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4

前言!

2
關於中醫的迷思之一--藥專力專! 5
關於中醫的迷思之二--陰陽平台! 12
關於中醫的迷思之三--動態循環的用藥方可重返先天! 20
初談茯苓水! 27
茯苓水的不適用範圍! 29
續論茯苓—陰虛與陽極生陰! 32
從茯苓水談起的中醫觀念! 42
醒腦湯! 48
從醒腦湯談藥材之間的替代和搭配! 52
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可以清理三焦! 56
小青龍湯! 63
大青龍湯! 68
真武湯! 78
白虎湯! 85
麒麟湯! 88
小柴胡湯! 92
小陷胸湯! 96
大陷胸湯! 103
騰蛇湯! 107
枳實水和枳實粉當清潔劑! 112

brassica.tw 1 blog.brassica.tw
前言

這本書能夠給所有有緣人看到,該歸功於我的母親和我的
小舅舅。

很多人因為得利而信仰,因為信仰出錢出力,但這套書刊
的誕生,全來自於一個字—愛。

從得病到痊愈,最後走上學習中醫的路,是一連串艱辛而
讓人難以理解的日子。很多人會學中醫都是因為一下子就從
中醫中得到好處,進而學習,最後發現真是個寶藏,才穩定
的留在這個領域。

母親則是不同。

她雖然得到中醫治癒很多疾病,但卻也因這樣的中醫受盡
艱辛痛苦。因為這套醫學不但與西醫迥異,也跟主流中醫大
相逕庭。

即使有親身體驗到治癒,但也因為種種辛勤,導致每日裡
仍然不得輕鬆,更甚者,在辛勤奔走推廣之餘,受盡了眾人
的奇異眼光。

這一切,不是因為「讀懂了中醫」,而是因為對我的愛所
生的信任和付出。

brassica.tw 2 blog.brassica.tw
相比於她,我對這本書刊的誕生,也就是學習和寫作而
已,那很難真正稱上是愛。

智慧非常可貴,但是沒有「愛」轉動的智慧,會是一連串
的災害。

當一個人知道跳下去懸崖不會死,他跳了,那不是勇氣,
那是「知道」。當一個人不確定跳下去會不會死,還跳了,
那肯定有一個很特殊的因素。

或者是因為笨,或者是因為,愛。

我媽媽不笨,所以她對我的愛和支持,這一輩子都將隨著
這套書刊而被見證。

而我的小舅舅呢?我只能說,對的事情不見得可以說服人
心,這一路的走來,冷暖嘗盡,唯有一念之情,方可使「信
任」與「接納」變得輕易。

我很高興與感動他的支持,他也果然「能人所不能」。

希望這套以眾人能接受的食物來推演中醫的書刊可以漸漸
成形,繼續到很久以後。

食物與藥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作用範圍廣而力道緩。藥物的
作用點往往像是一根針,你用了一點力便「一針見血」,但

brassica.tw 3 blog.brassica.tw
是食物卻像是一根水晶棒,頭鈍鈍腦圓圓,覆蓋面積大,用
了多點力也不致於受傷。

但是,一樣可以取效。

最後也得提醒,任何食物都有其偏性,沒有萬用的,就算
是簡單如茯苓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一個方便法門,
針對著現在雞鴨豬牛青菜水果等的污染而設想出,對大部份
人都適用的解套辦法。

所以該怎麼樣取用這本書裡面的任何食譜(包括茯苓水)
得到好處,避免壞處呢?

那就是盡可能學好中醫的概念,也因此我不把食材比例列
出,卻花了很多心力去講「當中的道理」,並留下訊息讓大
家有機會溝通交流。

要知道,飯吃多了也會撐死,怎麼可能有一種東西好像是
萬靈丹那樣,吃了包醫百病,百毒不侵?與其期待一種特效
藥,不如「重新打造一個自然的生活」。

活在一個自然又有節制的環境中,不大吃垃圾食物,不晚
睡,又何必猛喝茯苓水、小青龍湯排毒補津液呢。

如果知道了中醫的個中精髓,你們便可以藉著這套蕓薹食
譜創造出屬於自己味道的健康飲食。
brassica.tw 4 blog.brassica.tw
關於中醫的迷思之一--藥專力專

有些人崇尚藥簡力專,一次治療中,單味藥太多,會覺得
這是不對的;但有些醫生一開,琳琅滿目三四種方劑,數十
味藥,這也加那也加,唯恐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好像開越
多,保險越大一樣。

到底藥少一點高明還是藥多一點保險呢?

答案當然是,開得正確就好-一個廢話般的回答。

然而,這個廢話卻不見得是每個人都知道其中內涵的。

舉例來說,手指生了類似蜂窩性組織炎的紅腫隆起,這樣
的案例,有的醫生或許會使用黃耆建中湯加半夏,但是,在
吃黃耆建中湯加減當治療主軸的期間,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小
狀況。這在每一個中醫治療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出現。

例如,很多中醫會說:「就是要拼命發燒,拼命出疹子,
拼命咳痰,拼命無力,拼命......,體內的邪氣才會都排盡。」

於是乎,出現了暝眩反應、去邪反應、排毒反應、好轉反
應,這些專有名詞。然而,這不是真正的真相。

人的每天都在排除邪氣,在簡單方面的思考模型中,每天
身體都在把痰飲淤血壓進大腸變成大便,然後排出。

brassica.tw 5 blog.brassica.tw
會拼命咳痰意味著,各處垃圾轉換成大便這樣的過程,超
越了當下身體的正常容許值,所以會「溢出」成痰。而會無
力,除了是對抗邪氣,正氣耗損的「理所當然」以外,還有
一個可能就是,用的方效率太差,以致於身體必須耗損更多
能量去做事。

以這樣例子來說,單吃黃耆建中湯加減可能會出現膿漲然
後破,然後收口,而同時因為身體在奮戰,出現輕微發燒和
明顯的無力、虛弱感。雖然這可以解釋成,排除邪氣的必要
過程,(幾乎每個中醫遇到藥對,病人反而更不舒服的過度
期,都會這樣說)而在之後也必然會出現好的結局。

但是,這樣的醫術,或許可以考慮更好一點。

這樣的案例中手指紅腫疼痛,以黃耆建中湯補脾,加半夏
以開大肺部往下到大腸的通道,使得經由黃耆建中湯提升脾
臟陰液而推出來的垃圾,可以藉此下到大腸,變成大便。這
是毋庸置疑的正確。

然而,我們也知道,手指頭腫起來,不是十隻都腫,是某
隻手指腫起來。所以,這表示我們身體內,脾胃這個身體中
心到那根手指中間出了些問題。

brassica.tw 6 blog.brassica.tw
這邊,就姑且說是右手中指好了。簡單想像,脾胃中心開
了十條通道到各個手指頭末梢,而其中一條通道(脾胃到右
手中指)中間出了些問題,可能是中間有石頭堵住了。

那麼,把脾胃的氣、津、血加強,固然可以加強到達右手
中指的氣血,進而修補好這問題(就好像把河流的上游水量
加大,固然可以讓每一條支流的水量加大,然後把平常淤積
在那些支流中的垃圾帶走),但是,平均加大上游顯然不是
「最有效率」的方法。

就像這樣的案例,以黃耆建中湯加強脾胃出來的氣、津、
血,等若直接加強上游水量,所以是「十隻手指一塊加強
到」。那原本就無缺的,不就有餘了?而右手中指還是會因
為本來的路就堵塞,分到比其他隻指頭相對少的資源。

這時候,如果在黃耆建中湯加半夏之外,另外加其他藥
物,構築起脾胃到右手中指的通道,或是說用藥去指引脾胃
多出來的氣血,像是段譽引導身體氣行到右手中指,打出六
脈神劍的中衝劍那樣不是更有效率?

再說仔細一點,只用黃耆建中湯加半夏,整理效率可能只
有10%不到,所以身體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因此可能會發
熱或是無力)去達到修補右手中指的目的。那如果加了一串

brassica.tw 7 blog.brassica.tw
可以指引氣血,精準到達右手食指的藥,效率整個提升十
倍,我們身體還需要用發熱、無力去做這樣一件小事嗎?

所以說,黃耆建中湯加半夏能治療類似蜂窩性組織炎這樣
的紅腫疼痛,是對的,但也不是對的。用這種不精細的方
法,如果是體質尚可的人,當然可以治癒,但是如果碰到身
體沒多資源可以浪費的人呢?

這其實也是某某方似乎可以治某某病,但卻又不能通用的
原因之一。

不過,現在大部分用藥繁多的醫生,都不是因為想要用藥
精準,而是-隨便。開了加味逍遙散,再開附子理中湯,這
種常見的開方法,我一直覺得實在很謎,附子理中湯的白
朮,因為加味逍遙散的白朮,變成了「不再是附子理中湯的
白朮」。(註一、註二)

中醫方劑中,彼此的比例很重要,但是附子理中湯的白朮
加了個加味逍遙散的白朮,便成了進退不得的雞肋,這實在
有點可惜。

而且,如果開藥毫無方向性,藥多了卻不知所云,就好像
肉多卻不是鍛鍊成肌肉,反而癡肥那樣。也因為這樣的問

brassica.tw 8 blog.brassica.tw
題,激起了一些反思,認定用藥少才是高明。甚至把用藥限
定在傷寒雜病論以內和用藥務求少,以求專的怪思考。

藥簡,力怎麼可能會專?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要求
的服務越精細,要付的代價就越高。

傷寒論以外那些看起來不常見的藥,往往是堆疊出類似這
個案例中「身體脾胃中心到右手中指通道」的效果的藥,讓
理中湯、小建中湯這些基礎方劑可以發揮最大的功效去解決
身體的各個問題而不傷害人體先天資源。

藥簡力難專,藥多也不見得好。

真相還是一個人人都知道,卻也時時都忘記的道理-藥專
力專。

而藥專力專的「簡單操作」就是-以傷寒雜病論的方劑用
藥作為基礎,向外慢慢擴大對中藥方劑的認知。因為傷寒論
的方劑或是用藥,大多很「固本」和「守中」,作用模式大
多集中在軀幹頭臉這樣的區域。增溫、減溫、增壓、減壓也
不至於過度偏激,可以說是一個認識中藥方劑在身體內如何
作用的好管道。

然而,這樣當然不夠,天生萬物,必有其用,更何況我們
所用的中草藥連千都不知道有沒有。
brassica.tw 9 blog.brassica.tw
任何一個學醫的人都應該以減輕病人痛苦為己任,在你的
治療下,病人的痛苦越少,你越成功,絕對沒有要病人忍受
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排毒反應,而去換取不知何時會到來的
健康這種傻事。

暝眩反應固然有,但是真正高明的醫術可以把暝眩反應壓
低到只剩下想睡覺。如果你發現你的治病,必須讓病人在好
轉前,經歷一連串非人的咳嗽,拉肚子,那表示醫術一定還
有再進步的空間。(註三)

治療普通外感風寒邪氣,當然,這不是大問題,對治外
感,再眩的暝眩也不會(也不應該)很久,但是,對於雜
病、久病、伏氣,這觀念就相對的重要了。

這觀念我再強調一次,就是-最高明的醫術,除了想睡覺
這個好轉反應以外,其他的反應都不該「出現太久」,要儘
可能也絕對可以在無聲無息中,把毒素排除,把身體還原。

也因此,不要求藥簡力專,也不要只侷限在傷寒論的方藥
當中,不然,光是用傷寒論的方或是藥,其實在治病的時
候,病人可能會因為太痛苦而意志力崩潰自殺。

但是這一篇末尾,我必須更強調的是,在不依照正確方法
的訓練下,認識再多的藥和方,都等於沒認識。

brassica.tw 10 blog.brassica.tw
註一:附子理中湯的藥有,炮附子、人參、乾薑、甘草
炙 、白朮。

註二:加味逍遙散的藥有,當歸、茯苓、梔子、薄荷、芍
藥、柴胡、甘草、白朮、牡丹皮、煨薑。

註三: 即使拉肚子是為了去宿食,但也不能當作「應
該」,而應該在使之瀉下後,認真對待,解決因為拉肚子可
能耗損的氣、津、血。

brassica.tw 11 blog.brassica.tw
關於中醫的迷思之二--陰陽平台

在介紹食譜之前,整理出醫藥與疾病的一些觀念,其實只
是一個對自己過去所學的整理和複習,還有希望大家不要用
「錯誤」的概念用「正確」的食譜,不然我會很心痛。

這些觀念很粗淺也很基礎,但卻因為在這基本上將衍生出
與現在主流觀念差異很大的整體,故特別整理出來,分享。

在我所學最核心的一個觀念就是,陰陽平台的概念。這概
念大概就是下面這個簡圖了。

人體會產生不舒服,與其說是病了、不健康了,不如說是
因為人體的陰陽平台傾斜了。

brassica.tw 12 blog.brassica.tw
這聽起來很簡單,而且很可笑。學過中醫的誰不知道?不
學中醫的都知道,在中醫的系統中,身體生病就是陰陽不平
衡了。

然而,這當中的確是有點玄機的,我就慢慢整理如後。

用簡單的概念和圖形來表示的話,當人「生病」或是「不
舒服」的時候,其實就像圖中的A區塊那樣,陰與陽發生了傾
斜與不平衡。

而我們只要將整個平台再度拉平,人體就會恢復舒服的狀
態,也就是說, 不管是從A到B還是A到C,人都會再度恢復
舒服。

可以從圖中看出來,如果分數是整體的體質,那不管是整
體體質上升或是下降,人都會再度恢復舒服。 這也就是為何
「不對的醫療」也可能可以「治病」的緣故了。

反正打爛掉也是可以平衡啊!

大自然是很仁慈也很有智慧的,把人設計成只要「陰陽平
衡」便可以快樂的生活,不需要非得及格,簡直是比學校還
鬆懈啊!

試想,如果非得要60分才可以舒服,那人恐怕會生活在無
止境的地獄中。因為正常人總會老死,在體質降低到60卻還
brassica.tw 13 blog.brassica.tw
不到0分之前,人豈不是都活在痛苦深淵中,求生不能,求死
不得?

因此,這邊就會衍生出一個問題-既然只要把陰陽拉平
衡,人就會舒服,那我們何必排斥其他不正確但可以把陰陽
拉平衡的方法呢? 或者說,只要能讓人舒服,憑什麼說某個
方法是對的,某個方法卻是錯的呢?

究竟我說的,整體的陰陽實際數值(50 或 60)到底對一
個人有何實際意義呢?

因為只要平衡,不都感覺不出來嗎?

