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高中数学知识点集合

一,集合
1 集合: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确定的对象的整体构成集合。(简称:集),一般用大写拉丁
字母 A.B.C.D.……表示,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用小写拉丁字母 a.b.c.d……
表示。
2 集合中对象的含义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3 元素与元素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的关系(a∈A,a!A)
4 自然数集:N={0.1.2.3.4.……}
正整数集:N*={1.2.3.4.……}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无理数集 P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单元素集:只含有一
个元素的集合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 ø 表示
5 集合的表示方法:①描述法:{x|x<5,x∈R}②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写在大括号内。
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x|x=2k+1,k∈Z}
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x|x=2k,k∈Z}
x 轴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x,y)|x∈R,y=0}
y 轴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x,y)|x=0,y∈R}
6 子集:如果集合 B 的元素都是集合 A 的元素,那么把集合 B 叫做集合 A 的子集,记作

BA(或 B  A),读作 B 包含于 A(或 A 包含 B)

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自身的子集,即 AA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øA
注意: A  B 有两种可能(1)A 是 B 的一部分,;(2)A 与 B 是同一集合。
7 真子集: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并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A,那么把 A 叫

做 B 的真子集,记作 A B(或 B A),读作 A 真包含于 B(或 B 真包含 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在集合中,有 n 个元素,则有 2ⁿ 个子集,2ⁿ-1 个真子集
8 两个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两个集合相等:

A  B
A=B 或  :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
A  B
9 交集:由既属于集合 a 又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交集,记作
A∩B,读作 A 交 B,即 A∩B={x|x∈A 且 x∈B}
根据定义:A∩B=B∩A;A∩A=A,A∩ø=ø;A∩BA,A∩BB
10 并集:由集合 A、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并集记作 A∪B,读作 A 并 B 即
A∪B={x|x∈A 或 x∈B}
根据定义:A∪B=B∪A;A∪A=A,A∪ø=A;AA∪B,BA∪B
11 补集:如果集合 A 是全集 U 的子集,那么,由 U 中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

做 A 在全集 U 中的补集,记作 CU A ,读作 A 在 U 中的补集,即 CuA={x|x∈U 且 x!

A}
根据定义:A∪CuA=U;A∩CuA=ø;Cu(A)=A

得摩根定律: CU ( A  B )  CU A CU B
, CU ( A  B )  CU A CU B
12① 充分条件:a 能够推出 b,b 不能推出 a,a 是 b 的充分条件
② 必要条件:a 不能推出 b,b 能够推出 a,a 是 b 的必要条件
③ 充要条件:a 能推出 b,b 也能推出 a,a 是 b 的充要条件
注意:集合之间不存在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
二,不等式
1 求差比较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需要比较他们的差即可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如果 a>b,那么 a+c>b+c
② 如果 a>b,c>0,那么 ac>bc 或 a/c>b/c
③ 如果 a>b,c<0,那么 ac<bc 或 a/c<b/c
3 开区间(-2,3);闭区间[-3,2];左闭右开[-3,2);左开右闭(-3,2]
4 在区间中用-∞表示负无穷小,+∞表示正无穷大
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小于号取中间,大于号取两边
Δ>0 Δ=0 Δ<0

ax²+bx+c=0
{x1 , x 2 } {x 0 }
ø

ax²+bx+c>0
(, x1 ) ( x2 , ) (, x0 )  ( x0 ,)
R

ax²+bx+c≥0
(, x1 ] [ x2 , )
R R

ax²+bx+c<0
( x1 , x 2 )
ø ø

ax²+bx+c≤0
[ x1 , x 2 ] {x 0 }
ø

解题步骤①判断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数,如果不是,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
② 解方程,判断根的情况
③ 根据表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6 一元二次方程:

