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4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樓宇設計

1.1 選 址 ........................................................... 1-1

1.2 高 度 限 制 .................................................... 1-1

1.3 樓 宇 設 計 .................................................... 1-2

1.4 窗 戶 ........................................................... 1-3

1.5 天 台 遊 戲 場 /操 場 ........................................ 1-4

1.6 結 構 上 的 改 動 ............................................. 1-4

第二章 傢具和設備

2.1 基 本 傢 具 .................................................... 2-1

2.2 教 學 設 備 .................................................... 2-2

2.3 洗 手 間 ....................................................... 2-3

2.4 茶 水 間 ....................................................... 2-4

2.5 廚 房 ........................................................... 2-4

2.6 調 奶 房 ....................................................... 2-5

2.7 護 理 /休 息 室 ................................................ 2-5

2.8 洗 衣 房 ........................................................ 2-5

第三章 安全措施

3.1 樓 宇 安 全 .................................................... 3-1

3.2 消 防 安 全 .................................................... 3-1

3.3 氣 體 安 全 .................................................... 3-3

3.4 電 器 裝 置 .................................................... 3-4


3.5 地 面 及 牆 壁 ................................................ 3-5

3.6 傢 具 及 設 備 ................................................ 3-5

3.7 體 力 遊 戲 .................................................... 3-6

3.8 交 通 安 排 .................................................... 3-8

3.9 戶 外 活 動 .................................................... 3-8

3.10 看 管 兒 童 及 保 安 .......................................... 3-9

3.11 惡 劣 天 氣 和 緊 急 事 故 .................................. 3-9

3.12 員 工 的 職 業 安 全 ......................................... 3-10

3.13 保 險 ........................................................... 3-10

第四章 健康

4.1 健 康 檢 查 .................................................... 4-1

4.2 健 康 紀 錄 .................................................... 4-2

4.3 疾 病 的 處 理 ................................................ 4-3

4.4 教 職 員 健 康 檢 查 ......................................... 4-5

4.5 急 救 ........................................................... 4-5

第五章 衞生

5.1 園 舍 環 境 的 衞 生 ......................................... 5-1

5.2 個 人 衞 生 .................................................... 5-2

5.3 食 物 衞 生 .................................................... 5-3

第六章 營養和膳食

6.1 食 物 的 選 擇 ................................................ 6-1

6.2 食 物 的 準 備 及 烹 調 ...................................... 6-1

6.3 食 物 種 類 及 分 量 ......................................... 6-3

6.4 膳 食 的 供 應 ................................................ 6-7


第七章 課程與活動

7.1 課 程 宗 旨 ................................................... 7-1

7.2 兒 童 的 發 展 特 徵 ......................................... 7-1

7.3 課 程 編 排 及 活 動 設 計 .................................. 7-1

7.4 活 動 推 行 原 則 ............................................. 7-3

第八章 教職員

8.1 人 手 及 聘 用 ................................................ 8-1

8.2 資 歷 ........................................................... 8-3

8.3 註 冊 ........................................................... 8-4

8.4 員 工 的 培 訓 ................................................ 8-5

8.5 人 事 管 理 .................................................... 8-6

第九章 費用及收費

9.1 費 用 ........................................................... 9-1

9.2 收 取 留 位 費 /註 冊 費 及 報 名 費 ....................... 9-2

9.3 售 賣 物 品 及 提 供 收 費 服 務 ........................... 9-3

第十章 家庭與學前機構

10.1 與 家 長 的 聯 繫 ............................................. 10-1

10.2 與 家 長 溝 通 的 方 法 ...................................... 10-1

第十一章 註冊與規管

11.1 學 前 機 構 的 註 冊 ......................................... 11-1

11.2 學 前 機 構 的 規 管 ......................................... 11-5

附錄
前言

政府一向重視學前教育,自八十年代初,政府已十分關注統一學
前 服 務的事宜,並研究統一學前服務的措施。在九十年代後期,日間
幼 兒 園 和 幼 稚 園 已 在 多 方 面 達 致 協 調,包 括:幼 兒 園 和 幼 稚 園 的 課 程 、
幼 兒 工 作 員 和 幼 稚 園 教 師 的 師 資 /培 訓 要 求 和 薪 酬 。 在 二 零 零 二 年 , 由
社 會 福利署與當年的教育署聯合組成的協調學前服務工作小組,根據
政 府 的政策、社會的需求,以及兒童在成長和教育方面的需要,建議
協 調 日間幼兒園和幼稚園的服務,即將日間幼兒園的三歲及以上服務
納 入 為幼稚園範疇,而所有提供服務給該年齡組別兒童的學前機構須
符 合 相若的規定,根據相同的條例註冊,並由同一政府部門規管。

為落實協調日間幼兒園和幼稚園服務,有關法例的修訂工作在二
零 零 五 年 中 完 成 , 亦 於 二 零 零 五 /二 零 零 六 學 年 起 , 推 行 各 項 協 調 的 措
施 。 自此之後,社會福利署按《幼兒服務條例》規管為未滿三歲兒童
提 供 服 務 的 幼 兒 中 心 ; 教 育 局 (二 零 零 七 年 七 月 前 名 為 教 育 統 籌 局 )按
《 教 育條例》規管為三歲及以上兒童而設的幼稚園,邁進統一學前服
務 的 新里程。

協調學前服務的其中一項工作是為幼兒中心和幼稚園擬定新 的
營 辦 守 則 , 編 訂 《 學 前 機 構 辦 學 手 冊 》, 取 代 《 幼 兒 中 心 守 則 》 和 《 幼
稚 園 辦 學 手 冊 》, 以 配 合 學 前 服 務 的 新 發 展 , 為 學 前 服 務 業 界 提 供 一 分
完 整的營辦指引,協助他們了解營辦幼兒中心和幼稚園的法規,以 及
社 會福利署和教育局的規管要求,從而為兒童提供優質的教育和 照
顧 。

本手冊是供幼兒中心和幼稚園經營人、管理人員及教職員之用。
手 冊 的 內 容 著 重 描 述 提 供 符 合 標 準 的 教 顧 (edu-care)服 務 的 要 求,並 列
出 相 關的法例條文,以方便讀者了解規管幼兒中心和幼稚園的要點。
至 於 規管法例的全部條文,讀者應直接參閱有關法例;如有疑問,應
諮 詢 法律意見。

本手冊是由《學前機構辦學手冊》聚焦小組編訂, 小 組 成 員 包 括
社 會 福利署和教育局代表及資深的學前服務工作者;同 時 , 在 草 擬 手
冊 期 間,承蒙屋宇署、消防處、機電工程署、衞生署和 創 新 科 技 署 協
助 審 議手冊內容。就各位業界代表和有關政府部門對本 手 冊 提 供 的 寶
貴 意 見,特此致謝。

如對本手冊有任何意見或查詢,請與教育局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
合 辦 事 處 聯 絡 (地 址 :香 港 太 灣道14號太 城中心第3期6樓602室;
電 話 : 3 1 0 7 2 1 9 7 ; 傳 真 : 3 1 0 7 2 1 8 0 ; 電 郵 : jokc@edb.gov.hk) 。

本 手 冊 已 上 載 於 教 育 局 網 頁 ( 網 址 :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
D=175&langno=2) 。
本頁於 2016年2月修改
本手冊所涵蓋的各類學前機構的名稱和詮釋如下:

機構 詮釋

1. 學 前 機 構 為初生至六歲兒童提供教育與照顧的機構的
統稱,包括幼兒中心和幼稚園。

2. 幼 兒 中 心 按《 幼 兒 服 務 條 例 》(香 港 法 例 第 243 章 )為 未
滿三歲兒童提供服務的機構。

(法 例 網 址 :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_lang=zh-Hant-HK )

3. 幼 稚 園 按《 教 育 條 例 》(香 港 法 例 第 279 章 )為 三 歲 及
以上兒童提供三年教育課程的學校。

(法 例 網 址 :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_lang=zh-Hant-HK )

各類學前機構雖然各有服務重點,但都同樣肩負教育與照顧
兒童的使命和責任。

本頁於 2017 年 4 月修改


第一章

樓宇設計

1.1 選址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1.1 學 前 機 構 的 地 點 應 盡 量 遠 離 鬧 市 或 繁 忙 的 街
道,以減少交通意外的危險及噪音的影響。

1.1.2 為方便兒童,學前機構的位置原則上應設在地
下或毗連平台的一樓。

1.1.3 學 前 機 構 不 應 設 在 工 業 樓 宇 的 任 何 部 分 內 或
位於貨倉、店舖、戲院、百貨公司或任何從事
對 兒 童 的 健 康 及 安 全 造 成 危 險 或 不 良 影 響 的
行業或設施的樓宇之上。
(參 閱 《 教 育 規 例 》 第 6 條 )

1.1.4 學 前 機 構 不 可 設 於 非 專 為 該 用 途 而 設 計 的 樓
宇的地下以上層數,除非該樓宇已設有兩條供
學前機構使用者專用的獨立逃生通道。如沒設
置獨立逃生通道,則必須按附錄一《學前機構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樓 宇 安 全 規 定 的 一 般 指 引 》
第 2 段關於房產位置的細則辦理。

1.2 高度限制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2.1 除了圍繞天台遊戲場四周的護牆外,為未滿 兩
歲兒童而設的幼兒中心不得高出地面超過 12
米。至於服務兩歲或以上兒童的幼兒中心和 幼
稚 園 則 不 得 高 過 地 面 2 4 米。但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在 徵 詢 消 防 處 處 長 的 意 見
後,用 書 面 授 權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將 某 部 分 園 舍
設於指定高度則屬例外。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1 9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7 條)

本頁於 2008 年 3 月修改

1-1
1.3 樓宇設計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3.1 學 前機構應切實遵行《幼兒服務條例》及《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 教 育 條 例 》 及 《 教 育 規 例 》 所
載 有 關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用 途 的 設 計,包 括 將 其
他 房 舍 改 為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園 舍 的 各 項 標 準
及 要求。

1.3.2 每 間 活 動 室 /課 室 的 天 花 板 在 專 為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用 途 而 設 計 和 建 造 的 房 產 內 須 離 地 面 不
少 於 3 米,而 在 非 為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用 途 而 設
計 和 建 造 的 房 產 內 則 不 少 於 2.75 米 。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21(4)條 至 第 21(6)條
及 《 教 育 規 例 》 第 9(3)條 )

1.3.3 除 了 活 動 室 /課 室 之 外 ,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應 設
有 其 他 一 般 用 途 的 房 間,如 中 心 主 管 / 校 長 室 、
教 員 室 、 辦 事 處 、 貯 物 室 、 護 理 /休 息 室 、 茶 水
間 / 廚 房 和 洗 手 間 等。經 營 人 可 自 行 決 定 是 否 自
設 廚房,為兒童提供膳食。

1.3.4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須 有 寬 敞 的 空 間,尤 其 活 動 室
/ 課 室 必 須 有 足 夠 的 面 積,以 設 置 不 同 的 活 動 區 ,
供兒童學習及遊戲。

1.3.5 幼 兒 中 心 必 須 設 有 戶 內 遊 戲 場 給 兒 童 進 行 體
力 遊戲。幼稚園應盡量提供便於由室內通達 的
戶 外遊戲場。戶外活動場地應有適當設施, 防
止 兒童被高處墮下的物件所傷。幼稚園若缺 乏
戶 外遊戲場,則須設有戶內遊戲場,而戶內 遊
戲 場 的 面 積 應 不 少 於 課 室 總 面 積 的 百 分 之 五
十 ,以每兩個課室計算,便應有相等於一個 課
室 面積的遊戲場。

1.3.6 為 兩 至六歲兒童提供服務的學前機構,須符合
每 名 兒 童 的 最 低 人 均 樓 面 面 積 1.8 平 方 米 的 規
定 , 包括所有戶內的活動地方,但不包括輔助
設 施 (即任何通道、貯物室、廚房、辦事處、
洗 手 間 設 施 及 教 員 室 )。

2006 年 8 月原稿

1-2
1.3.7 至於為零至兩歲兒童提供服務的幼兒中心,須
符 合 每 名 兒 童 的 最 低 人 均 樓 面 面 積2.8 平 方 米
的規定,包括所有戶內的活動地方,但不包括
輔 助 設 施 ; 或 3.3 平 方 米 , 包 括 輔 助 設 施 。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31 條 )

1.3.8 為初生至六歲兒童提供服務的留宿中心,須符
合 每 名 兒 童 的 最 低 人 均 樓 面 面 積3.2 平 方 米 的
規定,包括所有戶內的活動地方,但不包括輔
助 設 施 ; 或 3.7 平 方 米 , 包 括 輔 助 設 施 。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31 條 )

1.3.9 每 間 活 動 室 / 課 室 應 有 充 足 的 光 線, 若 環 境 許 可 ,
應 採 用 天 然 光 線。活 動 室 / 課 室 應 保 持 空 氣 流 通
和 溫 度 適 中;此外,亦應裝置足夠的保護活門
式 插 座 , 以方便運用視聽教具。

1.3.10 地 板 應 採 用 不 易 使 人 滑 倒 及 易 於 清 潔 的 材 料 。
膠地板是其中較為合適的地板。

1.3.11 在 不 危 及 防 火 安 全 的 情 況 下 , 學 前 機 構 應 在 窗
戶加設適當的防盜鐵枝,以策安全。

1.3.12《 幼 兒 中 心 園 舍 空 間 分 配 》 載 於 附 錄 二 。

1.3.13 免 費 優 質 幼 稚 園 教 育 計 劃 ( 計 劃 ) 自 二 零
一 七 / 一八 學 年 起 實 施,就幼稚園 校 舍 及 設 施
方 面,教 育 局 檢 視 了《幼 稚 園 園 舍 空 間 分 配 標 準》
(《空 間 分 配 標 準》),建 議 把 每 名 學生 的 室 內 可 佔
面 積 增 加 20%。政 府 發 展 新 的 公 共屋 時,原 則 上
會 因 應 幼 稚 園 學 額 的 需 求,按 新 的《空 間 分 配 標
準》預 留 空 間 作 幼 稚 園 校 舍 之 用。在 其 他 處 所 發
展 新 的 幼 稚 園 或 改 善 現 有 幼 稚 園 的 設 施 時,可 參
考 新 的《空 間 分 配 標 準》,並 根 據 本 身 情 況,考 慮
是 否 採 用 新 的《空 間 分 配 標 準》。

1. 4 窗戶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4.1 所有矮牆及窗口如未設有欄柵妥為防護,其高
度 由 緊 接 的 地 面 起 計 , 最 少 須 為 1.1 米 。 如
裝設 欄 柵 的 開 口 處 為 通 往 兒 童 或 職 員 使 用
的 地方,所 用 的 欄 柵 必 須 在 緊 急 事 故 時,可
由 消 防人員輕易拆除。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2 0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第 8 條 )

本頁於 2017 年 10 月修改 1-3


1.5 天 台 遊 戲 場 /操 場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5.1 若使用天台、走廊或露台作遊戲場,學前機構
須切實遵行有關規例所載的各款細則。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24 至 26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16 至 20 條 )

1.6 結構上的改動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6.1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園 舍 的 圖 則 經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批 准 及 辦 妥 註 冊 手 續 後 ,
如 未 得 署 長 / 常 任 秘 書 長 書 面 許 可,該 園 舍 不 得
在結構上有任何更改。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2 2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10 條 )

本頁於 2008 年 3 月修改

回目錄
1-4
第二章

傢具和設備

2.1 基本傢具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2.1.1 學前機構須提供適合兒童 使用的傢 具 ,而這些


傢具的設計和裝置,必須 以安全、 方 便兒童自
行使用及有助兒童的身心 發展為原 則 。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3 7 條 及《 教 育規例》
第 49 條 )

2.1.2 學前機構供兒童使用的基本傢具包括桌、椅、
床 、 玩 具 架 、 書 架 、 畫 架 、 貯 物 櫃 /組 合 櫃 和 壁
報板等。

2.1.3 桌 椅 的 大 小 應 該 適 中 。 椅 子 應 有 靠 背 ,高度應
能 使 兒 童 的 雙 足 可 以 舒 適 的 踏 在 地 上 。桌子的
高 度 不 可 過 低 , 以 避 免 兒 童 的 膝 蓋 碰 撞,亦不
應 過 高 , 讓 兒 童 能 舒 適 地 進 食 和 使 用 。

2.1.4 凡 未 滿 兩 歲 的 兒 童 /在 園 舍 留 宿 的 兒 童 /每 天 在
園 舍 逗 留 超 過 四 小 時 而 年 滿 兩 歲 或 以 上 的 兒
童 ,須各有一睡床及被褥。兩歲或以上的非留
宿 兒童,可採用能叠放的睡床,以便收藏。

2.1.5 玩具架及書架應該屬矮身,以方便兒童自取玩
具、圖書。繪畫用的畫架,其高度亦應調校至
適合個別兒童使用。

2.1.6 應 設 有壁報板以展示兒童的美勞作品或教材。
這 些 壁報板應掛在配合兒童視線高度的牆上,
亦 可 穩固地豎立在地上作屏風,用以間隔地方
作 不 同活動之用。

2.1.7 傢具的油漆或塗料須符合安全標準,例如不得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2-1
含 鉛。所 有 兒 童 使 用 的 傢 具、用 品 及 玩 具 等 必
須 符 合《 玩 具 及 兒 童 產 品 安 全 條 例 》及《 消 費
品 安 全 條 例 》的 規 定 。 查 詢 產 品 安 全 標 準 可 聯
絡 創 新 科 技 署 的 產 品 標 準 資 料 組 (地 址 :香 港 灣
仔 告 士 打 道 七 號 入 境 事 務 大 樓 三 十 六 樓 ;電 話 :
2829 4820; 傳 真 : 2824 1302; 電
郵 : psib@itc.gov.hk;
網 址 : http://www.itc.gov.hk/ch/quality/psis/about.htm) ; 創 新
科 技 署 的 產 品 標 準 圖 書 館 (地 址 同 上 )備 有 上 述
法例關於產品安全規定的資料,供公眾查閱。

2.1.8 《兒童傢具的尺碼》載於附錄四。

2.2 教學設備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2.2.1 兒 童是從遊戲中學習。學前機構提供給兒童 的
遊 戲設施可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創 意
及 滿足其求知慾。因此,學前機構的遊戲設 施
應 屬 安 全、富 吸 引 力、耐 用、容 易 清 潔 和 保 養 ,
並 容許兒童有高度的操控。此外,數量應該 足
夠 全 部 參 與 的 兒 童 享 用 , 而 種 類 亦 應 該 多 樣
化 。

2.2.2 建議給學前機構參考的玩具載於附錄五。

2.2.3 體力遊戲 的 設 備 應 適 合 兒 童 的 年 齡 ,裝置各項


遊戲設備 應 考 慮 遊 戲 場 的 形 狀 、 面 積和能否讓
員工給予 兒 童 足 夠 的 照 顧 。 建 議 的 遊戲場設備
包括球類 、 膠 圈 、 豆 袋 、 色 帶 、 繩 、滑梯、平
衡木、攀 登 架 、 三 輪 單 車 、 腳 踏 玩 具車和摺合
隧道等。 教 育 局 編 訂 的 《 幼 稚 園 參 考資料-體
力遊戲》 對 體 力 遊 戲 設 備 有 提 供 建 議。
(網址:

2.2.4 建議的樂器包括鋼琴、電子琴、結他、牧童笛
及 敲 擊 樂 器 等 ; 亦 可 考 慮 用 不 同 物 料 自 製 樂
器。

2.2.5 附加設備包括各類視聽教材。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2-2
2.3 洗手間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2.3.1 學前機構必須遵守有關法例,為兒童提供適合
他們使用的洗手間設備,並注意保持洗手間清
潔衞生。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3 2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43 條 )

2.3.2 兒 童 洗 手 間 宜 與 活 動 室 /課 室 毗 連 或 設 在 園 舍
較 中央的位置,以方便兒童使用。當兒童使用
洗 手間時,必須有成人照顧他們及教導他們學
習 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2.3.3 為確保空氣流通,洗手間必須設有一個或多個
通出露天的窗口。窗口總面積最少為洗手間地
面面積的十分之一。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32(2)(a)條 及 《 教 育
規 例 》 第 43(2)(a)條 )

2.3.4 洗手間的牆壁應至少鋪上一米高的瓷磚,地面
亦應鋪砌防滑地磚。

2.3.5 洗手盆的適當高度是由地面至盆邊距離約 500


毫米。

2.3.6 應 設 置有沖水系統的廁所。廁盆的高 度 應 離 地
面 約 3 0 0 毫 米,可 為 男 童 提 供 尿 廁 ( 指 獨 立 的 尿
盆 或 長 度 不 少 於 4 5 0 毫 米 的 尿 槽 )。 廁 格 的 間 隔
應 以 不妨礙成人視線的高度為限,使 成 人 易 於
覺 察 兒童在廁格內的情況。兩歲以下 兒 童 使 用
的 廁 所無須間隔。同時,亦應為兩歲 以 下 的 兒
童 設 置便盆,以便安排他們在適當的 時 候 接 受
如 廁 訓練。

2.3.7 須 提 供 足 夠 的 洗 手 盆 、 廁 盆 和 尿 廁 給 兒 童 使 用 。
規定幼兒中心和幼稚園提供的洗手盆、廁盆和
尿廁數目載於附錄六。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2-3
2.3.8 為 確 保 衞 生 , 近 洗 手 盆 的 位 置 , 應 設 有 洗 手 用
的 梘 液 和 用 完 即 棄 的 抹 手 紙 。 如 備 有 漱 口 盅 和
牙 刷 , 亦 每 人 需 要 一 分 。 每 名 兒 童 應 各 有 自 用
的 毛 巾 和 梳 子 。 每 次 用 完 的 毛 巾 , 必 須 先 消 毒
然 後 才 清 洗 ; 如 兒 童 自 備 毛 巾 , 他 們 須 每 天 帶
清 潔 的 毛 巾 回 園 舍 。 可 設 小 鈎 在 近 洗 手 盆 適 當
高 度 處 , 讓 兒 童 懸 掛 附 有 標 記 或 姓 名 的 個 人 毛
巾 。 小 鈎 之 間 必 須 有 足 夠 的 空 間 , 避 免 毛 巾 重
叠 。 可 於 洗 手 盆 上 或 其 他 適 當 的 位 置 設 置 鏡 子,
使 兒 童 學 習 整 理 自 己 的 儀 容 。

