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戏剧关注 065

两种文化的抉择与碰撞
——— 加拿大原住民戏剧 《雷兹姐妹 》 中的神话叙事与民族焦虑

刘明录

摘 要 在加拿大原住民剧作家汤姆逊·海威的戏剧 《雷兹姐妹》 中,反复出现的印第安克里


族神话精灵 “那那布须” 是北美印第安民族的创造神、保护神和丰产神,是印第安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象征,代表着印第安人的精神家园,在剧中看似若隐若现, 实则是叙事的中心, 被放置在白人文
化和物质生活的对立面,展现了印第安传统民族文化的危机 。剧中神话故事与现实存在的二元对立
象征着印第安传统文化与外来白人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反映了海威对于印第安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
的深深忧虑。
关键词 加拿大戏剧; 《雷兹姐妹》; 汤姆逊·海威; 原住民; 印第安; 神话叙事; 民族焦虑

汤姆逊 · 海威 ( Tomson Highway) 是当代 文明格格不入, 生活环境非常糟糕。 一方面她


著名的加拿大原住民戏剧家, 他有着独特的人 们心中对印第安的古老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生经历: 出生于加拿大北部印第安原住民聚居 另一方面却又对外来文明十分向往: 公路、 录
区,是纯粹的印第安人, 母语是克里语, 他的 音机甚至马桶也是她们梦想中物质生活的一部
童年主要在原住民聚居区度过, 但整个教育历 分,到白人的城市打工和嫁给白人是她们极端
程却是在南部白人生活区的英语学校中完成的 , 羡慕的生活。 在贫困生活的煎熬中, 雷兹姐妹
大学毕业后又分别到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曼 的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 悲观情绪在她们心中
尼托巴大学工作。 在原住民聚居区和白人居住 蔓延,使得她们只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大型
区的双重生活经历, 以及对印第安语和英语两 宾果赌博游戏上。 然而, 她们千方百计凑齐了
种语言技能的精通, 使得他一方面十分熟悉印 路费去多伦多参加宾果游戏, 却没有获得梦想
第安民族的文化、 生活状况, 另一方面也非常 中的好运, 希望虽然破灭了, 但却在回到保留
了解白人世界对于印第安民族的 看 法。 因 而, 地后 看 见 了 印 第 安 神 话 人 物 “那 那 布 须 ”
在他的剧作中, 印第安人保留地往往成为故事 ( Nanabush) 的回归。 《雷兹姐妹 》 中展现的原
发生的背景, 印第安人往往是故事的主角, 读 住民恶劣的生活条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者常常可以从作品中体验到印第安人与白人的 例如法耶· 海弥尔认为该剧是 “海威的克里族
双重视角和两种文化的激烈冲突与碰撞 。 身份和原住民传统生活方式的真实再现 ”。① 有
《雷兹姐妹 》 ( The Sister Rez) 是海威的成 些学 者 则 注 意 到 了 该 剧 的 艺 术 特 色, 例 如 佩
名作,1986 年在加拿大首次上演, 是当前西方 尼·佩特隆认为该剧是 “悲剧与喜剧的喧嚣结
社会 中 极 富 影 响 力 的 原 住 民 戏 剧 作 品, 曾 获 合,充满了生活和梦想 …… 栩栩如生, 滑稽至
“多拉梅尔穆尔最佳新剧奖” ( Dora Mavor Moore 极”。② 其实,该剧不仅是生活状况的描写, 也
Award for Best New Play) 和 “弗洛依德斯查尔 不仅仅是剧作家高超表现艺术的展示, 更是强
斯奖” ( the Floyd S. Chalmers Award) , 并获得 烈民族意识和民族焦虑的表现。 在剧中, 代表
“加拿大总督奖 ” ( The Governor General’s A- 印第安民族神话传统的精灵 “那那布须 ” 反复
ward) 提名。 剧中讲述的是印第安克里族原住 出现,他既是印第安民族的创始神, 也是保护
民雷兹七姐妹在外来白人文化冲击下的种种表 神和丰产神, 是印第安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
现和处世态度。 由于气候极端、 地域偏远、 信 象征,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的神秘感, 也
息闭塞等多方面原因, 她们的生活似乎与现代 体现了印第安民众心中的民族意 识。 在 剧 中,
066 四川戏剧 SICHUAN DRAMA

