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2

佛言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 廣學博究難。
豪貴學道難。 除滅我慢難。
棄命必死難。 不輕未學難。
得睹佛經難。 心行平等難。
生值佛世難。 不說是非難。
忍色忍欲難。 會善知識難。
見好不求難。 見性學道難。
被辱不瞋難。 隨化度人難。
有势不臨難。 睹境不動難。
觸事無心難。 善解方便難。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
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

1
Rich/poor dichotomy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
Personal disposition

被辱不瞋難。有势不臨難。除滅我慢難。
不說是非難。見好不求難。棄命必死難。
Distractions of surroundings/events

忍色忍欲難。睹境不動難。觸事無心難。
Meeting the Triple Gems

生值佛世難。得睹佛經難。會善知識難。
Dharma practice and propagation

廣學博究難。心行平等難。見性學道難。
不輕未學難。隨化度人難。善解方便難。

2
宣化上人:佛言人有二十难
http://www.fodizi.net/qt/xuanhuashangren/2425.html 2011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
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
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言”:佛又说了,“人有二十难”:所有的人都有二十种难。怎么叫难呢?难,就是不
容易的事情。容易的事情就不难了;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难,这不容易的事情,就是逆,所谓
逆境,是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认识的;这个容易就是顺,顺就是人觉得好受一点。那么这二
十种难,就是人不容易做的。

第一就是“贫穷布施难”:你若有钱,想做布施,那是很容易来做布施的,因为你有。
有,用一点也不算个什么;你若没有,而能布施,那才是真正的布施。因为你能做到所谓做
不到的事情,这事才是真;你做得到的事情才去做,那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人人都能做得到
的,你去做,那没有什么出奇;人人做不到,你能做得到,这就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超
出一切的人了。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是和一般人不同了。

讲到贫穷布施难,我们可以说一个公案。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最贫穷
的人,他虽然贫穷,但是他还有个太太,就夫妇俩。可是夫妇俩的生活非常困难,只有那么
一个小破房子住,可是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穷得这个样子,只好天天去乞讨,到街上去
和人要饭吃。要饭吃,这不是很难的一件事,难的是夫妇俩没有衣服穿,只有一条裤子。两
个人穿一条裤子,你说这一条裤子怎么穿呢?就只能轮流著穿。怎么穿呢?譬如今天丈夫出
去讨饭吃,就穿这条裤子出去讨饭,讨回来的饭,夫妇分著吃。明天呢,就是太太出去讨
饭,也穿上这条裤子。在家里的这个人就没有裤子穿,出去讨饭的这个人就有裤子穿,要回
来的饭,还是两个人分著吃。这样子马马虎虎的,也就天天这么维持生活,你看!穷得这样
子,可以说是最穷的人了。

在这时候,有一位辟支佛,前面讲过辟支佛有宿命通的,他一观察:这两个人在宿世之
中不肯做布施,所以今生就这么穷,穷得要两个人穿一条裤子。“啊!这回我要度他们去!”
这辟支佛就发愿要度这两个人,让他们有机会种福,于是到这夫妇的门前来化缘。这辟支佛
是一个比丘的样子,站在那个地方,托著钵在化缘,这对夫妇一看,有个和尚来化缘,自己
家里什么也没有,啊!饮食也没有,衣服也没有,只有一条裤子,这丈夫就对太太说:
“唉!我们都要发一点布施心来求求福。为什么我们这么穷呢?就是以前我们不肯布施,所
以现在穷得这个样子,我们应该做个布施。”

太太说:“做布施?我们有什么可以布施?”

丈夫就说:“我们还有一条裤子啊!可以布施给这出家人。”

太太就发了脾气,说:“你真是混帐、糊涂!我们就一条裤子,如果布施给比丘,我们
连这出去要饭的本钱都没有了,我们用什么可以再向人乞食呢?只有这一条裤子轮流著穿,
还可以出去讨饭;要是把裤子也布施了,我们怎么出去呢?”

3
丈夫就劝他太太:“不错,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不管自己的生活,布施裤子给这
比丘,我们两个不出去,就在这儿饿死算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你看,那比丘在这儿也不
走。”

太太一听,叹了一口气说:“唉!好吧,你欢喜布施,就布施好了!”这夫妇俩就把这一
条裤子,从窗户递给这比丘了,这比丘是个证果的辟支佛,他接受这条裤子后,就到释迦牟
尼佛那个地方去,辗转供养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我方才在一个穷苦人家化来的一条裤
子,这条裤子是他全家的财产,可是他都布施给我了。”

释迦牟尼佛就接受这条裤子。接受之后,就对人说:“这功德是很大的,他家里就这么
一条裤子,都能布施出来供养这比丘,尤其供养的是个辟支佛,所以能得福无量,将来是有
很大的福。”

当时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会里,这国家的国王也在这儿,国王一听,就想:“自己国家
有这么一个穷得连饭也没得吃,连衣服也没得穿的人,自己在皇宫里吃得那么好,穿得也那
么好,这怎么能对得住老百姓呢?”于是国王生了大惭愧心,就派人到这穷苦的家庭去送
米、送面、送吃的、送穿的,送了很多。这两夫妇即刻就得到果报了,才布施一条裤子,现
在什么都有了。他们以后也去见佛,佛就为他们说法,一说法,这两人即刻就证到初果。

所以说贫穷布施难。你在难的时候,若再能布施,这才是真正有布施心;越难你越能
做,这才有价值。好像我们人不能捱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人也不
能捱打,若有人打你,你能接受,能认识:“啊!这是善知识,他能令我消业障,能令我出
苦海,这是最难得的善知识。”无论哪一位,境界来了,你们要认识,说你不好的人,那正
是你的善知识。不要听人家赞叹你一声,就好像小孩子吃糖似的,高兴得不得了;人家毁谤
一声,就比吃黄莲还苦,不要这样子。

佛说二十难,人生岂止二十难,这难可就多了,难的事情来了,你能把它处理得很容
易,那就是明白佛法了。

“豪贵学道难”:豪,富豪,很有钱的;贵,就是尊贵,很有地位,很有势力的。既有钱
又有势力,当然生活很安定,不像方才说的那对夫妇,只有一条裤子,那么样地苦恼。豪贵
的人穿的衣服很多,钱也很多可以用,并且有很多高尚的亲戚,又有很多有名望的朋友。在
这时候,你教他修行用功,出家学道,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什么呢?他一切一切都满足,
一切一切都觉得很快乐,什么都很自由。住的房子像皇宫一样,吃的都是一般人吃不著的最
名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你要他修道,这是不容易的。

“弃命必死难”:弃命就是不要命了,但是即使你不要命,也不一定就可以死的。好像有
时候人想要自杀,吃安眠药,吃得少了,他又活过来了,这就是想不要命,却不一定会死
的。如果你想不要命,就一定会死,那就不难啰!

又有一个说法,你这命不要了,当然会死;就算你想要命,用种种方法来保护著,教它
一定不死,这也是办不到的。人人都会死,没有一个人是永远长生不老,长生不死的。没有
这种事,所以说弃命必死难。

“得睹佛经难”:你们各位不要以为现在能听讲经,又能看经,觉得很容易,这是不容易
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开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想一

4
想!这佛经是不容易遇著的,况且我们这人身也是不容易得的。今生得著人身,又遇到了佛
经,还能听人讲佛经,这是不容易的,这都是无量劫以前你们就种了大善根。

“生值佛世难”:你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这也不容易。虽然现在佛灭度了,但还有佛
法,还可以学佛,还可以修行,这都是很幸运的。

“忍色忍欲难”:这色、欲——男女之情这种爱欲,是不容易忍的。因为一般人平常的情
形,都是这种生理,男女要结婚,这都忍不住的。你若能忍得住,能忍色、忍欲,对境界无
心,能有忍力,这也是不容易的。你忍来忍去忍不住了,就颠倒了;忍来忍去忍不住,又颠
倒了,所以这忍色、忍欲也是不容易的。

“见好不求难”:见到什么好事,你不去贪求,这也是不容易的。人人都是见著好就贪
了,所以见好不贪求,这也是不容易的。

“被辱不嗔难”:好像无缘无故就被人打一顿,无缘无故就被人骂一顿,也不因为有什么
理由,他就来侮辱你一番。侮辱就是对你不客气,对你很不好,这时候你不嗔恨,心里能像
没有那回事似的,这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你若能做,那就是过来人了,就是过来了。

“有势不临难”:有势,就是有势力。好像那作官的,他要杀人就杀人,这叫倚势凌人。
人家没有犯法,他用他的势力去把人杀了,这叫有势。临,就是临到其他人的身上去。有这
种权力,就随便杀人,这叫有势临了。不临,就是不仗著权力去欺压人。虽有权力,还是尊
重人,不随便杀人,随便欺负人,这叫有势不临,这也不容易的。虽不容易,但是你若能那
样做,这是最好的。

“触事无心难”:触事,你无论遇著什么事,你要能以无心处之,以无心应付。事情来
了,也不要紧,随缘处理;事情去了,更不要紧。就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这叫无心,没
有执著心,没有妄想心。

“广学博究难”:广学,就是广泛地去学习;博究,是多多地研究,这也是不容易做的事
情。

“除灭我慢难”:人人都有一个我慢,你若想要把我慢除灭了它,没有我慢,这也不容易
的。

“不轻未学难”:你们各位先出家的,都要知道这一点,对没有学佛法的,你不能轻慢
他。你若轻慢他,那就叫轻慢未学了。对不懂佛法的人,你应该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
他,不应该轻慢他,不可轻忽他,不可对他很不客气的。在佛教里有这四种的不可忽,佛也
常常这么说。什么是四种不可忽呢?

(一)火虽小不可忽。就是对于小小的火,你不可以马虎,不可以随便,虽然是很小的
火,你也要很注意它,因为你一不注意,它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了。

(二)龙虽小不可忽。龙虽然很小,你也不可以忽略它,因为龙可小可大,它有神通变
化的。

5
(三)王子虽小不可忽。王子是国王的太子,虽然他很小,但你不可以忽略他,因为他
将来是做皇帝的。

(四)沙门虽小不可忽。沙门虽然小,你也不可以忽略他,因为他将来可以成佛。

因此不轻未学,就是对没有学过佛法的人,你不可以轻看他,不可以看不起他。所以不
轻未学是很难的。

“心行平等难”:你这个心要行慈悲平等是不容易的,但是也要去做。

“不说是非难”:人人多数都欢喜讲是讲非的,若能不说是非,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我有
个弟子说,他没出家以前,就不会讲是非。那么出家以后,在这儿反而学会说了。但是他还
觉悟得很快,所以现在相信他又不会讲是非了。

“会善知识难”:会,就是遇。你能遇到善知识,这也是不容易的。你看人人学道啊!遇
到的多数都是糊里八涂的。善知识他不糊涂,不会教你走到错路上去。修道的人一定要听善
知识的话;不听善知识的话,在你还没有证果之前,就信自己,任自己的性,那是不行的,
终究会堕落,终究会招魔障的。所以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听善知识的教化,这是说会善知识
难。

“见性学道难”:学道的人不容易明心见性,学道要能明心见性,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
事。

“随化度人难”:随缘随份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睹境不动难”:你遇到什么境界,能不被这境界所转动,而能转动境界,这一件事也是
不容易的。

“善解方便难”:你能明白什么是方便法,用它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6
Section 12 of the Sutra of 42 Sections

A List of Difficulties and an Exhortation to Cultivate


The Buddha said, people encounter twenty different kinds of difficulties:

1.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when one is poor.


2.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the Way when one has wealth and status.
3. It is difficult to abandon life and face the certainty of death.
4. It is difficult to encounter the Buddhist sutras.
5. It is difficult to be born at the time of a Buddha.
6. It is difficult to be patient with lust and desire.
7. It is difficult to see fine things and not seek them.
8. It is difficult to be insulted and not become angry.
9.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power and not abuse it.
10. It is difficult to come in contact with things and have no thought of them.
11. It is difficult to be vastly learned and well-read.
12.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pride.
13. It is difficult not to slight those who have not yet studied.
14. It is difficult to practice equanimity of mind.
15. It is difficult not to gossip.
16.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17. It is difficult to see one own nature and study the Way.
18. It is difficult to teach and sav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potentials.
19. It is difficult to see a state and not be moved by it.
20.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skill-in-means."

The Buddha said, people encounter twenty different kinds of difficulties. " All people have
twenty kinds of difficulties. Difficulties are things that are not easy. Easy things are not difficult.
Things that are not easy are adversities. Adverse states are not easily understood or recognized.
Easy things are convenient; convenience makes people feel better about them. The twenty items
on this list are all hard to accomplish.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when one is poor.


The first difficulty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when one is poor. If you have money and you want
to give, it easy; because if you give a little money, it doesn count for much. But if you don have
anything to give and yet you still can give, that is genuine giving. What counts is to do things that
can be done. Anybody can do what possible, and there no particular value in doing what anyone
can do. An outstanding person does what others cannot do. He surpasses everyone else. This
person transcends the common lot.

Speaking of the difficulty of giving when one is poor, there is a story that illustrates this truth. When
Shakya muni Buddha was living in the world, there was a very poor person. Now, although he was
poor, he still had a wife. This couple had each other, but their lives were very difficult. They had
only a little hut to live in; they had nothing to eat and no clothes to wear. Being so poor, they had to
beg for their food every day out on the streets. Begging isn that difficult a thing, but what made it
hard was that the couple had no clothes to wear. All they had was one pair of pants. How could
two people wear one pair of pants? They could only take turns. One day the husband would wear
the pants and go out begging for food, and bring it back to share with his wife. The next day the
wife would go out wearing that pair of pants. Her husband, left at home, had no pants to wear. The
one who went out to beg would wear the pants and bring back the food for the two of them to eat.
In this way they were able to sustain themselves day by day. Alas! You might say they were about
as poor as could be.

7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Pratyekabuddha, and as mentioned before, Pratyekabuddhas have the
spiritual power of knowing past lives. He took a look at their situa tion and saw that the couple was
not able to give in past lives; that why they were so poor that they owned only one pair of pants in
this life. The Pratyekabuddha thought, must try to take these two people across. " He made a vow
to take them across by helping them plant the seeds of blessings. So the Pratyekabuddha went
begging at the couple door. He looked like a Bhikshu as he stood there, with his bowl in his hand,
seeking alms. The couple saw the monk seeking alms, but they didn have any food or drink to give
him, and all they had in the way of clothing was their one pair of pants. The husband said to his
wife, we ought to do a little giving and seek some blessings. Why do you think wee so poor? It
because we could not give in the past. We should give now. "
And the wife said, give? Well, what do we have to give? "
Her husband said, ell, we still have a pair of pants. We could give that pair of pants to this Bhikshu.
"
The wife lost her temper at that. oue really an idiot! Wee only got one pair of pants, which we take
turns wearing. If we give it to that Bhikshu, we will lose our only means of going out to beg. With
this one pair of pants that we take turns wearing, we can still go begging for food. If we were to
give it away, how could we go out? "

The husband exhorted his wife, hat true, it not at all easy, but we shouldn take ourselves into
account. We should just give the pants to the Bhikshu, and if the two of us can go out and beg, wel
stay here and starve to death. Why worry so much about it? You see, the Bhikshu isn leaving. "

His wife, after hearing him out, sighed and said, kay, if you want to give, then give! " So this is what
they did: they stuck their only pair of pants out the window and handed it to the Bhikshu. The
Bhikshu, who had reached the fruition of a Pratyekabuddha, took the pants to where Shakyamuni
Buddha was and offered the pants to him. He then explained, just received this pair of pants from a
poor household. It was all they had in the house, and they gave it to me. "
Shakyamuni Buddha took the pair of pants and said to everyone, ere is a case of great merit and
virtue. A poor couple had nothing but a pair of pants in the house, and they were able to give it as
an offering to this Bhikshu, who is in fact a Pratyekabuddha. They will reap limitlessly great
blessings in the future. "

The king of the country was in Shakyamuni Buddha Dharma assembly at the time. When he heard
that there were people in his own country so poor that they had no clothes to wear and no food to
eat, while in his palace he himself ate so well and dressed so elegantly, he felt ashamed to face his
citizens. In his shame, the king sent people to that poor household bearing rice, flour, and lots of
food and clothes. The couple immediately received a reward for giving up their pair of pants. They
had given their one pair of pants, and now they got everything they wanted. Later on, they went to
see the Buddha. The Buddha spoke Dharma for them, and as soon as he did, the two of them
immediately reached the first stage of Arhatship.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give when one is poor. If you can give when you are in difficulty, that is
really a true mind of giving. And if, when giving,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the more you are able to do
it, then the more value it has. For example, you can stand to be scolded. However, if people scold
you and you can endure it, then you have virtuous conduct. Or, if you can stand being hit, but when
somebody hits you, you bear it and look at it like this: h, this is my Good and Wise Advisor who has
come to help me eradicate my offenses and leave the sea of suffering. This is a rare Good and
Wise Advisor! " No matter what kind of state arises, you should recognize it clearly. People who
criticize you are truly your Good and Wise Advisors. It shouldn be that when people praise you,
youe like a child who gets some candy and becomes overjoyed; but when you get slandered, it
tastes as bitter as bile. That not the way it should be.
The Buddha named twenty kinds of difficulties. Ac tually, in human existence there are many more
than that. To be able to easily resolve difficulties when they come shows a true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a dharma.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the Way when one has wealth and status.

8
Wealth " means you are rich; status " means you have power and influence. If someone is rich and
honored, then of course his life is pleasant. It certainly isn as difficult as it was for the couple that I
just spoke of who owned nothing but a pair of pants. A wealthy person will have clothes to wear
and money to spend; he will also have eminent relatives and renowned friends. Right then, if you
were to tell him to cultivate and work hard, to leave the home-life and study the Way, he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to do. Why? Because he has everything he wants and he happy with what he has; he
very carefree. His house is like the emperor palace, and he dines on the best gourmet food and on
expensive dishes that most people can afford. So it not easy to convince him to cultivate.

It is difficult to abandon life and face the certainty of death. To abandon life means you do not
want to live. However, even if you don't want to liv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die. For instance,
some people may want to commit suicide, so they take sleeping pills. But they don't take enough,
and they survive. You might prefer to die and not necessarily be able to do so. If it were the case
that, whenever you felt you had had enough of living, you could definitely die, then there would be
no difficulty here!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explain this. If you don't want to live, you can certainly die. But even if you
want to live, and you employ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prolong your life and avoid death, you
cannot succeed. Eventually, everyone has to die. There is not anyone who will live forever and
never grow old. No one can live forever and never die. Therefore the Buddha say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bandon life and face the certainty of death.

It is difficult to encounter the Buddhist sutras.


All of you should not think that it easy to get to hear lectures on the sutras or to read the sutras. It
not easy at all.

The unsurpassed, subtle, wonderful Dharma,

Is difficult to encounter in millions of eons.

Now that I can see and hear it, accept and uphold it,

I vow to understand the Tathagata true and

actual meaning.

Think it over. It not easy to encounter Buddhist sutras, much less to obtain a human body. And yet
in this life we have obtained a human body, we have encountered Buddhist sutras, and we can
listen to people lecture on them. This, too, is not easy. It is the result of our having planted good
roots throughout limitless eons in the past.

It is difficult to be born at the time of a Buddha.


This is also not easy. Although the Buddha has entered Nirvana, the Buddhadharma still remains,
so we can still study Buddhism and cultivate. This is very fortunate!

It is difficult to be patient with lust and desire.


Lust and desire refer to the emotional love and desir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at kind of love
and desire is not easy to bear, because ordinary people feel it is biologically natural for men and
women to get married. It is not easy to endure the feelings of love and desire, to have the strength
of patience to not be turned by emotional states. You may be patient once and patient twice; then
you can be patient anymore, and so you are turned upside down. Therefore, it is not easy to be
patient with lust and desire.

It is difficult to see fine things and not seek them.


Everybody who sees something fine wants to own it and feels greed for it. To see something good
and not be greedy for it is quite difficult.

9
It is difficult to be insulted and not become angry.
For instance, someone may suddenly hit you, scold you, or insult you for no reason whatsoever. If
he maltreats you and puts you down, it is truly difficult not to get angry, to remain calm as if nothing
happened. If you can do that, then youe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walked the road to its end. You
pass.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power and not abuse it.


An example of a powerful person is a government official who decides he like to kill someone and
goes ahead and does it. He uses his authority to oppress people. He uses his power to execute
people even when they are innocent. If he has this kind of power, and he casually kills people, that
an abuse of power. If he has power yet still respects people, and therefore he doesn casually kill or
oppress them, then he is not abusing power. That not easy. Nevertheless, if he can avoid abusing
his power, that is the very best.

It is difficult to come in contact with things and have no thought of them.


No matter what you encounter, you just go ahead and deal with it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When
something comes up, you don get worried. You handle it as the situation requires. When the matter
is over and done with, you remain calm. That is to say, hen something happens, you respond.
When it is over, you are calm. " That called having no thought: you don have any attachment or
any false thinking.

It is difficult to be vastly learned and well-read.


To be vastly learned means to study widely, and to be well-read means to do extensive research.
This is also not easy.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pride.


Everyone has a measure of pride, and if you want to get rid of that pride, youl find that it not easy.

It is difficult not to slight those who have not yet studied.


Those who have already left the home-life should know about this above all. You cannot slight
people who have not yet studied the Buddhadharma. If you do slight them, that called slighting
those who have not yet studied. If you encounter someone who doesn understand the
Buddhadharma, you should use various kinds of expedient means to teach and transform him. You
cannot look down on him and be impolite. In Buddhism, there is a list of four things that you cannot
ignore. The Buddha often discussed them. What are they?
1. Even if a fire is small, you can ignore it. You can be careless and casual. You hav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 because if you don, it likely to burn up everything.
2. Even if a dragon is small, you can ignore it. This is because a dragon can change from small to
large, since it has spiritual penetr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3. Even if a prince is young, you can ignore him. The prince is the son of a king, and even though
he is young now, he will become the king in the future.
4. Even though a Shramana may be young [in the Buddhadharma], you can neglect him, because
in the future he will become a Buddha. It easy to slight those who have not yet studied the
Buddhadharma, but you should not do so.

It is difficult to practice equanimity of mind.


To practice compassion and equanimity with the mind is not easy; yet you should go ahead and do
it.

It is difficult not to gossip.


For the most part, people enjoy gossiping. To refrain from gossiping is a difficult thing to do. I have
a disciple who told me that before he left the householder life he never gossiped at all. After he left
home, however, he picked up the habit. But he awakened very quickly, so I believe he won be
gossiping anymore.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10
It hard to meet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Just consider how many people study the Way; most of
the people you meet are muddled and confused.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is not confused. He will
not allow you to walk down the wrong road. People who cultivate the Way should certainly listen to
the instructions of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If you don listen to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before
you realize the fruition of the Way, and if you only listen to your own opinions, youe making a
mistake. If you go that way, you will be in for a fall. Youl eventually encounter a demonic
obstruction. You definitely must draw near to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and listen to his
instructions. Yet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Good and Wise Advisor.

It is difficult to see one own nature and study the Way.


It is not easy for people who study the Way to understand their mind and see their nature. If you
can understand your mind and see your nature through your study of the Way, you have done
what is not easy to do.

It is difficult to teach and sav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potentials.


To teach and transform living beings in the appropriate way,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and
affinities, is not an easy matter.

It is difficult to see a state and not be moved by it.


No matter what situation you may meet, if you are not turned by it and you can turn it around
instead, then you have done something which is hard to do.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skill-in-means.


To understand the right expedient method to use in teaching and transforming living beings is also
not easy.

