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0

CHI480 易經

序卦傳
• 文獻回顧
• 《序卦》綜述

大綱 • 「陽三陰四」說
• 分析上經卦序
• 《序卦》象數與義理合一的思想模式總結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有關《序卦》的古今研究

義理 象數

古 《序卦》為聖人所著: 《序卦》非聖人所著: 唐孔颖达《序卦 · 正义》、


宋朱震《汉上易传》、 魏王弼《周易注》、宋 朱震《汉上易传卦图》、
元俞淡《周易集说》 初欧阳修《易童子间》、 元吴澄《易纂言外翼 · 卦统》
叶适《习学记言》
今 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周易譯註》 李尚信〈《序卦》卦序之建構及其思想〉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王俊龍〈今本《周易》卦序排列數學規律
新探〉
《序卦》綜述
《序卦》
《周易正義》
「六十四封為上下兩篇,其先後之次,其理不見,故孔子就上下二經,
各序其相次之義,故謂之《序卦》焉。 」

• 分析《周易》六十四卦的編排次序
• 卦與卦之間前後想承的意義
• 全文共兩段,第一段為上經卦的次序,第二段為下經卦的次序
• 文中對各卦的概括,是為說明卦與卦之間的關聯,而非闡析各卦的意
義。
• 揭示事物「相因」、「相反」兩種發展規律。
《序卦》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閒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萬物之始生也。物生
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物之稚也。物稚(稺)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
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衆起,故受之以師。師者,衆也。衆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者,禮也。履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
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
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
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然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
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致飾而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𡚶
(妄)矣,故受之以无𡚶。有无𡚶,物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
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
以離。離者,麗也。
《序卦》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
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
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
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
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
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
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
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
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
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
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
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
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陽三陰四」說
「陽三陰四」說
《京氏易傳》
故吉凶之氣,順六爻上下,次之八九六七之數,內外承乘之象,故曰兼三才
而兩之。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三者東方之數,東方日之所出。又
圓者,徑一而開三也。四者西方之數,西方日之所入。又方者,徑一而取四
也。言日月終天之道,故易掛六十四,分上下,像陰陽也。奇偶之數,取之
乾坤。乾坤者,陰陽之根本,坎離者,陰陽之性命。分四營而成易,十有八
變而成卦。
五行數與天地數之結合
• 三四為東西方之數
《京氏易傳》
「 一三五七九,陽之數。二四六八十,陰
之數」
• 三→奇數→陽 四→偶數→陰
《易傳 · 繫辭上》
•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
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
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
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
五。」
五行數與天地數之結合
• 陽三陰四十正東正西之位→正位

• 東方→日出之位 西方→日入之

三(東) 四(西)
日出 相對 日落
陽 四

陰陽相對的關係
天圓地方
3 • 蓋天說:天是圆形的,高悬在上,四周
1
垂下,象一个锅盖,而地则是方形的。

• 「又圓者,徑一而開三也 」 →圓之周長
「又方者,徑一而取四也 」→方之周長
1

• 陽三陰四 → 天三地四 → 天圓地方


1
1
• 陽三陰四的正位為南北正位
1

=4
《序卦》上經乾坤為始離坎為終
南 • 陽三陰四(陰陽相對相分)
→ 三東四西→陽左陰右
→ 三南四北→陽上陰下
東 西 「奇偶之數,取之乾坤。乾坤者,陰陽
之根本,坎離者,陰陽之性命。 」
• 天地定位 ,乾坤為南北正位→ 陰陽之
根本 → 易卦之始
• 天地既定,日出(日)日入(月)形
北 成日夜四季→陰陽之精華及性命→離
坎為日月→上篇之終結
《序卦》下經為始離坎為終
《易緯‧乾鑿度》
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爲上下,而象陰陽也。夫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
所以象陽也。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乾坤者,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也。爲上
篇之始者,尊之也。離爲日,坎爲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始終萬物,故以坎離爲終。咸恆者,
男女之始,夫婦之道也。人道之興,必由夫婦,所以奉承祖宗爲天地之主,故爲下篇之始而貴之也。旣
濟未濟爲最終者,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孔子曰:泰者天地交通,陰陽用事,長養萬物也。否者天地不
交通,陰陽不用事,止萬物之長也。上經象陽。故以乾爲首,坤爲次,先泰而後否。損者陰用事,澤損
山而萬物損也,下損以事其上。下經以法陰,故以咸爲始,恆爲次,先損而後益。各順其類也。

