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基隆市立建德國中104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八年級國文科 試題

一、選擇( 每題 2 分,共 80 分)

1. ( )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前後相同? 
(A)紅燭溫「ㄌㄨˊ」/三顧茅「ㄌㄨˊ」  (B) 粗製「ㄌㄢˋ」造/春光「ㄌㄢˋ」 縵
(C)「ㄙㄨㄥˇ」恿犯錯/大樓高「ㄙㄨㄥˇ」 (D) 家「ㄩˋ 」戶曉/不可理「ㄩˋ 」

2. ( )下列詞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菡萏盛開,敬請海函  (B)大聲暄嘩,握手寒喧 
(C)栩栩如生,窈窕嫵媚   (D)所費不眥,睚貲必報

3.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 不同 ?
(A)「懈」怠/「邂」逅  (B) 「噤」若寒蟬/百無「禁」忌 
(C) 金「箔」/「舶」來品  (D) 「擁」戴/「臃」腫

4. ( )下列哪一個字的讀音是 錯誤 的? 
(A)「翳」入了天聽:ㄧ  (B) 遠近接「簇」:ㄘㄨˋ
(C)「廿」四小時:ㄋㄧㄢˋ  (D)「酗」酒:ㄒㄩˋ

5. ( )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 有誤 ? 
(A)「或」著新靴行市上──有時  (B)「誠」然—─的確 
(C)「伺」候—─查看  (D)此事「固」當有福──本來

6.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聽那曉鐘「和」緩的清音/「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
(B)作「花」甚繁/紫薇久「花」
(C)掀其帽擲瓦上,「去」/不知何處「去」矣
(D)朱墨爛「然」/內外寂「然」

7. ( )下列選項「 」中的詞,何者替換後意思 改變 ?  
(A) 人生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使這三者同時成長,免得「馬齒徒增」──老大無成 
(B)有的是常青的草原與「沃腴」的田壤──肥美 
(C)每晴晝晚陰,「徙倚」其下,嘯傲甚適──流連 
(D)著靴者「愧謝」,脫靴交彼,以襪踏肩而上──感謝

8. (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運用何者正確? 
(A)昌宏參加百公尺賽跑,「寸陰是競」勇奪冠軍 
(B)詩芸嚮往以後能環遊世界,過著「塵務經心」的生活 
(C)名傑在街上遇到老同學,趕忙迎上前去「握手寒暄」 
(D)春節期間皖妤和全家人到野柳觀賞「栩栩如生」的海豚表演

9. ( )下列文句中的「之」字,何者詞性與其他三者 不同 ? 
(A)種瓜種豆,操「之」在我  (B)一人向「之」長揖 
(C)此亦予「之」三友也  (D)坐於舟首俟「之」

10. ( )以下各句的句首皆省略主語,其主語所指者,何者正確?
(A)夜歸館後,僮僕漸睡,內外寂然──李慈銘 
(B)乃蹲地上,聳其肩──第一個歹徒
(C)方徬徨間,又一人來──第二個歹徒 
(D)傳呼快馬迎新月,卻上輕輿趁晚涼──徐志摩

11. ( )下列詞語,「 」中的字,何者詞性相同? 
(A) 稍「縱」即逝/「縱」虎歸山  (B)相「形」之下/地「形」起伏 
(C)「或」著新靴行市上/然「或」精神不振 (D)徙倚其「下」/勢不能「下」

1
12. ( )下列文句,何者 不是 判斷句? 
(A)人生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使這三者同時成長 
(B)汝帽宜惜,我衫亦宜惜
(C)此亦予之三友也
(D)這裡哪一處不是坦蕩蕩的大道

13. ( )下列哪一句 不是 使用回文的修辭法? 


