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鏡像的迷思

文/林宣安 台中市自然科輔導團

一、迷思 二、明確的條件
物理教室

「照鏡子」,這件事情幾乎在我們 科學現象的敘述和一般口語與或文
身邊每天不斷的重覆發生,若我們問一 學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條件的
下周圍的親朋好友這件「再平常不過的
事」;『鏡子裡面的人是否和你一模一
鏡像的迷思

樣?』,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如
此「當然不一樣!我臉上的痣在左邊;
鏡子裡面的人痣在右邊,我們兩個左右
相反,所以不一樣。」
這幾乎已經成了我們所認知的平
面鏡成像特質的標準答案;「鏡子裡面
的像和我們左右相反」,包含幾乎所有
的教科書都是這樣形容(南一版、康軒
版、翰林版,光學單元)。但,這樣的
敘述真的適當嗎?

圖1 這是左右相反的像嗎?

18
SCIENCE 科學研習
STUDY MONTHLY No.50-3

說明必須明確且統一。大家先看圖1的 邊。也就是說,當參考點(形容者本身
照片,你會形容這是左右相反嗎? 面對的方向)改變的時候,方位的敘述
當然,很多人也許會覺得這是故意 也會跟著改變,這樣的敘述方式就變成
找碴,但卻是科學敘述當中一個很重要 沒有參考價值了。
的概念,當我們敘述一個平面鏡的鏡像
特質的時候,必需先確認物體與平面鏡
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一般在沒有特別
強調的情況之下,通常
都是指物體(人)和鏡
子為平行的關係,而非
圖1是垂直的關係。先確
認了這個條件,我們才
能繼續討論下去。
以下的所稱呼的
「鏡像」,就都是以物

物理教室
體(人)和鏡子為平行
設置所產生的虛像來討
論。
圖2 硬幣在人物甲的左邊。

鏡像的迷思
三、何謂左右?
要能夠正確的敘述
位置,最重要的是確定
參考點。一般我們在敘
述一個方位,經常會習
慣用左右來形容,但左
右的形容,其參考點是
以形容者的角度為出發
點。如圖2~3所示,硬幣
是在人物甲的左邊,但
硬幣不動的情況下,對
人物乙而言,卻是在右 圖3 硬幣在人物乙的右邊。

19
當我們『面對鏡子舉起左手』; 四、鏡像和物體是否為左
我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面對鏡子
右相反?
(假設為北方);而鏡子裡面的人,我
們通常都會說是舉起右手,這是從鏡子 如同教科書中的敘述,我們先假設
裡面那個人的角度(面對南方)來形 鏡像和物體是左右相反,來做一個簡單
容(如圖4)。參考點變了,敘述當然 的操作實驗。
也會跟著變,但,重點是我們舉起左手 1.我們利用黏土和不同顏色的吸
的那個方向,和鏡子的人舉起右手的那 管,先作出空間的三個不同方
個方向,是否是同一個方向?還是不同 位(X_紫色、Y_橘色、Z_黃色
方向?重點應該在於方向是否改變,而 三個軸向),稱為「方位指標
非左右是否不同。若真要以左右形容, 一」。
就必須讓形容者本身的角度(面對的方 2.將作好的方位指標一置於正前
向)不改變,才可以客觀的來敘述。 方,再作出一個和方位指標一左
右相反的「方位指標二」,(也
就是X軸的方向改變,Y軸和Z軸
物理教室

的方向不變)。
3.試試看,當我們面對方位指標
一,再將方位指標二置
於前方當作方位指標一
鏡像的迷思

的鏡像,這會是方位
指標一的鏡像嗎,如圖
5?(也就是說,假設
指標一和指標二中間有
一面鏡子,而指標二為
指標一的鏡像)。

圖4 人與鏡像所舉起的手都在西邊。

20
SCIENCE 科學研習
STUDY MONTHLY No.50-3

結果應該很清楚,指標二絕不可能 所看到的鏡像,稱作「方位指標
是指標一的鏡像,這該如何解釋?要不 三」。
是成像原理錯了,就是我們的左右相反 2.將方位指標三放在指標一紫色吸
的鏡像(指標二)作錯了,不然就是鏡 管前方的位置(也就是假設鏡
像根本不是左右相反。 像的位置),請問你會如何形容
指標三(鏡像),和指標一(物
五、鏡像和物體為前後相 體)的相對位置關係?你還會用
反 左右相反來形容嗎?如圖6。
如上所作的實驗,我們再下另一道
指令。
1.將方位指標一放在正前方,假設
在紫色吸管處放置一個與你(指
標一)平行的平面鏡,請作出你

物理教室
鏡像的迷思

圖6 鏡像反射也可以呈現出前後相反之效果。

圖5 這是鏡像嗎?

21
指標一的橘色吸管假設朝向南方 質為「上下顛倒,左右相反」。這是所
(後方),紫色朝向東方(右方),黃 有教科書的標準說法,但在經過上面我
色朝向上方;此時鏡像(指標三)的 們的討論之後,是否還會有人對這樣的
位置變成橘色吸管朝向北方(前方), 說法保持懷疑呢?賣個關子,先作個實
紫色朝向東方(右方),黃色朝向上方 驗。
(在形容者不改變自身的座標的情況 1.我們利用LED燈排成一個F字型
下,來述敘兩者的方位)。此時我們描 (註)當作光源,如圖7。當此
述物體和鏡像的左右方向,是在形容者 光源透過凸透鏡產生實像時,依
的角度(面對的方向)沒有改變的情況 教科書的敘述「成像的性質為上
下來描述,如此才是客觀的描述。 下顛倒,左右相反」,請畫出螢
幕上所呈現的圖形。
六、再來一個左右相反  是 ?還是 ?
在透鏡成像的單元中,當物體的位
置位於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外,成像的性
物理教室
鏡像的迷思

圖7 F型LED光源。 圖8 經過凸透鏡在牆上所呈現的實像。

22
SCIENCE 科學研習
STUDY MONTHLY No.50-3

2.我們實際來實驗看看,結果如圖 因此,形容者必須皆以面北的方
8。和你的答案相同嗎? 向,來說明「光源」和「成像」的方
相信一剛開始,許多人的答案會 位,這樣才是客觀的描述方式。因此光
是 ;但結果是上下顛倒,左右卻沒有 源的形狀不是F,而應該是 ,成像為
相反(光源缺口朝右,成像缺口也朝 ,當然就符合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
右),難道教科書又寫錯了嗎? 敘述了。如圖9~10。
仔細想想,當我們面對光源時(假
設方向為朝南),光源的形狀的確為
七、結語
F,但我們觀察螢幕上的成像時,卻又 科學是一門變動的學問,唯有不斷
將我們自己的方位面對北方,當然所描 的修正,才能真正的進步。
述出來的「左右」,又回到一剛開始我 這些「小問題」或許對大部分的民
們所犯的錯誤;「要以左右形容,就必 眾來說,只有「吹毛求疵」四個字可以
須讓形容者本身的角度(面對的方向) 形容,但描述科學必須精確,並依據所
不改變,才可以客觀的來敘述」。 採用的參考座標理解,以免混淆。

物理教室
註:有關本文教具相關說明與製作方式
請參閱林宣安(2006):進士!近
視?,科學研習月刊,第45卷第3
期。

鏡像的迷思

圖9 面朝北觀察,光源為 。 圖10面朝南觀察,光源為 。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