• 男女夫妻為人之道(咸恆) 對應 萬物自然之道(乾坤) → 陰陽之道於人道上的體現


• 未濟為終 → 人道要效法萬物自然陰陽消息而不可窮之理
上經卦序分析
上經卦序分析(一)
(乾、坤、屯、蒙、需、訟、
師、比、小畜、履)

191062 馬子韜
卦象與卦名
​歐陽維誠:「結合經文和卦象以確定卦名的含義,然後根據卦名的意思串連起來。」

〈周易卦序探原〉

戴璉璋: 「《乾》《坤》《咸》《震》四卦取其卦象;此外六十卦則據卦名立説。」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乾》《坤》兩卦處在《序卦》的上經開端部分,作者以《乾》《坤》為天地來作爲上

篇論述的起點。

卦名立説 從卦名的含義上去推想前後卦聯繫的依據。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乾、坤)

張豐乾在〈《周易》之卦序及其意涵〉對於卦序提出了以下的見解:

《序卦》開篇以天地為最高範疇(《乾》對應天;《坤》對應地)

是一種典型的天地本源論。

他引鄭萬耕之言: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體現著自然的歷史演變過程。」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相因、相反)
孔穎達《周易正義》引南梁 周弘正之言:

「六門往攝——第一天道門、第二人事門、第三相因門、第四相反門、第五相須
門、第六相病門。」

《序卦》的卦序是代表宇宙事物發展之趨勢,而其中皆有其因果關係。

發展的軌跡可以大體分爲兩種,分別為正面——相生(相因),或為反面——

相反。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
鄭萬耕在《易學與哲學》中闡述了相因(相生)與相反的定義:

 「所謂相因,是指前後兩卦依相承關係、條件關係或蘊含關係而相連接。」

 「所謂相反是指前後兩卦有一種逆向轉換的關系。」

相承關係是一種按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有先後順承的關係。

條件關係分爲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兩種關係,但是鄭萬耕沒有清楚説明是哪一種:

 充分條件:如果 A ,那麽 B

 必要條件:只有 A ,才 B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
蘊含關係又名爲邏輯蘊涵( Logical Implication ),是指 B 包含 A ,但 A 卻不一定 B 。

 例如 下雨天( B )一定會是陰天( A ),但陰天卻不一定會下雨。

逆向轉換是一種類似物極必反的關係。

黃沛榮在〈周易卦序探微〉中曾針對相反關係提出以下觀點:

「唯是無論如何發展,均不能靜吐不變;而事物之變化,亦永無終丘之時。

蓋因天地萬物發展至極,必會轉向另一極端變化或發展。」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相因、相
反)
黃沛榮認爲首十卦之間都是處於相生關係(正面)。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
戴璉璋在《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中提出另一種相連關係的分法:
卦位是六十四卦先後順序的位置,是用於説明卦位之所以產生的原因(相連關
係)。

他認爲原因(相連關係)分爲四種:
1. 相繼衍生
2. 性質關聯 首十卦只有前三種原因
3. 實際需要
4. 逆轉變化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屯至需)
性質關聯
 是指卦名或卦象所表示的事物或事態,在前後兩卦中,後者是前者的性質。

「 《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稺也。 」
 《屯》、《蒙》兩卦之所以相聯是因爲幼稺(蒙)為物之始生(屯)的屬性。
 物體幼稚初生(蒙)是萬物開始生長(屯)的呈現。

