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1 旋轉體體積

1 旋轉體體積
1.1 圓盤法
p
曲線 y = x 之下,0 ≤ x ≤ 1。若將這段區域繞著 x 軸作旋轉,便會得到一個立體,
稱之為旋轉體。因為是繞著 x 軸作旋轉,所以此時 x 軸是旋轉軸。若是我們拿刀以垂直
旋轉軸的方向切成許多圓盤,再將這許多圓盤加起來,便可近似旋轉體體積。隨著我將
圓盤的厚度越切越細(∆x → 0),便等於利用積分的想法積出旋轉體體積,這個方法便是
圓盤法(disk method)。

∫ b
說穿了其實就是 V = A(x)d x 的某種特例: A(x) = r 2 (x)π。所以圓盤法求旋轉體體
a
積,就是 ∫ b
V =π r 2 (x) dx
a
其實之前介紹用積分求體積時,它便已經出現了。我們將 y = 2x 底下, p
0 ≤ x ≤ 2 的區域,
繞著 x 軸作旋轉。得到一個高為 2,底面圓半徑 4 的圓錐。我們將 y = R 2 − x 2 底下,繞
著 x 軸作旋轉,得到球。所以當時在演示求體積時,其實已演示了圓盤法!
p
我們現在來看看曲線 y = x 之下,0 ≤ x ≤ 1,這區域繞 x 軸所成旋轉體。現在想找
p
出 r (x) ,這很簡單,它就是曲線 y = x 到旋轉軸之間的距離。

所以,當旋轉軸就是 x 軸的時候,r (x) 就是 f (x),因此


∫ b
V =π f 2 (x) dx
a

但請不要死記此積分式,因為只要旋轉軸不是 x 軸,譬如說 y = f (x) 繞著 y = −2 作旋轉,那


¯ ¯
麼 r (x) 就是曲線 f (x) 到旋轉軸 y = −2 之間的距離 ¯ f (x) − (−2)¯,那麼積分式應該是
∫ ∫ b(
b
2
)2
V =π r (x) dx = π f (x) − (−2) dx
a a

性質 1.1 圓盤法
在曲線 y = f (x) 之下,x = a 和 x = b 之間的區域,繞著 y = c 作旋轉所形成的旋轉
體體積為 ∫ ∫ b b( )2
V =π r 2 (x) dx = π f (x) − c dx
a a

∫ b
只要記 π r 2 (x)d x 就好了,看到題目再判斷 r (x) 怎麼寫。
a

http://calculus.yuyumagic424.net 1
1.1 圓盤法 1 旋轉體體積

例題 1.1 π
求曲線 y = sec(x) 下,0 ≤ x ≤ 的區域,繞 x 軸旋轉的體積。
4


r (x) 就是曲線到旋轉軸的距離,故
r 2 (x)
∫ π z }| { ¯π
4
2 ¯4
sec (x) π dx = πtan(x)¯ = π
0 | {z } 0
A(x)

例題 1.2 求曲線 x = 1 − y 2 與 y 軸所夾區域,繞 y 軸旋轉的體積。

現在是另一個方向轉,這樣也能用圓盤法,只要改成對 y 積分就
好了,其它原則皆相同。解 1 − y 2 = 0,得到 y = ±1,得知此區域的範
圍是 −1 ≤ y ≤ 1。 y
r(y)
圓盤法是與旋轉軸垂直地切,而現在旋轉軸是鉛直線 x = 0,所
以我們現在水平地切一條線段。由於是水平地切,便知道我們是要對
y 作積分。拉出曲線到旋轉軸之間的距離,這就是 r (y)。於是便可列
式 ∫ ∫ 1 1 ( )2
π r 2 (y) dy = π 1 − y 2 dy
−1 −1 Figure 1: x = 1 −
∫ 1 y 2 與 y 軸所夾區
= 2π y 4 − 2y 2 + 1 dy 偶函數 域
0
[ ]1
y 5 2y 3 26π
= 2π − +y =
5 3 15
0

