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6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臺灣人類學刊 20(2):139_184,2022

第五道浪之後:
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蔡政良
國立臺東大學
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本文透過都蘭部落阿美族自由潛水漁獵者的日常生活實踐,探索其
以身體實踐不斷累積關於海洋的「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內涵與性質,並進而詮釋這些近岸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的系
統性,以及因應社會與環境變化的動態性。本文更嘗試建構阿美族海洋傳統
生態知識的動態概念框架,以作為分析都蘭部落水下獵人海洋傳統生態知識
系統的基礎。這個動態分析的框架是建立在人與海洋互動的基礎上,所產生
相互交纏的生態性、社會性,以及文化性層次的傳統生態知識內涵,並同時
檢視其受外在環境與社會變遷的動態過程。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海洋傳統生
態知識系統的內涵與適應過程,同時具有傳承、適應、斷裂與挑戰等面向。
一方面在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的內涵上,面對瞬息萬變的海象,都蘭部落水下
獵人們仍保留許多交織有關生態、社會與文化的智慧;另一方面則在社會與
環境的變遷過程中,順應變化且動態性的調整部分的傳統知識內涵,同時亦
遭逢了部分知識的斷裂與挑戰。在都蘭部落水下獵人動態的海洋傳統生態知
識體系中,既可以發現都蘭部落阿美族的社會韌性,也再現了該社會韌性

投稿日期:2021年7月22日 接受出刊日期:2021年11月24日
* 謝辭:本文作者感謝科技部研究計畫「阿美族都蘭部落野菜採集與海岸漁獵地景中的傳統環境知
識與自主性發展」(MOST 103-2420-H-143-002-MY3)、國家海洋研究院「阿美族傳統海洋知識
研究委託專業服務案」(NAMR-108-009)、「阿美族傳統海洋知識與文化研究暨活用推廣委託
專業服務採購案」(NAMR-109-004)的研究經費支持。同時亦感謝都蘭部落的Kinam、Ifong、
安治等亦師亦友的的潛伴們,若非他們一同在岸上或水下的各種陪伴與教導,以及在各種海中危
險情況下的支援,本文作者恐已成海中浮屍。感謝科技部計畫研究團隊顏愛靜、林益仁、羅素
玫、官大偉、浦忠勇、林士淵等學術前輩的協力與指導,同時也感謝計畫助理們,包含高蘇貞
瑋、劉思安、林宜伶、葉家翔、官家岫、田易奇在研究期間的協助。最後,亦感謝兩位匿名審查
者的具體修改建議,文責由作者自負。
140

的限制,尤其是面對握有主權與治權的大社會系統,以及來自氣候變遷的挑
戰。最後,本文指出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系統,除了回應
傳統生態知識體系的性質之外,亦可以作為原住民族海域自然資源管理的重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要基礎之一。

關鍵詞:傳統生態知識,阿美族,射魚,自由潛水,海洋文化
141

一、aka lalima「不要被打敗」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都蘭部落阿美語中有一句俗諺aka lalima,意謂「不要被打敗」,多半
來自長輩的勉勵之語,鼓勵後輩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勇於面對。這個
勉勵他人突破困境之語,其實來自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與海洋長期互動下產生
的知識作為一種人生哲理的譬喻。aka lalima直接翻譯為「不要被第五個拿
走」,「第五個」指涉的就是人或船要出海時所遭遇的第五道浪(saka lima
a taperik)。
「第五道浪」是一種關於近岸海浪現象頻率的修辭,並非精確計算的數
目。近岸每一道海浪的力量大小皆不太相同,通常是幾道小浪後,會有1到2
道的大浪,而這個接續在小浪之後的大浪,就被稱為「第五道浪」。阿美族
人不論是從岸邊划船入水出海,或者直接游向外海進行水下漁獵活動,都必
須想辦法穿越近岸的碎浪區域,通過「第五道浪」之後,進入海浪較為平穩
的外海從事漁獵相關的活動。
本文即是透過必須穿越第五道浪的阿美族自由潛水漁獵者的日常生活實
踐,探索其透過身體實踐不斷累積關於海洋「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內涵與性質,並進一步詮釋這些近岸海洋傳統生
態知識的系統性與因應社會與環境變化的動態性。

二、自由潛水射魚

自由潛水射魚,意指漁獵者不帶水肺等水下輔助呼吸裝置,僅以憋一
口氣的方式,攜帶漁槍或魚叉潛入海中進行漁獵的形式。都蘭阿美族人開始
使用橡皮做為推動鐵製魚箭,憋氣潛水進行漁獵的方式,應是日本殖民時期
相關現代性物質(玻璃與橡膠)與技術引進後開始,至今也有至少100年以
上的歷史(蔡政良 2015)。阿美語中的潛水射魚有兩種說法,mipacing或
micingko,其字根語源來自於日語中的パチンコ(pachinko,彈弓之意),結
合阿美族語法與日語的pacingko之後,衍伸了上述這兩種阿美語指涉潛水射魚
142

的說法。不過,就文獻與口傳而言,在日本人殖民之前,礁岩上或船上,以
魚叉射魚的漁獵其實應是更早之前就存在的生計活動(同上引)。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目前都蘭部落仍有許多實踐潛水漁獵活動的阿美族男性,年紀主要約
莫介於25-50多歲之間,經常性潛水射魚者,至少有10位以上,至於偶爾潛
水射魚以及旅居外地的族人從事潛水射魚者則有30位左右。潛水射魚者的
人數雖然無法與過去相比,但在當代的都蘭部落仍然是顯著的以男性為主的
活動。這些潛水射魚的水下獵人,長年與海為伍,與都蘭部落的社會及文化
具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並形成當地社會、文化與生態交織的知識體系。阿
美族自由潛水射魚活動需要擁有近海的複雜知識,包括洋流、魚類、海洋地
景及其相關故事,這些知識同樣可以被視為傳統生態知識的一部分。阿美族
的水下獵人所擁有的海洋傳統生態知識與阿美族社會和與近岸海洋之間的互
動關係,可以被視為近岸海洋自然資源管理中,社會生態系統韌性(social-
ecological resilience)的基礎(參見 Folke 2016;Walker 2020)。換句話說,
當地的阿美族社會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
的問題也都會影響到對方。因此,近海和沿海地區的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
海洋知識,可以被視為地方海洋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Tsai 2020)。

三、傳統生態知識與原住民知識

傳統生態知識很難有一個普世標準的定義,也經常由互為相關但略有不同
的概念交織而成。傳統生態知識包含了幾個內涵,包含了指涉那些非經過世代
傳遞的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Berkes 2015:222),以及原住民地方
社群所擁有的在地知識,以及該知識有別於主流社會知識系統的原住民族知識
(indigenous knowledge)(Berkes 2008)。不論是在地知識或原住民族知識
所架構的傳統生態知識,其基本概念則為某在地社群對當地環境與物種的在地
經驗性知識,在日常生活實踐上需要了解地方生態過程以及與其共存的方法,
使在地社群擁有一套使用與指引該環境與資源的方法與組織。對部分人群而言
(尤其是原住民族),則有一套特殊的世界觀與信仰系統,指引他們與其生存
環境與資源互動的實踐與組織(Berkes 2015:222)。因此,本文中使用的海
143

洋傳統生態知識概念,其實即指涉了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跟海洋互動下產生的在
地知識、原住民族知識,以及傳統知識之面向。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學術界對於傳統生態知識的認識,早期是以現代科學的對比面來看待,
以靜態的論點為主(例如 Conklin 1957;Posey 1986)。直到2000年前後,才
對傳統生態知識有更多動態的認識,主要是討論傳統的知識體系如何面對當
代劇烈的環境變遷,或實際面對災害或開發中的威脅與適應(Bicker, Sillitoe
and Pottier, 2004)。
Berkes(2008:7)進一步為傳統生態知識提供了較為動態性的操作性
定義:「它是一種知識、實踐與信仰的複合體,在調適性過程中逐步形成,
並透過文化傳承延續下來,當中包含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之間以及他們與環
境之間的關係。」其中,「知識」為對物種及其他環境現象的地方性觀察知
識;「實踐」意指居民對資源使用的實現方式;「信仰」則是關於居民如
何鑲存於(fit into)環境系統。至於在原住民的傳統生態知識方面,Berkes
(2015:224-230)更進一步將之區分為內涵(content)與過程(process)
兩個面向,亦即原住民族除了在特定時空中持有的一套傳統生態知識之外,
亦由於不斷適應外在社會與環境變遷,透過在地原住民族觀察、討論與覺知
這些外在變化與資訊的過程,形成一種原住民知識的形成性體系(indigenous
ways of knowing)。換言之,傳統生態知識是一套建構在經驗基礎上,以適
應外在社會與環境變遷的一種動態的覺知方法(同上引:222)。根據上述
動態的傳統生態知識的定義,可以看到其跳脫過去靜態以生態為主的知識
觀,而是將生態知識放在社會與生態之間,以及在時間與空間變遷的互動
關係上。因此傳統生態知識並不只限於僅從自然界生態知識的角度切入,
亦包含該生態環境中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超自然的關係,加上與外在社
會和環境變動中的互動過程,也視為傳統生態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在這種
動態的傳統生態知識概念基礎下,Berkes(2008:17-18)提出一套分析傳
統生態知識的概念框架,包含以「在地的經驗性知識」(local and empirical
knowledge)作為核心、逐步向外擴散為「實踐該在地經驗性知識的資源管
理系統」(practic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社會組織」(social
institutions),以及「世界觀」(worldview)等四個互為相關的層次。
144

不過,上述關於傳統生態知識的定義與分析框架,主要還是在面對自然
資源管理的基礎上來討論傳統生態知識,而非從傳統生態知識本身對於在地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社群,尤其是原住民族社群如何面對外在環境與社會變遷作為討論的核心。
換言之,從自然資源管理的角度來討論在地社群的傳統生態知識,將會特別
注意在地社群如何調適外在環境變化所發展出的生態系統管理的社會機制實
相(realities),而容易忽略了乍看之下與自然資源管理社會機制與機構無
關的社會與文化樣貌。因此,若能從較為全貌觀的視角來分析原住民社群的
傳統生態知識,除了對於提供公眾有關自然資源管理的政策建議方面有其重
要性之外,亦可以作為連結地方和全球之間關於世界觀、生計需求和生物多
樣性的基礎,特別是在當代環境和氣候變遷加劇的情況下(Aswani 2020:
473)。因此,本文稍加修改Berkes(2008)提出的傳統生態知識的四個分析
層次,將之整合成3個互為交織的面向,包含:一、將人與海洋互動下的生態
性知識;二、人與人互動下與海洋相關的社會性知識;三、人與海洋之間的
儀式與禁忌等世界觀形成的文化性知識,視為一個在時空變化中動態變遷的
整體。
就目前原住民族的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相關研究,尤其是針對海岸地區的
阿美族人而言,其社會生活與文化信仰雖然與海洋息息相關,但目前的研究
還相當少,且少數的文獻中仍大多呈現出較為靜態的知識體系取向。不過,
這些文獻還是能協助本文從阿美族社會文化的角度,來掌握幾個與海洋有關
的面向,可以被放置在海洋的生態性、社會性與文化性傳統生態知識系統中
來討論。下文將進一步爬梳目前對於阿美族傳統海洋知識的相關研究,並根
據這些研究與上述動態傳統生態知識的概念下,發展並分析阿美族海洋傳統
生態知識體系的框架與範疇。

四、阿美族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的相關研究

居住在花東海岸地區的阿美族人,背山面海,濱臨太平洋,因此東海岸
區域的阿美族是除了蘭嶼島達悟族之外,另一個充滿海洋文化氣息的民族,
舉凡生活用品、飲食、生計活動等等都與東海岸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其
145

