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1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丰田一页纸极简思考法/(日)浅田卓著;侯月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1

ISBN 978-7-5699-1572-3

Ⅰ.①丰… Ⅱ.①浅…②侯… Ⅲ.①工作方法-通俗读物 Ⅳ.①B026-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17302号

TOYOTA DE MANANDA“KAMI 1-MAI”NI MATOMERU GIJUTSU– CHO JISSEN HEN

BY SUGURU ASADA

Copyright ©2016 SUGURU ASADA

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Sunmark Publishing Inc.,Tokyo

All rights reserved.

Chinese(in Simplified character only)(translation copyright ©2018by Beijing Times-Chinese


Press)

Chinese(in Simplified character only)translation rights arranged with Sunmark Publishing,


Inc,.Tokyo through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Tapei.

北京市版权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字:01-2016-6674

丰田一页纸极简思考法

FENGTIAN YI YE ZHI JIJIAN SIKAO FA

著 者|[日]浅田卓

译 者|侯 月

出 版 人|王训海

策划编辑|胡俊生

责任编辑|张彦翔

装帧设计|谢元明 王艾迪

责任印制|刘 银
出版发行|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http://www.bjsdsj.com.cn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6号皇城国际大厦A座8楼

邮编:100011 电话:010-64267955 64267677

印 刷|固安县京平诚乾印刷有限公司 0316-6170166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开 本|880mm×1230mm 1/32

印 张|6

字 数|96千字

版 次|2018年5月第1版

印 次|2018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699-1572-3

定 价|39.8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言
本书将介绍如何用“一页纸”整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混乱信息,从而提高人际交往
能力。

比如,将混乱的信息整理成“一页纸”,就会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整理大脑中的信息可以提高制作文字资料时的输出效率。

“报告书不知道从何写起。”

“PPT总是做不好。”

“工作和生活上都堆了很多事要做,不知道从何做起。”

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表面上的技术问题造成的,而是由头脑中的混乱引起的。

大脑中信息混乱、条理不清晰或者没有重点,造成了不知道说什么或不知道做什么,最
后的结果就是不会采取具体行动 。
人生或许也是如此。

只要大脑能清晰地整理出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剩下的就只是行动了。

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又什么都想要,头脑中一片混乱,导致最
终什么也做不成。

如果将自己想做的事整理成“一页纸”,那么每天就会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其实我们身边发生的大多数问题都能用“一页纸”的方式解决。

我的上一本书《丰田1页A3纸的整理与沟通技巧》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础部分,大家的
反应大大超出我的预想。本书就是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各个场景之中的“实践篇”。

世界一流企业——丰田的思维整理技巧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本书中讲到的“丰田一页纸”。

我曾在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工作,丰田规定业务文件要整理成一张A3或
A4纸。

不管是计划书、报告书还是会议记录,基本都要整理成“一页纸”,所以丰田的员工每天
都要整理各种信息,最后汇总成“一页纸”。

经过千锤百炼的一张张资料被称作“丰田的一页纸”,同时也是“发挥巨大作用的一页
纸”。

这张纸有时能发展新项目,有时能让会议顺利进行下去,有时能培养新员工……在各种
场合发挥着巨大作用。

当我还在丰田工作的时候,我亲眼见证了“一页纸”的功劳。

活用“丰田一页纸”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我曾将每年400个小时的加班时
间缩短到0小时,并且有幸参加了日本业绩第一的项目。

小小“一页纸”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带来实际工作效果。

那么,丰田的员工究竟是如何整理“一页纸”的呢?

其实丰田内部没有具体规定应该如何书写。我在上一本书中也介绍过,其实“整理成一
页纸”这一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但由于丰田员工早已习以为常,所以至今
为止,我还没有见过能谈论它本质的人。

我参考并模仿老员工整理的“一页纸”,并且交给上司修改,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逐渐找
到了自己的“一页纸”整理方法和它的意义与本质。

但是当时我还没能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只能通过修改他们的“一页纸”来培训新人。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种“一页纸”的整理方法,以及它的本质“思维整理的过程”用
语言表达出来。

离开丰田之后,我也在不断地进行研究。

后来我终于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叫作“提高沟通能力的‘一页纸’框架” ,也就
是“整理大脑中的信息,提高沟通能力” 。

这套体系有“Excel1”和“Logic3”这两种整理思维的框架,我在上一本书中已经介绍了它
的基本活用方法。

当你不会整理信息、找不到重点、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思维混乱时,通过使
用“Excel1”和“Logic3”这两个框架,就能轻松整理思维,让大脑不再混乱。

只需“一页纸”和一支“三色笔”
很多读者跟我说我的上一本书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而应通过亲自实践来掌握“通过‘一页纸’整理
信息,提高沟通能力”这种思维整理技巧。

大家只要试过一次之后(之后我会详细进行解说,只要准备好“一页纸”和一支“三色
笔”,不管是谁、不管任何地点都可以简单完成),就会感受到它真正的威力。

我在上一本书中讲到的“Excel1”和“Logic3”这两个框架可以应用到各种场合。

通过“一页纸”框架来整理信息和思维!
不管是报告书、计划书、PPT资料等工作上的文件,还是开会、日程管理、指导下属工
作等与工作相关的事情,甚至是事情堆积太多不知从何做起时、挑战新项目时、想将书中的
内容实践到生活中时、想推荐别人一部好电影时、想高效学习时、想减肥时,等等,这种思
维整理技巧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

本书将介绍它的具体应用方法。

这些内容我已经教给了我的学员,其中很多人都表示用了“Excel1”和“Logic3”之后问题
得到了解决,也做出了一些实绩。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人的反馈(上一本书中我讲过像这种时候尽量控制在“三个以内”,所
以这次我也只介绍“三个人”)。

我通过“Excel1”和“Logic3”将自己的思维整理成了“一页纸”之后,找上司谈话,
结果上司同意了我的岗位调动!

我儿子上初中,我把用“Excel1”写演讲稿的方法告诉了他,他用这种方法写了
一篇演讲稿,并在语文课上演讲,放学回来他高兴地对我说:“老爸!今天老师表
扬我的演讲了!”

当我学会用“Excel1”整理信息之后,我的情感也得到了整理,跟下属说话的时
候再也不会烦躁了!

我感到最“欣慰”的是,上过我课的人不仅学会了解决工作上的问题,生活中大大小小的
问题也通过这种方法得到解决,人生也越来越美好。

“Excel1”和“Logic3”不是整理思维和制作文件时的工具,而是解决各种问题时的一个工
具。

本书的题目叫作“超实践篇”,“超”指的是“超越”“超越工作之外的各种场景”“超越丰田论
的范畴”。

书中不仅列举了与工作相关的例子,还列举了各种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例。所以请大家
不仅要将这种方法用于工作中,还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只要坚持,你的工作和生活就
会越来越好。
目录
序言
世界一流企业——丰田的思维整理技巧
只需“一页纸”和一支“三色笔”
第一章 超简单的“总结”技能
01 改变视角
02 寻找目的
03 行动优先
04 整理思维的基础——“Excel1”
05 利用“Logic3”的逻辑来总结、知晓、传达
第二章 利用“一页纸”轻松制作各种资料
01 “为什么”要整理资料?
02 从“吐槽清单”开始制作资料
03 知道对方需求的“一页纸”活用技巧
04 提高资料的“颜值”
05 “重新整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06 “PPT”VS“一页纸”
07 “一页纸”资料整理技巧1:整理出差报告书
08 “一页纸”资料整理技巧2:会议的前期准备
09 “一页纸”资料整理技巧3:制作会议记录
10 避免废话的“一页纸”会议推进技巧
第三章 无论何时何地,工作上遇到问题就靠“纸”
01 “一页纸”工作技巧1:制作一天的工作计划
02 “一页纸”工作技巧2:合理安排日程
03 “一页纸”工作技巧3:学会排序
04 “一页纸”工作技巧4:整理报纸和新闻
05 “一页纸”工作技巧5:准备协商和面谈
06 “一页纸”工作技巧6:学会“被批评”
07 “一页纸”工作技巧7:轻松指出问题
08 “一页纸”可以撼动心灵,改变工作方式
第四章 所有的混乱都可以用“一页纸”整理
01 学会制订一年的目标
02 实际行动最重要
03 找出目标和愿望的不平衡
04 使自己每天成长的“一页纸”提升自我技巧
05 整理书或电影感想的“一页纸”输入技巧
06 将书中的内容活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页纸”读书技巧
07 记忆力差的人也能记住的“一页纸”背诵技巧
08 仅凭写字就瘦了7公斤的“一页纸”减肥技巧
后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超简单的“总结”技能
01 改变视角
“浅田,你把刚才开会的内容总结一下。”

我在丰田工作的时候经常要总结开会内容。

当然这里的“总结”指的就是“总结成一页纸”。

现在总结成“一页纸”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我刚进公司那会儿,却是完全摸不着头
脑,因为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总结”。

“序言”中我也提到过,虽然丰田要求员工把所有资料都整理成“一页纸”,但却没有一个
固定的规则或形式。这种整理方式的本质其实是“整理思维”,当时公司内部也没有人用语言
将这种方式整理出来,所以上司也不会具体教你应该怎样去整理。

但是,正因为没有明文规定,所以丰田员工的日常业务中才出现了几个“思维整理=总
结小贴士”的做法。

接下来我将介绍我在丰田学到的三个小贴士。

第一个是“要将信息或资料整理成可以向别人解释说明的形式” 。

“会工作”的人有一个共同点。

不管是计划书、报告书、会议记录,还是汇报的资料等,他们的目的都是向别人解释说
明,而不是为了自己看 。

这也可以使“整理信息=整理思维”变得更加轻松。

第一个告诉我“要将信息或资料整理成可以向别人解释说明的形式” 的是我以前的一位上
司。

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主题,只要别人问他问题,他都能条理清晰地回答上来

有一天,一个同事问他:“为什么所有问题你都能毫不犹豫地回答上来呢?”

上司告诉他:“我为了能随时跟我的上司解释说明,平时很注意听别人说话和读资
料。”紧接着又说,“不管是否有紧急情况,我一直在这样做。”

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
因为当时的我觉得“总结”是为了自己而做。

但是上司告诉我,“总结”要做到“领导或其他人问你时,你能回答上来”。这时我才知道
原来是“为了其他人进行总结=整理自我”。

并且之后我也知道了“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进行思维整理” ,可以使整理信息和思维
更加轻松。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要写一个处理投诉的报告书。

有位顾客投诉我们公司的商品“不好用”,我们需要总结处理情况。

你是否觉得很难下手呢?

那么假设现在的前提是“让上司理解情况”。

为了满足这个前提,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几个疑问,比如上司想知道什么、为了让上司
满意应该写到何种程度、以什么顺序书写,等等。

只要顺着这几个问题研究下去,报告就自然整理出来了。

比如,什么时候接到的投诉,什么产品,投诉内容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对今后解
决类似事件有什么帮助,等等。

甚至有的时候需要对前来“投诉的客户”进行解释说明。

如此一来,你就有很多可以写的内容。比如如何才能让客户满意以及今后的对策,等
等。

总结来说就是,以“让别人理解”为前提,就能看见“总结”的方向,从而选择和筛选信
息,进而再去“整理” 。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旦改变视角就不知道如何思考,大脑中一片混乱,那很可能是因为自
己大脑中的对象是你“自己”而不是“对方”。

多数情况下,信息整理不成“一页纸”,是因为大多数人想的是“自己想表达什么”,而不
是“对方想知道什么”。改变视角,我们离“一页纸”就更进一步了。

视角从“自我”转换成“对方”,你的思维整理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02 寻找目的
假设现在你的大脑中的信息如下图一样十分混乱。

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想去整理大脑中的信息,也经常无从下手。

但是,首先假设我们要“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 ,那么大脑中的信息就会变成这样。

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类……
接下来,我们再把“每组信息按大小排序” 之后,就会变成这样。

每组信息按大小排序……
当然,大脑实际上很复杂,我们不一定能把信息整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只要有了“整理
目的”,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相反也可以说,不会整理信息和思维大多是因为整理目的不明确。

那么应该怎样明确整理目的呢?
其实上一本书我已经讲过了,明确目的在“‘一页纸’整理方法”中非常重要, 这里我再重
新讲解一次。

首先,要明确“一页纸”的读者是谁。

这里的读者可以是领导、下属、其他部门人员、公司内部员工、其他公司人员、客户,
等等,首先要明确谁会阅读你的“一页纸”。

其次,要思考你希望“读者”阅读完“一页纸”后有何反应或行动。

比如向客户提出新企划案时,我们就会希望得到对方认可和同意。

向上司提出公司业务优化方案时,我们就会希望自己提出的方案能够通过。

第二个整理小贴士

所以,“一页纸”的整理目的就是让对方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反应或行动。

比如,为了让“读者”认可你的企划案,我们就要在“一页纸”上传达出这个企划案最大
的“卖点”是什么。

所以在制作企划案时,只要思考“这个企划最大的卖点是什么”就可以了。同时思维整理
的方向也就越来越清晰 。
整理信息和整理思维需要明确目的。

这就是我在丰田工作时找到的第二个整理小贴士。

当我还在丰田工作时,上司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就是“做这份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我当时对工作比较迷茫时,上司提醒我的一句话,我也是通过这个问题才会去
想“为了达到目的我应该怎么办”,并采取下一步行动。

当思维整理遇到瓶颈时,我们可以询问自己“原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03 行动优先
这是我在丰田学到的第三个整理小贴士。

“ACTION FIRST!行动优先。”

当你制作资料或整理信息和思维时有没有乱想一气,最后却不知从何入手并且为之烦恼
不已呢?