這疑問可以用下面這個簡圖來說明。 (真的很簡,目的
純粹為了給閱讀者和我自己一個簡易理解的印象而已)

brassica.tw 14 blog.brassica.tw
如圖中,我們假設人體的整體體質便是長方形的面積,外
來能量可以用灰色三角形的面積來類比,而外來能量造成此
人陰陽不平衡的程度顯然跟那兩個三角形斜邊有多傾斜是呈
現正相關的。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

A這個長方形的長 = 10,寬 = 5,B這個長方形的長 =5,


寬 = 2.5。

那麼在A上面的三角形面積顯然是 1*10/2 = 5 。

我們可以簡單的說,這個邪氣擁有的能量是5,把A這個
人的陰陽平衡拉離開了1。

那麼,同樣強度的外邪加諸在B身上呢?

5 = 5*2/2 。

也就是說,同樣強度(以面積來比喻)的外邪打在B上,
會造成的三角形高度是2,也就是說,同樣的邪氣把B的陰陽
平衡拉離開了2。

很顯然的,實際體質(本來長方形面積)越高,承受同能
量外邪後,陰陽水準會比較不容易傾斜-這就是人體的強
度。(註一)

brassica.tw 15 blog.brassica.tw
因此,我們當然希望在「拉平陰陽平台」之時所用的手段
是會替整個平台的總數值(就是人體的總體質)加分的。而
不是用「服用惡魔果實以換取當下舒服的方法」,漸漸因為
每次的「企求舒服」而降低我們自己的體質。

然而,大家都知道,拆房子簡單,蓋房子難,弄個炸藥,
點個火,三歲小孩子都可以炸平高樓大廈,但是,即使是只
要蓋間一層樓的木屋,沒有經過長時間的磨鍊學習,是絕對
無法上工的。

這邊,我不想強調西醫就是打爛總體體質換取暫時舒服的
惡魔果實。因為,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存在,就是包括中醫、
民俗療法等,只要使用不對,都有可能會是惡魔的果實。

而更慘的是,即使一個經驗豐富,風評很高的中醫師也照
樣會開出如惡魔果實的藥。即使他的上一帖藥確實是以拉高
身體體質來解決病患的不舒服。

就是說,每個醫師的每次開藥,都有可能發生,把外證解
決,但是實際體質卻降低的窘況。

那該怎麼確認自己的不舒服是藉著正確的手法解決了,還
是只是服用惡魔果實的結果呢?

brassica.tw 16 blog.brassica.tw
我只能說,實在很難分辨啊!能完全分辨的,也只有神了
吧。

因此,我只好根據自己所學提出一點點簡單的判別法。這
些方法,完全沒有絕對性,就只能說,在我現有貧弱的醫學
能力上,給自己過去的學習,做個整理和總結吧。

第一,就短期來說,如果是對的藥,通常會很快見效。見
效速度有時候是以秒來計算。就算不會馬上把一個人的腫瘤
消除,也可以緩解當下的痛苦,緩解到一個很明顯的程度。

第二,就長期來說,絕對不會出現,把癌症治好,卻讓病
患吃碗薑母鴨就又再發作,甚至病情急轉直下的怪異現象。
(癌症消失,但卻不再能吃任何正常人能夠吃的食物,這點
常在治療癌症的時候發生,不管中西醫都是)

第三,就整體來說,不會用代償的方式,以這個外證去交
換那個外證。例如說,曾經看過有病人咳嗽兩天被中藥治好
了,但是從此出現手心容易乾熱的問題。

第三點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多醫生都是用這個痛苦去
換那個痛苦,只是人的有些痛苦比較可以忍受,例如手腳
熱,有些痛苦,相對連一秒都難以忍受,例如說劇烈咳嗽。

brassica.tw 17 blog.brassica.tw
現在這個世界,不只是醫生不像醫生,病患往往也不像病
患。這邊的不像,不是指會對醫生頤指氣使(基本上這機率
相對醫生對病患無良,少多了),而是很多病患連自己的身
體感覺都漠視到幾乎痲痹到如殭屍的地步。

因此,很容易的就服下惡魔的果實,還對惡魔五體投地,
獻上金銀珠寶。

這就牽扯到一個很重要的學醫概念,每天花一小段時間,
仔細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甚至在各種飲食環境變因產生之
時,敏銳一點的注意自己身體的改變。而不是自詡大而化之
或認命的與病魔和平共處,連胃痛了好一陣子,也都抱持
著,過了就好的心態。

如此學習起醫術來,會比花大把鈔票買一堆醫書有效多
了。最後還得提出一點非常重要的觀察。

就是,其實不符合我之前那三點的,也不見得就是惡魔的
果實。因為,現在人的身體在遇到一個優良的中醫之前,往
往累積了太多奇怪的毒素-疫苗、點滴、染燙髮劑、食物上
的化學殘留物,還有,錯誤的外科手術。

brassica.tw 18 blog.brassica.tw
當然,一個極為高明的醫生還是可以以極為精準的用藥,
順利的達成我剛剛所列三個判別條件的第一點-很快就見
效,以及第三點-不會減去這個外証卻出現另外一個外証。

但是,因為現在的人身體累積的錯誤太多,就好像玩電流
急急棒,通道狹窄的狀況下,需要的精準度相對的大,才可
以「完全」不碰壁。

不過身體的容錯率本來就很高,所用的藥,只要方向跟身
體當下需要的方向越接近,即使中間磕磕碰碰,還是可以往
終點邁進。

所差者,就是病患本身受的苦多寡而已。

因此種種我才會說,實在很難提出準則去分辨,現在的環
境,比起以往更加真假難辨,說到底,唯有用心觀察而已。

註一:人的體質若要類比為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跟寬
必然是正相關的,不可能發生A的長比B的長,A的寬卻比B的
窄的怪狀況。

brassica.tw 19 blog.brassica.tw
關於中醫的迷思之三--動態循環的用藥方可重返先天

陰陽平台的觀念,看起來平平無奇,當中卻牽涉到一些很
決定性的問題。會影響一個人對中醫治療(或是說醫學治
療)的看法。

首先,到底要治療多久才可以正常生活,或是說才會舒
服?沒生過久病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個問題對病患以及其
家屬有多麼重要。

我常說,你要選身上有西醫所謂的惡性腫瘤,但是自己卻
不覺得有特別的不舒服,還是身上所有檢查都合格,數字沒
有一個紅字,但是整天飯吃不好,覺睡不好?

這問題相信只要是久病以致失去自由活動力的人都會選前
者。

「感覺舒服」和「可以操持正常生活」對一個人來說,本
來就足夠了。一輩子帶著腫瘤,卻可以舒服的,好好的利用
每天,直到六十或七十歲,那是否帶著「病」,也不是那麼
重要了。(註一)

回到原始的問題,任何一個「無法正常操持日常生活」的
病患肯定會很想知道,到底自己這樣的狀況,需要多久會緩
解?
brassica.tw 20 blog.brassica.tw
我深信,一個具有絕對醫術的人,通常不會超過三天。

當然,目前這種人,不存在這世界上。但是即使沒有到這
麼高明,只是一個按部就班,對中醫有正確認知的醫師,也
應該要很快就能夠緩解病患的痛苦,使之到達可以操持日常
生活的地步。

絕對沒有三個月都還在原地踏步或只是似有若無的好轉這
種事。不管再嚴重的病,只要找到正確的治療法,絕對可以
在極短的時間內見效。

否則,醫生只好承認自己的失敗。(當然,這也得建築在
病患大部份都有配合療程的狀況下)

其實以上說法還算保守了,但是在陰陽平台的論點下,本
來就該這麼快。

你不是要讓一個人從40分變成60分,他才會舒服,而是
只要把(40,41)這樣的不平衡拉成(41,41)。

如果,做這個小動作都花了三個月卻無尺寸之功,不趕緊
認輸,再去充實自己,該怎麼辦?但很顯然,這個觀點只會
遭致批評,即使是身為病患都會覺得我在唬爛。

因為,太少人「看過」這種醫術。

brassica.tw 21 blog.brassica.tw
我提供自己看到過的例子。有個中年婦女,她頭痛2,30
年,止痛藥從幾天一顆到一天幾顆,到最後簡直是每天都抱
著頭想鑽地洞。

但是經過了正確的整脊手法,把錯位的頸椎矯正,就在那
「咖」一聲後,頭痛瞬間緩解。然後在連續四個星期,每星
期去矯正一次的治療頻率下,長年頭痛不藥而癒。到今天都
沒有再吃過任何普拿疼之類的止痛藥了。(不過絕對不是不
會頭痛了,只是現在是要大量用眼和用腦才會引發強度不到
過去一半的頭痛,而在服用中藥後都可以迅速緩解)

很多人都覺得,已經病了2,30年啦,要斷根,要治療個
2,3年應該很合理吧。然而,事實剛好相反,而且相反的有
點離譜。

事實的真相是,你的病痛雖然2,30年了,但是,要恢復到
「正常舒適過日子」只要幾天或是幾個星期,不過,除非極
大的意外,你「一輩子別想斷根」。

brassica.tw 22 blog.brassica.tw
沒錯,只要如同上圖那樣,找到被咬掉的那口補上去,身
體立刻會感到「舒服」。但是就像一個古語說的一樣-江山
易改,本性難移。你就是會很快的再缺那一口。只是可能缺
口沒那麼大,但是形狀絕對類似。

一個人生下來就有一個「特殊的體質」,這個體質跟家族
血緣、命格、住家風水、業力等等有極大的關係。

是的,真的是這麼「不科學」,但是沒辦法,這是我觀察
到的結果,不過這並非此篇重點,有機會再說。我再舉一個
簡易的圖形來說明我的概念。

每個人的先天體質就像是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在年幼之
時,因為先天資源豐富,所以這個多邊形好像被包覆在一個
很大的圓形當中,稜角不外露,從外看起來,就是一個完美
的圓。因此,小孩的身體「看來健康」。但是,隨著先天資
源的逐漸耗損,那個包覆在多邊形外邊的圓也就漸次縮小,
直到,多邊形的棱角刺穿圓形。

brassica.tw 23 blog.brassica.tw
當多邊形的棱角「露出來」時,人們就可以開始感覺到
「先天體質」帶來的影響。

有的人會特別容易頭痛,有的人動不動就便秘。也因為這
個難以逆轉的先天體質,才產生了一個專有名詞-復發。

在很多我看過的例子中,醫生似乎怎麼治都只能取得一時
的成效。似乎有看醫生有保佑,沒看醫生,過了三五個月,
最多兩三年,老毛病就會冒出頭來打招呼。而不幸得了癌症
的人,更是注定了要終生兢兢業業的「抗癌」,似乎只要一
有疏失,就會「復發」,接著就說掰掰了。

看到了這邊,被搞混的人應該不少,再也搞不清到底以中
醫來治病的效果應該是快還是慢,是有效還是無效?因此,
我就再做一次比較扼要的整理,用條列式的方式來將我剛剛
那些長篇大論,簡單化。

一、對「久病」的人來說,要使得他們恢復「可以操持正
常生活」,不應該超過三個月。

二、就一個人的先天體質偏性來說,幾乎不可能在只有醫
學的狀況下做任何更改,但是可以讓這個體質成為隱性,或
是幾乎隱性,不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

brassica.tw 24 blog.brassica.tw
再回到陰陽平台論,做一個補充,那就是一個人的陰陽差
異絕對不可能大到,有需要不斷只吃一種方劑去矯正陰陽差
異的地步。(註二)

或者更精細的說,你的肝臟20分,難道妄想心臟會70
分?

如果肝臟20分,心臟22分,那等肝臟變成23分,肝臟比
心臟強,不再是「肝氣不舒」,反而是「心氣虛」,不換藥
不就等於誤治?而我敢保證,除非很特殊的狀況,人這麼複
雜個體的這一關和下一關,分數差異絕對不會太大。

也就是說,除非真的很特殊,不然你服藥有準確的開通了
這一關的道路,那通常下一回服藥就可以準備換方對付下一
關了。

再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同樣是鼻水不止,早上起因可能是陽氣外出過程受阻,晚
上則是陽氣內收化陰過程不順,就好像你剛好站在家門口,
如果不看前一秒鐘和後一秒鐘,誰分得出來你是將要出門還
是已經回家?

brassica.tw 25 blog.brassica.tw
放棄了「動」的觀點,只看到「在家門口」這樣的狀態,
那原本要出門的,你往外推,原本要進門的,你還是往外
推,這樣的正確率,就只有百分之五十啊!

註一:舒服的活著,而瞭解身體不是圓滿,這才是真正的
跟病魔和平共處。絕對不是現在一堆人在倡導的,要久病之
人忍受病痛,撐著身體工作和強顏歡笑。

註二:這邊特別要指出一個觀點,一個人會死,不是因為
體質降到零,而是因為陰陽差異過大,所以(10,10)的體
質,還有可能苟延殘喘於世間。而即使體質到達(80,
90),還是可能因為陰陽差距過大而宣告歸西。因此,我們
活人的陰陽差異,絕對不會需要「長期」服用同樣的方劑以
矯正偏差的陰陽。起碼要有「發陽」和「補陰」的區別。

brassica.tw 26 blog.brassica.tw
初談茯苓水

茯苓在神農本草經中屬於上品藥,本經內的敘述:「味
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
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
飢、延年。其有抱根者,名茯神,生山谷。」

茯苓在體內的用途大概就是反覆不斷的抽取然後過濾污
水,再將過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去,如此一來,自然
可以清理身體中的穢物,使堆積陳水的身體變得乾淨。

在炒菜的時候加入茯苓水,可以讓現在的人在飲食上最難
以避免掉的「食物污染」,例如青菜的農藥殘留和肉類打針
等的毒素,得到緩解之道。

茯苓之所以對人體大有裨益,乃自於茯苓輔助的是脾臟在
人體內扮演的功能。

脾臟好像地面上的高山,是所有河川的發源處,我們不妨
想想,若是在河川末端才有了污染,那起碼一整條河川經過
的土地可以得到灌溉、滋養和清理,但如果是在河川的上游
就充滿了垃圾,那麼整條垃圾河傾瀉而下,不但沿途被河川
灌溉的萬物毫無生機,就連河道的本身也會被這些垃圾塞
住,最後連河道在哪裡都找不到了。

brassica.tw 27 blog.brassica.tw
人的健康在於吐故納新,茯苓讓身體內的舊水可去,新水
得還,在做菜的時候何妨辛苦一點點,先燒個茯苓水?

在此也得提醒,任何食物都有其偏性,茯苓水亦然,雖說
煮菜用茯苓水可以消解毒害,是一個方便法門,針對著現在
雞鴨豬牛青菜水果等的污染而設想出,對大部份人都適用的
解套辦法,但也必定有不適用者。

下面會討論茯苓水不適用的範圍,而如果自己覺得是不適
用的,何妨來網站討論,我們會竭盡所能的與來訪者討論。

brassica.tw 28 blog.brassica.tw
茯苓水的不適用範圍

上一篇講到煮菜的時候,如果能用點茯苓水,可以消解掉
一些動植物體內的殘留毒害。那關於茯苓水的不適用範圍和
使用劑量,似乎也應該討論一下。

首先,有哪些人不適用茯苓水呢?

