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同行评审是指由同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和审查的过程。它是学术

界的一种质量保证机制,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是每个学
者都追求的目标,因此同行评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
同行评审可以帮助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从而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通过同
行评审,专家学者们可以对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
评估,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可以避免低质量的论文被发表,
保证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声誉。
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同行评审也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通过评审,专家学者们可以了解最新的
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同时,同行评审也可以帮助学者们
发现自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保证学术道德和诚信
同行评审可以帮助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保证学术道德和诚信。在同行评审过程中,专
家学者们可以发现抄袭、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从而保证学术界的诚信和公平
竞争。这也是保证学术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同行评审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学术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
学者,我们应该重视同行评审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同行评审的过程中,为学术界
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您需要发表学术论文,我们推荐您使用HelpWriting.net。这是一个专业的学术论文
写作平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可以为您提供优质的学术论文写作服务。
我们也重视同行评审的重要性,保证每一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诚信。欢迎您的订购!
近年来最令人震惊的是2013年发表在著名的美国化学会杂志“Nano Letters ”上的臭名昭
著的“纳米筷子”论文。这种“复制- 粘贴”的伪科学连小学生都能识别出来,但它就是没
有被审稿人和编辑发现,而是被网络博客和随后的社交媒体发酵所发现。 Time:
08:00–11:30 am, September 9, 2022 (Beijing time) Jingzhou Wang, Senior Editor, supervising MA
students in Publishing Studies, Jinan University. He currently works as Deputy Editor-in-chief for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and Medical Edition), serving as Vice Chairman of the
Academic Integrity and Copyright Working Committee in Society of China University Journals and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in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University Jour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He
is also awarded Outstanding Talent of “‘Ten, Hundred and Thousand Training Project’of 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ity and Ideological Front”. Walker R, Barros B , Conejo R et al. Bias in peer 众
包审稿必须通过互联网组织实施,因此审稿平台的选择非常重要。Synlett使用的平台
是Filestage,输入邮箱即可开通试用。对于众包同行审稿来说,其好处是多名来自不同
地域的审稿人可以同时工作,而且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其他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加入,
这是一款比较理想的众包评审软件。 在三重匿名评审中,文章在提交阶段会进行作
者匿名处理,因此审稿人和编辑都不知道作者的身份,同时审稿人的身份对作者也
是隐藏的。这种评审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编辑团队和审稿人对作者具有的潜在偏见。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双重匿名审查一样,编辑或审稿人仍有可能根据作者的风格、
主题、引文模式或许多其他因素而判断出作者的身份。因此,不管采用何种模式,完
全隐藏作者的身份都是及其困难的。 English Editing - Editage.com | 英文校正 – Editage.jp
| 원어민영문교정 – Editage.co.kr | SCI英文论文发表 – Editage.cn | publicação de artigos –