神话故事与现实存在的对立, 象征着印第安传 那布须” 还多次在降临地球的时候杀死了那些


统文化与外来白人文化的碰撞, 是剧作家海威 对印第安人有威胁的陆地和水上凶猛怪物 。⑦ 可
的叙事策略和该剧的叙事中心, 反映出海威力 见,在印第安人的文化中, “那那布须 ” 保护
图通过神话叙事表达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深 他们,为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 是他们的祖先,
忧虑。 他们的创造神、庇护神和丰收神。
同时, “那那布须 ” 还象征着印第安人的
一、《雷兹姐妹 》 中的神话人物 “那 传统生活方式。 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主要生活在
那布须” 及其象征意义 北部高寒地区, 长期的刀耕火种和对大自然具
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戏剧情节主 有高度依赖性的渔猎生活方式形成了印第安人
要在人物的对话中展开。 虽然 《雷兹姐妹 》 看 的自然崇拜, 因而他们的民族图腾通常会具有
似将七姐妹的日常生活行为作为叙事主体, 戏 大自然的特征,剧中的 “那那布须 ” 便以鸟类
剧情节围绕她们的生活轨迹展开, 然而印第安 的外形存在, 反映了他们对于能够自由飞翔的
神话精灵那 “那布须 ” 却多次出现在读者或观 鸟类的崇拜和向往。 在一些部落中, “那那布
众面前,在七姐妹的对话中被反复提及, 她们 须” 甚至还会以兔子、 郊狼、 乌鸦、 蜘蛛等动
多次念叨 “ ‘那那布须 ’ 就要被遗忘了 ”,③ 我 物形象存在。 在尼采看来, 神话是人类的精神
“们的 ‘那那布须 ’”。 在舞台说明中, 海威也 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庇护所。 他认为
几次描述了 “那那布须 ” 的形象, 他是一个全 正是 “为 了 生 存, 希 腊 人 创 造 了 奥 林 匹 斯
身长着羽 毛 的、 类 似 于 海 鸟 类 的 精 灵。 那 么, 神”。⑧ 荣格则将神话归因为心理因素, 他指出:
“那那布须 ” 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印第安神话 “整个神话都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投射。”⑨ 神话
和传奇故事的描述, 他是印第安人的传奇文化 原型批评理论的建构者弗莱则指出: “神话意象
英雄,也是传 说 中 的 精 灵。 他 有 十 余 种 称 呼, 是一个神启式的、 一个完全隐喻的世界, 是人
有些部落称之为 “那那布卓” ( Nanabozho) , 有 类愿望的隐喻表现。” 瑏

可见, 神话作为人的思
些部落则称之为 “韦纳布卓 ” ( Wenebojo) , 等 想意识,是现实环境的反映, 以鸟类作为 “那
等。④ 造成其多种称呼的原因, 一方面缘于印第 那布须” 的原形, 反映了印第安人与大自然亲
安语言是口头语言, 各个部落在语言表达时在 近且高度依靠大自然生存的生活方式 。
发音 上 会 有 区 别; 另 一 方 面, 由 于 “那 那 布 此外, “那那布须 ” 还象征着印第安人幽
卓” 的故事在北美印第安人中广为流传, 在流 默开朗的民族性格。 在 《雷兹姐妹 》 中, “那
传过程中经过不同口头语言的传递, 也会产生 那布须” 也被称为恶作剧者 ( Trickster) 。 根据
发音的变异; 同时, 称呼的多种多样也缘自流 印第安 神 话 故 事, “那 那 布 须 ” 不 仅 做 好 事
传范围的广大,反映了 “那那布须 ” 在印第安 ———为印第安人提供生活的必需, 教会印第安
人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力 。 人捕食野兽和种植作物的技能, 还 会 捉 弄 人。
神话是远古时期人们对于难以解释的自然 他有类似于魔法师的功能, 能通过各种变化使
现象的想象和理解,⑤ 对于复杂的人类起源, 各 不明就里的观看者按照本能采取行动, 将人们
个神 话 体 系 中 通 常 都 有 类 似 于 基 督 教 “创 世 内心中的负面性格如自私、 贪婪、 好色、 奸诈、
纪” 的故事来进行解释。海威指出: “‘那那布 虚伪等展现出来。 但他却又具有美德、 忠诚与
须’ 在印第安神话中的地位是类似于基督神话 友谊,只是开一些不会带来伤害的玩笑, 瑡

