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17 卷  第 3 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Vol.17No .

3
2002 年 6 月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Jun.2002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
———苏轼《前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杨  桦
(
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 , 四川乐山 614004)

  摘  要 :
本文认为应当把《 前赤壁赋》作为一个艺术 品来解读 , 从文本 出发 ,《 前赤壁 赋》是 一篇以赋 的形式 创作的 记
游散文 。 它是作者直观自然美的心理过程的生动写照 。 文章分析了作者对自然美审美体验的三个层次 , 即 , 审美初感 阶
段 、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和畅神超越阶段 , 并指出了这种审美活动对升华作者人格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
《 前赤壁赋》 ;
自然美 ;
审美 ;
心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 :
I20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8666(2002)03 0033 05

忘” 、“陶醉”状态的恐怕就更不多了 。因为那需要

有良好的审美心境 , 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 需要
自然美是现实美中最易为一般人所感知 、最 时间 , 需要驻足 , 需要排拒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 ,
易打动人的一种美的形态 , 这是因为自然美主要 全身心地投入 。固然 , 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 ,
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 。无论是 也能使我们获得身心愉快 , 使精神得到放松 , 并潜
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 , 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 , 还是 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 。 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
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 , 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 , 都无 美的最高审美境界 。 我们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
不以它独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 操的作用 , 完善人格的作用 , 这是一种理论 , 也是
前去领略它的风姿 , 获得美的享受 。 一种追求 。在实践中 , 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 , 能够
不过就一般人 ———尤其是现代人而言 , 大部 达到 何种高度 , 却因主客体 的种种差异而不同 。
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 于“ 游山玩水” 而 而苏轼的《前赤壁赋》正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
已 。 自然美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形式美诸要素能先 一个杰出的范例 。
声夺人地使人“感动” , 当人们一旦面对一片或奇 愈是优秀的作品 , 给人们提供的解读空间愈
谲 、或壮阔 、或秀丽 、或朦胧 、或明净的美景时 , 主 是广阔 。像《前赤壁赋》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
体的视听感官会受到审美对象形式感“第一波”的 对其题旨的探求不能说已经到了终点 。而且 , 出
强烈冲击 :
“眼睛一看到形状 , 耳朵一听到声音 , 就 现见仁见智的看法也完全不奇怪 。 但我认为 , 从
[ 1]
立刻认识到美 、秀雅与和谐 。” 从而迅速被征服 , 作品本文出发 , 从艺术本体出发 , 应当是接近作品
获得感 官的满足与喜 悦 。 也许正是 由于这个缘 的第一步 。 跳越这一步 , 我们很可能得出同作品
故 , 人们才往往容易满足于此 。 只有为数不多的 原初题旨相去甚远的结论 , 我们离作家和作品就
人才会在面对大海 、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 远了 ! 苏轼被贬黄州 , 处于逆境 , 他的思想矛盾 、
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 获得更深的感悟 。在现代 内心冲突不可能不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 但有不少
多数人对自然美游山玩水式观赏态度和走马观花 论者不是首先从作品本身出发 , 而是从作品写作
式的观赏方式下 , 能够在山水美中 达到“物我两 “乌台诗案”)、作者当时的心情出发 , 依
的大背景(

  收稿日期 :
2001 09 13
作者简介 :
杨桦(1940 ), 男 , 上海人 ,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 授 。