2.3.9 兒童廁所應與職員廁所分開。

幼兒中心 適用

2.3.10 照 顧 初 生 至 兩 歲 兒 童 的 幼 兒 中 心 須 在 兒 童 洗 手
間 或 其 他 適 當 的 位 置,為 每 1 5 名 或 以 下 的 兒 童
提 供 一 個 設 有 冷 熱 水 供 應 的 嬰 兒 浴 盆 (約 560
毫 米 長 、 400 毫 米 闊 、 250 毫 米 高 )及 替 兒 童 更
換尿布用的工作 (約 850 毫 米 高 )。

2.4 茶水間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2.4.1 學 前 機 構 應 設 有 一 個 具 基 本 設 施 及 清 潔 衞 生
的茶水間,以供應茶點。茶水間應使用電器,
不能使用明火。

2.5 廚房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2.5.1 全 日 制 的 機 構 可 選 擇 自 設 廚 房 或 由 持 牌 膳 食
供 應商提供膳食。機構若在園舍內烹調食物,
供 應午膳及茶點給兒童,應設置一個符合屋宇
署 /房 屋 署、 消 防 處、 衞 生 署 及 其 他 有 關 政 府 部
門 規定的廚房,以取代茶水間,並另設一間食
物 貯 存 室 。 烹 調 100 名 兒 童 膳 食 的 廚 房 面 積 應
約 20 平 方 米 , 而 供 應 50 名 兒 童 膳 食 的 廚 房 ,
面 積 最 少 為 1 0 平 方 米。廚 房 的 基 本 設 備 載 於 附
錄 七。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2-4
2.5.2 有 關 使 用 氣 體 燃 料 的 安 全 措 施 載 於 第 三 章 第
3.3 段 。

2.6 調奶房

幼兒中心 適用

2.6.1 照 顧 初 生 至 兩 歲 兒 童 的 幼 兒 中 心 須 設 有 獨 立
的調奶房,以確保調奶過程完全清潔和衞生。
調奶房的基本設施載於附錄八。

2.7 護 理 /休 息 室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2.7.1 學前機構必須設有適合的房間作醫療檢查、急
救及暫時隔離之用。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43(4)、 (5)條 及 《 教
育 規 例 》 第 55(5)條 )

2.7.2 護 理 / 休 息 室 應 設 有 舒 適 睡 床 及 被 褥,亦 應 設 有
急 救箱、量度體重及身高的器材和洗手盆。急
救 箱須放在乾爽、清潔和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
員 工 須 定 期 檢 查 箱 內 物 品 的 有 效 日 期 和 更 換
過 期的物品。急救箱應備的物品載於附錄九。

2.8 洗衣房

幼兒中心 適用

2.8.1 全 日 制 及 提 供 留 宿 服 務 的 幼 兒 中 心 應 設 有 洗
衣 房,其內置有洗衣機和乾衣機。其他所需物
品 包括電熨斗、熨衣板、晾衣架,以及清洗叠
床 用的花灑圍壆。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2-5 回目錄
第三章

安全措施

3.1 樓宇安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1.1 除 了 第 一 章 第 1.1.4 段 所 述 關 於 選 址 方 面 要 注
意的事項之外,學前機構的園舍必須符合載於
附錄一的樓宇安全規定。

幼兒中心 適用

3.1.2 幼 兒 中 心 經 營 人 須 安 排 認 可 人 士 或 社 會 福 利
署署長指明的人士,每隔不超過三年視察園舍,
以確定其結構是否穩妥。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23(1)條 )

幼稚園適 用

3.1.3 若依照屋宇署署長的意見,幼稚園園舍在設 計
及建造上的負荷量不適合作學校用途,幼稚 園
管理當局須安排認可人士,每隔不超過三年 視
察 用 鋼 筋 混 凝 土 建 造 的 園 舍 /每 隔 不 超 過 一 年
視察設置木地板的園舍,以確定其結構是否 穩
妥。
(參 閱 《 教 育 規 例 》 第 15(1)條 )

3.2 消防安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2.1 須遵守消防處有關的消防規定。消防規定已上
載消防處網頁,以 供幼兒中心及幼稚園註冊申
請人參考。
(網址: )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3-1
3.2.2 須 確 保 所 有 消 防 裝 置 和 設 備 能 隨 時 有 效 地 操
作,而所有員工皆懂得操作簡單的消防設備,
例如滅火筒和消防喉轆。無論在任何時間,學
前 機 構 的 運 作 必 須 完 全 符 合 消 防 處 的 消 防 規
定。
( 網 址 : http://www.hkfsd.gov.hk/chi/source/licensing/premises.htm)

3.2.3 須 由 一 名 註 冊 防 火 裝 置 承 辦 商 至 少 每 隔 十 二
個月檢查防火裝置及設備一次。任 何人士皆可
於辦公時間內,在各消防處辦事處或任何一間
消 防 局 免 費 查 閱 註 冊 防 火 裝 置 承 辦 商 的 名
單。
(網址: http://www.hkfsd.gov.hk/chi/cert.html)

3.2.4 滅 火筒須放置在容易取用的地方,並確保其效
能 。使用過的滅火筒,必須立即由註冊防火裝
置 承 辦 商 重 新 裝 配 筒 內 的 化 學 劑 和 標 明 其 有
效 日期。

3.2.5 若安裝有機械通風系統,該系統須由註冊專門
承 辦 商 (通 風 系 統 工 程 類 別 )定 期 檢 查 , 每 次 檢
查日期的相隔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3.2.6 學 前 機 構 須 切 實 遵 守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IV
部 /《 教 育 規 例 》 第 VI 部 所 載 有 關 防 火 措 施 的
各款細則。

3.2.7 學 前 機 構 須 詳 細 擬 訂 一 個 切 實 可 行 的 走 火 計
劃 ,包括撤離前採取的行動、撤離的步驟、 逃
生 路線和集合地點等,並把走火路線圖張貼 於
顯 眼的地方,以便火警發生時能盡快離開肇 事
現 場。

3.2.8 為避免發生火警時出現混亂情況,控制秩序是
防火演習重要的一環。演習時,應安排全體員
工及兒童練習有秩序地使用各出口離開。

3.2.9 任何員工當發覺或懷疑失火,應立刻發出火警
訊號。機構的每位員工均須熟習發出火警訊號
的程序,以便有需要時,自行發出火警訊號。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3-2
3.2.10 所 有 員 工 應 熟 悉 園 舍 內 各 出 口 的 位 置 。

3.2.11 所 有 設 於 園 舍 內 的 出 口 (包 括 樓 梯、走 廊、通 道


等 ), 在 園 舍 開 放 時 間 內 必 須 有 充 分 照 明 ; 同 時
經常保持暢通無阻。

3.2.12 中 心 主 管 / 校 長 須 確 保 全 體 教 職 員 及 兒 童 均 有
參加防火演習。演習至少每六個月進行一次,
並使用園舍內所有出口離開。機構須在其日誌
備 存 所 有 火 警 演 習 及 每 次 撤 離 園 舍 所 需 時 間
的書面紀錄。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30(1)條 及 《 教 育 規
例 》 第 38(1)條 )

3.3 氣體安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3.1 在裝 置 有 喉管供應煤氣或石油氣的樓宇, 若 機
構不 選 擇 用電力煮食,可使用煤氣或石油 氣 作
煮食 的 燃 料。只有在樓宇沒有喉管供應煤 氣 或
石油 氣 的 情況下,才可以使用瓶裝石油氣 , 但
條件 是 必 須符合氣體安全監督的《商業樓 宇 內
作供 應 飲 食用途之石油氣裝置規定》。為 安 全 計,
任何 情 況 下均不得使用火水燃料。

3.3.2 如使用氣體熱水爐,其安裝工程須符合氣體安
全監督的《本港住宅式即熱氣體熱水爐裝置規
定 》。

3.3.3 所有氣體裝置工程,必須由註冊氣體工程承辦
商 負 責 安 裝 , 並 於 工 程 完 畢 後 簽 發 完 工 證 明
書。

3.3.4 所有氣體裝置必須妥善維修和由註冊氣體工程
承辦商每年檢查一次,並簽發安全證書。

3.3.5 如懷疑氣體洩漏,應採取下列步驟:

關閉總掣;

2006年8月原稿

3-3
開啟所有門窗,讓氣體消散;

切勿使用火柴或火焰;

不要使用電話或開關任何電掣;

切勿觸摸氣體用具,以免不慎啟動點火開關;

即出外致電通知氣體供應公司,並緊記切勿再
度開啟供氣總掣;

如在關掉總掣後,氣體繼續洩漏或仍有強烈氣
體氣味,應立即疏散全體員工及兒童到安全地
點 , 並 致 電 報 警 及 聯 絡 氣 體 供 應 公 司 ;及

有關氣體裝置必須由氣體供應公司檢查,確保
安全後才可再次使用。

3.4 電器裝置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4.1 園 舍 必 須 聘 用 註 冊 電 業 承 辦 商 或 註 冊 電 業 工
程 人 員 負 責 安 裝 固 定 電 力 裝 置 或 更 改 固 定 電
力 裝置的電力工程。工程完成後,須由該註冊
電 業承辦商或註冊電業工程人員檢查、測試及
簽 發 完 工 證 明 書 , 證 明 裝 置 完 全 符 合《 電 力 ( 線
路 )規 例 》後 , 方 可 使 用 。 整 個 固 定 電 力 裝 置 系
統 亦 必 須 最 少 每 五 年 進 行 一 次 由 註 冊 電 業 承
辦 商或註冊電業工程人員覆檢及測試,並簽發
安 全證書。

3.4.2 必須定期檢查園舍的電器用品及作適當的維
修,以確保安全。

3.4.3 插 座 應 安 裝 在 離 地 面 1.5 米 或 以 上 的 高 度 , 使
兒童不能觸及。若環境不許可,應把插座安裝

2006年8月原稿

3-4
在 顯 眼及成人易於覺察的地方,並應使用保護
活 門 式 插 座。所 有 非 保 護 活 門 式 插 座 均 應 更 換,
以 符 合 機 電 工 程 署 發 出 的 《 電 力 (線 路 )規 例 工
作 守 則》的規定。
(網址: http://www.emsd.gov.hk/emsd/chi/pps/electricity_pub.sht
ml)

3.4.4 不宜採用座地或座枱風扇。

3.4.5 電暖爐應穩固地安裝在牆上,高度以兒童不能
觸及為標準。

3.5 地面及牆壁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5.1 地 面 及 牆 壁 必 須 經 常 保 持 清 潔 和 乾 爽 。鋪蓋地
面 的 物 料 必 須 是 防 滑 和 沒 有 裂 縫 。 在 兒童活動
範 圍 內 的 石 柱 及 牆 壁 的 尖 銳 邊 角 , 均 須磨平和
加 上 防 護 軟 墊 , 以 免 對 兒 童 構 成 危 險 。

3.6 傢具及設備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6.1 傢 具 、 設 備 、 玩具及一切兒童可接近的物品必
須 安 全 、 清 潔 和衞生。對一切危及兒童安全的
物 件 , 機 構 必 須立即棄置、修葺或移至兒童不
能 接 近 的 地 方 。

3.6.2 須確保所有傢具和器材沒有銳邊、尖角、裂片
或露出鐵釘等。

3.6.3 由 於 初 生至六歲的兒童不懂得保護自 己 , 成 人
因 此 須 採取各種預防措施,避免他們 受 到 傷 害。
嬰 兒 睡 床的床欄必須扣緊,同時,不 可 堆 放 衣
物 在 睡 床,以 免 衣 物 覆 蓋 嬰 兒 口 鼻,造 成 危 險 。
學 步 的 兒童喜歡把物件放進口中,所 以 切 勿 讓
兒 童 有 機會接觸鬆脫的鈕扣、珠粒、 棒 狀 物 和
任 何 細 小物件。員工必須經常檢查玩 具

2006年8月原稿

3-5
和 用 品 是 否 有 破 爛 , 因 為 尖 銳 邊 角 會 使 兒 童 受
傷 。 纏 繞 的 電 線 、 繩 索 、 絲 帶 和 窗 簾 繩 等 亦 必
須 移 走 。 燙 熱 的 飲 料 和 食 物 、 藥 物 和 利 器 等 須
放 置 在 兒 童 不 可 觸 及 的 地 方 。 妥 善 監 管 園 舍 內
的 一 切 事 務 , 是 保 障 兒 童 安 全 的 最 佳 辦 法 。

3.6.4 購買玩具及兒童用品時,應特別注意產品的安
全性。所有的兒童玩具和用品必須符合《玩具
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和《消費品安全條例》
(第 二 章 第 2.1.7 段 載 有 聯 絡 創 新 科 技 署 查 詢 產
品 安 全 標 準 及 有 關 法 例 的 資 料 及 網 址 )。

3.6.5 應小心開關門戶。門後應裝上扣,以便將打開
的門扣穩。

3.6.6 應禁止兒童攀爬窗戶或在窗戶附近玩耍。

3.6.7 兒 童 必 須 在 成 人 陪 伴 下 才 可 使 用 升 降 機 或 自
動電梯。

3.6.8 教導兒童在使用樓梯時,養成靠左的習慣。

3.6.9 所 有 樓 梯 都 應 設 有 適 合 兒 童 高 度 的 穩 固 扶
手。

3.7 體力遊戲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7.1 應有足夠的員工在場照顧兒童。

3.7.2 應小心計劃和組織適合兒童的體力遊戲。要確
保兒童是在身體健康的狀況下參與活動。若在
戶外進行體力遊戲,應注意當天的天氣情況。

3.7.3 進行活動前應給予兒童清晰的指示,並確保兒
童在進行活動時聽從指示。

2006年8月原稿

3-6
3.7.4 應給予兒童適當的常規訓練,使他們在進行體
力遊戲時,能顧及自己及他人的安全。以下是
一些兒童應學習遵守的基本規則:

在集體活動時,應按個別活動的性質,盡
量與別人保持適當的距離。

兒童須依循每類器械的正確使用方法,例
如玩滑梯時,應先待前面一個完全滑下才
可以就位。

不可在器械上跑、跳躍或追逐。

離開蹺蹺板前,應先通知另一端的同伴。

應為鞦韆、盪船、搖動木馬等劃定搖盪範
圍的界線。當搖盪遊戲進行時,其他兒童
不得進入或逗留在劃定的範圍內。

踏單車或駕駛小汽車時應朝着同一方向前
進。

在泳池嬉水時,不可在池邊四周追逐。

3.7.5 進行活動時,兒童應穿着適合運動的衣服鞋襪
及不宜佩戴飾物。

3.7.6 不可用柱、牆壁或樹木等作為衝刺的目標或界
限。自由活動亦不應在有障礙物的地方進行。

3.7.7 各類遊戲設備和器材須安裝牢固,並定期檢查
及維修。在每次使用前再加檢查,以策安全。

3.7.8 在裝置各類遊戲設備時,尤其是大型的設備如
盪船、滑梯、蹺蹺板和鞦韆等,應考慮空間是
否足夠。

3.7.9 進 行 攀 爬 /器 械 /平 行 木 等 體 力 遊 戲 的 場 地 應 鋪
上合適的軟膠地墊,以減少意外受傷的機會。

2006年8月原稿

3-7
3.7.10 若 使 用 天 台 作 遊 戲 場 地 , 學 前 機 構 須 遵 守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2 4 條 至 2 6 條 /《 教 育 規 例 》 第 1 6
條 至 20條 的 規 定 。

3.8 交通安排

幼稚園適 用

3.8.1 為兒童提供交通服務時,應參照教育局《學校
行政手冊》有關學童乘搭校車的安全指引。
(網 址 :

3.8.2 上述安排同時適用於褓姆車服務。

3.9 戶外活動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9.1 本 章 第 3.7.4 段 所 述 有 關 兒 童 進 行 體 力 遊 戲 時
應遵守的規則亦適用於戶外活動。

3.9.2 應多舉辦有關「安全第一」的活動,教導兒童
學習在公眾地方例如馬路、沙灘、公園、郊遊
地點等應有的安全行為。

3.9.3 選 擇 野 餐 、 旅 行 或 參 觀 的 地 點 , 應 以 安 全 及 交
通 方 便 為 原 則 。 在 舉 行 這 些 活 動 前 , 應 把 詳 情
通 知 家 長 , 得 到 家 長 的 書 面 同 意 後 , 才 可 以 讓
兒 童 參 加 。 若 果 部 分 家 長 不 願 意 讓 子 女 參 加 上
述 活 動 , 應 為 這 些 留 在 園 舍 的 兒 童 另 作 適 當 的
安 排 。

3.9.4 進行活動時,應安排足夠的員工照顧兒童。同
時,亦可鼓勵家長參加或協助帶領活動。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3-8
3.9.5 安 排兒童在泳池游泳及進行遊戲活動時,可參
考 教 育 局 編 印 的 《 幼 稚 園 參 考 資 料 -體 力 遊 戲 》
第 3.10 段 有 關 兒 童 在 泳 池 嬉 水 的 指 引 ( 有 關 節
錄 部 分 見 附 錄 十 )。

3.9.6 幼 稚園若舉行野餐、旅行或參觀等活動,應參
照 教育局《學校行政手冊》第3.4.1(2.f)段
有 關課外 活 動 及 學 校 籌 辦 的 戶 外 活 動 的 指 引
作 出 安 排。
(網 址 :

3.10 看管兒童及保安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10.1 應 確 保 員 工 與 家 長 /接 送 者 每 天 能 妥 善 交 收 兒
童 。機構必須因應本身的運作情況,為員工 訂
定 工作指引,以防兒童從園舍溜走或員工誤 將
兒 童交給非由家長委派的接送者。在園舍開 放
時 間 內 , 機 構 必 須 遵 守 第 八 章 第 8.1.2段 所 述 的
人 手比例規定,安排足夠的員工當值,以照 顧
兒 童;同 時,員 工 須 給 予 兒 童 適 當 的 常 規 訓 練 ,
以 助他們培養良好習慣、安全行為及安全意 識。
在 任何時段和任何情況下,機構也不得讓兒 童
沒 有員工看管。在保安方面,機構須因應本 身
的 需要,自行在園舍安裝足夠的保安設備和 為
員 工制訂合適的保安措施,包括防止未經授 權
人 士 擅 自 進 入 園 舍 , 以 確 保 兒 童 及 員 工 的 安
全 。
(參閱教育局《學校行政手冊》第8.3.1段學
校的保安措施
(網 址 :
)
3.11 惡劣天氣和緊急事故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11.1 應 為 員 工 訂 定 工 作 指 引 , 以 便 他 們 在 惡 劣 天 氣
和發生緊急事故時能採取適當的措施。

本頁於2014年12月修改

3-9
3.11.2 學 前機構應在學年開始或兒童入讀前,向家長
說 明 當 天 文 台 發 出 熱 帶 氣 旋 或 持 續 暴 雨 警 告
時 ,機構提供服務的安排,例如:開放時間、
接 回兒童的程序和查詢電話熱線等,以便家長
能 作 出 適 當 的 配 合。社 會 福 利 署 / 教 育 局 每 年 均
會 發出通告,闡述在惡劣天氣時,機構應採取
的 措施。

3.11.3 如 發 生 緊 急 事故,學前機構應衡量情況的嚴重
性 , 致 電 報 警,尋求警方的協助。在處理完該
宗 緊 急 事 故 後,應適當地記錄事件的詳情和所
採 取 的 行 動 。

3.12 員工的職業安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12.1 除 了 確 保 兒 童 在 園 舍 的 安 全 之 外 , 機 構 經 營 人
必須在合理可行的範圍內,根據《職業安全及
健 康條例》的規定,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的工
作環境,而員工在工作時,也有責任照顧自己
及他人的安全,並盡量合作,以協助機構經營
人遵守上述條例。
(《 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網址: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_lang=zh-Hant-HK )

3.13 保險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3.13.1 即 使有充分的預防措施,但意外仍可能發生。
機 構 經 營 人 應 鄭 重 考 慮 購 買 適 合 本 身 需 要 的
保 險 , 以 應 付 火 警 、 意 外 及 兒 童 /員 工 受 傷 事 件
引 致機構須承擔的公眾責任,以及根據《僱員
補 償條例》的規定須給予員工的補償。

本頁於2017年4月修改

回目錄

3-10
第四章

健康

4.1 健康檢查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4.1.1 學 前 機 構 必 須 執 行 兒童健康檢查 , 以 防 止 傳 染
病 通 過 人 與 人 的 緊 密接觸而在園 舍 蔓 延 。 當 兒
童 返 抵 園 舍 , 機 構 須隨即進行健 康 檢 查 , 待 確
定 他 們 身 體 健 康 後 ,才可以讓他 們 與 其 他 兒 童
一 起 活 動 。 如 檢 查 時察覺兒童有 病 徵 , 應 立 即
安 排 他 與 其 他 兒 童 隔離,並通知 家 長 帶 他 回 家
休 息 及 求 醫 。

4.1.2 機構應密切留意兒童的健康、身心發展情況和
行 為 表 現。如 懷 疑 兒 童 有 言 語 困 難、視 力 欠 佳 、
斜視、聽覺不靈、學習問題等跡象,應盡速通
知 家 長 向 衞 生 署 的 母 嬰 健 康 院 或 註 冊 西 醫 尋
求專業意見,再由母嬰健康院或註冊西醫轉介
有 需 要 的 兒 童 往 兒 童 體 能 智 力 測 驗 中 心 或 有
關專科診所,讓兒童及早接受測驗和適當的服
務。
(各 區 母 嬰 健 康 院 網 址 : http://www.fhs.gov.hk/tc_chi/cen
tre_det/maternal/maternal.html)

4.1.3 如發現或懷疑兒童遭受虐待,例如發育不良、
容易疲倦、情緒不穩和行為異常等,機構須按
教育局通告第1/2016號(網 址:
)(附錄十一)
的指示,立即根據社會福利署所發出的《處理虐
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網址:
)處理或聯
絡社會福利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各區辦事處
(網址:
)尋 求協助。

本頁於 2016 年 8 月修改

4-1
處理教職員涉嫌為性 侵犯者時須注意的程序,
可 參 閱 上 述 教 育 局 通 函 1/2016 號 的 附 件 。

4.1.4 在 入 讀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之 前,兒 童 應 接 受 一 項
全面的體格檢查。體格檢查可由註冊西醫進行。
體格檢查表格載於附錄十二。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 2 ( 1 )、 4 2 ( 2 )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54(3)條 )

幼兒中心 適用

4.1.5 在 正 常 情 況 下 , 嬰 兒 無 須 每 天 抵 達 中 心 時 探 熱 。
如有需要,可採用已包裹透明膠膜的傳統探熱
針 /耳 窩 探 熱 器 /即 用 即 棄 探 熱 針 探 溫 。 探 熱 時
須十分小心,避免打破水銀探熱針。