11
http://www.ctworld.org.tw/turn/blossom/024.htm

舉難勸修(一)

「佛」為超越聲聞、緣覺、菩薩,
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聖者。

中國最早的經典佛經中有一部很重要,也是佛法傳至中國最早翻譯出來的的經典--佛說四十二章經;其中第十二
章「舉難勸修」,提出了修行過程中必須注意的要點,以勸勉修行者直向正道、得證聖果。內容為:「佛言:人有
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
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佛」是說法之人,乃是果位上的聖者。聖者又分為四種:聲聞、緣覺、菩薩、佛;「佛」為超越聲聞、緣
覺、菩薩,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聖者。

舉難勸修(二)

「經」者徑也,就像一條大路,
走在這一條大路上,
就不會走小路、走遠路,更不會走錯路。

佛是說法之主,四十二章經是法,是由具足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大願行、大定
力、大神通的覺者所說的法,所以根據四十二章經的道理用功修行、做人做事,也能達到自
覺、覺他、覺滿的境界。

四十二章經所說的法,不是普通的世間法,而是出世間法,其中有漸修法門,也有頓悟
法門,有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大乘、中乘、小乘、無上乘,圓融無礙,是無上正
法。

「經」是通稱,每一部經的下面都有「經」字,例如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
經、阿彌陀經、楞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等。「經」者徑也,就像一條大路,走在這一條大
路上,就不會走小路、走遠路,更不會走錯路;經是菩提大道,若能遵循依止此道,人生一
定能愈走愈光明,愈來愈覺悟,愈修愈有智慧、定力、慈悲。

12
舉難勸修(三)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舉難勸修」,
闡明人生有二十種困難,
能夠突破這二十種困難,
就能夠人格完整、福德智慧圓滿,超凡入聖。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舉難勸修」,闡明人生有二十種困難,能夠突破這二十種困難,就能夠人格完整、福德
智慧圓滿,超凡入聖。所以我們可以檢討自己有沒有這二十難,有一難,就有一重關卡,就要破一關,有十關就要
破十關,有二十關就要破二十關,二十關全都破除了,就能圓成佛智。所以此一經文,對於人生、修行,是很有意
義的。

四十二章經弘傳至中國的因緣,是在漢朝的時候,漢明帝晚上做夢,夢見一位頭頂有圓光的金人,從西方飛到
中國,停在漢明帝的金鑾寶殿上。第二天,漢明帝就召集群臣,問明這個夢的吉凶及含義?太史官傅毅呈報,根據
周書上記載: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子時分,有五色祥光灌入太微宮,周朝太史蘇由對周昭王說,這是一
種瑞相,代表西方有聖人出生,經過一千年,他的教法將會傳到中國。推算起來,從周昭王到漢明帝,正好是一千
年左右。

漢明帝夢見金人飛旋於金鑾寶殿之後,即派遣中郎將蔡愔等人,到西竺求尋佛法。當蔡愔等人到達月氏國時,
遇見攝摩騰與竺法蘭二位羅漢聖人,於是就迎請兩位尊者到中國弘揚佛法,兩位尊者即攜帶了四十二章經、佛像,
以及佛陀舍利來到中國;爾後,漢明帝就下召書,恭請尊者翻譯佛經,第一部翻譯出來的經典,即是四十二章經;
之後又翻譯了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與四十二章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王公大臣、皇親國戚,因為閱睹佛經,都
信仰了佛教。

舉難勸修(四)

無論是學業、事業、道業的成就,都須要一番努力。
一般人不了解,
看到別人富貴,心中就不平衡,
不了解別人的富貴,是經過種種的努力得來的。

佛教在中國弘傳後,許多皇親國戚發心出家修行,漢明帝就將鴻臚寺改成白馬寺,讓出家眾能夠於此安心辦
道。白馬寺於是成為中國的第一座寺院,這也是中國有佛法僧三寶的開始。

13
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舉難勸修」,說明了無論是學業、事業、道業的成就,都須要一番努力。一般人不了
解,看到別人富貴,心中就不平衡,不了解別人的富貴,是經過種種的努力得來的。

古德有一句禪語:「吃苦了苦」,做任何一件事情,通常都是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譬如
打坐,剛開始心煩意亂,雙腿又酸、又痛、又麻,實在是很苦,但是不經過這一番磨練,就不容易得禪定、證三
昧;若經過一番努力而得到禪定,就是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安穩,「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所以古人說:「不經
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舉難勸修(五)

今生的貧窮,
是因為過去生中沒有修布施行,才感招貧困的果報,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進而能夠發心布施,
那麼貧窮布施就不困難,
端看這一念心的體悟與發心。

古德云:有恆心、有信心,任何事情都不難;若沒有恆心、信心,任何事情都很困難。所以,四十二章經第十
二章中之二十難,是指從現在開始修行、學佛,一直到超凡入聖,這期間所會經過的困難,若有恒心、信心,再大
的艱難也能突破。

第一、「貧窮布施難」:對富貴人家來說,布施財物是簡單的事情,但是對貧窮的人來講,食、衣、住、行都
已成問題,能夠發心布施供養,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經云:「貧窮布施難」。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知道今生的貧窮,是因為過去生中沒有修布施行,才感招貧困的果報,進而能夠發心布
施,那麼貧窮布施就不困難,端看這一念心的體悟與發心。

舉難勸修(六)

人生有過去、現在、未來,
所有的一切富貴、貧窮,都是自己過去種的因;
所以,貧窮布施,
難或易,都在我們這一念心。

14
一般人都知道:「捨得、捨得!」捨就是因,得就是果,有因一定有果;人生有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一
切富貴、貧窮,都是自己過去種的因;所以,貧窮布施,難或易,都在我們這一念心,若是覺得這一件事情該做,
並且很歡喜地去做,就一點都不困難。

有很多貧窮人家布施、供養三寶,甚至於捐獻田地、房子或心愛的物品,就是因為覺得布施供養、修建道場、
弘揚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議,今生種善因,來世一定得善果,所以古人說:「春天播種一粒子,秋天就收萬擔糧。」
地藏經亦云:「捨一得萬報」,修行不是在來世,只要現在積極去努力,就會有好的果報。

舉難勸修(七)

道有深淺、正邪不同,
修行學佛,當然是要修學佛道,
這就要放下人我是非,心中一塵不染,
將名利、地位放下,
如果放不下,與道即不相應。

第二、「豪貴學道難」

『豪』,就是有勢力,『豪貴』,即身體很健康,很有才智、名氣的人,往往不容易虛心學道,因為學道就要
將名利、地位放下,如果放不下,與道即不相應。譬如在禪堂打坐時,只有專注誠敬,接受法師開示指導,才能得
到禪定;相反地,如果心高氣傲,認為自己在社會上為大家所尊重,還要接受法師的指導,覺得很不自在,就不容
易契悟聖道。

道有深淺、正邪不同,以佛法來講,有佛道、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人道、天道、地獄道、畜生道、餓鬼
道等;在社會上來講,有正有邪,還有旁門左道;修行學佛,當然是要修學佛道,這就要放下人我是非,心中一塵
不染,如佛經云:「實際理地,一法不立。」無論富或貴,全都不能執著,進而能夠見到自己的清淨心、本心本
性,如此就能得到真正的安詳、寧靜。

舉難勸修(八)

一般人平時執著富貴、地位、身分,
心中始終在攀緣,與無為法不相應;
所以希望悟道,
就必須學習「放下」。
15
以前有一位修行人,買了一束很名貴的花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問他:「你來供佛,是否有何希
求?」這位修行人講:「世尊,我不求世間上的富貴、名利,我只是希望能夠悟道、成道。」釋迦牟尼說:「你既
然是來求道的,第一要學會放下。」修行的沙門說:「世尊!我什麼都沒有,就只有一束花來供佛,請示佛陀要我
放下什麼?」佛陀講:「要將供佛的花放下。」花放下之後,沙門畢恭畢敬,合掌靜聽佛陀開示,釋迦牟尼佛講:
「還要放下。」沙門覺得很奇怪,就問佛陀:「世尊!供佛的花放下之後,還要放下什麼?」佛陀講:「你現在心
還有所得,能想的這一念心,也要放下。」結果,完全放下之後,就達到一念不生,契悟聖道。

一般人平時執著富貴、地位、身分,心中始終在攀緣,與無為法不相應;所以希望悟道,就必須學習「放
下」。

舉難勸修(九)

在社會上具有財富、地位,
能夠藉此修善、積福、做功德,
並且心不生貪著,
富貴不但不是障礙、困難,
反而能成就殊勝功德。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富貴學道」也不難。在社會上具有財富、地位,能夠藉此修善、積福、做功德,並且
心不生貪著,富貴不但不是障礙、困難,反而能成就殊勝功德,人生愈來愈光明。

俗諺云:「公事門中好修行」,具有名利富貴,能夠以身作則,推動大眾一起修行,並且以慈悲心、平等心、
愛心,將好的政策推廣到社會上,整個社會因而蒙受利益,如此,富貴不但不是障礙,而且還有無量的功德。

佛經中有一部普門品,當中提到,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有凡夫菩薩、賢位菩薩、登地菩
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等,能夠心量廣大,藉自己的名位、富貴,從事善法、功德,一切都是為大眾、為社
會、為人民,大公無私,公而忘私,這樣就是菩薩行。

舉難勸修(十)

修行學佛,要在心中來充實,
心中有慈悲、有善法、有愛心、大公無私,

16
時時刻刻都是為大眾著想,
這就是真正的富貴。

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中提到,富貴人家修行學佛,即是從光明到光明;貧賤人家修行學佛,即可從黑暗到光
明。

人的一生中,有物質生活,也有精神生活,物質生活不外乎名利財色,然而名利財色不一定能夠得到解脫,能
夠使我們幸福、愉快;明白此理,富貴學道就不難了。

古德講:「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身貧無智慧,墮入餓鬼身,人貧能養道,是謂貧道人。」所以修行學
佛,要在心中來充實,心中有慈悲、有善法、有愛心、大公無私,時時刻刻都是為大眾著想,這就是真正的富貴。

舉難勸修(十一)

在人生的道路上,忠於國、忠於世、忠於民,
為了此一理想,捨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因為捨去了我們分段的生命、肉身的生命,還有法身的生命,
法身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第三、「棄命必死難」,指布施性命是不簡單的事情。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還有大布施、中布
施、小布施。大布施,即是為了義之所在、道之所在,生命、財產都能施捨。

假使不明白人生的真理,確實是「棄命必死難」;然而儒家亦云:「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在人生的道路
上,忠於國、忠於世、忠於民,忠於大眾,為了此一理想,捨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為捨去了我們分段的生命、肉
身的生命,還有法身的生命,法身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在佛法來講,佛有三身,有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就是我們的真生命。在儒家來講,人有三不朽:立德、立
功、立言,三不朽才是真生命。例如中國歷史上,岳飛流芳千古,秦檜卻遺臭萬年,因為岳飛精忠報國,為了義之
所在,棄命必死就不是件難事了。

修行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契悟佛法真實的道理;契悟了,什麼都不難;沒有悟,就什麼都難。

17
舉難勸修(十二)

現在佛經雖然容易看到,也要存著難遭難遇的感恩心,
有此善根、慧根,睹解佛經就不難。
如果沒有善根、慧根,
即使佛經送到面前,
還可能會當做一般的廢紙,
無法目睹佛法真理。

第四、「得睹佛經難」,能夠閱讀佛經是不容易的事情。過去印刷術尚未發明之前,經典的弘傳,皆靠手寫在
竹板上、紙上、或絹上流通,而且交通也不方便,所以要看到佛經,實在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故云「得睹佛經
難」。

現在雖然交通、印刷都很方便,閱讀佛經不像過去那麼困難,但對於佛經也要愛惜、珍惜。佛法是從印度傳到
中國,今生能夠閱讀佛經,乃是過去先聖先賢,如玄奘大師、義淨大師等,用生命、血汗、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
才將佛經取載回來的;所以現在佛經雖然容易看到,也要存著難遭難遇的感恩心,有此善根、慧根,睹解佛經就不
難。如果沒有善根、慧根,即使佛經送到面前,還可能會當做一般的廢紙,無法目睹佛法真理。

大眾能夠閱讀佛經、聽聞佛法開示,實在是很大的福氣,要善加珍惜、把握,如此一定可以契悟佛法無上的真
理。

唐朝義淨法師曾寫了一首詩,形容能夠閱讀佛經是件不容易的事,詩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
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
看。」一百個人到印度取經,不到十個人能夠生還,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得睹佛經實在是不容易的。

現在能夠閱讀佛經,不僅是由於很多人發心出錢、出力,也是自己過去的善根,所以對於佛經要有恭敬心,要
生難遭難遇想,如此才能增長福德,增長智慧。

舉難勸修(十三)

佛有修行圓滿的功德、願行,
所以一聽到佛的音聲,一看到佛的形像,
就能使人產生百分之百的信心,
若是本身又具足過去的善根、福德,
很快就能得契悟聖道、獲得解脫。

18
第五、「生值佛世難」,指生長於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是很難得的福報、因緣。佛法住世分為正法、像
法、末法三個時期。正法時代是一千年,像法時代一千年,末法時代一萬年,正法時代是佛住世的時代。

佛有丈六金身,看到佛的金身,心生歡喜,就能業障消除;聽到佛說法的音聲,就能開智慧、就能開悟、成道
證果,因為佛有修行圓滿的功德、願行,所以一聽到佛的音聲,一看到佛的形像,就能使人產生百分之百的信心,
若是本身又具足過去的善根、福德,很快就能得契悟聖道、獲得解脫。

佛經中記戴,過去的祖師大德,聽到釋迦牟尼佛說:「善來比丘,袈裟自著,鬚髮自脫。」三句話就能成道,
就能證得阿羅漢果。這是見佛得度的根機,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舉難勸修(十四)

凡夫眾生無法知道聖人的修證,
所以,勿以凡夫心去揣測、衡量聖人的心,
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
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現在雖然看不到釋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然而佛的法身還存在,佛經還存在,若能對佛法沒有懷疑,具足百分
之百的信心,並且依教奉行,雖然現在是末法時代,也就等於是正法時代。

如果因為看不到佛像、聽不到佛的梵音聲,不能夠產生信心,甚至於懷疑,疑心生暗鬼,就不容易成道了。以
眾生心去揣測佛的心,是不能了解的,就如佛經云:「初果不知二果事,初地不知二地事。」初果的羅漢,不知道
二果羅漢的證悟;初地菩薩,不知道二地菩薩的證悟,凡夫眾生無法知道聖人的修證。

譬如小孩子和大人一起在吃飯,小孩子吃飯的心境,只是享受、只是快樂,吃不到飯,就又哭又鬧;可是大人
吃這餐飯,就知道粒粒皆辛苦,來處不易,一粒米、一縷線,都是流血流汗換來的。同樣是吃飯,小孩與大人的思
想、心境,卻完全不一樣。

所以,勿以凡夫心去揣測、衡量聖人的心,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舉難勸修(十五)

佛雖然已經入涅槃,佛法還是存在,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19
都是開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理。
真理是不變的,
真理不分過去、現在、未來,不分東西南北,
真理就是道。

「生值佛世難」,因為現在去聖日遙,看不到佛有三十二相、丈六金身,所以世人不容易相信。前一段時間,
在印度藍毘尼園的古跡中,發現釋迦牟尼佛的遺跡,終於使原本持懷疑、考證態度的人啞口無言。

不僅是佛經,就連政府提倡中國固有文化、倫理道德,都有人持反對意見;這些都是由於現代人的思想觀念日
漸複雜,對真理沒有認知也沒有信心的緣故。不論是修行或是做人、做事,失去了分寸與方向,失去了信心,就不
容易成功。

佛在世時,開示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等真理;佛雖然已經入涅槃,佛法還是存在,過去佛、現在佛、未
來佛,都是開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不變的,真理不分過去、現在、未來,不分東西南北,真理就是道。

舉難勸修(十六)

佛的法身周遍一切處,
十方虛空、一切山河大地,都在佛的法身當中。
現在雖然不能見到佛的丈六金身,
只要能夠敬佛如佛在,對佛像很恭敬,
自然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
就有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古德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方生,只恨自己業障重,不見如來金色身!」可知生值佛世,是難得
的福報。現在雖然不是生值佛世,但是如果能夠供養佛像,或對佛像起了一念恭敬心,也有無量的功德與福報。

最早的佛像源自於印度,當時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滅度。釋尊到忉利天的善法堂,為母親說法三個月;這段時
期,人間看不到釋迦牟尼佛,當時印度的皇帝優填王和他的人民,都很想念佛陀!為了感念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慈
悲,希望能夠頂禮佛足,供養佛陀,所以就決定雕塑一尊佛像來供養。於是優填王就派遣全國最優秀的雕刻家,雕
塑與釋迦牟尼佛相同尊容的佛像。

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為母親宣說《地藏經》之後,從天上回到人間;優填王和大臣、人民,以及佛的弟子,就
運載佛像,一起去迎接釋迦牟尼佛。

當要迎送釋迦牟尼佛回精舍時,卻產生了一個問題:是釋迦牟尼佛走在前面?還是佛像在前面?釋迦牟尼佛
說,佛像應該在前面。因為佛入涅槃之後,就要靠佛像住世,令眾生能夠得見佛的尊容,若能因而心生歡喜、恭敬
禮拜、至誠供養,就能增長福德,種下出世的善根。

20
佛的法身周遍一切處,十方虛空、一切山河大地,都在佛的法身當中。現在雖然不能見到佛的丈六金身,只要
能夠敬佛如佛在,對佛像很恭敬,「人有誠心,佛有感應。」自然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有無量的功德與福
報。

我們今生一定要與佛、法、僧三寶結緣,如此既使今生不能得道,將來仍然能夠得聞正法、永不退轉。

舉難勸修(十七)

忍色、忍欲是不容易的事,
如果能夠忍得下來,心就有定力、就有智慧,
身心就能夠得到自在與清涼。

第六、「忍色忍欲難」,希望具足禪定、智慧,就要能夠忍色、忍欲。

「色」,如容貌、美色,男性看到女性長得很美好、窈窕,乃至於聽到聲音,就會心生貪愛,產生愛著,此時
就需要忍的功夫,忍不下來,就會發生問題。例如社會上邪淫的事情,俗話說「色膽包天」,就是因為欲愛心一
起,心當中就會產生欲火,欲火燒身,失去智慧、理性,做出不好的事情。就是因為這一念心忍不下來;男性看到
女性,或女性看到男性,心裏打妄想、產生愛著,馬上心理就影響生理,身上就會發熱,如果繼續不斷地打妄想、
起愛著,心中的欲火愈來愈盛,就會失去理智,犯下過錯。

忍色、忍欲是不容易的事,如果能夠忍得下來,心就有定力、就有智慧,身心就能夠得到自在與清涼。

舉難勸修(十八)

欲就是一種嗜好,
喜歡好的東西,穿要穿好的、吃要吃好的、住也要住好的,
貪求無厭,不能知足,
因此心始終得不到寧靜與清淨,
所以古德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就是提醒我們要忍色、忍欲。

21
人的心中有三把煩惱無明之火,第一種是欲火,即欲愛、色愛的煩惱。第二種是瞋火,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
就生氣惱怒,即是瞋火。第三種是饑火,飢餓的時候,肚子裡面就好像一把火在燃燒。眾生常被這三把火燒得昏頭
轉向,所以說「忍色忍欲難」。

欲就是一種嗜好,喜歡好的東西,穿要穿好的、吃要吃好的、住也要住好的,貪求無厭,不能知足,因此心始
終得不到寧靜與清淨,所以古德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就是提醒我們要忍色、忍欲。明白這些道理,
自然就容易做到。

佛法告訴我們,除了忍以外,平時就要修不淨觀、慈悲觀、平等觀…等觀行,有了禪定、智慧、慈悲,自然而
然,貪愛、執著的心就能轉化,就能得到寧靜與自在。

舉難勸修(十九)

忍色忍欲難,
是告訴我們,不要起非份之想,不要貪得無厭,
對於男女之欲愛、色愛,
要保持一種禮節,要有分寸,
這樣就不會產生過失。

不僅佛法講忍的道理,儒家也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就是一個忍
字。

忍色忍欲難,色字上面一把刀,不但凡夫要忍色,菩薩也是一樣,所以佛經講:「菩薩視淫欲,如避火坑。」
對於色與欲,要能看破、放下;儒家亦言,清心、寡欲。

對於這些道理,不了解的人可能會懷疑:難道修行學佛,什麼都不要了嗎?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忍色忍欲難,
是告訴我們,不要起非份之想,不要貪得無厭,如古德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丈夫愛色,納之以禮。」對於
男女之欲愛、色愛,要保持一種禮節,要有分寸,這樣就不會產生過失。

舉難勸修(二十)

貪著欲愛、色愛等五欲之樂,
就好像小孩舔刀口上的蜜糖一樣,
為了舔取蜜糖,把舌頭都割掉了,
實在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22
一般人都希望錢財愈多愈好,但是對於錢財,我們要了解,自己應該得的,就可以拿取;不應該得的,絕對不
要貪求;財富不是你的,既使得到了,財富就像有腳一樣會跑掉。如果不能知足,拼命去追求,有了十萬,想一百
萬;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有了一千萬,想一億,甚至於全台灣的錢財最好都是自己的;既使得到了,還想要得
到世界;世界得到了,還想要征服太空,始終沒完沒了。所以要知道忍的道理,能忍致安,知足常樂。

忍色也很更重要,色膽包天,就會喪身失命。不論佛家、儒家或道家都講這個道理。以前道家有位陳搏仙人,
有一天,宋太祖請陳搏仙人到皇宮供養,除了財供養以外,還找了很多宮女陪伴。陳摶證到仙人的果位,知道要忍
色忍欲才能得自在;所以當天晚上,留下一首詩以後,就溜之大吉了,詩為:「雪為肌膚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
來,處士不行巫峽夢,有煩神女下凡台。」可見修神仙果報的人,也是要戒色。

不僅佛法講忍色忍欲的道理,儒家也是如此,如孔子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年紀輕的人,身心尚未健全,如果發生男女的關
係,身心皆易受到損傷,所以要戒之在色。年紀稍長的青壯年,血氣方剛,容易衝動,就要戒之在鬥。年紀大的
人,容易貪著五欲的享受,就要戒得,不要過分的貪求。

釋迦牟尼佛講:貪著欲愛、色愛等五欲之樂,就好像小孩舔刀口上的蜜糖一樣,為了舔取蜜糖,把舌頭都割掉
了,實在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所以,希望事業、學業成就,道業成就,一定要忍色忍欲。如果能夠明白這些道理,忍色忍欲也就不難了。

舉難勸修(二十一)

對於美好的事物,能夠愛惜,不要破壞,
並且跟大家一起享用;
如此的心量就很廣大,就有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功德。

第七、「見好不求難」,看見好的東西,不會想貪求、佔有;一般眾生不容易做到,往往看見好的東西,就拼
命想佔有,所以說「見好不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見好不求,亦如同儒家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絕對不要送給人家;自己喜愛的
東西,他人也很喜歡,就供養大眾,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佛法講:「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例如:有好吃的食物,就與大家分享;有好看的東西,讓他人也能夠欣
賞;對於美好的事物,能夠愛惜,不要破壞,並且跟大家一起享用;如此的心量就很廣大,就有無量的福報、無量
的功德。

能夠明白、體會這些道理,「見好不求」也就不難了。

23
舉難勸修(二十二)

如果能夠「忍得心頭火」,被辱不瞋,
甚至「滅卻心頭火」,
就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

第八、「被辱不瞋難」:當自己被他人欺負、侮辱時,能夠不發脾氣、不生瞋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瞋」如一把火,這把火會焚燒人人本具的自性功德叢林。

被辱不瞋,在佛法來講,就是一個忍字。被他人污辱,如果起了瞋心,就容易「小不忍,則亂大謀」。古德也
講:「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能夠忍得下來,就是修行。

如果能夠「忍得心頭火」,被辱不瞋,甚至「滅卻心頭火」,就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唾面自乾」的公案:

唐朝有一位宰相,名叫婁師德,他的弟弟被朝廷派任當州牧,婁師德就跟弟弟講:「我在朝廷當官,已經有人
嫉妒、懷恨了,你現在又去當官,一定會有些人對你不客氣。假使有人污辱你,怎麼辦?」弟弟就回答:「請哥哥
不要煩惱,我不與他們計較、不發脾氣就好了。所謂大人不計小人過。」

婁師德又講:「假使你不計較,人家還是繼續找麻煩,甚至向你吐口水,你怎麼處理?」弟弟回答:「他吐我
口水,我也不計較,將口水擦掉就好了。」婁師德聽了就跟弟弟講:「你這樣還是不完美,因為人家吐你一把口
水,表示已經氣得面紅耳赤了,這個時候,應該不要擦掉口水,讓口水自行風乾就好了。這表示很歡喜接受他的污
辱,自然而然就能化解他的瞋心。」

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他人家污辱,我們都能夠接受,能夠看得破、放得下,是不容易的,但是為了自己的
道業,不要火燒功德林,最好不要起瞋心。

舉難勸修(二十三)

六根接觸六塵,往往會產生種種妄想巔倒,觸事生心;
要怎麼樣才能不生妄想煩惱、觸事無心呢?
必須六根歸一,具足禪定功夫,
根塵俱脫,靈光獨耀,就能夠「觸事無心」,
處處自在、安樂,身心愉悅。

24
第九、「有勢不臨難」:擁有勢力、權位與富貴,不用自己的勢力、權位欺慢他人,並且能夠盡守本分,明白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道理,就是「有勢不臨」。做到「有勢不臨」,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夠做到,就是菩薩行。

