。縱引證得。搏量得。
領會得。盡是髑髏前情識邊事。生死岸頭
定不得力。」(註 1)
大慧宗杲還舉了永嘉禪師說的一句話,來提醒修禪人怎麼做功夫。「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
意識。」法財,就是修行的功德;功德,就是修行所得的果報。會損法財、滅功德的,沒有一樣不
是由於心意識的作用。妄心的滋生,是心意識的作用。妄心以想蘊的融通妄想來判斷、來想、來覺
識。對任何事情,只要一起心動念,修行的功夫、功德就會盡失。所以,在修行當中要求各位禁語,
就是這個道理。禁語可以避免自己去攀緣,避免用自我意識來起心動念、來辨別一切外在境相。前
面也講過,所有境界都是由昏沈、散亂所起。各人生死各人了。修行時,只要管自己的生死有沒有
了,不必操心別人有沒有用功。假定還用心意識來動念,就很難修行。
「且向沒巴鼻處。沒撈摸處。沒滋味處。試作功夫看。」參禪要從沒巴鼻處、沒撈摸處、沒滋味處
去參,從這裡試作功夫。假定覺得修行一定要有滋味,就很難參:「怎麼和尚逼拶時都問是什麼?
是什麼?老是問一樣的問題!不管答出來或答不出來,還是一直問。」因此覺得很無聊。為什麼山
僧會這樣問?因為各位所答的,都沒顯現出曾經瞥見空性;自然就問不下去、逼不下去。如果有瞥
見過空性,所答的已經有譜,再深一層問下去才有用;否則,所有的對話都只停留在心意識的流動
上,都是有滋味的。
「如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尋常聰明人纔聞舉起。便以心意識領會。搏量引證。
要說得有分付處。殊不知不容引證。不容搏量。不容以心意識領會。」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
無?州云無。一般會自作聰明的人,一聽到這問話,立刻以心意識猜測、搏量、引證,思考要引證
~108~
哪一部經典、用哪一句話來答比較好。因此就用想蘊去找過去所熏的種子。趙州說無,他就跟著說
「無」。再問他:「無有多大?」他答:「很大。」這也是腦筋的作用;是概念性的,是不會答而答
的話。假定他繼續說「無」,再問他:「無的體在哪裡?」他答:「無就是什麼都沒有。」這也是腦
筋想出來的。
無、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怎麼會性空緣起呢?假定他已經看得到無的體,就逼問
他:
「無有多大?」如果答得出來,才能再逼問他: 「無有多高?」答得出來,再逼問:「無有多長?」
答得出來,就再逼問:「不能答無,另外舉一句!」假定答得出來,再逼問: 「既然是無,你能不能
用一隻腳來表示無的用?能不能用一隻手表現無的用?」禪宗參話頭的逼拶,是這樣子逼法。逼、
逼、逼,就是要逼到行者的心都沒有撈摸處,沒有安立處,沒有滋味處,不能用心意識去想;這才
表示參話頭、公案有一點點得力,有一點點譜。不過,假定這樣逼下去,恐怕各位都要當啞巴了。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有些人因此就答「無」 。假定逼問:「那為什麼佛陀講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性,也就是都有佛性呢?」他就說:「趙州有時也答有,那我也答有。」再逼
問:
「有?那為什麼會鑽到毛袋裡去,變成四隻腳?既然有佛性,為什麼不鑽成人、鑽成佛就好?」
如果答得出來,再逼問:「有和無隔了幾層?隔了多遠?」古時候的禪宗,尤其日本禪宗,在逼拶
時,是一個個這樣逼。有些人因此不敢去小參,還得好幾位監香硬拖、硬拉;就像拉一頭牛。因為
只要一開口、不對機,和尚馬上就敲鐘、下香板,「啪!」就打過去。很多人被打得每逢小參時,
就怕得不得了,不敢去。
所以,參禪時,越用過去所學的知識、常識來判斷、搏量、引經據典,就越難參。假定想在對話中
答得有分寸、有根據,那就錯了!要知道,參禪是不容引證的;一引證、搏量、揣測、推測,或以
心意識來領會;「縱引證得。搏量得。領會得。」縱然能引經據典,能搏量,能用心意識去領會,「盡
是髑髏前情識邊事。」仍然都是情識的作用,生生死死仍然無窮無盡,不知要堆多少髑髏。「生死
岸頭定不得力。」對於了生脫死,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還是要回到沒巴鼻、沒撈摸、沒滋味處
試著做功夫,才會有用。功夫就是要這樣做。

「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荷葉
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但將此頌放在上面。卻將經
文移來下面。頌卻是經。經卻是頌。莫管悟不悟。心頭休熱忙。亦不可放緩。如調絃之法。緊緩
得其所。曲調自成矣。」(註 2)
〈圓覺經〉上也說:於一切行住坐臥的任何時刻,都不要起妄念。即使有妄心生起,也不必另外製
造一個方法去消滅、對抗它。意思就是:回到話頭上做功夫就好,不必刻意去壓制它。妄念被壓制
久了,最後就會發作、爆炸。現代人有很多「頭殼壞去」(臺語),就是因為壓抑太多,不懂得用佛
法來消除壓抑,因此造成憂鬱症、躁鬱症等等。就如小偷帶著刀槍進房子裡偷東西,假定有人起來
跟他對抗,那是自討苦吃。以前有一對夫妻,一天晚上,小偷光顧他們家。當先生看到小偷在偷東
西,就趕快裝著睡著,眼睛不敢張開;連小偷趴在他臉上看他有沒有睡著,他都不敢動,小偷就安
心了。最後,小偷要走了,一開門,聲音比較大,太太醒過來,就喊:「有小偷啊!」然後爬起來
追過去。結果,小偷就拿根棒子往她頭上打;第二天,她的兩個眼睛、鼻子都腫腫烏青。這就和對
治妄念一樣,越壓抑、對抗,越沒辦法修到省力處,反而會覺得很費力氣;因為能量都在對抗妄念
中消耗掉了,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來提話頭、起疑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很多人都這樣:當妄想生起來了,就被牽著鼻子,東看西看,一直走,「我
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有妄想!」,「我當然知道自己現在在想什麼?」若問他:
「你在修什麼?」他答:
「看念頭。」再問他:「怎麼看?」他又說不出所以然來。很顯然,他的妄想在當主人,而原來真
正的主人,被妄心牽著鼻子,就像一頭牛被拉著直直走,還覺得很好,一路上還有草可吃。這就是
呆牛!自己變成呆牛了還不知道。如果是這樣的「住妄想境不知了知」,就不行。必須很清楚而不
跟著妄念跑,那才可以。這時,假如用觀心地法門,會很難觀。因為妄念一生起,一旦被捉住,想
要即刻抽離,並不容易。能離開妄念,還要能觀照著它,才叫做「了知」。假定心被妄念捉住了,
還跟著它一直跑,一個念頭過去了,再接一個,就是鼻子被串住了。參話頭也一樣。當發現被念頭

~109~
捉住了,即刻回來提起「是誰」,妄念自然就會在生滅流動中消失,回到空性裡。
「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妄想來來去去,不去追隨、分別它;對這不分別也不分辨、不辯解它是真
或假。大慧宗杲從前居住在雲門庵時,曾經做頌「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荷花的葉
子一片一片圓圓的,好像一面面的鏡子。菱角尖尖的,像一支支的錐。錐就像鑽子的鑽尾,或者蓋
房子時用來量垂直線的尖錐。「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風一吹起,柳絮就飛得像一
粒粒的毛毬。雨打下來,梨花飛落,像一隻隻蝴蝶。「但將此頌放在上面。卻將經文移來下面。頌
卻是經。經卻是頌。」要這樣子做功夫;而且「莫管悟不悟。」不要管會悟不會悟,把功夫做起來。
「心頭休熱忙。亦不可放緩。」不要急急忙忙,但也不可以太鬆緩、把話頭提得太慢。必須「如調
絃之法。緊緩得其所。」要像調絃,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提話頭也一樣。什麼時候緊,什麼時
候緩,要看話頭的力量強不強、妄念多不多、外境干擾大不大而決定。緊緩得其所,「曲調自成矣。」
曲調自然會出來,就能彈出美妙的音韻。這表示參禪做功夫的脈絡及要訣就自然形成了。
「第一記取不可起心動念。肚裡熱忙要悟。纔作此念。則被此念塞斷路頭。永不能得悟矣。祖師
云。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此乃祖師吐心吐膽。為人處也。但日用費力處
莫要做。此箇門中不容費力。老漢常為人說此話。得力處乃是省力處。省力處乃是得力處。若起
一念希望心。求悟入處。大似人在自家堂屋裏坐。卻問他人覓住處無異。但把生死兩 貼在鼻尖
兒上。不要忘了時時提撕話頭。提來提去。生處自熟。熟處自生矣。」(註 2)
做功夫時,大慧宗杲又提醒:「第一記取不可起心動念。」最重要的是,參禪不可起心動念。山僧
也一再提醒各位,

進禪堂參禪修行有三個要訣:一、不笑語;要禁
語。二、不聽響;不要受外在聲境、聲塵干擾、
影響。三、不闖靜;不闖自己的靜,也不闖別人
的靜。自己不製造聲響去干擾別人,也不被別人的聲響所干擾。這樣,才容易不起心動念。
「肚裡熱忙要悟。」話頭舉來舉去,心裡急著想要開悟;一邊忙著舉話頭,一邊 著想要開悟的心。
有這樣急躁、迫不及待的心,就難參禪。「纔作此念。」一旦有這種心念,修行就有問題了。「則被
此念塞斷路頭。永不能得悟矣。」當急著要開悟、要修行,「我不趕快修不行啦!年紀這麼大了!
我來這裡,只能打幾個七。我一定要在這段時間把它悟了。」這種念頭一生起,正好就把修行的路
頭塞住、截斷了。修行做功夫,急著要開悟的念頭一起,功夫就做不下去,當然永遠也不能開悟。
「祖師云。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此乃祖師吐心吐膽。為人處也。但日用費
力處莫要做。此箇門中不容費力。老漢常為人說此話。」三祖在〈信心銘〉上提過「執之失度。」
當有所偏執,譬如執著要開悟,或執著要輕鬆、不要那麼辛苦,就是失度。以前打禪七時,有人問:
「師父,有沒有比較輕鬆又可以開悟的方法?為什麼一定要盤腿盤得這麼痛?這不是在虐待自己
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麼可以懲罰自己的腳,在那邊盤著腿痛呢?對不起祖先嘛!」一執著,
不管是我執、法執,都是執之失度;失去了條理、方法。度,就是調理的方法、尺度。
「必入邪路。」
有任何一點偏執、執著,就不是正路,是邪路。這裡講的「必入邪路」就是指用心意識去想、去搏
量、去引經據典,這些都是進入邪路。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只要放鬆,很自然地修,就像水上葫蘆遏捺不下,但又能掌握它,讓它
既能如如不動又能轆轆地動,這才是放之自然。放之自然的放鬆,絕對不是懈怠、懶惰,想盡辦法
找輕鬆的方法來修。也不是到處攀緣,或者找一些不是自己修證的、是背來的東西求人印證。若給

~110~
他印證,他就覺得這和尚很好,很有修行,會印證他很好,讓他可以到處渲染,所以他願意繼續修
下去。假定不給他印證,他就說: 「這什麼方法?什麼和尚?連印證都不會印證!我還在這邊修什
麼?」這就不是放之自然。
「體無去住。」心性的體本來就沒有生滅,不去、不來、不生、不滅,本來就是空性。這是祖師盡
心盡力,老婆心切,剖心割膽來度化人的。「但日用費力處莫要做。」假定覺得很費力、必須很用
力,就不要做。例如:雜念紛飛或對著外境時,用腦筋去想,想得非常苦、非常費力,一生起氣來,
整個禮拜吃下去的能量統統用掉了,那就划不來。寧可把這力氣用到盤腿上,用到舉話頭、起疑情
上。 「此箇門中不容費力。」宗門下的參禪、舉話頭,是不需費力的;若需要費力,就有勉強、執
著。一旦需要費心思、搏量,有引經據典、想要人印證,想要別人知道自己修得很好,就統統不對。
大慧宗杲常常以這段話來提醒修行人:「得力處乃是省力處。省力處乃是得力處。」得力的地方就
是省力的所在。當舉起話頭,覺得很輕鬆自然,很省力氣,就是有得力了。得力以後,再提起話頭,
生起疑情,就不需花費很大的力氣。但一般人都不是這樣,常常是提一提話頭,沒力氣,就打瞌睡;
提一提,力氣太強了,就胡思亂想;不是昏沈,就是散亂,要不然,就進入恍惚、無記。「若起一
念希望心。求悟入處。」假定起了一念希求想開悟的心: 「師父,你能否講更清楚一點,加持一下,
香板一敲,讓我馬上就可以開悟!」 「大似人在自家堂屋裏坐。卻問他人覓住處無異。」起了一念
求悟入的心,就像一個人坐在自己家的廳堂裡,還去問別人到底他的家在哪裡。「但把生死兩 貼
在鼻尖兒上。」要把生死兩個 貼在鼻尖兒上;表示只要息息相續、還有呼吸、眼睛還張得開,就
不能忘記要了生死。
「不要忘了時時提撕話頭。」要了生死,就要提話頭,把話頭廝結在心中,不讓它掉落。「提來提
去。生處自熟。熟處自生矣。」例如「念佛是誰」 、
「無」、「野鴨子飛過去」等等公案,由很生疏、
不習慣,慢慢變得熟悉,自然生處就熟了,綿綿密密的狀況自然也會出現。
所以,參禪、修行做功夫,記得:不要認為自己有小聰明,可以引經據典,可以抄襲。禪宗參話頭,
最忌諱就是抄襲前人答過、解悟過、印證過的。只要抄襲來的,都不對!參禪務必離開心意識的活
動,不引經據典、不搏量、不以心意識來領會;這樣,參禪做功夫才會有相應分。提起精神來!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47〈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九
註 2.〈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50〈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九

~111~
第二十八講、剳定腳頭 咬定牙關 把定繩頭
89.12.07.
前面提過大慧宗杲談的:舉話頭時,不需要許多伎倆,只要行住坐臥處勿令間斷,喜怒哀樂處莫生
分別; 「舉來舉去。看來看去。覺得沒理路。沒滋味。心頭熱悶時。便是當人放身命處。」這一點,
必須和昨天談的部分做個分別。
昨天提到大慧宗杲舉的經文,以及他作的一首頌,依照這樣去試做功夫,莫管悟不悟,心頭休熱忙,
亦不可放緩,要如調絃之法等等;就在沒理路、沒滋味處,話頭舉來舉去,心頭熱悶時,功夫已經
用得上、使得上力了,這地方便是當人放身命處;就是要把一切生命情識都放下的地方,正好在這
裡才能生起疑情,當心頭熱悶,也就是功夫已經要上路了。
大慧宗杲提到: 「試如此做功夫看,莫管悟不悟,心頭休熱忙,亦不可放緩等。」主要是說,做功
夫時,不要管什麼時候會開悟、什麼時候會明心見性,都不需要想;而且心頭休熱忙,不要急躁、
忙得團團轉。有時候,功夫做不起來,會轉為想蘊的胡思亂想,想得熱忙;也就是會東忙西忙、東
想西想,忙忙碌碌,急急躁躁。但是,也不可以放得太緩慢,必須像調絃。前面講:心頭熱悶時,
便是當人放身命處;後面講:莫管悟不悟,心頭休熱忙,亦不可放緩。「熱悶」以及「熱忙」容易
混淆,所以特別提出來再說明。
另外, 〈圓覺經〉文:「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這是說,在日常行住坐臥當中,
不管任何時刻,遇緣逢境,都不要起我法二執,且隨處了當,就不會增生妄念。但是,要做到不起
妄念,事實上不容易。唯有日用當中,隨緣順境,即提本參話頭,如「本來無一物」…等,才能做
到妄起不更增生妄念之功夫。所以,有妄心生起來時,也不要刻意去息滅或對治它。不起妄念,亦
並非全無妄心,但有心息妄亦是妄心,故說亦不息滅。此時,唯有參究話頭,重下疑情,話頭中有
疑情,疑情中有話頭,才能做到「於諸妄心而不息滅。」的工夫。「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
不辯真實。」當有了妄想,被妄想拖著走時,若不清楚地了知,就會出問題;但也不能刻意去分別
它,因為一有分別計度,便是知上起知,若加了之,即迷現量,故說不加了之。但必須清清楚楚地
覺知有妄想在,而不加意計度分別,且即刻回到方法上用功。會「住妄想境」,是因為掉到妄境裡
很久了,而且沒有在妄念起時就發現它、了知它、離開它。假定無法任運了知自己是處在妄想境,
就會障礙修行。 「於無了知不辯真實」,無了知就是無計度分別,雖然無計度分別之心,而非辨別此
是真實或是虛妄,故說不辨真實,就是不去分辯自己的「無了知」是真、是假,是真心或妄心,只
要知就好,不刻意去加以分辯及造作。因為能知即寂,即是真實知。真實知即知,誰知真實,如眼
不自見之意。這種境界,唯有透過參禪生起大疑情,當疑情強而有力地達到動而不動、不動而動的
狀況,,就能自動磁吸阿賴耶識中蠢動的種子;這種自動磁吸的功用,即是疑情的動,動即是能知,
能知即寂,即寂而不動,不動即是真實知,故說疑情動而不動。雖然疑情不動,但確有一股真實知
之力用,只要念一動即知,疑情當下由不動轉為動,而生自動磁吸的功用;這就是真實知即知,也
就是疑情的不動而動的功用。正是惺惺又寂寂,寂寂又惺惺的力用。故說,唯有疑情產生起來而自
動磁吸藏識中種子時,才是達到了「於無了知不辯真實」的境界了。
「只是要調伏水牯牛。捏殺這猢猻子耳。此事不在久歷叢林。飽參知識。只貴於一言一句下直截
承當。不打之遶爾。據實而論。間不容髮。說箇承當。已是蹉過了也。況復牽枝引蔓。舉經舉 。
說理說是。欲究竟耶。古德云。但有纖毫即是塵。縱說得恆沙道理。並不干我一星兒事。不見江
西老宿有言。說得亦是汝心。說不得亦是汝心。決欲直截擔荷。見佛見祖。如生冤家。方有少分
相應。如此做功夫。日久月深。不著起心求悟。水牯牛自然調伏。猢猻子自死矣。記取。記取。
但向平昔心意識湊泊不得處取。不得處捨。不得處看個話頭。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
看時不用將平昔聰明靈利思量卜度。擬心思量。十萬八千未是遠。莫是不思量。不計較。不擬心
便是麼。」(註 1)
「只是要調伏水牯牛。」妄心就像一頭牛,即使鼻子被人摜著,也照常東走西走,還要到處偷吃水
草。修行就是要調伏這頭心牛。「捏殺這猢猻子耳。」妄心又像猿猴一樣,跳來跳去,要讓這妄動
的心停止下來,就像要捏死這隻猢猻子。「此事不在久歷叢林。飽參知識。」要調伏水牯牛、捏殺
猢猻子,並不一定要在叢林住很久,或者到處參訪明眼知識。因為久住叢林、讀很多經典義理、參

~112~
訪很多善知識,都是以心意識來作用;這樣,並無法解決水牯牛的問題。那要如何呢?
「只貴於一言一句下直截承當。」最重要的是,在一言一句下直截了當地承當下來。一言一句,是
指明眼知識與禪和子的對話;也是指在舉話頭的當下,就能夠直截承當。這裡特別講到「不打之遶
爾。據實而論。間不容髮。」不必迂迴曲折,只要在一言一句下直截承當,其中是間不容髮,連一
根頭髮都容不進去,插不進去;這表示在承當的當下,是無孔可入,沒有任何言語、念頭可以插入。
「不得已說個直截。」不得已才弄個「直截」的名相來形容。 「已是紆曲了也。」說個「直截」
,也
已經有所紆迴、扭曲,有違原來的直義了。「說箇承當。已是蹉過了也。」說個「承當」二 ,也
已經錯過真實的情況了。「況復牽枝引蔓。舉經舉 。說理說是。欲究竟耶。」何況牽枝引蔓,牽
扯一大堆葛藤,纏來纏去,胡亂糾纏。也就是說節外生枝。修行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故意牽引很多
無關的枝葉、藤蔓,變成一堆葛藤,還把經典、 理統統搬出來,說理說是;這樣,能究竟解脫嗎?
「古德云。但有纖毫即是塵。」只要有一點點微細纖毫,就是塵;塵是指客塵煩惱。「水牯牛未調
伏。猢猻子未死。」水牯牛沒有調伏,就會偷吃草;參禪,就是要牧這頭不聽話的野牛、水牯牛。
猢猻子沒有捏死,就會心猿意馬,妄心一再跳動。「縱說得恆沙道理。」既使說了像恆河沙數那麼
多的道理。「並不干我一星兒事。」其實與自己的了生死一點關係都沒有。「然說得說不得亦非外邊
事。」但是,說得或說不得,也都不是別人的事,都是自己的事。「不見江西老宿有言。說得亦是
汝心。說不得亦是汝心。決欲直截擔荷。」不管說得說不得,總而言之都是自己的心。要決心去承
當,把它挑起來。「見佛見祖。如生冤家。方有少分相應。」一定要把見佛見祖,都當作冤家,當
作魔,這樣才有一點點的相應。「如此做功夫。日久月深。不著起心求悟。」這樣慢慢地做功夫,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要有求悟的心。有些人功夫做久了,不耐煩,「到底要修到什麼時候才開
悟?才能明心見性?」
現在有不少人,廣告登得很大,只要有人去,隨時可以讓他開悟,隨時可以給他吃甘露,讓他省掉
二十年的修行;或保證修三個禮拜,「拙火定」就可以修成。記得:不要有求悟的心。「水牯牛自然
調伏。」不聽話的野牛自然會調伏;「猢猻子自死矣。」心猿意馬的心也自然會死絕,妄念自然會
停止。「記取。記取。」必須切記這些做功夫的方法。「但向平昔心意識湊泊不得處取。」只要向平
常心意識湊泊不到的地方下功夫。湊,就是靠近;泊,就是停留。湊泊不得處,就是無法靠近、停
留的地方。「不得處捨。不得處看個話頭。」看話頭,最重要就是離開心意識,要在心意識到不了
的地方用功、放下,以及看話頭。這樣,才能把功夫做好,才能在話頭上做功夫。
「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有僧問雲門禪師:什麼是佛?雲門答:「乾屎橛」。「看時不用
將平昔聰明靈利思量卜度。擬心思量。十萬八千未是遠。莫是不思量不計較不擬心便是麼。」看話
頭時,不要將平常的小聰明、靈利心拿來思量、比較、卜度、揣測、揣摩,自己無中捏有,無中造
有,凝心思量。十萬八千里不算遠。只要不思量、不計較、不擬議,當下就是了。
「若論此事。正如逆水撐船。上得一篙。退去十篙。上得十篙。退去百篙。愈撐愈退。退之又退。
直饒退到大洋海底。掇轉船頭。決欲又要向彼中撐上。若具者般操志。即是到家消息。如人上山。
各自努力。」(註 2)
關於做功夫,高峰原妙禪師就提到:「若論此事。正如逆水撐船。」就如在河中逆著水流撐船。「上
得一篙。退去十篙。上得十篙。退去百篙。愈撐愈退。退之又退。直饒退到大洋海底。」當一篙把
船撐上去,水流一來,就後退了十篙;進了十篙,它退百篙。越撐就退越遠,最後就退到大海裡去
了。這時,必須「掇轉船頭。」把船頭轉個方向。「決欲又要向彼中撐上。若具者般操志。即是到
家消息。如人上山。各自努力。」做功夫就要這樣。被退到最後,只要把船頭一轉,往這條河再撐
去。具備有這種堅定的志氣,繼續做下去,就是到家的消息。就如登山時,只能靠自己努力,別人
都幫不了忙的。
「若論此事。的的用功。正如獄中當死罪人。忽遇獄子醉酒睡著。敲枷打鎖。於路雖多毒龍猛虎。
一往直前。了無所畏。何故。只為一個切 。用功之際。果能有此切心。管取百發百中。」 (註 3)
「若論此事。的的用功。」參禪這件事,必須單單的的,很切實地用功;就只有用功沒有別的。「正
如獄中當死罪人。」就如獄中的死刑犯一樣。「忽遇獄子醉酒睡著。」忽然碰到獄卒喝了酒,睡著
了,他就「敲枷打鎖。」把腳鐐、手銬敲掉,「連夜奔逃。」趁夜逃跑出去。「於路雖多毒龍猛虎。」

