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6

1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 社會領域

1
2 歷史1

目次

導論
如何認識過去? 7

一篇

多元族群社會的形成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第一節 早期的住民們 14
第二節 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的互動 22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第一節 大航海到清治時期的移民與族群 34
第二節 日治到戰後的移民與人群移動 42

歷史閱讀趣:1960 年代老兵之妻 52
3

二篇

現代國家的形塑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第一節 從邊陲到中央 58
第二節 國際局勢與臺灣地位的演變 64
第三節 現代國家基礎條件的發展 72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第一節 日治時期政治與社會運動 80
第二節 戰後政治與社會運動 87

歷史閱讀趣:陳舜臣筆下的 1946 年 100

三篇

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第一節 大航海至清治時期的經濟發展 106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殖民地式經濟 118
第三節 戰後的經濟發展 124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 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 134
第二節 文學、藝術與建築的發展 146

歷史閱讀趣:臺灣茶叫我第一名 164

歷史考察 1 熱血男兒—蔣渭水 166


     2 來一趟時空旅行 172
     3 愛鄉愛土—探尋我們生長的土地 178
附錄 182
4 歷史1

主題地圖 出口 進口
荷蘭
17世紀 阿姆斯特丹

荷蘭東印度公司
航線示意圖 大


出口 進口

荷蘭東印度公司 半
曾經殖民臺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

亞丁
於 1602 年,是僅次於英國東印度公司,
全球第二家的「東印度公司」,在 17 世 非 洲
紀初西方人觀念中,從非洲南端的好望
角一直到美洲新大陸南端,都屬於東印
度。因此,東印度公司就是指得到政府
西
特許,在這片區域進行貿易的公司。除
了英國與荷蘭,包括法國、丹麥、瑞典、
奧地利等也相繼成立同性質的公司,在
各地進行貿易。
值得一提的是,東印度公司一度是全
球 最 富 有 的 私 人 公 司, 從 17 世 紀 初 成
立,直到 18 世紀末解散,這兩百年的時
間,將近有五千航次來往歐 亞之間。東

印度公司的獲利模式,主要是利用從美
好望角
洲發現的銀礦,交易亞洲特殊的物產,
為本國帶來了不少的財富
與多元的生活;換句
話說,歐洲能夠擁
有強大的經濟力
量,並推動日後 1602 1604 1609 1619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

司令官韋麻郎占領澎湖,
遭明朝逐出

在日本長崎平戶設立商館

在巴達維亞建立亞洲總部

各 種 技 術、 制
度 的 革 新, 東
印度公司的貿
易活動有不可抹
滅的影響。

印有荷蘭東印度公司
縮寫(V.O.C)的瓷盤
圖 例
圖 例 5
荷蘭控制城市/商站
荷蘭控制城市/商站 象牙 象牙 香料 香料 寶石 寶石
其他城市
其他城市 銀 銀 生絲 生絲 瓷器 瓷器
主要貿易路線
主要貿易路線 糖 糖 鹿皮 鹿皮 紡織品 紡織品
區域貿易路線
區域貿易路線 咖啡 咖啡 刀械 刀械
荷蘭領土/勢力範圍
荷蘭領土/勢力範圍 茶 茶 銅礦 銅礦

出口 出口
進口 進口
出口 出口
進口 進口
本 本
出口 出口
進口 進口
太 太
日 日
長崎 長崎

荷莫茲
荷莫茲 中 中
國 國
印 印
度 度 廈門 廈門
欽蘇拉
欽蘇拉
蘇拉特
蘇拉特 澳門 澳門 福爾摩沙
福爾摩沙 出口 出口
進口 進口
熱蘭遮城
熱蘭遮城 平 平

果阿 果阿 大城 大城
丁 馬尼拉
馬尼拉
科欽 科欽
出口 出口
進口 進口 亞齊 亞齊
加勒 加勒 洋 洋
錫蘭
錫蘭 馬六甲
馬六甲 (香料群島)
(香料群島)

東 東
印 印
度 度 島 島摩鹿加
群 群 摩鹿加
安汶 安汶
望加錫
望加錫
巴達維亞
巴達維亞

印 印 度 度 洋 洋 出口 出口
進口 進口

模里西斯
模里西斯

1622 1624 1638 1641 1652 1656 1662 1799


進攻澳門失敗,轉往澎湖
築城

明朝進攻澎湖,荷蘭人毀
城退出澎湖,轉占臺灣

日本鎖國,荷蘭獨占日本
貿易

占領馬六甲

在非洲好望角建立殖民地

占領錫蘭

與鄭成功達成協議,退出
臺灣

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
6 歷史1

臺灣史年表
舊石器時期
45000 B.P. ~ 7000 B.P.

新石器時期
7000 B.P. ~ 2000 B.P.

金屬器時代
2000 B.P. ~ 400 B.P.
倭寇、海商
大航海時代 西班牙
C.E. 1500 ~ 1662 荷蘭 公元前 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6 世紀 公元前 1501 年

鄭氏時期 公元前 200 年


C.E. 1662 ~ 1683 公元前


B.C.E. 2世紀 公元前 101 年
清朝 皇帝年號

公元前 公元前 100 年


康熙


1世紀 公元前 1 年
雍正
公元 公元 1 年


1世紀 100 年

公元後
公元 公元 101 年
乾隆


2世紀 200 年
清治時期
C.E. 1684 ~ 1895 C.E. 公元 公元 1901 年


嘉慶
20 世紀 2000 年

公元 公元 2001 年


道光 21 世紀 2100 年

咸豐
同治 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縮寫 B.C.E.)
光緒 公元後:Common Era (縮寫 C.E.)
日本 天皇年號

明治 距 今:Before Present (縮寫 B.P.)


日治時期 大正
C.E. 1895 ~ 1945 世紀
昭和 為連續 100 年的公元紀年時間,從該百
中華民國 總統

年的第 1 年算起,例如:公元前一世紀
是公元前 100 年到公元前 1 年,一世紀
蔣中正 是公元 1 年到公元 100 年。

蔣經國 中華民國 年代
C.E. 1945 ~至今
是指一個連續 10 年的區間。例如:1990
李登輝
年代(又稱 90 年代),即為 1990 年到
陳水扁 1999 年。
馬英九
蔡英文
導論 如何認識過去? 7

導論 如何認識過去?

一 過去、記憶與歷史

美國歷史學家貝克(Carl L. Becker, 1873~1945)將


歷史的本質定義為「對於過去說過與做過的事的記憶」。
但記憶能成為歷史,得先透過文字、圖像或口傳等各種方
式保存成為史料;史家再以史料為基礎,並以人們能理解
的方式進行說明,才成為所謂的歷史。若歷史是史家的研
究、詮釋,我們不妨想想看,同一個歷史事件會有不同的
歷史書寫嗎?歷史有沒有可能不斷被改寫呢?

二 歷史的線索

史料是了解過去的線索,不同時期的人們所留下的線
索,有不同的形式。史前時代的人們,雖無留下文字紀
錄,但仍可透過文化遺址中的器物,來了解過去的社會樣
貌與人群遷徙。原住民部落早期未有文字,但相關的口
傳、神話等,亦可做為了解其歷史的線索。
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學者可從遺
址文物推測史前人類的生活樣貌。

圓山文化的貝塚。貝塚是史前人類吃完 卑南文化(左)與圓山文化(右) 十三行遺址的煉鐵爐。煉鐵爐


貝肉後所遺留下的貝殼堆積。考古學家 人獸形玉玦。相似的玉玦顯示彼此 的出現說明十三行的先民具煉
可以利用貝殼做出許多關於當時環境的 間有貿易往來或文化交流,而此類 鐵技術與鐵器文化,會製造與
分析。 玉玦據推測應為耳飾。 使用鐵器。
8 歷史1

文字的史料種類更為豐富,這些文字史料有來自於統
治者,也有來自於平民百姓。例如: 16 、 17 世紀以來,
大明國、日本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及統治臺灣的各個政權,
幾乎都留下相關的檔案或出版品,記載臺灣的各種事務。
清帝國統治後,移民漸多,各種由民間留下的碑刻、書
信、契約、帳簿等文字史料亦漸豐富。甚至,臺灣過去與
世界各國的往來頻繁,如荷、英、日、中、美等國的史
料,也能見到與臺灣相關的記載。由於這些資料可以彼此
印證、互補闕漏,有時還在立場上針鋒相對,故今日我們
可以透過各類型、各地方的史料做為線索,更客觀探索臺
灣過去的歷史。

三 誰來寫歷史

歷史並不是記錄過去的流水帳本,也不可能完整的記
錄過去。歷史往往是史家認為過去發生的事,對於當時社
會有可預期的影響或意義,才會進行歷史的書寫。故義大
利歷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曾說
「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即說明歷史書寫具有向當代
解釋過去的意義。然而,前提是歷史書寫必須要建構於完
整及正確的歷史實態的基礎上,方能跳脫歷史書寫為當代
服務的印象。
臺灣歷史的書寫,以前多來自官方,歷來不少官員曾
主持地方志書的編纂,以行政區域做為歷史書寫的單位,
除了記錄民情風俗以外,也有說明政治或社會變化的意
義。此後,隨著知識的普及與擴展,也有許多非官方的知
識分子投入歷史書寫的行列,由於其關懷各有不同,故多
從不同角度書寫歷史,甚至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歷史,讓我
們可以從更多元的面向來認識臺灣的過去。
導論 如何認識過去? 9

多元的歷史書寫,說明不同史家所寫的歷史,各有不
同關懷或立場,沒有一本歷史書能涵蓋所有的人群。但我
們也因此知道,一方面必須謙卑的尊重不同聲音與觀點;
另一方面也必須具備判斷能力,才能從史料與史家的時空
背景,來理解其書寫內容的意義。

四 從過去走向未來

歷史如同車輛的後照鏡,當車輛向前行駛時,駕駛人
除了注意前方,也要觀看後照鏡,車子才能夠安全地行
進。今日社會的種種,皆與過去發生的各種事件有關,故
歷史的學習可讓我們認識各種事物的脈絡,理解各種衝突
的原由,也可讓我們對未來進行更為理性的選擇與判斷。
我們必須向前看,但這不代表必須遺忘過去,唯有對過去
抱有同理心的了解與認識,才能知道如何勾勒未來的美
好。

想素養
讀完導論後,你覺得學習歷史有哪些意義呢?

了解過去
10 歷史1

一篇

多元族群社會的形成
"Formosa"(美麗之島)─據說是葡萄牙人對臺灣的讚美詞,
然而在歐洲人來到臺灣之前,早在史前時代,臺灣已有原住民族在
此居住,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因為臺灣的海島地理特性,到了 16 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臺灣更
為世人所熟知,也帶來重大的改變;之後歷經統治政權的更迭,聚
集來自各地的移民;因而形成原住民族、河洛、客家、外省及新住
民的多元族群,成就臺灣精彩的社會風貌。
11

2019(民國108年)屏東燈會主燈你容
我融(海之女神)。象徵飄洋過海、
溫柔堅強的新住民女性。
12 歷史1

Chapter 1 臺灣的原住民族

荷西治臺時期 鄭氏時期 清治時期


1624 ~ 1662 1662 ~ 1683 1684 ~ 1895

1627 甘治士牧師抵臺 1661 大肚王與鄭成功軍隊發生 1722 (康熙61年)清廷實施劃界封山


1629 麻荳社原住民襲擊荷蘭人 衝突 政策
士兵,是為麻荳社事件 1670 (永曆24年)大肚王反抗 1796 (嘉慶元年)吳沙率眾攻打烏石
1645 大肚王反抗未果,被荷蘭 事件爆發,遭到鄭軍屠村 港,與原住民爆發衝突
人降服 1814 (嘉慶19年)郭百年等入墾埔里
社,劫掠當地原住民
1874 (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爆發;
沈葆楨推動開山撫番

圖1-A 雅美族(達悟族)拼板舟。
13

本章摘要
原住民族是臺灣現有住民中,最早來到的一群。目前其總人口數約 58 萬,
占全國總人口的 2.4 %。在臺灣的考古遺址,有許多是原住民族先祖所留。他
們是臺灣文化最早的源頭,也最豐富多元。然而,與外來政權接觸之後,其生
存空間卻受到嚴重的侵害。臺灣的歷史,既從他們開始,唯有理解了原住民族,
才能算是真正窺見臺灣史的全貌。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
1895 ~ 1945 1945 ~

1906 (明治39年)總督府擴大增設 1946 (民國35年)政府強制要求原住民改用漢姓


隘勇線以圍堵原住民 1983 (民國72年)高山青雜誌創辦,探討原住民議題
1910 (明治43年)總督府制定五年 1984 (民國73年)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
理蕃計畫 1986 (民國75年)湯英伸案
1930 (昭和5年)霧社事件爆發 1988 (民國77年)嘉義市拆除吳鳳銅像事件
1994 (民國83年)憲法增修條文通過,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
1995 (民國84年)修法讓原住民可回復傳統姓名
1996 (民國85年)行政院設立原住民委員會(現稱原住民族委員會)
1997 (民國86年)修憲將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
2005 (民國94年)原住民族基本法制定,確認原住民自治權
14 歷史1

第 1 節 早期的住民們

學習領航
了解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如何被分類
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

數千年前,臺灣已有定居聚落出現。從考古遺跡來看,
陸續來到臺灣的人群們,發展出各種在地的生活方式,有學
者認為他們可能與現今原住民族的先祖有關。

一、南島語族的世界
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 5

與大洋洲、東南亞地區其他同為南島語系的族群關係密切。
他們大約在距今五、六千年前,陸續移入臺灣。原住民族各
圖1-1-1 南島語系族群分布範
圍。東起太平洋的復活節島、 族的社會文化、語言習俗可能受居住環境影響,呈現多樣化
西至馬達加斯加島、南到紐西
蘭,臺灣是最北端。有語言學 的特色。
者認為,臺灣可能是南島語系
向外擴散的發源地之一。


亞 洲 洲
中國
馬里亞納群島

臺灣

印度 夏威夷群島

律賓

非洲 太 平 洋


婆羅洲 吉里巴斯

印 尼 所羅門群島

新幾內亞

帝汶 薩摩亞
斐濟




大溪地
東加 復活節島
印 度 洋 澳大利亞
新喀里多尼亞 (智利)

西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15

二、被他者分類的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原本並無今日的族群分類。他們的族名
多由自稱而來,例如:達悟族的「Tao」、布農族的
「Bunun」、排灣族的「Paiwan」;平埔族群中,西拉雅
5 族的「Siraya」等,在他們的族語中皆為「人」的意思,
與外來勢力接觸後才成為固定族名。
!名稱的變化
原住民族在不同政權統治臺灣的時期,有不同的名
圖1-1-2 福爾摩沙人。早期
稱。清治時期,將原住民族依照文化同化和管理統治的
歐 美各國,稱臺灣為福爾摩沙
10 程度,分為「熟番」、「化番」和「生番」。 (Formosa),島上住民就稱為福
爾摩沙人。1648年,一名歐洲人將
日治時期,官方以「蕃族」泛稱原住民族,並在戶 在臺灣的見聞用文字與素描記錄下
來,此圖描繪西拉雅族人奔跑逐鹿
籍資料上登記為「生蕃」、「熟蕃」。1935 年將生蕃改 的景象。

稱「高砂族」、熟蕃改稱「平埔族」。
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先改「高砂族」為「高
15 山族」,再改為「山地同胞」。後來又按照不同的居住
區域分為「山地山胞」與「平地山胞」。平埔族群被視
為平地人,未強制登記。

圖 1-1-3 清代熟番、化番與生番的區別
如果不看本圖的文字說明,你能分辨生番和熟番嗎?請說明你的看法。

熟番
1.接受官府統治與
教化的族群,漢
生番
化程度高
2.納稅、服勞役 1.不受清廷統治,
漢化程度低
2.不納稅、不服勞

化番
1.漢化程度不高
2.納稅,但不服勞役
16 歷史1

@現行的原住民族群名稱
原住民族是現存最早居住在臺灣的族群,1994 年「原住民」一詞載入
憲法,廢止「山地同胞」的稱謂,承認原住民與漢人分屬不同族群的事實。
1997 年修改憲法確立其「民族性」,改以「原住民族」稱之。此後政府因應
泰雅 Atayal
各族的正名要求,由原先官方認定的
賽德克
太魯閣
Sediq
Truku
9 族,增加至目前的 16 族。 5

賽夏 Saisiyat
布農 Bunun
鄒 Tsou

圖 1-1-4 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的原住民族與分布圖

卡那卡那富
Thao
Kanakanavu
拉阿魯哇 Hla'alua
魯凱 Rukai

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由泰雅族分出;邵族由鄒族
排灣
阿美
Paiwan
Amis
分出,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從鄒族分出;
噶瑪蘭 Kavalan
撒奇萊雅 Sakizaya
撒奇萊雅族與噶瑪蘭族則由阿美族分出。
卑南 Puyuma
雅美(達悟) Yami(Tao)

泰雅 Atayal
賽德克 Sediq
太魯閣 Truku
賽夏 Saisiyat
布農 Bunun
鄒 Tsou
邵 Thao
卡那卡那富 Kanakanavu
拉阿魯哇 Hla'alua
魯凱 Rukai

排灣 Paiwan 賽夏族
阿美 Amis 雅
噶瑪蘭 Kavalan
撒奇萊雅 Sakizaya 族

卑南 Puyuma 魯
雅美(達悟) Yami(Tao) 賽德克族 閣 撒奇萊雅族

邵族 族

布 噶瑪蘭族


農 美
卡那卡那富族
拉阿魯哇族
族 族

凱 卑
族 南


灣 泰

賽夏族 雅美族
(達悟族)




賽德克族 閣 撒奇萊雅族

邵族 族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17

三、原住民族的生活與社會文化
!經濟生活
在經濟生活上,各族多以狩獵、採集(捕撈)和刀 註 1
1
耕火種(游耕)為主。狩獵、採集多具聚落成員分享的 刀耕火種。選擇一塊地,砍伐林木
後,以焚燒的方法來開墾耕地,收
5 社會現象,生產過程也試圖與自然生態取得平衡。這些 成幾次後休耕,再選擇別塊地進行
活動往往也是社會體系和文化信仰的一部分。 同樣流程,稱為「刀耕火種」。

原住民族傳統食物主要有小米、芋頭、魚貝、鹿肉
和山豬肉等。大部分日常用品可以自給自足,有時相鄰
的部落間也會形成商貿路線。例如:北部凱達格蘭族的
10 馬賽人,他們善於航行、計算,能夠使用鄰近部落的語
言,也會西班牙語。他們往來北臺灣各地,以貨幣進行
交易。

凱達格蘭

凱達格蘭
噶瑪蘭
道卡斯
噶瑪蘭
道卡斯

巴布拉
巴則海
巴布拉
巴則海
凱達格蘭 Ketagalan
貓霧捒
凱達格蘭 噶瑪蘭
Ketagalan Kavalan
貓霧捒 道卡斯 Taokas
噶瑪蘭 Kavalan
道卡斯 巴則海
Taokas Pazeh
洪雅 巴布拉 Papora
巴則海 Pazeh
洪雅 巴布拉 貓霧捒
Papora Babuza
貓霧捒 Babuza洪雅 Hoanya
洪雅 西拉雅
Hoanya Siraya
西拉雅 Siraya
西拉雅
西拉雅 噶瑪蘭族原先居於宜蘭地
區,後於19世紀時陸續遷
徙至花蓮、臺東一帶。

圖1-1-5 臺灣 平埔族群分布圖。因地緣關係,大部
分平埔族群在戰後被視同漢人,未強制登記為原住
民,卻導致平埔族群後裔難以取得原住民身分。
18 歷史1

博學堂 @社會型態
原住民族依據親屬組織、社會組織、生產團體,有
鄒族男子會所
鄒族為父系社會,完整的鄒 父系、母系、貴族、團體組織等多元型態。17 世紀初陳
族部落是由一個大社與周遭若 第(1541∼1617)撰寫的東番記描述西拉雅族的社會。
干小社組成,大社的男子會所
(kuba)則是部落的象徵,平時 女子繼承家業、擔任祭司,也負責農耕、捕魚;男子則 5

為族內男子的社交場所,部落公
負責狩獵、捕鹿,承擔部落公共事務。荷治時期來臺的
共事務決策、糾紛調解均在此進
行;若有狩獵或軍事行動,亦須 傳教士甘治士(George Candidius, 1597∼1647)也留下
在此舉行儀式才能出發。
臺南一帶西拉雅族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等紀錄。典型
的父系社會有布農、鄒族;階級分明的貴族社會則有魯
凱、排灣族。 10

泰雅族的 Gaga,太魯閣、賽德克族的 Gaya,以及雅


美族(達悟族)的漁團,則是部落中共同獵捕、共享成
果的團體,也是共同祭祀,維持部落秩序的基本力量。
#傳統信仰與祭儀
原住民族的傳統信仰屬於泛靈信仰,多相信世間 15

有祖靈及大自然中的各種善靈、惡靈,能施福、降災或
使人患病。各族以神話與信仰為核心,發展出不同的祭
圖1-1-6 19世紀西方人筆下的西拉
儀,是部落生活中重要的活動,也能凝聚族人情感。
雅族公廨。這幅圖畫記錄西拉雅族
將阿立祖請到壺罐內水中,於公廨 在各類祭儀中,以慶祝農作或獵物收成的祭儀較為
中供奉,並以檳榔、米酒祭拜。
盛大,如:阿美族的豐年祭、達悟族的飛魚祭等。 20

鷹羽 琉璃珠飾 百步蛇紋

圖1-1-7 排灣族貴族服飾。以百步蛇紋與琉璃珠聞名的排灣
族,服裝可以反映出階級制度,如今在祭典等場合仍常見。魯 圖1-1-8 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以多聲部合
凱族因與排灣族相鄰而逐漸同化,傳統服飾也有類似元素。 唱,是布農族人為了取悅天神讓小米豐收的儀式。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19

$當今多樣化的原住民族信仰 想素養
隨著與外來文化互動日益緊密,原住民族祖靈信仰
根據2018年的新聞報導,花
逐漸流失,轉而接受基督宗教或漢人的信仰神祇。以基 蓮 馬太鞍的阿美族部落希望在豐
年祭中恢復祭拜祖靈的傳統,卻
督宗教為例,荷治時期與清末開港以後,基督宗教的傳 遭到部落教會發函反對。
5 教團體以平埔族群為主要傳教對象,獲得成果也較大。 為何教會會有這樣的反應?兩
者的宗教信仰有何不同?
日治時期對原住民族居住的「蕃地」有種種管制,禁止
基督宗教傳教,但仍有少數原住民不畏警察逼迫,偷偷
參加教會活動。
1949 年以後,基督宗教經由醫療傳教與物資救濟的
10 方式,積極向原住民族部落傳教,因而有大量的原住民
族改宗,成為基督徒。
當代原住民族的信仰多元,有人堅持祖靈信仰,並
藉祖靈的祭典來保存並復振部落的傳統文化。也有族人
接受漢民族的傳統民間信仰,更多原住民族則成為基督
15 宗教的信徒,教會活動成為原住民族生活的一部分。

圖1-1-9 屏東 霧臺長老教會。基督
宗教深入原住民族部落,教堂已成
為生活與信仰中心,也是聚會的重
要場所。
20 歷史1

圖 1-1-10 臺灣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

泰雅 Atayal
賽德克 Sediq
太魯閣 Truku
賽夏 Saisiyat
布農 Bunun
鄒 Tsou
邵 Thao
卡那卡那富 Kanakanavu
拉阿魯哇 Hla'alua
魯凱 Rukai
排灣 Paiwan

賽夏族 賽德 克族 阿美
噶瑪蘭
Amis
Kavalan
泰雅 族
撒奇萊雅 Sakizaya
卑南 Puyuma

‧父系社會,父系氏族為開墾、 ‧父系社會,以Gaya為社會秩序基礎
雅美(達悟) Yami(Tao)
‧父系社會,以Gaga為社會秩序
狩獵的團體 ‧紋面文化、鳥占 基礎
‧以家族圖騰為姓氏來源 ‧播種祭(Smratuc)、收穫祭 ‧喜愛紅色服飾,有紋面習俗
‧矮靈祭(pasta'ay) (Mehu) ‧祖靈祭(Maho)


賽夏族




賽德克族 閣 撒奇萊雅族

邵族 族

布 噶瑪蘭族
邵族 鄒族 鄒

農 美
‧父系社會,以氏族為社會單位 ‧父系社會,以氏族為社會單位 卡那卡那富族

‧以公媽籃為祖靈住所、獨木舟 ‧男子會所為政治經濟、宗教文化 拉阿魯哇族


族 族

文化 中心 凱 卑
族 南
‧播種祭(Mulalu pispazaj) ‧戰祭(Mayasvi) 族




雅美族
(達悟族)

卡那卡那富族 拉阿魯哇族

‧父系社會,以氏族為社會單位 ‧父系社會,拉阿魯哇為自稱
‧相信天神為世界主宰 ‧以長老會議決議大事
‧米貢祭(Mikong)、河祭 ‧貝神祭(Takiaru)
(Kaisisi cakulan)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21

太魯閣族 撒奇 萊雅族 噶瑪 蘭族

‧父系社會,以Gaya為社會秩序 ‧女子繼嗣制,年齡階級制 ‧女子繼嗣制,沒有階級之分,


基礎 ‧「長者飼飯」的祝福典禮 領袖由推舉產生
‧有紋面習俗,以貝珠裝飾衣裙 ‧火神祭(Palamalan a lisin) ‧香蕉絲編織
‧祖靈祭(Smapuh utux rudan) ‧海祭(Sepaw tu lazing)

布 農族 阿美 族 卑南 族

‧父系社會,財產為家族共享 ‧女子繼嗣制,公共事務由 ‧女子繼嗣制,公共事務、


‧以小米生長周期計算時間、祈 男子負責 祭祀以男子為主
禱小米豐收歌(八部合音) ‧年齡階級制、活潑的歌舞 ‧人形舞蹈紋的刺繡圖案
‧射耳祭(Ma naq tainga、Ma ‧豐年祭(Ilisin、Malaikid、 ‧猴祭(Mangamangayau)
naq titi) Malikoda、kiluma'an 等)

魯 凱族 排灣 族 雅美 族
(達悟族)
‧偏父系社會,若無男嗣,女嗣 ‧以長嗣繼承,社會階級分明 ‧父系社會,以漁團組織為社會單位
亦可繼承 ‧衣飾華麗,視百步蛇為祖先 ‧捕飛魚為文化重心
‧貴族領導,階級分明 ‧五年祭(Maleveq) ‧招魚祭(Meyvanwa)、飛魚
‧黑米祭(Tapakadrawane) 收藏祭(Mamoka)、終食祭
(Manoyotoyon)等合稱飛魚祭

想素養
請選擇一種課文提到的原住民族祭典,介紹其儀式過程、意義並思考其因應時代所做的變化。
22 歷史1

第 2 節
原住民族與外來者
的互動
學習領航
認識歷史上臺灣原住民族的處境
了解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權益運動

17 世紀以來,荷蘭人、漢人與日本人等外來者來到臺
灣,以優勢武力、生產技術與文化價值,衝擊原住民族的
社會生活,文化傳統逐漸流失。1980 年代起,原住民族紛
紛發聲,要求原住民應有的公民權益,並推動文化復振。

一、來自他者的壓迫 5

!荷治到鄭氏時期:控制與鎮壓
1荷治時期
註 1 荷蘭人來臺後,為控制經濟資源,曾以武力鎮壓臺
1
麻荳社事件。1629年,麻荳社人不 南 麻荳社等原住民族。對原住民族的政策,荷蘭人採取間
滿荷蘭的統治,殺害荷蘭士兵。
接統治的手段,挑選歸順部落的長老,組成地方會議,做 10
1635年荷蘭派兵鎮壓麻荳社,臺南
附近諸社紛紛投降或遷徙。 為傳達與執行荷蘭東印度公司命令的媒介。

荷蘭人高坐亭子中,
顯示統治地位 原住民長老坐在
低矮的長桌旁

西式刀叉、餐點

圖1-2-1 地方會議的召開情形。地方會
議的荷蘭文為「Landdag」,意指各地
長老、頭目齊聚一地,由荷蘭人頒布
訓示並授予藤杖,象徵對原住民族的
統治。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23

荷蘭透過贌社制度向原住民族徵收賦稅,將與各
部落村社交易的權利公開招標,外包給漢人贌商,控
制原住民族的經濟。
除了武力鎮壓和經濟控制,荷蘭傳教士甘治士、
5 尤羅伯(Robert Junius, 1606∼1655)等人也建教堂、
學校,並以羅馬字母拼寫西拉雅族語,翻譯聖經。他
們所創立的拼音文字後來廣泛應用於平埔族群與漢人
簽訂土地租賃、買賣等契約,稱為「新港文書」。
2鄭氏時期 圖1-2-3 新港語馬太福音(左為荷蘭語,
右為新港語)。新港文字最初的用途是
10 鄭氏政權占領臺灣後,為解決軍隊缺糧的問題, 翻譯聖經,向西拉雅族人傳教。
分遣軍隊屯墾,擴充耕地面積。然而許多屯墾擴充的
註 2
耕地屬於原住民族的生活空間,引發原住民族的反
2 大肚王。17世紀,在今臺中 大肚臺地南
抗,其中以中部大肚王為首的部落聯盟抗爭最激烈, 緣曾有一個跨部落的聯盟組織,統治巴
布拉、巴則海、洪雅等族,因直轄村社
遭鄭軍屠殺,部落聯盟勢力大幅衰退。
為大肚南社,領袖被稱為「大肚王」。
15 鄭氏治臺期間,在各部落遴選土官,負責管理、 1645年(明 隆武元年),大肚王不服統
治,遭荷蘭派兵攻打降服。轄下的大肚
收租、分派勞役等事宜,同時也是漢人與原住民族間
社、沙轆社等,在荷、鄭與清朝都曾起
溝通的管道。 兵反抗外來政權。

圖 1-2-2 贌社制度的運作

鹿皮、鹿肉 鹿皮、鹿肉、繳交權利金
原住民各部落 漢人贌商 荷蘭人
布匹、鹽、鐵器 授權漢人承包

想素養
贌商多以生活必需品和原住民族部落交換鹿皮、鹿肉,販賣所得的一部分須繳交給荷蘭聯合東印度公
司。金額並不固定,而是隨競標價格變動。由於鹿皮、鹿肉出口獲利頗豐,公司規定僅能賣給荷蘭人,再
由公司出口賣至日本、中國等地。而荷屬東印度公司除了實施贌社制度,也開放漢人獵鹿權,允許贌商召
集獵鹿人,進入原住民活動區域捕獵。若漢人過度侵擾,引起原住民反彈,東印度公司便暫時禁獵。
請想一想,東印度公司開放漢人獵鹿的用意為何?
24 歷史1

註 3 @清治時期:從隔離到開山
大甲西社事件。1731年底,大甲西 1清治前期:劃界封山
社的道卡斯族因官吏指派勞役過
清朝治臺初期,部分漢人開墾的「荒地」實為原住
重,發動抗爭。大肚南社、沙轆社
等「大肚王國」成員部落也因清廷 民族的「鹿場」,雙方衝突時起。朱一貴事件(1721∼
軍隊處置失當而加入抗爭。亂事平
定後,「大肚王國」隨之瓦解。 1722)後,清廷為防止漢人潛入山林作亂,並減少漢人 5

與「生番」的衝突,採取「劃界封山」的隔離政策,禁

博學堂 止漢人進入「番地」。
劃界之後,剝削與侵墾依然不斷,原住民族抗爭時
日本侵臺與李仙得
1872年,李仙得辭去廈門領事 起,其中以 1731 年(雍正 9 年)中部平埔族群的「大甲
3
一職,轉任日本 外務省顧問。他
西社事件」規模最大。乾隆(1735∼1796 在位)年間又 10
以處理羅妹號事件的經驗,遊說
日本政府可用「番地無主論」為 整頓番界,以山溪、「土牛(溝)」為界,並在近山的
由,出兵臺灣。
出入口設置隘寮,派遣士兵、熟番防守。
2清治後期:開山撫番
1867年 1背景—羅妹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
羅妹號事件
1867 年(同治 6 年),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 15

清廷處理態度消極
在臺灣 恆春半島觸礁,船員上岸遭原住民殺害。事件發
列強提出番地無主論 生後,臺灣官員以「生番地不歸地方管轄」為由,消極

1871年 處理。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琉球船員遭原住民殺害 1830∼1899)前往恆春半島與琅嶠十八社交涉並簽署協
清廷回覆 議,「羅妹號事件」因此成為「番地無主論」的基礎。 20
「原住民為化外之民」
1871 年(同治 10 年),有琉球船隻漂至臺灣南部,
給予日本出兵藉口
部分人員遭原住民殺害。1874 年(同治 13 年),日本以
1874年 此事為藉口,派兵侵臺,是為「牡丹社事件」。清廷派
牡丹社事件
沈葆楨(1820∼1879)來臺,他認識到臺灣生番地的重
清廷正視臺灣重要性
要性,推動「開山撫番」等多項改革。 25

治臺轉趨積極

圖1-2-4 清廷治臺政策轉變過程。
閱讀此圖後,請想一想,清廷治臺
轉趨積極的原因可能是哪些因素造
成的?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25

圖 1-2-5 清代臺灣番界變遷圖 淡水 雞籠(基隆)

山朝社
(三貂社)
18世紀中葉的守隘圖。 竹塹
新店

番界劃定後,漢人仍越 (新竹) 大嵙崁


生番 (大溪)
蛤仔難
界開墾,於是設隘寮由 樹杞林
(竹東) (噶瑪蘭)

熟番或漢人看守,減少 (苗栗)
衝突發生。

崩山
隘寮 (大甲)
霧拺 東勢角
半線 阿罩霧
熟番 (彰化) (霧峰)
直加宣
大武郡 埔里社
南投 (竹腳宣、七腳川)
東螺
水沙連
斗六門 (斗六)
他里霧(斗南)

打 (民雄)
諸羅山(嘉義) 番仔路
下加冬

哆囉嘓

圖 例 臺灣府 六龜里
(臺南)
1722年界碑
1750年紅線 羅漢門
卑南覓
1760年藍線 阿猴 山豬毛
(屏東) (三地門)
今縣市界
鳳山

土牛碑。1761年(乾隆
26年)立,現存臺中 石
岡 土牛國小。碑文記載
此處有19個土牛堆做番

界線。

清代 臺灣番界變遷圖。

藍色線為新番界

紅色線為舊番界

黃色線為道路

臺灣民番界址圖(局部)。圖為乾隆年
間臺灣中部地區的番界線,地圖上以紅
線標示。
26 歷史1

中部平埔族
2開山撫番的推行
遷往宜蘭
沈葆楨來臺後,奏請廢止渡臺禁令、入山管制禁
臺北
中部平埔族 新竹
宜蘭
令,將生番地轉為領土;同時開闢通往臺灣東部的道
遷往埔里盆地
苗栗
路,召募漢人開墾並增設行政區,以阻止外國勢力入
豐原
花蓮
彰化 侵。繼任的丁日昌(1823∼1882)也延續此政策,並
臺北 5
埔里 新竹
南投 宜蘭
嘉義
推動原住民漢化教育。
苗栗

甲仙
豐原 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劉銘傳延續開山撫番政
花蓮
六龜 彰化

臺南
噶瑪蘭族南遷 策,於大嵙崁(今桃園
埔里 大溪)設立全臺撫墾總局,積
屏東 臺東 南投
向(約1804年) 至花蓮、臺東
向(約1823年)
向(約1842年)
高雄 極管理原住民族;又在臺北設「番學堂」教育原住民
嘉義
向(約1892年)

族子弟。
甲仙
10
恆春
六龜
臺南
圖 例 西拉雅族先南
清治後期經常以武力征伐不服統治的原住民族,
屏東 臺東
遷徙方向(約1804年) 遷高雄,後移
遷徙方向(約1823年) 高雄
居臺東、花蓮 並且鼓勵漢人進入生番地開墾,侵犯原住民族的生存
遷徙方向(約1842年)
遷徙方向(約1892年)
空間,導致原漢關係緊張,如 1877 年大港口事件,花
圖1-2-6 清代 臺灣 平埔族群遷徙示意 恆春
圖。平埔族群與漢人接觸較早,受到 蓮 阿美族 大港口社反抗清軍;1878 年加禮宛事件,加
的壓迫剝削較多,19世紀曾有4次較大
規模的遷徙。
禮宛人(噶瑪蘭族)等族抵抗清軍的入侵。 15

圖 1-2-7 積極治臺方針下的開山撫番政策
基隆
臺北
1 沈葆楨 3

廢止渡臺、入山禁令
新竹
2 丁日昌
大溪 蘇澳
修築北、中、南三條道 (大嵙崁) 重視原住民族漢化教育
路通往東部 1 北路(蘇花公路前身) 招募大陸移民開發東部
3
招募臺灣西部漢人開發 花蓮
東部 竹山
(林圯埔)
八通關
玉山 1
中路(新中橫公路前身)
玉里
(璞石閣)
3 劉銘傳
安平
圖 例
2 設全臺撫墾總局
鐵路線 萬巒 1 卑南
旗後
電報線
(赤山) 太麻里 設番學堂
開山路線 南路(南迴公路前身) 對原住民族征伐與安撫並行
枋寮
(射寮)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27

#日治時期:高壓與同化
1理蕃計畫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經濟利益,欲開發臺灣
的山林資源。初期因臺灣情勢未穩定,日人採取懷柔手
5 段,以換取各部落同意總督府派人入山開發。1906 年
(明治 39 年),佐久間左馬太總督(1844∼1915)提
出「五年理蕃計畫」,措施包括土地調查、推進隘勇線
等,之後以武力鎮壓的方式,迫使原住民族歸順,以便
將蕃地收歸國有。
10 2同化政策
1915 年後,總督府以設立蕃童教育所、蕃人公學 註 4

校等措施,進行原住民族的同化政策。官方將原住民族 霧社事件。1930年10月,莫那.魯
道(Mona Rudao, 1882∼1930)率
妨礙同化傳統的紋面、缺齒等習俗視為「陋習」,強力 領賽德克族人,利用霧社公學校舉
禁絕或「矯正」。然而總督府長期對原住民族進行高壓 行運動會時,殺害在場的日本人,
並占領霧社的官方機構。總督府出
15 統治,強制部分原住民族遷移,從事農耕;加上繁重勞 動大量軍警討伐,動用大砲、飛
機、毒氣攻擊。參與事變的族人除
役與警察欺凌等因素,導致原住民族不滿而多次反抗。
4 少數婦孺,多相繼戰死或自殺。
1930 年(昭和 5 年)的「霧社事件」甚至引起國際關
注,迫使總督府改採溫和手段治理原住民族。

隘勇線
圖1-2-8 隘勇線。日治初期延續清
末的隘勇制度,防堵原住民族。後
為確保山區產業不受「蕃害」影
響,更在蕃地設警察駐在所,開鑿
道路以運送物資,並增設隘勇線,
甚至架設通高壓電流的鐵絲網,埋
設地雷。
28 歷史1

3集團移住與皇民化運動
日治時期
圖 1-2-9
因收奪蕃地和為強化管理原住民族,
統治原住民族的政策 1931 年起,總督府實施大規模的「集團移住」
政策,將大批山區原住民族遷徙到山腳、平地

兩次 等便於管控的地區,強迫他們放棄傳統生活方 5

五年理蕃計畫 式,學習務農維生。
1906~1915
1936 年(昭和 11 年)以後,總督府推行
皇民化運動,強化原住民族對日本的認同感與
效忠天皇。總督府曾以「莎韻之鐘」的故事,
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和動員原住民於戰爭期間 10
1914年佐久間總督凱旋。太魯閣戰役是五年
理蕃計畫的終點,戰役結束後各界官民迎接 投入軍伕工作,為國效力。
佐久間返回總督府。
$戰後:漢化政策
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強迫原住民族
同化政策
改為漢式姓名,又將原住民族主要居住地區劃
1915~1930
歸為山地鄉,推動地方選舉,以國家力量介入 15

部落生活與推廣國語文。
1960 年代之後經濟資本化,愈來愈多的青
壯年迫於生計遠離原鄉,到都會區謀求工作機
角板山蕃童教育所(今桃園市 復興區 介壽
國小)。原住民族兒童免費入學,學校老師 會。上述種種,均加速了部落文化和語言的流
由當地警察兼任。
失,部落內的傳統習俗面臨無人傳承的困境。 20

集團移住
1931~1945

皇民化運動
1937~1945

莎韻之鐘。泰雅族少女莎韻
(Sayon)為了幫從軍的日
川中島社。霧社事件後,倖存的賽德克族被總 籍老師提行李,墜河犧牲。
督府遷徙到川中島(今南投 仁愛 清流部落), 總督府贈送學校一座鐘,表
並被迫從事農耕,禁止狩獵活動。 彰莎韻義行。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29

二、原住民族的權利伸張
1983 年(民國 72 年),原住民族大學生創辦高山
青雜誌,呼籲社會重視原住民族在當代社會所遭遇的歧
視、不公平待遇等問題。次年,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
5 成立,發表臺灣原住民權利宣言,提出爭取姓名權、土
地權、自決權、文化認同等理念,對原權運動產生深遠
的影響。
!還我土地運動與原住民族自治
經數百年來的侵奪,原住民族失去大量傳統領域。
10 在原權運動中,不乏以「還我土地」為訴求者,例如:
亞洲水泥公司的太魯閣族保留地採礦爭議。
P.90

1980 年代,自治的主張又隨原權運動而興起,要
求尊重各族群不同的文化傳統、經濟及社會狀況,設置
「原住民族自治區」。然而無論是還我土地運動或原住
15 民族自治議題,目前仍未有具體措施及成果。

原權會成立 反蘭嶼核廢料 還我土地運動聯盟成立


爭取改善原住民處境,如讓 核廢料長期貯放在蘭嶼, 原住民長期失去對傳統領域
原住民自己決定名稱,以擺 影響達悟族原住民的生存 的掌控,希望政府可以立法
脫汙名與追尋自我認同 權,爆發反對運動 保障他們的土地權

1983 1984 1987 1988 2017

高山青雜誌創刊 拆除吳鳳銅像
1970年代,亞泥向
鼓吹重視原住民權益 犧牲自己以革除原住民出草習俗的吳鳳,是日治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時期虛構的故事。實際上鄒族視吳鳳為奸商,卻 租用原住民保留地
成為「教化」原住民的案例,不僅扭曲歷史事 來開礦,2017年引
實,更長期汙名化鄒族。數名鄒族部落青年拆除 發原住民的反彈
嘉義市的吳鳳銅像表達抗議。

圖1-2-10 1980年代以後著名原權運動。
30 歷史1

@正名運動
在原住民運動團體的推動下,1994 年(民國 83 年),
憲法增修條文通過,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1996 年,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現稱原住民族委員會)設立,統籌
原住民族事務。除了在用語上以「原住民」、「原住民 5

族」取代「山地同胞」外,正名運動也包括原住民有權
使用自己的傳統姓名,以及後來推動的傳統地名正名。
2003 年(民國 92 年),政府修法讓原住民得以在漢名(或
漢字音譯族名)一旁加註採用羅馬拼音的族名。

圖1-2-11 1987年,東埔 布農族人


抗議祖先墓地遭濫挖破壞。 三、平埔族群的文化復振運動 10

原權運動以改善原住民族處境為出發點,喚起原住民
族的自我認同感,出現恢復部落傳統、維護母語等呼聲。
平埔族群與外來族群接觸較早,傳統語言、文化及人口大
量流失,被政府排除在原住民族分類之外。1980 年代後,
平埔族群文化逐漸受到重視,以重建文化傳統、重塑族群 15
圖1-2-12 回復傳統姓名。政府開
放原住民族回復傳統姓名,但因 認同為目標的文化復振運動也隨之推展。
社會習慣、作業繁瑣等原因,至
2018年(民國107年)統計,回
復率僅5%。

跨科學習 公民:多元文化的法律保障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12項:「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
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
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
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之後在2005年,原住
民族基本法的制定,使原住民族的權利有了更全面的保障,例如:不論政
府或是私人,若欲使用原住民族之土地及自然資源,均須與原住民族或部
落諮商。
第一章 臺灣的原住民族 31

文化復振運動的主要內容除了原住民族「去汙名
化」的訴求以外,也包含探尋民族根源,號召族人「回
獻豬
歸」。許多原本自認是漢人的家族,可能從祖輩的記
憶、傳統祭儀或遺傳特徵,發現身為平埔族裔的事實。
5 另外,因為傳統文化流失嚴重,從事文化復振運動
圖1-2-13 2013年(民國102年)西
的人士也常以保存母語、重建祭典、訪求部落歷史為重 拉雅族夜祭。臺南 東山的西拉雅
族人,每年農曆九月會在夜晚舉行
要工作。如:噶瑪蘭族正名、巴則海族語詞典、西拉雅 「阿立母(祖)夜祭」,隱含調節
自然界與人世間關係的意涵。
族保存夜祭傳統等,都是復振運動的重要成果。

探究與思辨
2017 年(民國 106 年),由齊柏林拍攝的亞泥採礦場照片震驚全國,也讓臺灣民眾更加關
心「亞泥案」的進程。亞洲水泥公司於 1970 年代起在花蓮 新城設廠採礦,礦區大多位於太魯
閣族的保留地範圍,礦場作業也影響山林樣貌。2017 年經濟部再次核准亞泥 20 年採礦權,引
發當地原住民族與環保人士的抗議。

提問:
請思考反亞泥民眾所抗議的內容「反亞泥,護山林」,與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地有哪些關
聯呢?

