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裨 治 文 与 《中 国 丛 报》

仇 华 飞

裨治文 ( E.C.Bridgeman) 是美国认识、 研究中国的先驱者,他凭借在中国传教的经历,


以 《中国丛报》 ( Chinese Repository) 为工具,介绍中国政治、 经济、 社会和文化,宣传中华
文明。 与早期欧洲汉学研究相比,美国人研究中国起步较晚,但早期欧洲汉学研究有其明显
局限性,它们主要关注中国的历史、 文学和语言等,而裨治文等人对中国的研究从一开始就
注重研究中国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并且将它们与美国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考察。 这种特
点被不少中外学者视为是美国汉学研究与欧洲汉学研究的 “截然不同的特征”① 。

一 马礼逊与裨治文来华

1807年1月,英国 “伦敦会” 派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 ( Robert M orrison) 前往广州,揭


开西方基督教在中国传教事业的序幕② 。 马礼逊东行并非一帆风顺,原先他打算乘东印度公司
船只前往广州,但东印度公司严禁其商船装带传教士到东方,甚至宣称他们 “既不愿为基督
教传教士提供免费船位”,“也不愿看到传教士在他们管辖的范围内活动”③ 。 马礼逊取道美国
后,美国各方对他的到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国务卿詹姆士·麦迪逊 ( James M adison)
亲笔写信给美驻广州领事爱德华·卡林顿 ( Edw ard Carrington) ,指示他 “尽一切可能为这位
英国传教士提供方便”④ 。 马礼逊离开英国前,“伦敦会” 要求他 “编写一部全面、 准确和前所
未有的中文词典”,将 《圣经》 翻译成中文,“使这部经典在三分之一人类传播”⑤ 。
马礼逊在广州期间,他始终没有忘记美国政界、 教会和商人对他 “事业” 的支持和帮助。
他多次吁请美国教会派传教士来广州,同一些热情支持传教事业的美国商人保持密切关系。
1827年11月,马礼逊和美国纽约商人、 广州同孚洋行经理奥立芬 ( D.W.C.Olyphant ) 一
起,向美国国内差会组织发出呼吁,要他们派遣传教士前往中国⑥ 。 奥立芬还慷慨允诺承担美
部会来华传教士旅费及一年生活费。 美国 “海员之友社”、 “美部会” 最先做出回应,决定派
遣传教士前往中国⑦ 。 美国国内其他一些差会组织也纷纷响应。 这些美国海外传教组织经常在
刊物上刊载马礼逊发自中国的通讯报导,并且资助马礼逊印发 《圣经》。1820年,美部会聘请
马礼逊为通讯委员,次年,“美国圣经会” 以圣经一部赠送马礼逊,以示敬意。
1829年9月23日,裨治文接受美部会差遣,与 “海员之友社” 传教士雅裨理 ( David
A beel) 一起,前往中国广州。 在奥立芬的安排下,裨治文和雅裨理住在黄埔港的美国商行内,
马礼逊帮助他们熟悉广州情况,很快,马礼逊就和他们成为密友。 裨治文为了实现其传播基
督教福音、 了解中国的理想,决心 “立意传道,方旷览诸俗,以验生平所学之是,兼以予所
见所闻者,播之异土”⑧ 。 他认真研习中国文字和语言,对此马礼逊全力支持,除介绍自己的
中文老师帮助裨治文学习中文外,还推荐他的助手梁发协助裨治文工作⑨ 。
裨治文到广州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没有改变,虽然环境较马礼逊初来时有所改善,但
46
外国人的活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 裨治文并没有因中国的禁教政策而放弃信念,他极力为基
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奔走。 裨治文在广州努力传教,在马礼逊的倡议和鼎力支持下,裨
治文和欧美来华传教士一道于1832年5月创办 《中国丛报》,裨治文被推选担任该报主编,直
至1847年迁居上海为止1
0 。 裨治文把 《中国丛报》 作为研究中国的重要工具,发表了大量研

究中国的文章,被美国学界称为 “来华传教之父”、 “研究中国学的开山鼻祖”1 。

二 《中国丛报》与汉学研究

《中国丛报》 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提供很大便利1
2 。 《中国丛报》 又称 《澳门月报》 或 《中华