中,「水」大概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水」提供了豐富的水產海鮮食物,
尤其在東海岸,東有黑潮流經,且有相當深的海底陸棚,養育了非常豐富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的各式各樣海產,而阿美族人的食物中必定少不了魚,其他諸如各種海菜、
貝類、蝦蟹、海膽、章魚等等食物更是阿美族人經常食用的美味(蔡政良
2004:36-38)。
靠海的阿美族人,傳統上就有捕魚的習慣。根據日治時期的調查,阿美
族的海上捕魚有張網、拖網、海釣、岸釣、潛水撿拾法等等(臺灣總督府臨
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00[1915]︰33-39,149-154)。到了日治時期,又大量
地引進了相關的捕魚工具與技巧,例如八卦網(tafokod)、魚槍(pacing 或
cingko)等等,因此沿岸的漁撈活動漸增。當今許多出外打拼工作的阿美族
人,仍然喜歡選擇在都會區的海邊居住或工作,或是在假日時呼朋引伴地前
往海邊,搭個遮蔭的帳棚,便可以在海邊待上一整天,所有的食物也都可以
在海邊取得。海岸地區的阿美族男人有許多水下獵人;而女性也不惶多讓,
對潮間帶礁岩中的各式各樣海貝與海藻有非常豐富的知識。這些不同種類的
魚、海貝、海螺,及各式各樣的海藻,都是阿美族人獵取的食物來源。
關於阿美族人與海洋之間關係的研究,過去的研究大多偏重於神話傳
說、祭典儀式、物質文化,以及少部分的潮間帶生態分類與海岸地景命名系
統等,最近也開始有少量從自由潛水漁獵角度出發的阿美族海洋文化研究
(例如蔡政良 2015;Tsai 2020)。近年來浦忠勇(2018)則在《原蘊山海
間:臺灣原住民族狩獵暨漁撈文化研究》一書中,除了對臺灣原住民族整
體的狩獵與漁撈文化有概況記錄外,也針對阿美族整理出相關文獻資料。然
而,關於阿美族漁獵文化與知識體系的研究,目前還是相當缺乏。
在過去的文獻中,阿美族的海洋文化切入點,大多是從神話傳說而衍伸
的海洋祭儀。例如,《海的記憶:台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財團法人
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5)一書,刊載了關於阿美族海洋神話故事、海洋
生態與飲食文化、海洋祭儀與樂舞及海洋藝術創作文章。一般大眾所熟悉的
神話傳說為阿美族解釋海祭源由的神話故事,分別有兩類:一是美崙山故事
類型,傳說阿美族人組織訓練部落青年,合力驅逐為惡者,因此演變成海祭
與豐年祭;二是女人島故事類型,傳說某人意外漂流到女人島,後來,藉著
146

海神或鯨魚之助,渡海返鄉,因而有了海祭(李宜靜 2008)。又例如花蓮的
里漏部落,至今仍每八年舉辦一次船(舟)祭(palunan),以紀念祖先自海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上而來的傳說。
同時,居住於海岸的阿美族也幾乎都有與海洋相關的祭祀儀式。有的是
單獨舉辦,例如花東海岸北部一帶的阿美族稱之為miladis,中部海岸一帶稱
之為misacepo’,花東海岸南部一帶的阿美族,則是伴隨著年祭(kiloma’an)
舉辦,稱為mikesi’。阿美族人也會在重要節祭完畢或婚喪喜慶結束隔日舉行
「脫聖捕魚」,即阿美族人所稱的pakelang,所有成員到海邊捕魚,所撈漁獲
共享,自此後一切禁忌解除回復正常生活(阮昌銳 1969)。
最近關於阿美族海祭相關的研究中,蔡政良(2020)比較了東海岸阿美族
四個部落:Makota’ay(港口)、Torik(都歷)、‘Atolan(都蘭)、Falangaw
(馬蘭)的海祭儀式內涵,指出海岸地區阿美族人與海洋之間的關聯性,不僅
再現其對海洋的信仰與宇宙觀,其實亦隱含他們將海洋與陸地視為一個整體,
其賴以生存的生態與環境知識體系,也具有確認阿美族社會的性別與倫理的社
會關係功能,形成一個整合文化、社會與生態的複雜知識體系。
除了與海洋有關的祭祀儀式之外,海岸地區的阿美族人也大多有製造和
使用竹船(dadangoyan)(蔡政良 2015),以及海洋漁獵中各項漁事的進行
方式及使用工具的物質文化研究(例如阮文彬、劉炯錫 2000)。水上交通工
具除了竹筏,台灣東部的阿美族人還保留有古代的獨木舟,獨木舟是用單根
樹木刨挖製成,不過,獨木舟文化已於上個世紀消失(羅榮康 2004;余忠國
2013)。
至於在海洋生計活動上,也有少部分針對潮間帶海洋生物的研究,例
如:潮間帶海洋生物的阿美語詞彙、阿美族對於潮間帶海洋生物的分類及該
分類與生物科學的分類系統之間的對照和比較,與阿美族對於這些海洋生物
相關用途的研究等(參見林正春、劉炯錫 2000;阮昌銳 1969)。潮間帶採
集是海岸阿美族相當重要的日常活動,蘊含豐富的潮間帶知識,且因採集物
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貝類採集稱為micekiw、海菜採集為midamay等
(阮昌銳 1969;白皇湧 2013)。
147

花東海岸地區的阿美族人生活環境鄰近太平洋,海洋資源豐富,海也是阿
美族人所稱的「冰箱」,很多食物的來源也是從大海中獲取,因而發展了獨特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的飲食文化。漁獲在烹煮方法上,烹調大魚會不刮除魚鱗直接抹上鹽巴進行烘
烤;烘烤時,鹽巴會逐漸成塊狀緊密附著在魚鱗上,待魚熟成後,即可直接將
魚鱗連同鹽巴一起拔除,而魚肉則會因為鹽巴帶出鮮甜的口感。若捕獲到小魚
及小蝦,通常就拿來煮湯。在外面野餐的時候,就拿檳榔葉製成食器,內盛裝
泉水及魚蝦,還有從魚肚中取出的魚油,並將所採集到的野菜一同放入,然後
將燒燙的石頭直接投入其中,石頭的熱度將泉水煮沸,食材也因沸水而煮熟,
然後只要再加上些許的鹽巴調味即可(林雍尉、王麗菱 2008)。海邊的水草
如蜈蚣菜、海灘菜及鹿角菜等各式海草皆可涼拌生吃;漁獲、海貝除了加鹽巴
水煮之外,也發展出醃製方法以利保存(白皇湧 2013)。
近年來開始有年輕的研究者針對阿美族的海洋文化進行初步的研究。
其中,以港口部落的資料最為豐富。包含呂憶君(2007,2010)、陳勁豪
(2015)、江長銓(2019)針對花蓮港口部落阿美族的海洋文化研究,發
現港口部落阿美族人對於海洋知識十分熟悉,有關自然界週期性現象的變化
也觀察的十分仔細,無論是月相、潮汐、海流與海浪的變化都有屬於部落本
身的海洋智慧;對於海岸空間的記憶則建構在海岸地名、海祭以及海岸空間
中的身體實踐上。此外,呂慈慧(2019)也針對台東縣成功鎮的重安部落的
潮間帶採集,進行性別與市場交換的民族誌書寫。阮文彬、劉炯錫(2000)
在宜灣部落調查海洋漁獵文化,也記錄阿美族人的漁場圖及漁獵時間劃分、
漁獵工具與其使用方法,以及飲食文化與禁忌。至於在海岸傳統地名的研究
上,亦有再現其歷史記憶與海洋知識的特性(余忠國 2013)。
若從動態的傳統生態知識系統觀點來看,目前的阿美族海洋知識系統的
研究,仍偏向靜態的觀點,缺乏適應內外在社會與環境變化下的動態調適過
程。同時,也少有同時將海洋傳統生態知識視為一整體的民族誌資料。因此
本文嘗試從一個動態整體的分析框架,以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視角,
同時兼顧微觀與巨觀的層面,描述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生態知識系
統。
148

五、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系統的動態分析框架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綜合傳統生態知識系統的適應性動態交纏觀點,以及上文中回顧的阿
美族海洋文化相關研究,本文建構一個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的動態概念框架,
作為分析都蘭部落水下獵人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系統的基礎。這個動態分析的
框架是建構在人與海洋互動的基礎上,所產生相互交纏的生態性、社會性,
以及文化性層次的傳統生態知識內涵,並同時檢視其受外在環境與社會變遷
的動態過程。傳統生態知識的內涵又進一步區分為「儀式信仰」、「海岸地
景與記憶」、「魚類命名系統」、「海洋傳統知識傳承」、「生計活動」、
「物質文化」與「海域知識」等七個面向。該概念框架以下圖表示:

圖1 阿美族海洋傳統知識概念框架圖(蔡政良整理)

根據以上的概念架構,阿美族的海洋傳統知識須放在一個動態的整體架
構來理解,亦即參考Berkes(2015:224-230)將該知識系統區分為知識內涵
(content)與過程(process)兩個面向。這個包含知識內容與過程的動態整
149

體架構可以區分為以下三個與海洋互為相關的生態、社會與文化系統:
(一)生態性層次:陸地與海洋是一體的整體觀、細緻的海岸知識再現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與歷史記憶、海岸地景以及水下生物的命名等。
(二)社會性層次:與阿美族的年齡組織、親屬組織、性別與空間概念
之關聯性、歷史記憶的動態發展、以身體實踐的情境式學習海洋
傳統知識。
(三)文化性層次:海神信仰或祖先信仰與生存息息相關、親海的生活
方式、海洋作為一種認同的空間,以及與海洋互動衍伸的價值
觀。
都蘭部落阿美族自由潛水漁獵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與海洋之間
互動的關係,是持有阿美族海洋生態知識的重要實踐者與調適者。然而,這
些知識體系是如何傳承與變化的,必須思考到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傳遞性
質,也同時影響研究者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方法。Roy Ellen與Holly Harris
(2000)即強調原住民族環境知識普遍為口述傳承和實踐中學習的知識為
主,這截然不同於書寫型態的社會知識體系的特性和傳承方式,而且有許多
原住民族傳統知識亦可能透過儀式實踐,而非一對一或像課堂內傳授知識教
導的方式來進行。因此,實踐與體驗成為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系統與社會
及環境變遷的調適下的重要方法與過程。下文將以我的身體作為研究的工具
之一,實際參與學習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日常與儀式性漁獵活動。在那些有
時看起來瑣碎,有時又帶點風險的與海互動過程中,詮釋都蘭部落阿美族人
的傳統海洋生態知識系統,並探問其系統性的內涵與其在時空變化下的動態
過程。

六、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近岸海洋傳統生態知識內涵

都蘭部落的阿美族水下獵人,長年與海為伍,與都蘭部落的社會及文化
具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形成一種社會、文化與生態交織的知識體系。水下
獵人應要有能力區分各近岸魚種及其習性的生態知識,例如,鸚哥魚與刺尾
鯛之間在行為上的互動關係;或者雷氏胡椒鯛具有靈力,實則是都蘭部落阿
150

美族社會性與文化性再現的意涵;海岸地景的記憶,例如海岸地名的命名其
實多以歷史事件或其地形特質而命名,水下獵人為部落中維持該套命名記憶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的保存者,潛水射魚者日常與海岸的密切互動,使得海岸命名系統得以由這
些水下獵人保存下來;海域環境敏感度則是潛水射魚者對於每一個海岸的海
流狀況、不同季節的海底地形、不同日期的海象、氣候變遷(災害)以及海
洋資源的變化,甚至不同魚種的「適合」料理方式皆有一套必須親身實踐才
能學會的知識系統,而這些知識系統亦與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社會組織、價
值觀,以及文化認同與發展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以下從人與海洋互動的生態性、社會性以及文化性等三個層次,闡釋都
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系統。

(一)海洋生態性知識系統:水下獵人的近岸海洋知識1
阿美族射魚者透過日常穿梭陸地與海洋之間的身體實踐,發展出一套關
於近岸海洋、海岸地區,以及近海魚類的生態與環境知識系統,也對自然災
害或變化的敏感度相當高。