~113~
雖然一路上有很多毒龍、猛虎,但他「一往直前。了無所畏。」一點都不害怕,因為逃命要緊。難
得有機會碰到獄卒睡著了,而且枷鎖也打開了,當然要趕快奔跑,勇往直前,一點害怕都沒有。「何
故。只為一個切 。用功之際。果能有此切心。管取百發百中。」用功時,若有這樣一個確切做功
夫的心,保證百發百中,絕對不會落空。所以,修行要「的的用功」,而且要非常的「切」。
高峰禪師又談到:怎樣才有少分做功夫的氣味。
「若是生鐵鑄就底漢子。的實要明。亦非造次。直須發大志立大願。殺卻心猿意馬。斷除妄想塵
勞。如在急水灘頭泊舟相似。不顧危亡得失。人我是非。忘寢忘餐。絕思絕慮。晝三夜三。心心
相次。念念相續。劄定腳頭。咬定牙關。牢牢把定繩頭。更不容絲毫走作。假使有人取你頭。除
你手足。剜你心肝。乃至命終。誠不可捨。到者裏。方有少分做功夫氣味。」(註 4)
若是一個生鐵打造的漢子,表示這人很強壯、堅定、堅強。「的實要明。」有很單純、切實的心想
求得明心見性。「亦非造次。」不莽撞、不隨便、不犯規矩。「直須發大志立大願。」必須發大志、
立大願。「殺卻心猿意馬。」讓妄心停歇下來。「斷除妄想塵勞。」斷除五蘊構成的妄想和煩惱。塵
勞就是指煩惱,以及和修行無關且無意義的事。這必須發大志、立大願才能做到。「如在急水灘頭
泊舟相似。」就如在湍急的水面上泊船一樣。必須「不顧危亡得失。人我是非。」水那麼急,假定
不顧好這條船,馬上就會被沖走;所以,不能顧慮自己有沒有危險,是得還是失,也無法考慮人我
是非。進禪堂修行也一樣,不能再顧自己的危亡、得失和人我是非。
在精進用功時,一切危亡得失、人我是非都應該拋掉,不必去顧慮。「忘寢忘餐。」忘了睡覺,忘
了吃飯。聽到打板,大家怎麼走,就跟著怎麼走,甚至不曉得走到那邊要做什麼?走到了,有飯就
吃;沒飯,繞個兩、三圈就走了。「絕思絕慮。」這更重要。一定要把話頭提得綿綿密密,疑情很
堅固地滾動,才有辦法「絕思絕慮」。只要還有思慮、思考、考量、顧慮,統統不行。因為一有思
慮,就會生起很多妄想。「晝三夜三。心心相次。」晝三夜三,是指畫連夜、夜連晝。心心相次,
指一個正念接著一個正念,不會間斷。「念念相續。」話頭念念相續,綿密不斷。
「劄定腳頭。」劄,
就是刺的意思。這裡是指立定腳跟。「咬定牙關。牢牢把定繩頭。」很堅定、堅決,心一點都不動
搖地抱好話頭、疑情。
「更不容絲毫走作。」更不容許意識隨著境界而有絲毫的造作。「假使有人取你頭。除你手足。剜
你心肝。」在這當下,就算有人要來砍自己的頭、砍自己的手腳,要來傷害自己。「乃至命終。」
甚至命都沒了。「誠不可捨。」都不能放棄這個修行方法,不能放棄自己發的大志、立的大願;也
就是要殺卻心猿意馬、斷除妄想塵勞的志願。必須忘寢忘餐,絕思絕慮,把話頭緊緊抱住。「到者
裡。」到這地步都不放棄,「方有少分做功夫氣味。」這才叫做參話頭、舉話頭,才有一點做功夫
的氣味。不過,不是很有,只是「少分」,只有一點點在做功夫的樣子。
「若窮此事。用功極際。正如空裏栽花。水中撈月。直是無你下手處。無你用心處。往往纔遇者
境界現前。十個有五雙。打退堂鼓。殊不知正是到家底消息。」(註 5)
「若窮此事。」前面說「若論此事。」就是論做功夫這件事。而「若窮此事。」就是追根究柢來看
這件事。「用功極際。」功夫做到極致時,「正如空裏栽花。」就如在虛空裏種花,像「水中撈月。
直是無你下手處。」簡直沒有下手的地方。「無你用心處。」沒有可用心的地方。各位可以試試看!
不管如何用心去水中撈月,也撈不出來,這就是沒有可用心之處。不管如何在空中種花,也種不下
去,沒有一個下手處。「往往纔遇者境界現前。十個有五雙。打退堂鼓。」遇有這種境界現前,十
個有五雙;表示統統、百分之百全軍覆沒,都打退堂鼓了。「殊不知正是到家底消息。」到無下手
處、無用心處,正是要到家的消息,結果就退卻了。這樣是很可惜的!
參禪為什麼要設置禪堂、要有外護人員?因為真正參禪用功到極致時,假定沒有外護人員指引,根
本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裡。當雲板一敲,要吃飯了,可能就走到廁所也不一定。維那喊個:「抽解
趕快!」可能沒上淨房,卻跑到韋陀殿去了,根本不清楚別人在做什麼。修到這種程度,幾乎就像
個呆子、死人一樣,不知道有危險、不知道外面境界怎樣;別人怎麼走,就跟著直直走,心完全擺
在話頭、疑情上。
「空裏栽花。水中撈月。」根本無下手處,無用心處;再怎麼用心、下手,都沒有用處。這時,功
夫是不錯了。到了這地步,必須更加精進。怎麼精進?高峰禪師提出:

~114~
「此事的要剋日成功。如善射者仰箭射空。復以後箭射前箭箭筈。筈筈承箭。箭箭中筈。首尾相
資。上下貫串。住於空中。經久不墮。蓋是精進之功。決非神力所致。凡學般若菩薩。亦復如是。
汝等應當精進。如彼射空。正恁麼時。莫有善射底麼。看箭。」(註 6)
「此事的要剋日成功。如善射者仰箭射空。」參禪確實想要剋日成功,在一個期限內成就,就必須
像射箭高手一樣。他向虛空射箭。 「復以後箭射前箭箭筈。筈筈承箭。箭箭中筈。」筈,就是箭的
末端、箭尾。當第一枝箭射出去了,接著射出第二枝箭,射中第一枝箭的末端;再接著,第三枝又
射到第二枝的箭尾。就這樣一枝接一枝,一直射出去,射到所有的箭「首尾相資。上下貫串。」箭
的頭尾接在一起,前後、上下接成一串。「住於空中。經久不墮。」箭一枝枝地串在一起,安住在
空中,好久都不會掉下來。各位看這射箭的功夫高明吧?
參禪提話頭、起疑情也要這樣,把話頭舉得綿綿密密,咻咻咻!一枝一枝接著,疑情一直滾動、滾
動,動到沒有半點空隙,間不容髮,妄念根本插不進去。高僧大德就這樣形容修行的精進。各位有
沒有做到這樣呢?好像很難!吃飯時,問一位禪和子:「吃飽沒?」他知道不可開口,就用點頭。
點頭也是起心動念!
「蓋是精進之功。決非神力所致。」這是精進的結果,不是神力造成的。「凡學般若菩薩。亦復如
是。」要學般若的菩薩,就應該像這樣子。 「汝等應當精進。」普勸各位要像這樣子來精進。「如彼
射空。」就像這個人用箭射空。 「正恁麼時。莫有善射底麼。」「看箭。」講到這裡,高峰禪師就問
了:
「沒有一位善射的嗎?」接著,做了一個彎身拉弓的姿勢, 「看箭!」就是要人參的意思。古時
候的禪師開示,都是唱作俱佳,活活潑潑的;不像現在的禪師,總是穿著長衫,一步一步慢慢走,
要讓人覺得他有模有樣,其實,裡面裝了什麼?沒有人知道!
「若論此事。如登萬仞之山。一步一步。將搆至頂。惟有數步。壁絕攀躋。到遮裏。須是箇純鋼
打就底。捨命拼身。左捱右捱。捱來捱去。以上為期。縱經千生萬劫。萬難千魔。此心此志。愈
堅愈強。若是根本不實。泛泛之徒。何止望崖。管取聞風而退矣。」 (註 7)
「若論此事。如登萬仞之山。」修行參禪,就如登幾萬尺的高山,必須各自努力。「一步一步。將
搆至頂。惟有數步。壁絕攀躋。到遮裏。須是箇純鋼打就底。捨命拼身。左捱右捱。捱來捱去。以
上為期。縱經千生萬劫。萬難千魔。此心此志。愈堅愈強。」一步一步,快爬到山頂了,剩下幾步
而已,全都是峭壁懸崖。到這時,必須是個純鋼打造、心很堅定的人;要能捨命拼身,不顧一切,
左捱右捱,捱來捱去。也就是要把疑情、話頭抱緊不放;一放,就會摔下去,粉身碎骨。要「以上
為期。」非爬到山頂不可。這也表示「向上一路」,也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即使必須花費千
生萬劫漫長的時間,必須經過萬難千魔,這個心、這個志,只有越來越堅強。
「若是根本不實。」假定根基不夠紮實、不實在。例如舉話頭、做功夫,若腳步還沒穩,就沒辦法
撐到底。就如與人比武,馬步一蹲,行家一看,就知道這人的基礎功夫夠不夠,那還要再比什麼?
根本不用比就輸了。同樣的,修行到這地方,假定根基不紮實、基礎不穩固,就很難再修下去。 「泛
泛之徒。何止望崖。」一般平常人,何止是望崖興歎,保證一聽到「咻咻!」的風聲,就嚇死,趕
快逃走了。 「不要上去!這麼危險,還是趕快離開算了!保命要緊,不要再上去了!」就像現在很
多修行人,如果每天出去嘻嘻哈哈地玩,就都沒事;叫他修行,就一個個來求開緣:「我的腳痛!
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給我開緣!我到外面出坡工作!」等等。這就是「聞風而退」。都還沒有
爬到山頂,還只是在山下,就「聞風而退」了。
「工夫果的有真疑。動靜寒喧總不知。枕子驀然開口笑。缽盂勃跳上須彌。」
(註 8)
假定功夫真正做到有疑情、疑團在,不管動、靜,日常待人接物,或冷或寒,或相互寒喧,根本都
不知道;人家問好,也不理會。甚至枕頭都會突然間開口笑,缽盂也會跳上須彌山。這是兩個公案,
都和古代禪師的開悟有關。
「開口動舌。無益於人。戒之莫言。舉心動念。無益於人。戒之莫起。舉足動步。無益於人。戒
之莫行。」(同註 8)
「開口動舌。無益於人。戒之莫言。」要做功夫,就不要開口,要禁語;尤其對人對己沒有益處的
話,千萬不要講。很多人做不到禁語, 「啊!要打佛七了。趕快買個餅乾來拜,跟眾生結緣一下。」

~115~
連這種起心動念都跟修行無關。只要修行修得好,眾生自然就能感受到法喜,不需要用有形的東西
去結緣。 「舉心動念。無益於人。」任何起心動念、東想西想,若是對人沒有幫助的,「戒之莫起。」
記得不要起念。 「舉足動步。無益於人。戒之莫行。」言行舉止,假定對別人、對自己沒有益處,
就不要做。在禪堂裡,山僧也經常說:不笑語,不聽響,不闖靜,就是這個意思。
「如人負重過急流。溪行至中間。忽遇黑風暴雨。其水愈急。其水愈深。退亦不能。進亦不能。
擬議之間。喪身失命。正恁麼時。合作麼生參。」(同註 6)
功夫做到這個地步,就像挑了很重的東西渡河。正走到溪流當中,河水很急,又遇到黑風暴雨,河
水越來越急、越來越深;這時,進退兩難了,退也不得、進也不得。怎麼辦?就像在日常生活、待
人接物中,碰到八風一吹,就背負了很多煩惱痛苦,無法度過。正思考自己該怎麼做,在這一剎那、
這一分心,就喪身失命,慧命就沒有了。這時,怎麼參?話頭要抱得更緊,疑情要更有力量;一旦
疑情爆破,就會明心見性。這是修行最重要的關卡,必須知道如何修才行。所以,請各位無論如何
要提起精神來!如高峰禪師講的這樣做功夫。好好地提起精神來!看箭!
―――――――――――――――
註 1.〈禪宗全書〉 第 42 冊 p.452〈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卷二十九
註 2.〈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62〈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註 3.〈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67〈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註 4.〈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68〈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註 5.〈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69〈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註 6.〈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97〈高峰大師語錄〉
註 7.〈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98〈高峰大師語錄〉
註 8.〈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317〈高峰大師語錄〉
註 9.〈禪宗全書〉 第 47 冊 p.297〈高峰大師語錄〉偈頌

~116~
第二十九講、一覷覷定 看他畢竟是個什麼
2000.12.08.
「今參究向上事。先要將從前所學一切文 語言玄妙道理。名為雜毒。盡情吐卻。單提本參話頭。
重下疑情。斬斷妄想煩惱根源。使內不得出。外不得入。前後際斷。中閒自孤。只有一箇疑團。
做自己命根。疑到疑不去。用力不得處。一覷覷定。看他畢竟是個甚麼。看來看去。拶來拶去。
自有倒斷時也。但 絲毫知見。於中便隔千里萬里。但看初祖云。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便是歸
家第一條路也。若心不肯死。疑不切當。則千生百劫。終在途路耳。」(註 1)
修行要咬緊牙關,牢牢把定繩頭,打好基礎功夫,穩穩重重地,八風都吹不動、拉不走,這樣才能
談修行、做功夫。參禪做功夫,就是要參究。假定用腦筋去想,以為自己好像知道、好像會了,在
宗門下就不是做功夫。
在〈憨山大師夢遊全集〉裡就提到: 「今參究向上事。」如今要參禪做功夫,「先要將從前所學一切
文 語言玄妙道理。名為雜毒。盡情吐卻。」凡是用腦筋想得到的、過去所學的,都叫做雜毒。雜
毒會障礙修行、障礙參究做功夫,因此要統統吐盡,吐得一乾二淨,絲毫不留。假定有所保留,例
如當一提起「趙州云無。此意如何。」 (參見以下所引)就開始想:「無,好像什麼都沒有。無,好
像是說空性。無,既然什麼都沒有了。和尚!你那麼囉嗦問我做什麼?」就生氣了。那樣地把過去
所學的拿出來用,就遠離了做功夫、遠離了參究向上一事。要了生死,要向上更進一步,唯有吐卻、
清除一切雜毒。
盡情吐卻之後,單單的的「單提本參話頭。重下疑情。」即使提得沒滋味、沒摸撈處、沒巴鼻,向
東西南北、上下四維去,都聽不到、看不到、摸不到,還是要單提一個「無」 ,把它橫在胸中,
舉來舉去、疑來疑去,才有可能重下疑情。疑情一起、一動,才能「斬斷妄想煩惱根源。」妄想煩
惱的根源沒斬斷,要了生死、去煩惱,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在疑情生起以後,看不到,就轉為著急:「我什麼時候才能開悟?我為什麼還不能悟?別人
好像都悟了。」就覺得心裡難過,想大哭一場;這時,疑情的力量就被分散,轉為疑惑、迷惑,也
就離開修行、做功夫了。所以,提起話頭,重下疑情後,會在不知不覺中,轉為色受想行識生起妄
想的力量,或者心往外拋,這都離做功夫越來越遠。「使內不得出。外不得入。」做功夫時,疑情
生起來,不管內在種子起現行、或外在環境任何變化,都不會干擾到自己;也不會因為八風吹動,
就覺得被影響、傷害,會的話,就表示功夫沒有做好,沒有生起真正的疑情。
有些人坐在禪堂裡,腿盤起來,眼睛一閉,心飛到九霄雲外,就自以為沒事了。結果呢?八識田中
的種子一起現行,反而熱鬧滾滾,忙得團團轉。這就是疑情沒有生起來、沒有滾動。「前後際斷。
中閒自孤。」「閒」就是間。有前有後,就是有時間的流動;前後際斷,就是把過去、未來截斷、
撥開。 「中閒自孤」,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流動統統停止,重疊成一條垂直線,不再有橫向
的流動、遷流。既然沒有前後,當然也就沒有中間,那剩下什麼?「只有一箇疑團。」這疑團要做
什麼?「做自己命根。」也就是空性要顯現的地方,必須好好地抱牢,就如背負了重擔在急流中行;
疑團一閃失、一擬議,命就沒了。
疑團就是參禪人在茫茫人海、大海中的保命仙丹。就是要讓參禪人紮定腳根,蹲好馬步,推也推不
動;讓參禪人咬定牙關,沒得開口,沒得張牙,再怎麼苦,也咬住它,死也不放;不管逼拶什麼,
就是不擬議,牢牢把定繩頭,就像把一條船繫在岸邊的木樁上。疑團就有這種固定作用,所以是參
禪人的命根。「疑到疑不去。用力不得處。」疑來疑去,也疑不出一個道理。再怎麼用力,都沒辦
法著力。就在這時「一覷覷定。」覷,有觀、有參的意思。一看再看,一觀再觀,一參再參,就在
這時,參得入定,就能如水上葫蘆,雖然遏捺不下,卻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看他畢竟是個甚麼。
看來看去。拶來拶去。」這看不到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就這樣看來看去,逼拶來逼拶去,
自然能達到「一覷覷定」的功夫。
「自有倒斷時也。」自然就能有個結果、結局,看出個究竟。這時,「但 絲毫知見。於中便隔千
里萬里。」功夫做到這裡,若還 有一絲一毫的見解,就會隔了千里萬里那麼遠。所以才說「差之
毫釐,失之千里。」各位要知道,功夫做到這時,假定還來問和尚,要討個便宜:「我要如何才能
參得進去?」這麼一問。嘿!就沒了!又倒退了千里萬里。

~117~
「但看初祖云。心如牆壁。可以入道。便是歸家第一條路也。」達摩祖師面壁九年,並不是只看著
牆壁。如果真的只看著牆壁就能開悟,各位也不必進禪堂修,天天對著寮房的牆壁坐就好了。「心
如牆壁。可以入道。」表示心要如銅牆鐵壁那樣堅固,不被八風所吹動;也就是要有止、有定,才
可以入道。參禪,是觀和參,在這當中,就有定和止。參禪是觀中有定、定中有觀,觀中有止、止
中有觀,參中有觀、觀中有參,不是單純的止與觀或定與觀而已;它的確可以使參禪人的心如牆壁
般堅固,不容易動搖。此時,當然可以入道,也就是能夠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若心不肯死。」
雖然是歸家的第一條路,假定自己的妄心不肯死,知見還一直搖晃,還搖旗吶喊著,時時刻刻還在
「抗議!抗議!」死不了;或者「疑不切當。」疑情不切、不當,不親切、不迫切,不得當。「則
千生百劫。終在途路耳。」即使修了千百劫,或是修到驢年,終究都還在半路中,永遠到不了家。
「古德 人參禪做工夫。先要內脫身心。外遣世界。一切放下。絲毫不 。單提一則公案話頭。
如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或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審實念佛的是誰。隨舉一則。橫在
胸中。如金剛王寶劍。將一切思慮妄想。一齊斬斷。如斬亂絲。內不容出。外不容入。把斷要津。
築塞咽喉。不容吐氣。如此著力。一眼覷著。這提話頭的畢竟是個甚麼。如此下疑。疑來疑去。
疑到心如牆壁一般。再不容起第二念。纔有妄想潛流。一覷覷見。便又極力提起話頭。再下疑情。
又審又疑。將此疑團扼塞之。心念不起。妄想不行時。正是得力處。如此靠定。一切行住坐臥。
動靜閑忙中。乃至睡夢中。亦不放捨。唯有一念話頭。是當人命根。如有氣死人相似。如此下毒
手撕挨。方是個參禪用工之人。用力極處。不計日月。忽然冷灰豆爆。便是大歡喜的時節。若悠
悠任意。一暴十寒。恐終無得力時也。」(註 1)
憨山大師又特別再提出:「古德 人參禪做工夫。」從前的大德 人參禪做功夫。「先要內脫身心。
外遣世界。一切放下。絲毫不 。」參禪若沒有生起疑情,或疑情沒有滾動,就不可能內脫身心;
因為這時所舉的話頭,都還是透過腦筋刻意造作,提醒自己要提話頭、舉話頭,都還停留在腦筋的
作用、想蘊的控制範圍裡。「外遣世界」,要把外在環境的干擾排遣、遣除。當然,功夫不夠時,就
要遠離不好的外境,加入共修的行列,讓自己沒有被干擾的機會,但這樣的力量終究不大。所以,
在動靜當中、在環境還繼續干擾中,假定修行仍然不被影響、干擾,話頭也不會落失掉,才真正叫
做「外遣世界」。
有些人只愛靜中修,怕動中修;有些人喜歡動中攀緣,不喜歡靜中修,這都有問題。既然要內脫身
心、外遣世界、一切放下,當然連動靜、身、心、世界統統要放下,絲毫不 。但有那麼容易嗎?
除非話頭提得綿綿密密,才有可能頓失身心;除非疑情無隙可入,才有可能。要做到這樣的功夫,
就要「單提一則公案話頭。」單單提一則公案話頭。已經進入第五個七了,各位已經找到一個契機、
容易使自己生起疑情的話頭了嗎?
「如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或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審實念佛的是誰。隨舉一則。橫在
胸中。」把契機的話頭舉起來,橫在胸中。但是,有那麼多話頭,要怎麼選擇?假定自己喜歡引經
據典來解釋話頭,就不要選擇有依據、可以推測的句子,如「祖師西來意」 、
「如何是佛」等;因為
這些很容易讓腦筋起作用、作解釋,扯一連串的葛藤、枝蔓。假定自己的腦筋太會作文章,就必須
找一個會使自己想不動、又沒理路的公案,如「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因為再怎麼引經據典來
理會,都攀不上。這樣,就容易斷絕用腦筋去思惟。假定是初學者,當然就可以用比較簡單的公案,
如「我是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所以,在眾多公案裡,本來就有深有淺,可以隨舉一則,
橫在胸中。「如金剛王寶劍。將一切思慮妄想。一齊斬斷。如斬亂絲。」話頭就是上方寶劍。當一
切思慮、妄想生起來,就把話頭舉起,揮出寶劍,一一砍落亂絲般的雜念妄想。但這時功夫還很差,
還只是練劍的初步而已。
「內不容出。外不容入。把斷要津。築塞咽喉。不容吐氣。如此著力。一眼覷著。這提話頭的畢竟
是個甚麼。」這是重點,非常重要。當任何雜念妄想出現,就把話頭舉起來,一揮、一斬,妄想不
見了!再來,再揮、再斬,又不見了。慢慢地,妄想會因這樣子舉來舉去而被斬掉,變成零零落落。
但妄心是絕對不死、不認輸的,它會慢慢由一個、兩個,零零星星,再結群來三、五個;三、五個
被砍斷了,就結黨再來一群,就像一窩蜜蜂出巢,全部飛過來,密布在心頭。這時,話頭要怎麼揮、
怎麼舉?當一群蜜蜂般的雜念妄想攻進來時,還能有吐氣、換氣的機會嗎?這時,必須用力提話頭,

~118~
守住重要的關口;就如把咽喉塞住、堵住,不讓絲毫的氣出入。這樣子著力、用力一提,然後「一
眼覷著」 。一眼,不是指肉眼,而是心眼、慧眼。用這一眼去觀、去看、去參究;這時,會產生一
股力量。好!看著、參究著,這提話頭的畢竟是個什麼?就如往內觀、往內參佛號聲從哪裡來、念
佛的是誰…等等一樣。
當提起「念佛是誰」 ,雜念妄想來了;再提「念佛是誰」 。這一提,雜念妄想就來了三、五個。這時,
必須 「念佛是誰、到底是誰、究竟是誰……」一一地砍出去。再一群來了,就追問: 「誰?誰?誰?……」
但不要忘記提這話頭的是誰,要看是誰在提這個「誰」?會提這話頭的是個什麼?是自家的閑家具?
還是累生累劫用過的乾屎橛?看不清楚?這般舉來舉去,疑來疑去,就在這當下起疑。
「如此下疑。」在這不明白處下疑,然後「疑來疑去。疑到心如牆壁一般。」舉話頭、生疑情,就
要讓它像銀山鐵壁般的堅固。堅固到這種地步,是「再不容起第二念。」假定疑團已經很堅固了,
卻有第二念再生起來,功夫就又退了一點。 「纔有妄想潛流。」當妄想在暗中潛伏著流動時,「一覷
覷見。」一觀就觀到了。「便又極力提起話頭。」就用力再提話頭,這妄想潛流的能量,就會被吸
到疑情裡。這時「再下疑情。又審又疑。將此疑團扼塞之。」再起疑情,將疑團扼住、塞住,使它
沒有間隙,變得更綿密、更有力量。
參禪起疑情,必須靠著把妄想潛流的能量吸過來,作為疑情滾動之用。怎麼吸?就是提起話頭來逼
拶,把妄想的能量趕到疑團裡。當能量被吸進來以後, 「心念不起。」就不會再起第二念。「妄想不
行時。」妄想的潛流不再流動了。這時「正是得力處。」功夫做到這裡,就算得力了。 「如此靠定。」
靠定,就是牢牢把定繩頭,把話頭靠緊,安住在疑團上。定住以後要如何?從此就不能行住坐臥了
嗎?不是!靠定以後,「一切行住坐臥。動靜閑忙中。」仍然要「咬定牙關。絕不放捨。」這樣都
還不夠,必須「乃至睡夢中。」即使在睡夢當中,「亦不放捨。唯有一念話頭。」必須把話頭、疑
團帶到入夢前還清醒的那一剎那;當翻個身醒來,胸中還是塞滿了疑團;既使疑團不見,也是話頭。
要這樣子, 「是當人命根。」作為修行人的命根。
「如有氣死人相似。」修到這種狀態,就像一個還能呼吸的死人,任人打,不還手;任人罵,不還
口;任人毀謗,也不看它一眼,連想都不想。「如此下毒手撕挨。」要這樣下毒手去提撕、逼捱;
要提起話頭,生起疑情,來斬斷根本煩惱和生死。到這地步,「方是個參禪用工之人。」這才叫做
「參禪。」才是用力做功夫的修行人。「用力極處。」用功到極點、用功到很細微時,是「不計日
月。」不知時間,哪還知道自己來參禪是一個七過了、三個七過了、五個七的第一天了?根本就不
知日月。 「忽然冷灰豆爆。」忽然間,就像豆子在冷灰裡悶久了,自然爆開。這就是「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的時節到了。 「便是」修行做功夫「大歡喜的時節。」
「若悠悠任意。一暴十寒。恐終無得力時也。」假定放任自己,「無所謂啦!反正兩千五百多年前
也錯過跟隨佛陀了。哪在乎這一生,才五、六十年,七、八十年而已。再多等個一千年、兩千年也
無所謂!」這就是不把修行當成一回事,不把斷煩惱、生死當成最迫切的一件大事;自己以為悠悠
哉哉,任自己的意,隨自己的便,一曝十寒;這樣,絕對沒有功夫得力的時候。所以,各位一定要
提起精神來,把本參話頭橫在胸中。雜念妄想來了,就一揮、斬斷,內不容出,外不容入,把斷要
津,築塞咽喉,不容吐氣,如此著力,一眼覷著,這個提話頭的,畢竟是個甚麼?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85〈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六

