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29

股票投資正道-「分享集」開場白

「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

這兩句話,說明了錢的局限性,也道盡了錢的重要性。

是的,有錢買不到愛,買不到幸福,買不到別人對你的尊敬,買不到生命,更買
不到心靈的安寧--錢不是萬能。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天開門七件事,樣樣要錢。現實是殘酷的,沒有錢,寸步
難移。相信吃過錢不夠用的苦頭的人都會同意,窮與苦是對孿生兄弟,難分難解。

所以,我們不得不努力賺錢--其實是被逼努力賺錢,因為,
「沒有錢萬萬不能」

做任何事情,開始之前必須擺正態度,出發點正確,做到「理直」,「理直」才
會「氣壯」,氣壯才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賺錢也一樣,首先要有正確的出發點,為了什麼而賺?

為了父母、妻子、兒女的生活過得更好。

為了使你所愛的人的生活有保障。

為了我們退休後能財務自主,不靠兒女過活。

為了追求我們夢想中的美好生活。

為了做人做得更有尊嚴。

為了對哺育我們的社會人群盡一點反哺的責任。

為了得到我們想得到一切。

正確的出發點,成為促使我們努力賺錢的力量,這股力量,善加引導,會為你帶
來預想不到的成果。
賺錢,有如做人,做人要跑正道,循正道而行,人生的路,越來越寬。

賺錢之道亦然,依正道而行,越來越順遂,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
「道」就是正道。

如果你起步之前,就動了歪念頭,走旁門左道,走捷徑,越來越狹,最後是舉步
維艱,甚至走上「不歸路」。

我在談到股票投資之前,先談賺錢之道,是有感而發。

我覺得股票投資、資金、知識、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正確的做人和投資
的出發點。

如果在出發之前,取錯了方向,那麼,無論你多麼努力,也無法達成投資的目標。

投資有如打字,如果你在開始時,用兩隻手指按字鍵,習慣了,你很難改正,一
輩子用兩隻手指打字,永遠不會把十隻手指按在字鍵上打字。

投資又好像駕飛機,如果起飛之前,偏離航線,那怕只有一度,在飛行了十多個
小時之後,降陸地點,距離你的目的地,何止千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此之謂也。

股票投資 不循正道 散戶容易傾家蕩產 (第 1 篇)

股票投資,一開始就抱著錯誤的態度,你幾乎可以肯定,永遠無法達到財務自主
的境界。

不但如此,你可能會傾家蕩產。

股市對態度正確的人是金礦,對態度錯誤的人是墳墓。
循正道做人,也許不能出人頭地,但最低限度還是個堂堂正正的人,也許對社會
沒有什麼值得歌頌的貢獻,但最低限度不會為害社會。

循正道投資,也許收穫不如你預想的那麼大,但最低限度不會使你傾家蕩產,使
你的家人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使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自在。

那麼,什麼是股票投資的正道,又什麼是股票投資的「左道」?

很簡單「左道」就是在股市投機。

「正道」就是從商業的角度,依據基本面進行投資。

股票投資者如果一開始就對股市存著錯誤的觀念,以為可以在股市快捷致富,那
麼,他的下場,幾乎肯定是悲慘的。

如果你以為股市是個做無本生意的地方--可以靠「對敲」致富,而且上了「對
敲」的癮,那麼,你已患上軟骨症,永遠站不起來。

如果你存著一種想法:可以擊敗股市,那麼你是自討苦吃,因為你已成為孫悟空,
永遠跳不出股市這個如來佛的手掌,最後必然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而導致「左道」投資者無法抬頭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股市的遊戲,是「零數遊
戲」(ZERO SUM GAME),是因為不存在的價值,最終一定會消失無蹤,是
因為財富的創造,必須建立在價值的創造上。作為經濟的一部份,作為商業的一
環,股票價值不能無中生有。無中生有如果存在,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晚上
開花,太陽還沒有升上來就枯萎了。

股票市場,實在是個天才的發明,但是,演變到今天,已逐漸變質,成為最大的
賭場--大馬百萬的「股友」,美其名為「投資者」,實際上,絕大多數是「賭
友」--抱著「搏一搏」的心理進場,股票是籌碼,跟它所代表的資產和業務脫
節。
「賭友」們的普遍態度是「管他是好股還是壞股,只要會起,就是好股」。大部
份人不瞭解公司,也沒有興趣去研究,他們把重點放在股市,不投向公司,投向
股價,不投向基本面。

我目擊數以萬計的 PN4 公司的股東,虧掉了數百億令吉的血汗錢,而其中絕大


部份是散戶。

我發現散戶們在股市一錯再錯--屢戰屢敗。

我為他們惋惜。

身為散戶之一,我很幸運我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我堅持循正道而行。股票改變了
我的命運,我希望有更多人分享我的心得,所以我寫了「30 年股票投資心得」。
一書,最近又在吉隆坡、檳城和新山主持心得分享會,惟一的目的,就是希望有
更多的人分享我的心得,減少股票投資的錯誤,這也是我重新執筆寫這個專欄的
主要原因。故叫「分享集」。

買股票就是買股份 (第 2 篇)

最簡單的道理,常常也是最基本及最重要的。

就以股票投資來說,很少人去想過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股票是什麼?

在開始投資之前,首先要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循正道而行,表面上看起來,這
樣做很老土,實際上這是最有效,最穩當的途徑。

如果你一開始就持著錯誤的態度,以為在股市中投機可以致富,那麼,你在股市
越久,虧得越多,跟財富絕緣。

所以,要走上投資正道,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要知道「股票」是什麼?
「股票」也者,就是股份的票據,你參加一家公司的股份,公司的股份註冊處,
發給你一紙證書,證明你在這家公司擁有的股份額,這張證書,就是「股份」。

這種情形,就好像土地局發給你一張地契,證明你在該段土地的擁有權一樣。如
果你擁有一間屋子的話,你不妨拿出屋子的地契來看一看,你一定會發現,發展
商把一段很大的土地,分割為數以千計的小段,你的屋子佔有其中的一小段。同
樣的,一家有限公司的股份,可能是一億令吉,分為一億股,每股一令吉,如果
你投資 100 令吉在這家公司(在股市,每 100 股為一個交易單位)你就是持有
這家公司 100 股的股份,在過去,公司註冊處發給你一張證書,證明你的股份
額,這就是股票,其性質跟地契證明你是屋地的擁有者沒有兩樣。

現在由於實施無票制,由中央存票處登記你的股份額,股東已看不到「票」了,
但擁有權更有保障,因為股份紀錄是在中立的中央存票處保持,上市公司的董事
無法做手腳,居心不良者無法印假股票。

明乎此,你就不難理解: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股票代表公司的資產及業務,
就好像地契代表土地一樣。

這個觀念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說,這也是股票投資的成敗關鍵所在。
沒有確立這個觀念,你很難在股市投資成功。所以,投資者一定要時刻記住「買
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這句話,每一次在買進之前,都提醒自己:我是在買進
這家公司的股份,不是買進賭桌上的籌碼。

在認識清楚買股票就是買股份之後,你整個投資景觀就完全改變了。

買進股份後,你就是該公司的股東,換句話說,你是跟數以千計,萬計完全不認
識的人,合股做生意。

有限公司分為兩大類:私人有限公司和公共有限公司。兩者的區別有二:(1)
私人公司股東少,公共公司股東多(上市公司必須有 25%的股份分散在小股東
手中,最少要有 1 千名每名持有不少過 100 股的小股東)。(2)上市公共公司
的股份可以在股市,通過拍賣制轉讓。其他方面的分別不大。(我在最近出版的」
30 年股票投資心得」一書中有詳細論析)。

假如你跟幾個朋友組織一家私人有限公司從事某種生意的話,你佔有 10%股
權,如果意見不合,或是你急需現金以濟燃眉之急,或是公司表現欠佳,你很難
退股,我有一些跟人合股做生意的朋友,就面對這樣的困境。如果他所參股的是
上市公共公司(公共公司也有不上市的),他只要給經紀打一個電話就「退股」
了,不必看大股東的臉色。我曾有許多參股私人有限公司的機會,都不加以考慮,
就是不想受大股東的氣。另一個重要的理由,是 950 家上市公司任由我選擇參
股,何必做無權過問的私人有限公司的小股東?

在瞭解到你不是在買一張「票」,而是在買公司的股份,那麼,在參股之前,你
就會問:這家公司做的是什麼生意?這門生意有前途嗎?什麼人在主持這家公司
的業務?這個人是否精明能幹?是否誠實可靠?是正派做生意,還是藉做生意來
刮股東的錢?這家公司的財務情況如何?是否有負債?如果負債很高,目前的生
意是否有足夠的 CASH FLOW 來還本還息?公司是否有長遠的發展藍圖?

你要知道,公司的擁有權和管理權是分開的。你把公司的經營權交給董事部,除
了常年股東大會及重要事項需要你的批准之外,平常你是無權過問公司的營運的
(否則,天下會大亂,職員無所適從)。所以,你最好購買你對公司領導層有信
心的公司的股份,否則,吃虧的是你自己。

記住,買股票就是買股份,也就是參股於有關公司,所以,在參股之前,一定要
對有關公司有深入的瞭解。

參股之前,勤做功課,是投票投資成功的最基本條件。

不瞭解你的公司,就不要參股,就好像你不知道你的朋友做的是什麼生意,就不
要跟他合股做生意一樣。參股於公共公司要比跟朋友合股做生意更謹慎,因為你
是跟陌生人合股做生意。
股票投資風險有多高? (第 3 篇)

提到股票投資,一般人的反應是:股市是賭場,風險很高。

再詢問你身邊買過股票的人,你會發現,十之八九虧本,賺錢的不到十之一,二。

更使人好奇的是: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前仆後繼?

我想股市的魅力,就是在它的變幻莫測,越難以捉摸的東西,吸引力越大。在股
市中,每一個交易都是一個挑戰,每一次的交易,盈虧都是個未知數,就好像進
入賭場的人,有下注就有贏錢的希望一樣,所以,儘管明知十賭九輸,仍樂此不
倦。

我曾經詢問在股市中投機的朋友,屢戰屢敗,何以仍不離開股市,他們也無法解
釋。

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在股市中失手的,不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他們
在專業的崗位上,精明能幹,但進入股市,總是鎩羽而歸,似乎知識並無助於提
高勝算。

跟別的投資管道,尤其是購買房地產相比,股票投資的風險,肯定比較高,有多
高?我的答案是:不會比做生意的風險更高。

在「買股票就是買股份」一文中,我已經說得很清楚: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
買進一家公司的股份,就是投資於有關公司。很明顯的,購買股份的風險,就等
於有關公司的生意的風險。如果說買股票沒有風險的話,那是癡人說夢話。大家
都知道,做生意一定會面對風險。有賺無虧的生意,少之又少,即使用,當所有
的人趨之若鶩時,這門生意的競爭激烈了,賺率會逐步下降,最後那些管理不當
或資金不夠雄厚的業者,會面對虧蝕,最後是被淘汰,優勝劣敗,在商場中尤其
明顯。
既然買股份就是跟數以萬計的陌生人合股做生意,則股份的風險,其實就等於生
意的風險。

所以,買股票的風險,不會比直接做生意的風險更高。因為你的股份所代表的就
是企業的業務。企業經營成功,你的股份的價值跟著上升,企業經營失敗,你的
股份的價值跟著貶值。如果是企業一蹶不振,就好像整百家被列為 PN4 的公司
那樣,股份的價值可能是一文不值。

不過,在有限公司下,作為小股東,「O」是你的虧蝕的極限,即使公司的資產
淪為負數,也不至於連累你。

假如你是直接做生意,是私人有限公司的大股東,銀行要你對貸款,提供個人擔
保的話,當公司負債高過資產時,你仍無法脫身。作為小股東,你所承擔的風險,
實際上比私人公司或合股企業的大股東更低。

股份(我不喜歡用「股票」兩個字,因為容易誤導人)的價值,既然是決定於公
司的成敗,或是決定於生意的成敗,則作為小股東,只要選擇購買生意成功的公
司的股份,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賺到錢,其理至明,看起來非常簡單,照理是在股
市賺錢並不是困難的事,為什麼那麼多人虧本?

我想主要的原因為:

?大部份人在買進時,根本對有關公司的基本面--業務、結構、盈利、管理層
結構、財務情況、前景等等,一無所知。他們在買進時,只關心有關股票會不會
被炒起,公司的好壞,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對他們來說,會漲價的就是好股,
不會漲價,好股有何用?

他們根本沒有參股的念頭,他是在買賭桌上的籌碼,所以常常買進沒有前途的公
司的股票,股票價值不斷下降,怎能賺錢。

?高價買進劣股,後果自然是悲慘的。在購買股份時,即使是好的公司,如果售
價太高,也很難賺錢,何況是高價買進壞股?大家千萬不要忘記,投資賺錢與否,
跟你的成本息息相關,成本太高,即使是好的公司的股份,也要很長的時間才能
賺回來錢,何況是買壞股?

參加私人公司的股份,或是自己做生意,你從事的是一個行業,更準確的是一個
行業中的一家公司,你是孤注一擲,如果生意失敗,你將失去一切。

購買上市公司的股份,你可以進行多元化投資。在大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多
達 950 家,只要你騰出一點業餘的時間,進行研究,嚴加選擇,你總可以從中
選出十家八家有成長潛能的公司,把資金分散在十家不同行業的公司,其風險肯
定比投注於一家公司的風險為低。

因為,股票投資的風險,不應比直接投資於生意來得更高。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股票投資的風險,源自企業的失敗,叫「企業風險」。

?來自股價的下跌--買價太高。高價買好股,尚且難賺錢;何況高價買劣股。

我在「30 年股票投資心得」一書中所提出的「冷眼方程式--反向+成長+時
間=財富」,就是治本之道。

凡是投資,都有風險,股票投資的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就好像做生意無法避免風
險一樣。但若堅守冷眼方程式,循正道而行,可減低風險。

股市賺錢不靠「炒」 (第 4 篇)

最近在首都舉行的一個投資展覽會中,無意間聽到這樣的對話:

投資者問:「貴公司的股票價格何以不會起?」

有關上市公司董事答:「因為沒有人炒作。」
該名董事的意思是說:股票的漲價,要靠炒作,而不是靠業績表現的不健康想法,
就難怪廣大的投資者,都作如是想了。

實際上,該公司每股每年只賺二發,以當時 RM1.10 的市價,本益比高達 55 倍


(即 55 年才能賺回本錢),稍有投資頭腦的人都會同意,合理的本益比為 10
倍(10 年回本),55 倍的本益比高得離譜,該公司的股價已被高估,不起是正
常,如股份上升,是屬反常。

大部分股票投資者都對股票投資存有錯誤的觀念,即惟有買到有人炒作的股票,
才有可能賺錢,所以他們天天都在尋求有可能被「炒」起的股票,對於公司的基
本面,不屑一顧。

普遍的想法是:好股沒人炒,不會漲價,有什麼用?倒不如有人炒作的壞股,在
最短的時間內暴漲,既賺錢,又刺激,不欲快哉!

這種投機心理,使散戶將注意力,集中在「消息」上,只要聽到某股將被炒的謠
言,就不假思索,馬上大買特買,為較早時靜悄悄地在熊市中,低價累積了大批
股票的炒家,製造了高價脫售股票的機會,散戶最終成為裝滿劣股的垃圾桶,哀
哉!

沒有一個炒家會笨到,未買夠股票就放出「消息」的,所以,散戶聽到「消息」
時實際上股價已近顛峰,此散戶永遠成為輸家的原因之一。

炒家的招數,層出不窮,套套新鮮,其中之一的殺手戰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使股價
暴跌 30%,到了交易所規定的跌幅極限,措手不及的散戶,根本沒有脫售的機
會,炒家要「玩殘」散戶,易如反掌,此為散戶屢戰屢敗的原因之二。

在 950 家上市公司中,被炒家點中的,不到一巴仙,散戶買到此婁股票的機會
微之又微,99%散戶無法受益,此為散戶無法靠「炒」股賺錢的原因之三。

散戶既然不能靠「炒」,又靠什麼在股市賺錢?

答案是:靠公司的業績表現。
散戶一定要建立一個信念:即「短期來說,股價可能跟公司的業績表現脫節,但
長期來說,股價必然反映公司的業績。」

只要公司有良好的業績表現,股價必然上升。

如果一個企業的盈利,長期保持上升的趨勢,股價必然亦步亦趨。

業績改善,股價隨之,這種現象,屢試不爽。

靠基本面的改善而使股價上升,這種賺錢法,比靠「炒」更有把握。

所以,散戶與其去聽謠言,找「炒」股,倒不如多化心思去找業績可能改善的公
司,買進其股票,長期持有,這是股市賺錢的更可靠途徑。

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錢,我們沒有必要投資於不能賺錢的公司,其理至明。

但大部份人在買進股票之前,都忘記了他們是在買公司的股份,他們把注意力集
中在股價,忽略了基本面。

實際上價值是「末」,基本面才是「本」,多數人失敗在捨本逐末。

談到公司的盈利,許多人的觀念非常模糊,不知如何去判斷。

例如有人聽到一家公司賺 3 千萬令吉,就眉飛色舞,認為這是家了不起的公司。

實際上,若不跟資本掛鉤,3 千萬令吉這個數字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假如這家公
司的資本是 10 億令吉的話,一年賺 3 千萬令吉,有什麼值得提的?它還比不上
銀行定存的利息回酬。

所以,最重要的數字是每股淨和(Earning Per Share,簡稱 EPS)。這是評估


股票價值中最重要的數字。

投資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數字上,永遠錯不了。

所謂「成長股」,就是 EPS 年年增加的公司。


有了 EPS,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評會估股價是否過高。

以 EPS 去除股價,得出本益比,例如:EPS:RM0.30,股價 RM1.50,則本益


比為 RM1.50÷RM0.30 = 5。

本益比就是賺回本錢所需的年數(見「30 年股票投資心得」對本益比有詳細論
述!可參考)。通常 10 倍的本益比是屬合理。但如果公司沒有什麼成長,最好
取 8 倍的本益比,成長快速的公司,本益比可達 15 倍。

每 EPS RM0.30 的公司,以 8 倍的本益比計算,合理股價為 RM0.30X8=


RM2.40,如果目前的股價為 RM1.50,值得買進。

以這種方法預測股價,比在股市投機取巧,有更高的把握。

必須強調的是 EPS 或本益比只是評估的標準之一,投資者還要配合其他的因


素,才能作出較為正確的投資決定。

例如,另一項極為重要的是,是「成長」,遵循冷眼方程式,低價買進成長股,
長期持有,準錯不了。

根據基本面,聚焦於 EPS,注重成長,使股價跟著股票的價值上升,這種賺錢
法,比靠「炒」賺錢更有把握,風險也更低。

有意於通過股票累積財富的投資者,應摒棄「炒」風,永不投機。

刻舟求劍要不得 (第 5 篇)

我寫股票投資專欄,寫了三十多年,我的主張,三十年不變,其中之一就是反對
投機,主張長期投資。

我最近出版的「30 年股票投資心得」一書,最後一篇為「一萬如何變百萬」,
我舉了五個例子:馬來亞銀行、大眾銀行、豐隆貸款、OYL 和東方實業,證明
長期投資,可以致富。
買進這五家公司的股票,平均收藏 30 年,一萬令吉可以變成一百萬令吉。

我以 30 年為標準,是假設一個人由 25 歲開始工作,到 55 歲退休,剛好工作了


30 年。假設他在進入職場投資一萬令吉於上述五家公司之一,到他退休時他已
是百萬富翁。

最近我與一個做律師的朋友用午餐,他告訴我他 20 年前花數萬令吉買進一批雲
頂的股票,收藏了一兩個月賣掉,賺了一萬多令吉,他高興得不得了,假如他收
藏至今,這批股票價值超過三百萬令吉。

10 年前,他在機場遇見一名銀行家,該銀行家對他說:假如他投資 10 萬令吉於
該銀行的股票,他退休時將有足夠的錢渡晚年。

他聽從該銀行家的話,以 10 萬令吉買進該銀行的一批股票,緊握不放,10 年後
的今天,該批股票價值一百萬令吉。

這名曾在股市翻過觔斗的前輩律師的結論是:長期投資是致富的最佳途徑。

大家知道,跟陳水扁爭台灣總統寶座的連戰,是台灣富豪之一,身家數十億,我
最近看到一份有關他發跡的資料,令我感到驚異的是連戰並不像王永慶等人有自
己的事業,他的家族只是買進好股及地點優良的地皮,緊握不放,經數十年,靠
股票與地產的增值成為巨富。

由於我一而再地強調長期投資,就給人一個錯誤的印象,就是我主張買進一萬令
吉的股票後,鎖在保險箱,不理不睬,30 年後打開保險箱,發現他已成為百萬
富翁。這個印象,似乎已深入人心,牢不可破。我最近在吉隆坡、檳城和新山舉
行免費的股票投資心得分享會,目的是要跟大家分享我 30 年的投資心得,希望
有助於散戶減少錯誤。在分享會上,不斷的有人質疑緊握股票 30 年,是不是明
智之舉。

讀者這樣質疑,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紀錄顯示,在 30 年中能保持技續成長紀錄
的公司,少之又少,我所舉的五個例子,是非常特殊,也是「極品」股。在 900
多家上市公司中,在 30 年後,有可能成為「一萬變百萬」的公司,畢竟是少之
又少,不是每一個投資者都有那麼神奇的眼光,或是那麼好的運氣,買到這種股
票。

在 30 年的漫長歲月中,許多公司經不起考驗,早已消失無蹤,近年來百家上市
公司被列為 PN4,就是很好的例證。假如你買到這樣的公司,早已血本無歸,
更不要說「一萬變百萬」了。

照這樣說法,我豈不是自打嘴吧?

請允許我先在這裡講一個小故事:

古代有一個楚國人,坐船過河,船行至河中央,他一不小心,背著的一把劍掉進
河裡,他馬上在利劍落水的船邊,做了一個記號,船靠岸後,他才從記號的地方
下水找劍。問題是船繼續前進,劍卻留在落水的地方,兩者相距已數里,他當然
找不到劍,這個故事的成語叫「刻舟求劍」。

股票投資,最忌刻舟求劍。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好比是船。

公司做生意,好比渡河的船,不斷的前進,不斷的在變化,劍好比是公司的盈利。

當我們買進公司的股份時,我們是根據當時的環境來預測公司的盈利。

如果環境保持不變的話,我們所預測的盈利當然會準確地出現。就好像我們在劍
落水的地方,下水找劍,當然找到劍。

但是,影響公司業務的環境,天天在變,盈利可能受到衝擊,公司不但沒錢賺,
可能還蒙受虧蝕,就好像船已前進,你下水找劍,自然是空手而回。

這說明了,你買進公司的股份之後,一定要貼身跟蹤公司的業務進展,切不可置
之不理。
如果你發現公司持續不斷地成長,就好像馬來亞銀行、大眾銀行、豐隆貸款、
OYL 和東方實業一樣,而且以後也還會成長下去,那麼你就緊握你的股票不賣,
不要說 30 年,即使 50 年、60 年也可以,西方不是有許多百年公司,還在繼續
成長嗎?

長守這樣的公司的股票,比短期買進賣出,賺得更多。

丹斯鄭鴻標、丹斯裡林梧桐、丹斯裡李萊生的家族、郭鶴年、丹斯裡李深靜、丹
斯裡郭令燦等就是這樣成為富豪的。

但是,假如你發現,你持有股份的公司的業務,因環境的變動而日走下坡,而且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沒有復甦的可能,那麼,你再守下去,就是「刻舟求劍」,
不但賺不到錢,而且會血本無歸,就好像過河客永遠找不到他的劍一樣。

所以,長期投資的倡議是對的,投資 30 年的理念也沒錯,但是,必須配合有效
的股票組合管理才有效果,如果一味死守、呆守、守株待兔,兔子已死,守之作
麼?

如果你發現環境已變,公司已沒有前途,不要說賺錢,即使虧本也要脫售,否則
你會虧得更多更慘。

所以,買進時應作長期投資的打算,但要逐季、逐年檢討,不可置之不理。

「長期投資」由數個月至數十年,是否繼續投資下去,不應由時間,而應由公司
的表現決定。

你買進時不妨作終身投資的打算,但是假如股市瘋狂,股價被推至極為離譜的高
價,你再不出售,你就不是股票投資的料子。

股票生活化 (第 6 篇)

大部分股票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感到陌生,他們覺得,股票跟他們的生活,沒有
什麼關係。
實際上,股票跟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的人生,息息相關。

我可以說,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與股票有關。

讓我們看看一名普通受薪職員每天的生活,是怎樣渡過的。

早上他一覺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開燈,電流是由上市的國家能源,獨立發電廠馬
拉卡夫或楊忠禮電力等上市公司供應的,其他供應電力的上市公司還有砂越企
業,丹絨,環球等。

他是洗臉,洗臉的自來水不是由上市公司高峰,達力,聯熹公用,檳州水供,或
是英丹,其中一家公司供應的,這就要看他是住在那一州那一市而定。

梳洗之後,他吃早餐,如果他吃穀類的話,他多數吃雀巢的產品,喝雀巢出產的
美碌,阿華田,或是喝子母牌的鮮奶,或是花莎尼生產的煉奶,也許他會在美碌
中加上煉奶,那麼他已用了兩家上市公司的產品。

如果他時間很匆忙,要趕著去開會,也許他會吃在數分鐘就能準備好的快熟面,
那麼,他可能吃了媽咪大寶達,楊協成或是雀巢的美極快熟面,吃飽後再喝一杯
雀巢的咖啡精,也跟上市公司脫離不了關係。

吃早餐時,他覺得他應該增加營養,於是吃了兩粒安利的營養丸,安利這家美國
公司,是直銷業的泰斗,股息非常豐厚。

他一面吃早餐,一面翻閱當天的報紙他受過中英文教育,所以他訂閱由上市公司
南洋報業出版的南洋商報和星報出版社出版的星報,有時他也看新海峽時報和中
國報,作為執行人員,他在上班前一定看中英文報的經濟版,放工回家後才讀社
會新聞和政治新聞,當然,他也注意股票行情,因為他持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

當他被一則股票新聞吸引時,他的妻子來催促他上班。

他匆匆提了公事包,進入他的普騰賽佳,他的車當然是由國產汽車控股公司生產
的,這家上市公司正面對東協關稅措施實行後,入口車降價的挑戰,能在群車圍
剿中脫穎而出嗎?國產車總經銷在將資產分發給股東後,由於已不再是國產車的
總經銷商,正在努力尋求別種牌子的代理權,企圖成為汽車的超級市場,前途如
何?

他把車駕離家園時,注意到車子的保險快到期,他還沒有決定向太平洋與東方,
澄心亞洲,豐隆保險(屬豐隆貸款)等上市公司那一間公司購買保險。

看一看油表,他知道油箱的汽油已不多,他把車子駕進國油貿易的油站,加滿了
油再上道。國油貿易是國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是一隻藍籌股,他擁有這家公司
的股票。不過,有時他也向其他上市公司蜆殼,埃索的油站添油,看他車在何處
而定。

他沿著由金務大的子公司環城控股所擁有的白沙羅浦種大道,再進入由八打靈通
往吉隆坡的 SPRINT,前往於首都黃金三角的辦公室,沿途經過上市產業公司成
隆機構的總部成隆樓,雪蘭莪產業(SelangorProp)開發的白沙羅高原。

進入惹蘭敦依斯邁後,黃金三角出現在眼前,他看到了森那美大廈,由輝百控制
的沙裡頓酒店,由拉昔胡申公司發展,目前暫時擱置的宏景城,怡保花園擁有一
半股權的禮那申酒店,郭鶴年的香格里拉酒店,由貿易機構(前稱國企)擁有的
珍珠酒店,龍馬控股的金河廣場,楊忠禮機構擁有的 Lot10,星山和 J.W 瑪麗奧
酒店,毅成擁有的威斯汀酒店和激成的辦公大廈,成功集團的吉隆坡廣場和成功
時代廣場。望向安邦路,他可以看到新近上市的城中城產業以及由亞太置地擁有
的帝國塔樓和公主酒店,當然,他也有到位於拉查朱蘭的莫實德大廈。

這些都是上市公司的地標。

進入辦公室後,他拿出一疊由金獅森林工業製造的書寫紙,草擬一份業務報告。
金獅擁有的沙巴森林工業是大馬惟一以樹桐製成紙漿,再製成高級書寫紙的企
業。

他打開由上市公司 1 公司製造的電腦,通過電郵與在外國談生意的同事溝通,他
知道他用到多家大馬自動報價市場的上市公司提供的資訊服務,他感謝這些高科
技公司,解決他在處理業務,儲存資料方面所面對的困擾。
他通過數碼網絡或明訊的手機服務或電訊公司的有線電話,跟他的顧客保持聯
絡,完成多宗交易之後,午餐時間到,他感到有點疲倦,而用餐時間不多,他信
步走進附近的肯德基快餐店,叫了一份炸雞,他知道,他填滿了肚子,而這家上
市公司又做了一筆小生意。

當天下午,他向老闆作了一份匯報,又與同事開了兩個小時會議,會議冗長又枯
燥,他想打瞌睡,乃叫沖茶的阿嬸給他來一杯雀巢的咖啡精,以提一提神,因為
中秋將至,他叫人買了些大同酒家的月餅,作為茶果,使會議多了點人情味。

下班時,已是萬家燈火,他回到溫暖的家,吃著由國家稻米公司的入口白米煮成
的香噴噴白飯,配以太太親手煮出來的菜餚,見到在英迪學院深造的兒子在勤力
做功課,他感到心滿意足,於是扭開了 Astro 的娛樂節目,欣賞鳳凰台的人物訪
談,有時也扭開由新海峽集團擁有的 TV3,聽新聞報告。

從這人一天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出,股票為上市公司的股份,而上市公司所提供
的,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東西或服務,將股票抽像化是投資者最易犯的
毛病。

假如你在應用這些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或是所生產的產品時,立刻將有關上市公
司的資料包括業務、資本、業績等在腦海中溫習一次,久而久之,你就會對大部
分的上市公司,瞭如指掌,這將有助於你在投資股票時,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為什麼不能等三年? (完結篇)

●你買了一間屋子,由跟發展商簽約到發展商交屋給你,前後三年,你覺得這是
理所當然的事,三年的等待,你覺得一點也不長。在這期間,你沒有分文收入,
卻定期的給銀行利息,你也毫無怨言。

●你買了一百英畝的荒地,開闢為油棕園,由伐木、燒芭、開路挖溝,育苗,種
植,除草,施肥,整整忙了三年,才看到棕果出現,收成仍不足以維持開支,再
等兩年,棕果漸豐,油棕園的收支才達到平衡,仍沒錢賺。這已是第五個年頭了。
忙了五年,只有付出,沒有收入,你不以為苦,因為你知道那是賺錢無可避免的
途徑。

●你買了五十畝的地,是樹膠園,屬農業地,你要把它發展為住宅區,於是你向
土地局申請將農業地轉為屋地,再將屋地分割為五、六百段每段 20′×75′的屋地,
以興建五,六百間排屋出售。分割後為每段屋地申請個別地契,請繪測師設計屋
子的圖樣,請工程師計算成本,請承包商承建屋子,由市場部登廣告出售屋子,
跟銀行接洽融資問題,屋子建築過程中要處理許多附近居民的申訴,要按期向購
屋者收款,到領到入伙紙,把屋交給購屋者,由購買土地到交屋收工,前後長達
五年,總算錢賺到了手。作為發展商,你認為以五年的時間賺錢,是正常的,是
合理的,你耐心地等待,從無怨言。

●你是一名中小型企業家,你有製造某種產品的經驗,過去你是為別人管理公司
的,現在決定自己創業,你決定建一間工廠,你從調查市場,向銀行接洽借款,
尋找廠地,設計廠房,招聘員工,裝置機器,試驗生產,到產品推入市場,從策
劃到產品出現在百貨公司的貨架上,前後三年,再苦撐兩年,才開始有盈利,那
已是第五個年頭了。你認為這是創業的正常過程,你心甘情願與你的事業同行五
年,毫無怨言。

●你是開藥劑店的,你決定在城市的另一區,開一間分店,為來自該區的顧客服
務,從尋找店舖,裝修,聘請藥劑師,籌備開張,到正式做生意,前後也要一年
半。

以上的五個例子--買屋子收租,開闢油棕園,建屋出售,從事工業,開零售店,
從籌備到賺錢,快則一年半,慢則五年,業者從無怨言,因為他們瞭解,做任何
事業,都需要時間,絕對沒有一蹴即成這回事。

以上的五個例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投入資金,希望賺取合理的利潤,這叫「投
資」,業者除了知道投資需要時間外,他們也接受一個事實,即凡是投資,都有
風險,沒有任何投資是沒有風險的,風險是他們賺取比銀行定存更高的利潤所面
付出的代價。
投資者接受兩項事實:

?投資需要時間才能賺到利潤,沒有捷徑可操。

?凡投資都有風險,風險的高低常與利潤成正比。

股票投資,是許許多多投資管道之一,為什麼投資者不能接受以上的兩項事實。
做事業,你可以等三、五年,股票投資為什麼不能等三、五年?

絕大部份的股票投資者,都希望今天買進,明天就賣出,賺取暴利。假如你告訴
他,低價買進好股,持握三年,可以賺錢,他們覺得時間太長,難以接受。

為什麼買屋子可以等三年,買股票卻不能?

為什麼肯化五年的時間去完成一項建屋計劃,等油棕成熟,等工業產生利潤,為
什麼股票投資不肯等五年?

為什麼肯化一年半的時間去開一間藥劑店分行,買股票卻不願等一年半載?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跟合資買屋,參股種油棕,建屋,開工廠,開藥劑店分行
沒有兩樣,你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跟你所參股的別的私人公司一樣,需要時間
去完成業務,才能賺到錢,為什麼你用不一樣的態度去對待同樣的股份?

這種態度合理嗎?

投資生意有賺有虧,做生意的人坦然面對,無怨無尤。

你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也是在做生意,當然也是有賺有虧,投資者為什麼不能忍
受虧蝕,為什麼不能接受可能虧蝕的事實而怨無尤人?

上市公司多達 950 家,任你挑選參股的對象,你因為無知,因為貪婪,因為聽


信謠言,而參股於錯誤的企業,豈能完全歸咎於股市?你自己沒有責任嗎?

大多數股票每年的股價波動幅度由數十巴仙至數百巴仙不等,你在低價時不買,
高價時搶進,虧了本,不怨自己怨別人,合理嗎?
參股做生意,例如合股種油棕,六、七年之後才可能分紅,買棕油股,當年就可
分到股息,不是更合算嗎?

在做任何事情失敗後,多數人只怨別人,把責任推在別人或環境身上,能自我反
省的人少之又少。

股票投資也一樣,虧了本不是怨股市,就是怨別人使奸用詐,從來不檢討自己失
敗的原因。

我再問:買屋子可以等三年,為什麼買股票不能等三年?
分享集: 「不勞而獲」賺錢法 2008/01/21

14:26:35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每一個人,在年青時,都應有「防老」意識。

最好是一開始工作時,就作好「防老」規劃。

防老規劃不影響生活素質

「防老」規劃,必須以不影響青、中年時期的生活素質為原則。

以犧牲青、中年時期的生活素質,換取晚年生活的保障,不值得。

現在過得不好,將來過得再好,又有什麼意義?

晚年要過好日子,其實,不必付出現在過苦日子的代價。

先「苦」後「甜」是落後的想法。

只要有恆心,方向正確,「防老」可以很輕鬆。

請注意「恆心」和「方向」。

「恆心」是化夢想為現實的紀律精神。

「方向」是化夢想為現實的道路。

有恆心,方向錯誤,事倍功半。

有恆心,方向正確,事半功倍。

走錯方向,空有恆心,難以達到目的地——「財務獨立」。

有恆心,方向正確,走起來輕鬆愉快,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防老規劃的目標是「財務獨立」。
實現「財務獨立」只能智取,不能力併。

「力併」是拚命節省,拚命儲蓄。

「智取」是「不勞而獲」賺錢法。

請不要誤會,以為我反對儲蓄。

我只是反對通過拚命節省過苦哈哈日子的儲蓄方式。

儲蓄是累積原始資本的必須步驟。

請你由工作時開始,每個月從你的薪金中撥出百份之二十,存入銀行戶口,只化
掉剩下的百份之八十。

先儲蓄,再化錢,絕不妥協。

儲蓄到一個數目,就投資。

這個「數目」,可大可小。

我的原則是,銀行中只能存有足夠三個月生活費的錢,超過此數必須拿去投資。

切勿將大筆的錢,長期存放銀行。

最近跟一名退休銀行家喝拉茶聊天。

他對我說:「長期把大筆款項存在銀行中,笨!」

此話出自退休銀行家之口,實不尋常。

問題是「投資什麼?」。

投資於使你「不勞而獲」的項目。

是的,要懂得「不勞而獲」,才能做到「財務獨立」。
假如你在三十年前,在吉隆坡的孟沙區,以一萬令吉,買進一間單層排屋,現在
價值四十萬令吉,你賺了三十九萬令吉。

你付出了多少「勞」力,來賺這三十九萬令吉?

沒有,你根本沒有付出「勞」力。

這就叫「不勞而獲」賺錢 法。

是誰替你賺這三十九萬令吉?

答案是「通貨膨脹」。

一提到通貨膨脹,大家都談虎色變。

通脹猛於虎也!

但是,通脹卻是投資的好朋友。

在通脹之下,你「不勞而獲」,輕輕鬆鬆賺個盤滿缽滿。

受苦的是下層階級。

投資於房地產如此,投資於股票亦然。

一萬股雲頂現值數百萬

假如你在三十多年前,以一萬多令吉買進一萬股雲頂,從來不賣,現在價值數百
萬令吉。

這數百萬令吉的進賬,是「不勞而獲」的。

這「不勞而獲」,是來自雲頂盈利的持續成長。

「成長」是關鍵所在。

現在你對「防老」規劃,應該有一個清楚的概念了。
第一、在不影響生活素質下,定期儲蓄。

第二、儲蓄到一個數目(由數百至數千令吉),立刻投資,股票是一個很好的對
象,因為可大可小。

第三、只投資於有成長潛能的項目。

第四、長期持有。

第五、切勿停留在儲蓄階段。

不懂得什麼項目(股票)有成長潛能?

馬上著手研究吧。

錢是要靠你自己去賺的。

別人沒有替你賺錢的義務。

你的人生,由你自己負責。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807754
分享集: 「快、狠、準」破產有你份 2008/03/3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快、狠、準」是武林高手追求的最高境界。

出手快如閃電,是為「快」,

一招奪命,是為「狠」。,

一擊中的,是為「准」。

武林高手臻於快,狠、準的化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成為武林至尊。

曾讀過一本叫《快、狠、準》的書,作者把這三招應用到投資上。

他說,無論是外匯市場、期貨或股市,要成功,一定行動要快,出手要狠,看法要准。

把這三招應用到股票投資上,勝算有多高?

養成反向思維

「快」者,買和賣都比別人快一步。

別人未買你先買,買價比別人低,是為「低買」。

別人未賣你先賣,賣價比別人高,是為「高賣」。

「低買高賣」,財源自然滾滾而來。

然而,要買得比別人低,賣得比別人高,必須洞悉先機,散戶有這種本領嗎?

要低買高賣,必須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股市中人,99%是跟在群眾後面的「順」民,「順民」多數是別人買了以後才敢買,別人
賣,不是「低買高賣」,而是「高買低賣」,如何能賺錢?

參與股市者,少說也有百萬人,個個都想比別人快一步,你有勝過別人的條件嗎?

故要靠「快」賺錢,知易行難。
「狠」者,是機會一出現,就全力以赴,一擲百萬,絕不手軟,不成功,便成仁,是「狠」得夠酷。

股市不按牌理

然而股市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你認為股市會起,它偏偏大跌,你認為一家公司前途亮麗,偏偏冒出一盤假賬。

如果你信心爆棚,孤注一擲的話,破產在等著你。

要在股市長期生存,「狠」不得。

「准」者,臆測屢中也。

百發百中,是為「准」。

如果能做到箭無虛發的話,則既「快」且「狠」,必然可能暴富。

問題是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所發生的事,都可能影響股市,你永遠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邊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預測怎能「准」

上市公司內幕重重,身為局外人的散戶,都是後知後覺者,如何能準確預測公司的業績?

既然對股市和對公司的預測變數多如牛毛,如何能「准」?

在看不準的情況下,行動快如閃電,買賣膽大包天,等於自殺。

劍客難免劍下亡。

欲以「快、狠、準」縱橫股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一次失准,永無翻身之日。

慎之,慎之!
分享集: 「瘦身」行動成功馬電訊倣傚 國家稻米業績大躍進

2005/03/15 17:34:08

來源:南洋網

請參考連接: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46

7970

●冷眼

你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買進該家公司的股份,馬上成

為該公司的股東。

作為該公司的股東,你一定要貼身跟蹤該公司的業績進展,

從而作出保留該公司股份或是退股(把股份賣掉)的決定。

每一家上市公司,都必須根據股票交易所上市條例的規定,

發表季報或年報,向股東報告業績及業務進展。
每一名投資者,都應詳細閱讀年報及季報,以瞭解公司的營

運狀況。

年報和季報,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資料,報章的版位有限,通

常只作簡略的報導,有時甚至略而不報,投資者單靠報章的

報導來作出買進賣出的決定,是不夠的。

最好的方法,是進入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的網站

http://www.bursamalaysia.com/,詳細的閱讀年報或季報。

在閱讀時,一定要詳讀賬目中的附註(NOTES),因為公司

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和損益表(Profit & loss

Account)太過精簡,必須靠附註來提供詳情,加以解釋及

補充才能窺見全貌。

在詳閱附註之後,你往往發現許多寶貴的資料,使你對公司

的業績,有更深一層認識。
現在讓我以國家稻米有限公司(BERNAS)最近公佈的最後

一季的季報為例,加以說明。

根據上市條例規定,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須在每季結束後的

60 天內,公佈有關季度的業績。所以國家稻米在 2 月 28 日

公佈的,是去年 10 月至 12 月這一季的賬目。

根據季報,該公司最後一季的淨利只有 1 千 2 百 76 萬令吉,

比上一季的 2 千 6 百 20 萬令吉,減少超過一半。

每股淨利亦由上一季的 5.88 分跌至 2.84 分。

表面上看起來,該公司這一季的盈利是比上一季差勁。但

是,假如你詳細閱讀附註的話,你會發現這一季的淨利,是

在扣除了下列特殊項目之後達至的:

1.註銷機器及廠房:19,500.00 令吉

2.自動離職賠償(VSS):18,000.00 令吉
3.註銷商業:7,800.00 令吉

4.增加廣告開銷:9,000.000 令吉

該公司是在扣除了這四項共 4 千 6 百 70 萬令吉,再加上出

售一家運輸公司所得的 7 百 60 萬令吉淨利之後,才得出最

後一季 1 千 2 百 76 萬令吉的淨利。

以上的四項開支及出售投資的收入,都是一次過性質。叫「特

殊項目」以後不會再出現(廣告開銷可能例外)。

我們在評估公司的業績表現時,應把「特殊項目」與營業盈

利(operating Profit)分開,這樣才能看出該公司的營業實

況。

就以上述例子,假如我們不把特殊項目計算在內的話,該公

司去年最後一項的淨利高達 5 千 1 百 86 萬令吉;
(RM46.7m

-RM7.6m)+RM12.755m=RM51.86m.,每股淨利 13.24
分,比上一季 的 5.88 分增加一倍以上,可見該公司最後一季

實際上表現特出。

該公司去年全年淨利為 1 億 2 千 1 百萬令吉,每股淨賺 26.93

分,以 3 月 2 日的股價 RM1.52 計算,本益比(PER)為 5.6

倍。

假如我們不把特殊項目計算在內的話,去年全年淨利高達 1

億 6 千 7 百 70 萬令吉,每股淨賺 37.34 分,本益比僅為 4

倍。

該公司去年和前年,兩度通過自動離職計劃,裁減員工人

數,前年這方面的開支(一次過性質)高達 7 千 900 萬令吉,

去年達 1 千 800 萬令吉。單單這兩項開支,已使該公司這兩

年的淨利,減少近 1 億令吉。這些項目,以後都不再出現,

等於盈利將相應的增加。

該公司去年業績大步躍進,一方面是裁員節省開支,一方面

提高效率的結果。這些「瘦身」行動,使該公司成為一家更
結實的公司,難怪馬電訊局傚尤。
「爛」比「跌」更可怕

2007/09/24 14:03:19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爛」是指公司爛了,也就是公司虧蝕越來越大,最後走向

破產。

「跌」是指股票的價格下跌。

凡是買股票的,無不談「跌」色變。

無論是投資或投機者,都會畏「跌」如畏虎。

股票投資如用兵,兵敗如山倒時,誰不魂飛魄散?

