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总第 1412 期 学科实践

“以美培元”:
让美育浸润校园文化
□文/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慧丹

美育是对美的发现、认知与体验,美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 感层面,给予积极的精神力量,让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
要载体,也是高校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 (二)重视职业操守,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的重要场域,校园文化建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通 高职教育在人才目标和培养方向上,与普通高校还存在一
过将美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美的环境、美的熏陶下成 定差异,高职教育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要重视人才职
长成才。美育助推学生人格的健全,美育帮助学生“工匠精神” 业素养的获得,特别是提升人才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能力。各
的塑造,美育让校园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要充分挖掘美育素材, 院校育人工作,要与产业相联系,扎根于行业,促进高职教育与
拓展美育载体,强化美育师资队伍,组建多样的艺术社团,为学 产业链的密切衔接。通过校园美育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职
生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 业特点,了解职业道德,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内化良
校园文化要建什么?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什么?高职教 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据相关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在
育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下,要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其中,美育 对毕业生进行选择时,
“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被置于职业能力的
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青年一代获得优秀品格,提升 首位。也就是说,职业人才的输出,要将“德行”作为考查要点。
艺术审美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 职业院校要重视自我素质、职业精神、责任感、
“工匠精神”等优
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美 秀价值观念的塑造,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
育也是推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条件,从美育实践 (三)营造人文育人环境,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中,端正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蔡元 钱学森认为,在艺术修养培养中,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让
培认为:
“美感是引导人们从利害纷争的现实世界进入纯粹无差 学生从艺术熏陶中获得更加灵活的思维力,避免机械唯物论。
别的实体世界的桥梁,美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唯一途径。”美 高职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将美育环境作为学生艺术
育活动,要与各学科、各专业结合起来,共同构建美的校园文化 熏陶的重要场域,通过建筑布局、空间美化、美育课程建设、校园
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熏染。高职教育要立足 文化活动、艺术社团组建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自然、人文
校园文化建设契机,充分认识到美育建设的必要性,并因校制宜 环境。在高职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美育
拓宽美育实践活动渠道,推动
“以美培元”
工作全面落实。 实践活动具有内在统一性,要充分依托审美教育活动,提升学生
感知艺术的能力和鉴赏美的水平。从美育中,培植美好的心灵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的融合价值
和行为,让学生在高雅、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学习生活中养成
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 美好素养。
见》强调,美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校园美育是培
二、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中对美育的缺失现状
根铸魂的基本任务,要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提升学生的艺术和
人文素养。因此,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与高校育人目 美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美育活动中,发展
标、教育宗旨是契合的。 学生的鉴赏力,提高学生德育修养和品行。但在广大高职教育
(一)依托校园美育,
健全学生人格 实践中,校园美育建设重视不足,问题集中在三方面。
高职教育阶段,对学科育人工作的重心,往往集中于专业知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美育融入单一,
重视不足
识、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主要任务,而忽 高职教育阶段,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
视了美育工作,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不当的认知,反而阻 都开展了校区扩建、改建工作。但从校园文化建设看,多停留于
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格的健全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马 对物质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了教学楼、宿舍楼、操场等设施,
克思认为,人类的发展,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也在文明发展中 忽视校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美育的融入,导致校园建设与美育
不断进行自我教育。高职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职业技 断裂问题。一些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照搬其他院校的建设
能外,还要关注学生精神文化诉求的满足。校园文化建设中,将 风格,缺乏自身特色,导致美育环境雷同,缺乏校园文化底蕴。
美育置于重要地位,构筑良好的校园美育环境,让学生能够认 一些院校对校园美育文化重视不足,重点偏向于学科专业教育,
识、体验美。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其精神状态决定 漠视人文精神、审美文化的渗透,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了国家未来发展的精神发展方向。席勒认为,只有健康的教育, (二)传统政策导向,
导致对美育地位认知偏差
才能促进认识的教育,才能获得道德的教育,才能达成鉴赏力和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多院校受传统政策的影响,
美德的养成。因此,美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从学生的思想、情 着力强调学科专业育人,突出人才的实用性,未能兼顾人才培育

