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哲学研究》 2000年第 6期 )

单独函数完全的算子
杜 国 平

  定义 1 令 Ψ是一真值联结词集。 若任何真值联结词都能由集合 Ψ中的一些联结词定义


出来 , 则称 Ψ是一个真值联结词函数完全的集合 ; 如果真值联结词函数完全的集合 Ψ中只有
一个元 ζ, 则称 ζ是单独函数完全的算子。
我们知道 { , ∧ }、 { , ∨ }、 { , → } 都是函数完全的算子集 , 由它们可以定义出
命题逻辑中所有的真值联结词。1913年 Sheff er 发现了两个单独函数完全的算子 , 即二元算子
析舍 (通常用 D或↓表示: Dpq= def p∨ 表示: Xpq= def p∧
q) 和合舍 (通常用 X或|
q)。 现在已经证明单独函数完全的二元算子只有这两个。 那么有没有单独函数完全的三元
算子呢? 如果有 , 它们共有多少? 有没有单独函数完全的三元以上的算子呢? 如果有 , 它们
共有多少? 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3
三元算子共有 22 个。 若单个三元算子 Si3 是单独函数完全的 , 则算子 S3i 必须首先满足以
下 条件: 在变元 p1、 p2、 p3 都取值 1时 , Si3 p1 p2 p3 必须有值 0; 在变元 p1、 p2、 p3 都取值 0时 ,
3 3
Si p1 p2 p3 必须有值 1。 因为 , 否则单个算子 Si 不能定义出合式公式 p. 满足这一条件的三元
3
算子共有 2 2 - 2
( 64) 个。 我们分别用 S 、 S 、 S … … S 表示之 . 它们的真值表列如下:
3
1
3
2
3
3
3
64

p1 p2 p3 S1 …… …… …… …… …… ……… …… …… …… …… …… …… …… …… … S64
3 3

1 1 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 1 0 0000001000010001001011000100101100101101110010110111011110111111
1 0 1 0000010000100010010101001001010101010110110101011011101111011111
1 0 0 0000100001000100100110010010011010011011011001101101110111101111
0 1 1 0001000010001000111000100011100011100011101110001110111011110111
0 1 0 0010000100001111000000111100000011111100001111110000111101111011
0 0 1 0100000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000001111101
0 0 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我们可以用算子 “ 、 ∨ 、 ∧ ” 定义出这些算子 (不是唯一的 ) , 如:
p∧ q∧ r。
3
S1 p1 p2 p3= def
定理 1 单独函数完全的三元算子有且仅有 56个。

本文的写作 受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宋文淦先生、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系教授杨安洲先生和中国社
会 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张清宇先生的启发 , 张清宇先生还翻译、 手抄了部分相 关资料给我参考。对以
上三位先生 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52
证明: 在上述 64个三元算子中有 8个三元算子是函数不完全的。 这 8个三元算子是:
3 3 3 3 3 3 3 3
S23、 S24、 S28、 S30、 S35、 S37、 S41、 S42。
可以验证这 8个三元算子有一重要性质:
Si3 ( p1 )δ ( p2 )δ ( p3 )δ≡ Si3 ( p1 )δ ( p2 )δ ( p3 )δ ( i= 23、 24、 28、 30、 35、 37、 41、
42) , 其中 ( pj )δ表示对命题变元 pj 的一个真值赋值。
通过归纳证明容易得出: 这 8个三元算子单独不能定义出某些等值式 (仅含偶数个等值
符的合式公式 ) , 例如: p≡ q。 因为 ( p≡ q) ≡ ( p≡ q)。 实际上 , 可以证明这 8个三元
算子集也不是函数完全的。
其余的 56个三元算子都是单独函数完全的。 因为:
3 3
对于 S1~ S40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其定义出合舍 (不是唯一的 ) , 如:
3 3
Xp1 p2 = def S1 p1 p1 p2 , … , Xp1 p2 = def S40 p1 p2 p1。
对于 S325~ S364我们很容易地利用其定义出析舍 (不是唯一的 ) , 如:
Dp1 p2 = def S325 p1 p2 p1 , … , Dp1 p2 = def S364 p1 p2 p2。
下面 , 我们来讨论三元以上的算子的情形。
n n
定义 2  n元算子 Si 是可非算子 , 当且仅当算子 Si 满足条件: 在变元 p1、 p2、 …、 pn 都
取值 1时 , Sin p1 p2… pn 有值 0; 在变元 p1、 p2、 …、 pn 都取值 0时 , Sni p1 p2… pn 有值 1。
2 n n n
n ( n> 3) 元算子共有 2 个。 若单个 n 元算子 Si 是单独函数完全的 , 则算子 Si 与三元算
2n 2n - 2 n n
子一样必须是可非算子。 2 个 n元算子中共有可非算子 2 个 。 我们分别用 S1、 S2、 … …、
n
Snm ( m = 22 - 2 ) 表示之。
定义 3 令 pi ( i= 1, … , n ) 表示 pi 或 pi 之一。 n 元可非算子 Si ( i = 1, 2, … ,
n