第十、「觸事無心難」:「觸」,就是接觸--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我們從早上到
晚上,不外乎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鼻子所嗅的、嘴巴所講種種的話、舌頭要嚐種種酸甜苦辣的味道,身體知
道暖、知道冷,意根知道「是」、知道「非」、知道「善」、知道「惡」,想過去、現在、未來,這些都是
「觸」。

六根接觸六塵,往往會產生種種妄想巔倒,觸事生心;要怎麼樣才能不生妄想煩惱、觸事無心呢?必須六根歸
一,具足禪定功夫,根塵俱脫,靈光獨耀,就能夠「觸事無心」,處處自在、安樂,身心愉悅。

舉難勸修(二十四)

所以修行學佛,首先要學習「放下」--
放下煩惱、執著。
放下之後,我們的心就能得自在,
得自在就是解脫。

人生在世,要做正正當當的事,應該做的就做,不應該做的,絕對不去做。做了以後,即做即了,處處作主。

一般人面對困境時,往往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因而產生種種煩惱。所以修行學佛,首先要學習「放下」--
放下煩惱、執著。放下之後,我們的心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解脫。

放下,只是自利,更進一步,還要「提起」,即是利他。提起,就是修一切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無善不
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所有一切善法全都做到了,到最後,沒有能度之人,沒有
所度之眾生,離開相對的境界,這就是無心--無雜念心、無攀緣心、無人我心、無執著心、無瞋恚心、無仇恨心,達
到這個境界,就是自在解脫。

舉難勸修(二十五)

修行,要由有心歸於無心,由有念歸於無念,

25
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
心境就像一面明鏡,沒有一點灰塵,
像一潭止水,不起一點波浪,
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從體起用,從用歸體,
真正達到「觸事無心」。

修行,要由有心歸於無心,由有念歸於無念,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釋迦牟尼佛曾說:「我說法四十九
年,沒有說一句佛法,沒有度一個眾生。」心境就像一面明鏡,沒有一點灰塵,像一潭止水,不起一點波浪,這就
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從體起用,從用歸體,真正達到「觸事無心」。要達到這種境界雖然不容易,但是只要肯下一
番功夫,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心像一面明鏡,相來即現,相去不留痕,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應該盡責任,就要盡責任,不能有絲毫的馬
虎;盡到責任,事情完成了,還要不居功、不諉過,所謂「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檢討、承擔。」,
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做事時,認真去做,絲毫不茍且,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做完以後,心當中沒有貢高我慢,把成功的果實,歸
大眾享用,自己經常檢討反省,壞事情自己承擔。能夠如此,我們的心和境,都能夠得到自在,沒有罣礙。

所以古德言:「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承擔。」承擔,就是反省、檢討、改進,最後達到清淨
心、平等心,心當中真正達到沒有罣礙的境界。就如《金剛經》講:「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
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觸事無心、無所得,無心才能得到自在。

我們這一念心,像虛空一樣廣大;因為虛空廣大無有邊際,所以能含納萬象,山河大地全都在虛空當中。所以
我們也要做到這種境界,心要平等、要與真空的道理相應,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就不會心生罣礙了。

舉難勸修(二十六)

無論是做學問,或是學技藝,
不僅要廣學,還要博究,即所謂「博而約」的道理。
「究」,要研究內含的真理,還要能夠匯通;
假使學了很多,卻不了解、通達其中真實的義理,
反而容易成為障礙,容易產生慢心,執一毀他。

第十一、「廣學博究難」。無論是做學問,或是學技藝,都要廣學。例如菩薩就要廣修五明處:第一是內明,
第二是因明,第三是聲明,第四是工巧明,第五是醫方明,這就是廣學。哲學、科學、佛法、世間法,都要廣泛學
習。如果能將佛法中,大乘、小乘、經藏、律藏、論藏,乃至所有的宗派,都能夠通達,就稱之為三藏法師,這樣
就稱為廣學。

26
不僅要廣學,還要博究,即所謂「博而約」的道理。「究」,要研究內含的真理,還要能夠匯通;假使學了很
多,卻不了解、通達其中真實的義理,反而容易成為障礙,容易產生慢心,執一毀他。

所以,廣學還要博究,兩者相輔相成。

舉難勸修(二十七)

佛經云,眾生有六種根本煩惱:
貪、瞋、癡、慢、疑、邪見。
所以要成就道業,就要降伏我慢心。

第十二、「除滅我慢難」。有些人總是認為自己很優越,認為自己的身分、地位、才智…等等,超越他人,這
就是一種我慢。 我慢,一種是對自己的種種起傲慢,一種是對於他人的種種起傲慢;例如一位很有智慧、道德、學
問的人,自己不如人家,反而還看不起他,認為他沒有什麼了不起,這也是一種我慢。

假使一個人有了我慢心,事業一定不容易成功。因為什麼人都看不起,目中無人、空目心高,不僅自己不肯虛
心學習,也不向他人請教,又看不起人家,當然學業、事業、道業都很難成就。

佛經云,眾生有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所以要成就道業,就要降伏我慢心。

舉難勸修(二十八 )

佛法講「不輕末學,不重久學。」是什麼道理?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過去生中的福報、因緣,
普通一般人看不見,
眾生帶著有色的眼鏡,只看到一點點,
看不到過去,更看不到未來,
所以不要輕視未學。

第十三、「不輕未學難」。佛法講「不輕末學,不重久學。」是什麼道理?雖然他現在什麼都不如自己,也不
要看輕他,等到他將來成就了,說不定就超過自己。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過去生中的福報、因緣,普通一般人看不

27
見,俗諺說:「鼠目寸光」,眾生帶著有色的眼鏡,只看到一點點,看不到過去,更看不到未來,所以不要輕視未
學。

所謂「未學」,在佛法來講,就是還沒有走進佛法大門,乃至於剛剛出家,還沒有受沙彌(尼)戒,還沒有登
堂入室,學戒、學定、學慧、學六波羅蜜…等等,這就是未學。

雖然是未學,我們也不能輕視他,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不但人有佛性,乃至一隻小蟲子、小螞蟻、小狗…
等,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我們不能自高自傲,看不起一切眾生。他現在沒有開始學習,好像是不如
自己,等到他一接觸,精進用功,就有可能成就聖道,所以要「不輕未學」。

舉難勸修(二十九)

沒有悟道,一百歲還是凡夫眾生;
若是悟道證果,七歲的沙彌也是聖人,
值得大眾禮拜、供養。
所以,沙彌雖小不可輕。

佛法講,有四件小事物不能輕視:

第一、火小不可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點點火苗,稍不注意,整座高樓大廈,都會被它焚燒殆盡。所以
火小不可輕,它會使人喪身失命、損失財物。

第二、太子雖小,不可輕:在古代,皇帝是世襲制度,由皇太子繼承皇位。在歷史上,有些皇太子六、七歲、
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了皇帝,君臨天下,所以太子雖小不可輕。

第三、龍小不可輕:一般人以為現在是科學時代了,怎麼還談龍?以前有一位居士問:現在已經進步到太空科
學時代,人造衛星到太空去,也沒看到天上的人;潛水艇在海底照相,也沒看到龍宮,哪裡有天上的人?哪裡有龍
宮?這是不知道,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境界,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所看到的都不一樣;例如,對人類來
講,白天看得見,晚上看不見;但是有很多動物,白天看不見,晚上才看得見。這麼看來,在這同一個空間、時間
裏面,是白天還是晚上?你能夠找出答案嗎?這個問題,如果開悟了,或是得了甚深禪定,就能夠知道。

「龍小不可輕」,龍剛出生時,看起來像一條小蛇,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龍雖然很小,他能夠起風、下雨,
有種種的神通變化,所以龍小不可輕。

第四、沙彌雖小不可輕:有人看到小沙彌,以為他是小孩子,沒有什麼了不起,就看不起他。其實,小沙彌一
樣可以證羅漢果。佛經中講,最小的沙彌,均提沙彌,七歲就證到羅漢果。還有印度阿育王時代,也有小沙彌精通
三藏,具足種種神通變化。又如中國的悟達國師,十幾歲就能講經說法,聽法者每日萬餘人;唐朝詩人李商隱,曾
寫一首詩讚歎悟達國師:「十四沙彌能講經,沙彌說法沙門聽,似師之齡只執瓶,不在年高在性靈。」沒有悟道,
一百歲還是凡夫眾生;若是悟道證果,七歲的沙彌也是聖人,值得大眾禮拜、供養。所以,沙彌雖小不可輕。

28
舉難勸修(三十)

要保持平等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般人往往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他人,
因而產生種種的分別、執著;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
要能心行平等,不可以貌取人。

第十四、「心行平等難」,要保持平等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往往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他人,因而產
生種種的分別、執著;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要能心行平等,不可以貌取人。

不論是世間法或是出世法,都不可自恃甚高、看不起別人;有句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山不轉
路轉,路不轉人轉。」就是指對於他人,不可以用目前的情形來評定他的一切,或許將來時節因緣一到,他會有一
番作為與貢獻,所以不可隨意輕視他人。

29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之一 解脫五濁破難關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6187.html

序言:解脫五濁破難關

三十多年來行於慈濟之路,因此時時有國內外的救助行動,也由此更感受到地
球上天災、人禍頻傳,這一切切都很令人擔憂!但是「天災不可怕,人禍才真正
可怕」,人心不平引起大自然四大不調,造成毀滅性的天災,最後災難還是降
臨在人類自身,所以「心靈災難」更應時時防范。
社會風氣的病毒,慢慢侵蝕人的身心,使原本清淨的本性受到污染,產生
貪、瞋、癡、慢、疑五種煩惱。有了煩惱,就無法透徹道理,遇到挫折看不
開,遇到好事也不會響應,這就叫做「濁」。
在《阿彌陀經》上提到「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
濁。這五濁充塞於現今人心混亂的社會,造成人心不和、種族沖突、階級斗
爭、國際糾紛,甚至宇宙災難,真正是名副其實的末法時代五濁惡世。
「劫濁」就是時間流轉所造成的變動。像是從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之
後,時間促成科技的進步,卻也拉遠了人心的距離,人性真誠親切的愛變得淡
薄,這就是劫濁。
「見濁」則是成見偏見所引起的紛爭。人與人之間的見解如果不合,感情
很容易起沖突,甚至會彼此對立,從小而大,從個人之爭到國家種族的對立,
由於缺乏正信的見解,會使得人心、社會失去平衡。
第三是「煩惱濁」。因為見解偏差,難免就會到處碰壁、事事不如意,如
此煩惱覆心,一有事情不順意就立刻翻臉,在惡性循環之下,非但無法解決事
情,反而作繭自縛不得解脫。
再來是「眾生濁」。自己獨處時,沒有對象可以發脾氣,但是與人相處時
就會起分別心,分別喜歡不喜歡,這就叫做眾生濁。其實喜歡或不喜歡都是一
種執著,有執著就有煩惱,執著不斷,煩惱就不會平息。
最後是「命濁」。有人請問佛陀生命從何開始?佛陀回答:「無始。」什
麼時候結束?「無終。」生命無始無終。在「分段生死」的壽命中,雖有生、
老、病、死的變異,但是慧命卻是無始無終,一般人稱它為「靈魂」,覺悟之
後就叫「慧命」。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把握生命的良能以增長慧命,就只能在
生命濁流中不斷地掙扎,這就是命濁。
這五濁都是起於人心、心鏡蒙垢煩惱不盡,生命中的種種困難便會如影隨
形。「人生在世迢迢難」,佛陀告訴我們人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每種煩惱都是
一個難關,這些困難一樣起於人心不平,所以說人生有二十難,而是八萬四千
種種難關。
娑婆世界堪忍事多,如此重重困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佛陀因此教導我
們調適內心的方法,將八萬四千難關,歸納為最基本的二十項總則,即是二十
種修行者常見的煩惱,稱為「人有二十難」。見著知微,常說天下一勤無難
事,只要以信心、毅力、勇氣來面對人生種種磨練,相信再困難的事也能加以

30
解決。
過去我曾經解說過這二十難,並結集出版。而後由郭孟雍居士作曲,王端
正居士摘取原書中精粹部分作為歌詞偈誦,祈願所有慈濟人能藉記誦歌詞之
便,將佛法深入淺出地映入心田、琅琅上口,時時自我勉勵鞭策。歌詞偈誦耐
人尋味,我即就此輔以事例,再次與大家一起探討「二十難偈誦」的意旨深
味。
近來常勉勵大家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即是運用團隊潛移默化
的力量,來修正自我的不圓滿,提攜彼此的精進心,在濁世中推動人間的菩薩
志業。修行是為了去除煩惱和習氣,恢復清淨的本性。
我們不是為了享受而來人間,是為發揮生命良能而甘願走入紅塵,為眾生
服務。若能將自我的生命淨化,就沒有「命濁」,淨化自己之後也淨化他人,
與人人結平等善緣,就沒有「眾生濁」。如此,人人是好人,時時都感恩,就
沒有「煩惱濁」。既然去除「煩惱濁」,就沒有「見濁」,因為你的意見就是
我的意見,彼此都能互相配合,每一時間都在互增道業,當然也就不為「劫
濁」所困,生生世世精進於菩薩道路。
期盼大家在實際的付出中能日趨圓覺,排除凡夫無明煩惱所造成的種種困
難,日日邁向解脫之境,身心輕安,念念吉祥。如此,人生在世又有何難!

31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之二 有心對治就不難

有心對治就不難

佛陀是天人師,是大覺悟者,是大智慧者,是大慈悲者,為了不忍天下蒼生受
苦難,以無比的慈悲與願力,誓度一切眾生,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但是眾生心性不定;五蘊熾盛,難調難伏,雖身陷無明而不自知,於是在
人生的旅途中,就會產生無數的障礙與煩惱,如果不實時醫治,就會越陷越
深,終至病入膏肓,無法自拔,這樣的人生能說不苦?這樣的生命能說不悲嗎?
就像西方哲學家所說的:要醫好自己的病,必須先承認自己是什麼病,承
認自己有病,才能對症下藥,病苦才有治愈的機會。可惜眾生大都不肯承認自
己有病,即使承認了,也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病,當
然就會病急亂投醫,其結果是病上加病,苦上加苦,於是病苦相因,終無了
期。
佛陀以他的智慧力,指出了人生的二十種心、行與意念的困境與偏差,心
行與意念的困境和偏差,就是一種很嚴重的心理、行為與意念的病態,因為它
們都不是人生應有的常態。常態才是健康的,病態當然就是不健康,佛陀在
《四十二章經》中就指出了人生有二十種心理、行為與意念上的困境與偏差,
而凡夫往往以反常為正常,不但無法自覺到自己這些心、行與意念的偏差,反
而執非以為是,成為突破困境,糾正偏差的障礙,所以佛陀才稱這二十種人生
的困境與偏差為二十難。
證嚴上人教導弟子應自覺覺他,所以特別強調修行的重要,而要修行,必
須先覺悟人生的行難、言難與心意難。因此,曾利用早課修持時間,講解佛說
「人有二十難」 ,並提出了對治的良方,反復闡釋「只要有心對治就不難」。
上人講述的佛說人有二十難,我們把文稿結集成書,並已由靜思文化出
版。現在根據上人的講述,轉換成歌詞的形式表現,並由郭孟雍教授作曲,期
望能用歌唱的方式達到更大的佛法教化效果。
生命有無限的潛能,人生有無限的可能,佛陀雖然指出了「人有二十
難」,誠如 上人所強調的只要有心對治就不難。於是 上人對每一種難,都開
出了對治良方,並用生動活潑的人生實例,不厭其煩,深入淺出的反復诠釋說
明,心病要靠心藥醫,能醫治自己,克服人生二十難的,也只有自己。因為醫
師只能為病人開出對治的藥方,醫師沒有辦法替病人吃藥,病人必須自己吃
藥,病情才有可能痊愈。
把上人所講述的佛說「人有二十難」,簡約成歌詞,是上人的意見,但在
撰寫過程中,我們發現難度頗高,因為要把幾萬字的開示濃縮成幾百字的歌
詞,已屬不易,何況還要抓住上人開示精義與符合歌唱的韻律,就更為困難。
非常感恩上人的包容,能夠容忍並針對歌詞中言不盡意的地方與語焉不詳之
處,再予詳細解說,讓大家能更正確了解歌詞中的含意與精要。但無論如何,
上人要求我們的是:「解行並重」,盡管凡夫總是知難,行也難,但我們還是
要深體上人「有心對治就不難」的微言大義,上人已開出對治二十難的良方

32
了,就看我們能不能服用與受用了。

佛說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
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天地遼闊蘊萬物,善惡苦樂隨心造;
春來花紅秋映月,夏熱冬寒實難堪;
人生苦短貴知覺,國土危脆念無常;
難行能行立宏願,調伏人生種種難;
人生難得佛法聞,柔和忍辱是妙方;
發心立願六度行,殷勤精進道非難;
一勤天下無難事,心靜行正戒定慧;
天地含藏微妙法,體解大道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隨業受生輪回轉,困頓橫逆迢迢難;
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貧乏;
心中有愛貧亦富,貧窮布施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富貴學道第二難;
凡夫易被名利牽,貢高只因權勢顯;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如同九月霜;
謙和好禮心有愛,富貴學道也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棄命必死第三難;
紅塵難忍生別離,貪生畏死人之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得慧命在人間;
悲智力行菩薩道,棄命必死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
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見;
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
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生值佛世第五難;
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
33
難得人身今已得,勤養慧命聚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難;
欲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欲心煎熬;
財色名利欲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
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
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精進棄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
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
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
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
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有勢不臨第九難;
執著權勢向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
淡薄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閒;
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觸事無心第十難;
天下原來本無事,心中常因計較煩;
前腳落定後腳放,悟得真空始是閒;
恆持心淨能輕安,觸事無心也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廣學博究十一難;
專心學習本已難,深入探究難上難;
博究學問如登山,有心還要恆心伴;
慧海無涯學是岸,廣學博究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除滅我慢十二難;
淺薄短見自誇張,稻穗低頭是飽滿;
尊人謙己天地寬,去除貢高與驕慢;
日常生活持正念,除滅我慢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輕未學十三難;
待人謙和如種田,插秧後退是向前;
聖人猶能畏後生,丈夫豈可輕少年;
34
三人行裡我師焉,不輕未學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心行平等十四難;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狀元;
生命原來本同源,何必區分貴與賤;
怨親一如無分別,心行平等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是非十五難;
绮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
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
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會善知識十六難;
良師益友善知識,普遍天地眾生間;
開闊胸襟敞心田,世間聲音皆良言;
縮小自己棄成見,會善知識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
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隨化度人十八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
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
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
節制貪欲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善解方便二十難;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

佛示人生二十難,有心對治就不難;
佛心師志慈濟路,攜手相伴好因緣;
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長養不退轉;
恆持剎那戒定慧,調伏人生種種難;
35
慈濟路上會佛法,心靜行正念慮定;
身行心念不退轉,妙語如蓮不妄言;
真善美德身口意,會善知識並不難;
菩薩心地如淨土,人間淨土在身旁;
身體力行菩薩道,堅固道心事無難;
人生哪有二十難,人生哪有二十難。

36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之三 天地遼闊

序曲:天地遼闊

天地遼闊蘊萬物,善惡苦樂隨心造;
春來花紅秋映月,夏熱冬寒實難堪;
人生苦短貴知覺,國土危跪念無常;
難行能行立宏願,調伏人生種種難;
人生難得佛法聞,柔和忍辱是妙方;
發心立願六度行,殷勤精進道非難;
一勤天下無難事,心靜行正戒定慧;
天地含藏微妙法,體解大道並不難。

「人生在世迢迢難」。人活在世間,其實有很多困難,難在那裡?難在
人心。佛陀的教導,無非就是要我們懂得如何堅持、內心如何調適。世間事
雖然樣樣困難,但是「一勤天下無難事」,只要我們精進不息,再困難的事
也能得到解決。因此,佛陀將人生的困難歸納為二十項總則,其中無非都是
人心的煩惱。
接下來,我們就從「序曲」開始來看。希望大家在了解意義後,都能配
合樂曲來記唱,讓它成為每個人心中的靈山妙藥,時時用在生活中,以排開
種種困難。
「天地遼闊蘊萬物,善惡苦樂隨心造」,蘊,就是蘊藏的意思。
有一位老人家,人家問他,天地總共有多寬?這位老人回答「三山六海一
分田」,意思是地球上高高低低——三分山、六分海,才有一分田,也就是
說天地間的范圍十分寬大。山裡面所蘊藏的植物、動物種類很多;海中的生
物也是如此,而田地則是糧食生產的源頭。
就大地上的人類而言,在一片無際的地球上,蘊藏的生機究竟有多少,
其實是無法計算的,所以「天地遼闊蘊萬物」,在生生不息的萬物中,我們
應該用心加以分析清楚。
「善惡苦樂隨心造」,天地之間,萬物相生相克;而人與人之間,也會
互相扶助或迫害。互相的扶助就是善,而互相的迫害則是惡;善與惡、互助
與迫害,都在一念心。心若為善,力量會很大,反之,一念心惡,則足以危
害人類社會。
「春來花紅秋映月」,天地如何成長萬物?這是因為它包含四季。春天來
時,我們能看到大地萬紫千紅,一片翠綠,充滿無限生機,秋天則是萬裡無
雲、明月清朗,這就是春、秋不同的景色。天地之間,美妙的景致很多,春
時大地生機勃勃,但是到了秋天,草木枯黃,呈現生與滅的不同面貌。
夏天炙熱難耐;冬天則冰冷難堪。譬如非洲的氣候非常炎熱,不要說非
洲,光說台灣,九二一地震之後,好些人住在鐵皮屋中,當夏天來臨,屋內
實在是悶熱異常。此外,風雨來臨時出入更是不便,到了冬天,薄薄的鐵片

37
無法御寒,夏熱、冬寒,真的是一件苦事。
以非洲人而言,他們一輩子都得待在炎熱如火爐的環境。另外有些人則
是住在冰天雪地裡,一年之中差不多有八個月都是霜雪不停,這樣過日子實
在非常艱難。所以說「春來花紅秋映月,夏熱冬寒實難堪」。

人生苦短貴知覺
再來「人生苦短貴知覺,國土危脆念無常」 。人生確實苦短,短短幾十
年,最苦者就苦在迷而不覺。我們如果能好好把握人生,那麼,即使時光短
暫,只要能了解道理,進而覺悟,就是最可貴的人生。
到底人生所要覺悟的是什麼呢?應該往天地間觀察及思考,時時念無常。
近幾年來,我們能感覺到,天地間真的是國土危脆,山河大地變化無常。從
九二一地震至今,我們所居住的台灣這個大環境,常常聽到土石流、山崩,
地質松動後,水土完全失去了功能。水土保持無法健全,所以稍微下個雨,
就產生土石流的現象,整座山說崩就崩。
還記得在幾年前,道格台風在南投信義鄉造成整座山滑動,真是令人怵
目驚心。我們應該要常常提高警覺,雖然人生苦短,但是也要時時啟發我們
的覺性,警覺國土危脆、人間無常的道理。既警覺無常,進一步就要修行以
求得智慧,了解萬物相生相克的道理,即能降伏種種困難,所以說「難行能
行立宏願,調伏人生種種難」。
修行當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是因為辛苦,才叫做修行。我們要立下
宏大堅定的志願,並且調伏人生種種困難,其中最主要的是調伏自我的內心
世界。所以說「人身難得佛法聞,柔和忍辱是妙方」,因為我們這個身體已
經是難得了,如果可以聽到佛法,就更加不簡單。
既得聽聞佛法,就應該趕快把握。但是,僅管坎坷的人生中眾多困難當
前,只要將佛陀指導的「柔和忍辱」,自如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適應
萬物、體解宇宙真理,所以「柔和忍辱是妙方」。我們要好好訓練自己的
心,調伏剛強的心,轉化剛強為柔和,進而做到忍而無忍。

發心立願六度行
我們還要再「發心立願六度行,殷勤精進道非難」。六度就是菩薩道,
六度如果能深入,也就是萬行齊全,想要行於六度、圓滿萬行,唯有發心立
願並且殷勤精進,如此行道就不困難。行道是靠步步精進,腳步若不停,路
一定走得到。
再來解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心靜行正戒定慧」。世間雖有層層困難,
修行雖然步步艱難,但是只要我們勤勞,天下就沒有困難的事。一切皆從心
而起,所謂精勤之道就是內心要保持冷靜,心靜自然身形端正,走路就要走
正路,腳下的路一失去規矩,差毫厘而失千裡。如何規畫腳步,走在人生道
上毫無障礙?唯有戒、定、慧,如果我們可以自我調適身心的規則,並且穩定
志願,自然就可以啟發智慧。
再者「天地含藏微妙法,體解大道並不難」。天地之間含藏很多微妙的