一是沒有斷乳的小孩,二是有在練氣到陽氣真正過盛者,
三是先天氣衰少到難以下藥的人,四是發汗過度,腳無法屈
伸需要吃芍藥甘草湯的人。

其實一和二是基於相同的理由。茯苓是從根本去調高人體
中肝臟和脾臟間的互動功能(這功能可歸類在陽氣的作用裡
面)。沒有斷乳的小孩,其陽氣暢旺,練氣致使陰陽暫時失
調,陽氣盛者,都有可能不適合吃茯苓或說根本不需要喝茯
苓水。(這只是可能)

這邊要提醒,這一和二的例子,並不是陰虛而陽盛,而是
陽氣運轉暢旺,導致體內的陰液相對稍微少。

至於先天氣衰少到難以下藥的人不適合吃茯苓,是一個常
識。再怎麼樣好的藥材都要動用先天氣去推動後天氣,才可
以「消化」取藥氣。既然先天氣已經衰少到難以下藥,茯苓
也不可能獨擅勝場,成為例外。
brassica.tw 29 blog.brassica.tw
最後這個腳無法屈伸需要吃芍藥甘草湯的人,是肝的抽取
功能太過抗盛,這會跟茯苓本身的藥性重疊,所以也不適合
喝茯苓水。

至於說到劑量,我列舉一件有趣的事,或可解釋一二。

有天我母親正在煮草菇湯,草菇剛放下去沒有多久,我就
拿起來吃,結果草菇還沒有熟,才吃了半個到一個,立刻覺
得舌頭下發苦,而且苦得很不舒服,久久不會退。

我趕緊服用真武湯才取得緩解。

小小一個草菇,只因為沒有煮熟,吃一點下去就會有如此
大的不舒服,那該怎麼去計較安全劑量?

所以一錢茯苓用100cc煮水似乎到了用藥標準,但那只是
說一個大概,是不希望大家「一堆茯苓」丟下去煮水使用,
絕對不是要標榜茯苓治百病。

我很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個觀念—在20年前,那時候淨水
機還沒有盛行的時候,很多地區因為工業污染而讓人民病害
叢生,當時推廣淨水機的人往往花了很多時間去解釋,這中
間不是在吹捧淨水機是萬靈丹,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旦有這個觀念,那茯苓水的使用就可以更加正確、自在
且不需要懼怕了。其實就像是淨水機,大家會自動變化,從
brassica.tw 30 blog.brassica.tw
只有一根活性炭和濾芯的到有五道過濾關卡那樣。學會了中
醫概念,自然可以把茯苓水運用得更恰到好處。

brassica.tw 31 blog.brassica.tw
續論茯苓—陰虛與陽極生陰

這篇還是針對茯苓水而來的討論,在市面上有太多萬靈仙
丹,這都肇基於中醫觀念的匱乏和錯誤,所以我想我必須努
力把能夠先講的概念講出來,才可以讓所有人觀看之後的食
譜以及使用茯苓水降解食物毒害的時候,更加安心。

相信很多人都會質疑,茯苓的滲溼或是行水,會不會造成
陰虛、有燥邪或是津液虧損的人有傷害。

這個我想藉此說幾個很要緊的概念。

一是,用這茯苓水,是否真的對身有燥邪和陰虛的人有害
處?二是,如果對大部份人有好處但也會有不適合的人,到
底該怎麼使用才會得到最大的好處,避免壞處?

這邊我簡單講一下我能理解的陰虛。陰可以是津液、血
液。陰虛就是本該存在的這些事物不夠了、消失了,例如本
來該有一公斤津液的肺部剩下零點九公斤,那可以叫做肺的
陰虛。

津液虧損和陰虛其實是很類似的東西,而嚴重一點的狀況
或可稱之為有燥邪。

傷寒論桂林古本有條文提到:「傷燥,肺先受之,出則大
腸受之,移傳五臟,病各異形,分別診治,消息脈經。」
brassica.tw 32 blog.brassica.tw
哪一個臟腑有過燥需要用到的藥都不一樣。所以燥邪也不
可一概而論。

說到這邊,不知道大家是否對我要說的事情有點明白了
呢?那就是「有燥邪不能使用茯苓」這件事可能是對的,也
可能是錯的。如果是因為身體過濾能力不好,因此廢水堆積
在下焦,然後好水不得還於上焦產生的燥,那該用茯苓。

反過來問,什麼叫做溼?有水就叫做濕嗎?當然不是,要
是水不動、堆積、無法使用,才會成為濕。所以,廢水過
多,人體濕不濕?

看到這邊又會有讓人迷惑之處。怎麼廢水過多,人體會又
濕又乾燥?那這個人到底套中醫術語該是濕還是燥?

很簡單,因為資源有限。就好像地球上,這邊有大海,另
外一頭有沙漠,不可能雨露均霑。這邊過濕,那邊就會過
乾。所以真的不是隨便一句燥邪、陰虛、滲溼、泄熱這種籠
統的話便可以把一個藥性作用涵蓋過去。

很多醫學家都在說茯苓是加強了滲溼或氣化行水的功能,
而我則是說,茯苓是反覆不斷的抽取然後過濾污水,再將過
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去。這其實不是很有違背。

brassica.tw 33 blog.brassica.tw
前面也說過,濕,是不能被人體利用的廢水。那把這些廢
水變成能用的水,會發生什麼事?

就是能夠解決某些燥和津液匱乏的問題。

很多人想到,茯苓可以「把濕去除」,還會讓「水」汽化
運行出去,那糟糕了,久服茯苓水,大概會把人弄乾。

這點是很不對的。

首先,簡白來說,如果可以把廢水重新變成乾淨的水,那
身體眾多組織是否就可以獲得乾淨的水(就是津液)?那是
會使得津液匱乏還是補充津液?

茯苓提供了一種「陽氣」,可以把廢水重新變成乾淨的
水,而不是把身體中好的水弄成水蒸氣,這件事非常的重
要。很多人會感到懼怕迷惑,就因為只是一直在中醫字眼上
打轉,什麼氣化行水,什麼滲溼,而沒有徹底瞭解這個藥到
底在做什麼。

如果把身體的廢水變成好水,而不是把好水蒸乾,那到底
跟津液缺乏扯得上什麼關係?

再來,或者還是會有人感到迷惑和害怕,明明就是
「陽」,那長期提升了陽,人體的陰怎麼會夠呢?

brassica.tw 34 blog.brassica.tw
對的,我想這種疑惑,大家都會有。但是人體的氣、津和
血的運行都是一個圓,所以陽極了,就會生陰,就好像地面
的水蒸發成氣,上升到高空,這是陽。而這個動作到了極
致,將讓水蒸氣能到達夠高的地方,或是說,能讓空氣中的
水氣夠飽和,遇冷降雨。這也是為何中醫術語中,少陽是相
火,太陽卻是寒水的原因了。

簡單說,如果身體有地方有燥(沒有好水),必然因為某
些地方有濕(有廢水),導致身體本來「陽極生陰」這種自
動補好水的功能被困住了。就好像圖一那個圓中間斷了一
截,導致無法順利接軌,自動補陰。

所以會不會有人說,如果是單純的燥邪,服用茯苓豈非糟
糕?

問題是,圓滿的人體,濕燥並存(這不是病態的濕與燥
喔,只是借用這些字眼),就像是地球上會有多水的地方也
會有少水的地方那樣。而如果出現了某處「特別乾燥」,絕
對是李組長眉頭一皺那樣—事情絕不單純。肯定是因為身體
的另外一個地方出現特別濕的不對勁。(顛倒過來說也可)

所以,單純的燥邪到底是什麼?不會有。

brassica.tw 35 blog.brassica.tw
再拿地球來做例子,這邊富裕的台灣人們把一堆化學品、
垃圾丟入河川,讓大小水溝淤積堵塞,其實就會有很大的可
能影響到整個精緻細微的全球天氣系統(好吧,不認同的人
肯定會覺得這是虎爛),讓地球的另外一處,少下一點雨,
讓那邊的人們、動植物受多點無水可用之苦。

所以,有很多人拿「書上的補陰藥」補陰,其實只是苦了
身體。因為如果可以圓滿這個圓,所有的氣會像是散彈槍打
在牆上那樣,掉落,化成津液。(如圖二)

又或者,你可以想像,小火煮「蓋得理想緊」的陶鍋中的
清水那樣,水沸騰往上,碰到鍋蓋冷卻往下,然後再沸騰往
上,再碰到鍋蓋冷卻往下,所有氣不外漏,所有水都得還。

當然,強力開大了陽氣,就好像把瓦斯火開很大,會把鍋
子炸掉,氣也就都散泄完了。這就是所謂的,少火生氣,壯
火食氣。

但是這有個點大家應該要注意,那就是茯苓加強陽氣的力
道很平和。

茯苓這個藥材,為什麼很多醫學家都覺得茯苓是個「平
和」的藥,本經裡面也說它氣平?然後很多方劑喜歡加它。
在一些方劑書中,茯苓出現的比例真的很高。

brassica.tw 36 blog.brassica.tw
因為它的作用是輔助身體把廢水中的乾淨水抽出來,化氣
沿著三焦輸佈出去。

人體的三焦所需要的氣有多大?這個我用一個比喻來說
明。

例如,茯苓增加的「陽」是1,但是它針對的點是三焦,
整個三焦要的氣可能是10000。那即使確實增加了1,但是宏
觀來說,還是感覺不大,增加的比例只有萬分之一,所以讓
人感覺很「平和」。

因此除非很奇怪的去吃茯苓,不然身體得到茯苓的輔助
時,都是像圖一接圖二那樣,把陽氣推向繞行圓滿的地步,
然後打在一個布幕上(可以說是肺),變成水,掉落下來。
這時候,就無所謂補陰或是使陰液匱乏的爭論。

而這也是茯苓為何在本經記載中,可以治療很多被歸類在
陰虛的毛病,例如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
舌乾等。

brassica.tw 37 blog.brassica.tw
圖一

圖二

最後,我真的不是在推廣茯苓水治百病,只是茯苓水酌量
使用的確可以去除體內每日碰到和吃進的毒素。

我講的一直都是「煮菜可用茯苓水」,而不是「茯苓是仙
丹」或是「愛用茯苓治百病」。

煮菜還有蔥薑蒜、煮菜還有醋油鹽,莫把茯苓放大看,卻
將煮菜放一邊。

瞭解了嗎?

brassica.tw 38 blog.brassica.tw
一帖藥裡面琳琅滿目,柴胡、人參、黃芩、茯苓等等。一
次晚餐裡面亦然。光是一道菜就會有油、鹽、蒜、薑、蔥、
香菜等調味料,更別提煮菜的菜(就是很多人一直在說的方
劑中之「君藥」)。炒一個空心菜,我放的蒜是15g,若有放
薑也是15g,再來是豬油、海鹽,然後空心菜絕對不會只有3
錢,而是超過30錢(所以是超過100g)。

那一次炒菜,可能放超過100cc的水嗎?我想就算有,也
就如此而已了,而1錢茯苓煮了水,實際入水中的成份絕對遠
小於1錢。(在這邊我的錢都是用3.75g去算的)。

也就是說如果炒一道空心菜,其成份比例應該是,空心菜
100,蒜15,薑15,豬油10,海鹽1,茯苓1(這邊茯苓用1只
是一個比喻,要表示其小於3.75甚多,甚至會有1都很勉
強)。

所以,茯苓從來都不會單用在煮菜裡面,也不需要單吃以
示神效。

另外,曾經有聽過一個論點:「茯苓是藥,沒有什麼有病
治病沒病強身......但是即使有病,單用茯苓也無效。」

我有點點意見想要表達。那就是,我曾經看過有人頭痛到
不可以,聞到咖啡就減三成;我也看過有人牙齒酸痛,單用

brassica.tw 39 blog.brassica.tw
半夏就好了,甚至有吃單樣青菜、胡蘿蔔緩解身體不舒服
的。

針對「即使有病,單用茯苓也無效」這點,希望可以用這
些例子來請有此觀念者理解,這絕對不是茯苓單用無效,只
是剛好沒有碰到單用茯苓就有效的病例。(然後重點我依舊
不是在說,茯苓多好,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有病單用茯苓無
效這句話,值得三思。)

以上是其一。

很多人都愛說,藥食同源,然而卻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照說,如果茯苓單用,無法治病,青菜和咖啡單用反而可
以治病,那這樣茯苓應該是食物,青菜和咖啡反而是藥物。
這不是很荒謬的結果嗎?所以,真正的藥食同源就是,把藥
物和食物的分界線打掉,好好重新體會每一種動植物的特
性,該用的時候就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要用。

以上是其二。

最後,有人提到,不明白怎麼從「茯苓是反覆不斷的抽取
然後過濾污水,再將過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去。」這
件事看出茯苓是清理身體的穢物。

brassica.tw 40 blog.brassica.tw
這部份,我提出兩個簡易模型說明一下,為何茯苓可以去
除體內穢物。

首先,大家應該都有用乾抹布和濕抹布去擦桌子過吧?濕
抹布顯然比乾抹布有效,而茯苓如果可以一直把廢水變成好
水,那是不是等於一直可以讓身體內的抹布有乾淨的水(髒
水弄濕的抹布也不會有啥清潔功效的)沾溼,然後去擦乾淨
體內的陳垢?

然後,我們每個人洗澡應該都有用過蓮蓬頭吧?

