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0

学习技能的应用与语文教学

 “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会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
人。”
 “ 学会”和“会学”的意义大不一样 :
“ 学会”是给学生 “只供一饭”
“ 会学”是使学生 “终身受益无穷”
“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
能大的结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
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
么,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要向不教
转化, 讲要向不讲转化。”
- 叶圣陶
教会学生学习的意义
1.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2.教会学生学习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和工具
3.教会学生学习是目前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证
1.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它要求
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必须
在较好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好 “会学
习”的本领。
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
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就是说,未来的竞
争不仅是知识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竞
争。要想不做 “未来的文盲”,必须学会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和工具
 “ 活到老,学到老”是告诫人们坚持不懈学习
的一句名言。要学习,就要会学习,不会学
习,等于没学习。
 现在的中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还是漫长
的,如果现在就能 “会学习”,那么就会给
今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就像一把 “金钥匙”,它
能打开人类各种知识大门,它会使人终身受
益。正如有人所说:“知识是可以被遗忘的,
但能力却不会被丢弃,它将伴随你的终生。”
3.教会学生学习是目前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证

 任何人,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才能学习成功。
学生都渴望自己学好各门功课,学习成绩优
异,但只凭呆读死记、出 “傻”力气去学不
行,只凭临摹照抄、“唯书唯上”去学也不
行。
 只有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完全适用于本人的
学习方式,才能学会各类知识、技巧和能力。
学生一旦学到了 “会学习”的本领,不但会使
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会使学习达到愿
学、会学、乐学、快学的理想境地。
学会学习的技能与方法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2. 学会积累语言
3. 学会掌握与整理资料
4. 学会预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5. 学会听课,提高听课质量
6. 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 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籍是获取知识的主
要来源,广采博览,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为今后的事业打下
雄厚扎实的基础。
 阅读的方法有多种,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
需要,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着重培养孩
子快速阅读的能力。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怎样提高阅读速度呢?

 首先要训练默读能力,发声阅读每分钟仅阅读
125 个单词左右,而默读眼睛每分钟能扫描 250-
400 个单词,甚至更多。
 其次,阅读时要努力做到用眼睛“抓住”最关键
词句或关键的段落。句子中的关键词就是主语、
谓语等中心词。段落的关键句子在段首或段尾,
在阅读时抓住这些关键点,就能提高阅读速度。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英国教师帕尔默为有效地进行快速阅读提出了六步读书法:
 ① 阅读标题、副标题与每章的题目。
 ② 阅读序言、之间的小结与结论。
 ③ 阅读并仔细研究图表、插图、示意图与表格。
 ④ 阅读每段的头尾两句。
 ⑤ 阅读其他的遗漏部分(也就是用通常的从头至尾的方式阅
读一遍)。
 ⑥ 回顾与厘清问题。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这六步读书法前三步的作用不言而喻,比如
阅读 30 页左右的一篇文章,完成前三点所花
时间不会超过 5 分钟。对文章进行上述三点
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快速扫描,会立即带给你
一个对全篇以及某章内容重点的印象。就勾
画出应详加阅读的范围,对文章的理解更有
重点。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第四步的好处则有两点:
 1 )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机会;
 2 )能以极快的速度获得大量信息。因为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使
除每段头尾两句外其他均忽略不看,大脑也会自动进行推断,填补空
白。可以快速地从第一段跳到第二段,而大脑同时仍可以猜测出跳过
的那部分可能会是怎样的。
 第五步回到正常的从头到尾通读中去,但这是在明确了要读的是什么
的基础上,这不仅可以更快地完成阅读。而且也增添了阅读的自信和
兴趣。
 第六步是一种扫尾工作。它包括将文章快速地浏览一遍,以确保没有
漏掉任何重要的细节,或是解决某些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
 要声明的是,此读书法不适宜读文学作品。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读书应把握读书的技能。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三个基
本原则。
 ① 读与思的结合。对于思考与读书的关系,名人议论很多。
 张载说:“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
 鲁迅先生也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
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因此,为防止读书硬化,甚至逐渐死去,第一要则就 是思
索。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② 读与问的结合。提问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凡有创造
者,无不从发问始,创造者,必然精审细密,却又眼光
锐利,他能够看出问题,于是发而问之,无论什么权
威,不明的就要问,问不倒的权威才是真权威,问清楚
的答案才是真理解。
 ③ 读与做的结合。读书应与实干相结合。读而不做,时
间长了,就会有点呆头呆脑,自己看别人不明白,别人
看你也有点奇怪。现代的人才,不但要有知识、有文
化,而且要有技术、有实际工作能力。如此这般,才能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将古往今来的优秀书籍化为人生
丰富的营养。
1. 学会阅读,一辈子无往不利