38
道理,如果能用心深入,要想體解大道並不難。開頭第一句的天地蘊萬物,
所指的是有形的天地,宇宙之間有形的萬物。現在這個天地含藏則是指內心
世界,我們的內心蘊藏許多智慧妙法,只要能一勤精進,絕對沒有困難事。
我們的心能靜、行能正,一切從心淨化,如此一來,心境必定非常遼
闊,也將蘊藏無限無量的智慧!體解大道唯從內求,修行最重要在於耐心,希
望大家從日常生活以及種種人事的磨練中,從內心尋找妙方,學習調解生命
中的諸多難題。
以上就是二十難偈誦的序曲釋義,以下再逐步淺釋二十難偈誦的內容。

39
第一難:貧窮布施

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隨業受生輪回轉,困頓橫逆迢迢難;
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貧乏;
心中有愛貧亦富,貧窮布施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難道只有二十難嗎?其實,人生有千萬層困難,但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果想要修行,心靈上比較容易產生的困難大約有二十種,
而這只不過是舉個總綱。
在佛說的二十難中,第一種困難就是「貧窮布施難」。日常一切止動作皆
起於一念心,這念心能為善也能為惡,我們往往都是在善惡交界中掙扎。如果
沒有好好調伏自己的心,惡念很容易就會產生,所以佛陀教我們要「諸惡莫
做,眾善奉行」。
所謂諸惡莫做,也就是要我們反觀內心,如果有惡念生起,就要即刻斷
除;如果沒有,也要注意不讓它產生,這就叫做戒。「已生惡令速斷,未生惡
令不生」,這就是修行,從內心常常自我警惕。
此外,我們心中如果還沒有善念,自己就要趕快培養這分善念、啟發愛
心。如果這分心已經開始萌發,接著就要付諸行動,想辦法把握機會,讓善念
能不斷地增長,這就叫做眾善奉行。
行善,對一般人都不見得容易,何況是貧窮的人!但是,為善就是要付
出,這實在是有點困難。佛世時的出家人,只有三衣一缽,並沒有多余的東西
可以布施,不只是修行者身無長物可供布施,其實社會上一般人,有的人很想
做,卻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會說:「我平常生活就有困難了,教我如何做善
事?」
「貧窮布施第一難,隨業受生輪回轉,困頓橫逆迢迢難」,在這段文字,
佛陀告訴我們,貧窮布施是人生的第一難。我們要去追究為什麼會貧困,不是
常說因緣果報嗎?貧窮的因,根植在過去生中;貧窮的果,就在今生此時顯
現。
時空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所以過去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
這種隨業受生的輪回生生不息。我們既然過去生中種了貧窮的因,那麼今世就
要趕快去除,進而為來世的果報造福。
但是「困頓橫逆迢迢難」,就是事事都困難,我們應該要從何做起?佛陀
說「布施助人多方法,悭吝未除最貧乏」。布施,其實有「財施、法施、無畏
施」,只要願意盡一分心,都叫做布施。
佛世時,貧婆從衣角撕下一塊布,供僧布施,這也是佛陀最歡喜的布施。
當她一無所有時,卻能盡其所能付出,這種布施功德多大!尤其布施不一定事
事都用物質,我們可以輕聲柔語地說話,將自己所知道的法,用來調理他人內
心的煩惱,這就是法布施;當別人驚惶不安時,我們能用愛去安撫他,讓他心
意開解,這也叫做布施。

40
但是,「悭吝未除最貧乏」,人只要有悭吝的心,就算他擁有很多錢財、
力量,卻貪得無厭,那也算是貧窮人的一種。因為他常常會說「我還不夠,等
我足夠的時候,再來幫助別人」。

樂善好施的老夫婦
「心中有愛貧亦富,貧窮布施並不難」。大林慈濟醫院啟用時,有很多感
動人的事,其中有一對八十幾歲的老夫妻,他們年輕時也曾聽過有關慈濟的事
情——很多人每天存五毛錢就能救人。他很歡喜,自己也想去幫助人,可是他
們的家境貧乏,有六個孩子需要撫養, 緣筆泵揮邪旆 ǜ 凍觥?br> 老阿公
說,後來六個孩子都成家立業了,也都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只剩他們兩老住在
鄉下,他們決心「跟會」,慢慢累積,並立下一個心願——做對人有利益的
事。有一天,他看見一家醫院開車去載人就醫,就想:現在大林慈濟醫院即將
啟用,如果能買一輛車,給村裡那些出門沒車或行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如此一
來,若有人生病,就可以方便大家去看病。
打定主意之後,他就很歡喜地四處探詢——一輛九人座的車子大約需要多
少錢?有人說二、三十萬,也有人說三、四十萬。他算一算,把會標下來差不
多已接近這個數目。醫院就快要蓋好了,他們夫妻很關心工程進度,幾乎每天
都去工地,然而,工地容易發生危險,平常人不能隨意進入,因此他們就被擋
在外面。
雖然如此,他們夫妻仍時常騎著摩托車相偕而來,坐在醫院對面的樹下。
有一天,他們看到很多人進入工地參加志工培訓,老阿公就問人:「這麼多人
都能進去,我也要進去,我想知道要如何替慈濟做事。」
大家聽了,覺得這位老人家很有心,又看他每天都乖乖地坐在對面,就帶
他們進入。我們的常住志工出來招呼,他就說想要捐一輛救護車。志工問他:
「阿公,你是怎麼來的?」他說:「我住大埤,騎摩托車來的,你看我那輛
「銅管仔車」(台語)。我都載我太太來看工地,現在醫院快蓋好了,我想要
趕快買一輛車。」
志工聽了很感動,從大埤騎摩托車到大林,老人家慢慢騎也要一個小時,
然而為了助人的心願,他一直風雨無阻地關心醫院,這種精神實在很感人。我
們的同仁曾去看阿公住的地方,了解阿公捐了錢會不會影響家庭經濟?才知道
阿公很節省,他們所住的房子十分簡單,而且房子破了也捨不得修理,兩個老
人也捨不得用瓦斯,他們用小灶煮飯,並且在屋前、屋後撿柴草當燃料。
阿嬷就說:「年輕的時候吃蕃薯粥習慣了,節省也沒什麼不好啊!這樣做
好事比較快樂,這也是我們的心願,如果做得到,我們會很歡喜。」大家聽了
都很感動,其實一輛救護車不只三、四十萬,最簡單的救護車也要將近八十
萬,他們標了會才有四十萬,數目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他們的這分愛心啟發
了很多人的善念。

共襄盛舉圓美蘿
當我們的同仁知道這個故事,大家就在每個角落張貼消息,希望共同完成

41
阿公的夢,所以每個人就樂捐一千、兩千或是五千、一萬,甚至有人說第一個
月的薪水要全額捐出。結果,原本要買一輛車子,由於大家的發心,最後竟變
成兩輛車。
阿公、阿嬷兩人都已經八十幾歲了,他們本來就有分善念,雖然年輕時很
貧困、很辛苦,然而這幾年來,他們不斷地累積,讓這分善念不斷培長。所
以,貧窮布施有何困難?只要心中有愛,雖貧亦富,不只自己能付出一分力
量,更能啟發他人的愛心共同來完成。
現在大林慈濟醫院啟業了,阿公每天隨車到鄉下地方,運載沒有車子、行
動不便的病人到醫院就診。阿嬷說:「我每天來醫院就算在這裡傻傻地坐著,
我也很歡喜。」這真的是很感人。
可見只要我們有一念愛心,日日不間斷地培養增長,用長遠心來付出,最
後必能「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大家要有信心!

42
第二難:富貴學道

佛說人有二十難,富貴學道第二難;
凡夫易被名利牽,貢高只因權勢顯;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如同九月霜;
謙和好禮心有愛,富貴學道也不難。

學佛路上,最重要的是調適身心,身心調好,世間就沒有難以解決的困
難。人生最大的煩惱是心中有貪欲,佛陀告訴我們,生命不久長,壽命一期期
不斷地輪轉,我們容易在無常、短暫的生命中起惑造業,因業力、煩惱的牽
纏,讓人人心行顛倒迷失。
我們知道富貴學道比較困難,因為富貴的人容易迷失道心,生起貢高我慢
的性格。世間有多少人,在尚未顯達前非常努力,低聲下氣,認真地付出自己
的能力,以爭取他人信任。有朝一日,當他財、名、利共聚時,貢高我慢心就
隨之而生,忘了當初困頓的生活,這是因權勢名利牽纏著他的心。

凡夫易被名利牽
佛世時,很多的國王、大臣也皈依三寶,雖然他們處於富貴名利當中,但
是經過佛法的洗練後,逐漸了解佛法的真理,進而成為一國仁王。不過,在佛
法普遍人心的同時,也有人在其中生起利養心。
譬如提婆達多,他原本是佛陀的弟子,在皈依出家後,看到佛陀受到很多
人尊重敬仰,許多國王、大臣、長者都來皈投佛陀座下。佛陀能統理大眾,提
婆達多看在眼裡,羨慕在心裡,於是就開始生起貢高心。
因為他本身的條件不僅是釋迦種族,也是王子之一。他想:既然佛能得到
天下人的尊重,難道我就不可以?於是,為了要超越佛陀,他開始追求利養。
當時頻婆娑羅王的太子阿阇世年輕氣盛,也有著貢高我慢的心態,又受提婆達
多的影響、唆使,兩人意志相投,最後竟衍變成一個篡奪王位、殺父害母;另
一個則是出佛身血,屢次想盡辦法要傷害佛陀,分散佛陀的僧團。
提婆達多很聰明,就因為太聰明,所以利口辯詞,顯現神通,唆使阿阇
世,使他心態偏差,害父篡位。所以,人生一切都在一念心,這念凡夫心容易
被名利牽制,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如果他能認定「人生無常」,淡泊名利,就會不爭不取。以提婆達多的資
質,如果能清淨自我的內心,不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嗎?純真的智慧就是學佛
的成就,如果沒有運用智慧,只是利用聰明,就容易墮落。提婆達多後來另組
僧團,與佛對立,這是很遺憾的事。他認為自己應該與佛陀平等,他的力量並
不輸給佛陀,所以無法尊師重道,這種貢高的心態,就是由於世間和權勢,迷
失了他的心志。

榮華總是三更夢
「貢高只因權勢顯」,當人擁有權勢時,就會想要炫耀自己,這是人的毛

43
病;同時也代表著不覺、缺乏智慧,也就是迷。「榮華總是三更夢」,榮華富
貴到底是什麼?有智慧的人,在短暫的人生裡,視榮華富貴如同浮雲、夢境,
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癡者則是被權勢名利所迷惑。
釋迦牟尼佛原是一個國家的太子,他能享盡天下的富貴榮華,但是一個真
正的智慧者,所要追求的卻是真實的人生,以及內心的覺性;愚癡者則為了短
暫的名利、權勢,造成惶恐、不安等等的煩惱。而佛陀有一番覺悟,「富貴如
同九月霜」——九月是秋天,不應該有霜,就算有霜,也是薄薄的一層。富貴
像什麼?薄薄的一層霜,太陽一出現就融化了。富貴榮華總是如蘿如霜,所以
都不是長久的,真正長久的是要求取學道之法。
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天當中,如果我們能聽聞真理,今
晚就是死了,也會很歡喜。孔子是人人尊重的至聖先師,在他晚年時,還不停
地追求真理,他覺得能得到一句真理,就是死也甘願。可見心與道合真是不簡
單!往往有錢、有權、有勢的人,容易將道理當作多余,甚至連信仰宗教也很不
屑,宗教在他們來說是一種迷信。
有些人雖然相信佛法,但卻有所偏差,只想藉此求名利、富貴,這都是不
正確的信仰,也不是真正的道理。做人不是有權有勢,別人就會尊重我們;也
不是享有榮華富貴,別人就會敬愛我們。從前有句話「富不過三代人」,可見
富與貴並不是永恆的。
我們曾經看過從大陸貴州帶回來的錄像帶或相片,從當地的建設看來,可
以想象在幾百年前,一些建築物應該都是達官貴人們居住過的,雖然歷經風霜
歲月,房子都破壞了,不過,看到房子內的擺飾,追溯在幾十年前,肯定曾有
富貴人家居住過。而這個年代,也只不過經歷了三代或五代,卻已敗壞不堪。

五家共有何足貪
看看現代的社會也是如此,富有人家不僅有許多的煩惱,進出也十分不
便。人雲:富有是「五家共有」。什麼叫做「五家」?第一是天災。譬如地震
的發生——現在大家都很擔心地殼的變動,因為地震帶很活躍,四處都可聽到
地震的消息。
又如水災——我們常常看到不論在台灣或國外,稍微下個雨就會洪水氾
濫。近年來,也時常聽到土石流的發生,一次次令人心驚瞻怯。水災的力量很
強——過多的水會造成災難;但是缺水的地方又會變成干早,以致地上的五谷
雜糧無法收成。這種水大不調,讓人類依存的糧食發生問題。譬如這幾年來,
不論在非洲或北朝鮮,還有印尼、柬埔寨等國家,都曾經發生過干旱。
同一個國家,有時一邊是干旱,而另一邊卻是大水災,之前北朝鮮就是這
種情況——干早的地方就完全干旱,而水災的地方,農作物已完全流失!這種水
大不調的災難,的確很可怕。
再者是火災。俗話說「水火無情」,有時發生山林大火會不斷延伸,燒了
一、兩個月還無法熄滅,整片山林就此付諸一炬,這就是天災之火。然而有時
火災的發生,是人為蓄意縱火,這也是很可怕。
此外,還有風災。我們常常聽到超級台風、飓風、龍卷風,它的威力及破
44
壞性,實在是不堪想象。發生了地震、水災、火災、風災這四大天災,即使財
產擁有得再多都保不住,而天災似仍頻傳。
除了天災以外,還有人禍,人禍就是戰爭。刀兵劫的戰爭時刻,在過去有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我們的年齡,真是不堪回首。戰爭實在很可怕,所以人禍
十分駭人。
第三是貪官污吏。財產愈多,容易樹大招風。在政局不穩的國家,貪官污
吏愈多,苛征雜稅就會愈多,富有的人就愈危險。
第四就是強盜、惡霸。強盜通常針對富有人家下手。所以富有人家對強盜
的警惕心很強,他們出門都有保镳護衛在旁,而房子四周則需要銅牆鐵壁的防
護,這些都是在預防強盜的侵略,但是卻防不勝防。
第五,不肖子孫。有的長輩很殷勤,為了拓展財富而拚命置產,但是,一
旦有了不肖子孫,財產就難以保全。所以富貴其實很無常,地位愈高、爭權奪
利的事愈多,所以說權位富貴都很難保。因此我們應該明了「榮華總是三更
夢」,富貴有如九月霜,風一吹、日一曬,什麼都沒有了。
真正能夠讓人尊重的,是當我們處於榮華富貴時,對人仍是謙和好禮,心
中要充滿愛,若能如此,學道有何困難呢!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企業家投入慈濟,他們放下身段,與眾人平起平坐,
如此謙和好禮,受到很多人的贊歎與敬愛,這才是真正可貴的人生。所以學道
並不難,如果我們能受人恭敬尊重,這才是真正富貴人生。
所以學佛,我們更要常常警惕自己——權位只是幫助我們負起承上啟下的
責任。富,是一種力量,付出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

45
第三難:棄命必死

佛說人有二十難,棄命必死第三難;
紅塵難忍生別離,貪生畏死人之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得慧命在人間;
悲智力行菩薩道,棄命必死並不難。
人生世間,最主要的就是有心境上的煩惱,所以才會事事皆困難,分分
秒秒也困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棄命必死第三難,紅塵難忍生別離,貪生畏死人之
常」。人最尊貴的就是生命,每個人都很怕死,有誰願意放棄生命?雖然有生
必有死,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夠真正看開生死問題的人卻不簡單!
以醫院裡的情況而言,多少人一聽到病痛,心情就會變得很痛苦、惶
恐,難得自在;在生死邊緣不斷地掙扎,即使醫師已經宣布藥石罔效,他仍是
無法放下。尤其我們身處紅塵,也就是在凡夫的世間,生離死別種種難捨,實
在是苦不堪言!看看世間有多少人為情、愛的分離而痛苦。

乞討芥菜子
佛世時有位母親,她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就往生了,這位母親痛不欲生,
乃至發狂,抱著孩子四處求醫,希望孩子可以再度復活。她同樣也到佛前祈
求,佛陀看她已經無法冷靜了,只好告訴她:「妳的孩子能救活,但是需要妳
去付出、去盡心。」
當母親的只要有一線希望,不論需要怎樣的付出或盡心,她都在所不
惜。佛陀就說:「妳去向沒有死過人的家庭,討芥菜子。」芥菜子在印度是很
普遍的東西。這位發狂的母親聽到佛陀這麼說,神智暫時清醒了一些,她先將
孩子放在佛陀面前,自己就到每戶人家去乞討。雖然芥菜子家家都有,但是她
卻找不到沒死過人的家庭。
從日出一直到日落,她仍然空著雙手,以慘淡的心情回到佛陀面前。佛
陀慈祥地問她:「妳有沒有找到不曾死過人的家庭,討來芥菜子?」這位母親
對佛陀說:「芥菜子家家都有,只是沒有不曾死過人的家庭。」佛陀就說:
「人生有生必有死,生命無常,沒有固定的年限。人人皆是因緣聚合而來,因
緣消散而離開,妳又何必苦苦追求?」
婦人聽到佛陀慈祥開示的聲音,神智逐漸安靜下來,心開意解。她了悟
生命是無法強求的,既然人已經往生,不放棄也無奈。人生不也是如此嗎?誰
能忍受最親最愛的人與我們生離死別?實在是苦不堪言!
「貪生畏死」是人之常情,但是「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們從來沒聽過
「保命畏死」的人就不會死,所以生死是自然的。不過現代的人,大家都很愛
惜生命,講究的是享受、營養、放輕松,為了保養自己的身體,不知空過多少
寶貴時光。我們若能有所覺悟,了解生命隨著分秒時日不停消逝,如此一來,
我們會更懂得利用生命,在人間多造福業、多修慧命。福業就是利益社會人
46
群,以現代名詞而言就叫做福祉。
人身難得,既然有了人身,就應該善盡人生的義務,佛陀教我們要愛護
一切眾生命,更何況是人類群體!人與人之間,如果不能為他人付出造福,生
命又有何意義?

留得慧命在人間
佛陀來人間,原本可以享盡榮華富貴、家庭親情的幸福,但卻放棄一切
而修行。他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延長眾生的慧命,利用覺悟的智慧來造福更多
人,開啟更多人的心靈智慧,這就是佛陀的生命價值觀。
我們都是佛陀的弟子,也應該好好地思考自己的生命價值觀。不要在俗
做事怕負責任;而出家修行又怕吃苦,這樣的話,在俗辛苦,出家也不輕松,
那到底該如何是好?做人應該為眾生負起責任,所以出家就是要荷擔如來家
業,宣揚佛陀的精神,引導人人走上這條康莊大道。
不論是為人群付出,或是為道業精進,時間還是照常消逝,所以必定要
把握生命,分秒必爭。我常常說生命沒有所有權,哪怕它是最尊貴的,無常一
來呼吸一停,萬事皆休。既然沒有所有權,還有什麼好保護?但是,我們可以
好好善盡使用權。有一秒就用一秒,用一天是一天,用一年是一年,若能透徹
了解生命的價值,有朝一日在生死的關頭,我們就能安心,也就能放得下,不
會有生死掙扎的痛苦。
學佛,就是要學得自在,放下,並且懂得把握生命、善盡人生的責任,
這才是學佛者真正的本分。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如此自然,我們若能好好
運用,生命雖然消逝,但卻能「留得慧命在人間」。
「悲智力行菩薩道,棄命必死並不難」。我們如果知道人生必定有生、
有死,那麼人的身體雖然敗壞了,但是慧命卻可以永遠留存。你為人群做了多
少,你為人生覺悟的道路開墾多長,這些都將永留世間。修行最重要的是具足
悲智;悲,就是慈悲。我們不要只顧自己的身體,應該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
念,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態。
不只是將大地眾生當成自己的生命,還要發揮智慧。身體病了有良醫可
以守護;當我們的智慧生病時,卻要靠自己好好地守護慧命。如何利用身體的
價值,這是很重要的,所以必定要「悲智力行菩薩道」,以慈悲智慧的力量,
好好去推行菩薩道,若能如此,棄命必死並不難。
我們要有無常觀,才能更珍惜時間、精進力行、選擇佛陀智慧的康莊大
道,向前邁進。

47
48
第四難:得睹佛經

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
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見;
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
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有何難。
時日一天天地消逝,我們學佛向前精進的腳步,能否跟得上消逝的速
度?「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
見」,這段文字是說想要看到佛經,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佛經是佛陀說的法,而佛世時尚未有經書出版。但是,佛陀說「得睹佛
經難」,可見佛陀的智慧,此句是為未來的弟子所說的法。

觀機逗教傅佛法
佛陀在世時的教法是隨機逗教,人生有何苦難、有何境界,弟子、人群
心中有什麼煩惱,佛陀就隨時觀機逗教。佛陀也知道,當這些言論由弟子們
口口相傳之後,必定經由文字記載而傳承,當時句句言語都將是未來的經
典。這也是佛陀對未來弟子們的叮咛,提高大家對佛經的尊重。
後來口口相傳的佛法,被化為短句記載在貝葉中,而後片斷結集。此時
文字雖已普遍,但尚未出現印刷術,都是靠手工抄寫流傳。接著石版、木
版、銅版印刷逐漸興起,才慢慢走入印刷傳布,演變的時間距離很長。
何況原始的佛經是以梵文記載,現今懂得梵文的人很少,想要聽懂梵文
的音聲,那就更加困難。為了讓後人方便學佛,古代的高僧大德千裡迢迢由
東向西取經,或由西向東傳布佛法。比如古代的玄奘大師以及其它法師們,
都曾前往印度投入學習,學成之後,再將藏經帶回中國。經過了中國人的智
識聚集、法師講解,而後集眾人的文思譯為中文。
也有從印度將佛經送至中國的現象,譬如「佛說人有二十難」,屬於
《四十二章經》裡的一章,而《四十二章經》就是從龜茲國傳來。由攝摩騰
與竺法蘭兩位高僧將梵文送至中國,再由他們對中國的出家人和當時的社會
賢達講解,最後才一段段、一章章結集成漢文經典。
其實,譯經要能完全依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將佛陀的原意翻譯出來,這
實在是很困難。因為以佛陀的智慧,弟子們對佛的談話能否真正心領神會而
流傳?再者,這些言語都是口口相傳,傳話也可能產生誤差。
例如我常說的一句話「甘願做,觀喜受」,有的人無法體會其中的含
意,往往說成「歡喜做,甘願受」。「甘願做,歡喜受」和「歡喜做,甘願
受」雖是同樣的六個字,但是排列調換之後,意義就完全不同。
甘願做,是從內心甘而甜地投入,以最至誠、懇切的心發願去付出,不
論怎樣辛苦,內心仍是無限歡喜。譬如前面所說的「棄命必死難」,為了救
人、對人群有利益,即使非常辛苦,哪怕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種對生
命價值的調適就會與眾不同。所以甘願就是從內心深處發起奉獻的精神與動

49
作,從而得到那分感受,這在佛法而言就是法喜充滿。
但是「歡喜做,甘願受」的意義就大不相同了。「我歡喜就好,錯了也
沒關系!你管得著我什麼?」這種歡喜,是隨心所欲去做之後所得到的結果,
不得不自己承受;既然是自作孽,怎能不甘願地接受後果!
譬如說,偷盜搶劫或是殺人等等,終究要受法律制裁。當他在犯罪時是
隨心所欲,而受制裁時則是不得不接受,所以叫做「歡喜做,甘願受」。短
短的六個字,文字一模一樣,只是排列方法不同,意義就不一樣,何況是從
外來的文字翻成中文,這又有另一層困難,所以說「得睹佛經難」。
我們既然無法與佛同世,直接聽聞佛陀說法,也無法看到片斷留下來的
原文,譯成的中國古文又很艱澀,一句文言文就包含很廣的道理,稍有一點
偏差,意義可能完全不同。再者,艱澀的文字大眾不易接受、體會,所以閱
讀佛經就會有重重疊疊的困難。
其實,如果我們不去研究或身體力行,則看經和不看經的結果都差不
多。「讀經無心如不見」,我們讀經如果無心,和沒看是一樣的;沒有運
用,和沒讀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用念的,光是念也念不出一條路,必定要
身體力行,好好去開辟這條道路。