丛刊》,发行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 欧美和东南亚国家读者为主要对象,以介绍中华
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1
3 。 《中国丛报》 于1832年5月创刊,1851年8月停刊,前后20年,刊
出20卷 ( 每月1期,每年1卷) ,是当时西方学者研究汉学的重要资料来源。
作为 《中国丛报》 主编,裨治文在创刊号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 《中国丛报》 出版的宗
旨: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向海外报道中国各方面情况以及她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给中国带
来的影响。”1
4 可见,认识中国、 了解中国是创办者的主要目的。

裨治文熟悉中文,精通中国历史文化。 他将中国的许多古代典籍翻译成英文后,刊登在
《中国丛报》 上。 他既是该刊主编,又是主要撰稿人,先后在该刊上发表文章350余篇1
5。 通

过该刊,他试图让西方世界广泛了解中国各方面的情况,甚至包括了解中国气象、 土地、 江
河流域的生产以及自然资源;了解中国商业的过去和现状;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如
统治者与百姓、 丈夫与妻子等关系1
6 。 为了突出办刊特色,他还在创刊号上概括地提出刊物研

究的4个方面: 1.有关中国自然经济、 地理位置的情况;2.中国的商业发展情况,特别是中


外通商贸易情况;3.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内容包括: 中国的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历史、 法律等;4.研究中国的宗教事业的发展状况1
7 。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帮助西方尽

快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接受基督教文明,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 思想意识形态,为他所想象
的建立 “平等” 的中外关系打下基础1
8 。 这也是裨治文等欧美来华传教士和商人创办 《中国丛

报》 的指导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丛报》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很大变化。 版面形式多样,栏目丰
富多彩,有关中国宗教、 儒家文化、 道家哲学思想以及中国文学名著、 书评、 文艺杂谈、 地
方风土人情、 古代近代中国的名人逸事,甚至是中国各地名川山河、 行政区域划分都作了详
细的报道和论述1
9 。 其文章和报道,基本上与事实相符。 尤其是裨治文对 “有关各类问题之研

究,多引证中西典籍,态度认真,立论持平”2
0 。 一个鲜明的例证是,在评价中国古典文学名

著 《红楼梦》 时,裨治文以 《中国妇女缠足习俗的起源与影响》 为题写到: “在中华民族及其


家庭风俗中,能找到表明他们违反伦理制度的足够证据。 这是邪恶的做法,不仅人民的思想
被歪曲了,而且他们的肌体也弄得畸形了。”2
1 这里,不仅表明裨治文个人对当时中国的旧风陋
规极为不满,并由表及里、 一针见血地点出已行之千年缠足之风的危害性,而且更体现出他
对中国文学名著中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准确把握。
在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发展历史时,裨治文在 《中国丛报》 上给予多方面的、 积极的
评价。 他指出: “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代的文人学士就不知疲倦地在探索诗歌、 散文、 词曲的
创作真谛,使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能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许多作品的思想精华得
47
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2 对南宋时期杰出文学家苏东坡和26卷本新词集,该刊更是大加推
崇,称其为 “思想艺术与文学作品完美结合的典范”2
3 。 还从不同侧面对孔子的教育思想、 武

则天的历史功过、 罗贯中小说 《三国演义》 的历史价值、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理想与目标等


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在向欧美介绍学好中文的窍门时,《中国丛报》 刊登署名文章,提出学习中文时要注意的
问题,如 “什么是学习的最好方法?怎样才能记住汉字的拼写?学习口语的最佳方法是和中
国人生活在一起还是聘请中文教师授课等”2
4 。 为当时陆续不断来华的欧美传教士提供学习中

文的有益启示。 关于汉字拼音问题,《中国丛报》 曾提出汉字拉丁化表音法的主张,建议用各


种不同的汉字拉丁化的方案,以求 “采用一种完善的和统一的表音法作标准,使将来关于中
国语言和民族的所有著作都能够得以统一”2
5 。 茶叶是中国的特产,英文 “tea” 的发音来自于

福建方言2
6 。 《中国丛报》 中除了对中国茶叶的各种名称、 出产地区以及海外出口情况作详细

报道外,还经常发表文章论述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和饮茶文化,对远自东晋、 近到清代各个时
期 将茶叶作为奢侈贡品,供皇亲国戚品尝的宫廷文化作细致的描述。 对茶的历史 《中国丛
报》 也颇有研究,认为,史书上最早出现在东晋时的茶叫 “茗”,唐代时称为 “荼”,到清朝
时才真正使用茶这个字2
7 。 在介绍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的同时,传播了东方文明。