雖然洗澡要用肥皂,但是單用清水以及絲瓜布,就可以讓
身體被「擦」的很乾淨了。試想,把蓮蓬頭放在頭上,然後
讓水沖刷自己的身體,這些沖刷過身體的水流到腳底,自然
會帶走體表的些許微塵垃圾,成為廢水髒水。

這時候浴室的腳底處如果有等同「茯苓」的機器(姑且相
信茯苓有我說的功用的狀況下),可以把這些廢水再抽出好
水,把好水送回蓮蓬頭,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大大的節省水
源,又可以洗淨身體呢?

brassica.tw 41 blog.brassica.tw
從茯苓水談起的中醫觀念

中醫是一種令人很迷惘的事物,因為太難了,只有盡可能
求其本源,方可得之一二。

有人會說,哇!你為茯苓寫了那麼多篇文章,那看來茯苓
真是好物,我一定要把茯苓抱著睡覺。

如果真有這觀念,即使是狂風暴雨中站在我這邊大喊茯苓
水好的,也等於沒有支持和殘害。

因為我花了那麼多篇章解釋茯苓水,不是在吹捧茯苓水有
多好,只是藉著很多人的迷惑去盡可能完整對茯苓水的優缺
點論述,以及在食譜開始之前,盡可能彌補自己沒有提及
的,屬於我所學習到的中醫基礎概念。

這是在幫我自己和幫助將要接觸的人,絕對不是在打壓任
何人,也不是要告訴大家,茯苓水治療萬病,什麼東西靠茯
苓就好。

這邊,我要講到一個中醫基礎概念,那就是「正反並
存」!這麼簡單說其實只是要讓大家印象深刻,我還是慢慢
來解釋。

中醫的經絡臟腑裡面有六個分類,少陽相火、陽明燥金、
太陽寒水、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和太陰濕土。
brassica.tw 42 blog.brassica.tw
因為這幾個名詞太常見,很多學中醫的人到最後不背也背
起來了,也似乎就沒有去好好想過這樣的排列到底蘊藏著什
麼樣的智慧。我將之整理如下:

少陽相火對應的臟腑是膽和三焦。

厥陰風木對應的臟腑是肝和心包。

陽明燥金對應的臟腑是胃和大腸。

太陰濕土對應的臟腑是脾和肺。

太陽寒水對應的臟腑是膀胱和小腸。

少陰君火對應的臟腑是腎和心。

其中,這樣的排列是兩兩成一組被歸類在「同一個系統」
的「表裡」關係。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少陽膽和厥陰肝是
可以看成表裡的同一系統,少陽三焦和厥陰心包亦然,以此
類推,陽明胃與太陰脾等等。

如果這時候觀察力好的人可以發現一件事,陽明燥金所對
應的是太陰溼土。而這兩個性質完全相反的「名詞分類」卻
套用在「互為表裡」的同系統臟與腑之間。

如果只看脾胃,大家都會說脾胃是同一個系統,如果只看
腎臟和膀胱,大家也會說腎臟和膀胱是同一個系統。那為何

brassica.tw 43 blog.brassica.tw
在以六經(或說六氣)分類的時候,他們居然是站在對立的
兩端呢?

是好友還是敵人?是互相靠近還是拆分離散?

這個就牽涉到一個最基礎的概念,人體追求的是「平
衡」,我退你進才是平衡而無感,如果你進我也進,就會互
相爭道而擁擠紛擾。

道德經上有講:「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
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
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重點在,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
之。如果可以好好體會這段話,便不難理解為何脾胃同屬消
化系統,卻一燥一濕了。如果整個系統都是同一屬性,那這
個人很快就因為「沒有制約」而衝到解體。

要如何打造出至善之人?那就是讓他在至惡環境中走過一
回,反之亦然。所以無惡則無善,無濕亦無燥。好像很玄,
但其實就是如此而已。

如果可以接受以上所言,自然可以接受一個觀念—身體某
處有燥,他處必有濕。大家也都知道,這世界上越是正反並

brassica.tw 44 blog.brassica.tw
存之處,越是適合人居,像是北極和南極,都會出現長晝不
夜或是長夜無晝的現象。這也是人煙稀少而不至之處。

如果始終把人整個個體要拆分來看,單獨專注一點去求濕
燥寒熱停散,那在治病和學醫上很容易被搞迷糊,而如果有
意識到,此處寒,必會彼處熱,此處濕,必會彼處燥,此處
停,必會彼處散,那要治病學醫,都會事半功倍。

這邊的「停」對應的是六氣中的暑,「散」則是對應到六
氣中的風,之所以刻意創作名詞,實在不是自以為是,是希
望盡可能用「名詞」給初學者一個印象。暑者不動,風者散
泄。

或有人會疑惑:「依你通篇所講,是不是所有津液匱乏之
病,都是因為有濕的緣故,單用茯苓就可以了?」

這是很無厘頭的結論,因為我在每一篇裡面都沒有提到過
「所有津液匱乏之病,都是因為有濕的關係」,更沒有說什
麼「單用茯苓」這種無理取鬧的話,甚至還細細分析,即使
用茯苓水煮菜,也不是「單用」。

我只有表達,人體,你若發現此處有燥,最好趕緊去思
考,必然他處有濕。這樣子去追尋疾病,其實會事半功倍。

brassica.tw 45 blog.brassica.tw
這邊要講到茯苓這個「藥物」到底物性是什麼?怎麼去知
道它的功用是我講的「反覆不斷的抽取然後過濾污水,再將
過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去。」

茯苓是多孔菌科的「真菌」。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是生
物學一個有別於動植物的另一大分類。

這個分類(真菌界)的生物在生態系中通常是擔當「分解
者」的角色。

分解者是什麼?分解者可以分解動植物的殘骸、糞便等,
將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並在過程中獲得自體能量,最後讓
這些無機物重新進入整個生態系統給植物等「生產者」利
用。

基本上,天道就是,龍死了叫做死龍(不會變成小狗),
鳳死了叫做死鳳,茯苓死了還是會......分解。

分解者存在的好處就是,會把一些「你以為沒有用處」的
事物經過他們的努力分解,使得這些「沒有用處」的事物轉
變成有用的小團塊,然後他們自己還可以從這過程得到能
量。這對大自然的物質與能量循環以及再利用是一件異常重
要的事。

brassica.tw 46 blog.brassica.tw
茯苓具有身為真菌這種分解者的特性,而功效又被古代醫
家歸類在「行水」這個論述上,要說茯苓可以把身體某處的
廢水「抽出」,經過它的「作用」,變成好水,運送出去,
這也很合理吧。

最後,我想請各位想想,你們的炒菜鍋,每天都在做啥?

把油放入、把菜放入,炒過,用過,然後髒了,於是用清
潔劑、水和棕刷把炒菜鍋中的油污刷乾淨。

若說消化系統就像是炒菜鍋,那為什麼你不會覺得身體每
天應該都這樣子做呢?而如果我們的環境就像是八百年前那
樣美好,我們又何須煮菜加茯苓水呢?

請看到文章的諸位,可以去網路上,Google搜尋系統裡
面,鍵入塑化劑DEHP,或是其他相關關鍵字,看看飲食的
污染和環境的污染。

你們真的覺得現在的人體足夠應付人類自己製造的污染
嗎?我一點都不勉強所有人相信,只是就理論去提出我自己
也會用的方法去應對這樣可怕的環境。

brassica.tw 47 blog.brassica.tw
醒腦湯

材料一:紫甘藍、番薯葉、鱉甲、蒜頭。

材料二:香蕉、藍莓。

大腦就像是貨車一樣,貨車的要求是,有個很強的引擎,
可以讓載重量非常的巨大,再來一樣要緊的便是「空間」,
也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要醒腦最要緊的原則就是,清空體內垃圾和加強人體
陽氣的產生。

有吃過豬腦的人相信對豬腦那軟爛的狀態是十分印象深刻
的,有打過果汁的人也都會知道,打完後的廢渣都是軟軟爛
爛的泥狀,用湯匙壓來壓去還可以壓成各種形狀,甚是有
趣。

所以,若要問這世界上有哪些食材可以補養入腦,當然就
是要找尋跟腦「同象」的事物了,也就是經過果汁機「去除
水分」的食材組織。這些軟軟爛爛的渣滓,下肚以後便可以
進入大腦中,補養我們的大腦。(所以,以後打果汁剩下的
果肉部份,不要隨意丟棄,吃下去也不錯。)

brassica.tw 48 blog.brassica.tw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驚人的事實,其實「任何食物」都可
以補腦。只要食物下肚後經過胃腸處理,將食物水分去掉,
消化成軟泥狀,便可以立刻去補充大腦的消耗。

只是,任何食物都有偏性,還是有「比較針對大腦」而生
的食物。因此,我們選了香蕉和藍莓打成果汁,除了喝這個
香蕉藍莓汁以外,還可以吃香蕉藍莓泥,這對大腦的補益是
更加直接的。

至於為什麼要選香蕉和藍莓呢?

香蕉這種水果蠻特殊的,整個果實部份水分不多,但還沒
處理就已經軟爛成泥狀,真的很像是已經被「某種力量」抽
出一次水分,然後變成軟軟爛爛的樣子。以形補形,以象補
象一向是中醫的原則。(或說是大自然的原則),所以香蕉
其實是很適合補養大腦的食物。

也可以這樣說,香蕉是打造大腦的第一級「材料」,藍莓
則是打造大腦的最後一級材料。

而番薯葉呢,番薯葉只要撿枝插入土裡面就可以活下來,
繼續生長,且鮮少開花,這樣的植物幾乎是純走氣分,提供
了一種將物質抽出土壤,然後「輸佈分叉」出去的力量。

brassica.tw 49 blog.brassica.tw
相對於番薯葉的紫甘藍又稱做紫包菜,這是一種十字花科
的植物,光是看它的形狀便知道,這種植物會「結聚」,如
果把大腦和紫甘藍的照片擺在一塊,相信很多人會願意相信
我說的,紫甘藍是提供了一種物質在頭頂「結成大腦」的力
量。

所以,這個醒腦湯中到現在講解的四種食材,香蕉、藍
莓,是提供了構成大腦的初始和最終物質(陰的部份),而
番薯葉和紫甘藍則是提供了構成大腦的初始和最終的力量
(陽的部份)。

而鱉甲和蒜頭呢?

這兩樣食材,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植物,鱉雖然是動物,
但卻背著殼,行動不那麼如意,可以說是陰極盛而陽極衰的
的生命體。蒜頭則是氣雄厚而濃烈的百合科植物,提供了
「善行於人體百脈」的力道,這兩樣食材加起來,就自然補
足了剛剛香蕉、藍莓、番薯葉和紫甘藍這四種食物,只有提
供「醒腦」起點和終點的力道和物質,卻沒有中間過程的缺
陷。

這樣一道湯方,其效力雖然不是像郵差那樣,騎著摩托
車,大街小巷仔仔細細的挨家挨戶拜訪,但也可以說是已經
構成了一個「補腦的大綱」。
brassica.tw 50 blog.brassica.tw
中醫的方劑其實有一個原則—相信人體的所有功能都是
「天生存在」的,而所有治療都只是輔助人體暫時缺少的部
份,順勢還原。

舉例說明,一個人左手第四隻指頭瘀青了,如果能開一帖
藥,把去瘀、補血的藥從胃腸準確的引導到「左手第四隻指
頭」,那當然會讓這個人的受損很快速的修補完畢,但是人
畢竟不是神,在有限的年歲中實在不可能參透複雜的人體地
圖,學習到如此精準的醫術。

因此我們只要抓住大綱,開出一帖方補強了胃腸功能,也
加入了去除舊組織瘀血、補充新組織的藥物,那人體自然會
發揮強大的自理能力,將這些去除舊組織瘀血、補充新組織
的藥物,順著本來就有的通道,送到受傷的第四隻指頭,進
行修補。所差者,可能是兩隻無名指都一起修,甚至是「十
隻指頭都一塊修」,有點事倍功半罷了。

brassica.tw 51 blog.brassica.tw
從醒腦湯談藥材之間的替代和搭配

鱉甲其實味道不怎麼好聞,有腥味。

如果說在醒腦湯裡面,大家不想要用鱉甲,卻又想要得到
鱉甲的效果,可用螃蟹、土茯苓、柴胡、黑木耳取代。

柴胡的藥性,可以沿著三焦做搜索。

土茯苓則是比較小力的茯苓和比較小力的半夏。這兩個藥
加起來,會有什麼效果呢?

這必須再提到一個觀念,就是痰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必須要反問,年終大掃除到了,在清掃的過程
中,什麼東西最不可以或缺?

清潔劑?刷子?還是,水?

答案當然是水。

沒有清潔劑,用水,還是可以加減刷起來一點,但是沒有
了水,就算有清潔劑也是無用武之地啊。而刷子呢?真的沒
有刷子,用水柱強沖,其實還是會有效果的。

我要說的是,我們體內的痰,其實便是利用好水去和垃圾
結合,把垃圾從體內組織帶出來後的產物。

brassica.tw 52 blog.brassica.tw
所以通常來說,還可以吐痰的人,其實比靜悄悄,不太會
吐痰的人好一點。起碼表示這個人體內還有好水可以跟垃圾
結合,把堆積在體內的垃圾帶出。

我們用了柴胡沿著三焦搜索後,找到了垃圾,然後藉著土
茯苓中具有茯苓藥性的部份,從周遭的廢水抽出好水,讓這
些好水可以跟垃圾結合,然後再用具有半夏藥性的部份,使
得垃圾可以「由內到外」做交換,讓垃圾可以脫離組織,最
後這些垃圾隨著三焦河道,回歸到胃土。

而黑木耳和螃蟹呢?

螃蟹是大補陰分的食物,也因此在很多古籍裡面或多或少
都顯示,螃蟹可以「治傷」,我們人體只要一有「新材料」
便會想要把「舊材料」代換出來,而螃蟹配上黑木耳,便可
以用來補益適才用了柴胡和土茯苓把垃圾清出身體組織以後
的「空虛」。

在講到本草藥性的時候,都會講到藥的「氣」與「味」。

氣是寒熱溫涼,味是酸苦甘辛鹹。

很多人會以為,氣是涼與寒的,就會使得人體的機能下
降,但是,這是不太全面的解釋。

brassica.tw 53 blog.brassica.tw
天生萬物以養人,其實大自然會很希望,吃任何食物,對
人都是有益的,不會刻意的去「打壞」、「降低」人的機
能。

那麼,寒涼藥不是確實存在嗎?而本篇中的螃蟹在本經裡
面的「氣」正是寒,這是怎麼回事呢?

就如同我說的,螃蟹是大補陰之藥,試想,如果一鍋水正
在燒得沸騰,看來危險的不得了之時,我們是不是只要把冷
水一倒,沸騰的狀態就會「緩解」?

