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王維《山居秋暝》

1. 王維《山居秋暝》描寫了哪個季節和時分的景色?試摘錄原文句子,簡要說明。(3
分)
 原文句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1 分)

 說明:「秋」字點出季節是秋天(0.5 分),「晚」字點出時間是傍晚/黃昏時分,

(0.5 分)「空山」中剛剛下了一場雨,天氣十分涼快(1 分)。

2. 王維《山居秋暝》屬於哪種文學體裁?試說明其體制特色。(3 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1 分)

 說明:全詩共有八句,每句五個字(0.5 分)
;分為四聯,即首聯、頷聯、頸聯及

尾聯(0.5 分)。在平仄、用韻、對仗方面都依循規則,非常嚴整。頷聯及頸聯都是

對仗句。(0.5 分)第二、四、六和八句押平聲韻。(0.5 分)

3. 王維《山居秋暝》是一首近體詩。試按近體詩的結構劃分各層次(3 分)
,並分析每
個層次的內容大要(6 分)。

層次 句子分聯 內容大要

: :
交代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霽,萬物
第一層次 第 1至2 句(0.5 分) 為之一新,景色美妙。(2 分)
( 首聯(0.5 分) )

: :
描寫了山中明月照耀松林,山泉
第二層次 第 3至4 句(0.5 分) 流淌石上。(2 分)
( 頷聯(0.5 分) )

: :
描寫洗衣的姑娘和捕魚的人們滿
第三層次 第 5至6 句(0.5 分) 懷喜悅地回家。(2 分)
(頸聯)

: 反用《楚辭‧招隱士》之典,表
達對山林隱居生活的嚮往。
第四層次 第7至8句

( 尾聯(0.5 分) )

1
4. 試以王維《山居秋暝》為例,從句式、對仗及押韻三方面,說明近體詩的體制。(4
分)
 句式:八句,每句五言(1 分)

 對仗: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及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都

是對偶句,符合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的體制特色。(1.5 分)

 押韻:「秋」、「流」、「舟」、「留」押平聲韻,一韻到底。(1.5 分)

5. 試根據王維《山居秋暝》回答以下問題:
(1) 文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 分)
A B C D
A 借喻
○ ○ ○ ●
B 借代

C 誇飾

D 對偶

(2) 承上題,試從文中摘取運用相同修辭手法的句子,並簡略說明其作用。(3 分)
 句子: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1 分)

 說明:「竹喧歸浣女」與「蓮動下漁舟」的字數相同、詞性亦相同,描寫了山中

景和人的活動。運用對偶手法能使句子具有形式上的整齊美,而且閱讀起來鏗鏘有

力,琅琅上口,增強節奏感。(2 分)

6. 王維《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試根據本詩,說明古詩在對仗方面的特點及作
用。(4 分)
 特點:律詩非常講究格律,其中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1 分)王維《山居秋暝》

中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和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都是對仗

句。
「明月」對「清泉」
,「松間」對「石上」
,「照」對「流」
;「竹喧」對「蓮動」
,「歸」

對「下」
,「浣女」對「漁舟」
。當中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詞性一致,句式也相同。

(2 分)

 作用:能使句子具有形式上的整齊美,而且閱讀起來鏗鏘有力,琅琅上口,增強

節奏感。(1 分)

2
7. 在王維《山居秋暝》中,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句在句式上有甚麼特點?(3
分)這安排與律詩的體制有何關係?(1 分)
這兩句是倒裝句。
(1 分)前一句的「歸浣女」
,動詞「歸」前置,形成倒裝(1 分);

後一句的「下漁舟」
,動詞「下」前置,也形成倒裝,強調了「歸」和「下」的動態

(1 分)。這裏運用倒裝句是為了聯末的押韻及兩句要對仗,使詩歌符合五言律詩的

體例。(1 分)

8. 王維《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試指出詩中的韻腳,並從押韻方面說明律詩的
特點。(2 分)
 韻腳:秋、流、舟、留(1 分)

 特點:
《山居秋暝》符合律詩押韻依循規則,非常嚴整的特點,而且是一韻到底,

第二、四、六和八句押平聲韻。(1 分)