Editage.com.br | 編輯英文 – Editage.com.tw | 英语润色服务使用条款 ·还应对文件进行
审查,以确保它们充分和准确地引用以前的相关文献。从许多方面来说,没有任何真
正原创的东西。最好的论文是将他们的主张和论据置于大量的文献之下,并与之进
行对话。这应该是审稿人的核心考虑因素,审稿人应该引导作者回顾文献 - 例如,通
过补充更有相关性的文献。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生物纳米科
技等新兴技术,如果还请他们对这些新技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把关,就不是最好的
选择。 期刊同行评议和伦理政策因学科而异。当然,医学期刊的政策与美术期刊的政
策有所不同。因此,期刊不仅要遵循COPE所概述的一般核心实践,而且要遵循其学科
的标准实践和政策。例如,医学期刊应该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提出的
建议。另外还包括其他拥有维护出版物完整性标准和最佳实践的组织包括科学编辑
理事会(CSE)、欧洲科学编辑协会(EASE)和交叉引用。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
研究会项目“一流高校科技期刊同行评审体系创新研究”(CUJS2021-020)。 主办单位:中
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同时,http://ReviewerCredits.com网站有助于方便出
版商寻找审稿人,委托他们审查文章,有助于建立质量标准,这对于确保手稿的正确
同行评审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出版。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Taiw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Taibei,116051) 期刊希望依靠他们担任同行评审专家来把关论文质量是不
大现实的。没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和副教授们大多忙于上课,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
给期刊评审论文的审稿费大都很低,而认真评审论文所付出的劳动,比之于上课所
得到的课时费,得不偿失,因而也不大喜欢审稿。 Copyright © 2015-2021 iThenticate
/CrossCheck.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1; referees: 2 approved with reservations]
F1000Research 2015,4:21 (doi: 10.5256/f1000research. 更透明、更诚信的同行评审一直是
众多期刊和出版商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许多期刊都采用了各种措施尽可能地提
高同行评审的公平性,而一个透明又公正的同行评审机制,不仅可以保障文章作者
的权益,也能极大提高期刊本身的权威性。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经验,对于一篇好
的文章来说,想要顺利通过同行评审,必须有着行文水平的高质量、实验数据的准确
性以及故事逻辑的完整性。同时因为每一本杂志的主编以及同行评审人员的不同,
审稿时间也是不同的。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03-06 访问量: 1123 这项分析的
难点是将审稿人的论文和他们审阅的论文联系起来,为了数据可靠性,最终只考虑
了在Scopus数据库中拥有5篇或更多已出版的论文、且评审了5篇或更多投稿的审稿人。
此外,所审阅文章和自己撰写的文章没有出现关联引用的审稿人被排除在分析
之外,最终,符合这些分析条件的审稿人数量是54821人。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喜欢审
稿,因为它迫使我花一些时间在一篇论文上,而不是仅仅快速浏览它,然后跑到下次
会议或讲座。有时审稿会给我自己的研究项目带来灵感。 与传统审稿相比,快速是众
包审稿的主要优势,较大幅度地缩短了审稿周期,作者也可以及时修改,使快速出版
成为可能。 为什么我同意接受审稿邀请?我有一大堆本科生实验室报告要评分,有一
份拨款申请要写,有教程要组织,有“一对一”会议要组织,有本科生和博士项目要
监督,还有一份设备招标程序的文件要在几天内整理出来。更别提我们自己的那篇论
文了,它已经准备一年多了,一直顽固地拒绝从我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 沟通
技巧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科技界人才金字塔中的各组成部分分析一下,看看谁有时间
和精力并真正在履行同行评审? 每个学者都希望他们的论文和基金申请得到公平、
有竞争力、及时和礼貌的评估。那么,当自己作为审稿人时,为什么会变成不讨喜的
审稿人2和审稿人3了呢?拖沓、自大、自私、歧视都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1、编辑选择
审稿人。编辑根据稿件的关键词在文献数据库或专家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审稿人。
这种方式有利于维护同行评审的客观公正,缺点是寻找审稿人的过程比较费时
费力,还有可能因为编辑学科知识的有限而选择不当。 Synlett的众包审稿人主要包括
博士后研究人员、助理教授,还有些已经离开学术界在业界供职的资深科学家。虽然
各刊因为专业不同,在众包专家选择上会有不同的标准,但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众包
专家的学术水平要基本与外审专家相似,而且要对审稿工作主动积极。 同行评审原
本是一种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科研评估制度,但是数次撤稿事件都给现有的同行评审
模式敲响了警钟。而现状是:尽管同行评审存在不足,但仍然是目前行之有效并被广
泛采用的办法。
通过计算机分析审稿系统提供的程序数据,同行评议评价系统会产生一个指标分数
以表示审查过程的质量可作为投稿者及读者的参考[15]。同行评议评价系统试图解开