① 求根公式:
②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两根之和:X1+X2=-(b/a),两根之积 X1·X2
=c/a
③ 根的判别式: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0,方程没有实数根
7 绝对值不等式:①|x+5|<2 → -2<x+5<2
②|3x-4|≥2 → 3x-4≥2 或 3x-4≤-2
绝对值的概念:|A|={a (a>0); 0 (a=0); -a (a<0)}
三,函数
1 在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对于 x 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
个对应法则 f,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 y 就是 x 的函数。其中 x 叫做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 x 对应的 y 值叫做函数值,所有函数值的集合叫做
函数的值域。
定义域: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定义域必须表示为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① 整式的定义域为 R
② 分式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 0 的实数的集合
③ 二次根式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④ 如果 f(x)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那么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
数的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2 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
3 判断函数
是否为函数:函数应满足任何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与图像的交点至多只有一个;如果为
一一对应的函数,还应满足任何一条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与图像的交点只有一个。
且自变量 x 可以有多个,但函数值 y 只能有一个
4 是否为相同的函数:判断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是否都相同
5 函数的单调性
① 增函数:设函数 y=f(x)在区间(a,b)内有意义,如果 X1,X2∈(a,b),当 X1
<X2 时,都有 f(x1)<f(x2)成立,那么函数 f(x)叫做区间( a,b)内的增函数,区间
(a,b)叫做函数 f(x)的曾区间(y 随着自变量 x 的增大而增大)
② 减函数:设函数 y=f(x)在区间(a,b)内有意义,对于任意的 x1,x2∈(a,b),如果
当 x1<x2 时,都有 f(x1)>f(x2)成立,那么函数 f(x)叫做区间(a,b)内的减函数,区间
(a,b)叫做函数 f(x)的减区间(y 随着自变量 x 的增大而减小)
③ 单调区间:如果函数 f(x)在区间内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称函数 f(x)在区间
(a,b)具有单调性,区间(a,b)叫做函数 f(x 的单调区间)
6 函数的奇偶性:
① 偶函数:当函数 y=f(x)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时,对任意的 x∈D,都有-x∈D,且图像
上任意点 P(x,f(x))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P′(-x,f(x))仍在图像上。因为-x 的函数值
为 f(-x),所以 f(-x)=f(x)。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 D,如果对任意的 x∈D,都有-x∈D,且 f(-x)=f(x),那么函数
f(x)叫做偶函数。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可以证明,关于 y 轴对称的函数为偶函数
② 奇函数:函数 y=f(x)的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时,对任意的 x∈D,都有-x∈D,且图
像上任意点 P(x,f(x))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 P′(-x,-f(x))仍在图像上,因为-x 的
函数值为 f(-x),所以 f(-x)=-f(x)。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数集 D,如果对任意的 x∈D 都有 -x∈D,且 f(-x)=-f(x),那么函
数 f(x)叫做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 Ο 中心对称,可以证明,图像关于原点 Ο 中心对称的函数为奇函

③ 不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叫做非奇非偶函数
判断奇偶性方法:(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对任意的 x∈D 是否都有-x∈D,若存在某个 x∈D 但-x 不属于 D,则
函数肯定是非奇非偶函数(D 为定义域)
(3)分别计算出 f(x)与 f(-x)。f(-x)=f(x):偶函数
f(-x)=-f(x):奇函数
f(-x)≠f(x)≠-f(x):非奇非偶函数
7 二次函数 y=ax²+bx+c(a≠0)
① 二次函数是一条抛物线
② 任 何 一 个 二 次 函 数 y = ax² + bx + c ( a≠0 ) 都 可 以 把 它 的 解 析 式 配 方 为 顶 点 式 :
b 2 4ac  b 2
y  a ( x  h) 2  k 二次函数的配方式:y=ax²+bx+(b/2)²+c( y  a ( x  ) 
2a 4a
),方程两遍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③ 顶点坐标:(  b 4ac  b 2 ) 对称轴: b