通过
里耶稣的地位。”⑥ 在印第安神话中, “那那布 恶作剧带来的幽默、 滑稽效果, 给印第安人的
须” 首先是他们的创造神。他创造了印第安人, 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同时对普通民众具有一定
并且具有使自己或他人再生的神力 。那那布须 ” 的教化意义, 因此这样的神话故事同时也是寓
还是丰产神, 他不仅创造了印第安人, 还创造 言故事。对恶作剧者的接受和崇拜体现了印第
了动物 ( 飞禽走兽 ) 给他们为食, 创造了服饰 安人幽默开朗的民族性格。 将神的全能与人的
( 动物毛皮毛等 ) 给印第安人为衣, 同时, 他 欢乐合为一体,体现了神性和人性的高度统一。
赋予了植物的根茎美德 ( 草药 ) , 使它们能够 通常,由于作为原住民的少数族裔与自然
治疗疾病。 此 外, 他 还 是 印 第 安 人 的 保 护 神, 的关系更为紧密, 对于自然力有着更亲密的接
赋予了猎人猎杀野兽的能力。据神话传说,“那 触,因而与主体民族的神话故事相比, 少数民
戏剧关注 067

族神话系统更深地被打上了民族的烙印, 展现 民族叙事主题。
出本民族的独特特征。 “那那布须 ” 这一神话 二是将神话作 为 二 元 对 立 结 构 中 的 一 元 。
体系便具有印第安人独特的生活印记。 在基督 表面上看,剧中主要讲述的是雷兹姐妹们对于
教神话中也有上帝造人的故事, 但造人所用的 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白人世界生活方式的向往 ,
材料、造人的方式、 所造之人的生活方式却与 描述的是原住民生活的现状。 然而, 每当她们
印第安人的造人神话大不相同。 同时, 基督神 在着力描述外界生活的精彩、 想要对现在的生
话与印第安神话在神的形象描述上也迥然不同 , 活做出某种改变时, 她们又都会想起 “那那布
基督教的上帝是人形的神, 而 “那那布须 ” 却 须”。雷兹姐妹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 , 是因为
以动物形象存在, 各民族神的迥异外形反映了 “那那布须 ” 早已成为了原住民心中挥之不去
不同民族的文化认知, 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 的文化情结, 既是他们传统生活方 式 的 代 表,
活方式。可见, 神话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又是他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他们还没有
密切相关, 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和投射。 正是由 意识到的时候就已在他们的深层意识中生根发
于 “那那布须 ” 独立于其他民族神话的特征, 芽,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上升为 表 层 意 识。
在今天的印第安部落, 他已经成为印第安人传 于是造就了他们一方面想要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
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象征, 代表着印第安人的 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矛盾心态。
精神信仰和传统生活方式, 区别和独立于其他 用剧中人物菲洛梅纳的话来说就是: “这个地方
民族的文化系统。 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 你除不掉它, 它也除不
掉你”。在海威的笔下, “那那布须 ” 被放置于
二、从神话叙事到民族叙事 外来白人文化的对立面, 是原住民心中二元对
从一个民族的神话体系中, 人们往往能读 立中的一元,是二元结构得以保持平衡的一极。
出一个民族的起源、 民族发生的重要事件, 以 根据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 二元结构的两极
及该民族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而在少数民 相互依存, 一极有赖于另一极的存在, 关注其
族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文化的独特性, 神话有 中一极,就能联系到另一极。瑢