同行评议的“黑箱”(black box),并提供有關每篇期刊文章在完成评审程序前的各项
信息。同行评议评价系统也让期刊编辑有机会推动同行评议与感谢评审者的劳动,
并鼓励作者应该期待自己的文章有严谨的评审者[16]。 ·建设性的批评旨在使被评估的
论文更强大,更引人注目,而不是试图让作者写出完全不同的论文。 Crowd-based peer
review can be good and fast (9)考量自己是学术社群的一份子,利他的无私精神是大多数
受访者协助评审工作的主要因素;而不是自利考量到“增加自己职场声誉”或“有朝一
日成为该期刊的编务委员(editorial board)”。 在下篇文章中,我会说明期刊在找到合适
人选后,会做些什么事,还有为何研究人员会拒绝审稿邀请。 obtain one-on-one SCI
publication guidance Accelerating scientific advancement 目的:主要说明此项研究的前提、目
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或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由国际科学编辑苏州办公室综合
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
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尽管如此,要保证作者完全匿名是极其困难的。即使在著名学者保持匿名的条件下,
一些审稿人仍然可以通过文章的写作风格、主题或自引来识别其出自哪个作者。 4.三
盲(匿名)评审:审稿人对作者匿名,作者对审稿人和编辑都匿名。它增加了复杂性,但
减少了偏见。 踢出6本杂志:广东牙病防治,黑龙江中医药,实用疼痛学杂志、首都食
品与医药、西藏医药(原西藏医药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60个
案例中,50% 以上的引用在被评审的论文原稿中没有出现( 见图6)。 王景周,编审,暨南
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副主编,中国高校
科技期刊研究会学术诚信与版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
秘书长,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 培养对象。 这项调查涉及近
55000名学者,最终,分析专家发现其中433名学者(占被调查审稿人的0.79%)存在“强迫
引用”的明显证据,即他们所进行的所有评审中,有50%以上的评审意见要求作者引
用他们自己的论文,从而提升自己的被引数。CHEN Peiying1),CHEN Qian2),LI Na3),LI
Shujun4),LU Yan5),ZHANG Ying6),YANG Rui7),JIA Shouxin8),CHANG Wei9) 爱思唯尔
的调查还发现,其中一些审稿人在自己撰写的研究论文中似乎存在其他有问题的
行为。爱思唯尔的分析师说,他们“发现了同行评审操纵的明显证据”,以及学者们不
止一次发表相同的研究。这次调查将导致其中一些研究论文被撤稿。 改变同行评审
过程面临挑战。如何着手改变体系以解决同行评审中日益严重的危机,找到足够专业
的审稿人以将延期出版的风险降到最小?如何共建一个体现审稿人多样性的审稿体
系?对此,COVID-RR会继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审稿体系的进步。 (3) 学术信
息加工商或数据库商是否得以涉入开放式同行评议制度此一新形态创新机制的开发
与服务? [version 1; referees: 2 approved with reservations] F1000Research 2015,4:21 (doi :
10.5256/f1000research. (8)85%稿件评审费时5小时(中位数)或平均9小时,且于前后约3
周至4周内完成评审报告。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科技界人才金字塔中的各组成部分分
析一下,看看谁有时间和精力并真正在履行同行评审? 然而,同行评审的一大问
题是,学者、在职研究人员都在无偿进行评审工作。我们花时间在别人的论文上,为
国际期刊提供同行评审,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报酬,只能获得一些审稿经验以及
与编辑交流的机会等。 这项分析由爱思唯尔的分析专家Jeroen Baas和Catriona Fennell
进行,这两位研究人员来自阿姆斯特丹。他们分析了为爱思唯尔期刊进行评审的近
55000名学者的同行评审活动,目的是找出这些学者评审的论文引用审稿人论文的频
率。这项尚未得到同行评议的研究发表在SSRN社会科学研究知识库上。 在开始审
阅稿件之前,你应该先实事求是的考虑好完成这项工作将要花费的时间。然后把把
这项工作添加到你的日程表当中,以保证能按时完成审稿工作。当中间发生不可预
见或不可避免的事情拖慢了你的审稿进度时,请尽快与编辑沟通。 第二,在社群评审
与期刊组织的评审之间“形成闭环”,根据社群审稿意见对稿件进行筛选,为期刊编辑
在挑选参与期刊评审的稿件上提供一些参考。和中文摘要类似,不需要背景叙述;避
免像中文叙述中的无数个逗号后,再用一个句号结束,尽量拆分成多个简单句来表
达;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结果时,一般使用现代时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述。 增
加4本:英文刊物: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口腔疾病防治、生殖与发育医
学(英文)、中华疼痛学杂志 期刊的同行评审政策应该包括期刊所遵循的同行评审过
程的类型,无论是单盲、双盲还是开放的同行评审。期刊应该明确他们使用的同行评
审类型,清楚地说明在同行评审的每个阶段哪些信息是匿名的,哪些信息是公开的。例
如,Trials期刊在其同行评审政策中声明,“Trials运行一个开放的同行评审系统,其中审
稿人的名字包括在对作者的同行评审报告中。”此外,如果文章已发表,实名制的审
稿人报告将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下与文章一起在线发表。Trials同行评审政策页面也包
含了一个简短的解释,说明为什么期刊选择使用开放的同行评审。期刊可以为他们
选择的同行评审类型添加解释,让作者更深入地了解期刊的编辑原理。