我们要减少烦恼的时间,总之先去“写”,行动起来。

也许你会想“我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所以才烦恼的”。

就算是这样,首先也要去写。

请大家放心,我所提倡的“一页纸”框架不仅是“写”,更多的是去“填空”。

其实我刚进丰田工作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参加会议时也经常听不懂,那时我总是在纠
结自己是不是“能懂”。

比如有一次,我需要跟美国分公司确认一件事情。给对方发过邮件之后,对方马上回复
了邮件,但是上面的内容我是一点儿都看不懂,仔细阅读了好几遍之后还是不懂对方到底想
说什么。

于是我就放任它不管了。等到上司催我时,我就这样回答到:“对方回复邮件了,但我
看不懂对方到底想说什么……”

于是,上司有点儿生气地对我说:“不懂就去问!不要什么都不做。”

这时我才形成了“不懂→问”这种“行动第一”的工作方式。只叹息自己什么都不会,并且
不去行动,工作不会有任何进展。

其实很多情况下工作进展不下去,大都是因为过于纠结“正确答案”。尤其是刚从学校毕
业的新人容易陷入这种情况之中。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巨大,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比起拼命寻找正确答案,还不如“去做”,行动起来。做完之后成功了自然是好的,就算
没成功,再试试别的方法就行了。

思维整理也是同样的道理。

就是因为你想写出一个“正确”的资料,但“正确”的标准无从判断,所以你写不出来,大
脑也不运转。
其实大多数人都很抵触“行动优先”这种方式。

本书介绍的“Excel1”和“Logic3”这两种框架就是在制作资料之前或制作资料遇到障碍时
能帮助你轻松行动起来的思维整理体系。

以上我介绍完了我在丰田工作时总结出的三个整理小贴士。

分别是:

(1)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进行思维整理。

(2)明确整理目的。

(3)ACTION FIRST!行动优先。

整理成一句话就是:“整理信息和思维的技巧在于明确‘对象’和‘目的’之后,总之就是
去‘写’。”

当你不知道如何整理并且停滞不前时,一定要想想这句话。
04 整理思维的基础——“Excel1”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整理信息和思维的工具——“Excel1”和“Logic3”的具体实践方法。
在此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1”和“Logic3”的基础都是一些小框架的集合体(参考第18、24页)。

不管是“丰田一页纸”,还是其他资料,其制作过程大体都可以分成以下两个阶段:

(1)整理信息。

(2)整理思考。

以上是思维整理阶段,如果要利用文字资料进行开会讨论或展示的话,还需要一个阶段
就是:

(3)传达。

这三个阶段就要用到“Excel1”和“Logic3”了。

首先请准备两样道具:

·三色笔(红、蓝、绿)。

·一页纸(或者笔记本)。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Excel1”的基础使用方法。

“Excel1”的基础使用方法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框架
首先拿出绿色笔画框架。

框架通常用A5纸或者B5笔记本,竖向画起。

如第18页图中所示,它的基础就是8个空格。当然不一定必须是8个格,根据你要总结的
信息量,可以是16个、32个或64个。

不过,当空格数量较少时,注意不要将表格画得太大。因为从心理角度来说,小的空格
更易填写。

如果空格过大,能记下很多内容,对于不擅长“总结”的人来说,将更加不好填写。所
以,为了练习总结能力,我们应当尽量缩小空格面积。

②写日期和主题

框架画好之后,在左上角第一个空格里填写日期。

写日期是为了日后回顾资料时更加方便。

日期填好之后,接下来填写主题。

比如写企划案时,你的主题可以是“企划的卖点是什么?”“应该体现出什么信息?”,等
等;如果是出差报告的话,你的主题可以是“出差时都做了些什么?”“出差的成果?”,等
等。

目的不同,主题也不同。主题确定了,目的也就明确了。

整理思维的基础“Excel1”
③关键词填空

接下来要使用蓝色笔,根据主题填写答案,将想到的关键词全部填入空格内。使用蓝色
笔书写这一动作就是“整理信息”的过程。
原则是一个空格中只填一个关键词。从时间角度来说,一次90秒到3分钟。从时间和空
间两个角度设下限制,可以提高整理思维的注意力。

刚才我也讲过,你可以填短句,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来说,越想要总结,花费的时间反而
越多。

用蓝色笔书写这一过程相当于整理信息,所以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 给关键词排序
以及判断关键词的必要性是下一步,即用红色笔书写,在这一步中我们只需机械地填写即
可。

④以整理过的信息为基础整理思考

填写完关键词之后,下一步是整理思考。接下来要换成红色笔书写(换颜色是为了提醒
自己换步骤了)。

一边看自己写出的关键词,一边思考“这一点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按照重要程
度应如何排序”“按照时间应如何排序”,等等。

然后写下你的“答案”。为了提高注意力,这里也要尽量缩短时间(1~3分钟)。

比如,对于“这一点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只需将回答用红色笔圈
起来。对于“按照重要程度应如何排序”这一问题,我们只需用红色笔对关键词进行标号即
可。

所提的问题需要根据主题进行改变。

以上是“Excel1”的基本使用方法。

也许读完之后你还不能理解“Excel1”的思考整理法的效果。但是当你“需要书写某些文字
却不知从何写起时”,“Excel1”一定能派上巨大用场。

刚才我讲过,我在丰田时学过的“整理信息、思维”的一个技巧——行动优先,也就
是“书写”非常重要。通过准备“Excel1”这“一页纸”,就能让“书写”开始得更加顺畅。

我们的“行动”在画线这一动作时就已经开始了。制作框架,填写日期和主题……我们在
动手的过程中,大脑也会自然地开始思考。从绿色到蓝色,从蓝色到红色,整个过程大概只
需3分钟,最长也不会超过6分钟。

首先准备好一页纸和三色笔,从框架开始画起吧。
05 利用“Logic3”的逻辑来总结、知晓、传达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Logic3”。

“Logic3”简单来说指的是“有逻辑地整理思考,简单易懂地传达”的“一页纸”框架。

说到底,所有文件的一个共通目的就是“传达”。不管整理得多好,若没能准确传达给对
方,你做的就是无用功。

重要的是如何“将信息传达给对方”的逻辑性 ,而不是一味追求表面的精致,因为这样做
只会阻碍对方阅读。

如果你想清晰简洁地将别人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时,请试一试“Logic3”。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Logic3”的基本使用方法。

“Logic3”的基本使用方法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画框架

“Logic3”也需要用绿色笔画出框架,形状请参照第24页的图。

②写日期、主题、“1P?”“Q1?”“Q2?”“Q3?”、标注箭头并排序

左上角空格用绿色笔填写日期和主题。然后写上“1P?”“Q1?”“Q2?”“Q3?”,标注箭
头并排序。

这里假设我们要写“投诉报告书”,主题是“投诉报告”。

③填写“1P?”
“1P?”是“1Phrase?”的简称,意思是“用一句话总结的话?”。

有逻辑地整理思考,简单易懂地传达的“Logic3”
没有逻辑的人说话总是没有重点,听者经常一头雾水。所以我们要尽量提高自己说话的
逻辑。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主题“如何用一句话总结?”,并且用红色笔写下。

这次是以“投诉报告书”为例,所以我们要考虑“这次投诉报告的内容如何用一句话总
结?”。这里我们先填入“商品寄送错误导致客户投诉以及解决方法”。

④填写“Q1?”“Q2?”“Q3?”

接下来我们换回绿色笔。

“Q1?”“Q2?”“Q3?”分别填写“对方想知道的问题”。假设你要向上司写这封投诉报
告,接下来你就要思考“上司可能会问我什么问题?”“上司想知道什么?”,等等。

比如:

Q1?:“投诉内容?”

Q2?:“如何解决的?”

Q3?:“客户为何会投诉?”

……

也许有时你想不出好问题,这时就要从“What?”“How?”“Why?” 这三个切入点思考问
题。

因为大多数人想了解某些事情时,经常是对这三点感兴趣。

比如:

Q1?:“投诉内容?”就是“What?”

Q2?:“如何解决的?”就是“How?”

Q3?:“客户为何会投诉?”就是“Why?”

但是问的问题不一定必须符合“What?”“How?”“Why?”。

当然如果是投诉报告的话,关于“Q3?”,可能有的上司不关心“客户为何会投诉”,更关
心“今后应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这个问题相当于“How?”,虽然这样做就变成了一个“What?”,两个“How?”,但是没
关系,重要的是要提“对方想知道的问题”。

另外,就算你想到了很多问题,你也要选出前三个,并且将问题填入“Logic3”的空格
内。因为对方容易接受、记住的数量基本在“三个以内”。

记住“欲速则不达”,通过“Logic3”的练习,时刻保持以对方视角考虑问题,尽可能将事
情整理到“三点”以内。

⑤填写“Q1?”~“Q3?”的答案

接下来换成蓝色笔,填写“Q1?”~“Q3?”的答案。记住这里也要将答案控制在“三个以
内”。

所花费的时间总计3~10分钟,“Logic3”就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看着这“一页纸”,根据不同的题材,制作成不同的资料。这里假设你要向上
司进行汇报,那么内容就会变成这样。

下面是4月×日的投诉和解决方法。

4月×日,客户打来投诉电话称“自己购买的是商品A,寄来的却是商品B”。

我方致歉后,就以下三点对客户进行了说明。

第一点:马上将商品A寄送给客户。

第二点:退货单随商品A一同寄送,希望客户能退回商品B。

第三点:赠送客户礼品券。

这次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商品A和商品B的编号十分相似,员工输入错误。

第二个:确认系统无法完全解决人为错误。

第三个:当时负责订货、发货的员工处于过度劳动状态。

为了避免今后此类情况再次发生,计划于××日的会议上讨论以后的对策。

这就是“Logic3”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1”和“Logic3”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是“制作资料前的‘思
维整理’才是决定消息能否传达清楚的关键”。不管你有没有读过我写的上一本书,请先掌握
它们的基础使用方法。
第二章 利用“一页纸”轻松制作各种资料
01 “为什么”要整理资料?
接下来将进入“Excel1”和“Logic3”的实践篇。

上一章我讲过,用一句话总结整理信息、整理思考的技巧的话就是,明确“对象”和“目
的”,行动优先,总之先去“写”。

尤其是在制作资料时首先要明确“对象”和“目标”。

可能一开始我们总会犯错,但只要牢记“对象是谁”“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只要确定了
对象和目标,思考就会变得简单,也就能看出资料中应存在何种信息。

接下来我将介绍利用“Logic3”来明确“对象”和“目标”的方法。

利用“Logic3”明确资料的目的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Logic3”的基本框架

②在左上角主题处填写“资料的目的是?(为什么要制作资料)”

③填写“Q1?”~“Q3”的问题和答案 绿笔(问题)/蓝笔(答案)

“Q1?”要用绿色笔填写“阅读对象”。

如果阅读对象是上司一个人的话,那么就在左下角空格内用蓝色笔填写。如果阅读对象
为复数,那么要选出三人填写在不同的空格内。

即使阅读对象为复数,也要选出一个关键人物(比如有决定权的人),“Q2?”都要以此
人为中心进行设想提问,只有这样,才能让思维连贯统一。
利用“Logic3”明确资料的目的
如果你的阅读对象是复数,且你选择不出一个关键人物,那你就要另外制作一
页“Logic3”框架,两页也就花个10分钟左右。“一页纸”框架就是一个简单操作的综合体。

“Q2?”要填写“‘阅读对象’的状态”,也可以填写“‘阅读对象’想知道什么”,等等。

“Q3?”要填写“想让‘阅读对象’做什么”,也就是你希望“阅读对象”读完资料之后有何反
应或行动。

“Q2?”和“Q3?”的问题写完之后,分别填写各问题的答案。

④“1P?”为总结句

最后用红色笔填写“1P?”。

“Logic3”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先填写“1P?”,但这里要先填写“Q1?”~“Q3?”,再回顾整
理,填写总结句。

这里的“1P?”就是制作资料的“目的”。

如果你一下子写不出“Logic3”,那么可以试试本节介绍的目的明确的“Logic3”。
02 从“吐槽清单”开始制作资料
接下来是“Excel1”的实例。

“阅读‘对象’究竟想知道什么呢?”