挖土機

圖1-2-14 亞泥礦場與抗議民眾。
32 歷史1

多元族群的
Chapter 2 移民社會

荷西治臺時期 鄭氏時期 清治時期


1624 ∼ 1662 1662 ∼ 1683 1684 ∼ 1895

1624 荷蘭人占領大員, 1662 (永曆16年)鄭成功 1683 (康熙22年)施琅攻臺,鄭克塽投降,


興建熱蘭遮城 逐退荷蘭人,在臺灣 鄭氏政權結束
1652 郭懷一事件 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 1684 (康熙23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施行
渡臺禁令
1721 (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爆發
1786 (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爆發
1823 (道光3年)鄭用錫中進士,有開臺進
士之譽
1853 (咸豐3年)艋舺頂下郊拚
1862 (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爆發

圖2-A 臺北府城 北門,為國定古蹟。


33

本章摘要
17 世紀熱絡的東亞海域,臺灣、澎湖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漢人移民的新天地。清
朝統治後,隨著一波波冒險渡海的移民,由南而北、由西向東,建立起以漢人為主
體的移民社會。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的差別待遇,刺激臺灣住民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思
索。戰後隨著政府遷臺的大量軍民,歷經長期的磨合,融入臺灣社會。近年來,新
住民與國際移工漸增,為臺灣多元文化注入新活力。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
1895 ∼ 1945 1945 ∼

1895 (明治28年)清朝與日本簽訂 1949 (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帶來一百多萬軍民


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 1953 (民國42年)第一批泰緬孤軍撤退來臺
1897 (明治30年)臺灣住民國籍選 1955 (民國44年)大陳島義胞撤退來臺
擇期限到期 1992 (民國81年)政府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可引進外
1910 (明治43年)官營的日本農業 籍勞工
移民村(吉野村)在花蓮設立 2012 (民國101年)政府宣布將外配、陸配,以及歸化取得身分證
者,統稱為新住民
34 歷史1

第 1 節
大航海到清治時期的
移民與族群
學習領航
認識荷治、鄭氏到清治時期的移民概況
與特色
認識臺灣從移墾到在地化的社會特色

早期來臺灣的移民,以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居多。
他們或因生活窮困,或為躲避戰亂而遷移。先民們除了
要克服渡海的凶險,還要適應臺灣浮動不安的移墾社
會,逐漸在此繁衍後代,開枝散葉。

一、大航海時代的移民 5

!以臺灣為據點:海商與海盜
12 世紀後,曾有少數漢人在澎湖聚居,並與福建等
地沿海人民貿易。元朝曾在澎湖設置巡檢司,以便管理
一官 移民與維持治安。明朝因海禁政策而短暫放棄對澎湖的
控制,並多次下令遷移島上居民,但實際上澎湖仍是沿 10

海漢人漁民的重要據點。此時已有漢人在臺灣從事漁撈
與貿易,少有人長期定居。
17 世紀時,海商林道乾(生卒年不詳)、顏思齊
鄭芝龍
圖2-1-1 17世紀「金門與廈門海 (?∼1625)、鄭芝龍(1604∼1661)等勢力,都曾在
圖」局部。此圖為荷蘭人所繪,圖
臺灣建立基地,招募漢人來臺開墾。這些海商往往具備 15
中穿著綠色衣袍者即為鄭芝龍,
是當時東亞海域勢力最大的海商集 商人與盜匪的雙重身份,海禁政策較寬鬆時,他們是從
團首領,西方文獻中多以「一官」
(Yquen)稱之。 事走私貿易的海商;海禁嚴格時,他們則劫掠為生。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35

@荷治時期的移民 註 1
1
1624 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以臺灣南部為貿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為經營亞洲貿
易,17世紀以後,英國、荷蘭、法國等
易據點後,為發展農業生產,招攬華南移民來臺灣開
國家相繼由王室授權成立各國所屬的東
墾。荷蘭人為招引漢人來臺拓墾,提供各種有利的條 印度公司。1602年,荷蘭合併多間以亞
洲為主的貿易公司,組成聯合東印度公
5 件,加上當時中國的戰亂,大批移民湧入臺灣農耕經 司,負責荷蘭對亞洲的貿易事務,甚至
2
商。在發生郭懷一(?∼1652)抗荷事件後,大量漢 可以發行貨幣、簽訂條約與僱用傭兵。

人遭東印度公司屠殺而人口銳減,但在荷蘭撤離臺灣
註 2
之前,臺灣仍有 10 萬名左右的漢人移民。 郭懷一事件。1652年(明 永曆6年)赤
荷蘭統治期間,已有漢人移民與原住民「牽手」 崁一帶的漢人領袖郭懷一,帶領漢人攻
打赤崁市街,荷蘭當局派優勢的軍隊,
10 通婚,東印度公司的員工、士兵,與基督化的平埔族 並動員原住民族協助其軍事行動,約有
三千多人遭到屠殺。事後,荷蘭人再建
群女子,也有少數臺 歐婚姻的現象,最後他們隨著荷
普羅民遮城,以加強對漢人的管理。
蘭統治結束而撤離。

圖2-1-2 1670年代大員港市鳥瞰圖。此圖描繪了1644年荷蘭人在大員修
熱蘭遮城遺跡
建的城堡和市鎮全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沙洲(今臺南市 安平區)
上建立行政據點熱蘭遮城。

市鎮 碉堡
絞刑臺
公署
市場

港口

港口
36 歷史1

#鄭氏時期的移民
鄭成功(1624∼1662)初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後轉往臺灣發展。1662 年,他驅
離荷蘭人,占領臺灣。
鄭氏來臺後,陸續帶來大批的軍隊和眷屬。清廷為了切斷鄭氏與中國沿海地區的往
來,實施海禁,將沿海人民內遷,反而導致不少沿海居民流離失所,讓鄭氏政權有機會 5

招攬這些人移民來臺灣或澎湖。
移民以臺灣南部為中心,建立漢人移墾的社會。同時鄭氏政權推行軍屯政策,以安
置移民與促進農業生產。新營(今臺南市 新營區)、林鳳營(今臺南市 六甲區)等地
名,即為當時遺留的軍屯名稱。

圖 2-1-3 鄭成功攻臺與屯墾開發
雞籠城
淡水城 (基隆)

圖 例 蛤仔難
竹塹
臺江內海 府治
(宜蘭)
(新竹)
番社
墾殖地
要地
鄭氏時期 大甲
開墾地區
沙轆
( ) 今地名 哆囉滿
大肚
(花蓮)
鄭成功。鄭成功在日本出 普羅民遮街 埔里
生、中國長大,成長過程 斗六門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 鯓
澎湖安撫司 諸羅山
舊營 新營
蚊港
林鳳營
鄭成功攻臺路線圖。鄭軍
先進駐澎湖,再於鹿耳門 左鎮
承天府
登陸,進攻臺灣。 (臺南市) 嵐山營

左營

鄭成功
琅嶠
(恆春)

鄭氏時期拓墾範圍。此時
漢人的拓墾以臺南附近為
中心,向南北擴張。

鄭 荷議和圖。鄭軍圍困熱蘭遮城,
荷軍投降議和,撤出臺灣。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37

福州府

汀州府
永春州
建 興化府

龍巖州 艋舺
泉州府
44.9% 竹塹

漳州府
嘉應州
35.2% 鹿港 臺
彰化

廣 東 潮州府
惠州府 澎湖

3.6% 圖 例
臺灣府
(臺南) 漳州人
卑南
泉州人
13.1% 潮州人
客家人
主要城市

圖2-1-4 清代 漢人移民臺灣示意圖。泉州人聚集於西部沿海平原和
港口;漳州人多居住平原地區;客家人則分布在近山的丘陵山地。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
查,臺灣時報發行所,昭和3年。)

二、清治時期的移民:管制到開放
!渡臺禁令下的移民現象
1684 年(康熙 23 年)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
為防止臺灣再度成為海盜據點或反清基地,清廷
5 採取保守的治臺政策,頒布渡臺禁令。規定前往
臺灣的人民須有許可證,並禁止家眷同行。
清代 福建、廣東等地區因山多田少、人口
壓力大,人民前往海外謀生的現象相當普遍。當
時臺灣地廣人稀,於是有大批閩、粵人民以正常
10 申請或非法偷渡等管道,到臺灣謀生。但渡海的
圖2-1-5 彭瑞瀾立請約字。這是一份「客
過程十分危險,因而流傳「六死三留一回頭」、 頭」羅亞亮與渡臺者彭瑞瀾所簽之契約,時
間是在嘉慶9年(1804年),讓後人更加清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等俗諺。 楚當時先民來臺的輪廓。
38 歷史1

@廢除禁令後的移民
渡臺禁令的執行時寬時嚴,牡丹社事件後為了積極
開發臺灣,1875 年沈葆楨建議清廷廢除渡臺禁令,後續
駐臺官員大多鼓勵漢人來臺開墾,臺灣東部地區也成為
拓墾與發展的目標之一。 5

三、移墾社會的特色
!「羅漢腳」:治安的隱憂
受渡臺禁令影響,漢人移民多是年輕男子隻身來
臺。因此,移墾初期的社會呈現男多女少,成家不易的
圖2-1-6 光緒年間的渡臺許可證。
清治時期,大陸人民到臺灣,必須 現象。許多無恆產、妻兒,且工作不穩定的單身男子, 10

先提出申請,填寫切結書。抵達臺
灣時,還須在港口驗票,才能順利
被稱為「羅漢腳」,官方視為社會動亂的潛在因素。但
進港。
他們也是移墾社會拓墾的先驅與勞動力來源,對臺灣的
開發也有貢獻。

圖 2-1-7 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

商業械鬥 頂下郊拚
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主的下郊,
與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又稱
三邑)商人的頂郊,因爭奪艋舺經 艋舺
濟利益爆發械鬥。結果下郊落敗,
噶瑪蘭
轉往大稻埕發展。

西螺 職業械鬥 西皮、福祿拚
噶瑪蘭地區的西皮、福祿兩派樂
宗族械鬥 鍾廖李,拚生死
團因供奉神明、樂器等不同,拚陣
雲林西螺地區有鍾、廖、李三大 時經常引發械鬥
姓,李、鍾有姻親關係,與廖姓對
立。某次李家的馬吃了廖家田地的
稻子,衝突擴大成宗族械鬥。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39

@「分類械鬥」:族群的衝突
清代 臺灣的械鬥原因,包括不同祖籍、不同姓氏,
和職業衝突等類別。來自閩 粵的漢人移民,原本語言、
生活習慣就有很大的差異。來臺後因生活、資源競爭產
5 生衝突,時常引發不同族群間的械鬥。
長期械鬥也會使弱勢族群選擇遷離。19 世紀中期,
臺北 新莊一帶族群械鬥頻仍,客家族群陸續遷到桃園、
圖2-1-8 鹿港隘門。當時的隘門都
新竹地區;未遷出者則多隱藏身分。 興建於聚落的勢力範圍內,主要功
能是抵禦盜匪。
#「民變」:吏治不良激化社會浮動
10 清治時期,臺灣長期吏治不良,激化社會的浮動不
安,民間祕密結社風氣盛行,經常爆發大小民變。其中
以朱一貴(1690∼1722)事件、林爽文(1756∼1788)
事件及戴潮春(?∼1864)事件規模較大,影響也較深
遠,被稱為清代 臺灣三大民變。

圖 2-1-9 清代臺灣三大民變
首次 變
模民
大規
朱一貴事件
康熙60年(1721年)

官吏欺壓百姓引起民怨 彰化 平定戴潮春事件
有功人員的功
諸羅 牌。地方家族勢
鳳山 力可透過立下軍
功獲得特權。
最大
規模
最久
歷時
林爽文事件
乾隆51年(1786年) 戴潮春事件
會黨聚眾起事,平定後 同治元年(1862年)
改諸羅縣為嘉義縣 會黨聚眾起事
40 歷史1

$原漢關係:族群融合與通婚
清初漢人移民以青壯年男子為主,男多女少,婚娶的對象多
為平埔族群的女性,形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而長期
與漢人接觸、通婚,也加速平埔族群的土地、語言與文化流失。

四、在地化社會的形成 5

!「宗族組織」:唐山祖到開臺祖
早期移民來臺,多與同鄉、同姓之人聚居。他們會共同祭祀
大陸家鄉世代較遠、聲名顯赫的同姓先人,形成祭祀「唐山祖」的
宗族組織。此宗族組織的成員之間未必有血緣關係,但均強調與同
姓氏的連結。 10

隨著移民世代繁衍,同血緣的家族人口增長、財富漸增,逐
漸形成祭祀「開臺祖」的宗族組織,並建立祠堂、家廟。此類宗族
組織的成員都是來臺祖先的後代,反映移民逐漸轉向在地認同。

想素養
陳聲榮於康熙年間渡臺入墾,其孫陳元英因協助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賜五品官
銜。1872年(同治11年),陳元英聯合其三世祖陳武平一脈的來臺子孫,建陳武平公
祖祠。日治時期祖祠遭洪水沖毀後,又重建陳氏家廟「繩武堂」,至今祭祀不絕。
請對照圖2-1-10的說明,想一想「繩武堂」屬於哪一種宗族組織?請提出你的看
法。

唐山祖 開臺祖
中國大陸世代較遠、
祭祀對象 來臺第一代祖先為主
名聲顯赫的同姓先祖

居住在附近的同姓人士, 同祖先的後代子孫,
組織成員
未必有血緣關係 有血緣關係

移墾社會 社會型態 定居社會

圖2-1-10 唐山祖與開臺祖。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41

@「一天下,兩林家」:地方家族形成 註 3
清代來臺拓墾的移民成家立業後,透過科舉、軍功 捐納。清廷因財政匱乏,以鼓勵捐
3
納錢糧充實國庫,捐納者可以獲取
或捐納等方式取得職銜,建立家族勢力。
功名或官位職銜。18世紀後,清廷
阿罩霧(今臺中 霧峰)林家的族人林文察(1828∼ 廣開捐納,以捐納取得功名者更為
普遍。
5 1864)曾參與平定戴潮春事件、太平天國之亂。19 世紀
末林朝棟(1851∼1904)又在中 法戰爭立功,受劉銘傳
委託開山撫番等新政。
板橋 林家的林平侯(1766∼1844)透過捐納在中國
為官,後林家創設「林本源」商號,廣置田產,林維源
10 (1840∼1905)曾擔任劉銘傳的撫墾大臣,協助推動自
強新政,是清末臺灣大家族之一。

圖 2-1-11 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
板橋 林家
1853年(咸豐3年),林家正式從大嵙
崁遷至枋橋(新北板橋),蓋屋置產, 霧峰 林家
歷經三代發展成為地方領袖。 以軍功起家,1886年(光緒12年)清廷
月波水榭 授予買賣樟腦的權力,奠定家族勢力。
宮保第大花廳
板橋

霧峰

汲古書屋
飛觴醉月亭
42 歷史1

第 2 節
日治到戰後的移民與
人群移動
學習領航
認識日治到戰後的移民概況
認識日治到戰後臺灣與東亞的人群互動

日本領有臺灣後,為緩解國內的人口壓力,總督
府鼓勵日本人移居臺灣。臺灣人也在島內移居或前往中
國、滿洲國與東南亞國家發展。二戰結束後,大批中國
各省人士移入,加上全球化的趨勢,在臺灣的新住民與
國際移工也帶來更豐富、多元的文化。 5

一、日治時期的人群移動
!國籍選擇
馬關條約規定,臺 澎地區的人民有兩年時間決定去
留,期滿後未離臺者,視為日本臣民。當時離開的人以
商人、士紳家族為主,大多數臺灣人因經濟因素考量無 10

法移出,被迫成為日本殖民地的人民。
@臺灣人島內外遷徙
日治時期,因建設或產業開發的需要,形成臺灣內
部的人口流動。20 世紀初,高雄築港工程與港口的發
展,吸引澎湖、臺南人前往工作、定居。1930 年代,為 15

拓殖產業,日商公司在彰化、高雄等地設立農場,招納
圖2-2-1 日本帝國海外旅券。日治
時期,臺人若要出境,須申請日本 移民,吸引新竹州(今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
帝國海外旅券,相當於今日的護
照。 人前往拓墾。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43

圖 2-2-2 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移動
圖 例 蘇 聯 阿圖島
首都 新幾內亞 臺籍日本兵主要派遣地
城市 日本最大勢力範圍
(1942年8月)
滿 州 國
外 蒙 古 新京
符拉迪沃斯托克

奉天
張家口
北京 朝
大連 日本本土
京城
東京

汪政權 廣島

中 國 南京
上海
武漢
重慶

長沙
昆明
臺北
廣州
加爾各達 廣東 臺
高雄 灣
香港(英)
河內
海南島
仰光 呂宋島 馬里亞納(日)

曼谷 馬尼拉

西貢 關島(美)

割予泰國
菲律賓
檳城 汶萊(英) 北婆羅洲
馬來亞(英)
新加坡 沙勞越
婆羅洲
馬努斯島
荷 屬 東 印 度 新幾內亞 拉包爾
巴達維亞
爪哇

帝汶 (葡)
摩爾斯貝港

史尼育唔(1919∼1979)。阿美族
人,日名中村輝夫,漢名李光輝,
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日本徵召至印尼
從軍,與日軍失聯後,便獨自於孤
謝介石(1878~1954)。 島叢林中生活,1974年才被印尼政
新竹人,曾擔任滿洲國外 連震東(1904~1986)。 府尋獲,送回臺灣。
交總長。 臺南人,赴日求學,後在
重慶國民政府任職,戰後
赴臺,曾任內政部長。
杜聰明(1893~1986)。
臺北人,赴日學醫。臺灣
第一位醫學博士,高雄醫
學院創辦人。 史尼育唔
44 歷史1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資源不足與不公,許多臺籍菁英選擇到日本求
學、就業。隨著日本國勢擴張,加上戰時動員體制,大批臺灣人在主
動前往或被迫參與的情況下,以軍伕、志願兵(如高砂義勇隊)、看
護婦、慰安婦等身分,到滿洲國、中國或東南亞等地工作。
#日本人移入與遣返 5

日本政府為了鞏固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從日本派遣各級官吏擔任
要職,又招聘不少警察駐臺,同時為了開發臺灣的資源,亦積極招攬
日商來臺投資。
此時期日本政府為了解決國內人口過剩與土地不足的問題,鼓
勵日本人移民海外。在臺灣的日本移民村,主要分為私營與官營兩 10

類,1899 年建立的「賀田村」(今花蓮 壽豐)是首座日本企業私營


的移民村。1909 年設置的「吉野村(今花蓮 吉安)則是首座官營移
民村。

圖 2-2-3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臺的農業移民村

圖 例 臺北

移民村類型與開闢時間 臺
新竹 新
1909-17 1932-42

官營 竹
私營 州 州

自由 昭和村
清水

臺中


八洲村 利國村
鹿島村 吉野村
秋津村 南投 中 花蓮港
香取村 豐里村 豐田村

春日村 榮村 新高村 林田村
名間
斗六 州
上大和村

臺 瑞穗村
澎湖廳 三笠村

南 廳


臺南 高 臺
鹿寮
鹿野村
千歲村
常盤村 敷島村 臺東
移民村分布圖。早期移民村主 日出村
屏東 東 旭村
高雄
要集中在東部臺灣,1930年代 雄
以後才擴展到西部地區。當時 廳 1942年的吉野村。吉野村原為花蓮 阿
的日本移民村居民大多從事農 美族 七腳川社居住地。因1908年抗日失

業與菸草等經濟作物的栽種, 利,土地遭沒收,成為移民村的土地,
或是漁業捕撈。 村民主要種植菸草。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45

1
二戰結束前,包括「灣生」在內的在臺 日人約有 註 1
三十餘萬。日本戰敗後,多數日本人被遣返回國。不少 灣生。日治時期在臺灣出生的日本
人,二戰後日本國內普遍將移民臺
日人在臺資產被國民政府接收,成為日後國有財產的基
灣的日本人以及灣生視為次等公
礎之一。 民。他們被遣返日本後處境更加艱
難。

5 二、戰後的移民
!國共內戰後大撤退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即有國軍與官
員陸續來臺,也有人自中國大陸來臺謀生。之後
國 共內戰爆發,情勢混亂,1949 年中央政府遷
10 臺之際,就帶來了上百萬的軍公教人員與眷屬。
圖2-2-4 臺東 富岡新村的海神廟。
@1950年代的撤退行動與安置 大陳島撤退時,居民將當地的如意
1大陳島撤退 娘娘信仰帶到臺灣,落地生根。

1950 年代,共軍陸續進攻沿海島嶼,一江山島與大
陳島岌岌可危。1955 年美國派軍艦協助,撤出大陳島的
15 軍民二萬多人。政府稱他們為「大陳義胞」;並於各地
興建住宅安置,多稱為「大陳新村」。

(萬人) 遷入人數 遷出人數 增加人數


40

30

20

10
圖2-2-5 1947∼1950年臺灣遷移人
數圖。當時軍人入境海關不需檢
0 查、也不計算數量,因此統計數字
1947 1948 1949 1950 (公元)
不包括軍籍人數。
北韓
46 歷史1


圖 2-2-6 韓戰戰俘營 日
1954年1月
戰後軍民大撤退 14,235人

1950年5月
軍120,000人
民20,000人 舟山群島

中 國 大 陸 1955年2月 大陳
不丹 軍10,000人 琉
民18,000人
印 度 緬 球 (美)
巴基
斯坦 甸 中華民國
(英) 香港
(臺灣)
滇緬邊境

1954年 圖 例
6,572人(軍5,687) 法
屬 撤退人數
海南島
1961年 5萬人以上
4,406人(軍2,700) 印
1950年5月 菲 2萬∼5萬人
70,000人 2萬人以下
泰 國 度



富國島

1953年5月
30,087人

孤軍後裔陳情。來臺求學的泰 緬孤軍後裔到 大陳島撤退。軍民在海灘上排隊等候登上運輸


立法院與行政院陳情,要求入我國籍、擁有 船艦。
合法身分證。

2泰緬撤軍
1949 年有部分國軍從中國 雲南退入泰國、緬甸邊境,仍在邊境與共軍對抗,
其軍事活動造成國際外交問題。1953 年起陸續撤退來臺,政府將他們分別安置在
桃園、高雄、屏東等地。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47

#眷村與榮民
1眷村
政府為了安置來臺的國軍和軍眷,為其興建或配置
的村落,稱為眷村。眷村內匯聚各省籍的軍人和軍眷,
5 與臺灣原有的村莊聚落相隔,初期彼此間少有互動,形
成特殊的眷村文化。今日很多眷村已經改建,風貌也有
很大的改變,但眷村的生活經驗和文化,已成為臺灣歷
史文化中的重要資產。
2榮民
10 退役的國軍稱為榮民(榮譽國民),他們參與臺灣
許多公共工程的建設,如中部橫貫公路的開鑿、桃園 石
門水庫的興建等。許多榮民隨政府隻身來臺,受法令限
2 註 2
制無法隨意結婚而孤獨終老,或結婚時已年紀較長,成
法令限制。1952年頒布戡亂時期陸
為社會的弱勢者。 海空軍軍人婚姻條例,規定訂婚、
結婚前1個月必須填寫「結婚報
15 1950 年代起,政府考量糧食需求,以及退役國軍的
告」並經長官核准。「現役在營期
安置,在花蓮、臺東等地成立兵工墾區或合作農場。這 間」以及「未滿28歲」的男性軍人
都不能結婚,2005年正式廢止。
些待退或除役的榮民將荒地墾為良田,並在農場種植蔬
菜、水果,成為臺灣經濟作物的來源之一。
圖2-2-8 榮民。1961年,政府官員
巡視臺東合作農場的土地,榮民列
隊歡迎。

蔣經國

圖2-2-7 空軍忠貞新村。因鄰近部隊營區,
1954年,新竹市 東區 軍功里一帶逐漸形成
眷村,居住者多為空軍人員及其眷屬,近
年歷經搬遷、改建與拆除,已不復存在。
48 歷史1

圖 2-2-9 臺灣飲食文化的融合
臺灣由於地理位置、歷史發展等因素,形成多元的飲食文化,除了原住民族
飲食,陸續增添福建菜、客家菜、眷村菜、日式、西式料理等內涵。近年新
住民與國際移工增加,東南亞美食也隨處可見。

原住民族料理
原住民族多半仰賴採集和狩獵維生,「靠山吃山,靠海吃
海」。各種野菜、山豬、溪魚和溪蝦都是食物來源,例如:竹
筒飯就跟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有關。原住民族入山狩獵不帶炊
具,需要用餐時就堆起竹木生火,再將攜帶的糯米裝進竹筒
內,加水炊熟成飯,花 東地區的原住民族稱竹筒飯為「德魯
固」。1717年(清 康熙56年)完成的諸羅縣志及伊能嘉矩所著
平埔族調查旅行皆有平埔族群炊製竹筒飯的記錄。

竹筒飯。以新鮮桂竹當容器最佳,飯上會有竹子的內膜覆蓋。

佛跳牆。將數十種食材放在陶甕內蒸煮,
廣受歡迎,成為臺灣的圍爐年菜之一。

閩菜與客家菜
臺灣早期移民以福建地區較多,福建因位在沿海地帶,
形成以各色海鮮入菜的閩菜。夜市常見的小吃蚵仔煎,以及
近年風行的年菜佛跳牆都是閩菜的代表。
繼福建人之後渡海來臺的客家人,為了不浪
費食材,宰殺後的豬、雞或鴨、鵝所有部位
都可入菜,形成「四炆炆四炒」的八道宴
客菜。也由於體力勞動需要的熱量多,
臺灣 客家菜發展出特殊的風味,重視
鹹、香、肥(油)。

客家小炒。為客家菜代表菜色,將拜神
祭祖的供品混炒,是勤儉的表現。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49

眷村菜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為了安置移
居臺灣的軍眷,設置眷村。當時民生物資匱乏,家
庭主婦只能從菜市場以及政府配給的美援物資中取
材,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家常菜,就這樣在眷村中融入
臺灣風味的食材,形成別具一格的眷村菜。
為了用最少的錢餵飽全家大小,眷村菜的口味大
多偏鹹,便於保存,可隔餐食用。川味牛肉麵、滷
味、回鍋肉等眷村菜,在思鄉情懷的醞釀下,豐富了
臺灣的飲食文化。

川味牛肉麵和滷味。高雄 岡山眷村的老兵
想念家鄉味,將煮熟的麵條加入川菜「紅
湯牛肉」裡,成為風靡全臺的眷村菜。

越南春捲。東南亞飲食的特色是加入辛香料或當地特產,
如魚露、椰漿等料理,形成清爽或酸辣的風味。

東南亞飲食
政府來臺後,當時在雲南作戰的國軍不願投降,只
好越過邊境流亡,躲在叢林中過著打游擊戰的生活,成
為被緬共、越共、泰共、中共包夾的「異域孤軍」。
1953年起,孤軍陸續被接來臺灣。第一批來臺孤軍由
政府安置在桃園市 中壢區 龍岡路一帶的忠貞新村,帶
來雲 貴與東南亞地區的飲食,加上近年臺灣來自東南
亞各國的新住民及國際移工漸增,也傳入各種東南亞美
食,如越南河粉、春捲、肉骨茶、椰漿飯等。
時至今日,臺灣多元的飲食文化在國際間頗受好
評,異國餐廳如雨後春筍般林立,除了象徵多元文化的
融合,也為臺灣的飲食注入更多國際元素。

泰式酸辣湯。東南亞地處熱帶,氣候炎熱,菜餚多添加酸辣
香料,增進食欲。食用者揮汗如雨,也帶來清涼感。
50 歷史1

本籍 3省籍情結形成與消融
籍本 二二八事件後,本省與外省人之間的矛盾加劇,
1949 年以後大量外省軍民來臺,政府部分措施被視為厚
待外省籍人士,省籍情結更加深化。
當時在國民身分證上,須註記來臺前的本籍(省 5

縣)。籍貫曾影響資源的分配,對臺灣的認同產生影
圖2-2-10 蔣中正身分證。此款身分
響。而眷村與外界較少往來,影響族群間的溝通。不
證發行於1965年(民國54年),須
註明本籍,其後為進一步加強國家 過,後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加上本省人與外省人因
認同,於1992年修法廢止,目前新
式身分證僅標記出生地。 就學、就業與通婚,彼此接觸頻繁,歧見已日漸消融。

三、城鄉居民的移動 10

受工商業發展影響,1970 年代以後,臺灣農村人
口大量移往都市與工業區,雖加速都市的發展,卻讓農
村人口大量減少與老化,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趨嚴
重。而來自全臺各地的人群,在都市有更頻繁的接觸與
交流機會,促成不同歷史記憶和歷史經驗人群的對話, 15

有助形成臺灣共同意識。

(總人數百分比 %)
國小 國中
四、新住民與國際移工
14

12 1980 年代以來,臺灣各地外籍配偶人數漸多,主要
10 來自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現今則稱為「新住民」。新住
8
民從本國帶來的文化,將成為臺灣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 20
6

4
資產。
2 另外,1990 年代以後,因勞力短缺,臺灣陸續引
0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進國際移工。國際移工多來自東南亞地區,從事勞動或
(學年度)
是看護工作。他們為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與生活來到臺
圖2-2-11 民國104∼109學年度新
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比例趨勢 灣,對臺灣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也為臺灣社會注 25
圖。新住民的子女常稱為「新臺灣
之子」。(資料來源:教育部) 入更多元的文化。
第二章 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 51

探究與思辨
請閱讀以下作品後,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
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
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資料來源:1978年臺 美斷交時,政治大學學生侯德健創作的歌曲龍的傳人。)

1989 年六四事件時,亦曾傳唱於天安門廣場。2001 年,臺裔歌手王力宏翻唱時,加上第


三段歌詞:「多年前寧靜的一個夜,我們全家人到了紐約。野火呀燒不盡在心間,每夜每天對
家的思念。別人土地上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

資料二

火車漸漸在起行,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親愛的父母再會吧!鬥陣的朋友告辭啦!阮欲來
去臺北打拼,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朋友笑我是愛做暝夢的憨子,不管如何,路是自己
走。 (資料來源:歌手林強於1990年創作的歌曲向前行。)

資料三

天皇皇,地皇皇,無邊無際太平洋。左思想,右思量,出路在何方。天茫茫,地茫茫,無
親無故靠臺郎。月光光,心慌慌,故鄉在遠方。朋友班,識字班,走出角落不孤單。識字班,
姐妹班,讀書相聯伴。姐妹班,合作班,互信互愛相救難。合作班,連四方,日久他鄉是故
鄉。 (資料來源:交工樂隊於2001年創作的歌曲日久他鄉是故鄉,用做高雄 美濃「外籍新娘識字班」
 (今南洋臺灣姊妹會)的班歌。)

提問:
請根據以上作品的敘事內容,分析這些故事可能發生的背景,以及相關移民故事。
1

請從生活周遭中,找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移民故事,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
2
52 歷史1

歷史閱讀趣

1960年代老兵之妻─
莊彩月小檔案

莊彩月 生日:1943年9月18日出生
經歷:*澎湖農家女兒
*撞球間老闆娘
*雜貨店老闆娘
口述訪問/唐筱雯 整理/簡佳慧

我出生在澎湖 馬公鄉下。爸爸本來在 怪,現在我不會想說國語了 ,我都跟他講臺


種田、賣菜,就是種些蕃薯、高粱和土豆。 語。以前他當阿兵哥,吃飽飯到我家都是說
小時候、我們都要幫忙家裡做事,大人做什 國語,那時候說國語的比較多,現在我國語
麼,就跟著做什麼。 都還給他了。
媽媽說,怕我長大會跟人家跑了,20 歲
就趕緊讓我結婚。我 7 歲時就認識我先生, 嫁外省免嫁妝
那時候阿兵哥沒有兵舍住,我們把家裡的另 嫁給外省人的好處就是不用準備嫁妝,
一邊分給他們住,那一班有 6、7 個阿兵哥, 我娘家很窮,只能過一天算一天。我們住在
我們就這樣認識。過沒幾年他調去臺灣;一 娘家,一直到生完第二個孩子,我先生認為
段時間又調回來,那時我 15 歲;又過一段時 這樣不行,我媽媽要帶我大嫂的小孩,又要
間,再調去臺灣,這一次去很久,再調回來 養自己的孩子,1 個人帶 4 個小孩怎麼有辦
時,我剛好 20 歲。 法?於是在附近找房子搬出來住。不過,我
那時候他從馬公過來住在兵舍時,晚 起床吃完早餐,2 個小孩,1 個牽著,1 個背
餐後都來找我爸爸聊天,我爸爸看他很乖, 著,還是回娘家幫忙。人的感情就是這樣,
又不敢跟我說,就叫二嬸當說客。二嬸說: 所以到現在我哥哥還是對我很好,有什麼菜
「嫁外省的好啦!又不用嫁妝」,我們家裡 都會拿來給我吃。
窮,沒有嫁妝可以陪嫁。我姊姊也是嫁外省 我生了 4 個小孩都差 2 歲,3 個兒子,
的,也不用嫁妝,我爸爸說,她很自由而且 1 個女兒。我和先生差 12 歲,結婚時,他請
不用工作。我當時沒什麼想法,心裡當做自 了 13 桌,那時他幫司令官開車,司令官來
己已經死了!不然又能怎麼樣,一切都是長 幫我們證婚,當證婚人,所以請的都是阿兵
輩的主意。 哥,他的同事。我們的親戚沒幾個,就只有
我先生是河南人,他說國語,我以前 我姑姑、叔叔和嬸嬸,自己的人差不多 1、
也很會說國語。現在國語都忘光光了,很奇 2 桌而已!
第一篇 歷史閱讀趣 53

家鄉味不一樣 我先生有空會自己煮麵條,不然就是吃
我先生平常不在家裡吃飯。以前養豬的 麵餅,自己做自己吃。我不想學,因為我習
豬食,都放在廚房,我們吃飯也在廚房,當 慣吃飯;還有,他不吃魚,我沒有魚不行。
時沒有紗門,蒼蠅飛來飛去,他看到就吃不 他們河南老家沒有魚可以吃,聞到魚味,他
下,所以他都在軍隊裡面吃完飯才回家,反 就走開;我愛吃小尾魚,小魚比較甜。
正我們領了米都在娘家吃,大嫂也不用去買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年7月)。1960年
米。我先生所領的米配給是大口,一個月差 代老兵之妻—莊彩月。Watch Taiwan 觀•臺灣,第14期,
頁22~23。)
不多 50 斤,吃不完都送給娘家。

第二站 馬公鎖港
莊彩月生命地圖 一生中沒離開過澎湖生活,到
戲班表演

14、15歲離家最遠的地方就是到
馬公的鎖港,去看戲班表演。

第一站 澎湖馬公
出生於澎湖貧困農家,
兒時記憶就是幫忙家人務
農,幫忙農事。

第三站 撞球間與雜貨店
結婚後為了補貼家用,在家裡擺
了兩個撞球台讓阿兵哥玩,之後也
開了小雜貨店做阿兵哥生意。

澎湖特殊的菜宅,在田邊堆砌咾咕
石抵擋海風。

雜貨店

想一想

1看完文章後,你覺得莊彩月的河南籍先生為何會在澎湖當兵,進而娶妻生子?跟當時的歷史環境有何關聯?
2請訪查你居住的區域,是否有眷村存在?並觀察眷村的歷史文化對當地社群有何影響?
54 歷史1

二篇

現代國家的形塑
55

在臺灣成為現代國家的歷程中,對外隨著國際情勢的牽動,受到相關條約、宣言、法
律等影響,世界各國對臺灣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對內則有歷來政權進行的體制變革,逐漸
從地方建制邁向中央憲政,加上基礎建設的發展,最後統合成臺 澎 金 馬此一命運共同體。
期間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對於政治社會權益的追求,從威權到民主的進化,也讓臺灣人民
能對內凝聚各族群,逐漸塑造出一個更為自由及平等的社會。

日治時期1929年發行的臺灣鳥瞰圖。
56 歷史1

臺澎金馬
Chapter 3 成為一體

荷西治臺時期 鄭氏時期 清治時期


1624 ~ 1662 1662 ~ 1683 1684 ~ 1895

1604 明將沈有容諭退澎湖的 1662(永曆16年)鄭成功 1683(明永曆37年、清康熙22年)施琅


荷蘭人 逐退荷蘭人 攻臺,鄭氏政權結束
1624 荷蘭人退出澎湖,轉往 1684(清康熙23年)清廷將臺灣、澎湖
大員,興建熱蘭遮城件 納入版圖,設一府三縣,隸福建省
1642 荷蘭人逐退西班牙人 1721(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
1874(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沈
葆楨抵臺加強防務
1883(光緒9年)清法戰爭(中法戰爭)
爆發
1885(光緒11年)臺灣建省,劉銘傳任
首位巡撫