2)你认为同行评审员的工作应该得到报酬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没有,为什么不
呢? Email Alert RSS ENGLISH 题名不必太长,一般不超达10-12 个单词;过短,显得过
于空泛;为了不分散读者注意力,尽量不出现:“Research on...; study on...;Analysis of...”等
冗余词汇;省掉位于标题首位的A,An,The冠词达到标题精练、准确的效果。 分享到: 学
群1000为生物与医学两大类为主的数据库,暨文献学术系统隶属于英国科学导航集团
(Science Navigation Group),2002年由维特克·特拉茨创立。整个学群1000系列服务目前
包括三项主要服务:学群1000基要 (F1000Prime)、学群1000研究(F1000Research)、学
群1000工作区(F1000Workspace)[10]。学群1000基要由超过11000位生物医药领域的
专家、学者和医生组成,评选该领域重要文献以提供阅读或是评论。学群1000的前身系
2002年的学群1000生物学(F1000Biology)与2006年的F1000医药(F1000Medicine),2010年
二者合并成学群1000.com,至2012年时重新命名为学群1000基要,以便区隔其他新服务
项目;学群1000基要针对其推荐的各相关领域文章分别给予评分,该评分方式属于文
章层次(article-level)计量或替代计量(Altmetric)[11]。这充分反映了学术传播的计量研
究新焦点已从期刊层次的计量(journal-level metrics)(如:期刊影響系数(JIFs)转移至作
者层次(author-level)、研究团队层次(research group-level )、机构层次(institutional-level),
甚至国家层次计量(country-level metrics)的未来趋势。始于2015年的 学群1000工作区则
是一些协助作者进行协同写作与参考书目编整工作的套件软件组合服务。 欢迎访问
iThenticate中文网站,在这您可查阅相关文章以及免帐号检测您的论文哦! 爱思唯
尔正在考虑的一个想法是撤回研究中的个别参考文献,这是前所未有的。另一个选择
可能是发布更正。 期刊的同行评审政策应该很容易从其出版网站获得。以下我们概
述了期刊同行评审政策和需要遵循的最佳实践的主要要素。 当你回答完上述问题
并做出相应的决定后,要尽快让期刊知道。不论你是打算接受邀请还是拒绝邀请,期
刊都会非常感谢你的及时回复的。 部分杂志如 Canc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通常都送本刊编委。如果编委认为必要,再加送另一专家。这种情况
下一般由编委作最后决定,但主编、副主编或资深编委有权推翻编委的决定。许多杂
志还另外增加了一套评分系统,要求审稿人对稿件进行量化的评价。对于大多数商
业出版的学术杂志,作为职业编辑的前科学家在整个审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不仅负责选定审稿人,而且可决定审稿人的哪些意见可以忽略或必须重视。
在开始审阅稿件之前,你应该先实事求是的考虑好完成这项工作将要花费的时间。
然后把把这项工作添加到你的日程表当中,以保证能按时完成审稿工作。当中间发
生不可预见或不可避免的事情拖慢了你的审稿进度时,请尽快与编辑沟通。 人们通
常认为编辑是同行评审过程中最受尊敬的人,而经常忽略审稿人所作出的贡献。
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为了提高透明度,同行评审增加了问责制和公平性,除了
作者之外,同行评审流程还会列出审稿人和编辑的名字。现在,在线期刊正在使用这
样的同行评审流程,例如生物学领域开放获取期刊——《eLife》。 English Editing -
Editage.com | 英文校正 – Editage.jp | 원어민영문교정 – Editage.co.kr | SCI英文论文发表 –
Editage.cn | publicação de artigos – Editage.com.br | 編輯英文 – Editage.com.tw | 英语润色服务
使用条款 平均来说,我每年审阅大约6份手稿(尽管我拒绝的数量是这个数字的
两倍) 。我感到有责任这样做;整个科学过程依赖于同行评审,我敏锐地意识到,我的
同事们经常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评审我们小组提交给期刊的论文。此外,在绝大
多数情况下,最后的稿件都取得了改进。有时进步是巨大的,甚至手稿变得认不出
来了。 (2)要求作者提供研究数据是值得采纳的,但意见有些混杂。虽然有40%的评审
者及45% 的主编认为向作者要求研究数据似乎不太实际,但是大多数评审者(63%)和主编
(68%)原则上还是认为值得检视作者稿件的研究数据;此外,尽管有些勉强,但仍有
51%评审者愿意接受这份职责(相对于19%不愿意)。 发表时间:2018-07-23 18:41:34来源:
科学媒介中心作者:王雷编译权威认证:字体大小:A+ A- (11)高达76% 的受访主编表
示已使用在线评审系统,其间人文社会学领域仅占51% ,为最低。 如今,出版行业面
临着“S计划” 的影响。该计划要求,所有由一系列全球资助机构资助的研究,包括英国
的研究与创新(Research and Innovation)、威康信托(Wellcome Trust)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
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一经发表,必须立即开放获取。如果像预期的
那样,这种转变仍会导致期刊出版商收入下降,那么一个问题是,那些依赖期刊收入
的专业协会将何去何从。 3、作者推荐审稿人。编辑要作者推荐审稿人的主要意图是
找到最合适的“小同行”审稿专家因为作者已经阅读过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哪些人
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作者比编辑更清楚谁更有资格和能力来评估自己的工作。作者
在公正、认真的前提下推荐的审稿人应该是最合适的审稿人,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快
审稿进程。 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的生物信息学家、《生物信息
学》(Bioinformatics)期刊副主编Jonathan Wren说,在操纵引文这个问题上,“需要做些
什么”。今年早些时候,《生物信息学》禁止一名学者为该期刊审稿,因为一项调查
