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及其服役状态

校准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008218.6

申请日: 20220105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

司,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工业园区 A 区兴圆 10 路 669 号

发明人: [伍大成, 翁金福, 吴小俊, 王雷, 王剑明, 陈进, 陈迁, 段银龙, 邹

贻军]

主分类号: G01L5/16

公开(公告)号: CN114166401A

公开(公告)日: 20220311

代理机构: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游诚华]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114166401A
(45)申请公布日 20220311
(21)申请号 CN202210008218.6

(22)申请日 20220105

(71)申请人 [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
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工业园区 A
区兴圆 10 路 669 号

(72)发明人 [伍大成, 翁金福, 吴小


俊, 王雷, 王剑明, 陈进, 陈迁, 段银
龙, 邹贻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
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游诚华]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及其服役
状态校准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
装置及其服役状态校准方法,涉及受力监
测/检测领域;测力装置,包括顶推座和
底座,所述顶推座下端设有顶推槽,所述
底座活动插设在所述顶推槽内,所述底座
和所述顶推槽槽底之间设有顶推机构,由
于底座上端活动插设在顶推座下端的顶推
槽内,可通过底座上端侧壁抵触顶推槽侧
壁,提供水平的支撑力,能够对桥梁端部
提供较大的侧向力,以提高桥梁端部调高
过程中的稳定性。服役状态校准方法,能
够准确的校准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
态。

1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推座(1)和底座(2),所述顶推
座(1)下端设有顶推槽(11),所述底座(2)活动插设在所述顶推槽(11)内,所述底座(2)
和所述顶推槽(11)之间设有顶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机构包括
两顶推楔块(3),且两所述顶推楔块(3)的间距可变,通过改变所述顶推楔块(3)的间距
调节所述顶推座(1)和所述底座(2)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顶推楔块(3)
间设置有驱动器(4),所述驱动器(4)两端与对应的所述顶推楔块(3)固定连接,以通过
驱动器(4)驱动两所述顶推楔块(3)相对远离或靠拢。
4.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顶推楔块(3)
之间设有第一测力传感器(5),所述第一测力传感器(5)用于采集两所述顶推楔块(3)间
的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侧壁与
所述顶推槽(11)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测力传感器(6)。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力传感
器(5)和所述第二测力传感器(6)原理为电阻应变式、光纤光栅式、振弦式中的至少一
种。
7.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基于权利要求 1-6 中任意一项所
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第一测力传感器(5)和第二测力传感器(6)的数据,获取测力调高装置调
节前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
S2:给测力调高装置的顶推楔块(3)施加水平或者侧向力,使得测力装置高度改变,
并获取高度改变时或者暂停改变时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值;
S3:根据所述顶推楔块(3)所受力的力学平衡关系,得出轴向力、摩擦系数与所述
顶推楔块(3)倾斜角度、水平力或侧向力的关系式;
S4:根据步骤 S1、S2 获取的的水平或侧向力值及步骤 S3 中的关系式,求解出测
力调高装置的轴向力值。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顶推座(1)上升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T 升 为顶推座高度上升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F 为测力装置的轴向合力,
F H 为装置侧向力在轴向引起的摩擦力,
μ 1 为顶推楔块(3)与顶推槽(11)槽底间的摩擦系数,
μ 2 为顶推楔块(3)与底座(2)间的摩擦系数,

2
θ 为顶推楔块(3)斜面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顶推座(1)下降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T 降 为顶推座高度下降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3
说 明 书
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及其服役状态校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力监测/检测领域,包括土木结构,机械装备等工程领域,具体涉及
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及其服役状态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测力装置与支座用于测定结构间传力构件的受力,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
是在桥梁工程领域,支座作为桥梁结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主要传力构件,支座受力
的变化可很大程度上反应桥梁的整体服役情况,实现桥梁支座竖向反力监测数据的采
集,可为桥梁的健康监测提供技术依据。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建设逐年增加 ,
对桥梁支座竖向静载和动载的监测对桥梁的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楔形调高测力装置内的传感器,由于受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其监测数据
会发生漂移,因此需进行定期校准(标定),现有测力装置均无法进行服役状态下的现
场校准(标定),其无法满足国家计量法数据溯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桥梁调高装置无法提供较大的侧向支撑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及其服役状态校准方法,能够对桥梁端部提供较大的侧向力,
以提高桥梁端部调高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性提供了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包括顶推座和底座,所述
顶推座下端设有顶推槽,所述底座活动插设在所述顶推槽内,所述底座和所述顶推槽
之间设有顶推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由于底座上端活动插设在顶推座下端的顶推
槽内,除了能够提高轴向的支撑力、侧向的摩擦力外,还可通过底座上端侧壁抵触顶
推槽侧壁,提供水平的支撑力。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测力调高装置,能够对桥梁端部
提供较大的侧向力,以提高桥梁端部调高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两顶推楔块,且两所述顶推楔块的间距
可变,通过改变所述顶推楔块的间距调节所述顶推座和所述底座的间距。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顶推楔块间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两端与对应
的所述顶推楔块固定连接,以通过驱动器驱动两所述顶推楔块相对远离或靠拢。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顶推楔块之间设有第一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测力
传感器用于采集两所述顶推楔块间的作用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侧壁与所述顶推槽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测力传感器。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测力传感器的原理为电阻
应变式、光纤光栅式、振弦式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基于上
述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4
S1:根据第一测力传感器(5)和第二测力传感器(6)的数据,获取测力调高装置调
节前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
S2:给测力调高装置的顶推楔块(3)施加水平或者侧向力,使得测力装置高度改变,
并获取高度改变时或者暂停改变时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值;
S3:根据所述顶推楔块(3)所受力的力学平衡关系,得出轴向力、摩擦系数与所述
顶推楔块(3)倾斜角度、水平力或侧向力的关系式;
S4:根据步骤 S1、S2 获取的的水平或侧向力值及步骤 S3 中的关系式,求解出测
力调高装置的轴向力值。
本发明提供的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能够准确的校准抗震
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
具体而言,当所述顶推座上升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T 升 为顶推座高度上升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F 为测力装置的轴向合力,
F H 为装置侧向力在轴向引起的摩擦力,
μ 1 为顶推楔块与顶推槽槽底间的摩擦系数,
μ 2 为顶推楔块与底座间的摩擦系数,
θ 为顶推楔块斜面的倾斜角度。
具体而言,当所述顶推座下降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T 降 为顶推座高度下降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F 为测力装置的轴向合力,
F H 为装置侧向力在轴向引起的摩擦力,
μ 1 为顶推楔块与顶推槽槽底间的摩擦系数,
μ 2 为顶推楔块与底座间的摩擦系数,
θ 为顶推楔块斜面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由于底座上端活动插设在顶推座下端的顶
推槽内,除了能够提高轴向的支撑力、侧向的摩擦力外,还可通过底座上端侧壁抵触
顶推槽侧壁,提供水平的支撑力。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测力调高装置,能够对桥梁端
部提供较大的侧向力,以提高桥梁端部调高过程中的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的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能够准确的校准抗
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
附图说明

