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4

文明的新高度

这是中华民族全面融合的时代。在
这个时代里,中国形成了有史以来最
大的版图.东方出现了人类史上最大的
人口国和最大经济实体;这个时代的
中国创造出百世不朽的文化经典;这
个时代的中国为世界文明贡献出卷帙
最为浩繁的图书典籍;这个时代的中
华民族前所未有地形成了广泛的文化
认同感,清朝在全盛时期创造了中华
文明的新高度。
创造性的治水成就
康熙时代的治河方略
康熙帝的六次南巡
• 康熙喜欢亲临第一线视察治水情况,
亲自视察河道。
• 康熙前后六次南巡指导治河。
• 康熙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后,
社会日趋稳定,于是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九月开始第一次南巡。
• 南巡的目的主要是指导治河。
第一次南巡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开始第一次
南巡。
• 这次南巡视察了黄河北岸的工程。
• 对于萧家坝出现高度、厚度不达标,康熙
亲自和河道总督靳辅指示加固。
• 在这次南巡途中他还给总督王新命下谕:
“高邮等地方百姓、甚为可悯。今虽水涸、
民择高处栖息,但庐舍田畴、仍被水淹、
未复生业。朕心殊为不忍。尔系地方大臣、
作何筹划、疏水通流、拯此一方民命、以
副朕轸恤黎元至意。”表现了康熙治河同
时要爱民的精神。
第一次南巡