“阅读‘对象’可能会从哪里‘吐槽’呢?”

“阅读‘对象’会有什么疑问呢?”

每次制作资料时我都会首先考虑这些问题。

比如我在丰田工作时,每次我都会站在阅读“对象”的角度写一些文件。有一次我写
到“要彻底贯彻××”,这时我就想上司肯定会追问“要怎么贯彻呢?”,于是我就把具体方案补
充了上去。再比如有一次我写到“要共享××”,我想到上司一定会问“要怎么共享呢?”,于是
我就将“用邮件共享”补充了上去。

结果就是开会顺利进行,工作也有了进展。

像这样,在制作资料时,我们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站在阅读“对象”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呢?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方
法,就是制作“吐槽清单”。

在制作资料之前首先要找出“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以及“对方想知道的事情”。

方法很简单。使用“Excel1”,将主题命名为“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然后填写。为了写
出更多内容,这次将画32个空格。

填空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说,将“站在对方的立场”这一
抽象动词,转换成“制作吐槽清单”这一具体动作,然后进行实践。

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总是考虑“对方心里在想什么”确实不简单。这是因为你不清楚
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对方追求的事情。

但是通过“写”这一过程,你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比如你自己觉得很清楚,但实际写时
发现只能写出两件事来,等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站在对方的
立场”思考的频率。

所以“写”这一动作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吐槽清单”填完之后,接下来用红色笔填写答案。
实际上,填写完“吐槽清单”之后,选出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并以此为中心制作资料(具
体参照第40页图)。

接下来制作“Logic3”,在Q中填写前三个“吐槽”,就可以与刚才介绍的实践例子相结
合。最后就是把“Logic3”转换成可以展示的资料就可以了。

用了这种“思考整理→制作资料”的方法进行展示之后,我经常能听见学员跟我说“展示
进行得顺畅”。这是因为对方想问的、想知道的事情都已经得到了解答,所以也就不会再
去“吐槽”了。

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一页’吐槽清单”
我经常对上我课的人说:“我们要争取达到零提问。”

大家常说在提问环节中,问题提得越多越好,但是使用“一页纸”思考整理制作出来的展
示,世界观跟普通展示稍有不同。尽可能事先找出所有疑问,最后达到听众没有问题且满意
而归才是理想的状态。
03 知道对方需求的“一页纸”活用技巧
“想不出问题。”

“不知道对方会问什么问题……”

可能很多人在制作资料时都会有这样的烦恼。

比如刚才介绍的“吐槽清单”中一个空都填不出来,或者说在制作“Logic3”时想不出对方
会问什么问题。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交流中完全脱离出来的表现。

“对对方感兴趣”是制作资料的出发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呢?

一句话来回答的话,就是对对方感兴趣 。了解对方,就会渐渐知道对方的兴趣,会问
什么问题,等等。

利用“Excel1”可以让自己对对方感兴趣,但是只会用嘴说,不实际行动是不行的。

“对对方感兴趣”的“Excel1”活用技巧
利用“Excel1”可以让自己对对方感兴趣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写“Excel1”的框架

像上图一样,画出了一个32格的“Excel1”。

②写日期、主题、“Q?”和“A?”

与“Excel1”的基本使用方法一样,在左上角填写日期和主题。这里假设你想要感兴趣的
对象是你的上司,那么主题就是“××(上司的名字或职位)是怎样一个人?”。

另外,这种情况下还要用绿色笔在“Excel1”的第三列第一格中写“Q?(问题是?)”,
第二列和第四列的第一格中写“A?(答案是?)”。

③在第一列和第三列空格中写疑问

用蓝色笔在第一列和第三列的空格中填写对上司的疑问。

“年龄?”“家里有几口人?”“孩子的情况?”“老家?”“上一个职业?”“爱好?”“口头
禅?”,等等。想到什么写什么,跟工作没关系的内容也可以。

注意一定要写成疑问句,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对上司更感兴趣。

想出问题之后,接下来要把问题改成与工作相关的,比如“开会时的口头禅?”“工作时
为什么会生气?”“经常怎么批评下属?”“工作的特点?”,等等。

④第二列和第四列空格中填写回答

问题写完之后,接下来用红色笔在第二列和第四列填写回答。

不用全部填完,只填写知道的问题即可。

平时观察上司的言行,趁机问你好奇的问题,再一个一个填空。

我们不用一口气填完这一页纸,能填多少就先填多少,当出现疑问或者疑问被解决时,
再慢慢去填空就可以了。

只要保持这个习惯,你就会变得“对人感兴趣”。

读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想“为什么我要做这么麻烦的事?”。但是,时刻保持行动也是
很重要的,不能总让“行动”停留在“口头”。

如果你总不去行动,那么“动词”就永远转化不成“动作”。其实有许多人只会说,却从不
行动。如果你一直保持“只看”的姿态的话,那么你永远体会不到行动的价值。所以当你遇到
需要思考“怎么对对方感兴趣”时,你的实践的机会就来了。请一定试试本节介绍的方法。
04 提高资料的“颜值”
从几年前开始,我就一直穿粉色等明亮颜色的衣服。

起源是某位著名创业家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商人必须要穿能带给人活力的颜色的衣
服”。

我一直以为人的“外表”只不过是为了打扮自己而已,那次是我第一次知道人可以为了带
给人活力而去选择合适的“外表”。

这种“为对方考虑的‘外表’” 同样适用于“丰田的一页纸”。

我已经反复说过,“丰田一页纸”最大的特征就是整理成一页A3或A4纸。“一页纸”的外
表起到了减轻读者阅读负担的作用。

当你面前有一叠厚厚的资料和只有一页资料时,你更想阅读哪份呢?当然是只有“一
页”的那一份。厚厚的资料有的时候会被搁置,这是因为人不是机器,总会有自己的喜好和
厌恶。

“‘为对方着想的’丰田一页纸”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1)一眼便可看到整体(一览性)

信息整理在一页A3或A4纸上,一眼便可看见全部信息以及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2)有框架(表格)

纸上的信息用表格分类整理,各主题的内容清晰易懂。

(3)每个框架都有题目(主题)

每个框架都有主题。结合(2)的表格,对方一眼就能知道所有信息的构成。

刚才讲过的“Excel1”和“Logic3”的实例中,只要在思维整理时利用这三点,一定能制作
出一份“简单易懂”的资料。

刚才介绍过“Excel1”和“Logic3”的实践例子,当你将你的思考制作成资料时,只要意识
到这三个要素,就能做出一份“清晰易懂”的资料。

换句话说,以这三个要素为材料,转换成简单的思维整理法的正
是“Excel1”和“Logic3”。

这三个要素能让你的资料从“读懂”变成“看懂”,只要遵守这三点,你的资料的“颜值”就
会大大提升。

我现在制作资料时不仅铭记这三个要素,还会加上自己独特的提升资料“颜值”的技能。
简单来说,就是要给资料加上“缓急”。

如果一份资料都是用同一种字体、同一个字号制作而成的话,读者很容易产生厌倦情
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给资料的外表加上“缓急”。

具体来说就是,“改变文字颜色”“加粗、下划线”“插入照片、图表”这三个方法。

浏览资料,如果觉得“太黑了(=文字多)”,那就要将关键词和数字换成红色。

另外,将重点部分加粗,重点中的重点加粗并且加下划线。注意加粗时最好变换一种字
体,让重点部分更加突出。

不过这些操作需要在电脑上完成,并且有些费时间。正因为花费时间,我们在改的时候
才会发现哪里需要怎么操作才能使资料变得更漂亮。

当然还可以补充一些视觉信息,这样能使资料变得简单易懂,有时效果会更好。

资料制作完毕之后,整体检查一遍黑色和重点部分是否过于集中,如果黑色过多,是否
有内容容易被忽略掉,等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红色来协调。当然,如果花费太多时间修
改格式,那就本末倒置了。首先能改多少是多少,一步一步进行。

为了避免有人误会,我再解释一下。

我讲了“用粗体进行强调”,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说的这不是废话吗。但是,我希望大家注
意的不是这些表面的技巧(HOW?),而是其理由(WHY?)。

开头我说过,我们要制作一个让别人可以轻松阅读的资料,这就是使用这些技巧时的动
机。

我教过2000多名学员,但其中大部分人在制作资料时都没有“为对方考虑”。

“成也粗体,败也粗体”,大家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资料的“颜值”。

让对方心情愉悦的“外表”
05 “重新整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有时候从客户那里拿来的资料,你是否觉得很难读懂呢?

每当这时我都会“将资料重新整理成‘一页纸’”。

当我还在丰田工作的时候,我经常要参加广告公司的展示会。虽然只有负责人才能直接
听展示会,但我要在展示内容的基础上得出一定结论,并向上司汇报,取得上司的意见。

为了向上司汇报,我就有必要把内容复述一遍。

这时我一般不会原封不动地使用原资料,而是使用自己整理的“向上司汇报”的“一页
纸”。

因为展示时用的资料是为了让与会的人讨论的,有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经常被省略掉。

但是有的人就直接照搬原资料,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假设现在要开一个“官网更新”的展示会。

这时对方的资料中,由于“为什么要更新官网?(目的)”等基本信息是双方已知的,就
被省略了。展示阶段的资料中一些基础信息经常被省略,资料中只会写具体方案。

也就是说,从非负责人的角度来看的话,资料经常“不完整”。

拿着这份“不完整”的资料给上司看,上司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能用口头加以补充
说明的话那自然最好,但有时候你是没办法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去解释说明。

有时候没能将情况清楚地传达给上司,反而还要“再让广告公司的人来一次”,这样不仅
耽误自己公司的时间,还耽误对方宝贵的时间。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都要重新整理资料,将“更新的目的”等被省略掉的信息补充上,
做到让上司看一遍“一页纸”就能明白目前的情况。方法与之前讲过的一样,要具备“一览
性”“框架”“主题”这三个要素。

虽然看起来这项操作很麻烦,但通过重新整理资料,也可以掌握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程
度。

有的时候自己觉得都明白了,但实际“重新整理”时发现有的地方还是不太清楚,这时就
需要跟对方重新确认一次。

其实这也是丰田的“当事人意识”的一种体现。
如果某项工作不是自己直接负责的,就可能会出现偷懒、推诿给别人等情况,就算对方
的资料有不清晰的地方,但自己也当作看不见,直接拿给内部人员看。

有“当事人意识”指的是,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肩负起重
任。通过“重新整理”这一动作,就可以真正地“提高当事人意识”。

在我看来,这项操作虽然看起来很麻烦,但其实反而能“缩短时间”。

制作“一页”简单易懂的资料,向上司的汇报也更顺畅,也能更快地取得上司的意见。虽
然制作资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汇报以及取得意见的时间缩短,从整体来看,时间大大缩
短了。

还是不懂的人,可以算一算究竟占用了自己和刚才讲的“上司和客户”多少时间。我相信
大家就可以明白究竟哪种方法效率更高了。

当自己读不懂资料时,不要坐视不管或者推卸给别人,试着自己重新整理一次资料,不
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节省双方的时间。
06 “PPT”VS“一页纸”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公司平时只用PPT怎么办”“50页的PPT能总结成一页纸吗”等问题。

PPT不仅仅是展示时的补充材料,有的公司还会把PPT分发给与会人员。

那么“PPT”和“一页纸”究竟有何不同呢?