~119~
第三十講、起即看破 看破即消
2000.12.09.
「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則不入。古云。學道志當歸一。吾所謂一者。一其志
耳。今既知參究功夫。即將所參公案。橫在胸中。不論閒忙動靜。迎賓待客。日用云為。一切處
提撕。不得放過。放過則被境擾。擾則生厭。厭則但有求閒之心。無念道之心矣。心志歸一。則
百事可做。凡用心處。只在念頭起處。起即看破。看破即當下潛消。更不相續。被它掉弄。故曰。
圖難於易。為大與細。此正易處細處。下手便覺省力。若捨此更待閒時靜時。方做功夫。如此則
盡此生無入道之時也。」(註 1)
「道不欲雜。雜則多。」憨山大師認為:學道不應該同時摻雜著修很多法。因為法太雜了,就變成
多。就如有些人念佛,有時念「阿彌陀佛」,有時念「觀世音菩薩」,有時又念「地藏王菩薩」;在
一支止靜香當中,所念的聖號變來變去。在修行上也如此,用的法太雜了,還沒有從一個方法上學
到訣竅,就變來變去。「多則擾。」學的法多了,就會干擾自己。譬如:有些人以前學數息,老是
學不好,從一到十都數不完;現在要他參話頭,一提起「念佛是誰」 ,就跑出「呼——吸——」來。
以前念佛號時,阿——彌還沒有接下去,妄念就來了;現在呢?要他提起「念佛是誰」,竟然「阿
彌陀佛」一下子就跑出來。所以,雜就會多,多就會造成困擾、干擾。
「擾則憂。」干擾多了,就會憂愁、憂慮。「奇怪!我以前念佛,從來不會無念而念,也不曾佛號
自動從心中冒出來。怎麼現在一提起話頭,阿彌陀佛就從心裡冒出來?可見參話頭和我一點都不相
應,那麼沒滋味、沒理路,沒把柄可捉;而且,一提起話頭,佛號就自己跑出來。顯然我跟念佛法
門比較相應啊!」所以就打退堂鼓。可是,真正要念佛時,又不行了;繞佛太久也不行,止靜太久
也不行,這就是「擾則憂。」
「憂則不入。」有了憂慮,法就修不進去,做功夫也不得力了。「古云。學道志當歸一。」應該在
一個方法上持續用功。例如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或者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
也無?州云有。譬如問: 「慈悲(學院的狗名)還有佛性也無?」有人答: 「無!」不管怎麼問、怎
麼答,都不管,只管一個「無」 ;就是這樣「歸一」,始終在一個法門上用功。憨山大師又講「吾所
謂一者。一其志耳。」就是要歸到自己立志要修的方法上。「今既知參究功夫。」現在既然知道了
如何參究做功夫。 「即將所參公案。橫在胸中。」就把要參的公案橫在自己胸中。 「不論閒忙動靜。」
不管有空、沒空,忙不忙,有沒有坡務,是動、是靜,「迎賓待客。」即使擔任照客、知客,必須
迎賓待客時,例如泡茶、喝茶,都一樣。「日用云為。」在日用當中必須這樣去做。怎麼做呢?
「一切處提撕。不得放過。」任何處所、時刻都必須提撕話頭,把本參公案「無」 、
「念佛是誰」等
提起來;時時刻刻提醒、提撕,把公案、話頭廝結在自己胸臆當中,不得放過,不讓它亂跑。「放
過則被境擾。擾則生厭。厭則但有求閒之心。無念道之心矣。」一旦放過了,心就會被外在環境干
擾。當然,不只外境,包括內境、內緣也一樣;只要放過了話頭,內境、內緣就會起來干擾,妄念
就開始紛飛,就覺得自己受影響、干擾,然後生起討厭的心。一討厭,就會有求閒之心,想要清閒
一點,不要落在人我紛擾當中;想要自己一個人修。但是,自己一個人修時,內心的紛擾卻更多。
所以,有這種求閒的心,到最後,就會像古代的儒士,當懷才不遇、不得志時,就隱居、避居山林
間,天天悠哉游哉,做個沒事的閒道人。這叫做隱士,不是修行;是無念道之心,已經沒有要成佛
成道的正念了。
各位既然已經進禪堂打七,也確定要參公案或話頭,就必須下定決心,把一切統統拋開、拋乾淨;
不管被稱為「慈悲」、 「放下」或「看破」(都是學院的狗名),統統要放下。「心志歸一。則百事可
做。」只要立了志、發了願,要歸到本參話頭上用功、做功夫,則任何困難都能突破,任何障礙都
不會阻擾自己成就一段大事因緣。這時,「凡用心處。只在念頭起處。」只要一用心,就只用在念
頭起處;念頭生起來了,就在這地方著力。所謂著力,就是在這地方參究。「起即看破。」念頭一
起來,一看、一覷、一觀、一參,念頭就消失,不再相續遷流。「看破即當下潛消。更不相續。」
只要看破了這念頭,它當下就會潛伏而消融,不會再流動,也不會拖著尾巴拉出後面的接續念。
所謂著力,不是跟著念頭跑。有些人說自己在修「看念頭」,但他的看念頭,卻是提著念頭不放;
而念頭也沒有被他看破,反而被念頭把他的鼻孔穿著,拉得團團轉,他還以為自己在看念頭。所以,

~120~
「在念頭起處著力。」當念頭起來,就把話頭提起;否則,心就被念頭捉過去了。假定這時能舉起
自己熟悉的話頭,就能即刻放開念頭,念頭裡的能量也就被移轉過來,作為舉話頭用。 「起即看破」
就是這個道理。假定一直捉著念頭,跟著它跑,這念頭就不會破,只會一直相續下去。
「看破即當下潛消。更不相續。被它掉弄。」看破就是不會被念頭支配、作弄,「是參究訣法。」
這就是參禪、參究的訣竅方法。其實,這裡已經隱含了參禪和默照的方法在內。 「故曰。圖難於易。
為大與細。此正易處細處。下手便覺省力。」難、易,大、細,只要照這方法著力做功夫,就可以
由易而難、由細而大;從易處和細處下手,就會省力,不會覺得舉話頭千辛萬苦,很艱辛、很困難。
「若捨此更待閒時靜時。方做功夫。」假定不在閒忙動靜時繼續提話頭、公案,一定要等到很閒、
很靜時才要做功夫,「如此則盡此生無入道之時也。」終其一生,也沒有入道的一天。
有些人,要他來參禪打坐、修行,他就說:「沒空!要等責任完了才來修。」問他:甚麼時候責任
可以完?「等我兒子長大,大學畢業。」等到兒子畢業,又說:「兒子在國外留學。」再過幾年,
他兒子拿到博士了。問他: 「什麼時候來學?」
「不行!他剛結婚,要幫他買房子……」就這樣一直
拖,直到有一天,突然間躺在加護病房,什麼都不能說了。所以,做功夫要把握時間,不論閒忙動
靜,迎賓待客,都要提起本參話頭。但是,在某些狀況裡,要怎麼做功夫?例如:信眾來問佛法,
怎麼辦?而且現在的人都不是問: 「我應該怎麼修,才能修得有訣竅?」都先問:「師父啊!開悟、
明心見性是什麼樣子?」都是問境界,不問功夫,都不想紮穩腳跟。這時,就必須用平時學到的知
解來應對;但是,用知解來應對時,又應該怎麼做功夫?
「如今做工夫。先要剷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寸絲不掛。圓圓
明明。充滿十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
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
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
相續。」(註 2)
憨山大師提出: 「如今做工夫。先要剷去知解。」就是要去除、消除、拋掉一切知解。但是,當和
別人談話時,要怎麼拋掉知解?這時就要將心和眼識往內觀。例如:與人講話時,不盯著對方的臉;
先看著整個空間裡物與物的間隙,或看著人和人當中的空間。把視線放寬看,眼識自然就會反觀自
照,回到內心。這時,就能處在近似空性之中,用所見的空性為基礎來對和人談話;這樣,就不會
一直絞盡腦筋,想用自己的知解來解釋。
同樣的,參禪打坐時,有任何境界出現,或產生任何困難,也只要提起本參話頭就好,不要去解釋。
例如昨晚做的夢,跟今天早上吃飯沒有關係,跟修行更是沒關係;但有些人就很在意夢境,到處問
人,並與人討論,甚至大作文章。所以,做功夫一定要剷除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單單的
的,很單純、純一,很確實地只在一個念頭上做功夫,也就是在話頭及正念上做功夫。而且,要「諦
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 ,百分之百信任佛陀所說,一切眾生的自性是本來具足、本來清淨的。
它「寸絲不掛。」沒有一點點罣礙;它「圓圓明明。」本來就是圓融、明亮。
一切眾生的自性本來就「充滿十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本來就沒有身、心、世界
的分別。當話頭提起來,心性本來就具足;生起疑情,即刻就回到本具的狀態。所以,提起話頭「即
此一念。」也是「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打坐中,話頭舉起來,境界出現了,
東想西想,這些就跟做夢一樣。正做夢時,覺得很真實;夢醒了,就知道是夢。但最困難的是,當
眼睛睜得大大時,卻小聰明一大堆;要修行時,就開始找理由排拒;只要有可以出去攀緣的機會,
就努力找理由來原諒自己,說出去攀緣是正當的、是和修行有關的。
現前的種種境界, 「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對種種境界,只要一提起話頭、生起疑情,就能「如
此勘破。」能夠看清楚它、斬破它。然後「於妄念起滅處。」在妄念生起以及消失的地方,「一覷
覷定。」一看看定。不過,要從念頭的起處來覷定,是不容易的。禪宗有一種「觀念滅處」的修法。
當念頭生起,一捉到它,就在當下著力,把能所撥開,念頭的相續流動就會變慢。當念頭和念頭間
的距離越遠,就變得越慢。這時,把話頭一舉,寶劍出鞘,劍還沒揮出去,寒霜般的光一照,妄念
就走不動,就越來越慢。假定看到了念頭,卻被它牽著鼻子,跟著它跑;就是離念頭很近,甚至陷
入念頭裡,這樣就永遠看不清楚念滅處。就如拿鏡子要照鼻孔,卻把鏡子貼在鼻頭上;這樣,看得

~121~
到自己的鼻孔嗎?所以,要覷定、看破妄念,在被妄念捉進去時,就必須即刻退出來。退出來的方
法就是:舉起本參話頭。這時,被束縛的心自然就從妄念中跳脫。當妄念的距離變遠了,就如從地
面看著天空中飛行的飛機。飛機所以看起來飛得那麼快,是因為距離近;當距離變遠,它就顯得很
慢了。
當念頭流動得很快,就不容易看到它的起處。但是,當它由快變慢,就很容易勘破它而且覷定,一
看、一參,就可以定在念頭消失的最後那一剎那裡。但在那當下,必須把能觀的抽離所觀的念滅處,
這時,心會停留在空性上去鑽、去參、去看。但是,再參、再看,看不出來;再看,又有無明來覆
蓋;下一個念頭雖然還沒生起,無明卻馬上覆蓋在那邊。因此,在念滅以後,還是看不清楚、不明
白;這時,才有機會起疑情,一覷覷定,定在無明上繼續參究。
在還沒有起意識分別之前,看不出這無明要生出什麼樣的念頭,只知道有一片無明在,沒辦法了解,
也不清楚、不明白;這時,疑情就開始凝結了。當一覷覷定時,一個個念頭起來,就要看著這念頭
從哪個地方起來?向何處去?滅向何處?一次逼拶不下去,再來一次。就這樣一次次反覆循環地逼
拶,任它何等妄念怎麼生起,終究會有一次一逼拶就粉碎。當念頭一粉碎,當下就冰消瓦解。為什
麼講冰消瓦解?因為逼拶會產生力量,一覷覷定也會產生力量,這時,心光和觀照力就具備了太陽
光一樣的熱能及光明。雜念妄想在心中打結,就如水結冰、結凍;當觀照慧力的光芒一出現,心結
就消融、瓦解。這時,切不可隨它流轉,亦不可相續,在一逼、一拶當中,不要被一個接一個的念
頭牽著鼻子,隨著妄念流轉。
若被妄念牽著鼻子隨著遷流,一定會繼續被下個念頭拉走。被一個又一個念頭牽著鼻子,綁得死死
的,當然話頭就舉不起來。如果把話頭舉來舉去,一下子不見了;再提,兩下子不見了;再提,三
下子不見了;再提,恐怕整支香裡都提不起來,沒力氣了。這樣,就不是在做功夫。各位來參禪做
功夫,是要像一頭野牛,老是被雜念妄想牽著鼻孔到處走?還是要把相續遷流的妄念切斷,不讓它
相續流動?假定是後者,就必須時時刻刻提起本參話頭來逼拶,讓自己有力量離開妄念的束縛、牽
引。唯有如此,才能參話頭、做功夫。提起精神來!揮起本參話頭,把一切雜念妄想逼拶得蹤影不
見。快!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92〈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七
註 2.〈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9〈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二

~122~
第三十一講、不得貪求玄妙 不得將心待悟
2000.12.11.
坐著聽開示時,要把蓋腳巾包好,否則就不要蓋。還有,進了禪堂等待起香時,只能掛腿坐或盤腿
坐。
問:觀心輪和月輪,在身體的哪一個部位作觀?
心輪就在心窩的中心點,也就是兩乳之間的部位,形狀像一個倒扣的碗。它的大小,會隨著中脈的
粗細而有些微變化。剛開始觀中脈時,像麥桿、稻穗桿那麼細,慢慢變得像箭桿的粗細;到真正觀
成形,就像湯碗口的粗細。通常講「胸臆月輪」,就是指心輪。觀想月輪或把疑情移到月輪,就是
指以兩個乳頭間的距離為直徑,畫一個立體圓球,讓話頭在這範圍內生滅。平常待人處世時,也可
以這樣子反觀自照,讓話語、思考從胸臆間出來,不從腦筋出來。這樣,外在的色塵、聲塵,會和
自我意識保持很遠的距離,自我意識也會減弱,會更有平等心來包容一切聲色的變化。
問:念佛要念到佛號從心輪生起,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要有信任的心,百分之百信任這個法門。要把腦筋的強烈作用稍微作意地往下放。
假定修過「大圓滿禪定」「無念法」的「射法」,當「哈〜」二十一聲之後,會發現聲音是從臍輪開
始沿著中脈往上升;這時,就可以領略到是由於氣的放送,才發出聲音。腦筋的作用也可以這樣拉
到心輪,就和修「不淨觀」中的一種白骨觀一樣,從左腳的大拇指開始作「九想正觀」。以現在的
醫學來看,右腦主管思考。因此,把主管思考的心力拉到左腳大拇趾上作觀,腦筋作用、胡思亂想
的妄心就會減弱。因為每當要起妄念時,就必須把心力從大趾再拉回右腦,妄心才能作用;而以身
體的構造來講,左腳大趾已經幾乎是離右大腦最遠的了。所以,假定佛號無法從心輪出來,可以先
把「阿彌陀佛」或「南無」擺到臍輪,再慢慢上升到心輪,從心輪出現「南——無——阿——彌——
陀——佛——」這樣慢慢拉,就會發現是從臍輪發出聲音,才慢慢往上升;這樣,就不會一直覺得
佛號是從腦筋「霹霹啪啪」出來。但問題就在:自己的心是往外拋、還是往內照?如果是往外拋,
一定會覺得所有的聲音都飄盪不定,可以從腦筋出來,也可以從虛空中來,反正都和自己無關痛癢,
一點關係都沒有。事實上,所有的妄心,都必須依附在真心裡才能出現;否則,妄心、妄念無法生
起,也不會成形。
問:如果看不出心輪,是不是就不能起疑情?那要怎麼辦?
也不見得這樣就不會起疑情。當生死心、出離心很迫切、很強烈時,在這「切」 上做功夫,做久
了,就會發覺疑情在胸口起了溫溫熱熱、熱悶的狀態,這就表示疑情開始在凝聚力量;這時,就會
發現心輪所在的位置。看不到心輪、不能起疑情,是因為過去沒有修這個法,太過生疏,而且一向
慣用腦筋思考、卜度、推測。生疏的法要和熟悉的習氣拔河,當然會輸;拔一拔,覺得沒力氣,就
不拔了。如果拚命拔呢!還是必輸。因為拚命拔就是跟它對抗。一旦有對抗,習氣就會起得更快,
力量也會更大,而且,想蘊還會找出很多融通妄想,以便為自己的習氣和妄想自圓其說;至於別人
看到自己的習氣,都是不正確的。這叫做「遍計」
,在鬼窟裡遍計、做活計。這樣,就很難修入心。
問:把話頭「誰」 擺在心間的月輪時,可以把「誰」 觀成紅色嗎?這和密乘觀月輪藍色的吽
、或五鈷金剛杵、或其它止觀法門有什麼不同?而參話頭會產生疑情,其他方法是否也會產生
疑情?
提話頭、起疑情,是為了不停留在有形、有色、有狀的情況裡舉話頭。假定把「誰」 又弄個顏色
來,那就變成觀,而不是一覷覷定、不是看話頭。除了「觀」以及「看」念尾以外,還必須有「參」。
在生起疑情、疑情爆破以後,才能真正看到話頭,就是看到話的源頭。「看話頭」只是修行方法的
一個名稱。講看話頭、舉話頭,並不代表已經看到話頭,有時根本連話尾都沒看到。
在所有的修行方法中,只有「參究」能起疑情。其他任何法門,如五停心觀、四念處、小止觀……
大圓滿禪定等,都像拿一塊布擦鏡子而已;而禪宗的參禪,是連布和鏡子一起打破。所以,參話頭
絕對不能把話頭看成有形、有色的狀態。假定剛開始心力不能集中,先把「誰」 看得清清楚楚,
這是可以,但不叫做「參」;這只不過是集中心力在「誰」 上,就像觀短「阿」 一樣,以觀形
狀、顏色和流動為主。藏傳的種子 有音、義、形的不同修法。而禪宗的舉話頭,不能跟這些修法
混為一談或混在一起修。

~123~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煩惱、執著比較重,就看「這個念頭是什麼」
、「會生起念頭的是誰」、
「究竟是誰,
到底是誰……」這是可以的。一般人在雜念妄想多時,想要看話頭,把念頭當話頭,往往會在不知
不覺中被念頭牽著鼻子跟在後面走,還以為這就是在舉話頭。這是滿危險的修法;除非功力相當好,
才可以這樣修。譬如:藏傳佛 有一種修法,看念頭的生起處、安住處、流動處、以及滅處;看念
頭是什麼形狀、顏色?在這些都找不到之後,就進入念滅處而見到念頭,進入話頭。這是直接進入
空性的修法,和禪宗修念滅處的方法一樣道理,但它不以看話頭、參究為主。當一個念頭生起來,
看到它了,能不能即刻放下、離開,把它拋得遠遠的,看著它怎麼流動?假定不行,就會被它捉走
了,一秒鐘、一分鐘、五分鐘,甚至整支香都被捉走了;這時,就會覺得一支香好像過得很快。
曾經有人問:「師父啊!我覺得你的方法不好修耶!我為了賺錢,一件事想不通時,把腿盤起來,
一直想!嘩〜一支香很快就過了,腳也不會痛。打坐修行,難道不能像我這樣,一直想著一件事怎
麼解決、怎麼辦嗎?」這就是不知道自己已掉入妄念、妄想中,還自以為佛陀比他差多了。「我這
樣胡思亂想,一下子就忘掉身心,時間也過得這麼快,有什麼不好?」當然好啊!馬上就可以去輪
迴了!就在這個打妄想當中,可能已經脫了一層皮,變成披毛戴角的耶!有些知識分子就是喜歡自
作主張,自以為聰明伶俐,想了很多方法來對治妄念。
問:密宗的誅法是否可以對治妄想?
密宗的誅法有它特殊的修行法。當然,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對治妄念,稱它們為「誅法」也可以;
但真正誅法的深入修行,並不是這樣簡單。禪宗通常比較不採用誅法,因為誅法會產生對抗。越對
抗,障礙越重,就越沒辦法修行,而且終究會被這些障礙淹沒掉。修行時越對抗,越用高壓來對治
雜念妄想和障礙,只會使障礙越大、妄想越多,對修行並不會有幫助。禪宗強調放鬆,只要靜靜地
看著它怎麼來、怎麼住、怎麼去,在這當下,話頭、疑情死抱著不放;即使念頭來了,送來幾億恆
河沙數的金銀珠寶,也無動於衷,話頭絕對抱緊不放。所以,為什麼講「剳定腳根」、
「咬緊牙關」、
「牢牢把定繩頭」,就是這個意思。死抱著話頭不放,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臨命終時,話頭、
疑情能抱緊,進入中陰身,增加了七倍的力量來修法,力量有多強啊!一定可以在那當下開悟。所
以,經常昏昏沈沈想打瞌睡的人,到臨命終時一定沒有力量,連一個「阿彌陀佛」的「阿」都會提
不起來,更不用說要修淨土了。
在修行上,有任何問題,必須提出來問,對克服障礙才會有幫助。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第一不得貪
求玄妙。以此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
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更無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淨。
內熏般若。般若為習氣所熏。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將謂玄妙。深入不捨。此正識神
影明。分別妄見之根。亦名見刺。比前麤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
知見者。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最在所忌。」(註 1)
各位既然都進了禪堂,必定是很願意做功夫的。「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憨山大
師就說:凡是利根、有信心、又勇猛的修行人,一定都肯做功夫。憨山大師都這樣認定,願意進禪
堂做功夫的,都是利根,那為什麼很多人的功夫卻做不起來?因為「事障易除。理障難遣。」事相
上的障礙容易排除。例如:「禁語就禁語,不攀緣就不攀緣,住禪堂就住禪堂吧!有人說我是非,
我就避開吧!大不了、受不了,我就離開,不和他們共修就好了。」類似這些事障都容易除。就如
吃飯時看到最不喜歡的菜,不夾就好了;總不會像小朋友參加禪七,看到茄子就咬牙切齒,「我最
恨的茄子又出來了!」「我最恨的苦瓜又來了。」結果,有些人很有天才。既然他們不吃茄子、苦
瓜,就把它剁得碎碎,再也看不到茄子、苦瓜的形狀;然後放進飯裡炒,炒得香香的,吃起來味道
很好。吃完以後,小朋友就來問:「師父啊!你們的炒飯這麼好吃,但為什麼苦苦的?」這就是事
障易除,理障難遣咧!
根深柢固、自以為是的理,往往最難遣除;而且,自以為是的理,幾乎都只停留在五蘊的根本妄想、
虛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隱妄想及顛倒妄想裡。所以,自以為是的,沒有一樣不是妄想。只要是用
腦筋去推敲、講理,就變成老頑固。一個人的心如果頑固得像一隻老狗,就永遠 不會,這就是「理
障難遣」。一個人的心有沒有接受性?有沒有敞開心來學法?就看他經常起的妄想是哪一種。假定

~124~
老想著明天會更好、將來要怎麼樣……這表示他的心還像小孩子,比較單純,只夢想未來。假定老
是提起過去怎麼樣、怎麼樣,這表示他的心未老先衰,已經像老狗一樣,只談過去。假定是年輕的、
壯年的心,就會談「我現在要怎樣、怎樣……」但是,不管自己的心是停留在過去、現在、未來,
都是在輪迴,都沒有在當下;沒有撇開過去、現在、未來,沒有讓過、現、未的流動重疊而成為垂
直狀態。這時,心理時間還是在流動、在輪迴,當然就有念念的相續不斷。
理障一起,就在輪迴,妄念就在遷流,就會產生病障。因為這樣而造成的病,憨山大師把它簡單分
為二種,「此中病痛略舉一二。」並談到如何對治。
「第一不得貪求玄妙。以此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玄妙。」一切眾生的自心
自性是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但為何見不到?本來就平平實實,非常平常,一點稀奇也沒有,更
沒有任何玄妙,卻為什麼不能回到老實處來修?「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依然只是舊時人。
不是舊時行履處。更無玄妙。」透過參禪、開悟以後見到自性,其實跟未悟以前是一樣的,依然是
從前那個人,不同的只在言行舉止處。在尚未明心見性以前,所作所為都在造業;開悟以後,雖然
一樣的吃飯、走路、洗澡……但都停留在空性裡,不會造業。為什麼我們常講:出離心、菩提心、
慈悲心必須建立在空性上,以空性為基礎?因為這樣發出來的出離心才會真切,發出來的菩提心才
會有力量,才不會變成口頭的白日夢而已。
「工夫若到。自然平實。」功夫到了,一切自然都很平實,所以才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須修
禪。」心平,世界自然平;心不平,世界自然也不平。「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淨。內熏般若。般若
為習氣所熏。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將謂玄妙。深入不捨。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
根。亦名見刺。」由於知解習氣沒有清淨,熏染了真心。知解習氣要靠疑情來清淨;只要串習一生
起,即刻把它的能量從根部吸過來,這樣才能清淨。「內熏般若。」般若被習氣所熏,習氣依附著
真心而起各種幻化,產生種種雜念妄想及不實的境界。「多生巧見。」產生很多取巧、顛倒,自己
以為巧妙,其實是奸巧(台語)的見地。然後「綿著其心。」心就粘著。「將謂玄妙。」認為這些
境界很玄妙,而且「深入不捨」。其實,這些都是識神上虛明、顛倒的影子,是分別妄見的根,也
叫做「見刺」。
見刺和麤浮妄想不同,它屬於微細的念頭流注而生生滅滅,也叫做「智障」,會有礙於正知正見。
假定把這微細流注生滅的影境,當成玄妙、真實,就會起種種狂見,這是修行上最忌諱的。一個人
在修行上有沒有正知見,就看他修了以後會不會發狂、發妄;會的話,他的修法一定錯了。不是佛
陀、祖師 的法不對,是他自己修錯,停留在影境裡了,所以就一直談神通。談玄說妙是會有問題
的。
「其次不得將心待悟。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故起
惑造業。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
步步做將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
株。待至窮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別有數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成退墮。
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同註 1)
「其次不得將心待悟。」修行人比較容易犯的另一種過錯是求悟。例如:很多人來參禪修行,就想
在一個七裡開悟。「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故起惑造
業。」會迷惑、造業,幾乎都是由於妄想的聚集、凝結,在心和境、根和塵上對立分別,因此起惑
造業。事實上,真心本來妙圓、絕待,不會有對立;本來是平等、無別的。
「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只要於一念間放下身、心世界,包括
外塵、內境,統統放下,單單提這一念向前。單,表示很明確、很單純、很純一地提起話頭;由此
向前、向上做功夫。「切莫管他悟與不悟。」絕對不要去想:到底話頭舉來舉去,會不會開悟?都
不要管!「只管念念步步做將去。」只管念念提起話頭,步步舉起話頭,念念步步都是話頭;也就
是日用動靜當中,分分秒秒都是話頭。走路時,左腳踏下去是「念佛是誰」,右腳踏下去也是「念
佛是誰」;碗拿起來是「念佛是誰」
,飯吃下去也是「念佛是誰」;坐下來是「念佛是誰」,跑起香來
也是「念佛是誰」;只剩下一個單純的話頭,身心世界,一切外塵、內境,都轉化成單單的的一個
話頭,沒有別的了。