n
22 - 2 ) 是 n 元卡式算子 , 当且仅当可非算子 Sni 满足条件: Si p 1 p 2… pn≡ Si p 1 p2… pn。
n n

之所以称这些算子为卡式算子是因为在如上所示的真值表中 , 这些算子的真值以真值表
的中间为界 , 上下相对的真值恰好相反。 这是因为在如上所示的真值表中 , 以真值表的中间
为界 , 上下相对的行对 p1、 p2、 …、 pn 的赋值恰好相反 , 由卡式算子的性质决定 , 这些算子
在上下相对的行中的真值也必定相反。
卡式算子在真值表中取值 “ 1” 的数和取值 “ 0” 的数相等。 因为 , 若存在一赋值 δ, 使得
S p1δp2δ… pnδ= 1, 则必有 Sin (
n
i p1 )δ ( p2 )δ… ( pn )δ= 0; 反之亦然。
2n- 1 - 1
易知 , n 元可非算子中共有卡式算子 2 个。
用归纳法容易证明如下定理:
定理 2  n元卡式算子、 n元卡式算子集、 任意不同元的卡式算子集都不是函数完全的。
定义 4 赋值 δ'称为赋值 δ的否定赋值 , 当且仅当对任一组命题变元 p1、 p2、 … 、 pn , 如
果 ( pi )δ= 1 ( i = 1, … , n. ) , 则 ( pi )δ'= 0; 如果 ( pi )δ= 0 ( i= 1, … , n. ) , 则 ( pi )δ'= 1。
在如上所示的真值表中 , 以真值表中间为界上下相对的行对命题变元的赋值是相互的否
定赋值。 只含有卡式算子的合式公式在其中的命题变元被分别指派以相互否定的赋值时 , 其
值必不相同。
定义 5 在 n 元可非算子的如上所示的真值表中 , 对命题变元都取真为值的第一行我们
53
n
称之为赋值 δ1, 依此类推 , 依次有赋值 δ2, … , δ2 。
定理 3 除卡式算子外的 n 元可非算子都是单独函数完全的。
证明: 我们考察 n元可非算子在真值表中的情况 , 可以将 n元可非算子分为如下几类:
n- 1
1. 卡式算子 . 这类算子在真值表中取值 “ 1” 的数和取值 “ 0” 的数相等 (等于 2 ) , 并
且不存在一赋值及其否定赋值使该算子在真值表中的值同时为 “ 1” 或 “ 0”。
2. 在真值表中取值 “ 1” 的数大于取值 “ 0” 的数 , 我们称之为Ⅰ 类可非算子。 Ⅰ 类可非
n
算子在真值表中必存在一赋值 δi ( 1 < i < 2 ) 及其否定赋值使该算子同时取值 “ 1”。
3. 在真值表中取值 “ 1” 的数小于取值 “ 0” 的数 , 我们称之为Ⅱ 类可非算子。 Ⅱ 类可非
算子在真值表中必存在一赋值 δi ( 1 < i < 2n) 及其否定赋值使该算子同时取值 “ 0”。
4. 在真值表中取值 “ 1” 的数和取值 “ 0” 的数相等 , 但不是卡式算子 , 我们称之为Ⅲ 类
可非算子。Ⅲ 类可非算子在真值表中必存在一赋值 δi ( 1 < i < 2n) 及其否定赋值使该算子同时
取值 “ 1” , 并且必存在一赋值 δj ( 1 < j < 2n ) 及其否定赋值使该算子同时取值 “ 0”。
对于Ⅰ 类可非算子和Ⅲ 类可非算子 Snd , 我们可以将 Snd p1 p2… pn 用如下完全析取范式表
示:
…∨ (… ∧ pi∧ … ∧ pj∧ … ) ∨ …∨ (… ∧ pi∧ …∧ pj∧ … ) ∨ …∨ ( p1∧ … ∧ pm
∧ …∧ pn ) , 其中 1≤ i, j≤ n。 ( 1. 11)
因为是可非算子 , 此完全析取范式中必定没有反映赋值 δ1的析取支 p1∧ … ∧ pm∧ … ∧
pn , 但必定有反映赋值 δ2 的析取支 p1∧ …∧ pm∧ … ∧ pn。
n

