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2007 年中国政法大学 801 法学综合二(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
民法学、刑法学、
刑法学、诉讼法学)
诉讼法学)考研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权利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能力,部分权利能力的学说一般不被承认,C 不正确。意思能力
与权利能力关联在学说上有支持,但普遍的观点认为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之完成),A
起码很有风险。B 说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能否与自然法学说联系起来,还有
疑问。有观点认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伦理人的体现,是人的自然属性。但这是不是与人的
视觉和听力一样呢?这涉及对自然法的理解,比较复杂。似乎自然法意义上的人意味着理性,
而听觉和视力似乎为人的事实属性,似乎有一些距离。那么最后一个选项,D 认为行为能力
受人的身体状况的影响,这里要如何理解人的身体状况,身体状况有很多,比如健康与否、
体貌特征等等。那么,限制行为能力人是不是因为健康与否而受影响,比如残疾人,聋哑、
智障、甚至挥霍浪费等,会影响到行为能力。因此,本题选 D。
2.【答案】C
【考点】代理
【解析】本题考察代理的问题。B、D 显然不对。代理的成立要求以本人名义,但本人
名义在被突破。因此隐名代理也是可以的。在本案中,乙表明委托关系的存在,但没有明确
的以甲的名义。按照合同法 402 条的规定,这里的合同似乎要直接约束甲和丙,在法律上成
立代理关系是没问题的。故本题选 C。
3.【答案】C
【考点】无因管理与无权处分
【解析】无因管理与无权处分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处分并非效力待定,他的处分是有效
的。如果一方面成立无因管理而成立有效的法律原因,另一方面又可以主张返还,第三方要
靠善意取得来保护自己,则无因管理很难实现它的目的。无因管理应该延伸到处分行为比较
合适。因此 A 不对。B 可以做同样的解释,如果行为效力待定,也与无因管理作为法定的
债的原因不付。构成无因管理就不是不当得利,D 不正确。
4.【答案】B
【考点】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
【解析】吃掉是一种事实上的处分,无须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事实行为。而扔掉是法
律上的处分,是处分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前提。
5.【答案】D
【考点】质权标的的范围
【解析】质押的标的为动产,而不动产只能抵押不能设立质押。
6.【答案】B
【考点】融资租赁合同
【解析】产品缺陷责任由出卖任和生产者承担,同时按照《合同法》第 246 条的规定,
融资租赁合同中,租赁物被承租人占有,则出租人不承担因租赁物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责任。
因此本题选 B。
7.【答案】B
【考点】赠与合同的性质
【解析】若是实践性合同则要物的交付合同方为成立,法条中并没有表明这样的意思。
赠与合同在我国是诺成性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生效。因此,本题选 B。
8.【答案】D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考点】不当得利
【解析】A 选项属于非债清偿,明知不欠人钱而给付,不构成不当得利。期前清偿属于
放弃期限利益,在不给对方造成不利的情况下,应该不得拒绝,并不构成不当得利。D 属于
因事实行为得利,各他人造成损失,占有的取得也是一种利益,可以成为返还的对象。
9.【答案】A
【考点】诉讼时效的中断
【解析】口头的追讨是否具有中断时效的效力存在疑问。但我国一般认可这种方式,但
需要债权人提供证据证明曾经追缴过。所以,本题选 A。
10.【答案】D
【解析】 《民法通则》第 24 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没有死亡,经本人
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
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第 25 条 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 依照继
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由此可
知张乙应当返还张某所继承张某财产。
11.【答案】B
【考点】刑法中的错误理论
【解析】本题考察错误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其中,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对
象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对象错误又可分为同类的对象错误和非同类的对象错误。打击
错误,又称行为差误,是指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由于失误而致使实际侵害的对象与行为人所意
图侵害的对象不符合。手段错误,或称行为方式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时对其所采
取的方式发生了认识错误。因果关系错误,是指行为人实现了所希望的结果,但导致结果实
现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与行为人当初预期的发展进程不一致。这四种均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或称犯罪构成事实错误或构成要件错误。具体到本题而言,属于打击错误。故选 B。
12.【答案】B
【考点】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解析】本题考察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求: (1)二人以上;(2)共
同故意; (3)共同行为。其中较难认定的是共同故意。构成共同故意又包含两个内容: (1)
各共犯人有相同的故意; (2)各共犯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本案中,甲与乙虽然具有相同的
故意,但是相互之间并没有意思联络,因此不成立共同犯罪。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
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何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
一般认为,片面共犯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因而应选 B 项。
13.【答案】A
【考点】战时缓刑
【解析】本题考察刑法关于战时缓刑的规定。 《刑法》第 449 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
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故选 A。
14.【答案】A
【考点】罪状的分类
【解析】本题考察罪状的分类。在刑法理论上,对于基本罪状,根据该罪状对具体犯罪
描述的方式以及繁简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1)叙明罪状:对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作了具
体、详细的描述; (2)简单罪状:仅仅对犯罪的构成特征加以概括描述而未作具体说明的罪
状;
(3)引证罪状:引用刑法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
(4)空白罪状/参见罪状:仅规定某种犯罪行为,但其具体特征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来确
定的罪状。有的学者还认为存在混合罪状,即同一罪状中既有空白罪状,又有叙明罪状。 《刑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法》第 305 条是典型的叙明罪状。故本题选 A。
15.【答案】C
【考点】刑事责任能力
【解析】本题考察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
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
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可见,
对于盗窃罪,只有已满 16 周岁的人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甲的盗窃数额是 4300+5000
=9300 元。本题应选 C 项。
16.【答案】C
【考点】分则中牵连犯的特别规定
【解析】本题考察刑法分则对于牵连犯的特别规定。刑法第 196 条第 3 款规定: “盗窃
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而本题选 C。
17.【答案】B
【考点】抢夺罪与抢劫罪
【解析】本题考察共同犯罪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首先,甲、乙
二人只有抢夺、没有抢劫的故意;其次,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以下简称“驾驶车辆” )
夺取他人财物的,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 (2)驾驶
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 (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