「跌」誠然是可怕的。

但對我這種長期投資者來說,有比「跌」更可怕,而且可怕

十倍的。
那就是「爛」。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

股份的價值,長期來說,決定於公司的盈利表現。

如果公司的生產越做越大,越做越火紅,盈利一年比一年

多,那麼,股份就會越來越值錢,股價就會持續不斷的上升,

你的財富也會與日俱增。

讓你血本無歸

如果公司的生意越做越萎縮,年年虧蝕,而且虧蝕額越來越

大,最後可能面臨破產的噩運,則股份的價值,必然一跌再

跌,最後可能使你血本無歸。

在短期內,股票的價格會受到股市走勢或人為操縱的影響,

波動激烈。
但長期來說,股價必然與公司的業績同步,也就是說,股價

必然會反映公司的業績,只不過時間上有遲早之分而已。

如果我們以偏高的價格買進一隻好股的話,當股市崩潰時,

它的股價也會跟著下跌,投資者也會蒙受虧蝕。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你不理會股市的起落,緊握你的股份

不放,當公司的盈利一年比一年多時,股份的價值就會跟著

上升,你會反虧為賺。

投資致富最佳途徑

如果你是低價買進好股的話,就會賺得更多。

這是靠股票投資致富的最佳、最穩當的途徑。

世界上許多富豪,都是這樣致富的,1968 年世界首富保羅蓋

帝,當今世界富豪華倫巴菲特,都是典型的例子。
讓我舉一個大馬的例子說明:

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在 1996 年金融風

暴前的股價最高為 4.64 令吉,最低為 3.04 令吉。

假如你在 1996 年時以 4.64 令吉的最高價買進一千股(面值

50 仙)收藏至今,在收取五次紅股及認購一次附加股之後,

目前擁有一千九百五十股(面值一令吉),以今天 9.60 令吉

的價格計算,價值一萬八千餘令吉,等於十年前投資額的四

倍,假如把歷年收到的豐厚股息也計算在內的話,賺了超過

五百巴仙。

請注意,你在 1996 年時是以當年的最高價買進,仍能取得

五百巴仙的盈利。如果是以當年最低價 3.04 令吉買進,就賺

得更多。

大眾銀行在 1998 年金融風暴時曾一度跌至 0.81 令吉,如果

你以此價買進的話,你將賺十倍以上。如果你繼續拿下去的

話,將來肯定能賺得更多。
大眾銀行的盈利,年年上升,是使你即使高價買進,仍能反

敗為勝的主要原因。

在十多年前,當第二板的股票,都被炒到十令吉以上時,我

的朋友以十令吉的價格,買進一千股開屏(KaiPeng,8796,

二板貿服股),堅守至今,由於該公司連年虧蝕,股價一跌

再跌,今天只剩二分。

切勿低價買壞股

同樣是高價買進,持股期限同樣超過十年,買好股和買壞

股,結果有天壤之別。

所以,散戶寧可高價買好股,切勿低價買壞股。

當然,如果堅持反向策略,低價買好股,就可以賺得更多。

壞股即使低價,亦不可買,何況是高價。
低價買好股,使你盤滿缽滿。

高價買壞股,使你死無葬身之地。

在金融風暴之後,數以百計的公司被列入 PN4,紛紛破產或

被除牌,受害者多數是投機的散戶,可引為殷鑒。

「爛」比「跌」更可怕。

可怕十倍。
分享集:

2008 年股市向何方?
2008/01/02 18:01:29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對 2008 年的股市,我是樂觀的。讓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觀察:

(一)從宏觀經濟看:世界經濟:基本上還是穩定的。

美國的輕微衰退是軟著陸。次級房貸將在 2008 年中逐步淡化。

石油價格可能已到頂。當產量增加時,可能回跌。全球利息仍偏低。

大馬經濟:保持穩健成長,利息仍偏低,游資仍充沛,第九大馬計劃將為經濟注入活力。

(二)從投資心理看:除了中國股民外,其他股市投資者,基本上還是理智的,並無盲目追逐的跡象。

股民借貸過高,是任何股市崩潰的主因。目前大馬股民,量力而為,而且步步為營,並無過份投資的現象。

語云:上帝要毀滅時,必先使人瘋狂。

大馬股民並未瘋狂,沒有理由會倒塌。

(三)從基本面看:大馬股價還是相當合理,並無估值過高的現象。

週息率仍可觀

綜合指數股項本益比僅為 14 倍,全股項的本益比約為 17 倍。還是合理的。

週息率仍可觀,目前還可以找到毛週息率(D/Y)高達 8%以上的股項,例如馬國民再保險(MNRB)的週息率

為 9.5%。2008 年大部份公司盈利都可望提高。

故從宏觀,從投資心理及從基本面看,都對股市有利,我預料股市會保持穩健上升。

2008 年的投資股項。我看好消費股、銀行股和種植股,消費股的首選為星獅(F&N)。
銀行股可考慮安聯金融集團(AFG)、豐隆銀行(HLB)或豐隆金融集團(HLFG)、大眾銀行(PBB)和馬來亞銀行

(MAYBANK)。

種植股仍有上升餘地。棕油價將保持高價,目前已突破每公噸三千令吉。

種植股分高、中、低價股。高價股中看好峇都加灣,2008 年每股淨利可達 9 角至 1 令吉。本益比僅 12 倍上

下,比其他藍籌種植股低一半。

峇都加灣是以較低成本投資吉隆甲洞的理想媒介。每股峇都加灣擁有 1.15 股吉隆甲洞。

中價股中看好貿易風種植(TWSPLT),在跟南柔種植合併後,業務整合受到一些阻力,再加上低價賣出棕油

期貨至 2007 年年中,使該公司在此輪棕油大漲中未受惠。

別的種植股盈利倍增時,該公司卻表現奇差。

現在整合難題已解決,期貨合約已屆滿,該公司將在 2008 年中有突出的表現,最近一季每股淨賺 8.4 分只

是一個開始。

一家外國研究機構預測該公司 2008 年每股淨賺 47 仙,以目前 3.50 令吉的股價,本益比僅 7.4 倍。

低價股中看好捷博(CEPAT)。該公司以 1 千 125 萬脫售 2 千英畝空地後,將完全沒有負債。而盈利源源而來,

財務穩固。

2008 年預算每股淨賺 20 仙,以目前 1.35 令吉的股價,本益比為 6.75 倍。

須堅持只買好股

在 2008 年中,投資者應堅持只買基本面強勁,盈利有成長潛能,而週息率可觀的股票。

若能如此,則股市在 2008 年中即使出現預想不到的變化,亦能安渡難關。

股市不可預測,即使是理由具足,也可能出現「意外」。故投資者必須堅持只買好股,並作長期投資打算

以防「萬一」。切勿投機取巧,冒不必要的風險。

「穩紮穩打」
「保本至上」。

投資者應永遠奉此為座佑銘。
21 年前的 18 張大眾銀行,今天的一百萬

Post by klse.8k on Saturday, February 3rd, 2001.


Filed under 8K 股票投資.

1979 年一輛馬賽地的價錢是 4 萬令吉,如果用來買當時的大眾銀行股票,可以買


18 張。(當時大眾銀行的價錢是 2.20 令吉,綜合指數大約是 200 點左右,2.20 令
吉 X 18000 股 = 40000 令吉)

在這 21 年裡,大眾銀行發了無數次的紅股,附加股和股息。假設我們自從買進
了那 18 張以後,就沒有錢買後來的附加股,每年的股息也用來花掉,不再投資。
我們那 18 張股票單單靠發紅股也會變成 323 張,今天每股的價錢是 3.48 令吉,
價值 112 萬令吉。(3.48 令吉 X 323 張 = 112 萬令吉)

大眾銀行是一個典型的成長股,從掛牌至今,年年賺大錢,從來不曾虧過,就連
1998 年的大風暴也只是少賺而已(淨賺 198million)。

那麼這幾年的大風暴對它的股價有多大的影響呢?讓我們來計算一下:

1994 年初綜合指數 1300 點,股價 6.00 令吉,這批大眾銀行的股票市值是 120 萬


令吉。

(6.00 令吉 X 201 張 = 120 萬令吉,不包括 96 年和 97 年的紅股所以是 201 張)

2001 年初的今天,綜合指數 736 點,股價 3.48 令吉,這批股票的市值還有 112


萬令吉。

(3.48 令吉 X 323 張 = 112 萬令吉)

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看出風暴對於大眾銀行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這也就是我一直
在強調的投資一定要買好股,買賺大錢的公司的理由。投資不是投機,投資是要
靠時間成長的。我知道買投機股有機會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賺一倍的價錢,買像大
眾銀行這樣的好股可能要幾年才可增值一倍。但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樣的
理財致富也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成功的。確定正確的投資方式,堅持下去,才是致
富之道。
大眾銀行的紅股記錄:(不包括附加股)

1981 年紅股 4 送 1
1982 年紅股 5 送 2
1983 年分股 1 送 1 (把 1 元股票變成 2 張 5 角的股票)
1983 年紅股 5 送 3
1984 年紅股 4 送 1
1988 年紅股 5 送 1
1990 年紅股 3 送 1
1996 年紅股 3 送 1
1997 年紅股 5 送 1

前幾天大眾銀行公佈了它的 2000 年業績,它的每股淨利高達 0.303 令吉,當年買


進的 18 張今天已經變成了 323 張,每張淨賺 303 令吉,身為小股東,那 323 張
每年就可淨賺 97,869 令吉,或每月 8155 令吉。 (323,000 股 X 0.303 令吉 = 97,869
令吉)

今天那 323 張大眾銀行股票的價值是 112 萬令吉,如果把它賣掉存入銀行,每年


利息 4%,只可獲得 44,800 令吉。如此這般的算法,你覺得大眾銀行的股票是便
宜還是貴?

你覺得大眾銀行的前景如何?以前馬來西亞的銀行有 60 間,今天只剩下 10 間,
你認為它的生意會進步還是退步?

如果你認為它還會進步,你就應該把存在大眾銀行的定期存款換作大眾銀行的股
票,跟它一起成長,做個聰明的投資人。

十年後的大眾銀行肯定比今天還要大,它股票的價值也將比現在還要高,依我的
估計再開兩個番是沒有問題的,3.48 令吉的兩個番就是 13.92 令吉,所以十年後
的大眾銀行將是 13.92 令吉。 (3.48 令吉加 1 番就是 6.96 令吉,6.96 令吉再加 1
番就是 13.92 令吉)

所以十年後 323 張大眾銀行的價值將是 450 萬令吉。(323 張 X 13.92 令吉 = 450


萬令吉)

也許你會奇怪為什麼我能算出十年後的價錢?如果股票的未來價錢能夠算得出
來我不是要發達!老實告訴你我是用股神 Buffett 的方法來計算的,這方法準確
性很高,所以今天股神能夠成為世上第二有錢的人。我可以和你分享這方法,但
是我怕曲高和寡,而且這網站的讀者也不多,等有人提出要學我才來講也不遲。
分享集: 5 分鐘 知吉凶
2008/05/26

股票研究人 ●馮時能

我有一種本領,只要與人交談 5 分鐘,就知道一個人在股票投資上,

是賺錢還是虧本。

當然,這 5 分鐘的「股談」,必須是在毫無準備,完全不設防的情況

下作出。

而投資的盈虧,是指長期投資的結果,並非短期的成績。

如果在 5 分鐘內,他所談的或所問的,都離不了股市會不會起、有什

麼「貼士」
、某股將會被炒、熱錢進來「推」某股、小道消息謂某股

將會飛漲……之類的課題、對「炒」和「玩」股口沫橫飛,對公司的

基本面隻字不提,他的投資多數虧本。

如果他一見到我,就不斷追問:這個行業的景氣如何、公司的產品銷

路如何、公司的管理層是否精明和可靠、公司過去的盈利表現如何、

盈利能否持續、成長潛能何在?公司的前景展望如何?

對於股市起落、小道消息、有無人炒作等,隻字不提, 這個人多數

能在股市中賺錢。
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愛面子,很少人肯認「輸」。所以,談到股

票投資,個個都是贏家,實際上,人人都在「暗捶」。

內容反映態度

依我的觀察,根據談股的內容所作出的盈虧揣測,準確性出奇的高。

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談話的內容,反映了一個人的投資態度。

那些開口是「炒」,閉口是「玩」的人,都是頑固的投機者,他們投

機成癮,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長期投機,無異長賭,長賭必輸。

那些談話內容,完全環繞著基本面,對股市動向,股票炒作,隻字不

提,這類股友,都是嚴肅的長期投資者。

這類投資者,抱著正確的投資理念,他們深切瞭解,買股票就是買公

司的股份,買股份就是跟人合股做生意,投資的成敗,取決於公司的

業績表現。

所以,他們把注意力,投注在公司上,而不是投注在股價的變動上。
常理推測結果

他們堅決相信:只要公司業績標青,股價自然會起,根本不必擔心。

不看業績看股價,是捨本逐末。

所以,5 分鐘的「股談」,就能辨別投資者在股市的表現,而且準確

性奇高,並不是有特異功能,而且根據常理推測所得的結果。

一個人,做一件事,如果做了 10 年、8 年,還是沒有成績,就必然

會放棄,或是改弦易轍,這才是合乎常理的做法。

但是,一些人在股市中投機,經過 10 年、8 年,結算一下,還是虧

本,這說明了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既然如此,就應該放棄,改變路線,

採取更有賺錢把握的方法,才是合理的行為。

但是,許多人在投機 10 年、8 年之後,傷痕纍纍,仍不肯悔改,還

要繼續投機下去,實在令人費解。
分享集: 一念定吉凶

2007/06/04 13:59:20

●馮時能

人生之吉凶,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一念,就是一個念頭的生起,這一念,就是個出發點,這個

出發點決定了以後的方向。

千里之行,能否到達目的地,不是決定於路途之遠近,而是

決定於起步時所定的方向。

人生之路有如飛機之航線,假如你的目的地是倫敦,你鎖定

了航線的度數,即使在黑夜中,完全看不到機艙外的海洋與

陸地,十七小時後也可以平安地由吉隆坡飛抵倫敦。
假如你起飛時定錯了航線的度數,開始時可能只相差那麼區

區的數度,但在十七小時之後,飛機降落的地點,可能相差

1 萬公里,不是在倫敦,而是在北極降陸。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此之謂也。

在股市投資中,決定成敗的因素很多,但是追根究底,往往

只是一念之差。

這一念之差,在數十年之後可能使你腰纏萬貫或是身敗名

裂。

投資還是投機?

這一「念」是「投資」還是「投機」?如果你的選擇是「投

機」的話,你一開始就定錯方向,往後你無論盡多大的努力,

耗盡多少的心機,最後一無所得還算你幸運,最怕是落得傾

家蕩產,身敗名裂。
如果你選擇的是投資,而且是長期投資的話,你的方向選對

了。

方向錯誤徒勞無功

即使途中因故障而被迫在半途緊急降陸,但只要修好機器,

繼續沿正確的方向飛行,最後必能達到目的地,不是不到,

只是遲到。

這是老機長告訴我的話,也正是我四十年股市投資的經驗之

談。

所以,如果你要在股市作千里之行,如果你想通過股市累積

財富,使你有能力供兒女受高等教育,使你老年生活有保障。

那麼,你首先要做的,不是研究股市,更不是研究企業,而

是端正你的念頭,確定正確的方向。

方向正確,研究才有用。
方向不正確,無論怎樣研究,最後都是徒勞無功。

投機的特徵:

(1)假如你買進時對企業一無所知,你希望靠別人把臭股

炒起,使你獲利,你是在投機。

(2)你相信快速致富--最好是無本致富,大玩對敲,那

是最壞的投機。

(3)根據謠言而不是根據事實決定買進賣方。

(4)感情用事,EQ(情緒商數)高過 IQ(智商)。

(5)冥頑不靈,死性不改,投機到底。

(6)為了找刺激,不是為了求財而買股。
(7)永遠不做功課,以別人的意見為意見,自己沒有主見。

(8)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

(9)相信「好股沒人炒,不會起,有個屁用」之類的話。

投資的特徵:

(1)相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要賺錢,必須付出心血和

心力。

(2)相信股票只有長期投資才能獲利。

種油棕要三年才結果,買屋子要三年才交屋,股票守三年才

有利可圖是不是很合理呢?

(3)不信謠言。

(4)IQ 高過 EQ。
(5)投資是為求財,不是求氣。

(6)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重蹈覆轍。

(7)永遠不忘記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公司的業績比

股市的興衰重要。

(8)不為失敗找藉口來掩飾自己的過錯。

(9)勤做功課--全力研究企業。

成敗只在一念之間,你選擇投資還是投機,由你自己決定。
分享集: 一個買進的機會

2007/09/03 14:50:53

●馮時能

美國次級房貸,引爆全球股災,大馬股市亦被波及,牛市突

告中斷,凡是擁有股票的,沒一個能逃過此劫。

經過這一輪的蹂躪後,受傷的公牛,還能重振雄風嗎?評論

家人言言殊,莫衷一是,股票投資者無所適從。

我沒有預測股市動向的能耐,我也不認為世界上有任何人擁

有這種本領。

兩項準則減困惑

既然無法準確預測股市動向,那麼,我們又怎樣投資股票

呢?
我的方法是:

第一、根據大局;

第二、根據基本面;

以這兩項為準則,作出投資的決定,可以減少困惑。

我必須強調,投資者如武林高手,有的用刀,有的用劍,有

的用棍,只要練到爐火純青,都能成為高手,開山立派。

投資方法,五花八門,只要應用得法,都可以賺錢,股市高

手,各擅勝場,無所謂優劣,只有精與不精之別,如此而已。

所以,我所用的這種專注基本面的方法,也只是其中之一,

對我管用,所以願與大家分享。

對我來說,這次股災,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一個選擇買進好股
的機會。

乘大調整擇肥而噬

那些在牛市竄升中,失去低價買進好股的機會的股友,不妨

乘此次的大調整,擇肥而噬。

我很用心的閱讀可以找到的,關於次級房貸的資料、分析和

評論。我所得到的結論是:這項風暴雖然夠迅猛,但不足以

動搖世界經濟根基。

世界總體經濟,有如一座大廈,若大廈的主柱被擊斷,大廈

本身的重量向下壓,大廈就會倒塌。

主要的柱子被摧毀,我們稱之為「結構性的破壞」,惟有出

現結構性的破壞,世界經濟這座大廈才會崩潰。

如果只是窗戶的玻璃被擊破,雖然碎片紛飛,令人看了驚心

動魄,但大廈仍屹立如山,絕對不會倒塌。
我認為次級房貸只擊中世界經濟大廈的玻璃窗,沒擊中主

柱,所以,不足以動搖世界經濟的根基。

經濟學家所描繪的,是最壞的情況,不大可能出現。

只要消防員在,火勢就不會失控。

現在全球領袖都出手挽救,次級房貸不可能潰變到無法控制

的地步。

給予一些時間,風暴必然平息。

世界沒有永不停息的風暴!

再看我們的股市。

經過這一輪大調整之後,一些素質優良的股票,已回跌至較

為合理的水平。
目前大馬股市的本益比,在 17 倍左右,跟過去大牛市時的

26 倍,仍有一段距離。

有一些股票,看起來相當有吸引力。

股息收入比成長重要

投資者可以根據基本面,如目前的本益比(PER),週息率

(D/Y),成長潛能等,作選擇性的購買。

你必須根據你個人的情況作出決定,不必去跟別人。例如對

我這個退休人士來說,股息收入比成長重要,所以我選擇買

進一些高股息而又有穩健成長的藍籌股。

買進以後,只要公司的業績持續成長,就不脫售。

有一些我心儀的好股,因股價竄升得太快,不敢買進,常感

惋惜。
此次暴跌,為我提供了一個買進的機會,實為快事。
分享集: 人在天涯 如何投資?

2007/07/16 14:32:09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在任職期間及在退休之後,都常常出國,有時是為了工作

的需要,有時則純粹是出國觀光。

尤其是在退休之後,時間不受限制,出國觀光更加頻仍,一

年由三次至十次、八次不等。時間短則三、兩天,長則整個

月。

40 年來,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股市,出國次數這麼多,是不是

對我的投資不利?我又如何解決?

出國反對我有利

回首來時路,我發現出國不但不妨礙我投資,反而對我有

利!
(1)我知道我一有機會就往外國跑,所以我堅守一個原則:

只買基本面強穩的股項,對於缺乏基本面,投機性強的股票

一概不買,久而久之,反而使我養成只買基本面強穩股項的

習慣。

(2)在買進時,就準備作長期投資,尤其注重股息收入。

動作越少越好

經驗告訴我:股票投資,動作越少越好。

多數人都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買賣越頻密,賺得越多。

實際上,剛好相反,長期投資比買賣頻密賺得更多。

只要選對公司,不做什麼就可以賺錢,是股票投資的最大好

處。

我很少買賣,所以身在大馬還是在外國,沒有什麼分別。
不放心就不買

(3)買進時總是問:「假如我明天就出國一個月,我放心

嗎?」這已成為我的習慣。

如果答案是:不放心,那就表示我的選擇是錯誤的,就打消

買進的念頭。

無論「消息」怎樣好,都不買,免得在外心掛掛。

(4)盡量使股票項目多元化。作為散戶,我們是局外人,

公司裡面,總有一些黑暗的角落是我們看不到的。

即使像我這樣全力以赴研究公司,又常作公司訪問的人,也

無法徹底瞭解,孤注一擲,並非明智之舉,尤其是像我這把

年紀,又常常出國的人,更應提高警惕。

股票投資致命傷
(5)身在國外,如空中之鷹,俯視大地,視野廣闊,較易

看清楚股市大趨勢。

只看到短期的波動,看不清大趨勢,是股票投資的致命傷。

(6)更重要的身在外國,遠離本地股市的喧囂,不受群眾

情緒的影響,頭腦更清醒,可以獨立思考,作出冷靜的檢討,

有助於減少錯誤。

最近我去希臘,途中對大馬股市大趨勢,作了一番思考,所

得到的結論是公牛未老。

二三線股值得投資

一些業績表現不錯的二、三線股,價值還是被低估,值得投

資。

這是我個人目前的看法。
根據這個看法,我作了這樣的決定:緊握手中股票不放,任

公牛奔跑。

我關心,但不擔心。

在牛市中,我照樣出國。當此文見報時,我已身在中國東北。
分享集: 三不買 2008/06/02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股票投資風險高,故投資者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也特別大。尤其是投機

者,在買進之後,總是提心吊膽,深恐血汗錢泡湯。所以,身在辦公

室,心卻在股市,時刻生活在煩惱中,情緒受到干擾,甚至與家人的

關係也受到影響,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如果生活不快樂,錢賺得再多,也沒有意義。

假如你總是為股票而心煩,我勸你還是早日脫離股市,因為你不適合

投資股票。

假如你認為股市是一條適合你的投資管道,那麼,就必須設法控制自

己的情緒,減少股市波動的衝擊。

其實,這並不難,只要有正確的投資態度,同時下定決心,遵循一些

簡單的原則,就可以減少股票投資所引發的煩惱。

我的經驗,也許可供參考。

我有三個「不買」的原則!
第一個原則,不買我不放心的公司的股票。

我常常出國,以前是公幹,現在是觀光。尤其是在退休之後,出國更

頻仍,一年少則六、七次,多則十次、八次,短則數天,長則大半個

月,天涯海角、無遠弗屆。

在我買進股票的時候,我總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我出國旅行半個

月,而旅途中沒有我所買股票的信息,我會擔心嗎?

如果答案是「會」的話,很明顯的,這只股票不恰合我投資。無論基

本因素多麼強穩,我都不會買進。

第二個原則:不買時時刻刻都要盯住它的股票。

如果在買進之後,我擔心公司會「爛」掉;或公司領導人會耍花招把

公司掏空;或是買價太高,股價隨時下跌而使我蒙受虧損。只要具有

以上情況中的任何一種,我都不會買進。

換句話說,在買進後整天要花時間去監視的股票,不恰合我投資。

我不希望終日生活在惶恐不安中,尤其是在退休之後。

第三個原則:在買進一隻股票之後,萬一股價大跌,我不敢買進更多,
這種股票,我也不買。

沒有人能擔保,買進後股價不會下跌。

堅持原則生活輕鬆

在買進後,受到熊市的影響,股價一跌再跌,是很平常的事。

假如在股價大跌之後,你不敢買進更多同一隻股票,表示你對這只股

票,認識不夠、信心不足,因此在價值被極度低估時,應該是最好的

增加投資的時機,你卻不敢加碼,因而錯過了低價買進好股的良機。

所以,在買進時,我總是問自己:假如股價大跌的話,我敢買進更多

嗎?

如果答案是「不」的話,我也不會買進。

當然,在股價大跌後,我還要做更多的功課,確定股價的下跌,不是

基本因素改變,而是股市下跌的影響,這樣才可加碼買進。

如果基本因素改變了,即使股價已跌了一大截;我也加碼買進,否則

的話,我會虧得更多,甚至傾家蕩產。

堅守以上的「三不買」,使我生活輕鬆,旅途愉快。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49058
分享集 : 千金易得 正念難求

2007/10/29 14:30:52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要在股市賺錢,投資者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條件,其中包括

資本、對投資和個別上市公司的認識、耐心,以及正確的投

資概念等等。

而在這些條件中,最重要,也是最難做到的,是正確投資概

念的建立。

資本可大可小

資本當然重要,但可大可小。

股票的一個好處,是投資額的伸縮性很大。由數令吉至數億

令吉不等,投資者可以根據他的財力去決定。
尤其是在每宗交易,由一千股減至一百股之後,有更多的小

戶買得起股票。

目前有些股票的股價跌至一角,買一百股,只需十令吉,每

一個有職業的人都買得起,真正做到了「資本證券化,證券

大眾化」。

至於投資和個別上市公司的知識,到處都可以找到,問題只

是你有沒有興趣去追求而已。

就以投資的學問來說,中英文的書,可說汗牛充棟,普通書

局都可買到。我最近到台北,逛書店時就買了幾本「投資

學」,都是大學教授所寫的內容很扎實的書。

個別上市公司的年報、季報、公司發佈的文告,只要進入馬

來西亞股票交易所的網站 www.bursamalaysia.com就可以

找到,而且是免費的,可說資料齊全,只欠學習而已。
關於耐心,那是可以培養的,並不難。

正確投資概念

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對股票投資具有正確的投資概念。

這裡所說的「概念」
,是指: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買股份

就是參股票做生意,所以公司比股市重要。」

做生意,一定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賺錢,沒有快

速致富這回事。開店要守上二、三年,才能建立穩定的顧客

群,生意才能打開,店主才開始賺錢。

種油棕要三年才開花結果,五年以後才可以看到利潤。

做發展商,建屋子出售,由買地到建成「收工」
,通常要五

年。
所以,做生意賺錢,需要時間,時間就是金錢,
「快」不得。

股票的價格,反映公司的盈利,既然公司需要時間去賺錢,

則股價的上升,也要時間跟上,所以股票要長期持有,才有

可能享受到增值的好處。

公司比股市重要

這個「公司比股市重要」的看法,要建立起來,比你想像的

困難得多。

一般人都以為,只要我們改變觀念,改變態度,
「概念」不

就建立起來了嗎?

問題是人的意志力,比我們想像的,脆弱得多。

在過去三十多年,我寫過數以百篇計的文章,作過不少過一

百場有關股票投資的演講,主要的目的,是要幫助股友建立
正確的投資概念:只投資,不投機。

我發現大部份聽講的人,都能接受我的投資理念,但是真正

能身體力行的,卻少之又少。

原因是我們整個股市,都充滿了投機的氣氛,被這「氣氛」

包圍的散戶,很難擺脫投機氣氛的感染,就好像在一個人人

吸煙的房間內,你很難不吸進一些別人吐出的「煙霧」一樣。

當你身邊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大談特談股市的起落時,你不受

引誘去投機,是很困難的事。

所以,聽了我的「投資正道」之後,不到一個星期,就忘個

清光,又故態復萌,照「投機」不誤。

股市有如森林

正確的概念,是股票投資的指南針。
股市有如一座濃密的森林,進入其中,沒有指南針,最易迷

失方向,很難達到你預定的目的地。

股票投資的目的地就是「財富」,走錯方向,無論有多少資

金,知識多麼豐富,具有驚人的耐心,也將一籌莫展,要富

起來,難之又難。

有了正確的概念,財富才會流向你。

正確概念,有如磁石,能吸引財富。

故千金易得,正念難求。
分享集 : 大股東比天大

2007/10/15 13:39:00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人民才是老闆」。

多年前,在一次選舉中,這個口號,喊得震天價響。

但是,現在似乎已成了「絕響」。

成為「絕響」,是因為執政黨上台後,就以「老闆」自居,手操生殺

大權的人捨「老闆」其為誰?

反對黨也不再喊,因為選舉還沒到,這種口號是在大選時喊才有人聽

的,平時喊到聲嘶力竭是白費力氣,因為被政治冷感症抵消了。

「民主」就是由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通過「一人一票」的制度,選出代議士,組成「內閣」,掌管國

家事務,最終目的是謀人民福祉。

國家是人民的,但管理權屬於政府,因為人民已將此種權力交給了政

府,由政府代為管理國家,也管理人民。
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是老闆,政治人物和公務員是僕人,稱為「公僕」。

「公僕」的使命,就好像毛澤東所言,是「為人民服務」的。

現在,讓我們把鏡頭馬上由瞄向國家,轉為瞄向企業領域,再縮小至

上市公司。

你會發現,上市公司,跟國家何其相似。

一家上市公司,最少要有一千名每名擁有不少過一千股的股東,他們

最少要擁有公司 25%的股權,否則,就會被中止「上市」
,也叫「除


」。

大股東不能持有超過 75%股權,這是上市條例所規定的。

股東就是上市公司的老闆,就好像人民是國家的老闆一樣。

一千名股東,可能有一千種想法,如果每個人都要根據他的想法去經

營這家公司的話,就好像由一千匹向不同方向奔跑的馬來拉一輛馬車

一樣,這輛馬車能跑嗎?

公司就是馬車。
要使公司順利操作,為股東賺錢,就必須把公司擁有權和管理權分開。

擁有權管理權分開

股東們根據「一股一票」的民主制度,選出董事,組成董事會,代表

他們管理這家公司。

跟「內閣」掌管國家沒有分別。

在擁有權與管理權分家的情況下,人民無權干預政府的操作,人民這

個「主人」,不能直接指揮作為「公僕」的公務員,只有內閣才有這

種權力。

同樣的,股東這個「老闆」
,無權干預公司的日常操作,只有董事會

才有這種權力。

因為股東已把這種權力移交給董事會,股東已無「權」;就好像人民

已把「權」交給「內閣」,人民已無「權」一樣。

如果人民不滿意政府的工作表現,五年後可以通過選票,將政客撤

職,把政「權」交給另一批政客。

同樣的,如果股東不滿意董事會的表現,可以將他們撤職,或是任期
屆滿後不再選他們。

當然,也有例外的,緬甸的軍人政府就是一個例子。

理想與現實有差距

表面上看起來,上市公司已將民主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至。

但是,這是理想,不是現實。

無論是在國家或上市公司,理想與現實,永遠有一段距離。

而在上市公司這一段距離,比在國家的更大。

原因只有一個:董事同時也是大股東。

所以,擁有權和管理權操在同一個人手中,兩者合而為一,威力無窮

大。

在政治上,政客要操縱選票,要費盡工夫,不擇手段,還要偷偷摸摸

地進行,因為這是見不得光的醜聞。

在上市公司,擁有控制性股權的大股東,可以光明正大地行使他的「一

股一票」的權利,無往而不利。
小股東永遠居於陪襯的地位,永遠是只有擁有權,沒有管理權的老

闆,永遠是無牙的老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同時擁有擁有權和管理權的大股東,鮮有不「私

爾忘公」的。

真正肯為全體股東的利益著想的大股東,不是沒有,畢竟是屬於少數。

看清大股東真面目

所以,買股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看清楚大股東的真面目。

散戶必須抓緊一個原則:只買大股東肯為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著想的

公司的股票。

大股東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的公司的股票,買不得。

看錯了人,是你沒有帶眼識人。除了退股之外,你根本不能做什麼。

因為你根本奈何不了一手遮天的大股東。

是的,股東就是老闆,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組織。

故股東大過天。
但大股東比天更大。

否則,他又怎能「一手遮天」?
大眾銀行 金邊郊區設第 9 家分行

2007/12/29

13:06:28

●南洋商報

(吉隆坡 28 日訊)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旗下公司柬埔寨大眾銀行(Campu Bank)目前在

金邊郊區開設第九家分行。

該銀行文告指出,該家新分行是在本月 26 日由柬埔寨國家銀行行長謝佔多主持開幕儀式,也同時推介柬埔

寨大眾銀行信用及轉帳卡。

該銀行創始人及主席丹斯裡鄭鴻標也是該銀行的主席兼董事經理,新分行的開幕也意味著大眾銀行在柬埔

寨買入另一個里程碑。

他說,在過去的 11 個月內,該銀行在貸款業務上取得雙倍的增長率,並計劃開設更多分行以達致柬埔寨最

大銀行的目標。

至於信用卡及轉帳卡,他則表示市場潛力也非常龐大。

該銀行另一個文告指出,該銀行宣佈將捐獻 100 萬令吉至「大眾銀行種樹運動-氣候變化節目」,該項運

動是由大馬自然協會主辦,計劃在未來 3 年內於蕉賴的斯裡柔佛防洪蓄水池栽種 2 萬棵樹。


分享集: 不要說「沒有時間」 2008/05/05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對於股票投資,我一向的主張是:不瞭解,就不買。

要瞭解一家上市公司,惟一的方法,是勤做功課。

勤做功課,就是勤於閱讀資料,而最重要的資料,就是公司

發表的文告,每季財報和常年報告書。

這些文告、季報和年報,是研究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和最重要

的素材。

股市中常常會流傳一些上市公司的謠言和似是而非的評

論,誤導投資者,使他們作出錯誤的判斷,造成不必要的損

失,或失去難得的投資機會。

提升對上市公司的認識
要破除這類困惑,最可靠的方法,是勤讀公司的文告、季報

和年報。

不讀文告,季報和年報的股友,最易淪為投機者,成為股市

的犧牲者。

所以,要在股市長期生存,要通過股票投資這條管道,累積

財富,一定要不斷的提升對上市公司的認識。

而勤於閱讀文告、季報和年報是最佳途徑,也是「基本功」。

當我勸告股友多讀文告、季報和年報時,他們通常都提出三

個「無法做到」的理由:

(第一)看不懂。

看不懂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英文程度不夠,因為所有

的文告、季報和年報都是以英文書寫的,沒有相當英文水準

是看不懂的,在這方面,受華文教育的人較為吃虧,那是無
可奈何的。

其次是沒有足夠的知識以瞭解文告、季報和年報的內容。

投資者必須對財經術語,有正確的認識,對會計有一定程度

的瞭解,對各行各業有基本的認識,否則,是不大容易對公

司的文告、季報和年報,有透澈的瞭解。

(第二)資料難找。

在五年前,資料的確難找,但由五年前開始,股票交易所電

腦化之後,這個問題已獲得解決。

投資者只要進入交易所的網站www.bursamalaysia.com,就可

以讀到上市公司所發佈的所有文告、季報和年報,而且是完

全免費的。

這些資訊長期儲存在電腦中,你在什麼時候閱讀都可以,你

要查閱數年前的文告內容,隨時都可以找得到,非1 憷?
(第三)是沒有時間做功課。

我覺得這是一個最不能成立的藉口。

是的,大多數的人都為生活而奔波,少有空閒時間,但是只

要你有心學習,總有辦法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一點時

間來做功課,只要持之以恆,就能通過長期的努力,累積足

夠的投資知識。

嚴肅看待股票投資

我在報界工作三十年,由記者到總編輯,生活一向忙碌,但

我仍能利用業餘的時間,讀了數以百計的有關股票投資理論

的著作,不少著作,厚達數百頁,我不但讀完,而且還做了

筆記。

我也讀完所有上市公司的文告、季報和年報,從未間斷。
我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我數十年來,幾乎從來不看電視、

電影,也很少逛游或作無謂的應酬,我把所有業餘的時間都

用在閱讀投資書籍、公司資料,四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所以,有沒有時間做功課,在於你對時間的分配和你要優先

做的是什麼。

更重要的是你對股票投資是否有一份執著,有一份狂熱?如

果有的話,你自然會「擠」出時間,自然會盡量利用空隙時

間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來閱讀這方面的書籍,這方面的資訊。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沒有時間只是一個藉口。

任何一個行業,或職業都有其竅門,惟有長期浸淫其中,不

斷思考,不斷求進步的人,才有可能對他所從事的行業或職

業,有澈底的瞭解,其中的一些細節,往往只能意會,不可

言傳。外行人不易領悟。

股票投資亦如此,除非你認真做功課,以嚴肅的態度對待
它,否則你不可能登堂入室。

這是一門學問,一門深奧的學問,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

藝術,非誇誇之言者可以掌握,可以窺其堂奧的。

除非你肯做功課,否則,你永遠只是個投機者。

投機者必敗!

思之,思之!

慎之,慎之!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40118
分享集: 不瞭解,就不買
2007/12/10 11:57:0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導致散戶飲恨沙場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無知」。

「無知」就是不瞭解,就是誤解。

不瞭解什麼?又誤解什麼?

不瞭解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

誤解股票投資原意

誤解了股票投資的原意,不認識股票的真面目,因而誤用了這條很好的投資管道。

我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出,股票是公司股份的證書,這份證書證明了你是公司的股東,以及你擁有的

股份數額。

故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買股份就是參股於有關公司,就是把你的錢(資金)交給有關公司去做生意,

公司賺了錢,按參股的比例,分紅給你,這就是股息。

與此同時,作為公司的股東(老闆)之一,你擁有這家公司的一部份資產,所擁有的資產額,也跟你所持

股份的巴仙率成正比。

看我的專欄和讀拙作「30 年股票投資心得」的人,都對以上的話,耳熟能詳,甚至看到厭了。

我不厭其煩地重複這些話,是因為這是股票投資中最重要的概念,基本面投資者(又叫價值投資者)的一

切理論,都是由這一點衍生出來的,忘記了這個概念的投資者,好像一顆沒有根的樹,很難長期「立足」

股市。

大部份股票投資者只是股市的過客。對他們來說,股市是旅店,住上幾天就離開。因為他們缺乏了正確的
投資理念,自然難以在股市找到立足之地,因為他們站不穩腳跟,就好像無根之樹經不起暴風雨的吹襲一

樣。

股票投資須做功課

對股票有了正確的認識,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你必須做很多很多功課,去瞭解投資環境及投資對象。

股神巴菲特說:「在股市賺錢的多少,跟投資者對投資對象的瞭解程度成正比例。」

意思是說:瞭解越深,賺得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股票投資的成敗,跟你對所買股票的信心有關。

有信心,你才有膽識大量買進一間公司的股票。

放長線釣大魚

有信心,你才會放長線,釣大魚——進行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才有可能賺大錢。

如果稍有盈利就脫售的話,不可能累積財富至可觀的數目。

股票投資者不可立志賺快錢,卻不可不立志賺大錢。

丹斯裡李深靜從來不賣 IOI 的股票。

丹斯裡李萊生的家族不但不賣,而且不斷增持都加灣、吉隆甲洞的股票。

丹斯裡鄭鴻標從來不賣大眾銀行的股權。

丹斯裡林梧桐長期緊握雲頂不放。

他們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數十年,數十年如一日。
經過了數十年的複雜增長,當初所投資的一萬令吉,現在值得五百萬,一千萬令吉。

換句話說,他們的投資,增值了五百倍至一千倍不等。

如果他們在增值十倍(一千令吉變一萬令吉)就脫售他們的股票的話,他們之中,沒有一個可以擠身於大

馬富豪之林。

瞭解越深信心越強

如果你的持股時間,也像他們那麼長久的話,你也可以取得同樣高的增長率。

要長期持有一隻股票,就必須對有關公司,有絕對的信心。

信心必須建立在瞭解上。

瞭解越深,信心越強。

信心越強,越不會輕易脫售所持之好股。

長期持有,才能享受到復利增長所帶來之龐大利潤。

巴菲特說「認識越深,賺得越多」,就是這個道理。

巨大財富來自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源自強大的信心。

強大的信心來自深入的認識。

認識深入,就是徹底瞭解。

如果知道一點皮毛,就買進作長期投資,如果所買非好股,則長期投資,是白費心機,徒勞無功。

長期投資,必須先瞭解。
不瞭解,就不買!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95504
五星股何以長勝?
2007/12/24 13:19:4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同樣的,如果我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盈利年年增加的話,股價一定會上升。

為什麼?

因為市場中有數以百億令吉計的基金,包括公積金,單位信託基金,國民投資機構,保險公司,以及外國
龐大無比的投資資金,僱用數以百計的專業人士,天天在尋找投資機會。

業績表現傑出的公司的股票,成為他們投資對象,當他們在市場吸購,而且買進後就不輕易脫售的時候,
市面上游離票越來越少,股價不可能不起。

這就是大眾銀行,玻璃市種植,IOI 集團,雲頂等好股幾乎是有起沒落的原因。

如果公司不賺錢,或是時賺時虧,則購買其股票的人,一開始就抱著投機的態度,股價稍起就拋出,游離
票充斥股市,如何能站穩高價?

如果有人在股市中暗中收購相當數目的股票,使股市中的游離票銳減,他乘機把股價推高,只值一令吉的
股票被炒到五令吉。

腳踏實地投資

由於沒有實際的價值,這類股票回跌至其一令吉的價值時,由於市場中的游離票過多,以後股價就一蹶不
振,投資者長期被困,苦不堪言。

讓我們摒絕投機取巧的心理、快速致富的心態,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投資於有前途的生意。

只要你用心做功課,你一定可以在一千一百家上市公司中,找到有潛能的,好的公司來投資。

選購五星級公司的股票,進行長期投資,可以賺錢!這就是投資正道。
什麼是最佳投資時機?

投資專家麥樸思:當你有錢的時候

● 王陽發

(王陽發報道)什麼時候是投資股市的最佳時機?

