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21 年 10 月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5,2021

总第 197 期第 5 期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Serial No.197)

·南方丝绸之路·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段立生
( 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泰民间宗教信仰的 10 个事例进行比较,探讨中泰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轨迹,并总结出文
化交流所遵循的一般规律。由此证明中泰文化交流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水乳交融、民心相通、和谐相处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 鬼神崇拜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码号: 1004-342( 2021) 05-106-10

民间宗教信仰是介乎原始宗教和正式宗教之 居乐业。中国古人对土地的崇拜跟对上天的崇拜一
间的一种宗教信仰方式,是民间活动与宗教仪式的 样,皇天后土,是主宰中国人命运的两大神祇。 上至
结合体。它不像原始宗教是建立在原始社会基础上 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拜天祭地。早先的中
的初级宗教,也不像正式宗教那样具备创立者 、教义 国人有着浓重的安土重迁观念,“父母在,不远游。”
理论、神职人员和完备的组织系统。 民间宗教信仰 非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离开本乡本土 。但后来由于
植根于当代民众之中,具有自发性、民间性、地域性、 种种原因,一部分人离开自己的家乡,移民外国,因
分散性等特点,它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密 而出现了华侨和华人。 华侨华人到达外国的时候,
不可分,反映民众的要求和愿望。 历史上大批华人 照例希望能借当地一块宝地,在新的国土上安居乐
移民泰国,遂把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带到泰国 ,并与 业,于是在那里盖起土地庙进行拜祭 。
泰国当地的民间宗教交流融合,形成一种奇特有趣 泰国众多的华人土地神庙被称为“本头公庙 ”。
且影响深远的文化交流现象。本文通过列举一些事 初到泰国的人不明白什么是“本头公 ”。 原来“本头
例,来探讨中泰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轨迹 ,由此证明 公”就是土地神。 泰国华人以潮州人居多,潮语读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它对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 “本土公”如“本头公 ”,所以“本头公庙 ”便是本土
促进人心相通,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水乳交融, 公———土地神庙。泰国本头公庙供奉的土地神模样
亲如一家,和谐相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如中国农村的乡绅,白发长髯,身着长袍,手拄拐杖,
一、土地神崇拜 面目慈祥。在泰国除了随处可见的本头公庙外,还
中国人对土地神的崇拜由来已久。土地生长草 可以见到本头妈庙,专门供奉本头公的配偶本头妈,
木五谷,养育了人类; 土地包容万物,使人类得以安 其形象为中国贵妇,慈眉善目,广袖长袍。 在中国,

收稿日期: 2021-04-28
作者简介: 段立生( 1944—) ,男,中山大学教授。

106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第 197 期

土地 爷 和 土 地 妈 是 同 土地神源于农业社会人类对土地的崇拜 。 中国
庙供奉的,在泰国则分 和泰国皆经历过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 ,所以崇

居两庙。 究其原因,大 拜土地神的民间信仰一拍即合。由于历史条件及国


情不尽相同,故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大批华人移
概早 期 旅 泰 华 人 大 多
民泰国后,促成了这种风俗的交流与融合。 现今虽
数是单身“王老五 ”,直
然进入了工业社会,但不妨碍泰国人对土地神的拜
到二 战 以 后 才 有 华 人
祭,土地神庙和神龛的香火依然旺盛如旧 。
女性 移 民 泰 国。 所 以
二、妈祖崇拜
先盖男性的本头公庙,
妈祖又称天后、天妃、七圣妈。 是中国南部沿
后增盖女性本头妈庙, 海、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普遍崇拜的一尊女神 ,是航海
图 1 本头公 ( 土地神)
遂造 成 夫 妻 分 居 的 状 的保护神。
况。 明朝张燮《东西洋考》“祭祀 ”条说: “天妃世居
华人对土地神的信仰也影响到当地泰人。 最 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时都巡检林愿之第六女也 。

初,泰人信仰的土地神是一只称为“都介 ”的类似壁 母王氏,妃生于宋元祐八年 ( 一云太平兴国四年 ) 三

虎的爬虫。泰国气候湿热,蚊虫滋生,故以蚊虫为食 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 幼时通