補了陰以後,整個能量就會平均分散給所有的陰,也會在
補陰的過程中,把能量消耗,因此造成了「氣」似乎降低,
然後感覺體質變寒了。

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們其實可以看到了藥性的彼此可以替
代,這對將來的食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之後寫的文章,很多湯方都會使用傷寒論中的方劑作為命
名。這並不是要譁眾取寵,而是跟鱉甲可以以柴胡、土茯
苓、螃蟹和黑木耳替代是同樣的意思。

不過,又有人會說,按照我剛剛這麼說,其實吃任何食物
藥物都不用怕嘛,因為不是在提升人體的陽氣,就是在提升
人體的陰分,那何必在意搭配和使用呢?
brassica.tw 54 blog.brassica.tw
這就要回歸到我所提到的陰陽平台理論,人之所以會不舒
服,不是因為體質弱,而是陰陽失去平衡,這平衡偏離越
大,人越痛苦,管你體質在100分裡面,是60還是80。

所以,任何食物和藥物的搭配都得重視陰陽、寒熱,便是
在此。

brassica.tw 55 blog.brassica.tw
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可以清理三焦

中醫裡面有一組很特別的臟腑,現代醫學有點無法理解,
那就是心包和三焦。在講起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的好處
前,必得要先說明一下,何謂三焦和心包,因為這三個菜的
好處便是在清理三焦,若連三焦都不認識,那談好處就很奇
怪了。

在中醫裡面,我們常說三焦和心包互為表裡,就好像脾與
胃或是腎臟與膀胱那樣,五行之性類似,職司相若,但是一
在內一在外,就好像夫妻,一主外一主內一樣。

三焦簡單的說,便是人體上通行氣和津液的通道,如果硬
要拿個現代解剖學的器官來比擬,或許就只好拿淋巴組織來
做類比吧,而中醫講的心包,其實就是我們一般認知到的心
臟和心血管系統。

這不是個全對的描述,但是為了快速的切入給讀者看「略
懂」以便接續,只有先如此講了。

詳細的說明,就再另外開闢文章闡述吧。

黃帝內經上面有提到過,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
瀆,用以形容人體的上、中、下三焦的狀態。

brassica.tw 56 blog.brassica.tw
所謂的上焦,大概就是指橫隔膜以上,心與肺的部份,中
焦則是指肝膽脾胃等消化有關的內臟系統,而下焦則是腎臟
膀胱大腸等排泄系統。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這句話的意思是
說,上焦的狀態,應該好像高空那種雲霧蒸騰繚繞的狀態,
中焦好像是我們在燒開水的時候,那種水動得厲害,卻還是
維持液態的冒泡狀態,下焦則是如將入海的水流那樣,匯集
混濁而入膀胱。

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三道菜合在一塊,可以清理三焦
上的穢物和加強整個三焦的運輸能力。

詳細的「證明」有點複雜,得先提到三焦的特性和番薯葉
的關係。

三焦的根源在於下焦命門之處,命門是少陽相火的發源
地,這邊所謂的少陽相火,主要便是指「人類肉體可以直接
使用的能量」,例如熱。這跟其他天地間人類肉體無法直接
使用的能量如光能不同。

在命門之處產生的反應,就好像火花放電那樣子,當身體
正場和負場的差距很大的時候,會在命門處產生類似本來絕
緣的通道被擊穿而放電的現象,在放電同時產生大量的熱,

brassica.tw 57 blog.brassica.tw
這些熱和氣都會隨著三焦這個專門運送氣與水的通道往全身
輸佈,讓人體得到可以活動的能力。

如果大家有印象,在下雷雨的傍晚,漆黑一片的天空,常
會出現一道一道猶如飛龍在天的閃電,蜿蜒曲折,這個電光
的軌跡,就好像是從天空流竄到地面的「電河」。這樣蜿蜒
曲折的路徑,可以傳導能量,其實就是三焦的功能之一。

所以,在比喻三焦的時候,我也常拿「河道」來作比喻。

而番薯葉的特性,只要一插枝入土,便可以活起來,蜿蜒
前進,分岔增生,生命力極強,就好像三焦的特性,從初始
的一個小點命門,將熱氣沿著一個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通
道,漸次分岔擴散到全身。

番薯葉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大花旋風草,初聽這個名字的
時候,或許會有好笑的念頭:「番薯葉還會開出大花?」

是的,番薯葉是旋花科的植物,很少開花,但真的會開
花,而且花還跟牽牛花很類似,呈現往外擴散的喇叭狀。

這些其實都再再的顯示出番薯葉具有很強的「分岔輸佈」
的力道,這其實都是「風」的特性,風可以推動許多事物從
彼到此,這也是讓三焦上的氣和津液可以流動到全身很重要
的力量。
brassica.tw 58 blog.brassica.tw
而番薯葉很少開花卻插枝即活,四處散佈這點,也顯示出
番薯葉的作用點幾乎都在氣分上。我們可以說番薯葉有很強
的能力,為在命門產生的能量「建構出」通道,讓這些能量
可以順暢的到達全身。(說建構是很弔詭的,因為這些通道
本來就在,只是很多人的通道是堵塞的)。

而許多葉菜類食物,葉子的部份都會幫助人體吸收轉換陽
光成為自己能用的熱能,所以如果可以在一片優雅通透的玻
璃窗前,好好的吃下一盤番薯葉,那就好比自己把這灑落滿
窗的陽光都「吃進去」,變成了我們自己可用的少陽相火,
那自然是非常有益身體的健康了。

再來是空心菜,空心菜的作用點是在三焦和心包的交界
點,也是我們常認知到的那顆心臟。(那邊或許可以說是三
焦的終點,心包的起點)

空心菜的梗中空,葉子延長,其實就好像是酥油燈的燈芯
那樣,可以提供一個力道,將我們所說的心包內的垃圾抽出
來,沿著血脈管道送出去,恢復這個交界點內的空和淨。

最後則是高麗菜,高麗菜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它的特性在
長相上就已經顯露無疑,高麗菜提供了一個內聚和收攏成球
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在大自然界若要找個比喻,就想想在合
歡山的松雪樓前看雪景的浪漫吧!
brassica.tw 59 blog.brassica.tw
吃下高麗菜,你體內就會降下一陣陣的雪或是形成霧氣。

回想之前講的,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人體的
上焦,應該是常處在一片雲霧繚繞的狀態之下,溫度要低低
的,水氣要多多的,而高麗菜便是加強了這樣的狀態,讓肝
臟啓動輸佈能力到達肺的氣都冷凝下來。

所以很多人會覺得高麗菜是「冷」的,大概便是這個原因
吧。

若能理解其中道理,便知道,這個冷不是真冷,是「加
強」人體肺臟冷凝氣成水的功能。

三焦和心包其實都會與其他臟腑牽扯上關係,他們是人體
內氣血津液輸佈的道路,三焦發源於下焦,繞行全身以後,
終結在上焦。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這三個菜,分別加強
了下焦命門火產生以後的輸佈力量,又加大了在上焦把氣凝
結成水的力量,最後又把三焦和心包的交界用空心菜的特性
去清理淨空。

這就好像加大了水循環的頭尾,利用一拉一推的力道,把
整個通道整理乾淨,恢復活力。

這邊,還要提到另外一個常見的中藥,烏梅。

brassica.tw 60 blog.brassica.tw
若說這三道菜會讓下焦之氣增生,進而讓上焦的雲霧狀態
多出許多,那烏梅可以說是一個「接續者」。

烏梅在人體裡面,主要作用在心包上,烏梅提供的功用好
像是開抽屜那樣,可以開啓肺和心包這個關卡的「抽屜」,
把我們那顆「心包」打開,這樣一來,上焦那些如雲霧繚繞
的水汽全都會被收進心包化血而運送到全身。

而烏梅是酸到底,自然具有「收到盡」的力量,大嘴吃四
方,把肺中蒸騰不散的肺氣全數收下,化血藉著心包送到全
身。

烏梅的藥性在神農本草經裡面提到:「味酸,平。主下
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
青黑痣,惡疾。能益氣,不飢,生川谷。」

如果理解了之前所說,那烏梅為何可以下氣,便不需要再
解釋了。

而如果說,有人因為肺氣焦滿而生熱、煩、滿,那烏梅因
為可收斂肺氣入心包化血,自然可去除。再來,整個心包系
統包含了心血管,遍佈全身,可以讓焦灼的肺氣收入心包化
血輸佈全身,自然可以去除肢體痛和解決偏枯不仁和死肌等
的問題。

brassica.tw 61 blog.brassica.tw
所以,吃三道菜讓雲霧繚繞,吃烏梅,一下子把雲霧收
光,好似烏梅專跟這三道菜作對。但是,與其說是作對,不
如說烏梅接續了這三道菜未完成的工作。

所以,如果在吃完這三道菜以後,再喝杯烏梅汁,那從三
焦一路通暢到心包,豈不快哉?

brassica.tw 62 blog.brassica.tw
小青龍湯

材料:生薑、炙甘草、大棗去籽、青椒、肉絲、杏仁。

這是一個效果近似於傷寒論「大青龍湯」的湯,大青龍湯
的方劑組成如下: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
薑、大棗。

所以這個「小青龍湯」不是傷寒論上那個小青龍湯,而是
「小力」的大青龍湯,所以簡單稱呼做小青龍湯。

跟大青龍湯比較,這個小青龍湯只是把大青龍湯中的麻
黃、桂枝、石膏換成青椒和肉絲而已。

說起來會覺得很好笑,因為只要略懂中醫的人都會說「大
青龍湯」是發汗劑,但是這個「小青龍湯」看起來實在不太
像會有大青龍湯的功效!

但是我想說,大青龍湯與其說是發汗劑,不如說是一帖作
用在「膽」上的方劑。

膽這個器官,內經上面是這樣說:「膽者,中正之官,決
斷出焉。」又說:「凡十一臟取決於膽。」

brassica.tw 63 blog.brassica.tw
膽的功能其實就好像是水塔中的浮球那樣,在一個「既定
標準」下,決定啓動、關閉或是化氣、生津等兩兩成對的動
作。

再講一個例子說明膽的功用,如下圖一、二所示。

圖一

圖二

當飲水入胃中,就好像水進入了煮滾燒開的陶鍋中,會變
成水蒸氣往上蒸騰,碰到了鍋蓋以後會因冷而凝結成水降
下。

這個上升和下降,主要是指內經的一段經文而言:「飲入
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
道,下輸膀胱。」

圖一和圖二便是在簡略示意這樣的上升和下降,而膽的工
作之一便是決定上升的箭頭要上升到幾時才算數,下降又會
降幾分。
brassica.tw 64 blog.brassica.tw
人體的運作,不管是飲食經過消化而生的氣或是命門相火
因火花放電而生的氣,都會在肺臟做個「了結」,看是要
「出汗」排掉或是冷凝成為身體可用的津液又或是經過三焦
流到下焦,給腎臟膀胱去處理。

這該出多少汗於外,該收多少水於內,便是如上所示的簡
易圖了。這樣一說,應該就可以知道大青龍湯為何說是「作
用在膽」上面了。

生薑、大棗和炙甘草這三個中藥,主要便是在模擬「開火
在有蓋蓋子的陶鍋中煮水」的動作,麻黃和石膏則是以杏仁
為中心點,決定往外出汗比較多或是往內收成津液比較多。

杏仁這味藥在本經裡面提到的作用是「味甘,溫。主咳逆
上氣,雷鳴,喉痺下氣,產乳,金創、寒心、賁豚。生川
谷。」其實杏仁是作用在腦和心包的募穴膻中穴上,而杏仁
這味藥最好可以搭配麻黃和石膏服用,才會有相輔相成的好
處。

怎麼說呢?

我們就把杏仁當做一個天平的中間「支點」,而麻黃和石
膏就是天平兩端力臂的施力,麻黃多點,石膏少一點,就會

brassica.tw 65 blog.brassica.tw
傾向出汗,麻黃少一點,石膏多一點,就會傾向收攏津液入
體內。

圖三:結果是—收攏津液

圖四:結果是—出汗

所以,其實我們也就知道了另外一件事,傷寒論上的大青
龍湯,提供了一個「正常人體」的標準比例,麻黃6錢加上石
膏如雞蛋黃大小,這是「常人」、「平人」適用。但是針對
每一個體質互異,已經被種種錯誤扭曲的人體矯正的時候,
麻黃和石膏的配比就必須因人制宜,不可墨守成規,而這部
份便是每個醫生必須要自行努力的部份了。

這道小青龍湯,材料中的生薑、炙甘草、大棗、杏仁都已
經在上面解釋過了。至於青椒和肉絲呢?

這樣說吧,大青龍湯是作用在膽,是因為大青龍湯可以在
安全(護住脾胃津液)的狀況下決定出汗於外或是收津於
brassica.tw 66 blog.brassica.tw
內,正是膽的本色。而青椒這個植物,本身就形狀似膽而色
青(木之色),又中空輕靈,符合膽為清淨之腑的本色,可
以從源頭便恢復膽的能力,再加上湯方裡面的豬肉補陰,這
些幾乎都是可當食材之物,組合起來若有大青龍湯的功效,
可調控發汗和收津的能力,卻又更加廣效(因為膽可不是只
有這個決斷),這是一個方義雷同的有趣的變化。

brassica.tw 67 blog.brassica.tw
大青龍湯

材料: 生薑、炙甘草、大棗去籽、青椒、肉絲、杏仁、
茯苓、百合、辣椒。

上次講到由青椒肉絲加炙甘草、生薑、大棗和杏仁可以組
成小青龍湯,今天想要講的則是大青龍湯。

當然,這個大青龍湯依舊不是傷寒論中的大青龍湯,而是
上回提到的小青龍湯的加強版。

這個湯方的講述,估計會有點冗長,若是不能理解,還請
多多提問,我會再想辦法解釋。首先得講到胃和大腸以及膽
這幾個腑的功能和模型。

人體的消化,在中醫來看分成兩階段,一個階段在胃,一
個階段在大腸。黃帝內經裡面提到胃與腸的功能。

五味第五十六:「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
焦,以溉五藏......」

營衛生會第十八:「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歧
伯答曰:『下焦者,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
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
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brassica.tw 68 blog.brassica.tw
這是說,人吃進食物後,在胃進行第一階段的消化,會先
抽取食物中的精華,然後灌溉五臟六腑。而被抽取精華以後
的食物,成為「糟粕」,這些糟粕到了大腸以後,會再次被
大腸消化,經過好像滲透過濾擠壓那樣的過程,把這些糟粕
中的營養和水份再次強力分離。

胃的模型我最常用的便是如下所示的圖。

圖一

蓋著鍋蓋的陶鍋,便是胃,而胃中的熱度來自於胃底下的
命門相火,就如同我們用陶鍋煮湯,下面會用瓦斯火那樣。

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在煮中藥或是煮火鍋的時候,是不是
放入清水和材料以後,開著火,慢慢的煮,煮著煮著,食物
中的氣味就全部進入湯中了呢?

brassica.tw 69 blog.brassica.tw
當鍋子的水不斷反覆的沸騰、冷凝,再沸騰、再冷凝,鍋
中的湯汁會越來越濃稠入味。便將食材的「性」都好像變魔
術那樣「藏入」了水中,只要喝下這鍋湯,什麼食物的營養
都吃到了。

而大腸的功用呢?