2a , 4a 2a
二次项系数为正 a>0,开口向上;为负 a<0,开口向下
顶点式:y=a(x-h)²+k,顶点坐标为(h,k),当(x-h)=0 成立时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k
④ 二次函数为偶函数
⑤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 x 轴有交点 A(x1,0)和 B(x2,0)的抛物
线]
8 分段函数:若在函数的定义域中,对于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以含有 x 的不同式子或常数
来表示对应法则,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首先确定自变量所在的范围,再根据范围决定使用哪一段函数表达式
计算函数值
定义域:是各段函数定义域的并集
值域: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
9 用顶点式求最值
例:!!!!!
11 特殊求函数解析式
例:若 f(x+1)=x²-2x+3,求 f(x)。
解:设 x+1=k,则 x=k-1
∵f(x+1)=x²-2x+3
∴f(k)=(k-1)²-2(k-1)+3
=k²-4k+6
即函数 f(x)=x²-4x+6(x∈R 且 x≠0)
注意:在求函数解析式时,结果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五,三角函数
1 角:一条射线由位置 OA,绕着它的端点 O,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
OB 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旋转开始的位置的射线 OA 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 OB 叫
做角的终边,端点 O 叫做角的顶点。
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
当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也认为形成了一个角,这个角叫做零角
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把这个角叫做第几象限的角,或者说这个角在第几象限。且终边在坐
标轴上的角叫做界限角
2 终边相同的角
一般的,与角 α 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 α 在内)都可以写成 α+k·360º(k∈Z)的形式,可见
与角 α 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多个,它们所组成的集合为{β|β=α+k·360,k∈Z}
具有共同的终边与始边的角,叫做终边相同的角,其差值必定是 360º 的整倍数
注意:在给定范围求终边相同的角的时候,范围包含几个 360º 的倍数,就有几个终边相同的

3 象限角:
① 第一象限的角:{α|k·360º<α<90º+k·360º,k∈Z}
② 第二象限的角:{α|90º+k·360º<α<180+k·360º,k∈Z}
③ 第三象限的角:{α|180º+k·360<α<270º+k·360º,k∈Z}
④ 第四象限的角:{α|270º+k·360º<α<360º+k·360º,k∈Z}
⑤ 终边在 x 轴上的角:{α|α=k·180º,k∈}
⑥ 终边在 y 轴上的角:{α|α=90º+k·180,k∈Z}
注意:锐角:{α|0º<α<90º}
0º 到 90º 的角:{α|0º≤α<90º}
小于 90º 的角:{α|α<90º}
例:α 为第三象限的角,求! 为第几象限的角
解:由题意得:2kπ+!<α<2kπ+2π
kπ+!<!<kπ+π
分情况讨论 ①当 k=2n(n∈Z)时
2nπ+!<!<2nπ+π,为第二象限的角
② 当 k=2n+1(k∈Z)时
2nπ+!<!<2nπ+2π,为第四象限的角
4 弧度制:长度等于半径长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记作 1 弧度或 1rad
规定:正角的弧度为正数,负角的弧度为负数,零角的弧度为零
当角 α 用弧度表示时,其绝对值等于弧长 ι 与半径 r 的比
l
即 
r
弧长公式:ι=|α|(弧度)·r(半径)
1 1
扇形面积公式: S  lr   r 2
2 2
半径为 r 的圆的周长为 2πr,故周角的弧度为!!!

5 角度与弧度的转换公式: 1  rad ≈0.01745(rad)
180
180
1rad   ≈57.3=57º18'

6 特殊角的弧度制
角度 0º 30º 45º 60º 90º 120º 135º 150º 180º 270º 360º
弧度 0     ! π 3 2π
6 4 3 2 2

注意:用弧度制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2kπ+α(k∈Z)时,是 π 的偶数倍,而不是 π 的整数倍


7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①sinA= A 的对边 = a cosA= A 的邻边 = b tanA= A 的对边 = a


斜边 c 斜边 c A 的邻边 b
② 设点 P 的坐标为(x,y),r 为角终边上的点 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则


r r  x2  y 2  0 
y x y
则角 α 的正弦,余弦,正切为: sin   cos   tan    x  0
r r x
8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α R

cosα R

tanα {α|α≠ !+kπ,k∈Z}y 轴上,不存在正切

9 各象限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号
α 所在的象限 点 P 的坐标 y x y
sin   cos   tan    x  0
x y r r x
第一象限 正 正 正 正 正
第二象限 负 正 正 负 负
第三象限 负 负 负 负 正
第四象限 正 负 正 负 正
注意:①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相等
② 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③ 三角函数的值与点 P 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只与角的大小有关
④ 三角函数的符号由象限确定
10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α 0 ( 30º ( 45º ( 60º ( 90º (120º) (135º) (150º) (180º (270º) 360º
) ) ) ) )