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
轻伤以上后果的。本案符合这三种情形,因此应当以抢劫罪的共同犯罪论处。
18.【答案】B
【考点】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解析】本题考察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区别。首先,挪用公款罪与
挪用资金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罪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
93 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1)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国有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
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4)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
人员。本案中,民政局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次,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
主要区别在于挪用公款罪是挪作私用,而挪用特定款物罪则是挪作其他公用。本案中,挪用
救济金进行盈利活动,属于挪作私用;再次,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
在于挪用公款罪只是暂时占有、使用公款,因而只是侵犯了公款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而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则是侵犯了单位财物的所有权整体。最后,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表
现为三种情形: (1)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2)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
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 (3)三是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
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本题选 B 项。
19.【答案】C
【考点】正当防卫
【解析】本题考察正当防卫的相关知识点。正当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紧急的不法
侵害。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错误,在不存在不法侵害时,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实施了
自以为的“正当防卫” ,造成他人无辜损害的,属于假想防卫。故选 C 项。
20.【答案】A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考点】贪污罪
【解析】本题考察刑法分则对贪污罪的规定。根据《刑法》第 394 条的规定,国家工作
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
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题应选 A。
21.【答案】B
【考点】管辖权的转移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35 条的规定: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
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
案的人民法院管辖。这是解决共同管辖中管辖冲突的法律规定,也是管辖之制度中选择管辖
的根据。所谓选择管辖,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同一案件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当
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院《民诉意见》的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
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将案件移送给另一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
外,常规做法是,原告向两个法院起诉,谁先立案谁管辖;若均判决,先立案者有效。故本
题选 B 项。
22.【答案】B
【考点】移送管辖、管辖权转移、指定管辖、共同管辖的概念辨析
【解析】想要深刻理解本题,必须明确区分以下这四个概念。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
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法院对该案件无管辖权,依照法律规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审理。移送管辖就其实质而言,是对案件的移送,而不是对管辖权的移送。它是对管辖发生
错误所采用的一种纠正措施。移送管辖通常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不排斥在上、下
级人民法院之间适用。管辖权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某个案件的管辖
权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就管辖
权转移的实质而言,是对级别管辖的一种变通和补充。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对其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
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
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的
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的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
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
地裁判。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又明确规定: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
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
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共同管辖,是指依照
法律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同一案件都有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对其规定: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
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本题符合管辖权转移的情况,
因此选 B。
23.【答案】C
【考点】自认制度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 76 条的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
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
因此本题选 C 项。
24.【答案】C
【考点】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136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
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
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
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
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诉讼中止,是指民事诉讼程序的中途暂时停止。延期审理,是指
在特定情形下,人民法院把已经确定的审理期日或正在进行的审理顺延至另一期日进行审理
的制度。缺席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部分当事人无故未参加或当事人未参加完开庭审理而中
途退庭的情况下依法作出判决。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程序进行中,因出现某种特殊情况不
得已结束诉讼的制度。以上四种都属于对开庭审理特殊情况的处理。故本题选 C。
25.【答案】C
【考点】撤诉制度
【解析】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的请
求权,参加到原告、被告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进行诉讼的人。王某参加诉讼的身份是有独立请
求权的第三人。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第一百六十条规定: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