33
据文中的答问 , 把这篇作品定为“借题发挥” 、“借 可以通过`再度体验' 去`还原' 作家的原初体验过
古讽今”之作 , 这种过分的“观念形态”化的观点 , 程(感物 、起兴 、神思 、灵感 , 最后体验的结果产生
[ 3]
不但同作品本身实际不符 , 且容易导致一种误读 : 审美意象), 解剖作家心理奥秘 。
” (p64)那么 , 就
似乎本文是为了抒发胸中种种郁闷或解脱而刻意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 。
为之 的 , 而不是从作者胸臆 中自然流淌出来的 。 总体上讲 , 《前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审
至于个别论者详细考证列举文中提到的人 、事 、物 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 , 即审美初感阶段 , 神与物
有何暗指 , 有何隐喻 , 有何象征 , 有何微言大义 , 不 游的会心阶段 , 畅神与超越阶段 。
但前后自相矛盾 , 难圆其说 , 且已去作品本文及题 在审美初感阶段 , 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
旨甚远矣 ! 画的月夜秋江美景 。 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
我认为首先应当把《前赤壁赋》作为一个艺术 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 :
凉爽的秋风徐
品来解读 , 在我看来 ,《前赤壁赋》是一篇以赋的形 徐吹来 , 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 , 一轮明月从东山
式创作的优秀的记游散文 , 是作者直观自然美的 冉冉升起 , 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 ,
心理过程的生动写照 , 也是作者在直观自然美过 水天一色 , 浩浩渺渺 , 茫无际涯 。作者所感受到的
程中直接显示其心灵过程的生动写照 。 当然这决 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 、柔丽的色彩 。
不是说这是一篇完全记实的游记散文(尽管文章 在这 里 , 客体的一切形式要 素带给主体的是视 、
一开始就标明了具体的时间地点)。 它是作者在 听 、触(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 , 并使主体迅速
多次游览赤壁江面之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 进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 。 我们相信 , 《前赤壁赋》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 嗟叹之不足 , 故咏歌之 。 于是
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关于时间 、空间的形而上的思 便情不自禁地“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 并进而
考 , 关于宇宙本体意义的思考 , 对于生命意义的体 “扣舷而歌之” 。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间使作
悟以及那种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 , 既不是关起 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 、个人的不幸遭遇 , 进入
门来“内省”的结果 , 也不是在一次畅游长江赤壁 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 醉状态 , “浩浩 乎如冯虚御
之后所能完成的 。 如果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 风 , 而不知其所止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羽化而登
中产生 , 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高尔基)的 仙” , 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 获得了一
话 , 那么 , 这种经验和暗示也决不止是一次 。 据记 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
载 , 苏轼因“乌台诗案”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 应当指出的是 , 作者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 ,
月贬往黄州 , 自这年起至元丰五年的三年间 , 游赤 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 , 所以我们
[ 2]
壁有案可稽者凡七次 。 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苏轼 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
逃避现实 , 寄情山水的消极人生态度 。 而我恰恰 接下来的一小段 , 从写作角度讲 , 是审美体验
认为正是蓄 天地之灵气 、化万物之 精魂 , 潮涨潮 从第一 阶段向第二阶 段的重要过渡 。 正当作者
落 、涌动不息的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暗示给作者以 “饮酒乐甚 , 扣舷而歌之”的时候 , 出现了“倚歌而
生命的真谛 , 给了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培育了 和之 , 其声呜呜然 , 如慕如怨 , 如泣如诉”的箫声 ,
他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情志 。 他是在一次又一次 这箫声“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
地同宇宙的对话中完 成这种伟大而 艰难的超越 舟之嫠妇” 。 多数人认为 , 作者感情 脉络由喜转
的 。《前赤壁赋》不过是这种审美经验的一个杰出 悲 , 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 。 我觉得似可商榷 。 既
的物化形态罢了 , 这应当是我们解读《前赤壁赋》 然是“依歌而和之” , 不可能以悲调和乐音 , 其实是
的起点 。 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 , 善奏悲调的
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 , 赋予这种情绪以更