 要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训练孩子学会使用工具
书,教师应该大力鼓励孩子配置《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条
件的还可配置《成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
等。熟练使用工具书,比任何一本复习资料的价值
都要高。熟练使用工具书,不仅会给阅读带来便
利,还可以进一步丰富知识。
2. 学会积累语言

1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 积累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3. 积累课外书中的妙词佳句
4.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5. 启发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词语。
1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每天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可以叙述
班上的人和事,复述所学课文内容,也可以讲故事,口述所见
所闻等,内容自己定。不论学生说得怎样,老师都会加以肯
定。这是锻炼学生敢于说话,会说话,积累知识的有利时机。

 精心设计教材上的每一次口语交际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
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主动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去 , 在活动中
学生学会倾听、思考、分析、质疑、表达等,从而提高口语表
达能力。
2. 积累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 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的选用都是精挑
细选出来的,所以想要积累词语,最好的素材就
是在课文中积累。
 在学习课文时,让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圈
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这样的设
计,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
了词语的好处。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3. 积累课外书中的妙词佳句

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并及时
引导学生积累词句,积累名言并写在卡片上,训练学
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阅读
时不要走马看花,精彩句段,反复阅读体会,认真摘
录。有一些人读的书不少,但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是干
巴巴的,就是因为他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加
分析。
4.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机械记忆在效果上总比意义记义
差。学生对于那些没有真正理解的词语是不容易记住
的,更谈不上恰当的运用。也就是说,即使积累了再
多的词语,但是学生们没有理解也是没有意义的。
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
思。如可以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
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
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5. 启发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词语。
 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某个词语,要看他能不能
把这个词语恰当地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这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这个词语来造个句子,启
发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这样能使学生对词语理
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
 每次作文中,凡是有运用词语恰当的,都会给以
表扬鼓励,学生遣词造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3. 学会掌握与整理资料

指导小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去“采蜜”
引导学生上网,到网络世界中搜寻
带领学生亲临实地,在走访中猎取

加强资料整理的指导
资料的来源
资料的来源
资料的编写
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4. 学会预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 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地预习课文
 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催化作用
 把握年级段的差异,提出预习要求
 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
1. 读,读通课文
2. 想,边读边想
3. 疑,学贵有疑
4. 摘,积累借鉴
5. 学会听课,提高听课质量

 会听课就是会学习的一个主要标志。听课效果好是学生课堂
学习的第一追求,也是学习质量高的前提和保证。
 听课也是一门艺术。虽然一样都在 “专心致志”地听课,有
人真的听懂弄通了,而有人却像未听一样。有些人是因为自
己不愿意听课而未听好课,而有些人是十分想听课,却听不
好课。
6. 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 复习是再现课堂情景,抵制或消除遗忘的措施,也
是及时消化知识,加深理解,使知识系统化的一种
方法。
 课后复习要和做习题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做作
业前,首先要回忆所学内容,然后再做作业。
 复习要及时,持之以恒,要在遗忘前复习,使临时
性记忆向较长性记忆转化。
 常用的记忆方法有理解记忆法和抄写记忆法等。
 复习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就产生
了一定的效果。
6. 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 根据遗忘规律,人们学习的材料在第一天要
遗忘近 70% ,当天复习就是赶在大量遗忘之
前复习,使学习的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
印象。
6. 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到底应当怎样听课?
1.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学习。
2. 抓住本节课知识的中心点、关键点和突破点学
习。
3. 教学生抓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启迪学生积极
思维的问题学习。
4.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5. 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6. 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 怎样复习呢?
 ① 把笔记和课本对照起来看,从中找出重点;将
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
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所学的每一个基本概
念,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 ② 对一些重要的而又需要记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原理,尽可能通过了解加以记忆。
 ③ 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要反复阅读教材,独立
思考,及时请教老师、同学,不留缺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