昨日在證券與投資學院(Securities & Investment

Institute)主辦的一個講座上,擁有 40 年經驗、在投資界非

常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鄧普頓(Templeton)資產管理公

司董事經理麥樸思博士(Mark Mobius)在演講快結束時,似

乎是嘗試幽默但仍一本正經的說:
「曾經有人問我,什麼是

最佳投資時機?我的回答是,最佳的時機,就是你有錢的時

候!」

他認為,沒有人能夠準確知道牛市或熊市何時到來。
「如

果你知道,請到我的公司來,我們願意聘用你。」

分階段一步步進場
不過,他研究歷史資料得出的結論是,牛市遠比熊市長

命,而且牛市期間股市的漲幅遠比熊市時股市的跌幅大。平

均來說,牛市維持常達 25 個月,並使股市上漲 124%,熊市

的壽命平均是 7 個月,並使股市下跌 33%。

所以,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有錢的時候就是最佳投資

時機。

麥樸思博士也有一些方法讓長期投資者參考。他認為,

最佳的做法是分階段一步一步的進場,這樣投資價格會較平

均。此外,鄧普頓的投資原則是「價值」(Value)、
「耐心」

(Bottom up)。
(Patience)、以及「做好基本功」

「價值」即尋找股價便宜的股票。但有價值的股票並不

容易找到,不是每天都會遇到,因此需要有「耐心」。而要

找到「價值」,不只要有「耐心」,還要認真研究基礎因素,

這是該公司把基本功做好的「Bottom up」投資方式。
麥樸思博士是新興市場大力推崇者,而他昨日的演講主

題正是「新興市場的未來」
。他表示,向投資者推薦新興市

場,主要是基於這些市場的增長潛能,而這些市場後來貨幣

供應快速趕上發達國家、通脹率顯著改善、外匯儲備大增、

利率也偏低,這些對投資股市是有利因素。

他指出,當年許多新興市場的貨幣相對於美元皆非常疲弱,

現在有很多的貨幣已遠比以前強勁。而以中國人民幣來說,

他也認為,人民幣的匯率目前被低估了 12%,印度盧比也被

顯著低估。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股市正相對的越來越便宜,新興市

場的股市則相反,現在的 14 倍本益比,和美國股市相去已

不遠。新興市場正越來越昂貴,而投資這些市場的主要原

因,是它們的盈利增長潛能。

至於新加坡股市,他昨日受詢時認為,新加坡有好些「好

公司」
,包括新航(SIA)
、新科工程(STE)
、新電 信(SingTel)

以及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等。
昨日出席講座的投資界人士,莫不是慕名而來聽講的。

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她是想聽聽麥樸思博士的意見,因為

她對投資新興市場有興趣。

輝立證券公司(Phillip Securitiesp)董事經理駱雲

山昨日受詢時表示:「股市目前的動盪主要是因為投資者擔

心美國經濟顯著放緩,麥樸思博士認為美國經濟不會顯著放

緩,而他語氣相當堅定。我也認為不會,美國經濟也許會放

慢一些,但現在美國政府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經濟,利率便

是其中之一。」

駱雲山也很讚賞麥樸思博士提出的投資訣竅。他說:
「他

(麥樸思博士)認為進場的時間很難選,對於長期投資者,

進場時間並不重要,因為股市長期的趨勢是上升。

「對麥樸思博士來說,買什麼才是重要的,因為他們強

調 Bottom up 投資方法。我覺得這是很值得跟從的、很好的

投資方法。」

麥樸思:中國股市奧運後不會大跌

中國股市在奧林匹克運動會過後不會大跌!
鄧普頓(Templeton)資產管理董事經理麥樸思博士

(Mark Mobius)昨日在本地一個講座上受詢時,透露了他

的這個看法。

市場目前普遍流傳這樣一個猜測,認為礙於面子,中國政府

絕對不會允許股市在 2008 北京奧運會落幕前崩盤,因此如

果泡沫要爆破,將會是在北京奧運過後。

不過,麥樸思博士認為,股市高漲和北京奧運碰在一塊

純屬巧合。而且,實際上有的國家在奧運後一年多裡,股市

還是繼續上漲,過後才下跌。他後來受詢時表示,中國股市

若調整,相信 A 股會受影響。

至於近期刺激中國、香港甚至新加坡股市上漲的中國政

策因素,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以及合資格境內機

構投資(QDII),他認為中國肯定會謹慎、一步一步的推行。

他透露,鄧普頓其實已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執照,

但還無法使用它。
另外,他說:「中國將慎重、逐步的允許合資格境內機

構投資到外面投資,先是到香港,然後到其他地方,很有節

制的進行。」

在回答記者的進一步詢問時,他表示,相信中國政府在

今後兩三年裡,將逐步開放股市和外匯市場。他說:「我們

有興趣的是中國的 H 股,因為它存在很好的套匯
(arbitrage)

機會。」

中國 H 股的價格與 A 股往往相差很大,這是很多人都知

道的。這情況下,投資者購買顯著較低的 H 股,在市場開放

後將有利可圖,亦即,H 股與 A 股的價格將匯合。

另一方面,麥樸思博士受詢時認為,如果美元匯率繼續

下跌,油價上漲帶來的衝擊將不至於太嚴重。

他演講時指出,油價節節高漲,主要因為美元疲弱。有

人在他演講過後提問說,油價如果每桶超過 100 美元,將會

產生什麼影響?他答說:「這要看美元匯率的走勢而定。如

果美元繼續下跌,油價上漲帶來的衝擊將不至於太嚴重。但

如果油價的漲勢高於美元下跌的速度,它將產生衝擊。」
不過,他又說:「油價如果每桶超過 100 美元,其他代

替石油的產品將變得很可行。有的在每桶 45 美元的價位就

已經開始有利可圖。」

例如從糖和玉米等食品提煉出來的乙醇(ethanol),早就

在巴西使用多年。(美國、巴西和亞洲一些國家將它同汽油

混合一起用;生物柴油則提煉自油菜子、菜油、棕櫚油、椰

油和麻瘋樹油,美國以及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將它同柴油一

起使用。)

但他也指出:「現在浪費能源的情況很顯著,例如有些

地方的冷氣開得太大。因此,油價每桶超過 100 美元未必是

件壞事!(可逼使人們注重節省能源。)」
分享集: 反向種子早萌芽

2007/07/02 15:24:10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年輕時受盡了窮鬼的氣,專心研究股票,唯一的動機,就

是想請「股票」這位財神爺,替我趕走窮鬼。

三度拿獎學金深造

窮鬼害我進不了大學,連最廉宜的台灣大學也無緣。好在皇

天不負苦心人,後來神差鬼使,竟讓我三度拿獎學金,到新

加坡、印度和倫敦去讀新聞學,儘管只是由幾個月到一年的

課程,也算圓了我深造之夢。

儘管這些課程都與財經無關,但新聞學的訓練,加上長期的

採訪經驗,培養了我收集、分析和歸納資料的能力。
我能將一堆剪不斷、理還亂的資料,在極短的時間內,整理

出一篇有條不紊的報導,把這種本領應用到股票研究上,自

然得心應手。

我曾經在芙蓉當記者一年,後來被調回怡保,生活安定下

來,才開始想生涯規劃。

我發現老報人晚景多數不如意,令我心寒。

又發現記者多屬通才,見多識廣,但沒一樣精通。

當時在報館的同事中,名氣較大,成為讀者的偶像的,都是

有一種專長的人,如寫「海濱寄簡」的連士升,文藝副刊編

輯杏影,賽馬版主任馬如龍,都是有關領域的風雲人物。

他們像一面鏡子,讓我照見自己。

當時我不斷地問自己:假如我做到退休,我有什麼特長會讓

讀者注意我?
連士升是我心儀的作家,他的一篇「專精一藝可成名」給我

很大的啟示。

鈍釘釘不進,尖釘輕輕一敲就入木三分。

尖釘易入木,都是因為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在一個最小的面

積,故能深入,深入靠專精。

經過一番考量,我覺得我所選擇的路,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這個項目必須是沒人做的;二,必須與錢有關,可以助

我一臂之力趕窮鬼。

避開熱門走冷門

就這樣,我選擇了股票。

我避開熱門走冷門,無意中實踐了「反向」策略。四十年來,

始終堅持「反向」路線,不買熱門股,不跟風,人退我進,
人追我棄,這「反向」的種子,早在四十年前已播下。

這是個痛苦的選擇,因為我必須「割愛「--割掉我深愛的

文學,從頭做起,埋首於枯燥無味的資料,猛啃生硬的理論。

然而像倒吃甘蔗一樣,由淡而無味,慢慢的啃出甜味來,時

間越久,我越著迷,漸漸的欲罷不能,到了豁然開朗的時候,

我知道我進入了另一個境界。

吸購成功多多

我由始至終是個「反向」的信徒。在熊市最嚴重時,我不退

反進。猶記 1998 年金融風暴最嚴峻時,綜合指數跌到 300

點以下,我積極吸購成功多多,由 2.50 令吉買到 2 令吉,

守了一年多,以 8 令吉拋出。

彥武鋼鐵(ORNASTEEL)在 2005 年第 3 季,由於高價買進

原料而蒙受虧蝕,股價由上市時的 1.60 令吉跌至 60 仙以

下,該公司的資產高達 6 億令吉,而市值只剩 2 億 3 千萬令


吉。

我認為沒有人可用 2 億 3 千萬令吉去建立像彥武這種規模的

工業,這是投資於這項工業的良機,我乃於 2006 年初以每

股 60 仙左右買進一批收到現在。

彥武鋼鐵業務穩健回升,將在今年 7 月 12 日派發每股 10 仙

的股息,以我 60 仙左右的投資成本,單單股息回酬就高達

15%,儘管股價已回升超過 1 倍,我也無意脫售。

回首來時路,這四十年前無意間撒下的反向種子,早已開花

結果。它成為「冷眼方程式」中的第一個環節,是有其歷史

根源的。
分享集: 心動不如行動

2007/06/18 15:21:36

●馮時能

「知之非艱,行之維艱」,這是股票投資者最大的困擾。

大部份的股票投資者,都瞭解投機難以賺錢,要賺錢,惟有

投資,而且是長期投資。

但是,在投機氣氛的籠罩下,很少有人能擺脫周圍投機浪潮

的影響,身不由己的被捲入了投機的漩渦中,最後弄得焦頭

爛額。

他們不是不知道投機的壞處,可是心裡想投資,但做的是另

一套--投機。

我在「30 年股票投資心得」一書中,以及在專欄中,重複的

闡述這個道理,看的人是動心了,但是只是五分鐘熱度,過
後又故態復萌,照投機不誤,能夠身體力行,堅拒投機誘惑

的,少之又少。

讓投資者少走冤枉路

正如本欄欄目「分享集」所示,我寫「30 年股票投資心得」,

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跟股友分享我 30 多年來的股票投資心

得,希望投資者在投資路上,少走一些冤枉路,免付高昂的

學費,當然,另一個目的,是藉以總結我 30 多年來的投資

經驗。至於版稅,屬於次要。

馬來西亞的讀書風氣不盛,是眾所周知的,我的出版商朋友

告訴我,本地出版的華文書,售價在二、三十令吉之間的,

能銷 1、2 千本已算不錯了。

,以 78 令吉的售價,能賣出 7
我這本「30 年股票投資心得」

千本,是我始料所不及的。

由此可見,有心學習投資正道的股友,還是不少的,但有多
少人讀後將我書中的方法,付諸於行動,我沒有把握。

我這樣懷疑是有理由的,猶記在 80 年左右,我曾在全馬各

地舉行股票研討會,不自量力,想教育投資者,改變他們的

投機惡習。

我花 3 個小時,講解正確的投資理念,但我發現,花錢來聽

講的,對我講的內容,多數不感興趣,他們花錢花時間來參

加,主要的目的,是要來找「貼士」,他們都要求我給他們

幾隻即買即起的股票,以撈回票價。更可笑的是,有一些人

駕車百里,到會場後對我說「我沒時間聽講,請給我幾隻可

買的股票就行了」。

把書中道理付諸行動

我告訴他們幾隻我認為值得投資的股票,他們聽後就馬上離

開,根本不要留下來聽講,這種事發生了很多次。所以,當

我的好朋友黃森同博士鼓勵我出書,而且自告奮勇,自討荷

包替我出版時,我對此書的銷路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然而我錯了,此書一推入市場,即受到熱捧,連續 11 個星

期列入「亞洲週刊」的大馬華文書暢銷榜,使我受寵若驚。

今天收到黃博士的字條,證實 7 千本售罄,他已指示印刷廠

趕印另 1 千本,下周推入市場。

對於購買拙作的股友,我一方面衷心感謝你們的捧場,另一

方面,我懇切希望你們認真的讀這本書,更重要的是把書中

的道理,付諸於行動,這樣,你們才能得益。

有人讀了這本書,認為平平無奇,他們沒說錯,因為投資的

道理,都不需要標新立異,重要的是能為投資者帶來成績,

我書中所說的方法,都是成功投資家採用過的。我沒有新的

發現,也根本沒有這樣的本領。

偉大的投資家早已為我們指出投資的正道,我們只要相信他

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一定有收穫,我循正道走了 30 年,

證明此路可通。
腳踏實地投資必有豐收

在投機氣氛濃得化不開的當前牛市中,投機者春風得意,靠

邊站的投資者是寂寞的,若定力不夠,遲早會加入投機的行

列,乖離了正道,誤入歧途,身陷險境而不知。

心動不如行動,你們既然有意加入投資的陣營,光靠心動無

用,必須繼之以行動。

要下決心與投機絕緣,沿正道而行,勤做功課,根據基本面,

腳踏實地投資,必有豐收。
分享集: 心得片片錄之一 2008/06/23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股票投資,既不純是科學,也不純是藝術,乃是科學與藝術的混合體,也可以說
是介乎科學與藝術之間。

若股票投資是科學的,那麼企業盈利增加 10 仙,股價也上升 10 仙。但是,在股


市中,盈利上升,股價可以跌 10 仙,也可以上 20 仙。

若股票投資是藝術的,則可以不必理會事實和數據,只憑想像,天馬行空,投資
就可以成功,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後果必然是飲恨股海。

股票研究涵蓋兩個部份:

第一個部份:理論的探討。從股票研究鼻祖本查明·格拉罕到現在,短短的幾十
年,有關投資理論的書,已汗牛充棟,即使白首窮經,也只能涉獵一小部份而已,
故不喜歡讀書的人,不可以研究股票,尤其是不可以研究理論。

第二個部份:上市公司研究,以時間為經,需研究個別公司的發展史,以業務為
緯,需研究公司的結構、行業特徵、財政演變、企管領導人的背景與作風、企業
的經營理念等,錯綜複雜,絕不是以玩票性質視之,以業餘的態度對待,可以登
堂入室的。

上市公司的業務幾乎涵蓋了國家經濟的所有領域,從貿易、工業、原產、服務、
建築、科技、金融到基本設施,無所不包,除非你對每個領域的特徵經營方式以
及其優劣點,有相當深入的瞭解,否則,對有關行業的資料,包括分析文章,宏
觀和微觀的報導,實難以有深入的體驗。

股票研究易學難精

故股票研究,易學難精。

股票投資非常個人化的,適合於甲的理論,未必適用於乙。

如果有一種理論,可以應用於所有人的話,那麼,大家只要照搬巴菲特的投資理
念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巴菲特第二了。

事實是:研究巴菲特的書,少說也有一百幾十種,然而世界上並沒有出現第二個
巴菲特。

如果你研究西方最成功投資家的歷史的話,你會發現每一個人的作風都不同,投
資手法各異,然而他們殊途同歸,都有卓越的成就。

故成功投資人,可以借鏡,但要投資成功,還是要發展自己的一套策略。

股票研究的進程,其實跟教育的進程,是一樣的。

中小學是基礎教育,無所不讀,不管實用不實用都要讀。以求其博。

不博則無以擴大視野,成為井底之蛙。

故不博則陋。

大學專攻一個領域,範圍縮小了,如文科生不必讀數學。

但還是屬於較為深入的普通教育,旨在求其精。

不精則流於膚淺。

到了碩士、博士,才有資格說「通」
,對某個科目,上下縱橫皆如意,從心所欲,
不逾矩,是為「通」。

不通則滯。

股票研究由博到精,由精到通,非長期浸淫,無以為功。

博、精、通,需循序漸進,不能速成。

融匯貫通,必須經過博和精的「融會」階段,才會「貫通」,就是這個道理。
Post by oo on Monday, January 28th, 2008.
Filed under 冷眼分享集 續.
出自 - 冷眼分享集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圓月由東方冉冉升起,大地籠罩在柔和的月光裡。

大地的花兒,把長長的影子,投印在泥土上。

於是,泥地上展現了斑剝的、黝黑的圖案。

皓月緩緩爬升,花影跟著移動,亦步亦趨,慢慢地縮短了身軀。

皓月升至中天時,花影跟樹根,擁抱在一起,難分難解。

這就是「月移花影動」。

然而,影子會被黑暗吞沒。

魯迅在「影的告別」中說:「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

然而,只要代表公司業績的月亮存在,代表股價的花影是不會消失的。

不但不會消失,而且一定會跟著月亮移動。

月亮與花影,是形影相隨,股價與業績如影隨形。

花影的移動步伐,跟月亮的上升速度,永遠是一致的,絕對不會有先後。

在股市中,只要公司的盈利持續不斷上升,股價肯定會漲。就好像花影肯定會跟
著月亮移動一樣。

不過,步伐有時不一致。
盈利上升了,但股價紋風不動,這種情形經常出現。

盈利下跌了,股價不受影響,這種情形屢見不鮮。

但是,這種反常現象,只屬短期,長期來說,盈利表現,必然在股價上反映出來。

人為的操縱,股市的起伏,甚至是投資群眾心理的反射,都會使股價與盈利,在
短期內脫節。

然而,長期來說,股價必然跟隨盈利,就好像花影必然跟隨月亮移動那樣的肯定。

任何外在的、人為的力道,都無法使股價與盈利脫節。

即使短期背道而馳,最終必然合而為一,以同一步伐進退。

「雲破月來花弄影」,風和雲,都可能弄亂花影,使花影變了形,實際上,卻無
法改變花影隨月移動的軌道。

股價一定跟隨盈利而變動,就好像月亮由東方升起,向西方沉落一樣的肯定。

然而在短期內,何以股價與盈利表現脫節?

投資者的信任程度是主因。信任性受以下因素影響。

散戶與其耗費精神去猜測股價動向,倒不如把精神花在公司的研究上。

只要能找出盈利持續不斷上升的公司,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其股票,長期持有,你
的「身家」自然與日俱增。

這種投資法,使你身心舒泰,有助於延年益壽。

你又何必到處找「貼士」, 聽信謠言, 在股市中搶進殺出?弄到自己焦頭爛額,


家裡雞犬不寧,說不定還會折損壽命,何苦來?
巧不如拙

2001/02/24

股票投資者普遍上認為,惟有非常精明的人,才有希望

在股市賺錢。

理由是:股市千變萬化,並非普通人可以捉摸的。所以,

惟有頭腦精明的人才有成功的機會。

這種論調,似是而非。

實際的情況是:太過精明的人,很難在股市賺大錢。

原因是:太過精明的人,多數只看到眼前,缺乏了遠大的

眼光。這種人,可以在股市取得跟普通人一般的回酬,但很

少能取得超常的盈利。

股票市場,永遠是熊市與牛市交替出現的。投資者其實
只有在牛市中才可以取得可觀的盈利,在熊市中可能蒙受虧

損。

換句話說,投資者實際上只有一半的時間(牛市)去賺

錢,如果在這一半的時間中所賺不多,而在熊市中又蒙受虧

損的話,到頭來是一無所得。

牛和熊周期

牛市和熊市的周期通常是 3 年至 5 年,如果我們的投資不

但無利可圖,而且蒙受虧損的話,則損失的不單是金錢而

已。我們還賭上寶貴的時間和精神。

不要忘記,我們的資金永遠是有限的,無論是十萬、百

萬或千萬,都還是屬於“有限”,在有限的資金下,你選擇投

資於甲行業,就失去了投資於乙行業的機會,這叫“機會成

本”。

假設你有 10 萬零吉,你投資於甲行業,3 年中可賺 10 萬


零吉,那麼,到第 3 年時,你的財富將由 10 萬零吉增至 20

萬零吉。

你以 10 萬零吉買股票,3 年后不但沒有賺,反而虧了 5

萬零吉,那麼,你在第 3 年時的財富只剩 5 萬零吉。

所以,在這 3 年中,你的損失不是 5 萬零吉,而是 15

萬零吉(20 萬減 5 萬)。

你的損失,比你想像的大得多,加上你在這 3 年中所付

出的精神和時間,你的損失就更大了。

所以,股票投資,一定要取得較豐厚的盈利才划算,如

果你沒有這個把握的話,最好不要投資股票。 太過精明的

人,不大可能在股市取得較豐厚的盈利。

我所謂的“精明”,就是本文題目中的“巧”,這個 “巧”字最

好以福建話念。
精明或“巧”人,最常犯的兩種毛病是:

毛病一,他們太過精算,只看到小利,看不到巨利。例如

他以每股 2 零吉買進一只股票,在一個星期中漲至 2.50 零

吉,他算一算,以 2 零吉的本錢,賺得 0.50 零吉,回酬高

達 25%,跟銀行定存一年方取得 3.5%的利息相比,有天淵

之別,於是他套利。

在他賣出后,該股股價持續上昇至 500 零吉。

如果他長期持有的話,他可賺 3.00 零吉。但由於他過於

精明,變成短視,結果只賺了 0.50 零吉。

毛病二,他要在股市取得最高的回酬。他以每股 2.00

零吉買進,漲至 2.50 零吉時賣出,他的計划是等該股回跌至

2.20 零吉時買回來,漲至 2.80 零吉時再賣出,回跌至 2.50

零吉時再買進,3.20 零吉再賣出,如此重復下去。

這種方法,若每次都“心想事成”的話,當然可取得更高
的盈利,但在實際操作時,非常難以做到,原因是:

(1)賣出后未必會回跌至你想像中的水平。當你以 2.50

零吉賣出,你決定在 2.20 零吉買回,但該股回跌至 2.35 零

吉時就停止,你很精明,你算一算,利潤只有 0.15 零吉,扣

除傭金后所得有限,你認為不划算,所以決定不買回,焉知

此股一個鯉魚翻身,躍昇至 2.60 零吉,你更不願買回,如果

此股持續上昇,你就與它無緣了,你所賺其其實不多。

(2)你在賣出后,股份不跌反漲,你不甘願以更高價格買

回,因而失去了重新買回的機會。

(3)股價的波動,難以預測,你不可能每一次都得償所願,

以你理想中的價格賣出,又在你所要的更低水平買進。

(4)假設你真的那麼幸運,每一次都照你預定的價格買進

賣出重復進行,股價越買越高,直到有一天股市突然逆轉,

股價暴跌個你措手不及,蒙受巨大虧損,以前 5 次買賣所賺

到的利潤,在一輪暴跌中虧光,甚至還要倒貼。結果是一場
歡喜一場空。

你的精明,你的“巧”,並沒有使你更富有。

另一個“拙”人(老實人,腳踏實地的人),也跟你在同一個

時間,以同樣的每股 2.00 零吉買進同一只股票,他抱著長期

投資的態度不理短期的起落,緊握著股票不放,經過 3 年,

股價大漲小回頭,昇至 5.00 零吉,他認為以此價格,股值已

被高估,他不慌不忙賣出,每股賺了 3.00 零吉,從此離開股

市,保存他的盈利。

巧人與拙人

現在讓我們算算看:假設“巧人”和“拙人”都是買進 1 萬

股,當初的投資額都是 2 萬零吉。

3 年后,“巧人”的身家為 2 萬零吉或更少。“拙人”的身家

卻激增至 5 萬零吉。
而在這 3 年期間,“巧人” 殫精竭慮,與股市斗智,過的

是日焦夜焦的生活,結果一無所得。

而“拙人”在這 3 年中卻悠哉閑哉,到第 3 年時看看報紙,

嘩原來已漲至 5.00 零吉,才打電話叫經紀賣出。他賺到豐厚

的利潤,又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到底誰“巧”誰“拙”?

巧不如拙。

“金蛇方程式”--反向+成長+時間=財富的信徒都是

拙人。
分享集: 母憑子貴

2007/11/19 12:06:1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當股市攀升至 1 千 400 百點以上時,要找價值被低估的股

票,肯定越來越困難。

窺探母公司價值

但是,如果你採取「富向冷中求」的策略,避開熱門股,把

眼光投向少人注意的股項的話,仍不難發掘到值得投資的股

項。

其中的一個方法,是從子公司,窺探母公司的價值。

母憑子貴,當子公司標清時,母公司不可能憔悴。
例子一,是控制吉隆甲洞(KLK)的峇都加灣(Batu Kawan)。

峇都加彎的實收資本為 4 億 3 千 600 萬令吉,而吉隆甲洞則

為 10 億 6 千 700 萬令吉。(面值均為 1 令吉)。

峇都加灣擁有吉隆甲洞 47%股權,計 5 億股。

每 1 股峇都加灣,擁有 1.15 股吉隆甲洞作為後盾。

以吉隆甲洞目前 16.50 令吉的股價計算,1.15 股吉隆甲洞價

值 19.00 令吉。

換句話說,單單是吉隆甲洞的股票,每股峇都加灣已值得 19

令吉,而峇都加灣的市價僅 10 令吉。

峇都加灣回購股票

何況峇都加灣另擁有價值超過 4 億令吉的其他投資或每股 1

令吉,包括時新化學廠在內。
故峇都加灣每股資產價值應接近 20.00 令吉。目前的股價只

等於其資產價值的一半,難怪該公司持續不斷回購其股票。

這裡必須指出的是:從吉隆甲洞的年報,可以看出該公司擁

有的約 40 萬英畝園丘,大部份是以七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

代初期的價值入賬,在賬目中每英畝價值由 3 千令吉至 5,6

千令吉不等,目前油棕園的每英畝價值已漲至 2 萬令吉。

如果重新估值的話,吉隆甲洞的每股淨有形資產價值,肯定

倍增。

另一個例子是豐隆金融集團(HLFG,前為豐降信貸)。

豐隆金融集團的資本為 10 億 5 千 200 萬令吉,豐隆銀行為

15 億 8 千萬令吉,面值均為 1 令吉。

豐隆財團控制豐隆銀行(63.58%),豐隆保險(100%)和豐隆

資本(75%)。
63.58%的豐隆銀行等於 9 億 5 千 357 萬股。除以豐隆財團

的資本,我們可以算出,每 1 股豐隆財團擁有 0.96 股豐隆

銀行股票。

以豐隆銀行目前 6.45 令吉的股價計算,0.96 股價值 6.20 令

吉,而豐隆財團的股價僅 6.00 令吉。

「免費午餐」難以置信

假如你以 6 令吉買進一股豐隆金融集團股票的話,你除了擁

有價值 6.20 令吉的豐隆銀行股票之外,並免費得到豐隆保險

和在完成收購南方證券銀行後將升級為投資銀行的豐隆資

本(75%)。

天下真有「免費的午餐」這回事,令人難以置信。

必須指出的是作為母公司的峇都加灣和豐隆金融集團的市

值,將隨子公司吉隆甲洞和豐隆銀行股價的起落而波動。
投資者若投資於母公司就要跟蹤子公司的業績和股價動向。

累積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只要公司業績繼續成長,就緊握不

賣,可以致富。
分享集: 同甘而不共苦 2008/03/10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做人,要有情有義。

尤其是跟你同患共難的夥伴及跟你出生入死的戰友,一定要同甘共苦。

但是,這個做人的原則,切勿應用到股票投資上。

對股票,一定要煉就一副鐵石心腸,不但要無情,而且要無義。

三種情愫

我們常常聽到「不要與股票發生感情」之類的話,但不是每一個人都瞭解此言之
深義。

實際的意義,就是「對股票,要無情。」

股友對股票,可以生出三種情愫:

第一種:一見鍾情

對股票一見鍾情,就好像一對一見鍾情的男女,眼中只見其優點,不見其弱點,
很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

第二種:日久生情

對長期收藏的股票,發生感情,即使公司業務走向虧損,也不捨得脫售。

他會找出種種理由來支持他不賣的決定。結果是虧損越來越嚴重,最後一無所有。

第三種是意亂情迷。

「意亂」就是心亂如麻,「情迷」就是情緒迷惘,不知何去何從。
在這種情況下,思路焉得清晰?

思路不清,如何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無法作出判斷的人,多數沒有主見,這種人最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在股市屢次上當的,都是這種人。

凡是對股票一見鍾情,或是日久生情,或是意亂情迷,最後都是身陷情網,為情
所害。

所以,對股票,一定要「無情」。

那麼,何以對股票,還要「無義」呢?

小股東以血汗錢買股票,就是購買公司的股份。

購買公司的股份,其實就是提供免息的資金給公司。

一廂情願

他希望與大股東同甘共苦,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作為公司掌舵人的大股東,十之八九都以本身的利益為大前提,能為股東全體利
益著想的並不多。

散戶只是搭客,大股東才是司機。

汽車要駛向何方,完全掌握在司機手中,搭客無法置喙。

公司即使蒙受嚴重虧損,掌舵人照領高薪,小股東一無所得。

既然大股東不能與小股東「共苦」,小股東又何必與大股東「同甘」呢?

所以,當汽車拋錨時,作為搭客的小股東一定要馬上下車,切勿枯坐車中,浪費
時間。

跟股票發生感情,即使公司走向破產,仍不捨得脫售,就好像眼見鐵坦尼號已快
沉沒了,仍不肯上救生艇,愚不可及。

所以,對所投資的公司,小股東要「有福同享,有難不同當」。

這樣做,有點殘酷,卻是小股東和散戶生存之道。

記住,對人不可無情。

對股票不可有情。
分享集: 好股何以沒人炒?
2008/01/07 14:16:16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一般散戶最常犯的毛病,是草率從事。

一聽到「消息」,就不暇思索,馬上出擊。

由於擔心錯過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他迫不及待地,把資本一股腦兒傾注在一隻
股票上,希望一擊中的,賺個滿堂紅。

散戶從來沒有去想過,被炒家相中的,都是劣股。

炒家對藍籌股沒興趣

對藍籌股,炒家是沒有興趣的。

炒家在炒作之前,多數會得到大股東的合作。

藍籌股的大股東通常不願意跟他們合作。

藍籌股的大股東,也從來不去炒作自己的股票。

因為藍籌股的大股東,都是正派商人,不會去炒高他們的股票。

無論股價漲得多高,他們都不會脫售他們的股票,以免失去控制權。

他們所爭取的,是長期的增值,不是短期的利益。

這是他們的事業。

事業是要交給下一代的,就好像丹斯裡李萊生把吉隆甲洞交給三個兒子,丹斯裡
林梧桐把雲頂交給兒子丹斯裡林國泰,丹斯裡駱文秀把東方實業交給女兒拿督駱
清燕;丹斯裡李深靜的兒子拿督李耀祖、丹斯裡楊忠禮的兒子丹斯裡楊肅斌,肯
定將繼承 IOI 和楊忠禮機構。

這不但是他們個人的事業,也是家族的事業。
他們怎會輕易脫售呢?

既然不會脫售,何必去炒高股價?

況且只要業績繼續上升,股價必然隨之,何必去炒?

每一個人做一件事,都有一個動機,既然炒高股價,也不會脫售股權,對他沒有
什麼好處,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又為什麼要跟炒家合作?

所以,好股沒人炒,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被炒起的多數是劣股。

劣股的大股東,沒有把握靠改善業績來使他們的股份(票)增值,只好靠「炒」
來謀利。

人為的操縱,可以將股價推高,由於沒有實際價值的支撐,在炒家撤退之後,股
價必然回跌至未起前的水平,甚至更低。

被炒高的股票,在回跌至原來的低水平後,往往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法回升至
其巔峰價。

炒家不會去炒第二輪

因為沒有人會去炒第二輪。

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重施故技,再炒一輪的話,所有在第一輪中被套牢的散戶,都會乘機脫身,
屆時被套牢的可能是炒家。

炒家不會為散戶製造脫身的機會。

散戶資金被困,翻身遙遙無期,是散戶的噩夢。

那麼,散戶要怎樣才能抗拒貪念,不落入炒股的圈套?
要做到這一點,散戶必須牢牢地記住:財富不能無中生有。

沒有實際價值的東西,不可能長期存在。

沒有價值的股票被炒高,好比是用肥皂水吹出來的泡泡兒。

泡泡兒在陽光中,色彩鮮艷,但是,正如「心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彩色的後面,空無一物。

打工仔炒股 70%賠本

寫到這裡,剛好讀到南洋商報一則國際電訊:在過去兩年中,中國股市火紅,指
數翻了數番,但打工仔炒股,70 巴仙賠本。

大牛市中尚且賠本,則在熊市中豈不虧得更慘?

大馬的散戶也好不到那裡去。

散戶人人希望買到有人炒作的股票。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計算在 1 千 1 百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少家被炒作?

相信不到 10 家。

你能猜到被炒作股票的機會,跟中千字票不相上下。

你有那麼幸運嗎?

絕大部份股票,都是因為業績改善而上升的。

勤做功課賺錢機會高

勤做功課,買進業績標青的股票,長期持有,賺錢的機會比猜中那只股票會被炒
起,高出百倍。

既然猜中的機會那麼低,你又何必白費心機去猜呢?

摒棄投機,買五星級股票,長期持有,絕不會錯!
分享集: 此時不買何時買? 2008/04/2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大馬股市的綜合指數,由最高的逾 1400 點,跌到目前的 1267.65 點(上週五閉


市水平),還會再跌嗎?

如果你檢視英文星報股票版的話,你會發現,在過去 52 個星期中,許多股票,
尤其是二、三線股,跌幅高達 50%。幾乎打回原形(此輪牛市前的價格)。

許多人開始問:可以買進了嗎?

我的答案是:是的,可以買進了!

任何的理論,如果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的話,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分享集」的目的,不單止是分享我四十年研究的理論心得,更重要的,是分享
在股市實戰的經驗。

諸位如果在閱讀我的文章之後,不進入股市,不敢買進的話,你是在浪費時間。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金錢,因為時間就是金錢。

而金錢是最寶貴的資源,浪費不得。

現在,是我們把理論化為行動的時候了。

在這一輪牛市開始之前,綜合指數曾在 800 至 900 點之間,最少徘徊了兩、三年,


但許多人不敢買進,錯過了低價買進好股的機會。

他們眼巴巴的看著股市竄升至逾 1400 點,許多人感到痛心。

如果你是其中之一的話,那麼,現在是一個彌補的機會。

四十年的投資經驗告訴我:要準確地預測股市何時跌到底,是不可能的。
因為股市是不可預測的。

最有成就的投資家,沒有一個是靠預測「時機」(Timing)而成功的。

我認為「可以買進了」,並非我有預測股市動向的能力。

我沒有這種「先知」的能力,我也不認為有誰有這種能力。

即使是最成功的投資家和經濟學家,也沒有這種能力,何況是平凡的我們。

我認為可以買進的理由是:

許多股票已很便宜了,值得買進作為長期投資了。

我強調「長期」,是因為經驗告訴我:股票投資不能靠「短期」賺錢。

買進價值被低估,前景不錯的股票,長期持有,是最穩當的賺錢途徑。

賺大錢需長期投資

諸位不可立志賺快錢,卻不可不立志賺大錢。

賺大錢非長期投資不可。

股票惟有價值被低估時才可以買進。

現在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比比皆是。

隨手舉一個例子:以本月初 4.50 令吉的價格買進貿易風(TWS,4421,主板消費


股),等於你免費得到一間糖廠。

這話怎麼說?

原來貿易風擁有貿易風種植(TWS Plnt,6327,主板種植股)的 74%股權,以本月


初貿易風種植 3.50 令吉的股價計算,單這 74%股權價值超過 13 億令吉。

貿易風在沙阿南擁有一間大糖廠,價值數億令吉。
假設你以月初每股RM4.50,買完貿易風全部 2 億 9 千 600 萬股的股票,總投資
額為 13 億令吉。然後以每股RM3.50 賣掉所持有的 74%貿易風種植股票的話,剛
好收回 13 億令吉,你是不是免費得到一間價值數億令吉的大糖廠?

價值是不是被低估?

不單是貿易風,還有許多股票的價值也被低估了。

不需要高深的理論,只要以常識去判斷,就可以沙裡淘金,找到價值被低估,而
前景展望不錯的股票。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速遠機構(Zhulian,5131,主板消費股)去年每股淨賺 18
仙,派息 15.5 仙,以月初 1.03 令吉的股價,本益比為 5.7 倍,週息率高達 15%,
是不是值得考慮?

許多人不敢買進,因為他們把股價孤立起來看,只看到股市和股價的波動,忘記
了股票背後所代表的資產,所以,在股價下跌時,不敢買進。

實際上,在股票投資中,股市下跌才是機會,因為你才可以低價買到好股。

養成反向思維習慣

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在所有人不敢買進的時候,當所有在報章上出現的,都是
壞消息的時候,就是買進的良機。

無可否認的,美國經濟已進入衰退期。次貸危機還未到尾聲。股市中人心惶惶,
這是個危機,而機會往往就藏在危機中。

我不知道股市明天會怎樣,我沒有這種本領,我也不靠這種本領賺錢。

我的經驗是:只要股票價值被低估,而所買股票的公司,前景展望良好。就應該
買進。

買進後貼身跟蹤有關公司的業務進展,只要公司盈利繼續上升,就不理會股價的
波動,就不賣,可以賺錢。

現在是擇肥而噬的時候了。
不要忘記,股市通常是跑在經濟前頭六個月的。此時不買何時買?

From: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35731
老老實實投資(上篇)

2001/01/19

曾在一間寺廟,看過懸在壁上一句這樣的話:“老老實實念

佛”,我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老和尚叫小和尚念一萬遍“阿

彌陀佛”,他就念一萬遍,一遍也不少,這就叫“老老實實念

佛”。

“老老實實念佛”表面上看起來平平無奇,往深一層

想,這大概是修成正果的不二法門。

股票投資要成功,除了“老老實實投資”之外,別無他法。

股票千變萬化,復雜萬分,你也許會懷疑,這麼一個土

法,管用嗎?

我的答覆是:不但管用,而且非常管用,除了這一招之

外,也沒比這一招更高明的絕招了。
孫悟空雖然有 72 變,但無論怎樣變,都逃不出如來佛

的手掌。投機者無論怎樣高明,最后還是會栽在股市這個如

來佛的掌中。這是我從事股票投資 30 年的結論。

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把全部時間,全部精力用

在苦練工夫上--圖表、基本面、策略、開拓貼士管道、與

老戰士交換投機心得、親身拜訪企業領導人、實地參觀工

廠……可以做的,都做到了,最后我發現,我充其量也還是

個孫悟空,始終無法跳出如來佛的手掌--股市,在浪費了

一、二十年之后,最后還是要像街頭賣藝的老漢那樣,收拾

十八般武器,乖乖的回到山洞去做“愚公”--老老實實投資。

在返璞歸真之后,生活當然沒有投機取巧那麼緊張刺

激,但是輕松快樂得多。我很少去擔驚怕險,晚上也睡得香

甜,出國觀光也不再打電話回來問行情。換句話說,我能夠

享受生活,而對我來說,這是重要的。一個人即使賺到了全

世界的財富,如果不能享用,又有何意義呢?
我在“摒棄快速致富心態”中力促股友不要投機,致力於

克服本身性格上的缺點,但這畢竟是屬於消極的,如果接下

來沒有積極的行動,也還是無法達成累積財富的目標。所

以,接下來,我們要採取積極的步聚,那就是“老老實實投

資”。

學阿嫂買菜

而“老老實實投資”的第一招,就是學阿嫂買菜。

我知道你的反應必然是:嘩,有無搞錯,阿嫂買菜與嚴肅又

嚴重的股票投資扯上關係?

是的,請你去巴剎看一看,阿嫂買菜時,即使只是 3、2 零

吉的菜心,也要費盡唇舌講價,直到賣菜婆減掉 1、2 角時

才肯買。

你看,只不過 3、2 零吉的東西,阿嫂也要講價,然而,

在股市中,一出手就買進數以萬零吉計的股票,不要說講
價,連大腦也不通過,這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

如果阿嫂把在巴剎買菜的本領應用在股票投資上的

話,一定受用無窮。

所以,在買進股票時,請學阿嫂買菜,便宜才買,不便

宜便不買。最好是在淡市時,到較少人光顧的檔口去買,這

樣才更容易買到便宜貨。千萬不要像搶購年貨那樣,貨少人

多,你怕買不到貨,即使昂貴也忍痛付出,吃虧的當然是你。

阿嫂的另一個絕招是,如果菜心昂貴,她轉買價錢便宜

的芥蘭。如果芥蘭、菜心都貴,可能是金馬侖蔬菜欠收,她

轉買蕃薯葉。

當魚蝦價高時,阿嫂轉買肉雞、豬肉,雞豬昂貴時索性

吃齋好了。

買股票如果有阿嫂這樣的策略,不買貴貨,甲菜貴就買

乙菜,菜貴轉買魚,魚貴轉買肉,不跟一般人爭著買,不搶
購,不被人當笨蛋,所以阿嫂表面上看起來很土,實際上非

常精明,要不然,怎能以有限的收入,把丈夫兒女都養得白

白胖胖?

同樣的,投資者無論如何富有,資金總是有限的,如果

不精打細算,使每一分鐘都發揮賺錢的作用,怎能累積財

富?

在股市中,最忌的就是“大方”,對資金掉以輕心,輕易

的出手,結果是子彈用完,眼巴巴的看著肥山豬逃掉。

所以,珍惜你的子彈,不要輕易出招,不要擔心沒有機

會,只要股市有在,機會一定存在。保存你的實力,你才有

機會。

相信我,股市到處有機會,就好像深山到處有野獸,只

要你有子彈,你一定會吃到野味餐的。
老板,您好!

2001/02/14

我有一位朋友,是開葯劑店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現在已

經開了 3 間,最近決定還要多開一間。

我問他怎樣開法?

他眼睛一亮,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堆開店的道理,使我茅

塞頓開。

我問他:葯劑店林立,你不怕競爭嗎?還有可能賺錢

嗎?

他說:每一種生意都會面對激烈的競爭,那是無法避免

的。能不能賺錢,就要看你的眼光和經營手法了。

如果地點好,服務好,貨色齊全……,生意還是有的做,
還是可以賺錢的。

他說,不要忘記,你怕競爭,別人也同樣怕競爭啦,如

果我的對手敢開店,為什麼我不敢?

我問他:現在經濟不好,葯劑店的利潤可能今年不如去

年,你為什麼不把生意轉手給別人,拿回現金?

他盯著我,好像覺得我為什麼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他

說:經濟不景是暫時的現象,過了一兩年行情可能就會好

轉,做生意眼光怎麼可以這麼短呢?

我熟悉這一行,我知道這一行有成長的潛能,暫時賺少

一點有什麼關係?以后會賺很多啦!這是我的事業,我從來

沒想過要賣掉。

我覺得這位葯劑店老板的話,很有意思,作為上市公司

股票持有人,你其實也是有關公司的老板之一,如果你能以

我的朋友開葯劑店的態度去投資股票的話,賺錢的把握將會
提高。

一般股票投資者的毛病,是把股票跟公司分開,兩者似

乎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在買進之前,對有關公司的曆史、業務、財務狀

況等,一無所知。

他把重點放在股票上,完全不重視公司,似乎股票跟公

司完全是兩回事,買進的只關注股票的價格,對公司的業

務,毫不關心。

他完全沒有去深究股票到底是什麼?他覺得這不重

要,也沒有必要去了解,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股票會漲價,

只要會漲價就行了,管他是什麼公司,管他做什麼生意,公

司賺不賺錢,與他無關。

研究公司財務狀況
研究公司的曆史、業務、業績表現,財務狀況?那是很

麻煩的事,煩都煩死了,誰還有興趣去看那麼多數學字?只

要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管他是白貓還是黑貓。

股票?只要會上漲就行了,管它是好股還是坏股?好股不會

起,有什麼用?坏股有人炒,我賺到錢,那就行了,誰耐煩

去聽一大堆道理?

況且聽你頭頭是道,說了一大堆道理,說什麼這股最

好,值得投資,最后還是不會漲,我賺的錢還比不上買坏股

那麼多?有個屁用?

這是一般人的心態,你一定也很熟悉這樣的論調。很有

趣的是,在股市被燒傷手的,幾乎都是持著這種想法的人。

很少人去想過,股票是什麼?

假如你告訴他:股票就是一家公司的股份。你購買一家

公司的股票,就是購買有關公司的股份,你就是有關公司的
股東,也是名符其實的有關公司的老板之一。

嘩!有這麼威水?我買進一千股森那美,我就是森那美

的老板之一?

的確如此,你就是森那美的老板之一,當然,森那美是

家大公司,這盤生意其大無比,需要龐大的資金,沒有一個

人有這麼多錢來做這盤生意,所以需要大家拿出錢來,集沙

成塔,匯集大筆資金,才能經營這盤生意,賺到錢以后,大

家按出資的比例,分享森那美的利潤,出資多的分得多一

點,出資少的分少一點,如此而已。

整個概念,就是這麼簡單。

森那美的股份,跟葯劑店公司的股份,其實是一樣的。

惟一不同的是森那美的股份,在吉隆坡股票交易的掛牌

報價,我隨時可以買得到,也隨時可以賣得出。
至於誰把股份“讓”給我,我又把股份賣給誰,那是股票

經紀的事,我不需要知道“讓”股份給我及跟我買股份的人是

誰,我給股票經紀 0.75%的傭金,他不但要負責找賣股份或

買股份的人,而且還要付錢給我,我不必為收不到錢而操心。

至於葯劑店公司的股份,由於是私人公司,沒有上市,

所以無從知道其市價,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些股份的價值,因

為有關公司不必向公眾人士公布其盈虧狀況。

只有葯劑店的老板及其有限的股東才知道公司的營業

狀況。

這是森那美和葯劑店公司唯一的區別,至於其他方面,

例如按股份比例出資及分紅等,其實是沒有分別的。

由於森那美股東數以萬人計,如果公司做得不好,可能

導致數以萬計的股東蒙受數以億元計的虧損,事態可能很嚴

重,為了避免弊端發生,確保公司的主管人循規蹈距做生

意,所以,政府成立了一些機構去監督他們,其中最重要的
兩個組織就是證券委員會和吉隆坡股票交易所。

此外,當局也制定了許多條例,要上市公司遵守,其中

最重要就是證券法令和上市條例,所有上市公司都要遵守。

至於葯劑店公司,如果做得不好,損失的只有幾個股

東,問題不大,所以無需監管得那麼嚴。

私人公司遵守規定

盡管如此,私人公司還是要遵守一些規定,其中最

重要就是公司法令,可見所有有限公司都要遵守一些法律條

文,不能從心所欲,為所欲為,只是受監管程度不同而已,

這個“程度”,是胥視牽涉到的人數及影響的範圍大小而定的。

許多上班族都夢想有一天自己做老板,實際上只要他購

買一千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他已是有關公司名副其實的老板

之一,當然,他不能干涉公司業務的進行。
他只能在夢中,過一過老板癮而已。

就好像人民是政府的老板,甚至國家的老板,實際上對政

府所作所為,無能為力,人民雖過了老板癮,其內心卻有一

股無力感。

老板,您好!
分享集: 何時賣股?