PPT的一个优点就是能起到“视觉辅助”的作用。 比如,在解释人口减少率时,在文字说
明的旁边附上图,更易于读者的理解。

再比如,在PPT上写“产品理念是?”这几个字,就算你稍有跑题,对方也知道你正在讲
这个产品的理念。

当PPT分发给与会人员时,就算不加插画和图版,只用模板就能给人一种“简单易懂”的
印象。

但是,PPT的一个缺点就是“很难读懂整体结构”,即没有“一览性”。

因为PPT要求尽量减少每页字数,所以总的页数就比较多。页数越多,每页的信息就越
散,各信息之间的关联就越弱。

整体结构难把握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我们以一本有很多人物出场的小说或电视剧为例,假设我们现在要对人物关系进行解
说。如果制作成一张“人物关系图”的话,那么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

但如果是“A喜欢B”“B喜欢C”“D曾经喜欢A,但现在喜欢C”等,每个人物花费一页PPT来
说明的话,那么读者就需要自己在大脑中构建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

但是,如果利用人物关系图的话,读者可能会想“主角身边的人很重要”“虽然这个人跟
主角没什么关系,但有可能是终极大BOSS”等去分辨信息的重要性。

“人物关系图”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可以提前掌握出场人物的总数(=总信息量)。

不知道信息总量,就像跑马拉松不知道距离终点还有多远一样,这对听者或读者来说是
一种很大的压力。

“是否能看清整体构造”是制作简单易懂的资料时的一个关键。大家可以想想“一页纸”资
料的好处之一——“一览性”。

“一页纸”理清整体结构
以上介绍的就是PPT和“一页纸”的区别。

当然我不是“一页纸”原理的忠实拥护者,在这个以PPT为主流的社会中,我没有让你
用“一页纸”资料去孤军奋战。

资料是否为“一页纸”,终究不过是个“方法”和“结果”。重要的是达成资料制作“过程”中
所进行的思考整理这一目的。

如果你的公司习惯用厚资料,习惯用PPT的话也没关系,我希望你能看清它的本质,所
以我才给大家的是“一页纸”思维整理技巧,而不是“一页纸”资料制作技巧。我希望大家能透
过现象看到“本质”。

最后,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自己制作了企划书、PPT和“一页纸”的范本(参照第
62、63页)。内容完全一样。“Excel1”和“Logic3”完全不依赖资料的形态,并且对比一下你
制作的资料和“简单易懂”“逻辑通畅”的资料究竟有何区别。

可以看出,不管是“一页纸”还是PPT,一样都可以做得“简单易懂”。 “一页纸”的其中一
个本质就是“一览性”,只要掌握了这一点,为了提高整理结构的清晰程度,你可以这样做:

·在第一页PPT上添加整体“目录”。

·在中间添加各章节的“小目录”。

·添加页数(比如1/10页,分页数和总页数都要添加)。
·每页添加小标题。

以上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希望大家在制作资料时能够发散思维,制作出满意的资料。

用“一页纸”制作资料
用“PPT”制作资料
07 “一页纸”资料整理技巧1:整理出差报告书
接下来我将介绍几个实用的资料制作方法。

商务人士经常要写报告书,其中最常写的应该就是“出差报告书” 了吧。

我在丰田的时候,经常要写出差报告书。

虽然丰田要求公司内部资料都制作成一页A3或A4纸,但如果出差时会议过多的话,报
告书的页数可以适当增加。 但是我们依然要将这些报告书总结成“一页纸”。

首先,每次开会的内容都要整理成“一页纸”。 然后,将多页纸进行“摘要整理”。

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报告书页数很多的话,我都会在最前面附上一页摘要。不看资料,
只要看摘要就能大致了解资料内容。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这也是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要“节省
对方的时间”。有的人可能觉得“加摘要=炫耀”,确实可能有一点炫耀的因素,如果你的出
发点是“自己”而不是“对方”的话,那么你的摘要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易懂了。

也许突然之间你写不出摘要,没关系,这里使用“Logic3”就可以解决,我们先以会议的
报告书为例。

“一页纸”总结出差报告书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Logic3”的基本框架

这个例子中,要先填其他部分再填“1P?”,这里先暂时什么都不填。

②填写“Q1?”~“Q3?”

Q1?:这次会议的目的?

Q2?:会议的成果?
Q3?:今后的计划?

一般的会议基本都可以分成这三点。

确实,“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这三个基础信息很重
要,但是从内容角度来说,“目的(Why?)”“成果(What?)”和“今后(How?)”更为重
要。

“时间、地点、人物”可以在最后排版时添加进去,这里要养成首先思考“为什么、用什
么、如何做”这三点的习惯。

③填写“Q1?”~“Q3?”的答案

接下来用蓝色笔填写“Q1?”~“Q3?”的答案。每个问题答案的空格都有三个,但是不
必都填完,只填一个或两个都可以。

④“1P?”中填写总结的一句话

考虑一句总结的话,用红色笔填在“1P?”处。

由此,每个会议的“出差报告书”的基础就完成了。

接下来结合“一览性”“框架”“主题”这三要素,将信息按照第68页的图一样排列起来,整
理成“一页纸”即可。

最后制作“一页”摘要,方法很简单。

⑤将每个会议的“1P?”整合起来

“摘要”需要用到每个会议的“1P?”中的内容。

首先抽取出所有“1P?”,罗列在一页纸上。接下来在每个“1P?”前面注明“何年何月、
地点、人员和主题”等基本信息即可,制作成一份摘要(A4纸不好写的话就用A3纸)。

通过以上实例,大家可以先从“不管什么都整理成一页纸”这种“原理主题”中跳出来,我
想大家应该感受到了“Excel1”和“Logic3”的实用性了吧。

“一页纸”整理出差报告书
08 “一页纸”资料整理技巧2:会议的前期准备
上一节中我讲了要在出差报告书或会议报告前附一页“摘要”。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连出差报告书和会议报告都不会写,更别提摘要了”。

本节介绍的就是如何利用“Excel1”和“Logic3”准备开会的各个过程。 也就是
说,“Excel1”和“Logic3”不仅能将会议内容文字化,还能提高前期准备以及开会的效率。

我之所以不谈论“制作一页资料的技巧”,而是讲“一页纸思维整理技巧”,原因就在于我
要拓宽它们的应用和涉及范围。

接下来我将介绍具体的应用方法。

现在假设公司要开一个“减少加班”的会议。那么会议上应该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
觉得怎样才能减少加班?”等。为了能回答上来,我们需要用“Excel1”做好准备。

使用“Excel1”做会议的前期准备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基本框架、填写主题

用绿色笔画出“Excel1”的框架。可以画8、16或32格,主题是“如何减少加班?”,等等。

②填写方案

重点与之前讲过的相同,尽量机械、大量地填写。

③给“效果最好的方案”(最多三个)画圈

空格填好之后,选出三个“效果最好的方案”,并画圈。这里的效果可以由你主观进行判
断。
使用“Excel1”做会议的前期准备

④给“最易实施的方案”(选出三个)画三角

选出三个“最容易实施的方案”并画三角。这里也可以由你主观进行判断。改变符号是为
了即使有重复,也能一眼就看出来。

以上就是开会之前要做的前期准备。其实只需三分钟就可以了。
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最重要的两点是“是否有效”和“能否实行”。不管多好的想法,有效果
却难执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想法变得既“有效”,又“简单”。

开会时你只需将“画圈或画三角”的方案拿出来。也就是说,你只要说“这个方法效果有
限……”“这个方法虽然难执行……”等就可以了。加上其他与会人员的智慧,你的想法说不
定就能变成一个“既有效、又易执行”的方案。

“有效果”和“简单”的商业用语是“可实施性”和“难易度”。本书尽量选择简单的词语,尽
可能避开晦涩难懂的“商业用语”(之后详细说明)。

可能有人觉得这么简单,不用“Excel1”也能完成,但是“一览性”“框架”“主题”这三个要
素的力量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

因为首先在画“Excel1”的框架时,大脑就开始运转了。在上一本书中我也讲过,人总是
想填眼前的空格 。框架画完之后,为了填写空格,大脑运转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另外,如果空格很多的话,人就会想“尽可能地填更多的空格”,如果就剩一个空格没
填,那么人总会想努力把最后一个空格填完,这样也会促进你的思考。

如果填了三四个空格,那么人就会感觉自己确实动脑了,看着眼前的成果,就会更加有
动力填下去。

也许总结成“一页纸”看起来比仅仅“思考”要难,但是比起单纯的去“思考”,动手、动眼
和动脑更能给你带来成就感。
09 “一页纸”资料整理技巧3:制作会议记录
本节为大家讲解会议结束以后,如何制作“会议记录”。

为了制作一个内容丰富的会议记录,最重要的是开会时认真听并且理解其内容。但是如
何才能真正做到“认真听”并且“真正理解”呢?

我们要将这两个动词置换成“写‘Excel1’”,接下来我将具体说明。

用“Excel1”整理会议内容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

开会之前提前准备好“Excel1”的框架。空格数要根据开会时间调整,这里我们以16格为
例。

②记录会议中的发言

会议开始之后,用蓝色笔记下主题、主持人、参加人员的发言。发言不必一字一句地记
录,简单易懂即可。

闲聊或者与会议无关的内容可以不记录(一定要记的话,记得提前增加空格数)。

③将发言中的重点信息画圈

会议结束之后,用红色笔将重要信息画圈,三个以内最为理想。

用“Excel1”整理会议内容
“为了适当分配工作,每半年举行一次与各相关负责人的面谈”

④总结

最后思考如何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会议。

如果实在想不出来的话,就用“三个重点”来总结就可以了。

其实“Excel1”在这里发挥最大作用的是“‘一页纸’整理技巧”的一大特征——“一览性” 。

平时开会的时候,大家有没有用小小的笔记本记录呢?假如1个小时的会议的话,笔记
可能要记几页,如果中途需要确认之前出现过的发言时,就必须翻页回去找,但其实开会时
人的时间观念会变得非常弱,找发言经常要找很长时间。

使用有一览性的“Excel1”,能使会议流程“可视化”,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会议结束之后
整理起来也很方便。

接下来,制作会议记录时就要用到“Logic3”了。

会议记录的目的是要让没有参加会议的人也能看懂。当然,不必把它想得太复杂。只要
记录开会的目的、内容、成果等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将以一个主题为“减少加班”的会议为例,为大家讲解一下会议记录的制作顺
序。

用“Logic3”制作会议记录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Logic3”的框架

用绿色笔画出“Logic3的框架”,主题为“减少加班”。

②填写“三个问题”

Q1?:为什么要开会?(开会的目的?→WHY?)

Q2?:都说了些什么?(开会的内容?→WHAT?)

Q3?:今后的计划?(今后应该怎么做?→HOW?)