- 91 -
Popular Science 科 学 大 众·智 慧 教 育 2022 年 第 6 期

的精神需求。特别是一些理工类院校,文科类课程偏少,人文艺 与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知识,了解艺术文化的发展历史,特别是
术教育滞后,很多理工类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行业及自身 让学生从古典音乐聆听、欣赏中,感知音乐的精神意蕴。一方
专业学科为主,对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往往忽略。 面,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审美教育资源。传统文化中的
(三)资源配置不当,
制约美育全面展开 书画艺术与创作活动,传统文学作品与传统戏剧、传统音乐表演
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以突出学科优势,展 等活动,都蕴藏丰富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理想情怀等审美要
现专业特色为主,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更多的配置,以打 素。再如,学唱经典红色歌曲,观看红色电影,让学生从中了解
造优势学科。一些院校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对人文课程 中国历史,学习党史文化,提高政治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注重
教育重视不足,即便开设有人文类学科和艺术教育课程,在人 审美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开辟“马克思主义审美理论”课程,从认
才、实践场地、设施条件、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一 识理想、信念入手,提高学生对自我、对人生、对世界的正确认
些院校对人文类课程建设不重视,师资不足,经费不够,制约美 识,培育学生的美好品性。
育工作的展开。另外,一些院校在美育活动组织、实践方面,内 (三)注重学科融合,
设置美育选修课程
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学生对艺术活动缺乏参与热情,降低 校园文化与美育的融合,要加大美育课程选修课建设。科
了美育渗透成效。 学研究发现,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
合。高职教育阶段,要加大对美育选修课建设,弥补现有课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美育的路径
结构人文课程缺失问题。当下,高精尖、前沿学科建设中,交叉
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以文化人、以美培元的重要使命。 学科领域成为创新、攻坚的重要趋势。建议各院校,要重视和
校园环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高职教育要抓住校 完善美育选修课程体系,要将科学技术教学与美育课程衔接起
园文化建设,充分重视和完善美育渗透的途径,立足校园文化, 来。如增加人文社科类核心课程,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电
让学生从中感知美的体验,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促进学生建 影、戏曲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广的选择空间。通过学习绘画
构完善的人格品行,确保“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有序达成。校 艺术及方法,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的特点,增强对绘画作品的
园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院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拓宽视野,让 审美美感。学习弹唱艺术,了解乐器的特点,掌握弹唱的技巧,
高雅、文明、积极的美育活动全面绽放于校园,让学生从中获得 促进学生获得艺术熏陶。
“ 古筝演奏”课程,
“ 水彩写生技法”课