sinα 0 1 2 3 1 3 2 1 0 -1 0
2 2 2 2 2 2
cosα 1 3 2 1 0

1

2 3 -1 0 1

2 2 2 2 2 2
tanα 0 3 1 不存在 -1 3 0 不存在 0
3 - 3 -
3 3

1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①sinα²+cosα²=1

sin   sin  
② 2  tan   sin   tan  cos  , cos   
cos   tan  
③tanα·cotα=1
④ cotα=!
 b
置换公式: a sin   b cos   a 2  b 2 sin(   ) ,其中 a, b  0, 0    , tan  
2 a

即利用公式将函数化为正弦函数,再求值域和周期
12 诱导公式
①α+k·360º(k∈')的诱导公式:sin(α+k·360º)=sinα sin(-α+k·360º)=-sinα
cos(α+k·360º)=cosα cos(-α+k·360º)=cosα
tan(α+k·360º)=tanα tam(-α+k·360º)=-tanα
②-α 的诱导公式: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α)=-tanα
③180º±α 的诱导公式:sin(180º+α)=-sinα sin(180º-α)=sinα
cos(180º+α)=-cosα cos(180º-α)=-cosα
tan(180º+α)=tanα tan(180º-α)=-tanα
④ 半角的诱导公式:sin(!+α)=cosα (90º 角) sin(! -α)=cos
cos( +α)=-sinα cos( -α)=sinα
tan( +α)=-cotα tan( -α) =cotα

sin(! +α)=-cosα(270º 角)sin(!-α)=-cosα


cos( +α)=sinα cos( -α)=-sinα
tan( +α)=-cotα tan( -α)=cotα
注意:在题目中,三角函数题目用的是角度制或弧度制,结果和运算过程也必须一致
cos(-π-α)=cos[-(π+α)]=cos(π+α)-cosα
sin(3π-α)=sin[2π+(π-α)]=sin(π-α)=sinα
13 三角函数的特殊用法:

① 两个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sin(   )  sin  cos   cos  sin 

两个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cos(   )  cos  cos  sin  sin 


tan   tan 
两个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tan(   ) 
1 tan  tan 
② 正弦倍角公式: sin 2  2 sin  cos 

余弦倍角公式: cos 2  cos 2   sin 2   1  2 sin 2   2 cos 2   1

2 tan 
正切倍角公式: tan 2 
1  tan 2 
③ 半角公式:sin!=± cos =±
tan =±
14 解三角形:
①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长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长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的长与他们夹角
的余弦乘积的二倍

 b2  c2  a 2
cos A  2bc
a 2  b 2  c 2  2bc cos A 
 2  a  c2  b2
2
余弦定理: b  a  c  2ac cos B 推导 cos B 
2 2

c 2  b 2  a 2  2ba cos C  2ac


  b  a2  c2
2

 cos C 
 2ab

a 2  b 2  c 2  A是直角  ABC是直角三角形
a 2  b 2  c 2  A是钝角  ABC是钝角三角形
a 2  b 2  c 2  A是锐角 ABC是锐角三角形
② 正弦定理:在任何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的比值相等
a b c
即:正弦定理:    2R
sin A sin B sin C
③ 三角形面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任意两边及其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即:S= S  1 aha  1 ab sin C  1 r (a  b  c)


2 2 2
15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① 周期函数:对于 y=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 T,当 x 取定义域 D 内的每一个值时,
都有 x+T∈D,并且等式 f(x+T)=f(x)成立,那么,函数 y=f(x)叫做周期函数,常数 T 叫做这个
函数的一个周期
② 在所有正周期中,如果存在一个最小的数,那么就把它叫做最小正周期,并直接把它叫做周期
③ 正弦函数:(1)y=sinx,定义域为 R,值域为[-1,1],|sinx|≤1