用“Logic3”制作会议记录
③填写“Q1?”~“Q3?”的答案

用蓝色笔填写“Q1?”~“Q3?”的答案。

假设“Q1?”中填写“员工加班时间长”“是其他部门的几倍”“全公司都要求减少加班”。

“Q2?”中填写刚才“Excel1”中总结的“最重要的三个意见”(语言不必原封不动)。

“Q3?”填写今后的具体计划,确认开会成果。

④“1P?”中填写总结句

最后填写总结性的一句话(可以填写“Excel1”中总结的,也可以结合“Excel3”填写其他
总结句)。

所有资料的最终目的都是“传达”,所以“1P?”写在前、写在后,甚至不写都可以。顺便
一提,之前我介绍过“更新官网”的例子,资料的题目中把“1P?”加了进去。重要的是这一页
纸是否真的有用。请大家以“传达”为判断基准对资料进行调整。
10 避免废话的“一页纸”会议推进技巧
最后一节我将介绍“一页纸”会议技巧。

这是因为会议结束之后用“Logic3”写会议记录时有时会发现没东西可写。

会议内容跟目的不匹配,或者会议没有任何成果,甚至连开会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时,经常就写不出来会议记录。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用“Excel1”和“Logic3”来控制会议过程。

主持会议的人需要准备“Excel1”和“Logic3”。

与刚才相同,这里假设会议主题为“如何减少加班”,开会时间约为1个小时。

“一页纸”控制开会过程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准备“Excel1”和“Logic3”的基本框架

主持人需要在会议开始10分钟前准备好“Excel1”和“Logic3”的框架。这里为了让与会者
都能看见,主持人需要将框架画在会议室的白板上。白板左半部分画“Excel1”,右半部分
画“Logic3”。

空格数根据与会人员数量和主题而自行设计,这里我们假设需要16个空格。

“Logic3”中,我们先假设“Q1?”中填“为什么要开这个会?”,“Q2?”中填“会议中出现
了哪些意见?”,“Q3?”中填“会议中决定了哪些事情?”。在会议开始之前就把会议总结提
前写在白板上。

顺便一提,可能有的公司没有绿色笔,这时可以用黑色笔代替。不过采购一批绿色笔花
不了多少钱,我还是建议大家购买。

“一页纸”控制开会过程
①白板左边画“Excel1”,右边画“Logic3”

②首先讨论“Logic3”中的“Q1?”并记录
③“Excel1”中填写方案

④对“Excel1”的内容进行标记或点评

⑤选出“最好的三个方案”

⑥将⑤中选出的方案填入“Q2?”→“Q3?”的答案需讨论之后填写

⑦“1P?”中填写总结句

②讨论“Logic3”中的“Q1?”并填写

会议开始之后,先用3分钟的时间填写“Logic3”中的“Q1?”部分。“Q1?”代表的就是会
议的“目的”。明确目的,会议一般就不会跑题。

③“Excel1”中填写方案
明确了会议目的之后,接下来将进入主题。

主持人将各与会人员的意见写进“Excel1”的空格中,或者每个人各自选出自己的三个方
案写进空格中也可以。

如果在讨论时有人偏离了会议主题,这时主持人就要用手指指着白板中的“Q1?”部分
说,“再次确认一下,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就可以了。 (上一本书中我也说过“用手指
指”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动作,请大家多多尝试)。

④对“Excel1”的内容进行标记或点评

讨论完之后,接下来就是大家一起看白板再次进行讨论。主持人需要将重复的方案画○
或△进行分类。

当多数人一次讨论时,排序将变得非常轻松。有重复的方案就说明大家对这个方案的认
同度非常高,所以在标记之前,优先顺序自然就已经排出来了。这就是“一页纸”会议技巧的
优点。

⑤选出“最好的三个方案”

讨论告一段落之后,主持人需要选出最好的三个方案。这里用“是否有效”和“是否简
单”这两个标准来判断就可以了。

到这里,会议进行了45分钟左右为理想时间。

⑥填写“Logic3”中的“Q2?”和“Q3?”

接下来利用剩下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填写“Logic3”。会议结束之后,可能会出现不知道
哪些内容需要记录这样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我们要在会议的过程中记
录。

其实很简单,只需填白板上“Logic3”中的“Q2?”和“Q3?”就可以了。

再补充一点,在写“Q3?”——“本次会议决定了哪些事项”时,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要检
查写下的方案是否“有效”“易执行”。

⑦“1P?”中填写总结句

以上就是1个小时的会议中“Excel1”和“Logic3”的活用方法。
最后只需用前述方法将白板内容制作成“一页纸”会议记录即可。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
将白板的照片发给与会人员。 这样做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第三章 无论何时何地,工作上遇到问题就
靠“纸”
01 “一页纸”工作技巧1:制作一天的工作计划
上一章中介绍的“Excel1”和“Logic3”的用法主要是为了制作资料。之前我也讲过,制作
资料之前需要进行“整理信息和整理思维”。

除了制作资料以外,只要理清大脑中的信息,“Excel1”和“Logic3”可以应用在其他各种
各样的情况之中, 比如上一章中讲的控制开会过程;再比如要做的事情太多,大脑一片混
乱;想与上司交涉,却组织不好语言;被上司批评,大脑一片空白……这些都属于大脑中的
信息没得到整理的状态。

这些问题用“Excel1”和“Logic3”通通都可以解决。

本章将以各种工作场面为例,具体介绍“Excel1”和“Logic3”的使用方法。

我在丰田工作的时候,每天下班时有很多人将第二天的安排打印出来带走,可以当天晚
上或第二天早上上下班路上确认。

我倒是没有打印出来,不过为了达成同一个目的,每天下班前我一定会确认第二天的工
作安排。

你是否每天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你每天的工作是否充实?

还是你每天的工作都多到做不完?如果你有过这种情况的话,那么我推荐你
用“Excel1”制作每天的工作计划。

早上上班之后马上做,或者下班之前做都可以。

用“Excel1”制作一天的工作计划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画框架

首先用绿色笔在“一页纸”上画出“Excel1”的框架。空格数可以是16,也可以是32(根据
工作量而定)。主题是“今天要做的事”,等等。

②空格内填写要做的事

接下来用蓝色笔填写空格。每个空格中写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要给××打电话确认一
下时间”,等等。

③排序

全部写完之后,接下来用红色笔排序。

当你要排序的时候,你的大脑中就会思考“我要给5个人发邮件,那邮件就一起发吧”“我
想用一大块时间去思考方案,那就先把杂事处理了吧”,等等。(如果你不会排序的话,请
参考第101页“学会排序”的方法)。

排完顺序之后“Excel1”就结束了,接下来你只需按照顺序做事就可以了。

不实际写一写大家感觉不出来,其实通过这几步简单的操作,你的大脑就会清晰很多。

其实只要将问题写出来,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只要知道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多少,
士气就会高涨很多。

用“Excel1”制作一天的工作计划
很多时候,实际写了之后才会发现“要做的事情其实没有很多”,心情也会变轻松。

以前有人问:“我每天太忙了,该怎么办。”我让她尝试了这个方法,而且空格数设定为
32个,但实际上她只填了5个。

她自己也吃惊地说道:“原来只有5件事啊……我还总说自己忙,实在太难为情了。”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会促进接下来的行动。像这样,有很多问题只需“写下来”就能解
决。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一书中也说道:“写下来,许多问题就能解决。”但事实
是更多的人连写都懒得写。

在一张完全空白的纸上“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这时只要在一个“主题”下进行“填
空”,“写”的难度会降低很多。
02 “一页纸”工作技巧2:合理安排日程
丰田有很多自己的工作理念,其中一个就是“减少不均衡、勉强、无用功”。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内容来自于我自身的经验。

工作大体可以分为“繁忙期”和“闲散期”。时间管理的理想状态就是中和这两种情况,但
是实际上工作总会出现“不均衡”。一旦进入繁忙期,人就会勉强自己工作,一旦勉强自己工
作,工作质量降低,导致最后做的可能是无用功。这就是以“不均衡、勉强、无用功”的顺序
记录的原因。

所以,为了不做无用功,我们就要创造一个不用勉强工作的环境,为此我们要把握工作
的情况,减少工作的不均衡。

当时丰田为了减少这种工作不均衡的境况发生,让员工将2个月的工作计划总结成“一页
纸”。

“一页纸工作计划管理”指的是同一部门的一个小组(人数各有不同,一般为8~15人)
所有人的工作计划都要分享到小组里。假设一组有10个人,那么这10个人的工作计划都分别
总结在一页A3纸上。

“一页纸工作计划”每个月都会更新,到了月末,每个人都会从电脑登录群组文件更新自
己的工作计划。

因此只要看这个文件,就能知道谁在什么时间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也能知道小组成员的
繁忙程度。

每周一次的小组会议的桌子上一定会放着“一页纸”,内容是这两个月的所有人的工作计
划。小组根据这份文件对工作安排进行调整。

重点是小组的工作计划被总结成了“一页纸”,变得“可视化”,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出工作
的“不均衡”。 只有这样,小组所有成员才能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分配工作上的负担。

如果没有这“一页纸”,那么每个人就不知道其他人的工作情况,所以小组也很难达成共
识。

“减少不均衡、勉强、无用功”首先从“将时间可视化”开始。

关于这一点,彼得·德鲁克的名著《经营者的条件》中也提到了时间管理要从“记录时
间”开始。

那么“一页纸工作计划”如何应用到个人的工作计划管理之中呢?

个人的工作中也经常出现不均衡,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地安排工作计划呢?丰田的一个策
略就是将两个月的工作计划总结成“一页纸”。
使用这种“一页纸工作计划”便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工作计划。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如何制作“一页纸工作计划”,这里我们用到的依然是“Excel1”。

使用“Excel1”消除工作的不均衡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基本框架

空格的数量需要根据工作内容进行调整,这里以32格为例,主题为“接下来两个月要做
的事?”。

使用“Excel1”消除工作的不均衡
②填写未来两个月的主要工作
用蓝色笔填写未来两个月要做的主要工作。可以不按时间顺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③决定符号

这里假设要制订4月到5月这两个月的工作计划表。根据完成期限,分别给各项标出不同
的符号。

4月中旬之前完成的工作……○

4月下旬之前完成的工作……△

5月中旬之前完成的工作……□

5月下旬之前完成的工作……☆

④给每项工作标符号

确认每个工作的完成时间,用红色笔标出符号。6月以后完成的工作可以不画任何符
号。

⑤艰巨的工作画双重符号

内容复杂或者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工作需要画双重符号(比如原来是○,那就在原来的
基础上再画一个○)。

⑥确认

符号画完之后,整体确认一下符号分布是否平衡。如果○过多、△过少,就要考虑调整
工作计划表。

调整工作计划表的方法有两个:

(1)调整完成时间。

(2)交给其他人。

根据优先顺序调整工作时间,甚至可以颠倒工作顺序,如果有可以交给其他人做的工
作,那就要不客气地交给别人。

如果眼前工作堆积成山,人就容易陷入眼前的工作而身心俱疲,这时我们要提前制
作“一页纸工作计划”,避免不必要的繁忙。

利用“一页纸工作计划”可以减少工作的不均衡,进而不用勉强自己工作,提高工作效
率。

可能有些人不好意思拜托别人,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如果上一章的内容你都实践过了,我想你会明白,这时我们只需“一页纸”便能解决。制
作“Logic3”的框架,用红笔在“1P?”处填写“我希望找人替我做××”。剩下的内容上一章我已
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希望大家都尝试一下。
03 “一页纸”工作技巧3:学会排序
为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战略=资源分配=排序”必不可少。如果看见什么就做什
么的话,那么你的工作可能会很累。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给工作排序呢?”

本章第1节中所讲的“制作一天的工作计划”中,有一项是给工作排序。可能有的时候工
作实在太多且难以排序,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页“Excel1”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上一本书中我已经介绍过了如何给工作排序,这里主要以“工作量非常大”的人为中心,
教大家如何给工作排序。

用“Excel1”给工作排序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填写日期和主题

用绿色笔制作“Excel1”的框架。空格数为16或32,根据工作量自由调整。左上角的空格
内填写日期和主题,主题为“今天要做的事?”。

②填写“今天要做的事”

用蓝色笔填写今天要做的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越详细越好。

③给“重要的事情”(最多三个)画○

花两分钟填完空格之后,接下来用红色笔给“最重要的三件事”画○。
用“Excel1”给工作排序

④给“紧急的事情”(最多三个)画△

③完成之后,接下来给“紧急的事情”(最多三个)画△(可以是画过○的)。

⑤给“可以交给其他人做的事情”画斜线

前四步完成之后,接下来思考哪些事情可以交给别人做并画斜线,不限数量。

“画○和△且没画斜线”的就是优先度最高的工作。优先度第二高的就是“画○或△且没画
斜线”的工作。“画○或△且画了斜线”的就可以找其他人来做。

本节是以“工作非常忙”的人为前提进行讲解的,这些人的特征就是喜欢“包揽”所有工
作。画斜线的工作就尽可能地交给其他人办。

顺便一提,上一本书中介绍的“给工作排序”的方法中,换成红色笔之后,要问自己以下
三个问题:

(1)最重要的事情是?

