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3

* '



 "
" :

 ’

, < .
? '

r V 

 


- *


■ -

 
— 
 \

i v?v ;
 r
;  ;



; ;

, \ r




 

分类 号  密 级 :


^  >


  W  ^

 夂



 '

  々 
 *


々 ’,

乂
 『

^ ’




' 2

 
* *  ^ ’
’ , *
y V
  >
y 

: i '
* *
? ?
、 *
^ *


^ ' p
; 
 *
 c

 '


i ? T ^  4

 ? 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





^ ^  


v ' A

> >? V r
0


/
. :

/ V




, ;

 ; ;






^ 
 


V


1 '

" * "



,  
 

< *
; *




A  
^ v
v ■ *

 a ,
? ?
* *
 '

r 
/ 
‘ t ?
C 



r 

 w > -  * ? ‘



l ?
V :

 t - , ? ! ,

   ^ A > V  MV

^
' ' '



J a



' "


 ^ v

^  
* '


' *  '

/ ^
' ? '



, 

M r  ^ C £ V * v a f 3 jJ *<




e V

 

^

 - ?

w /

'  


; 5 k L
> T ? H ^
' ? .

* 1 < '

) ; wn



- * ' -

   

 .  f


? 

. >  ,

J x


. - .

i :

j f i

论文題 目 ( 中文 )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題研 究


Anx n  C o n t e m p o ra r y
 de n t ity
I et


y 




论又立想
屋目曰 外 又

C

C )

h i n e se  A mer i c a n  L i t e ra t u r


e '

v *    7
*-   ^ y

■ "

^ 






 v

■ ■ ,

, ' , ; ,



, ,





 .





^ 

: < 

V
, ; 

v .

研 究 生 姓 名 缪 菁 
 

^^ZT ^ r 
  



 ̄  ̄
rf '

^  WSfy K




学 科 "
、 专 业 中 国 语 言 文 学 ?
现 当代文学


^^ vvr v ru vu


   ̄    r  — -"* 

v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J n ^^ ^'



' * '


. : . ■
' '

 

r 
V y
' ' '

“ ?
^  
  > 

 '
* ^
i '
?  
? f

;

 ^
i A
- -


- ?
 ?
' ?
Z 



: -
\ :
  i ^s
_ >

y 

.  .


: 


. : : : j





. ;
j t

研 究 方 向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重要 问 题 研 究 '


 

' '

^   ^
' *


 ^







^ v t

' -


: -



/%   ^ ^




v  ; 
 ^

学 位 级 别 
博 士 

导 师 姓 名 、 职称 
张 进 教授 

论 文 工 


止 年 月  A% )1 3 年 9 月 至 20 1 5 年 3 月 @


: :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
20 1 5 年 4 月 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
20 1 5 年 5 

学 位 授 予 日 期 20 1 5 年 6 月 

^ ^y 

^ ^





V j^ :v
* v

 \ w
r ?



v r >S >
—



? *


- '

 / v
^ v


 ?,

7




■ v


. ;



; ; .


. 

" *


\ 々 ^ W 、




' i
' '
, "

^T k 义,

A ?



, *

V v
it r  



j 
- ?
 ' : '

y V

- r
v v ^BSi i 〇?  
' '


 k r



- ?

 

i .

l ^ 
>  - .

J j - .  .





i  



^


j i . .

 
^


 *
\

V v ^
 
 ̄ ' ' ■

" '
' -

、 :

^  


\^ ? 丨 
? ,
 
/ ?
? ■

t





  *
- < ? -
? 
i  ? - i  i — ;
a 

i y
? - -
. ?
:  ?
i


? .







: ?
i 



] :
j "


 

K ^
; :

\i

校址 》 甘肃 省 兰 州 K
v ^V

^  \  ^
. '

y^ ^T

^v
' '

x T v A

f yj 

" '
 
Y^ 
' "

 t

v
* 1

f 

 
- * > 1


J ^ e *


? -






? 

' .

T ^
. ?
 .

 ; ,

I  4 ,




' v





' '




V ^

 ^
? -




- ?




 v
: ?

*

i ; 
v 


v \
; 

i . y




; ;

¥ ;

^ &
 ,

^ / M V :

W ^





V v





T 

u

^ 

^ t




 .
;

. ,



^ r yw  ^b V^^





^ ^

: *





 /

>t
: ? ' -



■ -

y 


: , ;

^ v 
:: . ;
v  ;

 '

l 

i57 l

r c
J ^

 4 V -

 A

 , 
?  V ;





* ' ,


s ? i^ i i
,  *

^ /? :

 



. t
oi ^> \


r y ?

. 


 '


' "


^ i
, ^ ^

^ 读硬 ' 祐 ^


S r

T :


- i - 

! . :

y ’ 

 v . <


V ^P^ V V v ^ ^




v /

* , '  * ? ?






i 
5 - 

f 1



禮輕 妒 .



mt ^

, 
^-
? -


  -



: ;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 明 :
本人所 呈交 的 学位论文 ,
是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独立进行研 究所

取得 的成果 。
学位论文 中 凡 引 用 他人 已经 发表 或未 发 表 的 成果 、
数据 、
观点等 

均 已明确注明 出处 。 除 文 中 已 经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外 , 不 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人 或 集 体

已 经 发表 或撰 写 过 的 科研 成 果 。 对本 文 的 研 究 成 果 做 出 重 要 贡 献 的 个 人 和 集 体 

均 已在文 中 以 明 确 方式标 明 

本声 明 的法律责任 由 本人承 担 

论文 作 者 签名 :
日 期 :
>^夕 ‘  A r

 

关 于 学位论文 使用 授 权 的 声 明

本人在 导 师指 导 下 所 完成 的 论文及相 关 的 职务 作 品 , 知 识产权归 属 兰 州 大



学 。
本 人完全 了 解 兰 州 大学有关保存 、
使用 学位论文 的规定 ,
同 意 学 校保存 或 向

国 家 有关部 门 或机构送 交论 文 的 纸质版和 电 子版 ,


允许论 文被查 阅 和 借 阅 ; 本人

授权 兰 州 大 学 可 以 将 本 学位 论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数 据 库 进 行检 索 可

 ,

以 采用 任 何 复 制 手 段 保 存和 汇 编 本 学 位 论文 。 本人 离 校后 发表 、 使用 学位 论文或

与 该 论 文直接相 关 的 学术论 文 或成果 时 第 署名 单位仍然 为 兰 州 大 学


, 

本学 位论 文研 究 内 容 

□可以公开

□不宜公开 , 已在 学位办 公 室办理保 密 申 请 ,


解密后 适用 本授权书 

“ ”

请在 以 上选项 内 选择其 中 项打 V


( 

论文 作 者 签 名  导 师签名 : :  % ^


日 期 :
? ’ r  日期 :
^ ^


当 代 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份焦虑 问 题研究

中 文摘要

身份 问 题是当代华人文学研宂 的重要主题之 华人文学作家因其




特殊的离散族裔身份 , 对此表现出集中 的关注 。


他们 将 多 元文化碰撞 交


流过程 中 的 复 杂情感体验 以及 外 化细 致 的 生活观察融入创 作 ,
跨越时 间 

空间 的界限 ,
多层次 、
多 角 度地表达 了 对于 身 份 问 题 的种 种 焦虑 以 及认


同 困境 , 同 时 也 努力 寻 索 缓解 的 方 法和 建 构 的 途径 。 在近几年的研宄中 

关于 身份 问 题 的探讨 ,
常 以认 同或者建构为 中 心展开 ,
对于 身份焦虑 的

研宄 , 则往往处于铺垫化状态 , 缺乏系统性梳理 。 然而身份焦虑与 身份




认同之 间 深层 的联系是不容忽视的 , 对于 身份焦虑 问 题进行深入 的研宄 

才有助于 身份认 同得 以更好地实现 。 据此本文将研究重 点 集 中 于身 份焦




虑这 问 题 梳理 身份焦虑 的 种种表征 综合分析 身 份焦虑 复杂且相 互


, ,

交织 的具体成因 , 揭示 出 华人文学作家寻求缓解身 份焦虑 、


建构身份认

同 的种 种努力与探索 , 对于文化融合发展 的前 景进行 了 展望 



华人文学 的概念长期存在着边界不清导致暧昧不 明 的 混用现象 。 




无论是对 于 华 人文 学 史 的 梳理 , 还是进行文学文本 的批评分析 , 对研宄

对象及其范 围 的清 晰界定 都显得尤为必要 。


本论文首 先对 于 华裔文学 

华文文学 、 华人文学 的概念进行 了 辨析 , 明 确 了 华文文学 向 华人文学范



畴整体转 向 的可行性与 必 要性 。 通过相关研宄综述 ,


厘清华人文学 中 身

份焦虑 问 题 的研宄脉络 , 指 出 华人文学在整个 中 国 现当 代文学研宄 中 的



重 要 地位 。 在此基础之上 ,
对于 身 份焦虑 的种 种文学表征细 化梳理 , 

同 作 家笔下人物疯狂 、 沉默 、 出 走甚至 自 杀状态的反复出 现 ,


并非是个


体悲剧的偶然巧合 而是作为 个共 同 群体在面对焦虑 困 境时 所采取


, ,

的 悲哀抑或激进 的应对方式之集合 。 反映出 身份 问 题对于这个离散族裔



群体的 内 在 困扰与深刻影响 。 失 常 与 疯狂 、
沉默与失语 、 绝望与 自 杀 

不 仅 因 为作 品 中 个体人物身体或精 神 的病 态 , 更表 征 着 作 为 少 数族 裔群


体身 份缺 失 、 灵魂无助的状态 。 在 身 份寻 索 的 征途上 ,
焦虑 的 外化表现


并非完全归 因 于个体的脆弱无力 , 而是关涉 易 被忽 视 的社会逻辑秩序 中

所存在 的 根深蒂 固 的 利 益 、 文化偏见 、 种族歧视 ,


以及 长期存在 的语 言 




历史 政治 经济上 的不平等现 象 本文着重系 统分析 了 导 致这 系列


、 、 。

“ ”
表征形成背后 身 份焦虑 的 复杂成 因 。 关于 身份 的 定位不是主体 自 

所能决定或实现 , 这种 不 可 控与 不 稳 定 性 是诱 发 身 份焦 虑 的 原 发 性 因 素 

身 份焦虑 的 具 体成 因 复杂 且相 互交 织 ,
尤其对于离散族群更为突 出 。



及历史变革 、 语言文化差异 、 现实生存 困 境 、 情感 归 属 无依等诸 多 因 素 

而 对 于 导 致身 份焦 虑 产生 诸种 原 因 的 综合细 化分析 ,
为更好 的 实现身 份


认同 、 身份建构 , 以 及如何正确看待多元文化背景 下 的 身份并存 , 提供


了 行之有效的 建设意 见 

华人文学作 品 中 萦绕着作家 的边缘意识与焦虑 困境 , 然而其对身份




焦 虑 缓解 的 寻 求却 未 曾 止步 , 不 仅诉诸于 文学平 台 的 缓冲 , 充分运用 创

作 的 自 传性思维和想象性特征 , 也 寄望于信仰力 量 的 救赎 以 及文化融合




的进步 。 其 书 写 策略表达 了 作家群 体 的诸种体验心 声 , 以及作 为少 数族


裔 的 生存 困 境与 内 心焦灼 , 也通过这种叙述本身 舒缓 了 身 份焦虑 ,
以文


学想 象探索着身 份认 同 的 途径 ,
表现 出对于 全球化时代 多 元文化融合 的

思索与展望 

本文对身 份焦虑 问 题进行 了 具体而系 统 的探讨 , 这有助于促进不 同



族裔人群 的 身份认 同 与 建构 ,
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 只 有 首先直面身份


焦虑 问题 , 才能切实深化身份研 究 , 进而增 进对 于 身 份 问 题 历 史与 现 实


的 了解 , 帮助人们更好的协调文化差异 , 在 文 化交 流 与 碰撞 中 缓解 身 份


焦虑 , 建构身份认同 ,
确立个人价值 、 促进文化 融合 

尽管华人文学创 作 中 存在诸 多 不 足 , 如 并 非所有作家都能很好 的运



用 文化夹缝 混杂地带 的 特殊空 间地位


/ , 进行 自 我反省 与 对 象反思 。 创作


视角 相对于 中 国 现 当 代文学 中 的宏 大叙事 略显狭隘 多拘泥于 己悲


, ,

欢 的描写 , 且缺乏传统文化在历 史承继 中 所保留 下来 的文化 自 信 ,


在全


面性掌控和 细化描摹方面 的 诗性熔铸还存在 不 足 。 但是 , 华人文 学 作 品

中对于人物焦虑形象 的叙写 , 充分表现 了 这个特殊族裔群体 的 边缘 意 识




“ ”

与 寻索路径 。 它们作为 中 国 现当代文学在 全球化 发展下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丰富 了 内 地作 家较少涉及 的 身 份 问 题 、 种族 问 题 、 女性主义 问 题


等 , 通过离散族 裔视角 下 的 创 作 ,
为发生移居 的群体提供 了 予 以参考 的

另 种身份认 同启 发 思考着单 文化主义 的狭隘局 限 以及多元文化模




一 一

式并存 的深层意义 

关键词 : 华人文学 ,
身 份焦虑 , 表征 ,
身 份认 同

II


I d e n t i t y A n x i e t y i n C o n te m
po r a ry

Ch i n e s eA m e r i c a n L i t e r a t u re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 n t i i t
yi s s u eh a s b e e no n eo f  t h e m o s t  m p o r t a n tt o p
i i c s  nt h e
i 

st u d y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n e i s e  l i t e r at ur e . A  c o m m o n c o n c e r n a m o n g

ar y C h n e s e o  fi n d  a  w a y  t o  e s t a b hau n q u e
c o nt e m
po e r a r yw r si st
r i l i t i t er l i s 
 i

et h n ci d e n t
i i t
y  fo rt he m s e v e l si nt h e i rh o s tc o u nt r
y H o w e v e r

, t h ed i s c us s i o n

o fi d e n t i t
y i s s u e h a s m o st l
y c e n t e r e d o n i d e n t i t
y r e c o g n i t i on . F e wh a v e

m a d eap r o fo u n d d e l i b e r at i o no n  i d e nt i t
ya n x i e t yo r t h e n t e r w o u n d

 i

r e l at i o ns h p i
b e t w e e n d e n t i i t
y a n x i e t y a n d d e n t i i t
yr e c o g n i t i o n . B y

exami n i n gv a r o u i s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i d e n t i t y a n x i e t y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u n d e r l y i n gc a u s e so ft h e m , t h ea u t h o ra t t e m p t sas y s t e m a t i ca n di n


dep t 

st u d yi nt h i sa r e a s , y nc hr o n i ca l l


ya n dd a c hr o n i c a l l y

 i

I nt h ef i r s t c h ap t e r ,  s h e  d e fi ne st h e  o bj ec t s a n ds c o p eo fs t u d y a n a l y z e ,




t h e d i st i n c tc o n c e p t so fe t h n i cC h i n e s e  l i t er at ure ,  l i t e r a t u r ew r i tt en  i 



C h n e s ea n d
i l i t e r ar y w o r k sb yC h i ne s ea u t ho r s  i no t h e rl a n g u a g e s 

T h e r e a ft e r ,  s h e  a r g u e s  fo rt h e  fe a s i b i l i t
ya n d n e c e s s i t
yo f b  l e n d i n gl i t e r at ur e

wr i tt e n i n C h i n e s ei n t oC h i n e s ea u t ho r s  w o r k sw r i tt e n n v a r o u s  l a n g u a g e


i i s 

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  i sd e vo t e d  t o  t h e d i s cu s s i o no ft h ec har act e r i s t i c 



o f d e nt i i t
y a n x i e t y  i n C h i n e s e A m e r i c an  l i t e r at u r e , s u c ha s A p h a s ,
i a 




p s
y c ho l og i c a lh e a l t hi s s u e sa nd s u i c i d a lt e nd e n c y ,  a n d e x p l o r e s  i d e nt it y

an x i et
y s
p
r o fo u n d  i m p a c t so ne t h n cd a i i s
po r a 

I n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t h ea u t h o ,


r ,o v e r c o m i n gt h ec h a l l e n g e ss u c ha s t h e

i n s tab i l i t
ya n du n c o n t r o l l ab i l i t
yo f d e n t i i t
ya n x i et ya m o n gn at u r a l l
yr e t i c e n t

Ch i n e s ep e o p l e u l t i

m a t e l y l o c at e s n u m e r o u sc o m p l e x u n d e r l y i n g c a u s e so 

d e nt nx iet y
i i t
ya 

Mo r eo ve r C h n e s eA m e r

, s h ec o nt e m p l ate s i i c a n l i t e r ar
y w r i t e r s v ar o u i 

e ffo r t sa n dr e s o l u t o n so ft h e i i ri d e nt i t


ya n x i e t y a n di d e n t i t
yr e c o g n i t i o n a s

 ,

we l l a st he i ra c h i e ve me nt si ni d e nt i t


yc o n s t r u c t o n i
; h e n c e t ,
h ep o s s i b i l i t
yo f

c o ex i st e n c eo fd i ffe r e n t  c u l t u r e s nag o b a i l l i z e de r a F . i na l l


y as u m m a t i o ni



pre s e nt e do f  t h e c o m p l e x i t
y v a r a b

i i l i t
ya n dd v e r s i i t
yo fi d e n t i t
ya n x i e t yi n

Ch i ne s e A me r i c a nl i t e r a r y a ,
i m n gt om a k eac o n t r b u t o nt ot h ec o r r e l a t o n
i 
 i i i

r e s e a r c h i n c o n t e m p o r ary

C h n e s e i l i t e r at ure 

I nt h e c o u r s e o fh e r r e s e a r c h ,  t h e a u t h o r c o n d u c t s  b o t ht h e o r e t i ca 



h i
d i s cuss i o n s  a n d  c a s e  a n a l y s e s  M e a nw h i . l e s h es

t r i ve st op i np o i nt , t ho r o u g h

p e r c e p t i o na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i d e nt it


yr e c o g n i t o na n di d e n t
i i t
y a n x i e t y 

a n dt h e s o p h i st i c at e d p r o c e s so fm e nt a la c t i vit i es .  T h u s  s h e w a s  a b l e  t o




s h e d l i g h t o n t h eu n q u et e m p e r a m e n t s w h ii c hno ve l i s t sd e v e l o pi nm o d e r n



wr i t i ng 

K e y w o r d s C h A me r a n L 
: i ne s e i c i t er atur e ,
I d e nt it y A nx i e t
y 

Repre sen t at i o n ,  I d e nt i t
y 

I 


目 

中 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III

绪论  

选 题缘起及研 宄 意 义

 

二 相 关研宄综述  

三 研 宄难 点 及 思 路梳理  

“ ” “ ”

第 章 华人文学 与 身份焦虑 

 1 

“ ”

第 节 华 人文 学 的 界定与 意义

 1 

华裔文 学 与 华人文 学

 1 

二 华 文文学 与 华人文 学  1 

三 华 文文 学 向 华 人文 学 整体转 向 的 反 思  2 

“ ”

第二节 关于 身份焦虑   26



, ,

 27

二 身份焦虑  30

三 身 份认 同  32

四 身 份理论与 华 人文学 研 宄  33

第 二 章 华人作家 的 身 份 焦虑 与 典 型 文 学表征  36

第 节 失 常 与 疯狂

 3 9

认 同 困 境 下 的 疯狂

 40

二 文化 失落 后 的 疯狂  45

第 二节 沉默与 失语  49

身 份丧失后 的 失语

 5 

二 文化夹缝 中 的 失语  53

第三节 绝望 与 自 杀    57

“ ”
身 份焦 虑 的 极端 解脱

 57

“ ”
二 边缘人 的 自 我放弃  62


第三章 身份焦虑 的 历史 成 因 与 现实 困 境  66

第 节 无尽 的创 伤 社 会历 史根源
一 —

 67

沉默 的 华人

 68

二 消失的华人  72

“ ”
三 模范 少数族裔  75

“ ”

第 二节 上帝 的 巴别塔 语言文化的 差异

 78

化 的 障 石尋

夕h  78

二 内 化 的 障碍  8 

第 三节 生存 的 困 境与 身 份 的 失落  83

生存 的 困 境

 83

二 职业 的 缺 失  85

第 四 节 故土情结 与 情感 的 无 依  87

第四章 身 份焦 虑 的 诗 性 缓冲 与 想 象 性 救赎  92

第 节 身 份焦 虑 的 文 学 性缓冲

 92

从虚 构 到 现 实

 95

二 从 自 我描 述到 他人 再 现  98

第 二 节 身 份焦 虑 的 想 象 性救赎  1 00

美国 梦 圆 的幻想

 1 0 

二 美 国 梦碎 的 反思  1 04

三 现实 触碰 下 的 思考  1 07

第 三节 身份焦虑 与文化杂糅  1 1 

身 份焦 虑 与 信 仰 归 属

 1 1 1

二 文化杂 糅与 新文化主体建构  1 1 

^  1 1 

参考文献  1 20

在 学期 间 主 要科研成果  1 32

^ f
i  1 3 


兰 州 大学 博士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绪论

选题缘 起及研究意 义

“ ”

华人文学研宄作 为 全球化 发展下产生 的 新兴开放性学科 , 其学科




边界

直处于游移不定 的状态之中 , 在命名 、 研宄 范 围 界定 、 学科归属 



研宄意义等 问题上不断被讨论 、 补充 、 更正 , 产生诸 多 无法定 论 的 问 题 



尤其是华人文学 、 华文文学 、 华裔文 学三种概念长期存在着边界不 清 , 




昧不 明 的 混用 现象 。 这种发展模式体现出 学科研宄在游移 中 的进步 , 也透

视 了 命名 背后不 同 理论视角 下 , 从范 围界定 到整个学科推进 的 困 境 。 在近



几年 的研 宄中 , 华 文文学 、 华裔文学开始呈现 向 华人文学转 向 的 学术趋势 



体现 出 研 宄者开 始重视语 言 差 异 带来 的 界 限狭 隘性 问 题 ,
并试图在尽力 突

破它 的基础上 , 更 多 地将视线 置于 族裔性 等群体概念 的 广 阔 视角 之 中 , 而3



这种学术进步也成为本论文选取此研 宄范 围 之思索 根源 

当 代华人文学作 品 不可胜数 ,
创作主题多 样 , 因作家的 出 身背景 、 

育 、 工作 、 婚姻 和居住 地 的 不 同 而具有多 种呈现形式 。 但不 同 作家 对 身 份




问 题 的 集 中 关注十 分醒 目 , 这与 他们 在所居 国 度 的 少 数族 裔 身份有着密切

的关系 。 其 中 很 多 作 品 反映 出 华人文学作 家关于身 份 问 题 的共 同焦虑 。 



份焦虑触 发着 深 层 的 身 份认 同 危机与 建构 困 境 , 成为 华 人作 家持续关注 与



表现的重 要文学主 题 。 他们 将个人 、 家庭在两种文化交叉 中 的 复杂经历 和



感受融入 创作 完整表现 了 身份焦 虑 的缘起 现象与缓解这 复杂 的 历 史




, 、

文 化过程 。 不仅是书写 自 己的心声 , 表达 了作 为少 数族裔生存 的 困 境与 内



心 的焦虑 , 并 且通过这种 形 式给予 身 份焦 虑 以 文学 的 缓冲平 台 , 进而探索



身 份认 同 的 途径 , 以 期更好地完成身份建构 的 前景 。 在这当 中 ,
美国华人


文学作 家是较为典 型 并且 具有 较大影 响力 的群体之



本论文对此 问 题 的 关注缘起于 赴美 留 学 的 真实经历 , 进而激发 了 笔者




作为 个 当 代社会 中 的 个 体对 于 身 份 问 题 更广 阔 的 观 察与 思 考 以在美办


理驾照为例 需要提供 多 项 身份证 明 文件 其中 项 为 印 有本 人姓名 以 及




, ,

具 体地址 的 官方往来信 件 。 初到美 国 ,


住址亦是刚 刚落定 ,
往 来信 件 还 很


是稀少 而这 项文件却 成为必不 可少 的 身份证 明 不禁联想 到华人文学



作家伍慧 明 作 品 骨 中 的主 人公利 昂 终其 生地收集 印 有他的美 国 名




《 》 ,




兰 州 大学 博 士研 宄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字 的 各类 文件 , 以 此证 明 自 己 的美 国 身 份 。 时 代快速 发 展 , 文明 的脚步也

在疾步前 行 ,
然而 同 样 的 惶恐 、 尴尬 、 焦 虑至今依 旧 充斥于在美华人的 

常生活 中 

自 人类文 明 诞生 之 日 起 , 人 们 就 试 图 在 社 会群体 中 获得对于 身份 的认




可 而在信息 交通 科技高速发达 的 时 代到来之前 人们 长久居住于


。 、 、 ,

地的落定状态 , 使得身份 的 归 属 感相 对稳 定 , 而 多 数属 于无意 识状态下 的




寻获 。 对于 古代城邦时 期 的人们而言 , 个人 的 生活和 身 份几乎完全 由 城




邦所提供和 界 定 : 与 城邦 的 给 予和 要求相 比 , 家 庭 的给 予和 要 求几乎微不

现代 身 份较于 身 份 的 多 种 历 史形 态 己 发生 了 本质 性变化

足道 个人享


。 ,

有 了 更多 的主体性 希 图 标新立异 的 个体不再满足于 复制 时代下 的千篇




律 , 而人 口 大 规模 的 移居 所 带来 的 地域文化之 巨 大反差 , 也迫使人们 思考




如 何在流动 中 实现 自 我身份 的 获得 。 正如斯 图 尔特 霍尔 曾 持有过的观 点 ?


由 于可 以 在不 同 的 时 间 段 中 获取相异 的 身 份 主体 已经不再 以统 的 



作为中心 。
其身份认 同 包含着 相 互矛 盾 的 部分 ,
力量指 向 分散 , 因 此认为


身 份认 同 不 是 成不变 的 而是不 断变化 的 华人群体作 为少 数族 裔群体





中 的 个分支 体会着 相 似 的 离散感受 拥 有共 同 的 离 散经验 亦典型地




, , ,

表现 出 其 中 的 困 境 。 即 处于 异域 国 度 中 的 个体 , 必要先确立 自 己 的社会居


民身份 , 才可 以 融入所 处 的 环境 中 实现 自 我 的 各项 发展 。 也必须找到 自 


的文化身 份 , 才能在人文舞 台 上发 出 独立 的 声音 。 无论何种 原 因 置身 于 离

散族裔群 体 ,
甚至主动地 自 我放逐 , 都无力 完全摆 脱 旧 有 的身份体系 , 

时还挣扎在新 的 身 份体 系 之寻 求 中 

身份作为 个族群或个 体界定 自 身文化特性 的 标志 不 能脱离 既有坐




标体系而被定义 ,
其寻 索过程被动 受制 于主 体 的 价值观念与 文化认 同 ,


受到外部环境 的渲染影 响 。 然而在 此过程 中 , 社 会逻辑 秩序 中 存 在 的 蒂 固



根深 的利益 、 文化偏见 、 种 族 歧视 以 及 长 期 存在 的 语 言 、 历史 、 政治 、 

济上 的不平等 则 往往容 易 被 忽 视甚至 无视 。 于是人们在 寻 索 的 征途上 ,





往将身份焦虑 的诸项表征 内 视为个体 的脆弱 无力 。
需要注意 的是 ,
不同作


者笔下 再呈现相 似地人物疯狂 沉默 出 走甚至 自 杀 的 状态描 写 己不


、 、 ,

再是个体 相 似悲 剧 结 局 的 偶然 巧 合 而是作为 个共 同 群体在面 对焦虑 困




境时 所采取 的 悲 哀抑或激进 的应对方式之集合 这 系 列表征与 导致其





形成 的 复杂诱因 相互纠 缠 ,
涉及 社 会 历 史 根源 、 文化隔膜 、 语言差异 、 

n b e r g P  C i t i z e n s h ip  i n  t h e  We s t e r n  Tr a d i t i o n M C h ap e  H NC Un Nor

R i e s e ,

[ ]
. l i I l

: i  ve r s i t
yo
f  t 


(3 sx ol i mP r es s 2 99 2 225


何成洲 .
身 份认 同 背后 的 利 益 [
R ]

南京 :
南 京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高级研 究院 . 200 7 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感思维模式等多 个方面 本文力 图对这些现象予 以 梳理 并进 步破解导




。 ,

致身 份焦虑产生 的诸种 复杂原 因 ,


从而 为更好 的 实现身份认 同 、 身份建构 

以及如 何正确看待 多元文化背景 下 的 身份并存 ,


提供行之有效 的 建设意

见 

选择美 国 华人文 学作 为研宄分析 的 范 围 , 还与其在 多 元文化语境文学




下 的复合指 向 性特点有着重要 的关系 。 华人作家往往具 有 文化 多 重性 的 特


点 ,
甚 至运用 悖论模 式进行 创 作 ,
构成 了 民族性与 现代 性 交织 的 文化语 境


下 复杂 的 情态模式 。 同时东方主义 、 自 我东方主义 、 批判 国 民性等 也纠 缠

其中 ,
使得文本表现兼具 被批判 性和 自 我批判 性 ,
片 面性和 复 杂性 。 同时 

文 学商业化进程加速 ,
为文学 的创作与传播注入 了 新 的 力 量 ,
开拓 了 更为


广 阔 的领域 促进 了 文化 的 进 步传播共融 虽 然这 变化 也 不置可 否地


一 一


导 致 出 现 了 为追逐商 业利益而进行迎合式创作 的个体作 家 , 并且对于 不 同



的文体发展 、 内 容采集起到 了 制 约 的 作 用 ,
但更 多 华人 作 家在 快节奏 的压

力 以及愈加拥挤的思想空间 中 , 感受到传统 自 然而 和 谐 的 身 份开始逐渐 丧




失 。 于 是 他们 通过呈现笔 下 人物 的 宗教观念 、 种族困境 、 内 心 彷徨 、 欲望 

冲突 , 寻 求 文 学平 台 上 的 焦 虑 缓冲 , 在文 本 中 寻 求精神家 园 的 归 属 。 这种


故土精神 家 园 的找寻 ,
往往 蕴含着 想 象性 的 自 我救赎 ,
其 中 不仅包含 作家


的 内 向化描摹 , 也囊括 了 作 为观察者 的外 向化审视 , 有 自 传式倾诉也有全

知式叙述视角 的揭示 , 有传统中 国 文化 以及宗教带来 的 心理依托 , 也不忘




“ ”

谈及美 国 梦作 为 精 神 引 领的 双刃剑 现象 。 华人作 家们 在竭 力 展示 身份




焦虑多种形态的 同 时 也 在 努 力 探 求 缓解 这 困境 的 方法途径 而文学平

, ,


台 在他们 的 塑造下 ,
起到 了 重要 的 缓冲启 示作用 。 正如杨匡汉先生所指 出



的 从有 了 海外 华人文学 的概念 以来 可以说 没有 种卓越的文字不


自 , ,

“ ”
文 学 之旅 中 不 断 反思 与 创新

是漂泊 的 但华人作 家却 在


, 。

华人文学研宄 中 以汉语 写作 以及翻译作 品 为主 的这 场域 作为中 国




“ ”

现当代文学在 全球化 发展 下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丰 富 了 内 地作家较少涉


及的 身份焦虑 问 题 , 通过离散族裔视 角 下 的 创 作 , 为发生移居 的群体提供


了 予 以 参考的 另 种 身 份认 同 启 发 在人物形象 的 塑造方面 也填充 了 愈


。 ,

加 国 际化 或者受到 多 元文化影响 的新型个体角 色 思考着单 文化主义




, ,

的狭 隘局 限 以 及 多 元文化模式 并存 的 深层 意 义 。 在 中 国 文化 以 宽广 的视角


“ ”

迈向 国 际化的进程 中 华人文学在 定 程 度 上 充 当 了 轻 骑 兵 的重要角




杨匡汉 灵根 植 海外华文文学研 宄之我见 A 陆卓宁主编 和而不同 南宁 广西人 民





自 :

[ ]
. .


C ]

出 版社 . 200 8 




兰州 大学博士研宄 生学位 论文
 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色 。 将研宄者 的关注点 引 向 更为广 阔 的世界范围 中 , 引 发 因 文 学而谈理论 



因 理论而观文学 的 双 向 思考 。 不仅研 宄 兴趣不再局 限于 内 部视角 而开始外



部化 ,
研宄 对 象 的 选择也 在精英 文学 、 经 典文学 的基础上 , 增 加 了 少数族


裔文学 , 边 缘化 的 女性文 学等 。 就文 学批评 的 角度 , 研宄方法突破 了 较为


单 调 的 文本叙事 结构 的 解析或 者是语 言修 辞析读 , 纳入社 会 学 、 哲学 、 


类学 伦理学等 多 种 学科理论 将 其开创 为 个不 断 发展 的 文化创造过程

、 , 

如 当 代美 国 学 者林达

哈奇所论述 , 它 己 经超越 了 某种 固 化或者正 要 固 化


的解释 更接近于 诗学 种开放式的 永恒变化 的理论框架 依托


‘ ’

, , 、 。

于 它 既能够深化文化知 识也能够推进批评历程 。 这 己经不 再是结 构主义 



语言含义上 的诗学 , 它 必将超越文学话语 上探讨而成为对 文化 的 实践与 理



论 的探索


华人文 学 作 为 中 国 文 学 发展 中 具 有特 殊意 义 的 分支 , 以其 混 合文 化



身份 的 范畴 引 起研究者的重视 。 在 愈加 开放性 的 文化 审 美批评环境 中 

可 以将满是焦虑意识 的 这 边缘群体 置于与殖 民主义共存的现代性下 予




以 批判和 审 视 ,
从而给予群 体身 份 建构行之有 效 的 参考 ,
但是整个华人作

家群 体存在 的 局 限 与 不 足也值 得研 宄 者们 更进 步 的思考




华人作家群体在 空 间 坐 标上处于 多种 文化 的相交地带 , 也有研 宄者称




“ ”

其为 文化夹缝 混杂地带 灰色地带 / / , 这些表述有其 主观背景 色 彩 , 但是




都反 映 出 这个位置 的特 殊性 。
华人作家群游走于其 中 ,
复杂 的文化处境也

带来个人 身 份定 位 困 难 ,
引 发焦虑 的 同 时 ,
却 也 为不 同 文化 的 反省认知 提


供 了 有力 的 思考 余地 , 以及更具 比 照性 的 优势 空 间 。 然而并非所有作家都


能 很好 的 运用 此 空 间 创 作 的 有 利 地位 , 在 自 我反省 与 对 象反思等方面并 未


充分发挥 。 视角 相 对于 中 国 现当 代文学 中 的宏大叙事 , 略显 狭隘 , 多拘泥

于 己悲欢的描写 充分表现 个 时代或者 类人群 的 文 学刻 画 作 品 




一 一

, ,

量还 比较单薄 。 尽 管在 多 种 文化冲击下形成 了 必要 的文化 自 觉意识 ,


看到


了 不 同 文化对于 身份焦虑 的影 响 , 身 份认 同 / 建构 的作用 , 但是却 缺 乏传


统文化在 历 史承继 中 所保 留 下来 的 文化 自 信 ,
因 而面对文化碰撞 ,
不可避

免地产 生 的 身 份 的 焦 虑 

在文本表现方面 ,
各种 原 因 导致产 生 的切 身 焦虑 感 ,
多 以经验写实 的

手法进入文本 , 过多对于生活繁琐 的记叙 , 在全面性 掌 控和 细 化描 摹方面




的诗性熔铸还存在不足 。 尽管真实性 、 写实性突 出 ,
但是艺 术性还 略显粗

美 林达 哈奇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A 王逢振 最新 西 方文 论 选 桂林 漓江 出版社


 [ ]


[ ]
. .


C ]
. : 

1 99 1 : 276 




兰 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糙 。 所创造 的 人物形 象 的 身 份焦 虑 还 不够 鲜 明 , 在艺术震撼力方面还 需提




升 同时 其中 些 作 家长 期 处在 异 域文 化氛 围 之 中 缺乏关于传统文化


。 , ,

依 旧 不 断 发展 的 了 解 , 同 时对 中 国 社会发展 、 文化变迁等 也未能直接地体




“ 


会和 见证 , 存在着认知停滞 的 问 题 。 常常将作 品 的 人物塑造停留在 想象
“ ”
中 国 的层面 , 造成了 怀乡病 的叙事模式 

在 全球视域下 的 文化身 份研 宄 已经成 为海 外 华人文 学 的 现代性话 语 



身份认 同 在异质 文化 的冲突 下 显 示着 流动 性 的特点 ,


无论是居 民身份 、 


化身份 、 性别身份 、 族裔身份抑或语 言 身份 , 都与海外华人 的身份建构相


互交织 , 彼 此融合 。 学 者黄 万 华 曾 这样表 述其 身份 观 , 认为身份不仅仅局


限于 自 我 的 界定 , 还 需要包括对 所熟悉 的 文化 资源 的 不 断深入 的 了 解与 开


拓 尽管在 文 明 的 冲 突 与 世 界次序 的 重建 》 书 中 亨 廷顿表述 了 所谓


1 一

。 《 ,

“ ”2

文明冲突论 的观点 ,
将 文化身份认 同 的 根本 因 素指 向 共 同 的历 史经验 

语言符号 、 地理环境 、 民族血统 、 宗教信仰等 ,


认定其相较于政治 、 经济


结构具有不 易 改变 的特性 。 但 当 文学 以及文化理论被全球化快速 的 发展推



进新的 时代 即 意 味着我们要迎接 个真正意义 的 多元化的大时娱
一 

, ,

个不需要主流的 大时代 个存 在 各类 话语权平 等 竞 争 并且表现 出 





, 、

揉共生 的特征 以及彼此相 互沟通 相互对话 的 大时代 随着科技 通讯


’ 3
。 、 

交通等高速发展带来 的 全球人群流动加速 以及文化碰撞 、 理论共享等 ,





人文学 的 发展是值得 引 起重视 的 这 学科分支在传统文化 文学发展 中


, 、

的承继作用 , 以 及对理论构 建与文学史书写的意义必将 日 益显现 



二 相 关 研 究综述

近年 来华 人文 学 的 诸项 研 宄尽 管

直处于 争议之 中 ,
但是也吸 引 了 


来越 多 研 宄者 的 关注 。 在众 多 资 料 的 汇集整理过程 中 , 大致可 以将研 宄类


型划分为如 下 四 类 

文学史性质 的研宄 以 史料研 宄贯 穿整个华人文 学作 家作 品 研 究


、 。 

以 时 间 的 纵 向 脉络梳理整个发 展 的 过程 。
代表性 的 编著 作 品 有金伊莲 《 

裔美国文学 :
作 品及其社会背景介绍 》 ; 林玉玲 、 林英敏 《 华裔美 国文学


解读 》 ; 顾圣皓 、 钱建军 少 君 ( )
《 北美华文创作 的历 史与现状》 ; 饶芄子 的

黄万 华 多 元文化语境 中 的华文文学 M 济南 文 艺 出 版 社 2000


山 东

. . : . 

[ ]

 美 亨 廷 顿 文 明 的 冲 突 与 世界秩序 的 重 建 M 北京新华 出 版社


[ ]
. : 99 8 . 1 


文 学 理 论 前 沿 2006 0

西 方理论思 潮 的 走 向

后 理论时代

王宁 .



. .

: 3






兰州 大 学博士研 宄 生 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系列研宄专著如 《 世 界华 文文学 的新视野 》 、 《 流散与 回 望 》 等 ; 尹 晓煌 《 




国华裔文学史 吴奕锜 陈涵平 寻找身份 全球视野 中 的 新移 民 文


一 一

》 ;
、 《

学研宄 》 ; 陈贤茂主编 《 海外华文文学史》 ; 刘登翰主编 《 双重经验 的跨域




书写
一 一

20 世纪美华文 学 史论》 等 。 作者在 引 论中 明确 了 该书 虽然追循




着 美华文 学发展 的 历 史脉络进行分析 但并非 部文学史 的著作 只 求对


, 。

” 
问 题有所 阐 发 而不求对史实全面铺展 在对于美华文学发展脉络 的 历


, 。

“ 

史予 以梳理 的 同 时 , 重 点 探讨 了 二 十世 纪 美 国 华人文学 的 文 化主 题 变迁
“ ”

和 美 国 华人文学 与 中 国 文学 的 互动关系 两个问题 , 创 新性地将 战后 兴




“ ”

起的 白 马文艺社 、 美 华文 学 的 网 络 写 作 纳入 研 宄视角 。
但是在文本范

围 方面 该书 中 也存在无法清晰界定 的 困 境 这 点在论文 中 会详细 阐 释


, , 

二 、 作 家作 品 评述 、 评论 。 即 以 单个作家为研宄重点 ,
分别予 以 阐释 

代表性著作如 叶枝梅主编 的 《 海外华人女作家评述》 ; 单德兴 《 开疆与辟




土 :
美 国 华裔文学与 文化作家访谈录与研 宂论文集》 ; 李贵苍的 《 文化 的

重量 :
解读 当 代华裔美 国 文学》 ; 熊国华 《 美国梦 :
美籍 华人黄运基传奇 》 

黄万华主编 《 美 国 华文文 学论 》 等 。
作 家评述涉及黄运基 、 黎锦扬 、 董鼎


山 、 裔锦 声 、 白 先勇 、 於梨华 、 陈若曦 、 汤亭亭 、
任碧莲 、 谭恩美 、 严歌


苓 、 伍慧 明 、 查 建英 、 少 君等 多 位具有代表性 的华人作家


三 、 专题类研 究 , 代表性 著 作如 陆薇 走 向 文化研 宄 的 美 国 华裔文 学 《 》 

李亚萍 故国回望 世纪 中 后 期美 国 华文文学主题研 宄 蒲若茜 




20

《 》 ; 《

裔经验与 文化想 象 :
华裔美 国 小说典型母题研宄》 ; 曾 敏之 《 海上文谭 》 

陈 公仲 离散与文学 等 以 某 主题为突破 口 分析美华文 学作家 的 身




《 》 。 ,

份传 承 、 异变 , 或是关注其文化境遇 、 生存哲思 

四 、 理论批评类研 宄 ,
多 集 中 于 后 殖 民 主 义与 离散族裔文 学 的 理论角

度 。 代表性编 著 作 品 有刘禾 《 帝 国 的 话语政 治 》 、 《 跨语 际实 践 》 ; 徐颖果




主编 《 离散族裔文学批评读本 一 一

理论研 宄与文本分析 》 ; 陈晓明 《 表意



的 焦虑 ?


历 史驱魅与 当 代文 学变革》 ; 张平功主 编 的 《 全球化 与文化身 份


认同 》 ; 张京媛主编 《 后殖 民 理论与 文化批评》 ; 张琼 《 从族裔声 音到经 典


文学》 ; 罗钢 ,
刘象愚主编 《 后殖 民文化理论研宄 》 等 

在华人文 学研 宄 整体 向 前 推进 的 过程 中 , 关于身份 的 问 题成为诸 多 




“ 


者关注 的焦 点 。
美 国 多 所大学亚裔文学研 宄所都专 门 设立关 于 I d e nt i t y

身份 身份认 同 课程 并 以 此为 核 心 举 办研讨会 同 时这 问 题也进入




( / ) , 。

刘 登 翰主 编 双 重 经验 的 跨域书 写 世 纪美华文学 史论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一 一

. 20 [ ]
. : 

200 7 : 1 4 




兰州 大学博士研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国 内 研宄者 的探析范 围 。
来 自 人类学 、 哲学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教育学 

历 史学 、
媒体研 宄等学科 的 学者都对此进行 了 多 视角 、 多维度的阐释 。 


中 有关华人 的身份特性 、 身 份焦虑缘 由 的 讨论 , 因 研宂者不 同 的立场与 理


“ ”

论视野呈现 出 差 异性 。 有学者提 出 了 边缘人 的 概念 , 认为华人族 裔群




夹在两种 文化与 两个世界之 间





体由于 ,
受到双重甚至于 多 重 的文化冲击
而感受到 身份的 焦虑 也有学者认为 离散作家在异 国 文化 中 所体验 的非


。 ,

“ ” “
常强烈 的 身份焦虑是 某种后现代普遍 的人类文化或生命状态 , 源于 


” 

续不懈地追寻某种生命归属 意义 的完整 。

在众多研宄作品 中 , 学者 尹晓煌所著 《 美 国 华 裔文 学史 》 按年代顺序




铺叙作 品 ,
解读 不 同 时 期里美 国 华人 文 学 中 具 有代 表性作 品 的 社 会意 义 

对身份的 困 境予 以 了 梳理 ,
反 映 出 美 国 华 人 身 份 的 变化过程 。 在对早期美


“ ”
华文学作 品 的 分析 中 ,
华人在 其历 史 中 被指 责 为 不可 同化者 , 只 因 


拒绝抛弃 中 国 的 传统文化 习 俗 。 他们对 于美 国 主流社会之信念与 行为 的 抗


“ ”
拒 , 也源 自 美 国 这个 熔炉 的排斥 与 歧视 。 当 时 的身份 困境来 自 即 使认



也 因 为政策 的 限制 而无法获得融入

同于这种 同 化 , 。 对于身f的认同


不仅仅 是取决于新移 民 自 己的喜好 , 只 有 当 主流社会 的 成员 给予移 民 们




” “
在之后 的分析 中

成为平等 伙伴 的 机会 时才可 能实现 。 , 作者指 向 开化




华人 身份的群体 。 此类作 品 的作 者 多 为在美受到 过 良好 教育 ,


并最终定


“ ”

居 的学生 学者等 他们作为 郊区华人 即不再居住 于唐人街 




一 一

、 。 ,

是进入美 国 主流社会 ,
居住在郊 区 这种 富 人 区 的 群体 ,
更加关注华人身 份


“ 


形象的改善 问 题 , 在经济方面 已经消 除 了 不安感 ,
但是这类 郊区 华人 .

与处于劳工阶层 的 中 国 移 民 间 的差异 , 尽管完全不属于杜波依斯提 出 的




“ ” “
肤色分界线 , 即 种族 隔 差异 是如 何 因 阶级 的 差 异 和 社会地位 的 不 同


” 4 “
而界限模糊 , 但反映 出 其在 美 国 依 旧 处于 不 同 形式 的 歧视之 下 。 随着 



追 随主 流文化指 定路线 的
” 


范少数族裔 这 身份标识 的 出 现 美国模式

成为华人 移 民 身 份转换 的 过渡 时 期 。
作 者 突破语 言 的 限制 ,
在 中英文的作


“ ”

家作品分析中 ,
探讨 了 东方人 文化身 份形 象在 不 同 时 期 的表现形式 

以及对于 华人作 家 自 我表述方式 , 和对整个美华文学发展的影响 



刘登翰先生主编 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 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_ 一 

《 20

张平功主编 全球化 与 文 化身份认 同 M 广 州 暨 南 大 学 出 版社 20 3



[ ]
. :

1 : 99 

刘登翰主编 双 重 经验 的 跨域书 写 世纪美 华文 学史论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 一 一

. 20 [ ]
. : 

200 7 : 1 3 1 

美 国亚裔历史辩 M 波士顿 特 韦 恩 出 版 社 99 x v

陈素真 .

[ ]
. : . 1 1 : i 

徐 颖 果 译 天津 南 开 大学 出 版社

 [
美 尹 晓煌 美 国 华裔文学 史

M .
[ ]


. : . 200 7 0 8 : 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 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书中 专立 章为 漂泊 异邦 的 身 份焦虑 与 认 同 困 惑 将焦点集中在

, , 5 0 -

70

年代赴美 的 台 湾作家群体上 。 作者 认为 :
台 湾作家描绘 的 华人移 民往往躯

体在大洋 彼岸安 家 ,
灵 魂 却 依 然对 故 乡 魂 牵 梦绕 , 因 此 内 心深处对美 国 社

会没有 归 属 感 ,
难 以 融入 。 台 湾作家 的 作 品 中 多 是站在感性 的视角 反思与

解析 当 时 台 湾社 会普遍存在 的 崇洋 风气 ,
叙述 了 作家们在文化与政治认 同

方面怀有 的 纠 结 而复杂 的情绪 ,


传达 了 华 人群体在 居住地 处于 边缘人状态


“ ”

下 ,
所面 临 的 生存窘 境 以 及 心 灵漂 泊 的 苦 楚 , 展现 了 流浪的 中 国 人 

夹缝 中 求生存 的 形象 。 在对于焦虑 根源 的 分析上 ,


作者依托作 品 着重探讨

了 文化夹缝 、 价值观认 同 危机 、 存在主义孤绝意识 几个方面 



学者徐颖果在其 主编 的 离散族 裔文学批评读本 理论研宄与 文本




一 一

分析》

书中 , 通过离 散视角 阐释 了 身份 的 问 题 , 集 中 探讨 了 离 散族 裔 的

身份同化 、 家 园 归 属 以及想 象与记忆对于 身份 的影 响等 问 题 。 作者提 出 文




化身份不是

成不变的 。 应 当 运用 离 散族 裔批评视 角 解读 华人 文 学 , 这样


不仅为认识移 民 离散群体的文化构成及其 身份认 同 的方式 、 特点与走 向提


供 了 新 的 理论视野 , 同 时对 建构离散族裔批评理论 也是 富 有 价值 的 实 践 

她指 出 离 散 的个体在 面对身份焦虑 问 题 时 完全不 同 的 应对方式 即 部分




通过对故 国 的 依 恋形成 内 心 的 依托 对抗敌意环境 下 的生活创 伤 部分





则采取 定程度融合 的态度 努力臝得与居住 国 社会大部 分人 致的权




一 一

“ ”
利 , 拥 有平等 的机会和地位 。 同时 , 在 模范少数族裔 等 已有 身 份提法


“ ”
基础上 作者还提 出 了 无疆域性 身 份 的 概念 即认为 部分 已经远离


, 。

旧 居 国 而 具 有 混合特征 的 族群 ,
他们 事实 与任何故 国 的领土都 已经毫无关


系 , 需要 建立全 新 的 身 份认 同 模式 

张平功 先 生在 全 球化语 境下 的 流散文学 》 书 中将华人文学作 品 中


《 

人物身 上 映射 出 的痛苦 迷惘 以 及感受 到 的 文化身份焦虑 , 归 结于作家 的双



重或多 重文化意识之表征 。
认为离散作家在异 国 文化 中 所体验 的 身 份焦


虑 、 面临 的 身 份危机 , 往往 源 于 强 烈 的 边 缘文 化 意 识 , 可 以理解为 某种


后现代普遍 的 人类文化特性或生命状态


在 诸多 学者 己有探讨 的 基础上 , 目 前可搜集到 的有关华 裔 华文 华人



 / /

文学 的博 士 学位论文 , 数量繁 多 。 有针对作家 的深度分析 , 也有 宏 观视角



的 总 体评述 , 涉及不 同 时期 的 群体研 宄 以 及不 同 视角 下 的 主题研 宄 , 还有



关于 女性写作 、 后 殖 民 理论 、 语境传 播过滤 、 国家形象 、 华商文学形 象等




多种选题 的 分析 。 如刘俊 《 论 白 先勇 及其小说创作 》 ; 陈晓晖的 《 当代美

张平 功主编 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 同 M 广州 暨南大学 出 版社


[ ]
. : . 20 1 3 : 99 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 ”
国华人文学 中 的 她 写作 : 对汤亭亭 、 谭恩美 、 严 歌苓等 华人女 作家 的

多面分析 郭 媛嫒 边际定位与跨越 世纪第 代美 国华人作家文





一 一

》 ; 《 20

化心态及流变论 》 ; 刘心连 《 性别 、 种族 、 文化 :
美 国 华裔 女性写 作探析 》 

张龙海 《 美 国 华裔小说和非小说 中 属性的追寻和历 史 的 重构 》 ; 肖 薇 《 




质 文化语境下 的 女性书 写 : 海外华人女性写 作 比较研 宄 》 ; 许燕 《 美华文


学在 大 陆语境 的传播过滤研宄 》 ; 陆薇 《 渗透 中 的 解构 与 重 构 :
后殖民理

论视野 中 的 华 裔美 国 文 学》 ; 邹涛 《 美国华人商文学 :
跨文 明 比较研 宄 》 

杨华 《 二 十世纪美 国 华 人文学 中 的 中 国形 象 》 等 

而关于 身份研宄 的论文多集中于社会性别 身份 、 女性身份认 同等方




面 ,
如张卓 《 美 国 华 裔 文学 中 的 社会性别 身份建构 》 ; 秦翠红 《 文化碰撞


中 的 美国华裔女性身份认同 》 等 。 文 学文本范 畴 下 的 身 份研 宄 , 相 比于社


科领域 的 研 宄 ,
更具有全息性 的独特优势 。 社科研宄多 着 眼于 理论范式 的

建构 , 既表现 出 高 度 的概括力 ,
又失之于 泛泛而谈 , 缺乏对身份 问 题的具


体梳理 。 文 学领域 的 研 宄 则 更具体而生动 地推进 了 对于 身 份 问 题 的 认识 

但是 由 于 理论视野 的 局 限 ,
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研宄 的关注 、 借 鉴 不 足彡 近

年来关于华人文学 中 身 份 问 题 的研 究推进有 限 , 尤其缺 乏对于 身份焦虑这




“ ”
重要现象 的 系 统研 宄 至于 从文学角 度集 中 研 宄 身份焦 虑 的学位论


文较为少 见 较具代表性 的王娜 身份的焦虑与建构 文 也仅是基于




。 《 》 ,

位作家 的作 品 予 以 阐 释 多 数 的 研 宄论文都将 研 究重 点 置于 身 份 的认 同


或者建构上 ,
对于 身份焦 虑 的 阐 释仅停 留 在作为 身份认 同 必要性 的铺垫性


描写 中 本文希 图对于身份焦虑这 问 题 予 以深入系统 的研 究 发 i其 


, , jj

成的 多 层面诱 因 以及有 效 的 缓解方式 ,


从而为身份 的认 同 、 建构提供更为


行之有 效 的 参考 意 义 

三 研究难 点及思路梳理

近 几年 华 人 文 学 研 宄 得 以 大 规 模地推 进 ,
但学科界 定 的 争 议却 并未解


决 而这 归 属 问 题也成为本论文所面临 的第 个困境 由 于社会政治背


一 一

, 。

景差异 、 文化环境 隔膜 、 语言 翻译障碍 以及其他多 种 因 素 的影响 , 长期 以



来国 内 对华人文 学 作 家 作 品 的 研 宄 范 围 定 位 具 有很 大 的 局 限 性和 争议性 

尤其是华人文 学研 宄 的 学科 归 属 问 题 直未有定 论 而焦 点 往往集 中 于




, 。

华人文学 中 非 中 文创 作 的 作 品 , 而这 也 是华人文学 研宄是 否 可 以 归 属 于 中



国 现 当 代文学领域 的 核 心争议 问 题 。 如 果 刨 除华 人文学 中 英文创 作 的 部 分






兰 州 大 学 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研 宄


谈身份焦 虑 以及身份认 同 的 问 题 , 论据是 明 显 缺 乏而且不全 面 的 。 但 是如



果将英文创作 部 分归入 , 则 导致学科是否 从属 于 中 国 现 当 代文学 成为主要



障碍 前文所述 刘登翰先生在其编著 的 双重经验 的跨域书写


一 一

。 , 《 20

“ ”

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 中 就遇到 了 相似 的 困 境 。 引 论 部分 , 作 者将文本




“ “ 


创作 的文学

研宄范 围 界定于 美华文学 ,


即 在美 国 运用 华文 ( 汉语 ) 。

华裔美 国 时 空与 中 国 文化主题 的变奏 概述




但是在该书第十章 的部分 :

“ ”
的概念

其中所使用 的 美华文学

了 华裔英文创作 的历 史脉络 , ,



明 显又涵盖 了 美 国 华裔英文文学 的 内 容 , 并非作者没有在文 中 予 以 清晰



的界定 , 而是为 了 史论叙述 的完整 , 不得不将华人文学英文创 作 部分单 列




章 对于这个编排 作者在第 章 中 曾 这样解释 近年有 些学者主






。 :

张超越语 种 的 区 限而立 足 于族 姓和 文化之上 将 华文文学 易名 为 




‘ ’ ‘

人文学 我们基本倾 向 于这 观点 因 此在书 中 将华裔作家 的 非华文写




’ 一

。 ,

作 列 为专 章 论述 但 由 于 学 界对这 问 题并未有 致的认识 所 以在叙




一 一


。 ,

述中 般仍使用 华文文学 这 称谓 这是 需要 特别 说 明 的 面对相




‘ ’ 一

, 。

似的 问 题 ,
本文借鉴刘登翰先生 的 经验 , 力 求扩 大学术视野而又不偏离 中

国 现当 代文学 的立场归 属 , 在华人文学汉语创作 的作 品 基础上 ,


将华人文

学英语创 作 的翻译文学纳入研 究范 围 之 中 , 采用 族裔性视角 , 较之 以往 的



研宄 , 以 期对于 身份焦虑 问 题作 出 更为全面 的分析 



目 前现有对 身份 问 题 的 探讨 , 常 以认 同或者建构为 中 心论点 , 关于身



份焦虑 与 身 份认 同 间 的 深层联系 较少 谈及 。 同时 , 华人文学对于 中 国 现当



代文学 的 影 响较 少涉及 多 为单线性探讨 致使这 部分研宄都 比较薄弱


, , 

尤其是学 界研宄关注点 不在移 民境遇或族裔文学 的 深度 , 而 是对 社会历 史




现象的反思和批评 。 其次 是 各种 资 料来源 有 限 ,
很多 优秀 的 作 品 没有 新版


加印 , 无 从购 买 , 导 致文本传播 的 局 限 , 以及研宄者 、 专业读 者在文 本搜


集方面 的 困 难 , 减少 了 阅 读 的人群 ,
降低 作 品 的社 会影 响 力 。 由 于文本阅

读受限 在 定程度上影 响 了 研 宄 者对华 人文学评价 的 全面 性客观 性 





夕卜 , 因 对华人文 学 的 评价存在 不 同 的 标准 ,
学 术 界对 作 品 评 价 从 以 往 政 治

标准

条线 ,
发展 到社会历 史标 准 ,
再到 当 下 流行 的 文化评论 , 而真正从


文学本身 , 从文学对人性 、 对人的 内 在 世 界 的 开掘 和 关注 不够 。 在 比较不

同族裔 的 移 民文学 时 , 可 以有更多 参照 , 但这些方面 的文本仍显得相对欠



缺 

刘登翰主编 . 主 双重经验 的 跨域书 写 一 _

20 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M [ ]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 

200 7 : 1 6 

1 


兰州 大学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 ” “ ”
尽 管华人长期面 临 中 国梦 、 美国梦 夹缝中 的茫然 , 华人作家也


“ ”

并未通过创作找到解决身份焦虑 问 题 的特效 良 药 ,
但是在可行性方面


的探索 始终是必要 的 ,
本论文选 题希 图 填 补 学科 目 前关于 身份焦 虑单项 问

题 的研 宄梳理空缺 。 作家 以及研宄者只 有清晰辨识焦虑 的 诸项表征 ,


认清


了 焦虑 的 原 发性成 因 ,
超越符 号 认 同 的 障 碍 , 了 解文学所起 的缓冲作用 

才有利 于 进入身份研 究 的 深度 模式 ,
并 实现海外华人文学群体的 多 重文化


身份建构 。 不 再仅仅 局 限于 作 家作 品 的优 点 剖 析 , 而是客观评价华 人 文 学

作家 、 作 品 的 价值 以及不 足 , 寻 索其 中 关于 身 份 问 题解 决途径 的 启 发 ,


表达对此 问 题 的 思考与 展 望 。
据此 ,
本文 的 研 究思路是 , 通过文本细读结

合理论分析 ,
研宄焦 虑 的 多 种 表现 形式及其 映射 意 义 , 透过具 象化 的 表达

方式 , 挖掘深层 的 意 义 。 不再仅仅局 限于 对 于 焦 虑情状 的 描述 ,


而 是通过

社会历史层面 、 语言差异层面 、 职业 歧视 与 生存 困 境层 面 , 以及 内 心情感



的 失落等 多 个层 面分析 身 份焦 虑 产生 的 多 样化 的 原 因 。 通过对于 焦 虑 的 多



视角 ,
多方位的分析研宂 , 找到消解的方法 , 为 促进 身 份 的 认 同 与 更 好 的

建构提供 有意 义 的 参考 

当代文学研宄需要新 的研宄方法和途径 , 本人结 合海外生活 的 真实感




“ ”
融入文本细读 的过程 中
“ ”

受 ,
试图将 身在其 中 的 现场感 。
对华人群


“ ”

体身份焦 虑和 文化属性这个选题呈现 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 透视 , 而不是



单纯地从抽 象 的论题 出 发 这 实践 包括海 外华人作家 学者各类文本风




。 ,

格及 不 同 观念和 立场 、 还有 身处异 域背景及现实语境 的研宄 , 尽可能在多



重 视域和 角 度 中 进行 分析和 概括 ,
力 求辩证地把握 问 题实质 。 在研宄 中将


身份认 同 背后 的 焦虑表征作为切入点 , 以深层缘 由为研宄核心 , 首先 明 确

身份定位 不确 定 性所诱 发的 身份焦虑 这 原 发性成因 在此基础上 综合




。 ,

分析 身 份焦虑 复 杂且 相 互交织 的 具体 成 因 。 尽管 身份焦虑 问 题在美 国 华人




文学 中 都有着多样而丰富 的表现 , 但之前 的 研 宄很少 系 统 阐 释 , 尤其对于

原 因 的 分析少有细化 。 梳理美华文 学 中 有 关 身 份焦虑 的种种 表现 , 分析造



成身份焦虑 问 题背后 的复杂原 因 , 探讨消 解 的种种可能 ,


从而更充分 、 


深入地解读美华文学 贴近 代代 华 人群 体 的 心 路历程 挖掘 并呈现美 国


, ,

华人文学 的社会文化 内 涵与 文 学价值 。 在 不 同 民族文化交流 日 益密切 的全



球化 时 代 , 增 进对于 身 份 问 题 历 史 与 现实 的 了 解 , 对于 人们更好 的协调文




化差异 , 在 文化交流与碰撞 中 缓解 身份焦虑 , 建构身份认 同 , 确 立个人价


值 、 促进 文化融合等都有着积 极 的促动作 用 

1 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 


第 一

章 华人 文 学 与 身份焦 虑

“ ”


节 华人文学 的界定与意义

华人文 学 研 宄作 为 交叉 的 开放 性发展 学科 其命名 与 界 定 直在研讨




与 争议 中 前行 。 现主要集 中 在华裔文学 、 华文文学 、 华人文 学三种 定名 策




略 。 当 今 国 内 已有众多 的学者就此命名 问 题进行过分析 、 讨论 、 梳理 , 


而近年来 ,
从华裔文学 、 华文文学转 向 华 人文学 , 己经逐渐 发展为研 究界




种 学术趋 向 , 这是值得思考 的 。
简单而 言 , 在范 围界定上 ,
华人文


” “ ”
的提法

华裔文学 华人文学 涵盖面更为宽广 有学





学 相比于 与 , 。

者认为 :
归 纳 近些 年 来对于 华人文 学 的相 关研 究工 作 ,
学术界大致有 两种


分类 ,

类是海外华 裔作家 以 所在 国 文学 进行创 作 的 作 品 之研 究 , 这类普




遍称之为某某 国 华裔文 学研 宄 另 类是海外华裔作家坚持 以 中 文为 写 作


语言 的文学研宄工作 通常被 称之为海 外华 文文学研 究 而 从情感 归 属 的




, 。

更具有身份离散性 的特点

层面而言 , 华人文学 。
其多样性 、 游移性的

主体身份 不 同 于 长久居 住在 本土 的 人们 , 只 有离开故 国进入异邦才会 自 




华人 。 这种 身 份具有 多 重情 感 的 归 属 , 强调血缘纽带与 旧 有 的 民族文化 印

记 。 无论是对于 华人文学史 的梳理 , 还是进行文学文本 的 批评分析 ,


都需

要对 于研 宄对 象进行清 晰 的 界 定 , 这样才 能实质 性地推进 相 关研 宂 ,


促进

学科发展 , 因 此对于 这 三个主 要概念 的重 新梳理与 辨析是 必 要 的 



华裔文学与 华人文学

华裔文学研 宄泛指 生活在 中 国 本土之外 用 非汉语创 作 , 以不 同 的体裁




形式反映异 国 经历 以及本国文化 ,
并表达生 活体验 、 内 心情感的文 学作品 

而美 国 华 裔文学 ( C h ne s e A m e r
i i c a nL it e r at ur e ) 的定义 , 常常被涵盖在亚


裔美 国 文学 ( As i an Ame r i c an L it e r at ur e ) 的范畴之内 。 1 960 年 亚 裔美 国



在加州 大学 的 伯 克利 校 区 中 成立 它是

人政 治 联 盟 部分具 有前 瞻 意识


的亚 裔文化精英所共 同 创 建 , 连通着全美 的亚裔族群组织 。 首 次正 式提 出





这个概念 并将它作为 个政治 组织 的 行 为主体

亚 裔美 国 人 反映了


, ,

“ ”
亚裔族群意识 的 觉醒 : 承认 自 己 是 亚裔美国人 的身份 。 在文化认 同观

吕 红 追索与 构建
. : 论海外 华人文学 的 身份认 同 [
D ]

武汉 华 中 师范大 学 文学 院
: . 2009 : 0 7 

1 


兰州 大 学 博 士研 宂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念上 不再追 随 或迎合美 国 白 人 的 价值标准 正 是这 运动促使学术界与




, 。

教育 界转变对亚 裔族群 的姿态 , 使得少数族 裔研 究 与 亚裔研宄开 始在美 国



大学 的 教 育 体系 中 占 得 席之地 成为新兴学科 也迈入 受到 关注与 尊




, ,

重 的 学术领域 ,
使 少 数族 裔 的 各 类 别 研 宄 进入新 的 时 代 ,
得到全面地提高 

创新与繁荣 同时 这 运动也将 导舆论环境开 始更多 关注少 数族裔 的




。 ,

文化诉求 

“ ”
学者李贵苍认为 华裔美 国文学 这 学术名 词 得 以 确认 的 前提与


基础 是 得 益 于 华 裔 在 政 治 与 文 化 上 获 得 了 美 国 主 流社会 定 的认可 属于


有 定 文 化 根源 的 美 国 人 因此 亚裔美 国 文学和 华裔美 国 文学 不 单纯是




。 ,

“ ”

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 , 还是 共生共荣 的 复合体 。 华裔作家 以其独特的视




角 , 表现 出 挣扎在 东 西 方两种文化 、 两个 世 界 中 , 探讨着 民族与文化身份


问 题的群体困境 , 也建构 着在 多 元文化背 景 下 ,
美 国华裔人群 的 身份属 性 

他们 渴 望 通过 己的作 品构建 个 多元文化背景下 的美 国 共 同 体 在这




自 ,

个共 同 体 里 , 亚裔 、 华裔 、 其它少 数族裔和 白 人都是美 国 人 ,


是同等的成


s  



, , 1

贝 

关于亚裔 华裔文 学这 概念 的 定 义 不 同 学者有着不 样释义 最早




一 一

/ , 。

提出这 命名 的 被认为是赵健秀 徐宗雄等人 他们认为亚裔美 国 文学作




、 ,

品仅包含 出 生并成长于 美 国 , 通过 书籍 资 料 以及新 闻 媒体 等手段 , 对 自 



所属 民族 的 所在 国 予 以 了 解认 知 , 并用英文写作 的作 品 。 之后 在修订 本 中 

他们 又提 出 , 出 生于美 国 本土之外 ,
对 于 美 国 的 文化 有直 观感性 的 理解 认


识 ,
对 于亚洲 文化没有特别 实质 性记忆 的 亚 裔作 家 ,
其 创 作 的 文学 作 品 也


可 以涵盖在亚裔美 国文学的范畴当 中 。 这种 提法将 林语堂 、 黎锦扬 、 白 


勇 、 於梨华等 多 位移 民作 家 , 甚至是很有影响力 , 出 生并成长于美 国 的作


家汤亭 亭 、 黄玉雪 、 黄哲伦 、 谭恩美等人都被排除在 外 。 认为他们 的作 品

趋向于对美 国主 流文化价值观 的迎合 , 不属于亚裔 华裔美 国 文学 的范畴 / 



这种 概念提 法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局 限 性 的 特点 。 较早 研 宄亚 裔美 国 文学批评 的

学者金伊莲后来提 出 , 亚 裔美 国 文学 即 指 亚 裔美 国 作家 以 英文为 书 写语 言


创作 的 与美国 经历相关 的文学作品 。 而美 国 华裔学者黄秀玲则认为 , 亚裔




美 国 人这 概念并不清晰 具有多解性 可 以是在 美 国 出 生 的亚 裔人群

, , 

也可 以 是 亚洲 人 与 其 他族 裔通婚后 的 混血 儿 要具 体情况 具体分析




, 。

张子清 他们在构筑 个 美丽 的 政治 共 同 体 N 文 艺 报 200 6 5


^ 一

- -
. . . 1 

[ ]

与 亚 裔 美 国 文学共生共 荣 的 华裔美 国 文学

黄玉 雪 华女 阿五 M

张子清 . .

