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

中国四大名著

•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 讲述了三国时期谋士们斗智、猛将们斗勇
的故事。
第二十四单元
• 此篇是《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节选,兵

法三十六中的第三十二计 -- 空城计
学习目标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能够:
1 阅读与理解故事,主要注意
神话和民间故事,了解其人
物角色和情 节发展,领
会其教育意义。

成功标准 1 学生能够口头说出故事中人
物角色的性格。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按序排列故
事的情节发展。
(一)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
将司马懿占领街亭以后,
亲自带领十五万大军向
西城这个地方来了。
司马懿

• 司马懿( 179 年
— 251 年 9 月 7
日)。
• 三国时期魏国杰
出的政治家、军
事家、战略家。
(二)

这一天,诸葛亮正和部下商量
如何抵抗敌军,忽然探子飞马来
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
西城打来。”这时,诸葛亮身边
并无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
带的五千兵士,一半也运粮草去
了。众人听说司马懿的军队快到
了,都心惊胆战,不知如何是好。
开端:司马懿兵临城下
诸葛亮

• 诸葛亮( 181 年-
234 年),字孔明,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
家、军事家、发明家,
散文家。
(三)
诸葛亮到城头一看,果然尘土飞扬,魏
兵分两路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传令,把所
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
入,也不许大声说话。他还叫人把四面城
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用二十个老兵扮
成老百姓,拿着扫帚、簸箕,打扫
街头巷尾。他严厉警告,魏兵到了不许乱
动,不守军令者,立即斩首。诸葛亮吩咐
完毕,就带上丝织头巾,披上锦绣长袍,
领着两个小童儿上了城楼,坐在那儿喝酒
弹琴。
(四)

司马懿的军队来到了城下,一看这
情景,都不敢前进,连忙回去向司马
懿报信。司马懿骑在马上,远远望去,
果然看见诸葛亮安稳地坐在城楼上喝
酒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
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麈尾
( zhǔ wěi )。他们都满脸笑容,
轻松自得,没事一般。
发展:诸葛亮施计
(五)

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
连忙下令军队向后撤退。
(六)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
什么要撤退?是不是诸葛亮没兵,
故意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
懂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从来不
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
四门打开,我判断他里面一定有埋
伏。我们如果进去,就中了他的奸
计,快快后退四十里!”
高潮:司马懿中计
(七)

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撤退了,
拍手大笑起来。左右的官员都很
惊讶,就问诸葛亮:“司马懿是
魏国名将,原本带了十五万大军
要闯进城来,见了丞相为何撤退
得这样快?”
(八)

诸葛亮说:“司马懿知道我一
向行事小心,决不敢冒险。今天
我把城门打开,他就会怀疑我有
埋伏,所以他很快地撤退了。其
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
我才用这个办法的。”部下听了
都很敬佩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
都能想出办法来。
结局:诸葛亮释计
开端 兵临西城( 1 、 2 自然
段)
发展 临危施计( 3 、 4 自然
段)
高潮 司马中计( 5 、 6 自然
段)
结局 孔明释计( 7 、 8 自然
段)
初步理解
1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2 )为什么大家听到司马懿的军队来了都心惊
胆战?
3 )诸葛亮命令老兵做什么事情?
4 )司马懿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做什么事情?
5 )司马懿做了什么决定?
6 )为什么司马懿会撤兵?
大家来讨论
1. 课文题目《空城计》里的“空城”是
指什么?诸葛亮又用了什么“计”,
不战而胜?
大家来讨论
1. 课文题目《空城计》里的“空城”是
指什么?诸葛亮又用了什么“计”,
不战而胜?
《空城计》里的“空城”是一种心理战术,指在敌
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向敌人展示自
己不设兵备,以造成敌人错误判断。诸葛亮的
“计”是指他利用“空城”造成敌方错觉,从而
惊退敌军。
大家来讨论
2. 为什么诸葛亮只用了几十个老弱残
兵,就能把司马懿的十五万攻城大军
吓退?
大家来讨论
2. 为什么诸葛亮只用了几十个老弱残
兵,就能把司马懿的十五万攻城大军
吓退?
诸葛亮只用了几十个老弱残兵,就能把
司马懿的十五万功臣大军吓退,因为他
所用的空城计让司马懿以为他在四周有
埋伏。
诸葛亮具备哪些特质,让他能够成功退敌?

冷静

机智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骄傲自负

足智多谋 狡诈多端

疑心病重 处乱不惊

临危不惧
足智多谋 处乱不惊
神机妙算 临危不惧

疑心病重 狡诈多端
骄傲自负
尘土飞扬
簸箕
街头巷尾
斩首
长袍
书童
麈尾
按序排列故事的情节发展。
4 诸葛亮自己坐在城墙上喝酒弹琴
2 诸葛亮兵力不足,众人心惊胆战
6 司马懿害怕中诸葛亮的埋伏,所以
决定撤兵

1 司马懿带军攻打西城
3 诸葛亮临危不惧,让老兵扮成老百
姓在城门扫地

5 司马懿军队都不敢前进
•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第三十二计。
• 《空城计》里的“空城”是一种心理战术,
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
向敌人展示自己不设兵备,以造成敌人错
误判断。诸葛亮的“计”是指他利用“空
城”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诸葛
亮只用了几十个老弱残兵,就能把司马懿
的十五万功臣大军吓退,因为他所用的空
城计让司马懿以为他在四周有埋伏。诸葛
亮具备有机智、冷静、足智多谋的特质,
让他成功退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