~125~
「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只要這樣踏實地做功夫,終有一天,自然疑情爆
破而見到本來面目;根本不需預先去打算、推測、期待開悟。「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
根株。」假定生起一個等待開悟的心,這心就是生死、輪迴的根。 「待至窮劫。亦不能悟。」這樣,
就算累生累劫地修,也不會開悟。 「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別有數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
成退墮。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這是因為不了解真心是絕對的,以為另有一個真心在。
這種待悟的心若不去除,就容易疲倦生厭,最後就退道心了。就會像丟了東西,一直都找不到,乾
脆就放棄不找;或者自己解釋:「哎!算了吧!反正也沒值多少錢,不找啦!」
假定心 開悟卻悟不得時,就會產生疲厭的心而退墮。「啊!不要修了,這些都是祖師的事、佛陀
的事,與我無干,不要修算了!看看哪個地方有談神通的,可能比較快。最好摩個頭、灌個頂,很
快就會開悟!」然後就去參加共修,一次一萬、二萬……任督二脈打通要十萬;錢交得多,就給予
印證、授證,從此名片上就可以印個「四果阿羅漢某某人」 。所以,憨山大師就特別提出來:「事障
易除。理障難遣。」難遣就會產生這兩種病:一是貪求玄妙,其次是將心待悟。只要能確確實實把
這兩件事放下,功夫自然就做得下去,絕對不會退墮。所以,各位務必要提起精神、抖擻精神,把
話頭照顧好!催板!
―――――――――――――――
註 1.〈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21〈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二

~126~
第三十二講、小參解惑(二)
2000.12.12.
問:如何將腦筋作用轉到心輪?
剛開始提話頭,通常是用腦筋勉力去提。那要怎樣轉為不用腦筋來提?提話頭有沒有次第、過程?
前面所有講過的方法就是次第,它的過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一天,當修到能跳脫腦筋的制
約時,就可以領受到。所以,某某師,你過來,我再跟你講!(某某師從座起)摺毛巾時也要提話
頭,用腦筋勉力地提。做任何手部的動作,也是提「念佛是誰」;腳放下來也是「念佛是誰」;站起
來也是「念佛是誰」。來!開步走!每一步都是「念佛是誰」
。好好地提著「念佛是誰」走過來。
(啪!
和尚打一下竹篦)「念佛是誰」在嗎?(良久…)剛才有沒有嚇一跳?嚇一跳以後,腦筋能再想「念
佛是誰」嗎?心空下來了沒有?是不是在一剎那間都沒有妄想?(是!)對!要拋掉腦筋的作用,
就要像這樣修。修到突然「啪!」一聲,你的腦筋不能控制;這時,你就進入無念的狀態,話頭自
然就從心輪跑出來。嘗到了沒有?(…)好!繼續提話頭。終有一天,你會頓失身心,話頭就會自
然從心輪出來。還有哪一個人要試試看?
問:參「念佛是誰」,要怎麼起疑情?以下是我自己的想法:「念佛是誰?這話頭要怎麼起疑情?
不清楚。就這樣參。」
有了任何想法,疑情就起不來。為什麼?很簡單,因為還停留在腦筋的作用上。要怎麼起疑情?不
清楚。疑情就是在不清楚、不明白的當下去參究,它才會生起來。所以,各位在追問「念佛是誰」
時,發現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了沒有?若發現了,這地方就是要起疑情的地方。
問:我在全身上下都找不到這個「念佛是誰」。當我心裡在念佛時,就看哪一個心在念佛?若都找
不到,又該怎麼辦?
怎麼辦?就在找不到的地方再參究。都找不到?請問:你現在會「找」,那麼,你何時能停留在「不
找」的狀態呢?來!你過來,找你的「念佛是誰」。來!你的蓋腳巾不是「念佛是誰」。重新摺好!
每一個動作都要有「念佛是誰」。再走過來!好!你是不是在找「念佛是誰」?是?那看著我!(大
喊一聲)未出娘胎前你能找嗎?會不會找?未出娘胎前也在找?(答:現在在找!)那未出娘胎前
能不能找?(…)好!回去。
所以,參禪時,當你都找不到,又該怎麼辦?假定有一個「要怎麼辦」的心,就又回到腦筋的作用
上,這就不叫做「參」。參就是在找不到之下繼續找,繼續鑽研、參究,才叫做「參」。生起了「我
該怎麼辦?」就已經不是在參了。
問:提「念佛是誰」時,就看提這句的念頭從哪裡生出來,要找到這句話還沒生起以前是什麼、
是誰?
沒有錯!虛雲老和尚就講,要去看、去找,當你還沒生起「阿彌陀佛」的佛號時在哪裡?佛號從哪
裡生起來?通常我們知道自己在念「阿彌陀佛」時,只是知道話尾而已,並不知道話頭。現在要提
起話頭,例如「念佛是誰」 ,雖然講「話頭」
,其實,在念「念佛是誰」時,已經是話尾了。但是,
這話尾卻跟話頭連在一起。就像我們知道一支針掉進海裡,但要如何找到它?找不到。所以就把這
支針穿上一條線,因為針孔很細,這條線也很細。但是,線穿過去以後,慢慢變粗、變粗,甚至粗
得像根繩子。拿起繩子,沿著繩子慢慢尋找下去,最後就會摸到掉入大海裡的這支針,突然間也就
體驗到大海是什麼。
參話頭、參公案、提話頭,就是從最粗的線尾下手,所以等於是提話尾。假定不提話頭,只看著念
頭的生滅,在上一念滅處、下一念未生以前,這中間的空隙、空檔,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要知
道,在空性未顯露前,會先被無明充滿,而呈現一片不清楚、不明白的境界;而在此時此境,正好
可以用力參究而生起疑情。另外,在話頭生起時,很不容易直接看到它的來處,因此有修念滅處的
方法。修念滅處是從話尾開始滑入,滑到念頭消失了,就回到生起的地方。這樣,從有形進入無形
而見空性,就比較容易。
有位無相大師(684-762),每當開示時,一陞座,就大聲舉起佛號「本師釋迦牟尼佛」,朗誦一聲
以後停下來良久。行者就覺得:「奇怪啊!大師每次都大聲喊一下就停了,也不開示。到底要我們
做什麼?」其實,無相大師就是要讓行者在佛號聲滅時,進入聲滅的地方。聲滅的地方就是念滅的

~127~
地方,也就是自性。接著,他才逼拶「無憶、無念、莫妄」。也就是說,當耳根接收聲音進來,在
聲滅以後,同時進入無憶、無念、莫妄的境界。
無憶,就是不讓腦筋回到過去、想過去的事情。無念,就是在聲滅的當下,不馬上生起念頭。莫妄,
就是在聲滅以後,不把心拋到未來,計畫、遍計未來,想著未來的事。(和尚忽然大喊:哈哈--
哈哈哈--)在剛才這個聲滅以後的空檔,有沒有人在幾個剎那裡停留在無憶、無念、莫妄裡?假
定有,就可以領會到無相大師 示的:在聲滅後進入無憶,就是戒;進入無念,就是定;進入莫妄,
就是慧。所以,無憶、無念、莫妄的境界,就是戒、定、慧的表現。
假定只用觀照或觀念滅處的方式修行,不會生起疑情;這兩種修法不屬於看話禪,但也是禪宗的修
法。惟有參究「起這念頭的是誰」,提起「是誰」、逼問「是誰」,在不清楚、不明白裡,話頭舉來
舉去,因而斬斷了外來的干擾,使粗糙的妄念沒有了,只剩下阿賴耶識的種子蠢蠢欲動地要起現行;
但由於話頭舉來舉去,使它無法成形,它蠢蠢欲動的力量,反而就被吸過來作為舉話頭的力量。在
不清楚、不明白的狀態下,慢慢凝聚成更不明白、更不清楚,這時,疑情就開始凝結了。來!某某,
再下座重來!注意看著會動的是誰?內心會念佛號的是誰?來!耳朵靠過來!你還在提「念佛是
誰」嗎?(啪!和尚打一下竹篦)有沒有?「念佛是誰」還在嗎?「啪!」一聲時你在想什麼?「念
佛是誰」在嗎?(答:都沒想。)沒想,那有沒有參究「念佛的是誰」?有沒有發現當下的那個是
誰?怎麼樣?開口啊!(答:身體振動。)振動以後有沒有一個空檔進入無念的狀態?還是會再想?
(答:沒想。)沒想以後變成什麼樣子?(答:還是原樣。)內心是否比較清楚?是!好!回去。
(某某轉身開步走。和尚喊:某某!會停住的是誰?咦!怎麼不走了?好!回去坐好。)

問:我先念兩聲佛號,看是誰在念佛,看佛號未生起、生起了、消失了,是誰在念?
這是可以的。當話頭提得沒力量,就再追問「念佛是誰」。你生不起疑情,或許是因為內心潛在意
識想著:我現在沒有在念,我是在念「念佛是誰」。或者:我念「念佛是誰」,到現在都沒有成就;
何不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最起碼,還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和念「念佛是誰」
不是一樣嗎?何不就念「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發願來救我。念「念佛是誰」,誰來救我啊?來果
禪師會來救我嗎?當這麼一想啊!提起「念佛是誰」就不會親切、迫切,疑情就不會生起來。但是,
當話頭舉得沒力量時,倒是可以這樣:念兩聲佛號,先去看、去觀,念「阿彌陀佛」的這個心從哪
裡出來?念時,不要從腦筋冒出「阿彌陀佛」,要觀成從心輪冒出來。
念佛號和追問「念佛是誰」沒有力量,是因為它們沒有在同一點出現。妄心是動的,你要念「阿彌
陀佛」
,但心定不住,所以要先讓妄心不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力才會慢慢集中。當你
看清楚了「阿彌陀佛」從胸臆月輪出現,即刻逼問、逼拶:「是誰?誰?……」參究才慢慢地會有
力量。假定你念阿、彌、陀、佛時,散來散去,東跑西跑,甚至跑到外面,只是嘴裡像鸚鵡,「阿
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就會沒有力量。就像有一隻鸚鵡,只會一句「呷飽沒?」只要有人靠
近牠,即使是半夜,牠也問「呷飽沒?」,不會問「睏飽沒?」所以,參話頭和念佛號不同。念佛
號念到一心不亂,會有定的功夫,也可以了生死;假定能念到極樂世界當下現前,就可以解脫生死,
但不會開智慧。唯有參話頭、起疑情,疑情爆破,突然間「啪!」瞥見空性,觀照力才會越來越強,
才能產生智慧;否則,智慧是生不起來的。
問:那看著佛號未生起、生起了、消失了,是誰在看呢?
你可以這樣提撕、逼拶你的「念佛是誰」,使它變得比較親切、有力量。若要反觀「能參話頭的是
誰?」這方法什麼時候用、怎樣用?如何由此起疑情?以唯識觀空的方法來說,就必須觀到能觀、
所觀消失。這種超脫能、所的觀法,是透過唯識的見地來修行而見空性。禪宗參話頭就不是這樣,
它是單刀直入,一下就全然超越,也超越了中觀的方式,所以才說禪宗是單刀直入、直截了當、不
囉嗦、不假思索。假定只在能、所上觀來觀去,並不會起疑情;必須參究、逼問、逼拶,才會起疑
情。
為什麼講「逼拶」?古代的人辦案,為了逼犯人招供,確定他有沒有做壞事,就用一串竹子作刑具,
夾住犯人的手指,「你有沒有殺人?」「沒有!」把竹子拉緊,犯人的手指被拶得很痛,再問:「有
沒有做?」「沒有做!」再拶。就這樣逼拶,逼到犯人不得不講實話;因為他已經痛得再也不能用

~128~
腦筋去產生融通妄想,才會死心塌地講出實情來。參禪也是要見真相、實相,只因為自己不肯見、
不會見,才要像逼供犯人一樣來逼拶自己。所以,觀和參是不同的。
問:參話頭能進入一念不生,如何又能起疑情?
談到起疑情,每個公案都有它起疑情的特殊訣竅。例如: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參「狗子
還有佛性也無?無」的「無」
,參「念佛是誰」,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等,都各有方法來起疑
情。這部分以後再講。
問:如何起疑情?疑情的正與邪要如何分辨?
怎麼起疑情?話頭要得力,才能起疑情。怎麼分辨正疑與邪疑?很簡單!當你話頭提起來,追問「是
誰」時,你不清楚;在這不清楚的當下,如果你就想著:「該怎麼辦?下一步怎麼做?」這是邪疑。
惟有繼續在不明白處下功夫去逼拶,使這不明白處凝聚力量,越來越顯著,這才是正疑,是真正的
疑情。若有生起疑情,會覺得胸口熱悶,這是凝聚疑情的前奏。很多人進入這種狀況時,因為心頭
熱悶,不好受,就轉為感受;有的轉為笑,有的轉為哭,有的渾身不舒服,「我不要參了,不可以
嗎?」「我胃痛,不參了!可以嗎?」這就是邪疑,不是正疑。
假定在疑情要生起以前就轉為串習的力量,產生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妄想;這樣,就已經離開了修行,
永遠也不會起疑情。有些人碰到這種狀況時,轉為身體的感受,就起了情緒。例如:旁邊稍微有一
點聲音,就起大煩惱,「哼!隔壁的禪和子拼命換腿,窸窸窣窣。我都快開悟了,卻被他吵得不能
開悟!」就生氣了,把責任推給鄰單那個人,這也是邪疑。
在疑情凝聚之前或之後,因為外境干擾,或受自己五蘊的干擾而起妄想,就會轉為邪疑。更嚴重的
是:當疑情生起來以後,卻掉入行蘊的幽隱妄想及識蘊的顛倒妄想,就如鑽入牛角尖一樣,無法把
邪疑和正疑分辨清楚。一旦鑽進牛角尖,就再也逃不出來。不過,參究卻必須像老鼠鑽入牛角尖,
一直鑽,鑽到最後,倒斷!沒路可鑽了,才會死心,有了結果。這樣去分辨正疑與邪疑,兩者的異
目就很清楚。
問:真正的疑情要怎麼樣才能有止又有觀呢?疑情要怎麼樣才能保韌在日常生活及與人共事的交
談中?怎麼樣才能增長廣大?
假定修行沒有到那個地步,提這問題,是太早了!假定提早回答你這問題,也會被達摩祖師喝斥。
有一幅漫畫畫著一個小朋友看著題為達摩祖師面壁九年的畫像,他小手抓抓自己的頭,想一想,突
然就問:「那你要小便時怎麼辦?」達摩祖師回過頭來說:「要你管!」就是這道理。要你管!當你
想要管,想要如何、如何、怎麼做,疑情就起不來。同樣的,你如何跳脫腦筋的作用和束縛,讓話
頭不舉自舉、疑來疑去?你的疑是否摻雜了想蘊作用在疑?你是純粹感受到不明白、不清楚處?還
是有想蘊和受蘊的綜合體在?必須達到不疑自疑,才會了解自己是否不受色受想行識五蘊的控制,
而真正起了疑情;也自然會知道日常生活中怎樣與人相處交談。事實上,當疑情滾得很大時,是連
理都不想理,也不想跟人交談。不必擔心!到你疑情有力量了,自然就不想跟人交談,也不會有交
談的需要或障礙在。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樣有止又有觀呢?可以用觀照的方法。怎麼樣觀照?有一個方便法可以練習。
保持眼球不動,停止呼吸,看著一個點,不為什麼而看。試試看!這時,你能不能想任何事?不能!
因為你把這一點盯得很緊。盯緊了以後會不會累?會累哦!現在同樣用這方法盯著那一點,試著像
廣角鏡頭一樣,慢慢把視覺範圍擴大;從一個點慢慢擴大,越來越寬、越來越寬。眼球保持不動,
只把看的角度擴大。在擴大角度的當中,你是否發現自己的視野比剛才更廣?是否感覺自己的心在
往後退?跟原來盯著的那一點已經拉開了距離,就如照相機調整焦距一樣?是否察覺到,自己的眼
睛雖然張得大大的,卻可以嘗到視而不見的滋味?
要反觀自照,就要擴大視界,不要膠著於一點,不要盯著對方講話時的表情或動作看。視界要慢慢
地擴大,再慢慢拉回來;拉到後來,會更能感受到能觀和被觀同時 在。再往後退一步,退到最後,
會發現能觀和所觀慢慢消失了;這時,自己聽對方說話的心會不同。從這種反觀自照內心的練習,
就會知道止觀自如與雙運是怎麼運作、調整,也就能把止觀用到日常生活上。簡單地說,盯著一點
看,叫做止;慢慢退回來往內觀、往內看,叫做觀。止與觀的互動就是這樣。
當疑情生起了,怎麼樣讓它有止又有觀呢?疑情一生起來,看著它,它會停止不動,這是止的作用。

~129~
這樣的止能持續多久?沒多久!因為止久了會慢慢變得沒力量,掉入昏沉或無記。這時,必須提起
話頭來逼拶:「到底是誰?」這樣一參,昏昧一去除,觀的力量就會進來,就容易察覺到阿賴耶識
的種子是否開始蠢動;當發現它在蠢蠢欲動,再逼拶:「是誰?」它的力量就被吸到疑情裡,疑情
就更凝聚而動一下,這就變成觀的力量。所以,在疑情的滾動和靜止當中,是止、觀的互動力量;
因為這時是在照破阿賴耶識的種子,所以有觀慧在。講得太多了罷!各位務必提起精神來,真參實
學。好好地逼拶自己,在這裡聽開示的到底是誰?究竟是誰?是誰?催板!

~130~
第三十三講、搬柴運水行腳處參
2000.12.13.
問:對於同時修念佛和參禪法門的人,可以先起疑情來念佛嗎?
這個問題可能要分成兩部分。一、修念佛法門,可先起疑情來念佛嗎?二、修參禪法門,可以先起
疑情來念佛嗎?這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了,模擬兩可,好像魚與熊掌要兼得。怕念佛到不了西方極樂
世界,所以就來參參禪;怕參禪開悟不了,所以就要念念佛,巴望最後一刻解脫不了時,阿彌陀佛
可以慈悲地拉拔一下。對於念佛以及參禪,已經有很多學者在佛學論文裡提出不同論調,可以去找
來看。
可以先起疑情來念佛嗎?什麼時候會生起疑情?修念佛法門,不可能生起疑情。念佛必須對阿彌陀
佛的極樂國土百分之百信任,不 一絲一毫懷疑。懷疑和疑情不一樣。一旦想要先起疑情再來念佛,
這樣,是連念佛都沒信心;恐怕還沒真正生起疑情,就先起很多的狐疑、懷疑,認為修淨土不可能
有那個境界;不只對佛所說的不信任、沒信心,包括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像我這樣子,阿彌陀佛
會來救我嗎?」所以,修淨土法門,信、願、行是相當重要的,它和參禪的理路、過程完全不同。
修參禪法門,可以先起疑情來念佛嗎?參禪時,若話頭提得不綿密,無法藉著話頭來斬斷一切雜念
妄想,那是不容易起疑情的。唯有用話頭清淨了雜念妄想,再來參究,心才會有力量,才容易起疑
情。因為雜念妄想一多,就會很粗糙。阿賴耶識的種子要起無明、起現行時,會因為粗糙的念頭覆
蓋而沒辦法生起,因此就無法看到阿賴耶識醞釀要起的無明。沒有力量聚集無明,疑情就不可能生
起。但是,當疑情已經生起來了,是不是可以再念佛?這要看情形。如果疑情很有力量而且滾動得
很大,那根本無須再去念佛。
假定參究「念佛是誰」,再逼拶「念佛的是誰」
,這時,疑情已經有了,但卻變成一個寂靜狀態,不
會動,只不過有一股無明在,力量不強,而且慢慢在消失;這時,倒是可以先提起話頭,再來逼拶,
看能不能讓疑情凝聚力量再動起來。如果沒有力量,就必須念幾聲佛號,先觀著會起這佛號的是誰?
佛號的聲音從哪裡出現?從哪裡來?看得不明白,再追究「念佛是誰」,疑情就容易再凝聚。所以,
關於起疑情,並非要它起就能起;也不是用腦筋懷疑來起:「嗯!到底參禪提話頭有沒有效啊!」
用腦筋去判斷,疑情永遠生不起來。
問:可否念佛時也參究?或先念佛再起疑情?
這問題有點模糊。念佛時也參究,再起疑情,這當然是可以的。假定話頭是「念佛是誰」,那倒可
以先念念佛;甚至把佛號念到熏入阿賴耶識,讓自己遍一切時、一切處,都能不開口就不念而念,
佛號自然從心中湧現出來。這時,就可以省掉動腦筋念佛號,把動腦筋要念佛號的能量都凝聚起來,
去觀、去看、去參究佛號到底從哪裡生起來?會生起佛號的到底是誰?究竟是誰?用這種方法來起
疑情。至於先念佛再起疑情,在修禪的人是可能的。假定是修淨土法門,專修持名念佛,那是不可
能起疑情的。
問:修參禪或念佛,有何利弊?
持名念佛時,心是往外拋;參究時,心是往內走。兩者可以說根本是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
涇渭分明,沒有什麼好比較的。若有比較,是對下根劣智、業深障重的行者來講,讓他摻雜著禪淨
去修。但是,對義理有瞭解、對多種修行法門都嘗試過後,假定還用腦筋去判斷哪一個比較契機,
那一定會犯錯。
如果在某一個法門的修行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習氣減少了,和合緣境的干擾也減少了;而且,修行
開始覺得省力,也抓到修行的訣竅,可以在突發狀況裡,任運自如地突破外在、內在因素的干擾而
如如不動,不為兩者所障、所誘,那這方法對自己才是真正契機、契理。否則,用腦筋來判斷:「持
名念佛比較簡單,不費腦筋。反正走到哪裡都可以念,沒念時也不覺得沒念,還是感覺在念。所以,
哎!我還是修淨土、修持名念佛比較契機啦!」然後,一參禪,
「哎喲!不能用腦筋想,用什麼想?」
若跟他說:用膝蓋想。他又不相信。假定會用膝蓋想,就會參禪了;偏偏他又不相信膝蓋會想,所
以就說參禪很難,抓不到把柄,沒把可捉。
其實,參禪必須沒巴鼻、沒理路、沒滋味;這樣,不明白、不清楚處的無明才會凝聚,當疑情生起
來了,才可以叫做「參」,在此之前不能叫做「參」
。如果只是不斷提著:「念佛是誰」
、「萬法歸一,

