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單元 1 實數

主題 1:有理數的定義與性質
1.整數( ¢ ):整數包含正整數、零、負整數,其中正整數又稱為自然數( ¥ )。
q
2.有理數:設 p, q 皆為整數且 p  0 ,則凡可以表成分數型式 的數皆稱為有理數,而所有
p
有理數所成的集合以 ¤ 表示之。※一實數若不為有理數,他就是無理數。
(1).有理數包含整數、有限小數及循環小數。
(2).任何一個有理數在數線上均能找到相對應的位置,且有理數具有稠密性,即設 a,b 為有
理數且 a<b,則必存在 t 為有理數,使得 a<t<b。
3.有理數的性質:
b d b d
(1).兩有理數 , 相等,即 = ,則 ad=bc。
a c a c
x
(2).設 x,y 為有理數,則 x+y,x-y,x×y, (y≠0)均為有理數。
y
(3).有理數可化成有限小數或循環小數。
將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後,若分母只含 2 或 5 的質因數,則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4)循環小數化成分數的規則:
a a  an
0.a1a2  an  1 2
① 純循環小數化為分數﹐例如:   9 ﹒
99
n個9

a1a2  anb1b2  bm  a1a2  an


0.a1a2  an b1b2  bm 
② 混循環小數化為分數﹐例如: 99
  9 00
  0
m個9 n個0

1
範例 1
1 1 k
1.設 k 為正整數﹐則介於 與 之間的有理數其形如 者共有____________個﹒
8 7 280

範例 2
有一最簡分數﹐其分子﹑分母之和為 70﹐將其化為小數並四捨五入後為 0.6﹐則此分數為__
__________﹒

隨堂練習
有一個最簡分數﹐其分子與分母之和為 20﹐若將此分數化為小數﹐並將第三位小數四捨五入
得 0.54 一數﹐則此分數為____________﹒

2
範例 3
3a 4b7
已知 a﹐b 為阿拉伯數字且 可化為有限小數﹐試求 a + b 之值﹒
180

隨堂練習
a 2811
設 a2811 是一個五位數﹐且 為有限小數﹐則數字 a = ____________﹒
420

範例 4
a b 1 a
已知 是最簡分數﹐a 與 b 均為一位正整數﹐b 的倒數等於 ﹐則分數  ___________
b 9a  2 b
_﹒

3
隨堂練習
一個正數乘以 0.3 ﹐誤為乘以 0.3﹐所得相差 21﹐則此數為____________﹒

範例 5
6
將有理數 表成循環小數時﹐試問小數點後第 100 位的數字﹒
7

隨堂練習
1
(   )已知 99999 = 9 ´ 41 ´ 271﹐若將 化為循環小數﹐則小數點下第 2008 位數字
41
為(1)0 (2)2 (3)3 (4)4 (5)9﹒.

範例 6
(   )下列何者正確﹖ (1) 0.9  1  (2) 0.232  0.23  (3) 0.34  0.343  (4) 0.34  0.344
(5) 0.123 為有理數﹒

4
範例 7
1
已知 p 為自然數﹐且 2 £ p £ 30﹒試問﹕若 可化成有限小數﹐則滿足的 p 值有幾個
p

範例 8

設 a﹐b﹐c 為 1 至 9 的正整數﹐若 699  0.abc  700 ﹐則(a,b,c) = ____________﹒﹒


900 900

5
主題 2:無理數
1.無理數:不循環的無限小數稱之為無理數,例: 5 , 3 3 ,π(圓周率),……。
2.無理數的運算性質:設 x,y 為有理數,a,b 為無理數。
(1)x+a,x-a 為無理數。
(2)x×a 可能為有理數或無理數。
a
(3)a+b,a-b,a×b、 可能是有理數或無理數。
b
3.無理數相等: a  b c 型無理數相等:設 a, b, c, d 均為有理數﹐ e 為無理數﹒
① 若 a  b e  c  d e ,則 a  c 且 b  d 。
② 若 a  b e  0 ,則 a  b  0 。

