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106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謝國興*

一、前言

清康熙23年(1684)臺灣入清版圖,全臺設一府(臺灣府),府城所在為今臺南市
區。臺灣府之下初設3縣,即附廓臺灣縣、北路諸羅縣、南路鳳山縣。清代臺灣府、縣歷
代編過一些地方誌,誌書中必有輿圖,對縣治、郡城皆有描繪,但直到清同治朝為止,
所有政府官方或私人文書所繪之城市地圖,均不脫「山水畫」格式,清乾隆年間魯鼎梅
《重修臺灣縣志》(1752)描繪的臺灣府城「城池圖」,將街區官署及重要地名做了完整
呈現,是傳統街道圖的代表。但一直到清同治朝結束,臺灣城市(甚至整個中國)尚未見
到利用現代測繪技術或比例尺觀念繪成之城市街道地圖。基本上,清領時期是以傳統的山
水畫式及記里畫方繪圖法,繪製臺灣全圖或分縣全圖,雖然清初已引入經緯度三角測量
法,對臺灣島的輪廓描繪不致偏差太多, 1 但康熙、雍正、乾隆、道光歷朝所繪的臺灣全
省輿圖,仍以自海上角度描繪臺灣的山水畫地圖較重要。 2 西方各國(荷蘭、葡萄牙、西
班牙)在16至19世紀之間,也繪製過不少臺灣地圖,俱屬臺灣島全圖或區域性地形圖,並
未見城市地圖。 3 本文所要介紹的,是福州船政學堂學生以現代測繪技術完成,臺灣歷史
上最早出現的臺灣府城市街道圖。

二、1875年的臺灣全圖與番俗圖

清末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於清同治初年(1860年代)開始興起。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1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頁42-62。
2 臺灣坊間出版的《畫說康熙臺灣輿圖》與《畫說乾隆臺灣輿圖》(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
部辦公室出版,1999),為一般比較容易見到的山水畫地圖代表。
3 這方面的地圖,已出版者如《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臺北:漢聲雜誌社,1997),
上、下冊;《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出
版,2006)。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07

1866年,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奏准於福州成立船政局,製造船艦及相關火砲等軍械。
同年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推薦沈葆楨擔任船政大臣。福建船政局選擇福州馬尾為基地,
興建造船廠及相關海軍設施,從歐洲聘請工匠及教習教授造船及駕駛技術。在建造造船基
地的同時,為培養船政及海軍人材,1867年1月成立「求是堂藝局」,先借址福州城南定
光寺上課。1867年夏天「求是堂藝局」遷至馬尾,並改稱船政學堂。船政學堂分為「前學
堂」及「後學堂」兩部。前學堂教授造船、輪機及設計,後學堂教授航海及駕駛。造船方
面學習法國,故前學堂由法國教習以法文教學,航海則學習英國,故後學堂由英國教習用
英文教授,學制為期5年,畢業後,前學堂學生派往船廠實習監工,後學堂學生則要上訓
練艦實習駕駛。
1874年,日本以3年前琉球及日本人民因風漂流至恆春,遭當地原住民殺害為由,出
兵臺灣,是為「牡丹社事件」。清廷於同治13年(1874)3月29日命沈葆楨「帶領輪船兵
弁,以巡閱為名,前往臺灣生番一帶察看,相機籌辦」, 4 4月正式任命他為欽差大臣,
辦理臺灣海防兼理各國事務,5月沈葆楨與洋將日意格(MM. P. Giquel)、斯恭塞格(L.
Dunoyer De Segonzac)率福州船政學堂部分學生,分乘馬尾船廠所造運輸兵輪經泉州、澎
湖抵達安平。沈葆楨在臺布置防務多端,其中之一是府城的海防:「臺島海岸綿亙千餘
里,防不勝防,顧海防以府城為主」,他認為荷蘭時期在安平所建「紅毛臺」(熱蘭遮
城,今稱安平古堡)已傾廢,而且新近西洋砲火猛烈,磚石礮臺已不適用,因此決定仿
照西洋新法,在安平新建一座三合土的大礮臺,使洋船不敢停泊海口,然後郡城才能固
守。大砲臺的修築,從選址、設計及督造主要仰賴外國技師,日意格負責雇用聯絡外國匠
師,從清同治13年9月開工,正式完工於清光緒2年(1876)8月,「臺為方式,其制四面
共寬180丈,四角為凸形,中為凹形,凸者列大砲以利遠攻,凹者列洋槍以防近撲。臺頂
至地高一丈六尺有奇,厚一丈八尺有奇,外更決濠一重,濠岸以一丈為率,注水以七尺為
常,臺上容一千五百人」。 5 這是清代臺灣所建造最大最新的海防砲臺,形制其實是一座
城堡,其東面唯一出入口為磚造拱門,內外門額各有沈葆楨的落款題字,東面書「億載金
城」,西面為「中流砥柱」,時間題寫「光緒元年」(1875)。府城當地習慣以「億載金
城」稱「二鯤鯓大礮臺」,億載金城原列為臺閩(臺灣、金門、馬祖)地區一級古蹟,目
前稱國定古蹟,也是臺南府城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
1875年8月8日(清光緒元年7月8日),沈葆楨收到一份上諭,當時他正準備離開臺
灣,到江寧(南京)接任兩江總督,而福建巡撫王凱泰(1823-1875)亦已到臺南,兩