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在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
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 ”故本案的处理为:准予郭某撤诉,王
某作为另案原告,郭某与乔某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选 C。
26.【答案】B
【考点】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解析】在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应当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换言之,是
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追求效率,而不能因为图快求多,草率办案而损害程序公正和实体
公正,甚至发生错案。如果发生错案,事后加以纠正和赔偿,反而损害了效率。当然,公正
的优先地位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情况下,为了效率,不得不对公正的价值作出适当的牺牲,
例如简易程序等。但是在这种牺牲不能过分,否则就违反司法的基本要求了。因此本题选 B
项。
27.【答案】C
【考点】扭送的适用情形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63 条规定: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
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
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 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 61 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
见的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
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
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可见,其他选项均是拘留的情
形。故本题选 C。
28.【答案】C
【考点】酌定不起诉与法定不起诉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 142 条第 1、2 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
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
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 140 条第 4 款规定:
“对于补
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可见,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制度可以分为三种,即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
不足的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所谓酌定,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 ,即人民
检察院对于起诉与否享有自由裁量权,对于符合条件的,皆可以作出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不起诉决定。其适用条件有二: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刑法第十九条规定: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 “犯罪后自首又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此,ABD 都属于酌定不起诉的情形,而 C
是法定不起诉的情形。故本题选 C。
29.【答案】D
【考点】检察院自侦案件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8 条规定: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
另有规定的除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
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
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
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
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刑事诉讼法》第 170 条规定:
“自诉
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
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选项 AB 都属于明文规定的由人民
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
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
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国家工作人员在境
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这一罪名即为巨额财产
来源不明罪,规定在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之中,因此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 《刑
法》第 270 条明确规定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 。因此 D 选项为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
件,不是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
30.【答案】C
【考点】申诉的主体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03 条规定: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
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
决、裁定的执行。 ” 《刑事诉讼法》第 83 条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
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
女、同胞兄弟姊妹。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属于当事人,自诉人的哥哥是当事人的近
亲属,因此,只有选项 C 中的人员无权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申诉。
二、多项选择题
31.【答案】BC
【考点】民法的调整对象
【解析】A 选项中,法律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A 正确。民法上的财产关系并不都是
就物而发生的法律关系,债权可能仅仅涉及到行为,B 不正确。C 选项不正确。D 表述正确。
故选 BC。
32.【答案】BD
【考点】法人的登记
【解析】通过行政命令特许成立的机关法人无需登记。财团法人、各种公司应进行登记。
所以 BD 正确。知识点参见《民法学》教材第 143 页。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33.【答案】ABD
【考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解析】权利能力与主体资格是同义语,A 正确。权利能力不等于具体的主观权利,仅
仅是一种可能性,B 正确,C 不正确。权利能力不得抛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D 正确。故
本题选ABD。
34.【答案】ABD
【考点】
【解析】本题考察法律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法律行为的效力可以在三个层次上理解,一
个是成立效力,一个是预期效力,一个是作为一种法律事实的效力。C 不对,能够引发单纯
作为法律事实的效果的行为是不一定是合法行为,侵权行为等事实行为也能引起法律规定的
效果。故本题选ABD。
35.【答案】ABCD
【考点】抵押担保的范围
【解析】根据担保法 46 条的规定,抵押担保的范围除了主债权及利息外,还包括违约
金、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保管费用和损害赔偿。
36.【答案】ACD
【考点】合同法中约定的效力
【解析】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诉讼时效是不能通过合同进行排除的。约定违约
金过高的,当事人可以降低。但违约金条款依然有效。B 不选。CD 为合同法的原文规定。
本题选ACD。
37.【答案】ABCD
【考点】要约的失效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 20 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
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
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故本题选ABCD。