悟秘法,预谈休咎,无不奇中。 乡民以疾告,辄愈。
的“都介 ”随处可见,家家门窗墙 壁 上 皆 有 这 种 爬
长能坐席乱流而济,人呼神女,或曰龙女。雍熙四年
虫,泰人视其为看家神。 有的“都介 ”个头很大,啼
二月十九日昇化。( 一云景德三年十月初十日 ) 盖
叫起来,声 如 喜 鹊。 泰 人 相 信,谁 家 要 是 听 见“都
是时,妃年三十余也。 厥后常衣朱衣飞翻海上。 里
介”连续啼叫 24 声以上,必交好运,得赶紧去买彩
人祠之,雨旸祷应。”①
票,或许能中头奖。然而这种机会并不多见。
从这条记载我们知道,妈祖在历史上实有其人,
后来泰人也学会盖土地神龛,其造型是用独木 她是五代时期福建都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大概还有
柱支撑的一间小木屋,屋里供土地神像,屋外置供 一个兄长,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又被称为七圣妈。 她
品。泰语有一句俗语: “土地神吃鸡,鸡吃白蚁,白 出生时发生异象: 地变成紫色,天出现祥光,空气中
蚁吃神龛。”现在这种神龛已发展为用水泥来做,使 散布出奇异的香气,由此注定她生而不凡。 她小时

白蚁无法下口。 每家泰人都有一座土地神龛,置于 候通悟秘法,能未卜先知,还能给乡亲治病。 及长,

门前或阳台上。 有亲朋来家里借宿,要先拜他家的 坐在草席上漂浮于激流中救人。 三十余岁仙逝,化


为红衣女神飞翻海上。
土地神龛,否则睡觉不安稳。
张燮的这段文字,记载妈祖事迹甚详。 后代的
泰国的土地神划地而治,有家里的土地神,村里
许多著作,包括伍瑞隆《重建大揽天妃庙碑记 》② 亦
的土地神,菜园里的土地神,稻田里的土地神等,加
抄自张燮《东西洋考》。
起来一共有 9 尊。

① 张燮: 《东西洋考》“祭祀”条。
② 载[光绪]《香山县志》“坛庙”。

107
段立生: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2021 年第 5 期

国亦要拜祭天妃,自是妈祖信仰遍及海外。
官方提倡固然是妈祖信仰得以普及的重要条
件,但东南亚地区将妈祖视为南洋三神 ( 妈祖、大伯
公、关帝) 之一,则主要得力于华人移民。 华人主要
通过海路移民东南亚,为求海上航行平安,船上照例
要供奉妈祖。及至平安抵达目的地后,为感谢妈祖
的庇佑,便会在当地修建妈祖庙。 泰国的妈祖庙遍
布城乡各地,有的叫妈祖庙,有的叫天妃宫,有的叫
天后宫,有的叫七圣妈庙。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原
因是修庙的善信来自中国不同的省份 ,潮州人、广府
图2 妈祖
人、福建人、海南人、客家人皆有自己习惯的称谓。
妈祖之 所 以 由 人 变 成 神,是 因 为 宋 宣 和 癸 卯 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几乎都有妈祖庙。
( 1123) ,给事中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归途在海上 由于泰国华人对妈祖的信仰,影响到当地泰人
遇到风暴,同行的八艘船皆倾覆,惟路允迪乘坐的那 也产生对妈祖的崇拜。许多泰人都到妈祖庙烧香膜
艘有神降于帆樯,故安然无恙。 路允迪将此事报告 拜,成为泰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一尊女神 。
朝廷,皇 帝 下 令 为 妈 祖 建 庙,并 赐 匾 曰: “顺 济 ”。 1997 年 3 月 10 日诗琳通公主在听取泰国华侨
“绍兴己卯,江口海寇猖獗,神驾风一扫而遯。 其年 大学汇报科研成果时说: “以前误认为对妈祖的信
疫大作,掘坎涌泉,饮者辄苏,荐封‘昭应崇福 ’云。 仰跟道教有关,其实错了。 段立生教授在书里对妈
乾道己丑,都巡检使羌特立以妃默佑捕反有功 ,疏闻 祖的来龙去脉讲得十分详细,没有人比他说得清楚。
于朝,加封‘善利’,淳熙间加封‘灵惠 ’。 庆元戊午, 澳门叫妈阁,也跟妈祖有关。”②
调舟师平太奚寇,神在空中以雾障之,贼为昼昏,而 三、水尾圣娘
我师晴明如故,以此贼无脱者。 开禧丙寅,虏迫淮 水尾圣娘是海南人普遍信仰的神祇 。传说古代
甸,忽半汉旌旄云集,望之,则妃庙号也。贼披靡,解 海南岛文昌县有一渔民下海捕鱼,连撒几网都没捕
围。景定辛酉,巨寇洎祠下祷神,不允,群肆暴慢,醉 到一尾鱼,却有一段木头横亘在渔网中,他将这段木
卧廊庑间,神纵火焚之,各自蹂躏而毙。 有司以闻, 头扔向上游,第二天下网,木头依然在网中; 他又将
累封助顺、显卫、英烈、协正、善庆等号。元以海漕有 这段木头扔向下游,再次收网,木头又在网中。 渔民
功,赐额灵济。国朝永乐间,内官郑和有西洋之役, 感到奇怪,在心中暗祷: “木头呀木头,您若真有神
各上灵迹,命修祠宇。己丑,加封弘仁普济护国庇民 通,请保佑我捕得满网鱼儿,满船鱼儿,我就将您雕
明著天妃。自是遣官致祭,岁以为常。 册使奉命岛 成祖婆 拜 祭。”祷 毕,连 撒 数 网,网 网 有 鱼,满 载 而
外,亦明禋惟谨。”① 归。此后,渔民履行诺言,请人将那段木头雕成神
妈祖因保佑使节出使高丽,于 1123 年被宋廷封 像,在文昌县东郊建庙祀奉,这就是“排海水尾圣娘
为正神,此后历代皆有加封。 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 庙”的由来。由于水尾圣娘十分灵验,信者日众,各
西洋受其庇佑,正式封为天妃。 明朝还谕示海外各 地相继建起许多水尾圣娘庙。 对水尾圣娘的信仰,

