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Ch 5 感覺與知覺

藍挹丰老師
心理學家如何研究感官?
 偵測 (Detection)
意指可以感受並知道刺激發生的心理物理作用。
可被感受及偵測到的最低物理能量,稱做絕對
閾(absolute threshold)

 分辨差異域
兩個刺激能夠被分辨的最低能量稱做差異閾
(difference threshold),也稱做剛好能分辨的
差異閾(just noticeable threshold)
操作型定義為「至少有 50%的機會可以分辨出
兩個刺激的差異」
感官系統共有之生物特性

 接受器細胞(Receptor Cells)
偵測來自各種不同能量形式的各種不同刺激
個別接受器細胞,分別對某一種能量敏感

 轉換(Transduction)
所接受到的各式能量轉換為神經系統可使用的電
子化學能量
感官系統共有之生物特性

感覺的收錄(Sensory Coding)
指藉著感覺接收器運送某一範圍的刺激訊
息,轉換成電化學碼來表達訊息的意義。

刺激改變的偵測
(Detection of Changes in Stimuli)
當刺激的改變發生時,感覺神經元會通知
腦部。此功能對於生物體能否生存至關重
要!
大腦各葉區及其主司功能
運動區 感覺區
中央溝 頂葉
聯 聯結區
額葉 結

視覺區
枕葉

側溝 氏

顳葉 言布 言
區氏 聽覺區 區

視覺
我們如何看東西牽涉到:
1.光線:經由晶體和角膜而聚集在視網膜上

2.眼睛結構

3.桿狀細胞: 數量多,負責朦朧燈光下的視覺

4.錐狀細胞: 數量少,負責明亮光線下的視覺

5.色彩:光的物理性質使我們產生色彩的心理感覺。
視覺神經徑路
視覺區

視丘

視丘核

視覺區

視交叉

視神經
視神經
視丘核
視神經束
視覺接受器
白天 傍晚

在白天,視覺的錐狀細胞(cones)讓我們得以偵測物體的顏色
與細微紋路;在夜晚,視覺的桿狀細胞(rods)則只能讓我們
偵測物體的黑白色調。
色 盲

紅綠色盲 全色盲

無色盲 黃藍色盲
周邊環境的襯托效果

A B C D E

ABCD I2BI4
知覺的選擇性(一)
知覺的選擇性(二)
大小恆常性

兩個影像在眼睛(視網膜)的投射大小皆一樣
形狀恆常性
整體大於(超越)部份的總和
知覺的選擇性


/




視知覺的完形原則





視知覺的完形原則





視知覺的完形原則





不合理圖形
謬氏錯覺

A B
龐氏錯覺


聽覺
我們如何聽到聲音牽涉到:
1.聲波的振幅和頻率
 振幅就是強度,讓我們感受大小聲
 頻率就是音調,讓我們感受高低音
 音質是聲音的性質,同一音符不同樂器吹奏
感受就不一樣。
2.耳朵的構造
3.聲音定位
 時間差異法判定低頻聲音的方向
 強度差異法判定高頻聲音的方向
耳朵構造
錘骨 半規管
砧骨
耳骨

聽覺神經束 耳蝸

外聽道

鼓膜 鐙骨 圓窗
聽 覺

右耳 左耳

聲音到達兩
耳的差距

聲源
聲音來源的方向判定依據 各種不同生物體的音頻範

觸覺(皮膚覺)的產生
 位於皮膚中不同的幹受器回應不同的刺激

 觸覺包括痛覺、溫度、顫動、按壓等

 文化、個人預期心理、適應功能都會影響個體
的痛覺感受程度。

 痛覺有其重要的演化功能,使生物體能夠離開
危險,保存生命
膚 覺
毛髮 肌肉
觸覺接受器

神 觸 痛覺使我們得以注意外在的危險
經 覺
末 接
端 受
汗 器


皮 覺
下 接
脂 受
肪 器 壓覺接受器使個體得知其正
在觸摸別人或被他人觸摸
味覺的產生
 刺激物中的分子能夠被唾液分解
 有足夠的唾液

味蕾、乳突、味覺細胞
嗅覺的產生
– 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經過鼻孔或嘴傳到鼻腔
– 鼻腔皮膚為嗅黏膜產生電子化學訊息,經鼻腔神經元
傳導到嗅球,再傳送到大腦嗅覺區

鼻腔
嗅覺與味覺


嗅 覺
味 覺


嗅覺對味覺的重要性
100 含嗅覺

答 不含嗅覺
80

60

百 40

分 20


0
水 醋 威 葡 咖 巧 大
士 萄 啡 克 蒜
忌 酒 力
身體感覺的產生
肌覺(kinesthesis): 透過肌肉內與聯結
組織內的接受器,幫助我們骨骼肌肉運
動。
平衡的感覺(vestibular sense):其接收
器位於內耳前庭平衡系統,牽涉到眼睛、
頭部及耳朵。
動覺、平衡感覺、與視覺,一起傳送到
大腦皮質中。
大腦皮質之感覺與運動區
大腦皮質之感覺與運動區
域面積大小相對應於身體各部
份的敏感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