2007/11/26

14:27:49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大部份股票投資者,對何時脫售股票,感到棘手。

這是因為大部份人都沒有一個賣股的標準。

沒有標準可以遵循,當然就難以作出決定。

沒有標準,是因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股市,根據股市的

走勢來決定賣或不賣。

股市受情緒左右,根據市場走勢作出的決定,往往是情緒,

而不是理智的決定。

情緒的決定,犯錯的機會比理智的決定高出幾倍。
要減少判斷錯誤,必須回歸理智。

回歸理智的,就是返璞歸真,回到「股票是什麼?」這個最

基本的問題上。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

買股份就是參股做生意。

參股做生意,首先要考慮的,是公司能不能賺錢,有沒有前

途,不是股份價格會不會起,因為只要公司越賺越多,股價

自然會起,不必擔心。

盯住公司的基本面,才是治本之道,盯住股價,是捨本逐末。

捨本逐末,必敗無疑。

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基本面,何時賣出的問題,就迎刃而

解,一點也不難。
股票應根據以下的三種標準脫售:

標準一:公司虧損

當公司面臨虧損時,就應立刻退股-把股票賣掉。

假如你發現參股的公司,生意越做越糟糕,虧蝕嚴重,不大

可能扭轉劣勢,繼續投資下去,可能血本無歸,就應當機立

斷,馬上把股票賣掉,轉買更有前途的公司的股票。

有些人眼見公司走下坡,股價持續滑落,可是,由於高價買

進,面對嚴重虧蝕,心有不甘,就抱緊股票不放,希望有朝

一日,起死回生,股價回升至他的本錢時才脫手。

結果事與願違,股價越跌越低,泥足越陷越深,眼巴巴看著

自己的財富,如冰塊般溶掉,最後化為烏有。

所以,一旦發現公司業績嚴重虧損,即使虧損了一半,也要
壯士斷臂,忍痛脫售,以免全軍覆沒。

這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賣股標準。

標準二:極度高估

當股價被極度高估時,就應脫售。

為什麼不是「高估」而是「極度高估」的才賣?

理由是要建立一個好的企業,難度極高。

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家,在尋找投資機會,好的投資機

會,早已有人捷足先登,要找一個長期有利可圖的好企業,

談何容易。

假如我們獨具慧眼,有幸參股於優秀的企業,就不可輕率退

股。
假如在深入研究之後,認為此股的真實價值為 5 令吉(這常

常也是主觀的),即使股價漲至 6 令吉,也不可急於脫售。

理由是建立一家成功的企業,要花很長的時間,很多的心

血,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其股票享有溢價,是應該的。

一個優秀的企業,在同行中居於領導性的地位,擁有良好的

顧客群,佔據策略性的營業地點,產品享有強大的品牌,公

司還擁有有經驗的人才,有良好的管理制度,這些都是有價

值的,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

這些無形資產應反映在股價上,故股價比每股淨有形資產價

值高是合理的。這就是銀行願以等於淨資產價值二倍半的價

格,收購別的銀行的原因。

但是,無論怎樣優秀的股項,都有一個極限價,超過此價,

回酬與投資額不相襯,已不值得投資,就應加以脫售,把資

金投注在回酬更高的企業上。
記住,估值過高的投資,就不是好的投資。

所以,價值 5 令吉的股票,漲至 6 令吉時不賣是正確的做法,

但是如果漲到 10 令吉還不賣,你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家了。

標準三:更佳選擇

如果你能以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時,為什麼不選擇

更好的?

所以,在比較之後,你發現以同樣的資金,可以買到素質更

佳,而股價更低的股票,就應換股,讓你的資金髮揮力量,

為你賺取更高的回酬。

例如油棕園的價值,受搾油價的影響。數年前原棕油每噸跌

至 1 千令吉以下,油棕園每英畝只值 1 萬令吉。

現在原棕油漲至 3 千令吉,油棕公司大賺特賺,油棕園奇貨

可居,每英畝 2 萬令吉仍買不到。
但是,如果漲至每畝 3 萬 5 千令吉的話,回酬不再具有吸引

力。我們知道,油棕園的每畝產量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價高

而增加,而原棕油的價格,也不可能永遠站在 3 千令吉以上,

在油價極高時,以極高的價格買油棕園,不是好的投資決定。

例如以商聯帝沙種植(Unico,5019,主板種植股)在 11 月 12

日時 RM1.12 的股價申算,等於以每英畝 3 萬 5 千令吉買油

棕園。

反觀另一家種植公司貿易風種植(TWS PLANT,6327,主板

種植股),以目前 RM3.50 的股價申算,每英畝的買價僅 1 萬

4 千令吉左右,而該公司所擁有的七間棕油廠和十萬英畝待

種植空地還未計算在內。

擴展潛能有限

商聯帝沙已無地可種了,擴展潛能有限。而貿易風種植擁有

十萬英畝空地,將在未來 5 年中發展為新油棕園(其中 2 萬
2 千英畝正在種植中),可以預見,數年之後,貿易風種植

的種植面積,將由目前的 20 萬英畝,增至 30 萬英畝,其成

長潛能非商聯帝沙可望其項背的。

商聯帝沙的股東,脫售商聯帝沙,轉買貿易風種植,長期持

有,應可以賺得更多。

遵循以上三個標準,你會發現,要作出何時售股的決定,並

不困難。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9

1228
別養不會生蛋的母雞 2008/07/2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不會開花結果的果樹,你會種嗎?

沒有租金收入的店舖,你會買嗎?

沒有紅利可分的生意,你會參股嗎?

我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說:「不會。」

購買不派股息的公司股票,跟栽種不結果的果樹,購買沒有租金的店舖,參股於
不分紅利的生意,其實沒有兩樣。

不派股息的公司,猶如不會生蛋的母雞,養這樣的母雞,簡直是浪費飼料。

照理,這類股票,應該是無人問津才對,但在股市中,情況剛好相反,這類長期
無能力派股息的公司的股票,往往成為熱門股,成為投機者追逐的對象。

而那些長期派發可觀股息的股票,反而長期受到冷落,這種情形,就好像不會生
蛋的母雞,被雞農視為至寶,而會生金蛋的母雞,雞農卻正眼也不看它一下,這
是不是股海的怪現狀?

企業在成長階段,需要資金,猶如果樹,需要肥料,所以,公司賺了錢,把盈利
重新投資在生意上,以加速企業的成長,這種做法,無可厚非。

問題是,商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在同一個行業中,為了生存,為了爭地盤(地盤
就是市場分額),同業拚個你死我活,是司空見慣的事。在互相殺價的情況下,
生意要長期維持成長的勢頭,談何容易,這就說明了,何以股市中受看好的成長
股,多數是虎頭蛇尾。

果樹在成長的過程中,需面對狂風暴雨的摧殘,或是害蟲的侵蝕,不是所有幼苗,
都可以長成大樹,即使長成大樹,也未必能開花結果。

股市中的所謂「成長股」,在開始階段,有很好的表現,受到投資者的垂青,股
價往往被推高至不合理的水平,本益比高達三、四十倍。結果是業績表現,只屬
曇花一現,當盈利每況愈下,甚至出現虧蝕時,投資者爭相拋售,使股價直線下
跌,高價買進的投資者,蒙受嚴重的虧蝕。如果公司的業績無法改善的話,股價
長期萎靡不振,高價買進此類股票的投資者,很少有翻身的機會。

在成長股中,最後能上榜成為五星級股票的,到底有多少呢?

我手頭有一本 1973 年的上市公司手冊,在當時上市的約 260 家公司中,大部份


已不存在,只在約 20%的藍籌股,經得起考驗,不但生存下來,而且老當益壯,
其餘 80%的公司,均已從報價板上消失,而其中不少,當時曾紅透半邊天。

五星級股只有 10%

根據我在股市投資 40 年的經驗,在成長股中,最終能成為五星級股票的,不會
超過 10%。以成長股為投資對象的股友,在他所買進的十隻成長股中,假如只有
一隻脫穎而出,為他帶來豐厚的回酬,其餘九隻一敗塗地,結果是一隻之所賺,
不足以填補九隻之虧蝕,最後他的投資成績,反而不如只買五星級股票作為長期
投資的股友。

買沒有股息的所謂「成長股」,由於股價波動,有如過山車,投資者精神上飽受
煎熬,而成績反而不如五星股,那麼,又何必去淌這一渾水呢?

股市如戰場,買高股息的股票,有如駐兵於高牆之城,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買
沒股息的成長股,如駐兵於無牆之城,守無可守,一旦戰局扭轉,如目前之炮火
連天,必然是一敗塗地。

散戶用來買股票的,都是血汗錢,沒有必要去冒「一敗塗地」的風險。

不要養不會生蛋的母雞!只養會生金蛋的鵝--就是股息穩定,週息率 8%以上
的五星級股票!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66988
快不如慢

2001/02/23

有一些人,包括股票研究人,認為股票投資要成功,行

動必須敏捷。

他們說:要在股市大顯身手,必須要有“動如脫兔”的本

領。

他們的理由是股市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行動緩慢

的人將坐失良機。換言之,行動快如閃電的人將是股市的勝

利者。

我不認同這種看法。

投機屬於專業職業

根據我的經驗,投機需要敏捷的反應和行動,但投資則
不必。

在金融市場中,尤其是在貨幣、期貨及股市中,“投機”

並不是一個丑惡的名詞,我也從來沒有說過不應該有投機活

動的存在。實際上,要維持一個活躍的市場,投機活動是不

可或缺的。

不過,經驗和理論告訴我,投機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經濟

行動,惟有具備某些特殊條件的人,才有可能成功,這些“特

殊條件”包括天生的敏捷頭腦,果斷的行動,正確的判斷,嚴

格的訓練,豐富的經驗和宏觀的眼光等,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即使具備這些條件的人,還要輔有有利的環境,雄厚的資

金,齊全的資料及高科技設備等,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

投機者。

擁有以上這些條件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投機者是非

常專業,非常特殊的職業,不是普通人可以從事,或是應該

涉及的。
專業的投機者都受雇於龐大基金或投資機構,是一小撮

非常特殊的專才。

有得有失有勝有敗

即使具備最佳條件的投機者,也不可能常勝,有得有

失,有勝有敗,是他們必須接受的現實,不能接受此一現實

的人,不能成為專業投機者。

一名專業投機者告訴我:“投機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復雜的

心理戰,絕非普通人可以參與的。

從實際經驗及研究的結果,我得到一個結論:普通人在

股市投機,成功的巴仙率少過 10%。

換句話說:在股市長期從事投機買賣的人,10 個中有 9

個輸錢。而那賺錢的 1 個多數是專業投機者,包括大基金的

操盤者。
我曾在上海居住了一段頗長的時間,我利用空閑的時

間,對上海股市作一番不算深入的研究,發現上海股市也好

像大馬股市一樣,投機者占大多數,而大多數的人都是輸家。

投機者多數是輸家

統計數字顯示股市中人,10 個中有 7 個虧本,2 個平 盤,

只有 1 個賺錢,這個 7,2,1 比例,也適用於大馬股市。

我曾詢問一些做經紀的朋友,他們都坦白地說,在他們的

顧客中,長期投機的人多數虧本,只有少數長期投資者賺錢。

資料顯示:普通人不可能在股市靠投機致富。

“金蛇方程式--反向+成長+時間=財富”仍是股票投

資致富的可靠途徑。

這個方程式的精華是通過穩健的投資,一步一步地累積
財富。

“反向”投資法是在所有人都不敢進場的時刻,以接近谷底

的價格買進股票。通常股市跌到谷底或接近谷底時,股價會

徘徊一段頗長的時間,由一星期至數個月不等,鞏固了一段

時間,在有利因素出現時才會上揚。

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在低價區買到他心儀的股票,“快

如脫兔”是沒有必要的。

倉促行事最易犯錯

我的經驗是:倉促行事,最易犯錯。資金永遠是有限的,

在“機會成本”的原則下,我們買了甲股,就失去了買乙股的

機會,所以不但價格要低(反向)
,而且堅持只買成長股(成

長),買進后成就期持有。

既然是長期投資,就不能選錯股只,否則的話,浪費時

間,又失去賺錢的機會,后果是嚴重的,所以盡可能避免錯
誤,“慢”使你考量周到,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忙中有錯”,所以買股時最忌“忙”,因為“忙”會“亂”,而

“亂”使你頭腦不冷靜,錯誤由此而生。

不用擔心,你會有足夠的時間去選購,像目前股市一

樣,慢慢選,慢慢買吧。

快不如慢
投資要成功,要有「三識」,就是知識、常識和膽識。 2008/07/07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知識就是對投資對象,有深入的認識。

首先是要對所投資行業的特徵,有明晰的概念。比如買銀行股就要知道銀行是「薄
利多銷」的行業,賺率約為 1.5%,管理稍為鬆懈,壞賬增加 2%,銀行就會虧大
本,所以選擇銀行股應選管理嚴格的銀行。

其次就是銀行的業務,所涉及的範圍很廣闊,分行的分佈遍及國內外,沒有可能
以「親力親為」的方式監管,所以「制度」很重要,銀行要成功,制度必須完善
和嚴密,職員必須嚴格遵行,處理業務不可有「創造性」,更不可感情用事,否
則的話,壞賬必然增加。而壞賬的高低,是銀行的成敗關鍵。

即使管理嚴格,制度完善,如果負責人不誠實的話,還是有可能出毛病。霸菱銀
行和法國一家大銀行,就因為一名負責處理貨幣業務的交易員處理不當,而使百
年基業毀於一旦。

若負責人有心要欺騙銀行,則管理即使再嚴格,制度即使再完善,他總有辦法找
出漏洞挪用公款。歸根究底,銀行的成敗,「人」才是關鍵所在。

所以你在買進銀行股時,要知道有關銀行在放貸時是「松」還是「緊」,負責批
准貸款的人接受不接受「禮物」。如果借款人不符合條件也可以取得貸款,而批
准人接受「禮物」,或是高層人員受政治人物影響而發出大批貸款的話,千萬不
要購買此類銀行的股票。

對以上的情形,企業界人士其實都心裡有數,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口碑」也是
選銀行股的重要準則。

知識通常是來自資料,資料不外乎數字和事實。但知識是死的,往往是過時的,
或是錯誤的。基金依賴知識作出的判斷,可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判斷錯誤後
果可能很嚴重,因為股票投資涉及龐大的數目,判斷不准,損失可能很大。

過濾知識

所以,知識必須經過過濾,才可應用到實際的投資上,過濾的工具就是「常識」。

常識就是常理,就是「理應如此」。如果違背常理的話,就要特別小心,裡面可
能有古怪,或是有人居心不良,放出煙幕,企圖引君入甕,欺騙投資大眾。

在這種情形之下,就要作更深入的調查,以確保所得知識都是可靠的,並無「灌
水」。

譬如某個行業,大家都知道競爭激烈,同行競相削價,這個行業的公司,根本不
可能獲得暴利。如果其中有一家公司突然大賺的話,就要特別小心,提防賬目「灌
水」,也有可能所得盈利屬一次過性質,下一個財務年就恢復正常。

在評論該公司股票時,就不要以該年的盈利為標準,更不要食古不化,以為本益
比低就一定值得買進。

對一隻股票有了足夠的認識,而且在檢視後,有關公司過去 5 年的業績表現都很
平穩,表示這家公司的業務很穩固。

若行業的景氣短期不會有轉變,公司的前景「可見度」高,又符合其他衡量投資
的準則,如本益比,財務上的比例(例如債務(gearing)高不高),業務的素質(例如
顧客重複需求有關服務或貨物)、每股淨資產價值等,就可以買進作為投資。

股票投資。需要膽識,猶豫不決會失之交臂。

膽大心細是股票投資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

長期觀察

通常當一隻股票被我列入「可買」之名單內時,為謹慎起見,我會先買進 1 千股,
使該股出現在我的組合中,然後我一面觀察有關股票的市場表現,一面繼續通過
各種管道,包括閱讀年報、文告、分析報告,甚至親自訪問有關公司,以對有關
股票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證實我早些時所作的觀察是正確的,然後我會分批買
進,以完成該股在我的組合中所佔的比例。
膽識必須以知識和常識為基礎。如果對有關股票沒有認識,就大膽大量買進,那
不是膽識,而是莽撞,是自取滅亡。此類投資者很難在股市長久生存。

「三識」具備,可以做到勝多敗少。
投機買賣如逢賭必輸 長期投資創造財富

2001/01/18

股市是一個很怪的地方,它是長期投資者的朋友,短期投

機者的敵人。

投機者,無論怎樣聰明,最后一定敗在“股市”這家伙手

中,這種情形,跟長賭必輸是同樣的道理。

開賭場的人,不怕你贏錢,只怕你不來。只要你來,最

后一定會使你鎩羽而歸。

股市也一樣,如果你一擊中的,從此不再踏入股市一

步,我恭喜你。因為你真的贏了,如果你吃到甜頭,長期浸

在股市中從事投機買賣,我敢預言:最后一定全軍覆沒,能

全身而退已是幸運,最怕是負債累累,害了自己,也害了你

所愛的家人,那才是人間慘事。
要通過股市致富是可能的,要不然,為什麼保險公司,

退休基金,公積金,國民投資公司,將數以百億元計的資金

投入股市?

但是,這些投資機構,都是投資者,沒有一個是投機者,

理由很簡單,長期投資才能創造財富,投機是不可能創造財

富的。

別妄想跟鱷魚搏斗

相信我,股市雖是一條大鱷魚,但它只能吞噬那些最靠近

它的投機客,對於那些站得遠遠的投資者,它是奈何不了他

們的。

所以,不要妄想跟鱷魚搏斗,你是贏不了它的。站得太

近,被咬的機會就越大。你看過“國家地理”的錄影片嗎?小

鹿在河邊喝水,鱷魚從河中一躍而起,小鹿就成為它的大餐

了。
如果小鹿站得遠遠的,視野清晰,鱷魚是無法咬到它的。

我要告訴我忠實的讀者,在進入股市初期,我也熱衷於

投機,但是,坦白的說,虧了又賺,賺了又虧,最后結賬是:

虧,像我這樣 30 年來從來沒有停止過閱讀年報,把 800 家

上市公司的年報都讀,不放過閱讀任何一則與股市、股票有

關的報導,又跟許多企業界領袖來往的人,都沒有辦法靠投

機在股市賺錢,你們沒有做這麼多功課及沒有這些條件的

人,有希望靠投機賺錢嗎?

所以,我老早就把投機的念頭,從腦袋中連根拔起,當

別人給我貼士時,我只是笑笑,從來沒有採取行動,因為過

去的經驗顯示:根據貼士“下注”,多數中招,更重要的是,

靠“貼士”下注后,心里焦慮萬分,因為不知結果如何。在煎

熬中生活,即使賺到錢,人生又有何意義!所以我從來不聽

“貼士”。

相信我,要通過股市增加你的財富,現在就澈底摒棄投

機的念頭及快速致富的心態。
May

20

李光耀的投資智慧 2008 cool eye

股票投資者要通過股市這條投資管道累積財富,就一定要不

斷的提升自己的投資智慧,這樣才有可能長期在股市生存。

理由是人的意志力很脆弱,需要不斷的充電,才不會乖離正

道,才能保持活力,走更遠的路。

要在股市成功,需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投資態度要正確,態度錯誤,等於方向錯誤的旅客,

永遠無法抵達目的地。

第二、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在漫長的投資路上,難免遭受

種種的挫折,沒有毅力,最易半途而廢。
提升智慧的最好方法,是向有智慧的人學習。所以,我對成

功投資家的報道,以及他們的言論,即使只是吉光片羽,也

從不放過。

以成功、有智慧的人為榜樣,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錯誤。

比如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我們知道他是傑出的政治家,但很

少人注意到,他也是個極有智慧的投資家。

他也是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主席,這個機構掌管政府 1000

億美元(約 3260 億令吉),主要是在全球投資股票。

日前來自新加坡的一項報道,該機構已投資 180 億美元

(586.8 億令吉)於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瑞士銀行

(UBS)。

反向投資典型例子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使這兩家銀行蒙受巨大虧損、資金短
缺,邀請財資雄厚的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注資,該機構趁機

入股兩銀行。

我們可以從該機構的投資兩銀行,以及李資政的談話,學習

到以下三點:

第一、該機構是在兩銀行業務受到重挫,股價大跌時投資於

兩銀行,這是「反向」投資的典型例子。

這完全符合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當優秀的企業受到重

挫,但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時,正是趁低入股有關企業的良機。

入股後,長期持有,當有關企業恢復健全的財務狀況時,股

價必然大幅度回升,投資者可獲厚利。

第二、放長線釣大魚

李資政說,該機構將以 5 至 10 年的時間,來衡量這項投資

的成功程度。
他又說,該機構準備持有兩銀行的股權 20 至 30 年。

這跟一般人視股票為短期投資的態度,剛好相反。

這是股市投資成敗的關鍵所在。

第三、該則新聞報道說,該機構由 1981 年成立至 2005 年的

25 年中,每年的平均回酬為 9.5%。

獲取暴利確實不易

要知道,作為由李資政領導的政府機構,必然聘有大批投資

精英為該機構服務,即使有這麼多人才參與,該機構每年僅

取得 9.5%的回酬(相信是複數成長率)。可見投資要獲取

暴利的確不易。

當然,在這期間內,世界經濟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包括 911

事件和金融風暴,該機構仍能取得 9.5%回酬,已屬難能可
貴。

有趣的是這個回酬率跟這個期間內,世界財富的增長率,大

致相同。

美國過去 200 年的股市回酬,約為 10%,若扣除平均約 3%

的通貨膨脹率,實質回酬約為 7%。

由此可見,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所取得的 9.5%回酬率是合

理的。

投資須腳踏實地

我引用以上的數字,旨在指出一個事實,那就是許多股票投

資者視股市為快捷致富的管道,希望從股市取得超常的回

酬,是不實際的態度。

除了極少數特殊的案例以外,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可能取得

暴利。
作為腳踏實地的投資者,如果能取得比經濟成長更高的回

酬,已算是很特出的表現,要賺取暴利,最後必然因為涉險

而受傷。

股神巴菲特以取得 15%的復利回酬為目標,已是很高的標

準。

20%的複數增長,使他成為世界首富。
分享集: 私有化省思(下)

2007/05/30 10:31:42

●冷眼

在股票市場中,尤其是在目前的牛市中,99%的股友都把聚

焦在股價的變動上,把目光投向企業本身,認真研究企業內

涵——企業發展史、結構、業務、業績表現、管理素質、影

響企業的因素、企業的前景……等等,這類股東恐怕不到 1%。

這造成了股市中許多畸形現象的出現:劣股的價格漲得半天

高,仍有人窮追不捨,好股被棄之如遺屐。

股價長期萎糜不振,結果是大股東將優秀企業私有化或是研

究有素的人從吸購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而撈得盤滿缽滿,或是

外資大量吸購好股而把我們的血汗錢搬到外國去。
無知散戶焦頭爛額

與此相反的是數以百萬計的無知散戶,不斷在股市中搶進殺

出而弄到焦頭爛額,甚至傾家蕩產。

擁抱數百億令吉 PN4 爛股都是散戶,你不會在這股盲流(對

不起!)中找到大戶,因為他們都在一路開懷大笑中走向銀

(laughing all the way to the bank)。


行了。

我們若一味指責大股東過橋抽板,也有欠公平,老實說,他

們也有難言之苦。企業需要發展,然而,這裡似乎缺乏了企

業發展的大環境,沒有肥沃的土地,如何長得出碩樹豐林?

首先是繁文褥節,要開創企業,發展企業,要在政府部門過

五關斬六將,令人氣喪的行政效率,生硬的條文、守則,不

可妥協的政策,在在都令企業家英雄氣短,長期的消磨他們

的雄心壯志,作為企業家,人的圓融是首要條件,他們不會

吭氣,以免得罪於權貴,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另尋出路,

於是企業的重點外移,企業轉至外國上市,成為風氣。
企業投資機會短缺

投資機會的短缺,也是企業面對的困境。當先進國家,乃至

我們的鄰邦,致力於發展高科技以提高生產力,發展服務業

以挹注經濟時,我們卻躊躇不前,目前我們是靠原產業——

油棕、木材、石油……來撐門面,這些都是靠天吃飯的行業。

建築業、產業發展面對許多瓶頸。

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企業家與其去作新的投資,倒不

如專注發展現有的企業,他們索性將企業私有化,減少了上

市條規的約束,在國內外大開拳腳,明訊進軍印度、玻璃市

種植大事進軍印尼油棕業,都需要巨額資金,私有化之後,

使他們在國際融資方面,較少顧忌,這也是私有化之風猛刮

的原因之一。

當別人在致力於爭取人才的時候,我們卻在不斷輸入勞工。

很明顯的,這是腦力與勞力較量的時候,誰勝誰負,一目瞭

然。
不要說到先進國家去,即使到與我們同等級的國家去,在街

上溜躂,也很少擔心人身的安全,然而,在我們這塊國土上,

許多人都感到不安全,而在朝在野,都有無可奈何的無力

感,這種情況,長期無法改善,究竟錯在那裡?

錯在哪裡呀?
分享集:私有化省思(上)

2007/05/29 10:30:52

●冷眼

在股票交易所掛牌,是許多私人有限公司的夢想。

公司股票上市,是企業地位提升的象徵,一向被視為一

種榮譽,故成為企業經營者追求的目標之一。

然而,現在股票市場卻出現了一種異常的現象,許多上

市公司——而且是優秀的上市公司,紛紛進行私有化。已

經擁有企業控制性股權的大股東,全面收購分散在股市

中的小股東的股票,然後將公司在股票交易所除牌,由

私人公司——公共公司——私人公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

兜了一個大圈。

企業在發展至一個階段,需要大筆的資金,將企業推向

另一個高峰。於是申請公司上市,向公眾籌募巨額資金

作為發展用途,如此一來,企業獲得所需的資金,而散
戶也獲得了投資於成功企業(惟有成功企業才有資格上

市)的機會,的確是兩全其美。

有被愚弄的感覺

如今企業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由耕耘進入收穫期,大股

東卻來一個私有化,收回了小股東所有的股份,重新

100%擁有這個企業的股份,難免使人有一種小股東被搵

笨的感覺——當企業需要資金時,表現上是慷慨,大方,

讓小股東有機會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一旦企業壯大

了,企業的 cash flow(現金流量已達到了自我融資的地

步,不再需要投資大眾的「遊客」來養肥企業了,於是

收回小股東手中的股份,使肥水不再流進別人的田里。

當然,大股東並沒有虧待小股東,小股東得以高過市價

的價格,將股份賣給大股東,取得了相當可觀的利潤,

有些小股東因而沾沾自喜。他們忘記了他們已失去了分

享一個成長企業的黃金機會。
這個黃金機會,原本可以將小股東的身家財富,推向一

個更高的水平,現在卻因短期利益而犧牲了。三、五年

之後,這個企業所取得的龐大利潤,使股票的價值,翻

了一番,甚至兩番,三番,而得益的自然是將企業私有

化的大股東,這就是資本主義世界中大魚吃小魚,貧者

愈貧,富者愈富的殘酷現實。

然而也不能全怪大股東,小股東自己也真的不爭氣,真

的很窩囊。他們只知道追高逐低,在股市中投機取巧,

以博取蠅頭小利。他們從來不研究企業,對企業總是一

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對他們來說,股票只是賭桌上

的籌碼,他們所重視的,是籌碼由一個賭徒轉移至另一

個賭徒的速度,至於這枚籌碼背後所代表的,是什麼資

產,對他們來說是不重要的。

更可憐的是讓在他們背後圍觀的,是一群替他們出主

意,鼓勵他們「投機」的師爺,師爺或其他的幫兇,惟

一的目的,倒不是「龍邦」賭注以贏錢,而是向賭客抽

擁以獲利。
置身於這種如泰山壓頂般沉重的賭風中,散戶不可能不

投機,一投機,便忘記了籌碼背後的價值,使屬於局內

人的大股東,有機可乘,而私有化就是可乘之機。

大股東將企業私有化,因為他們瞭解企業的價值,股份

的價值,小股東吃虧,是因為他們短視不瞭解股票的價

值,當然,形勢所逼之下,他們即使有意繼續持有股份,

也是不可能的事。
走向成功第一步 摒棄快速致富心態

2001/01/16

●冷眼

在“只有常識,沒有祕訣”一文中,我曾指出,大多數投

資者,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上同樣的錯誤,他們根本沒有從

失敗中學習到東西,所以,即使他們已在股市打滾 10 年 8

年,在投資路上,他們其實還是在原地踏步,沒有一點進步。

大部分的失敗者,都歸咎於外在因素--股市崩潰,公

司失敗,人為操作等等,假如你跟一些在股市失手的人交談

的話,你一定會發現,他們將失敗歸咎於別人,卻從來不去

檢討真正的失敗原因。

在股市投資 30 年,我不斷地檢討自己的投資經驗,我

越來越信服:投資失敗,大部份錯在自己,外在因素只占一

小部分份原因而已。換句話說,打敗我們的,是我們自己而
不是別人。打敗我們的,是我們自己性格上的弱點,不是股

市,也不是經濟,我們的敵人是在我們自己身上,而不是在

體外。

要成功從自身做起

如果我們要投資成功,首先要做的,是打敗我們自己身

上的敵人,然后我們才有條件打敗來自外界的敵人,如果我

們本身有缺點,其實一開始就已經走向“失敗”了,當然永遠

無法達到“成功”的目標。

先安內然后才有攘外,為戰事創造有利的條件,是戰事

上致勝之道。如果我們要在股市中成功,首先要做的,不是

去研究圖表,或是股票的基本面,而是反求諸己,先糾正自

己性格上的弱點。

我在股市越久,年紀越老,越相信一點:除非你建立起

正確的投資觀念,你是不可能在股市成功的。
一些人在讀到我要總結我 30 年的投資心得時,也許會

期望我提供一些投資祕訣,使他們快速致富,如果你這樣期

待的話,你在讀完即將推出的一系列拙作之后,一定感到失

望,因為我所談的,將只是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幾乎是盡人

皆知卻是多數人沒有做到的道理。所以,我有言在先:只有

常識,沒有祕訣。

就好像現在我所提出的:要成功,要從自身做起。現由

是我們對外在的因素:經濟動向,股市起落。 企業盛衰,

都無能為力。這其實也是股票投資的最大弱點。

正由於我們對外在的因素無能為力,那麼,我們就更應

加強我們可以掌握的內在因素,加強我們的優勢,以提高勝

算。

這看起來很老土,也很迂腐,實際上是成敗關鍵所在,

這是治本之道,如果你不從治本下手,只醉心於治標,你不

可能成功。
這種情形,好比練太極拳,如果不修煉 內功,只斤斤

計較於招式,你永遠無法在太極拳這門絕藝上登峰造極。

股票投資,如果不從自身的修養開始,無論你在股市多

久,無論你如何聰明絕頂,你都不可能藉此以致富。

如果你認為我講的道理,太迂腐,太老土,你不想這樣

做,那麼,你的最佳選擇,是遠離股市,離得越遠越好,因

為股市這杯茶不適合你喝(share market is not your cup of

tea),否則,你總有一天,經不起誘惑,在股市搏殺,最后

的下場是悲慘的。
刻舟求劍要不得 (第 5 篇)

出自 - 冷眼分享集

我寫股票投資專欄,寫了三十多年,我的主張,三十年不變,其中之一就是反對投機,主張長期投資。

我最近出版的「30 年股票投資心得」一書,最後一篇為「一萬如何變百萬」,我舉了五個例子:馬來

亞銀行、大眾銀行、豐隆貸款、OYL 和東方實業,證明長期投資,可以致富。

買進這五家公司的股票,平均收藏 30 年,一萬令吉可以變成一百萬令吉。

我以 30 年為標準,是假設一個人由 25 歲開始工作,到 55 歲退休,剛好工作了 30 年。假設他在進入

職場投資一萬令吉於上述五家公司之一,到他退休時他已是百萬富翁。

最近我與一個做律師的朋友用午餐,他告訴我他 20 年前花數萬令吉買進一批雲頂的股票,收藏了一

兩個月賣掉,賺了一萬多令吉,他高興得不得了,假如他收藏至今,這批股票價值超過三百萬令吉。

10 年前,他在機場遇見一名銀行家,該銀行家對他說:假如他投資 10 萬令吉於該銀行的股票,他退

休時將有足夠的錢渡晚年。

他聽從該銀行家的話,以 10 萬令吉買進該銀行的一批股票,緊握不放,10 年後的今天,該批股票價

值一百萬令吉。

這名曾在股市翻過觔斗的前輩律師的結論是:長期投資是致富的最佳途徑。

大家知道,跟陳水扁爭台灣總統寶座的連戰,是台灣富豪之一,身家數十億,我最近看到一份有關他

發跡的資料,令我感到驚異的是連戰並不像王永慶等人有自己的事業,他的家族只是買進好股及地點

優良的地皮,緊握不放,經數十年,靠股票與地產的增值成為巨富。

由於我一而再地強調長期投資,就給人一個錯誤的印象,就是我主張買進一萬令吉的股票後,鎖在保

險箱,不理不睬,30 年後打開保險箱,發現他已成為百萬富翁。這個印象,似乎已深入人心,牢不可

破。我最近在吉隆坡、檳城和新山舉行免費的股票投資心得分享會,目的是要跟大家分享我 30 年的

投資心得,希望有助於散戶減少錯誤。在分享會上,不斷的有人質疑緊握股票 30 年,是不是明智之

舉。
讀者這樣質疑,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紀錄顯示,在 30 年中能保持技續成長紀錄的公司,少之又少,

我所舉的五個例子,是非常特殊,也是「極品」股。在 900 多家上市公司中,在 30 年後,有可能成

為「一萬變百萬」的公司,畢竟是少之又少,不是每一個投資者都有那麼神奇的眼光,或是那麼好的

運氣,買到這種股票。

在 30 年的漫長歲月中,許多公司經不起考驗,早已消失無蹤,近年來百家上市公司被列為 PN4,就

是很好的例證。假如你買到這樣的公司,早已血本無歸,更不要說「一萬變百萬」了。

照這樣說法,我豈不是自打嘴吧?

請允許我先在這裡講一個小故事:

古代有一個楚國人,坐船過河,船行至河中央,他一不小心,背著的一把劍掉進河裡,他馬上在利劍

落水的船邊,做了一個記號,船靠岸後,他才從記號的地方下水找劍。問題是船繼續前進,劍卻留在

落水的地方,兩者相距已數里,他當然找不到劍,這個故事的成語叫「刻舟求劍」。

股票投資,最忌刻舟求劍。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好比是船。

公司做生意,好比渡河的船,不斷的前進,不斷的在變化,劍好比是公司的盈利。

當我們買進公司的股份時,我們是根據當時的環境來預測公司的盈利。

如果環境保持不變的話,我們所預測的盈利當然會準確地出現。就好像我們在劍落水的地方,下水找

劍,當然找到劍。

但是,影響公司業務的環境,天天在變,盈利可能受到衝擊,公司不但沒錢賺,可能還蒙受虧蝕,就

好像船已前進,你下水找劍,自然是空手而回。

這說明了,你買進公司的股份之後,一定要貼身跟蹤公司的業務進展,切不可置之不理。

如果你發現公司持續不斷地成長,就好像馬來亞銀行、大眾銀行、豐隆貸款、OYL 和東方實業一樣,

而且以後也還會成長下去,那麼你就緊握你的股票不賣,不要說 30 年,即使 50 年、60 年也可以,西

方不是有許多百年公司,還在繼續成長嗎?
長守這樣的公司的股票,比短期買進賣出,賺得更多。

丹斯鄭鴻標、丹斯裡林梧桐、丹斯裡李萊生的家族、郭鶴年、丹斯裡李深靜、丹斯裡郭令燦等就是這

樣成為富豪的。

但是,假如你發現,你持有股份的公司的業務,因環境的變動而日走下坡,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沒有復甦的可能,那麼,你再守下去,就是「刻舟求劍」,不但賺不到錢,而且會血本無歸,就好像

過河客永遠找不到他的劍一樣。

所以,長期投資的倡議是對的,投資 30 年的理念也沒錯,但是,必須配合有效的股票組合管理才有

效果,如果一味死守、呆守、守株待兔,兔子已死,守之作麼?

如果你發現環境已變,公司已沒有前途,不要說賺錢,即使虧本也要脫售,否則你會虧得更多更慘。

所以,買進時應作長期投資的打算,但要逐季、逐年檢討,不可置之不理。

「長期投資」由數個月至數十年,是否繼續投資下去,不應由時間,而應由公司的表現決定。

你買進時不妨作終身投資的打算,但是假如股市瘋狂,股價被推至極為離譜的高價,你再不出售,你

就不是股票投資的料子。
TOP
分享集 :刻舟求剑要不得

2004/10/16

17:30:06

●南洋商报 冷眼

在 30 年的漫长岁月中,许多公司经不起考验,早已消失无

踪,近年来百家上市公司被列为 PN4,就是很好的例证。假

如你买到这样的公司,早已血本无归,更不要说“一万变百

万”了。

照这样说法,我岂不是自打嘴吧?

请允许我先在这里讲一个小故事:

古代有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河,船行至河中央,他一不小心,

背着的一把剑掉进河里,他马上在利剑落水的船边,做了一

个记号,船靠岸后,他才从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问题是船

继续前进,剑却留在落水的地方,两者相距已数里,他当然

找不到剑,这个故事的成语叫“刻舟求剑”。
股票投资,最忌刻舟求剑。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好比是船。

公司做生意,好比渡河的船,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在变化,

剑好比是公司的盈利。

当我们买进公司的股份时,我们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来预测公

司的盈利。

如果环境保持不变的话,我们所预测的盈利当然会准确地出

现。就好像我们在剑落水的地方,下水找剑,当然找到剑。

但是,影 响公司业务的环境,天天在变,盈利可能受到冲击,

公司不但没钱赚,可能还蒙受亏蚀,就好像船已前进,你下

水找剑,自然是空手而回。

这说明了,你买进公司的股份之后,一定要贴身跟踪公司的

业务进展,切不可置之不理。
如果你发现公司持续不断地成长,就好像马来亚银行、大众

银行、丰隆贷款、OYL 和东方实业一样,而且以后也还会成

长下去,那么你就紧握你的股票不卖,不要说 30 年,即使

50 年、60 年也可以,西方不是有 许多百年公司,还在继续成

长吗?

长守这样的公司的股票,比短期买进卖出,赚得更多。

丹斯郑鸿标、丹斯里林梧桐、丹斯里李莱生的家族、郭鹤年、

丹斯里李深静、丹斯里郭令灿等就是这样成为富豪的。

但是,假如你发现,你持有股份的公司的业务,因环境的变

动而日走下坡,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复苏的可能,

那么,你再守下去,就是“刻舟求剑”,不但赚不到钱,而

且会血本无归,就好像过河客永远找不到他的剑一样。

所以,长期投资的倡议是对的,投资30 年的理念也没错,但

是,必须配合有效的股票组合管理才有效果,如果一味死
守、呆守、守株待兔,兔子已死,守之作么?

如果你发现环境已变,公司已没有前途,不要说赚钱,即使

亏本也要脱售,否则你会亏得更多更惨。

所以,买进时应作长期投资的打算,但要逐季、逐年检讨,

不可置之不理。

“长期投资”由数个月至数十年,是否继续投资下去,不应

由时间,而应由公司的表现决定。

你买进时不妨作终身投资的打算,但是假如股市疯狂,股价

被推至极为离谱的高价,你再不出售,你就不是股票投资的

料子。
股市反向公司成長

2001/02/03

有一天,我在一家股票經紀行,無意中聽到一段很有趣的

話。是一位中年男士向一名垂頭喪氣的青年說話,很明顯

的,這位青年在綜合指數千點時買進的股票,最近以虧蝕過

半的價格賣出,蒙受嚴重虧蝕,這名看來是股市老手的中年

男士以教訓的語氣對該青年說:“股票不是這樣玩法的,你一

定要低低買,高高賣,才能賺到錢”。

他這幾句話,實際上已道盡了股票投資成功之道,然

而,在現實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做到“低買高賣”呢?

所以,投資成功之道,是知之非艱,行之維艱。我在除

夕那天刊出的“金蛇方程式--反向+成長+時間=財富”

中,建議讀者把“反向成長”四個字念一千遍,就是要讀者把

這四個字,像刻木板招牌那樣,入木三分地刻在你的腦海

中,成為你的身體的一部份,在買進股票之前,自然而然地
搬出來應用。除非你能做到不假思索,“反向成長”四字就能

脫口而出的地步,“金蛇方程式”不會發揮其威力,你也不會

因此而受惠。

有這麼重要嗎?有。

經驗告訴我,當股市走極端時,例如在牛市和熊市到達

巔峰狀態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失去理智,盲目地跟進,

那個時候,所有的金科玉律,都被拋到九宵雲外,情緒占據

了你的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你的腦袋空空如也。這種情形,

就好像異教徒集體自殺一樣,根本不可理喻。如果你要在人

群極端興奮或沮喪的時刻,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話,必

須要在平常時刻,就不斷的訓練你的心志,使你能控制你的

情緒,惟有平時訓練有素,到股市走極端時,你才能處於超

然的地位,才能堅持你的投資原則,惟有對原則擇善固執,

你才有希望成功,我建議大家念念不忘“反向成長”就是朝向

此目標的一個訓練過程--如果你要成功實行“金蛇方程式”

的話,請視此為永無止境的訓練過程吧!
堅守“反向”原則

我當然知道,讀者對我至今還是言不及義 ,感到 討厭,但是,

請相信我,除非你能做到上述的“自我訓練”,否則,你再讀

下去也是白讀,我寫了也是白寫,因為你會停在知而不行的

地步,“金蛇”無法改變你的命運。

“反向成長”怎樣應用。

很簡單,請牢牢記住:

股市:反向

公司:成長。

在買進賣出股票的時候,一定要堅守“反向”的原則。

當所有的人都看好股市,當時有的傳媒--報章、雜志

甚至電視電台都在預測股市會更上一層樓,當分析師、圖表
家一致看好股市時,當一切都顯得十全十美時,你賣!

理由是:當所有的錢都投入股市,當所有的人都買“飽”時,

當所有人都抱滿股票時,誰還有餘力來把股市推高?

當所有的人都看坏股市,當所有的消息都是坏消息,當

所有分析師、圖表家,都一致預測股市還會下跌,當股票行

門可羅雀時,當大家感到前途茫茫時,你買!

理由是:當所有的人都看坏時,要賣的人都把股票賣光了,

還有誰來賣?還有什麼可賣?股市有如三尺深的水,你怎麼

會溺斃?

這就是反向。

“反向”的應用,不限於股市,在選購股票時,也非常管

用。

“反向”就是在股價暴跌后買進。那麼,是不是 10 零吉的股
票,跌到 3 零吉時買進,就一定賺錢?

也未必,如果公司走向破產,如果公司資本“縮水”的話,

即使以 3 零吉買進,也可能虧本,因為它可跌至 1 零吉以下。

當奧金由 20 零吉以上,跌到 5 零吉時,你認為便宜,加以

買進,你仍會虧大本。所以,暴跌之后的股票,如果沒有“成

長”,也不可買進。因為便宜的股票,如果公司繼續虧蝕,股

價可能跌得更低。

當一只股票的價格由 8 零吉跌到 4 零吉時,本益比由 20 倍

跌至 10 倍,表面上看起來是便宜,但是,當其盈利大跌時,

即使在 4 零吉的股價,其本益比可能上昇至 30 倍,比股價

在 8 零吉時更高,所以,即使股價由 8 零吉跌到 4 零吉,還

是不能買進,因為以 30 倍的本益比,4 零吉的價格還是太貴。

關鍵就在有沒有“成長”。

公司如果沒有成長,即使股價已跌了一大截,符合了“反向”

的原則,還是不可買進。
“反向”一定要配合“成長”,才能為你創造財富。

下一篇,我會告訴大家,何以反向+成長+時間,會成

為財富的道理。
分享集: 股票伴我老

2007/06/25 14:51:15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你還有投資股票嗎?」

在我退休後,朋友見面,常常這樣問我。

他們有此一問,是可以理解的,他們都認為我寫了三十多

年的股評,又闖蕩股市三十多年,現在我既然由職場退休,

理所當然的,也該退出股市。

大多數人都認為股票投資風險高,即使是在職之人,也會

被燒傷。有穩定的收入,燒傷了生活不受影響,退休之人

沒有收入,老本虧光了晚景肯定淒涼。故一股人都認為退

休人士不適合搞股票。

股市中人,十之八九以虧本收場,倖存者僅十之一、二,

難怪他們對股市沒有好感。
買產業收租作為養老金,乃一般人之最愛,因產業具有很

高的穩定性和保值功能,至於股票,波動大,風險高,不

能給人們安全感;故選擇股票為投資工具的銀髮族,少之

又少。

將資金全投入股市

我認同產業比股票更穩定的說法,但我認為理想的投資工

具,除了穩定性之處,還應具備變現性高,容易融資及有

更高回酬機會等特點,而這是產業所缺的。

我在十多年前將在吉隆坡的幾間店舖賣掉,將資金全部投

入股市,知道的朋友,都不以為然,然而我始終沒有後悔

過,因為我從股票投資所取得的回酬,遠非產業所能望其

項背。

從事股票投資三十多年,我依然不認為股票投資「危險」。
百分之九十的股市中人虧本,是因為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

「玩」股票,
「玩」就是投機,投機形同賭博,十賭九輸,

理所當然。

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賺錢,因為只有百分之十是認真的投資

者。

大部份人只相信眼睛看得到的東西,對於看不到,只能想

像得到的東西,多數缺乏信心。

買產業心裡較踏實

他們相信產業,因為他們親眼看到穩如磐石的建築物;至

於股票所代表的有形資產,如園丘、機器、廠房……,他們

少有機會看到,只能想像得到,想像中的東西,當然不比

目睹的可靠。所以,買產業,他們心裡踏實,買股票,他

們總是覺得不實在。

假賬的發生,更加深了他們的疑慮。
他們不信任年報所提供的資訊,又叫他們如何相信股票可

以成為很好的投資?