审美享受。 程,
“ 硬笔和软笔书法”课程等等,要为学生提供追求艺术实践
(一)院校要重视校园美育文化建设,
做好全面部署 的机会。从选修课程建设上,将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等课
要积极响应《意见》要求,院校管理者要从顶层设计上做 程,作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审美载体,帮
好全面部署,推进校园美育文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与美育 助学生获得审美品格。
活动的融合,从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灵教育、想象力和创 (四)加深审美师资建设,
推动校园艺术社团活动实施
新力培养等方面,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通过美育活 在校园文化与美育融合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根据
动实现以美育人。一方面,院校党委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意见》要求,要“配齐配好美育教师”,高职院校要以美育为
要全面落实美育工作,将之纳入到“立德树人”实践中。借助 契机,加强校园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要根据
于 校 园 文 化 活 动 ,让 学 生 参 与 美 育 实 践 ,去 认 识 美、去 鉴 赏 美育实践需要,聘请高水平、高层次的美育师资,构筑校园文
美、去创造美。另一方面,立足院校,找不足,补短板。校园 化美育氛围。对公共艺术课程,通过引进人才,让学生了解
文化建设,要找准校园与美育的契合点,从美育的人文性、实 和体会艺术的魅力。在平台建设上,要从院系、校际合作中,
践性、多样性上,来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拓展美术、 加强美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建设,为学生提供体验艺术的
音乐、艺术等方面的美育活动,加强对中华传统美育文化、美 空 间 。 要 加 强 校 园 文 化 艺 术 社 团 活 动 的 组 织 ,面 向 所 有 学
育 精 神 的 挖 掘 ,特 别 是“ 工 匠 精 神 ”、
“ 创 新 精 神 ”、
“责任意 生 ,通 过 艺 术 社 团 普 及 文 化 艺 术 审 美 ,落 实 审 美 教 育 目 标 。
识”、
“ 道德操守”等人文传统文化的学习,让美育与德育、智 如合唱艺术团、群舞艺术团、吉他社团、葫芦丝社团,歌剧社
育、体育、劳动等实现“五育并举”。 团,版画社团、水彩画社团、健身操社团等等。以轻松、通俗、
(二)深挖美育资源,
锤炼学生美好品性 愉悦、多样的艺术社团活动,来展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从
美育活动的组织、开展,要重视美育素材、美育资源的挖掘。 艺术社团活动中,挖掘中国精神。学生从社团交流中,碰撞
除了对美学教材的编写、整合外,还要拓宽与美育相关的其他资 思维,互学互助,开阔胸襟,健全人格,在艺术体验与创造中
源。
《礼记·中庸》中“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优秀传 收获美好情感和良好情绪。
统文化为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素材,要重视对优秀传统
四、结语
文化的提炼,将之与大学生艺术审美鉴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从
中体会“真善美”,辨析“假恶丑”,增强艺术审美鉴赏力。习近平 校园文化为渗透美育提供了良好载体,高职院校要充分重
强调,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 视美育的价值和功能,以校园文化为传承载体,以美育为核心要
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开设“中国画赏析”课程,从国画的 素,搭建凝聚全体学生的文化艺术审美环境,让广大学生从美育
学习中,了解国画的特点,认识国画的艺术意境,体会国画的审 活动中找到立德修身的精神食粮。
美情趣。开设“艺术概论”课程,拓展“古典音乐鉴赏”课程,学习 (陈慧丹,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 92 -
总第 1412 期 学科实践

