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108 學年度清華大學普通物理實驗(一)

□預報 或 □結報 課程編號: 10810PHYS101004

實驗名稱: 運動軌跡與相關物理量量測
系 級: 組 別: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 員: 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補作日期: 年 月 日
◎ 以下為助教記錄區
預報繳交日期 報告成績 助教簽名欄

結報繳交日期

報告缺失紀錄

一、 結果與分析
(1) 改變外力 F (固定系統總質量 M )
<方法一>

實驗裝置利用兩光電閘各自計算滑車經過光電閘時間以及滑車由光電閘 1 移動至光
電閘 2 的經過時間,下表中以T 1 , T 2 , T 1 2紀錄之;並透過改變滑車一端棉線掛的砝碼
數以改變外力,但為了保持系統總質量不變,砝碼需從滑車上移至棉線;再改變兩
光電閘間的距離,總共做了 12 組實驗數據如表 1.1 所示:
光電閘距離
砝碼重 30 cm 40 cm 50 cm
T1(ms) 42.44 v1(cm/s) 70.688 T1(ms) 42.26 v1(cm/s) 70.989 T1(ms) 42.45 v1(cm/s) 70.671
T2(ms) 28.45 v2(cm/s) 105.448 T2(ms) 26.37 v2(cm/s) 113.766 T2(ms) 24.73 v2(cm/s) 121.310
49.6 g
T1~2(ms) 355.43 a(cm/s2) 97.797 T1~2(ms) 447.53 a(cm/s2) 95.584 T1~2(ms) 538.33 a(cm/s2) 94.066
R% 1.535% R% 3.764% R% 5.291%
T1(ms) 35.38 v1(cm/s) 84.794 T1(ms) 35.39 v1(cm/s) 84.770 T1(ms) 35.50 v1(cm/s) 84.507
T2(ms) 23.73 v2(cm/s) 126.422 T2(ms) 22.19 v2(cm/s) 135.196 T2(ms) 20.43 v2(cm/s) 146.843
69.4 g
T1~2(ms) 298.19 a(cm/s2) 139.604 T1~2(ms) 375.52 a(cm/s2) 134.284 T1~2(ms) 452.17 a(cm/s2) 137.859
R% 0.456% R% 3.372% R% 0.799%
T1(ms) 31.49 v1(cm/s) 95.268 T1(ms) 31.31 v1(cm/s) 95.816 T1(ms) 31.35 v1(cm/s) 95.694
T2(ms) 21.02 v2(cm/s) 142.721 T2(ms) 19.51 v2(cm/s) 153.767 T2(ms) 18.49 v2(cm/s) 162.250
89.2 g
T1~2(ms) 261.81 a(cm/s2) 181.249 T1~2(ms) 330.13 a(cm/s2) 175.541 T1~2(ms) 397.15 a(cm/s2) 167.584
R% 1.473% R% 1.723% R% 6.178%
T1(ms) 27.99 v1(cm/s) 107.181 T1(ms) 28.04 v1(cm/s) 106.990 T1(ms) 27.98 v1(cm/s) 107.219
T2(ms) 18.96 v2(cm/s) 158.228 T2(ms) 17.48 v2(cm/s) 171.625 T2(ms) 16.34 v2(cm/s) 183.599
109 g
T1~2(ms) 236.24 a(cm/s2) 216.080 T1~2(ms) 297.91 a(cm/s2) 216.960 T1~2(ms) 358.31 a(cm/s2) 213.165
R% 1.002% R% 0.599% R% 2.338%

表 1.1

其中光電閘遮光片兩次遮斷光路時的距離為3 cm,將此距離除以光電閘 1、2 測得之


時間差T 1 , T 2可得滑車經過兩光電閘的瞬時速度v1 , v 2,再將兩者速度差除以滑車由光
電閘 1 移動至光電閘 2 的經過時間T 1 2即可得平均加速度a 。

接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F=ma ,外力 F 為砝碼重乘以重力加速度,m為系統總質量


489.4 克(滑車與砝碼總重),得在上表四種不同外力下,加速度的理論值依序為
99.322、138.97、178.62、218.27,由此分析實驗誤差百分比 R %,均紀錄於上表。
實驗結果誤差百分比均不高,幾乎可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有效性。