實際需要
是指在前後兩卦中,後者是前者實際上所需要的。
「 《蒙》者,蒙也。物之稺也。物稺不可不養,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 《蒙》、《需》兩卦相聯是因爲幼稺(蒙)需要注意飲食之道(需)。
 物體在其幼稚初生之際(蒙)需要特別注意飲食(需)去滋養、養育它。
卦與卦的相連關係(需至履)
相繼衍生
 是指在前後兩卦中,後者是繼承前者所衍生的(卦名或卦象所表示的)事物或事態。

「 《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
《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
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

 上述六卦之所以按此順序排序是因爲飲食(需)會引起爭訟(訟),爭訟會牽涉到衆人
(師),而衆人自然會產生親比(比),親比就會引生出積蓄(小畜),積蓄導致了禮
節(履)。

上述的前後卦相繼衍生的因果關係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性,只是有這種可能性存在。
(因此這種相連關係是否正確?仍有保留)
上經卦序分析(二)
(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
觀)

201058 黎芷喬
泰 -----> 否
 逆轉變化
 卦名/卦象所表示的事物或事態(在前後兩卦中)後者是來自前者的逆轉變化。

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
 有了禮節做為行為的準繩(踐履)之後,人就能夠安定,所以就是泰卦(泰就是
通達、暢通的意思)。事物沒有一直都暢通(順暢)的道理,所以接著就是否卦
的閉塞不通。
前者:泰卦-順暢
後者:否卦-閉塞不通
=逆轉
同人 -----> 大有
u性質關聯
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 事物沒有永遠都是閉塞不通的,所以是同人卦。與人同心相處 ,萬物必會歸附,所以
接著就是大有(大有就是大豐收)。

 次序:

先有前者
才有後者
大有 -----> 謙
 實際需要
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 擁有大有(大有就是大豐收)不可以自滿,所以是謙卦(告戒君子要謙虛)。擁有很多
而能夠謙虛的人必定能得到快樂,所以是豫卦(豫為寬裕,快樂的意思)。

 《大有》、《謙》兩卦相聯是因爲富有(大有)者容易流於傲慢,特別要注重謙德
(謙)。
前者:大有卦-豐收
後者:謙卦-謙虛
=有後才有前
豫 -----> 隨
 相繼衍生
 「有大而能謙必豫, 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
以蠱。」

 擁有很多而又能夠謙虛的人一定能得到快樂,接著是豫卦(豫為寬裕,快樂的意思)。
寬裕而快樂的人一定會有人跟隨,所以接著是隨卦。

 寬裕而快樂的人≠ 有人跟隨
 寬裕而快樂的人會有人跟隨只是一種可能性。

 (需要提嗎?)有兩個意思:一、開心; 二、預備,戒惕謹慎。開心時要小心,如不謹
慎,易有後患。
蠱 -----> 臨 -----> 觀
 逆轉變化
 「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蠱就是事(事情、事故)的意思。 有事故之後就可變大(做大業),接著是臨,臨就是大
的意思。事物變大之後就很可觀,所以接著就是觀卦。

疑問:兩卦之間的關係中間可以夾一個普通嗎?
蠱(貶)
臨(中性/煲)
觀(褒)
上經卦序分析(三)
(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
坎、離)

201099 嚴婉姍
第 21 卦 噬嗑 -------- 第 22 卦賁
實際需要

• 噬嗑: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 可以受人觀仰而後上下有所融合,所以接著是象徵「契合」的《噬
嗑》卦,「嗑」是相合的意思。

• 賁: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 事物不能草率交合,所以接著是象徵 「文飾」的《賁》卦「賁」是文飾的
意思。