圖3-A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
57

本章摘要
臺灣、澎湖處於太平洋與亞洲大陸交會的島鏈,隔著臺灣海峽,與金門、馬祖相望。
17 世紀以來,臺 澎 金 馬的人群接觸逐漸頻繁,但隨著政權的更替、行政區劃的調整,有著
不同的發展。清朝統治臺灣之後,臺 澎 金 馬曾同隸屬於福建省;日治時期臺灣、澎湖成為殖
民地,國家權力控制深入地方;戰後金門、馬祖,受國際局勢的影響,與臺灣、澎湖成為外交、
政治上的命運共同體。臺灣、澎湖也從過去帝國的邊陲,走向中央體制的建制。戰後,統治
者推動的語言政策、現代化建設,以及國際局勢的處境,讓臺 澎 金 馬成為一體。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
1895 ~ 1945 1945 ~

1895(明治28年)日本統治臺灣、澎湖 1945(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接收臺灣
1896(明治29年)頒布六三法 1949(民國38年)全島戒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1905(明治38年)進行第一次戶口調查 1950(民國39年)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巡弋臺海
1906(明治39年)頒布三一法 1955(民國44年)大陳島居民撤退,中華民國有效管轄
1910(明治43年)林野調查將蕃地收歸國有 區域僅存「臺澎金馬」
1921(大正10年)頒布法三號 1958(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爆發
1928(昭和3年)設立臺北帝國大學 1971(民國60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1937(昭和12年)推行皇民化運動 1979(民國68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
1941(昭和16年)太平洋戰爭爆發 1987(民國76年)解除戒嚴
1991(民國80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6(民國85年)首次總統直選
2000(民國89年)首次政黨輪替
58 歷史1

第 1 節 從邊陲到中央

學習領航
了解臺灣由地方建制至中央憲政的發展
分析臺澎金馬名詞連結出現的時序過程

17 世紀以來,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政權相繼在臺灣
設立政權,但都只控制島內一小部分區域。清朝於 1684 年
(康熙 23 年)將臺灣、澎湖納入版圖,設官治理,臺灣、
澎湖與金門、馬祖皆隸屬福建省,是清朝的邊陲地帶。

圖3-1-1 清代 臺灣行政區劃演變示意圖。

一府 三縣 一府 四縣 二廳 一府 四縣 三廳
1684 年(康熙 23 年) 1727 年(雍正 5 年) 1812 年(嘉慶 17 年)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臺灣府 臺灣府 臺灣府


淡水廳
彰化縣
諸羅縣
臺灣縣
鳳山縣
澎湖廳

噶瑪蘭廳
諸羅縣
臺灣縣
鳳山縣

淡水廳
彰化縣
嘉義縣
臺灣縣
鳳山縣
澎湖廳

淡 淡
圖 例 諸 水 水

蘭 新增廳縣

噶瑪蘭廳
府治 廳 廳

羅 朱一貴事件後,增設
彰 彰
彰化縣與淡水廳 化 化
縣 縣 因海盜入侵,基
於國防考量,增
設噶瑪蘭廳
諸羅縣 嘉義縣
澎湖 縣 澎湖廳 澎湖廳
(臺灣縣)

臺灣縣 臺灣縣
臺灣府 臺灣縣 臺灣府
林爽文事件中, 臺
鳳山縣 改名為嘉義 灣 鳳山縣
鳳山縣 府
澎湖因戰略位置
重要,改置為廳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59

一、清帝國的府縣到行省
清朝統治臺灣初期,大抵沿襲鄭氏時期的行政區 註 1
劃,設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臺灣東部 清 法戰爭波及臺灣。當時劉銘傳
負責臺灣防務,堅守基隆後,為防
與大部分山區,屬於「界外」之地。1884 年,清 法戰 止法軍長驅直入臺北,選擇放棄基
1
5 爭波及臺灣,基隆一度被法軍占領,之後清廷更重視臺 隆,固守淡水,並獲林朝棟等所率
鄉勇支持,於淡水擊敗法軍,使法
灣,次年宣布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首任巡撫。此時臺 軍轉而攻擊澎湖等地,並封鎖臺灣
灣省包含臺灣、澎湖,而與隸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分 海峽。清廷擔心戰事擴大,遂與法
國簽訂和約。
治。劉銘傳為符統治需要,調整行政區劃,並以武力征
討抵抗的原住民,設立撫墾局,鼓勵移民花 東地區,希
10 望將全臺納入統治。清治末期,在臺灣積極推動自強新
政措施,但不久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最終將臺灣、
澎湖割讓給日本。

二府 八縣 四廳 一省 三府 十一縣 三廳 一直隸州
1875 年(光緒元年) 1888 年(光緒 14 年)

福建省 臺灣省

臺灣府 臺北府 臺南府 臺灣府 臺北府

臺東直隸州
彰化縣
嘉義縣
臺灣縣
鳳山縣
恆春縣
埔里社廳
卑南廳
澎湖廳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宜蘭縣

嘉義縣
安平縣
鳳山縣
恆春縣
澎湖廳

苗栗縣
臺灣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埔里社廳

基隆廳
淡水縣
新竹縣
宜蘭縣
臺 基
因北部開發迅速, 臺北府城 基隆廳 臺北府城 隆

增設臺北府 新 淡水縣
臺 新北
淡水縣
竹 宜
北 宜蘭縣 縣府 蘭

牡丹社事件後, 苗 縣
府 栗
增設府縣,積極 縣 縣 臺
經營臺灣 清法戰爭後,建省 臺
臺 臺灣府城
灣灣
埔里社廳 埔里社廳
彰化縣 彰化縣 縣 臺
卑 府雲 林 縣 東
灣 澎湖廳
澎湖廳
嘉義縣 嘉義縣 直



臺灣縣 安平縣

臺灣府城
臺南府城 南 州
火燒島 火燒島
(屬恆春縣) 鳳 (屬臺東州)
鳳山縣 山

府 府
紅頭嶼 紅頭嶼
(屬恆春縣) (屬恆春縣)

恆春縣 恆春縣
60 歷史1

二、日本帝國的殖民地
!殖民政府的建立
1895 年(光緒 21 年),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人
反對日本統治,士紳組成臺灣民主國,希望引起列強干
涉,阻止日本接管;而民眾則參加義軍,在日軍接收時 5

圖3-1-2 藍地黃虎旗。當時清朝的
國旗是龍旗,臺灣民主國用虎旗,
激烈反抗。但由於武力懸殊,死傷慘烈。10 月底,日軍
並定年號「永清」,隱含永遠擁戴 進入臺南城,宣告「臺灣平定」。抵抗日本領臺期間,
清朝之意。
各族群命運一致,共同投入抗日戰爭,充分表現臺灣人
保鄉衛土的決心。
日本設立臺灣總督府,以「六三法」賦予在臺總 10

督至高的權力。總督之下設有民政長官(後改為總務長
官),為輔佐總督施政的重要助手。總督府下設立各局
課,負責政策與法令的擬定,地方官廳則負責執行。

1895
博學堂 1896
武官總督
六三法
抗日義軍的保臺情感 殖民地特殊統治
總督擁有行政、立法、
領導抗日的義軍領袖,多屬地 司法等權
主、士紳、綠林豪強,在地方上
原有自衛武力。他們出於保鄉 1907
衛土的心理,或基於文化認同的 三一法
理由,號召民間武力投入抗日戰
總督不得違背已在臺灣
爭,但對外界認知有限,資訊不 1919 施行的法律
足,加上義軍大部分由農民組 文官總督
成,軍械簡陋,也無統一的指揮
內地延長主義 1922
號令;面對裝備、後勤補給較現
法三號
代化且數量眾多的日軍,難有致 1936
總督要在臺灣施行日本
勝的機會。不過他們群起抗日, 武官總督 本土法律,必須考量必
死傷慘重,充分表現臺灣人民保
皇民化運動 要性,並以敕令定之
家衛土的情感。
1945

圖3-1-3 臺灣總督府殖民統治政策的轉變
苗栗

臺中 花
彰化
臺 中 州 蓮 花蓮港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馬公
61港 嘉義
澎湖廳 臺 南 州 廳

臺南 臺
@對地方社會的控制 高 雄 州

臺東
屏東

日治時期,總督府利用街庄制度、警察制度與保甲 圖 例
高雄
基隆

地 名 臺北 臺
組織,強化對地方的控制力。1920 年,總督府將行政區 州廳界
新竹
新 北
竹 州
域改為五州二廳,並實行「州、郡(市)、街庄」三級 苗栗

臺中 花
5 制。街、庄設有役場(今之鄉鎮公所),為國家行政機 彰化
臺 中 州 蓮 花蓮港

構,並與警察制度相互配合,強化政府的控制。 馬公

嘉義
澎湖廳 臺 南 州 廳
為壓制反抗勢力,日治初期延續清代建立的保甲制
臺南 臺
度,進行社會監控;並自保甲中選出身體強壯之男子組 東
高 雄 州 臺東
屏東
成「壯丁團」,起初負責壓制抗日勢力,後來轉為協助
圖 例
高雄 廳

10 處理地方事務,如消防、勞役等,使國家力量更深入社
地 名
州廳界

會基層。這些團體不僅凝聚了地方意識,也成為戰爭時
圖3-1-5 1920年代的臺灣行政區
期政府動員的基層組織。 劃。1926年(大正15年)總督府再
增設澎湖廳,成為五州三廳,此行
日本統治臺灣,以武力征服領臺及統治過程的反抗 政區劃沿用至在臺政權結束。

者,建構有效的行政系統。臺灣變成警察監控的社會,
15 人民完全納入國家統治體系,無人能置身其外。

圖3-1-6 1922年(大正11年)日本
本土及殖民地的住民與警察比例
表。從數據可見,臺灣為警察密度
最高者,猶如警察王國。當時民眾
將警察稱為「大人」,其執法內容
繁多,無所不包。
地區 日本 朝鮮 臺灣

住民人數 1,228 919 547

警察人數 1 1 1

圖3-1-4 保正與甲長的職務說明海報。日
治時期以十戶為一甲,合十甲為保;甲
設甲長,保置保正。保甲負有「連保連
坐」的責任,不僅做為警察的輔助,也
是政治和社會控制的工具。
62 歷史1

博學堂 三、戰後臺澎金馬一體化
金馬小三通 !臺灣、澎湖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自2001年元旦起,金門、馬祖 澎湖位於福建省與臺灣島之間,中國沿海漁民常
與中國大陸開始實施小規模的
「通郵、通航與通商」,即所謂 以澎湖為季節性捕魚的中繼站。鄭成功與施琅(1621∼
的「金 馬小三通」。2008年12月
1696)攻打臺灣也都先占領澎湖,可見澎湖對臺灣防禦 5
起,正式實施直接通郵、通航與
包機常態化。至今仍是兩岸交流 的重要性。1684年臺灣、澎湖納入清朝版圖,直至1895
的重要管道。
年澎湖與臺灣同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可知從17世紀以
來,澎湖與臺灣逐漸成為命運共同體。
1945年日本投降後,二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接管
臺灣和澎湖。1949年底,在國 共內戰失利的中央政府遷 10

至臺北,臺灣成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
圖3-1-7 2001年金門、廈門舉行 @金馬與臺澎的關係
通航典禮。
馬祖諸島位於閩江口,與福州相望,形勢重要。金
門除了本島外,還有烈嶼(小金門)與烏坵等島,與廈
門相對。 15

圖3-1-8 澎湖 天后宮。約建於17世
紀初期,是澎湖歷史最悠久的媽祖
廟。今日澎湖群島的政經中心「馬
公」,舊稱「媽宮」,其名即來自
澎湖 天后宮。
營口
安 北平 山海關 韓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63
天津
大連
臺灣與金門關係在鄭氏政權的經營下,日益密
切。鄭成功攻臺前,即以金門、廈門為據點,到鄭經

(1642∼1681)主政,才從金、廈撤離。 韓
臺灣建省之後,金門、馬祖與臺灣分屬不同省分。 日
5 中 日戰爭期間,日軍也曾占領金 馬等地。1949年以後,
金門、馬祖因兩岸軍事對立,成為臺灣、澎湖的軍事前
線,當地長期實施宵禁等軍事管制,也使居民的基本權
益受到限制。

隨著1987年解嚴與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
10 款、1994年增修憲法,確定總統採直接民選,保障臺 澎 圖3-1-9 總統直選。1996年3月23
日,我國舉行首次總統、副總統的
金 馬居民的參政權。1996年3月舉辦首屆總統民選,由臺 公民直選。圖為總統當選人李登輝
(1923∼2021),在臺北市競選總
灣、澎湖、金門和馬祖的人民共同投票選出中華民國總
部前發表當選演說。
統。時至今日,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是人民緊密連
結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共同維護的價值。

圖3-1-10 馬祖、金門地理形勢圖。

馬尾
馬祖

泉州
廈門
金門


64 歷史1

第 2 節
國際局勢與臺灣地位
的演變
學習領航
探討臺灣國際處境的形成過程
了解國際上與臺灣地位有關的重要文件

二次大戰後發生國 共內戰,導致中華民國中央政
想素養
府遷臺。中華民國曾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隨著國
際局勢的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在
聯合國的地位,此後國際局勢大變。兩岸關係一直是
國人共同關心的議題,無論兩岸關係和緩或緊張,均 5

須國人共同面對,更強化臺 澎 金 馬的一體性。
上圖為臺灣人慶祝二戰結束,歡
迎國民政府到來的臺北街頭景象。
請問:從圖中國旗的放置方向,
一、臺灣、澎湖的主權歸屬
可以發現哪些值得探究的地方?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次大
戰結束。日本投降後,太平洋戰區最高統帥麥克阿瑟

會場懸掛同盟國國旗
蘇 美 中 英

圖3-2-1 受降典禮會場。1945年10月25
日於臺北公會堂(今臺北市 中山堂)
舉行受降典禮,之後政府定此日為臺
灣光復節。
太原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65 本

西安
(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指示,由中華民國
上海
代表盟軍接收臺、澎。10 月 25 日舉行交接儀式,由陳儀 舟山群島
成都

(1883∼1950)為代表,臺灣交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 一江山
重慶 大陳
此後,中華民國實質統治臺灣、澎湖。

5
二、冷戰下的臺海情勢 馬祖
臺北

政府遷臺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集結兵力,陸續 金門

澎湖 灣
攻占舟山群島等東南沿海島嶼,宣稱要「拿下金門、解
廣州

放臺灣」。1949 年 10 月,國軍於金門 古寧頭擊退中共軍


圖3-2-2 臺 澎 金 馬相對位置圖
隊,阻止共軍攻取金門,但海峽兩岸情勢仍相當危急。
法屬越南
10 隨著韓戰爆發,美國改變對亞洲策略,派遣第七艦
(法)

隊巡弋臺灣海峽,執行臺海中立化政策。1954 年 9 月,
中共對金門發動砲擊,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
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臺灣、
P.126

澎湖被納入美國的防禦體系。
15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以臺灣、澎湖諸島為對象,並不
包含浙江省沿海島嶼及金門、馬祖。1955 年共軍相繼攻
下浙江外海的一江山、大陳島諸島。1958 年 8 月 23 日,
中共軍隊向金門發動砲擊,稱為「八二三砲戰」。

博學堂 臺灣地位確定的問題 想素養


國際上對臺灣和澎湖主權的歸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張中華民國 關於博學堂所提臺灣的國際地
因開羅宣言而擁有臺、澎的主權,有的則主張開羅宣言不具正式條約的 位問題,你比較認同哪種說法
效力。1951年,召開各國對日議和的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 呢?為什麼?
民國政府均未參與,也未簽署對日和約(即舊金山和約)。該和約中,
日本聲明放棄臺灣、澎湖等島嶼的主權,但未明確交待臺灣的歸屬,因
此有人認為臺灣地位仍未確定。但也有人認為,195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
簽訂中日和平條約,臺灣主權已歸屬中華民國。另外,也有人主張,直
到臺 澎 金 馬的人民以直接投票的方式選出中華民國總統,象徵中華民
國政府得到人民的授權,已確立了臺 澎 金 馬主權歸屬。
66 歷史1

在冷戰的局勢下,中華民國政府得到國際社會承
認,不但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聯合國的會員國之
一,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與世界多數
國家維持外交關係。

三、退出聯合國後的外交關係 5

1960 年代後期,國際間逐漸承認「中華人民共和
國」,加上美國希望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牽制蘇
圖3-2-3 八二三砲戰中被砲火轟炸 聯,中華民國逐漸失去美國的支持。1971 年,中華民國
的民居。共軍向金門、馬祖地區發
動長達40餘日的猛烈砲擊。其後, 退出聯合國,聯合國的席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
共軍攻勢減緩,至1978年(民國67
年)始終維持「單打雙不打」(逢 取代。此後,我國邦交國快速減少,連帶陸續退出各種 10

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之模式。
國際組織。

圖3-2-4 1971年的兩樣情。該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代表,我國大使發表抗議聲明後黯然步下講臺(左
圖)。中共的外交代表則因成功取代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而興奮異常(右圖)。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67

1979 年,美國與我國斷絕外交關係,承認「中 中華民國邦交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國
200
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合法代表,中美共同防禦 178
180
條約也宣告中止。惟美國國會為避免臺灣情勢立
160

即陷入險境,乃制定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140 美宣布與中共建交

5 Act),承諾提供我國防禦性武器,並以此法為基 120 112

100
礎,維繫雙方的非政府關係,持續售予我國國防武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80
器,維持臺海現狀至今。 65
60 55
在國際外交對我不利之際,我方堅稱中華民國 40 37

19 21
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政策。 20 17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強力主張「一個中國」政 0
1951 1971 1978 2018

策,我國國際外交更加艱難,邦交國愈來愈少。 圖3-2-5 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邦


交國數目不同時期比較圖。(資料來源:
為防止被國際社會孤立,1981 年我國改以「中 外交部)

華臺北」(Chinese Taipei)為名,加入國際奧林匹
克委員會。往後多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各
15 種國際機構、會議,以及體育賽事等。2002 年,我
國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世界
貿易組織。雖然我國以中華臺北等名稱來爭取參與
國際活動的空間,卻造成外國人誤解與國人的認同
混淆,因此近年來民間出現希望改以臺灣的名義參
圖3-2-6 我國選手以「中華臺北」為名出場
20 與 2020 年東京奧運的呼聲,但在 2018 年的公民投 運動賽事。

票案中被否決。

跨科學習 公民:法理主權和事實主權
主權可分為兩類:「法理主權」是指憲法所規定主 國」的法理主權,使得我國難以在國際上伸張主權。
權能夠管轄的範圍;而「事實主權」則是實際上主權 因此,政府在與國際社會互動時,會強調中華民國的
所管轄的範圍。依中華民國憲法,我國擁有法理主權 事實主權有效行使在臺 澎 金 馬等地,藉以說明我國是
與事實主權,但現今國際社會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 主權獨立的國家。
68 歷史1

四、兩岸關係的演變
!解嚴前的兩岸關係
政府遷來臺灣之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喊「血
洗臺灣」;我方則以「反攻復國」、「解救大陸同胞」
來回應,雙方處於武裝對峙,衝突一觸即發的局勢。期 5

間「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發展出新的統一戰線,雖宣
稱不放棄武力攻臺,但改採外交封鎖為主軸;我政府也
漸將「軍事反攻」修正成「政治反攻」,以「反共」替
代「反攻」。
圖3-2-7 喜帖標語。政府遷臺初
期,反攻大陸成為全民運動,喝喜 197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對臺 10

酒時也不能忘此國家大事。
提出和平統一做為方針,期以「一國兩制」的模式解決
分裂的局勢,但不放棄以武力統一相威脅。為達成統一
的目的,採取武力威嚇與外交孤立政策,並以民族情感
相號召。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戰策略,蔣經國
總統(1910∼1988)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 15

三不政策,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做為回應。

圖3-2-8 兩岸標語。兩岸政府在政治與軍事對峙背景下,不斷進行各項政治宣
傳。就連月曆、包裝紙、火柴盒、信紙、電影票、商業宣傳單上,都可以看到
各種政治宣傳標語。例如:臺灣有「殺朱拔毛」、「解救大陸同胞」、「三民
主義統一中國」﹔大陸則有「一國兩制」、「解放臺灣同胞」等。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69

@解嚴後的兩岸關係 註 1
解除戒嚴後,政府開放對中國大陸的探親、文化交 九二共識。九二共識起源於1992年
海基、海協兩會所展開的會談,即
流與間接貿易等措施。1991 年,政府結束動員戡亂,
「九二會談」,是為了準備1993年
宣稱結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爭敵對狀態。同年 辜 汪會談而舉行的事務性協商。
請在閱讀第77頁探究與思辨「九二
5 在行政院下設大陸事務委員會(陸委會),並授權海峽 共識」之文本內容後,回答相關問
交流基金會(海基會),處理與中國大陸相關事務。 題。

198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務院下設臺灣事務辦
公室(國臺辦),並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做
為與我國的接觸機關。
10 兩岸交流後,民間的經貿與文化往來日趨頻繁。至
1993 年,海基、海協兩會會長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
(振甫)汪(道涵)會談」,雙方簽署協議,使兩岸關
1
係具體改善,但也埋下各界對「九二共識」的歧見。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辜振甫 汪道涵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授權 授權

圖3-2-9 辜 汪會談。當時兩會主事者,
財團法人 分別為當時的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
海峽交流基金會 (1917∼2005)和海協會會長汪道涵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1915∼2005),會談因此得名。
70 歷史1

#近年來的兩岸關係
雖然我國與中共之間已日漸交流與開放,
但是雙方官方的互動仍經常陷入緊張。例如:
1996 年,中華民國首次總統直選期間,中共在
臺海實施軍事演習與試射飛彈,造成雙方關係惡 5

化。此外,1999 年李登輝總統發表兩岸是「特
圖3-2-11 臺海飛彈危機。1996年適逢我國第一
次總統直選,新華社公布解放軍軍事演習的照 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以及 2002 年陳
片,製造臺海飛彈危機。
水扁總統(1950∼)主張「一邊一國」,以凸顯
臺海兩岸分裂事實,均遭到中共反彈與打壓。

圖 3-2-10 兩岸政策之演變
蔣中正 蔣經國 李登輝
(1950 ∼ 1975 (1978 ∼ 1988 (1988 ∼ 2000
在任) 在任) 在任)

成立
解嚴、 「海峽交流 第一次
三不政策 開放探親 基金會」 辜汪會談
1979 1987 1991 1993

軍 事 衝突時期 和平對峙時期

1949 1954 1958 1979 1982 1991


古寧頭 第一次 八二三 三通四流 一國兩制 成立「海峽兩
戰役 臺海危機 砲戰 岸關係協會」

毛澤東 鄧小平 江澤民


(1945 ∼ 1976 (1978 ∼ 1989 (1989 ∼ 2002
在任) 在任) 在任)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71

2008 年,馬英九總統(1950∼)上任後,雙方關
係和緩,展開多次會談,並開放中國大陸的居民來臺觀
光。2014 年,兩岸擬再簽訂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
稱服貿協議),引發太陽花學運。2015 年,馬英九總統
5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1953∼)在新加
坡舉行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
2016 年蔡英文(1956∼)當選總統以後,不承認有
圖3-2-12 馬 習會。2015年11月7
「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再度陷入低潮。2019 年,習近
日,馬英九總統和中共領導人習近
平發表對臺談話,宣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 平於新加坡展開歷史性的會談。這
是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的
10 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但不放棄武力達成統一。蔡英文 首次會晤。

總統則以絕不接受一國兩制回應,雙方關係再現緊張。

陳水扁 馬英九 蔡英文


(2000 ∼ 2008 在任) (2008 ∼ 2016 (2016 ∼)
在任)

宣布終止 宣布「不統、
適用國家 不獨、不武」, 主張
金馬小三通 統一綱領 重啟協商 馬習會 維持現狀
2001 2006 2008 2015 2016

交 流 與 開 放 時期

1996 2005 2019


臺海飛彈 通過反分裂 提出「探索一
試射危機 國家法 國兩制」方案

胡錦濤 習近平
(2002 ∼ 2012 在任) (2013 ∼)
72 歷史1

第 3 節
現代國家基礎條件的
發展
學習領航
認識日治時期的教育
認識日治時期社會文化的改變
認識戰後的國語運動與現代化發展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方便治理,推行國民教育與國
語運動,也積極改造社會文化。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再
次推行國語運動,打破族群之間的藩籬,使臺灣邁向現
代國家之路。

一、日治殖民統治下的教育 5

!國民教育
1初等教育
臺灣的國民教育與「國語」概念,始於日治時期。
圖3-3-1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機構。

初等教育

日本人:小學校 臺灣人:公學校 原住民族:蕃童教育所

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今 艋舺公學校(今臺北市 老松國小)。 角板山蕃童教育所(今桃園市 復興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小學)。小學校的 公學校的設置目的為「施德教,授實 區 介壽國小)。由官方出資,屬於警
設施均比照日本,其師資、設備皆為 學,以養成國民性格,同時精通國 務系統理蕃政策的一部分,學校師資
初等教育中最好。 語。」 全由警察兼任。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73

不過,總督府對臺的教育原則,是採差別待遇與隔離政 註 1
策,以便符合日本官方的統治需要。 臺灣教育令。1922年的臺灣教育
令,為總督府第二次頒布。第一次
1896 年,總督府於臺北設國語學校,培養師資,
頒布則是在1919年,當時確立了臺
並在各地開設國語傳習所。1898 年改傳習所為「公學 人的學校制度,發展中等職業教
育,並維持臺 日差別教育的政策。
5 校」,供臺灣人子弟就讀,並另設「小學校」,供日本
人子弟就讀,對原住民族則設「蕃童教育所」。
1941 年,總督府又改小、公學校為國民學校,形式
上取消臺 日在初等教育上的差別待遇;到了 1943 年,正
式實施六年制的國民義務教育。
10 2中等教育
1910 年代開始,為因應在臺 日人的需求,設立中等
學校。至於臺人方面,總督府為配合殖民統治需要,重
視實用的技術教育,故多設立農工及商業職業學校。由
於臺人自公學校畢業後,缺少繼續升學的管道。林獻堂
15 (1881∼1956)等士紳於 1915 年設立臺中中學校,以招
收臺人子弟就讀。1922年,為配合內地延長主義,總督
1
府公布新臺灣教育令,中等教育以上實施日 臺共學,但
實質上臺灣人並未完全取得平等共學的機會。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日治時期臺人自辦的第 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該校為協力日本南進
一所中學,創校紀念碑記載「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 政策之國策大學,藉由臺灣的地理條件,發展以臺灣
自本校始。」 為中心的華南、南洋研究。
74 歷史1

3高等教育
臺灣高等教育肇始於 1922 年設立的臺灣總督府高等
(%) 日籍
100 學校(今臺灣師範大學前身),及 1928 年設立的臺北帝
1943年,實施義
務初等教育,就 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前身)。但主要是為了滿足在臺 日
80 學率超過七成
人子弟的高等教育需求,僅有少數臺灣人能入學就讀, 5

60 臺籍
多數臺人子弟若想接受高等教育,只能選擇到日本或海
各地籌建公學校
40 有成,臺籍兒童 外求學。
就學率上升
@國語運動
20
日治時期普設公學校,國語課程時數多,內容多
0 配合殖民政策,對學童進行思想轉化。因兒童就學率 10
1904 1914 1925 1935 1945 (年)
圖3-3-2 日、臺學齡兒童就學率。 高,有助於日語的普及與殖民統治。皇民化運動後,說
國語成為核心目標,以獎勵為誘因,辦理「國語家庭」

博學堂 認定,經審核核可,子弟可就讀小學校。此外,總督府

臺灣第一位女醫生─ 也迫使臺人改日本姓名、廢止公學校漢文課及報紙漢文

蔡阿信 欄。但多數臺灣人在家仍多使用閩南語、客語等母語。 15

蔡阿信(1899∼1990),臺北
人,淡水女學校畢業後赴日留 二、日治時期社會文化的改變
學,專攻婦產科,返臺後開設婦
產科醫院。她認為若能增加受過 !改正舊習、推廣衛生觀念
訓練的產婆,可以減少女性的生
辮髮、吸食鴉片、纏足被總督府視為臺灣社會的三
產風險,於是在醫院內附設產婆
講習所,10年間培養約500位考 大陋習,因此採取漸禁政策加以改進。1915 年將禁止纏
取執照的產婆。她對醫療事業的
足列入保甲規約,並全面進行斷髮運動。禁止纏足使女 20
投入,顯示臺灣女性不再只扮演
賢妻良母角色,在接受教育與專 子行動較方便,可投入經濟生產,有利於經濟發展;加
業訓練後,也可對社會有所貢
獻。
上女子受教育機會增加,增加就業能力,婦女地位也逐
漸提升。

圖3-3-3 蔡阿信。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75

為改善臺灣衛生環境,總督府致力於各項公共衛生 (萬人)
700
建設,包括自來水、下水道工程、防疫措施等。同時也 587
600
藉由保甲制度發起捕鼠、社區清潔運動;並透過警察取 521
500 459
締、學校教育等,積極革除臺人過去隨地便溺、吐痰等 395 399
400 347
5 不良衛生習慣。 303
300
@守法與時間觀念的確立
200
日本引進西方司法制度,明定個人在法律上的權利
100
義務關係,禁止民間私刑,藉由警察、保甲,將法律觀
0
念落實到社會各角落。由於執法人員確實執行法令,促 1905 1915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年)
圖3-3-4 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成長
10 使民眾養成守法觀念。 圖。

傳統臺灣是依照農時作息,以天干地支計時。1896
2
年臺灣開始實施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並引進陽曆與星期 註 2

制,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同時總督府透過學校課程 標準時間制度。19世紀以來,世界
各地因時間無統一機制而產生許多
表、交通工具時刻表,以及廣播等宣傳推廣,臺灣人逐 問題,之後各國統一以英國 格林威
治為經度零度的基準,格林威治的
15 漸接受新式時間系統做為生活規範的依據,並養成守時
時間正式成為世界標準時,而日本
的習慣。 是當時唯一參加的亞洲國家。

圖3-3-5 臺北 榮町通(今衡陽路)。日本推行市區改正後,拆除臺北城牆與
舊建築,改為寬敞的大道,並有歐洲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為當時商業聚集之
處。
76 歷史1

三、戰後的國語運動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為了消除日本殖民與日語的影響
力、強化臺灣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大力推動「去日本化」,
其中的首要工作就是推動國語。
政府在國民教育上,除大量灌輸中華文化思想,並且致力 5

於推行國語運動,規定各學校一律使用國語。尤其在 1966 年
以後,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學校更加限縮方言
的使用,並懲處違反的學生,同時限制電視臺、廣播電臺播放

禁止方言(1980年攝)。國語 方言節目的時間。
是指「北京話」,而方言則是
政府強力推行國語政策的結果,讓國語成為臺灣人民的通 10
「地方話」,也就是閩南語、
客語、原住民族語等。 用語言,有利於國人意見溝通,對臺灣集體意識的培養有所助
益。但長期限縮方言使用的結果,使各族群的母語嚴重流失。
到了 1990 年代以後,受到臺灣本土化與多元文化的影
響,政府開始推動鄉土與母語教育,希望營造多元語言的發展
環境。 15

四、邁向現代國家
P.118∼121

母語教學。1990年代以後,受 日治時期,為使臺灣成為資源基地,總督府進行臺灣戶口
臺灣本土化與多元文化影響,
開始母語教學。外籍配偶人數
等調查,又推動郵政、興築港口、廣建鐵、公路等交通建設。
P.129
增加後,也逐漸重視外配原國
到了戰後,十大建設、高速鐵路等各項設施仍持續進行,大幅
籍的母語教學。
縮短交通往返時間。此外,政府也不斷加強空運、通信、工 20
圖3-3-6 從禁止說方言到鼓勵說
母語。 業、能源等基礎建設,提升了民眾的生活條件與居住品質。
從日治到戰後,政府都施行國民教育,使人民習得生活基
本知識;兩次國語運動的推行,「國語」成為跨越各族群的溝
通橋梁;交通建設的通達,打破空間藩籬,加速臺灣各地的交
流。在教育、語言與現代化建設的推展下,臺 澎 金 馬各區整 25

合成一體,逐漸往現代國家邁進。
第三章 臺澎金馬成為一體 77

探究與思辨
資料一

1992 年,海基、海協兩會會長在香港舉行會談後,中華民國主張「一個中國,各自
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主張「一中原則」。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使
用「九二共識」一詞,宣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不承認「一中各
表」。2008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後也使用「九二共識」一詞,他以中華民國憲法中只有一
個中國,來解釋「一中」一詞。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僅承認在香港有「九二會
談」的事實,但認為會談中對「一中」的解釋並沒有達成共識,而不予承認。

提問:
請針對「九二共識」搜尋相關書籍或資料,並寫出你認為最符合其涵義的內容。
1

請就你所寫出的內容,試著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結果是否大致相同?
2

若你與同學的內容有所相同或不同,請試著分析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
3
78 歷史1

Chapter 4 政治與社會運動

日治時期
1895 ~ 1945

1914(大正3年)臺灣同化會成立
1919(大正8年)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到任
1920(大正9年)臺灣留學生於東京成立新民會;臺灣青年創刊
1921(大正10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開始;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3(大正12年)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立;治警事件
1925(大正14年)二林事件
1926(大正15年)臺灣農民組合成立
1927(昭和2年)臺灣民眾黨成立
1928(昭和3年)臺灣共產黨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成立
1930(昭和5年)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5(昭和10年)臺灣首次舉行議員選舉

圖4-A 設置於臺北市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
79

本章摘要
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萌芽始於日治時期。當時的知識分子除了訴求改善臺人處境,也致
力於提升民眾的智識。戰後,臺灣陷入長期戒嚴的局勢。早期,雖有部分人士藉組黨、辦雜誌,
以革新政治;然在國家力量的壓制下,未能達成目標。直至 1980 年代,社會運動風潮襲捲
全臺,各種政治、社會議題開始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終於促使國家走
向民主、公義的道路。

中華民國
1945 ~

1947(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
1952(民國41年)鹿窟事件
1960(民國49年)雷震事件
1968(民國57年)大學雜誌創刊
1972(民國61年)蔣經國提出革新保臺政策,定期改選增額中央民意代表
1975(民國64年)臺灣政論雜誌創刊
1977(民國66年)中壢事件
1979(民國68年)八十年代雜誌創刊;美麗島事件
1980(民國69年)消基會成立
1984(民國73年)實施勞基法
1986(民國75年)反杜邦設廠運動;民主進步黨成立;環境保護署成立
1987(民國76年)解嚴;客家風雲雜誌創刊;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
1988(民國77年)五二○事件;客家族群「還我母語」運動;原住民第一次還我土地運動
1989(民國78年)解除黨禁;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運動
1990(民國79年)野百合三月學運
1991(民國80年)廢除懲治叛亂條例
1992(民國81年)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通過
1994(民國83年)消保會成立
2008(民國97年)野草莓學運
2014(民國103年)太陽花學運
80 歷史1

第 1 節
日治時期政治與社會
運動
學習領航
了解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運動的改革訴求
了解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組織的發展脈絡

註 1 自荷治時期的郭懷一因抗稅而起義,到清末的施九
社會運動。意指由信念或利益一致 緞因清賦丈量土地不公而抗官,這類因反對官方施政而
的群眾所發起,以非體制內途徑抵
引發的暴亂,在臺灣歷史上並不少見。日人治臺後,即
抗或推動某一種社會變遷的共同行
動。易言之,必須具有「針對某項 大肆清剿民間武裝反抗勢力,在 1915 年(大正 4 年)噍
社會變遷的固定立場」、「共同目
的」、「集體行動」、「體制外」 吧哖事件之後,臺灣紳民已逐漸放棄武裝抗日路線,轉 5

等特性,才符合社會運動定義。 而在政治及社會上尋求改善自身處境的機會,各種政治
1
及社會運動乃隨之興起。
此時因推展新式教育的成效,臺灣的新知識階層
已逐漸形成,他們多從事醫師、教師等職業,具社會聲
望,熟悉各種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的制度及運作也有 10

一定程度的瞭解。他們一方面向官方爭取平等對待,另
一方面則致力於提升臺灣民眾的智識程度。

博學堂 臺日間的差別待遇
日治時期,臺、日人在教育上有不
圖4-1-2 林獻堂。 臺人 在臺日人 單位︰元
同的升學管道,而臺北帝國大學也
是多以日人就讀,臺人名額較少。此 3.5 18.0
2.5
1.6 1.6
外,臺人的參政機會也非常有限, 6.0
大多僅能擔任街庄區長等基層行政官
員。在公家機關的臺人晉升高階者亦
水泥工 鐵匠 女婢
寥寥可數,薪資待遇更比不上相同職
位的日人。此種同工不同酬的情況, 圖4-1-1 1936年(昭和11年)臺北
也在社會各職業上普遍發生。 地區臺、日人每日工資比較圖。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81

一、「同化」與「自治」的抉擇
!同化會與新民會
2 註 2
1914 年(大正 3 年),林獻堂(1881∼1956)等人籌組
林獻堂。為霧峰 林家成
「同化會」,主張總督府應採取同化主義,消除對臺、日人的 員,曾在日本結識梁啟超
(1873~1929)、板垣退
5 差別待遇,讓臺灣人甘心成為日本臣民。此一訴求獲得了士紳
助(1837~1919),受其啟
們的熱烈響應,卻反而引起總督府的疑慮而被解散。 發,乃投身非武力抗爭運
動,為爭取臺灣人民權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間湧起「民族自決」風潮, 的重要推手。戰後一度受
朝鮮也發生三一獨立運動,加上中國五四運動的鼓舞,臺灣知 二二八事件牽連,避居日
本,未再返臺。
識分子追求政治改革的聲浪愈盛。1920 年(大正 9 年),在東
10 京的臺灣留學生組成「新民會」,主張啟發民智,撤廢六三 註 3
3
法。然而新民會反對同化主義,認為臺灣人應維持自己的文化 六三法的撤廢。事實上,
六三法早在1906年(明治39
認同,不能被日本同化,因而轉向尋求自治。
年)即已由三一法所取代,
@「議會設置請願」與「治警事件」 但因為兩者實際內容差異不
大,因此一直被視為六三法
日本進入大正時代後,其本國民眾對於由藩閥把持的內閣
的延續。
15 感到不滿,乃引發了「擁護憲政運動」,迫使內閣總辭,從而
確立普選制和政黨政治原則。因其本國政治走向開明,對臺殖
民政策亦趨向溫和。1919 年(大正 8 年),首位文官總督田健
治郎來臺,提出「內地延長主義」政策,標榜「內臺融合」。

博學堂 臺灣人唯一喉舌─臺灣民報
1920年,以新民會為主的臺灣留學生,在東京創辦了兼採漢、日文
章的臺灣青年。這份刊物旨在「喚醒臺灣民眾的民族意識,以建立新
思想、新文化的臺灣社會」,並鼓吹反殖民壓迫運動。其文章主題涵
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面向。1922年(大正11年)改以臺
灣為名發行,後以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等名接續。
這一系列的刊物,成為倡議改革者最重要的發聲利器,與「六三法
撤廢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活動相結合,也是臺灣新
文學運動的大本營。尤其在臺灣民報的學藝欄中,提供了臺灣作家創
作與論述的空間,對日後臺灣文學的建立具承先啟後的地位。 圖4-1-3 臺灣民報 新竹批發處。批發處招
牌即標示「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
82 歷史1

1921 年(大正 10 年),林獻堂等人發起號召連


署,向日本國會請願,希望設置臺灣議會,藉由民
選議會牽制總督府。1923 年(大正 12 年),蔣渭水
(1891∼1931)等人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做
為請願運動的常設運作機構,總督府以違反治安警察 5

圖4-1-4 1926年(昭和元年)臺灣議會設 法為由,大舉逮捕同盟成員。多名核心成員遭到起


置請願運動成員於新竹火車站合影。臺
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出現,是臺人從 訴,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史稱「治警事件」。可
武裝抗日走向非武裝抗日的重要歷程。
見,總督府對臺人的政治、社會改革訴求頗為忌憚。
總計至 1934 年為止,共發起了 15 次請願活動。
這些努力最終雖未能成功,卻喚起臺灣民眾對政治、 10

社會改革的熱情,提升臺灣人的文化意識。
#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
1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
圖4-1-5 蔣渭水。宜蘭人,畢業於總督府 1921 年,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組織臺灣文化協
醫學校,並在臺北開設醫院。他是日治
時期臺灣多項政治社會運動的開創者,
會,致力於臺灣民眾的文化啟蒙工作。他們經由舉辦 15

並曾經為臺灣寫了臨床講義診斷書,主 演講、討論會、電影巡迴放映,向民眾介紹各種現代
張透過教育改革臺灣社會的文化風習。
圖中蔣渭水遭到民眾拋擲泥土,仍保持 思潮與觀念,並廣設讀報社,發行會報,頗有成效。
微笑。

博學堂 臺灣自治歌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田園
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著理解,著理
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臺灣全島
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 賴和
玉山崇高蓋扶桑,我們意氣揚,通身熱
烈愛鄉血,豈怕強權旺,誰阻擋,誰阻
擋,齊起倡自治,同聲直標榜,百般義務
咱都盡,自治權利應當享。」
此為蔡培火在「治警事件」遭到逮捕入獄後,
所撰寫的臺灣自治歌,日後做為臺灣自治聯盟的 圖4-1-6 1924年(大正13年),因治警事件遭日警扣押者,
宣傳歌曲。歌詞淺顯易懂,對本土政治自治精神 自臺北監獄釋放與迎接者合影。總督府於治警事件之中大舉
的推動意義深遠。 逮捕臺灣人的意見領袖,反使他們成為民族英雄,如賴和即
有詩曰「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戰勝歸」。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83

文化協會的活動,難免觸及民族意識與政治、社會改革
議題。其主要成員又多為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推動者,頗受
總督府疑忌。因此,經常派員監看文化協會舉辦的活動,並
常以議題過於敏感為由,下令中止演講活動。
5 2新文協與臺灣民眾黨
1927 年(昭和 2 年),文化協會在連溫卿(1894∼1957)
領導下,開始傾向農工階級鬥爭的路線(此後又稱「新文
協」)。蔣渭水、林獻堂等人則另組臺灣民眾黨,這是臺灣
圖4-1-7 臺灣民眾黨特刊。
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 「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
的經濟組織、改廢社會之缺
10 臺灣民眾黨沿襲文化協會的文化啟蒙路線。以政黨的立 陷」為其三大綱領。

場向總督府提出各種改革訴求,如主張廢除鴉片專賣、提高
臺人參政機會等。此外,民眾黨也曾因總督府的鴉片政策及
其在霧社事件中的暴行,數次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

圖4-1-9 夏季學校成員合影。協會於暑假時會舉辦
圖4-1-8 北港讀報社。提供報章雜誌供民眾閱讀。 名為夏季學校的夏令營。

圖4-1-10 美臺團。訓練青年專管機器、說明影 圖4-1-11 文化講演宣傳單。文化協會於全島各地舉


片,並於全臺巡迴放映電影。 行巡迴演講,引起臺灣民眾的迴響。
84 歷史1

分裂後的新文協與民眾黨,處於彼此競爭的局面。
楊肇嘉 不久,蔣渭水改走農工運動的路線,林獻堂、蔡培火等
人因理念不合退出民眾黨。1931 年(昭和 6 年),臺灣
民眾黨被總督府勒令解散。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5

1930 年(昭和 5 年),楊肇嘉(1892∼1976)、林


圖4-1-13 1935年臺中市會議員選舉
投票情況。當時總督府規定只有年 獻堂、蔡培火(1889∼1983)等人籌組「臺灣地方自治
滿25歲的男性,且年繳稅金5圓以
上才可投票,因此全臺有選舉資格 聯盟」,以推動臺灣地方自治。地方自治聯盟將訴求焦
者僅有2萬8千人。但投票率十分踴
躍,高達九成。
點轉向基層,要求州、市街庄協議會員改為民選,並提
高協議會議決的權限。 10

1935 年(昭和 10 年),總督府開放第一次市街庄協


議會員半數民選,雖以財產、年齡、性別等條件限制選
舉人資格,且協議員沒有實質的議決權。但這是臺灣人
第一次實際參與現代民主政治的運作,極具啟蒙意義。

簡吉 李應章
二、農工運動與臺灣共產黨 15

!二林事件與農工運動
P.122

1925 年(大正 12 年),因製糖會社剝削蔗農,引起


圖4-1-14 簡吉(1903∼1951)與李 彰化 二林地區蔗農的反抗,蔗農組織「二林蔗農組合」
應章(1897∼1954)合影。簡吉原
為公學校教師,李應章則為醫師,
兩人為日治時期農民運動要角,並
在臺灣各地組織農民運動。
蔡培火 賴和

圖4-1-12 臺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
會。臺灣文化協會的目的是促進臺
林獻堂 連溫卿
灣文化的發展,日後雖不斷引進新
的政治思想,卻也使內部出現不同 蔣渭水
的運動路線。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85

要求與製糖會社談判甘蔗收購價格,造成衝突。事後,警
方大肆搜捕蔗農組合相關人士,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
二林事件後,鳳山、虎尾等地農民,為了自身權益
紛紛起而抗爭,掀起一連串農工運動的風潮。在這種氛圍
5 下,先後組成「臺灣農民組合」與蔣渭水成立的「臺灣工 圖4-1-16 謝雪紅。原名謝阿女,
出身貧寒,被賣做童養媳,逃家
友總聯盟」,整合各地農工團體,並發起多次抗爭運動。 後成為富商之妾,自學並接觸共
產主義,二二八事件後轉赴中
@臺灣共產黨 國,歷經文革磨難,1970年病逝
1928 年(昭和 3 年),謝雪紅(1901∼1970)等人在 北京。

上海成立「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通稱「臺灣共產
10 黨」。當時,共產主義雖然為青年知識分子的時尚,但臺
灣共產黨被日本政府視為非法組織,必須尋求合法團體做
為依附,加上臺灣共產黨急於發展農工群眾運動,所以其
成員乃與臺灣農民組合等團體接觸,漸漸取得農工運動的
主導權。
15 1931 年(昭和 6 年),總督府大規模追捕臺灣共產黨
成員,許多臺籍政治社會運動領袖受牽連而入獄,或潛逃
海外,臺灣文化協會等各種異議組織幾乎瓦解殆盡。

圖4-1-15 臺灣工友總聯盟第二次代
表大會會場。會場兩側分別懸掛著
蔣渭水提出的標語「同胞須團結、
團結真有力」。
86 歷史1

想素養
當時政治社會的領導者的出身主要有哪些?他們的背景是否影響他們的理念或抗爭方式?