“那那布须 ” 与
着更加强烈的象征意义, 它们往往揭示了民族 白人文化形成的二元对立结构吸引了读者或观
的起源和发展, 象征着民族的精神存在, 是民 众的注意力, 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 成为了
族的图腾。 “那那布须 ” 在 《雷兹姐妹 》 中看 叙事的中心。
似并非海威的主要描述对象, 却起到了画龙点 三是在 《雷兹姐妹 》 中, 神话人物 “那那
睛的作用, 联结起了神话叙事与民族叙事。 在 布须” 运用了反复等修辞手法。 在戏剧中, 反
剧中,神话叙事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成为了民 复又称为复调。 其反复出现的目的 在 于 强 调,
族叙事中心。 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那那布须 ” 总是在关键
一是选取了具有高度民族传统文化象征意 的时候出现, 既强化了主题, 也彰显了民族叙
义的 “那那布须 ” 作为民族文化叙事的代表。 事的 目 的。 例 如 当 雷 兹 姐 妹 中 的 大 姐 佩 列 佳
印第安神话体系由北美印第安神话和南美印第 ( Pelajia) 神采飞扬地描述自己如果通过宾果游
安神话故事组成,南美印第安神话主要由玛雅、 戏得到一大笔钱, 就可以过上类似于白人的物
阿兹特克和印加三个神话体系构成, 而北美印 质生活之时,她却又不由地叹息一声: “我们的
第安神话则主要是原住民神话体系, 每个神话 那那布须”。在这里, “那那布须 ” 显然会引起
体系都有独立的主体,是多主体神话体系,“那 读者的注意。 又如当七姐妹之一的玛丽尔 · 艾
那布须” 只是众 多 神 话 主 体 之 一 的 神。 然 而, 德勒 ( MarieAdle) 正沉浸在对外来生活的遐想
“那那布须 ” 的神话故事在印第安人聚居区的 之时,她却看见了 “一只海鸟正在远远地看着
各个部落广为流传, 恰如上文所言, 他是众多 她,他长着白色羽毛,正在随风起舞”。 这个海
印第安人心中的创始神、 保护神和丰产神, 体 鸟也就是 “那那布须 ”, 他的出现或许只是艾
现了印第安人的民族性格、 文化内涵和生活方 德勒的一种幻觉, 是所谓的念由心生, 反映了
式,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以具有广泛接受度及 艾德勒的矛盾心理。而在戏剧的结局之际,“那
高度民族代表意义的神话人物作为神话叙事的 那布须” 又出现了, “他在佩列佳身后的屋顶
主题,更能代表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 突显了 上,随着锤子敲打钉子的节奏快乐地、 胜利地
068 四川戏剧 SICHUAN DRAMA

起舞”。 那 “那布须 ” 的反复出现, 毫无疑问 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伤害的同时, 也透露出