例題 1.3 求曲線 y = e −x 下,0 ≤ x ≤ ln(2) 的區域,繞 y = −1 旋轉的體積。


∫ b
再強調一次,千萬不要一看到旋轉體的題目,就套用 π f 2 (x)d x 。這樣背公式
a
直接套,在此題就會錯了。應該要記得,使用圓盤法時,截面積函數
∫ ∫
A(x) = r 2 (x)π。
b b
所以體積 V = A(x)d x = π r 2 (x)d x 。等我們看到題目以後,再去找 r (x) 就好了。
a a
r (x) 就是曲線到旋轉軸的距離,曲線是 y = e −x ,而旋轉軸現在是 y = −1,所以
¯ ¯ ( )2
r (x) 就是 ¯e −x − (−1)¯,於是 r 2 (x) 便是 e −x − (−1) 。所以便可列式
∫ ln(2) ( ∫
−x
)2 ln(2)
π e +1 dx = π e −2x + 2e −x + 1 dx
0 0
[ ]ln(2)
e −2x −x
=π − 2e + x
−2 0
[ ] ( )
( 2−2 ) ( 1 ) 11
−1
= − 2 × 2 + ln(2) − − − 2 + 0 π = ln(2) + π
−2 2 8

2 http://calculus.yuyumagic424.net
1 旋轉體體積 1.1 圓盤法

接下來探討一個稍微複雜一點點的狀況,真的只有一點點。如果說不是由一條曲線
下的區域,而是由曲線 y = f (x) 與 y = g (x) 所圍成的區域,旋轉成
一個旋轉體。此時雖仍可用圓盤法的想法,但我們現在切出來的,
就變得不是圓盤,而是同心圓。
( )
若同心圓外圈半徑 R 而內圈半徑 r ,則同心圓面積為 R 2 −r 2 π,
( )
因此 A(x) = R 2 (x) − r 2 (x) π。要找出 R(x) 與 r (x) 並不困難,只要看
兩條曲線誰距離旋轉軸較遠,它到旋轉軸距離即是 R(x);較近的那
個,它到旋轉軸距離即是 r (x)。
這個方法,叫做 washer method。中文譯名則較雜亂,有叫圓環
法,有叫墊圈法,還有叫環圈法。但在此我就不特地給它起個名
Figure 2:
字了,因為它基本上仍是圓盤法的想法,只不過切出來不是圓盤而
已,其實根本沒機會與前一個搞混,溝通上問題並不大,因此我仍以圓盤法稱之。

例題 1.4 π
在 0 ≤ x ≤ ,曲線 y = sec(x) 之下曲線 y = tan(x) 之上。繞 x 軸作
4
旋轉以後,求此旋轉體體積。


1 sin(x)
由於 sec(x) = , tan(x) = ,所以即使題目沒告訴我們誰在上誰在下,我
cos(x) cos(x)
們也容易知道 a sec(x) ≥ tan(x)。所以就可以列式
R 2 (x) r 2 (x)
∫ ∫ π
( z }| { z }| { )
π
4
2 2 4 π
sec (x) − tan (x) π dx = 1 dx =
0 | {z } 0 4
A(x)
a 不知道也沒關係,列反了只不過變負的,負的不對勁自己再換過來就好。

p
例題 1.5 由曲線 y = x 、x = 4 及 x 軸所圍成的區域,分別繞 x 與 y 軸,各
成一旋轉體,請求出此二旋轉體之體積。

繞 x 軸轉:
p
則視為曲線 y = x 以下,0 ≤ x ≤ 4 之間的區域。因此列式
∫ 4(p ∫ [ x 2 ]4
)2 4
π x dx = π x dx = π = 8π
0 0 2 0