6
範例 1

下列哪些數是無理數?(A) 3  2  (B) 144  (C) 5。


360  (D) 500  (E)
3

隨堂練習
若 a,b 均為有理數,c,d 均為無理數,則下列何者正確?
(A) a  b 必為有理數 (B) c  d 必為無理數 (C) a  c 必為無理數 (D) ac 必為無理數 
(E) cd 必為無理數。

7
隨堂練習
(   )下列各敘述何者為真﹖ 
(1)若 a 為有理數﹐ b 為無理數﹐則 a  b 為無理數 
(2)若 a 3 ﹑ a 8 為有理數﹐則 a 為有理數 (3)若 a  c 2  b  d 2 則 a  b ﹐ c  d  
(4) a ﹑ b 為有理數﹐ c ﹑ d 為無理數﹐若 a  c  b  d 則 a  b ﹐ c  d  
(5)若 a  2b ﹑ 2b  3c ﹑ 3c  a 為有理數﹐則 a ﹑ b ﹑ c 皆為有理數﹒

隨堂練習
(   )設 a﹐b 為有理數﹐c﹐d 為無理數﹐且 a ¹ 0﹐則下列何者為真﹖ 
(1)a + c 為無理數 (2)c + d 為無理數 (3)ac 為無理數 (4)cd 為無理數 (5) b 為有理數﹒
a

8
隨堂練習
a,b,c,d 均為有理數,且 abcd  0,x,y 均為無理數,則下列敘述何者恆真?
(A) a  bx 為無理數 (B) xy 為無理數 (C)若 a  b 3  c  d 3 ,則 a  c,b  d 
(D) x  y 為無理數 (E)若 a  x  b  y,則 a  b,x  y。
a b

範例 2
.(1)證明 2 為無理數。 (2)利用(1)證明 3  2 為無理數。

9
隨堂練習
證明:(1) 3 為無理數。 (2) 3 2  3 為無理數。

範例 4
設 x﹐y 是兩有理數﹐已知 (2  3) x  (1  3) y  7  3 ﹐求 x﹐y 的值﹒

範例 5
設 x, y 均為有理數, 若 (3  3 ) x  )(1  3 3 ) y  7  3 , 試求 x + y 的值。

隨堂練習

設 a﹐b 為二有理數﹐滿足 (2  2) a  (3  2 2)b  8  3 2 ﹐求 a﹐b 之值﹒

隨堂練習

10
設 a﹐b 為有理數﹐且 (4  2 2) a  (3  6 2)b  1  3 2 ﹐求 a﹐b 之值﹒

範例 7
設 a 是實數﹐且 a7 與 a23 均為有理數﹐試證﹕a 是有理數﹒

隨堂練習

設 a  R,a51  Q,a147  Q,則 a4  Q。(1)真偽:     。 (2)理由:     。

11
主題 3 實數與數線
.數線的意義:
(1)數線具有三要素:原點、方向、單位長。如:
(2)通常以原點右邊的方向為正向,且愈右邊的數愈大;反之,愈左
邊的數愈小。
(3)數線上任何一個數與原點的距離,稱為此數的絕對值。

2.實數與數線:
(1)在數線上標示出有理數的坐標位置:

若 m, n 皆為整數,且 n  0 ,則在數線上標出代表 m 對應點的作法如下:


n
【步驟一】在數線上找到整數 m 的對應點 P。
【步驟二】過原點 O﹐作一異於數線的直線 L。
【步驟三】利用圓規在 L 上取 n 個點﹐ A1 , A2 ,  , An ﹐使得
      ﹒
OA1  A1 A2  A2 A3    An 1 An