~131~
一歸何處。」這叫做「參念」
。來果禪師為了鼓勵大眾參禪,才講它是參念;嚴格說來,這只不過
是在念話尾。
問:參禪和念佛可以融通雙修嗎?若能,要如何雙修有禪有淨土、禪淨不二之法?若不能,是什
麼原因?
這問題,去看印光大師所提的理論就可以了。原則上,修淨土要依靠他力;而參禪絕對百分之百依
自力。但是,持名念佛能只靠他力嗎?假定連佛號都不念,無法念到一心不亂,提起佛號,雜念妄
想還是那麼多;那麼,他力真的會出現嗎?不會的!有一個例子。有兩個鄰居,一個請立法委員幫
兒子找到不錯的工作,每個月五、六萬,他兒子是研究所畢業。另一個鄰居看了眼紅,也去拜託這
位立委幫兒子找個事做。他兒子國中沒讀畢業,立委幫他找了個苦力的工作,一個月領兩萬塊不到。
他就抱怨立委「大小目」:鄰居的兒子一個月五、六萬,自己的兒子一個月不到兩萬,而且那麼辛
苦。所以,要他力幫忙以前,自力要先做好;自力的功夫沒做好,不要去怪別人。
修淨土法門,假定無法修到一心不亂,就不能怪阿彌陀佛沒來拉拔自己。其實,諸佛是遍一切處,
無時無刻,為一切眾生灌頂、摩頂,只不過眾生不認識而已。所以,要先有自力,他力才會出現。
禪宗的修行都是靠自力,但在最後頓悟的關頭,往往會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佛力加持。不過,想要有
不可思議的佛力加持、灌頂,來引爆自己的疑情,就必須先做好準備,至少疑情要生起來;而且,
疑情要夠力量,否則也沒有用。有些人了生死的心不夠迫切,一旦有人告訴他:「哪裡又可以湊熱
鬧、又有個仁波切來灌頂啦!」他就趕著去。
「聽說哪裡又有一個法王來了!可以向他請佛果甘露。
一請,甘露馬上降下來!有某某人把缽擦乾,用蓋子蓋起來祈請甘露;等某人打開缽蓋,甘露真的
就在裡面,某人就先吃了一顆!」他就又趕著去。像這種湊熱鬧、攀緣,對了生死一點用都沒有!
順便提一提,打坐或跑香時,膝蓋有問題,自己要注意;不要像某某人,跑到膝蓋都發炎了才講,
最後連走也走不動了。當然,修行時,能把色身的苦受拋開,好好地參,那是很好的。不過,當體
力不能負荷時,也可以讓色身稍微休息,但參究的心仍然要綿綿密密;在病痛中,仍然可以用很多
力量來修。不要想著:「我只能來一個禮拜,非開悟不可!我要好好把七打好。」抱著這樣的心修
行,是不好的。又如某某,上個七一來,進了辦公室就講:「師父啊!我現在剛好辭掉工作。這次,
我一定要好好打完十個七。」山僧劈頭就說:「請你先不要發那麼大的願,先試試看!參得下去、
坐得下去再說。」她說:「沒問題啦!絕對沒問題啦!」第二天,她的腳就抽筋;第三天,她就跑
不動。維那給她不好的臉色看,她就受不了:「你們禪堂的維那怎麼那麼不近人情?跟他請一天假
還不准,要我每支香分開請。」一生氣,就回去了。所以,參禪修行,凡是喜歡誇大口的,往往都
會有障礙。已經有太多例子了。
參禪修行,不要有待悟之心,要歇息下來,自己多精進、多用功,不要誇海口。只要作息跟得上,
不荒廢任何一支香,就很阿彌陀佛了!如果能每支香都切切實實地坐,腰桿挺直,一點也不昏沈、
不掉舉,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問:把話頭熏到阿賴耶識的做法,和把話頭提到變成禪病,有何區別?
提這問題,本身就是有病、有區別了。不管念佛或提話頭,假定必須時時刻刻用腦筋提醒自己提話
頭,來揮斬雜念妄想與障礙,就表示功夫還不夠、還停留在勉強作意提話頭的狀況裡。這樣,提到
最後,當然會產生很多禪病。什麼樣的病?例如:會緊張兮兮,「什麼時候妄念會來啊?」怕妄念
來了,忘記提話頭,乾脆就「念佛是誰、念佛是誰……」像念佛號一樣拚命地念,念得綿綿密密沒
空隙。像這樣念法,只是拿石頭壓草,還不如就念「阿彌陀佛」。因為念「念佛是誰」,沒有人會來
救;念「阿彌陀佛」,說不定在念的當中,一口氣上不來,正好那時都沒有雜念妄想,阿彌陀佛就
真的現前來拉拔,讓自己帶業往生去修行。所以,參禪提話頭,和把佛號念到一心不亂,是不同的
過程和理路。想要把話頭或佛號熏到阿賴耶識,必須很自然。
參禪提話頭,若對於任何外緣他境的生起,都能很自然地放下,不去攀緣、攀境,才表示話頭熏到
阿賴耶識裡去了,就不會有任何執著產生。假定不是修到自然產生這種現象,就不是已經熏成的種
子所起,而只是一直想著:「我要用阿賴耶識的種子、用話頭的種子來砍念頭。」這就會成為執著、
成為禪病。事實上,參禪、舉話頭比其他任何法門都少了很多次第、樓梯、階段;也少了很多拐杖
讓修行人憑依,所以才說它是單刀直入、直截了當。話頭雖然也是一根拐杖,但是,當疑情生起來

~132~
以後,話頭自然就會消失,拐杖自然會丟掉;而當疑情滾動和爆破時,更會連同拐杖、次第一起爆
破。它是不假言詞囉嗦的;再有任何囉嗦,就不是修參禪法門。
問:有一、兩次提起話頭,心頭有光熾熾的感覺。是否和參禪的路線不同?
當話頭提得綿密,粗的雜念妄想沒有了,心頭感覺光熾熾,這是一種心識的現量,並不是真正本具
的心光顯露。在這種狀態下,假定懂得藉它的力量繼續參究下去,阿賴耶識種子的無明就會開始生
起來。所以,在起疑情之前,通常會先有一片寂寂的光明狀態;當疑情起來了,才會有凝聚力量。
一再地凝結又凝結,無明會由稀疏的雲層、不清楚的狀態,慢慢變成朵朵棉花般的綿綿密密,甚至
像烏雲密布一般;這時,就是真正的無明凝結,在看不清楚、不明白的情形下,疑情才會有力、才
會滾動。
當疑情凝結和滾動時,會很清晰地感覺到這股力量在。有時,提話頭沒力量,睡著、昏沈了,頭一
點,突然開靜聲「噹!」;這時,也會有比較清醒的感覺,但這是外來的。昏沈是心識不流動的狀
態,但這時阿賴耶識還是在流動,只不過自己不清楚而已。當外在粗的流動沒有了,「噹!」突然
間醒過來,粗糙的心意識流動還無法很快閃出來,因此,在這當下會進入無念,清醒的心就會爆發
出來。至於能不能借力使力地在這地方再去參究,就靠功夫了。例如:從早課香開始,就一直昏沈,
早課四支香也「度咕」(臺語,意打瞌睡),聽開示也「度咕」,每支香都「度咕」
;如果一直忍、一
直忍,結果,每支香都會「度咕」。假定忍到無可忍,忍到不能忍,突然間就睡一下、「度咕」一下,
可能是一秒鐘、兩秒鐘而已,但保證以後的每支香都不會再「度咕」了。
在禪堂裡,偶然很快、短暫地「度咕」一下,其實很有用。不過,要記得:雖然現在「度咕」一下
子很好,但在臨終那一剎那,對四大分解之苦不能忍受而「度咕」一下,就永遠醒不過來,就進入
彌留,最後就被業力牽引去了。幸好現在是一息尚 ,還會呼吸,才有醒過來的那種覺受。
問:有時會被自己種子的起現行嚇到,心境就變得很頹喪。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拖出去!打三十大板,就好了!其實,任何種子起現行,就像做夢一樣。對夢境和現象,
或者打坐時突然間被任何情況嚇一跳而清醒過來,就表示對它有一點執著。假定能夠快刀斬亂麻,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哪還有境界?前面也提過,一切境界都是由於昏沈和散亂造成。種子什麼時
候會起來嚇到自己?就是當昏沈、無記時;再不然,就是掉舉得很厲害,自己處在掉舉的想像中,
外力突然加進來,使自己回到那種不能想、不能再起妄念的狀態,由此而被嚇著。事實上,參禪時,
小疑情爆破的情況也類似這樣;只是類似,不完全一樣。因為這是外力所使,不是因內力的凝聚產
生疑情;不是有一股力量「★〔囗@力〕」一聲爆破而瞥見空性、光明。必須一再累積小疑、小爆
破,才有可能產生大疑、大爆破,否則是產生不了的。
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了,來看憨山大師提到的:如何在日用動靜裡參禪做功夫。
「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在靜坐。參功有力。若在四威儀中。與物交
接。心念紛飛。話頭沈沒。若惟靜坐。又違古人操履。若與物交。終日散心。如何令學人日用中。
動靜無違也。」(註 1)
有人問憨山大師:「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搬柴、運水、行腳,都是動態的;參禪
要在動態中參。「今之學者。要在靜坐。參功有力。」但是,為什麼現在的行者、參禪的人,必須
要有那麼多人保護,讓他安安靜靜地不受干擾,必須在禪堂裡靜坐,才有一點點參究的功力呢?「若
在四威儀中。與物交接。心念紛飛。話頭沈沒。」假定在四威儀當中,也就是動靜、日常行住坐臥
裡,在出坡,在與人相處時,就心念紛飛。「唉!我輪到大寮。咦!怎麼這一餐飯菜剩那麼多?難
道我煮得不好吃嗎?還是這些人太挑食了?明明花那麼多心力來煮,怎麼剩這麼多?我看他們都沒
在參禪,只會挑食而已。」所以就起煩惱了。
在動態當中,要使心念不紛飛,是很難的;一旦心念川流不息、流動遷流,話頭怎麼可能綿綿密密
呢?當然就「話頭沈沒。」一下子不見,一下子又提起來,提得很吃力,掉得也不知不覺;什麼時
候沈沒到海底了,也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坐在船上,還可以呼吸。所以,話頭在動態中最容易打落
丟失,尤其從一個動作轉換到另一個不同的動作時,話頭更是一下子就不見了。各位用齋時有沒有
注意到?當左手「龍含珠」拿碗時,還記得「念佛是誰」;等右手「鳳點頭」拿起筷子,一夾菜,
「念
佛是誰」就不見了。因為夾到一顆圓圓滑滑的豆子,夾也夾不起來,滾來滾去,話頭也不知滾到哪

~133~
裡去了。
在動態中每一個動作、場所的轉換,或者動靜轉換之間的空檔,話頭都很容易掉落,而且不知道是
怎麼掉的。這時,要舉起話頭,當然就會覺得很吃力;甚至已經輪迴好幾圈了,才想到:我現在是
在打七,應該提起話頭!「若惟靜坐。又違古人操履。」如果只有靜坐,又違反祖師們的 導、示
範。「若與物交。終日散心。」若要待人接物,又整天心都非常散亂。 「如何令學人日用中。動靜無
違也。」到底要怎麼樣讓行者能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無論動靜變化,都不違背古人的行持風
範呢?
「答。古人做工夫。要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看取。不是 你死死枯坐也。以初入禪。心多散動。
姑就靜坐攝心。其實要將靜中做的。去動處驗看如何。若用心綿密。自然動靜如一。打成一片矣。
今對境紛飛。是於話頭全不得力。豈真參之人耶。為今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矣。」(同註 1)
憨山大師回答: 「古人做工夫。要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看取。」古時候參禪人做功夫,要在行住坐
臥四種威儀中做。要靜,隨時可靜;要動,隨時可動。而且,動中有定,靜中、定中不掉入昏沈,
不掉入鬼窟裡作活計,也不掉入無記。要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看取。 「看」是參和觀;「取」是窮究、
窮取。「不是 你死死枯坐也。」假定沒有靜動的定力和參究的功夫,就藉口說古人都是在搬柴、
運水、行腳中參,所以自己也不靜坐,不用止靜的方式來參究。這是錯看了古來的祖師大德。「死
死枯坐」是枯木禪,是枯木死灰。參禪必須讓枯木開花;而要枯木開花,就要有疑情、有爆破。
「以初入禪。心多散動。」初學者剛開始參禪做功夫,心都比較散亂,容易動搖。 「散」就是散亂,
容易攀緣;「動」就是沒有定和止的功夫,容易改變、晃動而被誘惑、影響、干擾、傷害。 「姑就靜
坐攝心。」所以姑且從靜坐來收攝心,從靜態的參禪開始做起。「其實要將靜中做的。去動處驗看
如何。」在靜中所做的功夫,要在動中驗證看看。在靜態中,話頭能提得綿綿密密,就要在動中接
受考驗,讓善知識驗證一下自己的功夫;而自己也可以自我驗證:在止靜後到開靜中,話頭可以提
得綿密;但是,跑起香來,話頭哪裡去了?開了靜,出了禪堂,走到齋堂,話頭哪裡去了?可能都
不見了。很顯然自己靜中功夫還不夠,不足以在動中被勘驗。
在修行上,動、靜本來就要搭配好去修。例如: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請問:盥洗時,「一
歸何處」有沒有提起來?天氣冷,熱水往身上一沖,什麼「一歸何處」都忘得光光的了,只覺得很
舒服,疲勞都消除了,管它什麼「一歸何處」!假定真會參,是個老手啊!就會勘驗自己在動中有
沒有話頭;就會借力使力,把熱水關掉,用冰冷的水來沖,「一歸何處」馬上就不提自提了。各位
能這樣在動中去用功、下功夫嗎?很難!當被人喝斥了,就生起不耐煩或瞋恨的心:這維那老是盯
著我!我走慢了一點,就「趕快!跟上!」明明前面那個人距離那麼遠,他卻不管!在起瞋恨心時,
能提起話頭來嗎?能提起「一歸何處」 、「念佛是誰」來嗎?所以,修行必須把靜中做的功夫拿到動
中勘驗一下。
「若用心綿密。自然動靜如一。打成一片矣。」假如話頭提得很綿密,或者疑情已經密不透風,針
劄不入,一點縫隙都沒有,自然會動靜一如;不管動、靜,功夫都能保任而如如不動,打成一片,
它是連續、沒空隙的。「今對境紛飛。是於話頭全不得力。」如今一碰到外緣、內境,妄念就開始
飛揚、飄盪,有時是「故起念」 ,有時是「串習念」。不管是故起念或串習念,若業力、習氣馬上接
續下去,就成「接續念」。
一般人在接續念以後,下一個步驟的功夫就不會做了;不能如永嘉禪師講的:產生一個「別生念」,
進入「即靜念」 。一般人在接續之後又回到故起、串習,一直輪迴流轉,根本做不到「一心識五念」,
難怪話頭提不起來、不得力。這樣子,「豈真參之人耶。」像這樣心念紛飛、話頭不得力,能說是
真正在參禪的人嗎?「為今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矣。」如今做功夫,只要能把
話頭提到很綿密,能從費力氣地提,慢慢地放鬆而覺得省力,參話頭才算是得力了。在得力的當下,
即使心被外緣、內境所干擾、動搖,但很快就會自動回到話頭上;慢慢地就能不拘動、靜,都不會
被外緣他境所轉、所影響、所干擾了。
「若遇種種惡習起時。即將此話頭奮力提起。望空一揮。不管是佛是魔。是煩惱習氣。是善惡思
量。一切情塵。一齊頓斷。如斬亂絲。如此做工夫。不妨讀書。不妨作文。讀書處。看此書讀向

~134~
何處寄著。作文。就看此文從何處流出。也不妨迎賓待客。喫茶喫飯。痾矢放尿。一切處。無用
纖毫縫隙。如此安心。再與永嘉所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是
一般。不是一般。」(註 2)
「若遇種種惡習起時。」假定種種不好的習氣或障礙生起時,「即將此話頭奮力提起。」就把本參
話頭提起來。奮力,就是用很大的力量,勇猛地把話頭提起來。「望空一揮。」向著它的空隙,就
是習與習、念與念之間的空隙揮斬。提話頭要「切」 。什麼叫做「切」?就是要從空檔「切」進去。
假定不懂得從惡習相續之間的空隙切進去,話頭一揮、一擺,永遠都阻擋不了念頭的相續,斷不了
妄念的紛飛。
為什麼要往空檔揮斬、逼拶呢?因為這樣才不會被念頭牽著鼻子團團轉。有些人會想:「我念念分
明啊!我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也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其實,這時他是被一個個念頭牽著走,被一
條念頭相續形成的繩子牽著團團轉;就像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孔牽著走,最後就進入迷惑當中。但
是,他還自以為很清楚地在看著念頭。這就是妄心在作祟、在輪迴;念頭一流動,人就在生死中輪
迴。
當話頭望空一揮, 「不管是佛是魔。是煩惱習氣。是善惡思量。一切情塵。一齊頓斷。如斬亂絲。」
做功夫時,當種種境界生起,不管是佛或魔,好或不好,是煩惱習氣,或善、惡的推敲思考,都要
將它頓斷。例如: 「唉!在禪堂坐得很無聊。我去向院長請求開緣,到外面出坡,做外護工作,先
累積福德好了。」有些人覺得這是善,其實,這樣的思量對修行並沒有幫助。既然進了禪堂,就要
好好通過禪堂裡的考驗。就如六祖惠能問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
面目?」這裡講的善、惡,是指一切的對立、二元化,不僅僅指善、惡的分別而已。只要是對立、
二元化,都不行;只要有思量,一定都是二元、分別、對立。「一切情塵。一齊斬斷。」包括外在
的客塵及內在的情識,都要一齊了斷。「如斬亂絲。」當話頭一揮,已起的,就此斷了;未起的,
讓它不起,如斬斷一團亂絲。
「如此做工夫。不妨讀書。」能做到這個地步,就不會妨礙讀書。也「不妨作文。」「讀書處。看
此書讀向何處寄著。」看書時,就看著這書讀向哪裡去安頓著。「作文。就看此文從何處流出。」
作詩造偈,就看這些偈頌從哪裡出來?是腦筋推敲想出來?還是從空性中自然流露出來?這樣子去
參究,一樣可以下功夫。「也不妨迎賓待客。」與人接觸,例如當知客、照客,必須和人講話時,
自己的心擺在哪裡?是被對方的言語動作所惑,動搖了自己的心?還是像看戲一般,只讓它自然
在,生生滅滅地流動?是不是仍然在反觀著自己的內心,讓外在動靜的空隙充塞自己閉塞的心,使
自心的空性擴大?是不是拋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影響,讓其中的間隙與自己心中的間隙結合,使它擴
大開來?
「喫茶喫飯。痾矢放尿。」都一樣!「一切處。無用纖毫縫隙。如此安心。再與永嘉所說。恰恰用
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是一般。不是一般。」各位要嘗試看看!例如:現
在坐在這裡聽開示,假定安住在自心上,會覺得聽到的聲音只是空中的一種生滅而已;雖然感覺遙
遠,內心反而覺得親切。這種親切不會使自己的情識起伏,它只不過是空中的一個生滅流動。這時,
就可以領略到憨山大師講的道理。在讀書、作文、迎賓待客、喫茶喫飯、痾矢放尿,一切處中,都
把功夫做得沒有縫隙,綿綿密密;用這樣來安心,就可以領悟到永嘉大師說的「恰恰用心時。恰恰
無心用。」各位有沒有嘗到恰恰無心用?無心又要恰恰用。怎麼恰恰用呢?提起精神來,用一個無
底的碗,裝一顆無心的心。快!舉證出來!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52〈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十一
註 2.〈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61〈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十二

~135~
第三十四講、「本來無一物」置在目前參
2000.12.14.
「若不能當下了悟。只將六祖本來無物一語。置在目前。但見一切境緣。對待生心之時。便是我
執。就此執處一照。照破。則當下情忘。對待心絕。即是無我。無我則無人。人我既空。則日用
身心。了無罣礙。以日用逆順境界。皆是生死路徑。若境界看破。了無罣礙。則生死根株。亦從
此倒斷矣。如是。豈非善修般若無住之妙行乎。禪人有志。要出生死。必以此為第一義。此外別
求。即落外道邪徑矣。」(註 1)
參禪若不能即時了悟,要如何呢?憨山大師提出:「若不能當下了悟。只將六祖本來無物一語。置
在目前。」要把六祖講的「本來無物」一句當成話頭,放在目前。「目前」不只是擺在眼睛前面,
而是要舉起來做為話頭。「但見一切境緣。對待生心之時。便是我執。」有任何外緣、內境現前,
產生了對待心時,就是我執。例如: 「我喜歡進禪堂,不喜歡做早課。我喜歡練梵唄,不喜歡進禪
堂……」只要有二元對立、對待的心,就是我執心在當下生起了。但是,很多人都會認為: 「哪有?
我很清楚我在講理。」以修行來講, 「講理」也是對待,是二元分立的。當我執心生起來時,怎麼
辦?「就此執處一照。照破。」這一照,是要把「本來無物」的話頭舉起來,望空一揮,才能把對
立所生的心斬掉。這個「照」 ,當然有看、有觀、有參的意思。把前面所提的「本來無物」置在目
前一照,就是把這話頭提起來,一揮一斬,就能把執著照破。
一切的對待心都是看到境緣而產生;而看到一切境緣,是因為迷執在幻化的虛有裡,因此必須用「本
來無物」的「無」作為慧劍,來照破、砍掉「有」的病及對「有」的執著。但是,照破要怎麼照?
心回到話頭上,自然就會離開一切境緣;而緣境流動的力量也會被帶到舉話頭上,因此就使真心與
妄心分離,越離越遠。
一旦真心與妄心分離,有距離了,真心不為妄念依附時,就有照的力量。當見到一切境緣,生起對
待之心,就以話頭將它照破。照就是觀照,有觀、有照、有參究。「則當下情忘。」因為已經把能
量從妄念的流動中抽離開;支撐妄念流動及執著緣境的力量沒有了,話頭就會更有力量。妄念一旦
被照破,由於外緣、內境生起的執著、情識自然都頓失、頓忘。「對待心絕。」當第六意識起了分
別、有所遍計時,就會有對待心。現在,既然境和緣都被照破了,沒有一個能看的主體及被看的客
體,能與所消失了,對待的心當然就會斷絕。
對待的心絕斷以後, 「即是無我。無我則無人。」既然進入無我的狀態,當然也就無人。 「無人」不
是沒有別人,是指沒有一個自己會執著「我是人」 、
「我在人道」。
「人我既空。則日用身心。了無罣
礙。」我消失了,人也空了;人和我都空了,在日常行住坐臥中來用這個身心,當然就沒一點點的
牽絆、罣礙。
〈金剛經〉裡講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般世俗的說法,認為「無我相」就是沒
有「我」這個相; 「無人相」是沒有別人 在的相;「無眾生相」是沒有人道以外眾生的相;「無壽
者相」是不執著自己的壽命長短。這種說法,嚴格講,是有缺失的。要知道,無我,必須五蘊空掉
以後才是真正無我;只要對色受想行識有任何執著,就還有「我相」在。當然,「我相」不是只指
人的這個「我相」 ;一隻狗的「我相」 ,也是由五蘊構成的。所以,嚴格講,這四個相都是指單獨的
生命,並不牽涉到其它。 「無人相」,並不是修到沒有別人的 在,而是修到不執著自己是在人道上,
這才是「無人相」 。當看到慈悲、放下(學院的狗),會覺得「我是人」,比牠們高一級、牠們在畜
牲道。這就是「眾生相」。
無眾生相,是不執著自己是有情的眾生,而花草樹木石頭是無情眾生。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指
沒有對「常」的執著。對「常」的執著有很多種類,不單指壽命;包括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想把它
延續到無限長久,這也屬於「壽者相」 。所以,
〈金剛經〉講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都
是指:不以自己的生命體為中心而產生對待。有對待就有相;不產生這些對待、執著,才真正是無
相。所以,要瞭解「無我」在〈金剛經〉中真正的意義。當然,若從四大部派來解釋「無我」,又
會有不一樣的詮釋。
單是一個「無我」 ,就有很多種禪修方法來修行。以禪宗來講,則是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就可以
把各部派對「無我」和「空」的定義一次照破。所以才說「對待心絕。即是無我。無我則無人。人

~136~
我既空。則日用身心。了無罣礙。」
「以日用逆順境界。皆是生死路徑。」日常生活裡,行住坐臥、待人接物,若自己的心都停留在有
逆境、有順境裡,全都是掉入生死輪迴的路。「若境界看破。」境界怎麼看破?境界是由於昏沈、
心不清醒,以及散亂、掉舉而產生。去除了昏沈和散亂的心,就會有能力舉起話頭。唯有舉起話頭,
才能照破一切執著,境界才會消失。一旦境界看破了,就「了無罣礙。則生死根株。亦從此倒斷矣。」
這裡是講心和身的部分。也就是境、緣兩方面都了無罣礙,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會從此斷絕,也才能
真正解脫生死輪迴,一斷永斷,一了永了地了脫生死。
「如是。豈非善修般若無住之妙行乎。」這才是修般若、無住的最妙法門。 「禪人有志。要出生死。
必以此為第一義。」若要參禪、舉話頭,必須立定志向。一定要有迫切出生死的心、堅固的心,而
且以了生死做為修行的第一義。「此外別求。即落外道邪徑矣。」假定還別有所求,一定會落入外
道的邪路,也就是會離開正法、正念。
「六祖壇經最為心地法門之指南。但中下根人不能湊泊。以無工夫故耳。永嘉集一書。實是壇經
註腳。若見解依六祖。用工夫如永嘉。何患不一超直入。楞伽最是直截。只是難看。獨此二書可
為羽翼。」(註 2)
憨山大師建議參禪人: 「六祖壇經最為心地法門之指南。」〈六祖壇經〉可以說是心地法門的最高指
標及指南,能指示正確的修行方向,也是進入心地法門最正確的指導。「但中下根人不能湊泊。以
無工夫故耳。」但是,中下根的人不能接近、依靠、安住在經中所說的法門。最主要是因為沒有功
夫,無法言下便悟。 「永嘉集一書。實是壇經註腳。」〈永嘉集〉可以說是〈壇經〉最好的注解。參
禪時,
「若見解依六祖。」見解、見地上都以〈六祖壇經〉做為根據; 「用工夫如永嘉。」做功夫時,
則按照〈永嘉集〉 導的方法來修, 「何患不一超直入。」哪怕不能一超直入?也就是能單刀直入、
直截了當地進入觀照心地的法門。 「楞伽最是直截。只是難看。」 〈楞伽經〉雖然很直截了當,但不
容易看懂。「獨此二書可為羽翼。」只有這兩本書可以做為修行上的根據、參考、輔助。
「向上一路。親近者稀。不是真正奇男子。決不能單刀直入。此事決不是世間聰明伶俐。可能湊
泊。亦不是俗習知見之乎者也。當作妙悟。亦不是記誦古人玄言妙語。當作己解。只須真參實究。
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蓋天蓋地。若有志參究。只須將從前知見。盡情吐卻。即上大人孔乙巳
腳。亦不許 在胸中。吐到乾乾淨淨。一物不留處。放下又放下。放到無可放處。方是入手時節。
此時正好著力做工夫。做到做不得處。如壁立萬仞。纔是得力時節。如此用心。辟如逼狗跳牆。
定有從中迸出一段光景。方是真實受用處。殆非泛泛可到此地。苟非真正丈夫。有決定之志者。
不能至也。(註 3)
「向上一路。親近者稀。」向上一路,是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見到心地,明心見性、了脫生死。
親近者稀,是說真正能夠向上一路的修行人卻很少很少。「不是真正奇男子。決不能單刀直入。」
真正的奇男子,就是很有善根,上根利智,有勇猛心、堅固心的大丈夫。若不是這樣的人,絕對無
法直截了當來明心見性。「此事決不是世間聰明伶俐。可能湊泊。」向上一路,決不是一般世間有
小聰明的伶俐人,經典看多了、知識多了,就能修入。 「湊泊」就是接近、安住。「亦不是俗習知見
之乎者也。當作妙悟。」也不是一般世俗的習氣、知見,在文 上做功夫,就以為是妙悟。
有很多人說:「我沒做壞事,一輩子做善事,為什麼還要學佛?你們會去學佛,一定做了很多壞事,
才要去學。」這就是世俗錯誤的想法,修行人不能被它牽著鼻子走。「我天天去造橋鋪路,去慰問
苦難的人,去癌末病房當義工,這就是在修了!」沒有錯!這也是修。但要把它當作「向上一路」,
要了自己的生死、要見性,那是辦不到的。「亦不是記誦古人玄言妙語。當作己解。」也不是去記
誦古代高僧大德的玄言妙語,當作自己的見地。那些終究是別人的,是別人嚼過的甘蔗渣。把別人
的玄言妙語當作自己的見解,就已經錯過了修行的方法。
「只須真參實究。」要做功夫,唯有真參實究,一切靠自己。 「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蓋天蓋地。」
只要往內參究,才真正是自己胸中流露出來的本性;這時,才能遍一切處,佈滿一切虛空。「若有
志參究。只須將從前知見。盡情吐卻。」真正想要參禪做功夫,要窮究話頭,只須把從前一切知識、
見解全部清除,一點不留;若有絲毫見解、想法,都是從腦筋出來的,想要把它變成用膝蓋來想,
也做不到。假定有辦法用膝蓋來反應,就會離開腦筋的束縛了。「即上大人孔乙巳 腳。亦不許