① 张燮: 《东西洋考》“祭祀”条。
② 载曼谷《亚洲日报》1997 年 3 月 22 日。

108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第 197 期

亦伴随海南籍移民的足迹传至东南亚 。水尾圣娘的 因为华人远在异国他乡,更加怀念故国家园,关帝作


诞辰为农历十月十五日,到了这天,各地水尾圣娘庙 为一尊人格化的神祇,彰显着中华民族崇尚勇武忠
都要举行隆重庆典。 义的精神品质,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华人
泰国的水尾圣娘庙主要分布于曼谷和泰南,凡 在海外谋生,更需要讲忠义信用,精诚团结。 生意人
有水尾圣娘庙的地区,皆是海南籍华人聚居区。 当 也将关羽奉为财神。于是泰国各地出现了大大小小
地泰人也参加对水尾圣娘的拜祭活动,因为南部的 的关帝庙。
泰人多是从事航海、捕捞等跟水有关的活动,所以容 泰人对关帝的崇拜热潮跟小说《三国演义 》在
易接受对水中神灵的信仰。 泰国的传播有很大关系。1802 年泰国曼谷王朝负
四、关圣帝君 责外贸的大臣昭披耶康洪受拉玛一世委托,将《三
关圣帝君原名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 ( 今山 国演义》翻译成泰文。 虽然他不懂中文,但他组织
西解虞县 ) 。 陈寿《三国志 》有传。 生年不详,年轻 了一个翻译班子,由精通中文并初通泰文的人口译
时练就一身好武艺。因打抱不平,闯下大祸,亡命涿 成泰文,再由不懂中文的泰文作家加工润色。 这样
郡,和刘备、张飞结拜为兄弟,辅佐刘备争夺天下。 翻译的特点是不拘泥于原著,意译多于直译,浓缩故
他英勇善战,立下许多战功。 官渡之战,关羽被俘, 事情节,根据泰人的习惯叙述,使泰国读者更加易于
曹操期望延为己用,封以高官厚爵,但他身在曹营心 理解。名为《三国 》的泰文译本是《三国演义 》在泰
在汉,寻找机会,挂印封金,护送刘备夫人投奔刘备。 国的首译本,后来虽有多种译本,但都不及昭披耶康
刘备汉中自立为王后,派关羽镇守荆州。219 年东 洪译本影响深远。在《三国 》人物中,泰国人最熟悉
吴孙权袭击荆州,关羽兵败被杀。 的莫过于关羽,对关羽的故事“桃园结义”“单刀会 ”
关羽死后数百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宋朝以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千里走
后,才被奉为神明。 宋哲宗追封关羽为“显烈王 ”, 单骑”等皆耳熟能详,出现了许多专祀关羽的关帝
宋徽宗封他为“义勇武安王 ”,是想借这尊战神为精 庙。位于曼谷河对岸吞武里的建安宫就是一座古老
神号召,抵御北方强虏。元末著名小说《三国演义 》 的关帝庙,初建于华裔郑信建立的吞武里王朝时期
的流传,使关羽名声大噪,成为勇武忠义的化身。 明 ( 1767—1782) 。如今建安宫墙上仍保存《三国 》故
万历年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 天 护 国 忠 义 帝 ” 事的壁画,其粉本与清代版本《增像全图三国演义 》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 佛、道 插图相似,壁画的题榜文本大部分源自《增像全图
二教也争相将关羽拉入自己的教门,当作该教的护 三国演义》图目。而《增像全图三国演义 》图目又来
法神。清乾隆皇帝自谓刘备转世,对关羽更是宠幸 自毛宗岗版《三国演义 》回目。① 由此可以追寻中文
有加,封为“武王”“武圣人 ”,与“文圣人 ”孔子并驾 版《三国演义》各种版本在泰国的流传情况。
齐驱。全国普遍建造关帝庙,与文庙毗邻。 关羽被 除关帝庙外,由泰人建造的泰式佛寺也绘制有
赋予司命禄、佑科举、除病痛、驱邪恶、诛叛逆、巡冥 《三国》壁画,例如拉玛三世时期的皇家寺院那浓寺
司、招财宝、庇商贾的种种职能。 ( Wat Nangnong Vihara) ,寺中的《三国 》壁画综合了
崇拜关帝的民间信仰伴随华人移民泰国 。 这是 泰式和中式的特点,将壁画绘在两窗之间,但又按照