4 轉引自蘇同炳,《沈葆楨傳》(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5),頁179。
5 楊仁江,《二鯤鯓礮臺(億載金城)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1992),頁
95-97。
108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人要交接臺灣的善後事宜。這份諭旨指示:「福建內地並臺灣所屬各縣及各番社,著詳
細繪圖呈覽,並著將各種番族形狀,另行詳繪成帙,一併呈進。將此由六百里各諭令知
之。」 6 「六百里」指公文以日行600里的速度緊急傳遞,在今日來說就是「快遞」。
根據1876年3月31日(清光緒2年3月6日)沈葆楨上奏的「進呈臺灣全圖並各番族形狀
風俗摺」所述,他在清同治13年(1874)5月到臺灣之後,派隨同赴臺的船政委員張斯桂
「督率船政藝生等,按道里,考山川,略照西法,測量遠近,分別向背,內極番寮,外周
海口,區分界畫,旁注地名,凡數閱月而全圖成。復將南、北、中路各番族狀貌風俗,以
及出產花果,詳細分圖,凡三十有六幅,每幅俱綴說其旁。謄寫甫畢,適赴江南新任,故
攜至上海裝裱,今年竣工,即派張斯桂賚至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代進。」 7 總理衙門於1876
年7月12日(清光緒2年閏5月21日)收到兩江總督沈葆楨的咨文,內稱:「竊照進呈臺灣
地圖及番社各圖,並送張斯桂等到京聽候考察各緣由。茲於光緒二年三月初六日恭摺具
奏,並另諮飭張斯桂等赴總理衙門考察,相應將原奏摺一件、臺灣番社各圖三十六張,
一並諮請代為轉進。」總理衙門於同月17日代為呈進,同日即奉旨:「知道了」。7月18
日,總理衙門即行文沈葆楨,告知處理情形,其文謂:「恭錄諭旨,咨行貴督遵照,除原
圖奉旨留中外,應將貴督原摺一件……咨還貴督查收」。 8 換句話說,臺灣全圖及臺灣番
社各圖36張留在宮中,幾經輾轉,成為今日北京故宮書畫處的收藏。
這幅「臺灣全圖」為單張地圖,絹本設色,寬102.5公分,長262公分; 9 這幅彩繪地
圖仍以當時普遍使用的海上看臺灣的角度繪製,所以地圖東部朝上,西部朝下,南北居
右、左的方式呈現(澎湖群島未畫出),地圖附有經緯度,圖中由南而北畫有4條緯度
線,分別標注:「北極出地緯線二十二度,每度二百里」、「北極出地緯線二十三度」、
「北極出地緯線二十四度」、「北極出地緯線二十五度」,其緯度與現今臺灣所在之緯度
基本相同。另由西向東畫有兩條經度線,分別注名「京師偏東經線四度」、「京師偏東經
線五度」。換句話說,該圖經線以北京為本初子午線,而非以世界多數國家通用的格林威
治子午線作為本初經線,凸顯當時大清仍為天下中心之國的自我認知。這一幅臺灣全圖整
體形狀與臺灣實際形狀十分接近(雖然島上的地形、地名仍不夠詳細),這可能是近代中
國人利用西方測繪方法,所繪製第一幅外觀準確度較高的臺灣地圖(如附件拉頁)。

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上諭檔》第一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頁159-160。
7 《沈文肅公政書,續編》,《臺灣文獻匯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第四輯第五冊,頁
515-517。
8 〈咨兩江總督抄錄代呈臺境輿圖一摺恭錄諭旨知照并收原摺咨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清檔」,編號01-34-007-09-003。
9 相關資料感謝北京故宮畏冬先生提供。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09