~137~
在胸中。」即使像「上大人孔乙巳」等等的 腳,也不許擺在胸中。 「吐到乾乾淨淨。一物不留處。」
就像六祖講「本來無一物」 ,很多人腦筋想不出一物,就會覺得:「我到哪裡去了?我應該想想我是
什麼?」 「我會不會被世間遺忘消滅啊?」那就錯了。
「放下又放下。」放下來以後,還要再放下。「放到無可放處。」放到再沒有什麼可放了,放到都
沒有了。 「方是入手時節。」這才真正是入手的好時機。「此時正好著力做工夫。」這時正好有力量
做功夫。假定心中還留有任何一物沒放下、沒有吐盡,做功夫就會覺得用不上力。在正好著力做功
夫時,還要「做到做不得處。」做到想做都沒有可以做的。「如壁立萬仞。纔是得力時節。」必須
做到像碰到懸崖峭壁,站在萬仞高峰上,進退不得,僅得立足之地,隨時都可能大死一番,才是得
力時節。做功夫要做到得力,就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
「如此用心。辟如逼狗跳牆。」這樣用心做功夫,就像逼狗跳牆一樣。狗被逼急、沒辦法了,本來
不會跳牆,一被逼,就跳過去了。同樣的,現在要逼各位跳牆,各位都不跳;一被逼,就回頭, 「我
不開口,你能拿我怎麼樣?我開口隨便說,你又能拿我怎麼樣?」這樣子,要趕各位上萬仞高峰,
也趕不上去;要逼各位從牆上跳過去,不但不跳,說不定還回頭咬一口!當一個人被逼到如壁立萬
仞,如逼狗跳牆, 「定有從中迸出一段光景。」一定能在這得力時節,瞥見一點點空性。這時「方
是真實受用處。」才真正能得到受用。 「殆非泛泛可到此地。」實在不是泛泛之輩能達到這等地步。
「苟非真正丈夫。有決定之志者。不能至也。」若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有監決的大志氣,要出離生
死、要明心見性,一定到達不了這地步。就如出去行腳,走得很累了,很多人就說:「啊!我看回
頭比較快!」以前在臺北打禪七時,每當行腳啟程,山僧一定先慢慢走,像用一條繩子串著,讓大
家慢慢跟;跟到很遠了,進也不得、退也不得時,再稍做休息,然後問大家:「口渴不口渴?」「渴!」
「我替你們喝水,好不好?」 「不行呀!我們要自己喝。」「好!既然口渴要自己喝,各人口渴各人
喝水。所以,各人修行各人得!各人生死也各人了哦!」說完,山僧轉頭就跑,大家也跟著跑。跟
了沒幾百公尺,就不見人了,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尚跑掉了怎麼辦?不認得路回去,有些人
就開始罵: 「這和尚簡直要逼死我們。」有的人就哭著往回走;有的人就拚命跟,怕跟不上。就是
要這樣被逼,才會知道自己處在險境,在不知的狀況下,要怎麼解決?怎麼大死一番才能求生?
幾年前,有一次到中橫的慈恩行腳。在馬路上,看到一個山谷,山僧就帶大家衝下去,再衝上來。
等大多數人都上來在一邊涼快時,一位同參和一位監學落後了,兩個人手牽著手,在後面哭著爬上
來,好幾個鐘頭以後,才看見他們。
「最要緊者。參禪不限時間。不立期約。古人云。久參有禪。久住有緣。其意云何。禪之參途深
邃。今日耐煩參。即從耐煩中。外緣內妄。漸漸休息。明日耐煩參。亦從耐煩中。無明煩惱。無
形減輕。初不覺知。假使今年如是參。明年如是參。無量劫來業障。譬喻參一時少一劫。參一天
少十劫。參一年少百劫。盡此一生參去。再多之業。不難參了。因耐久精參。漸至深禪。般若緣
熟故也。類如鏡面有灰。即用布揩。我人心鏡。不大不小。大可以照虛空背後。小可以放鄰虛塵
中。今用念佛是誰這塊布。大過虛空。小過微塵。以此一塊破布,放在鏡面。任是不揩。放在鏡
上。外使飛塵不入。內使垢穢不生。不揩之利。正如我人。會參猛參。不會參慢參。再不會參。
久久提住。亦是參念。何以故。終未離鏡一毫之處。至此不長遠心辦不到。要長遠心。方能辦到。」
(註 4)
接著來看〈來果禪師語錄〉中談到的「長遠心」 。「最要緊者。參禪不限時間。不立期約。」不能限
定時間, 「我進禪堂打七,到底要多久才可以開悟啊?」參禪不能立時限、定時間,也不能給自己
立下期約: 「我現在先出坡,把福報做好了,下一次再進禪堂好好打坐。」有這樣的心,一定會出
狀況。以前有位同參,在一次打七的跑香當中,跑得非常好,覺得跑得很透徹。他因為小時候幫媽
媽賣菜,經常提重物,胸口曾經受傷,平常一打坐,氣就不順,胸部就痛。但是,那次跑香以後止
靜,他覺得好像心花怒放一樣,氣非常通暢、很舒服。他就領略到跑香「跑得透」的滋味。再下一
次的禪七,他就發願:「這個七,我全程在大寮幫忙,等學期結束那三個七,再好好打。」他果然
整個禮拜都在大寮;但是,等到三個七起七時,一進禪堂,不到兩天就出來,坐不下去了。有一個
有所求的心,或者立期約什麼時候再修,偏偏那時障礙就會到。所以,能修時要即刻修,有機會就
把握,不要想著「明天再來修!後天,什麼時候……再來修。」那都太慢了。

~138~
「古人云。久參有禪。久住有緣。」久參就有禪,久住就有緣。「其意云何。」來果禪師接著問這
話什麼意思,然後解釋:「禪之參途深邃。今日耐煩參。即從耐煩中。外緣內妄。漸漸休息。」參
禪的途徑可說非常深奧,不容易捉摸,必須在當下、在今日就耐心、耐煩地參;不要因為參到沒滋
味,就放棄了。「參什麼禪?人家讀 理,只要背個一段,馬上就可以現給別人看。我來這裡參禪,
參了五個七,一出去,人家一問,開不了口。那我何必來參禪?」就不耐煩了。「我來學佛,是要
學多一點,馬上可以去弘法利生!」曾經有一位上校退伍的同學,一進門,就胸懷大志地問:「可
不可以兩年內大學部、研修部都讀完?可以弘法利生。」這種想法大有問題。功夫絕對不是這樣做
的。
做功夫,要能耐煩參,從耐煩當中,所有的外緣都不攀,內心的妄念也都歇息下來。藏傳的「大圓
滿法」為什麼稱作「禪定休息」、「心性休息」、「虛幻休息」?都叫做「休息」,就是要狂心頓歇。
狂心不能頓歇,煩就被煩死啦!外在的環境,哪有可能都順自己的意?一定會有很多不順遂的事
情,使自己的心接受考驗、磨練;而在這些繁雜事中,自己耐得過去嗎?有忍辱的功夫嗎?
「明日耐煩參。亦從耐煩中。無明煩惱。無形減輕。」今日耐煩、明日耐煩、後日耐煩,無明煩惱
自然就慢慢減輕。「初不覺知。假使今年如是參。明年如是參。無量劫來業障。譬喻參一時少一劫。
參一天少十劫。參一年少百劫。盡此一生參去。再多之業。不難參了。」只要日日夜夜、經年累月、
終生百劫地參下去,參一個小時就會少掉一劫的業障,參一天就少十劫,參一年就少百劫;盡此一
生一直參下去,再怎麼多的業障,都可以把它參掉,要了卻這些業是不困難的。
「因耐久精參。漸至深禪。」只要耐煩精進地參,就會由淺參進入深參、精參,進入深禪。能夠進
入深禪,「般若緣熟故也。」是因為般若智慧被熏得很純熟。也就是說,不斷地參,慢慢就把阿賴
耶識的業障種子都換掉,剩下般若智慧的種子。「類如鏡面有灰。即用布揩。」就像鏡面上有了灰
塵,用布去擦,慢慢擦,能去掉灰;快快擦,也能去掉灰塵;把布蓋在鏡面上,久久不去動它,雖
然不能去灰,但也不會染更多的灰。為什麼呢?「我人心鏡。」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不大不
小。大可以照虛空背後。小可以放鄰虛塵中。」大可以大到遍一切處、盡虛空界,虛空的正背面都
可以照著;小可以小到放入鄰虛塵中,連鄰虛塵這樣最微小的塵埃,它都進得去。
「今用念佛是誰這塊布。」來果禪師是以「念佛是誰」做話頭。現在把「念佛是誰」當作這塊布,
也就是把這個話頭舉起來。這塊布「大過虛空。」因為不管妄想跑到多遠,用一個話頭就可以把它
擦下;例如:心裡想去美國、英國玩,「念佛是誰」一舉起來,就可以從美國、英國把自己的心拉
回來;儘管心能像孫悟空七十二變,照樣可以捉回來。這塊布又「小過微塵。」即使內心生起很微
細的妄念,照樣可以很細膩地把它挑出來;再細的縫,「念佛是誰」都可以進得去。
「以此一塊破布,放在鏡面。」為什麼要把「念佛是誰」當成破布呢?因為它也只是敲門磚,將來
也要丟掉它。假定一直執著有「念佛是誰」這塊布,就是執病。這樣,話頭就無法不舉而舉,而是
很刻意、執著地去舉,不能運用自如。例如:在起疑情的當下,什麼時候該舉?什麼時候不該舉?
就會弄不清楚;反而在任何時刻都舉著話頭,成為執著話頭的病。所以,「以此一塊破布。放在鏡
面。」擦得快,灰就去得快;擦得慢,灰就去得慢。把這塊布放在鏡面上, 「任是不揩。放在鏡上。
外使飛塵不入。內使垢穢不生。」就算不動不擦,只把它擺在鏡面上,最起碼,外面的灰塵不會再
進入,裡面的垢穢也不再生。只要一直把「念佛是誰」擺在心中、擺在目前、置於胸中,即使不參,
都有這樣的利益、功德。「不揩之利。尚不可盡。」即使只拿著這塊布不擦不用,功德、利益都說
不完了,何況是急擦、慢擦的功德呢!
「正如我人。會參猛參。不會參慢參。」就像參禪人,會參,就提起勇氣、堅固的心勇猛地參;不
會參,就慢慢參。「再不會參。」假定慢慢參都還不會,怎麼辦?「久久提住。」就把話頭久久提
住,不管任何時刻,用意識勉強去提起「念佛是誰」 ;雖然參不進話頭,只是捉住了話尾、念話尾,
也沒關係!「亦是參念。」來果禪師很慈悲地說:能這樣提著話頭,就叫做「參念」吧!但真正講,
應該叫「念話尾」。
很多人參禪幾乎只是在參念而已,但參念也是功不唐捐的。「何以故。終未離鏡一毫之處。至此不
長遠心辦不到。要長遠心。方能辦到。」為什麼呢?因為終究沒離開鏡面一點點距離。只要把話頭
置於胸中,不讓它離開,久而久之,功德也就有了。所以,不會參的,更要有長遠心,才能辦得到,

~139~
否則辦不到。這裡就是要提醒、鼓勵參禪人,即使不會參、不會起疑情,沒有疑情爆破的機會,更
沒有嘗過瞥見空性的那一剎那,都沒關係!只要久久地把「念佛是誰」這塊破布,一時片刻都不離
開鏡面、鏡心;如此久久參念,也會有功夫成熟的一天。不要妄自菲薄,對參禪法門要有信心,對
自己一樣要有信心。所以,要提起勇猛的心!參!
―――――――――――――――
註 1.〈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18〈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九
註 2.〈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221〈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十五
註 3.〈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250〈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十七
註 4.〈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56。

~140~
第三十五講、守住一門做工夫
2000.12.15.
「望把要緊的事丟下。靜坐細思。再問。才靜坐的是誰。這細思的又是甚麼。不明白。不懂的。
這不明白不懂的。這一點念頭。切記莫忘。定要多參多問。能在虛妄心中。活捉我的本面目。但
辦最長遠心。才能做到。」(註 1)
參禪要有長遠心, 「望把要緊的事丟下。」不管多重要的事,都要先把它放下。假定還覺得有別的
事比參禪修行更重要,就表示根本還沒放下;還覺得世間滿好,到處攀緣,芝麻小事也認為是大事。
要修行,記得: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放下來!沒有比參禪修行、了生死更重要的事!那放下這些
以後要做什麼?「靜坐細思。」讓狂心頓歇,休息下來,止靜。這裡講的「細思」,不是坐下來胡
思亂想,而是要細思「再問。靜坐的是誰。」當盤起腿,止靜下來,就必須細細地去問:「這止靜
的是誰?靜坐的是誰?這細思的又是誰?會問這會細思的又是什麼?」一再追問,猛打窮追,就會
發現:自己提出來的問題,都找不到答案。當找不到答案,就會產生一股「不明白。不懂的。」的
狀態。「這一點念頭。切記莫忘。」千萬不要忘記這種狀態。這不明白、不懂的一點,才是參禪最
重要的關鍵;而且,一定要在這不清楚、不明白、不懂的地方多參、多問。
有一次,有位小朋友來,他媽媽 他:「趕快問師父問題!師父功夫很好。」小朋友一進門,就請
我 他功夫,我說:「你只要找出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我就 你。」他一直想,怎麼會有沒答案
的問題?想到全身都不舒服,越想越不自在,搔頭、坐立不安,我就逼他:「趕快!提出一個沒有
答案的問題來問!」到最後,他想得快發瘋,就來了一招:哭。他哭了起來,哭一哭,就跑掉了。
等到不哭了,再問他: 「有沒找到?」
「不要問了!我剛剛才用哭功遁走了。你又來問!」所以,一
個人在不懂、不明白處,假定想用辦法來逃避、躲開,或者轉為色受想行識的任何妄想出來,就無
法在這地方參究。參禪最重要就是在不明白、不懂、無法給答案處來參究;只要給它答案,就離開
參究越來越遠。
假定沒有生起不明白、不懂的心,疑情一定生不起來,因為想蘊很快就會給它答案。所以來果禪師
才會說: 「切記莫忘。」惟有這樣,才「能在虛妄心中。活捉我的本面目。但辦最長遠心。才能做
到。」沒有發起長遠心,一定做不到,很快就會打退堂鼓。就跟這位小朋友一樣,找不到沒有答案
的問題,只好用哭的遁功逃掉啦!各位是不是也一樣呢?當參禪參不進去,就說: 「這個太難了嘛!
從小所學的,都是有問必答,怎麼會有沒答案的問題呢?沒有答案,我來這裡做什麼?」來這裡,
就是要想盡辦法,把各位逼問到有口難開,有心不能想,才能逼到壁立萬仞的峰頂,否則就很難參
進去。
「若工夫能不被妄想拖去。正在二六時中。恆長不間。身心堅久。鍛煉純熟。進止行為。自然心
不生煩。身無暴躁。明知身被業遷。心隨世轉。已非一生一劫。若再無恆心。何時得離苦境。加
倍不許身心妄動。妄動即是業因。今已睹穿世態。識破先因。猛力堅持宗門大法念佛是誰。有此
了生脫死大法。不但今世專修。還離雜行。及此生後世。塵沙大劫。直至成佛。決以此法為成佛
度生之宗體。至成佛後。復更加倍。以此大法。世世成佛。劫劫度生之心範。是知念佛是誰之法。
為諸佛成佛度生之本法。」(註 2)
「若工夫能不被妄想拖去。」做功夫時,能夠不被妄想拉走。「正在二六時中。恆長不間。身心堅
久。」一天二十四小時,在所有時辰裡,都能恆久不間斷地舉起話頭;不論動靜,話頭都能綿綿密
密地相續,沒有任何空檔可被妄念侵襲。身心也不被外緣、妄境所動搖,維持心如牆壁般的堅固,
而且能保持恆久、長久。也就是舉話頭、做功夫,做到不會被妄念拖去,鍛練到很純熟。
「進止行為。自然心不生煩。身無暴躁。」修到這種地步,在動、靜一切行住坐臥裡,心自然能保
持在非常自然的狀態,不會產生煩惱;不會因為外在的干擾而不耐煩,起了暴躁、急躁。就如今天
用早齋時,山僧 行堂、典座同學怎樣洗菜。為什麼白菜洗不乾淨,菜裡面都是沙子?不是把菜泡
在水裡一夜、兩夜,菜就會變乾淨。菜中的沙子,就像自己心中的妄念,要怎麼把它洗出來?沙子
在菜裡,屬於外在看得到的;而污染在身心裡,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到;當不想它,它就來干擾;
當不留意,它就出現;當排斥它,它就具有更大的力量,把自己牽著鼻子走。怎麼去洗它?
「明知身被業遷。心隨世轉。」明明知道自己被業識所牽引,才會生生世世一再輪迴;也知道自己

~141~
的心隨著世間轉,生生世世在輪迴。「已非一生一劫。若再無恆心。何時得離苦境。」這已不是一
生一劫而已,如果再沒有恆心,要等到何時,才能離開生死輪迴的苦境呢?例如:在家居士來大寮
幫忙煮菜,白菜裡有沙,山僧就 他們怎麼洗。他們會不會煩?「我來幫忙,又沒有領薪水,還嫌!
還說怎麼做!我是有廚師牌照的師傅呢!」結果,三個菜都同樣顏色:豆干切得很大片,滷鹹的;
豆干切片炒雪裡紅,烏烏黯黯;還有麵腸炒鹹菜!難怪結齋以後還剩三分之一的菜。即使要修福德,
也要有一分恭敬心去學習,才能得到福德;要不然,培福修福,什麼時候報?同樣的,修行比在大
寮煮菜、比當行堂更難。做事和參禪、做功夫一樣,能覺知最細微的轉捩點,就能把事情做好。參
禪做功夫,當進入不明白、不懂處,也要能下定覺知的心,提起話頭,把心安住在那裡;這樣,哪
怕不明白、不懂處不會爆破?要生起疑情、要疑情有力量,就要在這地方下功夫。假定在這地方生
起煩躁、暴躁的心,功夫就做不下去了。
「加倍不許身心妄動。妄動即是業因。」要加倍用心,更不讓雜念妄想蠢動。但是,加倍不許,不
是用腦筋去想:「我不能亂想!」這樣沒有用。必須把功夫做好,把話頭舉來舉去,舉得熟練;跳
脫腦筋的造作,不再用腦筋下命令去提話頭,讓話頭能熏成種子。
假定話頭已熏成種子,比阿賴耶識中不好的種子還更強而有力,那麼當阿賴耶識的種子要起現行,
正在蠢動時,話頭所熏的般若種子就會先跑到前面,把蠢蠢欲動的妄念的能量吸過來,作為不舉而
舉的力量。所以,加倍不許身心妄動,是要用功夫,不是光用腦筋想,例如想:「啊~我要去風景
很美的地方玩!」可是腳卻不動那就永遠都到不了。「今已睹穿世態。識破先因。猛力堅持宗門大
法念佛是誰。」既然知道妄動是造業的因、是輪迴的因,而且也看穿了世間的真相,知道輪迴是先
前造的因所致,就必須猛力堅持這宗門的大法「念佛是誰」。因為來果禪師在高旻寺單單只 參「念
佛是誰」。不過,古時候的高僧大德並不這樣限制;因為來果禪師慈悲,看到現在的眾生根機比較
低劣,只好專 一樣,單提「念佛是誰」。
「有此了生脫死大法。不但今世專修。還離雜行。及此生後世。塵沙大劫。直至成佛。決以此法為
成佛度生之宗體。」既然進了禪堂,要參「念佛是誰」,就應該離開其他的雜行。我們的禪堂,是
以參公案、參話頭為主;因此,在這幾個七裡,各位也必須自己去找一個契機、契理的話頭來參究。
「至成佛後。復更加倍。以此大法。世世成佛。劫劫度生之心範。」即使成佛以後,還是以「念佛
是誰」這大法,作為自己世世成佛、劫劫度生之法。「是知念佛是誰之法。為諸佛成佛度生之本法。」
諸佛也是以「念佛是誰」來實參、實究而成佛度生。
「有工夫得力者。即大慚愧。有工夫進步者。即努力猛參。萬不可有順境適身。稍生喜意。逆境
違身。即起大嗔。此皆隨身心轉。能夠不離身心。不住身心。如此。則工夫成熟而後可。」 (註 3)
「有工夫得力者。即大慚愧。」假定覺得自己功夫有得力了,要生起慚愧的心,不要高興!高興得
太早,功夫就不見了。「有工夫進步者。即努力猛參。」假定功夫有一點點進步,更需加強努力,
勇猛地再提起話頭來參究。
「萬不可有順境適身。稍生喜意。」萬萬不可因為有順境來、身體輕安了,就生起喜歡、得意的心。
「逆境違身。即起大嗔。」逆境來了,例如:被逼問得很苦,一坐下來提話頭,胸就悶熱;或被監
香下個香板,或跑香被喝斥等等,有任何逆境時,就起瞋恨的心。「此皆隨身心轉。」這些都是隨
身心的變化、隨著五種妄想轉。「能夠不離身心。不住身心。如此。則功夫成熟而後可。」必須不
離身心,也不執著身心,一直到功夫做熟練了,那才行。
「參禪人。守住一門做工夫。何以。專辦此事。盡此一生。尚不容易辦好。何能這一頭。那一頭。
正要如老鼠囓棺材。抱住一處囓。今天也囓。明天也囓。今生也囓。來世也囓。久之耐煩。一日
囓通。如吃口麼齋的受用。如此方稱好手。若東邊囓不通。即向西邊囓。底下囓不通。又向蓋上
囓。任你囓了三十年。還是一個破皮爛肉的整棺材。正囓時。心思煩惱。忍飢受餓。跳起腳來囓。
撬起屁股來囓。囓暈倒了。終不能通。何苦痴之類。如人說拜佛好。即便拜佛。人說念佛好。即
便念佛。人說看經好。即便看經。人說參禪好。即便參禪。人說朝山好。即便朝山。終是隨人口
轉。或是隨人腳轉。直許空過光陰。正是法門胡混。試問拜佛者誰。看經者誰。念佛者誰。參禪
者誰。能悟拜佛者。能悟看經者。能悟念佛者。能悟參禪者。能悟朝山者。如此行處。能轉一切。
不被一切轉。此名不空過。亦名不胡混。

