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熱功當量結報

結果與記錄
1.系統熱容測定
a.溫度較高水質量 M= 150 ( g ),溫度 = 43.1 ( °C )。

b.溫度較低水質量 m= 151 ( g ),溫度 = 27.1 ( °C )。

c.混合後系統溫度 = 36.7 ( °C )。

S⋅m(T ave −T 0 )
C= −S⋅M =
( T H −T ave )
系統熱容 76.5 (cal/°C)。

2.測量熱功當量

a.銅杯內水質量 m 水= 248.25 ( g ),溫度 = 26.7 ( °C )

θ
室溫 = 21 ( °C ),加熱電壓 V= 9.42 ( V ),輸出電流 I= 0.69 ( A )

b.升溫記錄:

時刻 3 6 9 12 15 18 21
t
( min )
溫度 27.2 27.9 28.6 29.3 39.8 30.3 30.9
T
( °C )

時刻 24 27 30 33 36 39 42
t
( min )
溫度 31.5 32.1 32.6 33.1 33.7 34.2 34.8
T
( °C )

c.降溫紀錄:
時刻 1 2 3 4 5 6 7
t
( min )
溫度 35.1 35.2 34.9 35 34.9 34.9 35
T
( °C )

時刻 8 9 10 11 12 13 14
t
( min )
溫度 34.7 34.7 34.6 34.6 34.3 34.3 34.4
T
( °C )

d.時間 t 與溫度 T 關係圖

時刻 - 溫度圖
45
40
35
溫度 T(°C)

30
25
20
15
10
5
0
0 10 20 30 40 50 60

時刻 t( 分 )

e.加熱總時間 = 42 ( min )、 時刻量得的系統溫度 = 34.8 (°C)

停止加熱後至時間 = 14 ( min )、 時刻溫度降為 = 34.4 (°C)

= 0.0010504959 ;
T f +T 0
ΔT=|κ⋅( −θ)⋅t f|
2
散熱導致的溫差 = 0.420251 ( °C );

修正的末溫 = 35.220251 ( °C );

W=IVt f
外界供給電能 = 16379.496 ( J );

熱功當量 = 8.507713 ( J/cal )。

思考問題

1. 是否一定要是在系統加熱前的溫度?可否任意選定?是否一開始加熱即需
計時?
不一定,只要是開始計時的溫度即可 ; 不一定,可任意選定時間開始。
是;不行,如果改變 T 0,則算出的溫差也會受影響;否,須等到熱傳遞速率
穩定後再進行會較準確

2. 以實際數據說明散熱修正的必要。如不修正,將會有多大的誤差?

(34.8-26.7)/(35.2-26.7)=95.24%

所以熱功當量的誤差為 4.76%

3. 如何判定散熱修正後,你的末溫是正確的?

代入式中求得熱功當量,並由其誤差值得知

(已修正之後的溫度算出加熱前後的溫差,並算出其能量差,並對加熱器提供
的熱能做對比)

4. 利用式 (9) 和式 (10) 所得之 相差多少?

(9)式代入為 3*0.00105049*(34.6-21)=0.04286,(10)式為 0.42025

兩式代入結果相差為 0.377389

5.  值是否與溫度有關?試畫出   T 圖。

否,阿他就是要硬要套圖找關係,可是我也生不出

如果要用就拿去吧
誤差原因
在倒水進入的時候會有些許噴濺造成質量數據的誤差。
在量水溫時發現應降溫的水會有短暫升溫的現象判斷有能是因為間隔時間太短,
而儀器檢測不夠精準的關係造成實驗誤差。

實驗心得
在做實驗二的過程發現應該降溫的水會有短暫升溫的現象,覺得可能和實驗儀
器有關。整體實驗操作步驟比較簡單,所以實驗也比較容易達成,其中實驗二
需要等待其升降溫要注意電源供應器不能超過十伏特。實驗一開始因為在倒入
水時有所噴濺所以在做一次,因為操作比較簡單也很快就處理完這次小意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