沈葆楨奏摺提到的「各番族形狀風俗」,共36幅,紙本設色,每幅長38.5公分,寬
41.3公分。過去,我們常見到的臺灣番社采風圖,多半是清朝早期以平埔族為對象的描
繪,這一次船政藝生所畫的,則以高山族為主,代表晚清時期漢人對臺灣原住民的印象
與認知。關於這36幅圖的詳細圖樣與解說,可參考陳宗仁編著解讀的《晚清臺灣番俗圖》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文化中心共同出版,2013年8月)。

三、清末測繪臺灣府城街道全圖

船政學堂的藝生,在臺灣所繪製的地圖,還包括「臺灣府城街道全圖」及「臺灣府
城並安平海口圖」,這兩幅地圖並未上呈皇帝御覽,沈葆楨在奏折中也未提到,不過,他
在清光緒元年6月12日(1875年7月14日)呈送總理衙門討論福州廈門間電報線問題的信函
中,附帶說明當時在臺灣征剿獅頭社原住民及弁兵因疫疾死亡情形,函末提到附呈「臺灣
城圖一分、安平海門圖一分,系前學堂藝生按西法量繪者。其形勢、道里、尺寸,據西人
云均無舛誤。」 10 顯然這兩幅地圖的繪製,比上述臺灣全圖還早,應當是為了佈屬府城及
安平海口一帶防務需要而測繪,從他給總署信函的口氣看,沈葆楨對這次藝生測繪臺灣府
城街道地圖的成果,應該相當滿意。
「前學堂藝生」指的是船政學堂習法語的學生,臺灣城圖應是近代臺灣(也可能是
全中國)第一幅將街道按實況描繪得十分清楚,並以現代測繪技術製作完成的有比例尺城
市地圖,圖上冠名「臺灣府城街道全圖」,該圖右側有中文記註:「尺寸折五千分之一」
(即比例尺為5000分之一)、「周圍應法尺七千五百五十尺,合中國十四里有奇」(意指
臺灣府城牆範圍總長14里餘);圖下方另有法文,說明係法國海軍軍官日意格與傑翁達,
率福州船政學堂學生於1874至1875年間所測繪。另一幅「臺灣府城並安平海口圖」應是同
一批人同時期繪製,圖右側上方標明「尺寸折萬分之一」(比例尺1萬分之一),下方有
「光緒紀元船政學生魏瀚、鄭清濂、林慶昇、郭誠、陳兆翱、林日章仝測繪」字樣,圖正
下方除了與「臺灣府城街道全圖」類似的法文圖例說明之外,圖右下部分另外標示有A至
F,6個點的法文地名說明,分別指赤崁樓、臺灣縣署、臺灣鎮(總兵)署、考棚、臺灣
府署、臺灣道署等。這幅圖中的右半部分為臺灣府城街道圖,西半部分為安平附近形勢
圖,其中新建造完成的「億載金城」(二鯤鯓大礮臺)造形與坐落清晰可見。

10 〈總署收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楨函〉,《海防檔》,〈丁、電線,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出版,1957),頁184。
110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這兩幅臺灣府城城區街道圖及安平海口形勢地圖的原件,目前下落不明,筆者曾嘗
試在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兩個收藏清代總理衙門檔
案的機構)找尋,均無結果。這兩幅圖因為是在法國教習日意格主持下繪製,日意格或
傑翁達可能因此留有複本。1893年曾任法國駐廣州領事印鮑脫(Camile Clément Imbault–
Huart,1857-1897)在巴黎出版L’île Formose:Histoire Et Description一書,將「臺灣府城
街道全圖」縮印收為附圖(縮印圖只有26×37.5公分,比例尺縮為1萬3600分之一,以淡紫
色紙張印刷,圖上加法文圖例與說明),這可能是這幅圖第一次出現在文獻出版品上。國
立臺灣圖書館(原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收藏有此法文書1893年原版,1968年臺北的成文
出版社,以原開數將此法文書重新翻印,書中所收這幅經照相製版黑白印刷的「臺灣府城
並安平海口圖」,仍相當清晰。1995年臺北的南天書局,仿照法文版原書再度重印,書中
所收地圖及照片,均以銅版紙彩色印製,效果逼近原書。 11
1958年3月,黎烈文將L’île Formose:Histoire Et Description翻譯成中文,由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出版,書名為《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灣研究叢刊第56種),其中影印
收錄了此圖,比例尺縮小至2萬1000分之一左右,可能因版面關係,原圖下方之法文圖說
已被刪除。此後《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上這張印刷效果不太好的地圖,經常被研究臺
南(臺灣府城)歷史的人複印引用,反而很少人利用成文出版社所翻印的照相版地圖,
利用國立臺灣圖書館收藏的法文書原版者,更是絕無僅有。 12 L’île Formose:Histoire Et
Description書上同時收入另一幅「臺灣府城並安平海口圖」(圖幅約30×24公分,同樣以
淡紫色紙張印刷,圖上加法文圖例與說明)。 13
這兩幅地圖不僅在臺灣地圖繪製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同時也反映福州船政局
及船政學堂,與臺灣之間因牡丹社事件而牽結的一段重要歷史因緣。
沈葆楨在佈置府城防務與修築砲臺的同時,也指示對府城一帶地形與街道進行測量
與地圖繪製工作,由隨同來臺的上述船政學堂6位學生,在日意格與張斯桂帶領下負責其
事。日意格於清同治13年(1874)10月在呈送船政大臣沈葆楨的報告中,列舉了7位他認
為是最優秀可以獨當一面的造船學堂學員,魏瀚、鄭清濂、陳兆翱等正是上述6位中的3
位。 14 魏瀚、陳兆翱隨後在清光緒元年(1975)趁日意格返回法國之便,奉派跟隨前往

