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社會學導論

【個⼈作業⼆】認識⾃我和理解他⼈

110042026 賴語彤

起初在課綱上看到這個「書寫⾃⼰煩惱」的題⽬時,並不會覺得這是⼀份多困難的作

業,但想了很久,卻總是難以下筆,不知不覺拖到了要放寒假,才開始真正把⾃⼰的想法輸

出。現階段我認為⾃⼰最⼤、和⾝邊的⼈最常遭遇的思想困境,就是「關於未來該往哪裡

去」這件事。聽起來是⼀個過於「普遍」的煩惱,畢竟⼈總是望向遠⽅的,不論哪⼀階段的

⼈⼤概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吧!但⾝為清華⼤學外國語⽂學系的學⽣,我覺得這件事其實並沒

有哪麼簡單。

先來回顧⼀下我的背景(⼜或是說,我為何會來到清華⼤學呢):我來⾃於台北市⽂⼭

區,我是家中的⽼⼤,下⾯還有⼀位相差 5 歲的弟弟跟相差 7 歲的妹妹。我家(現階段)算

是⼩康,有家族企業(中⼩型),可以算是建商吧。爸爸在我記憶⼒就在家族企業裡上班,感

覺無所事事(我⾧⼤才理解這無所事事是真的);媽媽做過很多不⼀樣的⼯作,從觀光系畢業

後,到君悅飯店當櫃檯,辭職帶⼩孩,後來⼜為了賺錢做了保險、直銷、特教代課⽼師,直

到今年考上正式⽼師,已年近五⼗。我弟弟在出⽣後沒多久被診斷出有輕度⾃閉,我們家度

過了⼀段⾟苦的時光。當時因為⼀些媽媽那邊的債務、爸爸家族企業的財務狀況(畢竟現在

房⼦難賣了),加上我弟早療需要⼤筆費⽤,可以說是過著精緻窮、坐在⼀堆⿈⾦上的乞丐

(來⾃我媽的說法,因為握有房產但賣不出去就是沒錢)的⽣活。爸媽⾧年為了錢吵架、鬧
離婚,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觀念可以說影響了我對錢的看法,我潛意識裡為錢貼上了負⾯的標