1. 潛水漁獵常見的海中生物命名系統
都蘭阿美族人對近海魚類的命名系統,再現了阿美族人對於魚的分類知
識,而該知識系統具有文化差異以及與西方自然科學系統不同的視角。都蘭
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經常獵捕的魚類,請見附表1。
在附表1的魚類中,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魚類知識與一般生物學知識有
所不同,其命名系統大致上有根據魚的外貌特徵、魚的「性格」與生物特
質,以及與陸地上動植物相關的對應命名。例如,co’in(大部分的刺尾鯛科,
中文俗名為倒吊)、fice’ki(舵科類,中文俗名為白毛與黑毛)、lihok(海雞
母笛鯛,東部俗名為花臉)、solita(章魚科)和kong(六斑二齒魨,語源來
自阿美語的貓頭鷹,一般俗稱刺龜)等是都蘭部落阿美族人最喜歡食用的海
中生物。尤其是co’in,因其尾部有倒勾,因此其名稱語源來自檳榔串中的倒

1 本節內容改寫自Tsai(2020:5-8)。
151

吊子(maco’isay),嚼食倒吊子檳榔容易讓人暈眩與心悸。由於co’in的肉質
細嫩,都蘭部落阿美族的長者非常喜愛食用,但是大多數漢人卻不太喜歡其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特殊的味道。此外,由於 fice’ki(語源來自’icel,力量、活力或精力之意)在
海中的行動力敏捷且不易被初學者捕獲,肉質堅實,是阿美族婦女產後的補
品,該種魚的特性是在潛水射魚者靠近時快速逃走,但若水下獵人憋氣的時
間夠長,這種魚會再回游到獵人附近,此時就是最佳的出槍時機。
又例如鸚哥魚科的魚,其都蘭阿美語名稱為pihokokay,其語源為「鬼鬼
祟祟的」,因其在海中的行為模式於白天時經常神出鬼沒,後面則一定會跟
著大批的co’in撿食pihokokay啃食礁岩時的殘餘海草。在珊瑚礁生態的一般性
海洋科學概念中,鸚哥魚通常被視為珊瑚礁區的生態指標,阿美族人其實也
是把pihokokay視為一種生態指標,但是以跟隨在其後的co’in為主,而非以珊
瑚礁為主。阿美族水下獵人發現co’in會跟在pihokokay之後,且是警覺性最低
的時刻,容易被獵捕,若pihokokay減少之後,這些co’in即失去了領頭的魚,
在海中遊蕩,警覺性高,因此不易被捕獲。
根據魚的外貌、「個性」與生物特質作為都蘭阿美族人魚類命名系統,
可以發現有許多海中生物與陸地生物有其相對應性,但在發音上會有稀微的
差異以示區分。例如貓頭鷹(ekong)vs 河豚(kong)、山豬( fafoy)vs 疊波
/條紋蓋刺魚( fafoy)、蚱蜢(riri’ )vs 線紋刺尾鯛(lilid)、雞(koko)vs
浪人鰺(kokok)、菜(dateng)vs 臭肚魚(lidateng)等。因此,都蘭阿美族
人常說:「山上有的,海裡也會有。」

2. 海岸地景與記憶
阿美族的海洋觀念與其空間觀念與社會文化性質息息相關,從阿美族人
對於海岸地景的命名與意義,即可再現阿美族人對於海洋與陸地交會的空間
觀,很顯然與臺灣主流社會中看待海岸的觀念不同。
都蘭部落的水下獵人都是從岸際下水,因此,海岸地名成為水下獵人
之間相約下海的定位系統。都蘭部落的海岸地景命名是一套複雜且細緻的
系統,大約每隔50-100公尺便有一個海岸地名,命名原則根據可以概分為四
種:歷史記憶、海岸地形特色、近岸海洋特色(潮水/水流、海浪、礁岩、
水下地景等)及海岸生態特色等命名原則。這一套海岸地區的命名系統再現
152

了阿美族人對於海岸地區海洋與地形的傳統知識系統,也記錄了人與海岸環
境發生的歷史關係。因此,地名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代稱而已,也是一套再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現阿美族人的近岸海洋與海岸地區的生態環境知識與歷史記憶。
都蘭部落的海岸地名分布位置與意義如圖2與下表1所示:

圖2 都蘭部落海岸地名與行政區域地名對照圖(蔡政良修改自Tsai 2020:6)

表1 都蘭部落海岸地名意義(由北至南)
編號 傳統地名 地名由來 當代地名 地名由來
1 Cingemgemay 取泉水之處(嘲諷無水源) 同左 同左
2 Katangtang 族人生火煮食之地 同左 同左
3 Cikayakayay 海底有三層平台,勇士競技 同左 同左
射魚之處。
4 Kanapenoan 部落山與海交界處,有如大 觀海平台 鄉公所於近年在當地建
海的肚臍。該處也是肚子餓 設了觀海平台公園。
的海,有很強的離岸流,會
吃人。
5 Cingohonan 以前有一位叫ngohon的在此 班哨 過去該處曾有警備總部
溺斃。 的班哨。
6 Cifanaway 天然海灣(類似小潟湖之區 Wali 部落的最東邊。
域)
7 Patekodan 水流匯集處 同左 同左
8 Pacifaran 帆船出入海口 同左 同左
153

編號 傳統地名 地名由來 當代地名 地名由來


9 Cisiya’an Siya(人名)的土地邊海岸 同左 同左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10 Kanalatip 海水沖刷使陸地向西移動 同左 同左
11 Konkonan 早期放牛群後,年輕人約會 自來水廠 因海岸上方鄰近自來水
交心之處。 分水設施
12 Likelikesan 牧童守夜看牛群蚊蟲多 同上 同上
13 Ciatayan 腹地微突,如人體心肝之意。 加母子北邊 參照加母子入口處
14 Kamot 1. 早期尚未有魚槍,徒手抓 加母子(同左) 同左
魚之意。
2. 祖 先 青 年 時 在 此 抓 奶 之
處。
15 Afidayan 祖先女性潮間帶採集女性胸 加母子南邊 參照加母子入口處
部晃動
16 Da’edo’ay 插隊入河之河(短小奇觀) 千鳥橋 因海岸地區入口為千鳥橋
17 Kanalisalisan 洗淨瘟疫之河 新蘭港北邊 因入口位於新蘭港北邊
涼亭處
18 Nakay 那界(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 美濃後面 因當地海岸地區住了一
日語地名) 位叫美濃的女性
19 Fafikian 山豬窟經常成群結隊 新蘭港南邊 因入口位於新蘭港南邊
涼亭處
20 Kanalesip 上山打獵,捕魚上岸族人會 郡界 當代地名
合處
資料來源:蔡政良整理自《都蘭部落傳統領域調查報告》(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2018)

根據以上的阿美族海岸地名傳統命名,可以見到一方面相較於當代的行
政區域地名劃分(請見圖2中斜體的中文地名)要複雜許多,另一方面也可以
見到這些阿美語命名的傳統海岸地名具有不同命名原則。
例如編號2、5、8、9、11、14、15、17、18、20等地名牽涉到都蘭部落的
集體歷史記憶;編號1、6、7、10、13、16等地名則反映了當地海岸的地形特
色;編號3、4、7則反映了當地的近岸海洋特色,包含潮水/水流、水下地景
等;至於編號12、19則反映了該地的近海陸地生態特色。
至於海上的幾個主要的大型或生態較為豐富的礁岩都有名字,且該命名
也和上述的海岸地名類似,集中在人與海洋互動的歷史記憶、形貌特色與生
態特色等原則。例如,Masapadalay位於Cifanaway的海上,意指平平的石頭,
154

以前海岸延伸到那塊岩石,因為海浪侵蝕致使海岸不斷後退,現在岩石已經
在海中央了;Makakolotay為Cifanaway海域與Patekoday之間海域的界石,意指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像青春痘、凹凸不平的石頭,kolot為皺紋之意;Ci’onocan為紀念溺死者’Onoc
之礁岩,’Onoc為溺死者之綽號,’onoc為扁擔之意,因該溺死者為極會打魚之
人,每次都用扁擔挑魚上岸,因打的魚太多使得扁擔太重而溺死;Lalokirok為
Patekoday海域上的岩石,石頭上很多阿美族稱為lokirok(鹿角菜)之海菜。
以上的傳統地名,其實也因時代的變遷,不同的世代對於部分地點也有
不同的名稱意義,牽涉了不同世代在相同海岸空間的不同集體記憶,而呈現
出從過去到現在並存的海岸地景名稱(參見表1)。

3. 其他近岸海域知識
水下獵人由於透過身體與海洋親密的結合在一起,透過身體所感知的海
洋知識相當豐富,對部落海域水底的地形與流水也相當熟悉,對於環境變化
的感知也極其細微。例如以都蘭阿美族人最重要的漁獵場所都蘭鼻而言,都
蘭鼻海岸區域由於潮水與地形之故,為都蘭部落重要的漁場與潮間帶動植物
採集區域。圖3表示此區域水下地形之季節變化與流水變化。

圖3 都蘭鼻附近相關的海域知識 (蔡政良修改自Tsai 2020:7)

上圖中為水下獵人長期在此區域活動透過身體習得的海洋知識,然而隨著
氣候變遷,都蘭部落的水下獵人亦覺察到因氣候與環境的變化而帶來的改變。
155

例如2016年初,當時台灣的氣候相當冷冽,但是都蘭部落海域的海水溫
度在水下獵人的感受中,又比過去來得高。因此當時就有水下獵人直說當年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或許會有相當強的颱風來襲。果不其然,在2016年的7月臺東地區遭受尼伯特
颱風的直接侵襲,導致臺東地區嚴重的災情。
又例如,自2019至2021年間,幾乎沒有颱風直接侵襲台灣本島,對於都
蘭部落的水下獵人來說,這是相當罕見的情況,導致水下地形並未像過去因
為不同季節而有所變化的模式。例如,過去因定期颱風帶來的大浪使得珊瑚
礁岩上沙去沙來的模式產生變化,這也連帶使得流水的方向與強度產生了改
變。過去阿美族的水下獵人認為颱風不僅是劇烈的天氣變化,也是近岸海域
重生的機會。颱風帶來的強烈大浪,會洗淨近岸海域,帶走冬天所沉積的積
沙,也會使得水下礁岩露出,帶來魚群的進駐。然而,2019至2021這幾年,
沒有颱風直接侵襲台東地區,也使得積沙並未被颱風帶走,使得近岸流水改
變,魚群的棲息地也與過去產生變化。
另一個重要的海域知識牽涉到水下獵人的秘密。每個水下獵人都有其喜
好的潛水射魚海域,這跟每個獵人喜好漁獵的魚種以及不同海域留下的歷史
記憶有關。在都蘭部落的海域中,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主要魚群,有些地方
石鱸比較多,有些地方則鸚哥魚較多,有些地方則白毛較多等。這些魚群的
分布都與該處海域的水底地形、海浪的特質,以及海中的生態系有關。每個
水下獵人會有自己喜歡去的地點,阿美語稱之為limaw,年輕的阿美族人經
常以「秘密基地」稱之。有些海域則是特定水下獵人不喜歡去的地方,除了
部分是因為某些海域的潛水漁獵技巧難度較高(與深度、海浪以及是否容易
下水與上岸有關),還有因為水下獵人因親人或朋友曾在該處海域溺水的記
憶,使得部分水下獵人有其不愛去的海域,但有時因為潛伴喜好去,雖然是
自己不喜歡去的海域,也會由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羈絆,硬著頭皮一起前往
潛伴喜愛而自己不喜歡的海域。
以上關於水下獵人的海域知識,有許多與都蘭部落的阿美族人之社會性
質以及文化信仰有關,否則這些知識在都蘭部落會無法透過水下獵人的實踐
來傳遞與分享。
156