9. 王維的作品被清人戴鳴云評價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人盡知之」
。試以王維《山
居秋暝》的構圖和動靜相生的角度說明此特色。(4 分)
王維《山居秋暝》一詩的構圖是由上而下,從天上到地下,從岸上到水裏。(1 分)

天上皎潔的明月下有高聳的松林。地下有泉水清澈見底,流過山溪中的石縫間,激

起清響。岸上的竹林裏有洗衣歸來女子,傳來的喧鬧聲。清溪中的蓮葉搖擺,漁舟

順流而下。
(2 分)以流水、蓮動映襯環境的空靈和清幽,構成一幅空山月夜圖。
(1 分)

10. 根據王維《山居秋暝》回答以下問題。

(1)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描寫手法?(1 分)試加以說明。(2 分)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 描寫手法:多感官描寫(1 分)

 說明:引文運用了觸覺描寫(1 分)
,點出雨後山中的天氣十分涼快,感受到秋意

怡人(1 分)。
(2) 承上題,試從王維《山居秋暝》中,摘錄運用了相同描寫手法的句子,並略加說
明。(3 分)
 句子:「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1 分)

 說明:句子運用了視覺描寫(1 分)
,描寫月光在松林間照耀着,清澈的泉水在巖

石上流動(1 分)。
其他答案:
3
蓮動下漁舟(1 分);句子運用了視覺描寫(1 分)
,描寫漁船順流而下,令水中的蓮
花叢搖曳生姿(1 分)。/竹喧歸浣女(1 分)
;句子運用了聽覺描寫(1 分)
,描寫竹
林裏傳來浣女的喧鬧聲(1 分)。

11. 王維《山居秋暝》的首兩句詩與詩題有甚麼關係?試說明之。(3 分)

王維《山居秋暝》首兩句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這兩句與詩題有呼應的關

係。(1 分)「空山」呼應「山」,點出地點;「晚」與「秋」呼應「秋暝」,點出季節

和時間。(2 分)

12. 王維在《山居秋暝》中,表現了怎樣的人生態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
(2 分)試
談談你對這種人生態度的看法。(4 分)
 句子:「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2 分)

 看法:句子反用《楚辭‧招隱士》的典故,指出山野比朝廷更美好,抒發王維對

山林的喜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王維在晚年辭官後,對政治失去了興趣,反

而愛追求清淡自然的生活,享受隱居生活的閒情。(2 分)我認為現代人對得失成敗

看得太重,不懂得享受閒情,把自己和別人也迫得太緊。王維的這種人生態度,雖

然甘於淡泊,卻不失舒適自在,實值得我們學習。(2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3. 王維創作《山居秋暝》一詩的目的何在?(3 分)

王維希望通過對山林美景的描繪,表達自己對閒適隱生活的嚮往。(1 分)這首詩寫

王維在山中所見的秋山雨後黃昏,王維陶醉在迷人的景色中,表明自己的心志高潔,

官場不是他追逐的處所,只有月下青松、石上清泉,才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
(2 分)

14. 王維在《山居秋暝》中抒發了甚麼情懷?談談你對這種情懷的看法。(5 分)

 作者情懷:詩中描寫山居生活的純樸美好,猶如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生機盎然。

凡俗的人大都迷戀官位、逐鹿官場,王維追求的卻是月下青松、石上清泉的清幽境

界,可見其高潔情懷。(2 分)

 個人看法:我欣賞王維的這種情懷。
(1 分)無論是在現代或王維身處的時代,戀

棧權位、貪圖富貴的人比比皆是,這些慾望使人變得自私奸險,王維反而淡泊名利,

嚮往過簡樸的山居生活。可見他是個心志高潔的人,實在難能可貴。
(2 分)
(答案言

之成理即可。)

4
15. 《山居秋暝》表現了王維怎樣的生活態度?(2 分)這種生活態度與現今部分年輕
人隱蔽過活的態度相同嗎?試加以評論。(4 分)
 生活態度:王維通過對山水的描寫寄託自己不迷戀官位、不愛逐鹿官場的高潔情