(2)当 x  2 k   k    时,y 取最大值 1
2

当x  2 k   k    时,y 取最小值-1
2
(3)周期性:是周期为 2π 的周期函数
(4)奇偶性:奇函数

  
(5)单调性:在每一个区间
 2k  2 , 2k  2   k    上都是增函数,函数值由-1 增大到
  3 
1;在每一个区间
 2k  2 , 2k  2   k    上都是减函数,函数值由 1 减小到-1

④ 余弦函数:(1)y=cosx,定义域为 R,定义域[-1,1],|cosx|≤1

(2)当( x  2k  k    时,y 取最大值 1

当x  2k    k    时,y 取最小值-1


(3)周期性:是周期为 2π 的周期函数
(4)奇偶性:偶函数

(5)单调性:在每一个区间 2k   , 2k  k    上都是增函数,函数值由-1 增大到 1;在每一


个区间 2k , 2k     k    上都是减函数,函数值从 1 减小到-1

注 意 : cosx
是 sinx 向 左 向

右平移 个 单
2
位得到的

  
⑤ 正切函数:(1)y=tanx,定义域为  x x  k  , k    ,值域为 R
 2 
(2)周期性:周期为 π
(3)奇偶性:奇函数

  
(4)在每一个区间  k  , k   (k∈Z)上都是增函数
 2 2
图例:

16 周期计算
2
① 正弦性函数:y=Asin(ωx+φ)+k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用系数的绝对值做被除数),而最大

值是|A|+k,最小值是-|A|+k
2
② 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质相似  


③ 正切函数:y=Atan(ωx+φ)+k 的最小正周期是 T 

④ 辅助公式:y=a·sinα±b·cosα=!sin(α+φ)(a>0,b>0,其中 tanφ=!)
17 利用公式 a·sinx+b·cosx=!sin(x+tanφ)(其中 tanφ=! )(ba≠0)求函数的周期和值域
例:y=sinx+cosx
解:∵y=sinx+cosx=!sin(x+! ),∴周期 T=! =2π,值域为[! ]

六,数列
1 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n∈N*)叫做数列,记作{! },其中排在第 n 个位
置的那一项叫做数列的第 n 项,记作!
注意:①若次序不同,则数列就不同
② 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
2 通项公式:一个数列的第 n 项 !,如果能够用关于项数 n 的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
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①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就可以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② 并非所有的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③ 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不是唯一的,可能有多个
3 数列的递推公式用含有数列前面的若干项的表达式来表示后面的某一项的公式,称为数列的
递推公式,如! (已知首项和递推公式,实际上也就确定了数列)
注意: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要看 n 是否有正整数解
4 数列的分类:①按项数分:又穷数列(项数有限),无穷数列(项数无限)
② 按项与项的大小分: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列(数列里的所有
项都是同一个常数),摆动数列
5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
个常数叫做公差,用字母 d 表示

① 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 an 1  an  d ;

②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 a1   n  1 d

③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 S 
 a1  an  n  na 
n  n  1
d;
n 1
2 2

④ 等差中项: x,A,y 成等差数列  2A  x  y

例:已知三个成等差数列的数之和为 6,之积为-24,求这三个数
解:设这三个数分别为 a-d,a,a+d
!!
解得:a=2 d=±4
① 当 a=2,d=4 时,这三个数为-2,2,6
② 当 a=2,d=-4 时,这三个数为 6,2-2
④ 等差数列的性质:(1)公差 d=0,数列为常数列;d>0 为递增数列;d<0 为递减数列
(2)在等差数列中:!!

(3)在等差数列中,若正整数 m,n,p,q 满足 m+n=p+q,则有: am  an  a p  aq;


(4)在等差数列中,每隔相同的项抽出来的项按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如!仍是等差数列
(5)在等差数列中,每连续 m 项之和构成的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如!
6 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的首项不为零,且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
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一般用字母 q 表示,在等比数列中,首项与 q 均不为零

①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 a1q n 1

an 1
递推公式: q
an

na1 (q  1)

②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公式 S n   a 1  q 
n
(3)!
1
 (q  1)
 1 q
③ 在等比数列中,若正整数 m,n,p,q 满足 m+n=p+q,则有: am· an  a p· aq
④ 在等比数列中,若公比 q=1,则此数列为常数列;若!>0,q>1 或!<0,0<q<1,则此数列为递增数列;若!>0,0<q<1 或!