• 这次康熙南巡主要强调防护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
• 此后,康熙巡视了苏州、惠山、江宁。
• 于11月中旬回返,途中命萨穆哈等人考察
黄河入海口,后视察高家堰水利工程、在
宿迁过白洋河进入山东、在曲阜祭祀孔子
并书写“万世师表”匾额以示纪念。
• 于11月底返回北京,第一次南巡黄河宣告
结束。
第二次南巡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开始第二次南巡,
首先康熙视察了他亲自指导修建的中河。
• 贵为九五至尊的康熙为了细致直观的了解黄河工
程情况,自己拿着河图和普通治河工作者一样坐
在堤坝上和江南江西总督傅塔拉、河道总督王新
命一起查看工程进度、处理相关问题、部署下一
步工作。
• 这充分表现了康熙的实干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 这同时也是给主要执行的高级官员上了一课。
• 当时对于黄河如何治理众说纷纭,一些没有到过
黄河工程的大臣也上书大谈治理黄河之策。
第二次南巡
• 治理黄河工程演变成朋党之争的借口。
• 康熙告诫大臣们治理黄河关系到国计民生,非
同儿戏,必须根据客观情况作出治理决定,不
能纸上谈兵。
• 巡视黄河之后,康熙继续南巡扬州、苏州、杭
州、渡钱塘江登会稽山、祭祀大禹陵寝书写“
地平天成”,这也寄托着他大治黄河的夙愿。
• 2月中旬回返,经杭州、苏州、江宁北渡长江
再次视察高家堰治黄工程,指示治河方略后,
继续北返,于3月回到北京。
• 第二次南巡宣告结束。
第三次南巡
•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开始了第三次南巡。
• 康熙第三次南巡同时也是康熙大治黄河时期的一
个重要分水岭。
• 在之前基本上是康熙在重大问题上拍板,河道总
督执行,在具体问题上加以指导。之后就变成了
康熙事无巨细都加以指导。
• 原因是靳辅之后终康熙一朝在治水方面再无出其
右者的河道总督,另外“今边烽永靖,四方无事。
独黄河为患,未决时闻,”这说明在平定葛尔丹
叛乱后国内政局比较稳定,治理黄河成了当务之
急,地位更加重要。
第三次南巡
• 另外,也隐含着对河道总督的不满。
• 康熙处置鳌拜用了几天的时间;平定“三藩”用
了八年的时间;收复台湾用了一个月(指战事);
亲征剿灭葛尔丹用了六年的时间;现在四方无事,
就指示臣子大规模治理二十二年的黄河出现问题。
是谁的责任?
• 在视察黄河水利工程后,康熙继续南巡扬州、苏
州、杭州后北返江宁经扬州、渡黄河再次视察新
修建的水利工程后,于5月返回北京。
• 第三次南巡宣告结束。
第三次南巡
• 这次南巡,康熙船队行驶在黄河水面上。
• 康熙发现水面高于地面,情况愈发严重。
• 他居然亲自登上堤岸,用测量工具测量,查阅
以往数据来证实。
• 黄河是康熙富国强民走向盛世的梦,为了尽快
得到黄河工程的第一手资料,一个皇帝不惧艰
险,只乘一船在湍急的河面航行。
• 当康熙看到看到黄河灾区人民吃食都成了问题,
于是下令:“截漕粮十万石,发高邮、宝应等
十二州县平粜。”这位皇帝的仁爱之心,天地
可鉴,日月可明。
第三次南巡
• 在视察高家坝等地后,康熙认为黄河频频倒灌洪泽
湖造成水患的原因是黄河的水位高于洪泽湖的水位,
导致兴华、盐城等地受灾。
• 康熙指出:“治河上策在深浚河身为要”。这样降
黄河水位低于洪泽湖水位倒灌之水,自然重返黄河,
而所淹没的农田就会自动干涸。
• 如果不找到洪泽湖水患的根本原因,单纯的治理下
游,最后必将治河推上死路。
• 康熙的这个建议,过去没有人提出来。
• 这表现了康熙不但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在水利领
域也有一定的造诣。
• 第三次南巡是康熙亲自投身于水利实践的开始。
第四次南巡
• 在举国欢庆康熙“五旬万寿”之际,康熙四十二
年(1703年)第四次南巡开始了。
• 由于黄河水患频发,出现大量灾民,康熙命令漕
运总督桑额截留漕运粮食2万石赈济济宁、泰安一
带的灾民。
• 康熙经泰安到宿迁县渡过中河,视察中河所有治
河工程,晚上住在黄河水利工程前线桃源县上古
城。
• 对于中河治河工程康熙十分满意,奖赏扈从官兵。
• 之后,继续南巡金山、苏州、杭州后,北返江宁
后经扬州再次视察黄河水利工程。
第四次南巡
• 康熙在视察了天妃庙时,指示将黄河迅速引流,以
减轻对淮河的压力。
• 他不但对治河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加以分析,利用
经验加以指导,而且对于最基层的治河官员也是仔
细观察,并指导河道总督张鹏翮如何用人。
• 这说明康熙的南巡指导治理黄河是全面具体的,不
但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灾后重建;对于
灾民的安置等这些大的方面也进行细致的指导。
• 在用人上,不但对于河道总督这些高级官员进行观
察考虑任免,而且对于一个水坝和堤堰的具体负责
者也是进行考量。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对于黄河指