我們可以想像把煮過的食物和湯汁分離以後,再把那些
「渣滓」放入下一鍋清水中,繼續煮,這就是大腸在做的
事。

但是,如果是用陶鍋開火煮,是不夠模擬大腸的功能的,
我們都知道把煮過後的食材再放入水中煮,就算煮的時間跟
第一次一樣長,水放一樣多,火開一樣大,煮出來的湯汁,
應該只能用淡而無味來形容了。

所以,大腸模型除了陶鍋煮火以外,還有幾個多增加的
「手續」,首先得把陶鍋換大一點,瓦斯火也開大一點,再
來得不斷的適量加入水,而且最好是配合著大火,也不斷從
一旁的水桶中快速的舀水倒入陶鍋。

而如果出現了鍋巴之類的東西,還得用抹布快速的去除,
這樣才可以煮出一鍋差可比擬「第一煮」的湯汁。

這就是大腸工作的簡易模型。
brassica.tw 70 blog.brassica.tw
因此,大腸可以說是一個很耗水分的腑,也因此,其性屬
陽明燥金。

這邊最後講到上一次講過的腑,膽。膽的功能,大概知道
是用來做判斷。講的仔細一點,像是人體中的橫隔膜以及現
在我們常說的心包膜,甚至是二尖瓣等,都可以看成是肝的
延伸,而膽就像是肝的影子,也有著其分身如影子般附著於
這些肝延伸出去的分身上,控制著這些瓣膜開啓與關閉的時
機。

這些「膜」執行著人體的氣、津、血生成交換的「比例判
斷」,可以說雖然不成「臟腑」,卻實際影響著「整個人」
的性,而這些膜的通透性可以說是它們最被要求的一種特
質,這也就是「膽」在這些瓣膜上「存在」之影。

可以這樣想,拿出一支RO逆滲透膜,膜片上孔洞的阻塞
多寡,將會影響著這支膜的去除率和產水量,而這個孔洞的
阻塞多寡可以說就是「膽」的本色,所以,膽最好是中空清
淨,越是空,越是健康。

在把水穀等進行消化的過程中,會漸次的產生人體所需要
用到的各種濃度的「津液」,第一道津液,大概就是清澈、
極為淡黃略顯稠狀的液體,最後一道津液,就類似鮮牛奶的

brassica.tw 71 blog.brassica.tw
那種樣子,而這些液體都儲存在人體的「胞宮」和各自所需
的臟腑以及皮毛、肌、骨、筋膜及血脈之中。

之前所說的小青龍湯,其實就是專注在「第一道津液」的
產生,消化也只是幾乎只到「胃」為止,而大青龍湯則是給
予了「所有津液」產生步驟的支援藥材,所以可以反覆「萃
取」、「濃縮」,讓所有的津液都漸次出現。

那麼,這大青龍湯又是怎麼達成上述的功能呢?

首先,湯裡面的炙甘草、生薑和大棗作用已經在小青龍湯
裡面解釋過了。

再來解釋青椒在膽功能上的作用。

在我自己的看法中,青椒可以將膽中的垃圾清理入胃,排
出。膽是清淨之腑,相對來說,裡面的垃圾是很難排除的,
一旦排除以後,肝臟的啓動能力便會往上提升一階,進而讓
身體的疏瀉能力提升,讓身上各處的垃圾可以排出。

關於身體裡面的津液純化或是雜質過濾,其實可以拿滲透
膜來當例子,一張薄膜上面會有很多孔洞,經過了孔洞(其
實孔洞很小,圖上孔洞大只是用來說明的),水中的雜質會
被過濾分離成「淨水」,而這張膜的通暢度,或是說身體對

brassica.tw 72 blog.brassica.tw
水中雜質濾淨的能力牽涉到膜上孔洞的雜質堵塞,膜本身的
變質破壞等因素。

圖二

圖三

身上正常健康的膜,應該如圖二一般,膜上的孔洞都沒有
阻塞,而圖三則是已經不健康的膜。

舉例來說,全身的膜都有四個洞堵塞的時候,肝臟也會配
合著那些堵塞,下降自己的力道,以免啓動力太大,而又一
堆堵塞導致屢次「去撞牆」,讓人體不舒服。這就是所謂的
brassica.tw 73 blog.brassica.tw
陰陽平衡。人體只要陰陽平衡,不管是90分的陰陽平衡,或
是40分的陰陽平衡,都會讓人體「感覺舒服」。

而相對應的膽也會漸漸因為這些堵塞而堆積一些雜質,失
去空靈的特性。

青椒會從膽的本身去「試圖清空」膽內堆積的垃圾,進而
讓肝臟可以像是吃了大還丹那樣,再次提高啓動力,然後開
始進行身體內部垃圾的疏瀉,最後身上的那些膜也會多少打
通堵塞,恢復稍微乾淨的狀態。

所以在小青龍湯裡面,就是把消化的第一關,胃、脾、肺
的第一次接觸準備好。也就是前面曾經引述,黃帝內經經脈
別論裡面所說的:「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
散精,上歸於肺。」

而大青龍湯裡面多加的茯苓、百合和辣椒則是起到了接下
去的一個敘述:「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
行。」

茯苓之前已經敘述過這味藥材的作用,便是「反覆不斷的
抽取然後過濾污水,再將過濾後的淨水順著三焦輸佈出
去。」,這其實便可以起到輔助大腸的一個功能—配合著大
火,不斷的適量加入水,將糟粕之氣,變化出來,儲藏於身

brassica.tw 74 blog.brassica.tw
體中。而辣椒呢,則是有加大身體化氣能力的功效,等同
「開大瓦斯火」的動作;最後的百合則是做一個「合起來」
的動作。

什麼叫做「合起來的動作」?

內經經脈別論二十一有提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
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
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
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
決死生。」

百合就是在做「毛脈合精,行氣於府」的動作,也就是消
化動作的最後一道如鮮奶濃稠的津液萃取,然後準備著把這
些津液可以留於臟腑,以等奉心生血。

這道大青龍湯方義其實就是針對體內津液缺乏者而設計。

要知道,如果入胃的食飲有一壺滿,那滿滿一壺東西能萃
取出的最後一道津液,不過是塞壺底的一點點。而當中的動
作繁複,任何一個關卡卡住,都會讓最後一道津液無法成
就,而這樣的無法成就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無
法「順利生血」。

brassica.tw 75 blog.brassica.tw
當然,津液缺乏導致體內溫度容易上升,進而有各種熱
證、無法順利生血又導致記憶力衰退等問題,都是相當然
爾。

另外就是,我們要解便,必須要讓津液奉心生血以後,才
可以進一步的修補臟腑組織,而等到臟腑組織得到新的養分
以後,身體才可能把舊的組織當做廢棄物放出來,成為大
便。如果長期的缺乏津液,自然會造成解便困難的狀況,那
其實不是解便困難,而是身體根本不敢把「舊組織」放棄
(因為你沒有血去生成新組織)。

很多人這時候就去吃瀉藥,只會造成身體被迫把舊組織去
除,新組織依然沒有補上,最後身體自然就呈現「空虛」狀
態,非常的不好。

而我們的骨頭也很需要鮮奶狀態的最後一道津液,如果津
液老是達不到生血的前一個狀態,骨頭相對的也會出問題,
這些病症,看起來東拉西扯,不相關連,但是終究歸根於身
體內製造津液的步驟出了錯誤。

在中醫裡面有所謂的「異病同治」(不同的病居然吃相同
的藥會好)便是源自於一道中醫方劑裡面往往解決的不是
「頭痛」、「腳痛」,而是解決「無法生氣」、「無法生
津」、「無法生血」之類的大方向。
brassica.tw 76 blog.brassica.tw
這也是上天對人厚愛之處。大方向對了,只要不是病入膏
肓,小細節略錯,也是會走到最後的健康。這樣的人體設計
真的是很有智慧。

brassica.tw 77 blog.brassica.tw
真武湯

材料一: 生薑、炙甘草、大棗去籽、青椒、肉絲、杏
仁、茯苓、百合、辣椒、金針菇、麵。

材料二:甘蔗。

在張仲景的傷寒論裡面有幾首方,是很經典的方,大小青
龍湯、真武湯、白虎湯。搭配著很酷的四方神獸之名而治
病,象徵著中醫對五行與藥材之間是有理論和現實上的連
結,而非單純經驗而已。

真武湯的方義在於「變化糟粕之氣而藏焉」。

有看過之前我所寫的大青龍湯的人都知道,這個真武湯其
實就是「大青龍加金針菇」湯麵,搭配上吃完湯麵以後的甘
蔗汁。

大青龍湯的方義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把人體製造津液的機
制完整的走一次。那加了金針菇和麵,怎麼就變成了真武湯
呢?

這得先探討麵和金針菇在人體裡面起的是什麼樣的作用
呢?

brassica.tw 78 blog.brassica.tw
金針菇的作用是在加大大腸吸水的功能,不過其所象之物
卻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小腸的絨毛。這是很有趣的事情,但我
想也不會不合理。

因為在自然界中,從遙遠的某端去影響另外一端的作用,
不是不可能的,植物葉子的蒸散作用,可以促進根部吸收水
分這件事,就很雷同,或者應該說,這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所以在把金針菇吃下去以後,小腸內的絨毛會得到修復,
然後就會開始讓大腸的水份吸收能力往上提升。

這邊,我想岔題講一下小腸的功能。

小腸的工作其實可以從小腸的屬性歸類略窺一二。小腸屬
火,乃是心的腑,但是在經絡上,卻命名為「太陽」小腸
經,而太陽是屬「寒水」,這意味著,小腸乃是一個水火相
兼的腑。

另外一個屬太陽寒水的腑,是膀胱,而足太陽膀胱經在中
醫裡面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太陽膀胱經是分佈在人體背後,
防衛人體的經絡,當太陽膀胱經很強的時候,膀胱中的水分
會被命門火蒸動,輸送到背後的膀胱經,擋住外邪入侵。
(關於這部份我會另外開闢文章敘述)

brassica.tw 79 blog.brassica.tw
也就是說,膀胱是一個可以「傳水」的腑。那同屬太陽寒
水屬性的小腸呢?

簡單說,小腸有著「傳火」的能力。這個傳火的能力,我
舉個例子來說—先拿起一張A4的白紙,再將火點上紙的一
角。接著,就等著看這在一角的火苗漸漸的往另外一端「擴
散」出地盤,而這火所經之處,紙就漸漸「變成焦黑」消
失,再也不復原來模樣。

而這個過程也就是內經上所說的:「小腸者,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水,是將高階的能量帶來我們這個世界,化為有形之物的
元素,而火則是將我們這個世界有形之物經過「變化」而消
失在這個世界,去到那個無形世界的元素。

任何事物經過火的變化,都將形神俱失,那麼小腸所「受
盛」之物是什麼呢?便是胃內的新鮮食物和大腸內的糟粕
了。

也因此,小腸除了有絨毛可以從大腸內部抽出糟粕中的水
分以外,還得要有「火」的性質才合理。

而這個火性,便可以由「麵」來加強。

brassica.tw 80 blog.brassica.tw
先不論麵在體內的作用,只看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旦煮好
了麵,沒有馬上吃,只要放一段很短的時間,本來湯湯水水
樣的麵,就會變得乾巴巴的,便可以知道「麵很會讓四周的
水消失」。

麥,這種植物,其根就好像火苗,其果就好像火種。所以
用麥的穎果作成的麵食類食物,都會為人體加添火種,而如
果身體內的火焰不至於看也看不到,那自然可以讓火焰大
盛。

有初學過中醫的都知道,膀胱中的水分經過命門火蒸動以
後,會輸佈於外,以抵外邪,故叫做「衛氣」,那麼營氣
呢?我舉兩個例子來說,一是在煮湯藥的時候,水汽蒸騰而
上,二是煮湯藥的時候,藥材中的「成份」漸漸經過滲透來
到湯藥裡面。

可以想像一下,把一張白紙放在加熱的水上,被加熱的蒸
汽緩緩的沿著白紙鋪爬而上,那是營氣的一種。

然後呢,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浸在水中的食材,其裡面
的某種成份,經過了如「隧道」的細胞膜,來到了水中。這
個短短的膜上的隧道,其實也就是「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的「脈」了。

brassica.tw 81 blog.brassica.tw
黃帝內經上有說:「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
從來。』歧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

這個營出於中焦,便是小腸的功勞了。

營衛生會篇第十八有提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
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
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
命曰營氣。」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其實就是剛剛提到的小腸的
部份工作。

這邊的火苗火種對應在傷寒論裡面的真武湯(成份是,生
薑、白芍藥、茯苓、炮附子、白朮)來說,應該是炮附子在
做的工作。

接著的是甘蔗,提到甘蔗就要提到脾臟的功能了,脾臟,
很多人都會說是跟現在的胰臟息息相關的,我想這是合理
的。胰臟在大家的認知裡面跟我們體內的血糖是非常有關聯
性。

中醫說,脾屬土,味為甜,這也是很多人會把胰臟與脾臟
認定應該「是相同」的原因之一。

brassica.tw 82 blog.brassica.tw
而就我的觀察來說,脾臟屬太陰、胃卻屬陽明,一是溼
土,一是燥金,兩者雖屬土,關係緊密到是表裡相關,但卻
呈現了截然兩端的特性。這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說就是,胃因為脾而有陽明燥金的個性,脾則因為胃
而可以常保太陰的特性。胃承裝飲食入胃,在上面提到的內
經條文,我們都知道,飲食入胃,立刻會被「爆炸」,然後
其中水分精華等會立刻上輸於脾、肝乃至肺。

這樣看來,凡是「水」進到胃,就會「爆炸」消失。那胃
豈不是燥金的性?那被蒸騰、消化的水氣氤氳而上,充塞天
地之間,從地面到高空,都帶著薄薄的水氣,等待再次下降
為雨、為霧、為雪。這樣子水循環週轉不息,常保濕性,正
是太陰脾土的本質。

脾臟,若要拿一個我們可以肉眼得見的事物來比喻,就是
「陽明山」,什麼叫做陽明山,整個陽明區塊,一是胃,是
平日可見的「土地以上」,而大腸則是「土地以下」的部
份。脾臟顯現在土地以上的是山,顯現在土地以下的是海溝
之類的事物。

簡單說就是,心臟與腎臟(太陽和地心能量)作用在我們
活著的土地上的「成果」。

brassica.tw 83 blog.brassica.tw
因此,脾臟的功能其實就是整個加了甘蔗的真武湯,就是
整個「水與火的循環所處在的空間以及力量」。

甘蔗提供了製造脾陰的力量,而且不是針對一個關卡,而
是「各個」關卡。(可當主食的食物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傾
向,針對面大,力道和緩)在從小青龍湯到大青龍湯,乃至
最後加了金針菇和麵的「力道」提升的過程,甘蔗提供了一
個補充各個階段的「土之陰」的後援。

最後就會讓身體一日所需之陽(力道)和陰(材料)都建
構齊全。人體只要還有剩下,自然便可收回倉庫(腎臟)而
備用了。這是上游水源充足,下游自然飽滿的一個自然特
性,也是真武湯的根本意義。但是,要提醒一點,千萬不要
單獨又常吃金針菇加麵,不然以此兩物之性,身體會乾得很
無奈。

brassica.tw 84 blog.brassica.tw
白虎湯

材料一: 烏梅、紅蘿蔔、靈芝、鮮奶。

傷寒論中的白虎湯主要是在解決肺氣焦滿的問題,所以既
以此方義來設計湯方,便得找出能夠確實解決肺氣焦滿這個
問題的食材。

根據之前在「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可以清理三焦」這
篇文章中提到的,關於烏梅的特性可知,烏梅在這部份是可
以使上力的。

而胡蘿蔔呢,觀察一下紅蘿蔔的顏色和性狀,紅蘿蔔是傘
形科二年生草本,我們吃的是紅蘿蔔的肉質根,這根呈現長
圓錐形,其莖單生,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或披
針形,先端尖銳。

胡蘿蔔的根屬肉質,又是傘形科的植物,從形狀便可知
道,它能夠從血分中抽送營養帶往身體上部的末梢。所以,
其實胡蘿蔔的作用點很有趣,它是作用在血分,但是卻又可
以作用氣與津的交界,而氣與津液的交界,表現於外的,便
是「人體的末梢」。

brassica.tw 85 blog.brassica.tw
看起來矛盾,但我們應該這樣說,其實身上任何地方都需
要血,例如我們說肺臟管氣,但是難道肺臟就不用有血液去
支撐運作嗎?

