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边佳兰培民华小

2019 年五年级华文理解年中评估
(试卷一)
(时间:1 小时 15 分钟)

姓名 : ______________ 分数 : ___________

班级 : 5A 日期 : ___________

家长签阅 :___________

甲组
第1至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 “越过了这条小河,我们还得路过弯曲的山路才能___________目的地。”
哪项最适合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A. 抵触 C.抵消
B. 抵达 D.抵押

2. 哪个句子有别字?
A. 母亲把白衬衣上的墨水痕迹清洗干净了。
B. 丽芳担任舞台剧的幕后人员,负责控制音响。
C. 表弟很聪明,只是有点儿陶气,爱和我们开玩笑。
D. 这座海岛被誉为“度假天堂”,是许多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3.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食物,_________美味可口,_________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
下列哪项适合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A. 不仅……更

1
B. 宁可……而
C. 为了……就

D. 不管……还是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4. “要坚持,一定要坚持!”决心要登上山顶的哥哥呐喊道。

哪项和上面句子的描写手法相同?
A. 炎热的气候把盛放的蔷薇给打垮了。
B. 金马仑高原的夜晚,冷得连电灯柱都快结冰了。
C. 树上的小鸟依偎在妈妈身旁,开心地唱起歌儿。
D. 贪吃的妹妹望着糖果说:“给我多一点儿、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吧。”

第 5 至 12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见过萤火虫,只从书本上认识了一些萤火虫的知识,当
然想象不出萤火虫是如何发光的。我先前听同学说去瓜拉雪兰莪看萤火虫,心里羡
慕极了。前晚,我终于有机会亲自到那儿,一睹这梦幻一般的萤火虫景观。
我们从吉隆坡驱车近两小时,才抵达位于瓜拉雪兰莪的萤火虫度假村。一弯新
月升起来了,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稀疏的枝丫间。我们坐上了一条载着十二人的
小船,开始了萤火虫之旅。爸爸告诉我们:看萤火虫不允许拍照,因为闪光灯会惊
扰了萤火虫。

2
小船还未驶近河岸边的树丛,我们就看到远处闪着几点亮光,若隐若现。小船
越驶越近,旁边的灌木丛中,数以千计的萤火虫正用独特的方式来欢迎我们这些远
道而来的客人。那亮光,是金色?是银色?我无法形容。远远望去,多像一棵棵圣
诞树,只是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倒有一丝丝神秘和宁静。我拿起相机想将眼前的萤
火虫奇景拍下,但一想起爸爸的话,便又作罢了。
小船顺流而下。啊,萤火虫忽然在一个拐角多了起来!树上,每只萤火虫都一
闪一闪发着光,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所有人的眼睛都应接不暇,生
怕错过了这美丽的景色。没有一个人发出声响,唯恐惊动了什么,是树上的萤火虫,
还是这样美好的夜晚?草间不时传来蟋蟀忽远忽近的小提琴曲。大自然为我们谱写
了一首美丽夜晚的交响曲。
船调过头,准备返航。我回过头,向这些发光的小精灵们道别。我默默地看着
荧光一点一点地弱下去,直到在我眼前消失。
船停靠在小小的码头上,我努力地把刚才的记忆留在脑海里,其实这记忆早已
印在我的心灵深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的旅程。
(《萤火虫之夜》,摘自“百度文库”,有改动)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3
5. 为什么作者先前听同学说去瓜拉雪兰莪看萤火虫,心里羡慕极了?
A. 他不曾看过萤火虫。
B. 他不曾去过瓜拉雪兰莪。
C. 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去玩乐。
D. 他不曾和同学一起去看萤火虫。

6. 为什么作者说有一丝丝神秘和宁静?
A. 那条河离城市很远,所以显得神秘和宁静。
B. 从远处看到萤火虫的树,充满了神秘感。
C. 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发光,看起来非常神秘。
D. 周围的情景和气氛使人感觉到神秘和宁静。

7. 为什么作者拿起相机想将眼前的萤火虫奇景拍下,但后来又作罢了?
A. 他担心强烈的闪光灯会使人们看不见萤火虫。
B. 他想起爸爸说闪光灯会对萤火虫造成干扰。
C. 作者想将萤火虫奇景印记在脑海里。
D. 作者的爸爸当场出言阻止他拍照。

8. 哪项是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A. 作者和家人对萤火虫的喜爱。
B. 作者和家人看到萤火虫的兴奋心情。
C. 作者和家人终于等到机会看萤火虫了。
D. 作者和家人都陶醉于这美丽的大自然奇景中。

9. 哪项是正确的?
A. 作者对萤火虫一无所知。
B. 这次的萤火虫之旅让作者印象深刻。
C. 作者和同学们去瓜拉雪兰莪看萤火虫。
D. 作者和家人亲自走入灌木丛中观赏萤火虫。

4
10. “前晚,我终于有机会亲自到那儿,一睹这梦幻一般的萤火虫景观。”哪个成语与上面句子中
画线的部分意思相近?
A. 设身处地
B. 感同身受
C. 身临其境
D. 身体力行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11.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稀疏的枝丫间。”
哪项与上面句子中“稀疏”的意思相反?
A. 密集
B. 繁多
C. 丰富
D. 齐全

12. “啊,萤火虫忽然在一个拐角多了起来!”
哪项是上面句子中“拐角”的正确拼音?