因为是Ⅰ 类可非算子和Ⅲ 类可非算子 , 此完全析取范式中必有反映使该算子同时取值


“ 1” 的赋值 δi ( 1 < i < 2n ) 及其否定赋值的析取支…∧ pi∧ …∧ pj∧ … 和…∧ pi∧ … ∧ pj∧
… , 此两析取支中的任一命题变元在一析取支中带否定符 , 在另一析取支中必定不带否定符 ;
在一析取支中不带否定符 , 在另一析取支中必定带否定符。 因为这两析取支不为 p1∧ …∧ pm
∧ …∧ pn 和 p1∧ …∧ pm∧ …∧ pn , 所以在这两析取支中带否定符的命题变元和不带否
定符的命题变元都一定存在。
将… ∧ pi∧ … ∧ pj∧ …中所有前面不带否定符的命题变元都替换为 pi , 所有前面带否定
符的命题变元都替换为 pj (记为 A替换 ) , 这样析取支…∧ pi∧ … ∧ pj∧ …变换为 pi∧ pj ,
析取支… ∧ pi∧ …∧ pj∧ … 变换为 pi∧ pj , 析取支 p1∧ … ∧ pm∧ …∧ pn 变换为 pi
∧ pj。 其它析取支变换为如下四种情况之一: ( 1) pi∧ pj , ( 2) pi∧ pj , ( 3) pi∧ pi ,
( 4) pj∧ pj . 但不会为其它两种情况: ( 5) pi∧ pj , ( 6) pi∧ pj . 因为出现 ( 5)、 ( 6) 两
种情况的析取支只能是 p1∧ …∧ pm∧ …∧ pn和 p1∧ …∧ pm∧ … ∧ pn。这样 , 不论是四种
情况中的哪一种 , 式 ( 1. 11) 都变换为: ( pi∧ pj ) ∨ ( pi∧ pj ) ∨ ( pi∧ pj )。
而 ( pi∧ pj ) ∨ ( pi∧ pj ) ∨ ( pi∧ pj ) ≡ ( pi∧ pj ) ∨ pi≡ pi∨ pj。
将析取支…∧ pi∧ …∧ pj∧ … 进行 A替换后去掉联结词∧ 和 得到一仅由 pi 和 pj组 成
的有 n 个命题变元的符号串: … pi… pj… 。 据此 , 我们可以用可非算子 Sdn定义出 Dpi pj:
Dpi pj = def Sd… pi… pj… 。
n

由以上论述 , 可知这样的定义不是唯一的 , 至少有两个。


对于Ⅱ 类可非算子和Ⅲ 类可非算子 Snx , 我们可以将 Snx p1 p2… pn 用如下完全合取范式表
54
示:
…∧ (… pi∨ …∨ pj∨ … ) ∧ … ∧ (… ∨ pi∨ …∨ pj∨ … ) ∧ … ∧ ( p1∨ …∨ pm∨
…∨ pn ) , 其中 1≤ i , j≤ n。 ( 1. 12)
因为是可非算子 , 此完全合取范式中必定没有反映赋值 δ2 的合取支 p1∨ … ∨ pm∨ … ∨n

pn , 但必定有反映赋值 δ1的合取支 p1∨ … ∨ pm∨ …∨ pn。


因为是Ⅱ 类可非算子和Ⅲ 类可非算子 , 此完全合取范式中必有反映使该算子同时取值
n
“ 0” 的赋值 δi ( 1 < i < 2 ) 及其否定赋值的合取支…∨ pi∨ …∨ pj∨ … 和…∨ pi∨ … ∨ pj∨
… , 此两合取支中的任一命题变元在一合取支中带否定符 , 在另一合取支中必定不带否定符 ;
在一合取支中不带否定符 , 在另一合取支中必定带否定符。 因为这两合取支不为 p1∨ …∨ pm
∨ …∨ pn和 p1∨ …∨ pm∨ … ∨ pn , 所以在这两合取支中带否定符的命题变元和不带否
定符的命题变元都一定存在。
将… ∨ pi∨ … ∨ pj∨ …中所有前面不带否定符的命题变元都替换为 pi , 所有前面带否定
符的命题变元都替换为 pj (记为 B替换 ) , 这样合取支… ∨ pi∨ … ∨ pj∨ …变换为 pi∨ pj ,
合取支… ∨ pi∨ …∨ pj∨ … 变换为 pi∨ pj , 合取支 p1∨ … ∨ pm∨ …∨ pn 变换为 pi
∨ pj。 其它合取支变换为如下四种情况之一: ( 1) pi∨ pj , ( 2) pi∨ pj , ( 3) pi∨ pi ,
( 4) pj∨ pj . 但不会为其它两种情况: ( 5) pi∨ pj , ( 6) pi∨ pj . 因为出现 ( 5)、 ( 6) 两
种情况的合取支只能是 p1∨ …∨ pm∨ …∨ pn和 p1∨ …∨ pm∨ … ∨ pn。这样 , 不论是四种
情况中的哪一种 , 式 ( 1. 12) 都变换为: ( pi∨ pj ) ∧ ( pi∨ pj ) ∧ ( pi∨ pj )。
而 ( pi∨ pj ) ∧ ( pi∨ pj ) ∧ ( pi∨ pj ) ≡ ( pi∨ pj ) ∧ pi≡ pi∧ pj。
将合取支…∨ pi∨ …∨ pj∨ … 进行 B替换后去掉联结词∨ 和 得到一仅由 pi 和 pj 组成
的有 n 个命题变元的符号串: … pi… pj… 。 据此 , 我们可以用可非算子 Sxn 定义出 Xpi pj:
Xpi pj = def Sx… pi… pj… 。
n