导之细致,部署之具体。
• 治河指挥部署后,康熙于3月返回北京,第四次南
巡宣告结束。
第五次南巡
•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开始第五次南巡。
• 在这次南巡,康熙回顾靳辅去世后的治河历史,
总结得失。
• 他认为在靳辅去世后的于成龙和董安国治河无
能是导致靳辅治河成果没有继续发展达到大治
黄河的主要原因,又进一步总结张鹏翮到任后
在他亲自指导下,治河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这次南巡的目的是查看治河取得的成果,寻找
实地勘察取得治黄河的有效途径。
第五次南巡
• 在骆马湖视察时,康熙根据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和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两次南巡此地视
察进了对比。
•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时康熙视察时只能看到
河岸,康熙四十二年时情况略有好转。
• 这次视察时,两岸人丁兴旺,树木茂盛。而且听
闻奏报过去被河水肆虐的下游地区连年取得丰收,
十分兴奋。
• 康熙进一步要求“河工已经告成,善后之策更为
紧要。”
第五次南巡
• 他通篇考虑全局进行谋划,认为淮河沿岸堤坝
矮小而单薄,指示张鹏翮等人必须加高加筑。
• 面对治河取得的巨大胜利,康熙十分高兴,继
续南巡清江浦检查杨家庄一带黄河堤坝,后南
巡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后北返江宁、视察
高家堰水利工程后3月返回北京。
• 在这次视察中,康熙指出用石代替泥土筑坝,
以确保大坝长期抵御水灾。
• 这次南巡主要视察南巡成就,在康熙主抓黄河
治河的6年里,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是
很难得。
第五次南巡
• 在康熙四十四年10月,黄、淮河水大涨,古沟、
清水沟、韩家庄等地发生水灾,治河工程遭到严
重的破坏。
• 康熙命令张鹏翮严加修治,堵塞决口。
• 康熙前五次南巡,都没有到黄河下游视察治河黄
河下游河防工程,原因是河流湍急而河道狭窄。
• 康熙第五次南巡得知下河由于治河成功,多年丰
收,当时就想到下河视察,但遭到张鹏翮的强烈
反对。
第五次南巡
• 后来,张鹏翮和漕运总督阿山决定疏浚河
道,开鲍家营引河闸出张福口,这样可以
减轻洪泽湖水突然猛涨对于高家堰的压力,
使下游河道流速平稳。
• 工程修好后,张鹏翮等奏请康熙南巡视察。
• 这时,康熙也对治河工作十分牵挂和担心。
• 已经年过五旬的康熙整天忙于国事,但心
却在黄河河道工程里,对黄河的重视从此
可见一斑。
第六次南巡
•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张鹏翮等人的恳请
之下,康熙第六次南巡开始了,这也康熙最后一
次南巡亲自指导治理黄河。
• 这次南巡康熙对张鹏翮(1705—1707年)治河成
绩十分不满,尤其康熙发现为了疏浚下河。张鹏
翮等人不惜让百姓大规模迁移,导致多处地区坟
冢被毁。
• 康熙大怒,把张鹏翮等叫到行宫外责骂。张鹏翮
被夺官削爵,戴罪留任。
第六次南巡
• 康熙出于政治的需要和治河大局的考虑,不但恩威并用,将此
事的危害和后果讲明,还指示:“自古治河皆顺水性。为今之
计,但当使灌水稍泄,其流乘未长时预为绸缪将来,水虽大长
必不致于天然坝一带。旧有河形当挑浚,此河酌量可容粮艘建
立闸座,小则闭闸蓄湖水以敌黄水;大则开闸使之畅流。一面
由武家墩通至运河,一面通至高邮湖,则商民船只皆可长行。
尔即公同在河能员定议具奏。”
• 这充分说明康熙把黄河、淮河和漕运三位一体共同根治的决心。
• 之后,康熙南巡江宁、苏州、杭州等地,于5月回到北京。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黄河流域终于出现“黄、运、湖、河
修防平稳。”大治局面。自
• 然界与人类的斗争,从来没有结束过。虽然康熙四十七年
(1708年)后黄河决口时有发生,但是长达三十年黄河安澜的
局面基本形成了。
第六次南巡
• 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康熙六次南巡不
单是为了巡视黄河,而且也是巩固多民族统一
国家的重要部分。
• 康熙作为皇帝,一路上体恤民情、赈济灾民、
轻车简从、减筑行宫体现了民本精神。
• 康熙作为满洲贵族阶级的代表人物,一路上祭
祀孔子等汉民族历史上的古圣先贤、拜祭明孝
陵、笼络江南等地的地主士大夫阶级表现了他
为谋求政治上合法性所作的不懈努力。
• 康熙六次南巡为清王朝统治与发展起到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
康熙治理黄河的经验
• 知人善人,选贤任能。
• 事必躬亲,康熙直接参与
制定执行治河策略。
• 治河经验的总结和不断丰
富。
治理黄河的教训

