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诗经·秦风·蒹葭

组员:蔡健一,范孝宏,陈大庆
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

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

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

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创作背景: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
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
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
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
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
人怀疑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诗,当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
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
人而竟不得见之作。这一个人是谁呢?他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
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
者诗人自己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抑或是我们把它简单化、庸俗化,
硬指是爱情诗,说成诗人思念自己的爱人呢?解说纷歧,难以判定。”
诗歌形式:采用了叠句的形式,每章前
两句以蒹葭起兴,后六句抒情写人。

分类:爱情
意象: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

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

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

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

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

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事实的虚化、意象的

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

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表达的内容:
《秦风》中的一些篇章往往激荡着一种西北边鄙的慷慨悲壮的
声音,“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成为它的典型音调。而《秦风·蒹
葭》这首表现男女恋情的诗歌,却脱尽黄土高原的粗犷沉雄气
息,将人们带到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境
界之中。它是《秦风》中引人注目的别调,也是古代爱情诗的
绝唱。
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