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青銀共居

近來,新北市、台北市不約而同把在荷蘭、德國、日本實施多年的「青銀共
居」模式移植國內,進行小規模實驗。希望「室友就是家人」的跨世代居住,
能夠為寂寞高齡城市,增添幾許的溫暖。

青銀世代同屋簷 美日德都有先例

像鍾奶奶一樣「跨代共居」的例子,在國外早不罕見。在日本東京 ,
擁有私宅的獨居長者開始騰出家中閒置空間,供鄰近學生族群同住 ;
在美國,有麻省理工畢業生開發手機 App「Nesterly」,線上媒合
銀髮房東、青年租客,猶如青銀版的 Airbnb ,開發跨世代的共享
經濟。

不 僅 是 傳 統 家 戶 有 了 改 變 。 美 國 也 有 建 築 師 以 「 共 宅 ( co-
housing)」理念,設計社區型的共生公寓,住戶們各自擁有私人
房舍,但同時與他人共享餐廳、工作室、遊憩區等空間。德國政府
更傾國家之力,與民間合作興建、改建老公寓,推動「跨世代共居
宅(cohouse)」,強調不同世代在同一屋簷下守望相助。

台灣各地方政府,包括雙北、桃園、台中、台南,近期也開始運用
社宅資源,推動混齡共居。新北市城鄉發展局住宅科科長鄭健志表
示,國內社宅目前六成承租戶為青年,但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未
來的中高齡住戶可能逐步升高,混齡、共居,將是國內趨勢。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仿造荷蘭安養院換宿計畫,開放鄰近的文化大
學學生入住,每個月只要陪伴老年人購物、聊天,教導使用電腦等
廿小時「心靈勞務」,即可以三千元入住獨立套房。

剛住滿一學期的文大政治系學生王斯特,總是一身潮裝亮相,個性
活潑的他被公寓主任陳文娟形容是「過動兒」。日前世足賽,他與
一位住戶爺爺熬夜看「法克大戰」,他才發現,「原來老人家不是
每個都早睡早起、生活單調。」

與長輩日久生情 陪伴不再是義務

新北市則委託共生公寓平台「玖樓」斥資百萬,將三峽北大社宅的
三間卅坪大的家庭式套房,改造、整合成一間近百坪的「青銀共居
示範戶」,室內加裝無障礙設備、去掉房間門檻符合銀髮族需求。

今年初,據點也展開半年短居計畫( longstay),從七十位申請人
中篩選出十人,年紀最長七十三歲、最小廿歲;其中三位北大學生 ,
有二位是社工背景。

家庭結構改變中 沒血緣也是家人

玖樓共同創辦人柯伯麟表示,台灣過去談到居住,只重視地段、坪
數大小、鄰近機能……如今跨代共居,其實是個機會,「讓大眾看
見居住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陳東升說,台灣的家庭結
構正在改變,政府也不再能指望家家戶戶都有小孩能照顧高齡者。
跨代共居也是翻轉傳統對「家」的定義,沒有血緣,也能三代同堂。

定義[編輯]
廣義的青銀共居可以指在一個社區之中住著長者與青年,彼此互相照料。狹義的青
銀共居則是長者和青年互相為「室友」關係,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平時可能一起吃
飯、一起打掃、共同分享某一部份的生活。
核心精神[編輯]
和傳統家庭概念有點不一樣的是,青銀共居的「家」並非一定要建立在血緣或地緣
關係之上,而是透過彼此的同理心構築起來的。共居可以讓銀髮族持續接觸到社會
的活力、在都市之中釋出更多的居住資源;讓青年減輕房租負擔的壓力、在異地有
個溫暖的棲身之處。未來或許還可以和「在地安老」、「老幼共托」等等概念結合,
透過人與人的連結,創造更多蘊含豐沛社會支持力的居住環境。1=[來源請求]