三 《中国丛报》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丛报》 共发表各类文章共1378篇,其中涉及中国的文章占90%。 作为主编的裨治


文试图将有关中国的大量的信息传向西方,使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在马可·波罗、 利玛窦的基
础上大大提高一步。 和其他长期居住在中国的传教士一样,裨治文在华30年,他认真学习汉
文,潜心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悉心研究。 从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到地方的各级
官吏;从统治阶级的法典到秘密社会的教规;从孔孟之道、 儒家学术到三字经、 百家姓、 千
字文以及下层社会流行的歇后语;从古典名著到民间传说,《中国丛报》 都作了大量的报道和
评论,有助于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 “开文学之路,除两地之坑堑”2
8 的作用。

《中国丛报》 文章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介绍中国国情为主,另一种是时事报道与评


论性文章。 鸦片战争前,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情形不太熟悉的情况下,有关中国的报道不免
有失实之处,如 《广东记事报》 ( T he Canton Register) 说广州有座长5940尺、 宽104尺的大
桥;中国的山与山之间有成千上万的桥,中国南部某古城即有12000座桥2 9 。 这种过分的夸张,

在 《中国丛报》 上很少出现。 裨治文等人的 “办刊态度相当严谨,有一种学者的风度,在创


刊词中即表明此种态度。 他们对当时人的贡献是真实的报道,自然会发生很大的影响”3
0。 卫

三畏也是 《中国丛报》 的主要撰稿人,1877年他最后一次离开上海时,传教士们对他说: “你


身为编辑、 著作家、 辞典编辑者,你广博而精密的学识,慷慨而辛勤地传授于人,使我们和
所有学习中国历史与中国语文的学生们,永远感激不尽。”3
1 可见 《中国丛报》 影响之大非同一

般。
由于 《中国丛报》 的创办人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无不代表欧美资产阶级的利
益。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丛报》 刊登不少文章,公开为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政策辩护,
不断发表支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言论,与 《中国丛报》 办刊宗旨相违背。 在宣扬基督教文
化方面,《中国丛报》 极力颂扬基督教文明的优越性,为西方国家对华进行文化侵略歌功颂德,
48
这是必须批判的。 不过,《中国丛报》 也刊登许多批评鸦片贸易不道德的文章,甚至直接指责
英国政府 “鸦片贸易的自私、 罪恶的目的”3
2 ,告诫美国商人不要步英国人的后尘。

从裨治文和他对中国问题研究取得的成就看,《中国丛报》 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应该得到肯
定。 作为传教士,裨治文标榜自己有崇尚 “异教徒也是上帝支配的大家庭中的兄弟” 的博爱
之心;如果这真是出自他的内心,那么他办报的主观动机是既想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为西方
和美国学者研究汉学提供便利;又想让中国人早点接受基督教文化,接受基督教教义,成为
上帝的信徒。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丛报》 在推动基督教教化运动的同时,对传播汉学起到
了独有的连带作用。
裨治文作为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和研究汉学的专家,一方面,他所创办的 《中国丛报》 为
国外汉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裨治文毕竟代表着美国人的价值
观,从他后来代表美国参与中美 《望厦条约》 谈判可以看出,研究中国、 了解中国实际上是
为裨治文维护美国在华利益服务的。