(A)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 
(B)關心敗草裡的鮮花,關心這水流的緩急 
(C)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 
(D)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14. ( )「我沒有夸父的荒誕,但晚景的溫存卻被我偷嘗了不少。」此句修辭法同於下列何者?
(A)光陰的消逝,有一定的數量和速度  (B)芭蕉展葉,綠滿窗戶;紫薇久花,離離散紅 
(C)汝著新靴,便忘故人  (D)愛熱鬧的克羅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與雛菊

15. ( )對聯中的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則下聯應為哪一句?
(A)春滿乾坤福滿門  (B)為有源頭活水來 
(C)千金一刻總蹉跎  (D)動人春色不須多

16. ( )下列關於「筆記小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內容以異聞瑣事為主  (B)採用白話文來描寫 
(C)分章分回以敘述故事  (D)越縵堂日記屬於筆記小說

17. ( )下列何者描寫之時間和其他三者 不同 ? 
(A)我常常在夕陽西晒時,騎了車迎著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 
(B)一層輕紗似的金粉糝上這草、樹、通道、莊舍 
(C)過來了一大群羊,放草歸來的,偌大的太陽在牠們後背放射著萬縷的金輝 
(D)傍晚,獨步至倉頡祠前看稻花

18. ( )「人生不斷在成長之中」,在三種成長文中,下列哪一項 不是 作者所提到的「成長」? 


(A)年齡歲數 (B)學識技能 (C)品德修養 (D)金錢權勢

19. ( )三種成長以對比手法說明光陰與品學的關係,下列何者是本課的對比項目? 
(A)成功與失敗 (B)過去與未來 (C)漫長與短暫 (D)自然與人為

20. ( )「我慣作好事,以肩當梯,與汝踏上瓦,何如?」對照後來發生的事,下列哪句俗語最適合用來
形容這個說話者的心態? 
(A)啞巴吃黃連 (B)泥菩薩過江 (C)黃鼠狼給雞拜年 (D)關公面前耍大刀

21. ( )「光陰如順水而下的波浪」一語,其意與下列何者 最不相近 ? 


(A)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B)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C)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D)一寸光陰一寸金

22. ( )下列何句是偷靴全文急轉直下的地方? 
(A)掀其帽擲瓦上,去  (B)著靴者感謝 
(C)其人持靴徑奔  (D)市人以為兩人交好,故相戲也

23. ( )偷靴一文,我們從中獲得何道理? 
(A)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B)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C)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D)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4. ( )我所知道的康橋文章開頭,徐志摩寫早上的大道上,只有什麼聲音,反襯街道的寂靜? 

2
(A)枝頭上的鳥鳴 (B)人們的祈禱聲 (C)牛奶車的鈴聲 (D)教堂的鐘聲
25. (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書。」在描寫
怎樣的心情? 
(A)悠閒自得 (B)寂寞冷清 (C)熱情活潑 (D)無所事事

26. ( )有關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下列何者敘述 不正確 ? 


(A)描述康橋初春時節,從清晨到深夜的自然風光 
(B)多用華美的文字,筆調熱情洋溢 
(C)連用三個「頃刻間」,表現出初曉景色的急速變化 
(D) 大量用「你」字代替第一人稱的「我」,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27. ( )李慈銘認為下列哪一種情況會令人無法領略讀書的樂趣? 
(A)晴晝晚陰 (B)僮僕漸睡 (C)精神不繼 (D)遠近接簇

28. ( )下列何者 不是 讀有形的書籍?


(A)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B)城外煙嵐,遠近接簇;悠然暢寄,書味滿胸
(C)紅燭溫爐,手注佳茗,異書在案,朱墨爛然 
(D)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書

29. ( )下列何句 沒有 壯美的感覺? 