• 這裡的「苟合」實質指的就是「噬嗑」,也就是執行刑罰而合於禮法的意思。
賁為「文飾」,是紋身之類的刑罰。
• 噬嗑:以刑罰懲奸除惡 賁卦:文化性質的軟性措施
• 因此,兩卦講的是為政的兩個面向,噬嗑卦「利用獄」為小懲以防大惡,賁
卦「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則是以文化而減少刑罰。
逆轉變化
第 22 卦 賁 -------- 第 23 卦剝
• 剝:至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
• 過分致力於文飾然後亨通的路途就窮盡了,所以接著是象徵「剝
落」的《剝》卦;「剝」是剝落窮盡、剝爛的意思。

• 剝卦與復卦相綜,剝卦在噬嗑與賁卦之後。
• 剝有剝除裝飾、回到最初和根本的意味。
第 23 卦 剝 -------- 第 24 卦復
逆轉變化

• 復: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 事物不可能終久窮盡,剝落窮盡於上就導致回復於下,所以接著
是象徵「回復」的《復》卦。
• (復為回家、復返的意思。復也有歸根的意思。老子:歸根曰靜,
是曰復命。)

• 卦序上復卦與剝為相綜的一對卦,在剝卦之後。
• 陽氣在剝卦剝除殆盡,一陽剝去就成坤。窮上反下則是剝盡之後
上面的陽從下方返回,而成了復。
第 24 卦 復性質關係
-------- 第 25 卦無妄 -------- 第 26 卦
逆轉變化

大畜
• 無妄: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 能回復正道就不致於胡作非為,所以接著是象徵「不安爲」的《無妄》卦。
《復》卦卦辭有言「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彖曰「動而以順行,含藴不妄無
妄的性質

• 大畜: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 能夠不妄為然後可以畜聚外物,所以接著是象徵「大爲畜聚」的《大畜》卦。

• 「無妄」就是「無亡」,只有萬物不死,大畜卦才有物可畜養。而如果萬物都
死了,那麼大畜卦便無物可畜養的?
• 卦序上大畜與無妄為相綜的對卦,是繼剝、復而來。復卦陽氣生機歸來,無妄
為萬物不死,生機藏於天下,大畜與頤以畜養之。
相繼衍生
第 26 卦 大畜 -------- 第 27 卦頤
• 頤: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 事物大爲畜聚然後可以施用於頤養,所以接著是象徽「頤養」的
《頤》卦,「頤」是頤養的意思。

• 頤卦是就大畜而來。
• 大畜講的是畜聚賢才而用之,頤卦緊接在後則有聚養賢才之義。
第 27 卦 頤 -------- 第 28 卦大過
逆轉變化

• 大過: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 沒有充足有餘的頤養就不可能振作興奮動,所以接著是象徵「大
爲過甚」的《大過》卦。

• 因此大過為頤養太過,而使陽氣過剩,以至於本末不均而孱弱。
• 於人之養生來說,過於養尊處優而呈虛胖於內,身體開始疾病叢
生。於企業組織則是人事老化,主管過多,有將無兵,大頭症嚴
重,開始問題百出。
性質關係?
第 28 卦 大過 -------- 第 29 卦坎
• 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 事物不能終久過甚,過極必險所以接著是象徽「險陷」的《坎》
卦;「坎」是險陷的意思。

• 大過為陽氣過盛,因此必需對陽氣有所限制
• 坎卦就是將陽氣坎陷,制約「陽過」的一卦。
相繼衍生
第 29 卦 坎 -------- 第 30 卦離
• 離: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 遭遇險陷必然要有所附麗才能獲援脫險,所以接著是象徵「附
麗」的《離》卦,「離」是附麗的意思。