• 不能做到人尽其材。
• 河工的营私舞弊,中保私
囊。
• 治标不能治本,无法从根
本解决黄河水患。
尊孔读经
尊孔与思想统治
• 福临亲政之时社会很不安宁,各地抗清斗争连
绵不断。
• 清兵在战场上失利的警报不时飞向朝廷。
• 福临亲政的第二年,定南王孔有德失守桂林自
杀,敬谨亲王尼堪遇伏衡阳身死,震惊朝野,
当时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民族矛盾尤为激烈。
• 因而,福临感到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是收拢人
心,安定社会。
• 为此,他努力推行教化,以加强思想统治。
尊孔与思想统治
• 福临膺服孔子,他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
节义。
• 他亲政后的第二个月,即遣官赴孔子故乡祭祀孔
子。
• 九年九月他亲率诸王大臣等到太学隆重祭奠孔子,
亲行两跪六叩礼。
• 福临还命内院诸臣翻译五经。
• 他主持编修《资政要览》、《劝善要言》、《顺
治大训》、《范行恒言》、《人臣儆心录》等,
均亲自撰写序言。
尊孔与思想统治
• 十二年(1655)春,号召全国读经。他以“自古
平治天下莫大乎孝”,特命大学士冯铨为总裁官
编《孝经衍义》。他为“考百代之是非”,特命
大学士巴哈纳、刘正宗等为总裁官编《通鉴全
书》。
• 顺治九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神
化了关羽的忠义。
• 他一再下令旌表各省的“忠孝节烈”之人,并注
重实行满汉一致。
尊孔与思想统治
• 他视尽忠尽节为人生最高的道德准则,表彰北
京被李自成攻陷时故明朝臣之“殉君死难”者,
赞扬其“幽忠难泯,大节可风”,下令礼部“
详访确察死节职名并实迹具奏”,“给谥赐祭
”。他还特为“身殉社稷”的崇祯帝朱由检立
碑,赞扬他“励精图治’,追谥为“庄烈愍皇
帝”。
• 通过全面倡导忠义,树立了清朝是传统道德捍
卫者的形象,对消除广大汉族人民对清统治者
心理上的隔阂,对缓和民族矛盾,特别对争取、
安定汉族地主阶级的人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博学鸿词制科
清代的科举改革
博学鸿词科
• 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
• 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
• 唐开元年间始设,以考拔能文之士。
• 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
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
乏人,遂于绍兴三年(1133年)置此科。
• 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不论已仕未仕,
皆可应考。
• 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
• 得人颇多,甚有影响。
• 因乾隆名弘历,“弘”与“宏”音意皆相近,故
改为博学鸿词。
博学鸿词科
• 清初康熙十七年,为了笼络明末隐居的知识分
子,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在京官员在外督抚及
学政,推荐举行兼优文词卓越的人,不论有无
官职,是否秀才,一律到京考试,结果全国推
荐一百四十三人,考取十五人。
• 雍正末年,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各省督抚
推荐,但未及举行考试雍正就死了。
• 乾隆元年(1735)才在京考试,各省推荐的一百
七十六人,取十五人,次年又举行,取四人。
• 这次距上次已五十多年,当时读书人都认为是
难得的机会,最光荣的事情。
康乾盛世
其面貌与历史地位
康熙大帝
康熙帝8岁即位,在位期间,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平定
台湾的明郑政权、平定漠西蒙古准噶(gá)尔叛乱,与沙俄
签订《尼布楚条约》,编纂(zuǎn)《古今图书集成》和
《康熙字典》。

