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启新华小

2019 归纳评审 1
五年级华文理解
日期 : 15.3.2019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
班级 :5________ 家长签阅:________________
甲组 (20 分)
第 1 至第 4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 “哥哥最近都在熬夜加班,因为他 3.“夜市小贩所摆卖的货物___________ ,种类
要在规定的 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__________内完成工作。
哪项不适合填在上面句子的横线上?
哪项最适合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A 不胜枚举 B 琳琅满目
A 限定 B 期限 C 目不暇给 D 屈指可数
C 限时 D 有限

2.哪个句子有别字? 4.哪个句子的修辞手法不是“反复”?
A 为了不让家禽被野兽侵害,爸爸在屋外四周 A 你看,你看,雪兔宝宝长得好可爱啊!
围起了珊栏。 B 近一点儿,我听不到你说什么,再近一点儿。
B 一群白鸽停在树上栖息,它们的呜叫声打破 C 鲸鱼宝宝跟在妈妈后面,就像大轮船拖着小
了宁静的早晨。 船。
C 那条小河里有许多鱼儿在悠游,多么自由, D 爸爸,爸爸,您可以告诉我,世界为谁而存
真叫人羡慕啊! 在
D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一定要昂首阔步,迈步 吗?
向前,跨越种种难。

第 5 至 20 题:阅读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
每天清晨,爷爷都坐在厨房的桌子阅读书籍。孙 子 受 爷 爷 的 影 响 ,也尽自己最大的能
力,阅读那些
书籍。
一天,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像您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费这
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由竹子编成并放有煤的篮子,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
来。”
孙子提着篮子走了。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爷爷笑着对孙子说:
“下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点。”孙子再次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
是,结果依然不变。爷爷告诉孙子:“我不需要一桶水,我要一篮子水。你能做到,只是你尝
试得还不够充分。”
爷爷走出来,亲眼看孙子去打水。
孙子清楚地知道,竹篮打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希望给爷爷演示一遍,让爷爷知道,
即使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篮子里的水也会漏光。孙子盛满一篮子水,飞快地向爷爷跑来,
篮子中空空如也。孙子气喘吁吁地对爷爷说:“爷爷,您看,根本一点儿用都没
有。”
1
“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没有一点用处吗?”爷爷说,“好好看看这个竹篮。”孙子仔细地
打量了一下竹篮,篮子确实和以前不同了。那个脏兮兮、黑乎乎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
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篮子。
“孩子,看到发生的事情了吧?阅读好书也是如此,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记不住
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了你的心灵。”

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了你的心灵。”

5. 孙子与爷爷过着怎样的生活? 9. 孙子让爷爷亲自观看他取水的目的是什么?
A 悠哉清闲的生活。 A 他要向爷爷表示不满。
B 晴耕雨读的生活。 B 他要证明爷爷的说法不正确。
C 繁忙劳苦的生活。 C 他要向爷爷夸耀自己坚强的毅力。
D 隐居山野的生活。
D 他要证实竹篮子是没有用的东西。

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由竹子编成并放有煤的 10.哪项有关孙子的说明是不正确的?
篮子,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 A 孙子不听从爷爷的教诲。
子水来。” B 孙子认为读书白费精力。
C 孙子认真体会爷爷的话。
D 孙子感受到了读书的真谛
6. 根据上面的句子,哪项是爷爷的用意?
A 爷爷要给孙子一点儿苦头吃。
那个脏兮兮、黑乎乎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
B 爷爷要培养孙子对读书的看法。
之的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篮子。
C 爷爷要孙子懂得劳动的重要性。
D 爷爷有意为难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孙子。
11.上面句子所表达的是什么?
爷爷笑着对孙子说:“下次打水的时候,你 A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B 把篮子洗干净了就变得光亮了。
必须跑得更快点。” C 读书也会导致头脑变得肮脏起来。
D 通过读书可以把身上的污垢清除。
7.根据上面的句子,爷爷的用意是什么?
A 爷爷在跟孙子开一个玩笑。
B 爷爷要传授孙子用竹篮打水的技巧。 阅读好书也是如此,你可能无法完全理
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
C 爷爷要让孙子体会用竹篮打水的真正意义。
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
D 爷爷要训练孙子跑快一点儿就能够装到水了。
了你的心灵。
12. 哪项是上面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8.为什么孙子认为 “竹篮打水” 是毫无意义的? 12.哪项是上面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A 竹篮本来是用来装煤的。 A 读书不必强记里面的含义,只要略懂
B 他必须改用水桶来打水。 就可以了。
C 他的力气根本不够强大。 B 如果不能够理解书本的内容,读书就
D 竹篮根本就不可能装水。 成了浪费精力的事。
C 读书多的人会变得狡猾,所以不需要
完全明白书中的内容。
D 即便不能完全明白书中的内容,但多
少能从中得到一些知识。

2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身无分文的我只能
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才回家。
书摊的摊主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我偷看书的时候,羞愧地不敢抬头看他那张瘦削的
脸。
那天我一如往常到书摊,正偷读着《红岩》这部小说,摊主看我站着,便指了指身旁的一个小
凳子说:“坐下慢慢看吧!”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正要坐下的一瞬间,突然,身后有
人揪住了我的衣领。我慌张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气冲冲地瞪着我。接着,父亲的巴掌就直接打
在我的脸上。
“别打孩子!”摊主竭力地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阻止我的父亲,“孩子看书又不是坏事。”

“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有些吞吞吐吐,“是……是为其他事……”说罢,父亲夺
过我手里的书,匆匆地翻了一下,还给那个青年,带着我走了。我回头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
的那本书,书页中多了几张纸币。

晚上,父亲对我说: “打你不为别的事。如果每个人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 搬运队