修行處世如調弦
再者「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
有何難」。這句話已經很顯明了,修行要從經入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
我們要開辟一條道路,不斷地向前走,愈開愈長,隨著境界向前精進,這叫
做修行。
處世修行要先將人格修好,修心養性,端正行為。修心養性,就好比彈
琴、彈吉他,這些樂器都有琴弦,弦音要調得恰到好處,調得太緊容易斷
裂;調得太松就彈不出聲音或聲音散亂。因此要彈出一手好琴,必定要用心
將琴弦調得剛剛好。
修行也一樣不能偏激,要行於中道。身心的調適要平行,但是絕對不能
懈怠,所以下一句說「自古佛道重實踐」,從古至今,學佛修行,最重要的
就是踏踏實實地身體力行。佛道就是覺悟的道路,這條心路不走,絕對無法
體會心地的風光,所以我們必定要親自力行。
我們常常提到慈悲喜捨;慈,就是與樂。看到眾生顛倒,我們卻獨善其
身,這就不是無緣大慈;看到眾生多災困苦而不能悲憫救拔,這也不是同體
大悲。不肯奉獻身心,捨生命盡形壽為眾生服務,這就脫離了大捨的精神;
無法發廣大心立弘誓願,就無法真正體會佛陀的教育、菩薩的道路,哪裡還
能得到歡喜!所以要真正體會佛道,必定要親自深入,投入群眾。
佛門的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
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就是深入經藏,體會佛心。
如果無法體會佛心,怎能了解佛陀的智慧如大海般遼闊,而佛心就是大慈悲
心。「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這句話就是向佛陀發
願絕對不捨眾生,並且要引領眾生。
50
三皈依每天在念,我們應該有所體會。「自古佛道重實踐」,只要我們
能在實踐中體會佛心,就能「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人何難」,時時日
日都可沐浴在佛陀的智慧法海中。所以學佛要時時用心,不可懈怠,也不要
偏激。

51
第五難:生值佛世

佛說人有二十難,生值佛世第五難:
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
難得人身今已得,勤養慧命聚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

佛陀時常告訴我們:人生無常,生命苦短,諸事苦多樂少。在「分段生
死」的短暫生命中,若不趕緊啟發慧命,突破內心的種種困難,那麼不只是今
生此世,還有來生來世,生生世世都難以斷除這分痛苦艱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二十難中的第五項就是「生值佛世難」。要出生在佛身
住世的時代,真的很困難。因為從人類進入歷史記載至今幾千年的時間裡,唯
有釋迦牟尼佛曾在印度降生,距今已是兩千五百多年。在這之前或之後,人類
的記載之中都沒有任何一尊佛出世。
今生此世我們好不容易能聽聞佛法,但佛陀卻已入涅盤兩千多年,只留慧
命在人間。「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我們要與佛陀同世而生實
在很困難,就算與佛同世,如果無緣接觸佛法,或是聞法而不知實行,就算與
佛同世也沒有用。

流離失所尋庇護
佛在世時,當時的民生大都很困難,貧窮苦難、流離失所的人很多。其
中,有一群流浪在外又找不到工作的人,他們的生活總是三餐不繼。
有一天,這六、七個流浪漢看到佛陀僧團的隊伍很莊嚴,又看到佛陀帶著
比丘們到家家戶戶去托缽時,每個家庭都十分恭敬地接過比丘手中的缽,盛滿
整缽的飯菜,來供養佛與僧。
那種獻供、禮拜供養的景象,令流浪漢們覺得很震撼。想想自己為了生活
而流離失所,如果去乞食,不僅得不到施主的供應,還得受人冷眼批評。然
而,比丘們同樣是托缽乞食,卻得到人民深深地敬重。於是這六、七個人不斷
地議論著——如果我們加入僧團,生活就不用擔心了,也不用找工作做,多輕
松!
於是,他們相約來到佛陀的精捨,恭敬禮佛,懇切地要求佛陀收留,讓他
們出家加入僧團。佛陀看到他們態度虔誠,就慈悲地允其所請,為他們剃度。
他們再也不用為了生活而煩惱,所有的信徒對僧伽比丘都非常尊重。他們
很歡喜,甚至得意忘形,每天托缽回來,吃飽飯無所事事,六、七人便結為一
黨,天南地北,談天說地。這種戲言嬉笑、放縱無度的形態,僧團中其他的比
丘看在眼裡,心裡很不以為然。
有一天,一位年輕比丘實在看不過去,就向佛陀訴說他們懈怠、放逸、不
顧僧伽形象的狀況,根本就是僧團中的敗類。佛陀聽了之後也很無奈,就對年
輕比丘說:「這是一群在生死中流浪的可憐人,他們為求活命而進入僧團,所
以迷失了慧命。「你去叫他們來,我想對他們說話。

52
年輕的比丘遵照佛的指示,呼喚他們前來,佛陀憐憫懇切地輔導、鞭策他
們。這幾位放逸的比丘終於如夢初醒,了解到生命無常,雖然與佛同世,自己
卻不知覺醒,仍流浪在六道苦惱的漩渦裡。最後他們厭棄了過去放蕩的生活,
開始尋求慧命的解脫,不再為生活苦惱奔波。
這段故事可以用來自我警惕——雖然是與佛同世,也在佛前剃度進入僧
團,然而如果不懂得及時把握,好好實踐佛陀的教法,哪怕是在佛的面前、佛
的座下,也是一樣浪費生命。
「殊勝因緣值佛世」,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若能了解佛陀
的數理,就算離佛很遠,也像與佛同住在一幢房子裡。其實,佛陀雖然離開人
間,如果我們能將佛陀的法身慧命沿留下來,並且好好地依教奉行,其實與佛
同世無異。
所以我們要將「佛心當成己心」,真正的學佛,就是要學得佛心,若學不
到佛心,怎樣也無法成佛。此外,見佛聞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這一念心,
如果不好好把握,再好的法,用在我們身上都可能變成相反的結果。

聞法誤解心狂亂
譬如佛世時,當時在捨衛國的只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來了一位失去兒子的
父親。雖然他是一位婆羅門,對宗教也稍有了解,然而面臨與最親的家人死別
的時刻,同樣也是無法接受。最後他發狂了,到處亂跑,看到人就問:「你有
沒有看到我兒子?」好幾天的時間都不曾進食、睡眠,心念完全狂亂了。
他一直來到佛陀的精捨,也同樣詢問佛陀:「瞿昙沙門,你知道我的兒子
在哪裡嗎?」佛陀告訴他:「人生恩愛別離,怨憎會苦!」這位父親心已狂亂,
聽不進任何言語,轉身又跑了。但是腦海中依稀記得佛陀說的「恩愛別離,怨
憎會……樂」,就四處告訴他人:「瞿昙沙門這樣告訴我——恩愛別離,怨憎
會,快樂」。
有些人聽他這樣說都覺得很奇怪:佛陀是位有智慧的大覺者,怎麼會說
「恩愛別離,怨憎會,快樂」?後來這句話就流傳開來。有一天,波斯匿王與
末利夫人在城樓上觀看人民聚集,看到不同以往的景況,原本大家都是安分守
己地買賣東西,怎麼這一天卻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於是就問身邊的隨從。隨從回答:「大家在議論——有一個人向佛陀請
法,佛陀告訴他『恩愛別離,怨憎會樂』。」國王就說:「豈有此理!這到底是
怎麼一回事?」末利夫人是很虔誠的佛教徒,她告訴國王:「佛陀應該不會說
這樣的話,如果佛陀真的說了,應該也有他的用意。」
末利夫人趕緊派遣一位大臣,前往佛的精捨去詢問究竟。後來佛陀又詳細
地解釋:「人生的恩愛別離,是痛苦的;怨憎會時也很痛苦,這都不會快樂。
「佛陀重說一次,讓大臣再回報給末利夫人。真正恩愛的人要別離,當然會很
痛苦,沒有快樂;而互相怨憎的人相處在一起,當然也很痛苦,哪有快樂?
從這個事件看來,雖然與佛同世,面對面說的話都會產生偏差,何況在後
代?所以說「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再來,「難得人身今已
得,勤養慧命聚資糧」,難提得的人身今既得,接著就要殷勤地培養慧命。生
53
命原本就有分段生死,然而慧命卻是永續的,我們要趕快在人生道上積存慧命
的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明了生值佛世實在不簡單之後,
只要我們有心,能體會佛心,自然與佛的境界就會愈來愈接近。

54
第六難:忍色忍欲

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難;
欲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欲心煎熬;
財色名利欲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
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

學佛就是要讓心能日日平靜,時時不動念,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地控制心
欲。佛陀說修行的心態,有二十種困難——「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
難,欲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欲心煎熬」,心的欲念一起就無法平靜,時時起
心動念,難以控制。所以修學佛法,無非是要克服這分心欲。
然而,有了外面的境界,難免就會產生貪欲。看看孩子剛出生,洗好身
體,就開始有食欲,這是與生俱來的現象。
長大了他就會要求穿好的、住好的,一切行動都要方便,這是現代人生活
中最起碼的追求。但是,好往往還要再好,於是層層追求,欲望無窮。此外,
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見了投緣的,就生起愛欲貪求,求不得,就起煩
惱;求得了,又難分難捨,一旦分離就會苦不堪言。這都是對外在的追求,所
造成的困難。
心中對境若有了貪念,這念心要靜下來實在不容易,所以佛陀說「忍色忍
欲難」。我們要知道,一旦欲念太大時,就會像千尺的浪潮一般,吞噬我們的
身心,所以佛陀不斷警惕我們,這種如海的波浪實在很危險。
又有另一種擘喻,欲念不只如海,也如火;就像一個人背著一捆干的柴
草,明知前面有一堆火焰,不但不閃避,還跑向大火,這是多麼危險!干柴草一
碰到火,不就會惹火上身嗎?所以色的貪欲,不只是欲海無邊,惹起千尺浪使
自身滅頂外,也像背著干柴草沖向火堆,不免惹火上身。
佛世時,有一戶人家的女兒長大了,父母想為女兒選擇好的對象,偏偏女
大不中留,女兒有了自己喜愛的人,對方的家境很貧寒,但是他們努力爭取,
最後終於結婚了。這對年輕夫妻雖然很恩愛,家庭卻很貧困,為人父母的愛女
心切,一直想盡辦法,要將女兒從貧困的家庭中帶回。
然而這對恩愛夫妻難分難捨,縱使父母千般阻攔,也強力爭取,但他們仍
堅持彼此厮守。最後父母只好趁女婿不在家時,將女兒強行帶回娘家。女婿回
到家裡,發現太太不見了,也心急如狂地四處詢問,村裡的人就告訴他,太太
被父母強制帶回去了。
他急忙趕往丈人家,並且帶了一把刀在身上。到了丈人家,他一付來勢洶
洶的模樣,讓大家看了很驚嚇,也就老實告訴他太太在後面牆外織布。年輕人
直沖到太太面前,急急地問:「妳要跟我回去,還是要留在這裡?」太太一時
情急,答道:「我想回去,但是由不得自己。」
這位年輕人一聽:心想:兩個人想要好好地生活,過著平順沒有困擾的日
子,卻無法完成心願!所以,他就拿出刀子剌死太太,而自己也同歸於盡。這就
是因為恩愛難割捨的結果。

55
消息傳到佛陀耳中,佛陀非常慨歎地說:「凡夫就是顛倒!為了愛欲而毀
滅自己;為人父母者也是為了愛,反而毀滅了自己的女兒。這都是心的一念無
明所造成,彼此受情愛牽制,真是可憐!」

貪迷財色毀前程
不只佛世時如此,現今每天的社會新聞,哪一天沒有情殺、凶殺等等的事
件發生,這都是因為一念貪心色欲。情欲難收,就會因愛生恨,因恨成仇而互
相傷害。為了情欲毀滅前程,造成很多人生的苦難。
此外,在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中旬,有兩位姊妹到加拿大游學,卻發生一死
一傷的慘案,這也是出於凶手無法忍得一時的貪婪心所致。後來這個事件破案
了,凶手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平日靠打工為生,看起來也很老實。但是
案發當時他心中生起貪念,原本是要劫財,看到這對姊妹忽然生起了色欲心。
後來,因為這對姊妹反抗,所以變成一死一傷的慘劇;她們的父母很心
痛。而犯罪的人,其實每天的生活都很驚惶,日子也很難過,最後破案了、被
抓了,未來的日子又要怎麼過?實在是身心兩茫茫。所謂「一失足成千古
恨」,這就是一時沒有將心欲關好,墜入茫茫的欲海中,被千尺的浪潮所淹
沒。
下面一段是「財色名利欲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貪戀世間種種欲念而
無法控制,往往會自毀前程。
我們若知道財色、名利本來就是一場空,貪又能真正得到什麼?用盡心
機,貪財貪色、貪名貪利,最終的人生,不也是「無常來時一場空」。如果我
們懂得這些道理,自然就會知足常樂,對境不起貪戀,那麼忍色忍欲又有何困
難。色與欲,根本不會在內心產生作用,沒有貪戀的心,又何須要「忍」。
心,如果能時時念無常,自然就會知足常樂,如此,世間就沒有任何事情能動
搖我們的心志。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顧好這念心,時時將理念看得開、想得透,那
麼世間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所以要將心念調適好,不要被外面的境界影
響,這樣就會天天平安,時時快樂!

56
第七難:見好不求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
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精進棄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
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

人生到底有什麼困難?其實都是出於一念心,心結打開,一切就不困難。
接下來的一段是「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
一生心難安」。
見好不求第七難,這也是在於「心」的問題。人都有一種貪念,不單因缺
乏而貪,主要是心態問題——看到東西就想要,然後就會不由自己無能為力奪
取。譬如經常在報紙上看到的,有的男人喜歡偷女人用過的東西。一個大男人
卻有這種嗜好,喜愛收集女人穿過的衣物,這就是一種心理變態。當他冷靜下
來時,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但是每次看到,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去偷,這就
是心態問題。
有些人純粹是為了貪,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比別人困苦,既然別人比我富
有,我偷他的有什麼不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他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慚愧
心,所以一犯再犯;小則偷、大則盜,這種偷盜的心態就慢慢地養成。為了偷
盜,不只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有時一失手,甚至會毀滅自己。
所以,迷於物質心就無法調伏,造成「人生大患在貪婪」。大患就是由於
貪婪心,造成遺憾人生。但是,這種人一生庸庸碌碌,再怎麼偷也同樣過得很
辛苦,因為他不肯正當地學習一技之長,只是去偷去搶,短暫的歡樂享受完
畢,身心依然流離失所。

自造因緣自承擔
其實,貧窮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懈怠,不肯去找正當的工作,只想要輕松
過日子,這種心態也是很辛苦。佛世時也有類似的情形——有位貧困的人,他
的生活非常潦倒,想去謀生,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有一次,他看到富有人家在辦喜事,非常風光,於是自己就想:我的兒子
也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看到人家的迎娶場面是如此風光,如果我的兒子有了對
象,我要拿什麼當聘金去迎娶呢?
他坐著想象娶媳婦的情景,忽然間飄來一股難聞的味道,原來是一只全身
惡臭的流浪狗。看到這只狗狼狽的模樣,再看看自己目前的處境,「我和這只
狗又相差多少!我這麼貧窮,家裡的太太、孩子,我能拿什麼養他們?」就因這
樣的心態,所以他一直不敢回家,流浪在外,潦潦倒倒,庸庸碌碌,苦不堪
言。
他想:我為什麼會這麼窮困,到底是什麼原因?於是,他來到給孤獨園,
將他貧困生活,及流浪在外的苦悶向佛陀吐露。
佛陀聽了很同情,就告訴他:「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由於前世你

57
有著一分貪念,見好必取;偷竊強盜無所不為,致使他人生活困難,甚至有人
因此而亡。這都是你過去生中種下貧窮之因,所以今生受到如此的果報。」貧
窮人就問佛陀:「我過去生所造的因,現在已經得到貧窮的果報,那麼我的將
來要怎麼辦?」
佛陀就說:「從今以後照顧好你的心,不要讓內心產生任何的欲念,貪念
是貧窮的因,有了貪的念頭要及時消滅,更要培養富有愛的心態。」貧窮人
說:「我什麼都沒有,我要怎麼付出愛心?我愛我的妻子、孩子,卻無法給他
們什麼,所以我很慚愧也不敢回去,我有愛,但卻無法付出。」
佛陀就說:「你還是回去吧!一分勞力的付出,就是一分愛的培養,何況
他們所愛的不一定是物質,你可以給他們心靈的依靠。讓你的貪念消除,如此
貧窮的因果也會慢慢消失。無因不成果,現在要好好造就愛與慈悲的念頭,對
一切眾生平等。」
貧窮者聽到佛陀如是說,他想一想:愛,應該是很美的東西。他就想到剛
才那只狗雖然很臭,無形中也讓他生起憐憫心,所以他將這個心得告訴佛陀:
「我剛才對那只狗起了憐憫心。」佛陀就微笑說:「是!我們對一切苦難的眾
生,不只是人,而是對所有生靈,都應該時時生起憐憫心,自然就能培養一分
愛念。」
貧窮人明白了,慈悲不一定要有豐富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一顆滿足的心,
切莫因貪欲而求取別人的物質來滿足自己。他了解了——貪,是永無止境的;
人,是不會滿足的。

心中寧靜能致遠
「庸碌一生心難安」,庸庸碌碌只因一念貪,所以才會覺得不足。只要我
們知道滿足,願意辛苦付出,世間其實沒什麼困難的事。
「精進去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
難」,不是很簡單嗎?只要精進去除對身外物的貪念,內心自然就會寧靜,眼
界也隨之開闊。所以,我們要為未來著想,不單只是為了眼前短暫的滿足,而
讓身心的舉措失誤。
佛陀不是說「前世因,今世果」,致遠,不是只為了現在,還要想到未
來,不單為了目前一點點的滿足,就拖累未來長久的人生。所以說「心中寧靜
能致遠」,無虧失、無掛礙,內心自然寧靜,智慧開啟就能宏觀今生未來,這
叫做致遠。「清淨佛心最輕安」,學佛能學得一片清淨,與佛心一樣沒有煩惱
塵垢,就是最輕安的狀態。
如果能這樣,「見好不求亦不難」,看到好的東西,我們怎麼會貪求?不
只沒有貪念,我們還會以愛心去布施。布施,不一定是物質,若能以種種的形
態、動作去幫助別人,點點滴滴都是布施。
學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調心」,制伏我們平常錯
誤的動作。舉手投足無不是業,開口動舌無不是罪,不論是開口動舌,或者是
舉身動足,都只在於一念心,如果我們心定行正,生活自然清淨、輕安。

58
第八難:被辱不瞋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
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
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
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
填」。佛陀告訴我們人的心中有多少難關要過,其中一個就是「被辱不瞋」的
困難。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一種自我心態——誰對我好,我就很歡喜;誰對
我不好,我就很生氣。好與不好,都是在形態上,形態則不開聲與色。臉色不
好、行動不好,或是聲音不好、傳話不好等等,都讓我們無法容忍,無法不生
氣。看看一些沖突事件,往往是由於被辱、瞋怒而發生。凡夫愛面子,好像被
人欺負就很沒面子,一口氣吞不下去,心結難過關,就會發生問題。
每天都有類似的新聞事件發生——原本很好的兄弟,相邀去喝酒作樂,只
因幾句話不投機或是彼此看不順眼,就發生口角而後拳腳相向,甚至聚眾尋
仇,變成打群架、殺人放火等等。這都是因為吞不下一口氣,所以看對方不順
眼,這就是凡夫的心態。
佛陀教誡我們——心中最難調伏的除了貪以外,就是瞋怒的心。有了瞋
怒,即使平時富有同情心,或多麼勤於布施,一旦瞋心發作,還是「一把無明
火,燒盡功德林」。任你平時做得再多再好,只要一時火氣無法忍耐,過去所
做的一切都將付之一炬。

培養不瞋胸襟寬
所以這念瞋恚心一定要好好地降伏。《法華經》中提到一位「常不輕菩
薩」,他永遠都不輕視人,不論人家如何侮辱他、罵他,他都是歡喜接受。他
時時低聲下氣,人家罵他,他還頂禮膜拜;有人打他,他閃避之外,還在遠遠
的地方祝福對方。他就是受持「不發脾氣」的法,以寬大的心胸待人處世,這
就是降伏瞋恚心。
但是,凡夫只稍微受了別人一點不好的聲色,就會覺得「不尊重我,欺負
我,讓我沒面子」,這是凡夫的計較心,所以說「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
受辱憤難填」,只是稍微受到委屈,就說別人欺侮他,用狹窄的心態,來看待
世問的人事。有時明明一句很好的話,他卻曲解了,說別人侮辱他。世間常有
這類事情發生,我們如果能善解,即使真的聽到不好或惡毒的話,也會變成很
好的助緣來警惕我們,端視自己如何去看待人、事、物所產生的境界。
如果用瞋怒的心來面對一切的人物,這樣我們的生活形態,也將時時忿忿
不平。我常常說,人要懂得善解,才會有包容心,凡事善解,世間哪有壞人?
哪有讓我們怨恨的人?所以「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一忍天下無
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59
只要我們願意轉化心念,那我們與常不輕菩薩也就相差不遠了。希望我們
可以做到從內心尊重他人,不論別人如何待我,都用寬大的心去面對。

包容善解致祥和
有一位苗栗的老菩薩,他在路上被一對騎著摩托車的年輕人撞倒,送到醫
院已回天乏術。
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也都是慈濟人,尤其往生的這位老菩薩,以
往也都將靜思語中愛人、助人的觀念,運用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在他家裡,
到處都能看見他親手抄的靜思語,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教化,但是他時時放在心
裡,應用在生活周圍,無形中他的鄰居、同村的人也都受到感化。
最難得的是他的家人,從他的太太一直到兒孫輩,整個家庭成員都有菩薩
心,全家過著佛化的生活。但是這樣的家庭同樣會面臨無常的到來,八十幾歲
的老菩薩,早上出外散步,一場車禍就此天人永隔,親朋好友們都很不捨,更
何況是他的家人!但是,每個人都能充分善解、包容,家屬們雖然很心痛,但卻
原諒了這對肇事的年輕人。
其實,家屬們怕這對年輕人內心受到驚嚇,可能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生
活,所以除了原諒他們,甚而還安撫他們,讓他們心安。家屬們將對方賠償的
錢,以肇事者的名義捐助慈濟希望工程,希望今生雖然有這樣因緣,但願將來
不會留下壞的結果,甚至能化惡果為善緣。這就是寬大善解的心,加上轉念生
慧,讓社會達到真正祥和的氣氛。
若是動不動就對人事不滿意,動不動就發脾氣,表現丑陋的形態,這樣不
僅有損自己的道德,也會帶給社會不安定的氣氛。所以不論遇到任何事,如果
能心平氣和,那麼戾氣也會化為祥和,這實在不困難,只在於轉化一個心念。
好的心念,若能常常湧現,就會時時吉祥;如果將不好的心念放在心裡,日常
生活就會有層層難關。
我們要運用自己的心念,慢慢地拓寬心胸。所以「一忍天下無難事」,只
要我們願意忍耐,而且還能忍而無忍,成就真正的大忍,想開了,面對不如意
的情境就沒什麼困難。所以培養寬闊的本性,以善解為起點,包容他人就會成
為很自然的事,因此,「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我們剛開始在學習時,「忍」當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像一把刀插在心
上,應該會很難過。不過,培養到最後,凡事看開了,就不會有障礙,所以
「被辱不瞋亦不難」。

60
第九難:有勢不臨

佛說人有二十難,有勢不臨第九難;
執著權勢向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
淡薄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閒;
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

在無常的人生裡,山河大地危脆,器世間不斷在破壞中。佛陀要我們時時
警惕,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與身外的名利、地位等糾纏不清,心若有貪念—
—貪名利、地位、權勢等等,這一生不僅不會快樂,還會過得很辛苦。凡夫就
是時時在名利的漩渦裡打轉,才會由不得自己。
人如果有得勢的機會,要放棄權勢實在是很難,所以有句話「執著權勢向
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如果我們執著權勢,想要不斷地向上攀緣,那麼
「天上有天,人上有人」,權勢再高也永遠不會滿足。這些都是心理作祟的形
態,人若一味趨炎附勢,最後難免落得孤單不勝寒。
其實人生有什麼好爭的,當初佛陀想要放棄名利地位、榮華富貴而出家,
因為在末成佛之前的悉達多太子,他的觀念、思想,早巳超越常人。他認為人
生的苦難,就是因為這些財利、權勢,讓人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他要追
求心靈真正富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因此離家修行。
他的父親淨飯王很擔憂,雖了解太子出家修行的心意已定,再也不會回
來。但是,一個國家不能沒有繼承人,所以又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孫子身
上,可是佛陀成道後回王宮說法,度了許多王族的人,連皇孫羅睺羅也被釋迦
牟尼佛度化出家了。