一代圣君康熙帝巩固和加强了祖国的统一。对内平定了三藩
之乱;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孙子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
于统一。

1675年,他派兵驱逐了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
者,遏(è)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1679年,他派代表
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
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反动贵族的叛乱。
康熙皇帝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
列统一战争,使局势趋向稳定,清政府大为
巩固,又通过一系列的文治,促进了经济、
文化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过上了一百一十二
年的和平生活。再经雍正、乾隆的努力,出
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
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
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
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至18世纪
中叶,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雍正大帝
• 雍正帝盛年登基。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改革,可谓大
刀阔斧,快刀斩麻。心狠手辣,大兴文字狱。

• 首先整顿吏治。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整
顿吏治。

• 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连续下了13道谕旨,总督、巡
抚、布政司、知府、知州、知县、文官还有武官,告
诫他们不许贪污,不许受贿,不许克扣,武官不许吃
空额,违者严重治罪。

• 雍正还成立会考府,就是对财政进行审计,
审计出问题,要严肃处理。
• 年羹(gēng )尧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说她们是忠义之士
的后代,沉沦至此,无由自新,请求雍正帝开豁她们
的贱籍,准许她们改业从良。

• 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很是赞同,于元年(1723年)四
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

• 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
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
为良。

• 雍正在位13年,对许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
特别是对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

• 所以说,雍正是“康雍乾”三代承上启下的作用,
“康乾盛世”,严格说起来是“康雍乾盛世”。
乾隆大帝
乾隆帝执政60年,虽好大喜功,但
客观来说也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
有一定的贡献。
他编纂(zuǎn )《四库全书》,保存了
我国许多的珍贵史籍典藏,但也对其中
不少书籍进行了大肆窜改。
乾隆帝酷爱汉文,勤于写诗,有卓
越的诗文才华,留下了约42613首
各体诗作。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业余诗人,他的诗作甚至与全唐两
千多诗人的一共四万多首诗作不相上下,并且水平不低;
即使不论水平,不论民族,一个封建帝王对汉文化如此
酷爱,也是对汉文化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清朝的文字狱,诗选的编选者
不敢收录、评价当朝皇帝的诗,而原
著(《御制诗集》)又卷帙(zhì)浩
繁,所以乾隆的诗没有流传开来。

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
林,劳民伤财,造成国库空虚,在六下江
南后已有很多百姓起义。

对待民族分裂问题上, 乾隆帝粉碎了
新疆地区大小和卓木的武装暴乱,屠杀
准葛尔部统一了整个新疆并制度化管理。
打败了廓尔喀(kā)对西藏的进犯。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
颁行的《钦(qīn)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
这一章程,是我们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
文献证明。
京剧的诞生