11 「臺灣府城街道全圖」收在南天書局重印的L’île Formose-Histoire Et Description一書中的第172-173


頁,圖幅縮印為26.5×20公分。
12 例如盧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5)收有「臺灣府城街道全圖」及
「臺灣府城並安平海口圖」,係引自《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南市志》(1978年12月)卷首附
圖「臺灣府城街道全圖」也引自《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
13 「臺灣府城並安平海口圖」收在南天書局重印的L’île Formose-Histoire Et Description一書中的第174-
175頁。
14 轉引自林崇墉,《沈葆楨與福州船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頁498。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11

附圖一:同治臺灣府城街道圖。(資料來源:《續修臺南市志》,卷首,附圖0-0-5-7)
112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附圖二:臺灣府城並安平海口圖。(資料來源:《續修臺南市志》,卷首,附圖0-0-5-2。)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13

英、法遊歷,之後繼續留在法國學習造船。 15
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臺灣佈署防務,並對後來的臺灣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但
很少人知道隨沈葆楨渡臺的日意格、傑翁達與船政學堂學生,曾繪製了臺灣全圖與這兩幅
重要城市地圖。
1875年繪製的這一幅臺灣府城街道圖,以今日同比例尺之航測圖加以疊合對照,可以
看出其方位之準確性極高,圖上登載之當時街道名與地名、衙署、宮廟亦稱詳盡。本文附
圖一與附圖二,原係複製Imbault-Huart書中附圖,由於原圖部分街道字跡模糊不易辨認,
故街道地名係另行考訂後重新打字製作。其中有2、3處地名無法辨識,一時亦無法查考,
暫不錄入;部分地名明顯為筆誤(或音誤)者逕加改正,如「下蓬樓」改為「下帆寮」;
部分地名則可能有誤,但仍維持原名,如新興街有二,其中縱向的一條應為「看西街」,
標示「南勢港」處,應為「外南河」,「招安街」應該是詔安街等。這幅按原圖摹繪並將
地名稍加修定的府城街道圖,於1987年收錄入筆者主修的《續修臺南市志》卷首附圖中。
這幅舊地圖上的不少舊地名,至今仍為臺南市府城居民所使用,有些機構或設施已
隨時間煙滅,靠著舊圖才能重回歷史情境。例如圖上方「鎮署(臺灣鎮總兵官署)」北面
的「白龍庵」,在1915年因西來庵抗日事件受牽連被拆毀, 16 舊跡無存,從這幅地圖再比
對現代地圖,即可找到白龍庵舊址所在。白龍庵是清代駐臺福州籍班兵所建,清康熙朝開
始奉祀其自原鄉移入的保護神五福大帝(五靈公),清道光年間建廟,可以說是福州白龍
庵在臺灣的分靈廟。臺灣府城的白龍庵,對臺灣民間信仰有兩大影響,一為八家將(家將
團)陣頭的傳衍,一為王醮送王習俗(出海,燒王船)。
每年農曆6月白龍庵五靈公出巡,每一部靈公各有一組家將團作為前導兼護衛,家將
團俗稱八家將,職司緝拿邪煞厲鬼,後來流傳全臺,至今各地八家將仍奉白龍庵為祖庭。
白龍庵因受西來庵抗日事件影響,在日治時期被拆除後,信徒將神像移祀小北街的元和宮
(主神為保生大帝),香火未斷。
臺灣西南沿海王爺(瘟神)信仰十分普遍,建醮送王規模盛大,送王習俗中有將王
船送海漂流(遊地河)或在水邊火化王船(遊天河)之舉,這固然是漳泉舊俗(通常數年
一舉或不定期舉行),不過清代臺灣府城白龍庵每年的送王出海,應該也對臺南地區送王
習俗產生重要影響。清光緒年間《安平縣雜記》記載:「六月,白龍庵送船.每年由五瘟
王爺擇日開堂,為萬民進香,三天後,王船出海(紙製王船)。先一日,殺生、收殺五毒

