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1、十二经流注关系,以及交接位置

答:十二经流注顺序关系为:手太阴肺经流住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在食指端,然后流住于足阳明
胃经,交接在鼻旁,然后流住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然后流住于手少阴心经,交接在
心中,然后流住手太阳小肠经,交接在手小指端,然后流住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然后
流住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足小趾端,然后流住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心中,然后手少阳三焦经 ,
交接于无名指端,然后流住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然后流住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足大趾
外端,然后再流住于手太阴肺经,交接在肺内。
十二经脉相互交接的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 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
经交接于食指端。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2、简述三阴三阳,以及手足三阴三阳的循行规律(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

答:十二经脉循行走向的规律是:手三阴经起于胸中,循上肢内侧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起于手指
端,循上肢外侧,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循下肢外侧,走向足趾端;足三
阴经起于足趾端,经下肢内侧走向腹部、胸部。如《灵枢 ·逆顺 肥瘦》所载: “手之三阴,从脏走
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 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经脉在四肢、胸腹、背部的分布规律

答: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条经脉虽有迂回曲折,或交 叉出入,但基本上为纵行,
或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
1) 头面部的分布

手三阳经止于头,足三阳经起于头。手足六条阳经交会于头面部,故称 “头为诸阳之会”(《类经 ·
藏象类》)。 诸阳经分布特点可概括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
少阳经行于头两侧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和头 后部。诸阴经不起止于头面部,但部分阴经或其
分支可上达头面部,手少阴心经的分支、足厥阴肝经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足
少阴肾经的分支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等。
2)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至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和肩胛部。足三阳经自上而下走行,则阳明经行于前
(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腰面),少阳经行于躯体两侧。足三阴经自下而上均行于腹胸面。
十二经脉在腹胸部的分布规律,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
经。
3)四肢部的分布

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按正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
拇指向前的体位描述,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为: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缘、厥阴在中线、少阴在后缘;
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缘、少阳在中线、太阳在后缘。但足厥阴肝经有例外,即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
厥阴行于前,太阴行于中,少阴仍在后。

4、简述手太阴肺经的走行、所治疗疾病,其络脉走行以及所治疗疾病,经筋所治疗疾病

答:1)走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再返回沿胃上口,穿过横膈,入属于肺。从肺系(气管喉
咙部)向外横行至腋窝下,沿上臂内侧下行,循行于手少阴与手厥阴经之前,下至肘中,沿着前臂
内侧桡骨尺侧缘下行,经寸口动脉搏动处,行至大鱼际,再沿大鱼际桡侧缘循行直达拇指末端。其
支脉,从手腕后分出,沿着食指桡侧直达食指末端。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所治疗疾病:

1. 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

2.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

3)手太阴肺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与手太阴本经并行 ,
直入手掌中, 散布于大鱼际部。其病变,实证为手腕部桡侧锐骨和掌中发热,虚证为呵欠频作、小
便失禁或频数,可取其络穴列缺治疗。
4)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十
二经筋皆隶属于十二经脉,并随所辖经脉而命名。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其所辖经脉体表通路基
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分布是成片的,有 结、聚、
散、络的特点。结聚部位多在关节及肌肉丰厚处,并与邻近的他经相联结。散,主要在胸腹。络,
足厥阴肝经除结于阴器外,还能总络诸筋。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部)。经
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素问·痿论》曰: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经筋为病,多有转筋、筋痛、弛纵等表现。

5、简述手阳明大肠经的走行、所治疗疾病,其络脉走行以及所治疗疾病,经筋所治疗疾病

答:1)走行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第 1、2 掌骨之间,上行至腕后两筋之


间,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行到肩部,经肩峰前,向上循行至背部,
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穴,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肺,下行穿过横膈,属于大肠。其支脉,从缺盆
部上行至颈部,经面颊进入下齿之中,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交会于人中(水沟穴),左脉右行 ,
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孔旁。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 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上夹鼻孔。

2)所治疗疾病:

(1).头面五官病 目病,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

(2)热病,神志病 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

(3)肠腑病证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

3)手阳明大肠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偏历,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肩髃穴上行至
下颌角处,遍布于齿中;其支脉进入耳中,合于该部所聚的主脉。其病变,实证为龋齿、耳聋,虚
证为齿冷、经气闭阻不通 畅,可取其络穴偏历治疗。
4)经筋所主的疾病,主要是痹痛、拘挛、强急、转筋、痿软等,治疗以就近取穴为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