快樂源自能知足
這與我們一般人不同,通常大家都喜歡擁有權勢,但是已經覺悟的聖人,
卻徹徹底底地看淡物質世界的虛幻真相。他們明白,唯有修行以找回自己的本
性,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也才能成長慧命。佛陀疼愛他的兒子,所以也度化
親生子出家。
如此一來,王位的繼承又該如何是好?最後淨飯王好不容易從王族裡,找
到一位富有才華智識的人才。但是,這位摩诃男繼承王位之後,卻覺得不快
樂。他看到許多王族青年隨佛出家,心裡就想:名利地位如果真的這麼好,為
何悉達多太子要出家?後來,他自己也感受到這些榮華富貴都是纏縛人的枷
鎖,於是也毅然出家了。
出家之後,每天天未亮,他就在精捨前後繞行,並大聲喊著:「快樂啊,
快樂!」有人聽到了,誤以為這位捨棄王位出家的修行者,內心可能還在懷念權
勢的享受,所以才會每天三呼「快樂啊,快樂!」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就叫人把摩诃男找來。他來到佛前,佛陀就問:「你
對擁有世俗權勢、王位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完全捨棄?」摩诃男回答:「不!我
已經將權勢地位捨得一乾二淨了。」「那你為何每天都在喊『快樂!快樂!』?」

61
這位比丘很歡喜地告訴佛陀:「感恩佛陀開辟這條道路,度我出家修行。
出家之後,每天都心無掛礙、輕安自在,我真的很快樂!從前在王宮時,每天都
很害怕擔心,不知何時會有外來的侵略戰爭。此外,還要擔心刺客潛入王宮,
所以需要很多人來守衛;出門也要很多侍衛保護,就好像被禁锢在牢獄裡,一
點都不自由。現在想一想,真是苦不堪言!如今我能身心解脫、逍遙自在,所以
每天高呼快樂!」
這種快樂是因感恩而來。從這段小故事可以體會到:擁有權勢,其實是一
條大繩索,捆綁著我們的身心,不得自在解脫。如果執著權勢,絕對不會滿
足,這種無止境的追求,實在是一件苦事。所以「趨炎附勢不勝寒」,當你手
握權勢時,很多人前呼後擁,充滿一片熱情;然而一朝曲終人散,仍是剩下寂
寞孤單。

不凡人生心自閒
看清權勢虛幻,人生還有什麼需要追求?所以說「淡泊名利心最富,不凡
人生心自閒,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人如果有顆淡泊名利的
心,才是真富有。有句話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如果我們覺得沒有什麼好再
向外追求,這表示很富有,沒有欠缺,如此內心才能豐富,否則永遠都不會滿
足。
不凡,就是超越凡夫的心。凡夫的心量,每天庸庸祿祿於名利,內心會非
常忙亂,若能超越凡夫心,身體雖忙,心境卻能清閒自在。我常常聽慈濟的人
說:「忙得很幸福、很美滿。」他的身體雖忙,心裡卻很滿足,這就是不凡的
人生。
當我們「有」的時候,要常念「無」的苦。人時常在「無」時,才會想:
如果我有的話,那不是很好嗎!如果能得到少許,那不也是很好!等到真正獲得
時,卻還是不滿足,這就是「有一缺九」的貪著心態。
凡夫都有不斷追求的痛苦,卻沒有人會記取當初貧困的苦,而珍惜現在的
安定。我們應該要學習知足,當一切都有余時,更要常念無常。
我時常提起九二一地震的事件,每思及此,內心就只剩一個念頭——人如
果平安就好,還想要求什麼?我們要了解「無常」,因為何時會發生事情都無
法預測。我們不需要求很多,只求現在心靈的滿足,這就是福。只要我們淡泊
名利,超越凡夫的心態,就能時時自我警惕人生的無常,如此,「有勢不臨」
又有何難?其實最主要的難,是在於心,只要願意打開心結,世間就沒有難倒
我們的事情。

62
第十難:觸事無心

佛說人有二十難,觸事無心第十難;
天下原來本無事,心中常因計較煩;
前腳落定後腳放,悟得真空始是閒;
恆持心淨能輕安,觸事無心也不難。

學佛調心,這是人人的本分事,心難調,就會隨著境界起伏不定。修行
就是要在難調的心態下,好好地用心下功夫,好好地調伏。「佛說人有二十
難,觸事無心第十難,天下原來本無事,心中常因計較煩」。
這段話讓我們了解:天下原本就沒什麼大事,心中如果不分別、不計
較,自然可以和外面的境界融會貫通,一點困難的事情也沒有。困難的形成,
都是由於一分計較,有了計較心,事事就難以過關,所以我們的心要時時調伏
好,真正不計較的心,其實是充滿無限的自在與快樂。

印尼將軍感受多
看看這一回(民國八十九年)「全球慈濟人醫會」的成員集合在台灣,
幾天的時間裡,每個人都過得很歡喜,並且有滿滿的心得與感動。其中,有一
位從印度尼西亞來的將軍,他是印尼空軍醫院的領導者,曾經統領全國七十多
所國家空軍醫院,在印尼國內,他的地位可說是備受尊崇。
他自己也說,平時進出都有隨從陪侍在側,最起碼也有兩位秘書或兩位
以上的隨從。之前他也曾經來過台灣,一下飛機就受到相當的禮遇。我國的政
要還派遣豪華轎車接送他,並且安排他住在五星級以上的飯店;此外,他開會
的位置也安排在貴賓席,十分受到禮遇。
但是,這一次他以志工的身分,隨印度尼志工一起來台。那一天,在大
林慈濟醫院的晚會活動中,大家都平等地依照先後次序入座。他說他走路要排
隊,座位則是在最後面,睡的地方是通鋪,尤其是要睡在地板上,但是環境雖
然截然不同,他卻覺得很歡喜,並且切實體會到慈濟世界的真平等——大家來
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但卻可以和平地共同生活。人醫會裡的
成員,雖然每個人都是醫師,卻不分地位高低,讓他覺得十分感動。
他並沒有分別「我的地位很高,平常受到與眾不同的禮遇,進出受到如
此的尊重,怎麼來到這個團體沒有得到特別的對待?」這就是「觸事無心」。
因為他觸事無心,所以心很平靜開闊、很歡喜,甚至他還體會到慈濟這個團體
的平等。
心如果能不計較,天下就沒有困難的事。困難的產生就是「心中常因計
較煩」,若能不計較,人生不就海闊天空!下一句「前腳落定後腳放,悟得真
空始是閒,恆持心淨能輕安,觸事無心也不難」。我不是常常說,就像我們走
路,前腳走、後腳放,這樣才能向前進;如果我們前腳走,卻不想放後腳,就
無法更上層樓。
待人處事其實也是相同的道理,事過境遷就過去了,不要把心纏留在當
63
時的狀態。心如果纏繞在人事上,就會很不快樂,我們應該體會到,人生原本
就是一場假相,如果知道相是假的,一切相皆是幻化無常,那麼人與人之間,
哪有永恆不變的形相?
看看大自然的境界,有春夏秋冬。在冬季裡,樹葉原本部掉落了,草木
也枯干了,而春的來臨,又讓葉落的樹枝慢慢地開始長芽。幾天前看到的是干
枯的樹枝,兩天後再看,樹枝上的樹蕊已經開始冒出來;隔天再看,樹枝的嫩
葉已經伸長了;再經過幾天,就變成了整棵綠油油的大樹。
看!大自然的景象也是不固定。小樹苗的成長很快,過了幾天再看,幾年
後再看,從前的樹苗已經變成大樹了。所以大自然景象,沒有固定的形態,人
生的形相也是如此!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一樣的形相,從初生嬰兒天真無邪的可愛
形態,慢慢隨著歲月流逝,我們的身體、軀殼不斷地變化。在不經意當中,從
幼年變成青年、中年、老年,軀體不停地變化,原本清瘦的人不知何時竟發福
了,這就是改變中的形相。
事物的變化就是無常,也就是「空」,因為它有生、住、異、滅。人的
身體有生、老、病、死的形態;物質則有成、住、壞、空的現象,世間沒有一
項可以永遠留住的事物,既然留不住,也就是空。了解一切皆空的定律,凡事
就不會煩擾我們的心,如此不僅心態能清閒,更能平靜。

恆持心淨能輕安
心態若要平靜,就要好好用心觀察身外的境界,並且體會內心的世界。
如果我們不用心就容易放縱,心若放縱就會產生計較。能收攝自己的心,冷靜
地思考,才能真正覺悟,擁有覺悟的心,即能體會真空妙有之法,世間就沒有
喜怒哀樂不平衡的情況產生,心地一片寧靜閒適。所以「悟」字非常重要。
「恆持心淨能輕安」,我們要永恆保持通達的心態與觀念,不要只是一
件事情想通了,下一件事又想不通。世間的事相,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如果用
心,就可以體會沒有什麼值得計較!一件事情既然想得通,其它的事情也都同
理可證,這麼一來,心能不受境界、人我是非所染污,就可以恆持清淨,心若
能清淨就會輕安。
人生難得心輕安,修行最重要的境界,也是在於輕安。所以我們要時時
照顧好自己的心,境界本來就不會污染我們的心,心會受污染,都是自己沾染
的,就像我們常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境界是它原本的境界,和我們有什麼關系?只是自己的心被境界迷轉,不
是境界使我們的心轉動。重點在如何解開心中的纏縛?纏於境界的人,心結還
是要自己解開,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當我們遇到境界時,心不會煩
亂,不會和境界牽纏不清,這樣內心就能輕安,若能如此,觸事無心也不難。
平常對身外、身內要多用點心,才能真正體悟「一切皆空」的道理,進
而得到妙有的歡喜。我們要永遠恆持心的清淨輕安,如此,待人處事就不會受
到是非的薫染。

64
第十一難:廣學博究

佛說人有二十難,廣學博究十一難;
專心學習本已難,深入探究難上難;
博究學問如登山,有心還要恆心伴;
慧海無涯學是岸,廣學博究亦不難。

時日過得很快,然而每天在相同的生活作息之下,卻讓我們察覺不出時光
於何時悄然流逝。人生時日無法長留,卻仍有許多需要了解的事物,所以我們
應該要好好地把握時間。
佛陀告訴我們,人要能透徹宇宙萬物的真理,真的很難!所以他在二十難
中說「廣學博究十一難,專心學習本已難,深入探究難上難」我們想要利用短
暫的生命歲月,真正深入探究森羅萬象的道理,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此處所說的「廣學博究」與現代人讀博士的意思不太相同。現代人的學
習,實在太精細了,但卻未能徹底,同時也欠缺恭敬的心念。在古代,只是想
要認識字,到私塾請求塾師教導,就要「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抱持著恭敬
尊重的心態,如今,這種潛栘默化的優美傳統卻已消失殆盡。
現在從小學開始,孩子就不懂得尊師重道,到了中學、大學,就開始爭取
人權,稍有一點不滿意就向老師反彈。他們不想讓人管教,不只要自治,還要
有權利去選擇校長及老師,這樣的學習環境實在太過開放,這樣的求學態度,
心態完全都松散了。學習如果欠缺尊重的心,所學到的,不過是如何爭取功利
而已。
同樣的,現代有些人上了大學就貢高我慢、不可一世;如果還要再進修碩
士、博士,他們就會開始覺得:我是研究生,我已經要深入研究,我很了不
起。等拿到博士學位後,別人就一定要稱呼他博士,好像這對他而言非常重
要,這樣的人格實在很狹小。

仁醫義診悟真理
這幾天(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份)在「慈濟全球人醫會」的活動中,我們看
到來自十一個國家的醫師、護理人員,此外也有醫師的老師,也就是醫學教
授,他們全都是博士。大家在國外被慈濟這分大愛的精神深深感動,體會到人
性最可貴的就是付出,所以紛紛投入慈濟這個大團體。
他們參加人醫會、國際救災,也曾到很多落後國家舉辦義診,與所有的慈
濟人都一樣,到達之後就開始抬東西、清掃,牽扶走路不方便的人,他們覺得
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也才是人生真正需要學習的。在他們當中,看不出哪一位
是醫學博士?哪一位是醫師的老師?因為他們縮小自己、放下身段,這是真正令
人得可愛又可敬之處。
求學問並不困難,尤其是現代人,只要有錢就可以讀書,現代不論學什
麼,所有的用具都很齊全。以前如果要學做木匠,做一張桌子,就要學四個月
以上,如果要做得很精致,必定要三年四個月。此外,從前所用的工具都很傳

65
統,制作成品也全都依憑真功夫,這才是真正的師傅。
現代人就不同了,只要會拿電鋸、打釘槍,拿得穩、拿得正,就可以制作
東西了。以前的大匠師傅是靠傳統的工具、真實的功夫,還有靠自己的用心。
一幢房子不論是幾層樓,都不用一支釘子,只是用榫就能讓梁柱緊密地結合,
將房子組合起來。有的房子幾百年後仍然存在,這就是真功夫。
現在則談不上什麼功夫,因為大家的心都很浮動,靜不下來,沒有耐心深
入去研究。學佛也是一樣,我們應該要靜下心來研究。在無佛出世時,辟支佛
(又稱獨覺)並沒有佛在世為他說法,不過他很細心,藉由大自然的境界,
春、夏、秋、冬,景色的變遷、氣候的輪轉,他就觀察聯想到人生的無常,也
能透徹了解生命的奧秘。
雖然佛陀不在人間,他卻利用自我推究的方法獲得覺悟,這就是取自大自
然的教育。每個人都生活在大自然裡,我們的智慧應該緣於大自然與人群,緣
於內心本具的佛性。
有些人學問很高,伹卻不知世事。我們是學佛者,應該在人與大自然之間
互相投入,探討人性——如何能在生死中沒有障礙,讓我們心平意靜。
我們要在這種煩擾、紅塵萬丈的人間學習,實在是不簡單。要專心學習已
經很困難,若要更深入探究,實在是難上加難。現代人多數充滿了好奇心,這
一項還沒學好,就要學那一項,只為了讓人家以為「我什麼都知道」,卻無法
徹底學通,所以想要專心學習實在很難。

慧海無涯學是岸
下一句說「博究學問如登山,有心還要恆心伴,慧海無涯學是岸,廣學博
究亦不難」。學,就是要有心;問,就是不恥下問。我們要不斷地去問,不是
說大學生或者博士、老師才有學問,所謂的「學問」,認清楚這兩個字,學無
窮盡,就在於我們肯發問。
如果生起卑劣慢——「我問人家不好意思,問人家沒有面子」,這樣永遠
都不會懂事。因為學問如登山,不單只是大人們才有學問,其實小孩子也有學
問,各個階層、不同年齡都有不同看法,每一種看法都有其道理存在,每一件
道理我們都可以去了解。人生有很多種難,我們要放下身段,不斷地去學及
問,就像在登山,一層越過一層,不要怕累,前面還有山可爬!
「有心還要恆心伴」,有心還不夠,還要有恆心。一時的發心時間很短
暫,因為世間要學要問的事情很多,所以我們必須有恆心。
「慧海無涯學是岸」,慧海就在自己的本性裡,我們的智慧其實與佛平
等,只是佛陀他能啟開智慧之門,反觀自性,開發自性的智慧,進而發揮良
能。慧性之門一打開,天下宇宙萬物真理,就能與內心的慧性契合,如此一
來,外面的道理自然就與我們會合。
天地萬物,無不有它存在的道理。以桌子而言,桌子的學問很大,從一粒
種子開始,長成大樹到最後砍下來,變成一根根木材再加以制作完成。同樣的
木材,也有不同的形態,這當中含的有很多道理,如果慧性不曾開啟,看到桌
子就只是桌子,桌子是木材做的,其它的道理都不懂。若能打開智慧之門,就
66
能契合宇宙萬物的真理。
慧海無涯是因為人人本具,只要打開智慧之門,漂泊的心就可以靠岸,也
就是心與道會合的時刻。我們若想追求學問,博究一切的真理,就必須啟開智
慧之門,這也離不開自心。一切真理就在我們心中,若時時用心,與萬物契
合,那麼「廣學博究」有何困難呢?

67
第十二難:除滅我慢

佛說人有二十難,除滅我慢十二難;
淺薄短見自誇張,稻穗低頭是飽滿;
尊人謙己天地寬,去除貢高與驕慢
日常生活持正念,除滅我慢並不難。

我們在天地之間修行,天地多遼闊,人在世間卻很渺小。世間是人與人共
同生存的地方,大家必須彼此付出,同心協力,能讓世間一切物質、生活富
有,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有一番才藝,才能為大眾奉獻。不過,即使有付出,也
沒有什麼好驕傲、貢高的。
佛陀告訴我們,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會有種種的困難。譬如在二十難中,
他曾說過「除滅我慢十二難」,要除滅我慢也是困難之一。凡夫在生活、功
能、職業上,都會起分別,會認為「我的功能很高,我的學識很淵博,我的功
夫技術很好,我的研究很深刻,我所有的一切都比別人好」。於是就產生不可
一世、貢高我慢的心態,這是十足的凡夫,這種人就是「淺薄短見自誇張」。
淺薄短見的人只看得見眼前,一切自以為是,卻不知貢高的態度,其實是
最令人瞧不起的。盡管有一番功夫,滿腹學問;盡管他的境遇比別人好,但這
一切都是環境促成,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此本事,而是環境讓他有學習的機
會,造就了他的優勢。
因此,有了很好的學問或功夫,就應該更謙虛,富有感恩心,同時勇於付
出。所以我們常常說「稻穗低頭是飽滿」,稻穗飽滿時會愈垂愈低,如果直挺
挺的就表示內部是空心、沒有用的。學問愈高、知識愈寬,表示功能愈好,才
要更謙虛,就如同愈高的竹子也是垂得愈低。
記得夏威夷有一群慈濟人醫會的醫師,他們在當地備受尊重,每天都有很
多病患上門求診。他們在夏威夷的社會地位是屬於高階層的,但是當他們走進
慈濟之後,知道沒有什麼好貢高驕傲的,能一一放下身段,因而生活中充滿了
歡喜、輕安和自在。
在義診時,他們親自扶持病人,幫病人擦身體,視病如親。在當地人文學
校,他們穿起慈誠隊的制服,在路上指揮交通。此外,也學習當孩子的保姆,
帶孩子上廁所,這樣呵護著孩子們,讓他們覺得很歡喜。

仁醫抬棺度群倫
有一次,一位社會人士,看到這些醫師放下身段做得這麼歡喜,感覺很不
可思議,想試試看他們的表現到底是真是假。由於他的母親往生了,於是就對
一位醫師說:「我看你做慈濟做得這麼歡喜,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們
的醫師回答:「人生就像一個道場,這樣也是在修行。」這位人士就說:「你
如果要修行,就要有辦法降低身段。我的母親往生了,要出殡時,你們如果能
來為我的母親抬棺,我就加入慈濟,加入你們的團體。」
這位醫師聽了,覺得師父說要淨化人心,只要能度一個人就是好事,我們

68
就會多一位慈濟人,而社會也將多一分祥和。後來真的就有身高相當的八位醫
師,穿著整齊的服裝,為這位人士的母親抬棺;大家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些醫
師都是當地的佼佼者,他們為什麼做得到?
事後,有人問這些醫師的感受如何?他們回答:「輕安自在。我們做得很
歡喜,就如同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沒有分別。」這不就是竹子愈高大竹尾垂
得愈低;稻穗愈見飽滿愈低頭。同樣的,這群醫師有這麼好的環境,內心那分
愛應該更豐富,以謙虛的心付出無所求,並抱著感恩心服務社會。

尊人謙己天地寬
「尊人謙己天地寬,去除貢高與驕慢,日常生活持正念,除滅我慢並不
難」。既然我慢是這麼討人厭,我們應該好好地調整,學習時時尊重他人,縮
小自己,這樣一來,生活的天地就沒有障礙,人生道上也會天高地廣。
所謂的「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自己優秀,還有人比我們更優秀,因此
不需要自誇;用愛付出待人,絕對會受到人人的尊重與敬愛。如果懂得尊重他
人、謙虛自己,自然能除去貢高我慢的壞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能處於八
正道的正法之上,心念端正,行為就不會脫離人生軌道。
慈濟人曾經關懷一位獨居老人,他的家非常骯髒混亂,老人的頭發、胡
須、指甲,不知多久未曾整理。我們的慈誠、委員不僅幫忙清掃居家環境,並
且整理他的儀容,使他全身上下及家庭內外部煥然一新,變成另一番新天地,
這就是愛的付出。
這位老人,現在如此落魄孤老無依,然而從前的他,其實是一位威風凜
凜、呼風喚雨的人物。曾經有的風光,晚年卻如此慘淡,所以人生並沒什麼值
得驕傲的事情。我們得以安然自在地生活,擁有豐富的物質,這是每個人共同
付出功能的成果,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尊重別人。做人要謙虛,觀念要正確,不
要被名利、學問等等,迷失了應有的禮儀。
在待人接物中照顧好自己的態度。心念持正,除滅我慢並不難。日常生活
中能轉變心念,就是轉變一個形態,如此驕慢就能完全滅除。

69
第十三難:不輕未學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輕未學十三難;
待人謙和如種田,插秧後退是向前;
聖人猶能畏後生,丈夫豈可輕少年;
三人行裡我師焉,不輕未學並不難。

每天早晨,我們靜坐的時間實在不長。然而,雖然是短短的幾分鐘,卻能
在一念靜寂時,聽聞大地的聲音——幾只鳥兒總是輕柔地叫喚,群鳥也溫和地
回應,這的確是很美的聲調。盡管我們無法明了小鳥彼此間對答的內容,卻可
以感受到,這是一片充滿祥和的世界。
大地眾生何其多!萬物共住是一件多麼奧妙的事。「和」就是萬物共同的
依據,彼此若能相互尊重,才能在和睦的世界裡共同生活。
佛陀時時警惕我們,人生有很多的困難,最難的就是度過心靈難關。在重
重關卡中無法超越,只要心念一轉,就可以看破人我是非,透徹人生的道理。
所以說「一理通,萬理徹」,如果破除了困難,我們的心就會很平和。
佛陀說修行人的心態有二十種困難,接下來是第十三難。

丈夫豈可輕少年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輕未學十三難,待人謙和如種田,插秧後退是向
前,聖人猶能畏後生,丈夫豈可輕少年,三人行裡我師焉,不輕未學並不
難」。人人都有我見,這種自我的心態與見解,就是造成「心」的困難之因。
一個人太自大了 腿菀濁崾鈾 耍 彩戮醯米約壕 楹芊岣唬 勻瘓塗床黃鸶湛
佳 暗娜恕?br> 我們要知道數學,不一定在學校裡,其實在日常生活
中,大家都可以彼此教導與學習,互為師也互為徒。當老師的人,可以從學生
身上得到很多東西;而老師為了教人,也必須精進探討,所以一邊教一邊也在
學。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相同的事物,也會有不
同的感受,這些都值得彼此分享。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在原地踏步,等到必須教人時,自己才會提起精進心,
無形中就能學到更多,來求教的人,他們以不同的心境看相同的事物,也可能
發現更好的方法。因此很多時候,在教的同時也就是在學。
有一位剛上中學的孩子,接受大愛電視台采訪。他的智識見解都十分成
熟,此外,動作也非常利落。我們大人已走過幾十年的人生歲月,然而要學習
一樣新事物,也不一定能像他如此熟練。那一天,看他在工作裡推著工人載重
物的獨轉車,很輕松地將粗重的東西運送到目的地,甚至還用跑的。其實,最
主要的原因是他懂得運用自己的智識,分辨眼前的工作應該用什麼方法完成,
應該如何使力才能操作自如。
很多時候,人可以運用自己的本能(本具的智慧)來發揮良能,所以我們
應該以謙虛、尊重的心,來看待四周圍的一切人事物。謙虛,才能擁有更寬闊
的空間,如果太自大了,周圍的空間就會被自我填滿。