手指頭和腦中的蜘蛛網膜都是屬於身體上的末梢,所以胡
蘿蔔對這兩個地方的血液循環是會有一定的幫助。那這些
「功用」在設計白虎湯的時候到底有什麼用處呢?很簡單,
氣要能夠去到盡頭才能夠「化陰」,要解決肺氣焦滿的問
題,肯定要讓「屬於末梢」的組織可以定時得到補給。

那麼靈芝呢?靈芝主要是在增加腎元的力道,腎元其實就
是組成腎臟的基本單位,包括了腎小球和腎小管,再白話一
點說,靈芝就是在增加腎臟過濾污水,重新吸收有用物質和
推出廢水的力道。

再加上可以補充人體最後一道津液的鮮奶,就組合成了白
虎湯。

這樣講應該還是很難理解,為什麼這四樣東西加起來,就
會可以解決肺氣焦滿、脾胃失津的問題。

這樣說吧,烏梅加胡蘿蔔汁,可以解決肺氣氤氳蒸騰而無
法收入心包化血,以送達末梢的問題,這是火剋金。靈芝的
清掃腎元的力道,可以讓體內的「水循環」更加順暢,或

brassica.tw 86 blog.brassica.tw
說,藉著清掃下游的垃圾,讓上游的水得以順下,這是金生
水。這樣的搭配是在加強肺臟與其他臟腑(主要是心和腎)
交互間的本有功能,讓肺臟收氣生津的本性得以顯現,讓屬
西方的肺金彰顯,自然可以稱作是白虎湯了。

最後,任何食物的搭配都得記著,在補強屬陽的「力道」
之餘,也得補充屬陰的「材料」,這樣方得以圓滿完整,陰
陽平衡。而鮮奶可以說是補充體內最後一道津液的好食物。
所以在這個白虎湯中,鮮奶是不可或缺的。

brassica.tw 87 blog.brassica.tw
麒麟湯

材料一:青椒、豬肉絲、竹筍。

材料二:蒲公英、杜鵑花。

附註:杜鵑花若找不到,可以用油菜替代。但是油菜就不
是一片,是放下去跟青椒肉絲竹筍一塊炒,量隨意。

以前每一道菜都沒有說比例,但是這道菜要特別提醒,每
次食用,蒲公英用半錢,約1.8g左右、杜鵑花用一片花瓣就
好,這兩樣放入200cc的水,煮30分鐘後,將水放入炒菜。

麒麟湯的主要功能是安心和散血。

先來介紹一下蒲公英這個我們很常見的花功效到底在哪
裡。蒲公英就好像一把薄刃刀一樣,可以起到脾臟切割食物
的功能,或者說,脾臟有個功能,就好像果汁機那樣,可以
借著刀片快速的切割著食物,而這個功能其實在道家裡面,
有一個術語「河車」,指的便是這個現象的體驗。

練氣練到一個特定階段的人,可以感覺到體內丹田或是中
焦的位置,會有股特殊的「氣旋」在轉動,這個力量,其實
就是脾臟力量的象徵。

brassica.tw 88 blog.brassica.tw
麒麟湯的作用點是非常單純的,就是在脾、胃和心,雖說
是三個臟腑,但卻真的很單純,而之所以會說單純,其實是
因為脾胃和心在人體的位置,都在人體的中焦,在橫隔膜下
腹膜上方的那個「空間」中。

簡單說,吃了青椒後,人體的肝臟會因為膽的清空而疏瀉
能力略昇,就好像春天到了以後,經過冷冬的封藏,在貯存
夠全身的陰液後,開始了「發陳」的動作。

而竹筍和杜鵑花是一對「相對」的食物,竹筍走督脈、杜
鵑花走任脈,合併起來,就是所謂的「大氣一轉」,模擬了
人體前降後升這個氣場流轉的動作,這個動作其實跟桂枝和
芍藥的搭配極為相似。

人的生血,是最後一道津液下降到底以後,藉著心火傳遞
於腎臟的力量,在高溫高壓之下,化生而成。而血液生成以
後,會上輸於胃之大絡,然後藉著脾臟中「旋轉」的力量,
轉遍全身。

內經平人氣象論十八有提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
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這個胃的大
絡,虛里,便是我們常說的心臟,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三焦
和心包的交界點。

brassica.tw 89 blog.brassica.tw
我們可以再詳細解釋一下麒麟湯的作用。

先把麒麟湯拆成三個動作,一是青椒,一是蒲公英,另外
一個則是竹筍加上杜鵑花。

蒲公英提供的是如下圖一,平行的那個「氣旋」,這個氣
旋雖是畫成橢圓,但實際上是如環無端,不知順逆的在人體
胃中如水車(只是是躺著的水車)轉動的圓,而竹筍加上杜
鵑花則是站著的那個橢圓形。

我們可以想像,平躺著的橢圓和站著的橢圓上都有個人慢
慢的在繞圈,而兩者速度不同,但是轉完一周以後的時間卻
是相等。這兩個氣場互相垂直的轉動,相連互動各一大轉,
也象徵著內經上面說的營衛之氣,大轉一圈。
brassica.tw 90 blog.brassica.tw
這其實用現在人可以理解的白話就是,氣血循環從頭到
腳,又從腳到頭走完一圈。

至於豬肉,還是一樣,補陽者豈可無陰?

然後,這個麒麟湯的方義跟傷寒論裡面的某個方是很像
的,那個方就是萬方之祖,桂枝湯。

桂枝湯中的生薑、炙甘草和大棗,模擬著脾胃中那個平躺
的氣旋,而桂枝和芍藥則是模擬著前降後升的那個氣場轉
動。只是蒲公英可以入血脈之中,藉著自己的鋒銳之勢(這
個可以實際去拿蒲公英的葉子來體會一下),和「脾臟」河
車運轉不息的力量,將瘀血切割掃落,然後清除,以利氣血
的通行。而竹筍和杜鵑花也是行血中之氣,且不單只是「行
氣」而已,是可以推動已經成形高熱的「血氣」,所以桂枝
湯作用在氣分,麒麟湯則是作用在血分。

故,麒麟湯可以安心和散血。

brassica.tw 91 blog.brassica.tw
小柴胡湯

材料一:生薑、大棗、炙甘草、番薯葉、未閉攏的高麗
菜、紫甘藍、空心菜、鱉甲、蒜頭、芋頭。(附註,若無法
找到未閉攏的高麗菜,也無妨)

材料二:香蕉、藍莓、烏梅、葡萄。

傷寒論裡面的小柴胡湯,用的是,生薑、大棗、炙甘草、
柴胡、黃芩、半夏和人參。小柴胡湯的功用是把失去調控的
人體再度恢復正常。裡面有七個藥,生薑、炙甘草和大棗我
們已經介紹了很多次,這邊就不再贅述了。

後面四個藥,首先講的是柴胡,柴胡的作用是在沿著全身
的三焦做搜索的功能,半夏則是打開「表」與「裡」的臟腑
之間通道的藥材,黃芩是在三焦上做「全輸」的動作—氣、
津、血什麼都可以輸送,這樣的功效,自可以將氣、津、血
中的垃圾連帶去除。最後一個人參則是可以讓身體很迅速的
獲得氣,作為黃芩、柴胡這些前鋒部隊的補給糧草,不會走
到一半,電池沒電。

因此,這七味藥搭配起來,就是一個以脾胃的「河車」、
「氣旋」為運轉力量出發,然後將三焦做徹底總整理的方
劑。可以想像,如果一條河川的下游出了問題,或是水災或

brassica.tw 92 blog.brassica.tw
是旱災或是污染。那我們是不是得好好的「找一找」問題出
在哪一段河道?找出問題以後,可能是泥沙淤積,可能是垃
圾堵塞,可能是太久沒下雨,可能......

這時候,如果可以確定方案,把河道該疏濬的疏濬,該補
水的補水(至於怎麼讓老天下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整條河道自然會恢復自己該有的功能,去調節當中的生命以
及灌溉沿途所經的地域。

因此,這道用食物搭配成小柴胡湯也必得符合這個意念,
就是以治理三焦的手段去達到調控全身的功效,這樣才可稱
得上是小柴胡湯。而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個小柴胡湯的材
料便是「醒腦湯」+「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可以清理三
焦」中的食材。

前面已經說番薯葉、空心菜和高麗菜可以清理三焦,而醒
腦湯可以讓腦袋醒過來,這自然也會讓身體上的調節功能上
升,以此觀之,便達成了小柴胡湯的方義了。

詳細說明,在小柴胡湯裡面,柴胡和人參這兩味藥,起到
了通行三焦氣血的能耐。 三焦,雖是表裡之間,似乎薄薄的
一層,但其實廣布全身。要能夠起到對三焦整體的整理,非
要一個很強的推動力道不可。人參和柴胡在中藥方劑裡面常
被拿來使用,並被奉為上品藥中的翹楚,不是沒有道理的。
brassica.tw 93 blog.brassica.tw
柴胡的清、行,人參的補、益,都可以說是百中選一的難
得。兩味藥而使氣從三焦頭延伸到心包尾,打穿了整個人體
氣的運行,只要深入研究,便應該知道,小柴胡湯這樣的方
劑,實在不是可以「經驗」得之的醫術了。

而這兩味藥,需要用番薯葉、高麗菜、葡萄和紫甘藍來去
模擬。

番薯葉加上高麗菜,這兩個組合,可以說是模擬了人參和
柴胡的前半段,葡萄加上紫甘藍,則是模擬了人參和柴胡組
合的後半段。

葡萄的功用在通行氣血,葡萄的長相是高大纏繞藤本,可
以轉動整個經脈中的氣血流動,主要偏重的部份,是在人體
生出津液以後,運轉有形物質的段落。所以神農本草經上有
說:「味甘,平。主筋骨濕痺,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
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生
山谷。」

最後要提的是,高麗菜最好選用還沒有「合攏」之前又很
大「叢」的高麗菜,效果應該會更好。這樣的高麗菜搭配上
紫甘藍,是用來加大收斂包覆的能力。以類比人參。

brassica.tw 94 blog.brassica.tw
至於為什麼加芋頭。當然是因為芋頭和半夏是表兄弟,大
家的性質有點類似,所以拿芋頭來取代半夏。

芋頭相較於半夏,芋頭的力道較緩,作用點較窄,它不如
半夏廣效的把表裡打開,只能夠打開脾胃與肺大腸之間的表
裡通道,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人體的智慧就是,這條路只
要打通,別條塞住的路便可以藉著這條打通的路清除自身的
垃圾,最後也獲得暢通。

因此,在很早很早以前出現的神農本草經,才會有很多
「單味藥」便可以「延年益壽」、「不老神仙」的記載。

至於其他部份的食材解釋,就麻煩諸位翻回去醒腦湯和番
薯葉、高麗菜、空心菜的那兩篇閱讀了。

brassica.tw 95 blog.brassica.tw
小陷胸湯

材料:百合,油菜,生薑、大蒜。

傷寒論裡面,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有提到:「小結胸病,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傷寒論中的小陷胸湯是黃連、半夏、栝蔞實組成。

雖然名為小陷胸湯,而在傷寒論裡面提到對治的是在心下
按會痛的「小結胸」證。但是,作用點卻是在「胞宮」和
「心包與肺」之間的三焦終點上。

之前有提過,當我們人體產生了最後一道津液,猶如鮮奶
或是男性精液狀態的時候,將會經過脾臟的作用,奉心化赤
生血,然後再把血液藉著心包這個系統運送到全身。而小結
胸的起因,是因為我們體內「奉心生赤化血之前」的動作,
遇到了阻礙所引起的。

胞宮和心包,一在下一在上,這兩者都是如下圖的狀態。

brassica.tw 96 blog.brassica.tw
圖一

中間一個「大節點」,然後這個大節點出去有很多條「道
路」。或者說,有點像是章魚那樣,一顆大頭,旁邊一堆觸
手。這便是整個「胞宮系統」和「心包系統」的簡單示意
圖。

而胞宮和心包之間又如下圖,兩個大節點之間有很多「脈
道」互連,運輸有無。

圖二

brassica.tw 97 blog.brassica.tw
但是,我們之前有說過,在心包這個大節點上,其實還有
著三焦的終點。如下圖所示:

圖三

也就是說三焦和心包之間有一段「隱形」的隔閡,築起了
內外之別,表裡之分。當我們的氣與津液經過了全身的三焦
水道或是氣道脈絡從下焦縱橫交錯的輸送到全身以後,會在
肺部做個了結。

而三焦的終點和胞宮之間的關係圖,大概如下所示:

圖四

brassica.tw 98 blog.brassica.tw
當百脈所匯之物到了三焦終點以後,會有個隱形的力量把
另外一些事物送往胞宮,然後這些事物中的津液便會在胞宮
內部等待著高溫高壓的降臨,化而為血。

圖二中用的是實際連接的線路,但是圖四卻是用不實際連
接的線路,這意味著,當血生出來以後,就是順著實際的隧
道,輸送而上,但是在三焦終點到胞宮之間,卻不是那麼
「直接」的隧道關係。

可能是一種反射區的關係。也就是說當身體偵測到了到達
三焦終點的物質夠了,自然會讓本就儲存在胞宮內的津液化
生成血。也可以說因為體內實際的重量夠重到讓下焦產生高
壓,因此血才生得出來。

這種遙遙相控制關連的系統關係,其實在我們身體內常出
現,例如當體內的新組織補夠了,才會把舊組織變成大便排
出,這中間便是這種「遙遙控制」而非直接相接連的關係。

而小陷胸湯處理的問題,便是圖四這樣的狀態。如果這樣
的「系統」出了問題,塞住了,那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問
題。

一是像傷寒論的小陷胸湯那樣,專注在處理胞宮、三焦的
終點這兩個大節點之內的堵塞。這兩個「圓」可不是只有長

brassica.tw 99 blog.brassica.tw
得大而已。只要看過之前我的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所提的心
包其實就是我們現在醫學所講的「心臟」,這「團」事物除
了比起其他「小節點」有更大的容納、津液和血液的空間以
外,還有一個不斷搏動的動力,對推動血液、津液運轉全身
有巨大的貢獻。

所以,一旦這個節點塞住導致機能下降的時候,其影響比
起其他身上的小節點塞住自是嚴重許多。

黃連和栝樓實就是分別針對胞宮和三焦的終點去做處理,
說到栝樓實在體內的作用,最好的比喻便是水母。

水母的構造,具有鐘狀形的主體和觸器、口腕,水母可以
藉著主體下的特殊肌肉迅速做「擴張」和「收縮」的動作。
這樣的描述,不知道有沒有人覺得,這其實還挺像我們的
「心包」的呢?