起源[編輯]
隨著醫療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年齡隨之增高,已開發國家快速高齡化社會問題日益
被重視,根據美國研究機構人口資料局統計,2016 年全球女性平均壽命為 74 歲,
全球男性平均壽命為 70 歲,逐年增高中。由此可見,未來高齡者的食、衣、住、
行、育、樂等相關產業發展會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非建立於血緣關係之上的青銀共
居模式漸被推廣,青銀共居可以同時滿足高齡者的居住與陪伴需求,也可以讓離鄉
青年在異地有個家。例如 2013 年荷蘭,Humanitas Deventer、2015 年德國
Essen 的 Geku-Haus、2017 年台灣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與民間單位玖樓共生公
寓合作推出「三峽北大青銀共居居住實驗計畫」。

P.S.「青銀共居」最早由荷蘭某家養老院發起

案例[編輯]
荷蘭[編輯]
2013 年,位於荷蘭的,一間銀髮安養機構勘始推動青銀共居,開放六位年輕大學
生申請免費入住,條件是每月 30 小時的友善鄰居服務,包含送餐、陪伴用餐、簡
單生活協助與陪伴長者聊天。他們特別限定申請的大學生不能是高齡照護相關科系,
強調住進來是「生活」而非「服務」。[1]

德國[編輯]
2015 年,位於德國 Essen 的 Geku-Haus 成立,作為一個新穎的共居社區,嘗試讓
青年與銀髮族共同生活。Geku-Haus 一樓是咖啡廳與跳蚤市場、二至五樓是公寓,
六樓提供年輕人辦公,七樓則是長者與青年互動的交誼廳。Geku-Haus 的銀髮住
戶多元,藝文氣息濃厚,長者與青年經常一起吃飯、分享生活。[2]

台灣[編輯]
1. 三峽北大青銀共居居住實驗計畫
2017 年中,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與民間單位玖樓共生公寓合作推出「三
峽北大青銀共居居住實驗計畫」[3],從位於三峽北大特區的社會住宅中,抽
取 3 戶作為示範戶。玖樓應用原先於台北改造共居公寓的經驗,透過空間設
計與社會設計,規劃出「青銀共居宅」,對外招租。
計畫分為三階段實行,第一階段於 2017 年 7、8 月舉辦三梯次三天體驗營,
共吸引了 473 位青年與銀髮族報名;第二階段於 2018 年 2 月舉辦半年的
Long Stay,預計招募 6 位青年與 4 位銀髮族室友,並根據前二階段的實驗
結果,規劃第三階段長租的實行方式。[4]
2. 陽明公寓青銀共居計畫

2018 年初,台北市政府也開始推行「青銀共居」,以陽明老人公寓作為示
範,招募文化大學大學生入住,參考荷蘭 Humanitas 的作法,青年以每月
空出 20 小時陪伴長者,換取房租減免。[5]其餘五都除台南以外,均開始發
展相關政策。

1.從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到,當了解共生宅政策與理念之後與尚未了解此政策相
比入住 意願大幅提升,因此建議利用行銷 4 P步驟推廣公共住宅政策,即可提
升大眾對此政 策的了解與支持。
2.從保健因素比較圖可以看到房屋品質為影響入住者意願最大的因素,因此建
議政府 在推行共生宅政策時應對作為共生宅的老宅進行房屋健檢,徹底了解共
生宅的狀況, 避免承租市場的雙方出現資訊不對稱的現象。
3.從保健因素比較圖可以看到附近治安及交通是影響入住者次要的因素,政府
在選定 共生宅位置應盡量避免房屋周遭為黑道經常排徊集散之地或不良營業場
所的附近,並 且共生宅最好要鄰近交通要道或通勤便利的地方。
4.從保健因素比較圖跟激勵因素比較圖兩者進行比較就會發現保健因素比較圖
整體的 平均分數是大於激勵因素比較圖,代表青銀共居對於大學生來說,實際
的外在誘因比 起心理內在的感覺更能夠激發入住共生宅的意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