38.【答案】BC
【考点】抛弃的效力
【解析】抛弃为法律行为,属无相对人的意思实现。本题中的抛弃行为已经发生效力,
产生物权消灭的法律效果。故本题选BC。
39.【答案】ACD
【考点】要约与要约邀请
【解析】要约与要约邀请显然不同。本题 ACD 正确。
40.【答案】ACD
【考点】合同法律关系的产生原因
【解析】本题中,B 选项为赠与合同。A 选项为事实行为,C 选项为侵权行为,D 选项
为不当得利。因此,ACD 均不产生合同的法律关系,因而当选。
41.【答案】ACD
【考点】罪刑法定原则
【解析】本题考察罪刑法定原则的相关知识点。一般认为,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
则包括: (1)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但允许类推适用有利于被告的刑法规定。 (2)禁止
对于被告人不利的事后法。 (3)禁止习惯法。
(4)禁止绝对不定刑和绝对不定期刑。(5)明
确性原则。故选 ACD。
42.【答案】BC
【考点】犯罪构成的分类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解析】本题考察犯罪构成的分类。犯罪构成可以分为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
成。其中,简单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各个构成要件均是单一的犯罪构成;复杂的犯罪
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各个构成要件之间存在选择或者重叠关系的犯罪构成,又分为选择的犯
罪构成和复合的犯罪构成。刑法第 125 条第 1 款是典型的选择的犯罪构成,而复合的犯罪构
成是指构成要件具有重叠关系的犯罪构成,如根据第 236 条第 1 款的规定,强奸罪的客观方
面的行为具有双重性,即由手段行为(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手段)和目的行为(强奸妇女)
复合而成。本题选 BC。
43.【答案】ABD
【考点】犯罪构成中的选择要件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犯罪构成中的选择要件。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行
为对象、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其中,危害行为是必要要件,其他要件是选择
要件。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包括罪过、动机、目的等,其中罪过是必要要件,动机和目的等
是选择要件。犯罪计划既不属于必要要件,也不属于选择要件。本题选 ABD。
44.【答案】ABC
【考点】刑罚执行机关
【解析】本题考察我国的刑罚执行机关。在我国,法院、公安机关、监狱都是特定刑罚
的执行机关。其中,法院是死刑立即执行、没收财产、罚金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是管制、
拘役、剥夺政治权利、余刑不足一年的有期徒刑的执行机关,监狱是死缓、无期徒刑、余刑
在一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执行机关。本题应选 ABC。
45.【答案】ABC
【考点】剥夺政治权利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刑法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 《刑法》第 54 条规定:“剥夺政
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
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注意 D 选项不仅是“国有” 。
46.【答案】ABC
【考点】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解析】本题考察刑法分则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具体规
定。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将《刑法》第 134 条修改为: “在生产、
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
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
增加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
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
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
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故本题选 ABC。
47.【答案】BD
【考点】绑架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想象竟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抢劫罪和勒索财物型绑架罪的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抢劫
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 ;绑架罪表现为行
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
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 。(当然,2001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在绑架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规定: “行
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又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择一重罪处
罚。”)本题中,周某虽然威逼林某亲属,但是威逼的内容并不是索取财物,而是不许报案,
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其殴打林某亲属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本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但
是本案中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构成想象竟合犯。另外,周某及其同伙的行为还可能构成非法
拘禁罪。本题选 BD。
48.【答案】BD
【考点】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察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关于二者的关系,一般采取部分犯罪共
同说,即:二人以上虽然共同实施了不同的犯罪,但是当这些不同的犯罪之间具有重合的性
质时,则在重合的限度内成立共同犯罪。本题中,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二人在盗
窃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本题选 BD。
49.【答案】ABC
【考点】挪用公款罪
【解析】本题考察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法解释。2002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属于挪用公款 ‘归个人使用’ : (一)将公款供本人、 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
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
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D 选项之情形必须是为谋取个人利益,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用”。按照该《解释》 ,本题选 ABC。
50.【答案】ABD
【考点】徇私枉法罪
【解析】本题考察徇私枉法罪与相关犯罪在客观方面的区别。 《刑法》第 399 条第 1 款
规定: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
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
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至于 C 选项,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
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故本题选 ABD。
51.【答案】ABC
【考点】法庭辩论的内容
【解析】法庭辩论,是指在合议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根据此前法庭调查已经基本查
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意见,反驳对方的主张,相互
进行言词辩论的诉讼活动。法庭辩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之间的
口头辩论,来达到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核实证据材料,分清是非责任,奠定裁判基础的目
的。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赔偿因侵权而给自己造成的财产损失 1 万元,案件本身涉及到
的是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法庭辩论应围绕此展开,因此,需要辩论的是侵权行为是否存在,