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高校地理学教学改革
口文/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池永宽 朱大运 肖 华(通讯作者) 陈 浒 宋月华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全球原始生态和次生生态环境研 化综合治理工程上升到国家层面。2012 年国家扶贫办、国家发


究的聚焦点,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恢复、脱贫攻坚成 改委联合发布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研究的重点实施地区。因此,这 (2011-2020 年)》,掀开了喀斯特脆弱生态治理的高潮。2016 年
些棘手的问题也给中国南方喀斯特所在的地方高校地理学研 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层次最高、投入最高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
究课题带来了研究热点,给地理学教学改革既带来机遇也带来 保护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设置了:
“喀斯特槽谷
了挑战。 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
“喀斯特峰丛
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示范”;
“喀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
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演变及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
“喀斯特高
喀斯特地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 15%,居住着 10 亿以上 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与示范”等 4 个石漠化治理重
的人口,是人类重要的水源地,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全 点项目,共计 1.06 亿元经费用于石漠化治理与衍生产业发展,这
球性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世界级的典型的生态脆弱类型区。 对喀斯特脆弱类型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 年 9 月
喀斯特(karst)在国内也称岩溶,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规划
用,及其所形成的地下(如溶洞等)和地表(峰丛等)的各种景观 强调:包括喀斯特地区在内的生态脆弱区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与现象,表现为明显的地上-地下
“二元”
地貌形态结构。我国南 优化生产结构。近年,特别是
“十九大”
以来,几乎每年中央
“1 号
方喀斯特在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域中分布面积最大、发 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涉及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强调在既要
育类型最全,主要集中在以贵州为中心,云南、广西、四川、重庆、 金山银山,又要实现绿水青山。
湖北、湖南、广东等八省(区、市)的部分地区,面积超过 120 万平
三、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期
方千米,其中出露面积达 55 万平方千米。我们所熟知的桂林山
水、贵州荔波等都是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在世界上享有盛 贵州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核心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省,在
誉。但是,喀斯特也是中国四大生态环境脆弱类型区(喀斯特、 南方八省中最具典型性,其发展关乎到国家重要战略实施的成
荒漠、黄土、冻土)之一,其中石漠化是喀斯特生态系统受到强烈 败。2022 年 1 月 18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
的人为干扰后,原始生态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 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
(国发〔2022〕2 号),是国务院支
重、土地生产力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的岩石裸露景观,是 持贵州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领域“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性文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典型最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是造成经 件。为此,作为地方高校的地理学要解读好国家政策,利用好国
济落后的重要因素。比较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有贵州的花 发二号文件的政策红利对贵州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贵州在以下
江、晴隆、册亨、望谟等,这些地方石漠化分布较为广泛,需要国 领域会有重大突破:
(1)利用好新国发二号文件与喀斯特地区绿
家社会更多的扶植。 色发展有机结合,用好“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
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政策,重点谋划具有创新性石漠化
二、相对贫困与石漠化生态治理
治理、石漠化产业等项目;
(2)利用好新国发二号文件与农村环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 境整治与乡村振兴领域有机结合,开展喀斯特环境整治,用好
着 48 个少数民族超过 1200 万人口,脱贫攻坚战胜利以前曾经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系统谋
集中了全国范围内近 50% 的贫困人口,曾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 划污水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3)将污染防治与废弃物
集中的区域和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下是我国生态可持续 资源化利用有机衔接,用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策,系
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历史上,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滇 统谋划土壤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因此,地方高校地
桂黔石漠化区是新时期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一 理学教研结合“新国发二号文件”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具
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喀斯特石漠化偏远山区的普遍现象,也曾 有广阔的科研和社会前景。
是全国“三农”问题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南方喀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问题。1999 年以来,喀斯特石
漠化地区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起到了生态恢复和经济 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是有效衔接的,是生
发展的巨大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22 年国家已经完成 态、社会、经济协调的统一,要实现这对关系协调必须处理好下
数万平方公里的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8 年国务院批复 列问题:
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 年),石漠 (1)关注广大山区农民健康卫生刻不容缓。历史上,受特殊