余 论

随着 《中国丛报》 介绍中国、 研究中国的不断深入,美国传教士的汉学研究范围不断扩


大,1842年美国东方学会 ( A 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成立,它是美国历史最久的东方学研
究组织。 作为学术机构,学会主要由一些传教士和政府官员组成。 就汉学研究来讲,学会成
员有裨治文、 顾盛 ( Caleb Gushing) 3 等人。 虽然东方学的 “东方” 涵盖范围很广,但学会中
不少学者 ( 主要指来华传教士) 已掌握了中国的语言文字,这对于推动早期美国汉学研究,进
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美国来华传教士作为研究汉学的主要力量,对早期美国汉学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裨治
文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他主编的 《中国丛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
识,通过各种形式研究中国,使早期美国汉学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情景。 研究特点集中表现
在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社会、 政治、 历史、 文化,甚至对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行为举止等进行
描述和概括,形成了近代美国汉学研究的独有风格,《中国丛报》 中大量关于中国问题的报道
和研究可见一斑。
随着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出现了传教士研究群体和研究方法的新视角——中国近代化问
题。这种变化使本来就比较注重实际问题研究的美国汉学进一步摆脱欧洲传统模式的束缚,对
现代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也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各种政治、 经济和文化发展的
需求。 美国当代著名中国学研究专家费正清强调,“美国的东方学从一开始就拥有一种与众不
同的使命感”3
4 。 裨治文和他主编的 《中国丛报》 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中国丛报》 发行20年,发表有关中国地理与地区划分的文章63篇,关于中国政治和政
府的文章81篇,论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文章33篇,介绍中国科学技术的文章27篇,评介中
国语言文学的文章93篇,介绍中国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文章60篇,介绍中国交通运输的文章26
篇,中外关系类396篇,还有一些介绍中国自然气候、 风土人情、 宗教迷信等文章。 所有这些
约占整个文章的90%,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问题报道。 作为 《中国丛报》 主要撰稿人,裨治文
共撰写文章350余篇,卫三畏114篇,马礼逊91篇,马儒翰85篇,郭士立51篇3
5 ,使 《中国

丛报》 成为基督教来华传教士向海外宣传中国的重要阵地。
49
注: ①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漫步》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948,p.
② Ernest H.Hayes,R obert M orrsion: China’s P ioneer ,Wallington: T he 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 3.,
K enneth S.L atourette,A H istory of Christian M issions in China,L ondon: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1929,p.
K now ledge, 211—212.
③因为在东印度公司看来,传教士们传播的许多基督教教义同商人们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惟利是图的理念是
格格不入的。Chinese Repository,M ay1844,V ol.
13,p.
652.,另参见L indsay Ride,R obert M orrison:T he S cholar
and the M an,Hong K ong U niversity Press 1957,p.
4.
④ William John T ow nsend,R obert M orrison: T he P ioneer of Chinese M issions,N ew York: Fleming H.Revell
1860,p.
Company, 38.另参见 Chinese Repository,A ug.
1834,V ol.
3,p.
180.
2vols.Compiled by Eliza
⑤ Robert M orrison,M emoirs of the L if e and L abours of R obert M orrison,D .D .,
1839,pp.
A rmstrong M orrison,L ondon, 93—105,另参见 Chinese Repository,A ug.
1834,V ol.
3,p.
180.
19,
⑥R obert M orrison and D .W .C.Olyp hant to the A merican B oard ,N ov. 1827,M issionary Research L ibrary,
U nion T heological Seminary,N ew York,M ichael C.L azich,B .C.B ridgman ( 1801— 1861) ,A merica’s First
49.
M issionary to China,p.
⑦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马礼逊、奥立芬呼吁信发出时,美部会等已经开始准备派遣传教士来华,马礼逊、奥立芬同
12。
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见 L indsay Ride,R obert M orrison:T he S cholar and the M an,P.
⑧裨治文著《大美联邦志略》,咸丰十一年刊。
⑨梁发在跟随马礼逊7年后接受洗礼,成为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梁发长期协助马礼逊翻译《圣经》,两
人合作用10年时间将《圣经》全部译成中文,
1823年在马六甲印行。这项“数百年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未能完成
的工程,终于在马礼逊手中变成现实”。 《英华辞典》共有4595页,收入4万个中英文单词,为早期来华外国人学
1834,V ol.
习中文提供极好的帮助。 Chinese Repository,A ug. 3,p.
184.参见李志刚著《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
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2页。
0 汤清著《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1
1 Susan Reed Stifler,“ A n Early A merican Sinologue: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T he A merican Graduate’s
1935,pp.
Quarterly ,Feb.and M ay, 1—11.
2 创办《中国丛报》功劳最大者有以下三位:马礼逊、裨治文和美国商人奥立芬。 由于马礼逊在丛报发行不到3年
1
后去世,所以真正负责丛报编辑和发行的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
31835年《中国丛报》主要发行国家和地区:中国200份;美国154份;英国40份;巴达维亚21份;新加坡18份;马
1
来亚15份;夏威夷13份;孟买11份;马六甲6份;槟榔屿6份;汉堡5份;暹罗4份;开普敦4份;缅甸3份;澳洲6
份;孟加拉、尼泊尔2份;锡兰3份,其他13份,合计515份。 Chinese Repository,V ol.
5.1836,p.
172.
41
1 7Chinese Repository V ol.
1,1832,pp.
1—5,pp.
1—2.
5Chinese Repository,V ol.,
1 20,
1851.pp.xi-liv.
6Chinese Repository,V ol.
1 3.1834,p.
537,V ol.
6,1837,p.
468.
8 裨治文在每篇重要的文章和报道前都要加上编者按语,有时借机发表自己看法。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他将钦差
1
大臣林则徐给英国女王的信全文刊登在《中国丛报》上,并在文前加上按语。他要求读者重视当时中国面临的困
境。 实际上,裨治文本身就希望中国尽早对外开放。
9 裨治文在《中国丛报》第2卷中先后对当时中国18个省份的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地志作过详细的描述,引用许多
1
2.
重要文献资料。 Chinese Repository,V ol. 1834,p.
44,p.
88,pp.
101,
162,p.
171,p.
210,p.
307,p.
374,p.
438,
477,p.
p. 557,p.
617,p.
651。
0 王树槐《卫三畏与中国丛报》,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
2
175页。
1Chinese Repository,V ol.
2 3.1834,p.
537,V ol.
6.1837,p.
468.
22
3Chinese Repository,V ol.
11.
1842,p.
132—133.
4Chinese Repository,V ol.
2 7.1838,p.
205.
5Chinese Repository,V ol.
2 6.1837,p.
468.