假如你有二萬令吉,讓你選擇購買一英畝油粽園,或是購

買二萬股某只油棕股票,我敢肯定一百個人中,有九十九

個選擇油棕園,只有一個選擇股票,而那一個人就是我。

實際上,你若以每股一令吉的價格買進這只股--捷博

(Cepat),等於你以一萬令吉買進一英畝油棕,比以二萬

令吉直接買一英畝油棕園便宜一倍。

想像不如眼見真實

然而以二萬令吉買進的油棕園,你親眼看到每一棵樹,心

裡自然感到踏實;至於捷博的二萬英畝優良的油棕園(另

有七千四百英畝待種農業地)
,遠在沙巴,投資者很難想像

這些油棕園是什麼樣子的。
你以一萬令吉買進一萬股捷博後,實際上你已擁有二萬英

畝中的一英畝,但這一英畝何在?你感到模糊。

想像的到底不如眼見的真實,所以他們寧可放棄捷博股票

而選擇價格高一倍的二萬令吉一畝的油棕園。

其實,只要以下列簡單的公式:
「油棕股票市價×股數÷所擁

有油棕面積=每畝油棕買價」就可以計算出以市價買油棕

股,等於購買油棕園的每畝價格,再跟目前東西馬油棕園

的轉手價相比,就可以算出你所買油棕股的價格是否合理。

購買油棕股比親自種油棕有更多的好處。上市種植公司擁

有東西馬最優良的農業地,僱用最有經驗的人才來整理,

故產量較高。

種油棕,要等三年才開花結果,五年後才看到利潤;上市

公司的油棕園都是在豐收中的,馬上可以享受股息,何必

等三、五年?更何況油棕股漲價後較易套現,不像油棕園,

資金長期被套牢。
所以,我寧願買種植股,不原親力親為種油棕。

好股如好友不離不棄

我有一位印度朋友,在擔任園丘經理時,獨沽一味,累積

了不少優質種植股,現在年逾八旬,股息源源而來,晚年

生活無憂,誰說股票不適合退休人士投資?

人的一生,有如春夏秋冬,青年時春耕,中午時夏耘,然

後退休時才有秋收,晚年乃能冬藏。

我們在青、中年時打拼,積極投資,累積優質股,老年時

股息源源而來,我們將無後顧之憂。

好股如好友,不離不棄,陪伴我們渡過黃金歲月。

股票伴我老!
分享集:股票投資不循正道 散戶容易傾家蕩產(第 1 篇)

2004/10/08 12:01:26

●冷眼

股票投資,一開始就抱著錯誤的態度,你幾乎可以肯定,永

遠無法達到財務自主的境界。

不但如此,你可能會傾家蕩產。

股市對態度正確的人是金礦,對態度錯誤的人是墳墓。

循正道做人,也許不能出人頭地,但最低限度還是個堂堂正

正的人,也許對社會沒有什麼值得歌頌的貢獻,但最低限度

不會為害社會。

循正道投資,也許收穫不如你預想的那麼大,但最低限度不

會使你傾家蕩產,使你的家人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使

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自在。
那麼,什麼是股票投資的正道,又什麼是股票投資的「左

道」?

很簡單「左道」就是在股市投機。

「正道」就是從商業的角度,依據基本面進行投資。

股票投資者如果一開始就對股市存著錯誤的觀念,以為可以

在股市快捷致富,那麼,他的下場,幾乎肯定是悲慘的。

如果你以為股市是個做無本生意的地方--可以靠「對敲」

致富,而且上了「對敲」的癮,那麼,你已患上軟骨症,永

遠站不起來。

如果你存著一種想法:可以擊敗股市,那麼你是自討苦吃,

因為你已成為孫悟空,永遠跳不出股市這個如來佛的手掌,

最後必然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而導致「左道」投資者無法抬頭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股市

的遊戲,是「零數遊戲」(ZERO SUM GAME),是因為不存

在的價值,最終一定會消失無蹤,是因為財富的創造,必須

建立在價值的創造上。作為經濟的一部份,作為商業的一

環,股票價值不能無中生有。無中生有如果存在,也只能是

曇花一現,--晚上開花,太陽還沒有升上來就枯萎了。

股票市場,實在是個天才的發明,但是,演變到今天,已逐

漸變質,成為最大的賭場--大馬百萬的「股友」,美其名

為「投資者」
,實際上,絕大多數是「賭友」--抱著「搏

一搏」的心理進場,股票是籌碼,跟它所代表的資產和業務

脫節。

「賭友」們的普遍態度是「管他是好股還是壞股,只要會起,

就是好股」。大部份人不瞭解公司,也沒有興趣去研究,他

們把重點放在股市,不投向公司,投向股價,不投向基本面。

我目擊數以萬計的 PN4 公司的股東,虧掉了數百億令吉的血

汗錢,而其中絕大部份是散戶。
我發現散戶們在股市一錯再錯--屢戰屢敗。

我為他們惋惜。

身為散戶之一,我很幸運我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我堅持循正

道而行。股票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希望有更多人分享我的心

得,所以我寫了「30 年股票投資心得」。一書,最近又在吉

隆坡、檳城和新山主持心得分享會,惟一的目的,就是希望

有更多的人分享我的心得,減少股票投資的錯誤,這也是我

重新執筆寫這個專欄的主要原因。故叫「分享集」。
股票投資風險有多高?

● 馮時能

提到股票投資,一般人的反應是:股市是賭場,風險很

高。

再詢問身邊買過股票的人,就會發現,十之八九虧本,

賺錢的不到十之一、二。

更使人好奇的是:既然如此,何以仍有人前仆後繼?

我想股市的魅力,就是在它的變幻莫測,越難以捉摸的

東西,吸引力越大。在股市中,每一個交易都是一個挑戰,

每一次交易,盈虧都是個未知數,就好像進入賭場的人,有

下注就有贏錢的希望一樣,所以,儘管明知十賭九輸,仍樂

此不疲。

我曾經詢問在股市中投機的朋友,屢戰屢敗,何以仍不
離開股市,他們也無法解釋。

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在股市中失手的,不少是受過高

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他們在專業的崗位上,精明能幹,但進

入股市,總是鎩羽而歸,似乎知識並無助於提高勝算。

跟別的投資管道,尤其是購買房地產相比,股票投資的

風險,肯定比較高,有多高?我的答案是:不會比做生意的

風險更高。

買股票其實就是買公司的股份,買進一家公司的股份,

就是投資於有關公司。很明顯的,購買股份的風險,就等於

有關公司的生意的風險。如果說買股票沒有風險的話,那是

癡人說夢話。大家都知道,做生意一定會面對風險。有賺無

虧的生意,少之又少,即使有,當所有的人趨之若鶩時,這

門生意的競爭激烈了,賺率會逐漸下降,最後那些管理不當

或資金不夠雄厚的業者,會面對虧蝕,最後是被淘汰,優勝

劣敗,在商場中尤其明顯。
既然買股份就是跟數以萬計的陌生人合股做生意,則股

份的風險,其實就等於生意的風險。

所以,買股票的風險,不會比直接做生意的風險更高。

因為股份所代表的就是企業的業務。企業經營成功,股份的

價值跟著上升,企業經營失敗,股份的價值跟著貶值。如果

是企業一蹶不振,股份的價值可能是一文不值。
(上)
金蛇方程式 反向+成長+時間=財富

2001/01/23

當此文刊出時,蛇年正要來臨了。我選擇在這個時候,將我

最好的投資心得,呈獻給我忠實的讀者,作為我給大家的新

年禮物。

這份禮物,如果大家善於應用的話,我很有信心,將增加讀

者們的財富,所以我稱它為“金蛇方程式”。

對我來說,這個方程式改善了我的生活,我誠心誠意的把它

獻給有意靠股票投資累積財富的讀者。

常識的結晶品

我知道,這方程式中的三個成分單元:反向、成長和時間,

都不是什麼新的東西,這個方程式,也沒有什麼奇怪之處,

所以我在此系列一開始就說過:“只有常識沒有祕訣”,而這

個方程式,就是常識的結晶。
我選擇在這個時刻呈獻這“金蛇方程式”,是希望讀者在

新年假期中,對這個方程式多加溫習,使它牢牢的刻在腦海

中,在蛇年中,加以身體力行。

任何好的主意,如果只流於紙上談兵的話,不會為你帶

來好處,無助於改善你的處境,所以在深刻了解之后;一定

要下決心加以實行,才能產生效果。

這個系列在這篇文章刊出前的所有文章,其實都是為此

文鋪路而寫。

我怕讀者期望我發表“祕訣”,即以有言在先“只有常識沒

有祕訣”。

我了解幾乎所有閱讀股票評論的人,都抱著“快速致富”的心

理,希望從中找到馬上就可以使他們賺個盤滿缽滿的魔術方

程式。所以我要大家“摒棄快速致富心態”,永遠不投機。
不投機,就是要“老老實實投資”,而在投資時,對時機

要拿捏得準,所以我勸大家採取“人棄我取”的政策,就好像

上篇所說的“獨釣寒江雪”,“獨釣寒江雪”就是反向投資策略。

現在大家大概都清楚了,我在前面的各篇文章中,嘮嘮

叨叨,費盡唇舌,都是要大家在心理上打好一個穩固的基

礎,以迎接今天這篇“金蛇方程式”的出爐。

這個方程式為我帶來許多好處,它帶領我沖出金融風

暴,所以我深信不疑。

但是,另一方面,在實踐此方程式的過程中,我深切感

受到:知易行難 。這方程式表面上平平無奇,但要真真做

到,都比大家想像得難得多。

“反向”就是“低買”,低買高賣,誰不知道?但在現實中,到

底有幾個人做到了?可見“知”和“行”之間,有一段很大的距

離,除非我們能縮短此距離,我們是不可能成功的。
有許多人,也確實想去做,但是,多數是想一套,做又

是另一套。最后還是一事無成。

信心+行動

你若想從這個方程式受惠,第一件要做的,就是你必須相信

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相信這是一條“財路”。

我相信是因為它使我得益,而得益更進一步加強我的信心,

更強的信心使我一心一意,確確實實地付諸於行動,根本不

考慮別的方法,也不為別的方法,尤其是“投機祕訣”所動。

你信了,如果沒有腳踏實地去做,也沒有用,所以第二件要

做的,就是下定決心,堅決行動。而要下這個決心,也不能

單靠口頭說說就行,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使你心悅口服

的理由,出發點正確的理由,才會加強你的決心。

這個理由就是:你不是屬於你自己,你是屬於你的父母,

你的妻子,你的兒女的,你的所作所為,關係他們的苦樂,
所以你一定要有作為。

如果你沒有作為,他們將受苦:父母不能過好的生活,

妻子終日愁眉苦臉,兒女營養不足,不能讀大學,你沒有權

利使他們受苦,所以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想辦法改善他們

的生活,使他們的生活有保障。

低風險高勝算

你努力工作是對的,但工作之余,也應該學習將儲蓄進

行投資,以加速累積財富,現代生活的代價越來越高,大學

教育的費用就是一筆天文學數字,單靠儲蓄,是無法做到

的,所以要加速累積財富,而投資是最佳的途徑,股票就是

投資途徑之一,但你不能冒太大的風險,所以要投資,必須

不斷地學習投資的策略,不斷地總結經驗,以盡量減低風

險。“金蛇方程式”將減低風險,提高勝算。

如果我以上這一段話,符合你的生活哲學,投資理念的話,

那麼,在蛇年開始時,就痛下決心,切切實實遵行“金蛇方程
式”。

我誠心誠意的要忠實的讀者們,分享我的投資經驗,30 年

來,我摒棄所有的娛樂,把工余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於

股票的研究,我可說讀完了所有約 800 家上市公司的年報,

不錯過閱讀每一則有關股市和股票的報導,閱讀所有本地及

國外出版的有關股票投資的書——中文和英文的都照讀不

誤,常常讀到凌晨一、二點,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出股

市必勝的祕訣,以便在股市中成為常勝軍。

但是,請相信我,我的努力,並沒有取得成果,股市祕訣,

就好像秦始皇的長生不老葯一樣,始終沒有出現。

到花甲之年,我終於恍然大悟;祕訣根本不存在。就好

像長生不老葯根本不存在一樣,不存在的東西,怎能找到

呢?

教導人家股市的書,汗牛充棟,而且似乎都言之有理,

但我敢說,能夠加以實行,從而致富的人少之又少。
其實許多書中所說的,都是顛扑不破的好道理,然而受惠的

人不多,並非道理不對,而是知易行難。

知之非艱,行之維艱,說明了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堅強的意

志力去實現他的理想,所以在生活中,失敗的人,或是平凡

的人,永遠多過成功的,杰出的人。

我們做人,能成功,能杰出,固然是最好,如果不能,最低

限度也要使我們所深愛的家人,過著較像樣的生活。我們一

定要全力以赴,為將來打拼,不努力,就是不負責任。

金蛇狂舞取勝

我堅決相信,“金蛇方程式”有助於大家改善生活。在新

年過后,我將對這個方程式進行一系列的剖析,把我的心得

呈獻給我敬愛的忠實讀者,讓我們同步前進,在“金蛇狂舞”

中取得勝利。
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的話,請在蛇年假期中,把“反向成

長”這 4 個字念一千遍,使它牢牢的刻在你的腦海中、心版

上,成為你的身體的一部分,成為你的 second nature。

我力勸大家要“老老實實投資”,現在我要求所有有意在

股市長期逗留的讀者,老老實實在新年期間念一千遍。
分享集: 金鵬折翼的警示

2007/06/06 11:17:53

●馮時能

金鵬(TRANSMILE)賬目出問題,震撼了整個股市。

儘管受委任調查該公司賬目的調查員,對該公司的賬目,作

了簡短的報告,但語焉不詳。證券理事會介入調查,也尚無

結果,整個事件的真相仍是一個謎。在這個階段,我們無法

作出評估。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此事已使該公司聲望大跌,股價暴跌,

該公司市價總值損失超過二十億令吉,股東損失慘重,不在

話下。

在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超過一千間,良莠
不齊,其中存在一些害群之馬,是不足為奇的。

然而此事發生在郭鶴年的企業王國中,倒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事,作為大馬首富,郭鶴年一向崇尚誠信經營,信譽極隆,

備受投資界信任,其陣營的上市公司--玻璃市種植,大馬

散裝船運,香格里拉酒店,剛被私有化的玻璃市種植,……

無一不是藍籌股。

金鵬自從他參股之後,國內外基金一致看好,股份節節上

升,此次爆出賬目醜聞,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作為股市散戶,我們必須對每一件事件,進行思考,吸取教

訓,盡量減少錯誤。此次事件,說明了一點:即散戶始終是

局外人,對企業內幕總無法澈底瞭解。所以,在馬來西亞,

不宜採取過份集中於數家公司的投資策略。

股神巴菲特是不主張投資組合太過多元化的,他主張集中火

力猛攻數家公司,他的理論是,投資於三十家你不瞭解的公

司,比投資於三家你澈底瞭解的公司,風險更高。股票投資
的成功率,是跟你瞭解公司的程度成正比的。

透明度尚待改善

我曾就此課題,作過深入的思考,我所得到的結論,是作為

發展中國家,我國企業的透明度距離先進國家尚有一段距

離,先進國家主動的將資料分發給投資大眾,他們不是怕你

知道,而是怕你不想知道。

但在大馬,上市公司對於投資大眾,尚有抗拒心理,投資者

除非有勢力的人推介,要想會見企業領導人,甚至投資者公

關人員,難之又難。

在這種情形之下,投資者想瞭解上市公司,談何容易,在這

種公司欠缺透明度的情況下,太過集中投資於三、五家公

司,並非明智之舉。

也許將來透明度提高,企業界心態更成熟時,集中投資於數

家公司的策略是可以採用的,目前是時機尚未成熟。
即使先進如美國,資訊傳播無阻,仍會出現安然事件,則發

展中國家的股市,在「雲深不知處」的情況中,弊端更易發

生,受害最大的始終是散戶,不可不提高警惕。

當然,過份多元化,也是不適當的,我認為一個百萬元的組

合,不可少過十五隻股票。

其次,散戶不可過份相信所謂權威的分析師的推薦。我們應

該盡量閱讀股票分析論文。

但任何論文,只能作為參考,切忌全盤照收。

以金鵬為例,分析師幾乎一致推薦,毫無保留餘地,當全部

人看好一家公司,就是我們要警惕的時候,試想,若所有人

都買進,只等待高價脫售,將來誰來承接買盤?

追逐影子不明智
投資界都有一窩風的毛病,他們不斷追逐受看好的成長股,

預告付出一、兩年以後的股份,他們的理論是:現在股份是

貴了一點,但一兩年以後就合理了。

三四年以後就變得便宜問題是在這幾年中充滿了變數,如果

業績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或是股市逆轉,高價股受拋售時

在「人踏人,踏死人」的情況下大跌,投資者蒙受嚴重虧蝕。

所以,預期將來的輝煌業績而買進,等於高價買進一個夢

想,好夢由來最易醒,追逐影子是不明智的。

採取反向的策略,以低價或是合理的價格買進高素質股票,

仍是最實際的投資策略。
分享集:長期投資長几許? 2008/02/18 13:58:4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一向主張長期投資。

無論是股票或房地產投資,都是如此。

由於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這個主張,於是,我常常被問及兩個這樣的問題。

⑴只要長期投資,就一定能賺錢嗎?

⑵你所指的「長期投資」到底是多長?有沒有一個期限?

這兩個問題,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是互為表裡。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還得返璞歸真,回到「股票是什麼」這個基本的問題上。

購買股票,就是購買公司的股份,參股做生意,是不是只要長期收藏股份,就一
定能賺錢?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生意有賺有虧。

如果你參股的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賺錢一年比一年多,你每年所分得的紅利(股
息),越來越多,股份(股票)就越來越值錢。

你收藏得越久,賺得就越多。

相反的,如果公司生意日走下坡,公司年年虧蝕,你的股份的價值越來越低,最
後變成一張廢紙。

收藏虧蝕公司的股票,收得越久,虧得越多。

所以,長期投資能不能賺錢,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表現。

以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為例,大眾銀行在 1967 年 4 月 6 日上市,


該年的股價最高做 1.24 令吉,最低 0.84 令吉。

假設你以每股 1 令吉買進 1 千股,投資額為 1 千令吉。

買進以後,不管股價起落,就堅持不賣。

40 年後的今天,在收取十二次紅股和認購五次附加股之後,你手頭一共擁有
129,722 股大眾銀行。

以今天(1 月 25 日)11.20 令吉的股價計算,價值 145 萬令吉,總共增值 1 千 450 倍


(每 1 令吉變 1 千 450 令吉)。

歷年所收到的豐厚股息尚不計算在內。

你現在退休了。

大眾銀行最近的財務年每股派息 75 仙(包括 3 月 10 日派發的 50 仙在內)。

你擁有的 129,722 股,將會得到 9 萬 7 千 292 令吉的股息。

40 年前投資 1 千令吉,現在每個月平均有 8 千 107 令吉的收入(未扣稅),退休後


生活無憂。

再舉一個例子,星獅集團(F & N,3689,主板消費股)在 2003 年時的股價,在 3 令吉


左右,徘徊了幾個月。

假如你以每股 3 令吉買進 1 千股,投資額為 3 千令吉。以現在 8 令吉的股價計算,


你在股價上賺了 5 千令吉,或是 167%.

在 5 年來,你一共收到 1 千 419 令吉的股息(已扣稅),股息回酬為 47%。

股票增值加股息收入,共賺 214%,或平均每年回酬為 43%。

星獅一向被認為是沉悶的股票,然而耐心的投資者卻在沉悶中,取得比銀行定期
存款利息高十倍的回酬,

這兩家上市公司,由於盈利年年增加,股東收藏股票越久,賺得越多。
但是,翻開馬新股市 40 年的歷史,你會發現,許多上市公司已從股市消失了。

因為這些公司連年虧蝕,最後股票變成一張廢紙。

購買這類公司的股票,持票越久,虧蝕越多,最後是一無所有。

所以,長期投資賺不賺錢,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表現。

我們有時會聽到一些這樣的論調:「只要長期收藏,不怕股價不起。」

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如果公司連年虧蝕,你無論收藏多久,也無法賺錢。

只有收藏有成長潛能的股票,才能賺錢。

以長期投資的態度買進,以短期操作的方式管理投資組合,才是明智之舉。

長期投資,可賺可虧。

長期投機,必虧無疑。
分享集: 咬定青山不放鬆
2008/07/14
●馮時能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清朝才子鄭板橋,在他所畫的一幅竹石圖上的題詩。以詩書畫

三絕馳譽藝壇的鄭板橋,以寫「難得糊塗」四個字而膾炙人口。

這首詩將竹子高風亮節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咬定青山

不放鬆」一句,常被引用以形容做事堅持到底的精神,最為人所熟

識。

我特別欣賞「咬」字。
有一種獵犬,在咬到獵物時,在獵人到來之前,絕不鬆開牙齒,跟

「咬定青山不放鬆」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做人做事,也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才會有所

成就。

理由是人有「三限」——「時間、精力、腦力」有限,除了天賦異

稟的人之外,常人實無可能樣樣都精通。

如果樣樣都做,貪多務得,到頭來是週身刀,沒有一把利,倒不如

專攻一門一科,登峰造極。

我們常用「一事無成」來形容一個失敗的人,反過來說,「一事有

成」豈不是成功的人生了嗎?

所以,你在年輕的時候,就要經過謹慎的考量之後,選定一個行業,

然後「咬定青山不放鬆」,把你全部的精力、時間、腦力傾注下去,

堅持一生,少有不成功者。
我在做記者的第二年,觀察老報人退休後的生活狀況,知道單靠做

報人的收入,不足以送四名兒女出國深造,告老離休時,恐怕還要

為五斗米而折腰,所以我在記者工作之餘,把全部時間放在股票研

究及股票投資上,我是以報業為經,股票為緯,編織興趣與財經並

駕齊馳的人生圖景,如此過了數十年,從未言悔。

對事業狂熱

要在你的志業上,堅持數十年,從不作改弦易轍之想,就一定要對

他所選擇的項目,有無窮的信心和狂熱的豪情,否則,多數會落得

半途而廢。

我從來不懷疑股票是打工仔最好的投資管道。

你所選擇的項目,如果局限性很大的話,那麼,即使你做得最好,

也只是「老鼠尾生瘡,大曬有限」(粵語),你的所得,跟你所投

入的資源、時間、精力、腦力不相襯,久而久之,你會產生「入錯

行」的感覺,多數會半途而廢,那時候你損失最大的,還是時間,

因為你已沒有足夠的時間改變跑道。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確有至理。

股票投資潛能無限,你的投資額,少則數百令吉,多則數億令吉,

海闊天空,任你遨遊。

投資的範圍也無限大,你可以投資於大馬公司,也可以收購歐、美、

澳、亞企業的股份,有無窮多的選擇,大馬就有不少人,靠匯豐銀

行的股息養老。

股票投資只要買對了,你就可以無所事事,財源滾滾來。

在時間上,也沒有限制,你可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數年至數十年。

財富與日俱增。

你很難找到像股票那麼多優點,那麼多缺點,具有那麼大的伸縮性,

又那麼簡單易行的投資管道。

這就是股票引人入勝的地方。
如果你選擇股票作為你的投資管道的話,要有成就,就一定要發展

你自己的一套投資理念,作為你的指南針,這樣你才不會有無所適

從的感覺。

比如我是一個基本面投資者,在買進股票時,我對自己說:「我現

在是參股做生意」,生意的好壞決定我的投資的成敗。所以,我化

全部時間和精神去研究有關公司的業務,我認為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是個反向思維者,我寧願失去機會,也不願高價買進。

我也很注重股息。

這是我的投資理念,每個人的處境、性格、看法、需求、年齡都不

同,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投資策略。不要去抄襲別人的理念,要

發展適合於你的理念。理念無所謂優劣,只要是能長期為你帶來效

果的,就表示你已走對了路,堅持下去,走你自己的路,不要理會

別人所走的路,因為別人的路未必適合於你。你是特別的,所以要

有一套你自己的特別的理念。
惟有具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才有可能在波譎雲詭的股票

投資路上,走得更遠。
屋簷水,不倒流
2008/01/14 15:01:4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父帶子來多,子帶父來少,雨天屋簷水,何曾見倒流?」

十年前游加拿大,在溫哥華一家香港人的餐館,看到這樣的一幅字,印象深刻,
至今不忘。

餐館老闆,顯然是發現顧客中,幾乎都是父母帶兒女來用餐,兒女帶父母來的,
絕無僅有。有所感觸,在竹片上刻了這四句話,掛在牆壁上。

在一個宴會上,聽到一個這樣的笑話:

祖孫三代,上餐館用餐。

老父發現兒子不斷夾菜給孫子,不夾給他,心裡憤憤不平,瞪了兒子一眼。

兒子發現老父眼色有異,就對老父說:
「看什麼?不甘心,就夾給你兒子好了。」

兩件小事說明一種現象

雖是笑話,卻笑中有淚。

這兩件小事,說明了一種現象,做父母的,對下一代,總是照顧到無微不至。

而下一代,能為父母著想的,卻不多見。

難怪一名老律師,在辦理財產割名手續時,總是勸告年邁的父母,「有生之年,
切勿將財產,悉數割名給兒女」。

將全部財產割名給兒女之後,兒女棄老人如遺屐,或是將他們像皮球般,在兒女
之間,踢來踢去,這種情況,他看得多了,才向來辦手續的父母發出這樣的勸告。

現在發展中國家的老人,處境最尷尬。

國家不會養他們,社會沒有責任養他們,兒女未必養他們。
所以,他們多數晚景淒涼。

我這番話,不是說給老人聽,而是說給年輕父母聽的。

對處境可憐的老人說這些話,除了增加他們的憤懣與感慨之外,還能起什麼作用
呢?

養兒防老不可靠

年輕的父母們,應以無人贍養的老人,為前車之鑒。知道「養兒防老」已不可靠,
可未雨綢繆。

盡心盡力,培養兒女,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也應為自己的晚年著想,早作準
備。

這樣做,在積極方面,是退休後自己能從心所欲,過理想的晚年生活。消極方面,
也使你們不至成為兒女的負累。

說實在的,兒女初入社會,收入有限,生活負擔沉重,也夠辛苦,贍養父母,往
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情可憫。

既然防老不能靠別人,那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要學習「不勞而獲」的方法。

如何「不勞而獲」,下周分解。
分享集: 怎樣減少虧損?

2007/08/06 14:39:0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的大兒子還在讀醫科的時候,我問他:「學醫最重要的

是學什麼?」

他說:「學習怎樣不把人醫死。」這個回答很奇特,事隔

十多年仍記憶猶新。

他的理由是:只要不把人醫死,就有機會把人醫好。

同樣的,股票投資者,最先要學的,不是怎樣賺錢,而是

怎樣不虧本。

作為散戶,我們都是局外人,公司裡總有一些黑暗的角落,

是我們看不到的,看走了眼,買錯股,蒙受虧蝕,是很平

常的事。

要每一次買進都賺錢,是不可能的,只要做到賺多虧少,
就可以致富。

要做到賺多虧少,首先要學習的,是怎樣減少虧蝕額。

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

1 採取反向策略,盡量買低,越低越好。

大部份股票,在一年中,最高價與最低價相差數十巴仙至

數百巴仙不等,你能否賺錢,就看你是在那個價格買進。

假如該年的最高價 5 令吉,最低價為 2 令吉,價差為 2 令

吉(5 令吉-2 令吉=3 令吉)。

如果你在下價區(2 令吉至 3 令吉)買進,你賺錢的機會,

比在高價區(4 令吉至 5 令吉)高一倍。

在低價區買進
在低價區買進,即使股市逆轉,你也有足夠的時間拋出,

虧蝕的可能性就大大減低。

要在低價區買進,就一定要養成反向的習慣,在股市低潮

時進場。

這種情形,就好像百貨公司大減價時去買東西一樣。

但大部份人剛好相反,股價不動就不買,股價高漲時才追

買,難怪多數人虧多賺少。

一般的貨物,價格越便宜越多人買,只有股票,是越低買

的人越少,越高越多人買。

2 建立緩衝區:剛買進股票時,賺與虧的機會是 50%對

50%,因為股價上升與下跌的機會相等。

股價上升風險減低
當股價上升了一截之後,你的風險就相應的減低。

當股價上升了 50%以上時,你已在安全區了。就好像在戰

場中,你和敵區之間,有一個闊達 5 公里的緩衝區,敵人

的子彈已射不到你了,你已在安全地帶。

股票投資的第一個原則是「不虧本」。

既然你已在安全區,照理應該任由股價奔跑,以獲巨利才

對,但大部份人卻進行套利,失去了賺得更多的機會。

「套利總不會錯的」這句話,使人殺掉會生金蛋的鵝。

正確的做法是:在建立緩衝區之後,如果公司業績繼續改

善,就不脫售。如果它有潛能上升 200 巴仙的話,為什麼

要在上升 100 巴仙之後就脫售,正如一隻西瓜,若有可能

長大至 5 公斤,為什麼在 2 公斤時摘掉?

這就是我在彥武鋼鐵的股價上升了一倍以後也不要脫售的
原因。

3 將股價與基本面掛勾:跟上述情況相反的,如果公司虧

蝕,而且短期內沒可能扭轉,即使股價已跌了一截,也要

賣掉,否則,可能虧得更多,甚至血本無歸。

4 設止蝕線:例如跌 10%就脫售。

5 假如你左右為難無法決定,就賣一半。
政治股何以成跛腳鴨? 2008/08/1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政治股是指政黨或政要擁有顯著股權的公司的股票,包括利用政治力量獲取商業
利益的企業在內。

政治股常為股市熱門股,尤其是在牛市中,此類股票,炙手可熱,投機者趨之若
鶩,在反對黨崛起後,政治保護傘已收起來,此類股票的交易已冷卻下來,由於
沒有基本面支撐下,政治股都成了跛腳鴨。

官商勾結,互相利用,以謀求暴利,自古已然,於今尤烈,而大馬豈能例外?

有政治力量作為後盾的企業,在商業競爭上,佔盡優勢,照理,在業績上,應有
更加特出的表現才對,實際上剛好相反,假如你檢討這類企業的紀錄,你一定會
發現,這類企業的表現多數很惡劣;一小部份在開始時的確有驕人的表現,但多
數虎頭蛇尾,後勁不繼,日子一久,劣跡畢露,有者甚至陷入財務困境,需勞動
政府,利用納稅人的錢去拯救,才能生存下去,實在是浪費公帑,勞民傷財。

為什麼有政治作保護傘的企業,表現多數不如人?

追根究底,是因為政治和經濟的理念,背道而馳。

政治以服務人民為本,並非為私利,孟子曰「惟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就
是這個意思。

而民營企業包括上市公司,是以為股東謀利為惟一目標,跟政治為全民福利為依
歸的理念,南轅北轍。

故某些公共事業,即使無利可圖,甚至長期倒貼,政府還是不得不做,民營企業,
剛好相反,無利可圖的事業,絕對不會去做。

例如水供,即使要倒貼,政府還是要提供,因為這關係到大部份人民的生活素質。

將水供私營化,經營水供的公司,若無利可圖,誰要去做?
私營化後水供公司若獲利豐厚,羊毛出自羊身上,水供公司的盈利,來自人民的
荷包。

故水供私營化,是犧牲大部份人(用戶)的利益,以增加小部份人(公司股東)
的利益,則私營化之是否可取,一目瞭然。

有些政客,不斷鼓吹「政經合一」,在理念上就站不住腳,其動機何在,大家心
知肚明。

政治股既然是立足於不合邏輯的基礎,則是先天不足,若後天又「失調」,則其
敗必矣!

所謂「失調」,是經營不善。

商場競爭激烈,同行如敵國,腥風血雨,陷阱處處,稍為不慎,即被淘汰。苟無
人才,又缺經驗,則被淘汰出局,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靠政治力量,取得執照,合同或資源(如土地),但由於沒有實際經營經驗,又
缺乏良好管理,加上官僚作風,揮霍無度,要與人在商場爭一日之長短,難矣!

至於官營企業,掌管者只是受薪職員,有經營權而沒有股權,公司大賺,盈利盡
歸股東,他最多只得到較多的花紅而已,無權享受股息;若公司大虧,他也沒有
「切膚之痛」。故官營企業掌舵人,多數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守成則有餘,進
取則不足,企業難有特出表現,不足為奇。

企業必須靠腳踏實地的經營,良好的管理,還要選對商業模式,才有可能成功。

靠政治力量取得的商業優勢,猶如服用興奮劑,鮮有能持久者,商場炮火連天,
單靠保護傘,不可能打勝仗。此類企業,能永續經營者,絕無僅有。

基本面決定投資

投資者要在股市投資成功,一定要養成一種習慣,即是任何的投資決定,都必須
根據基本面作出。絕不聽信似是而非的傳言,或是對上市公司一知半解的人的推
薦,倉卒行事。

若無強大的基本面,即使別人說得天花亂墜,也切勿動心,以免落入股市大鱷的
圈套,屍骨無存。
堅持基本面,可減低風險,提高勝算。

切勿對政治股存有幻想!

做個腳踏實地的投資者,你會活得更開心!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71730
分享集: 為什麼要長期投資?

2007/12/17 12:25:0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在股票市場,我一向主張長期投資。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常常被人問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長期投資?」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長期投資的理由。

惟有明白了個中理由,我們才會對這種主張,心悅誠服。

在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心悅誠服」的解釋是「誠心誠意地佩服或服從」。

是的,我們對一種主張,惟有達到「誠心誠意地佩服」的地步,才會確確實實地遵行。

否則的話,我說的話,如水過鴨子背--不留一點痕跡,你不會從中受惠。

有些人聽了我的演講,或讀了我的專欄,覺得蠻有道理,也曾下決心去實行,但他的決心只維持了一個星
期,過後又故態復萌,照投機不誤。

所以,你要確實相信長期投資是最好的投資方式,你就要瞭解箇中的道理,惟有這樣,你才會擇善而固執,
不再回到投機的路上。

兩大理由奉行不渝

「長期投資是最好的投資方式」是傑出投資家,經過長期的實踐後所得到的結論。

我對這種主張,奉行不渝,因為:

一、這種方法使我賺到錢。
二、我是在沒有憂慮的情況下賺錢。

如果你在股市中投機取巧,在擔驚受怕的情況下賺錢,賺到了錢,賠掉了健康,又有什麼意義呢?

相信我,只要態度正確,股市賺錢,根本是不必這樣辛苦的。

做人要腳踏實地,股票投資也一定要腳踏實地,不可投機取巧。

價值不能無中生有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價值不能無中生有。

沒有實際價值的支撐,股價不可能長期上漲。

只有基本面強穩的公司--穩定的盈利、穩健的財務、卓越的管理等等,股價才有可能站穩高價,才有可能
長期穩步上升,使投資者的財富,與日俱增。

財富的創造,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即成。

任何生意都需要時間去經營,才能賺到錢。

三五天獲暴利例子少

在短短的 3、5 天之內就獲得暴利的,少之又少。

即使有,也是屬於一次過性質,例如脫售一段廠地,可能 5 年、10 年才做一次,我們稱之為「特殊項目收


入」。

天天在做,重複地做的生意,都需要時間,一步一步去做,才能把錢賺進來,絕無捷徑可走。

例如房地產公司,從買地、轉換土地用途,整個計劃的規劃,把土地分割為個別的屋地,並且申請每段的
地契、計算成本、安排銀行融資、延聘繪測師繪製屋圖、招標、建溝渠、道路、施工、登廣告賣屋子、與
購屋者簽訂買賣合同、監督工程進展,屋子建成後,申請入伙紙、交屋,一年內屋子有缺點還要負責修理。

由買地到交屋,收完錢,前後費時 5 年,才算賺到錢。

種油棕,從買地、清芭、育苗、開路,到種植,往往歷時兩三年。
油棕種下後,施肥、除草,照顧 3 年,才看到第一顆果子出現。

油棕第 6 年才賺錢

第 3 年所結的果子,又瘦又少,根本無利可圖。

守到第 5 年,果子產量多起來了,才有希望達到收支平衡。從第 6 年起,才開始賺錢。

從買地到賺錢,要經過 6、7 年。

從事工業的,從市場調查、組織公司、買地建廠、購買機器、裝置機器、試車、克服初期生產時「出牙」
(TEETHING)難題,訂購原料、推銷產品、放賬、收賬,經過三、四年的拚搏,才賺到第一筆錢。

做銀行的,從爭取公眾人士的存款,把錢借給買屋子的人、買車的人,借給工業家、屋業發展商、建築商,
借給好賭成性的投機者買股票,都要監督、收回,才能賺到利息。

要賺錢真不容易

你看,做產業、種油棕、從事工業、開銀行,都需要時間去經營,面對種種的風險,克服種種的困難,才
能把錢賺到手。

賺錢真的不容易啊!

我們購買股票就是購買上市公司的股份。

上市公司的股份,跟私人公司的股份沒有什麼分別。

假如你是一家私人公司的股東,你的公司,有沒有可能在一個星期、一個月內就賺回你的本錢?

你參股於一家公司之後,就要公司在一年半載之內,賺回你的投資額,這樣的要求合理不合理?

跟朋友合股種油棕,你要在三、兩年之內賺回你投進去的資金,合理嗎?

我相信有常識的人都會同意給公司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短則 3、兩年,長則 4 年後,讓公司按步就班地


展開它的業務,然後才為你賺錢。

這才是合理的要求
你參股於私人公司,是作長期投資,為什麼參股於上市公司,卻進行短期投資呢?

你給私人公司以時間去擴展業務,為什麼不給你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以足夠的時間去做生意?

為什麼你參加馬化合作社在東馬的油棕種植計劃,丹斯裡李金友在吉蘭丹的油棕種植計劃,願意等上 5 年,
讓油棕成熟,參股於上市種植公司,卻不願意等上 3、5 年,讓未成熟的油棕園成熟,為你帶來更高的利潤?

我們參加一家公司的股份,當公司的業務上軌道了,所分的紅利逐年增加,你的股份的價值,就跟著上升,
你的財富就與日俱增。當公司的業務火紅時,你根本不必擔心你的股份沒人要。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97814
為什麼會破產? 2008/04/2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事:

●某人因「玩」股票,把一生的積蓄,或兒女的教育費,或老本,都輸掉了。不
但害了自己,也拖累了家人。

●某人因「賭」股票,欠了一屁股債,借了大耳窿的錢,被追債人上門追討,家
人受到騷擾。

●某銀行高級職員,因「賭」股票,負債纍纍,利用職位上的方便,挪用銀行的
錢,東窗事發,被控失信,不但丟了優差,還要琅璫入獄。

●股市大崩潰,有人傾家蕩產,跳樓自殺。

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股市是一個很危險的地方。

股票投資也被一部分人認為是旁門左道。

一個曾經擔任大機構總裁十多年的朋友,在「離休」後決定成為全職股票投資者。

有一次,他遇見一位故人。

故人問他「現在在何處高就?」

他說他提早退休,現在是全職股票投資者。

這位故人聽後不置可否。

過後他再遇見此故人,這位故人對他的態度,是「敬而遠之」。

由此可見,股票投資者,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並不是一份受尊敬的「職業」。

因為這份「職業」輕則使人破財,重則使人破產。

我們不能否認股票使人破財、破產的事實。
賠錢永遠多過賺錢

因為股市中人,賠錢永遠多過賺錢的。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股市裁觔斗?

第一,公司失敗。

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買公司的股份,就是跟人合股
做生意。生意失敗,公司破產,股份毫無價值,你的投資化為烏有。

股票的價格,長期來說,必然跟價值同步的。

而股票的價值,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表現。

如果公司的盈利年年上升,股價必然步步高陞。

同樣的,如果公司年年虧蝕,股價必然持續走下坡。短期來說,股價可以因人為
的操縱而大漲,若無盈利的支撐,最後必然大跌。

故公司失敗,是大部分人股票投資失敗的主因。

要避免失敗,投資者一定要堅持一個原則:非好股不買。

第二,買價過高。

每一種資產,都有公認的價值。

例如在吉隆坡八打靈衛星市的雙層排屋,目前的售價在 50 萬令吉上下,視地點
而定。

如果你以 80 萬令吉買進作為投資的話,肯定難以賺錢。

同樣的,每一隻股票都有公認的價值。
股票的價值是根據基本面因素,如每股有形資產淨值、每股淨利、公司的前景、
管理層素質、盈利的穩定性等等,綜合起來得出的。

儘管有時評估的差異頗大,但大致上只在一個範圍內波動,很少有差異到離譜的
程度的。

如果你以遠超此價值的價格買進股票的話,你的風險相應提高。因為沒有價值支
撐的股價,就是「泡沫」,就好像肥皂泡沫一樣,隨時會破滅。

一隻股票,如果恢檔?令吉,但被炒到 3 令吉的話,不要買。

這種錢不是我們散戶賺的。

散戶一定要堅持:只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在別人不敢買的時候,就是買進的最好時機。

這是散戶最可靠的賺錢法。

第三,玩「對敲」。

玩「對敲」等於賭博。長賭必輸。

玩「對敲」是最壞的投機,絕對玩不得。

第四:借貸過高

借貸過高,是股票投資失敗的原因之一。

借錢的道理是:借貸之前就要想到如何攤還。

攤還的能力,決定於收入高過利息。

如果一間屋子每個月可以收到 2 千令吉的租金,而每月的供款為 1 千 500 令吉,


足夠按月還款,這就不妨多借。另一個條件是:收入必須穩定。

這就是銀行只借錢給有固定收入的人買屋子的原因。
股票的價格波動很大,導致借錢人的收入不穩定。

不要忘記了:你所要攤還的數額是固定的,不會隨著股份的下跌而減少。

所以,縮水的是你的財富,不是銀行的貸款。

股價下跌後,你的利息照付:連星期天也要付利息。所以,借錢買股票使你蒙受
雙重的損失:股價損失和利息支出的損失。

借錢買股票,是一把雙刃刀,殺傷力很大,應盡量避免。

即使要借,也要嚴格遵守三個原則:

1)不超過投資組合價值的 20%。

2)只買五星級股票。

3)最好選擇股息收入高過利息支出的股票。

如果你 1)不買劣股,2)不買價值被高估的股票,3)不玩對敲,4)不借錢買
股。

嚴守此「四不」,你不可能破產。

股票投資,一點都不可怕。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37981
美國又有兩家銀行倒閉! 2008/11/24

分享集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美國又有兩家銀行倒閉」。這是一則新聞的標題。

這個怵目驚心的標題給讀者的印象必然是:美國 經濟完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銀行是最穩定的,如今連銀行都倒了,還有什麼不會倒的?

銀行是靠公眾人士的存款賺錢的。

全世界銀行的資本適當比例(Capital adequacy)大同小異,都是 8%。

這表示,銀行擁有 1 令吉的資金(包括股本和儲備金),才可以接受 12 令吉的存


款和借出 12 令吉。

沒有公眾人士的存款,光靠本身的資金,根本無法賺錢。

如果銀行不穩定,誰還敢將錢存放在銀行?

