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 保護區,保護這些資產

 墾丁國家公園,熱帶雨林
 入紙幣:帝雉、藍腹鷴、梅花鹿,物種稀有瀕臨絕種
 自然襲產成為文化的地標
 國家的象徵
 聯合國分為兩種自然襲產、文化襲產
 科學認證的,自然的
 文化:宗教、經濟等
 但這樣真的合理嗎?是人(國家、縣市政府)指定的
 形成公約
 自然襲產在台灣
 「自然」的文化建構——爭議馬告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
 1997-98 年,醞釀保護森林,2003 年落幕成立
 檜木、舉目、扁柏
 陳玉峰,檜木神木:堂堂正正的台灣人,站在那邊五六千年(皇
帝蚩尤打仗)
 拉到文化和政治的想像
 自然的東西產生文化的價值
 檜木:美國荒野主義,湖邊散記,人離開都市要能夠在荒野生活
 高聳的山林,文明和自然,蠻荒作為文化精神的根基
 清教徒去北美洲的時候,為了追求自由而形成的精神支柱
 對自然的想像成為國家認同的根源,形成識別象徵,最後形
成一個認同
 南非蹬羚
 聯合國的定義需要去思考
 目前的學術就是殖民的狀態,一直擁抱新理論
 馬告(泰雅族稱呼)
 山胡椒,苗栗泰雅族馬奧,賽德克馬估哩,布農族也有自己的稱呼,
但也稱馬告
 源於馬告國家公園,原先叫棲蘭山國家公園,但因為泰雅族反對,產
生衝突,他們說那座山叫馬告山,因為種滿馬告
 生態人文學

 以生態學開始 eco 源於希拉文 oikos

 Economy 經濟學,持家——量入為出
 簡單來說生態學就是「家」的學問,「所在」之學——台語,
「厝」
 布農族「家」——大便的地方,家和大便同一個字
 山羊、山羌找大便就會知道他家在哪,找不到他,但透過撿大便
來分析和推測
 大便源於吃,不吃會死,吃代表有食物的地方,也一定會長
期住在有食物的地方
 「家」這個字,有食物、有棲地
 家是一個暫時的棲地?還是一個值得保衛的地方?
 醫:家醫科、居家照顧,在藝術方面,家的意義?
 生態學最重要的是家的想像
 1980 年代大量調查野生動物,但發現數量驟減
 經濟發展(國家發展、道路開通)、工業化、棲息
地減少、原住民打獵
 農場開發、山產店
 和瀕危的物種有關
 原住民打獵:獵場、只是為了溫飽,因為覺得是天賜的禮物,所以都
會有許多儀式,鳥占
 公約都是外來的,要去思考別人如何思考的
 中醫藥,犀牛角粉治療高燒,華盛頓公約,美國裴利修正案
 嚴格的法令讓犀牛角黑市化,原住民被抓來祭旗
 生物學背後延伸的是經濟、政治問題
 頭骨留存,擺放出來
 好的獵人死後會和獵物一起走過彩虹橋
 你死我活,餵養家人,你不是我的敵人,殘酷的互相依賴
 愛太深,吃你的肉嗑你的骨——彼此成為食物
 深層的文化、宗教、經濟性、人文的內涵,哲學,背後有更
深的意義,不是表面的國家科學判斷
 1990s 部落有教室
 原住民自主文化的教學、環境的營造,部落教室基礎的工作
 他們是有自己的知識
 現在投注很多經費,原住民的在地知識
 山林的守護者,原住民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對話
 文化附在自然物上的價值
 單純談文化會很空泛和脫離,小米祭脫離小米的種植就會讓這些
動作很抽象
 生態學重要的是價值
 現代的思潮議題都會進一步到生態學去討論
 從不同角度去論述家園
 性別:酷兒生態學
 這些都包含在生態人文學裡,探討人的生活關係
 我們需要有台灣的主體性
 11/18 19
 12/2 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