1 1911 中國辛亥革命
2 1912 日本進入大正時代
3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4 1917 俄國十月革命,蘇聯成立 莫斯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5 1918 出現民族自決呼聲
巴黎 4 9
5 6 瀋陽
朝鮮三一運動 3
北平
6 1919 蘇聯成立第三國際 東京
中國五四運動
160 27
漢城
7 1927 日本昭和金融危機 6
美國股票市場崩盤,蔓延 8
8 1929
為全球經濟大恐慌
9 1931 中國九一八事變
0 1937 中國盧溝橋事變

同化會
1914年
板垣退助(首倡)
林獻堂成立
圖 例
政治與社會文化活動
新民會 延續
階級運動(左翼團體) 六三法撤廢運動
1920年
創立者
林獻堂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1927年 1921∼1934年

林獻堂 蔣渭水 林獻堂 蔣渭水 蔡培火

分裂
左派
互相合作,
臺共取得主導權
臺灣農民組合 新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眾黨
農工 1927∼1931年
1926∼1931年 1927∼1931年
運動
簡吉 連溫卿 林獻堂 蔣渭水 蔡培火

分出
臺灣共產黨
1928∼1931年

謝雪紅
臺灣工友總聯盟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1928∼1931年 1930∼1937年

蔣渭水 楊肇嘉 林獻堂 蔡培火

圖4-1-17 日治時期臺灣政治與社會運動團體發展示意圖。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87

第 2 節 戰後政治與社會運動

學習領航
了解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
了解臺灣政治與社會運動的發展脈絡及成果

戰後,多數臺灣人民對於新政權充滿期待,希望在
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能獲得祖國的平等對待。然而
自接收開始,各種貪贓枉法情事不斷、行政缺乏效率,
人民生活也未見改善,造成臺灣人民的失望與不滿。
5 隨著國 共內戰、中共建國,臺灣進入長期的戒嚴統
治,在白色恐怖之下,社會受到嚴密的控制,人民基本
權利遭到限縮。因此,引發民間的批評與挑戰,讓臺灣
逐漸走向民主化。

一、二二八事件及其影響
10 1947 年(民國 36 年),因官方在查緝私菸時處置 圖4-2-1 1946年華盛頓日報(The
Washington Daily News)報導。該
失當,造成臺北市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民 篇報導的標題即指出,中國人對臺
灣人的剝削更超過日本人。
眾集體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抗議陳情,未料遭衛兵開
槍,造成傷亡。憤怒的民眾乃占領「臺
灣廣播電臺」,向全臺廣播事件經過,
15 號召群眾抗爭,遂引發全臺性反抗的
「二二八事件」。

圖4-2-2 二二八事件中的群眾在臺北火車站前集結,準備
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
88 歷史1

之後,外省人士被毆打的事件頻傳。為維持治安,士
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要求行政長官陳儀肅清
貪官汙吏,並提出「臺人治臺」的訴求。陳儀以臺人叛亂為
由,請求中央政府派兵鎮壓,造成大規模的民眾傷亡,其中
以基隆、臺北、嘉義及高雄等城市地區尤甚。許多臺籍菁英 5

圖4-2-3 王育霖身著日本法
袍留影。王育霖畢業於東京
因而喪命或入獄,如參議員王添灯(1901∼1947)、檢察官
帝國大學,曾任京都法院司
王育霖(1919∼1947)等,皆慘遭殺害。
法官,戰後回臺擔任新竹檢
察官,疑似因查辦官員貪汙 事件之後,政府以「清鄉」的名義,全面收繳武器、
案遭到挾怨報復,二二八事
件中被捕失蹤,據傳遭棄屍 搜查逃匿的反對人士,並解散各地抗議組織、查封報社。期
於淡水河,至今下落不明。
間,各地時有無辜者遭羅織入罪、挾怨報復、被捕者未經審 10

判即遭處決的情況。
事件後為緩和衝突,政府提高了臺人擔任公職的比例,
但族群間的衝突與嫌隙,已使臺灣內部長期陷入缺乏互信的
裂痕中。影響所及,造成臺籍人士視從政為畏途,或憤而轉
赴海外,推動臺灣獨立運動。直至 1995 年(民國 84 年), 15

李 登 輝 總 統 圖才例代 表 政 府 對 當
主要衝突區域
3.8中央政府派兵登陸基隆
主要傷亡區域
時所犯的錯 誤表示道歉,
高雄要塞部隊鎮壓路線
基隆市
國軍增援後主要鎮壓路線
國軍增援後次要鎮壓路線
明定 2 月 28 日為和平紀念
民兵路線
桃園 臺北市
新竹市
臺北縣
日,並立法補償。 宜蘭
新竹縣

臺中市
彰化市 臺中縣
埔里

日月潭 花蓮縣
3.16
澎湖縣 二七部隊潰敗
斗六
救援水上機場

嘉義市

圖 例 臺南縣
主要衝突區域 臺南市 3.8中央政府派兵登陸基隆
主要傷亡區域 臺東縣
3.8中央政府派兵
高雄縣
高雄要塞部隊鎮壓路線
國軍增援後主要鎮壓路線 登陸高雄 基隆市
壽山
國軍增援後次要鎮壓路線 屏東市 綠島
高雄市
民兵路線
圖4-2-5 高雄舉辦的二二八 桃園 臺北市
新竹市
紀念活動。高雄為最早遭遇 臺北縣
政府軍隊武力鎮壓之處,傷 圖4-2-4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 0 50 100
公里 蘭嶼 宜蘭
亡慘重。 中央政府軍隊鎮壓路線圖。 新竹縣

臺中市
彰化市 臺中縣
埔里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89

特 寫
人物 陳澄波
(1895∼1947)

陳澄波,嘉義人,是第一位以油畫入選日本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的臺灣畫家。曾在上海擔任
教職,能說國語,戰後獲選為第一任嘉義市參議會
議員。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陳澄波加入地方士紳組 圖4-2-6 陳澄波遇難時所穿留有彈孔的襯
成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希望能調停衝 衫。1947年(民國36年)3月25日,陳澄
波受害後,其妻將他當天穿的衣服洗淨
突,卻被軍方逮捕,最後在嘉義車站前遭到槍殺。 收存至今,但在衣服上留下的彈孔仍清
晰可見。

特 寫 黃榮燦
人 物 (1916∼1952)

生於重慶的黃榮燦是位版畫家,於 1945 年
來臺。二二八事件後,他創作了恐怖的檢查版
畫,以表對受難者的同情。而後,黃榮燦並未
如其他同時期來臺的左翼藝術家避走離去,
反而任教於臺灣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1952 年(民國 41 年)被控「為匪宣 圖4-2-7 恐怖的檢查。這幅版畫作品創作於
1947年,以藝術性的手法呈現出二二八的
傳」,以叛亂罪名在臺北 馬場町槍決。 衝突場景,左下角被毆打的賣菸婦人即代
表林江邁。

圖4-2-8 馬場町紀念公園。位於今臺北 萬
華,白色恐怖期間有許多政治犯在此殞命,
2000年(民國89年)設立為公園,紀念當年
歷史。
90 歷史1

特 寫 樂信 ‧ 瓦旦 高一生
人 物 (1899∼1954) (1908∼1954)

樂信•瓦旦為桃園 角板山 泰雅族 高一生,阿里山 鄒族人,原名吾


人,日名渡井三郎,漢名林瑞昌。他的父 雍•雅達烏猶卡那,日名矢多一生。臺南
親為大豹社頭目,曾率領族人抗日,後因 師範學校畢業後,返回部落擔任駐在所警
難與日軍抗衡而投降。1921年,樂信•瓦 察並兼教職。高一生熱心部落事務,並致
旦於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以公醫的身分 力於改善族人環境與農業技術,頗富聲
在部落間行醫並推廣現代文明。1945年, 望。戰後,他成為吳鳳鄉(今阿里山鄉)
出任總督府評議員。二二八事件時,他聯 首任鄉長。二二八事件時,部落青年湯守
絡各原住民鄉長,約束各族不要參與衝 仁(1924∼1954)堅持下山參戰;經協商
突。1949年(民國38年),他成為全臺唯 後,由湯守仁率族人攻下紅毛埤(今嘉
一的原住民省參議員。1952 年(民國41 義 蘭潭)軍械庫,並協同嘉義民兵圍攻
年),樂信•瓦旦擔任「高砂族自治會」 水上機場,而高一生負責防守部落。後
主席,提倡原住民族自治的理念,被指控 來,湯守仁與民兵意見分歧,率族人返回
為宣揚共產主義而遭逮捕,1954 年(民 部落。事件結束後,高、湯兩人一度被
國43年)槍決。 捕,幸得樂信•瓦旦擔保而獲釋。不久
後,高一生與湯守仁兩人,同因提倡原住
民族自治,和樂信•瓦旦一起遭到槍決。
樂信.瓦旦

高一生 湯守仁

健康勝過一切,儘管那些白銀黃金寶玉相勝
千萬數,也抵不上兒女珍寶。
……家裡有許多堂堂正正優秀的孩子,
物品讓人取去也無所謂。
我冤情日後必會昭明。
……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守護著。
水田不要賣。

圖4-2-9 1951年(民國40年)樂信.
瓦旦、高一生與湯守仁於阿里山賓館
合照。三人皆是在日治時期受過新式
教育的原住民族菁英,因主張原住民
族自治而在白色恐怖時期遇害。 圖4-2-10 高英傑與其父高一生
最後家書。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91

二、威權統治與白色恐怖
!威權統治
政府遷臺後,為維持政權穩固,執政的國民黨除掌控各
公部門的人事、資源外,也透過各地黨部、學校軍訓教育、
5 軍隊、救國團等管道,吸收大量黨員;再藉由學校教育、大
眾傳播、出版等媒介,灌輸民眾「效忠領袖」、「消滅共
匪」、「保密防諜」等思想。透過對統治者的神化,運用情
治人員,以嚴刑峻法剷除異己,形成威權統治。
@白色恐怖
10 隨著臺灣局勢的穩定,為了鞏固統治政權,整肅異己的
措施更加強化。主政當局讓情治單位利用懲治叛亂條例、檢
圖4-2-11 1950年代郵件上
肅匪諜條例等規定,羅織人民入罪,涉案者多以「匪諜」、 的反共戳印。

「叛亂」等罪名,而遭遇監禁、處決的命運。辦案人員為求
績效,造成許多刻意羅織的冤獄假案,使社會人人自危,對
於不合公義的社會現象噤若寒蟬,此即「白色恐怖」。
15 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不分省籍、族群,從一般民眾、學
界人士、藝文名人,到黨政高層和將領,幾乎無所不包。

我是國王,我是總統, 圖4-2-12 大力水手事件。


好美的王國… 我哩!
我想是啥就是啥! 1960年代,中華日報長期
連載作家柏楊(1920∼
2008)翻譯的美國 大力
水手漫畫。其中有幾篇提
及大力水手買了一塊無人
荒地,想當國王,接著又
和兒子一同起鬨,彼此競
選起總統來,還發表了告
全國同胞書。此段情節被
我要幹 你這小娃… 口氣可不小
你算皇太 當局認為有諷刺蔣中正、
就幹總統
子吧!
蔣經國父子之嫌,柏楊因
而被判入獄12年。
92 歷史1

三、自由中國雜誌與組黨事件
1949 年底,胡適(1891∼1962)、雷震(1897∼
本期內容主要為:確立內閣制,
要求實施軍隊國家化、主張言論 1979)等人在臺北創辦自由中國雜誌,以宣傳自由、民
自由,並勸總統不要太專斷,選
拔繼任人才。出版後十分暢銷。 主、堅定反共信念為宗旨。然而隨著國際局勢與國內政
經環境的演變,其言論由反共抗俄,轉移到對臺灣內部 5

問題的反省與檢討。1956 年,自由中國刊載倡議實施內
閣制、軍隊國家化的文章,引起黨政軍各方的圍剿。
1960 年,主張改革地方自治制度的臺籍省議員郭
雨新(1908∼1985)、李萬居(1901∼1966)、許世賢
(1908∼1983)等,與主張成立反對黨的雷震合流,決 10

定籌組中國民主黨。在組黨前夕,雷震被以「為匪宣
傳」等罪名,逮捕入獄。組黨失敗後,自由中國雜誌社
也隨之停刊。
圖4-2-13 自由中國書影。1956年
(民國45年),總統蔣中正70
歲,自由中國以「祝壽專號」為
名,發表多篇對蔣中正總統的諍
言,引起當局不滿。

博學堂 臺灣的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是指一個社會在民主轉型後,面對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迫
害,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分裂(包含政治、社會、族群等層面),所做
雷震 的善後工作。臺灣在戰後曾經歷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代,使得人權
胡適
蒙上陰影。但隨著民主化發展,人權觀念逐步生根茁壯,轉型正義成為
關注焦點之一。
近年來,立法院接連制定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人民
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等法
律,都是為了匡正過去政府所犯的過錯,並彌補因政治或戰亂而權益受
損的民眾或遺屬。例如:1952年的「鹿窟事件」,起因為執政當局查出
臺北 石碇的鹿窟村正在發展共產武裝勢力,故逮捕村民近900人,之後
93人被判決有罪,其中有28人被判死刑。但當時審判草率,且施以非法
刑求,嚴重侵害村民之人權。因此,2017年在監察院調查下,撤銷無辜
圖4-2-14 胡適與雷震。胡適於1954
村民的罪刑宣告,並進行賠償。
年(民國43年)來臺訪問,雷震在
松山機場迎接。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93

四、黨外與黨外雜誌
1968 年(民國 57 年)創刊的大學雜誌,原為一般文化性
刊物,1971 年(民國 60 年)開始成為知識分子提出論政改革
的園地。強調臺灣應朝開放化、多元化發展,消除政治禁忌
5 與約束,對後來臺灣政治和文化的發展,產生廣泛的影響。
1973 年(民國 62 年)大學雜誌受到政治力壓迫,一部分
成員轉而進入黨政機關、學校;另一部分政治異議人士則從
雜誌言論走向群眾運動,或實際參與政治,成為日後黨外運
動的中堅力量。
10 1975 年(民國 64 年),康寧祥(1938∼)等人創辦臺灣
政論雜誌針砭時事,未幾被勒令停刊。但後來各種政治異議
雜誌如雨後春筍,禁之不絕。

圖4-2-15 大學雜誌。其內容多呼籲政治革新,對社會與國家各種問題皆有深 圖4-2-16 臺灣政論雜誌是最早的黨


入探討。 外雜誌。

博學堂 蔣經國的「革新保臺」
1972年(民國61年),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院長。鑑於當時的國內外情勢,他認為必須將施政重心放在臺灣本土
的建設,以圖長久之計,因此提出「革新保臺」政策。其具體內容除了推動「十大建設」外,也提高臺籍政治人
物的政治參與機會,以進行國民黨內部的本土化。此舉除解決外省籍民意代表日漸凋零的問題,也稍微緩和了社
會上的政治改革聲浪。
94 歷史1

註 1 1971 年(民國 60 年)以前,臺灣在外交上的挫敗,使民


中壢事件。1977年,許信良 主改革運動出現有利的環境。因受限於黨禁的規定,政治異議
(1941~)脫離國民黨參
人士開始以「黨外」自稱,意為「國民黨之外」。1977 年(民
選桃園縣長。在開票過程, 1
有選民檢舉在中壢國小有疑 國 66 年)發生中壢事件,群眾未受到執政當局強力鎮壓,黨
似作票情事,由於警方未積
極處理,引來大批聲援的民 外人士受到鼓舞,相互串聯,提出共同的競選政見,已經頗具 5

眾包圍中壢分局,並燒毀警 政黨的功能。
局、警車,稱為中壢事件。
1979 年(民國 68 年),美麗島雜誌創刊;年底,美麗島
雜誌社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紀念日活動,要求政府解除戒嚴、
取消黨禁及報禁,結果群眾與憲警爆發衝突。後來黃信介、林
義雄等美麗島雜誌社主要成員被捕,遭軍事法庭以叛亂罪判處 10

徒刑。審判過程經媒體報導後,其改革理念及處境引起社會普
遍同情,反對陣營因而更加壯大。

圖4-2-19 民進黨舉行第一次全國
黨員代表大會。1986年(民國
75年),百餘位黨外人士宣布
許信良
組成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
黨」),公開挑戰黨禁成功,
成為戰後第一個具實質意義的 圖4-2-17 1978年黨外運動成員
在野黨。同年底,召開黨代表 聚會。戒嚴時期的異議人士皆以
大會,決定黨綱、黨章。 「黨外」自稱。

施明德 呂秀蓮
陳菊

圖4-2-18 美麗島事件公審。美麗
島事件涉嫌人公開被審判,法
庭成了他們向全國民眾暢談改
張俊宏 黃信介 姚嘉文 林弘宣
革理念的政見發表會。當美麗
島政治犯入獄後,其家屬和辯
護律師紛紛投入選舉,多人獲
高票當選。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95

五、解嚴後的政治運動
1980 年代,長期以來的社會控制逐漸鬆動,民眾取
得資訊的管道漸趨開放、多元,黨外人士在政壇上也愈
加活躍。然而,即使在解嚴之後,廢止了報禁、黨禁,
5 仍有部分箝制未能解開。
!野百合學運
1990 年(民國 79 年)3 月間,四十多年未經改選
的國民大會代表,修改臨時條款自行擴權,引起輿論嘩
然。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大學生集結在臺北中正紀念
10 堂廣場(今民主廣場)上靜坐抗議,他們提出「解散國
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
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是戰後臺灣首次 圖4-2-20 野百合學運。1990年3月,
臺灣各大學學生發起學運,以臺灣
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引起社會的同情支持。隨後政府召 的野百合做為精神象徵,意味臺灣
人的自主、草根性,以及強盛生命
開國是會議、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中央民意代 力與純潔精神。

15 表全面改選,對臺灣的民主化產生相當的影響。此次抗
爭也影響了日後的野草莓、太陽花等學運。
@修改刑法100條
1991 年(民國 80 年),清華大學學生因參加「獨
臺會」活動,先是被依懲治叛亂條例收押,懲治叛亂
2 註 2
20 條例廢止後,又因中華民國刑法第100條遭到起訴,此 中華民國刑法第100條。原刑法第
一事件引起社會上極大的反彈,令學界、文化界人士無 100條規定:「意圖破壞國體、竊據
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
法接受。反對者組成「一○○行動聯盟」,要求政府廢 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應予判
刑。在這一條文修改前,常被當做
除箝制思想的惡法,眾多大學生、教授及社運人士,在
「思想犯」、「政治犯」的處刑依
臺灣大學醫學院大樓前靜坐抗議。在各方壓力下,最後 據,只要當局認定某人有「意圖」
反對政府的跡象,均可逮捕入罪。
25 立法院修改刑法第100條內容,結束「思想迫害」的時
因此,刑法100條常被反對人士視為
代。這是臺灣民主化過程中,言論自由與人權保障的重 政治冤獄的源頭。

大成就。
96 歷史1

六、戰後的社會運動
解嚴前後,除了政治運動外,各類社會運動不斷上
演。一般而言,1980年代後的社會運動,大多聚焦在爭
取群體權益,或是追求公平正義上。在爭取群體權益方
面,主要有農民與工人運動、原住民族權益運動、客家 5

運動與性別平權運動等;在追求公平正義方面,則有消
費者權益保護運動、環境保護運動與居住權益運動等。

圖 4-2-21 臺灣多樣化的社會運動
爭取群體權益
農工運動 族群權益 性別平權
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民與勞工 臺灣多元族群文化長期遭到破壞, 1980年代起,女權團體致力提升
權益常遭犧牲,促使農工運動興起 各族群起而爭取權益 女性地位與自主權

五二○農民運動。農民為爭取權益 原住民族遊行抗議。為爭取族群權 婦女團體慶祝民法夫妻財產制修法


上街遊行,與警方發生推擠,演變 益,1994年各原住民族齊聚總統府 通過。女性在婚姻關係中的財產權
成嚴重的流血衝突。 前表達意願。 獲得保障。

RCA員工自救會抗議RCA公司汙染 還我母語大遊行。1998年,民間團 同志遊行。臺灣同志遊行運動自


環境,導致員工罹癌。 體要求媒體能公開使用客家話。 2003年起每年舉辦,呼籲社會重視
同志權益。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97

這些社會運動由早期的慷慨激昂、衝撞對立,逐漸演變成群眾
相對自制、和平理性,甚至類似嘉年華會的方式進行,見證國人對多
元價值的追求。

想素養
近年來,「反核」、「擁核」已成為在臺灣社會中爭議不休,難以解決的困境。反核
者認為核能風險太高、汙染太重,一旦發生意外,將禍延子孫。而擁核者則認為臺灣能
源匱乏,再生能源成本太高,唯有核能才是簡便實惠的選項,只要嚴格管理,風險是可
以掌控的。然而即便形成政策,或者是發動公投(例如:2021年的核四商轉公投,因投
票人數未達最低門檻而未通過),核能存廢仍舊無法定論,無論是經濟、政治、國家安
全層面,核能都是一道無法忽視的問題。
請針對核能議題的正反面說法進行了解,並提出完整的說明。說明時,請注意把握下
列兩項原則:
1客觀中立:論述時不可預設立場,應完整、客觀描述各種不同意見、理由。
2同情理解:對於每一種意見保持寬容理解的態度,並以善意解釋其動機。若該項意見
出現缺失,亦應秉持善意原則對其進行補充或詮釋。
最後,請針對此一議題提出你自己的想法和論述。論述時,需完整回應先前所整理的
每一項意見。

追求公平正義
消費者權益保護 環境保護 居住正義
1980年成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公害汙染事件 房價上漲使民眾重視購屋問題,追
為消費受害者提供救助 層出不窮,環保議題受到大眾關注 求居住正義,要求政府抑制房價

消基會公布市售食品的鋁殘留量 反國光石化。民眾反對彰化縣設立石 「無殼蝸牛」抗議高房價。1989


超標。為維護食品安全,消基會 油化學廠。 年,無房者抗議政府放任房價上
每年會抽查市售食品是否合乎食 漲,發起夜宿忠孝東路活動。
安規範。
98 歷史1

探究與思辨
十二大政治建設─臺灣黨外人士共同政見(1978年)

1徹底遵守憲法規定: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軍隊國家化;司法獨立化;各
級法院改隸司法院;廢除違警罰法;思想學術自由化;禁止黨派黨工控制學校;言論出版自由
化;修改出版法,開放報紙雜誌;參政自由化,開放黨禁;旅行自由化,開放國外觀光旅行。
2解除戒嚴令。
3尊重人格尊嚴,禁止刑求、非法逮捕和囚禁,禁止侵犯民宅和破壞隱私權。
4實施全民醫療及失業保險。
5廢除保護資本家的假保護企業政策。
6興建長期低利貸款的國民住宅。
7廢止田賦,以保證價格無限制收購稻穀,實施農業保險。
8制定勞動基準法,勵行勞工法,承認勞工對資方的集體談判權。
9補助漁民改善漁村環境,建立合理經銷制度,保障漁民的安全和生活。
0制定防止環境汙染法和國家賠償法。
q反對省籍和語言歧視,反對限制電視方言節目時間。
w大赦政治犯;反對對出獄政治犯及其家族的法律、經濟和社會歧視。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運動 99

1請在閱讀後,判斷當時黨外人士提出這些政見的背景為何?這些政見可能反映出當時的哪
些社會狀況?

2你是否同意這些政見?請任舉幾項,說明自己同意或反對的理由。

3請依自己對臺灣社會的觀察,判斷這些政見的目標現在是否已經達成?並考察其達成目標
的經過,或未達成的原因。
100 歷史1

歷史閱讀趣

新舊交替的一年:
陳舜臣筆下的1946年
撰文/莊建華

翻開教科書,關於戰後臺灣的記述從日
本投降後,便會談到 1947 年二二八事件。
而 1946 年似乎是被人遺忘且平淡無奇的一 陳舜臣(陳舜臣文藝館提供)。

年。然而,近期一些著作都在喚醒我們應該
重視全球在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情,歷史學者 是故鄉的熱情,卻是新舊政權轉換的混亂:
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在新全球史說 「光復,還我山河,到處貼滿了這種傳單
明這是一個既沒有戰爭,也不和平的年代, 語句。」
另一位報導記者維克托•謝別斯琛(Victor 「日本人開始撤退,還有差不多半數的人
Sebestyen),在其 1946年大作中,更直接點 在等候著,公園裡面排滿了要賣掉的物品,全
出因處置戰爭所遺留下的問題,使該年成為 是日本人在販售……」
形塑現代世界的關鍵一年。 「大家熱烈歡迎來自大陸的人們,但是新
在臺灣,隨著二戰結束,1946 年更是 來臺灣的一般大陸平民,大多只是把這混亂時
從零邁向未知的第一年,本文將帶讀者從體 機當做絕佳商機的『淘金客』。」
驗過戰後動盪年代的經歷者,所描述出的歷 在面對政權交替的現況,國籍的轉換問
史現場,帶大家重新認識戰後 1946 年的臺 題也是陳舜臣關心的重點,一個已經被日本
灣。作家陳舜臣,1924 年生,是在日本出生 統治五十年的臺灣,雖開心迎接殖民地統治
的臺灣人,二戰結束後返回臺灣 新莊任教, 的結束,迎來的卻是未知的中國,生活在這
1989 年正式歸化日本籍。其作品半路上與憤 片土地的臺灣人似乎總以「他者」的角色存
怒的菩薩將是重要的參考文本。 在,在另一部作品憤怒的菩薩中,他的筆下
陳舜臣是怎麼看待 1946 年的臺灣呢?在 清楚呈現這樣的困擾:
其自傳半路上中,「那是一個發生重大變化的 「我們臺灣人接受日本教育,隨著『皇
一年,也是極為慌亂的一年」,他如是評論。 民化』的口號被教育為日本人,然而,臺灣
戰後,從日本回到臺灣的陳舜臣,迎來的不 『光復』之後,我們就光明正大地變成了『中
第二篇 歷史閱讀趣 101

國人』。成為中國人。─問題是,何謂中國 經驗重新適應新秩序,熟悉的街道,改過的
人?我還無法確切明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會 街名,但本質仍然未變。
被塑造成什麼樣的人?這真是一個難題。」 我們在陳舜臣身上,看到國家、國籍
類似的提問,不僅是他無法理解,相同 的界限其實是相當模糊,認同的歸屬卻相對
的在 1946 年元月,行政長官陳儀也無法明確 清晰。在他的筆下,看到一個知識分子對動
知道要用什麼身分看待臺灣人─ 究竟是戰 盪時局的反思,自我內心矛盾與價值觀的衝
敗國還是戰勝國的人民?於是趕緊發函詢問 擊,時勢如何影響同屬這個世代的人們。另
國民政府,於是在同月 12 日,行政院才指示 一方面,戰爭結束後的臺灣,並非單就政權
陳儀,從「光復」的那一天開始,臺灣人就 轉換,對人們而言,1946 年是重新學習、適
無條件取得中華民國的國籍,等同「回歸祖 應與摸索的年代,一切都是未知。然而,歷
國懷抱」。 經過戰事,還來不及思索著統治五十年的日
這場大戰結束的太戲劇化了,當時在 本到底帶來了什麼意義,新的執政者卻已揚
日 臺人因為喪失了日本國籍,失去了繼續工 棄過往的舊秩序,重構不同邏輯的新秩序。
作與就學的權利,被迫返臺。包括了當時被 不變的是臺灣人仍不能參與時代的鉅變,
徵用的海軍少年兵、企業員工、留學生等, 「被統治者」的沉重帽子亦無法隨著戰事結
當然也包括了陳舜臣本人。 束而放下。
1946 年的臺灣,是新舊政權轉換的時 (資料來源:1陳舜臣著,林琪禎譯(2016),半路上,臺
期,是新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是一個混亂的 北:游擊文化。2陳舜臣著,游若琪譯(2018),憤怒的菩
薩,臺北:游擊文化)
年代。新的統治者跟過往似乎有高度雷同,
雖說回歸,但臺灣好像仍處於被殖民者的角
色,不過就是改了個名,就如同憤怒的菩
薩末語所諷刺緒方大佐和王少將背影極度酷
似。唯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延續著

想一想

1戰後初期的臺灣人曾有是日本人或中國人、是戰勝國或戰敗國人民的複雜情緒。當時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21946年時臺灣面臨的政權轉換、新舊秩序的重組,是否影響至今日?可試著依照自身感受說明?
102 歷史1

三篇

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
臺灣的原住民族以及各方移民,在這塊土地上交會融合,以土
地資源為出發點,加上國際情勢的變換,創造出令人矚目的經濟奇
蹟,此外,多元族群的融合與交流,在宗教上互相包容,在藝術上
各有表現,成就臺灣繽紛多彩的文化內涵。
103

新北 新店 碧潭空拍圖。
104 歷史1

Chapter 5 經濟的多元發展

荷西治臺時期 鄭氏時期 清治時期


1624 ∼ 1662 1662 ∼ 1683 1684 ∼ 1895

1633 日本鎖國 1661(永曆15年)鄭氏統治 1684(康熙23年)開放正口廈門―鹿耳門對渡


臺灣,命軍隊在各地 1784(乾隆49年)開放正口蚶江―鹿港對渡
開墾 1788(乾隆53年)開放正口五虎門―八里坌對渡
1792(乾隆57年)開放正口蚶江―八里坌對渡
1797(嘉慶2年)吳沙入墾宜蘭,建頭圍
1835(道光15年)金廣福墾號成立,開墾新竹東
南山區
1860(咸豐10年)臺灣開港通商,重回國際貿易
市場
1878(光緒4年)臺灣條約港出口值超越進口
值,呈現出超狀態
1886(光緒12年)劉銘傳設清賦總局,開始進行
清賦工作

圖5-A 日治時期載運甘蔗的五分車。
105

本章摘要
17 世紀中國移民移入臺灣後,經濟活動漸以農業生產為主,這些農產品同
時也成為臺灣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因此農業生產的內容,也隨不同時期的貿
易活動而有變化。20 世紀以來,統治當局的政策方向對於產業的發展影響甚
鉅,從農業生產的改良,到工業的發展,皆與政策變化息息相關。同時,政府
介入產業發展的過程,也讓臺灣的經濟資源更受到政府所控制。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
1895 ∼ 1945 1945 ∼

1898(明治31年)總督府成立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49(民國38年)實施三七五減租
1900(明治33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日本東京成立;各 1951(民國40年)實施公地放領;美援開始
地成立農業組合 1953(民國42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推行四年
1901(明治34年)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 經濟建設計畫
橋仔頭糖廠成立 1966(民國55年)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
1910(明治43年)開始進行林野調查 1980(民國69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
1922(大正11年)開始新稻種研發,即日後之蓬萊米 1984(民國73年)政府宣布實施經濟自由化與
1924(大正13年)桃園大圳完工 國際化政策
1930(昭和5年)嘉南大圳完工 1991(民國80年)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1932(昭和7年)臺東新港漁港完工 2002(民國9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934(昭和9年)日月潭發電所完工 2016(民國105年)政府實施新南向政策
1936(昭和11年)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成立
1939(昭和14年)工業產值超越農業生產總值
106 歷史1

第 1 節
大航海至清治時期的
經濟發展
學習領航
認識大航海時期的經濟概況與特色
認識鄭氏時期的經濟概況與特色
認識清治時期的經濟概況與特色

從 17 世紀以來,臺灣的經濟發展便與對外貿易息息
相關,如蔗作與東亞海域貿易、稻作與兩岸貿易的興起
等,或是茶、樟腦與世界貿易的連結,皆為不同時期對
外貿易發展下的結果。

一、東亞海域的商貿活動 5

!轉運貿易與國際競逐
16 世紀,歐洲各國勢力積極參與東亞海域的貿易活
動,希望能拓展與中國、日本等國通商的機會,臺灣亦
於此時捲入東亞海域的貿易活動。
P.34

在歐洲勢力注意到臺灣以前,顏思齊、鄭芝龍等海 10

商已在臺灣活動多年;日本商人亦曾以澎湖、臺灣等島
嶼為據點,與中國海商進行走私貿易。
17 世紀初,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進入東亞海域後,
曾占據澎湖,但遭明將沈有容(1557∼1628)勸離。
圖5-1-1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
郎等」石碑。1604年(明 萬曆32 1622 年攻擊澳門失利,轉占澎湖,1624 年占領臺灣,發 15
年),沈有容要求荷蘭將領韋麻郎
退出澎湖,為紀念此事而立碑。 展東亞的貿易。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07

@荷蘭與西班牙的在臺競爭

16 世紀以來,荷蘭與西班牙雙方在東亞 1626年 本
西班牙占領北臺灣

海域呈現緊張的關係。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 中國
雞籠(基隆)
澎湖 臺
臺灣南部後,西班牙也在 1626 年派兵占領臺 澳門

大員
(臺南安平)
5 灣北部,企圖參與東亞海域的貿易。
1 日 馬尼拉(菲律賓)
後來因日本鎖國以及菲律賓南部爆發反
1626年 本 1571年 成為西班牙根據地
西班牙占領北臺灣 南 1624年 地
西班牙人的事件,導致西班牙人傳教不順與
中國 荷蘭占領南臺灣 荷

雞籠(基隆)
貿易利潤下降,難以維持在臺駐軍花費,經澎湖 臺
西

澳門
灣 洋
營北臺灣的時間僅十餘年(1626∼1642), 大員
(臺南安平)

10 即被荷蘭人驅逐,正式退出臺灣。 地
馬尼拉(菲律賓)
1571年 成為西班牙根據地 區 圖 例
南 1624年 地名
二、荷治時期的經濟活動 荷蘭占領南臺灣
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
1618年 由荷蘭占領 荷蘭人來臺路線
日本人來臺路線
西班牙人來臺路線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占領臺灣後,將臺

圖5-1-2 17世紀各國勢力來臺示意圖。臺灣因中國與
灣定位為東亞轉口貿易的據點。臺灣生產的 日本的地緣關係,成為歐洲列強競逐的貿易根據地。

蔗糖與鹿皮等商品,輸往中國大陸、日本與

15 東南亞等地。 區
註 1
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
1618年 由荷蘭占領
日本鎖國。16世紀起西方傳教士至
日本傳教,影響幕府的統治。幕府
於17世紀中期禁止外國船隻入港,
西班牙雞籠、滬尾長官轄區 聖薩爾瓦多城
聖多明哥城 (1626年建)
僅開放中國與荷蘭的貿易。1854年
(1629年建)
治臺時間 1626~1642 與美國簽訂通商條約,鎖國政策才
傳教 天主教 結束。
輸出商品 硫磺、鹿皮

博學堂

荷蘭臺灣長官轄區
濱田彌兵衛事件
治臺時間 1624~1662
荷蘭入臺後,規定來臺灣的日
傳教 基督新教 熱蘭遮城
普羅民遮城
(1653年建) 本商人要課徵貨物輸出稅,引起
輸出商品 米、糖、鹿皮 (1624年建)
日本商人不滿。1628年,濱田彌
兵衛來臺貿易,發生衝突,人貨
遭到扣留,濱田憤而挾持東印度
公司在臺長官,日本甚至關閉平
圖5-1-3 荷 西領臺大致範圍示意圖。16∼17世紀時,荷蘭為脫離西班牙統治 戶的荷蘭商館以為報復。
而爆發戰爭,兩國的緊張關係延續到東亞海域的臺灣。
108 歷史1

註 2 除了商品的轉運外,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也積極
三藩之亂。清朝建立初期,分封有 鼓勵投入甘蔗、稻米等農作物的生產。其中,因甘蔗可
功的漢人將領對抗南明政權,以平
做蔗糖,銷往日本等地,提供穩定的獲利,為當時重點
西、平南、靖南三王為代表,稱三
藩。1673年(康熙12年),康熙皇 發展的農產品。同時,荷蘭亦利用原住民大量獵捕梅花
帝宣布撤除三藩,平西王吳三桂
(1612∼1678)以「反清復明」 鹿,將鹿皮、鹿脯做為外銷產品,獲取利潤。 5