(2)必须要解决的事情是?

(3)不能不做的事情是?

这次你要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最重要的事情是?

(2)最紧急的事情是?

(3)可以找其他人做的事情是?

也就是说,(1)是重要程度,(2)是紧急程度,只有(3)不同。

史蒂芬·柯维的《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也提到了在考虑工作优先顺序时,重要程
度和紧急程度的重要性。

比如这次是以工作量比较大的人为中心进行讲解的,那么工作量不多的人在排序时,第
三个问题就可以改成“越早做越好的事情是?”等。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轻松有
趣且符合实际的问题。

通过提问来排序=可视化最重要的是数量,不是质量。 这里提三个问题,而不是一个
问题是有其意义的。

因为,问题的切入点越多,就会发现“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且会通过“文字”体现在纸面
上。

假如你面前有十个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苹果。如果你要选一个送给你的朋友,你会
选哪个呢?

恐怕你就会开始想“哪个看起来最好吃?”“哪个表面最光滑?”“哪个最香?”等问题,这
是因为从多角度选择,才最不容易失败。
如果仅从“苹果红不红”这一个角度来选择的话,那么最红的苹果可能表面不光滑,有划
痕。

同理,给工作排序时仅从一个切入点来排序,很可能会失败。

因此,在给工作排序时,至少要问三个问题。

当然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是关于重要程度,第二个是关于紧急程度,第三个是根据实
际工作情况自行调整。不要想得太难,按照自己的进度慢慢想就可以。
04 “一页纸”工作技巧4:整理报纸和新闻
“我要在公司早会上做一个3分钟的演讲,有什么好方法吗?”

有人这样问我。我回答他说,可以用“Excel1”和“Logic3”总结演讲稿的内容。

假设现在要讲时事新闻,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从报纸上整理新闻。

“一页纸”整理时事新闻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填写日期和主题

首先用绿色笔制作“Excel1”的框架。空格数可以是8个。左上角主题处填写“今早的新闻
中我最感兴趣的新闻是?”等(如果太长写不下,可以只写“我最感兴趣的是?”)。

用“Excel1”整理新闻
将“最感兴趣的新闻”画○(最多三个)

②填写感兴趣的新闻标题

接下来换成蓝色笔。摊开报纸,看新闻,将你感兴趣的新闻标题的关键字写入空格内。
空格可以不用全部填满。

③将“最感兴趣的新闻”画○(最多三个)

填完之后,拿起红色笔,浏览“Excel1”。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画○(如果选不出一个
的话,那么最多画三个)。

以上是利用“Excel1”选出演讲稿内容的方法。

接下来就要用“Logic3”整理演讲的内容。

④制作“Logic3”的框架,填写日期和主题

用绿色笔制作“Logic3”的框架,主题为“我感兴趣的新闻简介”,等等。
用“Logic3”整理发言内容

⑤填写“Q1?”~“Q3?”

用绿色笔填写以下问题。

Q1?:为什么对这篇新闻感兴趣?

Q2?:这篇新闻的重点是?

Q3?:这篇新闻如何应用到工作上?

⑥填写“一句话”空格和“Q1?”~“Q3?”的答案 (一句话)/ (答
案)

用红色笔在“1P?”中填写“今早的新闻中我最感兴趣的是‘D国和E国关系紧张’”,等等。
用蓝色笔填写“Q1?”~“Q3?”的答案。

第110页图中的内容可以总结成如下:

今天早上看报纸时我看到一个非常感兴趣的新闻。标题是“D国和E国关系紧张”。

为什么我会感兴趣呢?这是因为D国是目前我公司某个商品的进口国,我觉得根据两国
关系的紧张程度,可能会对产品销售产生影响,还有一个理由是我想自己设想一下今后的计
划。

这篇新闻有三个重点:第一点是根据舆论,D国可能会发生政权更迭;第二点是D国可
能会限制他的主要产业—原油的出口;第三点是如果关系持续紧张的话,那么D国有可能会
受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制裁。

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我想将以下三点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第一点,为了掌握两国的
情势,我要更加关注外国的新闻;第二点,每天确认原油价格的变动;最后一点,购买情势
分析专家K的邮件杂志。

这个方法我也推荐给那些“每天想读报纸却做不到”的人。 就算没有机会给别人讲自己感
兴趣的新闻,但我们也要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来读报纸。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读报纸
的“动机”,自己也会更加积极。

向别人传达信息时,我总会思考“对听者是否有好处”。不仅是在工作中,私下里跟别人
讲读书或电影的感想时也同样如此。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根据对象不同,自己会选择更加
有益的感想。

选择新闻的时候也一样,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大脑就会努力搜索对对方“有益
的信息”。

我想玩博客的人会明白,以被人阅读为目的进行文章书写时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这种紧
张感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让人心情愉悦。

读新闻的时候也一样,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来阅读的话,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同
时也能让自己的阅读体验更加愉快。
05 “一页纸”工作技巧5:准备协商和面谈
“我终于被调到了一直想去的部门!”

有一天,我的一位学员这样对我说。

她一直想调到别的部门,但不知道怎么跟上司说,于是我告诉她利
用“Excel1”和“Logic3”好好准备面谈。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那么她究竟是如何准备的呢?

首先用“Excel1”彻底找出“上司在面谈时都会问哪些问题?”,然后将“我想调到××部
门!”填写到“1P?”中,最后制作“Logic3”。

如何才能“彻底找出”呢?我想读到这里,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先思考一下,然后继续
阅读。

接下来我将详细说明。

“一页纸”准备面谈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填写主题

用绿色笔画“Excel1”的框架。空格数为16个,主题为“上司可能会问的问题”。

②填写面谈时可能会问的问题

用蓝色笔在空格中填写面试时可能会问的问题。

③给最可能会问的前三个问题画○
填好之后,用红色笔给最可能会问的前三个问题画○。没画○的问题可以在空白处简单
写一下如何回答。

“一页纸”准备面谈
④制作“Logic3”的框架,填写“1P?” (框架)/ (1P?)

用绿色笔制作“Logic3”的框架。“1P?”中用红色笔填写“我想调到××部门!”。

⑤填写“Q1?”~“Q3?”

用绿色笔将“Excel1”中选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填入“Q1?”~“Q3?”中。

⑥填写“Q1?”~“Q3?”的答案

用蓝色笔分别填写“Q1?”~“Q3?”的答案。

她就是这样最终轻松调到了其他部门。

另外,她能成功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她准备面谈的时候用的都是“日常用语” 。

“日常用语”指的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话语、词语” ,它的反义词是“商业用语”。

比如,如果“人事调动的理由是?”是“商业用语”的话,那么“日常用语”就是“为什么想要
调到其他部门?”;如果“调动之后的职业规划是?”是“商业用语”的话,那么“日常用语”就
是“今后该怎么办?”。

我经常跟学员说“虽然‘写’在资料上的是商业用语,但在思考如何写、写什么的时候尽量
用日常用语”。

这是因为“商业用语”过于生硬,有时会影响自己的思考,所以在准备阶段尽量用“日常
用语”,能使过程更加轻松,更容易带来好结果。

其实我是经历过一件事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当我得知自己被派去美国工作时,我在
日本重新学习了一遍英语。

当时我遇到了“K/H系统学习法”,并且学习了“简单日语转换”这一英语学习方法。将英
语单词翻译成日语时,不要翻译成教科书式十分生硬的词语,而是要翻译成日常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简单词语。

由于在学校养成的坏习惯,我总是一不小心就翻译成很生硬的日语,然后再把生硬的日
语“意译”成简单日语。读写还好,阅读和听力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是个致命问题。
于是我就开始了日语转换练习,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一剂良药,使我恍然大悟
(详细请看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书籍)。

当时我感觉到了这和我在公司碰见的那些似懂非懂的“商业用语”一样。

于是我开始将商业用语转换成日常用语。很简单,就是将那些看似懂又不太懂的用语转
换成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 换一种说法,就是转换成自己可以理解、可以想象的词
语。

刚才那位学员究竟用了什么日常用语呢,具体请参考第116页的表格。

“Logic3”中的三个问题:“现在的工作怎么办?”“为什么想要调到其他部门?”“对现在的
部门有什么不满吗?”换成商业用语的话就是:

“现在的工作怎么办?”→当前工作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想要调到其他部门?”→人事调动的理由

“对现在的部门有什么不满吗?”→课题认知

比起思考“当前工作应如何处理”,直接思考“现在的工作怎么办?”更加轻松吧。比起思
考“人事调动的理由”,思考“为什么想要调到其他部门?”可能会更快地找到答案。

这位学员掌握了上司的口吻和性格,所以她选择了日常用语,从而使思维整理更加顺
利,并且将想法完美地传达给了对方。

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向对方传达事情时,最重要的是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摸清对方
的性格和独特的说话方式,并且用日常用语来思考,可以十分真实地设想当时的场景(交涉
或面谈)。
06 “一页纸”工作技巧6:学会“被批评”
“多亏了‘Excel1’,我现在精神上轻松了许多。”

一位学员这样对我说道。

她是一位公司职员,30岁左右,和上司磨合得不是很好,总是受到批评。被批评的时间
一长,她总是身心俱疲,备受折磨。

以前她总是默默地听着。有的时候她觉得上司批评得对,有时候觉得太过分了,有的时
候又觉得上司说的不对,所以越听,大脑越混乱。

于是我告诉了她一个使用“Excel1”解决这件事的方法。

首先我让她买了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笔记本,并提前在本子上画好“Excel1”的框架,上
司说话的时候,就用本子记录下来。

这位学员马上照做。她一边听上司训话,一边将上司说话的内容记在“Excel1”中。

就这么简单,这位学员说“这样做比只听着心情好多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纸先帮你挡住了批评的话。 也就是说,纸起到了缓冲作用,使对方的话没
有直接作用于你。

这样自己才能客观地倾听对方讲话。这时你就会发现对方批评的不是你的人格,而是你
的“工作方式”。

仅仅听着上司的批评,这位学员觉得自己的性格和人格都被否定了,这是因为通过将批
评的对象转换成纸,你就会发现上司批评的只是自己的“工作方式”,郁闷的心情也就能化解
了。

其实工作时经常能碰到类似的事情,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拿纸当“挡箭牌”。当然不仅是
自己手上笔记本中的“Excel1”,文件纸或者白板都可以拿来作为代替。
07 “一页纸”工作技巧7:轻松指出问题
可能有的人有了自己的手下之后才感觉到,批评人其实很消耗能量。

自己被上司批评时觉得压力很大,但当自己成了上司之后就会感觉到其实上司的压力更
大。

我平时基本不生气,所以我非常不擅长批评别人。

但是现在有一种用“一页纸”减轻批评别人时的压力的方法,非常简单。

在白板或纸、笔记本上画出“Excel1”的框架,然后一边填写“Excel1”的空格,一边指导
或批评手下。 就这么简单。

有一位学员用了这个方法,并向我汇报了结果。

他知道自己对下属很严厉,经常越骂越生气,大脑充血,导致压力非常大。

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他在批评下属时都会在白板上写一个“Excel1”,把自己想说的和
下属说的话全部都记录在内。

在没写“Excel1”之前,他说一旦听不懂下属想表达的内容,就会直接发火。但写
了“Excel1”之后他发现,他生气的对象从下属变成了眼前的“Excel1”。

他还说,虽然也会生气,但一边写就会发现下属说话中的逻辑关系,从而诱导对方说
话。

而且下属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之前总是满脸不情愿,但现在已经愿意积极地找自己谈
话。这就说明不管是批评的一方,还是被批评的一方,压力都可以得到减轻。

原因与上一节所讲的相同,自己在批评别人时,可能会越说越激动,越说越生气。但通
过“写”这一过程,将愤怒先抛在纸上,这样就能更加客观地听到下属的解释,谈话也能顺利
地进行,同时还能减轻下属的压力。