<0,q>1,则此数列为递减数列。

⑤ 等比中项: x、G、y 成等比数列  G 2  xy ,或 G   xy


.

例!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A
1 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 A,B 表示两个整数,并且 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A 为分子,B 为分母。
B
2 分式的有关条件:
① 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 0( B  0)
② 分式无意义:分母为 0(B=0)

A  0
③ 分式值为 0:分子为 0 且分母不为 0(  )
B  0

④ 分式值为正或大于 0:分子分母同号( 
A0 )或者( 
A  0)
 
B  0 B  0

A  0 A  0
⑤ 分式值为负或小于 0:分子分母异号(  )或者(  )
B  0 B  0
⑥ 分式值为 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⑦ 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3 分式的基本性质:①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字母表示:

A AC A A C
 ,  ,其中 A、B、C 是整式,C≠0。
B BC B B C
② 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A A A A
即:   
B B B B
4 分式的运算法则:
a c ac
①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 
b d bd
a c a d ad
②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   
b d b c bc
n
a an
③ 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   n
b b
分式的加减法则:
a b ab
①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 
c c c
a c ad  bc
②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 
b d bd
注: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5 整数指数幂
对于任意底数 a,b,当m,n为正整数时,有:
a m•an=am+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 m÷an=a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 m)n=a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an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0=1(a≠0) (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等于 1)
a-n=1/an (a≠0) (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n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 n 次幂的倒数)
6 乘方的性质:(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7 整式乘法: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
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ac ·bc =(a·b)·(c ·c )=abc =abc
5 2 5 2 5+2 7

②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
一个因式。

③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m(a+b+c)=ma+mb+mc
④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⑤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
乘(a+b)(m+n)=am+an+bm+bn
8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 a , (a  0) 叫做二次根式.若 a  0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 不是

二次根式

a a
二次根式的计算: ab  a  b ( a  0 , b  0)  (a  0 , b  0)
b b

a  b  a  b (a  0, b  0)

9 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x n  a ,那么 x 叫做 a 的次方根,其中 x>1,且 n∈N*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 的任何次方根都是 0,记作 n 0  0

当 n 为奇数时,实数 a 的 n 次方根 n
an  a ; 当 n 为 偶 数 时 , 正 数 a 的 n 次 方 根

a (a  0)
n
a n | a | 
 a (a  0)

m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 a n  n a m (a  0, m, n  N * , n  1) (当 n 为奇数时,a∈R,当 n 为偶

m
 1 1
数时,a≥0); a
n
 m
 (a  0, m, n  N * , n  1) (当 n 为奇数时,a∈R,当 n
n m
a
a n

为偶数时,a≥0)

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0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当指数为负数时,底数不


能为 0

10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 y  a x (a  0, 且a  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

定义域为 R,值域为(0,+∞)

a>1 0<a<1
6 6

5 5

4 4

3 3

2 2

1 1
1 1

-4 -2 2 4 6 -4 -2 2 4 6
0 0

-1 -1

定义域 R 定义域 R
值域 y>0 值域 y>0
在 R 上单调递增 在 R 上单调递减
非奇非偶函数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0,1) (0,1)

11 对 数 : 一 般 地 , 如 果 a x  N (a  0, a  1) , 那 么 数 叫 做 以 a 为 底 N 的 对 数 , 记 作

x  log a N (a— 底数,N— 真数, log a N — 对数式)N>0,即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① 常用对数:以 10 为底的对数 lg N
②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e  2.71828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 ln N .
积,商,幂的对数:积的对数 log a ( M N )  log a M +
log a N

M
商的对数 log a  log a M ˉ log a N
N

幂的对数 log a M
n
 n log a M (n  R )

log c b
换底公式: log a b  (a>0,且 a≠1;c>0,且 c≠1;b>0).
log c a

n 1
换底公式推导:①
log a m b n  log a b log a b 
m ② log b a

对数函数:函数 y  log a x(a  0 a  1)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