(二)海洋社會性知識系統:水下獵人的社會性質
都蘭阿美族人的捕魚方式目前仍在實踐的漁法除了micingko(自由潛水射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魚)之外,主要還有mitilo(放網)、tafokod(八卦網)等,從事這兩項漁法
的大多是較為年長的男性。mitilo的漁獲有時會有較不新鮮的問題,而tafokod
的漁獲則以岸際礁岩邊的魚種為主,主要是以較小型的魚類為主。以上這兩
種漁法皆較無法針對特定魚種捕獲(除了特定季節及特定區域會大量出現的
小魚lalaw/長頜稜鯷,可以使用八卦網捕獵),micingko則能針對特定魚種
進行選擇性的漁獵。micingko大多為較年輕,大約在25-50多歲之間的男性族
人,2在海中憋一口氣搏命的漁法為主。水下獵人太過年輕會有經驗與應對上
的問題,年輕氣盛者有時會太過莽撞,輕視了海中的瞬息萬變;年紀太大則
因為體力與身體素質衰弱,有時也會無法應對海中突發的狀況,尤其是有心
臟或血壓問題者,甚至有些年長者因長年潛水射魚,「浮浮沉沉」下潛次數
太過頻繁,輕則聽力受損,重則產生了潛水夫病的病癥。
換言之,水下獵人與年紀有密切的關連性。年輕者透過日常的身體實
踐,在逐漸成長的年華流逝歲月中,一點一滴地透過師徒制的做中學,或潛
伴之間的相互討論與裝備交換與交流中,逐漸掌握豐富的海洋知識體系,對
於環境的變化有著敏銳的感知。因此,潛水打魚的行為,其實亦與都蘭部落
阿美族的社會生活與文化實踐有著密切的關連性,水下獵人的社會組織與海
洋獵場之間形成一種社會生態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

1. 年齡組織與潛伴團體
自由潛水射魚除了需要有很好的水性以及對於相關生態知識的了解之外,
還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訓練與合作默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海中確保生命安全。
因此水下獵人之間會形成數個次群體,而這些次群體除了部分與友誼團體或親
屬關係有關之外,主要還是與都蘭部落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息息相關。

2 都蘭部落目前最年長的日常潛水射魚者約為65歲,較為罕見。一般來說過了50歲之後,由於體力
與反應能力上的衰退,都蘭部落的阿美族人就較少潛水射魚。
157

表2 都蘭部落年齡組織結構表(2021-2025)
分類 通名 職級名 專(組)名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Malitengay To’as Ladihif 拉新兵
靠近祖先的 耆老 在石頭陰涼處休息的老人
拉金門

拉金馬
拉金馬
Las’fi 拉國中
在會所休息
拉經國
Matatapalay Tokal 支柱 Militepoday 婦女組, 拉建設
或 Mi’ienengay 腳踩大地使得土地灰
Tapal 支柱的左右手,學習 拉元簇
中壯年男子 塵揚起與凹陷。
Tokal
Colal 種子發芽,要學習上 拉贛駿
一階層。
Romrom 看火者,不能斷炊。 拉中橋
Mikomoday 策動組,負責部 拉監察
落事務總管。
Mihiningay Mihiningay(Miodi’ay)見 拉千禧
學上級/監看下級(護衛
分食者)
Malikoday Kapah Sakakaay no Kapah 青年中 Kaying 小姐 拉立委
跳舞的人 青年 最大的
Saka tosa no Kapah 青年第 拉薩崠
二階
Saka toro no Kapah 青年第 拉古鐺
三階
Safafaay no Kapah 青年中最 拉力耐
小的
Pakarongay Limecedan 小小姐 Pakarongay
服務的人或被使役的青少年
資料來源:蔡政良修改自《都蘭部落2019年豐年祭大會手冊》(社團法人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
斯文化協進會 2019a:31-32)

micingko的訓練通常不是系統化的一套課程進行教學,而是透過邊做邊學
的方式。一開始大多跟著父兄長輩,後來逐漸以同年齡組的級友作為潛伴的
基礎,直到年紀越大,體力衰退之後,潛伴人數會越來越少,最後從水下獵
人退休。都蘭部落的水下獵人有數個潛伴團體,大多以年齡組織為基礎,同
年齡級者是組成各個水下獵人的主要潛伴團體來源。水下獵人大多較少單獨
158

行動,當代大部分會單獨行動的水下獵人,大多是因為其他潛伴因工作或其
他因素之故,在時間上無法配合。其實即便是經常單獨潛水的水下獵人,幾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乎都還是希望能與潛伴一起下水打魚,因為不論在安全性或心理上,潛伴都
是重要的支持因素。
都蘭部落阿美族人在潛水漁獵知識與技能的純熟,大多顯現在進入中
年之後。尤其是在準備接任年齡組織中策動組(Mikomoday,參見上表2)
的位置(大約35至40歲階段),亦即總管部落大小事務的年齡階段之前
(Mihiningay,參見上表2)。這個階段會開始有許多組員熱中於水下射魚的
活動,而這個年齡階段則是體力與心智各方面趨向成熟的時期。
我在都蘭部落的年齡階層為拉中橋,為2015-2019年間的策動組。在
2010~2014年間,當時同年齡階層的級友幾乎只要一有空就往海邊跑,下班還
沒回家也還沒吃飯,大家就先約在海邊見面,例假日時,也是一群同階層男
人拋家棄子的在海邊待上一整天。當時大家的緊張感來自於心知肚明即將要
接任部落策動組,但也都沒說出來,只是一起安安靜靜的下海打魚。在都蘭
阿美族的年齡組織中,策動組階段需負責部落事務的總管,當一個年齡組在
Mihingingay「見學上級者/監看下級者」階段時,開始會對於未來要承接策
動組的工作集體感到憂心與不知所措。拉中橋在Mihingingay階段時,我們經
常性的下海射魚,並透過射魚的集體行動,共同面對收穫與不確定的危險,
而我們在經過這樣的集體下海射魚實踐,也同時培養了彼此在面對緊張時的
默契。後來我與我的潛伴以及與上階層的哥哥們聊天時才發現,並非只有拉
中橋在Mihingingay階段才有如此的集體漁獵行為,上面階層的哥哥們都有類
似的集體經驗。在那一特殊階段中,大家心照不宣地相約往海邊移動。表面
上是集體下水漁獵,其實蘊含著要接手部落重責大任的默契培養,也是減輕
心理負擔的方式。有趣的是,通常在策動組階段的階層幹部或較具領導能力
的級友中,其中必定有幾位是潛水漁獵的好手。例如,我與我的潛伴在拉中
橋負擔策動組的歲月中,我擔任部落的總幹事,負責籌畫與組織部落相關祭
儀與公共事務,3我的潛伴釔囝則是祭儀中發號施令者之一,我們的配合默契

3 我雖非出身自都蘭部落,亦非阿美族人,但由於當代的族群政治與都蘭部落內部的認同政治交互
影響下,我自2015年起由當時的新任部落傳統領袖(kakita’an)任命為部落的總幹事。詳見蔡政
良(2017)。
159

相當高,在部落的相關事務中合作無間。在那5年的策動組歲月中,我們經常
被傳統領袖(kakita’an)指派至下級的弟弟階層做客,受到隆重的歡迎(見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圖4)。雖然拉中橋已經在2020以後卸任,直到目前為止,釔囝仍是我在日常
潛水漁獵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潛伴。
換言之,水下獵人的培養同時需要海洋的環境與部落社會組織雙方面的共
好關係,若海洋出現問題,則水下獵人的知識與技能無法被世代傳遞,若部落
的年齡組織劣化,部落族人也有可能會失去大量與海洋之間的親密互動。

圖4 我(左方著粉紅衣者)與我的潛伴釔囝(右方著粉紅衣者)於2018年
祭期間在Mikomoday階段,受邀至弟弟階層所受到的隆重歡迎。(郭
文吉攝影)

2. 水下獵人的裝備史與製作的社會基礎
阿美族自由潛水射魚使用的裝備與器材與日治時期引入的現代性材料有
關(蔡政良 2015)。從早期的撿拾玻璃、橡膠與鐵條等原料廢品,完全手工
製作自己的漁獵裝備,到當代逐漸有部分裝備開始購買設備供應商大量供給
的產品,但仍有部分的裝備是由族人手工製作。從早期幾乎完全自製裝備到
如今部分裝備自製,都牽涉到部落族人親屬關係、年齡組織或潛伴團體的社
會基礎進行分工。
自由潛水漁獵裝備在早期尚未有工業製造的產品之間,最主要的裝備有
蛙鏡(無呼吸管)、魚槍以及背在腰間的魚簍(karawad)或魚串(tilaw),
160

幾乎都是由水下獵人自己或親屬、潛伴或同年齡階層的級友自製而成。蛙鏡的
製作方式是由水下獵人以木頭配合自己的臉型雕刻成蛙鏡的框架,而鏡片則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是颱風帶來的禮物,搭配瀝青黏合鏡片與木製的框架,並連接早期腳踏車的
內胎橡皮或麻繩製作而成。其中鏡片是最難取得的原物料,水下獵人們在強
烈颱風來襲之後經常會到部落中的小學(現在的都蘭國小)撿拾被颱風吹破
的窗戶玻璃,並以工具將這些碎玻璃慢慢地磨成與木製鏡框視窗相符合的大
小。早期水下獵人的裝備中,除了蛙鏡之外,魚槍是最重要的物件,作為魚
箭的鐵條原物料也是颱風帶來的禮物。颱風來襲,不僅學校窗戶破裂,少數
的電桿也因而傾倒,而電桿中的導電條則是魚箭相當好的原料,因此過去颱
風來襲之後,水下獵人們總是會出動四處尋找玻璃與電桿,試圖取出其中的
導電條,以人工磨製成水下獵人的裝備。至於魚簍經常是家中的長輩協助手
工編織製作,魚串則是以鐵條和魚線自製而成。
早期的水下獵人並無穿蛙鞋或潛水衣的習慣,戰後隨著年輕的阿美族男
性接受徵召入伍服役,有許多人被送到海軍陸戰隊、海軍或陸軍特種部隊等
單位。在部隊期間接受潛水訓練時開始接觸到工業製造的圓形大視窗潛水面
鏡、呼吸管、橡膠蛙鞋與潛水衣。隨著這些族人退伍回到家鄉,也帶回了這
些「先進」的產品,開啟了部落族人穿上蛙鞋與潛水衣的水下獵人時代,此
階段魚槍的製作物料與方式也逐漸受到綠島人的影響,在板機的製作上接受
了新的形式。
約莫2015年之後,隨著自由潛水的風氣在台灣越來越風行,各式的相
關產品例如自由潛水專用較為貼身與防寒的潛水衣、可以捏鼻子進行水下平
壓的面鏡、軟式的呼吸管,以及玻纖或碳纖材質的長蛙鞋產品日漸風行。現
在50歲以下部落年輕的水下獵人裝備,幾乎都已經改使用這些較為先進的裝
備,甚至魚槍部分也有開始採用向廠商購買加上捲線器的合法魚槍,或者參
考網路影片自製與國外產品不相上下的自製捲線器魚槍,有的人更戴起能記
錄水溫、潛水深度、憋氣時間、GPS定位等功能的潛水錶。然而,即便有了
上述的先進裝備,魚串與魚簍還是以自製為多,除了自己製作之外,還需要
與同年齡階級的級友兼潛伴的合作和家中長輩的協助取得這些裝備。
161

換言之,自製的裝備分工,甚至是購買現代產品其實都牽涉到都蘭部落
的社會組織,從親屬關係與年齡組織中級友兼潛伴的次團體所形成的網絡,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自日治時期到現在依然存在。雖然部分裝備越來越商品化,但是對阿美族的
水下獵人來說,魚槍還是喜歡用自製的木槍,因可以依照個人的習慣與喜好
進行調整,魚簍和魚串也多是由親屬或潛伴協助製作。至於購買這些現代的
裝備,也多是透過以年齡組織級友為主的潛伴,以類似團購的方式購買。也
因此部落中各個潛伴團體,經常有許多裝備是大家都一樣的,甚至連潛水
衣也是同一款式。透過這些裝備,其實很容易辨識是屬於哪一個潛伴團體所
有,使得這些裝備與潛伴團體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再現的關係。