15 轉引自林崇墉,《沈葆楨與福州船政》,頁519。
16 「西來庵事件」為日治臺灣時期最大的臺灣民眾武力抗日事件,一說西來庵與白龍庵同樣自福州迎
祀五福大帝,一說西來庵是白龍庵的分香子廟,總之兩處均為全臺當時最重要的五福大帝王爺信仰
廟宇。
114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諸血於木桶內,名曰『千斤擔』,當擇一好氣運之人擔出城外,與王船同時燒化,民人
贈送品物米包,名曰『添儎』。是日出海,鑼鼓喧天,甚鬧,一年一次,取其逐疫之義
也。」 17 臺灣南部各地流傳至今的王醮送王逐疫情節,基本上與白龍庵的作法類似,只是
規模更大,儀式更繁複而已。

四、日治初期的臺南市區街道圖

1875年之後,隔了20年,臺南市區才又出現實測街道地圖。
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軍於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10月21日進入臺南府
城,隨即由陸軍工兵第2大隊的工兵中尉石岡豬四郎,率領一等軍曹大島梅吉、二等軍曹
渡邊為吉、上等兵矢島孝太郎等,4人合力,僅花了2個星期的時間,至11月5日即初步完
成對臺南府城內街道的5000分之一比例尺迅速測圖,日明治29年(1896)1月20日將測圖
校正,即附圖三所示「臺南府迅速測圖」。這是目前所知日治時期臺南市區第一幅詳細街
道測圖(也可能是日本開始統治臺灣之後,第一幅實測城市街道地形圖),此圖由於測繪
時間匆促,因此方位準確性不及1875年船政學堂測繪「臺灣府城街道圖」,優點則是城內
街道、聚落(街屋)的分佈,描繪得較清楚,地形(等高線)地物亦有所標示。
1875年與1895年的這兩幅地圖,所登載地名有相互補充的效果。例如1895地圖大北
門內標示有「興化公廳」,亦即興化府(今福建莆田、仙遊)人士所建會館,全臺首學
(孔子廟)北側牛屎埕旁有兩廣會館,均為1875年舊圖上所無,可見清末臺南地區除了漳
泉之外,其他地區也有不少商人來往經商任職。1875年舊圖有淡水公館(臺北地區商人會
館),1895年的地圖則未記錄。
「臺南府迅速測圖」原稿是一張手工描繪圖,第一次面世是1996年12月28日,臺南赤
崁文史工作室辦理「府城大街」文化活動時,將其以原寸大小印製為海報,其上附有新舊
地名對照及說明。過去文獻上曾出現與臺南府迅速測圖類似的地圖,為《臺南市志》卷首
上的一幅名為「臺南迅速測圖」地圖,該圖是稍晚期的圖,應該是以臺南府迅速測圖為底
圖而摹繪,但地名標示減少許多,另外增加了一些軍事單位的駐地標示。
日治時期臺南市區從1910年開始頒佈都市計畫,也就是有計畫的開始修建新道路,舊有
依長期歷史發展自然形成的街道紋理開始改變,1915年的市街地圖,已可看出街道結構明顯
不同以往,但地圖上標示的地名,則仍是清代以來的老地名(參見附圖四),不過這也是臺
南地圖最後一次標示傳統地名,1918年臺南廳編纂、黑田書局印行的「臺南市全圖」上,街
區開始全面換用「町」與「丁目」的日式地名,舊地名只能存在市民的生活裡。

17 《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52),風俗現況,頁15。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15

附圖三:1895年臺南府迅速測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收藏)
116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附圖四:1915年臺南街道圖。(資料來源:南天書局收藏日大正4年臺南黑田書店出版「臺南市全圖」,收入
《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臺北:南天書局,2006年)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17

【附錄】:1895年以前臺南府城街道與地名

臺南府城街道圖及臺南府迅速測圖上的部分地名,至今仍為臺南府城舊居民所使用,但多數地名卻已成為
現代人不熟悉的歷史記憶。以下就臺南府迅速測圖上的地名,列一古今地名對照,並稍加註釋說明(此部分查
對考證承鄭道聰先生大力協助,謹致謝忱)。