70
下一句是「待人謙和如種田,插秧後退是向前」。曾經種過田的人就知
道,必須彎下身體才能插秧。我們待人要謙和,時時懂得禮貌和尊重,就像在
種田一樣——插秧一定要往後退,每後退一步,就插好一列秧苗,人雖是向後
退一步,工作則是往前增加了。
因此,待人處事如果能夠退讓一步,就會海闊天空,不需要與人爭論是非
得失。學佛就是要做到「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
安」,如果時時謙虛、退讓,自然就能縮小自己,周圍的境界也就會更開闊。
接著是「聖人猶能畏後生,丈夫豈可輕少年」。從前的聖人都十分謙虛,
並且縮小自己。真正的聖人,必須超越種種人我是非的考驗,同時尊重大地眾
生。佛陀說,一切眾生的智慧與佛平等,因此聖人敬畏後生。

老和尚與小沙彌
有句話說「後生可畏」,意思就是不是只有我行,後來的人比我還行。在
禅宗公案裡,有這麼一段小故事——老和尚帶著小徒弟出門行腳,在山路上,
小徒弟看老和尚輕松地走在前面,自己卻背著包袱跟在後面,心裡就想:「因
為老和尚是有修行的人,才能如此輕松自在,所以我也要立志修行菩薩道,將
來也要教化眾生。」
他立下了弘大的誓願。這一動念,前面的老和尚馬上轉頭說:「來!包袱
讓我背,請你走前面。」小徒弟感到莫名其妙,師父怎麼突然對我這麼尊重,
待我這麼好?老和尚輕聲細語,恭敬地說:「因為你發大心要行菩薩道,拯救
天下眾生,所以我應該尊重你,讓你走前面,東西我來背。」
小徒弟恭敬不如從命。走著,走著,心裡又開始想:這樣多得意,多自在!
自己只是發一念心,師父就這麼恭敬我,將來我如果再進步,就可以當大和
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當他生起不可一世的自大心態時,老和尚又出聲叫
他停下來,態度很不好地對他說:「把包袱背好,跟在後面走。」
小徒弟覺得師父真奇怪,剛才是那樣,現在又變成這樣。老和尚似乎猜透
他的心思,就說:「剛才你很謙卑又發大心,願意精進認真以拯救眾生,這個
志願很高貴,所以我尊重你。但是,現在你還沒成就,就想要博取別人的恭
敬,實在太自大了,這是錯誤的觀念。」從這個小故事裡,我們就知道,謙虛
自己恭敬他人,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對人謙虛,還要立大志願,這是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態度。學佛必定要具足
謙和,才懂得尊重年輕、未學的人。所以「丈夫豈可輕少年」,大人物也是從
無名小卒一路走過來的,因此不應該輕視年輕或資淺的人。
「三人行裡我師焉,不輕未學並不難」,三人同行,另外兩人都是我們的
老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行為善良正當的當然是我們的
老師,我們要感恩及學習;然而,示現不良形態的人,也是我們的老師,因為
他能讓我們提高警覺,反觀自我,所以也要尊重、感恩他。
日常生活裡,我們要彼此相教、相學,互為師徒,這就叫做「教學相
長」。我們能夠當老師,就是因為有人願意接受教導,自己才能更精進去探

71
究,總之,我們在世間要能夠心和謙虛,才能過著真正美滿的生活,學佛的心
態不要有「缺角」,應該要學得圓滿,這才是真學佛者。

72
第十四難:心行平等

佛說人有二十難,心行平等十四難;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狀元;
生命原來本同源,何必區分貴與賤;
怨親一如無分別,心行平等亦不難。
四季的轉換,不同的氣候,分別有不同的景象,人當然也有不同的分別
心。

佛陀要我們將自己的心調適平等,不要有分別心。尤其在人與入之間,
關於各人的地位、名譽等,不要有貴賤的分別。但是談何容易!所以佛說人有
二十難中,「心行平等十四難,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狀元。生命原
來本同源,何必區分貴與賤,怨親一如無分別,心行平等亦不難」。要心行
平等的確比較困難,因為心的運作易向外區分。

慈慧平行心平等
在大林慈濟醫院剛開幕時,本會宗教處有一位基層同仁,一個多月的時
間都在大林幫忙,每天記錄全院上下的工作日志傳回花蓮,讓我可以了解那
邊的最新消息。
當他要離開時,院長別情依依送他到門口,忽然間對這位年輕人說,告
訴你一個故事——在夏威夷海邊,有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每當氣候有所變
化,就有人來請教他天氣動向。他也會很准確地向大家報告:何時會下雨!何
時有台風!台風距離夏威夷還有多遠等等的消息,所以大家都很敬重這位老
人。
有一天,老人同樣走在海邊,又有人來問他,今天的氣候如何?老人回
答:「今天收音機失靈,我的消息都是來自廣播。」大家原以為他料事如
神,至此才恍然大悟。院長將故事說到此處,接著就告訴他:「你在這裡一
個多月的時間,每天都將院內所發生的狀況寫出來,讓師父了解,如今你要
回去了,這個工作要教誰替代呢?」
這段故事真的讓我很感動。院長雖然是醫院的大家長,但是他與同仁之
間的關系,就如同父子般的情感。此外,他也能夠做到尊重年輕人,這就是
前面所說的「不輕未學」。
接著談到「心行平等」,院長與基層員工打成一片,將他們視為自己的
孩子,這就是平等心。如果每個人都能用這種親愛、平等的心念待人,我們
的社會將會充滿溫情。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有他本能的才干,不
一定人人都是萬能,但是都有各自的優點與專長。只要我們有興趣,願意用
心學習,自然會懂得更多,做出來的事也將更成熟。
反之,沒有培養出興趣,就無法專心學習,每樣都想學,卻都學得不徹

73
底,這樣就沒辦法學到真功夫。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功能——例如媒
體曾經報導,一位醫學系畢業生,畢業後重新報考餐飲科,將來想當廚師,
這就是他的興趣。
這位年輕人,他如果對當醫師有興趣,就會成為看病的醫師。但是,他
真正的興趣卻是烹饪、下廚房,所以他去學餐飲,將來融入醫學觀念做好營
養調理,讓每位客人都有均衡的營養,其實這樣也很好。因為行行都能出狀
元,若能用心為社會人群付出,就是最有價值的生命。

追溯生命本同源
所以說「生命原來本同源,何必區分貴與賤」,生命原本就有相同的起
源。佛陀說六道輪回,大地有無量無數的眾生,所謂眾生,就是指不同形態
的生命——貓不是狗,狗不是豬,豬也不是牛,牠們的形態各不相同。
因此,狗不會生豬,鴨不會生雞,牠們的生命都有各自不同的基因,所
以就會有不同的形態。然而同是人類,先天的構造就都一樣,大家都有一個
頭、兩只手、兩條腿,在六道輪回中,人的形態是相同的依報,大家都是
人,依報在地球上。
但是各人卻有不同的正報——你是你、我是我;我吃我飽、你吃你飽;
你修你得,我修我得。同樣的境界,說不定你們看了很煩惱,而我看了很感
恩;感受不同,結果就不同。所以,我們在人生道上,有一個共同的依報,
同樣生在「人」的境界裡,卻有各自不同的際遇。
正報來自於人的心態,各人的心態絕不相同,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必須
調整好自己的心。其實人與人之間,不需要分高低,也不需要分貴賤,因為
再高的位置,即使名氣很大,所有的一切都很優越,然而也都是「一日之所
需,百工斯為備」,食衣住行所需各項,都不是自己能獨力創造的,需要很
多人同心合力地付出。
所以,每個人都要依靠別人而生活,同時也為別人提供生活所需,因
此,還有什麼貴賤之分!

怨親一如無分別
心境若能突破,就會「怨親一如無分別」,沒有我們所怨恨拘人,也沒
有我們特別親愛的人,擴大小愛,就能轉化成大愛,有了大愛,就會怨親平
等,絕對沒有分別。如此一來,心行平等就不困難。
學佛就是要學一念心,如何調整好這念心,在心與境界交會時,常常保
持平衡,沒有起心動念,也不會在境界中起煩惱。現代人的生活比較富有,
所以總是不敢承擔責任,也不想去做比較辛苦的工作,動不動就會說:「我
太辛苦了,壓力太大了,責任太重了!做超過時間了!」
這都是由於現代人把心放松了,懈怠心一起,自然就會起分別——分別
辛苦與享受。有了貪享受的心,就會怕辛苦;心起了分別,行為的懈怠就接
踵而至。
學佛應該要超越心靈境界,選擇了志願的道路就一心向前,這就是精

74
進。在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要時時間自己:今天我依報於此,抱持著
怎樣的心情來融入這個境界,是否能共同承擔師父這分心願志向?
有句話說「發心如初,成佛有余」,修行如果能將初發心好好把握恆
持,內心就會輕安自在,無論怎麼辛苦也會甘之如饴,因為這畢竟是自己的
志願。我們發心立願,「只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若能將心行
調好,就會很平等,不會有分別、計較,所以要多用心!

75
第十五難:不說是非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是非十五難;
绮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
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
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

修行,就是期待達到平靜無染的心境。但是談何容易!佛陀說人生之惡,
莫過於「十惡」,這都是出自於一個人的身、口、意。身有三惡——殺、盜、
淫、心也有三惡——貪、瞋、癡,而口卻有四惡,那就是惡口、妄言、绮語、
兩舌。
只不過是開口動舌,就占了十惡之中的四惡,可見口舌的造惡是多麼大。
所以,修行除了修身業及意業以外,更要注意口業,「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
是非十五難,绮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
論長短,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難與不難只在一念間,若不用
心,開口動舌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無不是惡。但是,如果能將心意照顧好,
自然一般人容易犯的,我們就不會犯,這也就是修行。
人生,不說是非實在很困難。在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與己有緣
的人,所說所做我們都認為是對的;無緣的人,所說所做的就都不合己意。
對與不對,若只憑自己的立場去做判斷,彼此之間往往就會起沖突,甚至
有了不好的傳言,演變成搬弄是非,而惡口、妄言、绮語、兩舌四者都是起於
是非之間。學佛必定要學得真,對於人和事,我們要用心分析清楚,自然就不
會是非不分,而造成口頭上的四大惡業。
有人會覺得「那我就不要惡口,凡事都說好聽一點。」這也不對!不想給
對方谏言,「不對是你的事,我做好人,我說好話」,這也缺乏道德勇氣,容
易使人一錯再錯,而且變成他造惡,好像也有人支持他。
「绮語兩舌皆禍患」,大家都知道惡口、妄言是不對的,傳話、說壞話也
都不對,這些大家都會比較警惕,但是绮語、兩舌就容易疏忽了。绮語,就是
裝飾過的好話。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只是一味地說好聽的話,事
事奉承應酬,沒有一句是真實話,沒有一句是好壞分明的話,這種人的內心肯
定缺乏仁德。
兩舌也不對。人的感情大多是靠語言溝通,有時這個人對那個人不滿,難
免會表達在口頭上,對方沒聽到,不知道事情原委也就罷了。然而處於中間的
人,卻將這些埋怨的語言,再加油添醋說給對方聽,對方聽了也很不平衡,滿
腹的委屈,又會再吐露不滿意另一方的言詞,中間的人又再將這些話傅回去。
就這樣「兩個舌頭」,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東西互相挑撥離間,讓雙方
感情沖突,這就是造口業。這些口業都會造成禍端,所以真偽善惡要分明,開
口動舌更要用心謹慎,不要弄假成真,輕輕一動舌,很容易就造成彼此的摧
毀、傷害,所以我們要很注意。
「祥和人間畏言讒」,祥和的人間最怕是說些沒有用的話,搬弄一些是是

76
非非,或者暗箭傷人,這種口頭中傷很難療治,所以我們不要去傷害別人,當
然也不要輕意接受別人的傷害。
下面是「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修行同樣也是在人群中,
既然與人相處,就必定會和人談話,或者是彼此之間傳遞法語,但是差毫厘而
失千裡,有時就算傳好話也會傳錯,所以我們時時都要很用心。
不要隨著自己的好惡去論長說短,我們認為是好的,不一定真的很好,因
為我們還是凡夫,站在不同的立場,接觸到不同的因緣,所以有時候認為好
的,不一定是真好。
說不定與我們的緣比較不好的人,明明他說的是好事,我們卻將它當成壞
事,這也不對。應該要生起平常心,學佛要盡量結好緣,去除好惡的分別,所
以,不要隨著自己的心意去論斷別人,應該要時時自我警惕。
「揚善隱惡棄偏見」,我們要揚善、隱惡,這就是在培養對方的善根,成
就菩提種子的因緣。所以在佛經中常常提到不斷人善根,善根需要多培養。
行善的人,需要有人給予信心,若有人告訴他:「你這樣做是對的,這樣
做會幫助很多人,十分難得。」他做了之後,就會很有信心,並且會繼續再發
心;假如潑他冷水,這顆種子就容易流失。佛陀曾說見人善而隨喜,也是一番
功德。
別人在做善事,我們隨喜成就他的善根,這也是一番功德,何樂而不為!
適度地贊歎別人,其實就是美化自己,所以要多用心。佛陀曾打了個譬喻,如
暗室中點燃一支蠟燭,再以此燭之火點燃另一支蠟燭,如此燈燈相傳,不只不
會減少原來那盞燭燈的光明,更能增加光亮的范圍。我們絕對不會因贊歎一個
好人,自己的光采就失去了,贊歎愈多,彼此的光采就能相互輝映。
但是,當我們看到惡的就要趕快提出勸導,勸不動時就保持默然,不要因
為對方依舊我行我素,就四處向人宣說,這樣是不對的。我們盡心勸導,他能
改善當然最好,若不能改善,我們只好默然隱惡,不要一直傳下去。因為我們
是凡夫,凡夫難免有自己的立場及偏見,所以要時時自我警惕,如果能這樣,
不說是非並不難。
想一想,萬惡莫不由十惡開始,十惡之中,心、意才各占三分,而「口
業」就占了四分,怎能不時時提高警覺。不說是非,包含戒除口的四惡業,也
就是惡口、妄言、绮語、兩舌。總之,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啊!

77
第十六難:會善知識

佛說人有二十難,會善知識十六難;
良師益友善知識,普遍天地眾生間;
開闊胸襟敞心田,世間聲音皆良言;
縮小自己棄成見,會善知識有何難。

走在修行這條道路上,向前遙望,似乎是很長遠的路,佛道遙遠,想要追
求真理,必定要很精進,就像走路一樣,一點都不能停滯。
世間的路是用兩只腳去走,菩薩道則是要用心去行。我們要觀照自己的
心,每天是否都能與道契合?我們的心念往往會脫經離道,向偏差的凡夫追
逐,等到想再回頭時,內心卻已沾染許多煩惱。要去除煩惱心,實在是不容
易。
學佛必定要懂得把握環境,常聽人說「千裡求師,萬裡求藝」,這是指古
人要學一項功夫,往往要到很遠的地方,才能見到願意傳授功夫的師傅。因為
得來不易,所以他會很珍惜,因此他會很認真地把握時間,用心學習。
但是現在的人,很多東西都太容易得到,就不覺得有什麼好珍惜。因此
「道」在身邊,道場就在我們周圍,自己卻輕易放棄了,這實在是很可惜的
事。佛陀說「我們的心念,念念都是難關」,而學佛修行就是要時時過關,不
能有所偏差,一念偏差,這個難關就過不了。
「佛說人有二十難,會善知識十六難,良師益友善知識,普遍天地眾生
間,開闊胸襟敞心田,世間聲音皆良言,縮小自己棄成見,會善知識有何
難」。說起來很簡單,生活的周圍無不存在善知識,佛陀卻說「會善知識」是
第十六難。

老子與士成绮
其實,良師是我們的善知識,益友也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們普遍存於天地
眾生間,而我們竟渾然不知。不只現在如此,過去在春秋時代也一樣,當時的
老子是一位道德很高的人,他的心胸寬大,思想非常超然,是一位了不起的道
德家、哲學家,因此他的名聲傳遍天下。
有一天,有位名叫士成绮的學者去拜訪老子,他常常聽到有人稱贊老子,
覺得很好奇,難道老子的道德和學識果真如此超然?於是千裡迢迢地找到老子
的家。老子的居家環境很簡陋,房子很破爛,看起來也很髒亂。
這位士成绮一看,心裡就很不歡喜,開口就對老子說:「我聽說你學識高
又有智慧,是一位道德家,所以慕名千裡而來,但是來到這裡卻很失望,你家
簡直是個老鼠洞,和牛、馬、豬捨也差不多。我不知道這樣還有什麼值得讓我
請教的?真是失望!」
說完看看老子似乎渾然不覺,這位士成绮也就轉頭走了,回程途中,他的
心卻靜不下來,一直想:「心裡好像怪怪的,照理來說,老子的名望如此超
然,我到他面前,為何覺得沒什麼特別的地方,而我用這麼直接的話諷刺他,

78
看他也沒什麼反應。如果說是我贏了,我應該很高興,為什麼反而覺得很空
虛,這是什麼道理?」
他再三思考。隔天忍不住又回去見老子:「奇怪,昨天我來請教你,對你
這麼不客氣,說了一些話辱罵你,為什麼你都沒有反應,也不生氣?」
老子很自在地回答:「什麼是聖人不聖人?我早就將它當成一只破鞋,扔
得遠遠的了。名分與我毫不相干,如果我是一個真正有道的人,不論你叫我
牛、馬或是老鼠,與我有何關系?這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當時士成绮聽了內心很震撼,本來是坐在老子對面,趕快起來站到側邊,
再也不敢正視老子。他低下頭來對老子說:「我錯了,我想要求道,竟然還在
名相上打轉。請你指教,到底要如何才能調伏這種虛浮的心念?」
老子就回答他:「你昨天來的時候,那種態度和眼神好像要找人打架似
的,非常驕傲,就好比一匹在邊地亂闖的野馬,忽然間踩到陷阱,在慌亂中完
全失去本性。其實,清淨的本性就存在大自然間,如果你要學道,就要趕快回
歸自然的本性,這就是道。」
這段短短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得道的賢人,他的心境如此超越。而
一個自以為是的學者,就很容易瞧不起人;這與受困的野馬失去本性,又有何
不同之處?

縮小自己棄成見
我們應該將放縱的心收回來,回復清淨的自然本性,才能見道。如此說
來,只要我們多用一點心,就能體會良師益友、善識,無不普遍存在天地眾生
間,切勿以外在的形象來判斷一個人,要用清淨自然的本性來面對普天下的事
物。
下面是「開闊胸襟敞心田,世間聲音皆良言」,生活中,要時時放開心
胸,依照不同的境遇好好耕耘心田。就像農夫要隨順季節,加以播種、插秧,
修行更要時時照顧好這片心田,這才一個「心田農夫」真正的本分。聽聽大地
眾生聲,聲聲句句皆良言,心若清淨,就能明白世間任何聲音的涵意,無一不
在對我們說法。
早上聽到遠處的雞啼聲,就知道昨日一天的時間又消逝了,今天又是另一
個開始,我們的心該如何體念無常,如何精進不懈!所以,世間萬物無不都在警
醒我們。
心靜下來,就能體會「三人行必有我師」,人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只要時
時縮小自己,就能海闊天空,所以「縮小自己棄成見」,不要被自大的心理蒙
蔽而對人產生成見,這樣生活就會海闊天空。所以佛陀教育我們,要時時調好
自心,人與人之間應時時以禮相待,不可怠慢。

79
第十七難:見性學道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
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靜,靜的環境真的很美。每日晨課間幾分鐘的靜坐,讓我們可以有短暫的
時間自我調息,這樣的境界的確很美。我們要向內找出本性、自然之美,這樣
的寧靜之心才是真正的永恆。其實,若心頭煩躁,盡管外面的境界很美很靜,
我們同樣無法察覺,這些都要靠自己向內心探求。
佛陀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
心,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
難。」
學道,最重要的是追求「明心見性」,然而明心見性,是學道中最難達到
的心境之一。因此在二十難中,「見性學道」是第十七難。我們要知道人人與
生俱來的本性,就是明亮、清淨的佛性;只不過我們長期在六道中輪回,受到
不同環境的薫習,本性雖存在,卻早已受到污染。
財富與名利的貪染,使得失心變成一般凡夫的習慣,遮蔽了清淨的本性,
污染了光明的內心,最後就演變成學道的障礙。在貧富貴賤相對的觀念中,人
就會各有所偏,權位高、財富多,是人人所要爭取的。人人都誤以為有權有位
就叫做尊貴,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平凡或是低賤的人,大家都想顯耀自己的尊
貴。
其實貴賤也只是相對的觀念,但是人們常因此患得患失——想要得,就要
爭取;如果失去,就非常恐懼。有些人覺得生活孤單,於是就期待成家立業,
有家屬圍繞身旁,認為這樣叫做福,這其實也是一種相對的觀念。若依循真
理,就沒什麼好爭取的;都是因為執迷於相對的認知,才會造成彼此的爭奪。
如果可以了解這個道理——在相對的世間中有得必有失。那麼人與人之
間,何必爭論「你對,我不對;我對,你不對」,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就能
在人群中,慢慢培養出那分無爭無求的心念。
其實,有錢不一定就有貴,也不一定有福,只是有錢而已。錢賺得很多的
人,還會覺得不夠,因為他還要求「貴」,才叫做權貴。所以很多有錢人,還
會不斷地爭奪。他們會覺得:錢我已經有了,現在只想要個成就,因此,人心
永遠都不會滿足。

選賢與能憑實證
在百丈禅師時代,當時大家都欣羨禅師座下的弟子們能嚴守戒律,並且充
滿清高的意志。有一次,有個道場的方丈希望找一位承接衣缽的人,他想到禅
師的弟子應該是最理想的人才,因此就請禅師在弟子中選派一位來傳接他的衣
缽。

80
百丈禅師於是召集所有弟子,在大家面前放了一個淨瓶,問道:「誰可以
回答我的問題?不稱這個東西為淨瓶,另外找一個名稱代替。」此時,弟子華
林就起身回答:「它不叫淨瓶,也不叫木桶吧!」
百丈禅師靜靜地看看周圍,其它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他就指名:
「沩山,你的見解呢?這個東西還能叫做什麼?」沩山站起來,走至淨瓶前,一
腳踢翻了它,然後走了出去。看到這個動作,百丈禅師微笑,回頭就說:「華
林,你輸給了沩山。」
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心中沒有執著,就不會受外在的形相所困。沩山
他不把名利當名利,不對接衣缽、得到一個道場而在意,他將那座道場視為瓶
子一般,即使踢掉了也沒什麼!本性清淨無一物,絲毫沒有名利的負擔,見性之
後,也就無掛礙、無負擔。所以我們不要讓名利污染了自心。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邯鄲學步的故事是——有一個人
他覺得趙國都城邯鄲的文化很昌盛,當地人的儀表很好,他想去那裡學習他們
走路的步伐。結果他太在意別人的走路方式,過了幾年之後,別人的步伐沒學
成,竟也忘了自己原先走路的方式,最後只好用爬的回去……。這個故事同樣
是比喻迷於外相的荒謬。

恆持清淨一念心
我們現在的人,大多是太過安逸了、太好命了,所以就厭惡勞作,想追求
清閒,什麼職務都嫌辛苦,甚至不想承擔職務,這種人修行會很痛苦。因為他
們背離了修行的方向,這就是「薫習懈怠」。雖放棄在家的生活,然而出了家
若不肯與人合群,無法承擔職務,這種人絕對會失去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其實人人都具有佛性,只是無法
恆持這念善心。因此我常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余」。真正想為人群付出,
就願意放棄一切個人的享受,不怕辛苦,這念心如果能永遠保持,就叫做菩薩
心、清淨心。
此外,我們也要「把握當下勤精進」,把握當初的發心,如此見性學道就
不難。與佛同等的本性人人本具,還要去哪裡求?只要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
會明白要往內自我探求。
假如我們背離本性,想要修行就難了,如同邯鄲學步般迷失,或薫一習了
懈怠,就容易退失道心。這些想法都只在一念間,請大家要把握當下,恆持初
發那念心,那麼見性學道就不困難。學佛只有一句話——多用心!