3. 漁獲的共食、交換與生計
水下獵人的漁獲作為族人食物,在都蘭部落,這些漁獲並不只是食物本
質而已,亦牽涉了阿美族社會中的共食、交換與生計的社會與文化意義。
就食物本身而言,都蘭部落阿美族人對於魚類的飲食喜好,偏愛co’in
(俗稱倒吊)與 fice’ki(俗稱白毛或黑毛)等魚類。雖然有部分阿美族婦女因
為co’in有強烈的腥味,若在室內廚房殺魚,魚腥味將會留存好一陣子而討厭
倒吊(co’in),但是她們只要有這種魚煮湯,還是喜愛食用。阿美族料理魚
類基本上都是以煮湯為主,生薑鹽巴再加一點米酒是基本款,偶而會加上一
點海菜或海膽調味之,基本上就是以原味為主,並且在儀式或慶典場合,會
將魚肉撈出另行裝盤,魚肉與湯分離。
阿美族人會將 fice’ki 的內臟取出,並加上一點醬油辣椒調味生食之,稱為
tinae’。因 fice’ki 基本上只吃礁岩上的海草,因此阿美族人認為 fice’ki 的內臟相
當營養且美味。此外,阿美族人也相信 fice’ki 對於孕婦或生病受傷的族人具有
營養的功能,產後婦女食用fice’ki 亦能增進奶水的分泌。
阿美族人料理魚湯還有一項與漢人不太相同之處,尤其在儀式性飲食的
場合。老一輩的族人或者在儀式慶典中的飲食習慣,魚的內臟並不會取出,
而是與魚肉直接下水煮湯,以至於魚湯有時是呈現一點黑色且帶點苦味。
水下獵人射魚上岸後,漁獲除了與家人享用外,也經常是與同年齡階
層的級友共食的主要食物。透過同一年齡階層的級友共同處理、烹煮漁獲之
後的共食與共同的善後,是一個透過漁獲所形成的儀式性共食行為。水下獵
162

人獲得級友的支持與讚賞,其餘級友則透過共食與共同分擔料理與善後的過
程中,將年齡階層的每一個個體集結成一個整體的年齡組。這種透過漁獲的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共食來團結年齡組織的形式,相對於過去民族誌中以共食豬肉為主的儀式性
共食,較少被過去的研究所關注,這恐怕是過去的研究大都是從陸地觀點來
理解阿美族人的社會生活。不過,在海洋漁獲上,與豬肉的分食有點不同的
是,過去在部落內有將捕獲較大魚的不同部位,分食給不同年紀或社會地位
的人的一套系統知識,只是,目前已經不再被水下獵人實踐。
有的水下獵人也會將漁獲與家中沒有水下獵人的部落族人,交換諸如蔬
菜、花生等雜糧或其他的食物,甚至會將漁獲分享給部落中獨居或家裡無人
下海的長者,透過這種交換建立了水下獵人在部落中的社會地位。
此外,都蘭部落自1970年代以後就有許多族人陸陸續續地外出工作謀
求生計。部落中的族人一方面人口逐年流失,二方面按照年齡組織中老人
(to’as)、中壯年(matatapalay)以及青年(kapah)包含青年以下孩童的人
口比例趨勢,於2000年時到達交叉線,亦即2000年以前,部落中青年以及其以
下孩童人口數最多,其次是中壯年,老年則為最少;但是2000年以後,青年人
數為最少,老年人數為最多(社團法人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2019b:20-22)。4這樣的人口組成趨勢,使得那些想吃新鮮海魚的長者在比
例上高過能下海捕魚的水下獵人,因此部落中有部分水下獵人會以比市場價格
還低的價錢便宜賣給想一嚐新鮮海產的老人,一方面多少補貼水下獵人的日常
生計,另一方面也讓想吃新鮮海魚的老人一解嘴饞。不過,水下獵人要單純靠
水下射魚維持生計難度太高。由於海象千變萬化,在氣候與海象的限制下,以
打魚維生基本上相當困難,這些水下獵人還是會有許多其他的臨時性工作,例
如割草、工地從業人員、農務等來維持生計。
最後,水下獵人在長期與海洋及在部落的日常社會生活中,逐漸磨練出
水下獵人的性格與社會地位。在性格部分,打魚者尤其到了中年階段,與海的
連結更為緊密,一方面男性在中年以後個性比較穩定,較能夠冷靜沉著應付海

4 資料來源:《回家,是土地肥沃的開始:都蘭部落地方創生計畫書》(社團法人臺東縣東河鄉阿
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2019b:20-22)。
163

中的各種狀況外,也與中年男子視海洋為一種療癒地景有關。此外,打魚者雖
然大部分都是兩人以上作為潛伴一起下海,但是在海中卻有一種孤獨但不寂寞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的感受。在海中彷彿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尋找海中的目標,那是一種安靜且孤獨
的感受,但是在遇到狀況的時候,打魚者也很清楚自己的同伴就在附近,因此
雖感到孤獨,但是也不會感到寂寞。許多水下獵人其實普遍有較少話,且不輕
易衝動的特質,但是遇到突發狀況也會像打魚的那一剎那,必須抓準時機與準
度,果斷的「擊發」解決問題。在社會地位部分,水下獵人透過提供阿美族社
會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來源之共食與交換外,其實也與阿美族社會中重視勞動的
特質有關。當海況好的時候,青壯年男子若無其他理由賦閒在家,容易被視為
懶惰的人。長此以往,社會地位會逐漸衰弱;反之,若是經常下海的人,部落
裡頭會逐漸傳開水下獵人的名聲,也都會知道哪些人是勤於下海的男人,再現
了阿美族社會中對於年輕男性的社會角色期待。

(三)海洋文化性知識系統:水下獵人相關的儀式、禁忌與世界觀
都蘭部落潛水打魚實踐除了具有強烈的社會性質之外,在與超自然的互
動以及相關的世界觀方面,乃透過各項與海洋有關的禁忌與儀式,再現都蘭
阿美族對於海洋的本體論與認識論觀念。
首先,都蘭部落阿美族人除了視海洋為食物的來源之外,也視海洋為一
個具有情感與生命的存在,除了會站起來與坐下,同時也會肚子餓與生氣。
當人們經常性地過度跟海洋取得漁獲,海洋定期也會回收一點人類作為交
換。因此,溺水者通常被解釋是被海洋吃掉的說法。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俗
諺常說:

kamaro’ay a riyal, awa’ay ko fali.(當海坐下來的時候,沒有風)。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指當退潮到底(海坐下來)的時候,陸地上會有短
暫無風的狀態。這句話指涉了都蘭阿美族人對於海洋與陸地之間關係的生態
知識,與海洋的本體論等雙重性。此外,都蘭部落海域中也有一個海岸區域
Kanapeno’an被視為海洋的肚臍,該海域有著都蘭部落最為險惡的離岸流,過
164

去有多人在此處被海流帶走溺斃,也因此都蘭部落將此海域命名為macahiway
a riyal(肚子餓的海)(請見圖3)。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當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視海洋為一種生命體的時候,也透過日常禁忌與年
度儀式與之互動,以確保阿美族人與海洋雙方的關係可以共存共好。水下獵
人在日常要跨越第五道浪之前,從家中出發到海邊就有一連串的禁忌,直到
目前仍被實踐著。水下獵人從家裡出發去海邊時會特別在意某些禁忌,例如
下海之前親友絕對不能對欲下海者說:「小心」,有部分打魚者會對這種說
法感到不自在,因而取消下海。取而代之的是,必須使用「滿載」說法來祝
福打魚者。此外,水下獵人在下海之前,也不可自信滿滿地說要打多少魚回
來。換句話說,「滿載」不能由打魚者自己的口中說出來,水下獵人會認為
這樣太過自滿的態度,海通常不會給予祝福,並會讓其空手而歸。到海邊之
後,許多水下獵人在著裝完畢準備下水前,來到海洋與陸地的交界區域,習
慣性的以香菸或檳榔,甚至隆重一點還會帶上米酒,口中祈求Lepang與Dongi
兩位相傳來自海上的祖靈,也向族人相信具有生命與情感的海洋祝禱,請祖
靈與海洋賜予漁獲並保佑平安。
都蘭部落也有年度的mikesi’(海祭)儀式,除了向海洋這個生命體進行一
年一度的互動儀式之外,也同時是年齡組織透過海洋,重整都蘭部落社會關於
性別與年齡組織秩序的社會性儀式(蔡政良 2020)。都蘭部落的海祭目前固
定在每年部落年祭(kiloma’an)的第三天,亦即國曆的7月17日固定於都蘭鼻
舉行,僅限 pakarongay 到 tokal 階層的男性參加。都蘭部落早期的海祭在日治
時期長達一週,而 kiloma’an 年祭期間則長達一個月,選擇年祭的期間會搭配7
月份大退潮的時間,多在農曆的6月15日前後。其後逐漸因社會變遷,海祭縮
減到固定在7月17日當天。都蘭部落的海祭在2005年以前是依照年齡組織中的
耆老顧問以及mikomoday策動組在海祭前一天決定前往部落的哪個海域進行海
祭,2005年以後因對抗交通部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的都蘭鼻開發案,族
人建造了一座茅草涼亭後,之後的海祭都固定在都蘭鼻(同上引:66)。
事實上,海祭也是都蘭部落男性集體的療癒儀式。參與海祭的各年齡
組中,除了最年長的tokal階級與最小的階級pakarongay不下海之外,其餘以
競賽的形式比賽哪一年齡組抓魚的種類和數量最為優秀。海祭儀式開始前的
165

準備工作,除了mikomoday 策動組可以先進行搭棚生火等準備之外,其餘階
層皆必須按照階層年紀一階一階完成,各年齡組之間不可違背年齡順序的倫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理,否則會被上級嚴格訓斥。海祭期間嚴格禁止女性進入,所有青壯年都需
要至少碰到水。各年齡組則派出下海捕魚的成員,分頭以各種漁法進行捕魚
或撿拾海膽,其中以自由潛水射魚獵捕到的魚種與尺寸特性的漁獲,是最容
易取得漁獵競賽的高分。
海祭當天在上午10點左右,策動組會施放鞭炮,提醒海中作業人員上
岸,然後由策動組成員巡視各階級抽取部分漁獲作為敬老之用。抽取的漁獲
中,分別計算各階級的漁獲等級與數量,並根據等級與數量判斷名次,並在
年祭閉幕式的時候予以頒獎。接下來各階級依然照年齡順序生火煮食,所有
人在海祭現場的各自帳棚下用餐,同樣的,用餐順序也得等上一階級的哥
哥開動後,次階級才可以用餐。在用餐到一定階段後,現場的未成年階級
pakarongay 需先跳舞娛樂長輩,而青年階級(kapah)也得在現場練習下午返
回年祭會場的護衛舞(korakor)(同上引)。
就上述都蘭部落的海祭實況而言,可以見到海祭的實施與性別空間的區
辨,以及與社會性質(年齡組織)的世代倫理有關(同上引)。換言之,都蘭
部落的海祭當天比較是關於都蘭部落社會秩序的實踐與再整合。事實上,若以
較大的視角來理解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與海洋之間的儀式性互動,則必須把年祭
開始的當天一大清早的儀式也納入海祭的範疇。在年祭開始的當天早上,東方
海面上太陽升起的那一刻,由kakita’an、耆老顧問以及策動組成員在海邊生火
並唱頌禱詞,昭告並祈求海上而來的祖靈Lepang與Dongi能保佑都蘭部落未來
一年風調雨順、牲畜興旺、平安順遂。換言之,都蘭部落的年祭儀式始於海
邊,也在海邊作為結束,始於向祖靈與海洋祈福,止於在海邊的社會性實踐。
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觀念中,除了視海洋本身為一種生命體形式,以及
相應而生的儀式與禁忌之外,海中有些生物也透過都蘭阿美族人的社會性賦
予其神聖性,並延伸出相關的禁忌或觀念。其中以雷氏胡椒鯛(見附表1編號
12)及海龜為主,其與阿美族的親屬制度及信仰體系緊密連結。雷氏胡椒鯛
的阿美語名稱為mitilidan ni diwa,阿美語直接翻譯為「Diwa畫畫的地方」,
另一種說法,這種魚也被稱為kakita’an no foting(魚的領袖)。Diwa是都蘭阿
166