栝樓實其實就是一種可以模擬以上動作的藥材,自是可以
幫助三焦終點內部的垃圾被吐出於其外。

而黃連呢?吃黃連其實就好像「性交」這個動作一樣,讓
身體的正電荷和負電荷可以加大頻率「結合」,或者說讓體
內火花放電的機率提升,以提升小腸、大腸和膀胱的力量,

brassica.tw 100 blog.brassica.tw


讓身體濃縮津液的能力和把胞宮內垃圾推出的能力加大,進
而達到可以將圖四這樣的系統清乾淨的效果。

圖四兩個圓之間的連接,常是用「力量」來作連接,如果
堵住了,我們人便會在橫隔膜之間的胸口和心下感到「重
壓」,這是因為身體想要施壓去突破障礙,讓胞宮知道,身
體很想叫「它」生血。

因此如果這一個系統得以暢通,自然是可以讓「胸口」乃
至「心下」得到舒緩。

那麼,百合、大蒜、生薑和油菜的搭配又是怎麼辦到處理
圖四這個系統的問題呢?百合和大蒜都是百合科的植物,作
用點是在百脈的推與收,而生薑和油菜則是另外一組「類似
動作」的搭配,生薑把體內水穀精華推出去,而油菜則是將
津液聚攏起來。

有別於專注處理胞宮、三焦終點兩大節點和開通表裡之間
以通暢整個系統。這四樣食材的搭配則是處理百脈之間的壅
塞並一樣是增加「推」與「拉」之間的頻率(或是說力
道),將「津液」往該到的地方拉去,以備妥所謂「往下」
以讓胞宮可以生血的重量,清而後補。

brassica.tw 101 blog.brassica.tw


不管是針對兩個節點的清掃,或是針對百脈的清掃,都是
殊途而同歸,這也是人體奧妙之處,只要整體系統有「地
方」被鬆動,其他地方就可以藉此「空檔」運轉乾坤,讓整
體系統漸次得到健康和空靈。

brassica.tw 102 blog.brassica.tw


大陷胸湯

材料: 生薑、炙甘草、大棗去籽、青椒、肉絲、杏仁、
人參、蜂蜜、小茴香、豬腳(蹄尖)。

這個大陷胸湯是蕓薹食譜集(一)裡面的小青龍湯再加人
參、蜂蜜、小茴香和豬腳,豬腳的部份選蹄尖的部份效果會
更好。

這個大陷胸湯主要是在「建中」,建立中焦的「質量」。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解決「陷胸」與「建中」之間的關係。

建中與陷胸

假想我們的橫隔膜和腹膜上有個偵測器,上面的標定值是
12kg,要達到12kg,身體才願意造血、生津,那麼,當我們
的中焦的質量只有10kg的時候,該怎麼辦?
brassica.tw 103 blog.brassica.tw
身體會很希望達到「標定值」,這是身體的規則,因此就
會想辦法補足那欠缺的2kg,然後準備補足的2kg的「重
力」,就會展現在你的身體上,會有種「被壓迫」而「陷」
進去,無法輕盈充足的痛苦。

所以,其實要解決或是預防陷胸的問題,最好是時時建
中。

這邊加了人參、蜂蜜、小茴香和豬腳,主要是在加強我們
的腎氣。腎氣之於人的一個模擬圖就好像下面這個圖。

腎氣示意圖

請將上面那個圖中的直線看成是往上飄的「煙」,而圖中
的水桶,是有著水的,所以上圖可以說是「裝著水的容器往
上飄出煙來」,這就是難經第六十六難裡面有提到:「三焦
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
brassica.tw 104 blog.brassica.tw
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這段話中的臍下腎間動氣
者。

腎氣粗分兩種,一種是真元一種是相火,真元就好比這個
圖中裝載的液體,或者說大自然中的石油,而相火則是經過
了種種變化產生的一種,立刻可以給人運用的「熱氣」,也
就是圖中的煙或是火。

人參、蜂蜜、小茴香和豬腳則可以將這兩種腎氣都增加。

人體的氣陷落,感覺雖是在「胸口」,但不是補補肺氣就
了事的。就像難經那段話說的「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
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
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
原來人生命的氣,所有經絡的氣的根本,乃是在「腎」,必
得在下焦產生了熱與火,這氣才可以經過「三焦」散佈於全
身。

豬腳這個食物很有趣,我記得以前剛學中醫的時候,有個
女性朋友生產完畢以後得了所謂的乳腺炎那樣的問題,整個
乳房塞住腫脹痛,結果吃了豬蹄尖就好了。

這意味著什麼呢?豬腳有通乳的功效,而人參是一種可以
讓身體很迅速的獲得氣的東西,使用了人參,就好像你在吹

brassica.tw 105 blog.brassica.tw


氣球那樣,一吹就「飽滿」,一通一補,把堵住的去除,爾
後補益,自然增加「肺金生腎水」的力道。最後,小茴香有
點類似桂枝,可以幫助三焦所生的氣,散佈出去,這樣一來
腎氣不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嗎?

按照理論上來說,這個湯,對女生來說還蠻不錯的,有美
白和瘦身的功效。或者應該說,會有調整身材和恢復皮膚本
色的功效。當中焦建立起強度以後,肝臟的力道也會以和緩
的方式提升,肝臟的力道漸次提升,病態的體態也會跟著有
所改善。而肺氣充足,腎臟力道增加,皮膚自然會有白嫩光
澤的效果。

如此而已。

brassica.tw 106 blog.brassica.tw


騰蛇湯

材料:生薑、炙甘草、大棗去籽、青椒、肉絲、杏仁、高
麗菜、豬腳、豆干。

蕓薹食譜集的小青龍湯,當中奧妙其實就是在以脾胃為起
點,肺部為終點,進行身體最基礎,第一關的氣行,然後在
「終點」去調整人體出汗於外和化津於內的比例。(這是指
後天的水穀之氣的氣行)

當中杏仁的特性,可以把氣引領到「高點」、「極致」,
或者說,好像一個開口在肺部膻中穴的吸塵器,可以把氣
「吸到」終點。而這樣的湯方再加上高麗菜、豬腳和豆干,
就變成了騰蛇湯。

騰蛇是古代文獻中一種可以飛行的蛇,可以興雲霧而遊其
中,在大自然中,我們可以把植物的地上莖看成跟騰蛇是同
樣的「象」。而植物的地上莖與人體中的哪個器官比較相像
呢?

黃帝內經五十營第十五有說:「黃帝曰︰『余願聞五十
營,奈何。』,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
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
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

brassica.tw 107 blog.brassica.tw


這二十八脈指的是,手足三陽三陰,十二條正經,左右對
稱共二十四條,加上任督二脈和蹻脈。植物的地上莖就是象
我們人體上的二十八脈,出於胃土而周行全身。

內經的脈度篇有說:「手之六陽,從手至頭......。手之六
陰,從手至胸中......。足之六陽......。足之六陰......。蹻脈從
足至目,......。督脈任脈,......。此氣之大經隧也,經脈為
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
者寫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很長一段,簡單說就是二十八脈是人體氣運行的大馬路,
馬路旁邊一點的小路,連接著兩條大馬路的就是「絡」,而
小路上還有分支巷弄就是「孫絡」。示意圖簡化成下面這樣
子。

圖一

brassica.tw 108 blog.brassica.tw


假想我們將一桶水開始往圖上的通道倒去,水會漸漸沿著
「通道」蔓延到各個分支,最後就是都「填滿」,這就是營
養份在人體的經絡中流行的簡易想像圖,小青龍湯主要是針
對著人體的十二正經,而加了外卦的騰蛇湯則是可以讓營養
份更加有力道散佈出去,變成可以流行在人體的二十八條經
隧當中。

那麼,騰蛇湯是怎麼達成這樣的效果的呢?

高麗菜作用點在肺部,這是以前已經說過了,高麗菜可以
讓經絡系統裡面的「絡」和「孫」得到一個「到達的氣」,
這樣說吧,我們人體的肺部,有氣管、支氣管還有細支氣
管,這其實很「象」我們的經絡系統,有大的經,有橫分支
的絡,還有更細微的孫絡。

如果,可以作用在肺部,讓整個氣順利的到達「肺部的末
端」,其實也會等於將氣(或是津液)可以推送到經絡的末
端。

人體的營氣運送,先走十二正經,等走完十二正經以後,
有了餘力方流灌於任督二脈和蹻脈,這就好像在大陸地帶,
靠海的區域,容易得到雨水的澆灌,養育萬物,而人群聚
集,但是越往內,能得到雨水的機會越低。一個雲雨團要很
勇猛,才可以翻山越嶺,深入內地。
brassica.tw 109 blog.brassica.tw
而我們要將氣血營養推到十二正經以外的地方,得先把十
二正經的大小通道都填滿了,才有辦法,因此要走到任督二
脈,先得完善十二正經之全體,這也是人體有智慧的地方。
先求取基本可以生活的體質,再要求美貌、智慧和過人的體
力。

高麗菜可以提供一個這樣的「氣道」,然後加上豬腳
「通」的力道,便好像是一個定向定位的挖土機,把道路的
堵塞一一清除。

而豆干呢?

豆干其實很雷同於地黃,可以補土之陰,當你把「氣道」
上的垃圾挖出來以後,可以立刻用豆干去「補」,這一連串
的動作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圖二

brassica.tw 110 blog.brassica.tw


同樣是補陰,豬肉是聚焦在胃的本體而豆干則是在三焦
上,兩者類似卻不同,沒有哪一個可以完全的取代哪一個,
但是合而用之,便可完善,這也是我必須說的,天生萬物,
必有其用,當用則用,該捨則捨,方為正道。

大青龍湯和騰蛇湯顯然都是以小青龍湯為基底的「加強
版」。

這中間的差異就是在,大青龍湯增加的是「內部」產生津
液的能力,騰蛇湯則是擴大「外部」運送的能力。

brassica.tw 111 blog.brassica.tw


枳實水和枳實粉當清潔劑

材料:枳實

枳實是很簡單取得的一種中藥,是芸香科的植物,算是橘
子的表兄弟,我通常把枳實打粉以後拿來當做擦地板或是桌
子、流理台油污、陳垢的清潔劑。

做法大概是這樣。

把枳實粉倒在想擦的地方,然後抹布沾水或是用菜瓜布沾
水洗刷,本來難以刷乾淨的油污會先與枳實粉作用,然後變
得容易清乾淨。

我自己實驗的結果,用枳實粉洗碗,目前還沒有找到著力
點,會有效,但是不過比清水洗好一點。但是在擦地板和桌
椅的累積汙垢上,枳實粉就會產生令我驚喜的效果。

這邊,我想與所有閱讀者溝通幾個「生活上」的中醫概
念。

第一、不要指望清潔劑會「很有效」,如果這個清潔劑超
有效,可以擦這擦那的萬用,而萬用以後都超強效,你會不
會不免擔心,這清潔劑對清理河川中的「各種生物」也很有
效?

brassica.tw 112 blog.brassica.tw


是啊,一往不還是人的愚昧和懶惰才造成這種特質被需
要。

不管經過多少的處理,已經被產生的化學物質很難憑空消
失在這個世界上。它們總會遇到「生命體」,然後那些生命
體吞噬下這些有毒物質以後的痛苦,你們又有沒有想到過
呢?

為什麼不選擇一種,效果不是那麼萬用,力度不是那麼強
悍,但對「眾生」都好,可以被所有生命體自然化解的「清
潔劑」來用呢?

第二、與其一年364天都不打掃,以至於在第365天的大
掃除需要用到最強效卻最毒的清潔劑,那何不如天天(或是
每個星期)都抽出時間跟「自己的生活空間」做相處。為自
己留一個乾淨?

如果你有需要很強悍的清潔劑,除非是你搬到了一個很久
沒有人居住的地方,不然,幾乎都可以證明一件事—你正在
過錯誤的生活。

如果,你的大腸和身體清潔系統告訴你:「我要364天都
休息,第365天的時候請你吃下藜蘆、大黃、商陸或是葶藶這

brassica.tw 113 blog.brassica.tw


些本草經裡面屬於下品的,比較猛烈的毒藥,來一起工
作。」

你會做何感想?

如果你不願意身體這樣對待自己,那你又怎麼能夠這樣對
待地球?把自己的懶惰最後全推給必得承受你使用超強清潔
劑的其他生物?

那樣,你就算天天捐款給慈善機構,你覺得自己最終死
前,是福多還是業多?

我想要給的不是一個超有效,可以幫我賺大錢的清潔劑祕
方,我想要給的是一個我可以幫助到「不只是人」的方法。
不過,說起來,枳實粉清潔劑對擦地板和桌椅的油污真的算
是強效的了。只是擦拭過程有點累人,會需要一些手腳。

所以,現在大家一下就能理解「枳實」這味中藥在人體裡
面是在做啥的了吧?就是清潔胃腸內的陳垢垃圾,將之推
出。

所以大承氣湯、小承氣湯這種被許多醫生當做「排宿便」
的方劑中都會加入枳實,這中間的道理為何,就是顯而易見
的了。

brassica.tw 114 blog.brassica.tw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