頂太子境 因境內沙淘宮得名,沙淘宮(位於西門路 2 段 116 巷 5 號)創建於明鄭時期,與昆沙宮「下太子」


對稱「頂太子」。

洪公祠 在衛民街與北門路交界口一帶,祠內奉清同治 2 年(1863)卒於臺灣道任內的洪毓琛。

義民廟 舊址在忠義路 2 段 194 至 198 號間,祠內祀林爽文之役、蔡牽之役與張丙之役的府城死難義民。

福安橋 遺址在府前路 1 段 304 巷內,是二府口街越福安坑(溪)的橋樑。

玉皇宮 明鄭時期古廟,祀玉皇大帝,位尖山之頂,初為清代臺灣鎮官兵供奉,今址在北區佑民街 111 號。

西門街、魚行口街 西門路 1 段 747 巷,今大德街。

五帝廟 主祀五顯大帝,位今忠義路 2 段 87 號,主驅逐瘟疫,或謂司技藝神。

岳帝廟 應為嶽帝廟,為俗稱,即東嶽殿(位於民權路 1 段 110 號),創建於明鄭時期,祀東嶽大帝,廟中


有閻羅天子、牛頭馬面神、差么神使等,並有 18 層地獄刑具俱全,刻劃出臺灣人之地獄觀。

開隆宮 在今中山路 79 巷 56 號,主祀孩童守護神七星娘娘,府城著名之成年禮「做十六歲」,每年七夕在


此舉行。

小上帝廟 又稱開基靈祐宮(位於赤崁東街 86 號),建於明代,俗稱小上帝廟,以別於大上帝廟的北極殿,廟


中諸多古物。

北 巷 民生路一段 132 巷。

佛祖廟仔 即慈蔭亭,在新美街 50 巷內,主祀觀音菩薩。

同源巷 往昔同源當鋪旁小巷,在原第一信用總社(1998 年併入臺新銀行,稱永福分行)對面。

下橫街 約在民生路至民權路間的永福路段。

仁和街 近普濟街普濟殿,為葬儀業者聚集之街,另因利用附近杉行街之木屑,故此地多糕餅炊蒸業。

北勢街 今稱神農街,東南濱南勢港,直通水仙宮(神農街 1 號)前。

太平橋、安瀾橋 跨南河港之橋,太平橋通往水仙宮,安瀾橋在接官亭旁。

外宮後街 大西門城外從水仙宮後至西門路、民權路口。

水仙宮 主祀水仙尊王,是清代府城三郊總部所在。

內南河街 從西門路口至新美街口南邊的民權路段。

外南河街 即今西門路以西的和平街。

新南巷 西門路 2 段 225 巷。

看西街 現仁愛街,因房屋西向望海而名。

打棕街 現忠明街,為棕繩及蓑具製造業者而名。

清水寺街 又稱水流觀音街,開山路 3 巷,清代枋溪流經之處,因溪水飄來觀音像故名。


118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福州公館 總鎮署福州兵丁之會館,在西華街一帶。

興濟宮 創建於明代之古廟(成功路 86 號),主祀保生大帝,俗稱「頂大道公」,此廟以藥籤供信徒求治


靈驗而名聞遐邇。

觀音廟 興濟宮旁之大觀音亭,創建於明鄭時期,主祀觀音菩薩,廟中配祀月下老人,以靈驗聞名。

開山宮 位於民生路 1 段 156 巷 6 號,據傳建於荷蘭時期,為臺灣最早奉祀保生大帝之廟宇,雖經重建,古


風猶存。

金安宮 在信義街 108 巷,主祀天上聖母。

天公廟 即忠義路臺灣首廟天壇。

總爺街 南自崇安街 113 巷口起,沿崇安街向東北東至崇安街 63 號鎮轅境土地祠街止,因位於臺灣總兵鎮


署附近而名。

福德街 自崇安街 63 號鎮轅土地祠起,沿崇安街向東北至崇安街與北華街會口一帶,為漳州雲霄縣人聚居


地,又稱雲霄街。

十八洞 成功路 313 巷內與粗糠崎相通,為風月場所。

市仔頭 現臺南火車站前,大北門入城內大市集。

提標公館 成功路郵局後。

電報局、慈雲閣、昭忠祠 現臺南醫院址內,皆已不存。

總祿境 成功路與忠義路口東北邊。

耶穌教堂遺址 現中山路天主堂原址。

大人廟 明代古廟,位於東門路一段 17 號,主祀朱、池、李三王爺,傳為奉祀鄭氏祖孫 3 代。

西竹圍 在青年路新樓醫院附近,昔日竹木蓊鬱。

新 樓 1865 年英國宣道會醫師馬雅各至臺南看西街行醫,後轉往旗津,1868 年又遷至二老口(衛民街)