① 胡春涛: 《泰国曼谷建安宫〈三国演义〉壁画探讨》,《北京美术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4 期。

109
段立生: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2021 年第 5 期

中式方法将画面分隔为 4 格。 另外,画面中几乎没 时泰国门神只用于寺庙和王


有中文题记,即使有也是夹杂泰文,且字体零乱。① 宫,一般民宅是没有门神的。
这些壁画的制作多由泰国王室提供经费赞助 ,足见 这是因为百姓“散居水棚板
王室对泰国民间的关帝信仰的支持态度 。 阁”,住 的 是 竹 木 建 成 的 高
五、八仙 脚屋,只有寺庙和王宫是砖
八仙是道教神祇,为民间普遍信仰的八位吉祥 木结构,安装大门,才有必要
之神,历史上实有其人。 包括: 吕纯阳 ( 屡试不第的 饰以门神。 寺庙的门神,亦
秀才) 、钟离权 ( 军官 ) 、铁拐李 ( 乞丐 ) 、韩湘子 ( 进 全盘照抄中国。 不是神荼、
士) 、蓝采和( 辞官隐士) 、张果老( 道士) 、何仙姑( 道 郁垒,就是秦叔宝、尉迟恭。
姑) 、曹国舅 ( 皇亲国戚 ) 。 他们各有本事,故有“八 身着中式铠甲,一副中国人
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 的样貌。随着华人与当地居
图3 中国门神过渡成
八仙信仰传入泰国之后,泰人对八仙的崇拜不 民互通婚姻,中泰血脉交融,
泰国门神
亚于中国本土。 除了建庙祭祀外,到处可见八仙陶 亲如一家。越来越多的泰人
瓷塑像、图画。也有人在家里供奉八仙。 受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影响,从而两种文化融合,催生
六、门神 出泰国的一种新门神: 外观酷似中国门神,脸颊上挂
门神就是守门之神,神通广大,本领高强,能驱 着一绺中国人常见的八字胡须,依然穿着铠甲,但头
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 古代中国,每逢春节家家 上戴的是上端如宝塔高耸的泰式头盔。 这种门神,
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一对门神。 北宋宰相王安石诗 属于中国门神向泰国门神的过渡式 。
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曈 到了阿瑜托耶王朝中期,泰国王宫开始出现纯
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所说的“新桃旧符 ”, 泰人装束的门神。头戴盆帽,身穿立领马褂配长裤,
指的就是门神。古代传说: 传闻海外有座度朔山,山 手执刀剑等冷兵器,俨然一副当时士兵的行头。 后
上有株大桃树,桃树东北有座鬼门,每天皆有鬼魅从 来出现火药枪,又出现持枪士兵模样的门神。
门中出没。守门神将名叫神荼、郁垒,如遇恶鬼,则 16 世纪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来到泰国。
用苇索将其捆绑,送去喂虎。 所以,每逢春节,家家 阿瑜托耶王朝那莱王 ( 1656—1688) 任命希腊人华
户户都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的模样,置于门前,使 尔康为重臣,掌握暹罗的外交和财政大权。24 名法
恶鬼不敢入室,这就是门神之滥觞。 国军官被指定为暹罗王宫卫士和充当暹罗军队的教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夜里常做恶梦,睡不安 官。于是,泰国王宫的门神变成了西方军人的模样 。
稳。武将秦叔宝、尉迟恭持刀守门,从此鬼魂不扰。 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 》传到泰国以后,经过
于是,两位武将的画像便成了新门神。 泰国民间艺人的加工改造,成为泰国人民喜闻乐见
泰国早先一直没有门神。到了明末清初华人移 的《拉玛坚》。其中的猴王哈奴曼因武功高强,善于
民泰国,形成华人社会,泰国门神才应运而生。但那 变幻,主持正义,忠于主人,也变成泰国门神。