籤,現在回想起來甚⾄有點仇富的⼼態,也很討厭爸爸,覺得他根本沒有為家中有任何付

出,只是很單⽅⾯的要媽媽去賺錢,這對學⽣時代的我是很⼤的陰影。

⽽我是家族中數⼀數⼆會讀書的⼈,我國中時成績很亮眼,⼤家都期待我讀北⼀⼥,但

我卻考上了中⼭。這件事其實對我本⼈沒有什麼打擊,可能因為⾃卑,從⼩我最喜歡當第⼆

名了,但家⼈對我有不明說的失望。在中⼭⼥⾼我度過了宛如烏托邦的三年,有種找到⾃⼰

歸屬的不真實感,我現在有時會想起當時的情景,覺得當初的⾃⼰真的單純的很複雜,那時

的所思所想是多麼浪漫激昂卻⼜壓抑,⼤概是青春才醞釀得出這樣的我,但這些都是題外話

了。對於⼤學志願我感覺⾃⼰⼀直有在想,卻也沒得出什麼結論,⼩時候我最想成為的就是

記者,或是在出版社⼯作,⼤概是從⼩喜歡閱讀、看國語⽇報、寫作⽂的緣故吧,但不知道

為什麼當時沒有⽴下政⼤傳院為志願,我想是因為真的已經待在⽂⼭區太久了,我想漂流到

不⼀樣的地⽅,當時還跨下海⼝:「台⼤是我會留在台北的唯⼀理由」,殊不知連台⼤也沒有

考上。最後在學測前兩個禮拜,忽然頓悟了,覺得⾃⼰挺想念外⽂系的,除了⼀直很喜歡閱

讀跟寫作外,英美⽂學我真的從⼩看到⼤,就把它(台⼤外⽂)當作⽬標了,看作為⾃⼰

「熱愛」的投射。

學測完後填志願,爸媽得知我想填外⽂系簡直氣暈了,覺得我根本「吃⽶不吃⽶價」
,⼀

下要我填警⼤報名表,⼀下叫我填諮商輔導學系,就是不要我填外⽂,因為沒飯吃(補充⼀

點,因為當時我很明確說出我不想也不會當⽼師,所以⽗母得出了這個結論)。當時的我蠻錯

愕的,因為我們家⼀直以來的教養⽅針都挺⾃由的,沒有想過填個志願會搞得家裡雞⾶狗跳
的。現在想想,⾃⼰可能真的⽐較稚嫩,活在學校的保護傘下太久,不知道社會是什麼樣

⼦,也沒有覺得⽗母當時在誇⼤。總之,數學考太差,加上我的堅持,最後還是到了清⼤外

⽂。剛上⼤學,發現⾃⼰⼤概是少數幾個真的「想讀外⽂系」的⼈,其他⼤部分⼈都是數學

沒考好、想上商科沒上等理由。但這樣的我,卻沒有從系上的學習得到太多的成就感,說不

清,但就是「這不是我要的」那種感覺;也曾經隨波逐流,嘗試去修經濟系的課,結果卻是

⼀塌糊塗,⾺上宣告放棄。我⼀直覺得⾃⼰很徬徨,既無法全⼼全意熱愛我原本堅信的事

物,也要不停的質疑⾃⼰是否做得不夠多?卻⼜無法⾔說⾃⼰的困境在哪裡,或許真正給我

⼀些成就感的是⼀些課外活動的參與。從⼤⼀下參加梅⽵⿊客松⾏銷部、Career 志⼯團⾏銷

部,到現在成為 Career 志⼯團的總籌(所以上課時提到春秋季徵才的現況時,我其實⼀直很

想跳出來說話,但我還是太容易退縮了),我學習到⼀些東西,也有幾項好看的經歷,或許我

也是他⼈眼中的⼈⽣勝利組也說不定?但看著⾝邊的⼈忙著雙主修、衝⾃⼰的 gpa 時,還是

不免感到徬徨失措。

還記得⼤⼆曾經修過系上的【維多利亞⽂學】,當時指定閱讀 Newman 的“The idea of

university”,我在課堂上差點跟⽼師吵起來,我認為她太過於古板且活在學術的象⽛塔中,根

本不理解現在⼤學⽣⾯臨的困境,學⽤落差和學歷貶值的影響是很深刻的,但她表現出對現

在⼤學⽣的不認同,她認為我們「根本不尊重學術殿堂」、「應該好好了解⼤學的意義是什

麼」。我當然會覺得「知識」是重要的,我很愛上課,也喜歡看書,但我覺得應該正視職場的

需要的是能⼒是什麼,與理論接軌。其實我真的很意外⾃⼰會這麼想,畢竟我也不希望「教

育=職業訓練所=成為⿒輪中的⼩螺絲」這樣的模式成真,但⼜覺得現在這個看重學歷、出
職場再學技能的教育現況,我真的不樂⾒。我不認為我偉⼤到想改變教育,因為我常常認為

⾃⼰不夠「現實」,也可能是因為我爸常常說:「你會這樣說就是沒有被社會鞭打過。」我爸

就是典型的鄉民,雖然我有時很討厭他,但不得不承認他或許是對的。就算嘗試做了很多

「增加⾃⾝競爭⼒」的事情,卻還是覺得不夠。不確定⾃⼰要什麼,不知道⾃⼰踏的路對不

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接著我想說說關於我男朋友的事,簡稱他為 Y。Y ⽬前就讀清⼤動⼒機械學系⼤三,⾄

今為⽌ 6 個學期,沒有⼀學期是 all pass,每次都有被當的科⽬,有過⼀次⼆⼀。他⾮常不喜

歡⾃⼰系上的東西,讀得⾮常痛苦,覺得⾃⼰⼀直為考試⽽活。當我詢問他為何選擇現在的

科系,他告訴我:「理⼯科就是電機資⼯機械這樣填下來,當時沒有想太多,覺得出社會⾄少

要賺錢吧,但沒有想到⾃⼰會這麼痛苦。」其實 Y ⼀直很清楚⾃⼰喜歡的是⼯業設計、產品

設計,甚⾄是藝術相關科系,但⼤學選填志願的時候完全沒想過要填---- 「因為想說⾄少選

擇⼀個賺錢的科系,雖然機械也⽐不上電資就是了。」他悠悠地說道。我跟Y討論過很多可

能,因為他現在必然⾯對延畢的命運:降轉藝設系、研究所轉考設計、現在多修⼀些設計的

課程,但Y⾯對龐⼤的學業壓⼒,最終討論仍會導回「要將動機系讀完,⾄少學歷還有⼀點

保障⾛回科技產業」。

我認為Y就是⾎淋淋「學歷那張紙就是⼀切」的具象化,但很悲傷的是,這是我們所⾯

對的現實。到現在我還是會不斷地檢討⾃⼰是不是太理想化,學習⾃⼰的熱愛可能會讓⾃⼰

在社會上無⽴⾜之地,我因為 Career 的關係,訪問過無數業界⼈⼠,他們⿎勵我們追尋⾃⼰

的熱情,因為路是⾃⼰踏出來的。我曾對此深信不疑,但有句話說「選擇⽐努⼒還重要」
,也
讓我不斷重新思考,⾃⼰是否真的太過⼩孩⼦了?畢業後的我該何去何從?研究所還是得

念?要念什麼?不經後悔起沒有好好規劃的⾃⼰,因為⼤學⼀直在不同⽅向探索,卻沒有堅

持⼀個⽅向好好做計畫,也沒有顧到成績,剩下⼀年覺得⾮常困窘。

以上是我的煩惱,因為字數限制只能說到這裡。雖然前⾯說的很悲觀,但實際上我還是

⼀個⽐較正向思考的⼈。我書寫的只是我對教育很多困惑中的其中⼀個⾯向,簡⽽⾔之,我

希望⼤家都可以做⾃⼰喜歡的事情、未來光明,但真的太困難了。接下來還是會努⼒找出⽅

向去⾛,這次來修社會學導論也是⼀個嘗試,可以說是收穫挺⼤。最後,想跟⽼師說,可能

因為我還是⽐較⽂學派的⼈,論述可能有⽐較模糊的地⽅,還請⽼師包涵。

內⽂共 2987 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