如今美國銀行接二連三倒閉,難怪一般人有「美國完了」的感覺。

這種感覺,形成錯誤的印象。

這錯誤的印象,源自對美國銀行認識不夠。

馬來西亞只有 9 家本地銀行,即使 1 家倒閉了,後果已不堪設想。

美國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 19 家銀行倒閉,情況之糟,可想而知。

實際上,在美國,倒閉了 19 家銀行,根本是芝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也不
足以反映美國經濟實況。

請看以下數字:

在 2007 年底時:

美國商業銀行總數:7283 家。

資產 1 億美元以下的有:3065 家。

資產 1 億至 10 億元的有:3705 家。

資產 10 億元以上的有:513 家。

在過去 5 年中,美國小銀行的數目不斷的減少。

在 2003 年時,美國有 7,769 家銀行,到 2007 年時,只剩 7282 家,減少了 487


家,平均每年減少近 100 家,或是每 3 天就減少一家。

而減少的都是小銀行,中大銀行的數目實際上有增無減。

例如在 2007 年中,資產 1 億元以下的銀行就減少了 180 家,但資產 1 億至 10


億元的銀行卻增加了 43 家,10 億元以上的銀行增加了 19 家。

這表示小銀行不斷的被中大銀行拼吞了。

銀行倒閉社會衝擊微

就以本文開始時所提到的「又兩家銀行倒閉」中所提到的兩家銀行,其中一家存
款為 37 億元,總資產為 51 億元;另一家更小,存款只有 4 億 5 千萬元,總資產
只有 5 億 6 千萬元,屬蚊型銀行。

這兩家銀行都被別的銀行收購了,存戶的存款完好無損,所以,對社會的衝擊微
乎其微。

美國小銀行減少,是司空見慣的事,不是大新聞。

如果你以為今年美國有 19 家銀行倒閉(其實是被拼吞),反映美國當前的經濟情
況,那就大錯特錯。

根據事實數據才可靠

我舉這個例子,旨在說明一點:在解讀新聞資訊時,如果知識不夠的話,很容易
被誤導而形成錯誤的印象,導致錯誤的結論。

以錯誤的結論作出的投資決定,肯定也是錯誤的。

此之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惟有根據事實和數據,所達致的結論,才是可靠的。

但經濟,尤其是金融業,錯綜複雜,又瞬息不變,要掌握事實和數據,又要加以
分析,是極端困難的日子,絕大部份人都沒有這種能力。

絕大部份的人,只根據不全的資訊,片面的評論,作出判斷,難怪大部份判斷都
是錯誤的。

根據錯誤的判斷,作出的投資決定,後果肯定是悲慘的。

為了減少錯誤,減低風險,我主張散戶抓住以下五個原則:

⑴不要企圖去抓時機(Timing),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何時才是最低。

⑵堅守反向策略,在所有人都悲觀時(如現在),大膽買進股票。

⑶以企業的賺錢能力及資產價值,作為選股標準(目前大部份股票價值被低估)。

⑷只買五星級股票,作為長期投資。

⑸最好是買週息率(D/Y)這比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一倍的股票。

散戶若能堅持以上五原則,可以做到勝多敗少。
馮時能:要在股市有斬獲 忌猜股市走向衡量投資

2005/07/17 17:52:40

●南洋商報

請參考連接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0&ac=51

4218

雲頂 17 日訊-股票投資家馮時能說,要在股票市場大有斬

獲 ,除了不能盲目投資,並切忌透過猜測股市走向去衡量

那個公司的股票是值得投資。

他說,世上無人能準確的猜測股市走向然後從中獲利,因此

最保險的方法,是在購買股票之前,務須瞭解及分析某家公

司的運作、背景、財務情況等,來決定是否必須對這家公司

做長遠的投資。

馮時能也是前《南洋商報》總編輯,他今日在大馬龍岡親義

總會舉辦的首屆嘉年華會講座會,分享他 30 多年來專注研
究股票投資的心得。

馮時能從 60 年代開始在《南洋商報》經濟專欄「投票與股

市」和「投資路上」撰寫評論,給廣大讀者提供股票投資指

南。目前他任職上市公司高級總經理,專注開拓海外業務。

僅 3%人靠股票賺錢

他指出,靠股票賺錢的人不多,根據他本身所研究及統計,

能真正靠股票賺錢的只有約 3%,兼且非常專業的股票投資

者,他們都是瞭解長期投資、利用股市累積財富的專家。

「買某家公司的股票之前,必須清楚有關公司是否有前途、

是否賺錢、背後由誰來管理、財務狀況是否穩定、由什麼因

素會影響這家公司的營運等,這些都是有必要瞭解的。

「為何這麼多人買股票,但成功的卻寥寥可數?原因只有一

個,大部分的人都對投資股票存有不好的印象、錯誤的觀

念,也對股票投資不甚瞭解。與賭博、取巧投機沒有分別。」
他說,其實,股票就是一家公司的股份,買股票就等同於入

股成為該家公司的股東之一,而不是把買進一家公司的股

票,將有關公司的股票當成籌碼。

他也說,股友也不鼓勵一窩蜂的購買大熱的股票,相反的,

一些有價值但價廉的公司股票,或許在幾年後蓬勃發展,並

為股友帶來更多的紅利。

「不過,最重要的是股友懂得分析這家公司的運作是否能長

期的成長,否則是徒然的。」
分享集: 財報表中應注意項目 2007/07/30 14:19:15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最近假賬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打擊投資大眾對股票的信任性,是必
然的。

但我相信在近 1 千 100 家上市公司中,做假賬的肯定只佔小部分,大部


分公司的賬目還是循規蹈矩的。

就好像在社會中,靠欺詐撞騙為生的人雖然不少,但誠實可靠的人,永
遠佔多數,要不然,這個社會早已一團糟。

有些上市公司,根本不屑做假賬。因為他們已有長久的成功經營史,根
本沒有必要這樣做。

因此,因假賬而放棄股票這條投資管道,是因噎廢食。

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是,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卻不可無。

我們在讀公司財務報表的時候,如果對一些較易被做手腳的項目特別留
意的話,對辨認賬目的可靠性,多少會有幫助。

以下是一些投資者應注意的項目。

⑴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中的「貿易及其他應收賬款」(Trade

and other receiable):如果此項目數目很大,而且年年保持不變,就


要特別注意,因為這是最容易做手腳的地方。

到底應收賬款中,有多少巴仙是可能變成爛賬的?只有掌握詳細賬目資
料的人才知道。
要特別注意被拖欠賬款的期限,賬期越長越不妙。

「其他應收賬款」也很模糊,可能包括借給子公司或相關公司的款項在
內。

⑵現金流量(Cash flow):現金流量弱的公司最為脆弱,風暴到來時
最容易倒閉。

最好的公司,是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最強的公司。

自由現金流量就是將公司的淨利,加上非現金項目(Non-cash item,
主要是折舊),再減去資本開銷所得出的數目。

⑶折舊政策(Depreciation),如果公司中途改變折舊政策或折舊率,

可以扭曲損益表中的底線(Bottom line)。

⑷存貨(Inventory):指製成但未賣出的貨物,包括建好但賣不出去的

屋子。存貨量高,反映公司產品滯銷,影響現金流量(Cash flow)。

存貨可能難變為現金

由於存貨可能很難變為現金(在金融風暴中,許多產業公司建好的屋子

賣不出去,而利息要天天支付),所以,財務分析師在做酸性測驗(Acid

test)時,通常都不把存貨計算在內。

⑸營業額(Revenue):除了要比較多年的營業額,以瞭解是否逐年增

加之外,也要特別留意賬目附註中的業務分類報告(Segmental
reporting),看看那一種業務是主力,同時每種業務的盈利表現,這樣
可以幫助判斷企業的前景。

儘管會計協會對賬目有嚴密的規定,但是如果會計師存心做假賬的話,
他們總有辦法找漏洞,實在防不勝防。

所以,領導人是否誠實可靠,永遠是選股時首先要考慮的條件。
商聯帝沙價值知多少?

2007/10/08 14:06:20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商聯帝沙(UNICO-DESA)是一家中小型上市種植公司,跟

其他上市種植公司沒有什麼分別。

因此,在評估商聯帝沙股票價值時所採用的標準,也應該跟

評估其他種植股的標準相同。

種植股,可以從每畝買價的角度來評估。

實收資本 2.2 億

商聯帝沙的實收資本為 2 億 2 千零 80 萬令吉,由於每股的

面值為 25 仙,故一共有 8 億 8 千 320 萬股,以目前每股 70

仙的股價計算,市價總值為 6 億 1 千 824 萬令吉。

換句話說,假如你以每股 70 仙,買完該公司所有 8 億 8 千
320 萬股的話,你就擁有該公司 100%股權。

該公司在沙巴擁有 1 萬 3 千 405 公頃,或是 3 萬 3 千 125

英畝的油棕園。

你收購了該公司的 100%股權之後,這 3 萬 3 千 125 英畝的

油棕園,就全部屬於你。

欠銀行 1.8 億

根據該公司的年報,在今年 3 月底結賬時,該公司尚欠銀行

1 億 8 千 189 萬 4 千令吉。

在完成收購該公司之後,你必須負責這筆債務。

所以,你的總投資額是 6 億 1 千 824 萬令吉,加上 1 億 8 千

189 萬 4 千令吉,共 8 億零 13 萬 4 千令吉。

這等於你以 8 億零 13 萬 4 千令吉,在沙巴購買 3 萬 3 千 125


畝的油棕園,每畝買價為 2 萬 4 千 155 令吉。

這個買價,尚未包括該公司所擁有的棕油廠、建築物、道路

開發費等在內。

油棕正處高產期

油棕的豐收樹齡為第 8 年至 18 年之間,該公司油棕,多數

為 12 年,正是高產期,由每公頃 24 至 25 公噸的棕果產量,

可以看出,該公司的油棕園是優良的。(全國平均每公頃鮮

果串產量為 21 公噸 )。

油棕種下後,第 3 年開始結果,但產量稀少,油棕園要虧本;

產量逐年增加,到第 5 年時才能達到收支平衡,第 6 年起才

有錢賺,商聯帝沙的油棕正在高產期,以目前每公噸 2 千 600

令吉的原棕油價格,該公司本財政年盈利肯定倍增。

以每股 70 仙的價格買商聯帝沙的股票,等於以每畝 2 萬 4

千多令吉購買商聯帝沙的油棕園,可說物有所值。
丹斯裡李金友以每畝 2 萬令吉,將在吉蘭丹話望生的油棕園

賣給公眾人士。

70 仙股價被低估

大家不要忘記,該油棕園剛開始種植,還要等 5 年才有錢賺。

商聯帝沙的油棕園已在高產期,股東馬上可享到股息,相形

之下,可以看出,70 仙的股價,可謂被低估。

不過,目前的上市種植股中,可以找到比商聯帝沙估值更低

的股票。

譬如捷博集團(CEPAT WAWASAN),目前的股價為 1 令吉

20 仙,根據以上的評估法,每畝的買價僅為 1 萬 2 千令吉左

右,比商聯帝沙便宜一半。捷博每畝的棕果產量高達 26 公

噸,比商聯帝沙更高。

馬福昌園丘(MHC)擁有捷博 32%股權,該公司是以每股 1
令吉 77 仙收購捷博 6 千 900 萬股,總投資額高達 1 億 2 千

200 萬令吉。

優秀的種植公司

商聯控股的股東,在收到商聯帝沙的股票之後,最好不要輕

易脫售,因為這是一家相當優秀的種植公司,在牙直利、金

希望、高低原等大型種植公司合併後,好的種植公司已不多。

物以稀為貴,將來投資於種植公司的機會有限,散戶應以投

資於土地的態度,長期持有種植股,以分享國家豐富天然資

源的成果。
分享集: 商聯控股早該解散

2007/09/26 10:12:23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商聯控股將在本月 28 日召開股東大會,尋求股東批准,將

資本由一億令吉,削減為一千萬令吉,同時將商聯控股所擁

有之商聯帝沙之股票分發給股東,每一千股可獲 2,560 股商

聯帝沙。

此舉引起爭論,究竟小股東應否支持此建議?

假如我是商聯控股的小股東,我會全力支持此動議,並授權

該公司董事部盡速付諸實現。

最好進一步授權董事部將商聯控股清盤,並將分發商聯帝沙

後剩餘的資產,按股權比例,分發給股東。

小股東利益看問題
我純粹是從小股東利益的角度來看此問題。

二十年前,商聯控股的二萬多名小股東,響應商聯會的號

召,拿出資本,組成商聯控股,目的無非只有一個:謀利。

回酬少得可憐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小股東除了獲得一次十巴仙股息之

外,就什麼也沒得到,他們的回酬可說少得可憐。

如果二十年前小股東把同樣的錢,購買 IOI、大眾銀行、玻

璃市種植等上市公司的股票的話,現已增值數百倍,每一千

令吉的投資,現值數十萬令吉,相形之下,商聯控股小股東

的投資,可說徹底失敗。

商聯控股的小股東一開始就希望該公司能上市,但對公司結

構有認識的人,老早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無法上市,小股東的資金受困二十年,如果小股東不接受董
事部分發商聯帝沙股票的建議,資金將無限期的困下去,對

誰都沒有好處。

不贊成資本回退的人士,可否告訴小股東,商聯控股小股

東,將來會得到什麼?

投資須得合理回酬

我既不是小股東,也沒就此事咨詢任何人,我純粹是從「投

資必須得到合理回酬」的觀點看此事。

商聯帝沙將來由誰控制,都無損小股東的利益,何必過慮?
冷眼:投資路上

投資路上

彩票中獎人 何以不會發達?

冷眼

2000 年 05 月 27 日

這是一個發生在 20 多年前的真實故事:

有一名書記,幸運地中了福利彩票,領到 50 萬零吉獎金,

那時雙層排屋,不過賣 3 萬零吉,50 萬零吉肯定是個大數

目,他由一個窮小子,一躍而成為半個百萬富翁。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他的親友原本沒有什麼興趣跟他來往的,在他搖身一變成為
“中富”后,遠近親友都來與他打交道,一些聲稱有財路的朋

友,都紛紛向他獻策,進行投資,以期由中富變大富。

他從來沒有被別人這樣重視過,在聽了許多好話之后,有點

飄飄然,嘗到了被人尊敬的美好感覺。

於是真的與人合資,從事伐木,養鰻魚,經營羅里運輸等生

意,3 幾年之后,這些生意統統收盤,他的 50 萬零吉也泡了

湯,他打回原形,到一家會館去做座辦。

4 大敗因

幸虧在他中獎后,經不起妻子的嘮叨,給妻子 3 萬零吉,以

現金買了一間雙層排屋,以前他們要租屋子,現在還不必擔

憂“住”的問題。而現在那間排屋價值 30 多萬。

他的失敗原因:

一、他的中獎,是因為他勤於購買彩票,希望靠中獎致富的
人,凡事希望不勞而獲,養成這種心態,其人生已埋下了失

敗的種子,一個人一定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腳踏實地去從

事經營,才有成功的希望,凡事期望運氣,是很難成就事業

的。

二、任何事業,都有其竅門,惟有親身去做,才能體會其訣

竅,有許多難題,是要靠實際經營所累積的經驗才能解決

的,這名中獎人根本沒有從事經營的實際經驗,以一名門外

漢去誤打誤撞,失敗是意料中事。

成功沒捷徑

三、企業的經營,要有良好的策划,按部就班去實行,才有

希望成功,這幾年來,我親自參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深深

地感受到,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才能完成,絕對沒有捷

徑可走。

做生意,賺錢真的不容易,這名離校后就去做書記的中獎

人,一向過著簡單的生活,根本沒有策划生意的經驗,只因
為別人說得天花亂墜,以為做生意是一樣簡單的事,就進行

投資,由於本身沒有經驗,只得讓合作的股東擺布,結果連

骨頭也被人吃掉。

易來易去

四、一個人的財富,如果是辛苦得來,而且是一點一滴,長

時間累積而成的,深知來之不易,才會加倍予以珍惜,中獎

得來的錢,是在一日間得到,得來全不費工夫,他沒有捱過

賺錢的辛苦,也不知道失去之后要重新累積,是何等的困

難,所以他不會加以珍惜,在處理錢財時,出手闊綽,在用

錢的時候,絲毫沒有節制。

他的錢,像冰塊一樣,在不知不覺中融化,最后是打回原形。

我曾目睹一名在公市經營花卉生意數十年的小販,他其實有

固定的顧客,穩定的收入。

在 1993 年的大牛市中,他覺得做生意賺錢太慢,乃以約 10
萬零吉,把整盤生意頂給別人,手持 10 萬零吉,到股市中

搏殺,很不幸的,他是在股市登峰造極時進場,投機結果慘

敗,把 10 萬零吉輸光,以后我就再也沒見過他。

如果懷著買彩票或者如那花卉小販的心態,在股市搏殺的

話,成功的希望不會超過 10%,你能肯定你是屬於這 10%

內的幸運兒嗎?
分享集: 深海驚魂 2008/04/14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最近閱報,得悉中國副總理吳儀退休了,而且是「裸退」。

「裸退」就是退休後,不再擔任任何職位。吳儀要大家忘記她,是「裸

退」得夠酷。這則新聞,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一宗往事。

一宗使我畢生難忘的往事。

畢生難忘是因為此宗往事有其特殊性。第一是它涉及兩個特殊人物-

-吳儀和龍永圖,第二是我幾乎葬身深海。

幾乎葬身深海

話說我在南洋商報工作了 30 年,於 1994 年退休後,受聘為成功機構

(BjCorp,3395,主板貿服股)的高級總經理。
主要的職責,是在中國、越南、緬甸、菲律賓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尋

找投資機會,主要是房地產開發。

重點是中國。

而在中國的重點,是負責談判北京菜市口一段土地的開發條件。

談判的重點是地價及田房拆遷問題。

1995 年,吳儀是中國商業部長,她率團訪問大馬,而隨行的要員之一,

就是後來領導中國代表團,談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細節的龍永圖。

成功機構當時積極開發中國的業務,參觀成功機構總部是吳儀訪馬行

程中的項目之一。

由於我是中國業務負責人之一,我被指派接待吳儀一行人。

吳儀在成功機構總部聆聽匯報後,乘坐直升機,飛往刁曼島休息一天。
當晚有一個隆重的接待酒會。

次日上午,乘遊艇出海,前往潛水的深海,距離刁曼島約有半小時的

海程。

抵達潛水區後,中國代表團一些成員和成功機構的一些高級職員,包

括我在內,紛紛換了泳裝,下海游泳。

吳儀和成功機構主席丹斯裡陳志遠則在遊艇上品茗。

這是刁曼島海水最清潔的海域,當時風和日麗,波濤不興。

我有 40 多年的游泳經驗,在怡保游泳俱樂部受過正規的游泳訓練,

每天游泳,是我保持健康的日課。

因此,我信心十足的跳進海中,一展身手。一路來,我的游泳局限於

游泳池和海邊淺水處,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深海。
我用自由式和蛙式,游得不亦樂乎。

只過了 15 分鐘,我的愉快轉為恐慌。

原來海中暗流,已在不知不覺中,把我漂向遠方,距離遊艇,越來越

遠。

我努力回游,但沒有用,在大自然中,人像微塵般渺小,只能隨著大

自然的力量漂蕩,此身根本不能自主。

我越漂越遠,恐慌升級為恐懼。

也許是受電影「大白鯊」
,以及文學作品中深海有怪物的描寫的影響,

我對那深藍色的,深不可測的海水,本來就有恐懼感,如今被暗流衝

向遠方,那種感覺,只能用「魂飛魄散」來形容。

若不是潛水區的一艘快艇趕到,拋下一隻尼龍索擊著的救生圈,讓我

抓緊,拖回遊艇,否則我今天恐怕就沒命寫「分享集」了。
對深海感恐懼

事後發現,當天被救回的,不止十人。被暗流沖走的事,顯然常常發

生,故潛水區監管處早有準備,而且有人緊盯弄潮兒。此事使我以後

對深海,有更深的恐懼感。

去年,我去澳洲昆斯蘭極北端的小鎮凱恩斯市(CAIRNS)跟我在該

市醫院當顧問麻醉師的兒子,小住 10 天。

凱恩斯是看大堡礁的最佳地點。

大堡礁是世界 7 大奇觀之一,由黃金海岸延伸至昆斯蘭極北,長 2 千

多公里,全是璀璨的珊瑚礁。

除了跟兒子小聚,欣賞大堡礁是此行的目的之一。

我乘坐水翼船,出海 1 小時,到達潛水觀賞珊瑚的地點。全船約百人,

紛紛換上包裹全身的膠衣,入海看珊瑚。
我沒受過潛水訓練,只好用通氣管潛泳。當我伏在海面上,尋找海底

的珊瑚時,刁曼島遇險的往事,在潛意識中突然浮升,恐懼控制了我。

可能也是受水翼船顛簸激烈的影響,我竟開始嘔吐,咬在口中的通氣

管似乎不能操作。我呼吸困難,而且開始頭暈。

我意識到危險,立刻傾全力游回水翼船,在船上看整百人載浮載沉,

欣賞珊瑚。

我是唯一看不到珊瑚礁的遊客。

今生恐怕也沒機會見到大堡礁。

因為對深海有恐懼感,使我無緣目睹此世界奇觀。

股市猶如海洋深不可測

對我來說,股市就是深不可測的海洋。稱股市為「股海」實在非常貼

切。
就好像我對深海有恐懼感一樣,對股海,我總是懷著警惕心。

深海有大白鯊,股海中有比大白鯊更兇猛的巨鱷。

這些巨鱷隱藏在股海深處,在海中游泳的散戶,根本無法看到他們的

真面目。

巨鱷行動隱秘,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詭計,也不知道他們何時出擊,

以何種方式出擊。

所以,散戶總是死得不明不白。

「欺山莫欺海」,因為海深不可測,海的深處可能有怪物。

在股海中,如果你自視過高,以為可以戰勝股市,道行高過炒家的話,

你遲早會葬身於鱷魚口。

投機跟在海洋中游泳沒有兩樣--隨時會被暗流沖走。
投機者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焉能倖存?

在股海中唯一長期生存之道,就是不參與「投機」這種玩命的遊戲。

你不跳進海中,就不會被暗流沖走。

養成反向思維的習慣,在股市低沉時,買進五星級股票,長期堅守,

是股市賺錢的最好方法。

堅守此法,你不會「驚魂」。

現在人人恐懼,許多股票價值被低估,是買進的時候了。
分享集: 猜股市如抓黃鱔

2007/10/01 14:11:03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股市還會起嗎?」

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我的回答一律是「不知道」

我知道詢問者會感到失望,甚至心裡還會抱怨。

他們認為我自私,明明是知道的,卻不肯跟他們分享預測股

市動向的心得。

實際上,
「不知道」是我最誠實、最誠懇的答覆。

我確實不知道明天,下個月或明年股市會怎樣,我也不認為

有誰有這樣的本領。
如果我真的知道的話,我一定樂於跟大家分享,就好像我樂

於跟大家分享我的基本面投資心得一樣。

心得猶如井水

心得,猶如井水。

你無論打了多少桶水,井水都不會減少。

心得,絕對不會因與人分享而減少。我又何必「深藏不露」?

在我學習股票投資的初期,我也好像千千萬萬的股友那樣,

認為只要能準確地預測股市或個別股項的起落,我就非發不

可。

所以,我把重點放在預測股市上。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讀有關圖表和時機(TIMING)的書。
我跟股市老將交換抓「時機」的心得。

我也通過各種管道,探聽消息,我當時認為,消息靈通,是

投資致勝之道。

但是都沒有用。

我在股市中賺了又虧,虧了又賺,在投資路上撞撞跌跌了幾

年,一結算,財富不增反減。

更甚的是,在這期間內,內心的焦慮,精神上的壓力,使我

精疲力倦。

我發現我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我開始徹底檢討我的投資策略,大量閱讀投資大師的著作,

吸收他們的投資智慧。
我終於「悟道」了。

「我找到了」是我當時的感覺。

研究公司基本面

我不再猜測股市,而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基本面的研

究上。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回頭。

摒棄猜測股市,全力以赴研究個別公司的基本面,為我帶來

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因此時間愈久,信「道」之心愈堅。

更重要的,是我不再為股價的波動而煩惱,我可以安心工

作,生活過得舒適愉快。

其實,我所悟出來的道理,一點也不新鮮,甚至可以說是老

生常談。
真的是又老土,又簡單。

那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

「買股份就是參股做生意」

「所以,公司比股市重要」

長期投資累積財富

「投機不可能累積財富,只有長期投資才能」。

實際上,這些老土的道理,是前人投資智慧的結晶。

無數的人,殫精竭慮,
「發明」新的方法,都沒有一樣經得

起時間的考驗。

我從此不再浪費時間去猜測股市的動向了。
第一、是因為股市根本是不可預測的。

第二、是股票投資賺錢根本不需要靠預測股市。

股市有如黃鱔,渾身滑溜溜,你根本無法抓住它。

一個曾經做過魚販的老同學告訴我抓黃鱔的「秘訣」。

他說:
「黃鱔吃軟不吃硬,所以只能『托』
,不能用力『抓』
。」

要把黃鱔由水桶中抓起,放進塑膠袋中賣掉,最有效的方

法,是以手掌,輕輕地把黃鱔由水中托起,托的位置要適當,

然後慢慢地、不慌不忙地把它送進塑膠袋中。

不能用力捏,否則,它感到不舒服,就會掙扎,你無論多麼

用力,都會從你手中溜走。

抓黃鱔,緊不如松,快不如慢,剛不如柔,巧不如拙。
股市也一樣,你盯得太緊,企圖預測它的動向,它偏偏跟你

作對。

許多股友,千方百計,企圖「捕捉」股市的起落,結果都徒

勞無功,就好像用力抓黃鱔,始終抓不住一樣。

焦點集中公司業績

最好的方法,是遠離股市,不太在意它的波動,把焦點集中

在公司的業績表現上,反而更易「馴服」股市。就好像輕輕

托起,反而更能將黃鱔「制服」一樣。

股市的波動,就好像黃鱔的不斷蠕動一樣,是正常的,不必

去理會它。

採取反向策略,低價買進好股,就不動如山。

只要公司業績不斷上升,就不賣。
不要理會股市短期的波動,不必擔心你的股票不會起,因為

當公司賺錢越來越多時,股價必然會同步上升。

股市於我何有哉?

此之謂投資正道。
設定終極目標
2008/08/04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假如你要來一趟自助旅行,在出發之前,你一定會擬定一份

行程表。

根據這份行程表,你知道你以何種交通工具,在什麼日期,

到達什麼目標,要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沒有行程表,不叫旅行,叫流浪。

流浪沒有時間表,沒有路線圖,沒有終極目的地,也不肯定

要看到的是怎樣的風景。

流浪只是根據感覺,隨著興之所至,臨時決定行程,夠瀟灑,

夠自由。
問題是你永遠在路上,沒有終站,也無法在疲憊的時刻,歇

一歇腳。

我覺得,股票投資就好像旅行,大部份投資者都沒有行程

表,也沒有為自己設定終極目標。

他只知道不斷的投機,不知道最後要達到怎樣的境界。

所以,他們與其說是去旅行,毋寧說是去流浪。

而在股市中,流浪漢肯定比自助旅人多百倍。

股市中的流浪漢,往往是閉著眼睛,摸索著前進,難怪那麼

多人掉進山坑裡,粉身碎骨。

股票投資要成功,必須是一趟策劃周全的自助式旅行,而不

是流浪。

作為人生理財計劃的一部份,而且是很重要的部份,股票投
資必須一開始就設定終極目標。就是在你退休時,達到財務

自主。

正如我在「渡晚年有尊嚴」(2007 年 11 月 12 日「分享集」)

一文中所提出的「財務自主的定義是在你退休後,仍能保持

最後一個月薪金的收入,並且有能力每年給自己『加薪』,

以抵消通貨膨脹的侵蝕,保持你的生活素質」。

有財務自主的退休生活,才是有尊嚴的生活。

我有一個商界朋友,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擁有十

間藥劑店的連鎖集團。

現在他功成身退,把生意交給兒女經營,自己周遊列國,悠

哉閒哉地過著高素質的晚年生活。

他知道,人總會生病,生病一定要吃藥,藥的需求永遠存在,

他的生意可以永續經營。
他知道他晚年收入穩定,下一代生活有保障——這正是他一

生奮鬥的目標。

作為股票投資者,你的奮鬥目標是什麼?

很不幸的,絕大部份的投資者只是不斷的流浪,不知道最終

要的是什麼。

也從來沒有想過,最終達到什麼目的,因為流浪的人沒有目

的地。

他永遠是在路上。

其實,我的商界朋友所做到的,大部份有決心,又有目標的

打工仔都可以做到。

只是所用的交通工具不同,所能達到的成功程度不同而已。

你買上市公司的股票,跟我的朋友擁有的連鎖店的股份,基
本上沒有什麼分別。

惟一不同點,是他親力親為,管理他的生意,而你卻把生意

交給大股東及專業人士去管理,作為「蚊型」小股東,你不

能過問公司日常業務。

你在參股時,有沒有想過:你的公司的生意會不會越做越火

紅,紅利越分越多?能永續經營嗎?

有沒有想過,你退休後,你的公司會不會繼續分發紅利,使

你退休後有穩定的收入,達到財務自主?

有沒有想過,假如你退休時,你擁有股份的公司,半生不死,

無法分紅利(股息)給你,而股份也天天貶值。作為此類公

司的股東,你要在退休時達到財務自主的夢想,肯定是泡湯

了,而你恐怕還要拖著疲憊的「老」身,為五斗米而折腰,

哀哉!

其實,只要你腳踏實地投資,發誓只買五星級股票,對投機
深惡痛絕,你要達到財務自主,雖然不是輕而易舉,卻是絕

對做得到。

你同時擁有一、二十家不同行業公司的股份,比擁有一個行

業一家公司的股份,更加安全。

先決條件是,這一、二十家公司,必須是經過風暴洗禮的優

秀企業。

如果你所擁有的是一批垃圾股,你必然晚景淒涼。

建立一個長期派發穩定股息的投資組合,應該成為所有投資

者的終極目標。

一開始就設定這個終極目標,只買五星級股票,絕不妥協。

買進之前,問一問:此股在我退休後,仍能派發穩定的股息

給我嗎?
如果是「不能」,就不買。

我的商界朋友,留給他的下一代一盤好生意的股份。

你留給下一代的,是不是一些優秀公司的股份(股票)?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69285
分享集: 設定終極目標 2008/08/04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假如你要來一趟自助旅行,在出發之前,你一定會擬定一份行程表。

根據這份行程表,你知道你以何種交通工具,在什麼日期,到達什麼目標,要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沒有行程表,不叫旅行,叫流浪。

流浪沒有時間表,沒有路線圖,沒有終極目的地,也不肯定要看到的是怎樣的風景。

流浪只是根據感覺,隨著興之所至,臨時決定行程,夠瀟灑,夠自由。

問題是你永遠在路上,沒有終站,也無法在疲憊的時刻,歇一歇腳。

我覺得,股票投資就好像旅行,大部份投資者都沒有行程表,也沒有為自己設定終極目標。

他只知道不斷的投機,不知道最後要達到怎樣的境界。

所以,他們與其說是去旅行,毋寧說是去流浪。

而在股市中,流浪漢肯定比自助旅人多百倍。

股市中的流浪漢,往往是閉著眼睛,摸索著前進,難怪那麼多人掉進山坑裡,粉身碎骨。

股票投資要成功,必須是一趟策劃周全的自助式旅行,而不是流浪。

作為人生理財計劃的一部份,而且是很重要的部份,股票投資必須一開始就設定終極目標。就是在
達到財務自主。

正如我在「渡晚年有尊嚴」(2007 年 11 月 12 日「分享集」)一文中所提出的「財務自主的定義是
後,仍能保持最後一個月薪金的收入,並且有能力每年給自己『加薪』,以抵消通貨膨脹的侵蝕,
活素質」。

有財務自主的退休生活,才是有尊嚴的生活。

我有一個商界朋友,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擁有十間藥劑店的連鎖集團。
現在他功成身退,把生意交給兒女經營,自己周遊列國,悠哉閒哉地過著高素質的晚年生活。

他知道,人總會生病,生病一定要吃藥,藥的需求永遠存在,他的生意可以永續經營。

他知道他晚年收入穩定,下一代生活有保障——這正是他一生奮鬥的目標。

作為股票投資者,你的奮鬥目標是什麼?

很不幸的,絕大部份的投資者只是不斷的流浪,不知道最終要的是什麼。

也從來沒有想過,最終達到什麼目的,因為流浪的人沒有目的地。

他永遠是在路上。

其實,我的商界朋友所做到的,大部份有決心,又有目標的打工仔都可以做到。

只是所用的交通工具不同,所能達到的成功程度不同而已。

你買上市公司的股票,跟我的朋友擁有的連鎖店的股份,基本上沒有什麼分別。

惟一不同點,是他親力親為,管理他的生意,而你卻把生意交給大股東及專業人士去管理,作為「
東,你不能過問公司日常業務。

你在參股時,有沒有想過:你的公司的生意會不會越做越火紅,紅利越分越多?能永續經營嗎?

有沒有想過,你退休後,你的公司會不會繼續分發紅利,使你退休後有穩定的收入,達到財務自主

有沒有想過,假如你退休時,你擁有股份的公司,半生不死,無法分紅利(股息)給你,而股份也
作為此類公司的股東,你要在退休時達到財務自主的夢想,肯定是泡湯了,而你恐怕還要拖著疲憊
為五斗米而折腰,哀哉!

其實,只要你腳踏實地投資,發誓只買五星級股票,對投機深惡痛絕,你要達到財務自主,雖然不是
卻是絕對做得到。

你同時擁有一、二十家不同行業公司的股份,比擁有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的股份,更加安全。

先決條件是,這一、二十家公司,必須是經過風暴洗禮的優秀企業。
如果你所擁有的是一批垃圾股,你必然晚景淒涼。

建立一個長期派發穩定股息的投資組合,應該成為所有投資者的終極目標。

一開始就設定這個終極目標,只買五星級股票,絕不妥協。

買進之前,問一問:此股在我退休後,仍能派發穩定的股息給我嗎?

如果是「不能」,就不買。

我的商界朋友,留給他的下一代一盤好生意的股份。

你留給下一代的,是不是一些優秀公司的股份(股票)?
分享集: 散戶三部曲 2007/09/10

14:11:37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在全球股市掀起滔天巨浪。

在過山車般的股市中,散戶驚惶失措,都成了驚弓之鳥。

驚弓之鳥,已魂飛魄散,無法判斷方向。

在驚濤駭浪中,散戶們的情緒商數(EQ)壓倒了智慧商

數(IQ)

當情緒控制理智時,他們所作的決定,是情緒的決定,

不是理智的決定。

情緒的決定,不講理由。因為情緒與理智,水火不相容。

當情緒主宰一切時,理智只好退避三舍。
當理智領航時,腦子會衡量利弊,考慮周全,故比較不

容易出錯。

當情緒凌駕理智之上時,腦子停止操作,最易衝動,衝

動時會失去理智,往往鑄成大錯。

在此次的股災中,許多散戶,被突如其來的巨浪,衝到

暈頭轉向,情緒失控,驚慌拋售,犯下大錯,在股市最

糟的時刻,賤價把股票賣掉。

賤價拋售犯下大錯

還不到一個月,他們就後悔了,因為他們幾乎是以最低

的價格賣出。

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

因為他們的眼睛只看到股價,沒有看到股票背後的資產。
如果他們瞭解股票所代表的資產,瞭解這些資產的價

值,他們就不會那麼心慌,就不會不計成本地拋售,而

造成無謂的損失。

根據情緒進行投資的散戶,他們的行動可分為三個階

段,叫「散戶三部曲」。

買股三部曲:

第一部:熊市——股價低沉,市場淡靜,散戶絕跡股市,

股市死氣沉沉。

其實,這個時候,大部分股票的價值都被低估,但散戶

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股價,不是股票的價值。

所以他們不買。

去年六月以前,綜合指數在 800 點徘徊了整年,散戶有

足夠的時間,慢慢選擇,廉價買進好股,但絕大部分錯
過了這個良機。

第二部:牛皮靠穩——股市上升了一截,散戶還是不要買。

因為他們在低價時沒有買進,現在股價已上升了二、三

十巴仙,他們心有不甘,買不下手。

散戶被評論家言論嚇壞

這個時期,就是綜合指數上升至 1000 點時,許多股市評

論家都發出警告:價高勢危囉!慎防燒到手囉!

沒有主見的散戶,尤其是在 1997 年金融風暴中幾乎破產

的散戶,都被這類言論嚇到不敢進場。

第三部:牛市形成——綜指破五關斬六將,衝上一千四百

點,散戶們見獵心喜,見親朋戚友撈得風生水起,信心

大增,乃大肆進場。
就在興高采烈時,次房事件演成股災,引出了賣出的三

部曲:

賣出三部曲:

第一部:利潤不多,而牛氣逼人,他當然不會賣。

第二部:綜合指數跌至 1300 點,他認為這是暫時性的,

不久就會回升,所以決定不賣。

況且高價時有得賺,現在反而虧本,他們不甘願賣。

第三部:綜合指數直線下跌,跌破 1200 點,他有大禍臨

頭之感,信心崩潰了,不計成本拋出。

結果發現他是以最低價賣出。

買賣倒轉定賺錢
買進三部曲的特點是:高買。

賣出三部曲的特點是:低賣。

高買低賣,剛好跟股市金言——低買高賣適得其反。

你想在股市賺錢嗎?如果想的話,很簡單,只要將買的

和賣的三部曲,顛倒來做就行了。

這叫倒行逆施。

這就是"反向"。
分享集: 游手好閒的爸爸

2007/07/23 15:06:00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本文所述,是關於一位同學的爸爸的故事。

這個故事,宛如一顆芝麻般大小的種子,這枚叫股票的種子

在我心中發芽、生根、長大,使我跟股票,一輩子結了不解

之緣。

話說 1960 年我高中畢業後,深感英文程度不夠,難以覓職,

就進入一間補習性質的學院去讀英文。

這間學院所收的,都是政府英文學校的初級文憑落第生。

跟我同座的同學,是一位十六歲的小伙子,功課差得很,只

是敷衍著過日子。
他每天由司機載送上學,可見家境挺富裕的。

我是個超齡的窮學生,每天要替人補習兩場來賺取學費,對

這樣的一位同學,一方面是羨慕,一方面也是好奇,就問他:

「你爸爸是做什麼職業的?」

他說:
「他沒有工作」。

我的好奇心更重了,問他:
「沒有工作,靠什麼生活?」

他的回答更妙:
「別人寄錢給他囉!」

我問:
「誰寄錢給他?」

他也說不清楚,總之,他知道有人定期把錢寄到他家裡,他

父親只把支票放進銀行,就用之不盡了。

我真的很想弄清楚,為什麼人家會寄錢給他父親呢?
我追問得多了,大概他也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就回去問他

母親,然後回來告訴我:是「股票」。

他說是他祖父買的「股票」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股票」
。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後來慢慢的聽懂了。原來他的祖父是一名礦家,父親自小嬌

生慣養,不事生產。

他的祖父怕他的父親沒錢受苦,就買了大批的錫礦股和樹膠

股,遺囑寫明白不准出售,只准收股息。

那時的錫礦和樹膠股股息異常豐厚,週息率十多巴仙的比比

皆是。他的父親定期收到這些錫礦和樹膠公司派發的股息,

過著富裕的生活。

我的興趣,一向是文學,小學時窮追武俠小說,初中時醉心
新文學,高中時嗜古文如命。

喜歡文學的人,視財經書籍為畏途,我在新加坡的新聞工作

者訓練課程,也沒財經新聞這一科,所以對財經一向是很陌

生的。

直到我做記者的第二年,才下決心搞財經。

靠股息過活

實際上,我開始時研究的是經濟,後來發現經濟的範圍太

廣,不易專精,乃決定研究一個課題「英國殖民地政府怎樣

控制殖民地的經濟」

在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後,發現除非我瞭解股票和股市,我

是不可能澈底瞭解殖民地政府搜括殖民地財富的手段的。

就這樣我轉而研究股票。在研究過程中,我想起了那位同學

的父親的「財源」,這正符合了我的夢想,就一頭栽進去,
從此就沒有回過頭。

只要投資觀念正確長期累積好股,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像「游

手好閒的爸爸」那樣,靠股息生活。
分享集:

渡晚年 有尊嚴

2007/11/12 14:20:33

股票研究人 ●馮時能

人的一生,大部份時間活在不自由中。

孩童時期,受父母約束。

學生時代,受師長嚴管。

完成學業,投入職場,受老闆指揮。

受雇於人,在上班時間內,你沒有支配你的時間的自由。

當然,你獲得了應得的酬勞--薪金和福利。

由 25 歲至 55 歲,是你一生中最寶貴的歲月,為了生活,你

把這段時間,賣給了老闆,你根本身不由己。
人生如甘蔗

人生如甘蔗,被搾了 30 年,蔗汁搾乾了,人老力衰,有如

蔗渣,沒有被利用的價值了,只好向職場說「拜拜」。

這就是人生的現實。

這就是現實的人生。

失去自由 30 年,退休後,你慶幸,你重獲自由了。

在為生活打拼的歲月裡,有許多事,你想做,無法做到。退

休後,你自由了,可以隨心所欲,實現你的心願了。

例如你想什麼時候看書,什麼時候睡午覺,由你自己決定,

沒人會干涉你。

名山大川,在過去,心響往之,卻不能去,因為沒有時間。
退休後,想去就去唄,別人管不了你。

是的,你自由了。

但是,很不幸的,這份自由,這福份,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資

格享受得到。

要享受這份自由,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無「老本」無自由

其中之一,就是你要有「老本」。

沒有「老本」,自由不屬於你。

工作了 30 年,你的薪金加到了頂點,你從收入最高,到突

然完全沒收入,是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但是,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天天還是免不了。
是的,兒女長大了,自立了,屋子和汽車供完了,人生的財

務擔子減輕了。

然而,醫藥費增加了,應酬費仍不能少。

雖然油價天天漲,汽車還是要用的。

還有種種意想不到的,不大不小的開支--老友的聚餐費、

孫子的生日禮物、紅白事的禮儀……還是不能免。

過去月入 5 千,開支 4 千,綽有餘裕,你感到輕鬆愉快。

現在收入零蛋,即使開支降至 2 千,還是一種壓力。

有限的公積金和積蓄,坐吃山空,恐怕不到幾年就化光。

伸手向兒女要錢嗎?
現在百物騰漲,初入職場的兒女,收入有限,每月捉襟見肘,

即使能勉強擠出一些給你,也只是一、兩百令吉,杯水車薪,

於事無補。

不是兒女不孝順,而是他們也面對生活的壓力,自顧不暇

呀!

每當你想到,你可能活到 85 歲,還有整整 30 年的日子要過

哩,你要面對 30 年通貨膨脹的開銷。

想到這些,你不寒而慄,在用錢時,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不敢輕舉妄動,等於自我設限。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什

麼開銷都要精打細算。

換句話說,你重新失去自由。

而限制你的自由的,不再是你的老闆,而是你自己。
你再失自由,是因為你沒有享受自由生活的條件。

這就是關鍵所在。

要過自由的生活,你必須具備一個條件:「財務獨立」。

「財務獨立」就好像國家獨立一樣,幾事能自己當家作主。

「財務獨立」的定義是:你在退休後,仍能保持最後一個月

薪金的收入。

不但能保持,而且還有能力每年給自己「加薪」,以抵消通

貨膨脹的侵蝕,保持你的生活素質。

不但要保持生活素質,而且應該加以提高。

因為你對社會作了 30 年的貢獻,理應獲得更高生活素質的

補償。
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財務獨立」就是你有足夠的財力,去過你理想的退休生活。

財務獨立不成負擔

「財務獨立」使你在晚年,不至成為兒女的負擔,反而有能

力作他們的後盾,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在事業上,勇往直前。

你是「化作春泥更護花」。

有「財務獨立」,才能做到「人到無求品自高」。

有「財務獨立」,晚年生活,才有尊嚴。

對「財務獨立」,你夢寐以求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必須由現在起,就全力以赴,學習投

資。
單靠薪金收入,你不可能在退休後達到「財務獨立」。

努力儲蓄,只是走向「財務獨立」的第一步。

如果你把錢長期擺在銀行,即使你縮衣節食,拚命儲蓄,也

不可能達到「財務獨立」。

3.5%的存款利息,無法使你的儲蓄,發揮復利增長的魔力,

把你推向「財務獨立」的水平。

現在就學投資

惟有通過高回酬的投資,理想的是 15%以上,才有可能讓復

利增長,發揮創造財富的神奇力量,將你推進「財務獨立」

的殿堂。

只有投資才有可能使你的「財務獨立」,夢想成真。
銀行利息沒此可能。

現在就開始學習投資。

現在就投資。

不要等!

股票是其中之一。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8

6910
分享集:買股票就是買股份(第 2 篇.下)

2004/10/09 17:43:39

●冷眼

在認識清楚買股票就是買股份之後,你整個投資景觀就完全

改變了。

買進股份後,你就是該公司的股東,換句話說,你是跟數以

千計,萬計完全不認識的人,合股做生意。

有限公司分為兩大類:私人有限公司和公共有限公司。兩者

的區別有二:

(1)私人公司股東少,公共公司股東多(上市公司必須有

25%的股份分散在小股東手中,最少要有 1 千名每名持有不

少過 100 股的小股東)。

(2)上市公共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股市,通過拍賣制轉讓。
其他方面的分別不大。(我在最近出版的「30 年股票投資心

得」一書中有詳細論析)。

假如你跟幾個朋友組織一家私人有限公司從事某種生意的

話,你佔有 10%股權,如果意見不合,或是你急需現金以濟

燃眉之急,或是公司表現欠佳,你很難退股,我有一些跟人

合股做生意的朋友,就面對這樣的困境。如果他所參股的是

上市公共公司(公共公司也有不上市的),他只要給經紀打

一個電話就「退股」了,不必看大股東的臉色。我曾有許多

參股私人有限公司的機會,都不加以考慮,就是不想受大股

東的氣。另一個重要的理由,是 950 家上市公司任由我選擇

參股,何必做無權過問的私人有限公司的小股東?

在瞭解到你不是在買一張「票」,而是在買公司的股份,那

麼,在參股之前,你就會問:這家公司做的是什麼生意?這

門生意有前途嗎?什麼人在主持這家公司的業務?這個人

是否精明能幹?是否誠實可靠?是正派做生意,還是藉做生

意來刮股東的錢?這家公司的財務情況如何?是否有負

債?如果負債很高,目前的生意是否有足夠的 CASH FLOW


來還本還息?公司是否有長遠的發展藍圖?