81
第十八難:隨化度人

佛說人有二十難,隨化度人十八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
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
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時日不斷地消逝,發心立願學佛的意志,是不是仍如當初的一念心?時間
有如缸中之水,缸裡的水一天天干枯,缸中魚的生命也一天天受到威脅。人同
樣也是如此,學佛需要時間來降伏習氣,但是人生苦短,不好好把握,一沉淪
就是萬劫難復。
人常常不會愛惜時間,都會想著:今天沒有調伏好自己沒關系,還有明
天。大家因為「反正有明天」,所以才無法度化自已,又怎麼能度化他人?剛
開始修行時,每個人都有宏大的誓願,要了脫生死、度化眾生,這是所有修行
者共同的心願。
但是,想要了脫生死談何容易?真正的了脫生死,並不是在生命結束的一
天,而是在當下。在我們每一時刻的生活中,自己的心念有沒有跟著境界起伏?
看到不順眼的事,心中是否生起煩惱?如果隨著境界轉化起煩惱,就是處在六
道輪回中,而且是餓鬼、地獄、畜生的心境。
當我們滿心歡喜時,則是輪回到天堂。六道其實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
不至於讓自己整天在三途惡道中輪轉?這就要看我們是否能「及時了脫」。
不論遇到任何事,我們都可以馬上化解,這就是「了脫」;如果境界現前
時,一直無法看開,那就是在輪回中。我們要度自己都不容易了,不知能否度
化他人?所以佛陀說二十難中,「隨化度人十八難,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
善萬般難,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
何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剛強的眾生,不一定是別人,很可能就是自己,因
為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要調伏自己也沒那麼容易。我們將心比心,明了自己都
如此剛強難調數了,若只一味地想要別人聽話,聽了又能改過,這實在非常困
難。

調伏習氣度自他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好好「自度」,但是,很多人將這句話斷章取義。有時
我們認為一段文字很好,就用它來代表,但是聽的人只聽到這一段,因此就時
常斷章取義。其實自度的意思,就是將自己調教好,不是要你獨善其身或是遠
離群眾。假若遠離群眾,就如一塊粗石沒有其它東西來磨磋,這樣永遠都顯不
出真正溫潤美好的本質。
我們要在群眾中用心轉境,境界現前時,境轉心不轉,境不轉心轉,要訓
練到運用自如,這就是學佛學到心境寧靜的境界。但是我們處在濁惡世間,內
心如何寧靜?就是因為很難,才叫做修行。要能在愦鬧的地方調伏自心,進而

82
才能調教別人,否則,一顆心動不動就被眾生所轉,哪還能轉度眾生!
「規過勸善萬般難」,自己尚未調伏,要如何調伏他人呢?內在的眾生才
一個,而身外的眾生確實很多,度眾生要用盡許多心血與方法,所以說「規過
勸善」實在很難。
不過,只要用心,不好的習氣還是能在良善的環境下改正過來,例如慈濟
中、小學(民國八十九年開辦)的學生,在老師們愛心的指導下,才開學一個
多月,學生們的生活常規就能有所改變。孩子回家後,開始懂得幫父母做家事
洗碗筷。看!孩子在學校受了大環境教育的影響,過去的習氣就能逐漸改善。懂
得生活的人,能夠處處體貼別人,為辛苦的人分勞分憂,我們希望能教導孩子
們成為勤快、懂得生活的人。
有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在學校裡學到吃飯前要先唱感恩歌,並且
懂得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回家之後,他還是行禮如儀,教弟弟、妹妹如何拿
碗——「你要這樣拿碗,要龍口含珠;你要這樣拿筷子,鳳頭飲水。」要開動
了,又對爸爸媽媽、弟弟妹妹說:「慢點!我們要先合掌,唱感恩歌。」
經過老師用心的調數,孩子們已經可以將好的教育帶回家,這就是調教眾
生。當然想要調教眾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其實修行也是很辛苦,因為要調教
「內在的眾生」,所以辛苦一點,把自己這個眾生調教好,才有辦法調教外在
的眾生。

精誠所至金石開
雖然付出的當中可能遭遇很多困難,但是既然發心立願,就要義無反顧去
實行。「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眾生要度盡,而內外的眾生都
要度,內外皆度盡方能證菩提,也才能真正到達覺悟的境地。真正當菩薩要歡
喜化人間,因為菩薩的願本來就是「甘願做,歡喜受」,盡管世間險惡,眾生
難度,然而這卻是立大願發大心的道路。
再說「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我們要度化人間,不能缺少
精誠,精就是精進不懈怠。出家人發心修行的那一念,的確非常精進虔誠,所
以才能辭親棄愛離俗出家。
其實在家菩薩也是一樣,既然同為佛弟子,這念精誠之心就要永遠堅持,
而且要精進不息。從內至外,內心的精進虔誠,表達至外在的舉手投足、開口
動舌,無不能感動人、度化人。所以說「精誠所至,金石能開」 ,只要內心精
誠,就算石頭也會點頭,就像金屬那麼剛硬也會熔化。
所以,精誠是自度度人最重要的法門。若能如此,我們要隨化度人有什麼
困難?隨時隨地都能度化他人。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內自度,如此要調教他人,自然有其方法,大家
要好好在自省,不要懈怠荒廢時光——「是自己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
有何樂,」大家要殷勤精進,慎勿放逸!

83
第十九難:睹境不動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
節制貪欲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
然」 。我們要如何才能修好自己的心,不受外境影響?要真正守住一心不動的
確很難!因為外面有很多境界,不論大自然或是人事的境界,常常會動搖人
心。
大自然的境界有寒熱濕干不同的變化,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直接接觸。
冷的時候,要我們不去想冷,那是不可能的;天氣冷了,必定要添加衣服,關
緊窗戶,環境比較好的人就裝設暖氣。反之,夏天時,要我們不去想熱,心靜
自然涼,卻仍會汗如雨下,所以要打開窗戶讓它通風,環境更好的人就裝設冷
氣。
在大自然的境界裡,如果長期下雨,就會覺得出入十分不便;反之,若
沒有雨水,地上的花草、田間的稻子、青菜等等就會干枯,土地干裂同樣使人
擔憂。因此四周的環境,無不讓我們動心。
譬如每天早晨靜坐時也會感受到外面的境界,心也會跟著浮動,因為它
很靜谧。天將亮而未亮,大自然的生物充滿著活躍的生命力,當我們接觸到
了,同樣也會覺得很歡喜、很有朝氣,這就是心也跟著在動。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剛才所說的是大自然界,如果
說完全沒有感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修學,是從突破人事的境界開始,
這實在很復雜!人事的境界,雖不似大自然的輪轉,但是我們的心會去分別人
的好與壞,有緣或無緣,對人起分別,對事也不斷分別。
喜歡的人離開了,就會很不捨,朝思暮想,希望能趕快再見面;不喜歡
的人,則會恨不得他早日離開。
家庭中也有這樣的情況——過去媒妁之言的時代,娶來的媳婦若是有
緣,就會很歡喜;若是無緣,也會很怨恨。新娘嫁到婆家,有時與小姑、妯娌
之間也有「有緣、無緣」的情況;夫妻也一樣,還沒結婚時,彼此都很歡喜;
結婚之後也不一定能相處融洽,這些都是心的分別所造成。
修行也一樣,既然捨去俗家,投入如來家,所選擇的道場,就是我們終
生依止的地方。進入如來家,內心必定要自我堅定,道心不堅就容易隨境流
轉,原本抱著滿滿的希望而來,卻因境界裡的人事不合自己的心意,於是一顆
心就在人事之間團團轉。
這樣就算在道場裡讀很多經,聽很多法,做很多研究,也都是枉然。這
些都有只不過是文字相而已,內心不堅定,只是文字懂得多,實在對修行沒有
一點幫助。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節制貪欲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
84
難」,願大心堅,這就是志玄虛漠。不只是「我看到世間苦,六道輪回苦,要
修行獨善其身,超脫六道輪回」,沒有那麼簡單。真正的修行,要超脫六道輪
回不是這一生結束以後的事,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假若不斷起心動念,心的
生住異滅,這也是四相生死,一下執著現在,一會兒又變化了,這種心態的轉
變,其實也是在生死輪回中。
隨著生住異滅的境界,有時會生起歡喜心,那就如處天堂;有時生起憐
憫心,那就是在人間;有時發瞋發怒,那就在阿修羅道。我們的心如果痛苦煩
惱、憂愁擔心,就好像處在地獄當中:時間到了,沒飯吃肚子餓,或是身體不
好想吃卻吃不下,就如在餓鬼道中。人與人之間,在修行道場中有句話「敬師
兄,愛師弟」,但是,我們時常會忘記這種做人的禮儀,這樣就不是「人」,
而是動物,這不就是在六道中輪回嗎?
有一天,我到慈濟小學時,洪老師告訴我——小學的孩子們好可愛,他
們很天真,有話也都直說。有一群孩子在玩,一位三年級的孩子看到一年級的
孩子玩得翻天覆地,就喊他們:「你們怎麼這麼吵!」那些孩子還是照常玩,
這位三年級的孩子就說:「還吵!還吵!你們幾年級呀?」
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是一年級。」三年級的就說:「我是三年級,
你這麼小,我比你大,你怎麼不尊重我?」這位一年級的就說:「你比我大,
我比你小,你怎麼不會愛我?」
其實兩方面部有理,不過,應該將心念調換一下,「你比較小,所以我
要愛你;你比較大,所以我要尊重你。」道理是正確的,只不過采取對立的觀
念就不對了;所以我們在道場中,必定要懂得尊得重,這完全看自己的心境如
何守持。
我們所發的心是這麼宏大,志玄虛漠,守志奉道;所立的願是這麼堅
定,怎能不好好把握時間,為生死的課題勤下功夫?日常生活的心念生滅,其
實也就是生死的一種,我們若不趕緊好好調治,又怎能掌握「人死之後,要如
何解脫」?
身體健康、理念清晰時不好好調適,等到疾病來磨苦不堪言時,就難免
心智顛倒。一旦往生,六道茫茫如墮夢中,不能自主時,又該如何解脫?自己
要很清楚,修行是立弘誓願,為大地眾生付出。如果能將自己這個剛強的眾生
調伏好,自然就能開擴心胸,為眾生的疾苦著想,不再只為自己內心的煩惱糾
纏下已。
總之,修行人如果「出家如初」,堅定宏大的志願,就不會後悔,也沒
有是非或好壞的分別。所以大家真的要把心調好,要守之不動,才能達到賢聖
的道路,也就是菩薩、佛的道路。
最重要的,不論是在家、出家,都要節制貪欲才能正心念;心念如果能
調理端正,面對境界就不會動搖這並不困難。前面說過,大自然的境界熱就是
熱,不要想修到熱了不流汗,冷了不必加衣服,這並不是修行。應該是雖然很
熱,卻可以忍耐;如果很冷,也有堅毅的心志,忍耐得住。
總之,要時時用心,既然要修行,既來之,則安之,安於道、安於人

85
事,心安則道隆。所謂「法忍、生忍、無生忍」,都是一個忍,「忍而無忍」
才是真忍,這就是真正堅定的道心。

86
第二十難:善解方便

佛說人有二十難,善解方便二十難;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第二十種是「善解方便」的困難。善解方便,聽起來好
像很容易,其實是最難的。看看人世間萬物萬事萬理,許多的道理都表現在不
同的形相中,我們的心結如果解不開,就會時時隨著形相而轉動,使我們產生
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困於形相之中轉不過來,事事就會被束縛。
煩惱如大繩,我們聽聲、見色,無不足煩惱纏心,所以要解脫就非常困
難,最重要的是學會善解,有善解的心量,煩惱才能化解,有句話說「四兩撥
千斤」,這就是方便法。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我們能善解不合意的事情,就能
契合道理,所以善解就是「會事」,能會事啟理,就是方便法。方便法表現在
什麼地方呢?就在舉手投足之中。

萬法唯心重善解
待人處事之間,眼見色,耳聽聲,哪句話歡喜聽,哪句話聽了不合意,我
們的行動就會隨著感受表達出來。所以一定要培養雅量,時時面對聲色都能圓
融善解,在動作中表達出溫柔善順,不要動不動就發怒。看看有些人聽到不歡
喜的,一發脾氣,東西拿來就摔,搥胸頓足,借以發洩自己的不滿,這就是沒
有善解,因此無法啟理。
凡事善解,就能化瞋怒為柔和,所以說「舉手投足是妙方」,不論聽到什
麼生氣的事,看到不歡喜的形態,都不要「跺腳蹬蹄」、摔東西,依舊要保持
柔和善順,才是最巧妙的方法。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若能把所聽的、所看的一切納受
於心,化解成柔和善順,不只是對自己好,這樣的修養形態對別人也是一種方
便教法。因為萬法唯心,我們能吸收進來,加以善解,再以包容的舉動表達出
去,看在別人眼裡,也能自我觀照,這就是隨機逗教。
我們要時時謹記,舉手投足無不是教育,所以很多事情要從心修起,表達
在行動中,不只能自利修行,還能利他化人,這都在於凡事能善解。
要能做到「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不變」就是真心,初
發心是最真無偽、清淨無污染的本性,也就是「發心立願」的志節。如果能以
真心發心立願,雖然世緣萬變,但是本性不變,自然就能圓融事哩。
以前我常說,本性如水能隨方就圓,水性不變,但是它能隨緣善順,也就
是不要執著。學佛最怕的是執著,我們要用善解方便的方法,以發心行菩薩道
這分真心,面對世間萬事、萬物、萬理,如此才能會事啟理。
學佛,不也就是遇事要能體會其中的道理嗎?這叫做智慧。哪個人在人間

87
不會遇到事?每天的生活中,無不是有人、事、物等等應對,任何人都離不
開。
但是,我們常被人事物所困擾、起煩惱心,這就是「事不會理」。以前我
常說:「人圓,事就圓;事圓,理就圓。」最重要的是把做人的基楚打好,進
而達到事理圓融。做人講究心念的調整,心念沒有調好,如何能善解!能善解才
能開擴心量,容納萬事萬法。

隨機逗教除心結
舉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來說明。有一次,有位年輕比丘,出外時看到一
位女子長得很差麗,從此就對這位女子產生很多欲想、不淨念。這位年輕比丘
自己也很煩惱自責,為什麼見到那位女子之後,會有不淨之想又念念不忘呢?
他看見阿難,就對阿難說:「尊者,我有心事、有煩惱,不知道要如何解
開煩惱?」阿難問他:「你遇到什麼困難,把你的煩惱說出來吧!」這位比丘就
說:「我出外時,看到一位年輕女子很艷麗,就不由自己地生起許多不淨的念
頭。從那時候開始,我一直無法把這種念頭抹掉,所以很煩惱。」
阿難對他說:「年輕入道要好好照顧這念心,佛陀常告訴我們要觀身不
淨。」年輕比丘說:「我也知道佛陀的教法,盡管提起觀身不淨的念頭,但污
染的心念又會現前。」阿難再告訴他:「你可以觀想那位女子的身體,到底哪
裡值得去愛,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皮包著肉,肉包著內髒,而內髒是多麼污穢!如
果有一點病痛,身體失去光彩,許多的污穢都集中在體內,甚至腸穿肚爛地顯
露在外,像這樣,哪裡可愛呢?」
這位比丘說:「我也這樣想過。」阿難說:「你可以再想想自己的身體,
什麼時候是清淨的,平常肚子餓了就要吃飯,不論是飲食或湯水等等,在體內
制造成不淨的排洩物,還有什麼是清淨的?」
他說:「是啊!我也曾這樣想過。」阿難又說:「世間真的很無常。佛陀
曾經要比丘們在水邊看水,水流動時,水與水相沖激會生起水沫,但很快的,
水泡瞬間就破滅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欲念交染之樂,也只是一時之間,非
常無常,卻會存留很多苦難。年輕的比丘,要多觀察無常!」
這位年輕比丘雖然懂得觀身不淨,仍無法突破道理,一直到阿難提出無常
的道理時,他才深深體會:「是呀!人生很無常,如幻如化,如水沬泡影,如露
亦如電,到底有什麼堅實的東西永遠都靠得住,能永遠保持那分快樂?」他往
這方面想,終於了解、體悟了,體悟到萬法唯心,就在一個心念而已。世間有
什麼是堅固的?男女情欲更是無常,更不堅固。所以他在事中善解了,由人事
的困難,體會到萬法唯心。
佛陀為煩惱的眾生開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因為人、事、物的復雜多變,
所以用種種方便法來觀機逗教。觀機逗教不是用嘴巴說的,而是遇到事情時,
懂得如何善解、如何體會、如何表達;佛法深如大海,但最妙的方法就是善解
方便。
學佛要學習善解方便,才能在人事物中不受污染,還能在人群中呈現隨
緣、隨機度化的良能。所以大家要多用心,時時記誦「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
88
投足是妙方,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89
曲終:調伏人生

佛示人生二十難,有心對治就不難;
佛心師志慈濟路,攜手相伴好因緣;
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長養不退轉;
恆持剎那戒定慧,調伏人生種種難;
慈濟路上會佛法,心靜行正念慮定;
身行心念不退轉,妙語如蓮子妄言;
真善美德身品意,會善知識並不難;
菩薩心地如淨土,人間淨上在身旁;
身體力行菩薩道,堅固道心事無難;

人士哪有二十難,人生哪有二十難。
這段是「人有二十難」偈誦的終曲,將二十難的精髓總結為簡短的文
字,讓我們了解只要心念一轉,人生什麼都不困難;只要有心,知道人生原
來是無常,就沒有什麼好執著。
人人如能提早存有無常觀,凡事就沒有困難,所以這段文字雲「佛示
人生二十難,有心對治就不難」。有心對治,就是要透徹無常之理,平常如
果能透徹無常,知道人生種種的問題,面對考驗就不會不知所措。
「佛心師志慈濟路,攜手相伴好因緣」,人生既然這麼無常,到底我
們要如何對治?就是要先培養慈悲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然後要堅定志
願——承繼師志,推展慈濟志業,既然發心,就要立願行菩薩道,這就是
「師志慈濟路」。
我們都是有因有緣才能在此相會,彼此同心同志同道。所以要「常念
此身非我有,慧命長養不退轉,恆持剎那戒定慧,調伏人生種種難」,要看
清「身體並非我所擁有,人生沒有所有權」。
身體的生老病死,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此身非我有」,因為生
命無常,出生的一刻,同時也就走向死亡,所以身體並不屬於我們所有,再
分析身體的結構,心是心、頭是頭、腳是腳,並沒有哪一個是「我」,這是
身體各部位會合而成假名的我。不過,雖然生老病死不斷地變遷,我們仍有
長養不息的慧命,所以最重要的,是認清楚自己的慧命。
既然了解我們有永生不變、無始無終的慧命,就要恆持戒定慧,息滅
貪瞋癡,以保持慧命的健全,剎那之間都不能有所閃失。戒,是我們的規
矩;定,就是不動搖、不退轉的心,如果能恆持戒定,清淨無染的智慧就能
顯現,如此,面對世間萬事萬物還有什麼困難!所以說能「調伏人生種種
難」。

心靜行正念慮定
「慈濟路上會佛法,心靜行正念慮定」,我們有緣同生在這個時代,

90
又能同心同志願走在慈濟路上,由世間善法而會遇佛法,這也就是從善入
門。其實佛陀的教法,歸納起來就是慈悲喜捨,這是世間的善法,若以無著
之心去做,也就是佛法。
我們在慈濟道上會遇佛法,面對芸芸眾生,內心要時時保持那分寧
靜,這叫做對境不生心,也就是「心靜行定念慮定」。我們的心很靜,化為
行動便是「信實誠正」,心不受外境誘引,則舉手動足無不是禅;「慮」就
是定心,「心靜行正念慮定」即是清淨寧靜的境界。
「身行心念不退轉,妙語如蓮不妄言」。心淨,佛法與世間法就能平
行,面對一切世事與人事觀念毫不偏差,所說的話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不妄
言、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句句字字都能度人向善,這就是學佛,除了
自利,還要兼利他人。所以「身口意」業一定要守好,開口動舌要很注意,
因為每一句話都是代表自己的心意。
「真善美德身口意,會善知識並不難」,真善美的德性,就是從身體
力行中展現出身心的善。不只是在口頭上說「我的心很真,我的心地很善
良」,心地真善當然好,但你要怎樣表達出美而圓融的人生?必須靠身的行
動、口的表達,好的意念才能落實在生活中。
會遇善知識並不難,周圍的環境以及人事,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想要
和他人結好緣,需在身口意之間表達真誠的關懷;假使一不小心,身口意失
態的話,周圍的環境以及人事物就會變成惡緣。所以,周圍的環境,人事物
的因緣是好是壞,都取決於我們自己,假使我們的身口意表達出來的是真善
美,那麼周圍的一切無不是我們的善知識。

人間淨土在身旁
「菩薩心地如淨土,人間淨土在身旁」。佛陀說:「一切唯心造。」
我們的心地時時都要保持干淨,這才是菩薩的心。我們既然學佛就要成佛,
有決心成佛,便得時時清理心地,不要受到污染。心地清淨,人間淨土即在
身旁,哪個地方不是淨土呢?周圍的人,哪一個不是菩薩、善知識?
菩薩、淨土,要由「身體力行菩薩道」而得。只是看著別人同心同道
行在菩薩道,自己若不去走,還是不能實際感受到那分真善美。所以說「身
體力行菩薩道,堅固道心事無難」,若能身體力行,堅固道心,世間的事物
就沒有什麼困難。
古人雲:「一勤天下無難事。」同樣是講身體力行。如果我們願意身
體力行,堅固道心,每一時刻都在菩薩道上精進,人生絕對沒有什麼二十
難。
學佛,不只是「我心好」就行了,其實人人心都很好,只是因為世間
有很多欲念誘引,容易使我們的心念顧守不住,在世間奔馳,受到很多不淨
念所污染,因此佛陀要弟子們好好修行,才舉出這二十種可能對修行者有所
阻礙、困擾的情況。
這二十難,我們應該要好好面對。困難與阻礙現前時,要學著去克
服。比如從第一難開始,就是布施。我們修學菩薩道,六度萬行,第一要從
91
布施開始。布施的意義就是捨,捨去一切煩惱,捨去一切人我是非,捨去我
慢我相、我心所欲;布施,不只是指物質,如果做得到真正的捨,就可以蠲
棄一切煩惱。

為道捨身治愛欲
在《阿含經》中有一段經文——佛陀說在遠古時代有位辟支佛,辟支
佛就是「獨覺」;在沒有佛出世的時代,他能無師自通,成為辟支佛。
這位辟支佛長得非常莊嚴,又有充分的智慧,他的修行方法是以捨與
布施為目標。他看透一切,所以能捨去一切,內心毫無掛礙、一片清淨。
當時的修行者同樣要托缽,要到外面游化。有一次,他到一位長者家
中乞食,長者有個女兒長得很美,但是性情驕傲,很多人來說媒,她都不喜
歡,卻偏偏對這位辟支佛起了愛念,不管怎樣都要她的父親促成這樁婚事;
如果不順她的意,她就尋死尋活。長者因此非常煩惱,明知道不可污染修行
者的身心,這件婚事是不可能的,要他開口,實在也很困難。
這件事讓辟支佛知道了,他想一切都是因他而起,為了不忍心長者受
到這麼大的困擾,所以就來到女孩面前問她:「妳到底愛我的哪一部分?」
女孩說:「你的全身我都愛,因為自從看到你,就沒有分秒的時間能
忘記你。」辟支佛再問:「在我全身之中,一定有你最愛的,是什麼?」女
孩想一想:「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你的眼神,你的眼睛很美,我很喜歡,
不論我到哪裡,你的雙眼都在我的心中。」
辟支佛就說:「好,只要妳認為喜歡的,我就給妳。」於是伸手把自
己的眼睛挖下一顆,一時整個手、臉都血淋淋的。女孩看了,嚇得花容失
色。這位修行者緊抓住機會不放:「妳看,平常健康的時候,妳感覺我什麼
都好,尤其特別愛這雙眼睛,其實它就是這樣血淋淋的,有什麼可愛呢!這
是一種敗壞一污穢的東西,我今天捨給妳,這樣妳應該可以把內心不清淨的
念頭去除了吧?」
女孩感到很慚愧,也很忏悔,心中的迷霧頓時散去。「是啊!人身就是
這麼無常、污穢,這麼血污的東西,到底我愛的是什麼?」剎那間,這個女
孩覺悟了,辟支佛也就安心了。
為道捨身,這也是大無畏的布施。所以,去除人生二十難的煩惱障
礙,必定要從「捨」字開始,如果人人有捨心,面對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放
下?還有什麼可計較的呢?總之,只要我們用心,對治一切就不難!
「人有二十難偈誦釋義」在此要告一段落,也許有人會說,人生道上
的挫折困擾層層疊疊,哪裡只有這二十難呢?其實道理總是相通的,仔細歸
納一下就會發現,任何問題都只在一個「心」字,多用心就能在這二十個妙
法中,找到適合你的一帖特效藥。
醫者慈悲無私,已將藥方昭明於世,服與不服,就要看每個人的心
了,所以請大家必定要多用心

9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