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
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测力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顶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顶推座,11-顶推槽,2-底座,3-顶推楔块,4-直线驱动器,5-第一测力传感器,
6-第二测力传感器,7-支撑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
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
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
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
“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
“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
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
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
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以是可拆卸
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以通过中间
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实施例 1

6
结合图 1 和图 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包括顶推座 1 和底
座 2,所述顶推座 1 下端设有顶推槽 11,所述底座 2 活动插设在所述顶推槽 11 内,所
述底座 2 和所述顶推槽 11 槽底之间设有顶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推机构包括两顶推楔块 3,且两所述顶推楔块 3 的间距可
变,通过改变所述顶推楔块 3 的间距调节所述顶推座 1 和所述底座 2 的间距。
具体的,两所述顶推楔块 3 间设置有直线驱动器 4,所述直线驱动器 4 两端与对应
的所述顶推楔块 3 固定连接,以通过驱动器 4 驱动两所述顶推楔块 3 相对远离或靠拢。
对于驱动器 4 可以是液压缸、气压缸、螺旋千斤顶等可直线驱动的动力输出装置。
其中,两所述顶推楔块 3 之间设有第一测力传感器 5,所述第一测力传感器 5 用于
采集两所述顶推楔块 3 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时,所述底座 2 侧壁与所述顶推槽 11 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测力传感器 6,第二测
力传感器 6 用于检测底座 2 侧壁与顶推槽 11 之间的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力传感器 5 和所述第二测力传感器 6 的原理为电阻应变式、
光纤光栅式、振弦式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由于底座 2 上端活动插设在顶推座 1 下端
的顶推槽 11 内,除了能够提高轴向的支撑力、侧向的摩擦力外,还可通过底座 2 上端
侧壁抵触顶推槽 11 侧壁,提供水平的支撑力,能够对桥梁端部提供较大的侧向力,以
提高桥梁端部调高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 2
基于实施例 1 所提供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震型测力调
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第一测力传感器 5 和第二测力传感器 6 的数据,获取测力调高装置调节
前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
S2:给测力调高装置的顶推楔块 3 施加水平或者侧向力,使得测力装置高度改变,
并获取高度改变时或者暂停改变时传感装置的水平力或侧向力值;
S3:根据所述顶推楔块 3 所受力的力学平衡关系,得出轴向力、摩擦系数与所述
顶推楔块 3 倾斜角度、水平力或侧向力的关系式;其中水平或侧向力包括两部分:顶
推楔块 3 中间传感器监测的水平或侧向力,装置顶推座 1 与底座 2 之间侧向力;
S4:根据步骤 S1、S2 获取的的水平或侧向力值及步骤 S3 中的关系式,求解出测
力调高装置的轴向力值。
具体而言,当所述顶推座上升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当所述顶推座(1)下降时,测力装置的受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T 升 为顶推座高度上升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T 降 为顶推座高度下降时顶推机构所受的侧向力,

7
F 为测力装置的轴向合力,
F H 为装置侧向力在轴向引起的摩擦力,
μ 1 为顶推楔块 3 与顶推槽 11 槽底间的摩擦系数,
μ 2 为顶推楔块 3 与底座 2 间的摩擦系数,
θ 为顶推楔块 3 斜面的倾斜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校准方法,综合了顶推座上升或下
降时顶推座与底座间的摩擦力,能够准确的校准抗震型测力调高装置服役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8
说 明 书 附 图

9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