美族人傳說中為熱帶魚上色的海神,具有如同祭師般的靈力(salisin ira)。
族人們相信這種魚具有靈力,若新的魚網或魚槍第一次就捕獲這種魚,未來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該魚網或者該魚槍的收穫也會很好。都蘭部落族人會有這樣的解釋,很可能
跟這種魚的生態習性有關。雷氏胡椒鯛通常兩兩一組躲在岩縫中,其周圍也
會有許多其他魚種圍繞在岩縫洞口。這種魚離開岩洞出沒的時候,也通常是
兩兩同行。這種魚的生態行為類比於都蘭阿美族人對於夫妻關係的重視,尤
其是在擔任kakita’an者,更有這種資格上的要求。
都蘭部落的kakita’an有兩種,一種在日常部落公共事務以及儀式慶典上
擔任主持者的傳統領袖角色,另一種則是在年祭的第二天由中壯年階層負責
祭祀祖靈的角色中,擔任倒酒手的兩位mikomoday成員,具有人與靈的中介
角色。兩種kakita’an在資格上都需要被嚴格挑選,必須是夫妻倆的婚姻關係
皆為從一而終,且不能有任何孩子夭折的男性,否則部落將遭逢災難。婚姻
要保持完整且從一而終的情況,其實在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社會中是比較罕
見的,因其稀有性,也顯現出能經營家庭者可以在公共事務或儀式中被重視
的現象。
至於在海龜的部分,族人相信海龜亦帶有靈性,尤其是跟雨水有關的現
象上。都蘭部落過去的祈雨祭基本上由祭師使用海龜殼作為儀式物件,祈求
雨水的降臨。部落裡流傳過去有一家在郡界的漢人因不信邪,將海龜殼放置
於家中,在某年颱風時,洪水將其家屋沖走,屍骨無存。不過,目前祈雨祭
已經在都蘭部落中消失,僅剩少數表演性的場合會進行祈雨祭的展演,因此
海龜的相關禁忌概念也逐漸消失在部落族人的日常之中。

七、傳統海洋知識適應、斷裂與挑戰

上一小節中,我概要性地整理了目前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相關的傳
統海洋知識。但是在時間的流轉與外在社會與環境的變遷中,也可以看到這
些知識是如何調適時間與空間的變化,成為當代的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海洋
傳統知識內涵,以及從中浮現的新發展與挑戰。
167

如同Berkes(2008:224-230;2015:222-244)指出:傳統生態知識不僅
僅是知識內涵本身,也是一種動態的調適過程,亦即地方社群在社會與環境的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變動之中,根據其日常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據以創造與調適傳統知識的內涵。
因此,就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而言,應該架構在演化論的框架下來理解,
且此架構是在時間的發展中與相對應的環境下,產生適應性的演變(Berkes
2008:247-249)。在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系統中,包含生態
性、社會性與文化性等三個層次,這套傳統海洋知識系統都可以見到因社會
與環境改變而產生的變遷、調適與挑戰。於物質文化上,在現今水下獵人的
漁獵工具中,從過去多數是自製的居多,演變到今日有許多人是以購買專業
裝備或運用現代科技進行改造的情形,非但不會削弱這些水下獵人與海洋的
互動,甚至可以捕到比起過去因裝備限制而無法輕易捕捉的較大型掠食性魚
類,例如牛港鰺。而在海域知識上,水下獵人們經年累月的透過日常潛水漁
獵,亦覺知到因氣候變遷導致的海洋環境改變以及對於陸地可能的影響。在
生計活動上,雖然部分潛水漁獵的漁獲演變成為部落內部小型的商品經濟,
但部落內部仍然保有對於那些勤奮精於潛水的漁獵者,是符合傳統社會倫理
價值觀的概念。而在海岸地景與記憶上,亦可以見到部分海域地名因著不同
世代,對於相同的海岸地景,有了新的記憶與新的地名,形成新舊記憶並列
的海岸記憶。於儀式信仰上,仍可以見到漁獵者對於海的信仰與實踐,當代
的海祭雖然不比過去農業時代的複雜與長時間性,但每年仍被都蘭部落族人
嚴肅地執行著。在魚類命名系統上,雖有許多的魚類名稱已大多不再採用阿
美族名,但一些阿美族人較為重視與經常食用的魚類名稱,還是普遍留存在
部落的日常生活範疇內,例如co’in、fice’ki、solita等。
然而,就以上的各個層面的傳統海洋知識系統而言,即便有一些變化,
還是無法簡單地視之為面對外在環境與社會變化下的線性調適與取代,而是呈
現有些知識是新舊混融並存的螺旋狀態。在大社會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復振的脈
絡下,部分快要消失的知識內涵又被重新發掘並予以實踐。這樣的傳統海洋知
識型態,與當代新發展出的海洋傳統知識傳承方式息息相關。雖然說從過去到
現在,都蘭部落的傳統海洋知識,大多數仍是透過類似師徒制的日常實踐來傳
承,但在進入工業化與資本主義形態的社會後,如同多數的原住民族部落,都
168

蘭部落也同樣有傳統社會組織與部落型態改變的現象。1970年代出生的都蘭部
落族人,在完成國中教育後,就開始因求學或工作,大量地往都會區移動,也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因此都蘭部落的年齡組織在1980-1990年代之間大約有10年的斷層。直到1995
年開始,都蘭部落在每年的kiloma’an(年祭)開始前一連5天,召集部落內部
或旅居外縣市適齡的青少年,進行年齡組織中最低階的pakarongay訓練。2005
年以後,pakarongay訓練期間,策動組固定會安排海上技能的訓練課程,培養
下一代至少具備有親近海洋的機會與膽識。到了2015年後,也開始在訓練期間
由上級哥哥們系統化地教導相關的海洋傳統知識。其中,關於魚類的阿美族名
稱以及傳統海岸地名,更是被重視的知識內涵。也因此,即便日常生活中對於
許多海岸地名與阿美族魚類命名已經逐漸被遺忘,都蘭部落近年來也透過年齡
組織傳承的運作,拼湊了這些快要消失的知識。
不可諱言的,並非所有的傳統知識都可以隨著社會與環境變遷而傳承
或調適,也有許多是呈現斷裂的樣貌。Berkes(同上引:249)即認為傳統
知識的適應過程中經常是斷斷續續地發展,並非都是順遂的。其中,受到外
在環境與社會變遷的影響,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傳統生態智慧出現的斷裂亦
可以由生態、社會與文化三個層次來說明。首先,以社會層次而言,由於當
今的社會型態已很難複製過去的農業時代,潛水漁獵者的集體行動越來越受
到每個人的工作型態所限制,以至於並非總是能隨心所欲的相約一起下海。
也因此,單獨下海潛水打魚的情形越來越普遍,除了在安全上有隱憂之外,
也很難複製拉中橋以上階級,透過集體下海漁獵培養實踐部落公共事務的默
契。其次,在文化層次觀之,除了海祭時間縮短之外,諸如海龜禁忌信仰的
消失、對於海洋作為一種生命體的概念也不再是日常的概念,或者大部分的
pakelang 則是從過去到海邊捕魚,變成以購買現成的漁獲替代等。最後,以
上關於社會性與文化性的這些斷裂,有些雖然是以轉型的樣貌繼續維持,但
是其最大的影響在於縮減了部落中仍在日常實踐潛水漁獵的人數與頻率,除
了在社會性的傳統海洋知識上產生影響之外,也對於海洋的生態性知識形成
最大的挑戰。越少漁獵的實踐,對於海洋生態的認識就越不容易被傳承。
其中最顯著的挑戰,莫過於來自於包含氣候變遷在內的環境變化所造成
的海洋資源劣化現象。如同Berkes(2015:22)指出的,在地知識與傳統知
169

識對於了解自然資源的情況與環境變遷是最為有效與務實的。都蘭水下獵人
們深刻地感受到部落海域自然資源急遽減少的集體焦慮。有幾位都蘭部落的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潛水漁獵者,都曾經不約而同地跟我提到,在他們記憶中,自從部落的水田
中開始有福壽螺出現後,就可以明顯感受到海中的魚越來越少的狀況。到了
近年來,又由於釋迦的大量種植,更進一步惡化了海中的生態。不論是水田
或釋迦,都需要大量的農藥以殺死福壽螺,或保護釋迦免於蟲害,這些農藥
滲入地下後,隨著地表逕流或地下水流入部落海域中。到了2009年的莫拉克
颱風之後,大量的漂流木漂浮海面月餘之久,以致於陽光被遮蔽,又造成珊
瑚礁的大量死亡,使得近岸的魚類急遽減少而讓部落海域的生物狀況雪上加
霜。隨後幾年,又由於極端氣候的出現,本來應該有颱風的季節沒有颱風,
本來應該下雨的季節出現乾旱,不該下雨的季節則有多次的強降雨,使得溪
流帶來陸地上大量的砂土,沉積在部落海域,造成水下礁岩分布與地形的改
變,除了使得近岸海流產生與過去不同的模式與週期,也使得部落海域中的
魚越來越少。
都蘭部落阿美族人面對最近這10幾年來部落海域中魚類開始減少的現
象,也經常以「我們的冰箱壞掉了」來指涉,甚至也開始嘗試想辦法管理或
復育海域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步伐踩得跌跌撞撞,困難重重,以至於目前也
尚未看到能讓海域生態穩定復甦的調適性知識系統。例如,2016年時,時任
都蘭部落策動組的拉中橋階級,因發現在白天的海中做為co’in領頭魚的鸚哥
魚數量大幅減少,因此對下屬的弟弟階級們下令不准在夜間獵捕鸚哥魚,否
則在年祭期間,會有來自策動組的懲罰。該項命令對於年輕一輩的潛水漁獵
者而言,因有來自年齡組織的倫理壓力,大部分會予以遵守,但部分水下獵
人也會有「我不拿,別人也會拿。」的埋怨與心態,以至於還是會有部分未
遵守這項規定的人出現。這種現象最大的問題在於都蘭部落並沒有實質管理
部落海域的主權,因此也遑論海域的治權(參見 Tsai 2020)。
因為缺乏主權與治權,目前也似乎只能在現有的國家法律框架下尋求部
落與國家之間在海域生態管理的銜接。2020年底開始,都蘭部落新任的傳統
領袖亦開始積極地召開部落中漁獵與潮間帶採集專家的會議,嘗試尋求復育
部落海域的共識。這項提案,後來獲得部落中漁獵與潮間帶採集專家復育共
170

識,但是在細節上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溝通與協調。此外,以都蘭部落水下
獵人對於部落海域中生態急遽劣化的覺知而言,對於其成因的解釋包含了陸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地農藥的使用、氣候變遷、商業捕魚流刺網漁法,以及一些部落內外貪心的
水下獵人過度捕獵所造成。這些問題,除了部落內部水下獵人可以透過部落
傳統予以約束或制訂管理規則之外,其餘皆非無主權與治權的部落本身可以
獨力面對。因此,雖然都蘭部落開始有了對於海域生態資源的保育與管理的
動機,但是若掌握這片海域主權與治權的國家未參與進來與部落合作,都蘭
部落海域的生態將不容易復生(參見 Tsai 2020)。而生態資源的劣化,也將
進一步影響都蘭部落水下獵人們長期以來與海洋互動所發展出的傳統生態知
識系統。
Berkes(2008:249)雖然曾指出傳統生態知識在遭遇生態危機時,將
會加速該知識系統調適的機制與過程,也會開始發展保育的倫理。以都蘭部
落的例子而言,在因應部落海域生態資源劣化的趨勢下,的確可以見到其發
展保育倫理的概念與初步的實踐。但是,這套倫理與管理的實踐,若無法有
來自掌握主權與治權的國家提供足夠與即時的合作,隨著海中生態的快速
崩壞,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似乎也將面臨快速轉變的挑戰。因
此,海洋傳統生態知識體系是否能如Bekes所說的「加速調適的過程」,恐怕
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觀察來驗證。