的名義起兵,鄭經也出兵廣東呼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為了農業生產,開發不少土
應,失敗後撤軍。1681年(康熙20
年),亂事平定。 地,稱為「王田」,此外也有漢人移民占地開墾的「私
田」。當時被招募來臺的漢人移民,往往是承租「王
田」或「私田」來從事農耕

三、鄭氏時期的經濟活動 10

鄭氏取得臺灣後,帶來大量軍隊與移民,故鄭氏
一方面屯墾臺灣南部,從事稻米生產,做為軍隊及移民
的糧食。另一方面以臺灣為據點,經營轉口貿易,並
於 1672 年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通商條約,但鄭經趁三
2
藩之亂進攻中國大陸失敗後,合作也宣告結束。 15

中國 日
白銀 本
米、糖、香料、白銀、
鹿脯、歐洲貨物
蔗糖、鹿皮、絲綢、
藥材、瓷器
絲綢、瓷器、藥材,以及鹽、
鐵等臺灣所需日用品
大員

南 圖 例
出口
進口

香料、胡椒、錫、
蔗糖、瓷器、黃金
鉛、歐洲貨物

地 區
香料、瓷器
巴達維亞
圖5-1-4 荷治時期臺灣對外貿易
歐洲貨物
示意圖。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09

鄭氏治臺時,大致沿襲荷治時期的王田制,並將王
田改名為「官田」,同時鼓勵文武官員及駐守各地的營
兵開墾。由官員經營者,稱「文武官田」;由營兵屯墾
者,稱「營盤田」。基本上,漢人在臺的開墾,大致是
5 以今臺南一帶為中心,往南北發展。


軍火物資、白銀 本
清 白銀
蔗糖、鹿皮、絲織品
走私貿易

絲織品 灣

菲 圖 例
南 出口
律 進口
(西班牙)

軍火物資、
蔗糖、鹿皮
布料、香料

英國東印度公司 地 區
設立商館,與鄭 萬丹
氏政權進行貿易

圖5-1-5 鄭氏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

官田 文武官田 營盤田
相關地名

林鳳營、柳營、新營、下營、
官田 竹滬(今湖內)、長治 左鎮、左營、前鎮、前峰、
仁武、燕巢、後勁

圖5-1-6 鄭氏時期的臺灣土地開發型態。
110 歷史1

四、清治時期的土地開發
註 3
陳賴章墾號。1709年(康熙48 !一田多主與結首制
年),由陳逢春、賴永和、陳天
清治時期,漢人可向官府申請墾照,開墾荒地,稱
章、陳憲伯、戴天樞等人組成的團
體,向官府取得合法開墾臺北盆地 為墾戶,多為合股經營型態。如 18 世紀開墾臺北盆地的
的資格,開墾範圍約為今臺北市 萬 3

華、大同等區,以及新北市 中和、 「陳賴章」墾號。1835 年(道光 15 年)拓墾新竹東南山 5

永和、蘆洲、新莊等區。 區的「金廣福」墾號,則是閩、粵兩籍人士合股組成的
墾號。
墾戶取得土地後,便可招募佃戶開墾,向佃戶收取
大租,亦稱大租戶;佃戶可再將土地分租給佃人,向佃
「廣」代表廣東,
「福」則代表福建 人收取小租,稱小租戶。小租戶多為實際土地經營者, 10

負責招募佃農、修築水圳等,大租戶多僅負責向官府納
稅,這種現象稱為「一田多主」。
至於宜蘭地區,因官府無力保護漢人移民,興起
「集團武裝拓墾」型態的結首制,由數個開墾者編成一
小結,設有小結首,再由數個小結首共推一大結首管 15
圖5-1-7 金廣福公館。在官方鼓勵
下,金廣福墾號是福建和廣東籍移 理,共同經營土地開墾事業。
民合組的拓墾組織。金廣福公館為
昔日墾號的營運總部。

大租戶代番輸餉
番社 官府
官府

出租土地 發墾照
納番大租 繳正供
大結首
墾戶(大租戶)
土地 納大租

佃戶(小租戶) 小結首 小結首 小結首

土地 納小租

佃農 現耕者 現耕者 現耕者

圖5-1-8 清代 臺灣墾佃土地關係示意圖。 圖5-1-9 宜蘭結首制結構圖。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11

@土地開發與水利灌溉
清治時期,大量漢人移民來臺,水稻逐漸成為重要的農作物。在缺乏水
源的地區,農民主要栽種甘蔗;在有水利建設的地區,則以栽種稻米為主。
為了提升稻米產量,各地陸續興建水利建設。例如:施世榜(1671∼
5 1743,施琅侄孫)出資興修的彰化八堡圳;張達京(1690∼1773)與原住民
族「割地換水」興建的貓霧捒圳;郭錫瑠(1706∼1765)在臺北地區修築的
瑠公圳,以及鳳山知縣曹謹(1787∼1849)倡議興築的曹公圳等。這些水利
建設的修築,反映臺灣稻米生產日益蓬勃與區域開發的變化。

瑠公圳今貌

貓霧 圳今貌 建造時間:1740~1765
灌溉範圍:臺北盆地

建造時間:1723~1733 店
溪 發展歷程:郭錫瑠為解決開圳過程中的
灌溉範圍:臺中盆地 原漢衝突問題,故與泰雅族女子通婚,
發展歷程:張達京(1690~1773)在 並經郭氏父子多次努力,才突破引水技
臺中 豐原一帶修築水圳,需熟番龐大土 術,達成越域引水的目標,完成灌溉臺
地資源的支持,因此與當地原住民族以 北地區的瑠公圳。
「割地換水」的方式,合作完成灌溉臺
中盆地的貓霧捒圳(葫蘆墩圳)。

八堡圳進水口今貌 曹公圳今貌

建造時間:1709~1719 建造時間:1838~1844
灌溉範圍:彰化平原 灌溉範圍:高雄地區
發展歷程:施世榜家族,與彰化地方人 發展歷程:鳳山縣(今高雄市)知縣曹
士合作,開鑿八堡圳,成功引濁水溪水 謹,以官方主導與當地鄉紳合作,興築
源灌溉彰化平原,這是清代 臺灣規模最 水圳,灌溉良田數千甲,此即有名的曹
大的水利工程。 公圳。

圖5-1-10 清代 臺灣重要水圳分布示意圖。
112 歷史1

此外,18 世紀末隨著番界不斷的向東推移,西部淺
博學堂
山丘陵地區漸成新墾地,這些地區除了栽種水稻等農作
開墾與地名
現在臺灣有許多地名,還保留 物外,開墾過程中也有樟腦、木材的利益,以及可做為
當年土地開墾的遺跡。例如:當 染料的大菁(藍靛)等。臺灣土地開發的歷程,大致呈
時墾首以合股方式開墾,在墾
成後常以股為地名,如五股、七 現「由南到北、由西向東、由平原到山區」的現象。 5

股;又有在墾成後將土地依股細
#清末劉銘傳的土地改革
分,便以分得之份名為地名者,
如頭份。而宜蘭地區,當初以結 1885 年(光緒 11 年)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劉銘傳
首制開墾,故今境內有四結、五
為增加財政收入,推動以土地為中心的租稅改革,稱為
結、金六結等地名。
「清賦」。
官員估算大租戶每年所收的大租,僅約 40 %用於繳 10

納地稅,故擬定「減四留六」政策。一方面規定大租戶
60 %;另一方面,小租戶雖
淡水
僅可向小租戶收取原大租的
(滬尾) 基隆(雞籠)

臺北
減納大租,但卻須向官府納稅,成為新的納稅義務人。
新竹
(竹塹)
宜蘭
(五圍)
淡水
(滬尾) 基隆(雞籠)

臺北
大甲

臺中 新竹
(竹塹)
彰化 宜蘭
(半線) 埔里 花蓮 (五圍)

大甲
北港
馬公 嘉義 臺中
(媽宮)
(諸羅)
彰化
玉里
(半線) 埔里 花蓮
(璞石閣)

圖 例
臺南 北港
馬公 嘉義 漢人開墾時間
(媽宮)
(諸羅)
臺東
荷治及以前
屏東 玉里
(卑南)
高雄 (阿猴) (璞石閣) 鄭氏時期
(打狗)
康熙年間
圖 例
臺南 雍正乾隆年間
漢人開墾時間
嘉慶年間
恆春 臺東
荷治及以前
屏東 (卑南) 道光至光緒年間
高雄 (阿猴) 鄭氏時期
(打狗)
康熙年間
雍正乾隆年間
嘉慶年間
恆春
道光至光緒年間

圖5-1-11 漢人移墾擴散示意圖。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13

其次展開土地清查作業,全面清查各地田園面積, 註 4
清出過往未稅田園,並由小租戶負責繳納新增地稅,讓 施九緞事件。1888年(光緒14
年),因官方急欲清丈土地,過程
官府得以增加稅收。
草率,遭地方士紳以施九緞為首,
「清賦」推動過程中,因測量不公、地主須負擔測 打著「官激民變」的旗幟,攻打鹿
港及彰化縣城,劉銘傳調派霧峰林
5 量費用等瑕疵,小租戶也多認為此一政策加重負擔,群 家的林朝棟率軍前往鎮壓才平息。
4
起抗拒,甚至引發「施九緞事件」,導致劉銘傳遭到彈
劾去職。最終「清賦」並未徹底執行,成效不彰。

博學堂

減四留六的影響
佃戶原本僅繳大租不納稅,現在雖然減納40%的大租,但卻因為清查
土地後,需要納稅的田園面積,往往大於過去繳納大租的田園面積,使
得小租戶的負擔加重。

圖 5-1-12 劉銘傳的土地改革政策
田園面積 稅收
清賦前 7萬甲 44萬圓
清賦後 42.6萬甲 97萬圓
清賦前後臺灣田園面積與賦稅收入的差距。(資料來源:
中村是公,臺灣土地調查事業概要,1905。)

大租戶 官府

新大租 新正供
(以清查前原面積繳納大租) (以清查後面積為新定稅額)

小租戶

佃農

丈單。土地清丈後,官府會發給田主丈單,即土地所有權 減四留六示意圖。清賦後,小租戶要繳原面積的六成大租
狀,也是官府收糧的依據,在土地買賣時要一同移轉。 給大租戶,並改由小租戶負責納稅,但稅額是依照清查後
所定的新面積計算。
114 歷史1

五、清治時期的經濟活動
想素養
清代 臺灣沿岸港口城鎮中,有許多建
!開港前的兩岸區域分工
築據說皆曾使用壓艙石做為建築材料, 在清朝的統治下,臺灣的經貿活動漸以兩岸往
例如:鹿港的龍山寺等。
來為主,臺灣對中國的輸出品以稻米、蔗糖為主,
圖5-1-13 鹿港 龍山寺。
中國輸往臺灣的產品則以日常物資、手工藝品為 5

主,兩岸形成「區域分工」的互補貿易型態。
1港口的發展
清治時期為管理兩岸的人口與商品往來,僅允
許特定港口進行兩岸貿易,稱為正口。最早的正口
壓艙石
設於鹿耳門,與中國大陸的廈門對渡,之後陸續開 10

放鹿仔港(今彰化 鹿港)與泉州 蚶江對渡、八里坌


(今新北 八里)與福州 五虎門對渡等。臺灣有「一
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即是說明兩岸貿易下
請想想看,為什麼往來兩岸的船隻需
要壓艙石來增加重量呢?為什麼壓艙石 港口市鎮的發展,以及臺灣由南而北的發展趨勢。
要拽放留置在港口?
在正口之外,西部平原沿海的各港口間也有商 15

船往來,這些港口則稱為小口。如新竹的竹塹港。
1840 年代以後,小口亦可與島外進行貿易。
2郊商的形成
隨著兩岸貿易的盛行,為避免惡性競爭,臺
南出現「郊」的組織,類似今日的同業公會。參與 20

「郊」的商行,皆須遵守相關交易規定。郊商主要
分成三類,一是往同一地區進行貿易的商人組織,
如泉郊、廈郊等。二是特定地區的商人組織,如新
竹地區的塹郊。三是由同業商人組成,如糖郊、布
郊。「郊商」除了從事兩岸貿易外,也積極參與造 25

橋、修廟等公共建設,並在地方秩序維護上扮演重
要角色。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15

輸入:以日用品為主
五虎門

中國大陸 布匹 農具 瓷碗

1788年開放對渡
蚶江
1792年開放對渡 八里坌
烏石港
廈門 金門島
1784年開放對渡

鹿仔港

1684年開放對渡
澎湖
五條港
灣 1826年
增為對渡港口
鹿耳門
輸出:以農產品為主 安平
圖5-1-14 清代兩岸對渡港口與貿易
物品示意圖。1810年(嘉慶15年)
開放6處正口自由對渡。
米 糖 靛

圖5-1-15 清代 臺灣商品流通示意圖。圖為臺灣府城(今臺南一帶,節錄自康熙臺灣輿圖)。

庄社
民眾進行農漁、伐木等生產活動,自行挑運至
街市販售。

街市(十字街)
多有米市、菜市、柴市、炭市、果市等;較大
城市則聚集形成米市街、布街、打石街等。

沿岸港口
大宗出口的稻米、蔗糖、油、麻、藍靛等貨
物,由商人在產地收購,配運至港口出口,然
後再從廈門等地,進口布匹、農具等日用品,
以供民眾日常生活所需。
116 歷史1

博學堂 @開港後的國際貿易
1國際貿易的連接: 19 世紀晚期,清朝在外力入侵的
開港後的進口商品
臺灣開港後,進口商品以鴉 壓力下,開放通商口岸與外國貿易,臺灣亦於 1860 年
片、紡織品為主。鴉片的進口, 開放安平(附港打狗)、滬尾(附港雞籠)等港口,
不但妨害人民健康,也抵消清末
出口的獲利,影響臺灣經濟的發 並設立海關管理對外貿易。外國商人多來臺灣收購茶 5

展;紡織品原來由中國進口,開
葉、糖、樟腦,並銷售至世界各地。
港以後,逐漸被英國的產品所替
代。 2開港通商與社會變遷:茶、糖、樟腦的出口,帶動產
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其
中茶葉和樟腦的利潤甚高,大多產在北部,促使臺灣
的政經重心從南部逐漸移往北部。 10

晚清茶葉、樟腦及蔗糖的生產、加工與出口
圖 5-1-16
樟腦 運送樟腦下山(日治時期)

滬尾 雞籠

茶葉 茶葉分裝的景象

茶葉。當時的茶葉多運往大稻埕精製與 樟腦。原屬軍工原料,官府嚴
安平 包裝,再由淡水出口外銷。 加管制。但開港後樟腦因可製
成賽璐珞(Celluloid,一種合成
打狗 蔗糖 砂糖倉庫中的繁忙景象 塑膠),也是製造火藥的原料之
一,故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樟
腦生產以臺灣中北部為主,亦由
淡水出口銷往世界各國。

圖 例 蔗糖。在清初已是重要出口商品,
通商口岸 茶、樟腦產區 開港通商後亦仍興盛,由安平、打
樟腦產地 蔗糖產地 狗出口,銷至日本、美國等地,其
茶葉產地
生產則以南部為主。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17

開港後,外國商行進入臺灣,臺灣的商人也在貿 註 5
易過程中獲利,清末商紳的社會地位提升。有些洋商 買辦。清末開放對外通商後,受雇
5
於外國商行協助他們在中國進行貿
買辦也經營商行,從事出口貿易,累積大量資金。這
易活動的中間人,稱為「買辦」。
些商人如大稻埕的李春生(1838∼1924)、高雄的陳
5 福謙(1834∼1884)。除了買辦之外,由於茶葉與樟
腦的利潤較高,因此板橋 林家的林維源、霧峰 林家的
林朝棟等人,皆因參與茶葉與樟腦的生產與外銷,而
獲得巨大的財富。
然而,為了伐樟熬腦,整地種茶,造成山林過
10 度開發,破壞生態。另一方面也因為深入山地開發資
源,壓迫到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引起反抗,卻遭到
國家力量的打擊。

(單位:萬海關兩) (單位:萬海關兩)
450 800
打狗(進、出口)
786
茶風靡歐美市場,
400 出口大幅成長 700 淡水(進、出口)

350
茶 600
567
300
500
250 糖的外銷歷
史悠久,出 400
200 口穩定 糖 329
286
300 297
150
183
200 249
100 樟腦 125
樟腦產量曾居 100 144
50
世界第一
78
0 0
1868 1873 1878 1883 1888 1895 (年) 1868 1873 1878 1888 1893 (年)
1868∼1895年臺灣茶、糖、樟腦出口總值統計圖。 淡水、打狗進出口貿易值比較圖。開港通商後,茶、樟
腦的出口大增,北部條約港的貿易總額逐漸超越南部。

想素養
依據圖 5-1-16,回答下列問題:
1茶、糖、樟腦的出口,均在 1894~1895 年出現明顯衰退。請討論這可能是什麼事件所造成?
21878 年起,北部的貿易總額超越南部,請討論此事所代表的經濟意涵。
118 歷史1

第 2 節
日治時期的
殖民地式經濟
學習領航
認識臺灣總督府推動殖民經濟基礎工作
認識日治時期臺灣的農業政策與發展
認識日治時期臺灣的工業化政策與南進
認識二戰時期臺灣的統制經濟

臺灣總督府陸續展開基礎調查與建設,開發臺灣產
博學堂
業,以供應日本國內需求。由此可知,日本殖民統治臺
彰化銀行的成立
日本殖民政府因廢止大租權, 灣,經濟發展都立基於殖民母國的利益思考,之後為了
故支付大租戶補償金。1905年 配合南進政策,才積極發展臺灣的工業。
(明治38年),彰化等中部士
紳,在總督府的勸誘下,以大租
戶補償金合股成立「株式會社彰 一、殖民經濟的基礎 5

化銀行」(今彰化銀行)。這是
最早由臺灣人自行籌資設立的銀 !四大調查
行。
1土地調查: 清代臺灣的土地制度混亂、產權不清。
1898 年(明治 31 年),總督府進行全臺土地調查,查
出大量隱田。此外,總督府也確立了以小租戶為土地
所有權人,解決一田多主的現象。此舉不僅明確土地 10

所有權,亦有利於總督府徵稅與土地開發。
2林野調查: 日本對臺灣的山林進行林野調查,方便
日本企業開發山林資源。然而,原住民族仰賴山林維
生,總督府卻將不少山林地收歸國有,嚴重侵害了原
住民族的生活空間與權益。 15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19

3舊慣調查:總督府進行舊慣調查,以便了解臺灣的民
情風俗,舉凡食衣住行、生產方式、宗教信仰,均在
調查之列。舊慣調查的成果,使殖民者得以掌握臺灣
各地概況,有利於施政。
5 4戶口調查: 1905 年(明治 38 年),總督府舉行第一
次的臺灣戶口調查,利用警察深入臺灣各地調查。本
次調查是臺灣第一次大規模人口普查。總督府後來每
五年舉行一次普查,藉以確實掌握臺灣的人口動態。
@專賣制度
10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擴展財源,對特定物品採取
專賣制度,鴉片、鹽、樟腦、菸草、酒等物品均被納入
專賣之列。專賣收入成為總督府重要的財源之一。
#統一貨幣與度量衡 纏足 福建人

日治初期,臺灣幣制與度量衡種類混亂,妨礙了 曾感染天花
15 商業的發展。1899 年(明治 32 年),總督府成立臺灣
有資產、行為善良者
銀行,主導臺灣幣制的整理與改革,並發行「臺灣銀行
圖5-2-1 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
券」,逐漸統一臺灣的貨幣;此外,亦統一度量衡,各 日治時期主要的普查項目有:性
別、年齡、婚姻、語言、種族、阿
產業使用一致的度量衡.有利於貿易的發展。 (鴉)片吸食、纏足等。

萬圓 收入 國庫補助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896 1898 1900 1902 1904 1906 年 圖5-2-3 臺灣銀行券。臺灣銀行券
圖5-2-2 1896∼1906年臺灣財政收支圖。日治之初,臺灣原為日本的一大 讓長期混用銀兩、紙幣的臺灣經濟
財政負擔,但在短期內臺灣就完成財政獨立。 體系開始採用單一的交易標準。
120 歷史1

$基礎建設
總督府在臺進行多項基礎建設,例如:
1交通建設:廣築公路、完成西部縱貫鐵路與通往東部
(%)
100
的鐵路建設,有利於南北陸路交通運輸;同時擴建基
水田
90 隆港、高雄港等深水港口,促進臺灣與日本間的貿易 5
旱田
80
往來。
70
2水利建設:日治時期,總督府除了積極整治清治時期
60
50
以來的埤圳外,也積極興建水利工程,其中以桃園大
40 圳和嘉南大圳最為重要。這些水利建設,均有利於提
30 升農作物的產量。 10
65.5% 65.4% 54.9% 42.6% 29.7%
20 34.5% 34.6% 45.1% 57.4% 70.3%
3電力設施: 總督府積極投入電力設施,建立電力網
10
絡。日治時規模最大的電力設施工程,是「日月潭發
0
1929 1931 1933 1935 1937 (年)
電所」的建造。大量且穩定的電力提供,對臺灣的民
圖5-2-4 嘉南大圳完工後嘉南平原
的水旱田比例。灌溉範圍擴及雲嘉 生影響深遠,更為日後臺灣的工業化奠定基礎。
南等地約15萬甲土地,對稻作增產
更有利。
二、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15

!新式製糖業的興起
註 1 日本治臺後,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為方向,

糖業改良意見書。新渡戶稻造在糖 因日本國內缺乏砂糖,故積極發展臺灣的製糖業。1901
業改良意見書中建議,臺灣總督府
年(明治 34 年)總督府接納新渡戶稻造(1862∼1933)
給與日資企業為主的新式製糖工廠
資金援助;規定蔗農必須將甘蔗賣 的建議,採取資金援助、指定原料採取區域以及關稅保 20
1
給劃定範圍內的新式糖廠;同時對
護市場等三大措施,致力於製糖業的現代化,提升臺灣
進口砂糖課徵高額關稅,使臺產砂
糖在日本市場有價格優勢。 蔗糖產量。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21

圖 5-2-5
日治時期臺灣重要建設分布圖

臺灣銀行 基隆港

自來水道
臺灣銀行。1899年創立,為臺灣總督府控制臺灣 基隆港。1899年起改建,日治時期的基隆港
淡水 基隆
經濟與金融的重要機構。 是臺灣與日本的聯絡門戶。
桃園大圳 臺北 平溪
新竹
宜蘭
竹南
蘇澳

彰化 臺中
花蓮港
西部縱貫鐵路 集集

阿里山鐵路
嘉義
阿里山

宜蘭火車站。1919年建成,是日治時期環島
臺南
鐵路計畫的一環。
屏東
阿里山火車鐵道。火車上載滿 臺東
高雄
珍貴木材,而鐵路正是日本控
制臺灣資源的手段之一。此 枋寮
高雄港 日月潭發電所
外,縱貫鐵路的通車,也使南
北距離不再遙遠。

嘉南大圳

圖 例
鐵路線

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1886∼1942)設計、參
與建造,1930年完工,讓 日月潭發電所。1934年完工,
較為乾旱的嘉南平原獲得 為臺灣水力發電重鎮,成功強
穩定的灌溉水源。 化臺灣動力資源。
122 歷史1

廣設新式糖廠後,傳統糖廠因失去競爭力而逐漸
想素養
消失,製糖會社遂獨占甘蔗的收購權,控制收購價格,
除了「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
外,你還聽過「三個保正八十斤」的 進而壓榨蔗農的利益。故當時有「第一憨,種甘蔗乎會
俗諺嗎?這是指會社在甘蔗秤重時,
在磅秤上做手腳,即使三個保正跳上
社磅」等俚語,意指農民種甘蔗賣給會社並不划算。
磅秤,也只增加80斤。日本學者矢內 @稻米的增產 5
原忠雄也曾說:「甘蔗糖業的歷史,
就是殖民的歷史。」 為了解決日本國內糧食不足的問題,總督府試圖
請對照日治時代臺灣糖業的發展, 在臺提升農產量,除了興修水利建設外,也投入稻米品
並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再提出
與同學共同討論。 種的改良。臺灣原來稻米品種「在來米」,不合日人口
感,1925 年磯永吉(1886∼1972)等人成功研發「蓬

博學堂 萊米」,受到日人歡迎,大量輸出至日本,卻也造成臺 10

灣人食用米不足。
農產品的加工與開發
除了米、糖以外,總督府也致力於 但是,1930 年代蓬萊米栽種普及後,稻作的獲利
香蕉、鳳梨等農產品的開發。香蕉因
甚高,農民紛紛轉作獲利較高的稻作。稻作種植面積擴
銷售日本的關係,遽然興起,成為僅
次於米、糖的大產業。鳳梨則因可製 張,壓迫到糖業的生產,形成稻米與甘蔗種植互相競爭
成罐頭,銷售至世界各地,成為當時
的現象,即是「米糖相剋」問題。 15
臺灣的特產之一。

圖 5-2-6 米糖相剋
原因 現象
碾米廠 製糖會社 (%) 在來米 甘蔗 蓬萊米
50
臺資掌控 壟斷銷售機制 40
30
(%) 在來米 甘蔗 蓬萊米
對農民較少剝削 剝削蔗農利潤 50
20
40
10
30
0
農民 20
1915 1925 1935 年
10
選擇種植獲利高 (%) 1915∼1935年稻米、甘蔗種植面積占臺灣田地
糖 米
0
60
的農作物 總面積的比例。
1915 1925 1935 年
50
40
(%) 糖 米
60
30
結果 50
20
40
10
30
1915~19 1920~24 1925~29 1930~34 年
總督府 20
控制嘉南大圳分區供水 10
1915~19 1920~24 1925~29 1930~34 年
推動稻米、甘蔗、雜糧三年輪作
1915∼1934年米、糖占臺灣總出口貨物的比例。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23

三、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博學堂

!臺灣的工業化與南進 臺灣對東南亞的投資
日治時期新式糖廠的設立,是近代臺灣工業的起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臺灣
總督府已注意到對東南亞的經濟
點,提高製糖的效能,也帶動了酒精、造紙等產業的發 投資,臺灣銀行曾至印尼開設分
店,臺灣資本家亦成立華南銀
5 展。1930 年代,為了配合南進政策,臺灣的產業轉成
行,做為南進的金融機構。
「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由於軍事上的需要,總督府
積極在臺灣發展鋼鐵、煉鋁與化學等軍需工業。經此工
業化,促使臺灣在 1939 年工業產值首度超越農業。
1930 年代以後,臺灣與滿洲國、香港、廣東以及東
日本
10 南亞各國的商貿往來更為頻繁。總督府為了加速南進腳

農工產品再加工

提供經費、設備
步,成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做為向中國與東南亞地區
開發的機構,臺灣成為日本的南進基地。
@戰時的統制經濟
戰爭期間為有效利用物資,日本進行統制經濟,
臺灣
15 於 1938 年頒布國家總動員法,控制民間各項經濟活動,
亦鼓勵臺灣人儲蓄、購買國債或捐款報國等;同時在物
資的管控上,也進行民生必需品的配給,如米、豬肉、
回銷產品

提供原料
火柴等,皆由總督府進行分配。戰爭期間的臺灣,無論
是人員、物資和資金,幾乎全被納入戰時體制之下,由
20 殖民官方嚴厲掌控,臺灣人民生活變得極為困苦。
南洋

圖5-2-7 南進政策下,日本、臺
灣、南洋三地分工示意圖。

圖5-2-8 1940年的臺灣物產繪圖。船上載滿臺灣豐富的
物產,皆是重要的外銷產品。
124 歷史1

第 3 節 戰後的經濟發展

學習領航
認識戰後初期臺灣的經濟重建
認識戰後臺灣的經濟發展
認識戰後臺灣的產業升級與經濟活動

舊臺幣 經歷戰火摧殘,戰後臺灣從貨幣與土地
改革開始,利用既有基礎與美援支持,臺灣
的產業重點逐步由農業、民生工業、能源及
重工業,轉型為高科技工業。

一、戰後初期的經濟重建 5

!貨幣改革
戰後初期,政府為了維持臺灣經濟穩

新臺幣 定,在臺灣發行臺幣,但受到中國大陸國共
內戰的影響,民生物資短缺,造成臺灣惡性
通貨膨脹,臺幣大幅貶值,引爆經濟危機。 10

1949 年 6 月,臺灣省主席陳誠,以遷
運來臺的國庫黃金做為準備金,頒行新臺
幣,以四萬元舊臺幣兌換一元新臺幣。再加
上 1950 年代起獲得美國援助,貨幣金融日
趨穩定。 15

圖5-3-1 通貨膨脹。1949年6月14日頒行新臺幣後,診
所同一天的價目差別竟如此之大。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25

@土地改革
1949 年,政府撤退到臺灣之後,為鞏固政權並解決佃農困境,依序
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的結果,地主受到嚴重打擊,失去大量土地,但取得債
5 券或公營事業股票做為補償。此外,佃農負擔減輕,自耕農的比例也增
加,提高了農業生產力。

圖 5-3-2 臺灣19世紀末以來的土地改革措施
臺灣的土地制度隨著政權轉移、開墾模式與地權關係變遷等因素,經歷數次重大的變革。

清治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措施 措施 措施
● 1886年:清賦 ● 1898年:土地調查 ● 1949年:三七五減租

劉銘傳為增加賦稅收入, 總督府為增加賦稅收入, 地租不高於收穫所得的


丈量全臺田地,制訂「減 進行土地調查 37.5%
四留六」政策
● 1951年:公地放領

公有地出售給農民
● 1953年:耕者有其田
結果 結果
徵收地主土地,轉售給
● 稅收增加 ● 稅收增加
農民
● 小 租戶負擔加重,大租 ● 解決「一田多主」現象

戶保有土地所有權 ● 取消大租戶土地所有權

● 清丈不公,引起糾紛
結果
● 自耕農增加

● 可耕地零碎化

想素養 ●地
 主資金部分轉投資工
商業
在1953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剛通過時,第28條規
定承領地之移轉需先繳清地價,其後「……如有移
轉,其承接人以能自耕或供工業用者為限」,但隔年
此條文被立法院修正為「……其承接人以能自耕或供
工業用或建築用者為限」。
請討論1953年對於土地移轉為何會有此一規定?
1954年的變更又可能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臺灣省實物土地債券
126 歷史1

#肥料換穀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因移民大增,導致糧食短缺,
肥料供應嚴重不足,政府利用「肥料換穀」制度,控制農業的產
銷。規定農民須以穀物換取等重肥料,米價受到政府控制,利潤
降低,迫使農家子弟脫離農村,為工商業生產提供了勞動力。 5

$美援的協助
韓戰(1950∼1953)爆發後,美國為了圍堵共產主義的擴
張,對臺灣提供軍事、經濟、技術等方面援助,稱為「美援」
(1951∼1965)。政府一方面鼓勵民眾利用美援的麵粉做為主
食,將稻米等農產品出口外銷;一方面透過農產品外銷的獲利, 10

將資金投入工商業生產,以降低民生用品的輸入。

圖 5-3-3 美國對臺灣的援助

美援麵粉。美援物資五花八門,從
驢子到麵粉都有。當時許多臺灣人
會將用完的麵粉袋做成衣褲。

樹林口 美國空軍通訊基地入口。1955∼
1979年,美國在臺灣設立協防司令部,
提供軍事援助與交流。

西螺大橋。日治時期開始建造,因太平洋戰爭爆發
而停工,戰後在美國資金與技術協助下建造完工。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27

二、1950至1970年代經濟政策的發展
!第一次進口替代(1950年代)
1950 年代以來,政府為求增加外匯收入,減少進口支
出,除了以「肥料換榖」等政策控制農業外,也讓政府藉由
圖5-3-4 李國鼎(1910∼
5 農產品外銷來賺取外匯,藉此進口工業原料與生產設備,並 2001)。戰後臺灣的經濟
發展有賴「技術官僚」的貢
投入民生工業的發展。例如:政府利用美援提供的棉花,扶
獻,李國鼎即是代表之一。
持國內的紡織產業,同時對進口的紡織品採取高關稅,促進 他在擔任經濟部、財政部長
期間,推動設立加工出口區
紡織業的成長。 以及科學園區。

@出口擴張(1960~1970年代初)
10 由於臺灣市場已漸趨飽和,政府調整經濟策略,改採出
口導向政策,鼓勵外銷。1960 年,政府制定獎勵投資條例,
以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並協助紡織、塑膠、食品加工業
等產業拓展外銷市場。
1966 年(民國 55 年)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之後又在楠
15 梓、臺中等地增設。加工出口區利用各種優惠與質高價廉的
勞動力,吸引美國、日本等外商前來投資設廠,從國外引進
原料與設備,在臺灣加工完成後旋即出口。此政策創造大量
就業機會,也提高了國內的工業產值,成為開發中國家仿效
的典範。

1950年代
美援物資 加工農產品
進口替代
美國 中華民國 日本

1960∼70年代
工業產品 進口零組件
出口擴張
美國 出超 中華民國 入超 日本
圖5-3-5 1950∼70年代臺灣進出
口貿易政策的變化。
128 歷史1

註 1 #第二次進口替代(1970年代)
1
石油危機。1973年(民國62年), 1970 年代,「石油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臺灣
中東地區發生「以 阿戰爭」;1979
因生產成本提高,又逢外交挫敗,致使投資意願低落。
年又爆發伊朗政變。這兩次事件
均導致中東石油減產,國際油價高 為了改善經濟環境,政府推動「十大建設」,透過重大
漲。
投資,解決失業問題,並強化國家基礎建設和改變產業 5

結構,減少原料進口,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臺灣省政府為了減緩失業、提高家戶所得,延續
「客廳即工廠」的概念,讓婦女、兒童、失業者以家庭
代工方式投入生產,增加收入來源。

三、產業的升級與經濟自由化 10

!產業的升級(1980年代)
隨著臺灣工業的逐步茁壯,勞力密集的產業也開始
面對工資上漲、環境保護意識抬頭,生產成本增加等問
題。此時政府開始推動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
圖5-3-6 客廳即工廠。家庭成員在
家中布建小型工具機,進行簡單的 並於 1973 年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投入產業與科技研 15
加工程序賺取收入。
發,維持競爭優勢。
1980 年(民國 69 年),政府著手規畫新竹科學工業
園區,以優惠條件吸引電子、資訊等廠商進駐。新竹科
學園區成功的經驗,使政府在各地複製成立科學園區。
之後,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突飛猛進,成為臺灣重要的產 20

業,也是全球電腦產業分工的重要基地,並完成了臺灣
的產業升級。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29

圖 5-3-7
1950年代後臺灣的經濟發展
金山 核能發電廠 1978
桃園國際機場 1979 臺北市
基隆

新北市
鐵路電氣化 1979 新竹市
桃園市

新竹縣
蘇澳
蘇澳港 1983
宜蘭縣
臺中港 1979 苗栗縣

臺中市
北迴鐵路 1980
花蓮
中山高速公路 1978 彰化縣 南投縣
花蓮縣
雲林縣

澎湖縣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大煉鋼廠 1977 臺東縣

屏東縣
石油化學工業 1975

中國造船廠 1975
1950年代紡織廠作業情形 全臺十大建設。
分期

第一次進口替代 出口擴張 第二次進口替代 產業與經濟自由化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今日)

1設立科學園區
措施

1肥料換榖 1鼓勵投資 1發展石化重工業


採自由化、國際化
2
2以農業培養工業 2設立加工出口區 2推動十大建設
經濟政策
成效

軍公教配糧穩定,累 臺灣漸從農業社會 雖改善民生,卻也 臺灣經濟主力逐漸轉


積發展工業的資金 轉型為工業社會 帶來高汙染後遺症 到科技產業

1960年代加工出口區女工工作情形 竹科晶圓廠的作業情形
130 歷史1

@經濟的自由化(1980 年代至今)
1980 年代以來,由於長期貿易出超,臺灣成為高外
匯存底的國家,使新臺幣升值,嚴重影響出口,也帶來
通貨膨漲的壓力;同時國際要求臺灣開放市場,由於臺
灣長期對美國的貿易出超,故被美國要求降低關稅、開 5

放市場以及保護智慧財產權。
為因應此一潮流,1984 年政府宣布實施經濟自
由化與國際化政策,對內開放民間設立銀行,對外則
逐步開放國內市場、降低關稅、實施匯率自由化等措
圖5-3-8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
年我國以「臺灣、澎湖、金門及馬 施。此外,並陸續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10

祖個別關稅領域」(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世界貿易組織(World
Kinmen and Matsu)的名義加入世
界貿易組織。
Trade Organization, WTO)等經貿合作組織,加強對外貿
易合作。
然而,臺灣亦須面臨產業升級與經濟自由化的挑
戰,例如:1990 年代,由於臺灣生產成本升高,促使紡 15

織業等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到中國設廠。面對臺商紛紛
西進中國,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臺商轉投資
東南亞,分散投資風險,同時也加強改善投資環境,吸
引臺商回流。
戰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讓國家有足夠財力,持續 20

推動各項建設,提升社會福利,改善國人生活品質。但
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犧牲勞工權益,也忽略生態環境
的保護;人口過度集中城市,城鄉生活差距加劇,衍生
出居住正義等問題;為了工業產品的出口,農民權益也
受到影響。種種潛在的問題長期累積,造成 1980 年代以 25

後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然而有些問題迄今仍難以妥善
解決。
第五章 經濟的多元發展 131

探究與思辨
簡吉(1903~1951)是臺灣日治與戰後初期重要的社會運動者與政治人物,日治時期
他曾加入臺灣共產黨,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他又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最後於1950
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時在臺北 馬場町被槍決,簡吉天性愛好音樂,因此他也被稱為是「帶
著小提琴的革命家」。
簡吉最著名的事蹟莫過於是終身為農民爭取權益,1903 年他出生於高雄鳳山農村,父
親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他回憶農忙時「父母親像牛馬一樣的勞動」。由於家中缺乏勞動
力,從小簡吉就要下田耕種,也因此簡吉曾感慨說:「我們家的春天,是不暇賞花、嬉戲
鳥蝶的春天,而是需要勞動的春天。」從小的生活經驗影響了他往後的想法,臺南師範學
校畢業後,他先後任教於鳳山與高雄第三公學校,他發現學生幾乎在課後都要從事過度的
田園勞動,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臺灣總督府業的產銷採取壟斷方式,1905 年頒布糖
業取締規則,設定了「原料採取區域」制度,即農民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是不可以把原
料運出區域外,跟其他的「會社」做生意的,也就是說會社是獨門獨占生意,農民自然沒
有議價的空間,這樣的設計也壓縮了農民議價權利。
簡吉所在的鳳山地區也面臨到類似的問題,1906 年起,臺灣總督府為設置「模範農
場」在鳳山收購民有地,再加上當地的高雄新興製糖會社極力榨取蔗農,要求佃農歸還土
地,甚至逕自停止租耕的契約,造成很多佃農的生活無著、貧困如洗。在生活困難的情況
下,許多學生紛紛退學。簡吉了解學生退學之因後,他決定與農民站在同一陣線,並提醒
農民「儘管我只是個小小的農夫,我們也有應得的權利。」簡吉於是走向農民社會改革運
動之路,於是1925年他成立鳳山農民組合,1926年又與趙港、楊逵等人組成臺灣農民組
合,積極為臺灣農民奔走。

(參考資料:1【二林蔗農事件專題】1920 年代臺灣農民運動的起點:二林蔗農事件故事 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https://gushi.tw/erhlin-peasants-movements-01/
2「二林農民運動」臺灣吧-第3.5集Taiwan B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aFposN27Q&vl=zh-TW)

請依據上文內容,思考下述問題:
提問:
1在經濟或產業政策上,總督府透過哪些方法鞏固臺灣的統治?這些方法又對當時的臺灣
農村產生什麼影響?
蔗農不滿製糖公司的原因為何?請舉出具體的例子說明。
2
總督府有其農業策略方針,臺灣農民也有其自身立場,你覺得雙方應如何各退一步,藉
3
以達成總督府與臺灣農民「共好」?請提出你的改善建議。
132 歷史2

Chapter 6 多元文化的形成

荷西治臺時期 鄭氏時期 清治時期


1624 ∼ 1662 1662 ∼ 1683 1684 ∼ 1895

1627 荷蘭牧師甘治士抵臺 1666(永曆20年) 1715(康熙54年)臺南水仙宮落成


1636 尤羅伯牧師在新港社 孔廟落成 1738(乾隆3年)艋舺龍山寺始建
設學校 1790(乾隆55年)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落成
1859(咸豐9年)西班牙天主教郭德剛神父抵
臺,建前金天主堂
1865(同治4年)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抵
臺傳教
1879(光緒5年)馬偕牧師在淡水開設偕醫館
1885(光緒11年)英國長老教會巴克禮牧師
創臺灣府城教會報
1891(光緒17年)臺東天后宮落成
1893(光緒19年)林本源園邸落成

圖4-A 雲門舞集為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
133

本章摘要
臺灣宗教與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吸納各方元素,發展出在地特色。這些特色來自本地獨
有的生活環境、歷史經驗及與原住民各族的文化交流,也承載著先民們對這片土地的思考與
情感,到日治時期,傳統宗教及文藝活動雖然依舊盛行,但各種新的文藝理念已陸續被引進,
日本與西方文化逐漸影響臺灣。戰後,臺灣社會又歷經一次文化衝擊。在「去日本化」與「再
中國化」之際,再度邁入新階段,激盪出多元的文化現象,至今已成為地球村重要的一分子。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
1895 ∼ 1945 1945 ∼