民间文化的兴盛

故宫畅音阁大戏台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清朝(1644—1911)的统治者几乎个个爱看戏,有的
还很懂戏。
• 富有诗情画意的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
”,在那里可以欣赏到“京剧前身”徽剧的典雅韵味。
• 18世纪末,中国的戏曲声腔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
几个重要的系统,并一直发展到近代。
• 当时在民间流行的地方戏包括高腔(腔高调喧,有一
人唱众人和的帮唱特点)、弋阳腔(是中国长江中下
游地区的主要戏曲声腔)、梆子腔(是中国黄河流域
戏曲的主要声腔)、柳子腔(起源于山东,集合了当
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小曲为唱腔)等等。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在那时的文人看来,这些杂七杂八的剧种
是无法与有着典雅的文学趣味和严整的文
学剧本的昆曲相提并论的,在表演的身段、
表情、曲调上也比不上昆曲来得严格规范。
• 因此,他们把这些地方戏称为“花部”或
“乱弹”,带着鄙夷的态度。但正是这些
缤纷的“花部”,在民间文化中浸染了生
动之姿、活泼之态,并以其特有的民间色
彩和相对灵活自由的表演形态给中国的戏
曲舞台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每逢各种节日、皇帝登基和帝后的生日等
重大庆典,皇亲国戚都要聚在宫中看戏。
• 这个大戏台共分三层,后面有木楼梯把三
层台连接起来。最下面的一层中央和四角
有五口地井,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把布景
和人物从地下托上来;又有三口天井通达
上面两层,演出神鬼戏时,用辘轳架把人
物和布景从上面送下去,能造成从天而降
的戏剧效果。
• 帝后在戏台对面的阅是楼看戏。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花部诸腔戏多是演出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
都是农业社会劳动阶层喜闻乐见的剧目;唱腔
明快激烈,唱调念通俗易懂,符合劳动阶层的
欣赏水平和艺术情趣,被普通百姓视作最好的
娱乐形式。
• 蓬勃兴起的“花部”孕育了京剧的萌芽。
• 京剧并不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其前
身是17 世纪中叶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分
盛行的徽班(安徽戏班)演出的“花部”。
• 他们并不是只演徽调,也演昆曲、汉戏(发源
于湖北)和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梆子。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京剧早在徽班进京以前,就融合了“二簧”与
“西皮”(“西部唱调”之意)的特点。
• “二簧”的特点是比较平和、稳重、深沉、抒
情,节奏比较平稳,起音、落腔多在板上,由
于唱腔流畅、舒缓,比较适于表现沉思、忧伤、
感叹、悲愤等情绪,多用于悲剧。
• “西皮”的曲调活泼跳跃,刚劲有力,唱腔明
朗、轻快,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或愤怒的情绪。
• 这两种调式是构成京剧声腔系统的核心。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与已经在城市活跃了几百年的昆曲不同,京剧
的音调朴直易学,不执着于固定的曲谱,不受
套曲形式的束缚,也不必通晓音韵和曲文里的
词藻、典故,而一任方言俚语、土腔俗调自由
组合。
• 不同风格的剧目演出形式自然也很灵活,还保
留着某些生命力顽强的原始形态,如后台帮唱、
运用锣鼓打击乐等,一直为乡村观众所喜闻乐
见。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徽班进京之初,清朝统治尚在兴盛期。
• 北京作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社会
稳定、商业繁荣,整个社会的文化积累已经很深厚。
• 无论是诗文小说、金石书画,还是庙堂宫殿、园林
庭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给人以潜移默化的
美的熏陶。
• 在戏曲方面,当时几乎全国大多数的地方剧种都在
北京上演过了。
• 戏曲艺术的整体繁荣给京剧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其它的说唱艺术如评书(民间艺人讲故事)、相声
(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艺术)、杂曲(民
间说唱艺术)也都相当活跃,各个剧种之间、各个
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和影响,正处在一个交融共
享的繁盛期。
•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可以说京剧是南北
民间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 正是由于徽班有着丰富多彩的声腔曲调和大量题材
广阔、情节动人、语言通俗的剧目和独特的武打技
巧,演员又多身怀绝技,加之他们善于吸收其它戏
曲艺术的表演特长,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一个独
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从乡间的野台戏发展而来的京剧观众面非常广,
不仅包括皇室成员、达官显贵,还有文人学士、
商人、市民、手工业者。
• 京剧由此逐渐成为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市民艺术。
• 到了京剧日趋成熟的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北京
的手工业、商业已很发达,全国各地的商人会馆
最多时达360 多所,而且为市民服务的一些消费
行业也较为繁荣。
• 当时的前门一带既是商业中心,又是茶园、戏园、
饭庄、会馆等公共场所的集中地,而在天桥、钟
鼓楼一带,不仅云集了小商小贩,更是各行艺人
当街卖艺的集散地。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这些不仅为定期的剧场演出提供了基础,也为剧场、
戏班子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
• 1860 年以后,伴随着商旅往来和戏班子的流动演
出,京剧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
• 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山东一带曾是最早流行京剧
的区域,此外,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
• 1867 年,京剧传到上海,一些当时知名的京剧演
员陆续南下,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
中心。
• 京剧进入上海后,又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以至有
了后来的“京派”、“海派”之别。
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 到20 世纪初,南至福建、广东,东至江苏、浙江,
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演出。
• 20 世纪40 年代,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
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 1919 年,梅兰芳(1894—1961)率剧团赴日本演
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
• 此后,随着了解的加深,国际上公认京剧是中国
的演剧学派。京剧现已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
众之众、影响之深,均居中国戏曲之首。
《四库全书》
书的编纂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在清高宗时
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
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
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
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
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
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
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
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
“四库之书”。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
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古代所有图书,
故称 “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
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
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
社会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
著作。但是有人认为,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清朝
统治者将他们认为不合礼教的书籍大量焚毁,可能
导致大量珍贵的历代书籍绝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