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氣候變遷衝擊與因應 HW#3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碳中和」一詞在不同的使用時機有不同的涵義,但這些不同的涵義均有一
個共同的原則,即為產生的 CO2 與移除的 CO2 在數量上能抵銷,使得 CO2 不會在
大氣中出現大於零的淨累積量。

以 IPCC 而言,其於 2018 年 10 月發行的《全球升溫 1.5°C 特別報告》中,


「碳中和」指的是「CO2 淨零排放」
,即「在規定時期內人為 CO2 移除在全球範圍
抵銷人為 CO2 排放」
。明顯地,IPCC 作為政府間國際組織,由於其職務上的需要,
而將全球視為一個系統,以便進行分析。相對之下,Carbon Footprint Ltd 則以個
體作為分析單位,其將碳中和定義為:一個實體(如:公司、服務、產品、活動
等)透過挹注資金於碳儲存的相關計畫,與其所造成的碳排放,在數量上剛好抵
銷,達到其 CO2 淨零排放的目標。1

為了達成碳中和的目標,政府在政策執行面上需要具備有碳管理的觀念。在
落實相關政策時,一般而言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一)盤查:透過盤查方式量化,
以對於現況有足夠的了解;(二)減量:透過製程改良、更換節能設備、使用再
生能源以及減少進出口等方式,達到碳足跡的減少;(三)抵換:購買國際上合
格的碳額度,以抵換無法降低的碳排放。2

目前各國對於碳中和各自設定不同的期限,其中歐盟、英國、南韓設定在
2050 年,而中國近日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欲在 2060 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3 然
而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每個國家對於碳中和期限的承諾均具備有國際法或是內國
法上的效力,有的僅能視作政策宣示的政治承諾,或是國際法上不具法律拘束力
的軟法,因此碳中和相關進程的實際執行狀況,仍有待觀察。

1
英文原文為:“Carbon Neutral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an entity (such as a company,
service, product or event), where the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them have been balanced out by
funding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carbon saving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Carbon Footprint Ltd,
https://www.carbonfootprint.com/carbonneutrality.html)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https://ghgregistry.epa.gov.tw/co2/about.aspx
3
Climate Home News, https://www.climatechangenews.com/2020/09/17/countries-net-zero-climate-
goa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