将对方的话写在纸上,更容易看见其中的逻辑,抓住要点。即使对方说话前言不搭后
语,你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直接发怒,而是循循善诱,帮助对方一起解决问题。
08 “一页纸”可以撼动心灵,改变工作方式
我已经重复讲过多次了,丰田的员工每天都要将信息整理成“一页纸”。

这“一页”精华,有时能开拓一项新业务,有时能培育新员工,总之它是“非常有用的一
页纸”。

“有用的一页纸”换句话说就是“能打动对方心灵的一页纸”。

假设为了开拓新事业,现在要制作展示资料。为了顺利开展这项事业,你的资料就必须
要打动对方,并让他认同你的观点。

整理信息,并将信息清楚地传达给对方,人的心就会被打动。人的心被打动,接下来就
会行动。

我的学员中有一位就职于医疗机构,现在是公司的管理层。他的烦恼是每天都特别忙。

就算每天都用“Excel1”制订一天的工作计划,但总会发生突发事件,把一天的计划全部
打乱。处理突发事件每天大概要花3个小时,所以加班也变成了家常便饭。

于是我对他说:“那3个小时就先放弃,你只要控制好剩下的5个小时就行了。你把每天
工作计划调整到5个小时试试。”

他试了之后这样跟我说道:“我按你说的试了之后工作时间还是没有减少,事情还是多
得不得了。”

但是之后他又补充道:“但是我现在精神比以前轻松多了。”

之前他的时间都被突发事件控制,一天之中几乎没有自己能掌控的时间。但是现在一天
之中有了自己能控制的时间,所以精神变得格外轻松。

他所做的就是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分解,分成了“自己可以控
制”和“自己不能控制”两个部分,仅仅这样做,心情就会发生改变,心灵也随之被打动。

“一页纸”不仅能减轻物理上的负担,还能使精神更加轻松。
第四章 所有的混乱都可以用“一页纸”整理
01 学会制订一年的目标
每年过完年我都会和学员一起完成一项工作。

这项工作就是,让学员在一页画了128个空格的A4纸上填写“今年想做的事”。

首先,用“3分钟×5组”的时间分配方式,让大家把一年的目标填好。填好之后,我会抛
给大家几个问题,反复几次,最终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时间点可以自由选择,比如自己的生日,等等。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时间点更能激发自己
的行动欲望。

但有的时候想做的事太多,导致大脑中一片混乱,最后却什么都做不成。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找到自己未来一年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方法,就是“升级版
Excel1”,即刚才讲的128个空格的“Excel1”。可能有人觉得空格数太多,但其实正相反,制
订一年的目标时空格数越多越好,喜欢挑战的人甚至可以画256或512个空格。

用“Excel1”决定一年的目标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一页纸上画128个空格,填写主题

首先用绿色笔画出一个128个空格的“Excel1”。主题为“今年想做的事”。

②填空

接下来用蓝色笔填写“今年想做的事”。

争取把128个空格都填满。

自己控制时间,可以“写3分钟→休息1分钟→写3分钟→休息1分钟→写3分钟→休息1分
钟……”,这样效率最高。128个空格不必全填满,15分钟之内能填多少就填多少。

用“Excel1”决定一年的目标
选出记号最多的“前10个”,设定为自己一年的目标

以上步骤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进入“总结”环节。其实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会发现自己真
正想做的事。
要想写出100个“想做的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写到后来没什么可写的时候,就
会开始写一些无关紧要的,比如“希望不要感冒”“不要暴饮暴食”,等等。

但是写到后来你也会发现,自己会重复写相同的事情,比如“学习英语”“托福考××
分”“去国外旅游”“交外国朋友”“看外国电影”,等等,其实这几件事的关键词都是“英语”。

写着写着就会发现“自己现在真正感兴趣的是‘英语’”。

如果没发现也不要紧,因为还有最后一步,与其他“Excel1”的使用方法相同,就是“提问
并排序”。

③根据“7个问题”画记号

接下来用红色笔标记号。一边看着“Excel1”,一边问自己下面“7个问题”并标记号。

因为这次空格比较多,所以准备的问题也比较多(当然根据自己的喜好,也可以只提3
个问题)。

(1)自己最希望实现哪件事?→○

(2)能让周围人和对方高兴的是哪件事?→△

(3)对社会有贡献的是哪件事?→□

(4)很轻松就能实现的是哪件事?→☆

(5)必须实现的是哪件事?→

(6)只有今年能做的是哪件事?→◇

(7)今年之内必须解决的是哪件事?→▽

因为这个空格比较多,所以每个问题最多可以选择5个答案。

当提出7个问题之后,答案中重复率最高的那一个就是你这一年最想做的事。

最后记号最多的“前10个”答案就是你一年的目标,你可以选择一个月完成一个目标,也
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慢慢进行。
02 实际行动最重要
大家觉得想要开始做某件事,或者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下定决心” 。

只要下定了决心,你就会开始行动,最终达成目标。我觉得那些没能实现目标的人中,
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没有下定决心,所以最后才会失败。

“下定决心”很重要不仅是我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许多名人也都说过这样的
话。

那么应该怎样“下定决心”呢?

我认为关键就是要将“下定决心”这一动词转化成实际行动。上一本书中我也提过,开始
做某事时,不要“纠结”如何去做,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

比如,以本书的关键词“整理”为例。

“你把昨天开会内容整理一下”“你把大家的意见整理一下”,等等,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
这个词。但等到真正去整理的时候,却经常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很多人不会把“整理”这个动
词转化成真正的“行动”。

顺便一提,当我开始这份工作时,我在我的老家名古屋的热田神宫发过誓。誓言的内容
就是“我一定要采取实际行动!”。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看过很多书,知道很多理论,却从来不采取行动。

所以本书就要教给大家如何将“整理”这一动词转化成实际行动。

那么究竟如何去做呢?

方法有很多,我目前也正在实践这些方法。如果非要举一个例子的话,其实就是本章第
一节中介绍的制订目标的方法。

有一位学员,她的目标就是通过一项资格考试。

其实她愿望很强烈,本来可以不用填这100多个空格,但为了让她下定决心,我还是让
她填了。当然,她在后来的7个问题中,画记号的都是“通过资格考试”。

画记号的过程中,她就会想“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身边人,还是为了给社会做贡献,
我一定要通过这个考试……”。通过不断地重复,最后她就会下定决心。

这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一页纸”下定决心的方法。
补充一点的话就是,这些“行动”必须特别简单、易操作,如果太复杂的话,反而会造成
影响。

不是“简单所以没价值”,而是“正因为简单”所以才有价值, 我希望大家牢记这一点。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可以实践”,当你有想做的事却无法下定决心时,请一定试一下这个
方法。
03 找出目标和愿望的不平衡
之前我讲过,工作总会出现“不均衡”。一旦进入繁忙期,人就会勉强自己工作,一旦勉
强自己工作,工作质量降低,导致最后做的可能是无用功。

这一点在个人达成目标或实现愿望时也一样。

想做的事情太多,头脑中就容易一片混乱,最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只要找到目标和愿望的不平衡之处,合理规划,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这里还要用到刚才讲的制订目标的方法。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中的不平衡之处呢?首先请大家参考本章第一节中讲的
方法,自己制作一个“目标清单”。制作完成之后,这次我们关注的是没有画记号的部分。

我们以一个学员为例。

这位学员曾经一边上班一边准备一个资格考试,但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总是不能把精
力集中在复习上。

他的“目标清单”中除了准备资格考试以外,还有考MBA、考TOEIC、留学,等等,空格
全都填满了。

虽然想做的事很多,但在“排序”环节中记号最多的还是准备资格考试。

完成之后我看了看他的“Excel1”,发现跟MBA相关的事情都没有画记号。于是我问
他:“你为什么想考MBA呢?这里明明一个记号都没有。”

他自己似乎也感到意外,回答说:“但是考个MBA可能对升职有帮助吧,我们公司有许
多年轻人都凭着MBA升职了……”

“你是真的想升职吗?”

这位学员犹豫了一会儿之后回答道:“我好像也没有特别想升职……其实通过这个表格
就能看出来。”

后来他终于意识到了,他其实不想在公司里升职,而是想拿到资格证书后独自创业。

也就是说,“考MBA”其实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就算他真的去考了,估计也会半途而
废吧。

但其实有很多人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记号型愿望”上吧。 不管从经济角度还是时间角度考
虑,我们最好还是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关注“目标清单”中没有画记号的部分,就会发现内心的真实想法。排除干扰项,为达成
目标和实现愿望铺平道路。

找到不均衡之处,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大胆放手…… 很多情况下,这种方法是
达成目标和实现愿望的一个近路。

顺带一提,如果你还是无法下定决心的话,请参考本章第二节中介绍的“下定决心”的方
法。
04 使自己每天成长的“一页纸”提升自我技巧
不仅是丰田,我想每个公司每年都会举行几次员工和上司的一对一面谈。

顺带一提,丰田在面谈时也会使用“一页纸”。

其实面谈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比如确认“(上一年)到现在你都做了哪些
事?”“到现在为止还没完成哪些事?”或者“接下来有什么计划”,等等。

尤其对新人的我来说,当第一次和上司一对一面谈时会非常紧张,而且自己没完成的事
情被列举出来自己也很尴尬,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回顾。

因为我认为,比起没完成的事,只要坚持到现在为止完成的事(=做法正确的事),就
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成果。

我认为,为了达成目标,最重要的就是“为之持续不断地采取有益的行动”。只要坚持,
目标总有一天就会实现。所以本书才介绍了“ACTION FIRST”。

但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这时加上上司的客观判断,能够定期确认
完成的事(=好的部分),未完成的事(=不好的部分),对自己非常有好处。

这项回顾工作自己用“一页纸”同样也能做到。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法。

首先决定回顾的日期,比如每晚(每天)、每周周日(一周一次)、每月1号(一个月
一次),等等。

利用“一页纸”提升自我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框架,第一行写“三个主题”

用绿色笔画一个如下图所示的表格。第一行写日期和“好的部分”“不好的部分”“怎样改
善”,等等。

利用“一页纸”提升自我
20××.4.×
不好的部分 怎样改善?
好的部分
○○○○○ ××××× △△△△△△△△
○○○○○ ××××× △△△△△△△△
○○○○○ ××××× △△△△△△△△
○○○○○ ××××× △△△△△△△△
○○○○○

②填写内容

用蓝色笔填写今天一天(或者一周、一个月)“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

③针对“不好的部分”填写改善措施

针对“不好的部分”思考改善措施,并用红色笔填写。

填完之后浏览整个表格,“好的部分”明天继续做,“不好的部分”开始实施改善措施。

如此一来,就成了一个“持续成长”“持续做出结果”的良性循环。

这里介绍的方法是以我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写成的,“KPT”等其他商业框架中也有提及
(我个人认为比著名的“PDCA循环”更简
单)。“K”是“Keep”;“P”是“Problem”;“T”是“Try”,换句话说就是我经常说的“好的部
分”“不好的部分”和“怎样改善”。

我会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关书籍,大家可以参考。
05 整理书或电影感想的“一页纸”输入技巧
当别人问你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感想时,你是否经常答不上来呢?

本节为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总结书或电影的感想。

首先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总结感想这么难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动机或目的”。

比如,如果写情书的话,我们就会想“把自己心里的想法传达给对方”;如果写辞职信的
话,我们就要把“我想辞职”这个想法传达给上司。像这样,大多数文章都有它的动机或目
的。

所以别人“让”你写的感想中就很难产生动机或目的,所以我们就写不出来。

为了写感想,我们就要自己找到动机或目的。比如如果是一本书的话,你的动机或目的
就可以是“我要向别人推荐这本书”。

大家可以想一想第一章的“总结技巧”中,有一个技巧是“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进行
总结”。

总结感想也一样,凭空是很难写出来的,如果以“向别人推荐这本书”为前提进行整理的
话,那么难度就会大大下降。

假设你对你朋友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本书很好看”,那么接下来你的朋友会问你什么问题
呢?

“哪里好看?”

“为什么你会觉得好看?”

“我在电视上也看过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火啊?”