发现,这名研究人员在每篇评审意见中平均要求增加35个引用,其中90%是他自己作
为共同作者撰写的论文。 对于作者自身的不当学术行为,已经有不少软件可以核查
重复率、违规数据和图表,且相关软件还在不断改进中。但如果作者换个说法来剽窃
观点,或者改变图表的形式,软件就很难识别出来。在众包审稿过程中,由于参与人
数较多,在发现变相剽窃他人作品、重复变相使用作品的重要部分、通过数字化方式
变相利用重要支撑数据等不端行为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第二,在社群评审与期刊组
织的评审之间“形成闭环”,根据社群审稿意见对稿件进行筛选,为期刊编辑在挑选参
与期刊评审的稿件上提供一些参考。 不过,爱思唯尔表示,没有必要撤回任何被
发现受到强迫引用影响的研究论文,因为作者不对这个问题负责,而且引用受操纵不
会影响研究本身。
[7] Dirk Steinke.The Peer Review Crisis[J]. DNA Barcoding, June 15, 2015
论文发表很少
有一次性、顺利的通过审稿、被录用并见刊的,多数都会在审稿阶段被退修多次,甚
至是被拒稿,这也影响了整个的论文发表周期,多了解论文投稿三审三校中专家评
审要多久。希望每位作者都重视论文质量。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
业期刊网 1.使用Elsevier.com网站上的期刊查找器(Journal Finder)工具,找出您想要审稿
的期刊 obtain one-on-one SCI publication guidance 行业新闻 ithenticate 6年前 (2017-12-04)
3828次浏览 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都很很难挤出时间评审论文。杰出
青年基金获得者自然是科研队伍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后备长江学者”,即使能挤出时
间评审论文,所能评审的数量也极为有限。他们大多拥有众多的科研项目,领导着庞
大的科研团队,而且大多“学而优则仕”,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还有很多行政管理工
作要做。他们即使还愿意继续为期刊评审论文,所能评审的数量也极为有限。首席
专家、主持多项课题的专家、也忙得没时间评审论文。 那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和快乐。如果不是被迫的,同行间的认可会更甜蜜。 对于作者自身的不当学术行为,
已经有不少软件可以核查重复率、违规数据和图表,且相关软件还在不断改进中。但
如果作者换个说法来剽窃观点,或者改变图表的形式,软件就很难识别出来。在众包
审稿过程中,由于参与人数较多,在发现变相剽窃他人作品、重复变相使用作品的重
要部分、通过数字化方式变相利用重要支撑数据等不端行为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 如
何撰写评审报告也很重要:一份非常简单粗暴的报告很可能会被许多编辑直接忽略。
为作者提供改进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替他们修改:这可能意味着尝试不同的期刊,重新
梳理论文的框架,或者只是做一些小的解释。 该平台是一家获得米兰比科卡大学认
证的初创公司,由热情活跃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于2017年创办。ReviewerCredits是一个
创新和独立的平台,致力于科学家、期刊和出版商解决同行 评审过程。它证明、衡量
和奖励科学家作为同行评论员的活动。 员工查证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4.
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以及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
译文的术语,可用原文或译出加以注明;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摘要中至少
出现一次全称,对那些已经为大众熟悉的缩写词,如CAD, DNA等可直接使用。
ISSN:1001-7143 CN :11-2684/G3 众包同行评审兼具集体同行评审和交互式同行评审的
某些特点,其评审专家依然是高质量的同行科学家,只是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组织
同行评审。众包同行评审具有公开和公正的特征,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快速而高效的
新兴审稿方式,为适应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众包同行评审作为一
种新的尝试,可实现对传统同行评审模式的替代和补充,对我国科技期刊审稿周期
过长的问题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作为我国科技期刊审稿制度优化改革的参考模
式之一。 1、编辑选择审稿人。编辑根据稿件的关键词在文献数据库或专家数据库中
选择合适的审稿人。这种方式有利于维护同行评审的客观公正,缺点是寻找审稿人
的过程比较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因为编辑学科知识的有限而选择不当。 (5)较长的评
审周期是构成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受访作者最近发表的稿件平均耗时80日尚属满意,
然而,评审报告时间与满意度确实存在因果关系:若可以缩短为30日内,则有67% 受
访者表示满意; 若延至3个月至6个月时,10%受访者满意; 若超出6个月则仅9%受访者
满意。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论文真正新颖,设计精巧时,我的感觉就像搭乘了一架崭
新的飞机,即便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或修改,我也会在书面回应中羞愧地说这篇文
章的优秀足以让我惭愧到承认自己是审稿人! Henry Oldenburg是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创始主编,他被视为在1665年发明了
出版前的同行评审。到19世纪30年代,所有皇家学会的出版物都开始执行外部同行评