設醫館,1900 年遷於西竹圍,稱新樓。

崙仔頂 現東門圓環四週唯一高地。

文昌祠 在府前路 1 段 90 巷內,係縣學文昌祠。

縣 學 舊臺灣縣學,在府前路現高等法院宿舍附近。

聖公廟街 東門路東榮街口至東門城,因聖公廟得名。

彌陀寺街 東門路彌陀寺前路段。

祝三多街 現東門路過鐵道往東路段,因土地公廟得名。

中 巷 中正路 21 巷。

嶺前街 民權路至中山路南邊路段,北邊路段為嶺後街。

四嫂巷 蔡胡夢麟在其著作「嶽帝廟前」提到「四嫂腳踏金葫蘆,七娘手摜紅布袋」的俗諺,四嫂巷在今民
權路 1 段 199 巷,往昔此地有一位樂善好施而受里坊居民推崇的婦女,金葫蘆則是四嫂巷前元會境
街一家茶行掛的招牌。紅布袋巷在今開隆宮前,因崇祀七娘媽,府城居民做 16 歲要換小紅袋,兩
地同在民權路上,相隔 200 多公尺(引自臺南生活美學館網站資料)。

元會境 民權路青年路口至嶽帝廟前,又稱金葫蘆街。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19

桂仔巷 應係柱仔巷之誤,又稱柱仔行,從泮宮石坊至府中街 98 巷,即永華宮附近巷道。

全臺首學 孔子廟,明倫堂府學。

海東書院 忠義國小武德殿一帶。

西轅門 約今永福路 97 巷口,為昔時臺灣道署西轅門。

東轅門 約今永福路 63 巷口,即臺灣道署東轅門所在。

杉行街 景福祠(普濟街 44 號)往南至水仙宮街道,唐山來的帆船壓艙用福杉在此上岸,製成建材或製成棺


木,又稱「板店街」。

福壽街 景福祠往北道路,因南邊皆為棺木店,此地遂為往生各種壽具業者聚集之地。

南廠社 保安街保安宮一帶,清代設有造船廠,為與北廠區分,故稱「南廠」。

佛頭港街 現民族路 2 段,普濟街口至忠孝街段。

火炭埕 亦稱「枵鬼埕」,位於今民權路 1 段,傳因荷蘭時所留黑人在此聚居而名。

府城隍廟 明鄭創建古廟(青年路 133 號),民間咸信城隍爺主管人間善惡福禍、綜理陰陽,殿中「爾來了」


為府城 3 大名匾之一。

考 枰 為「考棚」之誤,自青年路 137 巷口進入約 100 公尺兩側,是清代科考場所。

岳帝廟街 即嶽帝廟前巷,通府前路 1 段 90 號,著名老街。

仁厚境 開山路 151 巷一帶往延平郡王祠,舊地圖亦有稱「仁和境」者。

大埔街 開山路延平郡王祠前往大同路段。

油行尾 府前路 122 巷,是落花生製造販賣業之區。

四角埕 府前路 1 段 122 巷後段部分。

銀同祖廟 係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會館,奉祀銀同媽祖,今址為城隍街 45 號。