• 離卦是繼坎卦而來,因為要走出坎險的陰暗,需要有光明的指引,
因此以麗繼之。
• 坎離兩卦也是《周易》上經的結束。《周易》上經始於乾坤,終
於坎離,以天地水火為天道演變的綱維。以離坎為終者,先天八
卦圖中以天地定位,而後天八卦則以離坎為天地,離坎可以說就
是後天的「乾坤」。而六十四卦的最後兩卦,也就是下經最後,
則以水火兩卦組成的既濟與未濟為結尾,以為後天及易道演化之
大成。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卦序關係排列之反思
戴氏從「相繼衍生、性質關聯、實際需要、逆轉變化」解釋卦與卦之間的排列,但我
組認為這種排列方法並不完全精準反映卦序的關係,因卦與卦之間或存在多於一種的
關係。如: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卦序關係排列之反思
由此可見,戴氏的分法並不能理清卦與卦的關係。我組認為可以從「充分條件」和
「必要條件」入手歸納。
〈序卦傳〉的排列反思
前賢對於〈序卦傳〉有所爭議,其主因在於〈序卦〉之排列組合是否合乎《易》本身的道理。

韓康伯言「〈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蘊也。蓋因卦之次,托象以明義。」

張載《橫渠易說》反駁韓康伯:「〈序卦〉不可謂『非聖人之蘊』,今欲安置一物,猶求審處,況聖人
之於《易》! 其間雖無極至精義,大概皆有意思。 觀聖人之書,須佈遍細密如是,大匠豈以一斧可知哉!

朱熹《朱子語類》認為「先儒以為非聖人之蘊,某以為謂之非聖人之精則可, 謂非《易》之蘊則不可
······ 〈序卦〉卻正是《易》之蘊,事事夾雜,都有在裡面。」
〈序卦傳〉的排列反思
我組認為〈序卦傳〉在解釋卦與卦之間的關係時,部分內容解釋得牽強,似有穿鑿附會之嫌。如:
《序卦》象數與義理合一的思想模式
(李尚信)

201042 黃思敏
卦序以義理排列?

劉大鈞:(義理說)「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周易概論》

 建構原則 Principle of Architectonic—— 卦序是根據甚麼原則構造出來,它應具有簡單性、可操作性


 相對於平等原則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非線性延續發展,而是立體多向、多層次性

沈有鼎〈周易序卦骨構大意〉、〈周易卦序分析〉,《沈有鼎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年)。見於李尚信,〈《序卦》卦序之建構及其


思想〉,收於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03 年),第三輯,頁 294-295 。
六項原則

1. 非覆即變原則
2. 主卦統屬卦原則
3. 陰陽平衡與變通互補原則
4. 變通配四時原則
5. 「參伍」「錯綜」原則
6. 方以類聚原則

 李尚信認為《序卦》按以上象數原則排列
(一)非覆即變原則

(清)王植撰:〈六十四卦錯綜之圖〉,
《皇極經世書解》(四庫全書‧子部七
‧術數類‧數學之術),卷首下,頁
43 。
(二)主卦統屬卦原則
《易緯‧乾鑿度》
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爲上下而象陰陽也。夫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
象陽也;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乾坤者,陰陽之本始,萬物之祖宗,故爲上篇之
始而尊之也。離爲日,坎爲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始終萬物,故以坎離爲上篇之終也。咸恆
者,男女之始,夫婦之道也。人道之興,必由夫婦,所以奉承祖宗爲天地之主,故爲下篇之始而貴之
也。旣濟未濟爲最終者,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也……上經象陽故以乾爲首坤爲次,先泰而後否……下
經以法陰故以咸爲首恆爲次,先損而後益,各順其類也。

(元)吳澄、(清)崔述、沈有鼎、劉大鈞等再加入震艮、巽兌作為卦序框架。

吳澄:《易纂言外翼‧卦統》;崔述:《崔東璧遺書‧易卦圖說‧易卦次圖說》;沈有鼎:〈周易序卦骨構大意〉,《沈有鼎文集》;劉大鈞:〈關於
「圖」「書」及今本與帛本卦序之探索〉,《象數易學研究》第一輯。見於李尚信,〈《序卦》卦序之建構及其思想〉,收於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
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03 年),第三輯,頁 289- 334 。
(二)主卦統屬卦原則
主卦是…… 主卦位置特點:
吳澄:正體、對體自重者(經卦)  錯卦無間其他主卦
沈有鼎/劉大鈞:六爻皆應或不應(主卦)  三組主卦在上經,另三組在下經
 上經:六爻不應>應>不應
 下經:六爻應>不應>應
 上經:純體卦>對體卦>純體卦
 下經:對體卦>純體卦>對體卦
 上經:乾坤父母純體統 8 卦,對體統 16 卦
 下經:震艮巽兌純體統 8 卦,對體統 16 卦

