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C-V 特性曲

https://zh.wikipedia.org/zh-tw/C-V%E7%89%B9%E6%80%A7%E6%9B%B2%E7%BA
%BF

C-V 特性曲線[編輯]
4 種語言
 條目
 討論
臺灣正體
 閱讀
 編輯
 檢視歷史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C-V 特性曲線(電容電壓特性曲線)是用來測量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的一種方法。
當所加電壓改變時,電容被測出。方法是使用金屬-半導體結(肖特基勢壘)或
者 PN 結或者場效應管來得到耗盡層(其中載流子被全部抽走,但仍然有離子
化的施主或晶體缺陷)。當電壓改變時,耗盡層深淺也發生變化。

應用[編輯]
該測量方法可以得到關於半導體摻雜,晶體缺陷之類的特性。
場效應管在不同柵極厚度下的 C-V 特性曲線。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的 C-V 特性[編輯]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是 MOSFET 的一部分,用來控制電晶體溝道中勢壘的
高低。
對於一個 n 通道 MOSFET 來說,該結構的工作特性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與右
圖對應:

累積區 (Accumulation region)[編輯]


當施加VGB < 0 時,在 n 區域的表面會形成一個 p 通道。 電洞濃度的增加意味
著電容增加,如附圖 C-V 曲線左側部分所示。

空乏區(Depletion region)[編輯]
當一個小的正電壓 VGB > 0 施加在閘極與基極端(如圖)時,價帶邊緣被推離
費米能階,此時基體的電洞遠離閘極, 電洞濃度減少,造成低載子濃度, 此時電
容變低(如 C-V 曲線中間所示)。

反轉區(Inversion region)[編輯]
當 VGB > 0 且夠強時,接近閘極端的電子濃度會超過電洞。這個在 p-type 半導
體中,電子濃度(帶負電荷)超過電洞(帶正電荷)濃度的區域,便是所謂的
反轉層(inversion layer),如 C-V 曲線右側所示。

MOS 電容的特性決定了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的操作特性,但是一個完整的金氧半
場效電晶體結構還需要一個提供多數載流子(majority carrier)的源極以及接
受這些多數載子的汲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