懷,表達對閒適隱居生活的嚮往。(2 分)

 評論:兩者是不同。
(1 分)王維描寫山中恬靜生活的場面,表達對閒適隱居生活

的嚮往,這是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1 分)現今部分年輕人拒絕與人溝通,

對社會現實不滿,對生活、工作充滿無力感,屬於消極的生活態度。(2 分)兩者生

活態度是截然不同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6. 試根據王維《山居秋暝》回答以下問題。

(1) 以下引文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寄託作者的品格特徵?(1 分)又體現了作者甚


麼品格特徵?試略加說明。(1 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 修辭手法:象徵(1 分)

 品格特徵:「明月」與「清泉」象徵清高光明的品格。(1 分)

(2) 承上題,試從王維《山居秋暝》中,摘錄運用了相同修辭手法的句子,並略加說
明。(2 分)
 句子:「明月松間照」、「竹喧歸浣女」(1 分)

 說明:「松」、「竹」象徵堅定有節的品格。(1 分)
其他答案:
「蓮動下漁舟」(1 分);以「蓮」象徵潔身自愛的品格(1 分)。

17. 王維在《山居秋暝》中,融化前人的詩句入詩,別出心裁。試摘取原文句子,加以
說明。(3 分)
 句子:「隨意春芳歇,王孫可自留」(1 分)
 說明:句子反用《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王

維認為「山中」比「朝中」好,潔淨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保持自愛,寄託他對歸

隱生活的嚮往。
(1 分)王維這個用典別出心裁,一方面不拘泥於典故,一方面豐富

詩歌的內涵,給人耳目一新之感。(1 分)

5
18. 王維《山居秋暝》一詩內容前後呼應,詩中的哪些事物呼應「天氣晚來秋」的「晚」
字?(2 分)
 新雨 A B C D
 明月 ○ ○ ○ 
 歸浣女
 下漁舟

A  B 
C  D 

19. 比較以下甲乙引文同樣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1 分)又這種修辭手法如何加強描


寫景物的效果?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4 分)
甲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乙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柳宗元《始得
西山宴遊記》)
 修辭手法: 襯 托 (答案須是兩字詞)(1 分)

 描寫效果:

甲文:王維以寫竹林間的喧鬧聲,反襯山居的寧靜,又寫浣女自竹林回來和漁舟

划過而搖動的蓮花叢,以動態活動反襯山間的幽靜。(2 分)

乙文:柳宗元先描寫永州山水之美,認為自己已遍歷永州有特色的山水,但不曾

知道西山的奇特卓絕,正襯西山的「怪特」之景。(2 分)

20. 你認為王維《山居秋暝》的「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所表達的意境,符合《莊
子‧逍遙遊》中的「無用」涵義嗎?試略加說明。(5 分)
符合。
(1 分)
《莊子‧逍遙遊》中的「無用」是指某些東西於其他人無用的,正是其

大用所在。(1 分)根據引句,王維追求的不是名利、不是於朝廷為官的生活,而是

隱居山間的恬靜生活。(1 分)對朝廷來說,如王維隱居山林,他是「無用」但對王

維自己來說,他能隱居山林,安寧地享受空山恬靜閒逸的生活,正符合《莊子‧逍

遙遊》中「無用之用」的涵義,可以達至逍遙的境界。(2 分)

21. 結合王維《山居秋暝》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寫作背景,王維與柳宗元的
處境相似嗎?試談談你的看法。(5 分)
相似。(1 分)《山居秋暝》中的王維因晚年做官受挫,於是辭官隱居在終南山下,

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1 分)《山居秋暝》描寫秋天的黃昏,山中清幽明淨的自然

6
景色和山中人恬純樸的生活,抒發了王維對閒適隱居生活的嚮往。
(1 分)而柳宗元

的處境與王維相似,於「永貞革新」失敗後,同樣被貶謫。柳宗元在永州為官四處

出遊,發現八處佳境。(1 分)《始得西山宴遊記》借描繪西山的獨特之景,暗喻柳

宗元自己不與世俗同流的情操,表達自己期望與大自然冥合,不受拘束,達至逍遙

之境的思想。(1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