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 ! 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
“艺术作品是作者审美体验的物态化 , 是保存 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 。并且 , 由于移情作用 ,
作家审美体验的精神化石 , 也是我们借以分析考 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了共感
察作者审美体验的美学标本 。 因为 , 凡是优秀文 共振现象 , 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
艺作品的审美信息 , 都与其审美主体(作者)的审 悲哀色彩 , 以致于箫声竟能感动潜蛟和嫠妇 ! 作
美体验具有一种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 , 我们完全 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 , 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 、
34
凄切的乐曲 。 时 , 他的审美活动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审
作者的思想感情何以会有此转变 ? 它是一种 美探求层次 。 在这一层次上 , 主体追求的不再是
突如其来的转变吗 ? 不 , 它是作者在对自然美审 初级形态的感性愉悦 , 而是一种心思意向的满足 。
美观照进入第二阶段时自然发生的变化 。而这一 其特点是 , “由主体到对象 、深刻地挖掘隐含在形
变化的心理过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通过“客曰”的 象内部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 , 用这些意蕴内容
[ 4]
大段描写和叙述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了 。 因此我们 来满足主体心灵的渴求 、企盼 、预见 、推测” , 获
不妨认为 , 从写作角度讲 , 第二段是“果” , 第三段 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快 。 作者把曹操的
是“因” , 是先果后因的写法 。 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 、体察 、辨析 , 从而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 , 《 前赤壁赋》中的主 寻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 , 进而萌发美感共鸣 :
客实为一人 , 是一种自问自答 , 都是作者内心的剖 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是报国无门的自我 ,
白 。但这一方式的运用 , 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行 同永恒的宇宙相比 , 都是渺小的 。 不过曹操是“伟
文的生动 , 更不是纯粹的为发议论而发议论 , 而是 大”的渺小 , 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 , 只是
真实地记录了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 。《前赤壁赋》 沧海之一粟 , 更加微不足道了 。“人生短促 , 天地
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美审美所达到的最高层次 , 是 永存” , 这是苏轼在审 美探求这一阶 段的初步感
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由感情和理解参与 , 对宇宙人 悟 。而这一人生感悟 , 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
生不断穷究追问的结果 , 主客问答则是这种穷究 而不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 , 只能加深其
追问的生动表现 。同时 , 这种追问也可以说是主 内心的焦渴 :
“渺渺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对
体在审美活动中同宇宙本体直接对话中完成的 。 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 , 时间是多么宝贵 ,
“中国美学的`兴' 的感物起情 , 与移情说主体将生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 “哀吾生之
命灌注对象而情感化有某种相似之处 ; 审美移情 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
的主体生活在对象里 , 大有`情往似赠 , 兴来如答' 惆怅 。 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溶为一体 , 使
[ 3]
的味道 。” (p83)这种特点表现在对自然美审美 人生永驻 , 岁月常在 , 甚至获得永恒 : “挟飞仙以遨
过程中 , 尤其鲜明 。 当主体情感被激发到一定程 游 , 抱明月而长终” , 然而 ,“知不可乎骤得 , 托遗响
度时 , 他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自然 , 而是 于悲风” , 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 , 是主客
一个人化的自然 , 勃勃有生气的自然 。“众鸟高飞 观矛盾的惆怅 , 是“心”与“物”尚不能完全相契的
尽 , 孤云 独共闲 , 相 看两不 厌 , 只 有敬 亭山” (李 苦闷 , 于是便有了第二小段的悲歌 。
白), 主客体之间的“ 心灵” 交流由此可 见 。 对于 值得注意的是 , 这还不是苏轼的终极审美体
《前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 , 似亦应从这一角度去 验 , 不是审美探求的最终结果 , 而只是一个阶段而