你要知道,公司的擁有權和管理權是分開的。你把公司的經

營權交給董事部,除了常年股東大會及重要事項需要你的批

准之外,平常你是無權過問公司的營運的(否則,天下會大

亂,職員無所適從)。所以,你最好購買你對公司領導層有

信心的公司的股份,否則,吃虧的是你自己。

記住,買股票就是買股份,也就是參股於有關公司,所以,

在參股之前,一定要對有關公司有深入的瞭解。

參股之前,勤做功課,是投票投資成功的最基本條件。

不瞭解你的公司,就不要參股,就好像你不知道你的朋友做

的是什麼生意,就不要跟他合股做生意一樣。參股於公共公

司要比跟朋友合股做生意更謹慎,因為你是跟陌生人合股做

生意。
分享集:買股票就是買股份(第 2 篇.上)

2004/10/09 10:35:12

●冷眼

最簡單的道理,常常也是最基本及最重要的。

就以股票投資來說,很少人去想過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股票

是什麼?

在開始投資之前,首先要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循正道而

行,表面上看起來,這樣做很老土,實際上這是最有效,最

穩當的途徑。

如果你一開始就持著錯誤的態度,以為在股市中投機可以致

富,那麼,你在股市越久,虧得越多,跟財富絕緣。

所以,要走上投資正道,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要知道「股票」

是什麼?

「股票」也者,就是股份的票據,你參加一家公司的股份,

公司的股份註冊處,發給你一紙證書,證明你在這家公司擁
有的股份額,這張證書,就是「股份」。

這種情形,就好像土地局發給你一張地契,證明你在該段土

地的擁有權一樣。如果你擁有一間屋子的話,你不妨拿出屋

子的地契來看一看,你一定會發現,發展商把一段很大的土

地,分割為數以千計的小段,你的屋子佔有其中的一小段。

同樣的,一家有限公司的股份,可能是一億令吉,分為一億

股,每股一令吉,如果你投資 100 令吉在這家公司(在股市,

每 100 股為一個交易單位)你就是持有這家公司 100 股的股

份,在過去,公司註冊處發給你一張證書,證明你的股份額,

這就是股票,其性質跟地契證明你是屋地的擁有者沒有兩

樣。

現在由於實施無票制,由中央存票處登記你的股份額,股東

已看不到「票」了,但擁有權更有保障,因為股份紀錄是在

中立的中央存票處保持,上市公司的董事無法做手腳,居心

不良者無法印假股票。

明乎此,你就不難理解: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股票代

表公司的資產及業務,就好像地契代表土地一樣。
這個觀念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說,這也是股票投

資的成敗關鍵所在。沒有確立這個觀念,你很難在股市投資

成功。所以,投資者一定要時刻記住「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

股份」這句話,每一次在買進之前,都提醒自己:我是在買

進這家公司的股份,不是買進賭桌上的籌碼。
開門三件事 2008/02/11

●馮時能

在日常生活中,開門七件事,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

七件事為:油、鹽、柴、米、醬、醋、茶。

當然,時代不同了。現在的人,少吃油、鹽、糖,因為不利健康,不再燒柴,代
之以煤氣或電流。人口不斷增加,但白米銷量走下坡,反映了人們少吃米了,代
之以雜糧。醬油還是常用的,但吃醋的人似乎越來越多,聽說是有助於消化的原
故。

是的,開門七件事因時代不同而有了改變。

國家行業管理

在投資上,也有「開門三件事」這回事,這三件事卻恆久不變。凡是做投資的,
在投入資金之前,都應先考慮這三件事,然後才敲定投資方案。這三件事就是國
家、行業和管理。

無論是在本國或外國投資設廠,或是開發房地產,或從事股票投資,都必須先考
慮這三個項目,才作出決定。

迴避風險,或減低風險,是投資首先考慮的問題。

這三件事,是三個大前提,如果三件都過關,則風險可望減少。

我在報界退休後,曾受聘於一家上市公司為高級總經理。我的主要職責是在一些
指定的國家,尋找投資機會及談判生意。這三件事是我的投資指南。

國際投資,茲事體大,姑且不談。

我把這三件事移用到股票投資上,我發現也是挺管用的。
首先是國家。

上市公司多數是大企業。大企業有如一艘大油輪,在改變航道時,必須徐徐拐彎,
如果驟然改道,可能傾覆。

巨大的投資一旦投入,就很難抽離。所以在投入之前,必須作出謹慎的考量。

而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投資於哪些國家。

國家惟有在穩定中才能發展,發展帶來商機。

中國致力構建和諧社會,就是為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個國家要有穩定的政府,才會有穩定的、有持續性的政策。

跨國股票投資已日益普遍。

不少大馬人擁有新加坡、香港、泰國、英國、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

例如,不少大馬人是匯豐銀行的股東。

在作國際投資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穩定。

第二個要考慮的因素是行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一個行業成長潛能欠佳,有關行業的公司難有作為。

如果有關行業競爭過於激烈,或是面對外來的傾銷,公司也很難有良好的表現。

例如大馬的製衣業,在中國服裝的廉價傾銷下,很難賺取可觀的利潤。

大馬的傢俬業,為國家賺取龐大的外匯,但是,大部分上市傢俱公司,都被削價
戰壓得喘不過氣來。

買股票要選對行業

在通貨膨脹下,百物騰貴。但電器售價一直下跌,電器製造公司難以取得可觀盈
利,是意料中事。
成衣業、傢俱業、電器業的上市公司股票,即使在牛市中也沒有作為,本益比再
低也沒人要,原因在此。

所以,買股票要選對行業。

成長行業中的成長股,成為上選。

第三個在買股之前要考慮的因素,是公司的管理素質。

近年來,國內外不少上市公司頻頻出現假賬,導致有關公司的股價大跌,投資者
蒙受慘重虧蝕,可以引為殷鑒。

散戶都是局外人,對公司的業務進展,永遠是後知後覺。如果所托非人,公司被
掏空了,散戶還被蒙在鼓裡。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9&pg=33&ac=813356
分享集:債務與現金

2007/08/20 14:43:10

●馮時能(股票研究人)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中,「債台高築」是個貶詞。一般人對債

高公司(high gearing)沒有好感。

另一方面,一般人對不但無債,而且銀行有巨額現金的公

司,信心滿滿,認為這才是最好的公司。

債高公司以攻為守

其實,負債未必是壞事,而現金多也未必是好事。

首先,從企業經營理念的角度看,債高公司多數是進取性

(aggresive)很強的公司。他們所採取的是以攻為守的戰略。

他們的論點是企業經營競爭激烈,不進則退,絕對沒有停滯
的道理,在原地踏步,企業肯定走向衰退,所以他們積極發

展,加速發展,資金不夠,向銀行借,所以負債很高。

如果一家公司完全沒有負債,而手頭又有巨額存款的話,這

將是一家保守經營的企業,採取的是以守為攻的策略。

長期現金過多,表示公司領導層沒有充份利用資金,為股東

賺取更高的盈利,這種董事部,可謂失責。

無債公司以守為攻

股東把資金投注在一家公司,就是期望公司為他們賺錢,如

果公司將大量現金放在銀行作定期存款以賺取利息,說明了

董事部沒有為公司尋找投資機會,既然如此,公司就應該把

資金退回給股東,讓股東自己去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

公司業務沒進展,說明了董事辜負了股東的付託,不應領取

董事費。
有些公司擁有巨額現金,但同時又負巨額債款,又作何解

釋?

例如森那美在銀行有 37 億的現金,但同時又負債 28 億(短

期 13 億,長期 15 億),是不是很矛盾?

懂得做生意的人就看出一點也不矛盾。

首先是森那美擁有大量現金,隨時可以攫取好的投資機會。

如果機會出現時才籌款,曠日費時,可能失去機會。

其次是短期債款可能是業務上短期的需要,交易完成就還

清。

負債未必是壞事,主要是看怎樣去用所借來的錢,及回酬多

少?

適當的借貸,可以提高企業的盈利。
假設一家公司資金為 10 萬令吉,不借款,利潤率為 20%,

一年可賺 2 萬令吉。

如果借 10 萬令吉利率 10%,以 20 萬令吉的資金經營,一

年賺 4 萬令吉,扣除一萬令吉利息,淨賺 3 萬令吉,比全部

以自己的資金經營,多賺一萬令吉或 50%。

大企業不利用銀行貸款,根本無法建立起來,即使能建立起

來,全部用自己的資金,也不合算。

如果不向銀行借錢,99%的人買不起屋子。

不過,切忌借錢買股票,理由是利息是固定的,收入卻難以

預測,故借不得。
分享集: 勤做功課必有收穫

2007/08/27 14:18:39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每一種資產,都有一個公認的價值。

比如在八打靈再也,每間雙層排屋的價值大概是五十萬令

吉。

如果有人突然以四十萬令吉脫售,我們可以說它的價值被低

估(Under Valued)。買屋的人買到便宜貨。

如果有人要賣六十萬令吉,我們可以說估值過高

(Overvalued),如仍有人願意買進,我們說他買到貴貨。

在報紙的分類廣告,每天都有產業出售,行情相當公開,買

賣雙方都相當瞭解最新的成交價,所以,很少有以大幅度高

過或低過市價轉手的情況出現。
買產業多作長期投資

買產業涉及相當龐大的數目,買屋的人多數作長期打算,供

期往往長達二十年,所以,在買進之前,都經過精打細算,

理智的成份高過情緒的成份。

此外,一切手續都交由律師辦理,銀行在放款之前,也作過

詳盡的調查,所以,產業交易,在價格上以離譜價格成交的

情況少之又少,而被欺騙的可能也不大。

只關注股票價格

不過,股票市場則剛好相反。

首先是很少人去研究股票的價值,大部份投資者只關注股票

的價格。

由於股票價值的透明度不高,而且往往每個人的評估標準不

同,很難像產業市場那樣,有一致的看法。
在這種情形之下,股票的價值和價格往往相差很大。明明是

價值 5 令吉的,可以跌到 2 令吉,而且還是有人願意賣出。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產業股鵬尼迪(Plenitude),如果你

翻看報紙的話,你會發現今年的最低價為 1.44 令吉,再看該

公司的最新季報,每股淨有形資產價值高達 3.70 令吉。

我翻看該公司的年報,發現該公司在新山、吉隆坡和吉打的

地皮,多數是 2000 年的價值,現在已漲了一截,所以,有

數份分析報告說每股淨資產價值由 4.50 令吉至 5.50 令吉不

等。

再看該公司的盈利很穩定,過去五年,每年每股淨賺利由 23

仙至 39 仙不等,而且是逐年增加。

該公司沒有負債,手頭總有數千萬至一億令吉的現金。

沒人對鵬尼迪感興趣
我實在想不通,像這樣的公司,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以低至

1.44 令吉的價格賣掉?

我曾向一些股市同志提到這家公司,他們的反應都是一樣

的,「沒人炒的」。

我終於明白了,沒人對鵬尼迪感興趣,因為此股「沒人炒」。

如果在今年年初以 1.50 令吉以下的價格買進此股,現在已取

得一百巴仙的盈利。

我以此股為例,目的是要說明:只要是價值被低估,基本面

強的股項,買作長期投資,不必理會有沒有人「炒」,照樣

可以賺錢。

這是比較穩健的投資法,煩惱也少。

在股市,這樣的機會很多,只要你用心做功課,你一定會找
到。

雖然股市已上升了一大截,但在二、三線股中,仍有價值被

低估的股票,勤做功課,必有所獲。
分享集: 新年·大選·股票
2008/03/03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股市中人,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習慣」。

比如,當一個日子到來,或是某件事情發生之前,他們總是在紛紛猜測:股
市會不會來一輪漲潮?

例如新年到來之前的半個月,有不少人進場買股,希望新年漲潮的出現,賺
一筆快錢。

報章照例也出現應景文章,預測股市在新年期間的動向。

股市預測理由牽強

至於為什麼股市在新年前會上漲?始終沒有人說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只有一個理由,雖然也還是相當牽強,但仍算合理。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
東,有不少是把股票押給銀行,借錢認購股票。如果在年終結賬時,股價跌
得太低,股票的抵押價值不夠,銀行會逼他們填補不足之額,他們與其去籌
款來填補,倒不如把股價推高,避免銀行追債。

我認為這理由「相當牽強」
。因為在金融風暴之後,大股東借錢融資股票,以
保持他們的股權百分比的現象,據我所知已大為減少。

在 1997 亞洲金融風暴之前,股市旺盛,附加股的售價,往往只等於市價的一
半,借錢認購附加股,新股一到手,就賺了一倍,因此是很合算的事。

金融風暴期間,股價紛紛跌至附加股售價之下,借錢認購附加股的大股東,
都被銀行逼倉,賤價拋售他們的股票,以收回貸款,許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都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因此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權。

一朝被蛇咬,終身怕井繩。

現在的大股東,在融資方面已更加保守。借錢購股或認購附加股的,相信已
不多。

因此,在年終銀行結賬時,已沒有必要推高股價,以保持其抵押品價值。

那麼,除此之外,還有誰會推高股價?為什麼要在新年前這樣做?

如果說不出一個理由,那麼,那些認為新年漲潮會出現的人,是在投機。

投機如賭不需理由

投機如賭,根本不需要理由。

另一個股友最常猜測的是:大選到來,股市必起?

為什麼會起?

最常聽到的理由是:某某政黨會推高股價,以籌募競選基金。

另一個理由是:股市如果暴跌,會影響股民的情緒,使執政黨失去選票。

所以,股市中人說:大選期間,股市不可能崩潰。

如果這個理由能成立的話,我替投資者悲哀,因為他們仍舊擺脫不了情緒的
支配。

感情用事招來失敗

感情用事,失敗是必然的後果。

如果股市崩潰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決定的話,我對我國的前途感到擔憂,因為
我國已獨立了五十年,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但選民的政治意識,還是停
留在幼稚園的階段。

在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國民政治見識膚淺,其前途令人擔憂。

但我相信,經過了五十年的民主洗禮,我國選民已成熟了,他們會判斷怎樣
的政府才能為國為民服務,怎樣素質的候選人才值得他們支持,他們將選票
投給哪個黨?哪個候選人?早已心裡有數。
股市起落不會影響選民的決定。

那麼,我們要怎樣看待股市和新年或大選的關係呢?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從長期來看:公司的盈利,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因
素。

那麼,讓我們問一問:新年或大選,會不會影響公司的盈利?

答案是:只有極少數的公司,例如消費品公司,在新年期間多做點生意,多
賺點錢,但新年過後,生意淡下來,盈利會減少,如以兩季計算,實際上無
增減。

至於大選,政府也許會派一些糖果,但通常不會宣佈重大的決策,以免引起
爭議。

所以,大選對企業的盈利不會有影響。

既然如此,則新年和大選對股票價格,不應該有影響。

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不值得投資者去冒險。

投資者,尤其是廣大的散戶,要在股市賺錢,一定要成熟,不要受一些似是
而非的言論所影響。

除非散戶的見識不斷增長,除非散戶成為成熟的投資者,否則散戶不可能在
股市賺錢。
 分享集: 新娘比媒婆重要

2007/10/22 14:14:0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在「猜股市如抓黃鱔」一文中,我主張「多看公司少看

股價」

有人看了,不以為然。

他說:「股市賺錢,靠低買高賣,不盯住股價,如何能做

到低買,高賣?」

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問他:「如果你拜託媒

婆,替你物色一名姑娘作老婆,那麼,對你來說,到底

是新娘重要,還是媒婆重要?」

他不假思索地說:「媒婆只是介紹人,老婆是終身伴侶,
當然是新娘重要」。

上市公司比股市重要

我告訴他:
「對,新娘好比是上市公司,媒婆好比是股市,

則上市公司比股市重要,不是挺明顯的嗎?」

「你不重視新娘,卻去重視媒婆,是不是捨本逐末?」

他無言以對。

一個好的妻子,是家庭和事業的賢內助,人生路上的好

伴侶,錯誤的選擇,可以使你痛苦一生,故不可不慎重

其事。

同樣的,在股票投資上,選錯公司,可以使你傾家蕩產,

更不可不小心。

要知道你的女朋友,是不是你理想的終身伴侶,你必須
對她有深入瞭解。

深入的瞭解,來自長期的觀察和相處,最好是青梅竹馬。

然後你對她的處事作風、想法、習慣、嗜好、性格,才

能瞭如指掌。

同樣的,要瞭解一隻股票,你必須閱讀它所有可以找到

的資料,從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歷年的年報和季報、

分析家的評析,甚至到公司去參觀訪問。

這樣,才能對公司的業務、歷史、財政情況及董事的營

運作風等有深入的瞭解。

瞭解越深入,越全面,越有把握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見鍾情」
,浪漫是夠浪漫,但情緒多過理智,瞭解不

深,久之生厭,必以離婚收場。

同樣的,僅看了一篇報道,或是一些一知半解的人的推
薦,就對一隻股票「一見鍾情」
,最易犯錯誤,乃投資的

大忌。

由股票交易所、股票行和股票經紀所組成的股市,所扮

演的是媒婆的角色。

媒婆提供仲介服務

作為仲介人,他們的責任,是提供一切便利,將買賣股

票的人聯繫起來,並確保在公開和公平的基礎上,完成

股票交易,他們是中立的。

交易完成後,責任就完了,買賣雙方的盈虧得失,都與

他們無關。

他們所收的佣金,是提供仲介服務應得的酬勞,不是顧

問費,因為他們是經紀,不是投資顧問。所以,要他們

推薦股票,是找錯對象,輸了錢怪他們,是怪錯人。就

好像娶了潑婦怪媒婆,是怪錯人一樣。
要娶一個好的妻子,要靠你自己用心去瞭解,不能靠媒

婆的花言巧語。

要選擇好股,要靠你自己多做功課,深入認識,不能靠

別人。

要深入認識,就必須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公司上,不

是在股價上。聚焦在股價只能分散你的注意力,無助於

增加你對公司的瞭解。

公司比股市重要,就好像新娘比媒婆重要一樣。
分享集:當 EQ 蓋過 IQ 時

2007/09/17 14:55:12

●馮時能

當次級房貸股災最嚴重,大馬股市跌得最慘的那一天,我是

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廣東道教聖地羅浮山。我在這裡

接到消息,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當我在羅浮山頂的黃龍道館的最高層三清聖殿,欣賞那栩栩

如生的壁畫時,手機數度響起,吉隆坡的股友異口同聲地

問:「股市崩潰了,怎麼辦?」

從他們的語氣,我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恐慌。也可以想像得到

當時大馬股市中心,個個都有大禍臨頭的感覺。

回到吉隆坡,跟一些股市死黨交流後,我發現一些股友在股

市最壞的那一天,驚慌過度,六神無主,把股票一股腦兒賣

光。
驚慌過度六神無主

事後發現,他們賣股的那一刻,正是股市最壞的時刻,而他

們的售價,是這一輪股災中的最低價格。

他們作了一個很壞的決定:應該「買進」的時候,他們反而

「賣出」。

為什麼他們會犯這個錯誤?

追根究底,罪魁禍首是他們的腦子。

腦子主宰人們的一切行為,是一切行為的指揮總站。

這個指揮總站擁有兩個部門。

一個部門叫「情緒」(EMOTION)。這個部門是個大笨蛋,沒

有思考能力,不會分別黑白、善惡,只會指揮人們橫衝直撞,

從來不考慮後果。聽從情緒指揮,受情緒控制的人,最易做
出傻事。

許多大錯,都是在情緒失控下鑄成的。

心理學家發明一套計算情緒的方法,所得的結果叫情緒智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EQ。

EQ 越高,表示人們受情緒控制得越牢。

另一個部門叫「智力」(INTELLEGENCE)。這個部門都是聰

明佬,不但能思考,衡量利害得失,能分析,而且能辨別是

非善惡。

受「智力」指揮的人,做任何事之前,必冷靜由分析,考慮

周全,他很清楚他在做什麼,且能預估後果,所以犯錯的可

能性大減。

IQ 和 EQ 水火不容
心理學家測試智力的方法,叫智力測驗,所得出的結果叫智

力商數(INTELLEGENCE QUOTIENT),簡稱 IQ(商


)。

IQ 高的人,很會思考,分析事理,不受情緒影響,任何行動

都不會感情用事。

IQ 和 EQ 是水火不相容的,當 IQ 高時,EQ 就退避三舍。

同樣的,當 EQ 高時,IQ 只好靠邊站。

我們要採取怎樣的行動,完全是 IQ 和 EQ 鬥爭的結果。

如果 IQ 佔上風,我們會經過詳盡深入的思考後才採取行動。

如果 EQ 勝利,我們會不顧一切,不假思索就去做。

在股市跌得最慘的那一天,不計成本地把股票一股腦兒賣光

的股友,都是 EQ 的受害者。在 EQ 控制下,他們失去思考

能力。
EQ 有一個結拜兄弟,叫「恐懼」(FEAR),是一個壞事幹盡

的壞蛋。受它影響的人都會變成懦弱無能。

那些在股市山崩地裂時,仍氣定神閒的股友,都是封 IQ 為

顧問的人。

那些在股市中屢戰屢敗的,都是 EQ 的門徒。

他們受 EQ 控制,意氣用事。

他們多數沒有主見,不能獨立思考,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

流。

他們最易受別人意見和環境變化的影響。

他們也從來不做功課。

他們多數是投機者。
IQ 勝 EQ 股市長勝

這些都是股市的長敗軍,身上傷痕纍纍,仍死性不改。

很不幸的,其中絕大部份是散戶。

股市的長勝軍,多數屬於 IQ 蓋過 EQ 的投資者。

他們不是根據謠言,而且根據事實作出投資決定。

他們在買進賣出之前,做足功課,經過深思熟慮。

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主見。

當然,他們也閱讀別人的研究報告,但只限於參考,絕不全

盤照收。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受 EQ(情緒)的擺佈,而以 IQ 為依歸。


他們多數是長期投資者,很少涉及投機活動。

他們腳踏實地,從不相信天下有免費的午餐。

EQ 雖然較親切(因為常帶感情)
,卻是損友,親近她使你荷

包空空。

IQ 雖然較冰冷(因為總是與數字打交道)
,卻是益友,多親

近會使你荷包滿滿。

假如你認為親 IQ 遠 EQ,難以做到的話,那麼,我教你一招:

只要抱緊 IQ,EQ 就會識趣地離你而去。


當知更鳥出現時 2008/12/01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在金融海嘯蹂躝下,全球股市,瘡痍滿目,令人不忍卒睹。

到底股市何時才跌到谷底?

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買進時機?

許多人都想知道此類問題的答案。

許多分析家和股票研究機構,都企圖尋找答案。

這類的文章太多了,而且似乎都言之成理,看得多了,反而使人眼花繚亂,無所
適從。

在我所讀過的文章中,股神巴菲特 10 月 17 日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我買美國(的
前途)」,是我認為最精彩的一篇。

這是一篇經典之作,將來必然會被收集在「股市集萃」之類的結集中而永垂不朽。
有意研究股票投資的股友,非讀不可。你可以在 Google 中找到此文,請打進
WARREN E BUFFETT-BUY AMERICAN。 I AM 即可讀到全文。

奇文共欣賞,我鼓勵讀者看原文。全文不到一千字。

文中的金句為「等到知更鳥出現時,春天已過去了」(「If you wait for the robins,


spring will be over」)。

知更鳥(robins)是北美洲的一種嬌小玲瓏的候鳥,冬天時飛去南方避寒,春天
時飛回北方繁殖。

在美國中,北部,即巴菲特居住的地方,知更鳥的出現,是春回大地的徵兆。
知更鳥有在天空破曉前啼叫的習慣,美國中北部的家庭,如果破曉前屋後叢林中
傳出知更鳥的啼唱聲,就知道春天的腳步近了。

但是,最早出現的知更鳥,通常是在二、三月,只有一隻、兩隻,就如「一葉知
秋」,在美國中北部是「一鳥知春」。

由於偶爾出現,數目又少,通常只聞鳥聲,不見鳥影。直到五月,知更鳥才會成
群結隊回流,有如潮水般湧現,到處可見,美國人形容為「鳥浪」(WAVE),那
時春光已老,快進入炎夏了。

巴菲特以「等到知更鳥出現時,春天已過去了」來形容,等到金融風暴已過,經
濟回升跡象畢露時,股市早已上升了一大截,那時才買進,已太遲了。

他在文章中提到 WAYNE GRETZKY 的警句:


「我溜向冰球將去之處,不是冰球已到
之處」。WAYNE GRETZKY 是加拿大的冬季棒球(ICE HOCKEY)球星,被稱為「最
偉大的冬季棒球運動員」 。他的成功,主要是他有預測冰球(PUCK)動向的本領,
而預先溜向該處等冰球到來。

投資成功需跑在別人前

巴菲特以他為喻,說明股票投資的成功,在於跑在別人前面,而不是跟在別人後
面。

巴菲特是在九月宣佈投資 50 億美元(182.5 億令吉)買進高盛(GOLDMAN


SACHS),又以 30 億美元(109.5 億令吉)買進奇異(GE)的股票,過後股市繼
續滑跌,可能他聽到有人認為他進場過早,甚至他在 10 月 17 日發表了這篇「我
買美國(的前途)」。

文中引他自己的名句「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說明他在股市
淒風苦雨中買進高盛和奇異的原因。

股市比經濟早回升

他坦言他沒有預測股市短期動向的本領,但他信心十足地說,當經濟回升時,股
市會大起。如果你等到經濟回升,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時才買進,已太遲了。

他引用歷史事實證明:股市總是比經濟提早 6 個月到一年回升的。
「蘇州過了無船搭」。所以他勸告投資者不要把錢存在銀行,拿出來買股票,因
為「在未來 10 年中,股票增值肯定快過現金」。
- 經濟眼 -

經濟眼:大家一起富起來 ——出席大眾銀行股東大會有感 2008/02/28 18:06:28


●馮時能

大眾銀行的成功,是通過企業,使大家一起富起來的典型例子;大眾銀行所創造
的,不只是雙贏,而是所有的人都是贏家的「通贏」。

一座偌大的禮堂,坐滿了人,一眼望去,黑壓壓的儘是人頭。遲到的人,沒有座
位,只好站在後面,形成一道「防線」。

明亮舞台上,一字兒坐著十多個人。其中一個滿頭銀髮,紅光滿面的人物正對著
麥克風,以宏亮的聲音,分析事實。舞台兩側的大螢幕,清晰地放映出他嚴肅認
真的神情。

講到精彩處,3千400人竟不約而同地站起來,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致敬。

鄭鴻標深受股東崇拜

我出席過不少股東大會,從來沒見過這麼受股東崇拜的董事主席。對於一個企業
家來說,還有比這更光榮的麼?

這份光榮,丹斯裡鄭鴻標受之無愧。因為他以40年的心血,打造大馬最優秀的
銀行。他為股東,包括他本人,創造驚人的財富。

在去年年杪時,大眾銀行擁有8萬8千306名股東。其中8萬6千444名,
或98% 持有10萬股以下,這些都是散戶,相信大部分是普通市民。若以每
個股東家庭擁有5人計算,因大眾銀行成功而受惠的人口,多達40多萬人;而
受惠最大的,是那些忠心耿耿的股東。

根據該銀行年報,一名股東,假如在1967年該銀行上市時,以1千令吉買進
該銀行1千股的股票,無論股價起得多高,他都不受引誘脫售,在領取了一次又
一次的紅股,認購了一次又一次的附加股,40年後的今天,他一共擁有12萬
9千730股。

以2008年2月26日股東大會舉行這一天的閉市價11令吉50仙計算,總
值149萬1千895令吉。在40年中,他一共收到48萬7千902令吉的
股息。股票增值加股息,回酬高達200萬令吉。

40年前投資1令吉,現在變2千令吉。一名為股東帶來如此驚人財富的企業
家,受股東愛戴,不是挺自然的嗎?

大眾銀行創造「通贏」

大眾銀行的成功,是通過企業,使大家一起富起來的典型例子;大眾銀行所創造
的,不只是雙贏,而是所有人都是贏家的「通贏」。

受惠的首先是股東。鄭鴻標本身直接及間接擁有大眾銀行24.11% 股權,
共807,992,846股,以目前市價計劃,總值近100億令吉。所有股東
的投資,都取得豐厚的回報。

其次是該銀行的職員。一名在股東大會中的高級人員告訴我:在職員認股計劃
下,每一個經理都是百萬富翁。

那些認購後就不再脫售大眾銀行股票的經理,豈止是百萬而已。

另一方面,大眾銀行自2002年以來,繳交了24億5千萬令吉的稅款,政府
用這些稅收,建設基本設施,受惠的人就難以計算了。

大眾銀行的成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一千家上市公司的領導人,應從鄭鴻標和大眾銀行的成功,領略到惟有創造「通
贏」的企業家,才會受到股東與社會的尊敬。借上市地位以自肥的企業蛀蟲,一
定會被股東與社會唾棄。

●廣大的股票投資散戶,應領悟以下各點:

⑴股票投資是可以致富的。

⑵企業只有不斷成長,才能為投資者創造財富。

⑶受惠最大的,是長期投資的股東。

⑷只買領導人誠信可靠的公司的股票。
⑸只有腳踏實地投資,才能致富。

⑹絕不投機。
網上交易弊多於利 2008/08/1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實行股票網上交易的時間越長,越覺得這種買賣股票的方法,弊多於利。

網上交易,就是通過電腦上網,直接買賣股票,不必通過經紀,我買賣股票的

經紀行,為我提供這項便利已幾年了。

在這之前,我是通過電話,或是親自指示我的經紀,為我買賣股票,在股市熾

熱時,交投量龐大,經紀忙不過來,電話打不通,或是無暇接電話,導致交易

未能及時完成,這種情況,常有發生,自從經紀行提供了網上交易的便利之後,

這種情況已減至最低程度;由於在電腦上可以看到現時價格,而且可以看到買

賣雙方三個價位的買賣數量,使投資者對當時的價格變化及交易量供求情況,

一目瞭然,這肯定有助於投資者作出更快的決定。

在操作方面,也極為簡單,投資者只要輸入買賣的宗數、價格、賬戶號碼和個

人密碼,一按鍵,馬上可以完成交易,避免了以電話指示經紀時可能發生的延
誤。

當然,電腦發生故障,不能正常操作,或是線路太忙,不能輸入,偶而也還會

出現,在這種情形之下,投資者只要撥經紀的直透電話,即可解決,以電腦網

上交易為主,電話直通抽佣經紀為輔,交易受阻或延誤的毛病可以減至微不足

道的程度。

直接、快捷、可靠是網上交易的好處。

然而,對於嚴肅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好處,反而變成一種壞處,長期來說,網

上交易弊多於利。

追蹤股價易上癮

由於網上交易系統提供了現時報價,使用者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時刻追蹤

股價的習慣,使用時間久了,就會上癮,到了無價不歡的地步。每天股市未開

市,電腦已開了,提早十分鐘上網,等待行情的出現,開市後又步步追蹤股價

的變化。由於股市變化無窮,分分鐘都有新的價格出現,對投資者來說,分分

鐘都有新奇,他被吸引住了,他會著迷,其他要幹的事都沒興趣去幹。偶然因
不得已而離家辦一些事情,在外頭仍是對家中電腦上的行情,牽腸掛肚,匆匆

忙忙把事辦完;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腦上的現場報價,網上報價、網

上交易,反而由便利轉化為負累。

這還是較小的弊端,最大的弊端,甚至可以形容為禍害,是網上交易會將投資

者,訓練成投機者,而且投機到上癮的程度,這是失敗的開始。如果不能回頭,

最終可能傾家蕩產。

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同樣的,股市可以使人致富,也可以使人破產,而

成敗關鍵,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這「一念」就是你要做個投資者還是個投機者。這個選擇很簡單,如果你選擇

做個投機者,你必須面對絕大多數投機者都蒙受虧蝕的殘酷現實,你只要環顧

身邊的親朋戚友,看看有多少「賭」股票的人賺錢,就得到投機不可能賺錢的

證明。如果你選擇做個投資者,而且是長期投資者,那麼,我要恭賀你,因為

你已走上投資正道,只要加點耐心、加點常識,就不難賺錢。所以,這「一念」

實際上就如孫子兵法開宗明義所說的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那樣,有那麼

重要。
股票經紀行免費為客戶提供網上交易的便利,最大的目的就是鼓勵客戶多買

賣,以多賺佣金。

有了這種便利,客戶(投資者)很容易傾向短線交易,短線交易多數屬於投機

活動,投資者都傾向於賺快錢,這就開啟了災禍之門,因為「立志賺快錢」是

股票投資的大忌,一有此念,便是走上投資的歧途,如果不知回頭,可能淪入

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經驗之談。

一心想賺快錢的人,必然會把重心由企業轉至股市,一旦養成注意力聚焦股市

的習慣,便很容易將基本面拋到九霄雲外,這種人最喜歡聽消息、聽謠言,據

此作出買賣的決定,這是危險的開始。因為他不是根據事實,而是根據似是而

非的謠言而行事,這種根據「感性」,而不是根據「理性」
,根據「EQ」
,而不是

根據 IQ 作出的決定,出錯的機會比根據事實、數字作出的決定高出不知多少倍。

勿捲入股市漩渦

所以,假如你想在股市賺錢,最好不要用網上交易,也盡量不要被捲入股市的

漩渦中。
跟股市保留一段距離,你才可以不受股市氣氛的感染,不為群眾情緒所左右,

這樣才能養成獨立思考,客觀評估的智慧,在這種情況下,頭腦夠清醒,就能

減少一般人所犯的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毛病,而這正是在股市打勝仗的關鍵

性條件之一。
網上交易弊多於利 2008/08/1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我實行股票網上交易的時間越長,越覺得這種買賣股票的方法,弊多於利。

網上交易,就是通過電腦上網,直接買賣股票,不必通過經紀,我買賣股票的經紀行,為我提供這項便利已幾
年了。

在這之前,我是通過電話,或是親自指示我的經紀,為我買賣股票,在股市熾熱時,交投量龐大,經紀忙不過
來,電話打不通,或是無暇接電話,導致交易未能及時完成,這種情況,常有發生,自從經紀行提供了網上交
易的便利之後,這種情況已減至最低程度;由於在電腦上可以看到現時價格,而且可以看到買賣雙方三個價位
的買賣數量,使投資者對當時的價格變化及交易量供求情況,一目瞭然,這肯定有助於投資者作出更快的決
定。

在操作方面,也極為簡單,投資者只要輸入買賣的宗數、價格、賬戶號碼和個人密碼,一按鍵,馬上可以完成
交易,避免了以電話指示經紀時可能發生的延誤。

當然,電腦發生故障,不能正常操作,或是線路太忙,不能輸入,偶而也還會出現,在這種情形之下,投資者
只要撥經紀的直透電話,即可解決,以電腦網上交易為主,電話直通抽佣經紀為輔,交易受阻或延誤的毛病可
以減至微不足道的程度。

直接、快捷、可靠是網上交易的好處。

然而,對於嚴肅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好處,反而變成一種壞處,長期來說,網上交易弊多於利。

追蹤股價易上癮

由於網上交易系統提供了現時報價,使用者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時刻追蹤股價的習慣,使用時間久了,就
會上癮,到了無價不歡的地步。每天股市未開市,電腦已開了,提早十分鐘上網,等待行情的出現,開市後又
步步追蹤股價的變化。由於股市變化無窮,分分鐘都有新的價格出現,對投資者來說,分分鐘都有新奇,他被
吸引住了,他會著迷,其他要幹的事都沒興趣去幹。偶然因不得已而離家辦一些事情,在外頭仍是對家中電腦
上的行情,牽腸掛肚,匆匆忙忙把事辦完;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腦上的現場報價,網上報價、網上交
易,反而由便利轉化為負累。

這還是較小的弊端,最大的弊端,甚至可以形容為禍害,是網上交易會將投資者,訓練成投機者,而且投機到
上癮的程度,這是失敗的開始。如果不能回頭,最終可能傾家蕩產。

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同樣的,股市可以使人致富,也可以使人破產,而成敗關鍵,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這「一念」就是你要做個投資者還是個投機者。這個選擇很簡單,如果你選擇做個投機者,你必須面對絕大多
數投機者都蒙受虧蝕的殘酷現實,你只要環顧身邊的親朋戚友,看看有多少「賭」股票的人賺錢,就得到投機
不可能賺錢的證明。如果你選擇做個投資者,而且是長期投資者,那麼,我要恭賀你,因為你已走上投資正
道,只要加點耐心、加點常識,就不難賺錢。所以,這「一念」實際上就如孫子兵法開宗明義所說的是「生死
之地,存亡之道」那樣,有那麼重要。

股票經紀行免費為客戶提供網上交易的便利,最大的目的就是鼓勵客戶多買賣,以多賺佣金。

有了這種便利,客戶(投資者)很容易傾向短線交易,短線交易多數屬於投機活動,投資者都傾向於賺快錢,
這就開啟了災禍之門,因為「立志賺快錢」是股票投資的大忌,一有此念,便是走上投資的歧途,如果不知回
頭,可能淪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經驗之談。

一心想賺快錢的人,必然會把重心由企業轉至股市,一旦養成注意力聚焦股市的習慣,便很容易將基本面拋到
九霄雲外,這種人最喜歡聽消息、聽謠言,據此作出買賣的決定,這是危險的開始。因為他不是根據事實,而
是根據似是而非的謠言而行事,這種根據「感性」,而不是根據「理性」,根據「EQ」,而不是根據IQ作出

file:///E|/資料/冷眼分享集/網上交易弊多於利.txt[2009/1/9 下午 04:05:48]
的決定,出錯的機會比根據事實、數字作出的決定高出不知多少倍。

勿捲入股市漩渦

所以,假如你想在股市賺錢,最好不要用網上交易,也盡量不要被捲入股市的漩渦中。

跟股市保留一段距離,你才可以不受股市氣氛的感染,不為群眾情緒所左右,這樣才能養成獨立思考,客觀評
估的智慧,在這種情況下,頭腦夠清醒,就能減少一般人所犯的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毛病,而這正是在股市
打勝仗的關鍵性條件之一。

file:///E|/資料/冷眼分享集/網上交易弊多於利.txt[2009/1/9 下午 04:05:48]
數字數字我愛你! 2008/12/08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股票就是公司股份的證書。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

買公司的股份就是與人合股做生意。

在參股之前,你必須對有關公司的生意,有深入的認識。

這樣你才能判斷,有關公司有沒有前途,然後你才能作出要不要參股的正確決定。

這就是投資。

如果你對有關公司一無所知就參股,你是在投機,不是投資。

投機形同賭博。

十賭九輸。

故在參股之前,要盡可能瞭解有關公司的生意。

瞭解越深,勝算越高。

巴菲特說:「你的判斷正確,因為你所根據的事實是正確的。」

又說:「你賺錢的多少,跟你對有關公司的認識程度成正比。」

故瞭解有關公司的生意,是投資的第一步。

要瞭解生意必須懂得計算。

計算必然涉及數字。
所以,要投資,一交要喜歡數字。

許多人喜歡買股票,卻討厭數字,看到數字就頭痛。

討厭數字的人不適合投資股票。

因為討厭數字的人,必然討厭計算。

沒有經過計算,不是根據數據作出判斷,失誤高達十之八九。

許多有關奮鬥成功的故事,讀起來令人感動,卻沒有參考價值,因為沒有提供數
字,沒有數字就無法達致是否值得投資的結論。

所以,投資要成功,必須要喜歡數字,喜歡計算。

不喜歡數字的人最好不要學習投資。

許多人不喜歡數字,因為數字枯燥。

那是很大的錯誤。

因為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是有趣的、是活鮮的。

因為數字告訴我們生意的起落。

而生意的起落,關係到公司上下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生活。

買進股票之後,你就是公司的股東。

身為公司的股東,你最關心的是公司賺不賺錢。

損益表看盈虧

要知道公司賺不賺錢,要看損益表(PROFIT & LOSS ACCOUNT)(有時叫營收賬


INCOME STATEMENTS)。
而損益表的第一行,必然是營業量(REVENUE),通常是個大數目。

通常我們生活中所涉及的數目,都是一令吉、一百令吉、一千令吉、一萬令吉,
都是小數目,大的數目不常用,而營業量,動輒是千萬、一億、十億,甚至百億,
難怪一般人很難瞭解。

不瞭解就不愛。

請看這個數字:

34,044,712,000

這是森那美到今年 6 月為止財務年的營業量,你能讀出來嗎?

正確的答案是 340 億 4471 萬 2000 吉。

這是該公司一年的營業量,是由該公司 10 萬員工拚搏了 1 年所取得的總營收。

請你閉上眼睛想像一下:10 萬人在不同的崗位上,每天從事不同的活動,工作
了一整年,才取得了這 340 億的營業量。

這 10 萬人每個月都有一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幾個家人。

每一個家人都有一個故事。

所以這家公司關係到數 10 萬人的生活。

這不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圖景嗎?

而這生活圖景,就反映在一個總數字上:340 億令吉。

誰說數字是冰冷的、枯燥的?

你認為數字枯燥、冰冷,是因為你只看表面,沒有看到數字背後的故事。

學習投資先看數字
瞭解了這些故事,你才會理解到:數字是有血有肉的。

有血有肉,才有生命。

有生命,才可愛。

所以,數字是可愛的。

數字一點也不會令人討厭。

每一個學習投資的人都要說:「數字數字我愛你!」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日前股神巴菲特致信紐約時報,表示股市低迷,但現在正是美國人民趁機吸入的
時候,而他自己也已經行動起來了

不管是美國,還是整個世界的金融界,都已經成了一個爛攤子。金融界的混亂已
經擴散到了整個商界,而這種擴散已經不再是和風細雨而是轉成了一場狂風暴
雨。我們馬上就能看到,失業率的上升,商業活動風雨飄搖,而報刊頭版還將繼
續一片愁雲慘霧。
所以呢……其實,我一直在買進美國股。我說的是用我自己的賬戶,而不是公司
投資。雖然我以前的個人投資只有美國國債(當然還有我的Berkshire Hathaway
基金,但這個基金是純慈善基金。) 。而且如果股價還是那麼誘人,除了Hathaway
基金之外,我所有的資產估計都會變成百分百的美國股股權。
你一定想問我為什麼?
我買進,因為我有一個簡單的原則:別人貪得無厭的時候就該倍加小心了,而別
人嚇破膽的時候也就是我撈一把的時候了。顯而易見的,現在即使最老練的投資
者 也逃不過這四處擴散的恐怖氣氛。當然投機者絕對應該對那些被過高股價的
實體和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倍加小心,但對那些長期健康發展的國有資產也畏手畏
腳就沒有 道理了。這些企業當然可能一時受困,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大部
分大公司還是一定會在未來 5 年,10 年或者 20 年內再創收益新高的。
我想澄清一點:我無法預期股票市場的短期走向,未來一個月——甚至一年,股
市到底是上升還是下跌,我一點也不知道。但是我敢說,股市的回暖要比人們的
信心或者整個市場的上升要早的多,也就是說等到百花綻放了,春天也快結束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道瓊斯指數曾在 1932 年 7 月 8 日
創下有史以來的最低點,41 點。直到 1933 年 3 月羅斯福就任總統整個 商界才
走出低迷,但到了那時候股市早就已經上漲了 30%。再向前追溯,二戰早期,美
國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區雙雙受阻,1942 年 4 月,盟軍還沒換過勁兒來, 股市就
已經開始反彈了。還有,20 世紀 80 年代初是經濟一蹶不振,通貨膨脹肆虐的時
候,但也就是購入股票的最佳時機。簡單的說,懷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這
意味著你可以用史無前例的低價買入一份美國的美好前景。
長遠的看,股市還是會有好消息的。在 20 世紀,美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幾
次損失慘重而昂貴無比的軍事衝突;一次經濟大蕭條;十幾次經濟衰退和金融恐
慌;幾次石油危機;一場大瘟疫(1918 年)和一個引咎辭職的總統(尼克松),
道瓊斯還不是從 66 點衝到了 11497 點?
另一方面,你可能以為在這個一帆風順的新世紀裡沒有人會因為投資而 虧錢。
但事實上還是有人賠了。這些倒霉鬼們,覺得萬無一失的時候就買,不好的消息
一上了頭條就嚇破膽地割肉,怎麼會不賠。今天持幣觀望或者保守投資的人們 覺
得自己很安全,他們錯了。因為政府一定想方設法緩解當前的經濟危機,還很有
可能利用通貨膨脹以加速貨幣的貶值。到時候他們手上的這些資金將既不能收
益, 也不能保值。
證券在未來十年內非常有可能比現金更能保值,甚至增值。那些攥緊現金不放手
的投資者們都在賭自己能找到更好投資點。他們在等著市場回暖的好消息,卻忘
了冰球高手Wayne Gretzky的良言:「打冰球的時候,我總是等著球過來而不是追
著球跑。」
我不喜歡對股市指手畫腳,我也再次強調,我一點也不知道市場短期的走向。但
我會想一個開在曾經的銀行大樓裡的餐廳的廣告——「你的錢曾經在這兒,現在
輪到你的嘴了。」學習。今天我的嘴和我的錢都在說,股票!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48876/16000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轉貼

轉貼

the leaks are now turning into a gusher. In the near term, unemployment
will rise, business activity will falter and headlines will continue to be scary.