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值域为 R
a>1 0<a<1
3 3

2.5 2.5

2 2

1.5 1.5

1 1
1 1

0.5 0.5

0 0 1
-1 1 2 3 4 5 6 7 8 -1 1 2 3 4 5 6 7 8

-0.5 1 -0.5

-1 -1

-1.5 -1.5

-2 -2

-2.5 -2.5

定义域 x>0 定义域 x>0


值域为 R 值域为 R
在 R 上递增 在 R 上递减
函数图象都过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定点(1,0) (1,0)

幂函数:

① 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②a>0 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a<1 时,幂函数
的图象下凸;当 0<a<1 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③ 当 a<0 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 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
图象在 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y 轴正半轴,当趋于+∞时,图象在 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 x 轴正半轴.

七,平面向量
1 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指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2 模: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叫向量的长度(模),向量的模(长度),反

应的是向量的大小记作:| a |
3 向量的概念:零向量:长度等于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零向量的负向量仍是零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 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相反向量(负向量):长度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互为相反向量相加得零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两个非零向量叫做互相平行的向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
意的,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共线
4 向量的加法:


角形法则特点:收尾相连;平行四边形法
则特点:共起点

加法法则:交换律: a  b
 
b a

结合律:  a
 b   c  a  b  c 
6 向量的减法: !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终点



7 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实数  与向量 a 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 a .它的模为


a   a
   
当   0 时,  a 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同;当   0 时,  a 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反;当   0 时,

   
a  0 0a =0

对于非零向量 a,b,当  ≠0 时,有 a//b↹a=  b

数与向量的乘法运算叫做向量的乘法运算对于任意的向量 a,b 及任意实数 λ,μ


  
运算律如下:    a      a     a   a   a   
 a  b   a  b

一般的,λa+μb 叫做 a,b 的一个线性组合(其中 μ,λ 均为系数),如果 n=λa+μb,则称 n 可以用 a,b 线性表示

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都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
8 向量的坐标表示:对任意一个平面向量 a,都存在着一对有序实数(x,y),使的 a=xi+yj。有序实数对(x,y)叫做向量 a

的坐标,记作 a=(x,y)


① 起点为 A  x1 , y1  ,终点为 B  x2 , y2  的向量坐标为    x1  x2 , y1  y2 
   
② 向量线性坐标运算:加法,设
a   x1 , y1  , b   x2 , y2  ,则 a  b   x1  x2 , y1  y2 

 
减法, a  b   x1  x2 , y1  y2 

 
坐标运算:设
a   x, y 
,则
 a    x, y     x,  y 

 
向量的数乘运算,
   a      a ,      a   a   a ,


  
 a  b   a  b
 
③ 共线向量的坐标表示:设 a   x1 , y1  , b   x2 , y2  ,λ≠0 时,a//b↹ x1 y2  x2 y1  0

9 平面向量的内积:两个向量 a,b 的模与他们的夹角的余弦之积叫做向量 a 与向量 b 的内积,记作 a·b。向量 a 与向量


b 的夹角,记作〈a,b〉,即 0º≤〈a,b〉≤180º,且〈a,b〉=〈b,a〉
 
即: a  b  a b cos  a  
0, b  0,0    180 

模长公式: a  x2  y 2
 
a b x1 x2  y1 y2
cos     
① 运算公式: a b x1  y12 x22  y22
2

 
② 当〈a,b〉=0º 时, a  b  a b ,当〈a,b〉=180º 时, a  b   a b

 2
③ 当 a=b 时,〈a,b〉=0,所以 a  a  a 2  a

④ 当〈a,b〉=90º 时,a⊥b,因此 a·b=|a|·|b|·cos90º=0,因此对于非零向量啊 a,b,


有 a·b=0↹a⊥b
 
10 内积的坐标表示: a  b  x1 x2  y1 y2

 
注:  b  x1 x2  y1 y2  0 (互推)
a

11 如果两个向量共线,那么横坐标同号的的是同向,横坐标异号的是反向。
左边那个为横坐标,右边的为纵坐标。
两个向量的内积:同向为正,异向为负
 
注: 0 · a :表示向量 0 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积为一个数,零向量与任何一个向量的数量