~142~
若修一切雜行。必悟心修。悟心修雜行。成六度萬行。迷心修雜行。成輪迴生死。果悟心修。可
不過問。若迷心修者。趕快投入宗門。將心修悟。再修雜行可也。有問云。何為迷心。何為悟心。
答曰。凡所有心。皆稱迷心。心本無生。始稱悟心。行人大須仔細。」(註 4)
修行做功夫,要在一門上深入。來果禪師就說:「參禪人。守住一門做工夫。…不空過。亦名不胡
混。」不空過、不胡混,就是要專辦做功夫這一件事。即使盡形壽地來辦,都還不容易辦好,何況
是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要如老鼠啃棺材,抱住一處一直啃,今天也啃這裡,明天也啃這裡;
今生也啃,來世也啃。「久之耐煩。」再怎麼久,也不生煩惱心,反正慢慢地啃。 「一日囓通。如吃
口麼齋的受用。」終有一天啃通了,就像吃了一口好的齋飯,那麼大的受用。這樣,才能稱為做功
夫的好手。
「若東邊囓不通。即向西邊囓。底下囓不通。又向蓋上囓。任你囓了三十年。還是一個破皮爛肉的
整棺材。」五蘊身就像銅牆鐵壁,牢牢地圍住我們的心;要不被它束縛,就必須提起話頭,在不明
白、不懂處,不換範圍、地方,一直啃下去、參究下去,才會有啃通的一天。「正囓時。心思煩惱。
忍飢受餓。跳起腳來囓。撬起屁股來囓。」雖然啃到忍飢受餓、沒得吃;或跳起腳來啃,尾巴屁股
撬起來啃,啃到暈倒了,終究不能通。「何苦痴之類。」東邊囓一口,西邊囓一口,姿勢換來換去,
什麼姿勢都換到了,也沒用,總是啃不通,實在不聰明:最重要的是在同一個地方啃啦!
「如人說拜佛好。即便拜佛。人說念佛好。即便念佛。人說看經好。即便看經。人說參禪好。即便
參禪。人說朝山好。即便朝山。終是隨人口轉。或是隨人腳轉。」而且還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一直
有在修。很多剛學佛的人,很容易「隨人口轉,隨人腳轉。」例如:家裡擺了祖先牌位和一尊佛陀。
有師姐、師兄去他家,說這樣不對,他就換個位置擺;改天,不同師兄、師姐去,又講不對,他就
又換這樣擺、那樣擺;十幾位去,換了十幾種位置。他就說:「我還沒學佛時,怎樣擺,每天都很
自在;學佛以後,這個蓮友也來看,那個蓮友也來看,害得我不知道要把佛祖擺哪裡。」這就是隨
人口轉,隨人腳轉。
「直許空過光陰。法門胡混。」只能這樣任日子空過,胡混法門。在這當下,不如「試問拜佛者誰。
看經者誰。念佛者誰。參禪者誰。」不如向內看、向內參。「能悟拜佛者。能悟看經者。能悟念佛
者。能悟參禪者。能悟朝山者。如此行處。能轉一切。不被一切轉。」如果在行住坐臥、動靜當中,
覺得提「念佛是誰」不親切,倒是可以先這樣試試看!走路,就問「走路的是誰?」吃飯,就問「吃
飯的是誰?」打坐,就問「打坐的是誰?」慢慢就能把話頭轉動,不讓妄念攻進來。這就叫做「不
空過」、
「不胡混」。
「若修一切雜行。必悟心修。」假定要修雜行,必須有小悟、大悟,悟了這個心以後再去修。在尚
未明心見性、瞥見空性之前,不應去修雜行。「悟心修雜行。成六度萬行。」明心見性以後再來修
雜行,就是在修菩薩行、六波羅蜜多。假定是「迷心修雜行。」對自己的心性還不明白,沒見過空
性和自性,就來修雜行,只會「成輪迴生死。」「果悟心修。可不過問。」若有悟了心、證了果,
而去修雜行,那可以不過問。「若迷心修者。趕快投入宗門。」如果還沒有明心見性,還在迷惑當
中,就趕快投入宗門下來修。「將心修悟。再修雜行可也。」把迷心修到悟,能見性了,就可以去
修雜行了。「有問云。何為迷心。何為悟心。答曰。凡所有心。皆稱迷心。心本無生。始稱悟心。
行人大須仔細。」有人問說,什麼是迷心,什麼是悟心。答案是:有心就是迷心,直到悟得心本無
生,就是到了無心時,才算悟心,修行人在這點辨認上要極端小心才好。
「參禪人。只顧真參。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時。用頭觸柱或用頭碰地。眼淚掛臉上不止。才有參
禪面目。若不在本參上忙工夫。專在工夫外逞好勝。你高我低。你能我不能。如此。是真空過。
類如坐香。人坐沖盹。我坐鼓勁。人跑香低頭。我跑香端正。人站敲腳。我站壁直。人睡伸腳。
我臥吉祥。人一天講句巴話。我長天不開口。人行路掉頭。我行路威儀。人犯規矩受罰。我守規
矩修行。人見人行禮。我見人直撞。人多請開示。我未請一次。人睡大覺。我不倒單。人吃四頓。
我吃三餐。人喜出坡。我喜靜坐。此人格雖強勝。終非道人資格。此好勝之心。有在道心上要清
高。有在人我上逞勝負。亦不能全是。又不能盡非。若全是。則無開悟機會。若盡非。雖好勝。
亦在道場中好勝。並在道人眾中好勝。所以只可好參。不可好勝。才是真好勝人。」(註 5)
「參禪人。只顧真參。只忙努力工夫。」真正參禪的人,必須只顧真參,本參話頭不能掉,只能忙

~143~
著努力做功夫。當功夫打落失了,「用頭觸柱或用頭碰地。」就是磕頭啦!若功夫、話頭落失掉了,
就要磕頭,去撞柱子、撞地板。「眼淚掛臉上不止。」表示慚愧自己把話頭掉了。像這樣, 「才有參
禪面目。」才有參禪的樣子。
「若不在本參上忙工夫。」假定心沒有擺在本參話頭上。「專在工夫外逞好勝。你高我低。你能我
不能。如此。是真空過。類如坐香。人坐沖盹。我坐鼓勁。」哎喲!別人坐著一直打瞌睡,只有我
沒沖盹而已喲!「人跑香低頭。我跑香端正。」別人跑香時,頭低低的,沒力氣,腳都提不起來;
我跑香時端端正正。「人站敲腳。我站壁直。」別人站著時,兩隻腳動來動去,我站著筆直。 「人睡
伸腳。我臥吉祥。」別人睡覺時兩腳伸得直直的,我吉祥臥。「人一天講句巴話。我長天不開口。
人行路掉頭。我行路威儀。人犯規矩受罰。我守規矩修行。人見人行禮。我見人直撞。人多請開示。
我未請一次。人睡大覺。我不倒單。人吃四頓。我吃三餐。人喜出坡。我喜靜坐。此人格雖強勝。
終非道人資格。此好勝之心。有在道心上要清高。有在人我上逞勝負。亦不能全是。又不能盡非。」
好勝的心可分在到心上要清高和在人我上爭勝負的兩種。所以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若
全是。則無開悟機會。」假定全盤肯定好勝心,一個人就百分之百沒有開悟的機會;因為他一直在
人我上比較、逞強。「若盡非。雖好勝。亦在道場中好勝。並在道人眾中好勝。」如果全盤否定好
勝心,也不行;因為這好勝心,畢竟也有在道心上要清高的一面,也就是想在廣大道場和眾多道人
中出人頭地,這是好的。
「所以只可好參。不可好勝。」修行是要回到方法上用功,不必比較,別人睡覺如何,是別人的事;
別人精進用功,也是別人的事。就如古時候住禪堂,即使坐在鄰單十年,出了禪堂後遇到,也不認
識。各位有沒有這樣子啊?有些人來參禪,不知禁語的好處;等到解七了,他們就建議: 「師父啊!
你這樣子不可以。人家其它道場,一有人來,就有知客、照客很歡喜的介紹這裡、那裡;禪和子也
可以交談、聊天。這樣,才能學到東西啊!在這裡都不能開口,我能學到什麼?」這就是不懂得修
行。所以,只可以好參,不可以好勝,「才是真好勝人。」參自己的,不要參別人的,不要跟別人
比較,這才是最重要的。
「覺念之法者。先從內心。忽生煩惱。即快著力。猛提功夫。一提不止。再提功夫。總以妄念歇
清為止。再覺有少煩妄微動。即加呵曰。業障鬼。外面有什麼好。無量劫玩到今天。四生六道。
轉到今天。好不知慚愧。向後決志不移。任我父母師長。生死 亡。概非我事。這一重呵。煩念
當下瓦解。找煩惱影子。都找不到。如此重呵。不能久歇者。即痛打自己耳巴子。或到佛前碰響
頭。必定深加懺悔發愿。交遊之心。應即歇清。凡有惡念。淫念。嗔念。溜念。將起動時。必用
呵法。痛呵自己。後用打法。痛打自己。再用懺法。痛懺自己。呵。痛。懺三法能用。則辦道參
禪。當有辦法。既有辦法。望行道人。痛加力辦。萬不可隨煩惱鬼拖入火坑。參禪人大須慎重。」
(註 6)
「覺念之法者。先從內心。」要覺察自己的念,從反觀自照內心開始。「忽生煩惱。即快著力。猛
提工夫。」往內心看,心中忽然生起煩惱時,就猛提話頭做功夫。「一提不止。再提工夫。」假定
提「一歸何處」,妄念還是來、還是不止,就再提一次,「一歸何處」、「何處」、「一」都可以。「總
以妄念歇清為止。」一直提,提到妄念不再起而清淨了為止。清淨以後,就不必再這樣子提。「再
覺有少煩妄微動。」念頭歇息、寂靜了,就可以稍微把話頭停一下,不要再提。當覺察到有一點點
煩惱、妄念在動了。「即加呵曰。業障鬼。外面有什麼好。無量劫玩到今天。四生六道。轉到今天。
好不知慚愧。向後決志不移。任我父母師長。生死 亡。概非我事。」
「這一重呵。煩念當下瓦解。找煩惱影子。都找不到。如此重呵。不能久歇者。即痛打自己耳巴子。
或到佛前碰響頭。必定深加懺悔發愿。交遊之心。應即歇清。」
當妄念生起來,怎麼辦?來果禪師 了這幾招方法。這些方法,就和永嘉禪師講的止觀方法一樣,
要「一心識五念」,要覺察念頭屬於「故起念」還是「串習念」?故起念和串習念生起了,是不是
又再接續,產生了「接續念」?若是,就要產生「別生念」。就如來果禪師在這裡說的重呵、慚愧
心、猛磕頭、打自己耳巴子等都算是。進入了別生念,前面的念頭就會被瓦解;這時,要找煩惱的
影子,也找不到;慢慢地就可以產生「即靜念」。「一心識五念」可以這樣子修。
一般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起了什麼念頭;這念頭是因外在或內在原因而起,也不知道。有時,無緣無

~144~
故就起了念頭或煩惱的心,這是「串習念」。如果有太多妄念,隨時都會干擾修行。所以,來果禪
師就講要「猛提工夫。」提功夫沒有作用,就罵自己是業障鬼,玩了無量劫,輪迴了無量劫,到今
天還不知羞恥;再沒有用,就打自己;打了沒有用,就磕頭,磕到流血了,也不要緊。例如朝山就
是這樣。有些地方的朝山道,不用圓石子鋪,故意用尖尖的碎沙石鋪,整條路都這樣。朝山時,就
可以拜到膝蓋、頭、手都流血。不過,現在的人,很難拜到這地步!他會找很多理由,例如:「身
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傷了就是不孝。妄念不止,痛打自己,磕響頭之外,還可再加上懺
悔。「呵。痛。懺三法能用。」呵斥自己、痛打自己、懺悔自己,假定能用這三種方法, 「則辦道參
禪。當有辦法。既有辦法。望行道人。痛加力辦。萬不可隨煩惱鬼拖入火坑。參禪人大須慎重。」
所以,參禪行道的人要留意,千萬不要被煩惱鬼拖進火坑一起燒死。
「參禪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三能辦到。許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
佛是誰句子。審疑清徹。念無浮昏。見無細妄。任見色聞聲。工夫尚在。名不打失。不被聲色轉
去是也。二六時中。歷歷明明。精參實究。從早至晚。未有一刻微懈。是名不走作。心心力參。
念念深審。無不參之念。無不參之心。有心心參。有念念參。有心即有心參。有念即有念參。無
心即無心參。無念即無念參。只知有參。不知不參。是名不間斷。斯為成佛工夫。三能如是。正
持久工夫。工夫即參禪也。如此行處。外人見之。似覺難行。做到這樣工夫。才有成佛少分。」 (註
7)
接下來,來果禪師提到功夫怎麼做才會持久?「參禪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三
能辦到。許是工夫持久。」功夫提起來,都不會落失掉,不會懈怠偷懶,不會隨境界轉,也不間斷。
這三樣能做到,才表示功夫能持久。為什麼呢?「正提起念佛是誰句子。審疑清徹。」提起話頭來
要審察、追究,讓疑情生起來時,要清清楚楚。「念無浮昏。見無細妄。」當話頭提起來,能生起
一股力量,窮追猛打地去審究,又審又疑,做到既沒有一點散亂或昏沈,也不留微細的妄見。即使
有外在的色塵和聲塵,因為「工夫尚在。」功夫仍然在,所以能「不打失」,就是不被聲色轉去。
「二六時中。歷歷明明。精參實究。從早至晚。未有一刻微懈。」禪宗講的三個修行要訣:不笑語、
不聽響、不闖靜,就是前面講「不打失」。假定不去找人胡言胡語,怎麼會打失話頭?假定能不聽
響,外面說什麼,都不受干擾,怎麼會打失掉話頭?聽到聲響,被聲音轉,還起了煩惱心,就沒有
做到「不闖靜」 ;因為被外在的聲音闖靜了,闖到自己本來寂靜的心啦!總之, 「不打失」就是不被
聲色轉去。二六時中,都歷歷明明,心不被境界拉去造作,一直精參實究,沒有稍微的鬆懈、懈怠,
就是「不走作」 。
什麼是不間斷呢?「心心力參。念念深審。」每一個心、每一個念生起,都是很有力量地在話頭上
參究,一直深問「念佛是誰」 、「是誰」……每個念都非常深入,進入像五里霧般的不明白處去追究;
到伸出五指都見不到的不清楚處去參究,這才是「深審」。審究得很深入,已經穿透到不明白處、
不懂處,不只是在表面審究而已,這就是「心心力參。念念深審」 。「無不參之念。無不參之心。有
心心參。有念念參。」心心都在參,念念都在參。 「有心即有心參。有念即有念參。無心即無心參。
無念即無念參。」這句很重要:有心,就成有心參;有念,就成有念參;無心,就成無心參;無念,
就成無念參。「只知有參。不知不參。是名不間斷。」做功夫,要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
才是成佛的功夫。這三樣能真正做到、辦到,「正持久工夫。」就是持久地做功夫了。
「工夫即參禪也。」這種功夫做得好,就是在參禪。「如此行處。外人見之。似覺難行。」別人看
起來,好像很難。但是,必須「做到這樣工夫。才有成佛少分。」才有一點點成佛的分。這就不像
平常講的:一聲「阿彌陀佛」 ,就往生有分;一聲佛號,就往生有分。哪有這麼簡單?這是愚民政
策!一定要像來果禪師講的,做到這樣的功夫,才有成佛的少分;還只是成佛的一點點分量而已啊!
還差太遠了。所以,一聲佛號,往生的分量是不夠的;要一心不亂地持續佛號,才有往生少分,才
有一點點的分量而已。好!既然要參禪打坐、提話頭,要辦道,功夫就要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
各位就抖擻精神,提起話頭猛參!催板!
―――――――――――――――
註 1.〈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57
註 2.〈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63

~145~
註 3.〈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69
註 4.〈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71
註 5.〈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74
註 6.〈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76
註 7.〈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93

~146~
第三十六講、任轉何處 就在何處究竟工夫
2000.12.16.
幾個七打下來,在逼拶之下,有些同參還是有收獲。假定自己做功夫、提起話頭還不夠親切,就必
須加把勁。
在小參時,山僧詰問一位同參:「用個無底的碗,裝個無心的心,拿出來給我看看!」另一位同參
本來正參著「無」 ,有一團的「無」
,由於聽到這個詰問、逼拶,竟然使他的「無」產生了震撼。這
個「無」本來悶在他心中,這時,慢慢地從心中擴大,產生震盪,慢慢擴大到穿過色身,一直往有
意識的身體外擴散;到最後,突然有一個剎那,只有一片光明,而這個「無」也消失掉。雖然這時
他是在「觀」,並沒有真正再參下去;但是,在這種狀況之下,假定再提起力量去參,疑情就會凝
結而更有力量。功夫能做到這樣,也算是不錯的。
有些人已經可以把「誰」追問到胸頭熱悶,話頭之間,幾乎沒有妄念可以插入;這樣,功夫也算是
會做了!但是,這時要怎麼樣以追問「誰」的力量來產生疑情?當覺察到這種狀況,可以稍微把逼
問「誰」放慢一下;假定念頭還是攻不進來,再去逼問、參究,才能把話頭綿綿密密的狀態轉為疑
情出現。假定只是逼問著「誰誰……」到最後,會像錄音機一直播放著「誰誰……」這樣,外面施
工「叩叩叩……」的聲音當然也插不進來,但也無法參究到疑情出現。
舉話頭,最主要就是要舉到產生一個不明白,在不明白處再去起疑情。如果一直忙忙碌碌攀外緣,
怎麼可能起疑情?若是無明來了,認為很真實;煩惱來了,也認為很真實,就永遠看不到煩惱的根
是在無明上。現在,就是要用舉話頭的方式去敲,敲到使無明滾動,敲到使無明凝聚起來。無明開
始凝聚,就是疑情開始產生了。當無明凝聚了,才可以覺察到這種不清楚、不明白、不懂得、及腦
筋不能及的狀況。當腦筋不能憑過去所學、所知來了解、詮釋它時,這種不清楚、不明白的無明就
會更加有力量,再凝聚起來而形成疑情。但是,當產生了薄薄一層疑情時,假定很快地再逼拶「念
佛是誰」 、「到底是誰」……一直逼拶下去,那只不過是像在疑情外「叩叩叩…」敲門一樣,根本無
法穿透到裡面。所以,有時候要稍微停頓一下,以便保持這個力量。例如問「誰?」力量很有限,
只是在外面敲著。假定「叩叩叩…」 「誰?誰?」停一下,把「誰」提起來,提高一點,再看著疑
情,到底是什麼?假定看到更不明白的狀況而有所疑了,就加快、著力地再「叩!」進去;這樣,
才有可能把參究「誰」往疑情的中心內部再敲進去。這一敲,才會更深入五里霧裡,使不明白進入
更不明白、更不清楚的狀態,無明就更加有力量,疑情就會再轉動一下。這時,片片的疑情才能慢
慢凝聚成團。所以,下功夫必須要有技巧,才能做得下去。
假定功夫不能持久,疑情可能只生起來一剎那而已。「這不明白…真不明白……唉!實在很痛苦。
放棄了!修行哪需要這麼苦?修行本來是要明白、要懂的,怎麼來這一招,要我進入不懂的地方?」
腦筋開始作用,就不能持久,就不修了。所以,做功夫能持久是相當重要的。
「我等參禪之士。明知心為幻化。身為泡影。盡被昏沈纏縛。自我參禪得力。身不被昏黑轉去。
心亦不被昏黑轉去。直到深禪幽邃。不但昏黑之身心不住。亦任清白之淨地。更不願住。此功夫
力量。不被昏沈轉去。任轉何處。就在何處究竟功夫。久之。全工夫中。不知有昏沈。全昏沈中。
有得力工夫。工夫與昏沈打成一片。方許工夫不被昏沈轉去。轉去亦有工夫。」(註 1)
做功夫,究竟要在哪裡做?來果禪師講:「我等參禪之士。」我們這群自稱參禪的人哪!「明知心
為幻化。身為泡影。」明明也知道心是幻化的。就如受蘊的妄想是虛明的,其它四蘊產生的,也都
是妄想。有些人就說:「你們佛 ,都講到讓人衰(台語)而已。什麼苦啊……苦啊!我過得很快
樂耶!哪有苦?」但是,當他碰到境界時,卻生起很大的瞋恨心,非要把別人踩下去不可。他覺得
自己很快樂,哪有煩惱?因為他的快樂都建立在糟蹋別人上;這就是活在自我意識、活在有「我」
的狀態裡。
事實上,當覺得很快樂、很喜歡時,一下子就過了;吃了一道很好吃的菜,嚼一嚼吞下去,再喝杯
茶,就忘光了。快樂又在哪裡?很快就消失掉。被人讚歎自己很有修行、很有德行、很有福報,聽
了很高興;當讚歎聲過了,想一想:自己真的很有福報、很有德行嗎?若是真的,為什麼會是這樣
子?當時的快樂很短暫,一下子就過去了。所以,要用喜悅、正向的心來感受、感覺自我的 在,
很難、也很短暫。但是,當生起氣來,或者起了瞋恨心要報復別人時,這個心卻可以延續很久,爆

~147~
發力也很強;因為負面的能量本來就很強,這時,就會覺得有「我」 在,而且不覺得這是煩惱的
根本,不覺得是苦,反而認為這樣很痛快。
假定時時保持敵對狀態,要反擊、對抗別人,就不會知道「心為幻化」,而會一直以自我表現來傳
達自己的 在。就如有人說:「我每天早上九點多起床,坐一坐,十點再進辦公室看一下。十二點
約好吃飯應酬,喝一喝酒,再去泡三溫暖。下午睡醒了,去喝下午茶,跳迪斯可。跳完了,晚上約
好第二攤。我天天都很快樂。你們佛 實在是講衰(台語)的,每每說人生是苦。我一點都不覺得
有苦。」要知道,「心為幻化。身為泡影。」假定不從四聖諦來深切地了瞭解,不去修大圓滿的「虛
幻休息」,沒有照〈金剛經〉講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去修,永遠沒辦法真正體驗到什
麼是「心為幻化。身為泡影。」
事實上,〈金剛經〉講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各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並不是單純用腦筋想像:
「心為幻化。身為泡影。」就能深入〈金剛經〉的精髓和經義。「盡被昏沈纏縛。」為什麼來果禪
師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身心都被昏沈纏縛住了而不自知。例如:昨天有位居士說,有一次他喝醉
酒,明明知道自己和朋友在路上走,怎麼第二天會在床舖上醒來呢?從昨天在路上走,到醒過來這
一段,他都不清楚。「假定在這段時間內死了,我怎麼會面對臨終的痛苦和恐懼呢?所以,佛 講
要面對生死的問題,顯然只是以佛 的立場來講而已。」依山僧來看,這是種偏見,不知道自己被
昏沈纏縛、被酒精麻醉而失去了有意識。他不曉得自己的有意識雖然停止,卻還有呼吸。假定呼吸
也同樣停止,四大分解之苦就產生了。他以為進入中陰身時沒有痛苦,所以沒有必要修行。
昏和沈包括身體和心的沈重狀態。當有意識被麻醉時,為了保住有意識的力量,身體必須有一段睡
眠來恢復它。佛 為什麼不主張飲酒?因為酒有麻醉作用。就像外科醫生開刀,必須先把病人麻醉。
很多人認為:反正不知道痛、不知道苦就好了!其實,麻醉過後醒來,一樣會痛。有些人以為:反
正昏沈、睡著了,就沒事!其實,昏沈會使有意識失去作用,又會纏縛自己的心光,那也是一種迷
惑,是輪迴的狀態。我們之所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到人間,不知道未出娘胎前是什麼狀況,問題就
在這裡;因為不知道「心為幻化」,不知道「身為泡影」,「盡被昏沈纏縛。」
來果禪師說他自己,「自我參禪得力。身不被昏黑轉去。」昏黑,可以指無明狀態,也可以指被黑
風所轉。黑風就是指業風。「心亦不被昏黑轉去。」不但身體不被昏黑轉去,心也不被昏黑所轉。
參禪人也經常被轉,只有在參話頭、起疑情以後,的確不會被轉。「直到深禪幽邃。」就是真正進
入甚深禪定和禪觀的功夫。人人疑情產生大力量,一直到疑情爆破,停留在見性的階段,都屬於深
禪。幽邃是指進入很深的疑情,有打破、穿透疑情而引爆疑情的力量。要知道,行蘊是幽隱的妄想,
要看清、爆破它,勢必要有幽邃的狀態,才能把末那識打破。
「不但昏黑之身心不住。亦任清白之淨地。更不願住。」做功夫時,會產生現量,但現量不等於本
具的心光顯現。心光必須在疑情爆破以後,才會顯現而瞥見。有時,在提話頭、起疑情以前,會先
產生一片清淨狀態和光明,這時,疑情還沒真正生起,所以不能停留,就是「更不願住」;過了這
階段,開始進入很不明白的地方時,才會開始凝聚疑情。疑情起來以前,必須有寂寂惺惺的狀態,
它的過程有很多層次;所以,不要把現量的產生當成瞥見空性而停滯於此。類似這種疑情生起前的
狀態,大慧宗杲和高峰原妙都曾提過。
「此工夫力量。不被昏沈轉去。」功夫不被昏沈轉走時,還要怎麼修?這是很重要的訣竅。就是「任
轉何處。就在何處究竟工夫。」不管生起何種境界,任它怎麼轉,轉去哪個地方,就在哪個地方來
究竟功夫;換句話說,就在這被轉的地方下功夫、參究,這才是真的會做功夫。就如早上,維那師
父扛著香板走過塔邊,山僧叫了他一聲「某某師」;看到他回頭,山僧就回頭走,他還一直走過來,
顯然還不明白是在勘驗他功夫。所以,在被轉當中,就應該提起話頭來做深究的功夫,才是真正會
做功夫。
「久之。全工夫中。不知有昏沈。全昏沈中。有得力工夫。工夫與昏沈打成一片。方許工夫不被昏
沈轉去。轉去亦有工夫。」不管身心怎麼轉,轉到哪裡,就在哪裡做功夫。就像水上葫蘆,遏捺不
下;但是,任它葫蘆怎麼轉,都能把它掌握在手掌心裡,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的身體、業力,就像
水上葫蘆,一碰!就轉個不休;但是,任它怎麼轉,功夫都要頂著它,讓它逃不出功夫的範圍內、
外,這才叫做真正會做功夫。例如:被人罵了,也有辦法在被罵的當下轉去做功夫;被人讚歎,也