( 下转第72页)
50
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1 沈之奇《大清律辑注·大清律集解附例》卷五《户律·田宅·盗卖田宅》。
2
4 《安康知县颁布流水铺后牌公议禁令告示碑》,张沛编《安康碑石》,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
2
5 汪辉祖《佐治药言》十三《省事》。
2
6 萧正洪《清代陕南的流民与人口地理分布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2
7 道光《紫阳县志》卷三《食货志》之“人口”与“物产”条。
2

( 作者王德庆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邮编
710062)
( 责任编辑 王 澈)

( 上接第50页)
62
2 7Chinese Repository,V ol.
8.1839,p.
133.
8 姚莹著《康蝤纪行》第12卷,第20—22页。另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列强认识资料
2
汇编》第一辑第一分册,第382页。
9Chinese Repository,V ol.
2 5.1836,p.
154.
0 王树槐著《卫三畏与中国丛报》,载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版,第
3
183页。
1Williams,Frederick W :L if e and L etters of S amuel W ells W illiams.p.
3 419.
2Samuel Wells Williams,Our R elations w ith the Chinese E mp ire,San Francisco,
3 1877.《中国丛报》刊登过有关鸦
片问题的文章55篇,由于传教士基于宗教思想道德立场,大都反对鸦片贸易。 “他们的言论,多谴责鸦片商人,
并为中国政府的禁烟工作辩护”。 1836年11月,《中国丛报》刊登一篇攻击种烟和贩烟的文章,编者的按语说:
“希望大家提出鸦片害人类社会的事实证据,藉以影响视听,则功德无量。 本报职责所在,将尽情披露。”见
5.
Chinese Repository,V ol. 1836,p.
297.此文发表后,曾引起激烈的争辩,但站在反面的只有( A 读者) 一人。 其
他则多站在攻击的立场,痛责鸦片危害极大。 曾有一位署名( V .P.M .) 的读者,提出百镑作为征文奖金,以论鸦
片对政 治、 商 业、 道 德 的 影 响。 他 反 驳 ( A 读 者) 说,“中 国 人 已 怒 不 可 遏,我 们 也 深 蒙 其 耻”。 见 Chinese
5.
Repository,V ol. 1836,p.
413.争论的结果胜利自然属于( V .P.M .) 这一派。 1839年,裨治文撰文“论鸦片事
8.
件的危机”,他指出“鸦片为万恶之泉。 西人尚且禁酒,中国何不能禁烟?”见 Chinese Repository,V ol. 1839,
1—8.参见王树槐著《卫三畏与中国丛报》,载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183—184页。
pp.
3 顾盛( C.Cushing) ,美国军人出身的外交官,国会众议员。1843年顾盛以专使身份来华,迫使清政府同意签订不
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 即中美五口通商条约) 。
4J.K .Fairbank,A ssignment f or the‘70’s,“T he A 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3 1969,N o.
3,pp.
865—866.
5 参见 Index .
3 2,L ist of the articles in the V olumes of T he Chinese R ep ository ,Chinese Repository,V ol.
20,
1851.
pp.xi-liv.

( 作者仇华飞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邮编200092)


( 责任编辑 王 澈)

7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