【步驟四】連接 ,再過 ,作一直線  平行於 且與數線交於點 Q,則點 Q 即為對應


An P A1 A1Q An P

到有理數 m 的點。
n
(2)在數線上標示出有 n 型的無理數坐標位置:
若 n  p  q 其中 p, q 皆為正整數,則在數線上標出代表 n 對應點的作法如下:
【步驟一】在數線上找到整數 p 及 q 的對應點 P, Q 。
【步驟二】以 為直徑作一半圓﹐如右圖:
PQ

【步驟三】過原點 O 作  且交半圓於 A 點,則


OA  PQ OA  pq  n

【步驟四】以原點為圓心, OA 為半徑畫一弧交數線正向於一點 B,則點 B 即為對應到無理數


ab
n 的點。※算幾不等式: a, b  0 ,  ab 。【=成立  a  b 】
2
3.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而數線上的每一個點均對應一個實數,且每一個實數均可在
數線上找到對應的點。
  正整數¥ (自然數)
  
 整數¢ 0
有理數¤  負整數

4. 實數¡  
 小數 有限小數
 
 循環小數
無理數(不循環的無限小數)
5.實數的基本性質:
設 x,y,z 為實數,則:
(1)交換律:x+y=y+x,x×y=y×x。

12
(2)結合律:(x+y)+z=x+(y+z),(x×y)×z=x×(y×z)。
(3)分配律:x×(y+z)=x×y+x×z。
(4)三一律:任意兩實數 x,y 必滿足 x>y,x=y,x<y 三者其中之一。
(5)遞移律:若 x>y 且 y>z,則 x>z。
6.實數具有稠密性,亦即若 a,b 為實數且 a<b,則至少存在一個實數 c,使得 a<c<b。
7.實數的大小關係:
(1)若 a>b,則 a+c>b+c。
(2)若 a>b 且 c>0,則 ac>bc;
若 a>b 且 c<0,則 ac<bc。
1 1
(3)若 a>b>0,則 < 。
a b
8.實數的絕對值:
(1)每一個實數 a 在數線上對應一個點 A(a),則符號│a│表示原點 O 與點 A(a)的距離。
 a,a  0
(2)│a│=  。
-a,a<0
(3)│x│=a,a>0,則 x=±a。

13
範例 1
已知 3 單位長,說明如何利用尺規作圖作出 1 單位長。

【解析】(1)作 60的半角 30 


(2)取一線段 AB 垂直 L 於 A 點且 AB  3  
(3)作ABC  30,則 AC  1

隨堂練習
以 線段為單位長(長度為 1)﹐試作出長度為 的線段﹒
5

【解析】利用直尺及圓規作圖﹒首先作一線段 AB  6 ﹐以 AB 為直徑作一半圓﹐在 AB 上取點


D﹐使 AD  1 ﹐過點 D 作 AB 的垂線交半圓於 C﹒由於 ACB  90 ﹐故 CD  5 ﹒

隨堂練習
以右方線段為單位長﹐試作長度為 3 的線段﹒ 以右方線段為單位長﹐試作長度為 3
的線段﹒
【解析】《方法一》
利用直尺及圓規作圖﹐首先作 AB  4 ﹐以 AB 為直徑作一半
圓﹐在 AB 上取點 D﹐使 AD  1 ﹐過點 D 作 AB 的垂線交半圓
於 C﹐由於 ACB  90 ﹐故 CD  3 ﹒

《方法二》作法:已知 AB  1 ﹐如圖﹐過 B 作 BC  AB ﹐且 BC  1 ﹐
  再過 C 作 CD  AC ﹐且 CD  1 ﹐則 AD  3 為所求﹒
   (因為 ﹐ )
AC  12  12  2 AD  ( 2) 2  12  3

14
範例 2
已知 A(1)﹐B(4)﹐C(5)為數線上三點﹐O 為原點﹐長方形 BCDE 中 BE  2 BC ﹐並依下列步驟
作圖﹕
(1)以 B 為圓心﹐ BD 長為半徑﹐畫弧交數線於 F 點
(2)以 OF 為直徑作半圓
(3)過 A 點作 AH 垂直於數線﹐交半圓於 H﹒