① 胡春涛: 《泰国曼谷建安宫〈三国演义〉壁画探讨》,《北京美术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4 期。

110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第 197 期

泰国 人 普 遍 信 仰 泰国的巨型门神。
上座部佛教,同时亦曾 石雕门神,在中国难得一见,在泰国则很容易见
经深 受 婆 罗 门 教 的 影 到。泰国很多寺庙的庭院里,现在还可以看到石雕
响,众 多 的 宗 教 神 祇, 门神。除了武将,还有文官。 其中有一些是从中国
神仙菩萨,都作为门神 运去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泰之间的交通往
主角,被描绘在宫殿或 来完全依靠木帆船,为了保持帆船运行中的平衡,常
寺庙 的 门 上。 阿 瑜 托 用这些石雕门神压船舱。 后来,一些中国匠人移居
耶王朝后期,泰国壁画 泰国,招徒授艺,石雕手艺迅速在泰国传播开来。 可
艺术日趋成熟,为门神 以说,石雕门神见证了历史上中泰之间的经贸 、文化
的绘 制 开 拓 了 艺 术 空 图 4 手持冷兵器的泰国门神 和人员交流。
间。泰 国 早 期 壁 画 受 除了石雕,还有木刻门神。 泰国的木刻工艺源

高棉影响,笔法生硬,形象呆板,一般只用红、黑、白 远流长,尤以泰北木匠手艺精湛闻名。 泰国盛产柚

三种色彩。后期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画面色 木,它的木质不太坚硬,便于雕刻,且经得起时间考

彩丰富,对比鲜明。 这当然也跟绘画颜料购自中国 验,不易开裂变形。泰国现存柚木门上的木雕门神,

有关,因为中国的绘画颜料多系天然矿物制成 ,色彩 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往往年逾百岁。