八、結論

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系統的內涵與適應過程,同時具有
傳承、適應、斷裂與挑戰等面向。一方面在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的內涵上,即便
面對瞬息萬變的海象,都蘭部落水下獵人們仍保留許多關於生態、社會與文化
性三者交織的智慧;另一方面,則在社會與環境的變遷過程中,順應動態性變
化以調整部分傳統知識內涵,但同時亦遭逢部分知識的斷裂與挑戰。
本文從生態、社會與文化等三個取向切入,來理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
下獵人所擁有的傳統海洋知識系統,可以見到這些海洋傳統生態知識除了與
都蘭部落的海域環境與生態特色有關之外,亦與都蘭部落的社會及文化具有
171

相當緊密的關聯性,這因此形成特殊的生態、社會與文化緊密交織的知識體
系。然而,這套體系並非一個靜態的知識系統,隨著海洋生態與氣候的變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遷,都蘭部落阿美族的社會與文化也會跟著改變;而阿美族社會與文化遭
逢內外在的社會變遷,也與海洋生態的變化產生互動的關係。這種關於海洋
與都蘭部落阿美族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的動態,可以視之為一種海洋生
態與都蘭部落阿美族社會文化發展之間不可分割的「社會生態系統」(參見
Folke 2016;Berkes, Folke and Colding 2000)。
從社會生態系統的角度,理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傳統生態
知識,可以發現不論是部落海域的生態與環境,或是部落的社會文化發展皆
不是在靜態的狀態下呈現個別的發展樣貌。就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對於
海洋環境與生態的知識而言,一旦海洋生態發生改變,該套知識體系就會需
要透過水下獵人日常與海互動的身體實踐來累積與傳承,而水下獵人的社會
與文化基礎又與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年齡組織與親屬組織作為這些知識傳承
的基礎。因此,當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社會生活或對海的信仰產生改變時,
對於海洋生態與環境的知識也會產生斷裂。
然而,從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動態的海洋傳統生態知識作為一種社
會生態系統的範疇來看,還是有其限制。社會生態系統中的社會韌性(social
resilience)概念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基礎,它指涉某社會系統應對因社會和環境
變化而導致的外部壓力和干擾的能力,其強調社會系統的更新、重組與發展
(Adger 2000),並且是作為生態系統調適性治理(adaptive governance)的
基礎(Berkes 2015;Folke 2016)。本文主要聚焦水下獵人的海洋傳統生態知
識系統,是從都蘭部落阿美族社會的社會韌性的視角出發,雖然可見其社會
韌性,但也可以發現到該韌性的限制。畢竟與都蘭部落海域有關的社會生態系
統,除都蘭部落社會系統之外,還牽涉到所處政治環境的大社會系統,以及更
複雜的海洋生態系統變化,尤其是來自於氣候變遷的挑戰(參見 Tsai 2020)。
即便面對上開的挑戰與限制,近年來的海洋人類學相關研究亦指出,傳統海洋
生態知識的研究可以作為實務上海洋保育與治理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海洋保
育的相關管理,應納入和增強海岸在地社群的傳統海洋生態知識系統的能力,
以改善資源管理,建設防禦自然災害和人類造成的環境干擾以及氣候變遷的能
力(Aswani 2020)。
172

因此,本文所揭示的都蘭部落水下獵人的海洋傳統生態知識系統,除
了回應傳統生態知識體系的性質之外,亦可作為原住民族海域自然資源管理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的重要基礎之一(Tsai 2020)。在都蘭部落阿美族人長期與海互動的傳統生
態知識中,延伸出「不要被打敗」的信念與價值觀,在越來越快速的社會與
環境變遷中,可以做為面對許多挑戰的基礎。換句話說,都蘭部落的海洋傳
統生態知識以及相關的海洋生態,族人要面對當前越趨複雜的社會與環境變
遷,要如何「不被打敗」,不僅是都蘭部落自己,也會是大社會系統共同要
面對的重要課題。

參考書目

白皇湧 Pai, Huang-yung


2013 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的飲食傳統與採集文化 [The tradition and gathering
culture among the Amis people in Taiwan]。刊於[In]2013 中華飲食文
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張玉欣主編 [Zhang, Yu-xin, eds.],頁521-529 [Pp.
521-529]。台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Tainan: Founda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江長銓 Chiang, Chang-chuan
2019 從社會生態系統的觀點看港口部落阿美人的海洋觀 [The Concept of
Oce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mis People in Makota’ay: A Social-Ecological
Approach]。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M.A. Thesis, Department of
Ethonology, Chengchi University]。
江偉全等 Chiang, Wei-chuan, et al.
2014 臺灣東部海洋魚類 [Marine Fishes in Eastern Taiwan],水產試驗所特刊第
18號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Volume: 18]。基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
產試驗所 [Keelu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ouncil of Agriculture]。
阮文彬、劉炯錫 Ruan, Wen-bin and Chiung-hsi Liu
2000 台東縣成功鎮宜灣部落阿美族海洋漁獵活動之調查研究 [Research on
Marine Fishing of the Ami People in Sa’aniwan, Chenggo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刊於[In]東台灣原住民族生態學論文集 [Studies on
Indigenous Ecology of Eastern Taiwan],劉炯錫編著 [Liu, Chiung-hsi,
ed.],頁65-80 [Pp. 65-80]。臺東:東台灣研究會 [Taitung: Easter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173

阮昌銳 Ruan, Chang-rui


1969 大港口的阿美族(上、下冊)[The Amis People of Makota’ay (A, B)]。臺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
呂憶君 Lu, Yi-chun
2007 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 [Ocean Ritual, Bodily
Practice: The Seashore Space among Makota’ay Pangcah in Hualian]。國立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M.A. thesis.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2010 花蓮港口阿美海岸地名的命名特性與敘事 [The Naming Features and
Narration of Seashore among Makota’ay Pangcah in Hualain]。民族
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Field Materials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1:79-115。
呂慈慧 Lu, Tsu-hui
2019 潮間共生:重安部落潮間帶採集知識的性別角色 [Living in Intertidal
Zone: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of Gathering and Its Meaning
of Gender Distinction among Tomiyac ’Amis]。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
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 [M.A. Thesis. Austronesian
Studies, Department of Public and Cultural Affairs,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李宜靜 Li, Yi-ching
2008 阿美族海祭神話與祭儀之流變 [Evolution of the Sea Legends and Rituals
of the Ami Tribe]。康寧學報 [Academic Journal of Kang Ning] 10:233-
260。
余忠國 Yu, Chong-kou (Komen Panay)
2013 都蘭部落竹船文化與運動休閒之研究 [Dulan Trib Bamboo Boat Suvey the
Stud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M.A. Thesis.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沈世傑、吳高逸 Shen, Shih-chieh and Kao-yi Wu
2011 臺灣魚類圖鑑 [Fishes of Taiwan]。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Pingtung: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and Aquarium]。
邵廣昭、邵奕達、林沛立 Shao, Kwang-tsao, Yi-ta Shao, and Pai-lei Lin
2013 臺灣珊瑚礁魚圖鑑 [Coral Reef Fishes of Taiwan]。台中:晨星出版
[Taichung: Morning Star]。
林正春、劉炯錫 Lin, Cheng-chun and Chiung-hsi Liu
2000 都蘭灣阿美族海洋生物之詞彙與用途之調查 [A Survey of the Vocabulary
and Uses of Marine Life among Amis in Dulan Bay]。刊於[In]東台灣原住
民族生態學論文集 [Studies on Indigenous Ecology of Eastern Taiwan],
174

劉炯錫編著 [Liu, Chiung-hsi, ed.],頁53-64 [Pp. 53-64]。臺東:東台灣


研究會 [Taitung: Easter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林雍尉、王麗菱 Lin, Yong-wei and Li-ling Wang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2008 馬太鞍阿美族漁撈文化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ishing Culture of


Amis in Fataan Tribe]。華岡農科學報 [Hwa Kang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2:57-69。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The Formosa Indigenous Dance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Arts
2005 海的記憶:台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 [The Memor y of Ocean:
Maritime Cultures and Arts of Taiwan Indigenous]。台北市:行政院文
化建設委員會 [Taipei: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社團法人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Corporation Aggregate of ‘Atolan
Amis Cultural Association in Donghe Townish Taitung County
2019a 都蘭部落2019年豐年祭大會手冊 [2019 Handbook of Annual Ritual of
‘Atolan Amis]。臺東:社團法人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Taitung : Corporation Aggregate of ‘Atolan Amis Cultural Association in
Donghe Townish Taitung County]。
2019b 回家,是土地肥沃的開始:都蘭部落地方創生計畫書 [Returning home
is the start of fertile land]。(未出版)[Unpublished]。
浦忠勇 Pu, Chong-yong
2018 原蘊山海間:臺灣原住民族狩獵暨漁撈文化研究 [Indigenous Mountain
and Ocean: Research on Hunting and Fishing Culture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New Taipei City: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陳勁豪 Chen, Jin-hao
2015 港口阿美族的海洋知識觀 [Cepo’ Pangcah’s Marine Knowledge]。國立
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M.A. Thesi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Human Potentials Development,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臺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Atolan Amis Cultural Association in Donghe
Townish Taitung County
2018 都蘭部落傳統領域調查報告 [Report on traditional territory of ‘Atolan
Amis]。(未出版)[Unpublished]。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Provisional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on Taiwan
Traditional Manners and Customs
2000 [1915]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Indigenous Customs Vol. 2: Amis, Pinoyumayan]。臺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
175

蔡政良 Tsai, Futuru C. L.


2004 阿美族簡介 [Introduction to Amis People]。臺東:國立臺灣史前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文化博物館 [Taitung: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網路資源
[Electronic document],http://www.dmtip.gov.tw/uploads//files/PDF/
Amis%201.pdf,2019年10月1日 [October 1, 2019]。
2015 Micinko/Mipacin(打魚):阿美族的海洋文化與潛水射魚文化初
探 [Micinko/Mipacin (Spearfishing):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Maritime Culture and Spearfishing among Amis People]。原住民族文
獻 [Literatur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23:2-6。
2017 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
認同政治 [A Stranger-Executive Secretary?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the
Case of a Hakka Anthropologist Managing the Public Affairs of an Indigenous
Community in Taiwan]。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Taiwan: A Radical Quarterly
in Social Studies] 108:65-104。
2020 東海岸阿美族海祭的社會與生態意涵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ea Ritual among the ‘Amis People on the East Coast of
Taiwan]。海洋探索 [Marine Research] 試刊號 [Trial number]:59-72。
羅榮康 Ruo, Jung-kang
2004 花蓮地區阿美族獨木舟文化歷史考察 [Historical Examination of Amis
Tribes’ Canoe Culture in the Hualien Regions]。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M.A. Thesis,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port]。
Adger, W. Neil
2000 Social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 Are They Related?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4(3): 347-364.
Aswani, Shankar
2020 New Directions in Maritime and Fisheries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22(3): 473-486.
Berkes, Fikret
2008 Sacred Ecology. 2n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5 Coasts for Peopl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oastal and Marine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Routledge.
Berkes, Fikret, Carl Folke and Johan Colding
2000 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ocial
Mechanisms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icker, Alan, Paul Sillitoe and Johan Pottier, eds.
2004 Development and Local Knowledge: New Approaches to Issues in Natural
176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nklin, Harold C.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1957 Hanunoo Agriculture: A Report on an Integral System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Ellen, Roy and Holly Harris
2000 Introduction. In Indigenou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Critical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Roy Ellen, Peter
Parkes, and Alan Bicker, eds. Pp. 1-33. Singapore: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Folke, Carl
2016 Resilience (Republished). Ecology and Society 21(4): 44.
Posey, Darrell A.
1986 Indigenous Management of 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The Case of the
Kayapo Indians of the Brazilian Amazon. Agroforestry Systems 3(2): 139-158.
Walker, Brian H.
2020 Resilience: What It Is and Is not. Ecology and Society 25(2): 11.
Tsai, Futuru C.L.
2020 Shuttling between Land and Sea: Contemporary Practices among Amis
Spearfishing Men as a Foundation for Local Marine-Area Management.
Sustainability 12(18): 7770.