A. ɡ uái jiǎ o

B. ɡ uǎ i jiǎ o
C. kuǎ i jiǎ o

D. kuái jiǎ o

第 13 至 20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古时候的周朝,有一个没用的皇帝叫做周幽王,他从来对国家大事都漠不关

5
心,整天顾着花天酒地。

有一天,一位大臣给周幽王带来一个叫褒姒(sì)的姑娘,周幽王很喜欢褒姒,
还让她做了娘娘。可是,褒姒总是愁眉不展。周幽王想尽办法逗她笑,可是都徒劳
无功。

周幽王身边的一个大臣,为了讨好周幽王,就对他说:“从前,为了守卫国家,
我国的军队在边境附近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守卫边境的将士
就会在烽火台上点火,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搬救兵来救咱们。但这几年天下太平,
这些灯火台早就用不着。大王,您不如让人把烽火点着,耍耍这些诸侯。娘娘看到
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又跑回去,一定会觉得很好笑的。”

周幽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于是,他邀请褒姒和许多大臣一起来到烽火台。
火红的烽火燃烧起来了,邻近的诸侯看见火光,以为周幽王出事了,赶紧带着兵马
往都城赶。半途中,他们听说周幽王在细山,于是又匆匆忙忙地回头往细山跑。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谁知,当各路诸侯带着军都赶到细山时,一个敌人的踪影都不见。相反地,只
是听到奏乐声和歌声,才知道自己被君王愚弄了。诸侯们不敢发脾气,沉着脸率领
军队返回。褒姒看到平时气度不凡的诸侯们,被戏耍后都是一脸的狼狈相,觉得很
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见宠爱的妃子终于笑了,心里痛快极了。
等诸侯们都退走了以后,周幽王又让士兵再点燃烽火,诸侯们又急匆匆地带着
军队赶来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见诸侯们又上当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就这
样,周幽王反复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6
过了不久,敌国军队真的进攻国都。周幽王吓坏了,于是命令侍卫迅速点燃烽
火台。曾经上当的诸侯看见烽火台着火,以为周幽王又在为了逗娘娘开心而耍他们,
所以都没多加理会。烽火熊熊地燃烧着,却不见一个救兵的影子,国都里的兵马本
来就不多,没过多久,紧闭的城门就被敌国军队攻破了。
(《烽火戏诸侯》,有改动)

13. 建立烽火台的目的是什么?
A. 为了守卫国家。
B. 为了耍弄诸侯,逗娘娘开心。
C. 为了让邻近的诸侯看见烽火台上点燃的火。
D. 为了暗示邻近的诸侯在紧要关头搬动救兵卫国。

14. 周幽王如何逗褒姒开心?
A. 他为褒姒奏乐和唱歌。
B. 他带褒姒到烽火台上观火。
C. 他耍弄邻近的诸侯,让他们白跑一趟。
D. 他点燃烽火台,让邻近的诸侯前来向娘娘请安。

15. 为什么邻近的诸侯看见火光后带着兵马赶往都城?
A. 他们要守卫烽火台。
B. 他们担心周幽王的安危。
C. 他们担心都城遭敌人攻击。
D. 他们要遵照周幽王的旨意,逗娘娘开心。

16. 当诸侯们得知被愚弄后,有什么反应?
A. 他们生气得不肯离开。
B. 他们率领军队进攻都城。
C. 他们面不改色地带着军队离开。
D. 他们敢怒不敢言,生气地率军离开。

7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17. 为什么周幽王反复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A. 他喜欢看诸侯们上当的狼狈样子。
B. 他知道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使褒姒笑。
C. 他要考验诸侯们对自己的效忠之心。
D. 他要这些气度不凡的诸侯们来向娘娘请安。

18. 国都遭到敌国攻击时,邻近的诸侯们采取什么行动?
A. 邻近的诸侯们决定隔岸观火。
B. 邻近的诸侯们不再搬兵卫国。
C. 邻近的诸侯们不理会,以免再次被耍。
D. 邻近的诸侯们假装看不见烽火台燃烧的烽火。

19. 周幽王的行为给国都带来什么影响?
A. 敌国军队进攻而破坏国都安宁。
B. 各国的诸侯们不再相信周幽王。
C. 国都慌乱时不再有救兵相助。
D. 侍卫不再遵从周幽王的命令。

20. 哪项用来形容周幽王最合适?
A. 足智多谋
B. 昏庸无能
C. 有名无实
D. 诚惶诚恐

8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乙组

第 21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1. (a)

根据上面的诗句,选出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解释,在其括号内打“ / ”。 (2 分)

i. 字 解释
由聚集而分离 ( )
散 散布 ( )
排除 ( )

ii. 字 解释
如果 ( )
如 如同 ( )

9
比得上 ( )

(b) 将下面的句子依序排列,在括号内写下其序数(1, 2, 3 或 4)。(2 分)

( )它无法将石子挤碎,只好忍受石子的折磨。
( )最后,人们发现这只紧紧闭着的贝壳里有一颗闪亮的大珍珠。
( )一只贝被海水送到海岸上。
( )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里。

(c)
(i:社区,郊区)的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早晨还能见到不少农人在农田里默默

地(ii:耕耘,栽种)呢!

选出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i. 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我不喜欢去菜市街,那里弥漫着一股腥臊的气味,地上老是汪汪地亮着一滩水。
(d)

用“不仅……更”把上面的句子连接起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 22-25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11
22. (a)为什么金丝雀听了小麻雀的话后,眼中滑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喜悦?(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什么心理让金丝雀恢复了往日的冷漠?写出它的心理并举例说明。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从文章中找出两句显示金丝雀满足于现状的句子。(4 分)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24. (a) 根据小麻雀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麻雀?(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从小麻雀所说的话领悟到什么道理?(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金丝雀瞥了小麻雀一眼,冷笑了一声说:“得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你说我没

有尊严,没有自由,说不定你心里在羡慕我的生活呢。”

上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什么意思?(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G SI NING/BC1/T5/MEI2019

审题老师:潘秀萍 师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