圖片來源:象數心學研究 https://xinxue.blogspot.com/2021/02/blog-post_27.html
(二)主卦統屬卦原則
始 中 終
上經
純體卦 乾坤,父母 坎離,中子女
對體卦 否泰,父母
下經
純體卦 震艮巽兌,長少子女
對體卦 咸恆損益,長少子女 既濟未濟,中子女
(三)陰陽平衡與變通互補原則
藍區以外

 類陽之卦(陽少陰多)處奇位,類陰之卦(陰少陽多)處
偶位
《繫辭》: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 屬卦陰陽爻數相同(自身平衡/與鄰近卦爻數平衡)

藍區

 先經 10 卦到一區,再經 10 卦到另一區;兩區陰陽互補
 下區卦位奇偶對應內卦陰陽性質,上區卦位奇偶對應六爻
卦陰陽性質

 剝/復與夬/姤把卦序平均分成三等份
(民國)《易經證釋‧文王六十四卦疏述》:
六十四卦雖為一大環,其間或兩卦,或四卦,或八卦,復為  劉大鈞:上區由一陽卦、二陽卦、三陽卦、四陽卦組成,
一小環。(往復循環) 下區由一陰卦、二陰卦、三陰卦、四陰卦組成。

〈乾鑿度〉:易卦六十四分而為上下,象陰陽也……上經象陽
……下經以法陰。
(四)變通配四時原則
《繫辭》: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
 演卦方式以變卦進行。演卦又屬坤之性質,故從下經始。
 上下區各有三對卦互錯或錯而綜;
 上下區各剩又不能在對區互補之卦能在區外完成變通互
補原則,即臨觀錯遯大壯,革鼎錯而綜屯蒙,本卦與錯
綜卦皆相距 8 個卦位(屯蒙>臨觀;遯大壯>革鼎);
 下區逆次排列之三卦(除夬姤),錯而綜後,在上經順
次排(屯蒙>噬嗑賁>无妄大畜)。

《說卦》:

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推演要逆推,演要變

 兌為巫>巫與天人通

 巽為「繩直」>標準;帛書巽=筭>演算(下區隱藏巽)
(五)「參伍」「錯綜」原則
《繫辭》: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
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 上經每相隔 3 卦位排一錯綜卦,共 5 個。

 下經 3 個錯綜卦緊鄰在下區,另兩個亦相鄰,共 5
個。

 對全經卦而言,演卦以下區為要,其含 3 對錯綜卦。
全經又共 5 對錯綜卦。

《繫辭》: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
 上經分開,下經緊鄰

 下區三卦逆推錯綜,之外二卦順變,是因奇偶序位排
類陽、類陰卦。一逆一順卦變反映《繫辭》:往來不
窮謂之通的思想。
(五)「參伍」「錯綜」原則
下區以外兩對錯綜卦:
 為湊夠 5 對
 下區上下卦互換,再取覆卦,得出家人睽、渙節、觀臨、小
畜履四卦。觀臨屬上區特別功能卦,不取;渙節亦因「方以
類聚原則」不取。
 以家人睽和小畜履進行錯綜得出另外兩對卦(即蹇解、謙
豫)
(綠線)變通參伍錯綜:
 乾坤之後 8 卦( 5 對錯綜卦)排列中含 3 數。
 下區 3 錯綜卦含一離、一坎、一坤(一天兩地),尚欠兩天,
因此只有取家人睽和小畜履才能獲得離或乾(天二正)。
《說卦》: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

