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3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10

BCN 1054 现代汉语

M 13: 探讨运用“扩展法”区分词或
短语是否有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 林钎埼
2) 周立学
3) 李姝洁
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
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两个或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而小于句子的语言单
位。

例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按词切分为: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按短语切分 :
“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
具有悠久的历史”等短语

短语又是由词构成的 , 密切联系,又有互相区别的界限。
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展法”

• 由于词具有整体意义和凝固性,故在结构上不可再插入其
它成分,而短语的组合具有临时性,内部结构松散,当中
可以插入其它成分。
• 这种判断词与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又叫插入法。
• 如果一个语言单位插入别的语言单位使它扩展后,不改变
原来的意义,这个语言单位就短语;如果意义改变了,或
者没有意义了,就是词。
• 例子 :
“ 老虎”
“ 老虎”插入结构助词“的”之后,意思改变了
因为老虎可以有小老虎、大老虎、不是指“老的虎”
所以“老虎”是“词”不能进行扩展

“ 老人”
可以插入“的”字成分,且插入之后,意思基本不变
所以“老人”是“短语”
火车
“ 火”和“车”都是能独立成词,但他们之间不能插
入“的”或“和”
写成“火的车”或“火和车”

肉汤
“ 肉”和“汤”都是能独立成词的,他们之间也能插
入“的”或“和”
写成“肉和汤”或“肉的汤”
意义没有改变
• 例句:
“ 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 红花”、“绿叶”就可以插入“的”
 “ 红的花”、“绿的叶”
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句子中的“红花”和“绿叶”就是短语

“ 红花是一种名贵的药材”
“ 红花”,如果插入“的”,意义就变了
所以这句话中的“红花”是词,而不是短语。
运用插入扩展法区分词和短语,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只能在其中插入虚词,不能插入实词。
如:“马车”
之间不能插入“拉的”扩展成“马拉的车”
如:“工人”
之间不能插入“人和商”,扩展成“工人和商人”
(a )联合结构中插入“和”:书报——书和报
(b )偏正结构中插入“的”:飞鸟——飞的鸟
(c )动宾结构中插入“着”、“了”、“过”或数量短语:
提水——提了水
(d )补充结构中插入“得 / 不”:改好——改得好
选择插入词语的一个总原则是:力求插入后保持相同的结构。

2. 要能连续插入不同的语言单位,以准确判断其能否扩展。
如:“看见”
中间可以插入“不”或“得”,但却不能继续插入其它成分
了,因它还是词,而不是短语。
3. 短语扩展之后意义不能产生明显的改变,若意义发生改变的
是词。
如:马路≠马之路、马的路、马和路    
“ 马路”是词

4. 扩展只能在中间插入,不能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
如:饭碗——盛饭的碗( × )    前加
  圆桌——圆的桌子( × )    后加
“ 饭碗”、“圆桌”都是在前后添加其它成分,这不是扩
展。
它们中间不能插入其它成分,所以它们是词。
动一动脑筋
• 区别哪一个词,哪一个是短语
1. 大陆 (词)
2. 大树 (短语 – 大的树)
3. 冰箱 (词)
4. 冰雪 (短语 – 冰和雪)
5. 水瓶 (词)
6. 水火 (短语 – 水和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