So ... I’ve been buying American stocks. This is my personal account I'm
talking about, in which I previously owned nothing but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bonds. (This dXXXXXn leaves aside my Berkshire Hathaway
holdings, which are all committed to philanthropy.) If prices keep looking
attractive, my non-Berkshire net worth will soon be 100 percent in United
States equities.
Why?

A simple rule dictates my buying: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And most certainly, fear is now widespread,
gripping even seasoned investors. To be sure, investors are right to be wary
of highly leveraged entities or businesses in weak competitive positions. But
fears regarding the long-term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s many sound
companies make no sense. These businesses will indeed suffer earnings
hiccups, as they always have. But most major companies will be setting new
profit records 5, 10 and 20 years from now.

Let me be clear on one point: I can’t predict the short-term movements of


the stock market. I haven’t the faintest idea as to whether stocks will be
higher or lower a month — or a year — from now. What is likely, however,
is that the market will move higher, perhaps substantially so, well before
either sentiment or the economy turns up. So if you wait for the robins,
spring will be over.

A little history here: During the Depression, the Dow hit its low, 41, on July
8, 1932. Economic conditions, though, kept deteriorating until Franklin D.
Roosevelt took office in March 1933. By that time, the market had already
advanced 30 percent. Or think back to the early days of World War II, when
things were going badly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Europe and the Pacific. The
market hit bottom in April 1942, well before Allied fortunes turned. Again,
in the early 1980s, the time to buy stocks was when inflation raged and the
economy was in the tank. In short, bad news is an investor’s best friend. It
lets you buy a slice of America’s future at a marked-down price.

Over the long term, the stock market news will be good.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endured two world wars and other traumatic and
expensive military conflicts; the Depression; a dozen or so recessions and
financial panics; oil shocks; a flu epidemic; and the resignation of a
disgraced president. Yet the Dow rose from 66 to 11,497.

You might think i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for an investor to lose
money during a century marked by such an extraordinary gain. But some
investors did. The hapless ones bought stocks only when they felt comfort
in doing so and then proceeded to sell when the headlines made them
queasy.

Today people who hold cash equivalents feel comfortable. They shouldn’t.
They have opted for a terrible long-term asset, one that pays virtually
nothing and is certain to depreciate in value. Indeed, the policies that
government will follow in its efforts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crisis will
probably prove inflationary and therefore accelerate declines in the real
value of cash accounts.

Equities will almost certainly outperform cash over the next decade,
probably by a substantial degree. Those investors who cling now to cash are
betting they can efficiently time their move away from it later. In waiting for
the comfort of good news, they are ignoring Wayne Gretzky’s advice: 「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 not to where it has been.」

I don’t like to opine on the stock market, and again I emphasize that I have
no idea what the market will do in the short term. Nevertheless, I’ll follow
the lead of a restaurant that opened in an empty bank building and then
advertised: 「Put your mouth where your money was.」 Today my money
and my mouth both say equities.

Warren E. Buffett i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Berkshire Hathaway, a diversified


holding company.

資料來源: http://www.nytimes.com/2008/10/17/opinion/17buffett.html
分享集: 誰說打工仔與百萬無緣? 2008/06/16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在「投資要趁早」一文中,我一再強調「經驗」的重要性。

要達到「財務自主」的目的,除了經驗外,還有另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因素——時
間。

「投資要趁早」是因為趁早投資,有足夠的時間來累積財富。

累積財富,需要時間。

時間與風險成正比,時間長、風險低;時間短、風險高。

時間可以創造奇跡。

許多人有一種錯誤的想法,以為只有非常特殊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百萬富翁。

其實,只要有恆心,方向正確,加上時間,每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在退休時,都
有資格成為百萬富翁。

要擠身於百萬之榜,需俱備兩個條件:

條件一:每個月儲蓄 300 令吉,30 年不中斷。

條件二:將儲蓄投資在每年以 12%復利增長的五星級股票上。(每年的獲利,包
括股息,重新投資進去)。

這裡有四個數字需要說明:

第一個數字:30 年,為何 30 年?理由是 25 歲時找到第一份職業,工作至 55 歲


退休,剛好 30 年。

第二個數字:300 令吉,為何 300 令吉?理由是工作第一年的月薪可能是 2 千令


吉,撥出 300 令吉作為儲蓄,是可輕易做得到的,不會影響生活素質。
反對為儲蓄勒緊腰帶

我反對為了儲蓄要勒緊腰帶,因為這樣會影響生活素質。投資致富可以輕鬆做
到,不需要受苦,但要有紀律。

第三個數字:12%的復利增長率,為何 12%,而不是 10%或 15%?

理由是 12%是大部份肯化心思的投資者,都可以取得的投資回報率。

美國過去 200 年的股票投資回酬率為每年 10%,但是大馬是成長率較高的發展中


國家,應該可以取得較高的回酬率,12%是可以做到的。

第四個數字:常年復利增長率(annualised compounded growth),就是常人所說的「利


上加利」。

年頭投資 100 令吉,回報為 12%,到年尾時本金加投資所得利潤 12 令吉,下一


年的本金為 112 令吉,如此不斷地把投資所得利潤加到本金去,重複下去,就叫
「復利增長」。

長期以復利的方式增長,可以創造奇跡。

全球的富豪,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成就的。

為什麼要選擇股票?

因為現在的股票交易,每單位為 100 股,每個人都買得起。不像買屋子,需要一


筆數目頗大的「頭期」,剛開始工作的打工仔無法負擔。

那麼,每年要取得 12%的回酬,做得到嗎?

我的經驗是,如果只買五星級股票,著重股息的話,大部份人都可以做得到。

目前有不少五星級股票,週息率高達 8%,如果長期持有,股票每年增值 5%,就


可以取得 13%的回酬,超過 12%的目標。

為什麼有些人做不到?
①懷著投機取巧的心理進行投資,今天賺,明天虧,到頭來一無所得——細水長
流,永遠勝過「易漲易退山溪水」。

②沒有恆心,無法堅持每個月儲蓄 300 令吉,連續 30 年,半途而廢是失敗主因。


有恆心儲蓄又有投資頭腦的人很少窮的。

③把資源耗費在消費性的資產上,如買豪華汽車以「威」人,十五萬的車子十年
後價值只剩五萬,十五萬的投資可以輕易增值至五十萬,五萬與五十萬剛好相差
十倍。

所以不要把儲蓄消耗在貶值性的資產上。你的汽車只應佔你的財富的 10%,超過
此數,便屬浪費,有理財頭腦的人不會這樣做。

薪金到手馬上儲蓄

無法控制消費慾望是大部份人的弱點,也是理財計劃的致命傷。大部份領到公積
金後,在三年中花個清光,便是明證。

請堅守一個原則,每月薪金一到手,馬上取出 300 令吉,放進儲蓄戶口,只花剩


下的部份。

絕對不要花到月尾,才把剩餘的存入儲蓄戶口,你會發現,未到月底已把薪水花
光,結果是一月復一月,一年復一年,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到退休時
仍兩袖清風,還要拖著疲乏的「老身」繼續把工打下去。

你想這樣嗎?

有恆心地儲蓄,絕不半途而廢,堅持只買五星級股票,只要公司盈利繼續上升,
就不賣。讓復利把你的財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你會發現,你可以輕輕鬆鬆的
在 30 年後,登上百萬富翁的寶座。

如果你嫌每個月儲蓄 300 令吉麻煩,每年儲蓄及投資 4 千令吉,也可以達到同樣


的效果。

職場新鮮人,何不一試?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
分享集: 誰賺走了股市的錢? 2008/02/25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股市的投資者,很明顯的分為兩個陣營。

一個陣營是由組織嚴密,財力雄厚的投資機構組成,他們就是「大戶」。

另一個陣營是由財力薄弱的一般股友組成,他們就是「散戶」。

在股市中,他們不是對立,而是共存的。

股市猶如一座寶藏

股市好比是一座寶藏,大戶和散戶,好比是兩支隊伍,同時出發去尋寶。到底是
誰捷足先登?

現在讓我們看看誰佔優勢:

投資機構包括單位信託、資產管理公司、外圍投資基金、公積金局、保險公司、
信託公司及專業投資人等等。

這些機構的特點是:

⑴ 擁有雄厚的財力。可以大量買進,甚至長期有計劃地搜購。往往在股價跌至
低點時,仍有能力乘低吸購,以降低平均投資成本。

成本低,自然較易賺錢。

⑵ 聘用專才管理投資組合。這些人才不但有高學歷,而且經驗豐富,在買進之
前,對購買對像作有系統及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認識深入,勝算自然較高。

資訊充足快捷

⑶ 資訊充足及快捷。全面搜集世界、國家、行業及個別公司的資料,並且不斷
地跟進,以瞭解最新的發展,作為投資參考。

⑷ 由於財雄勢大,他們也受到上市公司領導人的重視。通常他們在大量買進之
前,都會見公司的領導人及參觀公司的設施,實地瞭解公司,獲取第一手資料。
這樣,自然能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減少投資失誤。

散戶則剛好相反:

⑴ 資金有限,而且往往在高價時把錢全部投進去,到股市跌至低點時再也沒能
力買進,結果是投資成本奇高。

成本高,不但難賺錢,而且即使有賺,也屬有限。

⑵ 投資知識貧乏,對所買股票不甚瞭解,甚至一無所知。往往只聽到一些傳言,
就衝動去買進,結果抱滿了垃圾股,勝算自然較低。

⑶ 對於世界、國家、行業及個別公司的資訊,永遠是後知後覺,或是根本不理
不睬,不知己亦不知彼,如何能打勝仗?

⑷ 散戶由於所持股數有限,通常都沒有機會會見公司的領導人,很難獲取第一
手資料。

對比之下,誰先尋到寶藏,一目瞭然。

是的,股市的錢,大部分是由投資機構賺去。散戶所得,只是一些殘羹剩餚。

更糟糕的是,散戶甚至連殘羹剩餚也撈不到。

散戶傾向投機

由於財力有限、知識貧乏、資訊不足、後知後覺,大部分散戶傾向投機。

長期投機,有如長賭,長賭必輸。

所以,能在股市賺錢的散戶寥寥無幾。

散戶如要在股市突圍,較可靠的途徑是:

⑴ 學習投資機構那樣,在買進之前,做足功課。不買你不瞭解的公司的股票。

⑵ 如果你不懂得或是沒有時間做功課,一個可行的方法是選定一批「五星級股
票」。當股市逆轉時,從中選購幾個。

⑶ 貼身跟蹤公司的進展。只要公司盈利繼續增長,就緊握不放,放長線釣大魚。

若公司轉盈為虧,立刻溜之大吉,切勿留戀。

⑷ 永不投機。

如能做到上述四點,你也可以找到寶藏。
分享集: 賬裡乾坤知多少?

2007/06/11 15:24:02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盡信賬不如無賬」
,這是金鵬賬目醜聞爆發後,投資者

普遍的感受。

能夠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的,都是規模相當大的企業,每家

企業都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由許許多多的環環組成!再

加上企業的負責人,良莠不齊,隨時隨處都可能出錯,大

部份的毛病都與企業的賬目有關,難怪賬目成為大部份醜

聞的罪魁禍首。

企業的基本紀錄

賬目,是每一家稍具規模的企業的基本紀錄。要瞭解一家

公司的實況,非看賬目不可。所以,在上市公司的年報中,

賬目(包括附註)佔了重要的地位,我隨手翻開一本相當

典型的年報,發現賬目及附註,剛好佔了 50%篇幅,其重
要性可想而知。

每一家公司的年報,都一定包括三份財務報告,即損益

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每一個表都有一定的作

用,投資者必須三表並讀,才能對企業的業務及財務狀況

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我們可以這樣說:公司好比是一個三角形立體金字塔,由

3 個「平面」組成,如果只看一個表的話,你等於只看到

企業的一個平面,難以窺見全豹,必須從三個角度去看三

個平面,才能見到全貌。

許多有心研究股票的朋友,都把重心放在業務的瞭解上,

對於賬目,有一份恐懼感,因為不是每一個投資者都是會

計師,所以他們都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只有會計師才

看得懂「三表」
。當然,會計師是最有資格看「三表」
,最

瞭解「三表」的,但普通人只要讀過小學 6 年級,稍為用

心學習,都可以看懂這「三表」。實際上,許多經理級人

員,甚至老闆,都不是會計師出身,都照樣讀懂這 3 個表。
做賬和看賬是兩回事。非會計師出身的經理所讀的賬,叫

「管理層會計」(Management Account),普通人都可以

瞭解,研究股票的人必須去掉對「三表「的恐懼感,才能

把功課做好。

解除「三表」武裝

只要我們從常識的角度切入,就能輕而易舉的解除「三表」

的武裝。

我們要清楚地瞭解: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股份,也就是

跟別人合股做生意,作為股東,我們必須瞭解這生意的進

展和實況,否則的話,我們會任由主管公司的大股東擺

佈,吃虧的是我們這些無權過問公司業務的小股東。

首先,讓我們問一問自己:你在參加一家公司的股份後,

你最想知道的是什麼?
我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公司賺不賺錢,賺多少?

那一個表可以告訴我們這一點呢?

答案是「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


「損」就是

「虧損」
、「益」就是賺益,或是盈利。所以這個表的最大

作用就是告訴我們:這家公司是賺錢還是虧本。

(Income Statements),
「損益表」有時又叫「收入報表」

名稱不同,實際上是同樣的東西。

上市公司結賬日期

要計算一盤生意的進展,一定要選定一個結賬的日期。所

有的上市公司,都是以一年為期的,但不是每一家公司的

結賬日期都相同,有些是每年的 12 月,有些則 3 月,由

公司根據需要或方便結賬而定。所以在「收報表」下,一

定會有一個結賬日期,寫明「截至 2006 年 12 月 31 日的

財務年」(for the year ended 31 December 2006)之類。


我們都想知道,在這一年中我們的公司做了多少生意,這

就是公司一年的營業量(Revenue),由於這一行數字通常

是在「收入報表」的最上端,所以叫做 top line(頂線),

跟最低一行的全年淨利的 bottomline(底線)相對稱。

營業量是「大巫」,數額通常龐大無比,例如彥武鋼鐵

(ORNASTEEL)去年的營收高達 10 億零 2 千 5 百萬令吉。

,例如彥武去年淨賺 7 千 2
最低一行的「淨利」是「小巫」

百萬令吉,等於營業量的 7%,這 7%叫「利潤率」


(Profit

margin),是評估公司營業表現的比例之一。

「淨利」只是「小巫」

做生意,要扣除買貸(或原料)的成本,還要支付營業開

銷(包括職員薪金、租金、運費以及銀行利息等等),剩

下來的才是屬於投資者(股東)的淨利。如果在扣除成本

和開銷之後,一無所有,甚至虧蝕,那麼股東所看到的不
是「小巫」,而是「太監」(下面沒有了)

其次,你這個股東想知道,你的公司到底有多少資產,又

負多少的債?你不能從「收入報表」中看到這種資料。為

了彌補這個缺陷,會計師擬出第二個表,叫「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BALANCE 就是「平衡」的意思。當然你可以稱這個表為「平

衡表」
,但通常我們都不這樣叫,叫「資產負債表」更恰

當,因為「平衡」也者,是指資產和負債是絕對相等的,

不相等的話,就是這個賬做錯了,會計師必須從堆積如山

的賬簿中找出出錯的項目,而且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數

目,這肯定是會計師的惡夢。

資產與負債絕對相等的概念,其實很容易瞭解。假如你投

資 1 萬令吉於你的公司,這是公司的資本,就是公司的負

債,公司用這 1 萬令吉去買貨,這批貨就是公司的資產,

1 萬令吉的資金變成 1 萬令吉的貨物,兩者絕對相等,也

就是絕對「平衡」。
最令股東費解的是 1 萬令吉的資本,這筆錢明明已在公司

裡了,應該是公司的資產嘛,怎麼會變成「負債」了?

現在,請你站在公司的立場(不是股東的立場)
,公司收

到你的 1 萬令吉,是不是等於欠你 1 萬令吉?請你再想一

想:你投資一萬令吉在這家公司,其實跟永久性借給公司

1 萬令吉沒有兩樣,既然是像劉備借荊州那樣有借無還

的,公司是不是永久欠了你 1 萬令吉,公司既然欠你 1 萬

令吉,不就等於公司負債 1 萬令吉了嗎?這筆資金,跟公

司欠銀行的錢,性質相同,只不過是公司付利息給銀行,

而以股息代替利息付給股東作為回報,如此而已。

資本是公司負債

故資本肯定是公司的負債。

資產絕對等於負債,中式老簿記中有一個很恰當的名稱,

叫「天和地合」。
「天和地合」是瞭解資產負債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概念。清楚瞭解這個概念,讀資產負債表易如反掌。

彥武鋼鐵在去年杪時的資產和負債都是 8 億 1 千 124 萬 8

千 468 令吉。

(cash flow
「三表」中的小弟弟是「現金流量報表」

statements),是分別從營業活動(operating activities),

投資活動(investing activities)和融資活動(financing

activities)3 個角度來窺探公司的現金流動狀況的。

「三表」所列出的數字,都是粗枝大葉,我們所看到的都

是總數,即使細讀附註,也只能看到一個輪廓,一個影子,

葫蘆裡裝的是什麼藥,小股東無緣識荊。

散戶看公司的賬,如霧裡看花,所見的像霧又像花,無論

你經驗多麼豐富,也摸不清底細。如果不是審計師提出,

誰也想不到金鵬的賬目中隱藏了這麼大的秘密。
獨釣寒江雪

2001/01/20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瞦笠翁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最近重新執筆寫“投資路上”,希望把我在股市征戰 30

年的經驗,告訴我忠實的讀者,希望幫助他們減少錯誤,少

走些冤枉路。

在我的心得中,最重要的就是“反向”投資策略。這個策略的

應用,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所在,我非常重視,希望找到

一個最貼切的比喻,來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其真義。思索多

時,始終找不到最適當的譬喻。
最近,在香港的女兒女婿,帶著兩個外孫回來過年。這

兩個外孫,女的 6 歲,男的 3 歲,在香港讀國際學校,他們

每次回來渡假,我都教他們讀唐詩,一方面希望他們多接触

中文,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我非常享受祖孫共讀的

樂趣。

此次他們回來,我跟他們溫習一些他們已背得滾瓜爛熟

的唐詩,當讀到這首“江雪”時,我幾乎喊了出來:“我找到

了”,這首詩,不正好反映了目前凄風苦雨的股市嗎?而詩中

的獨釣翁,不正是典型的反向思維者嗎?

請你閉目想像;在如被棉花掩蓋著的群山中,不要說野

獸,連飛鳥也找不到一只,因為鳥兒都飛到溫暖的南方去

了,雪山中連蟲兒也找不到一條,鳥兒為什麼要留在群山

中?

山中有千條萬條的小路可見天暖時引走的人很多,然而

現在見不到一個人,因為人們都躲在屋中取暖。
有一名老翁,偏偏在這天寒地凍時,披上蓑衣,搖著一

葉扁舟,孤零零地到結冰的江上垂釣。

我聽過冰上鑿洞釣魚的事,但不肯定能不能釣到魚,打

電話問嗜釣如命的張弓,

張弓肯定地說:“不但可以釣到,而且可以釣到肥魚。”

他加上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獨釣翁是大智大慧者”。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不正是目前我國股市最貼切的寫

照嗎?股票行真的是“鳥飛絕,人蹤滅”對於尊奉“反向”策略

的投資者,這正是釣魚的黃金時刻,因為少人釣,江中魚兒

又多又肥,又正在到處覓食,最容易上鉤。

釣魚的老翁要披上蓑衣,戴上笠帽,可見雪花還直飄下

著,他不等天晴,卻在雪花滿天的時刻出江,表面上看起來

是不識時務,實際上充滿了智慧。如果他等到春江水暖時才

出江釣魚,江上擠滿了漁舟,你必須跟別人爭奪,才能找到
良好的垂釣地點,釣魚人多,魚兒自然越來越少,不但少而

且尚未長成大魚的魚仔也被釣去了,你釣到的,可能都是又

小又瘦的魚仔,要像蓑笠翁那樣釣到又肥又大的魚兒,難矣

哉。

現在股市在天寒地凍中,許多好股,都跌到其真實價值

之下,嚴重被低價估,想釣大魚的,應該拿出勇氣,披上蓑

衣,戴上笠帽,冒著風雪,到股市的寒江上去垂釣,只要你

有耐心,我肯定你會釣到又肥又壯的大魚。

令人感嘆的是在這最佳的垂釣時刻,寒江之上,只有“孤

舟”,只有“獨釣”。
總有一天等到你

2001/02/06

“金蛇方程式”,是建立在一個理論基礎上,那就是股票的真

實價值。總有一天會反映在股價上。

至於在什麼時候,卻沒有人能肯定地告訴你,但有一點

是肯定的,“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揚”,只要股票的價值持

續上昇,即使短期內股價不振,長期來說,總有一天會被人

發現其價值,股價會逐步上昇,追上甚至超過其真實價值。

好人不會寂寞,好股不會沒人要。

緊握股票不放

只要公司的盈利繼續成長,低價買進有關公司股票的投

資者,最好的策略就是緊握股票不放,只要耐心等待,總有

等到股價反映股票真實價值的一天,好股價格一定上,只是

時間問題而已。
“金蛇方程式”中,除了反向和成長之外,還加上“時間”,

就是這個原因。

請看附圖甲公司的股票。

“金蛇方程式”的信徒,必然是反向思維者(contrarian),反向

者堅持一個原則,就是“人棄我取”,就好像目前的股市,人

人對股票望而卻步正是進場購買的良機,所買進的,必須是

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成長股,而且最好收藏 3 年。

請看圖中第一年,甲公司的股票原本值得 3 零吉,現在

跌至 2 零吉。市價比股票的真實價值低 1 零吉,我們可以說

這只股票的價值被低估了。

當然,價值被低估得越多,對“蛇友”越有利,當前的股

市就出現這種情況,你可以輕易買到本益比只有 5 倍的股票。

第二年,你的成本還是 2 零吉,但是,甲公司的盈利持
續上昇,股票的真實價值由 3 零吉增至 4 零吉,股價與股票

價值的差距,由 1 零吉擴大至 2 零吉,股價還是不動,你也

堅持不賣。

第三年,你的成本保持 2 零吉,而甲公司的盈利繼續增

長,股票的真實價值由 4 零吉上昇至 5 零吉。股價與股票真

實的差距,由 2 零吉擴大至 3 零吉,股價還是不動,你是“金

蛇”的死黨,堅決相信,總有等到股價上昇的一天。

牛熊循環出現

股市的一個永遠不變的特征,是牛市和熊市總是循環出

現的,至於多久循環一次,卻無法確定,通常是 2、3 年出

現一次,周而復始。

蛇友在守了 3 年之后,公牛終於打敗母熊,股市持續上

昇,投資者又開始追逐股票了。

我們不要忘記,股市中存在著許多尋找投資機會的人,
除了個人外,基金,單位信托的資產管理公司經理,都是活

躍的投資者,他們都是學有專長,經驗豐富的全職工作者,

對於上市公司的價值如指掌。

他們終於發現,甲公司的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原本值

得 5 零吉的,股價還是停留在 2 零吉的水平,其他的股票已

上昇了一大截,而此股卻紋風不動,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於是,他們開始靜悄悄地在市場中吸購甲公司的股票。

由於甲公司的股票是屬於實力股,股價波動不大,一向

不受投機者歡迎,在開始上昇階段,仍不能引人注目。

在大力持續吸購下,甲公司的股票開始穩健上昇,引起

股票分析師的注意,開始向投資者推荐買進此股,發現此股

的價值被低估的人越來越多,買盤開始活躍,當股價大幅度

竄昇時,有關甲公司將發紅股,收購別的公司的謠言開始在

股市中流傳,吸引了投機者加入搶購行列,股價成為沖天

炮,原本只值得 5 零吉的甲公司股票,被追高至 8 零吉甚至

10 零吉以上。
此時,鏤刻在蛇友心版上的“金蛇方程式”開始亮出紅

燈,他記得“反向+成長+時間=財富”中的“反向”,作為反向

投資者,他作出一個決定:股市已走向極端,股票價值已被

高估,稻米已成熟,該是收割的時候了,他於是一股腦兒將

甲公司股票拋出,帶著妻兒渡假去也。
2007/11/05 12:36:07

分享集: 舊鈔票的騁思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三十年沒去台灣了。

最近懷著「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態,去了台北一趟,逗留

了五天,吃了不少地道的台灣小吃。

臨行前,打開文件櫃,無意間發現藏有一萬元的舊台幣,是

三十年前去台灣時留下的。

放在櫃底三十年,現在重見天日,決定帶去台北。

到了台北,向酒店詢問,都說這些舊鈔票已不能用了,但可

以到台灣銀行去換新鈔票。

從台灣銀行出來,摸著袋裡的一萬元新台幣,我的思緒宛如

一匹野馬,馳騁在時光的曠野上。
三十年,這個數字真不簡單。

假如一個人在 25 歲時完成學業,投身職場,工作到 55 歲退

休,剛好是三十年。

過去的三十年,是通貨膨脹肆虐的時代。

根據留學台灣的老同學,三十年前只要幾元就可吃到一碗不

錯的牛肉麵,現在要整百元。貨幣已貶值數十倍。

在馬來西亞,三十年前幾角錢就可以買到一碗雲吞麵,現在

要幾令吉。

如果你把鈔票,放在保險箱中,三十年後拿出來消費,只能

買到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同樣的東西。

三十年前,吉隆坡孟沙區的屋子,只賣一萬餘令吉。
同樣的屋子,現在以四、五十萬令吉轉手。

鈔票越來越不值錢

鈔票越來越不值錢,如果你以收藏鈔票來防老的話,到退休

時恐怕要喝粥水度日了。

如果在三十年前,我把一萬元台幣,換成二千令吉馬幣,然

後購買二千股的雲頂(Genting, 3182,主板貿服股)、馬

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大眾銀行(PbBank,

1295,主板金融股)……其中一家的股票,現在已增值至數

十萬令吉,足以抵消貨幣貶值而有餘。

當然,現在已很少人長期收藏鈔票了,人人都把鈔票存入銀

行,賺取利息。

儘管所賺取的利息,少得可憐,但人們不介意,因為錢存銀

行最安全,他可以高枕無憂。
但他忘記了,大馬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高達 5-6%,而定期存

款的利息只有 3.5%,存放一年,等於價值損失了 2-3%。

存得越久,損失越大。

要抵消這種損失,唯一的辦法,是以錢賺錢,賺取比銀行利

息更高的錢——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學習投資。

這樣才能保住錢的價值。

問題是回酬與風險成正比例。回酬越高,風險就越大。

要賺取比銀行利息更高的回酬,就要冒比銀行存款更高的風

險。

所有投資,都有風險。

但是,投資的回酬,往往比銀行定期存款的利息高數倍,甚

至數十倍,數百倍。
所以,值得我們去冒險。

打工仔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你再也沒有支配你的時間的

自由。

要爭回你的自由,你首先必須具備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能達

到「財務獨立」或是「財務自由」。

有了這個條件,你才有辦法擺脫生活的枷鎖,過你喜歡過的

生活,不必看別人的臉色做人。

學習投資並非唯一,卻是一條大多數人都可以達成「財務獨

立」的途徑。

投資不限於股票和房地產,還有許多別的途徑,但股票和房

地產是大多數打工仔都可做到的投資管道。

理財盲比文盲可怕
「理財盲」是大部分打工仔一生貧窮的一個主要原因,比「文

盲」更可怕。

有一些文盲,天生具備投資的頭腦,反而能白手起家,擠身

於富豪之林,已故丹斯裡林梧桐和已故丹斯裡駱文秀都是典

型的例子。反觀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理財盲」,在貧窮中

打滾一輩子,可見文盲不可怕,「理財盲」才可怕。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打工仔要衝出貧困的桎梏,就必須花

時間和精神去學習理財,學習投資,而且越早開始越好。

在盡心盡力做好你職責上的工作之後,把工餘的時間,全部

用在思考、學習、研討投資上,不要浪費在沒有生產性的活

動上。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傷」這兩句話實在老土到令人作

嘔,卻是至理名言。
學投資,現在就開始。

http://www.nanyang.com/index.php?ch=7&pg=12&ac=78

5174
分享集: 鎖定五星級股票

2007/12/03

10:44:06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有一位股友,20 年前將一筆不小的資金,投入股市,最近計

算手頭股票的價值,竟然只得個不盈不虧。

他不但浪費了寶貴的資源,而且浪費了 20 多年寶貴的歲月。

原來他最愛聽小道消息,喜歡跟風,高價搶進,而所購之股

票,十之八、九是垃圾股。

高價買劣股是致命傷

高價買進劣股,是他的致命傷。
幸虧在他的組合中,尚有一、二十巴仙是優質股,在二十年

中,這些優質股增值一、二十倍,所得盈利,剛好抵消了劣

股的虧損,使他仍能不盈不虧。

跟那些在股市中搞到傾家蕩產的投機客相比,他算是幸運

的。

他最近向我檢討 20 年戰績時,喟然歎曰:「假如我當初摒

絕投機,腳踏實地投資,只買五星級股票,收藏至今,身家

何止增加十倍」,言下懊悔不已。

「更重要的是」,他說:「20 年來精神受盡股市風波的折磨,

常常提心吊膽,真是一場噩夢。」

他問我,今後該怎麼辦?

我告訴他,他其實已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了答案。

這是他以昂貴的學費換來的教訓。
他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從此離開股市,因為 20 年來的投機取巧,證明此路

不通,再走下去,是一條死胡同。

另一個是鎖定目標,只買五星級股票。

他的失敗,是完全受占組合八、九十巴仙的劣股拖累。

如果整個組合,都是五星級股票,他今天已是百萬富翁了。

而他的這個百萬富翁,是不「勞」而獲的,也不必終日 提

心吊膽。

股市搶殺收穫往往越少

在別的行業,你越勤勞,收穫就越多。股票投資則剛好相反,

你越勤勞,做得越多,不斷在股市中搶進殺出,收穫往往越
少。

收穫最多的,反而是在買進好股後,就不動如山的長期投資

者。

這就是郭鶴年、丹斯裡鄭鴻標、丹斯裡李深靜擠身大馬富豪

榜的秘訣。

股票投資,只要不犯上嚴重的錯誤,長期投資基本上都可以

取得超越定期存款的回酬。

要減少錯誤,最好的辦法,是為自己設定一個投資準則:只

買五星級股票。

酒店以「星」分級,星數越多越高等,同樣的,我們也可以

將一千一百家上市公司,以「星」分級,五星級股票就是第

一流股票。

非五星級股票不買,可將錯誤減至最低程度。
以下是五星級股票的五個特徵,每一個特徵就是一顆亮晶晶

的星:

第一顆星:有卓越的管理。

每一個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本,關鍵就在「管理」。

郭鶴年所做的生意,為麵粉,糖,酒店,種植,產業,船務,

零售……都是很平常的生意,而且競爭激烈,別人去做,有

賺有虧,他去做,卻長期賺大錢,使他成為大馬首富。良好

的管理是他致勝的主因。

先審視管理素質

生意是人做的,我們在找五星級股票時,首先要審視的是其

管理素質。

切勿買進管理有瑕疵的公司的股票。
第二顆星:有成長的業務。

在商場,成本不斷上升,生意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

有成長的企業,遲早會被淘汰。

只有不斷成長的企業,才能為股東創造財富。

切勿投資於半生不死的企業。

第三顆星:盈利的穩定性,今年賺,明年虧,時好時壞的企

業,難以長成巨擘,不要買。

第四顆星:財務穩健,經得起滔天巨浪的衝擊。

第五顆星:生產永遠有需求的產品,並以世界為市場的企

業。世界市場無限大,成長空間無限闊,以合理價格提供品

質第一流的產品,此類企業潛能無限。
五星級股票如根深巨樹,即使乾旱,亦不枯死,春天來時,

就繁花似錦,果實纍纍。

只買五星級股票,屬「以守為攻」法,適用於不會做功課,

或沒時間做功課,又不想冒太大風險的散戶。
寶貴的無形資產 2008/12/15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最近有人對大馬公司的品牌價值進行評估。結果前 3 名是屬於 3 家銀

行,其中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以 93 億令吉高居

榜首。

這個品牌評估揭示了一個事實:一隻股票的價值,應該高過其淨有形

資產價值。

資產可以分為兩類:有形與無形資產。

有形資產指有形可見的資產,如土地、廠房、大廈、機器設備等等。

是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

無形資產指無形可見的資產,如商譽、品牌、技術、特許權等。是看

不見、摸不到,卻是有經濟價值的「東西」

在無形資產中,最重要及最有價值的就是品牌。

品牌一旦建立起來,商品自然暢銷,公司從此財源廣進。所以,打響
品牌已成為企業的最主要任務。

一個好的品牌,肯定比其有形資產價值更高。

一些名牌產品其實很少由公司本身的工廠生產的。

西方名牌消費品多數由第三世界的工廠以承包的方式生產,這樣可以

節省成本。

有些商品一旦建立品牌,廠房設備等根本不重要。

就以報紙為例,一份權威的報紙即使印報機拋錨了,交給另一家報館

去代為印刷,銷路根本不會受影響。讀者也根本不知道,也不關心報

紙是在那裡印刷的。

其他名牌產品亦如此。

這就是品牌的威力。

品牌建立信心

但是品牌這種無形資產,只有產品受到消費人信任時才有價值。

一旦失去消費人的信任,品牌就一文不值。
除了品牌之外,一家成功企業本身就擁有一定的無形資產價值。

一家成功企業在該行業中居於領導性的地位。單單這一點已價值不

菲。

(1)成功企業必然在有關產品中,佔據一定的市場,新的產品要分

一杯羹,談何容易。故市場份額是有價值的。

例如啤酒業:皇帽(Carlsbg,2836,主板消費產品股)和健力士英格

(Guiness,3255,主板消費產品股)已佔據了大部份市場,別的啤

酒不易擠進去。故這兩家公司的股票(股份)不應以其有形資產來評估

其價值。

(2)其次是技術。當一家企業擁有製造高品質產品或特殊產品的技

術時,技術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3)再其次是人才。企業的成敗,有無人才是關鍵,尤其是需要特

殊知識、技能及經驗的服務業。如金融機構、資訊業、報業等。有些

企業在收購別的企業時,堅持原有的人才留任若干年才肯簽約,就是

這個原因。

(4)營業地點也有價值,比如銀行業。在同一條街道中,如果已有
一家銀行的分行,通常國家銀行不會批准另一家銀行在其附近設立分

行。故佔據要津的分行,也是有價值的。

同樣的,租到地位優越、人潮洶湧的店位,本身就有價值。

(5)種植業和產業公司擁有地點良好的土地,其股票應比有形資產

價值更高才算合理。例如好的農業地都被上市公司壟斷了,要再建立

同樣規模的公司難上加難,故其股票價值應比每股淨有形資產更高才

算合理。

(6)企業的制度也有價值。例如金融業,基本上是靠制度來操控。

建立制度要時間,故制度也是一種無形資產。

(7)關係。尤其是與老顧客的關係,也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

(8)時間也是無形資產。建立一家成功企業起碼要 10 年、8 年。在

這期間,公司要付出大筆的利息去克服無數的困難。所以有些公司寧

願付出比有形資產價值更高的代價(Premium)來收購現成的企業,這

樣更合算。

舉個例子,安裕資源(Ann Joo,6556,主板工業產品)原本是做大五金

貿易的,後來決定自設鋼鐵廠。該公司原擬投資 6 億令吉在巴生建鋼
鐵廠,後來發現國企有意脫售馬八幡,該公司決定收購馬八幡,因為

馬八幡是一家成熟的企業,只要加以整頓業務就馬上有盈利,這樣可

以節省自建鋼鐵廠的時間。現在安裕已擁有馬八幡的 100%股權,這

幾年的表現證明收購馬八幡是明智之舉。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得到一個結論。股票的價值應該高過其有形價值

才算合理。

理由是成功的企業都擁有比有形資產價值更高的無形資產。

有許多好公司的股票,價格已跌至淨有形資產價值之下,有些甚至只

等於有形資產價值(NTA)的一半。

這等於市場完全忽略了企業的無形資產。

即使有形資產也沒有反映在股價上。

這樣的估值合理嗎?

這種不合理的估值,只有在目前這種極度悲觀的市場中才會出現。

這樣的市場,為有意投資的人提供了以低估價值買進良好企業股份的

良機。
小心篩選之後,買進價值被低估的好股,長期持有可以賺錢!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翻看一下手頭的減報,發現(分享集)每個星期一篇,已連續了一年

半,刊出八十多篇,連同替學隆中華工商會會訊(商訊)每三個月寫

一篇,在這一年半中共寫了約90篇有關我的投資心得的文字,字數

超過十萬字。

我寫(分享集)及答應為(商訊)寫稿,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跟股友

分享我的投資理念和心得,我出身赤貧之家,在退休之後,不必再為

五斗米而折腰,皆拜股票投資之赤。我的誠心誠意的與股友分享我的

投資心得,希望股友少走一些冤枉路,少交一些學費。

就好像任何其他上年紀的人一樣,為恐讀者看不明白,所以下筆難免

嘮叨,甚至瑣碎,這一點,我是自知之名,但我的用意是好的,就是

希望股友讀得明白,不必費神去猜。

遊覽名山大川,看清楚大地的原貌,是我一生最大的夢想,在工作其

間,無論是在報館或退休後在上市公事任職時間上都受到限制,此身

不能自主,更妄想暢所欲游;退休之後,時間由自己分配,總算能漫

遊天下,在過去幾年中,每年出國次數,少則5,6趟,多則10趟,

8趟,短則數天。長則半個月,近則鄰國,遠則南北美,行蹤不定。
在這種情形下。為了(分享集)保持每逢星期一見報,從不間斷,在

起程之前,往往要鵬出一兩天的時間,振筆直書,預先交稿兩三篇,

以免在海外接篇者的催稿電話。

老實說;對我這個」游手好閒」的退休人士來說,也是一種精神負擔,

現在該說」後會有期」的適當時刻吧
聽其言而觀其行

2001/03/06

在上一篇“上百公司何以陷困?”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

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三個主要原因為管理不當,大股東中飽

私囊及金融風暴打擊。

在這三個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了兩個。可見“人”是問

題的核心。

同樣的業務,甲公司業績表現杰出,乙公司卻陷入困

境,主要的關鍵在“人”。

生意是人經營的,怎樣的人就產生怎樣的結果,就好像

怎樣的果樹就結出怎樣的果子一樣。

其實,在陷困的公司中,有些過去曾風光一時,有過輝

煌的表現,就因為表現良好,才使一些人滿懷信心,買進有
關公司的股票作為投資。

假如你純粹從白紙黑字的年報,去判斷公司的好坏的

話,你可能中招。

人才是重要關鍵

並非公司年報不可靠,而是公司成敗,基本上是“人”的

問題,追根究底,“人”才是最重要關鍵。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的股份,但作為股東,除了在股東大會上可以質問外,其實

你對公司的營運,沒有置喙的余地。

不要忘記,你其實是把錢交給別人去替你做生意,這個

“別人”是否可靠?關係到投資的成敗,所以這個“別人”是重

要的。

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對這個“別人”沒有認識,甚至不知

道他的名字,更不要說了解他做生意的手法了。
你把畢生血汗錢,交給這個從未照面的陌生人去做生

意,原本就很危險了,如果你對他的言行,更不加留意的話,

那危險性就更高了。上百公司可能被除牌,就反映了危險的

程度。

上市公司的領導人,都是公眾人物,他們的言行舉動,

都是傳媒報道的對象。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作風,有些公司主持人愛出風頭,

見報率很高,有些卻沉默寡言,很少見報,只默默地耕耘。

大部份投資者都把焦點投在那些頻頻見報的企業界風

雲人物身上,對於那些腳踏實地的經營者,不感興趣。實際

上,見報率高的公司,不一定是好公司,那些沒沒無聞的公

司中,反而有不少是結實的好公司。

我對見報率高的公司及愛出風頭的企業界領袖,存有很

高的警惕心。
我一向認為見報率高的公司,或是分析師極力推荐的股

票,他們的價值盡人皆知,所有要買的人都買夠了,大家都

等著好消息出現,股價上昇后脫售套利,還有誰來吸購?賣

者多,買者少,股價怎會上昇?每個人都知道它的價值,還

有什麼隱藏的價值讓我們去發掘?換言之,有關公司的股價

已充份反映其真實價值,我們還能得到什麼?

所以,我很少買熱門股。

做生意沒有捷徑

生意是要腳踏實地去經營,才能賺到錢的。身為公司的

高級總經理,我知道做生意沒有捷徑可抄,每一個計划,都

要有周祥的策划,按步就班地展開,才有希望賺進利潤。

一些沒有商場經驗的投資者,以為公司可以像神燈中的

大神那樣,把魔棒一揮就可以變出一座皇宮,這是不實際的

期望。
如果你曾親自參與大公司的營運的話,你就會知道,一些

企業領導人,在報上大放厥詞,預測公司將取得暴利,是不

值得相信的。

所以,對於那些見報率高的公司,大家要提高警惕,企

業界領袖的諾言,也不要全盤照收。

因為,即使他們無心欺騙投資者,然而商業環境瞬息萬

變,即使很好的計划,也未必能按原訂計划推行,以取得預

期中的盈利,所以,一切的諾言和預測,都要打一個折扣,

不可全信。

做生意跟搞政治不同,搞政治能爭取到民心,就能上

台,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做生意的人,不老老實實去做,卻在報上大吹大擂,目

的是什麼呢?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嗎?如果不能,那

麼,就是別有居心了。這個“居心”就是希望無知的投資者,

搶購有關公司的股票,股價暴漲后,他靜悄悄地在背后脫售
以別人的名字,在低價累積的股票,取得驚人的暴利,而無

知小戶都成為垃圾桶,欲哭無淚。

我敢說,在陷困的公司中,有些小戶,就是這樣掉進大

戶所設的陷阱的。

令人遺憾的是小戶總愛聽美麗的謊言,而且天真地深信

不疑。

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少女,總愛聽姑爺仔的甜言蜜語,結

果被騙進火坑,仍執迷不悟。

所以,不要過份相信企業領袖的諾言,最好翻查紀錄,

看看公司過去的表現,然后比較一下,看他們的諾言是否實

際,有多少把握可以實現。

聽其言而觀其行,再佐以過去的紀錄,可以減少被騙。
錢的三種用途

分享集 :錢的三種用途 2007/07/09 14:42:33


●馮時能 股票研究人

假如你手頭有 1 萬令吉,你會怎樣用它?

用錢也好像賺錢一樣,花樣百出。怎樣用法,是個人的選擇,無所謂好不。

對我來說,錢的用途有三。

第一種:存銀行,這是下策。

理由: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把錢長期存放銀行,最後得不償失。

是的,存款人是會得到一點利息。但在現實生活中,發達的多數是付利息的人,因為他
們懂得利用別人的錢去賺錢。

收利息人很少有發達的,因為他只懂得利用自己的錢去賺錢,自己的錢有限,所得回酬
微不足道,怎能發達?

做生意、投資而發達的人,我見得多了,可從來沒聽說過有靠利息收入而發達的。

投資家向銀行借錢投資,獲豐厚回酬而致富,所借的正是你存在銀行的錢,你為什麼不
自己投資而致富?

長期把錢存放銀行,吃虧的既然是存款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排除去存款?

答案是(1)不懂得投資;(2)因為害怕失掉。

錢賺來不易,害怕失掉它,這是投資的最大心理障礙。

吃虧總比虧掉好,所以大部份人選擇定存。

第二種:花掉,這是中策。

三十年前,7 萬令吉就可以買到一間獨立式洋樓。
三十年後的今天,7 萬令吉只夠買一間廉價屋。

通貨膨脹是金錢之大敵,它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吃掉金錢的價值。

如果你不會投資,與其把錢長期存在銀行,不如把錢花掉更合算。

同樣數目的錢,現在所能買到的東西,肯定比將來的多。

第三種:投資,這是上策。

把錢投資在可以增值的資產,或是可以使錢生子又生孫的事業上,似雪球般越滾越大,
抵消通膨而有餘。

錢永遠不夠

你只應把相當於六個月生活費的錢存放在銀行,其餘的應全部用來投資。

一有多餘的錢就投資,不要等待存到所謂「足夠」時才投資。因為錢永遠是不夠的。

切勿把錢花在購買消費性的資產上,如汽車,它的貶值比貨幣的貶值更快,你會遭受通
膨加貶值的雙重損失。

採用上策,你有機會成為富人。

採用中策,你享受了人生。

採用下策,你注定一輩子平凡。

你屬於那一種人,決定於你採用何「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