审。然而,直到20世纪中期,同行评审成为大多数期刊的评估标准; 事实上,Nature
在1967年才开始正式的进行同行评审; 在这之前,编辑们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辅以内
部讨论。 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的生物信息学家、《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期刊副主编Jonathan Wren说,在操纵引文这个问题上,“ 需要做些什么”。今年早些
时候,《生物信息学》禁止一名学者为该期刊审稿,因为一项调查发现,这名研究人员
在每篇评审意见中平均要求增加35个引用,其中90%是他自己作为共同作者撰写的论
文。 Xingyu Hou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Peking University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2000, 2004, and 2007, he worked in th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th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Beijing District Party Committee
successively. In 2016, he joined the Bureau of Supervision and Auditing, CAS. In July 2017, he was
responsible for setting up the offi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ffairs within the Bureau, and
was appointed the director in April's, 2021. In 2019, he published five commentaries on academic
investigations in the "Scientific View China" column of the Chinese Science Journal. From 2020, he
has written four short articl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integrity and published “Introduction
to Academic Investigation”. He currently runs the WeChat public account “Research Integrity”. 目
的:主要说明此项研究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或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
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邮箱:info@iseediting.com Walker R, Barros B, Conejo R et al.
Bias in peer 以上每一项都应该详细解释,以确保作者在同行评审中不会遇到任何
意外,并确保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的严谨性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向作者及其资助者
和机构展示期刊质量之外,对期刊来说,公开陈述同行评审过程和时间线有助于保
持编辑团队的责任感。例如,如果一家期刊的同行评审政策规定,同行评审的时间最
长为90天,那么编辑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遵守这个承诺。
然而,开放同行评审仍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匿名。当然,匿名有助于保护批评的来源,
这些人很可能是一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如果他们对一个世界领先的研究团队提出
批评,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学术界(乃至其他领域)的未来。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匿
名对于保护揭发欺诈行为的举报人的身份至关重要。同行评审的现状,为什么不能
完全保证科研质量? 4.三盲(匿名)评审:审稿人对作者匿名,作者对审稿人和编辑都匿
名。它增加了复杂性,但减少了偏见。 如果您准备发表论文,那么就要了解评审对论
文发表的重要性,评审意见直接影响你的论文是否被录用发表。在期刊评审专家
当中,多数是同行评审,能够直截了当的判定你的论文在你所研究的领域内是否
达标。 论文评审可以自己推荐审稿人,期刊杂志会有行业专家人才 语言问题不是审
稿的重点: 这应该留给作者,编辑来处理。但是,必须评估手稿是否属于该领域的研
究:就算质量再高的论文,没有人阅读,对包括作者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reservations] F1000Research 2015, 4:21 (doi : Accelerating scientific advancement 优秀的学术
期刊除了要有可靠的编辑团队以外,还必须拥有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才能保证并
提升出版物的影响力。尽管同行评审制度(peer review)仍旧存在着争议,但其仍然是唯
一被广泛接受的研究验证方法,并已经持续使用了大约350年。 Bass 和 Fennell 建议
对期刊编辑系统进行改进,如果评审报告要求加上大量参考文献或有审稿人署名的
论文,系统就发出警告信息,提示编辑特别关注。 (4) 在学术整合的趋势下,两岸图书
情报学科的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议题上,有何异同?有无合作空间? 通过参与同行
评审,您还可以学习到优秀的论文是怎么构建--以及差的论文是如何之差,借此可以
改进自己的论文写作和投稿习惯。批评别人的工作使你能够更加反思自己的研究,特
别是在框架,论证和证据方面。 写好一篇文章之后,便会选择心仪的杂志进行投稿,