繞 y 軸轉:
則視為曲線 x = y 2 以上,x = 4 以下 a ,0 ≤ y ≤ 2 b 之間的區域。這樣的旋轉體,
切下去的截面會是同心圓。因此列式
∫ ∫ [
2
2 2 2
2 y 5 ]2 128
π 4 − (y ) dy = π 16 − y 4 dy = π 16y − = π
0 0 5 0 5
a 此時已翻過來看,因此「上」是 x 較大的方向,也就是原本的右;
「下」則是 x 較小的方向,也就
是原本的左。
b 在曲線 y = px 上,x = 4 時,對應的 y 值是 2。

http://calculus.yuyumagic424.net 3
1.2 剝殼法 1 旋轉體體積

1.2 剝殼法
相較於圓盤法是與旋轉軸垂直地切,現在我們與旋轉軸平行地切。我們在未旋轉前
就先切,然後仔細觀察其中一個子區間,發現它在旋轉以後,會形成圓柱殼。接著取極
限,讓每個子區間的寬度趨近到零以後,圓柱殼就會變成圓柱面。
原本與旋轉軸垂直地切,可切出圓盤。現在我們改個方式,將旋轉體有如剝洋蔥般
地,以旋轉軸為中心由內往外剝,便剝出大小不一的圓柱面。

Figure 3: 剝殼法

若一個圓柱的高是 h ,圓半徑 r ,則其側表面積是 2πr h ,所以 A(x) = 2πr (x)h(x)。於



∫ b ∫ b
V= A(x) dx = 2πr (x)h(x) dx
a a

至於 r (x) 及 h(x) 該怎麼寫呢?我們將曲線 y = f (x) 之下,a ≤ x ≤ b ,這區域繞 y 軸旋轉。


旋轉之前在區域上,沿著與旋轉軸平行的方向切下去,然後觀察它隨著旋轉形成圓柱。
可以看出,曲線的高 f (x) 便是圓柱的高 h(x);而 x 距離旋轉軸便是圓半徑 r (x)。所
以此時
∫ b ∫ b
2πr (x)h(x) dx = 2πx f (x) dx
a a

但與圓盤法時狀況一樣,並不建議死記此式,因為只要旋轉軸一改變,r (x) 就不是 x 了。


而且區域也不見得是曲線與 x 軸所夾,可能是曲線 y = f (x) 跟直線 y = −2 所夾,這樣
¯ ¯
h(x) 就應該是 ¯ f (x) − (−2)¯ 才對。甚至有可能是曲線 y = f (x) 和曲線 y = g (x) 所圍,那麼
¯ ¯
h(x) 就是 ¯ f (x) − g (x)¯。

性質 1.2 剝殼法
在曲線 y = f (x) 之下,曲線 y = g (x) 之上,x = a 和 x = b 之間的區域,繞著 x = d
作旋轉所形成的旋轉體。其體積為
∫ ∫ b¯
b ¯¯ ¯
V = 2π r (x)h(x) dx = 2π ¯x − d ¯ ¯ f (x) − g (x)¯ dx
a a

∫ ∫
圓盤法只要記 π r (x)d x ,臨場再看 r (x) 在哪裡;剝殼法只要記 2π r (x)h(x)d x ,
2

臨場再看 r (x), h(x) 在哪裡。而這兩個如果一時忘記了,想一下原理即可寫出。圓盤法把


許多圓盤積起來;剝殼法把許多圓柱殼積起來。這樣一想,下一步就可以寫出來了。

4 http://calculus.yuyumagic424.net
1 旋轉體體積 1.2 剝殼法

例題 1.6 2
曲線 y = e −x ,0 ≤ x ≤ 1,繞 y 軸作旋轉,求此旋轉體體積。

先將此區域畫出a 。旋轉軸是 y 軸,所以便畫出一條平


行於它的鉛直線,切在區域中某處。所切出來的這段長是
f (x),它便是 h(x)。而它與旋轉軸的距離是
∫ x ,它便是 r (x)。
就這樣,我們不記 2π x f (x)d x 也能很快寫出來,而且不怕
題目改變旋轉軸。所以
∫ r(x) h(x)
1 2
2π xe −x dx x
0 1
∫ 0 2
Figure 4: y = e −x 繞 y 軸轉
= −π e u du u = x2
1
∫ 1
=π e u du 交換上下限
0