(宋)稅與權:天二正乾、離,地二正坤、坎。《易學啟蒙小傳》
(六)方以類聚原則

《繫辭》: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 50 卦後(鼎),除主卦外,皆為三陰三
陽之卦?中孚/小過?
 中孚小過、渙節、豐旅互頤大過(相鄰
排列)
 漸歸妹、家人睽、蹇解互既濟未濟(分
居下區前後,互相呼應)
總結
(東晉)韓康伯:《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蘊也。蓋因卦之次,托象以明義。《周易注疏》

(唐)孔穎達:六十四卦分上下二篇,其先後之次,其理不見,故孔子就上下二經,各序其相次
之義,故稱之《序卦》焉。《周易正義》

(明)蔡清:《序卦》之義,有相因者,有相反者。相反者,極而變者也;相因者,其未至於極
者也。亦老變而少不變之義也,搃(總)不出此二例。《易經蒙引》

義理說:模擬宇宙運行與四時變化(天道),引伸出人生哲理(人道)。

象數說:以陰陽平衡、對稱,類陽居奇、類陰居偶,參伍變通等解釋卦序排列。
參考文獻
古籍

• (漢)鄭玄注:《易緯乾鑿度》(四庫全書本),卷上,頁 7-8 。

• (唐)孔穎達撰:〈周易序卦第十〉,《周易正義》(清嘉慶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卷第 9 ,頁(或葉)
249 。

• (宋)洪邁撰:《容齋四筆》(宋刊本配國立北平圖書館藏宋刊本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弘治中活字印
本),卷第 12 ,頁 5 。

• (宋)稅與權:〈後天周易序卦圖〉,《易學啟蒙小傳》(四庫全書),頁 10-12 。

• (明)蔡清撰:《易經蒙引》(四庫全書),卷 12 下,頁 62-63 。

• (清)王植撰:〈六十四卦錯綜之圖〉,《皇極經世書解》(四庫全書‧子部七‧術數類‧數學之術),
卷首下,頁 43 。

• (清)李道平撰:〈序卦第十一〉,《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頁 719-


723 。

• (清)李道平撰:〈繫辭上第八〉,《周易集解纂疏》(清道光刻本),卷 8 ,頁 1 、 36-
37 、 42 、 44 。

• (清)李道平撰:〈繫辭下第九〉,《周易集解纂疏》(清道光刻本),卷 9 ,頁 14 。

• (清)李道平撰:〈說卦第十〉、〈序卦第十一〉,《周易集解纂疏》(清道光刻本),卷 10 ,頁
參考文獻
今著

• 朱伯崑:〈卦象和卦序中的邏輯思維〉,《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 年),上冊,


頁 10-14 。

• 李尚信,〈《序卦》卦序之建構及其思想〉,收於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成都:巴蜀書
社, 2003 年),第三輯,頁 289- 334 。

• 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序卦傳〉,《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頁 449-454 。

• 劉大鈞:〈關於《周易大傳》〉,《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 1986 年),頁 25 。

• 戴璉璋:〈序卦傳〉,《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年),頁 181-189 。

• Christopher C. Leary. A Friendl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Logic 2nd Edition. New York City: SUNY Geneseo
2015.

學術期刊

• 張豐乾,〈《周易》卦序及其意涵〉,《中國哲學史》第 4 期( 2014 年 4 月),頁 26-31 。

• 陳仁仁,〈「陽三陰四說」考論——從楚竹書《周易》的分篇與分段談起〉,《周易研究》第 5 期( 2008
年 6 月),頁 6-12 。

• 黃沛榮,〈周易卦序探微〉,《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 1985 年 11 月),頁 321-366 。

• 歐陽維誠,〈周易卦序探原〉,《求索》第 6 期( 1990 年 6 月),頁 70-7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