4.1.6 留 宿 幼 兒 中 心 的 兒 童 除 了 接 受 本 章 第 4.1.4 段
所述的體格檢查之外,入住之後,須最少每六
個月由註冊西醫檢查健康一次。體格檢查表格
載於附錄十二。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45(1)條 )

4.1.7 根 據 《 幼 兒 服 務 條 例 》 委 任 的醫生,有權處理
幼 兒 中 心 內 一 切 與 兒 童 健 康 有關的事宜,而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必 須 依 照 委 任 醫生的指示,在幼
兒 中 心 作 出 相 應 的 跟 進 措 施 。

4.2 健康紀錄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4.2.1 學前機構須備有兒童的健康紀錄,並在適當時
候 更 新 紀 錄 , 以 供 隨 時 查 閱 。 健 康 紀 錄 應 包
括:

體重身高紀錄
(健 康 紀 錄 表 格 載 於 附 錄 十 三 )

病歷
所有患病資料
(健 康 紀 錄 表 格 載 於 附 錄 十 三 )

本頁於 2016 年 8 月修改

4-2
體 格 檢查報告
指 第 4.1.4 段 及 第 4.1.6 段 所 述 的 體 格 檢 查 報 告 。
為 保 障 兒 童 的 健 康,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宜 安 排 註
冊 西 醫定期為兒童檢查體格,並備妥體格檢查
報 告 。

防疫注射紀錄
兒童應按適當年齡接受防疫注射,以預防白喉、
百 日 咳、小 兒 麻 痺 症、破 傷 風、肺 結 核、麻 疹 、
德國麻疹、腮腺炎和乙型肝炎。衞生署轄下各
區 母 嬰 健 康 院 均 提 供 防 疫 注 射 服 務 (參 閱 各 區
母 嬰 健 康 院 網 址 : http://www.fhs.gov.hk/tc_chi/centre_de
t/maternal/maternal.html ) 。 機 構 可 協 助 提 醒 家 長 帶 兒
童 往 母 嬰 健 康 院 或 註 冊 西 醫 處 接 受 防 疫 注
射。
(免 疫 注 射 計 劃 載 於 附 錄 十 四 )

4.3 疾病的處理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4.3.1 除 了 第 4.1.1 段 所 述 , 在 每 天 早 上 當 兒 童 返 抵
園 舍 時 進行的 健 康 檢 查 之 外 , 機 構 在 其 他 時 間
也 須 密 切留意 兒 童 身 體 狀 況 的 變 化 。 當 發 現 兒
童 有 病 徵或懷 疑 兒 童 染 病 時 , 應 立 即 安 排 他 與
其 他 兒 童隔離 , 並 通 知 家 人 接 他 回 家 。 兒 童 須
在 員 工 的照顧 下 休 息 , 直 至 家 人 到 達 。

4.3.2 為避免病菌在園舍內散播,患病的兒童必須留
在 家中休息和及早求醫。如有懷疑,他們必須
經註冊西醫診斷痊癒後,才可復課。關於兒童
患病需要隔離的期限,可閱覽衞生署的《學
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預防
傳染病指引》附錄十三《常見學童傳染病的病
假 建 議 》 ( 網 址 : http://www. hp.gov.hk/ iles/p /
g i elines_on_p evention_o _ o ni a le_ iseases_in_s hools_kin e
ga tens_kin e ga tens_ _ hil _ a e-
ent es_ hil _a e_ ent es_ hi.p

4.3.3 機構在處理傳染病方面,須遵照衞生署發出的

指引,例如:
備 妥 兒 童 的 個 人 資 料 和 家 長 /監 護 人 容 許 機 構
向 衞生署提供兒童資料的同意書,讓衞生署 在
需 要時可及早介入,並能迅速聯絡有關兒童 的
家 人,調查傳染病的根源和採取控制傳染病 的
措 施。
本頁於 2014 年 12 月修改 4-3
如 懷 疑 園 舍 爆 發 傳 染 病 或 發 現 部 分 兒 童 /員 工
有相似的病徵,機構必須主動向衞生署及社會
福 利 署 / 教 育 局 呈 報。為 了 方 便 衞 生 署 盡 快 採 取
跟進行動,機構應先用電話通知衞生署,之後
再 填 寫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傳 染 病 報 告 表 格 (參 閱
附 錄 十 五 ), 正 式 通 報 衞 生 署 及 社 會 福 利 署 /教
育局。
(參閱衞生署網頁的 《 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
幼兒中心/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網址:
http://www. hp.gov.hk/ iles/p /
g i elines_on_p evention_o _ o ni a le_ iseases_in_s hools
_kin e ga tens_kin e ga tens_ _ hil _ a e-
ent es_ hil _a e_ ent es_ hi.p )
和《幼兒服務規例》第41條及《教育規例》第53 條 )

4.3.4 傳染病是指《檢疫及防疫條例》第一附表內所
列 的 疾 病,包 括 結 核 病、急 性 脊 髓 灰 質 炎 (小 兒
麻 痺 )、 桿 菌 痢 疾 、 阿 米 巴 痢 疾 、 水 痘 、 霍 亂 、
登 革 熱、白 喉、食 物 中 毒、甲 型 流 行 性 感 冒 ( H 5 、
H7、 H9)、 日 本 腦 炎 、 退 伍 軍 人 病 、 麻 瘋 、 瘧
疾、麻 疹、腦 膜 炎 雙 球 菌 感 染、流 行 性 腮 腺 炎 、
瘟疫、狂犬病、回歸熱、德國麻疹、猩紅熱、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豬鏈球菌感染、破
傷 風、傷 寒、副 傷 寒、斑 疹 傷 寒、病 毒 性 肝 炎 、
百日咳、黃熱病,及衞生署當時宣布為傳染病
的其他病症。
(《檢疫及防疫條例》網址: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_lang=zh-Hant-HK )

4.3.5 為確保兒童和員工的健康,機構應留意由衞生
署發出有關預防疾病的資訊及指引,並採取相
應的措施。
(閱 覽 衞 生 署 衞 生 防 護 中 心 網 頁 :
http://www.chp.gov.hk)

4.3.6 學前機構須備有每名兒童的意外及疾病紀錄,
以便在兒童有需要時,機構能提供有關資料給
醫 院 急 症 室 參 考 或 衞 生 署 作 調 查 傳 染 病 根 源
之用。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8 (1)(e)條 及 附 錄 十
六 的 意 外 /疾 病 紀 錄 表 )

本頁於 2017 年 4 月修改

4-4
幼兒中心 適用

4.3.7 幼 兒 中 心 在 收 納 兒 童 時,須 取 得 家 長 / 監 護 人 之
授權書,同意一旦兒童患急病或遇到緊急事故,
而 幼 兒 中 心 又 未 能 聯 絡 上 家 長 /監 護 人 徵 詢 其
意 見 時,可 帶 兒 童 往 家 長 / 監 護 人 指 定 的 註 冊 西
醫或政府醫院急症室求醫。為安全計,幼稚園
宜跟隨上述做法。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8 (1)(f)條 及 附 錄 十
七接受醫療護理同意及授權書)

4.4 教職員健康檢查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4.4.1 所 有 教 職 員 在 上 任 前 須 接 受 註 冊 西 醫 的 體 格
檢查,包括X光照肺;並由醫生發出健康證明
書,以示身體健康,適宜在學前機構工作。

4.4.2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有 權 要 求
任 何 教 職 員 /每 名 教 員 每 年 接 受 一 次 X 光 照
肺。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 2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54 條 )

4.5 急救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4.5.1 根 據《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 3 ( 1 )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5 5 ( 1 ) 條 所 設 的 急 救 箱,須 經 常 備 有 例 如 載 於
附錄九的常用物品。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43(1)條 及 《 教 育 規
例 》 第 55(1)條 )

4.5.2 急 救只是臨時護理辦法,不能取代醫療。有時
表 面 看 似 輕 微 的 身 體 損 傷 亦 可 能 導 致 嚴 重 的
後 果。機構應建議家長在兒童接受臨時護理後,
繼 續求醫。

本頁於 2008 年 3 月修改

4-5
4.5.3 機 構 應 為 員 工 定 下 緊 急 事 故 發 生 時 須 採 取 的
措 施,確保員工知道機構內已有的設備,並 在
有 需要時,懂得運用這些設備,同時亦要知 道
就 近 的 政 府 醫 院 急 症 室 位 置 及 召 喚 救 護 車 的
手 續及電話號碼等。

4.5.4 即使有足夠的預防措施,但意外受傷事件仍可
能在園舍內發生。機構應視乎情況,為受傷的
兒童進行急救。每間幼兒中心最少須有一名僱
員持有有效的急救證書,而每間幼稚園則最少
須有兩名教員曾接受急救訓練。機構應鼓勵員
工參加急救訓練課程,並達至領取合格證書的
資格。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43(2)條 及 《 教 育 規
例 》 第 55(2)條 )

4.5.5 機構應鼓勵員工參加急救訓練課程。有關急救
課程的資料,可向聖約翰救傷隊或香港紅十字
會查詢。
(參 閱 開 辦 急 救 訓 練 課 程 機 構 的 網 頁 :
http://www.stjohn.org.hk/ 和 http://www.redcross.org.hk/)

2006 年 8 月原稿

回目錄

4-6
第五章

衞生

5.1 園舍環境的衞生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5.1.1 保持園舍空氣流通。

5.1.2 定 時 清 潔 地 板 /地 氈 , 並 保 持 地 面 乾 爽 。

5.1.3 清除園舍的積水,並定時清理盆栽底盆污水和
更換花瓶水。

5.1.4 不宜在園舍飼養寵物。

5.1.5 定時清潔傢具、設備和玩具。

5.1.6 每星期更換一次兒童的床單、被套及枕套等。
氈被及枕頭應經常保持清潔。

5.1.7 遵 守 載 於 第 二 章 第 2.3 段 有 關 兒 童 洗 手 間 衞 生
的要點。

5.1.8 定時清潔廚房,包括抽氣扇、抽油煙機、食/
炊具及所有的設備。

5.1.9 飲用、煮食和洗濯用的水須由自來水喉或其他
認可的水源供應。

5.1.10 使 用 有 蓋 的 垃 圾 容 器 , 並 妥 善 清 除 廢 物 和 清 潔
垃圾容器。

5.1.11 定 期 檢 查 及 維 修 污 水 渠 和 其 他 排 水 渠 道 。 勿 在
兒童能觸及的範圍裝置污水渠和排水渠道。

幼兒中心 適用

5.1.12 兒 童 的 尿 布 、 便 盆 、 浴 盆 和 更 換 尿 布 工 作 枱 必
須保持清潔衞生。

2006年8月原稿

5-1
5.1.13 定時清潔調奶 房 及 其 設 備。奶樽、奶咀及所有
調奶和餵奶用 具 必 須 徹 底清潔和煮沸消毒或以
適合消毒食具 的 化 學 劑 消毒,消毒後的用具必
須放於清潔有 蓋 的 容 器 內。

5.2 個人衞生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5.2.1 為確保個人衞生,員工須切實執行以下點:

衣服保持清潔;

保持指甲清潔及勤修剪;

頭髮保持清潔和梳理整齊,處理食物時應將較
長頭髮向上夾好或戴上帽子;

烹調前/分派和餵食物前/如廁後/當雙手被排
泄物、髒了的尿布、呼吸道分泌物、垃圾污
染後,須立即洗手;

不可與人共用個人用品,包括毛巾、牙刷和梳
等;及

妥 善 處 理 痰 涎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污 物 。

5.2.2 教導及協助兒童保持個人衞 生,例如進食前 /


/如廁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後/觸摸公物後應
立即洗手。第 5.2.1 段所述的要點亦屬於兒
童學習的範圍。
5.2.3 為防止傳染病經身體接觸傳播,兒童及員工
須注意保持雙手清潔。當雙手有明顯污 或
可能被 液、體液污染時,須用梘液和清水
潔手。當雙手沒有明顯污 時,用含 70-
80%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以下是衞生署建議的潔手方法 :

1. 用梘液和清水潔手
開啟水喉洗濯雙手;
加入梘液,用手擦出泡沫;

本頁於 年 月修改 回目錄

5-2
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 、
指背、 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
水;
洗擦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用乾淨的個人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
用乾手機將雙手吹乾;及
雙手洗淨後,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2. 用酒精搓手液潔手:
把足夠份 的酒精搓手液倒於掌心以覆蓋雙
手,然後揉擦手掌、手背、指 、指背、
指、指尖及手腕,各處至少二十秒直至雙手
乾透。
(有 關5.2.3的詳情可以參考「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
心/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的附錄六 -
http://www. hp.gov.hk/ iles/p /
g i elines_on_p evention_o _ o ni a le_ iseases_in_s hools_kin e ga t
ens_kin e ga tens_ _ hil _ a e- ent es_ hil _a e_ ent es_ hi.p

5.3 食物衞生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5.3.1 機構須在選擇、貯存和烹調食物三方面確保衞
生。 以 下 是 世 界 衞 生 組 織 訂 立 處 理 食 物 的 準 則 :

確保飲食衞生,揀選已處理的食物;
徹底煮熟食物;

煮熟食物後要盡快進食;
小心貯存熟食;
徹底重新加熱經過貯存的熟食;

分開處理生和熟的食物;
經常洗手;
保持廚房清潔;

防止蟲鼠及其他動物接觸食物;及
飲用安全的食水。

本章節是根據衞生署的《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
兒 中 心 預 防 傳 染 病 指 引 》 ( 網 址 : http://www. hp.gov.hk/ iles/p /
g i elines_on_p evention_o _ o ni a le_ iseases_in_s hools_kin e ga t
ens_kin e ga tens_ _ hil _ a e- ent es_ hil _a e_ ent es_ hi.p 編
寫。上述衞生署的指引在預防傳染病方面提供了實際的建議。
為確保衞生,學前機構除了遵守本辦學手冊之外,亦應切實執
行衞生署的指引。
本頁於 年 月修改 5-3 回目錄
第六章

營養和膳食

6.1 食物的選擇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6.1.1 兒 童 須 要 吃 營 養 均 衡 和 分 量 足 夠 的 食 物 才 能
夠 健康地成長。均衡的飲食必須包括含有蛋 白
質 、脂肪、纖維、碳水化合物、維他命和礦 物
質 的食物及水分。提供給兒童的食物種類和 分
量 應配合其年齡及生長和發展需要。

6.1.2 為 避 免 肥 胖 或 過 瘦 導 致 的 健 康 問 題 , 兒 童 應 從
小 開 始 養 成 良 好 飲 食 習 慣 。 機 構 提 供 給 兒 童 的
食 物 應 根 據 《 健 康 飲 食 金 字 塔 》 的 原 則 , 以 五
穀 類 為 主 , 配 以 大 量 蔬 菜 和 水 果 , 適 量 的 奶 品
類 和 蛋 白 質 類 食 物 , 並 少 吃 油 、 鹽 、 糖 。

6.1.3 應盡量為兒童提供新鮮、合時、容易消化和有
益健康的食物。燻烤、醃製和加工食物例如
肉、火腿、香腸、燒臘和罐頭等皆不宜。

6.1.4 肉類和蛋必須徹底煮熟,方可進食。

6.1.5 兒童不適合吃多骨的魚和介貝類海產。

6.1.6 不可提供包裝不全、過期和沒有正確標籤的食
物給兒童。

6.1.7 除 了在正餐為兒童提供少油、鹽和糖的健康飲
食 之 外,在 日 常 生 活 中,亦 不 應 以 高 糖、高 鹽 、
高 脂 或 含 人 造 色 素 的 食 物 或 飲 料 給 兒 童 作 小
食 或獎賞。

6.2 食物的準備及烹調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6.2.1 烹 調 應 以 蒸、灼、煮、焗 等 低 脂 烹 調 方 法 為 主 ,
盡 量 避 免 煎 和 炸。烹 調 時 要 顧 及 食 物 的 質、色 、
味。

2006 年 8 月原稿 6-1


6.2.2 不應用味精、香料、辛辣及含鈉的調味品,肥
膩、煎炸、過甜和濃味的食物,以及高脂和高
鹽 的 芡 汁 /醬 油 對 兒 童 皆 不 宜 。

6.2.3 為保存食物的營養,蔬菜及肉類必須清洗後才
分切,不應把分切後的蔬菜和肉類浸在水中。

6.2.4 生吃的蔬菜如紅蘿蔔、生菜、蕃茄或水果應先
徹底清潔,然後用冷開水沖洗。水果應在進食
前才削皮和分切。

6.2.5 蔬菜應盡量在進食前烹煮。烹煮時只宜用少量
水和盡量縮短烹煮的時間。

6.2.6 肉類必須剁、攪碎、切成小塊,以方便兒童咀
嚼和消化。

6.2.7 解凍雪藏肉類的正確方法是把它放在攝氏 4 度
的雪櫃裏。

6.2.8 不 可 使 用 引 致 食 物 產 生 化 學 作 用 的 煮 食 用 具
和餐具。

6.2.9 煮好的食物在進食前應蓋好。

6.2.10 為 避 免 交 叉 污 染 , 應 用 不 同 器 皿 盛 載 生和熟的
食 物 , 例 如 應 用 不 同 的 砧 板 和 刀 切 生 肉和熟肉。
在 雪 櫃 內 亦 應 分 層 貯 存 生 和 熟 食 物 , 例如熟食
應 放 在 上 層 , 而 生 的 食 物 則 放 在 下 層 。

6.2.11 膳 食 餐 單 須 按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批 准 的 食 物 種 類 分 量 表 所 列 的 標 準 預 先
編定,隨時備查。食物的配搭宜多樣化,餐 單
亦應經常更換。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3 5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46A 條 )

6.2.12 如 個 別 兒 童 由 於 健 康 或 宗 教 等 原 因 不 宜 進 食
某種食物,機構與家長應作商討,並為該兒童
另作安排。

6.2.13 應 教 導 兒 童 學 習 進 餐 時 應 有 的 禮 貌 和 良 好 的
飲食習慣。

本頁於 2008 年 3 月修改 6-2


6.2.14 應 給 予 兒 童 足 夠 的 時 間 進 食 , 使 他 們 有 機 會 與
友伴共聚一堂,共享進食的樂趣。

6.2.15 為 確 保兒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須定時
進 食 。全日制機構的膳食必須包括午膳和上、
下 午 茶點,早餐的提供則視乎機構的服務類別
而 定 ,餐膳的食物亦可以由家長自備。留宿幼
兒 中 心每天須在早、午、晚供應三頓正餐和在
中 間 供應上、下午茶點。

6.2.16 員 工須在調奶前先以梘液徹底洗手;調奶須用
煮 沸的水,並依照奶粉製造商指示的分量調奶。
預 先 調 好 的 奶 須 放 在 雪 櫃 冷 藏 或 即 日 棄 掉 未
飲 完的奶。

6.2.17 須 遵 守 衞 生 署 在 《 學 校 幼 稚 園 幼 稚 園 暨
幼兒中心 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 第三章
所載有關選擇、烹調、貯存食物的衞生標準。
(網 址:

6.3 食物種類及分量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兒童各有不同的生長速度,因此不能用同一分量標準
來衡量每名兒童的食量。

6.3.1 初生至六個月

食物種類 每天分量

由出生後每天 6 至 8 次,
調好的嬰兒奶粉 每 次 60 毫 升
或 *母 乳 到 六 個 月 大 時 , 每 天 4 至
5 次 , 每 次 180 至 240 毫 升

視乎個別需要,依兒科醫生 / 營養師指示每天另外服食多
種維他命及維他命 C 滴劑作為補充

*母 乳 是 嬰 兒 的 最 佳 食 物 , 因 為 母 乳 提 供 了 嬰 兒 在 出 生 首 六
個月基本需要的所有營養。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6-3
6.3.2 六個月至一歲

一般來說,六個月大的嬰兒可以開始吃固體食
物。烹調時,應盡量以最少量的鹽、糖、油調
味。

食物種類 每天分量

調好的嬰兒奶粉 每 天 3 至 4 次 , 每 次 210-240
或 *母 乳 毫升

每 天 1-2 次 , 每 次 1 茶 匙 , 逐
漸 增 加 至 每 次 3/4 碗 (中 型 碗 )
的分量

嬰兒米粉或麥粉 /粥 /稠 粥
開 始 時 先 吃 嬰 兒 米 粉 或 麥
粉,當 嬰 兒 接 受 之 後,以 粥 代
替,並逐漸餵嬰兒吃稠粥

1-2 湯 匙 至 60 毫 升 鮮 果 汁

1-2 湯 匙 鮮 果 汁 至 半 個 水 果
鮮 果 汁 /果 蓉
/碎 果 開 始 時 讓 嬰 兒 飲 以 2-3 倍 開 水
調 稀 的 鮮 果 汁,之 後 逐 漸 減 少
開 水 的 分 量,如嬰 兒 接 受,最
後 可 讓 嬰 兒 吃 果 蓉 /碎 果

每 天 1-2 次
肉 碎 (雞 、 豬 、 魚 、 **牛 )
每 次 1/2 茶 匙 , 逐 漸 增 加 至 1
或 湯 匙 肉 碎 /蛋 黃 /雞 蛋 (1 湯 匙 約
等於 1 個蛋黃或半隻雞蛋)
雞 蛋 (先 蛋 黃 , 後 **蛋 白 )
每天最多 1個蛋黃或半隻雞蛋
菜 蓉 /碎 菜 (菜 心 、 白 菜 、 菠
菜、冬瓜、節瓜、紅蘿蔔及
每 天 1-2 次 , 每 次 1-3 湯 匙
椰菜花等)

6-4
2006 年 8 月原稿
視 乎 個 別 需 要,依 兒 科 醫 生 / 營 養 師 指 示 每 天 另 外 服 食 多 種 維
他命及維他命 C 滴劑作為補充

*母 乳 是 嬰 兒 的 最 佳 食 物 , 因 為 母 乳 提 供 了 嬰
兒在出生首六個月基本需要的所有營養。

**由 於 嬰 兒 吃 牛 肉 /蛋 白 後 較 容 易 有 敏 感 反 應 ,
故此應讓他們先嘗試吃雞、豬、魚和蛋黃。當
嬰 兒 吃 了 牛 肉 / 蛋 白 後, 成 人 應 小 心 觀 察 他 們 有
沒有敏感反應。

6.3.3 一歲至六歲

食物種類 每天分量

一歲至 兩歲至 四歲至六歲


兩歲 四歲

麥 片 /飯 /麵 /米 粉 / 義
大 利 粉 /通 心 粉 / 餅
乾 (避 免 吃 過 甜 餅 乾 )