理解 。 已 。在这一阶段 , 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处于一种
在审美激情的推动下 , 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 若即若离状态 , 一方面 , 是接近的 , “吾与子渔樵于
了第二阶段 ———即神与物游的会兴阶段 。这时主 江渚之上 , 侣鱼虾而友糜鹿” , “寄蜉蝣于天地 , 渺
体的精神世界已突破了眼前实在物象的“ 视窗” , 沧海之一粟” , 人是自然 、宇宙中的一部分 ;
另一方
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 在时间上悠游至过 面 , 又是间离的 , 主体生命形式与对象形式尚存在
去 、现在和未来 , 在空间上窥四荒八极 , “观古今于 某种 不契合 , 不一致 , 这是“ 悲” 产生的原因 。 然
须臾 , 抚四海于一瞬” , 张开想象的翅膀 , 借助情感 而 , 在审美探求中 , 正是这种“不一致” , 成为推动
的强大动力 , 他“精骛八极 , 心游万仞” 。当然 , 首 审美活动向更高阶段深化的强大动力 。“探求所
先是从眼前开始的 , 经过二次接近联想 , 从眼前的 诱发的是求异效应 。 即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
赤壁 , 联想到三国赤壁 , 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 数 , 推己及物 , 去挖掘审美对象深层的那种还不十
上有名的赤壁大战 , 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 分了解的意蕴内容 。正是后者 , 成为美感运动中
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 … …可谓浮想联翩 , 意象纷 审美 经 验阶 段向 审 美创 造 阶段 转 化的 重 要环
[ 4]
呈 。但是 这种审美想象受制于主体审美心理结 节 。”
构模式 , 后者为前者确定了方向 。 因之 , 作者并没 在审美探求内驱力的推动下 , 作者的审美活
有向无边的时空作无限制的神游 , 当他的“神”终 动进入了第三阶段 ———畅神与超越阶段 。“作为
于从遥远的古代回到 眼前的现实和 执着的自身 悦神的审美经验 , 在西方经常是与对上帝的皈依
35
感相联系的 ;
在中国则常常是在欣赏大自然的广 轼), 主体由是获得高度的精神上的大自由 、大解
阔的场景上时 , 感到自己和自然和整个宇宙合二 脱和大超越 , 达到一种感悟宇宙 、人生真谛的“至
[ 5]
为一 , 似乎达到某种超道德的本体高度” 。 由于 乐”之境 。 故而“客喜而笑 , 洗盏更酌 … …”这是何
作者并没有满足和停 止对宇宙奥秘 的探索和追 等惬意 ! 何等平静 ! 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真正的
问 , 他需要获得更高层次的再创造的审美愉悦 , 而 极至状态的内心平静 , “ 心凝形释 , 与万化冥合”
这只有对客体凝神观照 , 进行深层体验才能获得 。 (柳宗元 :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故而能“ 相与枕藉
过去不少论者都把“苏子曰”这一段看成是单纯的 乎舟中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评论者多认为《前赤
抽象议论 , 这正是没有从文本意义上去理解的原 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 —悲 —乐 。 我想指出的是 ,
因 。在我看来 , 这一小节正是作者深层审美体验 审美初感阶段的“乐”和最高阶段的“乐”有质的不
的结果 , 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 。 在审美活 同 。 由乐到悲再到乐 , 不是一个“圆周运动” , 而是
动中 , 任何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 。 层次逐次上升的审美心理运动 。第一阶段的乐是
“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让自己的感知 、想象和情感 一种审美初感的愉悦 , 偏重于感官的愉悦 , 也是作
循着对象的指引和规范 , 自由地和谐地活动起来 , 者暂时忘忧 , 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
而在最终获得的审美愉快中 , 蕴涵着对于对象所 暂时的陶醉 ;
而在最后阶段的乐 , 是一种畅神之
[ 6]
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和认识” 。 这正是审美认识 乐 , 是对生命真谛 、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
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区别 。 故而这一段开头仍 乐 , 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
然离不开眼前的客观对象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乐 。无可置疑的是 , 这后一种审美体验远比前一
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 ;
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 种更稳定 , 更持久 , 更深刻 , 因而它是一种指向未
也” 。 正是在对水与月 ———大自然 、宇宙本体的观 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 , 无疑地 , 这也是一
照 、深刻体验过程中 , 作者从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捕 种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 、完善人性的审美感
捉到了生活的本质的无限 。“真正的精神潜沉(深 受。
层体验)敢于打碎它的现实性 , 以便在破碎的现实
中重建精神的完整 。 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