如何适用实体法,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即前三项。当事人是否正当是起诉的要求,不是法
庭辩论要解决的问题。故本题选 ABC。
52.【答案】ABC
【考点】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权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26 条规定: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
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第二十五条具体规定: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
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故本题选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ABC。
53.【答案】AC
【考点】起诉的条件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起诉的条件。所谓起诉的条件,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必
须具备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管辖。 ”实质要件归纳如下:1、原告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
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
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以上四条是原告起诉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缺一不可。当事人起诉时
除具备实质要件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依《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 “起
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
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这是起诉的基本形式要件。起诉状应
载明以下事项:1、当事人概况;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
证人姓名和住所。当事人起诉原则上要求书面形式。在特殊情况下,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
可以口头起诉。由此可见,形式要件不是必备的。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第一百四十五
条规定: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
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
受理,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仲裁条款、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
法执行的除外。 ”仲裁协议排斥法院管辖,如买卖合同双方有有效的仲裁协议,法院就丧失
了管辖权。诉讼证据不足不是法院不予受理的正当原因。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第一百
五十三条规定: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
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如甲公司的起诉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当受理。
故本题选 AC。
54.【答案】AB
【考点】举证责任的分配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 4 条第 8 项规定:
“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
定承担举证责任:……(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
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所以,医院应该证明该医院的医
疗行为与江某损害事实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的事实及该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行为的事实,
而江某所要证明的是其在该医院就诊的事实及其受损害的数额。
55.【答案】AC
【考点】调解的适用范围
【解析】法院调解,是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的,由此达成的协议,
是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活动同当事人的处分行为相结合的结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我国的法院调解可依以下两个阶段进行:1、庭前调解;2、审理中的调解。庭前调解是在法
院立案后审理前准备阶段所进行的调解;审理中的调解,是在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所进
行的调解活动。因而,调解不适用于执行程序。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给付
金钱和有价证券的申请,以支付令的形式,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的特殊程序。督促程序
是一种诉前性质的略式程序。即督促程序具有非讼性和简易、灵活的特点,不适用法院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第 211 条规定: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
原一、二审判决遗漏了应当参加的当事人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予以调解,调解不
成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所以审判监督程序是适用法院调
解的。发回重审后的诉讼程序适用第一或第二审程序,适用法院调解。故本题选 AC。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56.【答案】ABC
【考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 61 条的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
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
故本题选 ABC。
57.【答案】BD
【考点】适用回避的诉讼参与人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8 条规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刑事诉
讼法》第 31 条规定: “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
译人员和鉴定人。 ”因此,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
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 “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
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因此,使用回避的诉讼参与人
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58.【答案】BC
【考点】补充侦查的条件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0 条第 3 款规定: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
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
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 “公
诉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得超过一个月。 ”因此,
A 正确,C 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解释》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合议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
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起诉和移送的证据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材料的,应当建议人民
检察院补充侦查。 ”人民法院对退回补充侦查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因此,C 错误。 《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57 条规定: “在庭
审过程中,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的,合议庭应当同意。但是建
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因此,D 正确。故本题选 BC。