公界內 衛民街前段,一說官舍區名稱,一說是平埔族赤崁社公廨。

枋橋頭 府城大街與枋溪交會處有木板橋,其地當今日公園路與中山路之間的民權路中間點,其後街道稱為
「枋橋頭街」。

關帝廳 原在道署東南,日治時期遷至現友愛街 40 巷內,原為道署官吏行祭之武廟。

三四境 忠義路 172 巷至 243 巷間,為原禾寮港街的南段。

范進士街 西起民族路 317 巷,東至忠義路,沿民族路南側,因出武舉而名。

十字街頭 忠義路及民權路口府城大街中心。

石坊腳街 忠義路 2 段 84 巷口至民權路,因貞節牌坊而名。

溫陵媽街 忠義路 2 段 94 巷至民生路口,原有三郊所祀溫陵媽祖廟,日治時被毀,1964 年與營仔腳朝興宮合併,


目前仍以溫陵媽祖為主祀神。

郵便局 忠義路福樂蛋糕店址。清代劉銘傳設郵政局於此,郵政局與電報局於日治時合併稱郵便局,後遷至
民生路忠義路口。

臺南府 原臺灣府署,位於現衛民街憲兵隊,以「鴻指園」留名。

保西宮 在中正路 138 巷,奉葉府千歲。


120 臺南文獻 第 4 輯 Tainan Historiography

三老爺宮 在裕民街鴨母寮菜市場內,主祀三老爺,傳說是明鄭氏祖孫 3 人。

鴨母寮 德慶溪旁,往昔養鴨業者聚集故名之,為今之成功路光復市場,臺南人仍以「鴨母寮菜市」稱之。

頂打石街 忠義路、民生路交界之北邊路段,清代近安海港,壓艙石材上岸,打石業者聚居在此加工。

重慶新興境 從中正路 4 巷、民生路南交會處穿越中正路,經中正路 5 巷,西方約 12 公尺與之並行南下,過


海東街貫忠義路國小禮堂,南下約 50 公尺處。

安海街 忠義路友愛街至中正路段,為來自福建晉江安海港人聚居地。

口仔街 友愛街,忠義路國小後,因海東書院口而名。

檨子林街 忠義國小對面停車場,當年因荷蘭人引進芒果大量種植在此而得名。

馬兵營街 府前路地方法院前,馬兵營駐紮地而名。

軍裝總局 日治時期改為臺南監獄(今西門路 1 段、和意路交會口東南側),為荷蘭時期的磚場,清代軍火庫。

莊雅橋 磚仔橋之訛音,遺址在永福路口和府前路口法院邊,為荷蘭時期所建。

利泰巷 青年路 47 巷末段通民權路 1 段。

十三舖街 民權路新美街口東北邊路段,有 13 間店舖而名。

武館街 民權路永福路西北邊路段,因武館業而名。

帽仔街 民權路從忠義路到永福路口南邊路段,製作帽業而名。

竹仔街 民權路,從忠義路到永福路北邊路段,製作竹具而名。

代書街館 民族路,赤崁街口至赤崁街 15 巷,為訟師聚集營業之所。

大井頭街 民權路,從永福路口至新美街口南邊路段,因大井碼頭而名,是臺南城市發源地。

初糠崎 應是「粗糠崎」之誤,是府城風月之區,於今慈聖街一帶。

打鐵巷 民權路公園路口東南邊一帶。

三界壇 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半段。

針 街 專職針繡女工街道,即民權路公園路口北邊一帶。

警察署 原在兩廣會館前,後遷至其旁,即今南門路原臺南市警察局處。

蕃薯崎、故衣街 舊貨買賣之地及曬蕃薯簽銷貨之地,位於忠義街 2 段 158 巷。

關帝廟街 祀典武廟前,永福路段自古即是熱鬧街市。

新店尾 崇安街與公園路口一帶。

軍仔寮街 在成功路海安路一帶,因靠軍工道廠(北廠)而名。

打銀街 今忠義路 2 段西側靠民權路段,鑲打金銀飾業者聚集之地。

溝仔底 青年路 14 巷接中山路 8 巷、23 巷一帶。

普濟殿 明代古廟,建在德慶溪沖積地上。

鞋 街 民權路、忠義路口至 64 巷北邊路段。

草花街 民權路、忠義路口至 82 巷南邊路段,供應女性的生活用品。

柴履巷街 民權路 2 段 83 巷,生產木屐。


福州船政學堂繪製的臺灣第一幅現代城市地圖 121

牛屎埕 現臺灣文學館所在,牛屎乃「御史」之音誤。

兩廣會館 在南門路原市政府對面,為兩廣人士旅臺同鄉會館,1875 年建,日治時改為自然博物館,1945 年


毀於大轟炸。

小南天 土地公廟,原位於道署前,清末遷移至今民族路、公園路交會口西北側。

老古石街 現信義街,為晚清府城港區重要街道,建物以珊瑚礁作基石,故名。

理刑廳 位友愛市場後,清代原為海防同知府,俟臺灣建省,改為理刑廳,即省監獄。

道口街 永福國小前向南延伸過中正路至永福路 54 巷止,臺灣道署前街道。

奎樓書院 遺址在今中正路華南銀行,1945 年 3 月被盟機炸毀,1955 年遷至府前路 1 段 90 巷內。

臺南民政支部 日人入臺南後改臺灣道署為臺南民政支部,位今永福國小。

新 街 應是南巷,現民生路 157 巷。

牛磨後 在西市場北側,往昔在此以牛曳石榨糖,故名之。

帆寮街 清初漁夫聚集之地,又稱「蓬寮」,位於今民生路至民權路之間的新美街段。

新興街 介於西門路至仁愛街之間的民生路 2 段。

新橫街仔 忠孝街、信義街口,從神農街起越民族路 3 段至媽祖樓街,忠孝街從信義街口至媽祖樓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