1902(明治35年)櫟社成立 1957(民國46年)五月畫會、東方畫會創立
1907(明治40年)石川欽一郎來臺 1960(民國49年)臺北清真寺落成
1920(大正9年)黃土水以雕塑作品「蕃童」入選日本 1964(民國53年)吳濁流創辦「臺灣文藝」
帝展 1976(民國65年)民歌運動開始
1924(大正13年)張我軍發表文章,揭開臺灣新文學 1977(民國66年)鄉土文學論戰
運動序幕 1987(民國76年)一貫道正式合法化
1927(昭和2年)總督府開始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簡 1989(民國78年)電影「悲情城市」上映
稱臺展) 1996(民國85年) 阿美族郭英男演唱的「老人飲
1933(昭和8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成立,為臺灣第一 酒歌」,成為奧運會主題曲
家唱片公司 2008(民國97年)電影「海角七號」上映,為臺
1934(昭和9年)陳澄波等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簡稱 灣史上最賣座華語片
臺陽展)
1936(昭和11年)江文也以「臺灣舞曲」奪奧運獎牌
1937(昭和12年)寺廟整理運動
134 歷史1

第 1 節 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

學習領航
了解臺灣傳統宗教及傳入的新宗
教之發展情形
探討臺灣的宗教活動對現代社會
的影響

宗教是人類社會普遍流傳的文化現象,在快速變動
想素養
的社會中,宗教依舊扮演重要的角色。臺灣的宗教信仰
中元祭是基隆每年農曆七月所
舉辦的重要民俗祭典,為當地多 多元豐富,除了原住民族傳統的祖靈信仰外,主要分兩
姓重要家族輪流主辦,其目的是
為了超渡無主孤魂,也就是臺灣
大系統,一是隨著漢人移民傳入,且已相當程度本土化
俗稱「拜好兄弟」的節日。 的傳統宗教,包括民間信仰、道教、佛教等;一是從外 5
每年基隆居民於二沙灣附近的
公墓舉行普渡,準備葡萄酒、法 國傳入的基督新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
國麵包及印製歐元的冥幣等祭
拜,還用法國號、薩克斯風吹奏
一、漢人傳統信仰的建立與演變
樂曲,以普渡亡魂。
你認為此祭典的祭拜對象為 !民間信仰
何?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臺灣民間信仰盛行,主要是受中國 福建、廣東傳統
社會的影響,也與臺灣的歷史因素有關。先民渡臺,要 10

冒著海上風險,面對惡劣環境的挑戰,還須面對原住民
族的生存競爭、疾病的侵襲,以及民變、械鬥的威脅,
須仰賴宗教的撫慰與力量。民間信仰活動蓬勃發展,如
農曆三月媽祖聖誕、七月中元普渡,一直是民眾熱烈參
與的信仰活動。 15
圖6-1-1 大甲 媽祖回香。每年農曆
3月,臺中 大甲 鎮瀾宮會舉行橫跨
四縣市,長達九天八夜的媽祖出巡
回香活動,沿途吸引數十萬民眾參
拜。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35


泉州府


漳州府


廣 潮州府


潮州 漳州 泉州 泉州
安溪 同安

三山國王 開漳聖王 清水祖師爺 保生大帝

先民來臺時,多攜帶家鄉神明香火做為保護。這 圖6-1-2 原鄉信仰分布圖。廣東 潮


州府移民主要供奉「三山國王」,
些神祇有全國性的神祇,如觀音、關公,也有地方性的 而福建 漳州府移民多供奉「開漳聖
王」,至於泉州 安溪人多供奉「清
神祇,如開漳聖王、三山國王等。移民多供奉原鄉的祖 水祖師」,泉州 同安人多奉祀「保
生大帝」
籍神,起初安奉在住家或草寮,開墾有成後陸續建廟奉
5 祀;有的後來發展成地方公廟,漸而祖籍意識淡化,成
為跨聚落的信仰中心,先民透過祀神整合人群,形成新
的人際關係,也凝聚在地命運共同體意識。
註 1
個別神祇的社會功能,隨著時代變遷與信眾需求,
義民信仰。清代民變發生時,各籍
其角色與功能也出現轉變。例如:媽祖由原來海上的守 都有義民,也形成不同形式的義民
10 護神,成為現今各行各業祈求祭拜的對象。 祭典,不限於粵東移民。

除了原鄉神祇的信仰外,臺灣也發展出具本土特色
的神祇。如新竹縣 新埔 枋寮 褒忠 義民廟,是為安頓在林
爽文和戴潮春事件中,為保鄉衛土而犧牲的粵籍義民,
1
成為臺灣獨有的義民爺祭典。枋寮義民爺在清代已發展
15 成為桃園、新竹地區的粵東移民之在地信仰,並隨著客
圖6-1-3 北港 義民廟。雲林 北港有
家人的再移民,擴展到全臺各地。此外,為數眾多的
一座供奉泉州籍義民的義民廟,同
「有應公」、「萬善爺」,則是供奉在械鬥、民變、天 樣是供奉林爽文、戴潮春事件的犧
牲者,有別於標舉「褒忠」的粵籍
災中死亡,或無後代祭祀的無主孤魂。 義民。
136 歷史1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傳統宗教活動採放任政策,廟會活動曾盛極一時,甚至結
2
合迎神賽會的藝閣陣頭,廣告行銷促進地方商業發展。1915 年發生噍吧哖事件,引起總
督府對臺灣宗教的重視,進行全面宗教調查,以期認識並掌握臺灣的傳統宗教。日治末
期推動的皇民化運動,對民間信仰產生很大衝擊。為配合戰時的需要,一方面改造傳統
信仰,推動「寺廟整理」與「正廳改正」,很多寺廟因而被整併,祀神被毀,其中以新 5

竹州 中壢郡(今南桃園一帶)實施最為徹底;另一方面大力推廣日本 神道教,推動「一
街庄一神社」,在各地普設神社。

註 2
迎神賽會促進經濟發展。日治初期鼠疫、霍
亂盛行,因致病的原因不明,民眾驚恐萬
分,只好祈求神明保佑。每逢迎神賽會活
動,商家推出具廣告功能的藝閣,總督府則
利用熱鬧的祭典活動宣揚其統治的成效。

圖6-1-4 桃園忠烈祠(桃園神社)。日治時
期臺灣建造了近200座神社。1974年以後,
神社幾乎全被拆除,大多數神社在改建之
前,是做為臨時性的忠烈祠祭祀地點。後來
正式將神社與忠烈祠分離,其意義在於去除
圖6-1-5 神宮大麻。以天 圖6-1-6 正廳改善。倡導將祖先
日本意識的象徵。桃園神社是目前保存較完
皇皇祖 天照大神為祭祀 牌位改為日本 神道式的神龕,
整的日式神社建築,於1994年被指定為三級
神的伊勢神宮,其神符 取代臺灣家庭的傳統祭祀習慣。
古蹟。
稱為「神宮大麻」。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37

@道教 註 3
道教在鄭氏時期已傳入臺灣,頗為盛行。清領臺灣 師公。烏頭師公戴黑道冠且用黑布
包頭,其法事科儀以江西 龍虎山
之後,道教科儀大量被引入臺灣,地方志書對道士替人
天師派為主;紅頭師公則戴紅道冠
進錢補運,消災解厄的故事多所記錄。 且用紅布包頭,其法事科儀以茅山
派、三奶派為主。
道教的派別甚多,度生與度死為其主要工作。度
5 生,包括建醮、謝平安、祈福,以及安胎、補運等儀
註 4
式;度死,俗稱做功德,是為往生者舉行的喪葬科儀。 民間化的佛教信仰。清代很多以觀
3
道教的法師,民間習稱為「司公」(或師公),依其派 音菩薩為主神的寺院,同時供奉其
他的民間信仰神祇,信徒視為民間
別有烏頭與紅頭之分。一般而言,烏頭司公所從事者, 信仰的神祇,以葷食祭祀,較像今
以凶事、喪事,超度亡者的法事居多;紅頭司公則為人 日的地方公廟。

10 祈福、消災解厄為主,但並非絕對。
#佛教
流傳於中國 福建、廣東的佛教,隨著漢人移民傳入
臺灣。文獻記載鄭氏時期臺灣已建立佛寺,清領時期佛
4
寺更普遍被建立,但大多為民間化的佛教信仰。觀音被
15 信眾當成民間信仰的神祇來奉祀,一般廟宇也請僧侶主
持法務。除了民間化的佛教外,還有在家修行的齋教,
信徒被稱為「吃菜人」,他們吃齋拜佛,但不出家、不
剃頭,可婚嫁,經營家庭生活。

圖6-1-7 作法事。道教法師舉行祭江儀式,以祈求划
龍舟比賽能順利進行。
138 歷史1

5
註 5 清末到日治初期,臺灣的佛教發展出四大法派。四
四大法派。基隆 月眉山 靈泉禪寺的 大法派多與中國大陸福州 鼓山 湧泉寺有深厚的關係。日
月眉山派、臺北 觀音山 凌雲禪寺的
本領臺過程,軍中有各教派宗教人士隨軍來臺,擔負安
觀音山派、苗栗 大湖 法雲寺的法雲
寺派以及高雄 大崗山 超峰寺的大崗 定軍心並教化臺民的任務。臺 日 佛教寺院間關係良好,
山派等,稱為四大法派。日治時期
的佛教寺院多與這四大法派有關。 加上總督府的統治政策,臺灣 佛教得到發展的空間,但 5

隨著日本統治臺灣,日本的佛教教 已逐漸日本化。皇民化運動時期,佛教寺院大多被迫納
派也在臺灣積極布教,較重要的有
曹洞宗、淨土宗等,但信徒大多為 入日本 佛教體系。
在臺 日人。

二、基督宗教的傳入
!基督教 10

荷蘭統治時期,基督教傳入臺灣。荷蘭東印度公
司僱用傳教士,執行公司所交付的任務,是公司的行政
輔助員。荷蘭統治期間,被派來臺灣的牧師,以甘治
士(George Candidius, 1597∼1647)和尤羅伯(Robert
圖6-1-8 尤羅伯。他在臺傳教甚
Junius, 1606∼1655)最有名。他們主要在南部平埔族社 15
久,積極開辦學校,以本土化的方
針為臺南 平埔族群編寫教理問答等 群傳教、建教堂、設學校,並以羅馬字母拼寫新港語,
教材,推行以羅馬字母拼寫西拉雅
語來學習基督教教義。 用以翻譯聖經。

圖6-1-9 新港語馬太福音內文書影
(左為荷蘭語,右為新港語)。新 圖6-1-10 桃園 大溪 齋明寺。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 佛教利用本土寺廟求自保
港文字最初的用途是教會用來翻譯 之際,大量吸納本土寺廟成為其聯絡寺院。例如:大溪 齋明寺原名齋明堂,
聖經,向西拉雅族人傳教。 在加入日本 佛教 曹洞宗聯絡寺廟後,改名為齋明寺。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39

19 世紀是英、法等西方國家勢力擴張的時代,積
極尋找通商與傳教的機會。清廷因兩次英 法聯軍戰敗,
1858 年天津條約簽訂後,開放臺灣的安平(今臺南)、
滬尾(今淡水)、雞籠(今基隆)、打狗(今高雄)為通
5 商口岸,允許外國人通商傳教,基督宗教再度傳入臺灣。
清末傳入臺灣的基督新教,以長老教會為主。因
傳教母國不同,以大甲溪為界分為南北教會。南部長
老教會,是1865年由英國 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1921)傳入;北部長老教會,則為1872年
10 由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又稱偕
叡理牧師)從加拿大傳入。
日本統治以後,日本 基督教派隨之傳入,主要以日 註 6

本人為傳教對象。1920 年代,真耶穌教會由中國傳入, 加強控制基督宗教。日人強迫教


會在聚會及禮拜式之前,都得舉
與道明會、長老會成為臺灣人主要的教會。日治以後,傳 行唱日本國歌、遙拜皇宮等所謂
15 教環境改善,教勢穩定成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日本 的「國民禮儀」儀式。同時禁止
6 用臺語做禮拜、講道及教學。而
為因應戰爭的需要,加強對基督宗教的控制,政教關係相 隨著戰事的變化,日本警察亦不
當緊張。1940 年外國傳教士被迫離開臺灣,隨後在總督 斷加強對長老教會的監視。

府的主導下,各地教會組成「臺灣基督教團」,納入日本
戰時體制。

歷史趣談 「偕」姓與噶瑪蘭族之淵源
1883年,馬偕牧師來到宜蘭 蘭陽平原傳教,除原居於此地的噶瑪
蘭族人,還有眾多漢人。對於馬偕的傳教,噶瑪蘭族的接受度比其他
漢人高,許多原住民因此受洗為基督徒。傳說為感念馬偕的貢獻,
有噶瑪蘭族人開始以百家姓中沒有的「偕」字為姓,像是當時頭目之
子偕八寶,之後成為馬偕的義子,並跟隨他到淡水 牛津學堂就讀,
後來成為花蓮地區的傳教士。此後,偕姓子孫在臺灣不斷綿延,如
偕八寶之子偕萬來,致力於噶瑪蘭族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2年正
名成功,成為原住民族第11族。偕萬來也因此被尊稱為「噶瑪蘭族之
父」。
(資料來源:參考自Ohai Paney著,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教育部、原民會
網站資源 http://citing.hohayan.net.tw/)
140 歷史1

註 7 @天主教
白話字。指的是將閩南語用羅馬 西班牙人統治北臺灣時,以今基隆為基地,積極傳播
字母拼音, 以因應基層傳教的需
天主教,漸次擴及到今之淡水、臺北和宜蘭等地。
要。教會早期使用的文字除了漢
字之外,以白話字為主。1885年 1859 年(咸豐 9 年),郭德剛神父(Fernando Sainz,
所創設的「臺灣府城教會報」也
是以白話字出版,一直到中華民 1832∼1895)由當時以菲律賓為遠東傳教據點的天主教 西 5

國政府強力推行國語運動,才被 班牙道明會派遣來臺傳教。1863 年郭德剛神父在今高雄 前


迫改為漢字出版。
金地區建立第一座教堂,即今日的「玫瑰聖母堂」。他陸
續在府城設立傳教站,並在屏東 萬金 平埔族群部落興建教
堂。接著在彰化 羅厝(今彰化 埔心 羅厝村)建立教堂,向
中部地區傳教。天主教發展大勢與長老教會略同,但兩教 10

派間為競奪信徒,彼此針鋒相對。
3基督宗教與臺灣的現代化
基督宗教在臺灣傳教初期,曾引發官紳百姓的疑慮,
傳教阻力很大。傳教士除了善用母國的政治影響力,長老
教會以醫療傳道為傳教主軸,輔以設立學校培養本地傳教 15
7
人才,並創設「白話字」,使信徒得以閱讀教會出版的書
刊與報紙,期能化解傳教阻力。西式醫館、學校與報紙的
引進,在臺灣現代化的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也為基督徒
帶進現代化的思想與觀念,有利於基督徒的社會流動。

圖6-1-11 屏東 萬金聖母聖殿。臺灣
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1874年沈
葆楨奏請皇帝冊封此教堂,賜准「奉
旨」傳教石碑,鑲嵌於教堂牆上。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41

圖6-1-12 1900年代新樓醫院的醫生與臺灣學生合影。 圖6-1-13 1880年代馬偕授課。馬偕於理學堂大書院內為


臺灣學生授課講學,努力培養本地傳教人才,同時該處
也成為長老教會培育傳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

馬雅各

英國長老教會 淡水 馬偕
臺北
主要 加拿大 加拿大長老教會
新樓醫院
貢獻 基督長老教會 宜蘭
傳教區 理學堂大書院
大甲溪 主要
淡水女學堂
貢獻
偕醫館
甘為霖 以大甲溪和花蓮為界
(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 區分南北教區
英國
英國長老教會 基督長老教會
傳教區
主要 府城
盲人學校
貢獻
鳳山
打狗
萬金 郭德剛
巴克禮 天主教道明會
(Thomas Barclay, 1849~1935)

英國長老教會 主要
育幼院
貢獻
主要 神學校、長老教中學
貢獻 臺灣府城教會報

圖6-1-14 臺灣開港後傳教士之傳教活動示意圖。除天主教外,基督長老教
會以大甲溪為界,北部屬加拿大教會傳教區,南部屬英國教會傳教區。

臺 灣 府 城
圖6-1-15 臺灣府城教
會報創刊號首頁。報
教 會報 紙的創辦目的,是
勉勵信徒學習羅馬拼
第一張 音,可以自己閱讀聖
經,並藉由報紙傳遞
教會的消息。
142 歷史1

三、當代多元的宗教信仰
!民間廟會活動的擴大
戰後,臺灣傳統宗教一度被貶抑為迷信和浪費的象
徵。然而充滿本土性、生活性的民間信仰,在 1970∼80
年代,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地方公廟紛紛改建。解嚴 5

後本土意識抬頭,各廟宇間交流頻繁,祭典活動熱鬧非
凡。很多民間信仰活動被政府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如
基隆的中元祭典、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等。大甲 鎮瀾宮、
白沙屯 拱天宮的媽祖遶境、進香,各地信眾熱烈參與,
徒步隨香的香客隊伍綿延數公里。廟會活動中「電音三 10

太子」討喜的造型、音樂和舞步,受到民眾的喜愛。各
地廟宇醮典頻繁,道士積極參與祭典。安符祈福、補
運、鎮煞、做功德,仍是常民生活的一部分。民間信仰
的神祇如媽祖、王爺,也隨著臺灣人到海外活動而向海
外擴展,甚至到臺灣分靈,建廟奉祀。東南亞地區的華 15

人,時常派員到臺灣學習相關科儀、陣頭,臺灣文化成
為東南亞 華人所嚮往的對象。

圖6-1-16 日本 橫濱 媽祖廟。日本的橫 圖6-1-17 電音三太子。2014年,彰化 南瑤宮 媽祖到嘉義 新港 奉天宮會香,


濱 媽祖是由臺南 大天后宮分靈而出, 現場安排三太子神偶表演,讓祭典氣氛更加熱鬧。
象徵媽祖信仰在海外的興盛。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43

@入世的人間佛教
戰後中國 佛教僧侶紛紛來臺弘法,並主導臺灣 佛教界, 註 8

使臺灣 佛教趨向中國化。1980 年代解嚴以來,因政治力的 在家眾。指過著世俗家庭生


活且自營生計的佛教徒。
鬆綁,加上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劇變,佛光山(1967 年創
5 立)、法鼓山(1989 年創立)、慈濟功德會(1966 年創立)
等道場,採積極入世的精神,走入民間。這些道場多採企業
化經營模式,配合媒體,關懷環保、醫療及教育文化等議
8
題,吸引大眾和知識分子投入,在家眾的數量快速成長,成
為當代佛教的特色。
10 其中慈濟功德會的社會救濟,已經建構為遍及臺灣,
擴展到海外各國的急難救助網絡,並在醫療、教育等社會
公益事業上亦頗有建樹。這些成就也啟發其他宗教團體與
民眾起而效法,每當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來自臺灣的救
援、捐助活動常獲得極高的評價。另一方面,佛教界與不
15 同教派間也開始相互交流對話,如 1997 年法鼓山的釋聖嚴
(1931∼2009)參加天主教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並與教宗若
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 II, 1920∼2005)會
面,有助於消弭教派間的隔閡與誤解。
再者,解嚴後西藏喇嘛來臺頻繁,藏傳佛教(密宗)在
20 臺灣也有很多信眾。日本 佛教如日蓮正宗,也在臺灣設立道
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圖6-1-18 慈濟功德會募款活動。慈濟志工上街募款,
協助國內外災難重建工作。
144 歷史1

#基督宗教

註 9 戰後,臺灣 基督宗教急速發展,尤其是 1949 年「中

國語教會。從中國遷來臺灣的教派 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將西方宗教視為帝國主義的一
眾多,如浸信會、靈糧堂、臺灣門
環,很多外國教會或本土教派,紛紛轉往臺灣、香港等
諾會等,這些教會多採用「國語」
傳教,故被稱為「國語教會」。新 華人社會發展,因此靈糧堂、浸信會、信義會等「國語 5
9
傳入的教派與長老教會競爭激烈,
教會」蓬勃發展。由於國際局勢動盪,政治氛圍親美,
長老教會曾推動「倍加運動」,希
望在設教百年時,教會數與信徒數 加上美國對臺灣的經濟援助,多由教會來執行發放援助
倍增。
物資,各教派亦積極傳教,因此無論天主教或基督教,
均快速成長。
戰後各教派依循醫療、教育文化和社會服務等途 10

徑傳教,如羅東聖母醫院、天主教輔仁大學。歷來有很
多外國傳教士,將其一生奉獻給臺灣,如彰化基督教
醫院的蘭大衛醫生(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
父子、將臺灣當成家的畢耀遠神父(Fr. Antoine Henri
MariePierrot S.A.M., 1923∼2019)、為臺灣奉獻一生, 15

卻不想成為臺灣人負擔的葛玉霞修女(Marie-Therese
Felder, 1934∼)等。

圖6-1-19 蘭大弼醫師(右)。
1896年,蘭大衛醫師創立彰化基
督教醫院,他出身於蘇格蘭長
老教會,與其子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Ⅳ, 1914∼2010)醫
師長年在彰化地區行醫,拯救無數
生命。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45

$伊斯蘭教
鄭氏統治時期,從泉州來的移民,其中有些是穆斯
林,如後來定居在雲林 臺西和彰化 鹿港的丁姓居民,經
長期的混居,伊斯蘭信仰多發生轉變。
5 現今臺灣的伊斯蘭教信徒,大部分是 1949 年前後隨
著政府來臺的移民。1950 年代中期,自雲南與泰國、緬
甸邊區撤退來臺的軍民中,也有不少人是信奉伊斯蘭教
的穆斯林。隨著 1980 ∼ 90 年代國際移工的逐步引進,加
上來自東南亞等地的新住民,其中相當多是伊斯蘭教的
圖6-1-20 穆斯林祈禱室。近年來,
10 信徒。近年來,在公共場所陸續設置穆斯林的祈禱室, 臺灣許多的公共場所設置有穆斯林
專用的祈禱室, 以符合其禮拜需
桃園 大園亦有新建的清真寺,有些餐旅業者也透過清真 求。

認證,取得穆斯林的信任。凡此,有助於為穆斯林提供
友善的環境,強化臺灣成為多元文化的社會。
%新興宗教 註 10
15 新興宗教團體在戰後也趁勢而起,教派甚多,最為 一貫道。一貫道因政要的奔走而得
10 合法化,教義有很強的入世性,加
人熟悉的是戰後傳入的一貫道。一貫道的戒律主要來自 上被禁的經驗,信眾具凝聚力,因
儒家思想、佛教、道教,信徒大多茹素。一貫道從中國 此擴展迅速。

傳入臺灣後,被政府查禁取締,但傳教活動並未停止,
到 1987 年才獲得合法化,信徒人數急速上升。目前一貫
20 道擁有數百萬名的道親,佛堂遍布全臺;在東南亞和美
洲地區的臺灣人社群,都有他們的道親和佛堂。

圖6-1-21 一貫道道場。位於高雄 六龜
的天臺山 神威道場,道場前建有「朝
聖門」,門內書寫「平安門」,意味著
「進入朝聖門、求得平安心」。
146 歷史1

第 2 節
文學、藝術與建築
的發展
學習領航
了解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傳統文藝活動
認識日治時期到當代的文藝發展

博學堂 文學藝術是時代變化的倒影,也是人群精神的
展現。臺灣社會歷經數次政權遞嬗,一方面廣納各方
泰雅族射日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兩個太陽輪流掛在 族群,擁有豐富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時常受到
天上,世間沒有黑夜,地上草木乾
政治環境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風格、主題、語言樣
枯,農作物都難以生長。泰雅族人們
商議後,決定派三名勇士去將其中一 貌。 5

個太陽射下來。因為路程遙遠,所以
他們各自揹上糧食、種籽和一個嬰
兒。勇士們沿途將種籽種下,就這樣
一、原住民的文學與藝術
一直走到年老。當勇士們死去後,嬰
兒也長大了。他們繼承了上一代的任
!原住民族的文學
務,來到了太陽居住的山谷前埋伏。 1神話傳說與歌謠
當太陽出來的那一瞬間,他們拉弓
射箭,果然將太陽射傷了。其中一名 因缺乏文字記述,原住民族的早期歷史,多半僅
勇士淋到太陽流出的滾燙血液,失去 能從神話傳說等口傳文學中,找到蛛絲馬跡。這些神 10
了生命。後來,受傷的太陽變成了月
亮,當時濺灑出去的血就成了夜空中 話傳說,反映原住民族先祖的生活經驗、文化觀念,
的星星。倖存的兩名勇士沿著來路,
以及他們對於世界的想像,
以先前種下的果樹和作物為食,走到
滿頭白髮才回到部落。 也可見證早期原住民族間的
往來關係。至今,原住民各
族的文學、繪畫、編織、雕 15
想素養
刻等作品,仍可見這些神話
請閱讀博學堂的「泰雅族射日傳
說」,再與中國古代的「后羿射日傳 傳說的元素。
說」相較,你覺得兩者在文化表現上
的差異為何?請試著提出你的看法。 圖6-2-1 新北市 烏來風景區信賢吊橋原住
民族雕塑。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47

原住民族的歌謠、舞蹈活潑多變,除了各種
祭典時的「連臂踏歌」外,布農族的多聲部合唱
(pasibutbut)、泰雅族的多金屬箕口簧琴舞等,也
都各具特色。
5 日治以來,開始有計畫的採集研究這些歌謠。
戰後,投入更多的力量調查採集,很多歌謠因而被 圖6-2-2 連臂踏歌。阿美族豐年祭時,部
落成年人穿著傳統服飾,挽手唱跳感謝
記錄下來。除了傳統的歌謠外,其歌謠充分反映他 神靈、慶賀豐收的場景。

們的生活經驗,不斷有新的歌謠被傳唱,林班歌謠
具相當代表性。所謂林班歌謠指的是 1950 ∼ 1970 年
10 代,政府伐木出口以換取外匯後重新種植樹苗,許
多原住民族人受林班僱用,從事整地、育苗和造林
的工作,下班後一起哼唱抒發情感的歌謠。
2文學創作
1980 年代,隨著原住民運動的蓬勃,具強烈
15 原住民意識的文學作品陸續出現,如泰雅族人瓦歷
斯•諾幹(Walis Nokan, 1961∼)的番人之眼,深
刻描繪原住民的種種問題與心境。夏曼•藍波安
(Syqman Rapongan, 1957∼)是雅美族的作家,他
的作品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該何去何從,八代
20 灣的神話是其代表作品。這些作品豐富了臺灣文學
的內涵,也引起各族群共同關心臺灣原住民族的處
境問題。
@原住民族的藝術
原住民的工藝藝術,與其日常生活有關,尤其
圖6-2-3 雷女紋。賽夏族服飾常見的雷女
25 是祭典和慶典。各族各有其特色,如製陶、鞣皮、 紋與其雷女傳說有關,相傳古時賽夏族
人不懂得編織與農耕,於是天上的雷神
琉璃珠製作、貝珠工藝等。其中泰雅族的珠貝工藝 派出精於編織手藝的女兒下凡教導,雷
令人稱羨,其貝珠製品在部落中成為權位、武勇和 女後來更與族中青年結為夫妻,並教導
族人種植小米。族人為紀念雷女,就把
財富的象徵。魯凱族和排灣族的立柱雕刻,生活器 雷電圖案織在布匹上,成為雷女紋。
148 歷史1

物和信仰圖騰等均相當可觀,尤以木雕和石雕的百步蛇紋
博學堂
最具特色。又如卑南族十字繡的人形舞蹈紋、賽夏族象徵
早期宦臺文人對臺
灣的記錄 閃電的雷女紋等,也都常出現在各種編織、雕刻藝品上。
郁永河曾任福州同知幕僚,
於康熙年間受命來臺採硫,並
二、文學、藝術與生活的演變
將歷程寫成裨海紀遊一書。
1721年黃叔璥在朱一貴事件平 清代傳統社會的人文藝術與生活在臺灣奠基;日治 5
定後,以首任巡臺御史的身分
來臺,著有臺海使槎錄。這些 後,日語取代漢文,美勞、唱歌、體操等透過學校,開始
文獻載錄當時臺灣社會的樣
與臺灣人的生活連結。戰後,臺灣曾經歷「去日本化」的
貌,並保留了許多原住民族的
文化記錄。 歲月,隨後「再中國化」、「西化」、「本土化」浪潮,
讓臺灣的文化呈現多元的風貌。
!文學的發展 10

1清代文學的發展
1宦遊文學與方志編纂
明朝末年,沈光文(1612∼1688)因颱風漂至臺南,
是首位流寓臺灣的文人。隨後,一些明朝遺臣也依附鄭氏
來臺。直至清初,中國來臺官員或士人留下的作品,為臺 15

灣文壇主流。他們在吟詠山水風光的同時,也常以異鄉客
的視角,為臺灣早期社會留下珍貴紀錄。
另外,基於地方治理的需求,地方官員多推動編纂地
方志書的工作。他們依中國編修方志的體例,蒐羅記錄在
地文史資料。雖然內容詳略不一、甚且疑信相參,仍為今 20

日了解臺灣早期歷史文化的重要線索。
2本土文人社群的形成
道光、咸豐年間以後,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本土的
1
註 1 文人大量出現,如澎湖的蔡廷蘭(1801∼1859)、新竹的
蔡廷蘭。「開澎進士」蔡廷蘭撰 鄭用錫等。到同治、光緒年間本土作家的詩詞水平,已可 25
海南雜著,記錄他在道光年間因
海難漂流至越南,輾轉還鄉的過 與宦遊文人相抗衡。本土文人社群逐漸形成,他們的作品
程,是臺灣本土文人最早的外地
充滿對土地與人民的關懷。
見聞錄。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49

再者,本土士人在科舉中嶄露頭角,其詩文作品亦
博學堂
臻於成熟。相較於宦遊文學,他們的作品更加關懷本地
櫟社
事務,描寫民生疾苦。 日治之初,許多傳統文人憂心
2新文學的誕生 漢文化即將淪亡,紛紛設立詩社
以圖保存;加上部分士人因科
5 1920 年代,由於傳統文學,脫離社會現實,又受到 舉斷絕,乃寄情詩文以自娛。因
此,日治時期成立的詩社,數量
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啟發,文學作家開始用白話文創作。
倍於清代,其中最著名者為林獻
賴和(1894∼1943)等人的創作,常反映殖民社會的現 堂支持創立的櫟社(1902年成
立)。櫟社與瀛社(1909年成
實問題,揭露市井百姓的困苦,這些作品為日後臺灣新
立)、南社(1909年成立)並稱
文學的發展確立基礎與方向。第二代的新文學作家,如 為日治時期三大詩社。櫟社致力
於保存漢文化,以抗議精神與批
10 楊逵(1906∼1985),習以日文寫作,不但諷刺社會現 判理念著稱。1910年(明治43
狀,更富有社會改革的思想。 年),梁啟超應林獻堂之邀來
臺,曾期勉臺灣文人要關懷社
中 日戰爭爆發後,文學創作受到箝制。但仍有不願 會、改革社會。因此,部分櫟社
妥協的作家,堅持批判精神。如吳濁流(1900∼1976) 成員,轉而投身政治、社會的改
革活動。
創作的亞細亞的孤兒,即敘述受日本人欺壓的臺灣人,
15 陷入認同矛盾,如同孤兒般的悲慘境遇,此作品到戰後
才得以出版。
3反共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
戰後初期,習於日文寫作的本土作家,在國語政策
下,失去了發表的園地,很多人被迫放棄寫作。當時的
20 臺灣文壇,幾乎成為中國大陸來臺作家的天下。他們的

圖6-2-4 診療室的賴和。彰化人,
自幼學習漢文,1914年畢業於臺灣
圖6-2-5 楊逵像及送報伕手稿。楊逵為臺南 新化人,本名楊貴,幼時受到噍 總督府醫學校,日後在彰化開業行
吧哖事件影響,具有濃厚的民族意識與反抗性格。所著小說送報伕於1934年 醫,此照約攝於1930年代。由於賴
入選東京文學評論雜誌,是臺籍作家首次進入日本中央文壇。戰後,因發表 和為新文學的先驅, 故被尊稱為
和平宣言,遭逮捕入獄。 「臺灣新文學之父」。
150 歷史1

註 2 作品,喪失與原鄉土地的連結,也缺乏對臺灣土地的情
白先勇。知名作品如孽子,是探討 感。如王藍(1922∼2003)的藍與黑,其內容多圍繞在
同性戀的長篇小說,對被社會邊緣
反共,或對原鄉生活、抗戰經歷的描繪。
化的底層弱勢者展現同情與關懷。
1950 年代中期,夏濟安(1916∼1965)提倡文
2
學要學習歐 美文學的理論與技巧。1960 年,白先勇 5

(1937∼)等人受到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創辦「現代
文學」。當時由於工商業快速發展,社會變遷劇烈。他
們的作品刻畫人的茫然與疏離感,注重內在與心靈的探
索,卻脫離臺灣的歷史與現實。
4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 10

1970 年代,因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結果,社會問題叢
煉性當知養性高

修心須悟存心妙

生,部分作家以市井小民的視角,探討現實社會生活的
無奈及荒謬。這些作品富有濃烈的鄉土情感,對時代和
社會採取批評態度,被指為傾向共產主義的工農文學,
引發了 1977 年的「鄉土文學論戰」。 15

論戰之後,鄉土文學獲得肯定,確立了文學可以容
納更多元的聲音。1980 年代後,社會日益開放,舉凡原
住民族、女權、同志、自然生態等議題,均成為創作題
材。近年來網路崛起,造就許多網路作家,其作品主題
益趨豐富活潑多元。 20

@美術的發展
1傳統書畫的傳入
清末富商名流也延聘江南文人來臺,其中不乏醉
心金石與繪畫者,如客寓板橋 林家的呂世宜(1784∼
1859),對臺灣金石學的發展影響深遠。本土文人中亦 25

不乏能書善畫者,如林朝英(1739∼1816)兼擅書畫,
圖6-2-6 竹葉體書法。林朝英兼擅
書畫,風格多變,以「竹葉體」書 以「竹葉體」聞名。不過當時美術僅是少數士人的風雅
法聞名於世。此竹葉體楹聯位於臺
南 開元寺。 自賞,與庶民生活距離遙遠。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51

2新美術的發展
博學堂
日本的學校教育中引進重視寫實的西式美術技藝,
臺展三少年
是臺灣新美術的開端。在石川欽一郎(1871∼1945)等 1927年,總督府舉辦首次
人的努力下,培育出許多本土的優秀美術人才,他們陸 「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
「臺展」),年輕畫家表現突
5 續在各種展覽會中得獎。為人關注的是 1927 年,擅長日 出,陳進(1907~1998)、林
玉山(1907~2004)、郭雪湖
式膠彩畫和水墨寫生的「臺展三少年」作品入選。可見
(1908~2012)三人入選臺展,
總督府意在扶植寫實美術,抑制寫意傳統的意圖。 當時均未滿20歲,被稱為「臺展
三少年」。其中陳進與郭雪湖擅
1934 年,陳澄波等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被認
長日式膠彩畫,林玉山則以水墨
為是「臺灣民族主義在藝術上的表現」。到日治後期, 寫生見長。

10 臺灣美術發展成以西洋美術和日本東洋畫為兩大主軸。

圖6-2-7 陳澄波.嘉義街外。陳澄 圖6-2-8 陳進.化妝。繪於1936


波以嘉義街外入選帝展,但原圖已 年,陳進以膠彩畫見長,作品多描
遺失,此圖繪於1927年。他喜好取 繪各種女性形象,為臺灣第一位女
材身邊鄉土景色;而畫中的電線 畫家。
桿,則是近代化文明的象徵。

圖6-2-9 林玉山.蓮池。繪於1930
年,此作品獲第四屆臺展之特獎,
其所呈現的「寫生」觀念,始終是
林玉山創作的源頭與鼓吹的信念。

圖6-2-10 郭雪湖.南街殷賑。
此畫作於1930年,描繪大稻埕
中元普渡時,霞海城隍廟一帶
的繁華景象。
152 歷史1

3傳統水墨的復興與現代美術的奠基
戰後,黃君璧(1898∼1991)等傳統水墨畫家來
臺。臺灣畫壇成為中國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
期培養的本土西畫家平分秋色的局面。1960 年代開始,
臺灣畫壇引入西方抽象畫理念與技巧,美術風格走向活 5

潑多變,也奠定了日後現代美術勇於突破的基礎。
4美術的多元發展
1970 年代,李梅樹(1902∼1983)等畫家主張回歸
現實,描繪社會面貌。鄉土寫實風格,重新獲得肯定。
在現代與鄉土思維的激盪下,臺灣美術走向多元發展。 10

尤其在 1980 年代後,隨著政治與社會風氣趨向開放,美


術館與各式展演活動日漸豐富,創作的形式、媒材、主
題更加活潑多變,也更勇於挑戰傳統與各種權威。

圖6-2-11 黃君璧.太魯閣道中。1968年繪, 圖6-2-12 李梅樹.嬉水。1980年繪,李梅樹畫風多變,並


黃君璧擅於描繪山水作品,氣象萬千。 曾主導三峽祖師廟的重修工程,現今三峽有其紀念館。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53

#庶民文化的發展
1源自清代的庶民生活
在庶民社會中,廟宇的畫作,往往精美而富教化作 註 3

用。每逢廟會、節慶,村里集資禮聘戲班搭臺演戲酬神, 亂彈。相較於南管以泉州腔演
唱, 北管則以中原音韻( 或
5 或富戶私請戲班,搬演著各種源自閩 粵地區的戲曲,內 稱「官話」)演唱,故稱「官
音」,又因北管合奏樂器較多,
容多為忠孝節義或神怪荒誕的故事。因延請戲班所費不
彼此紛雜,被戲稱為「亂彈」。
貲,故演戲也常成為和解紛爭或祈禱還願的條件。
各種戲劇中所搭配的樂曲,也常是民眾演奏吟唱的
娛樂。其中,南管樂曲較為古樸,曲詞婉轉含蓄,傳入較
3
10 早。北管則以熱鬧見長,又被稱「亂彈」。此外,還有許
多傳唱於民間的歌謠,不僅是村民的娛樂來源,也是當時
社會生活的寫照,如客家山歌。

琵琶 洞簫 鑼 鈸
南管

北管
圖6-2-13 南管與北管。臺灣傳統戲曲有南、北管之分,南管使用琵琶、洞簫等樂器,曲調清幽淡雅;北管的樂
器則有鈸、鑼等金屬打擊樂器,多用於廟會的場合。

圖6-2-14 高雄 內門 宋江陣。除了練武強身外,近年 圖6-2-15 雲林 北港藝閣。抬閣逐漸發展到了日治時


來宋江陣更逐漸發展為宗教活動的武術表演陣頭。 期,童男、童女會裝扮成歷史詩詞中的角色,並坐
在經過布置的車上遊行,因其外表頗似樓閣,故又
被稱為「藝閣」,現今廟宇祭典仍常見到。
154 歷史1

註 4 早期臺灣社會動亂頻仍,民間習武風氣盛行,武館
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創設於1933 應運而生。民間的藝陣也兼有練武防衛功能,如高雄 內
年, 該公司不僅製作、發行唱片,
門等地的宋江陣。此外,在廟會活動中,還有各種文陣
也培養詞曲作者及歌手,如知名臺
語流行歌曲創作者陳君玉(1906~ 和藝閣的展演。
1963)、臺灣第一位流行歌手純純
2流行文化的傳入 5
(1914~1943)等。
流 行歌曲:日治時期,西式音樂被列入學校教育,孕
1
育出江文也(1910∼1983)、呂泉生(1916∼2008)
等早期臺灣音樂家。日治中期以後,臺灣音樂走向商
4
業化。1930 年代,臺灣出現了第一家唱片公司,開始
培育專業歌手及詞曲創作者。李臨秋(1909∼1979) 10

填詞的望春風,鄧雨賢(1906∼1944)創作的雨夜花
等歌曲,已成臺灣音樂史上的經典。

首位獲得奧運獎牌的臺灣音樂家 江 文 也
江文也,臺北 三芝人。幼年時遷居廈門,後轉往日本求
學,學習聲樂及作曲,多次獲得日本音樂比賽獎項。1936
年,代表日本參加柏林 奧林匹克運動會,以臺灣舞曲獲藝
術競技管弦樂佳作,為第一位獲得奧運獎牌的臺灣人,也
是奧運藝術競技史上唯一獲獎的東方人。兩年後,他受邀
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戰後滯留中國大陸,文革期
間屢遭批鬥、下放勞改,晚年始獲平反。江文也的樂曲常
取材自臺灣本土文化,對臺灣的新音樂發展貢獻良多。
圖6-2-16 江文也及臺灣舞曲樂譜。

臺灣歌謠之父 鄧 雨 賢 臺灣第一位流行歌手 純 純

圖6-2-17 鄧雨賢與雨夜花歌 圖6-2-18 純純。本名劉清香,


詞。皇民化時期,為鼓勵臺灣 是1930年代活躍於流行歌壇的
人響應戰爭,日人將雨夜花改 藝人, 曾灌錄望春風、雨夜
編為榮譽的軍夫進行曲。 花、月夜愁等經典名曲。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55

戲 劇:除傳統社會最受歡迎的是布袋戲,和臺灣人自
2 註 5
行創發的歌仔戲外,1920 年代初傳入臺灣的「新劇」 辯士。負責依情節、角色解說劇
情,有些著名的辯士以風趣、生
亦曾引起風潮。文化協會即經常在政治與社會改革活
動的口才,反倒成為吸引觀眾的焦
動中演出「文化劇」,藉以諷刺時事。然而在日治末 點。

5 期,無論是傳統戲劇或新劇均遭到官方管制,或被迫
改演「皇民劇」,或是趨於沉寂。 博學堂

電影:是 20 世紀初傳入的新娛樂活動,除了在劇院、
3 新劇
新劇是以現代話劇形式演出
電影院演出,也在鄉村巡迴放映。當時是採黑白默片
的新戲劇。最早是1911年日本新
演出,電影播放時需有樂隊配合畫面同步演奏,並由 演劇團在臺北朝日座的演出,
5
其觀眾多為日籍,對本地人影響
10 「辯士」解說。臺人自製的第一部電影,是 1925 年臺
不大。1919年,張深切、吳三連
灣映畫研究會製作的誰之過。而 1932 年在臺灣上演的 等留日學生將新劇傳回臺灣,且
常在劇中加入政治、社會改革理
桃花泣血記,是中國拍攝的影片,演出時由詹天馬擔 念。1933年,張維賢(1905~
任辯士,並與王雲峰合作主題曲桃花泣血記,傳頌一 1977)以「民烽劇團」名義在永
樂座演出的人民公敵等劇,其專
時,是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業的舞臺設計,令臺人耳目一
15 3戰後大眾娛樂的普及 新,一時傳為佳話。1943年,
「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張文環
流 行歌曲:戰後初期的流行音樂作品,如燒肉粽、
1 的閹雞一劇,由呂泉生將臺灣民
謠重新編曲,講述臺灣的鄉土故
望你早歸等,內容多哀怨淒苦,充分反映社會現
事,引起廣大回響。
狀。1950 年代後,言論、社會管制日嚴,許多歌

圖6-2-19 永樂座內部。永樂座位於臺北 大稻埕,1924年 圖6-2-20 皇民化布袋戲。當時的演出必須配合日人的要


落成,是日治時期設備最完善的戲院之一,除了播放電 求,如須用日式木偶、日語口白等日本元素。
影外,還是傳統戲劇、新劇登臺演出場地,並且兼具聚
會功能,包括蔣渭水過世的告別式都在這裡舉辦。
156 歷史1

謠被禁止公開演唱。在親美的環境下,貓王(Elvis
AaronPresley, 1935∼1977)、披頭四(The Beatles)等
西洋音樂盛行;而日本音樂、黃梅調、閩南語歌也都
各有市場。
電 視開播:1962 年(民國 51 年),臺灣電視公司開
2 5

播,而後無線電視公司陸續成立。電視機普及,使傳
圖6-2-21 李安拍戲現場。李安執導
的臥虎藏龍曾獲得美國2000年奧斯 統戲劇的觀眾大幅流失。隨著政治環境的開放,政府
卡最佳外語片獎。照片中右為李
安,左為演員周潤發。 又開放有線電視臺,到 2013 年其品質已提升到數位
化,且頻道眾多,提供民眾更多且質精的娛樂與資訊
服務的選擇。 10

本 土電影再度興盛:戰後初期臺灣電影業,曾一度充
3
滿活力,拍攝臺語片的風潮,盛極一時。但也因為產
量龐大,導致品質粗糙,加上受到官方管制,遂逐漸
被國語和外來影片所取代。
1990 年代後,臺灣本土電影在國際影展中普受 15

肯定,但在國內卻缺乏票房,香港、好萊塢的影片成
為市場主流。近年來,因李安(1954∼)、魏德聖
(1969∼)等導演的電影,重新引起大眾對臺灣電影的
重視。

歷史趣談 「影響農工作息」的雲州大儒俠
自從電視臺陸續開播以後,「收視率」也成為追求的目標,當時臺語節目
比較受到一般民眾的歡迎,因此臺視決定在1970年(民國59年)推出一檔布
袋戲節目雲州大儒俠,想不到隨即「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每到中午,民
眾不上班、農人不下田、學生不上課,萬人空巷守在電視機前,看史艷文、
藏鏡人以及黑白郎君之間的故事發展,收視率達到空前絕後的97%。大受歡
迎的布袋戲,卻也引起政府的干預,製作人黃俊雄被迫創造出場必高唱「中
國一定強」的神祕角色中國強來做因應,甚至改用國語配音,但最後仍遭政
府以「影響農工作息」為由下令禁播!