会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注意, 从而起到强化戏剧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焦虑。 长期生活在条件艰
主题的作用。 苦的聚居区, 原住民们也非常渴望 改 善 生 活,
在这里,神话人物 “那那布须 ” 作为印第 民族神话图腾虽然还会偶尔挂在嘴边, 但在白
安传统文化的象征, 看似神话叙事, 然而, 其 人物质文明的冲击之下, 却已显得 软 弱 无 力,
被放置于白人外来文化的对立面, 彰显了民族 有时甚至有着排斥的感觉。 例如当玛丽尔 · 艾
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其实质就是民族叙事。 通 德勒看 见 了 “那 那 布 须 ” 以 海 鸟 的 原 形 出 现
过选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神话人物作为叙事主 时,她竟然说道: “走开,你这个令人讨厌的东
题、运用二元对立的结构叙事方法和反复修辞 , 西,不要来这儿把事情弄糟, 你走开, 你觉得
海威巧妙地完成了从神话叙事到民族叙事的自 你是什么地狱? 还是圣灵?” 显然,艾德勒的心
然过渡,“那那布须 ” 成为了全文的叙事中心, 里也很苦闷,在代表着传统生活的 “圣灵 ” 和
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突出了民族叙事的目的。 代表着白人生活方式的 “地狱 ” 之间徘徊, 当
然她的这种苦闷也正是生活在保留地的绝大部
三、海威的文化体验与民族焦虑 分印第安人的苦闷。 其实, 雷兹姐妹们的忧虑
《雷兹姐妹 》 中的七姐妹一边对白人生活 正是剧作家海威的忧虑。 作为从原住民聚居区
极度向往, 渴望白人世界的文明生活, 一边却 走出来的学者,海威深知印第安人生活的苦难,
又不停地念叨着本民族的图腾, 在西方文明与 更能体会到外来白人文化对于印第安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之间的摇摆显现出他们对于民族存在 的侵蚀。一方面, 印第安人受到了白人物质世
的焦虑。印度安人本是加拿大这片土地上的主 界的诱惑, 渴望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 另一方
人,在 17 世纪法国和英国人进入美洲后,终究 面,印第安人的思想观念受到白人生活方式的
不敌由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白人军队, 逐渐被 侵蚀,在生活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生
驱赶 至 了 北 部 寒 冷、 荒 凉 的 所 谓 “保 留 地 ” 活方式对他们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许多印第安
( 聚居区) 生活, 白人则占有了南部温暖而适 人的传统正在丧失。 而文化传统正是一个民族
合生存发 展 的 广 大 地 区。 根 据 1876 年 出 台 的 的标志之一, 丧失了民族文化传统, 意味着民
《印第安人法 》, 印第安人必须居住在贫瘠、 狭 族特征的消失。 这种现象日渐引起了有识之士
小的 2250 个 “保 留 地 ” 上, 凡 不 居 住 在 这 些 们的关注, 近年来, 民族存在的问题成为了社
“保留地” 的原住民一律被称为 “不合作者 ”。 瑣

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自然也引起了海威对于本
在 “保留地 ”, 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 以及生 民族发展的思考。 在对 “那那布须 ” 进行介绍
产生活方式的落后, 原住民聚居区的生活越来 时,海威这样说:
越困难。这便是剧中七姐妹对外界的生活条件
十分渴望的原因, 也是他们想要通过宾果游戏 一些人说当白人到来之后, “那那布
这一不切实际的赌博方式致富的原因。 七姐妹 须 已经离开了这片大陆,但我们相信他仍

们对于白人生活方式的向往和通过宾果游戏致 然在这儿,在我们中间,只是稍为有点糟糕
富的虚幻想法和行为反映了原住民生活的窘迫 的是他改变了外表,以其他的伪装出现,没
状况,也反映了白人文明对于原住 民 的 冲 击, 有了他,没有了这个人物的精神———印第安
同时还反映了白人的入侵对于原住民所造成的 人的核心,印第安文化将永远消亡。瑥

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伤害。 对于这一点, 加拿大


一些有识之士也有所认识,例如在 2008 年加拿 在这 段 文 字 里, 海 威 阐 述 了 以 “那 那 布
大总理哈珀向原住民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 须” 为代表的印第安神话的重要性, 它显然就
伤害道歉之后, 该国著名作家扬 · 马特尔曾向 是印第安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通过对民族
他推 荐 了 《雷 兹 姐 妹 》 这 部 剧 作, 并 指 出, 图腾的书写, 海威一方面希望外界或者是本民
“一次道歉是朝真正弥合与和解迈出的第一步, 族的人们更多地记住自己民族的图腾, 另一方
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融合, 还有待更多 面,也希望通过神话故事的书写, 向世界表达
的了解”。瑤