= (e − 1)π

不必畫得多麼精準,畫個大概就行了。首先 f (0) = 1,接著稍微有點遞減的感覺,這樣就夠了。


a

現在只是要輔助我們列式,圖可以不用太精準。

例題 1.7 曲線 y = x 2 與 y = 2x 所圍區域,繞 y 軸作旋轉,求此旋轉體體積。

先解 x 2 = 2x ,得到 x = 0 or 2,得知此區域的範圍是 0 ≤ x ≤ 2。簡單畫圖可知


y = 2x 在上, y = x 2 在下。不畫圖也知道,在 0 到 2 中間隨便抓一個來代,譬如說抓
x = 1 代代看,很容易就知道 y = 2x 在上, y = x 2 在下。
同樣地,跟旋轉軸平行的方向是鉛直方向,因此在此區域上畫鉛直線切過它。
¯ ¯
¯ ¯
可以看出 h(x) 就是 ¯2x − x 2 ¯,因為兩曲線間並沒有交換大小關係,所以若不加絕對
值也沒問題。至於 r (x) 就是 x 到旋轉軸的距離,而旋轉軸是 y 軸,即 x = 0,故可知
r (x) = |x − 0| = x 。於是列式
∫ 2
2π x(2x − x 2 ) dx
0
∫ 2
= 2π 2x 2 − x 3 dx
0

x 4 ]2
[ 2x 3
= 2π −dx
3 4 0
[ 16 ] 8π
= 2π −4 =
3 3

許多同學在學習求旋轉體的體積時,都有個問題。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使用圓盤法,
什麼時候使用剝殼法呢?關於這個問題,理論上是都可以的,只不過圓盤法是與旋轉軸
方向垂直地切,而剝殼法是平行地切。

http://calculus.yuyumagic424.net 5
1.2 剝殼法 1 旋轉體體積

譬如說在右圖中,這區域繞 y 軸旋轉出圓錐來。如果我
們使用圓盤法,那就水平地切。因為是水平地切,所以列積
分式時是對 y 積分,於是也要將 y = 1 − x 反過來寫,變成
x = 1 − y ,以及找出 r (y)。 y 的範圍 0 到 1,因為當 x = 0 時 r(y) y =1−x
y = 1,當 x = 1 時 y = 0。如果我們使用剝殼法,那就鉛直地 x=1−y
切,並找出 h(x) 及 r (x)。
所以我們可以分別列式,圓盤法是 r(x) h(x)
∫ 1 x
π (1 − y)2 dy
0 Figure 5: y = 1 − x 繞 y 軸轉

而剝殼法是
∫ 1
2π x(1 − x) dx
0

理論上都可以,但實際上仍可能因為某個方向較困難,而採取另一個方向。譬如說
y = x 3 − sin(x + 2),你不知道怎麼反過來寫 x = g (y),所以只好寫對 x 積分的那個方向。

還有一種情況,兩個方向要列式都可以,但一個可以簡
單列,另一個較麻煩。例如右圖的狀況,要用剝殼法可以很 y = ln(x + 32 )
快地列式。然而如果要用圓盤法,要水平地切。雖然反過來
3
寫 x = g (y) 並無問題,x = e y − ,但 r (y) 會有點問題。可以
2
3 y = ln( 32 )
看出,區域中直線 y = ln( ) 下方,是由 x = 0 到 x = 1。然而
2
3 3
直線 y = ln( ) 上方,是由 x = e y − 到 x = 1。這就是說,我 r(x) h(x)
2 2
根本沒辦法用一個 r (y) 去表達,我如果硬要寫圓盤法的話,
x 1
變成要這樣列式:
∫ ∫ ( ) Figure 6: y = ln(x + 32 ) 繞 y 軸轉
ln( 32 ) ln( 52 ) ( 3 )2
π 12 dy + π 12 − e y − dy
0 ln( 23 ) 2

3
為了找出上下區域的分界,還要解出當 x = 0 時 y = ln( )。要列式是可以,但搞得很麻
2
煩,其實當初一眼就可看出鉛直地切會比較好了。
另外也有一種情況,可能列式起來都沒有問題,但由於不同方法會列出不同的積分
式,那我們當然選擇比較好積的那個。隨著做了幾道習題,累積了一點經驗,可以比較
快判斷。如果無法一眼看出哪個比較好,當使用其中一個方法寫起來卡卡的時,再換另
一個就好了,其實問題也不大。

6 http://calculus.yuyumagic424.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