- 93 -
Popular Science 科 学 大 众·智 慧 教 育 2022 年 第 6 期

的自然环境、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喀斯特山区长 家战略需要相结合,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为例,其地理学作
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之中,外界的文化、技术、信息难以进入,导致 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省级世界一流学科,紧密围绕了石漠化治
社会封闭保守,发展缓慢,形成典型的封闭的喀斯特山地环境格 理、世界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碳中和、地理大数据、生态红线、
局,造成该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生活方式原始,医疗卫生条 社区与民俗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这也决定了地理学教
件差,使得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等传染性疾病在该地区发 学的课程设置要紧密地与这些国家战略相结合,突出重点,勇
病率及传播感染率较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着力改善 于改革创新。
喀斯特地区人畜生存环境以及健康卫生成为国家改造的重点与 (2)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设置。由于信息时代
难点。健康医疗卫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的革 的知识爆炸,高校地理学这门作为宏观决策和极具应用性的学
命本钱。笔者建议重点开展水源安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突出 科,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更新完善课程内容保障知识
基本医疗,做到小病及时治疗,大病能够治疗;老年人及时健康, 的时效性,这对我们高校地理学老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
防患于未然;积劳成疾的疾病,积极理疗;加强国际合作以及东 此,我们高校地理学老师也必须精准解读国家战略内容,将政
西部地区医疗卫生帮扶,救助疑难杂症。 策里面的知识点讲解到课堂上,让学生知道政策的背景、应用
(2)转变传统农业,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传统农业是造成石 和发展前景。
漠化的重要原因,长期的无水保措施耕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3)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践实习。国家战略是国
破坏了土壤肥力,形成了生态差收益低的传统农业局面。为此, 家的决策层做出的布局,具有很高站位和前瞻性,为此我们地理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的契机 学教出来的人才,必须要胜任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这就要求
下,务必转变传统的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种植,突出地域特 我们地理学必须要从课程学后的实践实习入手,做到紧紧围绕
色,以长效收益和短期收益相结合,实现区域的传统产业转型升 国家战略布局,以高效实用性为实习目的,准确把握今后工作趋
级,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势,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学科的就业率。
(3)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林草畜产业。石漠化治理是喀斯特 (4)以国家战略需求设置学科培养体系。地理学“上”可以
区域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地区生态安全。传统石 作为决策指导,
“ 下”可以作为基础依据,这个系统性的学科属
漠化治理方式多为,种植水保林,这种方式虽然短期内对生态 性,也就决定了我们地理学培养人才和开展教学,必须做好人
恢复起到了重要效果,但是没有考虑长远经济收益,使得成果 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如何科学设置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难以巩固。为此,生态恢复必须要有经济效益,这也就决定了 博士后(一般不存在上课情况)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至关重
石漠化治理产业选择很重要,因地制宜的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要,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课程设置、老师匹配等教学资源分配
适合发展混农林和草地畜牧业的,必须由科技人才指出来,加 上必须科学合理。学校在培养的同时要根据学生资质和兴趣,
以引导示范。 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例如选拔具有较大潜力的人才进入研究
(4)实现区域整体脆弱性调控与韧性提升。相对原生喀斯 生教育体系,选拔具有社会实践性强的人才进入社会,做到人
特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后的次生石漠化生态系统具有明显 尽其能。
的植被-土壤的脆弱性,首先制定控制和治理脆弱性发生机制, 综上所述,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南方喀
针对次生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进行干预调控,其次利 斯特地区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政策红利,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
用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手段提升生态系统的韧性。此外,基于 战和压力,为此地理学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需求的学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从脆弱性成因入手,充分考虑系统自身 科,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国家重大战略,与时俱
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脆弱性的影响,构建脆弱性评价指 进的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培养出合格、担当的地
标体系和脆弱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对象的环境适应性、自 理学人才。
适应性、暴露性和敏感性以及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 【基金项目:2021 年贵州省教育厅青年人才成长项目:喀斯特人
素,揭示脆弱性的调控机制。基于脆弱性的调控机制结果,从自 工草地对长期放牧和刈割的响应机制研究(黔教合 KY 字[2022]
组织性、稳健性和自适应性三个方面入手探讨韧性提升。 157 号);2021 年贵州省学位办贵州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喀斯特
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机制研究(黔教合
五、以国家战略为契机促进高校地理学教学改革
YJSKYJJ〔2021〕097);2019 年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
无论是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石漠化生态治理与恢 金 :喀 斯 特 石 漠 化 地 区 不 同 林 草 模 式 土 壤 环 境 差 异 特 征
复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均离不开地理学的系统性、综合 (GZNUD[2019]1 号);2021 年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项目:斑叶
性和地域性思维的指导和落实。高校地理学作为上述战略人才 蝉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基因流对喀斯特生境破碎化的响应(黔教
培养的基地,必须与时俱进自我改革,特别是积极开展教学改 合 KY 字[2021]013 号);2016 年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
革,以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为此,笔者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 划课题: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
积极投入国家战略,促进自我教学改革创新: 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2601)。

(1)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地理学是一门与时 (池永宽,博士,在读博士后,从事喀斯特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
俱进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特别是与国家重大 究。通讯作者肖华,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战略密切相关。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地理学人才培养必须以国 与世界遗产研究。

- 9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