投稿后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Received,而在此之后便是漫长的Under Review阶段,在此
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同行评审(Peer Review),那么大家对于同行评审这一关
键环节是否有所了解呢?对此有好奇心的科研小伙伴们不妨随着小编来一探究竟,
更加深入的了解评审的具体环节,对于处于实验设计以及文章攥写阶段的小伙伴来
说或许有着不小的帮助呢,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踢出6本杂志:广东牙病防治,
黑龙江中医药,实用疼痛学杂志、首都食品与医药、西藏医药(原西藏医药杂志)、现
代诊断与治疗 出版道德委员会在分析相关案例后,提出了同行评审过程中的一些
准则。以希望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为编辑和出版商制定审稿流程提供
参考。 这项分析的难点是将审稿人的论文和他们审阅的论文联系起来,为了数据
可靠性,最终只考虑了在Scopus数据库中拥有5篇或更多已出版的论文、且评审了5篇或
更多投稿的审稿人。此外,所审阅文章和自己撰写的文章没有出现关联引用的审稿
人被排除在分析之外,最终,符合这些分析条件的审稿人数量是54821人。 张育新,博
士、教授,重庆大学Nano Materials Science执行副主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化学和生
物分子工程博士学位,师从Huachun ZENG 教授。2009年加入重庆大学,并于2014年晋升
为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涉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超级电容器中电极材料的合成和
形貌控制以及光催化材料的先进设计和性能研究,已发表300篇SCI期刊文章和特邀评
论,引用率为16000次,H指数为66。入选ESI高被引学者(2020 & 2021)。 论文评审可
以自己推荐审稿人,期刊杂志会有行业专家人才库,从中选择审稿人员。那么同行评
审对论文发表的重要性有哪些呢,马上阅读了解吧。 也许我们可以从让开放同行评
审成为审稿人的一个选择开始。这样,作者就可以适当地感谢他们从审稿人那里得
到的帮助。反过来,审稿人可能会学到一些关于团队精神和善良的重要教训——这些
美德在学术界并不常见,但我们这些学者应该珍视它们。 obtain one-on-one SCI
publication guidance [摘 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新形态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有助于促进学术传播与期刊出版的活力与效益,以及提升同行评议制度在期刊评价
机制中的加权价值; 在学术传播实务研究价值上,不仅提供众多学术期刊主编思索
如何精进同行评议流程,也帮助可能同时身兼作者与评审者身份的学者们,进一步
了解较为理想与实用的友好环境,共同关心发展趋势与相关权益。 开放评审是指在
同行评审过程中审稿人和作者都相互了解彼此的身份,旨在提高同行评审过程的透
明度。开放同行评审是许多不同类型的同行评审的总称,其常见的几种形式主要包
括: 所有的评审员向期刊提交包括论文评语及自己建议的详细报告后,同行评审即
告完成。期刊一般要求评审员在3至4周内完成评审。6但是,极少数期刊具有确定评
审期限的方法,因此很难预测同行评审过程所需的时间。6 然而,作为审稿人,审稿人
员很少获得任何专业上的奖励,因为单位很少将审多少篇稿子视为学术上的成就,
或者为科学研究做出多少有价值的贡献。 针对这一问题,ReviewerCredits提供了一种解
决方案。ReviewerCredits是一个智能的新平台,它使同行评审专家可以为他们在其他人
的论文上所做的工作获得积分。然后可以使用这些积分在网上商城购买一些服务,
例如投必得的论文编辑服务或者一些培训课程等。 一般来说,论文投递至一家期
刊后,期刊编辑将对论文稿进行筛选并决定是否将其送出进行完全的同行评审。只
有通过初步筛选后,论文才会送给一位或多位同行评审员。最后,期刊编辑或期刊编
辑委员会将对同行评审员的报告进行评估,并做出接受或拒绝论文发表的最终决定。
(3)在准备报告时要注意,在期刊没有允许其他人参与时,你应该自己准备报告。
在报告中应避免做出不公平的负面评论,也不应该建议作者引用你的文章来提高自
己文章的引用率。 2、编委推荐审稿人。编辑将稿件提交给学科编委,由编委来审理,
或者由编委推荐审稿人。这是一种高效、合理的方法,但是需要编委的全力配合; 而实
际上编委都是著名学者,工作繁忙,很难全力配合,尤其是在稿件超多而编委有限的
情况下。 如果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让评论有一定的偏见,审稿人应该
拒绝审理这份稿件。相同的,如果审稿人在审稿前已经阅读过论文的草稿,那也可能
产生一定的偏见。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对同行评审进行调整甚至改变。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期刊
编辑的管理制度,审稿人奖励制度,以及编辑、审稿人和作者的责任制度。 2.单盲( 匿
名) 评审:这似乎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审稿人的名字对作者是隐藏的。它避免了作
者的影响,允许审稿人对文章进行严厉挑剔。然而,一个缺点是审稿人可能会推迟审
查过程,以便首先发布他们的作品。 接受审稿人的角色可以让您参与到期刊工作
中来,确保您所熟知和珍惜的期刊上发表内容的有效性,维持期刊的质量标准。比其
他人更早先道最新的发现。而且,作为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你会了解同行评审是如
何运作的。 已有 4099 次阅读 2021-8-27 10:43 |个人分类: 开放获取|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和
中文摘要类似,不需要背景叙述;避免像中文叙述中的无数个逗号后,再用一个句号
结束,尽量拆分成多个简单句来表达;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结果时,一般使用现代
时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述。 在此系统下,得到同行评议评价系统同行评议质量