若 AH 的長可以寫成 1 ( a  b ) ﹐其中 a﹐b 皆為自然數﹐則 a + b = ____________﹒


2
【解析】∵ BC  1 且 BE  2 BC  2 ﹐
H
∴ BD  BF  5  OF  4  5 ﹐ AF  3  5 ﹐ E D

  AH  1 (3  5)  12  4 5  ( 10  2)  1 ( 10  2)
2

4 4 2 O A(1) B(4)C(5) F

﹐∴a + b = 10 + 2 = 12﹒

範例 3
已知油畫的尺寸號碼與其面積成正比﹐令尺寸為 10 號的 A 畫大小為 53 公分  41 公分﹐若
B 畫為 65 公分  50 公分大小﹐則 B 畫應是幾號?

【解析】設 B 畫為 x 號﹐則 (53  41) : (65  50)  10 : x ﹐ x  65  50  10  15 (號)﹒


53  41

隨堂練習
一張 B4 的紙對摺後剪開可得兩張 B5 的紙﹐且 B5 與 B4 的紙是相似形﹐已知 B4
的紙中長邊為 36.4 公分﹐試求 B4 紙短邊的長度(取整數﹐四捨五入)﹒

【解析】 x  36.4 ﹐得 x 2  18.2  36.4  (18.2) 2  2 ﹐


18.2 x
x  18.2  2  26 (公分)﹒

隨堂練習
義大利畫家達文西把一線段分成兩段不相等的線段﹐使得較長的一段與較短的一段
之比等於全段與較長一段之比﹐而這種比值稱為黃金比例﹐常用 φ 表示: ,
AP AB 5  1 ﹐試求
   BP   AB 時的  值﹒
BP AP 2
1 1 1 2 2 5 1 2 3  5
【解析】 BP  AP  ( ) 2  AB ﹐   ( ) 2  ( ) ( )  ﹒
   5 1 2 2

15
範例 4
下圖所示: FG 是一條長 4 公尺的鐵絲﹐C 是線段 FG 上的一點﹐將 CG 圍成一個等腰直
角三角形 CDE﹐將 CF 圍成另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試求梯形 ABDE 的面積﹒

【解析】令 BC  x ﹐ CD  y ﹐因 CA  AB  BC  CD  DE  EC  FG ﹐

得 2 x  x  x  y  y  2 y  4 ﹐ (2  2)( x  y )  4 ﹐ x  y  4
 2(2  2) ﹐
2 2

而梯形 ABDE 的面積為 1 ( AB  DE )  BD  1 ( x  y ) 2  12  8 2 (平方公尺)﹒


2 2

範例 5
某生使用直尺與圓規作圖﹐在線段 AB 上

(1)作直角△ABC﹐滿足 BC  1 AB ﹒
2
(2)以 C 為圓心﹐ BC 為半徑畫弧交 AC 於 D﹒
(3)以 A 為圓心﹐ AD 為半徑畫弧交 AB 於 P﹒
試問 AP  k PB 時的 k 值﹒
【解析】設 BC  1 ﹐則 AB  2 ﹐ AC  5 ,
又因 CD  BC  1 ﹐得 AD  5  1 ﹐即 AP  AD  5  1 ﹐
而 PB  AB  AP  2  ( 5  1)  3  5 ﹐

即 k  AP  5  1  5  1 ﹒
BP 3 5 2

隨堂練習
建築美學的黃金矩形﹐是矩形 ABCD(如圖)﹐而 ABEF 為正方形時﹐矩形 ABCD
與矩形 ECDF 的形狀相似﹐試求黃金矩形的長 AD 與寬 AB 的比值﹒
【解析】設 AD 與 AB 的比值為 t﹐
若 AB  a ﹐得 AD  at ﹐ FD  at  a ﹐