(半 碗 ( 中 型 碗 ) 飯 / 麵 /
麥片 1 碗半 - 2-3碗
=一 片 麵 包 2碗 (中型碗)
=一 碗 (中 型 碗 )粥 (中型碗)
1-2碗
=4 塊 餅 乾 )
(中型碗)

鮮 果 (橙 、 柑 、 蘋 果 、 梨
及香蕉等) 半個 - 1 個 1- 2 個 2個

菜 (菜 心 、 菠 菜 、 白 菜 、
豆角、芽菜、冬瓜、節
2–3両 3 – 4 両半 4 両半-6
瓜、紅蘿蔔、椰菜花及
(80-120 克) (120-180 克) (180-240 克)
紹菜等)

6-5

2006 年 8 月原稿
肉 類 (雞 、 豬 、 魚 、
牛 )/雞 蛋
1–2両 1 両半 2 両半-3 両
(40-80 克) - 2 両半 (100-120 克)
(1 両 肉
(60-100 克)
=1 隻 雞 蛋 )

奶 ( 鮮 奶 / 奶 粉 /# 豆 奶 )/
其他奶類食物

(1 杯 奶
2 - 3 杯奶 2 杯奶 2 杯奶
=1 片 芝 士 =160 毫 升 乳
(480 毫升 - (480 毫升) (480 毫升)
酪)
720 毫升)

# 一 般 豆 奶 所 含 的 鈣 質 較 鮮 奶 或 奶 粉 少。如 兒 童
喝豆奶、成人應鼓勵他們進食其他含高鈣質的
食物,如綠葉蔬菜、芝麻、豆腐和木耳等。

6.3.4 理 想 的 健 康 早 餐 須 為 兒 童 提 供 每 日 所 需 四 分
之 一的熱量,午餐及晚餐的熱量比例則分別 為
每 日所需的三分之一,而餘下所需的熱量可 從
餐 與餐之間的小食攝取。由於兒童的胃納量 比
較 小,所以只從三餐中攝取每日所需的營養 素
是 比較困難,因此在不影響正餐的情況下, 兒
童 可以在餐與餐之間進食適量的健康小食, 以

2006 年 8 月原稿 6-6


補充所需的營養素及熱量。

6.3.5 兒 童 每 天 應 喝 ##6-8 杯 流 質,例 如 開 水、果 汁 、


奶 和 清湯等來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運動量、
氣 溫 、飲食及健康狀況等都會影響身體每天所
需 的 水分,所以要因應個別兒童的需要而作出
調 節 。

## 1 杯 =8 安 士 =237 毫 升
一 至 三 歲 兒 童 每 天 應 喝 1.3 公 升
四 至 八 歲 兒 童 每 天 應 喝 1.7 公 升

6.3.6 設 計 餐 單 時 應 為 兒 童 提 供 一 個 均 衡 和 足 夠 分
量的膳食。飲食均衡和經常運動可令兒童健康
成長,並使他們終身受用。

6.4 膳食的供應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6.4.1 全日制機構若選擇在園舍自設廚房,為兒童提
供 膳 食,則 須 參 照 第 二 章 第 2 . 5 段 廚 房 的 規 定 ,
設置廚房。

6.4.2 若 全 日 制 機 構 不 自 設 廚 房 煮 食 , 可 由 持 牌 膳 食
供 應 商 提 供 膳 食 。 為 確 保 食 物 的 質 素 , 機 構 應
與 有 關 供 應 商 簽 訂 承 包 合 約 , 而 本 章 節 所 述 的
食 物 選 擇 、 食 物 分 量 、 烹 調 標 準 、 裝 載 食 物 的
方 法 等 , 必 須 清 楚 訂 明 在 合 約 之 內 ; 同 時 , 機
構 亦 須 監 察 供 應 商 所 供 應 的 膳 食 的 質 和 量 , 以
確 保 供 應 商 遵 守 合 約 的 規 定 。

6.4.3 機 構 應 確 定 所 選 的 膳 食 供 應 商 持 有 由 食 物 環
境 衞 生 署 簽 發 的 獲 准 供 應 餐 盒 的 有 效 食 物 製
造 廠牌照;機構亦應確定該持牌食物製造廠所
委 託 代 為 供 應 膳 食 或 膳 食 中 部 分 食 物 的 分 判
商 同樣持有有效牌照。持牌食物製造廠及其分
判 商 必 須 遵 守 食 物 環 境 衞 生 署 在 二 零 零 六 年
一 月十三日起實施的附加持牌條件。欲查詢有
關 規管持牌食物製造廠供應膳食的資料,可致
電 食 物 環 境 衞 生 署 諮 詢 熱 線 (電 話 : 2868 0000)
或 聯 絡 食 物 環 境 衞 生 署 各 分 區 環 境 衞 生 辦 事
處 。機構亦可以參閱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獲
取 以下資料:

6-7
2006 年 8 月原稿
食 物 環 境 衞 生 署 各 分 區 環 境 衞 生 辦 事 處 地 址
及電話

獲准供應午餐飯盒的持牌食物製造廠名單

《如何確保學校午餐安全指引》

6.4.4 為保護環境,膳食供應商應以可再用的容器
(例 如 不 銹 鋼 製 品 等 )運 送 整 批 食 物 , 或 學 前 機
構選擇以可再用容器運送食物的膳食供應商
供 應 膳 食。當 食 物 運 抵 園 舍 時,機 構 即 場 分 派
給 兒 童;兒 童 亦 應 使 用 可 再 用 食 具 進 食。所 有
可再用的容器和食具在餐前須徹底清潔和消
毒。若 情 況 只 容 許 使 用 用 完 即 棄 的 容 器 和 食 具 ,
則該容器和食具必須是安全和適合盛載食物
的,而 且 是 用 可 降 解 的 物 料 製 成 的。若 膳 食 供
應 商 使 用 可 回 收 再 造 的 餐 盒,如 聚 丙 烯 餐 盒 ,
學前機構便應與膳食供應商訂定妥善回收廢
物 的 安 排,以 減 少 飯 盒 棄 置 在 堆 填 區。有 關 推
行 環 保 午 膳 的 原 則 和 方 法,可 參 閱 食 物 環 境
生 署 編 印 的 《 學 校 推 行 環 保 午 膳 指 引 》 (網
址 : http://www.wastereduction.gov.hk/chi/schools/green_lunch.htm)。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回目錄
6-8
第七章

課程與活動

7.1 課程宗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7.1.1 國際公認優質的學前服務須配合兒童的需要,
揉合教育與照顧的元素,而香港的學前服務正
擔任教育及照顧兒童的雙重角色。

7.1.2 學 前 機 構 的 課 程 必 須 涵 蓋 兒 童 在 教 育 及 照 顧
兩 方面的需要,培育他們在德、智、體、群、
美 五 方 面 全 面 而 均 衡 的 發 展 和 養 成 良 好 生 活
習 慣,為生活作好準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和 培 養 積 極 的 學 習 態 度 , 為 未 來 學 習 奠 定 基
礎 。

7.2 兒童的發展特徵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7.2.1 學 前 服 務 工 作 者 應 對 兒 童 的家庭狀況、發展特
徵 和 成 長 過 程 有 清 楚 的 認 識,才能配合兒童的
需 要 , 訂 定 合 理 的 學 習 目 標,設計適切的課程
以 配 合 兒 童 的 發 展 和 能 力 。

7.2.2 有 關 零 至 六 歲 兒 童 的 發 展 特 徵 可 參 考 課 程 發
展議會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的附錄一
和附錄二。
(網 址 :

7.3 課程編排及活動設計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7.3.1 課 程 編 排 須 為 兒 童 提 供 全 面 而 均 衡 的 學 習 經
驗,幫助他們培養主動學習的興趣、良好的生
活習慣和與別人相處的技巧和態度。

7.3.2 應預先編訂全年教學主題。選擇主題可根據季
節、兒童的興趣、日常生活經驗、以及社會新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7-1
聞 時 事 等 而 訂 定 , 並 隨 時 按 需 要 作 彈 性 的 調
配。

7.3.3 活 動 項 目 的 分 配 不 必 受 一 定 時 間 限 制,機構可
作 彈 性 安 排 , 惟 活 動 的 編 排 應 該 圍 繞一概略的
計 劃 。 各 活 動 所 佔 的 時 間 每 日 或 有 不同,但項
目 應 大 致 相 若 。 日 常 活 動 類 形 如 下 :

早 會 / 午 會 ( 點 名、清 潔 / 健 康 檢 查、請 早 安 / 午 安、
談 話 等 );

常 規 訓 練 (待 人 處 事 的 程 序、生 活 起 居 習 慣、自
理 能 力 等 );

體 能 活 動 ( 可 在 戶 內 或 戶 外 進 行,須 視 乎 當 天 天
氣 及 園 舍 設 備 而 定 );

興趣活動;

創作性活動;

音樂活動;及

語 文 、 早 期 數 學 、 科 學 /常 識 、 有 助 自 我 與 群 性
發展的活動。

7.3.4 每 個 年 齡 階 段 的 兒 童 對 教 育 與 照 顧 的 需 要 各
有差異,服務不同年齡組別的機構有不同的課
程和活動重點。

7.3.5 由 於 初 生 至 兩 歲 的 嬰 兒 需 要 成 人 較 密 切 的 照
顧 和較多的個別關注,故此,這類幼兒中心提
供 的服務比其他學前機構較注重照顧。在每天
的 活動程序裏,幼兒中心必須安排充裕的時間,
照 顧嬰兒的生理需要,活動包括健康檢查、排
洗 (換 尿 布 、 如 廁 訓 練 和 盥 洗 )、 進 食 和 睡 眠 /休
息 。嬰兒在生理需要方面獲得滿足後,便會產
生 安全感和對成人信任。除了上述與起居飲食
有 關的活動之外,幼兒中心須要按個別嬰兒的
發 展狀況,透過遊戲,為他們提供適切

2006 年 8 月原稿

7-2
的 學 習 活 動,訓 練 他 們 各 方 面 的 能 力 ( 例 如 視 覺 、
聽覺和觸覺等的感官技能;翻身、坐、爬、站
立 和 步 行 等 的 動 作 技 能 ),以 促 進 他 們 的 成 長 。
嬰兒的遊戲活動包括體能活動,小肌肉訓練、
談話、兒歌、故事、美術圖工、音樂、地面玩
具及枱面玩具等。為上述幼兒中心擬訂之活動
程序時間表見附錄十八及附錄十九。

7.3.6 有關兩至六歲兒童的課程編排和活動設計,可參
考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
(網 址 :

7.3.7 幼 兒 中 心 的 活 動 程 序 時 間 表 須 呈 交 社 會 福 利
署署長批准。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10(1)條 )

7.3.8 幼 稚 園 的 上 課 時 間 表 及 用 書 表 須 呈 交 教 育 局
常任秘書長批准。
(參 閱 《 教 育 規 例 》 第 92(2)及 92(10)條 )
7.4
活動推行原則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7.4.1 應 該 安排一個安全、衞生、愉快及能啟發學習
的 環 境,讓兒童透過適合他們興趣及需要的活
動 發 展潛能。學習活動應互相關聯並環繞主題
而 編 訂,不應只側重智能發展方面的活動,同
時 要 避免要求兒童作機械式的讀寫算練習。每
天 都 應為他們安排音樂活動、體力遊戲及發展
群 性 和創作性的活動,以促進兒童全面和均衡
的 發 展。由於兒童有年齡、能力及個性上的差
異 , 故教學方式應視乎兒童本身的發展進度,
安 排 他們接受個別或小組形式的輔導。

7.4.2 按兒童本身學習能力和生活的接觸面,編排適
當的教材,從學習活動中自然發展最為重要。
如要採用學習資料套,請參閱教育局課程發展
處的《適用書目表:幼稚園學習資料》
(網 址 :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7-3
7.4.3 若 要 鞏固兒童的學習,家庭的參與是不可缺少
的 元 素。機構可以就兒童在園舍所學的一切,
安 排 他們在家中做一些簡單、有趣和配合兒童
能 力 的活動,例如語文遊戲、資料搜集、閱讀
故 事 書和小科學實驗等,以延續兒童在園舍的
學 習 經驗。

7.4.4 兒童須在小肌肉發展成熟時,才可執筆寫字,
但在寫字之前,他們可以做一些促進小肌肉發
展的活動,例如搓泥膠、砌積木和拼圖等。幼
師應留意兒童手指的靈活程度,因應個別兒童
在執筆能力方面的差異,為他們安排適合的寫
字 活 動 或 寫 前 準 備 練 習 (可 參 考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附錄五幼稚園兒
童中文寫字研究的建議)。
(網 址 :

7.4.5 教 學媒介應為兒童的母語,因為兒童有需要 在
學 前階段先掌握母語。如要為兒童提供初步 接
觸 第 二 種 語 文 (如 英 語 )的 機 會 , 機 構 應 首 先 發
展 兒童在聆聽、說話兩方面的能力,同時教 師
須 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因為他們是兒童的 語
言 榜 樣 (參 閱 語 文 教 育 及 研 究 常 務 委 員 會 網
頁 : http://www.language-education.com/)。 在 安 排 第 二 種
語 文活動時,機構應遵守下列各項要點:

符合兒童的心智發展;

從現實生活中取材;

由發音及用語準確的教師帶領;

配合語言運用的情境;

讓 兒 童 愉 快 地 學 習,如 透 過 談 話、遊 戲、故 事 、


兒歌及唱遊等輕鬆活動學習;及

不 要 求 兒 童 進 行 無 意 義 的 背 誦 和 機 械 式 的 抄
寫,以避免對兒童造成壓力。

7.4.6 機 構 應 為 每 名 兒 童 有 系 統 地 做 一 個 學 習 歷 程
檔 案,以 收 集 兒 童 的 個 人 發 展 紀 錄 和 報 告 ( 例 如 :
日 常行為觀察紀錄、活動觀察紀錄、習作和作
品 等 ), 定 期 與 家 長 分 享 這 些 資 料 , 讓 家 長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7-4


了解兒童在各方面的發展狀況。評估兒童的學
習進度要持續進行觀察,應以兒童早期的表現
與現況作比較。

7.4.7 半 日 制 機 構 每 天 的 課 程 活 動 時 間 應 為 3 至 3½
小 時,而 全 日 制 機 構 的 課 程 活 動 時 間 為 7 至 7 ½
小 時 (包 括 午 膳 及 午 睡 時 間 在 內 )。

7.4.8 有 部 分 全 日 制 機 構 (例 如 提 供 支 援 家 庭 服 務 的
機 構 ) 提 供 延 長 的 服 務 時 間,這 些 機 構 是 獲 得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的 特 別 批 准 ,
在課程活動之後的時段,為家長照顧兒童。這
些 機 構 在 課 後 時 段 , 亦 須 提 供 符 合 第 八 章 第
8.1.2 段 所 述 的 人 手 比 例 規 定 照 顧 兒 童,並 須 為
兒 童 提 供 適 當 的 課 後 活 動 ( 例 如 閱 讀、自 選 玩 具 、
音 樂 欣 賞、集 體 遊 戲 等 的 輕 鬆 活 動 ) 和 視 乎 需 要
供應小食或晚膳。課後時段的活動安排亦須是
本 章 第 7.3.7 段 和 第 7.3.8 段 所 述 的 批 核 活 動 。

附註: 本章應與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
一起閱讀。(網址: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回目錄

7-5
第八章

教職員

8.1 人手及聘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8.1.1 人 手 編 制 和 員 工 質 素 是 機 構 服 務 賴 以 成 功 的
重要因素。

8.1.2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的 人 手 編 制 主 要 包 括 為 兒 童
提供教育和照顧服務的專業人員,即幼兒中 心
主 管 /幼 稚 園 校 長 和 幼 兒 工 作 員 /合 格 幼 稚 園 教
師。機 構 必 須 聘 請 足 夠 的 幼 兒 工 作 員 / 合 格 幼 稚
園教師以達如下的人手比例規定:

服務類別 開 放 時 間 幼 兒 工 作 員 /合 格 幼 稚 園
教師與兒童的比例

兩歲 兩歲至 三歲至
以下 三歲 六歲
幼兒中心 非留宿
中心

*上 午 八 1:8 1:14 **1:14


時至晚
上八時

留宿
中心

上午八 1:8 1:8 #1:8


時至晚
上八時

晚 上八 1:12 1:12 #1:12


時 至翌
日 上午
八 時

幼稚園 半日制/ 不適用 不適用 1:15


全日制
2006 年 8 月原稿

8-1
*每 間 中 心 的 開 放 時 間 是 以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按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10(1)條 批 准 的 時 間 表 所
載為準。

**適 用 於 按 《 幼 兒 服 務 條 例 》 註 冊 的 特 殊 幼 兒
中心。

# 適 用 於 按《 幼 兒 服 務 條 例 》註 冊 的 留 宿 中 心 。

計 算 需 要 的 幼 兒 工 作 員 /合 格 幼 稚 園 教 師 人 數
可 包 括 幼 兒 中 心 主 管 / 幼 稚 園 校 長,而 所 需 人 手
是 指 以 整 間 園 舍 出 席 兒 童 人 數 計 算 的 當 值 員
工數目。
(參閱《幼兒服務規例》第6條及附錄二十教育
局通告第26/2003號《改善幼稚園的師生比例》
( 網 址 : http://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MBC/
EMBC03026C.PDF )

除 上述專業人員外,機構亦須聘請其他屬員,
例 如負責文書的文員和負責烹調、清潔、雜務
等 的炊事員和傭工等。屬員人數須視乎個別機
構 的運作需要而定,兒童人數及年齡、服務時
間 、餐膳次數和園舍面積等均會影響屬員的編
制 。

幼兒中心 適用

8.1.3 收 納 超 過 三 十 名 兒 童 的 留 宿 幼 兒 中 心 必 須 僱
用註冊護士一名,負責照顧兒童的健康。容額
不 超 過 三 十 名 兒 童 的 留 宿 幼 兒 中 心 則 須 有 特
約註冊護士,以備需要時能立即前來服務。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44(3)條 )

8.1.4 任 何 幼 兒 中 心 主 管 和 幼 兒 工 作 員 的 人 事 變 動
必須在十四日內通知社會福利署署長。
(參 閱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第 7(2)條 )

幼稚園適 用

8.1.5 校監須遵照《教育規例》的規定發聘任書給所
有教員。聘任書內應訂明薪級、工作範圍及終
止聘用的條件。
(參 閱 《 教 育 規 例 》 第 7 7 條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8-2
8.1.6 任何非檢定教員或非准用教員在幼稚園任教,
乃屬違法,而僱用或准許該人任教的人士亦屬
違法。
( 參 閱 《 教 育 條 例 》 第 42(1) 、 42(2) 、 87(3)(e)
及 87(3)(f)條 )

8.2 資歷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8.2.1 專 業 資 格 的 規 定 是 所 有 新 聘 幼 兒 工 作 員 /幼 稚
園 教師須具備合格幼稚園教師或同等資格。
幼兒中心/幼稚園須聘用百分百已獲認可訓練
課程證書或同等專業資格的員工。
( 附 錄 二 十 一 ( A )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2 8 / 2 0 0 3 號
《新 入職 幼 稚 園 教 師 資 要 求》 載 有 獲 教 育
局及社會福利署認可的合格幼稚園教師及幼兒
工作員訓練課程一覽表
網址:

8.2.2 所 有 新 入 職 幼 兒 中 心 主 管 /幼 稚 園 校 長 須 具 備
幼兒教育證書或同等專業資格。
( 附 錄 二 十 一 ( B )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 0 / 2 0 0 9 號
《新任幼稚園校長的學 及培訓要求》載有獲
教育局及社會福利署認可符合幼兒教育證書課
程的課程架構要求的幼兒教育證書課程一覽表
網址:
)

幼稚園適 用

8.2.3 教 師 的 專 業 水 平 對 提 高 教 育 質 素 至 為 重
要 ,為此,教育局在推行學前教育學券計劃,
為 家長提供幼稚園學費資助的同時,亦會於二
零 零 七 /零 八 至 二 零 一 一 /一 二 學 年 為 所 有 幼 稚
園 的在職校長及教師提供資助,以協助他們提
升 專業水平。教育局的政策目標包括:

所 有 在 職 幼 稚 園 教 師 在 二 零 一 一 /一 二 學 年
完結前取得幼兒教育證書;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8-3
自 二 零 零 九 /一 零 學 年 起 , 所 有 新 任 校 長 須
持 有幼兒教育學士學位、最少一年取 得 學
歷 後的相關工作經驗,及已完成一項 校 長
證 書 課 程 (因 應 特 殊 情 況 , 新 任 校 長 或 可 獲
批 准 於 受 聘 的 首 年 內 完 成 該 課 程 );及

在 二 零 一 一 /一 二 學 年 完 結 前 , 所 有 在 職 校
長 和擬任校長修畢校長證書課程。教育局
亦 鼓勵所有在職校長取得幼兒教育學士學
位 。

詳 情 可 參 閱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 / 2 0 0 7 號 附 錄 二「 提
升幼稚園校長及教師的專業水平」摘要,而
可獲教育局培訓資助的認可課程亦已上載於
教育局網頁。
網址:

8.2.4 有關幼稚園准用教員的最低學歷,請參閱:

8.3 註冊

幼兒中心 適用

8.3.1 幼兒中心主管和幼兒工作員必須註冊。註冊申
請 表 可 向 教 育 局 幼 稚 園 及 幼 兒 中 心 聯 合 辦 事
處 ( 地 址 : 香港 太 灣 道 1 4 號 太 城中心第3期
6 樓 6 0 2 室 ; 電 話 : 3107 2197)索 取 或 在 下述
網址下載。
(網 址 : http://www.e .gov.hk/t /e -s ste /p ep i a -
kin e ga ten/appli ation- o - egist ation-as- hil - a e-
wo ke -s pe viso /in e .ht l)
(參閱《幼兒服務規例》第 4(1)及 4(2)條)

幼稚園適 用
8.3.2 校 董 、 校 監 、 校 長 及 教 師 (檢 定 或 准 用 )須 申 請

註 冊 或 批 淮 (視 何 者 屬 適 當 而 定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8-4
8.3.3 校董和校監的審批手續可向教育局學校註冊及
監 察 組 或 幼 稚 園 及 幼 兒 中 心 聯 合 辦 事 處 (視 何
者 屬 適 當 而 定 )查 詢 。

(教 育 局 學 校 註 冊 及 監 察 組 地 址 :香 港 灣 仔 皇 后
大 道 東 2 1 3 號 胡 忠 大 廈 1 4 樓 1 4 1 6 室;電 話 : 2 8 9 2
6335)
( 網 址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13&langno=2)