[ ]

张龙海 译 南京 ,
. 

译林 出 版社 . 2004 : 03

04 


S au -

l i n
g C y
n t h i a W o n g R e ad ,
i n
g A s an A mer

i  i c a nL i t er a( ure [
M ] ,  N e wJ e r s e y : P r i n c e t o nU n i ve r s i t


1 


兰 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相对于 以上观点 , 学 者张子 清根据 已有研 究 , 将亚 裔 华裔文学 定 义为



 /

三种 第 种 在美国 出 生 长大 接受西 方教育 并且也在美 国 生活与




: , 、 、 ,

工 作 的亚 华裔 / ( 又或是亚 华与 欧美族裔 的 混血儿 / ) 作家 以英语为书写语



言 ,
叙述在美 国 的 生活经验与 情感体会 的文学作 品 ; 第二种 , 在亚洲 中 国

 /

出生 , 但在美 国接受教育 、 并生活与工作 的亚 华裔 / ( 又或是亚 华与 欧美



 /

族裔 的混血儿 ) 作家 , 以 英语为 书 写语言 叙述在美 国 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




会的文学作 品 ; 第三种 , 在亚洲 中 国 或者 美 国 以 外 的 国 家或者地 区 出 生
/ 

但在美 国 接受教育 、 并且生活与工作 的亚 华裔 / ( 又或 是 亚 华 与 欧美族裔



 /

的混血 ) 作家 ,
以 英语 为 书 写语 言 叙述在 美 国 的 生活经验 与 情感 体会 的 文


学作 品 张子清 的 界定 方式更为细节化 突 出 了 作 为华裔文学 的特别要 素


。 ,

艮P :
强调 作 品语种 ( 英文 ) 、 血统 ( 亚 华裔也包括混血作 家
/ ) 、 居住地 ( 


国 ) 以 及 作 品 内 容为美 国 生 活经 历和 情感 体验等几个方面 

相 比于张子清的论点 , 学者王理行与 郭英剑则更强调 国 别 的 区 别 问




“ ”
题 他们 曾 对于 C h n e s eA m e r c a n L 这 英文术语 的 翻 译提 出


。 i i it e r at ur e

“ ” “ ” “ ”
了 异 议 。 认为 C h ne s e
i 和 Amer
i c an 不是仅仅指 涉 华裔美国 人 


“ ”
的 两个 独立修饰 词

是分别修饰 了 中 心词 L i t e r at ur e , 应该译为 美国华




” “ ”
裔文学 , 而非 华裔美 国 文学 。 而在范 围界定方面 ,
两位学者认为 只 要


具备中 国血统 , 并 获得居住 国家 国 籍 的作 者书写 的 文学作 品 都应 被列入华


裔文学 的研 究范畴之 中 。 对于清晰 界定英语还是汉语创作 , 郭英剑认为所


使用 语 言 不应成为判别划 属华裔文学 的依据 ,
所创 作 的 中 英 文作 品 都应位


“ ”
列其中 。 但是事 实 上 国 内 学术界 已经将 海外华文文学 单独设置科 目 

用 以 研 宄海外华 裔作家用 汉语书写 的 作 品 。 用 外 国 文字 创 作 的 自 然不在研




宄范 围 他们认为华裔作家用 汉语书 写 的作 品 鲜有美 国 人 阅 读

。 , 不具有广


泛的影响力 ,
甚至于可 以说对美 国 文学没有影 响 , 在美 国 文学史 中 毫无地


“ ” “ ”
位可言 ; 而且 , 国 内 存在 世界华文文学 或者 海外华文文学 这类的

研宄方 向 有 批优秀 的专家学者正对此开展 系 列 富有成效 的 工作 




一 一

, ,


经囊括 了 华裔作 家 的 中 文作 品 。 有鉴于此 , 美 国 华裔文学应特指 美国华


” 3
裔作 家用 英语 创 作 的 文 学作 品 关于 创 作 的题材是否 定要涉及作家在


所在 国 的 生活 、 工作 、 情感经历 , 也并非必要 的纳入依据 



Pre s s ,
1 993 : 0 7 

张+清 亚裔美 国 文学共生共荣 的 华裔美 国 文学 外 国文学评论





. . 20 0 0 (
0 1



主 题 ?认 同 论 美 国 华 裔 文 学 研 究 中 的 几 个 问 题

郭 英 剑 命名 . ? :




郑州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

版 )
. 2〇03 (
06) 

郭英剑 论 的 中 文译名 及其界定 外国文学



王理行 ,
. Ch i n e s eA m e r i canL i t e r at u r e

J ]
. . 2 00 1

02 )


1 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随着学科 的 发展 向 前 推进 ,
华裔文学 的 学科界定 日 渐呈现 出 更为 宽


“ ”

泛 ,
更显 包容 的 学术趋势 。 学者李贵苍提 出 了 完全进入美 国 文学界 


“ ”
样的界定范畴 。 即 华裔美 国 文学 应具 备两层 含 义 :
首先是美 国文学 的

部分 是少数族裔文学 之 其次是 由 居住美 国 的华人作 家书 写 的 





, ; ,

美 国 具 有 广 泛 阅 读基础 或者受到 文学 界 、 批评界关 注 的 作 品 ,


即是 完全

美 国 的文学 界和批评界 而作 品 书 写 语言 的 类别 是 不 受界定 的



进入 , 。 


“ ”

此林语堂 的 作 品被归属于 华裔美 国 文学 ,


从而表现 出 华裔美 国 文学与

中 国 现当代文学产生交集的状态 。 也因为如此 , 在 中 国 有着较大影响 力 的



作家 白 先 勇 先生 则被排 除在 外 , 只 因 为在美国 的影响力不足 。


如果不刻意


“ ”
这种 界定下 的 华裔美国 文学

概念 已经等 同

强调 完全 二 字的限定 ,



与 此类似 学者 张敬钰提 出 亚裔美 国 文学 需要包 容

于 美 国 华人文学 。 , 

多 元化 的 概念 , 应 当 把 定居美 国 以及加拿大 的全部亚裔作 家都囊括其 中 



她在 《 亚裔美国文学书 目 提要 》 中 纳入 了 林语堂 、 黎锦扬 、 张爱玲 、 於梨




华 、
聂华苓 、 陈若曦 以 及加拿大的华裔作家 , 在 台 湾学者单德兴对 她 的访


谈录中 张敬钰对此进行 了 进 步说明 并对没有 能够包含英文以 外 的 批


, ,

评著 作进 行解释和 致歉 

“ ”

学者尹晓煌也采用 了 更为宽广 的学术视角 界定 美 国华裔文学 之概




念 ,
其著 作 《 美国华裔文学史 》 中 , 同 时将美 国 华 裔作家 的英语 作 品 以及


华人 的 中 文作 品 囊括其 中 :
在该书 中 第五 章 的 内 容为美 国 的华语 文学 , 

第 六章 的 内 容则 为美 国 华语文学 中 的主 题 以及素材 , 不再仅仅局 限于 英语




创作的范畴 。 如 果将华裔 的族裔属 性作 为 中 心侧重 点 , 则 能够得到更加广

义的界定 , 即 居住在美 国 的华人 ( 华侨 、 留 学或移 民美 国 、 出 生 并成长于



美国 ) ,
用 英语或汉语 ( 包含其他语种 ) 创作的文学作 品 ( 在美国 印刷 出


“ ”

版或者是他 国 印刷 出 版 如果是从 族裔 这 种族概念 引 申 华裔文




) 。 ,

学 即 等 同 于华人文学 。 而这也表现 出 命名 始终 向 华人文学 发展 的趋势 



亚裔 华裔人 口 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 , 不同时代 、 不 同 文化背景 的人群 

在生存体验 精神诉求等方面是复杂 多 变 的 即 使是 同 个作家 的情感体




、 。

验与表达视角 也在发生着改变 。 不能 只 是仅仅 依靠作 品 所表达 的主题思




“ ”
想 、 情感寄托 、 身份认 同 等 ,
即加 以妄断作家的所谓 美国化 的程度 

“ ”

反之亦然 , 仅仅 以 所谓 美国化 的程度 用 以界定其 作 品 是 否 属华 裔文学 



视野过于狭 窄 ,
其结果 自 然是局 限而刻板 

关于华裔文学 的梳理与 界定是整个华人文学研 宂史所不可 回 避 的话




题 。
他们之 间 错综复杂 的 纠 缠关系 是这个学科研 宄 的 困 境 , 但也 由 于这些

1 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宄 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华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不 能 即 刻 厘清辨 明 的 内 里而使其发展充满着活力 。 在研 宄 的 梳理过程 中 



尽管华裔文学 的 界定还存在 多 种 角 度 , 也 存在很 多 质 疑 的 声音 ,


学者的界

定 与作家 的认 同 始终没有达到 统 但是更多呈现 出 的还是对于扩大学术




研 宄范 围 以及理论视角 的 学术共识 。 不 是仅仅拘泥于语言 差异所带来的禁




锢 , 而是希望 以 更为 宽 广 的 眼光与 胸怀取得研 究 的 突破与进展 

二 华文 文学 与 华人文 学

相对于华裔文学 研 宄范 围 界定 的 多 样 性与 复杂性 , 华文 文学相对而 言



在 语种 的 确 定方面 不存在 分歧 。 然而 其命名 也经历 了 颇 费周 折 的 发展历




“ ”

程 。 华文文学 命名 来 自 上世纪 ,
具有复杂 的 发展历程 。 现今对华文文


学 的称谓 繁多 , 有海外华文文学 、 世 界华 文文 学 、 华侨文学 、 侨 民文学 

移 民文学等等 。
华文 文学 的 称谓 最 初源于 东 南 亚地 区 , 这些地 区 的 华文创


“ ” “ ” 2

作 被称为 马 华文学 新华文学 等 , 这种命名 方式体现 出 华 文文学




与作者所在 国 的联系 。 但这些作家作 品 却 始终处于边缘 的 不被认 同 的地

位 他们所面 临 的 困境 方面 是 以 汉语 为表达工 具 无法 融入其 主流社




, , ,

会 ,
即 使作 品 内 容本身脱离 中 国 文化背景 , 也很难在其所在 国 获得传播与


推广 另 方 面 信 息 传 播 的 滞 后 性 也 使 得 他们 无法 在 中 国 获得 关 注 其作



品 甚至很难 出 版发行 随着华文文学 的 进 步发展 在 欧美 澳洲等地亦




。 , 、

“ ” “ ” 4
美华文学 澳华文学 等称谓

相继出现了 、 。 但是这些具有离散式倾


“ ”
向 的 命名 具有 的 相 同特 点就是均为 某 国 简 称 +华 文 文 学 的模式 

我 国 的 华文文学 的 研宄 始 兴于 二十世 纪七 八十年代 之交 。 其标 志 性事




件之 是 年 花城 杂 志于广州 创 刊发行 创刊号刊登了 曾 敏之先


1 979 《 》 ,

生 的文章 港澳 与 东 南 亚汉语 文 学 瞥》 这是第 次在 中 国 大陆倡 导关




一 一

《 。

注非本土 的汉语文学类作 品 , 拓展 了 大陆学者 的视野 , 对华文文学 的关注



与 研 宄也 逐渐开始 。 事件之二是 1 979 年 7 月 ,


北京 《 当代 》 杂志刊登了

白 先勇 的短篇小说 《 永远的 尹雪艳》 , 作 品 中 的 艺术手法与 当 时 的大 陆创




作完全不 同 ,
在文学界和读者 中 引 起了 强烈 的反响 。 尽管 当代文学界将此

文 章 视为 关注华 文文学开始 的 标 志 , 但是据近几年 的 研 宄 者钱红 、 邓 艮发




现 ,
并经笔者核 查 , 早在 1 979 年 3 月 《 上海文学 》 第 3 期 己刊登聂华苓


的小说 爱 国 奖券 而这应该 是第 篇 发表在 大 陆 期 刊 描 写 大 陆 以 外 生


《 》 ,

即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即 新加坡华文文 学


即美 国华文文学


即 澳大利亚华文文学


1 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宄 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活的作 品 。 而 1 979 该年 , 《 上海文学》 、 《 长江》 、 《 清风 》 、 《 新苑 》 、 《 收获》 



《 安徽文学 》 等杂志相继刊登 了 聂华苓 、 白 先勇 、 於梨华 、 李 黎共 十 四 余




“ ”
篇小说 , 当 年被称为海外华文作 品 的 登 陆年 

然而无论是 白 先勇 的 《 永远的 尹雪艳 》 , 还是聂华苓 的 《 爱 国奖券 》 



却都是作者在美 国 所创 作 的 , 因为作品 本身取材于 台 湾社会 , 而华文文学




“ ”
还未得 以命名 ,
研宄也正处于 萌芽阶段 , 学界均将其视为 台湾文学 

“ 

自 此 , 台 、 港文学 受到大 陆研宄者 的 关注 , 中 国 现 当 代文学 史 中 的 空 白



逐渐得到 填 补 。 1 98 1 年 3 月 , 中 国 当 代文学 学会成立 了 分支机构 台港文



学研宄会 。 为 了 推动 这 门 学科的发展 , 1 9 82 年 6 月 , 由 台 港研 宂会 、 


门 大学 台 湾研宄所 、
福 建省 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宄所 、 福 建人 民 出 版社和 中



山 大学 、 暨南大学 中 文系 、 华南师 范大学等 多个单位 , 联合举 办 了 首届 


湾香港文 学学术讨论会 。 1 983 年 , 萧乾发表文章 《 救救新 马 文学 》 ( 载 《 



城晚报》 和 为新马 文学呼 吁 载 时代 的报告 第 次在 中 国 大陆




) 《 》 ( 《 》 ) ,

介绍 了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的文学作 品 , 更多 的学者开始将 目 光投 向华文文




学研 宄 , 介绍境外的文学作 品 日 益增 多 。 1 9 84 年 4 月 , 在 厦 门 大学 举 办 


“ ”
第二届 台 湾 香港 文 学 学 术讨 论会 。 尽 管 几次会议 的 研 宄对 象都仅 限 香


港 、 台湾文学 ,
其 中 台 湾文学 的数量居 多 ,
但是这代 表 了 华 文 文学 获得认


可 、 得到重视的开始 

“ ”
华文文学 的 概 念 首 次 在 学 界得 以 解 释 , 是在 1 98 5 年 4 月 ,
秦牧


“ ” “

为汕头 大 学主 办 的 华文文学 创刊 号所撰写 代发刊词 说 华文




《 》 中 :

文学 是 个比 文学 涵要丰富得多 的概念 正像 英语文 学


’ ‘ ’ ‘ 

中 国 内

比 英国文学 的 内 涵更丰富 西班牙语文学 西班牙文学


‘ ’


‘ ’ ’ ‘


的 内


” “ ”
涵要丰富 的道理 样 也 即 是说 中 国文学 仅限于 中 国 大陆 香港

。 , 、 

“ ”
澳门 、 台 湾地 区 的华文文学作 品 , 而 华文文学 不仅包括 中 国 作家创作


的 华文文 学 还覆盖 其他 国 家 的 用 华文写 作 的文学 编辑陈贤茂在 编者


, 。 《

的话 中 对 秦牧所给 出 的 定义进行 了 补 充说 明 只 要是用 汉语作为书




》 : 、

写语言 的文学作 品 ,
都可 以 归 属 于 华文 文学 ;
二 、 中 国文学与华文文学是


不同 的两个定义 ,
中 国 文 学 包含 中 国 大陆 的 社会主 义 文学 ,
以及中 国 领土

永不 分割 的 香港和 台 湾 的 文 学 ;
三 、 华人文学与 华文文学 也是不 同 的两个


定义 ,
海外华人用 汉语 以 外 的其他语 言 书 写 的作 品 , 不属 于 华文文 学 , 


过 非华 裔外 国 人使 用 汉语 书 写 的 作 品 却 可 以称之 为华 文 文 学 他还进


, 。

步指 出 : 华 文文 学 大致包括 四 个方面 :


) 中 国大陆 的 社会主 义文 学 、




秦牧 祝贺 华文文学 杂 志创刊 代发刊 词 华文文学 试刊号


1 _

. 《 》



. . 1 9 85 .
( )


1 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台港文学 海外华文文 学 非华裔 的 外 国 人用 华文创作 的作 品


、 3 、

4) 。
( )

“ ”

有关 海外华文文学 的提法 ,
很快得到 中 国 传媒界 的 关注 ,
中 新社


报道 了 《 华文文学 》 创刊的消息 , 香港及 海 外 多 家 媒 体 也 相 继进 行 了 报 道 

在海 内 外 引 起 巨 大反响 。 倡 导 成立 了 海 外华文文学研 宄室 的 当 时广 东 省 社


科院研宄员 杨越 , 也 在 该 刊 物 创 刊 号 发表专 文 《 话说海外华文文学这朵



花》 。 1 9 86 年 在深 圳 大学 举办 的 第 三 届 台 港文学学 术研讨 会 ,
更名为 



国 台 港与 海 外华文文学 学 术讨论会 , 由 于 前两 届 会议 的 主要讨 论对 象为


台港文学 , 所 以 在名称中予 以 了 保留 ,
将 海外 华文 文 学列 为 次要 位置 。 


是这次 改 名 毕竟 标 志着 华 文文 学研 宄 的 领 域扩 大到 了 香港 、 台湾 以外的更


广 阔 天地 


饶艽子先生认为 这 更名 意味着 学者们 已认识 到 台 港文学与海外


” 2
华文文学 的差异 性 随着这 门 学科的进 步发展 年 陈贤茂在 


。 ,
1 98 8 , 《

港文学 上发表文 章 海外华文文学 的定义 特点及发展前景 文


》 : 《 、 》 

“ ”
对此概念进行 了 界定 :
海外华文文学 ,
就是指在 中 国 以 外 的 国 家或者地


“ ”
台 港文

区 , 用 汉语作 为书写 语 言而 创作 的 作 品 , 它和 学 ,
中 国 大陆的


” “ ”
社会主 义文学 都属于 华文文学 的范畴 。 但是 台 、 港文学不 能 归 属 海


外华文文 学 因 台湾 香港是 中 国 固 有 领土 年在 中 山 举办第五届

, 、 。 1 99 1 

会议 , 由 于澳 门 笔会理事长 陶 里先生 带领五位澳 门 文学 界代表 出 席 ,


会议


“ ”

名称更改为 :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国 际学术研讨会 。 从此 以 后 , 大陆


以 外 的 汉 语 言 文 学版 图 被全 部 纳入其 中 

“ ”
但是 台 港澳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 这 命名 却 冗长且表意模糊

, 

“ ”
根据 陈 贤 茂对 海外华文文学 的定义 ,
其 中 不包括 中 国 大陆文学和港澳


台地区文学 ,
表面看 起 来此命名 具 有合理性 , 但是这其 中 的政治历 史 因 素


却 超越 了 地缘 因 素 中 国 大陆文学这 称谓 是构 建在 大 陆架 理论之上 的

。 

但是香港 、
澳 门 属于大陆架 , 而台湾则不然 。 尽管在命名 上 的 辩驳有 吹毛

求疵之嫌 , 但 也正是不 断 的 争论推动着该 学科的发展 。 归属 中 国文学 的港



澳 台 文学 与 归 属 外 国文学 的海外华文文学 , 事实上具有不 同 的两种性质 



前者具有 相 同 的 文化认 同 和 国 家认 同 , 而后者则不然 。 陈贤茂先生 曾 言 



华文文学 是指 使用 汉语 作 为书 写方式 完成 的文学 作 品 ; 而在 国 外使用 汉语



书写 的文学作 品 属 于海外华文文学范畴 王晋 民进 步阐述 海外华文文




。 :

陈 贤茂 编者的话 华文文学 试刊 号

. 9 85 J . . 1 . 


[ ] ( )

杨 匡汉 海外华文文学 教程 M 广州 暨南大学 出 版社

饶艽子 ,

[ ]
. : . 2009 

陈 贤茂 海外华文文学 的定 义 特 点及 发展前景 香港文 学



. 、



. . 1 9 8 8 : 42 

1 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宄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学 , 也就是生活在 中 国 大 陆 以 及港澳 台 之外 的地 区 与 国 家 的华裔或者其 他




族裔的作家 , 通过汉语 的 叙述书 写 , 展现 出 华人 以及非华人 的情 感状态和


生活体验 的文学作 品 。
其 中 包括 了 北美华文文学 、 欧洲华文文学 、 非洲华


文文学 、 亚洲华文文学 、 澳洲华文文学等等各 国各地区 作家创作 的作 品 

1 993 年在南 昌 大学举办 的第六 届 研讨会上 ,


众学者指 出 , 汉语文学逐

渐成为 个世界范 围 的文学现象 它与英语文学 德语文学 阿拉伯语文




。 、 、

学 西班牙语文学等 样 是 个体系 是 种跨越国 界 的语种文学 




一 一

、 , , 。

虑 到华文文学 己经存在 于世 界上诸 多 国 家 ,


其 中 很多 甚至 已经在该 国创建



了 华文文学相关机构 因此 大会 致决定将研讨会更名 为 世界华文文


。 ,

学 国 际研讨会 

“ ”
世 界华 文 文学 这 名称 己经 由 其命名 之 日 起延用至今 这 界定


一 一

方式 , 对 原 来 的 命 名 所造成 的尴尬处境 予 以 了 缓解 。 而正是 由此 , 世界华




文文学开始力 图通过更加 中 性化 的语种旌旗 ,
将 中 国和海外各 国或者地区

的 所有 以 汉语为创作 语 言 的 文 学现象进行 整合 , 跨越政治 与 国 家 的 界线 



最终形成 个全新 的 以 汉语 言 为形 以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为 核 的 文 学 的 大 家 ¥



族 。 世 界华 文 文 学 的 正 式 定 名 使 得 港澳 台 文 学 以 及 海 外 华 文 文 学 , 己不仅


仅是地理上 的界定 , 而且更是文化上 的 界定 


刘登翰先生也 曾 这样解释这 概念 世界华文文学 是指在世界上


: ,

运用 华文创作 的 文 学 华文 在这里 只 是狭义地指称汉语 世界华文文




‘ ’

。 。

学 ,
实 际上是与世界英语文学 、 法语文 学 、 德语文学 、 西班牙语文学 、 


” 1
拉伯 语文 学等等并列 的 种世界性的汉语文学 但是国 内 仍有 很多 研究

。 

者对这个命名 存有疑 问 。 江 苏 省社会科学 院文学所研 宄员 陈辽 , 在其 论文





中说 华文文学 是台湾 香港 澳 门 及海 外华文文学 的简称 以之与


‘ ’

: 、 、 ,

” 2 “
内 地的文学相 区别 。 而西 安 外 国 语大学 研 宄者邓 艮提 出 大陆外华文文


” “

学 , 他解释这 主要基于突显港澳 台 地 区 文学 因 为政治 、 历 史等原 因 而





具有 的特殊性 世界指 然界和 人类社会 的 切事物 的总和 地理学角


。 自 。

度 则 解释为全部 时 间 与 空 间 的 总 称 ,
狭 义上指人类所生活居住 的 地球 , 

广
义上指全宇 宙 

“ ”
笔者也 曾 在 硕士论文研宄 中将这 概念总结为 华文文学 广义上


是指所有用 华文 汉语方块 字 作 为表达工 具而创 作 的 作 品 ( )


, 它 包括 中 国 大


陆文学 、 台 港澳文学 、 海 外华文 文学 这其 中 即 包含 东 南亚华文文学 (

澳大

刘登翰 双重经验 的跨域书写 美华文学研 宄的 几个关键词 文学评论


U 2 00 7 03

. . . 


] ( )

陈辽 华 文文 学研 宄三十 年 华 文 文 学 2008 02

. J . . 

[ ] ( )

1 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利亚华文文学 , 欧美华文文学 、 非洲华文文学等 )


、 非华裔外 国 人 以 中 文创

作的文学作 品 ; 狭义上 则 指港澳 台 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 。 世界华文文 学作




为世界多 元化文化 中 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 , 它 的 命名 还蕴含 了 文化 的传


播 、 运移 、 辐射 ,
乃至碰撞 、 交融 ,
最终产生突破 、 重构等更加 充沛 的 内

容 以及更为广 阔 的发展前景 , 因 此被广泛接纳 



“ ”
200 2 年的 5 月 , 正 式 创 立 了 中 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 研 宄世 界华


文文学 已经成为 门 新 的学科 并 向 着成熟和进 步深化研 宄 拓 展而努力


一 一

前行 。 而 《 华文文 学》 杂志 , 也成为 学术 领域 内 能够 引 领世界华文文学 



并且具有 定学 术水准 的 专业 学术期 刊 但是刘 登翰等人 也认识 到 世界




。 ,

华文文学 的 定名 和现实运作并 不契合 。 世界华文文 学 的 创 立有其 特殊成 因




“ ”
环境与 形成过程 。 起初仅专 指港澳 台 与 海 外 , 而这种 狭义文化 的定义 

“ ”

使得 中 国 大 陆文学 只 能孤立于 世 界华 文 文学 之外 , 这对于各方面都优




越 的 中 国 大 陆文 学 无疑 是极不 公正 的 , 也 使得世 界 华 文文 学这样 命名 不 免


令人觉得名 不副 实 ,
以至于 陈大为先生 等 人怀疑是 否 有 意 识 形态上 的 不 

企图 而黄万 华先生在 文化转换 中 的 世 界华文文 学 》 中 第 次提 出 




。 《 ,

“ ” “ ”
二 十世 纪华文文学整体观 的概念 即指出 华文文学 这 提法主要


是为 了 更好地整合整个 二 十世 纪社会 体制 ,
人文环境 以 及政 治格 局 完全相


异 的 不 同 汉语文 学板块 , 包括 中 国 大 陆 、 台 港澳地 区 、 海外 的华人移 民社


会等 , 而华文文学本身 的重 点 还是应该指 向 中 华文化之上 。 ^ 同 时黄先生


还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 的基本线索 、 文学 典律构建和身份转换等方面论述


“ ”
华文文学 的 文化 内 涵 。 他关于 华文文 学 的 定 义从全球格局 、 文学语种 

“ ”
中 华文化等层面 重新赋 予 二 十世纪华文文学 新 的含义 

2004 年 曾 经 举办 了 两次影响深远 的有关华文文学 的 研讨会 ,


分别 是第


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 , 主 办地 山 东 省 威海 市 , 以 及世界华文文 学理

论建设研讨会 ,
举办地为福 建省福州 市 。 这两次会议在 学科领域上极大 的


“ ” “ ”
拓展 了 华文文学 的 相关认识 。 提出 全 球视野 中 的 华文 文 学诗 学 体 系 

“ ” “ ” “
世 界华文文学 体化 多 元文化语境 中 的华文文学 走 向 华人文化


、 、

”2
诗学 等 建议 表 明 大家 极其期 待华文 文学 能够在理论创 新 方面有进 


的发展 , 期望华文文学在全球化 、 多 元化 的世界文 学发出 更响亮 的声音 



“ ” “

发挥 出 更 强 大 的 作 用 。 尤其是近些年 个人化 的 华文文学 、 族性 的华文




” “ ” “
文学 、 文化的华文文学 等概念 的 涌 现 , 可 以 突破 以往过分关注 

黄 万 华 文 化转 换 中 的 世 界华 文 文 学 M 北京 中 国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
. : . 1 999 4 5 : 

王 军 2004 年 世 界 华 文 文 学 研 究 综 述 J


[ ]

华 文 文 学 2005 05 62 63

( )



20


兰州 大 学博士研宄 生学位论文 当代华人 文 学 中 的 身份焦虑 问 题研 宄


” “ ” “
因此

文文学 的 语种 类别 的状况 , 华文文学 也有可 能将华人作 家




以外语书写的 作 品囊括在 内 ,
涉及到 了 作 家们鲜活 的 个人经验 、 个性创作 

“ ”
建立 学科理 论 的 历 史过程 中

在 华文文学 , 可 以看 出 学术界对于 华文


” “ ” “ ”

文学 、 20 世 纪华文文学 、 世界华 文文学 等概念有 着 长 期 思 考 ,


认识

不 断加深 但还远未能达成 致的界定


, 

美 国 华文文学作 为世界华文文学不可 或缺 的 部分 其界定也存在着




争议性 问 题 刘登翰先生编写 的 双重经验 的跨域书 写 世纪美华文




20

。 《

“ ”
学 史论 》 书 引 论 部分提到 美华文学是指在美国 的作家们 以 中 文书


写 的文学作品 , 因 此美华文 学 也可概略 的 认为包含 了 华人 、 华裔 以及华侨




的文学作 品 , 因 为他们 的作 品 大多 是 以 中 文作为书 写语言 的 , 通常我们将


上述统称为华文文 学 。 只 不 过华 文文 学 这 个定 义是通过书 写 语 言 进 行 界 定


因 此 并不囊括部分华裔与 华人 以其他语 言 书写 的文学作 品 、 由 于对

的 ,




文文学 的 界定未完全 明 晰 , 有部分学者认为 :
美华文学对 于作 者 本身 的


族群 归 属 应 当有所规定 美籍 华裔作 家杜 国 清给 世界华文文 学


” “ 


( 中 的 华
“ ”
其 中 第三层 次 中 的 华

赋予 了 三个层次 的含义 , 指 的就是创作主 体为 华  &
” “

裔 或者 华人 , 这就包含着族群 归 属 的 界定 ) 。 而黄万 华等研 宄者还关




注那些非华裔 的作家 , 认为他们使用 华文 ( 即汉语 ) 作为其书写 的语言 

进而创作 的文学作 品 ,
即 非华裔的 外 国 人用华文创作 的作 品 , 也可 以 划入


华文文学 的 范 畴 。 按照其观点 引 申 ,
美 国 华文文学 也涵盖非华人族裔 的 华


文作 品 , 由 此可见美 国 华文文学 的作 家的族裔性 问 题始终存在争议 问 题 

三 华文文学 向 华人文 学整体转 向 的 反 思



尽管华文文学 的 定义显示 出 合理性与广泛 的接受性 , 但时至今 日 




“ ”
华文文学 研宄 , 理论研 宄 的进程还是快于作 品 解读 的 发展 , 呈现出不


平衡 的状态 。 同时 , 在美 国华 文文学 作 品 的 分析研 宄范畴 中 , 学术界依然


“ ”

无法破 除 华文文学 语言属性的桎梏 。 尽管有研宄者也考虑到 以拓展 定




义范 围 的 方法 , 将 非汉语 写 作 的 作 品 纳 入研 宄视角 , 提出 语种 的华文文




” “ ” “ ”
学 、 族性的 华文文学 、 个 人化 的 华 文 文学 的 概念 范 畴 , 但始终未能


有显著 的 突破 。 于是 国 外 的黄锦树 、 梁丽芳 以及国 内 的 黎湘萍等学者开始


“ ”

倡导 华人文 学 的 整合性视野 而这 视野 也越来越成 为研 究 界视角 转




“ ” “ ”

换 的趋势 。 黎湘萍认为 华人 从 文化 的 角 度上 进行解 析 , 是指代那




些在长年 累 月 的 种族群体性 日 常生活与 劳作 中 ,
自 觉遵循着相 同 的 行事标

刘登翰 双重经验 的 跨域书写 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 20 [ ]
. : . 20 0 7 : 1 6 

2 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宄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准 ,
拥有共 同 的风俗习 惯 、 思 维方式 以及 历 史传承 的 族群 , 同时 华人
也是 个具有 能 够跨越现 实 条件 下 的 人文 思想及政治 等差异 的族群 


、 。

“ ” “ ”
此 从 族群 的 视角 上分 析 华人文学 这 概念 的 出 现有很大 的 可


, ,

能性将 以 华文 ( 即汉语 ) 或者非华文 ( 外 国语 ) 作 为文学写作 语言 的 华人




作家在 不 同 时 期 、 不 同地域和不 同 国 别 中 的文学经验 ( 主要包含这些华人


作家在不 同地域 中 的 获得 的 文化与 政治上 的经验 看成 个整体 从而对其



“ ”

进行 整合 上 的描述



“ ”

华人作家所具有 的知识背景与 结构对于研 究 华文文学 有着重要 的




“ ”
参考价值 , 首先 ,
研宄 华文文学 过程 中 , 向 华人学 习 是很有 必要 的 

其次 ,
华人作 家 的 理论基 础和 研 宄方法 相 对成熟 , 这有助于 改变 华文文


” “
学 研 宄 的某些弊端 , 例 如 缺乏理性思考等 。 不 过黎湘 萍 先生 对于 华人


作家 的理解 只 是选定在 华人作家 目 前所 处地域 的 现实生 活环境之 中 , 




“ ”
置可否 , 也可 以对华人作 家 的 理解进行相 应 的 具 体化 讨论 。 因为当今


华人作 家 的 实 际生活 中 的 确 存在着这样 的 状况 些海 外 出 生并长大 的华


人作 家对祖 国 的 记忆 随着 时 间 的 推移 逐渐变得 模糊 , 他们今天的行为方




式 、 语 言 习 惯 和 思 维逻辑在 很大程度上都 发生 了 变化 , 深深地打上 了 现移


民居住 国 的 印记 , 于是寻 找移 民华人作家与 原 乡 ( 祖国 ) 的延续性是可 以


“ ”
理解 , 也是尤为必要 的 。 黎湘 萍先生对 华人文学 概念 的 明 确 界 定 , 


“ ”
着 非常开 阔 的视野与 更加 深入地理解 , 重视 华人作 家 在现移 民居住 国

的本土化结构研 宄 , 真正 拓 宽 并提升 了 其探讨 域界 , 具有非常重要 的研宄




意义


“ ” “

学者梁丽芳认为如果仅局 限于对 华文文学 的研宄 , 而不思 索 




” “ ”

文文学 向 华人文 学 的 转 向 的趋势 与 必要 ,


则 容易 忽视具有 中 国 国籍



的 海外华人及其 后 裔创作 的 其他非汉语语种文学 ,
漠视 了 这些非华文文


学作 品 , 尽管 他们 的 族裔根本属性仍是炎黄子孙 ; 漠视 了 海 外 华 人 的种 族





认同 ,
漠视 了海外华人受到 的种族歧视 ,
以及他们 在情感 归 属 上 的追求

。 现今各个 区 域 , 各个 国 家涌 现 出 更加 复杂 化 ,
多 样化 的 华人及 其后 裔文


学 , 频繁地讨论他们 的 内 在母 国 属 性未必 真实 ,
况且这样也容 易 导致移 民


“ ”

居住 国对其 的反感与排斥 ,
客观上并不利 于 研宄 华文文学 。 学者梁丽


“ ”

芳 以 海 外 华 人及 其后 裔 的 非汉 语 文学 创 作 的 植根所在 为出发点 ,
非常

黎湘 萍 族群 文化身份与 华人文学 以 台 湾香港澳 门 文学史 的撰述为例 华文文学



一 一

. 、 J . 

[ ]

2004 (
0 1



中华文化传统和 海外华人文学 M

黄万华 .
传 统在 海 外 :
[ ]

济南 : 山 东 文艺 出 版社 . 2006 : 04 

22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宂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宂


“ ” “ ” “ 


重视对于 华人文学 的 深入研 究 , 也对 华文文学 转 变成 华人文学
“ ”
的必要性进行 了 肯定 。 因而可 以这样认为 , 对于 华人文 学 概念的 界定 

“ ”

最基本 的 理解就是 因 为 创作 华人文学 的主 体都是华人 作家及其后 裔种




族 ,
具有 强烈 的族裔属 性 

“ ”
学 者 黄 万 华 随 后 创 建 了 华 人 文 化 的概念 ,
较为系 统和全面的搭建

了 结合移 民所在 国 乡 土 文化 的 华人文化 ,


并在此基础上融合 了 较 多 海外 华

人们 的 新 的 思想 成就 ,
其 中 包括和移 民所在 国 中 其 他 民族文化较为求 同 存

异 和 谐相 处 的 思想成就 严格意 义上来讲是 种 根植于 中 华 民 族本土 之




、 ,

“ ”

同 时又根植于移 民所在 国 乡 土之 中 的 文化 而 华人文学 则是前述




中 , 。

“ ”

华人文化 在 文学层 面上 的 对应 , 把华人 文 学置于华人文化 的 格架 内 



从文化研 宄 的 角 度 出 发来理解华人文学与 华人文化间双重或者 多 重 的 联




系 具有更为丰富 的含义 另 方面 华人文化 的 研宄价值也 能够有长足


, ,

“ ”
的体现 。 黄万华提出 的 华 人文 学 , 其关注重 点在于母 国 本土文化与 移


民所在 国 乡 土 的 华人文化 的 多 重关联 , 分别 从政治 、 经济 、 社会 、 阶级 

“ ”
族群 和 文 化等 角 度全方 位地进 行 考 察 。 然而 困 难在于 , 华人文学 的提 


“ ”

出 颇具争议性 ,
其 根源在 于 华人文学 的 研宄对 象应 不 应该把身 居大 陆


“ ”

中 国 人包括在 内 。
假使 华人文学 的 研 宄对象将 身居 大 陆 中 国 人剔 除在


夕卜 , 显 然这个命题会 引 起海 内 外华人 作家 的诸 多 误 会 

“ ”

事实上 ,
针对 华人文 学 的 研 宄对 象是 否包含身 居 大 陆 的 中 国 人这


问 题 海 内 外研究 学者通常持有 以 下两种相悖意 见 种是狭义而 局 限


一 一

, :

的华人文学 顾 名 思 义就是 去 除 中 国 本土 文学之后 的 华人文 学 另 种便






是与 狭义相对立 的全球性 的广 义华人文学 。 在该意见 内 将世界的华人文学


分成三块 大 陆港澳 台 东 南亚 国 家和 真 正 意 义 的 离散地 区 华人文 学 



: 、 。

述两 种 意 见 各 有 利 弊 , 考虑 的都是 以 自 身为出发点 ; 但在实 际研宄 中 , 



否则 将无法全面 正 确地理解

两种 意 见存在 的 误区 同 样不可 忽视 ,
华人文





目 前 , 总 体来说海 内 外学者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
身居大陆的国 内 研宄


者多 倡 导狭义局 限 的华人文学概念 , 而 身 居 国 外 的 研宄者则 更倾 向 于全球


化视角 下 广 义 的 华人文 学 ,
其学术研宄 出 发点和理解 的 范 围 存在 差 异 , 

指向不同的 目 标导向 。 前者更注重华人文 学作为独立学科 的建立与 发展 



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与 国 内 华人文学 的 齐头并进 。 暂且抛开本 国 学者和 海外



黄万华 文 化转 换 中 的 世 界 华 文文 学 M 北京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
. : . 1 999 43 : 

三层茧 内 华人小 说 的题材 自 限 暨南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赵毅衡 . : .




( )
. 2 00 5 (
02 )
: 45 -

46 

23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 ”

学者在理解 华人文学 范围上的差异 可 以 发现他们有 个共 同 的着 力




“ ”

点 都在试 图 构架 个关于 文化中 国 的 整体概念 这 概念对于族群


一 一

, , 

“ ”
血统和 文化 的要求极高 。 当然 , 也有学者指 出 华人文 学 研宄的核心不


“ ”
应该仅仅 只 是文 学 , 而 更应该 是属于 文化 范畴 , 即 华人作家 的文化 

“ ”

从本质 上而言 , 华文文学 应该是指在 华 人文化环境 下创 作 的 文 学




“ ”

作品 , 并 对 此 有 学 者 提 出 了 华 文 文 学 的 内涵 ,
并将其延伸 为更 宽 泛 的

海外华人文化 的 文学 , 这种 内 涵上 的 外延 是无法避免 的 ,
有其历史的必然


“ ” “ ”
性 , 由 此可 以认为 , 华文文学 向 华人文学 的转 向 也是具有无法避


“ ” “ ”

免 的 历 史必然性 。 研宄 华文文学 的 文化 方法对 华人文学 的历史学 



社会学和 人类学 等研究 方法都具有方法论 的 启 示效应 学者刘登翰等在其




专著 双重经验 的 跨域书 写 世 纪美华文学史论 书 中 明确指出并





一 一

《 20 》

“ ” “ ”

肯 定 了 华 文 文 学 向 华 人文学 转 向 的历史必然性 。 继 此书 之后 ,



登翰在关于文化 诗学 的 论文 中 ,
再次提 出 : 在对 华人 以 及华人族裔 的 文学


“ ”
进行研宄 时 ,
解析 并理解其用 以 展现文化属 性 的 华人性 与 文 化模式 背


“ ”

后 更深层 次 的政治含义 ,
以及 华人性 在 审 美诗 学层面上 的表现样 式 

2 “

是华人诗 学研究 中 需要 把握 的 内 在深层含义 , 同 时也提到 了 研究 华人文




” “ ” “ ”

化诗学 的 基本方法 , 即 以 华人性 的构建为重 心 ,


将 形式诗学 


“ ” “ ”

研宄与 意识形 态批评 相结合 , 进而共 同 研讨 华人文 化诗学 



“ ” “
加拿大华 裔 学者梁丽芳 亦提 出 类似 的 论点 :
反思 华文文学 往 


” “ ”
人文 学 的转向 , 是基于华人文化 的 根 ( 炎黄子孙 ) 所具备的相似文


学 属 性来考量 的 祖 国 九州 大地是 个实 实在在 的存在 也 是散落在世


. . . . . . ,

界各地华人作家及其后 裔 的精神家 园 这是每 位作 为炎黄子孙 的华人作




“ ” “ ”

家 们 共 同 享有 的 文化家 园 华文文学 不但具备 中 国性 这种 历 史性




“ ” “ ”

的 内涵 , 更应该具 备 中华性 这种开放性 的 内 涵 。 中 华性 主要指 的



是具有 中 华文化属 性 的 因 子 , 也 是海外 华人及其华 裔在获 得文化认 同 的 过




程 中 不可或缺 的 关键 因 子 海外华文文学所具备的 华人性 或者 




‘ ’ ‘

人属 性 是由 本土性 中 华性 世界性 与 现代 性 等等众多 文




’ ‘ ’ ‘ ’ ‘ ’ ‘ ’

、 、

化 因 子所组成 的 , 它遍及经济 、 政治 、 民族 、 性别 、 阶级 、 地缘 、 族群 

” 4

宗教 、 教育 、 语言 方言社群 和宗族等多 个复杂层面 ( )


。 理论上可 以 这样

“ ” “ ”

华文东 世界华文文学 及其 走向 差别 强势 或弱 势 文化 的 反弹 m 华侨大学学 



1 一

. : .

报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9 9 4 0 8 0 8 6

. 1






刘登翰 刘 小 新 华人文化诗 学 华文文学研 宄范 式 的转移 东 南 学 术 200 4 0 6 7 6



. : J . . : 

, [ ] ( )

梁丽芳 扩大视野 从海外华文文学 到海外华人文学 P 华 文 文 学 2003 5



. : 3 4 ]
. .

: 1 

刘 小 新 原 乡 意 识 的 变迁 以 马 华新世 代作家 为例 A 第 3 届 世界华文文学研 讨会论文 集 



4 一 一

. . 1
[ ]


C] .
北京 :
中 国 文联 出 版社 . 200 5 : 298 

24


兰州 大学 博 士 研 究生 学位 论 文 当 代 华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说 华文文学可 以作 为研宄华人文 学 的 类重要 资源 但不应该也不可能




, ,

是全部 ,
研宄 华人文学 需 要 很深 厚 的 与 专 业性 以及 存在合法性 相 关 的 学 识


储备 , 因 此华 人文学 研 宄 的 重要地位也 就 不 言 而 喻 。 同 其他富有活力 的文


化 ( 如 非华裔文化诗学 , 又或者 非 裔美学 ) 类似 , 探讨华人文学 的 工作 终


将会蜕变为有关华人文化 的诗 学 

“ ” “ ” “
华裔文学

同时 , 较 华文文学 和 而言 ,
华人文学 更具典型

的身份离散性特点 而这 典 型 特征体现 了 华人 的 身份主 体是游移且 多 样




的 譬如 个在 国 内 定 居 的 中 国 人基本 上 不 会对 外宣 称 己是华人 


。 ,
自 ,

旦 当 他走 出 国 门 进入异族他乡 生活后 才 能对外宣称 自 己 为华人 




、 , ,

“ ”
以 华人 这 概念具备多 种情 感 色彩 经常会用 来表现对 国 家 对 民族


, ,

的思念之情 , 这种 思念主要还是因 为源于 国人固 有 的 内 在血缘纽带属性 



同时也包含 了 中 华 民族文化和 中 国 儒家 思 想 的 深深 印记 。 不仅如此 ,


本土


“ ”
华人 的 这种 多 重情感有 时还表现 出 对 自 己身份 的再次确认 ,
而所有 的

这些确认或再次确认都无非是要证实 自 己身处的处境 、 区域或 国 别等 。 




“ ”
情感上来说 本土 华人 奔赴 境 外 时 是处于 种与 本土血缘和传统文

, ,



“ ”

化割裂 的状态 ; 从政治上来说 ,


本土 华人 奔赴境外 时 , 在移 民 国家并


不 处于强势地位 , 甚至在 很长 时 间 内 并未得到他人 的认 同 而 导致他们被社


会接 受 的 程度不 高 。 因而 , 不 管 是情 感上 的 割 裂还 是政治 上 的 弱 势 地位 

“ ”
本土 华人 在移 民 国家都 是处于 文化放逐与政治流亡 的孤独与 酸涩状态 

“ ”
使得这些本土 华人 更具孤寂之感 

“ ”
身份离散性 的概念 ,
指代那些离开家 乡 , 离开祖国 , 散落在世界

 T

各个角 落 、 远离 中 国 本土文化 中 心沦为边缘人群 的 华人 。


华人主动或被动


地背井离 乡 漂泊 在 世界各地 如 同 犹太人和 黑人 般 华人的这种身份


, , ,

离散性特 点使其成为世上最为庞 大 的 离散群体 中 的 员 也有学者认为


。 

这样散落世界各地不 是个体生命 的 游 离 , 而是 由于深受 自 己本 国 传统文化




的陶染 , 华人在所居住 的 国 家或者地 区 通常 以血脉与文化等为枢 纽 , 自 


“ ”
地汇集成 离散的聚合 。 而文化背景 、 风俗习 惯 、 宗 教信 仰 、 经 济条件 

家族传 统等等构 成 张隐形的 网络 在精神 层 面 上表现为 身 份 上 的 认 同


, 

“ ” “ ”

物质 层面上表现为 唐人街 、 中 国城 等极具特色的 聚居形式的 出 现 



这张 网 络不仅再 现并保 留 着华 人族群生活 的 社会情景模式 , 而且在 穿 越 国



度 ,
发生 了 流动 与 迁徙时 ,
依 旧 能够构造 旧 有 的场景状态 。 也是 由 于网络


存在跨 国 性 从而使得有可能将离散华人汇集成想 象总体


, 。

刘登翰 刘小新 华人文化诗学 华文文学研 宄范式 的转移 东南学术



. :





2004 (
0 6 )
: 74 

25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随着社会化进程 的不 断 加 快和 全球化 的深入发展 , 历史传承 的 血脉文




“ ”

化得 以 发展 ,
很好地诠释着 文化 中 国 的概念 , 它 促使着 离 散群 体对于

本 国族群 的持续性想象 , 弱 化 了 关 于 国 家地域界 限 的 认 同 。 然而在将不 同



的 少数族裔群体 予 以 归 类时 ,
其重要 的 参照 物始终离不开 国家与 民族 的 涵


“ ”
盖范畴 , 华人文学 的 提 出 更加 着重于 强调 离散族群 中 展现 的 文化与 血

脉的枢纽 但是突 出 华人 的传 统文化属 性 可 能会在 定 程度上致使华 人




, ,

族群在不 同 的 国 家地域上产 生 出 认 同 的 差 异 问 题 。 导致存在这种 差 异 的 主



要原 因有两方面 其 定居在 国 内 的 中 国 人通常 以是否 仍然热 爱祖 国 的




: ,

任何事物 以及是否 忠诚于 中 国 人 民所处 的立场 , 来判 断华人是否 还 具 有





而海外 华人往往 以 是 否 使用 汉语 能 否遵循某 些族 群

华人性 ;
( 中文 ) 、 

“ ”

特有 的 生活 习 惯 以 及是否 可 以 高 效地 以 中 国 模式评判 自 己的 华人性 



“ ”
其二 , 华 人对 自 己 的认知 、 以及对 华人性 遥感如 何 限 定亦是无所适从 

华人所生 活 的地域不 尽 相 同 ,
因 此其 社会 思 维 与 文化背 景 也就截 然 不 同 

“ ”
必 然会对 自 身的 华人性 产 生 出 多 样化 的认识 

“ ” “ 

就本文主要探讨 的 美 国 华人文学 而言 ,
根据 前 述 的 华人文学
“ ” “ ”
的 理论 , 不难得 出 其相关定义 。 美 国华人文学 相较于 华人文 学 


地理范 围 上仅 限 于 美 国 ,
其指代创 作对 象为居住地为美 国 的华人族群 ,



中 包括美 国 本土 出 生 的 华人 , 获得美 国 绿卡 的 华人移 民 以 及侨居 美 国 的 华


“ ”

人 。
美 国 华人文学 对于 作 者使用 何种 语 言 书 写 文 学作 品 则 不进行 限 定 

“ ” “ 


另 外 , 应当着重强调其 美国 华人性 ,
从 中 不难得 出 美 国华人文学
与美 国 本土文化不 同 , 对 中 国 文化 的 承 继 也有产 生着微妙 的 差 异 , 它是具


“ ” “ 

有特质 性的 美国华人身份 的 作家群体所造就 的 。 因此 美 国华人文学


“ ” “ ”

是比 华裔美 国 文学 、 美 国 华文文学 具有更宽泛 的研宄场域 , 这也



是本论文选取该界定 范 畴 的 意 义所在 

“ 


第二节 关于 身份焦虑

回 顾华人文学研 宄 的状况与 相 关研 究成果 , 可 以 发现华 人文学研 宄 



益 融入主 流批评之 中 , 在创 作 与 批评方面 出 现 了 很多新 的 声音与主题 。 




同 作 品 的 主题主 要涉及人物在 不 同生活体验 下 的 文化态度 与 意 识 。 因 为介


乎于不 同文化 的 空 间 特有 的 体验与 不 同 程度 的 适应 使得这 群体形成


, ,

了 较为宽泛而 多 样 的主题 。 有些研 宄叙述族裔文学 中 经常 出 现 的主题 :





自 我价值实现 、 边缘体验 、 文化冲击 等 ,
而 目 前文学创 作 以 及研 宄 的主 题

26


兰州 大学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已经延伸 至文化身 份 、 多 元文化 、 美国梦 、 母女关系 、 成长教育 、 民 族政




治等多种 问题 。 在整个华人文学研宄 中 , 仅美 国 范 围 内 ,
对 于文化身份 的

探讨 就 占 到 四 分之 的 比例 而国 内 的 研究中 身份 问 题也 占据相 当 比例

。 , 

可见这 问 题是华人文学 研宄 中 的重要主题 美 国 大学亚 裔文学研 宄所常




专 设身 份 身 份认 同 / ( I d e nt i t
y ) 的 研 宄课程 ,
国 内 的研 宄论文专著也常涉


及这 领域 尽管研宄者众多 但有 学 者 认为至今 并没有 发展 出 对华人 身


。 ,

份的系统研宄 , 从离 散族 裔批评 的 全球化 角 度看 ,


华人文学身 份 问 题存在



定 的模糊和无序性 族裔文化和 历 史背景 为主 的分析 引 出 了 多 元文学


的新 问 题和多种族的文学声音 , 这不可避免地揭示 了 边缘人生活体验 中 的





身份追寻 问 题 同时 文 学创 作和 阅 读 益受到西 方文化消 费 市场 的影


。 , 日

响 ,
其 中 市场 的动态 因 素被认为是族裔文学发展 中 的不稳 定 因 素 , 而这也

导致身份 问 题的 日 益复杂 , 体现 出 研 宄 的 紧迫性 。 因 此对于 身 份 的 概念 界




定 以及它 与华人文学关系 的 阐 释是尤为必 要 的 




“
身份




“ ” “ ”
身份 , 英文 中 常译为 i d e nt i t
y , 与 认同 具有相 同的定义 。 加拿
“ 

大学者査尔斯 ?
泰勒在 自 我 的 根源 现代认 同 的 形成》 中 关 于 认同
一 一

“ ”

做 了 如此解释 : 对于 认同 问题 , 经常是 由 人们 以某种 方式 自 发地进 行



提问 ,
例 如 我是谁 ? 但是通过给 予名 称 或家世 的 解 释方 式 与 所提 出 问 题的


“ ”
回 答两者之间 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 对于我们个体来说 , 回 答 我是谁 


“ ”

个 问 题就是要清 楚 当 下 的 我处于 何地 。 本我的 认同 由 构 建视界 或者 框 



架的承诺 ( co mm i t m e n t ) 以及 自 我身份的确认 ( i d e n t i fi c a t i o n ) 所定义的 



处在这类视界与 框架 内 ,
本我可 以 构建不 同 的场景 , 不 断尝试从而判 断哪


些是有价值 的 ,
哪 些是应 该做 的 , 又或者 哪 些是本我应 当 赞 同 还是 反对 的 

换而言之 , 这类视界与框架赋 予我能够在不 同 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立场 的 可






能 。

“ ”
有关 身份 的 具 体概念 , 斯图尔特 ?
霍尔有过深彻的洞见 ,
他指 出

理解身份 以及其 特征 的两种方法 其 强调 身份 以及其 特征 的集体性


: , 

即 享有共 同 的祖先 、 文化与历 史等 ,


归属于相同的民族 。 在斯图尔特 霍

 ?

尔 的 第 种理解下 身份及其特征所体现的文化密 码与 历 史经验是共 同




“ ”
的 这样 的 身 份及其特征将个体汇集成 个整体 而这整体 的 身份普


, ,

张琼 从族 裔声 音到经典文 学 M 上海 复旦 大学 出 版社

[ ]

: . 200 9 : 04 


Ta y l o r C h ar l e s . So u r c e s  of 
t h e  S e lf  Th e  : Ma k i ngo f 
t h e  M o de r n  Ide n t i t
y l M ]
. C a mbr d ge
i :  Ha rv a r d

Un i ve rs i t
y
Pres s . 1 9 8 9 

27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宄 生 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 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遍认为是较 固 定 的 , 是具有持续性 的 。 其二 ,
则 是对 不同 的强调 , 


“ ”

关注 于个体 间 的 差异 性 , 因 此身份及其特性掌控着 我们是谁 , 又或者




“ ”
身 份及其特性在 这可被认为 它属 于过去



我们 已 经成为 了 谁 。 , 

它 同样也归 属未来 身份有它特定的历史期限


“ ”
也可被认为是 成为 , 。 

它 同 样无法跨越 时 间 、 文化 以及地域 。 身 份随着历 史 的演变而不 断 发生 改



变 

斯图尔特 霍尔第 ?
二 种 关于 身 份及其特征 的 理解通常是不 固 定 的 、 

不 断改变 的 , 甚至于产生矛盾对立 , 在它 的身上刻 印 出 许多相 似点 ( 例如



共 同 的 历 史经验和 文化密码等 ) 和不同点 。 同样 , 身份绝 非仅是对 于 过去



的恢复 过去 亟待我们去 发现与 探索 而 旦这些过去被 发现 我们个体




, , ,

的 自 我 中 心感将被永远 固 定 ; 对 过去 不 同 的 叙述方 式界定 了 个体所 处 的 立



场 , 与此同时 ,
个体在对过去 的叙述 中 也 以 不 同 的方式给 自 身界定 了 立场 

对身份及其特征 的理解 应该是




“ ”

而 身份 就是被赋 予 的 总称 综上所述

。 ,

定位 , 而不是宄其本质 

“ ”
有学者提 出 :
假使移 民文学的 文化认 同 在 以 往主 要是建立 在对第


种理解 的 基础上 , 那 么 在经历历 史的 不 断演变或世纪转折 以 后 , 文学中



对身份及其特征 的认 同观 己经产生极大 的改变 , 斯图尔特 霍尔所说的第



 ?