由相似形得 at  a ﹐
a at  a

即 t  1 ﹐ t 2  t  1  0 得 t  1  5 ( t  0 )﹒
t 1 2

16
範例 5
下列各無理數中﹐何者可以尺規作圖的方法﹐在數線上標出代表它們的點﹖ (1)  
2 2

(2)  (3) 3  (4) 4  (5)p﹒


2 3 2 2 3

【解析】(I)只要 n a (a > 0﹐n = 2k﹐k 是正整數)皆可以尺規作圖﹐∴(1)(2)(4)可作圖﹒


(II) 3 2 與 p 不可以尺規作圖是古希臘三大難題之中的二個無解難題﹒
故選(1)(2)(4)

範例 6
設 a  2 2  3 ﹐ b  7  2 ﹐ c  6  5 ﹐下列何者正確﹖ (1)a > b > c (2)a < b < c (3)b >
a > c (4)a < c < b (5)c > a > b﹒

【解析】先求各數的平方﹕
a 2  (2 2  3) 2  11  2 24 ﹐
b 2  ( 7  2) 2  11  2 28 ﹐
c 2  ( 6  5) 2  11  2 30 ﹐
因為 24  28  30 ﹐所以 a2 < b2 < c2﹐
得三正數的大小為 a < b < c﹒答案為(2)﹒

範例 7
設 a﹐b﹐c﹐d 表實數且 a > b﹐c > d﹐則下列何者恆成立﹖ (1)a + c > b + d 
(2)a - c > b - c (3)a - c > b - d (4)ac > bd (5)若 a ¹ 0﹐b ¹ 0﹐則 1  1
a b

【解析】(1)(a + c) - (b + d) = (a - b) + (c - d) > 0﹐故 a + c > b + d﹒


(2)(a - c) - (b - c) = a - b > 0﹒
(3)a = - 1﹐b = - 2﹐c = - 3﹐d = - 4﹒
(4)反例﹕若 a = 1﹐b = - 1﹐c = - 2﹐d = - 3﹐則 ac = - 2﹐bd = 3 Þ bd > ac﹐
故 ac > bd 未必成立﹒
(5)a > b > 0 時才成立﹒
故選(1)(2)

17
範例 8
設 a﹐b 為二實數﹐滿足 0 < a < 1﹐0 < b < 1﹐則下列何者為真﹖ 
(1)0 < a + b < 2 (2)0 < ab < 1 (3) - 1 < b - a < 0 (4) 0  a  1  (5)|a - b| < 1﹒
b

【解析】(1)○﹒
(2)○﹒
(3)╳﹕0 < a < 1 Þ - 1 < - a < 0﹐
   0 < b < 1﹐
   ∴ - 1 < b - a < 1﹒
(4)╳﹕例如﹕ a  1 ﹐ b  1 ﹐ a  5  1 ﹒
3 5 b 3
(5)○﹕由(3) Þ - 1 < b - a < 1 Þ |b - a| < 1 Þ |a - b| < 1﹒
故選(1)(2)(5)

隨堂練習
義大利畫家達文西把一線段分成兩段不相等的線段﹐使得較長的一段與較短的一段
之比等於全段與較長一段之比﹐而這種比值稱為黃金比例﹐常用 φ 表示: ,
AP AB 5  1 ﹐試求
   BP   AB 時的  值﹒
BP AP 2
【解析】(1)錯誤﹒5 > 2﹐ - 1 > - 2 Þ 5( - 1) < 2( - 2)﹒
(2)正確﹒因為 a + c > b + c > b + d﹒
(3)錯誤﹒ 1  2  1   1 ﹒
2
(4)正確﹒
(5)正確﹒
答案為(2)(4)(5)﹒