(A)風葉露穗,搖蕩若千頃波 
(B)隔著一大田的麥浪,看西天的變幻
(C)紅燭溫爐,手注佳茗 
(D)滿開著豔紅的罌粟,在青草裡亭亭地像是萬盞的金燈

30. ( )「作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
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麼就穿什麼;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裝一個農夫,裝一個走江湖的
桀卜閃人,裝一個獵戶。」(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描寫山中生活衣食簡陋 (B)「桀卜閃」是指今日的快閃族
(C)「一頭的蓬草」是說山中綠草如茵 (D)「縱容你滿腮的苔蘚」指不用刮鬍子

31. ( )論語公冶長篇寫到宰予晝寢一事,孔子說:「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是因為有人會
(A) 言行不一 (B) 言行一致 (C) 言多必失 (D) 言近旨遠

32. ( )孔門弟子中,哪一位是聽到好道理立即去實踐,還未做到之前,又怕聽到新的好道理來不及同
時力行?
(A) 子路 (B) 子貢 (C) 顏淵 (D) 子夏

33. ( )對於「季文子三思而後行」這件事,孔子的看法是
(A)愈小心謹慎愈妥當  (B)欲速則不達 
(C)只要再思慮一次就可以  (D)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34. ( )上山採蘼蕪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古代婦女地位低落的一面?
(A)上山採蘼蕪 (B)手爪不相如 (C)長跪問故夫 (D)將縑來比素

35. ( )上山採蘼蕪一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前夫誇獎新婦,譏諷棄婦  (B)「未若故人姝」是前夫口是心非的話 
(C)「手爪不相如」是說故人手藝不如新婦 (D)詩中可知故人無論容貌、手藝均勝過新婦

36. ( )李白將進酒詩中「朝如青絲暮成雪」的「青絲」是指
(A)青色絲巾 (B)黑色頭髮 (C)青色衣服 (D)黑色帽子

3
37. ( )有關信封上收件人的用詞,下列何者正確? 
(A)寫給父親:林大明先生 道啟  (B)寫給師長:林大明先生 敬啟 
(C)寫給朋友:林大明先生 大啟  (D)寫給晚輩:林大明先生 安啟

38. ( )下列關於書信問候語,哪一項是正確的? 
(A)問候師長可用「恭請 金安」  (B)問候父母可用「恭請 臺安」 
(C)問候平輩可用「敬祝 福安」 (D)問候尊長可用「恭請 鈞安」

39. ( )下列句子中的稱呼,哪一項正確? 
(A)令嬡年幼無知,請多包涵  (B)張家夫婦賢伉儷,將到府上做禮貌性的拜訪 
(C)王氏兄弟賢喬梓,剛從國外來信問安  (D)家妹天真活潑,最得父親寵愛

40. ( )有關明信片的用法,下列何者 錯誤 ? 
(A)明信片因為不須封口,所以寄信人姓名之下應用「寄」字,不可用「緘」字 
(B)明信片收信人的姓名、稱呼之後不能用「啟」,只能用「收」 
(C)信封上的稱呼是指送信人(郵差)對收信人的稱呼 
(D)橫式的信封,收信人的住址、姓名應寫在信封左上方

二、閱讀測驗( 每題 2 分,共 20 分)

白居易五歲作詩,王維九歲作詩詞,李白十歲通經書,蕭邦二十歲創作世界名曲, 牛頓二十三歲發現
萬有引力,愛因斯坦二十四歲創立相對論。青春時期是一生中最能夠揮灑自我、追求理想的時刻,因為年輕
正有無窮的好奇心與學習機會,若不及時把握,將會導致無窮的悔恨。         

41. ( )蕭邦創作世界名曲時,和下列哪一個年齡代稱相同?
(A)而立之年 (B)垂髫之年 (C)弱冠之年 (D)志學之年

42. ( )本文的主旨與下列何者 不同 ?
(A)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B)晝長苦夜短,何不秉燭遊
(C)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D)光陰是不會停止的。既然如此,我們也要使品學日有進境,不息不止

袁枚說:「《漫齊語錄》曰:『詩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淡。』余愛其言,每作一詩, 往往改至三五日,
或過時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工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工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獨先,非平淡
不能人人領解。」

43. ( )根據這段文字,可知袁枚的文學創作主張為下列何者?
(A)辭主達意,不論繁簡  (B)文之為物,貴有靈氣 
(C)意中有景,景中有意  (D)鍊意鍊辭,深入淺出