59.【答案】ABCD
【考点】证据的分类
【解析】根据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可以把证据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有罪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无罪证据是指反驳控诉,
即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证据。根据证据与案件的
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即能不能独立的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
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独立的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凡是直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存
在,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证据,就叫做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案件主要事实
的直接反应,一个直接证据经过查证属实后,就可以对案件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结
论。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都有可能是直接证据。间接
证据是指不能独立的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种情况的证据。间
接证据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例如,在犯罪现场留下的物品或痕迹,实施犯罪
的工具,被害人的伤情等。根据证据的来源、出处不同,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就是来自原始出处的证据。传来证据不是直接
来源于案件事实,不是从第一来源直接获取,而是从第二手以上的来源获取的证据,也就是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从原始出处以外的其他来源获得的证据。可见,以上几种证据分类只是区分标准不同,并不
具有实质相关性和对应性。本题选 ABCD。
60.【答案】ACD
【考点】检察院拘留的适用条件
【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61 条规定: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
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
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
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
嫌疑的。 ” 《刑事诉讼法》第 132 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
条、第六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
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此,只有在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或有毁灭、伪造
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检察院才有权决定拘留。不讲真实姓名的属于公安机关办理案件
时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所以,本题选 ACD。
三、简答题
1. 答:
(1)货币所有权的归属特殊。货币占有权与所有权合二为一,货币的占有人视为货币
的所有人。 (1 分)
(2)货币所有权的转移特殊。货币所有权的转移以交付为要件,即使在借款合同中,
转移的也是货币所有权,而非货币的使用权。无行为能力人交付的货币也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2 分)
(3)货币不发生返还请求权之诉的问题,仅能基于合同关系、不当得利或侵权行为提
出相应的请求。其特殊之处是由货币的流通手段决定的。 (1 分)
2.答:
(1)范围不同:行纪主要针对贸易活动
(2)结果归属不同
(3)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而委托中的委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
3.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1)犯罪预备的概念犯罪预备,是指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
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故意犯罪形态。 (1 分)
犯罪预备的特征
A.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1 分)
B.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1 分)
C.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1 分)
4.假释的适用条件
假释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 (1 分)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法的犯罪人。 (1 分)
假释只适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却有悔改表现,提前释
放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 (1 分)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1 分)
5.(1)概念不同。诉讼代表人是指当事人众多的一方,推选出代表,由其为维护本方
当事人利益而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而诉讼代理人是指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者协助当事人进行
民事诉讼的人。 (2 分)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2)与诉讼标的之利害关系不同。诉讼代表人是本案的当事人,与被代表人之间的有
着共同的利益,与本案的诉讼标的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诉讼代理人则不是本案的当事人,
与本案的诉讼标的没有利害关系。 (1 分)
(3)保护权益的范围不同。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既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也保
护被代表的其他共同诉讼人的合法权利。而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则只是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
合法权益。 (1 分)
(4)法律后果不同。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既以被代表人的名义,也以自己的名义进
行诉讼,诉讼的法律后果由被代表的共同诉讼人的本人承担。而诉讼代理人则是以被代理人
的名义进行的诉讼,在代理权限范围内所实施的诉讼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1
分)
(1)含义和意义(2 分)
6.
(2)例外(2 分)
四、分析题答案
(1)答:有效(1 分)
1. ;音响为一般动产,设定抵押无须登记即可成立(2 分)
(2)答:有效(1 分);一般动产质押移转占有即可成立(3 分)
(3)答:由戊(2 分);动产担保物权实现位序冲突,留置权优先(3 分) 。
(1)三人系共同犯罪。
2. (2 分)
(2)三人系贩卖、运输毒品罪共同犯罪。 (2 分)
(3)三人系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共同犯罪。 (2 分)
(4)三人均系主犯。 (2 分)
(5)三人均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 分)
(6)林建华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 分)
(1)原告赵某的诉讼请求可以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3. (1 分)
(2)在本案诉讼中,原告赵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陈某归还借款 5 万元,根据证
明责任分配的原则,原告赵某应对该事实承担证明责任,为此,赵某提供由陈某亲笔书写的
收据,并且陈某也承认该收据是自己亲笔书写,至此,原告赵某已完成了自己的证明责任。
(3 分)被告陈某在开庭审理中主张自己没有借过赵某的钱,并主张收据中的 5 万元是赵某
应支付的货款,以反驳原告赵某的诉讼请求,但陈某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这一主张。(2
分)
(1)上诉不加刑的含义和意义(2 分)
4.
(2)适用(2 分)
(3)例外(2 分)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kaoyan.com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http://download.kaoyan.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