範例 9
設 x﹐y 為實數﹐且 2 £ x £ 8﹐- 2 £ y £ 7﹐求 xy 之範圍﹒
【解析】2 £ x £ 8﹐則 x 可視為 2﹐3﹐4﹐5﹐…﹐8 中之數﹐
- 2 £ y £ 7﹐則 y 可視為 - 2﹐- 1﹐0﹐…﹐7 中之數﹐
則 xy 最大為 56﹐xy 最小為 - 16﹐
∴ - 16 £ xy £ 56﹒

18
隨堂練習
設 x﹐y 都是實數且 2 £ x £ 4﹐- 1 £ y £ 3﹐求下列各數的範圍﹕
(1)2x + 3y﹒ (2)2x - 3y﹒ (3)xy﹒ (4)x2 + y2﹒
【解析】(1)由 2 £ x £ 4﹐- 1 £ y £ 3
 Þ 4 £ 2x £ 8﹐- 3 £ 3y £ 9 Þ 1 £ 2x + 3y £ 17﹒
(2)4 £ 2x £ 8﹐- 9 £ - 3y £ 3 Þ - 5 £ 2x - 3y £ 11﹒
(3)在 x = 4﹐y = - 1 時﹐xy 有最小值 - 4﹔
 在 x = 4﹐y = 3 時﹐xy 有最大值 12﹐故 - 4 £ xy £ 12﹒
(4)由 2 £ x £ 4﹐- 1 £ y £ 3 Þ 4 £ x2 £ 16﹐0 £ y2 £ 9 Þ 4 £ x2 + y2 £ 25﹒

範例 10
(   )7.已知某校老師玩過「寶可夢」的比率為 r1﹐而學生玩過的比率為 r2﹐其中 r1 ¹ r2﹒
由下列選項中的資訊﹐請選出可以判定全校師生玩過「寶可夢」的比率之選項﹒ (1)全校老師
與學生比率 (2)全校老師人數 (3)全校學生人數 (4)全校師生人數 (5)全校師生玩過「寶可
夢」人數﹒
【解析】設全校老師人數 n1﹐學生人數 n2﹒
因為玩過「寶可夢」的老師有 n1r1 人﹐學生有 n2r2 人﹐
n1r1  n2 r2 n1 n2
所以全校玩過「寶可夢」的比率為   r1   r2 ﹐
n1  n2 n1  n2 n1  n2
n1 n
其中 ﹐ 2 分別為全校老師與學生的比率﹒
n1  n2 n1  n2
故選(1)﹒

19
主題 4:距離與分點公式
1.數線上兩點的距離公式:
(1)設 P 為數線上一點﹐其所對應的實數為 a,則 P 點到原點 O 的距離 。
OP  | a |

(2)設 P﹐Q 為數線上兩點,其所對應的實數分別為 a,b,則 P,Q 兩點的距離 。


PQ  | a  b |

2.數線上的分點公式:已知數線上相異兩點 A(a), B (b) 且 AP : PB  m : n ,則:

(1)內分點: P ( x)  AB ,則 x  mb  na
mn

(2)外分點: P ( x)  AB ,則 x  mb  na
mn

3.中點公式:已知數線上兩點 A(a), B (b) ,則 AB 的中點 P 坐標為 a  b


2

20
範例 1

(   )設 r﹐sÎQ 且 r < s﹐若 r < t < s﹐則 t 值可為下列何者﹖ (1) r  s  (2) 2r  2s  


7 7

(3) 3r  3s  (4) 4r  4 s  (5) 5r  2 s


7 7 7

【解析】由分點公式知:若 r < t < s﹐t 為 r﹐s 的內分點


則 t = nr  ms ﹐故選(5)
mn

隨堂練習
(   )1.設 r﹑s 是有理數﹐r < s 且 m﹑n 是正整數﹐則下列何者恆成立﹖ (1)
rs
r s
3

(2) r  3r  s  r  s  r  3s  s  (3) r  2r  3s  3r  2 s  s  (4) r  nr  ms  s ﹒


4 2 4 5 5 mn

【解析】A - P - B
且 AP : PB  m : n ﹐A(r)﹐B(s)﹐

則 P( nr  ms ) ﹐故選(2)(4)﹒
mn
A P B
r m n s

範例 2
數線上有二定點 A(-3)﹐B(5)﹐又 P 為數線上另一點﹐滿足 PA : PB  3 : 2 ﹐則:
(1)當點 P 在 A, B 之間時﹐P 的坐標為____________﹒
(2)當點 P 不在 A, B 之間時﹐P 的坐標為____________﹒