积为 0
 
0· a :表示实数 0 与向量 a 的积,结果为 0 ,是一个向量

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 x2  x2    y2  y1 
2 2
1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P1 P2 
2 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

3 直线的倾斜角:设直线 l 与 x 轴相交于点 P,A 是 x 轴上位于点 P 右方的一点,B 是位于上半平面 l 上的


一点,则∠APB 叫做直线 l 对 x 轴的倾斜角(0º≤α<180º)。
4 直线的斜率:①倾斜角 α(α≠90º)的正切值叫做直线 l 的斜率,用小写字母 k 表示,即:k=tanα

② 设点 a  x1 , y1  ,b  x2 , y2  为直线 l 上的任意两点,则直线 l 的斜率为 :

在计算斜率时,将哪个角看作起点,哪个角看作终点,不影响结果。
注:平行于 x 轴的直线,规定其倾斜角为零角,斜率为零
当倾斜角为 90º 时,直线的斜率 k 不存在

5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y  y 0  k ( x  x0 )

其中点 P0 ( x0 , y 0 ) 为直线上的点,k 为直线的斜率。

6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y  kx  b
其中 k 为直线的斜率,b 为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
7 截距:设直线 l 与 x 轴交于点 A(a,0),与 y 轴交于点 B(0,b),则 a 叫做直线 l 在 x 轴上的截距
(或横截距)b 叫做直线 l 在 y 轴上的截距(或纵截距)
求截距:①求纵截距,当 x=0 时,y=纵截距
② 求横截距,当 y=0 时,x=横截距
8 特殊直线的方程①平行于 y 轴的直线方程:x=x0
② 平行于 x 轴的直线方程:y=y0
③ 过原点的直线的方程:y=kx

9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Ax  By  C  0 (其中 A,B 不同时为零)


注:一般所有直线的方程都化为一般式
10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判断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都不存在,则平行(或重合),
若只有一个不存在则相交;
② 若两条直线斜率都存在,将他们都化为斜截式方程,若斜率不相等,则相交;
③ 若斜率相等,比较两条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相等则重合,不相等则平行。
11 两条直线相交: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夹角(0º≤Θ≤90º)
① 如果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不等于 0 那么
② 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与斜率为 0 的直线垂直
例: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L1 :3x+4y-2=0 L1 2x+y +2=0
3 x  4 y  2  0
解:解方程组: 
2 x  2 y  2  0
得 x=-2,y=2
12 点 到 直 线 的 距 离 : 点 P ( x 0 , y 0 ) 到 直 线 l : Ax  By  C  0 的 距 离 为 :

Ax0  By 0  C
d
A2  B 2

13 两条平行直线方程 Ax  By  C1  0 , Ax  By  C 2  0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C1  C 2
d
A2  B 2

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中,两条直线方程中的 x,y 的系数对应相等。

14 圆的标准方程:

( x  a ) 2  ( y  b) 2  r 2 ,圆心为 A(a,b),半径为 r 的方程

注:当圆心为原点(0,0)时,半径为 r,圆的标准方程为 x²+y²=r²

15 圆的一般方程: x
2
 y 2  Dx  Ey  F  0

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①二次项的系数都为 1,且不含有 xy 乘积的形式

D E
② 圆的圆心为 (  ,  ) ,半径为!
2 2
③ 圆的一般方程必定满足(判断是否为圆的一般方程):D²+E²-4F>0

④ 圆的一般方程有三个特定的系数 D,E,F,所以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

16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①相离,无交点;②相切,仅有一个交点;③相交有两个交点

Ax0  By 0  C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心 P ( x 0 , y 0 ) 到直线 l : Ax  By  C  0 的距离为: d 
A2  B 2
即:当 d>r:直线与圆相离

当 d=r:直线与圆相切

当 d<r:直线与圆相交

17 直线的倾斜角 a 与斜率 k 的关系:k=tana。当 k>0 时为锐角,当 k<0 时为钝角,k=0 时为零角,当 k 不存在时为 90º

注:质数,指一个整数在一个大于一的自然数中,除了 1 和本身外,没发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合数,比 1 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 和 0 即非素数也非合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