二 种理解不 断被提及 : 身 份不是永恒 固 定 的 , 而应该是随着历 史演变和个




家群体 中 出 现有意或者

体取舍 的 改变而发生变化 的 定位 旦移 民作 

“ ”

无意地采纳认同 身 份及 其 特 征 的第二种理解 的 时候 , 那么 他们 作 品 中

的 人物 身 上 的 焦 虑感 也 就不会那样剧 烈 甚 至可 能不 会产生 , 与 之相应的 应



该出现 种 能够 我更新 不 断进化 的 身 份 这种 写 作 意 识 又或者可 以




自 , 。 ,

说是对身份 的选择 , 影 响 着 当 今 的 少数族 裔作家 , 在其创作 的 经典作 品 中



有 着 更加 深化的 展现与 发掘 

站在 身 份理论者 的 角 度进行探讨 ,
身 份无 法脱 离文 化含义 的 空 间 、 

界 、 地点 、 社区 、 族群 以 及 真实性 等概念 , 而集体身 份 的建构 、 展现 、 




理 以及稳定会根据文化边界 限 定产生 区别 对待 般而 言 文化差 异具有


。 ,

然 的边界性质 这类边界 能够将 人 区 分为不 同 的 群体 因而 同 个文化




自 , 。

边界范 围 的群体成员 对身份的认同是 致 的而且是绝对真实 的 身份




内 , 。

具有不确实性 而 他人 的 存在 能够促使这 特性获得稳定 但是 经历跨





。 ,

越边界 的 相 互交流和 渗透 ,
身 份在 极 大程 度上 会具 备流动 性与 偶 然 性 。 

1 "
D p o r a \M

H a  S t u ar Cu u r a I d e n t i n dD  Th e o r i z i n g as e d i db yJ an aE v a n s


ya aspora
l l t .  l t l t i . i

. t e 

B r az i e l e t c 

. Ma l d en :  B l a c kw e l l P ub l i s h n
gLt d 2 0 3
i 0 . : 23 6 -

23 7 

28


兰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学位 论文 当代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句话说 , 对某种 文化 中 心 中 看起 来似乎 属 于 边缘性 的事物 , 可 能稍 不 留 心



就通过与 其他文化边界 的 交流而超越 自 身 的边界线 , 进而变成边缘 区域 的



中心 

在群体获得认 同 亦或是 身份获 得归属 的过程 中 , 或 许 需 要 经 历 跨越文




化边界 的 争斗 从而确立控制权 ,
同 时 这 也 显 示 跨越 文化边 界 的 沟 通与 交流


对于群体 的集体 身份是

种挑战与质疑 。 由 此引 申 , 边 界划 分 了 社会群体


的范围 , 而身 份就是被这类边界所挟持 的 。 群体的历史经验和 文化密码是


种具有文化边界属性 的 整体符号 , 它涵盖 了 所有 包括规 范 以 及 价值观 发



展在 内 的 全套含义 ; 同 时 整体符 号 又体现 了 身 份具 有 的 集体性含 义 。 维持




集体身份 的 持续性 , 必然要依赖时 间 ( 如集体 回 忆 、 传统习俗 ) 与空间 ( 

疆界的划分 ) 的 相 互交织发展 

有研宄者进行 了 更深入 的研究 ,


指 出族群边界是确 实存在 的 I 尽管 归

属 于不 同 社会群 体 的个体之 间 会进行跨边界交流 。 某些较为 强势 的 他人存




在对于族群 的边界性 对于 管理族群身份会产生 些不利 的影响 这就 需


, ,

要通过不 断 的 沟通与 妥协 以解决不 同 群体间 存在 的 有 关边界 的 题 , 




是 , 维护各 自 文化传统间差异 的主要 问 题 ,
并不是地域层面上 或社会层面


上的分隔 从另 层面而 言 边界也给出 了 类模板 各异 的 思 想 类别 通


一 一

。 , ,

过边界得 以 划 分 。 因此 , 面 临 着 复杂 的边界关系 时 , 关注并 深入探讨各异



的 群体 间 因 成 员 跨越边 界进行 交流与 沟 通 ,


从而 获取 的 生活经验 以 及认知

差异 更为 关键 。 族群身份既存在着对立与冲突 , 又是相 互依存 的 , 它是归




“ ”
属于 我归属不断调整 的结果 依赖于 接纳 排斥 的 关 联 ap 得 到 长


自 ,

久的维系 综合上述 群体 族群 身份 的 起源 演变 以及集体身份的记




。 , ( ) 、

忆是构建 身 份理论的 三 大基本要素 。 身份 的 归 属 以及族群边界 的 划 定 , 




“ ” “ ” “ ” “ ”
决于 自 我 与 他者 的 分野 ,
自 我 和 他者 的异质 以及在集体


“ ” “ ”

记忆 中 自 我 与 他者 的 命运 的 不 同 归 宿 

因 此身 份是 由 某种 社会 制 度 的 型 塑与 自 我观 点构成 , 而 自 我观 点 又是

我归类和认 同 的基础上产生

特定 的族群在 自 。 构成身份的 自 我观点 由 个体





在社会 的 具 体情境 中 经过 自 我分类和认 同 所获取 的 。 因 此 身 份源 自 社会 

” “
并且赋存于社会情境 中 ,
尤其是赋存于社会制 度 型 构情境 、 集体记忆情


他者规训 情境和文化传统情境之 中


境 、 。

G u o M O n A nA v eV Ch n a  Me di a  R e s e a r c h  2 0 0 9 ( 0 5


i n
g
Chen .  I den t i t

:  l t e r n at i i e w [


.  i ,

: 1 09 -
1 1 8 


S E B u r k ePJ ds o h cor So c a l  P sy c h o u art e r l
t e t sJ
,  . I d e n t i t
y
t h eo r
ya n c i a  dent
l i i t
y t
y [


. i l o
gy  Q y 

2 0 0 0 6 3( 3 . : 2 2 4 -
23 7 


吴小勇 黄希庭等 身份及其相关研宄进展 西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
. 200 8 (
03 )
: 8

1 3 

29


兰州 大学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二 身份焦虑


“ ”
身份焦虑 指代的 是身份 的矛盾 性与 不确定性 , 也就是说主 体与所


属 的文化传统之间 失去 了 相 应 的联系 , 失去 了 发展 的 方 向 与 定 位 ,
在 观念 

“ ”
心理 以及 行为上因此而产生 的冲 突 、 焦虑 的体验 。 身份焦虑 通常包括


“ ” “ ”

身份困 惑 和 身份认 同 失败 两个阶段 。


其中 ,
消极的社会身份认 同


“ ” “ ”
被称之为 身份困惑 。 个 体本我 对社会身份 的 严重不满 , 或对社会身


“ ”
份认 同 产 生质 疑和 否定谓之 身份认同失败 般来说



i d e nt i t
y fa i u r e )

 。

自 我 内 心 对于社会身份认 同 的标准和外在感知到 的 自 身价值间 的偏差是




不可 能 由 个体行为进行 弥合 的 。 但在某种 情况下 ,
个体情绪对 上 述偏 差 的

反应 明 显 降低 , 个体 固 有 的 内 部标准正发生改变 , 而 内 部标准 的 改变 也就



表示个体对于身份认 同 随之发生 了 改变 身份标准 的 改变是个体 由 身份


焦虑 身份认同 失败 身份改变 的过程 在 内 部标 准产生变化 的 过程 中



。 

个体也将 自 觉地采取某种 行为 ,
从而进行 身 份 的 调 适和 身 份 的 重 构 。 这种



在 身份调 适与重 构 时表现 出 的 积极性和消 极性行为 ,
被称之为 身 份挣扎



i d e n t it ys t r u g g l e)  

有学者 曾 对身 份焦虑 产生 的情形进行 了 探讨 , 大致在三类情形 中 产




生 :

种 , 环境的改变 , 也就是说 自 我 内 心对 于 社会 身 份认 同 的 标准 和


外在感知 到 的 自 身价值 间 的偏差是不 可能 由 个体行为进行弥合 。 第二种 

个体具备 多 重 身 份 时 ,
或者 多个不 同 的个体身份被 同 时激活时 , 也会产生


“ ” 2
身 份挣 扎 。 第三种 , 社会事件干扰个体身 份 的社 会认 同 。
当 个体认为


能够做到 自 我改变 ,
并且得到他人 的合理支持 ,
身份改变才 能真 正发生 



离散族裔视角 下 的 移 民 身份焦虑 , 缘于 人们 主动或者被动 的 远离 故




土 ,
散居他乡 , 从而 致 使他 们 处 于 被边缘 化 的 社 会地位 , 这给他们 的 原有


身份造成 了 不 小 的 冲 击 。 同 时 异 域 的 生 活 空 间 带给 他们 的 是 多 重 的生活经

历 。 由 于种 种 原 因这些移 民不能 回 到母 国 祖居 国 / , 在很长时 间 内 又不 能被




现居住 国 完全接 受 , 这就造成 了 移 民 身 份 认 同 的 复 杂 性 和不 确 定 性 ,
他们


的 群体 归 属 感变得更加 模糊 , 对 自 己所 处 的边缘化地位将 产生痛苦与焦虑


感 , 而 这种 痛苦与 焦 虑感 的程度 因 人而异 , 取决于这些移 民个体对身 份认


同 的调适和 自 我身份 的重构 。 这些移 民在生活于异 乡 的过程 中 , 能 够 跨越

吴小勇 黄希庭等 身份及其相 关研 宄进 展 西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J



. 2008 (
03 )
: 8

1 3 


, [ )


B u r k ePJ . I d e n t i t
y
c h an
g e



. So c i a l  P sy c h o l o gy  Q u a r t e r ly  2 0 0 6 ( 0 . 1

: 8 1

96 


K i e co l t  K J . S t r e s sa n dt h ed e c i s i o nt oc h a n
g e
on es e l f :  A t heore t i c alm o d e l



. So c i a lPs
y c h o l o gy

Qu ar er
y  9 94 5 7 4 9 63

t l . 1 : 

( )

3 0


兰州 大 学博士研 宄 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地域与 国 籍界线 ,
获得新 的 居 留 权或者现实 身份被认可 , 也就是我们通常


“ ” “ ” “ ” “ ”
所指 的 永久居 民 、 绿卡 、 户 口  以及 I D 等 

尽管如此 , 这些移 民个体却 无法真正地获 得精神上 的 归 属 感 。 因此 



华人文学 体现 了 移 民 及 其后 裔 的 种 身份尴尬 既疏离 于 故 乡 又疏离于




: ,

异乡 。 华人文 学作 家 不 仅在 书写 身 份 的 困 惑 , 同 时也希 望通过重构 的方式




从而解决身份的 问 题 。 然而在疏离交错 的 当代文学 文化氛 围 中 ,
华人文学


作家 的这种努力有时显得适得其反 , 使 身份 问 题变得更加尴尬和 模糊 不

清 ,
身 份焦虑 非 但 未 能 缓解反 而被加 深 

美 国 学者斯蒂芬 桑德鲁普在分析移 民文学 的特性时指 出 ?



移 民作为


较普遍 的 社会现象 它展显 了 有关忠诚 的 分裂化 等级制度和 参照系等


, 、

系列 问题 作为移 民者 身而言 身份边缘化 的 多 样性使其成为 种极为




。 自 ,

复杂 并且 常常令移 民者 困 惑不 解 的体验 般而 言 移 民 者在全新 国度


。 , 

全新 的文化环境之中 体验到 了 程度不 的 疏离感 比如 陌生 的 民俗 传统


, 、 

律法 以及语言等等 , 而这样 的疏离感往往 易 于产生 巨 大 的 离 心力将移 民 者




抛 向 社会 的边缘 ; 与此同时 , 通过长 期 的 适应 与 融合 ,
移 民者也会体验到


对于 母 国 文化渐 行渐远 的 疏离 感 。 而那些导致他们 被迫离 开 自 己所熟悉 

所热爱 的 悠然 自 若 的家 国 环境 , 致使他们不得不移 民异 国 他 乡 的种种 因 由



以 及伴 随 的苦 楚 会变得更为清 晰 并且时常 起涌来





, 。

“ ” “ ”
安东尼 ?
吉 登斯则认为 身份 的 认 同 中 机会 与 风险 并存 , 现代


生活和 个 体经 历 的 转变很容 易 变成认 同 危机 ( i d ent i t
yc r i s i s ) , 因 而会产生

身份焦虑 。 同时 , 基于 客体生 活 的 现实 世 界 的 特征 而 建构 的 自 我感知正在




逐渐 变得模糊 ,
因 此快速发酵 的 焦虑将会很轻 易 地威胁到 已有 的 与 自 我认


同相关的知觉 然而焦虑是 切危险的 然伴生物 认为其成 因还包括陌


。 自 ,

生 的环境 以及环境所带来 的威胁 ,


但在 某种程度上这种焦 虑也有助 于个体




建立适 当 的 反应 和 新 的 创 新精 神 。

离开故土后 身 份 的 失落 , 焦虑 , 追索 , 重构 ,
认同与确定 , 这些构建


了 身 份理论中 的 核心 内 容 。 这是 由 于 它 们 必然要参与 进复杂 的 ,
具有多样


性 的 文化环境 中 ,
借助 文 学 作 品 来表现不 同 群体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 并在写

作 与 研宄 中 分析造成身 份焦虑 的 多样 原 因 , 进而 实现最终身份 的 建构 。 



移 民在地理和 国 籍身份上有 了 新定位 , 原 来 的 民族和 文化 的特性势必会 受



美 斯蒂芬 桑德鲁普 喜福会 里 的汉语 M 俞国强 雒三桂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





* ?

 [ ]
P . 《 》 [ ]

, ,
. :

社 . 1 99 9 

美 安东尼 吉登斯 现代性与 我认 同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 [ ]

[ ]
. : . 1 99 8 : 1 4 

3 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宄 生 学 位 论 文 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到现居住 国家主 流文化等各方 因 素 的影响 ,


其 中 包括 歧视 、 排挤 、 渗透 

冲突 相容 另 方面这也促使移 民在 本 国 传统文化和居住 国 主流文化 间




、 。

冲 突 中 进行重新 定位 , 以对抗 身 份认 同 的 失落并构 建新 的 身份 



华人文学呈 现 出 了 深刻 的 现实焦虑 , 以 及对 自 我身 份解析 而产 生 的焦




虑适应 、 对 自 我身份 的 重新 建构 。 华人文学所关注 的不仅 局 限于运用 自 

的适应能力去实现 自 我身份的重新构建 , 而是使构 建 的 身份获得他人认




同 。 移 民作家在异 国 他乡 的艰苦奋斗 的历程 以及文学创作 上的高效 ,
展示

了 他们 以 传统 、 族群等为 纽带 , 重新 构 建 身 份认 同 的 努力 , 也展示 了 跨越


国 界及文化 的创 作对于祖 国 文化 的 发展 与创 新所带来 的深远影 响 。 身份




总 是被建构 出 来 的表征体系 , 正 是通过否 定 的视角 确立 了 其肯定 的 成分 


并且 必 须通过他者 的 视 角 才 得 以 建构 身 的认同 身 份定位无法 由 


自 。 自

来确定或者实现 , 总 是处于被动接受的态势 , 这也是导 致身份焦虑 的主要




原因 。 然而导 致身份焦虑 的 原 因 极其复杂 多 样 , 其 中 对 移 民 族群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显 得尤为突 出 , 主要 原 因 在 于移 民 异 国 他 乡 涉及文 化冲 突 、 语言差



异 、 情感归属等因素 。 同 时移 民者个体不 同 的 生活 历程与 情感体验 , 导致




了 自 我身 份意识 具有个体差异 ,
为研宄移 民身份认 同 的重新构建提供 了 丰


富的原型 

三 身份认同


“ ” “ ”
身 份认 同 , 是指人们对于 本我 是谁和 他者 是谁 的 理解 , 它扎


根于 西方现代社会 的 内 在矛盾 。 目 前 , 身 份认 同理论有三种 身份认 同模式 

启 蒙身份认 同 、 社会 身份认 同 以及后 现代 去 中 心 身份认 同 。 不 同 理论流派




对其有不 同 的释义 但对于 身份认 同 的 类 型 有着 致的认识 可归结为四


, ,

类 :
个体身 份认 同 、 集体身份认 同 、 自 我身 份认 同 和社会 身份认 同 


类 ,
个体身 份认 同 , 这是个体和 特定 文化 间 的 认 同 关 系 。 从文化


层面上而言 ,
个体身 份在获取认 同 的进程 中 ,
文化机构 能够通过权利 运作

推动个体参与到 文化实 践 中 , 积 极 的 权利 运作可 以 帮 助个体尽快 的 实现其




身份认 同 

第二类 , 集体 身 份认 同 , 这 是 文 化主 体面 临 两 种 或 多 种 文 化群 体 选 项


时 , 必须做 出 的对集体的选择 。 不 同 的 文化群体对文化主 体 的影 响 力 不可


“ ”

相提并论 因此 文化主体选择其 中 种 文化作为 我 将另 种或




一 一

, , 自 ,

1 “ ”
H a l l S t u ar t . T h eLo ca l an dt h eg o b a l l :  G l oba l i z at i o na n dE t h n i c i t
y 

t h e  Wo r l d Sy s t e m :  C o n t e mp o r a ry  C o n di t i o n s

 fo r  t h e  R e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of Ide n t  y
i t

M ]
. e d i t e db


An t h o n yD K n g  . i . M i nnea
po
l i s :  Un i ver s i t
y o f  M i nne s o t aPr e s s .  1 99 7 2 : 1 

3 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 ”

其他文化作为 他者 

第三类 ,
自 我身份认同 , 主要着 眼于个体 自 我 的 身 心 体验 。 强调 自 


为核 心 

第四类 , 社会身份认 同 , 着 眼于 人的 社会 性 , 这主要是社会 学与 文化




人类 学 研 宄 的 对 象


这 四 种 类 型 的 身 份认 同 往往 彼此交结 , 相 互关联 。
其中 ,
个体身份认


同与 集体 身 份认 同 均可 纳进社会 身 份认 同 。 不 过个体与 集体 身 份认 同 对 于

自 我身份认同 , 也即个体 自 我 的 身 心 体验 并不 排 斥 。 在社会稳 定 的传统语



境下 ,
四种类 型 的 身份认 同通常 比较单调稳定 。 不过 ,
处于 社会面 临 变革 

传统文化受到冲 击 的变迁语境下 , 人们对于 身份的认 同将会变得错综复



杂 纠 缠不清 身 份认 同 是具有个性与共 性的 统 体 拥有个体性和社会




, 。 ,

性两种不 同属性 方面 从 身 份认 同 的 社 会 性 的 角 度 而 言 它更强调社




。 , ,

“ ”
会或者 他人 对 于 主 体 的 期许与 认可 展现 的是 社会制 度 的 维 类似


, ,

“ ”

于社会摊派 的 角 色 带有被动性质 另 方面 从身份认 同 的个体性




, ; ,

角 度而 言 , 它 又强调 的 是主体对 于 自 身 的反思 、 确认 以及追索 , 展现的是




我建构 的 维 属 于个体对于 身份 的主 动性认 同 趋势 因此研究身份认


自 , 。

同 的 问 题 可 以从 以 下两个维度分析 是稳定 的社会制度维度 主要考察




: ,

“ ”
社会或者 他人 对于成员 身份的期许 、 安排 ;
二 是呈现 出 变动个体 的主

观能动维度 , 主要考察个体在不 同 的文化 中 自 我身份 的抉择 、 构建和 认 同 



四 身份理论 与 华人文 学研究




“ ” “ ”

将 身 份 的 概念置于 离散族裔 的 视线 中 , 往往与 居留 、 认同 相互





层面 的 身份更多 为法律意 义上 的居 民 身

牵涉 , 如 果粗 略划 分 , 在 居留 

“ ”

份 , 而指涉 认同 的 身份 则 属 于 精 神 意 义上 的 文 化身份 。 对于华人群体




“ ”
中 移 居 的 人群 而 言 身份 的第 层指 向性意义 毋庸置疑是法律层 面


, ,

“ ” “ ”

的合法居住权 , 之后 才能谈及 精神 归 属 意 义 层面的 文化身份 。 




们应该先取得合法的居 民身份 , 这样 才 能 拥 有 并 且 维 护 自 身 的合法利益 

在生存条件满足 的情况下 , 进而 追求文化 的 归 属 。 尽管从 仓廉 实而知 礼




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的角 度来看 , 应该 是这样 的 依序而 行 的 过程 , 然而

事实而 言 这两条线却呈现出 了 交错并 行 , 抑或倒错逆行 的 复杂 发 展状态




与 移 民对于居 民 身份 的焦虑相较而言 ,
更具本质 性意义是文化身份焦


虑 。 居 民身份的焦虑是外在 身份的认定 ,
文化身份焦虑 却 是对人 的 内 在 生

陶家俊 身 份认 同 导 论 外国文学




. . 20 04 (
02 )
: 3 7

44 

33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命意 义 的追 问 。 文化身份常常被认 为是某种 文化所特有 的 , 是种族群体




天然 自 带的特性 。
另 有部分学者持不 同观 点 , 文化身份被认为具备结 构主

义特性 , 这是 因 为某种 特定 的 文化往往具 有彼 此关联 、 相互依存 的特性 



但也或多 或少 的 与 文化来源 的 人 民相 互独立 



针对身份 问 题 , 爱德华 萨 义德在 公众场 合 下 曾 多 次 申 明 ?


, 同 其他许


多人那样 我不止属于 个世 界 我是 个 巴勒斯 坦 的 阿 拉伯 人 同时我


一 一

, 。 ,

也是 个美 国 人 这赋予我 种奇怪的 但也不算怪异 的双重视角 此外


一 一

, , 。 

我当然也是 个学者 所有 这 些 身 份都不 是清纯 的 每 种身 份都对另


一 一 

。 ;

” “

种 发生影 响 和 作 用 正 如 他在 书 中 精辟 的 指 出 出 入于 多 种 文化而不属


。 ,

” “
于任何 种 即 视为非 本质 主 义 的 文化认 同 观 移居对 我来说是尤其难


以忘怀 的 从 种确定 具 体 的 生 活方 式转 变入或移入 另 种方式 




一 一
… …

: 、

” 2
们 需要理解 学习某 传统 但是不 能真 心 归 属 它 学者赵稀方认为

、 , 。 

“ ”

东方学》 该书构建的 标 其实是想 通过描述 套观念体系 如西




《 目 , ,

“ ”

方 的 东方学及经 典文化背后 的 与 帝 国 权力 的 牵连 ,
来探讨 文化差异 

概念 探 讨 人们 如 何表 现其 他 文 化 的 题


, 问 。

“ ” “ ”
三位兼具 东方 和 西方 两种 身 份 的后 殖 民理论家萨 义德 ,
斯皮


瓦克和霍米 ?
巴 巴无疑为 移 民 文学 的研 究提供 了 把特殊 的 钥 匙 后殖民


理论作 为 种 文 化批评 话语 主要 思 想 是对 东 西 方交流过程 中 的 文 化不 平




等现象和 西 方掌 握话语权 、 实 行 文化帝 国 主 义现实 的 无情 批判 和 揭 露 以 及




对如何实现东 西 方文化平等交 流 的策 略 的探求 但独树 帜提出 我身份


。 自
“ ” “

构建的 , 却 是批评家霍米 ?
巴 巴所提 出 的 杂糅 身 份理论 。 他所谓 的 


” “

糅 身份 , 是因为 时 空 的 跨越而 产 生 了 复杂 的 身 份 : 它 既是差异 , 也是





趋同 ; 既是过去 , 也 是现在 ; 即 是包容 , 也是排斥 。 他们相互 间 既是冲


突又是融合 是思考 身份 的 种方式 由于 己有的移 民身 份叙事 的 文本 中


, 。

“ ” “ ”
表明身份认 同 的 内 部存在 混杂性 和 差异性 , 霍米 巴 巴提 出 ?

我们



应该 超越本 质 存在 和 己有 的具有先验性 的 身份叙事模式 。 处于夹缝状态

中 的移 民具有重新构建阐释 自 我的平 台 , 从而将新 的 身 份 表述模 式 引 入而




” 

来 。

d  E d w a r d  R e fl e c t O M H a r v ar dU n

S a i . i o n so nE x i l ea n d t h e rE s s ay s [ ]


.  C amb r i d
ge :  i ver s i t
yP r e s s 

20 0 0 : 3 9 7 

陆建德 流亡者 的 家 园 爱德华 萨 义德 的 世 界主 义 世界文学


2 —




. . 1 995 (
04 )
: 296 

赵稀方 评 台湾 后殖 民 文学史观 A 寿永 明 朱文斌主编 世 界华文文学研 究 南 昌 百花





[ ]




C ]
. :

洲 文 艺 出 版 社 2 0 04 . 


B h a b h a H o m i . L i fe  a tt h eB o r d e r :  Hyb r i d I d e n t i t i e s of  t h eP r e s e nt



.  Ne w  P e r sp e c t i v eQ u ar t e r l
y 

1 99 7 1 4 )


3 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在萨义德 斯皮瓦克和 霍米 巴 巴等后殖 民理论家之后 ?


大批背井


、 ,

离乡 、 生活于 异域他乡 的第三世界 的移 民作 家作 品 成为 阅 读 的亮点 , 以 




为视角 的 创作 或文 学 评论也 成焦 点

者 。 国 内 学者刘俊教授认为 ,
就题材


“ ” “ ”

类型与视角 选择而论 ,
他者 立场与 他者 视角 在移 民文学 中 占 了 

常大的 比重 , 譬 如 出 现如 情感遭遇 、 海外生活 、 心理世界和存在 困 境等类




型 的移民文学 。 这些移 民 文学 的 创作 分析主要从历 史 、 女性 、 心理和 文化


“ ”
差异 等视角 思考 , 都表现 出 浓烈 的 他者 意味 。 作者在 创作 的时候 ,



“ ”

觉不 觉 地趋近这类有着 他者 意味的题材 散居 于海 外 的 华 人作家往




自 。


在生活和精神上始终处于

往能利用 自 己 的 双重身份 , 流动 的 状态 。 


们 能熟练地运用 世界性语 言 英语 以及母语汉语进行 创 作 ,
创作 中又显示出

自 己 的成长文化背景 , 可 以说 他们 的 创作 既在 中 心 地带又 处于 边缘地带 



” “ ”
的追寻

刘俊 他者 的存在和 身份 美 国 华文文学 的 种解读 南京大学学报



一 一 一

. J . 


[ ]

2003 (
0 5 )
: 1 0 3 

3 5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第 二章 华人作 家 的 身份焦虑与 典 型文 学 表征

华人文学 作 为族 裔移 民 文学研 宄 中 的 重要 组成部分 , 其身份界定及其




“ ”
认 同 往往被划 归 在 混合文化身份 的范畴里 。 而这种 身 份 的 形成 , 既是

自 我与 他者合力 作用 的 结果 , 又是帝 国 主 义不 曾 止步 的殖 民扩张和全球化



发展 的产 物 。 其关注 的 重 心 是将充满文化差 异性 的 宗主 国 置于 历 史 的 主 体


性之下 , 将满是焦 虑意识 的边缘群体置于 与 殖 民主 义共存 的现代性下 予 以

批判和 审 视 。 华人文学 中 关于 身份 问 题 的认 同观点 以及表现 的方式 , 因作



家本身 的 生活经历 、 情感体验 、 社会地位 、 经济能力 等不 同而呈现 出 差异 



然而 作家对于 身份追寻 的主题却 表现 出 同 的关注 这反 映 出 其 内 在 的




, ,

对 于 身 份 建构 的 不 安与 焦虑 , 也指 出 这种 焦虑 意识 正 是源于后 殖 民主 义 下

西 方强势 优越感 的 压迫 

身份焦虑在 身 份认 同 建构 的 过程 中 / , 既有驱动 的 意 义 ,
又成为 阻 隔 的

原因 ,
扮演着复杂且不能忽视 的重要角 色 。 作为少数族裔 , 在所处社会 中

所面 临 的 问 题之 即 是如何找到 自 己 的 身份定位 由于 长久 处于挣扎并且




寻索 的过程 中 华人作家作 为这 族裔群体 的某类职业人群 即 致力通过




, ,

文学创作 的形式 表达 ,
自 我 以 及 他人 的 身 份 困境与 寻索 之路 斯 图 尔 特 霍

 。

尔 曾 这样 定 义表征 的 意 义 :
表征 即 是指 以 某种语 言 向 他人根据这个世 界表


达 出 含有 意义 的话语 , 或者 以某种 意 义表述 出 这个世界 。 是众成员 间 实现


文化意 义 的 产生 以 及交 换过程 的必要 组成部 分


“ ” “ ”
华人作家在作 品 创作过程 中 , 主要通过 反映论 的 、 意向性的 


“ ” 2
构成主 义 的 三种表征方法进行书 写 , 以 表达 身 份 问 题 最 具 有 普 遍 性 的

焦点问题 ,
从而 获 得更有 价值 的 建设 性意 义 。 任碧莲 的作 品 《 典型的美 国


“ ”

偖》 第 句 话这样讲 这是 个美 国 的故事 事实上这个提法本身 有 着




一 一

: 。

多重 的含义值得 思考 。 并 非仅仅表现 出 作家界定这部作 品 国 别属 性 问 题 的



主观倾 向 , 也不 只 是 表达写 给美 国 读者 以 引 发思考 的初衷 , 而 是表现 出 作




“ ”
者强调本身 的美 国属性 , 强调 自 己理所当 然是 美国人 , 这种貌似 乐观

英 斯图尔特 霍尔 表征 M 徐 亮 陆 兴 华 译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20 3 5

 [ ]

[ ]


? : . 1 : 1 

“ ”
即 指语言 单纯反映 己 经存

注 斯 图尔特 霍尔在著作 表 征》 书 中 这样解释 反映论 的 





: 《 :

“ ”

在 于 那 里 的 关于 物 人和 事 的 世 界 的 个 义
意 意 向 性 的 指 语 言 仅 仅、表 达 说 者 或 作 者 或 


“ ”

家想说的 表达他或她个人意 向 的意义 ,


构 成主义 的 指意义是在语言 中或通过语言而被建 
 ;

构的 

美 任碧莲 典型 的美国佬 M 王光林 译 南京 译林 出 版社


 [ ]

[ ]


? : . 20 0 0 0 : 1 

3 


兰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 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的 背后 所 隐含着 的 与 生 俱来 的 身 份焦 虑较之这种 隐含 的 表达 , 更为 多 样且

突 出 的焦 虑描写 频繁地 出 现在华人文学 的 作 品 之 中 



在众多华人文学作 品 中 , 人物形象常常 同 时经历着 身份获取的努力与



认同 的障碍 , 表现 出 飘忽不 定 、 徘徊往复 的 游移 心 态 ,


更使得身份 问 题愈

加 尴尬和 模糊 不清 , 焦虑意识不 断加深 。 很多对于认同感 匮乏 以及追逐 的



描写 , 正是现实 中 焦虑 的呈现 。 很多 作 家通过人物形象 的 塑造 以 及故事 的



叙述 , 透视 出 现代人 寻 索 漂 移 、 无处安家 的生命状态 , 将情感 的 困 境 、 




实 的冷酷通过文 学作 品 细化 、 放大 , 在 自 我剖 析和 解构 他人 的 实 践 中 ,



盼着新 的 建构 。 从作家主体体验 的 角 度思 考具有代表性 的 焦虑 书 写 , 也反


映 出 作家作 为社会个体 ,
其所知 所感透过文本 予 以 的 唤醒 式书 写 或释放式


表达 

华人作家作 为少 数族裔 中 的某 职业群体 透过作 品 反 映 出 的 身份焦




虑正是 个群体事实存在 的担忧 根据 阿 兰 德波顿对焦虑 的描述 即是





。 ,

担忧基本生活是否得到保障 ,
担忧 陷入无法与社会所设定 的成功标准保持


统 的危险中 从而 导 致 尊 严 的 缺 失 而这样 的忧虑有 着 足够 的 破坏力

, , 

摧毁生 活 的 宽 松程度 。 担忧 所在 的 社会等 级过于平 凡庸碌 , 甚至堕落进更




低的等级 中


早期 的 华人文学 中 有关生存层面 即 居 民 身份获取 的 伤痛叙事较为普




遍 , 获得法律 意 义 的 身 份 过程 ,
充斥着汗水 、 心血 、 谎言 、 沉默 以 及多 种


屈辱 然而部 分群体终其 生 的 追寻 合法 的 居 民 身 份都未 能 如 愿 在谎言


。 ,

掩饰 的 假 身 份背 后 也遭遇着文 化 身份 的 困 境 。 后 期 的华人文学 中 关于文化




身 份焦虑 的 描 写 也 分 出 了 两条主 线 , 即 拥 有 中 国 传统文化背景 的 移居人群


获得生存 居 民 身 份后 在文化夹缝 中 的挣扎 另 群体则是 出 生并成长于



美国 , 尽管不存在居 民 身份 困 扰 , 却 因 为少数族 裔身份里 无法斩 断 的 血 缘




联系 , 与 所居 国 文化产生 的 隔膜下 的 困 惑 

如果将这 问 题 置于现代心理 学视角 根据亚伯拉罕 马斯洛 的 





类激励理论 ,
人的生存发展应满足七种 需要 即 : 基本生理需要 :
即泛指


个体为 了 维持基本生存及种族繁衍而产生 的对于 空气 、 水 、 食物 、 性的需

求 。 安全需要 :
个体对于生命安全 、 生存状态稳定 的 需要 。 在受到保护 以

及维持基本秩序 下 免 除 外 在 的 恐惧与 焦虑 , 在社会生活 中 即 表现为完善 的



保险制度等条件 。 归属于爱的 需要 :
个体通过 与 他人 间 建立 的情 感关系 

利 益联系 ,
从而获得所属群体的认可 的需要 , 如表现为 :
交友 、 婚恋等社

英 阿兰 德波顿 身份的焦虑 M 陈广兴 南治国 译 上海 译文 出 版社



 [ ]

[ ]

, ,
? : . 2 00 7 : 06 

3 7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会关系 。 尊重 需要 :
个体受到 他人 的 敬重 以 及 自 尊 自 爱的需要 。 求知 需要 

个体对于 他人或 者事物 的 变化 予 以 理 解 的 需 求 。 审美需要 : 对 于 令 人愉悦




的事物 的 追寻与 赏析 的 需要 ,
常表现为对事物 的结 构有序化 、 遵循真理等


的 心 理要 求 。 自 我实现需要 :
个体对 于 自 身全面发展 以适应 并追逐理想 境


界能力 的 需要 前 四 种 作 为基本 需 求有 共 同 性质 即 均系 由 于生理上或


。 ,

心理上有某些欠缺而产 生 , 属于 匮乏性 需求 。 生存层面而 言 , 华 人群 体 也




包含部 分早期作 家在 内 , 在现实 的 生活 中 , 挣扎 于 此类 匮 乏 性 需 求 的 满 足


进程里 。 于 是华人作 家 笔 下 诸 多 人 物表现 出 负 面 的 情绪 、 由 于 长久处于 心

理缺失 的 状态 ,
精神层 面空虚压抑 , 从而 导 致 了 身 体甚至 心 理上 的 失衡 

严 歌苓 的 作 品 中 这 类 身 份 悬 置 的焦虑 之苦 频频触 发 身 份是 切 追逐


的起点 , 同时也是终点 。 作品 《 少 女小渔 》 中 主人 公小 渔 的 身 份追寻 更贴




近于 第 层生存居 民身 份 的焦虑 她为 了 与 男 友江伟 团 聚 只 身 赴美 


。 , 6

而那 并非幸福生 活 的开 始 而是 段为 了 获得 身份 出 卖灵魂的道路 


, , 。

们之间 最频繁 的话题成为 等有 了 身份 咱 们干什么 干什 么 每 次的




: , 。


聊 天最终话题 都会指 向 身 份 仿佛身份才是获得 获得金钱 获得



自 由 、 、

爱情甚至 人性 的 唯 筹码 即 拿到 绿卡就是解放 暗示着 代又 代华人





一 一

, 。

都 曾 为之追寻 的 生活状 态 。 小渔为 了 获得身份 ,


被迫与 美 国 老头假结婚 

可当 切仿佛都唾手可得之时 江伟无情 的 离去 与 老头将死 的孤独 冲击




, ,

着少女 的 内 心 。 当 生活 的 目 的 变得锐利 而 坚硬 ,
当 期 盼最终变成现实 , 

命反而落入虚 空 。 这种经过作者巧妙构 思 , 最终在人们 业 己 司 空见 惯 的 现




象 中 呈现 的 人性 的 荒谬 ,
成为 身 份焦 虑 最具表现力 的 依托 

越过基本生存保 障 层 面 , 作 为华人作家 , 大多生活在后殖 民主义 的 跨




文化语境之 中 , 在强势主流文化 的压制之下 ,
他们对于 高层 级 社会生 活 的

追求之路往往充满艰辛 始 终在 种 东 西 方文化夹缝空 间 的 冲突与 变异 的




悬挂状态 中 生活 。 而这种 状 态导 致 了 作 者 由 于 双重 的 身 份认 同 危 机而 产 生

的身心痛苦与矛盾 。 学 者 林瑛 敏 曾 形 象地描 述过这种 状态 :


在美国 ,
对于


个少数族裔 即 非 白 种人而言 即 使他 的 生活不 曾 因 为父辈通婚抑或住


, ,

“ ”
所迁移而呈现 出 复杂 的 状态 他也始终无力摆脱 种 世界之间 的夹缝



处境 。 也有 学者这样评 价华人作家群体所 易 于 陷入 的 尴尬境地 , 即 迫切希


图 融入异 域文化 却 被排 斥在 外 , 抵 制 传 统 文化却 又 无法将 其 完全 割 舍 。



是这种 特殊 的边缘感受 给与 了 作 家们 独特 的 审 视 眼光与 书 写 视角 ,
他们将

美 严歌苓 严歌苓作 品精选 M 武汉 长江文艺 出 版社


 [ ]

[ ]
. : . 20 1 0 : 03 

评介三 位华裔 女作家 明 黄文胜 译



林瑛敏 ?





当 代外国文学 . 1 9 9 5 (
02) : 1 42 

3 8


兰州 大学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 当代华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自 身经历 与情感体验融注于被异化 、
被夸大 的 人物 形 象之 中 , 表达生命 的

诉求 、 身 份 的 失落 以及对种族歧视 的 不 断 反抗 。 希冀冲 出 文化的 困 境 ,





寻 有 效 的 建构 途 径 从而对抗主流认 同 模式 下 的 单 向 度想 象与 单 化认


同 。 王晓明先生 曾 言 :
如 果 相 似 的 性别 感 受与 边缘化 的 社会境遇使得 作 家


与 他所塑造的 人物 间 ,
产生 了 自 然 的默契与共 鸣 ,
那么 弱 势 化 的地位 则 驱

使作 家透 过社会主流意 识形态 ,
以平 易 的 视角 看到 整个 民 间 的世界 。 

第 一

节 失常与疯狂

纵观 中 西 方作家 的创作 ,
表现多 元冲 突 以及剖析人性时 , 常常采用 


” “ ”
人 、
疯癫 举动 等 意 象 表 征 方 式 展 现人 的 边 缘 化 境遇 。 既有作家 内 在痛


苦 的释放书 写 , 又有客观对象遭遇的描摹 , 更 多 指 向 疯狂背 后 的痛 苦 ,



癫背后 的 理性 ,
疯话背后 真理 。
中 国 现 当 代文 学 的 发展进程 中 , 塑造 了 很


“ ” “

多 疯子 的形象 ,
有鲁迅笔 下 狂人 的 惊 惧痛苦 ,
借着狂人 的疯言 呓语 

” “ ” “
倾吐 自 己 内 心 的 隐情 ,
体现 出 排遣积 郁 的 抒情 冲 动 以及 意识深处 

” 2
那种深 陷重 围 而不得脱身 的 紧张情绪 。 还有曹 禺 笔下繁漪 的沉郁压抑 

被异化在 《 芙 蓉镇 》 里 的 秦疯子 , 《 爸爸爸 》 中 痴 傻癫狂 的 丙 崽 , 格非 《 




瓜的诗篇 》 换位后 的 精神病人杜预 . . . . . .
而相同时间下 , 空 间 发生 了 位移 的

华人文学作家笔 下这类形象也是丰富 多样 。 汤 亭 亭 笔 下 横 向 塑造 的 疯子形




象 :
被当作 日 本 间 谍而被石块砸死 的疯女人 , 远赴美 国 寻夫却 遭其遗弃 的

月 兰姨妈 ,
被送进纳 帕或阿 哥纽疯人院 的 邻家女人 , 遭 到 父 母 適弃 而 发 疯


的疯马丽 , 以及消失在 人们 的 视线 中 可 能被关进 了 疯人 院 的 皮亚娜 。 还有


谭恩美塑造 的 讲 述着 前 世今生被送进 了 精 神病 院 的 李邝 

尽 管 相 同 的 疯癫书 写 在不 同 时 空 的 作 品 中 所 体现 的 侧重含义不尽 相


同 ,
但往往 透视 出 对现代性 的 反思与 质 疑 ,
对现实生存 的鞭笞与 救赎 ,



文 明 理性 的 判 别 与 超越 , 成为边缘 困 境 的 文本表达 。 华 人文 学 作 品 中 的 疯


癫叙事 ,
更多 渗透着 作家失落与抵抗 的双重情感 。 通过疯子形 象 的典 型刻


画 , 批判 已被西 方强制标签化 的少 数族裔落后形象 , 同 时也书写 出重压下


无力 抵抗 的人群最终精神 崩 溃 的绝望景 象 。 对于不 同文化和文学作 品 中


“ ”
疯癫 主 人 公 形象的研宄 显然也有助 于进 步 认识 与 研 宄 身 份丧失下


华人的心理意识与焦虑感受 , 以及华人作家 的思想 理念与 身份认 同 思考 



乔 以 钢 中 国 当 代 女性文 学 的文 化探 析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2006 : 1 3 2 


王晓明 . 王 晓明 自 选集 M [ ]

桂林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1 99 7 : 0 8 

3 9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认同 困境下 的疯狂


他们所观测 到 的 与其说是那里 的现实


当 西 方 人观 察非西 方 世界时 , 

情况或非 西方 民族 的真 实感受或真实看法 ,
倒不如 说是他们 自 身 的 镜像 

是他们 自 己的假设 。 如果 自 我 的认 同 感不够西 方化 , 或者族 裔属 性不完全



是 白 种人 , 即 使生 活在 西 方 国 家 ,
或者从属 于西 方 的文化 , 但却 始终受到



来 外 的居 统治 地位 的 言 论之排斥 当 不 同 文化 体 系 发生 了 碰撞 


自 内 。 ,

统 东 方文化 中 不 被接受 的 部分成为落 后 、 愚昧 、 疯狂 的 代 名 词 。 华人作 家




通过夸 张 的 叙述手法 , 表现所感知 的 内 外 围 困 的生存状态 ,
放大因为不 同

文化价值 下 的 差 异 性所 导 致 的 彼此误读 , 疯癫 成为不 被 理 解 的 东 方文化 的



代名 词 以 及表达方 式之



谭 恩 美在 作 品 《 灵感女孩》 ( 又译 《 百 种 神 秘感觉 》 ) 中 通过叙述人 奥




利维亚 , 塑造 了 疯癫 的 姐姐李邝形象 。
奥利 维亚是杰克 ?
伊 1 948 年从中

国 长 鸣 经 香港移 民 旧 金 山 后 , 与 具 有盎格鲁血统 的 美 国 女性路 易 斯 ?


肯菲


尔 德 结婚 所生 的 三个孩子之 在她四 岁 时父亲因病去世后 母亲才将刚


。 ,

得知 的父亲在 中 国 所生 的 女儿李邝接到美 国 。 作 为 中 美混血 的 奥利 维亚在




外 容 易 受到 同 学对于 她亚裔身份 的质 疑 ,
特殊 的家庭环境也造就 了 她孤

独 怪异而敏感 的 内 心 李邝赴美与她 起生活长期充当 了 保姆与 母亲 的




、 。

角色 , 也成为 东 方文化对于 她作 为 西 方主 体 的 冲击 。 无论是李邝初到 旧 金




山 机场还是之后 与 她共 同 生活在 起 奥利维亚对于李邝 的反感甚至敌视


也 暗示着 西 方世 界对 于 东 方世 界 的抗拒 。 由于 李邝时常讲起 曾 在中 国的经



历 , 说她有 阴 眼 , 能看到 阴 间 的人 , 能与 鬼魂通话 ,


奥利维亚最终违背 了

誓言告诉 了 父母 , 而 导 致 了 李邝被 无情 地送进 了 精神病 医 院 。 而事实上李




邝所讲述 的 鬼怪故事 , 却 是对于 历 史 的洞 悉与呈现 。 她 的故事里满是跨越


时 空 的姐 妹之爱 以 及超越时 空 的 男 女 之爱 以 及友谊 之情 。 整个故事 围 绕着


太平 天 国 时 期 的 木 小 姐 即 今生 的 李 邝 班纳 小姐 即 今生 的 奥利 维亚


, ,

今生 的 西 蒙 讲述他们之 间 前世今生 的感情



半 ( 人物名 称 ) 即 , , 以及在


太平 天 国 时 期 战 乱 之时 , 女怒 目 与 外 国 的 传教士及其眷属 之间 的情谊 。 


所最终指 向 的 是超越 切 的平等而真实 的 爱 更有超越种族局 限 的 博大之


爱 

然而 她 的 讲述 并 不被认 可 , 她的 自 我身份表述并不 能被周 围 的环境所




接受 ,
被周 边 的 人们 所理解 , 她不 断 受到周 围 所谓 文 明 人 的排挤和 打击 

英 罗伯特 扬 后 殖 民主 义与 世界格局 M 容新芳 译 南京 译林 出 版社


 [ ]
? ?
J  C ?

[ ]


? : . 20 1 3 : 02 

40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究生学 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深陷在无所归 属 的 身份失落与焦虑 中 , 最终邝被认 定 为精 神 失 常 , 强制送




进精 神病 医 院接受所谓 治 疗 但事实而言 却 是 轮又 轮 的 电击 医生们


一 一

, 。

认为李邝 患 了 紧张症 。 由 于 时代处在六 十年代早 期 , 之后 医生 们认为李邝




的鬼怪言 说是严重 的神经失 常

对她进行 了 电击 的 治疗 治 了 次 


, 。 ,


说话 了 治 了两次 她哭 喊起来 然后 是接二 连三 的 治 疗 致使她 


; , , 。 曾

犹如 黑段子般及腰 的长发完全不 复存在 ,
变成 了 仿佛是被人用 手推 的草


坪刈 割机剃 了 个平头 其糟糕之状就如 同 看 到 只 在大街上被车辆碾压过



的动物 ,
令人疑惑它 曾 经是只 什么 东西 。
而这也暗示着西方文化 的强横


与专制 


福柯在 疯癫与 文 明 中指出 世 纪末之后疯癫才被 确 定 为 


《 》 : 1 8

” “

精神疾病 ,
即 之 前 的 疯癫 与 非 疯 癫 状 态 、 理性与非理性状态相 互纠 缠 

在其无力 分割 的 时段 , 他们 尚 未各 自 存在 ,
他们 彼此相 互依存于 交流 中 

”2
然而交流 却 使 他们 最终分离 。 疯子 的 形 象 正 是 西 方 世 界 里不 被 认 同 的 东


方落后 的 表达 。 而其存在 的 隐 喻意 义 即 为被西方 的文 明 与 理性 , 驱逐于边


境的那些丧失 了 身份归 属 的人群 。
疯癫 的 对立面之理性 即 为秩序 ,
是对 肉

体与道德 的制 约 , 是群体施加 的 以 及对于 整齐划


的刻板要求 , 而所谓 的


“ ”
整齐划 即 是西 方 强势 文化对 自 我 的 认可与 对其他非 西 方 的 批判



在奥利维亚 的 心 中 ,
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 的 自 责与 理解也意味着东 西

方文化彼此 间 慢慢形成 的体谅 。 她开始 意 识到他们之间 的 误会终还是源于





那些隔海跨洋 的 文化差异 每过 段时 间 我就会疑惑 如果邝 以 往更


。 , :


为正 常些 在 我和 她之 间 的 事情 又会是 怎 样 的 呢
” ”
, 。 我

直认为离开这



个国家 在另 个国家 也许李邝就会被认为是正常的 也许在 中 国 的


, , 。

某些地方 , 香港或 者 台 湾 , 她还会受到尊重 呢 。 也 许这世界上还有个地方 



” 3
那 儿人人都有个长着 阴 眼 的姐姐呢 。 而李邝 的 疯狂 , 即 是外在 强加 于她


的非正常模式 , 也是她 内 在无处归属 , 夹缝 中 困 惑 的 失衡状态 。
被看成疯


生都没有获 得她身份 的 落脚

癫 的姐姐李邝 在美国 在那么 多年里

, 。 

邝从未融 入 过我 们 的 家 庭 。 我们 每年拍 的 圣诞照 片 看起来就像那 些孩子 的



拼板游戏 这张照片 出 什么 毛病啦 每 年 邝都处于 前排 的 中 央


‘ ’


? , 

穿 着 色彩鲜艳 的 夏季服装 ,
脑袋两边佩 着 塑料蝴 蝶结 发夹 , 傻乎乎地咧嘴


笑着 嘴 巴咧得都要 撕开脸颊 了 最终妈妈给她在 家 中 美餐馆找 了 个服


,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孔小炯 彭晓丰 译 杭州 浙江文艺 出 版社


 [ ]

99 9 0 8 [ 】

, ,
. : . 1 : 

法 米歇尔 福柯 疯癲与 文 明 理性 时 代 的疯癲史 M


 [ ]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北京 生活 . :

[ ]

, ,
. :




书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200 02

. 3 :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孔 小 炯 彭晓丰 译 杭州 浙江 文 艺 出 版社


 [ ]

999 0 [ ]

, ,
. : . 1 : 1 

4 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务员 助手 的工作 邝花 了 个月 的 时 间才意识到那 儿提供 的 东 西 据说是 中




李邝丝毫没有被美 国 化 同 时 也 没有 展现

食物 随着时间 向 前推进 

国 。 , ,

出 与 父亲 相似 的特点 


但李邝每 次所谓 的精神失常 共 同 点都在与 中 国 的联系之上 


, 。

的魔魇 比往常更甚 有关鬼 的话题 说得越来越频繁 了 几乎在每 次与我




, 。

谈话 时 她都要提起 中 国 提起她是 多 么 地该在 切 都未 改变和 时 机太 晚




, ,


这种 发疯 的 状态也

之前返 回 中 国 。 至于是为什么 太晚 , 她也搞不 明 白 。 


在暗示着她 内 心 对于 东 方归 属 的 强烈 愿望 

奥利 维亚在不 同 年龄听 到李邝讲述 的班纳 小姐和 凯普先生 的 故事都




“ ” “ ” “

在 发生着 变化 。 那些看似疯癫 的 叙述 , 女怒 目 、 疯狗 统 治 的 岛 、 


下 小块有着许多精美 的庙宇 的 中 国 所有 的 看似 困 乱而又不成逻辑 的




意象营造 出 了 跳跃 的 思维 ,
疯癫 的 想法 , 而这些不 容 易 被理解 的 种 种故事 

也正 是映射着不 同 文化背景下 的人群彼此实现真正沟通与 理解 的 困 境 



“ ” “
我 教会 了 班纳 小 姐 几 乎完全像个 中 国 人那 样地去 看待世 界 。 前 五种 方



但 是在 较为独特 的

式 她都常常可 以 像 中 国 人 样感知世界 第 六种 方


式 上 , 她却 更坚持美 国 式 , 于 是麻烦产 生 了 , 她听从她的意见指 引 并得




“ ”
产生分歧


出 结 论 , 可却与 我 。

奥利 维亚作为叙述者 ,
旁观着李邝 的 身份 困境 , 也表达着 自 己相似的


“ ”
困惑 我 直因为 己的姓 氏而困惑 似乎 没有 个姓可 以准 确定义



。 ,


身份 至少从五岁 起 那时我 的母亲把我们 的姓改成 了 拉贾尼 


一 一
一 一

是如此 。 她没有去烦 扰邝 , 邝 的姓仍是李 。 当 邝来到美 国 时 ,


妈妈说 中 国

的 传统是让女孩保持她们母 亲的姓 氏 。 后 来她承认我们 的 继父不 想 收养




邝 因 为她几乎 己是个成人 了 他 同样 也不想为她作为 个来 共产党 国


, 。 自
” “
家 的 人可 能会 引 起 的 任何麻烦承担法律责任 。
奥利维亚 伊 ?
, 这个名 字


” “ ”
于我而 言 感 觉 很异样 也 使我有些 困 扰 认为是和李邝 起成长

, , 

造就 了 我不 知 道 己 是谁 或者希望成为 谁 的根本原 因


自 。

整部作 品 中 奥利 维亚作 为跨语 际叙述 的主 体 , 呈现出 了 疯子李邝的形





象 ,
同 时解读着 自 己 的 身 份焦虑 , 成为作者 与被叙述人间 的 中 介 。 这种 


中 的 文 本诠释活动 有 相 似 之处

拟风格 与鲁迅在 《 阿 Q 正传 》 。
鲁迅在作



品 中所塑造 的 叙述人和人物阿 样 同 是鲁迅虚构 的 人物 可是 


Q , 。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孔小炯 彭晓丰 译 杭州 浙 江文艺 版社


 [ ]

[ ]

, ,
? :
出 . 1 999 : 1 1 

杭州 浙江文艺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 ]

孔小炯 , 彭晓丰 译 ,
. :
出 版社 . 1 999 : 1 3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孔小炯 彭晓丰 译 杭州 浙江文艺 版社


 [ ]

[ ]

, ,
. :
出 . 1 999 26: 

杭州 浙江文艺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 ]
? 孔小炯 ,
彭晓丰 译 ,
? :
出 版社 . I "9 : 9。 

42


兰州 大 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写实 的 人物不 同 叙 述人 同 时 存 在 于 两 个 虚 构 的 文体 的 世 界 部和


‘ ’

, ( 内

外部的世界 ) , 以全知 的 许是人 的 隐身 术在 两者间 来 回 穿梭 。 而谭恩美笔


下 的 奥利维亚 以 看似客观 的视角 描绘 出 眼 中 的李邝 的形象 , 同 时她又是作


者 笔下 虚 构 且带有作 者 本人影子 的 人物 。 她是作 家 内 在身份焦虑 的化身 

而她 的视线下 的姐姐李邝则是 身份丧 失 的 典型化代表 。 是双层焦虑相互交




“ ” “

织 的推进模式 。 戏拟风格 的提 出 者 巴赫金认为 在多层次言说的过程




作者 同时表达



在同 个局 子里 己和 别 人言 说的两项事实

常见


, ,
自 。

“ ” “ ”

这 提法对于 分析叙事人在 我 与 他者 之 间 的 中 介身份有着 启 发




性的意义 。 就 诠释 《 灵感女孩 》 而言 ,
叙 事人奥利 维亚是 构成故事 的 多 层


意义的扭结点 , 她是 中 美混血 的 自 我 , 又是代表 东 方 的李 邝 的观察者 ,



“ ” “ ”

且勾 连着 跨时 空轮 回 具有 前世 与 今生 姐妹情 的 班 纳 和 木 小 姐 。



作 为叙事 人在 揭 示身 份焦 虑等 困 境 时 始 终扮演着 中 介 的 角 色 , 其文体声音


游移在传 统 ( 中 国 ) 和现代 ( 西方 ) 之间 , 通过对李邝 的 反感 、 置其于精


神病 院 、 体谅 ,
将 身 份 的 困 境 以 疯癫 的 方式放大 

病人疯癲 的对立 面 即 为正 常理 性 , 作 品 中 的精神病 医 院成为西方文化




为主导 , 白 人至 上 的社会 权利 结 构 缩影 ,
在疯癫的人和 理性 的人彼此疏远 

却 并未完全分离 的 领域 他们还能 以 种原始的 较粗糙的前科学语言


, 、 

进行关于 他们 关系破裂 的对话 用 种 躲 闪 的 方 式去 证 明 他们 还在 相 互 交




流 . . . . . .
欧洲 人常与 这些他们并未 予 以 区 别 的 , 喻为疯狂抑 或精神 错乱 的 事


物产生某种联系 ,
而 正 是 因 为这种 模糊不清 的存在 , 西 方 的理性深度才得


” 2

以 拓展 而 隐藏在理性语 言背后 的对峙 正 是 种文化的界限 而出 院后




。 。

李邝并未丧失她 的话语权 而是 如 既往 地 秉承她疯癫 的 人格 依旧 喋喋




, ,

不休地讲述她和 奥利维 亚 的跨越时 空 的故事 。 这种方式正是对于文化界限




的突破 , 对强势 西 方话语权 的 不妥协 ,
更是对 自 我身份焦虑 的表达 

从疯癫 的 视角 看待 不 同 价值取 向 的世 界 , 可 以超越正常状 态 下 的 思维




逻辑模式 , 从而获得完全不 同 的 意 义 。 作 品 中 的客家 女孩木小姐 与 美 国 女

孩班纳最初相 识之时 , 由 于 语言 的 障碍 ,
对 于班纳 的 身 世产 生 了 多 个具有


超现实主 义色彩 的 版本 ,
作 者 的 意 图 是 为 了 表现不 同 的视角 下 相 同 的 人 或


物都会产 生完全不 同 的 版本 而真实 的 世 界就蕴含在每 个不 同 的版本之


中 , 或者 隐匿在他们 的 间 隙里 。
努力 平衡 原有的 身 份状态 , 而又要投身 于

刘禾跨语际实践 文学 民族文化与 被译介 的现代性 M 朱伟杰等 译 北京 生活 






. : , . . :
[ ] ,

书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20 4 8


1 : 5 

福柯 疯癫与 文 明 理性时 代 的疯癫 史 M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北京 生活


 法 米 歇 尔 读


? ?
. : . . :
[ ] [ ] , ,

书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20 03 02

. : 

43


兰 州 大学博士研 究 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完全不 同 的 异域世界 疯癫的状态 方面成为身份焦虑不被理解 的被动 定




义形式 另 方面 则 相对于 西方 的 理性世界所想要 维护 的正 统与 真理 




, ,

“ ”
示 出 所谓 非常态世界下 能感受到 的 百种神秘感觉 , 揭示 出 了 理 性对立

面的感性本质 ,
彰显 出 个体 的 生命力 

李邝代表着 中 国 传统形 象 中 的 东方女性 , 善 良 、 执着而坚强 , 充满热



情 的感性温暖 ,
相对 于成长在美 国 以理性 自 居 的妹妹奥利维亚 , 她站在 

弱势 的地位 。
奥利 维亚对于李邝 的 排斥 拒绝 , 即 代表对 于异 质 文化 的 抵抗 

甚至不接 受本 己 存在 于 自 身 中 的东方气质 。 正 是通过他们 之 间 的对抗 映射




着东方与西方 、 疯癫 与 理性 、 野蛮与文 明 、 落后 与 先进 的种种抗衡 。
奥利

维亚用 李邝 的疯癫掩饰 了 自 身 的焦虑与边缘人 困 境 。 尽 管她表面看上去 与



李邝不 同 , 出 生于美 国 , 有着 白 人妈妈 , 会讲流利 的英文 ,


接 受美 国 的文


化 , 有着体面 的工作 , 然而 她 依 旧 无 法 融 入美 国 的 主 流话 语 权社 会之 中 

“ ”
童年被人嘲笑为 中 国 佬 的 经历对她造成 了 心理创 伤 , 内 心 孤独而 敏感 

使她更加 关注 自 己的身份归属 , 她焦 虑 于 外在 的 混 血亚 裔形 象是 否会影 响



她作 为 个美 国 人 的 身 份立场 由 此产生 了 自 卑 的 情结 挥之不去 同时


, , 。 

她特殊 的 家 庭导 致她 因 为缺 乏 安 全感 与 爱 而表现 出 的 对 所有 感情 的 质 疑 

她质 疑 姐 姐 李邝 , 那种完全没有 目 的性 ,
无所求 的 真 实情感 让她心 生 恐惧 

她质 疑母 亲是否 因 为与 男 友 的 爱恋 以及 因 为李邝 的到 来而 忽 略 了 她 的 存


在 ; 她也质 疑 自 己 的丈夫西 蒙 ,
不 能 了 却 与前女友 的 旧 爱 。 她的 内 心 的 


安都是边缘人 困 境 的 内 在 体现 

整个作 品 中 所透 漏 出 对 于 边缘 身 份 的 不 安 , 隐 匿 在放大化 的疯癫描 写




之下 贯穿 始终 客家 女木 小 姐特殊 的形 象设计 只 眼的 畸形状态正是


, 。 ,

作为客家人 的 身 份焦 虑 ; 她 的少数民族身份相对于汉族也是处于族裔边

缘 艾尔 莎作为波兰裔犹太人 在她生前却 直探寻着 己的身份 作为




; , 自 ;

“ 


奥丽维亚 继父 的 拉贾尼 ,
则 是美籍 意 大利 人 , 他 的 姓 氏所含有 的 孤岛
这 特殊含义 暗示着 无论 如何跨域地理 与 时 空 的 界 限 都不 能停止人们


, ,

对于 我身份的 焦虑与 探寻 其 中 的 代表着西 蒙前世 的混血儿名 为 半


自 。 

“ ” “
他的 身份 质 疑与 焦虑 同 样 具有代表性 , 他常挣扎在 是中国人 还是 


” “ ” “
国人 又或者 什么 人也不是 之间 我是 个死去 的母亲生 出 来的

, 。 

所 以 我也 就不是任何人生 的 … …

我属 于任 何人 ,
所 以我也不属于任何人 

我有 个父亲 对 于他来说 我甚至连他 的 半个儿子都算不上 我到底属




, , 。

”  1
于谁 ? 属 于哪个 国家 ?
哪个 民族 ?
哪个家庭 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M 孔小炯 彭晓丰 译 杭州 浙江文艺 出 版社


 [ ]

[ ]

, ,
. : . 丨 999 : 8 5 

44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在查尔斯 泰勒 的理论 中 身份认 同 问 题是 个个 体乃至 整个群 体进





行 自 我认 定 的 根本 , 而认 同 危机 导致 的 焦 虑 意 识之重要表 征 即 无 法确 认 

己 宄 竟是谁 。 而这样 的 表达 正 是 印 证 出 , 他们 自 我身份立场 已经遭到彻底




的动摇 作 品 中 的人们 尽管跨越不 同 的 时 空 以转世轮 回 的虚构 方式相互


。 ,

交错与纠 缠 , 都体现 出 边缘文化身 份 以及 多 元叠合 文化 身 份 ,


使他们 始终

挣扎于身份寻索 的飘荡之中 

整部作 品 中 李邝 以 个 疯癫 女性 的 身 份 承受着东 西方文化冲击 




, ,

别与族裔 的双重压迫 , 饱 受着身份 困 扰与 心 灵折磨 。 她作 为历 史 的记载者 



诉说者 ,
用 疯癫 的 方 式抒发 着 内 在 的焦虑 与 失落 ,
典型 再现 了 西 方理性文


明 中 寻 找落脚与 我身 份认 同 的 困 境 之路 她 以 故事的 形式再现 了 段超


自 。

越种族 、 时空的历史 , 用 疯癫 的 方式抗争 ,


并且赋予 了 自 己作为华人讲述


自 我的话语权 , 对被歪 曲 的 、 隐 没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下 的 历 史真相

予 以再现 。 同时 , 也用 这种方法确立 自 身 身 份 的 主 体性 , 以 隐含 的 东 方传


统精髓 , 抵抗西方所谓理性文 明 的压制 。 在 《 文化与帝 国主义》 中 , 萨义



德 关于 占 领 国 对土著 人群 的 再现方 式 , 说 明 了 帝 国 主义 的 叙述手段 。 


土著 的表现 明 显具有意 识形态性 、 是有选择的 , 甚至是压迫性 的 。 它有效


地使对方沉默 , 把差 别重新塑造成属 性 ; 它 统治 并表现 由 占 领国 而不是无



相对于 土著人群 的沉默

所作 为 的 土著 居 民塑造的世界 。 ,
华人文 学 中 对


抗西方强势 的文化塑形 ,
有 效采用 了 疯癫 这样 的 对 抗方 式 ,
他既是作 为弱

势文化导致的身份焦虑 的抒发 同 时也是 种有 效 的 抵抗




二 文 化 失落后 的 疯狂

相对于生存层面 的居 民 身份而 言 , 文化焦 虑 则 指 向 更具 本质 性 、 终极




性意义的焦虑 居 民 身 份焦虑 是 个取决于 外在操作意 义 上 的 身 份认 定

。 

而文化身 份焦虑则 是对人主动 追求 内 在生命意义 ,


对 自 身族裔属性 、 文化


与信仰的 归属界定 。 越过 了 法律层面 的外在身份认 同后 ,
内 在 的精神支撑


却 未 能被有效地建立 ,
最终导致 了 灵魂 的走失与 溃散 。 汤亭亭的作 品 《 

勇 士 》 中 同 时 塑造 了 多 个不同原因而呈现 出 象征性疯癫 与 实 质 性 疯癫 的 人

物形象 

“ ”

在众 多 的 疯癫形 象 中 , 主 要叙述人 我 以 象征性疯癫 的 人物形 象表



参见汪 晖 个人观念的起源与 中 国 的现代认 同 A 汪晖 选集 M 桂林 广 西师范大学 出 版





[ ]
自 [ ]
. :

社

1 997 3 8

李琨 译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f美 ]
爱德华 ?
萨义德 .
文化与 帝 国主义 M [ ]


. :
? ?