(教育局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地址:
香港太 灣道14號太 城中心第3期6樓602室;
電 話 : 3107 2197)

8.3.4 聘任校長亦須獲批准。有關審批手續可向教育
局各分 區 學 校 發 展 組 或 幼 稚 園 及 幼 兒 中 心 聯
合 辦 事 處 (視 何 者 屬 適 當 而 定 )查 詢 。

(教 育 局 分 區 學 校 發 展 組 網 址 :
http://tel.directory.gov.hk/index_EDB_CHI.html)

(教育局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地址:
香港太 灣道14號太 城中心第3期6樓602室;
電 話 : 3107 2197)

8.3.5 幼稚園教師須註冊,有關註冊申請表可向教育
局教師註冊小組(地址:九龍協調道3號工業
易 大 樓 2 樓 ; 電話: 3467 8281或 3467 8282)索 取
或從下述網址下載。
(網 址 :
)

(參 閱 《 教 育 條 例 》 第 29、 34、 38、 42、 53 及 57 條 )

8.4 員工的培訓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8.4.1 除了法例規定的基本訓練課程之外,員工應參
加有助他們增進專業知識的在職訓練課程。幼
稚 園 員 工 在 職 訓 練 課 程 資 料 會 經 教 育 局 網 頁
通知業界,員工應隨時留意有關公布。
(網 址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8-5
8.5 人事管理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8.5.1 員工薪酬應與資歷和責任相稱,機構應制定整
體的薪酬及福利政策,並就實際情況訂定個別
員工的薪酬,及清楚列明在聘用合約內。

8.5.2 僱主與僱員訂立的服務條件例如工作時間、年
假、病假、分娩假、終止合約安排等必須符合
《 僱 傭 條 例 》, 並 清 楚 列 明 在 僱 傭 合 約 內 。

8.5.3 有 關 員 工 的 職 業 安 全 和 保 險 建 議 可 參 閱 第 三
章 第 3.12 段 及 第 3.13 段 。

幼稚園可參閱教育局《學校行政手冊》第7段
《人事管理》
(網 址: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8-6 回目錄
第九章

費用與收費

9.1 費用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9.1.1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必 須 按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批 准 的 每 月 全 費 /費 用 總 額 收 取
費用,否則即屬違法。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5C(1)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61(1)條 )

9.1.2 所 有 機 構 必 須 在 園 舍 顯 眼 的 地 方 展 示 社 會 福
利 署 /教 育 局 發 出 的 收 費 證 明 書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5C(4)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67 條 )

9.1.3 未 獲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書 面
批 准 前 , 機 構 不 得 增 加 每 月 全 費 /更 改 費 用 總
額。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5D(1)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65 條 )

9.1.4 機 構 須 將 有 關 收 取 每 月 全 費 /費 用 總 額 的 任 何
核准變更,盡速通知家長,以免引起不必要的
誤會或投訴。

9.1.5 除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另 作 書
面批准外,幼兒中心獲批准的每月全費須按 月
收取,幼稚園則須按批准的學費期數和金額 收
取。
(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 5 E 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62 條 )

9.1.6 除 事 前 獲 得 社 會 福 利 署 署 長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的 書 面 批 准 外,機 構 不 得 收 取 每 月 全 費 / 費 用
總額以外的其他費用。
(參 閱《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第 45C(2)條 及《 教 育 規
例 》 第 61(1)條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9-1
9.1.7 機構須將一切與營辦、教學活動和維持服務水
平 有 直 接 關 係 的 支 出 納 入 每 月 全 費 /費 用 總 額
內。每 月 全 費 / 費 用 總 額 應 包 括 的 支 出 項 目 均 列
於 社 會 福 利 署 每 年 發 給 幼 兒 中 心 的 申 請 批 核
月 費 邀 請 信 /教 育 局 每 年 發 給 幼 稚 園 及 幼 稚 園
暨幼兒中心有關申請調整學費程序的通函內。

9.1.8 生 日 會 、 聖 誕 遊 藝 會 及 其 他 節 日 慶 祝 會 等 均 能
為 兒 童 提 供 良 好 的 社 交 活 動 機 會 , 但 機 構 不 應
要 求 家 長 額 外 支 付 這 些 慶 祝 活 動 的 費 用 。 兒 童
自 製 的 美 勞 作 品 如 紙 花 和 賀 卡 等 , 便 是 最 佳 的
節 日 禮 物 。

9.2 收 取 留 位 費 /註 冊 費 及 報 名 費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9.2.1 幼 兒中心在取錄新兒童時,可在不早於兒童入
讀 前 三 個 月 預 先 收 取 第 一 個 月 部 分 或 全 部 月
費 作留位之用,該留位費金額應在入讀第一個
月 的月費扣除。

9.2.2 幼 稚 園 和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如 欲 收 取 註 冊 費
及報名費,須依照下述教育局通告處理:附錄
二十三及二十四教育局通告第8/2016號《幼
稚 園 收 取 報 名 費 和 註 冊 費 、 招生及資料提供》
( 網 址 http://appli ations.e .gov.hk/ i la / ploa / /
.p 機構欲收取超 通告所定核准
上限的費用,則須事先徵得教育局常任秘書
長的書面批准,並須將有關批函展示於園舍
顯眼的地方。
(參閱《教育規例》第 61(1)條)

9.2.3 不 得 早 於 每 年 十 一 月 開 始 招 收 下 學 年 幼 稚 園
的幼兒班新生。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9-2
9.3 售賣物品及提供收費服務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9.3.1 機 構 如 欲 向 家 長 售 賣 物 品 或 為 其 提 供 的 服 務
收 取費用時,必須事先以書面形式,通知家 長
購 買物品或採用收費服務純屬自願性質,家 長
有 權 向 外 購 買 該 物 品 或 不 採 用 機 構 提 供 的 服
務 。機構須讓家長清楚知道購買的物品或提 供
服 務的費用,同時也須給予家長足夠時間考 慮
是 否需要該物品或服務。

9.3.2 機構應主動公開收費資料,例如將核准的月費
/學 費 及 其 他 依 法 例 獲 批 准 收 取 的 費 用 載 於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單 張 、 入 讀 申 請 表 格 等 , 供 家 長
參考。

9.3.3 幼 兒 中 心 如 欲 進 行 上 述 第 9 . 3 . 1 段 的 收 費 活 動,
必須事先向社會福利署署長申請批准。

9.3.4 幼 稚 園 和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應 切 實 遵 行 附 錄
二十五教育局通告第17/2003號《在私立學校
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費服務的指引》
(網址
及附錄二十六教育局通告第
16/2013號《幼稚園收取費用、售賣教育用品
及提供收費服務》(網址:
所制訂有關售賣
物品例如課本、習作 、校服及其他物品和提
供收費服務的規定。此外,機構亦要遵守附錄
二十七教育局通告第14/2003號《學校及其教
職員收受利益和捐贈事宜》。
(網址:
)

9.3.5 各項收費規定時有補充及增訂,補充資料將會
以通告公布。學前機構應隨時留意,並確切遵
行通告內所載的各項增訂。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回目錄
9-3
第十章

家庭與學前機構

10.1 與家長的聯繫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0.1.1 機 構 要 成 功 地 推 行 服 務 , 必 須 獲 得 家 長 支 持 ,
以建立雙方合作的基礎。

10.1.2 機 構 應 與 家 長 保 持 良 好 的 伙 伴 關 係 ; 同 時 , 機
構應為員工提供訓練,讓他們學習與家長溝通
的態度和技巧。

10.1.3機 構 應 設 立 溝 通 渠 道 , 徵 詢 家 長 對 服 務 的 意 見 ,
尤 其 在 改 善 服 務 方 面 , 更 須 要 考 慮 家 長 的 建
議。

10.1.4 機 構 在處理家長投訴時,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去
面 對 問題,主動聯絡家長,以求盡快找出問題
的 原 因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主動與
家 長 溝通有助減低家長與公眾對機構的誤會,
防 止 問題惡化。

10.2 與家長溝通的方法

所有學前 機構適用

10.2.1 機 構 可 以 透 過 以 下 的 活 動 , 增 加 與 家 長 溝 通 的
機會:

與個別家長的接觸,例如家長每天到園接送兒
童、電話聯絡、邀約面談及家訪等;

定期舉辦家長活動,例如觀課、專題講座、座
談會、開放日及親子旅行等;

2006年8月原稿

10-1
出 版 家 長 通 訊。機構除可在家長通訊傳達機構
服 務 的 最 新 消 息、教 育 理 念、教 養 兒 童 資 訊 外 ,
也 可 為 家 長 提供渠道作出回饋,並與其他家長
分 享 心 得 ; 及

邀 請 家 長 做 義 工 , 協 助 機 構 推 行 活 動 , 例 如 在
節 日 幫 助 布 置 園 舍 、 參 與 家 長 通 訊 的 出 版 工 作、
協 助 帶 領 特 別 活 動 、 作 職 業 介 紹 和 參 與 設 計 活
動 等 。 機 構 應 善 用 家 長 的 才 能 及 所 付 出 的 時 間,
使 成 為 機 構 資 源 的 一 部 分 。

10.2.2 機 構除了透過上述活動與家長溝通外,可以 成
立 家長教師會,進一步深化與家長的關係, 建
立 機構和家長之間正式的聯繫,以加強彼此 的
了 解和溝通,提供更多機會給家長參與機構 的
事 務 , 使 機 構 服 務 的 發 展 更 能 配 合 兒 童 的 需
要 。

10.2.3 機 構 應 熟 悉 社 區 資 源 , 以 便 在 可 能 範 圍 內 , 協
助家長解決疑難,或在有需要時,轉介家長 給
專 業 人 士 , 使 其 獲 得 適 當 的 服 務 。 第 四 章 第
4.1.2 段 和 第 4.1.3 段 所 述 關 於 有 特 別 需 要 和 被
虐兒童個案的轉介是其中的例子。

有關與家長工作的資料,機構可參閱:

教育局《學校行政手冊》第 四章家庭、學校與社區的伙伴
關係。(網址:
)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網頁: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回目錄
10-2
第十一章

註冊與規管

11.1 學前機構的註冊

所有學前機構適用

11.1.1 由 於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是 根 據《 幼 兒 服 務 條 例 》和
《幼兒 服 務規 例 》(香港法 例 第 243 章)/《教
育條例》和 《教育 規例》(香港 法 例第 279
章)註冊和經營,故此經 營 人在 開 辦幼 兒中心/
幼稚 園 前 ,必須詳閱有關法例。法例的印行本
在政府新聞處 刊 物 銷售小組有售(地址:香港
角 道333號 角政府合署6樓626室;電話 :
2537 1910) 。政府 的雙語 法 例資 料 系統網 頁
亦有提供法例的網上版。
(網址: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_lang=zh-Hant-HK)

11.1.2 經 營 人 在 租 賃 或 購 置 擬 設 立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的
樓 宇 前,必 須 確 定 有 關 樓 宇 用 地 適 合 作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園用途,而該建築物亦是符合基本的樓宇安
全 規定。如有需要,可徵詢認可人士或專業顧問
的 意見。

11.1.3 如 須 在 擬 設 立 幼 兒 中 心 / 幼 稚 園 的 樓 宇 進 行 涉 及
建築物結構、逃生途徑及耐火結構的改動及加建
工程,則應徵詢認可人士或專業顧問的意見。

11.1.4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如 欲 註 冊 , 必 須 獲 得 下 列 證 明
書 /批 准 :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11-1
幼兒中心註冊 幼稚園註冊

校 舍 設 於 非 為 學 校 用 途
而設計和建造的樓宇

規劃署或城市規
規 劃署 及地政 總 署
劃委員會發出規
有 關土 地用途 的 意
劃許可
見 (如 有 需 要 , 申 請
人 須向 規劃署 申 請
屋 宇 署 /房 屋 署
規 劃許 可或向 地 政
發出安全證明書
總 署申 請租契 修 訂
書 /豁 免 書 )
消防處發出消防
證明書
屋 宇 署 /房 屋 署 發 出
安全證 明書及 通知
註冊電業承辦商

/工 程 人 員 發 出
固定電力裝置證
消防處 發出消 防證
明書
明書
註冊氣體承辦商
證 明有 權使用 有關
發 出 煤 氣 /石 油
樓 宇作 幼稚園 用途
氣裝置安全證明
的 文 件 (例 如 租 約 /

買 賣 協 議 /業 主 授 權
書 等)
建築署發出使用
空氣調節及機械
校 舍 設 於 專 為 學 校 用 途
抽風裝置批准
而設計和建造的樓宇
證明有權使用有
入 伙 紙 /編 配 校 舍 通
關樓宇作幼兒中
知書
心 用 途 的 文 件
(例 如 租 約 /買 賣
證 明 有 權使用有關
協 議 /業 主 授 權
樓 宇 作 幼稚園用途
書等)
的 文 件 (例 如 租 約 /
買 賣 協 議 /業 主 授 權
書 等 )

2006年8月原稿

11-2
11.1.5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註 冊 除 了 獲 得 第 11.1.4 段 所 述
的 證 明 書 /批 准 外 , 亦 必 須 符 合 下 列 各 方 面 的 規
定:

幼兒中心註冊 幼稚園註冊

收取學費
收取月費
設 計 課 程、上 課 時
設 計 活 動 程 序 及
間 表 及 選 用 教 科
時間表

膳 食 分 量 表 及 餐
膳 食 分 量 表 及 餐


註冊幼兒工作員
成立校董會
註 冊 幼 兒 中 心 主
註冊幼師

批准校長
傢具及設備
傢具及設備
洗手間設施
洗手間設施
通風及照明
通風及照明
急救
急救
衞生
衞生
容額
容額

2006年8月原稿

11-3
11.1.6 關 於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註 冊 的 程 序 , 可 向 以 下 辦
事處查詢: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幼 兒 中 心 部 分 )

參 閱 – 《 在 擬 辦 /註 冊 幼 稚 園 校 舍 內 開 辦 幼 兒 中
心的註 冊申請 程序指 南》
網址:

聯絡–教育局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
地址: 香港太 灣道14號太 城中心第3期6樓
602室
電 話 : 3107 2197 傳 真 : 310 7 2180
電郵: jokc@edb.gov.hk

幼兒中心、留宿幼兒中心及特殊幼兒中心

參閱–《幼兒中心註冊申請程序指南》
網 址 : 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family/su
b_listofserv/id_childcares/

聯 絡 –社會福利署幼兒中心督導組
地 址 : 香 港 灣 仔 軒 尼 詩 道 130 號 修 頓 中 心 23 樓
電 話 : 2835 2016 傳 真 : 2591 9113
電 郵 : cccaienq@swd.gov.hk

幼 稚 園 及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部 分 )

參閱–《新辦學校註冊指引》
網 址 :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13&langno=2

聯絡–教育局學校註冊及監察組
地 址 : 香 港 灣 仔 皇 后 大 道 東 213 號 胡 忠 大 廈 14
樓 1416 室
電 話 : 2892 6335 傳 真 : 2573 3459
電 郵 : edbinfo@edb.gov.hk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11-4
11.2 學前機構的規管

所有學前機構適用

11.2.1 營 辦 幼 兒 中心須遵守《幼兒服務條例》和《幼兒
服 務 規 例 》, 營 辦 幼 稚 園 則 須 遵 守 《 教 育 條 例 》 和
《 教 育 規 例 》; 此 外 亦 須 符 合 本 辦 學 手 冊 、《 學 前
機 構 表 現 指標》及《學前教育課程指引》各有關
規 定 。

《學前機構辦學手冊》網址: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75&langno=2

《學前機構表現指標》網址:

《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網址:

11.2.2 各 類 學 前 機 構 的 規 管 安 排 如 下 :

服務類別 規管部門 規管法例

幼兒中心 社會福利署 《幼兒服務條例》


(亦 包 括 留 宿 幼 幼 兒 中 心 督 導 組 《 幼 兒 服 務 規 例 》
兒中心及特殊
幼兒中心)

幼稚園 教育局 《教育條例》


各區學校發展組 《教育規例》
及幼稚園視學組

幼稚園暨 教育局 《幼兒服務條例》


幼兒中心 幼稚園及幼兒中 《幼兒服務規例》
心聯合辦事處 及
及幼稚園視學組 《教育條例》
《教育規例》

本頁於20 年 月修改

11-5 回目錄
附錄
頁數

附錄一: 學 前 機 構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樓 宇 安 全 規 附 1-1
定的一般指引

附錄二: 幼兒中心園舍空間分配 附 2-1

附錄三: 新幼稚園園舍空間分配標準 附 3-1

附錄四: 兒童傢具的尺碼 附 4-1

附錄五: 兒童玩具 附 5-1

附錄六: 兒童洗手間的設備 附 6-1

附錄七: 廚房的基本設施 附 7-1

附錄八: 調奶房設備 附 8-1

附錄九: 急救箱應備的物品 附 9-1

附錄十: 兒童游泳須知 附 10-1

附錄十一: 教育局通告第1/2012號《處理虐待兒
附 11-1
童及家庭暴力個案》及附件

附錄十二: 體格檢查報告 附 12-1

附錄十三: 健康紀錄 附 13-1

附錄十四: 免疫注射計劃表 附 14-1

附錄十五: 懷 疑 學 校 /幼 稚 園 /幼 兒 中 心 內
附 15-1
集體感染傳染病呈報表格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錄十六: 意 外 /疾 病 紀 錄 附 16-1

附錄十七: 接受醫療護理同意及授權書 附 17-1

附錄十八: 幼 兒 中 心 活 動 程 序 時 間 表 (初 生 至 一 歲 ) 附 18-1

附錄十九: 幼 兒 中 心 活 動 程 序 時 間 表 (一 歲 至 兩 歲 ) 附 19-1

附錄二十: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26/2003 號 《 改 善 幼 稚 園
附 20-1
的師生比例》

附錄二十一 (A):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2 8 / 2 0 0 3 號 《 新 入 職 幼
附 21(A)-1
稚園教師資歷要求》
附錄二十一 (B):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 0 / 2 0 0 9 號 《 新 任 幼 稚
園校長的學歷及培訓要求》 附 21(B)-1

附 錄 二 十 二 :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54/2000 號 《 幼 稚 園 教 師
附 22-1
的最低學歷要求》

附錄二十三: 教育局通告第 8/2016 號 《幼稚園收


附 23&24-1
及二十四 取報名費和註冊費、招生及資料提供》

附 錄 二 十 五 :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7/2003 號 《 在 私 立 學 校
附 25-1
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費服務的指引》

附錄二十六: 教育局通告第 16/2013 號 《幼稚園收取


附 26-1
費用、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 費服務》

附 錄 二 十 七 :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4/2003 號 《 學 校 及 其 教
附 27-1
職員收受利益和捐贈事宜》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錄 1

學 前 機 構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樓 宇 安 全 規 定 的 一 般 指 引

1. 一 般 規 定

(a) 每宗申請個案均會在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後因應個案本身
的情況作出決定。本規定所載內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
視作可以削減屋宇署署長所獲賦予的法定權力。
(b) 如有關幼稚園房產以結構性的木地板建造,當局將拒絕
根 據 教 育 條 例 第 12(1)(b)條 發 出 證 明 書 。
(c) 鑑於有關的事宜往往會涉及可能難以應付的複雜技術問
題 , 申 請 人 務 須 及 早 僱 請 一 名 認 可 人 士 ( 根 據《 建 築 物 條
例》註冊的建築師、工程師或測量師) 提供服務,以避
免因申請不獲批准而不必要地浪費了時間和努力。
(d) 如 要 進 行 涉 及 樓 宇 結 構 及 /或 逃 生 途 徑 的 改 建 及 加 建 工
程,則 可 能 需 要 由 認 可 人 士 和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 如 有 需 要)
正式向屋宇署提交擬議工程的圖則。申請人必須預早 徵
詢認可人士或註冊結構工程師的意見。屋宇署備有根 據
《建築物條例》規定註冊的認可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 師
名 冊 以 供 參 閱,申 請 人 亦 可 於 屋 宇 署 網 址 ( bd.gov.hk/) 參 閱
有關名冊。
(e) 提交圖則
(i) 每 份 申 請 書 必 須 附 有 按 照 社 會 福 利 署 /教 育 統 籌
局規定,示明有關房產的範圍和規劃設計的足夠
數 目 的 圖 則 (其 中 4 套 須 交 予 屋 宇 署 )。
(ii) 提交的 圖 則 應 以 合 適 的 比 例 (1:50 或 1:100)繪 製 ,
備有有 關房產各主要部分的尺寸,並在其上標明
出口路 線 /出 口 門,亦 須 列 明 所 有 擬 議 間 隔 牆 和 出
口門採 用的建造物料。
(iii) 必 須 在 圖 則 上 顯 示 每 個 課 室 最 高 可 容 納 的 人 數
(老 師 和 學 生 的 數 目 ), 以 及 將 要 容 納 的 教 職 員 總
數。

附 1-1
2. 房 產 的 位 置

(a) 一般來說,如申請所涉及的樓宇已獲發佔用許可證,則
學前機構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位於未獲建築事務監督的
批准和同意便已建造的任何構築物之內、之下或之上。

(b) 下列指引適用於位於非為學前機構用途而設計和建造的
建築物地下以上的申請:

位置 條件

(i) 位 於 在 地 下 以 上 設 有 不 超 ( 1 ) 房 產 必 須 符 合《 提 供 火 警
過兩層商業樓層的綜合用 逃 生 途 徑 守 則 》的 一 般 標
途建築物內。 準。

(ii) 位 於 設 有 三 層 或 以 上 的 商 (2) 幼稚園須受《教育規例》


業 樓 層 的 綜 合 用 途 建 築 物 第 7條 所 訂 的 24米 高 度 限
內 , 而 學 前 機 構 本 身 佔 用 制規則規限。
一 整 層 或 多 於 一 整 層 的 商
業 樓 層 , 但 地 下 以 上 用 作 (3) 幼 兒中心 須 受《 幼 兒 服 務
商 業 用 途 的 樓 層 不 超 過 兩 規 例》第 19條 所 訂 的 12
層 。 米 (2歲 以 下 )及 24米 (2歲
至 3歲 )高 度限制規則規
(iii) 位 於 社 團 建 築 物 內 。 限 。
(iv) 位於多層住用建築物內。

(v) 位於純商業建築物內。
(4) 除 符 合 第 (1) 、 (2) 及 第
(3)項 的 條 件 外 , 並 須 提
(vi) 於 在地下以上設有三層或 供 兩 條 學 前 機 構 使 用 人
以 上的商業樓層而又不屬 專用的獨立逃生途徑。
第 (ii)項 的 綜 合 用 途 建 築
物 內。