评价认证的期刊,必须提供评审过程的相关信息,例如:一篇文章要经过多少回合的
评审与修正要求?曾参与评审作业过程中的相关人员有哪些?评审者组成名单?以
往是否进行剽窃行为查检?该期刊是否为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组织的成员? 同行评审过程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和模式,且各有优缺
点(如下表)。在同意进行同行评审之前,了解同行评审的相关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审
稿人应根据期刊所使用的同行评审模型,了解自己在评审过程的保密性和评审结果
的所有权中的职责。 现在,同行评审主要有出版前和出版后两种形式。出版后的同行
评审以最有效的形式,要求学术审稿人在评审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公开的互动对话,
承担一定的责任。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目前多数使用玛格泰克审稿平台,而英文科技
期刊的平台则各不相同,使用ScholarOne和Editorial Manager的期刊比较多,也有使用英
文版玛格泰克或其他软件的。这些平台目前都不具有众包审稿的功能,但均可与众
包审稿相融合。具体建议如下:在完成初审进入外审时,外审阶段建议系统中统一使用
Crowd Reviewer来充当审稿人,审稿编辑整理好众包审稿意见后,以Crowd Reviewer的身
份将审稿意见上传到审稿系统,这时负责的编委和主编就都可以看到审稿意见。编
委一般会根据审稿意见请作者修改文章,修改稿不建议重新进行众包审稿,建议通
过原有审稿系统邀请1~2名核心审稿人复审即可,否则有可能会产生太多的意见,又
开始新的一轮众包评审,审稿人和作者的工作量都会成倍增加。本文首发于微信公
众号:新智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
请自担。 我们采用好几种方法来找出这些可能的审稿人,我们首先会想到几个单位
的同事或是跟我们有所联系的人,我们也会看论文里文献清单的作者。还会使用一
些相关的搜索词,比如论文题目、摘要、我们能力所及的学科知识等,在Web of
Science(WoS)上寻找那些没有被引用但具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WoS 是很方便的
工具,不止可以找到参考文献里的作者,还能检查潜在的同行评审员是不是曾经跟
投稿的作者合作发表文章过。 Consultative peer review,from the reviewers’perspective [9]
Mark Ware.Peer Review in Scholarly Journals: Perspective of the Scholarly Community–An
International Study[J]. Information Service & Use, January 2008 众包审稿必须通过互联网组
织实施,因此审稿平台的选择非常重要。Synlett使用的平台是Filestage,输入邮箱即可
开通试用。对于众包同行审稿来说,其好处是多名来自不同地域的审稿人可以同时
工作,而且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其他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加入,这是一款比较理想的众
包评审软件。 另一种削弱同行评审合作关系的方式是,大学管理层加强了出版要求,
同时未能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互惠互利。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大学在为同行
评审活动提供工作计量的同时,鼓励学者在影响因子较高的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
论文。 更透明、更诚信的同行评审一直是众多期刊和出版商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
许多期刊都采用了各种措施尽可能地提高同行评审的公平性,而一个透明又公正的
同行评审机制,不仅可以保障文章作者的权益,也能极大提高期刊本身的权威性。 编
者按:本文于 2018 年首发于意得辑专家视点,经重新编辑后用于 2021同行评审周
推文。 (4) 在学术整合的趋势下,两岸图书情报学科的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议题上,有何
异同?有无合作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经验,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来说,想要顺
利通过同行评审,必须有着行文水平的高质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故事逻辑的
完整性。同时因为每一本杂志的主编以及同行评审人员的不同,审稿时间也是不
同的。 Crowd-based peer review can be good and fast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
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迈出我们合作第
一步 作为科学家,我们中的许多人对同行评审爱恨交加。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最大
限度地提高科学文献的完整性,但当我们自己的手稿受到批评时,我们会感到恼火。
我们抱怨审稿人花了太多时间来审阅我们的稿件,而我们自己却拖延了睡在收件箱
里已接受审稿的请求。 这项分析的难点是将审稿人的论文和他们审阅的论文联
系起来,为了数据可靠性,最终只考虑了在Scopus数据库中拥有5篇或更多已出版的论
文、且评审了5篇或更多投稿的审稿人。此外,所审阅文章和自己撰写的文章没有出
现关联引用的审稿人被排除在分析之外,最终,符合这些分析条件的审稿人数量是
54821人。 电话:0512-67621565 编辑的判定原则各有不同:某些编辑即使有一名同行
评审员建议拒绝就会拒绝,某些编辑在大多数评审员建议拒绝时才拒绝,而有些编
辑只有在所有评审员建议拒绝时才会拒绝。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