<方法二>

實驗裝置均與 <方法一> 相同,不過光電閘紀錄之數據由時間差改設定為直接測量


1 , v 2及平均加速度a ,並同 <方法一> 改變外力和兩光電閘距離
經過兩光電閘之速度v光電閘距離
砝碼重 30 cm 40 cm 50 cm
做 12 組實驗,數據如表 1.2 所示。
v1(cm/s) 70.94 v1(cm/s) 71.04 v1(cm/s) 71.02
v2(cm/s) 105.52 v2(cm/s) 114.28 v2(cm/s) 122.80
49.6 g
a(cm/s2) 97.60 a(cm/s2) 96.17 a(cm/s2) 95.91
R% 1.733% R% 3.173% R% 3.435%
v1(cm/s) 84.20 v1(cm/s) 84.89 v1(cm/s) 84.15
v2(cm/s) 125.36 v2(cm/s) 135.99 v2(cm/s) 146.34
69.4 g
a(cm/s2) 137.89 a(cm/s2) 135.59 a(cm/s2) 137.33
R% 0.777% R% 2.432% R% 1.180%
v1(cm/s) 95.63 v1(cm/s) 96.06 v1(cm/s) 95.85
v2(cm/s) 142.18 v2(cm/s) 154.48 v2(cm/s) 167.32
89.2 g
a(cm/s2) 177.83 a(cm/s2) 176.46 a(cm/s2) 179.52
R% 0.442% R% 1.209% R% 0.505%
v1(cm/s) 106.88 v1(cm/s) 107.95 v1(cm/s) 107.07
v2(cm/s) 158.06 v2(cm/s) 171.82 v2(cm/s) 184.05
109 g
a(cm/s2) 216.87 a(cm/s2) 213.57 a(cm/s2) 214.26
R% 0.640% R% 2.152% R% 1.836%
表 1.2
接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F=ma ,套用 <方法一> 之理論值並分析誤差百分比 R %,結
果記錄於上表,可發現誤差也不大,也可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有效。

(2) 改變系統總質量 M (固定外力 F )

實驗裝置及方法同實驗(1)之 <方法二> ,但固定棉線一端懸掛之砝碼數,改變滑車


上砝碼重以改變系統總質量,並且由 F=ma 計算加速度理論值以分析誤差百分比 R %,
數據紀錄於表 2.1。
滑車上砝碼重 0g 19.8 g 39.6 g 59.4 g
v1(cm/s) 75.58 74.07 72.34 70.96
v2(cm/s) 122.5 119.81 117.19 114.42
a(cm/s2) 111.62 106.33 101.97 96.65
R% 1.258% 1.606% 1.487% 2.690%
表 2.1
可發現誤差百分比也不高,再次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為了讓數據結果更加具體,我們將滑車加速運動的影像錄製下來,並利用軌跡分析
軟體 Logger Pro 做出 v-t 圖,以表 2.1 最右欄之數據為例,結果如下圖所示:

其中迴歸直線斜率為 95.52,且速度
對時間關係圖之直線斜率的物理意義
即為加速度,與表 2.1 測得之實驗結
果 96.65 相差不大。

二、 問題與討論

(1) 滑車軌面與滑車間的所產生的摩擦之大小,是否與滑車的速度有關?試述其理
由。

有關;摩擦力對砝碼提供的外力來說是阻力,會影響加速過程中所受外力合力,以
能量的觀點來看就是非保守力的作功影響了重力位能轉換成的滑車動能,進而影響
滑車速度。

(2) 試述如何以實驗方法估計軌道與每台滑車間的摩擦力?

將實驗的列式改為F−f 阻=ma,量測滑車質量、加速度及外力,即可計算出摩擦力;
或者將斜面微微傾斜θ 角,讓滑車重力沿平行斜面方向產生分量,若此時測得的外力、
質量、加速度趨近於 F=ma 的理論結果,表示滑車所受重力W 平行於斜面的分量
W sin θ幾乎抵銷摩擦力,計算角度與滑車重量即可得所求。

(3) 如果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驗證實驗中,若質量改變量太小和太大,對實驗結果

分別有何缺點?

若滑車之質量改變太大,因摩擦力和正向力成正比,則摩擦力改變也會顯得較大,
那麼就更不能忽略摩擦力的影響,造成實驗操作上更加麻煩;若滑車之質量改變太
小,則實驗之系統誤差相對於準確值之比例會較大,影響實驗精準度。

(4) 所得擬合曲線是否經過原點?原因何在?

理論上會,但實驗結果往往不會,因有摩擦力及空氣阻力作用,由F−f 阻=ma可知,
做出之曲線會有截距。

三、 心得與感想
這是我第一次做關於滑車的實驗,感受到滑車在軌道上幾乎無摩擦的感覺,而在操作實
驗前,閱讀關於光電閘測速器的使用方法使我覺得物理實驗的器具真是精密且複雜,也
在此學習到了用其他的應用程式分析實驗結果,也在其中了解到與實驗夥伴的配合可以
大大的增加實驗效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