圖6-2-22 黃俊雄布袋戲。黃俊雄(1933∼)為了配合電視演出,不但加大木偶尺寸還搭配
流行音樂,加上精彩劇情,使布袋戲節目雲州大儒俠大受歡迎。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57

4藝文活動的傳承與發展
1960 年代,許常惠等人開始對臺灣原、漢各
族的民俗音樂做全面性的採集、研究,如民間藝者
陳達(1906∼1981)所演唱的恆春調等,均因此而
5 受到重視。1970 年代是臺灣面臨接連外交挫折的時
期,當鄧麗君(1953∼1995)的歌曲紅遍日本、東
南亞時,有一群大學生開始反思自身的定位,並決
定要唱屬於「自己的歌」。這些校園歌手創作出清
新樸實的校園民歌,如秋蟬、廟會等。
圖6-2-23 1979年的民歌演唱會歌單。民歌
10 解嚴後,臺灣的音樂創作愈趨多元,近年來, 的特色就是「唱自己的歌」。

除張惠妹(1972∼)、周杰倫(1979∼)、五月天
等享譽國際的歌手或樂團外,許多各具特色的音樂
人也都能擁有發展空間。
再者,隨著民眾接觸國外流行文化的管道增
15 多,臺灣的藝文活動在其激盪下愈加繽紛多彩,不
僅電視劇和流行歌曲在東亞、東南亞地區占有一席
之地,各種現代戲劇、相聲等表演團體蓬勃發展,
融鑄古典與前衛的雲門舞集更享譽國內外。傳統戲
劇也不斷推陳出新,如霹靂布袋戲,或明華園歌 仔
20 戲團,都成功的將臺灣的本土文化推上世界舞臺。

圖6-2-24 陳達。恆春人,當地民謠歌手。
博學堂 許常惠的民族音樂研究 校園民歌手鄭怡的著名歌曲月琴,即是紀
念陳達的民俗歌謠。
許常惠(1920~2001),彰化 和美人。師
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後,留學法國研讀西方現代
音樂理論,兼擅創作,返國後任教於各大專院
校。基於對鄉土的熱愛,他投入漢族及原住
民各族的傳統音樂調查、採集、整理及研究工
作,為臺灣民族音樂研究的先驅者。他也推動
成立民俗音樂研究機構、設立「薪傳獎」,並
發掘出許多如陳達等傑出的民間藝人。 圖6-2-25 許常惠。
158 歷史1

$建築傳統的演變
1清治時期的漢式建築
銃眼外部 臺灣的漢式傳統民居、廟宇形制,多沿襲
自閩、粵原鄉。部分古宅留有銃眼和銃櫃,則
反映出移墾時期的安全防衛需求。而稍有財力 5

者常致力於興建宅第,如咸豐年間建成的板橋
林宅三落舊大厝、霧峰 林宅宮保第;甚至建築
庭園,如鄭用錫所建的新竹 北郭園,或光緒年
間竣工的板橋 林本源園邸,則為文士群聚交

圖6-2-26 新北市 深坑區 永安居之銃眼。以前大戶 流,彼此題贈酬酢的處所。這些知名庭園多仿 10

人家的牆面上,多設有銃眼,做為防禦之用。
效中國南方園林,堆築假山流水,裝飾典雅華
麗,有時也兼取西式風格,運用幾何圖形設計
亭臺欄杆。可惜這些庭園今已所剩無幾,僅林
本源園邸還具備相當的規模。

圖6-2-27 板橋 林本源園邸。「林本源」為板橋 林家
的商號,林家發跡於大溪,後遷居板橋興建三落
大厝,1853年(咸豐3年)建成;而後又
仿蘇州園林在宅邊修築庭院,1893
(光緒19年)完工,即今
著名的林家花園。
20

三落大厝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59

清末,臺灣的行政組織已完備,各級機關
博學堂
均建有衙署,城堡、城牆、城門、砲臺等防衛類
清布政使司衙門
建築亦多,但多因戰亂破壞或日治後遭棄置而荒 現為行政院 農委會 林業試驗所 林業文
廢。古城牆目前在臺南、恆春、左營、澎湖等地 物館。布政使司衙門原址位於臺北市 中
山堂附近,部分建築於1932年遷至今南海
5 仍有局部遺跡,如臺北城的北城門仍保留清代風 路 臺北植物園內,是全臺灣僅存的衙門建
築,被列為國定古蹟。
貌。清末新築的砲臺則以億載金城、西台古堡及
淡水的砲臺比較知名。另外,荷蘭人修築的熱蘭
遮城(安平古堡),至今仍為重要的文化資產。
2近代建築的引進與演變
10 近代建築指的是西方國家利用當時的科技技
術所興建的建築物,隨著西方人的活動被引進臺
灣。開港通商後,最早將近代西方建築帶進臺灣
的,一是領事館、洋行與教堂,如高雄 英國領事
館、淡水 牛津理學堂等。一是劉銘傳在臺灣推動
15 新政時的建設,如基隆的獅球嶺鐵路隧道。 圖6-2-28 清 布政使司衙門(部分建築。1892
年(清 光緒18年)建,原為接待至臺灣視
察的高級官員的行館。臺灣民主國時期改為
「籌防局」;日治時期則充作臺灣總督府廳
舍,1919年臺灣總督府新廈啟用後,行館轉
圖6-2-29 恆春城南門。牡丹社事件後,清朝設恆春縣。古城於 為臨時展覽及聚會場所。
1879年(清 光緒5年)建成,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
160 歷史1

而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即已將近代建築
引入日本。日治時期,總督府因進行「市街改
正」而大量拆除舊建物,並在各地紛紛興築新
式建築,包括各地行政官署的廳舍、學校、博
物館等公共建築,或各地的企業、商舖。如臺 5

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勸業銀行臺北支店
(今臺北 臺灣土地銀行)、臺北高等學校(今
圖6-2-30 臺灣博物館。1915年落成,建築為古典
樣式,嚴守左右對稱原則,並以雄偉的希臘式立 臺灣師範大學)、舊高雄火車站等。由於日人
柱、氣派的中央圓頂,彰顯出肅穆優雅的氣息。
受「脫亞入歐」的思想影響,此一時期的建築
常出現仿西式尖塔、圓頂或廊柱造型,使臺灣
街貌煥然一新。到了日治末期,又為反映「大 10

東亞共榮圈」的精神,在建築中融入了拱窗、
帝冠式屋頂等東方元素。

圖6-2-31 舊高雄車站。於1941年落成,擁有小八
角形尖頂,屋頂呈波浪曲線,這種建築稱為興
亞帝冠式,反映出日治後期的軍國主義色彩。

圖6-2-32 總督府專賣局。1922年落成,外觀仿英國 維多利


亞風格,以紅磚與白石裝飾,並有獨特的鐘塔造型,十分
精巧華麗。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61

3戰後多元建築型態
戰後初期因民生凋敝,新修建築多半重視實用與功
能性。而此時由畫家李梅樹主持重修的三峽 清水祖師
廟,則以裝飾精緻典雅著稱,也是戰後重要的代表性宗
5 教建築。到了 1960 年代,經濟漸趨繁榮,建築技術、樣
貌亦隨之多變。許多公共建設、民間樓宇在起建時,較
之前更注重美學表現。如臺中 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
即為融合現代主義與中華文化色彩的知名作品。
在世紀之交,因建材和建築工法的進步,各式高樓
10 紛起,最著名者當屬高雄的85 大樓及臺北的101 大樓,
而101 大樓更一度為世界第一高樓,至今仍是臺灣最高的
摩天大樓、臺北市的象徵性地標。

圖6-2-33 臺北101大樓。樓高509.2公尺,地上樓層共有101層、另有地下5
層,原名為臺北國際金融中心,2003年改稱臺北101。
162 歷史1

探究與思辨

「當上帝遇到天公」
請閱讀以下兩則文字,並回答提問:

資料一

臺灣人早期普遍相信大自然具有影響人類命運的力量,因此會以大自然的日月星辰
當成信仰祭拜祈求的對象。除了「土地公」之外,形狀奇特的石頭,被當成「石頭公」
來祭拜;高大的老樹,也常被當成神靈而奉祀著。臺灣人相信人死亡後靈魂不會消滅,
且具影響現世人類禍福的能力,因此臺灣民間祭拜祖先和各種神明。一般的廟宇不會只
供奉主神的神像,還會供奉眾多的各種神像,這些神明,都是村民祭拜,祈求平安財富
的對象。

(資料來源:改寫自: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1934年)

資料二

清末臺灣開港之後,外國的傳教士,他們對臺灣人祭拜眾多神明,向木雕土塑的神
像祈求,他們視那些神像是「木刻的、土塑的,眼不會轉、耳不能聽、眼不能看、鼻
不能聞、腳不能走、嘴不能講、肚內沒腸胃,那不是神明。咱希望他能保護,反而是咱
在保護他,他要靠咱替他蓋廟,替他燒紙錢,有時被老鼠推倒也不會自己站起來,有時
被蟲蛀,被蜘蛛絲纏繞也不會去除,有時被砂子吹也不會自己拍砂子。賊到家裡也不會
趕,不如我們養的狗,遇到水災火災,我們沒空請他走,他們也沒本事逃避,就燒成灰
或被水沖走,流到海。」

(資料來源:梅監務牧師,沒人倫,臺灣教會公報,第290卷,1909年5月,頁39~40。)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63

提問:

資料一提到各種神明是村民祈求平安財富的對象(神保護人),但資料二卻認為神像必
1
須被民眾保護(人保護神),請問臺灣人民祭拜的都是臺灣神明,為何這兩篇資料會有
不同的解讀方式?這種各異的解讀方式,傳達出什麼樣的宗教價值觀呢?

請思考歷史上各政權統治臺灣時,他們對於臺灣傳統民間宗教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應對?
2
而臺灣人又怎麼回應這些統治政權的宗教政策呢?

面對不同的宗教與文化時,我們應該如何與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們互動?請在班上找一位
3
跟自己宗教信仰不同的同學,倆倆彼此討論若你們想透過宗教方法達成願望,你們會各
自採取哪些宗教的方法?請對彼此的方法提出一個優點予以肯定。
164 歷史1

歷史閱讀趣
遇見茶百年:
臺灣茶叫我第一名
撰文/池宗憲 圖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茶葉罐

臺灣茶具有高產值,本身存在互動關 陶德和買辦李春生,於1869年以「Formosa
聯的文化意涵,而從茶葉延伸出的文化吸引 Tea」之名,將臺茶運至美國,獲得巨大利
力,更寫著臺灣百年茶業的一片天。 潤。
洋行經營臺茶發光,勾勒著清末烏龍
引進武夷 發展特色烘焙 茶、包種茶的風華。文獻中記錄了李春生與
清代後期,臺灣茶產業受到當時世界 茶相生的事蹟:「李氏自稱北臺茶業,因其
性的資本運動及臺灣社會的變遷過程雙重影 教導村人焙製之法,巧製雀舌、龍牙等項,
響,臺茶輸出成為世界經貿體系中的一環。 復以善價而沽,利之所在,於是競相栽植
清代 道光年間,柯朝從福建由武夷山引 炒製,於短短十年間由數百擔激增為 15 萬
進茶籽,在今日新北市 瑞芳的 魚坑進行種 箱。」
植,這是文獻上首度出現臺灣茶人工種植的 臺灣茶進入日治時期更上一層樓,當時
紀錄。 日本政府將臺灣茶當做南進政策的一部分,
臺灣茶在製成上以特殊的烘焙技術,讓 臺茶外銷是重要的經濟支柱,此後茶葉的口
茶保持甘醇,這也是當時能遠渡重洋大受歡 味也跟著外貿的需要做了轉變:有綠茶、烏
迎的特殊口味,自此使茶業透露極大商機, 龍茶、包種茶、包種花茶、紅茶。在不同的
這期間北臺灣 淡水成為通商口岸,看好茶葉 茶種產區的擴展,茶產區由北部擴充到臺灣
商機的洋行開始進駐北臺灣,從事茶業貿易 中部。
活動。

洋行投入 臺茶走向國際
洋行介入臺茶競爭,卻也開啟臺茶國際
市場的契機,其中的寶順洋行(Dodd &Co.) 日本時代臺灣外銷茶OLD
APPLE TREE FORMOSA
扮演著開臺茶之先河的角色,該洋行負責人 TEA(老蘋果樹牌福爾摩
沙茶)彩色茶箱封籤。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165

殖民統治 主導茶業行銷 外銷沉寂 內銷創意文化


臺茶經常處於殖民政策的激盪中,初 臺灣光復初期,臺茶面臨外銷困難,受
期以烏龍茶為主要茶類,後發展包種茶、花 制於世界景氣的影響與市場的需求,開始讓
茶,並增加了包種清茶、鐵觀音、紅茶與綠 綠茶開始成為生產主力之一,甚至銷售到北
茶。烏龍茶的停擺,正當日本發動珍珠港事 非市場。1970 年代臺灣成立茶葉生產專業
變的同一年,Formosa Oolong Tea的暫時消 區,由公部門主導茶葉輸出的機制,但仍難
失,代之而起的是包種花茶行銷的到來。 與其他競爭對手匹敵。後來臺灣茶業的外銷
臺茶屢在世界茶評比中獲肯定,仍出 逐漸轉換成內銷,原本本島消費族群不多,
自日殖民政府之運作策略,以此做為市場行 卻在臺灣經濟起飛下孕育茶文化的興起。到
銷,開設喫茶店,印製以浮世繪本明信片做 了 1970 年代,臺北出現以「茶藝館」為名的
為宣傳策略,同時成立公會組織,進行業內 品茗空間,此後茶與文化藝術交融的活動蔚
自我約束管理以及凝聚共識產生效益,而擴 為風潮。
大了其生產品項。 臺茶口味由中低海拔茶區位移到高海拔
茶區,其間茶種以軟枝烏龍、金萱、翠玉,
成為來臺旅遊必購的伴手禮,而最令人雀躍
的是,臺灣茶的內銷與茶文化的結合,臺茶
已從單純的外銷經濟作物,成為奠定茶文化
的平臺。臺灣茶的品茗詮釋與文化底蘊,成
為全世界 Watch Taiwan 的焦點。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年1月)。遇見茶百年:
臺灣茶叫我第一名,Watch Taiwan觀•臺灣,第12期,頁18~
23。)

日治時期的臺灣茶廣告海報,美人品茶加上FORMOSA OOLONG
等字樣,打響臺灣茶名號。

想一想

1你知道臺灣茶的種植需要哪些地形、氣候等條件配合嗎?為什麼?文中臺灣茶的產區隨著時間而有變化,你覺
得是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
2為什麼臺灣不同時期會以不同茶種為主力,加以培植推廣呢?
166 歷史 1

一 熱血男兒—蔣渭水
歷史考察

Part 1-臺灣人的醫師
1921年11月30日,蔣渭水發表臨床講義,於臺灣文化協會第一期會報,全篇採日文寫作,
用臨床診斷書的形式寫成,字裡行間不只可見當時臺灣社會現象,亦有他對臺灣同胞的勸諫。

資料:臨床講義

※患者:臺灣 ※姓名:臺灣島

※性別:男 ※原籍:中華民國福建省臺灣道

※年齡:移籍現住址已二十七歲 ※現住址: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

※緯度:東經120∼122度,北緯22∼25度

※遺傳:明顯地具有皇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

※素質:為上述聖賢後裔,素質強健,天資聰穎

※既往症: 幼年時(即鄭成功時代),身體頗為強壯,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品行高尚,身
手矯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體逐漸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節操低
下。轉日本帝國後,接受不完整的治療,稍見恢復,唯因慢性中毒達三百年之久,
不易獲然而癒。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頑迷不悟,
枉顧衛生,智慮淺薄, 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
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

※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最初診察患者時,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於思考力,但以
二、三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可想患者是個低能兒,頭骨雖大,
內容空虛,腦髓並不充實;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
頭痛。此外,手足碩長發達,這是過度勞動所致。其次診視腹部,發現腹部纖細凹
陷,一如已產婦人,腹壁發皺,留有白線。這大概是大正五年歐洲大戰以來,因一時
僥倖,腹部頓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講和之風,腸部即染感冒,又在嚴重的下痢摧殘
下,使原本極為擴張的腹壁急劇縮小所引起。
歷史考察 167

※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 ※療法:原因療法,即根本治療法。

※原因:智識營養不良 ※處方:正規學校教育 最大量


補習教育 最大量
※經過:慢性疾病,時日頗長
幼稚園 最大量
※預斷:因素質優良,若能施以適當的療
圖書館 最大量
法,尚可迅速治療。反之若療法錯
讀報社 最大量
誤,遷延時日有病入膏肓死亡之
虞。

若能調和上述各劑,迅速服用,可於二十年內根治。

尚有其他特效藥品此處從略

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治醫師 蔣渭水

Q1

臨床講義中,蔣渭水認為臺灣的病根始於何時?臺灣患的是何種疾病?

Q2

依據他所開的「五味藥方」,要醫治臺灣的病症,其所謂的根本療法是想從何處著手進行醫治?

Q3

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作者黃煌雄曾說:「蔣渭水在推動臺灣近代民族運動所扮演的角色,有
如孫中山在領導中國近代國民革命運動所扮演的角色一樣,而成為『臺灣的孫中山』」。請問:
你是否認同把蔣渭水類比為孫中山?請考察蔣、孫二人從事民族運動的相關理念及事蹟,並列舉
至少三項資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張。
168 歷史 1

Part 2-為群眾而講
自 1921 年創立迄 1927 年分裂為止,臺灣文化協會透過臺灣民報及「文化演講會」等各種
管道,對於傳統陋習的打破、衛生觀念的普及、新文學運動的提倡、民族意識的挑動、權利觀
念的傳播,以及學生運動的激發、促進農民工人的覺醒等,均有相當大的影響。

資料一

當蔣氏等人出獄時,文協活動進入一更活潑、更直接與大眾連在一起的階段,這便是始於
1923 年中,而於 1925、1926 年達於高潮的文化演講。……除定期在都市演講以外,也組織演
講隊,不定期到全島各地舉行巡迴演講;演講的內容,也不再如講習會一樣地限於純學術或純
文化,而常介入地方問題或具體糾紛。……1925 年與 1926 年間,文協舉辦的演講,依總督府
統計,全年竟有 315 次,聽眾達 11 萬人以上。

資料來源: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2006年

Q1

請根據資料一的內容分析,此段文字的作者為什麼會說文協在蔣氏出獄後「更活潑、更直接與
大眾連在一起」?

Q2

根據總督府的紀錄,1926 年的文化演講會全年 315 場活動,遭到 35 次被解散的命運,也有 157


次演講被中止的紀錄。請就資料一及資料二分析文化演講會被解散或演講被中止的可能原因。
歷史考察 169

資料二

賴和在自傳性小說阿四有如下的回憶:

「東京的留學生組一團講演隊,想為臺灣民眾的文化向上盡一點微力,但是支配階級一方
面,被久來的傳統思想所支配以為民眾是冥蒙無知,較易統治,若使他們曉得有所謂民權,
有所謂正當的要求,曉得官民原屬平等,便於他們的統治上有所不便,因為支配階級們揚威
習慣了,蹂躪百姓們慣了,所以對於這一團講演隊便多方阻礙,務使他們不能向民眾開口,可
是支配階級當這時候尚些顧慮著法的尊嚴,不敢無理由地把講演團解散,只能恐嚇一般無知的
百姓,或示意那些御用紳士,凡有可以講演的場所,一切不可借給講演隊,所以講演隊歸到臺
北,就到處碰壁。」

資料來源:林秀蓉,從蔣渭水到侯文詠:臺灣醫事作家的現實關懷,2011年

Q3

如果你身處由蔣渭水主講的演講會現場,並在聽完演說後有機會提問,你最想問蔣渭水什麼問題?
170 歷史 1

Part 3-回到1920年代:在大稻埕與蔣渭水相遇
蔣渭水的臺灣文化協會於 1921 年在大稻埕成立,而電影大稻埕中的朱教授說過:「那
個年代,是我們臺灣人繁華的黃金時代,人人都在拚事業,人人都賺大錢。這裡就是大稻埕
……」,當年大稻埕在經濟文化上的燦爛及蔣渭水忙碌奔走的身影躍然眼前。

資料一

為什麼我要談1920年代?其實是出自深植的歷史悲觀。那個年代,是崩潰之前的繁榮,戰
爭之前的和平,極權之前的自由,幻滅之前的進步。…在這樣的時代,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人
們該怎樣呢?我仍只能夠取譬於1920年代,說,用當年志士般的熱情去理解、去迎向。……
一位社會學者朋友曾問我,1920年代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或特徵)是甚麼。我回答:創造力
(creativity)。創造力是人對世界的回應。假使回顧1920年代,能讓我們從這個我們都可能曾
經活過的前世中喚起一點點創造力,那麼我們或許有一絲機會,可以在下一個20年代找到出
口。

資料來源:周奕成,為什麼我要談1920年代,https://goo.gl/jjGtUD,2012年

資料二

西元1920年後,大稻埕地區的繁華景象不復前段時期(清朝治理時代),商業活動逐漸因
為統治的日本人加速建設城內(原城中區,約為現今的中正區)的設施而較為沒落。日本人多
集中居住於城內,大稻埕地區成為漢人群聚的首要地點。也因為如此許許多多的文人雅士群聚
於大稻埕,掀起了臺灣近代史的自覺思潮。話劇、偶戲、美術、音樂、舞蹈、文學、歌謠以及
推動臺灣民族自覺思想的人才輩出,成為臺灣歷史的重要史頁。

資料來源:大稻埕紀行,http://tophome1929.tw/?p=388,2019查詢
歷史考察 171

資料三

由於是一名優秀的學生(蔣氏在醫校五年的學業總平均為第二名),蔣氏於醫校畢業,
奉職宜蘭醫院內科11個月後,即在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專治內科、小兒科及花柳病科,五年
間,業務蒸蒸日上。這五年開業生活不僅使蔣氏廣結人緣,結交各階層分子,而且也使他有物
質上的餘力,經營春風得意樓(酒樓),並在以後參加政治社會運動時得以傾囊相助。……由
於商業場所和商業活動,常可為政治社會運動提供合法的掩護和聚會的方便,在醫校時代,蔣
氏也兼營商業。蔣氏兼營的商業,包括冰店、東瀛商會,以及開業後增加的甘泉老紅酒、春風
得意樓,正如他所說,大都「帶著公務的使命」。蔣氏在學生時代的一些活動,其聚會地點即
在東瀛商會,1921年以後全面推展政治社會運動時,聚會的場所也常在春風得意樓。

資料來源: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2006年

Q1

請由資料二研判,大稻埕從清代後期的商業重鎮轉而成為 1920 年代臺灣文化活動的舞臺,其時


代背景為何?

Q2

蔣渭水離開家鄉宜蘭來到臺北,並落腳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及「春風得意樓」,請根據資料
二及資料三分析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可能的因素是什麼?

Q3

在蔣渭水短暫的一生中,1920年代無疑是其生命中最光彩奪目的一個階段,誠如資料一所言,
1920 年代是臺灣充滿「創造力」的時代,你認為,蔣渭水是否算得上是那個年代的「創造者」之
一?(試用 100 ∼ 200 字說明自己的想法。)

Q4

如果有機會,回到1920年代的大稻埕,你希望在哪些場域與蔣渭水相遇?請以「在大稻埕與蔣渭
水相遇」為題,設計一份導覽地圖。(需說明設計理念,並包含至少5個與蔣渭水有關的站點,
且附上照片及照片說明)
172 歷史 1

二 來一趟時空旅行
歷史考察

Part 1-那個年代
日本殖民的年代:1895~1945

資料一:賴和,一桿秤仔(節錄)

這一天近午,一下級巡警,巡視到他 「稱花(度目)還很明瞭。」參從容地
(得參)擔前,目光注視到他擔上的生菜, 捧過去說。
他就殷勤地問:「大人,要什麼這不要?」 巡警接在手裏,約略考察一下說:「不
「汝的貨色比較新鮮」巡警說。 堪用了,拿到警署去!」
得參接著又說:「是,城市的人,總 「什麼緣故?修理不可嗎?」參說。
比鄉下人享用,不是上等東西,是不合脾 「不去嗎?」巡警怒叱著。「不去?畜
胃。」「花菜賣多少錢?」巡警問。 生!」撲的一聲,巡警把「秤仔」打斷擲
「大人要的,不用問價,肯要我的東 棄,隨抽出胸前的小帳子把參的名姓、住處
西,就算運氣好。」參說。他就擇幾莖好 記下,氣憤憤地回警署去。
的,用稻草貫著,恭敬地獻給他。 參突遭這意外的羞辱,空抱著滿腹的憤
「不,稱稱看!」巡警幾番推辭著說, 恨,在擔邊失神地站著。等巡警去遠了,才
誠實的參,亦就掛上「秤仔」稱一稱說: 有幾個閒人,近他身邊來。一個較有年紀的
「大人,真客氣啦!纔一斤十四兩。」 說:「該死的東西,到市上來,只這規紀亦
本來,經過秤過,就算買賣,就是有錢 就不懂?要做什麼生意?汝說幾斤幾兩,難
的交關,不是白要,亦不能說是贈與。 道他的錢汝敢拿嗎?」
「不錯罷?」巡警 。 「難道我們的東西,該白送給他的嗎」
「不錯,本有兩斤足,因是大人要的 參不平地回答。
……」參說。 「唉!汝不曉得他的厲害,汝還未嘗到
這句話是平常買賣的口吻,不是贈送的 他青草膏的滋味(即謂拷打)。」那有年紀
表示。 的嘲笑地說。
「秤仔不好罷,兩斤就兩斤,何須打 「什麼?做官的就可任意凌辱人民
扣?」巡警變色地說。 嗎?」參說。
「不,還新新呢!」參泰然地回答。
資料來源: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集,2000年
「拿過來!」巡警赫怒了說。
歷史考察 173

資料二: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目次(節錄)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飲食 日常生活用品 社會生活 公共事物 交通工具 體育活動 教育

牙刷牙膏 旅館 鋼琴
咖啡店 銅像 汽車 開始運動

水泥 百貨公司
西畫
公園 網球
巧克力 電話 耶誕節 馬路
英語
電燈 氣象預報 法院 游泳
圖書館
牛肉 鐘錶 報紙 飛機
監獄 高爾夫球
幼稚園
名片 彩券
自來水 選舉 輪船 足球
廁所 西曆 畢業典禮

資料來源: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05年

Q1

一桿秤仔將日本殖民時代警察與農民的權力關係展露無遺。請閱讀資料一,並以50∼100字描寫
自己在文本中所見之日本警察形象及農民(得參)處境。

Q2

綜合資料一與資料二所呈現的訊息,你認為日本殖民時代臺灣人的生活日常,究竟是什麼樣
貌?請以150∼200字寫出自己的觀點。
174 歷史 1

「禁」的年代:1945~1987
在那個充滿禁忌的年代,人民基本權利處處受限,除了黨禁、報禁,學生有髮禁、電視只
有三臺、禁歌、禁書以及宵禁。

資料三:討海人的宵禁

臺灣社會還有一群人,與宵禁糾纏了數十年。他們是一群觀天、看潮汐、看季節追隨魚群
的討海人。
夜間至清晨,可能是一般人的休息時間,但對這群漁民而言,卻是出海的作業時間。由於
漁民常需視魚期變化而到不同區域作業,便會在不同地區的夜晚裡,不斷地與宵禁碰撞。最常
見的例子,是在冬至前後的烏魚汛期,西南沿海地區的漁民雖然蓄勢待發,準備出海撈捕,但
受制於各地不同的宵禁時間和出海規定,使一年一度的豐收希望受到嚴重挑戰。……當漁民請
求放寬宵禁時,政府改為准許漁船在宵禁期間出港,但不許在宵禁時間進港。「只准出,不准
進」的規定時常讓返航的漁船在海上漂流,苦等宵禁結束。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漁船進港準
備卸貨時,裝載漁獲的車子卻因陸上宵禁而動彈不得。

資料來源:莊毓婷,「天黑請回家」—談談臺灣戒嚴時代的宵禁,https://gushi.tw/curfew/,2018年

Q3

根據資料三的內容來看,戒嚴時期臺灣政府加諸在人民身上的種種限制,除了剝奪了眾人在生
活上的自由外,還會造成什麼影響?
歷史考察 175

自由的年代:1987~
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臺灣地區(臺灣本島、澎湖與其他附屬島嶼)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
令,隨後一連串的改革開放,讓臺灣邁向民主自由。

資料四:數據會說話

報社家數 集會遊行次數
2524 30000
2500 27,133
25000
2000
20000
1500 14,751
15000
11,294
1000
10000

500
5000
33 538
0
1987 2004 1986 1994 2014 2018

(資料來源:行政院 出版年鑑,2010年) (資料來源:內政部 警政署,2019年)


政黨數量
350 328
300

250

200

150

100

50 40
0
1989 2017
(資料來源:行政院 內政部,2019年)

Q4

前端傳媒評論總編曾柏文於 2017 年回憶戒嚴時期,「確實有很多很糟糕的事發生」,但對於解


嚴時正要上初中的他來說,沒有感受到政府對自由的限制,生活是「世界簡單、單純、寧靜,
訊息量少,很多東西你看不見也不知道……,老師說的、課本上教的內容是不能被質疑的。」
以上的訪談內容中,曾柏文對戒嚴時代所做出的評價,是相對於已解嚴 30 多年的今天所提出的
結論,你認同他的說法嗎?請以資料四的統計數據為參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先說明對曾柏
文那段訪談內容的看法,再提出自己對於臺灣在解嚴前後的變化之觀察)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593296,2017年
176 歷史 1

Part 2-寫一段家族歷史
資料一

家族裡年長的成員是故事的寶庫: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他們父祖輩口中說出的家族往事、
移民遷徙、故居舊宅以及家人命名的變遷故事,他們總覺得自己有責任把家族的傳統傳遞給後
代─只是這些後代卻未必能感受到這份心意,……通常老一輩的人都很願意娓娓道來,但是兒
孫輩卻覺得這類故事聽了又聽,早已老掉牙了,所以不曾費事給記錄下來。不過,我們必須知
道的一點是,老人家可不會永遠待在那兒等候遲來的訪談的。

資料二

為了做出良好的訪談,家族口述歷史應當按照其他口述歷史的標準和程序來做。準備一份
家族歷史的問卷,其中包含會對所有家族成員都提出的標準問題,以及針對個別受訪者的特定
問題。……家族反映時代和社群,問題設計可以指向不同時期的家族生活,像經濟大蕭條、二
次世界大戰、冷戰、騷動的 1960 年代…。家族訪談者在追詢這類問題時,必須先閱讀一些基本
的歷史教科書,以便熟悉這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有此準備才能知道該問些什麼,也可以將受訪
者的故事擺到更大的背景脈絡之中。

資料來源:唐諾‧里齊,大家來做口述歷史,1997年

Q1

對於想要收集家族故事的人而言,資料一的文本中最重要的提醒是什麼?

Q2

如同資料二的建議,展開家族口述歷史訪談前,事先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Q3

請找出一件家族文物或一張家族老照片,並進行一個與這件文物或老照片相關的家族口述歷史訪
談,最後,寫出以這件文物或老照片為題的家族小故事。(需先完成資料二所提示的準備工作,
並將相關準備細節附註於故事最後的參考資料中)
歷史考察 177

Part 3-家族的時空旅行
旅行能讓我們與美景和好事相遇,如果有機會與家族成員同行,來趟時空的穿越之旅,將
會為彼此的生命激起什麼樣的漣漪呢?請發揮你的創意和想像力,企劃一趟「家族的時空旅
行」吧!

請依照以下步驟完成一份「時空旅行計畫書」
步驟①:設定旅行的年代→請從 Part1中選出一個年代
步驟②:請從家族中選定一位或數位旅伴→帶著一件家族信物回到過去邀請家人(這件
信物必須能讓對方確認你的身分)
步驟③:完成下列學習單(藍色字體部分為書寫範例)

( )的時空旅行計畫書

(Part1的時代中三擇一) (姓名/與自己的關係)
例:日本殖民時代 例:王○○/外婆
旅行年代 旅伴

(信物名稱/信物意義)
例:我與外婆的合照/照片中外婆還很年輕,她牽著童年時的我,看著照片讓我想
家族信物 起兒時與外婆相處的美好記憶。

(回到哪個年代找尋旅伴/邀請動機/旅行計劃)
例:我要回到外婆的少女時代(日本殖民時代),在她膝蓋發病時帶她到臺北找好
旅行構想 的醫生診治,順便安排一趟臺北小旅行,讓一輩子在鄉下生活的她看看大都市
的繁華。

(旅行天數/每日行程/景點意義)

行程規畫
178 歷史 1

愛鄉愛土─

探尋我們生長的土地
歷史考察

Part 1-市街踏查
臺灣從 17 世紀以來漢人移民逐漸增多,各地形成漢人聚落、市街,而後又發展為各主要城
鎮。在這些市街裡,常有米市、菜市、炭市、果市等各種市集,「城內及各村莊農人用竹籃挑
運到此,排設街中為市.每日辰時(早上 7 點到 9 點)畢集,日晚則散。」(新竹縣采訪冊,
頁 101)久而久之,市集成了米街、布街、打石街等。這些市街裡又常伴隨有地方宮廟,做為
居民和商販們討論公共事務、舉辦活動的重要場所。

請以自己所在附近的城鎮聚落為對象,探索其中是否有類似的市街存在,並完成一份考察
報告。踏查的重點可參考以下說明:

Q1

調查城鎮、聚落內或鄰近地區,是否有關於「市」、「街」的舊地名?這些地名大約起源於何時?

Q2

觀察舊市街中是否建有廟宇?這些信仰中心在何時建立?廟宇所供奉的主神與當地的移民有何
關聯性?廟宇內的碑匾楹聯是否有留下先人活動的蛛絲馬跡可供探尋?

Q3

考察舊市街中所販賣的南北雜貨從何而來?依靠水路或陸路?從前和現今的狀況有無不同?

Q4

舊市街的商家,其客群主要來自哪些地方?最遠可到達哪裡?
歷史考察 179

Part 2-村里舊地名踏查
有的地名可以反映地方歷史,有些地名,也會隨著年代不同產生變化。地名也呈現
不同時代的人對於周遭環境的觀察或想法。請選擇學校或居住地附近的某一個鄉、鎮、
市、區為範圍,調查地區內的各村(里)名稱、舊地名,並完成一份報告。調查要點可
參考以下說明:

Q1

首先,請找出(或自行製作)該區域的地圖,並標出各村、里位置,決定踏查路線。
(可依區域狀況不同,調整踏查範圍,或以小組作業方式分工完成)

Q2

考察區內的各村(里)舊地名的由來,以及地名出現的年代;分析是否有些地名曾出現變化?
並探究變化的可能原因為何?

Q3

探究這地名背後,有無相關的傳說故事、歷史典故。

Q4

分析這些地名與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之間的關聯性。
180 歷史 1

Part 3-特色建築訪查
臺灣各地有許多具有獨特風味的建築,反映不同時代先民的生活與文化,更充滿生活故
事。不同的建築也各有其特別的意義或價值,值得細心觀察研究。請選擇學校或居住地附近幾
處具特色的建築(標準可依各地區情況做調整)為訪查對象,完成一份報告。訪查重點可參考
以下說明:

Q1

針對規畫訪查的建築,進行背景知識的了解。例如:建成年代、用途、歷史沿革、改建或重修情
況,或建築物本身的設計風格等。

Q2

實地考察建築物的樣貌、現況,並做成紀錄。

Q3

探究有無與該建築相關的歷史或傳說故事。

Q4

探究該建築與當地民眾生活的關連性。可由文化、信仰、產業經濟或社會功能、觀光效益、都市
更新等各層面進行探討。
歷史考察 181

Part 4-地方特色產業訪查
許多地方都有極富在地特色的產業。這些產業的形成,可能是因為地區獨有的特殊條件,
或者曾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請選擇學校或居住地附近,具有地方特色或重要性的產業進行訪
查,並完成一份報告。訪查重點可參考以下說明:

Q1

請說明該產業的由來,並分析其形成背景、條件、在地特色。

Q2

可概略介紹該產業的生產、運銷流程,或主要的消費客群。

Q3

請說明該產業形成後,在地方上的發展歷史。例如:產業的盛衰變化、對當地經濟的影響、是
否出現重要品牌或商品等。

Q4

請分析此一產業的存在,對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有何影響?