蔡政良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950309臺東縣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
futuru.tsai@gmail.com
177

附表1 都蘭部落近海海域常見魚蝦的阿美族名一覽表
經常食用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1 阿美名* co’in
中文名 東海岸大部分的刺尾鯛科皆可稱為co’in
(除了黃鰭刺尾鯛、線紋刺尾鯛與綠刺
尾鯛)。

說明 阿美族人最常食用,亦是近海最多見的
魚種。語意來源為檳榔的倒吊子。照片
為漣紋櫛齒刺尾鯛。

2 阿美名# kolifay
中文名 黃鰭刺尾鯛
說明 體型較co’in大,油質較多。亦是阿美族
人較常食用之魚種。

3 阿美名* lilid
中文名 線紋刺尾鯛
說明 主要在浪區活動,動作靈活,較無油
脂。潛水射魚者入門若可在白天射中10
尾以上,表示可以出師。阿美名語意來
源為蚱蜢。

4 阿美名* fice’ki
中文名 舵科類皆稱為 fice’ki
說明 喜在浪區或流區快速游動,相當敏感。
打魚者若能在白天打到這種魚者,表示
技術已更上一層樓。此魚可以為孕婦補
充營養並且為產婦提供奶水。內臟亦可
佐以辣椒醬油食用。阿美族名語意來源
與力量、精力以及活力有關。照片為低
鰭舵魚。
5 阿美名* kokok
中文名 主要包含鰺科裡較大型者皆為kokok,
例如浪人鰺、絲鰺、印度絲鰺、背點若
鰺、闊步鰺、藍鰭鰺、巴布亞鰺、六帶
鰺、泰利鰺。
說明 此魚為潛水射魚者的夢幻魚,因其力量大
且猛,有時需要潛水者兩兩互助才能將魚
捕獲。阿美名語意來源與馬蘭系阿美語的
雞相似,狀聲詞。照片為浪人鰺。
178

經常食用
6 阿美名* Pihokokay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中文名 鸚哥魚科皆稱為Pihokokay
說明 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認為此種魚的性格不太
好,鬼鬼祟祟的(亦是命名緣由),警
覺性高,也是近海中的領頭魚,白天時
其後方會跟著許多co’in。夜間在岩縫中
睡覺,完全無警覺性。照片是紅紫鸚哥
魚。

7 阿美名* solita
中文名 章魚科皆稱為solita
說明 章魚主要的食物之一為龍蝦,一般有龍
蝦的地方就會有章魚,活龍蝦碰觸到章
魚也會死亡。照片中的品種無法確認。

8 阿美名* kong
中文名 六斑二齒魨
說明 阿美族人喜食此魚,尤其是肝臟。阿美
名的語意來源為貓頭鷹。

9 阿美名# tangtang’anay
中文名 粒突箱魨
說明 這亦是阿美族人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
阿美名的語意來源為枕頭。

10 阿美名# kahongto’ay
中文名 單角鼻魚
說明 此魚大多雙雙對對出現,白天魚在礁岩
上覓食,夜間則躲藏於岩縫中。阿美名
的語意來源為菸斗。
179

經常食用
11 阿美名* lidateng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中文名 臭肚魚科皆為lidateng
說明 此種魚在都蘭灣區域長成季節大約在冬
春季節,白天經常會跟白毛一起,夜間
則於石頭邊斜躺睡覺。阿美名語意來源
為菜。照片為刺臭肚魚。

12 阿美名* mitilidan ni Diwa / kakita’an no foting


中文名 雷氏胡椒鯛
說明 有靈力的魚,在海中經常是成雙出現,
只要這種魚一出現,也會有其他魚種圍
繞在其周遭。阿美語語意為Diwa(為魚
上色的海神)畫畫之處。也被稱為魚的
領袖(kakita’an no foting)。新的魚槍或
漁網第一次使用就捕到這種魚,未來該
漁網或魚槍的漁獲會很好。
13 阿美名# lihok
中文名 海雞母笛鯛
說明 此魚肉質鮮美多膠質。有時會在加志或
白毛附近出沒。在海中警覺性較高。喜
歡在多顆中型或圓形礁石散佈的海底。

14 阿美名* matopa’ay a lihok


中文名 白帶胡椒鯛、黃點胡椒鯛、駝背胡椒鯛
皆稱為matopa’ay a lihok
說明 此魚白天多躲在岩縫中,夜晚比較找不
到。每天接近傍晚時分會出岩洞覓食。
海中警覺性不高,有時會盯著魚槍看。
但是目前都蘭灣區域的此魚種警覺性已
高。阿美名的語意來源為笨蛋的lihok。
照片為白帶胡椒鯛。
15 阿美名* lokedaw
中文名 斑石鯛
說明 此魚為高經濟魚種,以吃礁岩上的附著
物為主,若海中見到一片礁岩上有一點
一點白斑,可以判斷該區域中有石雕出
沒。阿美名語意來源為老虎與豹之意。
180

經常食用
16 阿美名* sinapokay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中文名 鬚鯛科魚類皆為sinapokay
說明 此魚為底棲性魚種,多在白天出現。夜
晚則躲在較深的岩縫中。此魚白天漁獵
技巧難度也高。照片無法判斷哪一特定
鬚鯛科魚類。

17 阿美名* afal
中文名 龍蝦科皆稱為afal
說明 龍蝦多在冬末初春開始大量進入岸邊礁
岩區產卵,伴隨龍蝦,也經常會有章
魚出現。有章魚的地方也就會有海鰻
(towak)。照片為長足龍蝦。

偶而食用
18 阿美名* kalapo’ay
中文名 六線豆娘魚
說明 此魚在夜間潛水時屬於初入門者易捕獵
的魚種,夜間多躲在易被發現的岩洞
中,白天則成群快速游動。通常漁獵技
巧到一定的程度後,因體型小,射魚者
多不再打這種魚。漢人愛吃這種魚。

19 阿美名* skal
中文名 金鱗魚科皆稱為skal
說明 此魚在夜間潛水時屬於初入門者易捕獵
的魚種,多在岩縫中游動。通常漁獵技
巧到一定的程度後,因於魚刺多,鱗片
難處理,且體型小,射魚者多不再打這
種魚。屬於練習魚的一種。照片無法判
斷為哪一特定魚種。

20 阿美名# cekel
中文名 綠刺尾鯛
說明 此魚於白天則成群快速游動,因體型
小,射魚者多不打這種魚。初階潛水射
魚者夜間會把此魚當作練習魚。
181

偶而食用
21 阿美名# ko’aw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中文名 飛魚科皆為ko’aw
說明 阿美名的語意來源不明。照片為青翼鬚
唇飛魚。

22 阿美名# fadalinas
中文名 長吻鱵
說明 阿美名語意來源為 fadas(翼豆),除了
在外型上類比之外,翼豆煮湯在阿美語
中指涉的是沒有味道,而長吻鱵魚肉煮
湯亦是比較清淡無味。
23 阿美名* solomi
中文名 泛烏賊科與泛魷科皆稱為solomi
說明 solomi在都蘭灣一帶通常入秋或冬天較
常見,但是相對於其他魚種而言,數量
較少。因此偶爾可以捕捉到,不是阿美
族人能夠常食用者。照片為虎斑烏賊。

24 阿美名# fafoy
中文名 疊波蓋刺魚/條紋蓋刺魚皆為 fafoy
說明 白天多躲在岩縫中,有時潛水者下潛,
此魚好奇心強會出岩縫看一下,也經常
是雙雙對對的出現。此魚肉質較油。阿
美名語意來源為山豬,因鰓蓋上有像山
豬一樣的刺。照片為疊波蓋刺魚。

25 阿美名# lokedaw
中文名 鮨科皆為lokedaw
說明 阿美名語意來源為老虎與豹,與斑石鯛
或條紋石鯛同名。此種魚類較少被阿美
族人捕獲,因此亦非阿美族人經常食用
之魚種。照片雲紋石斑魚。

26 阿美名# fati’alos
中文名 鮋科皆稱為 fati’alos
說明 此類魚多在礁岩上棲息,有時肉眼難以辨
認。屬於練習魚,射魚者經驗豐富之後,
基本上不打此魚。照片為花彩圓鱗鮋。
182

不食用
27 阿美名# sokoi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中文名 (27)星斑叉鼻魨 /(28)吻鼻箱魨

說明 這種類別的河豚,無刺,內臟有劇毒,
不能食用。阿美名的語意來源為木鱉
子。

28

29 阿美名# ’adipangpang
中文名 蝴蝶魚科皆為’adipangpang
說明 阿美名的語意來源為蝴蝶。照片為鏡斑
蝴蝶魚。

30 阿美名# tatafik
中文名 擬錐齒鯊科、巨口鯊科、狐鯊科、鼠鯊
科、貓鯊科皆為tatafik
說明 鯊魚,尤其在水較為會混濁時出現在岸
邊,大約離岸200公尺即可偶爾遇到。
過去潛水打魚者較不會遇到,但是近幾
年來打魚者越來越常在近岸海域遭遇鯊
魚。照片為食人鯊。

資料來源:蔡政良修改自Tsai(2020:15-19)。圖資來源:標示#者為江偉全等(2014);標示*為
田易奇、蔡政良。魚類學名資料來源:沈世傑、吳高逸(2011);邵廣昭、邵奕達、林
沛立(2013)。
183

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
Beyond the Fifth Wave:
Traditional Marine Knowledge among Amis Spearfishing Men of
‘Atolan, Taiwan

Futuru C.L. Tsai


Department of Public and Cultural Affairs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There is a common saying in the Amis language of the ‘Atolan


community on the south-east coast of Taiwan, “aka lalima,” which means
“do not be defeated.” It usually comes from the elders, encouraging the
young generations not to give up easily when the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This saying encouraging people to break through their dilemmas comes
from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s between ‘Atolan Amis people and the local
marine area. It has become a metaphor for a life philosophy. The saying
“aka lalima” translates directly to “do not be taken away by the fifth (wave).”
The fifth wave refers to the most vigorous wave in the rhythm of the sea,
which a person or a ship encounters when going out to the sea. Freediving
spearfishing men like the underwater hunters of ‘Atolan Amis community
are required to swim over the fifth wave to the open water, which cultivates
a set of local marine knowledge systems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se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 about the sea through bodily practice among freediving spearfishing
men of ‘Atolan’s Amis people, interpreting the dynamic system of near-
shore marine TEK responding to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is
paper further constructs a dynamic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marine
TEK as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EK system of those Amis underwater
hunters. Based on human-marine interaction, the framework of this
dynamic analysis engages with ecolog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the marine TEK system, including the fish naming system, coastal
landscapes, sea knowledge, the heritage of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subsistence, material culture, and belief system, and then examines their
dynamic processes subject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nges.
184

Both the content and the adaptive processes of the marine TEK
system of the Amis underwater hunters have all the aspects of inheritance,
adaptation, fractures, and challenge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content of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臺灣人類學刊

the marine TEK encountering the rapidly changing sea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underwater hunters retain traditional sea knowledge about
ecology, society, and culture related to the sea. On the other hand, i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y adapt to the changes. However,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TEK content also includes how the knowledge fractures
and is challenged. In the marine TEK system of underwater hunters, the
features and limits of social resilience have emerged for the ‘Atolan Amis
people. Two aspects are critical for the limits of social resilience: first,
the dominant society,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is the social system that
holds sovereignty and governance of the sea. Secondly, climate change
challenges the indigenous ways of knowing.
In su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arine TEK system among the
underwater hunters of ‘Atolan Amis people can be a critical basis regarding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local marine area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Furthermore, the value of “aka lalima”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olan Amis people and the local sea
could provide a base from which to face many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However, as the marine TEK of ‘Atolan Amis and related
marine ecology system are encountering the current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effort to “not be defeated” is not
only made by ‘Atolan Amis themselves, but also requires co-work from the
dominant society.

Keywords: TEK, Amis, spearfishing, freediving, maritime cultur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