【解析】(1)設 P ( x) ﹐則 x  2  ( 3)  3  5  9 ﹒
3 2 5

(2)若 P 不介於 A﹐B 之間﹐則 P 在 B 右側, 5  2  ( 3)  1 x ,


1 2
即 15 = -6 + x,得 x = 21﹒

21
隨堂練習
在數線上﹐設 A(1), B(5) ﹐點 P( x) 滿足 AP : PB  2 : 7 ﹐求 x﹒

【解析】(1)點 P 在 AB 上時, x  7(1)  2(5)   17 ﹒


27 9

(2)點 P 不在 AB 上時﹐點 A 在 BP 上﹐且 BA : AP  5 : 2 ,

故 1  2(5)  5 x , 5 x  10  7 , 5 x  3 , x  3 ﹒
52 5

隨堂練習
在數線上﹐設 P(7), O(0) ﹐點 Q ( x) 滿足 PQ : QO  5 : 3 ﹐求 x﹒

【解析】(1)若點 Q 在 PO 上時﹐如圖,由分點公式得 x  5  0  3  7  21 ﹒
35 8

(2)若點 Q 不在 PO 上時,如圖,由分點公式得 0  2 x  3  7
3 2

即 2x + 21 = 0,得 x   21 ﹒
2

22
範例 3
數學兼哲學家伽利略於西元 1632 年出版《對話錄》一書觸怒教廷﹐之後被判終身監禁而在獄
中過世﹐享年 78 歲;出版《對話錄》一書到過世是伽利略一生中最黑暗的 10 年﹒伽利略年輕
時發明十倍率的望遠鏡﹐並於次年發現木星的歐羅巴衛星﹐從他發明望遠鏡到出版《對話錄》
的黃金歲月剛好是他發現歐羅巴衛星時年紀的一半﹒試問伽利略於西元幾年發明望遠鏡?

【解析】設伽利略於 x 歲時發明望遠鏡﹐發現衛星時為 x + 1 歲﹐
由已知條件知 (78  10)  x  x  1 ﹐可解得 x = 45;
2
故發明望遠鏡為 1632 - (68 - 45) = 1632 - 23 = 1609(年)﹒

隨堂練習
在坐標平面上﹐正方形 ABCD 的四個頂點坐標分別為 A(0,1)﹐B(0,0)﹐C(1,0)﹐D(1,1)﹒設 P
為正方形 ABCD 內部的一點﹐若△PDA 與△PBC 的面積比為 1:2﹐且△PAB 與△PCD 的面
積比為 2:3﹐則 P 點的坐標為____________﹒(化成最簡分數)﹒在坐標平面上﹐正方形
ABCD 的四個頂點坐標分別為 A(0,1)﹐B(0,0)﹐C(1,0)﹐D(1,1)﹒設 P 為正方形 ABCD 內部的一
點﹐若△PDA 與△PBC 的面積比為 1:2﹐且△PAB 與△PCD 的面積比為 2:3﹐則 P 點的坐
標為____________﹒(化成最簡分數)﹒

【解析】△PAB:△PCD = 2:3﹐由分點公式知 a  2 ﹐
5

△PDA:△PBC = 1:2﹐由分點公式知 b  2 ﹐故 P( 2 , 2 ) ﹒
3 5 3
y
A(0,1) D(1,1)

P(a,b)

x
B(0,0) C(1,0)

23

You might also like