Q5

若有熟識的親友從事該產業的相關工作,亦可進行採訪記錄。
182 歷史 1

臺灣史大事年表
公元 年號 臺灣史紀要 中國史紀要 世界史紀要

約 5 萬∼ 3 萬年前 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
黃河流域出現彩陶、黑陶 出現兩河流域、埃及、印
約 7 千年前 新石器時代
文化 度古文明
約 2 千年前 金屬器時代 開始夏、商、周三代 阿利安人入侵印度
230 年 吳黃龍 2 年 三國孫權派人探訪夷州
476 年 南朝宋元徽 4 年 西羅馬滅亡
607 年 隋大業 3 年 隋煬帝命人探訪流求
610 年 隋大業 6 年 陳稜擄掠流求數千男女
十 字 軍 東 征 開 始(1291
1096 年 北宋紹聖 3 年
年)
1171 年 南宋乾道 7 年 泉州知府汪大猷遣軍民屯戍澎湖
1347 年 元至正 7 年 黑死病在歐洲發端
1360 年 元至正 20 年 元朝在澎湖設立巡檢司
馬丁.路德張貼「九十五
1517 年 明正德 12 年
條論證」,宗教改革開始
據說葡萄牙驚嘆臺灣之美,而喊出福爾摩沙之
1544 年 明嘉靖 23 年

1602 年 明萬曆 30 年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
日本德川幕府/江戶時代
1603 年 明萬曆 31 年
開始(1867 年)
1604 年 明萬曆 32 年 荷蘭人首次登陸澎湖,被明將沈有容斥退
歐洲「三十年戰爭」爆發
1618 年 明萬曆 46 年 (1648 年);荷蘭聯合東
印度公司占領今雅加達
1622 年 明天啟 2 年 荷蘭人二次登陸澎湖,並建城堡
1624 年 明天啟 4 年 荷蘭人自澎湖轉往臺灣,並建熱蘭遮堡
西班牙人占有雞籠(和平島),設立街市,並
1626 年 明天啟 6 年
建城堡、砲臺
1627 年 明天啟 7 年 荷蘭牧師甘治士來臺
英王查理一世接受《權利
1628 年 明崇禎元年 濱田彌兵衛事件
請願書》
麻荳社事件;西班牙人占領滬尾,並建聖多明 流寇大起
1629 年 明崇禎 2 年
哥城
1636 年 明崇禎 9 年 小琉球事件
荷蘭人登陸雞籠逐退西班牙人,結束西班牙人 英 國 清 教 徒 革 命(1649
1642 年 明崇禎 15 年
的在臺統治 年)
李自成陷北京;福王即位
1644 年 明崇禎 17 年 於南京;吳三桂迎清兵入

1652 年 明永曆 6 年 郭懷一事件
1661 年 明永曆 15 年 鄭成功攻打臺灣
荷蘭人戰敗離臺,鄭氏設一府二縣,並實施屯
1662 年 明永曆 16 年
田制度,為漢人在臺政權之始
臺灣史大事年表 183

公元 年號 臺灣史紀要 中國史紀要 世界史紀要

1673 年 明永曆 27 年 三藩亂起(1681 年)


明永曆 37 年
1683 年 施琅攻臺,鄭克塽降清,鄭氏政權結束
清康熙 22 年
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初設一府三縣,並施
1684 年 清康熙 23 年 弛廢海禁
行「渡臺禁令」
康熙與羅馬教宗發生禮儀
1704 年 清康熙 43 年 臺灣第一個書院「崇文書院」設立於府城
之爭
1721 年 清康熙 60 年 朱一貴事件
1722 年 清康熙 61 年 清廷依諸羅知縣周鐘瑄建議,實施「畫界封山」
1723 年 清雍正元年 禁天主教
1775 年 清乾隆 40 年 美國獨立戰爭(1783 年)
北美殖民地發表〈獨立宣
1776 年 清乾隆 41 年
言〉
1784 年 清乾隆 49 年 彰化鹿港開為正口,帶動當地繁榮
1786 年 清乾隆 51 年 林爽文事件
法 國 大 革 命 爆 發, 發 表
1789 年 清乾隆 54 年
〈人權宣言〉
吳沙進入蛤仔難(今宜蘭)開墾,是為開蘭第
1796 年 清嘉慶元年
一人
1814 年 清嘉慶 19 年 郭百年事件
1835 年 清道光 15 年 閩粵合資設立金廣福墾號,開拓新竹東南山區
1840 年 清道光 20 年 中英鴉片戰爭(1842 年)
1841 年 清道光 21 年 英軍乘鴉片戰爭數度犯臺
1842 年 清道光 22 年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清廷簽訂《天津條約》,開臺灣、滬尾通商口
1858 年 清咸豐 8 年
岸(正口)
1859 年 清咸豐 9 年 道明會神父至打狗展開傳教
清廷簽訂《北京條約》,外國傳教士在臺傳教
1860 年 清咸豐 10 年 自強運動展開
獲得保障
1862 年 清同治元年 戴潮春事件;英淡水稅關辦事處成立
1865 年 清同治 4 年 英傳教士馬雅各等陸續抵達臺灣南部
日本明治天皇即位,大政
1867 年 清同治 6 年 美船羅妹號事件
奉還,幕府時代結束
1868 年 清同治 7 年 樟腦事件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2 年 清同治 11 年 加拿大傳教士馬偕抵淡水
1874 年 清同治 13 年 「牡丹社事件」;沈葆楨以欽差大臣身分來臺
沈葆楨奉准廢除「渡臺禁令」;臺灣增設臺北
1875 年 清光緒元年
府,進入兩府時期,年底丁日昌來臺
1877 年 清光緒 3 年 大港口事件
1878 年 清光緒 4 年 加禮宛事件
1883 年 清光緒 9 年 中法戰爭(1885 年)
1884 年 清光緒 10 年 劉銘傳來臺,法軍攻打臺灣。又稱「西仔反」 新疆建省
184 歷史 1

公元 年號 臺灣史紀要 中國史紀要 世界史紀要

1885 年 清光緒 11 年 臺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7 年 清光緒 13 年 基隆至臺北段鐵道開工
1888 年 清光緒 14 年 閩、臺分治 北洋艦隊成立
1894 年 清光緒 20 年 邵友濂遷省會於臺北 中日甲午戰爭(1895 年)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樺
山資紀成為臺灣第一任總督;臺灣民主國成立,
清光緒 21 年
1895 年 唐景崧就任總統;臺灣總督府舉行「始政」典禮; 廣州起事失敗
日明治 28 年
八卦山之役;劉永福潛回大陸;臺灣民主國滅

1896 年 日明治 29 年 公布《六三法》 孫中山倫敦蒙難
1897 年 日明治 30 年 發布「臺灣阿片令」,實施鴉片專賣 康有為上書請求變法
總督兒玉源太郎、民政局長後藤新平就任;發 美西戰爭爆發,美國取得
1898 年 日明治 31 年 戊戌變法失敗
布「保甲條例」;實施土地調查 菲律賓
1899 年 日明治 32 年 臺灣銀行成立 美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設置「臨
1901 年 日明治 34 年
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04 年 日明治 37 年 土地調查完成 「日俄戰爭」爆發
清廷宣布立憲預備期,頒
1908 年 日明治 41 年 縱貫鐵路通車 布《憲法大綱》;溥儀即

1910 年 日明治 43 年 實施「五年理蕃計畫」;實施「臺灣林野調查」 日本併吞朝鮮
1911 年 日明治 44 年 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1912 年 日大正元年
清帝退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 塞拉耶佛事件,第一次世
1914 年 日大正 3 年 「臺灣同化會」成立
本對德宣戰,占領膠州灣 界大戰爆發
臺中中學校創立;余清芳等人引發「噍吧哖事
1915 年 日大正 4 年 日提《二十一條要求》
件」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
1918 年 日大正 7 年 林獻堂等人於東京發起六三法撤廢運動
「十四點和平原則」
公布《臺灣教育令》;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 五四運動 巴黎和會召開,簽訂《凡
1919 年 日大正 8 年
就任 爾賽條約》
東京臺灣留學生組成「新民會」;《臺灣青年》
1920 年 日大正 9 年 國際聯盟成立
創刊;連橫《臺灣通史》刊行
林獻堂等人展開「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 年 日大正 10 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華盛頓會議締結《九國公
1922 年 日大正 11 年 公布新《臺灣教育令》,實施日臺「共學制」
約》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立;「治警事件」
1923 年 日大正 12 年 國民黨開始聯俄(容共)
爆發
張我軍發表〈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抨擊舊
1924 年 日大正 13 年 黃埔建軍
文學,揭開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序幕
1925 年 日大正 14 年 「二林事件」爆發 國民政府成立於廣州
1926 年 日大正 15 年 簡吉等人成立「臺灣農民組合」 蔣中正誓師北伐
臺灣史大事年表 185

公元 年號 臺灣史紀要 中國史紀要 世界史紀要

「臺灣文化協會」正式分裂;臺灣民眾黨成立;
《臺灣民報》正式在臺發行;林玉山、郭雪湖、
1927 年 日昭和 2 年 國民黨清黨
陳進等三人同時入選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
號稱「臺展三少年」
史達林開始實施「五年計
1928 年 日昭和 3 年 臺北帝國大學創校;「臺灣共產黨」成立 北伐完成
畫」
1929 年 日昭和 4 年 世界經濟大恐慌爆發
嘉南大圳完工;「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
1930 年 日昭和 5 年 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起事,爆發「霧 實施關稅自主;剿共開始
社事件」
1931 年 日昭和 6 年 九一八事變
大分事件落幕,布農族頭目拉荷 • 阿雷投降,
1933 年 日昭和 8 年
總督府正式掌控臺灣全境
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完工;陳澄波、廖繼春、李
1934 年 日昭和 9 年
梅樹等人成立「臺陽美術協會」
實施法幣政策;日本外相
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舉辦「始政四十年博覽
1935 年 日昭和 10 年 廣田弘毅發表「對中關係
會」;舉辦臺灣地方自治選舉
三原則」
1936 年 日昭和 11 年 西安事變
總督小林躋造宣布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 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
1937 年 日昭和 12 年
化等三大政策 開始;南京大屠殺
總督府宣布在臺實施「國家總動員法」,進行 日本發表建立東亞新秩序
1938 年 日昭和 13 年
物資管制、發動義務勞動、推行半強迫儲蓄等 主張
廢除小學校、公學校,一律改稱「國民學校」; 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
1941 年 日昭和 16 年
「皇民奉公會」成立,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 戰爭爆發
蔣中正任中國戰區盟軍最
1942 年 日昭和 17 年 實施陸軍志願兵制度
高統帥
中、美、英聯合發表「開
1943 年 日昭和 18 年 實施海軍志願兵制度
羅宣言」
雅爾達會議召開;德國投
日昭和 20 年 臺灣全面實施徵兵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降;波茨坦會議召開;日
1945 年
民國 34 年 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接收臺灣 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
結束;聯合國成立
1947 年 民國 36 年 二二八事件爆發 國民政府公布《憲法》
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行政院成立
1948 年 民國 37 年 美援運用委員會(美援會);成立中國農村復 柏林危機;南北韓分裂
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
臺灣戒嚴;發行新臺幣;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北 德國分裂成東、西德;北
1949 年 民國 38 年
實施三七五減租;《自由中國》創刊 京成立,兩岸分治 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臺灣實施地方自治,縣市鄉鎮行政首長與省級
1950 年 民國 39 年 韓戰爆發(1953 年)
以下民意代表,定期改選
1951 年 民國 40 年 美援開始;實施公地放領 《美日安保條約》簽訂
1952 年 民國 41 年 《中日和約》簽訂、生效
南北韓簽訂《板門店停戰
1953 年 民國 42 年 實施耕者有其田
協定》,韓戰結束
1954 年 民國 43 年 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86 歷史 1

公元 年號 臺灣史紀要 中國史紀要 世界史紀要

劉國松等人成立「五月畫會」;《文星》雜誌
1957 年 民國 46 年
創刊;李仲生等人成立「東方畫會」
1958 年 民國 47 年 八二三砲戰爆發 實施「人民公社」
西藏發生反共抗暴運動,
1959 年 民國 48 年 發生八七水災
達賴喇嘛流亡印度
雷震被捕,《自由中國》停刊;訂定「獎勵投
1960 年 民國 49 年 資條例」;《現代文學》創刊;;修改《動員
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總統得無數次連任
1962 年 民國 51 年 臺視開播 古巴飛彈危機
1964 年 民國 53 年 《臺灣文藝》創刊;石門水庫竣工 中國第一次核子試爆
1965 年 民國 54 年 美援終止
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高雄加工出口 文 化 大 革 命 開 始(1976
1966 年 民國 55 年
區成立 年)
歐洲共同體成立;東南亞
1967 年 民國 56 年 臺北市改制院轄市
國協成立
聯合國通過《禁止核子武
1968 年 民國 57 年 實施九年國民教育
器擴散條約》
1969 年 民國 58 年 金龍少棒隊首次贏得世界冠軍 阿波羅號登陸月球
聯合國通過由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
1971 年 民國 60 年 代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之中國代表席次;中華 取得聯合國代表權
民國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
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
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
1972 年 民國 61 年 大陸,發表〈上海公報〉;
頒布「加強農村建設重要措施」
與日本建交
第一次石油危機;行政院長蔣經國宣布推動「十
1973 年 民國 62 年
大建設」
1975 年 民國 64 年 蔣中正逝世 南越政權瓦解,越南赤化
1977 年 民國 66 年 中壢事件
蔣經國獲選為第六任總統;「雲門舞集」首演
1978 年 民國 67 年
〈薪傳〉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與美國建交,發表〈建交 英 國 柴 契 爾 夫 人 擔 任 首
1979 年 民國 68 年 建交。高雄美麗島事件;第二次石油危機;高
公報〉 相;蘇聯侵略阿富汗
雄市改制院轄市
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消 實施改革開放,設經濟特
1980 年 民國 69 年 兩伊戰爭爆發(1988 年)
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 區
制定「勞動基準法」;蔣經國當選總統,李登
1984 年 民國 73 年
輝當選副總統
1986 年 民國 75 年 民主進步黨成立
1987 年 民國 76 年 解嚴、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
解除報禁;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
1988 年 民國 77 年 成立臺灣事務辦公室
五二○事件;原住民發起「還我土地運動」
解除黨禁;《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自焚身 柏林圍牆拆除,東歐共產
1989 年 民國 78 年 六四天安門事件
亡 政權相繼解體
東西德統一;伊拉克入侵
1990 年 民國 79 年 李登輝被選為第八任總統;野百合學運
科威特
臺灣史大事年表 187

公元 年號 臺灣史紀要 中國史紀要 世界史紀要

廢除《臨時條款》;全面改選國民大會代表;
波斯灣戰爭;獨立國家國
1991 年 民國 80 年 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成立,終止「動員 海協會成立
協成立,蘇聯解體
戡亂時期」 ;廢除懲治叛亂條例
立法委員全面改選;南迴鐵路通車;修正刑法
1992 年 民國 81 年 與南韓建交
100 條
兩岸準官方代表在新加坡進行第一次「辜汪會
1993 年 民國 82 年 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談」
第一次省長直選;四一○教改遊行;北、高市
1994 年 民國 83 年
長直選;修憲,將山胞改稱原住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飛彈
1996 年 民國 85 年 總統直選,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 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建立
試射臺海
鄧小平去世,江澤民接手;
1997 年 民國 86 年 國中開始實施鄉土教育課程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
香港回歸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發表《教育改革總諮
1999 年 民國 88 年 議報告書》;李登輝總統發表「兩國論」; 澳門回歸 土耳其大地震
九二一大地震
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完成第一次政
2000 年 民國 89 年 推動西部大開發計畫
黨輪替
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美
2001 年 民國 90 年 納莉風災
國對阿富汗發動反恐戰爭
胡錦濤出任中共中央黨書 多 數 歐 盟 國 家 開 始 啟 用
2002 年 民國 91 年 加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
記;SARS 疫情爆發 「歐元」
2004 年 民國 93 年 陳水扁連任總統,大選時發生三一九槍擊案 南亞大海嘯
2005 年 民國 94 年 原住民電視臺成立 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教宗本篤十六繼位
兩岸經濟交流改採「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新
2006 年 民國 95 年
政策
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當選總統,完成第二次政
2008 年 民國 97 年 四川大地震 科索沃獨立
黨輪替
2009 年 民國 98 年 八八風災
第五次江陳會談,簽訂 ECFA;臺北國際花卉
海地大地震;美與南韓舉
博覽會開幕;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臺中縣市、
2010 年 民國 99 年 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 行聯合軍演;北非突尼西
臺南縣市、高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五都
亞發生「茉莉花革命」
選舉
2011 年 民國 100 年 暫緩國光石化開發案;舉辦第一屆北北基聯測 日本仙台大地震
2012 年 民國 101 年 馬英九連任總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現
2013 年 民國 102 年 洪仲丘事件引發白衫軍遊行 教宗方濟各繼位
首例 H7N9 病例
香港和平占中運動;中韓 西非爆發大規模伊波拉疫
2014 年 民國 103 年 三一八太陽花學運;高雄氣爆事件
簽訂 FTA 情
停止一胎化政策;主導成
伊斯蘭國崛起,中東陷入
2015 年 民國 104 年 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故;登革熱疫情大爆發 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混戰
(亞投行)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總統,完成第三次政
2016 年 民國 105 年 英國公投宣告將脫離歐盟
黨輪替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巴 美國宣布退出 TPP;南韓
2017 年 民國 106 年
拿馬建交 總統朴槿惠遭彈劾下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修憲 文金會;川金會;兩韓結
2018 年 民國 107 年
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 束敵對關係
188 歷史 1

圖片來源
圖號 圖名 來源

主題地圖
主題地圖 東印度瓷盤 Alamy 圖庫提供
主題地圖 17 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航線示意圖 黃清琦繪製。參考資料:黃清琦,《臺灣歷史地圖》、The Times Atlas of World
導論
卑南文化:蕭瓊瑞,《圖說臺灣美術史Ⅰ─山海傳奇(史前 ‧ 原住民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學者可從遺址文物推測史前
2004),頁 40 ~ 45;圓山文化:劉益昌,《淡水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
人類的生活樣貌
2006),頁 91;十三行遺址的煉鐵爐: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提供
第一篇
篇名頁 屏東燈會主燈你容我融 昇典影像提供
第一章
圖 1-A 雅美族拼板舟 達志影像提供
圖 1-1-1 南島語系族群分布範圍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2.006.0055,出自德國人司馬爾卡頓(Caspar Schmalkalden) 1642 ~ 1652 年的遊
圖 1-1-2 福爾摩沙人
記《東西印度驚奇旅行記》
故 宮 open data 專 區 提 供, 生 番: 文 物 圖 檔 編 號 C2A000047N000000000PAO; 化 番、 熟 番: 文 物 圖 檔 編 號
圖 1-1-3 清代熟番、化番與生番的區別
C2A000047N000000000PAM。下載時間:2022/02/17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林修澈,《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原民會,〈核定並刊登公報之部落〉,2018
圖 1-1-4 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的原住民族與分布圖
年4月
圖 1-1-5 臺灣平埔族群分布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臺灣省通志稿 ‧ 同冑志第三冊》,衛惠林,1965
圖 1-1-6 19 世紀西方人筆下的西拉雅族公廨 Reed Digital Collections 提供
圖 1-1-7 排灣族貴族服飾 臺灣影像圖庫提供,2011 年攝
圖 1-1-8 祈禱小米豐收歌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1-1-9 屏東霧臺長老教會 聯合知識庫提供
賽夏族矮靈祭:臺灣影像圖庫網提供、泰雅族祖靈祭:聯合知識庫、賽德克族播種祭:聯合知識庫、邵族播種祭:
聯合知識庫提供、鄒族戰祭:臺灣影像圖庫網提供、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聯合知識庫提供、拉阿魯哇族貝神祭:
圖 1-1-10 臺灣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 聯合知識庫提供、太魯閣族祖靈祭:聯合知識庫、阿美族豐年祭:本公司圖文庫、撒奇萊雅火神祭:聯合知識庫、
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聯合知識庫、布農族射耳祭:聯合知識庫、卑南族猴祭:聯合知識庫提供、魯凱族黑米祭:
臺灣影像圖庫網提供、雅美族新船下水祭:本公司圖文庫、排灣族五年祭:中央社提供
圖 1-2-1 地方會議的召開情形 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17 世紀的壹灣、荷蘭與東亞》,臺北:故宮,2001,頁 37
圖 1-2-2 贌社制度的運作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1-2-3 新港語馬太福音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1998,頁 58
圖 1-2-4 清廷治臺政策轉變過程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清代臺灣番界變遷圖:本公司編輯部製作;18 世紀中葉的守隘圖:繪於清乾隆年間,收入蕭瓊瑞,《島民 ‧ 風
圖 1-2-5 清代臺灣番界變遷圖 俗 ‧ 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臺北:東大,1999 年,彩圖 24;土牛碑:本公司圖文庫提供;
臺灣民番界址圖(局部):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1998,頁 88 ~ 89
圖 1-2-6 清代臺灣平埔族群遷徙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1-2-7 積極治臺方針下的開山撫番政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1-2-8 隘勇線 周盟桂,《臺灣老明信片──原住民篇》,高雄:串門文化,2008,頁 64
1914 年佐久間總督凱旋: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 ‧ 回味 1895-2000》,臺北:
遠流,2005,頁 49;角板山蕃童教育所:日治時期臺灣《角板山蕃童教育所》明信片;川中島社:
圖 1-2-9 日治時期統治原住民族的政策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蕃地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3;莎韻之鐘:維
基共享資源提供,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ayun.jpg,下載時間 2021/06/11
圖 1-2-10 1980-90 年代著名原權運動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1-2-11 1987 年,東埔布農族人抗議祖先墓地遭濫挖破壞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1-2-12 回復傳統姓名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1-2-13 2013 年西拉雅族夜祭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1-2-14 亞泥礦場與抗議民眾 抗議民眾:聯合知識庫提供;亞泥礦場:臺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第二章
圖 2-A 臺北府城北門 吳志學先生提供
圖 2-1-1 17 世紀金門與廈門海圖(局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著名海盜一官與國姓爺所據的中國沿岸島嶼〉,館藏號 2003.031.0002
圖 2-1-2 1670 年代大員港市鳥瞰圖 大員港市鳥瞰圖:荷蘭米德爾堡哲烏斯博物館藏品;熱蘭遮城遺跡:公司圖文庫提供
鄭成功:維坦替、許雪姬、吳密察等著,《先民的足跡》,臺北:南天,1991,頁 83;鄭成功攻臺路線圖:
圖 2-1-3 鄭成功攻臺與屯墾開發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鄭氏時期拓墾範圍:本公司編輯部製作;鄭荷議和圖:李筱峰、劉峰松合著,《臺
灣歷史閱覽》,臺北:自立晚報,1997,頁 60
圖 2-1-4 清代漢人移民臺灣示意圖 黃清琦繪製,參考資料:黃清琦,《臺灣歷史地圖》,頁 50
圖片來源 189

圖號 圖名 來源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臺中:文建會辦公室,
圖 2-1-5 彭瑞瀾立請約字
2000,頁 130
圖 2-1-6 光緒年間的渡臺許可證 林再復,《臺灣開發史》,臺北:格品,1997,頁 95
圖 2-1-7 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2-1-8 鹿港隘門 本公司編輯部拍攝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功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剿戴萬生林爽文亂五品軍功功牌〉,館藏號
圖 2-1-9 清代臺灣三大民變
2003.010.0082
圖 2-1-10 唐山祖與開臺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2-1-11 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21/06/19
維 基 共 享 資 源 提 供,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mperial_Japanese_Overseas_
圖 2-2-1 日本帝國海外旅券
Passport_343274_1917-05-18.jpg,下載時間:2019/04/01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謝介石、杜聰明、連震東: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21/06/14;史尼育晤:
圖 2-2-2 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移動
http://storyintaiwan.appspot.com/dogwebtemp/specialpeople_LiGuanghuei.html,下載時間:2011/12/03
移民村分布圖:黃清琦繪製,資料來源:張素玢,〈移民與山豬的戰爭—國家政策對生態的影響
圖 2-2-3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臺的農業移民村 (1910-1930)〉,《師大臺灣史學報》,2011 ,頁 101;1942 年的吉野村: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吉野村〉,館藏號 2009.011.0038.0008
圖 2-2-4 臺東海神廟 陳凱雯提供,2016 年攝
圖 2-2-5 1947 ~ 1950 年臺灣遷入人數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孤軍後裔陳情:聯合知識庫提供;大陳島撤退: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
圖 2-2-6 戰後軍民大撤退
2021/06/30
圖 2-2-7 忠貞新村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2-2-8 榮民 聯合知識庫提供
竹筒飯:聯合知識庫提供;佛跳牆:depositphotos 提供;客家小炒:depositphotos 提供;川味牛肉麵
圖 2-2-9 臺灣飲食文化的融合
和滷味:達志影像提供;越南春捲:達志影像提供;泰式酸辣湯:達志影像提供
圖 2-2-10 蔣中正身分證 聯合知識庫提供
民國 104 ~ 109 學年度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教育部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
圖 2-2-11
比例趨勢圖 &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
歷史閱讀趣 1960 年代老兵之妻
歷史閱讀趣 莊彩月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歷史閱讀趣 菜宅 本公司圖文庫
歷史閱讀趣 戲班 本公司圖文庫
歷史閱讀趣 雜貨店 本公司圖文庫
第二篇
篇名頁 1929 年發行的臺灣鳥瞰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鳥瞰圖〉,館藏號 2004.020.0025
第三章
圖 3-1-1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演變示意圖 黃清琦繪製,參考資料:黃清琦,《臺灣歷史地圖》,頁 54 ~ 57
圖 3-1-2 藍地黃虎旗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10
圖 3-1-3 臺灣總督府殖民統治政策的轉變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3-1-4 保正與甲長的職務說明海報 本公司圖文庫
圖 3-1-5 1920 年代的臺灣行政區劃 黃清琦繪製,參考資料:黃清琦,《臺灣歷史地圖》,頁 100
1922 年(大正 11 年)日本本土及殖民地的住民與 本 公 司 編 輯 部 製 作。 資 料 來 源: 陳 添 壽,〈 臺 灣 殖 民 化 經 濟 與 警 察 角 色 演 變 之 探 討(1895 ~
圖 3-1-6
警察比例 1945)〉,頁 70
圖 3-1-7 2001 年金門、廈門舉行通航典禮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3-1-8 澎湖天后宮 達志影像提供
圖 3-1-9 總統直選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3-1-10 馬祖、金門地理形勢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中 時 電 子 報(2017/10/25)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25000880-260301?chdtv,
想想 BAR 臺北街頭景象
下載時間:2019/06/01
自 由 電 子 報(2005/08/15)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9184541/http://www.libertytimes.com.
圖 3-2-1 受降典禮會場
tw/2005/new/aug/15/today-o3.htm,下載時間:2019/06/01
圖 3-2-2 臺澎金馬相對位置圖 本公司圖文庫
190 歷史 1

圖號 圖名 來源

圖 3-2-3 八二三砲戰中被砲火轟炸的民居 優秀視覺提供


左圖:中國時報,《臺灣戰後 50 年土地 ‧ 人民 ‧ 歲月》,臺北:時報出版,1996,頁 249;右圖:
圖 3-2-4 1971 年的兩樣情
新民晚報,http://xmzk.xinmin.cn/resfile/2015-09-28/105/105.pdf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
1. 中華民國外交部 https://www.mofa.gov.tw/NewsNoHeadOnlyTitle.asp
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國數目不同時
圖 3-2-5 x?n=19C2F1F943CBD946&sms=3769C374A22343F0
期比較圖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s://www.fmprc.gov.cn/web/
ziliao_674904/2193_674977/
圖 3-2-6 我國選手以「中華臺北」為名出場運動賽事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3-2-7 喜帖標語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122
我國政戰宣傳標語:聯合知識庫提供;我國政戰公路宣傳車:中央社提供;中國大陸宣傳標語:優秀
圖 3-2-8 兩岸標語
視覺提供
圖 3-2-9 辜汪會談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3-2-10 兩岸政策演變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3-2-11 臺海飛彈危機 美聯社提供
圖 3-2-12 馬習會 聯合知識庫提供
小學校:日治時期臺灣〈臺灣總督府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明信片;艋舺公學校:日治時期臺灣〈臺
灣人女學生〉明信片;角板山蕃童教育所:日治時期臺灣〈角板山蕃童教育所〉明信片;臺中中學校:
圖 3-3-1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機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中中學校〉,館藏號 2001.008.0898;臺北帝國大學:日治時期臺灣〈臺
北帝國大學〉明信片
圖 3-3-2 日、臺學齡兒童就學率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臺灣省 51 年來統計提要》
圖 3-3-3 蔡阿信 典藏臺灣,http://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3103/1.html,下載時間:2019/06/01
圖 3-3-4 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成長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施淑宜,《見證──臺灣總督府》,臺北:立虹,1996,頁 68
圖 3-3-5 臺北榮町通 日治時期臺灣〈榮町通〉明信片
禁止方言: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遠流,2002,頁 97;母語教學:
圖 3-3-6 從禁止方言到鼓勵說母語
聯合知識庫提供
第四章
圖 4-A 設置於臺北市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 達志影像提供
1936 年(昭和 11 年)臺北地區臺、日人每日工資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林金田,《烽火歲月一戰時體制下的耋灣史料特展圖錄(上冊)》,南投:
圖 4-1-1
比較圖 臺灣文獻館,2003,頁 37
圖 4-1-2 林獻堂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9/06/01
圖 4-1-3 臺灣民報新竹批發處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人文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頁 118 ~ 119
1926 年(昭和元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成員於
圖 4-1-4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1895-2000 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0,頁 19
新竹火車站合影
圖 4-1-5 蔣渭水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1924 年(大正 13 年),因治警事件遭日警扣押者,
圖 4-1-6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資料
自臺北監獄釋放與迎接者合影
圖 4-1-7 臺灣民眾黨特刊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1895-2000 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0,頁 19
圖 4-1-8 北港讀報社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 ‧ 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75
圖 4-1-9 夏季學校成員合影 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文化協會第三回霧峰夏季學校〉,系統識別號 0002294248
圖 4-1-10 美臺團 吳密察主編,《文化協會在臺南》,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7 年,頁 10
圖 4-1-11 文化講演宣傳單 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提供
圖 4-1-12 臺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 ‧ 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63
圖 4-1-13 1935 年臺中市會議員選舉投票情況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1895-2000 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0,頁 57
圖 4-1-14 簡吉與李應章合影 大眾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 4-1-15 臺灣工友總聯盟第二次代表大會會場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提供
圖 4-1-16 謝雪紅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9/03/30
圖 4-1-17 日治時期臺灣政治與社會運動團體發展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4-2-1 1946 年華盛頓日報報導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1895-2000 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0,頁 30
二二八事件中的群眾在臺北火車站前集結,準備前
圖 4-2-2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
圖 4-2-3 王育霖身著日本法袍留影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9/03/30
圖 4-2-4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中央政府軍隊鎮壓路線圖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繪製
圖 4-2-5 高雄舉辦的二二八紀念活動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片來源 191

圖號 圖名 來源

圖 4-2-6 陳澄波遇難時所穿留有彈孔的襯衫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4-2-7 恐怖的檢查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4-2-8 馬場町紀念公園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維林茂成提供,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ulture.tw/view.aspx?
1951 年(民國 40 年)樂信.瓦旦、高一生與湯守
圖 4-2-9 keyword=%E9%AB%98%E4%B8%80%E7%94%9F&s=3403278&id=0000635291&proj=MOC_IMD_001#,
仁於阿里山賓館合照
下載時間:2019/07/29
圖 4-2-10 高英傑與其父高一生最後家書 聯合知識庫提供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臺灣世紀回味:1895-2000 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0,頁
圖 4-2-11 1950 年代郵件上的反共戳印
36
圖 4-2-12 大力水手事件 http://140.133.9.114/boyang/photo.php, 下載時間: 2011/11/24
圖 4-2-13 自由中國書影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 ‧ 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135
圖 4-2-14 胡適與雷震 聯合知識庫提供
http://www.mollie.com.tw/Diary_Sale_Show.asp?Sel=DC&DCID=DC20080808110657&DIID=DI2013010
圖 4-2-15 大學雜誌 9130751&Keyword =&BKPage=Diary_Sale_List.asp&Page=13&Time=2015/7/5%20%A4U%A4%C8%20
08:27:23,下載時間:2018/11/20
圖 4-2-16 臺灣政論雜誌是最早的黨外雜誌 http://www.cck.org.tw/life/life_taiwan.html,下載時間:2011/11/20
圖 4-2-17 1978 年黨外運動成員聚會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4-2-18 美麗島事件公審 聯合知識庫提供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 ‧ 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182,臺北:
圖 4-2-19 民進黨舉行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
遠流,2005,頁 135
圖 4-2-20 野百合學運 聯合知識庫提供
五二 0 農民運動:聯合知識庫提供;RCA 員工抗議:聯合知識庫提供;原住民族遊行抗議:臺灣影像
圖庫提供;還我母語遊行: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遠流,2002,
圖 4-2-21 臺灣多樣化的社會運動 頁 97;婦女團體慶祝民法修法通過:聯合知識庫提供;同志遊行: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
2021/07/13;消基會公布市售食品鋁殘留量超標:聯合知識庫提供;反國光石化:聯合知識庫提供;
無殼蝸牛抗議高房價:聯合知識庫提供
歷史閱讀趣 陳舜臣筆下的 1946 年
歷史閱讀趣 陳舜臣 陳舜臣文藝館提供
第三篇
篇名頁 碧潭空拍圖 達志影像提供
第五章
圖 5-A 日治時期載運甘蔗的五分車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製糖會社農場〉,館藏號
圖 5-1-1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 本公司圖文庫
圖 5-1-2 17 世紀各國勢力來臺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3 荷西領臺大致範圍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4 荷治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5 鄭氏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6 鄭氏時期的臺灣土地開發型態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7 金廣福公館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5-1-8 清代臺灣墾佃土地關係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9 宜蘭結首制結構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10 清代臺灣重要水圳分布示意圖 貓霧捒圳:本公司圖文庫;瑠公圳:林伯瀚先生提供;八堡圳:聯合知識庫提供;曹公圳: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5-1-11 漢人移墾擴散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1. 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集》,1980;2. 陳正祥,《臺灣地理圖集》,1959
圖 5-1-12 劉銘傳的土地改革政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丈單:〈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 96 期,101 年 3 月 30 日
圖 5-1-13 鹿港龍山寺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5-1-14 清代兩岸對渡港口與貿易物品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1-15 清代臺灣商品流通示意圖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康熙臺灣輿圖〉,館藏號 AH001624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黃清琦《臺灣歷史地圖》,頁 90;茶葉:《國家地理雜誌》,1920 年 3 月號;樟腦:
本公司圖文庫;蔗糖:維坦替、許雪姬、吳密察等著,《先民的足跡》,臺北:南天,1991,頁 443;1895 年茶、
圖 5-1-16 晚清茶葉、樟腦及蔗糖的生產、加工與出口
糖、樟腦出口總值統計圖: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
臺北:聯經,1997,頁 183;淡水、打狗進出口貿易值比較圖: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2-1 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 ‧ 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32
圖 5-2-2 1896 ~ 1906 年臺灣財政收支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1994
圖 5-2-3 臺灣銀行券劵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13
192 歷史 1

圖號 圖名 來源

圖 5-2-4 嘉南大圳完工後嘉南平原的水旱田比例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陳正美,《嘉南大圳與八田與—》,臺南:臺南市文化局、農委會,頁 284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臺灣銀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銀行〉,館藏號 2017.024.0066.0007;基隆港:國
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基隆港〉,館藏號 2001.008.1019;阿里山火車鐵道: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阿里
圖 5-2-5 日治時期臺灣重要建設分布圖 山特殊機關車和運材車〉,館藏號 2001.008.0758;宜蘭火車站: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21/07/06;
日月潭發電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日月潭電力工程門牌潭發電所〉,館藏號 2001.008.0818;嘉南大圳:
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回味 1895-2000》,臺北:遠流,2005,頁 80
圖 5-2-6 米糖相剋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資料來源:柯志明,《米糖相剋》,臺北:群學,2006,頁 54
圖 5-2-7 南進政策下,日本、臺灣、南洋三地分工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2-8 臺灣物產繪圖 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產物〉,系統識別號 0005939397
圖 5-3-1 通貨膨脹 蔡先生提供
圖 5-3-2 臺灣 19 世紀以來的土地改革措施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臺灣省實物土地債券:北斗地政事務所提供
美國空軍通訊基地入口: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21/07/07;美援驢子:劉志偉,《美援年代的鳥事並
不如煙》,臺北:啟動文化,2012,頁 37;美援麵粉:遠流臺灣世紀回味編輯組編著,《認識臺灣.回味 1895-
圖 5-3-3 美國對臺灣的援助
2000》,臺北:遠流,2005,頁 124;西螺大橋: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臺北:遠
流,2001,頁 27
圖 5-3-4 李國鼎 中央社提供
圖 5-3-5 1950 ~ 60 年代臺灣進出口貿易政策的轉變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5-3-6 客廳即工廠 許鐘榮總策劃,《20 世紀臺灣─ 1974》,臺北:大地地理,2001,頁 16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1950 年代紡織廠作業情形:聯合知識庫提供;1960 年代加工出口區女工工作情形:聯合知
圖 5-3-7 1950 年代後臺灣的經濟發展
識庫提供;竹科晶圓廠作業情形: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5-3-8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聯合知識庫提供
第六章
圖 6-A 雲門舞集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1 大甲媽祖回香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1-2 原鄉信仰分布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三山國王、開漳聖王、清水祖師、保生大帝: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3 北港義民廟 吳學明先生提供
圖 6-1-4 桃園忠烈祠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1-5 神宮大麻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6/1
圖 6-1-6 正廳改善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1998,頁 169
圖 6-1-7 作法事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8 尤羅伯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6/1
圖 6-1-9 新港語馬太福音內文書影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1998,頁 58
圖 6-1-10 桃園大溪齋明寺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1-11 屏東萬金聖母聖殿 臺灣影像圖庫提供
圖 6-1-12 1900 年代新樓醫院的醫生與臺灣學生合影 長榮中學校史館提供
圖 6-1-13 1880 年代馬偕授課 淡江中學校史館提供
圖 6-1-14 臺灣開港後傳教士之傳教活動示意圖 本公司編輯部製作
圖 6-1-15 臺灣府城教會報創刊號首頁 經典雜誌編著,《臺灣人文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2006,頁 87
圖 6-1-16 日本橫濱媽祖廟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17 電音三太子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1-18 慈濟功德會募款活動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19 蘭大弼醫師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20 穆斯林祈禱室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1-21 一貫道道場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2-1 新北市烏來風景區信賢吊橋原住民族雕塑 莊信賢先生提供
圖 6-2-2 連臂踏歌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2-3 雷女紋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2-4 診療室的賴和 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提供
送報伕手稿:聯合知識庫提供;楊逵:張炎憲,《臺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臺北:自立晚報,1991,頁
圖 6-2-5 楊逵像及送報伕手稿
275
圖 6-2-6 竹葉體書法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6/1
圖 6-2-7 陳澄波.嘉義街外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6/1
圖片來源 193

圖號 圖名 來源

圖 6-2-8 陳進.化妝 本公司圖文庫


圖 6-2-9 林玉山.蓮池 視覺素養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linyushan/linyushan.htm,下載時間:2015/12/5
圖 6-2-10 郭雪湖.南街殷賑 郭雪湖,《臺灣美術全集 9:郭雪湖》,臺北:藝術家,1993,頁 54
圖 6-2-11 黃君璧.太魯閣道中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12 李梅樹.嬉水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13 南管與北管 南管:臺灣影像圖庫提供;北管: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2-14 高雄內門宋江陣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2-15 雲林北港藝閣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2-16 江文也及臺灣舞曲樂譜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17 鄧雨賢與雨夜花歌詞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18 純純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19 永樂座內部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20 皇民化布袋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圖 6-2-21 李安拍戲現場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2-22 黃俊雄布袋戲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2-23 1979 年的民歌演唱會歌單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臺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遠流,2002,頁 82
圖 6-2-24 陳達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2-25 許常惠 聯合知識庫提供
圖 6-2-26 新北市深坑區永安居之銃眼 鄭威聖先生提供
圖 6-2-27 板橋林本源園邸 桑忠翔先生提供
圖 6-2-28 清布政使司衙門 本公司圖文庫
圖 6-2-29 恆春城南門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2-30 臺灣博物館 莊信賢先生提供
圖 6-2-31 舊高雄車站 維基共享資源提供,下載時間:2018/11/30
圖 6-2-32 總督府專賣局 達志影像提供
圖 6-2-33 臺北 101 大樓 達志影像提供
歷史閱讀趣 臺灣茶叫我第一名
歷史閱讀趣 茶葉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日本時代臺灣外銷茶 OLD APPLE TREE FORMOSA
歷史閱讀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TEA(老蘋果樹牌福爾摩沙茶)彩色茶箱封籤
歷史閱讀趣 日治時期的臺灣茶廣告海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194 歷史 1

筆記欄
195

筆記欄
196 歷史 1

筆記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