(vii) 位於單梯建築物內。 (5) 除 符 合 第 (1)、 (2)及 第


(3)項 的 條 件 外 , 並 須 為
申請註冊的房產設置兩
條 額 外 的 樓 梯,並 且 將 學
前機構通往供整座建築
物 使 用 的 單 梯 之 處 封 閉。

附 1-2
(viii)位 於 設 有 不 超 過 三 層 主 樓
(6) 必 須 符 合《 提 供 火 警 逃 生
層的單一家庭住用建築物
途 徑 守 則 》的 一 般 標 準 。
內。
學 前 機 構 不 得 在 地 下 以
上 樓 層 營 辦,除 非 為 學 前
(ix) 位於新界“豁免管制”建 機 構 設 置 兩 條 額 外 的 樓
築物內。 梯,並 且 將 學 前 機 構 通 往
供 整 座 建 築 物 使 用 的 單
梯之處封閉。

3. 結 構 安 全

(a) 在結構安全方面須考慮的主要問題如下:
(i) 幼 兒中心房產的最少設計荷載不得少於 2 千 5 百
帕 斯 卡 ( 即 每 平 方 呎 5 0 磅 ), 而 幼 稚 園 房 產 的 最 少
設 計 荷 載 不 得 少 於 3 千 帕 斯 卡 ( 即 每 平 方 呎 60
磅 )。
(ii) 如 樓 板 鋪 上 不 屬 於 樓 宇 結 構 的 加 高 地 台 /重 型 設
備 /裝 置 /間 隔 牆 , 則 須 由 認 可 人 士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提出合理理據,以證明原有支撐構件足以承受
這 些額外負荷。

4. 耐 火 結 構

(a) 房 產 必 須 按 照 《 建 築 物 (建 造 )規 例 》 及 屋 宇 署 不 時 發 出
的《耐火結構守則》的規定設計,並以符合所載規定的
耐火結構建造。
(b) 現列出部分耐火結構的一般規定:
(i) 有 關 房 產 與 毗 鄰 佔 用 /使 用 的 房 產 必 須 以 耐 火 時
效 不 少 於 隔 室 所 需 耐 火 時 效 的 牆 壁 和 樓 板 隔 開,
耐火時效最高為兩小時。
(ii) 供有關處所及其他被佔用的地方使用的內部 走
廊必須設置耐火時效分別不少於 1 小時及半 小
時 的 耐 火 牆 及 自 掩 門。 至 於 位 於 購 物 商 場 內 的 房
產,房 產 與 商 場 走 廊 之 間 則 一 般 毋 須 這 樣 的 耐 火
分隔。

附 1-3
(iii) 通 過 耐 火 牆 的 管 道、喉 管、電 纜 等 通 口 必 須 以 耐
火結構妥為保護,以維持該牆的耐火時效。
(iv) 如 涉 及 新 的 或 經 改 裝 的 耐 火 結 構 (例 如 耐 火 牆 及
耐 火 門 ), 則 須 由 認 可 人 士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填 妥
並 提 交 一 份 表 格 (認 可 人 士 及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作
業 備 考 5 3 附 錄 A ), 連 同 測 試 / 評 估 報 告 , 證 明 這
些 耐 火 構 件 的 耐 火 時 效。如 認 可 人 士 及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作 業 備 考 292 適 用 , 可 不 用 提 交 有 關 報
告 。

5. 逃生途徑及消防和救援進出途徑

(a) 每 間 學 前 機 構 均 須 按 照 《 建 築 物 (規 劃 )規 例 》 第 V 部 及
屋 宇 署 不 時 發 出 的 《 提 供 火 警 逃 生 途 徑 守 則 》 (《 逃 生 途
徑 守 則 》)及 《 消 防 和 救 援 進 出 途 徑 守 則 》 的 規 定 , 提 供
足 夠 的 逃生途徑。
(b) 在 建 築 物 的 某 一 樓 層 或 整 座 建 築 物 內 提 供 的 逃 生 途 徑 ,
任 何 時 間 只 能 容 納 指 明 的 最 高 人 數 。 現 行 的 《 逃 生 途 徑
守 則 》 列 明 這 些 限 制 , 並 將 這 些 限 制 相 連 於 每 一 樓 層 及
整 座 建 築 物 所 設 的 出 口 路 線 的 闊 度 及 數 目 。 因 此 , 假 如
開 辦 學 前 機 構 會 導 致 某 一 樓 層 或 整 座 建 築 物 的 現 存 人 數
超 出 這 些 限 制 , 當 局 便 會 建 議 拒 絕 接 納 有 關 申 請 。 在 評
估 人 數 時 , 當 局 會 以 “ 先 遞 交 者 先 處 理 ” 的 原 則 處 理 房
產 於 同 一 座 建 築 物 內 的 不 同 申 請 。 現 將 部 分 一 般 規 定 載
列 如 下 :

(i) 就 位 於 地 下 而 可 直 接 通 往 街 道 的 房 產 來 說,在 提
供 逃 生 途 徑 方 面 一 般 並 無 太 大 問 題。但 位 於 高 層
及 地 庫 的 房 產,則 最 少 須 有 兩 道 出 口 樓 梯。不 准
在 單 梯 建 築 物 的 高 層 開 設 學 前 機 構 (除 非 可 為
學 前 機 構 提 供 兩 條 額 外 的 出 口 樓 梯,並 且 將 學 前
機 構 通 往 供 整 座 建 築 物 使 用 的 單 梯 之 處 封 閉 )。
(ii) 任 何 可 容 納 30 人 以 上 的 房 間 /學 前 機 構 , 最 少 須
設 有 兩 個 出 口。出 口 門 必 須 開 向 出 口,而 開 啟 時
的 擺 幅 不 得 阻 礙 任 何 出 口 路 線 的 任 何 一 部 分。從
房 間 /學 校 中 任 何 一 處 通 向 該 兩 個 出 口 的 路 線 所
形 成 的 角 度 必 須 不 少 於 30 度 。

附 1-4
(iii) 一 般 來 說 , 出 口 路 線 的 最 小 闊 度 不 得 少 於 1050
毫 米,並 會 視 乎 整 間 學 前 機 構 及 該 機 構 所 處 的 樓
層 的 總 人 數 而 需 要 增 加 闊 度 。 若 容 納 30 人 或 以
下 , 則 其 出 口 門 的 最 小 闊 度 不 得 少 於 750 毫 米 ;
若 可 容 納 31 至 200 人 , 則 每 道 出 口 門 的 闊 度 不
得 少 於 8 5 0 毫 米,而 總 闊 度 不 得 少 於 1 7 5 0 毫 米 。
有 關 詳 細 的 規 定 , 應 參 閱《 逃 生 途 徑 守 則 》表 2 。
(iv) 所 有 指 定 的 出 口 路 線 均 須 直 接 通 往 街 道,而 地 下
的 樓 梯 圍 牆 必 須 在 地 下 延 續,以 便 與 建 築 物 的 其
餘 部 分 分 隔。所 有 出 口 路 線 的 淨 高 不 得 少 於 2 米,
並 且 暢 通 無 阻。各 出 口 路 線 的 每 一 部 分 均 須 設 有
足 夠 的 人 工 照 明,並 以 應 急 照 明 系 統 支 援,為 樓
面 水 平 提 供 不 少 於 2 勒 克 斯 的 水 平 照 明 度。應 急
照 明 系 統 的 設 計 必 須 符 合《 最 低 限 度 之 消 防 裝 置
及 設 備 守 則》的規定。
(v) 所 有 出 口 門 必 須 可 以 隨 時 從 內 開 啟,而 毋 須 使 用
鑰 匙。自 動 滑 動 門 必 須 在 電 力 中 斷 時 保 持 完 全 開
啟。
(vi) 橫跨出口的保安捲閘必須在辦公時間內保持開
啟。
(vii) 在 學前機構與建築物出口樓梯的最終出口之間
必 須 設 有 450 毫 米 的 實 心 分 隔 牆 , 該 分 隔 牆 的 耐
火 時 效 (包 括 隔 熱 性 )應 不 少 於 該 出 口 樓 梯 的 圍 牆
的 耐火時效。
(viii) 如 房 間 的 出 口 門 只 可 從 一 個 方 向 通 往 樓 梯 (即 死
角 位 )的 話 , 則 由 房 間 的 任 何 部 分 至 出 口 或 某 一
點 (而 由 該 點 可 以 不 同 方 向 通 往 兩 個 或 以 上 的 出
口 )的 步 程 不 得 超 過 18 米 。 如 可 從 多 於 一 個 方 向
通 往 樓 梯 的 話 , 則 步 程 限 制 是 由 30 至 45 米 不 等
(視 乎 出 口 路 線 的 耐 火 結 構 而 定 )。
(ix) 為 了 評 估 逃 生 途 徑 是 否 足 夠,學 前 機 構 的 可 容 納
人數是依據各班學生人數和受僱教職員人數的
總 和 來 釐 定 的。倘 若 每 班 最 高 學 生 人 數 並 無 在 提
交 的 圖 則 上 註 明,則 當 局 會 按 照《 教 育 規 例 》第
40 條 的 規 定 評 估 幼 稚 園 每 班 學 生 人 數 。

附 1-5
6. 影響公眾安全的違例建築工程

(a) 申 請 註 冊 為 學 前 機 構 的 房 產 內 如 有 違 例 建 築 工 程 , 可 能
會對教職員及學生構成危險。申請人應審慎選擇作 學 前
機 構 用 途 的 房 產,因 為 房 產 若 存 在 違 例 建 築 工 程 ( 例 如 違
例將一層樓層分間為多個獨立單位,但並沒有按上 文 第
5(b)(ii)段 的 規 定 提 供 有 防 護 設 施 的 內 部 走 廊 , 違 例 搭 建
的閣樓及在樓梯或閣樓空間違例加建樓板以及在公 共 地
方進行違例建築工程,以致阻塞校舍或其他用戶的 逃 生
途 徑 ), 便 可 能 會 令 房 產 不 適 宜 註 冊 為 學 前 機 構 。 倘 若 選
作學前機構用途的房產建有違例建築工程,申請人 務 請
在遞交申請前清拆這些工程。
(b) 影 響 公 眾 安 全 的 違 例 建 築 工 程 一 覽 表 載 於 附 件 , 供 申 請
人參閱。
(c) 廣 告招 牌必須按照屋宇署印發的“安裝及維修廣告 招 牌
指 引” 安裝,一般來說,伸出行人路的廣告招牌與 行 人
路 路面 的 垂 直 相 距 空 間 最 少 須 為 3.5 米 , 而 與 行 人 路 路
邊 有最 少 1 米的淨距離。伸出行車道的廣告招牌最 少 須
有 5.8 米的垂直相距空間。屋宇署備有上述指引, 可 供
索 閱, 亦 可 從 網 址 http://www.bd.gov.hk/下 載 。
(d) 申 請人應注意《殘疾歧視條例》所載有關為殘疾人士 提
供 通道及設施的規定。任何人士如未經許可拆除或改 動
供 殘 疾 人 士 使 用 的 現 存 核 准 通 道 及 設 施 (例 如 斜 道 及 廁
所 ), 則 當 局 可 根 據 《 建 築 物 條 例 》 的 規 定 及 現 行 政 策 對
其 採取執法行動及提出檢控。

7. 查閱和複印核准圖則及文件

市 民 可 在 繳 付 所 需 費 用 後,在 屋 宇 署 查 閱 及 索 取 核 准 圖 則 及
文 件 副 本。申 請 人 可 向 屋 宇 署 索 取 標 準 申 請 表 格,或 從 網 址 :
http://www.bd.gov.hk/下 載。申 請 人 或 需 預 約 時 間,以 便 檢 索 記 錄 。
如 有 查 詢,請 與 屋 宇 署 樓 宇 資 訊 中 心 聯 絡 ( 電 話 : 2 6 2 6 1 2 0 7 )。

附 1-6
附件
影響公眾安全的違例建築工程一覽表

下列位於校舍內的違例建築工程可能對教職員及學生的安
全構成危險。申請人務請在遞交申請前拆除這些工程:
(a) 構 成 校 舍 一 部 分 的 違 例 天 台 /平 台 /天 井 搭 建 物 。
[例 外 : 天 井 上 狀 況 及 結 構 良 好 的 輕 質 上 蓋 , 例 如 以 鐵 絲
網、塑膠或薄鐵皮所搭建的上蓋。]
(b) 在 核 准 簷 篷 上 或 懸 掛 於 核 准 簷 篷 的 搭 建 物 , 包 括 空 調 /機
械裝置及廣告招牌。
[例 外 : 一 部 安 裝 在 核 准 簷 篷 上 分 體 式 空 調 機 或 直 徑 不 超
過 一 米 的 冷 卻 塔 , 惟 須 獲 認 可 人 士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以 結
構計算核實有關的簷篷結構妥當,以及該空調裝置 不 會
使該簷篷負荷過重或承受過重壓力而影響簷篷結構 的 完
整性。]
(c) 在 行 人 道 或 公 用 地 方 違 建 簷 篷 /伸 建 物 。
[例 外 (1): 伸 越 樓 宇 外 牆 界 線 不 超 過 300 毫 米 的 輕 質 裝 飾
舖 面 伸 建 物 / 擴 建 物;伸 越 樓 宇 外 牆 界 線 不 超 過 6 0 0 毫 米 ,
最 少 有 2.5 米 的 垂 直 相 距 空 間 及 沒 有 承 托 任 何 空 調 裝 置
的輕質高架伸建物]
[例 外 (2): 伸 越 樓 宇 外 牆 界 線 不 超 過 600 毫 米 、 狀 況 良 好
的輕質上蓋,或伸越樓宇外牆界線不超過 2 米、最少有
2.5 米 垂 直 相 距 空 間 及 與 行 人 道 路 邊 最 少 有 600 毫 米 水 平
相距空間的收放式簷篷]
[例 外 (3): 並 非 處 於 危 險 狀 況 的 廣 告 招 牌 ]
(d) 伸 出 行 人 道 /後 巷 或 懸 掛 於 核 准 簷 篷 及 露 台 的 空 調 裝 置 及
其 附 屬 設 備 (例 如 冷 卻 塔 及 相 連 的 支 撐 物 )。
[例 外 : 附 建 於 外 牆 、 不 處 於 危 險 狀 況 、 不 阻 礙 行 人 或 車
輛 來 往 , 並 且 伸 出 外 牆 不 超 過 600 毫 米 的 分 體 式 空 調 機 ]
(e) 安 裝 在 註 冊 範 圍 內 的 高 架 空 調 機 及 相 連 支 撐 物 。
[例 外 : 倘 獲 認 可 人 士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核 實 , 並 有 數 據 支
持為結構安全的空氣調節機及相連支撐物。]
(f) 阻 塞 煙 管 的 違 例 障 礙 物 。
(g) 非 法 改 動 或 拆 除 分 隔 牆 或 耐 火 牆 及 耐 火 門 。
(h)在 現 有 的 樓 板 上 加 設 違 例 開 口 作 食 物 升 降 機 及 槽 管 用 途 ,
或在現有的食物升降機及槽管開口違例加建樓板。
[例 外 : 倘 獲 認 可 人 士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核 實 , 並 且 有 數 據

附 1-7
支持為結構安全的開口或樓板。]
(i) 用以填補核准閣樓及樓梯空間的違例鋼筋混凝土樓板。
(j) 違例加建閣樓、中間樓層及樓面擴建物。
(k) 違 例 加 建 的 樓 梯 ; 在 現 有 的 樓 板 上 違 例 加 建 開 口 , 作 建
造樓梯用途。
(l) 違 例 拆 除 全 部 或 部 分 結 構 構 件 , 或 大 規 模 改 動 結 構 構
件。
(m) 在 公 用地方進行違例建築工程,以致阻塞校舍或該大廈
的 逃 生 途 徑 (例 如 :違 例 將 一 層 樓 層 分 間 為 幾 個 獨 立 單 位 ,
以 致 其他單位的逃生途徑不足;以及違例圍封出口樓梯
的 通 道 , 以 致 其 他 用 戶 的 逃 生 途 徑 不 足 )。
(n) 違 例 將 一 層 樓 層 分 間 為 多 個 獨 立 單 位 , 但 並 沒 有 提 供 有
耐火牆和耐火門保護的內部走廊。
(o) 用 途 出 現 重 大 及 不 可 接 納 的 改 變 (例 如 :將 機 房 改 成 可 用
的 樓 面 地 方 )。
(p) 沒 有 防 護 欄 障 設 於 地 面 層 上 外 牆 的 開 口 。
假如拆除或糾正違例建築工程涉及進行並不屬於《建 築
物 條 例 》 第 41 條 所 豁 免 的 建 築 工 程 , 則 申 請 人 必 須 委 聘
一 名 認 可 人 士 及 /或 註 冊 結 構 工 程 師 , 並 獲 得 建 築 事 務 監
督 的 事 先 批 准 及 同 意 , 才 可 進 行 有 關 建 築 工 程 。《 清 拆 常
見 的 違 例 建 築 工 程 指 引 》 可 向 屋 宇 署 索 取 或 從 網 址
http://www.bd.gov.hk/下 載 。

附 1-8

回附錄
附錄 2

幼兒中心園舍空間分配

容 額 : 102 名

(兩 歲 以 下 : 32 名 及 兩 至 三 歲 : 70 名 )

設備項目 人數 面積
(平 方 米 )
1. 入 口 / 接 待 處 / 健 康 檢 查 處 8 10
2. 主管辦事處 1 6.6
3. 職員辦事處 11 25.7
4. 卧室 32 64
5. 遊戲及用膳室 16 32
6. 活動室 70 100
7. 音樂室 70 35
8. 戶內遊戲場 25 50
9. 小組學習室 7 15
10. 醫 療 /隔 離 室 2 4
11. 洗 衣 房 - 15
12. 貯 物 室 - 15
13. 調 奶 房 - 8
14. 廚 房 - 20
15. 食 物 貯 存 室 - 4
16. 職 員 更 衣 室 - 7
17. 兒 童 洗 手 間 - 32
18. 職 員 洗 手 間 13 (適 當 )
19. 殘 疾 人 士 洗 手 間 - (適 當 )

回附錄
附 2-1
附錄 3

新幼稚園園舍空間分配標準
(以設有六間課室的幼稚園為例)
設備項目 面積 數量 備註
(平 方 米 )
課室 41 (每 間 ) 6 每 班 人 數 不 應 超 過 30 人 。 當 課 室 用 作 全 日 班 午 睡
時 , 其 最 高 限 額 為 每 課 室 20 人 。

園 舍 設 計 在 可 行 情 況 下 應 更 靈 活,例 如 課 室 與 課 室
之間使用可摺 隔 板 /滑 動 間 隔 , 每 個 課 室 設 有 一
個洗手盆及貯存地方, 供學生使用。

多 用 途 區 /室 41 - 應 提 供 多 用 途 區 /室 , 以 切 合 運 作 需 要 或 進 行 核 心
的 學 生 學 習 活 動,例 如 音 樂 及 藝 術 活 動。在 需 要 時
(例 如 進 行 藝 術 活 動 )設 置 洗 手 盆 。

小組教學室 15 1 應 設 有 一 個 小 組 教 學 室 , 方 便 進 行 個 別 輔 導 /小 組
學習活動,以照顧多元學習需要。

校長室 7 1
教員室 38 1
辦事處 9 1
貯物室 22 1 用作放置遊戲設備等;並可放置全日制學童的
床、被褥和有關物件。

至 於 只 開 辦 半 日 制 課 程 的 幼 稚 園,貯 物 室 面 積 可 為
18 平 方 米 。

護理/ 11 1 應 設 有 洗 手 盆 。 為 保 持 衞 生 及 方 便 進 行 保 養 ,建 議
地板飾面採用 度至少 4 毫米的無縫乙烯基地板。
休息室
廚 房 (另 設 一 間 24 1 開 設 全 日 班,並 有 意 在 校 內 烹 調 食 物 為 學 童 提 供 午
膳, 應 設 置 一 個 設 備 符 合 屋 宇 署 / 房 屋 署、 消 防 處 、
食物貯存室)
衞 生 署 及 其 他 有 關 部 門 的 規 定 的 廚 房。有 關 廚 房 的
基 本 設 施 , 可 參 閱 附 錄 七 。 另 外, 應 設 有 一 間 食 物
貯 存 室 ( 為 廚 房 面 積 的 百 分 之 二 十 )。

至 於 只 開 辦 半 日 制 課 程 的 幼 稚 園,則 可 設 置 一 個 面
積 10 平 方 米 的 茶 水 間 , 以 取 代 廚 房 。

洗衣房 15 - 開設全日班,園舍宜設有洗衣房。

洗手間 (適 當 ) - 根 據《 教 育 規 例 》附 表 一,廁 所 及 尿 廁 的 規 定 如 下 :
( a) 男 童 每 30 名 男 童 須 設 有 1 個 廁 盆 及 2 個 尿
廁。凡 不 設 尿 廁 者,每 20 名 男 童 須 有 1 個 廁 盆;
(b) 女 童 每 20 名 女 童 須 設 有 1 個 廁 盆 ;
此 外 , 幼 稚 園 須 為 每 30 名 男 童 或 每 25 名 女 童 設 1
個洗手盆。

須 根 據 《 建 築 物 (衞 生 設 備 標 準 、 水 管 裝 置 、 排 水
工 程 及 廁 所 )規 例 》 的 規 定 , 為 教 職 員 提 供 適 當 的
洗手間和衞生設備。

戶內遊戲場 123 - 戶內遊戲場的面積應不少於課室總面積的百分之


五十。

戶外遊戲場 - - 應盡量提供便於由課室通達的戶外遊戲場。

本頁於 2017 年 10 月修改 附 3-1


附錄 4

兒童傢具的尺碼

建議的尺碼:

1. 桌椅

年齡組別 桌子平均高度 座位平均高度 座位平均深度

兩歲至四歲 510 毫 米 230 毫 米 270 毫 米


四歲至六歲 530 毫 米 250 毫 米 270 毫 米

2. 床

年齡組別 類型 長度 闊度 高度

初生至兩歲 圍欄小床 1220 毫 米 610 毫 米 380 毫 米


(地 板 至 床 褥 )

兩歲至六歲 叠床 1220 毫 米 530 毫 米 220-250 毫 米

(留 宿 幼 兒
中心適用)

年齡組別 類型 長度 闊度 高度

初生至兩歲 圍欄小床 1220 毫 米 610 毫 米 380 毫 米


(地 板 至 床 褥 )