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割马草换钱。”我承诺父亲会听从他的话。

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山上割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然后,用马草换来的钱,溜到书
摊,泰然地坐下来,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可是马草并不好卖,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
不去书摊。
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经过书摊时,摊主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抖抖
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摇头。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 “过来,让我看看你的
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往屋里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闻声走出一个女生,可能是他
的妹妹吧。

“碧云,我们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听见没有? 快把马草拿进去!”女生接过我的马草,拿进了里屋。
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
“没问题!”我多么希望有这样的好事。以后每天,我都背着马草来到书摊卖给摊主。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他也是喊碧云出来,可是喊了几
声,碧云却一直没有出来。 “我自己拿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别别别……”他急了,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掎,想挡住我的路。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 ” 我没有理睬他的劝阻, 背着马草推开了
那扇嘎吱作响的门。“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干祜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
的马草! 那匹马呢? 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我转头冲了出来,很想哭出来。 “对不
起。”他拍着我的肩膀,轻 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我点了
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随风《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改动)

3
13.为什么作者的父亲非常生气? 17.下面的句子和书摊摊主感情的搭配,哪项正
A 因为作者很顽皮,在书摊搞破坏 确?
B 因为作者的父亲当天的心情不好
句子 感情
心 开
C 因为作者的父亲不希望作者白看书
A 孩子看书又不是坏事。
晚上,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如果
开心
D 因为书摊的残疾青年请作者的父亲来教训
每个人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
B 怎么不来看书了? 关心
14.为什么作者要上山割马草? 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割马草
C 那马会踢伤你的! 心疼
A 因为马车夫的马需要吃马草 换钱。”我承诺父亲会听从他的话。
D 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 难过
B 因为作者要帮忙父亲补贴家用 匹马。
C 因为作者想要趁这个机会锻炼身体
D 因为作者可以通过卖马草来赚取金钱 18. 哪项用来取代上面句子中的“承诺”最合适?
A 回答 B 回报 C 答应 D 答谢
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
行吗?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理睬他
的劝阻,背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嘎吱作响的
15.摊主说上面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门。
A 摊主想要减轻作者背马草的辛苦。 119.哪项画线的字与上面句子中“睬”的读音相
B 摊主觉得作者卖的马草很新鲜。 同?
C 摊主希望每天可以看到作者。 A 猜测 B 裁缝 C 木材 D 云彩
D 摊主希望作者可以继续看书。
20.从这则故事中,哪个成语用来形容年轻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 摊主的人物形象最合适?
一堆干祜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 A 勇往直前
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 B 胸有成竹
着我的马草的马呢?我转头冲了出来,很想 C 解囊相助
哭出来。
D 愁眉苦脸
16 上面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A 摊主的用心良苦,让作者很感动。
B 摊主的马刚好不在,让作者很难过。
C 作者发现被摊主欺骗后,觉得十分难过。
D 作者发现摊主的马并没有吃他卖的马草,
让他很无奈。

乙组 (30 分)
第 21 题:阅读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i: 爆, 报)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ii:患,换)旧符。 [2 分]

21.(a) 选择正确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i __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___

早晨,喜鹊在树上发出(i:悦耳,喜悦)响亮的
4
鸣叫声,顿时给人们一种喜乐(ii:振奋,振荡)
的感觉。
[2 分]

(b) 选择正确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i __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___

(c) 将下面的甸子依序排列,在括号内写下其序数 l,2,3 或 4。 [3 分]


( )纷纷用艾叶裹起粽子
( )粽子是华人的传统美食
( )家家户户都会在五月初五
( )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古城鸡饭粒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古城鸡饭粒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
(d) 用“不仅......更”把上面的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2 至 25 题:阅读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鲁本在街上不断地寻找对他来说犹如珍宝的麻袋。

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鲁本的精神也高昂起来。他跑到谷仓,从草堆下取出钱罐,
倒出所有的硬币数了起来。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还差 20 美分。城里还会有麻袋吗
他明白,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他必须再找到 4 个麻袋。他立刻跑到街上继续寻找,终于
找到了 4 个麻袋。他气喘吁吁地赶到工厂,收麻袋的工人正在关门。

“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 那工人闻声转过身来,看到了浑身脏兮兮、汗淋淋的
小鲁本。

“明天再来吧,孩子!”

“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工人听出了男孩声音里的哭腔,看到了他
眼中的泪光。
“你为什么这么急需这点几钱呢?”“这是秘密!”

那人接过 4 个麻袋,然后掏出 4 个硬币放在鲁本的手心里。鲁本说了声谢谢,


便飞快地跑回家,取出钱罐。

他紧紧地把钱罐抱在胸前,向商店跑去。 “我有钱了!”他一字一顿地告诉店主。
店主走向橱窗,为他拿出那梦寐以求的东西,然后用纸小心地包好,放在鲁本
手中。鲁本兴奋得一路跑回家,进入家门,母亲正在厨房擦炉子。“看!妈妈,看!”鲁
本欢快地叫着,跳到母亲身旁,把用纸包着的小盒子放在母亲的手上,那双手因为日
夜操劳已变得粗糙。

母亲小心地打开包装,一个蓝色天鹅绒的首饰盒映入眼帘。她打开盒盖.泪水顿
时模糊了双眼。在那小巧的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母亲。
那是 l946 年的母亲节!
除了婚戒之外,母亲从未收到过这样的礼物。
5

(夏尔玛《鲁本的秘密》,有改动)
22.(a) 什么事让鲁本心动?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为什么鲁本要筹足 5 美元?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筹足 5 美元,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23.为什么鲁本会作出上述决定?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鲁本是个怎样的孩子?从文章中找出例子来说明你的看法?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这个故从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陈桂芳师
审题:朱慧燕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