艳丽,不易褪色。泰国门神直接画在门板上,比中国 除 了 石 雕、木 刻 门 神

贴在墙上的木刻彩套门神画又进一步 。 外,泰 国 还 用 金 属 浇 铸 门
神。泰国采用金属浇铸门
水磨漆金工艺被用于泰国门神的制作中,算是
神的工艺是伴随着金属浇
泰国工匠的首创。其制作工序复杂,费用昂贵,通常
铸佛 像 一 同 发 展 起 来 的。
只有王室工匠才会使用。 首先要刷两三遍底漆,然
由于泰国人的宗教信仰格
后用雄黄水混合生漆来绘制神像,画完后擦掉漆,贴
外虔诚,期盼佛像和神像能
上金,再将贴了金的神像盖起来,用水洗磨。 最后只
够长时间保存,所以制作佛
剩下金黄色的贴金图像,底板呈黑色或红色,反差对
像和神像时往往不计成本,
比强烈,主题鲜明突出。这种工艺是从中国学来的,
选用金属材料就是一种保 图5 鸟头人身的门神
但被泰国人用于门神的制作,说明泰国人对门神的
存最 久 和 最 奢 侈 的 选 择。
重视,亦是对门神制作工艺的一种发展 。
阿瑜托耶旧都帕南车寺 ( 三宝公庙 ) 供奉的銮抱多
除平面描绘的门神外,泰国还有浅浮雕的门神。
佛是泰国最大的一尊金属铸佛,一个正常人的身高
在庙门旁的墙面或拐角处,站立着一些泥塑浮雕的
还抵不上佛的一根手指长。这样规模的巨型佛像用
女神,风姿绰约,阿娜多娇,使人不禁联想到雅典卫
金属浇铸,证明泰国古代的金属浇铸工艺达到了极
城的雅典娜神庙。 泰国的门神雕塑,无疑也从西方
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浇铸真人大小的门神,自
雕塑中获得借鉴。
然不在话下。泰国的王宫和名刹里,可以看到金属
在曼谷玉佛寺和郑王庙里分别矗立着两尊称为
浇铸的各式门神,有的呈夜叉状,有的是人头鸟身,
“雅克”的夜 叉 塑 像,泥 塑 彩 绘,青 面 獠 牙,守 在 门
也有的是鸟头人身。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旁,门都矮了半截,什么魑魅魍魉都无法通过,堪称

111
段立生: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2021 年第 5 期

综上所述,中国门神信仰经华人移民带到泰国 时,中国人治病保健康,完全仰仗中医。对中医中药
以后,便在当地落地生根,并与当地的文化、风俗和 的崇拜和信仰,集中体现在对历史上名医的崇拜和
宗教相结合,创造出多种形象的泰国门神。 从门神 信仰上,于是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便成了医圣 ,变成
的造型来说,由完全照搬中国式的武将,到泰国装束 了神祇,并随华人移民传至泰国。因此,泰国的各种
的持冷兵器武将,再发展到泰国持枪士兵和西方雇 华人神庙中,很多都供有华佗的神位和塑像。 华人
佣军,并由武将发展到文官,由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办的慈善医院,也以华佗的名义施医赠药。 每逢瘟
又发展到神话传说中的角色———猴王哈奴曼和各路 疫流行,都会促进泰华民众对华佗信仰的进一步加
神仙菩萨。从门神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来说,由画在 深。或许有人会问: 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很多,比如,
纸上的门神,发展到直接画在门板上; 从彩绘发展到 神农氏、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这些名医
木雕、浮雕、泥塑、贴金、水磨漆金和金属浇铸。 由泰
都没有成为神供人祀祭,何以唯独华佗成为神? 这
国门神的演变和发展,可见泰国开放的社会风气,兼
恐怕跟《三国演义 》在泰国的广泛流传有很大的关
容并包的文化心态,虚心学习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
系。华佗的神奇医术,用“刮骨疗毒 ”的方法给关公
进取精神。
医治箭伤,用“麻沸汤 ”作麻醉药,替曹操治头痛等。
七、九皇佛祖
经过小说的加工和渲染,更是神乎其神。 所以华佗
九皇佛祖是由九颗星辰变成的神祇,包括北斗
被请上神坛,遂成为情理中事。
七星和附近两颗明亮的星星。据说他们的母亲叫天
泰南洛坤府北浪县有一座广灵庙,主祀广灵尊
姥,即北极星。 九皇佛祖已有 45600 岁。 另一种说
王。广灵尊王究竟是何方神圣? 据笔者实地调查,
法是,九皇佛祖是王母娘娘的儿子,明朝时曾下凡来
此庙建于 1956 年,由闽籍华人所建。据说这是一名
抵御满清入侵,因秘密计划泄露而被清兵捉住,后被
来自新加坡的中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颇有医德,
杀害,尸体装进陶罐丢入海中。 后来这陶罐漂到福
到洛坤地区后,施医赠药,普救众生,获民众爱戴,死
建,一位渔民捞到,打开盖子,九皇的灵魂得返天庭。
后被尊为神,建庙祭祀。 庙中有两幅对联,其一曰:
清朝皇帝获悉此事,为了安抚人心,化解汉族的排满
“广布恩光原自南安开祖德; 灵神显赫特来北浪护
情绪,下令建庙祭祀九皇。按照黄历上的说法,每年
苍生。”其二曰: “广泽运施圣德汪洋归北浪; 灵光普
阴历 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九皇都要重返人间,信
徒们皆要举行庆祝活动并连续吃斋 10 天,成为九皇 照神恩浩荡溯南安。”从对联可以知道,此人从南安