~148~
有辦法在讚歎中轉去做功夫;和人討論事情,覺得要生氣了,氣還在醞釀中,即刻能在當下轉去做
功夫,這就是「任轉何處。就在何處究竟工夫。」慢慢地,就能把水上葫蘆玩在手掌心。久而久之,
任它怎麼轉,隨時都是在功夫中。不知道有昏沈,在昏沈中,一樣有得力的功夫;這時,功夫和昏
沈打成一片,功夫才可能不被昏沈轉去,即使被轉走,也是有功夫在。
很多人經常說「煩惱即菩提」、
「煩惱轉菩提」;或者說「色即是空」 、
「空即是色」。但是,和別人吵
得臉紅脖子粗時,在這當下,能把好勝心、爭辯的心、瞋恨的心轉過來嗎?能把煩惱轉過來嗎?很
難!在動態時,功夫做不到;在靜態中,有沒有辦法轉?就像各位現在在這裡打坐,外面花蓮大橋
有人正在做橋墩,「叩、叩、……」吵得大家不得安心,這還比較不會起瞋恨心,因為誰也無能為
力,不能叫他們不工作。「算了!自認倒楣。禪七正好打得熱。」自然就麻醉了。但是,當鄰單腳
痛了,腳換來換去;沒三天,有些人就起煩惱,腳底就抹油,溜了!這時怎麼不能把「煩惱轉菩提」
啊?止靜功夫既然那麼好,就把煩惱轉成菩提啊!為什麼不能轉?就是功夫還不到!就是沒辦法
「任轉何處。就在何處究竟工夫。」
功夫修到什麼狀況時才能「轉」?這是重點。以「大圓滿禪定」的修法來講,修到「中等生起次第」,
自然可以得到諸佛的加持和灌頂,這時就有能力轉。又如修「安那般那法」,把心安住在鼻尖;當
觀呼吸觀到呼吸的流動消失,心只停留在這狀態裡,慢慢地產生禪相,這時也能轉。
禪相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像一團白霧,有的像一層水蒸氣,有的呼吸像一條細絲流動,這些都是禪
相。假定禪相能穩固地持續半個鐘頭以上,即使有外來的力量干擾,也有辦法把它轉化掉。或者,
當阿賴耶識的種子要起現行,正在動了,在動的當下,它的能量很快就被禪相吸過來,禪相因此越
來越清晰。如果在這當中入了定,再去轉觀,這時,觀的力量並不強。但是,當定的力量慢慢轉強,
轉觀就會容易,就會有一點點「轉」的能力。不過,這種修行方法不會起疑情,因為它是停留在「觀」
上。
參話頭,假定做到「任轉何處。就在何處究竟工夫。」情況就不一樣了。疑情一生起來,原來像一
層霧,散散的,有不明白處,它可以在外、在內、在左、在右,在前、在後……就像天空中一片灰
灰的雲。這時,它會慢慢凝結,收、收、收,收到只在身體內,甚至在心輪的範圍內;這樣,外在
的干擾就會少了。所以,要讓疑情、不明白處更有力量,就要藉助煩惱的生起;藉著煩惱的能量,
轉為疑情的力量,使疑團更強而有力。當八識田中的種子動了,會生起什麼意識型態?不知道!但
是,只要它一動,疑團就像大磁鐵一樣,會把煩惱像廢鐵屑「啪!」馬上吸過來;吸過來以後,種
子就不會起現行,自己也不會知道剛才動的是要產生什麼意識型態;還看不到它,它就被自動吸進
來,這才有能力「轉煩惱為菩提」。
當疑情把種子一次一次吸過來,就會慢慢減弱煩惱習氣的力量。當疑情爆破了一個種子,就清淨了
一個種子,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就少一個。但是,假定一個煩惱種子起現行,卻沒有被疑情吸過來轉
化,這種子起現行了又熏回去,就不只是一個了!各位可以自己想想看:當境界來臨,是不是單純
一個境界只熏一個惡種子回去而已?不是哦!惡境界出現、果報現前時,一般人會造作更多的新惡
業,熏更多的惡業種子回阿賴耶識。一個種子、念頭、煩惱生起來以後,熏回去的,可能是十個、
百個哦!所以,察覺不到念頭在蠢動,沒有力量把它吸過來,它就已經「啪」地爆出,內境出現了;
最起碼,要學會一招:必須能夠舉起話頭,「一歸何處」、「念佛是誰」,讓種子退回去,不要在果報
現前的當下再造作新惡業。雖然舉話頭也是妄念,它卻可以在果報起現行的當下,不讓種子開花結
果,也不會熏回更多的種子。
假定不清楚、不懂高僧大德修行的過程,以及轉煩惱的理路,就修不進去。所以,只要有人來問問
題,山僧就先跟他講:「參禪、小參,不要問經典上、佛 辭典上可以查得到答案的。問這些都沒
有用,自己去查就好了!我又不是電腦的磁碟片,記那麼多做什麼?你要問的是,在做功夫的過程
中產生了什麼困難而做不下去、轉不出。問這種問題,我會給你一個轉語、方法,或一個訣竅、口
訣,你才會進步,修法也才能入心。否則,修不入心,再修十年、二十年,修到驢年、驢劫,也沒
有用的。」
各位要記得:千萬不要把「煩惱轉菩提」當成口頭禪。要親身體驗怎麼去轉,知道怎麼轉,才表示
有實踐力行、有在修。假定只拿著經典講:「就這樣轉嘛!」然後製造很多問題去干擾別人: 「你修

~149~
了這麼久,不會煩惱轉菩提,也應該會煩惱即菩提。」而自己呢?不但不會轉,還把煩惱丟給別人。
所以,在修行上功夫要做得好,必須有訣竅,不要耍口頭禪,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要記得:「任
轉何處。就在何處究竟工夫。」這樣,就開始有轉煩惱的能力了。
「參禪一鼓猛勁。直參不歇。佛勸我不參不聽。魔逼我不參不信。至此。不但生死在抱。生滅的
這個罪魁。也被參禪得力捉住。慶也何如。行人做工夫。要做生死在抱的工夫。許是了生脫死工
夫。許是明心見性工夫。許是大徹大悟工夫。許是成佛作祖工夫。咦。參禪工夫。能把各人生死
弄到手,還在手中抱住。」(同註 1)
來果禪師大勸參禪人,一定要「生死在抱」地做功夫。 「參禪一鼓猛勁。直參不歇。」一提起參禪、
參話頭,要追究「念佛是誰」、「到底是誰」、
「究竟是誰」、「誰、誰、誰……」不管碰到什麼境界,
都是「誰」。但是,不要把「誰」參成別人的「誰」;要參究自己提話頭的這個是誰,那才有用。要
鼓起猛勁,一直參下去,不停歇。以前美國曾經有一位父親,當孩子被車壓到,他竟然有辦法把車
抬起來,把孩子救出來!就是這種猛勁。曾經有一部影片,真假不知道。主角是盲人,不會開車,
當他的孩子發高燒,他竟忘掉自己看不見,把孩子抱到車上,一開,就開到醫院去了。參禪就是要
這樣。當看到不明白、不懂的地方,要提起猛勁再參、再鑽;不猛參、不猛鑽,疑情就生不起來。
所以,要直參不歇,不能停止下來。
「佛勸我不參不聽。魔逼我不參不信。」即使佛來勸我不用參,說我已經成佛了;我也不聽。現在
很多人都是這樣,參不到三天,就說他成佛了,不參了。魔來逼我不要參,我也不相信。所以禪宗
才講「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不管任何狀況,就是要繼續參下去。「至此。不但生死在抱。生滅
的這個罪魁。也被參禪得力捉住。慶也何如。行人做工夫。要做生死在抱的工夫。」修到這種地步,
生死和生滅的根源都被參禪得力捉住了;也就是不再停留、執著、執取生滅法。這是多麼值得慶幸
的事。
做功夫,要做生死在抱的功夫,不論生死,功夫都抱著不放。「許是了生脫死工夫。」如此才是了
脫生死的功夫。「許是明心見性工夫。」這樣才能小疑、小爆破、小悟。有小疑,才會因小爆破而
小悟;才會有大疑、大爆破而大悟,這才是明心見性的工夫。「許是大徹大悟工夫。許是成佛作祖
工夫。咦。參禪工夫。能把各人生死弄到手,還在手中抱住。」這很重要。前面提過,修行必須剳
定腳跟,站穩腳步,咬緊牙關,生死不放,牢牢把住繩頭。不要像一條沒繫好繩頭的船,風一吹,
就被吹走了。做功夫,即使有人要砍我頭,斬我手,斷我腳,照樣抱著話頭功夫不放;這樣,才有
點像做功夫的樣子。參禪就是要抱著生死的心參到底,絕對不放!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蓋因不得直捷下手處。
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搏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玄言妙語蘊在胸
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註 2)
接下來看憨山大師提到的一段話。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
此何以故。」到底是什麼原因?「蓋因不得直捷下手處。」因為得不到直截了當的下手處。同樣的,
各位提話頭時,覺得沒巴鼻:「提什麼念佛是誰?我怎麼不知道我是誰!問這問題,簡直一點理路、
滋味都沒有!自己怎麼不知道自己是誰?怎麼不知道自己很快樂?」這樣想,就有問題。所以,當
話頭提起來,直捷的下手處,就是必須進入不明白、不懂的地方,產生沒巴鼻、沒把握、沒把捉、
沒理路;沒辦法用腦筋想,沒辦法用義理解釋、詮釋、附會。話頭會咬得、提得很沒滋味。沒滋味,
就是沒有轉為覺受。很多人這時會轉參話頭為覺受,因為覺得熱悶卻逼不出來,就會想哭。想哭,
就是想蘊在動;哭出來,就是受蘊動了。想蘊、受蘊都在動,色蘊當然也會動,五蘊也統統就動了。
所以,修行必須找到下手處,直截了當地下手,功夫才修得進去。不只是參禪,任何法門都一樣,
要有訣竅。就像「大圓滿禪定法」中的觀種子 ,一樣有它的訣竅,例如:從它的音來修?還是從
它的義、它的形來修?訣竅都各不一樣。
「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搏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玄言妙語蘊在胸
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為什麼不
能直截了當地從自己內心世界、從舉話頭和疑情上直接下手做功夫?這裡講得非常清楚,因為都停
留在從前見聞到的知解或語言上,以識情來搏量,以第六意識來推測、推敲、安排;勉強壓抑自己

~150~
的妄想,就如拿石頭壓草。或只在光影門頭做功夫。
「光影門頭」,是指粗糙的妄念沒有了,或被遏捺下來,細微的現量出現,而見光見影、產生幻聽
幻覺。例如:聽到觀世音菩薩來 自己修行,看到阿彌陀佛來請自己喝老人茶,自己就嚇了一跳:
「對不起啊!稍等一下,我還有很多事情。不然,阿彌陀佛你先走,我等下一回再去啦!」天天念
阿彌陀佛,當阿彌陀佛真的現前,卻要祂等一下,不肯跟著祂去,這就是在光影門頭做功夫。
「先將古人玄言妙語蘊在胸中。」把古人講的好句子撿來記在心裡,當作實法,當成自己參究出來
的法,當成自己的知見,卻不知這樣一點用處都沒有,一點都用不著。就如拿糟糠來搾油,怎麼也
搾不出油來;甘蔗渣再怎麼嚼,也嚼不出糖來。這樣做,就是「依他作解。」拿別人的見解來當成
自己的見解,就會造成「塞自悟門」的過失,會阻礙、阻塞自己開悟的門路,使自己更沒有下手處。
要有直捷的下手處,就必須把話頭舉到能產生不明白、不懂處;在這不明白、不懂處繼續敲下去,
敲到進入更不明白,從更不明白裡產生沒巴鼻、沒理路、沒滋味,這時,正是得到下手的地方。所
以,各位一定要提起精神來,死抱著功夫,拋掉一切見聞覺知;拋掉別人的渣滓,好好的往內心參
究。提起精神來!催板!
―――――――――――――――
註 1.〈來果禪師語錄〉 卷二 p.99。
註 2.〈禪宗全書〉 第 51 冊 p.19〈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卷二

~151~
附 錄 一:百丈山力行禪寺「十期精進禪七行坐時間表」
香 別 時 間 修 行 要 領
起 板 0 4 : 0 0 ~ 0 4 : 1 5 喚 醒 話 頭 , 掃 除 無 明
早 課 香 0 4 : 1 5 ~ 0 5 : 1 5 入 堂 參 禪 , 息 念 淨 心
早課四支香 0 5 : 3 0 ~ 0 6 : 1 5 如 貓 捕 鼠 , 心 眼 不 動
早 供 0 6 : 1 5 ~ 0 6 : 3 0 從 體 起 用 , 自 在 行 禪
早 齋 0 6 : 3 0 ~ 0 7 : 3 0 斷 惡 粥 座 , 經 行 除 貪
早 板 香 0 7 : 3 0 ~ 0 8 : 4 0 寂 沒 理 路 , 惺 惺 參 禪
喫 茶 香 0 8 : 4 0 ~ 0 9 : 0 0 趙 州 茶 參 , 直 取 話 頭
早 四 支 香 0 9 : 0 0 ~ 1 0 : 0 0 舉 起 話 頭 , 昏 掉 落 地
早 六 支 香 1 0 : 1 5 ~ 1 0 : 5 0 不 攀 他 緣 , 無 異 動 心
午 供 1 0 : 5 0 ~ 1 1 : 2 0 以 相 表 法 , 攝 用 歸 體
午 齋 1 1 : 3 0 ~ 1 2 : 3 0 修 善 午 齋 , 行 禪 治 昏
午 休 1 2 : 3 0 ~ 1 3 : 4 5 話 頭 綿 綿 , 滋 養 氣 息
午 板 香 1 4 : 0 0 ~ 1 5 : 0 0 句 句 轉 語 , 處 處 禪 機
決 疑 香 1 5 : 0 0 ~ 1 5 : 3 0 雲 門 斷 腿 , 疑 惑 頓 消
晚 課 香 1 5 : 3 0 ~ 1 7 : 3 0 作 務 習 禪 , 植 福 聚 德
藥 石 1 7 : 3 0 ~ 1 9 : 0 0 度 眾 藥 石 , 滌 淨 塵 垢
慧 命 香 1 9 : 0 0 ~ 2 0 : 0 0 提 撕 話 頭 , 凝 結 疑 情
晚 板 香 2 0 : 1 5 ~ 2 1 : 0 0 逼 拶 棒 喝 , 開 豁 心 機
末 後 香 2 1 : 1 5 ~ 2 1 : 4 5 橫 遍 十 方 , 豎 窮 三 際
安 板 養 息 2 1 : 4 5 ~ 0 4 : 0 0 夜 睹 明 星 , 家 在 途 中
備 註 : 1.每 年 度 於 農 曆 元 月 十 五 日 及 農 曆 十 月 十 五 日 各 起 十 期 禪 七 。
2.不 學 習 、 不 接 受 、 不 使 用 參 禪 法 門 者 , 請 勿 入 堂 。
3.禪 七 期 間 , 除 請 開 示 及 公 務 外 , 全 程 禁 語 。
4.起 香 時 , 不 遲 到 、 不 闖 靜 。
5.香 間 經 行 、 小 圊 , 話 頭 先 行 。
6.昏 重 者 , 請 自 行 立 參 或 跪 參 。
7.連 香 禪 坐 者 , 不 得 於 次 支 香 止 靜 中 自 行 鬆 腿 下 座 。
8.每 期 禪 七 , 均 各 擇 一 日 堂 外 行 禪 。

~152~
附 錄 二:百丈山力行禪寺「全年活動表」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農曆正月十五日起七 春季泰元十期禪七
農曆正月五日起 優游觀心禪修營(七天)
農曆四月十五日至 結夏安居梁皇寶懺及地藏法會
農曆七月十五日 圓滿日:大蒙山施食或三時繫念
國曆七月初 國際大圓滿禪修營(十天)
農曆十月十五日起七 冬季十期禪七

地址:(974)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南坑 55 號
電話:(03)860-1177、0937-467-401
傳真:(03)860-1239
郵撥帳號:0664-3772 釋慧門

附註:佛 力行學院台北學部 固定課程:


(觀自在道場)

1. 每月第一週六、日及第三週六由慧門法師講課。
2. 每月第二週下午恭請慧明法師授課。
3. 每月第四週下午禪坐共修。

地址:台北市光復南路 412 號 9 樓之 4

~153~
編 後 語
「若論此 事 。如登萬仞之山。 一步一步 。 將 搆至 頂 。 惟 有 數步 。 壁 絕 攀 躋。 到 遮 裡 。
須是箇純 鋼 打就底。捨命拼身。左捱右 捱。捱 來 捱 去。以 上為 期。縱 經 千 生 萬 劫。萬
難千魔。此心此志。愈堅愈強。若是根 本不 實。泛 泛 之 徒。何 止 望崖。管取 聞 風 而 退
矣。」
(摘錄自 : 元 高峰大師語錄 P.38 〈 禪宗 全 書 〉第 47 冊 P.298)
高峰原妙 禪 師(1238-1295)這麼形容參 禪 一事。於 今 二 十一 世紀,這 段 文 竟 也 可以 貼 切
地描述本 書 講述者--慧門法師弘化利 生 的生 涯,尤 其 是 他辦學、建 道 場、闡 揚 禪宗 修 行
法門的堅 毅 心志及艱辛過程。
1997 年 1 月 1 日,慧門 法師 乘 因緣 之 便,將 台北 外 雙 溪 如 來禪 蓬、如 來 禪 修 學 院遷 至 花 蓮
縣壽豐鄉,另創辦佛 力行學院及佛 解 脫道 研 修 所,致 力 於僧 才 之 培育,四 年 間陸 續 舉
辦了近二 十 餘期的禪七。 2000 年 11 月 至翌年 4 月 ,更 開 始 舉辦連 續 二 十 期的 精 進 禪 七,
院內、外 的 新參、老參,或僧或俗,得 嘗 法喜 、 禪 悅 者眾 。
2001 年 1 月,由 於 人事因 緣 之無 常變 化,法 師 甩著 兩 袖 清 風,將 學院 及 研修 所 遷至 壽 豐 鄉
水璉村南 坑,歷經無 數波折、困頓、打 擊,克 服 重 重障 礙,多 方 求 貸、請託,勉 強 在 一片
梅林、柚 林 中搭起兩棟百衲屋,作為圖書 館及 大 寮;在 一 簇 楓 樹林 裡 搭 起 幾間 小 木 屋,作
為僧眾寮 房 ,一個禪宗叢林 ——百丈山 力 行禪 寺 於 焉初 具 雛 形 。
2002 年,法 師因長 久有感於國內禪宗專宗 道 場之 闕 如,決定 專 揚 禪 宗,自 此 每 年 春、冬 二
季舉辦連 續 十期精進禪七,並於 11 月 至翌年 4 月首 次 施 行 ,雖 然 人 、 事、 物 百 般 艱 難,
仍然堅持 舉 辦,一心要提供一塊純粹參 禪 修行 的 淨 地 ,護 持 所 有 想參 禪 用 功 辦 道的 修 行
人,包括 出 家眾、在家眾,全然放下, 剋 期精 進 。
在每一期 禪 七中,法師無不親臨主七、開 示、催 香、下 警 策,提撕 眾 禪 和 子,帶動 並 凝聚
參禪修行 的 氣氛與力量。法師的開示淺 出 深入,與 參 禪 法 門 密 密 相 應。淺 者,法 師 用 、
遣詞、舉例極平易淺顯;深者,法師苦口 婆 心、老 婆 心 切 地 娓 娓 剖 析 參 禪 法 門 向 內 探 究 、
鑽研、追索的細密過程,有因緣聽受者,無 不 讚 嘆折 服,也 多少 能 悟 入 參 禪要 領,受 益 匪
淺,有 多人更因此請 購錄音帶。為了利 益 想參 禪 卻 不得 其 門 而 入者、已 入 門 而 不 得 深 研 者,
本編輯部 故 而興起編修之念,但總以因 緣 不具 , 人 力 、物 力 匱 乏 而拖 延 至 今 。
眾所皆知,禪宗的宗旨是「 外別傳,不 立 文 ,直 指 人 心,見 性 成 佛。」既 不 立 文 ,
為什麼禪 宗 歷代祖師還留下堪稱浩瀚的 典 籍、 語 錄 ? 為什 麼 如 今 更把 禪 七 的 開 示形 於 文
?無非 是 做為標月之指,借殼指月,嘗試 透過 語 言 文 的 世 俗 諦 來 見第 一 義 諦。一 如 藉
著沙 灘 上 一 隻隻貝殼以推究海底生命的 真 相;一旦 得 知 真 相,就 要如〈 楞伽 師 資 記 〉中
述達摩祖 師 所言,「藉 悟宗」以後,就須「 更 不隨 於 言 」,不再 執 著 於 文 之 上;既得
魚,忘筌 可 也。至若「借殼」二 在如 今 股市 的 操 作 意義 , 就 交 由讀 者 去 心 領 神會 了 。
四十期禪 七 的開示,暫定分為五集編印。內 容重 點 為 參 禪頓 悟 法 門,尤 其 是看 話 禪的 解 行
功夫。第 一 集 從禪宗 發展簡史說起,漸漸 進 入實 際 的 參 禪 過程,包 括如 何 除 妄 想、做 功 夫、
參話頭、參 公案、起 疑情,乃至疑情爆 破 而開 悟。為 了 詳 盡剖 述 參 修 的 微細 歷 程 及 建 立 禪
和子的信 心,法師引用不少歷代高僧大 德 的語 錄;所 引 的 話, 都 是 祖師 們 嘔 心 嚦 血 為
作標月之 指 而留下的蛛絲馬跡,彌足珍 貴 。
一切緣起,緣起一切,無論圓滿與否,本 書 都 以 諸多 因 緣 而 成,包 括 開 示 的法 師、錄 音 謄
稿的同參 道 友、電腦輸入的美英、廖昌 植、鄭 西華 菩 薩,校潤 稿 的 鄭 熙 彥 授、黃 源 盛
授、圓 涵 居 士,最後 校閱的慧明法師、鄭 振 煌 授、慧 門 法 師,以 及 有 緣 聞 思 修 本 書 禪法
的讀者等。在未來際的 道上,只因今時 此回 共 結 法緣,終 究 大家 還 要 以 法相 會,屆 時,在
菩提道上 , 彼此都將熟稔、相識與提攜 。
〜 力行 編 輯部

~154~
參 考 書 目
0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正藏〉第 3 冊
02.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 造╱梁 真諦 譯 〈大正藏〉32 p.575
03. 肇論 後秦 僧肇作 〈大正藏〉45 p.150
04. 肇論疏 唐 元康撰 〈大正藏〉45 p.161
05. 禪宗永嘉集 唐 玄覺撰 〈禪宗全書〉38 p.651
06. 永嘉禪宗集註 唐 元覺撰╱明 傳燈註 〈禪宗全書〉38 p.663
07. 禪源諸詮集都序 唐 圭峰宗密 著 〈禪宗全書〉31 p.1
08. 六祖法寶壇經 唐 法海 錄 〈禪宗全書〉38 p.1
09. 五燈會元 宋 普濟 撰 〈禪宗全書〉7 p.1 & 8 p.1
10. 景德傳燈錄 宋 道元 編著 〈禪宗全書〉2 p.1
11.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宋 大慧宗杲 撰 〈禪宗全書〉42 p.229
12. 雪巖和尚語錄 宋 雪巖祖欽 撰 〈禪宗全書〉47 p.325
13. 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宋 高峰原妙 撰 〈禪宗全書〉47 p.253
14. 高峰大師語錄 宋 高峰原妙 撰 〈禪宗全書〉47 p.279
15. 人天眼目 南宋 晦嚴智昭 撰 〈禪宗全書〉32 p.269-342
16. 法演禪師語錄 宋 法演 撰 〈禪宗全書〉40 p.123
17. 禪家龜鑑 朝鮮 退隱 述 〈禪宗全書〉100 p.443
18. 碧巖集定本 宋 圓悟克勤 著 〈禪宗全書〉89 p.1
19. 禪宗決疑集 元 智徹 述 〈禪宗全書〉33 p.37
20. 禪門鍛鍊說 明 戒顯 著 〈禪宗全書〉34 p.189
21.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 明 成正集 〈禪宗全書〉34 p.87
22. 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明 憨山德清 撰 〈禪宗全書〉51 p.1
23. 弘覺道忞禪師北遊集 清 弘覺道忞 撰 〈禪宗全書〉64 p.519
24. 萬法歸心錄 清 祖源超溟 著 〈禪宗全書〉33 p.815
25.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 清 儀潤 述 〈禪宗全書〉81 p.215
26. 五家宗旨纂要 清 性統 編 〈禪宗全書〉35 p.317
27. 雍正御選語錄 清 雍正 選錄 〈禪宗全書〉78 p.79
28. 虛雲和尚法彙 民國 虛雲 撰 〈禪宗全書〉79 P.109
29. 〈來果禪師語錄〉 民國 來果 撰 〈禪宗全書〉80 P.1
30. 來果禪師禪七開示錄 民國 來果 撰 新文豐 民國 75
31. 禪海塔燈 民國 陳健民 著 〈禪宗全書〉35 p.721
32. 宗門講錄 民國 惠光 著 屏東鐵爐寺 印
33. 葛藤語箋 無著道忠 撰 中文出版社
34. 五家參詳要路門 日 東嶺圓慈 撰 〈大正藏〉81 P.605
35. 禪宗十日談 葉露華 著 上海書局

~155~
9 -

1 0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

- 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