20 1 1 : 236 

45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文学 中 的 身份焦虑 问 题研 宄


“ ”
现了 作者 内 在的 困惑与焦虑 。
我 所遭遇 的 身 份丧 失是双 重 的 , 有来 

于被边缘化的 少数族裔 的焦虑感 , 还有来 自 男 尊女卑思想压制下 的焦虑




“ ” “ ” “ ”
感 。 被视作 家 中 疯女 的 我 总 是头 发乱七八糟 灰蒙蒙的 , 手也


“ ” “ ”
常是 脏乎乎 的 , 经常打破东西 , 得过 莫名 其妙 的病 ,
自 言 自 语 ,




己想象成孤儿 在妈妈 眼 中 我 每天 晚上 说些 昏话 咕咕味哝 莫名


自 。 , , ,

” 2

其妙 。
你疯了 。 我可 不 想 听你 的 疯话 。 而在对待 男 孩子 百 依 百 顺有求必


“ ”

应 的父辈 眼里 ,
我是无用 的 蛆虫 

德 国 存在主义 思 想家雅 思 贝 尔 斯在

《 悲 剧 的超越 》 中 曾 言 :
在这虚


情假意 的 世界上 , 疯狂作为假面具 , 可 以 不必再隐藏 内 心 的真情实感 … 

能借着冷嘲 热讽 的 反语 说 出 真 理 。
真 的 或是假的 一 一

哪怕 模棱两可 的
一 

” “ ”
却 都 能用 疯狂 的 面具 予 以 掩饰 而主人公 正 是通过疯癫 的 形 象掩


我 

盖 内 在的焦虑 , 同时也 表达着 多 重 的 信 息 ,
即对性别身份 的质 疑与挑战 

对族裔身份 的焦 虑与 失落 ,
内 心 孤独 , 期待获得身 份的认 同 ; 对语言 障碍



和 交流缺失 的恐惧 以及获得平等身 份 的 渴望

。 我 的 形 象塑造不 再是满


足于父权 想 象下 的 乖女形 象 反而敢于 直 言
“ 


, ,
敢于 冒 险 ,
用 所谓 的 疯癫
“ ” “
抵 抗性别 的 歧视 。 而在 我 的希望与梦境中 ,
渴望 自 己是 白 皮肤 , 


” “ ”
白 马 , 表明 我 对 自 我族 裔 身 份 的 厌弃 、 困惑与焦虑 , 深刻地揭示 出

后 殖 民过程 中 的 被殖 民 者 的 种 族主 义思 想 的 内 质 化 。 杜波依斯 曾 在 1 903



“ ”
年发表的 黑人的灵魂 书中 用 双重意识 这 概念解释黑 人 的经


一 一

《 》 ,

验 指 出 了 黑 人性格 的 双重性 个人总 是感 觉到 他 的 二重性 




一 一
一 一 一

国 人 黑人 感 觉 到两 个灵魂 两种 思想 两种不调和 的争斗 个黑 色




, ; , ,

” 4

身体中 的 两种敌对 的 思 想 而这 指 向 正 映射着 女勇 士 的副标题是




。 《 》

“ ”
这里 的

个生 活在群 鬼之 间 的 女孩 回 忆 录 群鬼 即 指代着 白 人

《 》 。 

家族传统 中 被鬼怪标签化 的人物 , 还有 白 种人 以及 中 国 人 身上不为理解 的




”5
困 惑 行为 。 

母亲所讲述的 关于 中 国 传统文化 中 古 老 习 俗作为 种延续 却 成为 出




“ ”
生在美国 的 我 希冀摆脱 的无法理解又无 比尴尬 的过去 。 同时 ,
美国社


“ ”
会对待华 人群体 的 种 种 不平等 ,
如作为 我 家维持生计 的 洗衣店 却遭到


“ ”

了 政府强行拆 除 , 在学校中 受到 白 人学生 的歧视等 。 我 的 成长过程 即



美 汤亭亭 女勇士 M 李 剑 波 陆 承毅 译 桂林 漓江 出 版社


 [ ]
9 98

[ ]

, ,
. : . 1 : 1 3 

士 剑 承毅 译 桂林 漓

[ 美 汤亭亭 女勇 M
] 李 波 陆 江 出 版社 9?9 8 8
[ ]

, ,
? : . 1 : 1 3 

德 卡尔 雅斯 贝 尔斯 悲剧 的超越 M 亦春 译 北京 工人 出 版社


9 88
 [ ]

[ ]


. : . 1 : 5 5 


D uB o i s W . E  . B .  Th e  s o u l s  of 
B l a c k fo l k [
M ]
,  Ch i ca
go :  Me C  l u r g 1 9 0
. 3 : 



M .  M . B akh t i n  Th e 
. D i al o
g i c  Im ag i n a t i o n :  Fo u r  A u s t i n :  Un i ver s i t
yo f T e x a sP r e
 s s 

1 9 8 1 : 7 8

46


兰 州 大 学博士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象征着 作 为 边缘 人 的 华 人群体 融 入美 国 社 会 的 艰难 历 程 。 尽管生活在强势





主流美 国 文化之 中 ,
但是弱势 的文化 自 卑感始终存在 。 申 请工作 的 时候 

我不再填报 双语 栏 面试的时候 我 句 也听不懂 中 国 航空 公司 的 人




‘ ’

, ,

” “ ”
的用语 他们也听不懂我 的话 我 中 国 传统文化维 系 的 另 个 



, 。

采用 了 疏离 、 漠视 、 排斥 、 默然 的 态度 , 显 示 出 对 于这种 身 份 的 焦虑 ,



露 了 身 陷 于夹缝式文化处境 的 荒谬 。 始终游 离 在主 流文化 之外 ,
又困在传


统与现代之间 身份无力 确 定 的悖谬与 困 惑让这 群体 的 华人感 到 不解

。 

焦虑与 恐惧 

而作 品 中 另 位人物月 兰姨妈从正 常走 向 最终崩 溃 的描写 则 更为典




型 完 整地再现 了 异 域文化 中 无 力 实现 自 我身份定位与 归 属 的 悲剧 历 程 。 




西宫 门外 节中 月 兰在姐姐 的 帮 助下经过 了 长达三 十 余年 的 分离

《 》 , 

终于抵达 了 美 国 。 看似她是有所归 属 的 , 这里有她长久别 离但是却 有合法




夫妻关系 的丈夫 。 然而她到达时 的 身份却 只 是写在 红十字会名 单上 , 而亲


属 关系 也 只 有姐姐勇 兰 。 丈夫离 开 中 国 后 就再未接她赴美 团 聚 , 而 是有 了

新 的 事业和家庭 从事令人尊 敬 的 医 生 职业 并娶了 位年轻 的奉 国 妻子


, , 

与家人 、 爱人两地分 隔 多 年后 ,
到达 了 美 国 的 月 兰 却 既无法完全融入姐姐


新 的 家庭 , 也 无力 从事合适 的 工作 。 这是 月 兰走 向 身份焦 虑而 引 发最终疯


“ ” “ ”

癫的开始 。 月 兰总 想让他们 说点什 么 但是 孩子 们 从不和 她 交谈 ,






种努力 沟通的 后 果常常是敌视与厌恶 。 有个女婿不懂汉语 , 那个女儿便


给他翻译说 她在说我从架 子 上拿 下 台 机器 装上 了 两 只 铁蜘蛛 


‘ 一

: , 。

说蜘 蛛盘 着腿 旋转 电动打蛋 她说我正 在冰箱里找奶油 娘叫 做





一 一

, 。

” “
油 他们吃那么 多 牛油 她在说 她 简 直 要把我逼疯 了 孩子们


’ ‘ ‘ ’

。 。 !

相 互用 英语说道 。 月 兰对 全新 的 生活透 出 现有经验 的最 大理解力 ,


然而


这种 沟通 却 并未能奏效 

失去 了 能稳定 自 己 家 庭 身 份 的 交流方 式 , 在工作方面 , 月 兰也无法立



足 。 勇 兰希 望她找 点活干 , 月 兰 自 己 也想找到工作 ,


却 发现什 么 类 型 都很


困难 。
在 洗衣店 帮忙 的 她无法按照 当 地 的 要 求将衣服折 叠 ,
有顾客光顾 

“ ”
也不会讲 哈啰 只 是 咯咯傻笑 切都显示着 月 兰与 这个异域 国度 的


, 。

格格不入 ,
她 的 职业身 份 归 属 也变得渺茫 

而 月 兰 身 份进 步丧 失 的焦虑 在她与丈夫的相聚中进 步恶化 




一 一

, ,

致 了 最终 的崩 溃 。 作为中 国传统女性的 月 兰 , 深 受父权制 的 影响 ,


早己将


男 权标准 内 质 化 , 尽管丈夫抛弃她多年 ,
她却 依 旧 对他抱有感情 , 感恩戴

美 汤亭亭 女勇 士 M 李剑波 陆承毅 译 桂林 漓 江 出版社


 [ ]

[ ]

, ,
? : . 1 99 8 : 1 8 9 

47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 焦 虑 问 题研 究


德 , 尽 管在经 济上她

直收到丈夫从美 国 寄来的钱 , 然而 维 系 这种感 情 的



却 是她 内 心 对 于 现实 的 抗拒 , 变成 了 自 欺欺人的安慰疗法 ,
没有见证 失去


就相信还意味着拥有 。 然而 当 她驱车奔赴洛杉矶见 到 了 有 着 粗鲁 的 美 国

仿佛 出 生在美 国 的 丈夫 切 的盼望也终



式眼神 看到他年轻的妻子

, , ,

宄落空 。 对 她依稀存在 的 再度复合的希望 , 回 应 的却 是冷漠而直接 的拒绝 



认为月 兰 已经无法成为美 国 式家庭主 妇 ,


帮助他招 呼所谓 的 贵 宾们 ,
体现


出 西 方优越感对于 东方 的蔑视 。 对于语言不通的 困境 , 文化差异 的鸿沟 

她都无力 回 应 

“ ” “ ”

作 品 中 彻底被西化 , 打着 遵守美 国 法律 , 讲宄 文明 却 义无反




顾地抛弃 了 妻子 的 丈夫 , 对 月 兰 为代表 的 东 方 女性造成 了 致命 的 伤 害 ,



俱增 的焦虑 感 孤独感

想破灭 ,
多年 梦幻妻子身份 的丧失 , 与 日 、 、 

化感导致 了 她最终 的 自 我崩 溃 。 语 言 不通 的 月 兰变得胆小 怕 事 , 时刻担心



有人窥视跟踪 , 不愿与 亲人分离 , 也不敢 出 门 ,


都在客观上表 明 她 自 我安


全感丧失后 , 身份也无处皈依 , 终于 在焦 虑 的 极端变成 了 空洞 的 能 指 , 


失了 自 身独立 的人格与 身份归 属 。 她 匆 匆 忙忙坐喷 气机从大洋彼岸赶来 



” “

又沿着太平洋海岸 番奔跑 在洛杉矶又是东奔西 走 后来却 迷路 了


, 

把魂丢 了 支离破碎 地丢得满世 界都是 最具讽刺 意 味 的 是 当月 兰最





。 ,

终被送进 了 加 利 福 尼 亚 州 立疯人 院 , 她却 感觉像是 回 到 了 家 。 我们在这



里相互理解 我们 说 同样的话 完全 样 她们 能 听懂 我 我也能听懂她




, , 。 ,




们 。

身份焦 虑 以 灵魂 出 走 的方式
一 一

疯癫 予 以 了 呈现 ,
如 同德里达 曾 言 

或许并非是 种事故 而是说话 的 艺术 哲学 的


语言或者记忆 的危机 

, , 、

命运 。 如果 只 能在禁 闭或无声 中求 的生存 , 而且新 的 语 言 已经不再解放 旧




” 2

有 的疯狂 , 而是 自 身 的禁闭 ,
那么 思想 只 会在更可怕 的暴力 中 灭亡 。



者 以癫疯视角 为叙事 的基点 , 借助 作 品 中 的 多 个疯癫人物 形 象 , 展现 出 作


为边缘人 的 身 份 困 境与 对抗意 识 。
作 者 笔 下 的 疯癫 人 物 的 疯狂 言 语 和 疯狂


举动 , 体现 了 华人作家对文化身份重建 问 题 的焦虑 、 思索与重建策略 

美 汤亭亭 女勇士 M 李剑波 陆承毅 译 桂林 漓江 出 版社


9 9 8 42
 [ ]

[ ]

, ,
. : . 1 : 1 

参 看 法 雅 克 德 里 达 我 思 与 疯狂 史 M 书 写 与 差异 下 册 张 宁 译 北 京 生 活 读书 新知三

[ ]

[ ]

( )


? :
? ?

联书店 200 ,
1 

48


兰州 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第二节 沉默与失语

指 由 受伤或疾病
“ ”

失语 最初是 医 学术语 ,
引 起的 大脑损 伤而 导致 的

功 能性语 言 交流 能力 障碍 世纪 年代 以来 的文论 中 这 概念被频




。 20 90 ,

“ ” “ ”
频引入 了 文学 的领域 , 出 现 文学失语症 、 当 代文论失语 等词汇 , 

当代文学 以及文论 、 文化失语 中 的现象讨 论 , 也 己 经成为倍 受 关注 的 重 要




研宄课题 。 有学者认为早在 1 927 年鲁迅先生 曾 在演讲 《 无声 的 中 国 》 中 

“ ” “

所谈及 的 失语 的 现代 中 国 人 , 大概是 中 国 现 当 代文学 领域 最早揭示




文学与文化 失语 现象的文字 了 中 国 虽然有文字 现在 却 己 经 和




‘ ’

。 ,

大家不 相 干 ,
用 的是难懂 的 古文 ,
讲的是陈 旧 的 古意思 ,
所有 的 声 音 ,



是过去 的 … …

人是有 的 , 没有声音 ,
寂寞得很 一 一

人会没有声 音 的 么 ?



2
倘 要 说得客气

有 可以说 是死 了 点 那就是 己经哑 了 鲁迅所




, : 。 , : 。

“ ”

讲即 的 失语 , 指 向 人们处于社会形态发生 改变 的 时 间 点 , 而陈 旧 的语


言 己经 不 足 以 表达所置 身 的 社会现实 的 困 境 , 他所要 阐 述的 是新文 学 白 


文运动 的 现实必 要 性与 历 史必 然性 。 尽管 已经不 同 于 当 今 失语 的多种




“ ”
意 义形态 但是对 于 失语 的 根本原 因 之 即沟通 的 障碍却有着相似 的


表达 

“ ”

文 学批评 范 畴 的 失语 概念其 指 向 性 意 义驳杂 , 有作 品无法与现实




“ ”

对话 , 无法讲述现实故事 的 失语 , 也有指 向 后现代主 义 的表征危机 



即 怀疑人类语言 是否有 能力把握并表述客观世界 。 后现代主 义文学 常常质



疑语 言 媒介 是否 能够跨越语 言 与 现实 世 界 , 语 言 与 真 实 意 义 间 存在 巨 大 的


鸿沟 , 再现客观世界 的 真 实性与 可靠性 。 但是在 华 人文 学研 究领域 的 





语 现象则指 向 切边缘群体 弱 势文化族群 少数族裔 以及话语权利


: 、 、

“ ”

层面所阐释的 女性失语症 。 表达其边缘处境下 身份缺失与焦虑 的 文化




症状 , 以失语作为 本 身 弱 势 族 群 表达 自 我的发声方式 。 在苏珊 ?
兰瑟在作


” “ ”
的对立面概念

声音

品 《 虚构 的 权威 》 里 , 作为 失语 对于那些


直被压抑而寂然无声 的 群体和 个人来说 , 这个术语 己经成为身 份 与 权利 的



代称 虽然许 多批评家承认 用 声音 和 讲述者 来指代某种 形成文




‘ ' ‘ ’
… …

字的东西是极不准确 的 , 但这些词 在结 构 主 义话语 中 亦 复如是 。 叙事承载




着丰 富 的 社会关 系 , 它 的 意 义超越 着 故事里所塑造 的 原 则 与规范 , 叙述的

“ ”

刘小新 也谈当代文学批评 中 的 失语 命题 烟 台师范学院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 J . ( 


[ ]

2 0 0 3 (
09 )


鲁迅全集 第 四 卷 M 北京 人 民文学 出 版社

鲁迅 . :

[ ]
. :

2005 : 1 2 

49


兰 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表达声音 与被叙述 的外 在 的人与世界是彼此构建 的 关系 :


如 果没有 叙述人


就不存在 个虚构 的故事 而没有 那个可 以 被虚构 的 故事 也就不存在叙


, ,


述的人 华人作 家作 为少 数族 裔 的 边缘群 体 通过文学 作 品 发 出 己的


。 , 自
“ ”
即 身份焦虑

而这些作 品 叙述 中 又反复描写着 的人群 

声音 , 失语 ,

造成 的 失语 困 境通过文 本 的 声 音 予 以 了 表达 。 华人文学 创作 与 生 活环境所





附属 于主 导 意识 形态 中 受过教育 的 白 种 男 性

面对 的 话语权威大都 , 

失语描 写 就成 为 了 挑 战 权威话语权 的 叙述策略 



华人文学作家通过文本 的 书写 争 取更 多 的 话语权 用 个个焦虑 的




, ,

于 是主动沉默 以及被


形象表达着对 于 身 份 权利 追逐的 困境

失语 、 、 。

动 失语 的 人物形 象在华 人文学 中 频频 出 现 谭恩美 喜福会 中 向 寡言




。 《 》

少语的母亲 , 《 接骨师之女 》 里定 期 失声 的 主人公 露丝 ?


杨 , 汤亭亭 《 


“ ”
国佬 》 中 将沉默等 同 于 惩 罚 与 诅咒 的 中 国 来 的父亲 ,
始终保持缄默不


“ ”

语 的 杜子 春和毛伊 女勇士 里 无论 我 如何逼迫都 言 不 发 的女孩


, 《 》 

以及严歌苓 的 《 栗色头发》 和郁秀 《 美 国 旅店 》 中 相 似 的 刚到美 国 处于无




这些人物 形 象作 为作 家
“ ”
法交流 的 失语状态 的 我 都是失语描写 的 典型 。 

的某种精神存在 的 替代 ,
游走于 主流文化 的边缘 , 遭受着 身份 的焦虑 。 


受 困 而无力摆脱后 的麻木压抑 , 成为 了 华 人群体集体边缘化 失语现实 的 艺

术再现 种种 失语人 物在 华 人文 学 作 品 中 的 出 现 成为了 个族裔的 历史




。 ,

与现实身 份焦 虑 的 典 型 隐 喻之



身份丧失后 的 失语

华人文学 作 品 中 的 失语往往折 射 出 被压抑 、 遭受种族压迫无处发声 的



边缘身份 困 境 。
福柯在 《 话语 的秩序 》 中 论述 了 话语与权力 的关系 : 话语

作为权利 ,
使 人们 斗 争 的 手段 以及 最终 目 的 , 人获得话语权 即 是赋予 了 

汤亭 亭在作 品 中 通过父

己权利 。 而 失 语 即 意 味 着 权利 的 丧 失 。 《 中 国佬 》 

亲 、 祖父 、 曾 祖父等形 象 , 展示 了 作 为华人为美 国 建设全力 付 出 , 却 无法



得到 应有 的权利 与 身份 从沉默到 失语 的 过程 在 中 国 来 的父亲 





。 《 》

“ ”

中 , 饱读诗 书 , 才华横 溢 的父亲凭借 契纸儿子 的 身 份到 达美 国 , 然而



语 言 的 障碍迫使 他 只 能 靠经 营 洗衣店 为 生 , 丧失了 曾 经体面 的 身份 。 在无



可奈何 的 工作过程 中 ,
因 为少 数族裔 的 身 份 , 还受 到种 族主 义者 的 侮辱 

诈骗 。 吉普赛女人故意 行骗 , 将破衣烂衫送来浆洗 , 又谎称 昂 贵 的 衣服都



 [ 美 苏珊]

S ? 兰瑟 .
虚构 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 叙述声音 M :
[ ]

黄必康 译 ,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 

20 02 ,
: 03 

参见许宝强 袁伟编 语言与翻译 的政治 M 涛 译 北京 中 央编译 出 版社



、 .

[ ]

肖 ,
. : . 200 1 

50


兰 州 大学 博士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研 宂


“ ”

被洗成 了 碎片 , 他们利用 父亲 英语不好 的缺陷 , 杜撰事 实 ,


蒙骗警方 

进行敲诈 

“ ”

父亲在交流语言 上 的 失语 导致 了 他 自 尊 的丧失 以及长久 的沉默 



他常常在 深夜 的梦境里大叫 , 那男 性 咆哮声震撼屋宇 ,


有如 闪 电穿过子


” “ ” “

夜的天空 。 而多 数时候他却 用 沉默不言 惩 罚 我们 , 也惩罚 自 己 。 




几个星 期 甚至 几个月 言不发 沉默远 比诅咒令人感到 恐惧 为了生存





, 。

而忍受屈 辱 的父亲 , 丧失 了 旧有 的 身份归 属 , 也未能寻 获未来 的希望 。 




夕 之夜打 电话给报时 小 姐成为 了 父亲 的 交流方式之 聆听她滴滴答答




地报 出 分 分秒秒 . . . . . .
喜欢 听报时 小妲 的 声 音 , 因 为她 只 是录音 , 而不必 交


谈 。 她 能准确 告 知 现在 的 时刻 , 从不 溜 回 过去 或滑 向 未来 。 把 自 己固定在


” 2
此 时 此刻 。 时 间 匆 匆 流逝 , 但父亲 却 用 沉默表现 了 他被 困在原地 , 无力

回 归 也无 力 向 前 的生存 困 境与 身 份焦 虑 

“ ” “

斯皮瓦克 曾 对于 失语 的 概念予 以 了 说 明 :
即 语言 自 身涵盖着对


于世界以及 自 我意识的范畴 ,
能够表达 自 我的声音 即 意味着对 自 我世 界 的

掌控 以及历史意识的继承 反向 言之 则 说 明世界与意识的 他者化





’ ‘

, : 、

在化 而无声 的 失语状态 即 表 明 了 叙述者 己被某种 力 量所 强制 化遮蔽


, 


檀香山 的曾祖父》 华人劳 工在种植 园极其艰

置于盲 点 中 在 章中 

。 《 ,

苦 的环境 中饱受身体的折磨 , 同 时还必 须承 受 白 人制 定 的 禁言 的精神折




磨 。 每 次被逼 迫加 快干活 的 进度 以 及速度 , 他 内 心 的愤怒都 只 能用 咳 嗽来


“ ”

表达 , 在抑扬顿挫 的 咳嗽声 中 夹杂 着 咒 骂 与诉说 。 这种 失语 充斥 着西




方主流文化压制 下 的华人被禁声被抹杀 的 历史 西方与 东方 的 关系 是




” 4

种权力关系 种支配关系 种不 断变化 的 复杂 的霸权关系 西 方对




一 一

, , 。

于 东 方话语权 的 支配性 成为霸 权关系 的 表 现方式之




少数族裔 身份 的 失落导 致着 失语 的 发生 汤亭亭作 品 女勇 士 




一 一

, 《

“ ”
笛野 曲 节中 作为第 叙述人 的 我 在 上学之初就开始 沉默 



》 , ,

达三年都陷入 自 己 的沉默 ,
只 是在 作 业本 上涂满各种 黑颜 色 , 这些黑 色的


“ 

房子 黑 色的花朵 黑色的太阳 以及 切覆盖着黑色 的场景 成为 我


、 、 , ,

代表 的华人 , 这个少数族裔群体 内 心 自 卑与身份失落的写照 。 沉默的第




年 我在幼儿 园里 同谁都不 说话 我妹妹也沉默 了 三 年 在操场也好


。 , 



吃饭 的 时 候也好 声不吭 别人家 的华人 女孩儿也沉默过 我喜欢沉默


, 。 。 。

美 汤亭亭 中 国 佬 M 锁章 译 南 京 译林 出版社

 [ ]

[ ]

肖 ,
? : . 2000 0 7 : 

南 京 译 林 出 版 社 2000 0 8

 美 汤亭亭 中 国 佬 M
[ ] 肖 锁章 译 .

[ ]


? : . . 

王岳川 后殖 民主 义与 新历 史主义人文论 C 济南 山 东 教育 出 版社

[ ]
. :

1 999 : 5 9 

萨义德 东方学 M 王宇根 译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爱德华 ?

[ ]


? :
? ?
. 1 999 : 3 8 

5 


兰 州 大 学 博士研 究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 ”

羌笛野 曲 节 中 表 现 出 了 教 育 小 说 的特点 作 品 中 作 者通过 第


一 

《 》 ,


的 个体生 活 体验

人称 的 叙事视角 我 表现 出 个群体 的 困 境 并 以孩


, 。


子视角 发现失语背后 的 根本原 因 ,
即 别 的华人女孩也不讲话 ,
我明 白 了


沉默 的 原 因 是 因 为我们 是华人


“ ”

为 了 打破沉默 的 枷 锁 ,
我 的 抗争方式就是对 同 班十二年 的沉默女


孩 采用 了 多 种 看似 荒唐 的 逼迫方式 拽她的头发 扯她 的耳朵 从 


, , , ,

“ ” “ ” “ ” “

始逼迫 你得说话 到不 断放低 要 求 ,


只 说 你好 ,
说你 的 名 字 , 


” “
最后 妥协到 你甚至可 以 说 或 这 然后 我就放你走
‘ ‘


‘ ’



, 

” “ ” “ 

快说吧 , 求求你 了 。 然而无论怎样 , 迎接 我 的 只 有沉默 。 最终 我


难 道 你 看 不 出 来 我 是在 帮 助 你 吗 ?你 就 想 这 样 下 去 吗

哭了  辈子都哑



” “ ”

着吗  作者用 你知道哑意 味着什么 吗 来暗示着沉默 即是 种 




? ? 自

边缘化 的 表征 ,
放弃 了 争取权利 , 对 抗边缘化 与 发 出 边缘声 音 的 控制权 

妥协给主流文化与 意识形态 的专 断性与 普遍化 。 如果你不说话 , 就没有




” “ ” “

个性也没有头脑 , 你 以后靠什么 生活 ? , 难道你就不想 当 啦 啦 队长 



” “

不想做个善于交际 的女人 ? 你不得不 出 去工作 , 而 想当主妇 , 先得有




” 2

人和 你结 婚 … …

如果你不说话 , 你就 只 能是植 物 。 这里所描述都是某种




“ ” “
社会身份 的 象征 ,
啦啦队长 意 味着在学校里 的校 园文化身份 ; 善于交


” “ 


际 的女人 代表着 拥 有话语权 , 可 以 获得独立 的社会女性身份 ; 主妇

则 表示基本 的 家 庭身 份 

“ ”

作 品 中 的 华人形象有着 集体 失语 的现象 , 虽然生活在 西 方世 界 



但是却 受到 东 方文化生活规则 和传统 习 俗 的影响 , 在接 受异质 文化 的 巨大




差异所带来 的深重矛盾 时 ,
他们 在夹缝 中 被撕扯 、 分裂 ,
产生 出 被歧视 下

自 卑的心态 ,
承载着 内 心 的焦灼 与精神 的压抑 。 多 重压 力 下沉默成为 常态 

“ ”

而言 说变得无 比艰难 。 我 的 妹妹经过长久 的沉默 ,


在多 数人能够恢复


声音 的 中 国华人学校中 , 被新来 的 老师要 求背诵 课文 , 她 很害怕 … …




开嘴 发出 的不是喃喃低语 可也不 是正常 的 声音 恐惧像踩细 枝条 样

, , 。 

把她 的 声 音弄得支离破碎 她 的声音听上去好像 个抽泣 的人或快被掐 死





的 人还在 力 图 唱 歌 她 的 少 数族 裔身 份 于长久受 到 的 种族歧视与 性别

。 由 

歧视下 , 已经变成 了 自 卑 的 根源 。 同时 , 由 于 西方主流文 化长期控制 





语 的 强势话语霸权 , 导 致无 论沉默或是 发声 ,
都不再完全属 于个人 的 

M美 ] 汤亭亭 .
女勇 士 M [ ]

李剑波 ,
陆承毅 译 ,

桂林 :
漓 江 出 版社 . 1 99 8 : 1 5 0 

女勇 士 M 李剑波 陆承毅 译 桂林 漓 江 出 版社

 [ 美 汤亭亭


[ ]

, ,
. : . 1 99 8 : 1 64 

美 汤亭亭 女勇 士 M 李剑 波 陆承毅 译 桂林 漓江 出 版社

99 8 5 2
 [ ]

[ ]

, ,
. : . 1 : 1 

52


兰 州 大 学博士研 宄 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由 和选择 , 人们从不 能 到 不 敢大胆 地表现 自 己 , 个性和 身份被外在 的 强势




压制与 内 在缺乏 自 信 这样两种 力 量所遮蔽 。 作 品 中 所有沉默 的形象都与 开


“ ”

篇被禁止 言 说的 无名 姑姑 产生联系 , 灵魂无所 归属 ,


没有任何发 言 的


“ ”

权利 即 消 匿在 环境之 中 。 失语 即 是个体身份的 失去 ,
无法在主流文化


中 获得应有 的 位置 , 身份无处皈依 。
作为华人 , 必 须在两种 文化价值观之

间 寻求平衡 , 而 失语状态无疑是这种 文化冲突 下 身 份焦虑 的极端 体现 



二 文化 夹缝中 的 失语

华人文 学作家 笔 下 的 失 语现象 , 成为表现 华人群体身 份诉求 与 历 史重



塑 的方式 , 有来 自 获取基本生存 身份 的焦灼 , 也有 着探求文化 身份 的 焦虑 



而主 动沉默与 被动 失 语 的 描述都成为 了 华人族裔群体对于 身 份无处 归 属




的控诉 。 他们 承 受着 主 流社会 的 种 族歧视 , 而 女 性群体还要面 临 来 自 族裔


内 部 的 性 别 歧视 。 尽 管 有很 多 人群 已 经越 过 了 基本生存身 份焦虑 的 阶段 

有 了 稳定 的职业 , 可 以讲流利 的英文 , 甚至 已经部分 内 化为 白 人主流社会




的价值取 向 与 思维模式 ,
然而却 无可避免地陷入 了 文化身 份焦虑 的 困 境之


中 。 与 父辈 、 母 辈 间 永难割 断 的血缘关 系 ,
以 及早 已 渗透在 生活里 的 东 方


传统文化 ,
使得 华人群 体无法 完全脱 身 于 复合文化 的 夹缝与 影 响 

在谭恩美 的作品 《 接骨师之女 》 中 ,


露丝 ?
杨在美 国 有 了 稳定 的 职业



与社交圈 和 男 友亚 特 同 居 后 开 始 了 每 年 次的 间歇性失语 八年 以 来

, 。 

”“
每年八月 十二 日 , 露丝 ?
杨就开始失声 , 说不 出 话来 。 每年 八月 十二 

左右是八月 流星雨 的 高潮时期 , 每个小 时都会有成百上千的流星划过天




空 边下坠 边燃烧发光 她并非相信 己 不 能说话跟流星 雨之 间


一 一


… …
。 ,

有什么 关联 但是从童年开始 妈妈就常 常跟她说 流星 意 味着 鬼形所




。 , ,

流星 的 坠落意 味 着 东 方 文化 的

化 流星 正是她的祖母宝姨的真名 ,

失落 , 她在 语 言 上 并 不存在 交流 的 障碍 , 但是她 的 华人族裔身 份 以及 东 方




“ ”

历 史背景 ,
使她产生着 夹缝 中 的边缘感 , 成为文化身份上 的 他者 。 

她 的 失语正暗示着身 处东西 方文化夹缝中 的少数族裔 身份所带给她 的 身




“ ” “ ”

份困境 。 露丝 的 工作 是跟别 人合作 写书 ,


书本大夫 、 鬼写手 ,
即用 文


字 的形式转录作者 的意 思 ,
用 自 我的语言整合别人的 思想 ,
在跟人合作

的书上 露丝 杨 的名字 往往用 很小 的字体标注在主要作者之 后


‘ ’

, , 

从事这

有些情况 下甚至根本就没有 了 她 的 名 字 职业 的主人公作 为主




美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M 张坤 译 上海 上海译文 出 版社


 [ ]

[ ]


. :
. 2006 0 9 : 

接骨师之女 M 上海 上海译文 出 版社

 [ 美 谭恩美

[ ]

张坤 译 ,
. : . 200 6 : 3 8 

53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体 的沉默与 隐形 , 正意 味着她 的边缘化处境 



“ ”

参考萨义德 的理论 ,
华人群体 以 他者 的 身份被置于 西 方 国家主流


“ ” “ ” “ ”
文化之 中 , 以 民族身份 的 级别 而论 , 第三世界 族裔的 出 身 ,


现代西 方 国 家 的 中 心 话语 圈 相 比较 原 本就处于边缘位置 。 这种 固 有 的 、 


恒不变 的 我们 与他们 、 中 心与边缘 的相 互冲 突 、 相互对立的关系 , 迫使华


“ ”

人群体 始至终 只 能游 离于主 流文化 中 心之外 以 种 边缘化 态度在




自 ,

“ ”
客居 的 国 家中生存 作 品 中 露丝 的 失语 不仅指 向 生活层 面 更多 是存


。 ,

在于职业层面 。 她希望 别 人 能够理解她工作 的 本质 价值 ,


称 赞她 的 卓 绝


” “

文笔 以及 慧 眼识金 的 能力 , 可无论多 么 努力 , 这种事从来都未 能如愿 。





有人知道 ,
要 非 常 技 巧 地 把散乱 的 思 绪 转 化成清 新 流 畅 的 散 文 是件 多 么 困

难的事 . . . . . .
等书 出版 以后 , 庆功宴上 , 露丝 只 能静静地坐在后 面 ,
看着客





户 享受大家 的 赞扬 。 她经 常说 自 己 不许认可便可满足 , 但这不 全是实话 。

她在 所 从事 职业 中 处 于 主 体作 者 之 下 的 隐 形身 份 她 的 社会 职业价 值 并 未



得到应有 的认可 , 这也 导 致着 失语 的 发 生 。 这种特殊 的职业身份 , 正是西




“ ” “ ”

方主流声音意 图 消 除 他者 的声音 , 并塑造 他者 刻 板形象 以维持其




控制权 的 隐喻 

少数族裔尤其是第二代及 以后 的群体 , 尽管不存在 公 民 身份 的 困 扰 



然而他们 面对 的 不仅是西 方主 流文化 的 压 制 和排斥 , 还必须面对东 方文化




传统的失落 。 露丝成长于 美国 , 认为 自 己是毫无疑 问 的 美 国 人 , 然而她的

无意识 中 却对 自 我予 以 了 东方 主 义 的 凝视 , 将 西 方世界对华人族裔 的看法




“ ” “ ”

内 质 化 , 在客观存在 的 他者 化之上又进行 了 自 我 他者 化 

福柯在 《 规训 与 惩 罚 》 中 这样 分析过看与 被看 的 矛 盾 对立关系 。 他以



全景 敞视 的 建筑为模型 ,
说明 了 关在其 中 的人不能主动去看 ,
只 能被动 的

被观看 , 成为 受到观察 以及审视的客体 。 露丝 的 处境就如 同 那 个被观看 的



囚徒 , 她 受 到 某种 权利 的 控制 , 但事实而言 , 她本身 即 是构成 了 这种权利



模式 的 负 载客体 她 己经 化的美 国人的价值取 向 对外在 的典型东方





。 内 质 ,

人形象的 自 我进行 审 视 , 由 此产生 了 强烈 的 自 卑感 , 导 致 了 身 份无所 归 属




“ ” “ ”
的焦虑 。 失语 成为露丝在文化和 性别上 的 他者 象征 , 也成为她 

我逃避 的 外 在 掩 盖 。 她开始 习 惯于这样 的 沉默 , 在失声 的那 几天 ,


她不 再

吴奕 锜 陈涵平 寻找 身份 全 球 视野 中 的 新 移 民 文 学 研 究 M 北京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一 一

. . : 

, [ ]

20 1 2 30
: 

接骨师之女 M 张坤 译 上海 上海 译文 出 版社

 [ 美 谭恩美 ]

[ ]


. : . 20 0 6 3 9 : 

法 米歇尔 福柯 规训与 惩 罚 M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 ?

 [ ]

[ ]

, ,
. : 

2003 : 2 26 

54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需要去安慰客户 , 也不用 提醒丈夫亚特任何事情 , 或者操心他 的女儿要注




意各种安全 也不 再 因 为没有 打 电话给母 亲而感到 内 疚


, 。

失语对于 露丝而 言 不 仅 是她身 份焦虑 的 表 现形式 , 她之后 常年定 时选




择 的主动 沉默 即 是 以 无声 的抵抗作 为 种 我身 份追寻 的手段 男 友亚


, 自 。

特也是因 为她 的 失语 以 及离开 ,
才开始 关注她 。 看到她在生活 中 所处 的 中

心地位 ,
失语造成 的 她 的 暂 时 性无声 状态 , 让亚特感到 了 失去她 的 危机 

开始 考虑 他们 之 间 存在 各种 问 题 。 而失语给 了 生活平静 的 空 间 ,
使得 露丝

开始拿起笔 , 面对 自 己 内 心 的情感进行创作 。 通过书 写 在语 言 和 沉默 间 搭




建起 了 座 桥梁 为失语的 我赋 予 了 表达 的途径 书 写 成为 了 对于权威



自 。

颠覆的手段 , 也成为对抗焦虑 , 自 我 身 份追 寻 的有 效方式 。 通过写 作对尘




封 的历 史进行挖掘 , 成为有 内 部建立 自 我认识 , 进而建构身份 的有效途径


之 关于 写作对于 身份焦虑缓和 的 文学性意义在后 文 中 会有专节 的论


述 

在 接骨师之女 中 写作的 另 层 意 义 则 直接指 向 露丝 的 母亲茹 灵所




《 》

面对 的 另

层面 的身份焦虑 。 汉字作为 东 方书 写 的 手段 , 是承载文化 的重



要工具 。 既是 中 国传 统文化哲学 思维与 精髓传承 的 体现 , 又在 东方文 明 的




发展与传播 中 起着重要 的作用 。 但是汉字对 应英语 , 在西方世界 中也 以 




者 的形象予 以呈现 , 成为 了 边缘化 的 表达方式与 弱 势 化 的 语言 载体 。





品 中 母亲从露丝童年开始就要求她练 习 汉字书法 , 她认 为每 个汉字 都包含


种思想 ,

种感觉 ,
有独特 的 意 义和 历 史 ,
但茹灵 口 中 所讲的英语总是

破碎 的 ,
他们 之间 的 沟通始终受到 阻碍 , 也意 味着美 国 人很难理解东方 的

思维模式 , 认为她 的话漏 洞 百 出 。 老 年 的 茹 灵 患 上 了 老年痴呆症 , 她开始





思维混乱 胡言乱语 不单越来越健忘 而且是漫不经心 她嘴里说 


, , , 。

” 2

其实真正想要的是 包装纸 说 信封 其实是要 邮票 





’ ‘ ’ ‘ ’ ’

, , , 。

远的记忆 尚存 , 而新近 的 记忆 却是凌乱 的 



弗洛伊德在 《 精祌 分析学 引 论 ?
新 论 》 中 分析过记忆 的 缺 陷 ,
即 


近 的经验容 易 被遗忘 ,
尤 其 是 致病 或使 病 情 加 重 的 原 因 ,
如未为健忘症所


完全抹杀 至少也有 部分记不起来 从这种近来 的 回 忆 的 整体关系 中

, 。 

他还受到杰 克逊语 言 进化 论和达尔 文进化


其重要 的 细节或消 失 于无形 



“ ”
论思想 的影响 , 将某些失语病 人的 症状定 义为 语言 退化论 ,
即 失语者

美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M 张 坤 译 上 海 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2〇06 8 7


 [ ]

[ ]


. :

: 1 

美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张 坤 译 上 海 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20 0 6 6

 [ ]
M .

[ ]


. :
. : 1 1 

奥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学 论 新论 M 罗 生 译 南 昌 百花洲文艺 出 版社




2 00 9 76
 [ ]

[ ]


. : . : 1 

55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宄 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总是最先失去新近学 习 的且较少使用 的那 部分语言 在美国主流社会




“ ”
中 , 英语是官方语言 , 讲汉语 的 茹灵在语 言上无疑处于 他者 的身份 

“ ”
而语言上 的 他者 困境 进 步 加深 了 她在 主流文化面 前 作 为华人 的


, ,

“ ”
边缘化 他者 地位 

“ ” “ ”
作品 中的 丝带 和 包装纸 意 象代表着 束缚 与 捆绑 ,
象征着茹灵


“ ” “ ” “ ”

在文化与 交流方式上 的 他者 身份 , 相对应的 邮票 与 信封 意象



则代表着 交流与 沟 通 ,
象征 茹 灵 内 心 的 焦虑与渴望 , 期待实现与女儿 以及


所在社会 的有效沟通和 交流 。 面对使用 英语时难 以完整表达 自 我 的变相


“ ”
失语 ,
茹灵 只 能回 归汉字 ,
用 文字记录 了 不 愿 随 时 间 流逝 的 关 于 自 己



母亲宝姨 的故事 , 也 意 味着不愿丢 失传统 的 东 方记忆 。 茹灵在作 中文书



画 的 时候 就 像是换 了 个人 那 时候 的她很平静 果断 有条不紊 


, 。 , , 。

用 汉语写 作时 的 流畅与 平和 , 与她 讲英语 时 的 无措 、 紧张和 失语形成 了 



明 的对 比 , 这 说 明 刻板化沉默华人形 象并 非与 生俱 来 的 , 而是西方主流文


“ ” “

化所塑造 的 , 源 自 对边缘 的 他者 的忽略 、 歧视与 排挤 , 最终造成着 





者 的 身份焦虑 

霍米 ?
巴 巴在 《 他者 的 问 题 》 中指出 , 稳定性 的 追求是后 殖 民 主义现


代性的 个重要特征 而 这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策 略 就 是 对 于 刻 板 化 形 象 的 塑


造 所谓刻 板化形 象 是 种 含糊 的 映 射 绝非仅是受到 歧视或是异化 的


。 ,

虚假替罪 羊形象 而是 种含有 隐 喻或是转 喻 的 文本叙述策 略 含有错位


, , 


或虚构 面 具 对 文 本 予 以 撕裂 的 过程

挑衅 是披着 官方
‘ ’

, 。 

在 多 元文化彼此冲突融合 的 当今社会 ,
叙述的声音总是充满着对抗


“ ” “ ”

性 、 挑战性 , 在这样 的语境条件下 , 华人作家选择 沉默 、


失语 作为


作品 的主题 ,
并对不 同状态的主动 沉默或者被动 失语予 以 多样化 的精确呈

现 、 深入探讨 、 细腻建构 , 所 体现 出 的 是 西 方 主 流 社 会 中 ,
华人群体所遭


受 的 不 同形式 的族裔压迫与 歧视 , 以 及 由 此而导致的 身份失落与 焦虑表


征 。 通过叙述让 长期 沉默 失语 的华 人群体借助 文字 , 道 出 尘封 己久 的 个人


以及整个族 裔群 体 的 历 史记忆与独特经历 , 表达 出 内 在压抑 的 心理感受 

完成对于 华 人群 体身 份焦虑 现 象 的刻 画 。 需要看 到 的 是作 品 中 从沉默到 意



欲打破沉默 、 从失语 到努力 改写失语状态 , 都象征着华人群体对 自 我身份




的 追逐 ,
对西 方文化话语霸权 的挑战和颠覆 

美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M 张 坤 译 上 海 上 海 译 文 出 版 社 2006


 [ ]

[ ]


. : . : 3 8 

陆薇 .
走 向 文化研 究 的美 国 华裔文学 M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200 7 84 [ ]
. : . : 

56


兰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第三节 绝望与 自 杀

身份焦虑 的诸多 表征 中 自 我放弃是所有形式 中最为极端 的 种 




, 。

散族裔作 家 因 其独特 的 跨文化生命体验 , 往往都有 着 比较强烈 的 边缘文化




意识和 身份危机感 。 出 现家 园 信仰 的缺失 ,
以及 无法融入 的生存身份 困 境


抑或不被认可 的 文化身 份失落 , 生 命呈现 出 荒谬性 。 丧失尊严和价值生活


令人痛苦 倍增 , 心灵枯竭和 精神干涸与死亡 已无差 别 。 在面对生命 的残酷



时 无论是 由 于 在 忍 受那 慢 慢耗尽 切 忍耐力 的 悲伤时 失去 了 耐心 


, 、

” “ 


丧的死去 还是 为 避免不被名 誉扫地活着 出 于愤怒 杀勇 敢的死去

了 ,

“ 

死亡 作 为 抗争抑 或逃离 的 手段

, 以 , 求得最后 的尊 严和 解脱 。 边缘人
这个概念是华人 作 家李 玫瑰最 先提 出 的 , 是用 来描 绘华人在美生 活 的 身 份


困 境 。 他们 处于两种 不 同文 化 的 夹缝之 中 , 深受双重甚至于 多 重文化 的 强


烈冲击 , 导致 出 现 了 身 份认 同 上 的 焦虑情 绪 , 成为 了 可此可彼 又即 非此亦

非彼 的 身份认 同 上 的边缘人 

在西方主 流文化面前 ,
华人群体感 受到成为弱 势 的 、 边缘的 他者 的压


力 面对这样 的 生存 困 境 部分人最终无力 抵抗 亦 无法适应 在严重


。 , , ,

的焦虑之下导致人格 的 分裂 、 自 我 的迷失 、 甚至选择的 了 生命的终结 。 




人作家笔下这类 的人物形象 比 比 皆是 , 通过悲剧 的 艺术创造 ,
刻画 出 现实


社会中 , 生活在异域 的族裔群体所遭受 的 内 心 煎熬 , 以及背 负 的无力 言说


的痛苦 , 最终 以极端方式抗拒 身份 的焦虑 , 寻 求生命 的 解脱 与 意 义 。 




学中有许多像 杀 样 的普遍性的主题和 题 旨 它们十分深刻地反映 了 人


自 ,

类对于 自 己 的生存 的 最深远 的 关切 , 以 至于对这些主 题和题 旨 进行历史性





的分析 产生 的 结果也 许会 起人类 的生活和 思想 的重大 改变



引 。

" ”

身份焦虑 的 极端 解脱

美 国 著 名 比较文 学研宄者 弗 ?
约斯特 , 曾 经在其著 作 《 自 杀 :
文学主



题 的诸要素 中 表示 杀以 个事实或者概念的形式 出 现 就像是心


》 : 自 ,

理学 社会学 宗 教和立法 中 的 个有待调 查 的主 题 样 不 了 解 




一 一


、 、

在人类思想行为各个方面所潜存 的 大量涵 义 就不可 能全面地理解某 




”4

自 杀 的主题或题 旨 。 而华人文 学作 家在作 品 中 所塑造 的 自 杀的绝望形象 



德 康德 实用人类学 M 邓 晓芒 译 重庆 重庆 出版社

5 9
 [ ]

[ ]


? : . 1 9 8 7 : 1 

重庆 重庆出 版社

 [ 德 康德]
实用人类学 M 邓 晓芒 译

[ ]


. : . 1 9 8 7 : 1 5 9 

英 乔 艾略特 小 说 的 艺 术 M 张玲 译 北京 社会科 学文献出 版社




999 2 8
 [ ]

[ ]


. : . 1 : 3 

英 乔 艾略特 小 说 的 艺术 M 张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 出 版社

 [ 】


[ ]

, 译 . : . 1 999 : 280 

5 7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正 是表达着 个群体 的绝望 无力 抵抗 巨 大 的 身份认 同 危机 既无力 取得




, 。

基本生存 身份 ,
亦无法获得文化认 同 身份 , 最终 以 极端 的方式获得解脱 

华人作家 白 先勇 在作品 《 芝加哥之死》 、 《 谪仙记》 等中 , 塑造 了 如吴




“ ”

汉魂等较为典型 的 绝望 人物形象 表现 了 类人群 的 归 属缺失与 身 份




困境 。 《 芝加 哥 之死》 中 主人公吴汉魂赴美在 芝加 哥 大学苦读六年 ,


在此

期 间 他抛弃亲情 、 丧失爱情 、 将 自 己 隔离在狭小 闭塞 、 不见天 日 的地下室




中 , 远离社会 间 所有 的 种 种 欢愉 , 终 日 与 书本为伍 , 成 为 所 有 为 了 美 国


梦 而刻苦奋斗 的人群 的代表 在 很 多 赴 美之人 的 眼 中 这个 国 度 都是 




令人憧憬 的理想 世界 , 有着 丰富 的 物质 文 明 和 高度 的精神文 明 。 然而西 方




现实 世 界 的 冷酷撞碎 了 梦境 中 虚幻 的 光环 , 然而 西方现实世 界 的冷酷撞碎


了 梦境 中 虚幻 的 光环 , 来 自 生存 的 压 力 与 文化认 同 的 危机迫切 需 要 缓解 

承继在 血液 中 的 东 方情怀与 不 断冲撞 的 西 方文化 导致出现 了 个个背负




着 家 国 回 忆流浪在美 国 摩天 大楼 间 的 空 荡 灵魂 

作 品 中 吴汉魂初 到 美 国 没有奖学金等 生活来源 只 好租住在 栋二十




层楼的老 旧 公寓 的地下室 中 。 这种 地 下 室 条件 极其 简 陋 , 光线 昏暗 , 潮湿

发霉 ,
往往都是租给 穷 困 潦倒 的 流 浪汉或 者 穷 学生 的 。 即 使住在这样 的环

境里 他还 是要 每 天 额 外 做很 多 工 作 到 中 国 的洗衣店帮 忙送衣服 送 

, , ,

袋却 只 有很少 的两毛半 工 作 天才能赚得三块多 而周末 的 时间还要去




, ,

饭店清洗碗碟 刻 不停地洗 个小时 只 赚 块半 这些零碎 的 工 作 才让




一 一 一

, ,

这个穷 学生面前付清 了 食宿 的 费用 。 基本生存都难 以满足 的 困 窘 导致 了 他




最早 的 身 份焦虑 。
他除了 工作 就是苦读学 习 ,
没有任何 的娱 乐与 社 交 ,



不会得到任何 的 社会认可 , 也导致 了 他身份丧失的开始 。 尽 管之后攻读博


士获得 了 部分奖学金 ,
他辞掉 了 工作 ,
似乎可 以专心于书本 , 然而苦苦盼


望他 回 家 的 母亲 突然病 逝 , 恋人秦 颖芬 与 他通信 三年后 突 然 来信 告 知 已 嫁


为 他人妻 , 如 同 斩 断 了 故 国 旧 园对他最后 的精神支持 

吴汉魂人生 的漂 泊感 以及不 断加深 的 身份焦虑 , 不仅源 于 西 方文化 的



冲击 , 还有与 母体文化的 隔 离也 导致 了 他最终 的 自 我放弃 。 文本中母亲与




恋人 即 是他情感 的 归 属 , 是 作 为 他精 神 寄 托之母 国 文化 的 象 征 。 母亲 的逝

去 与 恋人 的离去 都 隐 喻着他与 传 统母 国 文化关系 的 断裂 。 当 他最终获得博




士 学位时 ,
那 冗长的 毕业典礼 以及黑 色大袍与 博士方帽 , 都 隐 喻着他所经



历 的六年 的 心酸苦读 当 典礼结束 他的美 国 同学都 窝 蜂赶到来 宾席


, ,


上 , 与 父母家人拥抱照相 , 他却孤独地 回 到 了 阴 暗的地下室 。 他的 内 心

没有 了 任何 的期待 ,
因 为早 已没有 了 等待 他 团 聚 的家人 。 终于 拿到 学 位后

58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宂 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的吴汉魂 在 他那 间 局 促 的 房 间 中 , 从 来没有这样 闲 散地静坐过 。 平时太


忙 了 旦 不必做任何事 不要盘算着任何计划 吴汉魂坐 在椅垫磨得



… …

, ,


发亮 的 沙 发里 十分别捏 十分不习惯 他置身 于 芝加 哥这座 美 国 大 都


, , 。

市多年 ,
拿到 了 象征着 实现美 国 梦证书 的 博士学位 , 与 西方文 明 直接接触 

然而精神 上 的 隔膜始终存在 

对待 中 西方双重文化 吴汉魂 贯 的立场是保持既接受又疏离 的态




度 , 导致最终文化身 份失位 的焦 虑状态 。 伫立在繁华热 闹 的十字路 口 ,





却茫然无助 , 不知 应该走 向 何方 。 在这个 巨大的城市 ,
他没有 了 可 以立足


的寸土之地 。
同时 , 他也不想 回 到故乡 台北 , 可他也不想再 回 到充斥着潮


湿 的 发霉 气味 的 克拉克街道二 十层 公寓 的 幽 暗地下 室去 ,
不想见到那个陪

伴 了 他多 年 的满是腐尸 幽灵 的 四 个书架 。 长久单调 的读书生活 , 使他脱离



于社会生 活 ,
无法融入西 方 的文化 , 在精神痛苦 中 挣扎 , 而 旧 有信仰 的破


灭导致 了 他精神 支撑 的 崩 塌 ,
他无力 回 归 , 也无法 向 前 , 在文化身份的抉


择中迷失 了 自 我 , 对待两种文 明 都让其失去 了 最终 的身份认 同 感 。 他感到


“ ” “

阵黎 明 前揣惴不安 的焦虑 迷失的 他如 同行走在黑暗里 黑暗又浓




, ,

又厚 夜空伸 下千千万万 之黏软 的 触手 从四周抱卷过来 吴汉魂 步步




, , ,

向 黑 暗 的 粘稠投 身 而去
… …

窝 在 他心 中 那股焦虑 , 像千 万 只 蛾子在 啃着他




” “
的肺腑 … …

夜太长 了 , 长得令人心跳息 喘 。 最后 他看清 了 芝加哥是个




” 


坟墓 把成千上万 的 活人与 死人都关在其 中 同颓败 同腐烂
一 一

, , , 。

吴汉魂最终 的 投湖 自 杀 , 是 他作 为 处在 文化边缘人 的认 同 困 惑 中 导致


了 最终严重 的 身 份焦虑 ,
他丧失 了 原本的家园归属 , 也未能建构新的价值

身份 , 因 为长久 的 埋头苦 学 ,
完全孤立 于 主流 的 社会环境 中 ,
无论从 内 心

归 属 抑或职业认 同 都无 从获取 , 最终心理 防线崩 溃 ,


以 绝望 的 自 杀获取最


终的解脱 。 他用 自 己 的 毁灭死亡 加速 了 芝加 哥 的 腐蚀 ,
完成 了 自 己的 坚守 

白 先勇 在这部作 品 中经 由 吴汉魂朗读 了 艾 略特 的 《 荒原 》 具有深刻 的





指向意义 。 四 月 是最残酷 的季节 , 使死寂 的 土地爆放 出 丁 香 ,
掺杂着记

忆与欲念 , 以春雨 撩拨那 萎顿 的 树根 。 冬天替我们保温 , 把大地盖 上 一




” 

令人忘忧 的 白 雪 … …

艾 略特作 为著 名 的现代派诗人 ,
其代表作 《 荒原 》 集中体现 了 人们面


对现代文 明 时濒 临 崩 溃 的 困 境 ,
以 及精神 极度空虚 的生存状态 。 白 先 勇 

林润主编 华人 的美 国 梦 美 国华文文 学选读 M 天津 南开 大学 出 版社


. : . : . 200 7 : 92 

[ ]

林涧主编 华人 的美 国 梦 美 国 华文文学选读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 版社



. :
. : . 20 0 7 : 99 -
1 0 0 

[ ]

林涧主编 华人 的美 国 梦 美 国 华文文学选读 M 天津 南开大学 出 版社


. :

. : . 200 7 : 9 1 

59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 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这段诗 句 置于 吴汉魂母 亲逝世 的 情境 中 ,


充满预设性 的 吊 诡意味 : 四月 应


该 是春意 盎然充 满生 机 的 季节 ,
诗人却 认 为大地充 满着死亡气 息 。 《 荒原 

正 是代 表着 吴 汉 魂 内 心 开 始 了 死亡 , 看似鲜活 的生 命 内 里 却 已是绝望 的 荒


原 。 而 最终作 者将 李 尔 王 的 最后 独 白 作 为 了 主 人 公 的离 世之 言 : 生命是



痴人编 成 的 故 事 充满 了 声音与愤怒 里面却 是虚无 片 将主人公




, , 。

心 多 年所压抑 的 孤独绝望 ,
虚无恐惧充分表现 出 来 , 用 这种 荒诞展示 了 对


于 身份焦虑 的无情 自 嘲 

白 先勇 笔 下 的人 物具有精神 气质 上 的 内 在联系 性 。 《 谪仙记》 中 的主



人公李彤和 《 芝加 哥之死 》 中 的 吴汉魂有 着 相 似 的 精 神 内 涵 以及家 世背景 



都属 于 离 过迁 台 再赴美 的 代人 身 份认 同 的 双层 隔 离特 点 加 剧 了 他们 的


漂泊感 以及身份失落 的焦虑感 。 在 《 谪仙记》 中 ,


讲述了李彤 、 慧芬 、 

嘉行 、 雷芷苓 四 位美丽 的 中 国 女子 , 从妙龄年华赴美学 习 , 之后落定美 国




“ ”

的生活故事 。 谪仙 字面意 思 是被贬谪 的 仙 人 。


常常暗指蛰居世间才学


优异 的人 , 含有怀才不遇 的 悲 叹情怀 。
作 品借此题 目 暗喻 了 主人公李彤如

同坠落凡 间 的仙 女 ,
到达 了 本不属 于她的世界 ,
无法 回 归 属 于 她 的 天 上 殿


堂 在这个现实世界 中 也无法获得 身份 的 归 属 她生命最终 的 陨 落成为


, ,

种必然 。 而 台 湾太平 轮事 故 中 她父母 的双双离世 , 与 《 芝加 哥 之死 》 中 吴




汉魂母亲 的离世 样 暗示 了 她作 为精神 支撑 的 故 国 文化 的 失落 掩藏在


, 。

她依 旧 风光 的平 静生活之下 那 家破人亡 的 创 伤 , 也 象征 着她生活在 异 乡 不




为人 了 解 的边缘人 的 困 境 , 暗示着 身 份失落 中 渐进式 的 灵魂毁灭 , 成为她


身份焦虑而最终独 自 漫游欧洲 时 自 沉于威尼斯河 的 开始 。
她在 四姐妹 中被


“ ”
称为 中 国 隐喻着这样 个性格倔 强而独立 的 女子 永远也不 能变成


, ,

“ ”

美国 的身份 

在这部整 部 作 品 中 作者 未采用 如 芝加 哥 之死 》 中 第 人称 的叙事




, 《

手法 , 而是 以 叙述人 陈 寅第 三人称 的客观视角 对人物进行 刻 画 ,


没有 内 心

活动 的 描 写 与全知剖 析 , 但 是依 旧 可 以 从 观 察视 角 下 捕 捉 到 李 彤 不 断 发 展


的 身份焦虑 。 叙述者通过妻子 的 眼 睛 , 描 述初到 美 国 的 李彤充 满着生命怒


放的力量 , 连那些美 国 的富家女都让她压倒 了 . . . . . .


李彤的衣服多而别


致 在学 校晃来晃 去 着实惹 有 些美 国 人看 见她 身穿着气派的丝


. . . . . .
, 目 。

绸缎面 , 问 她是不 是 中 国 的 王室 公主 。 她成 了 威士礼 ( 麻省 威士礼 女子大




” “
的名人 被选为 五月 皇后 而第 次亲 眼所见 的本人 着 实美得



’ 一

) , 。

惊人 像 轮 骤从海 里 跳 出 来 的 太 阳 周身 道道 的 光芒都是扎得人 眼睛


一 一

, ,

林涧主编 华人 的美 国 梦 美 华文文 学选读 M 天津 南开大学 版社


. :
国 [ ]
. :
出 . 20 0 7 : 1 0 0 

60


兰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生 学 位论文 当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发疼 的 李彤身材十分高挑 五官轮廓都异常飞扬 显突 双炯炯 露光 的




。 , ,


眼睛 闪 便把人罩住 了 初到美 国 的 李彤是个尽 享父母 宠 爱 并且物 质



, 。

充裕 的 闪 耀女孩 , 经历 了 父母离世导致的 巨大 内 心创伤 ,


她得知消 息后在


住进 了 医 院 长达 个多 月 期间她不吃不喝 医生 只 好强制 性给她输盐


, , ,

水 、 葡萄糖 , 出 院后 的李彤沉默 了 很久 , 尽管到毕业的时候 ,


她 已经看似


恢复 了 曾 经谈笑风生 的 样貌 , 然而却 明 显感觉到她不如从前那般招人喜 爱


了 。 这段岁 月 尽管十 分艰难 ,


但是并未完全 导致她 的精 神 失落 , 对于 以父


母为代表的 故国 眷恋 的 失落只 是她身份焦虑的开始 , 但却 并非是最终将她


推 向 绝境 的 根本原 因 

她在异 国 的生活不 断努力 找寻 己 的精神 依托与 身 份归属 直在与




自 ,

命运抗争 ,
可 最终还是悲 剧般 的 发展到 了 神 经质 的 固 执境地 。 李彤说邓


是个跑 马 专家 十押 九 中 可是李彤偏偏不 随他所愿 坚持要 己选


, 。 , 自 

而不选那个可 能会获胜 的 马 匹 。 她始终希望掌控 自 己生活 ,


用 冒 险 的方式


对权威进行挑战 。 尽管作 品 中所描写 现在 的 薪水涨高 , 她升成 了 服装设




” “ ”
计部 门 的 副 主任 反正她 个月 赚 千多 可 以 看 出 李 彤 的 经 济收入
一 一

、 

物质 生活并不匮 乏 , 不存在基本生存身份 的焦虑 问 题 ,


但是却 从字里 行 间



投射 出 她精 神家 园 的 荒芜 以及文化 身份 的焦 虑和 缺 失 。 纸醉金迷 、 夜夜


” “
笙歌 并不 能让她获得稳定 的 身份 归 属 感 在 次 聚会 中 李彤半仰着


, ,

面 头 却 差不多歪跌到右肩 上来 了 她那 袭绛红 的 长裙 差 不 多 拖跌


. . . . . .
, ,


到地上 颜色陈暗 地褪 了 色 的 旧 绒毯似 的

在灯光下 好像裹 着 


, , , 。

圈散尽现实生活 中 真实 的李彤 内 心无 比 的 空虚 ,
早 已 是苦撑 的生命状态 

用 喧 闹 的 人群抵挡 内 心 的孤独绝望 。 而 朋 友们对 于 这样 的 悲 剧 归 因 却 只 能




落在李彤 人独 跑去 欧洲 作 为遮掩 认为她如 果是 留在 纽约 和 大家混


自 , ,

“ ” 5
在 起打打牌 也许就没有工夫去选择 杀了 作者描 写 没有工夫 



自 。

句 话却 蕴含着深深 的无奈 离开 了 最后 丝朋 友给予的 身 份依托 在又


一 

。 ,

个陌生 国 度 中彻底丢失 了 自 我身份的认同意义 ,


死亡成 为 了 她离开故土家


园 后 长久 身份焦 虑最终 的解脱 

李彤 杀之后 好友黄慧 芬 注 主要叙述者陈 寅 的妻子 向 




自 , ( : )

个心性高 强的人 轻易 不肯在人前 失态 即 使跟我在 起 心里不如意


, , , 

美 白先勇 纽约 客 M 桂林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 0 0 5 07

. ? : . 1 : 

[ ] [ ]

桂林 广西师范

 [
美 ]
白 先勇 . 纽约客 M [ ]
. :
大学 出版社 . 20 1 0 : 06 

纽约客 M 桂林 广 西师范 大学 出版社


 [ 美 白先勇

[ ]
. : . 20 1 0 : 1 6 

 [ 美 白先勇

. 纽约客 M [ ]

桂林 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 20 1 0 : 23 

美 白 先勇 纽约客 M 桂林 广西 师范 大学 出 版社

2 0 0 2 9
 [ ]

[ ]
. : .
1 : 

6 


兰 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 “ ”
也不愿露于形色 、 却 这样 灰 白 这 样 憔 悴 ;

向 冷静 的 我 ( 陈寅 

“ ”
厉 声对妻子 喊 叫 , 有着 按捺不 住 的烦 躁 ; 张嘉行与雷芷苓在牌桌上前

所未有 的 疯狂 下 注 ,
不停 喊 叫 , 所有 的人都纷纷失态 ,
难以 自 控 。 李彤的

自 杀 , 让他们 感受到 失去朋 友 的 悲 伤 同 时 , 也触碰到 他们 内 心 都始 终存在




的 边缘人 的 焦虑 与 伤痛 , 他们 都是活在异 域 ,
无家可 归 的 孩子 ,
都是身 份


“ ”
失落 的 纽约客 而已 

白 先勇 作 品 中人物 的 内 在 关联性 , 表 明 人物都不仅仅 只 有个体存在 的



意义 而是代表着 个群体 他常 常在 部作 品 中将某 人物设为主人公


一 一 一


。 

辅 以其 他次要人物形象 而另 部作 品 中 角 色互换 但人物群体并未发生




, ,

改变 , 因此 ,
所有人物在精神 气质 上始终存在必然 的相 似性 , 而作 者也将


本我渗透 于其 中 化身为 个叙述者 共 同 体现华人面对 身 份 的 无所 适从


, ,

后 的悲凉心境 

因 此李彤和 吴汉魂 的 悲 剧 都不 是个体性 的 , 而是集体性 的 , 他们都丧




失 了 继续活下去 的精神 依托 曾 经 的理想 世界最终 片荒芜 在现实 的社


, ,

会 中 也缺 乏情 的 温暖与 爱 的满 足 ,
期待 中 的 梦幻光 芒最终 消 失在茫茫 的 黑


暗里 , 把他们推 向 了 死亡 的绝境 。 加缪 曾 经这样描述 : 整个世界如果丧




失 了 幻想 以及光 明 , 人就容 易 落入 陌路 的 境地 ,
成为没有 寄托与依靠 的飘

荡者 ,
因 为他对 于 离 别 了 的 故 国 的 记忆遭 到 了 剥夺 , 同 时又丧 失 了 对于未


” 2

来 的全部期待 。 这些去 国 的华人群体 ,


在 实现美 国 梦 的 过程 中 ,
又无力

完全割舍 旧 国 文化的牵绊 , 寄希望 能够在文化融合 中 实现新 的精神落脚 



却 成为 了 乌 托邦般 的幻 梦 。 始终面 临着无法归 属 亦 无力 回 归 的 困 境 , 无论



是对于 中 国 还是美 国 , 他们都变成 了 边缘的 陌生人 , 没有身 份 的 归 属 , 



所依托地流浪 , 最终甚至 陷入绝望 , 选择 了 极端 的 死亡 



“ ”
二 边缘人 的 自 我 放弃

白 先 勇 作 品 中 的 此类人物形象是 比较典型 的 , 而 其他华 人作家 笔 下 的



人物 , 面对 身 份 的 缺失与 无法化解 的焦虑 , 也选择 了 同样 极端 的 应对方 式 



而这 系 列承受着 内 心 煎熬 的 华人形象 不 免让人联想到 田 纳西 威廉姆






斯在其 同 类作 品 中 的 观念表达 :
更多 的时候 , 人们 被封 闭 在 自 己 的情感


空间里 因 此也愿意成为野蛮暴力 的受害 者 当本我 肉体 精神和欲


一 一

, 。 、

望 无法平息 内 心 的 骚动时 只 有死亡才 能使之落幕 只 有殉难才 能使




一 一

, ,

美 白先勇 纽约客 M 桂 林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20 0 33

 [ ]

[ ]
. : . 1 : 

法 阿尔贝 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 M 杜小真 译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 ? ? ?