自己的民族焦虑。 在剧末, 海威通过舞台说明
然而 《雷兹姐妹 》 在向世人展示了原住民 描述道: “那那布须 ” 以海鸟的形式又回来了,
戏剧关注 069

他降落在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看见到他的、 正在 ③文中剧本译文均为本文作者自译,此后只
钉补屋顶的佩列佳的身后, 并随着锤子敲打钉 标明 页 码, 不 再 另 行 加 注。 参 见 Toomson High-
子的节奏快乐地、 胜利地起舞。” 在这里, “快 way. The Rez Sitrs. Markham: Fifth House
乐地、胜利地 ” 这类词语的运用, 表明海威显 Ltd. 1988.
然是表达出一种象征和愿望, 那就是传统民族 ④⑦ 瑡 Hodge,Webb,ed.“Nanabozho and the

文化能在印第安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地传承, 传 Algonquin Story of the Creationof the World. ” Hand
统精神能够在印第安人心里深深扎根, 战胜外 - book of Indians of Canada. Ottawa: the Geograph-
来白人文化的诱惑。 ic Bo rd of Canada, 1913, p. 632, p. 331,
p. 335.
⑤[英]艾恩斯: 《神话的历史》,杜文燕译,
结语
希望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 页。
《雷兹姐妹 》 中, 原住民 雷 兹 七 姐 妹 日 常
⑥ 瑥 Highway,Tomson. “A Note on Nan bush. ”

生活的描写看似戏剧的叙事主体, 其实却是神
The Rez Sisters. Calgary: Fifth House, 1998,
话叙事的铺垫。神话精灵 “那那布须 ” 在剧中
P. XII.
反复出现, 作为印第安克里族的创造神、 保护
⑧[德]尼采: 《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
神和丰产神, 他是民族的象征, 也是民族传统
联书店,1986 年版,第 12 页。
文化的象征, 在剧中起到了画龙点 睛 的 作 用, ⑨C. G. Jun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并且由于被放置在白人生活的对立面, 在外来 Jung. ( Vol. 6 )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白人生活与原住民传统生活的二元对立中起到 Pres ,1969,p. 152.
了强调的作用, 成为了叙事的中心。 在外来白 瑠[加]诺思洛普·弗莱: 《批评的解剖》,陈


人文化的挤压之下, 北美印第安传统民族文化 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50 页。
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逐渐被遗忘。 剧作中的妇 瑢 Saussur,“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女们一面带着惋惜之心念叨着自己的民族图腾 , Linguistics. ” ed. Zhang Zhongzhai,Selectiuv Read-
一边却又被来自白人世界的物质生活方式所吸 ings in 20 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y. Beijing:
引,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犹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豫、徘徊,但似乎却更偏向于外来白人的生活 2007,p. 158.
方式,民族图腾的力量显得愈发苍白无力。 其 瑣[加]罗伯特·博斯韦尔: 《加拿大史》,裴


实,克里族民族神话故事的书写, 一方面反映 乃循等译,中国出版集团,2006 年版,第 102 页。
了原住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 瑤[加]扬·马特尔: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


伤害,一方面也反映了剧作家海威对于民族存 么》,郭国 良、殷 牧 云 译,译 林 出 版 社,2014 年
在和民族精神的焦虑, 神话叙事在这里成为了 版,第 11 页。
他表达内心焦虑的表意工具。
刘明录, 博士,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教授。
① Hammil, Faye. Canadian Literature: Edin- 本文为 2015 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
burgh Critical Guider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 目 “加拿大当代原住民文学中的身份意识与民
- sity Pes Ltd. 2007,p. 45. 族想象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② Pretrone,Penny. Native Literature in Cana-
da: From the Oral Tradition to the Present. Toronto: 责任编辑: 高山湖
Oxfrd UP,1990,p. 17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