兩歲至四歲 圍欄小床 1220 毫 米 680 毫 米 370 毫 米


(地 板 至 床 褥 )
四歲至六歲
固定睡床 1400 毫 米 750 毫 米 420 毫 米
(地 板 至 床 褥 )

3. 玩具架 / 書架

年齡組別 長度 闊度 高度

兩歲至六歲 740 毫 米 1220 毫 米 300-360 毫 米

附 4-1
回附錄
附錄 5

兒童玩具

玩 具 要 配 合 兒 童 的 年 齡 和 身 心 的 發 展,並 且 種 類 要 多 元 化、數 量
要 足 夠、色 彩 要 鮮 明,才 能 引 起 兒 童 的 興 趣,激 發 其 創 意 和 思 考 、
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初 生 至 兩 歲 兒 童 的 玩 具,適 宜 選 擇 簡 單、柔 軟,並 可 懸 掛、搖 響 、


拉動及推動的。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玩具:

吊飾

大顆珠粒

布娃娃和動物

大塊積木

大 /小 套 嵌 立 方 體

排插板

家 庭 用 品 /電 器 及 娃 娃 角 玩 具

浮水沐浴玩具

出牙咬環、嬰孩座椅、鞦韆等

兩 歲 至 六 歲 兒 童 的 玩 具,要 能 幫 助 促 進 兒 童 發 展 各 項 能 力,如 操
控 技 巧、語 文 及 基 本 數 學 概 念、情 意 及 群 性、美 藝 欣 賞 及 創 意 等
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玩具和用品:

發展操控技巧

大 /小 積 木
玩 具 車 /船
拼圖
串珠

附 5-1
扣拼類玩具
大 /小 箱 子
大 /小 套 嵌 玩 具
玩具槌子和釘子

發展語文能力及基本數學概念

拼圖玩具
接龍遊戲卡
圖畫書和兒童故事書
配對玩具
數數玩具

發展想像力、情意及群性

郵 局 櫃 台 、 商 店 /超 級 市 場 櫃 台 、 理 髮 店 等
玩具農莊、動物園、機場、電油站、停車場、太空
站等
洋娃娃及替換衣服
醫生和護士的裝備
玩 具 家 庭 電 器 /傢 具 /炊 具 和 娃 娃 角 玩 具
扮演各類人物的全套衣服連鞋和飾物
各 類 小 型 汽 車、貨 車、船、道 路 標 誌、飛 機、動 物 、
人物、木偶等

發展美藝欣賞及創作能力

各 種 美 術 及 勞 作 用 具 和 設 備,例 如 畫 架、長 柄 畫 筆 、
安 全 剪 刀、顏 色 紙 張、縐 紙、粉 彩、大 蠟 筆、膠 泥 、
黏土、漿糊等

各 類 自 然 材 料 /舊 物 料 , 例 如 石 頭 、 貝 殼 、 落 葉 、
廁紙筒、碎布、飲管、雪條棒、雪糕杯、包裝紙、
紙盒等

(註 : 一 般 玩 具 如 運 用 得 宜 , 同 一 玩 具 也 可 以 協 助 發 展 兒 童 多 項
能力)

回附錄

附 5-2
附錄 6

兒童洗手間的設備

幼兒中心

兒童年歲 兒童人數 廁盆 洗手盆

兩歲以下 1-9 人 1 個 每 30 人
10-24 人 2 個 或以下
25-50 人 3 個 1 個
超 過 50 人 則 每 15 人 1 個

兩歲以上 1-9 人 1 個 1 個
10-24 人 2 個 2 個
25-50 人 3 個 3 個
超 過 50 人 則 每 15 人 1 個 1 個

幼稚園

廁 所 及 尿 廁 (參 閱 《 教 育 規 例 》 附 表 一 )

每 30 名 或 以 下 男 童 : 1 個廁盆及 2 個尿廁。凡不設尿廁者,每
20 名 男 童 須 有 1 個 廁 盆 。

(尿 廁 是 指 一 獨 立 的 尿 盆 或 長 度 不 少 於 450
毫米的尿槽)

每 20 名 或 以 下 女 童 : 1 個廁盆

洗手盆
每 30 名 或 以 下 男 童 : 1 個洗手盆

每 25 名 或 以 下 女 童 : 1 個洗手盆

回附錄
附 6-1
附錄 7

廚房的基本設施

(以 烹 調 一 百 名 或 以 上 兩 至 六 歲 兒 童 的 膳 食 量 為 標 準 )

1. 煮食爐

2. 最少兩個有冷熱水供應的洗滌盆

3. 雪櫃

4. 碎肉機

5. 榨果汁機

6. 電飯煲

7. 手推車

8. 貯物櫃

9. 工作

10. 熱 水 器

11. 燒 水 器

12. 各 式 烹 飪 器 皿 和 食 具

13. 抽 油 煙 設 備

14. 有 鮮 風 供 應 的 抽 風 系 統

15. 掛 牆 風 扇

16. 容 量 為 23 公 升 的 消 毒 箱

17. 連 接 洗 滌 盆 去 水 管 的 隔 油 池

回附錄
附 7-1
附錄 8

調奶房設備

1. 兩 個 有 冷 熱 水 供 應 的 洗 滌 盆

2. 奶 瓶 消 毒 器

3. 熱 水 器

4. 燒 水 器

5. 攪 拌 器

6. 各 式 餵 奶 用 具

7. 手 推 車

8. 雪 櫃

9. 貯 物 櫃

10. 工 作

回附錄
附 8-1
附錄 9

急救箱應備的物品

1. 繃帶 (包 括 各 種 不 同 闊 度 的 繃 帶 )

2. 三角繃帶

3. 彈性繃帶

4. 藥水膠布及膠布

5. 棉花棒

6. 藥棉

7. 消毒紗布 / 敷料

8. 消 毒 黏 性 敷 料 (包 括 各 種 不 同 大 小 的 敷 料 )

9. 消毒的眼部敷料

10. 消 毒 劑 (如 1%沙 威 隆 、 碘 酒 、 0.1%雙 氯 苯 雙 胍 己 烷 )

11. 酒 精

12. 敷 料 鉗

13. 敷 料 剪 刀

14. 體 溫 計 (建 議 採 用 電 子 體 溫 計 )

15. 即 用 即 棄 手 套

16. 冰 袋 / 冷敷 (放 在 雪 櫃 的 冰 格 )

17. 安 全 別 針

本頁於 2012 年 9 月修改

附 9-1 回附錄
附錄 10

兒童游泳須知

(節 錄 自 「 幼 稚 園 參 考 資 料 -體 力 遊 戲 」 )

兒童在泳池嬉水應參照以下指引:

兒童必須穿着合適的泳衣 / 泳褲及戴上顏色泳帽

教師與兒童的比例

四歲以下的兒童 — 每六名兒童應有一名已領取拯溺
銅 章 的 教 師 照 顧 及 指 導。在 池 中 每
名兒童亦應有一名成人陪同。

四歲至六歲的兒童 — 每四名兒童應有一名已領取拯溺
銅 章 的 教 師 在 池 中 指 導。除 該 名 合
資 格 的 教 師 外,每 兩 名 兒 童 必 須 有
一名成人在池中陪同。

池水深度

三 歲 至 六 歲 – 水 深 宜 介 乎 0.6 米 至 0.8 米 之 間
(如 泳 池 的 一 邊 水 深 超 過 0.8 米 , 除 該 領 有 拯 溺
銅章的合資格教師外,每名兒童應有一名成人
陪同)

附 10-1
附錄 11

檔號: EDB(GD)/20/5/3 Pt. 7

教育局通告第1/2016號
處理虐待兒童及家庭暴力個案

【註: 本通告應交 -
(a) 各小學、中學、特殊學校、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
校長/校監 – 備辦;
(b) 各級主管 – 備考;以及

(c) 各區域教育服務處及學前服務聯合辦事處 – 備考及辦理】

摘要

本通告旨在通知各學校有關處理虐待兒童及家庭暴力個案更新的程序,
這是有鑑於社會福利署(社署)已發出「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二零一五年
修訂版)」,以取代「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二零零七年修訂版)」。請
各學校把本通告交所有學校人員傳閱。本通告取代於2012年3月5日發出的教育局
通告第1/2012號。

詳情

2. 學校在處理有關虐待兒童及家庭暴力個案時,首要關注兒童的福祉及安

案和即時介入。學校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或在調查結束後,都需要顧及有關學童的
情緒需要,並盡可能提供協助,幫助有關學童重新融入及適應學校生活。學校應
遵照由社署發出的程序指引採取合適的措施。

處理虐待兒童個案

3. 若發現懷疑虐待兒童個案時,學校應啟動危機處理小組,並盡快諮詢有
關部門和採取合適的處理程序。學校在處理懷疑虐兒個案時,應恪守「需要知道」
的保密原則。負責調查的社會服務單位會召開「保護懷疑受虐待兒童多專業個案
會議」,以便為有關兒童制訂福利計劃,如接獲邀請,有關的學校人員應出席個
案會議。

附 11-1
本頁於2016年8月修改
4. 有關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的原則及程序詳情,請學校參閱社署的「處理虐
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二零一五年修訂版) 」(以下簡稱「程序指引」)
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family/sub_fcwprocedure/id_1447/
。學校應特別注意「程序指引」中的以下篇章:

第五至七章: 多專業合作
第二十三章: 教育服務
第二十七章: 有關職員、照顧者及義工虐兒的指稱

處理教職員涉及兒童性侵犯個案

5. 在處理懷疑受性侵犯的個案中,倘若施虐者是學校員工,學校須嚴格遵
循附件所列的程序,使個案工作人員(如學校社工/學生輔導主任/學生輔導教師/
學生輔導人員)、校方、教育局及其他有關政府部門之間能維持有效的溝通,以
確保受害人及懷疑施虐者均獲適當的跟進,而其他學童在校的安全亦獲保障。

6. 為了加強保護學童,本局強烈建議學校在聘任過程中採用性罪行定罪紀
錄查核機制。學校可參閱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網頁(http://www.police.gov.hk/scrc)
及本局發出的有關通告/指引。

處理家庭暴力個案

7. 家庭暴力一般指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暴力。「親密伴侶暴力」是家庭暴
力的一種,是指在親密關係下正或曾共同生活的情侶之間發生的虐待行為,而這
些情侶正或曾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而非短暫交往。他們可以是已婚夫婦、同居
者、或分居配偶/同居者等。涉及的暴力形式可能包括以下一種或多於一種:身
體暴力、性暴力及精神虐待。

8. 學生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可能表現出害怕、不安、憤怒、混亂及受挫折
感。由於學生通常未必會主動透露家庭所發生的問題,學校應留意受影響學生的
表徵,以便盡早提供所需的協助。在處理親密伴侶暴力個案時,學校應遵照社署
的「處理親密伴侶暴力個案程序指引」(二零一一年修訂版)
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family/sub_fcwprocedure/id_1450/
。學校應特別注意指引中的下列篇章及附錄:

第二章 :跨專業合作處理親密伴侶暴力個案
第八章 :學校

本頁於2016年8月修改 附 11-2
附錄 I :識別親密伴侶暴力事件-
親密伴侶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附錄 II:虐待兒童及虐待配偶的危機因素

9. 倘若學校懷疑有關兒童亦同時被虐待,應遵照上文第四段的「程序指引」
所載的程序,採取措施保護兒童的福祉及安全。

查詢

10. 如對本通告有任何查詢,請致電 2863 4705 與訓育及輔導組聯絡。

教育局局長

陳慕顏代行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本頁於2016年8月修改

附 11-3
附件

處理教職員涉及兒童性侵犯個案溝通程序

當教職員涉嫌為性侵犯者時,個案工作人員(如學校社工/學生輔導主任/學生輔
導教師/學生輔導人員)、校方、教育局及有關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程序如下:

一、受害人與涉嫌性侵犯者來自同一學校

(甲) 個案工作人員(如學校社工/學生輔導主任/學生輔導教師/學生輔導人員)
應通知校監/校長有關的性侵犯個案,並盡快諮詢社會福利署的保護家庭及兒童
服務課或負責案件調查的警方單位。
(乙) 校監/校長應參考個案工作人員所作出的個案危機評估,為受害人提供適當
的支援和考慮其他跟進措施。
(丙) 校監/校長應通知所屬的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如個案發生在幼稚園暨幼
兒中心,校監/校長則應通知學前服務聯合辦事處)。
(丁) 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有關的學校發展主任(或學前服務聯合辦事處的學
前服務主任)可進一步諮詢有關的專業人員,並就受害人和涉嫌性侵犯者建議學
校作出適當的跟進服務。

二、受害人與涉嫌性侵犯者非來自同一學校

受害人所屬的學校
(甲) 為保障校內學生的利益,個案工作人員在諮詢社會福利署的保護家庭及兒
童服務課或負責案件調查的警方單位,並取得到受害人及其家長的同意後,應將
有關的性侵犯個案通知受害人所屬學校的校監/校長。
(乙) 校監/校長應通知所屬的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如個案發生在幼稚園暨幼
兒中心,校監/校長則應通知學前服務聯合辦事處),並諮詢有關的專業人員,在
校內為受害人提供適當的支援及作出其他跟進服務。

涉嫌性侵犯的教職員所屬的學校
(甲) 在諮詢社會福利署的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或負責案件調查的警方單位
後,個案工作人員應透過校監/校長,通知涉嫌性侵犯的教職員的學校所屬之區
域教育服務處(如個案發生在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個案工作員應透過校監/校長通
知學前服務聯合辦事處)。
(乙) 校監/校長在考慮校內的跟進事項時,應參考個案工作人員所作出的個案危
機評估。

本頁於2016年8月修改
附11-4
(丙) 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有關的學校發展主任(或學前服務聯合辦事處的學
前服務主任)可進一步諮詢有關的專業人員,並就涉嫌性侵犯者建議學校作出適
當的跟進服務。

本頁於2016年8月修改

附 11-5
回附錄
附錄 12

Report on Physical Examination


體格檢查報告

Name of Institution Date of Examination


機構名稱 體格檢查日期:____________

Name of child Sex Date of Birth


兒童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No. of Birth Certificate
出世紙編號
Name of Parents/Guardian H.K. Identity Card No.:
家長/監護人姓名 香港身分證號碼
Home Address Tel. No.
地址 電話
Physical Examination
體格檢查
General Physique Lungs
普通情形 肺
Fontanelles & Head Abdomen
頭及顋 腹
Nutrition Umbilicus
營養 臍
Skin Genitals
皮膚 生殖器官
Eyes & Vision General Intelligence
眼與視覺 智力
Ears & Hearing Extremities & Spine
耳與聽覺 四肢及脊骨
Nose Special Notes, such as history of allergy, deformities, etc.
鼻 特別紀錄,例如敏感、畸形等
Mouth 口腔
Teeth/Tonsils 牙齒/扁桃腺
Speech
言語
Glands

Heart
心臟

Fit for admission to the Yes 是 Physician’s


above Institution Signature
適合入讀上述機構 No 否 醫生簽名

Physician’s
Name/Chop:
醫生姓名/印鑑

附 12-1 回附錄
附錄 13

Health Record
健康紀錄

Name of Child :
兒童姓名

Date Weight in kg Height in cm Special Notes


日 期 體 重 (千 克) 高 度 (厘 米) 特別紀錄
Health Condition:
健康情況

History of illness / infectious disease (before and after admission to child care centre /
kindergarten):
疾 病 /傳 染 病 病 歷 (包 括 入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園 前 及 入 幼 兒 中 心 /幼 稚 後 ):

Date Illness/Infectious Disease


日期 疾 病 /傳 染 病

附 13-1
回附錄
附錄 14

附 14-1 回附錄
附錄 15

學校 / 幼稚園 /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 / 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

附錄二:
懷疑 學校 / 幼稚園 /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
幼兒中心內集體感染傳染病
呈報表格

致: 衛生防護中心 中央呈報辦公室 (傳真:2477 2770)


(CENO)

註:為確保傳染病爆發能得到儘快調查及控制,傳真前請致電
衛 生 防 護 中 心 中 央 呈 報 辦 公 室 ( 2477 2772) 通 報

機構類別:(選一項) □學校* □幼稚園*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 □幼兒中心‡

機構名稱: (機構編號: )

機構地址:

機構聯絡人: (職位:_________) 傳真: ____________

電話 (辦公時間) 電話 (非辦公時間): ____________

全校學生/幼兒總人數: 全校職員總人數: ____________

患病學生/幼兒人數: _______________ (入醫院人數: ____________)


患病職員人數: _______________ (入醫院人數: _____________)
病者普遍徵狀: □ 發熱 □ 喉嚨痛
(可選擇多項) □ 咳嗽 □ 流鼻水
□ 腹瀉 □ 嘔吐
□ 皮膚紅疹 □ 手/足出現水疱 □ 口腔潰瘍
□ 其他請列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懷疑傳染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報者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報者 簽名: _________________ 傳真日期: ____年_____月____日

* 學校 / 幼稚園 - 副本送所屬的地區學校發展組 / 教育局 (傳真:______________)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 - 副本送教育局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 (傳真: 3107 2180)
‡ 幼兒中心 - 副本送社會福利署幼兒中心督導組 (傳真: 2591 9113)

二零一二年七月版

回附錄
附 15-1
附錄 16

Accidents / Illnesses Record


意 外 /疾 病 紀 錄

Name of Child:
兒童姓名

Date/Time/Place Incidents and Signature of Signature of


of Occurrence Parent/Guardian
Follow-up Action Child CareWorker/
事發日期/ 父 母 /監 護 人 簽 名 Teacher
事件及跟進處理
時 間 /地 點 幼兒工作員/
教師簽名

回附錄

附 16-1
附錄 17

接受醫療護理同意及授權書

本人 ,香港身分證號

碼 , 為 (兒 童 姓 名 ) 之 *家

長 / 監護人,茲授權

之 *校 長 / 幼兒中

心 主 管 在 該 童 患 急 病 或 遇 到 緊 急 事 故 時,代 表 本 人 同 意 讓 該 童 接 受 *

註冊西醫

(姓 名 及 地 址 :

) / 政府醫院急症室醫生的醫療

護理。

簽 署:
(*家長 / 監護人)

見證人簽
署:

見 證 人 姓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 :

日期:
* 去不適用者

附 17-1
附錄 18

幼兒中心活動程序時間表
(初 生 至 一 歲 )

8:00 a.m. – 8:45 a.m. 入 園 、 健 康 檢 查 、 排 洗 、 自 由 活 動


星期一至星期六

8:45 a.m. – 6:00 p.m. 進 食


星期一至星期五 按 第 六 章 第 6 . 3 段 所 載 的 食 物 種 類、分
量和次數進食
8:45 a.m. – 1:00 p.m.
星期六 在 兩 次 進 食 之 間 , 飲 水 /鮮 果 汁

排 洗 (換 尿 布 、 如 訓練和盥洗)
尿濕和排便後
進食前後
遊戲後

睡眠
不同年齡嬰兒對睡眠時間有不同的需
要,隨着年齡的增長,嬰兒的日間睡
眠時間逐漸減少。

嬰 兒 除 了 在 夜 間 約 10 小 時 的 睡 眠 外 ,
他們要在上午和下午小睡,日間須共
有以下的睡眠時間:
初 生 – 約 10 小 時
六個月前–約 4 至 5 小時
六個月至一歲–約 3 小時

遊戲
須為嬰兒在睡眠、進食和排洗時間之
外,安排遊戲活動,促進他們各方面
的發展。

遊戲活動包括感官訓練、體能和小肌
肉活動、音樂、故事、兒歌、美術圖
工和玩具等。

回附錄
附 18-1
附錄 19

幼兒中心活動程序時間表
(一 歲 至 兩 歲 )

星期一至星期五 星期六

8:00 a.m. – 8:45 a.m. 入園、健康檢查、排洗、自由活動 (玩 具 )

8:45 a.m. – 9:30 a.m. 早餐、排洗

9:30 a.m.– 10:15 a.m. 遊戲 (體 能 活 動 )

10:15 a.m. - 10:45 a.m. 排 洗 、 早 點 (水 果 )

10:45 a.m.- 11:30 a.m. 遊戲 遊戲


(小 肌 肉 訓 諫 / 美 (興 趣 活 動 / 特 別 活 動 )
術圖工 / 音樂 /
玩具等)
11:30 a.m. - 12:15 p.m. 排洗、午餐

12:15 p.m. - 2:30 p.m. 排洗、午睡 12:15 p.m.- 1:00 p.m.