 [ ]

[ ]



: . 1 9 8 7 : 06 

62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人获得救赎 邝丽莎在作 品 上海女孩 中 作者 以 真 实 的 历 史作 为背景

。 《 》 

再 现 了 华人群体在特殊社会政 治 环境 下 所 面 临 的 身 份 困 境 。 历 史在作 品 中


“ ”
成为表现人物价值 的 陪衬 ,
用 个人价值抵抗历 史 的重压 , 反映 出特定


史实背景下 个人选择 的 无奈 

二 战后 由 于 中 美两 国关系分属于不 同 的 阵营 , 两 国政治关系开始陷入

僵局 。 作 品 描 写在排华法案废止七年后 ,
美 国 政府 通过 了 新 的法律 , 全国

实行紧急状态 ,
开始调查华人的 移 民 身 份 , 窃 听华人 的 地方组织 ,
并要求


各个地方组织 从中 华公所到 中 国青年俱 乐部 , 在二十 四小 时 内 交出 会员



名单 。 很 多 邻居 都惊 恐万状 ,
因 为他们 知道 ,
自 己 的 名 字在 政府列 出 的 40

个团体的会员 名单中 至少会出现 次 人人过着担惊 受怕 的 生活 




, 。 ,

铺老板的表 哥 住在 旧金 山 ,
他不想被抓起来 ,
干脆 自 杀了 。 他什么 错事


” 2


也没做啊 !

在这样 的 背景 下 , 坦 白 运动 开始进 一

步升级 , 主人公 山 姆

家被逼迫

坦 白 冒 籍入境的 假身份 并且还必须供 出 所知道 的每 个非法入境 的 朋




友 、 亲戚和邻居 。 政府 诱导 他签署坦 白 文件 , 又逼迫 他 否 则 就将他驱逐 出




境 离开他 的女儿 他的家人 我为 谋生背井离 乡 姆说 他的


‘ ’

, , 。 了 , 山 , 

声音听上去那 么 遥远 她 的 眼睛凝视着绝望 的 黑 暗 我来美 国 是为 了 给




, ,

”3

自 己 找机会 我尽 最大的努力 我不 想被驱逐 回 中 国 进退两难 的 山


。 了 。 。 

姆面对 着 无 力 改变 的 身 份 处境 以 及深深 的 焦 虑 , 为 了 保护 家人和 周 边 的 朋



友免遭政府 的 继 续逼 问 , 绝望 的 山 姆最终选择 了 自 杀 ,
将这个 离 散族群 在


异 国 他乡 的身份的焦虑 以及对身份 自 始至终都无法定位 的悲剧命运演绎


到了制高点 。 社 区 己经发生 了 太多 自 杀 的惨剧 , 但山姆的死 , 似乎又往




” 4
这无尽苦 难 和 悲 伤 的 人海 里 撒 了 粒盐 可 以看出 杀 的文学表征 己经



不 是单个个体 的 极端选择 而 是绝望 在 个群体里 蔓延 的 表现


, 

相 比之下 ,
简单归纳 山姆的 自 杀 是源 于 种 族歧视与 不 公平 的 历 史政 治

法案 的 身份焦虑 ,
吴汉魂和李彤 的 自 杀 都是源于 文化夹缝 中 身份 的 无从 归

属 , 他们 的相 同 点都属 于移 民至美 国 的 身份 , 然而并非 移居美 国 的 个体才




有着这种 无力 释怀 的 身 份 困 境 ,
伍慧明在作品 《 骨 》 中 , 描写 了 安娜这样


个 出 生 并成长于美 国 的 女子 却 也遭受 着不 易 为人 察觉 的 身份焦虑 


, ,

终导致 了 她选择终结生命作 为解脱 的 极端方式 。 在作 品 中 ,


安娜的 自 杀贯

W Me m o M N ewYo

i l l i a m sT e n n e s s ee . i r
\ \
.  r k r Dou b l ed a
y ,
1 9 7 5 : 1 03 -

1 0 6 

上海女孩 M 谢春波 译

 美 邝丽莎
[ ]

[ ]



北京 :
京华出 版社 . 20 1 0 : 2 2 7 

 美 U丽莎 上海女孩 M 谢春波 译 北京 京华出版社


[ 】
/ ?

[ ]


? : . 20 1 0 : 2 7 1 

上海女孩 M 谢春波 译

 美

丽莎 ]

[ ]



北京 :
京华出 版社 . 20 1 0 : 2 74 

63




兰州 大 学 博 士 研 宄 生 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穿 了 全文 她 出 生在美 国 的唐人街 这样 个位于美 国 却 又 连接 着 




。 ,


国 的 地方 。 唐人街所呈现 出 的 样 子 :
都是些缓慢移动 的景色 , 那看似令


人感到 奇 怪 的 色 彩 的 组合 , 狭 窄 的 小街道 , 这就是游客们 眼里所能看 到 的

场景 … …

但我明 白 , 在游客眼里 的唐人街 , 无论是怎样 ,


又无论是否 感 到


无比的亲切 可在我们 的 心 中 却 有着 完全不 同 的 故事 隐 喻着 生 于美




, , 。

国长于美 国 的安娜 , 尽管毫无 疑 问 的 是美 国 人 的 身 份 ,


但是她 的 内 在精神


却 始终有着不为人所理解 的精 神 困 境 ,
身 份焦 虑 

明 线 中 安娜 的痛苦甚至最终 的 自 杀来 自 于 对于感情 的无能 为力 , 深层




而言 则是源于对于 自 身 身份追 逐 的 失落导致 的焦虑 状态 , 使其最终崩 溃 



我觉 得她是我和 尼 娜 的 混合物

在家里 她是老二 , 是夹在 中 间 的 女 儿 。 。

在这个家里是这样

像 是被卡住 动弹不得 甚至在


她总 是觉得 自 己 了 , 。 ,

整个唐人街也 是这样 。 安娜是中 间 的女儿 ,


她感到像陷入 了 所有麻烦之

安娜在家 中 的 排 行 象征 着她 的 社会 身 份处境 姐姐 莱拉是 与 安 娜


” 3

中 。 , 

老三尼娜 同 母异父 ,
代表着 和 中 国 传统文化更深层 的 勾 连 , 而尼娜则代表


着脱离 了 唐人街 , 更为融入西 方文化 的华人们 。 她 曾经 说过 自 己和大姐莱


拉的差别在于 莱拉长久和 唐 人街 的父母生活在 起 习 惯了 用 他们 旧有


, ,

的方式对待生活与 各种 事情 , 也 习 惯用 他们 的方式 只 是默默等待 , 而父母



亲其实早 已不 了 解走 出 唐人街 的 女 儿过起 了 怎 样 的 生活 , 也不愿意走 出这



个狭 窄 的 生活圈 去 融入 女儿们 全新 的 生活 。
莱拉就这样 默默生活在 父母熟


悉的世界里 , 而父母 却 没有 丝毫 的 改变 。 意 味着尼娜 己经不再属 于唐人街


的世界 。 而安娜 , 这个排行第 二 的 女 儿就 被 困 在 了 中 间 的 位置 , 即 困在了

东 西方文化 的 夹缝之 间 

“ ”

随着她与 奥斯瓦尔 多恋情 的发展 , 从 想 与奥斯瓦尔 多 见面 的不可




“ ”

抑制 , 慢慢升级 到 不顾家人 的反对与 奥斯瓦尔 多 私奔 , 这种 对于 奥斯




瓦尔 多 的追求与 渴望 , 事实 是表达 内 心对 于 离开 唐 人街 ,
融入西 方主 流社


会的 向往 。 随着冲 突 的不断激化 , 她和父亲利 昂 发生 了 争执 , 甚至还打 了

他 , 最后毫不顾及母亲歇斯底里 的 撕喊 , 冲出 了家门 , 与 奥斯瓦尔 多开车




飞 快地消 失在 夜幕里 。 她渴望 逃离 的 并不 是她 的家人 , 而是唐人街对 她 的

束缚 , 她在 这里找不到 属 于她的 身份归属 。 她从小跟 随父母在唐人街长大 



受到 了 中 国 传统文化很深 的影 响 , 尤其非 常孝 顺懂 事 ,
对父亲利 昂 有 着 很

美 伍慧 明 骨 M 陆薇 译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

 [ ]

[ ]


. : . 2 0 1 1 : 72 

美 伍慧 明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

 [ ]

骨 [
M ]

陆薇 译 ,
. : . 20 1 1 : 62 

美 伍慧 明 骨 陆薇 译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

 [ ]


M ]


. :
. 20 1 1 : 6 5 

64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宂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深的 依恋 感情 每 次利 昂 出 海 童 年 的 安娜都会连续哭很 多 天 情绪十


。 , ,

分低落 并且非常 的 固执 天天期 盼着 他 的 归来 当利 昂 由 于 失业情绪




, , 。

沮丧时 安娜也会陷 入 样 的情绪 而 如 果利 昂 由 于某件事情或某项计划




, ,

而高兴 ,
情绪高涨 的 时候 ,
安 娜又 同 样地沉醉在 当 中 了 。 可见那时 的安娜


与利 昂有着很深 的感情和彼此依赖 

当面对 中 西文化 的冲突 ,


安 娜所受到 的 中 国 传统文化 中 内 敛规范 的影


响与 美国 社会 的 自 由 张扬 , 实现 自 我价值 的 文化取 向 发生 了 冲突 ,
使 她在


文化 的博弈 中 苦苦挣扎 ,
失去 了 平衡 , 这个过程使她 内 心 经历着痛苦 的折


磨 安娜 以 为 与 奥斯 瓦尔 多 在 起就可 以 融入西 方社会 找到属于她 内心


。 ,

向 往的身份 , 然而她却 对大姐莱拉说 :


离开唐人街 , 她从来没有感到真


正的舒心过 即 使和 男 友奥 斯瓦尔 多 以及他的 大群朋 友在 起 她 从未


一 一

。 。

”
感到有真 正 的 融入感 她依 旧 无法走 出 唐人街 真正 融入到唐 人街 以 外


, ,

“ ” “ ”
那个所谓 理想 的 世界里 去 , 始终感觉 自 己 是个奇怪 的 边缘人 、 局外人 

在长久 的 边缘身 份 的挣扎与 徘徊 中 , 安娜 的 焦 虑 也 在 不 断地升级 ,


最终精


神崩 溃 , 选择 了 自 杀 




通过文本细读 , 不难 发现华 人群 体始 终挣 扎在 居 民 身份和 文化 身 份 的



双重焦虑 之 中 。 作 品 中 对于 生存层面焦虑 的表征 ,


多 是 由 于 内 在压抑 , 


在压制 下 的 沉默 失语 而 当 文化身 份焦虑进 步 的侵蚀 则 出 现 了 疯癫

、 , , 

出 走 、 自 杀等 更为极端化 的 呈现方 式 ,
反映出 了 身 份焦虑对于这个离 散族


“ ”
裔群体 的 内 在困扰与深刻影响 , 不仅形成 了 沉默 的 中 国 人 的 群体形象 

也反映 出 身份焦 虑所触发 的 深层 的 身份认 同 危机与 建构 困 境 。 华 乍 家的



作 品 中 对于焦虑 的 书写 正 是作家本身 意 图或者外 部环境影响 下 的 思 考表




述 , 而作为研究者探讨华人文学作 品 中 , 自 发描 写 却 非常相 似 的 焦虑 表达

方式 , 正 是希 图 指 向找 寻焦虑缘起 , 以及如何解决身份 困境 的主要 问 题 



美 伍慧 明 骨 M 陆薇 译 长春 吉林出 版集 团 有 限 贵任公司


. . : . 20 1 1 : 204 

[ ] [ ,

65


兰 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 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第 三章 身份焦虑 的 历 史成 因 与 现实 困 境

“ ” “

在 历 史上 美 国 华人 的 身 份被不 断颠覆 并重 新 定义 ,
从 东方人 到 


“ ”
这种不稳定

国 佬 再到 华裔美 国人 , 中 国 人 的身份标签不 断变化着 ,


性加 剧 着 身份 的 焦虑 ,
甚至缺失 。 随着传统规范 的 削弱 , 移 民流动 加速 以

及 自 我意识的 日 益凸显 , 这

问 题于今甚至更为突 出 。
作家赵健秀 曾 感叹 

“ ”

现在 的 亚 裔美 国 人 处在 自 我蔑视 、 自 我否 定 以及 瓦解 四 散 的 状态 之中 

种 族 歧视者通过各种 手段鼓励华人或者 日 裔美 国 人相信 自 身文化身份的




“ ” “

残缺性 , 不 是亚洲人就是美 国 人 , 或者两 者都是 。 利用 不 是 就是 的 神



 /

的 蒙 昧 概念 使 得 亚 裔 美 国 人处 于 既非 亚 洲 人又非 美 国

话 以 及双重 身份 

“ ”

人 , 亦非 亚美混血 儿 的 身份夹缝之 中 。 在努力 表征 自 身 的文化身份时 



又在抑制 其 中 的 自 卑感 


最基本 的 含 义是指个体在 社会 中 所处于 并拥 有 的 位置

身份 , 广义


而 言 则 指个人在 他人评判体系 中 的价值和重要性 , 以及对于 他人 的 影响

力 。 因 为这种定位不是主体 自 身所能决定或实现 , 而 是被 动 接 受 的 状态 

这种 不可控 与 不 稳 定 性成为诱发身份焦虑 的 原 发性成 因 。 当 人们跨 出 国



门 , 置身于异域国度 , 所见所感往往会遭受来 自 各方面 的冲击 。 在全新 的



国度 ,
多数人 旧 有 的可 以认定身份 的人 际关系 网络丧失 ,
作 为独立生 活 的


个体 , 没有 了 群体关系 的证 明 与支持 。 人们在 国 内 所熟悉 的许多 情况不



复存在 , 受到扭 曲 ,
或被 陌生 的情况取代 了 。 组织和 利 用 空 间 的 陌生模式


人处在 陌生 的 环

就是具体 的 信号 陌生 的信号成为文化冲击 的诱 因 

‘ ’ 1

, 。

境中 ,
被全新 的 生存模式 、 文化生 态 、 政治 体制 等 所包 围 , 新 旧 观念彼此

冲击磨合 , 打破人们 旧 有 的稳定状态 , 包括 思想状态 、 思维状态 、 身 体状




态 、 精 神状态等 多 个方面 。 大到 政治 体制 差 异 , 小 到 基本生 活用 品 的 购置 

无不是对于生活 的 另 种 适应与 体验



作为移居 的华人群体 ,
无论租 房 、 求学 、 打工 、 考驾照 、 买车 、 去医


院看病 、 去 银行 申 请 信 用 卡或贷 款 等等 ,
几乎任何 地方都 会被 问 到 什么


便左 右 了 其生存意 识和




身份 ? 不 同 的 身份有不 同 的待遇 。 有无 身份
生 存状 况 。 而 能够说 明 身份 的似乎 只 有各种 纸质 文件 。 护照 、 F l 、 J l 、 H 1 B 

B 1 等多种类型 的签证 、 驾照 、 社会 安 全 号 码等 这些仅仅 印 有照 片 、 出 



美 爱德华 霍尔 无声 的语言 M 何道宽 译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 0 3 3
 [ 】

[ ]


. : . 1 : 1 

66


兰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研 究


日 期 、 旧 居 国 等基本信 息 的 卡片 , 他们 以 具 象 的 模式 成为抽 象 身 份 的 依托 

“ ”
当然 所谓 证件 只 是 个表征 更内 在地问 题是如何证明 自 己 如何


, , ,

确定个人 的 价值 、 地位 , 如何界定 自 己 的 身份 , 成为 困 扰很 多 华人 的边缘




“ 

情结 。 伍慧明在作品 《 骨》 中 曾 言 :
在这个 国 家里 ,
身 份证件 比血还 贵 。

抛开单 纯 因 为环境变化 导 致 的 身 份缺 失 与 焦 虑形 成 还 需 要 考虑 美 国 作 为


移 民 国 家 的特殊性 。 关于众多 变化 着 的 身份标签 ,


美 国 华人文学作家始终


积极关注 ,
并参与建构 

人们 为 了 在 陌生 的环境 中 尽快适应 , 获得更好 的稳定 感 ,


往往需要付


出 比 以 往 的 己适生活更多 的精力与体力 , 同时 , 出 于对 自 身 的 保护 , 感知


“ 

系 统也变得敏锐 。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 引 论中 曾 用 对于危险的 预期心

解析焦虑 的 产生源 之 有 了 这预期 心 不但知 觉会 比较敏


( read i ne s s ) , ,

锐 , 而且筋 肉 也会 比较紧张 。 这种 预期 准 备心理 , 显然有利于生存 , 否则



也许会产 生严重 的 后 果 而 随着预期准备心理之后 方面就是筋 肉 的活




。 ,

” 2
方面便是我们 所谓 的焦虑不 安 的 恐惧感觉

动 另


身份焦虑 的具体成 因 复杂且相 互交织 ,


尤 其 对 于 移 民 族 群 剪为 突 出 

涉及历 史变革 、 文化冲 突 、 语言差异 、 现实困境 、 情感归属 等诸多 因素 



这 切在美 国 华人文学 中 都有着多 样 而丰 富 的表现 通过梳理美华 文学 中




有关身份焦虑 的种种表征 ,
从而分 析 带 身 份焦 虑 问 题 形成背后 的 原 因 ,


能更充分 更深入地解读美华文学 贴近 代代华人群体 的 心 路历程 




、 , ,

全面地评 价美华 文 学 写 作 的深层含 义 



第 一

节 无尽的创伤 一 一

社会历 史根源

不公平 的社会历 史环境是身份焦虑产生 的重要原 因 之 华人文学作




“ ” “ ”

家往往 以 新写实 或者 新历史主义 的视角 , 通过对于 自 我个 体记忆




以及生活经历 的 重现 , 期 待 真 实再现对于 历 史书 写 的 反 思 意 识 , 从而 占 

自 我表述 的话语权力 。 展现 出 为人所忽视 的华人身 份认 同 的艰难历程 。





记忆政治 的层面来看 华人文学作 为 种 边缘 的 话语 通过书 写表达 少 数


, ,

族裔 的声 音 , 从而 对 抗西 方主 流社会对 于 这个群体 的 歧视 、 遗忘 、 遮蔽与



忽视 。 使华人 离散 的 经验 , 进入历 史 的记忆 ; 从认 同政 治 的 角 度看 ,


华人


文学作为离散族 裔 ,
始终遭遇 着 身 份认 同 的 危机 , 面临 着认 同 的重新建构 

美 伍薏 明 骨 M 吉 林 吉 林 出 版 集 团 有 限 贵 任 公 司 2 0

0 8
 [ ]

[ ]
? :
? 1 1 : 

奥 弗洛 伊搛 精神 分析 学 引 论 M 罗 生 译 百花洲文艺 出 版社

 [ ]
江西

[ ]



: . 2〇〇9 : 2 5 〇 

67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 位论 文 当 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通过焦 虑 叙事 阐 释历 史 进而建 构历 史无疑是 个重要 的命题




华人作 家黄运基 曾 这样表达过他 的 历 史观 和 主体意 识 :


在美 国 这个富

饶 的 地方 ,
太 多 的 华人先辈 都参与 了 这块土地 的开拓与建设 , 洒满 了 血汗


与泪水 。 其 中 就有着 著 名 的 横 贯 美 国 东 西 的 中 央太平 洋铁路建设 , 还有对


于 加 利福尼亚州 部分地 区 的 荒地开垦 , 将 四 十余万英亩 的沼泽地拓为 良

田 然而这 切 的 功 绩却 消 失在 历 史教科书 当 中 在整个美 国 的主流文化




。 ,

教 育领域没有得 到应有 的 尊重 与 表现 。 于 是华人作家试 图在文学 的历 史书




写 里再现华人 的族裔记忆 , 争取应有 的 身 份认 同 。
将个体 的特殊性与 整个


离散族裔 发展 的 普遍性相 关联 。 把个人感 受 以 及经验 、 体验融入整体 的普


遍经验之 中 , 通过对于 历 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性别 、 种族 以及阶级差

异 的描写 ,
再现 出 复杂 而相 互交错 的社会历 史脉络 中 , 华 人艰 难 的 身 份认


同 之路 

沉默 的华人

源于 曾 经 的种族不平等 , 政治体制 的不完善 ,


以及不 同 文化间 彼此误


解等多种 原 因 美 国 历史上 曾 有 系 列 针 对 华 人 的 排 斥 与 歧视 政 策 对于


, ,

生活在 那 里 的华人 的 内 心 造成 了 挥之不去 的 阴 影 , 这些 创 伤 通过文 字 的 形



式渗透在 华人文学作 品 的 各个角 落 。 在黄运基 的 《 巨浪》 、 邝丽莎 的 《 





海女孩 》 以及伍 慧 明 的 《 骨》 和 《 望岩 》 等多 部小说 中 都典型地展现出 


” “ ”
纸儿子 与 契纸父亲 的 身份尴尬 以 及华人美 国 男 性 终其 生的身份


焦虑 , 这种 身份 的焦虑与 事实身份 的 丧失构成 了 诸 多 悲剧 



尽管华人文学作 品 有 虚构史实 的背景 处理方式 但有很大 部分依 




体现 出 作 家社会历 史经 验 的 朴 素再现与铭 刻 ,
并非处理 为完 全主观化 的 个


人史实叙事方式 ,
按 照 学者刘登翰 的观 点 , 即 是 潜移默 化地 接 受着 写 实 主

义所遵循 的历 史性 审美原 则 , 对现实进行整体性描 写 的 。


即对社会的 历史


总体性予 以横 向 广度描摹 , 掌 握社会 的 各个方面 的 情况 , 同 时纵深发展 

探求 现 象 背 后 容 易 被 忽 视 、 被藏匿 的本质 问 题 , 从 内 部 到外部实现事物发




展整体关系 的梳理 而这种将 人物根植于 历 史现实 在 复杂 的社会关系和


。 ,

矛 盾 运 动 过程 中 塑造人 物 , 更为立体形 象地刻 画 出 华人群体长久面 临 的 身



份失落 

“ ”

伍慧明 的作 品 骨 中 父亲利 昂 生都活在 契纸儿子 这样 的 身




《 》 ,

刘 登翰主 编 双重经验 的 跨域书 写 世 纪美华文学史论 M 上海 上海三联书 店


1 一 一

. 20 [ ]
. : 

200 7 : 1 8 9 

68


兰 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 生学 位论 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份阴影下 。 他用 重金购 买 了 这样 的 身 份进入美 国 , 与 同 乡 尤金泰相识 于来





美时乘坐的 林肯号上 路背 诵 着 他们 各 伪造的身份文件 利 昂


S . S . ,
自 :

是萨克拉 门 托 山 谷 中 的 个工 人家 的 第 四 个儿子 他母 亲裹着 小脚 她的




。 ,

老家在广东开平 尤金泰是 旧 金 山 的 个鞋 匠 的第二个儿子 新的名字



。 。 

新的工作 ,
新 的家庭 。 无形 中 将 旧 有 的 身 份彻底删 除 , 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

他持有着 看似真实 的虚假身份 , 然而厚重 的拒绝信 件却反 映 出 他长期




处于无人承认 的边缘 信件按年份摞成 摞 十年 捆 仅最上面封信就


一 一

。 , ,

说明 了 切 我们不 需要你 从军 队寄来的 封信 不合适 找工作收




一 一

。 。 : 。

到 的拒绝信 :
没有技术 。 找房子收到的 回 信 :
没空房 。 等军 队可 以接受他


了 , 仗却打完 了 。 等 他有 了 工 作 的 技术与 经验 , 但 他却 不会英 文 。 房子的


大小 没有 了 问 题 , 但社区 却 不合适 , 这众多 讽刺 的拒绝信件 , 成为他没




人需要更无地落脚 的证 明 文件 

可利 昂 的 生总 是必 须 不 断地 收集着 这样 的信 件 以及印 有他 的美 国


名 字 的 各类文件 , 尤其是政府 官方 的 文件 , 以 此证 明 自 己 的美 国 身份 。 

与美 国 的社会制度不无关系 ,
如 果 需要办理贷款或者银行 卡 ,
甚至是考取


驾照 , 都需要 出 示 印有本人姓名 、 住址 的信件 ,
辅以证明 。 这种 收集 , 

体现着利 昂 内 心 深处的焦虑 , 他 时 刻 担 心 丧 失这赖 以 为生 的 身 份 , 时刻恐



慌造假 的 事 实 被 揭 穿 。 他活在通过外界文件才 能证 明 自 我 存在 的 畸形环 境





中 。 莱拉把父 亲利 昂 的 信件 、 官 方文件 、 照 片还有 旧 报纸 的 剪辑统统锁



进箱 子里 对于 个契纸 儿子来说 契纸就是血液 称是契纸 儿子之


, , ,

“ ”
女的她 继承 了 箱子的谎言 两代华人在不 同 的 时 空 下却 依 旧 承受着


相似的焦虑感受 

沉默可 以直接 导源于 禁 言 ,


但沉默 也 因 个人及文化 的 不 同 , 而附带


” “ 


其他的功 能和意义 望岩 中 年 轻人梁有 信 也通过

。 在作品 《 》 契纸 儿子
“ ” “
的身份到达美 国 ,
为 了 遵守与 契纸父亲 司 徒金的契约规定 , 必须娶


司 徒金在 中 国 为 他安 排好 的 契纸妻子 而当她 以妻子身份到达美 国


‘ ’ 3




“ ” “ ”

后 的真正身份却是 契纸父亲 的 替代妻子 。 司 徒金成为种族歧视下




畸形家庭 的 牺牲者 , 陷入深深的 焦虑 , 丧失了 应有的身份与 尊严 。 在黄运


“ ”

基的长篇小说 异 乡三部 曲 之 的 巨浪 这部作 品 中 主 人 公余念祖




《 》 ,

“ ”
和利 昂 梁有信身份 样 作为 契纸儿子 到达美 国 受尽磨难 经过


、 , , ,

美 伍慧 明 骨 M 陆 薇 译 长 春 吉 林 出 版 集 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20

 [ ]
. 0 8
[ ]


. : . 1 1 : 

台 北 中 央研 宄 院欧美研 宄所

何文敬 单德兴 再现政治与 华裔美 国 文学 M


. .

[ ]
. : . 1 996 : 1 3 7 

美 伍慧 明 望岩 M 长春 吉林 出 版集 团 有 限责任公 司

 [ 】

[ ]

陆薇 译 ,
. : . 20 1 2 : 24 

69


兰州 大 学博士 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 研 究


不懈 的努力 ,
才最终在美 国 的土地上获得 了 应有 的 身份与 尊严 。 这样 的 身

份 困 境也 出 现在 谭恩美 的作 品 灵感女孩》 中 奥利维亚 生都无从知 晓




《 ,

“ ”

他父亲 的 真实 身 份 , 真实姓 氏 。 他父亲姓 易 , 这个姓 氏本身就意味着



改变 。 然而父亲去 世后 , 她在 不 经 意 间 却 发现这 并 非父亲 的 本姓 ,


他的身

份来 于在 中 国 捡到 的 大衣 中 份美 国 的 身份证 明 文件 他的父亲是 以契


自 。

纸儿子 的 身 份到 达美 国 而这个秘密 被 他用 生 的 沉默所掩盖 失去 了父





亲的奥利维亚也 因此陷入 了 自 我身份 的 困惑与焦虑之 中 



“ ”
这些作 品 中 所不 断谈及 的 契纸儿子 与美国历史上 1 956 -

1 96 5 年间





的 坦 白 计划 T h e  C h n e s e  C o n fe s s i o n  P r o g r a m 有关 事件给几代


( i ) 。

华人心 灵上造成 难 以愈合的创伤 年美 国移 民局记载第 批华人到




了 。 1 8 20

来 。 随后十九世纪 中 期美 国 开始 了 大规模 的金矿开 采 ,


并且修建横跨大 陆

的 太平洋铁路 ,
同 时 西 部 的 农业大开 发也 需要 大批廉价 的 劳 动 力 , 值此之

际 中 国 正在饱受战争与 自 然灾害 的双重打击 , 于 是很 多 人在 天灾人祸 的 打




击下奔赴大洋彼岸 ,
以 期 实现美 国 的淘 金梦 。 他们为美 国 的经济发展做 出

了 巨 大的贡献 , 却 被种 族 歧视所 排斥 、 被主 流社会边缘化 。 1 8 82 年至 1 943



年间 ,
美 国 政府 实 施 了 排华法案 ,
停止华工入境十年 , 不准境 内 华人归化


为美 国 公 民 。 而 实施大规模 的排华 运动 的 原 因 ,
充分显 露 出 了 种族主 义 的

本质 :
华工 移 民 薪水十分微薄 ,
不足 以糊 口 , 却增 加 了 美 国 工人 的 失业率 

华工移 民不遵守 美 国社会 的伦理道德标准 行事 ; 华人移 民 和 印 第 安 人 、 



人 样都是有色人种 与其通婚 就是对纯正 西 方主流社会的 玷污与 威




, ,


, , 

法案实施后 部分华人 为 了 继续 留 在美 国 或者进 步移民 选用 了


一 

, ,

些非正常 的方式 。 有人 冒 险越关偷渡入境 , 也有人购 买或制 造假身 份证件 



冒 认美 国 国 籍入境等 。 由 于 1 906 年发生在 旧 金 山 的大地震 , 引 发大火 



导 致移 民 局 档 案被大量烧毁 , 部分华人借此谎称 自 己出 生于美国 ,


以 取得


美籍身份 。 还有部分人探亲 归来谎报 回 国 期 间 生 育 子 女 ( 多为男孩 ) ,



而 制 造移 民 空 额 然后 再 出 售这 身份 让其他人 冒 籍入境 由 于顶替其


, , 。


他人 的假名 额 , 不 得不 改名 换姓 , 从而产生 了 美 国 华 人移 民 史 中 的 契纸


” “ ”
儿子 这 特殊身份 汤亭亭在作 品 中 国佬 中 国 来的父亲 章 中



。 《 》


也 曾 这样描写 这些具有美 国 籍 的 人们每 年访 问 中 国 的时 候 都会 


: ,

戴超武 美 国移 民政策与亚洲移 民 M 北京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999 [ ]
. : . 1 

本章有关历史部分还主要参考令狐萍 《 金 山 谣 美国华裔妇女史》 北京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 


 一 一

. :

社 999 年

1 A s an A m er c an

A n n e rp r e a v e H s o ry  B o o n T w a y n e P u b

i  he i s :  I t t t i  i t . s t :   l i s r s 

1 99 1 

70


兰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份焦 虑 问 题研 宂


“ ”

报有 了 新 出 生 的 孩子 ,
从而产生很多 具 有美 国 籍 的 契纸孩子 的空位名

额 。 如 果某个人 回 国 或者死 了 , 他 的 空位 名 额就会空 出 来 , 这样就 会有 其




他人 占 这 个额位 。 证书最后 的拥有者就会 向 新 的证书购买 者提供非 常详 实


的有关房 产 、 田 地归属 、 邻居情况 以及他现在 的 具体家庭状况 的 相 关信 息 

随 同证书 还有 本用 于考试 的 小册子 有 了 这整套证书册 子材料 的 人 




。 ,

将移 民局 的洋鬼可能并将要提 出 的各类 问题 以及所谓正 确 的 回 答都抄写



在小册子上 , 准备奔赴美 国 的人们还将其 中 具体 的 内 容变成押 韵 的 顺 



溜 。 无论是在 田 地干活还是呆在屋 内 都在 不 断地背 诵 , 甚至还 会相 互 提 



以 增强记忆 。 他们 吃鲟鱼 以 补脑 ,
只 是为 了 更好的加强记忆 , 还有 的 向记



忆 的专家请教 而整个 的状态就如 同 准 备科举考试 般



, 。

1 94 3 年 美 国 废止 了 此排华法案 但新 的 移 民 法 只 给 华人极 少 的 移 民 配

 ,

额 , 华人移 民 中利 用 假身 份 、 假证件 冒 籍入境依 旧 存在 。 随着移 民 问题的



日 益严重 , 加 之 中 美政 治 关 系 的 变化 , 1 95 6 年美 国 决定 惩治 非法移 民 ,



求非法移 民 及 其 家 属 自 动 向移 民局坦 白 ,
但是收效甚微 。 于是 1 9 5 9 年改


“ ”

良 后的 坦 白 计划 再次被推 出 ,
准许 1 95 7 年 9 月 1 1 日 以前 ,
以 非法形

式入境者 主动坦 白 后可 以 获得永久居住权 这 运动 鼓励 了 华 人揭 露家




, 。

族成员 的 虚假身 份 。 为 了 获得永久居住权或者美 国 国 籍 ,


人们还 被诱 导 揭


发邻居 、 商业 联合会或者是有特殊政 治背 景 的 人们 , 恐 慌情 绪 蔓 延 在 华 人


社会中 

《 巨浪 》 这部 小说 中 的主人 公余念祖 的 经 历就折射着作者本人所经历




“ ”

系列事件 。 1 962 年 ,
作者黄运基 的父亲迫于 坦 白 运动 的压力 向移


“ ” “ ”
民 局 承认 冒 籍 ,
并在法庭上指证亲生儿子是 非法移 民 ,
黄运基则拒


“ ”

绝 坦 白 ,
被美 国政府取消 国籍 ,
判入狱三个月 , 监守行为五年 。 为 

维护 自 己 的公 民权 , 他与 美 国 政府展开 了 为期十年 的诉讼 , 终于在 1 974



年才获准重新 申 请加入美 国 国 籍 。 面对身份丧失 的 屈 辱与尴尬 ,


黄运基选


择 了 捍卫 自 己 的 权利 ,
借用 作 品 中 的主人 公余念祖叙述 自 己 的遭遇 , 表达

众多华人 的心声 然而不是每 个华人都可 以像他那样敢于直 言 敢于抗




。 ,

争 


至今为止对于 很多 人还是耻辱

坦 白 运动 。 华人作家 邝丽莎在 接受


时代周 报 的采访时 曾 说 :
人们不愿意承认 自 己 曾 经被美 国 政府怀疑 , 


者不愿意 承认 经 坦 白 过 在我采访的过程中 这样 的情况 可 以

自 己 曾

。 , 

在 个家庭里同 时发生 个人对我说 很多人 杀了 很多人 杀 




一 一

, :
自 , 自 !

美 汤亭亭 中 国 佬 M 索章 译 南京 译林出 版社

 [ ]

[ ]

肖 ,
. : _ 2〇00 : 4 1 

7 


兰州 大 学博 士 研 究 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们不愿意 回 忆这 些事 因 为太痛苦 了 另 人对我说 我们 不想让我们 的




, 。 :




子 女知 道这段经 历 。 然后 他补充 说 :
我们 还没有死 , 所 以我们还不安全 。

“ ”

在她的 上海女孩 这部作 品 中 女孩乔伊 的养父 山 姆被 坦 白 运动 




《 》 ,

“ ” “
定为 冒籍 非法移 民 , 并被控 为共产 党 , 在移 民局 多 次审 问 并 以 举报


自 己 的朋友 、 邻居 、 生意伙伴 , 甚至家里人 ,
说他们利用 纸儿子 的身份混


” 2
入美 国 , 就可 以 获得公 民 身份 为好处诱导 其坦 白 自 己的 身份 , 但山姆


最终拒绝承认并选择 了 自 杀 , 以 了 结这令人尴尬 的 身 份困局 。 养父去 世后 

乔伊离 开 了 那个 残忍 的 国 家 回 归有着 血缘纽带 的 中 国 反映 了这 运动在




华人 内 心 所留 下 的 巨大创伤 。 处在不被尊重的异域国 度 , 有 些 人选择 承 受 



有些人选择逃离 , 有 些人选择抗争 , 有 些 人甚至选择死亡 ,


精神上 的 折磨


长久地影 响着那 代甚至之后 的几代华人



这种 身份 的 焦虑不仅存在于华人男 性 当 中 , 女性身 上更具 有典型 性 



作品 《 骨 》 中 利 昂 的妻子 , 为了 获得身份 , 无奈与 没有任何感情 基础 的 父




亲结婚 作 为具有 中 国 传统文化特点 的 女性 她终其 生的生活场景都是


。 ,

围 绕在缝纫机旁或者厨房 的 炉灶前后 , 照 顾家人 的 生活就是 她全部 的生




活 作 品 中有 处描写 为迎接利 昂 出 海 归来 她精 心准备 了 丰盛 的菜肴


。 , ,

等待着 家的团聚 然而 利 昂 却 把 因 为 外 部社会生 活 的 歧视待遇带来 的 重




压转嫁到 了 妻子 的 身上 。 拒绝回家 , 也 拒 绝交流 。 作 为受到 双重压抑和不




公正待遇 的华人 女性往往 只 能委 曲 求全 ,
作为妻子在失望 气愤之下 ,
只 能


用 力踩踏缝纫机来宣泄 心 中 的愤懑 与 压抑 。 作 品 中不仅反映着华人男 性的

身份尴尬 , 也描 写 出 作 为少 数族裔 同 时 深处性别 边缘境地 的 华人 女性 , 



为话语 的 缺失而 导致 的 身份焦 虑 



二 消失 的 华人

华人身份焦虑 的 社会历 史原 因 , 不 仅仅存在 可 以 明 确看到 其影 响 力 的



系 列 歧视法案 与政策 的 实施 还有那 些被刻 意扭 曲 的 形 象 以及被抹杀


, , 

被隐蔽 、 甚至不被承认 的 祖辈历 史 。 1 9 世 纪 中 国 人 以廉价劳力 的 身份赴美




从事各项 艰苦 的 工作 ,
其 中 最具代表性 的 即 是被输送到美 国 铁路工 作 ,



设横跨美 国 的大动脉 。 他们 继黑人之后 参 与 到这些 无 比 繁 重 的 工 作 中 , 


“ ”
在身份上遭遇 了 华人 的 黑人化 。 大量排华势 力 大肆歪 曲 中 国 人的形象 

中 国 人被描 述成 :
最具 非洲人 的邪恶 、 愚昧 、 异教徒 、 野蛮 、 道德低下 

“ ”
赵研 华人作家邝丽莎 美 坦 白运动 中 众在美华人 自 杀 N 时代周 报

. :

[ ]
. . 2 0 1 0 -

1 2

02 

丽莎 上海 女 孩 M 谢 春 波 译 北 京 京 华 出 版 社 20

 [ 美 ]

[ ]


? : . 1 0 : 260 

72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贪婪 ,
幼稚可笑 的种族 ,
而 中 国 女人被描 述为堕落 , 而且这堕 落和 他们 具


有非洲人 样 的 身体密切 相 关 于 是所有 反对 黑 人 异 化黑人 的 各种偏见


。 、

被映射到 了 个毫不相干 的 民 族群体上 年至 年代在美国 的华




。 1 8 5 9 1 900

人劳工忍 受 了 美 国 种种 公开或私 下 的 暴力 ,
用 歧视性 的 地方法律和 联邦移



民政策来 惩 罚 来美 的 中 国 人


尽管大量 的华人劳工用 自 己 的 辛劳血汗甚至生命 ,


为美 国 的 建设做 出

了 卓 越 的贡献 , 但是他们 却在历 史 的记载中 被忽略 ,


被漠视 。 汤亭亭在 《 

国 佬 内 达华 山 脉 中 的祖父》 节中 结合大量真实 的 历 史材料 曲 





一 一

, ,

再现 了 华 人劳 工 修筑铁路 的 艰 辛 历程 。 不仅工作量 巨大 , 日 夜兼程 ,


而且

处于 随时 可能丧命的 极其危险 的 作业环境 中 , 同 时还要 忍 受不公平 的待遇



与 张狂 的 种 族 歧视 作品中 段细腻 的描写 真实还原 了 施工环境之危 险


。 

悬崖和 陡峭 的沟壑阻止 了 铁路 的延伸



, 工人们 填沟壑 , 架 桥梁 。 他们爬


到 修 隧道或架 桥梁 的 工 地上方 用 柳 条 篮子把人 个个 吊 下去 透过柳


, . . . . . .

条缝 条条狭长 的深谷如针 般飞逝 他与天空 只 隔 着这细细 的 藤条


一 一

, 。 


风从篮底 吹进来 ,
吹得 吊 篮上下跳动 。 在悬崖 的岩石缝隙填充炸药进行


开 山 作业 却常常有人被炸飞 吊 篮 的碎裂片和 顶牛仔帽还在空 中 随




, ,

”2 “
风飘荡 。 经历 了 太多 苦难 的华人劳 工 在这片 国土上 , 从南到 北 , 从东



到西 铺设 了 纵横 交错 的 钢轨 他们是 这片 土地上修筑铁路 的 先驱 者



。 。

尽管历 史上 , 华人劳 工在修筑铁路 时 ,


面对着 极端 险峻地 势 以 及恶 劣


天气 的 巨 大考验甚至折磨 ,
有很 多 甚至丧 失 了 生命 ,
却 最终与西方 的 工人


们 起合力完成 了 诸条横贯纵通北美 大 陆 的铁路 然而在这 条被美 国 人称


“ ”

为 世纪人类最伟 大 的 功绩 的铁路竣工之时 庆祝 大 会 却 没 人提及




1 9 ,

点华人劳工不可磨灭 的贡献 。 对 中 国 人 的 驱逐 已经开始 了 。 阿 公没有 出




”4
现在 任 何 张 铁路照 片 上 事实上 就在 太平洋 中 央铁路刚 刚 完工 


。 , ,

工就立刻遭到 了 驱逐 太多 华人劳工经历 了 和 作品 中阿公 样 的遭遇 




。 ,

们不仅成为被遗忘 的人群 ,
甚至连基本 的 身份都无从获得 , 统 统打入 了 


法移 民 的 行列 。 主流社会笔 下 的美 国 历史 中 ,
却对于华人 的卓越贡献 以及

所遭受 的 不 公平待遇却 贯地避而不谈




汤 亭 亭 在 作 品 中 不仅再现 了 华人劳 工 为修筑铁路而 付诸 的 艰 辛 努 力 



也描述 了 之后 华工沿着 铁路进入美 国 南 部 的种植 园 , 以及东部的工厂继 



武桂杰 霍尔与 文化研宄 M 北京 中 央编译 出 版社


. . : 2 00 8 : 1 9 1 

[ ] ,

 美 汤 亭 亭

中 国 佬 M

[ ]

肖 锁章 译 ,

南京 :
译林 出 版社 . 20 0 0 : 1 3 0 

美 锁章 译 译林 出 版社

 汤

亭 亭 中 国 佬 M

[ ]

肖 ,

南京 : . 2〇 00 : 丨 4 7 

美 汤亭亭 中 国 佬 M 锁章 译 南京 译林 出 版社

 [ ]

[ ]

肖 ,
? : . 2000 : 1 4 7 

73


兰 州 大 学博士 研 宄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参与美国 社会建设 的种种历史事实 。 然而所有 的贡献都未得到应有 的承




认 很 多华人劳工终其 生都没能享有应有 的社会身份 作家在历数华人


, 。

所遭受 的 不 公平历 史事件 同 时 又用 反讽 的 手法表达 了 阿 公 生 的身份焦




虑 阿 公 的藏匿和 消 失 的 功夫十分 了 得 经藏起便几十 年 都不 见 了 踪




。 ,


影 ,
他参与 了 公开化的建设 ,
却总是 四 处奔逃 ,
借此来指 代华人移 民 在


美 国 历 史上 的 身 份全无 销 声 匿迹这 事实

, 

这样 的 历 史事件透过文 学 作 品 不 断得 以 折 射 ,
不仅历史 的虚伪 空 白 导


致 了 华人长久 的 身份焦 虑与 丧失 , 各种 歧视政策还造成 了 中 国 人道德 品 行


恶劣的直观印象 : 造假 、 出 卖亲人 、 为 了 生 活在美 国不择手段 。 美 国 华人


“ ” “ ”

身 份 的 尊 严 更是丧 失殆 尽 。 不 能说 、 不 能讲 导致 了 中 国 人话语权的


“ ” “ ”

缺失 沉默 的 中 国 人 神秘而不可理解 的 民族 变成 了 个群体的标


, ,

签 , 以 自 由 、 理性 、 诚实 、 民主 自 居 的 美 国 政府作 为谎 言 的 制 造者被 隐 藏


在 了 背后 。 而这种 现 象 并 不仅仅 出 现在 中 国 人 的 身 上 。 类似 的 , 非洲人 的

标签就是落后 、 饥饿 、 贫穷 、 疾病 ; 墨西 哥人 的标签就是无序 、 钻医疗系



统漏洞 、
偷渡 ;
土耳其人 的标签就是香烟 、 头纱 。
标签化 的 形 象塑造依 

普遍发生 在看似 由 于 科技促进沟通无 限顺 畅 的 今天 。 而正是在这里 ,


美华


文学写作 的意义被 凸 显 出 来 ,
以作品 为平 台 , 将历史 的真相 还原 , 为华人


身份 的重新构建提供 了 文学思考 

奇麻曼达 阿迪契是 位尼 利亚旅美作 家 在 T E D ( T e c hn o



日 , l o gy 

的演讲中

E nt e r t a n m e n t Des 她 曾 经用 单 故事 的危 险性 为主题



, 

gn ) ,


解析 了 国 家或族群 间 文化误会与 歧视产生 的 原 因 单 故事 的产生 就是


种人 遍又

以 同 种方式描述同 遍 最后 他们 就会变 成那样 




一 一 一 一

, , 。


引 用 巴基斯坦诗人穆里 ?
巴尔古提的话 如果你想剥夺 个人的身份

: 

最 简 单 的 方法就是说故事

而且从 第二点 开头 亦即她 己所解释


‘ ’

, 。


的 :
所 以讲美 国 印地安人 的故事时 ,
先讲他们 的箭 , 而不是英 国殖 民 

就会有全然不 同 的 故事 。 先讲非洲各 国 失败 的故事 , 而不是被殖 民 的部份 



” “
就会有全然不 同 的 故事 同样的

华人 的 身份焦虑 以及 不能言说

。 ,


故事被单

化的呈现出 来 , 这其后 的 历 史 背景 却 往往 被 淡 化 甚至 被过滤 



“ ”
造成更多 的 误解 与 歧视 。 坦 白 运动 中 所造成 的 失语 的 中 国 人形 象 比 比


“ ”
皆是 华人作家们 的 创 作 正 是对于 单 化 呈现 的 反抗 道 出 了 被过


。 , ,

滤 的 历史真相 以 及人们 为 了 获得生存权利 所面对 的 无奈选择 ,


打破了 西方

尼 利亚 奇麻曼达 阿迪契 N go z Ad 单 故事 的危险性 D 演讲集


日 Ch C T E

 m am anda ch

[ ] (
i i  i i e) .
. 

[ ]

200 9 : 0 7 

74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究 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研 究


人眼 中 源于 民族 劣根性与 缺陷 性 的华人身份形象 。 在此意义上 ,


美华文学


对于构建华人的 身份 , 获得应有的尊 严与 地位有着积极 的 意义 

“ ”
三 模范 少 数族裔

华人作 为 离散族 裔群体 的 部分 从移 民 美 国 之 开始至 排 华 法 案 》


, 日 《

的废止 , 遭 受 了 各类 极 具 针 对 性 的 歧视政 策 的排挤 , 尽 管华人群体在 美 国



的 历 史上 为其经济 的 发展社会 的 繁荣 做 出 了 艰 辛 而卓绝 的 贡献 , 然而却并




“ ” “ ” “ ”
未得到公正 的待遇 。 被列 为 劣等族裔 、
黄祸 、 沉默 的 中 国 人 等具

有屈 辱性 意 味 的代称 。 华人作家 笔 下呈现 的不仅仅是华人群体在海 外拼搏




奋斗 的创业圆梦史 ,
更是反抗歧视 、 抵抗压迫 、 对抗焦 虑 、
建构尊严 的 

我身 份追求史 。 随着 1 943 年排 华法案 的 废止 ,


为 了 应对 当 时 的 政治 历 史


背景需求 ,
美 国政府于 1 94 5 年 1 2 月 宣 布 实施 了 《 战争新娘法 》 , 随后在


1 946 年 6 月 实施 了 《 军人未婚妻法》 , 1 94 8 年 6 月 颁布 了 《 战时错置人 员 》 

1 95 2 出 台 《 移 民与 国 籍法 》 等法案 。 这 一

系 列 政策 的变化 , 逐年 提 升 了 华


人移居美 国 的数量 。 而政策上 的转变也为在美华人 , 尤其是部分华人 女性


和 出 生在美 国 的第 二 代 , 提供 了 更多 受到 良 好 的教育 从而获得土 作 的机


会 。 20 世纪 60 年 代后美 国 社会掀起 了 激进 的 民权运动 、 女 性解放运动 以

及学生运动 , 同 时第三世界 国家 民 族独立与解放运动也蓬勃 跃起 , 社会的



发展促使美 国 国 会在 1 965 年通过 了 《 外 来移 民 与 国 籍法修订案》 , 对 1 95 2



年 的移 民法做 出 了 系 统改革 , 该法案废 除 了 种族配额 , 通过保 障家庭 团 聚




的 人道意 图 吸收具有技术能力 的 外 国 国 籍 人士 。 尽管此法案 中 更新 的 有关


难 民 的条款暗含对社会主 义 的 针对性 问 题 ,
但在 美 国 移 民 政策 的 历 史上 是


具有转折意义 的 ,
将 以 民族作为基础 的 移 民 限额制 变成 以 国 籍作 为基础 的

全球限额制 。 而这样 的转变对华人移 民产生 了 重大 的影 响 , 造成 了 华人移




民的新 轮高潮



随着政策法案 的 改变 ,
华人移 民不仅数量剧增 ,
同 时 也 获得 了 更好 的

教育 以及

定 的社会地位 。 由 于 华人谦虚 内 敛的性格特质 以及辛 劳勤奋 的



工作 品德 , 出 现了 很多精英层面 的人才 , 有部分甚至进入美 国 的 政 界 ,






然而这个美名 事实上 与其他具

而被美 国舆论界赞誉为 模范少数族裔 。 

有 歧视性 意 味 的 标签 样 都是对于 少 数族裔群体 的刻板化认知 与 描述


, 

霍米 巴 巴 曾 在 文化的定位 书 中 探讨 了 刻板化 即用有限 的 己知经






《 》 ,

“ ” “ ”

验对 不可知 的 他者 进行简单化 、 固定化的归纳 ,


以 种族划分为基


“ ”

础将其定 位在 下等 、 低劣 的 民族 的地位上 ,
实现对其 侵略与 征服 的 行

75


兰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儀 虑 问 题 研 宄


“ 


为 合法 化 地 以 便驾 轻就熟 地 建立统 治 他者 的法规 与 制 度 这般 赞扬

, 。

之下 华人群体 度竟成为其他少数族裔群体效仿 与 竞争 的对象


, 

然而整个华裔族群 的 这个精英化标签并不 能代表所有 的 人群 , 这种




“ ”
模范 少数族裔 的 身份标识 导致 略 了 华 人群体贫 富 差异 的现实状况 ,


使
“ ”

得 需 要 享 受 相 关 政府福 利 政 策 与 社会服务 的 人群遭 到 了 忽 视 。 模范 



数族裔 的 学生里 也 并非 都是理工科 的 天才 ,


很多 人背 负 着 中 国 家庭沉重 的

经济负 担 承 受着 巨大 的 社会压 力 他们 处于 种 被期 待 的 眼光 之 中 


, , 。

“ ”
如 同王蕤在作 品 《 哈佛 情人》 中 描 述 的 , 主人公 我 在 哈佛学 习 优异 

“ ” “ ”

但是此时 的 我 已经变成 了 种 象征 个抽 象 的 化身 因为 我 


一 一

, ,

身后有着 群人 中 国 人 学 习 已 经不 再仅仅为 了 知 识 还有为 了 尊严





一 一

, ,

和骄傲 

“ ”
同 时 模范 少数族裔这 标签化 的 身 份也迎合 了 美 国 主 流社会 的


需求 , 展示了其 自 由 民 主 的 不 断提升 。 然而这种 自 由 并不是绝对存在 的 



处在 梦想 与 现 实 、 东 西 方文化夹缝 中 的 华 人作家 ,
其书 写并非真正意义上

的 自 由 。 他 们 在创 作 中 往往表现 出 两种 极端化状态 :
完全迎合式 写 作 ,


以符合美 国 社会 的 阅 读期待而创作 另 种 则 是刻 意 努力 表现 出 华 人文化




“ ”
中积极的部分 , 建立 出 模范 的状态 

作家黄玉 雪 的 作 品 《 华女 阿五 》 在这方面饱受争议 。 有作家 曾 评论她




“ ”
的 作 品存在被美 国 社会 招安 的嫌疑 , 迎合 了 美 国 当 时 的社会阅 读 需要 

尽管起 因 中 不 乏 定 的政治原 因 即 由 于 美 国 政府 资助她作为成功亚裔 回




“ ”
国 访问 ,
并 以她为范本宣扬 美国梦 的 真实性 。
但是在这部作 品 中 可 以

看到存在大量有关 中 国 文化 的 内 容 。 有相 当 多 的篇 幅描写 了 中 国 传统的婚




丧嫁娶仪 式 、 唐 人街 的 商 业模 式 、 中 国 的 饮食 习 俗 以及 日 常生活状态等 

而其 中 尤其是 中 国 人殡葬 中 的 安 葬 尸 骨 的 习 俗 、 中 国 的传统婚宴 、 有孩子




“ ”
出 生就做 红鸡蛋 等 内 容都不 同程度地符合并满足 了 西 方对于 中 国 的 集



体想 象 对于这些 问 题作家 曾 经在 次访谈 中 表达 我意识到种族偏见

。 : 

正 是种 族 偏 见促使我写 书 。
我感到偏见产生于无知 。
所以 ,
我创作 《 华女



阿五 》 是我个人为增进西 方对华人 的理解而做 出 的 努力 她试 图传达给



美 国 读者 的 具有独特气 息 的 中 国 文化 ,
期 望华人取得 的 成就 能更好地得 到


美 国 主 流社 会 的 认可 

B h a b h a H o m M Ro u

i .  Th e  L o c a t i o n  of 
Cu l t ure [ ]
.  Lo n d on :  t l e d g e 1 9 9 4 6 4
. : 


张子清 美国华人移 民 的历史见证 黄玉 雪访 谈录

黄玉雪 华女阿五 M 张龙海 译


一 一

. . . 

[ ] ,

南京 译林 出 版社


2004 : 23 3 

76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 学位论文 当代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需要肯定 的是处在 当 时 的 时代背景之下 , 《 华女阿五》 的 出 版 的 确促




进 了 美 国 主 流社会对 于 华人文化传 统 的 了 解 ,
使 得 西 方 人在截 然不 同 的文


化背景 中 找到 了 积极的 、 相 同 的方面 ,
作 品 也 向 西 方表达 了 华人并不是不


“ ”
可同化 , 无法理喻 的 异教徒 。 但是作 家在展示 中 国 文化 的 过程 中 ,



们 仍可 以 清 晰地感受到其观念深受美 国 主 流文化 的 制 约 和 规范 。 华人作 家


的 写 作远远达不 到 自 由 的 状态 , 他们所 能表达 的 思 想必 须获得主 流社会认


可与 接纳 。 与此相似 , 尽管汤亭亭创作 的很多作 品 都具有重要 的文学史价


值 但是她在作 品 中 对于 中 国 传说典故 的 改编 式应用 还是在 定程度上


, ,

满足 了 美 国 阅 读人群 的 集体 中 国 想 象 

离散状态下 的族裔书 写 , 远离 了 原 乡 主流文化 的 强大 自 信 与语境支




持 保持始终如 的 文化身 份变得异 常艰难 需要客观承认 的 是对于 离散



移 民而言 的创作 具有 定 的文化对立抗争特点 由 于 阅 读对象更为 宽广


, , 

甚至 以 西方读者 为主 , 其创作过程 中 语 言 的 运用 , 意象的确定 , 甚至风格




的倾向 , 甚至 后 期 的 宣 传 与 发行 渠道都存在无力避 免地迎合或是 依 附于 所


处地域 的 主流文化生存 、 生存方式 。 面对特权 的压 迫 , 主流文化 压制 

在建构 自 我文化语 言 的 过程 中 ,
离散族 裔群体 出 现 了 混杂式的书写态势 

“ ”

华 人作 家 的 创 作 被美 国 主 流文 化 改造 、 整合成 美国梦 的叙述 , 他们 只



能 依靠表 述华人 以及华 人文化 从而把 自 己 藏匿其 中 , 以 此隐形地对 抗主流




社会的 霸权主义话语 

尽管 随着 全球化 的 发展 ,
美 国 主 流社 会越来越意 识 到 文化 的 多 元 性 的

重要性 不再是单 化 的 维 护 其 话 语 霸 权 以 及 西 方 文 明 的 统 治 地粒 开始



倡导提升对于少数族裔传统文化的尊重 , 理清美国 的 历 史实质 , 重新甚至



本 国对于 主流文化的界定方式 , 将少 数族裔文化 、 文学列 为研宄 的重点 



意 在 突 出 并着重 强调 美 国 的 历 史经验 , 具有着 多样性与 多 元化 的 特点 。





是作为 曾 经 的种族主义者 , 即 使 己 经有 了 很大改变 , 可 依 旧在 少数族 裔 内

心刻下过深刻 的 烙印 ,
种 族主 义 或 东 方 主 义在 被殖 民 者 心 灵上遗 留 下 来 的

身 份焦虑 是极不 易 被人 察觉 、 极不 易 愈合 的 ,
美 国 的 华人文学则 是华人作

家作为弱势族裔对 身 处境 的 种回应 因 此美 国 的华人文学与 美 国 华 人




自 。

移 民 的历 史 以及美国社会的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 起的 而华人文 学特殊




的社会历 史背景 也就成为 了 美 国 华人 身份焦虑 的根源 



77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 ”
第二节 上帝的 巴别 塔
一 一

语言文化 的差异

语 言文化 差 异 也是形成 身 份焦虑 的 重要 原 因 。


在所有 的异质 化冲击


里 文化冲击是最为 明 显 也最为 强烈 的 而要理解这 点 必须谈到文化


, 。 ,

无意识 文化无 意 识 与 弗洛伊德 的 无 意 识 理论 样 隐 形地控 制 着 人 的 行




。 ,

为 如 果不经过深入 的研 宄 很难被 发现 在 种文化 中所形成 的 行为习




, ,

惯具有极强 的韧性 ,
内 化 为人 的 具 有 是非 辨别 能 力 的 本我 , 具有社会责任


感 的本我 ,
具 有道德 约 束力 的 本我 。 潜在地控制 着 人遵守 在该文化 中 已 归

类为范式 ( 延伸 迁移 系 统在 发展 的过程 中 以语法形 式 、


规则形式 、 模仿 形

式出现时 , 我们称之为范式 ) 的社会规范 , 成 为人是 否 具 有社会所普遍认




“ ”
同 的 才能 的 衡量标准 

在跨文化领域里 , 人们被不 断提醒注意这些 隐形 的 回 应与感知 的差



异 当 所见所感与本我 的 判 断发生 不 致时 会从 我否定 的角度进行认




, ,

知 ,
从而 导 致不 安 、 焦虑甚至挫败感 。 这种情况下 对于 言 论 的 理解难免 引

发 内 心 的 敏感 :
某人知识浅 陋 、 能力有 限 、 理解力 差 、 没有发展 的潜质 等 

面对诸如此类 的 威胁 ,
本我 已被 内 化 的 文化权威 , 例 如 父母权威 、 传统习

俗权威 、 旧 有生活模 式权威就被 调 动 起来 。 而 为 了 抗衡这种 旧 有文化 习 惯




的影响 , 又不得不提醒 自 我 , 这只 是对于 内 心 需要 的迎合 , 只 是 自 我人格


的 主观反射 , 并不具有确定性 。 在 旧 有 的 本我认 同 方式与 亟 待 接纳 的 新 的

入侵性文化相互 抗衡 的 过程 中 ,
人的 内 心经 历着肯 定与 否 定 的挣扎 , 在观

念重 塑 的 过程 中 ,
身份 的焦虑不可避免 的 产生着 

外化 的 障碍

华 人作 家 们 多 方面 、 多 层 次地呈现 了 语言 文化差 异 所造成 的 身 份焦




虑 。 在 作 品 中 他们 常 常书 写 移 民初到异域环境 出 现 的交流障碍 , 以及 受到


文化冲击而呈现 出 的误解与不适应状态 。 而这种 语 言 的 困 境并不 仅仅 限 于

普通 民众阶层 , 也包括很多 留学生或者 曾 拥有 良 好教育背景 的人们 。 而语



言 优势 的 丧 失 往往带动 着优越身份地位 的 改变 ,
无法从事 曾 经熟悉的工

作 , 无法与 人有效沟通 ,
从而 失去 步 入主 流社会 的 机会 , 沦落到边缘人 的

处境 从而 产生严重 的 身 份焦虑 语 言不仅是 种 基本 的 交流手 段 也是




, 。 ,

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否 能够在异 国 获得文化身份认 同 , 取决于对于双



重语 言文化 的接受与 转换运用 。 语言 的 困 境成为华人作家笔 下反复 出 现 的



主题 , 体现出 对于失却 自 我表达方 式 的 艰难体验 。


文化身份的 认 同存在于

78


兰州 大学博 士 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语言 的属性与建构 中 ,
而表达 的 困 境 即 与 身份 的 焦 虑 并行 而生 

很艰苦 的路 我们还有很长 的路

我们 的 先辈 ,
在美 国 走 了 很漫长 、 ,


要走 学好英语是最重要 的第 步 作品 巨浪 中 作 家胡小慧坦诚地



。 《 》

“ ”

说 因 为 只 有 学好英语才 能进 步 了 解美 国 社会 融入美 国 社会 



, , 。

而 即 使熟练掌握 了 另 种语言 也 并 不 意 味着可 以 顺 畅 地交流 严歌苓




, , 。

在其作 品 中 就表达这其 中 的 困 惑 与 为难 。 洋人 的 思 路很难 摸得准 ,


以为 自


“ ”
己摸准 了 准备 来 番胡说八道 没想到却得罪 了 人 她的 白 种丈夫


, , 。


指 出 了 这 当 中 思考角 度 的根本差 异 : 我们 说 Ye s 的时候 , 心里想的就是


” 2 “ ” “ ”
Ye s 不像你们 说 Ye s 而 意 思 是 No 而关于 Ye s 与 No 这 


, 。

为简 单 的 语境误解描 写 , 很多 华人作家在作 品 中 都 予 以表现 。 郁秀 《 美国




旅店 》 之中 。 宋歌 的 母亲 与 继父 大卫频发这样 的 争 吵 。 妈妈说 :
我说 No

的 时 候 心 里 想 的 是 Ye s 。 大卫说 : 那你就不能想 Ye s 的 时候说 Ye s 吗 ?