由以上论述 , 可知这样的定义不是唯一的 , 至少有两个。


这样 , 我们就证明了除卡式算子外的 n元可非算子都是单独函数完全的。
由此 , 我们可进一步得到:
2n - 2 2n- 1 - 1
定理 4  n元单独函数完全的算子有且仅有 2 - 2 个。

参考文献
① 宋文淦: 《符号逻辑基础》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② 宋文淦: 《关于只有单个足够的初始联结词的经典命题逻辑演算》 , 载 《摹物求比》 , 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 2000年版 , 第 276- 282页。
③ 张清宇、 郭世铭、 李小五: 《哲学逻辑研究》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年版。
④ 朱梧 木贾、 肖奚安: 《数理逻辑引论》 , 南京大 学出版社 1995年版。
⑤ M endelso n E. , I 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Logic . N ew Yo rk: V a n N ost rand, 1979.
⑥ 张家龙: 《数理逻辑发展史》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97级博士生 )
责任编辑: 朱葆伟

55
that the Western liberal democratic syst em has already becom e t he best choi ce of human
politi cs and w ill be the system of all the human ki nd. In this ar ticl e, th e aut hor clarifies
Jacques Derri da’ s trai n of thought in his refut atio n to Franci s Fuknyam a in The Specters of
Marx i n f ollow ing aspects. Fi rst , Derrida ci tes numerous f act s to i llust rat e that Fuknyam a 's
“ good new s” i s bui lt o n a dubious a nd pa radoxical basi s. Based on thi s, Derri da then a rg ues
f urther how Fuknyama fall s back on “ ideal g ood new s” af ter he is disillusio ned w it h “ ` de
f asto’ go od new s” . Derrida i mm edia tely discloses that t he i dea embodied in Fuknyama’ s
W estern liberal democrati c syst em he takes as the most adva nced one i n human hi sto ry is
adopted stealthily f rom Heg el’ s view poi nt. The author holds that although Der rida’ s
ref utati on to Fukny ama’ s “ goo d news” is on the deco nst ructivism sta nd a nd there are qui te a
lo t of f arf etched el em ent s i n i t, i t i s sti ll to so me ex tent sharp and deep.

A Pursui t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Hong


Rengan’ s M odern Idea and His Tragedy
Liu Jingdo ng
   This arti cle represents the backg round of hi st o ry that sha pes Hong Rega n’ s idea of
dia lectical philo sophy, and hi s political— econo mic idea o f pro moti ng sci ence and democracy.
T he reaso n fo r Ho ng’ s t rag edy i s a profo und co ntradictio n: on the o ne hand, his
m odern idea em bodi ed a cardi nal aspi ratio n of Chinese peo ple t o li f t out of pover ty to rich ness
and an essential demand of modern wo rld t rends; on the o ther ha nd, wha t rest rict ed his idea
to put i nto eff ect w ere the g ri m mi li ta ry a nd political sit ua tion a nd the backw ard characters
o f peasant rev oluti on.
T his essay reflects the ev alua tion of Hong 's hi sto rical standi ng made by academic ci rcles
and gives author 's ow n apprai se o f histo ri cal sig ni fica nt o f his mo dern idea.

On Functionally -Complete Operato rs


Du Guo-ping
    By means of t he f unctionally-complete operat ors o f non - conjunction a nd non-
di sjunctio n t his article prov es a pro posi tio n t ha t t here are only 56 3-ary operato rs. Then i t
puts f orw ard concepts of negati on-defina ble opera to r a nd“ Ca r” -fo rm operato r. Based on this
i t prov es by usi ng com plet e disjunctiv e no rmsand complete co njunctiv e no rms that all n-ary
negati on-defi nable o perat ors ex cept “ Ca r” -fo rm operato rs are functi ona lly co mplete. In the
n n- 1
2 - 2 2 - 1
end, i t co ncludes that t here a re only 2 - 2 f uncti onally -co mplete n-ary opera to rs.

8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