介侍郎有族兄某,強悍,憎人言鬼神事。 每所居,喜擇其素號不祥者而居之。 過山東一旅店,人言西廂
有怪,介大喜,開戶直入。 坐至二鼓,瓦墜於梁。 介罵曰:「若鬼耶,須擇吾屋上所無者而擲焉,吾方畏
汝。」果墜一磨石。 介又罵曰:「若厲鬼耶,須能碎吾之幾(通「几」),吾方畏汝。」則墜一巨石,碎幾之
半。 介大怒,罵曰:「鬼狗奴!敢碎吾之首,吾方服汝!」起立擲冠於地,昂首而待。 自此,寂然無聲,怪
亦永斷矣。 (袁枚 子不語)

44. ( )這篇故事可用下列何者為標題? (A)鬼畏人拚命 (B)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C)人有旦夕


禍福 (D)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4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 偶然)

45. ( )下列何者與「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所使用的修辭法相同?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B)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C)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D)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46. ( )關於本詩的敘述,下列何者 錯誤 ?
(A)為白話詩,形式自由
(B)「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意謂兩人志不同,道不合,貌合神離
(C)表達詩人對一段戀情看似瀟灑,實則細膩深刻的描寫
(D)詩人認為在廣漠人海中,偶然相遇是一種緣分,但無須強求

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雖有旨酒嘉殽,不嘗,不知其旨;雖有善道 ,不學,不達其
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盡師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子
夏問詩,學一以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孔子賢乎英傑,而聖德備。弟子被光景
而德彰。詩曰:「日就月將。」 (韓嬰 教學相長)

47. ( )「不厲不斷」的意思是什麼?
(A)不鋒利也不易折斷  (B)不常用它就不會弄斷 
(C)不常常去磨利就不易砍斷東西  (D)不收藏好就不銳利

48. ( )本文主旨是下列何者?
(A)解釋「日就月將」的意思  (B)勉勵人勤於學習  
(C)說明學詩經的方法  (D)寫孔子和學生的美德

49. ( )「學一以知二」意同下列哪一句話?
(A)溫故知新 (B)功虧一簣 (C)學以致用 (D)觸類旁通

50. ( )下列哪一句話是用來譬喻「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
(A)材雖美,不學不高   (B)雖有旨酒嘉殽,不嘗,不知其旨 
(C)不足,故自愧而勉  (D)不究,故盡師而熟

(試題到此結束)

5
基隆市立建德國中 104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八年級國文科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A A D D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D A A B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C A A C B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C C B B C D B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B D A A B C B D B

補充資料
11 題 (C)「或」著新靴行市上/然「或」精神不振── 有人,不定代詞/有時候,時間副詞

【題組四 語譯】 
  劍雖然銳利,如果不去磨它,就不斷砍斷東西;人的資質雖然美好,如果不去學習,就不會有所成就
雖然有美酒佳餚,如果不去品嚐,就無法得知它的美味;雖然有美善的大道,如果不去學習,就不能達
到精善的境界。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還有不徹底了解的地
方。知道自己還不夠,所以感到慚愧而盡力去學習;知道自己了解不夠深刻,所以盡量向別人請教以達到
精熟的地步。子夏向孔子請教《詩經》中的問題,他學習《詩經》,能夠觸類旁通地了解《禮》,所以孔子說:
「卜商啊!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我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孔子的才智超越英傑,具備了聖人的品
德,學生接受他的教化,德行也因此而彰顯出來。《詩經》上說:「每天都有進步,每月都有進步。」

參考資料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孔子的學生子夏請問老師:「詩經中說:『有位女子笑起來多麼地巧妙,眼睛動起來,多麼
地靈活傳神,這是美好的質地,再加上文采的修飾呀!』這三句詩有何含義?」孔子回答說:
「就像繪畫時,先有了粉白的畫布,之後再彩繪各種顏色。」子夏聽了以後,有所領悟的說:「先
有忠信為本質,之後禮節的學習才能落實嗎?」孔子肯定的說:「商啊!真能啟發我,從現在起,
可以和你談論詩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