” 3
妈说 :
那 你 就 不 能 在 我 的 No 里 听 出 Ye s 吗 ? !
同样的 , 在王蕤的作 品

闯荡美 国 中 美 国 人布 来那 第 次与主人公交流 的 问 题就是关于 Y e s


《 》 ,

与 No 他去参加 个 中 国 朋友 的 新房聚会 称赞房子很漂亮 主人却


一 一

。 , ,






” “

个劲 儿 No ,
N〇 No ,
… …

他说 其实 , 我只 是说句 恭维话 , 让他高兴 , 但


没 想 到他 却 要 和 我 争 论 , 那我还 不 如 不 说什么 呢 !
再说 ,
他既然觉得房 子



不好 ,
为什么 要买 呢 ? 而 关于 这种 语 言 文化 的 差 异可 以 放在 高语境文化


与 低语境文化 的 语义场 区 别 中 予 以理解并解释 

低 语境或 中 语 境 高语境互动 的特色是



任何交流都表现为高语境 、 。 

预制程序 的信 息 贮存在接受者 身上和 背景之中 ; 此时传达 的 讯息 中 只 包#




着极少 的 信 息 。 低语境互动 则 与之相反 :
大多 数 的 信 息 必 须包含在传达 的


”4
讯息之中 , 以 弥补语 境 ( 内 在语境和外在 语境 ) 中 缺失的信息 。 由 于美


国 人是处于 低语境文化 的 成员 ,
在表达 其意 愿 时 , 依赖于 外在 的语 言 符号 

即 通过具体 的 语 言表达 自 身 的 情绪 。 而作 为高 语境文化成 员 的 中 国 人 , 




“ ”

表达情感或者传递信 息 时 , 则 倾 向 于选择 内 敛而含蓄 的方法 , 不仅 言传 



些非常重要 的情感与信 息时更是如此


“ ”
更有 意会 在表达 比如两者


。 。


直接

在表达父母与子女 间 的 爱 的方式上 含蓄 就有着 明 显 的 区


一 一

, ,

别 。 这种典型 的高低语境表达差异 , 在 某 些场合就 成为 了 不 同 文 化 间 人 们




互相理解 的 障碍 。 生于美国长于美 国 的华人们 , 对于传统 中 国文化的 理解

美 黄运基 巨浪 M 广 州 花 城 出 版 社 2 0 2 2 2

 [ ]

[ ]
? : . 1 :


 美 严 歌苓 扶桑 西 安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20 2 56





[ ]
. :

1 : 1 

郁 秀 美 旅 店 南 京 江 苏 文 艺 出 版 社 2004  7

国 M .
[ 】
. : . : 1 3 

美 超 越 何道宽 译 北京 北京 大学 出 版社

 [
爱 德 华 霍 尔 ]
文 化 M ?

[ 】


. : . 20 1 0 : 90 

79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不可 能像本土 中 国 人那 么 深切 , 对于真切 理解语 言 差别所带来 的 内 在的感




情 , 延 伸 意 义 的 把握还 有距离 。 用 低 语境 的 文化 眼光看待 高语境 的 文化 

“ ”

就会产 生 到 处都有 限制 这样 固 有 的 理解 从高低语境差异看文化间 的




不同 ,
更容 易 实现彼此 的 理解 ; 如果背离 语言 背后 的 文化 意义 , 类似任碧


莲作 品 《 典型 的美国佬 》 中 的 主 人公拉 尔 夫这样 的 华人 , 在美国人眼中就


会显得懦弱 ,
沉默 , 失语 , 甚至演变为两者之间 的 歧视 、 隔阂 、 冲突 。 


是想要完全实现高低语境间得流畅交流 , 还需要太多 的 时 间和努力 , 而在


此过程 中 , 难 免衍生 出 不被 理 解 的 现实 困 境 , 造成 了 华人 的 自 卑 以及身份


的焦虑 

高低语境 的 差 异 或可 以 解释语 言 表达层面 的 误会 , 然而 不 同 语 言 的 差




异 与冲 突其实是根本性 的 龙应 台 即 有感而发 用 英语作为工具是 




。 :

” 2
事 把它 变成 你灵魂 的 语 言 是 另 外 回事 即 使学会 了 另 个族裔 的 语




言 并且有 了 定深入的 了 解 却 仍然可能遇到 隐蔽 的 障碍 我们对说




, , 。

话有 种幻觉 以 为说话无拘无束 是 然而然的 发的 只 需 表达


‘ 


, ,
自 、 自 ,

我们 想要 表达 的 东 西 。 这种 幻 觉其 来有 自 。 表面上看 , 说话是任 意挥 洒 

自 由 自 在的 ; 其实 ,
外 在 的钳 制 却 是很专横 的 , 交谈 的 双方都受到钳制 


只 不过我们浑然不觉罢 了 因为 种 语 言不仅仅是工具 也是 种文


一 一

。 , ,

化的 内 核 种看待世界 的方式 语 言背后文化 的 差异 乃是很多 华人生





。 ,

活在美 国 多 年却 依 旧 感 觉难 以 真正融入美 国 社会 的 深层 障碍 。 这种 障 碍 既


“ ” “ ”

是国人 失语 也是 沉默 的 中 国人 形象 由来的原 因之 由 于彼此




, 。

文化 间 的 差异 与 沟通障碍不断 的产生 出 误解 ,
从而造成移居 华人 的 身份焦


虑 

跨语言 文化 的冲 突 , 不仅给移居者外在身份认 同 带来 困扰 , 更严重的



焦虑 更在 于 可 能会带来 自 卑甚至 自 我 的分裂 。 严 歌苓在 作 品 中 曾 这样描述




“ ” “
自 己 的困境 :
有时候的 表达 性 就会很差 , 英文语境下 的 自 我变成 了


” “ ”
孤立 的异端 宁 愿选择沉默 然而有时 又很享受属 于 英文 的 半 


, , ,

“ ” “ ” “

为 它好像是年轻 的 。 而 中 文语境下 的 我是有城府 的 , 它是 与我同




” “ ” “ ”
龄的语言 ,
具有强大 的 弹性 ,
易 变和善辩 , 它是 成熟 的 。 面对这


“ ” “
样 的 语境 差 异 感受 更多 的 时 候宁 愿选择 缄默 用 英文和用 中 文思



, 。

”4
考时有两套完全不 同 的词汇 。 并不是什 么 事情都可 以翻译 。 可见语 言 与

美 任碧莲 典型的美国佬 M 王 光 林 译 南 京 译 林 出 版 社 20 0 0 0

 [ ]

[ ]


. : . : 1 

龙应台 干净 的城市缺乏创造力 N 联 合 早 报 新 加 坡 2 0 0 3

叶鹏飞 ,

[ ]

( )


0 7

1 3 

美 严歌苓 人寰 M 北 京 当 代 世 界 出 版 社 2003

 [ ]

[ ]
. : . 

美 伍慧 明 骨 M 陆 薇 译 长春 吉 林 出 版 集 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20

 [ ]

[ ]


. : . 1 1 : 1 8 

80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我意识 的形成密不可分 种语言既是 种 认识世界 的 方式 也是 




一 一

自 。 ,

建构 自 我 的方式 

在 美 国 旅店 中海伦到达美 国 后 在 学校 的草坪 曾 有 刻 感觉 


《 》 , ,


己融入 了 其 中 , 让我真正 从妈妈的城堡里 出 来 , 心情随着他们 的单调 的


让她很快 发现

尖叫 声丰富起来 然而 这种 错 觉感 的 融入 自 己 与这


。 , ,


刻 的和谐并无关系 。 那种少 年人 的 气 息 只 是使我得到 了 片刻虚幻 的 归 属


感 ,
那其实是属于美 国孩子 的 。 我的 黑 头 发就像混入黄豆 的 黑 芝麻 , 自 


” “ ” “

都觉得站错 了 地方似 的 他们 冲我嚷 嚷 我却 句都听不懂 我是哑




。 , 。

” “
巴海伦 甚至 连顶 嘴 的 能力 都没有 句也听不懂 句也不会说 


一 一

, 。 , 。

下成了 个 既聋又哑 的残疾 儿 童 耳 朵 嘴 巴全是虚设 没有用 的 就像




一 一

。 , 。


我童年 许 多 漂亮衣服 的 假 口 袋 样 外面看起来是好 的 却是装饰品 



, , 。

语 言 文化 的交流 , 不仅使外来者面 临着 外在 的种种 冲击 , 内 心 的 冲突可能




更为剧 烈 。 在 旧 有 的本我认 同方式与 亟 待接纳 的新 的文化相 互抗衡 的过程


中 ,
人的 内 心 经历着肯定与 否定 的挣扎 , 在观念重塑 的 过程 中 丧失 了 信 心 

身份的焦 虑不可避免的 产生着 



二 内化的障碍

因 为语言 交流 的 不 畅 以及文化 的差 异所 引 发 的 身份 焦虑 , 不仅仅存在




于 不 同族裔群体之 间 , 同 是华人群体 , 也 因 为这种 困境造成代 际 间 的交流


障碍 处于 被动 的 方往往 陷入无法言所 的焦虑之 中 斯图尔特 霍尔 ?




“ 

指 出 语 言 的重要 性 它是 表征某 文化 的 众成 员 间 意 义产 生和 交 换过程



之外 的

种重要手段

的 各种记号 的及代表和 表述事物 的诸形 象 早期


移 民的华人 , 母 语为汉语 , 到 达美 国 后 可 以 讲简 单 的 生存 英语 , 却 无法实




现更深层 次 的 交流 。 而 出 生并成长于美 国 的华人 , 可 以讲流利 的英语 , 


不存在英语 的语 言 障碍 , 但是汉语 能力 却 差别很大 , 导致 了 家庭之 间 、 


际交流 的 不 畅 。 谭恩美 《 喜福会 》 中 的 四 对母女就存在这样 的 问 题 , 他们


时 常 聚在 起却 是各讲各话 语言 的 障碍导致他们不能很好 的进行交流

, 

而两种 语 言所代表和 承载 的深层文化 意 义不 能顺利表达 ,


从而产生 了 语义


上的偏差 , 造成误会与 不解 ,
导致 了 双 向 的文化身份 困 扰 。 而在 《 接骨师


之女》 中 , 露丝作 为第 二代华人 , 对 中 国 文字陌生而排斥 , 造成 了 与母亲

交流的 障碍 , 直到母 亲 患 了 老年痴 呆后 ,


才通过手稿翻译 与 母 亲 实现 了 

郁秀 美 国 旅店 M 南京 江苏文艺 出 版社


[ ]
. : . 2004 : 1 8

1 9 

文 化表征 与 意 指 实 践 徐亮 陆兴华 译北京 商 务 印书馆




 [
美 斯 图尔特 霍尔 ]


表征 :

M ]

, ,

2 0 1 3 : 1 5 

8 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宂 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流 , 知 晓 了 有关祖母和 母亲 的生平故事 以及家族 的 历 史 




而任碧莲在作 品 《 典型 的美 国 佬 》 的开篇 中 也 曾 这样描写 :
你是在



听 却 没有听 见 中 国 人 的 习 惯 非常 强 调 区 分努力 和 结 果 汉语中这里


, , ,

所表现 出 的 内 在 深层含 义却 与 英语 的 理解 大相径庭 。 就如 同汉语 中 的 





不见 这 动 词 结构在华人文学 中 的 出 现 表示着 听 了 但是却 没有 听 见 的


结果 , 意 味着 人们 往 往 只 愿 意接 受 自 己愿意接受的部分 ,
具有很强烈 的主

观选择意 味 。 而生于 美 国长于美 国 的华人们 , 对 于传统 中 国 文化 的 理解不




可能像本土 中 国 人那么 深切 , 对于真切理解语 言差 别所带来 的 内 在 的感


“ “
延伸 意 义 的 把握还有距 离
” ”
情 , 。 表面解析 听得见 和 听不见 , 只 


“ ”
相 同动作 的不 同结果 , 但是抛开这种 浅表进行深层 分析 ,
听得见 可以

用 来表达 顺 从 理解 配合 而当 个人在音量足够大的 条件下 依 旧 表示




、 、 。

“ ” “ ”
听不见 ,
反映 了 听 这样 的 动 作 与 内 心 抵 抗情 绪 的 结合 , 主观上不



愿意接受所要 了 解 的事物 的 内 容 。 主人公拉尔夫的母亲训斥他 :
你是在



听 ,
却 没有 听见 ! 
就是反映 出 主人公 内 心 的 抗拒 以 及外在环境施于他 的


“ ”
压力 。 鉴于 中 国 传统文化所提倡 的 父母之言不可逆 , 他是在通过这样


的 方式反抗 ,
表达 出 不情愿与 不 被理解 的 痛苦 。
但是 , 如 果相 同 的情况发


生在 西 方文化语 境 中 , 或许 拉 尔 夫 会 向 母 亲提 出 直接 的 言 语 反抗 , 通过对


话表达 内 心 的 不满情绪 ,
实现交流的平等 。 但他所处 的环境 , 造成 了夹缝


式的身份困境 边受到 西 方社会的 歧视 以及 我东方化刻板印象的禁



锢 另 边在家庭生活 中 由 于语言 的 障碍 以及文化 的差 异 造成 了 疏离




, , ,

与冲突 

与第 代移 民 出 国主 要是谋 求物质 生活 改变不 同 当 新移 民有着强




烈 以 跨文 化精 神 交流 的 方式 对 抗焦 虑 , 寻求身份时 , 他们在语 言上 的 多 向


”2
努力 就显 得更加 自 觉 、 强烈 。 需 要注 意 的 是语言 的 伪 装性与 外语 的豁免


权在语 言 的 障碍 下 , 也并非全是负 面 的效用 , 不 同背景下 的语言差异 却也


带来些许情感上 的 体谅 


《 美 国 旅店 》 中 蹩脚 的 英语就给 了 主人公宋歌更为直 白 的 表达 。 


英语 的 时候 ,
我觉得 又不受谴 责 的豁免权 , 对这种语言及这种语 言产生 的

后果 。 它让我觉得非常幼小无辜 , 于 是有 了 由 于 弱 势 要求原 谅 的 依仗 。 


”“
以常常会见到初 学外语 的人脸上 的那种特有 的体 己 的笑容 。 总在两种语

任碧莲 典型 的美国 佬 M 王光林 译 南京 译 林 出 版 社 2000 0


. . . : . : 1 


[ ] ,

史进 语言 还 乡 海 外创 作 心 灵栖 息地 的 寻找




A ]
第 3 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 1

C ]




京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2005
: . 

82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言之间徘徊与 困 惑 的我第 次感觉语 言 不通的便利 人类建立 了 巴 别 塔


。 

上帝则 故意 打乱 人类原 本 样 的言语 这是 种祝福 彼 此用 微 笑 交流


一 一

, 。 

这样 的 交流是没有误会 的 , 因 它 的 朴素而具 备最原始 的准确 。 在善意 的情




感面前 切 语 言 都 显 得太 具 体而又太肤浅 了 面对相 异于 己 的 陌生文





, 。

化 彼此 间 的 理解如 同 生活在 单语境世界意 图读懂 另 门 陌生语 言 样



, 

难 以 实现 。 只 有 了 解并熟知 社会和 文化 的背景 , 行为发展 的历 史 以及所欲




表达 的 含 义 ,
才 能促进文化交流体系 的 发展 , 达到彼此的认同 

第三节 生存的 困境与身份的失落



身份 的焦 虑对于 移 民而 言 , 不仅仅 是历 史 文化带来 的 , 还有与基本生




存紧密联系 的 物质 、 经济等现实 困 境 问 题 。 移 民 由 于文化的差异 , 语言的

限制 , 以及不 同 社会对 于 相 同 职业认 证 标 准 的 不 同 , 导 致就业上 的 困 难 



由 于财富 的差距 , 人们无法达到社会所规定 的 体面 要求 ,


因而受到不 公平


的 待 遇甚至歧视 同时 身也因为这 固 有 的 社会体面原 则 感到挫败与


, 自 ,

羞耻 。 人类 处在 经 济社会 中 , 受到物质 欲望 以及平均社会生 活水平 的影响 



相 比于身边的朋友 、 同学 、 同 事往往会产生不平衡 的心理欲求 。 而社会保




险制 度 养老制度 的不完善或者不平等 进 步 引 发安全感 的丧失 另外

、 , 。 

错误 的社会价值 导 向 下 的攀 比 心理 , 欲望追求不满也是身 份焦虑产生 中 不




可 忽 视地成 因 之



生存的 困境

事实上 ,
最初 华人赴美或者到访其 他西方 国 家时 , 受到欢迎并且也是


得到尊重 的 在 中 国人与 中 国 问题 书中 曾 记载华人初到美 国 


, 《 》 , ,

常受欢迎 。 华人独特 的 衣着 , 平底布鞋 , 以及剃着光头 蓄 着发辫 的形象 



使得美 国 人颇感 兴趣 并且 以礼待之 但是这种尊 重 只 是建立在对 于 陌 生





, 。

民族 的距 离感和 猎奇心 态上 ,
随着华人 劳工 的 大量涌入 ,
而吃苦耐劳 、 


默忍 受的 性格特点 导 致他们 成为 了 劳动力 市场上 最为廉价 的 部分

, , 

从事淘金沙 、 修筑铁路等西方不愿 意从事 的苦力 劳动 , 而悲惨的身份丧失




也 由 此开 始 。
如 同 严歌苓小说 《 扶桑》 中 这样慨叹过修筑美 国 铁路的华 工


“ ”

们 ,
世上竟有这样 的 生命 , 他们 工 资 极低 又受尽 屈 辱 , 在 面对 白 种工友

郁秀 美 国旅店 M 南 京 江 苏 文 艺 出 版 社 2004 5

. . : . : 7 / 1 3 2 

[ ]

美 宋李 瑞 芳 美 国 华人 的 历 史和 现状 M 朱永涛 译

 [ ]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 9 84 : 1 9 

83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提议 的反抗运动 中 , 却 报 以 了 忍 辱偷生毫无尊严感 的 回 应 。 只是 安静 的


尽管生活在异常艰苦又充满不公平 的环境 中 低廉



忍耐 。 , 却 默许 了 那
” “

到践踏人 的尊严 的工 资 的合理性 居然 能够靠着 小罐米饭 撮盐活




一 一

“ ” “ ”

仿佛就是 天生 的奴隶

下去 。 他们 把人 的 价 值 陡然 降低 , ,
他们 的



这种令人反感 的 懦弱 描述 出 当 时

存在 使奴隶主们 合情合理地复活 了 

华工们面对恶劣环境与 不 公待遇 的无能为力 , 面对身份无处安放的焦虑 困



境 ,
没有先进 的可 以 突破局 限性 的 思 想 ,
亦缺失其 他可 以 赖 以 为生 的技术


或者语 言 优势 , 只 好选择妥协 , 默默承受 

需要注意 的是这种 身份丧失 的 原 因 , 也 不 能单纯归 结为华工逆来顺受




的 性格 以及 因 为他们 的存在 度威胁本土美 国 人就业 而遭到职业与族


, ,

裔 身 份 的 歧视 , 同 时 需要研 究 的 , 还有华工本身 的家 国 情节 , 即抱着 




的生活在异域他乡 并不主动 融入社 会或者

居 思想 ,
仅 以 赚钱返 乡 为 目 ,


“ ”

接受 当地 的 思想及生活方式 , 长期置身于 边缘人 的范畴中 。 在 《 骨 



“ ”
笔私房钱 他说 这是 回 中 国基金

这部作 品 中 利 昂 曾 存有 可见


, , : 。

他终极 的 梦想还是返乡 回 国 ,
那 里才是他最终 的 归 宿 。 同样 的 ,
邝丽莎 的


“ ”

作品 上海女孩》 中 山 姆 的 契纸 兄弟 查理 终其 生的辛勤劳作 


《 , ,

“ ”

终实现 了 他 以 个 金山人 的 身 份衣锦 还 乡 的 梦想 而他们 的契纸父亲




路老 爹 勤俭倍致 积累财富 尽管 生都念 叨 想 回 到 中 国 的老家万 红村


, , , 

这里 每个人 , 包括我在 内 ,
都非常想落 叶归根 , 回到 中 国去 。 就算不 能


回 到 中 国生活 , 也要死在那里 ,
就算没能在那里死 , 也要把尸骨埋在故


土 和其他许许多 多 人 样 想 攒上 万 美元 然后 衣锦 还 乡 就算


一 一

… … … …

, ,


我在 美 国 出 生 心底里我依 旧 认定 自 己是 中 国人 要回 中国


, , 。

“ ”

陈翰笙先生早期 曾 指 出 中 国 人很多 只 是 侨居者 。 他们并不想真正




“ ”
地融入美 国 社会 而 只 是把这里看作 赚钱 的 金 山 期待有朝 日 有 


, ,

足够 的积 蓄 , 然后 告老还 乡 ,
回 国 购置 田 产 ,
落叶归根 , 颐养天年 。 对于

融入 当 地社会 , 获得话语权等并不积极 , 甚至也不关心 。 可 正是这种狭 隘




的思想 导 致 了 中 国 人 负 面 形象 的 滋生 影 响 了 美 国 人对这 群体的接纳

, , 

甚至产生诸多 的 误解与 排斥 其他少数族裔享有 的权利 中 国 人却 概无




。 ,

从获得 。 然而 , 当 自 身利益遭受 了 明 显侵害 时 , 却 无力 应对 , 不知可 以从




何获得援助 , 最终沦为沉默 的群体 , 只 能默默地承 受 身份 的 丧失 。 就如 同

美 严歌等 扶桑 M 西 安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20 2 5 8

 [ ]

[ ]
? :
. 1 : 1 

骨 M 陆 薇 译 长春 吉 林 出 版 集 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美 ] 伍慧 明 .

[ ]


. : _ 2 0 1 1 : 4 

美 邝丽莎 上海女孩 M 谢 春 波 译 北 京 京 华 出 版 社 20 0

42
 [ ]

[ ]


. : . 1 : 1 

84


兰州 大学博 士研 宂 生 学位论文 当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 ”
扶桑 》 中 的 华 工 们 常 常 选择在 马 车道上会合 个如 此整齐却 沉默


《 ,

“ ”

的全体 然后 声不 响地走 向 四 里外 的铁路工地 只 是因为 白 种工友




, 。

“ ”

讨厌他们 的 辫子 盛饭的罐头听 高 耸 的 颧骨 以 及其他 切 于是他




、 、 ,

“ ”

们 只 好选择远离 住 的遥远些 不让人看见他们 赚钱返 乡 是沉默 应




, , 。

对 切 的 内 在支撑力 而默认 自 身身份的低等 自 我轻视与 贬低 丧失反




, , ,

抗性 以及 自 我身份的追逐意识 , 成为忍 受歧视 , 甘于 受辱 的 根本 原 因 



二 职业 的缺失

随着历史向前发展 , 职业 领域 的 不 平等 和 歧视慢慢发 生着 变化 。 之后



的华人们 所面对 的 困 境变得更为 多 样化 。 甚至 连反对 种族歧视也不 能成


为我们 的 目 的与方 向 。
种 族 歧视 的方式 与 形态也在 不 断 地发生着 变化 

不再是早 期 的直接在武力上袭击与 追打 中 国 人 , 它们 的存在 方式变得更为




“ ” 2
隐蔽而 多 样 它形色如幻 时无所不在 时 无所在 关于 职业认


一 一 一

。 , , ,

证 的不公平 阻碍着很多 华人 的 求生之路 。 大批 的 学者 、 博士 、 医生面临身



份 以及职业 资格不被认可 的尴尬 , 无法从事本身 的 技术职业 ,


为 了 生存 

只 能无奈 的选择转行 ,
甚至 从事技术含量 极低 的 服务性行 业 。 他们 的 境况


“ ” “
如 同 乔治 爱略特笔下 ?
德雷莎 降生人间 后 的失落 。 她找不到 自 己的


” “ ”
史诗 , 纵然心 中 万般抱负 ,
却 也 无法 转化为 引 起深渊共 鸣 的行动 , 


“ ” “ ” “ ”

后 只 能活在 充满谬误 的 困境中 。 庄严的理想 与 平庸 的 际遇 




“ ” “
间格格不入 , 得不到神圣诗人 的 歌咏 , 最终只好 在凄凉寂寞 中 湮没无


’ , 

闻 。

白 先勇 的作品 《 芝加 哥之死 》 中 的 主人 公 吴汉魂就如 同 跌落在人 间 的



德蕾莎 , 他耗尽青春 、 吃苦耐 劳 , 在 阴 暗 闭 塞堪 比 牢 笼 的 地 下 室 无 比刻 苦




地攻读 , 取得了 向往 中 的博士学位 , 却迷失在 了 这座繁华 的美 国 都市 中 

他压抑而 苦 闷 的 人生 与 灯 红 酒绿 的 芝 加 哥 形 成 了 鲜 明 的对 比 。
他 内 心 的 


负 终宄湮没在长久压抑 的现实生活 中 。 他所付 出 的所有辛 苦 , 在死亡 的 悲


剧面前变成 了 段充斥着谬误甚至极具讽刺 的生活 他 的死亡不仅仅是生


命 的死亡 , 而是 因 于 他灵魂 的 自 我放逐 , 自 我抛弃 。 很多 的华人 ,


为了能


立足于美 国 , 都付出 了 巨 大 的艰辛和代价 。 读书取得学位似乎是其 中 较为


可行的

种选择 。 然而 , 在几年如苦行僧般的生活之后 ,
却有很多人 已经


“ ”
忘记了 最终到美 国 的初衷 美国这个 遍地黄金 的 梦境之地 对于 


。 ,

美 严歌苓 扶桑 M 西 安 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


 [ ]

[ ]
. : . 20 1 2 : 1 5 8 

陕 西 师 范大学 出 版社

 [
美 严歌苓


扶桑 M [ ]

西 安 : . 20 1 2 : 1 5 8 

 [ 美 爱德华 霍尔



无声 的语言 [
M ]

何道 宽 译 ,

北京 :
北京 大学 出 版社 . 2 0 1 0 : 1 3 0 

85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经济 困 窘 的华人而 言 最终沦为 场噩梦 长时 间经济拮据导致 的低质 量




, 。

的生活 , 不仅苛求身体 , 而且丧失 自 尊 , 甚至卑微 了 灵魂 。 华人在美 国 诸



多 大城市所产生 的 身份 的焦虑 ,
不 能仅仅 归 因 于种 族歧视这样 的 诱 因 , 

与传统文化 的影响在每 代人身上 的映现 以及 每个个体在应对文化冲




击 、 精神 压力 时 所表现 出 的 不 同 的 态 度 以 及解决方法有着 重要 的 联系 

任碧莲 的 作 品 《 典 型 的美 国 佬 》 中 的 主人 公拉尔 夫 的 生 活 也展现 了 华




人在美 国 生存所面 临 的 经济 困 境 。
从书 香 门 第 的 少 爷沦落 到 中 餐馆没 日 


夜拔毛杀 鸡 的 黑 工 ,
社会群体身 份从资 产 阶级 降到无产 阶级 ,
从衣食无忧 

受私塾教 育 的 富 裕阶层 , 跌落到 困 窘无助 被 学 校开 除 的 贫 困 阶层 , 拉尔夫




“ ”

的 生活水平和 精 神 状态都从 巅峰 掉 到 了 谷底 。 拉尔夫 的 中文名 意峰 



“ ”
意在巅峰 的人却 是如此落魄的 下场 , 也暗示着主人公到达美 国 后 身份


丧失 的 讽刺 与无奈 作者通过不 断地描 写 拉尔 夫 家住房 环境 的变化 


。 ,

射 出 其 身 份 与 所 处社会地位 的 转移 。 拉尔 夫刚 到达美 国 时 ,
为 了 逃避移 民

局检查 , 频频搬家 , 住 过蟑螂 跳蚤 的 房子 , 也住过看起来如 商 铺或者办 公



间 的房子 ,
邻 居有残疾 人 、 有单亲家庭 、 有很穷 困 潦倒 的 夫妻 。 房东对于

中 国 房客 态度恶 劣 甚至认为他们会带来臭虫 婚后 拉尔夫 家搬进 




, 。 ,

公 寓 却 是年久失修 房体倾斜 油 漆剥落 四 处 裂 缝 散 发 着霉臭 味 的 最




, , , ,

穷 的 人才 居住 的 地方 。 有暴风雨 的 时候 , 房 间 里摆满 了 接雨 水 的各种瓶罐 



仿佛 天花板 随 时 都会崩 塌 。
女 儿莫娜 出 生 的 时 候 ,
拉尔 夫拿到 了 博士 学位 

由于 原先 的 公 寓 楼 随时 都有垮掉 的 危 险 因 此他们 在华盛 顿海兹找到 




更大更好 的 公 寓 。
而与他们生活 的窘迫相 比较 ,
朋 友老赵 的居住条件就好


多 了 —

黄砖砌成 的房子 ,
有 时 尚 现代 的 推拉 窗 , 还有 电梯 , 全是 自 动化


的设施 。 老赵在事业上 的 成功与 拉尔 夫 的萧条窘况形成 了 无 比鲜 明 的 对


比 , 这带给他 很 多 的刺 激与 巨 大 的 压力 。 而这种反差不仅存在与 其现实 生

活 , 同 时 也 与 他记忆 中 的家 乡 相 差甚远 。 拉尔夫 曾 在在 中 国 故 乡 额家 园 有



着 非常殷实 富 有 的 居住 环境 ,
条件很是优越 , 然而去 国 离乡 后 的命运却 显

得无 比多 舛 仿 佛 投入 了 另 个相反 的世界里

, 

在 曾 经 的 传 统 守 旧 中 国 社会里 家庭 出 身 背景 直接影 响 个人的社




, ,

会阶级地位 , 讲求 门 当 户 对 的 交友甚至 结 亲 关系 , 看重个人 的 家庭背 景而



非个人实力 。 移居至异域 国度 , 面对着来 自 不同 的 国家 、 不 同 社会层 面 的



人们 同 时还要努力 融入 个全新 的 社会环境 中 这样 的 生 活 彻底摧 毁




, 。 ,

了 旧 有 的社会关系结构 , 家庭背景 的优越性也被缩小 。 有研宄者 曾 指出 




尽管家庭 的 出 身可 以 得到承继 然而在 新 的 移 民 社会 环境 中 个人的


, ,

86


兰 州 大学 博 士 研 宄 生 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价值 以及 其所拥 有 的社会地位 ,
并 不 完全取 决于 曾 经 旧 有 的境遇 。 即 是财


富和部分产业可 以 带入新 的 环 境 , 但是社 会地位 、 威望 、 权利却并不轻 易



可 以直接 兑现 养尊 处优 的 张家 人到 了 美 国 后 没有 可 以 炫耀 的 财 富 


。 ,

生身份也不具有 曾 经 的 权利 与社会声 望 。 但是对于 看重家 庭背 景 与 出 身 门




“ ”

第 的 他们 却 时 刻 不忘所谓 的 尊贵 , 歧视黑人 ,
不愿与 之为邻 。 他们始


“ ”
终认为 自 己属 于主流上层社会 , 在美 国遭受 了 身份 的 错置 。 尽管生活


己经沦落 的 如 此穷 困潦倒 , 但 内 心 深 处他们 的 身份 意 识 却 并未改变 , 身份


幻想始终属于主流社会的尊贵 员 于 是事 实身份 与 心 里定位发生 了 错


“ ”
位 , 他们 成 为 了 某种 错置 的 象征存在 , 而这种 错 位感给他 们 带来 的 即


“ ”

成为 了 错置状 态 下 的 第


是无尽的 焦虑 受害者

, 。

拉尔 夫最终的破产 , 尽管不是处于雇佣关系 中 的失业 ,


导致生 活上 的

困 窘压抑 , 但是 也是源于 受骗所购 买土地本身 出 现 的 质 量 问 题 , 以及为了



追求利润 更 大 化 所进 行 的 盲 目 扩建失败 , 错误估计 了 自 身 的 能力 而破产 



他在 建造稳 定 生 活 的 进程 中 反而 最 终 丧 失 了 自 己 的 身份 。 以 致最后拉尔夫



终于 明 白 在 中 国如果注定会灭亡的存在 到 了 美国也 样 还 鸯会 灭 亡

: , 

眼 睛 被遮蔽看 不 见 ,
耳朵也都 听 不见 ,
并不是想要怎样的 自 由 都可 以 实现 

每个人都有着 个限度 所谓 的 自 由 不过是更为明 晰 我全部 的 限度在 哪






里 但是这种 身份 的 丧失 却 暗示着重新 构 建 的开始 因 为更为清醒地认




。 。

识到 了 自 身 的局 限与 发展 的 可 能 , 在对 于 未来生活 的 规划 中 增 添 了 更为理

性地理考 , 这是令人感 到欣慰 的 



第 四 节 故土情结 与情 感 的 无依

学者 陈瑞琳在解释离 散族 裔群 体 的 家 园疏离 感 问 题 时 ,
曾 经 引 用 斯蒂


芬 桑德鲁普 的移 民文学研 宄理论 离散群体的流动是 种社会发展的






现象 , 所揭 示 的 问 题具有 复杂性 , 包括分裂化 的忠 诚 问 题 ,


等级制度差异

以及相互 比照 性 问 题 。 对 于 离散群 体而 言 ,
最令其感到失落与 困惑的 即 是


边缘化处境 ,
在新 的 文化环境使其产生不 同程度 的 疏离感 , 全新而 陌生 的

语言 、 习 俗 、 风俗 、 法律等 问 题如 同 强大 的 离心力 将其抛 向边缘 。 同时 



赵小建 美 国华人社会 的阶级研 宄 个人访 谈 为主 的 分析 华侨华人历 史研宄



以 [


. 

20 09( 03 )


离 散 三 议 历 史 与 前 瞻 ⑴ 外 国 文 学 评 论 2 0 07 0 1
" "

凌津奇 . : ? .

( }


美 任 碧莲 典型 的美 国 佬 M 王光林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〇 00 3 0 5
 [ ]

[ ]


. :

: 

87


兰州 大 学博 士 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对于 自 我原有熟知文化 、 自 如环境 的远离 , 也使得 他们 的边缘痛苦愈 加清




晰起来


离别 故 园 后 的生存 困境诱发身份 的焦虑 , 而情感缺失所导 致 的精神 空




“ ”
虚更是加剧 了 这 状况 缺乏归属感使得离散人群仿佛 无根的飘荡

。 

“ ”
没有落脚 的家 园 , 陷入 边缘情境 之中 。 所在 国 与 旧 居 国均将其视为外


来群体 。
精 神 层面 的 困 境无 处 言 说 ,
无法获得深层 的 情 感交流而 导致心 理


“ ”
上 的孤独 。 边缘情境 这

概念源于 卡尔 ?
雅斯 贝 尔斯 , 他将其定义为



人存在 种状态 而流亡 正 是这样 的状态 萨义德 曾经这样说 流亡 的


。 。 :

经历 是非 常可 怕 的 , 可是又迫使你不得不想起或者面对 。 因 为它 的存在是


强制 性给 予个体和 原 乡 , 或者 自 我与 真 正 意 义上可 以使心 灵得到 归 属 的 地


方 以 无法弥合 的 巨大裂痕 ,
从而产 生无力 克服 的极 大哀伤 。 尽管文学描写

中 , 历 史 的各类流亡 生活里 涵盖着 丰 富 的 英雄故事 ,


有浪漫 、 有光荣 , 

有胜利 与 美梦 的 实现 但 是这些最 多 也 只 是给予疏离 感造成 的 悲 伤 定的




缓冲 , 是克服悲 伤 的 某种努力 。 流亡 的 最终成果必将是 由 于所造成 的各种




” 

丧失而变得黯淡 甚至 失 色 。

“ ”
严 歌苓在 《 扶桑 》 中 , 通过 我 眼 中 的 扶桑 , 切换着不 同 时代的视


角 ,
用 寥寥几 句 即 勾 勒 出 几代华 人所面 临 的 相 似却 又不 同 的 生存 与 情感 困



境 。
身 份在 不 同 时代 下 转换却 隐含着种种 的焦虑 。 生存 的概念从你到我



这 百年中 是被最深体味 的 你们生存 了 下来 我们 要生存 下去 二

, , , 。 

三十 年代初到美 国 的人们 多数寄居在 中 国 城 , 在 那里寻 求落脚与 心 理 的安




慰 对于其 外 的 洋人世界充满恐惧 之后有 了 第 个走 出 唐人街进入洋 人



银行工作 的年轻人 随着 四十年代第 个进入洋人芭 蕾 舞 团 跑龙套 的 女 演




员 、 六十年代 的华人宇航员 ,
华人的生存方式不断被改变 , 也不断 地融入

了 当 地 的 主流社会当 中 。 然而 , 作 为现代社会 中 不 再胆怯 , 语言优秀的年




“ ” “ ” “
轻人 , 望着 耸立蔽 日 的高楼 、 茫茫的 马路 ,
所感受到 的却 仍是孤



独 像第 个踏上美 国 海岸 的 中 国人 样 的孤独
一 一



, 。

他们在情感无处依托下依 旧 产生着对于身份 的怀疑与彷徨 。 作者用




“ ”
玩世 不 恭 的笑 表现着 内 心 的 无可奈何 、 无能为力 。 早期 踏上美 国 的 华


“ ”
人 充满 了 淘金梦 有 着 对 金子 热 忱 的 幻 想 与 执着 尽管 无所有 


, , , ,

“ ” “ ” “

都 兴 致勃 勃 。 然而历 史在推进 , 现代 的 我们 却 更为相 形见绌 , 



美 陈瑞琳 离 散 后 的 超越 论北美新移 民作家 的文化心态


” ”

华文文学
1 ” 一 一

 [ ]
J ? . 2 0 0 7(05 )


[ ]


S a dE d w a rd
i .  R ef l ec ti o n s  o n  Ex i l e  a n d  O t her  C ambr i d
ge :  H a r v a r dUn i ver s i t
yP r e s s 

2 0 0 0 : 1 73 

美 严歌苓 扶桑 陕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 ]


M ]

西安 : . 20 1 2 : 1 5 7 

8 8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的性 现代 的华人们在 心灵上所遭受

名 其妙 的沉郁 ,
缺失 了 方向 性与 目 ,



的 折磨 己 然发生着微妙 的 变化 周 围 的 白 面孔千篇 律在微笑 那笑怎


。 ,


么 都 比追打进化许多 , 于是我们如此迷失 。 笑容背后 ,
难 以 逾越 的距 离


感 , 让 异域 的 华人们 更产 生着情感 的 失落与 无处依托 , 表 象平 和 下 蕴藏着


“ ” 
深层 的精 神 空虚与 情感孤独 不这样玩世不恭 的 笑笑你还指望什么 


。 ?

“ ”


一 一

这个 隐藏在扶桑背后 的 人物 , 正 是 象征 着现代 的 华 人 世 界 中 无


数个飘荡 的 灵魂 如何定位 身 的身份成为了 种难 以解决 的 困 扰

, 自 

家园意味着身份归属 , 拥有 了 归属 感才能感受到身份的认 同 ,
缓和 身

份的焦虑 。
邝丽莎 的作 品 《 上海女孩 》 中 主 人公珍珠和梅两姐妹 , 出 身于


上海 的 户 殷实家庭 之后家境败落 战 争 期 间 沦为难 民 失去 了 赖以生


, , ,

存的家园 。 在逃离 的 过程 中 母 亲 惨遭杀 害 , 她们历经万难逃往 了 美 国 , 



过了 在天使 岛移 民站 的 层层审 问 以及悲苦生活 , 终于获得 了 入境 的身份 



然而到 了 美 国 却 发现期 望 中 的 夫 家 只 是 生 活在 最底 层 的 华人 。 她们 感觉


最深 的是 失落感 、 漂泊感 、 心 神 不 宁 及无法释怀 的 对过往 生活 的 怀念 。


仅仅是 因 为 刚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 的 国 家 。 唐人街 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像个




反 映 出 大 多 数华人流离失所 的 身份状态 生活困苦 不 被尊 重
” 2

难民 。 , , 

也无法获得当 地社会 的 认 同 。 珍珠 的婆婆 仁仁 , 还是个 小 女 孩 时 被绑架后




那些 己经过时 的 旧 习 俗

卖到美国 ,
她的

生都 牢牢抱着 旧 习 俗
一 一

, 


” “

着这些东 西支撑 自 己 的 灵魂 , 抓牢那飘渺 的记忆 。 她说 我很久 以前就




离开 了 中 国 ,
却每 天都在 思念她 , 中 国 若是苦 , 我就是受苦 。 她 的 情感

寄托始终属 于 中 国 , 始终是 以客居 的身份停 留在美 国 ,


祖 国 有难时 , 她就


拼命地为美 国 援华联合会募捐 

作 品 中 的 唐 人街象征 着连接 中 国 与 美 国 的 桥梁 , 唐人街不 像上海 




也不像上海 的 老城 甚至连 个 中 国村子都不像 那里是 个美 国 人想



3 一

, 。

象中的中 国 , 反映 出 的恰恰是对 真实 中 国 文化 、 历史的无知 。 作 品 中唐人




街两 次遭遇大火 , 即 象征着华人心 目 中 能 带来归 属 感 的家 园 的丧 失 。 无法

寻求家 园 的 回 归 ,
珍珠与 丈夫 山 姆计划 搬离唐人街 ,
给他们 自 己和孩子崭


新 的机会 ,
努力在美 国 的社会 中 获得新 的 身份归属 。 然而购置房产时 却 


” “

有 家银行 愿 意 给普通华人贷款 他们 去克伦 带看 了 看 却被告





, ,

知我们 只 能 买杰斐逊 以 南 的房 子 。 去卡尔 弗城 , 可那里 的房产经纪拒绝看



美 严歌苓 扶桑 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出 版 社 20 2

 5 7 5 9

. . :
. 1 : 1 1 

[ ] [ ]

美 邝丽莎 上海女孩 M 谢春波 译 北京 京华 出 版社



20 0 2 5
 [ ]

[ ]


. : . 1 : 1 

美 U丽莎 上海女孩 M 谢春波 译 北京 京华 出 版社


20 0
 [ ]
/ .
[ ]


. : . 丨 : 1 3 5 

89


兰州 大学博士研 究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房 后来 在 雷克伍 德看 中 了 处房产 但邻 居 们 联名 写 了 请愿 书 拒绝


。 , , ,

任 何华人搬进这个社 区 。 之后再 去 太平洋 帕 利 塞德 ,


但那里 的 土地协 议上


规定 不 能把房 子卖个 黑 人和 黄种 人 次次 的拒绝 使得 他们 融入美 国





 一

。 ,

社会 的 梦 想再 次落 空 , 这个 已经落脚 的 国 家也不是他们 归 属 的家 园 

随着社 会 的不 断发 展与 进步 ,
尤其 是美 国 民权运动 、 反 战运动 等 的蓬


勃发展 , 为美 国 社 会 的 政治 与 文化进步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变革 ,
促使美 国 主流


社会在对 待少 数 族裔 的 各个方面做 出 了 转 变 , 移 民政策得到 修正 ,
公开 的

种 族歧视开 始 消 亡 。 然而 就如殖 民者带给殖 民地广 大人 民 心 灵上难 以 消 除




的殖 民 内 置相似 , 尽 管 公然 的种 族 歧视 隐 退 , 却 逐渐被后 殖 民 主 义又 或者


新殖 民主 义 的 歧视所取代 , 其形式 也更加 的 隐蔽 。
而这种容 易 被忽视的歧


视状态展现 即 是从种族 时代过渡到 了 族裔 时代 。 早期 的 较为 公开化 的 种族


歧视 , 是诉诸于 国 家政策 , 法律等层面 ,
实现对于 少 数族 裔 的 压 迫 ,
那么

族裔 时代 则 是通过教育 、 文化 、 语 言 等 手 段实 现对 于 少 数 族 裔 隐 性 渗透 的

目 的 。 由于 长期 以 来对 于 东方 固 有 的偏 见 , 致使在西 方多 数人 的 眼里 , 


“ ”
方人有着 愚 昧而 又可怕 的 习 性 , 同时 ,
东 方本身又有着某种 神秘 的色

彩 。 而这致使西方创造 出 东方主义为主要 思想 的政治教义 ,


试 图 以此制约

东方 它作为 种 西 方 人对于 东 方 的 蒂 固 根深 的 认 知体系 始 终担 当 着 殖




, ,

民 主 义 的 意 识形 态支柱 

郁秀在作 品 《 美 国 旅店 》 就 曾 这样描写 : 整个餐厅像被八 国 联军 瓜



分了去 白 人和 白 人坐在 起 黑 人和 黑 人坐在 起 当然 中 国 人也是跟




一 一

: , ,

中 国 人坐在 起 不 同 肤 色 的 族 裔群 体还 是 各 为阵 当 主人公宋歌在


。 自 。

美 国 的学校受到 了 同 学的辱骂 , 校方 找 到 了 学生 以及他们 的家长当面道




“ ” “

歉 ,
保证 不再 无理 , 然而之后 得到 的 只 是 外交化地咧 口 冲我大笑 。 


果没有那 么 好 的牙齿 这笑大概会真诚 些 现在不行 了 笑容太外交化


, 。 ,

了 , 笑得 大概还有 点 自 制 ,
他们彼此耸耸 肩 委 屈而崇高地对望 : 忍忍吧 

不忍怎么 办 我们不忍 倒 霉 的还 是他们 这些有色人种 我在 片貌似友




? , 。


好 千篇 律的微笑 中 更加孤独 这种 看似礼貌背后 的 隐形歧视 使得


、 。 ,

华人群体还是被置于边 缘 的位置 。 萨义德 曾 总 结 归 纳 了 历 史上众 多 用 来表





述东 西 方关系 的相 关词 汇 ,
得到 了 以 下 的结论 :
东方是非理性 的 , 堕落



不正常的 而欧洲是理性 的



的 , 幼稚的 , ;
, 贞洁的 ,
成熟 的 , 正常的 。

不仅是种族歧视改头换面 , 情感 的 困 境 问 题也不 断地改变着轨迹与模



美 邝丽莎 上海 女孩 M 谢 春 波 译 北 京 京 华 出 版社 20


 [ ]

[ ]


. : . 1 : 2 1 2 

萨义德 谢少波 等 译 北京

 [
美 爱德华


萨义德 .
自 选集 M [ ]

, ,
. :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1 999 : 49 

90


兰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式 。 在 《 美 国 旅店 》 里 , 宋歌 的 妈 妈 嫁给 了 美 国 人 大卫 , 然而家人 的 聚会


最终往往 演 变成 中 美两个族裔各 自 独立 的群体沟通 。 宋歌 曾 这样描述妈



妈 他们 这个年代 的 中 国 人 政治 曾经 是他们 的 最爱 他们这 代人

, , 。 


辈子都会在他乡 与 故乡 物质 与精神之 间挣扎 难有解脱之 




一 一

、 , 。

人和

代人之 间 的代 际差异不仅 引 发着沟通 的 障碍 , 也导致 了 情感 的 失落




与无处皈依 的茫然 。 在美 国 出 生 的女孩婷婷不理解特定历 史下 的 政治 问 



和原因 , 她问 你们不是说文革很苦 吗 , 那你们为什么 还唱歌 ? 还唱的这


” “
么 快乐 ?
而被 问 的姨夫似乎在抖颤和 茫然 。 他知道他们 与 他们 在 美 国

成长 的 子 女在某些方面永远无法沟通 如 同忠字舞和摇滚乐永远唱不到


” 2 “

起 。 这种 隔 阂 在 胡 曼荻 的 作 品 《 美漂 》 中 得到 了 某种解释 : 这个 世界


已 大 统 世 界变得成为 个整体 不 同 的种族却 完全活在不 同 的两个世


一 一

, ,

界里 , 因 为文化和 语言 的 不 同 , 每个人所关心 的人和事也 便不 同 。 在中国



妇孺 皆知 的 明星 的名字 , 在许多 的美国人心 中 , 也不过是 一

个茫然 的 中 国


符号罢 了 西方强势 文化对于 东 方文化 的轻视 忽 视始 终存在 离散族





。 、 ,

裔 的群体长期处于 文化疏离 的痛苦 , 缺乏必要的文化 自 信及情感 的 归 属 



在 东 西 方文化 的 夹缝和 冲 突 中 导 致着 身份 的丧失与 焦虑 



郁秀 美 国 旅店 M 南京 江苏文艺 出版社

. . : . 2004 : 90 

[ ]

郁秀 南京 江苏文艺 出版社


美 国旅店 M [ ]
. : . 20 04 : 90 

美 胡 曼获 美漂 M 北 京 作 家 出 版社 20

79
 [ ]

[ ]
? :
. 1 3 : 

9 


兰州 大 学 博 士研 宄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第四章 身 份焦虑 的 诗性 缓 冲 与 想 象 性 救 赎

华人作家 写 出 了 华人群 体身份焦虑 的 种种 表征 , 全面而深刻地反映 了



华人群体 身份焦 虑 的 历 史与 现 实 原 因 另 方面 基于文学创 作 的 传性




。 ,

思维和 想 象性特 征 ,
华人文学对于 身份焦虑 的正视与 书写 本身 即 是对焦虑


的 种舒缓 而且 作 家们 在 表达焦 虑 的 同 时 往往 也在 思考着 如 何应对 



决或超越种种社会 的 、 历史的 、 文化 的矛 盾 ,
以 文学 想 象探寻 着新 的 身 份


建构 之路 ,
展现 了 东 西 文化融合发展 的可 能前景 

第 一

节 身份焦虑 的文 学性缓冲

对于 身 份焦虑 的 正视和 书 写 本 身 即 具 有缓解焦虑 的 意 义 , 这基于文学




书写常常具有 的 自 传性特征 。
作家作为创作主体 , 在 写 作 中 不仅带有 自 


性特点 , 也裹挟旁 观者 的 犀利与 冷静 , 常 常置身 于 既是叙 述人 , 又是被叙


述人 的 双重情 感通道之 中 。 他们 将 内 在 的 情感体验或者外视下 的客观思

考 与 作 品 中 的 人物 塑造 情节安排相互联系 这种创作方式 方面抒




, 、 。 ,

发 内 在 的 迷惘 、 压抑 、 低落等负面 的情绪 , 表现深 深 的 焦灼 ,


将书写作为


舒缓精神 重 负 的 有 效渠道 另 方面通过 我在书 写过程 中 的 思 考 更为


; 自 ,

理性客观地认识焦 虑 的 形态 以 及原 因 , 为 其最后 得 以 缓解提供 了 可能 。 




学 创作 不 仅是作 家对于 痛苦世 界 的 再 现抑 或幻 想世 界 的描摹 , 也帮助作家


完成对于 自 我 内 心 世界 的 审视或者对 外在他人世界 的观察 

弗洛伊德 曾 在其著作 《 精神分析 引 论》 中 曾 这样讲 :


人们 由 于 内 心 


处的 因 个人情绪 、 情感经验 中 遭受过 的 重 大创伤而 形成 的 情结 , 会产 生持


续性 的 强迫行为 ,
但是很 多 时候却 并不知 晓这个行 为与 以 往经验间 的关


系 , 这种关系 被隐藏起来 , 使得人们 意 识 不 到 宄竟是何种 冲 动成为 了 背后

的推动力 。
某些心理历程在 内 心 酝酿进行 , 强迫动 作 就成 为 了 必 然 的 结 果 

也是寻求解脱 努力解开某种 情节 的 潜在诉求




, 。

在文学创作场域 , 作家在作 品 的处理过程 中 , 描 摹 出 不 断重 复 的场景




和不 断反复的意象 ,
即 意 味着作家对于 自 身 感受或者外在观 察 的 心理表

奥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 引 论 M 罗生 译 南昌 百 花洲 文艺 出 版社

 [ ]

[ ]


. : . 2009 : 1 79 

92


兰州 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当代华 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达 , 通过不 断 尝试各 种 应对 措施 , 从而寻 求解脱 。


克尔 凯戈尔 曾 著有 《 


死的痼疾 》 , 他通过写作 抵御 忧郁症 的 侵袭 ,
他 曾 表示 只 有在 写作 时才有


幸福感 , 在思想 的包裹 中 可 以忘却 种种 的痛苦与烦恼 。 从心理学的角 度而

言 , 写作具有抚慰心灵 , 宣 泄痛苦 ,
认知重构 的功 能 。 而在 此 过程 中 形成


的 自 传性思维显 得尤为必要 , 是实现 自 我 焦 虑 缓解 的 关键性 因 素 。 在写作


的 过程 中 ,
作 者通过有 效地 自 传性思维 ,
将写 作主 体与 写 作客体彼此交错


互换 , 迫使作 家进行 自 我审 视与 剖 析 ,
以 旁观者 的 视角 与 心态 审 视 自 我的

动机和感悟 , 了 解 自 身潜意识 的欲求 以及心理上的疑惑 ,


对事件观察片段


以及情感碎片进 行整合 , 将 内 在 体验建构 为 新 的 连贯性策 略叙事 ,
获得某


种 因 果关系 , 在表达 的 同 时 帮助 自 身 获得更多 的 引 申 性思考与抚慰式体


谅 。 在此过程 中 , 是否 能与 自 我达成和解 是关键 因 素 , 而 自 传式思维下的

作品 其存在 意 义之 即 是对于写作者 我情感体验 的校正 从而 实现痛





自 ,

苦与 焦虑感受 的 文学性缓冲 

相 比于普通 的叙事模式 , 与 自 传式思维相 呼应的 自 传体书 写更易 于表




达作家 内 在 的 主 观情感 与 外 在 观 察 ,
其叙事 的连贯性始终与 自 我的认同与

我 致感的认知相呼应 使情结 形成意 识 通过叙事语 言组织关于 事件




自 , ,

的系列体验 形成有 关压 力 或者 深度感 受 的 致性叙事 提高 我的 明晰




, ,

度 ,
改善心理感受 。
自 传体书 写 的 文学作 品 是极具价值 的 文学表现形式之


, 广义上泛指作家 以 自 我情感体验 、 生活感受等 为素材 ,


以 典型 化手法


融入其 中 的 作 品 范式 。 任何 自 传体书 写都 并非镜像般 的直接映射 , 而是经

过艺术处理后 的 变形姿态 , 而 身 份 的 认 同 问 题 即 是此类书 写 的 依 据 ,


同时


也是原发性创作 动 因 。 通过这类书 写 表达焦 虑 意 识 ,
借 以解决身份的 归属

问 题 , 进而 实现身份 的最终建构 。 自 传 不单纯是将 内 心 情感 回 忆作为绝对



优势 的叙事模式 , 而 是将记忆加 以 组织重 塑 ,


成为作者个性历 史 的 努力再


现 , 其 中 对于记忆 的选择与 最后置放取决于 作者本体 的 身份预设 。 菲利浦



勒热讷 曾 对此进行过权威性 的注释 :
即 真实 的 创作 个体 , 以散 文体对于

自 我生活进行 回 顾性叙事描写 , 重 点集中 在个人生活 , 尤其是 个性历 史 的



展现方面


“ ”

西方的 传文学 中 所形成的最具影响 力 的 传统之 即为 忏悔文化


自 

其渊源可 以追溯到 奥古 斯丁 的 《 忏悔录》 ,


作者 坦率地对他 的 人生经 历 和

思想发展历程进行 了 描述与剖 析 ,
情感流 露坦诚而 真 挚 。 这也 为此后 的 

传写作开 了 风气 ,
卢 梭作 为其 中 具 有代表性 的作家 , 没有 因 其剖致肌理 的

法 菲力浦 勒热纳 传 契约 M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

 自 2 0 0 6


. : . 1 : 3 

[ ] 】

93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自 叙而遭到 唾弃 , 反而 由 于坦诚获得 了 长久 的认可 , 实现 了 以彻悟式 的忏




悔对于 自 我的救赎 

“ ”
相 比于西方 自 传文学 , 在晚清时期 ,
其 忏悔文化 即 己 经对 我 国 的

传记创作 发生 了 影 响 。 比如著名 的报人 、 文学家王韬 的 《 锼园老民 自 传 》 



这篇文情并茂 、 表露 出 浓厚 的忏悔意味 的 佳作 , 在 中 国 古代传记文学 史还




“ ”
没有先例 。 该传集 中 展示 了 王韬 豪放不 中 绳墨 的性格 , 也反映 出 中 国

自 传文学 所受到 的 西 方忏悔文化之影 响 。 作家 自 我阐释 ,


自 我暴露 、 自 


渲泄 , 展现出 强烈 的情感 ,
并且流露 出 自 我意识张扬 的骄傲 

近代著 名 思 想家 梁 启 超先生在 传记 文 学创 作方面 , 也受到 了 西 方传记



理论的影响 , 在 本人 写 作 经验 的 基础上 ,
从传记与 史 学 的 关系 、 传记 中 的

真实性观 点 等 多 个方面对于 中 国 传统传记文学理论予 以 了 推进 。 而 胡适先




生在此领域也有着卓越成就 , 将西方传记 的基本理论观点 完整地推介给 中

国 当 时 的 学者研 宄者 , 夸大 了 新传 记文 体 的 受众影 响 力 。 五 四 之后 所 创 作


的 自 传文 学 不 可 避免 地 受到 西 方近代 自 传体文学影 响 ,
但 中 西方两种 自 


的 传 统还 是具有 很大 的 不 同 。 西方文学 中 的 自 传更强调 自 我 , 注重 自 我的

历史 , 而中 国文学中 的 自 传更强调 的是 自 我与 所在 社会发生 的 关系 。


郭沫


若先生 曾经说过 : 写 自 传的 目 的在 于讲述

个时代背景下 的人生 。 这句话




直接揭示 了 中 国 自 传体文学 区别于西方 的特点 , 显现了 中 国 自 传体文学传


统中为 自 我和群体寻找 定位 的 渴望 

在华人文学 的创 作 中 ,
以 自 传体作 为叙事策略 的作家不在少数 , 尤其


是早期 的 自 传体作 品 数量偏 多 , 如容闳 《 西学东渐记 》 、 李延 富 《 儿时在


中 国 》 、 刘裔 昌 《 虎父虎子 》 等等 。 从 中 不难发现 , 早期华人的 自 传作 品

大多 沿袭并釆用 了 传统的 自 传体叙事模式 , 背景集 中 在 中 国 城 的环境场




域 ,
希 图 改变 中 国 人沉默落后 的 负 面形象 , 进而促进东 西 方文 化 的彼 此 了

解和 体谅 

西方世界 中 的华人群体在不 断 的寻找 自 己 的身份定位 ,


类同于在美 国


“ ”
闹市 中 建设 唐人街 中 国 城 / 。 而这个过程就如 同 邝丽莎 的 《 上 海 女 孩 》
“ ” “ ” “ ”
中 所描绘 的唐人街从 建立 到 被毁 再到 重建 的 始末 , 它表征着


“ ” “ ” “ ”
华人族 裔群体对 身份 的 从 认同 到 焦虑 再到 再建构 的 个过程



东方 的 浪漫梦想如 同 丝线般编 织起唐人街这块美丽 的 织锦



, 感 受这里熠


熠生辉的希望与理想 , 忘却其 中 的种种瑕疵 , 因 为这些瑕疵会随着 时 间 的

推移而消 褪 。 让世代生活于此 、 繁衍于此 的人们 , 让那些早 已经历 了 诸种




灾难的人们 寻得 处避风 的港湾 在这里 追寻着父辈 的足迹 实 现对


, , ,

94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宂


于 我身份真实 的追求 宁静 传承祖 辈 的 艺术




自 , 。

对于华人族裔作 家群体而 言 , 他们 在 异 国 主流文化 中 被烙上 少 数族 裔




的标签 由于这 身 份上 的 特殊性 华人作家们倾 向 于在其创作 的 自 传体


, ,

作 品 中 苦 苦探求着其 身 份 定位 , 这种对 于 身 份 的焦 虑 是 很 明 显 的 。 作为少



数族裔 , 华人作家 的 自 传体作 品往往包含 了 个性鲜 明 的 创 作主题 , 有着更




加强烈 的 自 我疏解 、
自 我疗 愈 的 目 的 。 这些作 品 大多 都通过叙述美 国 华人


的 家庭关 系 、 社会处境或历 史命运 , 来反 映 种族 以及 文化 间 的 矛盾 与 冲 突 

方面 作家们力求将 自 己 与 父辈 的 生 活通过写 作 方式再 现 出 来 从而展




, ,

现美 国 华人所面 临 的生存 困 境 ,
试图 为美 国 华人在美 国 文化 中 的新 的定位


而进行探索 而另 方面 作 家 们 则 希 望 能 够通过描 述个 人经 历 和 家 庭 生



活 , 来更好更直接地释放被压抑 的 自 我 ,
从而 改变 华裔族 群长久 以 来在 美


国社会 中 的 失语状态 ,
在美 国主流文化当 中 发 出 自 己独特而清晰 的声音 

在 整个叙述手法 的运用 上 , 华人作 家更重 视 以 历 史 图 景 为 背景 ,


关涉


政治 、 经济 以及社会现实 的 相 关话题 , 加 入 中 国传 统文化 中 传说 、 神话 

风俗等 因 素 予 以 描摹 。 以幻 想 映射现实 , 将他人 的 故事 穿插于 自 _的描述




过程 当 中 ,
释放沉寂于 心 底 的 体悟记忆 , 跨越时 间 与 空 间 的 界 限 , 表达作

为边缘群 体 的 特 殊生活境遇与 内 心 情感诉求 。 以汤 亭 亭和谭恩美为代表 的



众多 华人作家都在其作 品 中 使用 了 中 国 传统神话 、 传说 ,
将想象融入 自 


体书写 当 中 ,
真切地反映 出 其 内 心 的 困 惑 以及惶恐 

从虚构到现实

在 传体作 品 的 研读 中 常常有 种误解 即 以 真 实性作 为评判此类




自 , ,

作 品 是否 优秀 的 准则 。 关注作者是否 忠 实于 自 我 的 现实轨迹进行 创 作 ,



作 品 的生命力 与 吸 引 力是否来 自 于创作本身具有 的真实性特点 ,
甚至有部


分作家也倾 向 于 声称 自 我创作 完全符合现实 , 谢冰莹就 曾 在 文集中 有过这

类表述 , 她认为传记题材就应该刨 除刻 意 的 雕琢与 夸张手法 的运 用 , 追求




完全 的 忠实 。 在 《 关于 < 女兵 自 传>》 中 她表示 :
传记题材 的 作 品 要 绝对真


实才会具有价值 , 这也 是它 和 传奇 小 说相 区 别 之所在 ,
但是这种理解却 呈

现出 定 的 片面 与肤浅 从人 的记忆 的 自 然属性 以及 自 传体作 品 的特点而




言 , 绝对 的 真实并 不存在 ,
作 品 的价值 意 义与 描述 的客观 性 、 真实性并没


有直接 的联系 

美 邝丽莎 上海女孩 M 谢 春 波 译 北 京 京 华 出 版 社 20 0

 [ ]

[ ]


. 4 :


1 : 1 3 

谢冰莹 谢冰莹文集 上 艾以 曹度 主 编 合 肥 安徽文 艺 版 社



. ( )

M ]


出 . :

1 999 : 3

4 

95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茨威格 曾 在作 品 《 自 画像 :
卡萨诺瓦 、 司 汤达 、 托尔 斯泰 》 的 引 言中