自 由 活 動 (玩 具 )、 離 園
2:30 p.m. - 3:15 p.m. 排洗

遊 戲 (體 能 活 動 )

3:15 p.m. - 4:00 p.m. 排洗、午點

4:00 p.m. - 4:45 p.m. 遊戲


(故 事 / 兒 歌 /
談話 / 興趣活動)

排洗

4:45 p.m. - 6:00 p.m. 自 由 活 動 (玩 具 )

離園

回附錄

附 19-1
附錄 20

附 20-1
回附錄
附 20-2
回附錄
附錄21(A)
檔號:EMB(QA/KS)KE/8

教育局通告第 28/2003 號
(前 編 號 為 教 育 統 籌 局 通 告 第 28/2003 號 )
[註:本通告應交—
1. 各幼稚園及附設幼稚園班級的學校校監—備辦;及
2. 各組主管—備考]

新入職幼稚園教師資歷要求
摘要

本通告旨在說明由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起所有新入職幼稚園教師須具備合格
幼稚園教師資歷要求的具體安排,有關要求已在行政通告第 27/2002 號「幼稚園校長和
教師的學歷及培訓要求」內公布。

詳情

2. 由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起,所有新入職幼稚園教師均須具備合格幼稚園教師或
同等的資歷。現職並已在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前獲發准用教員許可證的未受訓幼稚園教
師,可繼續在其目前任職的幼稚園任教;但日後若她/他們離職或調職,則須具備合格
幼稚園教師或同等的資歷,才可受聘為另一所幼稚園的教師。

3. 為了貫徹持續進修的精神,現職未受訓而現正就讀,或已在下一個學年獲培訓
機構取錄入讀合格幼稚園教師訓練課程的幼稚園教師,將仍可獲准在二零零三年九月一
日或以後轉任至另一所幼稚園任教,但這些未受訓的幼稚園教師必須符合獲發幼稚園准
用教員許可證的學歷要求。具學士學位者亦可受聘為幼稚園教師,惟她/他們必須於入
職後兩年內修畢合格幼稚園教師訓練課程,獲得教育統籌局特別批准者除外。

4. 因應這項新規定,各校監須確保在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或以後所聘用的幼稚園
教師皆具備有關的資歷。此外,幼稚園亦須在二零零四至零五學年符合聘用 100%合格
幼稚園教師的規定,如有需要,各校監應盡早安排未受訓的幼稚園教師修讀有關訓練課
程。

查詢

5. 如有查詢,請致電 2892 6317 或 2892 5760 與質素保證分部幼稚園及支援組聯


絡。

教育統籌局局長
鄭芷馨代行

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三日
附 21(A)-1
回附錄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錄21(B)

檔 號 : EDB(QA/KS)KE/38/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局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0/2009 號

新任幼稚園校長的學歷及培訓要求

[注意:本通告應交-
(a) 各 幼 稚 園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及附設幼稚園班級的學校的校監-備辦;以及
(b) 各組主管-備考。]

摘要

本 通 告 提 醒 各 校 監 有 關 幼 稚 園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及 附 設 幼 稚 園 班
級的學校新任校長的學歷及培訓要求,以配合學前教育學券計劃的推
行 。 本 通 告 取 代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27/2002 號 。

背景

2. 二 零 零 七 年 一 月 二 十 二 日 發 出 的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 / 2 0 0 7 號「 學 前 教
育 新 措 施 」 載 明 ( 見 ht t p: / / appl i cat i ons.edb.go v.hk/ ci r cul a r/ upl oad/ EMBC /
EM BC 07001C .pdf ) , 自 二 零 零 九 / 一 零 學 年 起 , 所 有 新 任 校 長 須 持 有 幼
兒教育學士學位或具備同等學歷,並在取得學歷後最少有一年相關工
作經驗,以及在受聘前修畢一項校長證書課程,或在特殊情況下,事
先獲得教育局批准,於受聘的首年內完成該項課程。

詳情

3. 上 述 新 規 定 適 用 於 由 二 零 零 九 /一 零 學 年 起 初 次 受 聘 的 幼 稚 園 校
長 。 如 欲 得 知 更 多 詳 情 , 請 瀏 覽 教 育 局 網 頁 的 資 料 :
http://www.edb.gov.hk/a ttachm ent/tc/ edu -s ystem/preprim ar y- kindergarten/pr
eprim ar y-voucher/ covering%20note_chinese.pdf 。

4. 請各校監注意上述規定。有關認可課程列表可參考教育局網頁:
http://www.edb.gov.hk/attachm ent/tc/ edu -s ystem/preprim ar y- kindergarten/pr
eprim ar y-voucher/ approved%20course%20list_c.pdf 。

查詢

5. 如 有 查 詢 , 請 與 所 屬 地 區 的 學 校 發 展 主 任 /學 前 服 務 主 任 聯 絡 。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
鄧發源代行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 21(B)-1


回附錄
附錄 22

附 22-1
附 22-2
回附錄
附錄 23及24

檔 號 : EDB(KGA)/KE/3/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局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8/2016 號

幼稚園收取報名費和註冊費、招生及資料提供

[註 : 本通告應交

( a) 各 幼 稚 園、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及 設 有 幼 稚 園 班 級 的
學校校監及校長—備辦;以及
( b) 各組主管—備考]

摘要

本通告通知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設有幼稚園班級的學校
(以 下 統 稱 為 幼 稚 園 )收 取 報 名 費 和 註 冊 費 的 安 排 , 招 收 新 學 年 新 生 的
時 間 , 以 及 向 家 長 提 供 資 料 的 責 任 。 本 通 告 取 代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4/2014
號。

詳情

報名費和註冊費

2. 根 據 《 教 育 規 例 》 第 61(1)條 的 規 定 , 幼 稚 園 須 事 先 徵 得 教 育 局
常任秘書長書面批准才可收取或更改報名費和註冊費。

3. 本通告可視為教育局常任秘書長的書面批准,批准幼稚園由即日
起 , 向 新 錄 取 的 學 生 /兒 童 收 取 下 列 費 用 :

特定用途費用 核准上限
(a) 報 名 費 40元
(b) 註 冊 費
(i) 半 日 制 班 級 970元
(ii) 全 日 制 班 級 1,570元

4. 學校如欲收取超逾第 3 段所定核准上限的費用,須事先徵得教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批 准 , 請 參 照 《 教 育 規 例 》第 61(1)條 的 有 關 規 定 。 至 於
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則不可收取超逾第 3 段所定
核准上限的報名費和註冊費。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 -
5. 此通告或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就收取超逾上述所定核准上限費用
的 批 准 書 , 須 在 學 校 報 告 板 或 校 舍 內 的 顯 眼 處 展 示 。 幼 稚 園 須 參 閱《 教
育 規 例 》 第 67 條 , 確 保 學 校 符 合 該 規 例 所 訂 的 要 求 。

6. 違 反 有 關 收 費 的《 教 育 規 例 》會 損 害 學 生 的 利 益 並 屬 犯 罪 行 為 1。
就 此 , 幼 稚 園 須 注 意 《 教 育 規 例 》 第 101 條 及 102 條 的 內 容 。

7. 幼稚園收取註冊費時,須遵守以下的規定,並讓有關家長清楚了
解其中內容–

(i) 學 校 只 可 向 已 錄 取 的 學 生 /兒 童 收 取 註 冊 費 。

(ii) 學 生 /兒 童 如 已 繳 付 註 冊 費 並 其 後 在 該 校 就 讀 , 則 校 方 必 須
在 收 取 第 一 期 學 費 後 (如 有 ), 於 有 關 學 年 的 第 一 個 月 內 , 退
回 註 冊 費 予 該 學 生 /兒 童 。

(iii) 第 一 期 學 費 不 得 在 8 月 1 日 前 (如 新 學 年 在 9 月 開 始 )或 7 月
1 日 前 (如 新 學 年 在 8 月 開 始 ) 收 取。幼 稚 園 收 取 學 費 時,須
遵 守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6/2013 號 所 公 布 的 規 則 及 規 例 。

( i v ) 獲 提 供 學 位 並 已 繳 付 註 冊 費 的 學 生 / 兒 童,如 其 後 放 棄 學 位 ,
則會被沒收已繳付的註冊費。

招收新生

8. 現時部分幼稚園於學年初即招收下年度幼兒班新生。幼稚園業界
人士廣泛認同過早招生會對幼兒產生不必要的壓力,故此,幼稚園不
應 早 於 11 月 開 始 進 行 需 要 申 請 入 讀 下 年 度 幼 兒 班 的 新 生 參 與 的 招 生
程 序 (例 如 面 試 申 請 學 童 ), 以 避 免 可 能 對 幼 兒 產 生 的 不 良 影 響 。

提供資料

9. 幼稚園在發布招生廣告(包括派發學校單張)時,均須按照《教
育 條 例 》 第 86A(2)條 的 規 定 , 列 出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給 予 學 校 的 註 冊
編號。

10. 為 使 家 長 能 更 了 解 幼 稚 園 營 運 情 況 和 在 充 分 掌 握 資 訊 的 情 況 下
為子女選擇學校,幼稚園應主動將學校的資訊載於學校單張、通訊或
入學申請表格等文件內,供家長參考。資訊應包括學校基本資料、預
計 取 錄 的 學 生 人 數、新 學 年 的 核 准 學 費( 若 新 學 年 的 學 費 仍 在 審 批 中 ,

1
任 何 人 犯 《 教 育 規 例 》 所 訂 罪 行 , 一 經 定 罪 , 可 處 罰 款 5 0 ,0 0 0 元 及 監 禁 1 年 。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 -
則 以 建 議 的 學 費 代 替 )、 其 他 核 准 收 費 及 學 校 售 賣 教 育 用 品 / 提 供 收 費
服 務 的 各 項 價 目 。 如 新 學 年 的 教 育 用 品 /收 費 服 務 的 價 目 暫 未 釐 定 , 應
提 供 現 時 或 上 學年的價目以作參考。附錄載列向家長提供學校資訊的
項 目 清 單 , 以 供參考。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應同時
提 供 中 文 及 英 文版本的入學申請表。學校亦應因應需要提供英文版本
的 學 校 資 訊 。

查詢

11 . 如 有 查 詢 , 幼 稚 園 可 與 所 屬 的 學 校 發 展 主 任 /服 務 主 任 聯 絡 。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
胡振聲代行

2016 年 7 月 20 日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 -
附錄

向家長提供的學校資訊列表

(1) 幼 稚 園 名 稱 及 註 冊 編 號

(2) 註 冊 學 校 地 址

(3) 總 容 額

(4) 各 班 級 /課 程 的 預 計 收 錄 人 數

(5) 各 班 級 /課 程 的 每 期 學 費 及 期 數
( 如 新 學 年 的 學 費 暫 未 釐 定 , 應 提 供 建 議 的 學 費 以 作 參 考 2)

(6) 有 否 參 加 免 費 優 質 幼 稚 園 教 育 計 劃

(7) 其 他 核 准 收 費 (如 報 名 費 、 註 冊 費 及 膳 費 )

(8) 學 校 售 賣 教 育 用 品 及 /或 提 供 收 費 服 務 的 各 項 價 目
( 如 新 學 年 的 價 目 暫 未 釐 定,應 提 供 現 時 或 上 學 年 的 價 目 以 作 參 考 )

(9) 其 他 資 料

(a) 學 校 總 面 積

(b) 註 冊 課 室 數 目

(c) 師 生 比 例

(d) 設 施

(e) 學 校 網 址

(f) 查 詢 方 法 (如 電 話 號 碼 、 傳 真 號 碼 或 電 郵 地 址 )

2
在 2 0 1 7 /1 8 學 年 , 即 幼 稚 園 參 加 免 費 優 質 幼 稚 園 教 育 計 劃 的 首 個 學 年 , 參 加 此 計 劃 的 幼 稚 園
應提供預算的學費範圍予家長參考。

本頁於 20 年 月修改 附 - 回附錄


附錄 25

附 25-1
附 25-2
附 25-3
附 25-4
附 25-5
回附錄
附錄 26

檔 號 : EDB(KGA)/KE/44/2 香港特別行政區
教育局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6/2013 號

幼稚園收取費用、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費服務

[註 : 本通告應交

( a) 各 幼 稚 園、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及 設 有 幼 稚 園 班 級 的
學校校監及校長—備辦;以及
( b) 各組主管—備考]

摘要

本通告重申有關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設有幼稚園班級的
學 校 (以 下 統 稱 為 幼 稚 園 )收 取 費 用 的 現 行 規 則 及 規 例 , 並 更 詳 盡 闡 述
向學生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費服務的指引。本通告現取代教育局通
告 第 18/2000 號 。

詳情

收取學費

2. 根 據 《 教 育 規 例 》, 凡 未 經 教 育 局 常 任 秘 書 長 以 書 面 批 准 , 學 校
不可更改學費的期數及數額。故此,幼稚園必須按教育局發出的收費
證明書內的批准收費,否則即屬違法。幼稚園亦須將收費證明書展示
在其校舍的顯眼處。此外,幼稚園須將核准的學費額或任何核准的變
更,盡速通知家長,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或投訴。

3. 幼稚園須注意其收取的學費,原則上應用以支付與教學活動、營
辦幼稚園和維持教育服務水平有直接關係的所有開支。幼稚園不應就
所涉開支,在學費以外另行向家長收費。學費應支付的支出項目載列
於 附 錄 1 。 此 支 出 項 目 清 單 亦 已 上 載 教 育 局 網 頁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about-preprimary-kinde
rgarten/guidelines/items_covered_by_sch_fee_c.pdf), 並 會 在 有 需 要 時 檢 視 。


收取註冊費和報名費 ⽂文

4. 幼 稚 園 收 取 註 冊 費 和 報 名 費 時,須 遵 守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4 / 2 0 1 4 號 所
公布的規則及規例。

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費服務

5. 幼稚園或會在學校進行商業活動,向學生售賣教育用品或提供收
費服務。為了保障家長及學生的利益,幼稚園必須遵守附錄 2 所載的
指引,以確保能妥善管理各類商業活動,並避免引起投訴。有關指引
亦 已 上 載 教 育 局 網 頁 (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eprimary-
kindergarten/about-preprimary-kindergarten/guidelines/trading_guidelines_c.pdf) , 並 會 在 有
需要時更新。幼稚園尤其須注意下列原則:

(a) 幼 稚 園 不 應 強 迫 家 長 購 買 任 何 教 育 用 品 或 接 受 任 何 收 費 服
務,並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家長購買教育用品或採用收費服務
純屬自願性質;

(b) 幼 稚 園 應 以 書 面 形 式 通 知 家 長 各 項 教 育 用 品 / 收 費 服 務 的 收
費、數量及說明,以便家長為子女作出選擇時,能充分掌握
資訊;

(c) 售 賣 的 用 品 或 提 供 的 服 務 , 應 與 教 學 活 動 有 直 接 關 係 ;

(d) 所 有 學 生 均 需 參 加 的 常 規 學 習 活 動 支 出 , 以 及 營 辦 幼 稚 園 所
必需的項目,如學生手冊、成績表、教具等的開支,均屬營
辦費用,不應向家長另行收費;

(e) 不 得 從 售 賣 課 本 中 獲 取 任 何 利 潤 ;

(f) 在 售 賣 教 育 用 品 /提 供 收 費 服 務 所 得 的 利 潤 (如 有 ), 不 應 超 過
向 供 應 商 購 入 用 品 /服 務 的 成 本 價 的 15%; 及

(g) 幼 稚 園 對 一 切 出 售 及 購 買 的 各 類 教 育 用 品 及 收 費 服 務 , 必 須
保存正確的帳目記錄。

查詢

如 有 查 詢 , 幼 稚 園 可 與 所 屬 的 學 校 發 展 主 任 /服 務 主 任 聯 絡 。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
覃翠芝代行

二零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附錄 1

學費支付的支出項目清單

下列項目屬學校營辦費用,幼稚園不應向家長另行收費。

(a) 受 僱 教 學 人 員 (包 括 代 課 教 師 )及 非 教 學 人 員 的 薪 金、公 積 金、強 制


性公積金供款及長期服務金

(b) 學 校 校 監 酬 金

(c) 幼 稚 園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校 舍 的 租 金 、 管 理 費 、 差 餉 及 地 租

(d) 供 學 校 使 用 作 教 育 用 途 的 家 具 及 設 備

(e) 圖 書 、 參 考 書 籍 和 教 師 及 學 生 用 的 工 作 紙 等 教 具

(f) 修 葺 、 保 養 及 改 善 幼 稚 園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校 舍 的 工 程 , 包 括 安
裝冷氣機、雙層玻璃及抽氣扇、維修合約,以及為保持消防、氣
體、電氣裝置及樓宇安全而進行檢查的費用

(g) 水 費 、 電 費 (包 括 冷 氣 費 )、 電 話 、 傳 真 機 及 互 聯 網 服 務 費 用

(h) 清 潔 費 用 (包 括 清 潔 合 約 及 提 供 給 學 生 的 清 潔 用 品 )

(i) 教學活動所需的印刷、紙張、教師文具及其他消耗品的費用

(j) 郵費及書刊開支

(k) 保 險 費 , 以 及 急 救 工 具 及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開 支

(l) 核數費及其他因校務而支付的服務費用

(m) 用 於 校 務 的 交 通 費

(n) 所 有 學 生 均 需 參 加 的 常 規 校 內 及 校 外 學 習 活 動 支 出 ( 包 括 生 日
會、畢業禮、外出活動、旅行及參觀等支出)

(o) 營 辦 幼 稚 園 所 必 需 的 項 目 , 包 括 學 生 手 冊 、 學 習 進 度 表 、 學 習 歷
程檔案、畢業證書及學生證件等

(p) 與 教 學 活 動 、 營 辦 幼 稚 園 和 維 持 教 育 服 務 水 平 有 直 接 關 係 的 其 他
教育支出


附錄 2

幼 稚 園 、 幼 稚 園 暨 幼 兒 中 心 及 設 有 幼 稚 園 班 級 的 學 校 (幼 稚 園 )
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費服務的指引

指導原則

(1) 幼稚園不應強迫家長購買任何教育用品或接受任何收費服務,並
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家長購買教育用品或採用收費服務純屬自願
性質;

(2) 售賣的用品或提供的服務,應與教學活動有直接關係;及

(3) 所有學生均需參加的常規學習活動支出,以及 營辦幼稚園所必需


的 項 目,如 學 生 手 冊、成 績 表、教 具 等 的 開 支,均 應 屬 營 辦 費 用 ,
不應向家長另行收費。

披露資料

(4) 幼 稚 園 應 充 分 列 明 各 項 用 品 及 收 費 服 務 的 資 料 (包 括 收 費 及 數
量 ), 供 家 長 參 考 , 讓 他 們 選 擇 透 過 其 他 途 徑 購 買 有 關 用 品 或 取 得
有 關服務。例如校服方面,幼稚園在選擇校服衣料時,應確保所
選 衣料的類別、質料及顏色,均在市面上普遍有售。同時,校方
應 備有校服的式樣、尺寸及衣料樣本,供自行購買校服的家長參
考 。

(5) 如 用 品 為 整 套 出 售 者 (例 如 習 作 簿 ), 則 幼 稚 園 應 作 出 安 排 , 讓 學
生可在學年中購買個別項目。學校應詳細列明各單項收費、數量
及說明,以便家長選購部分需要的用品或服務。

(6) 為 使家長為子女作選擇時充分掌握資訊,幼稚園應主動將學校於
本 學 年 /新 學 年 所 售 賣 的 用 品 /提 供 的 收 費 服 務 的 費 用 , 載 於 學 校
單 張、通訊或入學申請表格內,供家長參考。由於在招生時有關
本 學 年 /新 學 年 的 教 育 用 品 /收 費 服 務 資 料 未 必 詳 盡 無 遺 , 因 此 教
育 局極力建議幼稚園向家長提供上一學年的資料,以作參考。

(7) 幼稚園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家長,如學生於學期開學前退學,家長
已繳交款項的退回物品或退款安排。

(8) 幼稚園須按要求向家長及公眾人士公開「售賣課本」的帳目,或
在互聯網上展示。


收取款項

(9) 幼稚園須給予家長足夠時間考慮是否購買教育用品或接受所提
供的收費服務。

(10) 幼 稚 園 應 避 免 向 家 長 收 取 整 批 物 品 或 整 學 期 服 務 的 費 用 (例 如 :
茶 點 費 ), 讓 家 長 可 選 擇 在 學 年 中 再 行 購 買 或 繼 續 採 用 服 務 。

(11) 預購物品或預收服務費用,不應早於每年五月收取。

提供教育用品及服務供購買或採用

(12) 只 適 用 於 某 一 所 幼 稚 園 的 用 品 (例 如 印 有 校 徽 的 物 品 )應 盡 量 減
至 最 少。舉 例 來 說,幼 稚 園 如 使 用 印 有 校 名 及 /或 校 徽 的 習 作 簿 ,
應 准 許 學 生 使 用 一 般 文 具 店 出 售,而 大 小、品 質 及 格 式 均 相 似 的
習 作簿。

(13) 在 不 影 響 學 習 成 效 的 情 況 下 , 幼 稚 園 應 將 學 生 學 習 所 需 用 品 及 服
務項目盡量減至最少。有關幼稚園向學生售賣教育用品及提供收
費服務的常見例子,可參考下表:

教育用品 收費服務
課本及習作簿 校巴服務
校服及書包 興趣班
茶點 課餘活動
文具
補充學習材料
寢具

所得利潤的上限

(14) 各 項 用 品 及 收 費 服 務 應 盡 可 能 以 最 低 價 格 出 售 /提 供 , 而 價 格 不
應高於一般市價。

(15) 不得從售賣課本中獲取任何利潤。

(16) 學 校 在 售 賣 習 作 簿 、 校 服 、 文 具 、 用 具 及 其 他 物 品 (課 本 除 外 )所
得 的 利 潤 , 不 得 超 過 向 供 應 商 購 貨 成 本 價 的 15%。 有 關 15%的 利
潤上限,亦應包括為學生提供的各項收費服務。

帳目記錄

(17) 幼 稚 園 對 一 切 出 售 及 購 買 的 各 類 教 育 用 品 及 收 費 服 務 ,必 須 保 存

正確的帳目記錄。

採購物品和服務

(18) 如涉及採購物品及服務,幼稚園須秉持公開、公正及公平競爭
的原則。幼稚園可靈活制訂校本的採購政策,但須依循以下指
引,訂立一套妥善的採購及競投程序。

(19) 具體而言,幼稚園應-

(a) 邀 請 足 夠 數 目 的 供 應 商 或 承 辦 商 參 與 競 投 /報 價 , 確 保 以 公
平方式採購用品或服務;

(b) 妥 善 備 存 採 購 /報 價 記 錄 , 包 括 供 應 商 /服 務 供 應 商 的 全 名 、
挑選他們的理由及所接獲的詳細報價資料;

(c) 採 取 措 施 防 止 報 價 資 料 外 洩 或 遭 竄 改 ;

(d) 事 先 訂 定 批 出 服 務 及 工 程 合 約 的 評 審 準 則 (如 價 格 不 是 唯 一
的 考 慮 因 素 );

(e) 要 求 所 有 負 責 採 購 職 務 的 人 員 簽 署 承 諾 書 及 在 需 要 時 申 報
利 益 衝 突 (如 其 本 人 或 家 人 現 正 或 將 會 與 供 應 商 /服 務 供 應
商 有 密 切 的 連 繫 ); 及

( f ) 為 教 職 員 訂 立 清 晰 的 分 工,例 如 索 取 報 價 與 接 納 報 價 等 兩 項
工序,必須由不同的教職員負責。

(20) 為 減 低 濫 權 及 貪 污 的 風 險,幼 稚 園 應 透 過 以 下 超 連 結 參 閱 廉 政 公
署發出的《防貪錦囊-採購》:

http://www.icac.org.hk/filemanager/tc/Content_1031/procurepractices.pdf

收受利益和捐贈

(21) 有 關 學 校 及 其 教 職 員 收 受 利 益 和 捐 贈 方 面 的 原 則 和 注 意 事 項,幼
稚 園 須 參 閱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14/2003號 。

(22) 幼 稚 園 如 與 任 何 營 辦 商 /供 應 商 有 所 協 定 而 獲 得 折 扣 或 整 筆 回
佣,應 將 該 折 扣 或 整 筆 回 佣 撥 入 學 校 帳 目 內,列 為 收 入 項 目。此
外,所 有 從 供 應 商 獲 取 的 利 益,如 屬 物 品 或 用 具,必 須 記 錄 在 學
校的存貨清單上。


回附錄
附錄 27

附 27-1
附 27-2
附 27-3
附 27-4
附 27-5
附 27-6
附 27-7
回附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