斋节。 来到北浪。

现今九皇斋节已成为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 也有一种说法是,广泽尊王是福建民间信仰的

吃斋为标识的传统节日,就像伊斯兰教徒的开斋节 四神之一,另外三尊是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天上圣

一样,获得政府的承认。每逢九皇斋节,信徒身着白 母。广泽尊王历史上实有其人,姓郭名忠福。 新编

衣白裤,连续吃斋 10 天。 《南安县志 》说: “生于后唐同光元年 ( 923) ,后晋天

八、圣医华佗和广泽尊王 福二年 ( 938) 卒。 少年时为人放牧,赚得些微粮米


人食五谷,难免会生病; 人一旦生病,就需要医 养活寡母,以孝行闻名乡里。有一天到凤山放牛,他
生治疗。因此,对医生的尊敬和依赖,成为人们的一 上树玩,就在树上坐化,后人感其孝心,尊以为神,并
种普遍习惯和心理寄托。特别是在西医尚未传入之 在其居处与坐化处建庙祀之。”①

① 转引自李天锡: 《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年,第 109 页。

112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第 197 期

九、三宝公郑和 火的使用,形成完善于家庭和私有制产生之后。 为
三宝太监郑 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因雷电等

和,云南昆阳人,生 原因偶然发现天火后,慢慢学会了保存火种和人工

于 1371 年,卒 于 钻木取火,导致熟食和火的使用,这才促进了人类本

1435 年。 原 姓 马, 身的进化和生产力的发展。火的神奇功用催生人类
对火神崇拜的萌芽。 伴随家庭和私有制的形成,开
回族。祖父和父亲
始以家庭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单位 ,在家烧火做饭,
被称 为 马 哈 只,哈
有了灶,因而产生了灶神。 在古代“万物有灵 ”观念
只是伊斯兰教徒对
的驱使下,灶神和门神、井神、厕神等都被视为家庭
曾经到过麦加朝圣
的保护神而受到敬重和祭祀。灶神的职责除了掌管
的人的尊称。 其父
人们的饮食外,还被认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考察
39 岁去 世,其 时 郑 图6 郑和航海图
一家善恶的职官。 灶神左右有两名协从,一捧“善
和年纪尚幼。 母亲 罐”,一捧“恶罐”,以便随时将这家人的善恶行为记
姓温,贤惠有德。郑和兄妹 6 人,2 男 4 女。 郑和的 录下来存于罐中,年终时向玉皇大帝如实报告。 据
童年在元、明交替的战乱时期度过。1381 年明军占 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
领云南后,年仅 12 岁的郑和被掳到军中服役。 郑和 的日子,因此家家户户都在这天送灶神,照例要供奉
“恭谦谨密,不避劳勤 ”①,且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军 许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说“杂拌儿 ”,将一些干果裹
功,深得明成祖赏识,1404 年郑和 34 岁,被选为内 上蜜糖,以便封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

宫太监,因“马不能登殿”,皇上赐姓郑,名和。 灶神无疑是中国人最敬畏的神祇之一。 然而,

1405—1433 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七下西洋。 泰国的华人则很少有供奉灶神的,中国的灶神信仰


也没有在泰国传播开来。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环境
曾于 1407 年和 1409 年两次到达暹罗首都阿瑜陀
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古代泰人做饭用火塘,近现代才
耶,用小船在这里做买卖。 为了纪念郑和对中泰交
使用炉子,从来没见过中国的柴火灶,因而也就没有
往的贡献,当地民众将帕南车寺改称三宝公庙。 明
灶神。再者,泰国地处热带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
人张燮《东西洋考》暹罗条说: “三宝庙在第二关,祀
富,吃饱肚子不是太大问题,不像中国古人那样非得
太监郑和。”
拜祭灶神。可见,一种文化的传播,跟其相关的环境
中国航海家郑和到了泰国,由人变成神,成为祭
条件密不可分,一旦失去必要的环境条件,这种文化
祀的对象。足见泰人对郑和的敬重,也折射出泰国
便不可能传播。
人民自古以来对海上丝路的欢迎态度 。 除了上面所举 10 个例子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
十、灶神 例。笔者曾对泰国曼谷和其他府的 60 余座中式寺
灶神 ,又称灶君 ,系专管厨房灶台之神 。 从商 庙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所祀神祇五花八门,除了上述
周时期起 ,中国人就开始供奉灶神 。 灶神崇拜源于 本头公、妈祖、水尾圣娘、关帝、八仙、门神、九皇佛