“这本书有什么用?”

……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以此为前提,接下来我将介绍利用“Logic3”整理书和电影的感想的方法。
用“Logic3”整理书或电影的感想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Logic3”的框架,填写主题

用绿色笔制作“Logic3”的框架,主题为“书或电影的名称”。

②填写“1P?”

用一句话总结书或电影的感想,并用红色笔填入“1P?”处。如果一开始想不出来的话,
可以在“Q1?”~“Q3?”填完之后再写。

③填写“Q1?”~“Q3?”

设想自己给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朋友可能会问什么问题,填入“Q1?”~“Q3?”中。

比如:

用“Logic3”整理书或电影的感想
Q1?:你为什么会读这本书?

Q2?:你学到了什么?

Q3?:书里的内容怎么应用到生活中?

等等。

再比如:

Q1?:这本书哪里好?

Q2?:(针对Q1的回答)为什么呢?

Q3?:这本书有什么用?

等等。

④填写“Q1?”~“Q3?”的答案

问题可以自己随意填写,最重要的是通过提问来整理自己的思维。动手写,最后发现自
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大家可以试着写一本书或电影的感想。

通过写和整理,书或电影的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输入大脑中,并且将模糊的记忆变得具
体化。

这种整理方法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一个优点是能提高记忆力。
06 将书中的内容活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页
纸”读书技巧
上一节介绍了整理书或电影感想的方法,本节将具体介绍一个我亲身实践过的例子。

我选择的书是2014到2015年引发全球热议的《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

这本书的日文译本多达700多页,内容量庞大,想全部记住非常困难。

我觉得大部分人看完这本书后记不住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那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
绍如何将图书内容整理成“一页纸”。

如果是《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的话,比起作者用什么方法展开的论述,更重要的是要
优先“易于自己理解”“易于向别人说明”的整理方法。

将《21世纪资本论》的内容整理成“一页纸”
这样做,不管过多长时间,书的内容还会印在你的脑海里,不管何时都能向别人说明讲
解。

接下来我要介绍另一个《21世纪资本论》的“Logic3”整理法(参考第155页的图)。

两个表格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Q3?”部分完全不同。第一个表格中的
问题是“如何减小差距?”,而第二个是“怎样应用这本书?”。

问题改变,整理方法也随之改变。

“如何减小差距?”的回答是“皮凯蒂是怎样说的”,主语是“皮凯蒂”。与之相对,“怎样应
用这本书?”的主语是“自己”,主观性更强。

假设我们要向别人介绍这本书,以“Q3?”部分为例具体看一下两种整理方法究竟有什么
不同吧。
将《21世纪资本论》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

(在“Q2?”之前的内容的基础之上)最后一点是如何应用这本书,首先托马斯·皮凯蒂
提倡“全球化累进征税”这一观点。

不过我又不能改变现在的政策,而且我也不觉得现在的政治能实现这一点。

所以我现在就想尽可能地接近托马斯·皮凯蒂提出的“r的世界”(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投资
获利的世界”)。

但是我在资产运用方面就是个白痴……不过我最近刚买了《穷爸爸富爸爸》(罗伯特·
清崎)这本书,是投资和金融方面的书,我想从读这本书开始慢慢接近“r的世界”。

大家觉得怎么样,可能有人会说这根本不是在做书的总结。确实,如果从“总结书的内
容”这一角度出发的话,这样的总结就是错的。
但是我想跟大家确认一下,“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当然“掌握书中的内容”是一个目的,但是“将书中内容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是更重要
的目的吧。

我认为除了娱乐性质的小说外,读书时或者读完后一定要问自己“怎样把内容应用到生
活中?”。 只有以“怎样把内容应用到生活中?”为中心进行内容整理,才有可能给以后的人
生和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本书一开始就讲了“ACTION FIRST!”,即行动优先。其实比起所谓的“摘
要”,“Logic3”整理法更有现实意义。

不能仅仅停留在“作者说了什么”,读书时还要思考“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07 记忆力差的人也能记住的“一页纸”背诵技巧
其实“Excel1”还能起到辅助背英语单词的作用。 当然不仅是英语单词,工作上需要使用
的专业术语或业界术语也都适用。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马上来看一下到底怎么使用吧。

用“Excel1”背英语单词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并画箭头

用绿色笔制作“Excel1”的框架,可以画16或32个空格,并且画出箭头。

用“Excel1”背英语单词
②将眼前的东西按顺序填入空格内

接下来用蓝色笔,想象自己回到家之后周围的情景。

首先开门,开门之后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呢?如果是放钥匙的地方的话,那么第一个空格
内就填写“放钥匙处”。

回到家,放下钥匙,接下来会干什么呢?如果是脱鞋的话,那么第二个空格内就填
写“鞋”。

那么接下来会干什么呢?如果是洗手的话,那么第三个空格内就填“水龙头”,等等。

像这样,回想一下自己每天都会做些什么,将与之相关的单词按顺序写入空格内。
③将想要记住的英语单词填入空格内

接下来换红色笔,将自己想要记住的英语单词和中文释义分别填入同一个空格内。

④将“地点”和“英语单词”关联记忆

空格全部填完之后,接下来要对同一个空格内的“地点”和“英语单词”进行联想记忆。

比如,以第一个空格为例的话,放钥匙的地方下面的英语单词是“Apple”,你就可以想
象放钥匙的地方放着一个苹果。再比如说鞋的下面是“Banana”,你就可以想象香蕉花纹的
鞋,等等。

像这样,给每个单词都寻找一个“场所”,并在大脑中进行联想记忆。

像英语单词一样,如果你有很多东西需要记忆的话,就需要写很多页“Excel1”,这时你
就需要划分具体的行动模式,比如“用水管流出的水洗手需要用到肥皂→擦手需要用到毛巾
→漱口需要用到杯子”,当然不仅限于家里,场所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处。

使用这种方法,你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对应的单词,记忆效果会更好。

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能记忆场所的“place cell(场所细胞)”,利用这种细胞背单词,记
忆效果会更好。

之前有新闻报道过,世界记忆冠军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进行的大量背诵。

其实离开学校之后,有的时候我们依然需要大量背诵,这时大家可以试试这种背诵方
法。
08 仅凭写字就瘦了7公斤的“一页纸”减肥技巧
最后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奇怪”的内容,这个内容我基本从未提及过。

以前有一位学员问我“怎么才能减肥呢……”,我回答说,“啊,其实‘一页纸’就能减
肥”,并且把“Excel1”的使用方法教给了她。

几个月后,她跟我说减掉了7公斤 。我也没想到小小一页纸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个神奇的减肥法。

用“Excel1”减肥

绿笔 蓝笔 红笔

①制作“Excel1”的框架

用绿色笔制作一个32个空格的“Excel1”。

②在主题处填写开始减肥的“月份”

比如1月开始减肥,就填写“1月”。

③在空格内填写1~31

1个月没有31天的话,多余的空格什么都不填。

④将“一页纸”贴在体重秤附近

⑤每天定时量体重并记录 (减)/ (增)


用“Excel1”减肥

体重比前一天轻(或相同)就用蓝色笔写,体重变重就用红色笔写。

为什么仅这样做就能成功减肥呢?

这个减肥法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体重变轻用蓝色笔写,体重变重用红色笔写。亲自去实
践就会发现,“今天是蓝色,好开心!”“今天是红色……真不想写”,等等,会出现许多感
情。

另外,将体重变化用颜色表示出来,能更加清楚地感知自己体重的变化。

于是自己每天的行动也会开始发生变化。如果今天的体重你想用蓝色笔写,那么你就可
能会选择爬楼梯而不是坐电梯、不吃甜食、选择热量低的食物,等等。每天重复的话,你的
体重自然就会降下来。

你的行动变成了“可视化(蓝色数字)”的结果,进而激发你的动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
环,最后你的减肥就是成功的。

顺带一提,为了让减肥更加接近成功,我建议大家用刻度为50克的体重秤。通过细微的
变化激发自己的动力,让你的减肥坚持的时间更长。
俗话说,坚持才是胜利。

不仅是减肥,有的时候一旦事情发展得不顺利,人总是想中途放弃。

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尝试制作一个愉快轻松的“行动表”。

其实我当时对学员是这样说的:“体重只能在洗澡前衣服都脱了的状态下量,且每天只
能量一次。”

因为每天量一次操作方便且节省时间。每天穿的衣服重量也不一样,每次裸着量也能防
止误差。

其实这些小技巧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坚持下去。

我认为想要坚持下去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简单易操作。

(2)短时间内进行。

(3)随着实践的深入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有趣之处。

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坚持就不是什么难事,当大家坚持不下去时,可以自己创造一个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环境,虽然行动效果可能会减弱,但是有胜于无。
后记
超实践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本书介绍了许多实例。

可能内容太多有点儿难消化,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第一章介绍了“一页纸”思维整理技巧中“Excel1”和“Logic3”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如何将这种思维整理技巧应用到“制作资料”中。

第三章介绍了除了制作资料外,这种思维整理技巧应用到各种工作场合中的实例。

最后一章,即第四章介绍了工作之外的几个比较特别的实例。这些“意料之外”的实例看
起来跟工作无关,实际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容易加深大家对本书内容的理解。

其实本书所有例子都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一页纸”可以使自己不断地行动。

很多人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都会特别“头大”,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只会抱怨自己的无
能。

那时我就在想:“要是工作跟相扑、柔道一样有固定的‘模式’就好了……”

“一页纸”就是我的大救星。只要有困难,就用“一页纸”,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遇到问题或者停滞不前时,不要停下来思考,而是用“一页纸”来重
新开始。

遇到紧急情况时,人往往只会采取简单的行动。

我提倡的是:

·将“一页纸”放在手边。

·制作“框架”。

·决定“主题”,填空。

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而且只有“Excel1”和“Logic3”这两种方式,简单实用且易操作。

上大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读书。
其中当我读到中国古典书籍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
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本书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是所谓的“工作技巧”,其实本质上就是在“授人以渔”。

比起个别的资料制作技巧,我想教给大家的是一生都有用的工作技巧;我想让大家学会
的不仅是为了工作的思考整理技巧,而是能使用在各种场合的思考整理技巧。

我希望大家能将掌握的知识实际应用到生活中,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口头”。我期待着大
家的来信。

小小的“一页纸”将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巨大改变。感谢读到最后。

“改善沟通”“一张纸”工作室创始人 浅田卓
参考文献
1.[日]浅田卓,《丰田1页A3纸的整理与沟通技巧》,SUNMARK出版。

2.[日]浅田卓,《可视化的“一页纸”》,Gokigen Books出版。

3.[日]矢野惣一,《搞不好人际关系的原因是“偏爱”》,广济堂出版。

4.[日]舛冈HANAE,《齐藤一人物语:15分钟就能变幸福的方法》,三笠书房。

5.[日]西条刚央,《团队的力量:基于构造构成主义的“新”组织论》,筑摩书房。

6.[日]诹访良武,《两个提问就能解决问题》,钻石社。

7.[日]堀公俊,《解决问题框架大全》,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

8.[美]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创元社。

9.[日]高桥政史、[日]大岛友秀,《头脑地图会议技巧:提高会议的本质“一张地
图”》,钻石社。

10.[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ISUZU书房。

11.[日]天野胜,《KPT》,SUBARU舍。

12.[日]田坂广志,《工作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工作》,PHP研究所。

13.[日]石井裕之,《瞬间让人相信的说话技巧冷读术》,FOREST出版。

14.[美]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名言集1:经营者的条件》,钻石社。

15.[美]史蒂芬·柯维,《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KINGBEAR出版。

16.[日]国井信一、[日]桥本敬子,《终极英语学习法K/H系统系列》,ALC。

17.[日]高冈英夫,《唤醒身体意识的日语能量》,青春出版社。

18.[日]北折一,《NHK Tameshite Gatten流:不会死的减肥》,KADOKAWA。

19.《PRESIDENT》(2014年11月17日号),PRESIDENT社。

20.《PRESIDENT》(2015年11月30日号),PRESIDENT社。

21.《THE21》(2015年11月号),PHP研究所。

22.《Tameshite Gatten》(2013年10月23日播出),NHK。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