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 。 这正是我们称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 , 是他人生
[ 3]
之为体验的本质” 。(德·伽达默尔) (p68)作者 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 处于逆境之中
把自己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极至 : “盖将其变者而观 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 , 完成艰苦而难
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 能的超越 , 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
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其实我与万物一 处境 , 以积极的入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 ,
样 , 也都是永恒的 。 既然如此 ,“长江之无穷”也就 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 , 始终
不值得羡慕了 , 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悲哀 ! 至此 , 主 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 ,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他
客体之间的对峙和疏远完全消失 , 实现了真正的 所受的儒 、释 、道哲学的影响 , 有他经世济时的政
彻底的心物相契 , 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 , 身与物化 治抱负的支撑 , 也有他个人独特的修身养性的方
的境界 , 亦即畅神的境界 , 也是实现个体生命自由 法 … …但更主要的是同他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
的境界 。 在这种状况下 , 主体不再感到渺小 、感到 其中也包括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在内 。 正是天地
压抑 , 他甚至在对象身上直观到主体自身的力量 之浩然正气 , 山水之勃勃生气 , 培育了他开阔的胸
和本质 , 在客体上注入了自己的人格和生命 ——— 襟 、高尚的情操 , 给 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
“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这是一 量 , 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 , 虽多次升沉 、迭遭坎坷
种对生命本真意义的顿悟 , 也正是在这种顿悟中 , 而仍不能改其志 , 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主体完成了伟大的超越 。“它不追求超越时空的 《前赤壁赋》正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层次体验的
存在 , 而追求就在时间之中达到超越和不朽 …… 一个艺术结晶 , 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
它也不离开现实的空间 , 而就在以大自然为永恒 最直观最生动写照 。它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 , 但
[ 5]
标志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和不朽” 。 质言之 , 我们似不应把它看作一篇记实性的游记 , 而应看
这种超越的结果和形式也就是人与自然 、与宇宙 成是一篇依据作者多次对自然美审美体验之后创
的“天人合一” 。 “嗒然遗其身 , 其身与竹化”(苏 作的具有巨大概括力的优秀艺术品 。其中所描写
36
的景物 , 并非是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 , 而是经过作 疑问 , 作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 , 当我们循着作家的
家提炼加工改造而形 成的具有独创 性的审美意 笔触去“再度体验”时 , 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作家
象 。 当他把这种审美意象用完美的艺术形式传达 心灵过程的了解 , 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涤荡
出来 , 就成了具有独特审美体验的艺术品 。毫无 和洗礼 。

参考文献 :
[ 1] 英·夏夫兹博里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C]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80 , 95.
[ 2] 饶学刚 .
前后《赤壁赋》 游踪考[ A] , 东坡文论丛第四辑 , 成都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86 .
[ 3] 胡经之 .
文艺美学[ M]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9.
[ 4] 皮朝纲等 .
审美心理学导引[ M] .
成都 :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 1988.96 .
[ 5] 李泽厚 .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 C] .
长沙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85 , 410 .
[ 6] 刘叔成等 .
美学基本原理[ M]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7.316.

Observation , Appreciation and Perfection in Imagination :The Three


Stages of Natural Beauty Evaluation in Su Shi' s Prose Qian Chibi Fu

YANG Hua
(Chinese Department ,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 Leshan 614004 ,China)

Abstract :Qian Chibi Fu , a tourist' s prose in the style of “Fu”(of descriptive prose interspersed with verse), is a
piece of art .It tells us how the writer appreciates and admires the beauty of nature when observing the historical
places Chibi .This paper classifies Su' s beauty evaluation into three stages :observation , appreciation and perfec-
tion in imagination .It also points out how such activity of beauty evaluation helps to cultivate the personality of the
writer .
Key words:beauty evaluation ;psychological ;process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