① 见云南昆阳郑和公园: 《马哈只墓碑》。

113
段立生: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 2021 年第 5 期

祖、圣医华佗和广泽尊王、三宝公郑和外,还祀奉大 者,自诩西方文化优越,看不起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
峰祖师、观音菩萨、吕帝、龙尾爷、大圣孙悟空、红云 化,实际也是一种反动的文化上的种族主义 。
老祖、玄天上帝、哪吒太子、五帝、昭应英烈、林姑娘、 其次,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
三宝公等。① 中泰民间宗教信仰的交流,可谓源远 互惠的。即便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文化与处于弱势地
流长,多姿多彩。 位文化之间的交流,或者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
中泰民间宗教信仰的交流属于中泰文化交流的 的交流,也只存在谁的影响力较强的问题 ,不存在单
一个组成部分,必然遵循文化交流的普遍规律。 文 方面的施舍。通过文化交流,能够达到互通有无,促
化交流是一个包含内容十分广泛的范畴 。关于文化 进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的目的。
有数十种定义,笔者赞成季羡林先生的说法: “凡人 再者,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 关系,反映出这两个国家、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政治关
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② 文化是人类长期创造形 系。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实行文化侵略,那么两者的
成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专利,而人类之外的其他物 关系就是奴役关系; 如果是平等的文化交流,两者就
种是不具有文化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是指同 是平等友好的关系。 政治上的不平等,是导致文化
一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共同 冲突的根本原因。 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
的思维特征。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享 因。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民族组成的 ,因此,
受这种文化,同时也受这种文化的约束,并自觉或不 世界必须坚持文化的多元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自觉地传承这种文化。 人类的全部历史,说到底都 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不能将某种文化视
是一部文化交流史。 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 为普世文化而强加于人。
化交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贯穿于人类社会活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广大华人移民是中泰文化
的始终。 交流的主要载体。 新中国成立之前,旅泰华人主要
文化交流有些什么规律呢? 是中国东南沿海的破产农民。他们失去了在中国的
首先,文化的活力就是传播,包括在本民族内部 土地,被迫移民海外谋生,由于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平
的传播以及与外民族之间的传播。文化在本民族内 较低,所以是人口和劳动力的移植,具有较狭窄的乡
部的传播属于文化传承的范畴,在外民族之间的传 土和地域观念。他们将自己的民间宗教信仰带到泰
播则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主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 国,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诉求。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多个具有差异文化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 以后,陆续又有一批新的华人移民泰国。 和过去的
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如果没有文化差 移民相比,新移民来自中国的各个地区,具有较高的
异就没有必要进行文化交流。文化差异只有先进和 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他们的目的在于谋求国外发
落后之分,强势和弱势之别,没有所谓的优劣。 希特 展,代表资金、科学技术的向外拓展。他们必然将高
勒法西斯主义将自己的文化视为优等,将其他民族 新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纳入中泰文化交流的
的文化视为劣等,妄图将所谓劣等民族的文化连同 新范畴。可以相信,新移民承载的中泰文化交流将
其种族一起消灭,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反人类行 会谱写出崭新的篇章。
径,早已遭到全人类唾弃。 但目前还有一些西方学 ( 实习编辑: 郑 舒)

① 详见段立生: 《泰国的中式寺庙》,曼谷: 大同出版社,


1996 年。
② 季羡林: 《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载《东西文化议论集》( 上册) ,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年,第 6 页。

114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总第 197 期

Viewing China-Thai Cultural Exchange from Folk Religious Beliefs

Duan Lisheng
(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275)

Abstract: By comparing 10 cases of folk religious beliefs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ck of folk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rules of cultural exchan-
ges.This proves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a-Thai cultural exchanges in enhancing mutual under-
standing,harmonious integration,people to people bond,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Key words: Folk religious beliefs; ghosts and gods worship; cultural exchanges

1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