表示 让 个人在 我的描述 中 做 到绝对 的真实 就如 同 在 俗世 中 追 求绝





自 ,

对的 公正 完美那 么 荒唐 在 传体 的作 品 中 作 者往往 暗示 出

自 由 、 、 。 自 ,


我的身份认定 , 寻求某种 身 份 的 落 点进行 选材 、 回 忆 、 架构 , 将作 品 中 的



形象与预设身份相统 完善作 品 身份的合理性 合法性 缓和 我的身




, 、 、 自

份焦 虑 与 身 份 困 境 。 所谓 的真实经历 , 如 果没有经 过作 者 的 筛选重组 , 




不具备任何意 义 

自 传体作 品 并非单纯 的身份再现 ,


而是 建立在 某种 身份 意 识 之上 的 全


新 自 我重 构 。 而其 中 的虚构成分 ,
是 使作 品 栩栩 如 生 ,
富有生命 的 必要艺

术处理手法 ,
作 者 在 写 作 过 程 中 不 得 不 糅 入合 理 的 想 象 与 虚 构 部 分 ,
从而

反映出其 内 在 的 动机与 情感诉 求 。


作家在作 品 创作 中 , 按照 自 己 意愿创造


出 个 自 己合意 的世界 假如考虑到写作者的 内 心 因 素 作品 中具有想象


。 ,

性 与 虚构 性 的 部 分看起来会 比 真 实发 生 的 事件更加 富 有传记性 ,


内 心 活动


的 展示会 比 外在 事实 的 展示更 显 真实 运用 必要的虚构 进 步体现 出

。 , 

传 体文 学 的 真 实 效 果 , 通过描述关 于 自 我 的故事 , 寻求 出 双重文化背景下




经过 了 文化重组后 的真实 自 我 , 而整个作 品 ,
无论真是 活着虚 构 的 成分 

据多少 比例 , 都属于 自 我建 构 过程 中 重要 的 组 成部 分 

华人作家将诸多 虚构 元 素 、 神话传说 、 梦境 想 象 融入 自 传体书写之 中 



以表达 内 心 复杂 的情感体验 , 以 解构现实世界的方式 , 展示 出 中 国传统和




美 国 现实 间 的矛 盾 , 华人群体和 其 他族裔群体 的 冲 突 , 以及在 异域 中 所处


的边缘地位和所面 临 的 困 窘生 活状态 。 将对于 东西方的想 象 ,
碎裂并 重新


整合 ,
使得作 品 中 所塑造 的 人物 ,
真实 再现 出 作者 以及其所观察 的这个族


裔群体在 不 同 文化 间 游走 的 困 惑 , 通过 巨 大反差 以 及夸张描 摹 间 的 转 换 和


跳跃 中 实 现对 自 我身份 的反省 与 思索 , 试 图对华人 的 身份焦 虑 予 以 缓和 

谭恩美 的 作 品 大 多 表现 出 自 传体的特点 , 这与 她 多 舛 的 命运有着 直接




的联系 。
其 自 传体散文 《 我 的缪斯 》 , 以及其小说代表作 《 喜福会 》 都是


根据 自 我真实 的 生活经历 以及与 父辈 、 母辈 间 的情感纠 葛创作而成 。 在其


作品 《 灵感女孩 》 也透 出 自 传体的创作意识 , 融入大量 的 想 象 与 虚构 描 写 

将两个姐妹 两种文化 以及其间 的冲突 反叛 融合 谅解整合成 




、 、 、 、 、

完整的故事 ,
实现 了 幻境 与现实 彼此交 错 、 因 袭相传 的场景再现 。 作品 中


“ ”
我 对于 姐姐李邝 从依赖 到 排斥 至最 终成为生命至亲之人 的 过程 , 即 

奥 斯蒂芬 茨威格 画像 卡萨诺瓦 司 汤达 托尔斯泰 袁克秀译 北京 西苑 出 版




 [ ]


自 : 、 、

M ]
. . :

社 ,
1 99 8 : 09 

96


兰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示着作者 在其华 人作 家视角 ,


对于 传统文 化 的全新认知 与 接 受体验 。
反映

出 成长于 美 国 的 代华人作家在远离 了 东 方文化后 对于 自 身族裔身份 的




焦虑与 困 惑 , 以及想要探索 的渴望 。 而作 品 中 幽灵等虚幻 的 意 象 , 正是代




表着李邝那样 的 女性在 异域 中 所形成 的 异 己个体 , 即所听 、 所见 、 所感的

集合 他们是李邝感受全新美 国 生 活各种 不确定感受 的 前提 作为 个边





缘人 ,
她只 能在超 自 然的世界中 感受或者寻找 自 由 。 尽管她看待事物 的方


式充满 非逻辑性 与 模糊 性 , 然而她所展现 出 的话语 的节奏与 想 象 的 力 量 

是属 于 隐藏于 内 的某个 思想 区 域的 , 而 这种 表现手 法正体现 出 了 作者对 待




文化冲击 下 身份 困 惑 的 思考 

“ 

而汤亭亭 的作品 《 女勇士 》 则 更具有代表性 。


作 品 中 以 故事叙述人 我
的身份 , 置身 于现实 与幻想 、 中 国 与美国 、 过去 与 现代之间 , 抒发 了 她作

为华人少 数族裔 , 在美 国主流文化 中 的 失落 。 展现 出 主 人公在种族歧视 的



环境中 ,
从 自 我放任 、 疯癫 叛逆 , 到 内 省 反 思 的 身 份 寻 索 过程 。
作者 以传


记体 的形 式 ,
融入丰 富 的 想 象力 ,
并将 中美文化糅和在其 中 , 表面上是讲


“ ”

述姑姑 、 月 兰姨妈和 母 亲 的 故事 ,
但实质 上却 穿插着 我 的 ^个 成 长 成


熟历程 。 作 品 将现实 与 虚 构 彼此糅 合 , 使得主人公 自 如地在历 史与现实 当

中 穿越 , 往来于假想 世界与 真实世 界相 互建构 的故事情节 当 中 , 在这种跳



跃 的 反 差 中 深切 表达 了 作 为边缘群 体 , 亦 是弱 势 性别 地位 的华人 女孩 内 心


“ ” “ ”

对于身份的矛盾 焦灼 困惑 在 白 虎 山 学道 节中 是生活


、 、 。 ,


“ ”
在加利福尼亚贫民 区里的

个华裔女孩 。 我 在两种 文化 的 碰撞 中 迷茫


地成长 ,
既在美 国 学校里接受教育 , 学 习 西 方文化 ; 同 时 也 在 家庭 中 受 到

了 中 国 式的传统文化教育 。 从小深深地感受到 了 重男轻女传统思想 的歧




视 ,
被不 断灌输着 女孩子 以 后最好 的选择就是嫁为人妻 ,
依托于 男性权力 

“ ”
而受到西 方文化影 响 的 我 却并不言听计从 , 而是 从母亲所讲 的 东 方神

话故事 中 获得启 发 , 汲取精神力量 。 于是现实与 虚构开始 了 融合 ,


作品 中


“ ”

花木兰与岳家军等诸 多 典故糅合拼贴 ,
我 化身女勇 士 ,
替父从军 , 

功建业 、 衣锦 还 乡 

作者随意打乱事件顺序 , 击破传统 固 有 的 审 美 习 惯 ,
将看似无关 的错


乱情节相 互剪辑 , 从而形成强烈 的 阅读冲击 , 将 焦 虑 感 以及对 抗边缘 的 意

识表现的生动 而立体 。 展现华人女孩处于 不 同 的文化背景 、 民族精神 作用



下 的成长 与反思 , 剖析 了 她精神上 自 我的 多重性 , 从而反 映 出 华 人群 体 



特别 是双重边缘境地 的华人女性 , 为确认文化身份所经历 的艰难 与 困 窘 



现实生活 当 中 , 由 于现实状况的 各种 限制 ,
使得华人 作 家经常 因 为情 感得

97


兰州 大学博 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不 到 充分表达而 受到挫折 , 而 自 传体写作这种创造形式 , 能够释放他们深




深束缚着 的情感 ,
表达那难 以实现 的 梦想 。 通过书写 自 传体作 品 ,
作者在

现实和幻 想 间 舒缓身份 的焦虑 , 寻求认 同 的路径 



二 从 自 我描述 到 他 人 再现

在 传体作 品 中 常常强调作者 身 的真实经历为主 要 内 容 而 部优




自 自 ,

秀的 自 传性作 品 , 也必 不 可少 要 交待 与 作 者本身 发生过较 为密 切 联系 的 其




他人 , 以及他们所产 生 的种 种影响 , 无论从结构还是从 内 容篇 幅 的 比例 来


说 , 尽 管要 以作者 的成长道路 、 所见所 闻 等为主要 内 容 ,
但是对于 他人 的

书 写 也有 着重要 的 意 义 。 在 自 我与他者 间 的互动关系 中 ,


自 我得 以 凸 显 

“ ”

往往依托于某种 对话 才能得 以 实现 。 在 自 我认 知 与 自 我表述 的 过程 中 



言语总要与其他言语相遇 ,
并产生 积极有 伴 随着 紧 张 的相 互作 品 。 在此意

义而言 , 自 传体作 品 并非是本我 的 自 白 , 而 是在作 品 中 通过对于 他者声 音




的引入 , 构建出 自 我 的独特社会文化语境 , 自 我并 非 单独 的 个体 ,
而是具


“ ”

有着 广泛联系 的 自 我 。 通过对 于 他人 必 要 的 书 写 ,
更好地服务于 自 


的 表达 , 作者在 自 传 体作 品 中 浓彩重墨 地描 述他人世界 是 为 了 更加充分地

展现 自 我世界 

“ ”

华 人作 家在 传作 品 中 写他人 常 常是 通过 两种 方式来达成 


自 ,

是 比较典型 的手法 即 直 接在第 人称 的 传性作 品 中 对 他人 的 生活经 历





和记忆进行述评 ,
二 是作家采用 第 三人称进行叙述 , 隐身在他人 的世 界和

角 色中展现 自 我 的真实感受 , 在 自 传 式 书 写 中 添加 对于 他人 或者 其他族 裔




成 员 的 过往经历 ,
甚至将整个群体作为对 象进行叙述 ,
再现 曾 经 的 历 史记

忆 。 那 段被遮 蔽甚至 忘 却 的 华人史 , 其社会历 史文 献价值 与 其文 学价值 同



样重要 。 谭恩美在作 品 《 接骨 师之 女 》 当中 ,
同 时 樣合 了 两种 叙 述手 法 

“ ” “ ”

在开篇 真 当 中 我 刘杨茹灵 即 以第 人称叙述 了 旧有 的生




一 一

, ,

活经历 讲述 易 被遗忘 的 历 史 转而在第 部分中 又将叙 述者转为第三




, 。 ,

人称 露丝 ,
用 客位观察 的角 度 书写 过往 的 家族经 历 以及 母 亲 的 身 份 困境 

两种 手法 的 重 叠 使用 ,
既叙述 了 内 心 的 情感活动 , 又 外 化描 摹 了 复杂 心 绪


下 的 行为表现 ,
内 外结合地反 映 出 作者 的 思考 , 使得 自 传体作 品 更为立体 

相 比 于传 统手法 ,
第 三人称 的叙事 手法 ,
使得作者将 自 我 隐 匿在 他人


的世界里 , 通过外 界 即 他者 的 思想 或语 言 找寻 并确立 自 我 的 身份地位 , 


也 隐含着华人作家在 文化夹缝 中 的 自 我质 疑与 自 我寻索 。 据叙事学 的理

论 使用第 人称进 行叙事 可 以 使 叙事更为流 畅 赋予真实性 与更高 的可




, ,

98


兰 州 大学博士研 究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信度 , 较大程度冲 破 叙述者 与 外 围 读者 世 界 的 隔 阂 ,
但转而使用 第三人称


则 可 以加 入更多 客观性视角 , 显示 出 作家 自 我创作 中 的 思考与 追寻 

“ ”

同 时 这种 叙事视角 还蕴含着

层深意 ,
即 通过对 他人 经历 的 叙述

来表现作 者 觉醒 的 自 我意识与 传统文化张力 之间 的 艰难处境 。 露丝 即 是作




“ ”

者本人 的 化身 , 她 以 局 外人 的视角 描 写 作 为 他人 的 露丝 ,
身 处代表西

方文化 的 丈夫亚特与代表传统 东方文 明 的 母亲茹灵之间 ,


所体会 的 两种 文


“ ”

化的间 的冲突与 困扰 。 露丝要求孩子 们 用 中 文称呼茹 灵 外婆 , 成长于



西方环境 的孩子们尽管 做到 了 ,
但是在他们 的世界里 , 这只 是外号而非敬


称 。 母亲埋怨 她与 丈夫亚特 管教不 力 , 而 同 时继女 菲丽与 多丽的不理解也

让她感到无能为力 。

方面 是她与 生俱来带有 的 东 方气质 , 对母亲的 爱恋




意 味着她对于 东 方文 明 的敬重与 眷恋 , 而 丈夫和女 儿所不 理解 的 部分 , 

象征着 西 方虚构 出 来的 东方形象 , 而这样 的 文化形象往往是被误解 、 扭曲 



变化 的 

东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为主导 的社会发展过程 中 , 成为 了 被所谓优势文




“ ”

化所凝视 的 次等 文化 。 作者将 自 身置于作 品 中 露丝 的 他人世界 ,


站在


“ ”

第 三人称 的 视角 上全方 位地展现 出 困 境 下 的 我 露丝 作 品 中 的主



人 公和 作 者本人 相 结合 , 使得人 物表现 出 夹在 两种 文 化缝 隙里 而 导致产 生



的 双重性 问 题 。 而这种 双重性 正 映射 出 她 的 两个 自 我 。 作 品 中 的 作 者 本人 



叙述者 以及所塑造的主人公形 象 三者或 统 或分离 造成时 空上 的 审美




, ,

距离 , 丰 富 了 表现 了 内 容 , 同 时也增 强 了 对比 , 然而这种 叙述视角 本身 



也体现 出 了 作 者 阐 释 的 焦 虑 

自 传体作 品 中 第 三人称叙事视 角 的 运用 , 在华人作家 中 并不少见 。 




家黄玉雪早在创作 自 传作 品 《 华女阿五 》 时就已经有之 。 作 品 叙述 了 作者


本人的 成长历程 中 , 由 于 不 断 地遭遇 东西方两种文化强烈冲突 的 巨大冲


击 , 从而 产 生 的 思考 与 迷惘 。 作者 曾 表达 她是 以传记体叙写 自 我 , 让 

我在 他人 外 衣 的 裹挟 下 出 现 , 这样 的 书 写 方式不至 于 产生 出 过度 的 自 我张


这样 的叙事模式恰恰与 华人作 家 东 方传统 中 谦逊之礼 的文化影 响 有




关 。 作 者表示在这部 自 传体作 品 中 , 她希 图在不评判对错 的 基础上评估个




人的经历 , 展示 出 它们对于个人发展在 思 想 、 行动 、 目 标 等方面造成影 响

的 程度 , 立体再 现 时 代 下 华人所面 临 的 相 似 的 身 份 困 扰 

纵观华人作家的创作 ,
始终处于对 中 国 文化身份 的 阐释 ,
以及对美 国

他们夹杂在无力抛弃 父辈传承而来 的 中 国 传


“ ”
文化阐 释 的 双重焦虑 中 。

美 黄玉雪 华女阿五 M 张龙海 译 南京 译林 出版社


2004 〇4
 [ ]

[ 】
_

? : . : 

99


兰州 大 学 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统文化 , 还要 面对将 其 与 美 国 文化 相 互融合 的 两难境地 。 而选 取第三人称




作 为 叙 事 载体 用第 人称来讲述或是创作 正体现 了 华人作 家在西 方文


, ,

化优势 语 境 当 中 ,
确立 自 我话 语权 的艰难 与 无奈 。 在异域 的现实环境 中 

充分 自 由 地坦 露作 为少 数族 裔 的 内 心 感受与压抑情感 ,
获得 自 我 的 释放 与

自 由 的 体验 , 始终存在 某种 自 我 隐 私遭受窥探 的不 安全感 , 处于两种 文化




之 间 的华 人作家 , 由 于 阐 释 的焦虑而 陷入两难 的境地 ,
因而通过描述他人


世界从而 展现 内 在的焦虑 , 也 是寻求缓和 的 有 效途径 

在 上 述叙述手法之上 ,
身 份焦虑 在 文学 性 缓冲 的 角 度 中 还 有 其他 的呈

现方式 。 华人作家在 书 写 自 传 体 的 过 程 中 试 图 超越 时 间 界 限 , 在叙述 中 打



乱 过去 与 现在 的 界 限 相互穿插 回环 不再单 化运用 传统 的 线性叙事




, , ,

模式 , 而 是采 用 多 元 化 的 叙 述手 段 , 在 叙 事层 面上 实现时 间 与 空 间 的灵活

转换 ,
使得叙述能在 分离 过程 中 整合 。
华人作家在 叙述 中 将 空 间 叙事建立

在线性叙事 的 基础上 ,
实现 了 不 同空间 下 的穿梭 , 表达 了 作家 期望 以此克


服形而上 的 、 物理 的时 间 观念 ,
揭 示 时 间 与 历 史掩 藏 下 的 事物 的 本质 , 

疗身份焦虑 , 并重塑 自 我 。 与传统的 自 传文学相 比 ,


华人作 家在叙 事 时 间

上 实现 了 对传统 传体文学 的 个突破 写作的 的之 是倾诉 作 者 自 己




一 一

自 。 目

的痛楚 ,
并 使之对 象化 ,
就此使得 自 身 的痛苦得到消 解 , 心头 的重负得到

缓解 。 华人作 家通过空 间 与 时 间 的 转变 以 揭示历 史和 时 间 掩盖之 下 的事 实




真相 与 真情实感 ,
从而治疗身份的 焦虑 。 作家通过作 品 的 书 写 实 证 自 己 


对 的 冲 突 并 且为之努力 寻 求解决方法 才 能获取更 多 心 灵 的

, 自 由 及内在的

力量 。 当 他们愿 意 为之承受 巨 大压 力 , 那 么 他们才可能掌控 自 身 。


华人作


家们 的 心 理冲 突 以 及冲 突 的 解 决方法往往 成为创作 的 内 容 ,
换而言之 , 


写 自 传 体作 品 是 他们 试 图抵制 内 心焦 虑 的 迫切 需要 

第二节 身份焦虑 的想 象性救赎



谭恩美的小说 《 喜福 会 》 中 的 吴素 云总 是认为 :
在美 国 ,
任何梦想


都能成为事实 你可 以做 切你想做的 开家餐馆 或者在政府部 门 工作

。 : , 

以 期得到 很高 的 退休待遇 你可 以 不用 付 个子儿 的现金 就可 以买到


一 

。 ,

你有 可 能发财 也有可能 出 人头地



栋房子 反正 到 处都是机会 


。 , , , 。

“ ”

段文字描 述 了 华人对 美国梦 的普遍理解 



美 谭恩美 喜福会 M 程乃珊 译 上海 上海译文 出 版社


2 006 65
 [ ]

[ ]


. :

: 

1 00


兰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美国梦 的 首 次提 出 是在 詹姆 斯 ?
特拉斯洛 ?
亚 当斯著作 的 《 美国

史诗 》 中 。 这本书 明 确提到 : 所 谓 美 国 梦 就是让各 阶层 的 人们 都 能过上 更




加富裕 、 美好而幸福 的生活 。 这也是迄今为止 ,
我们 为世界 的 思想发展与


“ ”
福利 收益做 出 的 重要贡献 然而美 国 梦早在 术语 美国梦 提 出 前早就产


生 。 最早在 殖 民时 期 的美洲大陆 , 美 国 梦就 己经悄 然萌芽 。 那 时 的 北美还



不属 于 开 垦 之地 , 欧洲 殖 民 主义者 对于 那 片 处 女地饱含 无 限遐想 ,


梦想着


在这片土地上把 切 不 可 能变 为 可 能 在艰苦的环境中 在这片土地上他


。 ,

们洒下满腔 的热情和辛劳的汗水 , 最终获得 了 前期 的成功 ,


积累 了 经验和

资本 。 人们对于世界 的认识 在很大程度上源 自 自 身 的经验和 知识 , 华 人作




家的写作也 自 然地受 限于 他们 的 美 国 经验 ( 包括工作状况 、
情感经历 、 


神感悟等 ) 和文化 , 也受限于周边世界的 变迁 。 在 华人族群 中 ,
许多人因

美国梦的指 引 , 才产生勇 气移民美国 , 也 因 为美国 梦 的不断宣扬 , 从而开



始努力抗争 获取更平等 的境遇 , 在面对 困 境与焦虑 时将其作 为 内 在 的精 神




原动力 。 随 着社会历 史的 发展与 改变 ,
美国梦的定义 、 追求方式等 也在不


断变化着 ,
从而衍 生 出 天 堂 意 向 的 美 国 梦 圆 、 地狱 意 向 的 美 国 梦碎 、 复合


意 向 的半梦半醒等 

相 较于 早 期 美 国 梦 中 通过吃苦 耐 劳 就可 以 获得平 等 的 成功 机会 , 现今


美 国 梦 的衡量标准 中 物质 的 富裕程度 、 精神 的 自 由 度的所 占 比 重 日 益凸


“ ”
显 。 不论是高科技帝 国 的建构 、 黄金世 界 , 还是 多 元平等世界 、 自 由 

主美 国 之类 的天堂梦 , 又或者是歧视 、 贫穷 、 罪 恶 之类 的 地狱梦 。 全都强




“ ” “ ”
力地突显 了 精神 、 经济 的 因素 。
对于 身 份 的 建立 , 较之 以往更加有


力地突显极度富足 的物质世界 , 信 息化 、 高科技 的 社会经济 , 以及充实 自

由 的 精神世界 。 纵使美 国 梦 的含义 己经变得更复杂 多 样 , 甚至于幻 化为对



物质 世界纯粹而浮奢 的追求 ,
并产生 因 多 种 因 由 而导致梦碎 的结果 ,
不断


诱使产生焦虑并进 步恶化 然而美 国 梦依然是 种精神指 引 不 断鼓舞


一 一

, ,

并激励着人们为之奋斗 , 尤其是作 为弱 势 群体 的 离散族 裔 ,


以 此为 目 标奋


力 追求社会身份 的 平等 。 更 多 的 华 人族 裔作 家通过书 写 作 品 ,
反思其 中包


含的两面性 ,
从而指 引 人们 更正确 地认识 身份 的焦虑 困 境 , 这是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的 

美国梦圆的幻想


华人作家 的创作 中 , 周励的 《 曼哈顿 的 中 国 女人》 , 裔锦声的 《 华尔街



J a m e s T A  Th e  Ep i c  of A m e M N e wY o r k


 .
r i ca .  : L i t t l eB r o w na n dC o m p a n y  . 1 9 3 1 


 [ ]

1 0 


兰 州 大 学 博 士 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职场 》 以及张咏霞的纪实性作 品 《 滚滚红尘美利坚》 ,
在对美 国 梦 的 阐 述


方面 , 是极富 典型性 的作 品 。 内 容往往 聚 焦 于美 国 的 高科 技事业 云集 区 硅

谷 以及美 国 的金融中 心 华尔街 描 绘 并展示着美 国 令 人惊异 的 现代化




一 一

进程 以及 发达 的 科技产 业 ,
诱使人们对美 国 梦 的 追求与 肯 定 。 而在王蕤的

《 哈佛情人 》 以及陈谦的 《 覆水》 中 , 尽管叙述态度相 比 于 前者们略显 缓




和 ,
但是 也频繁 出 现意 味着成功 的硅谷这样 的地域表征 

裔锦 声 的 作 品 《 华尔街职场》 以华尔街为 中 心 , 立体展现 了 不 同职业




“ ” “ ”

层面 、 不 同 族裔文化背景 的人们追逐 美国梦 ,


拥抱 美国梦 , 追逐成


功 , 找寻 自 我 的职场历程 。
作 品 中人物繁 多 , 涉及在 银行业 工 作 的 各类代


表着成功 的尖端 人才 , 从交 易 员 、 分析 师 、 理财专家到 部 门 主 管 、 执行总

裁 ,
位列 不 同 的 职位却 都怀抱着美 国 梦不 断拼搏 。 主人公 陆乔 毕业 于麻省

理工大学 ,
后 以 高级程序 员 身份就职于全球性金融机构美洲集 团 总 部 的 信


贷部所属 信贷风 险管理系统部 。 二 十世纪末 ,
美 国 银行业竞争激烈 ,
为求


生存各银行 间进行 了 残酷而激烈 的 收购与 兼并 , 陆乔在 这过程 中 展 现 了 优


异 的工作 能力 , 承担了 项 目 的升级工作 , 获得 了 升职和加 薪 ,
从而 完成 



身份的飞跃 。 在美国公司 ,
人们 必须拼命干活 ,
干得非常 出 色 ,
才能得


” 
到这样 的 提升和 加 薪
1 

作 品 中 陆乔对于华尔街 ,
对于工作充满激情 ,
在加入集 团 公 司 后 不到


两年 的 时 间 即 取得 了 杰 出 的成就 ,
在以 白 人为领导 的华尔 街获得 了 巨大成


功 。 然而错综复杂 的人事关系 ,
各种 争权夺利导致他 负 责 的 项 目 被迫暂停 

陆乔无奈离 职 ,
他陷入之前茫然的身份 困境 。 然而他并未放弃 ,
依然执着


于梦想 的追求 年后 陆乔在瑞士银行全球系 统风险控 制 大老板刘 易 斯


, ,

帮助下成功完成风险管理项 目 升级 , 将瑞 士 银行 交 易 速度提升 了 三 十余


倍 ,
改写 了 公司 历 史 , 同时也 实现 了 身份 的再次飞 跃 

在 这部作 品 中 作 者 通过对 陆 乔 起 步 成功 受挫 再次成功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的奋斗故事 的书 写 , 意 图为读者构建 出 多 层次 的美 国 形象 , 表现 出 美 国 社


会的两面性 方面是倡导 公平竞 争 崇尚 自 由 平等 科技 经济 高度发


: 、 , 、

达的美国 而另 方面又是充满挑 战 与 族 裔歧视 洋溢着权力 勾 结与 人性




, ,

弱 点 的 阴 暗美 国 。 但并不能 否认美 国 梦在这个国 家 的存在 ,


作者说华尔街


“ 


人士有 个共 同 点 那就是 他们 都是从零开始 到 今天年 薪 百 万 的 雇 员

, : 。

凭借聪 明 才智 与 不懈奋斗 ,
每个人都有可 能到世 界顶 级 大商 行 、 大银行淘

美 裔锦声 华尔街职场 M 北 京 世 界 知 识 出 版 社 2003 72


 [ ]

[ ]
. : . : 1 

我心脏跳动 的地方 M

 I :
美 裔锦声


中 国 , 北京 作家 出 版社 [ ]
. : . 2000 225 : 

1 02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 生学位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 ”
金的现代 美国梦 , 作家通过美 国 神话 的 实现 ,
对抗作为少 数族裔所面


对 的 歧视与 困 境 ,
作为建立族裔身 份 的 精神指 引 。 同样 持有这种观点 的 还

有作家张咏霞 , 她的纪实性作 品 《 滚 滚 红尘美利 坚 》 以不 同 的篇章重构 了




“ ”
她在异 国 奋斗 的 历程 面对 美 国 是 天 堂还是地狱  这 被反复探讨 的



“ ”

问题 , 她用 游轮生活 予 以 了 比喻式 回 答 , 揭示 了 在美国梦追逐中对于



身份焦虑 问 题 的 思考 她将美 国 比 喻为 艘航行在 大海上 的 高级 邮轮 




。 ,

初到异 国 的 身份 困 扰与 归 属感缺失 比 喻 为 夜航时无尽黑 暗 的 大海 , 是她感




到毛骨悚然 、 心跳加速 的 恐惧 。 但 是面对 异 域 的生 活 ,
面对不 同 肤色 、 


裔的人们 , 只 有勇 于接受不 同文化的事 物 , 适 时 抓住 机遇 。 用包容的眼光


“ ”

使 自 我成长 , 也用 自 我的文化 自 信影响他人 , 从而实现 美国梦 ,


确立

自 我 的社会文化 身份 

相较 《 华尔街职场 》 与 《 滚滚 红尘美利 坚 》 , 周励的 《 曼哈顿 的 中 国



女人》 更具有真实性和 自 传性 。 她崇 尚非凡 , 不甘于平庸 。 以积极乐 观的



人生 态度对抗焦 虑 与 困 境 。 初至美 国 , 周 励就感受到 了 美 国 声 势 浩荡 的 繁



华红尘 , 在历尽 了 工作 的 艰辛 以 及被歧视后 的 屈 辱 ,


她并没有 因 ] 1

|而 退 缩


反而更加 努力 , 积 极找 寻 新 的 机会 。 小说 中 的美 国社会呈现 的主要是 自 由 



开放 、 机 会遍 地 、 尊 重创造 的特点 。 勃 勃 生机 的纽 约 街道上各类肤色 、 




类种 族 的 人 行 色 匆 匆 这是 个各个 民 族融洽共处 平等竞争的世界大




, 、

熔炉 美 国 社会更重 视个人 的 能 力 靠智 慧与 勇 气竞争才能获得最终 的




。 ,

成功 

周励作 品 中 对于 身份焦虑 的 书 写 , 所 谈 及 面 临 着 生 存 压 力 的纟 不 仅 有


华人族裔群体 还有 当 地美 国 人 布拉英是 个大学毕业于音乐理论系 的



高材生 , 因 为未能找到 工作 只 好 回 到学校在餐厅洗碗 , 而且这份工 作 他竟




然做 了 十 多年 。 而 电 影理论专业 毕 业 的 杰姆斯 ,
则靠半夜给大公 司 做清洁


为生 , 他们 作 为美 国 优势族裔 , 却面临着相似的生活困窘 。 而作者这样 的


“ ”
处理 ,
是将生存 困境 的部分原 因 归 附在 万物竞争 、 优胜劣汰 原则下 

认为在美 国 社会被淘汰 的人们 , 与其 自 身 的弱势能力息息相关 。 作者在作




“ ”

美 国 到 处 是机会 机会对每

品 中 所表达 的观点 即 个人是平等 的 




, 。

此夸大 了 美 国 梦 的 自 由 平等机会 周励 的美国梦开始于 间 普通 的 餐厅


。 

通过 自 己不断 的 努力 , 进入 《 衣食住 行 》 杂志社 ,


从拉广 告开始 , 摄影 

撰稿 肩挑 个很偶 然 的 机会做 了 人生第 笔贩卖坯布买卖 从而 成立




一 一

。 ,

美 周励 曼哈顿的 中 国 女人 M 珠海 珠海文 艺 出 版社

 [ ]

[ ]
. : . 20 0 3 : 4 4 5 

美 周励 曼哈顿 的 中 国 女 人 M 珠海 珠海文艺 出 版社

20 03 3 7
 [ ]

[ ]
. : . : 1 

1 03


兰 州 大学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宂


公司 , 并壮大 , 开创 了 人生事业 。 作者用 美 国 东 部 佛 罗 里 达州 肯尼 迪航天




“ ”
中 心 的 巨 大 门 扇 上凿刻着 的 名 言 I fw ec a nd r e a mi t ,  w e c a n d o  i t 来彰


显美国 梦 实现 的 可能性 。
她在 自 己 的 人生 中 深深体验 到 了 它 的 独特魅力 

也深切 感 受到 了 美 国 对 于 梦想 和 创造力 的 维护 与 尊 重 ,
在美 国找到 了 身 


归属与认同 。 周 励在 美 国 成功创业 的经历 也成功地实证 了 美 国 的 开放 、



“ ”
由 以 及机会遍地 。 作者笔下 美国神话 的塑造 , 正是展现 了 部分移 民群


体在 美 国 主 流文化 的 强 烈 冲击 之下价值认 同 彻底地发生 了 转换 , 追逐美国

主流生 活模式 , 极度 崇 尚 , 全盘接受西方主流社会 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模




“ ”

式 ,
使 自 己成为 模范少数族裔 , 以此对抗边缘群体所具有 的焦虑与 失


落 

“ ”
根据萨义德 对位阅读 的批评方法 ,
将对于作 品 本身情节描述 的关

注点转 向 对于时 间 、 空间 、 地理文化 以及 意识形态 间 的关系 ,


可 以 发现这

类作 品 中 充斥对 西方主流文化优越性 的 认 同 ,
折射 出 在帝 国 统治和利益驱

使下 的 东 方主义所形成 的无意识 的仰视感 ,


潜移 默化地强化 着 西 方 的 帝 国

意识 。 除 了 上 述两 部作 品 , 还有 《 女 博 士 旅美打工记 》 、 《 纽约 的 白 日 梦 》 

《 绿卡 :
北 京 姑 娘在 纽 约 》 、 《 北京 人在 纽 约 》 等 ,
其 中 西方 主 流 思想 优越


性显得 比较突 出 , 对于美 国 的社会生活 的 描写呈现 出 梦幻般 的色彩 。 作品


“ ” “ ” “ ” “ ”
中 常用 地理位置 予 以 界定 ,
如 纽约 、
曼哈顿 、
东京 、
澳洲 等对


“ ” “ ” “ ”
应于 中 国 、 北京 、 上海 等 ,
用地域象征不 同 的文化背景 ,
将经济


发达 的 国 家作 为 强 势 的 他者置于文本 的 背景 中 ,
体现 出 浓厚 的 民族地域意


“ “ ” “ “
识 同时 性别叙述模式 明 显 女博士 中 国女人 太太 陪读


” ”
。 , , 、 、 、

” “ ”

夫人 北京姑娘 等具有 明 显 女性特征 的成分较重 也反映 出 这 类双




、 。

重边缘身 份的人群对于 自 身存在感 、


归属感的迫切渴望 。 以这种弱 势 身份


在美 国 取 得成功 的 范 例 对抗传 统 的 父权制 以 及西 方强势压 迫 , 也在某种程


度上刻意 彰显 了 美国梦的 自 由 平等原 则 。 这种对于 西 方优越性 的 意识 的 迎


合在作 品 中 被炽 烈 的 消 费 着 , 但是这也成为华人作 家反思焦虑 , 构建身份


的参考策略之



二 美 国 梦碎的反思

在美 国 梦成功案 例 的鼓舞 下 , 身 份 的 焦虑 似乎得到 了 某种 有 效地缓解 



然而梦碎后 的反思 , 也成为少 数族 裔更为客观冷静 实现群体思考 ,


缓和焦


虑的另 途径 曹桂林的作 品 北京人在 纽约 》 以及陈 谦 的作 品 爱在无


。 《 《

爱的硅谷》 , 都叙述 了 处于长期封 闭 状态下 的 大陆移 民来到 美 国 , 在滚滚



1 04


兰 州 大 学博士研 究 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红尘 中奋斗 、 拼搏 、 创业 的励 志故事 。 这些作 品 不 仅再现 了 华 人创 业 历 程




的悲欢离合 ,
辉煌灿烂 , 也试 图 打破 完美 结局 之后 的 读 者想 象 空 白 。
实现

了 美 国 梦后 却 再 次失败而遭受重挫 的 进程演变 。 作 家在 作 品 中 试 图 思 考 并


还 原集体 想 象 中 的美 国 梦真实 的 面孔 

《 北京人在纽约 》 以主人公王启 明 与 妻子 郭燕在美 国 的创业经 历 为主



线 绘制 了 幅赴美华 人 从满怀 梦想 贫苦 起家 艰苦奋斗到 成功享 乐 




, 、 、

生迷失 、 挫败忧虑再致冷漠沉静 、
从头开始的 曲折 图景 。 赴美前 的王启 明


“ ”
夫妇对于美 国 梦 的理解还挺停 留 在 集体想象 的 阶段 认为美 国是 


富有强大而充满着 自 由 的国 度 ,
到 了 那里可 以 极度 富裕 ,
为所欲为 。 而美


国 所 带给王 启 明 夫妇 的 最初表现 印 象 的 确 印 证 了 他们对 于 繁华盛世 的 某


种想象 纽约就如 同 座海市蜃楼 鳞次栉 比 的摩天大楼 层叠交错 的立


: , ,

体高架桥和 高速公路 , 以及满街 闪耀着光芒 的 巨幅广告 , 各种肤色各式装



扮 的行色 匆 匆 的 人们 这 切新鲜而绚烂的城市 图景 深深冲击 了 这对来




。 ,

自 于相对经济落后 、 文化精 神 保守 国 度 的 夫妇 。
他们 向 往 的美国 梦仿 佛就


在眼前 , 唾手可得 。 然而 当 姨妈将 他们遗 弃 在 破烂不 堪 的 贫 民 窟 堆下 室 时 

背 负 着欠款 的 现实仿佛 大锤砸在 他们 的头 上 , 那种贫困 、 堕落 、 手足无措





的慌乱瞬 间击碎 了 耀 眼城市 刚 刚带来 的 眩晕感 , 也击碎 了 那个美好 的 



体想象 。 然而这时 王 启 明 美 国 梦碎 的反思 却 是不彻底 的 , 在他的心中对


物质 、 金钱 的全力追求成为 了 美 国 梦实现 的肤浅 目 标 

基于这样 的 梦想 王启 明 运用 架二手 的 毛衣编织机 迈出 了 创业的




, ,

第 步 由于 他设计 的毛衣款式新颖 贏 得 了 闻 名 全 球 的 时 尚 界领 军 人 物


。 ,

意大利老人安 东 尼 的 赞 同 笔大的 订单奠定 了 他在事业上最早 的 成功


, 

他建成 了 自 己的 毛衣长 实现 了 最初的美 国 梦 这 时代 的华人从长期封




, 。

闭 的大陆走出来 , 他们在文化身份 的探求上并不十分显著 , 他们更加 追求




生存 身份 的落定 以及丰盈 。 因 此追逐金钱 的 观念洋溢在 整个作 品 前端 的 部


分 。 而住进 了 花 园 洋房 的 王 启 明 对 于 在 美 国 的成功 , 也单纯归 结为只 要敢


于 想 象和 实现别 人没有 做 的 事 情 , 敢于异 想天开 , 别 出 心裁就 己经成功 了




王 启 明 对 于 美 国 梦 的 理 解还 停 留 在较 为 原 始 的 状 态 , 即 认为美国 的文

化就是赤裸裸 的 拜金文化 ,
是对财 富 的 极度追求 , 而 正是这样肤浅 的 直觉

印象与片面理解 ,
导 致 了 他最终 的美 国 梦碎 。
为 了 追求更大 的利 润 , 王启

明 继续进 行商业投资 , 但他却 错误判 断 了 美 国 经济低潮 期 的 房地产信 息 



他花费 巨 资购买 了 栋绝无可能出 租 的商业大楼 导 致 了 最终资金链 的 断




1 05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裂 , 银行贷款将 他彻底拖垮 。 美 国 陷 入 了 恐怖 的经济灾难 , 华尔街股票市





落千 丈 , 股价暴跌 , 到 处都充斥着商 家拍卖 、 转让 、 倒闭的消息 。 



在 强大 的 全球性 、 集体性 的 经济灾难跟前 , 个人的力 量显得无 比渺 小 。 



起明 陷进 了 巨 大焦虑与 不安 。 第 二 次 的 梦 碎让他丧失 了 物质 、 家庭还 有 女




儿 , 他从天堂坠落到 了 地狱 。 美 国 这个带给他无数幻想 的 国 度使他富有 虚


幻 , 又让 他潦倒 颓 败 。
作 品 结尾处随着美 国经济 的 复苏 , 为他的再次崛起


带来 了转变的 契机 , 然而 梦 碎后 的 主 人 公 却 变得冷 静 而 漠然 。 作品中 的美


国 梦的定义随着王启 明 自 身 境遇 的 改变而 变换着模样 。 王启 明 以他 自 己的

视角 审视美 国 经济 的奇迹与 残酷 展现 了 个富强繁荣 肮脏贫 困 丑陋




, 、 、

贪婪 的美 国 正是美 国作为 个移民大国 容纳 了 这么 多 辉煌与肮脏 




。 , ,

是美 国 传统 的 民 主机制和 被人扭 曲 利用 的 由 铸造 了 个独特的 地狱




自 ,

” “ ”
里的天堂 和 天堂里 的地狱 的 复合体 , 而这其 中 满怀美 国 梦而来 的 移


民人群 , 在冷静审 视美 国 梦 的 真 意后对于 自 我 的 身 份期 待有 了 更 多 的 思

考 

经 历 了 这种 梦境洗礼 的 还有 陈 谦 的 作 品 《 爱 在 无 爱 的 硅谷 》 。 主人公


苏 菊是硅谷 的 软 件工程师 ,
怀着对于财富 、 自 由 、 地位等等美 国 梦 的幻 想

不 断奋斗着 由 于公司 上市 苏菊所持有 的 原始股份随着 公司 股票 飞涨




, ,

路狂飙 , 她瞬间 拥有了 巨大的财富 ,


那些财富 即是 如今手里几乎握着人


” “

们所说 的 美 国 梦 的全部标记 \ 她的美国梦 , 比她按世俗 的标准计划 和




”2 “ 


期望过的 ,
要辉煌何止 百倍 !  苏菊 的 男朋 友利 飞 也是实现 了 美国梦
“ ”
的商人 , 是个相 当于美 国 雅皮 ( 受过 良 好教育 、 行 为优雅 、 有才能 

“ ”

有品味 、 有地位 ) 的华裔经济新贵 。


陈谦所描绘的 美国神话 ,
从成功


创业 公司上市 股票狂飙 再到拥 有 豪车 别墅 远超 般意义上 的


、 、 , 、 . . . . . .

但陈 谦笔 中 的 美 国 梦也不再是高不可 攀 的 梦境
“ ”
美国梦 。 , 如 同经济总


“ ”

会历经高潮 、 低谷 、 复苏 、 顶峰 、 破灭 的轮 回 ,
陈谦笔下 的 美国梦 


“ ” “
会幻灭 。
伴 随着 股票 的 暴跌 , 苏菊 的美 国梦破灭 。 已 经无所谓 了 , 


” 3

刚 来硅 谷 的 时 候 也是两手空 空


尽管陈谦和曹桂林的笔下 ,
美 国 梦 获得 彰 显 ,
但 己不再 只 是狂热的追


逐 , 而 是增 加 了 冷静和 思 考 。 尽 管每个人靠着努力和聪 明 才智 能够获得成


功 ,
美 国 也为每个身 处美 国 的 人提供着 实现 自 我的 自 由 和 机会 。 类似 的 想

美 陈谦 爱在无爱 的 硅谷 M 上海 上海文艺 出 版社

2002 22
 [ ]

[ ]
. : . : 1 

美 陈谦 爱在无爱 的硅谷 上海 上海文艺 出 版社


 [ ]


M ]
? : . 2〇〇2 : 5 2 

美 陈谦 爱在无爱的硅谷 上海 上海文艺 出 版社

 [ ]


M ]
. :

2002 3 05 : 

1 06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究 生学 位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 研 究


法普遍流行于 华 人移 民 中 。 也正 是 因为有这样 的美 国 梦存在 , 指 引 着几代




华人移 民 克 服重重 困 难 。 90 年代移 民美 国 的诗人程宝林就说 ,


美 国 之所





以迷人 , 就是因 为在美 国 ,
你可 以将梦想握在手 中 , 而不仅仅 留在枕上 。

但事 实上 他们 的笔下 确实存在身份焦虑 这种 身 份焦虑 不再是种族


, 。 , 

血缘甚至 于 文化上 的 身 份焦虑 ,


变成 了 法律和 经济地位低 下 所造成 的 身 份


焦虑 经过奋斗他们在美 国获得 了 定成就 过上 了 舒适 的生活 国 恨家


。 , 。

仇的悲愤 , 文化冲 突 的 茫然 ,
种 族歧视 的 痛 楚 … …

这些先 辈华人 作 家 魂牵


梦绕的 主题在他们 的作 品 中 都得 到 了 消 解 。 他们怀着希 望与 热情投身美 国

生活 ,
同时美国也 给他们提供实现 自 我 的机会 。 在此基础之上 , 他们所构


建的 身份与早先时期 的华人作 家也有所不 同 。 满溢着勃勃生机的拜金主

义 , 推崇 自 我实现与价值创造 ,
并且 提供 实现 自 我和创造价值的机遇 。 


们笔下 的所展现的身份焦虑不再局 限在早期华人作家所展现的 同样意义


的 歧视和 阴 暗 了 ,
而是关注 于人性意 义不再是社会罪恶意 义 , 他们 笔 下 的

身份焦虑 关注于经济意 义不再是血统 、 种族 、 国籍意义的 。 无论成功故事




的 叙述 , 还是表现 出 美 国 梦对华 人族裔 的 精神指 引 , 是成为对 身 份焦虑


的主要策略之



三 现实 触碰下 的 思考

20 世纪 80 年代 以后 出 国 闯 荡 的 华人作 家群体 , 和 以往 的 华人作 家相




“ ” “ ”

似 ,
都会带着本土文化 的 有色眼镜 去 看 世界 ( 美国 ) , 也都会常


“ ” “ ”
常往返 自 我 与 他者 之 间 寻 找 某种 跨越文化 的 沟 通与 交 在美华


“ ” “ ” “

人移 民 的 奇异旅程 ,
自 我 和 他者 间 的 碰撞和对话 ,
诱 创作了

大量类似于 心得 、 观感 、 游记 、 报道和传记类型 的 纪实文学 。 无论是无名




“ ”
作家 、 成名 作家 , 还是专业作家 ,
甚至于 客串 作者 ,
都在 动情而 急切


地表达着 

钱宁的报告文学 留学美国 个时代 的 故事》 曾 经产生 巨大反响



《 

“ ”

诸如刘荒 田 的 美国红尘 系列 、 《 美国世故》 、 《 星 条旗 下 的 日 常生活 》 



沈宁的 美 国十五年 我如 何 闯入美 国主流社会》 美国 教官笔记


一 一

《 、 《 》 

王性初 的 《 蝶荡 》 , 阚维杭 的 《 美国神话 :


自 由 的代 价 》 、 《 在 自 由 的旗号


下 》 、 《 美国 写真》 , 以克的 《 美利 坚 的 东 方 眼睛 》 , 夏小 舟 的 《 我在美 国 的

流浪生涯 》 ,
谢丰和尤凤哲 的 《 我家后 院 的 美 国 》 , 邵丹的 《 美国时间 》 

张凤 的 《 哈佛采微》 和 《 哈佛缘 》 , 石子坚 的 《 我在美 国 当 螫察 》 , 王瑞芸



程宝林 国 际烦恼 M 广州 花城 出 版社

[ ]
. :

2 0 03 : 1 2 2 

1 07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 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的 《 美 国浮世绘》 ,
吴瑞卿 的 《 没有天使 的天使岛 》 ,
万 毅平 的 《 闯入美 国


都是此类

管理高层 一 一

我在美 国 当 院长 》 . . . . . .
纪实文学 。
相对于小说的


“ ” “ 

具有的 想象 意味 这类传记 随笔 报告文学 是 种用 裸眼 光


, 、 、 ,

“ ” “ ”
着眼睛 ) 观察 世界 ( 美国 ) 的 态度 ,
尝试 客观 地叙述美 国 曾 经和


“ ”
当下产生的 现象 , 力 图 表达对于 异 国 , 也就是美 国 社会 百 态 的 感受 

并留下 自 己或者其 他人旅美 的 真 实历 程和 心迹 , 进而在 现实 的视角 下 展示




追寻 身份 的失落甚至于 焦虑 , 以及构建历程 

随着华人移 民 以 留 学等文化身 份进 步深入美 国 社会 对于西方 明 显




的 高姿态文化认 同 慢慢趋于正 常化 人们开始进 步思索财 富背后深层 次




的 自 我身 份认 同 的 意 义与 方法 。 必须承认 的是思想上 的开放与对异 己文化




的 选择性接 受对 身 份认 同 有着 开端 性 的 价值和 意义 这 时 期 的 林达 


。 、

涌等人的作 品如 告诉你 个真美国 留学美 国 历史深处 的忧虑


《 》 、 《 》 、 《 》 

总 统是靠不住 的 我也有 个梦想 如彗 星划过夜空 扫 起落 叶




《 》 《 》 、 《 》 、 《

好过冬》 、 《 精英的阶梯》 、 《 美 国 是如何培养精英 的 》 等 , 都渗透 出 作者更




多 的 文化 自 信 以及旁观者 的反思与冷静 。 其 中对于 西方主 流文化 的 崇拜感


已 经逐渐衰落 ,
关注 的重 心开始集 中 于 美 国 历史 中 的制度 、 精神 , 对政治


文化 的探讨深度也不 断得到 拓展 。 这些作 品 也正反 映 出 华人移 民 开始坦然


“ ”
面对 边缘人 这 身 份 处境 不再是早 期作 为少 数族 裔 的 苦 闷 以 及面对


文化冲击 时 的窘迫不 安 而是 同两种文化 甚至更多 样 的文化都保持 了




, ,

定 的 审视距离 , 可 以 更为 客观地认识 与 了 解这其 中 的 相 似与 差异 



随着文化杂 交 的 进 步发展 拥 有不 同 文化背景开 始渐渐成为 种优




一 一

势 这 时期的作 品 吾讲斯美 近距离读美国 滚滚红尘美利坚 




。 《 : 》 、 《 》 、 《

漂》 、 《 美 国 生存实录 》 、 《 背道而驰 》 、 《 梦断南飞雁 》 等 开始表达对人类普




遍精神 家 园 的探寻 族裔身份 间 的 差异性被弱 化 进 步探讨 普遍人性与


, ,

身份的意义 。 《 梦断南飞雁 》 中 南 雁 的 离 家 出 走代表着 人性 的 觉醒 以 及对




于精神 的 追求 。 而 《 背道而驰 》 中主人 公米 山 、 李之 白 的 梦 的破碎 , 则倾


向 展示人性 的迷失 。 不 同 的文化背景是族裔作家较之其他作家 的 特殊之

处 。
他们 笔下 的 文化 既不 同 于祖居 国 的 文化 , 也不是居住 国 的文化 , 而是


“ ”
族裔文化 ,
而 这种 族 裔文 化 则 是 文化再记忆 的 根据 。 记忆在离散文学


与 文化 中 有着重要 的 研 宄意义 。 它 是离散族裔传承 先 辈 文化 的方式 , 也是


文学表达 的 依 托 

华人移 民对于 祖居 国 的记忆大致分为 两类 类是保有在祖居 国 实体




生活感受 的记忆 另 类则 通过 阅 读祖籍 国 的 文学 受到祖辈耳喧 染的




; ,

1 08


兰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 

传统文化灌输所形成 的 认知记忆 。 华人作 家在创作 中往往呈现 出 有意识 的





再记忆 的 主观性有 时等 同 文学创作 意 义上 的虚构

选择性 再记 忆 特点 。 

它是建立在作者个人记忆上 的创 作性记忆 。 这是 因 为这样 的 特 点 , 作家在



创作 中 不再局 限于对于 祖居 国 的 纯粹 再现 , 也非对现居 国 的 刻 意 张扬 , 



是选择创 建或批判 , 作 品 中 渗透 出 华 人移 民在新 的 居住 国 为 生存 而进行 奋




斗 时所形成 的特有 的 族 裔精神 特 点 以 及价值观念 

“ ”

作 为个体 的或者族裔群体 的 离散作家 如何选择 以及选择何种 记忆 



反映出个体与群体如何应对 、 调 试 和 回 应 历 史及其 现实 的 压 力 。 族裔作家




正 是通过这样 的 种调试 用 自 己 记忆的 祖籍 国文化 来应对 居住 国 存在


, ,


而是为 了 证 明 现在 是他们建构

的 边缘化 境遇 。 不是为 了 找 回过去 , ,




也是建构其 身 份认 同 的 种 文化立场与 策 略方法
“ ”
此在 的 种方式
一 一

, 

“
中 对家 园 的 表述常常 意 味着 理想 的 社会地位和 社 会身份

再记 忆 而并


非地理意 义上 的家 园 回 归 。 其所塑造的精神家 园 ,
更 多 地满 足 着 离散族群


的归属感 。 这种 文化 身 份 的 塑造是建立在记忆和 想 象 的 叙事结构 之上 的 

而正是记忆与 想 象 的 本质 特 点 , 决 定 了 族 裔文化 身 份认 同 的 不 确库 以 及 流


动 变化 的 持续性 。 华 人作 家 赵健秀 的 身 份认 同 就具 有 典 型 的 意 义 。 在其作


品 中 华人移 民 的 身 份如 同 他最常使用 的 公路 市场等意象 样 永远是



、 ,

暂时非永久不确 定 的 这从 个层 面反映 出 离散族裔 的 心 理 即在动态中




, :

2 “ ”
调试 自 己对 自 己 的认识 以及对现实社会 的 应对 。 探讨 再记忆 在文化身

份建构 中 的功能 ,
为文化 身份认 同 的 持续性战略提供 了 新 的研宄视角 甚至

部分答案 

纵 向 层面之外 ,
横 向 角 度下 的离散族裔身 份认 同 也是不容忽视的 。



散群体为 了 更好 的 生存境况 , 往往会使用 融合策略 。
即 在很大程度上参与

居住 国社会 经济 以 及政治活动 努力 赢得与 居住 国社会大多数人 样的




、 ,

个人 经济 政 治权利 并与其拥有平 等 的地位 在 这种 策 略下 些离




、 、 , , ,

散族 裔往往选择减少 其 民族特 征 甚至断开与 故 国 的联系 美国 的华人移




, 。

民之 中 也依据不 同 的受教育程度 职业背景 经济收入而产 生分化 




、 、 。

人 己经取得平等 的 社会地位 , 甚至优于 本土美 国 人 。 于是华人群体间 的差




距被拉开 ,
对于身份的认 同也产生 了 差异 。 而 在 这个 过程 中 , 有意识地弱

化 身族 裔属 性 的群体 也分为两类 部 分是站在 生 存层 面而 言 努力 接





. ,

徐颖果 离 散族裔文 学 批评读本 理论研宄与 文本分析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 2 




: . 1 : 1
[ ]

离 散族 裔 文 学批评读本 理论研 宄与 文本分析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 版社



徐颖果 .

[ ]

: . 2 0 1 2 : 20 

D Ho m e A b r o a d M

 S h e ffe r  G a b r p o r a Po cs A Cambr g e C a
mb
g eU n yP
i e l .  i as  l i t i : t   .  i d : r i d i vers i t r e s s 

[ ]

2006 : 1 64 

1 09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宂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份焦 虑 问 题研 究


受并表 明 与 所在 国 公 民 并无两 样 ,
从而 更 为容 易 获得就业 等生存机会 ; 

另 部分 则是 己然找 到 了 更好 的社会价值 定位 充 分融入 到 所在 国 的 主 流




文化生活 当 中 。 而这样 的族裔弱 化意识在华人移 民 的第三代或第 四 代之后




显得更为突 出 ,
尤其 是 出 生并成长于居 住 国 并且接 受其主 流文化教育 的 后


“ ”
几代华人移 民 他们 中 的 部分开始归 属于 无疆域性身 份 的跨 过族群

。 

即 那 些拥 有混合特征 的族群 , 他们 已经 与 远离 的 故土 的任何领土都毫无关




系 这也说 明 任 何 离散族 裔群 体不 能 共享 同 个身份 其文化身份认 同


1 一

。 , ,

还受到经 济地位 、 社会地位 、


价值 归 属 、
教育 、 性别 、 阶级等诸 多 因 素 的

影响 因 而固 定单 纯粹 的族裔身份是不存在 的 离散族裔群体总 是 需要


。 ,

通过不 断 改造 以 适应差异 的生产与再生产 来更新 自 身的身份 。


所谓 固定


身份 根据 霍 米 巴 巴 的理解 是殖 民主义文化用 以维系殖 民统治 的






, ,

种策略 。 而可 持续流 动视 角 下 的 族裔身 份认 同 是对 抗身份焦虑 行之有 效 的



解决途径 之



第 三 节 身份焦虑 与文 化杂糅

关于 文化 的 概念 ,
按 照泰勒 的 定 义 , 是指 包括全部 的 知 识 、 信仰 

艺术 、 道德 、 法律 、 风俗 以 及 作 为 社会 成 员 的 人所 掌 握 和 接 受 的 任 何 其 他


2 ”
的才 能和 习 惯 的 符合体 这 概念涵盖 了 影 响 人类主要精 神生活 的诸 多


因素 学者梁漱溟 的定义则 更为细致 所谓文化 即 是 个 民族生活 的各




。 :

种方面 概而言之 泛指三个方面 第 是 指 精神 生 活方 面 如宗教 




。 , : , 、

学 艺术 第二是指社会生活方面 即生活在周 围 的人们 家庭 朋友


一 一

、 ; , 、 

社会 国家 世界 的生活方法 包括社会组织 政治制度 伦理习 惯




一 一

、 、 , 、 、

以及经济关系 ; 第三 则 是指物质 生 活方面 如 饮食起 居种种 享用 , 主要指 向




人类 的基 本生存范 畴 从整 体意 义上使用 文化来 指涉特 定地域 或 民 族 的


。 

物 质 文 明 与 精神 文 明 的 所有方 面 这 概念对 于 跨越有着 巨大差 异 的 双 重




或多重文化时尤为必要 。 需要特别强调 的 是 , 任 何 个人 和 群 体 都是生 活在




特定 的文 化语境 中 的 ,
在 很 大程度上 都是这 个文化 的 产 物 ; 文化中 的语言 

政治 、 宗教 、 历 史和 伦理道德 观念都会形 塑个人和 群体 的 文化 内 涵 。 如果




个人和 群 体 从未逾越本 民 族 的 文化 界 限 , 自 然就不 存在 身 份焦虑 的 困 境 

 S h e ffe r  G a b r D H o m e A b r o a d \M geU n v e r s

i e l .  i as
p o r aP o l i t i cs :  A t  

.  C am br i d
ge : C am b r i d i i t
yP r e s s 

2006 : 1 0 -

1 1 

上海 上海文艺 出 版社

陈华文 .
文化学概论 [
M ]
. :

2 00 1 : 05 

陈华文 文化学概论 上海 上 海文 艺 出 版社


M ]



20 0 1 : 05 

1 1 


兰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华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但是如 果 他们跨越 了 界 限而进入异 域文化 ,


其母 国 文化 就会在 上述 所称 的

诸多 纬度上与 异 域文化发生冲 突与 融合 

在 以往两 百 多 年历 史 中 , 东 方和 西方所谓 的 文化交流 ,


往往指强势 的

西方文化企 图控制或 同 化处于 弱 势地位 的 东方文化 ,


以及弱势 的东方 文化


“ ”

被迫 以传 统方式进行抗争 而 身份焦虑 正 是这种 抗争 的 种直观的表




达方式 后 殖 民主 义理论家德里 克 曾 经 的 段论述 中 曾 对 华人作家 




。 ,

份焦 虑 主题 的 使用 做 出 了 最直接 的 肯 定 , 即 后 殖 民主义最重 要 的 意 义 

即 在 于 集 中 研 宄 了 被殖 民 者 并 非永远 只 是 被动 接 受 者 受害 者这 重要 问


题 他们在与殖 民者 的对抗式互动关系 中 具有 定范围 内 定程度上




一 一

。 , ,

的 自 主能动性 , 通 过模拟 、 复制 、 含混等 方式反渗透于 己 经具 有很 强 隐 蔽




性 的文化殖 民主 义中 ,
以 协 商 与 调 整 的 方 式进行有 效地对抗 , 试 图 改变地

位不平衡 不平等 的关系 从而建立具有 身特点 的文化身份




、 , 自 。

随着全球化 、 多元化发展趋势 下 ,
文 化交流及 发展更加 深 入 , 也更趋


多元化 从而使得文 学这 文化 因 子 得到 了 极大 的 发展 尤其是美 国 的华


, ,

人文学 展现 出 蓬 勃 生机 涌现 大批优秀作 品 而文学 的蓬勃 发展又反过




, ,

来促进 了 文化 的 交流 。 这种 相 互促进 的 作 用 也为文化上治 疗华人群体 中 存




“ ” 2

在的 身份焦 虑 提供 了 理论 基础 。 华人文 学是 中 外文化相 互交流 、 相互



促进 的 交 汇 点 无论是东 方文化 还 是西 方文化 都通过这 途径冲突融




, , ,

合 , 对 生 活 于 美 国 的 华人群 体 , 尤其是对 当 代华人特异 的 心理状态 的 形 成




与 发展赋 予文化 与 现实 内 涵 。 因 此文化 的 舒缓作用 ,
尤其是 中 外文化相 互

结合 , 相 互促进 的 共 同 治疗成为治疗华人群体身份焦虑卓 有成效 的 解决方




法 

身份焦虑与 信仰 归 属

宗 教信仰在美 国 社会 的 生活 中 有 着重 要 的 影响 ,
其产生 作用 的方式不


仅仅局 限于宗 教 本 身 , 更 多 的 是诉诸于其 在 日 常生 活 中 的 具体应 用 。 宗教


将其教义规范渗透在生活 的细节 当 中 ,
并 且作用 于 各种 生 活 困 境 的 排解 当

中 。 人们 通过教 堂 活动 联络感 情 , 彼此帮 助 , 分享情 感体 验与 生 活 感 受 



结识新 的 朋 友 , 形成友好而 温馨 , 以 追求人生幸福 感 以及 灵魂满 足感为 



标的小环境 , 带 给人们 可 以信赖与 依靠 的 心理 归 属 感 



基督教是整个西 方文化 的基石 , 在其历 史发展的进程 中 有着不可估量



陆薇 走 向 文化研 宄 的美 国华裔文学 M 北京 中 华书局



. : . 2 0 0 7 : 5 5 

走 向 文化研 宄 的美 国 华裔文学 M 华书局



陆薇 .

[ ]

北京 :
中 . 2 0 0 7 : 1 7 5 

1 1 


兰 州 大学 博士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的作用 , 是 具有重 要 地位 与 影 响 的 宗 教 。 随着历史 的车轮滚滚前行 , 基督




教也不 断 发生着变革 , 曾经 的 基督教思 想 充满神秘主义色彩 ,
往往 只 掌控


在少数人手里 ,
成为权力 斗争和政治运动 的利用 工具 ,
充满着血腥 与 暴力 

如今 , 基督教思想 更 多 的是作为普通人 ,
特别是西方世界 中 人们 的精神 支


柱 , 帮 助他们根据 自 身生活经历 、 认 识 体验从而构 建精神 家 园 。 而且基督


教不仅对 个体意 味着精 神 支柱 ,
更 是成 为 了 西 方世 界 跨越 了 领土 概念和 国

家主权的 占主 导 地位 的 思想体系 , 是社会发展与进步 的 思 想基石 。


就其本


质 而论 , 基督教是 秩序 与 博 爱 的 化 身 。 在 《 圣经》 中 ,
爱是上帝对于世人


永恒 的主 题 , 强调 以 博爱 、 平等 、 自 由 为其要义 , 深深影 响着整个西 方世


界的发展与演进 。 日 常生活层面 , 基督 教思想对西 方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 以

及传统思 想 的成形与 发展 的 作用 ,
涉及到 其生活细节 的 方方面面 。 而更深

层 次而 言 则 直接塑造着 人们 的 自 我意 识 以 及对于灵魂 的不 断反思 。


如费尔

巴 哈所揭 示 的 : 上帝 的 意识 即 为人 的 自 我意识 , 上帝 的 认识 即 是人 的 自 


认识 ; 人对于 上帝 的 期待 正 是 自 我精神灵魂 的本质 期待 , 人类通过上 帝 的

形 象将 隐 秘 的 内 心 展示 出 来 即 是人类最本质 的 思想 自 白


, 。

在众 多 华人文学 作 品 中 都有关于 宗 教信仰 的 描 写 , 这与 宗 教在 其生活




中 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 在 宗 教面 前 , 各 个 族 裔 的 人 群 可 以 超 越种 族 

文化 、 阶级 的 障碍 , 这使得处于 边缘地位 的 华人群体产 生 强 烈 的 心 理 安 慰




与情感依托 。 任碧 莲在其 作 品 《 典型 的美 国佬 》 中 曾 描写拉尔 夫夫妇初到


美 国 时常常去教堂 ,
宗教在他们 的世界 中 , 不仅是信仰 , 同时 也成为他们

走 出 困 境 的某种 社交途径 。
谭恩美在 《 接骨师之女 》 中 谈及 茹 灵 曾 把 自 己

母 亲 的 照 片 放在 《 圣经 》 里 , 当 她 的女儿多 年后 整理那些 旧 物 时 ,
发现那


本 《 圣经 》 依 旧 夹着那张照 片 , 原封未动 的 被好好保存着 。 这里 出 现 的 《 

经 以及其 中夹着 的照片 即 表示 了 茹 灵 生最深刻 的情感归 属 她对于




》 , 。

自 己 的母亲有着 极为深刻 的 思恋 , 但是却 无处安放 ,


宗 教信 仰 成为她 依托


情感 、 寄托想念 的地方 。 她将 母 亲 的 照 片 置于 能让 自 己灵魂得到慰藉 的地


方 , 也 是 宗 教信 仰 对 于 她 内 在 焦 虑 的 释 放 与 缓和 

这样 的 描 写还 出 现在谭 恩美 的 作 品 喜福会》 中 在许露 丝 的故事




《 。

节中 ,
妈妈许安梅信 仰上帝很多 年 ,
弟 弟 许平 因 为意 外坠海失踪后 母亲 几


近疯狂 的 不 断祷 告 ,
最终还是悲 剧 的 结局 , 绝望 的 母 亲 最后 放弃 了 宗 教信


仰 她将 曾 经诵读 的 圣经 》 塞在 条短 了 截 的 桌腿 下 长达二 十余年
一 一

。 《 , 

尽管如此 母亲其实 直十分 留 心这本压在 桌 角 下 的 圣经》 然而多 年




, 《 。

德 费尔 巴哈 基督 教 的 本质 M 荣震华 译 北京 商务 印 书馆

 [ ]

[ ]


. : . 1 9 8 4 43: 

1 1 


兰州 大 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后 女 儿将 它 取 出 却看到 了 在 灭亡 那 页淡淡写着弟弟 的名字 




, , 《 》 :

平 母 亲许安梅将其对 儿子 生 的 思念都 寄托在这本早 己破 旧 的 圣经


。 《 

之上 , 既有伤感 的无奈 也是某种存放情感 ,


缓和 内 心 痛苦 的方式 

宗教信仰给予华人这样 的边缘群体 以 心理抚慰 , 在很大程度上缓和 



情感 的 失落与 内 心 的 焦虑 。 在信 仰 的平息 下 , 不仅是基督教 , 犹太教也频



频 出 现在 华 人作 家 的 作 品 中 。
任碧莲在作 品 《 希望 之乡 的 莫娜》 中 ,
莫娜


希 图 依靠信奉犹太教而摆脱 自 身 作 为华裔 的 边缘地位 , 体现 出 个体对 于 某

个集合体 、 共 同体 的 温暖与 安全感 的寻求 。 而郁秀在 《 美国旅店 》 中 对于




犹太裔继父大卫 以及家园 的描述 很好地诠释 了 这 点 我没有 国 土


, : 

也没有 固 定额读者群 。 我把 自 己形 容成失 去 家 园 的 犹太女 人 ,


将所有 的 财

富背在肩 上 我想起大为常常 讲到 的 个词 d i a s p o r a( 流散 D


。 : ) , i a s
po r 

对我并不准确 , 这个词是指犹太人亡 国 两千年 的 心境 , 可中 国还在 。 但因



着犹太继父的缘故 ,
我不可避免地 总会对两个 民族进行 比较分析 。 他们像


”  1
落地的水银 样 四处逃窜 因 着宗 教存在 又会很 快地凝 聚在 起
一 一

, , 。

但是需要注意 的 问 题是尽管宗 教倡 导平等 与博爱 ,


但在 残酷 的 历 史与

现实社会 中 , 却 并非 可 以 绝对超越性别 、 种族 、 阶级 的 不平等状态 。 其所




提倡 的平等和 博 爱 , 在某些历史时期往往最后沦为西方主流 白 人社会中 的

某种契约 关系 。 尤其 是西 方社会在 处理 东 西 方之 间 关系 时 更 能体现 : 历史




上西方 曾 直奉行殖 民主义 试 图 在思想上彻底 占 领东方 但 由于对东方


, ,

庞大 的 财物 的贪婪致使 思想控制 上 的 削 弱 , 而在试 图控制 东方人过程 中 



又时 刻 堤 防 东 方 思 想 的 渗透与 侵蚀 。 因此 , 华人作家刻 画 的主人公所产生 .

的焦虑与 困惑 , 也 与 身 处这样 由 相 互矛 盾 的 价值观 为基础 的 社会 中 有着 不




可分离 的 联系 

在 西方社会 中 ,
以 基督 教教义 为主要核 心 思想 , 身 处美 国 主流社会 

华人极力 摆脱宗 法制 度 的 中 国 传统文化所带来 的 束缚 但是作为 名 华人




如 果 以 西 方主流社会 的 标准衡量成功 ,
那么 所有 的成就 , 在某种程度上 即

意 味着其黄色皮肤 、 黑色头发所表征 的 中 国 传统文化 ,


在与 西 方文化 的抗


衡 中 取得 了 领先 的成就 但这种 成功对 于 新 代 的 华人群体还是充满着 困


难 以及难 以调和 的矛盾 。 他们希 图将美 国 主 流社会认可 的 标准 内 化为 自 




族群 的 部分 但 是这 部分文化却被他们 与 生俱来传承 自 父辈的 中 国传


一 一

统文化发生 了冲 突与对抗 ,
彼此视 为他者 和 被 征 服 的 对 象 。 宗教在其 中 尽

管起到 了 很好 的 缓冲作 用 , 但是面对身 份焦 虑背后 的 多 重 原 因 以及矛 盾 冲



郁秀 美 国旅店 M 南京 江苏文艺 出 版社 2 4 2


[ ]
. : . 200 4 : 

1 1 


兰 州 大 学博 士 研 宄 生 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突 单 文化 的 消 解力量是远远不够 的 而应 该是 多 种 文 化共 同 合力 的 努


, ,

力方向 

二 文化杂糅与 新文化主体建构

全球化带来族裔群体 的 社会流动 ,
带来 由 于 身份不确 定性导致的 焦虑


问题 , 同 时 也 带来各种 思 想 的彼此冲撞 融合 。
各种边界不再壁垒森严 , 

是被逐渐 渗透击 破 , 性别之间 、 种族之间 、 思维模式之 间 、 文化之间 的 界




限开始模糊 。 文学作 品作为社会现象 以及人性心理 的表现方式 , 也将这种


缓缓变化 的 冲 突 或 融入 关系 带入其 中 。 作 为 离散族裔文化之表征 的华人 文


学 , 经历 了 东 西 方 文化 以 及 各种 思潮 的 交错洗礼 , 形成 了 不 同 的艺术取 向 

不 同 的 取材角 度 与 呈现方式造成 了 文 本表述 的 诸种 差 异 。 新历 史主 义倾 向



的文本 以 史实为背景 ,
致力 于反映不 同 时 空下少 数族裔群体所面临 的相 似


困境 ; 而现代主 义倾 向 的 文 本则 通过语 言 策 略上 的 夸 张 、 变形 、 反讽 、 


曲 等手法 ,
将意 图渗透在语 言 的肌理之 中 ; 纪 实 性文本表述风格则 投 身 于


显性主 题 层面 ,
以作 者 自 我感受纪 实或是观察 随笔 的方式 , 希 图 呈现 出 更


清 晰而深刻 的少 数族裔感受 。 尽管叙述手法各异 , 但关于文化身份的 焦虑


感受 以及持续关注却 是相 同 的 。 通过 既有 呈现 意 义又具释放作 用 的焦虑 叙


述 , 表达作 为边缘群 体 的 困 境 , 同 时 也努 力 寻 索 更有建设 意义 的 身份认 同

方式 , 而文化 的 碰撞融合在其 中 的 意义与 启 示是不 容忽视 的 



作 家严歌苓 曾 经在 复旦 大学 的 讲 座 中 谈及移 民美 国 后 的 生活 体验所




带给她冲击与颠 覆 。 曾 经 自 认为根深 蒂 固 的 文 化传 统遭到 了 质 疑 , 千百年


传承下来 的规则 , 对于人 的社会地位 的 认识等 , 在她生活的 同学 、 朋友范


围 中 遭到 了 颠覆 ,
人生视角 发生 了 巨大的 改变 , 对于身份的认 同感 出 现 了

失落与焦虑 。 她表达 了 对 于 美 国 知 识 分子 的 喜 爱 , 认为这个叛 逆 的群 体对



于新鲜事物有着 很强 的接受力 ,
反对 固 步 自 封 的保守主义 , 注 重个人 的 关


怀 , 注重抽 象 的个人 , 即 处 在 边缘 和 弱 势 群体立场 的 个体 , 而不是将国家


或者 民族 使命摆 在第 位 相 比言之 的 中 国 知 识分子 则更具有 民族使命


。 ,

感 ,
是代表主 流社会 良知 的 右 倾派 。
而 美 国 的 全新 生活对 于她 的 创 作 亦产


生 了很大的影响 ,
无法再 回 到十五年前 的 思绪 中 进行创作 , 因 为是非 观 已

经遭到 了 冲击 。 作 品 中 不会确定地 向 读者呈现 出 善与恶 , 而是留 出更多思



考 的 空 间 和 余地 。 尽 管美 国 的文化对严歌苓 的 人生观 、 世界观进行 了 颠覆




式重组 但是 她表示 对于美 国 有 着 定程度 的 幻灭感 认为这个 国家有很


, ,

多 虚伪 的 地方 ,
并未真正 的 言论 自 由 ,
即 使可 以 自 由 地讲 , 却 也未必 有人

1 1 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 学位论文 当代 华 人 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虑 问 题研 究


认真听 ,
或者将这 些予 以 发表 , 但尽管政 治让她反感 , 可知识分子却给予

了 她力量 。 严歌苓 以及她作 品 中 的人物 ,


都经历 了 边缘化 的 人生 思考 。 

她的创作里 , 无论落 点是东 方社会还是西 方社会 ,


人性在特定 历 史背 景下


总表现 出 深邃而 富有张力 的涵 义 而她所 直关注 的正 是每 代华人的边



缘身份 以 及其 中 的焦虑 困 境与认 同 意识 。 在 《 扶桑 》 中 作者 以 第五代华




比照主 人公扶桑这个第 代赴美 的 中 国 女性

人移 民 的 叙事策略 展现


, ,

出 时空 跨越 下 华 人族裔 群 体所面对 的 共 同 宿 命与 身 份 困 境 

随着时代 的发展 ,
华 人作 家 笔 下 的 人物 开 始 更 多 呈 现 出 文 化 复合 的 特


点 , 具有西方主流文化中 所倡 导 的对于 自 由 、 平等 、 独立 的要求 , 以 彰显

个性 , 实现 自 我 的价值为孜孜不倦努力奋斗 的 目 标 , 同 时又保有 东 方传 统


文化 的 仁 爱精髓 。 由 文化 冲突所 引 发 的 身份焦虑 , 尽管 会经历 漫长 的过程 

但在文化 的 融合不 断深入下 , 终会 得到 缓和 甚至 消 解 。 进而形成新 的 文化




身份观 ,
即 并非彻底西化 , 亦 非全盘延续继承东 方传统 , 而是建立新型族


裔群体文化 , 逐渐形 成扬弃 落后狭 隘 , 融入先进开放 的 ,
更为优秀 、 更具

包容力 与 自 我提升 力 的 文化身 份 



早 期 的 华 人文 学 作家水 仙 花 , 又名 伊迪丝 ?
伊顿 ,
就 已经表达过文化


杂 揉对于 身份焦 虑 缓和 的 意 义 她在作 品 个欧亚裔人 的 回忆拾零 》 中


。 《

“ ”

曾 提出 亦欧亦亚 人的身份观 。 即 超越性 别 与 种 族 ,


做结合 了 中 国 古老

文化 的精髓与 美 国 优秀主流文化 , 具有新型身份的 人 。 她认为作家应 该担



当 起连接 东 西 方 文化 的 桥梁 作 用 , 突 破狭 隘 的 民 族主 义 、 种族主义 以 及政


治国界 ,
努力缩小 人们 的 文化界 限 , 这样 人 与 人 的 交流才 会更为清 晰分 明 


“ ”
进而从焦 虑 中 获得解脱 。 汤亭亭也曾在 《 女勇士 》 中 提出 了 世 界人 

身份观 她 以主人公的 口 吻表达 了 人们 属 于 同 个地球 脱离 了 故土 




。 , ,

任何地方都属 于 世 界人 。 反 映 出 她对于跨越 国 界 , 消 除狭隘文化隔阂 的期



待 

多 元文化 从彼 此冲 突 、 相 互矛盾 , 到逐渐消解进而 融合 , 可 以有效地



弱 化甚至 消 除单 文化体系 范式的 界定 减弱 本源文化体 系 对于 族 裔全体




的 限制 进而 对抗单 性文化思 想 的 占 据与侵蚀 无论西方文化 的 个人价





值主 义还 是东方文化 的 儒道思 想 , 其相遇后 的冲突对抗与妥协融合 ,


即是


对于单 文化观 的 否定 与 抵抗 在这样 的 背景 下 华人移 民 的 个体身 份才


。 ,

能尽可能地得 以 确立 ,
从而 使焦虑 的情绪 得 以 化解 ,
充 分体现 出 不 同 文化


所赋予 的价值 , 最终确 立 独 特 的 族 裔 身 份 

华人族裔群体 需 要提升文化 信力 在科技发展 的 促动 下 进 步实




自 , ,

1 1 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 生 学 位 论 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现横 向 的 信 息共 享 , 使华人的文化资源 、 移 民经验得 以 常 态化传 递 ,


融合


不 同 文化 的精髓价值 , 建立跨越 国 界 的 群 体文化身 份 , 从而有 效地消 除失


落 、 迷惘 与焦虑 

1 1 


兰 州 大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结 语

本文集 中 探讨 了 美 国 华人文学 身份焦 虑 问 题 的 典 型 文学表征 、


复杂成


因 以 及文化缓冲 与 想 象性救赎 以 期通过这 具体 系 统 的探讨 深化对于


。 、

美 国 华人文学 的认识 ,
更充分地挖掘 美 国 华人文学 的 内 涵与价值 。 同时 

这 研 宄对于促进身份认 同 与 建构也 具有 重要 意义 只 有具 体地分析 身份




焦虑的成因 ,
超越 符号 认 同 的 障 碍 , 才能切实深化身份研 宄 ,
并促进海 外

华人群体 多重文化 身份建构 



华 人文学 作 为离 散族裔文化 的表征之 置身 于 各种 思潮 的 旋 涡 中


, 

作 家艺术 取 向 的 差 异 性 导 致着 文本表述 的 分野 。 现实主义 、 历史主义倾 向



的 文本将 作 家 的 自 我感 受 大量 移植 于 其 中 , 运用 夸张 、 隐喻等多种语言策

略 , 而 纪实性风格则更注重显性题材 的运用 , 主题明晰 。 尽管创 作风格 多



样 , 但 却 都渗透 出 对 于 身 份 问 题 的 关注 与 思考 , 也逐渐探 宄 出 为 了 自 我身

份的有效定位 , 必须直面文化差异性与矛盾 性 

在 对族裔 身 份 的 寻 求与 认 同 过程之 中 ,
华人 以交流 、
融合与互渗为参


照原则 , 极力 加强 同 双重文化 的有效联系 。 两个世界之 间 的位置为他们提


供 了 独特 的视角 努力构建出 个最终实现在两种文化之 间 取长补短 


, 、

“ ”
到和谐统 的 第三空间 爱德华 萨义德在 东方学 中 评述世界与




。 《 》

家园 的关系说 : 只 认为 自 己 的 故 乡 很好 的 是幼稚未长大 的 孩子 , 认识到 



己 的 故 乡 与其他地方 样好 则代表 已经长大 而 只 有 当 认识 到整个世界




, ,

没有 个 地方 是 属 于 己的 才代表着 最终 的 成熟 萨义德 的理论所反映





自 , 。

“ ”

的 即 是后殖 民理论所倡 导 的 世界主义 。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 的境况下 



家 园 即 是世界 

“ ”
以 西方主义 中 民 族虚无主义和 极端 民族主义 的 表现为参照 , 与之


“ ”

对应的 东方主义 的本质 即 是西方 中 心主义和 白人中 心主义 。 然而最终




“ ”
所要寻 求 的是 以 族裔平等为基本准 则 的 世界主义 。 即 是突破东 、 西 

“ ”

元对 峙 的 固 有 思 维模式 ,
寻 求超越 东 西 方 的 世 界主 义 模式 。 学者班奈


迪克特 ?
安德森 曾 经表示 : 国家 、 民族 的 概念划 定都是人类发 展过程 中 依

据特定 的政治 时 空 图景 想 象而成 的架构体系 , 国 家 、 民族具有时 代性 ,




美 爱德华 萨义德 东方学 M 王宇根 译 北京 生 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 ?
999 2
 3 3 3 3

. . . : . 1 : 1 


[ ] [ ] ,

1 1 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个人 的 国 族 归 属 也 是流动发展 的 并 非与生俱来 亘古不变




, , 。

离 散族 裔 群体是全球化演 进 中 不 同 文 化交 流碰撞 的重要媒 介 ,


他们 体


现 出 异质 文化 的对抗博 弈 , 而这些形式 、 手段与过程的最终 目 的 是不 同文


化经历 了 历 史与现代 感性 与 理性矛盾抗争后 的 统 这种 统 绝非 是对


一 一

、 。

单 文化形态 的 极端追逐 也不是 以狭隘实现 方对 方 的 绝对控制 为


一 一 一




标 , 而是建立起互相提升 、 互 为阶梯 的平行 上升发 展模式 。 华 人作 家 作 为




离 散族裔群体 的 组成部 分 ,
站在 多 种 文化交错 的节 点之上 , 对历 史反思 

对现实预判 , 通过作 品将个人 的情感体验 、 心 理感 受放大 , 以个体阐 释表





个群 体 的 文化 身 份演进过程 。 这个过程在 他们 的作 品 描 写 中 , 以身 


焦虑 的 缘起 、 极端 表达和 身 份焦虑 的 缓和 而 得 以 完 整 的表现 

而华人作 家作 为 离散族 裔 的 部分 正 是将创作视角 置于 作 品 中 人物




所经历 的身份焦虑产生 、 表现 、 异化 、 消解 的过程 , 全面 而立 体地展 示 了



华人在 多 元文化冲击 中 的矛盾 与对立 , 影 响及和 解 ,


真实再现 了 处于 夹缝


地带 的个体 ,
面对生存 时 的 无助 ,
以 及情感归 属 的 彷徨 。 他 们客观 表达 了

多 元文化充分交流 、 消 除误解 、 彼此接纳 融合 的 必 要性与 必然性 , 而这也



是新 代 少 数族 裔 带来 更 为积 极健 康 生 活 的 理 性 选 择 华人作家 的 文学创


作 以 自 我感 受及他人经历 为选材 背景 在 作 品 中 致力 于 呈现面对 单 




, ,

化冲击或 多 元文化渗透 ,
自 我 与 他 者经 过冲 突 对 抗 到 缓和 调试 的 积 极状 态


与 乐观信念 。 体现 出 华 人族裔 群体面对 后 殖 民 时 代 特殊 的 历 史文化背 景 

以及话语权力 失衡 、 族裔地位不平 等 的 社会境况 时 , 却 在 多 元异质 的文化




氛 围 里构建 出 更为独立 的 自 我 , 在继承传统精髓文化 的 同 时倡 导 多元并存


的 理念 ,
将 消 除种 族压制 、 性别 歧视 , 追求 自 由 平作 为其群体 的理想 目 标 

华人文学 的 创 作 不 断得 到 国 内 研宄者 的重视 , 同 时也受到海外汉学家




等文学研 究者 的 关注 ,
将其 纳入 整个离 散族 裔 文 学 的 视角 予 以 分析 。 同时


随着文学 史不 断深入探讨在 历 史进程 中 被 隐没 的 作 家作 品 揭开 了 单 


治意识形态 的控制 ,
从而恢复其被遮蔽 的 历 史面貌与 艺术价值 。 华人文学

作 为 中 国 现 当代文 学 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展现 了 更大 的包容性与 宽 阔 的学术




空间 。 在 全球化不 断 被推进 的 文化语 境 下 , 将华 人文学 研宄推 向 更为 宽 广


的平 台 , 使得时代 发展带来 的新 的元素与 传统文化 以 及文学 的 审美特质 充


分融合 ,
使 其 充 分 发 挥 话语 资 源 与 参 照 系 统 之 功 能 , 从而更好地推动 整个


华人文学 的创作 , 实现更为深广 的发 展 

An d e r s o n a g i n e d  C o m m u n i t i e s :  R efl e c t i o n s  o n  t h e  O r i g i n  a n d

B e n e d i ct .  Im  Sp r e a d  of


Na t i onal i s ^
m ] ]
. L o n d o n , N e wY o r k :  Ve r s o 1 9 9
. 1 : 06 

1 1 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 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阿兰 德波顿 ?

曾 以 气 象卫星与 热 带暴 雨 为 象征参 照 物解析研 宂 身份焦




虑的意义 。 诱发身 份焦虑 的 各种 原 因 就如 同 气 象卫星 发 来 的 热 带暴 雨 的




“ ” “ ”
并不 能阻止暴雨 的发生 却 可 以 通过

报道 , 尽管它 , 地球 图 片 , 


” “ ”
减轻

供 场暴雨 的来源 强度 结合的时间 从而 我们面对狂风


、 、 ,

“ ” “ ”
暴雨 时的 手 足无措 。 这就如 同 治疗身份 的焦虑 , 并无什 么 良 丹妙药 


但是当 了 解它形成的 原 因 , 发展 的方 向 与模式 , 至少 当人们 再次面对对


” “ ” “
手 的漠视 或者 挚 友 的成功 时 , 其反应不再会仅仅停 留 在 痛苦和 


疚 的 肤浅表面 而这 也 正 是本 文 分析华 人文学 中 身份焦 虑这 现象的意




义之所在 。 找到诱发身份焦虑的原因 ,
才 能更好 的进行并完成身份 的 建构 

在面对多样化的历史背景 、 文化 、 语言差异等冲击时 , 能够有 的 放矢 ,





取行之有效 的解决方案 

1 1 


兰 州 大 学 博士 研 宄生 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 A l fr e d  J  . Wr o b e l
,  M i c hae l J E. u a l .  Amer i c a nEt h n i c sa n d M  i n o ri( ies [
M ]
.  D ub u q u e 

I o w a K e n d a l : l / H un t Pu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1 9 9 0 . 



]  A m yL i n g B . e t we e n  Wo r l ds :  Wo m e n  Wr i t e r so
f Ch 
i n e s e  A n c e s t ry [
M ]
.  N e w  Yo r k 

P e r ga m o nP r e s s 1 . 990 


B e n e d c tA n d e r o n  Im a g i n e d  C o m m u n es  R efl e c t i o n s  o n  t h e  O r i n  a n d  Sp r e a d


[ ]
i s . i ti :
g i

of Na t i on a li s m [
M ]
.  L o n d o na n d  N e w Yo r k  . 1 99 1 

a nD n  No r t h  A m e r i c a  L i t e r a r

4] B e nz i Z h a n g  A s . i i as
p o r a  P o e t ry  i
yC r i t i c i s m a n d

C u l t u r a l  Th e o ry \ M\  Rout e d g e  Ta o r& F r a n c se L b r a r y 2 0 0 7


. l
y ,
l i i . 


5 ] B ha b ha H o m  i .  Th e  L o c a t i o n  of 
Cu lt u re [
M ]
.  Lo nd on :  R o ut l e dge . 1 9 9 4 


6 ] C h u an g H ua  B o 
, s t on  : N or t h e a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1 9 8 6 



] D u  B o i s W E . .  B .  Th e  s o u l s  o
f 
B l a c k fo l k M ] 

.  Ch i cago  : M eC l ur g 1 9 0 3 . 



] E l a i n e H K m A s i a n A m i . e r i c a n  L i t e r a t u re :  A n  In t r o du c t i o n  t o  t h e  Wr i t i n
gs  A n d

Th e i rSo c i a l  C o n t e x t \M \
. P h i l ade l

h a i :  Te mp l e Un i ver s i t
yP r e s s . 1 9 8 2 

 F o u c a u M  Th e  H y  of  S e x u a l y  a n d  In t r o d u c t i o n M N e w Yor k



9 ]
l t i c hael . i s to r i t
[ ]

V i n t a g eB o o k s 1 9 8 8 . 


1 0 ]G r i c eH e l e na .  Ne g o t i a t n g  Ide n t i t i i es :  A n  In t r o du c t i o n  t o  A s i a n  A m e r i c a n  Wo m e n

Wr iti ng[ M ] ,  M an c h e s t e r :  M an c he s t e r Un i vers i t


y
Pr e s s . 2 002 


Ha ya n dD  Th e o r i z i n g  D i a sp o r a \ M ]  e d
5 5


1 1
]
l l St u ar t  . Cu l t u r a  I d e nt l i t i as
p or a . . i t e db y

J a n a E v an sB r a z i e l e t c M a l d e n B

. : l a c kw e l l  Pub l i s h n gL t d
i . 2 003 

2 ]H a S G  C u ltu re
( t

z a t o na n dE t h n

 T h e L o c a  a n d  t h e  g o b a


1 l l t ua r t . l l l : l ob a l i i i c i t
y .


G l o b a l iz at i o n  a n d  t h e  Wo r l d Sy s -

t e m :  C o n t e mp o r a ry  C o n d i t i ons  fo r  t he

R e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of 
Id e n t i ty [
M ]
. e d i t e db yA n t h o n yD .  K i ng .  M i nneapo l i s :  Un i ver s i t


of  M i n n e s o taPr e s s . 1 9 9 7 


1 3 ]
J a m e sT .  A .  Th e  Ep i c  o
f A m er i ca [
M \
.  N e w Yo r k  :  L i t t l eB r o w na n dC o m
p a ny 1 9 3 . 1 


1 4 ]J e s s i c aH a g e d o r n e d C h a rl i eC h ani sD e ad . . :  A nA n t h o l o gy  o
f Co n 
t e m p o r a ry  A s ian

Am e r i c a nFi c t i o n [
M ]
.  N e w  Yo r k : P e n g u nB o o k sU S A I n c  9 9 3
i . 1 


1 5
]
Ke l l  D o u g a s  Me d a  C u l t u r e l . i :  C u lt u r a l  St u d i es ,  Id e n t i
ya n dP o l i t i e s b e t w e e nt h e
t 

Mo de r n  a n d t h e  P o s i m o de r n

M ]
.  N e w Yo r k  : R o ut l e d
g e 1 9 9 5 . 

K ey a s a EN o d a G r ow n gu pA s a ni nA m e Ma k n g  Wa v e s


' ' ,


1 6] .  i i r i c a \ i :  A n  A n t h o l o gy  of


Wr a n Wo m DA y  A s a n  Wo m e n
i ti n
g s  by  a n d  a b o u  A s t i a n A m e ric e n l
, e d i t e db 
 i

Un i t e do f C a l i fo r n a i . B o s t o n :  B e a c o n 1 9 9 8 . 


1 7 ]
K i ng -

K o k C h e u n g S ,
t a nY o g i  e d s . . A s i a n A m e r i c a n  L i t e r a t u r e :  A n A n n o t a te d

B i b l i o
g r ap hy [ M ]
.  N e w Yo r k  T h e M o d e r n L a n g u a g eA s s o c : i a t o n o fA m e r c a n
i i 

1 98 8 

1 20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1 8
]
K i ng -

K o k C heung  , e d .  A n i n t e re th n i cC o m
p a n i o nt oA s i a nA m e r i c a nL i t e r a t u re ^ ]


N e w Yo r k  : C a m b r i d g eU n v e r s i i t
yP r es s .  1 996 


1 9 ]
Lo i s Ty s o n .  Cr i t i c a l  Th e o r
y  To d ay :  A  Us e r Fr i e n d ly  G u d e M -


[ ]
.  N e w Yo r k & L o n d o n  

G ar l a n dP u b l i s h i n
gI n c 1 9 9 9 . 


20

L o n g h a  Z h a n g  Id e n t i ty  a n d  H i s t o ry : R e a d i n g  C h i n e s e  A m
i . er i c a n  L i t e r a t u re [ M ]


X i a m e n X : i a m e nU n i ve r s i t
yP r e s s 2 0 0 4 . 


2 1

M i s c h G e o r g AH . i s t o ry  of  A u t o b i o g r ap h y  i n  A n t i q u i ty [
M ]
, C a m b r i d ge : H a r v a r d

Un i vers i t
yP r e s s . 1 9 5 1 


22 ]
N a nc y C h o d o r o w  T h e  r ep r o d u c . t i o n  of  Mo t h e r i ng :  P sy c h o a n a y s l i sa n dt h e

S o c o l o gy  of G e n de r /D ^ M Ange U n vers Ca aP r e s 





[ ]
.  l e s : i i t
yo f l i fo r n i s . 1 97 8 


23
]
Patr i c i aP C h u A . . ss i m i l a t i ngA s i an s : G e n de re dS t rat e
g i e so
f Au 
t h o r s h ip  n  A s i i an

Am er i ca [
M \
.  D ur ha m .  No r t hC a r o l i na  : D u k eU n i vers i t
yP r e s s . 2 0 0 0 


24
]
R i e s e nb e rg ,
P C . i ti ze n s h
p
i i n  t h e  We s t e r n  Tr a d i t i o n [M ]
.  C ha pe l  H i l l
, 
NC :  Un i vers i t


of  N o r t hC a r o l i n a P r e s s 1 . 992 


25
]
S a d  E d w a r d  C u l t u r e  a n d Im

pe rialism . 

M ]
.  London :  C ha tt o &W i n d u s 1 9 9 . 3 


26
]
S a dE d w a r d O
i . r i en t al i s m[M] .  N e w Yo r k  :  V i n t a g eB o o k s 1 9 7 9 . 


2 7
]
S a d E d w a r d
i .  R efl e c ti o n s  o n  Ex i l e  a n d O t h e r £ 5 5 ^ 5 [
M ]
. C a m b r i dge : H arvard

Un i vers i t
yP r e s s 2 . 000 

n g  C y n t h a W o n g Re ad anL i t e r a t u re M N e w  J e
2 8 S au ng
 A s i a n A m e ric r s ey

l i i i . 

[ ] , [ ]

P r n c e t o nU n v e r s
i i i t
yP r e s s 1 9 9 3 ,


“ ”


29
]
S au -

L ng i
C y n t h a i Wo n g  C h . i n e s eA m e r i can L i t e r at ur e .  A n   In t e r e .
t h n ic

Co mpa n i o nt oA s i a nA m e r i c a nL i t e r a t u re \


M \
. e d i t e db
y
K i ng -

k o kC h e u n g N . ew

Yo r k :  C am br i d g eU n i v ers i t
y P r e s s .  1 997 


3 0 ]
S h e ffe r  G a b r i e l .  D i a sp o r a  P o l i t i c s  A t  H o m : e  A b ro a d \ M \
. C a m b r d g e C a m b r d g e

 i : i

Un i vers i t
yP r e s s . 2 0 0 6 

S u c h e n gC h a n A a nA m a n s A n  In t e a t i v e  Hi s t o ry M B o s t o n  T w a y n e



3 1

. s i e r i c : r
pre t
[ ]
. :

Pub l i s h e r s 1 9 9 . 1 


3 2

Ta y l o r C h a r l es .  S o u r c e s  of  t h e Se f  Th e  Ma k
l : i n g  of  t h e Mo d e r n  Id e n ti t
y [
M ]


Cambr i dge :  Ha r v a r dU n v e r s i i t


y P r e s s  9 . 1 8 9 


3 3
]
Vo g e  T o d d  R e w r l . it i n
g  Wh i t e : R ac e  C ,
l as s ,  a n d  C u l t u r a l  C ap i t a li n

N i ne t e e n th -

Ce n t u ry  A m e r i c a [M ]
.  N ew B r u n s w i c k N e w  J e r s ya n dL o n d o n R u t g e r s


 :

Un i vers i t
yP r e s s . 2 0 0 4 


3 4
]
W i l l i am s Te n n e s s e e .  Me m o i r \ }A \
.  N e w Yo r k  :  D oub l e da
y  9
1 7 5
. 

3 5 M  M  B a kht n  Th e  D alo c  Im a g i n a t i o n  Fo u r  A u s n U n vers y o f




[ ]
. . i . i
g i : t i : i i t

Te x a s  P r e s s .  1 9 8 1 


3 6 ]
B h a b h a H o m i . L i fe  a t t h eB o r d e r H y b r : i d I d e n t i t i e so f t h e P r e s e n t



. N e w

P e r s p e c t v eQ u a r t e r y 1 9 9 7 1 4 ( i l . . 1




3 7 ]
B u r k eP J . . I de nt i t
yc h a n g e [


. S o c i a P s y c h o
l l o g yQ u a r t e r y l . 2 006 (





3 8
]
Guo M _

i n gC h e n .  O n I den t i t
y :  A nA l t er nat i v e V i ew



. C h i n a Med i a R e s e a r c h 

2009 5 

( )


3 9
]
J e nn i fe r J u e  B r e a k . i ng
t h eS i l e nce : Wo m e n o fC o l o ra n dI s s ue s  o f  Vo i c ea n d

1 2 


兰州 大学博士研 宄 生学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Cu l t ur a l I dent i t
y[J] ,  Re l i
g o u sE d u c at o n 1 9 9 3
i i . 


40] K i eco l t K J S t r e s . sa n d t h e d e c i s i o nt oc h a n g eo n e s e l f : A t h e o r e t i ca l m o d e I





S oc a P s h o o gyQ u a r t e r y 1 9 9 4 5 7
yc
i l l l . . 


4 1
]
S he l l e yF i s h e rF i s hk i n . I n te rv i e wo f  M ax i n eH o n gK i ngs t o n [ J

.  A m er i c a nL i t e r at u r e

H i s t o r y 1 9 9 . 1






42 ] 
S t e t s JE ,  B u r k eP  J I
. de nt i t
yt h e o r ya n ds o c a i l  i d e nt i t
yt h e ory[J] . S oc a
i l  P s y c h o o gy

 l

Q ua r t er l

y . 2 0 0 0 6 3






1 22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 当 代华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中 文文献

作品



] [ 美 ] 白 先勇 .
白 先勇 文集 ?
第六只手指 [
M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000 



] [ 美 ]
白 先勇 .
寂寞的十七岁 [
M ]

上海 : 上海文艺 出 版社 . 1 999 



] [ 美 ]
白 先勇 . 纽约客 M [ ]

桂林 :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 1 0 



] [ 美 ]
白 先勇 .
青春 ?
念想 : 白 先勇 自 选集 [
M ]

桂林 :
广 西师 范大学 出 版社 . 2004 



] [ 美 曹桂林


北京人在纽约 M [ ]

北京 :
朝华出版社 . 2〇03 


6 ] [
美 陈谦]

爱在无爱的硅谷 [
M ]

上海 : 上海文艺 出版社 . 2〇02 


7 ] [
美 陈谦]

覆水 [
M ]

南宁 :
广西人民 出版社 . 2〇04 



] [ 美 陈谦]

望断南 飞雁 [
M ]

北京 :
新星 出 版社 . 2〇 】 0 


9 ] [
美 胡曼荻


美漂 [
M ]

北京 :
作 家 出 版社 . 2〇 1 3 


1 0 ] [ 美 黄玉雪


华女阿五 [
M ]

南京 :
译林出 版社 . 20 04 


1 1
] [ 美 黄运基


旧 金 山 激情 岁 月 [
M ]

珠海 :
珠海 出 版社 . 20 04 


1 2
] [ 美 黄运基


巨浪 M [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〇 1 2 


1 3
] [
美 黄运基


唐人街 M [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0 0 4 


1 4 ] [ 美 邝丽莎

? 上海女孩 [
M ]

谢春波 译 ,

北京 :
京华出版社 . 20 1 0 


1 5 ] [ 美 林路德


千金 [
M ]

阿 良 译 ,

长春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 1 1 


1 6 ] [ 美 刘荒]
田 ? 旧 金 山 浮世绘 [
M ]

重庆 : 重庆 出 版社 . 200 8 


1 7
] [ 美 刘荒]
田 ?
星 条旗 下 的 日 常生活 [
M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0 0 3 


1 8
] [ 美 任碧莲


典型 的美国佬 M [ ]
. 王光林 译 ,

南京 :
译林出 版社 . 2000 

美 融融 瑞琳主编 代飞鸿 M 北京 中 国 文联 出 版社

1 9 ? ? : . 2〇〇 8 

[ ] [ ] , [ ]


20
] [ 美 泗丽莎


百年金 山 [
M ]
. 王金凯 译 ,

桂林 :
广 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 1 0 


2 1
] [
美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
M ]

张坤 译 ,
. 上海 : 上海译文 出 版社 . 2006 


22] [ 美 谭恩美


灵感女孩 [
M ]

孔小炯 , 彭晓丰 译 ,

杭州 浙江 文艺 出 版社 : . 1 9 99 


23
] [ 美 谭恩美


喜福会 [
M ]

程乃珊 等 译 , ,
. 上海 : 上海译文 出 版社 . 2006 


24
] [
美 汤亭亭


女勇士 [
M ]

李剑波 ,
陆承毅 译 ,

桂林 :
漓江出 版社 . 1 999 


2 5 ] [ 美 汤亭亭


中 国 佬 [
M ]

肖 锁章 译 ,

南京 :
译林 出 版社 . 2000 


26
] [ 美 伍慧明


骨 [
M ]

陆薇 译 ,

长春 :
吉林 出 版集 团有 限责任公司 . 20 1 1 


27
] [ 美 伍慧明


望岩 M [ ]

陆薇 译 ,

长春 :
吉林 出 版集 团有 限责任公 司 . 20 1 2 


2 8
] [ 美 夏小舟


我在美 国 的 流浪生涯 [
M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〇 〇 3 


29
] [ 美 严歌苓


扶桑 [
M ]

西安 :
陕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 1 2 


3 〇
] [ 美 严歌等


人寰 [
M ]

北京 :
当代世界 出 版社 . I "9 


3 1
] [
美 严歌苓


无 出 路咖啡馆 [
M ]

北京 : 当 代世界 出 版社 . 2003 


3 2 ] [ 美 严歌苓


严歌苓作 品 精选 [
M ]

武汉 : 长江文艺 出版社 . 20 1 0 


3 3 ] [ 美 裔锦声


华尔 街职场 [
M ]

北京 : 世界知识 出 版社 . 2 003 


3 4] [ 美 裔锦声


中 国 , 我心脏跳动 的地方 [
M ]

北京 :
作家 出 版社 . 2 000 


3 5
] [
美 张咏霞


滚滚红尘美利坚 [
M ]

北京 :
中 国 财政经济 出 版社 . 2009


3 6
] [ 美 周励]

曼哈顿 的 中 国 女人 [
M ]

珠海 : 珠海文艺 出 版社 . 2003 

1 23


兰州 大 学 博士 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3 7
] 陈燕妮 .
洛杉矶 己久 [
M ]

北京 :
作家 出 版社 . 200 5 


3 8 ] 陈勇 .
华人的 旧 金 山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9 


3 9

程宝林 .
国 际烦恼 M [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 003


40 ] 董丛林 ?
华工史话 [
M ]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 出 版社 . 20 1 1 


4 1

董鼎 山 .
纽约客闲话 M [ ]

北京 :
中 国 电影 出 版社 . 1 998 


42 ]
董鼎 山 .
在纽约的书房里 [
M ]
. 上海 :
文汇 出 版社 . 1 99 7 


43
] 李雾 .
吾讲斯美 : 近距离读美 国 M [ ]

桂林 :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0 7 


44 ]
立玉 .
飘在纽约 :
美 国 华人新移 民生存状况实录 [
M ]

哈尔滨 :
黑龙江 教育 出 版


社 . 20 1 2 


45 ] 林达 .
历 史深 处 的 忧虑 [
M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 1 3 


46 ]
林达 .
如 彗星划过夜空 [
M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 1 3 

林达 我也有 个梦 想 M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 店

? ?


47 . . : . 20 1 3 

] [ ]


48 ] 林达 .
总 统是靠不住 的 [
M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 1 3 


49] 林涧 主编 .
华人的 美 国 梦 :
美 国 华文文学选读 [
M ]

天津 : 南开 大学 出 版社 

2 007 


50

吕 红 ?
美国情人 [
M ]

北京 :
中 国华侨 出 版社 . 200 6 

钱宁 留学美国 个时代的故事 M 南京 江苏文艺 出 版社



5 997

1 . . . . 1 

[ ] [ ]

少君 只 脚在天堂 在 美 中 国 人 的人生 自 白 M 广州 南方 报 出 版 社


5 2



[ ]


日 . 2000 


5 3

沈宁 .
美 国十五年 —

我如 何闯入美 国 主流社会 [
M ]

北京 :
中 国经济 出 版社 

2000 


5 4
] 水光 .
中 国人的美 国梦 M [ ]

北京 :
中 国 人 民 大学 出 版社 . 20 1 1 


5 5

王鼎 钧 .
看不透的城市 [
M ]

台北 :
尔雅 出版社印行 . 1 9 84 


5 6

王蕤 .
哈佛情人 [
M ]

石家庄 :
花 山 文艺 出 版社 . 2 003 


5 7 ] 薛涌 .
精英 的阶梯 [
M ]

北京 新星 出 版社 : . 2006 


5 8 ] 郁秀 .
美 国 旅店 [
M ]

南京 : 江苏文艺 出 版社 . 2004 


59 ] 查建英 .
到美国去 , 到美国去 [
M ]

北京 :
作家 出 版社 . 1 99 1 


60 ] 查 建英 .
留 美故事 M [ ]

石家庄 :
花山文艺 出 版社 . 200 3 

1 24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宄生学 位 论文 当 代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宂


专著



] [ 奥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 引 论 [
M ]

罗生 译 ,

南 昌 :
百花洲文艺 出 版社 . 2 009 


2 ] [
德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 [
M ]
? 上海 : 上海 三 联书店 ? 1 9 9 6 



] [
法 埃里蓬]

权力 与 反抗 —

米歇尔 ?
福柯传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 1 997 


4 ] [
法 菲力浦 勒热纳


自 传契约 [
M ]

北京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
. 200 1 



] [
法 米歇尔]

福柯 .
规训 与惩罚 [
M ]

刘北成 ,
杨远婴 译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知三 联书店 . 2003


6] [
法 米歇尔]

福 柯 疯癫 与 文 明 理性 时 代 的疯癫史 . :


M ]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北京 ,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三联书店 . 2003 


7 ]
法 西蒙
[ 波伏娃 第二性 M

陶铁柱 译 北京 ?

[ ]


? :
中 国 书 版社 籍
9 9 8 出 . 1 


8 ]
法 雅克

德里达 我思与 疯狂史 书 写与 差异 M


? ?

[ ] ( 下册 )

张宁 译 北京 生活 ,
? :




书 新知二联书店 ?
20 0 , 1 


9] [ 加 查尔斯]

泰勒 .
自 我 的 根源 —

现代认 同 的形成 [
M ]

韩震 等 译 , ,

南京





林 出 版社 . 200 1 


1 0] [
美 爱德华]

霍尔 .
超越文化 [
M ]

何道宽 译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 1 0 


1 1
] [ 美 爱德华]

霍尔 .
无声的语言 [
M ]

何道宽 译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 0 1 0 


1 2
] [ 美 爱德华]

萨义德 .
东方学 [
M ]

王宇 根 译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1 999 


1 3
] [ 美 爱德华]

萨义德 .
文化与帝 国主义 [
M ]

李琨 译 ,

北京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

 ? ?

书店 . 2003 


1 4 ] [ 美 爱德华]

萨义德 萨义德 .
自 选集 M [ ]

谢少波 等 译 , ,

北京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

 :

社 . 1 9 99 


1 5
] [ 美 安东尼]

吉登斯 .
现代性与 自 我认 同 [
M ]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 . 1 99 8 


1 6
] [ 美 宾克莱]
. 理想 的冲突 —

西 方社会中 变化着 的价值观念 M [ ]



北京 :
商务印


书馆 1 9 84 


1 7
] [ 美 弗 ]

杰姆逊 .
后现代主义和 文化理论 [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 9 % 


1 8
] [ 美 弗洛姆]

在幻想锁链 的彼岸 [
M ]

张燕 译 ,

长沙 : 湖南人 民 出 版社 . 1 9 86 


1 9 ] [ 美 亨廷顿]

文 明 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的重建 [
M ]

北京 :
新华出版社 . 1 99 8 


20] [
美 卡尔 ]

博格斯 .
知 识分子与 现代性 的 危机 M [ ]

南京 : 江苏人民 出 版社 . 2 002 


2 1
] [
美 克莱德]

克鲁克洪 .
文化与个人 M [ ]

高佳 等 译 , ,

杭州 :
浙江人民 出 版社 

1 986 


22 ] [
美 乔纳森 弗里德曼



文化认 同 与 全球性过程 [
M ]

郭建如 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


馆2 0 0 4 


23
] [
美 斯蒂芬]

P? 桑德鲁普 .
《 喜福会 》 里 的 汉语 M [ ]

俞国强 ,
雒三桂 译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1 999 


24] [ 美 斯图尔特


霍尔 .
表征 :
文化表征与 意指实践 [
M ]

徐亮 陆兴华 译北京 , ,




务印书馆 20 1 3 


25 ] [ 美 宋李瑞芳


美 国 华 人 的历 史与 现状 [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 9 84 


26
] [ 美 苏珊 ]

S

兰瑟 .
虚构 的权威 : 女 作 家 与 叙述 声 音 M [ ]

黄必康 译 ,

北京 北京

 :

大学 出 版社 . 2002 

1 25


兰州 大学 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27] [ 美 尹 晓煌


美 国华裔文学史 [
M ]

徐颖果 译 ,

天津 :
南开大学 出 版社 . 2〇〇 7 


28
] [
印 阿马蒂亚 森



身份与 暴力 —

命运的幻象 [
M ]

李风华 等 译 , ,

北京 中 国人

 :

民大学 出 版社 . 20 1 2 


29] [ 英 阿兰 ]

德波顿 .
身份的焦虑 M [ ]

陈广兴 ,
南治 国 译 ,
. 上海 :
译文 出 版社 

2007 


3 0
] [ 英 博埃默]

殖 民与 后殖 民文学 [
M ]

沈阳 : 辽宁 教 育 出 版社 ,
1 99 8 


3 1
] [ 英 罗伯特]

扬 .
后殖 民主义与世界格局 M [ ]

容新芳 译 ,

南京 :
译林出版


社 . 20 1 3 


3 2
] [ 英 齐格蒙]

鲍曼 . 立法者与 阐释者 —

论现代性 、 后 现代性与 知 识分子 [


M ]




涛 译 ,
. 上海 : 上海人 民 出 版社 . 20 00


3 3 ] [ 英 乔 艾略特



小说的艺术 M [ ]

张玲 译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 出 版社 : . 1 999 


3 4 ]
鲍晓兰主编 .
西方 女性主义研宄评介 M [ ]

北京 : 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 书店 ? ?


1 995 


3 5

曾 敏之 .
海上文谭 [
M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0 1 2 


3 6] 陈公仲 .
离散与 文学 M [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0 1 2 


3 7
] 陈翰笙 .
华工 出 国 史料汇编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85 


3 8

陈华文 .
文化学概论 M [ ]
. 上海 上海文艺 出 版社 :

200 1 


3 9 ]
陈素真 .
美 国 亚裔历史辩 [
M ]

波士顿 :
特韦恩 出 版社 . 1 99 1 : X I V 


40] 陈贤茂主编 .
海外华文文学史 [
M ]

厦门 :
鹭江 出 版社 . 1 999 . 


4 1
] 陈 晓 明 .
表意的焦虑 :
历 史 驱 魅 与 当 代 文 学 变革 M [ ]

北京 :
中 央编译 出 版社 

2002 


42

程爱民 .
美 国 华裔文学研 究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3 


43
] 程锡麟 ,
王 晓路 .
当 代美 国小 说理论 [
M ]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宄 出 版社 . 200 1 


44] 戴超武 .
美 国 移 民政策与 亚洲移 民 M [ ]

北京 :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1 999 


45 ] 单德兴 .
开疆与辟土 :
美 国 华 裔文学与 文化作家访谈录与 研 究论文集 [
M ]

天津 

南开大学 出 版社 . 2006 


46] 顾圣皓 , 钱建军主编 .
北美华文创作 的历 史与 现状 [
M ]

广州 : 暨南大学 出 版社 

1 999 


47 ]
何文敬 ,
单德兴 .
再现政治 与 美 国 华裔文学 [
M ]

台北 :
欧美研 究所 . 1 996 


48

胡亚敏 . 比 较 文 学 教 程 ML 武 汉 [

华 中 师大 出 版社 . 2004 


49] 黄曼君 ,
王又平主编 .
中 国 20 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 [
M ]

北京 :
中 国文 联出版


社 . 2002 


5 0
] 黄曼君 .
新文学传 统与 经典 阐 释 [
M ]

武汉 :
湖 北教育 出 版社 . 2005 


5 1
] 黄万华 .
传统在海 外 中华 文化传统和 海外华人文学 M :

[ ]

济南 :
山 东文艺 出版


社 ? 2 006 


5 2] 黄万华 .
多 元文化语境 中 的华文文学 M [ ]

济南 : 山 东文艺 出 版社 . 2004 


5 3
] 黄万华 .
文化转换 中 的世界华文文学 [
M ]

北京 :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1 999 . 


54

江少川 , 朱 文斌 .
台 港澳 暨海 外 华文 文学 教程 M [ ]

武汉 :
华中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2007 


55 ]
江少 川 .
台 港澳文学 论稿 M [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5 

1 26


兰 州 大 学博士 研 宄生 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56 ]
金莉 .
秦亚清 .
美 国 文学 [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 研 宄 出 版社 : . 1 99 9 


5 7] 李贵苍 .
文化 的重量 :
解读 当代华裔美 国 文 学 [
M ]

北京 :
人 民文学 出 版社 

2006 

李欧梵 现 代性 的追求 李 欧梵文 化评 论精选集 M 北京 生 活 读书 新知三联





? ?

58 ]
. :

. .

书店 . 2000 


5 9] 李亚萍 .
故国 问望 一 -

20 世纪 中 后期 美 国华文文学主题研宄 [
M ]

北京 :
中 国 社


会科学 出 版社 . 2006 


60] 刘登翰主编 .
双重经验 的跨域书 写 一

20 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
M ]
. 上海 : 上海三

联书店 . 200 7 


6 1

刘禾 .
跨语 际 实 践 :
文学 , 民 族文化 与 被译介 的 现代性 M [ ]

宋伟 杰等 译 ,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20 1 4 


62 ]
刘建军 .
基督教文化与 西方文学传 统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5 


63 ]
刘俊 .
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 [
M ]

北京 :
人 民文学 出 版社 . 2007 


64 ] 陆薇 .
走 向 文化研宂 的 美 国 华裔文学 M [ ]

北京 :
中 华书局 . 200 7 


65 ]
罗钢 , 刘象愚编 .
后殖 民文化理 论研 宂 [
M ]

北京 :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1 999 


66 ]
蒲若茜 .
族裔经验与文化想 象 :
华裔美 国 小说典型 母题研 宄 [
M ]

北京 :
中 国 社


会科学 出 版社 . 2006 


6 7 ] 乔 以钢 .
中 国 当 代女性文学 的文化探析 [
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 20 0 6 


6 8 ] 饶宂子 ,
杨匡汉 .
海 外 华文文 学 教程 [
M ]

广州 : 暨南大学 出 版社 . 2059 


6 9
] 饶艽子 .
世界华文文学 的 新视野 [
M ]

北京 :
中 国 社 会科学 出 版社 . 200 5 


7 0

汪 晖 个人观念 的 起源与 中 国 的 现代认 同
. .
汪晖 自 选集 [
M ]

桂林 广西 师范大学

 :

出 版社 ,
1 997 


7 1

王成兵 .
当 代认 同 危机 的 人学解读 M [ ]

北京 :
中 国 社会科学 出 版社 . 2004 

P2 王 ]
德威 .
想 象 中 国 的方法 :
历史 ?
小说 ?
叙事 [
M ]

北京 : 生活 读书崎 知三联书

 ?

店 . 1 998 .
 

R 3

王列耀 .
隔海之望 :
东南亚华人文学 中 的望与 乡 M [ ]

北京 :
中 国 如会 科 学
彳 出 版


社 _ 2 0 0 5 


74 ]
王宁 . 比较文学与 当 代文化批评 M [ ]

北京 :
人民文学 出 版社 . 2000 


7 5 ]
王晓明 . 王 晓 明 自 选集 M [ ]

桂林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 1 997


7 6] 王岳川 . 20 世纪西方文论研宄丛书 : 后 殖 民主义与 新历史主义文论 M [ ]




南 : 山 东 教育 出 版社 . 1 999 


7 7

王岳川 .
文化话语与 意义踪迹 [
M ]

成都 : 四 川 人 民 出 版社 . 1 996 


7 8

王政 ,
杜芳琴主编 .
社会性别 研 宄选译 M [ ]

北京 :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 ?


1 998 


7 9

吴奕锜 陈涵平 ,

寻找身份 —

全球视野 中 的 新移 民 文学研 宄 [
M ]

北京 :
中 国 社


会科学 出 版社 . 20 1 2 


8 0

武桂杰 .
霍 尔 与 文化研 宂 [
M ]

北京 :
中 央编 译 出 版社 . 2008 


8 1

熊国华 .
美国梦 :
美籍华人黄运基传奇 [
M ]

广州 :
花城 出 版社 . 2002 


8 2 ]
徐颖果 .
离散族裔文学批评读本 —

理论 研 宄与 文 本分析 M [ ]

天津 南 开 大 学

 :

出 版社 . 20 1 2 


8 3

许宝强 、 袁伟编 语言与翻译 的政治 .


M ]

肖 涛译 .
北京 中 央编译 出 版社 :

200 1 

1 27


兰 州 大学 博士 研 究 生学 位 论 文 当 代 华 人文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宄



84 ]
张德 明 .
流 散族群 的 身 份建构 一 -

当 代加勒 比英语文学研 宄 M [ ]

杭州 :
浙江人


学出 版社 . 2007 


8 5

张京 嫒编 .
后 殖 民 理论与 文化批评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1 999 

“ ”
张静 华裔英语 文学 中 中 国性 的 再现 M 济南 山 东 大学 出 版社


86] .

[ ]
. . . 200 8 


8 7 ]
张平功主编 .
全球化与 文化身份认 同 [
M ]

广州 :
暨南大学 出版社 . 20 1 3 


8 8

张琼 .
从族裔声 音到经典文学 [
M ]
. 上海 :
复旦大学 出 版社 . 2009 


89 ]
赵 白 生 .
传记文学理论 M [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3 


90 ]
赵敦华 .
基督教哲学 1 5 00 年 [
M ]

北京 :
人 民 出版社 . 2005 

赵小建 重建家园 动荡 中 的美国华人社会  M 上海 复旦 大学




9 1 . :


1 9 4 0 1 965 . :
[ ] ) [ ]

出 版社 . 2006 


92] 周敏 .
美 国 华人社会 的 变迁 [
M ]
.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 . 2006 


9 3
] 朱立元 ,
李钧 . 二 十世纪西方文论选 下 卷 ( ) [
M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 版社 . 2002 

1 28


兰州 大 学博士研 究生学位 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论文及相 关资 料


“ ”



] [ 美 艾丽 斯 ]

沃克 .
寻找母亲 的花园  ?
杨 自 伍编 .
美 国 文化选本 [
M ]

汪义群 

译 . 上海 :
华东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 1 996 

“ ”


2 ] [
荷 瑞恩 ]

赛格斯 ?
全球化时代 的 文 学和文化 身 份建构  ?
跨文化对话 (

) [
M ]


上海 : 上海文化 出 版社 . 1 996 

“ ”



] [ 英 斯图尔特 ]

霍尔 .
文化 身份 与 族裔散居  ?
罗 纲 ,
刘象愚主编 ?
文化研宂


读本 [
M ]

北京 :
中 国 社 会科学 出 版社 . 2000 

尼 利亚 奇麻曼达 阿迪契 Ch Ngoz A 单 故事 的危险性






4 [
日 ] (
i mamanda i d i c h i e
) ,
[ ]


C ]
.  TE D 演讲集 . 2009 



] [
美 林达 ]

哈奇 ?
后 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
A ]

王逢振 .
最新 西方文论选 [
C ]

桂林 

漓江 出 版社 . 1 99 1 


6 ]
蔡青 .
后 殖 民语境下 美国 华裔女性文学 中 的疾病书 写 分析 [
D ]

长春 :
东北师范


大学 . 20 1 0 


7 ]
刘心莲 .
性别 、 种族 、 文化 :
美 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 [
D ]

武汉 :
华 中师范大学 

2004 


8 ]
吕 红 .
追索与构建 : 论海外华人文学 的 身 份认 同 [
D ]

武汉 :
华中 师范大学文学


院 ? 2 009 

中 的记忆政治




李有成 . 《 唐老亚 》 单德兴 ,
何文敬 .
文化属性与美 国华裔文


学 M [ ]

台北 :
中 央 研宄 院欧美研宄所 . 1 994 


1 0 ] 米丽耶 ?
德特利 . 1 9 世纪西方文学 中 的 中 国形象 孟华主编 . 比较文学形象


学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 1 

“ ”

杨匡汉 灵根 植 海外华文文学研宄之我见 陆卓宁 主编 和而不同 M



1 1


自 . . .

[ ]


南宁 :
广西人 民 出 版社 200 8 

黄玉 雪 访谈录


1 2 ]
张子清 .
美 国 华人移 民 的历 史见证 一 一

黄玉雪 .
华女阿五 [
M ]


南京 :
译林 出 版社 . 2004 

“ ”


1 3

张子清 .
与 亚裔美 国 文学共生共 荣 的华裔美 国 文学 .
黄玉雪 .
华女阿五 [
M ]


南京 译林 出 版社 : . 2004 

刘小新 原 乡 意 识 的 变迁 以马华新世 代作 家 为例 A 第 届 世界华文文




一 一


1 4 ]

[ ]
. 1 3

学研讨会论文集 [
C ]

北京 :
中 国 文联 出 版社 . 2005 


1 5
] 史进 .
语言还 乡 海外创作 心灵栖息地的寻找 :


A ]

第 1 3 届世 界华文文学研讨 会


论文集 [
C ]

北京 :
中 国 文联 出 版社 . 2005 


1 6 ]
赵稀方 .
评 台湾后殖 民文学史观 [
A 】

寿永明 , 朱文斌 .
世界华文文学研宄 [
C ]


南 昌 :
百花洲 文艺 出 版社 . 2004 


1 7

王蒙 .
全球化视角 下 的 中 国 文化 [
N 】

光明 日 报 . 2006 -
06 -
02


1 8

叶鹏飞 .
龙应 台 :
干净 的城市缺乏创造力 N [ ]

联合早报 (
新加坡 )
. 2003 -
07 -

1 3 

张子清 他们 在构筑 个美丽 的政治共 同体 N 文艺报


1 9] . . . 20 0 1



5 

[ [ ]


20 ]
张子清 .
梁志英 .
我们 是 文 化边 界 的 闯 入 者 [
N ]

文艺报 . 20 0 2



25 

“ ”


2 1

赵妍 .
华人作家邝丽莎 :
美 坦 白 运动 中 众 在 美 华人 自 杀 N [ ]

时代周 报 

20 1 0 -
1 2 -

02 


22

何成洲 .
身份认 同背后 的利益 [
R ]

南京 :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 宂 院 

1 29


兰 州 大 学博士研 宄生学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 研 究


2 0 0 7 

美 陈瑞琳 离散 后 的 超越 论北美新移 民作家 的文化心态 华文文




“ ” ” ” —

23 . J .

[ ] [ ] [ ]

学 . 200 7 (
0 5) 


24
] [ 美 罗杰 ]

波特 ?
汤亭亭 的 《 女勇 士 》 :
自 传文学与文化多元论 [



外 国文学 

1 993 03 

( )

“ ”
曹惠民 华人移 民文学 的 身份与 价值实现 兼谈所谓 新移 民文学 华文


一 一

25 . J .

[ ] [ ]

文学 . 200 7(02) 


26

陈国恩 .
华文文学的 学科基础 问 题 [



贵州 社会科学 . 2009

0 1




2 7 ]
陈辽 .
华文文学研宄三十年 [



华文文学 . 2008 .


02) 


2 8

邓菡彬 .
中 国 现代 文 学 视野 中 的 当 代海 外华 文 写 作 [



华文文学 . 2008 (
0 1




29 ] 郭英剑 .
冒 现的文学 一 一

当 代美 国 华裔文学述论 [
J] . 暨 南 学报 人 文科学与 社会

 (

科学版 )
. 2004

0 1




3 0 ]
郭 英 剑 命 名 ?主 题 ?认 同 论 美 国 华 裔 文 学 研 宄 中 的 几 个 问 题
. :





郑州 大学学报


( 哲 学社会科学 版 )
? 2 003

06) 

“ ” “ ”


3 1
] 华文东 .
世 界华文文学 及其 走向 一 一

差别 : 强势或弱 势文化 的反弹 [








侨大学 学报 哲 学社会 科学 版 ( )
. 1 994

0 1



黎湘萍 族群 文化 身份与 华人文学 以 台 湾 香港澳 门 文 学史 的 撰述为例


一 一

32 ]
. 、 J



[ [

华文文学 ? 2 004(0 1




3 3
] 李亚萍 ?
族裔 女性 的 发声 [



暨南大学学报 . 2003 (
03




34] 梁丽 芳 .
扩 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 到海外华人文学 P 华 文 文 学 2003 :

. .

05



3 5 ]
林瑛敏 .
评介三位华裔女作 家 明 黄文胜 译 当代外 国 文学 995 02 [
J ]


. . 1
( )


“ ”


3 6 ]
凌津奇 .
离散 三议 历 史与前 瞻 : .
外 国 文学评 论 [


. 20 0 7 (
0 1




3 7 ]
刘登翰 .
命名 、 依据和学科定位 [
J] .
福 建论坛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0 0 2(0 5 ) 


3 8 ]
刘登翰 .
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
一 一

美华 文学 研 究 的 几个 关键词 [
J] .
文学评论 

2007 .


03 )



3 9

刘登翰 ,
刘小新 .
关于华文文学 几个基础性概念 的学术清理 [


文学评论 

2004 (
0 4) 


40] 刘登翰 ,
刘小 新 .
华人文化诗学 : 华文文学研 究范式的转移 [



东 南 学术 

2004 06) 

“ ” “ ”
刘俊 他者 的存在和 身份 的追寻 美 国华文文学的 种解读 南京



一 一


4 1




大学学报 . 2003 (
05 )


“ ”

42] 刘小新 .
也谈 当 代文学 批评 中 的 失语 命题 [



烟 台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 20 03 (
09



陆建德 流亡者的家园 爱德华 萨义德 的世界主义 ?


世界文学
一 一

43 . J . . 1 995 04) 


[ ] [ ] (


44] 陆薇 .
超越 二 元对立 的 话语 :
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 明 的小说 《 骨》 [



外国文


学研究 . 200 2

02




45 ]
吕 红 .
从情感到欲望 : 女性文学的流 向 [
J] .
文艺评论 . 1 996(04




46] 吕 周 聚 .
生存 困 境 中 的 人性 展现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中 外论坛 美 国 ( )


2009 (
02) 


47] 马 红旗 .
后 殖 民主义文学批评 的对 象 [



四 川外语学 院学报 . 2 0 0 3( 0 6



48 马 永 波 对线性 时 间 的 消解 博尔 赫斯 的 时 间 循环观念 当 代 小 说
一 一

. J . 

[ ] [ ]

1 30


兰 州 大学博士 研 宄生学 位论文 当 代 华 人 文 学 中 的 身 份焦 虑 问 题研 宄


2003 (
05




49] 孟昭毅 .
流散写作 :
东 方文学研 究新垦拓 的沃土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